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弘傳統文化 (27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背古人的書籍用意在哪裡?用意在保持他的清淨平等心,是修定,用背書來修定。你不叫他背書,他小腦袋還會胡思亂想,那就麻煩了。

所以用背書,背書,書會背了那是副作用,不是真正目的,真正目的是讓他的心清淨,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就是保持他的天真爛漫,一直大概保持到十歲到十二歲。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人教育的智慧、教育的理念是世界上沒得比的,哪一個國家族群也不能跟中國比。中國人懂得,要把這個孩子的本性,當然他慢慢長大,他會染污,如何讓他染污減低到最輕的程度,不染污是不可能的,染污到最輕,不能嚴重,要保護這個。

這個是根本,就是三年,一千天,從出生到三歲,這三歲比什麼都重要,因為他慢慢的接觸到外面,他被染污。這三歲,他所見的、所聽的、所接觸到的,完全是正面的,不能有負面的給他看到。就是他要看到善的,惡的不能讓他看到;惡的看到,他染了惡,那就不善。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儒家的禮,根本的典籍是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有沒有專攻的?有讀這些書的,我知道,但是沒有行,沒有能把所學的東西落實到生活。落實在生活裡頭是什麼?儒家稱為《小學》,《小學》的內容非常豐富,倫理道德是最重要的。而道德的核心是孝順父母,孝道,有孝、有敬儒家就有根了。敬什麼?敬長輩,長輩的代表是老師,尊師重道。

聖賢的學問,必須具備這兩個條件孝跟敬,你才能學得到。沒有孝敬這個條件,孔子來教你都沒用,釋迦來教你也不會有效果,跟現在一般學校條件不一樣。現在學校學的是科學技術、知識,這個沒有孝、沒有敬,行,能學得到;聖賢學問不行,它是智慧,沒有這兩個基礎就完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善念的核心是孝敬,孝,儒釋道都把它擺在第一位,佛經,淨業三福也把它擺在第一句,「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所以百善孝為先,孝道不能不知道。人能夠孝順父母,不但不敢做惡事,連惡的念頭都不敢起,為什麼?怕對不起父母,這個約束力量多大。孝親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尊師重道是中國文化的本,大根大本,延伸出來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落實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工作、待人接物。這四科,這是中國文化的大根大本,把它總結起來,實際上只有十二個字。這十二個字第一個是孝,孝悌忠信,悌就是尊重長輩,兄弟當中尊重大哥,他年歲比我大。悌道,悌道是敬長,敬長在中國通常用老師做代表,尊師重道。忠信,忠,我們人講良心,心要放在當中,不能偏,不能邪,偏就錯誤了,邪就造惡了;下頭是信,有信用,言而有信,不能欺騙人,不能妄語,不能兩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就這十二個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跟十二個字相應,這是中國人。標準的中國人就這十二個字。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九一集)2013/8/12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人說世界上四大古文明,其他的三個都沒有了,唯獨中國還存在,什麼原因?二戰之前,歐洲有一批學者用這個做命題,認真研究,最後的結論說得很好,大概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關係,這個結論非常正確。中國自古以來,教育是家庭負責的,所以它教得好。國家有學校,少,那個學校,那個學校是管考試的。考取之後,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像現在的黨校一樣,是培養各級幹部的,一般教育都是你家庭自己負責任。

家庭負責,叫私塾,私塾是什麼?家庭子弟學校。這一家的家長,小孩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都在,所以辦學請老師這是家裡頭等的大事,關係到我們這個家族的存亡,家族的興衰,這是家庭最大的事情。家庭開會,去找老師,老師要有德行、要有學問,要能以身作則,要會教學,符合這些條件,恭恭敬敬的請老師到家裡來辦學。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傳統東西,老祖宗,我相信我們的文化不是五千年,五千年是指有文字記載的,沒有文字記載,不能說它沒有文化。所以我相信,古人講的五倫、五常,至少這兩樣東西超過五千年。印度的古文明有一萬三千年,我們中國不會在它之下,至少也有一萬三千年。教什麼?教五倫、教五常,人人能相信,人人能理解,人人能實踐,把它做到。五倫是道,五常是德,以道德治天下。道是自然的,自然的規律,不是人為的。德是從道延伸出來的,必須要遵守。五倫只有二十個字,我相信傳十萬年也不會傳錯,五常只有五個字。

五倫,第一「父子有親」,親是親愛,這個親愛不是學來的,是自性裡頭本有的,這個親愛是從自性裡頭自自然然流露出來的。你要不相信,你留意,就在眼前,千萬年前人看到,我們今天一樣看到。你看到小孩出生,一百天之內,他沒有受到污染,你細心觀察他的表情,他的歡喜、笑容,他沒有分別,無論什麼人去逗他,無論什麼人去抱他,他都歡喜。一百天之後會認生了,他知道哪個是他媽媽,他已經被污染了,他有分別心,他有執著。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是國家、是民族、是人生的大事,頭等大事。教育關係下一代,中國世世代代這些古人,沒有一個不重視教育。希望下一代比我們更好,一代要超過一代,這才是好現象。一代不如一代,那上一代對不起下一代。現在人這個概念淡薄了,也許沒有了,這是非常可怕的現象。下一代沒有了怎麼辦?國家民族走向滅亡。

回頭看看老祖宗,世世代代承傳下來,我們如果是四大文明古國這最後一個,到我們這邊以後沒有了,我們能對得起祖宗嗎?能對得起父母嗎?現在的社會也確實父不父,子不子,這是真正值得憂慮之處。儒釋道沒人講了。這些年來,我們全心全力提倡傳統文化,有影響。現在確實有不少人警覺到了,知道這個東西重要了,這是好事情。有這個警覺心,我相信他們會發心,要認真教學。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人要愛中國,中國人要孝順父母、要尊敬祖先。有文字記載的,五千年的歷史。從遠古打獵,人類的生活,就是社會生活,靠打獵,到神農發明了農耕,打獵是游牧民族,農耕是定居了。神農到我們這裡四千五百年,前面是游牧,這四千五百年農耕,社會安定,人民安樂,天下太平。這四千五百年,出問題,實在講就出在最近這一百年,這一百年問題暴露了。前面一百年問題是潛伏在,真正有學問的人、有見識的人他看到了,他也說出來了,沒人相信。今天全部暴露,這個社會是有史以來沒有過的亂象,人民連自己的信心都喪失掉了,五倫、五常、四維、八德沒有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屹立在世界永遠不敗的四寶。

中國人靠什麼?就靠這四樣東西,倫理讓這個族群團結在一起。中國古時候文字裡頭找不到團結,為什麼?他本來就團結,從根上他就是團結的。你打開家譜,不就是團結的!所以外國人要團結,他一盤散沙,需要團結,中國人不要,中國人天生就是團結的。五倫發展到最後,心量拓開了,天下人皆朋友也,朋友是五倫之一,都歸納到五倫裡面去了,「四海之內皆兄弟」,兄弟是五倫,皆兄弟、皆朋友。這是中國人的思想、中國人的理念,這個思想理念落實了,不是喊口號,他真做到了。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恢復真難,真正要有佛菩薩再來,佛菩薩現身為國家領導人,對老祖宗尊敬,從對父母尊敬起,由敬父母,敬祖宗,重祭祀。祭祀的目的是民德歸厚,它是教育的意義,你對幾千年老祖宗都尊敬,念念不忘,你怎麼會把眼前父母忘掉?沒這個道理,祭祖真正意思是在此地,是孝親。祭祖、祭神都要非常嚴肅,那不是開玩笑,不是熱鬧,不是唱戲表演,不是,要很嚴肅。

祭神如神在,好比祖宗在面前,要記住祖宗的恩德,要發揚光大,這個才真正有意義。把祖宗的教訓要在這個大會向大家做一個宣布,不是只舉行儀式。儀式不講清楚、不講明白就變成迷信,那個意義不大。一定要受教育,祭祀是一門功課,是一堂功課,要這樣來做。主祭的人要跟大家上一堂課,至少要半個小時,最好是一個小時。你有講義,講義印刷來分給大家,知道,我們對祖宗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對祖宗這種愛心、尊敬心他會生起來。形式不能解決問題。這個都是屬於精進。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團結是近代發生的事情。怎麼發生的?我們把老祖宗的東西丟了,不要了,就不團結了。中國人用什麼團結?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今天不要了,學外國人,個人主義,沒有家的概念。中國人團結的基本概念就是家,家在中國歷史上產生極大的效果,所以「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家多重要。抗戰時候中國還有家,勝利之後中國家沒有了,這是我們眼前一個重大的問題,家沒有了怎麼辦?人可憐了。

在從前兒童的教育是家擔負起來的,養老也是家承當的,家承當人生兩樁大事,一個是教育,一個養老。現在學校雖然多,沒有這個使命感,而且學校的課程,倫理課程沒有了,道德課程沒有了,因果課程沒有了,聖賢教育沒有了,這在中國人理念裡面中國教育廢除掉了。他學的什麼?學的是科學技術,人性的教育沒有了。這是今天社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困難,問題就在此地。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實際上,這個實驗學校只要辦一個班就行了。我們辦小學,小學一年到六年,辦個小學。人數不要多,一個班十幾、二十個人就夠了,全校學生大概只有一百多人。怎麼教法?課程裡頭要加倫理道德,要加人性的教育,現在的學校課程裡頭沒有。

學校課程我們都教,我們教的方法是一樣一樣的教。上午是主要科目的修學,只學一樣,譬如學語文,小學六個年級的語文,我們一年把它教完。我這一年專教語文,第二年專教數學,一樣一樣教,學生頭腦裡頭只有一個東西,沒有第二個東西,他能專心,他會很有興趣。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育一定要以德行為主,社會永遠是安定和諧,科學技術能夠造福人類,不至於帶來災害。這也就是湯恩比博士所說的,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正確理念、巧妙的方法,能夠造成社會的穩定和諧,中國人講的太平盛世、長治久安。這在外國沒有看到的,只有中國有。他還特別說到,解決二十一世紀這世界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孔孟學說是什麼?他沒細說。我在歐洲跟那邊的朋友提到這個問題,我說孔孟學說,仁、義、忠、恕,今天社會需要這個。

仁是愛人,人要知道自愛,他就會愛人。現在人很麻煩,不自愛,不知道自愛他怎麼會愛人?這不可能的,現在人對人都是怨恨,麻煩大了,孔孟學說要提倡。義是循理,思想言行要合情合理合法,這叫義。孔孟是以仁義存心,表現在外面是忠恕,《論語》上弟子對老師的看法,「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是什麼?就是佛法裡面講的菩提心。忠這個字,心上面是中,就是心不偏不邪,用真心不用妄心,就這個意思。恕,要原諒別人。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恢復真難,真正要有佛菩薩再來,佛菩薩現身為國家領導人,對老祖宗尊敬,從對父母尊敬起,由敬父母,敬祖宗,重祭祀。祭祀的目的是民德歸厚,它是教育的意義,你對幾千年老祖宗都尊敬,念念不忘,你怎麼會把眼前父母忘掉?沒這個道理,祭祖真正意思是在此地,是孝親。祭祖、祭神都要非常嚴肅,那不是開玩笑,不是熱鬧,不是唱戲表演,不是,要很嚴肅。

祭神如神在,好比祖宗在面前,要記住祖宗的恩德,要發揚光大,這個才真正有意義。把祖宗的教訓要在這個大會向大家做一個宣布,不是只舉行儀式。儀式不講清楚、不講明白就變成迷信,那個意義不大。一定要受教育,祭祀是一門功課,是一堂功課,要這樣來做。主祭的人要跟大家上一堂課,至少要半個小時,最好是一個小時。你有講義,講義印刷來分給大家,知道,我們對祖宗更進一步的認識了解,對祖宗這種愛心、尊敬心他會生起來。形式不能解決問題。這個都是屬於精進。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團結是近代發生的事情。怎麼發生的?我們把老祖宗的東西丟了,不要了,就不團結了。中國人用什麼團結?五倫五常、四維八德。今天不要了,學外國人,個人主義,沒有家的概念。中國人團結的基本概念就是家,家在中國歷史上產生極大的效果,所以「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家多重要。抗戰時候中國還有家,勝利之後中國家沒有了,這是我們眼前一個重大的問題,家沒有了怎麼辦?人可憐了。

在從前兒童的教育是家擔負起來的,養老也是家承當的,家承當人生兩樁大事,一個是教育,一個養老。現在學校雖然多,沒有這個使命感,而且學校的課程,倫理課程沒有了,道德課程沒有了,因果課程沒有了,聖賢教育沒有了,這在中國人理念裡面中國教育廢除掉了。他學的什麼?學的是科學技術,人性的教育沒有了。這是今天社會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困難,問題就在此地。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多少人都在想方設法怎麼拯救,讓社會恢復到穩定、恢復到安定、恢復到和諧,不但中國人在找,全世界人都在找。找了這麼多年,最明顯的,聯合國帶頭主辦這些國際和平會議,目的是化解衝突,他不叫化解,叫消弭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平。從一九七0年代開始,到現在四十多年,每年不知道開多少次的會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我們有機緣參加十幾次,跟這些會友們接觸,這些會友們都是全世界每個國家地區的菁英分子、學者專家,想不出辦法。

一九七0年代那個時候,湯恩比還在世,有人問他,提出這些問題問他,那個時候他已經很老,一九七一年他八十二歲,一九七五年過世的,也就是他八十六歲過世。他告訴我們一樁事情,「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們看到另一次的談話,也在日本談的,告訴世人,「宗教是人類的必需,人類不能沒有宗教」。這些話對於社會安定、世界和平有很大的啟示。有沒有證明?今天的斯里蘭卡就是證明,你看佛教的教學在這個地方產生多麼殊勝的效果。斯里蘭卡的人民並不富有,可是生活得非常快樂,這個快樂從哪來的?從佛陀教育來的。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現前這個社會,我們把傳統丟掉兩百年,最重要的要教人什麼?第一堂課無過於恢復民族的自信心。你看都自己不相信自己。中國人為什麼要移民到外國?中國賺的錢為什麼放在外國銀行?這顯示什麼?對中國自己沒有信心,這才真正是危機。相信外國,不相信中國,中國還能夠延續下去嗎?這麻煩可大了。

所以在今天教學教什麼?要把傳統文化拿出來,傳統文化要不拿出來,中國人的自信心就完了。我們信什麼?信外國人的,就會被外國同化,這個國家民族就會滅亡。把中國東西拿出來,講清楚,跟外國東西做比較,大家就識貨了,我們不比別人差,我們比別人優秀。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祖宗教人,你看看它多簡單,今天這個社會這麼樣的混亂,就四科就把它定下來了。四個科目,第一個科目,五倫,「父子有親,夫婦有別」,這句是很不容易做到,但是非做不可,不做社會永遠不能恢復安定和諧。所以這個教育要花時間,要真下功夫,為什麼?要教婦女能接受,甘心情願接受。中國古時候夫婦有別,就是男女分工,男有男的工作,女有女的工作,不能顛倒。現在要講求平等、講究人權,不分工了,男人的事情女人也去做,把社會搞亂了。

亂的結果是什麼?亡國滅種,會產生這麼大的嚴重性,這個不能不知道。為什麼會亡國滅種?下一代沒有了,沒有人教了。真正調過來也可以,女人做男人的工作,男人做女人的工作。女人工作是什麼?在家裡燒飯,養下一代。下一代有沒有人才,全在此地,所以要有專人去教。分工可以,男人什麼都不管,女人出去賺錢,出去工作,男人在家裡帶小孩,教小孩。兩個人都搞一樣工作,小孩沒人教。所以今天每個人家裡痛苦,看到小孩難教。「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古人說的,那個時候沒有這個現象,現在我們看這個社會,讀古人這兩句完全應了,這是大問題。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教學要從什麼地方教起?從自己教起,首先要求自己,自己沒有把自己教好,就不能影響別人。最重要的帶頭人,一個家裡頭家長,他要帶頭。中國在古代是大家庭制度,五代同堂,不分家;到第六代人口太多了,這才分一支出去,再建立一個家。遵守老祖宗的教誨,我們展開家譜,一代一代你能看到。世世代代承傳,守住家道、家規、家訓、家學、家業(家庭老祖宗世代經營的事業,形成了風氣)、家風,給社會大眾做榜樣。社會的安定靠什麼?就靠家。所以,中國人所謂的「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現在沒有家,但是今天社會有社團,社團代替了過去的家,能產生同樣的效果。

但是過去那個家的核心是愛,「父子有親」,這個親愛。今天社團要能產生像過去歷史上家的作用,社團的領導人要把自己的責任擔負起來。這個責任就是君、親、師,領導人就這三個字,這三個字做好了,他是最賢明的領導人。君是領導,你把這些人帶到哪裡去,你要有方向、要有目標。第二個字是親,親是親愛,你要把所有的被領導者看作自己的兄弟姐妹,你要以愛自己子女的心愛護大家,關懷他、照顧他,幫助他成長。第三個字是老師,怎樣幫助他?要教他。教他,要以身作則。你自己沒有做到,希望他做到,這不可能的,他對你不會產生信心。你教他的,自己全都做到了,大家心服口服。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國人,外國的古人,不是今天的人,今天外國人也不行了。古時候外國人真正有學問、有見識的,提到中國沒有不佩服的。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三個早就沒有了,中國現在還存在,什麼原因?二戰之前,歐洲有一批學者就研究這個問題。最後的結論,大家認為這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所成就的。這個話是早些年澳洲南昆士蘭大學教務長告訴我的,我給他講,這個結論完全正確。一百年前,中國家庭重視教育,但是已經疏忽了,沒有認真去執行。

但是二百年前,沒有問題,可以說每個家庭的教育都教得很好。誰教?母親教,母親真正盡到了責任。讀中國聖賢書都知道,一般人不曉得,聽到外面的宣傳,說中國婦女在古時候沒有地位,大家就相信了。你真正念中國書就曉得,中國婦女在社會上地位最高的,為什麼?世世代代聖賢、君子從哪裡來的?媽媽教出來的。中國人家庭的教育,特別重視教女,而不是教兒子。為什麼?有好的女兒,在家裡是好的女兒,將來就是賢妻就是良母,她的孩子就是聖賢。她們對國家民族的貢獻,中國這個民族世世代代沒有被滅亡,就是這些母親。你說母親多偉大!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這些做母親的人,不教孩子,出去工作,這就錯了,五倫裡頭「夫婦有別」,別沒有了。別是什麼?不同的任務。家庭經濟生活要靠先生出去工作謀生,一個人就夠了,家庭生活清苦一點沒有關係,要出人才。家庭生活很富裕,兩個人一起工作,收入多,底下一代沒有了,完了。這個帳誰算過?兩個人工作的損失多大?這個家滅了,沒有了。一個人工作辛苦一點,這個家會向上發揚光大的,一代比一代興旺的。

這個道理沒人講了,社會上也看不到,都是爭名奪利。古時候沒有,古時候人都非常本分,安貧樂道。古時候的社會,富貴人有,富貴人照顧貧窮的人多,不照顧貧窮的人少。不能照顧貧窮的,他的家傳不了幾代;真正能照顧貧窮的,那個家傳家久,它久,它可以傳幾十代。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