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課的用意、目的何在
我們在現前這個社會,我們就本道而論,本道是人道,幾個人,想想看是向上提升的?有幾個人是往下墜落的?不要看別人,最重要的是看自己。佛教給我們做早晚課,早晚課的用意、目的在哪裡,這個不能不知道。早課是提醒自己,誦習經典,讀經明理。念它幹什麼?希望今天這一天不違背佛陀的教誨,意思在這裡。所以早課是提醒我們,今天這一天不要走下坡,要向上。晚課是反省,認真對照經典,我今天思想、言行有沒有違背?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這是晚課,晚課是懺悔。菩薩精進,跟我們老祖宗所講的「不贰過」這個精神、意思完全相同,過失只有一次,真正勇猛精進的人往後有過失不會是重複的過失。孔子學生不少,三千弟子,真正能做到不贰過的就一個人,顏回,所以夫子常常讚歎他,一般人不容易做到。雖然知道過失,他還會犯同樣的過失,不是立刻就覺悟到、就不會犯了,同樣的過失總要犯很多次。以後覺悟了不再犯了,行,還是有救,如果永遠犯下去那就沒救了。佛是允(容)許人改過的,為什麼?佛曉得,一切眾生過去生中的習氣,佛知道。佛也知道你犯多少次過錯會回頭,佛也曉得。總是在幫助你、在成就你,這是佛的慈悲。我們明瞭之後,我們對諸佛菩薩那種恭敬的心自然就生起來了,生慚愧心、生懺悔心。佛菩薩時時刻刻幫助我們提醒。我們前面跟諸位講佛菩薩名號、造像它的意義,表法的意義,我們真的要懂得,那不就是他天天在提醒我們、時時刻刻在提醒我們。所以這是性德自然流露,叫「法爾常規」。
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七二卷) 2009/11/25 檔名:12-17-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