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法語(十六)

 

年輕時候好,是你前生所修的

 

1 經上常跟我們說:修財佈施得財富。你過去世修得多,這一生得的財富多,發大財;你前生沒有修財佈施,這一生物質生活一定貧乏。你修法佈施,這一生得聰明智慧;你修無畏佈施,這一生得健康長壽。

2 有果,一定有因,因果絲毫不爽。一般講,人在四十歲之前受前生業力影響大,四十歲之前的果報是前生的。

3 有些人年輕時候發達,那個福報是前生的。如果他發達的時候胡作妄為,不幹好事情,中年以後逐漸就會衰敗,甚至晚年潦倒不堪,非常的可憐,這一生沒有修!

4 福報是前生的,這一生要是真正修得好,他的晚年好。所以四十歲以後是今生的力量大,前生的力量很薄弱,所以在四十歲是很大的轉變!晚年好,是你今生所修的;年輕時候好,是你前生所修的,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修福要及時,要趕快,現在就要做

 

1 學佛的人都懂得要修福,這個福修了做什麼用?幫助我們往生。修福要怎樣修?要三輪體空,不著相。也就是說,修佈施的時候,不要想到有能佈施的我,不要想到有接受我佈施的人,不要想到我佈施的這些物。

2 譬如我們印經,把自己的名字印在後面,「這個是我印送的」,如果你真有這個念頭,你著相了;自己確實沒有這個念頭,寫著名字是寫給別人看的,希望他們來倣傚,這個意思可以——這是對他的,不是對自己。

3 對自己,是三輪體空;對別人,是故意標榜,讓別人學習。因為世間人名利心很重,我也留個名,鼓勵他也去做一點善事,修一點福,這是好事情。

4 在這個災難頻繁的時代,我們要盡心努力地去修福,否則的話,一個劫難來了,禍到臨頭的時候,你想修福來不及了,所以修福要及時,要趕快,現在就要做。

 

一切法從心想生,他一定會生病

 

1 我學佛大概不到半年我就吃長素,不再吃眾生肉。我雖然收入很微薄,我歡喜參加寺廟裡面放生、醫院裡面佈施醫藥。我懂得因果,吃素、佈施醫藥、放生這都屬於無畏佈施,果報是健康長壽。

2 有很多人他不懂得佈施醫藥,他儲備了一筆錢,做自己的醫藥費,準備自己生病,你說糟糕不糟糕!你想他會不會生病?一定會生病。為什麼?一切法從心想生。

3 至於放生,本來是好事,可是流弊很多——你不放生,人家不去抓這些鳥獸;聽說你要放生,人家拚命去抓,反而使眾生遭難。所以現在說實在話,放生不如勸人吃素,這個好!

4 我出家之後講經大概十年,聽眾多了,供養也多了,我就發心印經。印經是修大福報,為什麼這麼說法?因為印經需要錢,財佈施;經典是法,法佈施;別人依照這個法去修行,那是無畏佈施,修一種佈施就包含三種佈施,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我們沒有智慧,對於正法誤會

 

1 我們現在正處在末法,末法眾生的根性鈍,業障深重。我們今天許許多多的思想觀念行為錯誤,我們沒有智慧,對於正法誤會,不能真正地理解,為邪知邪見所縛。

2 真正的智慧是從定生的,沒有定就沒有慧。有些人多讀一點佛經,多聽、多記一些,就以為自己智慧開了,那錯了;智慧開了,心裡面有煩惱、無明沒斷,要曉得那不是智慧,那是佛法裡面所講的「世智辯聰」。

3 世智辯聰他也有相當的辯才,也說得天花亂墜,千萬不要誤會那些人是大通家,博學多聞,錯了!那些人修到後來什麼都不是,還得六道輪迴。

4 學佛是要開智慧。有很多人以為念佛法門只著重求往生,而不著重開智慧,所以輕視這個法門,其實那是誤會。智慧從哪裡開?從清淨心開,心清淨了,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

5 我們現在這個世間,「魔強法弱」,魔都喜歡用神通作佛事,諸佛菩薩有大神通不用,為什麼?怕人誤會。
6 魔有神通,佛也用神通,我們就無法辨別佛與魔。佛菩薩講經說法,魔不會講經說法,這一下就分得清清楚楚了,所以要知道,凡是用神通作佛事的都不是正法。

7 佛門講消災,有消災的方法與理論。可是現在大家都誤會了,以為在佛門裡面拜拜佛、唸唸佛,搞一個經懺佛事,這個災就消掉了,哪有那麼簡單!你心迷、心染污,就有無量無邊的災難。災從哪裡消?徹底回頭,從迷邪染回過頭來依覺正淨,災難就消除了。

8 我們哪一個人不希望自己長生不老?一般宗教認為上天堂就是永生,那是誤會!天上雖然長壽,壽命雖然很長,最後還要死!天堂不是永生,真正的永生是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句「阿彌陀佛」你真的會念,那你就長生不老了!

9 但是你學佛要想成功,一定要用真心,要用誠心,如果用僥倖的心、投機取巧的心,決定不成功。

10 有少數人發生誤會,聽說臨終十念還行,以為現在多造點惡業沒關係,到臨命終時還來得及。可是有誰能保證臨終時,頭腦清楚,不迷惑顛倒,有善知識提醒他念佛?

 

學校是個大家庭,有這一分情義在

 

1 抗戰期間,我們都是在學的兒童,那個時候中國跟日本作戰,我們被日本人追著跑,所以在抗戰期間做父母的人跟現在的父母心情不一樣。

2 我們大概從九、十歲,就被父母訓練過獨立的生活,也就是說,日常生活的煮飯、燒菜、洗衣服,這些統統要學會。什麼原因?怕在戰亂的時候全家人散失,小孩沒有生活能力,恐怕活不下去。

3 那個時代跟這個承平時代不一樣,那個時代隨時可以家破人亡,所以每個人都有高度的警覺。

4 我們從小就離開父母,到處逃亡;抗戰期間的後半期,我們都住在學校裡。學校就是家,我們就在學校裡生活,這是由國家照顧,就像當兵一樣,國家發一份糧食,發一些零用錢,也有救濟衣服。

5 實際上,我們那時候都是難民,老師對我們的恩德,實在講是超過父母,所以我們的師生、同學感情非常深厚,絕對不是現在人所能理解的。

6 我在讀書的時代,中國跟日本人打仗,「少小離家,雲遊四海」,這是沒有辦法的,而且是父母囑咐的。

7 在那個時代要趕緊走,不走可能就被日本人抓去殺掉了,這種情形,你們沒有經歷過,你們很難理解。

8 在抗戰期間,我們這些學生是難民,國家把我們收集起來,請老師,辦學校,我們在後方能夠安居讀書。同學大概百分之八十都離開父母,只有當地那些同學他們有家,我們看到很羨慕。
9 我們的家就是學校,父母兄長就是老師,老師確確實實做到了父母兄長的責任,對學生照顧無微不至。所以我們一生提到老師沒有不尊敬,沒有不感激!學校是個大家庭,同學像兄弟姊妹一樣,有這一分情義在。

10 現在學校變成了商店,商店裡面是老闆跟主顧,最好的關係為朋友,怎麼比也不能比上一家人。從前學校是個大家庭,這個機緣恐怕往後很難再有了。

 

法佈施的功德,決不是財佈施能夠相比

 

1 現在世間難民很多,他們沒有吃的、沒有穿的,沒有居住的房子,迫切需要財佈施,社會上不少慈善事業家都已經在做。但是眾生為什麼會遭這些苦難,這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2 佛知道苦樂的根源,眾生不知道。苦從什麼地方來的?苦的根是從不明瞭宇宙人生真相而來的。樂從哪來的?從覺悟來的。

3 佛對於一切眾生的幫助,最重要是幫助眾生轉迷為悟。悟什麼?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諸位必須記住,救度一切苦難眾生,最重要的是幫助他轉迷為悟,這就是佛家常常講的法佈施。

4 法佈施的功德,決不是財佈施能夠相比!佛在一切經論裡面讚歎法佈施,佛說以大千世界七寶佈施,都不如為那個眾生說四句偈的功德大,什麼原因?四句偈可能讓那個眾生開悟,財佈施沒有法子教人開悟。

 

常生歡喜心,永遠得歡喜

 

1 人活在這個世間,每個人都在想要活得有意義、要活得有價值。價值跟意義絕不是自私的,如果為自己的名聞利養,沒有什麼價值,也沒有什麼意義。

2 真正講,能活出價值、活出意義的,那都是絕頂聰明智慧的人,而且幾乎全都是從事於教育工作者。

3 諸位冷靜去觀察,古聖先賢,在中國代表的人物,孔子、孟子,學者;在佛法裡面,諸佛菩薩,他們一生幹什麼?用現在的話來說,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這個有意思。

4 他們對宇宙萬有瞭解得透徹,知道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不能分割。他們教學的對象是誰?遍法界虛空界裡頭一切眾生。比我高的是我的老師,比我低的是我的學生,上求下化,這是何等的快樂!

5 夫子說了一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e)乎」,悅是喜悅。真正的喜悅從哪裡來的?從學習裡頭來的。學習聖賢的教誨,你才會有真正的喜悅。

6 真正的喜悅不是從外頭來的,是從內心裡面流露出來,像泉水一樣源源不斷,我們世間人頭一個受用是身心健康,多快樂!在佛法裡面,佛菩薩常講「法喜充滿」,那個法喜就是孔子講的「不亦悅乎」。
7 法喜充滿從哪裡來的?上求下化,上面跟老師學,下面認真去教,從這來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永遠在歡喜。

8 永遠歡喜,在世間法裡面能看到,可是大家沒有注意,實在講每個人都有,在什麼時候?三歲之前。你看二、三歲的嬰兒,他滿臉笑容,無論跟誰,無分親怨,他統統都喜歡。無論什麼人逗他,他都笑。

9 彭鑫醫生講的,醫學界裡頭曾經做過這麼一個統計,人在三歲之前,一天要笑一百七十次,他身體健康快樂;人長大的時候,一天大概平均只笑七次。咱們中國人可能連笑七次都沒有,每天都板著面孔。

10 記住:老祖宗有一句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養生之道裡頭一個條件。你如何能叫你心裡頭喜事不斷,永遠在歡喜,有沒有辦法?有,學聖賢教誨就行!

 

誰的生活自在?誰的生活苦?

 

1 素食,一般人都不肯吃,他們認為這是苦,他們天天要吃大魚大肉,吃了一身的毛病,病從口入;世間人一天到晚是胡言亂語,招來的災難是禍從口出,他們幹的就這個事情。

2 所以你看世間人所享受的是什麼?災禍、病苦。你冷眼一看,他們造的這個業,受的這個報,我們看得很清楚明白,他說我們苦,我們看他苦。

3 眾生覺得吃粗茶淡飯這個日子很苦;佛菩薩眼睛看到眾生每天吃這些大魚大肉很苦、很可憐,為什麼?每天都跟眾生結冤仇,這個債愈來愈重,哪一輩子能還清?

4 你仔細去冷眼觀察一下,到底誰的生活自在?誰的生活苦?所以苦、樂不是絕對的標準。世俗人看修行人生活很苦,殊不知那是真樂;修行人看世俗人很苦、很可憐,那是真正可憐!

 

他縱慾過度,三十多歲就得了重病

 

1 佛經上講得很清楚:邪淫的罪過很重,你貪圖的只是片刻之歡,你後頭要受無量劫的罪報。

2 邪淫的後患無窮,這個事情決定做不得,這個果報來得很快,不要等來生,這一生就見到。

3 邪淫傷德、傷身,大陸上一個彭鑫醫生就這個做了一個專題講演。他舉了一個例子,一個年輕的企業家,事業很成功,很有錢,於是在生活上就放縱,半年當中就換了三個情人。

4 他縱慾過度,三十多歲就得了重病,彭醫生給他診斷後,告訴他:「你得的是要命的病。」

5 彭醫生給他開了藥,告訴他:「你真正要想活下去,一年到兩年決定不能有房事。」他不相信彭鑫的話,沒照做!

6 彭醫生就預期給他講:「如果你還是像以前一樣縱慾,六個月,你的兩個腿會發麻,腳底會發涼,會有這種現象出現。」

7 結果他三個月之後打電話給彭醫生,他說:「你講的徵兆我現在已經有了,怎麼辦?」

8 沒有法子了,沒救了,沒多久,那個企業家就過世了。

 

殺盜淫妄的果報

 

1 現代社會我們看一看,社會上是些什麼?妖魔鬼怪,不是人。什麼才是人?人的心裡是仁義禮智信,那是人。

2 人的心裡面是五戒十善,這是人。如果心裡面是貪嗔癡慢、是殺盜淫妄,那就是妖魔鬼怪。所以不能從外表上看,要從心地上看。

3 現代社會,一切眾生都趨向殺盜淫妄,無論我們走到何處,我們仔細觀察,殺盜淫妄是一年比一年嚴重,這很可怕。

4 殺盜淫妄逐漸逐漸增強,這是一個非常不好的因,大家都在造這個因,這就不得了,那個果報很快就會現前。

5 殺生招來的果報,在我們的社會上觸目皆是:多病、短命、癡呆、孤獨、聾啞、失明、瘋癲、無緣無故被人殺掉。

6 從表面上看,你是無緣無故慘遭殺害;實際上,你沒有造殺生這個業因,殺人的魔王見到你,也不會動一個念頭要害你。

7 《楞嚴經》裡面說得好,你吃我的肉,我殺你的命,統統有前因後果。

8 偷盜是損福,果報是貧窮下賤、負債過日子、生活過得很辛苦。 

9 邪淫感得的果報是面目可憎、相貌醜陋、夫妻不和,家庭破裂。 

10 口業有四種,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你造這四種業,你就得受三途苦報!

 

現在這個世間癌症為什麼那麼多?病從口入

 

1 我們現在的飲食沒有安全感,這些農作物,大量的化肥、農藥,長得很好看,很漂亮,蟲都不吃,為什麼?蟲吃了它要送命。

2 你要喜歡吃肉的話,那更不必說了!從前養豬、養雞、養鴨,都是放在外面養,壽命都很長;現在這些動物都是養在籠子裡頭,生下來就等於給它坐牢——終身監禁,它那個心情多苦悶!那個肉還能好吃?

3 現在的豬、它長得很快。小豬長大長肥了,拿去賣的時候,只要六個月;雞隻要三、四個星期;鴨只要兩個星期,所以那個發育非常不正常。它吃什麼?吃毒藥。

4 現在你看養雞、養鴨、養豬的,喂的都是化學飼料,肉怎麼會沒毒?人吃了這些動物的肉,怎麼會不生病?現在這個世間癌症為什麼那麼多?病從口入。

 

會說話的人就得福報,不會說話的人遭災禍

 

1 身口意三業裡面,口業最容易犯,所以佛教我們修行,先從口業修。

2 《無量壽經》一開端,佛就教給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佛用心之苦,真正是慈悲到極處。

3 佛教我們善護三業,養自己的清淨心,不但口不能言,不能說別人過失,心裡頭也不能夠記,不能有這個念頭。

4 聖人的教學,對於言語看得很重,決定不能夠疏忽,我們這一生修學成敗關鍵就在此地。

5 《弟子規》裡頭講,「揚人惡,即是惡;道人善,即是善」,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能不檢點。

6 《無量壽經》講到最高的原則,叫我們「善護口業,不譏他過」,我們做到沒有?真正做到了,決定不會說人家的長短;真正做到了,永遠不會說人家的過失。

7 看到別人有過失,不能說,應該怎麼樣?看到之後迴光返照,要反省我有沒有?有則改之,無則嘉勉。

8 你要曉得,你隨隨便便說人家過失,不但自己業障很重,人家曉得了,你就跟人家結了冤仇,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非常可怕,你不怕人報復你?

9 所謂口為禍福之門,會說話的人就得福報,不會說話的人就遭災禍。

10 佛在戒經上說,「斧在口中,所以斬身」,「斧」在古代是兵器,可以殺傷人,這個意思就是說,不當的言語、欺人的言語,會惹來殺身之禍,這是我們不能不謹慎的。

 

現代人不信因果,災難很嚴重

 

1 從前人讀了聖賢書,相信因果報應,不敢做壞事,心中起個不善的念頭,他會感到羞恥;現在倫理道德沒有了,因果也沒有了,他真敢幹壞事,幹壞事後頭有果報,果報他沒見到,他不相信。

2 現在人迷信科學,成見很深,動不動就要證據,證據必須要親自見到,沒證據就不相信了。

3 不相信因果,不承認因果報應,不承認三世輪迴,他就敢胡作妄為,這個對於他是很大的傷害。

4 三世輪迴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要是說肉眼沒看見就不相信,我們沒看見的事情太多了!

5 我在美國住的時候,美國的鬼屋就很多,真的鬧鬼,沒人敢住。有些去試試看,晚上真的被鬼趕了出來,怎麼能說沒有證據?

6 這個世間確確實實有許許多多事情存在,我們肉眼看不見,你不相信因果、不承認有因果,等到哪一天科學證明有三世、有輪迴,到那個時候,你就後悔莫及了。

7 今天人沒有接受聖賢教育,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往往不知道自己造罪業,也不知道自己造的罪業有多重,等到果報現前的時候,他才後悔莫及,才知道問題嚴重。

8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這是永恆不變的真理!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嚴重,人是一堆一堆的死,不是幾個幾個,這是眾生的惡業所感,所以千萬不要以為你這個惡業沒有報,一旦報到你頭上,你就後悔莫及了。

 

愛情變化太大,佛菩薩的愛是真實的、平等的

 

1 佛法講慈悲,慈悲就是愛心,而且這個愛心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它是理性的,它不是感情的。

2 佛以及我們中國聖人並不是完全反對男女結婚,為什麼?你不願意出三界。不願意出三界,那就行的世間法,雖是世間法也要不昏,這是聖賢對我們的教訓、對我們的期望。

3 所以,夫妻的結合,在古代不是愛情,古代是什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先生跟太太從來沒見過面,他們之間沒有戀愛,什麼意思來結婚?為了要達到共同的生活目標。

4 從前夫妻的結合是道義,有情有義,有恩有德,現在民主開放,如果還能保持古聖先賢這個理念,那你的家庭一定非常幸福美滿。

5 在古代,夫妻的結合確確實實是為了承傳祖宗的家道,所以結婚要以這個生活目標為思考的標準,不能夠迷在感情上,迷在感情上一定痛苦。

6 因為感情變化太大了,一個人早晚情緒都不一樣,哪能保得了明天是什麼樣的心態?所以說愛情變化太大,靠不住!

7 真正永遠不變的愛是誰?佛與大菩薩。佛菩薩的愛是真實的、平等的、清淨的,永遠不變的。佛法為什麼不講「愛」?愛是感情的,所以它換一個名稱叫慈悲。

8 慈悲是理性的愛,是永遠不變的愛;世間人的愛是從妄心流出來的,妄心變化無常,今天喜歡你,明天又恨你。所以要知道,慈悲跟愛是一樁事情——從感情裡面生的叫愛,從理智裡面生出來的叫慈悲。

 

善惡因果,你沒有辦法擺脫

 

1 「善惡因果」這四個字很難懂,不要看輕了它,自己以為信了,而實際上全是誤會;自己以為做得很如法,沒有想到全是罪業,這種事情往往有之,自古至今犯錯誤的人太多太多了。

2 現代人犯錯誤就更多,我們在《無量壽經》上讀到,「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這不能怪他,你怎麼能責怪他?這是我們今天世界大亂原因之由來,沒人教!

3 沒有人教他,他才敢造惡業,不知道果報的可怕;如果對於因緣果報這些事理真正清楚,他決定不敢作惡,為什麼?作惡自己吃虧,有報應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4 只要是造作罪業,你不知道因果報應的原理與事實真相,你照樣要受報;不是說不知者無罪,不知者沒有報。不論你知不知道,你造作的都有果報,善決定有善果,惡決定有惡報。

5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十法界依正莊嚴真相,因果是同時的。我們凡夫不能覺察,總是認為大概這一世行善,果報在來世;現在行善,果報在後來,不知道因果同時。

6 一定要曉得,你造惡的因,那個惡報因果也同時。當你造因的時候、起心動念的時候,就有果報。這一層道理與事實真相很少人知道,所以眾生膽大妄為,敢造惡業。

7 經上常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因果同時,眾生為什麼不怕果?因為那個果還沒有成熟。果有沒有?有!己經在了,還沒成熟,隨著時光的流逝,它會漸漸成熟。

8 因果同時,果報的事實真相確實如是!果報在哪裡?在起心動念之處。這個事情諸佛菩薩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人不能有一念不善的心,不可以有一個不善的念頭,為什麼?念頭才起,果報就跟著,你沒有辦法擺脫。

 

如果你沒有德行,你吃再多的藥都不管用

 

1 佛經上形容娑婆世界的眾生「飲苦食毒」,今天我們來看佛這句話,佛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完全正確。

2 中國古人常講「病從口入」,所以吃得愈簡單、愈清爽、愈少,對於你身體健康癒有幫助。但是心地要清淨,這一點非常重要。

3 你心不清淨,這才長病;我們的心真誠、清淨、大慈大悲,你本來有病,不要看醫生就好了,為什麼?它自己調整了。

4 心清淨,身清淨,百病不生,諸位要希望自己身體健康不生病,你要好好地注意,用這個方法來修學。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知道,我們的身體自己可以轉變。

5 最近國內有個彭鑫大夫,他的醫道非常高明,這是個很好的醫生。他講五常與健康的關係,講得很透徹。他說五常仁義禮智信,對照我們的內臟心肝脾肺腎,你違反哪個,你哪個器官會有問題;這五個字做到,你什麼毛病都沒有。

6 縱然現在你有毛病,你認真去把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做到,你的病不需要看醫生,不需要吃藥,自己會好。

7 我們能不能相信?能相信,學佛的人相信。為什麼?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

8 你心裡面想不仁、不義、無禮,那就出毛病;如果你心裡面想到仁義禮智信,毛病就會好,為什麼?你的心行正,你內臟裡面那些細胞分子的排列就正常,正常就最健康;你有邪思邪念,它的組織排列就不正常,不正常毛病就出來。

9 我聽他的報告裡頭,他講了一句話,真的把醫道根找到,這是古人說的,他說得很仔細,「德為醫之本」,這一句話重要!

10 醫療的根本是什麼?德行。如果你沒有德行,你吃再多的藥都不管用;如果你真正有德行,不治都會好,這是很有道理的。

 

人不怕有過失,最重要的是過而能改

 

1 佛教給我們,「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隨緣才能消業,隨緣是什麼?一切隨其自然,對這個世間一切沒有貪戀。

2 於一切法沒有得失心,沒有取捨心,一切隨緣,隨緣就自在,隨緣就不起煩惱。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切隨緣,不要攀緣。

3 攀緣是什麼?攀緣就是放不下,我一定要這樣,我一定要那樣。你這個一定,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就是造業。

4 攀緣就有障礙,就有煩惱;隨緣就自在,隨緣能轉境界。換句話說,我們要轉變境界,意念是最有效的方法。意念能轉惡為善,化凶為吉,轉災難為吉祥,真能轉!

5 你們看看胡小林,這個人不但現在是當老闆,過去生中也是富貴人家,所以他帶有強烈傲慢的習氣。他學了佛,學了《弟子規》之後,他真改了,以前是常常發脾氣,現在就是學著不發脾氣,他學了很有功夫、很有效果。

6 過去在公司裡面,員工沒有不怕他的,他自己態度也是居高臨下;現在學了佛,學了《弟子規》之後,把員工都當成兄弟姊妹,自己態度謙卑,說話柔和,完全變了一個人。

7 所以人是能學得好的,問題是你肯不肯學!這個人善根深厚,從這裡看出來,他學到一點就做一點,懂一句他就做一句,所以解行相應,他進步這麼快,他學佛才兩年多。
8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所以人不怕有過失,最重要的是過而能改。

 

病痛是業報,業消掉了,病就沒有了

 

1 我們要學佛,頭一條要學佛的知足。知足到什麼程度?可以過最簡單的生活。佛示現這樣的知足,我們在經上看到,他一生的生活是「日中一食,樹下一宿」。

2 樹下一宿,戒律裡講得很清楚,這一棵樹下不能住兩宿,明天呢?明天換一棵樹。為什麼?眾生習氣很重,怕你留戀。

3 這棵大樹很好,蔭涼很大,你在這裡,明天你還到這裡來,後天還到這裡來,你就生貪心,不許可,你一定要換個地方。這是什麼?教你斷貪戀的煩惱,斷貪嗔癡。

4 貪嗔癡是所有一切病苦的根源,你要沒有貪嗔癡,你不會生病。所以身體裡面有貪嗔癡病毒,外面受一點點風寒的干擾,你就會生病;或者是受一點刺激,這個刺激是什麼?煩惱、怨恨、惱怒,你病就來了。

5 如果心地清淨,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著清淨平等心,逆境不生怨恨、不生煩惱,順境不生貪戀,你永遠不會生病。

6 這佛法裡說得很清楚,現在的醫學也證明,我們現在社會上種種這些疾病的來源,都是自己找來的。

7 你如果真的覺悟,從心理上改變,斷惡修善,懺除業障,病自己就好,不需要用醫藥。醫藥是個小的輔助而已,真正病好是靠自己心轉變。

8 我們身體這個病痛是業報,把染污的心轉變成清淨的心,業消掉了,病就沒有了,什麼病都沒有了。

 

他用仁義經商,他怎麼賺錢?

 

1 現在這個世間從事於工商業的很多,我們同學當中有個胡小林,這也是經商的,原來滿腦袋都是要賺錢,學了佛、學了《弟子規》之後,他明白了:錢不是賺來的,是命裡有的。

2 他說:既然命裡有的,那我何必操這麼多心?就不操心了。他規規矩矩地做人,規規矩矩地做生意,用什麼?用仁義來經商。

3 很多人說:你用仁義道德經商,你怎麼能賺錢?難得他還是相信佛法,決定用仁義道德來經商,贏得他的顧客信任。

4 這個公司好,有信用、負責任,絕對不欺騙主顧,貨真價實,做出個好樣子來給大家看,不但經營沒有虧本,才兩年,營業額就增長百分之四十五。

5 原先他還想發展搞分公司,搞別的行業,多搞幾種,現在想到命裡有這麼多錢,搞那麼多公司不是分心、操心嗎?算了,不搞了,一生就做一個生意做到底。做到底,百年以後就是老字號、老招牌,這家業。

6 所以我就勸他:你這個企業,希望能夠繼承中國傳統家的精神與功能,把你這個公司一百多個員工看成一家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他們的老人就是自己的老人,所以建個老人樂園養老;他們的兒女就是自己的兒女,建個子弟學校來培養。

7 員工進入他的公司,大家是一家人的關係,心就定了。中國傳統這個家的精神跟功能,希望企業來繼承,每個公司都能做得很好,我們的社會可以恢復到安定和平。

8 這一個做成功,我相信會產生影響力,會影響其他的企業、行業,乃至於影響一切的團體。

 

胡小林他捨財,他生意沒有垮掉

 

1 世間人想學菩薩行,什麼叫菩薩行?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做到很圓滿,沒有錯誤,沒有過失,這叫菩薩行。

2 學菩薩行,從哪裡做起?從《弟子規》做起,從《感應篇》做起,從《十善業》做起。真正把它做到,這叫真學佛。

3 我們修道人不求自利,求什麼?求幫助別人覺悟。你用這種心去做,你不會懈怠,你不會厭倦,佛法裡面講勇猛精進。

4 為什麼要這樣做?為幫助一切苦難眾生離苦得樂。眾生太苦了,為什麼這麼苦?他們想錯了,他們做錯了,所以感召不善的果報。

5 頭一個是想錯了,觀念錯了,錯在哪裡?一切向錢看,這就錯了,不但這一輩子苦,來生來世更苦。

6 我們要在他面前表現給他看,捨財,不要財。他說不要財,那日子怎麼過?我不要財,活得很好,也沒餓死,也沒凍死。

7 他說你出家了,我們在家。胡小林居士現在在家,他也捨財,他生意也沒有垮掉。

8 胡居士告訴我,他賣東西,寧願把價錢降低一點,讓客戶受益,今年營業額比去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一。捨,絕不計較,他做了三年,業績年年往上升,愈捨愈多。

9 愈捨愈多,愈多愈捨,這個不是僥倖,這是真的!他今年賺了五千萬,這是淨利,他準備拿這個錢去辦一個安老院,照顧老人;辦一個學校,育幼,用來做養老育幼。

10 這就是說,捨得,得到之後要再把它捨掉。今天不做出樣子出來,別人不相信,要做出來大家就相信——這是真正度脫有情,令成聖道。

你的家不和,這個家庭不可能興旺

 

1 中國人常講,家和萬事興,你這個家庭會不會興旺,看你家庭和不和。

2 家庭裡面關鍵的人物,夫婦和合。夫妻不和,家庭就破壞,社會就動亂,天下就不太平了。

3 你的家不和,這個家庭不可能興旺,團體、公司、社會、國家沒有例外的。

4 家和萬事興,家不和,受別人欺負;國家不和,一定受鄰國的侮辱,可見得「和」非常重要。

5 「和」很重要,從哪裡做起?從我們本身做起。我們跟人相處的時候,表情要溫和,言語要柔和,這個非常重要。

6 在一個家庭裡面,父子、兄弟、姐妹都能夠和合,家庭和睦,父母心裡愉快。兒女都能修養品德,從事正當的行業,不犯法、不違規,孝順父母,你的鄰里鄉黨對你尊重。

7 一家和睦,這一家必定興旺;道場和睦,決定是正法住世;國家朝野和睦,這個國家一定富強;世界人大家都能和睦相處,就世界大同,天下太平。 

8 所以世界大同要從哪裡做起?要從這個國家社會安定做起,國家安定從哪裡做起?從家庭做起,從夫婦做起。

 

歲歲平安,年年如意

 

1 我們這些年來,每年過年,我們總是年節作興賀年卡,我們的賀年卡也印上「歲歲平安,年年如意」。但是我們上面加了一句,「諸惡莫作,歲歲平安;眾善奉行,年年如意」,希望我們記住「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2 中國人在年節當中,總是求「歲歲平安,年年如意」,這兩句吉祥話,都是說的果報。果必有因,如果我們不修因,這兩句話就落空了。

3 怎樣才能做到歲歲平安?佛陀教給我們,諸惡莫作,果然能夠做到從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不造一絲毫損害眾生之事,你就能夠得到「歲歲平安」。

4 佛又告訴我們,眾善奉行,眾是講多,什麼是善?只要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事情,我們隨時隨處認真努力去做,這個樣子自然就能得到「年年如意」。所以佛家所說的果報,確實是可以兌現的,是可以落實的,決定不是一句口頭上的讚頌而已。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1 禍福不是一定的,不是不能改變的,《太上感應篇》第一句話就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2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你要懂這個道理,你即使受到災難,你不能夠埋怨別人。為什麼?是你自己起心動念所感召的。

3 你的周邊是善友還是惡友,也都是你自己感召來的。如果對於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不瞭解,還要怨天尤人,那你是罪上加罪,惡業上又添加惡業,你就錯到底了。

4 太上說得好,「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兩句話跟佛經上講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是一個道理。你一念善,你的相也就變善,你的生活環境也變善;你一念惡,相貌也變惡,相也惡,生活環境也惡了。

5 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念淨,一切清淨;一念染,一切污染,統統是自己做主宰,這個話說的是真話。

6 我們自己的心善、行善,天龍善神都讚歎,都加持,都保佑;我們的心行不善,妖魔鬼怪都來糟蹋你,都來侮辱你,甚至於來陷害你。

7 禍福確實是自己找得來的,這個東西有沒有?實在說根本就沒有。所以悟了的時候,你得的樂是真樂。

8 佛法裡面常說「離苦得樂」,你能轉境界就離苦得樂;若不能轉境界,本來沒苦、沒有難,自己找來的苦、找來的難。

9 現代的社會,災難太多了,個人有災難,國家有災難,世界有災難,什麼原因?我們曉得,這些災難是居住在這個地球上這些眾生他們的心行所感召的。

10 災難禍福沒有自然的,《感應篇》說得多好:禍福無門,唯人自召。這個世間前途到底是福還是禍,我們只要看看居住在地球上這些人造的是什麼因,就能判斷吉凶禍福。

 

這都是什麼?不忘本

 

1 這個世間,古時候世間人考取功名,考取舉人或者考取進士,第一樁大事,回家去拜祖宗,報祖宗的恩德;第二個,要去叩謝老師,去拜老師。

2 拜哪個老師?拜啟蒙的老師。啟蒙的老師比什麼都重要,那真正是恩師。可能啟蒙老師是個窮秀才,自己無論得多大的功名,做多大的官職,絕不敢輕視自己啟蒙的老師。

3 佛門裡面出了家、受了戒,頭一個去拜老師,報本反始。去祭祖、去拜老師,這都是什麼?不忘本,人心淳厚,一生當中不忘記父母之恩、老師之恩,所謂孝親尊師。

4 世間人不懂得孝順父母,我們在香港建了一個「中華民族萬姓先祖紀念堂」,為什麼要這樣做?佛教我們的,孝養父母。

5 我們用什麼方法報父母、祖宗之恩?我們學佛、學習聖賢的教導,來報父母、祖宗之恩。我們提倡孝道,我們以真誠清淨心念佛來供養祖先。
6 春秋我們舉行祭祖,這都是表演給社會大眾看的,我們不忘祖先。幾千年的祖宗我們都不忘他,我們還要紀念他,眼前父母哪有不孝的道理?這就是什麼?尋根。

7 現在社會上有這麼一個名詞,尋根。我從哪裡來的?父母生我、養我、育我。我的父母從哪裡來的?他有他的父母,我們叫祖父母。祖父母從哪裡來的?叫曾祖父母,曾祖父母從哪裡來的?高祖父母。

8 一代一代往上追,我們先祖紀念堂是追到五千年,我們的祖宗三皇五帝,不忘本!這是人倫的大道,這是隨順自性的大道,不能不知道。

9 佛是我們根本的老師、創教的老師,我們今天得到佛法薰修的利益,這個恩德從佛來的。我們佛弟子供養釋迦牟尼佛形像,念念不忘佛的恩德,這是慎終追遠、報本反始,這跟中國人家裡面供祖宗牌位一樣。

10 祖宗雖然離我們很遠,幾千年、幾百年,我們後人還是念念不忘祖宗之德,你說這個心地多厚!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道

 

1 六道的業因固然很複雜,但是最主要的,天是十善業道,人是五戒。 

2 守五戒來生能得人身,不是佛弟子,守儒家五常也能得人身。

3 儒家講的仁義禮智信跟五戒的精神是一樣的:仁是仁慈,就是不殺生;義就是本分的,一個人能守本分就不會偷盜,義就是不偷盜;禮就是不邪淫;智就是不飲酒,酒飲得醉醺醺的就糊里糊塗;信就是不妄語。 

4 五常相當於五戒,這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如果這五條做不到,來生得不到人身,三途去了。 

5 人一定要講仁義禮智信,我們時下講人格,人格就是做人的資格,做人的資格是什麼?就這五條。你要想來世還得人身,那你要好好地把你這個人格保持住。 

6 仁義禮智信要是沒有了,做人的資格也沒有了。做人的資格沒有了,現在還是個人的樣子,你一口氣不來就到三惡道去了。 

7 我們常講心量,我們修行生生世世都不能夠有一個結果,原因就是心量太小。 

8 人道的基本條件是仁義禮智信,我們頭一條就做不到,什麼原因?心量太小,不能容人。 

9 仁是二人,不是一人,除了我自己還有別人,這樣才能夠取得人道。 

10 人怎麼講法?人者仁也,仁能夠容人,能夠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人道。

11 什麼都是自己,沒有別人,六道裡頭人道都得不到!所以自私自利,只有自己沒有別人,果報決定在三惡道。

 

把不善的業障懺除,你的感應就一定現前

 

1 一般學佛的人都知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善惡一定會有報應的,只是時間早遲而已。

2 世間人無論是中國、外國,無論是信仰什麼宗教,如果跟他談到財富、聰明、健康、長壽,他都歡喜,他都需要,但是他不肯作善,這是什麼原因?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他不懂,他不知道。

3 他如果曉得作善是福報的因,修因一定得果報,他自自然然會去修一切善行。

4 我記得我們早年住在美國舊金山,鄰居是當地人,看到我們的生活很快樂,從來沒有愁眉苦臉的樣子,每一天都是歡歡喜喜,他看到很羨慕。

5 有一天,這個鄰居來訪問我們,問我們是從事哪一個行業的,為什麼每天這麼快樂。我們同修告訴他,我們是學佛的。

6 他就問什麼是佛?我們簡單地跟他講:佛是覺悟,佛是智慧。

7 「你們為什麼這麼快樂?」「我們是修淨宗的。」

8 他就問我:「什麼叫淨宗?」我說:「淨宗教人長壽,淨宗教人智慧,淨宗教人修福有福報。」

9 他聽了很歡喜,他說:「這些我們都需要。」

10 他們當地人多半是基督徒,星期天都要上教堂,我就對他說:「星期天你們可以上教堂,我們這個小道場星期六、星期天都有活動,歡迎你們星期六到我們這裡來學長壽,來學智慧,來學幸福。」

11 我們跟他說得很清楚:「佛是我們的老師,你們教堂有上帝,上帝像是你們的父母,佛教是學校,你可以到學校來上課、來學習,一點也沒有衝突。」

12 他們聽了很歡喜,星期六就到我們淨宗學會,星期天他們就上教堂。所以一定要教他行善,佛門叫修善。

13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在初學佛的時候,章嘉大師就教給我,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長壽、智慧、福報,這些是不是真的能求得到?決定求得到。

14 他又說,有時候你求沒有感應,這是什麼原因?這是當中有障礙,這個障礙叫業障,你把障礙除掉,感應就現前,是這麼回事情。

15 決定不能懷疑,佛教給我們這些方法,你認真去做了,沒有感應,你就退了信心,那就錯了。

16 業障怎麼樣消除?要懺悔。什麼叫懺悔?大師告訴我,在佛菩薩面前祈禱,那不是懺悔,真正的懺悔是後不再造。過失只有一次,不再犯同樣的過失,那就叫懺悔。

17 我聽明白了,這就是《論語》裡面所說的「不貳過」。夫子讚歎顏回,顏回之賢就是不貳過,這一條很不容易做到,但是這是真正的懺悔。

18 所以一定要懺悔,只要能把不善的業障懺除,你的感應就一定現前。

 

成佛之道,都在我們會不會

 

1 世出世間法都出不了因果報應的定律,佛法也不能超越,所以印光大師教我們「敦倫盡分,閒邪存誠」,這八個字了不起!這八個字足足可以教化世尊末法九千年一切眾生,無論在家出家,真的是總綱領、總原則。

2 敦倫是敦睦倫常,敦是真誠,睦是和睦,用自己的真誠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跟一切人事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永遠不會有衝突,世界和平、宇宙和平可以落實。

3 從哪裡去落實?從我自己本身落實。你要想求一切人都能夠做到,跟諸位說,諸佛菩薩也做不到。所以佛法最高明的地方,佛法不要求別人,對任何人不要求,要求自己,這個教學法高明,世出世間我們沒找到過。

4 什麼人是佛菩薩?什麼人是善知識?除我之外,所有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都是佛菩薩,都是善知識。

5 每一個人他們所作所為都是教我的,他們所作善的,跟經典上講的如法的,我要跟他學,他做出樣子來給我看;他們所作所為是不善的,與這個相違背的,他來告訴我這個不能學,都是老師,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他示現那個果報給我們看。

6 善人惡人、順境逆境無一不是善知識,無一不是菩薩學處、菩提道場,問題是你會不會!我們智慧在哪裡開,德行在哪裡建立?就在這些地方。

7 我們學會了,天天看,天天聽,天天接觸,學會了。善人給我們示現的,我們一定要好好學;惡的現象示現了,我們都叫他是示現,他不是真的惡。真的是什麼?性本善!

8 他們是唱戲表演的,一個表演正派,一個表演反派。我們用這種心來看這個世間,看一切人,我們的心就平了,我們在境界裡頭時時刻刻都在學東西,他們在表演。

9 我們的心是平等的,沒有這個分別心,他們都是老師,都是佛,都是菩薩。

10 我們不會說這是善人,那是惡人。像唱戲一樣,他們來表演,來給我一個人看,度我一個人,我一個人是學生,統統都是老師。
11 不但這些人物是老師,山河大地、樹木花草,情與無情統統是老師,六塵說法。我們這個世間跟極樂世界有什麼差別?沒差別,問題就在你會不會!

12 你能夠在境界裡面常生歡喜心,常生智慧,不生煩惱,你走的是菩提道。

13 遇到善緣、好境界就生歡喜心,歡喜心裡面就生貪戀,煩惱起來了,你墮落了;逆境惡緣裡頭,你就生嗔恚心、不高興,好,你又墮落了。無論在什麼境緣,你走的是三途惡道,你錯了!

14 外面境界沒有善惡,問題就是你會不會。會的人,同樣境界裡走菩提道,唸唸成就智慧,成就德行,成就相好;不會的人,無論什麼境界,他都生煩惱,他走的是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他走這個道。

15 諸位一定要記住:貪,餓鬼道;嗔恚,地獄道;愚癡,畜生道。你怎麼會走這個道路?貪嗔癡的反面,反過來就是戒定慧,戒定慧是菩提道,成佛之道,都在我們會不會,所以不要去揀別。  

 

如果不修善,他的果報不堪設想

 

1 古聖先賢教給我們,無論是物質生活,無論是精神生活,要知足,知足你就得自在。

2 生活享受無需要去追求,一味地在物質生活上去追求,沒有不造業的、沒有不折福的,縱然你有福報,福報也在這裡折盡了。

3 如果我們把念頭轉過來,為眾生造福、為社會造福,完全不為自己,那就樂在其中,那真樂!業因果報,我們要清清楚楚。

4 慾望是我們的大患,欲之根要曉得,那個根就是自私自利。這個世間人自私自利,整天為他這個身著想,讓這個身去享福享受,造作無量無邊罪業。

5 世間人為身造業,不說別的,單講飲食,食眾生肉,貪圖美味,為誰?為舌頭!為這三寸之舌的享受,這一生不知殺害多少眾生,造多少罪業;

6 世間人殺生作惡,任意地在造作罪惡,這是違逆天地鬼神,違背了天良,這樣下去,必然是折福折壽。

7 我們的善福是自己修的,我們的壽命也是自己修的。一念善,壽命會延長,福報會增長;一念惡,這個凶災的機會就多了,壽命就短促了,都是一念善惡在那裡變化。

8 世間人見識很淺,往往看到許多作惡的人沒有得惡報,作善的人反而事事都不順利,對於因果報應之說生起疑惑,殊不知因果通三世,這是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的。

9 世間人看多造惡業之人,好像他還滿享福的,其實這是他過去生中修的福報太大,他今生造惡業,雖然折福折得很多,但他還有餘福,所以我們沒有看到他受報。到他福享盡了,他壽命終了,惡報就現前,來生就到三惡道去受苦。

10 我們看到有人行善,但是他現前生活並不好,依然窮困潦倒,這是他過去生中造的惡業太重,今生他造的善業沒成熟,他必須受過去的惡報。

11 行善不是沒有報應的,今生他修善,已經得到很好的彌補;如果不修善,那他的果報就不堪設想。

12 因緣果報,絲毫不爽,我們眼光要看遠,不要看眼前!

 

只要能夠反求諸己,問題統統就化解了

 

1 天下事要求別人是做不到的,學佛要求別人,你成不了佛;念佛要求別人,你往生不了。

2 中國古人教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就對了。只要能夠反求諸己,什麼樣的障礙都化解了。

3 今天社會衝突這麼多,在一個家庭裡面,夫妻衝突,父子衝突,兄弟衝突,演變出去之後,君臣衝突(領導跟被領導衝突),朋友衝突,五倫沒有了,這個社會怎麼能不亂?

4 中國社會的組織,是五倫的社會,中國這五倫是講人與人的和諧關係,這是天然的關係,完全與自性相應的關係,我們稱為「天道」,天然之道!

5 現在的社會,五倫沒有了,所以天下大亂!怎麼樣叫不亂?反求諸己,就不亂了。

6 不要問別人做得對不對,回頭問我自己做得對不對;不要問別人做得好不好,要回過頭問自己做得好不好,只要能夠反求諸己,問題統統就化解了。

7 我們冷靜觀察,東西方的聖人、聖哲的教誨,都沒有例外,都是教人要反省、要懺悔。

8 所有一切聖賢教誨,自己一定要知道,是教我一個人的,不是教別人的,我要做到,我不必去要求別人做到,要求別人做到,錯了。

9 別人看我做到,他很羨慕來學習,他也做到,這就叫佛度有緣人,這就叫有緣。

 

一個是財狼,一個是色狼

 

1 今天社會動亂,災難頻繁,這不是我說的,這是現實,這是果報,共業所感。為什麼會有動亂?為什麼會有災難?古聖先賢他的結論是兩個字,一個是財,一個是色。

2 一個是財狼,一個是色狼,這兩個狼在一起就變成二狼神。二狼神要是主宰了這個社會,這個社會就麻煩大了。

3 想想現在,你仔細去觀察,你看現在人他想的是什麼?就想到這兩樣。他說的是什麼?也說的是這兩樣。他幹的是什麼?還是這兩樣,這還得了!我們整個社會動亂,許許多多的災難,真正的原因就在此地。

4 現在人厭惡正法,以邪惡為美,不但社會出了問題,地球出了問題,太陽系也出了問題,這是真正可怕!

5 這個社會,天天在在宣揚邪惡,我們今天所看的、所聽的、六根所接觸到的,沒有一樣不是在誘惑你去造殺盜淫妄,勾引你的貪嗔癡慢。現在的小孩可憐,可以說從一出生他就在學了。

6 現在很多母親說小孩難教,很多老師告訴我學生難教,什麼原因?基礎的教育疏忽了。

7 今天家庭教育沒有了,學校教育也沒有了!現在的學校教的是什麼?教的是科技,是一種技術的訓練,不是教育。

8 教育是教你怎麼做人,教導你人與人的關係,父子的關係,夫妻的關係,兄弟的關係,君臣關係,朋友關係,是把這些給你講清楚講明白,你都能懂,你就會做人了。

9 今天沒有這個教育了,現在人學的是迷,學的是邪,學的是染。你在家庭裡面,家庭裡迷邪染;你到學校去,學校迷邪染;踏進社會,社會迷邪染。我們今天確實是生活在迷邪染中,這怎麼得了!

10 中國古聖先賢不一樣,中國古聖先賢重視教育,自古以來朝朝代代都把教育擺在第一,國家的施政是為什麼?為教育,一切為教育。教什麼?教倫理、教道德、教因果。所以幾千年來,中國的社會長治久安。

11 我們今天生在這個時代,非常不幸,古聖先賢的教誨,幾乎被社會大眾遺棄。最近這一百年來,由於社會上疏忽了傳統的教育,疏忽了倫理道德的教育,導致現在的社會大亂、天災人禍頻繁。

12 我們把聖賢教學疏忽掉,把這個精神力量集中在科技、集中在工商,科技發達了,工商業發達了,人民富起來了,但是道德沒有了,倫理沒有了,甚至於可以說,人性迷惑了,這個問題所付出的代價是沒有辦法估計的!

 

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這是造十惡業

 

1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佛法的修學是建立在這個根本上。我們如果起個惡念,做一樁壞事情,這就是不孝,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師長。

2 儒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道也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所以這是修根本的一個開始,你真正務本要從這個地方做起,這是起端、起步,不是目標、目的。

3 大家都不孝順父母,大家都不尊敬師長,大家都在搞六道輪迴;你要想成佛成菩薩,那你只好孝順父母、尊敬師長,這跟大家不一樣!

4 不孝父母、不敬師長,去搞貪嗔癡慢,這是大逆不道、不仁不義,這是違背性德,與一切虛偽法、煩惱法相應,這才製造六道輪迴。

5 佛菩薩與凡夫的差別就在此地,除這個之外,有什麼差別?凡夫穿衣吃飯,佛菩薩也要穿衣吃飯,沒有兩樣!

6 凡夫有應酬,要待人接物,佛菩薩也要應酬,哪有兩樣?佛菩薩是人修出來的!凡夫也是人,佛菩薩也是人,要曉得,有兩樣,是用心不一樣。

7 佛菩薩的思想見解行持與真性相應,凡夫的思想見解行持與見思煩惱相應,這就是一個覺、一個迷,就是這一點不相同。

8 諸位要曉得,孝親尊師是性德,是本性之德,唯有性德才能開發自性的光明,才能開發自性無量功德,這是工具!

9 為什麼要孝親?為什麼要尊師?你不用性德的工具,你怎能開發性德?不孝親、不尊師,沒有用處,佛來教你,你都沒法子成就。

10 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我們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你要不能盡心盡力孝順父母、奉事師長,你那阿彌陀佛白念了,不能往生。

11 不孝父母,不敬師長,這是違背性德,這是造十惡業,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

 

邪淫傷身敗德

 

1 古人所說的萬惡淫為首,不能小看。全世界的災難從哪裡來的?就從這兒來的,這是禍害的根源。

2 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淫心不斷不能超越六道輪迴,有很多修行人不能成就道業,最後墮阿鼻地獄,什麼原因?就這個原因。

3 現在這個社會,兒女不孝順父母,學生不尊敬師長,部屬背叛長官,為什麼?教育失敗。教育失敗了,那個結果一定是天下大亂。

4 現在的社會教育教什麼?教邪淫。我們老祖宗說萬惡淫為首,教邪淫就是教萬惡,社會怎麼不亂?

5 你今天看看整個社會,你看廣告、看新聞、看雜誌,裡面女孩子都是穿著暴露的,都是引誘你邪思,這是什麼?教邪淫。

6 教邪淫就是教萬惡,這還得了嗎?這社會還有救嗎?這社會怎麼會沒有災難?個人造業是個別報,這一群人都造業這是共業,那就是集體的大災難,就這麼回事情。

7 我們人人都希望家庭美滿,家族興旺,要達到這個目標決定要禁止邪淫,為什麼?中國古聖先賢教導我們,萬惡淫為首。

8 我們看看今天整個世界社會動亂,原因在哪裡?原因很複雜,無論怎麼複雜,殺盜淫妄酒這五個字全都包括了。

9 殺盜淫妄酒裡面,最嚴重的就是邪淫!為什麼殺生?由邪淫引發的。為什麼偷盜?也為邪淫引發的。

10 今天整個世界都在宣揚邪淫,無論在什麼地方,你所看到的都在宣揚邪淫,好像邪淫變成時尚,變成一種潮流,這還得了!這個社會怎麼會沒災難?

11 天災人禍都是從邪淫引發的,所以這個事情很麻煩!而實際上,邪淫可以傷身敗德,現在青少年許許多多的怪病,從哪裡來的?都從這來的。

 

溫良恭儉讓,這是聖人之德

 

1 我們讀《論語》,看到孔老夫子的學生對夫子的讚歎,同學們公認老師有五德——溫良恭儉讓。

2 溫良恭儉讓,這是聖人之德,這是大福德,這是我們自己修學的標準。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常常想這五德:

一.溫厚:溫和厚道,清淨平等。

二.善良:心地純淨純善,絕對不把別人的不善裝在心裡。

三.恭慎: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小心謹慎、謙虛恭敬。

四.節儉:在日常生活當中,一點都不浪費。

五.忍讓:常懷慈悲忍讓之心。

3 佛法建立在世間法的基礎上,我們學佛,假如我們不能具足孔夫子的五德,我們的佛法根基就有問題。

4 佛法的修學要建立在夫子五德的基礎上,所以我們中國祖師大德教給我們內修五德。

5 溫良恭儉讓,這是自己內心的修養,無上菩提建立在這個基礎上,決定不能夠疏忽!

 

修十善業的果報

1 不殺生得長壽報。

2 不偷盜得大富大貴的果報。

3 不邪淫得相貌端莊、得好眷屬。

4 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得一切眾生的信任、得大眾的尊敬。

5 不貪,佈施能捨,唸唸為眾生,能把煩惱的根斷掉。

6 嗔恚是從貪起來的,愚癡也是從貪起來的。

7 順境裡面我們不貪不癡,逆境裡面不嗔恚、不愚癡,我們的心清淨平等。

8 心永遠保持清淨平等,這個持戒是功德。

9 修十善業道是持戒,我們心不清淨、不平等,這個持戒是福德,不是功德。

10 持戒清淨,如果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多半都是在人天兩道。

 

人人都修十善業道,這個災難就沒有了

 

1 現在全世界氣候產生很大的變化,這個地球變暖了,溫度不斷在上升。不學佛的人不懂得這個,他們都是從科技物理上,來論斷這樁事情。

2 學佛的人知道,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水是貪心,貪心增長就有水災;嗔恚是火災、溫度上升;愚癡是風災;傲慢、不平招來的是地震。

3 所以佛教導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那就真的是有效。但是共業、別業這個差別很大,我們個人修個人可以免於災難,但是沒有辦法化解共業,這是一定要懂的。

4 南北極的冰溶化速度很快,我聽到這些報告之後,我特地到紐西蘭去了一趟。我去庫克山,這是靠近南極最高的一座雪山,我們從山下乘直升飛機上去,上去之後飛機落在冰川上,我下來,手往地上一摸,手是濕的,這個讓我很驚訝。

5 二十多年前,我在加拿大溫哥華,到過那兒的冰川,那個時候,我們在地上抓一把冰,很涼,灑出去之後,手上沒有水,手是乾的,這是正常的現象。

6 現在這個冰川,手一接觸,全是濕的,這個溶化速度太大,非常嚇人。所以我下了山之後,我跟大家說,科學家說南北極的冰大概要三十年才會溶化掉,我說這個說法不可靠。

7 據我們自己親自去看的,看出這個現象,我估計七年到十年,不會超過十年,所以這是很麻煩的一樁事情。南北極的冰如果都溶化,海水上升,沿海地區都會被淹沒。
8 更可怕的是高山,高山積雪溶化之後,很多河川水源斷絕了。中國的長江、黃河,印度的恆河,如果水源一斷絕,這個流域養了多少人,他沒有水喝了、沒有水灌溉,這個問題比什麼都嚴重,現在大家都著急。

9 科學上的方法這是治標,佛法從人心上是治本,應當是標本兼治,所以現在我們推動多元文化的教學,勸導世人覺悟。

10 一定要回頭是岸,這個災難才可以減輕、推遲。所以佛法講得很好,境隨心轉,這個世界所有一切物質變化,與我們的意念有密切關係。如果人人都能夠修十善業道,這個災難就沒有了,冰也不會化,都能恢復原狀,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11 但是我們講的科學家不相信,科學家說你拿證據來。實際上,證據真的在面前,他很難接受,可是我們不管他能不能接受,我們要認真努力去做。

12 佛教給我們自度而後就能度人,自己不能得度,想幫別人幫不上,這點我們明白就好。

 

轉輪迴心為菩提心

 

1 我們念佛人,首先要放下我執,如果起心動念,唸唸還想到自己,要知道,那是輪迴心。

2 什麼是輪迴心?輪迴心就是自私自利的心,起心動念決定沒有忘記自己的利益。

3 為什麼念佛求生淨土的人那麼多,往生的人那麼少?實在講,許許多多念佛人是以輪迴心念佛,所以出不去,還是搞六道輪迴。

4 你要問哪一輩子我們才能夠超越六道輪迴?只要什麼時候你不用輪迴心就超越了。就這麼簡單!

5 我們的念頭都是六道輪迴的念頭,我們要轉過來學佛菩薩,轉輪迴心為菩提心,轉輪迴業為菩薩業,這就對了。

6 所以念佛實在講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不念佛肯定你妄念就起來了。無論是善念、惡念,統統是妄念,你一定要知道,善念感三善道,惡念是三惡道,總出不了六道輪迴。

7 所以凡夫,你自己一定要肯定、要承認,你的心是輪迴心,不是清淨心。

8 你有起心動念、有分別執著,這是輪迴心,輪迴心幹什麼都叫輪迴業,念佛也是輪迴業。

9 我們念佛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心心唸唸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樣才能夠把煩惱習氣壓住,不讓它起現行。壓久了,佛號就有力量,這才能帶業往生。

10 我們一定要念到功夫成片,把輪迴業轉變成淨業,沒有這個功夫不行!你做多少善事都沒有用,那只是三善道的果報,這個要知道。 
11 如果做一些善事,沒有忘記念佛,沒有把善事放在心上,這是功德,這是淨業,淨業生淨土。

12 事上看起來是一樣,用心不一樣。你的用心要全在淨土上,如果沒有這個功夫,寧願那個事情不要做,為什麼?對你沒有好處。假如幫助人,自己不能往生,那就大錯特錯了!

13 對別人有好處,是的,對別人有好處是善業,你來生得福報,你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這一生不能成就。

14 這一生真正想成就,做清眾,不做執事。做義工可以,好事情,你專心把工作做好,工作完了之後,心裡面佛號不斷。

15 如果心裡面還有妄想,還有一些計較,還有一些分別執著,那你就錯了!為什麼?你造的依舊是輪迴業。

16 修道人修什麼?修清淨心,清淨心就是道。心浮動,妄念紛飛,你一定要明瞭,那是輪迴心。你是輪迴心,你幹的還是輪迴業,縱然念佛修行也是造輪迴業,你怎麼能夠脫離輪迴?

17 真正要脫離輪迴,一定要捨輪迴心,轉輪迴心為菩提心,轉輪迴業為淨業。

18 佛在經上常常警惕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要知道珍惜,一定要認真努力,轉輪迴心為菩提心,這樣才不辜負我們這一生得人身、聞佛法。


菩提心——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要長存此心。
菩提行——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要常修此行。

什麼是善根?什麼是性德?這十句二十個字就是。

 

總在遇緣不同

 

1 西方世界有四土,每一土都有三輩九品,四乘九是三十六,大分三十六個等級。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哪一個等級,要靠你自己努力。 

2 三輩九品,這是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高下不同,就好像唸書,有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程度不一樣。 

3 西方世界有四土——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這就好比學校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每一土裡面都有三輩九品。 

4 三輩是上、中、下,九品是三輩裡面分出來的:上品裡面有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品裡面有中上、中中、中下;下品裡面有下上、下中、下下,一共有九品,四土三輩九品。 

5 善導大師他老人家講,三輩九品是我們遇緣不同而有差別,這個話講的有道理,我們衷心的佩服。 

6 換句話說,無始劫以來的善根我們都有,他有我也有,就是我們遇緣不同,所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有九品的差別。 

7 善導大師講得好,總在遇緣不同。你遇到的緣殊勝,你這一生可以上品上生;遇到的緣不勝,那就是下品往生;如果遇到的緣差,可能往生都去不成。 

8 什麼叫殊勝?對於依正莊嚴、一切事理都能明理,深信不疑,這就殊勝。能遇到一個善知識把它講得清清楚楚,你聽得明明白白,毫無疑問的完全接受,這就是你遇緣殊勝。 

9 善根薄的人,遇的緣好,遇的緣殊勝,上品上生;善根厚的人,一生沒遇到勝緣,往生的品位低一點。 

10 你遇到的善知識,遇到的同參道友,幫助你建立堅定的信心,這個緣勝;如果自己對於念佛理論不透徹,方法沒搞清楚,半信半疑,這個善知識也講不清楚,這個緣就差一點。 

11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在哪一個等級,要靠你自己努力,你的緣差一點,你念佛也就不很認真,這樣往生品位當然就低一點。 

12 四土三輩九品怎麼來的?帶業多寡不一樣。帶得最少的是等覺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些等覺菩薩,他帶一品生相無明;像初住菩薩,他帶四十品無明。 

13 即使我們往生品位沒有那麼高,我們的業障習氣很重,生到西方世界下三品往生,可是到達極樂世界之後,我們的能力幾乎跟上上品是相同的——就是下下品往生,到達西方世界,也能夠到他方世界隨類化身去普度眾生。 

14 這個能力從哪來的?這種能力不是自己的,自己沒見性,沒有破無明,沒有見法身,這個能力是阿彌陀佛加持的。 

15 諸位要記住,就是極樂世界的人沒有破無明、沒有證得法身,也跟法身大士一樣應化十方諸佛剎土,這是他方世界沒有,唯獨西方極樂世界有,西方極樂世界稱為第一殊勝,原因就在此地。 

16 《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我們今天遇到淨土法門,我們的緣殊勝,無比的殊勝!現在問題就在自己有沒有善根福德。 

17 什麼是善根?善根就是信解,聽了以後真的相信,真的明白了,真聽懂了,這是善根。福德是什麼?下定決心求生淨土。《無量壽經》上教給我們「一向專念」,《彌陀經》裡面講「一心不亂」,那是大福德。 

18 如果要想成功,這個關鍵就在「一心」。所謂一心,必須放下萬緣。佛祖教給我們,一定要放下萬緣,不但世間一切法要放下,沒有一絲毫牽掛,佛法也要放下,千經萬論無量法門統統放下,一天到晚牢牢的抓住這一句阿彌陀佛,這樣才能成功。

 

與人無爭,與世無求

 

1 釋迦牟尼佛三十歲成道,就開始教學,一生義務教學,他老人家七十九歲圓寂。他的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一生都是這個樣子,給我們後世的佛弟子做出最好的榜樣,與人無爭,於世無求。

2 與人無爭,於世無求,釋迦牟尼佛是百分之百的做到了。他示現的這個生活是大自在的生活,這叫清福。

3 世間人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佛法裡叫紅福——紅塵裡面的福報。享紅福,多半都是搞六道輪迴,墮三惡道。

4 佛門享的清福,是清淨的福報。享清福的人,最低限度都生天,大多數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去作佛、作菩薩去了。清福這個福報叫圓滿的福報,我們哪個人知道?

5 真正學佛的人,無論在家出家,是享清福。清福是清淨自在,真的是一生生活在定慧之中,這是真正的幸福美滿,幾個人明白?幾個人懂得這是真正的福報?

6 我在年輕的時候,遇到了佛陀教育,我在台灣就一個人,沒有家,一個人的生活很簡單,我二十六歲出家,我選擇這個行業,以平等心、清淨心、慈悲心處事待人接物,與人無爭,於世無求。

7 我相信因果,我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命裡有的決定有,命裡沒有的不要強求。

8 你命裡沒有,你用什麼手段都得不到,如果得到,大概災禍就跟著來了。如果你命裡沒有這麼高的官位,你用不正常的手段、賄賂的行為,地位提升,做了高官。官位得到之後,恐怕沒有幾天,你就死在這個位置上。

9 命裡該餓死的,你縱然有個金山,你也會餓死;命裡不該餓死的,一無所有,到時候會有人送飯來,我相信這個,深信不疑,所以沒有一絲毫憂慮,身心清淨。

10 如果你懂得因果,相信因果,就不會被外面境界所轉,為什麼?知道自己有命運,命裡有的決定有,命裡沒有的不強求。你競爭的念頭會斷掉,與人無爭,於世無求。

11 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九十多歲,生活能夠自理,不需要人幫助,這是學佛人的威儀,學佛的殊勝利益從這裡就看出來,這叫真正的福報。

12 我在台中跟李老師求學的時候,我看到人家供養他的錢,他都拿出來做慈善事業,拿出來弘法利生。

13 他自己待遇也不薄,他是奉祀官府的秘書長,簡任官的待遇,在學校裡面他是教授的身份,也兼了不少課。我那個時候跟他在一塊的時候,他一個月的生活費用六十塊,過最清苦的生活。

14 他自己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吃得也很少,身體非常健康,九十五歲不需要人照顧,他自己生活可以打理,九十七歲才接受兩個同學照顧他。

15 他告訴我,生活愈簡單愈快樂、愈自在,為什麼?一生不求人。與人無爭,於世無求,這個生活多快樂!

16 所以要曉得,福報不是地位、不是財富、不是權力,這些東西都是假的。福報是智慧,福報是頭腦清楚,不迷惑、不糊塗,身體健康長壽。

17 李老師是我們的榜樣,我們應當要學習,我們一定要把貪嗔癡慢、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都除掉,要真正去做到與人無爭,於世無求。為什麼?身心世界俱不可得,你爭什麼?你求什麼?

18 真正做到無爭、無求,我們心定了,心清淨了,這才能得佛法真實殊勝的利益。我們什麼都不求,我們只求一樣,只求無上菩提。無上菩提就是佛果。所以,我們學佛,一定要學釋迦牟尼佛——與人無爭,於世無求。

 

一切眾生不外乎報恩報怨,討債還債

 

1 六道裡頭,現在我們很清楚、很明瞭,一切眾生不外乎報恩報怨、討債還債,真的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2 你果然明白、清楚了,你就曉得人生在世間,沒有吃虧的,沒有上當的,也沒有佔便宜的。我前生佔別人便宜,這一生他佔我的便宜,還掉了。

3 你要瞭解事實真相,你吃了虧,上了當,當做還債想,這債就了了,這個好;如果你吃了虧,上了當,不甘心,要想辦法報復,這事情就麻煩。

4 你要不覺悟,果報就是生生世世冤冤相報,這一定要到哪一生哪一世,這當中有一個人覺悟回頭了,這帳才能了。

5 如果他心裡頭這結放不下,他不肯饒你,這就是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在臨終之前一、兩個星期或一、兩個月,病得很重,你仔細觀察,他是被冤親債主纏縛著。

6 你活的時候,你的氣很盛,一般人講陽氣還足,冤親債主不敢貼你的身;到病重的時候,病危的時候,陽氣衰了,陰境現前,這現象很普遍。

7 他還能說話,他告訴身邊的人,某人來了,在門口,在那裡站著,他所講的全是他的冤親債主,已經過世的。這事情不是發生在一個人身上,幾乎每一個病危的人都是這樣的。

8 另有一種人,病重的時候,他見到那些討債的人,他有恐懼,他的氣太衰了,說不出話,他的神情不安,從表情上我們能明瞭,是他的這些冤親債主找上門來了。
9 念佛的人臨終見到佛菩薩他很安詳,見到冤親債主神情不安,只要稍稍留意,你都能看得出來。特別是醫院裡面的醫生護士,他們常見,他們看得出來。

10 一般人不相信有鬼,不相信有果報,你給他講,他還說你迷信!他不曉得,凡是有人住的地方就有鬼住,到哪一天他見到了,後悔就來不及了!

11 早年我在台灣,我有一個同學,中學時候的同學,他在榮民總醫院服務,他管行政,住院組的組長。我問過他:「你相不相信有鬼?」他說他相信,什麼原因?醫院裡頭,醫生、護士這些職員常常見到。

12 他們告訴我,人臨走的前兩、三天,這病房門口會有鬼出現,無常大鬼,我們常講的白無常、黑無常。只要這鬼在他門口出現,這病人不會超過三天,就一定走。這是醫院裡頭的醫生、護士告訴我的,他們常常見,他們知道這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

13 他們還告訴我,病人的冤親債主多,他的氣很衰,他住的那個病房磁場就很不好,我們一般講有一股陰氣,人在裡面感覺得很不舒服。如果這病人生病,他病會好,這病房裡頭決定沒有這現象。一家醫院如是,我想許許多多的醫院都不例外。

14 我們住在這個世間,冤親債主是沒辦法避免的,所謂不是冤家不聚頭,這個很麻煩!你想成就,他來擾亂,他不讓你成就。

15 你過去曾經破壞他,今天他要來報復、要來破壞你。他總是障礙你,障礙你學佛、障礙你念佛,甚至他障礙你往生,這個事情麻煩大了。

16 當你往生那一剎那,你這些冤親債主統統來了,這個哭一把,那個流眼淚,這個再叫你,好了,把你一擾亂,阿彌陀佛也氣跑掉了,你這一次往生的機會就失掉,這不得了!這個事情麻煩大。

17 這些冤親債主是誰?可能就是你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家親眷屬。所以,人與人之間不可以結怨。這些怨結,在菩提道上就叫做魔障,生生世世都是麻煩,你要受很多折磨。

18 所以佛教我們忍辱,教我們修定,教我們心地要清淨平等、要慈悲忍讓,這樣自己修行才比較順利一點,三寶威神加持也能產生效力,否則的話,你業障重,佛菩薩也沒辦法保佑你!

 

自殺是沒完沒了,果報上不能解決因果問題

 

1 這個世間很苦,有人生活很痛苦,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就自殺,自殺能解決問題嗎?不能解決問題,果報上不能解決問題。

2 凡是自殺的人,輪迴投胎都還沒分,他還要找替身,這就叫自做障礙,自找麻煩!

3 他要找不到替身,他都沒有機會去投胎,只好去作孤魂野鬼,就搞這些,那個困境更苦!所以自殺不能解決問題。
4 自殺是沒完沒了,不能解決問題!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只有把問題愈搞愈糟,來生比這一生不曉得要苦多少倍,這是做不得的!

5 人免不了要死,死苦是一切苦裡面最嚴重的。你要是研究佛法,你就曉得,佛出現在這個世間,主要就是幫助眾生解決這一個問題——死生事大。

6 死生事大,佛說的是真實話,決定死不得!世間人往往遇到一些苦難,就不想活了,就要想死了,以為死了什麼都了了,這個觀念錯誤了,這是迷惑顛倒。

7 說真實的話,死了就不得了!絕對不是說死了就了。死了就了了,那我們何必還要學佛?用不著了。問題就是死了真的不得了,怎麼不得了?你看不到四十九天又回來了,又輪迴了,永遠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

8 《般若經》上給我們講得多明白,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世間人迷惑顛倒,不可得他要得,那個得是什麼?他得的是業障。拼得你死我活,沒有別的,他得的是業,業就是障。他不曉得放下,只要統統放下,業障就沒有了。

9 你要知道,我們到這個世間來,是空手而來的;將來離開,是空手離開的。我非常清楚,我捨得乾乾淨淨,過幾年就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了,這個世界與我都不相干了,還有什麼放不下的?

10 佛在經上說,六道凡夫是生死疲勞,沒有休息的,死了生,生了死,永遠搞這一套,永遠在六道裡頭輪轉!這個麻煩太大了。你要知道這個事實真相,非常恐怖。

11 佛法的殊勝之處,所謂是轉迷為悟、轉業力為願力,你修學到一定的程度,你生死就自在了。所以世間人怕死,我不怕,隨時隨處不論什麼死法,我都不驚不怖,我都歡喜接受,而且永遠感恩戴德,為什麼?這個地方捨身死了,極樂世界就生了。

12 現代社會,年輕人自殺,兒童自殺,哪一天沒有?這些人為什麼會自殺?迷惑顛倒。自殺能不能解決問題?不能,自殺是從果上斷,斷不了。你的業習在,就是印象在,這個印象不會隨你的身體生滅。

13 佛家講因、緣、果,說實實在在的話,因含藏在阿賴耶識裡頭,你沒辦法放下,果報現前,你還得受報。如果你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你就不會造自殺這個業。

14 自殺是造作惡業,不但對自己不利,它對於一切眾生所造成的是負面的影響,那是極重的惡業。自殺的罪很重,你細讀佛經就明瞭,自殺的果報都在地獄。

15 佛法裡頭,自殺的罪很重,其他宗教裡頭也這麼說。你再痛苦都不能自殺,自殺解決不了問題,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把問題搞複雜了,將來果報更苦!

16 我們學佛的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給社會大眾做好榜樣,決定不能造作惡業。造作惡業的果報是三途地獄,這我們要明白、要清楚。

17 如果諸位很冷靜的去思惟觀察,中國、外國那些演藝人員,歌星、影星,編導這些人,你看看他們的果報,你看看他們的晚年,都沒有好的結果!

18 愈是知名的大明星,很年輕的時候就死了,許許多多自殺的,都不是好死,什麼原因?他演出這些負面的節目,這個世間多少人在學習、在模仿,他把人心、人的行為,誘導向邪惡的那一個方面去,這是造惡業,造極重的惡業。

 

止語不說話,這很容易成就

 

1 修行人,你看很多修行功夫得力,他用什麼方法?止語。

2 止語是什麼?不議,不說。人只要不說話,他就不會起心動念,妄想就減少,道心就增長。

3 進念佛堂統統止語,只有一句佛號,不可以說任何話,也不要跟任何人打招呼,這是規矩。

4 你念你的佛,什麼人都不打招呼,這不是沒有禮貌,這是真正尊重,真正如法。

5 止語可以讓自己心清淨,為什麼?你不跟別人說話,人家不跟你說話,心就慢慢定下來了。

6 念佛堂裡不但要止語,進去之後,要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進念佛堂,一句閒話都不說,一個雜念都不生,你的心怎麼會不清淨?

7 止語,不說話,見人問個訊,合掌問個訊,一句話沒有,心容易定。進念佛堂,既然身心世界放下了,還有什麼事情?沒事了。

8 離開念佛堂之後,在道場裡面,不是重要的事情,盡可能少說話,這個重要。

9 不該說的決定不說,該說的最好也不說,一句彌陀念到底。止語,你的心是定的,你的功夫會得力。

10 如果雜心閒話,肯定把你的功夫破壞掉。念佛功夫能不能成就,秘訣就在此。

11 佛家修行講求止語。你看念佛堂止語,禪堂止語,講堂雖然不掛「止語」牌子,也是以盡量不說話為妙。

12 十方一切諸佛讚歎的念佛堂,是什麼樣的念佛堂?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了一句阿彌陀佛,大眾在一起共修的,沒有一句閒話,沒有一個雜念。

13 進念佛堂,一定要放下身心世界,你還有事,你還有雜念,你還沒有放下,你怎麼能得一心、你怎麼能得功夫成片?

14 現在念佛,說老實話,在一般念佛堂不能成就,為什麼?你的六根會受外面境界影響,你會看這個人不如法,那個人你看到不舒服,你心是浮動的,你心不是定的。
15 淨宗道場如果真正要想成就,最重要的是止語。淨土念佛堂裡面止語,這很有道理,這止語不僅僅在佛七當中要這樣做,平時就要學,這對於自己的道業絕對有好處。

16 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我們止語不說話,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想的是阿彌陀佛,念的是阿彌陀佛,這很容易成就。

17 我勸導大家,你要不能萬緣放下,最好不要到念佛堂去,為什麼?到那個地方去,你去擾亂人家的磁場,破壞了別人的道心,那有罪過。

18 真正念佛堂,決定沒有雜心閒話,就是一句佛號念到底,什麼原因?說雜心閒話,你修行所有的功德都從口裡漏失,你的這一生就完了,你說多可怕!

 

真諦是真實說,俗諦是方便說

 

1 佛在經典上常常感歎,六道眾生迷惑顛倒,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完全迷惑,真正要緊的事情他不做,偏偏一天到晚去幹那些不相干的事情,天天在搞六道輪迴。

2 我們學佛,一定要認識佛教的本來面目。佛教的本來面目,決定沒有迷信,給你講的是宇宙人生的真諦。

3 佛法裡面有真實說、有方便說。真諦是真實說,俗諦是方便說,佛依二諦說法。

4 真諦就是事實真相,一切大乘經所講的都是實相,大乘經是以實相為體,佛所講的完全是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

5 真諦是如來自己親證的境界,但是這種境界不是我們凡夫常識能夠體會得到的。說如來果地上的境界,我們凡夫聽了疑惑,不能接受,佛就講俗諦。

6 講俗諦,佛是依世間人的知見、世間人的常識,用這個做手段,誘導他入真諦。

7 根性利的人,佛誘導時間短,很短的時間他就入真諦,就契入境界;根性不利的人,佛誘導時間就長。時間再長,生生世世,佛也不會捨棄。

8 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佛絕不捨棄一個人,這是佛的慈悲,你這程度不夠,大法不能接受,給你講小東西,講淺一點的,那就行了。

9 真諦是佛菩薩自己證得的境界,他講真實話,跟你說一切法不生不滅:俗諦是隨大家的知見、常識,說一切法有生有滅,說一切法無常。隨順我們世俗來說,大家很容易懂,為什麼?因為你的常識、你的見解能達得到的。

10 佛說法總是不離開這兩個原則:一個就是說他自己親證的境界,一個說我們現實生活環境。如果不依二諦,佛就沒法子說話。佛要為這些凡夫說法,這就不得已要用方便法。

11 佛菩薩教化眾生,離不開「方便」,為什麼?因為真實是說不出的,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能說的全是方便。

12 所以釋迦牟尼佛告訴人,他四十九年沒有說一句法,為什麼?因為四十九年統統說的是方便法,真實法一句也沒說到。

13 佛所說這些方便法,目的是教人從方便去體會真實。從這個意思,我們也可以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句句都是說真實法,方便即是真實!這叫善巧、叫權變。

14 佛所講的,意在言外,你要會體會,決定不能執著。執著佛的言語,執著經上的文字,那就錯了!

15 佛要為凡夫說法,不得已要用方便法。方便法是從自性清淨心裡面建立真俗二諦,這就可以說了,也就是說,一定要從相對的來顯示諸法的真相。

16 眾生有貪,貪的對面有個無貪,無貪是性德;眾生有嗔恚,嗔恚的對面有無嗔,無嗔是性德,是真性的德用。

17 真諦是從本性上說,俗諦是從現相上說。性是真的,相是假的;理是真的,事是假的。真諦是真實說,俗諦是方便說,佛說經是依二諦而說法,所以經有了義,有不了義。

18 不了義,佛隨順俗諦來講的;了義經,佛依他自己所證境界跟我們說的。淨土五經都是了義經典,都是如來自己的境界,這是我們要覺悟的。

 

真學佛,沒有別的,就是把阿彌陀佛抓住

 

1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示現,夜睹明星,豁然大悟。他為什麼能悟?他徹底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全放下。

2 我們煩惱習氣太重,想放下,放不下,為什麼?想就是煩惱,就是分別執著。用分別執著放下分別執著,不可能!那你怎麼能放得下?

3 所以,放下的人怎麼放法?修定,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念,時節因緣成熟,就豁然大悟。

4 我們今天連這個定都做不到,《華嚴經》裡面提出一個妙法,末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教給我們特別的方法。

5 我們該怎麼做?我們把念頭集中在一句阿彌陀佛,我們心想,想阿彌陀佛;念,念阿彌陀佛。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6 你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從哪裡來的?自性彌陀。你看見性,生淨土了,唯心淨土。所以,見彌陀、生淨土就是明心見性,這是換一種方法,這個方法是萬修萬人去。

7 現在問題是:你不是真念佛?真念佛的人,他只有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別的都放下。

8 真念佛人念多久能成功?我們所看到的,《淨土聖賢錄》、《往生傳》,乃至於現在真正修行人,你細心的觀察,一般是三年念到功夫成片。

9 什麼叫功夫成片?心裡面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叫功夫成片。口念不念沒有關係,心裡就是阿彌陀佛,絕對不會有其他的念頭。

10 這一句阿彌陀佛,還是有分別、有執著,但是不要緊,它跟極樂世界相應,它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相應。生到極樂世界品位並不高——凡聖同居土,可是怎麼樣?不但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了!

11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誰教你?阿彌陀佛是老師,文殊、普賢、觀音、勢至是同學。所以,你一生穩穩當當成無上菩提。

12 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的,你是真心學佛;不是這樣的,你不是真心。所謂不是真心,你學佛裡頭夾雜著妄念、夾雜著分別執著。

13 你的心不真,這叫業障,它怎麼樣?它把你拉回來,又拉回到六道去。

14 真學佛的,真修淨土的,真想在這一生成就的,沒有別的,只要把阿彌陀佛抓住,其他統統放下。

15 我再也不執著,再也不分別,我就專門分別執著阿彌陀佛,專門執持名號。佛曉得你放不下分別執著,他就教你分別執著用在一處,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16 我們念佛求什麼?《彌陀經》上給我們講,求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念佛三昧,心不顛倒是智慧現前,這是福慧雙修,這個成就是無量功德,這是真干,這不是假干。

17 只要自己幹的是真,一真一切真,我們弘護都真實,都不是假的。你一摻雜,真就沒有了,所作所為都是福德邊事,你是在修六道裡面的福報,而且福報修得很雜。

18 如果說自私自利放不下,貢高我慢放不下,我們在人間修的福報,將來到哪裡去?到魔道裡去,到阿修羅、羅剎那個地方去。這不是正道,人天是正道,這些不能不知道。

 

飲食是一種享受,現在是很糟糕

 

1 我們現在吃的東西,不但是食物,連飲水都愈來愈不健康,真是佛在三千年前在《無量壽經》所說的,現在人是飲苦食毒。

2 現在的人很可憐,過的不是健康的生活,我們所喝的飲料是苦水,所吃的都是毒。現在的蔬菜、稻米都有問題,我們吃的肉食就更不必說了,這些動物吃的都是化學飼料,所以人吃了怎麼不長病?
3 現在的素食,實在講,稍微好一點,可是吃了還是很麻煩。人活在世間多可憐,這種情形很不容易改變,為什麼?這些年來,人類大量的使用化肥、農藥、抗生素。

4 使用這些化學東西,使土壤都有毒,凡是土壤裡生的植物,統統都帶著這些劇毒,這怎麼辦?連樹木花果,它都生在大地上,大地有毒的時候,就沒有一樣東西沒有毒。

5 現在的水都受到污染,水族也都帶有毒性,人生活在現在這個環境裡頭,飲食是一大問題,所以奇奇怪怪的病就愈來愈多。這些怪病從哪來的?這是人類自己造的,自己要承受這個報應,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6 現在人飼養的這些豬、這些家畜,都在吃抗生素,都在吃荷爾蒙。聽說現在人養的豬只要六個月、雞隻要六個星期、鴨子只要十幾天,就長得很大了,就可以拿去賣了。

7 這些飼養的動物,它的生活不正常,我們沒有以人道來對待它,就把它殺了!我們曉得,這些動物也有感情,你殺害它,它在嗔恨的時候,身上全是毒素,所以吃肉的人什麼樣的怪病都有,原因就在此地。

8 在過去,我們佛門裡面不吃眾生肉,可是有些雞蛋,沒有公雞交配的蛋,它沒有生命,這個可以吃。可是,我們到養雞場裡面一看,就不敢吃了。

9 在養雞場,那些生蛋的母雞,是沒有交配的,統統是用抗生素、化學飼料來餵養;換句話說,它生的蛋一定有問題。你吃了以後,你得這些怪病,你都不曉得病因從哪來。所以我們現在對蛋,不管它有沒有孵,一概都不吃。

10 在從前說到吃,魚大概沒什麼問題,現在知道了,現在江河海水都被污染了,這魚不能吃了。你要吃可以,你得要付出代價,付出生命的代價。

11 癌症現象今天這麼多,從哪來的?所謂病從口入,吃出來的。現在人是飲苦食毒,我們所吃的、所喝的,沒有一樣東西是乾淨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可靠的。

12 佛在經上形容娑婆世界的眾生飲苦食毒,我在年輕時候讀到這些經文,還懷疑,釋迦牟尼佛說的話是不錯,但是太過分了一點,可是今天來看,佛這句話我同意,佛說得一點都不過分,完全正確!

13 在過去,飲食是一種享受,現在是很糟糕,佛經上說,現在的眾生是飲苦食毒,可見得現在人真的是沒有福報!

14 生長在這個時代,眾生沒有福報,飲食都不是健康的。現在雖然有人賣有機蔬菜,可是不見得是真的,現在騙人的事情太多了。

15 今天這個社會,賣飲食的欺騙人,賣藥的也欺騙人,太可怕了!在古時候,欺騙人的事情有,可是飲食不會騙人,醫藥不能騙人,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

16 現在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人人都有病,不但生理上有病,心理上的病更嚴重,我們曉得這是果報——過去、今生造作一切不善業的果報。

17 這個時代,生態染污非常嚴重,可是要知道,比生態染污還要嚴重的是人心染污,什麼原因?心染污就有無量無邊的災難。

18 在這個災難頻繁的時代,我們唯一的生路是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們一定要覺悟的。

 

淫慾不斷,決定不能超越輪迴

 

1 佛在戒經裡面,無論是在家戒或出家戒,第一條都是不殺生,可見得這個殺生是大惡!可是,我們如果要想出六道輪迴,要超越世間,那就是淫戒放在第一。

2 無論在家出家,淫慾決定增長貪心,增長邪念,這個對於出世間法有一定的障礙。

3 不淫慾,這是六道眾生裡頭最難的,男女的淫慾,這個一定要斷,最難斷也得斷!

4 佛在經上說得很好,愛不重,不生娑婆,這個「愛」是男女的情愛。

5 眾生為什麼會在六道搞輪迴?第一個因素就是淫慾,《楞嚴經》上講的,淫慾不斷,輪迴就不能出去。

6 輪迴苦,太苦了,尤其是三惡道,我們如果想在這一生超越輪迴,淫慾不斷,就不能超越。換句話說,淫慾是非斷不可!

7 《楞嚴經》上說:淫心要是斷掉,斷性亦無。如果你斷性亦無,就是淫慾這個意念都沒有了,那就恭喜你,你不會再到六道裡輪轉。

8 由此可知,你淫慾的意念都沒有了,六道輪迴就沒有了;淫慾之事斷了,念頭還有,你還要在六道裡搞生死輪迴。

9 六道凡夫總離不開淫慾,往往為淫慾而造種種的殺業、盜業!

10 淫慾對於身家,乃至於對於社會國家的傷害,這些事情我們在歷史上往往能見到。

11 自古以來,這些戰爭為的是什麼?都是為了盜、為了淫。在中國歷史,幾乎每一個朝代亡國的君王都犯了這些罪業,而且都犯得很嚴重。

12 遠的,我們看夏、商、周,夏桀不是不能幹,殷紂王也是了不起,文才武略,都是貪愛淫慾而國破家亡。

13 近的,大家都曉得,明朝末年,吳三桂為了陳圓圓,把清軍引入關,這是在中國近代所看到的,為一個自己心愛的女人,使整個國家民族遭受災難。

14 由此可見,一切重罪裡面,最重之罪,無過於殺生;對於修道最大的障礙,無過於淫慾。殺生與淫慾,這是兩大嚴重的障礙,我們要知道。

15 在家戒律,「不殺」擺在第一,不殺生,不邪淫。出家戒律,「不淫」擺在第一,為什麼?出家要了生死,要出三界,淫慾不斷,三界不能出。

16 六道眾生是以淫慾為根本,淫慾要是捨掉,六道就超越了。所以我們如果要想修行證果,淫慾一定要斷!

17 佛法裡面常說,六道受生的業因就是淫慾,淫慾不斷,決定不能出六道輪迴。我們在六道裡頭太久了,六道太苦了,如果不想再搞六道輪迴,這六道輪迴根本的業因不能不斷。

18 淫慾不斷,決定不能超越輪迴,這是佛對於我們真實的教誨,我們一定要記住!

 

一心繫念,佛光一照,就變成一心不亂

 

1 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得很明白,來生要得人身,需要具足五戒十善。我們今天反省一下,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五戒十善有幾分相應?自己給自己打個分數,看看能不能及格?

2 如果僅僅及格,人天福報還不見得可以拿到。這個分數標準至少是八、九十分,來生人身可以穩穩當當拿到!如果是七十分以下,人身不容易得到,這是值得警惕的。

3 修學佛法,最容易、最殊勝的,無過於念佛法門。實在講,修其他法門,這一生想出離不容易,不往生西方淨土,就免不了六道輪迴。

4 怎樣才能往生?要修清淨行才能往生,這是從因上講,正是經上所講的心淨則土淨。西方極樂世界是清淨國土,一定要用清淨心往生。

5 心不清淨,決定不能往生,念佛也沒用處,古德說「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喊破喉嚨也枉然」,為什麼枉然?因為你心不清淨。

6 所以要知道,念《阿彌陀經》,念這句佛號,目的是修清淨心。我們唸經、念佛,就不胡思亂想了,就沒有分別執著了。

7 唸經,要恭恭敬敬、老老實實的去念,不要想經裡頭的意思!你一面唸經,一面胡思亂想,想經裡面的意思,心就不清淨了。

8 要曉得,唸經不是求解義,唸經無非是要把我們的妄想執著念掉。不唸經,會打妄想,沒有辦法把妄想趕走。唸經是個方法、手段,不是叫你懂得意思的。

9 唸經就是修行,修什麼?修清淨心,念一個鐘點修一個鐘點清淨心,念二個鐘點修二個鐘點清淨心。千萬不要去研究,一研究,清淨心沒有了,那就大錯特錯!

10 這個心果然清淨了,清淨心自然生智慧,真正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念佛人一定要知道,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報,願意去是緣,因就是修清淨心。

11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跟諸位說,還是繼續修清淨心——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都是修清淨心,心清淨、身清淨、言語清淨,沒有一樣不清淨。

12 特別是淨土宗,所修的就是一個清淨心。大勢至菩薩修念佛法門,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淨念就是此地講的清淨心,心清淨,身清淨,境界清淨。

13 清淨心就是佛心,清淨心的作用就是無量智慧、無量佛法,這是學佛的秘訣,許多人不知道!

14 修其他的法門,其他的經典,一定要得到真正清淨心,你才能成就。念阿彌陀佛,心雖然不到真正的清淨,有個一、二分相似的清淨,你就能往生。這個法門帶業往生,阿彌陀佛幫助你,沒有清淨還能往生!

15 長期清淨不容易,一、二分鐘清淨可以,一、二分鐘沒有貪嗔癡慢可以,長久了不行,煩惱會發作,把它短時間壓住,這是可以做得到的。

16 如果臨命終時,二、三分鐘當中,你把煩惱壓住了,那不就往生了嗎?這個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你,首先佛光照注,得到加持的力量,使你的清淨心得到真正的清淨,這個境界就叫一心不亂。

17 《阿彌陀經》梵文原本裡面,沒有「一心不亂」,玄奘大師翻的是「一心繫念」。一天到晚心裡想著阿彌陀佛、念著阿彌陀佛,這叫一心繫念,這個不斷煩惱,我們做得到!一心不亂,煩惱要斷,我們沒有辦法做到。

18 羅什大師譯《阿彌陀經》,譯「一心不亂」是有道理的。念佛人什麼時候得一心不亂?是怎麼樣往生的?佛來接引你的時候,你本來是一心繫念,佛光一照,就變成一心不亂,把你的功夫加一倍提升,是這樣往生的。

 

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為什麼不想佛?

 

1 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的心想佛,當然就成佛,這個非常非常的重要。 

2 我們念佛理論的依據,就是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裡面想佛就現佛的境界,所以念佛就成佛。 

3 一切法從心想生,念佛就成佛,念什麼就變現什麼,你能夠記住這個教訓,你要是真的明白,你這一生就有很大的受用。 

4 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看到很多人退休之後,他這個腦袋念什麼?念老,所以他老化得非常快。一兩年沒見面,突然之間他衰老了很多。 
5 他為什麼老?因為他天天念老。他工作的時候把老忘掉,所以看不出他老;一沒有工作,他天天念老,立刻就衰老。 

6 老了之後,老人都有病,他天天想病,一切法從心想生,沒有病也生了很多病。 

7 我們看到很多人退休後,一兩年就老化了,一兩年就過世了,所以想老、想病、想死,這是最不健康的想法。 

8 所謂境隨心轉,境界是隨心轉的,我這個身體是境界,這個身體隨我們的心轉。譬如相貌,你們的相貌為什麼長得不一樣?心不一樣,你們對於一切事物想法、看法不一樣,所以相貌不一樣。 

9 西方極樂世界,經文上講的,相貌統統一樣,為什麼?他心一樣,因為大家什麼都不想。 

10 西方極樂世界,所有去往生的人,相貌都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即使凡夫去往生的還有想,他想什麼?想阿彌陀佛!他不想別的,想阿彌陀佛就變阿彌陀佛,相貌是相同的。 

11 曉得這個道理,我們總希望自己相貌能好一點、能美一點,那麼你的心也好一點、美一點,相貌自然就美好。 

12 心地清淨,自然就健康長壽,這一定的道理。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要健康長壽,想要相貌美好,那是大錯特錯,沒這個道理。 

13 學佛的人,說老實話是可以不生病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曉得這個修行的秘訣,確實不生病。 

14 學佛的人還有病痛,自己要覺悟,這個病痛是什麼?業障現前。業障現前趕緊要懺除業障,業障懺除了,沒有了,病就好了,就沒事了。 

15 一切法從心想生,佛的這句開示,我們要牢牢的記住。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從心想生——你心裡想什麼,就變現什麼。 

16 你要不想老,天天想年輕,你活一百歲,還是年輕,沒有老相。為什麼?從心想生。這是確確實實的事實,一點都不假。 

17 虛空法界現象是無量無邊,從哪裡來的?從眾生心想成就的。你知道這個原理,知道這個事實,我想佛,心就變成佛了,就現佛的相;想菩薩你就成菩薩,想阿羅漢就成阿羅漢,想什麼就成什麼。 

18 我們住的是娑婆極苦世界,極苦世界有什麼值得留戀?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為什麼不去想佛?為什麼不去想菩薩?為什麼不去想極樂世界?那多開心!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1 過去有人問印光法師,學佛有沒有秘訣?印光法師說:有,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2 印祖說的誠敬這兩個字,是入佛門的秘鑰,秘密的鑰匙,你要是真正把它做到,這鑰匙你就得到了。

3 你們看看現在、看看過去、看看歷史,哪一位有成就的人不讚歎他的老師,不懷念他的老師?

4 我們求道,道業能不能成就,關鍵在師承,這一點希望諸位同修要特別注意。自古以來,沒有師承而成就是決定不可能的。

5 求道,第一個要對老師有信心,我們自己道業能不能成就,關鍵就在此地。所以,印光法師他才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這就是中國古人所講的尊師重道。

6 其實做老師的人,哪裡會希望學生對他尊重,老師要有這個念頭,要存這種心,那就不是個好老師。

7 對老師的尊敬,就是對道業的尊敬,對自己所修、所學的尊敬,而老師教學,往往就以這個為標準。這個學生有一分誠敬心,就教他一分;有兩分誠敬心,就教他兩分。

8 他有十分誠敬心,老師教他九分,對不起這個學生;他只有一分尊敬心,老師教他兩分,太過分了,為什麼?那一分裝不進去,他那個器太小了。

9 好像我們口渴了,問人家要水,我們拿一個小杯,人家把我們杯裝滿,就行了;再多添的時候,不就漫掉了。

10 他要拿個大杯來的時候,你給他裝一半,你怎麼對得起他?我們求道,這個器是什麼?誠敬心。所以要知道,誠敬心是我們成敗關鍵之所在。

11 我們今天要找一個善知識,難,可遇不可求!碰到善知識,這是緣分,我們求道,能不能成就,一定要問自己:我對這個老師有幾分恭敬心?

12 現代教學,傳授的是知識,學生對老師沒有誠意,知識可以得到,但是學問得不到。

13 學問是講開悟,你沒有誠意,你永遠不會開悟。開悟這樁事情,決定是虔誠恭敬心才能達得到。

14 所以,印祖常常教誨,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你沒有誠敬,你學佛法,學的是佛學常識,是佛教裡面的知識;如果你有誠敬心,那你在佛法裡所得的是戒定慧三學,絕對不是這個世間的知識。

15 我們講誠敬心,這個「誠」是什麼?就是清淨心。實在講,誠也不是表現在外表上,你外表怎麼恭敬,心地不清淨沒用處;你心地真正到清淨,表現在外面不恭敬沒有關係。
16 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到底誰是善知識,實在講不要緊,真正學到東西的,那個老師是不是真正高明是次要的,自己對待老師那個誠意才是第一個條件。

17 你親近一個老師,你能夠得到多少東西,完全看你自己的對這老師的恭敬心,你所得到的跟你的恭敬心一定成正比例,所以這很要緊。

18 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就得十分利益,印祖這話說得好,問題就在你能不能做到誠敬,你沒有誠敬,就什麼都得不到。

 

學佛多好,你看他那麼幸福、那麼快樂!

 

1 學佛,第一個階段的收穫是法喜充滿,這是你初初證得的,這是享受。

2 真正得到法喜,真正得到快樂,這是你學佛得到受用;如果說你還有憂愁、還有煩惱,你沒入門!

3 我學佛是方東美先生介紹的。我早年失學,但我喜歡看書,尤其對於哲學的書有很濃厚的興趣。

4 民國四十二年,我在台灣的時候,聽說方東美先生對於哲學很有研究,而且這個人又是安徽人,跟我是同鄉。他是安徽桐城,我住廬江。

5 我們居住的地方,大概就是台南到高雄這樣的一個距離,可能比這個還要近一點,距離不算太遠。

6 我很想跟他學習,也沒有人介紹,自己恭恭敬敬寫了一封信,要求他准許我到學校去旁聽他的課程。這封信寄出去一個星期之後,他老人家回了一封信給我,約我到他家裡去面談。

7 我就遵照他老人家的指示,在約定的時間,到他家裡去拜訪。他見了我,問我的學歷,問我為什麼會對哲學產生興趣,我都老老實實告訴他。

8 過後,他告訴我:「不要到學校去聽課,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你要到學校去聽課,一定大失所望!」他要我在他家裡上課。每一個星期天到他家裡去,學生就我一個,我們一對一的上課。

9 這太難得了,我沒有想到,碰上的是一個真正善知識!他給我講《哲學概論》,最後終結的時候,講到《佛經哲學》,他告訴我,佛經哲學才是一切哲學裡面最高的哲學,然後又告訴我,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10 我就是被這兩句話打動了,所以發心來學佛,來研究佛學。於是,空閒的時間,我就去逛寺廟。逛寺廟目的在哪裡?看這個寺廟有沒有佛經,去找佛經。

11 這五十多年來,我很感激他,為什麼?如果老師不指導,我哪裡會知道這個路子?我今天真正證實了,學佛的真實受用——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得到了。

12 學佛要像佛,釋迦牟尼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我得到了,所以我很幸福、我很快樂。

13 真正學佛的人,身心自在、快快樂樂!我看很多人學佛,學得愁眉苦臉的,這個學佛沒有得法,沒有得利益,就好像我們有病,這個藥吃了沒效。希望大家要好好的檢點、認真的學習。

14 學佛的人就是快快樂樂,我在國外能夠有這麼好的法緣,大家都希望來跟我,就是看到我很快樂。

15 我這個快樂從哪裡來的?念阿彌陀佛來的。我把幸福快樂的秘訣教給你們,你們肯信受、肯依教奉行,一定很幸福,一定很快樂。

16 我們學佛學得很快樂,這個能接引很多眾生;如果我們一天到晚板著臉孔,愁眉苦臉的,誰都不願意學佛了。你看學佛,學成這個樣子,這佛還能學嗎?這佛不能學!

17 諸位要好好認真學習,假如我們佛法沒有學好,不但我們對不起佛陀,我們破壞了佛法,為什麼?我們嚇得別人不敢學佛,這個罪過就無量無邊,等於破壞佛法。

18 我們總要叫人家一見到:學佛多好,那個人學佛,你看他那麼幸福、那麼快樂!第一個就要叫人家有這個印象,這樣你就能普度眾生,你就能普遍的接引眾生,很重要很重要。

 

選擇職業,你選擇哪一行?

 

1 我們人生在世,總要做一番事業,你選擇哪個行業?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選擇出家。

2 釋迦牟尼佛,本來是王子的身份,可以繼承王位的,他國王不做了,他選擇出家。

3 他受過最好的教育,文學、武藝也達到波羅蜜多,他全都捨棄掉了。他選擇出家,選擇這種身份,目的何在?幫助一切眾生覺悟,目的在此地。

4 他不要求報酬,到處教人、到處勸化,終身從事這個工作,樂此不疲。釋迦牟尼佛是什麼身份?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

5 所以要知道,出家,在三百六十行裡面也是一行,與在家各種行業,沒什麼兩樣,地位決定是平等的,那就是清淨平等覺。

6 出家這一行是佛陀教育,像我們世間有一些人非常喜歡教育,喜歡教學,他讀書去讀師範學校、讀師範大學,畢業之後從事於教學的工作,他興趣在此地。

7 實在講,我從事這個行業,是章嘉大師替我選的,他教我選擇弘法利生這個事業,我非常感激他。這個事業好,與人無爭,於世無求,讀自己喜歡讀的書,做自己喜歡做的事,人生一大樂事,無過於此。
8 老師替我選擇這個行業,我歡喜接受。我對於老師有信心,老師教導我的,我認真努力去學習、去奉行。

9 我也不求財,也不求富貴,我發心走這個路子,發心修法佈施,這一生當中以這個為職業,把佛教發揚光大。

10 我選擇佛陀教育,佛陀教育是廣大的社會教育,我這一生當中,以這個為職業,專門來做弘法利生的事情。

11 現在全世界每一個地區,我們知道,弘法利生的人太少,所以我真正發心出家,擔負起這個責任。我出家,是要做這個工作。

12 佛法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佛法,任何教學、任何教育都比不上佛陀教育,我們今天走這個路子——我們出家,我們學釋迦牟尼佛,做一個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

13 佛法真實受用是在現實的社會,是在各個行業當中,所以要知道,出家也是一個行業,從事於教育這個行業,跟社會的職業沒有兩樣。

14 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我們決定依教奉行,佛教我們做的,我們認真努力做;佛教我們不可以做的,我們決定遵守而不違犯。

15 我們認真努力修學、依教奉行,希望把社會教學的工作做好,不辜負佛陀對我們的期望,是這麼一回事情。

16 我們活在這個世間,自己做人品德要緊,生活不必求奢侈,也不必求豐厚,能過得去就行了,職業一定要正當,不能夠做傷天害理之事。

17 譬如,佛法裡面講,殺生的事業決定不做,縱然賺錢,但是你要曉得,你要殘害多少生命!

18 佛法是覺悟之法,違背佛法的事情,妨害眾生的事業,我們決定不做,這是選擇職業不可以不顧慮的,不能不知道的。

 

修行的道場不化緣

 

1 佛陀在世,是沒有化緣的。佛雖然接受一切眾生的供養,但是佛絕對沒有開口向眾生要求什麼,沒有!

2 佛陀當年在世,沒有建道場,他們的道場是山林樹下,找一棵蔭涼的大樹,佛坐在那個地方,大家圍繞著,這就講經說法。大家在一起修行,並沒有房屋、房舍的建築,沒有。

3 以後這些國王、大臣、居士、長者,這是富貴人家,他們有花園,有庭院,有別墅,提供佛跟弟子們居住,在這裡面講經教學,佛也接受,那是什麼?借用。

4 佛決定不要人捐送精舍給他。佛已經出家了,人家再送一個房子給他,那他不又回家去了嗎?哪有這種道理?這不可以,借用可以。所以要知道,供養佛菩薩的精舍,佛菩薩只要使用權,不要所有權,所有權還是主人的。

5 世間有許多人,他要蓋廟,他要化緣,到外面去募化。「募化」這兩個字查遍《大藏經》,沒有!佛法說隨緣而不攀緣,我們要募化去做一樁事情,已經是攀緣了,心就不清淨了。

6 我們做事情,應該是有緣就做,沒有緣,我們有心。只要有心,沒有這個機緣,我們還是唸唸功德圓滿。如果緣成熟,那你不能不做,你要盡心盡力把它做得圓圓滿滿。

7 沒有緣,不攀緣!譬如同修很樂意出錢出力蓋個寺院、蓋個道場,那我們只好蓋,緣成熟了。如果沒有這個緣,我自己動腦筋,我要在這裡蓋個道場,由於缺乏經費,我要到處去化緣,那就錯了!

8 沒有緣,決定不能攀緣;緣來了,決定不能躲避。緣來了,你躲避不慈悲;沒有緣就攀緣,你不清淨。清淨跟慈悲兩者不能偏於一邊,要平等地修學,這樣才能避免過失。

9 我從學佛以來,我沒有勸人建道場,我勸人印經、放生、救濟貧苦,我覺得這是真實的功德。

10 我要建道場也沒有錢,這因果報應。我也不敢化緣,為什麼?我曉得化不到緣,因為我不贊成建道場,哪來的緣?所以道場是佛菩薩建的,與我不相干!

11 佛菩薩為什麼建?大概看到有幾個真正要修道的人。因為有人就得有場,所以佛菩薩場就送來了。沒有人,場也沒有了。這個好,省心省事,不必操心,到時候它就來了。

12 若要化小緣建道場,這是佛法已經衰了。建了道場就有鬥爭,就有麻煩,我看的太多了。古時候的道場天天講經,天天教學,現在的道場很少有講經的,每天在那裡收香火錢,專搞這個,這是末法佛門的衰相。

13 古時候也有化緣,那是什麼?那是道場出家人大慈大悲,提供機會給一般初信或者不信佛的人種福。托缽化緣是不開口的,是人家自動供養的,絕對不是拿著缽伸到人家面前,不可以!為什麼?伸到別人面前,是問人要錢;開口說一句話,是問人討錢。

14 在古代,道場裡面一般上是不化緣的,尤其是講經的道場、修行的道場,為什麼?會把人給嚇跑,把人家聞法的機緣斷掉,更嚴重的是,把人家的法身慧命給斷掉!

15 從前李老師多次地教導我們:「講經道場,有很多是初學到這個地方來聽經的,他看到有人化緣,他就害怕,下次不敢來了。」你看看,你化緣這個舉動,把人家聞法的機緣斷掉。壞人家的法身慧命,這個果報可嚴重!

16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好不容易有機會到這地方想聽聽經,想隨喜大眾來唸唸佛,一看到你這個化緣的人站在門口,他嚇到了,他沒有帶錢,或者很貧窮清寒,甚至於他掉頭就走了,他只聽這一次,下次不來了。
17 我們講經的道場,最忌諱的是化小緣,有沒有這個事情?有,而且還常有。那講經的道場誰來管這檔事?護法。

18 李老師過去在台中講經,我們一些做義工的,如果看到有人化緣,趕快勸他離開,告訴他不可以在這個地方化緣,這個事情要懂,維護道場的莊嚴,令一切大眾生歡喜心,這就對了!

 

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來的?

 

1 西方極樂世界是怎麼來的?《無量壽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很明白,阿彌陀佛在作菩薩的時候,法界虛空界無量無邊重疊的剎土,他統統都去參訪過。參訪的目的何在?取長捨短,建立一個最美好的修學環境——極樂世界。

2 阿彌陀佛的志願是建立一個最殊勝的剎土,就如同一個真正有智慧、有大福德的人,他想建立一個國家,他的志願是使這個國家成為世界上最殊勝、最好的國家。

3 這個志願很難得,他如何落實?他要到每個國家去訪問、去學習,很認真、很虛心的學習。即使是很落後的國家,今天我們講沒有開化的國家,他也去參訪,為什麼?它也有可取之處。

4 每一個國家的長處、優點統統採取,缺點一切都改正,那麼他這個國家當然是世界第一。阿彌陀佛就是用這個辦法,他周遊法界虛空界所有一切剎土,取其長捨其短,建立極樂世界,所以極樂世界就變成第一了。

5 所以要知道,阿彌陀佛為法界虛空界眾生提供的這個最好的修學環境,不是他動腦筋想出來的,而是遍法界參訪後才建立的。

6 尤其是不可思議,極樂世界是稱性功德之所成就,那一邊境界完全是性德的流露,換句話說,在西方世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絕對不會讓你起個不善的念頭,這還得了?

7 法界虛空界裡面許許多多有志學道之人,由於修學的環境不好,惡緣特別多,處處有障礙,道業難成就。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一絲毫私心都沒有,為這些人提供最好的修學環境,幫助他們成就。

8 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佛跟我們說到現在才只十劫,能到那兒去的都是純善之人,真正的善人,所以這個世界非常殊勝。

9 為什麼他這個世界這麼特殊?就好像我們地球上許許多多地區建立國家一樣,阿彌陀佛建立的這個國家是新興的國家,新興國家沒有原住民,好辦!

10 像我們中國這個國家是個古老的國家,原住民在這裡住了幾千年、幾萬年,過去養的這些習氣、不好的習氣,很難改掉,治理不容易。

11 宇宙之間大多數的佛國土,都有原居民,都有他們種種不同的習氣;西方極樂是阿彌陀佛新建的一個國家,沒有原居民。裡面這些居民從哪裡來的?都是從十方世界移民來的。
12 移民來的,阿彌陀佛就提出條件,經上說「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不符合這個條件進不來,所以這個國土是最優秀的國土。

13 如果我們這個地球上有一個新興的國家,它這個地方沒有原居民,歡迎人移民進去,移民都經過篩選,只選那些最優秀的,有德行、有學問、有技能、有很好的體格,經過這樣篩選,這個國家當然是世界第一,它沒有舊包袱。

14 西方極樂世界在所有一切諸佛國土裡,就像這種狀況一樣,這是真正難得,真正希有!

15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經上講得很好,縱然是下品下生,也圓證三不退,什麼人圓滿證得三不退?等覺菩薩。下品下生的人在西方極樂世界等於等覺菩薩,這真正不可思議!

16 你看阿彌陀佛建立西方極樂世界,佛跟我們說到現在才只十劫,十劫在大宇宙來講,這時間很短,不長;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無量劫,不是十劫。

17 我們從這個地方去觀察、去思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阿彌陀佛這個世界如此的殊勝。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如果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那就太辜負自己了!

18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每一個學佛人真正的目標,其他的都是假的。所以我們時時刻刻要提醒自己,我們學佛只有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蚊蟲螞蟻、樹木花草,都是阿彌陀佛

 

1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不但人有佛性,連蚊蟲螞蟻都有佛性。一切眾生,從理上來講,是真正平等;從事相上來講,就不平等。

2 生命是投胎去的,這個要知道。人是投胎到這個世間來的。蚊蟲、螞蟻也是投胎的,一個小動物真的是一條命。它在六道裡輪轉。

3 佛經上說的十種惡業,是地獄三途的業因。十惡業可以歸納成三類——身三業、口四業、意三業。身所造的殺生,即使小至蚊蟲螞蟻也是殺生,這是佛在戒律裡面所不許的。

4 佛在戒經裡面,無論是在家戒或是出家戒,第一條都是不殺生,可見得殺生是大惡,不但是性罪,而且招來的是冤冤相報。這個冤冤相報是非常之殘酷,一世一世的報復,而且報復是一世比一世嚴重,非常可怕!

5 我們瞭解這個事實真相,即使對於蚊蟲螞蟻,我們也不能夠傷害它。不要看到它很小,它一樣有嗔恨的意念,一樣的貪生怕死,這個我們要知道。

6 一切有情眾生,沒有一個不愛惜自己的生命,生命受到危害,沒有一個不是懷恨在心。佛給我們講世間的戰爭,叫刀兵劫,刀兵劫從哪裡來的?就是從殺生來的。

7 殺生是迷惑顛倒,冤冤相報,愈報愈慘!如果這世間人統統不殺生,就可以避免這一切戰爭的災難。戰爭的災難是殺業的果報,瞭解了這個真相,我們決定不能夠殺害一切眾生!

8 諸位要知道,日常生活當中,我們有意無意殺害眾生,都要償命的!我們無意殺害的,這是過,它將來會報復;有意去殺害的,那是罪,怨恨結在它心裡面,永遠不會消失,這個事情很麻煩。

9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善根,蚊蟲、螞蟻、毒蛇、猛獸都有善根,不能輕視它,說不定它來生得到人道,遇到佛法,它就成佛作祖了,這個很難講的。

10 佛心是平等心,我們要往生淨土,一定要修平等心。佛的心,對一切眾生都是平等的,對一切萬物是平等的;不但對一切有情眾生,佛對無情眾生、一切萬物,佛心都是平等的。

11 給諸位說,平等心就是清淨心。什麼是清淨心?一心念佛。一心是清淨心,二心就不清淨。

12 什麼叫一心?二六時中,一天到晚心裡頭只有阿彌陀佛,憶佛念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事情難!

13 你要問我,我怎麼修的?我怎麼念的?我告訴你,我心裡頭只有一個阿彌陀佛。我心中、眼目當中所看到一切眾生、山河大地、花草樹木,統統都是阿彌陀佛,我是這個念佛法。

14 你對我好、對我恭敬,你是阿彌陀佛;你侮辱我、譭謗我、作賤我,你也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分別。我修了五十多年了,現在修得心這麼清淨,這麼平等,這麼快樂!

15 像《華嚴》裡所講的,情與無情,同圓種智,蚊蟲螞蟻也是阿彌陀佛,樹木花草都是阿彌陀佛,每一個眾生都是阿彌陀佛,決定沒有差別,我是這個念佛法。

16 那你問我,我念得錯不錯?我念得不錯。為什麼?我有根據,根據是淨土五經。淨土經上說,西方極樂世界六塵說法,西方世界六塵全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換句話說,西方極樂世界,你六根所接觸的全是阿彌陀佛。

17 我是這個念佛法,跟你們念得不一樣。你們除了阿彌陀佛之外,還有其他的佛;我沒有,其他的佛都改名叫阿彌陀佛,一心稱念,一向專念,這個我們要覺悟!

18 淨宗修學的綱領,我們講了五種: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諸位如果把這五種修成功,你將來一定往生作佛,你作佛去,這是佛道的條件。

 

忘恩負義決定不是佛弟子

 

1 世間沒有父母不愛護子女的,父母以他一生的經驗、閱歷教訓底下一代,希望他能夠領悟,做為自己治身修業的參考。奈何底下一代人總認為老一代是老古董,不知道前人經驗之可貴,所以往往違背了。

2 現在這一代人,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尊敬師長,不知道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他忘恩負義,對於恩德之人不知道報恩。學佛之人,首先要懂得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我們學佛學不好,就是把這些事情疏忽了。

3 我們在家庭裡面,能跟父母處得好嗎?能有那一份孝順心嗎?如果嫌棄老人思想腐化、陳舊、跟不上時代,這不行,這是大不孝!換句話說,佛門你永遠走不進。

4 你念佛念得再好,一天念十萬聲佛號,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也不會來接引你。為什麼?不孝父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都是大孝之人,沒有一個不孝順的人能夠往生極樂世界的。

5 現在社會上,講仁義道德的人太少了,近年來,跳槽似乎變得稀鬆平常了。如果受過中國古老的教育,決定沒有這回事情。為什麼?人與人之間要講道義,別的公司待遇雖然比我這邊好一點,我也不能夠忘恩負義,這個事情不能做的。

6 人要有道義,來生才能得人身。見利忘義來生到哪一道?畜生道去了、餓鬼道去了。這一生得一點小小的便宜,來生的麻煩大了。一個明理的人,決定不會幹這個事情。

7 今天這個社會,人與人之往來,道義完全沒有了,純綷是利害的結合,這很可怕!因為利害會變化的,今天有利,咱們兩個是好朋友;明天,你這個地方得不到利益,輕的是斷交,重一點就是冤家對頭,不得了!

8 現在這個社會很麻煩,不知道恩德,忘恩負義。現在兒女不知道尊敬父母,不要說孝順了,對父母不知道恭敬。對父母已經不恭敬,他在社會上會對人恭敬嗎?不可能!人與人之間沒有禮敬,這個社會就亂了。

9 很多同修來看我,說他有很多的苦難,一面說話一面在流眼淚。我就告訴他,今天苦難是正常的,你要看清楚這是什麼一個世界,心就平了。

10 他說兒女不孝順,我說:兒女要孝順,那就奇怪了,那太稀有了!現在這個社會是叛逆的社會,倫常道德完全沒有了,兒女不孝順父母,學生不尊敬師長,部屬背叛長官,大家都見怪不怪,都習以為常,認為這是正常。

11 你看透了,你就心安理得,你就不會再難過。「我養他養了這麼大了,他竟然忘恩負義」,你就不會想這些,你就會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心平氣和,這問題就解決了。所以一定要認識事實,不要自找苦惱。

12 不學佛的人是迷惑顛倒,我們學了佛,我們覺悟了,我們的想法、看法、做法跟他們不一樣。他們不知道恩義,我們還曉得;他們不知道報恩,我們懂得。

13 現在這個世間,為什麼忘恩負義的人這麼多?不知道恩德。不但是普通人不懂得恩德,受過高等教育的,甚至於拿博士學位的,在社會上有相當地位、相當聲望的,對於恩德也不懂。不知道什麼叫恩德,他哪裡能夠報恩?

14 現在這個社會,真的是見利忘義,所以我們特別標榜「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別人對我們有好處,哪怕這個好處只有一天,以後他對我不好了,我只記他一天的好處。他對我不好,我忘得乾乾淨淨!我唸唸要報這一天他對我好的恩,我們要這樣提倡。

15 我們的心裡面,放一切眾生最好的、最善的、最真的。眾生的不善,眾生的一些惡業,決定不放在自己心上,以培養自己的純淨純善。

16 我們要做表率,要做模範給人看,為什麼?現在人不懂這個道理,一切眾生的善他不要,一切眾生的惡他統統裝進去。他那個心變成垃圾桶,專門收一切眾生不善的,這將來的果報是三途地獄。

17 我們在這個世間,說實在的,世間人對我們都有恩德。我們想想,每天三餐吃的飯、穿的衣服、住的房子,多少人的血汗,我們才能得受用,這個大社會對我們有恩德。

18 國家保護我們安全,使我們離開一切恐怖,國家有恩;我們今天一切受用,是這個地生長的,這個地對我們有恩德,我們要知恩報恩。佛教給我們知恩報恩,我們一定要懂得報恩報本,忘恩負義決定不是佛弟子,這個諸位要記住!

 

妄想分別執著,天天減少,那就可喜

 

1 世間人講為學日益,對世間人來講,知識豐富,這是好事情。為學日益,對修道人來講不是好事情,是障礙。為道要日損,修行人要把妄想分別執著天天減少,可不能增加。

2 什麼叫妄想?什麼叫分別?什麼叫執著?妄想就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就是見思煩惱。妄想是所知障的的根源,分別執著是煩惱障的根本。

3 《華嚴經》裡面,釋迦牟尼佛初成道的時候,就很感慨的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這個話說得多清楚,我們的過失,就是在一切法裡面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換句話說,執著要不斷,六道出不去。

4 執著是見思煩惱,包括見惑和思惑。見惑有五大類: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

5 執著這個身是我,這是身見。現在人哪一個不說這個身是我呢?以為身就是我,對這個身非常的愛護,這是錯誤的。學佛無論是大乘小乘,第一個就是破我執。破我執之前,第一個破身見,就是不再執著這個身是我。

6 第二個是邊見,凡是相對的,都是邊見。有大就有小,有我就有人,有是就有非,有正就有邪,這都叫邊見。

7 見取見、戒取見,這兩種我們一般人叫成見。在修因、修行方面的成見,叫做戒取見;在果報上的成見,叫做見取見;不屬於上面四大類,一切錯誤的見解都叫邪見。

8 思惑也有五大類:貪嗔癡慢疑。貪是貪愛,這是生死根本;嗔是嗔恚,這是修定最大的障礙;癡是愚癡,對於邪正、是非、真妄不能辨別;慢是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目中無人,這是嚴重的障道。

9 疑是對佛法、正法懷疑,這個損失太大,因為佛的教訓是我們這一生得度的機會,你一懷疑,這個機會錯過,那就太可惜了!這一次錯過,你要想下一次再遇到這個機會,恐怕要經過無量劫。

10 分別是什麼?分別是塵沙煩惱。塵沙是比喻數量多,塵沙煩惱是指我們凡夫的分別心太重,煩惱太多。我們用分別心見外面一切色相,是第六意識見,是眼識見,換句話說,我們的妙觀察智迷了,迷了就叫分別。

11 如果你六根接觸六塵沒有分別,那麼你六根所用的是妙觀察智。所以對於一切境界,知道了就算了,一有好醜善惡的分別心,就染污了。事事不分別,就沒有三世果報。

12 所以學佛的人對一切事,知道得愈少愈好,多則分別心多。我們平常用的是分別心,從今以後,我們要學用不分別的自性。不起分別心,即可以去執著;去執著,即可以斷煩惱。

13 妄想是什麼?妄想是起心動念。《地藏經》上講得清楚,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罪業是什麼?罪業就是起心動念,就是打妄想。

14 我們這個心,一天到晚想東想西、想過去想未來,全是打妄想。學佛人他學什麼東西?就是把妄想去掉而已。

15 妄想去掉,心就定,心就清淨,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人在沒有妄念的時候,就有本能;那種能力,是無可限量的。

16 我們念佛人要認真反省: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是不是一年比一年淡薄?如果是一年比一年淡薄,一天比一天減少,那你就有進步,那就可喜。

17 如果妄想分別執著,今年跟去年還一樣,甚至於比去年還要增長,那就沒指望!只能說跟阿彌陀佛結個法緣,這一生不能往生。

18 人人都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你去得了嗎?實在說,去得了去不了,不要問別人,問自己。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彌陀經》好,簡單扼要

 

1 我過去在北京,很多同修來告訴我,說黃念祖老居士說的,淨空法師到處提倡念《無量壽經》,可能是別有用意。

2 確實是別有用意,用意在哪裡?你不相信,你的信願沒有生起來,《無量壽經》比《彌陀經》講得詳細,《彌陀經》言簡意賅,你看不懂,所以叫你去念《無量壽經》。

3 念《無量壽經》用意在哪裡?幫助你建立信心,幫助你發願,真正有深信切願,經就不要念了,用意在此地。

4 所以我勸人,要想入淨土法門,先把《無量壽經》念三千遍,三千遍念下來,真的心定了。三年的功夫,不多,一天念三遍,念三年。

5 最重要的,是要專、要精,如果不專不精,三十年都沒有用。

6 專精,其他一切經論、法門統統放下,我這三年功力完全用在《無量壽經》上。不僅是口念,一定要把經裡面的教訓時時刻刻記住,把它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這才叫讀誦。

7 讀經是在修行,是真正的修行,把這部經每天念三遍,念給佛菩薩聽,這沒有用處,要把教訓做到。

8 你每天念,愈念得多,體會得愈深、體會得愈廣,你才發現經的義理無有窮盡!

9 不要說三年你體會不完,你用一生的時間,一世的時間,乃至於你從初發心一直到你將來成佛,這個經裡頭的意思都沒有止境。

10 叫你念《無量壽經》,目的是用這部經來啟蒙,用這部經來奠定三資糧的真實基礎。

11 為什麼我們這些年來極力提倡教大家念《無量壽經》,不念《彌陀經》?諸位要曉得,現代人根性很劣,《彌陀經》雖然是第一,他不懂。不懂,念了沒味道,這個味道十足,他嘗不到,不喜歡念。

12 《無量壽經》講得詳細、講得明白,念起來就有味道。其實《彌陀經》的味道比《無量壽經》還要足,我們看《彌陀經要解》,才曉得這部經不可思議。

13 不看《要解》,單看經文,真的是沒有什麼意思,像神話一樣,像小說一樣,提不起興趣。

14 一切諸佛的真實教誨,諸位要記住,就是這一本《彌陀經》。所以世尊當年在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你要問哪一部經是第一?我告訴你,《阿彌陀經》是第一。

15 也許同學問,我過去不是常常講《無量壽經》第一,現在怎麼《彌陀經》第一?其實你要真明瞭你就不會問,為什麼?《無量壽經》跟《彌陀經》是同一本經,《無量壽經》叫大本,《彌陀經》叫小本。

16 愈簡單愈好,既然是一樣的,小本比大本簡單,這就第一當中第一!所以《無量壽經》跟《彌陀經》擺在那裡,你問我選哪個?我一定選《彌陀經》。

17 你要想明白事實真相,《無量壽經》好,講得詳細;你要想真正用功夫,《彌陀經》好,簡單扼要,真實綱領。所以這個要曉得,這是真實教誨。

18 我們瞭解這個事實,我們就不打妄想了,放下了,學這些祖師大德們,一卷《彌陀經》,一句阿彌陀佛,就決定成功。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至善!

 

1 佛的名號是世出世間至善之法,我們儒家常講止於至善,一句阿彌陀佛確實當得起!實實在在說,世出世間法裡面,唯獨西方淨土是至善。

2 真正發願生到極樂世界,那就是止於至善,名實相符。凡是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沒有一個不是一生圓滿成佛。既然一生圓滿成佛,當然可以稱為上善。

3 止於至善是儒家的一個理想,不是事實!只有淨土法門裡面,才是名符其實的止於至善;如果不求生淨土,止於至善是只有其名,並無其實。

4 一切經裡面,經都是最善的,《無量壽經》、《彌陀經》是止於至善,到這裡止了,沒有比這更高的。

5 所有法門裡面,一句阿彌陀佛是「止於至善」。所有一切成就裡面,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成就止於至善之善。

6 念佛是至善,超越世出世間一切的善法,沒有比這個更善的,這諸位要曉得。不念佛的人,真正是經上所講的可憐憫者,他為什麼不念佛?他的善根沒成熟。

7 佛慈悲到了極處,他把至善之法傳授給我們,希望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真正達到至善圓滿的成就,這個是佛的心、是佛的願。

8 實在說,整個佛法裡面最精彩、最精華、最殊勝的,無過於四十八願。一切法從心想生,四十八願這個心想,唸唸都是止於至善,阿彌陀佛所想的好到極處,善到極處,唸唸止於至善,所以說它最殊勝、最精彩,也最精華。

9 我們念四十八願,要把四十八願變成自己的思想,變成自己的心想。彌陀能造極樂世界,我們怎麼不能造極樂世界?我們所造的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所造的極樂世界無二無別,完全相應,這個就決定往生。不但往生,決定是上三品往生。

10 彌陀四十八願,願願普度眾生,我們如果還跟眾生作對,還跟眾生樹敵,錯了!不但在行為上不能樹敵,心裡面稍稍有一點隔閡已經是錯了。錯,不是境界上錯,是我們自己的思想見解錯了。為什麼?不是至善。

11 縱然是善,善沒有達到圓滿,不能算是至善。真性是至善之體。如果我們心裡面有一絲毫不善,那就證明我們的真性在迷,沒悟;如果真性在覺,一定是純善的,絕沒有一絲毫惡。真性是清淨的,絕沒有一念雜染。

12 大乘佛法修學的綱領是覺正淨,覺正淨是一而三、三而一。這三個字,你得到一個,那兩個必然同時得到。真正覺悟的人,心一定清淨,所以淨宗特別重視清淨心,一心不亂、功夫成片,著重這個。

13 心真正清淨下來,煩惱少,智慧就增長。智慧增長就是覺,就不迷。迷是煩惱,覺就是智慧。心清淨,自自然然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所以這個法子確實在一切法門裡面來講,它有特別殊勝之處,容易學。

14 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心想生的,是一切往生人心想生的。彌陀與所有往生的人心地都是至善,至善的心行變現殊勝莊嚴的報土。

15 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之處,你所見到的、你所聽到的,都是止於至善,接觸到都是最善的境界。西方極樂世界,人殊勝,土也殊勝;國土無與倫比,人也無與倫比。

16 我們生在娑婆世界,娑婆世界是穢惡之土,不是一個清淨的世界,心地都為六塵染污。這個世界的眾生迷惑顛倒,不但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邪正,連切身的利害都不能辨別。佛在經上講,末法時期,人貴惡賤善,對善人、善事瞧不起,對惡人、惡事,他很尊重。

17 今天就是這個現象,我們一心一意念一句阿彌陀佛,這是真善,止於至善,世間人瞧不起。世間人瞧不起沒有關係,諸佛菩薩看重你,阿彌陀佛瞧得起你!世間人瞧得起的常住世間,世間人瞧不起的常住佛國,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要明瞭。

18 念佛能得生佛土,所以執持名號是止於至善,世出世間一切善法,沒有再比這個高,沒有再比這個究竟。所以一定要知道,一心一意專求西方淨土,是善中之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至善!  

 

學佛的秘訣

 

1、 「系念」是學佛的秘訣。
  2、 念佛的秘訣是「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
  3、 學佛的秘訣是「於一切法當中無心」。
  4、 修行的秘訣「誠、敬」,內真誠,外尊敬。
  5、 讀經的秘訣是「專精」。
  6、 要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通達一切經,用什麼方法?一經,秘訣。
  7、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秘訣。
  8、 精勤修學是秘訣。
  9、 精進是斷煩惱、開智慧的秘訣。
  10、 世出世間要想成就,秘訣就在好學。
  11、修行證果的秘訣是「看得破、放得下」。
  12、學道的目的在三昧、在定慧,就不能雜、不能多,這是秘訣。
  13、一部經、一句佛號,其他統統都放下,一心專注,三年不說話,秘訣。
  14、一定要以真誠心待人,他誤會、譭謗,隨他怎麼都好,我們決定不改初心,秘訣。
  15、了凡先生能接受功過格,一生當中奉行而不厭倦,這是他改命成功的秘訣。

 

提高知名度,修道人不幹這個事情!

1 佛陀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高度道德的教育,是廣大的社會教育,一切眾生應當要學習的。身為佛弟子,我們要認真努力修學,希望把社會教學的工作做好,不辜負佛陀對我們的期望。

2 講經說法,是真正弘法利生!但是弘法利生,實在講,是不宣傳最好。我到這邊(香港)來講經,你們做了一點宣傳工作;我每一次回台灣去講經,不宣傳的。

3 我一回去,大概第二天就開始講經,同修們怎麼知道的?一個知道了,他會打電話告訴那幾個,那個會告訴那幾個,所以每天人都很滿,天天人都坐滿,所以不能宣傳。

4 如果向外宣傳,沒地方給人坐了,所以不需要宣傳。不宣傳比較如法。大家來聽,你聽的得受用,很好;得不到受用,聽了不喜歡,你也不能怪我,為什麼?我沒有叫你來聽,是你自己來的。

5 我要是叫你來聽,那聽了你不滿意,我對不起你。自古以來,老師都是這個態度——我沒找你,是你找我的。

6 學道之人不要求人知,不要求別人曉得,更不可以去出風頭。人家不認識你,你唯恐別人不知道,要在報紙上宣傳,讓大家知道,這不是學道人。

7 你搞宣傳,名氣大了,來找你的人也多了,應酬也多了,這個時候障礙就來了。往往名聞利養一來,人怎麼樣?在這裡面起貪嗔癡慢、起嫉妒障礙煩惱,這是必定墮三途的,所以這是特別要注意。

8 有智慧的人,才不會執著於利養,他們真正會看破,會放下——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我們凡夫很可憐,貪圖名聞利養、貪圖五欲六塵的享受,天天在造三惡道的業因。

9 今天世俗所講的如何提高知名度,修道人不幹這個事情!真正修道人,雖然不需要別人知道,不求人知道,可是一定有一天會被人發覺,為什麼?實至名歸,這是必然的道理。

10 印光老法師一生修行不求人知,到七十歲的時候,被一些有學問的老居士發現,他們到處替他宣傳,所以天下共知,實至名歸。何必求人知?

11 你從事於任何事情,哪個行業都好,包括你學佛、修行,你一定要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這才是正業。與這個不相應,那是邪業。

12 講經說法是為續佛慧命,是為弘法利生,是為了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轉凡成聖,轉惡為善,絕對沒有絲毫自己利益夾在其中,這是正業。

13 出家了講經說法,講經說法目的是提高知名度,是希望大家對他尊敬,希望大家對他供養,這是邪業,這不是正業。

14 不擇手段的搞宣傳,今天所謂是打知名度,這是錯誤的。搞這些,這都是屬於口業裡面的妄語。諸位要知道,不管是什麼妄語,果報統統在地獄。
15 自己捧自己,自己誇讚自己,自己宣傳自己,打知名度的目的,實在講很簡單,就是希望別人對他恭敬,求名聞利養。他不曉得慚愧,他不怕因果報應,難可降化。佛菩薩對這些人也沒有辦法教導,為什麼?他不肯接受,不肯學好。

16 實在說,自古以來,中國歷代祖師大德當中,我們沒有見到一個自誇的,這是很好的榜樣。

17 這些祖師大德的名氣,往外面宣揚是自然的,不是故意製造的;故意製造知名度是錯誤的,那是貪心、傲慢心。那裡頭有煩惱,那不清淨,那不是佛法。

18 但是要曉得,一個人往往出了名,大家對你一恭維、一讚歎,自己也不曉得多高多大了,往往一生的前途從這裡毀掉了。

 

隨緣隨分,一心向道 ,這是真正覺悟!

 

1 佛在經上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所以真正學佛的人,要把攀緣五欲六塵的念頭,換成阿彌陀佛,唸唸都是阿彌陀佛,這樣就對了。

2 我們隨緣隨分,不強求,不攀緣,在五欲裡起了貪心,阿彌陀佛,趕快換過來;逆緣裡面起了嗔恚心,趕快阿彌陀佛換過來,絕對不要叫貪嗔癡增長。

3 貪嗔癡這個念頭起第一念,不要繼續起第二念,第二念就是阿彌陀佛,給諸位說,這叫念佛,這叫真正修行。

4 我們要真正修學這個法門,希望這一生真正有成就,一定要放下萬緣,在這個世間隨分度日,隨緣隨分,一心向道,把念佛當作我們這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

5 我們這一生遇到佛法,第一個念頭就是決定要生淨土!我常常在講席當中,勸勉同修們弘揚佛法,救度眾生,這個事情我們要做,我們要用什麼心態去做?隨緣隨分。

6 人家供養多就多做,少就少做,沒有就不做,做與不做,心都是清淨、都是自在,這樣就好。

7 道場如是,在家同修也要本著這樣的心態來過日子,來處事待人接物,唯有這樣,我們的心才真正能安定下來,一心向道。

8 一心向道,這個道是往生極樂世界的大道。能夠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不被外境干擾,一心向道,這是真實功夫。

9 今天人學佛,難在什麼地方?外緣不好。尤其是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外面誘惑的力量太大。你所看到的、你所聽到的、你所聞到的、你所接觸到的,統統都是勾引你阿賴耶識裡頭十惡業的種子,教你起貪嗔癡慢,教你造殺盜淫妄。

10 現在這個世間,真正弘揚正法的人少,我們所接觸到的,所遭遇到的,正如同佛在《楞嚴經》上所講:末法時期,邪師說法,如恆河沙。
11 這個世間,邪師太多,你所遇到的都不是善人,都不是真心想幫助你的人,都是找麻煩的。他們想盡方法,增長你的邪知邪見,助長你的惡習氣,幫助你生貪嗔癡,擾亂你的清淨心。

12 所以我們念佛人,要想真正成就,內要斷煩惱,外要斷惡緣,這個惡緣就是不為外境誘惑,這很要緊。

13 我們修淨土的人,對於一切法,無論是世間法、無論是佛法,是隨分的修學。隨分就是隨緣,隨緣隨分,一點都不勉強,我們學得就很自在。

14 為什麼要這樣學法?這樣你的心才能保持清淨。一定要曉得,放下萬緣,一心執持名號,這個最重要,這是求生西方淨土唯一的行法。

15 什麼叫一心執持名號?簡單的說,我們現今不起念頭則已,一起念頭就是一句阿彌陀佛,這就叫一心執持名號。

16 念頭起來的時候,不管是善念或是惡念,只要念頭起來,馬上就換成阿彌陀佛,千萬不要轉其他的念頭,轉其他的念頭就錯了。這個方法簡單容易,決定成就,就看我們自己在二六時中肯不肯做。

17 《彌陀經》上說,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就往生了,到極樂世界去了。極樂世界是清淨無染的世界,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一個險道,你要是貪戀這個世間,那你是迷惑顛倒,錯了。

18 真正萬緣放下,與人無爭,於世無求,一心向道,一心執持名號,這就是大徹大悟,這是真正覺悟!

 

四依法,這是佛的遺教,我們一定要守住!

 

1 迦牟尼佛滅度的時候,教給我們弟子四依法:第一、依法不依人;第二、依義不依語;第三、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第四、依智不依識。

2 四依法第一條是依法不依人。諸位要曉得,法是性德、是圓滿的,如來證到究竟極果,從圓滿果德當中流露出來的。

3 為什麼不能依人?人修得再好,性德未能全彰。等覺菩薩還有一分無明未破,他所證的性德沒圓滿,道理是在此地。

4 佛陀在世以音聲為教體,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所說一切法集結,把它記錄下來寫成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教科書。

5 經典是佛從性德裡面流露出來的,換句話說,我們依經典就是依性德,我們要懂得佛的意思,要依教奉行。

6 現在是末法時期,魔強法弱,魔多佛少。魔有能力障礙正法,不能毀滅正法。所以只要你能接受正法,認真修學,外不著相,內不動心,魔對你也無可奈何。

7 魔喜歡幫助那些迷惑顛倒的人——不能接受正法的人,增長貪嗔癡慢、增長自私自利,幫助他們造作惡業,看到他們墮阿鼻地獄,他很開心。

8 今天人業障深重,雖然學佛了,還是迷惑顛倒、依人不依法,這就壞了!

9 一定要記住佛的話,依法不依人,法是什麼?法就是經典,要以經典為依據,對經典要深信不疑。

10 經典裡面所說的這些理論、方法、境界,我們要深信不疑,要依教修行。現在有很多人批評經典、譭謗經典,甚至還要改造經典,那些都是妖魔鬼怪,我們要認清楚,不能上他的當。

11 第二條是依義不依語。「義」是佛講的意思,「語」記錄下來就是文字,文字不過是語言的符號而已。

12 所以我們要依義,語沒有關係,多說幾句、少說幾句無所謂,只要意思對就行了,這是重要的一個標準。

13 佛在經上說了很多名詞,名詞不同,意思是一樣的。一樁事情,佛為什麼說許多名詞?這是有用意的,這種說法的目的是破執著,是教我們不要執著名字相,不要執著言說相。

14 第三是依了義不依不了義。簡單的說,能幫助你在這一生當中脫離輪迴,了生死出三界,這叫了義;如果這個經典沒有辦法幫助你這一生超越六道輪迴,這個經典就叫不了義。

15 法門也是如此,不能超越三界的,這個法門是不了義的法門;能夠超越三界生死輪迴,這叫了義的法門。

16 我們今天看看所有的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叫我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法門就是了義的法門,這個經就是了義經典。

17 第四是依智不依識,智是智慧、理智,識是感情,學佛的人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生死一邊的事,是輪迴!依理智才能超越。所以,時時刻刻待人接物要有理性,不要重感情。

18 今天佛不在世了,我們能守住佛的遺教——四依法,就如同在佛的身邊沒有兩樣。所以修學佛法,無論是大乘小乘,一定要守住佛的四依法。

 

四攝,就是接引眾生

 

1 凡是菩薩,都是現在家相,容易幫助人,所謂和光同塵,以四攝法利益一切眾生。

2 四是名數,就是有四條,攝就是攝受眾生。四攝,用現代話來講,就是接引眾生的意思。換句話說,四攝法是佛菩薩辦學招生的方式,也可以說是招生的手段。

3 四攝法第一條是佈施。多請客、多送禮,這就是佈施。眾生都有貪心,都喜歡小便宜,常常送一點禮物給他,常常請客,給他一點恩惠,他就歡喜了。

4 禮多人不怪,這是人與人交際頭一個方法。佈施的目的,是與他人先結善緣,人家受你恩惠,對你有感恩的心,這樣他自自然然地就會親近你。

5 佈施必須有智慧,而不能感情用事。對於生疏的人,你過分熱情對待,人家心裡會生懷疑:你無緣無故為什麼對我這麼好?你有什麼企圖?你有什麼目的?

6 幫助人要循序漸進,不能一下就過了頭;過了頭,會起反作用。我們要讓人家真正體會到我們是以真誠心來幫助他,對他們決定沒有絲毫的目的。

7 現在這個世間,真正能以真誠心關懷別人的人不多,突然發現有一個,他會感到很驚奇,好像又感激、又害怕、又懷疑,我們如何能做到恰到好處,這個重要。

8 第二條是愛語。常常關心他,言語當中問候、關懷,這叫愛語。

9 在一切眾生當中,有的喜歡聽花言巧語,他雖然知道那不是好話,他也喜歡聽;有的喜歡聽直話,雖然說得不好聽,但是沒有一絲毫隱瞞,他喜歡聽。愛語裡面範圍很廣泛,要把眾生引進佛門,真的是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

10 在接引的時候,什麼樣的手段都可以用,所謂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只要把他引進門來,叫他得最殊勝的利益就行了。這裡面善巧方便很多,可是它有一個不變的原則,那就是「愛護眾生」。

11 第三條講利行。利是利益,行就是行持,這些行持對於眾生實在有利益,有利益他就樂意接受。如果我們所作所為對他沒有利益,他一定懷疑、一定加以排斥。

12 所以學佛的人,無論是在佛法之中,或者是在世俗,我們在社會上從事於各種行業,這種行業一定是有利於社會的,有利於一切眾生的。

13 譬如,現代佛門裡面很重視慈善事業,慈善事業就是屬於利行。可是諸位要記住,佛門裡面慈善事業是攝受眾生,是引他入佛門的,如果到此地為止,那就錯了。

14 入門之後,還要叫他接受佛陀的教化,還要幫助他「破迷開悟,修行證果」,這是佛法的目的,所以慈善事業可以作為接引,它是一種手段、是一種方便,不是目的,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15 最後一條是同事。四攝法裡面,大概像我們一般人,前面三條可以用,這一條,自己必須要有高度的智慧,要有很深的定力才可以;否則的話,一定會失敗的。

16 同事,這是菩薩最殊勝的方便。喜歡打牌的,我陪你打牌,每一次打牌我都贏。為什麼我會贏?我有智慧,你沒有智慧。

17 喜歡跳舞,我陪你跳舞,跳舞也是第一。他對你很羨慕,要跟你學,「你這個本事從哪裡學的?」,我從佛法裡面學來的,他就來學佛了。

18 所以菩薩教化眾生,那個善巧方便是無量無邊,目的是叫你對他佩服,對他敬仰,很想學他。你很想學他,他就把佛法教給你了,所有一切本事智慧都在佛法裡面,這善巧方便!

 

四如意足,就是放下,就是專精

 

1 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對我們的修學非常重要,我們修行要從這裡下手。

2 三十七道品,分七個科目。前面這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不管修學哪一個法門,我們念佛也不例外,不能缺少。

3 所謂正助雙修,念佛是我們正修,如果在生活當中能加上這三科十二個項目,就能幫助我們得一心,幫助我們成就功夫成片。

4 玄奘大師翻的《彌陀經》譯本,三十七道品完全說出來;羅什大師譯本裡,將三十七道品前面三科(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省略,只講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四科。

5 為什麼羅什大師不提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因為經上所講的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學,不是說我們這個世界。

6 實在說,凡是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這三科都具足,都圓滿了,也就是說,這三科都已經畢業了。

7 在西方極樂世界,前面這三科阿彌陀佛不要說了,為什麼不要說?你想想看,哪一個往生的人不具足?不具足前面三科的條件,根本就不能往生。

8 也許有人會說,有很多往生的人沒有學過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他就一句阿彌陀佛念了幾年,他就往生了,沒錯,他是沒學過。你仔細去觀察一下,他那一句阿彌陀佛,前面三科是不是具足?

9 四念處是看破,他要沒有看破這個世界,他能往生嗎?沒有看破這個世界,他對這個世界有留戀,就去不了!

10 雖然沒有學過四正勤,你看看那個往生的人,他在生前是不是斷惡修善?他不但不做壞事,他壞念頭都不動,他有一顆善心肯幫助別人,那四正勤不要學,他本身就具足了。

11 四如意足,足就是圓滿的意思,有四種圓滿的如意——欲、精進、念、慧。念也叫做心,慧也叫做思惟,這是在一般經典上所看到的名相。
12 四如意足不大好講,講了也不太容易懂,我過去用比較粗俗一點的言詞來解釋,我把它解釋為「知足常樂、心安理得」,這個大家好懂。

13 四如意足,第一個是欲如意足。「欲」是慾望,慾望要知足,知足就如意了,否則的話,慾望沒有止盡,那個不得了,你怎麼可能如意?「精進」是常樂,所謂知足常樂。

14 念如意足,「念」是心安,心定了,安了。「慧」是理明白了,所以心安理得。四如意足,簡單的講,就是放下,就是專精。放下是放下一切分別、執著的心;專精就是《無量壽經》所說的一向專念。一心一意念阿彌陀佛,四如意足就具足了。

15 雖然沒有學過前面三科,他的確統統具足,所以他能往生!如果不具足,他念一輩子佛也不能往生。實在講,念佛人多,往生人少!那些念佛而不能往生的,他的心行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不相應,所以他不能往生。

16 凡是念佛往生的人一定具足,不管他有學沒學,他做到了,你問他什麼叫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他不知道,雖不知道,他都做到了。

17 他在心行裡頭沒有一絲毫欠缺,他真做到了。雖然做到,他不曉得,因為他沒學過教,但是他決定往生。

18 由此可知,這個教學與不學沒什麼關係,懂得很好,不懂照樣往生,道理在此地。

 

佛菩薩安排的

 

1 世界和平不容易!這個世界愈來愈亂,和平愈來愈沒有希望。

2 我們也很難得,佛菩薩安排的,參與了國際上的和平會議。

3 在會議上,我們把中國傳統老祖宗的方法,化解災難的方法,介紹給大家,把大乘佛教裡面佛所講的方法介紹給大家,大家聽了歡喜。

4 但是他們懷疑,他沒有信心,他說:「法師,你說的這個很好,是理想,做不到。恢復世界和平,這個問題非常嚴肅、非常棘手,不是那麼容易辦的。」

5 解決問題還是教學,還是辦教育,推廣聖賢教育,但是他們不相信,沒有信心。其他的危機都不是危機,對古聖先賢的東西生起疑問,這個信心危機就不得了。

6 唯一的辦法,我們做實驗,我們在廬江湯池辦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實驗了有效,實驗成功了,這個可以給他做證明——我講的不是理想。

7 所以也是佛菩薩給我安排,安排到聯合國,到巴黎教科文組織總部去做報告。

8 在會議上,我們蔡老師做了四個小時報告,另外有兩位老師,一個人兩個小時,總共做了八個小時報告,做了三天展覽。大家聽了心動,居然有一百九十二個國家的使節,駐聯合國的代表,都想到湯池去考察、去參觀,太難得了!

 

萬一到那個時候,緣不殊勝怎麼辦?

 

1 自古以來,這個法門都講帶業往生,可是要知道,凡夫雖然帶業往生,煩惱要是沒有伏住,這就要看臨命終時的緣分。 

2 有很多人念佛念一輩子,臨命終時念頭錯了,去不了。什麼念頭錯了?恩怨放不下,情愛放不下,兒女子孫放不下,財產放不下。

3 統統要放下!只要有一個念頭放不下,就去不了。千萬不要以為,現在放不下不要緊,等臨終時候會放下。但是你怎麼能真正自己有把握,臨終時候你會放下? 

4 現在放不下,那往生的時候就得看緣分,你緣殊勝,臨終的時候遇到善友助念、善知識開導提醒,這最後一念是念佛,你還能往生。 

5 萬一到那個時候,沒有遇到,找不到人怎麼辦?如果在臨終那一剎那,那是關鍵的時刻,沒有遇到善友、善知識,家親眷屬又哭又鬧,牽腸掛肚,一念錯了,就不能往生。 

6 就怕臨終有人擾亂,這種情形很多。家親眷屬來看你,他也不是有意來害你,世間講這是人情,可是在念佛人來說,那統統叫魔障。為什麼叫魔障?你臨終那個氣沒有斷,他來折磨你,來障礙你往生。 

7 所以平時不放下,臨終的時候要想真正放下,決定要靠助緣。臨終的時候,有善知識提醒你,你想到自己快要死了,反正帶不去,算了,一切放下,這才能成功。 

8 如果沒有善知識提醒你,你對這個世間還有很多貪戀,你還牽掛著,你不能放下,這一生雖然念佛,西方世界你今生沒分。 

9 覺悟的人放下,徹底放下,所以他生死自在;你不肯放下,你還有一絲毫牽掛,你去不了,你不能怪別人,你只能怪自己。 

10 修念佛法門,往生西方世界最要緊的條件是深信切願、一心繫念。深信是決定沒有懷疑,切願是懇切的願望,願意見阿彌陀佛,願意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心繫念是心裡除了阿彌陀佛之外,其他的念頭都沒有。 

11 世間人往往親情放不下,兒孫放不下,財產放不下,這是往生的大障礙!你把兒孫換成阿彌陀佛,那就是一心繫念;你財產放不下,你把財產換成極樂世界,一心一意就掛念極樂世界,那就叫一心繫念。 

12 諸位要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世間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過眼雲煙,給你眼睛看一下,你什麼都得不到! 
13 這個世間,沒有一樣東西是真的,全是假的。連自己的身體,連自己思惟想像那個心都是假的,都得不到,這是事實。 

14 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得到,包括自己的身體。你晚上睡覺睡熟了,人家把你抬走你都不曉得,是不是?這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何況身外之物!所以你那個牽掛白搭了,一點用處都沒有! 

15 你牽掛極樂世界,牽掛阿彌陀佛,那真管用,為什麼?你有願往生,到命終的時候,阿彌陀佛會現一個最親切的身來接引你。 

16 生到西方世界,西方世界物質享受的富貴,這個世間怎麼能比!你們今天把黃金寶石看作無價之寶,戴在身上覺得美得不得了,在西方世界,黃金是鋪地的,七寶是鋼筋水泥建築材料,西方極樂世界的人看到你們把這些東西掛滿身,笑掉大牙! 

17 人生無常,人命在呼吸之間,所以要覺悟,不要愚迷,人情、恩怨、情愛、財產這些東西統統是害人的,使我們貪戀娑婆世界,永遠不能出離。 

18 真正覺悟了,這些東西統統叫魔障,要把它丟得乾乾淨淨!我們過去生中生生世世受它的害,這一生還要再受它的害嗎?看清楚、看明白,統統丟掉,不再受它害了,我們這一生才真正能出離。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是宇宙人生真相

 

1 在我們這個世間,財富、智慧、健康長壽,哪個人不想求?都想求得這個果報,可是佛告訴我們,果是從因來的,你不修因,哪來的果?你要懂得修因,後面才有果報。

2 我們這一生所享受的,是前生修來的——修財佈施得財富,修法佈施得聰明智慧,修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

3 財富、智慧、健康長壽是果報,我們要問,因果是不是也在諸法裡面?沒錯,因果也是在諸法裡頭。

4 既在諸法,為什麼說諸法皆空,因果不空?大家一定要明白一個事實,因是能變,果是所變,善因就變善的果報境界,惡因就變現惡的果報境界,十法界依正莊嚴是果。

5 用佛家平常講的話來說,因果的變遷,這是屬於法。因果是轉變不空,相續不空,轉變跟相續都是法。

6 大經上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何以不空?因果也是萬法之一,哪有不空的道理?因果有三個現象不空——因果轉變不空,因果相續不空,因果循環不空。

7 因會變成果,果會變成因,這是講轉變不空;佛跟我們講,我們見到的是幻相,是相續相,這個畫面一個接一個,從電影底片裡面你就完全能看明白了,相續不空;你一念善心有善果,一念噁心有惡報,這個因跟果永遠在循環,循環不空。
8 十方世界一切眾生起心動念,這一個念頭是因,阿賴耶識裡結業習種子是果,業習種子,果又變成因,遇到緣起現行,就又變成果。

9 種子起現行,現行落種子,永遠在循環不斷,這就是「萬法皆空,因果不空」,這是佛給我們講宇宙人生的真相。

10 佛又說「因該果海,果徹因源」,這個話意思極深極廣,法界是果海,說明我們起心動念,這個念周遍法界。

11 我們做一樁事情,不要以為做得很隱密,沒有人知道,那你全錯了。你的隱密,只能夠蒙蔽愚癡之人,愚癡的凡夫不知道,諸佛菩薩哪有不知道的道理?

12 我們起心動念,在佛法講心波,一般科學家講思想波,思想波的速度非常之大,沒有辦法想像,這裡念頭才動就周遍法界。

13 物質的波動,我們講光的波動、電的波動,聲波、音聲的波動,速度都非常緩慢。以我們現在所知道的銀河系,科學家告訴我們,銀河系的兩端,從這端到那端,用光的速度要二十萬年。

14 二十萬年那個光才能夠走得到,你才曉得,在太空當中,光的速度很慢。但是思想波不一樣,才動就周遍法界,所以能夠與諸佛菩薩立刻感應道交。

15 我們起一個善念,跟佛菩薩、善神感應道交;起個惡念,跟魔王、妖魔鬼怪起感應,他來助長你的惡,幫助你趕快墮三途,趕快下地獄。所以起什麼念頭,用什麼心,這比什麼都重要。

16 果徹因源,是從因上講的,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果報,果徹因源。諸佛如來在果地,十法界眾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都知道。《無量壽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 極樂世界,不但阿彌陀佛、諸大菩薩,凡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的,都「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

17 所以這些經文念了之後,真的寒毛直豎,我們怎麼敢起一個惡念頭?怎麼敢做一樁壞事?有什麼能力能夠瞞人?你所謂瞞人,無非是自欺欺人而已,不可能的事情,這些都是給你講真話。

18 因此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慎重,要想一想,我這個造作的因,將來會得什麼樣的果報?如果想到這個果報是不善的,那我們不可以起這個念頭,不可以說這個話,不可以做這個事情,這裡頭有大道理,不可以不明瞭。

 

聽經、讀經,要用什麼態度

 

1 我們聽經、讀經,要用什麼態度?馬鳴菩薩告訴我們,第一個要離言說相。言說是言語,言語記錄下來是文字,不能著這個相,這要放下。 

2 連記憶都不需要!你記是分別,是執著,所以不需要記;領悟,聽了覺悟,這個才重要。 

3 第二個要離名字相。什麼叫佈施,什麼叫般若,什麼叫法身,什麼叫真性,這些名詞術語,都不可以執著,為什麼?假的。 

4 為了說話講解方便起見,溝通方便起見,佛用這些假名字。清淨心中一法不立,你要執著真的有這個東西,那就壞了。 

5 第三個,不能執著心緣相。心緣相是「我想它是什麼意思」,一想就壞了。 

6 一想,妄想就起來了!我覺得是這個意思,他覺得是那個意思,還去辯論,你說糟糕不糟糕?明白的人看你辯論,他在旁邊笑話,虛妄執著、迷惑顛倒,你沒有悟入。 

7 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的時候,別的同學聽老師講經,寫很多筆記,老師不出聲。我聽經也寫筆記,我們是一個禮拜上一堂課,第三堂課上完之後,老師就把我叫到房間,他說:你寫這個幹什麼?我回答:好的東西我怕忘掉。 

8 老師說:你執著文字相、言說相幹什麼?不要寫,專心聽,領悟在心,你到明年,你的境界提升了,你寫的東西一個字都用不上。我想想也有道理,就不再寫了。所以,我在那裡聽十年經,十年,老師不讓寫,教的什麼?悟處。 

9 我的同學當中,最有名的周家麟居士,他是全部記錄,老師不說他,我也不敢問。到以後經驗告訴我:學生根性不一樣,哪種根性就用哪種方法。 

10 我離開台中出家,老師心裡很難過,他說出內心的話,我很感動。他說:你在台中十年,我只選了兩個學生,你跟周家麟,你們兩個根性不一樣。 

11 周家麟的古書念得多,他有漢學的基礎;我讀書,私塾念了兩年,早就忘光,沒有基礎。老師說我的悟性比他高,所以老師教我著重在悟性,教他著重在記憶。老師讓他寫筆記,不准我寫,就是要我專心聽。 

12 我專心聽經,年年境界不一樣,我很感恩老師。為什麼?如果當初我在聽經時寫記錄,一定會分心,就很難做到《起信論》裡面講的原則。你想想看,我聽經記錄,有沒有著言說相?有沒有著名字相?有沒有著心緣相?統統著! 

13 李老師告訴我,把筆記捨掉,專心來聽講,聽懂就懂了,聽不懂不要去想,為什麼?你想是妄想,絕對不是如來真實義。 

14 看經也是如此,看得懂的,你讀誦的時候懂就懂;不懂,千萬不要去想,你那個想不是如來的意思,是你的意思。你把你的妄想當做如來真實義,那就錯了。 

15 所以古人講得好,讀書千遍,其義自見,千遍是什麼?心定了。定生慧,智慧開了,一接觸就通達明瞭,就跟惠能大師的境界相同。 

16 古人說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這個話是實話。可是現在的人,你跟他講這個,他不相信,這怎麼行?這怎麼能學到東西?什麼原因?他的妄想分別執著根深蒂固,不這樣學,他學不到東西。 

17 佛家講上中下三根,我們在台中求學十年,不曉得,到以後慢慢自己契入才知道。知道之後,對老師感恩的心就大幅度的上升,才知道老師不簡單,老師是因人施教。我們同班的學生不多,二十幾個人,他對每個人教學的方法不一樣,所以每個同學成就不一樣。 

18 二十個學生當中,一半以上不但不進步,還退步了;能保持進步的人不多,非常不容易,這裡頭有真智慧、真功夫。功夫是放下,智慧是看破,我明白這些道理,我都把它說出來,毫無保留。

 

聽到彌陀名號,能夠生很大的歡喜心

 

1 經上講「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那是真的,法門是平等,每個法門都能成無上道。 

2 可是修學,有容易,有艱難,如果選的法門是很難修學,我們這一生當中生命非常短促,就很不容易成就。 

3 我們現在正處在末法,末法眾生的根性鈍,業障深重,假如遇到容易修學的法門,就非常幸運,這一生也許就能成功。 

4 淨宗法門,在所有法門裡面,它之所以無比殊勝,就是它簡單、容易、穩當、直捷,所以超過任何一個法門。 

5 但是這個法門,也確實像佛所說的,是難信之法,行不難,信難,不太容易被人接受。 

6 不能接受的原因,我們一定要知道,《彌陀經》裡面說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你的善根要是不夠,福德不夠,你不會接受這個法門。 

7 我們從經典裡面得到一個消息,佛告訴我們,我們今天在座的這些同修,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緣都不可思議!如果不是佛說,我們怎麼會知道? 

8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闍王子與五百長者子,這些人善根相當深厚,他們在過去生中曾經供養過四百億佛。 

9 供養四百億佛,諸位同修要知道,一尊佛出世要三大阿僧祇劫,四百億佛,你說這個時間多長?沒有法子想像。 

10 有這樣的善根,他們聽釋迦牟尼佛講《無量壽經》,生了歡喜心,希望自己將來成佛,生了這麼一個念頭。 

11 雖然如此,他們還沒有起這個念頭——發心這一生當中求生淨土。供養四百億佛的善根,求願往生的念頭還起不來! 
12 求生淨土這個念頭,他們沒有生起來,這就說明他們過去生中,雖然曾經供養四百億諸佛如來,這善根還少,不算多。 

13 我們諸位在座的同修,你們聽到阿彌陀佛、聽到淨土經典都非常歡喜,一個個都發願要求生淨土,你起這一念,就證明了你過去生中的善根超過阿闍王子他們這一些人。 

14 換句話說,你過去生中,生生世世供養諸佛如來超過四百億。如果不超過四百億,今天遇到這個法門,你不會起求生淨土這個念頭。 

15 所以經上講的多善根、多福德,確確實實是像大乘經上常講的: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無邊諸佛如來。 

16 無量無邊跟四百億比,當然是多得太多了!有這樣的善根福德,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遇到這個法門是因緣,這一生當中必定超越輪迴、得生淨土。

17 你有這樣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緣,今天成熟,太希有了!十方一切諸佛看到都生歡喜心,諸佛護念,龍天擁護。 

18 所以一定要知道,我們自己聽到這個法門、聽到彌陀名號,能夠生很大的歡喜心,這不是沒有緣故的。

 

如何消業障,這個一定要知道

 

1 學佛的同修們,每人的心念裡面,都希望消業障,都希望消災。業障要怎麼消?佛告訴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捨棄,心清淨,煩惱斷了,業障就消了。所以,真正想消業障,一定要修清淨心。

2 業障的根本,是煩惱習氣。煩惱習氣是什麼?總不外乎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癡慢、五欲六塵,行為跟這些相應,麻煩就來了,這是佛在經論上常常講的「造惡業」。

3 有佔有、支配與控制的念頭,這就造業。別人造業,我們也不必說。說了,與人結冤仇,他也不會接受;要緊的是,自己決定不可造惡業。

4 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就是消業障。心一天比一天清淨,就是業障消除的現象;心一天比一天煩惱,就是業障增加。

5 學佛之人,無論受任何委屈、冤枉,都不怨天尤人,歡歡喜喜的接受他人之侮辱、譭謗,可為自己消災。對怨恨我們的人,永遠地愛護、關懷與幫助,冤結自然化解。

6 無條件地幫助別人,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就不會有障礙。古人常講,吃虧是福,吃虧的人真正有福!肯吃虧,確實能逆來順受,業障就消了。

7 佛教我們每天念佛、聽經,都將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希望他們明瞭,我們成就了,就是報恩、還債;這樣,就可以減少冤親債主的障礙。

8 你起心動念打妄想就是業障,你一天到晚講廢話是業障。天天念佛,是天天消除業障。念佛,你不打妄想了,也不說廢話了,你的業障就消除了。

9 要善護口業,不議論別人。別人的不善,與我不相干,放在口上,是造口業;放在心裡,胡思亂想,是造輪迴業。

10 不得罪人,魔障就少;得罪的人多,魔障就多。冤業病,可以用調解、勸導來化解;業障病,可以用真心懺悔來化解。

11 性情不好、常常生病、心不慈悲,都是業障。業障現前,要懂得消業障,把自己的過失改正過來,後不再造。

12 學佛,不是一帆風順的,這與多生多劫前的業障有關。我們功夫不得力的時候,修學沒有魔障;功夫稍微得力,魔障就很多,所以我們要懂得懺除業障。

13 懺除業障從哪裡落實?經上講得很清楚:善護三業。懺悔業障,後不再造,感應不可思議。

14 佛門中有求不應,是因為求的人有業障。業障消不了,是由於缺乏真心真信;若以真心真信去求,就一定會有感應。天天接受佛法的熏陶,可斷疑生信、懺除業障。

15 平時忍辱是消業障,好事讓別人,辛苦自己承擔,這個消業障、增福慧,比什麼都快。這一生中,絕對不得罪任何人,絕對不與人結怨,業障消除,才能往生。

16 歡歡喜喜地接受一切業障,臨命終時,就沒有病痛。佛,教我們一心念佛,什麼原因?因為念這句佛號,不摻雜一個妄念,這是真正消除業障。

17 業障消除了,如果臨終一念確確實實是佛號,對於淨土法門能信、發願又肯念,決定往生。

18 所以我們天天想求消災,用什麼方法?念佛。念佛是最好的消災方法、最好的消業障方法,你要會用!

 

殺盜淫妄沒斷,你這一生就完了

 

1 學佛的人,哪一個人敢講,我成佛有把握,甚至於說我往生有把握,不敢講。 

2 八、九十歲的老和尚,我年輕的時候請教過:老法師,老和尚,你念佛往生有把握嗎?都搖頭,沒有把握,這說真話。 

3 為什麼沒把握?煩惱習氣沒斷、世緣沒有真正放下。雖然天天讀經,天天學佛,但是還是煩惱習氣當家做主,這就沒有法子了。這樣學佛,在佛門裡面只是結個善緣,這一生不會有成就。 

4 從前寺院叢林都建在深山裡面,朝山的人從山下走到道場,要走一、二天才能走到,這上山沒有車、沒有電話、沒有電視,也沒有報紙雜誌,所以他心得清淨。 

5 現在困難,寺院叢林都有電視、都有網路,能收看到衛星電視,公路開上去,甚至於還有纜車,上山非常方便。這對於修行人來講是個可悲的事情,他接受染污的緣統統具足。 

6 我們想到印光老法師,他給我們的教誨,愈想愈有道理。深山建個小茅篷,不要開馬路,甚至於電燈都不需要,電話就更不必了,那是真正佛門修行的小道場,人數不要多,十幾個人就夠了。 

7 我們看到早年覺明妙行菩薩,在《西方確指》裡面告訴我們,他們的小道場總共就十二個人,在一起念佛,十二個人統統成就,還得了嗎?圓滿功德。 

8 我們知道的,淨宗初祖慧遠大師的道場,東晉時代在江西廬山,他在山上建個念佛堂,以虎溪為界,進去的人不下山,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成就,淨宗第一道場。 

9 我們現在生在亂世,福報比不上祖師,印祖告訴我們,二十個人可以了,小道場,真成就。 

10 學佛人一定要放下萬緣、少欲知足,只要生活能過得去就行,真正做到「與人無爭,於世無求」,這才能夠一心向道。 

11 清淨心生智慧,亂心則生煩惱。淨宗這個法門的修學,沒有別的,就是修一個清淨心而已。 

12 無論是人事環境、物質環境,凡是能使我們心不清淨的,我們一定要遠離。所以我勸同修們不看報紙、不聽廣播、不看電視、不必要見的人盡量少跟他見面,心清淨。 

13 俗話常說「知事多時煩惱多」,你何必要曉得那麼多事情?「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跟人家往來多了,是非就多了,你的心怎麼能清淨? 

14 現在人心不清淨,心行不善,天天在在造業,造的是殺盜淫妄,怎麼不墮三途?不要說你念佛,念佛一樣墮三途。 

15 佛在《彌陀經》上講得很好,西方極樂世界裡面的居民都是上善之人,皆是上善俱會一處,你殺盜淫妄沒斷,佛號念得再多,你心行不善就去不了,這一生就完了! 

16 如果你的心純淨純善,則決定得生。純淨純善是什麼?心裡沒有殺盜淫妄、沒有貪嗔癡慢,不但沒有這個行為,念頭都沒有。 

17 殺盜淫妄、貪嗔癡慢從哪來的?習性,不是本性,本性裡沒有,習性裡頭有。這個東西要捨掉,你要不捨掉它,它障礙你修行證果。 

18 你為什麼不能夠修行證果?根本原因在此地,所以修行人必須要把它放下。放下有困難嗎?沒困難。困難在什麼地方?困難在你沒覺悟,你不瞭解事實真相。

善男子、善女人,你是不是其中之一

 

1 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什麼叫善?什麼叫不善?《觀無量壽經》上講的淨業三福,是善男子、善女人的標準。我們是不是善男子、善女人?關鍵在此地。

2 第一福有四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有沒有做到?如果連這個都做不到,你一生念佛苦修,只是跟佛結個緣,這一生想往生很難!你做到了,生凡聖同居土有分。

3 如果再能做到第二善,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大概方便有餘土也能有分,品位就高了。

4 如果能三善都具足,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給諸位說,上上品往生!

5 佛常常在經上叫著善男子、善女人,叫別人不重要,有沒有叫到我?我是不是佛所叫的「善男子、善女人」其中之一,這很重要!

6 善男子、善女人,善的標準是什麼?就是具足信願行,以這個為標準。善惡的標準一定要知道,這與我們世間一般的標準大大的不相同。

7 《阿彌陀經》上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凡是能深信切願、能依教奉行的,都是善根福德因緣具足之人,這三個條件要是具足,你這一生穩當成就了。

8 什麼是善根?善根是你聽了之後能信、能解,你聽懂了,聽明白了,真正相信,這是善根。

9 什麼是多善根?是聽了就真信,真正肯發願,真正肯執持名號,肯念佛,這樣的人就是多善根,善根成熟。

10 所謂善根成熟,就是他這一生決定成就!佛常常教給我們,善根成熟的人一定要幫他這一生成就。

11 善根不成熟的人,這一生不能成就,佛教我們,要幫助他成熟。

12 沒有善根的人要給他種善根,已經有善根的人幫助他善根增長,這些都是菩薩事業,我們應當要曉得的!

13 凡是善根成熟的眾生,我們幫助他加強信念,幫助他成就,我們把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論、方法、境界,詳細地介紹給他,使他信心堅定,發願往生。

14 總而言之,六道裡面所有一切的眾生,聽到這一句阿彌陀佛後,能信能願、能執持名號,能對於這句佛號決定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多劫善根成熟。

15 什麼是福德?明瞭之後真正發願,老實念佛,這是福德。臨終時候頭腦清楚,這是最大的福德!如果我們善根福德具足,這肯定往生。

16 念佛是福,能夠真正發心念佛的人,可以說是世出世間第一等的大福德人,沒有人比他的福德更大!

17 什麼是因緣?第一個得人身,第二個生在有佛法的地方,第三個遇到善知識。

18 多生多劫有善根,這一生遇不到緣也不行。學道的人很多,退道心的人多,成就的人不多,關鍵就在此地。

 

善知識——我們修學成敗的關鍵

 

1 娑婆世界是一個險道,非常危險的道路,在這裡面你真正遇到善知識,你自己能覺悟,在這個地方用功,修行速度很快,成就也高。 

2 你要是遇不到,不能依教奉行,還是成天打妄想,你是愈迷愈深,愈墮愈苦,這是一定要覺悟。 

3 現在人學佛,真是好高騖遠,一下手就要求博,就要求廣修萬行,就要去做大通家,正如印光大師所說的,決定不能成就。 

4 凡是好高騖遠,佛法、世間法樣樣都想學,想做大通家,結果是樣樣都不通,一樣也不能成就。 

5 古人的特長,沒有大徹大悟之前,他住一個道場,親近一個善知識,他的思想單純,不容易起邪見是非,所以古人比現在的人老實。 

6 古時候的人學道,無論世間法或者是出世間法,都認定一個老師、跟一個老師,所以他會成就。 

7 所以學佛,我在全世界每個地方普遍勸導同修,學佛要想真正有成就,只能跟一個老師。 

8 在你沒有開悟之前,你跟兩個老師,兩個老師有兩個說法,有兩個想法,你到底跟哪個?三個老師是三岔路口;四個老師是十字街頭,你往哪裡走?你愈學愈複雜、愈學愈迷惑,你無所適從。

9 佛在大經大論裡面告訴我們,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我們修學佛法,一定要有一個善知識來指導;如果遇不到真正善知識,一定要走冤枉路。 

10 假如這個冤枉路走得多,最後還能摸到正道,那還算幸運;如果落在魔道裡面,那實在是太冤枉了。 

11 善知識是我們修學成敗的關鍵!誰是善知識?很難說,太難太難了。雖然有些善知識教給我們老實念佛就好,我們聽了,心裡面有疑惑,不能相信。 

12 在我們眼前,我們所能見到的、所能聞到的,我們的心都有疑惑,這就是我們的障礙。疑肯定障道,它障礙你開悟,障礙你念佛三昧,障礙你證果。 

13 就像我往年在講席裡講的,你們來見我,提了一大堆問題,我說來問問題的人都是不老實的,為什麼?老實人哪有問題?老實人沒有問題,有問題的都不老實。 

14 但是你自己要知道,你自己有問題,你還是要來問,為什麼?你不老實,不老實不能裝老實,那你就吃虧了。 

15 真的老實人,他確實沒有問題,那是什麼樣的根性?古大德講,一種是上根利智,你這一講他完全懂了,他還有什麼問題? 

16 另外一種人,念佛的這些道理他雖然不懂,他也不想懂,他的福德深厚,信心堅定,「你叫我念佛,好!我就老實念佛。」這種人好度,這種人叫老實人,沒有疑惑、沒有妄想。 

17 自古以來,那些往生的大善知識,沒有別的竅門,就是一生抱定這一句阿彌陀佛,一句佛號念到底,他就成功了。 

18 所以要曉得,凡是能教你念阿彌陀佛的,那就是真善知識,一點都不假。教你修其他法門的,不見得是真善知識,為什麼?你這一生不能成就。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還有什麼好爭的?

 

1 佛度眾生,終極的的目標,是教你念佛成佛。所以念佛這個法門叫究竟度、真實度,其餘的種種法門都是方便度。

2 佛度眾生,兩種人最好度。一種是上根利智,另外一種是下愚。

3 上智之人,你一勸他,他就通達明瞭,沒有懷疑,就老實念了;下愚之人,你教他老實念佛,他就一天念到晚,什麼妄念都沒有,這兩種人最容易成就。

4 最難度的是當中的半吊子,我們就屬於當中這一類,很麻煩。為了我們這一幫人,世尊天天說法,說了四十九年,辛辛苦苦,不能不把道理、方法、境界細細來說明。

5 我們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曉得放下有這麼多的好處,有這麼多的利益,這才肯放下。放下是大福報!

6 這世間什麼人最有福報?懂得放下慾望、放下妄念、老實念佛的人最有福報。

7 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多財富,那不是福報!現前雖然享受物質生活,你能享幾年?死了以後怎麼辦?三途六道去流轉,那算什麼福報?
8 心裡頭一個妄念都沒有,一天到晚憶佛念佛,這個人過幾年他就作佛去,這才叫大福報。

9 念佛人要曉得,不肯放下,不能伏煩惱,不能消除妄念,那是自己障礙自己。同樣是一句佛號,為什麼別人念得相應,我念得不相應?這是自己一定要認真去反省。

10 持名念佛,印光大師教我們一個方法,那個方法實在是太妙了,可是看看自己能不能用得上。

11 他用什麼方法?把死字貼在額頭上,常常想著:我就要死了,我馬上就要死了,只有這一句佛號能救命。用這種心情念佛,念佛可以得力,可以相應。

12 人要死了,哪樣你能帶得了?一樣都帶不了。人要死了,還跟人爭什麼?還有什麼好爭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你這句佛號就得力,你就老實了。

13 聰明的人,他看破了,所以他的心清淨,能夠一心稱念。老實人,他聽話,教他怎麼樣他就怎麼樣,他不會改變,那個容易成功。

14 只有當中這一段人,他放不下,放不下就成了大障礙。念佛一定是放下萬緣,念佛堂堂主他的口頭禪,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正念分明,這個樣子念佛,就決定得生。

15 印祖教我們把死字貼在額頭上,我們要曉得,這句話的真正用意:第一個是提高自己的警覺,第二個是叫我們放下萬緣。

16 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沒有一樣你能帶得去!這是勸勉我們放下。

17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功夫容易得力,有這個警覺的意念,你就會精進不懈,不敢將這寶貴的光陰輕易放過去。

18 你將一生的命光拿去打妄想,你造作的是六道輪迴;你要是拿去念佛,那你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完全不一樣。

 

生活過得太舒服,決定會墮落

 

1 佛在《華嚴經》裡面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換句話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為什麼我們現在變成苦難的凡夫,苦惱的凡夫?佛說了,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

2 所以斷掉妄想、破盡執著,就能恢復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我們本來面目是什麼?就是本來成佛,恢復到自己的如來智慧德相。

3 我們今天這個生活很苦惱,苦惱的原因在哪裡?不知道事實真相,於一切法當中有取有捨,不能隨緣,到處攀緣,這就是迷惑造業,那當然就有苦報。

4 我們今天這個世間是末法,而且是濁世,五濁惡世,你不念佛,你不求帶業往生,你決定為這個時代所拘束,你超越不了這個時代,你一定為苦所逼。

5 有很多人都來跟我講,生活太苦!他一叫苦,我就告訴他,你為什麼不改行?他說改哪一行?我說學佛,學佛就不苦。

6 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勸人念阿彌陀佛,就不苦了,這是真的,一點都不假!

7 可能外面的人看到,我們物質生活苦,每天生活僅能餬口,但是我們內心的愉快、快樂,世間人不知道,真樂。

8 佛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學佛的目的是什麼?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是為這個才來學佛的。

9 我們每天吃住不成問題,身心一點負擔都沒有,我們天天念佛,這個多自在、多快樂。

10 以為我們的生活很苦,這是一般社會人士的錯覺,實際上,我們過簡單的生活,這比什麼都快樂!他沒有嘗到,他嘗到才曉得,那是真樂!

11 生活苦一點好,如果你的日子過得還不錯,你對這個世間留戀,你捨不得放下,你雖然念佛,西方極樂世界你去不了。

12 諸位要知道,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那是有條件的,什麼條件?他的條件是清淨心。心淨則土淨;只要你是清淨心,想修道的,統統歡迎,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到。

13 不要認為我們念佛就能往生,念佛不一定能往生,為什麼?你念佛心不清淨,不能相應。如何修清淨心?要放下。我們心為什麼不清淨?放不下。徹底放下,你的清淨心就現前。

14 佛放下了,佛勸菩薩放下;菩薩放下了,菩薩勸一切眾生放下。我們為什麼不肯放下?不論在家、出家,要學佛菩薩,把一切放下,你才能夠解脫,才能夠超越。

15 我常常跟同學們講,你們物質生活苦一點,但是精神生活愉快,只是你們自己不曉得。縱然我自己有點福報,福我自己不享,讓大家享,為什麼?心清淨,這個業叫淨業,淨業感西方淨土。

16 享福沒有不迷惑的,人生活一幸福了,西方極樂世界就忘掉了,不想去了。我這個地方不錯,蠻好,何必到西方?西方極樂世界再好,那是它的事情,我過得去了,可以了,不想去了!

17 如果自己生活常常在困苦當中,出離的心比較容易發得起來,所以佛在《戒經》上常給我們說「以苦為師」,以吃苦頭作為我們老師,這是老師提醒我們要出離三界,要求生淨土。

18 所以人的生活苦一點好,苦才能夠砥礪我們的志氣,提高我們自己的警覺。生活過得太舒服,決定會墮落,決定不是一樁好事情!

生死關頭,自己做得了主宰

 

1 有很多人念佛,是有口無心,他口裡頭有一句阿彌陀佛,心裡頭沒有,心裡也不懂什麼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無量覺,他口裡是無量覺,心裡是迷惑顛倒,這個沒用處,古德講喊破喉嚨也枉然,那是不會有成就的。

2 另有一種人,所謂的世智辯聰,他能夠把經典從頭到尾背下來,他懂的是皮毛上的道理,他不肯依教修行,他會說,說得天花亂墜,沒功夫,這種人到了生死關頭,自己做不了主宰,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

3 從中國佛教史上,我們看到很多人到臨命終時墮落。很多同修都知道「三生石」的故事,唐朝圓澤禪師很了不起,他能知道過去未來,還是免不了來生去投胎,還是要搞六道輪迴。

4 他知道在河邊洗衣服的那個婦女,懷孕了三年,等他去投胎。遇到了,沒有法子,他還得去投生,而且跟一個朋友約了十二年之後在杭州西湖見面。十二年之後,果然在那裡見面。

5 十二年後,他是十二歲的小孩,老朋友已經八十多歲,鬍鬚都白了。你看,不求生淨土,又到人間來做人!

6 知道過去、現在、未來,有這樣的神通、能力,依然不能脫離輪迴,你看看多苦,多不容易,所以你才曉得一切法門都不如這個法門殊勝。

7 他要是念佛往生淨土的話,他可以站著走,坐著走,他自在。他與淨土沒有緣分,你就想到,差別就在此地。

8 所以這一點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才曉得如果不修這個法門,想脫離六道輪迴,太難了。

9 修行唯有念佛最為穩當,一個真正發心求生淨土的人,臨命終時心不顛倒,為什麼?阿彌陀佛神力加持,這真正是慈悲到了極處。為什麼會加持?因為你真心真意求生淨土。

10 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臨命終時我們不害怕,只要我們的信願堅強、清淨,佛決定會保佑我們臨終的時候心不顛倒。

11 所以我們平時要努力修持,要認真的念佛,一定要把煩惱伏住,不讓它起現行,這個非常重要。平時念佛就是訓練,平時是練兵,臨終是打仗,成敗就在臨終最後一念。

12 人在臨終那一剎那,在斷氣這一剎那,就是他將來往生那一道決定的時刻。他這一剎那當中,是一句阿彌陀佛,他就往生。

13 《無量壽經》第十八願裡頭,臨終十念、一念,必定往生極樂世界,所以最後那一念,是決定、是關鍵。

14 因為往生是臨終一念,人在臨終那一剎那,煩惱起現行,被業力牽著走,這一生念佛的功夫到最後不能成就,那就可惜了。

15 臨命終那一剎那,迷惑顛倒,自己做不了主,被業力牽著走,這是很可怕的一樁事情。所以平常的功夫就好像練兵一樣,臨終是打仗,因此不能疏忽平常的訓練,我們在臨終才有把握。

16 明白這一樁事情,曉得最後那一剎那是關鍵時刻,那麼我們在現在就要訓練,訓練什麼?把惡的習氣止住,就是貪嗔癡這些念頭,不好的念頭,惡念,一定要淡,一定要捨。

17 你能夠把惡念看得淡,能夠把這個捨掉,將來有決定的好處,不生西方世界也不會到三惡道,這一點很重要。

18 我們念佛人,平常努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依教奉行,要求的就是在生死關頭,心不顛倒,自己做得了主宰——六道裡面哪一道我也不想去,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

 

死盡偷心,才能辦得到

 

1 釋迦牟尼佛講經,講了一輩子,所謂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都是利益眾生的妙用,希望這些眾生在這一生當中個個上品上生,個個當生成佛。

2 用什麼法子?除念佛法門之外,沒有第二個辦法。要想叫一切眾生當生成就,我們自己首先要能成就;自己不能成就,沒有辦法幫助別人成就。要自己成就,那就唸唸都為一切眾生。

3 所以,這部《阿彌陀經》比《華嚴經》、《法華》還重要。《華嚴》、《法華》一生不能成佛,雖然它是圓教一乘,你去唸唸看,理論上講是沒錯,但是那個方法很難修,一生確確實實不容易成就。

4 這個經只怕你不肯幹,你要肯幹的話,古大德說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落空。佛的妙用,用到了極處!

5 佛用「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能把一切眾生個個都超越生死苦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滿菩提!查遍《大藏經》,沒有其他法門如此。

6 佛是老師,傳授我們這個法門,就四個字。我們做學生的接受這四個字,在一生當中,就能從初發心證得初地,超越三大阿僧祇劫,我們一生當中就做到了。

7 你要是問:「我現在初發心,要念到理一心不亂,大概要多少時間,我才可以達到這個地步?」這個問題不能問我,問我沒用處,要問你自己。

8 你要是真肯幹,古人有例子,七天可以達到,經上講「若一日到若七日」,換句話說,一天都可以達到。

9 《地藏經》裡面,婆羅門女、光目女都是地藏菩薩的前身,救她的母親,用什麼方法?念佛。

10 你再仔細看經文,她是念到一心不亂,得到念佛三昧,才有資格到地獄去觀光考察,才有這個能力;如果她沒有成就念佛三昧,她不能去。

11 經上說得很清楚,到地獄只有兩種人,一個是菩薩,一個是有罪業去受罪的人;不是這兩種人,沒有資格到地獄去。

12 所以她是用念佛法門,念了多久?一天一夜。豈不是本經裡面所講「若一日」?

13 修這個法門容易成就,就是你肯不肯死盡偷心,偷心就是妄念,能不能把一切妄念統統斷盡,一心念佛。所謂一心,就是一句佛號,除這句佛號之外,一個妄念都沒有。

14 如果你一天一夜二十四小時當中,這個佛號聲聲不斷,裡頭一個妄念都沒有,就成功!這也得死盡偷心,才能辦得到。

15 所以光目女、婆羅門女的母親能得度,是她母親有功德、有福;她的女兒能成就,是母親逼著她成就的,因為母親墮到地獄裡,她一心一意想救母親,沒有第二個妄念。

16 她母親要不墮地獄,她也成就不了地藏菩薩,為什麼?她不會那麼專心。我們今天念佛不能專心,就是有偷心,投機取巧、偷懶,認為打個妄想沒關係。

17 聽說念佛念一支香打五、六個妄想,總得要五年、十來年的功夫,那我一個鐘點打二、三十個妄想不是很正常嗎?這就不行!我們念佛這個心不真切,就是沒人逼我們。

18 如果我們自己父母墮在阿鼻地獄,你一下知道了,想救他的時候,那你就什麼念頭都沒有了,一心一意去念佛。這個還得真正孝子才行!

 

四正勤是叫你精進,叫你斷惡修善

 

1 我們講三十七道品,為什麼特別跟大家強調念處、正勤?念處、正勤通大小乘,念處是觀慧,正勤是正精進,這個意思不能不留意。

2 我們要曉得,我們修行修的是什麼?諸位一定要清楚的認識,斷煩惱而已。你要是講「我求智慧」,諸位仔細去想一想,煩惱不斷,你從什麼地方生智慧?

3 這念處、正勤很重要,我們修行要從這裡下手。念處如種子,沒有種子,那什麼都不必談了。正勤如栽植,有種子沒有正勤,那個種子放在一個玻璃杯裡面,放一百年它也不會長成樹。

4 實在講,四念處是智慧的關照,教我們看破、放下;四正勤是叫你精進,叫你斷惡修善。

5 所謂正勤,正是正而不邪,勤就是精進,換句話說,是正當的精進,不是邪精進,是正精進。四正勤分為兩大類,那就是斷惡、修善。

6 佛法講斷惡修善,善惡的標準是依戒律、依經論——行為是依戒律,思想是依經論。
7 一切的惡念、惡行,換句話說,無合乎如來教誡的,有違背如來教誡的,那些錯誤的思想行為我們要有決心與毅力把它斷掉,後不再造,這叫精進。

8 斷惡修善,這是真正修行的開始!斷惡修善一定得福報,福報我們自己不享受,讓眾生去享。我們念佛人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只求往生極樂世界,決不求人間的富貴。

9 四正勤,分善與惡兩個境界,「已生惡令斷,未生惡令不生」,這是兩條惡的。我已經做的惡事,從今天起把它斷掉,後不再做,要勤於斷惡;沒有生的惡念,我要常常提起警覺,決定不生。

10 對於善的,「未生善令生」,曉得有很多善事,我還沒有發心去做,要勉勵自己,發心努力去做。

11 「已生善令增長」,我已經做了許多的善事,已經有很多的善念,我希望能有進步,我要叫它繼續增長,這是我們學佛人應當勤奮去做的。

12 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得功夫成片?為什麼不能得一心?就是疏忽了四念處與四正勤。

13 如果我們真正能夠把握著四念處、四正勤來幫助我們念佛,我們得功夫成片、得一心不亂不是難事情,什麼原因?因為它能夠幫助我們斷煩惱。

14 念佛是斷習氣、斷煩惱最快速的方法,最快速也要用三、五年的功夫才能見效,所以要有耐心,要勤奮。

15 前面說過,已生善令增長,未生善令生,什麼是真善?念阿彌陀佛是真善,沒有比這個更善了。念阿彌陀佛的念頭沒生起,趕快要生起;已經生起,希望這句佛號不要中斷。

16 什麼是惡?說老實話,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所有一切念頭都是惡。為什麼?那些念頭統統是六道輪迴的業因。

17 起那些念頭,不能離開六道輪迴,你起一個善念,三善道;起一個惡念,三惡道。所以善念、惡念統統都不是真善,都是搞六道輪迴的。

18 我們斷惡,要斷一切妄想執著,要把這些念頭統統斷掉,專念阿彌陀佛,不再搞六道輪迴了,這才是真正的善!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

 

如果夫婦沒法再相處二

 

1 有一位同學問,如果夫婦沒法再相處,應否分開?還是繼續維繫一個外表看來幸福完整的家,勉強忍耐痛苦下去。我告訴他:「如果你覺悟的話,就不會有痛苦,你會活得很自在、很快樂。」 

2 我覺得夫妻兩個人不能相處,要把不能相處的原因找出來,然後把原因消除。把不能相處的原因消除了,不就百年好合了嗎! 
3 一定要給社會大眾做個好樣子,這很重要!縱然學了佛,夫妻還是不能相處,還是要鬧離婚,這個不是好現象,這個一定要知道!

4 為什麼不能相處?佛教給我們四攝法——佈施、愛語、利行、同事,你要會用!四攝法就是人與人相處的方法。在團體裡面講公共關係法,在我們個人身上講,這就是交際應酬的方法。 

5 你要是夫妻,兩個都會用這四攝法,就是一對恩愛夫妻,百年好合,怎麼會分離?你們不能相處,是你不會用。 

6 四攝法裡頭的佈施,它跟六度的佈施不一樣。四攝法的佈施是多請客、多送禮。夫妻兩個常常請客,彼此送禮,多多交流,利益對方,這不是好事情嗎?人與人的關係建立在這個地方。 

7 愛語不是甜言蜜語,不是說好聽的話,而是用真誠的愛心關懷對方、愛護對方;利行是有行動,我們一般講照顧,真正照顧到對方。你所想的,你所做的,絕對是對對方有利益的,對方所歡喜的。 

8 最後一條是同事,同事是共同在一起生活、一起學習。譬如說共同建立一個家庭,這家庭是全世界所有家庭裡頭的模範家庭,你說這種事業多有意義,這就是弘法利生。 

9 今天社會不安定,原因在哪裡?我參加這些國際上的和平活動不少次了,我跟大家說:「你們天天談化解衝突、促進和平,你們一定要知道,衝突的根本在哪裡。」 

10 衝突的根本在哪裡?根本在家庭,就是夫妻不和,你們有沒有發現?所以這個社會離婚率這麼高。離婚率高,這個社會決定有問題,它不健康,這個社會有病,這是病根。 

11 我講到的還不是真正的根本,真正根本是什麼?根本是自己。我說自己的「本性」跟「習性」發生衝突,就是「覺」跟「迷」發生衝突了,這才是根本,真正的根本。 

12 所以我教人,我們要化解衝突,要做和平工作,要促進世界和平,從哪裡做起?從自己本身做起,從內心做起。 

13 我在內心裡面,對一切人事物絕對不對立,這矛盾就化解了。你自己有成見,先入為主,你們夫妻兩個就對立,對立就麻煩了。 

14 你要把自己的對立化解,不要問對方。對方對我不好,我對他好;他跟我對立,我跟他不對立。我只要不跟他對立,他跟我對立,也對立不起來。 

15 怨懟,一定是雙方的;一邊,這個冤結決定起不來!所謂孤掌難鳴,我只要把我自己這一方化解掉,那一邊一個巴掌拍不響,這問題才真正解決。 

16 你看釋迦牟尼佛一生,他跟任何人不對立,所以一切人對他都沒法子,都不能夠造成他的障礙,佛成功了。 

17 所以,「我」跟一切人事物對立,這是麻煩的真正根源、禍害之根本。跟一切人事物對立,這不但造成社會大眾的禍害,也是自己墮阿鼻地獄的根源。 

18 所以,我總是勸人,夫妻要和合,要把不和的因素找出來,把它化解,做為社會一個好的榜樣,那是功德,那才叫真正學佛。離婚是錯誤的,勉強湊合過痛苦的日子,這也是錯誤的,一定要覺悟!

 

如果不學佛,你要受命運的支配

 

1 大乘佛法是活活潑潑的,特別與現代的社會,開放的社會、開放的思想,非常相應。開放社會當中,如果能學佛,所產生的效果完全是正面的、美好的,的確是真善美慧的人生。 

2 說實在話,社會上無論是哪一個行業,真正達到了顛峰,或者是名聞、或者是利養,達到超越常人,這樣的殊勝,絕大多數都是在佛門裡面修學的功德。如果不學佛,種不了這麼大的福報之因。 

3 今天社會開放,開放社會裡頭,容易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為什麼?我們六根接觸的全是魔境界。 

4 魔的作用是勾引我們的煩惱,把我們的貪嗔癡慢勾引起來,把我們的自私自利、名聞利養、嫉妒、障礙、鬥爭,把這些念頭勾引起來,造種種惡業。 

5 在過去古代,魔境相當不容易發現,現在魔境太明顯、太普遍、太多了。現代的人不落在魔道,幾乎不可能。 

6 我們如果不學佛,也必墮魔道;雖然是學佛了,如果不能夠深入經藏,對於佛陀的教誨如果不能夠深信不疑,我們依舊脫離不了魔掌。 

7 我們的生活,起心動念,你想想,你能夠離得開煩惱嗎?離不開煩惱,你就在魔掌之中;離開煩惱,你才有本事不受魔的操縱。 

8 生活在這個世間,大多數人怨天尤人,這個環境不好,這個人對不起我,覺得自己不錯,別人不如我,為什麼我所得的不如人?他不曉得,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9 個人命運,誰前定的?是自己所造作的因定的,不是別人給我們定的,也不是鬼神、上帝所能定的,更不是佛菩薩所定的,自己定的,真正是自作自受。 

10 學佛之後,才曉得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情!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個「前定」是因緣果報,這個事實明瞭了,一肚子的怨氣就沒有了,就化掉了,心情就舒服多了,就開朗多了。煩惱少了,智慧就增長,這是佛法的好處。 

11 如果不學佛,不天天接受聖賢教誨,不知道自己過錯,不知道又要造多少罪業,這個事情就麻煩了,你免不了要受命運的支配。 
12 我學佛之前,遇到很多看相算命的,他們都說我沒有福報。真的,我一生命苦,生活非常艱難!我學佛七年就出家,就開始講經,弘法利生,經過多年的積善修德,我的命運改變了。 

13 往年我在洛杉磯講經,洛杉磯有個奇人——翁陽春居士,他是個殘廢的人,算命一流,算得好。他說我如果不學佛,貧窮下賤短命。他講的跟以往那些算命人講的一樣。 

14 他說:「學佛之後,統統變了,全部都變了,這是法師講經弘法的功德,轉業力為願力,你不但有福報,你的福報很大。」 

15 他還說:「你命裡面沒有官運,你命裡也沒有作住持、方丈的命,但是你的命很奇怪,你有很大的影響力。」我當時也不懂什麼叫影響力,現在看看,確實是有一些影響,真的被他算中。 

16 他又說:「你有很多財,但是法師,你的財是空財。空財好!空財不造業,空財就是自己不得受用,都是利益眾生。」這說得很準確。 

17 我們學佛,如理如法的去修學,依教奉行,現前就能得到殊勝的利益。最明顯的,身心健康、煩惱輕、智慧長、事業順利。 

18 所以說人生在世,如果不學佛,就非常可惜!但是學佛要好學、要深入、要真正下功夫,要解行相應、要應用在生活上,這個佛才沒有白學,學了才真有用處。

 

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互相吞啖

 

1 在末法時期,修行人如果不斷殺生的念頭,佛給我們說,他在菩提道上必定有障礙;換句話說,證果他是沒有分的。 

2 佛在經上明白的告訴我們,修學的人不斷殺生的念頭,到最後是墮落在鬼神道。鬼神道殺業很重,殺害眾生的意念不忘,這是落在這一道。 

3 所以凡是提倡學佛可以不必素食,提倡肉食也能夠修行證果,這叫鬼話。 

4 在過去,西藏這些喇嘛都吃肉,這是佛許可的,原因在哪裡?高原地區不長糧食。 

5 中國邊疆一帶是遊牧民族, 住的房子是蒙古包,常常遷移,他們是以肉為主食,沒有蔬菜,沒有糧食,這個可以,能夠講得通。 

6 但是現在這個時代,交通發達,即使高原也有公路,也有飛機,蔬菜都可以運輸到;換句話說,現在再要吃肉食,說不過去! 

7 我們曉得,佛陀當年在世,僧團生活的方式是托缽。比丘托缽托來的肉食,不是真的有生命,那是釋迦牟尼佛以神力變現出來的,這是我們在《楞嚴經》上看到的。 

8 佛教給我們,要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能殺生,為什麼?因為被你殺害的這個眾生,他心中的怨恨永遠不會消失,只要他的怨恨存在,因緣成熟,他就要報復,這個事情很麻煩。 

9 所以佛教給我們,決定不可以惱害眾生。令眾生生煩惱都不應該,何況去害他,去殺他? 

10 我們每一個人,不是只有這一生,我們還有過去世,在過去世中沒學佛,造了許多的罪業,結了許多的冤仇。 

11 我們的冤親債主是一世比一世增加,麻煩是愈來愈多、愈來愈大,這都是事實。 

12 所以佛教給我們,要多行善事,要與一切眾生結善緣,決定不結惡緣,我們菩提道上的障礙才會減少。 

13 佛在經上說,殺生是大惡,果報很淒慘。我在學生時代,打了三年獵,殺了很多眾生,看到《地藏經》上講的果報,都是地獄、餓鬼、畜生,嚇得一身冷汗。 

14 從此之後,我不殺生、我吃長素、提倡放生,念念不忘贖罪——我是讀這部經得到的啟示。 

15 現在人可憐,哪一餐飲食裡頭不吃眾生肉?每天擺在桌上的都是冤親債主。佛經上講的,你吃它半斤,你將來要還它八兩,人死為羊,羊死為人,互相吞啖,這是佛眼睛看到的事實。 

16 今天它的力量弱,你強,弱肉強食;來生它變人,你變畜牲,你的肉再供應他。報償他不是報償得剛剛好,他總會多報一點,這才知道問題的嚴重。 

17 現在人無知,天天殺生、天天吃眾生肉,天天與眾生結冤仇,所以這個世間有劫難,道理就在此地。 

18 今天的人,要不能夠往生極樂世界,出輪迴是沒指望。不能出輪迴,生生世世冤親債主的報償就不得了,非常可怕!

 

清淨是佛法,心淨則佛土淨

 

1 清淨是佛法,我們本性本來是清淨的,六祖說得好,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本來清淨!所以,清淨是真相、實相。

2 我們娑婆世界是染,西方極樂世界是淨。身心清淨,這是我們要學的。

3 我們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修什麼?在現前上來講,就是修清淨心。

4 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淨土從哪裡來的?淨土從清淨心來的,心淨則佛土淨。

5 西方極樂世界是淨土,心不清淨不能往生,心清淨了沒有不往生的,誰也攔不住,為什麼?他感應道交,他自自然然感應。

6 我們今天雖然修淨土,想修清淨心,這個心總是不清淨,什麼原因?放不下,心裡面還貪戀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

7 名聞利養、五欲六塵,這些東西是心性的嚴重染污,這些染污不能把它徹底丟掉,我們的心怎麼能得清淨?不可能的事情。

8 這個世間,名聞利養、富貴榮華、恩愛纏綿,這些東西拉拉雜雜的,要曉得都是假的。不要把大好光陰去搞這些事情,這些事情搞了總是生死輪迴,總是搞三惡道。

9 《金剛經》上說得很明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那什麼是真的?往生極樂世界是真的,心地清淨是真的。

10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的,其他統統是假的。這個世界是虛妄的,不是真實的,這個要覺悟!

11 知道是虛妄的,這就是看破了,能看得破,你才能放得下,你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你不會太分別,也不會太執著了,你必定會抱一個態度——得過且過!

12 這個世界沒有一樣是真的,都是虛妄而不實在的!唯有念佛是真的,唯有心地清淨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13 一定要提高警覺,要曉得人命無常,然後真正抓住短暫的光陰,放下假的,要修真的。真的是什麼?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明瞭這個真相,這叫覺;不明真相,那叫迷。

14 我們修淨土的,念佛要怎麼念法,功夫才會得力?念頭一起來,馬上要換成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把我們自己本性裡面的清淨、平等、慈悲給念出來,那就成功了。

15 當我們心不清淨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就恢復到清淨;心不平等的時候,一句阿彌陀佛心就平等了;心不慈悲的時候,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心就慈悲了。這樣念,功夫就得力。

16 所謂得力,就是把你的清淨、平等、慈悲給念出來。清淨、平等、慈悲是你自己的真如本性,是你自己的法身理體,用這一句佛號要把它念出來。

17 你以清淨心念佛,用念佛修清淨心,《無量壽經》上講,你不但是如來弟子,你是如來第一弟子。

18 心地清淨是佛法,你心清淨,心裡面只有西方世界,只有阿彌陀佛,你有這個願,有這樣的信,你是如來第一弟子,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親近佛菩薩,我們的心多自在、多快樂

 

1 《觀經》裡面講,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發大心、修大行。「發菩提心,深信因果」是定學,「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是慧學。 
2 勸進行者,是把佛法介紹給別人,講解給別人聽,勸別人學佛,我們今天講弘法利生,這是大心菩薩所作的。 

3 讀誦大乘,讀什麼?就讀《無量壽經》,讀《彌陀經》或者讀《彌陀經》的註解,都好。你每天去念一個鐘點,這個利益非常之大! 

4 讀誦大乘,實在講,就是親近佛菩薩。我們每天讀誦,每天跟佛菩薩在一起。天天讀經,天天親近佛菩薩,我們才能保持著不退,才能夠天天在進步。 

5 我在修學五十年當中,沒有能夠退轉,得力什麼?得力天天在講經。我才有退轉的念頭,唸唸佛經,這又提升起來了。 

6 菩薩為什麼永無間斷地為一切眾生演說?還不是為自己。為眾生,才是真正為自己。要不為眾生天天講經說法,他就退墮到二乘去了。 

7 菩薩每天為大眾演說,得到最大的鼓舞,得到最大的勉勵,他怎麼會退轉? 

8 菩薩不是為大眾演說的時候,必定是聽其他菩薩演說。菩薩不是講經,就是聽經,決定沒有中斷,這樣才能夠保證維持著行不退。

9 我們每天聽經、唸經,是修什麼?我常講的,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要保持不退轉,我們要天天讀經、天天聽經。 

10 天天讀經、聽經,是真正親近佛菩薩。我們不讀經,怎麼親近佛菩薩? 

11 我們要做覺悟的人,就要天天親近佛菩薩,因為覺悟的人的心行,決定跟佛法相應,與佛的教誨相應。 

12 不覺悟的人,他的心行決定與他的煩惱習氣相應,我們從這個地方來區分覺與迷。 

13 捨棄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隨順諸佛菩薩的教誨,這個人是覺悟的人。覺悟的人一定歡喜讀誦大乘,為什麼?讀誦大乘是親近佛菩薩。 

14 我們每天讀經不離佛菩薩,親近佛菩薩,一切時、一切處與佛菩薩同在! 

15 天天親近佛菩薩,與佛菩薩作伴,與佛菩薩同在,這是覺悟的人。 

16 我們每天展開經本,讀誦經典,親近佛菩薩,聽佛菩薩談話,佛菩薩是我們的榜樣,我們倣傚佛菩薩,我們認真的向他學習。 

17 合上經本之後,我們想佛菩薩教誨的義趣,將佛菩薩寶貴的教誨落實,你說我們的心多自在、多快樂、多清淨! 

18 讀經,聽經,是親近佛菩薩;照做,依教奉行,這才是佛的真正弟子!

 

氣分,有身的氣分,有口的氣分

 

1 念佛法門是難信之法,雖然難信,佛還是說,而且多次宣說。如果佛不說,這樣一個殊勝的法門就不會有人知道,也不會有人在一生當中修行成就了,這是佛的大慈大悲。 

2 對於這樣殊勝的法門,一生成就的法門,聞到了不相信,那是自己捨棄這一生成佛的機會,這個太可惜了!能夠相信,而又肯真干,這一生當中,決定了生死出三界。 

3 我們要常常自省,我們到底信了沒有?也許你會說,我信了。真信是萬緣放下,我再問,你真信了嗎?你今天心裡還有許許多多的分別執著妄想、憂慮牽掛,你的信不是真信。 

4 如果你真信了,你雖然還沒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極樂的氣分你已經沾到了。 

5 你聽從佛的教誨,萬緣放下、一心念佛,你會感到生活非常美滿、非常快樂,能有這個感觸,有這個受用,你已經得到極樂世界的氣分了。 

6 你念這句阿彌陀佛,唸唸喚醒自己跟法界合而為一,跟諸佛如來合而為一,跟一切眾生合而為一,這就相應了。念佛人相應,就得佛的氣分。 

7 我們念佛人,天天念阿彌陀佛,念久了就染上阿彌陀佛的氣分。 

8 什麼叫氣分?佛法講光,我們中國人講氣,外國人講磁場。 

9 氣分,有身的氣分,有口的氣分。體臭是身上的氣分,口臭是口裡面的氣分。 

10 內有貪嗔癡三毒煩惱,外有五欲六塵的誘惑,內外交感,你自然會起惡念。惡念是因,體臭口臭是果報。 

11 修行人心地清淨,內不起貪嗔癡慢,外遠離五欲六塵的享受,這些難聞的氣味就沒有了。 

12 阿彌陀佛心很清淨,我的心現在一天比一天清淨,就得了阿彌陀佛清淨的氣分。阿彌陀佛慈悲,我現在也慢慢學著慈悲,跟阿彌陀佛慈悲的氣分就相應了。 

13 如果你心不清淨、心不慈悲,還有很多煩惱憂慮,那麼你念佛,就得不到阿彌陀佛的氣分,換句話說,一點好處都沒有得到,為什麼?你不是真信。 

14 我們如果把信分成十分,我們只有一分、二分,那個信的力量太薄弱,起不了作用;有五、六分的信,你就會很快樂,會得到受用;你有八、九分的信,就決定往生。 

15 信願念佛,功夫就在我們日常生活之中。真正念佛人,身心快樂,身體一定愈來愈健康,相貌必定一年比一年好看,什麼原因?心清淨,得三寶加持。 
16 修行人只要真信,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就加持,佛的氣分就接上,體質就變化。改變了體質、改變了相貌,他自然就不一樣。 

17 如果愈修身體愈差,相貌愈變愈丑,這個大有問題!從這些地方,能看到修行人的功夫。 

18 我們不要去看別人,常常照鏡子看自己,看看自己一年一年有沒有進步,一年一年自己的功夫有沒有得力,這個很重要!

 

平時是練兵,臨終是打仗

 

1 許許多多念佛人念一輩子佛,到最後在關鍵的時刻又迷了,又出了差錯,那是真可惜! 

2 我們要想在臨終時保持正念,平時念佛是訓練,平時是練兵,臨終是打仗,成敗就在臨終最後一念。 

3 所以佛號應該怎麼念法?平常固然佛號不斷,這好比是練兵;對付煩惱的時候,這就好比打仗,什麼時候打仗不一定,時時刻刻都打仗,心裡面煩惱一起來,這個時候馬上佛號壓下去,就要跟它作戰了。 

4 順境裡面,起了歡喜心,阿彌陀佛,把歡喜心給壓下去。諸位要曉得,歡喜心是煩惱,喜怒哀樂愛惡欲,歡喜心是七情五欲,有這個東西不能往生。 

5 諸位不要聽到,佛門當中不常常講法喜充滿?法喜充滿是不是歡喜?你要一歡喜,那就完了,決定不能往生。 

6 什麼叫法喜?法喜是清涼自在,喜怒哀樂什麼都沒有的時候,這個時候叫法喜。千萬不要把你自己的歡喜心當作法喜,那是感情。

7 你能夠把情識統統壓住了,這個時候叫法喜;心地清淨光明一念不生,這個時候叫法喜充滿。 

8 在逆境裡面,我們的嗔恚心、嫉妒心一生起來,這句阿彌陀佛要能把它壓住,那個念頭才動,一句佛號就把它壓住了,這就是打勝仗。 

9 絕對不叫分別執著妄想起作用,一有這個東西,就要馬上提起佛號,立刻把它壓住,就能帶業往生。雖然是帶業往生,見思煩惱沒斷,就生死自在了。所謂生死自在,是說想什麼時候往生,就什麼時候往生。 

10 有同修來問我,功夫成片是什麼樣子?這個要知道,功夫成片是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其他的妄念。 

11 妄念是煩惱,煩惱的根並沒有斷,根要斷掉的話,這境界就高了,這個不容易做到。我們念佛,念到佛號能伏住妄念,把煩惱伏住,不讓煩惱起作用,不讓煩惱現行,這就叫做功夫成片。 

12 我們怎麼曉得在臨命終時煩惱能伏住?這是個問題,這就是平常要認真的修行,把你的煩惱減少,減得愈少愈好,臨命終時你才有把握,煩惱能伏得住,能不現行。 

13 這就跟打仗一樣,怎麼曉得一定打勝仗?平時操練得勤,天天在操練,所以打仗的時候就有把握。平常不操練,去打仗,你想打勝仗,一點把握都沒有。 

14 平常念佛就是練兵,臨命終時那一剎那就是打仗,就跟這個意思差不多。所以我們平常一定要認真念佛,要把見思煩惱壓低。 

15 平常念佛像練兵一樣,臨終一念那是打仗,勝敗是在最後那一念。最後那一念是佛號,那這就成功了,這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成佛作祖了。最後一念如果不是佛這個念頭,那就又到六道輪迴去了。 

16 所以真正覺悟的人,不求現前的福報;現前有福,福給別人享,自己不享,希望這個福報留在什麼時候享?留到臨命終時享。 

17 臨命終時享什麼福?第一個不生病,不生病好!沒有病苦。第二個希望佛來接引,第三個希望走得自在瀟灑,這是大福報。 

18 沒有生病,站著走,坐著走,隨心所欲,這叫大福報,這個叫真正會享福。

 

叛逆的孩子,是你教出來的

 

1 現在這個社會,生活非常的緊張,做父母的都忙著賺錢。錢賺到了,下一代完了! 

2 大人只忙著賺錢,對小孩的教育疏忽了。小孩一生下來,找一個奶媽、找一個傭人來帶小孩,母親自己不照顧。 

3 小孩誰養大的?他家傭人給他養大的。所以這種小孩沒有父母之愛,他從小缺少這個,長大之後往往就叛逆。 

4 有些同修,夫妻兩個都上班工作,小孩逐漸長大,不聽話,很煩惱,來問我怎麼辦。 

5 現在兒女不聽話,沒錯,你沒有教他,你沒有盡到責任。在他最需要你的時候,你沒有盡你的義務,你沒有盡你的道義。 

6 從前父母真是盡責任,為兒女,對得起兒女,所以兒女不能不孝,兒女不孝對不起父母。從前有施有報,有施恩,有報,現在沒有了,所以天下大亂! 

7 現在這個社會是叛逆的社會,倫常道德完全沒有了。兒女不孝順父母,學生不尊敬師長,部屬背叛長官,完全違背了倫常,現在是這個社會。 

8 如果說是兒女孝順父母,這學生尊敬師長,這就怪,奇怪,那太稀有了!不孝順、不尊敬、叛逆,無論在中國、在外國,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見怪不怪。 

9 你明白這個,你就心安理得,你就不會再見怪、不會再難過。「我養他養了這麼大了,忘恩負義」,你就不會想這些。 

10 現在人不孝順父母,我們怎麼教?我們要提倡孝順父母,要做出孝順父母的樣子給人家看,這就是教化誘導。 

11 現代的人不懂得尊重師長,對老師、長輩不曉得尊重,我們要做出樣子給他看,特別是給兒童看,這比什麼都重要。 

12 做父母的,真正愛護你的子女,你的思想言行,你的一舉一動,要做最好的榜樣給他看,這樣你才是真正愛護他。 

13 如果你在小朋友面前形象不好,他從小就學壞了,以後夠你瞧的,夠你受的!你不能說他不孝,不能說他叛逆,是你教的。他沒有過失,你有過失。 

14 所謂是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教育最重要的是小學教育——小學教育是根,影響他一生。小學教育應當重視什麼?要重視倫理道德。 

15 現在的教育只重視功利,沒有孝悌忠信,沒有仁義道德。小學生受教育,就已經渲染功利,只有利害、沒有道義,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怎麼會不遭難? 

16 今天的教育,不是教你怎麼做人,是教你技術,教你在社會上怎樣去賺錢、怎樣去競爭。現在的教育,都是功利主義的教育,教人爭名奪利、損人利己,這怎麼得了? 

17 今天這個社會,別說是一般人,就是受過高等教育的,都叛逆父母,都不懂得孝順父母,主宰他行為的,都是利害——與他有利的就是朋友,有害的就是敵人。現在人忘恩負義,只講利害,不講道義,這還得了?

18 現在的大學,實在說起來,不能叫學校,應該叫什麼?高等知識傳習所。現在大學生學的是高等知識,連小學教育都沒有學過,真是這樣的!

 

怕明天會挨凍,怕明天會挨餓

 

1 我們這個世界,無論是人事、物質環境都不清淨。不但不清淨,可以說染污到了極處。

2 我們在這一切境界裡面,禁不起人、事、物種種誘惑,因此被環境所轉,處處不自在。

3 佛在經上跟我們說,境隨心轉,境就是環境,環境是隨心轉的,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學什麼?境隨心轉。能夠做到境隨心轉,你就得自在。

4 所以會修淨業的人,他是境隨心轉。他在哪裡修?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
5 在生活裡面、工作裡面、待人接物裡頭,永遠保持心地的清淨,不受污染,不被境轉,這就叫修行。

6 外面環境加給我們污染,我們接受才被染污,不接受就不會被染污。

7 我們這個世間,人事環境惡劣,物質環境也惡劣,所以修淨業的人自己要懂得保持自己的清淨,保持自己的純善,這個重要。

8 我們是凡夫,心容易被境轉,如果不修淨土法門,我們要沒有能力破四相,還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我們就沒有辦法在佛法裡得到殊勝的利益。

9 用淨土這個方法,在一切方法裡面,確實有它殊勝之處!修這個法門,不必破四相,可以帶業往生。但是你要會用功,不會用功還是不行。

10 對於淨土的理論、方法,有不少人知道,可是很少人肯真正去做,為什麼?放不下。

11 為什麼放不下?對這個理論實在講沒有徹底明瞭,他有懷疑,想做不敢做,這就是障礙,佛門叫業障。業障除不掉,想做而不敢做,他有恐懼。

12 恐懼什麼?身命不保,怕明天會挨凍,怕明天會挨餓。我一切都放下了,我明天生活怎麼辦?誰來照顧我?

13 有一絲毫放不下,心就不清淨。知道應該是這麼做,結果都不敢做,還去搞六道輪迴,還做生死凡夫。

14 這也就是說,知易行難,知道容易,做是太不容易了。知易行難,我們聽聽也蠻有道理,其實這個道理不是真理。真理是什麼?知難行易,那才是真理。

15 如果你對於淨土的理論、方法、境界瞭如指掌,你怎麼會不成就?你這個知易行難,是你知得不夠徹底,要是真正知道得徹底,放下容易,成佛不難!

16《彌陀經》跟《無量壽經》講得很清楚,若一日到若七日就成佛了,成佛有什麼難?不難!難在你不肯放下,難在你知得不夠徹底,又不老實。

17 真老實的人,老實的人什麼都不知,但是老師教他怎麼做,他就肯做,他就真肯干;教他放下,他就徹底放下,他能夠做到。

18 理論他雖然不懂,他肯做,那是善根深厚,那叫老實。我們不老實,又不肯放下,我們比不上這些人,這一生想成就,很難!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1 淨業三福,是出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給我們講佛法修學基本的三條戒。這三條戒我們一定要遵守,而且我特別強調,它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2 第三福一開頭講發菩提心,這個不必多說了。第二是深信因果,這句話值得研究,因為第三福是菩薩的福報,對菩薩講的。

3 這地方的因果不是普通因果,而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個因果的確很多菩薩不知道,如果菩薩知道了,他不會走很多冤枉路,他一生就成佛了。

4 菩薩還要修其他的法門,就是對於這個因果還不知道,還不相信,不能接受,所以他這一生還是成不了佛,還是不能到西方世界去。

5 《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有許許多多的菩薩,因為這一生當中沒有機會聽到念佛法門,所以有一億菩薩退失菩提心,退轉了。

6 我們看到阿闍王子過去生中住菩薩道,供養四百億佛,現在還退轉,還有隔陰之迷,他這一生到人間來是王子,是居士長者,換句話說,他已經退轉了,從菩薩道退轉到這種程度。

7 所以,在無量法門裡面,念佛法門第一殊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沒有一個不讚歎的。

8 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我們的確非常幸運,知道這樁事情,才曉得怎樣才能證無上菩提,怎樣才能成佛。你想要成佛,你就老老實實,這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

9 成佛之因人人都有,這是真如本性裡本來具足,現在少的是成佛的緣。成佛的緣要如何來爭取?如何來培養?念佛。這個不容易!

10 《阿彌陀經》反覆給我們開導、給我們說明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其目的就是使我們對西方極樂生起欣慕之心。只要你有嚮往之心,那就行了。

11 只要往生,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哪怕是下品下生,最大的利益,壽命長,那是報得的,阿彌陀佛無量壽,你也無量壽。

12 縱然成佛需要三大阿僧衹劫,你的壽命是無量阿僧衹劫,三大阿僧衹劫算什麼?除非不生西方,生西方決定一生成佛。既得往生,直至成佛,這是真實的。

13 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這是真實當中的真實,一真法界的一真法界,了義之了義,是最究竟、最徹底、最圓滿的法界。這個法界裡學什麼東西?就是念佛法門。

14 從這個世界到他方去參訪諸佛,諸佛當然給你講一切法裡頭最殊勝的第一法門,第一法門是什麼?就是《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念佛成佛,給你講這個法門。

15 你要不相信,看《華嚴經》上說的,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才曉得這個法門是一切諸佛之所讚歎,一切諸佛之所弘揚。其他的法門、經典沒有這樣說法的。

16 你去參訪別的佛,別的佛還是勸你念佛!一切諸佛異口同音都勸你念佛成佛,這就是《觀經》三福上的深信因果。那個深信因果,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才知道這個法門第一殊勝,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

17 念這句阿彌陀佛,是成佛之道!這句阿彌陀佛不是菩薩道,菩薩道是六度萬行。我們一天到晚念這句阿彌陀佛,是佛道、無上正道,諸位要懂這個意思。

18 我們肉眼凡夫,看到人家念佛,不在意,以為這沒什麼了不起;諸佛菩薩看到念佛人,肅然起敬,因為他深深明瞭: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你要瞭解三世因果,你就曉得,自己將來到哪裡

 

1 在這個社會上,覺悟的人少、善人少,迷的人多,不覺的人多。

2 現在人都有私心,對於自己的親屬長輩,對於自己的上司部屬,都不說真話。

3 我很慚愧,我身邊的人都瞞我,都不說真話,彼此互相欺騙,互相猜疑。所以大家不要以為我身邊人都是好人,不見得!我跟大家講真話。

4 我身邊的人是有福報,天天聽我講經,但是他們不能依教奉行,他們沒聽懂,依舊隨順習氣,他們的驕慢惑可能比別人還要增多幾倍。

5 這個我不是不清楚,我清楚、我明瞭,我能不能說他?不能說,說話點到為止。

6 說多了,說多了就變成冤仇,這是錯誤的。所以,李老師對於陽奉陰違的學生非常客氣,從來不說他們過失。

7 弘一大師在世的時候,我們從傳記裡面看到,他看到學生犯過失,一句話不說,自己這一天不吃飯。

8 只要弘一大師哪一天不吃飯,學生就反省——我們一定有過失,老師看到了。大家反省改過,弘一法師才吃飯,不說!說了沒有用,說了得罪人。

9 各人搞各人的,他作佛也好、生天也好、墮阿鼻地獄也好,他的事情,與我不相干,我自己一定要好好的修。

10 我有我的去處,各人有各人的去處,這個我們要懂得。我們天天講、天天勸,我只能做到這個。

11 我們活在世間,為眾生、為佛法,不為自己,我們要為眾生做最佳的榜樣。從哪裡做起?永離驕貴、傲慢、迷惑。

12 人要做一個明白人,不要做個糊塗人。天天聽經,天天讀書,心行不善,還是個糊塗人!
13 我們要學做一個明理的人、懂事的人,不做糊塗人。糊塗人對於事實真相一無所知,往往就迷在名利裡面,這一迷就一定墮落。

14 現在社會上有不少人,他心裡只有什麼?心裡面只有錢,怎麼樣賺錢,怎麼樣使自己的錢愈來愈多,心裡只有這一念。有這一念,我們知道,他將來到哪裡去?他將來到餓鬼道。

15 現在世間人,眼睛裡頭只有錢財,全世界每個地方的人,你去打聽打聽,觀察觀察,都是向錢看,這怎麼得了!

16 現在人很可憐,生活在錢眼裡頭,起了嚴重的貪慾,這是什麼?忙著去做鬼。尤其現在物質生活不斷在提高,每個人都講求享受,這一享受,來生就是六道輪迴,就到三途六道那裡去了。

17 物質生活決定不能貪圖,貪圖物質生活,你起貪嗔癡慢,你就會造作罪業,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迴。

18 嗔恚是地獄,貪慾是餓鬼,愚癡是畜生,這是三惡道的業因。你要瞭解三世因果,你就曉得,自己將來到哪裡去——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

 

你的心不平等,你就是可憐人!

 

1 所有一切眾生,只要沒有超越六道輪迴、不出三界,都是可憐人!

2 不要看到富貴的,也是可憐,為什麼?他搞六道輪迴。

3 這一生富貴的,不見得來生還富貴;這一生貧窮的,不見得來生貧窮——風水輪流轉!所以你要能看三世,你的心就平了。

4 我們學佛人心裡清楚,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自己一飲一啄都是命中所有的。

5 命裡面有的,丟都丟不掉,人家搶也搶不去;人家能夠奪去的,我能夠讓,他能夠得到的,都是他命中該有的,我命中沒有的。你能瞭解這個事實真相,你的心就平靜了,

6 《金剛經》上說得很好,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才起心動念,只要想到這四句偈,該愛的,你也不愛了;該恨的,你也不恨了,你的心就平等了,為什麼?夢幻泡影,不是真的!

7 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好醜之分,這個人喜歡,那個人討厭,你的心不平等。

8 我們凡夫用的是妄心,在一切境界裡面,所看的都是不平。平等心是佛心,我們既然學佛了,要在一切不平的境界裡面修平等心。

9 修行,修的什麼行?我們心行有了錯誤,把它修正過來,這就叫修行。

10 心原本是平等的,現在不平等了,不平等就是過失,能夠迴光返照,恢復它的平等,這叫真修行。

11 從內心裡面做功夫,在極不平的地方去修平等,這是真修!

12 所以佛法修學,從哪裡下手?怨親平等。怨親是極不平等的,極不平等當中去修平等,這是一個好方法。

13 世間人相貌不相同,心就不平,就生煩惱。相貌好的人傲慢,覺得我很了不起,我比別人長得美;相貌不好的就自卑感,我不如人,產生嫉妒、嗔恨。

14 每個人業習煩惱不同,所以相貌千差萬別!確確實實,人的相貌有端嚴的、有醜陋的,學佛的人知道,那是一切眾生業因果報的不相同。

15 相貌醜陋的,只要努力修清淨心、修慈悲心,不久他的相貌就變得很清淨慈悲;容貌美好的,如果他心裡面貪嗔癡不斷增長,他的相貌就愈變愈難看。

16 你們仔細觀察常常接觸的人,他的相貌會變——相隨心轉。你明白這個道理,你的心就平等了,你的心就能達到清淨了。

17 何況真正修道人是修自己,修自己的清淨平等覺,所以你要真正的理解,要時時刻刻檢點反省,要有智慧觀察這個世間。

18 佛心是平等的、清淨的,你的心不平等、不清淨,不但佛道你不能成就,你在世間做人都失敗。人都做不好,你怎麼能成得了佛?只要沒有超越六道輪迴、不出三界,你就是可憐人!你就是經上所說的可憐憫者。

 

泥菩薩過河,自身不保,怎麼能度眾生?

 

1 在這個世間,不學佛的人苦!什麼原因?心隨境轉,自己做不了主宰。

2 自己做不了主宰,被業力牽著走,這個很可憐!真的是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

3 自己做不了主,看到外面境界,自己的心就動了。看到好事,歡喜心動了;看到不如意的事情,嗔恨心動了。心隨著外面境界風動,它動我也動,這就叫迷惑顛倒。

4 貪嗔癡慢的習氣,迷惑顛倒的人才會有,覺悟的人決定不可能有。

5 我們現在遇到佛法,覺悟了,曉得原來業力是我自己主宰的,不是別人主宰的,那我一定要把它轉變。怎麼轉變法?隨順佛陀教誨,我就轉變了。

6 我們真正覺悟了,從今天起發願,我為一切諸佛菩薩,我為一切眾生,把自己忘得乾乾淨淨,把自己的業力轉變成願力,這一轉變,就等於乘願再來。
7 真正有志氣、有智慧、有毅力,把自己的業力轉變成願力,你就得大自在;如果你被業力所轉,敵不過業力,換句話說,將來死了,你還是要搞輪迴。

8 同修們要是真正想修行,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警覺,要曉得我們修行的目的何在?要真正警覺到生死之可怖、六道之可畏。我們來生不願意在六道裡輪迴,決心要超出,那只有依教奉行。

9 說實在的,我們今天想度苦難眾生,這個念頭是個妄想,所謂「泥菩薩過河,自身不保」,怎麼能度眾生?

10 佛菩薩大慈大悲,怎麼不度眾生?常言說得好,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一個人根性成熟,佛菩薩一定以化身來度他,不捨他;大眾根機成熟,佛菩薩一定用應身來度他。

11 像三千年前,大眾的根性成熟了,人多,釋迦牟尼佛以應身到這個世間來投胎,來示現修道,住世八十年,來度眾生。如果一個、二個,他就用變化身來度他,佛多慈悲!

12 現在佛為什麼不來?佛要來了就對不起眾生,為什麼?會增長眾生的惡業。佛來了,大家謗佛,因為現在人是信邪不信正——他相信邪法,不相信正法。

13 佛來講正法,跟那些外道講得不一樣,大家都來謗佛,謗佛造的罪業是阿鼻地獄罪業,所以佛不來,不讓眾生譭謗,不叫他墮地獄,這是大慈大悲。

14 大家肯相信、肯接受、肯依教奉行,佛就來了,這是大慈大悲。大家信心不堅固,還有邪知邪見,還有這些妄想分別執著,佛就不來。

15 由此可知,佛來是大慈大悲,他不來還是大慈大悲,我們比不上。我們今天要真正發大心,才能度眾生。什麼大心?自己先修成,這個是大心。

16 譬如,看到有人掉到水裡面去,我們想發心救他,要先去學游水,自己有一身水上本事,才能下水去救人。自己什麼都不會,看到人掉下去,我要去救他,跟他一道去死,那不是度眾生。

17 諸位要曉得,一定是自利而後才能利他,自己腳跟沒有站牢,決定不能成就,到最後的結果是自害害他。自害害他,害自己什麼?自己不成就。為什麼會害別人?害別人造口業。

18 別人到最後看到你墮落,他一定到處宣傳——不能學佛,你看他那個樣子,一生弘法度生,到最後自己還墮落,這個罪過就大了!

 

難信能信,太不容易了

 

1 《地藏菩薩本願經》上說,娑婆世界眾生,特別是末法眾生,剛強難化、業障深重。佛瞭解我們的狀況,也知道現代人的根器,所以特地給我們說彌陀法門。

2 彌陀法門無比的殊勝,佛用阿彌陀佛四個字,就能把一切眾生個個超越六道輪迴,個個都超越生死苦海,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一生圓滿菩提。
3 這個法門太妙了!查遍《大藏經》,沒有其他法門如此。念佛法門太奇妙、太奇特了,所以是難信之法。

4 念佛之人真正能放下萬緣,一心執持名號,就能夠顯自己的自性,這一生當中就能成就,這是不可思議。

5 這一往生西方世界,經上講得很好,縱然是下品下生,也圓證三不退,這句話我們決定不能夠輕易的看過,所以,這個法門叫不可思議。

6 圓教初住菩薩、別教初地菩薩,才證三不退,但是不圓滿。什麼人圓滿證得三不退?等覺菩薩。

7 下品下生的人在西方極樂世界等於等覺菩薩,這真正不可思議,這是難信之法。這個法門,在經論上,連釋迦牟尼佛自己都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

8 釋迦牟尼佛在《彌陀經》裡面與十方諸佛都給它做證明,這個法門是難信之法。雖然難信,可是很容易成就。

9 永明延壽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六代祖師,他是阿彌陀佛化身來的,他告訴我們:這個法門是萬修萬人去,修學的條件是三資糧,三個重要條件,信、願、持名。

10 第一個你要深信,決定不能懷疑;第二個要有懇切的大願,見阿彌陀佛,生西方極樂世界;第三個你要一心持名。

11 你能深信切願、死心塌地一心持名,這一生決定成就!如果你對於佛菩薩的教訓懷疑,不肯接受,把這一生難得遇到的機會斷送掉,那就太可惜了。

12 所以,對聖教、佛菩薩的教誨不疑惑,這個人有福,這個人有智慧。

13 特別是這部經,一切諸佛都給我們講,這是難信之法,難信能信,那是大智,不是普通的智慧。

14 為什麼?我們現在世界人口將近七十億,往生人有多少?真正相信,真正在這一生往生的,差不多一億人當中才有一個。

15 一億人當中有一個,七十億就有七十個人,一年當中有七十個人往生,不可思議!實際上,情況大概就是這樣,一年之中可能有七十個人往生。

16 李老師往年在台中蓮社,勸導大家念佛,我離開的時候,蓮社的蓮友大概有五十萬。李老師告訴我,這麼多念佛人當中,真正能往生的,大概一萬人當中,有兩、三個人。

17 李老師在那裡教了三十八年,我們估計,真正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應該有三百到五百人的樣子,不可思議!我們看看大慈菩薩的偈頌,我們就曉得,能勸導三、五百人往生,這個人是真菩薩!

18 佛在《彌陀經》教給我們成佛之道,為我們說出難信之法。難信能信,你真正能信,那你是大智慧之人,太不容易了!

 

默擯,就是不理他

 

1 修淨土的人要修什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別人修行如不如法,不要去理他——他如法我們尊敬他,他不如法我們默擯,不說他。

2 我們自己要有主宰,不為邪師所動。邪師說法,我們需不需要理會?不需要。佛教給我們辦法,默擯。

3 默擯就是完全不理會,他說他的,我們說我們的,他批評我們,我們不必答覆,不必解釋。

4 在日常生活當中,跟別人在一起,這個心要保持平靜,絕不為外境所動。別人講什麼,點頭應付應付,是是是,是了半天,人家問:他講什麼?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了。

5 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真的是如此,不能不敷衍!這就是古德教給我們「敬而遠之」,我們的態度相貌很恭敬,「遠」是他講的東西我沒聽見,而不是離他遠遠的。

6 我的心只有一樁事情——阿彌陀佛!人家說我長、說我短,我統統都沒有聽到,我只是阿彌陀佛。人家講我是、講我非,與我不相干,我還是阿彌陀佛,這就對了。

7 稍稍被境界動搖,我心就亂了、就雜了、就被污染了,那就不是念佛人,就不是修淨土了。常常保持自己心地清淨,真正修淨土的人要從這裡修。

8 所以,會修的人很少,大多數人不會修。雖然念佛,聽到一點點聲音,心裡疑神疑鬼,聽到別人講幾句話,是不是說我的是非?這個糟糕不糟糕!

9 別人不是說他的是非,他也認為是在說他,一天到晚在那兒胡思亂想,你想想看,他的心怎麼會定下來?這是什麼?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自己找自己麻煩。

10 所以佛的戒律真正是偉大了不起,他的戒律只戒自己不戒別人——別人犯戒也好、破戒也好、持戒也好,與我統統不相干。不管別人,我對於一切人決定不起心、不動念,我自己才能得一心。

11 佛教我們每一個人自己守戒律,不要管別人,這真正是了不起,這種構想非常符合現代人講的科學精神。

12 佛純粹是叫我們自律而不律他,每一個人都能容忍,自己守規矩,不管別人,每一個人都能自律,這個團體當然和合。別人有不守規矩的,僧團裡頭有不守規矩的,佛教我們一個方法——默擯。
13 他跟我說話,說別人的是非,我對他恭敬,是是是,是了半天,一句沒聽進去,這就是默擯的方法,或者我聽了決定不傳,絕對不告訴第二個人,他就無能為力了。

14 僧團真正要維護和合,這個默擯的方法很要緊。默擯,就是對他尊敬,決定不說他,他的所作所為,我們決定不要去聽、不要去想、也不要說,更不能夠學他。

15 釋迦牟尼佛教給我們,僧團裡頭有不守規矩的,調皮搗蛋的,要以正法影響他,慢慢他也會改邪歸正。他要不改邪歸正,這僧團大家都不理他,他變成孤家寡人一個,只好從多數、從大眾。

16 再不然的話,他自然會離開僧團,你也不要趕他,他就住不住了,沒有人理他,他自然就離開。佛教給我們這個方法,決定不得罪人。

17 不得罪人,不要管他,不要理他,我們的心還是清淨,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清淨心才能達到一心不亂,這是修學淨土非常重要的原則。

18 釋迦牟尼佛對學生最嚴厲的處分是默擯,這是最嚴厲的處分,沒有把他開除掉,總是希望他回頭,希望他覺悟,這是教育,這些地方我們都要學習。

 

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佛說的

 

1 佛在《大集經》裡面說得明明白白,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那是等於給我們大眾普遍授記。 

2 生在末法時期,去學戒律、去學禪,已經就違背佛陀的教誡,這是佛說的,不是不好,過了時候! 

3 在今天這個時代修學,障礙很多,不容易成就,為什麼不能夠依教奉行,而去好高騖遠?實在講「高」,哪一個法門比《彌陀經》更高? 

4 無知的人不曉得,把《彌陀經》從頭到尾翻一翻,這沒什麼,像神話一樣,看不出裡頭有門道,沒瞧在眼裡,那是什麼?他業障太重,他太膚淺了。 

5 我學佛三十多年,民國四十二年(1953年)開始學佛,講經二十五年,《彌陀經》這個經的好處,才看出來。《華嚴》、《法華》比不上,差太遠了! 

6 《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歸到這個經。《華嚴經》稱為經中之王,《阿彌陀經》是王中之王,有幾個人能認識?沒人認識,真可惜!所謂是難信之法。無怪乎十方諸佛都來讚歎,都來勸修。 

7 搞其他的經論,都是對於真正的寶貝還不認識,不識貨。如果這些寶統統認識,你在裡頭才會選擇最好的,最有價值的,最寶貴的。你沒有擇法眼,看這個也不錯,那個也很好,無所適從。 
8 佛說那麼多經典,可以說他的用意,都是為彌陀這個法門鋪路,教我們一一比較,才真正發覺到、真正認識到這個法門的不可思議。所以,佛為我們說《華嚴》、《法華》,那是恩德;給我們說彌陀法門,那是特殊的恩德。 

9 淨宗是最殊勝的法門,不但是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一切諸佛出現於世,你要問他,你到這個世間來幹什麼的?度眾生成佛道的。你用什麼方法?沒有一個不是用念佛方法,都是用這方法,所以這是第一法門。 

10 佛為什麼說那麼多經典?那是眾生的善根沒成熟,對於這個法門不能接受,這才講其他的法門來培養他的根性,誘他回歸到念佛法門來,這是如來的苦口婆心的設施,諸位如果深入經藏,你就能夠看出來。 

11 一切諸佛度眾生成佛道,都是勸眾生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不退成佛了,所以諸佛成就一切眾生圓滿菩提的法門,只有這一個。 

12 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前面都說明了,那一些眾生不能接受,不肯相信,所以才勞累諸佛如來說了許許多多法門,去接引那些不相信這個法門的眾生。 

13 他要肯相信,那又何必麻煩釋迦牟尼佛說法四十九年,講得那麼辛苦!沒有必要了,所以其他一切法門、一切經論是為不相信的人說的。 

14 那些人修學其他法門,到修行有了相當成就,有了相當功夫,他對這個法門相信了,一個個就都回頭,還是念佛去見阿彌陀佛。 

15 你要是稍微留意一下,你就明白了,所有一切法門的修行,到最後都是到華藏世界,都是到毗盧遮那佛那個地方,叫一真法界。 

16 到了華藏世界見到文殊、普賢,文殊、普賢再為他說法,勸他念阿彌陀佛到西方極樂世界去。你看,拐好大的彎才到西方世界。 

17 我們今天能信的人,這是大善根大福德,我們已經很早就到西方極樂世界等待他們,等到無量劫才看他們來,「當時我們同在一起修行,你看,我現在已經成佛了,你們才來」,確實有這個味道。 

18 在無量無邊法門裡面,確實念佛法門不可思議!諸位如果是深入經藏,你才能夠體會得到,你才能夠證實。

 

老實念佛,沒有比這個更好的

 

1 執持名號,求願往生,這是《彌陀經》的宗旨,也是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說這部經的用意之所在。

2 這一句彌陀名號裡面,含無量無邊的功德,為什麼?它與自性彌陀、唯心淨土相應。這是淨土理論的依據。完全明白之後,才曉得這個法門怎樣修學,這一句阿彌陀佛應該怎麼念法。

3 談到修行,依解起行非常重要,所以念佛人不是說不要解。有很多人說,我只要老實念佛就行,話說得沒錯,問題在哪裡?老實做不到。

4 自己以為老實,不行!那正是不老實。什麼是老實?道理真正明白,一個妄念都沒有,才叫老實。

5 我只要念阿彌陀佛,我不要求解,還有這個妄念存在,這就不老實。所以老實不容易,不是那麼簡單。

6 諦閒法師有一個徒弟,這個人不認識字,諦閒法師就叫他念一句南無阿彌陀佛。這個人了不起,他真能聽、真能接受、真肯幹,念了三年佛,預知時至,站著往生。死了以後還站三天,等老和尚來替他處理後事。

7 諦閒法師的這個徒弟,一句佛號念到底,這才是真正老實人。這樣的老實人,千萬人當中難找一個。

8 那一句佛號真正念到不懷疑、不間斷、不夾雜,這叫老實。我們一天到晚念這句佛號,又想東又想西,又想前又想後,這就不老實,可見得老實真正不容易。

9 哪些是老實人?簡單的說,教他念佛,他就老實念佛;叫他放下,他真肯放下,這是老實人。

10 古德常說:好事不如無事。佛法固然叫你要多行善事,可是你要知道,好事不如無事,最好的事情就是執持名號,求願往生。

11 執持名號,求願往生,一定要求解,依解起行。

12 我們把淨土理論方法搞明白、搞清楚了,依照這個理論方法來執持名號,求願往生。執持名號是行,求願往生是我們的目的,是我們的成就。

13 我們一般人,一般普通人,業障習氣非常深重,這一生遇緣又不善,我們學佛這一生當中也能成就嗎?《華嚴經》的答案是能。

14 用什麼方法?《華嚴》末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所以《華嚴》、《法華》確實是引導我們歸淨土。

15 自古以來,這個法門都講帶業往生,只要你真正能信、能願、能行,具足這三個條件,沒有一個不成就。

16 印光大師他老人家一生常講信願持名,這就是信願行。行是什麼?執持名號,求願往生。

17 真正要念佛求生,還是要放下萬緣,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要放在心裡;放在心裡,這是業障,都是障礙。障礙什麼?障礙你不能往生。統統放下,就沒有障礙了。

18 老實念佛,決定成就。世出世間的好事,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我們要認識清楚,不要把這一生大好的機會錯過了。

 

離開分別執著妄想,那叫做智慧

 

1 古時候的學佛人,無論是在家出家,他選定法門之後,要用五年的時間來讀誦。五年熟讀一部經,這五年他並不求解。 

2 熟讀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三學是佛法的根本,要專修,先把基礎打下來。戒學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定學是修一心不亂,慧學是修根本智。 

3 根本智,《般若經》上講得很清楚,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先學什麼?先學無知。無知是無所不知的根本。 

4 所以五年學什麼?學無知。無知,心才會清淨,心才會得定。 

5 心清淨,你就得定。這個定是什麼?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外不著相,內不動心,就修這個。 

6 真正修成了,然後可以接觸外面境界,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統統可以接觸。接觸了怎麼樣?接觸,我不執著。外不執著,內不動心,這樣才成就了真正的智慧。這個智慧是什麼?無所不知。 

7 所以無知、無所不知,是先修無知,然後再修無所不知。心真正得定了,接觸外面境界,的確一接觸真的是無所不知。原因在哪裡?我們中國俗話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8 當局的人往往迷在裡頭,是非利害看不出來;旁觀的人看得很清楚,因為與他自己沒有利害關係。沒有利害得失,他的心就清淨,所以他看得很清楚。 

9 當局者為什麼會迷?因為他接觸外面境界,先要想與自己本身有沒有利害關係,他想得太多,他就迷了。想太多,事情本來單純,被他想複雜,反而事實真相搞不清楚。 

10 所以佛教給我們,永遠做一個旁觀者,不要做一個當局者,以清淨眼來看這個世間,那就看得太清楚了。 

11 世間裡的一切與我都不相干,我都不執著,都不分別,在一切法裡面我絕不起貪嗔癡慢。不起貪嗔癡慢是不動心,那怎麼會不清楚?所以就無所不知,真實的智慧是這樣訓練出來的。 

12 我們看現在世間人,世間人有知識,沒有智慧。什麼叫知識?你只要有分別、有執著、有妄想,那就叫知識。離開分別執著妄想,那叫做智慧。 

13 現在我們看這個世間,二、三歲的小孩,一天到晚在看電視,一天到晚在胡思亂想,所以他所吸收的全部是知識,智慧沒有了。 

14 不像古人,古人修學是先求根本智,奠立智慧的基礎,因此讀誦非常重要。古人修學的方法確實是有道理,明白了之後,我們每一天抽一點時間來讀經,把所有一切妄念統統放下。 

15 讀經是修清淨心,因為我們不讀經就會胡思亂想,睡覺也會作夢,作夢是胡思亂想,不胡思亂想就不會作夢,換句話說,日夜都不老實,這怎麼辦?讀經是好辦法。 

16 我讀一個小時,修一個小時的清淨心;讀兩個小時,修兩個小時的清淨心,這是最好的方法。讀誦不求解義,經裡面什麼意思不要去管它,老實去念,這樣才是修清淨心。 

17 讀誦是真正修行,求解是堅定信願。我們學佛學了那麼多年,為什麼信心、願心不堅固?因為我們對於事實真相不清楚、不明白。 

18 我們初學一定要偏重在行門上,也就是偏重在讀誦上,這個方法好。到心清淨了,經義都能理解了,更進一步,把經典的教訓變成我們自己實際的生活,這就得受用。

 

利害不是長久的,利害會變化的!

 

1 我們中國俗話常講,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旁觀者為什麼看得清楚?因為事情與他不相干,與他沒有利害關係,所以他看得很清楚。 

2 當局者為什麼迷?他有切身利害,唸唸只想到自己的利益,執著事相,看不到理,所以他迷。 

3 我們要做一個覺悟的人,不要做一個迷惑顛倒的人!我們在這個世間,這我常講的,要做一個看戲的人,不要做演戲的人。演戲很辛苦,看戲很自在。 

4 哪些人演戲?有分別執著的人在演戲,他們的日子有苦有樂。不要去演戲,他演他的戲,我看我的戲,這多自在。 

5 看戲的人沒有苦樂,這很自在!覺悟的人,心是清淨的、平等的,他沒有苦樂! 

6 這個世間的人,愚癡顛倒,自私自利,堅固執著一個我,把真正的善法看做惡法,把那些惡法看做善法,他沒有能力辨別是非善惡。 

7 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子?在佛法裡面講,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煩惱習氣太重了,這是業因;這一世又遇到惡緣——社會上種種不正常的誘惑,所以才愚癡顛倒。 

8 我們看看現前的社會,你走上大街,你看看四面張貼的廣告,再看看雜誌報紙、電視廣播,沒有一樣不是在誘惑你去造殺盜淫妄,沒有一樣不是在勾引你的貪嗔癡慢!這是外緣惡劣,處處障礙你。 

9 我們在各地弘法,也遭遇到障礙!嫉妒障礙,自古以來、古今中外都不能夠避免。什麼人嫉妒你?同行。同行相嫉,諸位一定要記住這一句話。 

10 他跟你不同行,沒有利害關係,他不會嫉妒你。同行相嫉,自古皆然,我們不能不曉得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這些事實真相。我們要懂得善巧方便,盡可能減少障礙。 

11 如果大家都覺悟了,好辦!覺悟的人,他沒有障礙,他會互相幫助。真正覺悟的人,一切為眾生,一切為正法,絕對沒有個人的名聞利養,沒有個人的利害得失,沒有個人的成見。 

12 現在這個世間,民主自由開放,倫常大道沒有了,今天這個社會,夫婦、父子、兄弟、君臣的關係沒有了,如果還能維持一個「朋友」關係,就算不錯了。 

13 父親跟兒子什麼關係?朋友。師父跟徒弟,朋友。維持這個關係就很不錯、很難得了。說得不好聽,到底今天社會是個什麼關係?利害關係。 

14 現代許多家庭,人與人之間是什麼關係?利害關係。利害不是長久的,利害會變化的——有利彼此往來,沒有利的時候不再往來。親人也視同陌生人一樣,這還得了! 

15 中國古代的家庭,是倫常的結合、道義的結合、道德的結合。現在這個社會,是利害的結合,我們曉得,倫理沒有了,道義沒有了。這個時代,沒有父子、沒有師生! 

16 怎麼說沒有師生?學生不會聽老師的,老師管不了學生。老師管得太嚴,學生去告狀,家長也會來告你。老師敢不敢管學生?不敢,免得自己找麻煩!師道沒有了,孝道沒有了,這是天下大亂之相。 

17 從前人與人的關係,五倫的關係,有道有德;今天道德沒有了,現在人與人的關係是利害關係。有利,可以在一起聚會,在一起合作;沒有利益,馬上就是冤家對頭,你說多麼悲哀! 

18 在這個世間,誰真心關懷你?誰真心照顧你?想想,沒有!人與人之間,都是利害關係。現在人愈來愈孤獨,愈來愈沒有依靠,愈來愈恐怖,愈來愈苦,這是什麼?迷失了性德。

 

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示現的樣子就是性德

 

1 佛經上有一首偈子講得很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是諸佛教化眾生總綱領、總原則。

2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善巧方便,教化一切眾生,總不離這個方向、這個原則——教一切眾生斷惡修善,自淨其意。

3 善惡的標準,佛在經上講得很多,看什麼樣的眾生,什麼樣的根性,用什麼樣的標準。標準不同,標準很複雜。在不同複雜的標準當中,有一個絕對標準,這個我們要曉得。絕對標準是什麼?性德。

4 很多人學佛學了幾十年,什麼是性德,他一點也不知道!他不知道,他要如何隨順?這是真的,這是老實話。

5 佛菩薩告訴我們,經典所說的就是性德,隨順經教就是隨順性德。諸佛菩薩的言教行為都是從自性裡頭流露出來的,所以這是性德的標準。

6 什麼是性德?我們從理事兩方面來說,在這麼多年當中,我們將經論的教誨總結寫了二十個字: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這是從理上說的;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這是從事上說的。

7 這二十個字是我們的性德,是如來真實智慧。一切時、一切處,對人對事對物,我們的心念與這二十個字相應,與性德就相應了。

8 我們許許多多的念佛人,修了很多年,還是不悟,原因在哪裡?我們的修德跟性德不相應,那叫苦修,要修很多年,十幾年、幾十年。

9 你要問,哪一天開悟?哪一天你的心念與性德相應,那就開悟了。

10 經論裡面講的菩提心,至誠心、深心、回向發願心,這就是性德。這三心我們還是不好懂,所以我把經論上這些話變了一變,大家比較容易懂。

11 可是是不是真懂了?未必然也。為什麼?真懂了,你就入境界了。

12 我講過很多遍,在日常生活當中,你處事待人接物還是用虛偽的心;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你還是用染污心;跟大家在一起,你還是有高下心,可見你是似懂非懂,不是真懂。

13 真懂的時候,那就恭喜你,你已經契入境界,你的心轉變過來了。轉變,自己曉不曉得?曉得,很清楚、很明白。

14 轉變過來,跟從前不一樣了!從前起心動念顧自己,現在起心動念顧眾生。

15 覺悟的人,心裡頭真的像六祖所說的,本來無一物,心地清淨,一念不生,他怎麼會想到自己的利害?不會,不可能的。

16 真正覺悟了,起心動念,上與諸佛如來感應,下與一切眾生感應,確確實實跟宇宙融合成一體,那是法身菩薩的境界。

17 起心動念,隨順性德,那就是佛菩薩;隨順自己煩惱習氣,這是凡夫,這是錯誤。

18 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們示現的那個樣子就是性德,他們教導我們的都是性德。我們遵循聖賢的教誨,不再隨順煩惱習氣,在日常生活當中,完全隨順性德,我們才真正得救!

 

蓮花化生,沒有生老病死

1 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是這個身體去,是我們的神識去。我們這個身體在此地壞了,我們的神識在西方蓮花化生。 

2 諸位要曉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活著去的,不是死了去的。我們講臨命終,其實他並沒有命終,他看到佛來接引,跟著佛走了。 

3 我們這個地方,凡夫肉眼看到他死了,其實他並沒有死。死了,他要投胎,他要輪迴,那個麻煩大了! 

4 我們看到很多往生的,預知時至,見到佛來迎接,有種種瑞相。這些瑞相,都在他沒有斷氣之前所顯現。念佛往生的人,斷氣之前,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見佛來接引,見到自己蓮花化生,這個時候就已經到了西方淨土。 

5 彌陀在因地當中曾經發四十八願,願願都是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十方世界一切眾生只要稱念佛名,臨命終時佛必定來接引,關鍵在我們能不能相信,肯不肯發願。 

6 如果能相信、肯發願,這一生必定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一般人總認為很渺茫,西方世界在哪裡?究竟是不是真實的?不但現代人懷疑,古人也有懷疑的,這一懷疑,因緣就錯過了。 

7 我們要知道,佛不妄語,佛度化眾生方法很多,用不著打妄語來度眾生。好的妄語,佛也不打,為什麼?假如佛在一生當中,曾經打過一次妄語,他的話就沒有人相信了。 

8 也許有人要問:「十方世界無量無邊,像阿彌陀佛這種淨土也不在少數,甚至於有許多世界比極樂世界還要殊勝,佛為什麼不叫我們到那裡去,而偏偏叫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這裡面的關鍵,就在一個「緣」字,緣分。 

9 我們世間講緣分,十方世界也講緣分,阿彌陀佛與我們這個世界眾生緣分特別深,換句話說,他特別歡迎娑婆世界眾生往生到他那個國土。 

10 那個地方叫淨土,身心不清淨就不符合條件,只要你念佛念到身心清淨就能去。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清淨身心的妙法,我們一定要相信。

11 此地這一發心求願往生,執持名號,經上說得很清楚,那一邊是蓮花化生。我們這一發心,這七寶池中就生一朵蓮花,這朵蓮花上有自己的名字,決定錯不了的!

12 蓮花大小、光色各個不同,原因在念佛的勤惰。你念得很勤,花就愈大,光色愈好;如果懈怠懶惰,一天只念幾聲佛,花就小,光色就劣。 

13 我們應當警覺,世間沒有一樁事情是真實的,只有這樁事情是真實的。如果你想到西方極樂世界住大蓮花,那麼你的佛號就不能間斷,一心一意念下去。 

14 可是,眾生迷惑顛倒,真正要緊的事情他不做,偏偏一天到晚去幹些不相干的事情,幹些六道輪迴生死的事情,不曉得培養自己的大蓮花,這是絕大的錯誤! 
15 我們這個世界,這個身體是父母所生的肉身,這個肉身有生老病死;在西方極樂世界,你得到的身是蓮花化生,沒有生老病死,沒有這些苦。 

16 在我們這個世間,我們得這個身,父母是緣,沒有父母給我們做增上緣,我們就得不到人身。西方世界是蓮花化生,我們在此地生一個念頭,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七寶池中就生一朵蓮花,這個多自在! 

17 如果你信心很堅強,你的願很切,念得很勤,你那個花就一天比一天大,光色一天比一天好;如果你退了心,或者改學別的法門,不念佛了,參禪學密去了,那個蓮花慢慢就枯死,就沒有了。 

18 所以蓮花化生,生的是自己心裡面變現出的蓮花,真真實實是「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境界。西方世界是淨土,蓮花裡面是淨土,決定沒有污染,決定沒有造罪業的,所以佛勸大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了生死出三界,是學佛的終極目標

 

1 學佛的人,一定要曉得,學佛的目標在哪裡?學佛的目標一定要訂在究竟圓滿的佛果,學佛的人如果不發心作佛,那可以說,他的佛是白學了。 

2 我這一生到這個世間來,我鮮明的目標是了生死出三界。不但是了生死出三界,而且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彌陀如來。 

3 我來到這個世間,一心一意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我的方向、我的目標,其他的統統不是。其他的,無論別人做的是什麼,一概與我不相干,我走我的路。 

4 很多年以前,我在美國達拉斯,尹建維居士有一天來問我,他說:法師,這一切經,《大藏經》擺在這個地方,假如說你只能夠選一部經修行,請問法師你選哪一部?我跟他講,我選《彌陀經要解》,我不會選第二部,這是實話! 

5 弘揚《無量壽經》,是李炳南老師的囑咐;《華嚴經》不是我想講的,是華藏圖書館韓瑛館長的啟請。我過去年輕學佛,跟李炳南老居士學講經,如果遇不到韓館長這三十年全心全力的護持,我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6 韓館長在往生之前幾天懇切的啟請,希望我把《華嚴經》講圓滿,留一套錄相帶給後人做參考。我義不容辭的接受她的囑托,我答應了她。 

7 早年,我《八十華嚴》講了一半,《四十》講到三分之一,以後讀夏老居士的會集本,我就不想再講《華嚴》,為什麼?《無量壽經》即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就是小本《華嚴》,講這個多好!所以若不是她啟請,這個緣就沒有了。 

8 我自己的修學是一門,簡單扼要,我不喜歡麻煩,愈簡單愈好。《彌陀要解》太好了,印光大師看重這個本子,我也看重這個本子。 
9 但是修淨土,《無量壽經》重要,《無量壽經》把西方極樂世界的事實、理論都講得非常清楚、非常明白,使我們對於那個世界認識清楚。 

10 換句話說,《無量壽經》是接引你,幫助你建立堅固的信心,幫助你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有信心、有願心,怎麼個修行法?《要解》好!《要解》的指導是第一殊勝,《要解》幫助我們修行。 

11 你信心堅定,堅持這個法門,一生不改變,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就拿著蓮花來接引。這個蓮花是你自己心想變現的,你愈精進,花就愈大,光色愈好。 

12 今天人家講爭,爭什麼?爭我的蓮花要大、要光好,這是真的。為什麼?這是你將來可以得到的。 

13 這個世間五欲六塵、名聞利養是假的,你一樣也帶不去。不但身外之物你得不到,身體也不是自己的,你也得不到。既然曉得死不帶去,何必要去爭這個? 

14 爭取將來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事情重要!所謂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有一樣東西你能帶去。可是你念阿彌陀佛,這個功德是完完全全能帶走,這是真實的。 

15 所以真正念佛人,對於這個世間一切人事物,沒有一絲毫的留戀,他懂得把貪戀五欲六塵這個心,轉變過來貪戀七寶池中的蓮花。 

16 諸位要曉得,這個蓮花大小,是我們修行功夫之淺深,你念佛念得愈勤,蓮花愈大,光色愈美。 

17 我們天天念阿彌陀佛,求的是什麼?求的是蓮花要大,光色要好,品位要高。我專心只求這個,決定不能有其他的念頭。有其他的念頭,都變成了障礙。 

18 我們今天修淨土,我們終極的目標是西方極樂世界,我們這一生決定要成就,這個事情是真的,決定不是假的!

 

臨命終時

 

1 我們念佛人,平時要努力、要修福,要認真的修學,希望將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來接引,這是佛力加持,我們自己要是不努力,一味靠佛的力量,最後一定落空。

2 念佛人最怕在臨命終時業障現前,這是什麼?有病苦,一有病苦就危險,這個事情很麻煩!

3 人在臨命終時害病,不認得家親眷屬,甚至於不省人事,這個很危險!在這種情形之下,縱然我們幫他助念,這是盡到我們的心力,他有沒有受用,很難講!

4 假如他臨命終時清清楚楚,我們幫他助念,這個很有效果,可見得臨終那一著,關係到來世的福報、來世的因果,所以非常的重要。
5 因此我們今生在世,無論修大善小善,修福而不享福,希望在臨命終時,沒有病痛、頭腦清楚、佛號念得清清楚楚,這是大福報。

6 往生要靠福報,經論裡常說,臨命終時,心不顛倒,這就是大福報。所以我們平時修德積善,求的是什麼?求一個好死,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點痛苦都沒有。

7 我一生修福不享福,就是希望臨終時,心不顛倒、正念現前,我只享這個福報,這個福報是決定往生。

8 我們念佛人,只有一個目標,求生淨土,求生淨土這個念頭時時刻刻不能忘記!我們一生積善,做善事修福,這個福修了做什麼用?幫助我們往生。

9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這一生中唯一的目標,我們臨命終時只有這個念頭,決定沒有第二念。

10 念佛的功夫要在平時養成,到臨命終時才用得上;平時不養成,希望臨命終時正念現前,恐怕來不及了!正念是什麼?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第二個念頭,這是念佛人的正念。功夫念到這個程度,決定往生!

11 人在臨終那一剎那,在斷氣這一剎那,就是他將來往哪一道的關鍵時刻。他在這一剎那當中,真正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決定往生。

12 念佛人往生,是活著往生的!什麼叫活著往生?你在捨報之前,就是我們講人斷氣之前,心臟終止跳動之前,你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引你往生。

13 你看到阿彌陀佛,你沒有斷氣,你心臟還在跳動,你跟阿彌陀佛走了之後才斷氣,心臟、脈搏才完全停止。確實每個往生的人都是這樣,所以臨終助念非常重要。

14 有很多人臨終時,看到某個人在門口,他所說的都是已經過世的家親眷屬。他見到的是不是他的家親眷屬?不是的。《地藏經》上講得清楚,他所見到的這些人是他的冤親債主,是來討命的、來討債的、來報復的,如果跟他去,麻煩大了!

15 在這種情況之下,要馬上提醒他:不要理他,念阿彌陀佛,看到阿彌陀佛,才能跟他去,不管什麼人來都不可以跟他走!

16 如果看到地藏菩薩來了,釋迦牟尼佛來了,都不可以跟他走,那不是真的,因為我們希求的是西方三聖——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阿彌陀佛。

17 所以我們平時供佛像,一生當中不要更換,到你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現的那個身,就跟你供的像一模一樣。

18 我們是要跟阿彌陀佛的,不是跟釋迦牟尼佛的,釋迦牟尼佛教我們跟阿彌陀佛!你有堅定的信心,你就不會上當。

六道輪迴,是慾望變現出來的

 

1 六道輪迴,經上告訴我們,是慾望變現出來的。世間人為五欲六塵所障,墮落在生死輪迴。現在的人,煩惱習氣太重,面對外界的誘惑,天天在造業,天天在搞輪迴。 

2 慾望是煩惱的根源,慾望不除,煩惱就不會斷。我們的煩惱、無明、邪見無量無邊,招來生生世世生死輪迴的果報。 

3 我們凡夫那個心一天到晚牽掛在名聞利養,那是生死輪迴知見。我們無始劫以來,可以說都是在生死輪迴知見裡面打轉。 

4 世間人以為,有些人聰明,博學多能,有許多知見;在佛法眼光看,這些見解思想全是見思煩惱,是六道輪迴的根本。 

5 世間沒有一樁事情是真實的,只有求生淨土這樁事情是真實的。可是,眾生迷惑顛倒,不曉得事實的真相,在這裡面起惑造業,真正要緊的事情他不做,偏幹些六道輪迴的事情,這是絕大的錯誤。 

6 現在人煩惱重,煩惱到極處,問題不能解決,他就自殺。這一自殺,沒幾天又投胎,又搞六道輪迴。自殺只有把問題愈搞愈糟,來生比這一生不曉得要苦多少倍,這是做不得的! 

7 現在人業障深重,唸唸隨順煩惱習氣,天天在造惡業,一口氣不來,就墮三惡道,就輪迴去了。 

8 這世間有很多人,自己一身的毛病不知道,還處處自以為是,把學佛說成迷信,這種人來生通通墮畜生道。如果再加上其他的惡業,將來都墮餓鬼道和地獄道。 

9 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六道業因擺在面前,自己一定要想想,是與哪個相應?我們自己將來還要不要輪迴?你不必問別人,問問自己就知道。 

10 雖然一生學佛,在日常生活當中,還是貪嗔癡慢、是非人我、自私自利,這是輪迴心,最後還免不了墮惡道,你說多冤枉! 

11 現代人愛慾太重,這個要命,這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學佛要斷愛慾,古人講「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淨土」,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就是愛慾不斷的緣故。 

12 現在人貪財、貪名、貪色、貪吃,一天到晚追求五欲六塵的享受,隨順自己的慾望,不隨順佛的教誨,天天在造輪迴業。 

13 我們是凡夫,過去無知,欠了許多命債;今天學了佛,要下定決心了生死出三界,從今以後,不但不殺生、不吃肉,還必須對一切眾生恭敬。對一切眾生恭敬,唸唸為眾生,起心動念都想眾生,不想自己,六道輪迴就沒有了。 

14 覺正淨是佛法,迷邪染是輪迴法。唸唸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自性彌陀。 

15 我們念佛人,天天想極樂世界,天天想阿彌陀佛,我們不造六道的輪迴業,我們造淨業,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業,將來就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16 我們念佛人,一天到晚念佛、想佛,六道裡頭沒有阿彌陀佛,不造六道的業因,將來就不受六道輪迴的果報。 

17 念佛人把六道輪迴跟十法界,真得看清楚了,看明白了,就得下定決心念佛求生淨土。我們是凡夫,一品煩惱沒有斷,假如不求生淨土,必定是六道輪迴。 

18 得了人身,如果不好好地學,又要造作罪業,幾十年後又回到地獄去了。這個事實的真相,地藏菩薩在《本願經》裡面說得很清楚,足以叫我們警惕!

 

沒有修德,我們的性德不能現前

 

1 佛教給我們,修行證果沒有別的事情,無非是恢復性德本具的受用而已。性德,沒錯,我們一切眾生跟諸佛沒有兩樣,可是你要是不修,你性德雖有,不起作用。

2 什麼叫性德?世出世間大聖大賢他們顯示那個樣子就是性德,他們教導我們的都是性德。性德雖然是本具,如果沒有修德,我們的性德不能現前,性德一定要靠修德才能現前。

3 性修不二,要懂這個道理,決定不可以執理廢事,或者執事廢理。念佛人不能不懂教義,不能不明教理。「自性清淨心」是教理,也就是教體,一定要明瞭,然後才能真正斷惑證真。

4 一般不懂教義、不明教理的,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幾千聲、幾萬聲,唸唸當中求阿彌陀佛臨命終來接引他往生,能不能往生?能!帶業往生,品位不高。

5 為什麼品位不高?沒開智慧,沒有把自性彌陀念出來。自性彌陀念出來,那是上品上生,屬於理一心不亂。不明理,頂多是念到功夫成片,所以,一定要明理。可見得這個念佛法門、《彌陀經》不能不講。

6 念佛人要明理、要徹底明白這個教理,我們這句佛號才會得力,所謂得力,就是把自性彌陀念出來。

7 性德是要你自己修,別人不能代修。佛只是把道理、方法、境界告訴我們,其他的就幫不上忙,其他的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8 佛在大乘經上講,佛不度眾生,這是真實話。什麼人度眾生?自己度自己,佛沒辦法度你。佛不度眾生,說得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佛只是給你做個增上緣,而是你自己自度。

9 佛不度眾生,在理上講確實如此;事上講,佛是天天在度眾生。度眾生的事,諸佛菩薩沒有一天終止過,雖然天天度眾生,他心地清淨,不著我相,不著眾生相,也不執著度眾生的功德相,所以他清淨!

10 心地無比的清淨,這是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受用,叫自受用。自己享受當中,又能夠利益一切眾生,這叫大慈大悲,叫他受用。

11 大慈大悲不妨礙自己的清淨,自己清淨又不妨礙去度一切眾生,諸佛菩薩度眾生,他心地清淨,理不礙事,事不礙理,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12 諸佛菩薩是度即無度,無度即度,無度是講自己,度是講幫助別人,他曉得是一不是二。度即無度,無度即度,這兩句我們不能把意思會錯了!會錯了意思,麻煩就大了!

13 譬如,你把這個公式套一下,你每天吃飯,吃即不吃,不吃即吃,那你不吃,看看你行不行?不行,決定不行!你沒有到這個境界。

14 你沒有到這個境界,如果不能真正在行門上下功夫,經義你就不得其門而入!聖賢給我們的教誨,總的來說,不外兩門——解門、行門。兩門決定是合一的,解門裡頭也有講行,行門裡頭也有講解,一切經都不例外。

15 啟蒙的這些經典,行門裡頭說得比較多,解門裡頭說得比較少;對於老同學、老參,聖賢人的教誨肯定是解門說得比較多,行門說得比較少。

16 解行要相應,我們才能夠契入經教的境界;解行如果脫了節,那就不得其門而入。淨宗學會提倡的是解行相應,不但求解,重視真修。

17 修淨土法門,解主要是依五經一論,我們依靠的理論、方法、境界就是淨土五經一論;行則是持名念佛,解行相應。

18 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教給我們,要解行相應,才能斷煩惱,才能破無明。解行相應,對我們念佛人來講非常重要,我們一定要認真、要努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