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法語(二十四)

 

佛力不加持的話,那不得了

 

1 現在一般人學佛,不生智慧,生煩惱,為什麼?他的信心不清淨。他雖然是念佛求生淨土,他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知道得不透徹,又想到西方極樂世界,又捨不得放棄這個地方,這怎麼行?

2 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必須要把這個地方捨得乾乾淨淨!譬如我們今天講移民,我們要移民到外國去,那你就要把本國放得乾乾淨淨,你才能去得了。你在這地方,這也捨不得,那也捨不得,你去不成。

3 移民這樁事情,大家很容易懂,很容易體會到。我們今天到極樂世界去,你要把娑婆世界捨乾淨,不但是人世間要捨得乾淨,毫無留戀,天上也要捨掉。

4 天上請你去做天王,你動不動念頭?動念頭就去不了;大梵天王,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福報最大的人,他讓位給你,你不幹,你才能去得了。

5 統統能捨,毫不動心,我們往西方極樂世界就沒有障礙。所以,障礙是自己造成的,決不是外面能障得了你。

6 《華嚴》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自己心變現的,我們現前這個世界又何嘗不是?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的世界,所以我們要往生極樂世界,至少要把煩惱習氣伏住。

7 淨土的成就,是靠念佛、靠阿彌陀佛佛力加持,帶業往生!可是諸位要知道,帶業往生,帶的是宿業,不帶現行;換句話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所現行的都是清淨心,都是清淨業,我們要懂這個道理。

8 六道裡面、十法界裡面,這裡面的居民,這一切眾生,佛力也加持,佛力不加持的話,那不得了,這個世界還像樣嗎?佛力雖然加持,但是眾生罪業很重,所以變出的這個境界,這個事相,就是十法界、六道三途。

 

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

 

1 佛到這個世間來幫我們什麼,我們要清楚,就是幫助我們從業力轉變成願力。怎麼個轉法?轉變的理論,一切經論裡面都說得很多很多。

2 你能轉多少,轉到什麼樣一個程度,那是你自己的功夫。你自己真的依教奉行,認真努力地改習氣、去煩惱,依教奉行,你決定轉過來。「佛氏門中,有求必應」,我初學佛,剛入佛門,章嘉大師就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3 以後章嘉的學生甘珠活佛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從前我們都在背後講你,說你很聰明,可惜沒有福報而且短命。可是你這幾年講經弘法的功德很大,你的命運轉了,不但你有福報而且你還很長壽。」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4 沒有福轉變成有福,沒有壽命轉變成有壽命,怎麼轉的?斷惡修善。李炳南老居士講得更清楚、更透徹。他在我們同學當中看到面相很薄的人,我們一般講是短命相、沒有福報的相,他就勸他學講經。李老師告訴我們這些學生,講經的功德最大,轉業力最快。

5 我們以後明白了,為什麼?講經是代佛說法。佛不在這個世間,什麼人說法?發心代佛說法的這些人。代佛說法的這些人,得佛的智慧、得佛的壽命。佛無量壽,佛的福報太大了!發心代佛說法,就把自己的業力完全轉變了。

6 我們是不是希求壽命?不希求。壽命長短無所謂,問題是在這一生當中要取得成就。什麼成就?了生死、出三界。能夠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這是第一等的成就,這是一切諸佛所讚歎的,我們如何取得?捨己為人,為佛法、為眾生。

7 你不會講,只要你發心,三寶會加持。我常常說,說了多少年,我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我肯借,你們不肯借。上台講經,不是我說的,是諸佛菩薩說的。「把這個身體獻給佛菩薩,借給他用」,我們要發這個願心,要懂得這個道理,要瞭解這個事實真相。

8 對自己,要捨得乾乾淨淨,恢復到清淨寂滅。愈清淨、愈寂滅,諸佛菩薩加持的力量就愈顯著、愈殊勝。如果我們心裡頭有疑惑,有妄想分別執著,佛菩薩想加持都加不上。要曉得,得人身、聞佛法,這是無比地殊勝,所以我們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成就,決定不能等來生來世。


南無阿彌陀佛

要捨得乾乾淨淨,你才能圓成佛道

 

1 菩薩修什麼?自始至終,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修佈施,也就是修的放下。你說佛法繁瑣,佛法不繁瑣,簡單的很!

2 我當年見章嘉大師,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他給我開示的就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就是佈施,看得破就是般若、就是智慧。

3 智慧從哪裡開?放下。只要放下,智慧就會開。你愈肯放下,智慧就愈增長;你智慧愈增長,放下就愈徹底。

4 你看不破,放不下,心裡面有貪愛、有憂慮、有牽掛,這都是煩惱,這都是六道輪迴的病根。

5 六祖說,清淨心裡頭「本來無一物」,那才是你的真心、才是你的本性。你要不把那些牽腸掛肚的東西捨得乾乾淨淨,你的真心本性就透不出來。

6 禪宗講明心見性,你決定明不了心,也見不了性,為什麼?你不肯放下,你沒有把這些煩惱捨掉。

7 所以,要把煩惱佈施掉,把生死佈施掉。煩惱佈施掉,你就沒煩惱;生死佈施掉,你就不生不滅。對於這個世出世間法還有一絲毫貪愛,就是你往生的絆腳石,你就去不了。

8 修佛道的人是菩薩,菩薩他修學的目標是成佛!所以,一定要知道,要捨得乾乾淨淨,你才能修菩薩道,你才能圓成佛道。

 

二十年之後,她的麻煩就來了

 

1 現代有很多女孩子為了追求時尚,衣服穿得很單薄,她自以為很美,她不知道問題很嚴重,為什麼?她到四、五十歲的時候,什麼毛病都出來了。

2 我們曉得,人身體有很多穴道,你要不好好地保護,感受風寒,你現在年輕的時候感受,到四、五十歲的時候病就發作。

3 台灣有一個很有名的電影明星,她有一天打電話給我,說她的身體不好。我說什麼毛病?她說年輕的時候愛美,把肚臍露在外頭,現在一身毛病都來了。

4 那是什麼?那是違反自然的規律,她當然要受這個果報。所以,我看到現在年輕女孩子穿衣服露了個肚臍,我就想到二十年之後,她的麻煩就來了,她就要受果報了。

 

學佛的人,也可以穿著華麗

 

1 從《觀無量壽佛經》這部經裡面,我們非常明顯地看出來,佛菩薩的身相莊嚴,不但衣著很講究,身上佩戴的首飾也是一流的。這是學佛要明瞭,佛法是離苦得樂,如果學佛學得那麼苦,反過來了,就是離樂去受苦,這個佛法我們學它幹什麼?

2 為什麼古大德提倡穿著飲食都要清苦一點?其實佛法是最講究享受的,這種提倡是為了幫助我們消業障。消什麼業障?貪嗔癡慢。所以在物質上減少一點,逐漸把我們貪嗔癡的心化掉,是這個意思,這講消業。

3 第二個原因是修福,我們自己吃苦一點,把我們多餘的去幫助別人,這修福。一方面是消業,一方面修福,是這個意思。不是說學佛的人不可以穿得華麗,不可以去莊嚴自己這個色相,不是的,諸佛菩薩都是如此,怎麼可以限制我們?

4 我們學佛,我們以慈悲心度化一切眾生,我們就要看人、看環境。如果這個地方統統都是學佛的人,我們穿著樸素一點,為什麼?教他消災培福。如果在宴會場合, 那些地方的人不學佛,我們也可以穿著華麗,不在他之下,叫對方覺得「你跟我是同類」,方便接引他們。所以學佛的人要有智慧,這樣才能普度一切眾生。

 

整容是破壞自己的生態環境

 

1 今天大家曉得,科技發達破壞地球生態環境,帶來許許多多的災難。我們的身體是自然環境,你要破壞它,跟地球一樣,也會帶來很多災難。

2 現在有很多人去整容,整容就是破壞自然環境。你去紋個眉、割個眼皮,你好像是漂亮一點,但是過不了幾年,引出你身上的對應點發生毛病,你就要受罪,你就要吃苦頭。所以那個美容店,我看要改個名字,叫「破壞自然生態店」。

3 前幾年我在澳洲,悟通法師給我找了一個學佛的同修,到山上我住的這個小地方來幫助我燒飯、整理環境。她住了三天就走了,什麼原因?鼻子出了問題。我說怎麼回事情?原來二十年前她去整容,隆鼻,二十年之後,病發作了,苦不堪言,她受這個果報。

4 現在好像整容的醫院很時髦,很多人都去,你要去整容,你破壞自己的生態環境,那你就要受這個罪,受這個果報。所以,自然環境不可以隨便把它改動,你要是不知道隨順大自然,你肯定有災難。

 

九十五歲都不需要人照顧

 

1 我們學佛學了很多年,沒有成就,什麼原因?放不下。這個「放不下」,害苦了我們。

2 祖師大德常常提醒我們:「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句話是真實話,這句話對於修行人是最重要的一句話。

3 身是身體,心是念頭,我們常講,你心裡面的憂慮牽掛、煩惱習氣統統要放下。身體隨緣是最健康的,需要保養嗎?愈保養麻煩愈大。

4 我見到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他九十七歲往生,從來沒有保養,飲食起居一切隨緣。他老人家粗茶淡飯,一天只吃一餐,他的工作量,差不多是我們普通人五個人的工作量。

5 別人送給他的補品,他收,他不是不收;不收,人家心裡多難過。人家來供養,都想要種福,老師照收。

6 可是那個人走了之後,老師就把這些禮物轉送給別人,自己從來沒有吃過,什麼補的東西他都不要;送給他的衣服,也是轉手就送人了。

7 老師講經說法四十多年,向他學佛的學生超過五十萬,在這些學生當中,有很多很苦、很貧窮的,老師把人家送給他的那些衣物,托人轉送給他們,自己還是穿破破爛爛的衣服,一生如一日。

8 老師九十五歲都不需要人照顧,所以要知道,不需要人照顧,才顯示自己健康,自己有能力照顧自己;到有人伺候的時候,這是什麼?身體已經不行了,要靠別人伺候。

南無阿彌陀佛

 

身心清淨,那是無上的補品

 

1 我們這個世間人,大多數人的心裡頭,唸唸都是自私自利。六道輪迴怎麼來的?從我執裡頭變現來的。我執就是自私自利的意念。

2 所以真正學佛的人,首先要放下自私自利。要曉得,放下自利,你才能利他,「利他是真正的自利,自利是真正的害自己」,這個道理很深,懂得的人不多!

3 我們學佛的人,要放下名聞利養,為什麼?「與人無所爭,於世無所求」,身心清淨。身心清淨,生智慧,不生煩惱,這是真正的自利。

4 世人貪戀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們要放下,為什麼?五欲六塵增長貪嗔癡慢,對我們沒有好處。

5 你要曉得,享受是造業!人享福要沒有智慧,肯定造業,福享完了,業報就現前!

6 一個人會生病,是他身心不乾淨。我們的腸胃乾淨、心乾淨,就不會生病,所以飲食要簡單,粗茶淡飯夠了。飲食不必要多,也不必要什麼高貴的補品。

7 我們學佛的人知道,無畏佈施是健康長壽的因,決定不是用這些補品。我是什麼樣的補品都不需要,因為我清楚、我明白,念阿彌陀佛,身心清淨,那是無上的補品。

8 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最好的營養,它能讓你長生不老!你真的會念,這一生就可以證得圓滿的成就,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生成佛!

 

她一出世就吃素

 

1 佛勸人不吃眾生肉。如果你說沒有肉食,我們身體會營養不足,諸位看新加坡的許哲居士,她是1900年出世,一生素食。她是屬於「胎裡素」,聞到葷腥她就嘔吐,所以一生素食。

2 她自己說,她一天吃一餐,就只是生菜,一生沒有生過病。除了頭髮白了之外,她的精神、她的體力,依我看,一般四、五十歲的人跟她比,不如她。

3 她每天都出去奔走,幫助窮人、幫助老人、幫助病人,一生幹這個事業。在新加坡,大家都知道有這麼一個「一百零八歲的年輕人」。

4 你們要以為素食不健康,許哲居士可以給你做證明。她一出世就吃素,吃了一百零八年,你怎麼能說素食不健康?都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在作祟。

 

裡面跟外面相應,身體就健康

 

1 我們中國的老祖宗,懂得教育,重視教育!我們的老祖宗教什麼東西?「道德」。什麼叫道?道就是大自然的法則。

2 大自然的運行,這是「道」。人生活一定要隨順自然,譬如春夏秋冬,春生,夏長,秋收,冬藏,這是自然的運作。

3 我們種五穀雜糧,一定要隨順節氣,它才能長得好。我們的生活,我們的飲食起居,要懂得調理,要隨順節氣,身體才會健康。

4 你看冬天所生長的這些植物,如大白菜、蘿蔔,都是涼性的。冬天冷,我們身體冷,在這個季節裡頭吃這些東西,我們裡面跟外面相應,身體就健康。

5 凡是夏天生長的植物,都是屬於熱性的。我們夏天吃熱性的,外面熱,我們裡面也熱,這個樣子才合乎健康。飲食起居,都要隨順大自然,不能夠違背自然的運作。

6 古人講求的,你所吃的這些東西一定是當地生產的,為什麼?當地生產的養當地人。現在的人不懂,都要吃進口的,花的錢又多、吃了身體又不健康。

7 中國古籍裡面說,你所吃的這些五穀雜糧,你能夠吸收它全分的營養,這個東西從哪裡生產的?在你居住的地方三十里之內。三十里,以現在的算法,那就是十五公里。

8 這些道理,現在哪有人懂?沒人懂了。現在交通便捷,樣樣東西都進口,一定要曉得,那個地方生產的東西是養那邊人的,不是養我們這些人的!

 

學佛三、五個月,他就變了

 

1 疑,在世間法裡面,障礙善法、障礙善行;疑,在出世間法裡面決定障道。什麼是疑?對於佛菩薩、祖師的教訓懷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這就是疑。

2 佛法完全建立在清淨信心的基礎上,《華嚴經》講「信為道元功德母」,你沒有堅定的信心,怎麼能入門?一個人在道業上要想有成就,第一個對於法要有堅定的信心,完全肯定,完全接受,沒有懷疑。

3 第二,對老師、善知識要有清淨的信心,我們才能接受他的指導,才能依教奉行。如果對老師起了懷疑,他教導我們,我們處處給他打問號,不能遵守、不能奉行,這個法的利益是決定得不到。

4 對於佛法有決定信心,沒有懷疑的,一門深入的,我們在這些年也見到不少人,他確實有效果。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他的身體健康、相貌豐滿、氣色好了,往往學佛三、五個月,他就變了,這是真正得到法的利益。

5 這是不是佛菩薩加持?不是的,是他心理產生變化。以前心裡妄想分別執著煩惱多,人身體不健康,氣色不好,對佛法有了堅定的信心,一門深入,他妄念少了,煩惱少了,心清淨了,心清淨身就清淨,身體健康了。

6 一般人都是貪生怕死,哪個人不希望長壽?長壽要健康才好;如果長壽不健康,常常生病,那很痛苦。如果壽命長,不知道學佛,年歲大就非常寂寞。再有就是病苦,老病纏身,這很痛苦!

7 諸位要趕緊把握有限的命光,好好地念佛!念佛現前的利益,是身心健康,萬事如意,這是人生的真富貴;不是有錢才富貴,有錢有地位,身心不健康,沒用處!

8 人生第一幸福是身心健康,生活愉快沒煩惱,沒有憂慮,這是最幸福的,絕對不是名聞利養。世間人把名聞利養看得那麼重,那是看錯了,那是迷惑顛倒!

 

不叫妄念相續,叫佛念相續

 

1 念佛法門,給諸位說,著重修定,從這裡下手,一心不亂就是定。而且這個方法非常方便,真正的功夫,給諸位說,不是在早晚課。

2 你訂早晚課,早晨念一卷《彌陀經》,念幾千聲佛號,這個固然很重要,養成一個念佛的習慣,但是這種功夫要能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得上。

3 你要是用不上,就像你在學校唸書念畢業了,到社會上沒用,所學無用,那不叫白學了嗎?

4 你要把早晚功課用在生活上,一天到晚待人接物、起心動念,不要把這個功夫間斷。要能夠將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像《楞嚴經》上所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5 憶是什麼?心裡面常常想佛,口裡面常常念佛。特別是在煩惱起來的時候,念頭起來的時候,不管是善念或是惡念,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這就叫功夫得力,這就是你把早晚課在生活上用上了。

6 換句話說,你不會有其他的念頭,念頭只有一個。念頭起來了,第二個念頭就是阿彌陀佛,不叫妄念相續,叫佛念相續,時間久了,你這個心漸漸就定了。

7 所以這個法門,著重的是修定。特別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這是講真實、穩當、踏實的功夫,我們不好高騖遠,只求內心的平靜。心靜到極處,智慧就開了。

8 念佛的功夫是三個層次,第一層是「功夫成片」,功夫打成一片了。你念頭一起,立刻換成阿彌陀佛,這就是佛號有力量,把你的妄念伏住,不叫它起來,成了一片,到這種境界就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分。

 

能得個幾句,這一生就受用無窮

 

1 經教字字句句含無量義,我們要能體會。一般人修學,對佛法的薰習時間太少,心用錯了!心用錯了,就是自私自利。錯用了心,受佛法薰習少,受煩惱薰習多。每天所接受的薰習,是貪嗔癡慢、五欲六塵、名聞利養,這還得了嗎?這個不得了!

2 我們學佛,說一句最白的話,就是學做人,學做好人,學做一個正人,學做一個完美的人。找不到絲毫缺陷的人,這個人就叫做佛。佛是人中最完美的人,佛是我們的榜樣,佛是我們的典型,我們向他學習,要學得跟他一模一樣。

3 諸佛當中,尤其是阿彌陀佛,我們看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願都是為眾生服務,沒有一願說是為自己的利益。這四十八願你們仔細去看,哪一願是對阿彌陀佛自己有好處?一條都找不到,我們要在這裡學。落實才有受用,不落實你就不得受用。

4 經中字字句句的教誨,你真的不需要多,能得個幾句,這一生就受用無窮!你要不會,那就沒有法子。大家要記住,佛教給我們學做人,學做好人,學做完美之人, 你抓住這個方向,抓住這個目標,你就真的在佛法裡學到東西了,而且你所得到的,是究竟圓滿的幸福,是非常現實的利益!

 

教學不能勉強,要恆順眾生

 

1 老師教學,眾多的學生一起在聽,每一個學生所得的不相同,這什麼原因?每個人往昔所修的善根福德不相同。

2 老師是諄諄善誘,誠誠懇懇地在誘導學生,學生有深厚的善根福德,他就能悟入境界。善根福德不夠深厚的,那就要多聽,聽了會不會開悟?不會,只是種善根。開悟的人,過去生生世世善根種得太多了!

3 從前老師教學,跟現在不一樣,非常重視學生的悟性。老師平時細心觀察學生的反應,反應有敏捷、有遲鈍;思惟想像、動作有次第、有程序,在這個地方觀察他的德能智慧,這叫觀機。

4 老師看清楚、看明白了,這一堂課當中,好像這個課是為大家上的,大家都一起在聽,實際上老師是心裡有對象,這個課是為這個當機者說的,其他人是旁聽的。這個當機的,他得滿分的利益;普通旁聽的,所得的利益有差等。

5 由此可知,教學不能勉強,要恆順眾生,恆順什麼?恆順各個學生不同的根性,所以好老師他的教學,「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就像釋迦牟尼佛一樣。

6 佛的教學,紀錄下來這叫經典。他老人家所講的東西很多,一個科目有的時候講得很長,這裡面你仔細觀察,有淺有深、有廣有狹。從這些地方,我們能夠體會到,佛當時教學,聽眾裡面的程度不相等,佛是統統都顧到。

7 這講的裡頭,有一些講得很深,那是對程度深的講的。有些地方講得很淺,那些話是對程度淺的人說的,對程度深的也是一種提醒。你的程度雖然深,淺顯的也不能忘記,十善五戒不可以離開。

8 佛講很深奧的這些義理,雖然是對程度深的人講的,也讓初學的同學有個印象,做為將來契入境界的基礎。佛這一種說法,確實是高度的智慧善巧方便,我們應當要學習。

 

現在的小孩可憐

 

1 從前的小孩,他心裡清淨,沒有憂慮、沒有好惡,非常快樂!從前人這天真的時間長,一般要到十歲以後才知道有好惡,有喜歡的、有討厭的,十歲以前不知道,這個童年幸福!

2 現在的小孩可憐,一、二歲他就有好惡,他童年的時間縮短了。他受苦、受樂的時間提早了,怎麼會提早?天天看電視,電視天天教他。

3 二、三歲的小孩就會察言觀色,他曉得大人喜歡、討厭,他的心裡就計較,就要用心機。在從前農村社會,十一、二歲小孩,除了玩耍之外,什麼事也不懂,童年天真的時間長!現在的小孩,天真的時間縮短了。

4 現代人,沒有從前人那樣快樂,比從前人苦。雖然現在科技發達,其實沒有從前人那個味道。我們讀古書,看到古人一生雖然知識見聞不廣,但是他的生活充滿了詩情畫意。從前人生活多美!現代人生活像機械,可憐得不得了!

 

真善美慧

 

1 人可以不信宗教,人不能不受教育。不信宗教沒有什麼,教育人人要受。

2 世間人講真善美只有名詞,沒有實質上的內容;佛陀的教育是「真、善、美、慧」的教育,佛法裡頭有真正的真善美。

3 接受佛陀的教育,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現前的生活就是真、善、美、慧的人生。

4 從前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說的這句話很動聽,所以我才跑到寺廟找佛經,真正下功夫來研究。
5 他沒有騙我,學佛確實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真善美慧的人生。人要不學佛,不接受佛陀的教育,真正是可惜!

6 從這一點,我們就明瞭佛法是講我們本人。佛法與我們每個人的關係非常親切,你要當它是外國傳來的宗教,這個觀念就錯誤了,你有這個觀念就不能接納。

7 佛法固然是從印度來的,它講的是什麼?講的是人性,是人性的教育,這就沒有界限。

8 佛法所追求的是什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句話完全是梵文音譯過來的,翻成中文的意思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法求的是這個。

9 《華嚴經》上講「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以上的都叫做正等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只有一位,只有圓教佛才能稱。

10 「正等正覺」有四十一個位次,「無上正等正覺」只有一位,這是證圓教佛果。念佛的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當中所證得的就是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真正希有殊勝、不可思議!

11 在一切法門當中,最直捷、最殊勝、最圓頓的是淨土法門。淨土法門裡面最簡易、最穩當的是「持名念佛」。這個方法最要緊的就是把你的真心喚醒,把你的真心念出來。

12 我們念佛的時候要把真心念出來,念出來幹什麼?念出來要生活,使我們整個日常生活統統用真心,那才是處處都見佛了,時時都見佛了,情與無情,同圓種智。

13 覺心是真心,把妄心念掉,把真心念起來,就是這麼回事情。真心用事,真心當家,真心作主,就叫做成佛,就叫做成無上正等正覺。

14 由此可知,念佛並沒有與我們生活脫節,念佛就是我們實際的生活。

15 今天政府提倡,要提高生活品質,從哪裡提起?念佛才是唯一真正提高了生活的品質,使你真正得到幸福美滿的人生。

16 可是諸位要記住,如果你用假心、雜心、妄心,你怎麼念,這種好處利益你得不到。充其量只是阿賴耶識裡面種一點念佛的種子,這一生得不到受用。

17 如果這一句佛號把真心念出來,那個受用真正是不可思議,真正是大自在!世間人常講快樂無比,那是喊口號;實際上他很苦,嘴皮上說說而已。

18 只有真心念佛的人才真正快樂,真正自在!所以真善美慧,唯有真心念佛的人他才具足。

19 我們現在講的真善美慧,幸福美滿,諸位要知道,這就是佛法說的中道。

20 佛給我們講經說法,教導我們怎麼修行,統統是用中。如果我們也會用中,就入佛知見,就與佛法相應了。
21 我們學佛為什麼學得不像?為什麼學得不成就?就是不會用中。

22 你知道真,知道真空,你就會看破了。一切法沒有自性,沒有自體。知道體是空的,你就會看破了。

23 你知道一切相是假的,沒有一個相是真的,你就放下了。

24 既看破又放下,那你就自在了。這個自在就是中,你的生活就自在了。

25 你能夠生活在中道裡面,那就是充滿了真善美慧,你的人生決定是最幸福、最圓滿。

26 可見得這個佛法的受用,不在來世,現在就享受到。就看你會不會用,是不是真正徹底明白?會用,沒有不自在的!

27 《法華經》上,佛說末法時期一定要提倡大乘法。大乘是開放的,不像小乘。小乘法,今天很多人不願意接受,受不了。

28 大乘法與我們的生活沒有妨礙,反而使我們現前這個生活更美滿,使我們這個生活更充實!

29 小乘沒有歌舞,大乘有歌舞。歌舞代表什麼意義?代表的是夢幻泡影。

30 你天天看電視,你每天可以看,看的時候你就曉得夢幻泡影。一反過來,整個人生是夢幻泡影罷了,何必去執著!

31 所以看電視是在修行,修一心三觀,即空即假即中。世間人他怎麼懂?

32 你才曉得一乘法裡頭,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他的生活的確是真善美慧。

33 決不是說這種享受、這種生活會妨道,沒有;相反地,它還能成就道業。

34 問題就是你那個觀念怎麼轉法,如果你在這裡面貪圖享受,有喜怒哀樂愛惡欲,那你就墮落,你就被境界所轉。

35 你要是不被境界所轉,《楞嚴》上說 「若能轉境,則同如來」 。同如來至少是圓教初住菩薩,與如來同生性。

36 你在境界裡,處處要提得起觀照,一失掉觀照必定就墮落。

37 觀照,就是在境界裡時時刻刻能提得起警覺心。提得起警覺心,你在日常生活當中,才會有受用,你的境界才會向上提升。

38 經典裡面告訴我們修學的方法,我們要認真努力地去做。如果理論明白,不能夠依照方法去修學,我們依舊不能將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換句話說,佛法真實的利益,我們得不到。
39 什麼是真實的利益?幸福美滿、完全沒有缺陷。這世間人所嚮往的所謂真善美慧!

40 唯有依照佛的方法去修學,並把佛的教誨落實在生活上,真善美慧的生活,我們才真正能夠得到。我們一定要依照佛的方法去修學!

41 阿羅漢雖然得到,沒有圓滿;換句話說,他的真善美慧還有缺陷,沒有圓滿。到佛果地上,那就達到究竟圓滿。

42 我們世間人常常嚮往著真善美的人生,實際上這個世界只有真善美之名,並沒有真善美之實,而西方極樂世界確實是真善美慧的人生。

43 我們這個世間為什麼沒有?環境上沒有。環境是心性變現出來的,我們的心不是真善美慧。

44 心不真,妄心,虛情假意,心沒有真;善,一天到晚起惡念,打妄想,哪來的善?美,就更不用說了;迷惑顛倒,沒有智慧。所以我們這裡真善美慧,有這個名,沒有事實。

45 西方極樂世界有真善美慧這個事實,這個事實怎麼修的?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佛在《無量壽經》的經題上告訴我們,用這一句佛號修清淨心,同樣用這一句佛號修平等心,還用這一句佛號修覺悟之心。

46 我們再說一句,這個真善美慧,真心用阿彌陀佛這個方法來修;善心也用阿彌陀佛來修;美心、慧心就這一句阿彌陀佛,全都具足了,全都圓滿了。

47 這樣殊勝的法門,在一切經論當中找不到。一切經裡面,有單單教你修清淨心的,不一定能得平等;有教你修平等心的,不一定能生智慧。

48 唯獨這一句阿彌陀佛,一修一切修,這個就太奇妙了!

南無阿彌陀佛

 

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1 今天整個世界動盪不安,人為的災難天天有,用什麼方法來解決?用《弟子規》,我提出來的。確實《弟子規》能解決,我們在安徽湯池做的實驗,足以證明,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2 湯恩比博士講,「解決二十一世紀社會問題,只有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能解決嗎?你們看孔子的四書五經、十三經,行嗎?大乘佛法,像《華嚴》、《法華》、《楞嚴》,大乘經能解決嗎?不行!

3 人家話有沒有講錯?沒講錯,你們所看到的儒跟佛都看到花葉,枝葉花果,枝葉花果在今天解決不了問題。什麼東西能解決?根。儒家的根就是《弟子規》,佛法的根就是十善業。

4 所以不要搞這些大經大論,能夠把《十善業道》、《弟子規》,普遍推廣到全世界,人人都落實做到,天下太平,什麼事都沒有。

5 你從這個根紮下去之後,然後再慢慢提升,這才是辦法;否則的話,你講得太高,那是理想,做不到。一定要從根做起,這個根是什麼?教育。要從家庭教育開始。

6 現在辦學難,多少老師在我面前來訴苦。學生不聽話,不好教;做父母的來跟我說,兒女不聽話,管不了!都出了問題,這是什麼?這是社會動亂的根。

7 根本動亂了,這個社會怎麼會太平?這是什麼?家庭教育疏忽了,所以一定要從家開始,父母要跟小孩一起上課。現代家庭教育麻煩,如果小孩上課,父母沒有學,小孩一看,「你叫我做你不做,你來騙我」,他怎麼會服?

8 我們在湯池做的就是這個工作,小鎮有十六個鄉村,居民四萬八千人。這個地方的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業一起學,我們在湯池才教三個月,民風素質都普遍地提 升,人跟人懂得互相尊敬,互助合作。湯池鎮《弟子規》的教學,真的有效果,使我們很有信心。所以我們現在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

南無阿彌陀佛

 

師道

 

1 我們今天提倡孝道,年輕人聽了,聽不進去,不能接受。你說這個問題多嚴重!孝道沒有,他怎麼會懂得尊師重道?師道自然就消失了。

2 我從前也教過五年書,我們一些教授在閒聊,老師到學校教書是為什麼?是來拿鐘點費的。學生到學校來是為什麼?是要拿畢業證書的。老師的目的是要錢,學生的目的是要文憑,老師錢得到了,學生文憑得到了,這生意買賣就成交了。

3 古時候不一樣,古時候是道,傳道,不是生意買賣。老師教學,絕不希求供養,供養是學生對老師應盡的義務,隨分,沒有一定要求多少。你家庭富有,多供養一點;家庭貧困,少供養一點;非常貧苦的人,老師不但不收供養,還要周濟學生。

4 從前是師道,現在師道沒有了!現在整個世界,「上下交征利」,要曉得,這是禍害的根源。佛家講因果,「種善因,得善果」,如果所有眾生心行都不善,天災人禍決定不能夠避免!

 

這小孩怎麼能成器

 

1 我聽很多同修告訴我,現在做父母的,一味隨順子女,不懂得教養子女,把子女養嬌了;甚至有些家庭,家裡每個成員都要看小孩的臉色過日子。這成什麼話!

2 現代有許多家庭,作父母的常常感歎兒女不成器,心裡很難過,什麼原因造成的?溺愛造成的。

3 現在人生活富裕了,小孩從小嬌生慣養,要什麼都給他,樣樣滿他的願,父母對小孩有求必應,這還得了嗎?小孩養成依賴性,沒有創業精神,沒有魄力,這小孩怎麼能成器?

4 我們看看中國歷史,外國也不例外,英雄豪傑都是在貧窮苦難裡面煎熬出來的。歷史上的偉人,有幾個是富貴家庭出來的?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重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的教育

 

1 三年前,我到法國巴黎訪問,那邊同修告訴我,兩個星期之前,有個十四歲的弟弟把他哥哥殺了。法官審判的時候,他若無其事,他不知道殺人是有罪過的,這怎麼得了!

2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人告訴我,可能是受到電子遊戲的影響。從小就打電子遊戲,這裡面就是教你殺人。他把殺人當作遊戲,你說這怎麼辦?將來核子彈亂丟也是遊戲,這就非常可能,所以現在倫理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3 核子彈已經有那麼多,如果沒有倫理道德的教育,將來大概都是電子遊戲了,這不是小事,這是大事!所以我們今天在全世界呼籲,要重視倫理道德的教育。

4 重視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的教育,這比什麼都重要!如果現在不認真努力、朝這個方向去做,核武戰爭將來是一場電子遊戲,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一部手機,兒子連禽獸都不如

 

1 現在社會這麼亂,原因在哪裡?沒有人知道人與人的關係。兒女殺父親、殺母親,若無其事,人倫關係,他完全不懂!

2 三、四年前,在中國四川,有個兒子十幾歲,在飲食裡頭下毒,把父母都殺了。目的是什麼?目的是領父母的保險金去買一個手機。你看,為了一個手機,就可以把父母殺掉!實際上,父母兩個人的保險金,人民幣才一萬多塊錢。

3 以後這個案子破了,法官審問的時候,他若無其事,根本就不曉得自己跟父母的關係,根本不知道殺父母是有罪的。人怎麼會變成這樣?我們中國古時候有一句諺語講,失教。

4 「教」是教育,他沒有受過教育,失教!人要不受倫理道德教育,這是古聖先賢講的,跟畜生沒有兩樣,甚至於連畜生還不如。虎狼是猛獸,不吃自己的兒女,這個十幾歲的兒子連父母都殺了,可見,連禽獸都不如!

 

小孩不聽話,不能怪他

 

1 現在這個社會,民主自由開放,小孩不聽話,沒有法子管教,為什麼?倫理道德的教育完全失掉了。

2 小孩不聽話,做父母的不嚴格管教,不能怪他,這要怪你自己疏忽。
3 你是一個家長,你對你的兒女要管教,你不嚴格管教不行。小孩年幼無知,管教要嚴,你跟他講民主自由開放,那還得了!

4 東西方文化不一樣!外國人什麼都講法律,兒童有他的權利,父母不可以罵他,不可以打他,不可以處罰他,這就難怪外國的小孩會變得無法無天。

5 中國人的教育,對小孩是嚴加管教。你看清朝的曾國藩,他的家教很嚴!他是個了不起的人物,曾經做過四個省的總督,管四個省,所以被稱為「小皇帝」。

6 你看看他的家書家訓,他是怎樣教導他的後人、兒女?他家裡傭人很多,可是平常灑掃、下廚這些事情,他不要傭人做,他要他兒女自己做,從小要學著吃苦。

7 他絕對不讓子弟過公子、小姐的生活,不可以!家裡有傭人,不能讓傭人侍候,養成什麼?勤勞,家不至於衰敗。

8 曾國藩的子孫,一直到今天,在社會上還是很有地位。他的家庭,有倫理道德教育的根,小孩有教養、有學問,所以能夠保持家風好幾代都不衰。

 

夫婦不和,家就不像家

 

1 社會的基礎是家庭,家庭的根本是夫婦。夫婦不和,家就不像家,不但破壞家庭,破壞社會的安定,還破壞世界的和平。

2 中國自古以來,可以說從漢朝一直到清朝,中國的教育是五倫的教育。這兩千多年來,中國重視五倫的教育,所以這個社會能夠長治久安。

3 五倫關係,最重要的是哪一倫?是夫婦。夫婦居住在一個房間,房間外面是家,家裡面則有父子、有兄弟;家外面是社會、是國家。社會、國家裡頭有君臣、有朋友,五倫社會。

4 所以,要曉得倫常的根本是夫婦。古時候婚禮非常繁瑣、非常隆重,原因在哪裡?結婚之後,不可以離婚。你要曉得這個道義!

 

只看對方的缺點,麻煩大了

 

1 今天,在世界許多地區,離婚率太高,超過一半以上。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夫婦的結合,是感情、是迷惑,不是為了一生當中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方向,因此離婚率就非常之高。

2 你看到這個社會離婚率高,你就知道這個國家快要亡了。就好像看一個人,這個人身上許多細胞都壞了,這人就快要死了。我們中國古人講,「家不家,則國不國」,輕易離婚的夫妻,他危害社會,危害世界和平,這個罪多重!

3 與其要離婚,不如不結婚。在結婚之前,雙方都只看對方的好處,覺得對方很可愛;結婚之後,雙方都只看對方的缺點,麻煩大了!
4 如果雙方專看對方的好處,不看對方的缺點,夫妻就能好合,白頭偕老。就在這一念之間,這一念覺悟,永遠好合下去,說相忍相讓,那是多餘的,哪有這回事情?輕易離婚的夫妻,他就是這一念轉不過來,這就叫迷惑顛倒,這個道理誰知道?

 

真正佛化的家庭,生活一定幸福美滿

 

1 我常常告訴大家,社會安定、世界和平的根本在哪裡?在家庭。家庭和睦,社會就安定,世界就太平。我跟大眾相聚的時候,我常常講,我要選擇一個地方來修行,我選擇的條件是什麼?看這個地方的離婚率。

2 這個地方離婚率太高,超過居住人口的半數,我不會在這個地方住。為什麼?這個社會不會安定。社會好比我們一個人身,家庭好比身體上的細胞,這個地區的細胞一半都壞掉,這還能住嗎?

3 「家和萬事興」,為什麼一家人不能和睦相處?現在年輕人結婚,組成一個小家庭,都是自由戀愛。結婚之前完全看對方的好處,沒有看到對方的缺點,有人說對方的缺點,他都不會相信。結婚之後麻煩大了,天天看對方的缺點,這怎麼能相處?

4 要怎樣維繫這個家庭?佛教給我們的方法好:永遠看對方的優點,永遠記住對方的優點。把對方的缺點忘得乾乾淨淨,決定不放在心上,這個家庭和睦,這個家庭幸福。所以,真正學佛的人,真正佛化的家庭,家庭生活一定幸福美滿!

 

夫婦的結合是道義

 

1 家要治得好,從哪裡開始?從夫婦。所以,夫婦的結合是道義,不是那麼隨隨便便、簡簡單單的。現在講自由戀愛,戀兩天又分手了,這成什麼話?

2 所謂自由戀愛,那個自由不是戀愛,是亂愛,簡直不懂事!從前結婚非常慎重,自己年輕不懂事,父母長輩的經驗豐富,他們來幫助你選擇。

3 父母對兒女不會不疼愛,選擇配偶的時候,父母有經驗、有智慧,確確實實比今天的自由戀愛要好得多。你看自由戀愛的離婚率有多少?

4 在中國,中國的領導人江澤民主席,他們夫婦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兩個同年,你看,白頭偕老!

 

你不把它當真,那你就有智慧了

 

1 我過去在香港,曾經有一度在光明講堂講經。那個講堂掛了一副對聯,上聯寫的是「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寫的是「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這副對聯很有趣味。我們看看現前的狀況,的確是如此!

2 現代在全世界幾乎每一個國家地區,只著重科技教育、工商教育,而疏忽了人文教育、倫理道德。倫常沒有了,父子之恩沒有了,兄弟之情沒有了,夫妻之義沒有 了,所以現在有許多家庭,「家不像家」。何況現在夫妻的結合,多數是感情的,是迷惑的,完全不講道義,因此離婚率非常之高。

3 現在的社會,人倫道德是一落千丈,人的觀念當中,完全是自私自利、虛情假意。你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戀愛的時候,愛得不得了,可是沒幾天就要鬧離婚,搞得焦頭爛額,可見得他當時談戀愛的時候,那些甜言蜜語全是假的。

4 佛告訴我們,世間人沒有證得阿羅漢之前,統統都是虛情假意。所以,學了佛之後,我們知道那些「甜言蜜語」都是「虛言假語」,不是真的!你要把那些都當真,那叫迷惑顛倒;你不把它當真,那你就有智慧了。

 

什麼叫隨緣

 

1 佛在經典上,教給我們要隨緣;隨緣,你就自在。什麼叫隨緣?隨順經典上的道理、教訓,依教奉行,這叫隨緣。

2 要是隨順自己的意思、自己的習氣、自己的想法、看法,那是攀緣。攀緣造業,不管是善業,或是惡業,你都要遭果報;隨緣是淨業,這裡面沒有三途六道的果報。

3 普賢菩薩教我們「隨喜功德」,那是隨緣,隨緣是功德;攀緣,縱然是一些善行、善事,是福德,不是功德。

4 要怎樣學佛才如法?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世出世間法再也不把它放在心上,那就如法。世出世間法擺在我們面前,我們是什麼態度?隨緣。佛教給我們要隨緣,我們聽從佛的教誨,一切隨緣,這個多自在!

 

自在隨緣,什麼都好!

1 學佛的人沒有煩惱,學佛的人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學佛的人,自在隨緣,什麼都好!學佛的人處處退讓,愈退,路子愈寬,退到後面,金色光明的大道,成佛之道。

2 真正學佛的人,心決定是清淨平等。心清淨平等,般若智慧就會現前,無論你是生活、工作,你都會得到圓滿。圓滿是身心安樂,自在隨緣,那是真圓滿。

3 在日常生活當中,最重要的是修什麼?清淨心。心清淨,你有智慧隨緣,你就過佛菩薩的生活,你就超凡入聖。

4 我們的心清淨,世出世法真正做到一塵不染,生活當中真正做到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縱然是大災大難降臨,也能從容不迫、見佛往生。

 

學佛好樂,好自在

 

1 「佛」這個字是印度話,翻成中國的意思就是覺悟。「佛」這個字,有體有用,體是智慧,作用是覺悟。學佛的真實受用,就是自在、快樂。

2 方東美先生當年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被他這句話攝受入佛門的,我今天真正證實了「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

3 學佛,你有智慧處理日常生活,確實是「法喜充滿」。我們佛門裡面講「法喜充滿」,這個「法喜充滿」,就是自在,就是快樂。我看很多人學佛,學得愁眉苦臉的,這個學佛沒有得法,沒有得利益。

4 學佛不少年了,在生活裡頭還是得不到受用,什麼原因?煩惱習氣沒斷,妄想分別執著還是很深。得不到受用,學佛就學得好苦;如果你得到受用,學佛好樂,好自在!

 

為什麼會疲倦

 

1 佛心是平等的,佛心是清淨的,所以他「無有疲厭」。凡夫的心不平等,凡夫他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他會疲倦。

2 我們一般人做事情,做了幾個鐘點,累了,疲倦了,需要休息。為什麼會疲倦?不清淨,心裡有染污。愈是嚴重的染污,就愈容易疲倦;如果心地很清淨,就不疲不厭。

3 我們讀《普賢行願品》,你看普賢菩薩,願願都是「無有疲厭」。他為什麼「無有疲厭」?他平等,他清淨。所謂清淨,是「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而無作」,他就不疲倦了。

4 「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總是想「我做了好多事,做了好多小時,應該疲倦」,那就疲倦了。佛菩薩「作而無作」,一天做到晚,沒做,沒事!他怎麼會疲倦?他不會疲倦。

 

家和萬事興

 

1 家庭是社會基礎的組織,我們中國古人重視!中國古大德教人:「家和萬事興。」

2 「家和萬事興」,一家人不和,彼此互相譭謗,互不信任,這個家就會衰敗!家不和,這個家庭不可能興旺。

3 古人常說,家不和,受別人欺負;國家不和,一定受鄰國的侮辱,可見得「和」非常重要。

4 所謂「家和萬事興」,你這個家庭會不會興旺?看你家庭和不和。家庭裡面關鍵的人物,夫婦和合。

5 夫妻不和,家庭就破壞,社會就動亂,天下就不太平;夫婦和合,家庭和睦,父母心裡愉快,兒女都能修養品德,從事正當的行業,不犯法、不違規。

6 「家和萬事興」,你的一個家庭裡面,父子、兄弟、姐妹都能夠和睦相處,相親相愛,互助合作,這個家庭一定興旺。
7 「家和萬事興」,這個話一點都不錯!一家和睦,這一家必定興旺;道場和睦,決定是正法住世;國家朝野和睦,這個國家一定富強。

8 世界人大家都能和睦相處,就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和」很重要!

 

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這就是回向心

 

1 有同學問我,什麼是回向心?用現在一句很流行的話,「為人民服務」,這是回向心。在佛法裡面,服務的範圍比這個更大。

2 佛教我們要把心量擴大,唸唸都要想到為十法界一切眾生服務,這叫回向心。佛法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這就是回向心。

3 身為佛弟子,我們要幫助一切眾生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要想幫助別人,首先要成就自己,這是現在人所講的使命感。使命感是個動力,有這個動力,會讓你精進不退。

4 為個人無所謂,偷一點懶沒有關係,你要想到許許多多的苦難眾生都在等著你幫忙,那你不很認真努力學習,你怎麼對得起這些眾生?

5 如來在果地上以回向心成就感應道交,為什麼眾生有感,佛菩薩有應?回向心。佛菩薩因地裡頭曾經發過這樣的大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所以幫助眾生這個心願念念不忘。

6 絕對不是說,我成了佛之後,我才來幫助眾生,不是這個意思。我學一分,我幫助一分;我學二分,我幫助二分,縱然我功夫還不得力,我這個願心不能沒有。

7 所以,初發心的時候要回向,「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有沒有功德不知道,但是回向偈照念。功德就是自己真正做到,真正學到了,那才有功德。

8 我以我這個功德,以我的智慧,以我的德能相好,無條件地去幫助一切需要的人,這叫回向的願心。我為什麼要這樣做?有回向的願心在。   

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1 佛教是教育,是大智大覺的教育。佛法教我們要為一切眾生服務,要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2 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成就眾生就是成就自己,成就自己的清淨平等慈悲,這是佛法。

3 《普賢行願品》裡面有個比喻,把佛比作樹上的果實,花比作菩薩,花果從哪來的?從根來的,根是什麼?根就是一切眾生。

4 所以佛講要以大慈悲水去滋潤眾生,滋潤眾生就是承事供養如來。你要不在眾生分上修,你想去修佛修菩薩是決定不能成就。
5 諸佛菩薩幫助一切眾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應當要幫助,因為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自他不二,自他一體。

6 自己是自性變現的,別人也是我自性變現的,自他不二!所以,幫助別人是分內的事情,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

7 諸佛菩薩曉得事實真相,自他一體;我們凡夫不曉得這個事實真相,分自分他。

8 眾生與我一體,眾生覺就是我自覺,眾生迷就是我自迷,所以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就是幫助自己圓成佛道,那怎麼能不做?

 

你為什麼不想佛

 

1 我這一生當中有這麼一點成就,諸位同學要問我,我可以告訴你,我往生有把握!要沒有把握,那我這五十六年就白幹了。為什麼有把握?五十六年沒有休息,天天在干,天天改過,天天自新。改過是個很不容易的事情,可是一定要認真,一定要感恩。一切眾生,一切環境,它幫助我。

2 善緣順境,我隨順著學,不起貪戀,起貪戀就墮落了;逆境惡緣,不起嗔恚,絕對不怨天不尤人,知道什麼?我自己造的惡因不善,感來的這是果報。要不要承受? 要受,你現在不受將來還要受。與其將來受,不如現在受;歡歡喜喜接受,業障就消掉了。業障一消掉,智慧就增長,福德就現前。

3 香港有個老和尚,煜明老法師,跟我也是老朋友,他好像小我兩歲的樣子,前年過世。他算命看相、看風水,他懂得這些東西。他到我們漢口道來看我,他說:「淨空法師,你年輕時候那麼苦,沒想到,你現在走老運。」

4 實在講,我哪有老運?我這個命他也算過了,四十五歲就死,還有什麼老運。不斷地在改!自己最重要的是認錯,自己有錯不承認,這是最糟糕的,那這個人很難回頭。認錯,你才能夠改正錯誤,才會有進步。換句話說,往後一年比一年幸福,一年比一年有智慧,你說這個生活多快樂。

5 中國諺語所謂是「憂能使人老」,人有憂慮,老化很快。快樂的人就不容易生病,就不容易衰老;不快樂的人很容易生病,很容易衰老。

6 諸位只要稍微留意你會發現,人在勤奮工作的時候,他把那個老忘掉了。到退休之後,他就想老,「我老了」!老人常常會生病,他擔心生病,擔心生病就想病,於是病就來了;病了之後就怕死,怕死是想死,他就很快就死了。

7 你看我們很多同學、朋友,到退休之後,兩年沒有見面,一見面,好像他一下子衰老了十幾二十年,變化那麼大!他看到我很羨慕,他說,「怎麼你一年比一年年輕」,很羨慕,他不懂這個道理。

8 我們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要明白這個道理。你為什麼不想佛?你一天到晚在胡思亂想幹什麼?

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法從心想生

 

1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的一個內陸湖,我們去遊覽過。琵琶湖有個小灣,那裡的水很髒,氣味很難聞。

2 日本科學家江本勝博士,他找了三百多個人,請了個法師,大家來做法會,來祈禱。集中三百多個人的心力精神貫注,在那邊祈禱,祈禱了一個小時,對湖水發出信號,什麼信號?大聲叫出來:「湖水乾淨了!湖水乾淨了!」

3 三天之後,這水居然乾淨了、風浪沒有了。原來湖水混濁,對岸倒影都很模糊,現在水清了,水裡面的倒影像一面鏡子一樣。

4 山河大地,我們誠心誠意地在那裡祈禱、祝福,真的隨著我們念頭在改變,一切法從心想生!

5 我們常常想我們自己,想我們自己的身體每個器官都美好,每一個細胞都美好,它真聽話,真的就變好了。

6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如果你生病,你能夠常常念著,「我這個病就好了,病沒有了,身體恢復健康了」,不需要用藥物,很快地、真的自然就好了。

7 《曠野的聲音》講澳洲土著醫療的方法,他的醫療就是用純淨純善的心靈來治病。嚴重的跌傷,他用祝福、祈禱,居然能夠讓折骨自動收進去,傷口自然就好了。到第二天,還跟大家一起去旅行,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了。這不就是說明「一切法從心想生」!

8 世間人麻煩在哪裡?不懂得這個道理。不懂得「一切法從心想生」,不相信自己的意念,這就麻煩了!

南無阿彌陀佛

 

我們要相信因果

 

1 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起心動念之處,我們細心地去觀察,人的一生,乃至於一切眾生的一生,都沒有辦法違背因果的定律。

2 因果報應這樁事情我們曉得,它是隨著人心在轉變。人心善善惡惡,天天有加減乘除,所以它不是一個常數,不是永恆不變的。它是變數,常常有變化!

3 一般人的命運,為什麼被人家算得那麼準?他每天加減乘除的幅度很小,不大。離他的水平線雖然有升有降,幅度不大,所以相當準確。如果有大善大惡,就是大起大落,就算不準了。

4 我們做個比喻,你本來命裡頭有億萬財富,因為你的心行不善,你所能得的財富打了對折了,只有五千萬。如果繼續不斷地造惡業,惡的念頭很重很深,從五千萬可能掉下來變成五百萬。還不知道悔改,還不曉得回頭,可能會掉到五十萬。

5 到最後怎麼辦?破產了。這些大有人在,我們常常聽說,某個大企業家有多少億的財富,現在破產了。他為什麼保不住?念頭的善惡,就是他命中數的加減乘除。

6 行大善、造大惡,都是大幅度的乘除,我們真正明白這個道理之後,我們才曉得斷惡行善對我們有大利益!為什麼不幹?

7 一般平常看相算命的,不大願意給出家人看相算命,他說一出家就變化太大,算不準,這也有幾分道理。

8 出家人斷惡修善、改過自新,確實是不一樣。不但出家人,在家同學真正學佛也算不準。所以,我們要相信因果。

南無阿彌陀佛

 

用虛偽的心來學佛,絕對不會有成就!

 

1 學佛最高的目的,是求開智慧!一切大乘佛法所求的,方法不一樣,目的是一樣,都是開智慧。

2 怎樣才能開智慧?真誠心起作用就是智慧,我們以真誠之心來修學,心地裡面一絲毫的虛偽都沒有,這就能開智慧。

3 我們學佛,一定要知道,什麼叫學佛?學佛無非是把我們的錯誤、把我們的虛偽修正過來,這叫學佛。

4 學佛,要誠心誠意去學,不能投機取巧,這是恢復我們自己本有的性德、本能。

5 我們學佛,只要有一點虛偽的心,這就是障礙。一定要曉得,用虛偽的心來學佛,絕對不會有成就!

6 我們待人接物,一定要用真誠之心,決定不能欺騙,決定不能虛偽,這是學佛成佛的基礎、根本。

7 佛心真誠,佛心沒有虛偽,佛心沒有虛妄,我們今天也用真誠,也沒有虛妄,我們的心跟佛心就一樣。

8 真誠心是菩提心的本體。你用真誠之心,你能成佛;你用虛偽的心,你要墮三途!

處事待人接物,要和顏愛語

 

1 佛在經典裡面教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和顏愛語。什麼是「和顏」?古德說「內無妄染」,你的心裡頭沒有妄念、沒有污染,你表現在外面,自自然然溫和,這就是「和顏」。

2 我們今天的容貌,表現得令人不敢接近,望之可畏、望之可厭,什麼原因?我們的妄想雜念太多,一天到晚,是非人我、貪嗔癡慢,不斷地增長,這個容顏怎麼能夠溫和?

3 什麼是「愛語」?「愛語」就是真正愛護眾生的言語。這個「愛語」不是指說的話好聽,不是的。父母看到子女做錯事情,呵斥他,責罵他,那是「愛語」;你要不愛護他,你不會去責備他,所以,「愛語」是真正愛護他。

4 他行善,他有善心善行,我們勉勵、獎勵他;看到他起了惡念,造了惡業,一定要訓斥他、規勸他,希望他能夠改過自新,這是「愛語」。「和顏」的意思也是如此。我們要順從佛在經典上的教導,和顏愛語,常常關懷別人、勸勉別人、安慰別人、幫助別人。

 

真正自利,才有能力利他

 

1 我們學佛人,這個世間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我們要放下,我們不求得這些東西。這些東西縱然得到,應當立刻捨棄,為什麼?我們心才清淨。

2 名利能染污你的自性,要把它捨掉,這是自利。真正自利,才有能力利他。特別是我們修淨土法門,我們用念佛這個方法自利,我們也用這個方法幫助別人,勸導別人。

3 我們能夠聞到正法,就一定要肩負起護持正法的使命。首先,我們要護自己的覺正淨,這就是護持自己的法;然後是幫助別人,護持他自己的覺正淨,這叫護持大眾的佛法。

4 能護持自己、護大眾,就是護持十方諸佛的正法。我們不做沒人做,這個工作要從本身做起。

5 縱然是弘法利生,幫助別人,我們決定不失自己的清淨心,為什麼?自己才能得度。否則的話,幫助了別人,自己出不了三界,那就變成三界之內的有漏福報,還是沒法子往生。

6 會修的人,自己決定往生淨土!幫助別人,不礙自己的清淨;自己清淨,不礙幫助別人,這才叫真正的功夫。

7 我們學佛人,世間法的成就是度眾生;出世間法的成就是成就自己的淨業,當然,這個成就是以出世間法為第一。

8 我們講度眾生,度眾生是談不上,我們哪有資格講度眾生這個話呢?我們幫助別人修這個法門,是附帶的;自己求生是主要的,賓主要分清楚!

 

損人利己,哪裡是利己?

 

1 我們凡夫迷惑顛倒,對於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毫無所知;諸佛菩薩對於宇宙人生的道理通達明瞭,於是我們就明白了,要如何才能通達明瞭?要接受佛陀的教學。

2 要想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一定要聽經,要聞法;你不聽經,不聞法,你怎麼會知道?你要想明瞭,徹底明瞭,除了聽經聞法之外,沒有第二個方法。

3 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從聽經聞法上開悟的,占很大的比例。聽經聞法,大多數人能得利益、能覺悟,但是還有少數,聽十幾年經,聽一輩子經,還幹一些破戒的事情。

4 你提到經教,他也懂,他也能言善道,為什麼他破戒?惡習氣太重,煩惱習氣太重。

5 俗話所謂「看得破,忍不過」,他忍不過,他還是要破戒,還是要犯罪,還是要搞自私自利,欺騙別人,幹一些損人利己的事情。

6 損人利己,利是暫時的小利,實在講害自己,將來三途惡道去了,哪裡是利己?

7 佛法講利益,經上說得很清楚,現前得利益,來生不得利益,這個不是利,這不是好事情!

8 佛法很重視來生,為什麼?來生時間長,這一生時間短。如果來生能得利益,後生也得利益,這是大善大福。如果你這一生能夠得利益,來生能得利益,後生也能得利益,你這個利益是圓滿的。

 

利益眾生,不是說叫眾生得到快樂

 

1 現在的社會,天災人禍頻繁不息,一定要覺悟,世事無常,生命短促。

2 人要是能夠警覺到世事無常,生命短促,自自然然就會利用這短短的時間,修福積德,多做一點利益眾生的事情。

3 什麼叫做利益眾生?要懂得這個道理。不是說叫眾生得到快樂,不是這個意思。利益眾生的標準是叫眾生破迷開悟,這才叫真正的利益,真實利益。

4 菩薩發心利益眾生,唸唸都是希望幫助眾生,成就眾生,不為自己求利益。

5 聰明人懂得捨己為人,懂得捨棄自己的利益,捨棄自己的地位,捨棄自己的權力,成就別人的好事。

6 好事當中,無過於弘法利生!我沒有能力利益眾生,我沒有錢財利益眾生,我還有這個身體,我還有勞力,我還有一張口。

7 我用我的口勸導一切眾生斷惡修善,我這個身「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一個樣子給人看,這都是利益眾生。

8 利益眾生的事情,不一定要權勢,不一定要花錢,沒有錢也能做到圓滿功德,問題是你肯不肯去做,你懂不懂怎樣做!

 

我們不學佛,決定是糊里糊塗過一輩子

 

1 我們不學佛,哪裡知道人生的目的,決定是糊里糊塗過一輩子,永遠在六道裡頭流轉,無有出期,這多可憐!誰能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除佛之外,沒有人能幫助。

2 佛為什麼到世間來?世間有一等人有這願望,不想再搞六道輪迴,想脫離六道輪迴,但是研究不出理論,想不出辦法。佛看到這樣的人,他有願望,他的緣成熟了,佛就來了。

3 世間人雖有脫離輪迴的願望,但是想不出辦法!佛大慈大悲,就到世間來應化,把六道輪迴、四聖法界、一真法界這些宇宙人生真相給我們說出來。

4 六道、十法界,是什麼原因形成的?用什麼方法來解決?佛統統講得很清楚、很明白,讓我們生大歡喜心,真的是「佛氏門中,有求必應」。誰能從中得真實殊勝的利益?「受持讀誦,為人演說」的人。

5 如果我們學佛,佛法不錯,能說得天花亂墜,「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沒做到,那就是李炳南老居士過去常說的,「你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你所學的,跟你的果報不相干。

6 李老師這話是真話,所以我們想到,佛為什麼這一句話千叮嚀、萬囑咐,因為你這一生能不能離苦得樂,能不能破迷開悟,關鍵就在這一句。「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一句話太重要了,所以佛不厭其煩,千萬次的重複,目的是加深我們的印象。

7 凡是多次重複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這與我們中國文人的習氣恰恰相反,中國文人講求的,是決不可以雷同、決不能重複;重複,文章就糟蹋了,就不是好文章。

8 佛經裡頭不怕重複,所以佛經不是文學,是教訓。佛所講的經論,不是做文章,是教導子弟如何破迷開悟,幫助他們破迷開悟,幫助他們離苦得樂,幫助他們超凡入聖,目的在此地。

 

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1 古人說得好:「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誰是是非人?說是非的那個,就是是非人。他要不是個是非人,怎麼會見到是非?

2 他說的那個是非人,未必是是非人;說別人是非的,決定是個是非人!所以,人家來給我說這個是非、那個長短,我臉上笑笑,心裡明白:來說是非的這個,就是是非人。

3 這個是非人,佛門叫「業障鬼」。我們遇到這種人,要特別謹慎,為什麼?他會在我面前說別人的是非,肯定他在別人那兒,也會說我的是非。

4 我們對是非人,一定要保持遠距離,「敬而遠之」!我們對他尊敬,我們對他保持遠距離,盡量減少造業。

5 現在這個社會,製造事端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天下大亂,災難頻繁。災難與動亂,是誰造成的?就是這些人造成的,所以我們要小心謹慎。我們自己也要反省檢點:這些人當中,有沒有我在裡頭?

6 現在還有一些顛倒的人,專門喜歡聽是非,這不是一個真正修道人。真正修道人,看到人家講是非,會立刻離開。他這一個動作,是幫助是非人覺悟。

7 說別人是非的人,如果善根福德因緣成熟,他一看到人家這種態度,他就會覺悟,知道自己錯了,自然會收斂。

8 說別人是非,批評別人長短,這是造罪業,我們知道,他的前途決定在三惡道。六祖大師在《壇經》上說:「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一個真正修道的人,他的心貫注在道上,決定不說別人是非!

南無阿彌陀佛

 

言語少,心是定的

 

1 言語講求的是「簡要詳明」,簡單扼要,要詳細還要明白,決定沒有囉嗦。言語多了傷神、傷氣,那不是養生之道。

2 我們平常跟一般人應對,言語要盡可能地簡單。尤其現在用手機,聽說手機這電波很容易傷人的頭腦,我在訊息上看到有這樣的報導,常用手機用了幾年之後,他半邊頭腦麻木了。

3 手提電話不是好東西,它有副作用,所以用手提電話,用得愈少愈好,通話的時間愈短愈好,所謂「長話短說」。

4 我常常勸大家長話短說,沒有必要的時候,絕對不要傷害自己;用這個東西是傷害自己,用得太多了腦神經一定受損害。尤其是身體不太好的人,每天用這個東西,豈不等於慢性自殺!

5 我也有個手機,一個月難得用一、二次,我手機不開,我也不曉得號碼多少,所以我充一次電大概都用一、二個月。最好不要用手機,我們這是說養生之道,不要受這些電磁波的干擾。

6 我在香港,居住的地方有電話,但是我常常把電話線拔掉,天下本無事,沒有什麼好談的。有重要緊急事情,我就把電話線插進去,只有我打給別人,沒有別人打給我,清淨很多。

7 我不看報紙、不看雜誌,每天天下太平、天下無事,我生活很快樂!不要過那麼緊張的生活,自己跟自己過不去,何苦來?

8 連言語都是如此,話太多,傷神!真正修道人言語少,言語少,心是定的;言語多,妄想多,心不定。「心定生智慧,心亂生煩惱」,這些道理事實,我相信每個同學都能體會得到。

南無阿彌陀佛

 

喜歡說話,喜歡表現,這不是一個學佛的人

 

1 舌頭,這個器官雖然小,只有三寸,可是它能夠闖最大的災禍!言多必失,言語傷人比殺人還要嚴重,所以佛教人,十善裡面,身講三條,意講三條,口講四條,你才知道口過的嚴重。

2 《無量壽經》說三業,善護三業,把口業放在第一,首先說「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你才曉得,口業是多麼嚴重的罪業!隨隨便便的妄言,不知不覺把自己所修學的功德全都燒掉了,「火燒功德林」,剩下的是罪業,極重的罪業!

3 那一點小小的善事,都從口業裡頭抵消掉了,「善不能積,惡天天增長」,不曉得口過的嚴重。佛菩薩「教我們多聞,沒有教我們多說」,人還是木訥的好!任何場合當中言語少,得到別人尊重,諸天善神更是尊重你,為什麼?言語少,過失少。

4 天災人禍,天天都有,一年比一年嚴重,我們仔細去思惟,仔細去觀察,這個災禍真正的原因,口過至少要占三分之二。我們天天造口業,有心無心都在造,感來的果報就是災難!喜歡說話,喜歡表現,唸唸不肯讓人,這個心態錯了,這不是一個學佛的人。

 

喜歡說話的人,最容易惹禍

 

1 中國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喜歡說話的人,話多的人,最容易惹禍。

2 造口業是最容易,也最可怕!諺語裡面常講,「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因此,世間明理的人,說話都很謹慎。

3 大凡眾生造業,口業造得最多,最重,所以佛在《無量壽經》上,把口業擺在第一。

4 佛在其他經論裡頭,教人斷惡修善,多半都是依照「身、語、意」這個排列方式;在《無量壽經》上,佛把口業擺在第一,這個用意很深很深!

5 「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佛把口業擺在第一,就是提醒你,修行從哪裡修起?從口業修起。

6 我們念佛人的目的,就是求一心不亂!多嘴、愛說話的人,怎麼可能得一心?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7 所謂「口為禍福之門」,言語對我們人生的成敗關鍵至大!我們有許多人,不懂得這個道理,喜歡批評人、指責人,說人過失,常常造作口業,為自己惹來禍害。

8 另外有一些人,喜歡開玩笑,他不知道,「說的人無心,聽的人有意」,結果麻煩就來了,怨仇就結了!

 

這個地球病了,你說多可悲!

 

1 現在人把「利」看得很重,見利忘義,倫理道德喪失了,因果的道理與事實沒人重視了,這是現前社會病態的主要因素。 

2 今天社會的病態是什麼?人與人之間沒有信心,彼此互相猜疑,互相對立,衝突不和。 

3 現在人迷信科學,任意地破壞自然生態,所以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病了,你說多可悲! 

4 我們現在這個世間,天災人禍層出不窮,怎麼來的?我們隨順一切不善,所以感得這些苦報。 

5 地球為什麼病了?是住在地球上的人,任意破壞自然環境,所以招來許多天災。實際上,它不是天災,是我們自己惹來的禍害! 

6 現在這個地球,自然生態被破壞,於是許許多多自然災害發生了,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有沒有挽救的方法?有。要怎樣挽救?從我們本身做起,從人心改起。 

7 淨宗的同學都知道,所謂「心淨則佛土淨」,如果我們這個世間人心清淨,我們的自然環境必定清淨。 

8 但是,這個道理科學家不懂,他們不肯承認,不肯在這上面下功夫。雖然全世界政府都想改進自然生態環境,但都沒有顯著的效果,災難還是這麼多,天災人禍還是層出不窮,這個可怕!

 

心裡有點不高興,這就是造業

 

1 佛在經論裡面,常常勸導我們發菩提心。發菩提心雖然很難,可是不發菩提心,就談不上修行。 

2 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縱然有修,成就是很有限的。一定要破迷開悟!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的毛病習氣,自己一定要知道,知道是覺悟,不知道是迷惑。 

3 就以日常生活來說,有一點小小的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我們在習慣當中,都覺得這個無所謂,都沒有留意這些現象,哪裡知道,這些現象就是造業! 

4 這其中的道理,不讀佛經的人不知道,未能深解義趣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不高興?為什麼不自在?還不是分別執著。你要沒有分別執著,你哪裡會有這種心態? 

5 我們讀《安世高傳》,安世高的同學,出家人,明經好施,死了以後墮畜生道,作龍王去了。為什麼一個修行人會墮到畜生道?人家供養的飯菜不合他胃口,他心裡有點不高興,就這麼一點點不高興,他墮落在畜生道。 

6 我們想想,我們今天的德行比不上人家,我們的嗔恚心、分別心、嫉妒心、執著心,不知道比他重多少倍!他修的福報大,還能作龍王,想想我們將來會墮落到哪一道,這是值得我們深深警惕的。 

7 要曉得,修行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就在起心動念之處,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還有沒有愛好?還有沒有嫌棄?順自己意思的生歡喜心,不順自己意思生嗔恚心,這就造業了。 

8 我們還有分別執著,我們還沒有放下,心裡面還有計較,還有是非,還有得失,還有好惡,這是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這怎麼得了!

 

年輕有福報,那不是福報!

 

1 我們在順境、善緣裡面,最重要的是,要能夠覺悟到生死無常!我們中國人講「好景不常」,我們要珍惜這個時節因緣,認真求道;如果把大好光陰去享受世間五欲六塵之樂,把你過去生中修的那點福報享盡了,那你就錯了! 

2 人在一生當中要修福,不要享福,不要把你所修的那點福報都享盡,享盡了,到了晚年就沒福了。 

3 我過去看過不少富貴人家,少年得志、中年得志,盡情享受,一呼百應的,到晚年就衰了。晚年的時候,我們看他連一個伺候他的人都沒有了,洗衣服、燒飯都要自己動手,可憐得不得了! 

4 我們記取這個教訓,在自己得志的時候,在自己福報現前的時候,千萬不要享盡,留一點給後面。所以,晚年有福報,那是真正有福報;年輕有福報,那不是福報! 

5 年輕的時候自己有體力,吃一點苦頭不在乎;晚年體力衰,一切都退化,那時候有人來照顧,那是真正有福。如果我們希望晚年有福,晚年不受苦,你就要記住,現在要修福;現在不修福,到晚年後悔就莫及! 

6 修福一定要把握機緣,「人生苦短,生死無常」,今天你有財富,說不定明天就沒有了。你要不知道修福,你的福報享盡了,你阿賴耶識裡面還有許多不善的業,你死了之後隨業流轉,你就到三惡道去了。 

7 你不能說你不造業,哪一個人不造業?不說別的,你吃眾生肉,你以為是在享福,你不知道厲害,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你吃它半斤,將來要還它八兩。「殺人要償命,欠債要還錢」,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說這個事情麻煩不麻煩? 

8 諺語常講「好景不常」,無論你有多大的福報,你有多大的財富,你保不住,它會離開你。離開你的時候,苦就現前了,所以一定要覺悟。年輕時候種種享受不是福,晚年有福才是真正的福報,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

 

重罪輕報

1 聖賢人教我們,好的事情要隱藏,不要讓人知道,你這個善就愈積愈厚;惡的事情要宣揚讓人知道,別人知道了,輕賤你,責備你,你這個罪就報掉了。所謂是「重罪輕報」,罪報掉,好!

2 現在人不一樣,行一點小小的善事,巴不得人家知道,到處宣揚;人家看到他,稱讚幾句,善福立刻就報掉了;造的惡深深地隱藏著,不讓人知道,結果惡愈積愈厚,善沒有了。這會招來什麼樣的果報,我們想想就明白了。

3 我們這一生行善,還受人侮辱、受人陷害、受人糟蹋,有沒有得善報?有,過去生中許許多多不善的惡報,我們佛門講「重罪輕報」,報掉了。別人侮辱我們、陷害我們、糟蹋我們、輕賤我們,我們常講,統統都是替我們消業障。

4 經上講,我們無始劫以來造的罪業很重,我們真正發心努力修學,還受人糟蹋、被人輕賤,這個罪就報掉了。這個輕賤就是報,換句話說,重罪輕報,所以受人糟蹋、被人輕賤,這並不是一個壞事情。

5 講到重罪輕報,這裡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我出家的時候,有一個同參道友,台灣的廣化法師,很多人認識。他出家前,是在軍中管錢財的,他告訴我,他一天吃一隻雞,吃了好幾年,恐怕至少吃了一千隻以上!

6 學了佛之後,知道自己殺業很重,感到很後悔,所以他持戒持得很嚴。我們出家同學當中,講戒律,都沒有廣化持得嚴。有一天他在洗澡的時候,那些雞突然出現,幾百隻雞往他身上飛,他這裡躲,那裡躲,結果在浴室裡面跌了一跤,腿跌斷了。

7 他把這個事情告訴我,他說他自己很清楚,這是「重罪輕報」!幸好他有修行,只是受一生殘廢的果報;如果不是學佛,不是認真持戒修行,那個果報就更嚴重了。這是「重罪輕報」擺在我們眼前的例子,我們看得清清楚楚。

8 唐朝玄奘大師圓寂的時候,他生病,有學生就問他:「您老人家修行有這麼好的功夫,一生翻譯這麼多經典,有這樣大的功德,怎麼走的時候還生病?」他說那是無始劫以來的罪障,在這一次病痛當中,所有罪障都消除了。這就是佛法裡頭常講的「重罪輕報」!

南無阿彌陀佛

 

做好事,不必要人稱讚

 

1 我們學佛人,存好心、做好事、修善行,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人稱讚。 

2 我們盡心盡力,不求果報,果報不可思議;不求功德,功德無量無邊。 

3 世間人今天最大的困難,總以為自己心善、行善,每天做很多好事,做許許多多功德,都沒有人稱讚。 

4 行善不必要別人稱讚,我們要希望別人稱讚,希望別人表揚,就已經不善了。為什麼?存心不善,心地污染不清淨。 

5 我們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這叫積陰德。我們做好事,不讓人知道,這個福德愈積愈厚,將來果報就殊勝。 

6 如果你做好事,到處去宣揚,到處讓人知道,這個人稱讚你,那個人讚美你,你的善就報掉了,那就錯了。 

7 我們造的罪業,希望大家都知道,這個批評我幾句,那個指責幾句,我們的罪業就報掉了。 

8 所以善,要積陰德,不要讓人知道,我們的德就厚;惡,希望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惡就報掉了。

 

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

 

1 「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有惡報」,我們細心地去觀察,人的一生乃至於一切眾生的一生,都沒有辦法違背因果的定律。

2 我們遇到淨土法門,我常常跟大家說,你要真正懂得理論,懂得方法,如理如法地修行,你不老、不病、不死,這是一切人想求而求不到的。

3 無緣遇到這個法門,不相信這個法門,那就沒辦法!你要找醫生,要找什麼補藥吃,那個都不行,都是假的,你還是一樣照常生病,為什麼?業力。

4 無論你怎麼樣保養,你不能改變你的業力!你該什麼時候生病,該什麼時候死,統統是業力在支配,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

5 說延年益壽了,這還是你命裡頭有的壽命!命裡頭沒有的,你能夠延長,那你豈不是把因果律破壞了?

6 諸佛如來都不能違背因果律,誰有能力把因果改變?不可能的事情。這個道理,我們一定要懂得。

7 業力主宰我們的生死,這非常可怕,也非常可悲!我們要能夠把業力轉變成願力,我們這一生就沒有白來。那我們要問,我們能不能把業力轉變成願力?答案是肯定的。

8 怎麼個轉法?我為一切諸佛菩薩弘揚這個法門,我為一切眾生服務,什麼都不求,只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把自己的業力轉變成願力了。

 

反常

 

1 今年全世界氣候反常,為什麼反常?人心反常。

2 現在,全世界人心變了,人心反常,道德墜落,要曉得,眾生這種心態是遭難的心態。

3 現在整個社會反常,反常就是違背了自性,這是從咱們佛家來說。如果從世法來說,這是違背了倫常,倫常喪失殆盡,這是一切眾苦的根源。

4 現在這個世界,災難頻繁,沒有安穩的地方,這是眾生的共業所感。

5 諸位如果冷靜地去觀察,眾生造作罪業,可說是毫無忌憚,為所欲為,對因果報應完全不能接受,這怎麼得了!

6 現在地球生態平衡被破壞,我們今天飲的是苦水,吃的是毒,所吃的東西不是天然的,這就難怪今天的社會,奇奇怪怪的病特別多!

7 這幾年來,災難太多,特別是瘟疫,每個地區談到這個問題都驚心動魄!我們對這些事情的看法很平常,我們曉得,這是自然現象,眾業所感。

8 現在人人心反常,不肯學好,不怕因果報應,天天在那裡造作罪業,天天在那裡受苦,這是自作自受,這沒法子!

 

再親愛,一定要別離

 

1 天台智者大師說,「臨終在定之心,即淨土受生之心也」,這兩句話很重要。他是再來人,他是往生淨土,我們《淨土聖賢錄》裡面有他,《往生傳》裡頭也有他。

2 生離死別,沒有人能避免,所以「臨終心定」這種功夫,平常要培養!平常要是不培養,我們的心定不下來,臨命終時怎麼能定下來?

3 再給諸位說,平常定容易,臨終定難,為什麼?生離死別,你能不動心嗎?你能真的沒有一絲毫牽掛嗎?必須真不動心,真的沒有牽掛,這個心才定得下來。

4 佛家講的「愛別離苦」,這個事實真相我們並不難懂。你只要觀察世間人生離死別,你去體會那種心情,你就瞭解。

5 再親愛,夫妻、父子、朋友,一定要別離!現在你怎麼樣愛護他也沒用處,到生離死別的時候,誰也沒有辦法照顧誰。

6 佛教我們放下,所以你能放下,真正是圓滿;放不下,那是嚴重的錯誤。放下就少帶業了!

7 各人所造的業不一樣,各人在六道裡頭隨業受報,在六道裡頭輪迴,死了以後,不曉得到哪一道去了!

8 生離死別,哭泣沒用,後悔也來不及!六道確實是不究竟的,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所以真正能夠永遠在一起的,只有一個方法,念佛求生淨土。

靈鬼確實有

 

1 中國民間,祭祀的鬼神很多很多。我小時候在福建唸書,福建還有很多人祭祀孫悟空的,有大聖廟,廟大殿當中供的是孫悟空。我們作小孩的時候,他那邊扶鸞時,我們好奇,常常都去看,聽說很靈驗,他的信徒也不少。

2 聽說中國還有豬八戒廟,這都是從《西遊記》來的,從《封神榜》來的就更多更多。可是這是小說裡面的東西,寫小說的人完全是虛構的、假想的,為什麼民間祭祀,他就會這麼靈驗?以後我們學了佛才明白,只要有人祭祀,就有鬼神附在這個身上。

3 經典裡面講這個道理,我們細心去想想,很有可能、大有可能。這些靈鬼就附在這些偶像的身上,靈鬼如果過去生中他修的有慧,他就很靈驗;他修的有福,他的信徒就很多,他福報大,所以亦有感應、亦有信徒。我們學佛之後,才把這裡頭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

4 一般群眾盲目迷信地崇拜,他不瞭解事實真相,他真的以為有這個事情。世出世間一切法,無論是動物、植物,乃至於礦物,要知道都有靈性,靈性在佛法裡面叫做 法性。在動物身上叫做佛性,在植物、礦物叫做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所以《華嚴經》上才說,「情與無情,同圓種智」、「一切眾生本來成佛」。

5 靈鬼確實有,我們也信,需不需要求他?不需要。為什麼?他對我們沒有幫助,這一點一定要知道。真正對我們有幫助的是諸佛菩薩,他的弘願威神確確實實能加持我們,問題是我們信不信。如果我們有信心,決定就有效果。

6 所以過去出家人,現在出家人我就不知道了,我們在古籍裡面、筆記裡讀到的,從前出家人生病用什麼治療?他不找醫生,他也不吃藥,他的治療方法是修清淨心、斷食。我常說,真誠清淨能夠不受污染,因為疾病是生理感受到污染才生出來的。

7 所以最重要的是修清淨心,用心來改變我們的生理,讓我們的身體恢復清淨、恢復正常,這是從因上下手。緣上斷食,生病期間當中,什麼東西都不吃,只喝水。喝 水,這是緣,把我們身體內部的髒東西統統洗乾淨,病就沒有了,好好地養幾天,元氣就恢復了。這方法好,決定沒有副作用。

8 諸位要曉得,吃藥、吃什麼東西,它都有副作用;佛教給我們這個,完全沒有副作用。所以你找巫師、算命問卦、解奏、祭祀邪神,這都是迷信!民間迷信,自古有之,這裡只是舉幾個例子。迷信的事情太多太多了,說也說不盡!

 

狐狸修成人要五百年

 

1 我們在抗戰期間,有一個時期住在湖南衡山,那一棟大房子裡面,進門之後陰森森的,大戶人家已經沒落了。樓上十幾年沒有人上去,樓上是狐狸住的,這個狐狸修行大概也有相當功夫,但還不是真正到家。

2 很多人見過,不只我一個人,但是我們見到這個狐狸是男的,不是女的。穿的是藍布長衫,面目看不清楚,看起來模模糊糊的。很多人都見過這個狐狸,可是從來沒有一個人看到他清晰的面目。

3 在一般講,狐狸修成人要五百年,他恐怕還不到五百年。那些東西,我相信!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的。第二次的時候,是在我家鄉。那不是我見到的,是我聽說的。

4 我們家裡有個親戚,我們家鄉出產米,米用帆船運到南京去賣。他裝了一船米,米裝上船之後,就有人看到一隻黃鼠狼從跳板跑到船上去了,大伙清倉來找,都找不到。找不到也許眼睛看花了,就算了。

5 這個船開到南京,到南京之後,他一船米沒有了,裝米那個麻布袋裡頭都是空的,這才曉得,一定是黃鼠狼搞鬼,被它給運跑了。在南京住一個多星期就回家。回到家裡,發現這米在倉裡面,不曉得它用什麼方法把這一船米送回家去。大概是得罪它,它給你開這麼一個玩笑,這是事實。

6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奇怪的事情很多,這些確實是真實的。我們對於這些理,對於這些事實,對於因果循環的事,實在講唯獨佛經講得透徹、講得清楚。這個世間記錄得很多,只知其當然,不知其所以然。

7 印度的瑜伽、數論,是高級的宗教,他們修定,所以對於六道裡面的事情,他看得清清楚楚,那不是假的。事情他看清楚了,事情怎麼來的?怎麼發生的?後來會變成什麼結果?這個他不知道。這是他定功淺,智慧還不夠。

8 有甚深的禪定、圓滿的智慧,這裡面的情形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才能說得出來。

南無阿彌陀佛

 

餓鬼

 

1 在末法時期,世間人的道德觀念最薄弱,他貪名、貪利、貪財、貪色,樣樣都貪而無厭,這餓鬼道的條件具足了。

2 貪心是餓鬼,這也貪,那也貪,貪心重是餓鬼道的業因。

3 人死了以後實在講是六道輪迴,你看一般人講:「死了作鬼去了!」六道裡面你怎麼曉得他作鬼?大家都這麼講,有他的道理。

4 絕對大多數的人可以說死了,百分之七、八十都去作餓鬼了。為什麼?貪心重。

5 六道輪迴,鬼不過是六道之一,怎麼人死了都會作鬼?世間都是這樣說的,外國也是這樣說的,人死了就作鬼。

6 可是我們想想,說人死了作鬼也很有道理,你看哪個人不貪心?貪心就到鬼道去了!所以這個貪心占的比例最大!人死了之後到鬼道的機會最多。

7 我們姑且不論他人,想想我們自己,我們自己雖然發心修淨土,我們對淨土有沒有真的相信?有沒有真正地接受?

8 我在講席當中常講,我們念佛人起心動念偏偏跟阿彌陀佛作對,跟淨宗祖師大德做冤家,這樣的心態怎麼能往生?

9 為什麼說跟阿彌陀佛作對,跟祖師做冤家?就是我們是雜心、亂心、染污心,心不清淨,所以確實不具足信解的標準。

10 如果你學佛,你貪佛法,佛法是善法,你在餓鬼裡頭是多財鬼,你還是個鬼。佛是叫你斷貪心,不是叫你換貪的對象,諸位要明白這個道理。

11 餓鬼道裡有大福德鬼,是貪佛法而得的。鬼裡頭有福報大的,也有福報小的,就看他貪什麼?他貪一切惡法,得的是鬼道裡的惡報;貪佛法,鬼道裡得善報。

12 他在鬼道裡雖得善報,但總離不開鬼身,他還是鬼,這一點諸位一定要明瞭。

13 像餓鬼道裡面也有有福報的,像城隍、土地公、台灣供的媽祖。餓鬼道裡頭有福報的,初一、十五有人給他燒香祭祀去供養。

14 土地公就是鬼道裡面的鄉長、里長之類的,城隍就是縣市長,閻羅王就好比是總統,都是鬼道裡面的。

15 我們要記住,像城隍、土地公、媽祖,他是鬼,他不是人。他是惡道眾生,是餓鬼道裡頭有福報的,這些都要曉得。

16 初一、十五有人給他燒往生錢、紙錢、紙衣,鬼道眾生用得著嗎?用得著。只有鬼道才用得著,其他的道用不著。

17 佛教裡頭沒有燒紙錢的做法,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沒有這個。但是佛門同修有不少也燒這個,也做這個事情。

18 從前印光法師他老人家說過,燒紙錢他是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他抱這個態度。

19 印祖為什麼不贊成?佛法裡頭沒有。為什麼不反對?假如他的家親眷屬真的到餓鬼道,你要說不可以,你把人家的財路斷掉,這也是麻煩事情!

20 所以印祖他老人家不贊成也不反對,因為六道不一定到哪一道,如果到鬼道是真用得上,到其他道用不上。

21 世間有許多人,喜歡給死人唸經超度。可是諸位要曉得,作佛事不是給死人唸經超度;佛經裡面從前講的作佛事,沒有指這些。

22 佛事是教學,講經說法、領眾修行,這叫作佛事。我們念佛參禪,都叫作佛事,佛事是覺悟之事。

23 佛法在世間是度人的,不是度鬼的;餓鬼道裡面,有餓鬼道的佛法。

24 佛門裡面這些佛事,到唐朝時候變成度鬼、度亡魂。

25 過去道安法師跟我們提到,他說:「超度這個事情是始於唐朝安史之亂以後。」

26 唐明皇在位時,安祿山叛變,郭子儀平定這個亂事之後,由於全國死傷的軍民很多,朝廷於是在每個戰場建一個廟,叫開元寺,請這些高僧做追悼儀式,誦經超度。

27 朝廷這麼做,老百姓個個仿照,家裡老人過世都請法師超度。給死人唸經超度的習俗,是這樣流傳下來的。

28 佛門是以教學為主,超度是附帶的,現在附帶變成主,教學變成沒有了,喧賓奪主!現在佛教是超度亡魂的,那叫佛事,糟糕不糟糕!把 「佛事」 兩個字的本意變質了。

29 在唐以前,寺院裡面翻譯經典、講經說法,沒有超度的事情,也沒有供亡人的牌位;晚唐、宋以後,逐漸才有這些事情。

30 我們學佛,一定要認識佛教的本來面目。佛教的本來面目,決定沒有迷信,給你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諦。

31 世間的眾生迷惑顛倒,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迷惑,他天天造輪迴業,天天在搞六道輪迴。

32 《地藏經》上講得很好,「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眾生都造作罪業,所以他的果報在六道裡頭。

33 我們的惡念多、善念少,所以斷定我們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

34 我們這一生很幸運,三惡道的罪受滿了,這冒上來得個人身了。得了人身的時間很短,幾十年當中又不斷在造惡業,壽命到了又到三惡道去報到去。

35 三惡道的那些人看到你上升了,都慶祝,為你慶賀。可是沒幾天,看到你怎麼又回來了?你說這個多可憐!

36 佛經上講,鬼的壽命差不多是一千歲。我們人間一個月是餓鬼道的一天。鬼的壽命以人間來講是幾千萬年,壽命相當長!

37 餓鬼道的一天是我們人間一個月,我們人間一年在餓鬼道十二天!這個諸位要曉得。
38 假如從餓鬼道出來到人間,那餓鬼道大家慶賀你到人道來了,你到人道縱然活一百歲回去,又到鬼道去了,在鬼道看看沒幾天,你出去沒多久又回來了!

39 你想到這個事實狀況,你才曉得這個問題嚴重,真正可怕。所以不一心求生淨土,真的是不得了!

40 我們自己總得記住,如果我們自己惡道這個因緣沒斷,佛念得再多,也不能往生。

41 你這惡道的力量太強,與西方極樂世界不相應,你這個果報在餓鬼道,極樂世界沒有餓鬼道,你沒法子去。

42 你就要明瞭,至少你要具備人天兩道的資格,才能到西方。西方極樂世界有人道,你具足人道的條件,你有資格去往生。

43 貪嗔癡慢,我們心裡面有沒有這些東西?如果還有貪嗔癡慢,那就是障礙,障礙我們往生。

44 世間人迷惑顛倒,天天在搞貪嗔癡慢。諸位要知道,造作這些罪業,將來決定要墮落在三惡道。

45 一般造作罪業墮地獄,地獄出來之後還要變餓鬼,餓鬼道罪受滿之後,還要變畜生去還債,那個債還完了,才能得人身。

46 得人身的時候還有餘殃,還有餘習、習氣沒有斷,所以在這個世間,他障礙比一般人多得很多,於真正的大乘佛法,他很不容易接受,所以你就曉得造作罪業是多麼多麼麻煩。

47 雖然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當作佛,他這個障緣太深了,佛縱然是無盡的慈悲都幫不上忙。

48 決定不能造作惡業,造作惡業苦報無邊! 這是我們一定要牢牢記住。

南無阿彌陀佛

 

三途

 

1 你口裡聲聲說要求生極樂淨土,心裡面不是那回事情!甚至心裡頭起惡念,那三惡道就有你的分!

2 騙人是造罪業,騙自己那是最愚癡之人;如果是自欺欺人,這樣的人果報是在三途。

3 過去我們沒有接觸佛法,沒有人給我們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相,我們的想法、看法、說法、做法都錯了,這是錯誤的行為,招來了六道三途的果報。

4 現在我們覺悟了,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
5 修行從哪裡修?從心地上修。你不從這上面修,換句話說,三途決定免不了。

6 三途是地獄、餓鬼、畜生。

7 我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受報造業的。

8 每一天日子過得這麼苦,受報又不老實受,一天到晚起心動念,是非人我、貪嗔癡慢,這又造業。

9 你造的是貪嗔癡,造的是殺盜淫妄,怎麼不墮三途?

10 如果你不斷貪嗔癡,決定免不了輪迴;貪圖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來生一定到三途。

11 世間迷惑的人貪圖享受,物質生活不斷向上提升,精神生活卻非常空虛;這種人沒有智慧,不知道修福,死了以後都墮三途。

12 好不容易得到人身,這一生當中迷惑顛倒,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來生又受三途苦報。

13 一般凡夫最嚴重的習氣,是嫉妒、嗔恚、貪愛。

14 看到別人稍稍比我自己好,嫉妒心就生起來;殊不知嫉妒、嗔恚、貪愛是三惡道的業因。

15 縱然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這三種心要是不斷,將來的果報還是在三途。

16 學佛的人,對人事物都不能有牽掛;心裡面還有一絲毫的牽掛,就出不了六道。不出六道,三途的成分多,這個事情很麻煩!

17 我們凡夫動感情,把理智轉變成感情,理智迷了就叫做感情;一念迷,恐怕是要多生多劫墮落三途,這個利害得失太大了!

18 一般人都很執著;執著,是自己見解上的錯誤。

19 見解上的錯誤製造出許許多多的障礙,有這些障礙,就起煩惱;有煩惱就引起苦報,三途是苦報。

20 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這五種錯誤的見解如果不能斷,我們三途就有分,三惡道免不了。

21 給諸位說,如果現前一切分別執著都沒有,現前心不顛倒,臨命終時,心決定不顛倒。

22 現前心裡頭唸唸就是一聲阿彌陀佛,心口相應,臨命終時怎麼會顛倒?

23 你放不下分別執著,那你就顛倒;你顛倒,你就免不了墮三途!
24 末法時期,三毒煩惱不斷地在增長,一年比一年嚴重,我們就知道三途這個果報是愈來愈廣大,墮入這裡面的人是愈來愈多,而且果報是愈來愈苦。

25 《地藏經》裡,地藏菩薩講得好:「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如果我們沒有能力脫離輪迴,三途果報我們一定要受。

26 念佛人貪嗔癡慢、名聞利養、是非人我沒斷,果報還是在三途;因為他只是口善,他的心不善、行不善。

27 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這五種惡業,要從心裡把它斷掉,這樣你才能永離三途六道。

28 念佛人一定要把煩惱習氣降伏下來,否則的話,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你三途還是照去!

29 財色名食睡,我們日常生活雖然離不開,但一定要看淡,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30 把財色名食睡放在心上,就離不開三途。

31 經裡有明文告訴我們,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有一條都會把你牽到地獄裡面去,如果有個三條、四條、五條,你決定墮阿鼻地獄。

32 學佛的人,五欲需要,隨緣隨分;不強求、不攀緣、得過且過就夠了。

33 控制那個念頭是迷惑,佔有那個念頭是造業,帶來的就是六道三途的苦報。

34 三途太苦了,實在講六道都苦!

35 我們今天生在人間,仔細想一想,在這個世間有樂嗎?要是說世間有樂,那你是迷惑顛倒!世間沒有樂,只有苦,沒有樂!

36 世間人迷惑顛倒,他不曉得世間是苦,把苦當樂事。

37 殊不知後面還有大苦在等著他:三途果報!

38 有些人好心學佛,受外面境界的誘惑,知見不正,把正法當作邪法,把邪法當作正法,結果墮到三途去。

39 一生博學多聞、講經說法的修行人,由於貪佛法,甚至還要淪落三途。

40 你想世間法的話,你會墮三途!

41 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是與十惡業相應,來生就到三途去了。
42 一天到晚只想阿彌陀佛的人,不造惡業、不墮三途。

43 這個世間太苦了,覺悟的人,沒有一個不是積極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44 只有那些對於念佛法門信心堅固、一心專念阿彌陀佛的人,能自在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45 心裡頭常常念著阿彌陀佛,常常念著「清淨平等覺」,決定有把握了生死、出六道。

46 要是修其他的法門,恐怕不能成就;如果不能成就,那麼三途惡道是沒有法子免除的。

47 諸位一定要記住:如果不修念佛法門,不肯求生淨土,那你不將見思煩惱斷得乾乾淨淨,你不能出三界!你不能了生死!

48 你要想從此以後真正免除三途六道,除了修念佛法門之外,沒有第二條路好走了,這是要真正覺悟的!

南無阿彌陀佛

 

造業

 

1 凡夫的心,妄念紛飛,一個念頭生、一個念頭滅。

2 從早到晚你如果注意一下,你一天起了多少念頭,不只想一樁事。如果想一樁事情那就叫定,你就入定。亂想胡想這叫無常,心確實是無常的。

3 眾生想的全是六道輪迴,諸位不要以為我們這個身體造作,口裡說話叫造業,心裡打妄想應該沒有關係,殊不知打個妄想就是造一個業,念頭生滅是意業,身口意統統在造業。

4 身口造業,到你睡覺的時候停下來。你睡著了,身不造業,口也不造業,可是還去做夢,做夢是什麼?意在造業。意造業非常地嚴重,我們要曉得事實的真相。

5 眾生頭腦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你想,那個阿賴耶裡種子不曉得有多少!

6 佛在經上講,如果這些種子有體積的話,哪怕它體積再小,像微塵一樣,佛給我們講,無量劫到今天,我們這個業習種子盡虛空都容納不下!好在這個種子沒有形相。

7 心裡頭起念,就叫造業。什麼人不造業?如來才不造業。菩薩都造業,菩薩叫「覺有情」。有情,就是他造業。雖造業,他覺悟,覺而不迷,就叫菩薩。

8 真不造業,就是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破。覺悟之後,造的業叫做淨業。

9 不覺,造的業叫染業。染業裡面又有善惡,惡是染,善還是染。惡業果報在三惡道,善業果報在三善道,他出不了輪迴,為什麼?統統是染業,染污了真心。

10 三善道也苦,我們現在人道,人苦不苦?我們今天作人,嘗到人的滋味,人苦!諸天,佛經裡面講,欲界天有五衰之苦,色界、無色界天有死墮之苦,死了之後要墮落。

11 六道生死輪迴是自己製造的,自己在那裡造作,自己在那裡受苦,自作自受;這是我們現前的境界,現前生活的真相。

12 十法界從哪來的?是我們自己所造業力顯現出來的。法界原本只有一真,沒有十法界。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怎麼變的?造業不同,所變的果報就不同。

13 大經裡面指示我們一個大原則,這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理論依據,就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從唯心所現上來說,叫一真法界;從唯識所變上來看,我們叫它做十法界。

14 為什麼造業?十界眾生所迷的不相同。所迷可以分為兩大類,一種是迷於事,一種是迷於理;一種是理事都迷,一種是理事都不迷。佛理事都不迷,我們凡夫理事都迷。

15 凡夫在迷的時候,這個「業用」是很可怕的,要變三惡道的境界。貪心的果報是餓鬼道,嗔恚心是地獄道,愚癡心是畜生道,在搞六道輪迴。覺悟之後,六道輪迴沒有了。

16 三善道裡面,人道是遵守五戒。不學佛的人,佛法沒到中國,我們中國人古聖先賢所提倡的道德標準是五常:仁、義、禮、智、信,跟佛法的五戒是相等的。

17 在西方社會,像基督教摩西十誡與這個精神也非常類似,這都是人、天道的業因。所以我們得人身是過去生中修五戒十善,這個業因成熟了,遇到這個因緣,我們得人身的果報。

18 阿修羅也是修五戒十善,他五戒十善有相當的功夫,修得相當不錯。他有一個很重的習氣:嗔恚、貢高自大,這個習氣沒有斷除;但是他有五戒十善的福德,感得阿修羅的果報。

19 阿修羅決定是有福,不管在哪一道裡面,只要是阿修羅,福報一定很大,但是他不一定修善。他在因中是修善的,果上不見得再修善。

20 天道是修十善業道。如果是色界天以上,還要修四禪八定,修四無量心:慈悲喜捨。

21 色界跟無色界的天人,他有定,決定沒有嗔恚。嗔恚是修定最大的障礙,不要說出世間定你不能成就,世間定也不能成就。所以,初禪以上的人沒有嗔恚。

22六道是凡夫,六道以外,我們稱聖人,四聖法界。四聖法界裡面的佛不包括圓教佛,包括的是藏、通、別三教的佛。他們所證的佛果不是究竟佛位,他們那個佛是分證佛位。他們證的是正等正覺,不是無上正等正覺。

23 聲聞修四諦法:苦、集、滅、道;緣覺修十二因緣;菩薩修六度萬行;佛所修的是真慈平等,真正慈悲,真正的平等。
24 這是簡單地跟諸位說出十法界的由來,十法界不是有一個人在那裡作主宰,是我們自己業力所現的。自作自受,不是從外面來的。

25 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曉得人生苦短,何必去造業!幾十年光陰一彈指就過了,廣造罪業,真正是愚癡、迷惑顛倒,實在不值得!

26 我們應當覺悟「世間無常」,古人常講:黃泉路上無老少。不要以為我現在還年輕,來日方長;看看許多寺廟骨灰塔裡,多少年輕人!這是我們要特別提高警覺的。

27 我們造業要謹慎,為什麼?業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決定不會忘掉,不會失掉。什麼時候因緣湊合,果報就現前,所以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一切的造作不得不小心。

28 修行最重要的是修心,我們這個心很惡,要把它修成很善,固然是修心,你修的還是染業。假如你真正明瞭,心是空的,心什麼都沒有的,你修寂靜法,這叫真修行。

29 我們要特別注意,心動就造業了。造業是遠離了真如,違背了本覺。所以,要趕快轉業,把起心動念轉成阿彌陀佛,把我們的染業轉變為淨業,就是從這個地方轉。

30 你會轉,這就是真正的修行。修行不是一天到晚捧著經本唸經,數著念珠念佛,敲著木魚,天天在那兒磕響頭,不是在這形式上,那都是做表面功夫。

31 真正的修行是要在心地上做功夫,起心動念處做功夫,念頭才起就轉成佛號,這就叫做「從根本修」。

32 我們過去已經造了不少業,不但這一生,還有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在那裡造了許許多多的業,有沒有辦法超越?有。只有一個辦法:修念佛法門。

33 修行容易,修心難!而念佛這個法門對於修心來講,是一付清涼劑,是非常妙的藥方。

34 你不是有妄念?好,妄念洗不掉,把這個念頭轉。不起念則已,起念就是阿彌陀佛,把一切妄念轉變成一念,這個法子妙!

35 這一念的功德無量無邊,雖然這一念還是妄念,它把所有拉雜的妄念整理統一了,歸到一個妄念,這是佛法修學的要領。

36 我們平常天天念佛,為什麼佛號轉不了境界,消不了業障?沒有用「一心」,所以佛號不得力。

37 如果你一心念,這個佛號當然就得力。所謂「一心」,最簡單的說法,一句佛號之中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叫「一心念佛」。

38 「一心念佛,求願往生」這八個字,是《阿彌陀經》修學的中心。釋迦牟尼佛說《阿彌陀經》就是為這個,六方諸佛讚歎也是讚歎這個。
39 你一面念佛,一面胡思亂想,不但不能消業障,唸唸都在造業。念著佛還打妄想,還胡思亂想,這個業可造大了!

40 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境隨心轉」,境就是環境。物質環境是隨心轉的,業是心造的,心造業。

41 如果聲聲佛號都能轉境界,那就消業障了;如果這個佛號轉不了境界,那就消不了業障。

42 為什麼有人能消得了,有人消不了?這個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會不會箇中的妙理。你要果然會了其中的妙理,句句都能消業障。

43 我們無始劫以來妄想習氣,要用這一句阿彌陀佛把它念掉,把這妄想習氣念掉。可是妄想習氣時時起現行,這是個麻煩事情,一定要提高警覺。

44 我們六根一對六塵境界,習氣就起現行,這一起現行就造業,造業哪有不受報的道理!

45 淨土雖然講帶業往生,諸位要知道,是帶舊業不是帶新業,這個事情要明瞭。舊業是什麼?過去的業。不是現在我天天在造業也能帶得了,沒這個道理。

46 現在我們覺悟了,我們要把我們所有的業障習氣用一句「阿彌陀佛」取而代之,這是念佛法門修行的秘訣。

47 今天生態受到污染,甚至於整個地球受到污染,現在科學家已提出警告:這個污染不能改善的話,恐怕五十年之後,這個地球不適合人類生存;這實在很可怕!

48 我們一定要覺悟這個世界苦,這個世界可怕,所以要曉得「一心念佛」。

南無阿彌陀佛

 

畜生的故事

 

1 六道的生成,取決於心量的大小。天人的心量比人道更大,人的心量比畜生道大,畜生道的心量比餓鬼大。

2 畜生道是愚癡,不能明辨是非、邪正、善惡、利害。

3 凡是糊里糊塗的人,修畜生道,他修這個道!

4 凡是當畜生的,都是糊里糊塗去的,所以臨命終時糊塗不得!

5 凡是信仰宗教的都承認有來世,這世死得很好,來世一定生得很好,這一世死得不好,來世投生大概不怎麼好。

6 人為什麼去投畜生道、變餓鬼、下地獄?誰願意去幹?諸位要知道,到三惡道都是糊里糊塗去的。

7 人死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人決不墮三惡道。

8 凡是死的時候迷惑顛倒,不省人事,那就靠不住,多半都是墮三惡道,所以人一定要修福。

9 佛教給我們修行人要福慧雙修,但修福的人要注意,不要來生變成享福的畜生,那可不好!所以唯一解脫之道,還是要一心念佛求生淨土。

10 現在人面對種種壓力,一天到晚生活緊張、苦惱,人生活在這個世間遠不如畜生。

11 我看看畜生,我覺得它們很快樂,人不如畜生!

12 尤其看看外國那些畜生,不管是野生的,是家裡頭養的,比人的福報大,為什麼?人要去伺候他,他不要伺候人。

13 畜生裡頭也有福報大的。我們看外國人養的小狗、小貓,那個福報比我們一般人都大,主人對它的照顧無微不至。

14 現在外國的狗,有專門狗的餐廳。主人每天要給它洗澡,精心侍候它,還要帶它去散步,帶它去玩。它舒舒服服地過日子,福報很大!這是它前世念佛修的福。

15 他雖然念佛,但信心不切,所以墮畜生身。

16 諸位要記住,不要跟人結冤仇,不要跟鬼神結冤仇,也不要跟畜生結冤仇。

17 尤其是大的畜生,你跟它結冤仇很麻煩。為什麼?愈是大的,它靈性愈高,報復的念頭強,這個結下冤仇很討厭,真是生生世世不容易解除!

18 羅睺羅,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是釋迦牟尼佛的兒子,他密行第一。

19 「羅睺羅」,翻成中國的意思是「覆障」,這本來是阿修羅的名字。這個阿修羅神通很大,能用手遮住太陽、遮住月亮,所以叫「覆障」,也叫做「執日」。

20 諸位念《釋迦譜》,看釋迦牟尼佛傳記,就曉得當年淨飯王不答應釋迦牟尼佛出家,是因為他沒有後代。釋迦牟尼佛必須生個兒子,才有資格出家。

21 當時,釋迦牟尼佛就指著妃子說:「她已經懷孕了。」

22 妃子耶輸陀羅懷羅睺羅六年才生他,所以遭很大的難。羅睺羅不但障礙他父親出家,同時也叫他母親受委屈、受災難。

23 他坐胎比別人時間久,別人十個月就出胎,他六年,這裡頭有因果。
24 羅睺羅過去生中很頑皮,他把老鼠洞塞起來,塞了六天,老鼠六天不能出來,他今生果報要在胎裡六年才能出得來。因果報應,自作自受,這沒法子!

25 他雖然出家了,頑皮的習氣還是除不掉。從他以前塞老鼠洞,就可以曉得他很頑皮。他出家之後,釋迦牟尼佛叫他拜舍利弗做師父,他是舍利弗的徒弟,一天到晚玩耍就是了。

26 他雖然天天玩耍,他玩耍裡頭修行,只有佛知道,別的人不曉得。別人只看到他很頑皮,一天到晚去玩,沒有人知道他在那裡修行,這個修行的功夫高人一等。這是「佛子」羅睺羅。

27 《阿彌陀經》裡面提到的憍梵波提,是受天供養第一,這位尊者也是有果報的。

28 憍梵波提他過去生中,聽一個老比丘在唸經,他聽了之後就在旁邊笑話他,說他唸經的聲音不好聽,像老牛一樣。

29 這個老比丘就告訴他:「我已經證阿羅漢果,你對我無禮,你將來會受果報。」

30 憍梵波提提知錯了,就極力地懺悔,結果還是墮在畜生道,變牛,做五百世的牛。這是輕弄一個沙門,這個沙門不是普通沙門,是阿羅漢,所以得這麼重的罪!

31 他這一世雖然得人身出了家,他還有老牛的習氣,老牛不吃草的時候嘴巴也在動。他就像老牛,嘴巴老是在動。余報未盡,所以直接把這個習氣稱做他的名字,憍梵波提,使人家瞭解,不敢輕慢他。

32 憍梵波提是阿羅漢,世間凡夫不認識他,如果也有人譏笑他,將來那個人又要受五百世牛的果報,這就不慈悲了。

33 所以釋迦牟尼佛就不叫他去托缽,怕人笑話他,叫他到天上去吃飯,天人供養他。因為天人有天眼,認識他是阿羅漢,不會輕慢他,對他會起恭敬心。

34 《往生傳》裡面張善和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讀過,這是很有名的一個公案,家喻戶曉。

35 唐朝時候張善和,這個人是個屠戶,殺牛的,一生不曉得殺了多少牛,賣牛肉的。

36 臨命終的時候,他看到許多牛頭人,長的樣子像個人,牛頭,來向他討命,這是地獄相現前。

37 這個時候,他才真正知道有因果報應,那些牛頭人都是他一生殺的這些牛,它們來向他討命。

38 幸好他喊救命的時候,剛好有一位出家人從他家門口經過,問他:「你為什麼喊救命?」他驚恐萬狀地說:「許多牛頭人來討命!」

39 這位出家人就點幾支香叫他拿在手上,叫他大聲地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40 他就拚命大聲念,念幾聲之後他告訴家裡人,牛頭人沒有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往生,他走了。

41 「臨終十念,念佛往生」,一闡提,沒有善根的人,像屠戶張善和,臨命終時回心轉意、至心懺悔,他也能往生。

42 念佛法門,可說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念佛法門如果從上面來講,等覺菩薩,像文殊、普賢,他們也修這個法門,諸位在《華嚴經》裡面看到過。

43 從下面來講,六道凡夫,不單是人,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見到畜生道念佛生淨土的也不少!

44 可見得念佛法門真正廣大,從四土三輩九品裡面能夠看得出來。但是要念佛往生,最起碼的條件是要能伏煩惱。

45 帶業往生,要能伏煩惱,絕對不帶現行,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

46 現行煩惱特別重的人要留意,煩惱習氣是往生的大障礙!

47 你煩惱習氣重,是害自己,與別人不相干!吃虧的是自己,傷害的是自己。

48 念佛法門是佛法裡最殊勝的法門,你今生遇到了,再不努力修行,把這一生大好的機會錯過,這就太可惜了!

南無阿彌陀佛

 

投胎的故事

 

1 「三生石」的故事,學佛的同修都聽過。

2 圓澤禪師,唐朝時候人,這個人是修禪的,功夫實在是高明。他有個護法李源居士,李源那個時候做很大的官,護持他。

3 圓澤禪師跟李源交情非常深厚。有一天李源提議去朝峨嵋山,兩個人志同道合,好,一同朝峨嵋山去。

4 但是選的路程,兩個人意見分歧。禪師希望走陸路,李源講:「我們坐船,舒服多了,從水路去。」

5 到最後圓澤禪師拗不過李居士,就跟李居士坐船去了。

6 船走在一個河邊上,看到一個懷孕的女人在那裡洗衣服。船從她那裡經過,圓澤禪師一看就流眼淚。

7 李源居士說:「路上見到懷孕的女人洗衣服的很多,你都不流眼淚,為什麼見到這個人流眼淚?」
8 圓澤禪師說:「我之所以不願意走這條路,就是怕見到她。她懷孕已經三年,就等我投胎,如果不見還可以免掉,現在見了,逃不過。」

9 他跟李源講:「我明天去投胎,三天以後,你來看我,我對你笑一笑。」話一說完,他在那裡坐化了。

10 過三天,李源真的到那個婦人家去看,敲她的門。她生小孩了,生個小男孩。一見面,這個小孩對他笑一笑。這不容易。你看不求生淨土,又到人間來做人!

11 圓澤禪師坐化之前,還約了李源,要他十二年之後的中秋,在杭州一個寺廟的外面見面。

12 李源很守信,十二年之後的中秋到了那邊,果然跟他見了面。他十二歲小孩,牧牛,騎著牛吹著笛子。李源跟他在那裡再見面。

13 其實,圓澤禪師真的是有神通,在離開廟的那天,遺囑就寫好了,寺裡所有事情應該怎麼處分都交代得清清楚楚。這是李源以後回到寺裡,才知道他老早就曉得。

14 這樣功夫的人,還是沒有法子往生!他知道過去、知道未來,臨終、臨死之前跟老朋友約定十二年之後在那裡見面,參禪的!你想想看,比現在活佛轉世高明多了!

15 過去、未來,他清清楚楚,而且跟老朋友約好十二年之後,在杭州再見面,真不簡單!

16 轉世是真的,不是假的,不稀奇。你們想想,哪個不是轉世來的?

17 沒有一個人不是轉世來的,一個就是轉世他清清楚楚,一個轉世不清楚,他什麼都不曉得,一塌糊塗!

18 圓澤禪師這樣的能力,不能超越六道輪迴,還免不了三界受苦!

19 功夫比他更高的,也不過就是到四禪天享天福而已,要想出三界了生死不容易。

20 三生石這個故事是真的,印光大師《護國息災法會法語》也提到這樁事情。他老人家勉勵我們,一定要發願求生淨土。

21 如果我們不求生淨土,即使修得像圓澤禪師一樣,還是要輪迴,這是因緣果報。這些我們都要明瞭,要真正覺悟,要發心。

22 不能生淨土,一輪迴就會退轉,有些退得很厲害,一退退好多步,不是退一步!退轉之後一世不如一世。

23 譬如在我們中國歷史上所看到的禪宗五祖戒禪師,他的後身是蘇東坡。

24 蘇東坡死了以後,他也是一生學佛,也是一生念佛,可惜他的習氣太深,沒能往生。
25 他的後身歷史上有,有名有姓,做了個很小的官,像現在縣政府的科長、科員。一世不如一世,這是大幅度的往後退!

26 人生光陰很短很短,搞名聞利養、人我是非,實實在在講這不值得。要是墮落在三惡道,那個時間可長,虧就吃大了。

27 墮落在三惡道的例子很多,過去有個同修,曾經送了一張影印的傳單給我看,從中國大陸傳出來的,聽說好幾家報紙都刊出來。

28 民國初年,中國有幾個大人物,李鴻章、袁世凱,一共舉了六個人,都是當時非常顯赫的大人物。報紙上登到現在這六個人已經變成豬,怎麼知道?豬身上有他的名字。

29 他為什麼會變成豬?愚癡!自以為聰明,不行,沒有真實的智慧。

30 什麼叫智慧?這一生當中自己縱然生活再困苦,也不取非義之財,這是智慧,決定不干殺生的事情,偷盜的事情,欺騙一切眾生的事情,這個人有智慧。

31 我們這一生苦,時間短促,咬緊牙根忍過去,來生得大福報,這才叫有智慧的人。

32 如果盡幹一些損人利己,損害社會、損害國家,圖自己一時的富貴,沒有不墮惡道的。

33 你想想這個事情怎麼不可怕?墮到三惡道容易,出三惡道很難。

34 前清末年,我們也看到書上有記載,曹操也變成豬身。那是殺豬的時候,這豬殺了,毛刮乾淨,發現身上有「曹操七世身」這幾個字,曹操是七世豬身!

35 這說明那一隻豬是曹操第七次變豬身,還不知道要變多少次?曹操投這個豬胎已經第七次,這是從地獄出來之後,投畜生還債。

36 墮畜生道不容易脫離畜生身。世尊當年在祇樹給孤獨園,蓋房子的時候,看到地上爬的一些螞蟻,他看了笑起來,弟子們請教世尊,你為什麼笑這些螞蟻?

37 佛就說了,這些螞蟻,七尊佛過去了,還做螞蟻。不是螞蟻壽命那麼長,螞蟻死了投胎還做螞蟻,生生世世做螞蟻。七尊佛相繼過世還沒有離螞蟻身,你就曉得它愚癡到了極處!

38 墮畜生身很不容易離開畜生道,為什麼這麼愚癡?為什麼幹這些傻事情?為什麼不用你短短的時間,多做一點利益眾生的事情?能不能了生死、出六道,真的是在一念之間。

39 佛在許多大乘經論裡面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你心裡面想佛,你就作佛。

40 念佛人心裡只有佛,這就對了。如果他還掛念著家眷親屬,心裡面還想著孫子,這不得了!將來死了以後再投胎,作孫子的兒子,這很多!

41 因為他想孫子,不能離開孫子。不然就作孫子的兒子,不然就作孫子的孫子,就幹這個事情去了。

42 心善行善,五戒十善具足,人身才能得到。能得人身,這還是好的。

43 假如心行不善,就變成畜生了,墮畜生道。墮餓鬼道,那就更糟糕了!

44 墮畜生道也許跟孫子還可以在一起,變成孫子的寵物。

45 外國人養的這些寵物,那都是跟他關係很密切,彼此心裡頭都掛念著,完全符合佛在經上跟我們講的這些道理、事實。

46 我們應當覺悟,應當要明瞭,這樣才知道如何取捨!我們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誨,念佛求生淨土。

47 你要不成佛,你自己是一塌糊塗,家親眷屬投胎到你家裡來了,你也不認得,這是真的。

48 有的自己最親愛的父母、兒女死了之後,到自己家裡投胎,投胎做隻狗、做隻雞,他也不知道,照樣把它殺了吃了。這個我們在佛經上都看到!

南無阿彌陀佛

 

老闆投胎做兒子

 

1 我早年在台北講經,有個鄔老居士,他給我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抗戰初期,他住在上海,他有一位朋友,生意做得不錯,發了財。

2 這個朋友有一個獨生子,從小嬌生慣養。有一天,這個小朋友上學,身上帶了十塊錢。那個時候一般學生身上只帶幾毛錢,身上帶一塊錢的很少。這是富家子弟,帶十塊錢上學。

3 在路上,他的錢丟了,他父親的一個老朋友看見了,把錢撿起來跟他說:「你叫我一聲伯伯,我把錢還給你。」這個小朋友看了看,說:「你叫我一聲伯伯,我再多給你十塊。」你看,教養到這種程度!

4 有一天,他父親過生日,請了很多親朋好友。客人來到家裡,大家也談到這個事情。宴客當中,做父親的突然看到兒子的面貌是他的德國老闆,他非常驚訝,立刻向大眾宣佈:所有的財產都交給這個兒子。所謂欠債還債,這是非常聰明的做法!

5 到以後朋友問起,他才把真相說出來。原來他的財產,是一個德國人的。他替德國人做事,戰爭爆發之後,這個德國人回國,叫他代理經營。他經營得不錯,所以發達了。這個德國老闆抗戰之後也一直沒回來,以後聽說已經死了,這個財產就變成他的了。

6 這個小孩就是他那個老闆投胎來的,所以鄔老居士給我講這件事,我完全相信,為什麼?因緣果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然後我們想想佛教導我們的,家人之間,夫妻、兄弟、父子什麼關係?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7 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你一定能夠聯想到,如果我們得罪一個人、欺負一個人、陷害一個人,這個人要投胎到你家裡來,怎麼辦?將來不是演變殺父,就是殺母,總之要把你搞得家破人亡。

8 因緣果報,就是這麼一樁事情,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肯定,任何一個人在世間,決定沒有佔便宜的事,也決定沒有吃虧的事!

南無阿彌陀佛

 

十二個小時之後才去動他

 

1 有同修問:「人是否真有三魂七魄?」「三魂七魄」是民間的說法,佛經裡面是說人有「八識」。人死的時候,八識離開身體,有先後次序不同,最後離開的是阿賴耶識。經上講,阿賴耶識是「來先去後作主公」,投胎是它先來,人死的時候是它最後走。

2 我們細心觀察,可以肯定,人在臨終的時候,前五識先離開,眼、耳、鼻、舌、身這時不起作用,然後第六識離開、第七識離開,最後是第八識離開。我們民間講的「三魂七魄」,可能就是佛法講的「八識」。

3 因為阿賴耶識最後離開,所以人斷氣後,至少要八小時以後才能動他,為什麼?他神識(阿賴耶識)沒有離開,在我們想像當中,第六識(分別)、第七識(執著)也都沒有離開。雖然他斷氣了,他還是有分別執著,如果我們觸動他,很容易引起他的嗔恚心,這對他極大的不利。

4 人在臨終時,佛在經上講,像生龜脫殼那麼痛苦,如果你碰他,他會產生嗔恨心;一起嗔恨心,他就往下墮,所以決定不能碰他。一般人斷氣八小時之後,神識就離開,可是為了安全起見,最好十二個小時之後才去動他,這是最安全的,這是我們應該有的常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常識。

 

廣結法緣

 

1 我們念佛人,一切世間事情隨緣。

2 既然隨緣,那你就要想到,有這個緣就要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不結惡緣,這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則。

3 即使是我的冤家對頭,我也給他結善緣。他恨我,我不恨他,這就是結善緣。

4 他迷惑,我不迷惑,他還要在這個娑婆世界輪迴,我過幾天要到極樂世界去享福去了,我不在這兒輪迴了。

5 想到這個地方,世間還有什麼過不去的事?還有什麼過不去的人?要覺悟,一定要覺悟!
6 在我們初學佛的時候,要與大眾廣結善緣,在佛法裡面講「廣結法緣」。

7 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我們跟李老師主要是學講經。李老師教給我們,一定要與大眾廣結法緣。

8 他說講經一定要有法緣,如果沒有法緣,講得真好,講得天花亂墜,沒有人聽,那你有什麼法子?將來成了佛,沒有眾生可度。為什麼?與眾生沒有緣。

9 每尊佛度眾生的人數不相同,佛不度無緣之人,跟他沒有緣度不了他,一定要有緣。

10 老師就教給我們,如果希望將來講經聽眾多,將來成佛度眾多,一定要記住廣結法緣。

11 一聽說結緣,有些人就想起來「我沒有錢,怎麼跟人結緣」?實在講結緣不需要錢的,不一定是有錢,你有這個心就結緣了。

12 像我們學講經的人,跟普通一般人心理上就不一樣。我們到一個地方,到一個道場,一個寺廟裡頭,到寺廟,佛弟子的規矩是在大殿上先拜三拜佛。我去拜三拜佛跟人家拜的心願就不一樣。

13 第一拜,我與這個道場有緣,跟它結緣。第二拜,我與這個道場常住結緣,禮拜這裡常住,所有這出家大眾。第三拜,我與這個寺院的信徒結緣,將來到這裡來講經,大家都擁護,人都來了。

14 你看我拜三拜,跟別人拜三拜不一樣!這個方法不要花錢的。

15 每尊佛度眾生,度的人數不相同,所以經上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

16 這個眾生在過去生中跟佛沒結過緣,佛沒辦法度他,佛跟他講,他不相信,他不能接受,佛不度無緣眾生。

17 我們在學佛、在修菩薩道的這個階段當中,一定要發大心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你這個緣結得愈多,你將來成佛度的眾生就愈多。

18 我們現在學佛一定要結緣,與一切眾生廣結善緣。緣結得多,結得廣了,眾生的根機成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那你去現佛身而為說法,這就叫成佛。成佛是這個意思,不是自己願意化一個身。

19 自己要有意思,那就不是佛菩薩了,那還是凡夫。凡夫自己才有意思,佛菩薩自己沒有意思。所以佛心清淨,眾生有感,佛就有應。

20 今天我們借重科技,把我們的緣擴大了,現場講經,網路立刻就傳播到全世界。

21 同樣在這個世間,什麼地方打開他的電腦,他都能夠收看到,這是廣結法緣,廣結善緣!
22 生命不要緊,慧命要緊;肉身不要緊,法身要緊;利益自己的不要緊,利益眾生的要緊;常常這樣想,我們才真正能夠發起護法心。

23 我們認真努力修學就是護法,我們學不好,怎麼能夠讓佛法常住世間?怎麼能夠幫助眾生覺悟?

24 念佛人心地慈悲,與一切眾生廣結法緣,隨分隨力。沒有力量的時候,歡喜讚歎就是結法緣,有能力的時候要隨分隨力,成人之美。

25 人家做一樁好事,這個好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我們有錢,用財物幫助他;沒有錢,我們有時間,我們去做義工,以勞力幫助他。

26 年歲大了,做義工做不動了,歡喜讚歎,用善念幫助他、讚美他、鼓勵他。這都是行善,這都是做好事,與大眾結法緣。

27 為什麼要這樣做?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來迎接的時候,你會看到很多佛、很多菩薩、很多聲聞。為什麼會這麼多?你結緣結來的。

28 你要不肯給人結緣,臨終的時候只看到阿彌陀佛,跟阿彌陀佛來的人不多,幾個人,不是很多很多。

29 平常不跟別人結善緣,怎麼行?結緣這一樁事情,從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囑咐學生、叮嚀學生,要廣結善緣。

30 李炳南老居士的法緣很殊勝,他常常教導我們要廣結善緣,時時刻刻別忘記。

31 我們在因地修學的時候,要知道與一切眾生結緣,你緣結的愈殊勝,將來你成佛度的眾生愈多。

32 廣結善緣,你有機會幫助人、成就人。廣結善緣,廣結法緣,這個好!

33 廣結善緣,我們結的緣多,將來我們自己往生,來接引的菩薩多,可見得結緣非常非常重要!

34 佛弟子一定要把心量拓開,才能跟一切眾生廣結善緣。心量要大,量大福大;心量小,哪裡來的福報?你量大福大,法緣就結得很廣。

35 十多年前,我剛剛到新加坡的時候,演培法師有一次特別叫了一桌素席請我吃飯。他問我:「淨空法師,今天我請你吃飯,你知道是什麼意思?」我說:「我不知道,我還沒有神通。」

36 他說:「你到處講經,法緣那麼勝,這是怎麼樣修來的?你得教教我。」我說:「這個事情,實在講,也是我老師教給我的。」

37 我跟李炳南老居士學經教,李老師非常重視結法緣。他教我們每個同學,一定要跟同修們結法緣,不結法緣,將來經講得很好,講得天花亂墜也沒有人聽。

38 怎麼結緣?當年他老人家講經的時候,聽眾沒有我們這麼多,他在台中講經三十八年,最興旺的時候大概聽眾四百多人,但是在台灣就相當稀有了!這麼多聽眾很難得,可能其他的法師都沒有辦法跟他相比。

39 他老人家教我們招待,到門口引導每一個來聽經的同修,帶他給他安排座位。他教我們對人要尊重,要笑臉迎人,這就是結法緣!我們從這裡學會了。

40 不但這個,還得要請糖果。我們沒錢,買一大堆花生米,一個人兩粒,就結很多法緣,這是老師傳的方法。

41 以後在國外講經,我們就大量印經書、講經光碟、佛像這些東西,我們人還沒有到,結緣的東西先到了。

42 有一年,我記得在吉隆坡,丹斯裡李金友辦了一次活動,有一萬五千人參加。我們人還沒有去,我們結緣的東西,好像是有五噸多的這些結緣東西先去了。

43 所以,我就告訴演培法師要先結緣。他聽了這個話,眉頭皺皺,他說:「我很孤寒。」孤寒是什麼意思?很小氣。他沒有做這個事情。我說:「這個一定要做,一定要做!」

44 廣結善緣,我們的法緣結到全世界。有很多地方我們長年結緣,雖然我自己還沒去過,還沒到過那個地方。所以法緣殊勝是懂得結緣。

45 結緣不但是修來生福,現前就得福報。受用,不要去想這些。不要去想錢財,錢財是假的,不是真的;結法緣是真的。

46 所以說人與人的關係,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我們在一生當中把這三個關係處好,就無往而不利,無論走到哪個地方都會有人照顧你。

47 我們常常照顧別人,自然就有人照顧你,不要操一點心,你說這個多自在!

48 積德修善,廣結善緣,我們在這一生當中會生活得快樂,會得到真正的幸福自在。一定要廣結善緣,廣結法緣,這個很重要很重要!

南無阿彌陀佛

 

起心動念 (二)

 

1 《地藏經》上講得很好,「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2 這個世間的眾生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在造作罪業,所以他的果報在六道。

3 胡思亂想,是造輪迴業;六道輪迴,是起惑造業而來的。

4 你想善,生三善道,你想惡,墮三惡道,總出不了六道輪迴。

5 我們的惡念多、善念少,所以斷定我們在三惡道的時間長,在三善道的時間短。

6 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惡。不能超越輪迴就是罪,故起心動念都是罪。

7 佛法裡常講「開口便錯,動念即乖」,一動念就壞了;動念是迷,動念是無明,動念是不覺。

8 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真心。心裡面才有一樣東西,那是妄心,妄心是迷而不覺。

9 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六塵境界,無論起的是善念或是惡念,一起念就是無明、就是迷;因為自性清淨心中,本來無一物,沒有念頭。

10 古人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是什麼?無明煩惱。

11 起心動念叫妄想,叫無明,出不了十法界。

12 《金剛經》上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如如不動,是定慧圓滿。

13 學佛的人,他真正能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外面境界相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這就叫金剛般若。

14 真心裡,沒有起心動念。現前不起心動念,就事事無礙。

15 念頭一起,立刻提起正念;我們修淨土宗的,這一念阿彌陀佛就是正念。

16 唸唸不離開阿彌陀佛,唸唸依靠阿彌陀佛,一心想見阿彌陀佛,想生極樂世界,這就是正念。

17 佛的名號就是修行,提醒你自己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順境逆境都要覺而不迷。

18 一切時、一切處,心裡一起念頭就是阿彌陀佛,念佛功夫就會得力。

19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心動念,阿彌陀佛!把那個妄念馬上壓下去,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

20 諸佛如來勸我們想佛、憶佛、念佛,把其他的思想全部放下。

21 一切法從心想生;常常想佛,就成佛。

22 佛教我們用心如鏡:外面的境界明明瞭了,內心不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

23 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是佛的境界。

24 起心動念,為社會、為眾生,就能入佛境界。

25 心中一念不生,就是知足。知足修圓滿,就圓成佛道。

26 唸唸為別人想,唸唸幫助別人,唸唸利益眾生,這是佛菩薩的存心,這是覺悟人的心性。

27 不讓心中有貪嗔癡慢,不讓心中有七情五欲。面對一切境界,不生七情五欲,就生智慧。

28 真正健康之道是:身心清淨、心中沒有貪嗔癡慢。

29 貪是煩惱第一個根本,不貪就不愚癡,不貪就沒有嗔恚心。貪不到才生嗔恚心,貪到他就不生嗔恚心。

30 佛在經上常講「火燒功德林」,這是大家都要記住的,你一發脾氣,你修積的功德就燒掉了。

31 發脾氣,是造地獄的因。嗔恚心可怕!嗔恚一起來之後,誰受害?自己受害。別人有沒有受害?別人決定不受害。你要覺悟,你發脾氣受害的是自己,與別人不相干!

32 要想身體健康,一定要常生歡喜心,並且常「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33 一切法從心想生:悲觀厭世的人,看到什麼都討厭;達觀積極的人,看到的事沒有一樣不喜歡。

34 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心好,一切都好。

35 吉凶禍福,皆在我們一念之間。自己一念正,就能化凶為吉,轉禍為福。

36 今天社會上,大家起心動念,總是想盡方法欺騙別人,所作所為都是虧心事,違背了道德,違背了自然的法則。

37 我們騙得了眾生,騙不了佛菩薩;我們起心動念,連天地鬼神都知道,何況是佛菩薩!

38 我們起心動念,天地鬼神、諸佛菩薩都知道,所以我們的心行一定要正。

39 我們一個善念、妄念,統統周遍法界;若不周遍法界,佛菩薩如何會知道?

40 我們的心性不可思議,盡虛空遍法界,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從心性變現出來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妄想分別執著程度不同變現出來的境界。

41 六根在六塵境界裡,不起心不動念,叫佛。還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叫菩薩。還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沒有執著,叫阿羅漢。
42 俗話常說:相隨心轉。念佛人哪有不得相好如佛的?你要相好就念佛。常常念佛,相貌就變成佛相。

43 常常念菩薩,就變成菩薩相。

44 常常念天,就變天人相。

45 常常念貪,貪心重的,就是餓鬼相。

46 愚癡、是非、善惡都搞不清楚,都顛倒的,是畜生相。

47 嗔恚,常常發脾氣的,是地獄相。

48 佛在經上說: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所以起心動念的造作,我們要特別地留意,要真正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南無阿彌陀佛

 

起心動念

 

1 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是講真心,真心就是一心,一心裡面是什麼都沒有。

2 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念。沒有念的念叫正念,有念的念叫妄念,或者叫妄想。千經萬論就說這個道理,八萬四千法門就是要達到恢復自己的清淨心,佛法就如此而已。

3 再跟諸位說,我們一切的災難都是妄想生出來的;如果心地清淨,什麼災難都沒有了。

4 清淨心是最吉祥之心,清淨心裡面能生智慧,清淨心能生萬法。所以佛教我們恢復清淨心,清淨心就是佛法,清淨心就是無上菩提,這就是佛法常講的玄理。

5 學佛一定要善巧,不懂善巧,你每天讀經,每天聽經,不能開智慧;不但不能開智慧,反而天天增長你的所知障,這麻煩大了。

6 會聽的人要怎麼聽?聽而無聽,無聽而聽,你就會開智慧了,那就是《金剛經》上佛教給我們的秘訣「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7 不取相,不是不要相,譬如我們今天對著經本,這是相,我在這裡說,你們在那裡聽,是相,這個相接觸,接觸怎麼樣?不執著。

8 我看經,不著文字相,我聽講,不著言說相,心裡面不打妄想,什麼念頭都沒有。你聽經,「這段講得不錯,那個講得很好」,那就糟糕,你著了相。

9 你要是著了相,你永遠開不了悟,你是凡夫,你不會聽。真正會聽的人,高明!馬鳴菩薩的《大乘起信論》,教我們三個原則:不著言說相、不著文字相、不著心緣相。

10 我們無論是讀經、聽經,第一要「離言說相」,不能執著言語;第二要「離名字相」,不要執著這些名詞術語;第三要「離心緣相」,心裡面不要想這些道理。

11 這裡頭沒有道理,你才能夠體會,你只要起心動念就錯了,你一起心動念統統叫妄想。

12 不起念頭,就是《金剛經》上「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叫真正修行,這叫真正用功。

13 一般人聽經不能開悟就是著了相,著了什麼?著了言說相、著了名字相、著了心緣相。

14 你要是把這個方法學會了,不但在講堂聽經如此,你待人接物、一切工作都如此,事情做得圓圓滿滿,心裡面清清淨淨,這是菩薩事業。

15 不是叫你什麼事都不做了,樣樣都做,樣樣清淨,樣樣不執著。所以,佛法不離世間法。世間法就是佛法,佛法跟世間法當中沒有界限的。

16 迷了,一切法就叫世間法,為什麼?墮在世間了。這個世間就是十法界,有過去、現在、未來,這是「世」,有一切界限,這是「界」。為什麼?起心動念,一切法就是世間法。

17 如果真的能做到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一切法統統叫出世間法,沒有一法是世間法。由此可知,世出世間也就是在我們一念迷悟而已。

18 迷了,出世間就變成世間;悟了,世間就變成出世間。再跟諸位說,悟了,出世間也沒有了;世間法沒有了,哪裡還有出世間?

19 世間、出世間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諸位好好去想這些道理,然後唸經才有趣味,念了會開悟。

20 你念得懂的,很好!念得不懂的,也好。不懂,那是因為你有障礙;不要去想懂,因為你一想又落在妄念上,這打妄想了。

21 如果你障礙沒有了,一念自然明白,不要去想就明白,這叫悟。所以悟,天天都有悟處,你沒想,這個事情明白了,這就是悟處。

22 怎樣才會開悟呢?心愈清淨愈會開悟,愈清淨悟的範圍愈廣大。凡是不能開悟,都是妄念太多,煩惱太重了。

23 煩惱跟妄想都是假的,真心裡頭沒有這個東西。真心是不生不滅,真心是本來清淨,與妄想煩惱決定不相干。這就證明真心裡面沒有煩惱、沒有妄念。

24 妄念與煩惱是從無明生起的,無明就是迷惑,從迷惑裡面變現出來的。迷,本身就不是真的,就是虛妄的。

25 曾國藩在《求闕齋筆記》裡面,給「誠」下了定義,「一念不生謂之誠」。我們一天到晚打妄想,一天到晚起心動念,哪有誠心!

26 誠心是真心,真心裡頭當然沒有妄念;有了妄念,這個心就不誠。有了妄念,誠心就變成妄心;誠心裡面不生妄念,妄心裡面當然起妄念。

27 我們起心動念一切造作,這是眾苦之因。所造的是具縛,所造的是分別業,迷了才幹這些事情,才有六道輪迴生死不斷。

28 權教二乘、外道、凡夫統統用阿賴耶裡面的「不覺義」,所以才迷惑顛倒。正如同《地藏經》所說的「起心動念無不是業」,因為他起心動念是依那個不覺的心。

29 我們一天到晚起念頭,念頭沒離開,換句話說,有念頭就是不覺。不覺而有起念,覺了就沒有念了。

30 你的念愈多就是迷得愈深,幾時沒有念頭就覺了。這就是覺迷的現象,我們一定要認識。

31 覺的相是心裡面沒有念頭,迷的相就是有念;不覺就有念,覺就沒有念。

32 學佛的大眾,每一位都是善根深厚,過去生中都親近過無量無邊諸佛如來。親近那麼多諸佛如來,現在還當凡夫,還是一塌糊塗!

33 大眾不能成就的原因在哪裡?就是他不懂得消歸自性,完全記言語、記文字,著了言說相、名字相,起心動念著了心緣相,沒有離念,所以不能成就。

34 今天把這個毛病真正明白了,痛改前非,這就叫改邪歸正。邪是什麼?有念!不覺而有其念,這是一切邪知見的大根大本。我們修行從根本修,治病從根本治,從這個地方下手。

35 成就與否、時間長短,完全操在自己,不在別人,與人、與境都沒關係,全在自己!佛法裡面稱為「無依道人」,真是名實相副,就看自己能不能把分別、執著、妄念捨掉。

36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心動念,阿彌陀佛!把那個妄念馬上壓下去,這是無量無邊的功德。所以念佛的名號就是修行,提醒你自己時時刻刻、在在處處、順境逆境都要覺而不迷。

37 當我們六根接觸六境的時候,眼見色,耳聞聲,心裡面才動一個念頭,這一動念就迷了。如果你有警覺心,才起念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你這個迷就打破了,與覺性就相應。

38 「南無阿彌陀佛」是梵語,它的意思是「皈依無量覺」。皈是回來,從迷那裡回來,回來要依靠什麼?依靠無量覺,我樣樣都要覺,樣樣都不迷。

39 在一切境界裡面,樣樣都如如不動、清清楚楚,不分別、不執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覺性,這裡面具足圓滿的智慧,具足圓滿的德能。

40 念佛人要是不懂這個道理,把這句佛號當作唱歌來唱,那就是古人所說「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與你圓常大覺本體不相關。殊不知這一句名號,聲聲把自己圓常大覺喚醒,恢復過來。

41 這個佛號與自性相應,佛號就是自性。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句佛號是無量覺。

42 覺心是如如不動的,覺相是清淨無染的;起心動念,著相著迷了,那都不是真心,那是迷心、是妄心。

43 真心裡面,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那是真心。心裡面才有一樣東西,都是妄心。

44 如何在二六時中常常保持著一念,這個很要緊。在境界裡面起心動念就是迷惑,一定要保持清醒,如如不動。

45 在日常生活當中,要能夠在起心動念之處,提起佛號,把念頭化解掉,這叫功夫得力。

46 你能夠保持你的清淨心,二六時中身心清淨,智慧增長。無論處什麼事情,你都比別人看得清楚,比別人高明,你念佛才會有受用。

47 起心動念是造業,心裡頭起一個善的念頭,你造了善業;起個惡念,你就造了惡業;惡業是障礙,善業也是障礙,障礙什麼?障礙我們的自性清淨心。

48 諸位要知道,業的種子在阿賴耶識裡面決定不會失掉,什麼時候因緣湊合,果報就現前,所以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一切的造作不得不小心!

南無阿彌陀佛

 

不憎惡人

 

1 六祖大師常教誡人,修行人一定要內省,要反省,所以他能成功。

2 他不見別人過,他只見自己過,他能夠成佛成祖。

3 佛菩薩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他教化眾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哪裡會有看不順眼的人?

4 我們覺得人家看我們不順眼,其實是自己心裡作祟,是自己造成的。

5 在我們中國,大舜為什麼能成為大聖人?他就是只見自己過,不見他人過。

6 舜是大孝,我們中國講到孝道,一定是講舜王。你們看看《史記》,有記載。

7 《歷史感應統記》第一篇就是舜王,他是真正孝順,「順」字他是真的做到了。

8 他的家庭,他那個處境非常之苦。他的生母死得很早,父親娶了個後母;後母虐待他,他那個爸爸又聽他後母的話,這個就很難受了。

9 後母又生了個兒子,當然愛護自己的兒子,把前面這個兒子當作奴才來用。她用種種方法虐待他;虐待還不夠,還要想方法把他害死。

10 舜很聰明,知道他們用什麼計。後母想把他推到井裡淹死,舜老早在井旁邊挖一個洞,挖到外面去,果然有一天把他推到井裡面,他從那洞裡跑出來。他預先都設計好,能夠把命保住。

11 父母兄弟這樣虐待他,他從來沒有說他們一句壞話,都說他們好,都說自己不對,自己為什麼不能夠討父母的歡心,處處回過頭來責備自己。到最後把他的父母感動了,一家被他感動。

12 他的父親,他的後母,他後母生的弟弟,一家人虐待他,處心積慮都想把他害死。那個環境,任何人都沒有辦法相處,舜他怎麼能處呢?

13 他常常想:他們三個人都很好,是我自己做得不好。

14 為什麼不能得到別人的歡心?為什麼不能得到別人的同情?他專想自己,把別人忘記了,他認為他的父親、後母、弟弟都是好人,總是自己不對。所以到最後,一家人都被他感化。

15 皇帝堯王聽到這樁事情,召見他。這樣的惡人他都能感化,他要是做皇帝豈不能感化一國嗎?雖然舜是一個在農田耕地的農夫,堯王把兩個女兒嫁給他,還把皇帝位置讓給他。

16 當時,堯王年紀老了,正想把他的王位傳下來,他要找一個好人,找一個真正賢能之人。到哪裡去找?到處去探訪。

17 古時候找賢人找什麼樣的人?找孝順的人,不要看他別的,他能夠孝順,這個人一定是好人。

18 中國從漢朝以後,實在講也是實行選舉,自古以來就重視選舉。但是這個選舉不是一般老百姓的選舉,是國王大臣到處去查訪選拔人才,叫「舉孝廉」。

19 舉就是選舉,把他舉出來;什麼樣的人?既孝順又廉潔的人。

20 廉潔之人絕對不貪污,他生活再苦,他也不願意問人家要一分錢,這樣的人替老百姓辦事情才公正嚴明。是選舉這樣的人。

21 地方官吏,從前的知縣知府,就像我們現在講的縣市長,他政績裡面第一條,就是為國家引薦人才,推舉人才。

22 選拔人才,國家有賞賜,「進賢受上賞」。國家最高的榮譽賞賜給誰?替國家推薦人才的人。

23 做縣市長的人,他常常到外面去訪問,哪一家小孩孝順,選拔出來,國家拿經費讓他唸書,培養他,如果他家境清寒,國家補助他。

24 古人常講:「忠臣出孝子之門。」人能夠孝養父母,他不會做壞事,做壞事怕對不起父母。

25 孝養父母,大舜做到了。大舜這種功夫,就是菩薩修行的功夫,六祖所說的「真正修道人,不見他人過」。

26 為什麼不見?他就是內省。這個內省不得了,成就自己的忍辱波羅蜜,成就自己的清淨心、慈悲心、平等心。

27 這是互為增上緣,舜要是家裡沒有這三個人,他不能成聖人。他為什麼能成聖人?就是這三個人幫他忙的。

28 提婆達多的故事,我提過很多次,相信同修們都知道!我們念《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提婆達多這個惡人,跟釋迦牟尼佛這個冤家對頭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

29 可是,釋迦牟尼佛對他非常感激,如果不是提婆達多,他不能成佛。

30 因為有這麼個冤家對頭,他就跟大舜一樣,時時能夠內省,成就自己的道心,成就自己的道業。

31 提婆達多墮地獄,他因為害佛,出佛身血,存心要把釋迦牟尼佛謀害,這個罪業墮地獄。

32 提婆達多幫助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這個也是無量的功德。

33 佛派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到地獄去探訪他,回來之後,釋迦牟尼佛問他:「他在地獄怎麼樣?」目犍連答道:「快樂得不得了,像在天宮一樣。」

34 他幫助釋迦牟尼佛成佛,雖然在阿鼻地獄,享受跟天宮一樣,福報太大了。

35 各有各的報,惡有惡報,福有福報。阿鼻地獄裡還有福報,這個不可思議!

36 諸位如果真正能夠明達這些事理,你在順逆境界裡面自然就心平氣和,你的功夫才能上軌道,你才能得利益。

南無阿彌陀佛

 

惡人

 

1 我們這個世界是善惡業這個因緣成就的,所以這世間是惡人多、善人少,一般人心裡的念頭是惡念多、善念少。

2 善惡的標準,凡是起心動念,第一個念頭都想到自己,自己的利害,在佛法裡面這叫做惡念。我們一切的造作,第一個想到本身、自己的利益,這就是惡業,這就是造作惡業。

3 你想真正消業障,要用真心待人接物。別人用假心對我,我還用真心待人。一定要覺悟,決定不能跟一般人一樣的見解,如果你用假心待人,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4 那麼再問,這些人他以噁心待我、以惡意待我、以一切惡行加諸於我,我怎麼辦?給諸位說,正因為一切眾生有噁心、惡意、惡行加諸於你,你以真誠心對待他,你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統統消除了。

5 如果沒有這些惡人、惡事,你的業障怎能消除?你的真心從哪裡顯示得出來?修行無過於歷事練心,在境界、事相裡面練你的清淨心,練什麼?練我以真心待人,就練這個,這叫真修行,這叫真念佛。

6 我們要拿敬佛的心去敬一切人、敬一切事、敬一切物,這是佛教給我們的。我們對佛恭敬,對人不恭敬,那就錯了。我們對人不敬就是對佛不敬,我們對佛的禮敬裡面就有欠缺,就不圓滿了。

7 對善人要敬,對惡人還要敬,為什麼?善人、惡人都是人,善人、惡人都有佛性,善人、惡人將來都要成佛。

8 真心待人處世就是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南無阿彌陀佛是無量覺,樣樣都要覺、事事都要覺、時時要覺、處處要覺,覺而不迷,這就叫阿彌陀佛。

9 阿彌陀佛不是一句口號,要把這個口號變作事實、變作我們的心理、變作我們的行為,這個佛號才是性修不二、才是理事圓融,名是事,境界是理,這叫真念佛人。

10 諸位如果真正能夠明達這些事理,你在順逆境界裡面自然就心平氣和,你的功夫才能上軌道,你才能得利益。

11 所有一切眾生、一切人物沒有一個不是佛,沒有一個不是善知識。《華嚴經》上善財童子就是這樣教給我們的,五十三位善知識是什麼人?就是我們現實社會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

12 五十三參裡頭也有壞人,裡頭有學佛的,也有學外道的,確實代表了我們現實的社會。善財眼睛裡面那些人統統是善知識,統統是佛菩薩。

13 我看到你善的地方,我要跟你學,引發自己的善行;看到你惡的地方,我明瞭,反省反省我有沒有這個惡,所以善人惡人都是自己的老師。

14 沒有善人,不能啟發自己的善心,沒有惡人,自己有過失不能改過。所以善人、惡人,好事、壞事統統是成就自己無上菩提的。

15 真正修行要歷事練心。五十三參就是歷事練心!哪是菩薩?你要是會用心,沒有一位不是菩薩,善人是菩薩,惡人也是菩薩,個個都是菩薩,都是我的大善知識,成就我自己的清淨心,成就我自己一心不亂。

16 別人以惡意對待我,我想他是我的善知識,替我消業障;別人善意對待我,他也是我的善知識,他要我學謙和,學恭敬!所以一切善人、惡人,順境、逆境,好事、壞事統統是自己的善知識。

17 在這個境緣裡面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大慈悲心,這才叫上善,你才有資格到西方極樂世界。否則的話,你這一生佛念得再好,心行不善,只是西方極樂種了善根,這一生去不成。

18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一定要學,學什麼?見怪不怪,我們的心就清淨了。不要被環境所動搖,不要被環境所染污,在環境裡面修清淨心、修平等心,這就對了。

19 看到善人好事也好,惡人壞事也好,都把它看平等了,這叫真正修行。

20 佛是應眾生而有,我們修行也是應眾生而修,沒有眾生,我們到哪裡去修?沒地方修。

21 有情的眾生分為兩大類:善人、惡人。一切境界也分兩大類:順境、逆境,就是好環境與壞環境。在這兩類裡面修什麼?修自己的清淨心、修自己的平等心、修自己的慈悲心,這就叫菩提心。

22 菩提心不能離開眾生、不能離開社會,離開眾生與社會,菩提心到哪裡去生?生不起來。

23 我們對待人,一定要啟發他的覺性,要幫助他生起善心,先從這裡下手。其實我們中國古人教學也是如此,隱惡揚善。

24 譬如見到惡人,這個人雖然作惡多端,但是他也有善的一面,你跟他見面,你讚揚他那個善的,不要提那個惡的,這個人受到鼓勵,他會回頭,他會學好。

25 今天我們這個社會,實在講輿論要負很大的責任,為什麼?好人好事他不說,惡人惡事加鹽添醋,使那些惡人看到,「我做好人有什麼用,誰知道?我做惡,哪個都知道我。」換句話說,鼓勵人向惡,這是輿論上一定要負責任的。

26 如果我們讚美善的一方面,惡的一方面根本不提它,縱然做惡的人,他會生慚愧心,「我做那麼多惡事,人家都不提,人家原諒我」,他心裡難過;「做一點小小的好事,人家讚歎我、鼓勵我,對我這麼好」,他會回頭的。

27 佛門很重視這種教學,首先就是要幫助他生善,鼓勵他向善。我們應當讚歎人家善行,不說人家的惡行。

28 如果整個社會,大家都宣揚好的這一面,隱藏黑暗的那一面,這個社會是祥和的。古人所講的「隱惡揚善」,非常有道理,自自然然行善的人就多,作惡的人就少了。

29 而我們今天這個現象是什麼?真是佛在經上所說的,末世眾生,「世多顛倒,賤善尊惡」。

30 你看看經上講的,跟現前社會不是一模一樣嗎?善人善事沒看在眼裡,惡人惡事大大地宣揚,那個報紙不惜篇幅,登上大篇又大篇。

31 你行的善事登一點點,甚至於不願意登;惡人那個名字頭號字登出來,鼓勵社會造惡?這是顛倒,不鼓勵人作善!

32 佛菩薩仁人君子,見到惡人,他起什麼念?如何感化他,使他變成一個好人;決不是見了這個惡人不理他,把他趕走,或者把他殺掉,這不是辦法。 

33 佛法講三世因果報應,你今生殺他,他來生殺你,冤仇愈結愈深,生生世世永遠沒完沒了。所以一定要用感化,決定不能用暴力。

34 我們對人要真正的愛心,真正的仁慈。不但對你喜歡的人仁慈,就是對惡人,對冤家、仇敵,都要用仁慈的心。

35 凡是善根成熟的眾生,我們一定要幫助他往生,幫助加強他的信念,激發他發真正的大願,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方法、境界,詳細地介紹給他,使他信心堅定,發願往生。

36 諸位要記住,「五逆十惡」裡頭都有善根成熟的,千萬不要認為這個人造的罪業大太,他還能學佛?

37 阿闍世王所造的罪業是五逆之罪,殺父親、害母親、破和合僧,他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這時候他恐怖了,生大懺悔之心,念佛求生淨土,他居然是上品中生,這個不可思議!

38 我們念《法華經》提婆達多品,提婆達多是惡人,不是好人!經上講,提婆達多跟釋迦牟尼佛這個冤家對頭不是一生的,生生世世!可是釋迦牟尼佛對他非常感激,如果不是提婆達多,他不能成佛。

39 因為有這麼個冤家對頭,釋迦牟尼佛時時能夠內省,成就自己的道心,成就自己的道業。所以提婆達多幫助釋迦牟尼佛提前成佛,這個也是無量的功德。

40 提婆達多墮地獄,他因為害佛,出佛身血,存心要把釋迦牟尼佛謀害,這個罪業墮地獄。佛派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到地獄去探訪他,回來之後,釋迦牟尼佛問他:"他在地獄怎麼樣?"目犍連答道:"快樂得不得了,像在天宮一樣。"

41 他幫助釋迦牟尼佛成佛,雖然在阿鼻地獄,他那個地獄特別,享受跟天宮一樣,福報太大了。各有各的報,惡有惡報,福有福報。阿鼻地獄裡還有福報,這個不可思議!

42 像《往生傳》裡面講的張善和,這個人一生殺牛,殺業非常重。他造的是十惡業,臨命終時,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念佛求生淨土,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他,這就是善根成熟;雖然是惡人,比一個普通的善人,他這個力量還要強大。
43 瑩珂法師三天往生,那是個不守清規、破戒的出家人,也是罪業很重的,他之所以能得救就是他信願真切,他信得真,他願切,所以念了三天就把阿彌陀佛念來,六天就往生,因此我們決定不可以輕視惡人。

44 惡人回頭,他的心力勇猛,我們學都學不到。所以佛在《八大人覺經》裡面就告誡我們,教我們「不憎惡人」,不要輕慢惡人,人會回頭的,他一回頭,成佛了,將來是我們的老師,怎麼可以輕慢?

45 佛法裡面善根的標準一定要知道,與我們世間一般的標準大大地不相同。善根是聽了就相信,真信,真正肯發願,真正肯執持名號,肯念佛,這樣的人就是「善根成熟」,所謂「成熟」就是他這一生決定成就。

46 《觀經》講下品下生的,那是講五逆之人,是講造惡的人持名念佛。我們雖然造惡,還沒到五逆十惡的程度,自己真正下定決心持名念佛,我相信決定不在下三品,這是我們有把握能做得到的。

47 佛在經上講,末法時期,末法時期人「尊惡賤善」,對善人、善事瞧不起,對惡人、惡事很尊重。末法時期,今天就是這個現象。

48 我們一心一意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是至善。世間人瞧不起沒有關係,佛菩薩、阿彌陀佛瞧得起你!世間人瞧得起的常住世間,世間人瞧不起的常住佛國,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

南無阿彌陀佛

 

包容

 

1 入佛門學什麼?學「笑面迎人」。你一入佛門,頭一個看到是彌勒菩薩,笑嘻嘻的,這就是教給你要笑面迎人。

2 經上說: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

3 彌勒菩薩肚皮很大,表示什麼都能包容,不計較、不分別、不執著,能生歡喜心。

4 彌勒菩薩特別塑造布袋和尚的像,大肚皮代表有容量,能包容,對待任何一個人都歡歡喜喜,一切是非善惡統統能包容。

5 我們要把這個帶到我們的家庭,帶到我們的生活上。要學彌勒菩薩把肚量放大,一切能夠包容,這是大慈平等,慈悲一切。

6 我們肚量要大,要能夠包容,對待任何人要笑臉迎人,彌勒菩薩教給我們這些。

7 彌勒菩薩代表 「生平等心,成喜悅相」。

8 學佛的條件是什麼?量要大。斤斤計較,心量很小的人,沒有資格學佛;學佛的人一定度量很大,什麼都可以包容。

9 見到冤家對頭,這個人天天想害你,你對他還是笑臉相迎,這種人才有資格進佛門。

10 「生平等心、成喜悅相」,心要平等,量要廣大,要能包容,要笑臉迎人,歡歡喜喜的,這才能進入佛門接受佛教育。

11 你看彌勒菩薩那個樣子就表現出來了,對什麼人都歡歡喜喜,什麼樣人物他都能包容。

12 我們供彌勒菩薩像,不是裝飾品,不是把它當作神明來膜拜,它不會保佑你的,看到它就要學「我要能容忍,我要能叫一切眾生生歡喜心」。

13 佛門廣大,什麼條件能入得進來?第一個要生平等心。

14 平等心,就是能夠包容一切,對待任何人歡歡喜喜。

15 學佛第一要緊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開,要能夠忍辱,要能夠包容,要能夠饒恕別人,不跟人計較。

16 要知道,我們的心,我們的本心,我們的真心,經上講得很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看原來的心量多大!

17 整個虛空法界在我們心裡面包容著,現在我們的心量變得很小,一個人都容納不下,你說可不可憐!

18 我們的本性,我們的真心,是包容虛空法界的。現在問題出在迷惑,我們迷失了真心,迷失了本性,把自己的心量變得很小很小,甚至於連自己都容納不下,這個可悲!

19 學佛從哪學起?要從把心量拓開學起,學著能容忍,能夠包容萬物,要把心量拓開。

20 心量要拓開,要能夠包容;不要去跟一切人、一切事斤斤計較,沒有這個必要!

21 拓大心量是修學功德。

22 起心動念替一切眾生著想,不要想自己,想自己你的心地是污染的,想別人心地是清淨的。

23 最好能把自己忘掉,唸唸為一切眾生,唸唸為佛法久住世間,這個念頭就是無量功德。

24 拓開心量,首先要從容忍做起,要能包容,尤其是包容常常找我們麻煩的人,包容嫉妒傷害我們的人,首先要把妖魔鬼怪包容,這才叫真功夫。

25 我們包容他,我們教化他、感化他,幫助他破迷開悟,幫助他們回頭是岸,這個心才是真心、才是佛菩薩的心。

26 佛是度一切眾生,所以我們要有大心量,要能夠包容,決定不能有差等。

27 我們一定要學佛。佛是怎麼教導我們?佛是怎樣處事待人接物?完全是以平等心,完全是以慈悲心,決定沒有差等。

28 對於一切人,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夠包容,要能夠「和顏愛語」,這非常非常重要。

29 歡喜心是什麼都包容。

30 我們要拓開心量,要包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

31 化解內心對人事物的對立與衝突,我們的身心就會協調、安康。

32 古人常講:「學問深時意氣平。」愈是有學問的人,愈有涵養;愈是有道德的人,愈能夠包容。

33 我們要學習別人的優點,包容別人的缺點。

34 人不是聖賢,免不了有過失。

35 對於人的過失要能夠包容,不要憎恨,不要嫉妒,這非常非常重要!

36 人與人過去生中是有怨來的,「包容」可以把「怨恨」化解掉。

37 你包容別人,別人包容你;你幫助別人,別人幫助你。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

38 我們要學會「以責備別人的心責備自己,以包容自己的心包容別人」。

39 現代人的心量很小,不能容忍,不能包容,不能相容!

40 心量小的人很可憐,小小的事情斤斤計較,堅固執著,生活得很苦。他為什麼這麼苦?心量太小,太窄小了,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真的可憐憫!

41 社會為什麼這麼動亂?就是大家的心量都很小,彼此之間不相容;不相容才有爭執、才有鬥爭。

42 每個人心量都很大、都能包容,這個社會就祥和,就和諧,不會有爭執了。

43 如果每一個人都執著自己的成見,不能夠包容,不能合作,那社會就亂了。

44 佛教是包容的,可以與任何宗派共存共榮,和睦相處,這是佛教的美德。
45 現代人迫切的需要,就是如何能夠將各種不同的族類、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生活習慣、不同的宗教思想圓融整合。

46 經上說:「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法身」。我們能夠有這個認知,對於不同的宗派、不同的學說、不同的族群,就全部都能包容了!

47 我們共同在地球上生活,只要大家能消除歧視、消除誤會,互相尊重、互助合作、互相包容,就能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48 只要我們每個人把分內的事做好,與人和睦相處,互相包容合作,天下就太平了!

南無阿彌陀佛

 

內心裡面沒有怨恨

 

1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父母跟兒女的緣有四種:報恩、報怨、討債、還債。來報恩的,是父母過去對這個兒女有恩。凡是來報恩的,一定是孝子賢孫,家庭和睦。

2 來報怨的,是過去生中的冤家對頭,他投胎到你家來。他來幹什麼?來報仇的。他長大之後是敗家子,一定要把你的家搞得家破人亡。

3 他是來報仇的,來報怨的,這個事麻煩了!《弟子規》裡面教導我們,報怨要短,報恩要長。怨最好把它忘掉,不要放在心上。

4 所以,來報怨的兒女,從小就要很有耐心地教他。如果能夠從小就給他灌輸聖賢的教育、倫理道德的教育、因果的教育,就能夠化解他對父母的怨恨。

5 這個兒女前世是我的冤家、是我的對頭,這一生到我家來了,種種思想行為叛逆,我怎樣化敵為友、化怨為親,這是佛法,這是佛陀的教育。

6 佛法不講因生,講緣生。因是已經種下去了,不能改變,緣可以改變。佛法重視緣,緣裡面重視教,你要懂得怎樣去教他。這是佛陀的恩惠,佛陀的慈悲,我們從這裡頭去學,學了就有用處。

7 他是來報怨的,怨要化解,這個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方法沒有一定,只要你運用得非常恰當,就能把怨化解。但是化解冤結裡面最重要的一個總綱領、總原則,就是忍辱。

8 古人常常教導我們逆來順受,我們自己要永遠保持仁慈的心,寬恕的心,報恩的心。人家是來報怨的,哪有什麼恩?冤結化解就是恩。內心裡面沒有怨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這個帳,到這個地方就了了。

南無阿彌陀佛

 

投胎

 

1 佛經裡面常講「生死疲勞」,沒休息的,非常苦。

2 《地藏經》說,人死了不到四十九天又投胎,投胎之後又是生老病死,死了再生老病死,永遠在那兒輪迴,沒休息。

3 只要不出輪迴,諸位總要記住,生死輪迴是每況愈下,一世不如一世,一世比一世苦。怎麼曉得?我們也不要想過去世,也不必考慮未來世,就想想這一生,你就會明白這個事實真相。

4 我們這一生當中起心動念待人接物是善多還是惡多?如果一生當中起的惡念多,看人不順眼的多,順眼的少,善念少,來生的果報當然是惡多於善、苦多於樂,一定的!

5 現在造什麼樣的因,來生得什麼樣的果報。我們從無量劫以來一直到今天,一世不如一世,它累積!

6 我們覺得這一生苦,要是不出輪迴,來生比這一生還苦,只有一直苦下去,絕對不會苦到最後得樂,沒這個事情,樂極會生悲,悲極不會生樂,要曉得這個道理。所以不出輪迴,真正不得了!

7 曉得這個世界的恐怖,這個世界恐怖不是現前這個環境恐怖,是生死的恐怖,是在這個世間輪迴一世比一世恐怖。

8 佛經上說得好,「愛不重不生娑婆」,你怎麼會到這個世間來投胎?你有愛慾。六道輪迴是什麼力量在那裡推動它?就是愛慾在推動。

9 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就是愛慾不斷的緣故。只要有愛慾就有六道生死輪迴。人要是將「愛慾」斷了,他就不會到六道裡面來投胎了,所以諸位要記住,愛慾是六道生死輪迴的第一個因素。

10 我們在念佛當中一再告訴諸位,我們今天是以往生西方淨土為第一樁大事情,這個世界太苦了,這個世界不值得留戀!

11 或者你說:我家裡還有父母,還有兒女,不能不牽掛。你真能牽掛得了?你真能照顧得了?照顧不了!這是要覺悟的。

12 自己都不能超越輪迴,怎麼能照顧別人,有什麼能力去照顧別人?真是迷惑顛倒!這不是叫你父母眷屬都不要了,也不是。

13 淨土法門第一個條件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可見得它是建立在倫理的基礎上。現在聚會在一起盡心盡力地照顧,可是我們自己的心一定要安住在西方。

14 怎樣才能照顧到你家親眷屬?跟諸位說,最究竟最圓滿的照顧,就是勸他念佛,他這一句佛號念成功了,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才得到究竟,才得到圓滿。

15 我們世間人最重的是親恩,親恩難報!唸唸想報恩,把念佛給耽誤了,結果自己還要輪轉六道,怎能報答你父母?你要暫時把感情放在一邊,曉得唯有求生淨土才能報親恩。

16 你果然往生西方世界,不但這一生的父母,生生世世的父母、家親眷屬,他在哪一道什麼樣子,你看得清清楚楚,你有辦法去度他。為什麼?佛門常說「佛度有緣人」,那些人與你有緣!

17 有緣,他就肯聽你的話;沒有緣,你講話他不肯聽,他不相信,這就是沒有緣。你說話,他就相信,他就喜歡聽,他就依教奉行,這就緣深,緣深就好度。

18 佛度有緣人就是這麼一回事情。他過去生中跟你做眷屬,跟你做父母,跟你做兒女,有這樣一種親密的關係,這一碰到就很容易接引他。所以為了度家親眷屬,也得要往生西方世界。

19 你成了佛,家親眷屬才真正能愛護得到。你要不成佛,沒有用處!成了佛之後,你的家親眷屬不管在哪一道,你都認識,你都能把他找到,你都能幫得上忙。

20 你要不成佛,你自己是一塌糊塗,家親眷屬投胎到你家裡來了,你也不認得,這是真的。

21 有的自己最親愛的父母、兒女死了之後,到自己家裡投胎,投胎做隻狗、做隻雞,你也不知道,照樣把它殺了吃了,這個我們在佛經上都看到!

22 不出輪迴就是大麻煩,不出輪迴必墮惡道,你來生不墮惡道,後生會墮惡道,你不能保證你生生世世覺而不迷。

23 一投胎有隔陰之迷,前一生所覺悟的統統都忘掉,菩薩還有退轉,所以不出三界不是真正覺悟。真正覺悟,一定要在這一生當中超越生死輪迴,這才是真正覺悟。

24 你在六道輪迴,你這一轉世,你的功夫沒有不退轉的,菩薩都有隔陰之迷,何況你才有那麼一點點雞毛蒜皮的功夫,算什麼!一投胎,前生的事統統忘得乾乾淨淨,能不能繼續再努力?那要看你的緣分,不一定能。

25 要曉得,娑婆世界是一個險道,在這裡面你真正遇到善友、善知識,你自己能覺悟,這個地方用功修行速度很快,成就也高。你要是遇不到,不能依教奉行,還是成天打妄想,愈迷愈深,愈墮愈苦!這是一定要覺悟。

26 我們同修當中,念佛人常常還念鈔票、念股票,念這個東西怎麼能往生?你念佛念得再好,這個東西沒有放下,不能往生,要徹底放下。

27 你說放下,放下我這個日子怎麼過法?你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還要問日子怎麼過?想到我這個日子還要過下去,換句話說,你根本沒有意思求往生!

28 真有意思求往生,明天不要管它,明天往生!這樣功夫才能成片,你念佛才能真正得受用,你心地才會清淨、才會消業障,增長智慧、開智慧,這是很要緊很要緊。

29 我們今天煩惱不斷,依舊增長是非人我、貢高我慢、貪瞋癡,還搞這一套,這就沒法子,這樣念佛只能種個善根而已,這一生不能成就。

30 西方世界最殊勝的地方就是,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壽命跟佛都相等、齊等;諸位想想看,哪一個不成佛呢?

31 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對於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的壽命而言,三大阿僧祇劫實在太短。所以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不要等來世。成佛之後,那個壽命就是真正的無量。這是他不退的一個因素。 

32 我們也是無量劫以前就發心修行,修無量劫,在這當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現在還是這個樣子,原因在哪裡?就是因為壽命短。

33 我們死了之後,隔陰之迷,再投胎就退轉了,又要從頭學起,學沒多少又要死,生生死死,使我們這個修行永遠不能成就,這是退轉的因素。

34 西方極樂世界壽命長,他不退轉,他可以一直修行到成佛,他壽命不僅三大阿僧祇劫,所以他決定成佛。

35 我們真正要想得到佛法真實的功德利益,真實功德利益就是當生成就,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如果這一生不成就,無論得到什麼樣的利益統統是枉然。

36 你得禪定也好,你得開悟也好,都沒有用處,一投胎又有隔陰之迷。所以真正的功德利益就是在西方淨土,真正能往生西方淨土才算是得到真實的功德利益,除此之外都不能稱之為真實的功德利益,這是我們特別要記住。

37 這個世間人有很多人感覺得人生太痛苦,活不下去就自殺了,自殺是我不要這個身了,以為這一死,什麼都了了!

38 自殺過了幾天又去投胎去了,不是解決問題。你再痛苦都不能自殺,自殺解決不了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把問題搞複雜了,將來果報更苦!

39 自殺,比你活著還要苦,還要可怕!為什麼?你壽命沒有到,你自己把它斷掉,凡是自殺的都要找替死鬼,不找替身,他沒有辦法去輪迴,沒有辦法去投胎,才知道那真正是苦。

40 自殺是沒完沒了,不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把問題愈搞愈糟,來生比這一生不曉得要苦多少倍,你要是明白這個事理真相,決定死不得,死了就不得了,麻煩就大了。

41 我們今天遇到這個法門,說真話就是要不死,你就成功了,一死就輪迴。怎樣叫不死?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你是在非常正常、非常清醒的狀態之下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你跟他去了,這不是死,活著去的!
42 諸位要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我們講臨命終,其實他並沒有命終,他看到佛來接引,跟著佛走了。

43 我們這個地方凡夫肉眼看到他死了,其實他並沒有死,而是跟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所以,凡是往生決定是活著往生,不是死了往生的。

44 死了,他要投胎,他要輪迴,那個事情就麻煩大了。所以我們看到很多往生的,預知時至,見到佛來迎接,有種種瑞相,這些瑞相都在他沒有斷氣之前所顯現的。

45 這是講「垂終」,垂終是還沒有終。還沒有終,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見佛來接引,見到自己蓮花化生,這個時候就已經到極樂世界,到了西方淨土。

46 到這個世界投胎,母親懷孕十個月,在胎胞裡面有如地獄,苦不堪言!西方極樂世界這個生處是蓮花、是七寶池,怎麼能比得上?

47 西方極樂世界是純菩薩法,你除非是不生到那個地方,那個地方下下品去生的也是菩薩,一到那裡去做菩薩,一生決定成佛。

48 西方極樂世界不可思議,我們有幸遇到這個法門,空過了,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兒子投胎去做狗

 

1 八年前,我在新加坡,到新加坡來參學的中國同修,他告訴我,天津有一個老太太,她的兒子死了兩年,老太太很想她的兒子,有一天她做夢,夢到她兒子。

2 她問她兒子:「你現在在哪裡?」兒子說:「我現在在一個廟裡面,那個廟的名字你還記得嗎?」她說:「你在廟裡做什麼?」他說:「我在廟裡看門。」老太太醒了,感覺到非常詫異,兒子怎麼會在寺廟裡頭?

3 過了不多久,有一些佛門同修結伴去朝山,就說到這個廟。這個老太太一聽,那一天她夢見兒子說的好像就是這個廟,於是她就問可不可以帶她去,這一批佛門弟子說:「行!我們一同去。」

4 到達那個地方之後,她就向寺廟的老和尚打聽。她說:「你們這個廟有沒有門房?」這老和尚說:「我們沒有門房。」她說:「看門的,誰在看門?」他說:「看門,有個小虎。」她聽到「小虎」的時候寒毛直豎!小虎就是她兒子的小名。

5 她說:「在哪裡?」老和尚說:「它是一條狗!」她的兒子投胎去做狗了!大概這隻狗長得很肥很壯,像小老虎一樣,所以人家給它起個名字叫小虎。她就跑到門口去找這條狗,這條狗一看到它母親來就流眼淚,人跟狗抱在一起!

6 以後這個事情,天津都傳遍了。天津人到這個廟來看它的時候,它就躲藏起來,不好意思見人;外面的人來,它就走出來,可見它有靈性!

7 有些懂得佛法的人,就勸老太太,不要為兒子投胎做狗的事感到難為情,而應當把這個事情多多地宣揚,因為這樁事情能度很多眾生。

8 失了人身,投胎做狗,墮在畜生道,這還是造業比較輕的;如果造的業重,決定是墮餓鬼道、墮地獄道!六道輪迴是真的,一點都不假,六道輪迴什麼人在那裡掌管?給諸位說,不是上帝,也不是閻羅王,也不是佛菩薩,什麼人來掌管?自己的業力。這個要知道!

南無阿彌陀佛

 

靈魂沒有死

 

1 現在有很多人相信,人死了有輪迴,人死不過是身體死了,靈魂沒有死,靈魂又去找一個身體去投胎。

2 我們身體就好像我們穿的衣服一樣,靈魂就像我們自己本人一樣,衣服舊了,脫了,再換一件。所以這個身有生死,身命有生死,靈魂沒有生死。

3 靈魂將來再換一個身,換什麼身?如果這一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他那個身愈換愈莊嚴,福報愈來愈大;他得人身,來生決定比這一生幸福。

4 更殊勝的他生天,他得天人身。天,在佛經裡面講得多,天有二十八層,一層比一層殊勝,福報一層比一層大。

5 如果他造作一切罪業,他換的身比這一生就差了,他變畜生、變餓鬼、墮地獄,愈換愈差。

6 懂得這一個事實真相,接受這個說法,自自然然他會斷惡修善,他對於這一生的際遇就不重視了,重視來生。

7 只有對於這些事實真相完全不瞭解的人,才執著這一生當中的享受。

8 為了滿足他物質上的生活,他不擇手段,他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這是沒有智慧。縱然眼前得到一點小利,後果不堪設想!

南無阿彌陀佛

 

真正學佛人,對死亡沒有恐懼

 

1 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上說:「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什麼是世間事?佛舉例很多,我們世間生活習慣、工作、交際應酬、婚喪嫁娶都是世間事。

2 世間事可以做,為什麼?《華嚴經》講「事事無礙」。障礙發生在哪裡?障礙發生在「世間意」。什麼是「世間意」?自私自利是世間意,是非人我、貪嗔癡慢是世間意。

3 說得清楚簡單一點,你對於世間事還很在意,這就叫「世間意」;如果對於世間事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這就是沒有「世間意」。沒有世間意而為世間事,那是佛菩薩,這是佛菩薩示現。

4 我們跟佛菩薩不一樣,就是世間事雖然相同,佛菩薩沒有世間意,我們有世間意。無論在生活、工作、交際應酬,我們都很在意。在意,就是六道凡夫;如果不在意,就超凡入聖。我們學佛,就要在這個地方學。

 

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

 

1 佛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上說:「可得為世間事,不可得為世間意。」什麼是世間事?佛舉例很多,我們世間生活習慣、工作、交際應酬、婚喪嫁娶都是世間事。

2 世間事可以做,為什麼?《華嚴經》講「事事無礙」。障礙發生在哪裡?障礙發生在「世間意」。什麼是「世間意」?自私自利是世間意,是非人我、貪嗔癡慢是世間意。

3 說得清楚簡單一點,你對於世間事還很在意,這就叫「世間意」;如果對於世間事都不在意、不放在心上,這就是沒有「世間意」。沒有世間意而為世間事,那是佛菩薩,這是佛菩薩示現。

4 我們跟佛菩薩不一樣,就是世間事雖然相同,佛菩薩沒有世間意,我們有世間意。無論在生活、工作、交際應酬,我們都很在意。在意,就是六道凡夫;如果不在意,就超凡入聖。我們學佛,就要在這個地方學。

 

結而不昏,那才叫高明

 

1 早年我在台北講經,有一位居士,過去是我的老聽眾,跟我很熟悉,以後他搬到台中去工作。

2 在台中,他大概認識了一個女孩子,很投緣,想結婚,他寫一封信給我,問我結婚好不好?我看了之後,在一張明信片後面寫了一個「婚」字,然後寄去台中給他。他接到之後,好像有點悟處,回我一封信,他不結婚了。

3 「婚」是什麼?見了女人,頭就昏了。中國的文字妙,妙絕了!我收到他的回信,歎了一口氣,沒話說!我為什麼歎了一口氣?他懂了沒有?沒懂!

4 結而不昏,那才叫高明!他看到「婚」這個字,害怕了,不敢結婚了,所以他只懂一半,沒完全懂,把意思錯會了。不是叫他不結婚,是叫他「結而不昏」。成家立業是件好事,但可不能昏!

 

化情執為智慧

 

1 凡夫的愛不離情執,所以他苦。諸佛菩薩的大愛,大慈大悲,這裡頭沒有情執,所以他沒有苦。這個道理我們要懂,我們要能夠轉過來,化情執為智慧。

2 佛菩薩的愛是真誠的、清淨的、平等的、智慧的。佛為了怕一般人對這個「愛」產生誤會,所以換個名詞叫「慈悲」。換句話說,「慈悲」是理性的愛,是永恆不變的愛。

3 我們凡夫的愛,這個愛裡面不平等,這個愛裡面沒有真誠。為什麼沒有真誠?那個愛會變,至於怎麼樣變,變到什麼程度,自己都不知道,所以凡夫的愛是決定靠不住的。

4 凡夫的愛不離情執,情執變化無常,所以跟凡夫往來,你要有高度的智慧,高度的覺悟。為什麼?凡夫用的是妄心,一會兒說我很喜歡你,我很愛你;再過一會兒說我討厭你,我恨你,所以不能認真,你要是認真,那你就苦了。

 

情慾

 

1 現在人多半感情衝動,換句話說,頭腦不夠冷靜,不開智慧。

2 智慧從哪裡開?從清淨心開。心清淨了,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3 我們今天煩惱很多,煩惱從哪來的?我們的心不清淨,所以才有煩惱。

4 心地清淨,頭腦冷靜,這是智慧。用最淺顯的話來說,不感情用事,冷靜客觀,這就是智慧。

5 有智慧的人,才能真正辨別正邪、是非、真妄;感情衝動的人,不辨是非,不曉得好歹,那就沒法子,佛也沒法子教他。

6 佛是順理智。理智是覺,感情是迷。感情用事的人,一切都順著情慾,這是迷惑顛倒造業的根源,那怎麼得了!

7 感情用事,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是智慧觀照,他不感情用事。

8 情慾,是無始劫以來的習氣,是六道生死輪迴的根本,所以佛菩薩教導我們,轉情識為智慧,轉情慾為智慧。

 

禽流感

 

1 現在,世界許多地區發生禽流感,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它?你要是真正通達佛法,慈悲。這個「慈悲」,能化解一切災難。

2 你要問我,這個禽流感怎麼發生的?我告訴你,也許你不相信,我說的是真話,怎麼發生的?貪嗔癡三毒是根本的業因。

3 世界各地發生禽流感,大量雞鴨被殺,一殺就是幾十萬隻,這個不得了,這個業太重了!這些雞鴨不幸得了感冒,人不幫助它治就把它殺掉,那人要得了感冒,是不是統統都把他殺掉?

4 所以,這不是解決的辦法,解決的辦法是要替它治療,但是現在人迷信西洋,不相信中國老法子。中國古老的法子妙不可言,發生瘟疫了,這雞瘟,雞的飼料裡頭加一點草藥,它吃了就好了。

5 它也是一條生命,你怎麼可以殺它?愈殺,病毒就愈多,為什麼?貪嗔癡裡頭,那個瞋恨的毒它發洩出來了。這個毒發出來之後,瘟疫就愈來愈嚴重,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人為的。人無知,人愚癡,人造業,那只好受這個果報。

6 這個病毒現在還沒有藥能夠治療,所以有同學問我,要怎樣預防?我們有預防的方法,你信不信?我常說,清淨心不受病毒感染,慈悲心能夠解毒。你要肯相信,從今天起,你就要認真努力修清淨心,修慈悲心。

7 我們提出的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你要能用這種心生活,處事待人接物,你跟這些患病的人在一起,你也不會被這些病毒感染。

8 為什麼你不會被感染?你心地清淨平等,你免疫的力量太強,又何況大慈大悲能化解病毒。瘟疫,自古以來常有,總是惡業招感,你明白了這個道理,你就沒事。

 

下一生要想再相聚

 

1 淨土法門修學的基本條件是三資糧:第一個要深信不疑;第二個要有懇切的大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三個是唸唸只想阿彌陀佛。

2 我們要想,只想阿彌陀佛;要念,只念阿彌陀佛,要把其他的統統放下,這樣才行。如果還想別的事情,煩惱沒伏住,這就叫打閒岔,縱然一天到晚受持名號,不能往生。

3 所以一定要記住,別的事情,萬萬想不得!你想你現前的家親眷屬,家親眷屬總要分離、總要告別,沒有法子得到圓滿,沒有辦法常相聚!

4 你要想跟你真正喜歡的人常相聚,一定要勸他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唯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才能夠常相聚。

5 到西方極樂世界,你有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過去生生世世,無始劫來你那些親戚朋友眷屬,有不少人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你都認識。

6 生到極樂世界,你的家親眷屬無論在哪一道,你都看得到,你都認識他,不但這一生的父母你認識,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的父母眷屬,你統統認識。

7 不生西方極樂世界,你還得六道輪迴,這一輪迴,各人走各人的,不知道走到哪裡去了?想將來再碰頭,不知道要到哪一生哪一劫!

8 每個人造的業不相同,要不求生西方淨土,只好隨著業力牽引,在六道輾轉輪迴,這一生相聚在一塊,下一生要想再相聚,太難太難!

 

元宵節

1 在中國古時候,元宵節是我們為一家人、一族人祈福的日子。過去的一年多災多難,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希望這一年,每一個人都能過得圓圓滿滿。 

2 希望大家在這新的一年裡,真正修行,把貪嗔癡的緣統統斷掉,把戒定慧統統應用在我們生活上,使我們的生活能達到真正究竟圓滿。

3 怎麼樣才算是真正修行?能做到《金剛經》上講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真正修行,這叫真正用功。

4 你六根接觸五欲六塵,心裡不起貪嗔癡慢,外面不著相,你有這個功夫,一切時一切處,你處事待人接物,你都能做得圓圓滿滿,心裡面清清淨淨。

5 心愈清淨愈會開悟,愈清淨悟的範圍愈廣大;凡是不能開悟,都是妄念太多,煩惱太重了。

6 你要問,什麼是清淨心?對一切境界了了分明,不起七情五欲,保持心地清淨平等,該做的事,盡心盡力去做,做得圓圓滿滿,這個心就是清淨心。

7 佛法的修行沒有別的,就是保持心地清淨。我們自己修行,要真正用功夫,真正用功就是在這上面用功夫。與自己清淨心相應,那是功夫;如果與自己清淨心不相應,那不是功夫。

8 修行的功夫,不在形式,是在唸唸「覺而不迷」、唸唸「正而不邪」、唸唸「淨而不染」。明天是十五元宵節,月光圓圓滿滿,希望諸位能在佛法上修得圓圓滿滿。

 

大家來賞月,每個人心情不一樣

 

1 八月中秋快到了,中秋的月亮,秋高氣爽,月亮特別的明亮。每個人看月亮的感受不一樣,有人看到歡喜,有人看到憂愁。同樣是一個月亮,同樣是一個境界,為什麼每個人看的感受不一樣?用心不一樣。

2 八月十五中秋夜,大家來賞月,每個人心情不一樣,每個人感受不一樣,苦樂憂喜捨統統不相同,這就顯示出「法非定法」,一切法都不是定法,每個人的感受,完全是他自己的心想變現的。

3 苦樂憂喜捨從哪裡來?是從妄想分別執著裡變現出來的。妄想分別執著,各個眾生不一樣,所以各個眾生在一切境界裡的感受不一樣。我們的人生,實在講,苦多樂少,有時候偶爾那個苦中斷了一段時期,我們就覺得很樂。其實,那不是真樂!

4 什麼是真樂?清淨心。清淨心裡面,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煩惱,沒有憂慮,這是真樂!真的樂永遠不變,我們世間人,說老實話,樂也是苦,哪有樂!常言說得好,「樂極生悲」,這個樂會變成悲、會變成苦,這哪裡是真樂?

 

十五的月亮

 

1 農曆十五晚上,是月圓之日。在星宿裡面,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十五的月亮是最大的,月光是最亮的,所以在星宿當中它算是王。

2 在佛法裡面,十五的月亮,是比喻究竟圓滿的智慧。月亮在沒有圓的時候,它有一部分是黑暗的,另一部分是明亮的,佛用光明的這一部分代表智慧,用黑暗的那一部分比喻迷惑。

3 迷惑一天比一天少,光明一天比一天大,到滿月的時候,黑暗部分完全看不到,所以把它比喻智圓滿了,惑斷盡,這是什麼境界?如來果地上的境界。

4 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無明沒斷,他的智不圓,接近圓而不圓,像我們中國人講十四的月亮,十六的月亮,接近圓還稍微差一點點,等覺菩薩。

5 初二、初三這月牙比喻什麼?比喻初住、十住位的菩薩。那也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露出來雖然不多,他是真的。十五滿月是如來,他跟如來都是真的,都不是假的,所以叫同生性。如來和菩薩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

6 諸佛如來和菩薩,都是以真實智慧幫助一切還沒有覺悟的眾生。凡是沒有覺悟,就是有苦難,在遍法界諸佛剎土裡面,人數不少,佛用智慧去幫助他。諸佛菩薩無論 是現身、示相、說法,無一不是以智慧為根本,所以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是真正的目的,斷惡修善是附帶的。

7 六道眾生很苦,他迷得很深,所以迷不是一下就能斷掉的,悟也不是一下就能開的,真的就像月亮一樣,從初二、三到十五,陰暗分分少,光明分分透,所以菩薩開智慧,從圓教初住那是個月牙,到究竟圓滿是個滿月。

8 今天是十五元宵節,在中國古時候,在元宵節,人們都為一家人、一族人祈福,希望這一年每一個人都過得圓圓滿滿。十五的月亮,月光是圓圓滿滿,希望諸位在佛法上、在智慧功德上,也能圓圓滿滿!

南無阿彌陀佛

 

不放下,那是真愚癡,是真可憐!

 

1 佛法修持沒有別的,斷煩惱而已。你要想自性般若智慧現前,沒有別的,斷煩惱而已。

2 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煩惱習氣確實斷一分,你的智慧就透一分;煩惱習氣斷兩分,你的智慧就透兩分。

3 如果你不肯放下,你的妄想分別執著還是那麼重,換句話說,你的智慧永遠不會現前。你佛經念多了,這些有智慧的書念多了,你知識縱然豐富,那只是儒家所講的「記問之學」,你沒有開智慧!

4 你念得很多,記得很多,全是別人的,自己沒有開悟!什麼時候你自己智慧開了,你就得大自在,不要記別人的東西。諸佛菩薩有的智慧,你也有,你記他的幹什麼?只有初學,智慧還沒有開,需要借他的,求他來幫忙。

5 需要他幫忙一個階段,不能永遠靠他;永遠靠他,那你就沒出息。你靠他一段時間之後,漸漸地你自己要自立,這就是靠佛的力量在誘導,真正覺悟是自己。

6 佛教我們看破,教我們放下,要真的看破、放下!你放下一分,智慧增長一分,你就看破一分。看破幫助你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

7 看破是通達明瞭,不迷惑;放下是心地清淨,不染著,所以佛法的修學,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相輔相成,把你提升到無上道。

8 不放下那是真愚癡,是真可憐!「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你捨,你放下,你就得了!你得什麼東西?得究竟圓滿的智慧、得無量無邊的才藝、得無量無邊的福報。這些都是你自性裡頭本有的,只要你放下,它就現前。

 

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就能改運

 

1 命運是自己造的,自己造,自己當然可以改。改造命運,操在自己的手上,不操在別人手上。

2 這個事情別人幫不上忙,找到釋迦牟尼佛、找到阿彌陀佛也幫不上忙,所謂是「解鈴還須繫鈴人」。

3 自己造的,要自己把它解開,這是非常合理,合情、合理、合法。總而言之,我們真正發心為一切眾生,不為自己,就能改運。

4 人生在世,以服務為目的,這是佛法。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示現在六道,就是為一切眾生服務而已。

5 我們能發這個心,跟諸佛菩薩同心、同願、同德、同行,我們的前途一片光明,無往而不利。

6 我們現在沒有機會為眾生服務,是眾生業障太重,沒有福報!想替眾生服務,他不接受,眾生沒福。

7 眾生沒福的時候,自己就很安樂。我們自己多讀經、多念佛、多充實自己,等待將來一旦眾生覺悟了,歡喜我們為他服務,我們再出現。

8 這正是所謂緣成熟,我們就進;緣不成熟,我們就退。「退則獨善其身,進則兼善天下」,這是佛菩薩,這是聖賢人的存心、聖賢人的作為,是我們應當要學習、應當要傚法的。

 

教化

 

1 佛救度一切眾生,是教導他自己轉境界。
2 佛不度眾生,因為是你自悟、自修、自證,自度的。

3 佛對眾生的幫助,只是教化而已。

4 佛教化眾生,教化眾生裡面是以因果為主要的討論的命題。

5 我們眾生希求果報,一定要曉得果報是怎樣形成的,換句話說,一定要知道它的因緣。

6 因緣具足,那個果報當然就現前,所以佛法始終不離因果。現在有些人他不相信因果,那個是愚癡!

7 佛把你過去今生種種業因果報說清楚,讓你自己覺悟。

8 佛教化眾生,是沒有條件的。

9 我們依照佛的方法、理論修行,將來成佛成菩薩了,這其中所得的利益完全是自己享受。

10 佛說法總是不離開這兩個原則:一個就是說他自己親證的境界,一個說我們現實生活環境。

11 佛教化一般眾生的標準,就是依真俗二諦。愈是高程度的,那個真的成分就愈多;愈是初學的,俗的成分愈多,真的方面就比較少。

12 「真」跟「俗」能圓融,我們的生活就會很幸福、很美滿。

13 佛說法,不厭其煩地重複,主要是接受教化的人沒有開悟;這是佛慈悲到了極處,我們明白之後,才知道要感恩。

14 佛教給我們正法: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15 佛以正法教化眾生,絕不以神通來迷惑眾生。

16 佛雖有神通,絕對不用,決定不提倡。

17 佛以正法來教化眾生,魔不行;魔如果也以正法來教化眾生,那他就是佛,他不叫魔了。

18 凡是用神通手段來接引眾生的,你要小心,這不是正法。

19 佛教給我們信自己,沒有教我們聽命於他。

20 佛是教人自覺、教人自信。佛之所以偉大,不同於一般神教之處,就在這個地方!

21 佛所說的這些佛法、道理和方法,都是從真如本性裡面流出來的;真心的自然流露,沒有妄心。
22 妄心是什麼?妄想、分別、執著。佛陀教化眾生,無非是引導眾生突破執著,超越執著,使他成就。

23 佛菩薩教化眾生離不開「方便」,為什麼?因為真實是說不出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說的全是方便。

24 釋迦牟尼佛告訴人,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為什麼?因為四十九年統統說的是方便法,真實法一句也沒說到。

25 釋迦牟尼佛所說這些方便法,目的是教人從方便去體會真實。從這個意思,我們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句句都是說真實法,方便即是真實!這叫善巧、叫權變。

26 佛常住在第一義,第一義裡頭,不但沒有言語,也沒有思惟。

27 第一義裡面是平等法、是清淨法,第一義裡頭流出來的作用就是慈悲。

28 佛家常講: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果不見性,這個慈悲心流不出來的,我們想學也學不到,怎麼勉強學都學不像的,必須自己親自入了這個境界才行。

29 佛教化眾生,說這麼多話,都是從第一義把它變成第二義,我們才能得利益。

30 如果第一義裡頭連念頭都不能起,還有什麼說話? 沒有言語,那佛也不能教眾生,眾生永遠都不會開悟了。

31 佛把智轉變成識,轉變成分別、執著、落印象,是為了教化眾生、為他受用,不是自己受用。

32 《觀經》上也說得明白,無我,那就沒有人傳法,也沒有辦法做到自利利他。換句話說,自行教化眾生兩者都不能成就,所以佛菩薩不執著我,也不執著無我。

33 佛菩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我」是不可得。

34 佛菩薩隨順眾生說「我」,這個隨順眾生,就是從真性裡面流露出來的大慈大悲,為他受用。

35 佛菩薩為了教化眾生、利益眾生而說「我」,絕對不是自己有分別、有執著。

36 佛菩薩實實在在無我,一切作為確確實實都是為了恆順眾生。

37 眾生的根性,迷悟的程度不一樣,善根、福德不一樣,種種的機緣不一樣,佛菩薩是恆順眾生,方便教化。

38 佛菩薩無條件地教化眾生,完全是為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

39 佛菩薩教化眾生不疲不厭,真正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大慈大悲」具體的表現。
40 諸佛菩薩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41 佛菩薩雖然天天教化眾生,跟大眾相處在一起,但是他不著相、不動心,時時刻刻都在定中,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的。

42 凡夫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起心動念,著相,貪著色相,起貪嗔癡慢這些念頭;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不一樣地方就在此地,我們要想超凡入聖,要在這裡學。

43 菩薩為什麼要教化眾生?不教化眾生,智慧不能圓滿嗎?不能圓滿。必須在教化眾生裡面教學相長,智慧才能圓滿。

44 你接觸眾生,你才曉得眾生無量無邊的煩惱習氣;你曉得,你就有智慧來對治他、來教導他,所以菩薩發願普度一切眾生,對別人有利益,對自己有利益。

45 菩薩也教化眾生,但是他這個覺還不圓滿;換句話說,覺沒圓滿,要繼續不斷地去教化,與一切眾生來參究、來討論、來共修,一直要達到自己覺行圓滿了這才成佛。

46 佛教化眾生第一個方法,就是勸你念佛求生淨土。

47 我們這一生真正是多善根、多福德,才遇到淨土法門。

48 諸位要多想想,佛門廣大,八萬四千法門,你怎麼就剛剛好遇到這一門?真正不容易!所以,遇到了就要真修。你不肯認真,是迷惑顛倒,辜負自己,辜負了佛的教化!

南無阿彌陀佛

 

佛菩薩不用神通來傳法

 

1 黃念祖老居士,這是當代了不起的一位大德,他通宗通教,顯密圓融,實在是難得!他老人家晚年是專勸人念佛,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不傳密,他傳淨土。

2 黃老告訴我,無論是顯教、密教,開悟的沒有了,得定的可能還有。得定,要知道,定有世間禪定,有出世間禪定,不一樣。

3 世間禪定修成了,到哪裡去?到色界天去。四禪八定,生色界、無色界,沒有出六道;出六道要修出世間禪定,恐怕在現前也沒有了,這種常識要懂。

4 有些人打坐入定,這一入定十天半個月,或者是一個月、兩個月,他坐在那裡如如不動,他也不吃、也不喝。等他出了定之後告訴他,他的感覺好像只有幾分鐘一樣,實際上已經是十天半個月了。那是入另外一個不同的時空,時空維次不一樣。

5 有很多人不知道,看到人入定了,以為這個人就得道了,不是的,那距離得道、證果還差得遠!所以佛法你要對於教理不通,非常容易造成誤會。
6 有些人有修成的,也有與生俱來的,現在人所講的特異功能。佛法裡面講神通,天眼通、天耳通,更高一點的,他心通、宿命通,有這種能力的人是不是證果?也不見得。你不懂佛法,你沒有辦法辨別,看到這些神奇的人,以為他是活佛再來,錯了!

7 諸佛菩薩、阿羅漢都有神通,不用。為什麼不用神通來傳法?因為妖魔鬼怪都有神通,除了漏盡通之外,他們統統都有,這樣一來,正法跟邪法你就沒有法子辨別。

8 佛用講經教學,妖魔鬼怪這個他不會,變法術、變魔術他會,講經說法他就不會了。所以,佛用這個方法來教化眾生,不用神通。神通偶爾做補助可以,不能用它做教學主要的方式,不可以,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南無阿彌陀佛

 

習氣

 

1 我們修行,修的是什麼?破除習氣。

2 凡夫最重的習氣,就是妄想、分別、執著。

3 我們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太重,妄想始終不斷。

4 誰有能力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不分別、不執著、不落印象?有這個能力的人就成佛、成菩薩了,就出離三界了。

5 我們習氣太深了,就是用心意識用成習慣了。

6 我們曉得轉,可是一遇到事馬上又迷糊了,老習慣又用上了,麻煩就在此地。

7 我們連睡覺都不老實,還做夢;做夢就是打妄想,你就曉得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8 我們無始劫以來煩惱習氣太重,第一念保不住,一接觸,第二念快速生起來,立刻就迷了,就起分別執著,就起貪嗔癡慢。

9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貪嗔癡慢的煩惱習氣太重了!

10 古德常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就是念頭。

11 念頭起來,不怕!為什麼?無始劫以來的習氣,它怎麼會不起來呢?當然會起來的。

12 念頭一起來的時候,你就要立刻覺察,把念頭換成佛號,把念頭伏住。

13 儘管每個人根性不相同,煩惱習氣厚薄不一樣,一句佛號念得自己心清淨,就能夠把自己的煩惱習氣伏住。
14 佛家要出三界,決定要斷煩惱。斷煩惱從哪裡斷起?傲慢的習氣先斷掉。

15 真正有修有學的人一定非常謙虛,一直到如來地還是那麼樣的謙虛,你看哪一尊佛不謙虛!凡是帶著傲慢習氣,決定沒成就。

16 佛法的修學,首先就是折磨你,把你驕慢的習氣折伏盡,然後你才有資格學道。

17 修行就是受折磨,把你的煩惱習氣磨得光光的,你就成功;你不願意受折磨,你還談什麼修行?

18 把煩惱習氣伏斷,心清淨了,我們對人才有恭敬心,才真正做到自卑而尊人,這才成為一個法器,才能接受甚深之法。

19 斷煩惱從哪裡斷起?哪一個煩惱習氣最重,就從這個最重的下手。先斷最重的,再斷其次的。

20 先對治最重的毛病,最重的毛病每個人不一樣,每個眾生根性不相同,貪嗔癡慢疑,很多不相同的,自己明瞭,別人不知道!

21 覺悟的人真正沒有煩惱,沒有貪嗔癡,沒有我慢,他煩惱習氣沒有了。

22 覺悟的人,把煩惱習氣統統轉變成大智慧。

23 覺悟的人,思想、見解、觀念與我們一般人大大地不相同。

24 凡夫對於外面的境界,心裡老是牽掛著,一天到晚妄念不斷,這個不得了!

25 有些人說,要是不牽掛,這個人好像絕情寡義。實在講,這是他錯誤了。

26 要知道,沒有牽掛心,你的心是光明的,境界照了,反而真正關心得到,無論他在哪個地方,你照得清清楚楚;你這一牽掛,心就迷了,想照顧的時候,能力喪失了。

27 佛菩薩對於一切眾生沒有牽掛,我們一切眾生起心動念他都知道。如果佛菩薩也像我們一樣牽掛,那他什麼都不知道了,擺在他面前的事情他都迷惑顛倒,心不清淨!

28 不要去念它,不要去執著,也就是不要把它放在心上。境界現前,清清楚楚,有沒有受用?有受用。

29 境界走了之後,乾乾淨淨,像一面鏡子一樣,決不染一塵。

30 修行,不是說我每天念多少經,每天念多少佛號,沒用!要改習氣,改毛病、改心理,才管用!

31 修行,一定要有耐心,要忍辱才能成就;尤其大眾在一起生活,彼此都是凡夫,習氣都很重,一定要忍讓。

32 從一個人的習氣上,能看到他修行的功夫,能看到他的境界。

33 真正的修行人,心心唸唸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34 「阿彌陀佛」能夠把煩惱習氣壓住,不讓它起現行。

35 念佛真正能把煩惱習氣統統念掉;「定」了以後才能開智慧,有智慧才能破無明,見到自性。

36 有些人學佛,學了滿肚子的佛法,煩惱習氣還照舊,這沒用處,這樣學佛是一絲毫的成就都沒有。

37 這些人執著的習氣太重,世間法捨了,他又執著佛法。

38 佛法修多了,不但沒有好處,反而變成文字障。縱然他有成就,最大的成就是成為一個佛學家、佛學博士,如此而已。

39 他的見思煩惱一品也沒斷,不但沒斷,而且還增長,為什麼?學問大了,眼睛長到頭頂上,瞧不起人,貢高我慢,學佛學成這樣,很可惜!

40 世間法不貪了,去貪愛佛法;貪愛佛法,還是墮餓鬼道。

41 不管你貪什麼,只要貪心,就墮餓鬼道!餓鬼道裡有大福德鬼,是貪佛法而得的。

42 我們看古大德的修學,人家著重是在斷煩惱,是在斷習氣,要把煩惱習氣除掉。經論懂得多少沒有關係,甚至經論一竅不通,人家見思煩惱也斷掉,證果成了聖人。

43 一般人執著的習氣太重,世間法不好,叫他不要執著世間法,世間法捨了,他又執著佛法。

44 有些人佛法學了多年,一句也不會講,但是心確實柔和、煩惱減少,這個人學佛是真正有成就,為什麼?他確實能了生死、出三界,這是成就。

45 了生死、出三界,實在講,最殊勝、最巧妙、最穩當的方法就是念阿彌陀佛。

46 要常念阿彌陀佛,要認真地念;凡夫習氣煩惱太重,這一不念,貪嗔癡慢又起來了,所以要認真努力地去念。

47 貪嗔癡慢的習氣統統是往生的大障礙,你要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些東西統統不可以有!

48 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還是起貪嗔癡慢,那個沒用處的,那就是古人諷刺的話:「喊破喉嚨也枉然」。

南無阿彌陀佛

 

理智與感情

 

1 待人接物,用理智而不用感情,這叫觀照;如果動感情就迷了,觀照就失掉。

2 什麼是情?喜怒哀樂愛惡欲。

3 佛法裡面所講貪、嗔、癡、慢、疑、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都是情,都是煩惱。

4 我們眼見色,合自己意思起了貪心,迷了;理智裡頭不迷,理智裡頭沒有貪心。

5 不動感情,無憎無愛,能在一切法中得大自在。

6 佛法是把情轉變成智慧。智慧,是理智的感情;情,是愚癡的智慧。

7 理智迷了就叫做感情,感情覺悟了就是智慧。

8 一念覺,超越六道輪迴;一念迷,恐怕是要多生多劫墮落三途,這個利害得失太大了。

9 佛在大經上常講「煩惱即菩提」,它是一不是二!

10 悟了,煩惱的感情就變成菩提;迷了,菩提就變成煩惱、變成感情。

11 為什麼佛經裡面不講愛而講慈悲?這裡頭有一點差別。愛是從情生的,這裡頭帶著感情,染污;慈悲是從理智裡面生的,從智慧裡面生的,不染污。

12 清淨的愛就叫慈悲,不清淨的慈悲就叫愛。慈悲跟愛是一樁事情,一個是迷心,一個是覺心。

13 覺悟的心起作用,我們叫它做「慈悲」;迷心起作用,就叫它做「愛情」。「愛情」跟「慈悲」,是一不是二。

14 佛家的宗旨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可是佛家又說,「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怎麼回事情?慈悲方便要沒有理性,那就是禍害,就是下流。

15 慈悲心、方便法,都要建立在大智慧的基礎上,這才是真正的佛法。

16 現在人多半感情衝動,換句話說,頭腦不夠冷靜;頭腦冷靜,那就是理智;用理智才能真正判斷正邪、是非、真妄。

17 用感情觀察外面境界,會起「愛見」,就是生煩惱。「愛見」,包括了愛與不愛。愛的你就要貪得,不愛的你就要它遠離,這都叫做「愛見」。
18 「愛見」裡面,順自己意思的就起貪心,不順自己意思的就起嗔恚心,這都是增長無明煩惱。

19 感情衝動的人,的確是不辨是非,不曉得好歹;那就沒法子,佛也沒法子教他!他不知道好歹,一切都順著情慾,那怎麼得了!

20 佛,是順理智;理智是覺,感情是迷。理智就是智慧,就是般若智慧。不要感情用事,要冷靜客觀,這就是智慧。

21 佛菩薩用理智不用感情,凡夫用感情不用理智。

22 真心是智慧、真心是不動!唯有不動才有智慧;心一動,就叫無明,智慧就沒有了。

23 佛看十法界,一切平等,決不動感情。

24 世間人的情,是從迷妄裡面生的,那種情是虛情假意,不是真的。為什麼?它會變化。會變,當然就不是真的。

25 唯有從理智生出來的,那是真的,永遠不變,這就是真情。天天讀經,跟佛菩薩往來,是跟「永恆不變」往來。

26 若起愛憎,即有苦樂;樂受,生貪愛;苦受,生厭離。

27 對自己、對一切人事物,決定沒有留戀;心中對人事物,還有絲毫牽掛,是迷。

28 對學佛的人來說,妨礙最大的是情執;世間情執一定要放下,貪愛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決定障礙往生。

29 我們現在講理智、感情,你與理智相應就不迷,與感情相應就迷,就這麼回事情。

30 理智是不生不滅,感情就是生滅,阿賴耶識就是這麼一個情形。 

31 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以理智來處事,沒有恐怖,沒有畏懼。

32 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沒有不壞事情的,所以一定要理智。

33 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要把感情轉變成理智,這是修行裡面最重要的。

34 我們在修學過程當中,常常有法喜,修得心裡很歡喜!可是你要明瞭,如果這個境界是從感情當中產生的,這不是真法喜。

35 真正的法喜是理智的,不是感情的,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真正的法喜,是從清淨心生的。

36 「法喜充滿」,絕不失清淨心。心中有「法喜」,身心依然是清淨的,這與世間所講的「歡喜」不一樣。

37 世間那個「歡喜」是煩惱。你看七情五欲,「七情」頭一個就是「喜」,「喜」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都是煩惱。

38 諸位要特別留意,不要把「煩惱」當作「法喜」,那就壞了!

39 佛在經上叫我們「依智不依識」。

40 智是理智,識是感情。佛教給我們: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智慧不要依情識。

41 佛菩薩的行持是理智的,凡夫的行持是感情的。感情才有煩惱、苦難;理智就沒有煩惱。 

42 理智所顯露的,不是煩惱,也不是痛苦;理智所顯露的是智慧,無量的智慧。

43 學佛的人一定要理智,不要輕易動感情,感情的選擇往往會錯誤。

44 有些人看到師父的相貌很端莊,很喜歡他,就跟他學了。這就完了,你是情感跟他學,不是理性的!

45 佛教誡我們:要理智,不要動感情;你要把情識轉變成理智,修行功夫才能達到。

46 依感情,生死一邊的事,是輪迴。

47 依理智,才能了生死、超越輪迴。

48 待人接物,要有理智,不要重感情!

南無阿彌陀佛

 

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生

 

1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這是個很了不起的人!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孫,二十歲之前決定不能學文學,為什麼?文學裡頭有感情,容易走向邪思。

2 所以他規定他的子孫,二十歲之前讀什麼東西?讀經、讀史,文藝方面東西一概不可以;讀詩詞歌賦是在二十歲之後,二十歲之前在德行上扎根。經典是德行、是學問,史是見識,從這上扎根。這個教育是成功的教育,這是中國傳統的教育。

3 中國傳統教學的特色就是在家庭,這是全世界其他國家民族沒有的。可以說這種教學在中國推行了五千年,到民國初年才疏忽,漸漸不重視了,在民國二十幾年之後真的斷掉了。

4 中國教育從什麼時候教起?小孩出生,他眼睛張開他會看了,他會聽了,從這時候教起。所以《弟子規》不是小孩做的,是大人做的,大人一舉一動讓小孩看,讓小孩聽,他慢慢就學會了。所以,中國有一句諺語說,「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生」,憑什麼?憑家教。

5 你看他眼睛張開,會看、會聽,他也不懂事,他也不會說話,那個印象就已經印到他阿賴耶識裡去了。他所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全是正面的,沒有負面的,這個人的德行從根就紮穩了。

6 三歲之前紮穩了根,那個根堅固,就知道他到八十歲都不會變。接觸這個社會他不會被染污,他的免疫力就是從小的時候給他種下去的。這是中國教育的特色,在外國其他民族沒有聽說過的。

7 所以,中國教育的根是家教。七歲上學,上學是家教的延續。七歲才開始讀書,讀的都是經史。沒有說私塾裡面開始的時候,就教兒童讀這些詩詞歌賦,決定沒有。

8 詩詞歌賦一定是在十五、六歲以上,他前面底子有了,才學這個東西。康熙要求的標準高,他規定子孫二十歲之後才可以學,這決定正確,為什麼?不讓你有邪思。

南無阿彌陀佛

 

愛慾.嗜欲

 

1 我們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決定沒有貪愛,決定沒有嗜好,我們才真正能做到隨緣度日。

2 隨緣度日,是佛菩薩生活的態度。我們今天生活是攀緣,不是隨緣。唸唸都還講求滿足自己的慾望,我們還用這種心理來學佛,怎麼能夠得到佛法的受用?

3 你這個心隨著你自己的慾望,隨著你自己的嗜好,那你的身心就不清淨。這是第一個要戒除的。換句話說,怎樣戒法?就是忍辱,要忍一點。

4 譬如說我們看到很好的衣服想買了,忍一忍!我這衣服還可穿,何必浪費,我們把錢拿來做功德多好!菜市場看到想吃的,我能省一點,這就夠了。只要吃的營養夠了就可以了,何必講求口味!

5 實在講,生活愈簡單,愈是健康的生活;飲食愈簡單,就是長壽的飲食。這個現在有證明。美國有許多人到中國大陸去調查,中國大陸農村裡面,生活那麼苦,什麼營養也沒有,為什麼他們長壽?生活簡單,頭腦也簡單。

6 他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煩惱比我們少,所以人家健康長壽。我們這裡生活花樣很多,一腦袋亂七八糟的胡思亂想,你要想身體不得病,怎麼可能?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病。

7 病根都是從妄想、分別、執著上來的,這是禍根。你要想不生病,就要把這個根拔掉。你能把這個根拔掉,這就是樣樣事情裡面,都是圓滿波羅蜜。
8 我們舉一個例子來說。我們說穿衣,穿衣能夠放下穿衣的執著,放下穿衣的嗜好,這是佈施波羅蜜;衣服穿得整整齊齊,乾乾淨淨,這是持戒波羅蜜;這一件衣服保存得很好,能夠穿多少年,它不會損壞,這是忍辱波羅蜜。

9 你穿著愈簡單,生活愈容易,愈不需要求人,這是精進波羅蜜;在衣著上不受別人那個時髦花樣的擾亂,如如不動,你就有禪定波羅密;你穿得很自在,很快樂,到哪裡都很瀟灑,這是般若波羅密。

10 你看一樣東西裡面,六度具足了。吃飯也是如此,工作也是如此,點點滴滴無不具足六波羅蜜。你能夠在日常生活當中,起心動念,能夠自己忍一點,不隨自己的嗜欲,你就修了很多的福。隨自己的嗜欲,這個不好!

11 你的愛慾放不下,你的嗜好放不下,這就是為什麼起心動念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根就在此地。你要把這個根拔掉,你才有救;根不拔掉,你的身心就不清淨。

12 如果我們的嗜好、貪慾不能夠捨離,身體洗得再乾淨,佛菩薩看到還是不清淨,你身體還是有污染。

13 學佛的人,對於世間一切文藝要能放下。這些東西,在世間是賞心悅目之事,它能增長人的貪心,增長人的癡戀。所以要放下,不能執著。可以去看看,決定不執著。

14 一幅名畫、一個藝術品、幾千年的古董,你家裡收藏當寶貝,好了,你那個心就牽掛在那裡,西方極樂世界去不成了。

15 阿彌陀佛來接你,你還掛念古董,那怎麼行?那就不行了。所以,學佛的人對於世間一切法不能有愛好,有一樣東西愛好,都是你的障礙。

16 我們供養佛像,不要供養古董,為什麼?會引起你貪戀之心,你那個心常常掛在上面,把佛給忘掉了。

17 我們這個世間,喜歡花草樹木的人很多。你們念《地藏經》就曉得,樹木花草都有鬼神依附,所以我們對這些東西可以欣賞,不能執著,不能過分地去喜歡它。

18 過分地喜歡,喜歡花的,來生可能就變作花神;喜歡樹的,可能就變作樹神。佛告訴我們,樹的高度超過一個人就有樹神。樹神是什麼?實在講就是靈鬼依附在樹上。

19 佛教我們對一切萬物,都要用一個平常心來看待,不要有嗜好。不管什麼東西,我們可以用它,但是不要有嗜好,要能夠捨。

20 凡是喜歡一個東西成了一種嗜好,麻煩就大了!出家人有些喜歡佛像,古董佛像非常有價值的,當作珍寶一樣來收藏,不肯捨棄。來生到哪裡去?佛像又不能生兒育女,佛像裡面有寄生蟲,佛像裡面有老鼠,出家人就變成這些。

21 十幾年前,我們在香港龍華寺的時候,佛像裡面有老鼠窩。你要是過分喜歡它,你將來就變成這一類的。寺廟裡面蟑螂、老鼠從哪來的?都是從前和尚捨不得,留戀這個地方,就變成這些。那些喜歡書的,書裡面有蛀蟲,就變成蛀蟲了。這都是事實!

22 嗜好養成了就是個習氣,習氣對於將來的業報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如果能夠培養成念佛的習氣,這好!來生你決定作佛。所以要養成念佛的習氣,養成與佛菩薩相處的習氣,這個好!

23 我們要把那個「喜歡心」,換成一心一意喜歡阿彌陀佛,喜歡西方極樂世界,這就對了。

24 樣樣放得下,樣樣可以用,樣樣不執著,丟掉的時候,決定不會痛心,那你就得大自在了。

25 名聞利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必須使自己沒有貪愛、沒有嗜好,這才行!這樣也喜歡,那樣也捨不得,那就糟了、那就壞了!世間人道業不能成就,壞就壞在此地。隨著自己的嗜好,隨著自己的慾望,不能克服,麻煩就大了。

26 當臨命終的時候,你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就去不了,那就是麻煩、就是個累贅,為什麼?有一樁事情沒放下,你的念就不一,所以你的功夫就不得力。

27 修念佛這個法門,要想在一生當中真正成就,必須把世出世間一切法統統放下,你念頭自然就歸一了。

28 所以古德修行,他自己住的房間一尊佛像,不供第二尊。供第二尊怎麼樣?念就不一了。看了阿彌陀佛,旁邊還有觀音菩薩;念著阿彌陀佛想著觀音菩薩,二念了,這就叫打閒岔。

29 經書只有一本《阿彌陀經》,決不放第二本書。看了第二本書,這個書我還沒念完,妄念又起來了,那叫妄念,那叫貪愛。世間法的貪愛,阻撓你往生。出世法裡頭有一樁貪愛,一樣也是障礙你這一生的往生。

30 所以佛像不能供多,而且你供的那個佛像最好就是那一尊,走到哪個地方都隨身帶著,不要更換,為什麼?觀想容易成就,心容易一。

31 許許多多人情執打不破,感情的執著,對這尊菩薩有特別的緣分,特別喜歡,對那尊佛特別愛好。他們專念阿彌陀佛,別的佛菩薩不念了,心裡總感覺得過不去,感覺得很難過。這是不明事理,情執裡面產生的。

32 如果我們把道理搞通了,事實明白了,才恍然大悟:我們生西方極樂世界,等於一切諸佛剎土都生;念這一句佛號,所有一切諸佛菩薩統統都念到,真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33 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給我們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念佛,一定見佛,尤其本宗《無量壽經》裡面,教給我們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這決定不錯!

34 我們在這個世間,唯一的一個念頭,唯一的一個愛好,就是念佛,這叫專志。愛好念佛,實在講,這一句是淨業的綱領。
35 修學大乘的同修都知道,《金剛般若經》上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我們為什麼貪著這一切虛妄?原因就是對於事實真相,沒有能夠瞭解,沒有能夠明白。

36 縱然是學佛,學了不少年,甚至於出家,也講經說法,也做了大法師,可是到最後還是淪落在三途,還是要墮在阿鼻地獄,原因是什麼?雖然天天讀經,雖然天天在講經教人,自己深入得不夠,所以毛病習氣改不過來。

37 最大的毛病,我們在講席裡面常常跟諸位同修提起,就是慾望:一個是「嗜欲」,就是你的嗜好,你的愛好斷不掉;一個是「愛慾」。這四個字,就把我們的法身慧命斷送掉了。

38 這四個字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貪圖名利,名聞利養,一般人講的財色名利,這是禍害,決定不是好事情。

39 名聞利養、財色名利,佛教菩薩,特別是初學的菩薩要迴避、要避免,絕對不是兒戲!這樁事情用粗俗的話來說,開不得玩笑。

40 何況經裡有明文告訴我們,「財色名食睡」是地獄五條根,有一條都會把你牽到地獄裡面去。如果有個三條、四條、五條都具足,你決定墮阿鼻地獄。

41 往生是世出世間法裡面第一殊勝,要求往生,地獄根要斷掉。不但地獄的根要拔除,三界六道種種誘惑,你都能夠不動心,你才有把握往生,這個事情不能不知道。

42 我們對世間所愛的、所喜歡的這些慾望要捨棄,要去磨練,要把這個捨得乾乾淨淨,你就沒有牽掛了。諸位要曉得,愛慾多,魔障就多,魔常常來誘惑你。

43 我在各地方講經,在每個地方都常常會遇到一些同修,他遭到魔障,被妖魔鬼怪附身糾纏不清。他痛苦萬分,來找我:「法師,我被鬼纏了,常常出現,有什麼方法來救?」

44 我第一句話問他:「你是不是很喜歡神通?」他說是的,我說難怪!喜歡神通,「愛慾」,你喜歡這個東西,妖魔鬼怪現神通來誘惑你,你就上當了。到他附你身纏你,你再想把他趕走,那就不是那麼容易事情。

45 對這些神神怪怪的、奇奇怪怪的感應,你完全置之不理,你這一生菩提道上平平安安,什麼事都沒有。

46 你沒有「愛慾」,魔雖然有能力,沒有辦法誘惑你。所以你有一樣嗜好,你就有一個把柄在魔的手上,他就控制你。

47 你們看《西遊記》,孫悟空神通廣大,可是他有一個把柄,什麼把柄?喜歡戴高帽子。所以觀世音菩薩送他一頂高帽子,緊箍咒,他就完蛋了。

48 孫悟空一生被觀世音菩薩控制,他有一個把柄在。他要不喜歡戴高帽子,觀世音菩薩對他也無可奈何,這是值得我們深思!

南無阿彌陀佛

 

陳曉旭

 

1 有同修提問:陳居士已學佛十年,生前曾對佛教進行很多捐助,為何落得這樣的結果?

2 答:陳曉旭居士的結果不算壞,相當殊勝。她在病情嚴重的時候,三百多人給她助念,日夜佛號不停止,這種福報連一般老法師都不可能有,這是希有難逢的因緣。

3 學佛不一定在時間的長短,有人學佛幾十年,有人學佛一輩子,到死的時候依舊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很多!

4 對於佛教很多的捐助,並不是說有很多捐助,她的業障就消了,那就太容易了。有錢的人業障都消掉,窮人業障就消不掉,也許你又認為這太不公平了。學佛最重要是信心!

5 曉旭病重的時候,我跟常慧法師都在她面前照顧,我們盡了全心全力,使她的病痛減輕,這個我們看到了。像這種病痛一般人受的是十分,她只受了一分,九分佛菩薩給她化解了,難得,很不容易!

6 她為什麼轉不過來?第一個是信心不夠。人有業障,這她自己很清楚,業障很重。業障是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累積的,不是這一世的;這一世沒有造業,前世造了,所以三世因果諸位必須要明瞭。

7 為什麼這一生是好人,他得的是惡報;這一生是惡人,他居然享福,所以很多人看到這個現象,不相信因果。

8 這一生造惡,他前世余福太厚了,所以你沒有看到他惡報。前世造的福,他可以享兩百年的福,但是這一生當中他造作的惡業,他可以享六、七十年的福,那個福已經折掉了,打折扣折掉很多,可是他的余福沒享完。

9 有人一生做好事,果報並不好,過去生中造的不善業太重,就是他有餘殃。

10 因為他這一生中做了很多好事,彌補了很多,但是還沒有彌補到完全,所以他還是受業報。因果通三世,你瞭解這個道理,瞭解事實真相,你就不懷疑了。

11 學佛十年信心依然不足,這個原因是什麼?聽經太少,事務太多。事務太多分她的心,精神都照顧在日常事業上;還有,應酬太多。

12 所以真正聽經,真正聽得懂,可不是容易事情;聽經聽一輩子還不懂,這什麼原因?我相信你自己曉得,我講經講這麼多年,你有沒有聽懂?如果你聽懂了,你不會提這些問題,你提這些問題,說明你跟陳曉旭一樣沒聽懂。
13 我常常講,講了幾十年,一個人要學佛,必須把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嗔癡慢放下,你才能聽得懂、你才能契入。

14 學佛的人多,聽經的人多,幾個人能放下?能放下的,他聽懂了,聽明白了,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能與佛法相應,也就是說他能解、能行,得佛法真實受用。

15 如果這個放不下,這就是最嚴重的障礙,第一關你進不去,所以學佛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在佛的門外,沒有進門,這是事實真相。每一個同學無論在家、出家都應該要懂得,否則的話,這一生雖學佛也是空過。

16 問:陳居士曾親自拍攝「山西小院」,可她自己卻為何沒有躲過癌症病魔這一關?

17 答:「山西小院」是不是她拍的,我不知道,我不曉得這個事情。山西小院那些患癌症的人他有信心;曉旭我照顧她那麼些天,她沒有信心,她不知道懺悔,她不知道感恩,這她自己說的:「感恩的心、懺悔的心總是生不起來」。

18 願力不足,有發願,願力很脆弱,最關鍵的是自己沒有信心,我們在大乘教裡頭講得太多。

19 當面勸她,不知道勸了多少句,「一切法從心想生」,你要想佛、想菩薩、想經教、想弘法利生、想幫助正法久住,這是正念,對她有好處。

20 她不想這些,一天到晚想:我這病能好嗎?這就完了,她所想的是負面的,佛菩薩幫不上忙。佛菩薩能幫上忙,你是有正念,你不能有負面,所以信佛不是容易事情。

21 蕅益大師在《彌陀要解》裡面講到淨宗的信願行,第一個是信。信,他講了六個,頭一個是信自,第二個是信他,他是釋迦牟尼佛、是阿彌陀佛。

22 曉旭對「信自」沒有,沒有自信心。自信心沒有了,信他還可以,就是病中還常常念著「我們要信佛,要信佛法,要信老師」。

23 她沒有自信就沒有法子了,佛、法、僧都幫不上忙,我們感到很遺憾。同時她的外緣並不是很好,就是干擾還是太多,這個干擾裡面有一半是冤親債主。

24 冤親債主附身,人數不少,我們在旁邊觀察至少有幾十個。那我們做勸解,勸解還是有效。勸解幾次,冤親債主分批,一批一批離開,離開她,她身體就感到很輕鬆、很舒服。

25 在附體的時候,曉旭的身體都是硬的,離開之後就好了。可是最後還是有幾個,那幾個可能是怨恨太深,怎麼勸都不肯離開。

26 所以你不瞭解這裡頭的情形,你瞭解這個情形之後,她給我們的教訓很大。我們看了這個現象,自己警覺到這一生決定不能生病,決定不能死。

27 怎麼說不能死?不能像一般這個死法,要像諦閒老和尚講的鍋漏匠,要像諦老說的極樂寺的修無師、我們在台灣將軍鄉看的老太太;在美國舊金山,也是看到一位老居士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說走就走了,這就對了。

28 這些人,有我們親眼看到的,親耳所聞的,我們要以他做榜樣。在深圳念佛往生的黃忠昌也是最好的榜樣,閉關念佛兩年十個月,預知時至,沒有生病,走了。這個重要,不可以生病,不可以進醫院,這才是真正的成就。

29 你要問,這幾個人為什麼有這麼殊勝的成就?沒有別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真的放下了,冤親債主也不找你。冤親債主還能找到你身上,換句話說,你還沒有放下;你放下,他佩服你,他讚歎你。

30 就跟我們過去在新加坡,新加坡居士林的老林長陳光別往生。他走了,我們培訓班的同學去給他助念,回來的時候,說老林長的冤親債主大概有一百多人。

31 一百多個靈跟著這些法師到居士林來傳遞訊息:林長真的往生了,我們看到了很歡喜、很讚歎。我們是他的冤親債主,看到這個樣子,我們也不會再找麻煩。現在我們跟著法師到居士林來,希望居士林答應我們,給我們做皈依,我們來求皈依的。

32 皈依完了之後,他們說希望能在居士林聽經,我們說居士林講堂天天講經。他們說講堂的光太大,他們這些眾生受不了。

33 最後要求在餐廳,餐廳我們用電視,指定《地藏菩薩本願經》要日夜不停地播放一個月,一個月他們離開了。好像我們《地藏經》播了一個半月,還是兩個月的樣子。

34 你真有成就,冤親債主慈悲心就生起來,不找麻煩,所以學佛不是容易事情,宿世善根成熟。真正親近善友,能放下、能看破、能契入才得受用。

35 所以,她這一次往生不錯,教了很多人,這些人在她面前都受了她的教訓,各個提高警覺。

36 問:聽說她在生病期間只吃一點中藥,而拒絕西藥治療,這是否過分分別執著,還是她對世間法放下得太晚?

37 答:這些事情你要真瞭解才行,你不瞭解不知道。中藥、西藥,希望這個常識你做點功夫,下個幾年功夫徹底去研究,你才會瞭解。我們統統都做到了,給她請了很好的醫生照顧她,看到的人幾百人。

38 問:陳居士二月出家,發願後半生要做一名多元文化義務教育工作者,她出家雖短,但在家修行也有七、八年了,且對佛教事業捐獻甚豐,又親近師父,為什麼不能達成弘法的心願?

39 答:我希望你到我這兒來,我親自給你說明,這個話我要跟你講起來,兩個小時講不完,要給你講個三、四天。

40 現在出家人受了三壇大戒,出家幾十年,為什麼修行到最後還是不能往生,還是隨著業力轉?太多了!你自己知不知道?我學佛的時候李老師就警告我。

41 我講經的時候曾經講過,受戒之後一定回去拜老師。我受了大戒,到台中去看他老人家,還沒進門,我在門外,他在裡面還很遠,他就指著我:「你要信佛!你要信佛!」說了十幾聲。

42 我走進去之後,莫名其妙。我學佛,七年出家,出家兩年受戒,我還教了兩年佛學院,老師一見我叫我信佛,我都呆了。我坐下來之後,我就愣住了,我請教老師:「老師說這個話什麼意思?」

43 老師給我講,你現在是受了大戒,也教佛學院了,你要曉得,出家受戒的老和尚自古以來,不是今天,古時候就很多,到七、八十歲臨命終時還不信佛。愈講我愈糊塗,他怎麼不信佛?不信佛怎麼出家?怎麼學教?怎麼講經?

44 到最後老師告訴我,什麼叫信佛?不講別的,講很簡單的,佛教你不殺生,你做到沒有?佛教你不偷盜,你做到沒有?佛教你不淫慾,做到沒有?佛教你不飲酒,做到沒有?不妄語,這五戒,沒有做到!沒做到,不信!我才恍然大悟。

45 所以,信佛是依教奉行,聽了佛的教誨,能說不能行,不信!你才曉得「信」這個字多難。「信」,決定有效;沒有效,自己好好反省,不信!你才知道「信」字可不是容易事。

46 《華嚴》、《大智度論》裡面都說,「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清淨,則生實相」。如果信心真正達到清淨,一絲毫疑惑沒有,一絲毫夾雜沒有,這個人是什麼人?初住菩薩、法身大士,信心的標準在這裡。

47 所以信有迷信、有正信,正信是有解無行;真正做到是真信,真信才管用。

48 捐獻是修福,你做好事是修福報,福不能救生死。六祖在《壇經》裡面說的,「此事福不能救」,此事就是六道輪迴生死的事情,再大的福報都不能救。但是什麼?無論在哪一道,你有福報,你還是享福。

49 就是在餓鬼道,你也是多財鬼,你有福報。福報沒有的時候,你苦!天人沒有福報也很苦,還不如人間有福報的人,這個我們在經典裡面讀過。

50 你問她為什麼不能了達弘法利生的心願?她弘法利生的心願不堅固,非常可惜。這就是什麼?聞法太少,在佛法上下的功夫太少。這個道理要懂、要明瞭,不要讓學佛的人產生了退心。

51 我們看到她這個情形,我們的信心更堅定,警覺心更高,才知道她的問題出在哪裡。

52 我在任何一方面都不如她,我的壽命四十五歲,跟諸位報告很多次,我能夠轉得過來,在我相信她一定能轉得過來,但她不能跟我配合。

53 我要求她的就是四個,第一個信心堅定,第二個懺悔,第三個感恩,第四個願力要發足。

54 這四個她都不到位,這個沒有法子,沒有人能幫她忙,你能不能幫她?你幫不上,這是她的事情。你要發願是你的,她得不到,所以必須自己要做到。如果你做不到,你將來走的時候還不如陳曉旭,這是我給你講真話。

55 問:她在出家聲明中要承傳佛法,承師命閉關十年研究儒釋道中華傳統,為佛教奉獻終生,續佛慧命,心量之廣,何等偉大,為什麼不能轉此業力身為願力身?

56 答:她口裡的心量很大,心裡的心量很小,就這麼個道理。心口要相應就產生效果,她心口不相應,絕對不是佛法說的是騙人、是假的。

57 我在三十幾歲的時候發了願,我發的願兌現了,所以我四十五歲那年生一個月的病,我知道壽命到了。那個時候韓館長照顧我,我跟她講,壽命到了,不要看醫生,醫生能治病,不能治命,所以我也不吃藥,也不看醫生,念佛求生淨土。

58 我念了一個月,身體慢慢好起來,一直到現在,我一生沒生過病。前年七十九歲我在北京,住在旅館裡面病倒了,病了四天。

59 我給同學們說過,我見到釋迦牟尼佛,見到阿彌陀佛,見到毘盧遮那佛,見到觀世音菩薩,身相之大跟虛空一樣。雖然那麼大的相,可是看得很清楚,不是模模糊糊,非常清楚。

60 我想我壽命到了,從四十五歲到七十九歲也已經多活了三十多年,我說我應該走了。

61 我還聽到旁邊有人,但是我沒有回頭,在我背後跟我講:「你還有沒有牽掛的?還有沒有顧慮的?還有沒有想見的人,想跟他見一面的?」我跟他講什麼都沒有,我統統放下了。

62 我說我的一生,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佛菩薩安排的,我非常希望跟阿彌陀佛走;可是如果要我再幫助這個世間苦難眾生,我說也可以,沒妨礙。到第二天我病就好了,第三天我回到香港,養了兩個星期,我又開始講經。

63 曉旭不能像我這樣發心,這個要發真心,不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就是做善事,做善事當時是什麼樣的心態關係都很大,勉強做的,別人勸導做的,勸你做的時候,自己做還要打點折扣,這都不是修大福報。

64 你必須要跟她有一段長時間相處,你對她完全瞭解,你對佛法瞭解,然後你就心裡全都明白了。希望你看到這個地方,你要精進,你要真正做到;你要是心口不一,那你將來的福報不如她,那差遠了。

65 問:有些念佛人感覺自己的行持發心並不如陳居士,若是她都不能往生,我們不是更沒有希望了嗎?

66 答:這個錯了,你如果要這樣想,我就告訴你,你肯定不能往生。往生在信心!而且人到運衰的時候,宿世、過去生中冤親債主都來找你,這一關你能不能通過?你要不能通過,那是嚴重的障礙。
67 問:我從來不曾動搖過對佛法的信仰,可是看到陳曉旭的往生,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沮喪和茫然,懇請老法師慈悲開示,幫助同修們堅定信心,勿生退卻。

68 答:你這幾句話說得很不錯。任何問題都要真正去瞭解事實真相,你對於事實真相不瞭解,你自己憑自己錯誤的觀念來看事情。我們今天上午還講到「三量」,你這是屬於「非量」,這個確實會誤導你自己,也會誤導別人。

69 但是,縱然是誤導了,也是古大德講的一句話,「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因果,因果要自己負責任。

南無阿彌陀佛

 

牽掛

 

1 禪家常講「一絲不掛」,就是心地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這個就自在了。

2 有一絲毫的牽掛,你這個心就定不下來;有一絲毫東西放在心裡面,心就不能夠安。有一物就有牽掛,有牽掛就不自在。

3 要能捨、要能放下。能放下的人,真正有福!一天到晚背好多包袱,那人可憐,沒有福報!有福報的人是一身輕鬆,身心沒有牽掛,這種人有福。

4 世間人迷惑顛倒,起心動念都是貪嗔癡慢。凡是惡道,都是迷惑顛倒才去的,哪一個人清清楚楚的會到惡道去?都是這些因素誤了自家的大事,這是我們生生世世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不能夠脫離的原因。

5 這一生當中,幾十年的光陰一剎那就過去,時間很短促,我們在這個世間咬緊牙根吃點苦頭,算不了什麼!這一生覺悟了,就應該回頭。

6 我們果然把這樁事情從根本看清楚了,然後回過頭來反省自己。我們學佛,學佛學什麼?學佛是學戒定慧。戒定慧是三服藥,對治貪嗔癡的。

7 自古以來,祖師大德教我們修福,修福報不要享福,留到臨終福報現前,心不顛倒,就可以選擇極樂世界安安穩穩往生了。

8 我們要認真地修福,不要享福。要把自己的心量拓開,要把一切眾緣放下。除非你不一心,一心當然就捨掉了。心裡有牽掛,就不是一心持名。

9 一心持名裡頭決定沒有一個妄念,沒有一絲毫牽掛,你這個佈施波羅蜜就圓滿;一心持名,身口意三業清淨,那就是持戒波羅蜜。

10 一心持名,你決定不會與人家相爭,「與人無爭,於世無求」,那就是忍辱波羅蜜;唸唸相續,就是精進波羅蜜。
11 念佛法門真正簡約、要約,名副其實,一點都沒錯。人人能修,人人能成就,就看你自己肯不肯。換句話說,無上菩提,每個人都有分。

12 不要以為我很愚癡、很貧賤,沒有一個人沒分的,念佛法門是「三根普被,利鈍全收」。

13 說個老實話,貧窮下賤之人成功反而容易,為什麼?他容易丟,煩惱沒有!

14 愈是豪貴之人,他修這個法門愈難。他牽掛的東西太多,他放不下。

15 所以要捨,要盡捨,捨什麼?就是貪嗔癡三毒煩惱。一定要捨這個東西,你不捨,統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障礙,那個事情麻煩就大了!

16 我們不貪求奢侈,我們這個心安在道上,所以覺悟就是覺悟這樁事情。

17 《金剛經》上提出兩大問題:第一個是「雲何降伏其心」。我們一天到晚胡思亂想,妄念紛飛,用什麼方法能把這個念頭降伏住?第二個是「應雲何住」,我們這個心應當住在哪裡?兩大問題,這是佛法修行的總綱領。

18 我的心應該安在什麼地方?你看世間人的心,他安在哪裡?安在名聞利養裡頭。他的心是住在名聞利養上,換句話說,他那個心一天到晚所牽掛的就是名聞利養,他牽掛這些東西,牽掛就是住。

19 我們這個心應該牽掛什麼?我們用這個話來講,大家好懂。你牽掛在世間名聞利養,統統是假的,那叫什麼?輪迴知見。生死輪迴的知見,你牽掛在生死輪迴上,你怎麼能出得了輪迴?

20 《金剛經》上這兩個問題,我們拿《阿彌陀經》來解答,這就好辦了。你的心應該住在哪裡?應該住在西方極樂世界。用什麼方法來降伏其心?用一句阿彌陀佛來降伏其心。

21 不管你什麼念頭起來,立刻轉變,轉換成阿彌陀佛,你就大功告成了。你的善念、惡念、貪念、嗔念,不管什麼念頭,只要念頭起來,立刻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你要這樣念佛,你的功夫就得力了。

22 用這種方法念佛,你念不久一定是萬慮鹹休。所以你要會!這個方法比禪好,比密也好。

23 我講《心經》的時候說過,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無上的大神咒、大明咒、無等等咒。我說得很清楚!

24 會了這一句阿彌陀佛,你禪教密律淨統統包括在其中,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大總持法門。你要不抓到這個,你去抓到那個枝枝葉葉的,苦不堪言!

25 我們生在末法,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明白:末法時期淨土成就。能夠選擇這個法門,一門深入,就是上善之人,正是經中所講的諸上善人。

26 你能夠死心塌地選擇念佛法門,你就是上善,你就是有智慧。這是上根利智,你才會選擇這個法門。

27 縱然接觸其他的法門,你不驚不怖,如如不動,為什麼?接觸一切法門都把它換成阿彌陀佛了,絕不動搖!

28 祖師大德常常教給我們,「念不一不生淨土」。生淨土一定要專一勤念,所以要把一切的妄想統統放下,心就安住在一句佛號之中,這樣才能成就。

29 一般人念佛不能成就,就是牽腸掛肚的事情太多,心不專、念不一。

30 心裡有牽掛,這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你為什麼不能成就?你不能成就的病根就在此地。

31 你只要有一絲毫的牽掛,你就出不了六道。不出六道,三途的成分多,三善道的成分少,這個事情很麻煩!這是我們學佛人要深深警惕的。

32 我在講席當中一再告訴諸位,我們今天是以往生西方淨土為第一樁大事情。這個世界太苦了,這個世界不值得留戀!

33 或者你說:我家裡還有父母,還有兒女,不能不牽掛。你真能牽掛得了?你真能照顧得了?照顧不了!這是要覺悟的。

34 你自己都不能超越輪迴,怎麼能照顧別人,有什麼能力去照顧別人?真是迷惑顛倒!

35 這不是叫你父母眷屬都不要了,也不是。淨土法門第一個條件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可見得它是建立在倫理的基礎上。

36 現在聚會在一起,我們要盡心盡力地照顧父母,可是我們自己的心一定要安住在西方。

37 怎樣才能照顧到你家親眷屬?跟諸位說,最究竟最圓滿的照顧,就是勸他念佛,他這一句佛號念成功了,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才得到究竟,才得到圓滿。

38 你在這個世間,就是把全世界都給你,你又能得到什麼?一口氣不來,一樣也帶不走。真是「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39 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帶得走,也許你認為「我現在還沒死」,那是你一種錯誤的想法。你每天晚上睡覺,睡著就是小死一番,天天都要死一次。

40 你看看你睡著的時候,你知道什麼?你睡著的時候,這世間哪一樣東西是屬於你自己的?睡熟了,人家把你的身體搬走、抬走,你都不曉得,這跟死有什麼兩樣?每天都小死一番,還不警覺?一定要警覺!

41 學佛的人都知道,臨命終時那一剎那,往往那個習氣作了主,自己作不了主。隨強,哪個習氣強,跟著哪個習氣走。這一點念佛的人要特別留意。

42 念佛人有個好處,就是臨命終時佛來迎接,有這個勝緣。學其他法門臨命終時,佛菩薩不會來的,不會來接引的。

43 可是,如果你習氣太重了,佛菩薩雖然來了,你還要留戀,你還會牽掛,你還捨不得走,那就沒法子!佛菩薩不會在那裡等你。

44 習氣要平時漸漸地淡薄,要漸漸地淡,要漸漸地去斷。當然要一下斷,那是不容易的事情,那是不可能的,要逐漸逐漸把它淡薄。

45 習氣,也就是我們一般人所講的嗜好。這個嗜好、興趣要轉移,要把它轉到佛法裡面來,要把它轉到淨土上來。

46 我喜歡聽音樂,把這個嗜好轉到聽佛號。聽音樂那是世間六道輪迴的事,出不了輪迴;聽阿彌陀佛佛號,可以能了生死、出三界,往生淨土。

47 喜歡畫畫的,畫佛像,畫西方淨土的變相圖。總而言之,就是這個心,唸唸都在西方,培養這種嗜好。

48 我們養成這種習氣,將來這個習氣強大了,到臨命終時它先墮。墮到哪去?墮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好事情!

南無阿彌陀佛

 

你肯不肯享這個福

 

《華嚴經》是根本法輪,一乘圓教,這是古今中外所公認的。《華嚴》裡面講什麼?跟諸位說,就是講的念佛,念什麼佛?念阿彌陀佛。

2 念佛,有同修問,到底是念四個字,還是念六個字?《彌陀經》裡面講執持名號,名號就四個字,我們執持名號,這就對了。

3 如果我們真正下定決心,這一生要求生西方世界,來生不願意再到人間,心裡面這一句佛號,就要相繼不斷,唸唸相續。

4 也許有人要問:「我們要辦事,我們要考慮問題,我們要在談話當中答覆別人的話,那怎麼辦?」這個時候就把佛號放下,專心去辦事;事情辦完之後,佛號馬上提起,這就行了。

5 有了佛號,就沒有妄想;佛號一斷,妄想就起來,所以必須有人提醒你,這就是從前大家念佛要共修,共修就是大家在一起互相地提攜、提醒。能跟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修道友在一起共修,那是有大福報!

6 現代人還是有福報,問題就在於你會不會享受這個福報?何以說現代人有福報?現在有隨身聽。你口袋放個隨身聽,一天二十四小時佛號不斷,你的福報大!

7 古人離開念佛堂,佛號就沒有了;現在離開念佛堂,走在馬路上,佛號都不間斷,甚至睡了大覺,那佛號也不間斷,這個福報比古人大得多!

8 你要會利用,換句話說,你要會享,現在你有福報,你會不會享?你要不會享,那就沒法子。你要是會享,人人都有大福報,人人在一生當中決定可以往生,就是你肯不肯享這個福?

南無阿彌陀佛

 

把「愛與恨」換成「阿彌陀佛」

 

1 阿彌陀佛的名號,我們印了很多貼紙,我們在很明顯的地方給它張貼,目的何在?讓我們時時刻刻看到阿彌陀佛的名號,看到阿彌陀佛的形像,時時刻刻不離開阿彌陀佛。

2 我們印了很多小張的佛卡,小卡片上印的佛像,讓你帶在身上,不是護身符,讓你時時刻刻拿出來看。你時時刻刻念阿彌陀佛,你一心念阿彌陀佛,你這一生決定成佛。

3 世間人一心念什麼?一心念貪嗔癡慢,一心念財色名食睡。他也一心念,凡是一心念的他都得到。財色名食睡他都得到,愈得到他那個貪心愈重,來生他就到三途去了。

4 我們把那個境界、對像換一換,把名聞利養、財色名食睡換成阿彌陀佛,我們就成功了。這個事情不難,難在你能不能轉變,你把你念的對象換過來,一換過來就成功了。

5 世間人常講「牽腸掛肚」,你牽掛的就是你心裡頭念的,你想想看,哪一樁事情是你這一生當中最牽掛的?那就叫「念」,就叫「一心稱念」。

6 我們凡夫可憐,一心稱念的,一生當中最牽掛的,不外乎兩個字:一個是愛,一個是恨。愛的,你一生牽掛,你沒有辦法捨掉;恨的,是冤家,那個恨得深,一生都記在那裡,仇沒有報,死都不瞑目。

7 一定要懂得:你最愛的,牽引你墮餓鬼道;你最恨的,牽引你到地獄道,那個結果是往三惡道去。為什麼不把這個念頭轉過來,去念阿彌陀佛?果然轉過來,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不但永脫輪迴,而且永脫十法界。

8 要曉得,能夠把「愛與恨」換成「阿彌陀佛」,我們就成功了。世出世間的好事,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我們要認識清楚,不要把這一生大好的機會錯過了

 

在臥房裡供佛像,是不是不恭敬?

 

1 蓮池大師在世的時候,他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他老人家自己念「阿彌陀佛」,人家覺得奇怪,就問他:「這是什麼原因?」老法師說:「我這一生決定求生西 方極樂世界,經上講執持名號,名號四個字,我依教奉行。別人未必肯發心求往生,所以叫他念六個字,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2 「南無阿彌陀佛」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由此可知,「南無」兩個字是客氣話,對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講,那是廢話;然而,對沒有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來說,「南無」這兩個字非常重要!

3 有人來問,臥房不乾淨,在臥房裡供佛像,是不是不恭敬?我說,如果是真正發心求往生,臥房裡面供佛像是可以的,什麼原因?提起正念。真正修淨土的人,沒有任何忌諱,臥房裡面也可以供佛像,為什麼?讓我一天到晚不離開佛。

4 我們是佛的學生,師生之間沒有忌諱;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就要尊重,那就要客氣,臥房裡不乾淨的地方,決定不可以掛佛像。真正想生西方,那就不必客氣了,為什麼?我要達到我的目的,唸唸之中,我不離開佛。
1 蓮池大師在世的時候,他教人念「南無阿彌陀佛」,他老人家自己念「阿彌陀佛」,人家覺得奇怪,就問他:「這是什麼原因?」老法師說:「我這一生決定求生西 方極樂世界,經上講執持名號,名號四個字,我依教奉行。別人未必肯發心求往生,所以叫他念六個字,跟阿彌陀佛結個緣。」

2 「南無阿彌陀佛」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皈依阿彌陀佛,恭敬阿彌陀佛。由此可知,「南無」兩個字是客氣話,對一個真正修行人來講,那是廢話;然而,對沒有真正發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來說,「南無」這兩個字非常重要!

3 有人來問,臥房不乾淨,在臥房裡供佛像,是不是不恭敬?我說,如果是真正發心求往生,臥房裡面供佛像是可以的,什麼原因?提起正念。真正修淨土的人,沒有任何忌諱,臥房裡面也可以供佛像,為什麼?讓我一天到晚不離開佛。

4 我們是佛的學生,師生之間沒有忌諱;不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那就要尊重,那就要客氣,臥房裡不乾淨的地方,決定不可以掛佛像。真正想生西方,那就不必客氣了,為什麼?我要達到我的目的,唸唸之中,我不離開佛。

 

救不了別人,先救自己

 

1 現前我們這個世間,天災人禍頻繁,這是眾業所感。災難要如何化解?佛告訴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學佛,首先要化解自己的災難,為什麼?共業裡頭有別業。

2 一個災難來了,具足貪嗔癡的人會遭惡報,勤修戒定慧的人,他不遭這個果報,他是別業。所謂「善因善果,惡因惡報」,惡因要受惡報,這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

3 貪心所感的是水災,嗔恚所感的是火災,愚癡所感的是風災,傲慢所感的是地震,這個事實真相,現在人不相信,說這是迷信,不合乎科學。殊不知科學是知識的教 誨,不是智慧。世間人相信知識,迷失了智慧,這是現實的狀況。佛陀是智慧的教誨,智慧能解決問題,知識不能解決問題。

4 我們今天這個世間,災難頻繁,天災人禍一年比一年嚴重,問題擺在面前,科學不能解決!我們明瞭災難是眾業所感,現在人的貪嗔癡慢已達到飽和點,人心的污染已到了極處,我們能救嗎?無能為力。怎麼辦?趕緊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救不了別人,先救自己,這個要緊!

 

大劫難來臨,你也能夠得度

 

1 我們生活的環境,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全世界氣候反常,災難頻繁,一年比一年嚴重,這個地球真的是病了!地球怎麼病的?是我們的心不好,我們心裡頭有貪嗔癡,把它搞病的。

2 人心與生活環境的關係非常密切,現在相信科學的人,他不承認這個說法,而去找另外的原因。實在講,他所找到的原因是表面的、皮毛的,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心。

3 佛法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人心,依報是生活的環境,人心反常,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就反常。

4 這幾年來,地球上的溫度不斷地在向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非常大!地球熱惱了,水災、火災、風災、地震,頻率增加了,世間人認為這些是天災,殊不知這與我們日常的思想行為息息相關。

5 整個世界氣候反常了,這是災變,科學怎麼進步,也沒有辦法來應付。現在大家把這個事情歸咎於大自然,「這是自然災害,非人力所能為」,把這個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是不瞭解事實真相。

6 災難的發生,真正的原因在哪裡?佛告訴我們,今天災變的根本原因,是眾生「貪嗔癡慢」這個妄心天天在增長。我們天天還在搞貪嗔癡慢,那災難恐怕就沒有辦法避免了。

7 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佛在經上講得很明白,縱然這個地球遭受極大的災變,這個地球上的人可能死一半,甚至於死三分之二,我們也能安然度過。這個就是什麼?共業裡面還有別業。

8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共業裡面還有別業」,這是給我們一點希望。佛說的有道理,你能夠回心轉意,修福修善,積功累德,不再搞貪嗔癡,縱然是大劫難來臨,你也能夠得度,你也能夠消災免難。
1 我們生活的環境,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全世界氣候反常,災難頻繁,一年比一年嚴重,這個地球真的是病了!地球怎麼病的?是我們的心不好,我們心裡頭有貪嗔癡,把它搞病的。

2 人心與生活環境的關係非常密切,現在相信科學的人,他不承認這個說法,而去找另外的原因。實在講,他所找到的原因是表面的、皮毛的,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人心。

3 佛法常說「依報隨著正報轉」,正報是人心,依報是生活的環境,人心反常,我們生活的環境也就反常。
4 這幾年來,地球上的溫度不斷地在向上升,而且上升的幅度非常大!地球熱惱了,水災、火災、風災、地震,頻率增加了,世間人認為這些是天災,殊不知這與我們日常的思想行為息息相關。

5 整個世界氣候反常了,這是災變,科學怎麼進步,也沒有辦法來應付。現在大家把這個事情歸咎於大自然,「這是自然災害,非人力所能為」,把這個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是不瞭解事實真相。

6 災難的發生,真正的原因在哪裡?佛告訴我們,今天災變的根本原因,是眾生「貪嗔癡慢」這個妄心天天在增長。我們天天還在搞貪嗔癡慢,那災難恐怕就沒有辦法避免了。

7 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佛在經上講得很明白,縱然這個地球遭受極大的災變,這個地球上的人可能死一半,甚至於死三分之二,我們也能安然度過。這個就是什麼?共業裡面還有別業。

8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共業裡面還有別業」,這是給我們一點希望。佛說的有道理,你能夠回心轉意,修福修善,積功累德,不再搞貪嗔癡,縱然是大劫難來臨,你也能夠得度,你也能夠消災免難。

 

如何面對通靈善知識?

 

1 有學佛的同學來提問:應如何面對通靈的善知識?這個要小心謹慎,對於靈煤所提出來的一切信息,要用智慧去判斷。

2 現在通靈的善知識,在全世界到處都有。我早年在美國,美國最多的是邁阿密,其他這些大城市都有,我去講經的時候常常遇到。他說的東西也都很有感應,所以相信他們的人很多。

3 我們學佛的同學如果遇到了,可以聽他的信息,他提供的一些方法,如果是合情、合理、合法,我們可以參考,但是解決的方法要依性德;如果是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聽他的信息,不採用他的方法。

4 我們依照佛經裡面的教誨,依照古聖先賢的教誨,就不會出錯,為什麼?古聖先賢的教誨跟佛經都是古大德從自己心性裡面流出來的教訓,這是決定真實可靠,決定沒有錯誤。

5 說總的原則,佛經上講得最透徹,只要你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了,此界他方沒有一樁事情你不通達、你不瞭解,這是最高的原理原則。

6 我們講眼前的、最淺的,我們只要斷惡修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倫理相應,與道德相應,縱然是有災難,災難也會化解。

7 佛在《十善業道經》上告訴我們,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一切凶災都可以度過,大的災難化成小的災難,小的災難就沒有了,這是肯定的。我們依照佛的經教去做,就不會出錯!
8 比如災難什麼時候發生,預測的這些靈媒會給我們信息,這些信息不管它是否準確,反正是提醒我們要斷惡修善,要認真修行,這是好事情。


* 倫理是社會的秩序,是教你明瞭人與人的關係:夫婦關係、父子關係、兄弟關係、君臣關係、朋友關係。

* 八德有兩種講法,一種講法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另外一種講法,「忠孝仁愛、信義和平」,這兩種講法把它合起來,除掉重複的,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