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內財和外財
第五,方便具足住。清涼大師給我們講,「五、帶真隨俗,習無量善巧,化無住故」。文字不多,講得非常好。帶真隨俗,就是《楞嚴經》上講的,「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真是他證得的,真是真性,所以他是佛,他是真佛,天台大師所說的分證即佛,《華嚴經》上講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證得法身地,是真佛。他能隨俗,俗是十法界,十法界眾生有感,他就有應。他怎麼應?無量善巧,善巧下面是方便,所以他是方便具足。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方便兩個字意思就是最適當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最殊勝的方法,所以這個方法上面加上善巧,善是好極了,巧妙極了。他為什麼?為化這一個字,化什麼?教化眾生。教化眾生不著教化眾生的相,叫無住。不著教化眾生的念頭,佛家講三輪體空,就是無住。教化是三種布施裡面的法布施,實在講,三種布施裡面一即是三,三即是一,分不開的。法布施裡面有沒有財?當然離不開財。我們知道佛菩薩沒有財,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每天都到外乞食,他不接受人家的財布施,只是一缽飯,所以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身上沒有錢。在那個時代,出家人身上都沒有錢,那用什麼布施?用智慧、用精神、用時間、用體力,這叫內財。內財布施勝於外財,我們今天講的義工,義工是屬於內財布施,這個布施的福報超過外財。外財的布施是有量的,內財的布施是無量的,哪個福報大?你就很清楚。
文摘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二0八0卷)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