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謀而運,一切無礙,謂之自在。」此地不謀而運就是不用思考,問題現前,自性裡頭自然流出智慧,就能把問題解決了。不必要我研究研究,我再怎麼想想,不需要。儒家用的方法,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後面才篤行,這是有運謀,大乘佛法裡頭沒有。大乘佛法是直接的,有人提出問題,佛隨問隨答,沒有去想一想。為什麼?想一想,落到意識裡去了,不是從自性流露的,從自性流露絕對不通過意識。
阿賴耶是起心動念,他不起心不動念;末那識執著,他不執著;第六意識是分別,他不分別。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自然答覆你,答覆得非常巧妙,讓你聽到之後,你會覺悟,這叫佛法,不是世間法。用博學、審問、慎思、明辨,是世間法。佛不用這些,佛用戒定慧。中國老祖宗用這個方法,比世間法高明。孔子沒有放下,孟子也沒有放下,釋迦牟尼佛放下了。孔孟真有真誠心,有愛心、有慈悲心、有恭敬心、有信心,這四個條件具足,世間聖人。
出世間聖人比世間聖人高,高在什麼?他不需要用這些,博學、慎思、明辨,不需要用這個,他的心就是佛菩薩的心。我們一定要牢牢記在心裡,時時刻刻不要失去,我們紮佛菩薩的根。這個心,第一個真誠心,從真誠心裡面生出來慈悲心、愛心,從慈悲心裡頭生出來恭敬心,從恭敬心裡頭生出來真正的信心,信自己,信佛菩薩,信聖賢,信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信一切眾生本性本善,紮這四個,這才能成聖成賢。這四樁事情,常常想著,常常講著,講給別人聽,也就是勉勵自己。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勸導別人,這是佛菩薩、聖賢的根。要用這四個心去過日子,你就過聖賢人的日子、過佛菩薩的日子,這個日子通達無礙,自在無礙。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三一集)2013/1/1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