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法語(十一)

 

人只要一和,天下就和順了

1 災難是感應,你看現在世界上災難這麼多,真正原因在哪裡?原因在不善。

2 地球上的人都能夠隨順性德,修十善,不造十惡,天下太平,什麼災難都沒有。這是什麼原因?我們心能感,自然環境是應,所以只要我們的心能夠做到和順,外面的環境就好了。

3 佛跟我們講「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人心,依報是環境;人心好,就風調雨順,人心不好,這自然環境就變壞了——這是感應!

4 所以,佛教導我們斷惡修善,佛教導我們要慈悲、要和睦,佛特別教我們三福、六和,如果人人都能夠遵守,這個天下就和順了。

5 人只要一和,天下就和順了;人心善良,環境就非常美好——這就是現在人所講的世界和平,我們中國人講的天下太平。

6 和平,平是心,心平等,才能對一切眾生和順、和睦;人心不和,人心不順,我們的生活環境自然就轉壞,這正是佛在經上所說的「依報隨著正報轉」。

7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自己心地要清淨,與大眾相處要和順。但是要曉得,「和」與「順」是以理性做基礎,這個非常重要。

8 隨順眾生是有理論做依據的,不是感情的;感情的,那還得了!眾生趣向「殺盜淫妄」,你也跟他隨順,那就不得了了,那這個世界就大亂,所以說它是理性的,是智慧的。

好死,這是最大的福報!

1 我們中國人講的五福,第一個是「富」,擁有財富;第二個是「貴」,有崇高的地位;第三個是「多子多孫」,家族很旺。

2 五福第四個是「好德好善」,人不能沒有這一條;人要是沒有這一條,縱然今生是大富大貴,他很快就享盡,富貴享盡的時候,他就敗了。

3 人要是好德好善,喜歡道德、喜歡善行,享富貴又修富貴,那他的福報就享不盡,生生世世綿綿不絕。

4 五福最後一個是「考終命」,就是好死,死得清楚明白,沒有痛苦。死得清楚明白,這樣的人離開世間,他即使不學佛,絕不墮三惡道。哪有頭腦清楚的人會到三途?沒這個道理!

5 諸位要知道,凡是墮三惡道的,都是糊里糊塗去的,所以臨命終時糊塗不得!

6 所以,五福裡面最重要是最後這一條——它決定你來生果報,如果走得不好,現在我們常常看到的老人癡呆症,這個很麻煩,這個不是好事情。

7 患上老人癡呆症,我們念佛助念,這個利益他得不到,他決定隨業流轉;如果這個人一生積德、行善,我們相信他年老不可能得這種病,為什麼?他有福報,他有這些善行、善德保護他。

8 所以要曉得,好死——這是最大的福報,輪迴時決定好生。學佛的人功德就大了,他要是臨終念佛,決定往生。

地球災變這麼多,能不能解決?

1 近年來,災難頻率不斷上升,災害也加重,所以人心惶惶,都沒有安全感。

2 今天全世界許多地方,普遍發生各種災變——旱災、水災、火災、風災、地震、火山爆發、海嘯、瘟疫,到處都是,這個不能不叫我們深深地去反省。

3 災害從哪裡來的?科學家有一套理論,不相信佛說的話。佛跟我們講「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人心,依報是環境,人心好,就風調雨順;人心不好,自然環境就變壞,這是感應!我們心是能感,自然環境是應。

4 現在社會動亂,地球災變這麼多,能不能解決?能。宇宙星球圍繞的軌道出了問題,我們都有辦法把軌道給它修正、給它還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科學家做不到,我們做到,用什麼方法?念力。

5 念力是我們心裡面的念頭,念力之大不可思議!佛給我們講的,一切諸法從哪裡來的?心現識變。心是真心,真心能現、能生。精神現象、物質現象都是真心變現出來的。變化是什麼力量?識。

6 所謂是心現識變,這個變化,佛在經中說是「夢幻泡影」,就跟夢中境界一樣。你沒有覺悟,你迷在裡頭,你是被外頭環境轉,很苦;你一旦覺悟,你就能自己做主宰——你能轉境界,而不是被境界轉。

7 所以我們身體不好,有病,只要不善的念頭放下了,心態回歸到正常,病變就沒有了。我們生病的是細胞,細胞帶著病毒,心態正常,病態的細胞慢慢也恢復正常,它不要靠外面力量,完全靠自己的意念。

8 這個意念,宗教懂得,一般宗教叫禱告,有沒有效?有效。但是禱告的時候,條件是心要清淨,不能懷疑、不能夾雜。如果說你有十個人、二十個人在一起做禱告,把所有一切妄念放下,一心專注,那個力量就更大——那力量不可思議!

生小孩、滿月、生日

1 現代人喜歡過生日,生日的時候大大地慶祝一番,那真叫莫名其妙!妙在哪裡?他壽命一天一天短了,還慶祝,這不是好事!

2 人往生了,無始以來的困惑、煩惱統統解除,命運完全改變了,這是大喜事,這才值得大大地慶祝;做壽,是慶祝距離死亡又接近一年,你說有什麼好慶祝的?世間人迷惑到這個程度!

3 世間人真是迷惑顛倒,完全搞錯了!過生日,不應該慶祝的,他偏偏慶祝;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應該大大地慶祝,他不慶祝,你看是不是顛倒?

4 古人講一寸光陰一寸金,佛法說一寸光陰一寸命,我們的壽命,剎那剎那在減少,我們一天比一天老,一天比一天衰,想到這個害怕,這有什麼好慶祝的?

5 世間人迷惑顛倒的事情太多了!世間許多人,家裡面生小孩,滿月也要慶祝,這一慶祝就殺生。諸位要知道,一切重罪裡面,最重之罪無過於殺生,殺生的業報是墮三途。

6 殺生是跟這些眾生結下冤仇,你造這些罪業,這一筆殺生的帳,就記在這個母子的份上,為什麼?沒有生小孩,大家不殺生;今天小孩出世,就大殺其生來慶祝。

7 中國人在喜慶的日子,廣邀親朋好友到家裡來,免不了飲酒食肉。這樣造作法,能令母子不得安樂,為什麼?你們歡樂,鬼神在旁邊看到嗔恨,殺害眾生,它們來世一定會找機會來討命債。

8 決定不能殺生,經上講的,幾個人懂得?幾個人肯做?世間人,生的時候殺生、死的時候也殺生、年年做壽也殺生,這還得了!這個罪業多重!

管別人的事,煩惱就現前

 

1 修行人最好不管別人的事,為什麼?管別人的事,煩惱就現前。

 

2 一定要曉得,修行是修我自己,不是修別人!如果拿佛法理論、戒律做一個標準到處去衡量別人,那你就錯了。自己顧自己都來不及,所謂自顧不暇,哪有時間去管別人的事情?

3 我也見到有一些持戒很嚴的人,戒律持得很好,自己覺得很了不起,常常聽到他批評「這個人破戒,那個人犯戒」,氣得氣呼呼的。

 

4 我就想到,他不可能成就,為什麼?他心不清淨。看到這個破戒,那個不持戒,他就生煩惱了,他心就不平了,心就不清淨了。

 

5 六祖在《壇經》裡面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為什麼不見他人過?因為他只戒自己,不戒別人。

 

6 他自己守戒,不要求別人守戒,別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與自己不相干,所以他修道能得清淨心。

 

7 六祖講「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有沒有過?過太多了,什麼叫不見?不是你眼睛沒看見,不是耳朵沒聽見,眼也見,耳也聽,眼見耳聽為何不見?心清淨,沒有放在心上。

 

8 我們今天修行之所以不能成就,原因在哪裡?天天看別人的過失。眼睛看別人過失,耳朵聽別人過失,嘴裡頭說別人過失,這叫造業!天天不斷地在造業,念佛還想往生,這不可能的事情!

 

不離開經教,不離開佛菩薩

1 我們現前這個社會,五欲六塵誘惑的力量太大,我們有什麼力量來抗禦?我們凡夫不受誘惑唯一的方法,就是不離開經教,不離開佛菩薩,無論在什麼地方,佛菩薩與我同在。

2 眾生根機雖然不同,接觸佛菩薩一定會有兩種效果:一個是破惑、破迷,破迷開悟;一個是煩惱輕、智慧長。

3 我們學佛,親近佛法,有沒有得到這一種殊勝的利益?如果得不到,我們修學就有了問題;如果得到,這是正常的,在佛法裡面修學決定得到。如果得不到,自己一定要反省,為什麼別人得到,我沒有得到?

4 我跟別人一起修學,他是什麼原因得到,我又是什麼原因沒有得到?要把這個原因找出來,這叫開悟,這叫會用功,這叫善學。

我們印經佈施

1 我一生不主張建道場,我沒有勸人發心在道場出一片瓦、出一個柱子,沒有,我勸人印經,我勸人放生,我勸人救濟病苦。我不勸人發心建道場,因為我看到很多道場都不如法,如法當然有,少數,我沒見過。

2 一個大道場,如果裡面不講經、不提供大家在一塊修行,這個道場叫造罪業。建了道場,提供自己優厚的生活環境,裡面也不弘法、也不利益眾生,這叫偷盜——盜這些信徒的錢財。

3 我們也有一點錢財,我們不拿去建道場,不拿去做表面莊嚴的這些東西。我們是在清淨心、是在平等心上、是在真正慈悲心上用功夫,提升自己的境界。

4 我們印經佈施,這是法佈施,這個功德利益是真實的,為什麼?有一些眾生讀到經,他會開悟。縱然不開悟,佛法的種子落在阿賴耶識裡,這個種子是他將來開悟的真因。我一生印經,是跟印光大師學的,這個不造業,這是真正的好事情。

欺騙眾生,不是好事情

1 我們這個身體,現在在這個世間,還沒有到極樂世界去,我們與大眾相處,一切隨緣,絕不攀緣,為什麼?隨緣,心是清淨的、平等的;攀緣,心不清淨、不平等,這個對於我們念佛往生有決定性的關係。

2 有些人說,人家積極從事於社會慈善福利的事業,我們的做法太消極了。這種說法,乍聽起來,好像是有道理;你細細一分析,未必有道理。

3 人家積極攀緣,勸人拿錢出來做功德,聽說有的還威迫利誘、還嚇唬人:你不可以不發心,不發心將來要遭惡報!人家聽了害怕,只好把錢拿出來。

4 這是要遭報應,這是錯誤的,這是欺騙眾生、逼迫眾生,不是好事情——自己心不清淨,人家心也不清淨。所以做這一種「好事」,未必是好事。欺騙眾生,果報墮地獄,很愚癡、很可憐!

錢少就少做,沒錢就不做

1 我們在佛門裡面所做的許多事業,是不是我們有能力做?不是的。我們所做的事業是眾生的福報。眾生有福,我們的緣勝,做得就多;眾生沒福,我們的緣薄,做得就少。

2 我們除了講經之外,全心全力做法佈施的工作,印經、印佛像、做光碟,流通到全世界,我們做得很歡喜、做得很快樂。

3 我們的態度是錢多就多做,錢少就少做,沒錢就不做。我們總希望沒有錢,為什麼?清淨。有人送錢來,送錢來就得替他做,這是應該的;我們決不去找錢,找錢是攀緣,那是錯誤,那叫自找麻煩。

4 人家自然送來的歡歡喜喜,我們也歡歡喜喜替他做,彼此心都清淨,沒有負擔,沒有一絲毫壓力,這個生活怎麼不快樂?

老和尚一句話也沒說過

1 我們在《竹窗隨筆》裡面看到一個公案,有一個非常用功的學人,他慕名去參訪一位老和尚。老和尚接受了他,讓他住在寺院裡,分配一些工作給他做。

2 他在寺院裡呆了三年,有一天他跟老和尚說:「我到這裡是來求法的,承蒙老和尚叫讓我住在這裡,可是三年了,老和尚你一句話也沒說過,我什麼也沒學到。」他心裡很懊悔,好像白住了三年。

3 老和尚就跟他說:「我天天在教你,天天在跟你說法,你怎麼都沒聽到?你在此地三年,沒有動一個念頭想離開,這三年就是修忍辱波羅蜜,這三年就是修禪定波羅蜜,怎麼能說沒有成就呢?」

4 他經老和尚一點醒,忽然覺悟了,是不錯,在這裡待了三年,心地清淨多了!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體會到:說法不一定是用言語!老和尚傳給他的是活活潑潑的佛法,是在生活當中去悟入。

萬萬不能去找事

1 修行人是以無事為最高,萬萬不能去找事,找事就是攀緣。為什麼?因為我們自己淨業沒成就,所以不能找事。

2 真正念佛人要記住一個原則: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無事。

3 分內的事情要做,分外的事情最好不要去攀緣。不要去找事,你的心才會清淨;無事找事,這是很苦的事情。

4 我們修行人,要把全心全力用在求生淨土上。這個世間事,幫助苦難眾生的事,要不要做?有緣要做,沒有緣不要去找事做。為什麼?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倒駕慈航,再回來度這些眾生不遲。

起心動念就是攀緣

1 一切境緣,隨順就好了。隨順,決定不要去起心動念,不要去想我要怎樣怎樣,那就叫自找苦吃。

2 這一想我要怎樣怎樣,這叫造業。你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那不是造業,那是功德。功德是什麼?與法性相應。什麼是法性?我總結修行的二十個字,那就是法性。

3 起心動念就是攀緣,為什麼要去想?真正學佛的人,隨緣不攀緣,他心清淨。

4 心清淨的好處太多,心清淨第一個得法喜,佛法講的「離苦得樂」,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法裡面沒有迷信,佛法修學的總綱領,我們把它寫成十句、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我們的用心;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我們生活。

能駕馭緣,果報隨心所欲

1 佛家的修學綱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位要曉得,惡念、惡行,果報在三惡道,你能夠把惡念、惡行斷掉,雖然你造的有三惡道的業因,你也不會墮三惡道,為什麼?緣斷掉了。

   

2 果報當中,因加上緣才會結果,你把緣斷掉了,不做惡事,不起惡念,緣沒有了,雖有因,不結果。

 3 如果你現在還唸唸不斷想惡事、造惡業,你惡的緣很多,惡因又加上緣,一定就結惡的果報,果報在三惡道。知道這個事實,立刻就要把它斷掉。

 4 因果決定不能夠變更的,不能抵消的。譬如說我過去做的惡事太多了,現在多做一點善事可以彌補、可以抵償,沒有這個道理。

 5 佛法能夠教你,果報掌握在自己手上,實際上它是掌握緣,這是非常合理的。因沒有辦法掌握,緣能掌握。緣能掌握,果報就能夠隨心所欲。

 6 我要善的果報,我善的緣給它增長,惡的緣統統把它斷掉,從今以後不再做惡事,不再起惡念,預期的果報就可以得到了。

 7 你看看佛,他過的日子,最幸福,最快樂,最自在,他是王子的身份,他捨棄王位,捨棄榮華富貴,名聞利養統統捨棄了,為什麼?因為這些東西最容易引發貪嗔癡,是貪嗔癡的增上緣。

 8 貪嗔癡是三惡道的業因,所以佛教給我們,首先要把惡緣斷掉,於一切法中沒有貪嗔癡,這樣可以確保我們來生不墮三惡道,這是佛教學的善巧方便,這是佛教化眾生的智慧。

被鬼神趕下山

1 杭州東天目山齊居士的道場,是一個念佛道場。這個道場是梁武帝時代,寶志公開山建立的。大家都曉得,寶志公是觀世音菩薩化身再來的,所以這個道場是觀音菩薩道場。

2 道場建立之後,齊居士希望有出家人去住,不管是參禪的也好、參密的也好,修什麼也好,只要穿上出家衣服,她都是真誠地恭敬供養。出家人在那裡享福,不念佛的,叫人參禪的,叫人唸咒的,結果都被那些護法神趕下山。

3 出家人是怎麼被趕的?他晚上睡覺,早晨起來的時候,不曉得怎麼被人抬到外面水池裡頭了;或者是在坐禪的時候,忽然好像被人推倒了,跌得臉青,這裡腫、那裡痛。

4 齊居士還告訴我,在山上有兩百多人念佛,不是真心念佛的,都會被鬼神趕下山。我們現在知道了,不是真正念佛人,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哪個地方都不能住——都會被這些鬼神、護法神趕下山。

學佛入境

1 我們學佛,說老實話,終極的目標,是希望契入佛境界。我們學佛學了很多年,為什麼不能入佛境界?就是放不下妄想分別執著。

2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總是免不了起心動念。眼見也好,耳聞也好,鼻嗅、舌嘗、身觸,一接觸就起心動念,就生分別執著,這是我們不能契入佛境界的原因。

3 佛何以能夠證得究竟圓滿,他們的本事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起二念,他就一念。一念是了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換句話說,他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他見的是一真法界。

4 才起心動念,外面境界必定受扭曲,就產生變化,就不是原本的樣子,我們凡夫沒有辦法覺察。「一切法從心想生」,從心想生是凡夫。

5 佛沒有心想,所以佛境界裡一切法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不一不異,法爾如是,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所見到的真實境界。

6 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起心動念之後,肯定產生七情五欲,隨之就生起來,怎麼曉得?七情五欲是煩惱,是阿賴耶裡面的習氣。

7 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這個我要捧他、讚他,那個我要譭謗他,我要打倒他,搞這些東西,統統都在造罪業、不瞭解一切法的真相!

8 所以,什麼時候我們也像這些菩薩一樣,於一切法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樣一切佛法你就很快地契入了。

天下本無事,哪裡不太平?

1 我在初學佛的時候,聽白聖法師講經,他講了一個故事,佛門一個公案。他說有兩個出家人爭執,到老和尚那裡去告狀,請老和尚評理。

2 老和尚問甲,甲說了,老和尚點點頭,你對;乙聽了不服氣,又跟老和尚說了一大堆,老和尚說,你也對。

3 等他們兩個人走後,老和尚身旁的侍者問:「老和尚,你說的話到底有沒有問題?」老和尚看看他,你也對。老和尚是真對,他們三個人都有毛病。

4 老和尚是「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個個都對,問題不都全部解決了,都化解了,都沒有爭執了?

5 這是真修行人,心裡頭沒有是非,也沒有善惡,心地真正清淨平等覺,他才有能力、高度智慧、善巧方便,給我們解決社會一切的紛爭。

6 我們聽了這個故事,看看佛在經典裡的教誨,要能契入、要能體會到,要把這些道理教誨落實到自己生活上,我們才真正得受用。

7 我們明白了,所有一切是非善惡,都不是從事相上發生的。從什麼地方發生?從每一個人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裡面產生的。

8 《華嚴》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只要你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掉,天下本無事,哪裡不太平?

你去攀緣,你就沒有功德了

 

1 有許多學佛同修,想做一點好事情,沒有力量,沒有力量怎麼辦?化緣,到外面去募化。「募化」這兩個字,查遍《大藏經》,沒有!

2 這個我想想有道理,佛法說隨緣而不攀緣,我們要募化去做一樁事情,已經是攀緣了,心就不清淨了。所以我們做事情,應該是有緣就做,沒有緣,我們有心,只要有心,沒有這個機緣,我們還是唸唸功德圓滿。

3 不是說我沒有做,就沒有功德,不是的;你這一發心,就有功德,就是圓滿功德;你發心之後,你去攀緣,你就沒有功德了。

4 機緣成就,讓它自自然然地成就,不能有一絲毫的勉強,這個很有道理。所以,自古以來,佛門沒有募化。

你說這是迷信,迷信有好處

1 因果教育裡告訴我們,「殺人要償命,欠債要還錢」,決定逃不了的。所以人懂得因果,就肯守本分,不會輕舉妄動,比倫理道德還有效。

2 中國古代這些帝王、古聖先賢教化人民就用三樣東西:一個祠堂,祠堂教什麼?教孝悌忠信,這是根!第二個孔廟,孔廟教什麼?教仁義道德。第三個是城隍廟,城隍廟裡頭對社會貢獻最大的是閻王殿。

3 閻王殿有十個殿,十殿閻王。閻王殿教什麼?教因果教育,「人行善有善報,作惡有惡報」,哪一類的善行,有哪一類的善的果報;造哪一種不善,有哪一類的惡報。

4 我小時候,母親一年總會到城隍廟去燒幾次香,每次她都會帶我們去看閻王殿。走進閻王殿,母親常常告訴我們,不能做壞事,做壞事你看看有果報。

5 城隍廟教因果教育,給你講因果報應——你殺眾生,眾生要向你索命;你欠人家的錢、奪取別人的錢,你得要還債!「一飲一啄,絲毫不爽」,你敢做嗎?

6 看看閻王殿,真的害怕,這印象深刻,確實影響一輩子,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會想到城隍廟、會想到閻王殿,自然就收斂了。你說這種教化,意義是多麼的深遠,現在人不懂!

7 所以中國這五千年來這個社會,這麼多的人口,這麼大的幅員,長治久安,靠什麼?就靠這個教育。

8 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就想到因果,就想到果報,我們從小受這個教育,你說這是迷信,迷信有好處,不壞,它對於整個社會的安定、整個社會的和諧和睦是大有幫助。

弘揚佛法,隨緣隨分,這樣就好

1 有同修來給我建議,想組織一個基金會,募一筆基金來流通我講經的光碟。這樣做好不好?聽起來好像是不錯,現在佛門許多道場都這樣做法,這個做法一做就不能往生。

2 我們想想,往生要緊,還是修六道輪迴福報要緊?我們要仔細去衡量。我常常勸勉同修,介紹佛法、弘揚佛法,這個事情我們要做,用什麼心態去做?隨緣隨分,這樣就好。不要刻意去做,不要有組織的去做,因為流弊太多了。

3 萬一我們是好心,我們有組織了,萬一有人在那裡化緣,這個錢他自己花掉,他將來墮地獄,他為什麼墮地獄?是我們設個圈套把他送到地獄去,這個罪過就太重。

4 所以我們隨緣,決定不化緣,人家供養多就多做,少就少做,沒有就不做。做與不做,心都是清淨、都是自在,這樣就好。

應當要珍惜,應當要努力精進

1 人道苦多樂少,容易覺悟;天人是樂太多,苦太少,他不容易覺悟;三惡道是苦太多,可以說沒有樂,這個很難。因此,六道裡面,人道就最可貴了。

2 說老實話,人道真正講到可貴之處,是要他遇佛法;他要這一生遇不到佛法、得人身,這一生還是空過了,那就太可惜了。

3 的確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成熟,這才能遇到。遇到佛法,聽到佛法能夠聽得懂、聽得歡喜,又能發心信受奉行,這個好難得。更難得的是遇到正法,現在是末法時期,要遇到正法,實在不容易。

4 現在這個世間,邪師說法如恆河沙,我們能聞到正法,真正是有幸,像開經偈上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能遇到正法,實實在在不容易,應當要珍惜,應當要努力精進。

人身難得,人身最可貴

1 佛在經論裡頭常說「人身難得」,六道裡面去輪迴投胎,能夠投胎到人道的機會最少。我們這次跑到人道來很不容易,這不是簡單事情,這個機會是很難得的。

2 佛說六道眾生裡面人身最可貴,可貴在哪裡?人道的福報比不上天道,諸天的壽命長、福報大,為什麼說他不可貴,說我們人可貴?可貴的就是人容易覺悟。

3 天人他的福報大,他有男女飲食之欲,他迷在五欲六塵上,不容易覺悟,這就是佛常講的所謂「富貴學道難」。三惡道太苦,他三餐飯都吃不飽,你叫他到這裡來聽經,到那裡念佛,他做不到,所謂「貧窮學道難」。

4 人道在六道裡面是小康,既不是很富貴,三餐飯還能夠混得著,所以容易覺悟。

一開始就學錯了,改過來很難

1 方東美先生給我講過一個真實的故事,在西方有一個豪富人家,他的小孩學鋼琴,也彈得很不錯,遇到了一位音樂家,想跟他學。

2 這個音樂家教學,收的費用很高。他去見這個音樂家,這個音樂家知道他以前學過,便對他說:「你彈一曲給我聽。」他就彈一曲,彈一曲之後,這個音樂家對他說:「我不收你這個學生。」

3 小孩說:「我可以給一般學生兩倍以上的學費,我要跟你學。」老師說:「你給我十倍的學費,我也不教你。什麼原因?你的指法亂了。」

4 小孩從前老師的指導都不好,他的指法亂了,已經養成習慣,現在教他再把它改正過來不可能。這就是你一開始就學錯了——先入為主,你成見很深,你已經養成習慣,改過來很難,沒辦法教!

佛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看待

1 現在這個社會,雖然大家不講禮了,可是你以禮待人,別人都歡喜,沒有人討厭的。如果你在公共場合不懂禮貌,大家看到都很不習慣,好像看不順眼;換句話說,對你逐漸會疏遠,可見得禮非常重要。

2 禮的精神是表達自己的誠敬,這一點很要緊!內心要沒有誠敬,外面那個儀式是虛偽的。何況諂媚巴結很容易被人看穿,所以我們對人有禮貌,一定從內心真誠處生起。

3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對待當時十六大國王,看世尊怎麼接待他的?恭敬、有禮貌。

4 釋迦牟尼佛托缽,遇到乞丐,向乞丐托缽,佛對於乞丐的態度,跟對待國王態度沒有兩樣——平等的禮敬。絕對不是看到地位高的富貴人諂媚巴結,看到貧窮下賤的瞧不起他,沒有!佛對於九法界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看待,這是我們要學習的!

每個人都有過去世

1 美國有一個大學教授,他是從事於心理教學,他是個無神論,根本不相信有鬼神,不相信有輪迴,但是從他自己親身的催眠試驗,他現在深信不疑。

2 在記憶催眠當中,突破許許多多的障礙,能夠追溯到過去幾十世的事情,這個東西都在檔案裡頭,一追問馬上就給你調出來,他就說出來了——這說明任何一個人都有過去世。

3 有許多個案例經過相當長的時間調查,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譬如他提到他的前生,前生他也是人,他住在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當時社會的狀況,街道、居住房屋建設的樣式,使用什麼樣的錢幣,他都說得很準確。

4 他住在什麼地方,再派人到那裡去找、去查檔案,確確實實在一百多年前、兩百多年前,確實這個地方有某人住在這個地方,什麼時候、什麼原因過世的還有記錄,一對照,他說的都是真的。

5 這個人從來沒有到過那個地方,也不知道那個地方的歷史風俗人情,催眠當中卻能把訊息透露出來。這些訊息,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是阿賴耶裡面的積習種子,在催眠狀況之下起現行。

6 照佛法來講,阿賴耶含藏的種子無量劫。他們現在能夠做到,回到過去一兩百年,能夠回到過去十幾世,甚至於八十多世,這都很平常。

7 有過去,當然就有未來,我們不能不知道!如果我們能夠懂得這個道理、瞭解這個事實真相,就知道人跟人的關係不是這一生才結合的——多生多世之前就有關係。

8 佛在經上講得好:一切眾生皆是我過去父母、未來諸佛。諸佛是老師,換句話說,一切眾生跟我們是親屬的關係、師友的關係,老師跟學生的關係,你說這個關係多密切!知道過去這些關係,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心態就不一樣了。

愚癡的人,他不知道傻人快樂

1 有一年,北京那邊同學拍電視劇,佛教裡面的故事,問我應該用什麼樣的服裝、用什麼樣的顏色?我就教他原則,佛沒有一定的形相,沒有一定的儀式,也沒有一定的法可說。佛說法依據什麼?依據現前眾生的需要。

2 佛在經上把法比作藥,眾生是有病的人,你看他害什麼病,你就給他什麼藥。藥到病除,這個教化的效果就圓滿了,哪有定法?

3 你一定要瞭解現前社會大眾他們歡喜什麼,在他們喜愛、歡喜裡面,你要有能力辨別邪正,避免邪法,弘揚正法。正法是他喜愛的,他就很樂意接受,要懂這個道理。

4 佛的衣著要端莊、要大方,人人看了能夠喜愛,沒有定法!大家可以研究,可以參考,多徵求大眾的意見,綜合大眾的看法再做出決定,就能避免過失。

5 現在整個社會動亂,我們學佛的人,要做出榜樣給人看。世間人都自私自利,貪著自身的利益,那我們怎麼做?我們要反其道做出無私無我,一切心行都是純粹為利益眾生。

6 事情做好了、做圓滿了,功成身退,名聞利養絲毫不沾,做出樣子來給人看,叫人去反省,叫人覺悟。

7 講沒有用,講的話好聽,你能做到嗎?我們必須要做出來給人看,這是覺悟的人他才會幹這個事情。這種事情,在現在的社會,人們把它叫做傻事;有智慧的人,人們把他當做傻人!

8 傻人幹傻事,傻人有傻福!愚癡的人說我們很傻,我們甘願做傻人,他不知道傻人快樂!

張善人一生殺牛,但以前生沒有做惡

1 惡人往生,《往生傳》裡頭不少,古德引用最多的張善和,他為什麼能往生?他是這一生做惡,這一生當中迷惑顛倒,造了大罪業,從前沒做惡,生生世世他修的有不思議的善行,有無邊的功德。

2 假如不是過去生中善根福德深厚的話,這個惡人在臨命終時,怎麼會遇到善知識?善知識一勸他念佛,他怎麼就會相信?怎麼就肯至心懺悔,真的悔過,求願往生?這不容易,這是多生多劫他的善根福德現前了,所以人家一提醒,他馬上覺悟了。

3 張善和這個人一生殺牛,殺業非常重。他造的是十惡業,臨命終時,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他雖然是惡人,比一個普通的善人,他這個力量還要強大,因此我們決定不可以輕慢惡人。

4 惡人回頭,他的心力勇猛,我們學都學不到。所以佛在《八大人覺經》裡面告誡我們,教我們「不憎惡人」,不要輕慢惡人。人會回頭的,他一回頭,成佛了,將來是我們的老師,怎麼可以輕慢?

5 佛法裡面善根的標準一定要知道,與我們世間一般的標準大大地不相同。善根是聽了就相信,真信,真正肯發願,真正肯執持名號,肯念佛,這樣的人就是「善根成熟」,所謂「成熟」就是他這一生決定成就。

6 《觀經》講下品下生的,那是講五逆之人,是講造惡的人持名念佛。我們雖然造惡,還沒到五逆十惡的程度,自己真正下定決心持名念佛,我相信決定不在下三品,這是我們有把握能做得到的。

7 佛在經上講,末法時期人的根性愚鈍,善惡不分、是非不明——對善人、善事瞧不起,對惡人、惡事很尊重,今天就是這個現象。

8 我們一心一意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是至善,世間人瞧不起沒有關係,佛菩薩、阿彌陀佛瞧得起你!世間人瞧得起的,常住世間;世間人瞧不起的,常住佛國,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

放不下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

1 有很多學佛人,雖然知道佛法好,對於世間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就是放不下。到了晚年的時候,想想自己這一生為了名聞利養、權力地位,造種種罪業,到頭來一場空,一樣都帶不走,才後悔莫及。

2 古人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要離開這個世間了,這個時候良心發現,不但自己真心懺悔,也勸導後人不要學他這個樣子。

3 但是,這些後學的年輕人,幾個人能懂?幾個人能體會到?為什麼?他正在迷惑顛倒,很難喚醒。

4 只有一類善根福德因緣深厚的人,看到這個現象,聽到這些話,心裡面有所警覺。這樣的人,不是沒有,少之又少,在佛法裡面稱之為根性利的人。

沒有佛法的地方,可憐

1 過去我在台中求學的時候,李炳南老居士跟我們講《禮記》,這個科目是我發心啟請的,請了好多遍他才答應。原因是什麼?現在大家都不講禮,講這個幹什麼,所以請了好幾遍他才勉強講。

2 第一天開場白,李老師就把學禮的宗旨告訴我們,我們學禮目的在哪裡?目的在大庭廣眾之下,不要叫人對我們討厭,目的在此地。

3 我們見到人,決定要有禮貌,但是禮貌因時、因地而不同,這一點希望同修們要記住。佛門今天保持的是古時候的禮節,不是現代人的禮節。佛門保守的古禮對不對?不對,因為我們是現代人,不是古人。

4 古時候的人,晚輩見長輩要三跪九叩首,晚輩見長輩要行大禮;現在人,晚輩見長輩行三鞠躬禮就是最恭敬。我們是現代人,要現代化,佛法才能夠流傳到全世界。

5 我們不要一看到法師,趴在地上就磕三個頭,外面人一看,「不能學佛,學佛要這樣子,這個我才不幹」,你叫人嚇壞了,他本來想來學佛,統統嚇跑了,不敢來學了。要懂得,我們是現代人,要行現代化的禮節,我們的恭敬心不變,我們在形式上的做法要現代化。

6 我們對人要有恭敬心、要有禮貌,我們對鬼神也要有恭敬心、也要有禮貌。我們不輕視鬼神,也不輕慢他,可以跟他交個朋友,勸他念佛、勸他護持正法。

7 有很多鬼神,你給他開導,他接受、他歡喜。像我們在此地講經,如果你有天眼通,我們現在在座的鬼神數量遠遠超過我們大眾,他們也很歡喜在此地聽。所以經常講經的道場有福,為什麼?鬼神冥冥當中護持、保佑這個地方。

8 沒有佛法的地方,可憐!我們人不曉得斷惡修善,鬼神也不知道,所以真正弘揚正法的道場經常講經說法,人鬼都得大利益!

願不切、行不力

1 在這個世界,無論是中國、西方,沒有不苦,仔細想來真正是苦!覺悟的人不是沒有,可是沒有辦法,無可奈何,知道苦,沒有法子離苦。

2 佛法確確實實能叫人離苦得樂,但是真正見到正法的人不多。換句話說,眾生業障太重,沒有聞法的機緣,這也正是開經偈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

3 他沒遇到佛法,這是沒這個福份。即使遇到了,遇到了不懂,也等於沒有遇到;或者是懂,懂得不多,懂得不夠深度,影響了信心。如果不能夠建立堅固的信心,那個信心就像俗話所謂的露水道心,若有若無。

4 說他不相信,他又信;說他信,他又不是真信,若有若無,所以願不切、行不力,這一生還是空過了。

這是難信之法

1 念佛法門是稀有難信之法!佛用「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能把一切眾生個個超越六道輪迴,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滿菩提,這個太妙了!

2 查遍《大藏經》,沒有其他法門如此。這個法門是當生成佛之法,佛在經上自己都說:這是難信之法。

3 在《彌陀經》裡頭,佛自始至終都叫著舍利弗,跟他說這個法門的殊勝,不叫別人,這個意思就是說,唯有大智才能跟他講,不是大智他不相信。

4 我們能夠接受這個法門、相信這個法門,依這個法門來修學,這是大善根、大福德,這是我們自己一定要警覺,也要慶幸!我們能夠聞到這個法門,是無量劫以來的善根福德因緣,真正像開經偈上所說的「百千萬劫難遭遇」。

關鍵在「受持」

1 現在是天下大亂的時代,「人命無常,在呼吸之間」,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去涉及許多經論?來不及了,這是我們應當要提高警覺。

2 哪個經不好?每個經都好。樣樣都好,樣樣都想學,時間不許可、環境不許可。

3 我們現在死心塌地,一部經、一句名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是太平世界,又無量壽,有的是時間,有的是好環境,什麼都可以學習,這才是個聰明人,才是聰明的選擇。

4 所以關鍵在「受持」,也就是說,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具足——「聞是經」是信,「受持」是願、行,信願行三個條件統統具足,這樣的善男子善女人,這是佛說的,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

聞經受持,這是慧大!

1 佛在《彌陀經》上說,只要你信願持名,你自自然然就得一切諸佛之所護念——不是一尊佛、兩尊佛護念你,所有一切諸佛都護念你,你的福報多大!諸位想想看,找不到第二個人比你的福報更大,你是盡虛空遍法界福報第一大的人。

2 你不信、不願、不念佛,沒有佛保佑你,你就是無福之人!你真肯信、肯願、肯念佛,一切諸佛都保佑你、都護念你。一切諸佛之所護念,這是福大。

3 只要你發心,萬緣放下、聞經受持,無論你是菩薩、是羅漢、是凡夫,甚至是阿鼻地獄眾生,統統都得不退轉於無上正等正覺,這是慧大!

4 念佛人,慧第一大,福第一大。所以我說這個經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度眾生脫輪迴、成佛道的第一經。諸位能把這個經文意思看清楚,你就相信我講的話沒講錯。

善的標準是萬緣放下

1 念佛同修要記住,世出世間拉拉雜雜的東西都是障礙,統統要放下。放不下,放不下也要放下;不放下就是障礙,障礙這一生往生,那個麻煩就大,那你就不是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

2 那個善的標準是萬緣放下。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無論什麼事情,世間善法、不善法、佛法、非佛法,統統放下,就是這一卷經、一句名號,就成功了。

3 我這樣勸勉大家,也有一些人提出意見,說我講得太武斷,哪有一部經就能成功?好像說得太過分了。

4 我們看看古時候的《往生傳》、《淨土聖賢錄》,近代倓虛法師的《念佛論》,裡面給我們說的,不認識字的,一部經也沒聽過,也沒念過,就是一句名號,人家念了幾年,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走得那麼瀟灑自在。一句名號都能成功,何況一部經?

善男子善女人

1 《阿彌陀經》上說: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佛名者,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為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 你聽過這部《阿彌陀經》,你能明瞭經裡面所說的意思,你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這一句佛號就是諸佛名號,這樣的人就是本經所說的善男子善女人的那個善的標準。我們想想,這標準不高,我們都有份。

3 可是你要曉得,不學佛的人不論,就是所有學佛的人,他是不是這個標準?很難說。他也念過《彌陀經》,早晚課都念,他也聽過,他怎麼不是善男子善女人?聽了沒有接受,沒有能保持,那不是善男子善女人。

4 「聞經受持」,這個要緊!什麼叫受?我真的相信,真的願意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我這句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念茲在茲,真的做到淨念相繼,淨念相繼就是「受持」,淨念是受,相繼是持,這才行!

天天念佛,病就好了

1 東北的劉素雲居士,今年六十六歲,十一年前得了紅斑性狼瘡,這個病比癌症還要嚴重,醫生告訴她,她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

2 她得的是嚴重的紅斑性狼瘡,比她輕的,半年、一年都走了。她就一個信念,相信阿彌陀佛是大醫王,一定能把她的病治好。堅定的信心,一絲毫疑惑都沒有,就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那病真好了。

3 到今年十一年了,你看她身上、臉上,疤痕都沒有。她到我們這裡來給我們做報告,一天講兩小時,講了十幾個小時,講得真好!講完之後,深圳向小莉把她請過去,在她那個道場講了兩天,一天八小時,六小時講演,兩小時答覆問題,一點沒有疲倦的相。

4 劉素雲居士做出樣子給我們看——得那麼重的病,這個世間醫生治不了;一心一意就依靠阿彌陀佛,天天念佛,病就好了。

阿彌陀佛是大醫王

1 大乘經教裡頭,釋迦牟尼佛無數次地讚歎阿彌陀佛是大醫王。

2 一切眾生八萬四千的病苦,無量無邊的病苦從哪裡來的?從煩惱生的。

3 煩惱是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念頭,就是妄想、雜念。佛教給我們,用這一句佛號,把這些東西給念掉,心地清淨了,什麼病苦都沒有了。

4 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確實能治眾生一切病,能治眾生煩惱病,能治眾生妄想病,能治眾生牽腸掛肚的一切病,能治眾生生死病,所以釋迦牟尼佛讚歎阿彌陀佛是大醫王。

怎麼能跟他一般見識?

1 一般人提到淨土,都認為這是老太婆教,認為這個教是什麼人學的?沒有知識人學的。

2 一切佛法裡面,第一等的佛法,無上的法門,他把它看作一文不值,這是五濁惡世的眾生,不識貨!最殊勝的法門,一生成就的法門,哪一個不是當面錯過?

3 有些同修念佛,不讓人知道,怕別人笑話他,實在講不是別人看輕他,是他自己看輕了這個法門,不知道這個法門的尊貴。

4 如果曉得這個法門的尊貴——十方諸佛都讚歎,你怎麼怕別人笑話?那個笑話的人是愚人,是無知無識的人,怎麼能跟他一般見識?

世間人瞧不起的,常住佛國

1 我們儒家常講「止於至善」,一句「阿彌陀佛」確實當得起。佛的名號是世出世間至善之法,世出世間的善法,再沒有比這句佛號更善了。

2 我就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其他的什麼都不要了,這才是真正有智慧。你說我是學老太婆教,無所謂,老太婆就老太婆。

3 佛在經上講,末法時期,人「貴惡賤善」,對善人、善事瞧不起;惡人、惡事,他很尊重,今天就是這個現象。

4 你專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不但世尊歡喜,阿彌陀佛歡喜,世間人瞧不起沒有關係。世間人瞧得起的,常住世間;世間人瞧不起的,常住佛國,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要明瞭。

她應該得一百分

1 許哲居士,她是十年前才看到佛書,看到很歡喜,天天在讀。她之前雖然沒有接觸過佛教,她的一生,起心動念、生活行為,佛家所講的,她全做到。

2 我們訪問她,她問我:「我可不可以作佛弟子?」我說:「你是標準的佛弟子。」五戒十善要打分數,她應該得一百分。所以她發心來皈依,我不但把皈依證送給她,連五戒證都送給她,她圓滿了。

3 這個人是口裡沒有念阿彌陀佛,心裡全是阿彌陀佛。她一生吃長素,一生沒有發過脾氣,一生沒有怨恨過一個人。

4 有一個居士問她:你看到別人作惡,你是怎麼想法?她說她看到這些惡人、惡事,就像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陌生人,沒有放在心上。這就是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沒有看到?看到了,沒有放在心上,視而不見。所以她的心行純善,儒家講「止於至善」。

我把身體借給佛菩薩用

1 我在講台上講經,我跟大家說真話,不是我會講,我沒有能力講,我也不會講,但是我可以上講台,我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佛菩薩加持,我才講出來;佛菩薩沒有這個工具,他沒有辦法說出來。

2 我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祈求佛菩薩藉我這個身體跟大家講經說法,我這樣幹了幾十年。所以,經講出來,這兩個小時講完了,我下來之後,你們要問我:「法師,你講些什麼?」我完全不知道,我不曉得。

3 你們聽了說:「法師講得不錯。」我自己不知道我講些什麼。好在現在有錄音、錄像,打開來看看,我才知道我剛才在說些什麼;沒有這些,我是一無所知,一句都記不得。

4 實在講,也不需要記,記這個事情幹什麼?記一句阿彌陀佛就好,記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不離十善就好,只要記這個就行了,其他的都用不著放在心上,用不著記憶。

信了不接受,得不到利益

1 有許多人對於受持的意思不懂,以為每天把這個經念一遍就是受持,哪有那麼容易!那叫讀誦,受持是另外一回事情。

2 「受」是真正接受佛的理論、方法、境界、種種教訓,統統接受,認真去做,那才叫接受。

3 假如信,信了不接受,那這個信得不到利益;信了一定要受,受了一定要行,那個功德才是圓滿的。

4 真正信受,真正奉行,真的是法喜充滿。我們佛家講「法喜充滿」,就是我們世間人非常羨慕的快樂美滿的人生。

她沒有為我

1 十年前,我在新加坡講經,我特別邀請許哲居士到台上來跟大家見面。她有什麼長處?她沒有私心。一般人唸唸都為我,她沒有為我。

2 我們訪問她,她只有一個念頭——念一切苦難的眾生、病苦的眾生、年老的眾生、無依無靠的眾生,她天天念這個。

3 她把她自己完全忘掉了,全心全力為社會這些苦難的人服務。一百零一歲了,還天天去幫人家忙,她沒有休息。

4 你問她年紀多大,她說:我才一百零一歲!她的話很可愛!她那一年是一百零一歲,她唸唸為眾生,沒有憂慮、沒有煩惱,常生歡喜心。現在物質發達,人不快樂,為什麼?被自私自利害了,害得太深,害得太苦!

他積的德太大了!

 

1 宋朝的范仲淹,他做到宰相,做到大元帥,俸祿不能說不豐厚,可是家裡的日子過得很苦。為什麼過得那麼苦?原來他把收入都拿去救濟社會。

2 《古文觀止》裡的「義田記」記載,范仲淹做宰相的時候,養三百多家,一個人的收入,你想想看,他要自己過,那生活多舒適;養三百多家,自己的生活就非常清苦。

3 他還辦義學,看到窮苦清寒的這些子弟們,有天賦能夠讀書的,他把他們集合起來教導,學生、老師的費用,都是他一個人出——都是從他俸祿裡面來的;不像現在做慈善事業的,到處去化緣捐錢。

4 范先生樂善好施,自己一生過著清苦的生活,真是粗茶淡飯,這很難得。印光大師對他非常讚歎,他說:范家八百年來,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賢人,范先生積的德太大了!他是我們的模範,我們應當要學習。

許哲居士完全學到了

1 新加坡的許哲居士,她穿的衣服是從垃圾堆裡面撿來的;她一天吃一餐,多半吃的是生菜;她喝的是水,我們講粗茶淡飯,她真的是茶都沒有。

2 她可以過很富裕的生活,她為什麼不過?為什麼一生過最貧窮的生活?那是示現,因為她要幫助最貧窮的人。她給我們說得很好:我要不是跟他們一樣的貧窮,他們不願意接近我。

3 你是個富貴人,貧窮人看到你,遠遠躲開,他有很重的自卑感,你怎麼知道他的苦難?你怎麼能夠幫助他?所以她說:我必須要過跟他們同樣的生活。

4 這些貧窮人歡喜她,看到她來了,非常親切地招呼她。一般人唸唸都為我,她沒有為我,她唸唸為眾生。佛給我們的示現,許哲居士完全學到了。

這是菩薩行,我們要學

1 在佛門裡面,我們最敬仰的印光大師,菩薩示現,不是凡人。他的示現針對社會大眾的通病,社會大眾哪一個不追求物質的享受?他示現粗茶淡飯、粗布衣裳。

2 他的信徒多,皈依弟子當中大富大貴之人不曉得有多少?那個供養收入絕對不是一般世間人能夠跟他相比的,可是他自己還是吃粗茶淡飯,寺廟裡大眾吃什麼,他就跟著吃什麼。 

3 一件衣服穿幾十年,沒有說做幾件新衣服來穿,沒有!所有一切供養都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4 盡量在物質生活降低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的福報佈施供養一切苦難眾生,這是菩薩行,我們要學。

雖然粗茶淡飯,人家健康長壽

1 一個真正修行人,以苦為師,他苦裡頭有樂——他樂在自在,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執著、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多快樂!

2 心自在了,身就自在,雖然粗茶淡飯,甚至於衣食不全,但是人家健康長壽、精神飽滿、體力充沛,苦裡頭有真樂。

3 反過來看看世間這些富貴人家,有多少人來伺候他,一不小心得了癡呆病,半身不遂,要死不死,要活又活不了,樂裡頭有大苦。

4 我學佛這些年,就看到不少大富大貴人家、豪門貴族,沒享幾年福,以後就躺在床上享,一天三班護士伺候他,躺在那裡享福,那是樂裡頭有大苦。

種福田

1 許多人想種福,他不認識福田,結果種錯了福田,不但沒有得福,還給自己種下禍端,可見得種福田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

2 如果這個道場,裡頭有很多鬥爭,不是真正正法道場,你去那裡種福田,錯了!你種的不是福。

3 住在道場裡面的人不行正法,將來都墮落,祖師大德常說「地獄門前僧道多」,如果這些出家修行人都墮了三途,你護持他,得什麼樣的果報,你有沒有想過?

4 所以我一生,從來沒有勸人建道場,也沒有勸人去供養出家法師,我都是勸人印經佈施、勸人放生、勸人施捨醫藥,為什麼?這個沒有過失。

地藏菩薩給她化緣

1 抗戰勝利的第二年,周邦道的夫人住在南京,有一位法師托缽,到她家給她化緣——化五斤香油供養九華山的地藏菩薩,她那個時候不信佛,所以也就沒給他。

2 法師走了以後,她忽然想起來,她家裡院子這麼深,兩、三道門都沒有打開,他是怎麼進來的?走了之後,門還是關得好好的,他是怎麼離開的?

3 她愈想愈奇怪,愈想就愈沒有辦法解釋,這個疑問在心裡頭好多年。到台灣之後,她跟李老師學佛,有一天她把這個事情向李老師請教:這怎麼回事情?

4 李老師告訴她,這是九華山地藏菩薩給她化緣,她這才非常後悔!其實佛菩薩是無處不現身,無時不現身,只是我們肉眼凡夫不知道;等到你知道了,後悔莫及!

他的磁場不一樣

1 修淨土的同學都知道,心清淨,身就清淨。身心清淨的人坐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的氣氛,外國人所謂的磁場就變好,縱然他不說話,我們跟他坐半個鐘點、一個鐘點,也歡喜得不得了!

2 我初學佛的時候,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那個磁場攝受了我。章嘉大師言語很少,我很歡喜跟他坐在一起,一句話不說,坐兩個小時,非常歡喜,法喜充滿,那個氣氛不一樣。所以他老人家在世,我每一個星期一定會找他坐兩個小時。

3 章嘉大師是我親近的頭一個真善知識,真是令人羨慕,令人愛戴。老人非常慈悲,平易近人,很多人不敢見他,認為他是活佛,身份地位太高。

4 許多法師都不敢親近他,其實那個人真好、真慈悲,一點架子都沒有——這是得道之人,真誠清淨平等,所以你跟他在一起,你感受他的氣氛,感受他的磁場,跟一般人完全不一樣!

因為一句話,做了五百世的牛

1 《阿彌陀經》裡面提到的憍梵波提,是受天供養第一,這位尊者過去因為造惡業,墮五百世牛身。

2 憍梵波提他過去生中,聽一個老比丘在唸經,他聽了之後就在旁邊笑話他,說他唸經的聲音不好聽,像老牛一樣。

3 這個老比丘就告訴他:「我已經證阿羅漢果,你對我無禮,你將來會受果報。」

4 憍梵波提知錯了,就極力地懺悔,到了第二世墮在牛胎,就這樣一個輕慢舉動,做了五百世的牛。

5 憍梵波提遭這個果報,墮在畜生道,變牛,做五百世的牛。輕弄一個沙門(出家修行人),這個沙門不是普通沙門,是阿羅漢,所以得這麼重的罪。

6 他這一世雖然得人身出了家,他還有老牛的習氣——老牛不吃草的時候嘴巴也在動,他就像老牛,嘴巴老是在動。余報未盡,所以直接把這個習氣稱做他的名字——憍梵波提,使人家瞭解,不敢輕慢他。

7 憍梵波提是阿羅漢,世間凡夫不認識他,如果也有人譏笑他,將來那個人又要受五百世牛的果報,這就不慈悲了。

8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不叫他去托缽,怕人笑話他,叫他到天上去吃飯,讓天人供養他。因為天人有天眼,認識他是阿羅漢,不會輕慢他,對他會起恭敬心。

佛陀兒子塞老鼠洞的果報

1 羅睺羅,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他密行第一。

2 「羅睺羅」,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覆障」,這本來是阿修羅的名字,這個阿修羅神通很大,能用手遮住太陽、遮住月亮,所以叫「覆障」,也叫做「執日」。

3 諸位念《釋迦譜》,看釋迦牟尼佛傳記,就曉得當年淨飯王不答應釋迦牟尼佛出家,是因為他沒有後代。

4 釋迦牟尼佛必須生個兒子,才有資格出家。當時,釋迦牟尼佛就指著妃子說:「她已經懷孕了。」

5 妃子耶輸陀羅懷羅睺羅六年才生他,所以遭很大的難。羅睺羅不但障礙他父親出家,同時也叫他母親受委屈、受災難。他坐胎比別人時間久,別人十個月就出胎,他六年,這裡頭有因果。

6 羅睺羅過去生中很頑皮,他把老鼠洞塞起來,塞了六天,老鼠六天不能出來,他今生果報要在胎裡六年才能出得來——因果報應,自作自受,這沒法子!

7 他雖然出家了,頑皮的習氣還是除不掉。從他以前塞老鼠洞,就可以曉得他很頑皮。他出家之後,釋迦牟尼佛叫他拜舍利弗做師父,他是舍利弗的徒弟,一天到晚玩耍就是了。

 8 他雖然天天玩耍,他玩耍裡頭修行,只有佛知道,別的人不曉得。別人只看到他很頑皮,一天到晚去玩,沒有人知道他在那裡修行。這個修行的功夫高人一等,這是「佛子」羅睺羅。

我們真的服了,一生佩服

 

1 抗戰期間,周邦道先生是貴州國立第三中學的校長。我那個時候在學校念初中二年級,我們對校長尊重、孝敬超過父母。

2 那時我們是流亡學生,無家可歸,學校收容我們,老師真的是父母,同學就跟兄弟姐妹一樣。校長廉潔公平,我們學生沒有一個不佩服。

3 他的兒女也在我們學校唸書,他的第四個兒子跟我是同班同學。我們這學校裡面學生都是公費,衣食住行都是國家的。社會一些慈善機構救濟我們,凡是有這些要分給學生的,這吃的穿的,學生第一優先,剩下來的才有他兒女的份。

4 他教訓他的兒女:同學們父母都不在身邊,沒人照顧;你們身邊有父母照顧,你們比他們幸運太多了,所以一切優先是學生。我們同學沒話說,真的服了,一生佩服。

如果做官的人都像他

1 周邦道先生,真的是不容易,公家電話一定是辦公事,公家給他配給( jǐ)的轎車,兒子生病、有急病要上醫院,叫個計程車,都不能用公家的車送他到醫院。

2 一般人看到他迂腐,是個書獃子,哪裡曉得,人家是真正懂得因果,真正知道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3 現在這個社會,這樣的善人找不到了,別說沒見過,聽都沒聽說過。

4 周邦道先生,一生清廉,點點滴滴是公私分明,如果做官的人都像他,這個國家自然長治久安。

死去的人也能夠把他救回來

1 2000年,我在新加坡講經,一名居士從天目山帶回來齊居士的一卷錄像帶,其中她講了五個自己感應的事情。第一個感應,是她的孫子從鬼門關被救回來的故事。

2 她的孫子生下來才幾天,就得壞血症死了,屍體放在太平間。她的兒子把這個事情向她報告,她聽了非常難過。

3 她說:「我學佛,我這個孫子才出世就死掉了,我勸人學佛,人家還能相信嗎?」她非常悲痛地懇求觀音菩薩幫助。第二天,他這個孫子竟從太平間裡活過來了,這是她學佛的第一樁奇跡。

4 這個事情使我想起在抗戰期間,我們是流亡學生,住在學校。我們離開家庭,沒有人照顧,老師就跟父母一樣,老師照顧我們。那個時候,我們有個同學得重病死了,屍首也是放太平間。

5 我們的師母,周邦道的夫人,那時候她還沒有學佛,她知道這個事情,便到那裡去看。看到那個學生的屍體,她說:「不行,這個人決定不能死!」為什麼?中國講兩房單傳,這個人若死了,他家裡面祭祀就斷掉了。

6 她急忙到寺廟去,真誠懇切地許願:寧願減自己的壽,一定要叫這個學生死不得!出於真誠的愛心,她這個心真實圓滿,感動了諸佛菩薩、天地鬼神。那個同學活過來了。

7 活過來之後,人家問他:「你死過去了,知不知道?」他說不曉得,只覺得自己被人關在一個黑暗的屋子裡,一點光線都沒有;但是他聽到周師母在叫他的名字,他聽到這個聲音,然後看到有一點點光,他就跟著這個光走出來,他就這樣活過來了。

8 「至誠感通」,他們這兩個人的情形非常類似。死去的人也能夠把他救回來,佛法真正不可思議!

有智慧的人,修福不享福

1 沒有智慧的人,才貪圖享受;有智慧的人,修福不享福。

2 有幾個人享福而不迷的?特別是在六道裡頭,有幾個人享福而不造業的?所以,佛特別教誡菩薩修福、惜福、不享福。

3 我們在淨土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與往生的大眾,真的享福。像《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是真正不退轉的菩薩,他可以享福,為什麼?他享福,心還是清淨的,心依舊不染。

4 佛教一切菩薩在娑婆世界,無論示現的是出家身份或在家身份,都不准享福,這個用意很深,這是什麼?這是大慈大悲,做榜樣給我們看。

日子就好過了

1 佛教我們節儉惜福,不可以浪費。為什麼?你現在浪費,你把你的福報都享光了,將來的果報是貧窮下賤。

2 最麻煩的是,你晚年沒有福報,很可憐!少壯的時候沒有福報不怕,你有好的身體,你一樣能生活下去;老的時候沒有福報,沒人照顧,很痛苦。所以,佛教我們惜福。

3 佛自己惜福,生活當中一點一滴不浪費,佛一生惜福,給我們做出了好樣子。

4 我們學佛,對於所有一切資源,樣樣都能講求節儉,日子就好過了。

命運就轉過來了

1 不管是哪個宗教,都是教你斷貪嗔癡,都是教你唸唸行行,為一切眾生造福。

2 所以真正修行人,日常生活當中,一飲一啄懂得節儉,他為社會大眾服務,決定不會浪費,決定知道愛社會、愛眾生,幫助他們惜福、培福、造福。

3 眾生得福,修行人歡喜;眾生受苦受難,他們看到難過,但是也無可奈何。為什麼?一切眾生一生的際遇都是自作自受。

4 諸佛菩薩、大聖大賢們能夠幫忙的,是教學、是指導。有智慧的人、有福德的人遇到了,他能夠依教奉行,能信能解能行,命運就轉過來了。

她沒放在心上,沒有被染污

1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聽到人家說人是非,不放在心上行嗎?你要以為不行,你去問問許哲居士,她今年一百零七歲了。她行,我們為什麼不行?她能做得到,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因為她在行菩薩道——她在做榜樣、做模範給我們看。

2 有人問她:「你看到人做惡事,聽到惡言,你怎麼辦?」她說:「就像我在馬路上走路,看到路上那些人,聽到路上那些人講話,回來之後你問我,我一句也記不得了,一個人也記不得了。」

3 她說的方法好,值得我們學習,為什麼?惡言惡事,她都不放在心上,所以她的心清淨。

4 她不是沒有接觸,她每天到外面去工作,在路上看到很多人與事,聽到很多人講閒話,她做到「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她沒有放在心上,沒有被染污,這是我們修行最好的榜樣,我們不能不學習!我們要不學,這一生就不能往生,就出不了輪迴。

這種樂,一般人體會不到

1 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擔憂的,他自己沒有產業,一生也沒建一個道場,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缽,過的是清淨無為、快樂無比的生活。

2 釋迦牟尼佛真的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他法喜在哪裡?那一大批的學生跟著他,看到這些學生個個有成就——開悟的、證果的,證阿羅漢的、證菩薩道的,他怎麼不歡喜?

3 這些有成就的學生,平常離開老師到四面八方去教學。每年夏天,夏天是雨季,由於出去托缽不太方便,得找個地方定居下來,於是他們又回到老師那裡學習,這就是現在人講的進修教育。

4 每一年三個月跟著老師,提升自己智慧、德行、教學的技巧,九個月的時間去教化眾生,教學相長,這裡頭有真樂。這種樂,一般人體會不到,必須真正契入境界才能體會到。

提婆達多在阿鼻地獄享福

1《提婆達多經》裡面講,提婆達多處心積慮想害釋迦牟尼佛,他破和合僧——破壞僧團。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他不可思議的因緣,他也是諸佛如來應化的,來表演給我們看的。

2 提婆達多的噁心惡行,果報在阿鼻地獄;但是他成就釋迦牟尼佛六波羅蜜,讓我們一切大眾,對佛的智慧德行更明顯地看出來,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一個功德不可思議!

3 世尊告訴我們,提婆達多在阿鼻地獄,但是他在阿鼻地獄不受苦,生活環境跟忉利天一樣,在享福,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然後我們就想到,佛在經論上常常教導我們自利利他,我們自利確實是利他。

4 所以這些人縱然他是惡意譭謗、惡意造謠生事來破壞,他把我們境界向上提升了,這個功德不可思議!縱然將來他墮落在三途,三途裡面享福,他不會受罪的。如果我們也以惡意相向,那個麻煩了!他墮三途,我們也墮三途,將來這個帳算不清,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個就錯了!

為什麼這麼快樂?

1 我們早年在美國住,附近的鄰居都是美國人,這些鄰居對我們很羨慕。有一天早晨,我們去公園散步,鄰居看到我們每天都是滿面笑容的,他說:你們是做哪一個行業的,為什麼這麼快樂?

2 我們告訴他:我們是念佛的。他說:什麼叫念佛?念佛學的是什麼?機會教育來了,我們就告訴他:念佛學的是智慧。他聽了,這個要,他也想學。我們說:念佛的果報是長壽、是快樂。他說:這些我們也需要。

3 他們都是一些基督教徒,星期天都上教堂去,我就勸告他:星期六你們到我們佛堂來學智慧、學長壽、學快樂,星期天你們上教堂,你們那裡有神,我們這裡有老師。

4 我說:信仰宗教跟學佛不衝突——神跟你們是父子關係,你到我們這裡來,跟釋迦牟尼佛是師生關係,你在家有父母,在學校有老師。他們聽了很高興。以後來佛堂的人慢慢多了,住在附近的也都來了。

侮辱我的,都是菩薩示現

1 十年前我在新加坡講經,遇到一些挫折。我離開新加坡到澳洲,寫了一副對聯,勉勵自己,也勉勵我們的同學,這個對聯的上聯是「處逆境,隨惡緣,無嗔恚,業障盡消」。逆境是我們的環境不好,處處都有障礙;惡緣是人事環境不好。

2 譭謗我們的人很多,造謠生事的人很多,這是在煉我們的功夫,看我們有沒有智慧,有沒有定功。真的有智慧、有定力,決定沒有絲毫嗔恚,業障就消了。

3 處在逆境、惡緣這樣的環境裡面,我們決定沒有一念嗔恚心。有一念嗔恚心,是你的業障現前,自己一定要提高警覺,為什麼?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是非常的可怕!

4 所以在這一方面,我們受委屈,受人陷害了,立刻要想到釋迦牟尼佛修忍辱波羅蜜的時候遇到歌利王的那個故事。我們想到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那樣的災難都能夠承受,沒有一絲毫嗔恚心,我們要學沒有一絲毫報復心。

5 每一個逆境、每一個挫折都把我提升了一大步,我感激都來不及,怎麼會有報復心?所以有一些同修問我:「法師,這些人譭謗你、侮辱你、陷害你、天天說你壞話,你為什麼對他們這麼好?為什麼這樣地感激他們?」

6 我說:「你看看後果,你就明白了。我的感情很重,不是他們這樣對我,我捨不得離開這裡。他們以惡言噁心相向,我才忍痛離開此地。離開這裡,後面一定是往上提升。」

7 所以我說那些譭謗我、說我壞話的、侮辱我的,都是菩薩示現,你們哪裡會認識?那不是普通人,是佛菩薩作如是示現,要我往上面爬樓梯,再上一層。

8 沒有這種示現,我不肯往上爬。所以我心目當中沒有惡人,我永遠是感恩、永遠是讚歎,為什麼?我得真實利益。我得利益,他也得利益,這個在佛經裡面都有例子。

三種果報都得到

1 「佈施」有三種:財佈施、法佈施、無畏佈施。修財佈施得財富;修法佈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

2 法佈施是我這一生修學的重點!什麼是法佈施?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法佈施。所以你所知道的要教人,教人不僅僅是言教,著書也是屬於言教,最重要的是身教,你要做到,那個感人很深。

3 意教,念念不忘幫助別人破迷開悟,時時刻刻不忘記這樁事情,你自然長智慧。所以求智慧怎麼求法?這是求智慧的秘訣。到外面求學,那是增長知識,不是增長智慧;常常有意願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智慧。

4 把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兩樁事情做好,你三種果報都得到了,那是真的,一點也不假,為什麼?跟性德相應。

一切吉凶禍福,不用再去過問

1 現在這個社會,看風水的、看相的、算命的,生意都不錯。這些人生意好,證明世間人對於吉凶禍福疑慮重重,他們想得到一些訊息,想知道怎麼樣能夠趨吉避凶。

2 你有災難,你能夠逃避得了嗎?逃避不了的,果報一定要自受;你有福,你那個福想不要、想丟,丟不掉,福會跟著你走的。對於占卜、看相、算命、風水,佛一律不准我們去問,他說這是世間意,學佛弟子「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這話講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

3 可是佛真是慈悲到了極處,眾生喜歡占卜問卦,佛也順從眾生的習氣,說了一部《占察善惡業報經》,教我們佛弟子如何去占卜。但是你要有修學功夫,你才能得到感應;你要沒有修學的功夫,你是得不到感應的。

4 如果你在一切境緣裡面,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永斷貪嗔癡,你的心純善無惡,所謂是「境隨心轉」,你的境緣統統都轉過來了——一切時是好時,一切日是好日,一切處是好處,沒有一樣不吉祥,一切吉凶禍福,你不用再去過問了。

廟是供養鬼神的

 

1 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是智慧的教學。佛的事業沒有別的,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這就是佛的事業。 

2 現在一般社會大眾對佛教誤會很多,最大的誤會是認為佛教是迷信,佛教是多神教,佛教在所有宗教裡屬於低級的宗教,這是大家誤會了。 

3 你看現在人把「寺」跟「廟」連在一起,其實寺跟廟的性質完全不同。「寺」是教化眾生的場所,現在大家不懂這意思,把寺都看作廟。「廟」是供養鬼神的,過去皇帝祭祀祖宗叫太廟。 

4 普通一般百姓作祭祀用的不叫廟,叫祠堂。祠堂供什麼?供祖先、祭鬼神。廟跟祠堂性質完全相同。佛教的寺院是學校,學校要跟廟合在一塊,學校也完了!這是現代人對於佛教的誤會很深很深,一定要把它扭轉過來。 

5 所以夏蓮居老居士他老人家的建議,就非常恰當。道場再多,從性質上來分,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教學,像淨宗學院,重點是明理。研討佛法的理論,培養弘法的人才,這樣的道場稱為學院,就像現在的學校稱學院,這個建議很好。 

6 第二類的道場偏重在修行,四眾同修在一塊修行,夏老居士用「學會」,這個名稱好!像我們淨宗學會,不用什麼寺,這個寺院、庵堂不用了。我們用「學會」、用「學院」,這個叫人家耳目一新,不容易產生誤會,這個好!他的建議值得我們提倡。 

7 佛教,確確實實是佛陀的教育,所以一定要做正名,使大家對於佛教有一個嶄新的看法,這樣,大家才不至於誤會佛教是迷信。 

8 諸位一定要記住,廟跟祠都是供養鬼神的,佛教的寺院是學校,是教化眾生的場所,我們學佛,一定要認識佛教的本來面目。佛教的本來面目,給你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諦,決定沒有迷信!

 

網上有人謠傳,說淨空法師有了神通

1 同學傳個信息告訴我,網上有人謠傳,說淨空法師有了神通,預知時至。我告訴諸位:這是假的,這不是真的,我說的話被他們錯傳了,所以愈傳愈訛。

2 現在這個世界天天有災難,我們一定要提高警覺、認真學佛、放下萬緣、專修淨土。災難是屬於共業,我逃不了這個共業,我也不驚不怖,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提早到極樂世界去,好事!

3 《2012》這個電影,我也看過,我也曾經跟一些同學說,我們念佛往生淨土這個功夫,一定要在2012年年底完成,這好事。如果我們在這個數之內,我們就 往生;不在這個數之內,那我們要發心救度一切苦難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用什麼方式來做?用教學。

4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教了一輩子——三十歲開悟之後,教到七十九歲圓寂,經上記載的,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中斷過。

5 釋迦牟尼佛的身份是職業老師,我們得認識清楚,他除了教學之外,他一生沒做別的事情,這是我們應當要向他老人家學習的。

6 所以我們並不是預知時至,是我們有這麼一個緣分,知道剋期取證——這個時期我們自己訂,要在這個時間之內把我們的功夫做好,也就是真正徹底放下,真正念到與佛相應。

7 這個功夫簡單的說,心裡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念到這個功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一般狀況講,隨時可以走,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想多住幾年也一點都不礙事,我們為什麼不幹?

8 我們對於這個世間沒有一絲毫留戀,在這個世間住一天,就要幫助眾生,為他們服務一天。這個服務就是教學,教學能保住自己不會墮落,也就是保護自己不生妄想、不生煩惱,這真正保護自己,也能夠利益眾生,這是兩全其美的好方法。

覺悟的人,就好比省油的車

1 世尊當年在世,我們在經上看到的,他的僧團心清淨,日中一食;阿羅漢心更清淨了,見思煩惱斷盡了,一個星期吃一餐;辟支佛半個月出來托缽一次,半個月吃一餐。佛菩薩不一定,為什麼?他是教化眾生,他是示現的。

2 佛菩薩是真正覺悟的人,他不要吃飯,他不要睡覺,他身體健康,精神飽滿。我們今天還要吃飯、還要睡覺,就是沒覺悟。功夫愈高的人,吃得愈少;一天吃好幾餐,一餐吃好多,這不行,沒功夫。

3 可是諸位要記住,你聽了這個話,你盡量少吃,表示自己有功夫,到不了半個月、一個月,身體出毛病,那就糟了,這是大錯特錯!

4 沒有功夫,你這個體力需要消耗那麼多,你就要補充那麼多。像汽車一樣,有省油的車,有耗油的車。那個有功夫的人,覺悟的人,就好比省油的車;迷惑顛倒的,就好比耗油的車,非加油不可,這是不可以勉強的。

什麼人最幸福?

1 現在人很可憐,每天吃這些大魚大肉,很苦,為什麼?每天都跟眾生結冤仇。佛法講因果,你吃它半斤,將來你要還它八兩,你欠的這筆命債就不得了!

2 現在人講求飲食,不知殺害多少眾生?福報大的,造的罪業大,欠的命債多;福報小的,他造的罪業小。不管罪業大小,將來都要償命。

3 所以你要是把這個人生看透了,什麼人最幸福?到這個世間來,還債不欠債,不造罪業,這種人最幸福。

4 這樣的人有沒有?有。佛門裡面覺悟的修行人,一生老老實實念佛,不管什麼事情問他,他都好,他一心一意求生西方淨土,這是最聰明的人。

哪些是苦難眾生?

 

1 現在這個世間,苦難眾生多!哪些是苦難眾生?只要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都是苦難眾生。

2 眾生苦難在哪裡?不是他沒得吃,不是他沒得穿,世間富貴人也不少,他的災難跟貧窮人無二無別,最嚴重的災難是什麼?是不覺悟,迷惑顛倒,這是大災大難。

3 富貴人造業,往往比貧窮人造得重。不要說別的業,單單講口福,富貴人一生講求飲食,他所吃的這些生命,決不是白吃的,你吃它半斤,來生要還它八兩,冤冤相報,這還得了!你要是真正瞭解事實真相,你決定不肯吃眾生肉。

4 這個世間大富大貴的人,佛眼睛裡面看他是苦難眾生,為什麼?他現在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權勢,有很多的財富,怎麼說他有苦有難?他的苦難是沒有覺悟,福報享完之後,來生就到三途去了。

回頭是岸

1 古大德常教人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從五欲六塵回頭,從自私自利回頭,從迷惑顛倒回頭,從一切罪業回頭。

2 印光大師的佛堂裡面,有一副他老人家自撰的對聯,上聯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下聯是「樂邦有路能願即生」。樂邦就是淨土,就是極樂世界。這是告訴我們:就怕你不回頭,一回頭就得救。

3 什麼是回頭?肯念佛就是回頭。縱然過去無知,造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只要肯真正回心懺悔念佛,還是有的救;怕的是不肯回頭、不肯改過,那就不得了!

4 佛門常講回頭是岸,從哪裡回頭?從事事物物統統回頭,專依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希望來生比這一生更好

1 我們活在這個世間,還有一口氣沒斷,要懂得為自己修福、為自己積功累德,這比什麼都重要。

2 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做人,是來幹什麼的?佛在經上給我們一個答案,人生酬業。

3 過去生中你修善業,你來享福;過去生中你造作不善業,你來受罪,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所以佛講得好,「人生酬業」,你要問人為什麼到世間來?佛四個字解答得清清楚楚。

4 所以真正覺悟的人,懂得為自己修福、懂得為自己積功累德,他認真努力修行,不但為自己,還為一切苦難眾生,為什麼?他懂得為來生著想,希望來生比這一生更好、更殊勝。

要節儉,要惜福,要造福

1 佛告訴我們,我們這一生所受用的,都是過去生中所修積的福報。福報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不懂得惜福,任意地糟蹋,隨便地濫用,福報就會提早耗盡。

2 我們看到社會上許許多多人,年老了之後,受貧窮之苦。實在講,他晚年應當享福,不應當受這個苦報。為什麼受這個苦報?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把福報耗盡了,所以到年老的時候求別人救濟。

   

3 現在這個世界,許許多多國家照顧老人福利,有些地方雖然做得很好,實在講這是治標,不是治本。如何從根本上照顧老人福利?從小教他惜福,教他節儉。要節儉,要惜福,要造福,年老的時候才有福報——財用不缺乏,又得到很多人的照顧。

   

4 這裡頭的因果我們要清楚,當自己有能力的時候,不知道照顧老人,你老的時候就沒有人照顧,因緣果報!你肯佈施幫助別人,你年老力衰的時候,也會有人來幫助你,回報!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劉素雲天天念佛,病就好了

1 東北的劉素雲居士,今年六十六歲,十一年前得了紅斑性狼瘡,這個病比癌症還要嚴重,醫生告訴她,她隨時都有死亡的可能。

2 她得的是嚴重的紅斑性狼瘡,比她輕的,半年、一年都走了。她就一個信念,相信阿彌陀佛是大醫王,一定能把她的病治好。堅定的信心,一絲毫疑惑都沒有,就一個念頭,念阿彌陀佛,那病真好了。

3 到今年十一年了,你看她身上、臉上,疤痕都沒有。她到我們這裡來給我們做報告,一天講兩小時,講了十幾個小時,講得真好!講完之後,深圳向小莉把她請過去,在她那個道場講了兩天,一天八小時,六小時講演,兩小時答覆問題,一點沒有疲倦的相。

4 劉素雲居士做出樣子給我們看——得那麼重的病,這個世間醫生治不了;一心一意就依靠阿彌陀佛,天天念佛,病就好了。

許哲應該得一百分

 

1 許哲居士,她是十年前才看到佛書,看到很歡喜,天天在讀。她之前雖然沒有接觸過佛教,她的一生,起心動念、生活行為,佛家所講的,她全做到。

2 我們訪問她,她問我:「我可不可以作佛弟子?」我說:「你是標準的佛弟子。」五戒十善要打分數,她應該得一百分。所以她發心來皈依,我不但把皈依證送給她,連五戒證都送給她,她圓滿了。

3 這個人是口裡沒有念阿彌陀佛,心裡全是阿彌陀佛。她一生吃長素,一生沒有發過脾氣,一生沒有怨恨過一個人。

4 有一個居士問她:你看到別人作惡,你是怎麼想法?她說她看到這些惡人、惡事,就像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陌生人,沒有放在心上。這就是所謂「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有沒有看到?看到了,沒有放在心上,視而不見。所以她的心行純善,儒家講「止於至善」。

現在物質發達,人不快樂

1 十年前,我在新加坡講經,我特別邀請許哲居士到台上來跟大家見面。她有什麼長處?她沒有私心。一般人唸唸都為我,她沒有為我。

2 我們訪問她,她只有一個念頭——念一切苦難的眾生、病苦的眾生、年老的眾生、無依無靠的眾生,她天天念這個。

3 她把她自己完全忘掉了,全心全力為社會這些苦難的人服務。一百零一歲了,還天天去幫人家忙,她沒有休息。

4 你問她年紀多大,她說:我才一百零一歲!她的話很可愛!她那一年是一百零一歲,她唸唸為眾生,沒有憂慮、沒有煩惱,常生歡喜心。現在物質發達,人不快樂,為什麼?被自私自利害了,害得太深,害得太苦!

這是菩薩行,我們要學

1 在佛門裡面,我們最敬仰的印光大師,菩薩示現,不是凡人。他的示現針對社會大眾的通病,社會大眾哪一個不追求物質的享受?他示現粗茶淡飯,粗布衣裳。

2 他的信徒多,皈依弟子當中大富大貴之人不曉得有多少?那個供養收入絕對不是一般世間人能夠跟他相比的。可是他自己還是吃粗茶淡飯,寺廟裡大眾吃什麼,他就跟著吃什麼。

3 一件衣服穿幾十年,沒有說做幾件新衣服來穿,沒有!所有一切供養都去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4 盡量在物質生活降低自己的水平,把自己的福報佈施供養一切苦難眾生,這是菩薩行,我們要學。

范仲淹積的德太大了

1 宋朝的范仲淹,他做到宰相,做到大元帥,俸祿不能說不豐厚,可是家裡的日子過得很苦。為什麼過得那麼苦?原來他把收入都拿去救濟社會。

2 《古文觀止》裡的「義田記」記載,范仲淹做宰相的時候,養三百多家,一個人的收入,你想想看,他要自己過,那生活多舒適;養三百多家,自己的生活就非常清苦。

3 他還辦義學,看到窮苦清寒的這些子弟們,有天賦能夠讀書的,他把他們集合起來教導,學生、老師的費用,都是他一個人出——都是從他俸祿裡面來的;不像現在做慈善事業的,到處去化緣捐錢。

4 范先生樂善好施,自己一生過著清苦的生活,真是粗茶淡飯,這很難得。印光大師對他非常讚歎,他說:范家八百年來,家道不衰,代代都出賢人,范先生積的德太大了!他是我們的模範,我們應當要學習。

要信徒去化緣、去募捐

1 早年在台灣,有同修跟我說,其他道場都要信徒去化緣、去募捐、做種種好事。跟諸位說,那個功德不圓滿,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做好事,會搞得天下大亂。

2 現在末法時期,募捐的手段出乎我們意料之外——自己的信徒拿個紅包,「師父,這二十萬供養你」,「師父,我這兩百萬供養你」,師父收了,私下還給他。這是做給信徒看的,叫人趕緊送供養。

3 絕對不要去問人要錢,那叫攀緣,不是隨緣。我們決定不化緣,也不敢化緣,為什麼?要背因果責任。沒人送錢來,我們去化緣,去找錢,錯了!那叫打妄想,那叫造業。

4 人家供養多,我們多做好事,眾生有福,我們辛苦;沒人送錢來,眾生沒福,我們自在清淨,我們沒事。我們隨緣而不攀緣,身心沒有負擔、沒有牽掛,這個多快樂!

怎麼樣能守住財富?

 

1 現在人把財看得非常重,可以說是為財富而活。可是,他們不知道,要怎麼樣招財?要怎麼樣才能守住財富?儒跟道說得好,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是總的原則、總的綱領。

   

2 你發財、得福、開智慧、得長壽,都離不開這個原則,這是我們不可以不知道,也不能不相信的。信,有這回事情;不信,還是有這回事情。

   

3 佛告訴我們,財富是福報,這果報從哪來的?從財佈施來的。我們看到有些人富可敵國,他命裡財從哪來的?過去生中他喜歡財佈施,愈施愈多,量大福大,他這一生得大富。

   

4 這麼多年來我也常常講,你有財富、你有聰明智慧,那是福報;如何運用你的財富、運用你的施捨,那是屬於智慧。人不能沒有智慧,人不能沒有道德!有德,你才能守住財富。

 

怕財富貶值,怕財富被盜

1 這世間有許多富人,他命裡有財,卻捨不得佈施,他怕財富貶值,怕財富被盜,天天在防範,天天在操心,所以富而不樂,生活過得很苦。

2 我看許多大富大貴的人,出門還要請保鏢,要曉得,那不是一種榮耀,那是不得已,現在叫防恐,過這種日子,哪有我們這麼自在?

3 所以,積財哪有散財好?散財,那個心多舒暢、多快樂!積財,你的心、你的身,負擔都很重,你不會自在,那就是苦。

4 富貴人有富貴人的苦處,他的苦處,我覺得比貧窮人苦處還要嚴重。貧窮人之苦,不過是為衣食而已;富貴人之苦,是真苦,佛講得不錯,「心勞身苦」。

富有的人,是不是很快樂?

1 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窮苦的人。他為什麼那麼窮、那麼苦?近因是沒受到好的教育,遠因是過去生中沒有種善根。

2 窮苦的人,日子很難過;富有的人,是不是很快樂?不盡然。我們看現在這個世間,很多擁有億萬財富的,他快不快樂?不快樂。

3 擁有巨額財富的人,一天到晚憂心忡忡,擔憂的事情太多!有些甚至於告訴我,每天都要吃安眠藥,不吃安眠藥不能睡覺。

4 這些有地位、有財富、有勢力的人,每天腦子裡面患得患失,天天在操心,你說他多苦,他哪來的樂?

為誰辛苦為誰忙?

1 現在這個社會,大家只看到「利」,人生價值觀完全是用金錢來衡量。

2 一生為追求財富而奔忙、而操心,死了之後,這些財富「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一生為誰辛苦為誰忙?

3 人應該從哪裡去著想?生我能帶來,死我能帶去的,這個東西我要把它看重。你要為這個來忙,那你就對了。

4 你忙碌一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叫白忙了,你這一生過得太冤枉了!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1 俗話常說,「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你看這個世間的人,他死了帶些什麼東西去?一樣都沒帶去。

2 這個世間,所有一切你都得不到,所謂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但身外之物你得不到,身體你也得不到,你為它造業,你就上當,就吃虧了。

3 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一樣都帶不去!既然曉得「死不帶去」,何必去造業?何必要去爭這個?

4 現前這個世間,災難頻繁,你今天還沒死,明天能不能活,誰敢保險?所以真正徹底覺悟的人,他一心一意取西方極樂世界,其他的都不掛在心上,為什麼?念阿彌陀佛這個功德,完完全全能帶去。

真正覺悟,你才有出離之心

1 我們一定要覺悟,覺悟人生苦短!人生太苦了,人生太短暫了,愈是年歲大,愈容易體會。

2 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整個社會反常。反常就是違背了自性,這是從咱們佛家來說;如果從世法來說,違背了倫常。現在整個社會,包括學校、家庭,都不講倫理,都不講道德,倫常喪失殆盡,這是一切眾苦的根源。

3 所以要曉得這個世間苦,比過去社會要痛苦得多。雖然物質享受一天一天的豐盛,可是精神的墮落、煩惱邪見的增長,遠遠超過科技的進步,這是我們要覺悟的。

4 真正覺悟,你才有出離之心,你才肯死心塌地老實念佛。能夠選擇這個法門,一門深入,發大心、修大行,你才能超越生死輪迴。

世事無常,來日不多

1 世事無常,來日不多,不要認為我還很年輕,我還能活多少年!你看報紙上那個訃文,你到殯儀館、公墓去看看,十幾、二十歲死的,很多。

2 黃泉路上無老少!沒有一個人敢說,「我明天還存在」。明白這個事實真相,我們就要把握每一分鐘的命光,認真努力地依照經典的教訓,把自己錯誤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修正過來。

3 人生苦短,彈指之間就過去了,所謂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何必去造業?人不能不覺悟,不能不及早回頭,所以斷惡修善要趁早,要趕快!

4 人命無常,生死事大,一寸光陰就是一寸命光,只有覺悟的人,有智慧的人,他才能夠有警覺,他才能夠珍惜寶貴的光陰,認真地修行。修什麼?修清淨心,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練兵千日,用在一時

1 念佛一定要趁早,所謂是「練兵千日,用在一時」。我們天天念佛,天天斷惡修善,天天積功累德,為的是什麼?怕臨命終時有障礙。

2 每一天認真用功努力,時時刻刻保持自己的身心清淨,臨命終時佛號的力量能夠把煩惱習氣控制住,就能往生;平時不用功努力,到時煩惱習氣控制不住,不能往生。

3 我們希望這一生能夠往生極樂,就必須放下。放下什麼?放下五欲六塵,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愛,放下恩怨。這些東西是往生的障礙,如果放不下,我們這一生又要空過了。

4 口裡念佛,心裡想往生,還貪戀五欲六塵,還搞名聞利養,還搞人我是非,這個沒法子!

給人與動物,助念與回向

1 佛告訴我們,人死了之後,至少八個小時不要移動,因為他神識沒走。所以,人斷了氣之後,助念最好能夠延續十二個小時,至少也要幫助他念八個小時。

2 我們要注意,助念往生,我們念佛回向,是專為亡者回向,專門對他一個人的,不要用大回向,大回向是在法會裡面做的。

3 我們遇到一切動物,也可以給它念佛回向,給它念三皈依。愈小的動物,它走得愈快。像這些蚊蟲螞蟻、蜎飛蠕動之類的小動物,可以給它念個十幾分鐘,頂多半個鐘點就足夠了。

4 如果像牛、羊、豬、狗這些大的動物,給它念一個小時也就差不多了,不必要像人那樣念十二個小時。

專心念佛號,就能往生

1 人在病重、生命垂危的時候,他神志清楚,這個時候要幫他助念。病人在家裡,是在他家裡助念;他在醫院裡面,就在醫院裡助念。

2 病人還沒有斷氣,這個時候是關鍵時刻,善知識要在旁邊照顧他。照顧什麼?照顧他不能失掉正念。

3 正念就是一心跟著大家念佛,一心一意求生淨土。這時候就是一句佛號,其他的,什麼都不要。

4 人在病重的時候,所有這些經咒都不要,讓他專心念佛號,佛號跟阿彌陀佛起感應道交的作用,就能往生。不要去打閒岔,不要去引起他的雜念!

靠人助念的,未必往生

1 我們冷靜觀察,無論是出家在家,臨命終時有幾個人神智清楚?這是值得我們警惕的。

2 如果臨命終時迷惑顛倒,不省人事,給諸位說,佛菩薩來給你助念都沒辦法,這是要知道的。

3 靠人助念的,未必往生,究竟他是不是真去,誰也不敢說。

4 死了燒出舍利或者留肉身,只能證明他修行有一點功夫,不能證明他往生。

臨命終時一塌糊塗

1 我當年在圓山臨濟寺出家,臨濟寺有個念佛會,當時念佛會的副會長是林道棨居士,他往生的時候一塌糊塗。

2 他得的是癌症,痛苦不堪,同修們幫他助念,他拒絕,聽到佛號就討厭。我們看到那個情形才覺悟到:原來臨命終時這一著不簡單!

3 平常是領眾念佛的人,他自己臨命終時,人家幫他助念,聽到佛號就討厭、就生氣、就罵人,這怎麼得了?這是業障。

4 諸位要記住,臨命終時神志清楚、信願不衰,這才能往生!如果臨命終時害病,不認得家親眷屬,甚至不省人事,這就沒辦法,助念都靠不住

受人擺佈,不能往生

1 《飭終津梁》裡面說,人斷氣之後八個小時不能碰他。為什麼?你碰他,他會感到很痛苦,他會生煩惱。這個煩惱是什麼?貪嗔癡慢。人臨命終時,一定要把煩惱伏住;煩惱伏不住,就不能往生。

2 人斷氣後八個小時,決定不能夠碰觸他,怕他起嗔恨心。不但身體不能碰,他的床都不可以碰,最好是十二個小時到十四個小時,不要去碰他,這是最安全的。

3 真的!在這個時代講緣分,現在人臨終時多半在病院,病人一斷氣,馬上就被移走,放到太平間去,放到冰櫃裡去冰起來。那個冰就叫寒冰地獄,苦不堪言!

4 臨終的時候,受人擺佈,自己做不了主,不能往生,你就曉得這多麼恐怖!

臨終幫人助念,只有四個字

1 助念的時候,四個字是標準的念法。幫人助念,要知道,愈簡單愈好,六個字太多了,四個字好!

2 蓮池大師勸人念佛,念「南無阿彌陀佛」。有人問他:你老人家自己怎麼念法?他說:我自己念四個字——阿彌陀佛,不加「南無」。

3 別人就問他:為什麼?他就說:我這一生決心求生淨土,不想再搞六道輪迴了,所以只念四個字。別人未必有求願往生的願望,所以加個「南無」,南無的意思是恭敬、是皈依,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一生不往生,將來還會有機會。

4 你懂得這個意思,你就明瞭,臨終幫人助念,只有四個字,不可以念六個字。這是緊要關頭,什麼客套都不要了,什麼樣的客氣話都不要說,老老實實一句佛號念到底——自利利他。

幫助人作佛,這個福報最大!

1 世出世間最殊勝的福報,最大的福報是什麼?幫助人作佛,這個福報最大。

2 我們送往生實在講是幫助一個人作佛,我們一生當中行善,還有什麼樣的善事,比送人去作佛這一樁善事大?沒有比這個更大的了。

3 幫助別人在一生當中去作佛,這個功德是第一!大慈菩薩說得很好,你在這一生當中能幫助兩個人往生不退作佛,就比自己修行更精進;你能夠幫助十幾個人往生作佛,你的福德無量無邊。

4 你要能夠幫助一百個人以上往生作佛,你就是菩薩;如果你能幫助人作佛的數量超過一萬,那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哪些人需要助念?

1 助念是幫助念佛不成熟的人,念佛成熟的人,何必要人助念?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不需要人助念。

2 許多念佛人,平常的時候,信心、願心若有若無,所以在臨終的時候,很容易迷惑顛倒,貪戀親情、貪戀財產、貪戀事業。臨終的時候,還想這個就完了!這時候念佛同修來幫他助念,就是提醒他不要錯了念頭。

3 他果然聽到佛號,提起佛號,也想到阿彌陀佛,那他就很幸運,他就往生了。

4 臨終時候真正放下,決定要靠助緣!臨終的時候有善知識提醒,「想想快要死了,反正帶不去,算了,放下」,這才能成功。如果沒有善知識提醒,你還牽掛著,這一生念佛又空過了,就去不了,所以臨終助念非常非常重要。

往生要靠福報

1 往生要靠福報!經論裡常說,「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就是大福報。我們所修的一切善法,絕對不求現在的善果,不求這個福,修福不願意享福,願意在什麼時候享?留到臨命終時享。

2 臨命終時沒有病,神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大福報。我們俗話說「好死好生」,一個人如果頭腦很清醒,生死關頭自己能做得了主宰,他會選擇,決定不會墮惡道。

3 到三惡道去投胎的,都是糊里糊塗去的,所以人在臨命終時害病,不認得家親眷屬,甚至不省人事,這個很危險!在這種情形之下,縱然我們幫他助念,這是盡到我們的心力,他有沒有受用,很難講!

4 假如他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我們幫他助念,這個很有效果。可見得臨終那一著,關係到來世的福報、來世的因果,非常的重要,所以祖師大德苦口婆心地勸導我們,還有一口氣在,就要很認真努力修福。

關鍵在臨終的一念

1 人臨終時病重,這是他有業障,我們要替他助念。助念的效果很大!助念是提醒他、幫助他,怕他忘掉這一句佛號。

2 《無量壽經》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說,臨命終時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假如他臨終這一念是阿彌陀佛,他決定往生。念佛能不能往生,關鍵就在臨終的一念。

3 所以人過世,我們幫他助念,至少要八個小時。因為經上講,人斷氣之後,一般是八個小時神識才離開。雖然斷氣了,他還沒走,這個時候念佛,他的感應特別強烈,幫助他最殊勝。

4 還有八個小時沒走的,這是關鍵時刻,為了安全起見,最好能幫他助念十二個小時到十四個小時,這樣就好。

這是個真正學佛的人

1 周邦道先生,他在大陸做過教育廳長,到台灣來做過考試院政務次長。他在台中蓮社,幾十年就那麼一套中山裝,沒看過他穿新衣服。

2 我們台北有個同修,到台中去看李老師,遇到周先生在大殿掃地,他把周先生當作工友看待,周先生非常恭敬客氣地招待他。

3 到以後,知道他是周邦道就呆了,沒有想到這樣的身份、這樣的地位,在佛門裡面做這種事情,他那個官、那個地位到這裡統統都沒有了——這是個真正學佛的人。

4 我們看到有身份、有地位的這些富貴人家到佛堂來,預先就通報,老和尚到門口迎接,到這裡來好茶招待,不一樣!那是假學佛,不是真學佛。

他不是傻,他是公私分明!

1 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唸書,周邦道先生是我的校長,他一生省吃儉用,過的是最清苦的生活。以後在台灣,我們常常在一起聚會、一起學佛。

2 他在台灣,官做得不小。公家配給他汽車,他處理公事才坐那個車,不是公事他自己乘巴士。

3 公家給他裝的電話,不是為了公事,他不用這個電話;他家的兒女跟朋友交談,到外面去打電話,不准用公家的。一般人都說他傻,傻到這個樣子!

4 他不是傻,他是公私分明!他自己惜福,也替國家惜福,這種人後福無量無邊,值得我們尊敬,值得我們學習。

這種樂,一般人體會不到

1 釋迦牟尼佛一生沒有擔憂的,他自己沒有產業,一生也沒建一個道場,樹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缽,過的是清淨無為、快樂無比的生活。

2 釋迦牟尼佛真的是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他法喜在哪裡?那一大批的學生跟著他,看到這些學生個個有成就——開悟的、證果的,證阿羅漢的、證菩薩道的,他怎麼不歡喜?

3 這些有成就的學生,平常離開老師到四面八方去教學。每年夏天,夏天是雨季,由於出去托缽不太方便,得找個地方定居下來,於是他們又回到老師那裡學習,這就是現在人講的進修教育。

4 每一年三個月跟著老師,提升自己智慧、德行、教學的技巧,九個月的時間去教化眾生,教學相長,這裡頭有真樂。這種樂,一般人體會不到,必須真正契入境界才能體會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