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是屬於性德

 

「本經《勤修堅持品》曰」,第四十六品,這在後面,有這麼幾句經文,「隨順我教,當孝於佛。無得為妄,增減經法」,與這段經文所說的意思相同。現在學佛最大的障礙,就是心態出了問題,什麼問題?對佛不恭敬。實在講佛並不需要我們對他恭敬,佛要是貪圖我們對他恭敬,他是凡夫,他不是佛。恭敬到底意思在哪裡?恭敬的意思是屬於性德。我們今天要明心見性,明心見性要用什麼方法才真正能達到?一定用性德,性德與性德相感應。性德是真心,我們要見本性要用真心,妄心見不到性;不恭敬這個心是妄心,所以妄心不能見性。在古時候的教學,老師對學生的觀察,這是最重要的一個條件。

 

老師看到這個學生對於課程非常重視,學習非常認真,對於老師、對於書本裡面的教訓他很尊重,這個學生一定有成就。所以老師怎樣?老師會特別認真教他。如果這個學生對功課很隨便,對老師也不是很尊重,老師怎樣用心教他,他都接受不了,道理在此地。換句話,老師會把他當作旁聽生,不會認真教你;但是老師認真教其他同學,那你就隨分隨力去學習,這個道理一定要知道。所以這種真誠恭敬是我們的性德表現在外頭,絕對不是老師要求的,不是。但是老師從這點看出來,你到底能夠吸收多少。所以印光大師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你十分誠敬你就得十分利益,你有百分誠敬你就得百分利益。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九六集)2011/7/14 檔名:02-039-04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