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耕心田(1991) -- 星雲日記10 星雲法師著

轉捩點 1991/3/1~1991/3/15

■三月 一日  星期五

中華電視公司今起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中午一時三十分至一時三十五分,正式播出「星雲法語」節目。信徒都很興奮地表示,每天又可以定時與我「接心」。一向沒有勇氣親睹自己的音聲、影像,總覺得螢幕上的聲音、樣子都失真,不像我,真是「所言是我者,即非是我,是名為我」。

會見由馬來西亞來台的永護、永松、覺文、覺如、覺幻、覺傳、覺門、滿寬等俗家父母親友約三十人。此行是由傳燈會特別邀請安排的,「林深則鳥棲,水廣則魚游」,看子女能出個好「家」,是為人父母最感欣慰的事。囑永護、永松等,代表常住好好陪父母到各別分院及風景區參觀遊覽。

由中華佛光協會岡山分會主辦,岡山鎮公所、岡山鎮農會、警悟禪寺、龍湖庵、大岡山青商會、明禪寺、超峰禪寺、蓮峰寺協辦的佛學講座,今天起一連三天在岡山鎮中山堂舉行,今晚我的講題是「從人道到佛道」--

我們一天當中在天堂、地獄不知來回多少次,一念善心起即在天堂,一剎惡念生即在地獄,在起心動念中游離於天堂地獄間,如何捨棄惡道而昇華到佛道?必先具足發心、信心、守戒、喜捨、禪定等人天道的條件,而入佛道。人人皆有佛性,故能成佛。什麼是佛道?

「無你無我無對待生死的超越觀是佛道。
 看一切眾生如親人般的慈悲觀是佛道。
 世界與我都息息相關的緣起觀是佛道。
 無私無欲無求無彼此的平等觀是佛道。」 

自利利人是佛道,自覺覺人是佛道,尊重別人是佛道,融和大眾是佛道,慈悲喜捨是佛道……

晚間在佛光山參加「萬人元宵上燈法會」的余陳月瑛縣長,於會後專程趕來岡山,講演結束後,特地請縣長致詞,高雄縣政府目前正積極推行「心靈淨化運動」,希望藉宗教的力量淨化自己進而淨化家庭、團體、全民,大家共同來建設守法公義、安和樂利的社會。超峰禪寺住持法智法師也隨緣上台開示。

元宵夜在花燈、煙火的璀璨中,中山堂內千名信眾仍聚精會神在聞法,絲毫不為所動,「精進不懈」本就是佛道。

晚上十一時回到山上,山中沿途仍是人山人海,真是寸步難行,估計今天上山參加元宵節上燈法會的約有十五萬人以上。「燈」有照明破闇之功,在佛門常將燈喻為智慧。《布施經》云︰「布施燃燈者,可得天眼清淨、智慧明了的果報。」祈祝來山賞燈、點燈、上燈的每一個人,都能點亮自我心燈,明澈心靈的智慧。

為確保來山信眾的安全,全山徒眾皆分批巡山,至深夜十二時多才陸續關燈。

■三月 二日  星期六

「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我此道場如帝珠,十方諸佛影現中;
 我身影現如來前,為求滅障接足禮;
 十方如來無窮盡,弟子禮拜亦如是。」

清晨,信眾朝山悠揚的佛號聲,一句一句的在全山迴盪,「念佛一聲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故朝山不愧是增福滅罪的最好修持法門。早在中國西漢時期就有虔誠的佛教徒以一步一拜或三步一拜的朝禮方式,到名山大寺向佛菩薩進香以懺除罪業或還願。佛光山於一九六七年開山不久,每星期都定期由台北組團回山朝山,除各殿堂巡禮外,並安排法師開示、佛門儀規解說等講習,二十多年來,由於各別分院的增設,朝山團回山次數也隨之增多,每月、每星期,定期、不定期的朝山活動,參加的人數少者數百,多者數萬,總不斷在增加中,已成為本山例行活動之一。「以朝聖淨化人心」的宗旨,在信眾心目中早被肯定。

報載︰「李總統將接見二二八死難同胞之家屬代表……」佛法除了有改善社會風氣、淨化心靈的作用外,對解決社會上的尖銳問題,亦有幫助。

晚,七時三十分,在岡山鎮中山堂演講,講題是「從入世到出世」。

佛法分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也就是入世和出世,「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都在說明世間人道未成,怎能完成出世佛道?故唯有能出世的人才能入世--

一、有世間財富也有出世財富。
二、有入世人生也有出世人生。
三、有前面世界也有後面世界。
四、有空無生活也有擁有生活。

因出世、入世皆當下之事。

高雄縣民政局局長潘建成先生,在講座前致詞表示,現今教育除了身教、言教外,還必須「心教」,心教則必須藉著宗教對心靈淨化的功效,使人人心靈淨化,社會才會充滿善意的愛及理性的法制……

立委王志雄先生本身是佛教徒,在忙碌的行程中仍不忘修持,常抽空參加禪七、佛七,今晚他對佛學講座前來聞法的千名信眾允諾,在其任內將極力促成佛教大學的成立。「德不孤,必有鄰」,只要肯發心,龍天護法絕不會辜負你。

因明天早上要到竹南功德主歐金水府上家庭普照,晚,從岡山直接到員林講堂住宿。

凌晨一時三十分到達員林,依輝、永宗、永任、滿照都在等候。一碗清粥、三樣小菜,一份師徒間濃濃的道情,總是最容易叫人忘記疲累。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是人會微笑,因此有表情是為「人」最大的幸福。所以對徒眾性格的培養,我的要求是將自己的「神」提起來,做個有活力的「神」。

■三月 三日  星期日

聽到早餐的打板聲,很自然地就往齋堂走去,可是卻只有我一個人最準時,我已經喝了一碗豆漿了,徒眾才姍姍就位,那股懶散的樣子,忍不住要數落幾句,我很珍惜跟徒眾在一起的時間,可是一看到不如法,就要板起面孔,想想自己最適合的工作還是當糾察。

「攻人之惡勿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之善勿過高,當使其可從。」

從員林講堂出來,中午十一時抵竹南,到歐金水居士府上,本以為是小型的家庭普照,沒想到歐居士把工廠裏的同事、親戚、朋友、左右鄰居近三百人都請來了,人多屋內坐不下,只好在馬路上搭蓋臨時帳蓬舉行座談會。以座談方式與信眾接觸,由問題的發問中,幫助大家打開心結,這種心意的交流最容易上下打成一片。

新竹無量壽圖書館永祥和苗栗講堂永哲,先後趕來參與,中午承歐居士好意,接受他的供養。

歐金水居士是本山功德主,也是中華佛光協會竹南分會會長。餐後,由永祥、永哲主持,與新竹、苗栗地區佛光協會分會會長座談,推選副會長、祕書、幹部等行政人員,以備工作的推展。

有一位將軍,戰時對其所騎的戰馬十分關愛,榖物、刷洗都親自去餵養,從不假手於人。戰後,他就只用秕糠餵馬,並叫牠拉車運貨,盡做些苦差事,偶爾還會打牠。後來戰事又起,他應召歸隊,將軍馬上就給馬兒裝上戰馬的鞍飾轡頭,自己披上鎧甲,躍上馬鞍,可是那匹馬立刻倒在他的胯下,再也不能負重。

這匹馬好像對將軍說︰「你已經把我從馬變成驢,怎能指望我眨眼之間又從驢變成馬呢?」

人與人相處都希望受到人家的尊重,但見利向前,見過退後,同功專善於己,同過委罪於人,是一般人的處事態度。但身為主管者,則必須要有包容雅量,帶動屬下要愛語、體貼、信賴、教導……,否則世上那來伯樂?那來九方皋?

晚,於福國寺晚餐,即轉往岡山中山堂。「從個人到世界」是今天講座的講題。

不管是男女、老少、賢愚、凡聖,如何讓大家接受,端看其表現如何?不講理、不規矩、不守法、不正派、人緣不好、不受人尊敬……的形象,則不易與人相處,厚道、老實、慈悲、信用、守時、有功德心……是在社會立足之要件。個人有了形象,大眾力量自然會護持,才能推展大乘菩薩的世界觀。

余陳縣長今晚「又」蒞臨中山堂,那種專心聞法做筆記的神情,很多信徒都好感動。當官者在巨細冗雜的工作中,能以政事為經,以佛法為緯,實具進德修業之功也。

■三月 四日  星期一

上午,和心平、慧禮、慈惠、依來巡視了即將完工的幼保大樓及員工宿舍。

下午二時,應外交部邀請來台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經濟發展委員會訪問團」,在加州經濟發展委員會主席夏鈴律師的陪同下來訪,同行者有前聯邦眾議員莫里森博士、加州經濟發展委員會副執行長何海量先生、前加州商務運輸暨房屋廳廳長伯恩斯先生、律師事務所的葛史東女士等。

訪問團此行主要是為配合新移民法,爭取工商業者到加州投資而舉辦說明會,內容包括「加州投資環境」、「美國不動產狀況」、「經濟發展及稅務」、「美各學校及現況」……等。讓有心赴美的投資人士,對美國社會、文化、法規、經濟有個初步了解。昨天在台北已舉辦過一場說明會,今晚七時,將在普賢寺般若講堂講演「一九九○年美國新移民法規投資移民與跨國企業」。

莫里森博士曾數度到西來寺,非常肯定宗教人士對美社會的影響,為此常赴華府游說,去年剛獲美國布希總統簽署生效的新移民法案,就是由莫里森博士起草的。此法案除增加移民配額、商業投資等多項修改外,也增加宗教團體組織人員申請居留權利……。對此我特地對亞裔移民所作的貢獻表示感謝。

都監院院長慈莊特別引導訪問團到大殿禮佛、陳列館參觀。夏鈴女士在加州政壇十分活躍,和其夫婿譚卓豪律師都是西來寺的信徒、法律顧問、護法者,據聞兩個月前她就發心長期茹素,實具慧根的一位女強人。

應都監院之邀,晚上七時於麻竹園法輪堂參加「住持暨單位主管會議」。

一年一度的信徒香會即將來到,又是向護法信眾繳交「成績單」的時候了。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今年擬將本山在弘法、修持、慈善、教育、文化、朝聖、行政組織等各方面的成果,擇其重點以文字輯書,向信眾報告這一年來「佛光山做了些什麼」,讓信徒們對自己護持的道場有更深一層的認識。相信這本報告能幫助大家了解,佛光山到底在忙些什麼。

「肯定自己」是修行者一大課題,世間上能改變人的東西太多了,金錢可以改變你,感情可以改變你,思想可以改變你,威力可以改變你……超越自己、超越對待,「丈夫要有沖天志,不向如來行處行」,才是學佛者本色。

排斥別人意見時,千萬記著︰你排斥的只是意見,不是人。

蘇格拉底替自己建了一座小屋,就有人問道︰「你名氣這麼大,這座小屋與你相配嗎?」

蘇格拉底︰「這小屋如能坐滿真正的朋友就不錯了!」

■三月 五日  星期二
署名遼寧省莊河縣郝家村郝靜軒居士,由都監院轉送我一塊石頭,石上的花紋正面是雙翁佇立西望,背面是一幅觀音像,完全是石紋天然而成,頗為奇特,郝居士還題了兩首詩--

「雙翁一石古來稀,漫步登山暮色時;
 佇立遙望懷故國,正如我在夢中思。」

「西望夕陽無限好,可憐晚景近黃昏;
 欲成復國還鄉志,惟有全憑我子孫。」

所謂無情說法,見到天空明月,忽然興起思鄉之念;看到花開花謝,不禁有無常之憾;巍巍乎,山高願大;浩浩乎,海寬智遠,故經云「情與無情同圓種智」,擬將此奇石在陳列館展示,供人欣賞。

立委王金平先生與高雄縣議會議長及多位議員,下午來訪。王立委自從佛光山開山以來,就非常護持本山,也是普門中學多屆董事,上個月「中華佛光協會」成立時,又當選為理事,與佛光山的因緣非常深厚。以他多年從政經驗,深信政治所不及的地方宗教可以輔之。故王立委對佛教的護持、善知識的親近,其原則是--

「大護法不言僧過,
 善知識調適俗情。」

實在是智者的慧言! 

佛光山在高雄已有二十多年歷史,還沒有一個議員朋友,可見我們結的緣還不夠,實在慚愧。故今日議員們來訪,除表示歡迎外,也很珍惜這個緣分。

法國佛教弘法團一行三十人,在李金城居士帶領下來山,此團成員除兩位法國人外,都是高棉人。晚,在雙圓堂會見這些遠道訪客,由李金城居士翻譯,李居士本身是作家兼記者,筆名為「海外孤兒」。他們都是世代在高棉謀生的華裔朋友,因一九七五年高棉動亂,而逃難到法國……。座談時,得知他們對舊日僑居地高棉非常懷念,我頗能體會他們的感受,因為我也是從大陸逃難到台灣的,在台灣四十多年來,我不僅已成為台灣人,更因為弘法的關係,自許為地球人。故勉大家不要一心老想高棉很苦,學習佛教的隨緣生活,不需要逃避目前的生活環境,要建立現實天堂,在受苦的時候,感到快樂;在委屈的時候,覺得公平;在忙碌的時候,仍然安閒;在受責的時候,知道慈悲……。要從過去的苦痛中掙扎出來,追尋人生的目的。

過去佛教以弘揚佛法、建寺設道場為主;現在佛教除弘法外,對生態保護、社會公益、福利大眾等都有很具體的成果。佛光山擬在法國成立「法國佛光協會」,期望大家能多參與佛光協會的活動,在佛法裏創造自己的天堂。

「栽培心上地,涵養性中天;
 身安茅屋穩,知足天地寬。」

「三壇羅漢期戒會」目前報名的戒子已近五百名,除台灣外,還有來自香港、馬來西亞、印尼、韓國、美國、斯里蘭卡、尼泊爾、新加坡等地。戒子素質都很高,大專以上與高中者各佔一半,平均年齡三十二歲。這次戒會之特色--

一、戒師殊勝︰聘請來自海內外各地高僧長老授經、開示。戒子也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國際性。

二、戒期殊勝︰全國第一次舉行長達三個月戒期。

三、戒壇殊勝︰全國最嚴謹的戒子訓練戒壇(分生活律儀、戒學思想、佛法實踐等三階段,為最完善的佛門教育)。

四、法會殊勝︰為期長達三個月的水陸法會。

此次戒牒,將由三師七證頒發。

由於報名要參加五戒、菩薩戒的信眾已近六千人,大會將分成三個梯次,配合羅漢戒期傳授在家戒。

《大智度論》云︰「……若人欲求最大善利,應當持戒。戒如大地,一切萬物有形之類皆依地住,戒亦如是,一切善法皆依戒住。若世間人下品持戒,得生人中;中品持戒,生於天上;乃至上品清淨持戒得至佛道……是故佛言,持戒之人無事不得……」

故古德常讚︰「大聖度人功,唯在戒莊嚴。」

■三月 六日  星期三

佛光山叢林學院七十九(一九九○)學年度第二學期,於昨天正式開學,並舉辦各學部、學園的聯合講習會。

佛光山叢林學院沿革於一九六五年設立的「壽山佛學院」,至今已有二十六年歷史,教育體系十分完整。為讓學生們了解本山最高領導機構--「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的組織,這次聯合講習會特安排了都監院、教育院、文化院、長老院、傳燈會的時間,由各院會長向同學們介紹其職掌及事業。

教育院院長慈惠請我在講習會上「普說」。「普」這個字是廣大、周遍之意,是佛門術語,尤其是禪宗用得非常廣。

大家一起,不分彼此稱「普同」。

蓋天蓋地的廣泛稱「普天」。

普及一切無量法門稱「普門」。

禮拜一切諸佛稱「普禮」。
常住慰勞大家辛苦而供養的茶點稱「普茶」。

對一切眾生毫無差別的教法稱「普法」。

廣施法力,濟度有情稱「普渡」。

普遍邀約大家一起勞作「出坡」稱「普坡」。

……

一般禪門,學僧單獨進入師家之室呈上自己對公案之見解稱「獨參」。而師家在大方丈或法堂為僧眾普及說法則稱為「普說」。

中午一時三十分起,為聯合講習會的學生普說「佛光山的宗門思想」,地點不在大方丈或法堂,而是在學院剛落成的大講堂。

「宗門思想」就是一般所稱的家風,佛光山自開山以來一貫的思想即--

一、八宗兼弘︰
「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
 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此偈子是說明中國佛教八個宗派的特性,佛光山對注重修行的律宗、密宗、禪宗、淨土宗及注重慧解的天台宗、華嚴宗、三論宗、唯識宗,都不偏廢一方,其八宗兼弘的方式是「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雙修」。

二、四眾共有︰
在佛門,佛性平等,不以男女相、年齡、學歷論高低,僧眾為主,信眾為輔,和合互敬。道場不能沒有信徒,就如國家不能沒有人民,僧眾信眾團結,佛教才有力量。

三、學行弘修︰
在佛門,學(深造進修)、行(辦事當家)、弘(弘法講學)、修(苦行修行),四法平等,無有高下,是一樣的功德。個人性向專長不一,可擇一法門,開拓自己的前途。

四、傳法傳賢︰
叢林寺院新任住持的產生,若依法系傳法給子弟者稱「法門叢林」,也就是俗稱的「子孫叢林」,此即為傳法。若廣招天下大德高僧為住持,不由徒弟繼承者,稱「十方叢林」,此即為傳賢。佛光山的傳法,介於二者之間。

五、共同一體︰
佛光山非常注重一體成就,從不特意表揚個人,故職位的高下、工作的好壞,只在表現方便有多門的整體感。本山有直系、法系、友系的道場,在同一法統下(法制下一定要統一),大家是一體,不分你我。
六、政教之間︰
一個人只要在社會上生存,就必須當兵、繳稅、投票、報戶口、慶祝國定假日……能說與政治無關嗎?泰國是政教合一,西藏是佛教領導政治,日本在憲法第二條中要求人民要信仰三寶,斯里蘭卡、高棉、緬甸都尊佛教為國教。中國歷代有多少的國師,都肩負政治顧問之責……。故要弘法則離不開政治,要以選票來鞏固佛教在社會的力量。對政治要關心,要有影響力,但不必從政。

人在世間上,最難做到的就是放得下,自己喜愛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愛的也放不下。因此愛憎之念,盤住我們的心房,那能快樂自主?如果對心愛的東西能夠割捨,對違逆能夠接受,進而做到無愛無憎,就如《心經》云「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那可就真正有功夫了。

■三月 七日  星期四

「仲讚揚成湯,不稱其無過,而稱其改過;
 吉甫歌誦周宣,不美其無闕,而美其補闕;
 是則聖賢惟以改過為能,可以無過為貴。」

下午,續為聯合講習會的學生「普說」佛光山的宗門思想。

七、僧信福利︰
先進的國家、進步的社會必定非常注重福利事業,本山福利舉凡醫療、單嚫、休假、留學、旅遊、省親、貸款、補貼,乃至徒眾的父母百年後之靈骨奉安都包含在福利範圍。而負責統籌這項工作的人選,其條件必具有供養心,不怕人家吃、不怕人家用、不怕麻煩、不會官僚者任之。

八、佛化事業︰
「學問教吾人之所當知者,技藝教吾人之所當習者」,故在團體中要受人尊重必須樹立自己的「事業」,本山對人事的升遷是依--

  1.道業︰課誦、威儀、勤惰、生活、戒規、密行……。

  2.學業︰進修、講說、佈教、著作、翻譯、技藝……。

  3.事業︰能力、工作、發心、貢獻、忠貞、成就……。

此三者為評估標準。而在家信眾可以應時代需要,開發百貨、金融、食品、旅行……等事業。

九、教派之間︰
凡是宗教就會有「教派」,基督教是以人來分,佛教是以理來分。為同學們介紹台灣早期佛教的四大宗派(開元派、月眉派、觀音山派、法雲派)及台灣光復前後和近十多年來佛教的概況。

十、修行生活︰
本山在修習佛法及學道的生活上,有多種層次的不同--
1.個人密行的修持(閉關、禁足、持午、不倒單、行腳……都有人受持)、僧俗兩眾每日共修、領眾禮懺、佛七、禪七、觀音七、八關齋戒等。

2.發心服務、人事接待、給人歡喜、上弘下化、慈心悲願、自利利人、五戒十善、四無量心……

本山人眾在自利、利他的修持上,至少都經過十年的生聚教養。

有一種東西比才能更罕見、更優美、更珍奇,那就是知人之明。

■三月 八日  星期五

自從去年年底在香港紅磡體育館講演完後,香港地區的信徒就一再要求,我能再到香港開示或舉辦座談會,經過多次行程的調整,決定中午搭機前往佛香精舍。

在小港機場要過關時,才發覺香港入境的簽證已經過期,這種不可能疏忽的事竟然疏忽了,人生也有難得糊塗的時候。雖承入出境主任沈家珍先生和劉紹仁先生的幫忙,仍因因緣不足無法啟程,只好又回到山上來。

對在香港已排好的講座,臨時請慈容和依空代我去主持。世間的事很難預料,一個小節沒有注意到,整個大局就不一樣了。可見培養福德因緣很重要,緣不聚則萬事不成。

晚,我主動向學院「討」了兩堂課,接著未講完的宗門思想。身為出家人,不要讓時間空白,有時間就要找事情把它填滿,將時間用得有意義,人才有生命。

佛光山的修行生活理事圓融,現在一般人,人在山林心在紅塵,這種修行何用?佛光山除了自我密行與大眾共修外,我曾指示過十個方便的修持法門--

一、十載寒窗︰放下一切,專宗研究,至少立下十年計畫。
二、斗室禪坐︰山邊樹下,或是斗室,不語不言只管打坐。
三、佛聲度眾︰每日八時,殿堂經室,朗誦佛號普渡有緣。
四、篷笠行腳︰代表本山,家庭普照,只可祝願不受供養。
五、頭陀苦行︰典座司水,看管林園,不與他人爭強鬥勝。
六、司鐘行者︰地藏殿前,每一分鐘,晨昏共鳴四百八十。
七、施診慈幼︰偏遠地區,施診教化,對於老幼施以愛心。
八、閉關靜修︰定一期限,三年一載,專書攻讀以期有成。
九、殿堂服務︰整理環境,上香換水,代表常住服務信徒。
十、說法演教︰學校軍營、監獄社團,慈悲熱忱每日說法。

每天能念佛一支香的時間,身心即與阿彌陀佛合一。

能禪坐一炷香,會感到人格在昇華,心胸在擴大。

能虔誦一卷經,則會飽餐法味,其樂無窮。

「修行」是在日常的行住坐臥中,起居飲食的生活裏,而不是刻意的標榜。

「書」是儲積知識的明燈,是永遠不會捨棄我們的朋友。彼此互勉能聞思修而入三摩地,特為同學們開出「閱藏看經」、「閱史讀傳」、「雜文日記」……等十八項自課課程。

期望每一個有修行的人,都能「心田不長無明草,覺苑常開智慧花」。

參禪,主要目的就是要明心見性,但在參禪的過程中可以改變觀念,淨化身心,激發內力,增加慧思。禪定,自初步至高度有十種階段--

一、出家清淨禪。
二、近善知識清淨禪。
三、阿蘭若處禪。
四、離戲論憒鬧禪。
五、身心柔軟禪。
六、智慧寂靜一切音聲禪。
七、七覺八道禪。
八、離味著諸煩惱禪。
九、通明清淨禪。
十、內智方便遊戲神通禪。

■三月 九日  星期六

早上,慈容來電,提到丁珮小姐聽說我不能去香港,著急萬分,要求無論如何不能延期,要設法趕辦手續。我告訴她要依法不依人,慈容、依空已經可以傳揚我的人間佛教,不必非我不可。但是香港電話一再催促,不得已只好再試試下午二點多的班機。中華航空公司的辦事人員道︰沒有落地國的簽證,依照航空法的規定,如果缺少航行目的地,航空公司隨意讓旅客出境,將受到處分。為了要得到香港方面的同意,在機場鵠候了一個多小時,眼看二點多的班機趕不上了,只好開車回佛光山。不想我離開機場約一分鐘,香港的信徒神通廣大,在移民局為我辦好了入港的簽證手續,並且通知華航催我登機,因此華航打電話到處找我,幸好今日的交通非常便利。昨今兩日我來回小港機場總共八趟,終於及時搭上四點三十分的華航班機,平安前往香港。

到達香港啟德機場已將近下午六點,早備有專人專車,把我從飛機上,限時專送加快遞直接奔向座談會會場九龍館十五樓。座談會從下午三時三十分到六點三十分,慈容和依空二人又說又唱又座談,場面好不熱烈!大家看到我來了,又雀躍又歡喜,只見現場星光熠熠,有丁珮小姐、老牌影星王萊、雪梨、米雪姊妹、演過閩南語「釋迦傳」的凌雲、甘國衛夫婦、湘漪、李香琴、關菊英,還有港姐等近百人參加,都是對佛教有信仰或有興趣的演藝人員。六點三十分,大家意猶未盡,只好遷移到花園繼續座談,並且攝影留念,他們表示︰「平常是影迷搶著和我們攝影,而今天是我們搶著和大師照相,大師比我們更有魅力。」直到七時,大家才皆大歡喜地結束座談會。

折騰了一天,以為是日已過,所作皆辦,沒想到佛香精舍星期六晚上有念佛共修法會,信徒聽說我來香港,熱誠地邀請我開示,先叫依空即席說法,八時三十分,對信徒說「人生應該追求什麼?」分為四點︰

一、人生除了追求諸佛的感應,更應求自己的感應。
二、人生除了追求色身的延長,更應求慧命的永恆。
三、人生除了追求身外的財富,更應求心內的法喜。
四、人生除了追求擁有的生活,更應求空無的生活。

開示完畢,信徒們又提出種種的問題,直到十點多,才法喜充滿地回去,香港信徒求法的熱忱於焉可見,香港佛教的未來發展,指日可待!

■三月 十日  星期日

早上,在香港眾多信徒的陪同下,到大埔勘察一塊山坡地,一同前往的有慈容、依空、蕭碧霞、鄭碧雲及佛香精舍的依如。由於香港研究佛學的風氣愈來愈盛,年輕人學佛也日趨普遍,因此有人建議我找一塊山坡地,興建佛教學院,培養佛教專業人才,並且提供香港人士學佛的地方。當初我創建佛光山,就是為了擴充日漸不敷使用的壽山佛學院院舍,可以說沒有佛教教育,就沒有今日的佛教;沒有佛學院,就沒有今日的佛光山。佛光山是以文教起家,文化、教育事業才是佛教的慧命所在。

從大埔下來,驅車前往荃灣大豐整染廠有限公司負責人劉驊居士家中,為他剛去世的母親劉老太太誦經祈福。劉居士一家兄弟三人,兄友弟恭個個事業有成,父慈子孝,是個模範家庭。

佛香精舍自興建以來,由於來禮拜的信徒人數日增,雖然已經兩度搬家,但是場地仍然不夠使用。昨晚的共修法會,把整個佛堂擠得水洩不通,有些信徒貼在牆上,連個立錐之地都沒有。信徒數度反應搬至較為寬敞的地方,在依如等一行人陪同下,前往座落於窩打老道的一處大樓勘察、重新規畫,希望能為香港的信徒興建一處莊嚴道場,共修禮佛。

下午,慈容為香港信徒召開香港佛光協會籌備會。

四時,為佛香精舍近一百位信徒舉行皈依三寶典禮,並開示皈依的意義與利益。典禮完畢,主演過「七仙女」的影星汪玲小姐及其友人,在丁珮小姐陪同下,來佛香精舍拜訪,請教有關學佛的事情。

晚上七時,二度在太空館為紅磡體育館弘法籌備的工作人員及社會人士舉行佛學座談會,發問踴躍,反應熱烈,至九時才結束,也結束了香港此行一刻不停的弘法座談活動。

■三月 十一日  星期一

中午十二時,由香港搭機返台。下午三時起,開始為中華電視公司「星雲法語」節目錄影。

為了配合我在台北的時間,這次錄影也移到台北來。滿平、覺東的父母曾悟諦、李阿珠夫婦,得知我要錄影,卻找不到一處適當的場地,便主動將其在內湖的一所別墅提供給我錄影。曾先生夫婦是虔誠的佛教徒,平時除了從事佛教文物的流通外,並有一佛馨講堂,專供大家共修。其內湖別墅居高臨下,視野非常遼闊,環境也很優雅,屋內的擺設--一桌、一椅、一巾、一石……古色古香,為了錄影,這些難得一見的擺設都成為道具,將來播出時,如果行家細心點的話,在螢幕上,實不難看出其價值。

曾先生為了這次我要到他府上錄影,全家上下大掃除,連後院的一座游泳池也清理一番,很感動他們的這份誠意。

至晚上九時,共錄了二十五集。

晚,回到普門寺會見了康寧祥夫婦、楊雅璇小姐等多位客人。

有個水鬼,到了該找替身的日子,就到河邊去,可是每次看到那些遭遇悲苦、心灰意冷到河邊來尋短見的人,不但不設法迷惑人家,反倒心裏不忍,常爬上岸去喊醒對方,勸他們不要做糊塗事。這樣一次次失去找替身的好機會,一拖一百年,還是一個受苦的水鬼。管理陰陽輪調的天神,氣得把他叫去訓話︰「像你心腸這麼軟,怎配做水鬼?」

說完,那水鬼一飄忽就變成神,往天上去了。

◎對人來說,每一分鐘都是鍊金琢玉的日子。

◎觀念、智慧就是財富。

◎親切、慈悲、關懷,是度眾的最好方便。

◎不發菩提心,不算是菩薩戒的弟子。

◎誓願是發動身心的動力。

◎不除三毒貪瞋癡,學佛不會有受用。

◎信仰是超越、淨化、融和的感情。

◎智慧、善根、正見,是學佛的根本。

◎佛教如大海,內含千百類。

◎我們要將信徒帶入法喜、法樂的世界。

■三月 十二日  星期二

上午十時至下午五時,續為「星雲法語」電視節目錄影,負責的華視導播陳泰先生,工作態度非常嚴謹,對燈光、背景的取捨總是絲毫不茍,今天共換了三個場地工作,才錄了二十五集。
每一個行業都有它辛苦的一面,當然也有其蘊藏不盡的樂趣。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則事無大小,必有所成。

傍晚,孫春華小姐及前《福報》發行人洪啟嵩居士來訪,談及人一生的機遇,常隨因緣在變動,但只要有理想就不怕沒有事業。洪居士說︰「每個人的生命是由緣起條件構成,每個當下的一念,都會改變人生……菩薩不是一個榮譽的職位,他代表著無窮的磨勵與苦難,代表永恆無際的偉大願心,也是對一切生命由無緣大慈中產生金剛大愛。做了菩薩就準備在風雨中向前……慈悲不是一種觀念,而是一種生活,同樣的,菩薩選擇了菩薩的生活,就是要當一盞燈的燈心,去燃燒照亮,而不是如神般的供於廟堂之上。所以《維摩經》云︰非聖賢行,非凡夫行,是菩薩行。……」

人生的光榮不在永不失敗,而在於能夠屢仆屢起。洪居士不愧是個懂得菩薩生活的人。

晚,七時三十分,主持佛光協會北區各分會會長座談會。佛光協會自從上個月初成立以來,各地區的分會都紛紛相繼成立。座談時,會長就推展會務、對會員間的權利義務、行事、年度計畫,彼此交換意見。

依各分會長提出的問題及信眾的需要,我建議可以多舉辦參訪、朝山、聯誼、親子活動、才藝比賽……等活動。當然更可以成立長期性的--

一、成立電話法語中心,讓求助無門的苦悶者,有傾訴對象及給予佛法的指導和慰問。

二、成立佛法相談所,為一切社會有困難的人,解決其生活、職業、家庭、感情上的問題。

三、成立病患慰問團,有組織、有計畫的到醫院或家庭慰問病患、誦經祝福、贈送佛書。

四、送醫藥到偏遠地區,支援雲水醫院,讓健康的人出錢,為窮苦的人看病。

五、舉辦婦女求職中心,替鄉村婦女在求職期間,解決其食住問題。

六、組織急難扶持會,解決急難事故者之困境。

七、成立養老基金會,照顧社會上孤單無依的老人。

八、創辦收容之家,暫時收容無家可歸的老弱婦孺,幫助他們調整身心。

九、日行一善,一發一願。

十、安排每週數小時為慈善服務。

會後,很多分會會長都個別找我談話,主題都與會務有關,雖然已經深夜十一點多了,但大家都捨不得離去,一個個專注、認真、積極的神情,好讓我感動。

在猶太教法典裏說,天地間有十大強者--

「鐵強,火可以熔化它。
 火強,水可以熄滅它。
 水強,雲可以蒸發它。
 雲強,風可以吹散它。
 風強,人可以抵擋它。
 人強,恐懼可使其消沉。
 恐懼強,睡眠可以克服它。
 睡眠強,死亡更強。
 可是仁慈卻不會因死亡而消逝。」

■三月 十三日  星期三

九時,到佛光協會辦公室與工作人員座談,希望大家都能確實本著「我們尊敬會員大眾,來時歡迎去時相送」的信條,為會員們服務。服務能使愚人變得聰明,聰明人變得有智慧,智慧者變得穩健。珍惜這份利己利人的機緣,共同為佛光協會建立新形象。

十時,往榮總醫院探望佛光協會常務理事周志敏小姐的夫婿劉萬選先生。劉先生因病入院開刀,目前正在療養中。「病」,是人生四苦之一,也是一種逆增上緣。

唐彪居士云︰「病者眾生之良藥,人於病中須生大歡喜,一切不如意處,莫起煩惱……萬事盡情放下,單持正念不急求癒,乃速癒良方。」

在榮總醫院特打個電話給名中醫師胡秀卿小姐(中華佛光協會理事),請她以中醫立場,就劉先生身體狀況給予一些建議,並祈祝劉先生早日康復。

下午四時回到佛光山,在心平、慈惠等人的陪同下,巡視戒場的設施。

在佛光山服務的多位在家信眾,要求跟我出家。「出家」之真義,是為了延續真理的傳承不斷,讓人類精神有所寄託,在割愛辭親下,甘於淡薄而奉獻終身,並非人人都做得到,所以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身,非將相之所能為。」對她們這股將相之氣,我很讚歎,然而在點頭之餘,卻要付出無盡的牽掛。

籌辦這次「羅漢期戒會」的工作人員,今晚要會報,請我出席。

佛教初入我國時,並無傳戒儀式,至曹魏嘉平二年(二五○年)始有曇摩迦羅於白馬寺譯出《僧祗律戒本》,此為我國依戒律傳戒之始,也是我國佛教界特有的傳承習慣。傳戒之事在叢林唯屬律宗寺院,尤以南京寶華山為代表,不過近世禪寺、教寺都相率開壇傳戒。

一個出家人,必須受具足三壇大戒(沙彌(尼)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始被公認為合格之大乘出家人。住持心平和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的委員們都很有心,要將這次戒會,在傳統中樹立新的風格,為這群未來的佛門龍象,授以完整的行解生活訓練。感謝這次應聘前來擔任教授、羯摩、尊證、授經等七十位阿闍黎。

慈善監院依靜,榮獲第五屆吳尊賢愛心獎,他獲得提名的事絶有︰調解糾紛百餘件,輔導問題青年百餘次,領導雲水醫院醫師、護士巡迴義診計二千次,急難救助受惠者四百多人,冬令賑濟受惠者二百多戶……

其實佛光山殿堂、客堂的每一位徒眾,每天都是在做這些工作,這次依靜的得獎,讓我們欣慰社會大眾對佛門的奉獻工作給予肯定,進而鼓勵。

「貧窮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給予醫藥,無護者為作護者,無所歸者為受其歸,無救者為作救者……。」以慈濟福利社會就是我們的本懷。

《法句經》云,慈悲有十二種利益--

  1.福常隨身。 2.寢臥安穩。
  3.感覺安樂。 4.不見惡夢。
  5.天人護衛。 6.他人愛敬。
  7.無有毒害。 8.不遭兵難。
  9.水不喪身。 10.火不燙烙。
  11.在所得利。 12.死升梵天。

  慈悲之水可滋榮萬行之樹木,故佛門又將慈悲喻為「冬陽」。

■三月 十四日  星期四

負責的人生態度是︰

一、我要學習別人的那些行為?

二、我有什麼行為可以做別人的榜樣?

相傳孔子很欣賞名叫顏琛的學生,有一次顏琛要去向孔子請安,聽到屋內一段對話--

東門長老︰「您不是說顏琛很聰明嗎?」

孔子︰「可惜他沒有苦學精神。」

東門長老︰「那他將來有何造就?」

孔子︰「他不願苦學,我從來就沒有指望他成大材。」

在門外的顏琛聽後慚愧交加,回房收拾包袱便回家了,只留下「三年後再會」幾個字。

回到家,顏琛就把自己關進書房,並閉門謝客,發心苦讀,期間孔子先後來探望他兩次,都被顏琛以不在家或生病的理由回絕了。三年後,顏琛正準備出門,卻見孔子和東門長老往他家的方向走來,顏琛親自迎上前請孔子進屋,孔子遞了一塊上書「三年後再會」的竹簡給顏琛並說道︰「我按時來了。」

顏琛︰「我正要出門去見恩師,沒想到您先到了。」說著,並抱出一大堆書簡︰「恩師!您考吧。」

經過一番試驗,孔子欣喜地讚歎道︰「在我三千弟子中,顏琛可謂獨占鰲頭了。」

唐時,丹霞禪師本來要進京赴考,在途中遇見一位出家人對他說︰「選官不如選佛。」當下改變主意,到寺院出家參禪,而成為一代祖師。

有的人為「一句話」積極向上,努力以赴;有的人則頹廢消沉,自暴自棄。在人生道上如何轉一切音聲為陀羅尼,不僅是一種修持法門,也是改變我們一生的轉捩點。

佛門中的觀世音菩薩,是以觀世人苦難的「音聲」而尋聲救度,其在自利利人方面也都能得到大自在,故又名觀自在。如何學習觀世音菩薩的「自在」?依經典記載,有十種自在︰

一、時自在--命自在。
二、處自在--心自在。
三、物自在--捨自在。
四、周遍自在--業自在。
五、大小自在--生自在。
六、有無自在--心自在。
七、動靜自在--信自在。
八、深淺自在--願自在。
九、無礙自在--法自在。
十、不自在亦自在--智自在。

今日會見多位信徒,有一位信眾問我說︰「佛光山在國外紛設道場,把錢拿到國外去,是否適宜?」

佛光山一向就本著「非佛不做」的原則,發展佛化事業,佛光山從開山以來二十多年,如果光靠台灣信眾的發心來建寺,那是不夠的,其中仍有不少國外信徒所成就的,現在佛光山有能力了,當然可以在國外設立道場給海外的信眾禮佛,不僅適宜,而且發揮了佛光普照的大願力。幾百年來,眼看基督教、天主教的教堂在中國的市區街坊林立,我們這一代青年,在條件因緣具足下,在國外建寺廟,對文化的交流,促進國民外交,都有助益。接受的人生雖知感恩,但懂得布施則更具智慧。

■三月 十五日  星期五

明天是一年一度的「信徒會員香會」,中午起北區各別分院信眾相繼回山報到,各殿堂、客堂、朝山會館、麻竹園……一下子都擠滿了信眾,不亞於春節時的人潮。

由於人多,香會分北區、南區兩個梯次共三天舉行,信眾監院室為這次香會安排的活動有︰朝山、禮拜千佛、遊行、普佛、花燈觀賞、剃度典禮、園遊會、信徒聯誼大會、座談會、賜香板……

晚,七時,在大雄寶殿舉行普佛,會後為近五千名的信眾開示,並提到佛光山今年的重要行事有︰

一、「中華佛光協會」的成立,信眾只要參與就能享有利益。
二、「西來大學」洛杉磯分部已開學,紐約本部亦積極開發中。
三、《佛光大藏經》繼《阿含藏》後,《禪藏》即將出版。
四、金、玉佛樓、三寶殿雖尚未落成,但其場地已可提供今年香會使用。
五、長達三個月的「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過幾天就要在本山開壇。
六、佛光山宗務委員會今年香會呈獻給信眾的禮物--檀信樓(信徒之家︰專供信眾使用),已於今日落成。
七、今天剛出版的《我們的報告--佛光山做了些什麼?》可以幫助大家了解今年佛光山在忙些什麼。
九時,由我主持灑甘露,心平、慧龍、慧軍打香板,為信眾消障、接心。

佛光山的徒眾每天早晚上殿時,佛前都供有淨水,誠誦『大悲咒』加持,日積月累。每逢本山舉行皈依典禮或法會,都以此「甘露」灑淨。「水」︰本身就有洗滌洗淨之功,「大悲咒」則有消弭煩惱罪障、清淨身口意之德,故灑甘露可使信眾心地清淨。

「香板」,是禪林中用以警策修行之木板(形如寶劍),依使用目的不同而有諸多名稱︰

用以警策用功辦道者,稱「警策」香板。

用以懲誡違規者,稱「清規」香板。

用以警醒坐禪昏沉者,稱「巡香」香板。

於禪七中使用者,稱「監香」香板。

一般係由方丈、首座、西堂、後堂、堂主、維那、知客、糾察等職事持用。

故,打香板可以增加信眾力量,擔當佛法,並藉此在佛法上能夠接心。

每一次香會最令我高興的是都可以看到三、四十年前的老信徒。我現在仍可以從他們的背影,叫出他們的名字,雖然有些都已經是祖父母級的身分了,但對佛法的信仰,對佛光山的護持,仍如往昔,畢竟在佛法中能安身立命的人,是有福的。慚愧的是我有六百個以上的出家徒眾,卻不能一一叫出名字(尤其是最近幾年出家的)。「印心」有時要靠時間來培養,每憶及此,總自許外務要儘量減少,多留些時間與徒眾在一起。

我很「耐心」地等待徒眾成長,期望大家也要有「吞舟之魚」的胸懷,為佛教確立遠大目標及啟後心志,而不只是游離於承歡的溪流裏。

 

勤耕心田 1991/3/16~1991/3/31

■三月 十六日  星期六

八時,在大雄寶殿主持剃度及皈依三寶典禮。這次香會發心出家者共有五十位,除叢林學院的學生外,有兩位是美國華裔、五位來自馬來西亞、三位來自泰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來自西來寺的二位美籍弟子,他們原本都是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因為西來寺的因緣而親近佛教,進而發心剃度--

喬治‧瓦格斯,身高有一百九十多公分,天生喜歡幫助別人解決問題,發心出家是因體驗到佛法的廣大,可以給他能力去幫助別人解決更多的問題。

南西‧雷登,覺得接觸佛法後,使她的心靈享受到前所未有的寧靜、祥和,很高興終於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為他們二人分別取名法號為慧宣、滿仁,對其出家後,第一個要求是要先學中國話,好跟我溝通。

期望這些佛門種子早日學成,而將大乘佛法散播到美、澳、泰、菲、馬……各國。

園遊會是整個香會最熱鬧的一個活動,由各別分院信徒發心製作當地有名的點心佳餚與大眾結緣,地點散布在三寶殿、花燈區、東禪、西淨、華藏玄門等處,只要繞一圈就可以吃到全省各地的點心,且各別分院信徒好像在烹飪比賽似的,很具聯誼性,也有人比喻信徒香會是佛光山的新年,怪不得每年回山參加的信眾愈來愈多。

下午二時,在三寶殿開「信徒聯誼大會」,除各監院工作報告外,並頒發「全國佛學會考」優勝者獎金,及頒給本山今年勞苦功高者「佛光法水」獎,分別是--

吉廣輿老師︰任職佛光出版社社長,發心文化事業。

蕭頂順居士︰承包本山及別分院之建築,二十多年來任勞任怨。

慧禮法師︰照顧全山工程,事務繁雜,忍耐柔和。

依恆法師︰興建基隆極樂寺,萬般艱辛,忍辱負重。

依空法師︰致力於文教弘法的推動,如舉辦青年學術會議、全國佛學會考等。

永芸法師︰《普門》雜誌主編,任勞任怨,盡忠職守。

慧義法師︰全山水電工程之配置,默默苦幹。

慧同法師︰負責全山環保清潔,每日與髒亂為伍,但刻苦耐勞,絲毫不以為忤。

陳椿榮老師︰任教普門中學十多年,發心教育工作,本身亦為虔誠佛教信仰者,對本山有強大向心力。

翁金蓮居士︰負責「旅遊中心」工作,指揮交通時,不僅負責,英勇之姿不讓鬚眉。

「得獎」不是用希望得到的,而是用努力造成的。只不過是以此來激勵大家,不怕無位,怕己不能也。

晚,九時,在大雄寶殿為南區信眾「灑甘露」、「打香板」。

今晚灑甘露時忽有所感,每一個到我面前來非常自然而微笑者,大多看來大方莊嚴;不自然、不會笑者,都覺得氣質不夠。終於悟出一個人的「莊嚴」與否,在於他有沒有自然、大方或笑容,「微笑是室內陽光」誠不虛也。

吳伯雄政委今晚在鳳山演講,結束後與余陳縣長、高雄縣警察局長等六人來訪,因已經十點多了,部分殿堂都已關燈,只陪吳政委等參觀陳列館。事後吳政委承諾改天時間充裕時,要再來「看清楚」佛光山,雖只是匆匆一覽,但對吳政委這分摰情,我很珍惜。

「寶樹生淨果,
 香蘭有道根。」

■三月 十七日  星期日

我有四種徒弟--

一、很能幹,也沒有脾氣。
二、很能幹,但脾氣很大。
三、不能幹,也沒有脾氣。
四、不能幹,但脾氣很大。

故與人共事時,其能力也分為四等--

一、能領導人,也能接受人家領導。
二、能領導人,但不能接受人家領導。
三、不能領導人,但能接受人家領導。
四、不能領導人,也不能接受人家領導。

「看他人錯失處,處處當反觀內省;說他人是非時,時時將自己勘驗」,希望佛光山每一位弟子,都能自省自己是那一種徒弟?那一等人眾?
上午八時,在新落成的檀信樓(信徒之家),與南區信眾座談。

「家家真是有本難念的經」,由信眾發問的問題,可知大家的心結都不一樣。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須一切法」,期望這兩小時的座談,能啟發大家做個快樂的學佛人。

十時,於法輪堂主持「佛光協會中南區分會會長座談會」。佛光協會創立之目的,除為成就佛法事業外,也是針對社會病態,重建社會倫理的淨化工作在努力,對今後各分會工作的推展,提供下列幾個方案--

一、積極主動在各鄉鎮鄰里弘揚佛法,各分會每年須進行家庭普照十二次以上。
二、每年舉辦佛學講座兩場以上。
三、每年舉辦一次,如書法、插花、烹飪、說故事、佛教聖歌……等「會員才藝表演賽」。
四、各地區分會聯合舉行大型「親子運動大會」,鼓勵全家參加,增進親子感情。
五、每年舉辦一至兩次的「寺院參訪」,範圍可從國內至國外。
六、各分會之間可時常進行訪問、座談,交換彼此弘法心得及學佛體驗。
七、各分會訂定佛學課程,教導會員進修佛學,並改善身心,提升氣質。
八、預計每年召開兩次會員大會,各地區分會派會員代表參加,並籌畫下一年度工作計畫。

明天報名參加三壇大戒的戒子就要報到了,下午與心平、慈莊、慈惠、慈容、慈嘉、慧軍等多人,巡視戒場、戒寮、服務處……等準備工作。

晚,七時北上。因二十日要到西來寺,在台北有些已訂的行程必須履約。如果善於處理事情,時間無非是一塊良田,再忙、再累、再奔波,我都會很精勤於我耕作的田地,想到芸芸眾生對佛法的那分渴求,我不敢絲毫荒蕪。


凌晨零時二十分抵普門寺。

■三月 十八日  星期一

旅居上海的桑繼康先生向我表示,很有心對需要獎勵的文教人士,尤其是大陸的學者給予資助,希望成立基金會,有計畫地推展此心願。

早些年前在西來寺,潘孝銳先生和我每年各出三萬美金,獎勵大陸留學生、學者、作家……等多人,實行已有五、六年了,如果有更多的有心人加入,相信受惠的人將更多。

在《祖堂集》上載,六祖惠能大師,當初之所以能到五祖弘忍處求法,是因有一位善士安道誠先生,施銀十兩作為獎學金(安家費),才成就其學道,而成為一代祖師。俗云︰「錢有兩戈,逼死多少英雄;窮只一穴,埋沒無數好漢。」有很多歐美先進國家,在教育方面的福利設想得非常週到,學生就業期間不僅每個月可領到零用錢,畢業後還有創業貸款,等事業安定或有基礎時,再酌量分期還給國家。我們期待台灣在這一方面能迎頭趕上,然這段期間「獎助學金」的基金會,希望能在社會上普遍設立,那可就是學子的一大福音了。

中午,承潘孝銳先生好意,帶我參觀他最近才開幕的「麗晶大飯店」,五星級的國際飯店,裏面陳列的都是名牌的舶來品、一個櫥窗一個櫥窗宛如迷你街道,可謂富麗堂皇。在台北佔地三千多坪的土地,頗為耀眼,十幾年前潘先生就有意在此建大飯店,今日終於如願!人的一生做事業,也不見得一定要以賺錢為目的,除了錢外,人生還有親情、友誼、道義、理想、學問……如何超越以「錢」為目標的事業,則更可貴。

洪啟嵩居士來訪,將加入佛光協會行列,我和慈容等均表示歡迎,今後佛光協會將借助他的策畫才華,為會員們服務,與他談及將積極在各分會推行--

一、成立老人俱樂部,提供老人下棋、品茗、抄經、論道等活動,而免待在家中無所事事。

二、成立職業訓練輔導中心,無專長的會員可以在此學習電腦、打字、插花、烹飪、駕駛等,以助其求職。

三、成立佛書交換研讀會,會員間有佛書者可互相交換研讀,不僅可以省錢,更可藉此交換讀書心得。

四、組織社區服務中心,打掃社區環境,植樹種花,廣結善緣。

五、成立兒童星期佛學班,讓兒童接受佛法的薰陶,敬上慈下,完成佛化家庭的理想。

六、舉辦家庭普照,度其親友參加佛教活動。

七、參加八關齋戒,學習僧伽生活。

八、說好話,動好念,不斷懺悔,不斷精進。

……

北魏征南將軍李崇,性貪吝,時常搜刮民財,長史辛琛屢勸,就像耳邊風一樣。有一天,李崇邀約辛琛飲酒,酒酣耳熱之際,李崇問道︰「閣下將來必定出人頭地,官拜刺史,屆時,您將選什麼樣的人才當幕僚?」

辛琛︰「果真有那麼一天,我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去請一位公正廉明的長史,像鏡子一樣,使我朝夕從他那裏得知我的過失。」

李崇不禁面露愧色。

■三月 十九日  星期二

這兩天和信徒談話時,偶爾都會提到,他們到政府機關辦事、填表格……種種手續的甘苦談。我也記起,佛光山編藏處正在籌編《佛光大辭典》時,曾向內政部申請登記版權,內政部回說,書都還沒有出版,如何登記?等《佛光大辭典》出版了,再去向內政部申請,內政部又回說︰「書都已經出版了,幹嘛還要登記?」

福山寺在創建時,曾向縣政府民政局申請辦理寺廟登記,民政局的人回說︰「寺廟都沒有建,怎麼辦登記?先登記民房,以後再改好了。」

福山寺要落成時,到民政局要求將民房改變為寺廟。服務的人又說︰「民房就是民房,怎能變更為寺廟?」

由於民政局未准,福山寺就在民房與寺廟間,來來去去共跑了八年,才拿到寺廟登記。

想想還好是寺廟,如果是一般公司行號或企業公司,登記要那麼長的時間,早就倒閉了!佛法還是不可思議。

「與其巧持於末,孰若拙戒於初」,實在是身為公僕者的服務態度。我訓勉弟子的信條之一便是「給人方便」,實是有感而發。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處薄德,是厚德。」

潘孝銳先生云,他在中山北路的房子願提供給佛光協會使用,囑慈容前去了解。

洪居士與《青年日報》之間的事,今已助其解決,非常欣慰。

在加州服務的律師陳淑卿女士,趁回台之便來訪,西來寺早期住眾有關簽證問題,都是麻煩陳律師跑腿,是女強人型的職業婦女。對「佛光協會」的成立,她表示不僅要參與也會服務,實一有心人也。

國防部長陳履安夫婦傍晚來訪。陳部長本身對佛法非常深究,除在解上的探討外,在行門上也常參加禪七的修持活動,是非常標準「行解並重」的佛教徒。

每次跟陳部長見面,都很有參禪論道的意味。陳部長說,佛門講的「業」,這個字實在取得太好了,如︰

學有「學業」,事有「事業」,口有「口業」,工有「工業」,商有「商業」,課有「課業」,心有「心業」……實在是至理名言。

又「道」這個字,我們每天都要修道--走路,故不能走到邪道上去。

而人們天天都要「走道」,應該好好用心,何不「修道」?我們騎腳踏車,如果雙手抓得太緊或太鬆,難免都會去撞到人,所以雙手要時常調整,就如學佛要時常調心,才不易被境界所轉……

陳部長不愧對佛法非常有見解。
承部長允諾,將到普門寺講演。諸供養中法供養為第一。《佛說賢者五福經》載︰「布施經典和講經說法者可得五種福報︰長壽、大富、端正、尊貴、聰明。」

普門寺信眾期待部長再度光臨。

佛弟子,應常自勉--

一、從佛相僧容裏,見到自己本來面目。
二、從花草砂石內,認識三千大千宇宙。
三、從椅子拜墊上,體認自己無限生命。
四、從靜夜明月中,緊緊握著永恆未來。

■三月 二十日  星期三

上午,約了慈容、張培耕、洪啟嵩、孫春華、楊雅璇等人在會客室,就佛光協會今年度要推展的工作,聽取大家的意見。

中午,順著「留言單」回了幾通電話,遺憾的是留話的人不在。人生就像是撲朔迷離的遊戲。有人找我,我不在;我找對方,對方也不在。多少陰錯陽差的誤會都因此產生,故與人共事,要人家信任自己,必須先信任對方。

下午,搭乘華航班機往西來寺,同行者有圓明寺住持依樹、永均、永護、滿弘及蔡林素英等五人。這兩天在普門寺,心平、慈莊、慈惠都相繼以電話告之,關於為期三個月的「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前天(十八日)新戒戒子報到及進堂情形。

「戒」,原係佛陀住世時,舉外道的不如法來教誡弟子。戒之利益--

一、可使僧團大眾和合相處。
二、藉和合清淨的僧團風範來攝受僧眾。
三、以法來調伏個性較頑劣的眾生。
四、使僧眾知道過錯懺悔以後,內心得到清淨快樂。
五、使僧眾言行有所規範而斷除現在的煩惱。
六、現在煩惱斷除後,進而產生定力,斷除來世煩惱。
七、使信眾生起信心。
八、使已生信心弟子,更加堅定。
九、使正法得以久住,佛法長存。
十、使未來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住佛法中。
 

故戒是一種意志力的行為,非如「律」,不伴以處罰規定。

佛陀要涅槃時,弟子們曾問道︰「佛陀!您在世時,我們以您為老師。您涅槃了,我們要以誰做老師呢?」
佛陀︰「以戒為師!」

可見,戒如明燈、如城牆,可照亮我們,守護我們。又佛經裏也一再強調「戒住則法住」,戒實是維繫佛教於不墬之綱常。

「受戒容易守戒難,發心容易恆心難;
 忍苦容易忍氣難,尊上容易尊下難;
 共無容易共有難,依人容易依法難;
 依神容易依佛難,為己容易為人難;
 聽法容易行法難,處眾容易處閒難。」

祈願這五百名未來的佛門龍象,能在佛光山好好「發心參學」三個月,除求得清淨戒體外,更能體驗「行解並重」、「福慧雙修」的叢林生活。

洛杉磯時間三月二十日下午三時多抵西來寺。西來寺的住眾早已在五聖殿門口等候,我有一個特長,不管到那裏,對周遭的環境非常敏銳,彷彿身上有電波似的,可以感受到身旁人事物的「反應」,一上五聖殿,就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來不及回應徒眾的問好,就建議道︰五聖殿後面要安排一位照客,隨時指引前來禮佛的信眾,如︰大雄寶殿怎麼去?陳列館如何走?喝茶小憩的地方在那裏?閱覽書報、看簡介可到客堂,用餐時間在五觀堂有飯菜供養……。讓每一個到西來寺的大眾,都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就像飛機航行時,有空中管制員在引導;汽車在公路上行走時,有交通警察在指揮。

我一生只要對信徒有益、有好處的事都會鍥而不捨的去做,為了讓信眾上山,除了禮佛外,有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活動場所(談話、休息、禪坐、會談、下棋……),佛光山籌畫多時的「信徒之家--檀信樓」,趕著在今年農曆二月一日信徒香會落成,送給信徒們使用,也就是基於這個理念。

每來往於台灣、洛杉磯間,華航服務的空中小姐,除了殷勤的問候「要茶?要水?要咖啡?」外,都會很主動的前來問候您的需要,這種「以客為尊」的服務態度,正是佛光山徒眾所要學習的。現在的社會以誠待人,就要有音聲、有笑容、有表情、有動作,讓對方感受到你對他的重視。希望佛光山的弟子們,都能學到我對信徒們的這份「忠心」。

報載︰雲南省劍州縣堯君山上,生長一種會笑的樹--楠斗樹,被當地人稱為「哈哈樹」。這種樹的樹幹上,橫長著褐黃色的樹皮,用手指摩擦,樹身便立刻發出「哈哈、哈哈--」的笑聲。

■三月 二十一日  星期四

整夜,有接不完的電話,佛光山各別分院徒眾紛紛來電,問候是否安抵西來寺?信徒的、朋友的……。微曦中窗外透進曙光,帶進美國春天清爽的空氣,讓人精神為之一振。在我的弘法工作中,沒有時差,但並不表示我沒有時差,真不知道昨晚是否有睡?

心定、依門、依住、永會及拉斯維加蓮華寺的慧光、聖地牙哥西方寺的依瑞、依禮、永堃等,上午分批來向我問安。依瑞提及西方寺法務時,希望常住能派一個懂越南話的人眾去協助他。我是最缺乏語言天分的人,但到了美國,也要應生活上的需要學幾句「Hello」、「How are you」,尤其每當開示完,都不忘加一句「Thank you very much」,不也博得大家哈哈一笑!過去,我不會開車,曾有被放過鴿子的紀錄,幾次經驗,以後出門都不忘帶點錢在身上,以防萬一。現在,我學會開車了,徒眾都「不准」我去考駕照,爭相為我服務,還一再強調,「師父,如果您自己開車,我們豈不要失業了。」

凡事求助於人,不易成功;自己解決,才能成功。我很佩服天主教、基督教的傳教士,他們每到一個地方,都能克服語言的障礙,這種學習的毅力,很值得學習。面對不同語言的人士,最起碼的「你來啦!」「請坐!」「請用茶!」「謝謝!」「下次再來!」都要能應付,不僅是越南話,廣東話也一樣。有切實的能力,工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在處眾上要有--

  一、個人為小,常住第一。
  二、職務分工,精神一致。
  三、相互尊重,團結合作。
  四、掌握時空,人事健全。

大家有此共識,自然就易成就一切事情。

中華佛光協會已於二月三日在台灣成立大會,美國佛光會的成立大會也即將在月底舉行。下午,和心定,依門、滿亞、吳劍雄(洛杉磯社團召集人、西來寺文化公關主任)、楊懋慈、茅愷枬等,為成立大會事宜,於會議廳召開籌備會,聽取籌備情形。

佛光會總會會址將設在美國。總會的工作項目之一是提供分會一年的行事計畫,由分會去執行,如︰家庭普照、佛學講座、共修會、參訪團、親子活動、才藝競賽、協助婚喪喜慶、獎助學金的提供。

楊懋慈先生說,在美國社會,加入協會的第一個反應是︰「這對我有什麼利益?」當他聽到我的這些說明時,連道︰「有價值!有價值!」屆時預料世界各地分會,將會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成立。

為西來寺露天寶藏館增添藝品,傍晚,和心定等人將北京琉璃工藝品方墩獅、六角綉墩、天安門獅、方地燈、獅子狗、花台等選適當地點加以擺設。

國畫大師張大千曾說過,畫家便是造化萬物的人,在畫家筆下,陰晴雨雪隨意而為,不受限制,認為這裏缺一個山峰,就加一個山峰,那裏多一堆亂石,便除去那一堆亂石。胸中自有丘壑,筆下另闢洞天,無拘無束,改造自然,科學家「在自然中求真理」,畫家則「筆補造化天無功」。看著西來寺露天寶藏館的擺設,我們美化自然的功夫也不差。

晚,和楊懋慈夫婦、胡嘉華小姐商談舉辦敦煌壁畫的展覽事宜。

■三月 二十二日  星期五

上午,請在西來寺負責技藝班的王希文居士陪依樹、蔡林素英和未曾到過狄斯奈樂園的永楷、梁健兒到狄斯奈一遊。

在英國威爾斯大學教育系攻讀碩士的依益、永有一再傳真給我,表示那裏的信徒十分熱心,非常渴望聞法,希望有法師能在當地弘法、辦活動(因他們的課業繁重,無法兼顧),請常住能安排大師兄,抽空前去英國普照。

平日不覺得大師兄有什麼了不起,現在出門在外,總算體會到大師兄的重要性了。每憶及此,實希望這些大師兄早點跟我一樣,將佛光山的棒子交出去,我確實非常盼望佛光山的大職事早點退休,多從事海內外道場的結緣弘法和巡監工作。

報載--「布希總統有身分證了!」美國特勤局已特地為他製作了一張金邊的身分證。布希總統現已把它放在皮夾內,準備必要時使用。

原來,日前布希總統到維吉尼亞州巴克洛夫小學,向為小學生擔任家教的陸戰隊員們致敬。八歲的安東尼‧韓德遜(Anthony Henderson)懷疑他的身分,布希總統只好掏出駕駛執照和信用卡以資取信。

布希總統在波斯灣戰事中,表現出伸張正義的一面。且開朗的親和力,也是大家所公認,是頗具佛性的一位總統。

加州州議長大衛‧羅伯提(David Roberti)應香港政府的邀請,率參議員密爾頓‧馬克斯(Milton Marks)、丹‧馬克康克載爾(Dan Mc Corquodale)、牛頓‧羅素(Newton Russell)等人赴香港考察一九九七大限及難民營船民的問題。該訪問團也請我一齊同往,但因與美國佛光會成立的日子相近,故無法同行。所以請楊懋慈先生代表我到香港。私下特打電話到香港,囑依如要關心此事。徐展堂先生也表示於二十八日要代我歡迎該訪問團,非常謝謝他。

中華佛光會辦公室主任廖慧美從紐約來電,請我到加拿大溫哥華作一場佛光會成立的說明會,我毫不考慮一口答應,為了讓大家了解佛光會的意義和重要性,再遠的路,我都願意前往。

晚,功德主曹永杉和他的女兒佑如來訪。曹先生和西來寺的因緣相當有趣。當初,他是同情西來寺在建築時的困境,故在寺旁的社區,以分期付款方式,向西來寺買了一棟房子,人也沒有來住,房子就空著。事隔五年,如今屋價不僅上漲,曹先生在美國的普明開發公司業務也日漸興隆,他那聰明乖巧的女兒佑如也轉學到美國來讀書了。

很多人在寺院發心服務,並不是為錢,讚美、鼓勵、功德,勝於金錢萬千!

■三月 二十三日  星期六

為了方便信眾,西來寺儘量將活動時間安排在週六,但有些人反應,星期六要上班不能來,希望活動能改在星期日舉行,主其事的徒眾,在恆順眾生的要求下,一再更改時間,星期六要改在星期日,星期日要改在星期六,晚間要改在白天,白天要改在晚上,改來改去,致使每次活動有接不完詢問時間的電話,這種聚會方式不僅帶動不起來,且讓人有草率之感。

辦活動的真正精神在於有充實的內容,不在於日期、時間,若有吸引人的內容,即使在星期一或星期二,就是請假,信徒也會趕來參加。

俗云︰「一樣米養百樣人」,要所有參與的信眾都滿意,是不可能的,像喝茶,有人要喝熟茶,有人要喝生茶;有人要鐵觀音,有人要烏龍茶;有的要喝冷的,有的要喝熱的;那裏能供應這麼多?茶只要泡熟、夠味,那一種茶都好喝。

共修時,有人喜歡誦《彌陀經》,有的喜歡誦《藥師經》、《普門品》,只要念得順,能契入,誦那一種經文,功德都是一樣的。禮拜時,梁皇懺、大悲懺、水懺……了解懺文的意義,拜得法喜,就不拘一定要拜什麼懺。

西來寺每月一次的八關齋戒,有英文翻譯,也有不少人要求要廣東話翻譯或台語翻譯。美國是個多種民族、多元化的國家,能包容各種形式的要求,故而成其大。在佛門大開的因緣下,「有緣即住無緣去」,花草亂就是美,只要好好照顧就好。

「知人、育人、用人、留人」是身為領導者必具的識能,知人首重目標一致,育人則要懂得教導部屬,用人要公平合理,留人要使之有前途。在《徂徠訓》上,關於統理大眾,有很好的意見--

一、不能一開始就想要了解人的優點,必須等用人之後,優點才會自然呈現。
二、用人時,只須取其優點,不必過分去了解他的缺點。
三、不可只任用投其所好的人。
四、不要計較小過,只要重視對方的工作即可。
五、用之則無疑,務必給予充分權限。
六、在上位者,不可與在下者爭功。
七、人才者,必有乖癖,因為有「器用」,自然不能捨癖。
八、只要能善用人,必定可獲得適事、應時的人才。

而基於下位者,對處事之態度,莫過於︰

「勿以七分的學德,博取十分的榮譽;
 應以十分的才幹,擔負七分的任務;
 要用十分的準備,教授三分的課程;
 雖受三分的恩惠,也報十分的德澤。」

有一次愛迪生對海倫凱勒說︰「你聽不見任何聲音也有好處,至少比較容易集中心思,不受外界干擾,像這樣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不是很好嗎?」

海倫凱勒︰「如果我是位像你這樣了不起的發明家,我希望能夠發明一種使聾子得到聽力的機器。」

愛迪生詫異地表示︰「你這麼想?我可不做這種無聊事,反正人類說的話多半無關緊要,可聽可不聽。」
■三月 二十四日  星期日

旅居夏威夷的國父孫女孫穗芳女士,不僅對「三民主義」的推動不遺餘力,對佛法的護持更是熱心。三月九日她到洛杉磯參加加州中華文化復興協會與西來寺合辦的「國父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暨植樹節大會」,西來寺特地購買多株小樹種植,以為紀念。孫女士臨走時,託人轉交供養給我。上午,打電話向她表示謝意。

下午,北美事務協調會副處長鄧世雄、協調會科學組組長陳耀南及祕書紀小筠,陪同立法院集思會會員張志民、吳梓、歐忠男、林聯輝、莊國欽、曾芙美,祕書張名吟、吳吉雄、廖純惠等多人來訪。由心定、依門、依日引導其參觀,並作簡報。晚,在禪悅齋以素宴歡迎大家,彼此交談甚歡。

「親民之官,以廉為基,以仁為本;引而近之欲其親,禁之欲其嚴;理之欲其明,措之欲其簡。」

西來寺的人來客往非常頻繁,除了信徒、遊客外,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也不少,尤以星期假日最為突顯,負責這些賓客的接待,大都屬「社教組」,主其事的滿亞向我報告社教組的工作範圍︰

對內有--

一、團體的接待。到西來寺參訪的團體很多,有教會的、社團的、老人的、學校的、政府機關、民間團體等,多時一天要接待八、九個團體。

二、場地的外借。為方便社區及機關團體的需要,西來寺的「國際會議廳」、「西淨禮堂」、「會議室」、「簡報室」、「座談室」,常提供給各界使用。

三、佛化婚禮。以佛教儀式舉行的婚禮,在西方社會非常盛行,並不亞於教堂,除華裔子弟外,美籍人士選擇在西來寺舉行婚禮的新人,比例日多。

對外有--

一、家庭普照。只要有信眾要求,類似家庭聚會的座談訪問,大都能滿其願。除了可以彼此交換學佛心得外,更可藉普照機會,進一層了解佛法,每逢周末,有時一天有好幾場。

二、監獄佈教。每星期五,心定、依日、滿亞定期前往長堤聯邦監獄佈教。在那裏的大多是被判無期徒刑的重刑犯。年紀最大的有八十多歲,最年輕的只有二十多歲。罪名大多是販毒、走私、貪污等。

能讓心定等人,每星期風雨無阻的前往長堤,實因那些犯人對佛法的渴求,尤其是對靜坐很感興趣。

我聽了以後,將幾十年在台灣各監獄及軍人監獄佈教的經驗告訴滿亞。我覺得監獄是一個「養成壞人」的學校,在監獄裏凡事「不可!不可!」的壓迫教育,如︰ 「不可講話!」「不可站起來!」「不可坐下!」「不可自行活動!」「不可有錢!」「不可會客!」……太多太多的「不可!」容易造成犯人憤世嫉俗的反叛性格,而學到更多犯罪技能,在獄中改過向善的人固然很多,但變本加厲的也為數不少。由此可見監獄的教育十分重要。

佛光山很有心想替政府設立「慈心學校」,把所有的犯人在釋放前三個月,交給慈心學校施予感化教育、心理輔導、改變思想,在可以禮佛、可以打坐、可以運動、可以回家探親、可以交友、可以說話、可以閱讀書報等,在充滿慈悲、溫暖、愛護和關懷的氣氛下,幫助犯人淨化思想,淨化心理,教導做人處事的方法,培養謀生進德的技能。這種特殊教育,政府有關單位若不早日著手實行,監政和監獄教育不容易有成就。

如何將「監獄生活」當作是閉關、磨鍊、勵志的地方,來成就自己的修養,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在監獄的犯人固然不自由,做壞事而沒有被人發覺的人,是終年住在「心的牢獄」裏,也一樣不自由。

記得三十多年前,和一位長老法師到台東監獄佈教,由東初法師先開示,後由我講「脫苦的方法--懺悔、發願」。第二天佈教行程轉往屏東監獄,該位長老法師講演的內容--脫苦的方法,和我昨天講的一樣,輪到我開示時,我說︰「我也跟各位講脫苦的方法。」我一直不將內容說出,許久我才說︰「我的脫苦方法是第一,我們要念觀世音菩薩--了生;第二,我們要念阿彌陀佛--脫死。」

事後,長老法師對我說︰「你嚇我一跳!我還以為你也要講懺悔與發願。」

孫張清揚女士也曾告訴我一件往事。她說有一次和頗負盛名的長老應邀至士林講演。在車上,長老問孫張清揚女士講演的內容是什麼?清揚女士就興高采烈的敘述。到了士林,由該位長老先開示,講的內容就是車上清揚女士所講的「四弘誓願」。好在清揚女士平日講演經驗豐富,能隨機應變,度過這難堪的時刻。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從實際生活中鍛鍊出來的。」

■三月 二十五日  星期一

與依樹、依松、依住、依宏等八人,上午前往聖地牙哥西方寺。

中午,西方寺住持依瑞法師以披薩(Pizza)和火鍋,招待大家用餐。席間依瑞請示,想在西方寺成立「健康素食中心」,要我給他一些建議。推廣素食也是弘法的方便法門,當然我很贊成,並提供數種菜譜供他參考,如︰臘八粥、豆漿稀飯、麵類、翡翠飯……。點心小菜方面則有豆餅、油麵筋、香菇團、春捲等,不但節省人力又經濟實惠,很適合在美人士的生活方式。

不管走到那,主管級的徒眾總表示人手不夠,希望常住能多派人眾去支援,佛光山海內外道場有五十多個,那有那麼多的人可以分配呢?

勉大家在當地道場要成立「義工小組」,由信眾發心來擔當護持。而我運用義工的原則是︰先做義工的義工,然後才會有義工。

回想近二、三十年來,不管我走到那裏,很多人都願意跟隨我做事,原因是我先幫他們解決行坐食臥等問題,讓他們在「無後顧之憂」下,協助我做事。如︰

我要麻煩義工寫字時,就先將筆、紙、座位找好,安置好,好讓他寫字。

花草要澆水,我事先將水桶、水管準備好,並告之對方,水龍頭開關在那裏。

搬運貨物時,我先計畫好存放的地點、空間、擺設方式,再和義工一起搬運,途中還要和他談佛法,給他歡喜。

吃飯時幫他添飯、倒茶水,了解其心理需要。

記得在宜蘭時,那時的美工人才很少,楊錫銘先生發心要為我的幼稚園畫壁畫。我很感激,成天陪著他,替他準備畫筆、顏料、調色板、尺、茶水等,就好像是學徒一樣。我絲毫不敢怠慢的誠意深深打動對方,後來楊先生還皈依了佛教。

朱橋先生是五十年代非常有名的編輯,其負責的《幼獅》雜誌,更帶動了那時社會上所有雜誌重視美工。朱橋先生在替我編《今日佛教》時,時常工作到深夜,不知有多少寒流的夜晚,都是我在陪他。他常勸我︰「師父!您先去休息吧!」我還是陪著他,等到適當時間,煮碗麵或泡杯牛奶給他吃,他也是為我的誠意所感。後來,我們的《今日佛教》也帶動佛教的雜誌進步。

如果徒眾都能像我一樣的對待義工,惜緣的帶動、輔導、協助,讓他們能進入工作狀況,自然對工作推展有很大的助益。不要輕易使喚義工,不要不顧念義工,你若無情,他那會有義?

「開口動舌無益於人,戒之莫言;
 舉心動念無益於人,戒之莫起;
 舉足動步無益於人,戒之莫行。」

晚,八時,回到西來寺。

■三月 二十六日  星期二

應心定之邀,上午八時,參加西來寺每週例行會報。今討論的事項有「美國佛光會成立大會」、「皈依典禮」、「佛經講座」、「傳授在家五戒菩薩戒」、「中華學校」、「文化技藝班」……等多項工作。

為了負起在西方弘揚佛法的工作,每個徒眾都應該好好自我充實,如何修行?如何讀書?如何辦事?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寺務?如何與人協調?……來自我健全。

會中,依日請示,有交響樂團想在大雄寶殿表演,是否允其所求?大殿是禮佛的場所,與佛法無關者,不可使用大殿。鹽湖城的摩門教,為了保持殿內的氣氛和神祕,主殿是經年不開啟的。

又提到,如果加州發生地震,西來寺建築十分牢固,可否供居民避難之用?那是當然!不僅提供並要積極參與急難救濟的工作。

曾有人問我,為什麼不把建寺院的錢拿去建醫院?建寺是淨化心靈,醫院是養護身體,其實身心保養都很重要,佛光山每天有二十三部施診車在各地醫療,但接受醫療的人,煩惱仍然很多。

一般社會人士,只要花一百元、二百元,就以「善心人士」自居,造成社會虛浮風氣。弘揚佛法,仍是當今佛教徒最大的任務。

日前,《遠見》雜誌社長高希均教授,希望我再度為《遠見》講演。

有人批評我講演內容太通俗,依我的程度,我也可以講得讓大家聽不懂,但這並非是我本願,佛教之所以讓一般人不易親近,就是太抽象,令人摸不著邊際,我喜歡佛法為大家所接受,就是要講得讓人聽得懂,所以我一生都提倡大眾化、通俗化、普遍化的佛教。

晚,七時,陸大聲先生來訪。

陸先生久已和我提及要在西來寺成立一個「西來寫作坊」,以成就大陸、台灣、香港等地有名的作家一個寫作環境。「寫作一如宗教,受感應者一定謀自救之道」,我很支持這個構想,希望「西來寫作坊」能辦得長久,又有特色。

蓮華寺慧光今天到移民局替我辦白皮書的簽證。移民局的官員問慧光,我到底是什麼樣的人物?慧光就拿《普門》雜誌第一二二期的封面給他看,指著我和達賴喇嘛的合照問簽證官道︰「你知道這個人嗎?」

簽證官︰「我知道,他是達賴喇嘛。」

慧光又指著我,說道︰「他和達賴喇嘛一樣大。」

前後只花一小時,就簽過了。

慚愧,沾光,沾光,今天真沾活佛的光了。

■三月 二十七日  星期三

最近,翻開報紙,真是叫人看得觸目驚心。世界不成世界,人不成人。光是今天的《世界日報》上就有︰

◎大陸出現「人肉包子」。四川省某個體戶經營餐館生意,在追逐商業暴利的驅使下,夥同其在火葬場工作的弟弟,盜用死屍臀部和大腿的肉製造人肉包子出售。為提防顧客品出肉餡的異味,他們拌以大量麻辣醬,訛稱「川味蒸包」。

◎日本福岡縣伊來初級中學的教師強迫二個學生爬進福岡海灘一個寬一公尺,深一公尺的洞中,並用沙將他們掩埋至頸部半小時,因為二個學生詐騙同學。教師還被控把拒穿校服的學生的頭髮剃掉,以及幾次把學生吊起來。觀察家說,體罰及其他嚴厲措施雖受法律禁止,但在日本學校中普遍存在。

◎加州飽爾溫公園市一對華裔婆媳元月間遭人勒斃,在中、美警方協力偵辦下終於破案。偵訊時,經營油漆公司的凶嫌坦承向這對婆媳催討一筆打麻將的賭債,雙方衝突後,他以平常做油漆工程隨身所帶的布繩勒斃兩人。

◎美國陸軍技術士里格斯,從波斯灣戰場返國後,在底特律街頭遇害,兇手是其妻和小舅。里格斯的妻子說︰她計畫利用里格斯的軍人人壽保險金五萬元以及在民間保險賠償金,到護士學校求學。

……

諸如此類的消息,真是層出不窮。實在令人掛念「社會亂象何時了?」

中午,上海張綏教授、千家駒夫婦、劉千石夫婦、胡金銓、寒山碧、程凱、卜大中、賈學魁等人相繼來訪。

張綏教授(上海東方研究所所長、上海大學教授)專門從事佛教的寫作和發展。他很希望他的兒子能進西來大學就讀。

胡金銓先生為國際知名導演,最近出席柏林影展歸來。

劉千石先生(香港基督教工業總會總幹事)為香港民主派領袖之一,當選一九九○年傑出民主人士之一。曾經帶團訪問佛光山。

寒山碧先生為《鄧小平評傳》作者,因參加舊金山民主教育基金會一九九○年中國傑出民主人士頒獎典禮來美。贈我《鄧小平評傳》一、二、三冊。非常謝謝。

程凱先生原任《人民日報》駐深圳記者,後任《海南日報》總編輯。

晚上搭機前往舊金山,心定、永均、滿和等人隨行。班機抵達舊金山後,依照、黃金城等人來接機。

依照向我報告佛光會推動的情形以及曾敏敏博士(舊金山分會會長)邀他參與讀書會等。

我鼓勵依照把觸角伸出去。蝸牛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把觸角伸出去,往外面的世界探一探。基督教、天主教教士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先了解當地的風俗、民情、習慣等。

很多事情不做永遠不會,做了就是經驗。

當初在宜蘭時,從一九五五年開始,初一到初五舉行新春佈教講演。講國語者,就配以台語翻譯;講台語者,就配以國語翻譯。每天十人上台,五天下來,國台語講演各二十五人。我發覺慈莊、慈惠、慈容很會講。然後就鼓勵他們環島佈教。我以這個方式訓練了很多佈教師。

記得一九五五年慈容在台中商職大禮堂,對數千聽眾說︰

「全世界的宗教,以佛教的教主最偉大。
 全世界的宗教,以佛教的信徒最多。
 全世界的宗教,以佛教的文化最豐富。
 全世界的宗教,以佛教的財富最多。
 全世界的宗教,以佛教的教義最究竟。

台下的聽眾,拚命鼓掌叫好。當時佛教備受壓抑,很多佛教徒聽到原來佛教是這麼好,終於能揚眉吐氣,都十分痛快。

應依照的要求,為三寶寺大殿的紅柱題字。

「佛光法水常住三寶寺
 功德平安永在信徒家」

 依照等人十分歡喜。

■三月 二十八日  星期四

我時常到各別分院巡視,徒眾的個性大多瞭若指掌,有的徒眾脾氣像「機關槍」,有的像「小鋼砲」,有的像「手榴彈」。三個人聯合起來對付外侮,是很管用的;如果內鬥,則會大傷元氣。

中午十二點半,搭機前往加拿大溫哥華,機程要二小時半。

世界佛教會的馮公夏老居士、馮馮居士,羅午堂先生、沈劉心麗、楊兆愉、廖慧美小姐等人接機。

溫哥華正是櫻花盛開的時節,觸目所及,美不勝收。

在潘水添先生的寓所,聚集許多台灣來的新移民。他們很關心子女的教育問題,有人問我︰「如何替子女開智慧?」

只要兒女養成聽話的習慣,就能開智慧。老師上課時,專心的聽講自然就能了解課程的內容,學習才會有成果。如果上課時只顧著玩鉛筆,學習效果就要打折扣了。

心定講了一則故事︰「青蛙媽媽教兒子」,小青蛙老是和媽媽唱反調,媽媽教他往東,他偏偏往西;媽媽教他往西,他偏偏往東。有一天,青蛙媽媽知道自己快要死了。青娃媽媽喜歡住在山上,不喜歡住在水邊。因為小青蛙常和青蛙媽媽唱反調,所以青蛙媽媽交待兒子把牠葬在水邊。平常不聽話的小青蛙突然良心發現,聽從媽媽的話,就把青蛙媽媽葬在水邊。

黃昏時,擔心媽媽會寂寞,就在水邊哇哇叫。

下雨時,擔心媽媽被水沖走,也在水邊哇哇叫。

媽媽在世的時候不聽話,死後再來傷心,難過的哇哇叫已經來不及了。

「父母原來樹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風;
 勸君盡力生時養,死後悲號總是空。」

五點多時,接受《世界日報》記者王廣滇的訪問。

訪問結束後,我們在佛堂誦經祈福。

晚,七時,在世界佛教會講演。

回到安單的住處(金山木業負責人許錦源府上),陸吳萍貞、姜太太、趙國珍女士等人紛紛來問法。

十時三十分,承沈太太、陸太太好意,開車載我們到China糺Town等地看夜景。

「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
 眾生心垢淨,菩提影現中。」

■三月 二十九日  星期五

上午八時多,到沈家府上家庭普照,並在其觀音菩薩像前,為大家誦經祈福。

余錦珍先生向我表示,溫哥華有觀音寺、金佛寺和世界佛教會,都是講廣東話的道場。許多台灣去的新移民,除了有語言的隔閡外也不易和大家打成一片,希望佛光山能「發心」到當地建個道場,供大家禮佛。

「發心」我是有的,是否要建立道場就看當地的因緣如何了。

九點多,馮馮居士等人來接我們到里奇蒙(Richmond)的觀音寺。路途中,馮馮告訴我,他昨天晚上看到一架飛碟,像山一樣大,就趕快請他母親出來看,他母親卻只看到後一半。馮馮居士告訴我這瑞相是因為我到溫哥華的緣故。

我能和飛碟攀上關係,這都得感謝馮馮居士的奇異之能。

抵達世界佛教會時,觀音寺鐘鼓齊鳴。寺中的長老大德並誦香讚以示歡迎。隨後,在國際佛教觀音寺尹金城會計師的陪同下參觀千佛殿、妙德佛教文物中心等。

在眾多文物當中,尹先生特別介紹巨型玉雕「六榕佛塔」。「六榕佛塔」(又名六榕花塔)取材二十噸的碧玉,集合了一百二十位經驗豐富的雕刻師,費了兩年的時間合力雕製成,為中國目前最巨型的玉雕藝術品,其高度為二‧四九公尺,寬二‧三公尺,縱深二‧二公尺,是仿廣州六榕古寺全景精雕而成。北宋元符二年間,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蘇東坡曾到該寺遊覽,見寺為六榕樹環抱,即興書「六榕」二大字,六榕花塔寺名由此而來。

離開觀音寺後,承潘水添夫婦的好意,載我們瀏覽夢幻花園、伊莉沙白皇后公園和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等地。

從昨晚演講完,就一再有人要求我為他們舉行皈依典禮。我一向奉行《維摩經》中的「不請之友」,更何況是大家懇切的要求。下午三點半,為陳寶曾夫婦、潘水添夫婦、余錦珍夫婦、沈劉麗心、吳萍貞女士等二十多人舉行皈依典禮。這是第一批在溫哥華撒下的種子,希望將來能開花結果。

皈依典禮後,舉行座談會。

下午五時三十分,搭機返洛杉磯。

■三月 三十日  星期六

上午,李自健先生來訪。來自大陸的李先生,是位傑出畫家,擅長人物。為畫一幅肖像,拍照攝影,近的、遠的、正面、側面、斜姿、坐姿、站姿、走姿……一次又一次的一點也不嫌煩,每一落筆都非常用心參考這些多重角度的影像,自然畫出來的人物,就非常生動。

他曾為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女士畫了一幅半身像,該幅畫像目前掛在沙加緬度州政府的大廳裏。

李先生一再表示,要替我畫一幅畫,希望我能信任他的水準,我也隨緣做了一次「模特兒」。

下午二時三十分,應北一女校友會之邀到蘭利老人中心(Langley Center)講演。前任會長鄧月桂女士、現任會長謝竹君等人在門口歡迎。

我是江蘇揚州人。揚州中學畢業的學生,儘管再深造到北京大學或中央大學,大家彼此見面時,你問他是那一所學校畢業的?他一定回答︰「我是揚州中學畢業的。」同樣的,北一女中畢業的學生,儘管是台大畢業或政大畢業。你若問她是那一所學校畢業的?她一定回答︰「我是北一女畢業的。」

今天的講題是「人生與服務」。我以四點貢獻給在座各位--

一、以眾為我的人生觀。
二、以忙為樂的人生觀。
三、以德利人的人生觀。
四、以忍處世的人生觀。

講演後的座談中,有人問道︰「最近有台灣的進香團到大陸朝拜媽祖,不幸發生車禍,為什麼神明不保佑?」

宗教不是保險公司,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團體有團體的共業,不能完全怪罪宗教。

座談完,即驅車回西來寺。

美國佛光會成立大會已進入緊鑼密鼓的階段。下午五點半,和心定、依門、依瑞、吳旭初夫婦(康州分會會長)、吳劍雄先生、張迺彬女士等人召開佛光會的籌備會議。

晚,依照帶領佛光會舊金山分會會長曾敏敏博士和二十名會員回來參加明天的成立大會,特在客堂接待。

楊懋慈先生從香港回來,偕夫人來訪。他在香港曾參觀一座徐展堂私人博物館,收集三百多件精品,依年代順序展覽。徐先生是一位企業家,更是一位熱心公益的人士。

報載︰一艘蘇聯探測船到古巴外海,尋找一九六二年遭美國擊沉的一艘蘇聯貨輪,期能收回隨船落入海底的飛彈和核彈頭。結果網住一個會說話的有鰓小孩。

牠全身覆滿鱗片,頭部有一道骨冠。而當牠直立、把頭揚出水面時,說︰「我來自亞特蘭提斯市,請放了我。」

亞特蘭提斯大陸橫跨非洲和南美,但逐漸陸沉海底。為能適應新生活,陸上的居民也演進到有鰓和鱗。今天,他們有三百萬「人」,居住在海底最低層,一個由大理石和珊瑚礁構成的亮晶晶城市,而且他們的壽命長達三百歲。

■三月 三十一日  星期日

繼中華佛光協會於二月三日成立之後,美國佛光會於上午十時於西來寺召開成立大會。

佛教在家弟子比出家弟子人數多,應該從信眾的力量推廣,即可發揮更大的弘法力量。走出寺院的佛教,在今日的家庭與社會扮演了淨化人心的重要任務。

北美協調處處長張慶衍先生陪同甫抵洛城訪問的台灣女立委蕭金蘭、沈智慧和洪冬桂出席大會。加州州務卿余江月桂女士代表加州政府和人民頒贈祝賀狀給大會。

會中除了宣布組織章程、一九九一年工作計畫書、會員信條外,並選出理監事和現今已設立的各地分會會長。

總會會長心定、副會長楊懋慈先生、祕書長滿亞。

監事慈莊、張普定、吳南屏、唐英堅、李睿舟、韓漪、沈乃宣。

理事包括心定、慧開、慧光、永楷、宏意等法師外,還有楊懋慈、吳旭初、黃柏森、謝瑾瑜、高家駿、羅英男、曾敏敏、孫穗芳、曹永杉、陳泳在、嚴寬祜、吳清溪、姜鐘山、陳淑卿、夏鈴、洪憲雄、王仁璐、陳學長,其中吳旭初先生來自康乃狄克州,曾敏敏女士旅居舊金山,孫穗芳女士在夏威夷,陳學長先生在聖地牙哥。

目前美國各地已設置佛光分會十一處,河邊市為王士良、康州吳旭初、哈崗黃文興、安娜罕黃柏森、聖蓋博王建興、爾灣羅英男、托倫斯楊立仁、阿罕布拉陳泳在、蒙市謝瑾瑜、橘郡溫徐士妹。

國畫家雷靜波先生以一幅觀音大士像相贈。

曾祥珊先生代表南京航空公司贈無量壽佛像給我。

十二時五十分接受北美電視台的訪問。

下午一時在大雄寶殿主持皈依典禮。今天有三百六十人皈依,其中有幾位美籍人士。

皈依典禮結束,就轉往東禪樓婦女法座的會場開示。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應受肯定。婦女對佛教的卓著貢獻已不亞於男性,甚而過之。

婦女法座會類似學校,可以讓婦女接受知識。揚州中學畢業的學生以揚州中學為榮。同樣的,北一女的校友也以北一女為榮。我希望西來寺的婦女法座會,儘管來自不同的佛教背景,在一起修行、精進,道業有所成就,將來能以「婦女法座」為榮。

離開婦女法座會場後,又會見幾位客人。

晚,在「蒙地精舍」和依樹、蔡林素英、曾敏敏等人話家常。

石之五訓--

一、奇形怪狀,無言但實則最善言之,是石。

二、沉著,長時間埋藏於土中,可以為大地之骨者,是石。

三、雨打風吹,能忍受寒暑,悠然不動者,是石。

四、質堅,能擔任大廈之基者,是石。

五、默默為山岳、庭院、郊外添趣,使人們覺得心中舒暢者,是石。

唯願我能如石也。

 

暢行無阻 1991/4/1~1991/4/15

■四月 一日  星期一

應依日要求,在新編的西來寺簡介上題「佛光山西來寺」六個字。一提起筆來,就停不了。

為西來寺五觀堂題︰

「吃現成飯應思來處不易 
 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

為聖地牙哥西方寺題︰

「西方三聖常住西方寺 
 聖地七眾永在聖地居」

為倪雯小姐負責的東西旅行社題︰

「東土河山風光好 
 西方花香日月明」

在旁的茅愷枬小姐也拿出她久備的兩份扇紙,請我題字,茅小姐的皈依法名是「普勤」,故分別為其題上「普勤安忍」、「慈忍」。我這一生中得力於「忍」的受益最大,深覺︰唯智者能忍,唯仁者能忍,唯勇者能忍,唯力者能忍,非親身實踐者,不易體驗。

中午,大陸畫家李自健來訪,帶來多張他為我拍攝的照片,請我挑選,以便替我畫像時參考,李先生表示,他一定會讓佛門僧眾慈悲、莊嚴和高瞻遠矚的精神,在畫面上讓大家感受到。

李先生不但具有才華,且有滿腔理想、抱負,無奈因生活困頓,只好為「生活」而畫。我為了成就他作畫的理想,特將「蒙地精舍」借給他住,讓他安心作畫,他高興得不敢相信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我只不過是盡自己的一點心力,實不忍心看到人才被埋沒。我送李先生一本《護生畫集》,他願意以「愛心」作主題,畫出一系列有水準的藝術畫。我建議他將中國人堅毅不拔、任勞任怨、委曲求全的民族性,作另一專題來描繪。

西來寺這幾天正在展出陳中行、邵幼軒夫婦的作品。陳先生今送我一幅邵幼軒女士的寫景畫,筆觸生動、細膩。很高興這些不定期的藝文活動能常在西來寺舉行,讓來禮佛的信眾可以薰習這一方面的素養;讓來賞畫的遊客,享受佛門清淨與莊嚴的氣氛。

最近來往於西來寺的信眾或遊客,時常在證件或機票上出差錯,負責的旅行社總經理今天剛好到西來寺,我順便和他提起。從事旅遊業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尤其是處在現今這種講究快速、精確和信譽的時代裏,實在是沒有時間「容許」錯誤。並提供多次帶團出國的經驗給他參考。

劉邦做了皇帝以後,有一次生病,傳旨誰也不接見,一連多日,許多事情都不得奏報,文武百官為朝中大事非常焦急,但又不敢進宮見駕。
將軍樊噲很惱火,就闖進宮去,一直來到皇帝床前,高聲道︰「想當初,你在沛縣起兵時,何等英雄氣概,今天下已定,精神怎麼反而如此不振?您重病不和大臣商議國家大事,整天只和一兩個太監待在深宮裏,難道您忘了當年秦始皇病死時,宧官趙高假造遺詔,殺害公子與文武大臣,禍亂天下的事嗎?」

劉邦聽罷翻身起床,馬上召見群臣,商議大事。

「當得意時,須尋一條退路,然後不死於安樂;

「當失意時,須尋一條出路,然後可生於憂患。」

■四月 二日  星期二

下午,以爭取環保和消費者權益著名的柴松林教授夫婦來訪。柴教授在台灣有「最有影響力人物」之譽,上個月二十四日在舊金山灣區佛斯特市又獲得第五屆傑出民主人士獎。柴教授並將他所得兩千元美金,捐給主辦這次活動的中國民主教育基金會。

陪柴教授夫婦觀賞「西來寺簡介」,及巡禮各殿堂、圖書館。晚餐後,很誠意地留他們在會館住宿。

三寶寺住持依照(心悟),今將回舊金山,請我題幾個字給他當座右銘--

「依照銳氣海內外
 心悟熱心僧俗知」

希望他能有所悟。

報載--陜西西安大雁塔保管所在幾個月維修古塔的過程中,發現「塔中有塔」。

過去,僅有明代時為保護此塔,在外面加圍了一層磚的傳說,卻無文字資料記載。這次在維修過程中,從古塔二層檐上近二十公尺長的裂縫處發現,外層面磚的裏面,是完好無損的塔身,其磚帶布紋,質地整潔、堅固,遠比外層面磚好得多。部分專家認為,此係唐代原塔的「真身」。維修過程中,從外層拆換下的部分舊磚上,還發現有「大雁塔民國二十年」字樣,已引起專家的注意。

◎甘肅省敦煌的莫高窟,最近用尼龍網織成一座高一點八公尺,長三千三百公尺,深一千公尺,呈三角形的防沙障,以保護當地珍貴的藝術品。

莫高窟位處沙海之中,每年吹進窟內的沙塵在一千立方公尺以上,由於長年風吹沙打,使洞內岩石風化鬆動,壁畫有變色、起痂和脫落等現象。

因此,敦煌研究所、美國蓋蒂基金會和中國科學院、蘭州沙漠研究所共同提出了「一阻二固」的防治辦法。據稱,這座防沙障是由耐高溫、高寒以及抗輻射的高密度尼龍製成,在大陸首次被試用。

近兩年來,抱著結緣的心態,我常寫毛筆字跟信眾結緣。常有人問我,如何練字?古時,懷素曾因夜聞嘉陵江水聲而草書更佳,張旭曾見公主、挑夫爭路而筆勢益俊,吳道子曾看斐旻舞劍而成東都天宮寺巨作,王羲之更因見鵝戲水而悟出書法之道……。在我緊湊的行程裏,那有時間練字?從來沒有練過字的我,只是在下筆時,多一分祝願而已。

■四月 三日  星期三

今搭機回佛光山,臨行前心定與吳劍雄、李自健先生,送來一份合約書要我過目,內容是心定與畫家李自健先生,為推廣人間愛心,發揮藝術價值,基於合作之誠意,訂立為期「一年又三個月,創作百幅油畫」之合約。由吳劍雄先生為見證人。

期待一年後,這百幅油畫,能讓國人耳目一新,也讓大家有驚「豔」的感覺。

在飛機上,空中小姐拿了一份《中國時報》給我看,有一則關於徒孫乘悟在金門服兵役,臨危授命主持海印寺的報導,錄之於後,以為紀念--

金門太武山上的海印寺,是七百多年前留下的唯一古蹟,在歷史炮火中,仍能維持香火不斷,全靠老和尚月悟法師。

月悟法師在去年農曆臘月二十五日圓寂,這所由軍方全力協助修整的海印寺,便成了無住持的廟宇。

政委會為了維持有人照顧海印寺,同時早晚有法師課誦,於是先從服役的士兵中找出家人來支援,照顧前來禮佛的居民與信徒。

服務於陸軍部隊的一等兵郭保文,是來自高雄佛光山的比丘,法號乘悟,畢業於佛光山叢林學院,於是他便成了海印寺的臨時住持。

還有七個月就退伍的乘悟,白天到寺裏課誦,為善男信女解答問題,下午三時以後,便回到服役單位和大伙兒一起出操上課,晚上還被安排擔任衛兵工作。」

「生活」的真義?

 生活艱難時,要面對它。
 生活安靜時,要接受它。
 生活辛苦時,要體驗它。
 生活憂傷時,要克服它。
 生活艱難時,要履行它。
 生活滿足時,要享受它。
 生活迷矇時,要揭開它。
 生活活躍時,要把握它。
 生活美好時,要歌頌它。
 生活挫折時,要奮起它。
 生活清閒時,要計畫它。
 生活思考時,要完成它。

■四月 四日  星期四

在飛行了十六個小時後,於晚九時抵桃園機場,在回高雄的高速公路上,原本兩條通道卻走了五路車,阻塞的情形可見,車速實在比走路還慢!因明天是清明節,又逢春假期間,回家掃墓祭祖的人潮自然匯集在高速公路上。

據史書記載,歲取星行一次,年取禾更一熟,時有春、夏、秋、冬四序;而每序各分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五日一候,三候一氣,六氣一時,四時一歲,故一歲得二十四節氣,其中便有清明節。

有不少地區將清明節稱為寒食節、祭祀節。寒食節應在清明節前一天,由於時間相近,人們便習慣把兩個節日當成一個節日。

寒食節的由來取意於春秋時,晉文公悼念功臣介之推的故事--晉文公重耳早年在外顛沛流離,介之推與其患難與共,相伴十幾年忠貞不二,最艱難的時候,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讓重耳充飢。後來,重耳當了君主,要重賞有功之臣,介之推卻隱居深山,過著清貧的日子。重耳尋不到,便下令放火燒山,想逼介之推出來。面臨大火,介之推仍不下山,抱緊一顆大樹,活活被燒死。

晉國百姓為紀念介之推,將其被焚日,定為「寒食節」,家家戶戶禁煙火,吃三天寒食。(介之推被火燒死,《左傳》、《史記》均未載。)

清明節流傳下來,已成為我國追念先人、祭掃墓地的風俗節日。

清晨三時多,才回到佛光山,心平、慈莊、慈容等多人,等待的時間和我在高速公路行駛的時間一樣長。為怕大家明天工作沒精神,吃了一碗清粥後,就催大家休息。

回到寮房了無睡意,翻了幾份報紙,聽著徒眾打板起床、上殿課誦、排班過堂……

在雜誌上看到一則勵行,值得給徒眾參考--

「今天我要︰

能有為人服務的機會,
 

即使十分鐘︰我要反省、思考,

驅逐懷疑,建立信心,
給想念我的人寫一封信,

履行一項諾言,

忘掉一項舊怨,

檢查我對別人提出的要求,

發願不可對別人苛刻,

為一項原則戰鬥,

克服一項由來已久的恐懼,

花幾分鐘時間欣賞大自然,

告訴人︰我敬愛大家。」

■四月 五日  星期五

走進客廳才坐下,徒眾便一個個圍過來,問安的、報告的、請示的、講心得的……實在是來不及聽也來不及看,不知要先回答那一個?其實我也有話要說--好想告訴大家這半個月來,我在西來寺的所見所聞。不過看徒眾爭相一吐為快的表情,只好「忍」著,耐心的先聽他們的報告。

中午,抽空至萬壽堂巡視在進行中的清明法會。

「佛光山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自上個月十八日開壇報到起,因我在西來寺,所以還不曾跟戒子見過面。下午四時三十分,戒場安排前來求受戒法的五百多名出家戒子在成佛大道上迎接我,連同前來護持的第一梯次在家戒子二千多人,排滿大雄寶殿前的整個廣場,氣氛非常肅穆莊嚴。

為戒子們簡短的開示道︰佛教根本的精神在於戒律的尊嚴,來此受戒必須要斬斷過去的一切榮辱得失,重新樹立一個新的自我,老是談過去,如何受得清淨戒?故要發心受戒,發清淨心來迎接清淨的戒體,發空無心接受戒常住的教化,發平等心凡事不著差別想,發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的菩提心,來求得清淨的戒法。

晚,八時,在三寶殿為二千多名在家戒子上課。人非聖賢孰能無過,要減少行為的過失,必須要受戒,受了戒易生慚愧之心,自然對身口意就有規範作用。戒的層次依大乘、小乘有所不同(依動機、善惡有別),故受持戒法的標準也不一樣。戒,沒有可不可以的,而在於清淨、不清淨。

戒,能成長我們未來的功德,能洗淨我們的罪業,能完成我們的人生,能普渡我們到達未來的目標……。加上懺悔、發願、立功、發心,則可增加戒品……。為戒子們開示︰
一、求受五戒的利益。
二、求受五戒的意義。
三、犯戒時要如何辦?
四、聖賢人會犯戒嗎?

慚愧心是道的根本。

「寧守貧賤持淨戒,具聖財寶德嚴身;

 破戒眾人之所輕,持戒人天咸敬重。」

因逢一連十天的春假,這次前來求受在家五戒、菩薩戒的戒子,五分之四都是公教人員及大專院校的學生,不僅年輕且知識水準都很高,期望他們在受得清淨的戒法後,回到社會上去影響周遭的親人、朋友、同事,讓我們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很健全。

■四月 六日  星期六

清晨三時不到就醒了,時差尚未調適過來,往往影響一個人的生活作息。記得這一次到西來寺,在飛機上服務的空中小姐都很熱誠地招呼我,邀請她們抵洛杉磯時,到西來寺參觀,但她們表示長途飛行很累,一旦飛機著地,就睏得只想睡覺,沒有興致出去玩。

我忍不住問道︰「白天睡覺,半夜醒來沒地方去做什麼?」空中小姐的回答是,看看書或聽聽音樂……。愛迪生曾說︰「音樂是唯一可以縱情而不會損害道德與宗教觀念的享受」,怪不得有很多人依此為忠誠的伴侶。可惜我一生不好音樂,不過在這夜半時分,閉目打坐,讓性靈遨遊於法界之中,是平時難得有的享受。

中午,會見由基隆來的張鳳美及台南、台北等多批信徒。

依馨已獲碩士學位,由日本回山銷假。

今為在家戒子們開示「觀念」的問題--

觀念如照相機的焦距,焦距不正拍出來的影像就模糊不清,故最能代表佛教實踐法門的八正道中,「排名」第一的「正見」,教導我們觀念要正。如︰

一、對修行的看法︰修行非要離開社會,跑到深山、寺廟閉關才有修行,也非衣著破舊、不要家庭和財富的苦行才算修行,一個人生存在世間上,那一樣東西不跟國家、社會、家庭、朋友有關係,故修行要在眾生身上求。修行要從佛心去修,與佛接心,與佛共願,行佛之所行,做佛之所做,要將自我的修行意義放大。

二、對神通的看法︰修行千萬不要存有神通的觀念,神通之道非人人可行,除非具足大慈悲、具足清淨戒、具足大忍者,才可以有神通。而懂得神通的人,到處皆是,如水可止渴,飯可止飢。神通敵不過業力,也非究竟之法,為佛所不允,故學佛不要迷信神通,平常心是佛法。
三、對慈善的看法︰佛教之不同於一般慈善機構,乃在於可以淨化人心,解決人的生死煩惱。而慈善只是佛教事業的一部分,佛教徒不關心文教事業則易淪為世間的人天福報而無法提升,因財寶布施使人用之有盡,而法財則受用不盡。

四、對跑道場的看法︰跑道場最大的缺點就是易將是非搬來搬去,功德沒有修好,反而造了許多口業。故不要將修行當成是應酬,護持道場要專一,不要盲目的跟在別人後面跑。

正確的觀念對修道者很重要,人的迷悟只在一念之間,聖凡、善惡、苦樂也都是在一念之間,「一念之間」有天堂與地獄、有善有惡,所以修行要珍惜觀念,觀照這一念很重要。

當然,真正的佛法沒有所謂男女、老少、善惡、苦樂……等差別相,只要心好,世界無所謂不好。

晚,七時,為出家戒子們上課。

在家人過的是入世的紅塵生活,一切都從「有」去需求;出了家則要過清淨的出世生活,一切從「無」去進入,故捨俗入道,要建立佛道的新思想--「十無生活」

1.無財之富。  2.無求之有。
3.無情之慈。  4.無欲之樂。
5.無住之家。  6.無安之處。
7.無人之眾。  8.無悔之心。
9.無聰之慧。  10.無功之德。

十時,與引禮法師們座談,彼此交換帶班的心得,我也提供一些意見,祈盼戒子們都能很快熟悉環境,靜下心來,珍惜這三個月「行解並重」的生活教育。

■四月 七日  星期日

八時,主持在家戒子的正授典禮。從麻竹園出來往大雄寶殿的路上,看到徒眾在人行道上開車呼嘯而過,忍不住回頭「瞪」了他幾眼。為了要讓全山有個寧靜的寺院環境,多少年來我都建議在有限度的結界下,不准車子上山,好不容易信眾現在已習慣了車子一到朝山會館前的「禮佛徒步區」就停下來,不會再往上開。現在反而自己山上的徒眾在破壞這個規矩。這種輕心、慢心的舉止,怎可為信眾表率?「公務」、「送東西」實構不成開車的理由。「寺廟安寧,人人有責」,不要以為在自己山上可以恣意開車,而輕易殺「生」--

  殺環境美好的安寧,
  殺信徒禮佛的安寧,
  殺遊客行走的安寧,
  殺佛陀居住的安寧。

十時,與專程從國外回山來受戒的在家戒子們座談--

早年,太虛大師的理想是要為中國佛教建立制度,幾經門派、宗風、師承、地域、語言……的不同,最後才成立「菩薩學處」。佛教是四眾共有,不是出家人的專利,因此是以在家信眾為基礎,來建立奉行六度萬行的人間佛教。

佛教要健全組織,在行政及社會活動方面要讓在家教團來發心,法務及教務則以寺院為主,由出家法師來負責,如此分工合作,不僅能健全佛教組織,更可維護佛教制度與宗風,佛光山就是依此理念而提倡人間佛教。

要增加彼此了解,最好的溝通方式不外座談,戒子們都傾吐了心中的感受︰

◎在生活中有佛法的滋潤,倍感充實。

◎真正了解「戒」的意義是清淨、自由、不侵犯。

◎戒期中除法喜外,對自己的信仰更堅定。

◎久年痼疾無藥病除,發心要慚愧、念佛、服務,為親友及社會奉獻。

◎一、二十年來對佛門不解的地方,因這次受戒而茅塞頓開。

◎從佛光山的一磚一瓦不難看出大師的心血。

◎佛教的真義是「菩薩的智慧」。

◎圓融就是佛教。

……

中午悟一法師來訪,與心平、慈莊等人陪其用餐。

會見功德主康郭春及姚家彥夫婦等人。

晚,七時,與羅漢戒期的戒子們開示。

初出家的學僧,對佛教的信心、對自我的將來何去何從,要了然於心,如何規畫自我的前途很重要。我從小在叢林中歷經宗下(金山、天寧)、教下(焦山、棲霞)、律下(寶華、古林)等教育,頗能體會在學佛的心路歷程上青年的心、眾生的願,依此替新戒們規畫未來的前途,希望大家能受用。

人不一定每一個都要做棟梁,做桌子、椅子、黑板一樣也可以有用。不知自己長短在那?捨長就短不僅可惜,也很浪費時間。在佛門中發心無貴賤,歷代祖師大德從苦行中出身者很多,尤以禪宗大德如︰溈山典座、雪謹飯頭、仰山知客、五祖磨頭、百靈知浴、圓通知眾、迴石監修、洞山香燈、大伯知隨……等。修行要從服務他人做起,而非只要受人供養。出家僧眾的風儀,除內在的毅力、耐力、忠貞外,外在的條件如法器、梵唄、典座、庫房、應對、行儀也不可疏忽。

如何規畫自我未來?我提供的建議是--

第一個十年(三十歲至四十歲)「如何自課」︰

以學習為主,多訂些功課,如︰學院研讀、訪師問道、閱藏看經、書報雜誌、論文雜感、學習語言、各種技能、閱史讀傳、抄經練字、日記心得、讀書筆記、自課修行、訂立計畫、隨緣服務、經常禁語、閉關不斷、揣摩應對、每日密行、演習講經、真俗圓融……等。

第二個十年(四十歲至五十歲)「弘法利生」︰

以弘法講經、利生服務為主,並主持道場,創興事業,能領導人,能被領導,能自創業也能助人創業。

「歌偈兩百條,演講一百題;

 說經八宗派,治學文史哲。」

 「禪淨律樣樣精通,寫說做凡事皆能;
  四十八單皆能任,三刀六槌樣樣精。」

 「說法契機又契理,修行隨緣又隨心;
  做人處事人稱好,世出世間能圓融。」

第三個十年(五十歲至六十歲)︰

德高望重,功在佛教。此時可隨眾、安分、精勤、助道、應聘、雲遊、傳道、安僧……

第四個十年(六十歲後)︰

閉關、住山、課徒、弘法、雲遊、隨緣、度眾……

如何規畫自我前途?希望這些建議,對大家有所助益。

■四月 八日  星期一

《中央日報》記者李堂安、《新生報》記者劉昌玲小姐來訪,要我談談目前社會各界都在提倡「心靈淨化」的看法。

不管任何一件事在社會上都會眾說紛紜,那是因為大家都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看世間。昔時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居士,彼此以打坐的姿勢「像佛」、「像一堆牛糞」比喻自我內在的境界,而今日的人大多是用牛糞心看人間,自然社會就失真失善失美,希望大家都能以佛心待人,因為用佛心待人,世間都是佛。以佛心看世間,世間人皆佛。

如何擁有佛心?與他人立場互易,看對方錯失,如手上瘡,悉心療養愛護,看別人的不如法,就如殘障父母對子女包容,只要有愛心則世界一切美好。與人共處,凡是好的都是「你們的」,壞的都是「我們的」,能如此自然就不會有暴戾之氣了。

對社會上迷信的風氣要匡正,必須要有正當的旅遊、信仰、休閒等活動……來代替,潛移默化下,自然可達到心靈淨化目的。

傍晚,美國康州佛光協會會長吳旭初先生來訪,談及海外僑民對道場的需要,與我在海外建道場的心得。

佛光山早期在海外開創道場的弟子不會英文,但有耐力,守得住艱苦;近年來年輕的一代會英文,但無耐力,住不下。蘇格拉底曾云︰「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在為善至樂的『樂』中,乃是從道德中產生出來的,為理想而奮鬥的人,必能獲得這種快樂,因為理想的本質就含有道德的價值。」深感要培育有遠見的國際人才,實不易也!

本山自開山以來,每隔五年舉行一次水陸法會。今年為配合三個月的羅漢戒期,前後共舉行三壇。佛門中天人慣於早食,佛午食,餓鬼為晚食。平常我們供佛齋天是請天人食,農曆七月十五日僧寶節以供僧為主,而「水陸法會」是普施齋食於水陸有情,是屬救拔諸鬼之法會,所以又稱為「悲齋會」。

晚,七時三十分,和來山參加水陸法會的信眾座談。水陸法會始於中國梁武帝時代,與一般法會最大不同是有所謂內壇、外壇之分。內壇又稱「心壇」,是心內曼荼羅;外壇則稱心外曼荼羅。

曼荼羅之義是︰聖者所居之處,是培養佛菩薩的道場,一般都是畫圓形成方形以建壇,防止魔鬼侵入。內壇不輕易讓人入內,乃是怕有所冒瀆。

這次水陸法會期中,佛光山有五百位出家戒子、六千位在家戒子及韓國五十位在家居士特組團到此受五戒,在這麼嚴持戒行的共襄護持下,功德皆回向給參與這次水陸法會的信眾。佛在世時靈山勝會的歡喜,藉大眾的力量,發揮團隊的精神,一樣重現。

慈悲不是出於勉強的感情,它像甘露一樣從天而降,不但將幸福給受施的人,也同樣給賜惠的人。

對父母的慈悲是孝,夫婦間的慈悲是敬,親人的慈悲是愛,師友的慈悲是義,眾生的慈悲是仁,故慈悲可以無我。

■四月 九日  星期二

應普門中學畢業生之請,在畢業紀念冊上題字紀念。為學之功貴乎循序漸進,經久不輟,故我以禪門的話與大家勉之--
「從淡處著手,從無處落腳,
 從疑處用心,從拙處力行。」

中午一時北上。

在高速公路上偶感,人生遇挫折受阻,必定在過程上有所差錯,就如開車被開罰單,不外是超速或闖紅燈,故為人處事寧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錯誤;寧可笨些,不要太巧而敗事,在遇挫折不順遂時,要將「原因」找出來,並痛切面對改過不推諉,自然在人生道上暢行無阻。不明原因,只怪結果,就是眾生的愚癡了。

晚,丁中江先生與其兄長來訪,談及這次敦煌壁畫及大陸技藝人員來台特展及表演事宜,承丁先生允諾將負責工作人員的入境事宜,實屬難得,我們期待如期舉行。

有一次,武則天召見宰相婁師德,希望他推薦可擔任輔臣的人才,婁師德推薦狄仁傑。武則天就任命狄仁傑與婁師德一起擔任宰相。

狄仁傑因過往與婁師德有過摩擦,因此常常耿耿於懷,常當著武則天的面前講婁師德的不是。有一天,武則天問狄仁傑道︰「婁師德的品德好不好?」

狄仁傑︰「他帶兵守邊時,有過戰功,品德好還是不好,不很清楚。」

武則天︰「婁師德會薦取人才嗎?」

狄仁傑︰「我跟他共事,從不感覺他有這一方面的特長。」

武則天就將婁師德薦舉狄仁傑的資料給狄仁傑看,並說道︰「我覺得沒有人比婁師德更識才的了!」

狄仁傑看過婁師德替自己填取薦表後,非常慚愧的說道︰「婁公的度量如此寬闊,我完全被包容了,卻還一點不知道人家的好,我比他差遠了。」

「與人交接,務當親切溫和,不可有傷犯他人之氣色是乃處世之道。言語舉動,須加注意,勿失之粗暴卑鄙,為人所厭惡。」

■四月 十日  星期三

「平安即是福,功德即是壽,
 知足即是富,適情即是貴。」

在韓國留學的依恩,今託人帶回他用韓文翻譯的《星雲大師講演集》,並表示第一版搶購的人很多,第二版正在籌畫增印中……。每一次收到徒眾的著作,那種欣喜,非為人父母者不易體會。

從二、三十年前慈莊、慈惠、慈容等人著作的《佛教故事大全》、慈嘉的《敬告佛子書》、慈怡的《萬壽日記》……近十年來則有︰

依日︰《六波羅蜜的研究》。

依淳︰《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聖僧賢王對答錄》。

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

永明︰《佛教的女性觀》。

道圓︰《童話書(一)》、《化生王子》(童話)。

永勳︰《童話畫(一)》、《王舍城的故事》(漫畫)。

涂玉盞翻譯的《天台思想入門》、《韓國佛教史》。

在我的書房,有一專櫃是專門陳列徒眾的著作,內容雖非上乘,但閒時翻一翻,感受到這都是他們辛苦的成績。

人在獨居或退隱時,最能體會到讀書的樂趣;談話時,最能表現出讀書的文雅;判斷和處理事物時,最能發揮由讀書而獲得的能力。

想做作家的人,不但要讀有字的書,也要讀無字的書。所謂無字的書,就是要親近大自然,到社會上吸收人生經驗。

■四月 十一日  星期四

中午至永和學舍巡視。學舍位於永和市中心,坪數不大,但非常適合社區性共修,勉負責的永昌要了解信眾性向,作為弘法方針。圖書館也要多充實書籍、桌椅,以便信眾閱讀或借書。

晚,回到佛光山。七時,續為出家戒子們上課。

我一生不喜看抽象書,因看不懂;不好音樂,因不會欣賞。人要落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才是忠於生活。空談、虛浮、不切實際,只說不行,皆非學佛態度。出家後對自己今後「我怎麼辦?」提出一些意見,希望大家有用處--

一、我與學︰出家後要參學,要訪道,要學做人,要學辦事。「學」才是我們的根本,學文、學字、學講、學藝、學語言、學修行……世上只要肯耐煩學習,沒有不能成就的事。

二、我與道︰出家主要是為道。修道在於健全自己,圓滿人生,了生脫死。道在那裏?在生活裏、在眾生身上;道,充塞法界,遍滿虛空,無以名之。自我道業要建立在發心上、威儀裏、苦行中。弘法修行時,有了「道」,對世間的看法處事就跟一般人不一樣,就會更超脫。

三、我與身︰「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吾人苦之於有身」、「借假修真」,印順導師說︰「要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一個人的精神與心力可以抵擋一切。「忙」是忘掉病苦的最好方法。「清飲食、清呼吸、清思想」三者是衛生之道,建立修「身」的健康觀念,才談得上修身養性。

《左傳》云︰「喜生於善,怒生於惡。」人遇到不順遂時,最容易引發瞋心,有的人喜歡將瞋怒刻在岩石上,他容易發怒,而且永記不忘;有的人喜歡把怒氣寫在沙上,他發怒了,但很快就消失掉;另有一種人喜歡把怒氣付諸流水,不讓不悅的事情留在心底,他讓誤解和閒言閒語悄然逝去,他心裏永遠清純不受干擾。

每個人對瞋恨的疏導方法不盡相同,但「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值得用心深思警惕。

◎求知進一步想,處事退一步想。

◎人有享不到的福,沒有受不了的苦。

◎人要做正直君子,不要做消極好人。

◎君子詘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者。

◎勤勞本身就是寶。

◎一切屬他,則名為苦。一切由己,自在安樂。

◎眾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是故應至心,懺悔六情根。

◎欲見諸真,樂聽講法,能捨慳垢,此之謂信。信能渡河,其福難奪。

◎不是疾病致人於死,而是妄想摧殘人心。

◎能受天磨方鐵漢,不被人忌是庸才。

■四月 十二日  星期五

前陣子向駿馬文化事業公司購買了兩套書,今收到其負責人來函表示謝意,信中並提到「……大師這種濟危的行止,相信我可能不是唯一的例外……」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實在是人生一樂。「不請之友」本就是我的個性,只要我能接觸到的人事物,不管有緣無緣,直接或間接,我都非常樂於給予鼓勵。法國大文豪雨果曾說 ︰「對那些有自信心而不介意暫時成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對懷著百折不撓堅定意志的人,沒有所謂失敗。對別人放手,而他仍然堅持,別人後退,而他仍然前衝的人,沒有所謂失敗。對每次跌倒,而立刻站立起來,每次墬地,反而像皮球一樣跳得更高的人,沒有所謂失敗。」

希望我這份真摰的關心,能鼓勵其重新跨出步履。

中午,會見了由香港來的劉驊、黃小蘋、李萬財夫婦、澳洲回來的廖秀鈴、舊金山的曾敏敏、美佛光協會副會長楊懋慈、功德主林美杏……等多人。

「接人要和中有介,
 處事要精中有果,
 認理要正中有通,
 大事難事看擔當,
 逆境順境看襟度,
 臨喜臨怒看涵養,
 群行群止看識見,
 心術以光明磊落為第一,
 容貌以正直厚道為莊嚴。」

晚,七時,為出家戒子們上課「我怎麼辦?」

四、我與見︰學佛信仰者必須要有正見的思想觀、正信的宗教觀、正行的實踐觀。故凡事要有所見解,如︰

1.對社會的看法︰出了家面對五花八門的社會,要去適應不可逃避,因我們不可能離開社會而生存,要學習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深入社會每一階層,負起改善、化導、淨化的責任。

2.對政治的看法︰佛陀生於政治之家,貴為王子,直至出家成佛後,仍沒有離開政治,反而因波斯匿王、頻婆娑羅王……等人的護持而使佛教弘揚於五印度;玄奘大師曾三次陪唐玄宗出巡以為備詢;南陽禪師貴為七代國師;鳩摩羅什在敕建的逍遙園裏譯經……佛教超政治,但不能離開政治,故對政治的看法,依太虛大師的「問政不干治」原則為是。

3.對異教的看法︰不管任何宗教,只要迎合人心,適合大眾,就有人信仰;宗教彼此間應互相尊重而非反對,在弘揚佛法的前提下,對異教要有包容心,甚至必要時給予輔導、感化、攝受,而非排斥、對立。

「一念之喜,景星慶雲。
 一念之怒,震雷暴雨。
 一念之慈,和風甘露。
 一念之嚴,烈日秋霜。」

今接到美國前眾員議員莫里森博士來函,感謝上個月的台灣之行所受招待,對日後美國移民與投資訊息將隨時提供服務……

財富並非永久的朋友,但朋友卻是永久的財富。

■四月 十三日  星期六

《聯合報》今刊載了旅居法國的嚴家其先生一封公開信,值得大家深省,內容提到「……在法國的電視上,看到台北的立院和國大兩場打群架場面,人們已對你們的『議會民主』望而生畏。難道你們不知道,你們的演出不僅敗壞了台灣風氣,而且在全世界丟盡了中國人的臉?……民主的根本原則是人們有權利表達自己的意見,同時有義務遵守多數人作出的決定。尊重科學,必須時時服從真理,實行民主,往往需要服從錯誤……當實際生活證明多數人的決定錯誤時,多數就會變成少數,實行民主,就是依靠人的理智和良知,使錯誤在一段時間後可以通過和平方式得到糾正。……難道要用立院和國大會議時的打鬥來修正錯誤嗎?」

有人說,君主國家像一條巨大輪船,有時會觸礁,沉到海底;民主國家則好比一隻木筏,永遠不會沉沒,但卻會使你的腳始終沾著海水。

新竹法院庭長林富村、高雄地檢處王景村先生,上午搭機由台北來訪,林富村這兩天正在新竹發起「聯名請求刪除社會秩序維護法草案有關拘留規定」,得到超半數法官的簽名支持(即由法官裁處拘留),目前已由法官擴大到學術界及律師界,據聞已有兩百人在請願書上簽名。

和林富村、王景村先生談及如何將佛門戒律與法律融和?佛門戒律如同法律是有層次的,法律有所謂刑法、民法,戒律有波羅夷、突吉羅、可懺悔、不可懺悔、輕重等之分。將他人死活看得比自己還重要,是法律與戒律的共同點。

現代的人由於觀念不正或心意不易溝通,在錯亂因果下,行善者未必是好人,行惡者未必是壞人,如何給予社會大眾心理建設,法律戒律兩者有相輔之功。

信徒洪呂淑貞從高雄佛教堂創建時起,三十五年來一直在寺院裏發心奉獻,克勤克儉的把道場作為依止的家,近幾年來大陸開放觀光,她先生從大陸出來接她到日本團聚,由於她在佛門久了,過不慣世俗生活,日前又回到佛光山,我將她安排在佛光精舍安單,洪呂淑貞卻感動得落淚,不敢接受……。我覺得她畢生青春都奉獻給佛教了,現在年紀大了,當然有資格在精舍裏安養。

余陳月瑛縣長苦心為提升高雄縣的生活品質,舉辦心靈淨化活動,今邀約我在鳳山體育館講演「點亮心靈的一盞燈」。我覺得我們一個人內心的毛病太多了,如心擔太重、心髒不淨、心暗不明、心貪不捨、心怨不淺、心憂太苦……故要將這些晦澀的黑暗面,點亮心靈的燈光,以便認識自己,為自己--

一、點亮人我互調的燈(替別人著想)。
二、點亮學習吃虧的燈(因吃虧就是佔便宜)。
三、點亮總有一天的燈(總有一天就有無限希望)。
四、點亮當然如此的燈(凡事接受即是力量)。
五、點亮反省自責的燈(能知自責日子很好過)。
六、點亮改心換性的燈(改心換性能戒不如法的事)。
七、點亮回頭轉身的燈(回頭轉身的世界無限寬廣)。
八、點亮享有就好的燈(懂得享有,三千世界都是我們的)。

  為社會點亮--
一、家庭倫理的心燈。
二、慈悲喜捨的心燈。
三、禮貌尊敬的心燈。
四、互助包容的心燈。
五、守法服務的心燈。
六、勤勞節儉的心燈。
七、忍讓和平的心燈。
八、般若智慧的心燈。

高雄縣山地很多,文化建設不夠不足,很希望有義工參與推行心靈淨化運動。高雄縣不在物質建設和其他縣市比,但在余陳縣長的帶領下,大家有心將高雄縣樹立成為--

「好人好心的高雄縣,
 慈悲道德的高雄縣,
 守法和平的高雄縣,
 心靈光明的高雄縣。」

佛光山隸屬高雄縣,當然也有義務負起淨化心靈的工作。講演結束前,我也參與報名加入義工行列。

心定今從西來寺回山銷假。

■四月 十四日  星期日

九時,於雙圓堂參加宗務委員會議。

佛光山由於海外道場及講堂、佈教所紛紛設立,在人事的調配上,要花費一番心思,畢竟能住持一方,承擔重任的人才,還是要時間去培養,急就不來的。宗務委員會在處理事務時,最感煩瑣的莫過於人事調動。

身為主管者要有度量讓屬下發揮所長,在「提拔後學」的原則下給予機會,不要老留在身邊不讓其離開。領導者本身不能太忙,忙是一種落伍的表現。如何授權給屬下?如何交棒?是主管人員必須學習的課程。對屬下如何知性而用其所長,更是一門學問。三國時,諸葛亮的知人之道,值得大家參考︰

「問之以是非而觀其志。
 窮之以詞辨而觀其變。
 咨之以計謀而觀其識。
 告之以禍難而觀其勇。
 醉之以酒菜而觀其性。
 臨之以利益而觀其廉。
 期之以約法而觀其信。」

晚,七時三十分,至台南中正育樂堂,主持佛光協會台南分會成立大會。

台南市長施治明夫婦、善化鎮鎮長王章、立委蘇火燈、仁德鄉長宋義祥、永康婦聯會祕書陶謹、扶輪社社長林金河、後備軍人主任林振榮……等鄉鎮所長都來參加成立大會。施治明市長對佛光協會的手冊、宗旨、章程……非常歡喜,表示要分發給公務機關。並自稱本身不僅是會員也是我的弟子。實在是對佛光協會莫大的鼓勵。上午施市長參加了台南示範托兒所評鑑,結果福國寺慈航幼稚園受政府表揚,並為全省幼稚園模範。教材教具的設計,考評榮獲台南第一。

佛光協會是基於社會信徒及佛教需要而成立,希望各分會能發揮其「作用」,為今後一年的行事著手努力,讓信眾在佛門有活動的空間。

■四月 十五日  星期一

與心平、慈莊、慈惠、慈容、慈嘉等多人,上午至台南東山鄉主持依融母親之告別式。

中午在圓福寺用餐,平常出門大家都各忙各的事,除開會外,難得有機會在一起用餐,席間大家深感佛光山的行政,頗需要有「巡監」之職,到各別分院從事巡視、督導、糾察……等工作,而人選則由在座的「長老」級主管先行請辭,再從中選出,希望這個制度不久即可實施。一時三十分,由圓福寺出發北上,途經籌畫重建中的法寶寺(新竹無量壽圖書館),特下交流道前去巡視搬遷情形。為因應現代需要,與負責的永祥談及將來圖書館的設備,借閱書籍由電腦控制,以刷卡方式辦理書籍的借還,地板的質料不要製造噪音,並有視聽教室、會議室、客堂、禪堂……等設備,以提供需要的人們使用。由於圖書館進出都以學生居多,外圍停車場設備,要有可停放腳踏車的場所。

晚,六時三十分,在桃園講堂用餐,在車上我細數著佛光山海內外的南北道場共有五十多個,在高速公路上往來,食宿問題大可不必罣礙,那個別分院親切、熱忱、用心,吃飯時就去那一家。看徒眾那種有動作、有表情、有音聲欣喜的供養,用起飯來自然自在。如果你要你的道場高朋滿座或門可羅雀,就看住眾對人來客往的態度。

晚,在普門寺收看台視新聞,對國會立院打架之事,頗為關心。另則對庫德族難民問題,新聞分析,戰前是海珊錯誤,戰後則是布希錯誤……深有同感。

波斯灣戰爭於二月二十八日由美國總統布希片面宣布停火之後,伊拉克北境的庫德族人乘勢而起,想以武力爭取獨立建國,卻因武器不足,尤缺乏防空武器遭到伊拉克政府軍無情鎮壓……紛紛逃往土耳其或伊朗,造成龐大難民潮。

部分輿論指責美國總統布希過早宣布片面停火,未能乘勝追擊潰敗的伊拉克政府軍,有效予以殲滅,使得伊拉克總統海珊仍然握有重兵,用以敉平庫德族的叛亂,在獨立戰鬥期間,又未施予援手,導致庫德族人孤掌難鳴而潰敗……。美國政府布希的冷眼旁觀,激起批評的聲浪……

「為將之人,有勇不如有智,有智不如有德。」

「沒有不可避免的戰爭,戰事發生是人類智慧的失敗。」
「戰爭當以和平為歸宿。」

 

感應道交 1991/4/16~1991/4/30

■四月 十六日  星期二

康寧祥先生上午來訪表示,日內將有緬甸之行,拜託他轉知佛光山文教基金會有心提供緬甸出家眾獎學金(佛學院四名、國立大學二名、西來大學二名),希望有心人能有機會來台就學。

和康先生論及不管任何團體、宗教對時代潮流如果無法跟進突破,永遠不能長進,自然就會被淘汰。在社會上要有恢宏氣度,包容各層次的人、信仰、習慣……在互尊互榮互存下,結合力量,孤芳自賞、自命清高只有導致分離。

團結非要對方聽我的話,而是要讓對方在有路可行的原則下同一步伐,只要是對國家人民有好處的我就擁護。生活,除了自由民主外,還要幸福快樂,才是全民需要的自由民主。

對國家每個人都要做到「不請之友」,我們是國家的主人,而非過客。

下午二時,到北投安國寺指導第一次信徒大會。安國寺大殿有一對聯--

「足下起祥雲到此間應帶幾分道氣
 眼前無俗障坐定後宜生一點禪心」

其意境耐人尋味。

晚,七時,主持中華佛光協會第一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內政部視察王肇發、中央社工會總幹事蔡坤榮等人均列席參加。

佛光協會自二月份成立大會以來,在工作上--

一、於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佛力平正二二八死難同胞慰靈法會」,共計有千人參加。

二、共舉辦了近六十場分會成立說明會、十餘場佛學講座。

三、分會會長及幹部座談會。

四、美國佛光協會總會已成立,海外各重要城市正積極籌畫中。

……

本會為全國性宗教團體,為弘揚佛法、建立正信,佛教有義務給予各種輔導,經內政部來電答覆,個人或團體申請籌建寺廟,無需宗教團體批准。

佛光協會為加強與會員之溝通及聯繫,擬出版會訊--《佛光世紀》每半個月一次,內容有法語、社論、佛法須知、大地菩薩、佛光世界、紙上參訪、佛光信箱、會務通訊等專欄。

■四月 十七日  星期三

由《台灣新生報》主辦,台中市政府、台中市佛教會、台中市立人補習班、天發證券、寶泉食品公司、維他露食品公司、龍善寺、正覺寺、普門慈幼基金會、中華佛光協會台中分會、福山寺、員林講堂、光明慈悲喜捨救濟會協辦的佛學講座,今晚起在台中中興堂講演兩天。台中市長林柏榕、《新生報》社長邱勝安、密藏院創辦人田璧雙、光明慈悲喜捨救濟會會長李博永等多人均到會場。

林市長對佛教非常護持,曾指示凡是宗教使用中興堂,皆一律免費提供。今晚他為了要趕來中興堂聽法,特別提早結束其宴請外賓的行程。致詞時,他還表示,每晚睡前必研讀我的《講演集》……

《新生報》社長邱勝安致詞時說道,《新生報》這一年來開闢「宗教版」,旨在弘揚人生光明面,這次主辦講座是好的開始,今後將配合佛光協會的計畫,舉辦一連串的社教活動。

今晚講題,為大家介紹「感應的原理」,每個人在學佛心路歷程上,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來給我們感應的話,那就實在太辛苦了!自己給自己感應比較重要。

我對自我的感應很多--

一、從守時中,培養一生不誤時的習慣。
二、從守信中,調劑周遭祥和的人際關係。
三、從結緣中,獲得良好的友誼幫助。
四、從感恩中,使我在弘法路上,不曾灰心懊惱過。
五、從感動中,產生生活中的力量。
六、從信仰中,得到真理不屈的信念。

晚,安單於福山寺。和福山寺住眾、信徒們,就福山寺現有環境,提出意見與需要,以作為重新規畫的參考。

◎居心寬大,條條都是大路,處處走得過。

◎接受委屈才能有成功的將來。

◎信心要不時的共修,才不會退道念。

◎佛教如大海,內含千百類。

◎成就事業的人,只不過比別人多了一份決心而已。

◎培養人才是靠人,而非制度;維護大眾是靠制度,而非個人。

◎人生就像在跑步,要每天不斷練習。

◎多做、多學、多吸收經驗,才是最好收入。

◎忍得住苦,耐得住勞,這就是定的功夫。

■四月 十八日  星期四

最近幾天一打開報紙,立法院的群架、大陸偷渡客的泛濫……浮現眼前,為台灣的危機憂心。

應台中密藏院之邀,上午九時前往主持皈依灌頂典禮。我個人無宗派觀念,平常提倡八宗兼弘,佛光山曾舉辦過顯密佛學會議,即是顯密融和的最具體表現,目前也正朝著禪淨密三修積極推動中。

皈依前信眾一個個向我獻哈達、求賜福,是在顯教道場不易見到的禮儀,面對一個個真摰求法的面孔,有感於密教皈依顯教是最恰當的融和解釋。今將皈依的全部供養轉給密藏院作為弘法之用。

「鼎爐素味香,盡在聖華宮」,中午承主辦單位好意,於聖華宮用餐,經理親自接待。

下午二時,在中興堂主持一場皈依三寶典禮及座談會。座談會中信眾提出的問題很多,更有一信徒要我在電視上幫忙宣導戒煙、戒酒,真是社會的有心人。下午皈依的信眾有千人之多,祈祝他們這顆虔誠的心能接觸到佛心,受到佛陀的加持。慈惠代表我將皈依的供養轉交給主辦的光明慈悲喜捨救濟會會長李博永居士,作為弘法之用。

傍晚,至長億關係公司普照,總經理簡肇涵、副總經理梁英凡、業務處處長張永昌、天發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楊秀蘭、台中觀光協會常務理事金元中、《新生報》總經理李忠霖、社長邱勝安、記者葉仁富、張淑珠等多人都在旁接待作陪。

晚,七時,續在中興堂為信眾開示「十數佛法」。

一、做人做事要一心一意一念,因一心的力量無比,能讓人無事不辦,故我們要「一心學佛」。

二、佛法太俗化不可貴,太出世不易接受,故我們要過「二諦圓融」的中道生活。

三、不念過去、不想未來、不滯現在的般若思想,是我們要「三學增上」的自我充實。

四、仰賴大眾我們才能夠生存,故時時不忘「四恩總報」。

五、能「五戒均持」即可得到長壽、富貴、名譽……等福祿。

六、以「六度實踐」的行止,即可獲得得度法門。

七、世間的財富終有用完的時候,故不究竟,要能擁有「七財獲得」,那才是真正財富。

八、要有「八道修持」的生活,才是正道生活。

九、不管初學或深究,「九品同登」是不捨一眾的修持。

十、如能依止此「十數佛法」,必能心想事成「十願圓滿」。

晚,九時三十分,離開台中回山,功德主林美杏等人特為我們準備便當,對信眾的這份心念,深為感謝。

清晨零時二十分回到佛光山。

■四月 十九日  星期五

一般人的處事態度,大多一遇到事情就是排拒不接受,等到碰壁、遇挫、上當時才知道後悔覺悟。世間上的問題主權操之在我,人一生幾十年歲月,如何將「我」處理得好,得要經一番深究。今續為出家戒子們上「我怎麼辦?」

四、我與見--

4.對友寺的看法︰人有朋友,寺院間也有同宗同派的師門關係。

直系道場過去稱派下、下院,在日本稱本山、末寺,是指分支出去的寺院。

法系道場是指結過「法」的,像韓國、泰國、印尼等弟子都曾到過本山來受法,並以宗派宗風為依止,繼承此法統。又「法系」是經由傳法而來,沒有接過法的人則不能傳法。一般法系是指同法,學系指同學,戒系指同戒,依來往親疏關係可分近親、遠親……幾等親。

日本佛教有宗派之爭,台灣則有人派之爭,為了敦親睦鄰,對友寺要聯誼,不聯誼則易形成對立。

5.對宗派的看法︰能有宗派是很好的現象,但遺憾的是各行其事。台灣「宗」較少,「派」系就很多(尤以人為主),是分散力量之處。集體創作是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單打獨鬥非佛門正統。

 僧團,獨自一人如何成團?
 僧眾,只有一個如何成眾?
 叢林,只有一棵如何成林?

故要建立宗派觀念,樹立「寧吃千家飯,不吃一家飯」的思想,發揚八大宗派的叢林根本道場外,對新興的傳戒道場、學術道場、慈濟道場……也一樣可以發揮。
6.對教會的看法︰佛教的發展,首在互尊互重。佛教傳到中國是依宗派來發展(非依教會),而宗教領袖只限於發揮一宗一派而已,不能凝聚力量團結。故教會要負起團結、統一、動員、交流的活動。

報載︰高雄縣環保局公布四月份山泉水質檢驗報告,有二十八家送檢,皆為總菌落數及大腸菌類密度超過標準,悉數不合格。環保局圏請民眾飲用時,要加以煮沸。

在這二十八家不合格的泉水,其中竟有「佛光山泉水」、「佛光山山頂泉水」,看得真叫人啼笑皆非。希望信眾不要一看到有人掛上「佛光山」三個字,就以為是正字招牌,在現今的社會,有些事看外表是不準的,還是必須要用智慧的眼光去過濾。

「戒不可不持,戒不持則人天路絕。
 行不可不作,行不作則功德不圓。
 經不可不講,經不講則理路不明。
 禪不可不參,禪不參則心地不透。
 道不可不悟,道不悟則觸目成滯。」

「隨緣事事了,日用儘量少;
 一切依戒行,自然無煩惱。」

■四月 二十日  星期六

清晨五時三十分往小港機場搭機到台北,參加由邱創煥先生發起的「國家策進委員會」成立大會。

對大會中的接待、進行、司儀銜接程序,頗為欣賞,很值得在佛光山辦活動的徒眾學習。

中午十二時由台北搭機回高雄。下午二時三十分,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主持高屏地區十三個佛光協會分會聯合成立大會。

到了文化中心,承李文能處長好意,陪我參觀正在展覽中的李雄風佛畫展及現代名家精作展,並隨緣購買李雄風先生四幅畫。

今天的成立大會,宏法寺住持開證法師、市長吳敦義先生、屏東蘇貞昌縣長、立委林壽山、王素筠、市政府新聞處處長劉建順、市府祕書長林中森、市議員楊振添、吳昱輝、永安國中校長張殷嘉、三民家商校長陳有華、龍華國中校長胡敏霞、旗山鎮長陳鋕成等多人均到會場參加。

大會中先授證,將會旗、印信頒發給各分會會長。同時聘請陳劍城、潘孝銳、曾進朑為南區顧問。

中華佛光協會因具有世界觀、慈悲心、人間性、正覺智,故頗能與現代社會大眾共鳴。吳市長並表明自己是佛光協會會員,其夫人也是,願在團體中盡一份心力。開證法師也盛讚佛光協會是將佛菩薩的慈心悲願化成具體行動。
為奉獻而奉獻,是奉獻的真義。

晚,七時,續為出家戒子們上「我怎麼辦?」

四、我與見--

7.對錢財的看法︰金錢本身沒有好壞,好壞在於使用的方法。出家人要道不要錢,對金錢持有態度是以不要為有,但沒有錢則沒有學道資糧,故淨財的使用要有智慧取捨。

8.對慈善的看法︰慈善是佛教事業的一部分,而非全部,不要以偏概全,忽略「明心見性,改善社會風氣」的真正精神才是佛教。

9.對戒律的看法︰戒犯了可懺悔,破見則不同懺悔,而持戒的真義乃在於清淨、不清淨,而非外相形式的儀禮。

台灣省政府舉辦「七十九(一九九○)年度宗教團體興辦公益慈善、社會教化事業績優表揚大會」,本山榮獲︰興辦公益事業績優、興辦慈善事業成果優良、興辦社會教化事業成果優良等獎,特派福山寺住持永道前去受獎。

■四月 二十一日  星期日

住在台中的本山信眾廖繼元,帶了兩輛車八十名信眾回山參加水陸法會。上午,特抽空與大家在法輪堂見面,來訪的信眾大部分是參加今年的信徒香會,皆云因來山拜佛的關係,回去之後,做生意的生意日好,有病的無藥自癒……個個都法喜充滿,故而有此次的回山之舉。

佛法在恭敬中求,內心恭敬慈悲,就能與佛祖靠近;只要心好,就能與諸佛菩薩聖賢在一起。靈異奇蹟的事件,完全要看其內心的清淨與否?

中午,約見了今年六月即將結業的應屆在家同學陳卉、鍾佩文、黃美華、王英如、許玲玟、呂佩玲、藍玲美、孔舜鳳、林鈺瓊等多人,聽取大家對結業後的計畫?理想?天下未有有其志而無其事者,亦未有無其志而有其事者。事因志立,志立則事成,佛教的事業等著大家來發心。

由潮州青商會、屏東縣社會青年工作會主辦,潮州鎮公所、潮州國中、潮州民眾服務社協辦、佛光協會潮州分會執行的佛學講座,晚上七時三十分在潮州國中活動中心舉行。在我講演前潮州鎮長林宗格、屏東縣黨部主委陳泰一將軍,皆先後致詞,表示唯有宗教才是現今社會需要的一盞明燈。

自從佛光協會成立後,會員日益增多,常有人問我,身具會員和信徒的雙重身分,在修持上如何更進一步?我覺得定時的日課,是自我精進的最好方式,如每天禮佛十二拜,每禮拜一次,唱願一次--

第一拜︰唱念「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第二拜︰唱念「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意。」

第三拜︰唱念「僧寶清淨不思議,身披如來福田衣;
       堪作人天功德主,堅持戒行學無為。」

第四拜︰唱念「一心頂禮盡虛空界大覺至尊一切諸佛。」

第五拜︰唱念「一心頂禮盡虛空界清淨圓滿一切諸法。」

第六拜︰唱念「一心頂禮盡虛空界慈悲喜捨一切賢聖僧。」

第七拜︰唱念「南無娑婆世界,人天教主,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

第八拜︰唱念「南無兜率內院,一生補處,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第九拜︰唱念「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

第十拜︰唱念「祈禱世界和平,人民安樂,身心自在,佛法興隆。」

第十一拜︰唱念「代為累生父母,師長朋友,歷劫冤親債主,所有眷屬,法界眾生,同生佛國。」

第十二拜︰唱念「我今發心,不為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依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眾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稱此十二拜願為「佛光三昧修持法」,很適合大家一起用功。

■四月 二十二日  星期一 

為佛光山人行步道外圍工程,和慧禮、慧軍、張慧文、江安國、彭大木、蕭頂順……等人,花了一早上的時間實地勘察研究。

繼續和出家戒子們上「我怎麼辦?」

五、我與人︰世間上最複雜的就是人。實在是做人難,人難做,難做人。在佛門不僅要做人更要成佛。最近有一次和余陳縣長一起用餐,席間提到她最近到日本訪問時,看到日本人住宅很喜歡靠近墳墓,認為如此,可以受到亡者的庇佑。可見鬼並不可怕,麻煩的還是人。在世間有父母兄弟等眷屬,出家後則有法侶、道友、同參、同學、同戒、同門等眷屬。處在其中,對上要請教、請示、依教奉行,對下要關愛、護持、提拔後學。

叢林職務畫分為四十八單,分為兩大部分--序職︰是按長幼、前後、戒臘等為序,列職︰則依個人專長能力分配工作。出家過「六和合」的僧團生活,就必須與大眾身和同住、意和同悅、口和無爭、見和同解、戒和同遵、利和同均的生活。而不能孤家寡人,只一個人,畢竟在老病百年之期時,仍需要人群。

在佛門男眾視女眾如染缸,實是心不均平,有多少佛教寺院都是由女眾發心募化凝聚起來的,故男眾不可輕視女眾。女眾心性長於慈悲,本就較契合宗教,男眾則長於智慧。「悲智雙運」相輔相成,不可偏失。

「愛」並非罪惡,我如不愛佛陀,如何拜得下去?我如不愛眾生,如何為其犧牲奉獻?在學道的過程對染污性的感情(欲的衝動)、中性的感情(父母兄弟)、清淨的感情(信仰),要懂得過濾。

沒有佛法的體驗,禪悅的法喜易於流失或退道心,「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是安住身心,提升自我性靈的良方。

六、我與信徒︰信徒是佛教的,不是私人的,故對信徒不要輕易提出要求、請託、化緣,更不可與之有金錢來往,不可對信徒發脾氣,使信徒喪失信心,寧可做一個無用的出家人,不要做因能幹而破壞佛教的人。

還寺廟於教會,歸信徒於佛教,不要因少數一、二人而抹殺大眾功德。

「人不自愛則無所不為,
 過於自愛則一無可為。」

「完美名節不宜獨任,分些給人,可以遠害全身;
 辱行污名不可全推,引些歸己,可以韜光養德。」

■四月 二十三日  星期二

上午七時三十分,出家戒子們於成佛大道上,跪迎羯摩和尚菩妙阿闍黎、教授和尚妙蓮阿闍黎、尊證和尚韓國松廣寺退居方丈菩成阿闍黎等。

菩妙阿闍黎勉戒子們,菩提心能斷惡、生善、度眾,新戒們要求得上品戒,必須先發菩提心。

妙蓮阿闍黎盛讚這次戒會嚴謹,大家能破世俗欲樂而入佛門,實為大智慧者。

八時,於大雄寶殿舉行初壇請戒。

中午和菩妙長老、妙蓮長老用餐時,深感這一代僧青年福報很大。這次戒期中,佛光山禮聘了海內外高僧大德來此尊證、授經,就是平時想去參學也不見得禮座得到,而在此戒期中都能瞻仰到諸山大德之法相,多達七十多位。懂得歎為稀有,也是福報之一。

時間是一秒一秒給你的,所以要一秒一秒的用;書是一個字一個字寫成的,所以要一字一字的讀。有些事可以虛偽冒充,以無為有;有些事像讀書寫字、飲食遊覽,非處處親歷不算數,一步不到就是一分欠缺。
■四月 二十四日  星期三

上午八時,在大雄寶殿與菩妙、妙蓮長老主持這次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的初壇正授。

在儀式中除傳授沙彌、沙彌尼十戒外,並頒賜五衣、七衣、缽具給戒子們,這群佛門未來龍象,至此正式取得沙彌、沙彌尼資格。

晚,七時與戒期中的沙彌、沙彌尼們「小參」。小參又可稱為方便開示,依現在的話就是座談會。

◎出家之道要--

一、忍耐︰出家人最要緊的修行就是忍耐。所謂忍耐要能忍窮、忍謗、忍苦、忍餓、忍飢,尤其要忍氣!能忍才能進步,能忍才能開智慧。

二、發心︰修道者唯有發心,發心的人才會能說、能吃、能做、能修,心一發無事不成。

◎佛門的吃,非有形看得到的,無形的法樂、禪悅也很可口,看可以飽,聽也可以飽。

◎「道」要跟大家一起,不能獨自一人。

◎人的心中能容納多少,就擁有多少。用佛心看世界,世界即佛國。

◎在叢林中參學,對象要擇大的、人多的、有未來性的。以法為重,以道為先。

◎如何與師父相應?1.學習接受,2.身心思想言行與之相應。

◎學生面對管理制度要逆來順受。

◎我的教育最失敗者,在於沒有強迫大家接受。

◎我的領導方法與人為善、予人為樂、喜人超越我、無為而治。

◎我一生的靈感,皆從生活中體驗出來的。

司馬師是魏國人,帶兵東征,俘虜了賢士李喜,並封他為官,司馬師問李喜︰「從前我的父親徵召你做官,你置之不理。如今我徵召你,你為什麼肯來?」

李喜︰「從前你的父親司馬懿以禮節徵召我,所以我可以依照禮節自由進退。如今你用刑法來束縛我,因為我畏懼刑法,所以不敢不來。」

寧可與明理的人打架,不要和無明的人講話。

■四月 二十五日  星期四
台中人天文化傳播公司營業經理陳仕晉來訪,想發行日前我在台中中興堂講演之錄影帶,告之與主辦的光明慈悲喜捨救濟會會長李博永居士商談即可。

上午九時三十分北上。

晚,抵普門寺,七時與佛光協會工作人員座談。

◎今日社會,計畫就是成功。

◎對工作的心態大家儘管不同,但追求快樂與成就是一致的。

◎我一生沒有星期日,也沒有上下班,三更半夜也照常上班、聽電話、看文章、改稿……除了睡覺,只要是清醒,都捨不得浪費一分鐘,工作要為歡喜而作。

◎口頭讚美就是布施。

◎電腦也是要人腦去操作。沒有人會操作、沒有內容也一樣無用。負責電腦者最基本之工作,便是提供訊息、資料…… 

◎人是在關心中奉獻的,所以自己要做主人。在使用人才時,要先做義工的義工,才有義工。

◎大家相處,要把話說明,要以佛心、真心相待。

◎以打坐方式代替午睡,是最佳的小憩方法。

會見馬來西亞的黃炳城及澳洲回來的陳榮霖居士。

「化繁就簡」是節省時間、人力的最佳方法,奈何現在有些人做事,可以一次完成的工作,卻要分成幾個人來負責,這種不懂精簡的做事方式,實在欠缺工作經驗。要訓練自我成為擔當的通才,做事自然會簡單化。

■四月 二十六日  星期五

教授書法的潘慶忠老師,將在下個月上旬成立「書法教學研究協會」,今特書寫--

「弘揚書法
 復興文化」予之慶賀。

為協助《佛光世紀》會訊審編,應洪啟嵩居士建議,將調派就讀叢林學院應屆畢業同學陳卉(逢甲大學財稅系)、鍾佩文(實踐家專)、林鈺瓊(法務行政系)及都監院書記滿義法師前來協助。

下午二時三十分,拜訪海峽交流基金會祕書長陳長文先生。

從陳先生口中得知,「海峽交流基金會」是應現實環境需要而產生的,它是--

一、中國的︰中國是屬於中國人的。四十年的分隔,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不免存有疏離、隔閡、懷疑之心。

二、善意的︰要化解這個心結,兩岸間需要構築一座溝通的橋。透過這座橋,關懷、善意、互信,才能逐漸建立,民族的感情才能凝聚,中國人的心靈才能交流。

三、服務的︰海峽兩岸已經在為這座橋鋪石奠基,在台灣設立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正是具體實現造橋工作。

陳長文先生的這項工作,將是任重道遠。在陳先生辦公室巧遇中央大學哲學教授馮滬祥先生,談及將籌畫舉辦「兩岸佛教學術會議」,希望此機緣能早日成熟。

下午四時三十分,接受公共電視記者李芝小姐訪問,錄製「榕樹、杜鵑、台北城」節目。問及--

◎佛教對死亡的看法?生死是很自然的事,有生必有死,死了可以再生,故死並不可怕,如一江春水向東流,不管流到那裏去,仍會流回來;如換一件衣服(身體);如換一間屋子;如木柴一根根的燒完了,但延續生命的火種仍然存在。所以死亡並不代表滅亡。

◎佛教提倡火葬之意義?人生前為佔一席空間,都非常辛苦的在爭取,死了還要貪佔土地。更何況火葬合乎衛生、乾淨、不佔空間等條件,死亡可超脫,不拖泥帶水,生者方便整理安葬,很值得提倡。

晚,六時,至永和張慈蓮居士所創辦的幼稚園內,舉辦中華佛光協會成立說明會。

人生最快樂的事,莫過於他鄉遇故知,三十年前在宜蘭兒童班的學生,從我到高雄開創佛光山就沒有見過面,想不到今晚在永和卻碰到好幾個,如楊明盛、韓慶雲、李宗德、韓淑貞、黃淑珍、李明哲……等,緣實在很奇妙。

永和的智光商工是我和南亭法師共同創辦的,而南亭法師也已往生多年,卻一直沒有機緣跟大家見面,今晚卻在慈蓮創辦的幼稚園內跟大家結緣,實在很有趣。

參加佛光協會可以「以會會友」,將佛法應用在生活中,讓每一個人心中有佛,能淨化、放大自我內心的世界……

居身之要--

「正以處心,廉以律己,恭以事上,
 信以接物,寬以待下,敬以承事。」

■四月 二十七日  星期六
清晨六時,由普門寺出發,前往宜蘭雷音寺。

九時三十分和宜蘭地區信眾舉行師徒會。記得我是一九五三年到宜蘭來,四十年前雷音寺的位置、大小還不及現在範圍的八分之一……當時在兒童班、青年會走動的小朋友,現在都已是為人父母或升級為祖父母輩了,但對雷音寺的護持三十年如一日。老一輩的信徒有的已往生,但他們的行誼在觸及雷音寺的一磚一瓦時,仍會叫人憶起。有一次在打佛七時,有一位信徒怕我沒胃口,就在碗底藏了一塊豆腐乳,讓我比較好下飯。我吃東西有一個習慣,除了有殼、有子的外,只要在碗裏,一定會全部吃完,為了讓信徒安心,只好將整塊豆腐乳吃下去,鹹在口裏,感念在心裏……

「舊時天氣舊時衣,
 惟有心情不似舊時情。」

十一時,主持「宜蘭念佛會八十(一九九一)年度信徒大會」,這次大會主要是要確立主權事宜。新任土地管理代表人由佛光山住持心平兼任。

下午二時,於宜蘭志清堂主持佛光協會蘭陽各分會聯合成立大會。國大代表葉英傑、立委林聰明、省議員盧逸峰、縣主委施煥沖、礁溪鄉長陳德治、縣議員賴瀚庭等多人都前來參加。

希望每一分會都能確實將一年工作計畫擬定後,確實付諸行動,讓參與的會員,能具體感受到入會的好處--充實自我,發揮所長。

深夜十一時回到佛光山。

佛光出版社於今起到五月二十八日,在台北京華藝術中心,展出佛教書籍百餘種……

「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
 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
 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
 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

■四月 二十八日  星期日

台中光明慈悲喜捨救濟會會長李博永與《新生報》中部督導處主任張天來先生及該會副會長、各組組長、會員一行百多人來訪。特於法輪堂跟大家見面。

這次在台中的佛學講座,獲得大家護持,意義很大︰

一、顯密佛教的融和,非僅是會議桌上或餐桌上見面而已,密藏院的一場皈依,是幾十年來大家所祈盼的和諧景象,主辦者田璧雙喇嘛實是功德無量。

二、這次講座是由《新生報》主辦,屬文化界,主辦意義不同。

三、台中市長林柏榕、新生報社長邱勝安先生都不曾離席過。

四、市民聽講秩序好,水準高。

五、很多人恐怕「四一七」的遊行鬧事不敢出門,而中興堂卻擠滿了聞法信眾。

佛光協會是一個注重教育、文化、修行、服務信眾的團體,希望大家一起來加入--

一、過去佛教是寺廟的,而寺廟應走入社會,讓佛法深入每一階層。

二、過去佛教是出家的,而出家僅是少數,佛教應屬於每一位信徒。

三、將擬「佛光協會佈教師」之資格考試,希望不久,在台中佛光協會分會即可成立。

李博永會長並捐贈台幣二十二萬元,作為西來大學教育基金。

功德主張姚宏影女士,今在佛光山慶祝她的七十大壽。並見相結緣供養法師,她供養我一萬元,廚房裏的人,我每人給他們一千元,共給了二萬六千元,我的一萬元外,自己又張羅了一萬六千元補上去。所謂「皆大歡喜」,我都是如此創造的。

下午一時三十分,在大雄寶殿主持「甘露灌頂皈依三寶典禮」,有上千人參加。大樹鄉派出所主管、巡官、警員、參加本山義診的醫師、護士,及受惠的甲仙鄉小林村百多名村民,也都前來皈依。

晚,七時,與出家戒子們「小參」。

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經典,實為座談的會議紀錄。

「學問」,學了要會問。

「參學」,參了也要學。

◎想要做好主管,要先學會做好部下。

◎戒期圓滿後,想回戒常住學習,要先知道自己要學什麼?辦事程序?講說方法?法務行政?

◎《阿含經》、各宗派專書、禪門語錄……都是基本佛學書籍。

◎「寧可在大廟睡覺,不要在小廟辦道」,在團體中能將大眾臉色看慣,才有佛法,才懂得轉身。

◎「不怕妄想起,只怕覺照遲」,對妄想不要太介意就沒事,有力量除煩惱最好,否則隨他去!

◎在修持中,脾氣大者改好了,不尊敬人者變謙恭了,動作慢者變快速了。
◎現在打板是用「鬧鐘」起床,古代叢林是用「心鐘」起床,要有警覺心才好睡眠。

……

佛言︰弟子去離吾數千里,憶念吾戒,必得道;在吾左側,意在邪,終不得道。其實在行,近而不行,何益之有也。

■四月 二十九日  星期一

依空前幾天到香港佛香精舍舉行三天講座,頗受當地青年朋友歡迎,報章雜誌也很誇讚……這類回響,總叫人百聽不厭。依空並將信眾給予的供養,悉數交給佛香精舍建寺之用,云︰「名關利關恭敬關,統統與我無關!」

有著無憂無懼的人生,過著無貪無瞋的生活,實是一大福報。

中華電視公司從今天起,每天在節目收播前,將重播一次「星雲法語」。十幾年來,佛光山電視弘法委員會從每集要付十二萬元的製作費起,到最近這一個月來改由華視內製,每五分鐘給我六百元,這段艱苦奮鬥的歷程,只有主其事的徒眾感受最深。上個月(三月一日)才正式開播的「星雲法語」,還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有重播之舉,可以想像觀眾的回響熱烈。畢竟「佛」如光,「法」如水,在需要溫暖和滋潤的心田裏,佛法永遠如舟航,予人安全感。當然還要感謝陳履安部長的支持。

晚,七時,和出家戒子們「小參」--

◎佛門的「業」是「自作自受」之義。

◎用音樂度眾是很傳統的,經云「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以音聲作佛事易感動人。

◎人在受苦受難中失志易灰心,凡事只要心不感到很苦,就能成功。

◎佛光山設立別分院,最初只是為了要南北來往吃飯方便。

◎人只要歡喜、心甘情願,做任何一件事就不會辛苦。

◎修道上,「苦」是逆增上緣,只要發願,願力可助長我們突破難關。

◎只要自己健全,不要怕別人看不起。

◎佛學要自我用功體驗,真理之前無權威,故要依法不依人。

◎只要有佛法,就是我們的善知識。

◎唐時,青年學者,不是到江西馬祖大師處參學,就是到湖南石頭禪師處參學。從江西到湖南,從湖南到江西,此即走「江湖」一語之來源。過去江湖一語,乃指參學忙碌之意。後來江湖一語演變為老練世故,或賣膏藥雜耍不實之意。

◎舌頭人人有,但真正懂得舌頭妙用者不多。舌頭會說話,一言興邦,一言喪邦。這就是看會不會用舌頭。有人以舌頭做功德,有人以舌頭造業;有人舌燦蓮花,有人嚼舌根子……

◎世間上什麼力量最大?忍辱力量最大,佛云︰「修道的人不能忍受毀謗、惡罵、譏諷如飲甘露者,不名為有力大人。」世間上的拳頭刀槍使人畏懼,不能服人,唯有忍辱才能感化頑強。諸葛亮七擒孟獲、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此皆忍之力也。

■四月 三十日  星期二

除了行程外,不定時的會客也常在生活中插播。回到寮房,看書、看報、看雜誌、改稿、看稿、聽電話、回信……總讓我忙得沒時間休息,甚至捨不得睡覺。

《聯合報》今讚譽普門雜誌社社址遷到基隆頗引起震撼,刊物內容走向人間化、生活化,非佛教徒也可以找到自己愛讀的文章……

在《普門》工作的伙伴,薪資不高,大家都抱持普渡眾生的心而來……祈願有緣人能共同來發心。

下午二時三十分,應台中省訓團之邀前去講演,心定、慧軍等人陪行。

◎道是什麼?

 道,沒有時間,無始無終。

 道,沒有空間,無內無外。

 所謂真理,應該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

 如何見道?明白自己的常住真心,就是道。

◎僧有三種--

 一、下等僧利用師家影響。
 二、中等僧欣賞師家慈悲。
 三、上等僧在師家楗槌下日益強壯。

 「更新只是一個起點,
  回饋卻是永無止境。」

 

菁華語錄
■轉捩點    

有的人為「一句話」積極向上。
努力以赴;
有的人則頹廢消沉,自暴自棄。
在人生道上如何轉一切音聲為陀羅尼。
不僅是一種修持法門。
也是改變一生的轉捩點。

◎「燈」有照明破闇之功,在佛門常將燈喻為智慧。

◎現今教育除了身教、言教外,還必須「心教」。心教必須藉著宗教對心靈淨化的功效,使人人心靈淨化,社會才會充滿善意的愛及理性的法制……

◎當官者在巨細冗雜的工作中,能以政事為經,以佛法為緯,實具進德修業之功也。

◎「肯定自己」是修行者的一大課題。

◎排斥別人的意見時,千萬記著︰你排斥的只是意見,不是人。

◎學習佛教的隨緣生活,不需要逃避目前的生活環境,要建立現實天堂,在受苦的時候,感到快樂;在委屈的時候,覺得公平;在忙碌的時候,仍然安閒;在受責的時候,知道慈悲鞴……。要從過去的苦痛中掙扎出來,追尋人生的目的。

◎人在世間上,最難做到的就是放得下,自己喜愛的固然放不下,自己不喜愛的也放不下。

◎人生應該追求什麼? 
 一、人生除了追求諸佛的感應,更應求自己的感應。
 二、人生除了追求色身的延長,更應求慧命的永恆。
 三、人生除了追求身外的財富,更應求心內的財富。
 四、人生除了追求擁有的生活,更應求空無的生活。

◎「出家」的真義,是為了延續真理的傳承不斷,讓人類精神有所寄託,在割愛辭親下,甘於淡泊而奉獻終身,並非人人都做得到。

■勤耕心田    

如果善於處理事情。
時間無非是一塊良田。
再忙、再累、再奔波。
我都會很精勤於我所耕作的田地。
想到芸芸眾生對佛法的渴求。
我不敢絲毫荒蕪。
◎「得獎」不是用希望得到的,而是用努力造成的。只不過是以此來激勵大家,不怕無位,怕己不能也。

◎看他人錯失處,處處當反觀內省;說他人是非時,時時將自己勘驗。

◎能容小人,是大人;能處薄德,是厚德。

◎佛弟子,應常自勉︰
 一、從佛相僧容裏,見到自己本來面目。
 二、從花草砂石內,認識三千大千宇宙。
 三、從椅子拜墊上,體認自己無限生命。
 四、從靜夜明月中,緊緊握著永恆未來。

◎與人共事,要人家信任,必須自己先信任對方。

◎凡事求助於人,不易成功;自己解決,才能成功。

◎共修時,有人喜歡誦《彌陀經》,有的喜歡誦《藥師經》、《普門品》,只要念得順,能契入,誦那一種經文,功德都是一樣。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從實際生活中鍛鍊出來的。

◎開口動舌無義於人,戒之莫言;舉心動念無義於人,戒之莫起;舉足動步無益於人,戒之莫行。

◎弘揚佛法,仍是當今佛教徒最大的任務。

◎父母原來樹木同,那能免得落秋風;勸君盡力生時養,死後悲號總是空。

◎宗教不是保險公司,各人有各人的業力,團體有團體的共業,不能完全怪罪宗教。

■暢行無阻        

人生遇挫折受阻。
必定在過程上有所差錯。
故為人處事寧可慢些,不要太急而錯誤;
寧可笨些,不要太巧而敗事。
在遇挫折不順遂時,要將原因找出來。
並痛切面對改過不推諉。
自然在人生道上暢行無阻。

◎當得意時,須尋一條退路,然後不死於安樂;當失意時,須尋一條出路,然後可生於憂患。

◎「生活」的真義?生活艱難時,要面對它;生活安靜時,要接受它;生活辛苦時,要體驗它;生活憂傷時,要克服它;生活艱難時,要履行它;生活滿足時,要享受它;生活迷矇時,要揭開它;生活活躍時,要把握它;生活美好時,要歌頌它;生活挫折時,要奮起它;生活清閒時,要計畫它;生活思考時,要完成它。

◎宗教彼此間應互相尊重而非反對,在弘揚佛法的前提下,對異教要有包容心,甚至必要時給予輔導、感化、攝受,而非排斥、對立。

◎人遇到不順遂時,最容易引發瞋心,有的人喜歡將瞋怒刻在岩石上,永記不忘;有的人喜歡把怒氣寫在沙上,很快就消失掉;另有一種人喜歡把怒氣付諸流水,不讓不悅的事留在心底,他讓誤解和閒言閒語悄然逝去,他心裏永遠清純不受干擾。

◎神通敵不過業力,也非究竟之法,為佛所不允,故學佛不要迷信神通,平常心是佛道。

◎佛教之不同於一般慈善機構,乃在於可以淨化人心,解決人的生死煩惱。

◎佛教要健全組織,在行政及社會活動方面要讓在家教團來發心,法務及教務則以寺院為主,由出家法師來負責,如此分工合作,不僅能健全佛教組織,更可維護佛教制度與宗風。

■感應道交

每個人在學佛心路歷程上,
如果凡事都要等佛祖給我們感應的話,
那就實在太辛苦了!
自己給自己感應比較重要。

◎團結非要對方聽我的話,而是要讓對方在有路可行的原則下同一步伐。

◎現今的社會,有些事只看外表是不準的,還必須用智慧的眼光去過濾。

◎「愛」並非罪惡,我如不愛佛陀,如何拜得下去?我如不愛眾生,如何為他們犧牲奉獻?在學道的過程,要懂得過濾污染性的感情、中性的感情和清淨的感情。

◎做人做事要一心一意一念,因一心的力量無比,能讓人無事不辦。

◎「吾有法樂,不樂世俗之樂」,是安住身心、提升自我性靈的良方。

◎「化繁就簡」是節省時間、人力的最佳方法;要訓練自我成為能擔當的通才,做事自然會簡單化。

◎人在受苦受難中失志則易灰心,凡事只要有心不感到苦,就能成功。

◎人只要歡喜、心甘情願,做任何一件事都不覺得辛苦。
◎修道上,「苦」是逆增上緣,只要發願,願力可幫助我們突破難關。

◎擁有無憂無懼的人生,過著無貪無瞋的生活,實是一大福報。

◎佛學要自我用功體驗,真理之前無權威,要依法不依人。

◎道,沒有時間,無始無終;道,沒有空間,無內無外。所謂真理,應該是「豎窮三際,橫遍十方」。如何見道?明白自己的常住真心,就是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