出世法裡頭的德目,淨業三福。特別注意第一福,第一條是儒釋道的三個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弟子規》做到了,這兩條根紮上了;第三句「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末後一句,「修十善業」。所以這一條落實在《弟子規》、《感應篇》、《十善業道》,要真做到。這個做到了,再落實三皈、五戒、沙彌律儀,行了,佛的根紮穩了,有這個條件才能學佛,才能成佛。淨宗是個易行門,不要看得太容易,不要存僥倖的心,我幹一點壞事沒有關係,極樂世界可以帶業往生。萬一你帶不去,去不了怎麼辦?所以學淨土要努力修善,不要僥倖。修善不貪圖善果,不貪圖現前的果報,來生人天福報,不貪圖這個,把所有一切功德迴向求生淨土,我就為這個,其他的什麼也不為,這就對了。

印光大師是我們的老師。我早年跟李炳南老居士學教,老師一再告訴我,我只能教你五年,五年之後我給你介紹一個老師。我問他是哪一位?印光大師。印光大師不在了,印光大師是他的老師,印光大師的《文鈔》在,每天讀《文鈔》,每天接受老人的訓誨,依教奉行,做印光法師的私淑弟子,決定能成就。老師的話是真的,他給我講這個話的時候,那個時候他七十多歲,我跟他那一年,他七十一歲,我跟他十年。老師的話真實慈悲,希望我們成就,自己感覺到不行,找一個高人介紹給你,你跟他學。這個例子我們知道的很多,歷史上很多有大成就的人,都是用這個方法,不是跟現在人學,跟古人學。

所以李老師教我依印光大師為老師,我教別人依阿彌陀佛為老師。阿彌陀佛在哪裡?這一部《無量壽經》就是,果然能夠天天讀《無量壽經》,依教奉行,你是直接跟阿彌陀佛學。但是經的意思太深,深廣都沒有邊際,印光大師他老人家的開示很踏實,好好的讀他的書,你有能力應付當前的社會,在這個社會裡頭你不會迷失方向。他是現代人,他對於現前狀況了解得非常清楚,是一個真正的好善知識。我們跟印祖一脈相傳,不能做不善的事,做不善的事,對不起祖師。做不善的事,有不善的念頭,果報全在三途,那就大錯特錯了!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九十二集)2012/12/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