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學

 

所以在中國古老傳統裡面,幫助一個人,從我們參學都能看到,古德裡頭都有記載。學人,就是學生去參訪一位大德,想跟他學,當然這個老人接見他,一定問他一些生活起居、學習的狀況,以及你對於古人哪些著書你有信心、你喜歡,對於現代當代的這些大德,你心目當中最佩服的是什麼人,仰慕的是誰。

 

說清楚之後,這位善知識就告訴他,你的緣不在我這裡,你的緣在某處,你到那個地方去你會成就。他指點他,他到那個地方去,果然成就了。你能說這個指點的人沒有德行、沒有學問嗎?為什麼?就是念力,你最相信的人、你最崇拜的人、最仰慕的人,他就是不行,他教你的東西你會百分之百的做到,你就成功。

 

為什麼我這裡沒有緣?你對我這裡信心不足。跟那個一比較,你對那個信心足,對我這兒不足,我再有本事都教不了你,沒有信心,就這麼個道理。古大德心是公正的、公平的,他要成就你,他不會勉強:我不比他差,你跟我就可以了。不能成功的,一定要隨順他的意念。

 

這種道理被現代量子力學家發現,好證據。我們要成就個人不能勉強:我這裡環境好,我也不錯,跟我就可以。不行,沒用處。必須對你有誠敬,印祖講的,一分誠敬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十分利益。對你交情再好,關係再厚,往來再近,心裡頭不是真正誠敬,效果就談不上、就很差,這是真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三三集)2012/1/12 檔名:02-037-013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