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空法師法語(八)

 

老祖宗有智慧、有經驗

1 陳大惠先生過去曾經問過我,他說:「我們現在社會有了問題,國家有了問題,世界也有了問題,我們要問誰?」我當時告訴他,我說你看看,三、四歲的小朋友他碰到難題了,他去找誰?他找他爸爸媽媽,肯定的。我們今天社會上碰到問題了,也得要找老祖宗。

2 老祖宗有智慧、有經驗,特別是中國的老祖宗,我們常說的古聖先賢,他們的智慧,創造了中國民族文化和這個國家五千年的歷史,非常難得,在整個世界上,五千年長治久安,可以說是任何一個國家族群找不到,只有中國有。我們能不佩服嗎?能不尊敬嗎?

3 七十年代,英國歷史哲學家湯恩比博士他曾經說過,「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諸位要知道,大乘佛法已經變成中國傳統的一 部分,兩千年來,佛法對中國的文化貢獻非常大。這是湯恩比博士的話,他說:中國古人心量很大,他能夠包容異族文化——佛教。

4 佛教是從印度傳來的,我們的老祖宗能包容、能接受、能認真學習,而佛教也真的是幫助了中國,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這是湯恩比博士說的。他說的話是真的嗎?靠得住嗎?

5 我在英國,我訪問過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倫敦大學,我特別去參觀他們的漢學系,我在裡面給他們上過課。

6 倫敦大學在排名比不上劍橋跟牛津,可是如果單講漢學的研究,我覺得倫敦大學應該是領先這兩個學校。我很認真地問倫敦大學的這些研究生:「湯恩比說的話,你們相不相信?」

7 這批年輕人是研究漢學的,他們能夠讀中國的文言文,北京話講得非常標準,我很佩服他們。其中有一個學生告訴我,他寫博士論文用《無量壽經》。我說《無量壽經》有九種不同的版本,你用哪一個版本?他說他用夏蓮居的會集本,跟我們現在講的是同一個本子,太難得了。

8 另外一個同學,他是研究《孟子》,用《孟子》寫博士論文;還有一個用唐朝文學家王維,都非常難得、非常優秀。

9 我問這些研究生和教授:「湯恩比說的話,你們承不承認?」這些人對著我笑,不說話。我反過來問:「湯恩比說錯了,你們同意嗎?」也不說話。最後還是由我來解答這個問題,我說湯恩比沒說錯,是我們解讀錯了。

10 這個話對漢學系的學生來說,行!他們內行,他懂,儒釋道他們都學過,而且根底很厚,大概在東方要找像他們這樣的人才,不太容易找到,真下了功夫!

11 為什麼說是大家把湯恩比博士的話解錯了?我說:「你們現在研究儒學、道學、佛學,都是研究大乘經論,儒家孔孟學說,道家的《老子》、《莊子》,這些東西能幫助現前世界社會解決問題嗎?」沒有人敢說。

12 我說解決不了問題,為什麼?解讀錯了。因為你們所看到的,提到儒,一定是四書五經、十三經;提到道,一定是《老子》、《莊子》、《列子》;提到佛,一定是《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經大論,這是什麼?這是儒釋道的花果,非常之美,今天的社會行不通!

13 我說花果它從哪里長的?它從枝條上長的。枝從哪裡來的?枝從干來的。干從哪裡來的?干從本來的。本從哪裡來的?從根來的。你能把儒釋道的根找到,答案就出來了。要找根,老人就是根。

14 你把根找到,這個植物是活活潑潑的,它才會開花結果。如果你找不到根,那個是花瓶裡面的插花,那是死的,幾天就枯掉了,它起不了作用。

15 我說,你們拿《無量壽經》做論文題目,用《孟子》做題目,用王維做題目,拿這些題目做論文,可以拿到你們的博士學位,學位是拿到了,可是你們的一生肯定是生活在煩惱和痛苦之中。他們聽了,都笑了起來,這就說明什麼?解決不了問題。

16 你沒把根找到,你研究大乘佛法,研究孔孟學說,研究王維,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你還是生活在煩惱和痛苦的世界——你無法解脫,你得不到大自在,你得不到真正的快樂。

17 我的問題解決了,你看我很快樂。我怎麼解決的?我還是孔孟跟大乘佛法,那為什麼我能解決,你不能解決?你們是搞佛學、儒學、道學,搞得很有成就;我不是,我顛倒過來,我是學佛、學儒、學道,就這個不一樣,這給他們一個很大的啟示。

18 學儒,我要學得跟孔子一樣,學得跟孟子一樣;學佛,我要跟佛一樣,跟菩薩一樣。你們是搞佛學,我是學佛;你們搞儒學,我是學儒,就這兩個字顛倒一下就不一樣,效果就不相同。這個話他們聽懂了。

心不安,你一輩子都苦!

1 我們這個時代,跟過去相比,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變化——從前是農業社會,現在變成了商業社會。社會這一轉型,我們就很難適應,每天的心思是亂糟糟的。

2 在過去農業時代,一個人一天心裡平靜一、二個小時,是很正常的事情;現在人這個心情能平靜十分鐘到十五分鐘,都很難做到。

3 在農業社會裡面,人們的慾望少、需求少,人心都很安定;現代人貪於財色、貪圖享受,每天心思總是亂糟糟的,你說這個多苦!

4 現在人的慾望沒底,總是想多賺一些錢,過更好的物質生活。現在人是以物質享受為樂,殊不知那不是真樂,這種享受失掉了,苦就來了。

5 古人他能夠安貧樂道,他多快樂!現在人慾望沒有止盡,終身生活在痛苦當中,終身生活在身心緊張之中,那不叫自找苦吃?

6 你冷靜想一想,你每天這麼辛苦的工作,你過的是什麼日子?你得到的是什麼?冷靜想想,自己就會覺悟,錯了!

7 一味爭名逐利,得到的是什麼?一大堆的妄想分別執著。妄想分別執著是輪迴心——是一切苦的業因,你的心怎麼會安?不可能安,心不清淨,不會安的。心不安,你一輩子都苦!

8 現在人過的是什麼日子?六道輪迴的苦日子!這個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不能不瞭解。然後才知道,我們遇到佛法是多麼的幸運!

造業,你就得受苦!

1 2010年9月,有幾位科學家在澳洲雪梨開了一個會,兩天的一個論壇,有邀請書送給我,我沒有去,我們有五、六個同修去參加。他們報告的記錄,讓我感到很 驚訝,這些科學愈來愈接近佛法,他們是宗教徒,居然說出「上帝即是我,我即是上帝,我是上帝,你也是上帝」這樣的話。

2 這些科學家所說的,就跟佛經裡面所說的一樣,「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講的。現在這些科學家,他們承認上帝不是一個人,這過去我沒聽說過,這是真的,真正造物主是意念,念頭,佛經上所講的心現識變。

3 心就是真心,就是法性,能生能現。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那個自性就是法性,就是真如本性,能生萬法。

4 《還源觀》上告訴我們,宇宙的源起是一念不覺——這一念不覺,阿賴耶產生了,整個宇宙出現了,出現之後,這就是什麼?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這三種現象出現了。

5 任何一種現象它有三個特性,第一個「周遍法界」。無論是物質、無論是精神,它都有頻率。現在科學家發現,宇宙之間萬事萬物,這些林林總總萬千的現象,頻率不一樣,統統都是屬於振動。這個振動現在科學稱之為能量。因為振動,所以才出現精神現象、物質現象跟自然現象。

6 以佛法來說,這些林林總總、無量無邊一切諸法,完全是我們念頭在不斷的生滅所產生的幻相。我們起心動念,只要一動,它就周遍法界,換句話說,任何的速度都比不上這個心念的振動。太陽的光到地球要八分鐘,我們念頭一動是周遍法界,所以跟一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不可思議。

7 第二個特性,「出生無盡」,用我們現在話說,變化無窮,這個不可思議。這些變化當中,縱然是億萬年來,沒有兩個波動現象變化是完全相同的,沒有,從來沒有過,只有到什麼時候相同?不動的時候相同。只要是動就沒有相同的——出生無盡。

8 第三個特性,「含容空有」,這是我們一般講的心量大,它能包容,佛法裡頭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看這心量多大!這是你自性的心量,本來就這麼大,現在你心量變得這麼小,兩個人相處,都不能相容,那叫什麼?造業。造業,你就得受苦!

統統轉變為法眷屬

1 人與人之間,確實有恩怨,為什麼?恩怨不是一生造成的,有前生、有過去生。過去生中,那些與你有恩怨的,現在變成你的家人,怎麼辦?這問題嚴重。真的,不學佛的人嚴重,非常嚴重,這個恩恩怨怨報來報去沒完沒了,真可怕!

2 父母、妻子、兒女恩怨難斷,這是煩惱的根源!你修行為什麼不能超越六道?就是有這些人纏著你,找你的麻煩,障礙你。這總合起來講,這叫魔障。

3 佛給我們說人際的關係,父子、兄弟、夫妻的關係是什麼?報恩、報怨,討債、還債,是這個關係來集合的。但是既然遇到了,不管是恩也好、怨也好、債也好,你都要有高度智慧、善巧方便把它化解——幫助他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4 父母對你很好,過去世有恩;父子不和,過去世是冤家,我們學佛之後明白這個道理,瞭解彼此關係,所有恩怨那個緣都把它轉變成法緣。

5 無論是恩是怨,是討債是還債,我們把這些統統放下,勸他學佛。所有這些有關係的人,我們從今天起都把他改成法緣——把世間人情的眷屬都變成法眷屬,這樣就好。

6 善緣也好,惡緣也好,這個是丟不掉的,總而言之一句話,要把這些善緣、惡緣統統轉變為淨緣,這就好了。

7 學了佛,得要把這些冤家債主,都變成同參道友,過去的嫌隙統統消除掉,大家好好念佛,將來同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樣就好,這才是覺悟的家庭、覺悟的學佛人,這叫真正覺悟。

8 覺悟的家庭叫「佛化家庭」,一家人在同一個處所生活、修行,彼此都是同參道友,這是世間最幸福、最美好的家庭,我們要懂得這個事實真相。

好過頭會變質,壞過頭也變質

 

1 人與人相處,俗話常講「人無千日好」。人與人之間,相處久了,彼此都看厭了,什麼毛病、習氣都看出來了,最初是好,好很容易變壞,好到最後都變成冤家,可見好是假的,不是真的。

2 你們幾時看到冤家真正變成好朋友的,這很稀有;好朋友到最後變成冤家,這太多太多了!人家跟我們很好很好,你要知道,那是假的,虛情假意,不是真的;他跟我惱了,那是真的,那不是假的,為什麼?他不可能變好。

3 學佛的人對一切人要用平常心看待,沒有恩怨,這樣就好。於一切眾生決定不跟他結冤仇,也不能跟他結恩愛,恩愛最後會變成冤仇,所以統統要以平淡的心來看,無取無捨,一切隨緣。

4 佛告訴我們,世間一切事是夢幻泡影,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要常常記著《金剛經》上這幾句對於人生宇宙的寫實。

5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無論什麼事情,都不要太認真,不要太過分。人與人之間,人與萬物之間,都是因緣果報,遇到善緣,別人照顧我們、善待我們,我們要感恩;遇到惡緣,沒有怨恨,逆來順受,還生感恩心,這個帳就消了。

6 如果心有不平,這個怨愈結愈深,業不但消不了,麻煩還在後頭——欠錢的要還錢,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為什麼不讓它消掉?

7 真正覺悟了的人,決定不跟一切眾生結冤仇!那我們善緣要不要結?善緣也最好不要結。人在一塊好,好過頭就變成冤家對頭,所以善緣也不好。

8 佛教給我們結法緣,法緣是清淨的,這是出世間的大聖人教給我們。世間聖賢人教給我們,人與人相處,所謂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個交往才能夠長久,才不會變質。凡事好過頭會變質,壞過頭也變質,一定要保持平淡。

把壞人變成好人,這是教育

1 佛家常講,「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在佛門,不是說你叛逆,不聽話,就不教你了,這個不是教育家,這不是一個好老師。

2 好老師對於叛逆的學生,也要用真誠大慈悲,用長時間去感化他。一個好老師,決不會因為這個學生不接受教訓、違背老師的教誨,甚至對老師譭謗、侮辱、陷害而捨棄他。

3 對於那些叛逆的學生,老師總是耐心地在等待機緣,用種種善巧方便來幫助他,真正顯示出「佛氏門中,不捨一人」,這是教育,成功的教育。

4 這個學生頑皮,這個學生不守規矩,把他開除,這不是好的教育方法;好的教育方法是:把惡人變成善人,把壞人變成好人,往上再提升,把迷惑的人變成覺悟的人,這是教育的成功,這是教育的偉大。

5 佛法是覺悟的教學,佛法是教你轉迷為悟,所以佛法當中,對於一切惡人,都是以慈悲心、容忍心,以及高度的智慧、善巧方便來幫助他,而不是排斥他。

6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這是我們要肯定的。肯定這個事實,我們對於教學,縱然有困難也能夠克服,我們不會退轉。

7 我們知道,他所有的不善,是由於迷失了本性。迷失了本性,他必然違背性德,叛逆性德。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這個字是外來語,意思是人性本覺,所以,只要好好地教,好好地誘導,很快地就能把他的本覺引發出來。

8 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要學佛菩薩,把多元文化的社會教育工作承擔起來,不辭辛勞,天天為大家講經說法,天天為大家上課。「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只要有人真正肯學,我們一定要盡心盡力幫助他。

佛哪有涅盤?

1 什麼叫「涅盤」?涅盤就是不生不滅。一切法不生不滅,無有一法不圓滿,法法圓融,不但是圓滿的相,而且法法都是清淨寂滅相,這叫涅盤。

2 從生死輪迴裡面超越,從此以後沒有生死,就叫做涅盤。現在人搞錯了,把死當作涅盤,這是大錯特錯!如果死是涅盤,這涅盤還要修嗎?不需要修了。所以要曉得,涅盤是活著時候證得的,不是死了才證得。

3 涅盤是寂靜、寂滅的意思;佛是智慧、是覺的意思。「涅盤」跟「佛」是一個意思,講「涅盤」是從體上說,講「佛」是從用上講。

4 用當然有體,體一定有用,這就瞭解,善因善果一定要有智慧,沒有智慧不行。覺悟了,起菩提涅盤的作用;迷了的時候,天天起生死煩惱的作用。

5 其實生死煩惱跟菩提涅盤是一樁事情,都是妙性起用。悟了,把它叫個名字,菩提涅盤;迷了,叫它做生死煩惱,只是換名詞,還是那個作用。悟了,感受是無比的自在;迷了,那個感受是無邊的痛苦,苦海無邊!

6 經上說,釋迦牟尼佛示現在我們這個世間,他活了八十歲,三十歲示現證道就出來弘法利生,到八十歲入涅盤。其實釋迦牟尼佛沒有涅盤,菩薩都不生不滅了,佛怎麼還會有生滅?

7 佛哪有涅盤?沒有。入般涅盤是對中下根性人所講的,中下是指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以下;高級的菩薩既沒有生死,也沒有涅盤——大乘經上講「無住涅盤」,不住生死,不住涅盤。

8 涅盤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就是清淨寂滅。寂是什麼?心裡頭一念不生;滅什麼?滅生死、滅煩惱、滅無明、滅邪見。佛與大菩薩他得涅盤這個果報,這果報怎麼得來?修道,道就是因——唸唸與覺正淨相應,這樣才能趣向大涅盤。

唸經是有感應的

1 諸位要曉得,唸經不是超度亡魂的。佛法在世間,主要是度人的,不是度亡魂的。唸經,是把你自己的心性引發出來。真正修行人的心願行,與佛的心願行相應,這就是唸經的殊勝功德。

2 有許多居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會唸經,換成別的書就不會念了,這是有感應的。

3 我們要是常常讀經,常常看註解,看個三年、五年,你自自然然就通達。唸經是有感應的,我們只念淨土經,死心塌地去念,這個感應就特別的快。

4 《楞嚴》上說得很清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淨土經講的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我們唸經就是念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真正念上三年、五年,我們的思想、言行跟經上講的一樣,就能夠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就能夠往生淨土。

這叫修淨業

1 我們這個世間,是染淨混雜的一個世界,所以是苦多樂少。

2 無始劫以來,我們在這個世間生死輪迴,既然沒有辦法超越輪迴,我要告訴諸位實實在在的狀況——你決定在三惡道的時間多,在三善道的時間少,這是一定的。

3 如果你不相信,你反省一下,你這一天當中,頭腦裡面動的念頭,是善的念頭多,還是惡的念頭多?必定是惡念多,善念少!一天當中如此,何況一年,何況一世,何況生生世世?

4 善念感三善道,善念既然少,住三善道的時間短;惡念既然多,惡念的念頭強,那決定三惡道的時間住得長久,這是一定的道理。有因必有果,非常可怕!

5 古德告訴我們,三惡道是眾生的故鄉,住得久;你到三善道是出來旅遊觀光,沒多久又要回去了。我們想想,這個話實在是有道理。

6 縱然是修善業,與善相應,也不是個辦法,為什麼?出不了六道,出不了輪迴。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積極去修淨業。什麼是淨業?斷惡修善,不著斷惡的相、不著修善的相,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平等覺,這叫淨業。

7 我們要想超越輪迴,了斷生死,唯一的妙法就是佛號相繼,不要叫它中斷。你這個佛號一分鐘不間斷,你得一分鐘的清淨;一小時不間斷,你得一小時的清淨;你一天不間斷,你得一天的清淨,要努力,這叫修淨業。

8 我們無始劫以來,阿賴耶識裡面習氣種子太多了,這一世能控制,難保下一世還能控制。如果不能控制,這又墮三途,所以不修淨業,不求往生,確實沒有第二個辦法。

我們有願望,沒有希望

1 六道眾生的大患是多欲,所謂是「慾海難填」,所以佛叫你要知足。人要知足,知足就常樂,知足就心安理得;你要不知足,你的慾望沒底,你永遠不會如意,你是永遠苦惱無邊。

2 無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財富、眷屬、權位,一定要知足,一定要曉得回頭,不必越分地去希求。最好不求,一切順其自然,那個福報是最大的,為什麼?你心裡面沒有貪求。

3 我們有願望,沒有希望。願望跟希望不一樣,願望裡面沒有妄心去求,是讓它自自然然圓滿;希望是有個妄念在求,求它趕快現前,那很痛苦,為什麼?求不得苦!

4 你有希望,就有失望,你就很苦!有希望的人就有求不得苦,他希望愈多,求不得苦就愈多,苦是這麼來的。所以無求就知足,無求你就如意了,你的生活就自在了。

5 現在這個世間,大家拚命追求財富、追求權位、追求享受,我們冷眼旁觀,實際上他付出的代價太多,真的是得不償失。要知道,一味在物質生活上去追求,沒有不造業的,沒有不折福的,縱然你有福報,福報也在這裡折盡了。

6 如果我們把念頭轉過來,為眾生造福,為社會造福,完全不為自己,那就樂在其中,那真樂!

7 為自己有得失,得失苦!失固然苦,得也不快樂。沒有得到的時候拚命去追求,追到之後又怕失掉,患得患失,你說多苦!

8 我為社會,我為大眾,不為自己,自己沒有得失。換句話說,成功了,大眾有福,我們很高興;失敗了,我們已經盡心盡力,我們於心無愧。緣不成是大眾沒有福報,不是我們沒有盡心盡力,所以心安理得、快樂無比。

無慾則剛

1 人在這個世間都有慾望,如果你沒有慾望,你不會到人間來,你也不會到六道裡輪轉,六道眾生統統有慾望。

2 這個慾望是什麼?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的享受。慾望是煩惱的根本,一定要覺悟,要把它連根拔除。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也知道,所謂「無慾則剛」,這是佛法沒到中國來之前,中國人所說的。

3 慾望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如果我們不希望來生再搞生死輪迴,一定要把它拔除;你不拔除,決定不能超越輪迴,佛法修得再好,來生還是要輪迴。

4 我們修行修什麼?首先把你的慾望捨掉。千萬不要以為慾望不能捨,別人都在追求,我們怎麼能捨掉?

5 佛為什麼叫我們捨盡這一切慾望,有道理。我們無始劫以來生生世世搞生死輪迴,就是慾望在作祟。沒有慾望,就沒有輪迴了。

6 我們修行人一定要遠離一切慾望,要曉得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不是好東西,沾了就是生死輪迴,就搞這一套。

7 現代的社會,所謂開放的社會,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了,只要我們對於五欲六塵起一念貪心、起一念嗔恚心,一轉眼這個身就變成三途苦難之身——在人間,我們遇到這些天災人禍算不了什麼;墮落在三途,那才是真正的災難。

8 所以我們平常自己要特別警惕,要懂得克服自己的慾望,心裡面有慾望,自己要馬上想到後果——貪嗔癡的果報在三途。

凡夫最大的業障是嫉妒心

1、妒忌,妒是表現在外面,忌雖然沒有表現在外面,心行不善。凡夫最大的業障是:嫉妒 心重,不懂得隨喜功德。六道凡夫,說實在話,嫉妒心很重,看到別人有好處,自己心裡就很難過。別人勝過我,比我好的,我要敬重他,不能有傲慢,不能有嫉 妒。你有傲慢、妒忌你就造業,你要懂得尊重,要懂得敬愛。

2、世間人嫉妒的煩惱與生俱來的,這不要學的、不要教的。你看那個小朋友一、二歲,他 還不懂事的時候,他就有嫉妒心,他看到你給糖,給另外一個小朋友,他就不高興了。你曉得他就有嗔恨、有嫉妒。佛教給我們,嫉妒心是與生俱來的煩惱,我們應 當要學隨喜。不但不嫉妒,見到別人做好事情能生歡喜心。更進一步,我們還能夠盡心盡力,幫助他、促成他的好事。別人的成就超過自己,那就太好了,我們不但 沒有嫉妒,而且要生歡喜心。他的智慧比我高,能力比我強,這事情他辦好了,我就不必辦了,不必辦是享清福。

3、古人所謂是「能者多勞」,他很聰明、很能幹,那他得做很多事情為我們服務,他很辛 苦。我們無能的人、無智慧的人只有享福,只有享受。學佛的同修心量更應當要拓開,你看經上常講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我們的心量要大,絕對沒 有一絲毫嫉妒障礙。今天世界這樣混亂,用什麼方法能挽救這個世界?跟諸位說,沒有辦法。這個世界上不管他是哲學家、科學家、政治家,想解決當前的問題,沒 法子!唯獨佛有方法,現在大家不相信,那有什麼辦法!

佛用什麼方法?佛把因果報應、六道輪迴事實真相告訴你,你心自然定了。我貧窮,我前世沒有修佈施,沒種因!我這一生貧窮,活該!我心定了。貧窮人曉得,他富貴,過去世他種福,我貧窮,前生沒種福;我要想富貴,我現在種福,我來生享福。知道因果,就不會胡作妄為!

4、你不知道因果報應,別人發財了,得大財富了,你對他有嫉妒心,想盡方法去破壞他, 你將來的果報是什麼?生生世世貧窮。貧人看到富人就嫉妒,想辦法去破壞障礙,這個造的罪業極重!這不是解決問題,這是製造混亂。唯獨佛法能解決這個問題。 佛法是勸善規過,讓大家都知道因果報應。如果每個人都遵守佛的教訓,都能守分,都知道修福,都知道積德,國家就會強盛,人民就會安樂。

5、給諸位說,世出世間法都講因果,你真正明白因果,心就平了。所謂富貴安於富貴,貧 賤安於貧賤,理明白了,心就平了。佛法裡面講三世果報!我這一世得富貴,前生修的,我這一生應當得到;我這一生貧賤,我過去生中沒修,我今天貧賤是應當 的。 理明白了,對富貴人,也就不會羨慕、不會嫉妒、不會怨恨了。我們常講心安理得,心為什麼安?道理明白了,心就安了。

6、大家真正懂得因果報應的道理,我們心就安了,心安理得。我們貧賤能夠安於貧賤,富貴能夠安於富貴。

中國幾千年來,雖然貧富不均,這個社會上相安無事,道理在哪裡?就是接受儒家跟佛家的教化,大家都懂得因果報應。我們一般凡夫最嚴重的習氣就是嫉妒、嗔恚、貪愛,看到別人稍稍比我自己有好一點的地方,嫉妒心就生起來,殊不知嫉妒、嗔恚、貪愛是三惡道的業因。

7、雖然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一天念十萬聲阿彌陀佛不斷,你嫉妒、嗔恚、貪愛這三種心 要是不斷,還唸唸增長,你雖念佛,將來你的果報在三途。佛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兩句話的義趣甚深。得人身不容易,失人身太容易了,失掉人身再得人身 那就難了,這是我們要常常反省反省的!我們自己想想,我們失掉人身,來生能得人身嗎?幾個人敢說他來生還會得人身?得不到了。

8、來生要得人身,五戒十善要持得很乾淨,我們能做到嗎?殺盜淫妄天天干,妄語、兩 舌,貪嗔癡慢,用貪心學佛,用嗔恚心、嫉妒心來學佛,這樣的心態,來生不但成不了佛,你的果報在三途!我們學佛能精進、能不退,這都是阿彌陀佛神力冥冥當 中加持著的。我們的心一定要清淨,才能與佛菩薩感應道交。

9、我們用是非人我心、貪嗔癡慢心、嫉妒愚癡心學佛,這怎麼可能跟聖人感應道交?這不可能的事情。不是說佛菩薩不來,不是的,是我們無法跟他起感應。我們還是自以為聰明,這樣學佛,這一生還是會空過,很難成就。

10、我們要真正保持這一生平平安安地度過,不遭大小橫事,那須要很大的福報,那須要 真實的智慧。要保住這一生平安幸福,自己一定要曉得,第一、「斷一切惡緣,決定不造惡業」。縱然過去生中,或者從前曾經造過惡因,我現在惡緣斷掉了,緣沒 有,因就不會結果,所以「諸惡莫作」就非常非常要緊了,這不是一句口號,要認真去做。第二、「一定要眾善奉行」。為什麼?「修一切善」就是修福。你這個福 德天天增長,縱然有冤家債主,看到你這個福報一天一天大了,他也不敢來干擾你,想報復也不敢下手。

11、「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真正保證我們這一生幸福,不遭到橫難。在一生當中,我 們斷惡修善,不必要人知道,不必要宣揚;刻意宣揚去作善,那就好名,又搞到名利裡頭去了。名利要是多了,嫉妒障礙的人都來了,那些嫉妒障礙的人就是魔怨, 魔怨是自己招來的。 中國古人有兩句俗話說得很好:「為善莫盡名,為惡莫盡刑。」你做「壞事」,刑法不會處罰你的,可見得那是小的壞事,不是大的。為善不要出名,出了名那就有 嫉妒障礙,甚至還有陷害,麻煩就來了。

12、這兩句話看你怎麼解釋,看你怎麼個用法?我們學佛的人全心全力在行善,但是行善 三輪體空,這就對了。如果你做善事一定要名,要有所求,這就壞了,那個就是很大的錯誤。社會自古以來,不但是一般社會,連佛門也不例外,從釋迦牟尼佛那個 時候起,嫉妒障礙、乃至於種種破壞陷害,這些事情都是很平常、決定不能避免的!

13、你們看釋迦牟尼佛的傳記,佛陀在世的時候,提婆達多對釋迦牟尼佛就不服氣,用盡了心思想謀害釋迦牟尼佛,自己取而代之。佛弟子當中有六群比丘,佛弟子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有聽佛的教誨、依教奉行的,也有專門搗亂破壞僧團的,在世尊那個時候就有。

14、諸位都看過《六祖壇經》,那個時候人心可以說還相當淳厚,五祖將衣缽傳給惠能大 師,不服氣的人很多,甚至於不少人出去到處去找,想把衣缽再奪回來。其中還有一些人,不僅是要把衣缽奪回來,還想要把惠能殺掉,這是唐朝時候,可見這個社 會嫉妒障礙爭名奪利之事,在所不免。

15、我們是什麼人?沒有智慧,沒有福德,你要跟人爭,那叫自找苦吃。所以一定要有自 知之明,一切退一步。與人無爭,於事無求,你這一生就非常幸福了。別人要的,我不要,這就沒事了。我要的,他不要。我要什麼?我要老實念佛,一天到晚「阿 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他不要,他要名聞利養,名聞利養都給他。唯有這樣,自己一生安安穩穩,道業才能夠成就。

16、世間人所爭的,我們知道都不是真實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老實念佛,是決定能得真實的利益,這個是不可以不知道的!

 

這條小狗,它的前生是和尚

1 我早年在台灣高雄講經,在高雄有個小鎮叫草衙,那裡有一個寺廟,裡頭有一條小狗。這個小狗通靈性,每天寺廟裡頭的早晚課誦它都來,一堂課都不缺。

2 它早晚課都不缺,可是每到打三皈依,它就走,所以有人就很奇怪:這條小狗會做早晚課,怎麼打三皈它就走?

3 有一天,有個外地的法師從那裡經過,他隨喜課誦。當到打三皈依小狗要走了,他就把它叫住:「你不能走!你現在的身份不是住持,課誦做完了,你才能夠離開。」小狗聽了,乖乖地留下來,課誦做完了它才走。

4 這個小狗,就是這個廟裡頭以前的住持和尚,死了之後投胎到他的廟裡。為什麼他沒能修成功?愚癡的習氣沒有去掉。可見,修行不是件容易事情,一定要改習氣才管用!

5 所以諸位要曉得,有的時候在寺廟裡看到的小狗、小貓,甚至於老鼠、蟑螂,許多都是寺廟以前的出家人。

6 在家也不例外!家裡養的這些動物,可能都是過去的老人轉世,因為什麼?他捨不得離開這個家,他留戀這個家。

7 留戀怎麼樣?他罪業深重,得不到人身,五戒不全得不到人身,那怎麼辦?就投到畜生道裡。它在畜生道,還認定這是它的家。

8 有的時候,它對前世的事還不忘,在它自己還感覺到,家裡的兒孫對它不孝順,天天打它、罵它,又不給它吃好的。它家裡人哪裡曉得,它是家裡過去的老人轉世,他們只是把它當畜生養!

每一個人去的地方不一樣

1 這個世間苦,真苦!人生百歲,也是一彈指就過去。年輕的同修對於這樁事情還不會感覺得到,過了五十歲以上的人,對於這個就相當敏感,什麼敏感?無常!年輕同修聽了也不要得意,為什麼?黃泉路上無老少,十幾、二十歲死的,很多!

2 人命無常,你今年所接觸的人,明年不一定能見面,看看不久就輪到自己了,這的確要覺悟!尤其在這個動亂的時代,災禍頻繁,一口氣不來就要輪迴,非常的可怕。

3 我們今天生活在大災難的邊緣,不一定什麼時候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大災難來臨,你能保證「我遇不到意外災難」嗎?誰也不敢說這個話——這是我們現實的生活狀況,眼前的事實。

4 災難現前,我們怎麼辦?我們相信許許多多人措手不及,無所適從;我們念佛人,任何念頭都不起,在這個時候只要起一念「念佛心」,雖然都是死亡,每一個人去的地方不一樣。

生死是小事,微不足道

1 這些年來,世界災難頻繁,常常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災害發生,萬一大災難來了,我們措手不及、心慌意亂,那就不得了——必定墮三途!想到這樁事情,念佛往生就是我們最迫切的大事。

2 我常常勸導大家,生死事小,從生到死這一生當中,沒什麼了不起,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死生,這是永恆不斷的。

3 死生事大,死了以後到哪裡去投生,這個事情大了!我們生在現前這個社會,說實在話,隨時都可以死、隨處都可以死,不定什麼災難來了,我們每天從新聞報導裡面看到,一堆一堆人就這麼死去了,我們要看清楚、要看明白。

4 世間人貪生怕死,提到死就很恐懼、很害怕,其實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死是什麼?死就是轉生。所以你要知道,你死了之後,你到什麼地方去轉生,這個事情大!

5 你死了以後去轉生,是念頭在做主,佛說得很好,強者先牽。我們凡夫業障很重,過去今生所造的業,善業少、惡業多,強者先牽,貪心重的變餓鬼,嗔恚心重的墮地獄,愚癡重的變畜生,你要想到這樁事情,你能不驚心動魄嗎?

6 我們學佛,如果沒有這個警覺,我們這一生學佛叫白學了,這一生必定是空過;你能夠想到這個問題,你有智慧,你覺悟了。人命無常,死生事大,我們要認真努力修行,這一生才不會空過。

7 這個年頭,年輕人雖然曉得佛法的好處,大多不認真修學。度眾生,還是要以老年人為主——年輕人學佛,只是結結法緣而已。六十歲以後一定要收心,要給自己作往生淨土打算。我們現在是以西方淨土為第一個要緊的事情,其餘的事情不幹了。

8 我們看到很多年紀大的人,他經也不聽了、也不看了,一天到晚老老實實一句阿彌陀佛,他就成功了,由此可知,真正成功是在「一心稱名」,諸位一定要曉得這個道理。

這個解,是清淨心才能夠理解

1 初學佛的人,一定要親近善知識,才能夠成就。我出家之後,李炳南老居士是我的老師,在佛法裡面我稱他做和尚,他是我的和尚,我跟他十年。

2 諸位要曉得,和尚不分在家出家,不分男女老少,只要是傳持佛法的,他就是和尚。有些年輕人學佛,家裡父母就恐懼了、害怕了,怕什麼?怕去做和尚。

3 做和尚是好事情,他誤會了,把出家當作做和尚,這是錯誤的。和尚不一定是出家人,在家人做和尚的很多,這個名詞、意思一定要懂,我們學佛才不至於外行。

4 學佛,一定要親近善知識,一定要在經論裡面下功夫,要求解。現在人學佛,是無師自通,到處亂學,怎麼能有成就?不可能有成就的,他所得到是一些皮毛知識,他得不到智慧。

5 智慧從那裡來?智慧從清淨心來。你心不清淨,到處跑、到處聽、到處亂看,看得多、聽得多、記得多,以為那就是佛法,大錯特錯。

6 佛菩薩、祖師大德對於經論的註解、註疏,你把它念了背起來,也能講得天花亂墜,是不是智慧?不是智慧。你的心不明,你講出來的東西也不明,講的每一句話都不錯,聽眾聽起來不是味道,由此可知,清淨心是多麼重要!

7 我們念佛人講的清淨心,就是禪家所講的「明心見性」,見性是心清淨,心不清淨見不到性。

8 我們拿這一句佛號來修清淨心,心地有一分清淨,與佛法就有一分相應;兩分清淨,就兩分相應,這才真正能理解——看經、看注,才懂得它的意思。《開經偈》講「願解如來真實義」,這個解,是清淨心才能夠理解。

這個樂是麻醉,我們要捨棄

1 今天這個時代,世間人所享受的種種樂,實際上就是造業。這個樂是麻醉,我們要捨棄,要認識清楚。我們要覺悟才能得度,這個得度就是說,你覺悟了才能救自己。怎麼說救自己?不再輪迴了。

2 特別是在現代這個時代,外面的誘惑力量太大,我們要懂得把自己的物質生活,調整到最低的限度,所謂三餐吃得飽,衣服穿得暖,這就夠了,千萬不要好面子,面子害死人。

3 很多人死要面子,那是活受罪,我們不幹這個傻事情。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是過清苦節儉的生活,衣食住行統統節儉。節儉有什麼好處?妄想少,身心負擔少,心清淨。

4 節儉是聖賢人的美德,所以世出世間這些聖賢,雖然具足大福德,他們依舊過著非常節儉的生活,為什麼?因為最節儉的生活,就像釋迦牟尼佛所示現的,樹下一宿,日中一食,那是最自在的生活。

5 所以諸佛菩薩、天龍鬼神,對於真正有德行、有節儉美德的人尊敬;對於奢侈的人,真的沒有把他看在眼裡。

6 世間人愚昧無知,生活奢侈,增長貪嗔癡慢;殊不知節儉可以息滅貪嗔癡慢,可以提高我們的德行修養,可以提升我們的精神生活。

7 現代人精神生活非常空虛,頂多是歌舞,他用這一些東西來調劑,那是打麻醉針,那是吸毒。現在人沒有精神生活,他怎麼不苦?這是佛經裡頭常講的「可憐憫者」,真正可憐!

8 現代人迷惑顛倒,貪圖物質生活的享受,他不曉得享受是造業,禍害就在後頭——死了以後都墮三途。

轉迷為悟,這些災難就沒有了

 

1 去年八月,有幾位外國的科學家在澳洲雪梨開會,也邀請我,我沒有去參加,我讓我們學院的同學去。他們去了八個人,會後寫了一份報告給我,我看了非常歡喜。

2 報告前面一段是講科學最新的發現,講的跟佛法完全一樣;後面一段是討論2012馬雅這個災難預言的問題,美國這位科學家布萊登他說得很好,跟我們佛經講的意趣完全相同。

3 他說:2012年的災難不是不能解決,只要全世界的人都能夠「棄惡揚善」——這就是佛家講的「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不但災難可以化解,而且能把地球帶到更美好的境界,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4 我昨天(2011年4月15日)收到一封信,日本前首相鳩山寫給我的,談到日本這次的災難,空前的大災難,希望我幫助他。

5 災難從哪裡來的?佛告訴我們,中國古老的祖先也是這樣告訴我們,是從一切眾生不善的心、不善的念頭、不善的行為造成的。

6 要怎樣化解這些災難?只要把念頭轉變一下——轉惡為善、轉迷為悟,這些災難就沒有了。

7 明白這個道理,我會回一封信給鳩山首相,告訴他日本災難要化除,很簡單:日本人要真正懺悔,要真正回頭——把倫理找回來、把道德找回來、把因果找回來,這些災難就可以化解。

8 日本這次發生大災難,是自作自受,不能怪任何人。我們雖然能幫忙,自己不懂得悔改,沒用!自己本身肯悔改,我們在這個地方講經、教學、念佛,把功德回向給他,會起作用;自己要不肯改,光靠我們回向,不起作用,這個道理不能不懂。

生活奢侈,那叫造罪業    

1 佛在《無量壽經》上勸誡我們:對於物質生活,要曉得知足常樂,夠用就行了,不要求奢侈。生活奢侈,那叫造罪業。

2 在佛法裡面,「淫」不僅僅是指男女之欲,凡是衣食住行過於奢侈,享受過分,超越了你的本分,都叫做「淫」。喜歡奢侈,喜歡享受,福享完了,禍害就來了。

3 在現代的社會,由於科技的進步,人倫道德喪失殆盡——人變得自私自利,變得奢侈,極盡其享樂,我們就能夠想到:這個社會充滿了邪惡、充滿了罪惡。

4 今天這個社會,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我們過一般的水平就可以了,這個心要安在道上,不要求奢華,不必在這個社會上跟人家比面子。

5 我們衣著整潔大方,這就好了;飲食能夠講求衛生、能夠攝取營養,這就夠了,不可以過分。時時刻刻念著,我們能省下一點,眾生就能得利益。

6 在世間法裡面,我們學一個行業,學一個專業,為什麼?我們生在世間,需要生活、需要養家。能夠養家活口就可以了,不必跟人家比賽富貴,不幹這個傻事!癡人才幹這個傻事,有智慧之人不幹這個傻事。

7 喜歡跟人家比賽奢侈,這是世間人最大的苦惱——稍微有一點財富,他就要跟別人看齊,要向高水平的去追,那就太苦!

8 你要跟人家比賽的話,你一天當兩天用,你還是苦!你永遠追不上這個奢侈的生活,你追不上!不知足,你永遠都在苦;一知足,你就自在了——知足就常樂!

你身心清淨,你決定不會著魔

1 魔從哪裡來?魔不外乎過去今生的冤親債主。你今天發個狠心,要想超越三界了生死,他說,「你欠我的命,你還沒還我的命;你欠我的錢,還沒還我的錢,你休想走」,他來找麻煩。

2 你不認真修行不要緊,他說,「反正你跑不掉,總有一天我要報復的」,他慢慢等著;你真的要走,他著急了,他就趕快來報復,業障就來了。可是,如果你有定功,魔來了不怕,它譭謗你、羞辱你、陷害你,你如如不動,那你就成功了。

3 佛與魔不一樣的地方,佛唸唸都為眾生,魔唸唸為自己——佛說法,大眾聽了之後,心地清涼自在,智慧增長;魔說法,你聽了之後心生煩惱,心神不寧,不得清淨。

4 這個世界,魔太多,到處都是!你認識魔,它對你就無可奈何;你要是曉得修行的原則,就不會上它的當。

5 你心不清淨,沒有離開名聞利養、是非人我、貪嗔癡慢,才會著魔。所以要知道,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世間人情世故,這統統是魔障。

6 魔教你增長貪嗔癡慢,佛菩薩是教你增長戒定慧!你身心清淨、一塵不染,與諸佛菩薩感應道交,魔就不得其便。

7 現在這個世間,「魔」很多,到處都是,真的是「法弱魔強」,不但在國內許多人著魔,外國人也著魔,這個情形非常普遍。

8 在末法時期,你要是修念佛法門,二六時中不忘這一句阿彌陀佛,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護念你,你決定不會著魔。念佛人真正念佛,絕對不會有魔障,這是念佛法門特別殊勝之處。

人沒有辦法跟命爭

1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我們的命運操縱在自己手上,只要我們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就可以改變自己的一切。

2 命是自己造的,決定是自己轉,佛菩薩不能代我們轉!如果別人說他可以代我們轉,那是假的,所以大家頭腦要清醒,不要被人騙了。

3 人最可貴的,是知道自己的命運。知道自己命運,他就老實,就安分守己;換句話說,他心就定了,不會去胡思亂想。不知道命運要去跟命爭,那是很冤枉的事情!

4 人沒有辦法跟命爭,「一飲一啄,莫非前定」,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人要是和命爭,他的災難就來了。我們看到許多人想盡方法去賺錢,不錯,有些人錢賺到了,命也沒有了;有些人賺到錢,命還在,但是得了一身的病,苦不堪言,這就說明人不能跟命爭。

破相

△ 一切法空,不但理空,事上亦空。既然一切法空,所以無願無求。一心想成佛即有我相,有我相即四相具足,即非菩薩,仍是凡夫。要保持清淨心,不可執著。

△ 破四相才能隨緣現相,離相必須從大智慧上下手。世間人無論有多大的聰明才智,若有執著即是有漏的智慧,無我執還有法執;菩薩一念不生,即是無相。起一個念頭即有一個相,一切境界現前不起念即是功夫。法界本來是沒有相的。

△ 對於事對於理一切明達,而後觀一切法知萬法因緣生。金剛經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用此種觀念修一切善業,不執著,不污染,即得「不壞意」。此不壞 意是指不能加以破壞的,如名聞利養、生死以及有漏事業等等都是可以破壞的,這些東西全不要,還破壞什麼?惟有如此才能得到不壞意。故經云:「菩薩已得不壞 意,修行一切諸善業。」

△ 經云:「於諸眾生善分別。」此善字最為吃緊,善分別是了別,用的是無分別心。古人常說的比喻為水與波,水無波浪的時候是無分別,一起波浪,外面照進來的景 象就不清楚。凡夫的心剎那生滅如波浪,果然靜若止水,一切森羅萬象即瞭然於心。人人都想開悟,入法界性才能開悟,佛教我們見性不著相,不著相是不著空亦不 著有,空有二邊均不著,才能得中道第一義的智慧。

△ 心體無念,起念即非真心。言心的性甚為清淨,眾生對於心性本體迷惑,佛乃開示令入佛之境界。佛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其目的無非令我們認識真心;要 入這個境界,必須要把識心內所藏的無明煩惱一齊丟淨。學佛不是修心也不是修性,要知心性本來是清淨的,不必修,只要破了無明煩惱就成了。

△ 佛說一切法皆是因緣所生,當體即空,全是假的,明白此理,應當放下。知一切相皆是性體變現出來的,從因上看皆是依他起相,無自體性。故云:「為說世間皆從緣起,知諸法相皆悉無相。」

△ 修行要在轉識成智上用功夫,不要專門去找。除去執著,第七識就變為平等性智;不用妄想用觀照,第六識就變為妙觀察智。眾生本來有的無量福無量慧不能顯現, 自己並不曉得,總是想求福求慧,而自身的障礙(妄想執著)又不肯捨去,這就難了。如真想在佛法上有成就,只要肯做,人我執一破,我見沒有了,一切煩惱統統 消除了,看一切人都是四大五蘊眾緣和合的假相,而我亦如是,四相破了,即是菩薩。

△ 十方諸佛及大菩薩皆以般若觀照一切萬法,一切萬法歸納之即是五蘊,五蘊展開來就是百法。必須熟讀四十華嚴,詳細研究五十三參所遇到的各種境界,體會經義, 應用到日常生活中,而最後的歸宿是西方極樂世界。現在頭緒理出來了,應歷事練心,遇到任何事情都應練習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動。修定修慧要由事上修,若僅 僅盤腿靜坐是死定,絕沒有歷事練心來得圓融。經雲福慧雙修,悲智雙運,不可有偏,單觀無虛必執有。本願雖是在利益眾生而不可強求,利生的機緣沒有成熟,應 先在自利上下手,利生的先決條件是離相無住,真能做到離相無住,可以廣度眾生,否則只能隨喜功德,當你領眾時而自己心不清淨,可能被眾生度走。

△ 用從體生,用若不與體合,是修行功夫未到家。在一切法中,於人無諍,於事無求,心中必然清淨;無願無求,這就是空,就是三昧。但經中為什麼又叫我們常常發 願呢?信願行是三資糧,發願要成佛道是必要的,但不能求此願,有求的心,心中即不平等,必生魔障。修因與證果是依靠體,時時刻刻在迴光返照,隨時注意與外 面境界染不染。斷惡修善都要離相,現在我們是在因位,這樣做都是般若會上的菩薩,自己焉能不尊重自己呢?

△ 三諦是空諦、假諦、中諦。(1)空諦是宇宙的本體,諸法的自性,洞然虛寂。因緣所生法,一切法皆空,又稱為真諦,是真實的。如知一切法皆空,即知一切法不 生不滅;證得真諦即能開一切智,斷見思惑,三界六道輪迴就離開了。所以空諦是破法,空諦不是孤立的空。(2)假諦又稱為俗諦,世間無論依報正報,或色或 心,均屬假有,但能起暫時的作用。既知一切法是假的,對於世間一切事物即不必認真。(3)中諦:真空不礙妙有,假相與真理如水與波,真空與妙有實在是一件 事,此理若能透徹,了知真俗不二,空假一如,即入於中觀的境界。證得中諦道理即開了一切種智,破了無明,證果則成就了法身佛。言諸法以空故,生即無生,非 為假有;以假故,無生而生,非為實空;即假即空,即空即假,故中。此為三諦之理。

自轉命運風水,這個多自在!

1 佛法承認人有命運、這個世間有風水,但是佛法卻不崇尚命運風水。佛法崇尚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佛法是自轉命運、自轉風水,這個多自在!所以學佛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

2 只有愚癡的人才會拿錢給風水先生幫他改風水。能不能改得掉?絕對改不掉。命運從哪裡改?從你自己心地裡面去改,那是真正能改掉。你心裡改變,相就改變,命也改變,風水也改變了。

3 一切法從心想生,明白了這個道理,就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你能夠相信自己,境界就隨你轉;你不相信自己,你相信風水、相信命運,那你就被境界轉了。

4 六道是緣起的,善業就三善道受報,惡業就三惡道受苦,是善惡業力牽引著你去六道輪迴——你到哪一道是善惡業在主宰。

5 轉命運這事情很簡單,問題就是你有沒有自信心?你有沒有清淨心?你有清淨心、自信心,決定轉命運。你的命運,不是佛菩薩主宰,也不是閻羅王主宰,與上帝鬼神更不相干。誰主宰你?自己主宰自己。

6 真正學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命運,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相干,他不會去找人看相算命,也不會找人來看風水,更不會去問鬼神,為什麼?自己做主,自己主宰自己。

7 鬼神、閻羅王有沒有?有。就好像我們國家有刑警,你不犯法,他不敢動你——他要抓你,他犯罪;你犯了罪,他才來抓你。

8 閻羅王、小鬼也是如此,你作惡多端,到時候他來找你麻煩。你行善不作惡,他見到你恭敬都來不及,怎麼會找你麻煩?可見得是自己作主宰,不是別人作主宰,這個道理要明瞭、要相信。

我們要轉命運,統統要靠自己

1 我們現在有許多人,不管什麼事情,都要去問神,去問問那個算命的,去問問風水先生,這個苦,苦極了!一舉一動都受拘束,自己做不了主宰,這是「心被境轉」,苦不堪言!

2 現在人他很可憐、很迷信,他要找個算命先生、風水先生替他改名字,替他改命運,這是很大的錯誤!名字是父母給你起的,代表父母對你的期望,改名字這是大不孝,現在人不懂得這些道理。

3 命是自己造的,命要自己改,要找別人來給你改命運,那是錯誤的、是假的。命運是自己造的,決定是自己改。怎麼改法?斷惡修善積德才能改,哪裡是名字改一改就改掉,沒這個道理。

4 佛告訴我們,我們這個身是業報身,是過去生中造的善惡業得的這個身相,所以從今天起,我們要把業報身轉變成清淨報身。

5 這個身是自己造的,自己可以轉,別人沒有辦法代我們轉。所以大家頭腦要清醒,不要被人騙了。如果別人可以代我們轉,那佛菩薩大慈大悲,應當代我們轉,我們都不要修行了,個個都成佛了。

6 佛菩薩不能代我們轉!佛菩薩對你再好,再喜歡你,沒有辦法替你轉業。所以我們要轉命運,轉變果報,統統要靠自己。

7 佛菩薩告訴我們「境隨心轉」,如果你明白了,那你就自在了,換句話說,學佛的人不要去問神,不要去算命看相、看風水,用不著。

8 諸位要知道,不但那些人沒有能力給你改,天地鬼神、諸佛菩薩都沒有能力幫你改——佛菩薩是把原理告訴你,要你自己去改造自己的命運,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

加持篇

◎ 我們的修學、教化,一定要得佛力加持,不得佛力加持,經教義趣你不懂,別人給你講你也不懂,說、聽都要得佛力加持。
◎ 凡夫往生不是靠自己,完全靠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我們一心稱念也要求佛加持,佛不加持,我們一心不容易成就,心不顛倒更要求佛加持。我們對經教要能看得 懂、看得深入,靠自己不可能,一定要靠佛加持。我們在講台上,能把經講得清楚、明白,也不是自己能力,得不到彌陀本願加持,不可能!這個法門雖說是二力法 門,仗佛力加持得多、成分多,我們自己只具足深信切願,依教奉行。其他的完全要靠佛力。

◎ 念佛人,日常生活中,心心唸唸不違背佛陀教誨,也要靠佛力加持,才不被世間境緣誘惑。其他宗教也求神、求上帝保佑,不被魔鬼擾亂,不被外境動搖。凡夫不得 佛菩薩諸神威德的加持,靠自己成就,決定不可能。末法時期,我們習氣很重,外境誘惑力大,所以我們求佛菩薩也求護法神,來幫助我們,希望我們心不顛倒,希 望真正得一心稱念。

◎ 沒有佛的護念,沒有眾神擁護,你不會開悟,你還是每天煩惱增長,不是智慧增長。末法時期學佛,唸唸當中都要求三寶加持。

◎ 求佛力加持,天天在佛菩薩形象面前禱告,那也是攀緣。努力充實自己,唸唸不捨為眾生服務的心願,就是求佛菩薩加持。

◎ 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發願,發願依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個方法來修學,你立刻就得到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 一切諸佛都唸唸阿彌陀佛名號的人,只要念阿彌陀佛,就得一切諸佛的護念。無量菩薩、無量天神,必定護持你。

◎ 發心續佛慧命,佛菩薩必定加持,必定把他當寶貝看待。你要傳法利生,妄想、分別、執著是我們嚴重的障礙,抗拒了佛的慈悲,使佛力加不上,特別是嚴重的執著我與我所,要破除。我所有的,任何人都可以拿去、都可以享受,你的心量就開了。

◎ 真正發心念佛往生的人,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這個心一發,境隨心轉,你相就變了,變成佛相,體質也變了,變成佛身,這個相跟身都放光。一般人見不到,佛菩薩見到,鬼神見到。退心,光就沒有了,你心動搖,你光大小、顏色也變了。

◎ 講經,捨己為人,為佛法、為眾生,只要你發心,三寶自然加持。我在講堂上是把這個身體借給佛菩薩用。要發這個願心,自己要捨得乾乾淨淨,恢復清淨心,恢復 到清淨寂滅。愈清淨,愈寂滅,諸佛菩薩加持的力量愈顯著、愈殊勝。講經要為自己的名聞利養,就得不到加持,會很累,講多了疲倦會生病,為什麼?你有 「我」,無我、為人,不會累。

◎ 真發大心是什麼?我要自度度他,我懂一句講一句。喜歡幫助人,法緣就殊勝,就能得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老說:「我不行,我不敢教人」,就得不到諸佛護念、龍天善神擁護。

◎ 真正立志做世間第一等的善人、好人,認真去做。一切時、一切處,點點滴滴都能與佛陀教誨圓滿相應,你是真佛弟子。你身善、語善、意善,不是說天天念,你要 把它真正做到。受用無窮,你的性德會往外流露。你得一切諸佛護念,跟佛感應道交,你得一切龍天善神讚歎、擁護。在這世間,一切災難你都遇不到。這是你自己 的德行感召,龍天善神幫助你。

◎ 唸唸為佛法、為眾生、為無上道,就得諸佛護念。

◎ 怎樣跟阿彌陀佛溝通?心裡一念不生。一念不生沒有界限,暢通無阻,起一念分別,就有障礙,阻住了,就不通。所以唸咒、誦經、祈禱,要用真誠心,誠就通。

◎ 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我們想轉,自己功夫道力不夠,轉不過來。至誠心祈求佛菩薩感應,誠則靈,真誠到極處沒有不能感通的。真誠裡不可以夾雜絲毫不善。真誠心才能感動諸佛菩薩,感動一切眾生。修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慈悲心,境界自然就能轉。

◎ 有人求佛菩薩、求神明,也很誠心的去禱告、供養,沒有感應,什麼原因?你有心,沒有行。一定要有斷惡修善之行,以真誠心行,才能得到感應。

◎ 「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如理如法,從至心上求,從自己心上求,沒一樣求不到的。從外面求,就「內外雙失」。佛門講求福、求慧、求生淨土;世俗講求福、求壽,沒有求不到的。「動則萬善相隨,靜則一念不起」,就能感應道交,有求必應。

◎ 憑什麼得佛力加持?就是一個恭敬心,這恭敬能感,諸佛菩薩就有應,一分誠敬得一分加持,十分誠敬得十分加持。做人誠誠懇懇,老老實實。誠實的樣子是不欺騙自己、不欺騙別人。老實人佛光常常照他,他不學佛也照他。

◎ 人心清淨、真誠、慈悲,冤親債主見到也不敢隨意殺害,為什麼?有護法神保護你,有些善神照顧你,他不敢貼近。如果你心地不清淨,還有自私自利、貪嗔癡慢的念頭,冤親債主就有隙可乘,沒有善神保佑,沒有護法神照顧。

◎ 你還會為這世間的名聞利養所動,不會得諸佛如來加持。功夫得力時有護法神保護,一個妄念起,護法神就走了,冤家債主找上門。

◎ 只要你肯學,佛菩薩就幫你,正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我們有好學的一念,這就是感,你就會遇到善知識。感不是天天跪在佛菩薩面前燒香、禮拜、禱告,那 沒用。感應是一念真正好學好善之心。好學是希望成佛道,好善是希望普度眾生。像佛菩薩一樣服務眾生、幫助眾生破迷開悟,這一念就是能感,諸佛菩薩就有應。

◎ 你能自己修行,自己成就,就是幫助別人。為什麼?你是真正有道德、有福報的人,你所居住的地方,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一方人冥冥中受你的福蔭,你的福報幫助他們。如果你積極幫助、教化大家,功德就更大了。

◎ 五戒十善不缺,這個人就是「戒德之人」。「道護為強」,什麼人保護你?道德。你所感應的,「諸天」,天神,「天龍鬼神」,這是講八部護法神,天神護法,沒有不尊敬你、不敬佩你的,他們冥冥中加持你、保佑你。縱然遇到些艱難障礙,自然就化解了。

◎ 天龍鬼神是護法神,你是好人,真正有覺悟的人,天地鬼神一切眾生都對你尊敬。惡鬼、羅剎都尊敬好人,尊敬有道德的人,都不會傷害他。

◎ 同修要真干,不怕苦,不怕難,捨己為人。真有這樣善心,就得三寶加持,你學習的進度就很快。有一點私心,那就是障礙,業障!你得不到三寶加持,你沒有法子開悟。學習當然困難。

◎ 你做的都是好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事,你會得許多善緣幫助,會遇到好人幫助;冥冥中,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也在幫助。你做事情就很順利,哪有不吉祥的道理?

◎ 貪嗔癡是業障,勤修戒定慧,業障就漸漸少。業障少了,你能感覺到有佛菩薩加持、龍天善神保佑,功夫愈往上提升就愈明顯。

◎ 處事待人接物,放棄自己的成見,放棄煩惱習氣,一切隨順經典上的教誨,這就得佛力加持。

◎ 我們的心念跟佛菩薩的心念要相應,就很可能避免劫難。我們心裡發出的思想波,跟佛的心波頻率接近、相同,就得到他的幫助、保佑、加持。

◎ 三皈你要真正做到才算皈依,那真是諸佛護念,龍天善神讚歎。真正皈依三寶的人,晝夜有三十六位護法神保護,你決定遇不到妖魔鬼怪,決定不會著魔。家裡供養阿彌陀佛,十方法界無量不同維次空間裡的眾生,都合掌讚歎歡喜,還禮敬。

◎ 你要冒充彌陀弟子,護法神就不饒你,你要做真正的彌陀弟子,諸佛對你都恭敬。

◎ 真正道德之人,心地純淨純善,就會感動天人供養,天人來照顧你。

◎ 純善無惡,天地鬼神都尊敬你,你這一生決定遇不到凶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什麼道理?心之所感,你是純善之心,你心裡沒有惡。如果心存惡念,所遇境 界明明是好的、吉利的,你就碰到禍害,逢到吉得凶,逢到福得禍,你這一生事事不如意。吉凶禍福都在一念間。都在自己的存心、用心。一定要用純善之心,純粹 利益眾生的心,不可以自私自利,自私自利造無量無邊罪業,三途苦報你永遠不能脫離。

◎ 有人念佛時見到很多佛,是怎麼回事?一念相應。這一念他確實萬緣放下,心地清淨。雖然時間很短,一剎那就有感應,就見到無量無邊諸佛,聽到無量無邊諸佛念 佛的聲音。得不到感應,也不必求,有求那個念頭是妄念,障礙感應,不要求,自自然然,心地清淨,境界會現前,現前也不要歡喜,一生歡喜心,你又起心動念 了,馬上就墮落了,就回頭了。

◎ 任何一個念頭,念頭一起就周遍法界。所以能與諸佛菩薩立刻感應道交。起一個善念跟佛菩薩、善神感應道交;起一個惡念,跟魔王、妖魔鬼怪也起感應。善人唸唸 為社會、為眾生,所以「非人」也得福,他們不但不害你,還來保護你。有人念佛、誦經時,感覺旁邊有非人,甚至自己也毛骨悚然。有這種感覺不要害怕,旁邊確 實有,這時,真誠念佛誦經給他回向,你就是在超度他。唸經給他們聽,他們聽了會覺悟。鬼神中喜歡聽經的很多,所以你常常會得到天地鬼神的守護,護法神會保 佑你。

◎ 如果常常有瑞相,那就是魔境現前,魔現的時間長,佛所現的時間短,幾秒鐘、一兩分鐘就很長了,不會再長了,而且滅之後不會再遇到。

◎ 若能不執著身相,任何陰魔貼不上身,冤親債主也找不到你。

◎ 「疑心」招來「妖魔鬼怪」。

◎ 把聖學舍掉,去奉祀妖魔鬼怪,「天神遠離,不得善護」,善神看到你捨棄正法,去信邪法,護法神自然離開。他們走後,一定又有一些鬼神來到你身旁,做你的護法神,對人威脅利誘,最終目的把你送到地獄。

◎ 怎樣安撫鬼神?真修。假修鬼神瞧不起你。誠則靈,要用真誠心,夾雜一絲毫妄心就不靈,真修行,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純善,天地鬼神都尊敬、擁護你。

往生極樂世界是真正降伏魔心

【降魔】

◎ 諺語常說:「好事多磨」,又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是我們生活與修行的障礙,要解決此問題,唯有學習釋迦牟尼佛的方法。世尊在八相成道裡示現「降 伏魔外」,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世尊降魔的方法不是對外,而是對內。魔軍來擾亂威脅,世尊沒有抵抗,魔女來誘惑,世尊也沒有逃避,而是用「戒定慧」三學來解 決。

◎ 遇到任何威脅利誘,再大的障難,只要將內心的魔怨消除,外面境界就是「無佛亦無魔」;這正是蕅益大師所說的「境緣無好醜,好醜在於心」。外面的魔境其實就 是心魔變現出來的,能變魔境的是自己的邪知邪見、貪瞋煩惱,而外面境界是所變。世尊教我們的方法是要降伏自己能變的心,外面所變的魔境就不礙事了。

◎ 《八大人覺經》中,將魔分為四種︰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五陰魔、煩惱魔、死魔都是屬於自己的心魔;唯有天魔是外面的。天魔從哪裡來的?也是自己的 心魔變現出來的。而世人不明此理,遇到妖魔鬼怪,就想盡方法去抗拒、克服,這永遠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將之化解。(981130早餐)

◎ 自己本身有煩惱、邪知邪見,這是一切魔障的根源。所以,只要做到「知見正、除煩惱」,外魔也成佛了。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魔也是眾生,度魔成佛,才是真正普度眾生。(981130早餐)

◎ 世尊示現降魔的本領,用意是要我們學習。只要有邪見、煩惱,決定有魔障,妖魔鬼怪會常常圍繞身邊。若能除去邪見、煩惱,妖魔鬼怪都成佛了。由此可知,佛、 魔只在一念之間。一念迷,佛就變成魔;一念覺,魔就成佛。因此,魔障的癥結不在外,而在自己內心。(981130早餐)

◎ 世間愚人遇到妖魔鬼怪,請道士畫符、唸咒驅魔,這是用武力對抗。即使你能贏他,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他的怨恨心、報復心仍在,他還會來報復,而且會更兇猛, 這就沒完沒了,問題只會愈來愈糟。所以世尊不對抗,而是以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來包容、感化。化魔成佛是好事,自他兩利。魔成佛後,會永遠感激你,當 你示現成佛度生,魔就示現種種身份來護法,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凡是把問題搞糟了,都是愚癡造成的。由此可知,智慧之可貴。(981130早餐)

 

讚歎極樂淨土無比殊勝

◎ 在所現的境界裡,十法界的「佛法界」是最圓滿、最殊勝。佛法界也是由念佛而來,「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所以,菩薩要成佛,還是要念佛。我們現在念佛,是直捷作佛,不走迂迴之路。佛法界也有種種不同,這種種不同還是從心念變現的。(981115早餐)

◎ 傳記裡記載,隋唐時代的天台智者大師,是釋迦牟尼佛再來,所以他的話就等於是釋迦牟尼佛親口宣說。他告訴我們,佛有四種,就是天台四教:藏、通、別、圓, 這四種佛的差別很大。藏教佛與通教佛還未見性,是十法界裡地位最高、福報最大,但還沒有突破十法界。別教佛破十二品無明,相當於圓教二行位菩薩,但與圓教 佛還相差很遠。因為二行位菩薩還有八個位次,才能修到十行圓滿;而十行上面還有十回向、十地、等覺,才能證到圓教佛果。而我們念阿彌陀佛,則是直捷證圓教 的佛果,非常殊勝;所以一切諸佛菩薩無不讚歎念佛法門,這也是一切諸佛所修的。(981115早餐)

◎ 《無量壽經》上,有很多菩薩想求此法門而不能得,因為他們沒有機會聽聞,也不知道有這個法門。他們為何希求這個法門?就是希望早一天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 而我們在這一生遇到這個法門,是多麼慶幸、難得!倘若遇到了而不能相信,不能理解,不能認真依教奉行,實在太可惜了。有機會遇到,而當面錯過,真是無比的 損失、遺憾。《彌陀經》中,世尊苦口婆心勸勉我們求生淨土,我們要能體會如來的大慈大悲。(981115早餐)

◎ 《彌陀經》中,世尊三次勸導我們要發心求生淨土。六方佛勸勉我們當信是經,也是勸告我們要相信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話。六方佛是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由此可 知,世尊勸導我們求生淨土,也就是十方一切諸佛都勸我們求生淨土,這個勸告是真實不可思議,懇切至極。佛為何如此勸導?佛教化眾生,無非是令眾生破迷開 悟、離苦得樂,而往生極樂世界才是圓滿的破迷開悟,得究竟樂,永不退轉,直至成佛。此是一切諸佛成佛道、度眾生的圓滿大願,所以一切諸佛才苦口婆心的勸 告。我們讀經研教要能深深體會這個意旨,認真努力,老實念佛,才不辜負一切諸佛。(981129早餐)

◎ 我們現在修學念佛法門,能幫助我們斷煩惱、長智慧,脫離生死輪迴,圓成佛道。在無量法門裡,這是第一希有殊勝的法門,很不容易遇到。尤其是現前這種共修的 道場,不是人力所為的,是諸佛菩薩加持的,所以道場有諸佛護念、龍天擁護。大家在此道場修學,應該格外珍惜這份希有難逢的因緣,要認真努力,決定在這一生 中圓滿成就。(981207早餐)

◎ 人生最幸福的是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天天在一起說經論道,這是無比殊勝的生活。這種生活環境,就在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在經上看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來自十 方、三際,他們放下舊習氣,來親近阿彌陀佛與諸佛如來。每天與同參道友,或在地上、或在空中、或是經行,都在說經論道。在修學環境上,西方極樂世界是第一 完美,這是我們真正嚮往、羨慕的生活。所以,我們要樹立一個典型、模範,表演給世間人看,他們要是懂得了,也會發心認真來學習。(981215早餐)

◎ 諸佛如來勸我們想佛、憶佛、念佛,把其它的思想全部放下。淨宗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就建立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古往今來,依照這個方法修行證果的人很多,這 些人都為我們做了榜樣。若用一般宗教人士的說法,這些人是為我們做見證。在佛法的「三轉法輪」裡,所謂是「作證轉」,他們現身說法為我們做證明,說明這是 事實。(981224早餐)

◎ 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們雖沒能親見往生的事實,但是聽到的卻不少。人家何以能自在往生?這是大家都想知道的。尤其生活在多災多難的時代,自在往生對我們非常 重要,真正是一生中第一樁大事。其實只要依照經論如法修學,就可以得到。特別是《無量壽經》,古德講《無量壽經》是淨宗第一經,因為《無量壽經》對西方極 樂世界的概況,介紹的最完整,修學的方法說得最詳細,往生之後的果報也講得最圓滿。若我們真正希望自在往生,修學三個月到六個月就能成功,所以這個法門殊 勝,為一切諸佛讚歎頌揚。(981224早餐)

◎ 六道輪迴就是恩恩怨怨互相酬償而已,我們明白了就會放下,知道世間不好玩。諸佛菩薩看得清楚,為我們指出一條光明大道,就是大乘佛法,十方諸佛剎土。在大 乘法裡,又告訴我們一個特別的法門,諸佛剎土中,最殊勝的報土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不僅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阿彌陀經》,有六方 佛讚歎;玄奘大師譯的《彌陀經》,有十方佛讚歎;《無量壽經》也是十方佛讚歎。一切諸佛如來,都勸我們求生彌陀淨土。佛菩薩不會騙人,對佛菩薩的話決不能 懷疑。經典自古代代相傳,確實是從印度梵文翻譯過來的,有翻譯的人,有翻譯的處所,證實經文可以相信。(981225早餐)

 

每天晚上睡覺做夢,等於考試

1 佛在大經上常常告訴我們,「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事實。夢從哪裡來的?心想生的。有人說,我做夢,我沒想過。沒想,怎麼會做夢?實在講,你想了,你自己不知道,這個事情是真的。

2 你想的,你自己知道,那個想叫粗想,那個想得很粗,很容易發現;微細的那個想,自己不能發現,但是在夢中現境界。

3 如果你真的沒有想,你決定沒有夢;你有夢,證明你有妄想。想什麼就現什麼,所以自己要警惕,每天晚上睡覺做夢,等於考試,考考你自己功夫——現前是什麼境界。

4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妄想打多了,晚上就做夢。你每一天晚上做夢——是做甜蜜的美夢,還是做惡夢,這個關係很大。

5 要是常常做惡夢,做夢也是搞貪嗔癡,也是在那裡做惡,這絕對不是好事,換句話說,你惡業的力量超過善業;要是常常做好夢,表示你的心地善超過惡,那個善的力量大;念佛的人常常夢見佛菩薩,夢見自己拜佛誦經,或者聽經,這是好境界!

6 所以夢中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境界,也可以提醒我們自己警覺——你心地很厚道、很善良,你做的夢是好夢,與三善道相應;你心胸險惡、狹窄,做的夢都是惡夢,與三惡道相應;你常常夢到念佛,夢到佛菩薩,這與淨土相應,與佛法相應。

7 夢實實在在是從心想生,一點都不錯!明白這個道理,我們就能體會佛為我們選擇法門的依據,佛教我們想阿彌陀佛,我們常常想佛就像佛,佛境界就現前。

8 像《楞嚴經》上所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是什麼?心裡面有,心裡面常常想佛,口裡面常常念佛。

你以惡意對他,你就錯了

1、有人問:如果這個人是個惡人,無惡不作的惡人,我們要怎麼對待他?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惡意來對待他? 不可以! 我們用惡意對他,我們自己就造惡。

2、他為什麼會造惡? 他迷惑,他可憐,他無知。 佛在經上常常講,那是「可憐憫者」——可以憐憫他的。 他會造惡是他無知,那不是他的本性。 他的本性是善良的,這個道理連儒家都懂得,孔老夫子講: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習相遠。

3、在佛家講,一切眾生的本性完全相同——有情眾生的本性叫佛性,無情眾生的本性叫法性;法性跟佛性是一個性,是純善無惡。 他為什麼會作惡?迷失了他的本性。 這個人可憐,我們憐憫都來不及了,怎麼可以去怨恨他?

4、你是一個明白人、是個覺悟的人,他怨恨你可以,情有可原,他無知。你這個明白人再要以惡意對他,你就錯了,你也迷惑了,你也顛倒了。

佛法教我們自己依靠自己

1 佛法裡面決定沒有迷信,沒有牽強附會,佛法要找的是自己的本來面目。

2 佛法是自悟、自修、自證,即使是淨土法門,所謂二力法門,最主要的還是靠自己。如果完全依賴別人,最後一定要落空。

3 《楞嚴經》上說得太清楚了,阿難尊者跟釋迦牟尼佛是堂兄弟,佛也很喜歡他,也很疼愛他,他遇到摩登伽女之難,佛也幫不上忙,他這才覺悟到修行要靠自己。

4 他本以為,「佛是我的大哥,這最可靠了」,結果也落空。依賴別人,那是靠不住的,一定要靠自己!明白這個道理,你就曉得,世間一切外道,他要是依賴神明,依賴上帝,最後必定落空。

5 學佛不知道佛法的真實義,去依賴佛菩薩,連阿難都沒法子,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更微薄,更是不可靠,一定要曉得依靠自己!

6 就是求佛菩薩加持,也要靠自己本身的能力;本身沒有力量,佛菩薩的神力加不上。本身具足三學三資糧,佛的神力就加得上;本身是一絲毫條件都沒有,完全依賴佛菩薩,那是決定不可靠,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

7 佛菩薩對我們的保佑、加持,是他把道理、方法講清楚了,我們自己要做,真正行還是靠自己,因此佛法是教育,不是迷信。

8 佛法裡面說「無依道人」,沒有依靠,無依無靠,什麼都是靠自己,這才稱之為無依道人。佛法教我們自己依靠自己,這不騙人,這個不迷信,這是真實的。

*三學是戒定慧,三資糧是信願行。

不學佛,到哪裡去學?

1 這個世間的眾生,無論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過得非常痛苦,這種痛苦從哪裡來的?從迷惑顛倒來的。迷惑顛倒的眾生所受的苦報沒有邊際,這是事實真相。

2 眾生苦難的根源,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迷惑不解。所以幫助眾生雖然是方方面面,最重要的是幫助他開悟,也就是幫助他破迷為悟——這是真實的幫助,究竟圓滿的幫助。

3 真實的救濟,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而不是說,他沒有衣服穿,你送他衣服;沒有東西吃,送他食物,這幫助是一時,解決不了問題,一定要他自己覺悟。佛法的教學是救人慧命,衣食是救人身命——身命是一世的,慧命是永恆的。

4 眾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苦難?他的心不正常——不清淨、不平等,就容易變成嚴重的病毒。這病毒是什麼?貪嗔癡三毒。

5 內有三毒,外面就有感染,內外交感,人怎麼不受災害?怎麼樣把三毒拔掉?清淨心、平等心現前,三毒煩惱就拔掉了。

6 三毒煩惱,這是一切苦難的根源,這個不拔除就不能離苦。人生活在這個世間,原來就是要求快樂的、求幸福的,用貪嗔癡去求,怎麼可能得到幸福快樂?

7 怎樣才能真正得到幸福快樂?用三學六度去求,你才真正能得到。六度是戒定慧的擴展,三學應用在生活上就是六度,知道這個原則方法,我們這個救世之行就知道從哪裡做起了。從哪裡做起?從教育。

8 今天社會這麼亂,災難這麼多,原因是什麼?我們把教育丟掉了,我們沒有能力辨別是非邪正,起心動念都是煩惱習氣在主宰,造作無量無邊的惡業,所以感受無量無邊的苦報。我們學佛,這才懂得這麼一點道理;不學佛,到哪裡去學?

*三學是戒定慧,六度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想有一個很美麗的相貌

1 每一個人都想有一個很美麗的相貌,都不想有一個很醜陋的相貌,美麗的相貌怎麼修法?相隨心轉,心好,相就好了。

2 心不好,要想相好,怎麼想也想不到。我們要想自己的相好,一定要修好因——要存好心,要做好人。好心好人的相貌一定好,這是一定的道理。

3 我們的相貌會變,怎麼變?決定不是去整容,去化妝,那個改變不了的,何況美容有很多副作用,我聽說很多做過美容手術的,得了一身的怪病,那真是得不償失!

4 真正要改造你的容貌、改造你的體質,應該從什麼地方做起?從心地做起,你心地要清淨、要善良,所謂「境隨心轉,相由性生」。

5 經上常說「境隨心轉」,你要懂得佛這個話,你就知道心好相就好,行好你身體就好。所以我們要想相貌好、身體好,你要修清淨心、你要修清淨行,我們常常講的純淨純善,你自然就好了。

6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上,不就是跟我們講他改變了相貌,他今天的相貌比以往哪一天的相貌都好!他怎麼改的?念阿彌陀佛。

7 所以大家要想健康長壽、要想相貌美麗,就得拚命去念阿彌陀佛,決定沒錯。這有經為證明,釋迦牟尼佛就是因為念阿彌陀佛,所以相貌才這樣的「光瑞殊妙乃爾」。

8 十方世界中,阿彌陀佛第一。「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念阿彌陀佛,心就變成阿彌陀佛了。心變成阿彌陀佛,「相隨心轉」,相貌一定也像阿彌陀佛。希望大家喜歡漂亮的人要念佛,不念佛就不漂亮了。

要想青春永駐,關鍵在哪裡?

1 什麼是道德?我在講席當中常說,道德這兩個字不好懂,我用最簡單的話來說,自然的原理、原則、法則,這是道,隨順自然就是德,這大家好懂。

2 人不能違背自然,違背自然就會出毛病。你看人的身體,父母生下來,這個身體各個器官的運作它是自然的,你要違反自然,你要把它改變,那你的麻煩就大了。

3 現在很多人自以為聰明,尤其是年輕人,她違反自然,到美容院去整容,把自己的相貌,用人工、用自己的意思去把它改變,這就是違反自然。

4 違反自然不會有好結果,我聽說有些人美容,幾個月後、幾年之後,面目全非,不敢見人,苦不堪言,這是違反自然最明顯的例子。

5 父母生我們這個身體,這是自然的,我們隨順這個自然,好好愛這個身體,這一生健康幸福!你要不喜歡這個,要去做美容,你花那麼多錢糟蹋自己,你要痛苦一輩子,錯了!

6 我們要想改變相貌,要想青春永駐,要知道關鍵在哪裡?關鍵在你的心,絕對不是藥物,不是美容能做得到的。

7 佛教給我們美容的方法是最好,相隨心轉——你的心善,相貌就善;你的心美,相貌就美。相隨心轉,這個方法是與自然法則相應。

8 由此可知,要相好不難,先要修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總而言之,做好人,相就好了。

夾雜人情世故,你就不能成功

1 現在這個社會是我們莫大的一個阻力,不但外面境界誘惑,還有更嚴重的人情的誘惑,我們道業不成就,就是被五欲六塵、世間人情世故所拖累。

2 人情是六道輪迴的腳鐐手銬,把你銬住,西方阿彌陀佛拖都拖不動!凡夫感情很重,感情害死人,所以佛教給我們「依智不依識」,要依理智,不可以依感情,不可以依情識。

3 不學佛的人,他處事是以情識做主宰,情識是迷;真正學佛的人,他懂得轉識成智,他處事是以高度的智慧做主宰,他不是情識,所以他無論是看人、看事、看物,比一般人看得清楚、看得真實。

4 佛法是教給我們破迷開悟,但是我們看到有很多學佛的人他顛倒了,他不但不開悟,他迷信,愈迷愈深,他迷戀法師,迷戀道場,真可憐,這大錯特錯,這都是情識在作祟。

5 我們今天最大的困難,就是情識放不下,所謂是感情,這是個麻煩事。情識是迷,情識放不下,我們就永遠不能脫離六道輪迴。六道輪迴怎麼來的?情識變現出來的。

6 有一些人不懂佛法,聽說佛法要永斷情愛,於是乎他就反對了。他說人與人之間要沒有情愛,那還有什麼意思?你看自古以來,中國、外國,文學作品裡面,寫的是什麼東西?都是情與愛,所以他永遠不能夠脫離六道輪迴。

7 那麼,佛是不是情與愛不要了呢?不是的。佛是叫你轉變,把情愛轉變成智慧。為什麼?如果你沒有智慧,純憑感情用事,你是煩惱習氣當家。我們現在功夫成片得不到,什麼原因?夾雜得太多了,夾雜許多的是非,夾雜許多不必要的煩惱。

8 我們修淨土的,能夠念到功夫成片,帶業往生是決定有把握,凡聖同居土一定有分!可是你要夾雜這些人情世故,你就不能成功了。顧到人情,把往生這個事情差錯了,捨掉了,那真的叫大錯特錯,真正是可惜!

佛法不講人情,講修因

1 佛法不講人情,佛法完全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上,佛法裡面沒有人情——修什麼樣的因,就結什麼樣的果報。

2 五戒、中品十善是人道的因;上品十善、四無量心是天道的因;菩薩的因是六度、四攝;成佛的因,佛在《阿彌陀經》裡面說得很清楚,念佛成佛。

3 佛心是清淨的、平等的,你能夠以清淨心、平等心,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老實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把握;你不在這上下功夫,你這一生只能跟阿彌陀佛結個善緣,這一生去不了。

4 就跟唸書一樣,一定要達到分數的標準,你才能往生;你心不清淨、不平等,你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你還是生死凡夫。阿彌陀佛那裡不講人情的,這個要知道,一定要達到他的標準,我們才能夠去得了。

5 假如你起心動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個六道裡面,天、修羅、人、地獄、餓鬼、畜生裡面沒有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的果報在哪裡?在西方極樂世界。

6 你要想到西方極樂世界,這一句阿彌陀佛要抓緊,起心動念統統是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雜念,那麼你就決定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7 如果你起心動念還有別的雜念,那就靠不住了,所以這是比什麼都要緊。我們要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抱著僥倖的心理是去不成的,一定要修因,換句話說,往生西方世界的因,是真信切願、一心持名。

8 如果我們想一想,這一天裡面大部分時間都是信願持名,那這個往生就有把握了。為什麼?我今生造的因是西方極樂世界的因。

*四無量心是「慈悲喜捨」。「慈」是與一切眾生樂;「悲」是拔眾生苦;「喜」是隨喜,看到別人好,自己歡喜;「捨」是放下,放下就自在、就安樂。

*六度是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

*四攝法,第一條是「佈施」,多請客、多送禮;第二條是「愛語」,言語當中問候、關懷;第三條是「利行」,所作所為利益一切眾生;第四條是「同事」,恆順眾生,隨喜功德。

貪財貪色你的受用非常短暫,你將來受的苦那可就夠你受的了!

1 世尊當年在世教導學生,啟蒙就是持戒。戒律裡頭最難持的是名、利、財、色,這四個字只要沾上一個,去佛遠之遠矣!去善知識,亦復如是。
  
2 印光大師,這是菩薩再來,對於現代人的毛病瞭解得最清楚、最透徹。他老人家曾說,「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現代人所貪的,一個是財,一個是色,難斷!
  
3 我們同學當中,年輕的同學不少,有在家的、有出家的,他們很用功,晚上功課做到兩三點鐘、三四點鐘,做的什麼功課?網路上看色情的東西。他們在看這些東西,我清楚、我明白。
  
4 我常常在勸導大家,佛在經上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聞佛法這個機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如果你是忍不過,轉眼之間,阿鼻地獄就現前,得不償失!
  
5 如果你能夠晚上工作到三、四點鐘,你在佛法上你親近諸佛如來,你是在積功累德;你如果離不開這些色情、離不開名聞利養的誘惑,你是在加速度地墮地獄。
  
6 你們的狀況我清楚、我明瞭!誰告訴我?鬼神告訴我。你們看看我的攝影棚,我攝影棚裡面供的是九法界一切尊神,還供有城隍菩薩。這些尊神常常給我一些訊息, 一般人聽起來這是迷信,他們不知道這是宇宙人生真相。要知道,貪財貪色、你的受用非常短暫,你將來受的苦,那可就夠你受的了!

要怎樣才能永脫輪迴?

1 我們這個身體,是有生有滅;我們的精神,在佛法裡面講「神識」,世間法講「靈魂」,這個東西是不生不滅,因此六道裡面來受身捨身,我們講的輪迴轉世,這是事實。

2 我們的煩惱、邪見無量無邊,招來生生世世生死輪迴的果報,我們要曉得,這個苦,太苦了!

3 世間人以為,有些人聰明,博學多能,有許多知見;在佛法眼光看,這些見解思想全是邪知邪見,是六道輪迴的根本。

4 自以為是、瞧不起人,總想控制、總想佔有、總想跟人對立,這是六道輪迴心;起心動念,自私自利,第一個就想到自己的利益,這是六道輪迴業;在一切境界裡面起分別執著、起貪嗔癡慢,這是六道輪迴之根。

5 現代人貪名、貪利、貪財、貪色,這是迷惑顛倒,大錯特錯!修道的人道業不能成就,被毀掉的第一個因素就是貪「色」,其次才是名利,這是特別要注意的——修道,如果這個不能放下,道業決定不能成就。

6 《楞嚴經》上說,淫心要是斷掉,連意念都沒有了,那就恭喜你,你就不會再到六道輪迴輪轉。淫慾之事斷了,念頭還有,你還得在六道裡搞生死輪迴。換句話說,淫慾不斷,你出不了六道輪迴。

7 念佛的人很多,往生的人很少,原因在哪裡?口裡念佛求往生,心裡還留戀這個世界,對於五欲六塵、貪嗔癡慢放不下。

8 要怎樣才能永脫輪迴,往生西方淨土?心心嚮往極樂世界,心心想見阿彌陀佛,真正把五欲六塵、貪嗔癡慢捨掉,老老實實地念佛,唯有這樣,才能超越輪迴、一生成佛。

念阿彌陀佛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

 

1 「一切法從心想生」,一天到晚胡思亂想,想自己要健康長壽,想自己美貌,那是大錯特錯,沒有這個道理!

 

2 希望自己相貌美好,你的心善,你的心好,相貌自然就美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你的心地清淨,不胡思亂想,自然就健康長壽,這一定的道理!

 

3 學佛的人,說老實話,是可以不生病的,你真正明白這個道理,曉得修行的秘訣,確實不生病!學佛的人還有病痛,自己要覺悟,這個病痛是什麼?業障現前。

 

4 業障現前,要至心懺悔,懺除業障!我們要怎麼懺悔?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是懺悔。我心裡只有阿彌陀佛,沒有惡念,這是真懺悔!只要業障懺除了,病就會好。可是真正相信的人不多,不相信的人太多太多!

 

5 要懺除業障,首先要知道,什麼是業障?亂心是業障,妄想是業障,煩惱是業障,憂慮是業障,牽掛是業障。在心上只有這句佛號,業障就統統消除了。

 

6 諸位要知道,佛法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養生最重要的,要懂得養心!我們身要動,心要靜;心不但要靜,心要虛,心裡頭一無所有,「身心清淨,一絲不掛」,這樣的人決定長壽,這樣的人決定不生病!

 

7 所以諸位要想一生不生病,不胡思亂想就不生病,胡思亂想是一定會生病的。病從哪裡來?今天大家知道了,從胡思亂想來的,你想得愈多,病就愈多;不想,病就沒有了。

 

8 諸位要是有什麼病痛的人,從今天起念阿彌陀佛,什麼都不想,念上三個月,病就好了,就沒有病了,這是佛法,也是最高明的養生之道!

南無阿彌陀佛……

 

佔人便宜,將來要還債

1 世間人貪圖財富,財是你賺來的嗎?不是的。你說你能賺到,為什麼那個人賺不到?由此可知,財不是賺來的。哪裡來的?你命中有的。

2 所以古人講,「君子樂得做君子,小人冤枉做小人」,為什麼?命裡注定的。你命裡面有多少財富,你這一生享用多少財富;命裡沒有的,你怎麼求都求不到。

3 財富從哪裡來的?是你過去生中修財佈施的果報,不是老天給你注定的,也不是佛菩薩給你的,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就不得——因果報應,絲毫不爽。

4 佛法告訴我們,因果告訴我們,在這個世間,絕對沒有一個是佔便宜的人,這個一定要知道。為什麼?佔人便宜,將來要還債——殺人要償命,欠債要還錢。

5 山西大同有一個居士(有個附身的)來見我,他跪在地下告訴我,他不是狐仙,他是黃鼠狼。為什麼會纏在這個人身上?這個人在過去生中殺害它們一家十幾口。可能他家是打獵的,黃鼠狼被他們捕殺,肉被他們吃掉,皮被他們賣掉,它要來報仇。

6 你們想想看,連殺畜生,畜生都要來討命,何況是人?哪有人被你殺,是甘心情願給你殺的?沒這個道理!都有怨恨,怨恨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你說多可怕!

7 他來找我,我就勸他,我說那些事情已經過去了,不要再追究;再追究,你們彼此雙方都痛苦——你纏的這個人,他痛苦,你也痛苦,為什麼不念佛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作佛去?

8 我的勸告,他聽懂了,他答應了,不再找麻煩。我說你們到我們念佛堂去念佛。他們幾個人真的就去了。

天災人禍你逃不過

1 人真有命運,「一飲一啄,莫非前定」,人要沒有大善、大惡,總是按照自己命運去走,起伏不大。如果他有大善、大惡,這起伏就很大。

2 積大善,果報就很殊勝;造大惡,福折了,壽命也折掉了——折福折壽。

3 你造作惡業,惡業是折福折壽,這個因果報應的道理,一般人也很難懂,現在人也不容易接受,這個原因就是他接受聖賢教育太少,接受因果的教育也太少,甚至於根本沒有接觸過。

4 現在人唸唸都是惡念,唸唸都是損人利己,可說是迷惑到了極處!惡念多,這是三途之因,這個事情很可怕!

5 我們佛法講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世間人不曉得這個道理!要曉得這個道理的話,我相信很多人他擁有的財富比他現前還要多得多,他的壽命一定比現在還要長。

6 從前人能夠享受天年,就是命裡有的,他都能享受得到,那是什麼原因?讀聖賢書,他明理、他守法,規規矩矩處事待人接物,尊崇道德,能夠敬人、愛人,能夠幫助別人。

7 現在人不懂得,有一點點權勢,就仗著權勢欺負人、壓迫人,天天在造罪業,正是《地藏經》上所講的,「起心動念無不是罪」。

8 每天造罪業,你的福報折掉了,你的壽命折損了,麻煩就來了,最明顯的麻煩是災難,天災人禍你逃不過!

人不知道回頭,財就沒有了

1 浪費是折福!世出世間聖人都教我們惜福,釋迦牟尼佛是最懂得惜福的人,絕不浪費。

2 業因果報,我們要清清楚楚,錢不可以隨便用,能夠省,盡量節省。節省不但是惜福,實際上講就是修福;糟蹋,那就是折福。

3 這個世間人慳貪心很重,對於財富貪而無厭,自己有的,很小氣,不肯佈施,跟諸位說,那是損自己的福報。自己有一百分福報,如果有這個慳貪,打對折還不止,所以這不是修福,這是折福。

4 佛在經上講,不盜得大富。「盜心」是什麼?想佔別人便宜的念頭。在這個世間,你仔細去觀察,無論老少,哪一個人沒有想佔別人便宜的心?

5 我們看到社會上許許多多得到功名富貴的人,他們用的手法不正常,他不知道,他得到的是過去生中修積的。因為他現前用的手段不正常,他的福德已經打了折扣。

6 人要是昧著良心,處處想佔別人便宜,處處與人計較,處處叫別人吃虧,天天用盡心機去計算別人,自己命中本有的福報,不曉得折損了多少!

7 人不知道回頭,不知道改過,不知道修福,福報折盡了,好運走完了,財就沒有了,我們在社會上看到這種現象很多很多。

8 所以無論是物質生活、無論是精神生活,要知足,知足你就得自在。生活享受無需要去追求,一味在物質生活上去追求,沒有不造業的、沒有不折福的,縱然你有福報,福報也在這裡折盡了。

折福折壽,這怎麼不苦?

1 《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講,「閻浮提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罪」。為什麼?眾生起心動念,無不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必定是迷惑顛倒、造作罪業。

2 最普通的、最常見的,現在這個世間人,為了貪慾口福,貪圖美味,不知殺害多少眾生,造多少罪業!

3 世間的愚人說,這些動物它們生存的目的就是給人吃的,說這種話的人可憐——這是墮阿鼻地獄的業因,他將來墮地獄,連自己都不曉得原因在哪裡。

4 人、天都有好生之德,甚至於動物裡面,有不少都是素食的,不是吃肉的。我們看看牛、看看羊、看看馬,它們都不吃肉。如果說非肉食不能養自己的身體,這是錯誤。

5 天地鬼神都是好生好德,殺生不是他們願意見到的。諸位要細細念《地藏經》就知道,連餓鬼道、地獄道裡面的這些鬼王,都不希望看到眾生殺生作惡,為什麼?因為殺生是違逆自性。

6 佛在經上告訴我們,殺生是最重的惡業,不但出不了六道輪迴,這裡頭還有一個非常可怕的現象,那就是冤冤相報,沒完沒了——你殺了他,他記恨在心,來世他要向你討命,世世代代找你麻煩。

7 我們佛門講花報、果報,花報是你這一生所受到的報應,果報是來生的,殺生的果報是墮三途,花報是折福折壽。

8 人為什麼會短命?自己造罪把自己的壽命折短了。我們中國從前老人常講,你造孽,折福折壽,有道理,真的是折福折壽,這怎麼不苦?幾個人瞭解事實真相?幾個人不造罪業?我們要不讀佛經,對於這些事實真相不可能知道。

這種人不能稱讚

1 佛在《華嚴》、《圓覺》給我們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這話一點都不假,所以佛教你修「禮敬諸佛,稱讚如來」。

2 哪一個眾生不是佛?你得罪一個人的時候,你就譭謗一尊佛。你得罪一尊佛,是你自己無知。我們對人、對事、對物恭敬,就是對自己自性恭敬;對人、對事、對物不恭敬,就是對不起自性眾生,對不起自己。

3 禮敬是性德,你的性德不能流露,性德上有障礙,那就是過失,叫業障!業障去除了,如同諸佛與大菩薩們,性德上沒障礙,所以對人、對事、對物是平等地恭敬。華嚴會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每一位菩薩都是這種修法。

4 普賢十大願,第一願是「禮敬諸佛」,第二願是「稱讚如來」。如來跟諸佛有什麼差別?《金剛經》有的時候講諸佛、有的時候講如來,凡是講到諸佛,是從事相上說的;凡是講到如來,是從性德上講的,這就不一樣。

5 禮敬要一律平等——對於一切眾生真的是平等,沒有親疏遠近、善惡邪正,自己以極清淨的心來修禮敬,決定沒有分別執著。稱讚就不一樣,這裡面就要有差別,與性德相應的要稱讚,與性德相違背的不稱讚。

6 我當年跟李老師求學,才親近他一個星期,他就告訴我:「不要譭謗人、不要稱讚人。」「不要譭謗人」,這個我懂;「不要稱讚人」,這我就不懂了。稱讚是好事情,為什麼老師不准我們稱讚人?

7 有一天他就告訴我,「稱讚人這個害人比譭謗人還厲害」,為什麼?你一稱讚,他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不會再精進,你這就把人家前進的路打斷了。尤其是過分的稱讚更害人,讓人得意忘形,退失菩薩道,起惑造業。

8 哪種人可以讚歎?要八風吹不動,你譭謗他,他不會生氣;讚歎他,他並不歡喜,如如不動,這種人可以讚歎。換句話說,一稱讚還有歡喜心的,不能稱讚。

你是只生智慧,不生煩惱

 

1 我學佛的時候,態度非常虔誠。為什麼?環境艱難困苦到極處,走投無路。我以前認為佛教是迷信,完全不能接受,經方老師介紹,這才恍然大悟,真正叫什麼?全身投入。

2 我想學佛,有感就有應,我自己也沒想到,這個感應非常快速——我遇到清朝末年的一位親王,國亡了之後他變成平民,我們那個時候是鄰居,他給我介紹,引見我去認識了章嘉大師,一見如故,有緣!大善知識,給我奠定了佛法的基礎。

3 我跟他三年,他老人家圓寂了。再過一年,那時我二十六歲,我認識了李老師,李老師是印光大師的學生,我跟老師十年。全心投入,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沒有間斷,學佛整整六十年,一生確實有不思議的感應。

4 你們學佛不能說沒有感,但是力度不夠,所以你們所得的受用太小,轉不了境界;換句話說,貪嗔癡慢疑沒有放下。

5 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癡慢這些煩惱習氣,你沒有學佛的時候是百分之百,現在你放下幾分?放下一分、二分而已,那怎麼行?你至少要放下百分之五十、百分之六十,那就不一樣了;你要能放下百分之八十、百分之九十,你的感應就很明顯。

6 學佛沒有別的,說穿了,放下而已。我跟章嘉大師見面頭一天,他就把這個方法傳授給我,我相信他,我真干。

7 中國老祖宗教得好,所謂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釋迦牟尼佛示現給我們看,他自己放下了,統統放下了,他成佛了。古人講人生有兩大難,「登天難,求人難」,成佛作祖不求人,求自己。求自己,只要自己肯,不難;自己不肯幹,那就難了。

8 你要想成就,首先要放下十惡,放下一切不善的行為。放下,你就真正契入境界。受用是什麼?受用就是你每天工作、待人接物,跟從前不一樣。你跟大家過的是一樣的生活,但是大家過的是凡夫生活,你過的是菩薩生活——大家心裡面只生煩惱,不生智慧;你是只生智慧,不生煩惱。

禪定與念佛

1 禪定,是自己有主宰、有主見,不為外境所動。

2 禪的意思是靜慮,也叫止觀。

3 「止」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觀」是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4 佛法不管是哪一宗,顯教密宗,各宗各派,都重視禪定。

5 無量法門都是修禪定,離開禪定就沒有佛法了,可見得禪定非常重要。

6 佛法的修學著重禪定,不著重研究。

7 經典越研究是越糟糕,越差錯;你心定,你心清淨,你就全都明瞭了。

8 所謂覺心不動,你只要心定下來,就與你的覺性相應了。

9 佛法不是知識,它是智慧。

10 知識是從分別心裡面顯現出來的,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顯現出來的,它不一樣。

11 念佛人修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禪定。

12 佛法法門雖然很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是說明方法門徑很多,修什麼?統統修定。

13 定是佛門修行的關鍵,也就是說,我們要恢復本性、恢復真心,用什麼方法?用定。

14 教下講「止觀」,「止觀」就是禪定。

15 念佛人講「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那就是禪定。

16 淨土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禪定。

17 沒有一個法門不是修定的,你認為只有禪宗才修定,那你就搞錯了!

18 禪定不是心裡什麼都沒有,不是的,禪定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動。

19 禪定不是閉著眼睛參,是睜著眼睛參的,六根見外面六塵境界清清楚楚。

20 要不要打坐,跟「禪定」沒什麼大關係。

21 真正高明的「定」沒有跡相,行住坐臥都是「禪定」,嬉笑怒罵也是「禪定」。

22 《壇經》裡面說: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

23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不著相,就叫做「禪」。

24 心裡不起貪嗔癡慢,心裡清淨不起煩惱,就叫做「定」。

25 《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26 佛的心是「定」的,凡夫的心是「動」的。

27 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變成智慧、變成禪定。

28 凡夫可憐,凡夫一接觸外面境界,它就變成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我們必須要警覺的。

29 修學的功夫,初步就是伏煩惱。煩惱伏住,在念佛法門就是功夫成片;如果煩惱伏不住,功夫沒成就。

30 修行人要喜歡寂寞,心常住定中,才能成就。

31 有道行的人,言語必少,因為他的心是定的。

32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練習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33 「如如不動」就是內心清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34 六根接觸六塵,不被外相所迷,什麼境界現前都不動。

35 你把「能見所見」捨掉,心清淨了,很容易得定,定境會現前。

36 世出世間,沒有一件事可以打動我們的心,即入了一真法界。

37 無願無求,這就是空,就是「三昧」。

38 「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

39 正受就是禪定,禪定才是真的正常享受,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一心不亂。

40 「念佛三昧」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處事待人中,才是真正的禪定。

41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方法、手段那麼多,都是修定,換句話說,都是修清淨心。

42 念佛法門是八萬四千種方法之一,我們用這個方法修清淨心。

43 《阿彌陀經》裡面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八個字是全經的主體、中心。

44 用什麼方法修?就是用一句佛號,直截了當修一心不亂、修心不顛倒。

45 一心不亂是最高的禪定,性定,稱性的大定;心不顛倒是最高的智慧,所以念佛聲聲都是福慧雙修。

46 念佛功夫有三個等級:初步的功夫就是功夫成片,這個沒有得禪定,是相似的定;念到事一心不亂,那就是禪定,所謂念佛三昧;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上上禪定。

47 修行有沒有真功夫,就是最後那一招,看你怎麼走法。

48 真正有功夫的人預知時至,沒有病苦,如入禪定,這是真功夫!

沒有人教導,他怎麼會懂?

1 佛教導我們起步,修行的起步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我們想想,我們做到沒有?我們對父母有沒有盡孝?我們對老師有沒有尊重?

2 我能夠有這麼一點點成就,跟諸位說,我沾什麼光?就沾孝親尊師的光。孝親尊師是大道的根本,我懂得孝親尊師,是我的父母從小培養我的。

3 我讀書是我父親教的,我是三歲啟蒙,但是我的家境清寒,祖宗沒有遺產留給後人,祖父一生沒有土地、沒有房屋,都是做公務員,用那一點薪水過日子,所以一生租別人的房子住。

4 父親過世之後,什麼都沒有了,我十四歲要靠自己謀生,繳不起學費,沒有法子唸書。第二次大戰結束之後,我到台灣。一個人到台灣,人地生疏,誰照顧你?誰幫助你?沒有!自己工作賺的一點錢,僅夠過最低生活。

5 我喜歡讀書,很想讀書,知道當時有幾個好教授,我求他們,給他們寫信。我是將心比心,如果我是一個教授,有一個年輕人寫一封信給我,很想跟我學,我一定會幫助他。我是這樣想,所以我想教授會幫助我。

6 果然沒錯,我在一年多當中認識十幾位教授,都是有名的學者。我利用星期天、假日親近他們,最後我選擇方東美先生,專門跟他學哲學。方先生盡心盡力教導我,什麼原因?尊師。你對老師不尊敬,人家怎麼會照顧你?方老師介紹我佛法,我學佛了。

7 學佛第一個老師是章嘉大師,也是每一個星期給我兩個小時,什麼原因?尊師重道,沒有別的。我跟他以前不認識,無親無故,他照顧我真是無微不至,我一生感恩。

8 對父母不孝順、對老師不尊重,你能學到什麼?現在是真的沒有人教,《無量壽經》上佛講得很清楚,「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我們今天對這些沒有禮、沒有道、沒有德、沒有仁、沒有義的人,我們要原諒他、要憐憫他。為什麼?沒有人教導,他怎麼會懂?

也不求佛、也不求菩薩

1 真正學佛的人,不求人間富貴,不求人恭敬,因為那個東西不是好東西。我們學佛不求人天福報,何況人間的富貴!

2 我們學佛,要學知足常樂,生活能過得去就可以了——我吃得飽、穿得暖,我不求富貴、我不求享受,我求煩惱輕、智慧長,這是個覺悟的人。

3 真正覺悟的人,決定不求人間福報——不但將來的人天福報不求,現在的福報也不求。如果你命裡有財富、有福,有福我不享,那個福報要留到臨終的時候享。

4 臨終的時候能夠神智清楚,甚至身體沒有毛病,清清楚楚的,自己能念佛,這是大福報。

5 釋迦牟尼佛教誨我們,人生最終的目標是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真正學佛的人,與人無爭,於世無求,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6 要怎樣往生西方淨土?我們淨土宗第九代祖師蕅益大師說得好:「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7 所以要知道,你能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看你信心夠不夠?你相不相信?你願不願意?關鍵就在此地。世間事是求人難,這個事情是也不求佛、也不求菩薩;換句話說,能不能到西方極樂世界,不是阿彌陀佛的事情,是我們自己的事情。

8 我們明白這個事實,咱們的心的確是定了。「我真相信、我真願意」,只要有這兩句,西方極樂世界已經註冊了,已經掛了號,這個了不得!

同修淨土與般若

1、 淨土與般若,語別而義無別,淨土由有門入,一般人以為淨土著相,般若講空,似相對又似矛盾,實在是相輔相成,正好兩門合修,則道業日進。

2、般若與淨土同修,關係非常重要。淨土是一切法的歸宿,任何法門均與淨土脫不了關係。研習興趣專於那一宗盡可由之,而捨棄淨土則其所學不過世間學問而已。

3、念佛是生心,離相是無住,心中空空洞洞卻能提起一句佛號,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4、念佛人聽到不住一切法,覺得有一點不大合乎心意,因為念佛,心中即有阿彌陀佛,豈不是心亦住在阿彌陀佛嗎?須知大勢至菩薩的「都攝六根,淨念相 繼」,其意義是心中乾乾淨淨,六字弘名清清楚楚,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不但念佛,無論什麼事都應如此。江味農居士教宗般若,行在彌陀,教理圓融;不要執 著,執著是往生的障礙。六度代表萬行,亦即代表一切法,大乘並未捨一切法,一切法不離般若。學佛善學的即應把力量放在「看破、放下」一語上,華藏世界也是 虛妄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六凡不能住,四聖也不能住,有住即是治產業了,有了家即不自在。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得法之後就馬上換個新境界,若是常在一處 不動,就是有所住了。

5、在打佛七的時候,偶爾妄念少了一點,以為是得到一心,須辨別清楚。理一心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佛現前心裡還是如如不動,心中如如不動的時候見 到佛才是真的佛現前。慧遠大師一生見到三次淨土相現,到臨終時才告知徒眾。般若講無相無不相,念佛也講無相無不相,明白此理,才能身心清淨與佛淨土相應。 江味農居士說:「念佛須念至一心不亂,至此則念而不念,尚何心土染淨之可說,無相也。而正當此際,阿彌陀佛與諸聖眾,便現在其前,無不相也。由此可悟念佛 義趣與般若毫無異致。

6、修淨土不能離開般若。真正能老實念佛,可以不必聽經研教,念佛時心裡還打妄想就不老實,千萬人中難得有兩三個老實的。欲想在淨土門中有成就,即 不能不留心般若。般若即離相,無論著我相、著法相,稍有分別計較,便是住塵生心;心有塵染,那得清淨?修行要在日常生活當中把一切事看淡,心裡不執著,一 有分別計較即是煩惱起現行,有煩惱有染污即不是菩提心。千萬不要以為淨土法門不談般若,無論什麼法門,離開般若就不是佛法。

7、一切染幻皆應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虛妄,西方是淨虛妄,西方極樂世界以及華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現,不是外面來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變現出來的,即不著有,而求見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現前也。

8、對於一切莊嚴境界不發生愛好之心,才能遍往十方世界佛剎,若有樂著之心即是凡夫。佛法是圓融的,大徹大悟之人決無門戶之見,謗禪謗淨均屬不通之 人。學佛人心中一定自在,自在、般若、解脫是三位一體的,不能分家。真學佛的是了生死、成佛道,假學佛的是求名聞利養、求享受,能知此理即可明辨是非。

都是宿世的因緣

1 現代的社會,我們很清楚,夫妻不和,貌合神離,父子不和,兄弟不和,什麼原因?你要講原因,那是宿世的因緣。

2 修行,從哪裡下手?從人事下手。諸位要知道,對事、對物比較容易,最麻煩的是人!人的麻煩在哪裡?人的麻煩,這裡頭有宿世的因緣。

3 你好心對人,人家惡意相向,你學了佛,知道這是宿世因果,知道過去自己對他不好,你不放在心上,怨恨馬上就化解了;如果你不瞭解三世因果,人家對你不好,你心存怨恨,一心想報復,那好了,這個帳還在,來世還要報,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

4 每個人、每一樁事情,都有宿世的因緣。不善的業要消除,怨結要化解!所以,六祖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你要不真正通達明瞭,在逆境裡面你忍不住,你還是跟人家冤冤相報,那你只好等到來生再世,再慢慢地修!

5 諸位要曉得,我們自己一生當中的遭遇,無論是順境、是逆境,都是有前因的,決不是偶然的。世間沒有偶然的事情,決定有宿世的因緣,就連戰爭當中陣亡的,也有宿世因緣,真正是所謂「一飲一啄,莫非前定」。

6 明瞭這個真相,我們眼前無論受什麼樣的苦難,我們曉得這是自己造作的結果,決定不會怨天尤人!我們好不容易在這一生當中遇到佛法,在佛法裡頭真的明白了這個道理,瞭解了事實真相,我們不再搞來世,希望在這一生統統報了。

7 我學佛,一生從事於這個工作,章嘉大師替我揀擇的。這一條路子,確實讓我這一生得到幸福美滿!這一個揀擇也得靠緣分,如果我沒有遇到章嘉大師和李炳南老師,肯定現在已經不在這個世間,自己早就不曉得到哪一道去了!

8 一個人一生的際遇,古人說得好,「可遇不可求」,那是宿世的因緣。自己總算在過去生中,跟這一些善知識大德們結了善緣,這一生遇到了,得到他們的幫助,從 這些地方我們就要覺悟到:能夠包容、能夠尊重、能夠謙虛、能夠信賴、能夠敬愛,自己決定得好處;這個好處,不止這一生,而是生生世世!

人生在世,壽命短促

1 人生在世,壽命很短促,「人生七十古來稀」,所以一定要知道人生苦短!我們常常看到親朋好友、故舊知交,年年月月都有凋零的,真是觸目驚心!

2 時間過得非常之快,轉眼自己就是老年,就輪到自己,這個時候我們怎麼辦?人決定有來世,不學佛的人,對於來世他在懷疑,他不能肯定;學佛的同修,對於這樁事情,大致上都能夠肯定。

3 這一世的時間短,來世的時間長,能夠想到來世,這個人就有智慧!有智慧的人,警覺性高的人,他一定懂得斷惡修善,積功累德,為來世著想。

4 佛家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佛菩薩是真善知識,我們遇到之後一定要親近,不能夠輕易放過。我們隨順佛菩薩的教誨,我們這一生就不會空過,這一生就不會墮落。

知道難,做不難!

 

1 念佛堂裡面,佛七里頭,主七師常說「放下身心世界」,這就是真正的佈施。要放下,你心裡才得清涼自在!你心裡面有憂慮、有牽掛,這都是病,都是六道輪迴的病根。

2 要把一切牽腸掛肚的東西統統捨掉,捨得愈乾淨愈好。六祖說,你的清淨心裡頭「本來無一物」,那才是你的真心,才是你的本性。你要不捨得乾乾淨淨,你的真心本性就透不出來。

3 菩薩修什麼?自始至終,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修佈施,也就是修放下。

4 你說佛法繁瑣,佛法不繁瑣,簡單得很!我當年見章嘉大師,我向他老人家請教,他給我開示的就六個字:「看得破、放得下」。放得下就是佈施,看得破就是智慧。

5 智慧從哪裡開?必須放下,智慧才開。智慧開了,你就真正肯放下了。愈肯放下,智慧愈增長;智慧愈增長,放下愈徹底。所以,智慧和放下是相輔相成的。

6 菩薩跟我們凡夫不一樣,菩薩知道這個道理,他認真地在做;我們凡夫不曉得這個道理,也不肯做。初學的人說業障重,重在哪裡?曉得這個道理也不肯做。

7 道理曉得,這就是現代學說所謂「知易行難」。其實真正的道理是「知難行易」,知道難,做不難!要知道這個原理原則、事實真相,很難!佛要不出世,我們怎麼會知道?

8 明瞭了事實真相,我們的確要把佛法應用在生活上,這樣我們才真正能離苦得樂,我們這一生的生活才會真正幸福美滿!

把煩惱佈施掉、把生死佈施掉

1 在我們現前的生活裡,我們要想真正離苦得樂,首先要學會「佈施」。佈施是捨、是放下。把貪心放下、把嗔恚心放下、把愚癡心放下,這叫佈施。

2 一般人以為到寺院、庵堂裡面去捨一點錢,這是佈施,這個錯了!你把錢財捨掉,你能成菩薩嗎?你能成佛嗎?你能明心見性嗎?不可能的。所以大家千萬不要誤會。

3 佈施最重要的,是要把你的煩惱習氣捨掉。一定要把你的煩惱習氣捨掉,你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4 修行,諸位一定要曉得,我們自己哪一種煩惱最重,哪一種習氣最重,先從這裡下手。

5 就跟治病一樣,你身上害很多種病,不止一種!哪一種是要命的病,致命的病,先把這個治好,然後再治其他的,再治輕的。先對付最重的,這才是辦法。

6 如果你本末顛倒,先治輕的,重的不去理會,結果輕的還沒治好,重的就已經發作,沒法子治了,所以一定要先找到自己最重的毛病,從這裡下手,從這個地方先捨掉。

7 佛教誡我們,要把煩惱佈施掉、把生死佈施掉。煩惱佈施掉,你就沒煩惱;生死佈施掉,你就不生不滅。這兩樣你都捨不得佈施,你天天生煩惱,你還有生死輪迴!

8 為什麼不把生死輪迴放下?能把這個放下,佛門叫「大丈夫」,這個了不起!

現在就離苦得樂

1 佛法教學的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所謂迷,就是不曉得事實真相,不知道相是假的、體是空的,所以眾生在這一切萬相當中妄想分別執著。

2 正由於妄想分別執著,我們無量的智慧不能現前。所以佛說只要放下妄想分別執著,眾生的煩惱習氣一定會減少,清淨心、覺心必然會增長。

3 煩惱習氣是什麼?總不外乎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嗔癡慢、五欲六塵。眾生迷惑顛倒,一切行為都是隨順自己的煩惱習氣,這是佛在經論上常常講的「造惡業」,他怎麼不苦?

4 所有一切苦,都是迷惑而生。苦不是真的,樂是真的。這個樂不是苦樂之樂,苦樂之樂是由苦而顯的樂,那不是真正的樂,還是迷。悟了之後,才會有真樂。

5 諸位同修,你要想在這一生了生死、脫輪迴,想真正離苦得樂,你必須對《阿彌陀經》、對《無量壽經》認真下功夫——深入地求解。真正理解,才能斷疑生信,才能離苦得樂。

6 佛經裡面有無量味,一遍有一遍的味道,愈念愈有味道——經的義理無有窮盡,您讀經,遍遍都有新的體會、遍遍都有悟處,你怎麼不快樂?更何況那是真樂!

7 世尊在《大集經》裡面講「念佛即是無上深妙禪」,用這種方法來修一心,一心能量集中,這個力量大,真正能讓你離苦得樂!你修別的法門,你別想在這一生成就。

8 修這個法門,不要說將來往生西方離苦得樂,現在就離苦得樂。所以真正念佛人不老、不病、不死,這是可以做得到的。

生活過得那麼快樂、那麼自在

1 真正的安樂,諸位一定要明瞭,是精神上的覺悟,不是物質上的享受。物質生活的受用,並不能帶給人真正的安樂。

2 如果我們冷靜去想想,我們每一天的生活所需很少。一天三餐飯,我們能吃多少?一件衣服至少可以穿個十年,要是能夠節儉一點、愛惜一點,可以穿上二、三十年。

3 我的老師李炳南,他那一套中山裝,見客的,我估計他至少穿了四十年。他不要買新衣服,生活非常簡單,他一天吃一餐,這種生活過得快樂、自在。

4 「人到無求品自高」,一生不求人,不求人就最快樂!李老師是真正善知識,他不但對我們有言教,他有身教。

5 我跟李老師十年,十年當中我看到他老人家的行誼——雖然他是居士身份,他過的生活比出家人還要簡單、還要嚴格。

6 他工作量很大,他在政府機關服務,這個機關是奉祀官府,現在沒有了、撤銷了,他是那裡面的主任秘書,奉祀官是孔老夫子的後代——孔德成先生。

7 李老師好像是三個大學的教授,他天天去上課。他是台中蓮社跟慈光圖書館的創辦人,還要接見佛門這些信徒,每天要勸大家念佛,指導大家修行。

8 每個星期固定的兩次講經,一次是對大眾,一次是教學生。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中醫,還得給人看病。他一個人至少是五個人的工作量,生活過得那麼節儉、那麼快樂、那麼自在——我們常常接觸他,心裡非常佩服,非常羨慕。

不造惡我們好懂,不造善是什麼?

1、佛菩薩依舊示現斷惡修善這些事給人看,他是善惡兩邊都不造。

2、不造惡我們好懂,不造善是什麼?他修一切善法,決定沒有一個念頭希求善果,這就叫不造善,絕不希求善果。

3、世間人種善因要得善果,他為什麼修善?因為有善果,他才肯修善。

4、佛菩薩真正覺悟不求善果,那叫不思惡、不思善,善惡兩頭都坐斷,這叫真修行人。你仔細去觀察,他真得大自在。唯有善惡兩頭都坐斷才得自在,還有一個希 求善果,他就不自在,他的果報在人天,人天有善果,他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十法界,就是因為希求果報這個念頭沒有斷,這是我們一定要明瞭的。

5、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這樣用功夫的話,不但是決定往生,而且決定往生實報土,不會在同居土,也不會在方便土。

談賭博和福報

1 中國人習俗過年,大家都賭博,都想贏錢。世間人喜歡賭博,賭博不是好事情。賭博贏錢,是掠取別人的財物,損害別人,這造罪業。掠奪別人的,還是命裡頭所有的,這等於自己的福報提前享受,這也是造罪業。

2 我們一定要懂得,財物各有其主,不義之財決定不可得,得到之後一定有災難,決定沒有好處。我們每一個人生活狀況不一樣,有些人富有,有些人清貧。貧富狀況不一樣,這是什麼?這是報。財富這個報從哪裡來的?佛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是過去生中種的因不一樣。

3 佛告訴我們,財佈施是因,得財富是報。他為什麼有這麼多財富?過去生中財佈施的多,他這一生就得多財,是這麼一個原因。財富有些人得來很輕鬆,有些人是很辛苦地經營才得到,這個與佈施修因有關係。

4 有些人佈施很痛快、很歡喜,他得報就很自在,就不費力氣;有些人佈施很困難,看到人佈施,好像自己不佈施不好意思,很勉強地拿出去,佈施之後又後悔,他將來得的這個報,財富他能得到,他要很辛苦地去經營,很不容易才得到。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5 世間我們看到那些發大財的這些大企業家,都是好多生的修積,在一般經典上看,至少是十世。十世的修積,才能得這樣的福報。

6 我們有福報,決定要給眾生去享,不要自己去享受。自己不去享,這個福報永遠享不盡;福報一味自己去享,幾天就享完了。

7 這個事情跟世法沒有兩樣,世間人儲蓄很艱難,每個月賺一點錢,在裡頭提出一點儲蓄,儲蓄了幾十年,才有一個可觀的數目;如果拿去花天酒地,不到一個月就花光了;如果去賭博,恐怕幾分鐘就花光了,我們看得太多了。

8 實實在在,事實真相是這個樣子,所以佛教導我們要惜福。釋迦牟尼佛那是無量劫的修福,他在日常生活當中,表現給我們看的,佛修福、惜福、積福。我們明白了,看到了,應當要學習,知道凡事都有因果,離不開因果。

貧窮到極處,也不能借債過日

1 佛在大乘經上常常教我們「境隨心轉」,這是事實真相。什麼是宇宙的中心?念頭。因為一切法從心想生,念頭才是宇宙的核心——念善,佛菩薩境界現前、淨土現前;念惡,餓鬼、畜生、地獄三惡道現前,一點都不錯!

2 我們人間,有人中之佛、人中之菩薩、人中之羅漢、人中之天人、人間的畜生、人間的餓鬼、人間的地獄,這些事情,在佛經裡面叫花報。佛家講有花報、有果報。花報是你在這一生報應就現前,果報是來生。

3 我們在這一生當中,無論是順境或逆境,禁得起考驗,不怨天不尤人,認真地反省懺悔,改過自新,這花報很好,果報必定殊勝;如果我們是怨恨的心、不平的心、報復的心,這個事情就麻煩,日子就不好過。

4 日子好過不好過,不要問別人,都是你自己念頭生出來的。一念善,日子好過,要飯也好過,你也很快樂。

5 在現前這個社會裡面,貧窮不怕,要飯也不怕,不是羞恥。什麼是真正羞恥?借錢過日子,那真正羞恥。我們中國幾千年的老祖宗都是這樣教導我們,人貧窮到極處,也不能夠去借債過日子。

6 西方人的思想不一樣,他借債過日,成了一種習慣。我們中國人看到,格格不入,這日子怎麼能過?所以借債過日子,才會產生金融風暴;如果不借債,你這一生決定遇不到金融風暴。

7 所以日子好不好過,是在自己一念之間,一念正,什麼樣的環境都過得很自在、很快樂,幸福美滿的人生;念頭不正,你是大富大貴,日子都很難過,你每天患得患失,疑慮煩惱不斷,所以說「富而不樂,貴而不安」。

8 由此可知,學道、學佛是多麼的重要。我們從儒釋道三家,學到了正知正見、正語正行,哪有不安樂的道理?所以安樂真的現前。這些人,大儒、大道、大佛,出現在世間,確實給一切眾生帶來真正的安樂。

念佛如何提升品位呢?

 

1、(念佛)如何提升品位呢?那要積極的念佛。積極念佛怎麼個說法呢?幫助一切眾生念佛,這個就積極了。

2、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這都是觀念上做一個重大的改變:我念佛不是為自己,為虛空法界一切眾生。

3、那怎麼個念佛法呢?這段願文裡面告訴我們「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做一個好榜樣給一切眾生看,這就是真正為虛空界遍法界一切眾生念佛,我們的心願解行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

4、這種人念佛,跟諸位說,很容易得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上上品往生,上輩上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一往生就成就。不需要十二劫,連半劫都不需要。

5、所以我們這樣才能明瞭,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娑婆世界修行一天,抵得在西方極樂世界修行一百年。

到極樂世界,這才叫愛護

1 現在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年輕人根本不把父母放在心上,這個事情不是在中國,外國也一樣。

2 在外國,我們看見老太婆孤家寡人一個住在老人公寓,很寂寞!她常常想她的兒女,兒女根本不孝順,一年理都不理她一次,她還是念念不忘。

3 人生苦短,來日不長,念念不忘兒女,要知道這是搞六道輪迴,是很大的麻煩、很大的障礙!許多人念佛不能往生,就是為了這個。

4 你想你的兒女、愛護你的兒女,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你才真辦得到。真正愛護家親眷屬,唯一的辦法,就是求生極樂世界。

5 我們在《無量壽經》看到,只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加持你,你的神通能力全部恢復——天眼洞視、天耳徹聽,盡虛空遍法界,不僅是四聖法界,六道裡面的情形,你都看得清清楚楚。

6 你的家親眷屬在哪一道,現在是什麼狀況,你統統清楚明瞭,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你真的會去幫助他,這才叫愛護。

7 你自己也搞六道輪迴,迷惑顛倒,那有什麼用處?縱然有愛護的心,是絲毫力量幫不上,一定要到極樂世界去。

8 到極樂世界,家親眷屬你才真正幫上忙,你才是真的愛護他們。不生西方極樂世界,你說愛,是假的,不是真的。

你沒有種因,老了苦不堪言!

 

1 人,我們中國人講命運,算命的說,運勢五年一轉——一個人在一生當中,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壞的五年。

2 中國人懂得把好運留在晚年享,厄運在年輕時熬——年輕時候能熬得過,不在乎;年老了不行,身體衰弱,沒有抵抗力。

3 所以聰明人,即使年輕時候有福,他不享,這個好——你不享,這個福就轉到後面去了。年輕有精神、有體力,拚命為社會服務,培自己的福,這叫懂得修福。

4 我們要學為眾生服務,為什麼?那是修福。慧在福中,福在慧中,大乘的福慧是同時修的,不是分開來的,這跟小乘不一樣——小乘的福慧是分開來修,大乘是在一起修。

5 修福,是對一切眾生的關懷照顧、佈施供養。我能夠關懷別人、照顧別人、為一切眾生服務,從因果報應上來說,種善因一定得善果,到老的時候,需要人照顧的時候,照顧的人會很多。

6 我年輕的時候照顧別人、關懷別人,到我老的時候,就有很多年輕人關懷我、照顧我,我不會寂寞。

7 如果疏忽了,年輕的時候對別人漠不關心,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到你老的時候,到你病的時候,你才知道苦。

8 你沒有種因,老了沒人照顧你、沒人幫助你,你這時候怎麼辦?那時候你才真正知道人生苦,苦不堪言!

現在的老人很可憐!

1 從前,中國人小學是扎根,福報的根基在這裡扎;到自己學成之後,踏進社會,為社會、為國家、為眾生造福;晚年退休了享福——你一生所修的福,晚年來享。

2 晚年是享福,兒孫滿堂,自己的德行學問都成就了,備受社會大眾的尊敬,時時刻刻有遠方的年輕人來向你請教,晚年不會寂寞,到什麼地方都受到禮遇,這叫享福。

3 東西方教育不一樣!西方人的教育,兒童享福,嬌生慣養;踏進社會是戰場,拚命;晚年是老年人的墳墓,真的一點都不錯!

4 在美國、加拿大、澳洲,我參觀他們的退休村,物質生活雖然沒有問題,照顧得很周到,精神生活卻很痛苦,所以西方人講晚年是老年人的墳墓。

5 我們看退休村,一棟一棟房子,真的就像墳墓一樣,老人住在裡面非常寂寞、非常孤單。為什麼?沒有依靠,精神生活空虛。中國常講的「坐吃等死」,你說這是什麼味道!

6 確確實實看到,這個老人生病,過幾天死了,過世了,抬走了,看在眼裡;再過幾天,那邊又有一個抬走了,想到哪一天輪到自己。

7 東西方文化不一樣!在從前,中國社會裡面還好,由於古來儒家的教育,敬老尊賢,所以人老了在社會上還會被大家尊重,還能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8 現在世風變了,固有的道德文化全被推翻了,兒女不孝養父母,社會不尊重老人、嫌棄老人,這是非常可悲的現象!從前西洋人的老人是墳墓,人生的墳墓,現在中國的老人也是墳墓,很可憐!

老人不學佛,很苦!

1 中國過去的家庭,大家庭制度兒孫滿堂,老人跟小孩生活在一起,年輕人去工作,小孩在家裡,老人在家裡,老人教孫子,確實有家教。

2 有的家庭大,家裡面開課,請一個老師,叫私塾。請個老師教家裡面這些子弟,老師教,家裡頭的老人也教,根扎得好!

3 現在中國也模仿西方人,採取小家庭制度,小孩沒人教了,老人也不管了,老人悲哀!老人可憐!

4 在外國,國家養老;在我們中國,國家不養老,兒女再不孝順,這個老人就可憐了。

5 在國外,雖然他物質上沒有缺乏,精神痛苦,這是真的,老年人孤單、寂寞。

6 學佛的人還好,他天天唸經、念佛,心地平靜。如果真正學佛,這個念佛之樂,現在就能夠享受到——學佛之人,實在就不一樣!

7 許多老年人,活著感覺到無聊,不是一天到晚看電視,就是找人打麻將。麻將害人,一天坐幾個鐘點,坐上幾年,他這個手腳都不靈活了;看電視是胡思亂想,破壞清淨心,很苦!

8 老人不學佛,很可憐,很苦!學佛之人,這裡頭就有樂了!讀經、念佛其樂無窮——讀經明理會開悟,念佛身心清淨,何況經上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彌陀第三十八願,顯示出極樂世界的殊勝

『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這是第三十八願。說到「十方」,就是普供。我們在這個世 界遇佛不容易。別說遇到佛、遇到羅漢,在今天甚至於遇到一位真正修道的人都非常希有,都很難得。所謂可遇不可求,那裡能供養到真佛?到西方極樂世界,每個 人都有能力、都有機會普供十方諸佛,一尊佛都不會漏掉。

供佛當然會聞佛說法,這是一定的道理。供佛必然得到佛的加持。實在說,佛為我們說法, 佛護念我們,就是加持。或者是自己功德圓滿,深深顯示生佛不二,感應道交。供佛一定會念佛。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佛一定攝受。大乘經上常說,「頓修、頓 證,因果同時」。願文明白的告訴我們,「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這是修學第一殊勝的因緣。若不是彌陀弘願的加持,我們怎麼能做得到?十方世界菩薩、聲 聞看在眼中,實在是羨慕到了極處。他們做不到,極樂世界的菩薩能做到,顯示出極樂無比的殊勝。

業障重的人,不相信有好人

1 許多同學學佛之後,都發心要度眾生。要怎樣才能度眾生?要有品德、有學問,才能度眾生。所以我們要修德、要勤學。

2 譬如一個家庭裡面,人口很多,生活非常困苦,非常孝順的兒女怎麼辦?趕緊努力求學,希望自己學成之後,將來能夠飛黃騰達,使一家生活能夠改善。他有個目標、有個目的在推動他。

3 今天學佛的菩薩,是十方世界無量無邊苦難的眾生在那裡等著你去救度,這不是一家幾口,怎麼能不精進?不精進如何能對得起這些眾生?菩薩的弘願在此地。

4 菩薩修行從什麼地方表現?他熱心幫助一切眾生,尤其是苦難眾生。他對你的照顧是無微不至,全心全力幫助你,只有付出,決定沒有一個念頭希求回報,這是佛菩薩,這是自性的流露。

5 可是在現在這個社會,如果有這麼一個肯犧牲奉獻、熱心為人服務的人,別人會怎麼想?這個人對我這麼好,他有什麼企圖?他有什麼目的?我要怎樣防他?這業障重。

6 遇到好人,不能辨別是非、不能辨別真妄、不能辨別邪正,還把他想歪了,這就是苦難眾生!現在社會這種人很多,為什麼?確實他一生當中沒見過好人。不但沒見過,聽都沒聽說過,他怎麼能相信人?

7 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疑為菩薩最大的障礙」,所以也把「疑」列入嚴重的煩惱,叫根本煩惱。

8 凡是障礙重的人,總是疑神疑鬼,不相信這個時代裡還有好人。他懷疑的地方多,顧慮的太多,於一切法當中分別執著,這就是他苦難的根源。

知道念佛,那就有救!

1 念佛法門實在是不可思議的法門——宿世今生造極重的罪業,自己知道業障重,只要真正懺悔,知道念佛,知道求生淨土,那就有救!

2 業習、罪業重不怕,怕的是自己不知道,不曉得回頭,不曉得念佛,那就沒法子了,那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苦難眾生」。

3 有許多人,現在貧窮下賤,他一天到晚知道念佛,我們眼光放遠來看看,再過幾年,他就往生極樂世界作佛、作菩薩,他沒有苦難。

4 可是世間人顛倒,只看眼前,沒有往深處看。我們要不學佛,沒有這些年的修養,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哪裡會想到這些事情?

5 佛菩薩大慈大悲,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一切苦難都是從迷惑顛倒裡面生的,唯有迷破了,你才能得到真正的樂。真正的樂一定是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佛菩薩幫助眾生,是幫助這個。

6 佛在經上講迷惑苦難的眾生,不但六道全是,連十法界也包括在其中,為什麼?沒有明心見性就是苦難眾生,沒有明心見性都是有苦有難,這大乘經上常說的。

7 現代社會濁惡到了極處,這個社會一天比一天動亂,住在這個世間的人,一天比一天苦,如果不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人能出得了三界,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8 佛在《大集經》裡面講,「末法時期,淨土成就」。何況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我們要在這一生當中成就,一定要把念佛當作我們一生當中唯一的一樁大事。只有真正明瞭這個道理,認知這個事實真相,我們才有救!

富貴的人,他苦不苦?

1 佛在經上講,如果我們障礙別人的財富,看到別人得財富,自己生嗔恚、生嫉妒,想盡方法破壞阻撓,果報是什麼?貧窮,生生世世得貧窮的果報。

2 貧窮的人,物質生活貧乏,他覺得生活很苦,處在一個不好環境裡頭,他造惡業是太容易了!他以為一切不如意事是別人給他的,他不檢討自己,只會怨天尤人,殊不知怨天尤人是造大業、造罪業。

3 富貴的人,物質生活非常富裕,苦不苦?如果他不善於修福,壽命到了,還要搞六道三途,他還是一樣的苦。世間人看到他是大富大貴,佛眼睛裡看到他是惡道眾生。

4 沒有覺悟,依舊迷惑顛倒的,都是苦難的眾生。你仔細觀察,你才曉得每一個人造的業報不一樣,苦樂不相同,但是迷惑顛倒是相同的。

5 苦難的範圍很深很廣,今天在社會上有地位、有財富的人,他也是苦難眾生。他的苦難在哪裡?這些人迷在五欲六塵之中,不能自覺,死了以後就墮三途,他怎麼不苦?他怎麼不遭難?

6 他學佛,實在講,他那種學佛是消遣佛法,玩弄佛法,對於佛法一無所知——聽經、研教他沒有緣分,他的緣分在世間歡樂場中。世間人看這個人生活好幸福,多少人羨慕,全都錯了。

7 他那種歡樂的日子能過幾天?過完之後,淪落到三途惡道,這一樁事情佛菩薩看得清楚,這是苦難眾生。

8 貧賤之人現前衣食缺乏的苦難,那是顯而易見的;大富大貴之人,不知道學佛,不懂得修心,轉眼之間墮三途,他的苦難你沒見到,這是我們所忽略的。

你細心觀察,必然毛骨悚然

1 我們今天看這個世間的人,心理的染污、精神的染污、生理的染污,哪裡像個正常的人?

2 生在末法時期,我們現在的障礙、染污,可以說到了最嚴重的地步。一般人,包括我們自己在內,我們自己所造的業,哪是善、哪是惡,我們自己都沒有能力去辨別,這叫愚癡。

3 不能辨別善惡、是非、真妄、邪正,甚至於連利害都不能辨別,這真正的愚癡!

4 世間苦難眾生多!只要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都是苦難眾生。苦難眾生沒有正知正見,起心動念都是隨順煩惱習氣,換句話說,都是隨順自私自利、都是隨順貪嗔癡慢。

5 隨順自私自利、隨順貪嗔癡慢,這個起心動念當然是業、當然是罪,《地藏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

6 這些造的罪業要是遇到緣,果報是三途,只要你細心去觀察,有很多是花報!花報是在這一生。

7 你看看他自己,你看看他家庭,會有不幸的事情出現,一家人多災多難、多病多苦,這是什麼?這是現報,這是花報。

8 你要是細心觀察,必然毛骨悚然,自自然然會警策自己要種好因——修善因,不造惡業。

為什麼要回向

1 佛法裡面對於回向非常重視,為什麼要回向?回向是破執著,你就曉得這個很重要!

2 我們要把自己修學的功德、佈施的功德,一生當中所作大大小小的善業,都回向給「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3 「上報四重恩」是回向給我們有恩德的人,「下濟三途苦」是回向給我們累劫的冤親債主。

4 常念三寶恩、常念眾生恩、常念父母恩、常念國家恩,這是我們回向偈上天天念的「上報四重恩」。

5 一個人能常常念恩,德行就會 越積越厚,我們常講積功累德,這是累德。

6 這個「下濟三途苦」,是叫我們看現代的人,造了這個業因,但還沒有墮落下去的,我們可以幫他忙;已經墮下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去的,就沒法子了。

7 回向偈我們天天都念,從哪裡下手?要怎麼做法?上報四重恩就要從「孝親尊師」這裡做起,下濟三途苦就要從「慈心不殺」做起。

8 做的善事統統回向,就是還無量劫來一切眾生的債。

9 把自己所修的一切福德、功德,都送給一切眾生,這叫回向。

10 不回向,你所修的福報、功德是有範圍的、有限的。

11 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變成無限的。

12 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則功德無量。

13 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養功德才能圓滿。

14 我們修行,不是為自己修,而是為眾生修;只要有這個心,就是回向。

15 我們以智慧善巧方便將佛法傳播,推薦給一切大眾;這樣去做,做了不求人間任何的福報,只有一個目標,求生西方淨土,這叫回向。

16 念佛這個法門,經上還有說這個法門叫「不回向法門」。

17 為什麼叫「不回向法門」?因為念佛人只有一個目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淨土!換句話說,他雖然不回向,他唸唸都是回向。

18 我們斷惡修善不是為自己,破迷開悟不是為自己,成佛也不是為自己,乃至於我們生活、吃飯、喝水也不是為自己;只要有這個心,就是回向。

19 有恩的,我回向給你,這是報恩。

20 有怨的,我回向給你, 這是解除怨結。

21 冤業病,是冤親債主纏身。以誦經、念佛的功德回向,這是調解。他若接受,問題就解決;若不接受,就有麻煩。

22 佛教我們每天念佛、聽經,都將功德回向給冤親債主,希望他們明瞭,我們成就了,就是報恩、還債;這樣,就可以減少冤親債主的障礙。

23 我們拜佛、誦經、念佛,都希望回向給歷劫冤親債主,更應當發願:將來自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首先我來度你們。

24 超度不需要具備什麼儀式,真正功夫成就了,以自己的誠心誦經念佛,把這個功德回向給他,就超度了,他就得利益了。

25 回向,就是不著相;不著相,心才清淨!

26 回向的意義是「作而無作」,我所作的這個無心,就當作沒作一樣。

27 如果你做樁好事,常常念到做了多少多少好事,那功德又沒有了,又迷了, 越迷越深。

28 回向是幫助你覺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統統不要,統統把它忘掉。

29 福報、善行,是一切眾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給忘掉,這叫做回向。

30 人生很短!在這極短的時光當中,我們要能忍受,縱然有福,不能享盡!

31 我們要認真修福報,所修一切善根福德統統回向求生淨土,這樣才能保住我們臨終時候清清楚楚。

32 福報享三成就夠了,其餘的佈施給一切眾生,回向無上菩提,這才是求生淨土唯一正確的方法。

33 普賢十願,實在講只有七個誓願,從禮敬到請佛住世這七條,後面三條是屬於回向。

34 回向裡面第一個是「常隨佛學」,這一條就是回向菩提;「恆順眾生」,這是回向眾生;「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就是法界,就是真如本性。

35 「常隨佛學」是回向菩提;菩提是覺,菩提是智慧,菩提是大徹大悟。

36 學佛一定要找一個榜樣,最好的榜樣是佛。一切諸佛當中,阿彌陀佛是最殊勝的榜樣,本師釋迦牟尼佛對彌陀的讚歎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跟誰學?跟阿彌陀佛學。

37 我們學佛要以佛做標準,我們要跟佛學。佛不在世了,那我們依靠什麼?諸位要知道,就是依靠經典,經典就是佛的法身。

38 我們除了學佛之外,還要面對社會的現實。在現實社會裡,我們如何來處事待人接物,如何來過我們現前這一段生活,那你就要懂得「恆順眾生」,這個日子過下去才沒有障礙。

39 要順他,不能不順。順的裡面要有智慧,不是一昧感情的順,是要有理性的順,這樣才沒有錯。

40 「恆順眾生」,眾生無論作善作惡,你要能夠忍得過,你要能夠在這個境界裡頭如如不動,這就是「恆順眾生」。

41 唯有恆順眾生,心裡才不起煩惱,心才會平靜。眾生惡,旁敲側擊誘導他,實在不能的,隨他去!幾時他回心轉意,幾時再來度他。

42 「普皆回向」是總回向,就是將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眾生,同生淨土。

43 「普皆回向」是回向實際,實際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淨無為。

44 「普皆回向」,是把心量拓開;心量拓開,就可恢復自性。

45 「普皆回向」,心量拓開跟虛空法界一樣,這樣的功德才是圓滿功德。

46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將無量劫的恩人、冤親債主都包括在其中,這是最圓滿的回向。

47 很多念佛人雖然天天念回向偈,「願生西方淨土」,那是口皮上的發心,心裡是實在不想去。他們發的是凡夫心,沒有發菩提心。

48 要真正發心願生西方,那才是無上的菩提心;這個心很難發,為什麼?真正發菩提心的人,貪嗔癡慢、是非人我統統捨掉了,他一心一意就想西方極樂世界。

轉一下念頭你就自在了

1 往年,我們有一位校友到大陸去探親,他聽說大陸同胞喜歡黃金,就買了很多戒子、項鏈、手鐲,帶到大陸去準備送給親戚朋友。進入大陸之後,他在車上遇到扒手,首飾全都被扒光了。

2 他也不生煩惱,他說:「我送給親友,跟送給小偷,沒有兩樣,反正都是送人的!」心開意解,他不生煩惱。親戚朋友是同胞,那些小偷也是同胞,給哪個不都一樣嗎?念頭一轉,這個心多麼自在,這叫福量。

3 如果斤斤計較,「這是我的家親眷屬,那不是我的同胞」,你就煩惱了,就算你生煩惱,東西也追不回來。所以學佛的人他會轉,念頭一轉,多麼自在!

4 何況我們學佛的人都相信因果報應,曉得因果通三世。「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誰定的?自己造作業因定的。真的是欠錢的還錢,欠命的還命,你真正通達明瞭事實真相,你才知道這個世間,人要想佔人的便宜,沒這回事情!說哪個人吃了虧,也沒有這個事情,不可能!

5 這一生我佔他的便宜,來生他佔我的便宜,還掉了;這一生他吃了虧,來生我要吃虧,抵消掉了。理事都搞清楚、都搞明白,我們的心平靜了,我們才真正懂得怎樣生活。

6 我們處事待人接物,要與性德相應,萬萬不可以與自己的煩惱習氣相應;與自己煩惱習氣相應,那「無不是業,無不是罪」,《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講得很明白。真正通達明白了,我們才不會造業,才不會造罪。

7 過去生中所造的,在這一生當中要把它消掉,消業障,不再造業。還造作罪業的人,對於佛講的道理他不契入!雖然學佛,依舊是迷惑顛倒;雖然天天讀經,經裡頭講的理論教誨,他完全不能夠領會。

8 我們一般講,這是業障太重了。對於這些人,我們要同情他,要原諒他,還要幫助他。業障稍稍消除,他就肯回頭,歡喜回頭。所以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總得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

強者先牽

1 佛在經上講,我們業因無量,只要你在六道,你就會隨著業力支配——你自己做不了主,業力在做主。

2 我們講六道裡面的投生,佛在經上講「強者先牽」,你阿賴耶識裡頭的那些種子,哪一個種子力量強,它就先受報;力量弱的,就往後面輪流受報。

3 所以在臨命終時,如果你想到家親眷屬,恩愛難捨,你就到鬼道去,貪心重;如果想到冤家對頭還沒有報復,那就地獄去了,嗔恚心重;你糊里糊塗,愚癡心重,你就到畜生道投胎去。

4 六道輪迴仔細想很可怕,為什麼?來生不會比這一生好。你們諸位想想,我們每一生所造的罪業有多少?生生世世累積,有增無減,如果不聞佛法,你往後的日子會好過嗎?決定不好過。

5 我們很冷靜地自己細心去想想、去反省、去檢點,我們在一天當中起心動念,起的是什麼心?動的是什麼念頭?在一天當中,有幾個念頭想作佛?有幾個念頭想往生極樂世界?

6 我們今天學佛最困難的,是我們的思想、見解、行為不純,善惡混雜,細心去反省,善少惡多,這怎麼得了——強者先牽,一口氣不來,惡的業力就把你牽引到三惡道去了。

7 縱然是嚴持戒律的出家人,他只要有一點貪嗔癡慢的習氣沒斷,到臨終時,這個習氣現前,「強者先牽」,他還是隨著業力流轉、隨著業力墮落。

8 想想我們善根如何?我們是認真在修學嗎?假如我們懈怠懶惰、迷惑顛倒,咱們墮了三途,佛走到你面前來也度不了你。

快樂在哪裡?

 

1 佛在經上常常提示我們,「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我們一定要曉得,這個世間無常,生死輪迴,苦不堪言。真正覺悟的人,一定曉得人命無常,死生事大,決定不會去造業!

2 我們這個世界污濁到極點,現前這個境界是苦不堪言!現在的眾生業障深重,信邪不信正,大家都在拚命造作貪嗔癡慢的惡業——這個共業不堪設想!

3 眾生迷戀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盡情地享受,享受就是造業,一口氣不來就到三惡道去了,你說你生活很享受、很快樂,快樂在哪裡?

4 佛給我們講「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就是隔世。你要知道,世間的苦難,算不了苦難;這一生不能了生死、出輪迴,這才是真正的苦難!

5 如果你還貪戀這個世間的名聞利養,還貪戀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的享受,你就得受輪迴之苦;你要想不受輪迴之苦,唯一的辦法,趕緊念阿彌陀佛求生極樂世界。

6 如果你真正瞭解宇宙人生真相,曉得「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你對於這個世間任何事物就不會有一絲毫的貪戀。

7 佛在經上給我們講,阿彌陀佛極樂世界是真實的,不是虛妄的,極樂世界是只有樂沒有苦,我們這個世界是只有苦沒有樂。

8 佛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是極苦的世界,我們要曉得厭離!這個世界苦,這個世界可怕,我們一定要曉得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安世高大師真地懂得鳥的語言

1 鳥在樹梢上叫,它們在談話、它們在討論。我們聽它說話的聲音很美妙,可是不曉得它在說什麼,我們不懂得它的意思。

2 人能不能聽懂鳥獸的語言?能,諺語所謂「誠則靈」。什麼叫「誠」?一念不生,這是誠。我們用誠心,不用妄心,就能跟鳥獸溝通。在古時候,確實有不少人懂得鳥獸的語言,我們佛門裡面記載,安世高大師就有這個能力。

3 有一次,大師在旅行的時候,他聽到鳥在樹上聊天,它們在交談:遠處有人走過來,那人是什麼樣子,戴什麼帽子、穿什麼衣服、手上拿些什麼。大師聽得懂,他告訴他的朋友,朋友不相信。過了一會兒,果然看到有人來了,大師所說的一點都沒錯,可見他真懂得鳥的語言!

4 所謂「誠則靈」,我們不但能跟鳥獸溝通,也能跟植物、礦物溝通,為什麼?誠心能達到自性的深處,盡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性變現的,只要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就能跟法界融為一體。

苦空無常

1 這個世界是什麼?佛把這個真相為我們說出,「苦空無常」。

 

2 這個世間,一切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假的,要徹底放下,不能有絲毫留戀。人生是一場夢,苦空無常,這要看清楚,這要看明白!

3 如果你不覺悟的話,你這個「苦空無常」就沒完沒了,你不能夠脫離,你不但這一生要受,生生世世你都要受,而且一世比一世苦。

4 覺悟的人跟不覺悟的人,完全不一樣——不覺悟的人迷在這個境界裡頭,所以他搞生死輪迴;覺悟的人,他會想辦法超越。

5 能夠把「苦空無常」擺脫掉,這是個真正覺悟的人。覺悟的人叫修道,道是道路,脫離「苦空無常」的道路,去找這個道路。

6 這個道路有沒有?有。實際上,這個世間學術是求這個道路的,乃至於今天的科技也是在求這個道路,宗教也是求這個道路。但是,是不是真的能解決問題?不能。

7 我們中國古德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無事」,如果真能解決,釋迦牟尼佛何必多事?佛是看到許多人都在尋找這個路,縱然找的很像很相似,也很不錯,但是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所以他這才來找我們。

8 所以要知道,佛大慈大悲,到這世間來應化,是為了幫助我們離苦得樂——幫助我們離開苦空無常。

他還要苦中作樂!

1 我們對於自己、對於境界、對於真相不能明瞭,這是迷惑。我們凡夫迷了,那個感受是無邊的痛苦,苦海無邊!

2 什麼是「苦」?六道的果報是苦。果報從哪裡來的?是自己迷惑顛倒,是自己造的,真的叫自作自受!你真正搞清楚了,受再大的苦難,再大的委屈,你也不會怨天尤人。

3 要知道怨天尤人是罪上又加造罪,那不是解決問題,那是把問題愈搞愈複雜,你受的苦愈受愈多,愈受愈苦!六道輪迴哪裡來的?自己變現出來的。自己變現出來,自己受用,這個苦!

4 世間人真的是身在苦中不知苦,他還要苦中作樂!他哪裡曉得,他那個作樂是造業——苦中造業!

5 這個世間苦,一般人的生活都很苦,但是命運是可以改的,問題是你有沒有自信心?你有沒有清淨心?你有清淨心、自信心,那你就自在了!佛常常給我們指點,「境隨心轉,不是心隨境轉」,實在來說,真正是莫大的恩惠!

6 佛告訴我們,西方世界的清淨莊嚴,是那一邊眾生清淨心所現的;我們這個世界的污穢,是我們這個娑婆世界眾生染污心所現的。所以,經上常講,「依報隨著正報轉」。

7 我們今天生活在這世間,一切污染,到處是雜亂,這是我們自己心不清淨。「心淨則土淨」,這大家不知道!現在人心不清淨,社會一般不學佛的更不必說了,這是苦,無盡的苦,真正是苦海無邊!

8 十方諸佛出現在世間教化一切眾生,我們要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教導一切眾生離苦!佛法是什麼?佛法是離苦的方法、是離苦的學問。你要想離苦,你就得學佛。學佛不是為別的,就是為了離苦得樂而已!

常常夢見佛菩薩

1 我們凡夫總會做夢,夢是怎麼回事?夢是你的精神、意志不集中,阿賴耶裡面的業習種子起現行。種子裡面有善、有惡、有福、有禍,所以你做的夢千奇百怪不一樣。

2 學佛的人,學得很勤,很精進、很努力,常常夢見佛菩薩,夢見參加法會,或者常常夢見聽經講經,我們都常常做這個,這是不是好現象?如果不著相,這是好境界。

3 佛在《楞嚴經》上跟我們講得清楚,不要去著相。要記住《般若經》上佛給我們說了個總原則:「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4 常常夢到佛菩薩,絕不放在心上,也不要告訴人。你告訴別人,你已經著魔了,你已經錯了;人家真正有功夫的,他一句話也不說。

5 見如不見、聞如不聞,這是好境界。什麼叫好境界?你阿賴耶識裡頭佛法的種子起了作用了,它有力量了,這是好事情。要從這地方認為自己很不錯了,別人都比不上我,你就起了傲慢心,就生起煩惱,那就錯了!

6 夢中見佛的人很多,這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現前修行的功夫——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7 你常常念佛、常常想佛,佛就會在夢中示現;如果你常常想的是貪嗔癡慢、損人利己,你夢中就會見到妖魔鬼怪——「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一個因素。

8 另外一個因素,你這一生雖然沒有修行,甚至於也沒有想學佛,你過去生中的善根,這個時候緣成熟了,「你有感,佛就有應」,佛來現相,目的是啟發你的信心,觸動你宿世的善根。

夢到鬼,夢到妖魔鬼怪

1 現在世界各地的水災非常嚴重,什麼原因?跟這些水神關係沒搞好。我們肉眼看不到的天地鬼神,他確實是存在,不但中國人相信,印度人相信,西洋人也相信。

2 我們肉眼看不見鬼神,他對我們確確實實有影響。什麼影響?波的影響。現在科學家承認波動,我們空間這個波非常複雜,所以我們人住在這個磁場裡不安,身心都不安。原因是什麼?這個磁場太複雜了。

3 為什麼大家走進念佛堂感觸不一樣?念佛堂的磁場很強大,它是平和的,所以你進入這個地區的時候,它的攝受力很大,你的感受立刻就不一樣。

4 只要是物相,都有波動。現在科學家知道得很清楚,所有物質的組成都是原子、電子,分析到最後叫基本粒子。這些粒子都是動的,只要它動,它就有波,它跟我們的生活情緒息息相關,我們哪有不受影響的道理?

5 萬物都有波動,波動裡頭影響更大的是起心動念——思想的波,心波,這個比物的波影響力還要大。鬼神他沒有色相,他有起心動念,他有念頭,那個念頭的波動之強,不亞於我們,甚至比我們還要強大。

6 從什麼地方可以見到?有許多同修晚上睡覺做惡夢,夢到鬼,夢到妖魔鬼怪,嚇得一身冷汗,這就說明他的波比你強,你在他的磁場裡面受他的支配。還有同修夢到壓鬼,全身動彈不得,這什麼原因?他的波比你強大,你的磁場不如他,你完全被他控制。

7 這個鬼不離開,你就動彈不得!學佛的人遇到這種情形,如果一下想起來念阿彌陀佛,只要你唸一聲,這鬼就走了,你就能夠恢復清醒。

8 這就說明,鬼的波雖然很厲害、很強大,不如佛的波。我們這一聲佛號,跟佛的頻道接觸到,得到佛力的加持——頻道接通,鬼的他那個波就比不上,所以他就退出,不退出也不障礙了。

夢到過去的家親眷屬

1 學佛的同學常常夢到過去的家親眷屬、朋友、你所認識的人,他來找你幹什麼?求你幫助。你醒來之後,最好是誦經、念佛給他回向,給他受三皈,勸他念佛求生淨土。

2 世間人,不學佛的人,夢到的時候應該怎麼辦?給他燒一點紙錢,他需要。你所能夢到的多半是在鬼道——在畜生道他不會找你,他到人道也不會來找你,地獄道他沒有辦法出來。

3 我們學佛之後就明瞭,最好是誦經、念佛給他回向,很有效果。你誦經、念佛給他回向,他得多少利益,就看你念的誠心——你念的心愈虔誠、愈清淨,他得的福就愈大。

4 如果你誦經、念佛,裡面還有夾雜,亂心所念,他得的利益就少。所以這時候愈是恭敬、愈是虔誠,他得福愈大,我們自己修福也大——經上講我們自己得福七分之六,亡人只能得七分之一。

*超度亡人,誦《地藏經》、誦《阿彌陀經》都可以,不必執著。

不發脾氣是功德,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災

 

1 凡是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世間人總是會發脾氣,總是會不高興,他不知道這個傷害之大。-

 

2 佛門當中常說「火燒功德林」,我們自性裡面的功德,這一發脾氣就燒光了,就沒有了。-

 

3 如果你在臨命終時那一剎那還發一次脾氣,那什麼都完了,那火燒功德林!所以修行人最怕的就是嗔恚,所謂「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所有一切障礙統統都來了,業障都現前了。-

 

4 可是幾個人能不發脾氣?所謂「念佛的人多,往生的人少」,為什麼?這一發脾氣就不行了,就成了障礙。-

 

5 念佛人真正覺悟之後,這個世間一切人事隨他去!他好也好、壞也好,反正與我不相干。要保持自己的身心清淨,經上常講「積功累德」,你那個功德才能夠累積。-

6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心可怕!嗔恚一起來之後,誰受害?自己受害。別人有沒有受害?別人決定不受害。你要覺悟,你發脾氣受害的是自己,與別人不相干。--

 

7 在逆境裡頭千萬不能生氣,要把這個事實真相看清楚,利害得失看明白,你要生氣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這個事情決定幹不得。-

 

8 「火燒功德林」,那個功德不容易修,積功累德,一發脾氣就燒光,就沒有了。所以你要問問,你有多少功德?-

 

9 你要想一想,我什麼時候發了脾氣?發脾氣之後到現在沒發,所修的就那麼一點功德,因為前面所修的都燒光了。-

 

10 諸位要知道,功德是定、慧,三學你要是得到定、得到慧了,那個戒也是功德,戒定慧統統是功德。如果你持戒持得很好,沒有得定,這個戒算福德,不算功德,所以功德是定慧。-

 

11 人一發脾氣,定就沒有了,慧也沒有了,所以定、慧很不容易培養。這一生氣、一發脾氣統統沒有了。所以我們講修福德容易,福德你發脾氣沒有關係,那個福德在,不會燒掉的,功德就沒有了。-

 

12 平常修積功德,無論你是用讀誦,或者是用參禪,或者是用持咒,或者是用種種其他的行門,無非都是修戒、定、慧三學。-

 

13 好不容易天天在積功累德,一旦一樁事情不稱心、不如意,發了一頓脾氣,你的戒、定、慧三學完全沒有了,無明嗔恚之火把你所修學的功德一下就燒光了。-

 

14 我們要克實而論,我所修的功德有多少?那你就想想從什麼時候起到現在沒發過脾氣,你的功德就是這麼多。-

 

15 昨天發了一場脾氣,那麼從昨天到今天,你的功德累積只有一天,如果前面一、兩個小時又發了一次脾氣,你的功德就完全沒有了,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的。-

 

16 福德是燒不掉的,功德一發脾氣就沒有了。功德跟福德不同,福德是感得三界的福報,功德是了生死,超三界,證大菩提的,這是我們要分辨清楚的。-

 

17 我們自己生生世世修行所以不能成就,與這個有密切關係。不但我們不能動氣,不能生氣,心裡面有小小不如意都不可以;小小不如意,也會把功德燒掉。-

 

18 不要說我心裡小小的不高興、不如意沒有什麼大關係,關係很大。諸位要想在這一生當中了生死、出三界,往生不退成佛,我勸諸位同修一定要修忍辱波羅蜜,不能忍也得要忍,你不忍就不能往生。-

 

19 在不如意的事情現前的時候,自己要很冷靜去想一想,我要不要求生淨土?如果要求生淨土,那就不能起嗔恚心。小小的嗔恚,決定障礙往生。-

 

20 佛常常教誡我們要修忍辱波羅蜜,《金剛經》上說的「一切法得成於忍」,一切法的成就得利於忍。-

 

21「不能忍辱」,這是大病,不曉得「不能忍辱」這個煩惱的嚴重,可以說是非常猛烈的傷害。

 

22 一念嗔心起來,功德就沒有了,所以我們一般學佛的人修福德容易,修功德難,幾個人有功德?

 

23 功德是定慧,積功累德好不容易,一發脾氣,嗔恚之火把你的功德燒掉了,你的功德就沒有了。你要是修行一輩子,到臨命終時發一下脾氣,整個就完了,太可怕了!-

 

24 凡是逆境現前,不如意的事情現前,自己要特別覺悟,我已經有一些功德了,現在那個人來勸我趕快把功德燒掉,我不做傻瓜,我不燒掉;這樣,你的功德就能保全。-

 

25 你如果很聽話,他一叫你生氣,你馬上就生氣,他叫你把功德燒掉,你乖乖地趕快燒掉,這是愚癡,這不是聰明人。-

 

26 要曉得功德是定慧,你想想看,一發脾氣,定沒有了,慧也沒有了。念佛人的功德,功夫成片、一心不亂,諸位想想,一發脾氣,你的一心不亂就沒有了,你得從頭慢慢再修,這很可怕!

 

27 同修們常常感歎到,自己的煩惱習氣控制不住。知道自己有很多不好的習氣,像常常喜歡發脾氣,知道這個不好,但是不能不發,還是一樣照發。這原因是什麼?習氣太深了!-

 

28 雖然曉得念佛,這個佛號壓不住習氣;發起脾氣來,還能念佛嗎?念不下去了。-

 

29 雖然念佛,一發脾氣,佛號也沒有了,佛號也不曉得跑哪去了!這就說明我們煩惱習氣太重,佛號太生疏了。-

 

30 煩惱習氣太熟了,為什麼?天天在薰習,年年在薰習,生生世世在薰習,它怎麼不熟?當然熟,熟透了!所以才搞六道輪迴,永遠不能出離。-

 

31 佛經、名號太生疏了,雖然唸經、念佛,壓不住煩惱。壓不住煩惱,就不能往生,臨命終時,還是要搞六道輪迴,這個事情麻煩了!-

 

32 嗔恚心要不得,一定自己要警覺,要提醒自己,在最不如意的時候,也不要發脾氣,不管受什麼樣的委屈,也不發脾氣。-

 

33 不發脾氣是功德,你受的那些委屈是消災,消掉你的業障。這一發脾氣,不但災沒有消掉,又增長了惡業,你看看這不是很糟糕!-

 

34 譬如說,人家侮辱你,人家欺負你,他是來替你消災的,我們應當感謝他把災消掉了。他替我消災,我不但不感謝,還要去報復他,那好了,自己罪上再加罪,這就大錯特錯了。-

35 一發脾氣,清淨心沒有了。我們念佛第一步的功夫,是要求得功夫成片;一發脾氣,成片沒有了,功夫馬上丟掉了,這就是所謂「火燒功德林」。-

 

36 我們好不容易修積一點功德,魔看了不順眼,魔沒有辦法破壞你的功德,所以他只好找這些境界讓你心裡看了不如意,讓你發脾氣,為什麼?一發脾氣,你的功德就燒掉了,魔就合掌哈哈笑了。-

37 你把功德燒掉了,魔就自在。魔沒有功德,不希望你們有功德。如果魔去逗你的時候,你還是不發脾氣,魔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沒有法子,倒過來佩服你、恭敬你,他也變成你的護法神。

 

38 魔就是這樣子,他不能整你,他就捧你,他就是這個性情,所以妖魔鬼怪都變成護法神了。只要你如如不動,你不怕他,不要怕他挑撥。-

 

39 所以自己要常常提高警覺心,不管什麼境界,決定不幹傻事。最傻、最愚癡的事情,就是發脾氣。

 

40 可是有些同修說:有些事情不發脾氣不行,不能辦事。那個脾氣可以發,釋迦牟尼佛也發脾氣,菩薩們也發脾氣,但是他是表演,他不是真發脾氣。-

 

41 一拍桌子、一瞪眼,把別人嚇到了,乖乖地辦事。其實他心裡頭如如不動,並沒有真發脾氣。那是唱戲、表演,面孔上發脾氣,心裡清淨。-

 

42 如果外面發脾氣,裡頭也發,那就壞了;裡面不發,外面發,不相妨礙。外頭是形式,無關緊要。

 

43 我們要想往生,最低限度要做到許哲居士的標準:一生沒有發過脾氣。從今天起,就不要發脾氣,一直到你往生不發脾氣,你才能真的往生,見得了阿彌陀佛。-

 

44 你常常發脾氣,換句話說,你這一生見阿彌陀佛的機會沒有了,你等來生來世,哪一生哪一世你不發脾氣,不怨恨一個人,不埋怨一樁事,你念阿彌陀佛才有資格到極樂世界去。-

 

45 學佛修行修什麼?放下而已!天天學著放下,得真干!把煩惱習氣放下、把貪嗔癡慢放下、把自私自利放下、把是非人我放下。-

 

46 特別是發脾氣、心裡不高興,一定要放下,為什麼?對自己的身心傷害最大的就是發脾氣。看到別人不好,要懲罰自己,你是個聰明人嗎?-

 

47 發脾氣,是以別人的不善與過失來懲罰自己!別人好不好,與我有什麼相干,何必要懲罰自己?可是懲罰自己的人很多,常見。所以你要學聰明,不要再去懲罰自己。-

 

48 別人無論做得對也好、不對也好,與我都不相干,沒有必要去懲罰自己,所以發脾氣是嚴重的懲罰自己。懲罰自己,這大錯特錯!-

 

說他的毛病,他就受不了!

1 我們無量劫來,在六道裡搞生死輪迴,不能出離,諸佛菩薩眼中看到的,真正叫「可憐憫者」!

2 世間人,一種是醉生夢死,一種是麻木不仁,所謂是麻木不仁,以苦作樂。這就是佛在經上常講的「可憐憫者」——這個是愚癡、是迷惑顛倒。

3 世間人心裡面煩惱太多太重,真妄、邪正、是非不分,連利害都搞不清楚,這種人就是佛法講的愚癡,愚癡到了極處。

4 世出世間法哪一樣對你有好處,哪一樣對你有害處,你都分不出來,把害當作好,把好的當作壞的,迷惑顛倒,真正可憐!

5 世間人身在苦中不知苦,這是很可憐!如果真正知道我們在這個世間苦,這就是覺悟。

6 如果是覺悟的人,他絕對不造惡!他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是、什麼是非,邪正、真妄、善惡、是非,他有能力辨別清楚,他不會造惡。

7 愚癡之人,他辨別不清楚,他把善的當作惡,把惡的當作善,把正法看作邪法,把邪法看作正法,這個叫做迷惑顛倒。

8 現在的年輕人,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不要看他受了高等教育,得了碩士、博士,愚癡!你捧他,他很高興;說他的毛病,他心裡很難過,他就受不了,這真是佛在經典上常講「可憐憫者」,真正可憐!

萬法唯心,心轉萬法

1 《華嚴經》最後,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歸到《阿彌陀經》這個經。《華嚴經》稱為「經中之王」,《阿彌陀經》是「王中之王」。

2 《阿彌陀經》這部經典是直截了當教給我們當生成佛的方法,是任何經論都不能夠跟它相比的——《阿彌陀經》這部經的功德利益,我自己是學佛三十多年,講經二十五年才發現,才看出來。

3 《阿彌陀經》這部經翻譯的人,是鳩摩羅什大師。這一位大師是菩薩再來的,在過去生中他是七佛的譯經師,曾經為七尊佛做過翻譯,所以他譯得這麼好,是與宿世的因緣有關係。

4 在《大藏經》、《高僧傳》,都有羅什大師的傳記。羅什大師是中印度人,他的父親鳩摩羅琰是宰相,雖然出生在貴族家庭,捨棄富貴出家去了。鳩摩羅琰出家後,到各國去遊歷,以後就到了龜茲。

5 龜茲在中國新疆天山南路,當時是西域很出名的一個國家。龜茲國王很看重鳩摩羅琰,把他的妹妹嫁給他。他在那個地方定居下來,以後生了一個兒子就是鳩摩羅什。

6 鳩摩羅什他生下來就很不平凡,很有智慧——這個小孩博學強記,所念過的書過目不忘,一般人比不上他。

7 他七歲隨母入寺,在寺裡面看到鐵缽,他頂在頭上玩,忽然想起來:這個缽這麼重,我這麼小,怎麼頂得起來?這念頭一生,就感覺到那個缽太重,就拿不起來。他從這個時候就悟到「萬法唯心」。

8 當時,他心裡面沒有分別執著,所以就沒有輕重;有分別執著,一切現象就產生,這就是佛在經上所說的「萬法唯心,心轉萬法」。

人不為己,諸佛讚歎

1 我們生在這個社會上,哪一個人不苦?現代的社會,高科技的社會,生存在這個世間要拚命、要競爭。大家為了生活,為了財富,拚命在那裡競爭,好像不爭不求就活不下去。

2 其實競爭這個觀念是錯誤的,無論你怎麼爭,你所爭到的都是你命裡有的。你拚命爭,財富也許來得早一點;你不爭它也來,可能來得遲一點,終歸是要來。你拚命去爭的,還是你命裡面有的,你何苦來?

3 競爭這個觀念,決定是錯誤的!這個競爭苦,迷惑造業,果報在三途!可是我們非常幸運,總算是過去生中有很深厚的善根,遇到佛法。遇到佛法就有救了,就能夠轉變我們的業報。

4 沒有聞到佛法之前,我們都是一樣,起心動念哪個不為自己?諺語所講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人都為自己。其實「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一句話說錯了,說顛倒了,誤導了眾生!事實恰恰相反:人要為己,天誅地滅;人不為己,諸佛讚歎、龍天擁護。

5 諸佛菩薩統統都是在教誨我們彼此相讓,絕對沒有競爭。諸佛剎土裡頭,我們看不到有競爭這個現象,也沒有聽到競爭這個名詞。佛陀教育裡面提倡的是謙虛禮讓,唸唸為眾生。

6 我們要唸唸為眾生,一切都給眾生做好樣子——言語是言語的好樣子、生活是生活的好樣子、工作是工作的好樣子、應酬是應酬的好樣子。

7 點點滴滴都是法界一切眾生的最佳榜樣,這樣就能夠轉變我們的業報,就會有明顯殊勝的感應,這是我們要真正省悟的。

8 今天的社會是個競爭的社會,什麼都要爭,如果你不爭,你就得無諍三昧,世間人不讚歎你,佛菩薩讚歎你,這個要知道!

會念佛的人,受持是關鍵

1 佛在經上常常勸我們「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是教給我們修學方法。我們要修行,首先要知道,什麼叫受持?我們一生信受一部經典,依照這部經典的理論方法去修行,這就叫「受持」。

2 你能夠讀,你能夠解其義,常常把佛的教誨記在心中,把它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為,一切時、一切處,不離經教,這叫讀誦。讀誦而不解其義,不能夠落實在自己生活裡面,這不是讀誦。

3 一部經念下來,當中一個妄想沒有、一個錯字沒有,這叫功夫,這叫「讀誦」。 「讀誦」的目的不是記,是在破妄念。因為你不讀經的時候就起妄念,心裡念著經就不起妄念,所以要知道,讀誦的目的是在「離妄證真」,不是在記誦。

4 把佛的教誨,落實在生活中,唸唸為眾生,決不為自己,叫「為人演說」。「為人演說」不但是自己廣結善緣,也是廣大阿彌陀佛的悲願。彌陀要普攝眾生,普度眾生,我們也要盡一分力量——滿彌陀的大願,就是滿自己的大願。

5 為人演說的意思很廣,並不是一定要上台來講經,隨時隨處,我們真的有這個心,要把這個法門介紹給一切大眾,這就是為人演說。時時刻刻勸人念佛求生淨土,遇到人就勸他,這就是為人演說,這就是度眾生。

6 會念佛的人,經上講「受持讀誦,為人演說」,這是佛常常勸我們的,受持是關鍵。會念佛的人,念頭才動,這個念不管是善念、是惡念,佛號就提起來,「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壓住。能夠壓得住,功夫得力。

7 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凡夫的老習氣,妄念會起來——順境裡面生歡喜心,歡喜是妄念;逆境裡面生煩惱心,那也是妄念。惡念是妄念,善念還是妄念,你所感的都是六道輪迴——善念感三善道,惡念感三惡道,你總出不了六道輪迴。

8 所以這個法門真是妙極了,念頭一起,「阿彌陀佛」,把念頭壓下去,以這句佛號,永遠保持自己的清淨心、平等心。心要真的清淨平等,就生智慧。智慧才能解決一切問題,而沒有過失。沒有過失,就是我們佛家常講的不造業。

學佛,不能聽信人言

1 學佛,一定要依靠經典,不能聽信人言。

2 對於不同的知見,佛教我們默擯;我們只跟著經典走,決定不反駁。

3 經典上所說的,是佛的心願解行;經典上所說的,皆是佛知佛見。「世間好語佛說盡」,世間一切疑難雜症,經典上都有圓滿的解決方法。

4 現前這個世間災難頻繁,唯有大乘佛法才能對治。佛經是最好的教材,對於事理講得最透徹、最圓滿,它不但幫助我們解決生活問題,也幫助我們破迷開悟、轉凡成聖,故被稱為「法寶」。

5 經典是佛從真心裡面流露出來的,佛的真心跟我的真心是一個心,換句話說,整個佛法講的是我們本人、我們生活狀況,這個關係多密切。我們要深深相信,經是我們自己心裡面的經。

6 眾生心跟佛心沒有差別,是一個心,不是兩個心。差別在什麼地方?在一個迷,一個覺。悟了真心,就叫做佛菩薩;迷了真心,就叫做眾生。眾生迷了,一天到晚亂七八糟的知見,想東想西,全叫妄想,全是邪知邪見。

7 眾生邪知邪見,怎麼能隨順?要隨順如來的正知正見,這才是個聰明人!應當順如來教誡,不要順眾生的知見,這個重要。

8 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淨業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它不但是修西方淨土的基本,可以說是修學一切佛法的根本,決定要落實,決定不能違背!

富貴功名是要靠積陰德

1 佛教給我們「不覆瑕疵」,罪業不管造得多少,都希望別人知道,知道怎麼樣?這個人見到你,罵你一聲,那個人責你一聲,你這個罪業就報掉了,統統報掉了。

2 自己造作的罪業,自己要勇於承當,勇於認過,你這個罪業才能夠懺除;如果說隱瞞、掩飾、覆藏,這個罪業就重了。

3 所以佛教給我們,要積陰德,我們做好事,不要讓人知道,要隱藏,你這個福德愈積愈厚,將來果報就殊勝。

4 自己積的那個善,可別讓人知道,善讓人知道的時候,這個人讚歎你幾句,那個人讚歎你幾句,報光了,善沒有了,這個虧就吃大了!

5 所以世出世間的聖人,教我們要積陰德。什麼叫陰德?陰就是不讓人知道,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不要讓人知道,不要讓人讚歎,我們自己的姿勢愈低愈好。

6 做再大的功德,也等於沒有做一樣,自己對一切人謙恭卑下,這個好,我們自己積的功德能夠保全,保全將來果報就大了,就殊勝了。

7 富貴功名是要靠積陰德,自己有德行,祖先有陰功,換句話說,富貴功名也不是憑自己努力能得到的,所以古聖先賢教導我們,為人應當積陰德。

8 但是要曉得,有陰德,不努力得不到;沒有陰德,努力也得不到,陰德加上努力,這才能一帆風順,這才能得到。

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要大修功德,要積功累德,我們才能成就。

1 我過去在香港,陳郎老居士告訴我,他年輕的時候跟李嘉誠先生就認識。這個老居士命相風水很高明,李先生沒發達之前找他看,他就問李先生:「你希望將來有多少財富你就滿足?」李先生告訴他:「我能夠有三千萬港幣,我就很滿足了。」

2 陳郎老居士對李先生說:「你命裡頭財庫很大,不止三千萬,你將來是香港首富。」真的被他算中了,所以他後來就變成了李先生的顧問。

3 命裡頭有財庫,無論你經營什麼事業,你都發財;命裡頭沒有財富,你跟他經營一樣的事業,你會賠本。中國古人說得很好,「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世間人不懂這個道理,認為這是迷信;我們瞭解,知道這是事實真相。

4 命裡無時莫強求,求不到!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有的,丟也丟不掉!

5 你命中所有的,會被別人破壞,會被人奪取,那不是命裡所有的,這個一定要懂得!你命裡有的,任何人都不能破壞,任何人都不能夠奪取。凡是別人會破壞、別人會奪取的,是你命裡頭沒有的。

6 學佛的人懂得因緣果報,所以沒有一絲毫強求的念頭。強求不能成就,強求要是真的有了成就,那也是恰好因緣碰上,他的因緣在這時候成熟,碰上了;強求要是不能成就,就曉得緣沒有到。

7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強求到的,還是你命裡頭有的,你說冤不冤枉!明白這個道理,積功累德就好。佛菩薩之果地,是要積功累德才能修成。所謂「德」,就是存心利益眾生;能夠捨己為人、利益眾生,常存此心,這是德!

8 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要大修功德,要積功累德,我們才能成就。尤其是現在,整個世界動盪不安,只有修福、積功累德,才是真正的保障。有福的人不管在哪裡,他都安全,他都有福,你就曉得積功累德是多麼地重要!

因果報應的事情,千真萬確

1 現在這個世間,有很多人迷信科學,不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三世輪迴。我們跟人家講這些,人家說我們迷信,還在那裡恥笑我們。

2 因果報應的事情,千真萬確!講真的,他不相信;講假的,沒有輪迴,沒有因果報應,「你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他很高興。你看,信假不信真,真是愚癡到了極處!

3 我們常常聽古德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眾生愚癡,造作的時候,他疏忽大意,造作種種惡業;果報現前的時候,他害怕了。這個時候,害怕也沒用處,也無濟於事!

4 菩薩聰明,果報現前,逆來順受!菩薩怕因,永遠不再造惡因,所以他才能夠不受惡報。我們學佛,一定要瞭解其中的道理,一定要認清因果報應的事實真相。

5 因果報應的事情,就在眼前。我們常講的現世報,就在眼前!頭腦稍微冷靜一點,因果報應的事天天看得到,報紙、雜誌、大眾傳播工具天天看到。

6 所以,我們一定要相信因果報應;不相信因果報應,果報現前的時候,後悔就來不及了!

7 惡道的因與果,佛在經論裡頭講得太多了,我們要特別注意!這世間有很多人雖然不學佛,但是對於因果報應的事情,他能相信、能接受,為什麼?確實有這些事發生在他面前,他親眼看到,不能不信。

8 因果報應的事情,就在眼前,天天都在發生,我們親眼看到的,親耳聽到的,多得很!如果這個也不相信,那就沒法子了!

向三惡道的路上

 

1 學佛,最重要的是精進。精是精純專一,進是不退。現在我們學佛人,他也很勤進,但他不是精進,他是雜進、亂進,所以他沒有成就。

2 末法時期,眾生的根性劣,要想在佛法上精進成就,必須親近善知識。善知識可遇不可求,遇到了善知識,就一定要勇猛精進、努力不懈。

3 佛教給我們勇猛精進,是把煩惱習氣捨掉!這個世間人迷於五欲六塵的享受,天天貪圖名聞利養,這是向三惡道的路上精進。

4 真正念佛人,信願行三資糧具足,對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沒有一絲毫的貪求,一句佛號念到底,這是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路上精進。

5 唸唸只想阿彌陀佛,唸唸只想西方極樂世界,一句佛號二六時中不間斷,這是真正的精進——不但我們初學要努力,就是到了等覺菩薩,佛號還是不中斷。

6 說二六時中不間斷,我們聽了這句話,不要死在這話裡頭,死在這話裡頭,那就錯了!工作的時候,要把佛號放下,專心辦事;一面工作,一面念佛,事情沒做好,佛也沒念好——這都是沒有明瞭經義,才會出這個亂子。

7 諸位一定要明瞭,你能把佛號放下,辦事的時候一心不亂,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辦事還是念佛。你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念佛,所以二六時中真的沒有間斷,大家要明白這個道理,不能搞錯了!

8 我們念佛人,一定要在身心清淨上求進步,一年比一年精進,那你往生就決定有把握。如果身心都不清淨,貪嗔癡慢還繼續增長,你佛號念得再好也不能往生,一天縱然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古人講「喊破喉嚨也枉然」。

現代寺院已經變質了

1 佛法是師道,自古以來師道是非常尊嚴的,所謂「只聞來學,未聞往教」,佛法裡不招生的,學生是自己慕名到這裡來求學的。

2 古時候的老師教學,不像現在學校,現在學校有制度,每年招生。古時候這些老師有道德、有學問,都非常清高,也非常謙虛,他怎麼敢招生?所謂師心自居,招生那還得了,會被人笑話的,這太貢高我慢,所以決定沒有招生。

3 我們看中國古時候佛門裡面,沒有見到招生這樁事情。那學生從哪裡來?我們做弟子的有義務要介紹,介紹也不可以去拉人。拉人,對老師德行上來說,那是怎麼也說不過去的,所以得用善巧方便讚歎老師的德行。

4 在佛門裡面有許多讚頌,讚頌就像唱歌一樣,我們唱出來,裡面是頌揚老師的道德學問,讓聽的人聽到之後心有所感,自自然然來請教。他一問,他來請教,老師就可以講解給他聽。

5 他來問,我們才可以跟他講,才可以為他介紹,絕對沒有像現在拉信徒,沒這個道理!另外一種方法,大眾不知道佛法的好處,我們自己深得佛法利益,我們要延請大德來講經說法,利益一切眾生。

6 佛法裡面說的講經說法,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到這個地方來講學、來教化眾生,這是我們自己去請。我們以隆重的禮節慇勤禮請,這一般社會大眾看到,他感受不一樣,他會很尊重。

7 從前唸書人,秀才,一般都願意到寺院親近出家人,寺院有豐富的藏書,如果有不瞭解的地方,都可以向出家人請教。而出家人教導他們都是義務的,這是佛家所修積的功德、所積的善行。

8 但是現代佛教寺院已經變質了,寺院古時候是教學的場所,現在變成經懺的場所——跟鬼打交道的場所,這是我們必須要辨別清楚的。

我們今天世間大富大貴之人,都是過去生中修行不及格的人

1 我們今天世間大富大貴之人,都是過去生中修行不及格的人,修行的果報變成了現前的福報,他一享福就迷惑,就再也不肯修行了。

2 在我們講堂,諸位能看得到,來聽經、念佛的,有幾個是富貴人家?富貴人家他到道場來拜拜,來燒個香,喝杯茶,他就走了。富貴人家來佛門捐錢做功德,他以為「我出了好多錢,我就有好多功德」,其實這還是福德。

3 他不聽經、他不念佛,他錢太多了,認為自己有錢供養這些法師,法師們替他唸經、法師替他拜佛,這個福都是他的——想得都很天真!

 

4 所以佛說得好,「富貴學道難」。諸位一定要記住,如果我們這一生修行沒有成就,來生就跟他們一樣,來生就是富貴人,富貴人就不學道了;換句話說,沒有辦法超越輪迴。不能超越輪迴,佛在經上常常給我們講,絕大多數的時間是在三惡道,尤其是在地獄道。

 

我的心是安定的、是清淨的

1 佛法的傳承、教學,是以智慧為第一。真正的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生出來的,佛法為什麼對於修定看得那麼重,就是這個道理。

2 所謂是因戒得定,戒的目的是要得定,定的目的是開智慧,所以智慧才是佛法修學真正的目標。

3 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我們今天稱佛教為教育,佛教是智慧的教育,這是我們一定要認識明白的。

4 真實智慧是從哪裡來的?是從戒定慧中來的。所以佛教我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癡。

5 我們凡夫在境界裡面起貪嗔癡,就會被境界所轉。被境轉就造業,不被境轉就不造業。不造業,我們給它取個名字叫淨業。西方淨土是要淨業才能成就,這個不能忘記。

6 我們念佛之人,還會被境界所轉,還會受外面境界誘惑,怎麼辦?唯一的方法,不看電視、不聽廣播、不看報紙、不看雜誌,減少染污、減少誘惑,這樣就好。

7 這麼多年來,我不看電視、不看報紙、不看雜誌,為什麼?養清淨心。心清淨,身體就清淨,身心清淨,我的生活環境就清淨。

8 《楞嚴經》上佛說得很好:「若能轉境,則同如來。」你們住亂世,我住的是清淨法界,我們雖然同居一處,感受不相同——你們這個世間有災難,我的世間沒有災難;你們的心是動亂的,有恐怖、有憂慮,我沒有,我的心是安定的、是清淨的。

社會的安定,根在夫婦

1 現代的社會,離婚率非常之高。你只看到這個社會離婚率高,這個國家快要亡了,就好像看一個人,這個人身上的細胞,許多細胞都壞了,這人快要死了。

2 一個社會裡面,離婚率超過百分之五十,準死無疑!我們中國古人講,「家不家,則國不國」,這不是開玩笑,這不是兒戲!

3 由此可知,輕易離婚的夫妻,兩個人都會墮地獄。你要問為什麼?他危害社會、危害世界和平,這個罪多重!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4 與其要離婚,不如不結婚。你在結婚之前,我常說雙方都看對方的好處,覺得很可愛;一結婚之後,雙方專看對方的缺點,麻煩大了。

5 佛菩薩教我們永遠「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你要是能夠記住這一句,你們夫妻好合,白頭偕老。為什麼?只看對方的好處,不看對方的缺點,就沒事了。

6 夫妻好合,就在這一念之間,這一念覺悟,永遠好合下去,說「相忍相讓」,那是多餘的,哪有這回事情?

7 中國古人對於婚姻非常重視,禮節非常隆重、非常繁瑣,為什麼要這樣做?告訴你不可以輕易離婚。

8 現在人把離婚看得很平常,其實眾生造作罪業,離婚的罪比什麼都重。離婚是把倫常道德破壞、把社會秩序破壞,你說這個罪多重!所以社會的安定、世界的和平,根在哪裡?根在夫婦。

萬德洪名

1 阿彌陀佛名號,包含了盡虛空遍法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故曰萬德洪名。

2 「阿彌陀佛」是梵文,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量智、無量覺。

3 阿彌陀佛也稱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其實光與壽是無量之中某一部分而已,無法將佛號裡的義趣完全表達出來。

4 名號的義理深廣無盡,不懂得名號所包含的義理,就得不到理想中的效果。

5 念阿彌陀佛是念自己的真心,念自己性德的本名。

6 用阿彌陀佛名號,把我們的自性喚醒。

7 用阿彌陀佛名號破迷開悟,把真如本性找回來。

8 唸唸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就是自性彌陀。

9 念「阿彌陀佛」,在一生中,就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說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10 日常工作照做,阿彌陀佛常在心中。

11 沒有佛學常識也無妨,一句阿彌陀佛也能往生。

12 對於親情、冤親債主都要看得淡薄,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才能往生。

13 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什麼念頭都沒有,就能自在往生。

14 臨終時,只有見到阿彌陀佛才能跟他走。

15 心願言行與阿彌陀佛相應,必定成佛。

16 一切法從心想生,有病不想病,想阿彌陀佛,病就好了。

17 業障深重的人,只有「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能救。

18 境緣現前,一聲阿彌陀佛,什麼事都擺平。

19 用我們的淨業,感阿彌陀佛的慈悲願力。

20 念佛的人,必須與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

21 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名號,持一佛號,等於持一切諸佛的名號,即得一切諸佛所護念。

22 念這一句阿彌陀佛,能感動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並得到全體護法神的保佑。

23 彌陀經講的諸佛,即阿彌陀佛。

24 正念是阿彌陀佛。

25 念阿彌陀佛是善中善、福中福。

26 我們念「阿彌陀佛」,是提醒自己:從早到晚,對人對事對物,一定要覺悟;不迷惑顛倒,不自私自利。

27 念阿彌陀佛,福慧增長、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事事如意。

28 相信自己是阿彌陀佛,一定能成佛。

29 相信自己一定能去極樂世界,就肯定能去。

30 用阿彌陀佛一念,止一切妄念。

31 念頭才起,就用「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打掉,這叫用功夫。

32 念頭才起,就用「阿彌陀佛」把心中的喜怒哀樂擺平,這叫真用功夫,這叫會念佛。

33 一天到晚,阿彌陀佛常在心中,沒有別的念頭,叫功夫成片。

34 一天到晚,用「阿彌陀佛」這個念頭,保持自己的清淨心,叫覺悟。

35 用這句「阿彌陀佛」,擺平自己的煩惱習氣,叫「帶業往生」。

36 一句阿彌陀佛,與三學(戒定慧)、三慧(聞思修)、三資糧(信願行)相應,叫一心稱念。

37 在危難的時候,可以特別懇求阿彌陀佛來接引。

38 真正願意放棄經教、老實念佛的有兩種人:一種是徹底覺悟;一種是善根非常深厚。

39 心裡頭,唸唸只有阿彌陀佛,這個人是極樂世界的人。

40 阿彌陀佛是無上珍寶,世出世間所有一切諸法都比不上。

41 「阿彌陀佛」展開,是三藏十二分教,這是世尊教學的中心點。

42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的一切經,全都在一句佛號裡面。

43 世尊一代時教的核心,就是一句「阿彌陀佛」。

44 世尊和十方三世諸佛,都稱讚阿彌陀佛是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45 真正相信淨土法門的人,一句佛號已經足夠。

46 釋迦牟尼佛的本願,是要我們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

47 「南無阿彌陀佛」是梵語,意思是:皈依無量覺。

48 人人的自性都是無量覺;你要是恢復了無量覺,你就是阿彌陀佛。

魔與外道

1 魔的大根大本即是貪慾,五欲六塵就是魔。菩薩修行宗旨在轉識成智,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智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

2 經云:「善守身語及意業,恆令依法而修行,離諸取著降眾魔,此智心者所行道。」以最淺顯的說法即是:身必須離殺盜淫,語必須離四種口 過,意必須離貪嗔癡。依此修行,所修的仍然是福報而不是菩薩道。十善業是有漏的福報,修十善業而離十善之相,不可取相,不可執著,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 能如此則可降伏眾魔。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即是離諸取著,「離諸取著」即可降魔。

3 經云:「眼終不見不淨佛剎,亦復不見異相眾生。」所作所為統統不要了,回向眾生,心中一塵不染,心淨則土淨。佛看眾生各各均是佛,因 為他沒有分別心,只有平等心,心中不起分別,一律平等。學佛之後若是煩惱更重,已入魔境,與佛法背道而馳。對於壞的環境處之泰然,修的是自己的清淨心、大 自在,若是見到佛歡喜,見到魔不歡喜,就不自在。自己若無分別心,豈有佛魔之分?

4 凡是心外求法均謂之外道。佛法講明心見性,如不在此下功夫即是外道;學佛而仍隨六塵轉,心不清淨即是外道。

5 佛陀在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容易辨別,佛門裡面的外道就很難認識。說到究竟處,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念佛如不曉得消歸自性就是外道。外 魔沒有多大的力量,只怕自己本身的魔。四魔就是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魔四種:一為五陰魔,五陰非外來,色受想行識五陰熾盛,為眾惡之淵藪,所以才發生 七苦;二為煩惱魔,根本煩惱,迷惑事理,障蔽正道,亦屬於自己的;三為死魔,死能斷人之命根,妨礙修道,但並非外來;只有第四種魔,天魔是外邊的,他是欲 界第六天主,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我們的修行程度不夠,他還沒有時間來打擾呢!佛法中無論修那一門均離不開明心見性,如目標不訂在明心見性上,向外馳求,仍 然是外道。楞嚴經說捨識用根就是指的此事,在日用平常之中,若依舊用第六意識即屬魔外。

6 魔在人間的時候都是學佛的,未學得好,就變成魔。學佛的人若是帶有一分貢高我慢嫉妒的心,雖然也修佈施,也修禪定,有相當功夫,命終多趨向於魔道。

7 魔有內魔外魔,內魔最害人,自己的煩惱就是內魔,就怕內魔與外魔勾結,名聞利養都是魔。

8 修行人遇到任何境界現前要不執著,執著即遇魔障。例如打佛七,有人很精進,見到佛像發光,聞到異香,此系極粗的境界,若真遇到實在沒 有說的必要。念佛念得好,三聖全來,不必動心;西方極樂世界現前,也不必歡喜。心中一動歡喜心,就不清淨。什麼境界現前,不理他,你的功夫又進了一步;一 沾染,就是魔。

9 凡障礙身心清淨者,即是魔,必須認清,古德說「但盡凡情,別無勝解」。佛在經中叫先破分別執著的根本,即五陰六處十八界是根本,六道 凡夫均因此而流轉,能破除此根本即是華嚴經中的一真法界。一切萬法歸納為十八界,加七大為二十五圓通,圓通就是成佛,隨便拈一法均能見性成佛,其體即是如 來藏妙真如性,明白此理即得大受用。

10 學佛人對高僧傳與居士傳不可不讀。古來學人進德修業有了基礎再出去參學,否則不辨是非邪正即易於招魔。參學在佛法中是必經的過程, 但是不能專向一位老師學一輩子,如此也是著了魔。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東西,我們認不出來,《楞嚴經》中五十種陰魔其表現的道行,幾可亂真。佛法有個密訣, 即一切境界現前如如不動,捨己為人,犧牲自己亦在所不惜;但是不能捨棄菩提心,沒有菩提心修一切善事均是魔業。

11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本來修得很好,很有進步,忽然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一發脾氣,一燒就完了,這是世出世間一切事業成敗 的關鍵。俗話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一現前即是來考試的,不管外面境界變成什麼樣子,心中要如如不動,因為外面的境界都是自己心理變現出來的。在世 間作任何事情、作任何職業都可以修道,必須認定外面的一切境界都是善知識,善人固然是恩師良友,惡人也是佛菩薩化身替我們消災的,對他們都要表示感恩之 心,絕不可起一點是非人我的念頭。菩薩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如他不高興我,我就躲開,免得使他心中生煩惱,隨時隨地都在修菩薩行,這樣做還會有嗔恚嗎?

12 學佛者心中有名聞利養之念,必定招魔。真有道心者一定遠離五欲六塵,名利心放不下者必不是善知識。只要自己心中清淨,自然與佛菩薩感應道交,若老實念佛絕不會招魔。

13 末法時期法弱魔強,邪師說法如恆河沙,魔已混進佛門。凡是心外求法的均是魔,五欲六塵是魔,障礙我們明心見性的是魔,修有漏果報的 是魔,修四禪八定的也是魔。人人都愛魔,電影院排長龍,場場客滿;一家人圍攏來看電視,耽誤正業。而參加法會聽華嚴經的人,以台北市說,每十萬人中最多只 有三、四人。現在學佛的人,變為魔眷屬或變為外道者甚多,自己不覺得而已。

14 勇猛精進,衝破魔眾。魔眾不是外面來的,真正的魔是無明、塵沙、見思煩惱。學佛如不能斷除煩惱即是冒充佛子。學佛宗旨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如迷而不覺,佛想加被也加被不上,故知障礙仍然在我們自己這邊。

愛情會變

1 我每到一個地區,這個地區社會安不安定,社會有沒有問題,我從什麼地方看?我從家庭看,家庭從什麼地方看?從夫妻看。

2 如果這個地方離婚率很高,這個社會動亂,這個社會有問題,不適合居住;如果這個地方離婚率很低,這個地方社會好,這個地方社會安和樂利,我們可以考慮在這個地方建立事業。

3 現在很多國家地區,離婚率超過百分之五十,不得了!這是整個世界動亂的因素。所以夫妻離婚,造的罪業比什麼都重。過去有人問我:離婚的罪是什麼?我直截了當地回答:離婚的罪業是墮地獄。

4 夫婦和睦,給諸位說,家庭興旺、國家富強、天下太平。這個道理現在幾個人懂?沒人懂了。夫妻好合關係是多麼大,不僅僅是你家裡頭傳宗接代,你關係到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5 我們今天看到這個社會離婚率這麼高,就知道家庭破碎,社會就不能安定,世界就沒有和平。你能說你沒有責任嗎?整個世界的動亂不能怪別人,回過頭來想想,自己造成的。

6 古時候我們只聽說結婚,沒有聽說離婚的,現在離婚率為什麼這麼高,為什麼古時候沒有?這就是結婚的意義不相同。

7 古時候人結婚是為什麼?兩個人有生活共同的目標,互相協助,達到共同的理想目標。古人是為道義,他明理,他懂道理,他知道應該盡的義務。

8 古時候,夫婦是道義的結合,不是感情——感情非常脆弱,很容易破裂。現在人結婚是為愛情,愛情會變,所以婚變的事情層出不窮。

現在的婚姻是亂愛

 

1 現代夫婦的結合,是感情、是迷惑,不是理性的,不是為了一生當中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方向而結合的,因此離婚率非常之高。

2 如果沒有小孩,離婚還好,如果有小孩,受傷害最大的是那些無辜的孩子。這些孩子將來長大,他沒有感受到家庭的溫馨,沒有父母之愛,他的發育、他的成長就不是正常的。

3 父母離婚,小孩變成單親,從小他就有個很不正常的心理,他沒有愛心,心裡面是忿恨,這樣的小孩長大,豈不是變成社會問題?

4 離婚這個罪業相當重,特別是有兒女,這個對他的傷害非常非常之重,做父母的有沒有想到?離婚的罪比什麼都重,如果夫婦之間彼此傷害,甚至於還有謀殺的案件發生,那不是在造地獄業?

5 從前的婚姻是道義,現在的婚姻是亂愛,把倫理道德全部都破壞了,基礎動搖了,社會哪有不動亂的道理?

6 今天社會動亂,每個人都感覺身心不安,真正原因在哪裡?你每天在報紙上看,離婚率這麼高,你就曉得了。

7 教育裡面,聖賢教育,最重要的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就是倫理的教育,倫理裡面的核心是夫婦,有夫婦才有父子、才有兄弟、才有君臣、才有朋友,這怎麼能疏忽?但是今天世人普遍疏忽,不曉得這個道理。

8 從前夫妻講「恩愛」,現在沒有恩,也沒有愛。現在這個社會講什麼?講利、講欲。現代人爭利、縱慾,仁義道德沒有了、恩義情愛也沒有了,社會怎麼會不亂?

禪與念佛

1 禪定,是自己有主宰、有主見,不為外境所動。

2 禪的意思是靜慮,也叫止觀。

3 「止」是放下妄想分別執著;「觀」是看破「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4 佛法不管是哪一宗,顯教密宗,各宗各派,都重視禪定。

5 無量法門都是修禪定,離開禪定就沒有佛法了,可見得禪定非常重要。

6 佛法的修學著重禪定,不著重研究。

7 經典越研究是越糟糕,越差錯;你心定,你心清淨,你就全都明瞭了。

8 所謂覺心不動,你只要心定下來,就與你的覺性相應了。

9 佛法不是知識,它是智慧。

10 知識是從分別心裡面顯現出來的,智慧是從清淨心裡面顯現出來的,它不一樣。

11 念佛人修清淨心,清淨心就是禪定。

12 佛法法門雖然很多,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是說明方法門徑很多,修什麼?統統修定。

13 定是佛門修行的關鍵,也就是說,我們要恢復本性、恢復真心,用什麼方法?用定。

14 教下講「止觀」,「止觀」就是禪定。

15 念佛人講「功夫成片、一心不亂」,那就是禪定。

16 淨土宗是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禪定。

17 沒有一個法門不是修定的,你認為只有禪宗才修定,那你就搞錯了!

18 禪定不是心裡什麼都沒有,不是的,禪定是清清楚楚、如如不動。

19 禪定不是閉著眼睛參,是睜著眼睛參的,六根見外面六塵境界清清楚楚。

20 要不要打坐,跟「禪定」沒什麼大關係。

21 真正高明的「定」沒有跡相,行住坐臥都是「禪定」,嬉笑怒罵也是「禪定」。

22 《壇經》裡面說:外不著相叫「禪」,內不動心叫「定」。

23 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你不著相,就叫做「禪」。

24 心裡不起貪嗔癡慢,心裡清淨不起煩惱,就叫做「定」。

25 《金剛經》上所說的「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

26 佛的心是「定」的,凡夫的心是「動」的。

27 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變成智慧、變成禪定。

28 凡夫可憐,凡夫一接觸外面境界,它就變成妄想分別執著,這是我們必須要警覺的。

29 修學的功夫,初步就是伏煩惱。煩惱伏住,在念佛法門就是功夫成片;如果煩惱伏不住,功夫沒成就。

30 修行人要喜歡寂寞,心常住定中,才能成就。

31 有道行的人,言語必少,因為他的心是定的。

32 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練習心中了了分明,如如不動。

33 「如如不動」就是內心清淨,沒有妄想分別執著。

34 六根接觸六塵,不被外相所迷,什麼境界現前都不動。

35 你把「能見所見」捨掉,心清淨了,很容易得定,定境會現前。

36 世出世間,沒有一件事可以打動我們的心,即入了一真法界。

37 無願無求,這就是空,就是「三昧」。

38 「三昧」是印度話,翻成中國意思叫正受,正是正常,受是享受。

39 正受就是禪定,禪定才是真的正常享受,也就是《阿彌陀經》所講的一心不亂。

40 「念佛三昧」落實在生活中,落實在工作中,落實在處事待人中,才是真正的禪定。

41 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方法、手段那麼多,都是修定,換句話說,都是修清淨心。

42 念佛法門是八萬四千種方法之一,我們用這個方法修清淨心。

43 《阿彌陀經》裡面最重要的兩句話就是:一心不亂、心不顛倒,這八個字是全經的主體、中心。

44 用什麼方法修?就是用一句佛號,直截了當修一心不亂、修心不顛倒。

45 一心不亂是最高的禪定,性定,稱性的大定;心不顛倒是最高的智慧,所以念佛聲聲都是福慧雙修。

46 念佛功夫有三個等級:初步的功夫就是功夫成片,這個沒有得禪定,是相似的定;念到事一心不亂,那就是禪定,所謂念佛三昧;念到理一心不亂,那就是上上禪定。

47 修行有沒有真功夫,就是最後那一招,看你怎麼走法。

48 真正有功夫的人預知時至,沒有病苦,如入禪定,這是真功夫!

感情這東西是假的

1 俗話說得好:「不是冤家不聚頭。」世間人迷惑顛倒,年輕相愛、戀愛,愛得不得了,沒幾天就要打架,要鬧離婚,搞得焦頭爛額,可見得當時談戀愛的時候,甜言蜜語全是假的。

2 談戀愛的時候,那些甜言蜜語不是真的,你不把它當真,那你就有智慧了;你要把那些恩恩愛愛都當真的,那叫迷惑顛倒!

3 與世間人往來,大家不要對人太信任;太信任對方,那是你愚癡,是你迷惑顛倒。

4 沒有一個靠得住的,世間人的心一天到晚在那裡變,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今天說很愛你,明天就跟你分手了。

5 你要曉得世間人心不真,他心是假的,他說的都是假的,說得再好,姑妄言之,我們也姑妄聽之,不要認真,你認真決定要上當。

6 不管人給你講什麼話,不要信以為真,就很自在了;信以為真,那你就要吃大虧、要上大當——假的,統統是假的。

7 不要說別人對我們的感情,我們要覺悟,逢場作戲,不要當真;我們自己對別人也是假的,今天跟他好了,明天又惱了。

8 世間人,雖然覺得愛很可貴,但都是假的,虛情假意,不是真愛,它會變的!好得不得了的時候結婚,結婚十幾年,小孩都養幾個了,還要鬧離婚,反目成仇,可見感情這東西是假的,不是真的。

念佛要有信願

1 我們念佛,常說:「你會念不會念?」不會念的,嘴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沒有信、沒有願,這叫不會念。

2 這樣念佛,古人說得很好,叫「喊破喉嚨也枉然」。一天縱然念十萬聲,不能往生。為什麼?裡面沒有信、沒有願。

3 怎麼叫會念?每一聲佛號裡面都具足堅定的信心、強烈的願望,這就叫會念。具足信願行,聲聲都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你對於西方淨土就有分。

4 所以,這一聲名號裡面,我們的信心、願心確實都在其中,才會與淨土相應。要把阿彌陀佛念來,要跟阿彌陀佛相應,這叫會念。這樣念佛就能夠伏煩惱,就能夠斷煩惱。

5 一般人雖念佛,為什麼不能夠伏煩惱?不能斷煩惱?實在講有口無心。這個心就是沒有信心、沒有願心!光這一句空的名號不行,伏不了煩惱、斷不了煩惱,所以要會念。

6 會念的人,信願行三資糧統統具足,這就是善根福德因緣都在其中。這怎麼說?信心是善根,沒有善根,不信;願心是福德,願意往生的人,大福報,沒有比這福報更大了!這一句阿彌陀佛是因緣,所以信願行就是善根福德因緣。

7 換句話說,你不十分相信,不太相信,你善根少;還不想去,你福德少;一句阿彌陀佛,有的時候念,有的時候忘掉了,你因緣少。你善根福德因緣都少,你來生還是要搞六道輪迴,你出離不了六道輪迴!

8 《彌陀經》上講,「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換句話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要多善根、多福德,還要多因緣,這是我們決定不能疏忽的!

現代人把婚姻看得很輕

1 結婚,你看我們中國祖先造的這個字,充滿了智慧!我很反對簡體字,簡體字是把中國文字破壞掉了;中國文字是智慧的文字,叫你看這個字你就開智慧了。

2 你看中國祖先造字,結婚這個「結」,一邊是吉,吉是吉祥,旁邊亂七八糟給你繞,這是叫你看到「結婚」這個詞要覺悟,不要昏,不要被這個纏繞了。你就想到中國古聖先賢對子孫的愛護、教訓,真的是無微不至。

3 我們諺語常常講成家立業,成家立業是個好事情,但可不能昏!你看那個「家」字的寫法,上面是房子,房子裡面是什麼東西?是一隻小豬。豬是愚癡,叫你看到這個,你要覺悟,不要被它迷了。

4 結婚,這不是你們兩個人的事情!說實在地,社會的安定、國家的興衰,與你結婚都有關係,因此草率不得,要慎重其事。

5 現在人的結婚是感情的結合,感情非常脆弱,很容易破裂,所以婚變的事情層出不窮。結婚,要以生活目標為思考的第一個重要標準,不能夠迷在感情上,迷在感情上一定會痛苦。

6 古時候人結婚是什麼?兩個人有共同的生活目標,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相協助。古人是為道義,不是為愛情,他明理,他知道應該盡的義務,所以夫妻和睦,白頭偕老。

7 現代人把婚姻看得很輕,喜歡就結婚,不高興就離婚,簡直叫兒戲,他不曉得,他背的因果有多重——輕易離婚,果報都在地獄!為什麼有這麼重的罪?他把整個社會秩序破壞了。

8 夫婦是世間一切眾生幸福的根源!我們看看現實這個世間,夫婦之道沒有了,諸位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小事,這是大事,根本的大事,整個社會動亂的根源就在這裡。

讀經

1、 福田一定要由三寶方面去種。末法時期種福田較為困難,魔子魔孫現出家人相,混在三寶中來,眾生以魔當作佛子,常走入邪道。故在末法時代,要多讀大乘經典,開智慧,才能分別邪正。

2、 消業要心境都看空了,好壞均不執著,保持平靜心才能消舊業,環境好天天享受也是造業,環境壞怨天尤人也是造業,不讀大經大論焉能懂得。

3、 古人讀經用無分別心讀之,今人則以文學眼光讀之,或用考據方法研究其翻譯之來源,欣賞其文字之優美,或分別其名相,如此則是佛學而 不是學佛。讀經必須以至誠心讀誦,至誠者即心中一念不生,讀經如此,讀古人註解亦如此,甚而推及世間書籍,以此種態度閱讀,亦能以慧眼觀察,別有悟處。以 至誠心看經就是修定,不可用分別心,一字跟著一字讀下去,不生分別心,有三年五年功夫必然開悟。智慧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福德亦是清淨心中現出來的,清淨 心現前,福慧自然具足。

4、佛經的用途,是為了印證自己的知見與佛的知見是否相符?五祖以前以《楞伽經》作印證,五祖以後以《金剛經》作印證。在行的階段,學人可以用之; 初學之人,只能以佛經當作一面鏡子用,修正自己的的毛病,三寶以法寶為中心,僧雖為人天師,但佛說法「依法不依人」,依經與論修證自己的知見,依戒律修正 自己的行持。

5、現在人心散亂不易成就,應以性之所近,研究一部經典,幸勿貪多。研經的標準最低限度要講十遍,講一遍比看十遍還有用。利根者一經通,一切經通。

6、聽經看經自己以為真悟,其實是解悟,解悟屬於意識的作用。……第六識是虛妄的,聽法——會聽的用本元心地(真心)可以開悟,用第六意識聽,終無開悟之日,眾生之迷在此,聞法多年未開悟者亦在此。

7、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千七百則公案如有一條不懂,則全部不懂。求智慧應先求根本智,根本智求到,後得智自然現前。心地清淨,湛然不動,是根本 智。讀經時把心定下來不要打妄想,一個字一個字的接著往下念,不要揣摩,可以求到根本智;若心不專一,一面讀經一面又想別的事情,就沒有效驗了。

一般人不相信,一點也不奇怪

1 佛在《大集經》裡面講:正法時期,戒律成就;像法時期,禪定成就;末法時期,淨土成就。

2 佛在經裡面給我們說,在正法時期,只要修戒律就能證果;像法時期去佛已遠,修戒律很困難,單靠守戒律不能證果,不能開悟,所以要修禪定。

3 佛明白地告訴我們,「末法時期,淨土成就」。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我們在現前學佛選擇淨土法門,就是敬承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誡——他老人家這樣教給我們的,我們承受,我們接受,依教奉行。

4 這個法門,十方諸佛讚歎、十方諸佛宣揚——沒有一尊佛不講淨土五經,沒有一尊佛不勸一切眾生念佛求生淨土。

5 除非眾生業習很重,他對這個法門不相信、不能接受,佛這才不得已開方便法門,跟他講其他的法門。所有一切法門,這個法門第一真實,這是我們應該要瞭解的。

6 淨宗的修學理論,佛在經上說「唯佛與佛方能究竟」,絕對不是九法界的眾生憑自己的力量能知道的,這是我們在《無量壽經》上看到的。

7 能夠相信、能夠接受,這是無比的善根福德。所以一般人不相信,我們不要去怪他,應當要知道,他不相信這是很自然的現象。難信之法,如果大家都相信了,這怎麼叫難信之法?

8 我們自己相信了,我們跟他們的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所以一般人不相信,這是必然的現象,一點也不奇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