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聖典 關世謙居士譯

佛陀篇

第一章  歷史上的佛陀

第一節  偉大的生命歷程

(一)喜馬拉雅山的南麓,在羅希尼Rohini河流域,釋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毘羅Kapila城。國主淨飯王 Shuddhodana承襲先帝的正統,在此築城廓、施善政,民眾景然順從,帝號喬達摩 Goutama 氏。

王妃摩耶 Maya 夫人系出釋迦的另一拘利 Koliya 族,是天臂 Devadaha 城的公主,算來猶屬淨飯王的表妹。

婚後,歷經了相當長的時期,膝下猶虛。二十幾年的漫長歲月,悠悠度過;一天夜裏,摩耶夫人夢見白象從右脅入懷而妊娠。於是,王室上下乃至全國民眾,都在屈指數算著產期,為王子的降生而翹首盼望。到了產期臨盆,王妃依從國人的風俗,須回娘家待產,途中經過藍毘尼 Lumbini 園,略事休息。這時正當風和日麗的春天,一種無憂樹 Ashoka 花方自盛開,王妃為那鮮麗的花朵所吸引,一時舉起右手,想折一枝花朵,就在這剎那之間,王子誕生了。一時,天地間齊聲歡騰,向他們母子同聲祝福,這時正是四月初八日。

淨飯王的喜悅,更是無以比喻,並為王子賜名悉達多 Siddhartha ,取義:「一切願皆得成就」的含意。

(二)但是,人世間在喜悅的背後,往往暗藏著悲傷,摩耶夫人生下太子後,不久便離開了這個世界。在以後的歲月中,太子完全靠夫人的妹妹——摩訶波闍波提 MAhaprajapati 撫養。

這段時期,一位在深山修道的仙人——阿私陀 Asita 正在京城附近遊方,為人卜相;他目睹祥瑞,進得宮來,端相過太子以後,就預言說:「這孩子長大成人,如果在俗,將是一位統治世界的英明帝王;設若出家修道,必將成為救世的聖主。」

淨飯王聽了仙人的預言,起初覺得很高興,繼而又耽憂太子於異日,當真會出家而去。

太子到了七歲,開始學習文經武略的技藝。開春之際,隨侍父王到田野去參加春耕的盛會,見那牛犁過處,小鳥們緊隨在後,爭啄田瓏間翻出新土裏的小蟲。太子親見這種情景,一時感喟著:「可憐哪!生物們的弱肉強食...。」於是獨自坐在樹蔭下,靜靜地陷入了沉思。

生來沒多久,母親便長別而去,如今又親見世間生物的自相殘殺。這般情景,已經在太子的心靈中,深深地印上了苦惱的記痕,正如一棵成長中的幼樹,遭受到創傷,隨著與日俱增的成長,太子更深一層地沉入了瞑思的境域。

仁慈的父王,察覺到太子的這般情狀,深感憂慮,從而聯想到早年仙人的預言,於是開始作籠絡太子心情的打算。接著,在太子十九歲那年,為他迎娶了舅氏天臂城主善覺王 Suprabuddha 的女兒——耶輸陀羅 Yashodhara,並冊定為太子妃。

—佛傳

(三)婚後的十年中間,太子耽樂於春季、秋季,乃至雨季裏,每座宮殿的笙歌妙舞的生活中;這期間亦曾不斷地沉思瞑想,企圖為人生的究竟開創一條出路。

「究竟這宮廷裏的豪華、健康的肉體、惹人羨悅的少壯,到頭來到底對我有甚麼實質的存在呢?人,總是會生病,曾幾何時亦將衰老,最後也難免一死;這少壯、健康,乃至生存,究竟具有甚麼意義呢?」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八

人,生存在這個世間,最終目的總不外是有所祈求,但這所求,則有非分的妄求和正當的希求二種。所謂非分的妄求,是祈求自己免於疾病、衰老和死亡等不可能的種種,同時猶自處心積慮地,祈求那些憧憬中幻想的事物。

所謂正當的希求,該是超然於覺知這種謬妄之求的老、病和死,而希求擺脫人世間的一切苦惱,體認到現在的「我」,不過是追究那產生奢求方法之人而已。

——巴利本中部三‧二六‧聖求經

(四)日復一日地為這種心情所困惑,歲月則在背後悄悄地溜走。太子在二十九歲那年,生了個兒子——羅侯羅 Rahula ,從而太子也奠定下出家的決心。一天,在馭者——車匿 Chandaka 的陪同下,跨上白馬——犍陟 Kanthaka ,走出一向深居而迷惘的宮殿而去,從此,也斷絕了與俗世的聯繫,一變而為出家之身。

這時候,惡魔早已伺伏在他的左右:「還是回宮去吧!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屬於您的啊!相機早作歸計吧!」太子一本正經地申斥他們:「惡魔,走開吧!天下所有的一切都不是我所希求的。」太子於是趕走惡魔,薙去鬚髮,手托瓦缽,向南方行乞而下。

一開始,太子先去造訪仙人跋伽婆 Bhagava ,實地去體驗他苦行的種種。接著又往參訪阿羅邏‧阿藍 Arada kalama 和鬱頭藍弗 Udraka Ramaputra ,實際了解他們修禪的情形,而且也身歷其境地去共同實踐修行之路。但是,太子最後意識到這些結果,均非覺悟之道,隨即去往摩竭陀 Magadha 國雲遊。

瀕臨伽耶 Gaya 城的尼連禪 Nairanjana 河旁邊,有一片名叫優樓頻螺 Uruvilva 的大樹林,太子屬意於此,在這幽靜的林野中,銳意修行澈底的苦行。

——佛傳

(五)這真是一番道道地地的苦行,世尊自己曾說:「過去的修行人、現在的苦行者,還有未來的出家人,儘管都是如何地修行,也沒有比這更甚的苦行,相信今後也不會再有比這更苦的修行。」著實是世所罕有的苦行。

——巴利本中部九‧八五‧菩提王子經

但是,如此的苦行,並沒有達到太子所期望的結果,於是,決意放棄那歷時六年猶未成功的苦行,踴身躍入尼連禪河中沐浴,洗盡了身上的污垢,並且從須闍多 Sujata 女童的手中接過了乳糜,因而得以恢復了體能。

這時候,本來跟隨太子在樹林中一同苦行的五位出家人,誤以為太子在修行過程中半途而廢,甚至墮落,因此捨棄了太子,逕自雲遊他方。

——佛傳

太子此刻的感受,天地間好像祇剩下他孤單單地一個人,靜靜地端坐在樹蔭下,專心一意地沉入了極端的思惟中,「血可涸、肉可腐、骨可朽,如不覺悟,我誓不離開這座位!」太子當時下定了這樣的決心。

——巴利本經集三‧二‧精勤經

這一天,太子的心境充滿了無可比喻的艱苦奮鬥,心思散亂、思緒激盪,內心裏黑影重重,各色各樣的醜陋形態,以及惡魔入侵的一切景象,都顯露無遺。太子集中全力到內心的每一角落,分別把它們驅散、擊退。這真是一場血流、肉迸、骨碎的苦戰。

決戰終於結束了,舉頭仰望著迎接黎明的閃亮晨星,此刻太子的心靈突然閃礫出光輝,登時開啟了靈覺,澈悟了生死的真諦,當下即成就了佛道。這是太子三十五歲那年十二月初八日早晨的事情。

——佛傳

(六)從此以後,太子具備了:佛陀、無上覺者、如來、釋迦牟尼、釋尊、世尊等種種稱號。

世尊成佛後的第一件事,是對六年苦行中於自己有恩益的五位同修道友,去到他們的住處波羅奈斯 Vatanasi 的鹿野苑 Mrigadava ,向他們演說教法,施以度化。這五位出家人,起初乍見釋尊,都紛紛走避,後來聽聞教法而漸漸起了信仰,終於成為釋尊的最初弟子。稍後,進入王舍城 Rajagriha ,,去度化頻婆娑羅 Bimbisara 王,此後,並把這裏作為講經說法的根據地,大事推廣了佛教的教化。

群眾們恰似口渴之人求取飲水、飢餓之人乞求食物一般,成群地集聚到釋尊的座前,以舍利弗 Sariputra 和目犍連 Maudgalyayana 二人為首的二千餘位弟子們,仰慕世尊的威德,都歸依了佛陀。

當初憂慮太子出家,甚至蓄意阻止,後來又為太子的出家而深為憂惱的淨飯父王、養母波闍波提、太子妃耶輸陀羅等人,率領釋迦族的大眾,都歸依了世尊,成為佛弟子。另外,還有更多的民眾,影響所至,都成為世尊的信仰者。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品(抄)

(七)到處布教遊化的工作,繼續不斷地進行了四十五年,世尊到了八十歲,有一次,從王舍城赴舍衛城 Shravasti 的途中,在毘舍離 Vaisali 身感微恙,並作預言:「三個月後當入涅槃。」隨後,又繼續前行到了波婆 Pava 小鎮,接受一名鐵匠淳陀 Cunda 的食物供養,而使病情更形惡化,強自忍抑著痛苦,走到了拘尸那迦羅 Kusinagara 城。

世尊蹣跚著腳步,來到了娑羅 Sala 樹林,在兩棵並立的大樹中間躺了下來,懇切地向弟子們敘說最後的教誡;這是人間大導師——佛陀,完成其度化使命的最後一刻說法。語畢,便安詳地入了涅槃。

(八)拘尸那迦羅城的人民得悉世尊的入寂,不勝悲傷,隨即依從阿難 Ananda 的指示,決定將世尊的遺體火化。

當時以摩竭陀的阿闍世王 Ajatasatru 為首的八大國王,要求分配世尊的靈骸,但為拘尸那迦羅城的人民所拒絕,並為此而導致了紛爭。後來接受了賢者香姓 Drona 的建議,把靈骸平分給八大國。另外也有人分到了裝骨骸的瓦瓶和火化後的骨灰,都一一請回各地去供養。迨至後世,分別在世界各地興建了佛陀的十大靈塔。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第二節  最後的教誡

(一)世尊在拘尸那迦羅城郊外,娑羅樹林中宣說了最後的教誡:

弟子們!你們大家各人把自己的明燈點燃起來,各須以自身為依據,不要依靠別人。我所說的教法,就是明燈,可奉為行事的圭臬,不必依賴別的教法。

看看我們自身,當你想到了種種污穢,就不致於起貪欲。不管是苦還是樂,你若留意那苦的因由,就不致於沉淪。再來觀照我們自己的心,當你想到了其中沒有「我」的存在,就不致於為事物所迷惑。這樣一來,就可以和所有的苦惱絕緣。當我離開這個世界之後,你們若能遵守這樣的教誡,纔是我的真實弟子。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二)弟子們!從前我為你們所說的教法要常常記取,常常思考,常常修持,切不可廢置。如能依照教法去實踐,常會得到幸福和滿足。

教法的要旨,修心為上。因此,抑制貪婪必須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必須端正身體和矯正心思;言語要真實,戢止貪婪,制息怨怒,遠離惡行,更須經常不要忘記無常的道理。

如果心思被邪惡所蠱惑,受了欲念所牽制,必須立刻加以抑制;不可隨心所欲。時時須能替心作主;心可以使人成佛,也可以令人作畜生。迷者為鬼,覺者成佛;那都是心的作為,所以心地要端正,不可致力於正道之外。

(三)弟子們!大家須以教法為基準,互敬、和睦、共相勉勵,纔能同享修道的樂趣。不要為無聊的事分心,不要為無意義的事花費時間,決意去攀摘覺悟的花朵,拾取那修道的果實。

弟子們!我自己就是以此教法而開悟,因而也為你們說此教法。希望大眾善自遵守,凡所作為,都應以此教法為依歸。

因此,如果不遵守教法去行事,你雖與我對面而立,那也就像沒有見到我一樣;雖然和我處在一起,實則離我很遠。同此道理,如能依教奉行,雖然與我遠隔關山,但精神是長相左右的。

(四)弟子們!我的此期生命行已云暮,即將與大眾訣別。徒自悲傷,於事無益;世事本來就是無常的,沒有生而不死的。如今,我的身體就像腐朽了的車輛,行將解體,無常的道理,就以我的身體作示範,顯示在大眾的面前。

免去無謂的悲傷,須把無常的道理,切記在心,世間的真象,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去洞澈。本來就是變遵的事物,硬要它不發生變化,那是非分的希冀。

——般泥洹經

煩惱之賊,永遠窺伺在你的身邊,希圖盡力一舉把你制服。正如你的房間裏潛伏著毒蛇,你若不把牠趕走,而想泰然入夢,那是不可能的事。

必須驅除煩惱之賊,趕走煩惱之蛇。大眾們!必須謹慎地固守道心。

——遺教經

(五)弟子們!這是我此生最後的一刻,不要忘記,這死是肉體之死,肉體是由父母而生,靠食物維持生存,這中間總不免有病痛或傷患的。

佛陀的本質不是肉體,而是覺悟的;肉體到此已經幻滅,而覺悟、修道和教法,則是永遠常存的。所以見到我的肉體,並不表示就見到了我;了解我的教法,纔真正地見到了我。

我死之後,經我所說的教法,永遠為你們之師;繼續遵守教法,就等於奉事於我。

弟子們!我這人生後半歷程的四十五年間,應該說的教法都已說完,應該做的事情亦已做完,我已經沒有祕藏;既無內、亦無外,所有的一切都已宣說完畢。

弟子們!目前是我最後的一刻,我現在即將入涅槃,這就是我的最後教誡!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等

第二章  永恆的佛陀

第一節  慈悲和心願

(一)佛的心是大慈大悲的,用一切方法去救度所有的人,這是大慈心。別人有病,如同自己患病;別人有煩惱,自己也覺得煩惱,這就稱之謂大悲心。

—觀無量壽經、維摩經

正像母親之念愛兒女,不曾須臾或離地看顧、撫育和援助他們;佛的心就是這樣,並且曾說:「你們的煩惱,就是我的煩惱;你們的快樂,就是我的快樂。」是片刻不離的。

——首楞嚴經

佛的大悲心,是依人而生的,由於大悲的感召而產生信心,由信心而修持,纔得以開悟。由衷地愛念兒女,就是做母親的本分,兒女們在母愛中也就心安理得了。

可是,人們卻不知道享受這份佛心。人,由於愚昧心而起愛著,纔有了苦的感受。日常生活總是在煩惱中打滾,自然苦惱異常。揹著罪業的重負,迷惘、氣喘吁吁地從山頭圍繞著山腰打轉。

——維摩經、大般涅槃經

(二)佛的慈悲不祇限於我們這一生,而是往長久遠的。人們生來就在變,到死還在變,因而迷上加迷,從開始一直繼續到現在。

佛常在人們的面前顯示其慈悲護念,克盡其救度的能事。

生為釋迦族的太子,而後發心出家、苦行、悟道、說教,直到滅寂。

人們的迷惑了無際限,因而佛的度化也無有限量;人們的罪業,深而無底,因而佛的慈悲也無窮際。

——法華經第十六‧壽量品

所以,佛在修道之初,便立下了四大誓願:「一、誓救一切人類,二、誓斷一切煩惱,三、誓學一切教法,四、誓成無上覺道。」佛的修行以這四大誓願為主,佛以這樣的誓願修持己行,更充分顯示其佛心度眾的大慈悲。

——心地觀經

(三)佛陀的修行是:立志成佛,就必須遠離殺生的習行;並以這種功德求願人類得以長壽。

佛陀持遠離偷盜的修行;並以這項功德,祈願人類凡有所求,都能得到滿足。

佛陀行戒絕淫亂的修持,且以這項功德,求願人類心無害意、身無飢渴。

佛陀的修行是:立志成佛,就必須捨棄口出虛謊的語言;且以這項功德求願人類語出真實、心處平靜。

修持遠離一口兩舌之行;求願人類常處和合,互相以道樂敘語。

修持遠離惡口之行;求願人類心平氣和,避免激情暴躁。

修持遠離閒言廢語之行;求願人類培植深厚的同情心以待人。

還有,佛的修持就是:立志成佛,必須遠離貪欲;而且以這項功德,求願人類永息貪心。

修持遠離憎恨之行;並且求願人人的心地都能充滿慈悲。

修持遠離愚癡之行;並且求願人類崇尚因果道理,了無乖舛的觀念。

佛的慈悲就是這樣地對待每一個人,佛的求願除了為人類幸福之外,別無所期。佛也正像父母之憐愛兒女,但願能把人類從迷惘的大海中接渡過來。

——大般涅槃經

第二節  救度和方法

(一)站在覺岸上,佛用語言呼喚沉淪在迷海中的人類。但人們的耳朵總是不能輕易地聽到,所以佛親自投身迷海,宣示了救度的方法。

在此先說一個譬喻:一座城鎮裏有位長者,一天,他的家中失了火,經常出門在外的長者偶爾回到家裏,目睹這種情形甚為驚慌,焦急之餘,決計先把孩子們呼喚出來;可是他們正沉湎於嬉戲之中,對火勢的蔓延完全茫無所覺,依然逗留在家裏。

父親大聲向兒女們叫喊:「孩子們,逃命吧!趕快出來呀!」孩子們仍然沒理會到父親的呼喚。

為孩子們安全而耽心的父親,急智之下,改口喊:「孩子們!這裏有很多好玩的玩具,趕快出來拿呀!」孩子們聽說有玩具,馬上爭先恐後地從火宅中急奔出來,倖免了這場災難。

誠然,這個世界恰如一個著了火的家,但是人們總是無視於家裏著了火,竟自滯留在可能被燒死的環境中,所以佛以大慈心,用種種方法援救每一個人。

——法華經第三‧譬喻品

(二)再說一個別的比喻:從前,一位長者有個兒子,早年離開雙親,隻身在外流浪,以致淪入貧困。

老父念子心切,四處尋找兒子的下落,但是費盡了心神,總是打聽不到兒子落腳的去處。

經過幾十年的歲月,處境落魄的兒子,不期然地飄泊來到父親的城裏。

眼光銳利的長者,乍看一眼,便認出是自己的兒子,自屬喜出望外,趕緊差人去接回這流浪在外的孩子。但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兒子驚疑,誤以為是出於一種誘騙,因而拒絕回去。

父親無奈,再度派人設法籠絡兒子,說明想以較好的待遇僱他到家裏做工。兒子於是欣然接受約僱,成為長者家裏的一名傭人。身為父親的長者,對於完全不知道是在自己家裏工作的兒子,漸漸給予格外的待遇,終至讓他管理家中金銀財寶典藏的重責。至此,兒子仍不曉得是自己的父親,一向忠誠服侍,感動得為父的無限欣慰,同時也自覺於不久人世。有一天,召集族人和至親好友指告大家說:「這就是我的兒子,是我常年四處尋找的兒子。從今以後,我的一切金銀財寶統統都歸我這兒子所有。」兒子乍一聽這突然的宣告,感覺到一陣莫名的驚喜:「如今,我不但見到了父親,想不到更擁有這麼多的財富!」

這段比喻所顯示的意義,長者就是佛;迷失在外的兒子,就是一切人類——眾生。

佛的慈悲,就像父親對獨子一般的愛;去愛一切人類。佛對一切人類,如同己子般的接引與關顧,使其擁有覺悟之寶,而各自致富。

—法華經第四‧信解品

(三)佛對一切人類,有如己子的等慈大悲是一體的。為了適應每一個人的不同個性,所以,救度的方式亦因人而異。正如植物同樣接受雨露,但草木各自所得到的滋潤與實惠,卸不盡相同。

(四)做父母的,即使有再多的兒女,對他們的眷愛性,都不會有任何變異;這中間任何一個有了病痛,做父母的都會格外地予以呵護。

佛陀的大悲心對一切人類都是平等的,甚至對罪業深重,或為愚癡而苦惱的人,都是慈悲與憐愛兼施的。

譬如:太陽在東方的空中昇起,照亮了黑暗,孕育著萬物;佛陀在人際之間出現,消滅了罪惡,培育著善良,智慧之光遍照一切,消除了愚昧的幽暗,導向覺悟。

佛是慈父、悲母;佛陀以慈悲心對待世間每一個人,而一無條件,世人如果沒有佛陀的慈悲是無法得救的。

佛陀視人為自己的子女,因而必須接受佛陀的救度。

—法華經第五‧藥草喻品

第三節  佛是永恆的

(一)人們都相信佛是以王子之身示現於世,後來出了家而證得覺悟。其實,在成佛的過程中,也經歷了無盡際的歲月。

在這漫長的時間中,佛陀經常處身於這個世間,並且熟悉人類的習性,想盡一切方法去救度他們。

佛說的永恒教法是沒有虛妄的,甚麼道理呢?因為佛陀了解這世間事物的真實所在,用以教化所有的人類。

誠然,了解這世間上事物的真實性非常困難。何以故?因為世界上的事物,看來是真實的,其實並不盡然;看來是虛偽的,其實並不虛偽。愚癡的人很難了解人間世的一切。

唯獨佛陀才了解世間事物的真實相,所以,佛陀對世間事既不說是真、也不說是假;既不說是善、也不說是惡;祇是原原本本地宣示其真實性。

佛所施於人類的教化是:針對各人的習性、素行和信心,分別培養他們的善根。

(二)佛陀不但以語言來教化,並且以身施教。佛陀的壽命是無限際的,但是為了儆醒那些貪婪不厭的人,不惜以死示現於世間。

例如:一位擁有很多孩子的醫師,到遠地去旅行,留在家裏的孩子們,因為誤食毒藥而痛苦不堪;醫師回到家來,見狀非常驚訝,連忙投以解藥施救。

孩子們之中,尚未失去正常心的,服藥之後,病症便得以消除;但是已經失常的,卻拒服救藥。

做醫師的父親,為了醫治孩子的病,想盡種種方法和決心,於是向他們說:「我必須出一趟遠門,如今年已垂老,幾時將死,都很難說。在此我預留下藥物給你們各自服用,你們必須好自為之;如果一得悉我的死訊,而想恢復健康,唯有服下我的解藥。」語罷,便又束裝就道,開始長程旅行。許久,打發使者回家來報喪。

孩子們聞耗,都深感悲痛,並歎息說:「父親去世,我們從今以後再也沒有可資依靠的人了!」旋又記起父親臨別的遺言,便遵照囑咐,在悲切與絕望中服下藥物,因而得以恢復健康。

世人也許將會責難這位做醫師的父親,對兒女們出此謊言,但佛的作為就恰如這位父親;佛陀為了挽救那些追逐於世間私欲的人們,假藉這塵世的生與死,以為示範。

——法華經第十六‧壽量品

第三章  佛的形態與德行

第一節  三種形態

(一)佛是不能在相貌和形態上去尋求的,相貌與形態之所示,都不是真的佛。佛的本質是從覺悟中得來,因此,在覺悟的境界中所見,纔是真正地見到了佛。

看到世界上莊嚴的佛相,以為那就是見到了佛,這是一種愚昧的錯覺。佛陀的真實相貌,一般人的眼睛是無法看到的,任你描寫得再優越,也無法示意佛的真相;任你刻畫得再精緻,也沒法表達佛陀的本質。

所謂真實之相,其實,有相可取的並不是佛。佛是無形無相的,但卻可以依你的想像,顯示出佛的妙相。

因此,如實地真知灼見,而又不執著,這種人便得到一種自在的力量,就是見到了佛。

——華嚴經第三‧如來名號品

(二)佛陀之身,由於從覺悟而得,所以是常住而不壞的,有別於靠食物維持的肉體。由於智慧所成就的金剛之身,既無憂懼、也無病痛,是永遠不變的。

——大般涅槃經

所以,佛是永遠不滅的,除非覺悟泯滅,否則永遠是靈明常存的。而這覺悟所形成的智慧之光,顯現於世,不但啟人以覺悟,更可導入往生於佛的國度。

了悟這番道理,便是佛陀之子,可以接受佛陀的教化而實踐、遵守佛的教導,並且以之傳留後世;這都是佛陀的默化力量所及,了無若何奇異之處。

——華嚴經

(三)佛陀具備了三種身分:一是法身、二是報身、三是應身。

法身,就是以法為身。法就是世間實相的真理,和覺悟那道理的智慧,合而為一的稱呼。

法也就是佛。這佛既無顏色,亦無形相;由於無色無相,所以既無來路,也無去處。惟其來去無由,所以無處不充塞,亦正如太空之遍蓋一切萬物之上,而無不周涵。

佛不會由於人之思惟而有、不因人之忘失而無,更不致於因人之喜悅時而來、怠慢時而去。因而,佛是超越於人心的種種活動而存在的。

佛身,是充滿於一切世界的,無所不到。這人們本具的佛,不論你曾否予以思考過,都是永遠常在的。

(四)報身佛,就是無形的法身佛,為了援救人類的痛苦而顯現的形相;他立誓願、積善行、示名號,從而廣施引導救度人類。

這佛是以大悲為本,不惜以種種方式去救援那無限的人類。像火一般的燃燒一切,當然也把人們的煩惱之薪燒盡;同時又像風把灰塵吹走一般,把人們的苦惱之塵,吹散無餘。

應身佛,為了完成佛的救度,應合世人的習性,以不同的形態出現於世間,包括:誕生、出家與成道;想盡各種方法予以引導,甚或以病和死來示警於世人。

佛身的本體是同一法身的,但以世人的習性各有不同,所以佛以各色各樣的形體顯現於世,而世人各有其本能所希求的心和行為,以致各人所見的佛相,也各有不同;但佛祇以一種真實示現於人。

佛雖分為三身,但是祇為完成一件事體——那就是救助世人。

常以若干殊勝之身,出現於一切境界,那種身不是佛陀之身,因為佛身不是肉體的。佛陀祇以悟得之身,充滿於一切處,經常出現於體悟實相之人的面前。

——金光明經第三‧三身品

第二節  與佛相會

(一)佛之出現於這個世界,是甚為希罕的。佛在這世界上開悟、說法、斷決疑網,拔除愛慾之根、杜塞罪惡淵藪,而一無障礙,悠然自得地在這世上行化,世人都以佛為無上的善行。

——華嚴經

佛示現在這世間宣說教法,是為了施惠人類以真正的福祉。為了不願捨棄痛苦與煩惱的人類,所以佛纔示現在這苦難的世界。

——華嚴經第三四‧入法界品

這個世界上缺乏公理,邪見橫生,慾壑永難填滿,以致身心均陷入墮落。在這人命苦短的世界上,布施教法給人,是非常困難的。佛祇憑著這分大悲心,終於克服了這項困難。

——阿彌陀經

(二)佛在這個世界,視一切人類都是好友;為煩惱重負所苦的人遇上了佛,佛會替他擔荷起重負。

佛在這個世界是良師,為愚癡所迷的人遇上了佛,霑佛智慧之光,得以驅散黑暗。

——華嚴經

牛仔始終是不肯離開母牛的。佛的教法祇要聽過一次,便不想再離開佛,這是由於常常聞到快樂的緣故。

——雜阿含經三五‧卷五

(三)當月落時,人們會說月亮沉下去了;月昇時,人們則說月亮又出來了。其實,月亮是常住不變的,並無所謂出沒或昇沉。佛陀也是一樣,是常住而無生滅的,祇是為了教化人類纔示現生滅相。人認為月亮有盈虧,其實月亮原本就是常滿的,既無增、也無減。佛亦未嘗不如是,常住不變而無生滅,祇是依各人的所見,而產生有生滅感罷了。

月亮映現在一切物體之上,不論在街市、在村落、在山野、在河川、在池沼中,或在甕缸裏,乃至在樹葉末梢的露珠上,都無所不現。人們所到之處,即使千百里,月亮常會緊隨其人。月亮本身雖然是不變的,卻因人們蔽於所見,而有不同。佛依然同此道理,為了適應世界上的人類,顯示出無數的形態,但佛的本體卻是常住而不變的。

(四)佛在這個世界上,不論是出現抑或隱沒,總是不離因緣的。為了救度世人,當好的時節因緣來臨,便出現了;當因緣消滅,也會從世界上隱沒而去。

佛雖有生滅之相,但卻沒有生滅的實質。了解這番道理,對佛所示現的生滅,乃至對一切事物的變遷,都能處變不驚而不為感傷,從而開啟了覺悟,得到無上的智慧。

佛非肉體,乃由覺悟而成的道理,已如前述。肉體不過是個容器而已,裏面如果盛得覺悟,便稱為佛。因此,執著肉體,為佛的逝世而傷感者,實際上,這種人是見不到佛的。

本來,一切事物的實相,是離開生滅、去來、善惡的差別,而屬於體空平等的。

如果當體認為有差別,那是由於意識上所起的判斷所致。佛的實相,其實既未顯現、亦無隱沒。

——大般涅槃經

第三節  偉大的德行

(一)佛具備五項勝德,而為人所尊敬,包括:偉大的素行、卓越的見地、崇高的智慧、宣揚覺悟之道,使人能依教奉行等。

佛另外並具有八項勝德:一者,佛給予人類利益和幸福;二者,依佛的教化,可以立獲福祉;三者,對善惡正邪能施正確的教誨;四者,宣示正道,令人覺悟;五者,不論何人,皆將導之入正途;六者,佛陀沒有驕傲和自滿;七者,所言必行,所行必孚所言;八者,不疑惑,所願必滿,成就善美之行。

佛在禪定中得到寂靜與和平,對所有的人以慈心、悲心相待,而了無分別,祛除心中一切污垢,保持喜悅。

——巴利本中部八‧七七‧善生優陀夷大經

(二)佛是一切人類的父母,當嬰兒生下來尚在襁褓期間,父母和著孩子的發音說話,然後,再漸漸教以語言。

佛,亦復如是,隨著人類的語言來宣說教法,並以各人所見,顯示不同的形相,使每個人都能處在安穩不動的境地。

此外,佛雖用一種語言說教,但各人所聽到的,認為都能符應自己的習性,覺得佛陀現在是對我開示,不勝欣悅。

——大般涅槃經

佛的境界,遠超於一般人所想像,很難用語言說出一個端倪。如果勉強描述那種境界,除了譬喻之外,別無他途。

恒河雖然屢為龜、魚、馬、象等所染污,但依然經常清淨;佛亦恰如恒河,雖為異教的魚、龜等競相侵擾,但思緒卻絲毫不為所亂,清淨如常。

——楞伽經

(三)佛的智慧能明察一切道理,遠離偏頗的兩種極端而立於中道,而且超越一切文字和語言,了知一切人類心中所思惟的,而能在瞬間即洞澈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

太空中的繁星,在恬靜的大海裏反映出它們各自的形相。佛的智慧如海,把一切人類心地上所思惟的,乃至宇宙萬物,原原本本地顯現出來,因此佛亦稱為一切智者。

佛的這種智慧,潤澤了一切人的心地,賜人以光明,使人明確地了解這世界上的意義、盛衰和因果道理。誠然,人類經由佛陀智慧的啟示,而得知這世界上的事事物物。

——華嚴經第三二‧如來性起品

(四)佛,並不祇以佛的身分見示於世人,有時也作惡魔,時而也會以女人相、神仙像、國王、大臣等姿態出現,有時也會出現在妓院或賭場。

——法華經第二五‧普門品

當你患病時,佛以醫師之身,示臨施藥並演說教法。當戰事乍起,佛則演說正教,速離災難。對於留戀常情者,佛說無常的道理;對於驕傲自大者,佛說無我的法則;對於耽樂世俗娛悅者,佛則昭示世間的苦楚百態。

佛的功用,如此地展現在事物之上,而這一切,又都是從法身的根本處所流露出來。那無限的生命,以及那無限光明所救度的,其歸根結抵都是法身之佛。

——大般涅槃經

(五)這個世界猶如火宅般的不具安全感,人們由於愚癡與無知而憤怒、嫉妒、猜忌,終至陷入一切煩惱之中。一如嬰兒的需要母親,人們也同樣必須依賴佛陀的慈悲。

——法華經第二‧方便品

佛陀是聖者中最可尊敬的聖人,也是整個宇宙之父。一切人類都是佛子,他們一味地沉湎於世間的享樂,卻未具備可以看穿災禍的智。世界上充滿了痛苦而值得恐懼的,一如老、病和死的火焰,正燃燒不息。

但是,佛離開了這個稱為迷惘世界的火宅,處於寂靜之林。

並且說:「現在這個無常而多苦的世界,是屬於我的;生存在這裏面的,均為我子,能夠拯救他們無限煩惱的,也祇有我而已。」

佛,實際上是大法之王,依自己的證悟去說教。其實,佛祇是為了人們的安樂,施人以幸福而出現於世,為了從痛苦中拯救人類,佛纔宣說了教法。但是人們被物欲所誘惑,總是充耳不聞,涅不經心。

不過,聽了教法而心懷喜悅的人,決不致於再退墮到迷惑之境。佛曾說:「我的教法,須憑信仰,纔能得入。」亦即因為相信佛的話,纔符合被救的條件,而不是靠自己的智慧得救;從而,靜聆佛陀的教法,並應依之奉行。

——法華經第二‧方便品

教法篇

第一章  因緣

第一節  四種真理

(一)這個人類的世界,充滿了苦惱。生固然是苦,老、病、死更何嘗不是苦?冤家卻常常碰面;自己所愛慕的,偏偏又須別離;心所企求的,則往往得不到,這些無不都是苦。誠然,不離執著的人生,樣樣都是苦,這就稱作是苦的根本——苦諦。

這些人生之苦,是由何而起呢?無疑的,乃是由於糾纏人心的煩惱所產生。如果再對煩惱加以探究,便不難了解與生俱來的欲望之於人生,是以強烈的執著為基礎;因而對於所見、所聞便興起貪婪,轉而甚至對死也成了願望,這就是苦的原因——集諦。

把這種煩惱的根本毫無保留地予以消滅,並且遠離一切執著,那麼,人類的苦惱便無從存在。消滅這苦的真理,就稱作滅諦。

想進入消滅苦的境地,必須修行八種正道——八正道。那就是:正確的見解、純正的思想、正經的語言、端正的行為、正常的生活、正當的努力、正實的記憶和正當的心志集中等。這八種是消滅貪欲的正道,稱為道諦。

這些真理,人們必須澈底地以身實踐。因為既知這個世界充滿了苦惱,任何人想從這苦境中掙脫,就必須先斷除煩惱。到了煩惱與痛苦雙亡的程度,便達到了覺悟的境地。準此,覺悟就是以這八正道,纔得以達成的。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六、巴利本相應部五六‧一一‧一二‧轉法輪經

(二)致志於修道的人士,必須了解這四項聖哲的真理。一般人就是因為不能理解於此,所以纔長時期在迷路上徬徨不已。一旦了解到這四種聖哲的真理所在,纔算得到了覺悟之眼的人。

因此,專心一志領受佛的教誨,同時也必須明確了解這四種聖哲真理的義蘊。

無論何世或任何聖者,想做一位光明正大的人上人,都必須是這四種聖明哲理的覺者,當然也是接受這四種真理教化的人。

——巴利本本事經一○三

一個人,當他真正開始通達這四種真理之時,便對各種欲望漸漸疏遠,自然與世無爭,不殺生、不偷盜、不違犯邪亂的淫慾、不欺騙、不譭謗、不陷害、不嫉妒、不瞋恨、不忘記人生無常的道理,更不離開正道。

——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經

(三)修行正道的人,就像挑起了燈火,走進漆黑的屋中,黑暗馬上消失,頓時充滿光明。

學習正道,如能明瞭這四種聖明的哲理,便可得到智慧的燈火,愚昧的黑暗便從此消滅。

佛揭示這四種真理以接引人類,身受這正大教化的人,憑著這四種真理,在這無常的人世中,開啟了真正的覺悟,成為此世人類所共同信守、共同依止的準則。

因此,如能明瞭這四種真理,進而才可以消滅一切煩惱的根本——無明。

——四十二章經

佛的弟子們!憑這四種真理,便可通曉所有的教法,從而,了解一切真理的智慧和功德,面對著任何人種,都可以演說教化。

第二節  微妙的聯繫

(一)人類的苦惱,是有其原因的;人類的覺悟,是有道理可以遵循的。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依緣——條件——而生,也依緣而滅。

下雨、颳風、開花、落葉,一切一切都是依緣而生,依緣而滅的。

我們的身體,是由父母的緣而生,靠食物纔得以維持成長,心也是靠經驗和智識纔培育而成。

因此,身、心都是依緣而成立的,也可以說是依緣而變遷的。

網的孔目,是由於互相牽連才得以成網。其實,世間的一切事物又何嘗不都是由於相互牽連而成呢?

對於網目,如果把它視為祇是整個網的一個孔目,那是一項大的錯誤。

網目必須與其他的網目相牽扯,纔能成為一個完全的網目,而且,每個網目各與其他的網目聯貫,纔結成一個整體的網,從而纔能發揮網的功能。

(二)開花的緣集齊了,花朵纔得以綻放;落葉的緣聚攏了,樹葉才會掉下來。絕不是無緣無故說開花就開花,想落葉就掉葉子。

惟其依緣而開花、依緣而落葉,所以不論何種物體,都是各有變化的,沒有一項是可以獨自存在而常住不變的。

一切物體,依緣而生、依緣而滅的道理,是永遠不變的。因此,有變遷、非常住不移的理念,也是天地間顛撲不破的真理,祇有這一點才永久不變。

——勝鬘經

第三節  依存關係

(一)人類的憂愁、悲傷、痛苦、鬱悶是由何而起呢?歸結起來,不外是由於人們有了執著而生。

執著財勢富有、執著名聞利養、執著快慰娛樂、執著自我優越等等,由於有這種種的執著,纔產生痛苦和煩惱。

原本一開始,這世界上就有了種種災難,因之對於老、病、死纔無可避免,悲傷與苦惱也就接踵而至。

但是,如果對這種種加以追根究柢,因為有執著才有憂悲和苦惱,如能把執著革除淨盡,一切煩惱與痛苦,自然消逝於無形。

如果進一步對執著再加以探究,當不難發現存在於人們心中的無明和貪愛。

無明,就是未能正視於處在演變中的事物本質,而又茫然於事物的道理所在。貪愛,乃是貪婪於得不到的東西,生起執著和愛慕。

本來,事物的實質是沒有差別的,其所以認為它有差別,乃是無明和貪愛的作用;本來,事物的自體是沒有善惡的,其所以判斷出善與惡,也是無明和貪愛的作用。

一切人類,時而會興起不太正經的念頭,這是由於內心的愚癡,以致見解難趨正確,執著自我,以致行為乖舛,結果纔有了迷惑之身。

以業為田地、以心為種子,無明之土蓋覆其上,以貪愛之而滋潤、自我的水灌溉;於是不正當的見解則日漸增長,從而,這迷惘的身世便生了出來。

(二)因此,歸結起來,產生這種充滿憂、悲、苦、惱、迷惘世界的,就是我們的這個心。

迷亂的世界,無非祇是從心所現的影子,而覺悟的世界,同樣也是由心之所顯現。

(三)在這世界之中,有三種錯誤的見解,如果依之而行,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將全被否定無餘。

第一,有人主張:人們在世間所經歷的任何事,均由命運所安排。第二,另一種人認為:一切都是神的主宰。第三,還有人認為:一切事物既無因,也沒有所謂緣。

如果,一切都由命運來決定,那麼,這個世界不論行善或為惡,都是命運所使,從而幸與不幸也是命中註定;除了命運之外,別無其他因素存在。

這樣說來,人們就不必寄望和努力於做哪些事,或不可做哪些事,從而世界上也就沒有進步和改善了。

其次,神所安排之說、以及既無因也無緣的論調,都同須深加譴責。因為,果屬如此,則遠離罪惡和與人為善的意向、努力及意義,都全部蕩然無存。

因此,這兩種見解同屬錯誤。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依緣而生、從緣而滅。

—華嚴經

第二章  人心與真實的本體

第一節  演變中的事物無實質

(一)無論身或心,因為是依因緣而成,所以身體是無實質的。身體既是憑因緣所集而有,因而也是無常的。

如果說身有實質的話,那麼我們這個身就能依所想像,得到稱心如意纔對!事實如何呢?譬如:

一位王者之於國事,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完全依自己的意願去處理一切。雖說如此,但是:不願意生病,病還是會來;不希望衰老,衰老依然不請自至。每一件事都不能盡如所願。

同一道理,心也是沒有實質的,心也是靠因緣集聚而成,也是常常在演變的。

如果認為心有實質的話,那麼,應該照我們所想像的纔對!但是,是否如此?心裏不希望惡,卻又離善很遠;心裏希望善,卻時常想到了惡。事實上都未盡如意。

(二)或有人問:我們這個身體,是永遠不變呢?抑或無常呢?無疑地,答案應該是無常的,而絕不會錯。

如果再問:那麼,這無常是苦惱?還是快樂的呢?我們的答覆是:任何人既生之後,當他被病、老、死所逼迫時,誰都會說是苦惱的。

準此之故,把無常、演變、苦惱視為實質的、視為歸我所有的,都是錯誤的。

心,亦復如是,是無常的、苦惱的、無實質的。

所以,把由身心所組成的,自己認為那就是「我」,而且將之呵護有加、執取以為屬我所有,這種觀念必須祛除。

把一顆不具智慧的心,據為己有,那祇是執著我有而已。

而你一意所呵護的身體,由於是因緣所生,無時不在演變,即使再短的時間,也從未稍停。

一如流逝的水、恰似閃爍的燈火,無時不在演變。我心之起意動念,就像活躍的猿猴,從無片刻的靜止。

具有智慧的眼光,是如是見解,如此地察覺,從而對身心的執著,必須洞然物外。超然地解除了身與心的執著,庶幾獲得正道的體悟。

——巴利本中部四‧三五‧薩遮迦小經

(三)生存在這個世界,任憑你再偉大,依然有五件事還是無法達成心願:

第一、勢將衰老之身,使它不再老化。

第二、陷入臥病之身,使它不病而稍安。

第三、病篤垂危之身,使它得免於死。

第四、形將銷滅的物體,使它不滅壞而苟存。

第五、即將滅盡散渙的事物,使它倖存於一時。

儘管如此,世界上依然時常有人甘冒這不可避免的事實,橫衝直闖,干犯無謂的痛苦與煩惱。接受過佛陀教法的人們,因為明瞭那不可避免的事實是難逞僥倖的,故而,不抱持這愚昧的苦惱。

——巴利本增支部五‧四九

此外,這世界上另有四種真實:第一,舉凡一切生物,都因無明而生;第二,大凡能構成欲望的對象者,都是無常的、痛苦的、變遷的;第三,凡是存在的物體,都是無常的、苦的、會變遷的;第四,沒有我,或屬我所有的事物。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五

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會變遷的。所謂萬事萬物均無實我的道理,縱使佛不出現於此世,也是亙古不易的定理。但佛瞭然於此,也悟證及此,並且以之教導人類。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三四

第二節  心態

(一)迷與悟是唯心所現,一切事物是心所造。恰如魔術師,能隨心所欲地變現出各種物品。

——楞伽經

人心的變化是無際限的,其活動也是無止境的。一顆骯髒的心,能變現出滿是染污的世界;一顆清淨的心,也能變現出一個玲瓏絕塵的世界。至於物外境界的變化,也是無際限的。

畫是畫家所描繪的,物外的境界是由心所造的。佛所造的世界,是清淨而無煩惱的;人們所構成的社會,則是既煩惱而又染污的。

——華嚴經盧舍那佛品

心,也像一位技巧的畫家,能描繪出林林總總的世界。我們這個世界之中,沒有一件事物品,不是由心的活動而產生出來。心的功用如此,佛亦如斯;佛既如是,而其他的人類又何嘗不如斯?因此,在作畫的一切事事物物的功用來說,心、佛、人類這三種是了無差別的。

一切事物從心而起,佛是正覺知者。因此,能夠洞悉這種道理的人,纔算真正的見到佛。

(二)但是,我們的這顆心,則又經常在恐懼、悲傷、憂惱之中,已經發生的事,固然常懷憂慮;尚未到來的事情,也要預為恐懼。此理安在呢?就是由於心中無明和貪愛的病態在作祟。

——華嚴經第十六‧夜摩天宮品

迷惘的世界,從這貪愛的心中產生出來,而這迷恫世界中的種種因素,歸納起來,都在這顆心的裏面。

生與死,也是由心所起。於迷惘生死有關的心,如果消滅,那迷惘的生死也就窮盡了。

——華嚴經第二二‧十地品

迷惘的世界,也是由心所生起;由於這迷惘之心所見,而構成了迷惘的世界。了解到致心於遠離這迷惘的世界,纔能擺脫染污,獲致覺悟。

——楞伽經

準此道理,這個世界是由心所統轄,也為心所累,因而接受心的控制。出現一個充滿苦惱的世界,就是迷亂的心所使然。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八六

(三)一切事物,都置心於先,以心為主,而又終以心成。如果說心是污穢的,而且身體所行亦復如是,痛苦當即尾隨此人而至;一如拉車的牛隻,車輛永遠跟在牠後面。

如果說心是善良的,身之所行亦復如斯,快樂就跟隨著此人,恰似如影隨形一樣。從事於惡行的人,當生之世,已有感於行惡是苦;及至後世,由行惡所受的果報,更會覺得苦上加苦。

素行善良的人,現生之世,自有為善最樂的感受;到了後世,接受行善所得到的果報,將會愈益快樂。

——法句經一、二、一七、一八

此心如已污濁,那麼,所行的路途,也會覺得坎坷不平,甚而終必顛仆傾倒。如果此心清淨,所行的路徑,亦是平坦舒適,所到之處健步安穩。

身心快樂而清淨,恰是突破惡魔的羅網,步向佛國的大地。心地恬靜的人,經常處境安寧,進而精勤以赴,則不論晝夜,此心均在修行之中。

——首楞嚴經

第三節  真實的本體

(一)此世間的事事物物,都是依緣而現,本來是無差別的,但在人們的視覺上有了軒輊,這是出自個人心機判斷所致。

太空之中,原本沒有東西之分的,人類逕自給它加上東西南北的分際,從而纔執著東或執著西。

——華嚴經第一六‧夜摩天宮品

數目,本來從一到無量數,每個數都是一個完整的個體,數量的本身從未有多少的差別。但是,人類以欲望之心去計取,於是多少之間的差別,遂告產生。

人世間本來沒有生也沒有滅的,但人人都曾目睹生與死的差別。人類的行為,本亦無善無惡,但是我們確曾見到善惡的差別,這都是由於人的心機判斷。

佛陀超越於這種差別,一如飄盪在空中的浮雲,虛幻無實,認為執取或揚棄都是空的,故而須祛除心機用事。

——楞伽經

(二)人由於心機用事,所以執著一切:執著財富、執著名望、執著生命,執著有無、善惡、正邪,乃至一切事物,徒使迷上加迷,因而招致更多的痛苦與煩惱。

在此有一個人,獨自作長途的旅行,來到了一處地方,面前橫著一條大河,心想:環視這河的此岸是險象叢生的,見那對面的彼岸,安全舒適。當下製作木筏,由這木筏的擺渡,才得平安地到達彼岸。繼而一想:「這隻木筏,把我平安地載渡到這邊的岸上,對我來說是厥功甚偉,豈有將之捨棄的道理?」於是用力扛在肩上,繼續走向那未完的旅程。

至此,對這旅行人來說,認為不這樣做有些過意不去,其實果真是這樣嗎?

——巴利本中部三‧二二‧蛇喻經

從這個譬喻中顯示出:自認理所當然的事情尚且不應執著,適可而止;何況那些似是而非的種種?更應澈頭澈尾地捨離淨盡。

——楞伽經

(三)一切的事物,既無所謂來、亦無所謂去,無生亦無滅,從而無所謂得、亦無所謂失。

佛說:「一切萬物,都不拘泥於有無的範疇,既不屬有、也不屬無,既無生、亦無滅。」亦即:一切萬物均依因緣而成。事物的本體並無真實的自性存在,故不屬有;既依因緣而生,當然也不可謂無。

見到了事物的體相,而加以執著,這是招致迷亂心意的原因。如果不看到物體的表相,心機就不致起意。覺悟之道,就是去發現這真實的道理,摒絕心機用事。

誠然,世事如夢境,財寶亦如幻化。畫中所見的高低,本來無何不同,雖有所見,實則其本質仍無若何變勤,這一切一切都譬如陽焰。

(四)由無數因緣所構成的事物,如果相信它將永遠如實地存在,那是一種錯誤的看法——常見;如果相信那是完全不存在的,也是一種錯誤的看法——斷見。

這些所謂:斷、常、有、無,都不是實有其相的,因為人們執著它,所以纔有了表相。一切萬物本來都是遠離於執著相的。

因為一切物體都是依緣而生起,所以都是有變遷的,都不是永遠不變而各有其實體的。惟其有變遷,纔猶如幻化,亦有如陽焰之所示,而且,在同時亦猶如當體的真實感,變遷之餘,宛如永遠不變。

河川之於人,雖然確曾見到是河川,但對餓鬼來說,所見的則是水火,而非河川。因此,河川對餓鬼來說,就不能說是「有」;對人來說,則不能說是「無」。

同此道理,一切萬物不能都說是「有」,也不能都說是「無」,而是幻化的。

而且,如果離開這個幻化的世界,也就沒有一個真實的世界,或永遠不變的世界。所以把這個世界看成是假的世界,固屬錯誤;如視為真實的世界,更是錯誤。

但是,世界上的人類,基於這種錯誤,雖然看到了這世上的有,仍謂世上都是幻化,以為既具因應幻化的心,而謂不應有錯誤,其實這種錯誤,在愚癡人的心中不盡了解其道理所在,以為是假的世界,以為是真實的世界。

有智慧的人即能領悟這番道理,對於虛幻,當下就看出是假有,同時還能不犯這項錯誤。

——楞伽經

第四節  不偏不倚之道

(一)修道之人,必須避免兩種偏頗的生活。其一,沈淪於欲望中妄自菲薄的卑賤生活;其二,徒自痛責身心,而加以百般折磨的苦行生活。

擺脫這兩種的偏頗生活,啟開心眼、進修智慧,纔是導向覺悟的中道生活。

這中道生活,究係何所指呢?那就是:正確的看法、正當的思惟、正經的語言、正大的行為、正常的生活、正當的努力、正直的記憶、正規的心思集中等八種正道。

——巴利本律藏大品第一‧六‧轉法輪經

一切萬物都是依緣而有生滅,沒有所謂的有與無;愚癡之人或者見有見無,但具真智慧者的所見,是超越於有無的,這就是中道的正確見解。

——楞伽經

(二)一根木材在大河之中順流而下,這木材既不靠近兩岸,也不淪沒入中流;既不漂上陸地,也不為人所撈取;復不被捲入漩渦、也不會從內部腐朽,最後終於流入大海。

這根木材所譬喻的是:既不執內,亦不執外;既不執有,也不執無;既不執正,也不執邪;雖離迷惘,但不拘泥於悟覺,任其一身在中流裏浮動,一如學道之人的中道見解和中道生活。

——雜阿含經卷四三

學道生活中最切要者,就是不執著兩邊的極端,經常運步在中道之間。

一切萬物,既無生、亦無滅。了解它沒有常性而不受拘束,不執持自己所做的善,更不繫縛於任何物體。不受拘束,就是不堅持,也就是不執著。學道之士,既不畏懼死,更不求貪生。至於說這種見解、那種見解,應該是不追逐在任何見解之後。

——楞伽經等

人,當興起執著心的時候,迷惘的生活,馬上即將開始,所以步向覺悟之路的人,他們過的是:不堅持、不執取、不停滯、不受拘束的生活。

(三)因為覺悟沒有其自體的本質,實際上也沒有覺悟處。

因為有迷惘,所以纔有覺悟;如無迷惘,何來覺悟?離開迷惘,即無覺悟;離開覺悟,亦無迷惘。

至此,執著覺悟也是一種障礙。

——巴利本中部二‧一八‧蜜丸經

有了黑暗,纔需要照明。黑暗如果消失,照明當下即無用場,於是照明與被照明的物體,同時均消匿於無形。

誠然,學道之士,覺悟而不停滯於覺悟之境;之所以須求覺悟,那是因為猶在迷惘之中。

達到這番境地,即使在障礙中也能得悟,在黑暗之中也有光明。一切煩惱之境,正是開悟之處,必當戮力以赴。

——楞伽經

(四)事物平等而無差別謂之空;事物共自體的本質沒有實相,既不生、亦不滅,因為用語言無法表達或形容,故謂之空。

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互的關係而成立、互相依附而存在,沒有一個是單獨成立的。

正如光和影、長和短、白和黑的物體,其自體的本質並非祇靠單方面就可得而為有,所以稱之謂無自性。

復次,迷外無覺,覺外無迷;這兩件事情相互之間並不牴觸,兩件事也沒有相反的衝突。

——楞伽經

(五)人們經常看到事物的生成或消滅,其實實物本來就沒有生,亦無滅。

眼睛之得以見到事物的真實狀態、了解到生滅不二的道理,就是覺悟。

人們自己想到有我,纔會執著屬我所有,但是本來就沒有我,又怎麼能屬我所有?了解到無我和有我本一不二的道理,就是覺悟。

人,想到了既有清淨也有污穢,而為這兩件事所拘束。但是事物本來就沒有清淨也沒有污穢,清淨也好、污穢也罷,同時都是人的心機作用而已。

人們對善惡,本作不同的想法而固執於善和惡。但是,善無獨有、惡不孤存;證悟覺道之人,了解到善與惡本來不是兩回事,就是覺悟不二法門的道理。

人們經常畏懼不幸而企望幸福;但以真智慧去衡量這兩件事情,在不幸當中也有幸福。因此,覺悟到不幸中也會有幸福存在,了解到那是纏縛身心和拘束自由,從而將失去真實的自在;這種人纔算是覺悟到不二的道理。

因此,無論說有與無、迷與悟、實與妄、正與邪,其實都不是兩個極端相反的,其真實情況都無法言說、表示和認識。這些言語和心機,都有必要將之遠離;人們如果遠離了這些言語和心機用事,就可以悟得真實的空性。

——維摩經‧入不二品

(六)例如:蓮荷不會生長在清淨的高原和陸地,反而在污泥中才會開花;不是離開了迷就能得悟。錯誤的見解和迷惘都是成佛的種子。

若不冒著種種的危險潛到海底,就得不到價值連城的寶物;不進入迷惘的泥海之中,也得不到覺悟之寶。執著自我堅固如山的人,其後,如能發心探求真理,最終,同樣也會得到覺悟。

因此,往昔有位仙人攀登如刃的高山,並且回身自行投入大火之中,當身體尚未墜及火焰,頓時自覺於一陣意外的清涼,當下便覺悟了迷惘。名聞利欲的刃山、怨憎的火焰,覺悟的涼風起處,便怡然地得度了。

——華嚴經第三四‧入法界品

(七)佛的教法是讓我們離開相反的兩端,以覺悟中道不二的道理。如果你執取了相反兩端的任何一邊,即使那是善的、是正的,也是錯誤。

如果,人們的思想一味地固執於一切事物的變遷,這將陷入一種錯誤的想法。還有,如果固執於一切事物都是不變的想法,這也是根本錯誤的思惟。如果依然執著人我,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永久都無法脫離苦惱;如果執著無我,那也是一種錯誤的想法,這對學道亦無何助益。

復次,堅持一切事物都是苦惱,也是錯誤的想法;如果說一切事物祇有快樂,這也是錯誤的想法。佛的教法是中道,是脫離兩端而不偏不倚的。

——楞伽經等

第三章  覺悟的種子

第一節  清淨心

(一)人,有各色各樣的種類,有私心小的,也有私心很大的;有聰明的,也有愚癡的;有稟性善良的,也有賦性惡劣的;有易於教化的,也有難以調伏的。

例如有:青、黃、赤、白各色各樣的荷花在蓮池中生長,在水中發育;有不冒出水面的蓮花,也有停滯在水面上的蓮花,更有離開水面不霑水的蓮花。

這些差別外,還更有男女的區別,但在人的本性上是沒有差別的。男的修道固然可得開悟,女的如果潛心學道也能達到覺悟。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五

學習御象之術,必須具有:信心和體力,加上勤勉和沒有虛偽;此外,智慧亦更要緊。向佛陀學習,一開始對這五件事就是缺一不可。具備了這五件事,不論是男或女,學佛的教法並不是漫長而不可及;這是因為人們都各自具備了可以覺悟的本性。

——巴利本律藏小品五‧二一

(二)在覺悟之道這方面,人們用自己的眼光去看佛,用自心去信仰佛。同樣地,人在這生死的歧路上,流徙轉動到今天,也就是這個心與眼。

國王將往討伐入侵的賊寇,先探知賊穴的下落,該是首要之務。現在想要消除迷惘,必須先查明心與眼的所在之處。

人在室內一張開眼睛,首先進入眼中的是屋裏的物體。其次,才能透過窗戶看到外邊的景色。眼睛不會連室內之物尚未見之,卻祇望到了外邊的景色。

如果此身之內有心,首先應該詳細知道的是,這身內的一切。但是,人們對身外之事的求知是無不詳盡;對身內之事的認識,幾乎都不甚了了。

還有,如果心在身體之外,身與心相互脫離,心所知道的事,身不知道;身所體會的事,心也不能曉得。但是,事實上心有所知,身也同惑;身有所感,心則盡知,所以在身之外不可能另有其心。那麼,心的本體,到底在何處呢?

(三)原來,從任何人都不曉得始自何時的往昔,被業所羈絆繫縛而迷上加迷的,有兩種原因:

其一,以生死根本的迷惘心,作自己的本性想;其二,以覺悟本性的清淨心,不曉得隱藏在迷惘心內自己所具備的種種。

握緊拳頭,振開膀臂,眼睛所看的這個,心也知道是這個。但是,這所知的心,並非真實的心,而是判斷事物的心。

判斷事物的心是由欲望而起,判斷個人狀況的心,也是接觸到緣而生起的心,不是真實的本體,而是變遷的心;把這個心,作實體之心的想法,自然會生起迷惑。

其次,伸開拳頭,心曉得是拳頭伸開了,這個動作,是手呢?還是心呢?抑或都不是呢?

手如果動,心也會動,而且在心動之餘,手也會動。但是,那動的心,是心的表面,不是心的根本。

(四)一切人都有其清淨的本心,它被外境由因緣而起的迷塵所覆蓋,但是不論怎麼說,它總是賓客,不是主人。

月亮短時間被雲所遮掩,但總不會為雲所污染,也不會為雲所湧動。

因此,人不可以把浮塵般的迷心,作為自己的本性想。

而且,人亦儆醒於不動搖、不染污的覺悟本心,使其歸向真實的自我。固執浮動的迷惘心,追求那顛倒的見解,使人總是徬徨在迷惘的十字路口。

人心迷惘和污染,是由欲望和接觸外界的緣所變化而起。

這種緣的來和去都沒有關係,一顆永久不動的寂靜之心,纔是人心的本體,也是人的主人翁。

房客雖說已經搬走,出租的房子可不能說不存在。依緣而生、而滅的「心機」之心雖說已經消失,其自體的我可不能說不存在。靠外緣變遷而作的種種應斷,那不是本體之心。

(五)這裏是一處講座,太陽出來了,通室明亮;太陽沉沒了,滿室黑闇。

也許可以把光明還復太陽;把黑闇還復予夜。但若明瞭光明和黑闇的力量,卻不能還復任何一方——那是心的本性,除了還復於本體之外,別無他途。

太陽出現了,見到光明,是一時之間的心;太陽沉沒了,見到黑闇,也是一時之間的心。

如此情形,所謂明與闇,乃是受外緣所牽引,纔生起分別明闇的心。分別明闇的心是一時之間的心,不是心的本體;那分別明闇能力的根本,纔是心的本體。

被外緣牽引所生滅的善惡愛憎等念頭,是積藏在人心由污穢所起的一時之心。

雖為煩惱的塵垢所包圍,但未被染污;這未被污穢的,就是本來的清淨心。

將水注入圓的容器中,即成為圓形;注入方的容器中,就成為方形。其實,水的本身並無圓形或方形,但是人們卻健忘於此,而一味固執於水的形狀。

看見善或惡、考慮到喜好或厭煩、想到有或無;被思考所役使、被見解所束縛、為追逐外界的事物所苦惱。

束縛的見解回復於外緣,通歸於未被束縛的自性。身與心,沒有任何遮蔽,纔能達到自由自在的境域。

——首楞嚴經

第二節  隱藏的寶物

(一)清淨的本心,換一句語彙來說,就是佛性,佛性就是佛的種子。

拿起一塊透鏡向著太陽,對準了艾草引火時,那火是從那裏來的呢?太陽和透鏡片的相隔,是那麼遙遠,兩者雖然不能相接觸,毋庸置疑地,太陽經由透鏡,卻能顯現在艾草之上。復次,如果僅有太陽,艾草沒有可燃之性,艾草是不會著火的。

如今,將艾草喻為生育佛的根本——佛性,佛智慧的透鏡對準在上面,佛之火就是啟開佛性的火種,就在喻為人類的艾草上燃燒起來。

佛喻作智慧的透鏡,對準世間,啟開這世間的火信,於是就燃燒起來。

(二)人們卻背離了本來即具備的覺悟性,被煩惱的塵垢所執,事物善惡的體相將心縛住,因而時有不自由的慨嗅!

覺悟之心,人們本來就已具備,為甚麼這樣地橫生偽許而隱沒了佛性之光呢?如今,徒自在迷惘的十字路口徬徨呢?

從前,有名男子,一天早晨攬鏡自照,驚異自己不見了頭和臉。其實並非他沒頭沒臉,而是他拿反了鏡子,以鏡背向臉,因此纔看不到自己的頭和臉。

想要達到覺悟,但沒做到,因而深以為苦,這是愚癡,且無必要。因為覺悟中沒有迷惘,在無限長時間中,被外界的混亂所動,描畫著妄想,由妄想而造成迷惘的世界。

因此,如能平息妄想,自然就可以恢復覺悟。要知道,覺悟之外是沒有妄想的。而且,不可思議的是,曾經覺悟過的人沒有妄想,而又念念於尚未覺悟者。

——首楞嚴經

(三)佛性是無盡無限,縱使生為畜生或作餓鬼之苦,或者墮落地獄,佛性還是沒有盡絕。

在骯髒的身體中、在污穢的煩惱之底,佛性之光被包藏或覆蔽著。

——大般涅槃經

(四)從前,有個人來到朋友家裏,醉酒之後倒頭便睡,朋友恰有急事忙於起程出外,友人為了擔心這人日後的生計,把一顆價值連城的寶石,縫進他的衣領之中。這件事他並不知道,酒醒之後,起而繼續流浪他鄉,仍為衣食所苦。後來,四出遊蕩再度與舊友見面,朋友教示他說:「如有必要,你可以用我為你縫在衣領中的寶石啊!」

這個比喻所示,喻為佛性的寶石,包藏在表示貪瞋的煩惱衣領中,不為所污染。

——法華經第七‧化城喻品、首楞嚴經

這是說,任何人沒有不具備佛的智慧。有見及此,於是均自讚揚說:真了不起!人人都具備了佛的智慧和功德。

——華嚴經第三二‧如來性起品

可是,人們被愚癡所矇蔽,對事物的所見是顛倒的,因為自己見不到佛性。佛便教導人們說:「遠離那妄想吧!要知道,你本來與佛沒有不同啊!」

——大般涅槃經

(五)這裏所說的佛,是已經成就了的佛,而人類則是將來要成的佛。除此之外,並無不同之處。

但是,雖然是將成之佛,因為還沒成佛,認為好像已經成了道,這種想法也就犯了大錯。

雖有佛性,不加以修行,還是無法顯現出來,不能顯現,就是尚未成就道業。

——梵網經

(六)往昔有位國王,召集很多盲人,叫他們摸摸大象,然後各自報告大象是甚麼樣子。摸到象牙的人說:「好像是一棵大人參。」摸到象耳的人說:「好像是一把大蒲扇。」摸到象鼻的人說:「好像是一根杵。」摸到象腳的人說:「好像是一盤小磨。」摸到象尾的人則回答說:「好像一根粗麻繩。」竟然無一人摸對這象的本體。

人們之所見亦復如斯,人們的一部分可以接觸得到,但是能夠說對他那本具的佛性,確非易事。

死而不失,想去尋找在煩惱中不為所污、而且永不泯滅的佛性,除了依循佛與教法之外,是永遠得不到的。

——大般涅槃經

第三節  超脫

(一)這樣一來,既說人有佛性,而認為這與外教所謂的「我」可能雷同,其實這是錯誤的。

認為是「我」,雖然是由執著心所思惟;但對覺悟者來說,「我」是必須否定的執著,佛性是必須開發的寶貝。佛性雖說近似於「我」,但不是所謂「我有」或屬「我」的我。

想到有「我」,是把沒有的東西想作是有,那是顛倒之見。不承認佛性,把有認為是無,也是顛倒的看法。

例如:幼兒生病去看大夫,醫師處方投藥,吩咐說:「服下藥後,在沒消化以前不要餵奶!」

於是母親在乳房上塗了苦味的物料,藉以使孩子厭惡。稍後,服藥被消化,洗淨乳房,纔繼續餵奶。母親這番作為,是出於疼愛孩子的慈育心所使。

正如此喻,祛除世間錯誤的想法,也為了祛除我的執著;雖說沒有我,但因已經捐棄這種錯誤想法,回過頭來再說有佛性。

「我」,是導向迷惘的;佛性,是通達覺悟的。

家裏本來存有整箱的黃金,因為不知道,貧女過的是困苦的生活,一經把黃金挖掘出來交給她,生命完全改觀;佛替每個人都開啟了佛性,使他們發現。

(二)這樣說來,人人都具備著佛性,何以還有貴賤貧富的差別,殘殺、欺詐等惹人發煩的事件發生呢?

例如在宮廷中任職的力士,眉間裝飾著一顆小的金剛寶石,和人家作角力競技。交手拚鬥之間,額上挨了一拳,打得寶石陷進皮膚裏,日久發炎、生瘡,力士以為那顆寶石被打丟了,祇顧延醫治瘡。大夫一眼所見,就曉得這瘡是由陷沒的寶石所引起,於是開刀取出寶石,放在力士的眼前。

人們的佛性,也是陷沒在煩惱的塵埃中,久尋不獲,經過良師的指引,纔得以重新找出來。

到了這裏,佛性雖然有了,但被貪婪、瞋恨、愚癡等所覆蔽,又為業報所繫縛,各自接受他們迷惘的境遇。其實,佛性未曾遺失,亦未被破壞,把迷惘取出來丟掉,就會新發重現。

一如舉例中的力士,當他再度看到由醫師取出來的寶石,這就像人們依憑佛的光明纔重新見到了佛性。

(三)儘管有黑、白、赤各種不同毛色的乳牛在擠奶,但所擠出來的奶,卻同是白色。境遇雖有不同,生活亦各異,各種各姓的人類,不論其業報是如何的不同,但都具備著同樣的佛性。

譬如喜馬拉雅山上的貴重藥材,它是埋覆在深長的草叢之下,一般人很少能採得到。從前有一位賢人,在山上尋找一種香藥而有所獲,於是做了個引水管,把草藥裝在其中。後來那人死後,引水管裏的藥已經腐燜,由於藥液外溢,因而發出異香。

佛性也正如此喻,被深長的煩惱草叢埋覆於下,一般人很難找到,如今佛把草叢撥閉,顯示給大家。佛性的味道本是甘美,因受煩惱的影響而發出異味,蕩漾所至,使人們都有異樣的感受。

(四)佛性有如金剛石般的堅硬,固不可破,無法在金剛石上鑽孔。

身和心或可被戕傷,佛性則不可能被破壞。

佛性,實際就是最上乘人的特質。世界上常有男勝女劣的宿習,但在佛的教義上,男女之間是無差別的,祇有了解佛性者為尊。

把黃金的粗質熔化、去掉渣滓,精鍊之後成為黃金。心的粗金熔化後,把煩惱的渣滓除掉,任何人都能開顯出同一的佛性。

——大般涅槃經

第四章  煩惱

第一節  心的污穢

(一)包蔽佛性的有兩種煩惱:

一種是迷惑於道理的理性煩惱;另一種是實際接觸到的感情煩惱。

這兩種煩惱,是一切煩惱中的根本分類。如果想要探求一切煩惱的根本,其一是無明;其二就是愛欲。

這無明和愛欲,具有產生一切煩惱的自由力量,因此這兩種纔是一切煩惱的淵藪。無明就是無知、不通曉事物的道理。

愛欲是一種強烈的欲望,以對生的執著為根本,舉凡所見所聞,都具備佔有的意圖,進而構成欲望,甚至對死也有其欲望。

以無明和愛欲為基礎,產生貪婪、瞋恨、愚癡、邪見、仇恨、嫉妒、諂媚、欺誑、驕傲、悔恨等一切煩惱。

——勝鬘經

(二)起意貪婪,是因為見了中意之物,對它有了非分佔有的想法;起意瞋恨,是對事物看不順眼而蓄意駁正的想法;愚癡是因為無知,不曉得該做些甚麼事、不該做些甚麼事;邪見是接受不正當的啟發,進而興起不正確的觀念。

——巴利本增支部二‧一一

貪婪、瞋恨、愚癡,也被稱為世界上的三把火:貪婪之火是沈湎於欲、失去真實心而損及也人;瞋恨之火是激起盛怒、危害到生命或傷及別人;愚癡之火是心生迷惑、不明白佛教義理而損害他人。

——巴利本本事經九三

誠然如此,這世界上,有種種火正在燃燒:

貪婪之火、瞋恨之火、愚癡之火,生、老、病、死之火,還有憂、悲、苦、惱之火,種種火正在熊炎烈烈地燃燒。這些煩惱之火,並不祇燒自己,也會損及其他,甚至影響到人的身、口、意三種惡行為。這些由火致傷所流出的膿,一旦觸及人體,便將發毒,從而墮入到惡道之中。

——巴利本律藏大品

(三)貪婪是想要得到的心念;瞋恨是得不到滿足的心情;愚癡則是由不純正的想法所生。貪婪的罪污雖小,但很難脫離;瞋恨的罪污雖大,但想脫離則比較快;愚癡的罪污也大,想脫離亦非易事。

因此,人們對愜意事物的感受,在見聞之下,須有正當的觀念。對於不如意事物的感受,須用仁慈心去含蓄包容。舉心動念經常都要有正大光明的想法,並致力於必須滅掉這三把火。如果人人都充滿正當、清淨、無私的心意,當不致為煩惱所困惑。

——巴利本增支部三‧六八

(四)貪婪、瞋恨、愚癡,就好比發高燒,任何人祇要一發高燒,縱使躺在再豪華的套房裏,身體為高燒所擾,也會陷入難以入眠的苦境。

沒有這三種煩惱的人,即使在寒冬之夜,以樹葉為被褥,睡在薄薄的板床上,也會倒頭逕入夢鄉;縱使在酷暑的夏夜、閉塞而侷促的蝸居,也會睡得很安祥。

上述三項,是這世界上悲傷而痛苦之物,杜絕這悲傷和病苦的,就是:戒律、定功和智慧。戒可以把貪婪的污濁祛除;正當的定功可把瞋恨的污濁消除;智慧可以把愚癡的污垢消除。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四

(五)人的欲望永無止境,正如渴飲鹽水的人,根本不能止渴,即使喝得再多也無法滿足渴欲,祇有愈加口渴罷了。

人雖然想要滿足欲望,但不滿的事實卻愈形尖銳,而徒自焦急。

——方廣大莊嚴經

人絕對無法使欲望獲得滿足,從而纔有企求而得不到的痛苦。在得不到滿足時,理智就失去正常。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六‧轉法輪經

人,為欲望而爭執、為欲望而戰鬥,因此君和君、臣和臣、父和子、兄和弟、姊和妹、友人和同仁,為了欲望而喪失理智,相互爭執、互相殘殺。

人,為了欲望亦竟致身敗名裂,偷盜、詐欺、姦淫,時而也會被制裁,接受種種刑罰,痛苦備嚐。

而且,為了欲望,身口意的罪行重重疊疊,不但此世接受苦楚,既死的後世,亦將進入黑暗世界,再受種種痛苦。

——巴利本中部二‧一四‧苦蘊小經

(六)愛欲是煩惱之王,種種煩惱緊跟著它。愛欲把煩惱的芽散佈在濕地上,種種煩惱隨之即生。愛欲是食善的鬼女,把一切善事吞滅淨盡。

愛欲是隱身於花叢中的毒蛇,用毒去刺殺那貪婪於欲望花朵的人;愛欲是枯纏樹木的蔓草,糾纏人心,吸盡人心中的善汁;愛欲是惡魔投下的餌食,人一旦被沾上,就要永淪魔道。塗上一滴血在乾涸的骨頭上,丟給餓犬,狗緊緊地咬住骨頭,結果祇能得到疲倦和苦惱而已;愛欲之於人心毫無補益,完全與此同一理趣。

野獸為爭食一塊肉而相互殘傷;迎風擎著火炬的是愚人,因而終將自焚。像這樣的野獸乃至愚人,為了欲望而殘傷自身,甚至自焚其身。

——大般涅槃經

(七)縱有抵禦外間飛來毒箭的功夫,卻無法預防發自內心的毒箭。貪婪、瞋恨、愚癡和驕傲,好比四隻毒箭,予人們生起種種的病患。

心中如果有了貪、瞋、癡,口裏就會說出謊言、惡口和離間的話,身體也會犯殺生、竊盜和邪惡的愛欲。

意有三項、口有四項、身有三項,這稱之為十惡。

明知而故作虛偽的言語,可能任何壞事都做得出來。因為做了壞事,必須說虛偽的話;既說了謊話,索性肆無忌憚地去做一切壞事。

人的貪婪、愛欲、恐懼、瞋恨,都從愚癡而生;人的不幸、困苦也從愚癡而來。愚癡實在是這人世間的病毒。

(八)人由煩惱而造成業,由業纔招感到苦。煩惱、業、苦這三種就像車輪般循環到永無窮際。

車輪的迴轉,既無開始,亦無終了,而且人們從無方術可以從這輪迴中掙脫出離,卻是隨順著輪迴歸向於永劫。人們從現在世到次一生,永遠生死不止,輪迴不息。

無窮際的輪迴中間,一個人火化後遺棄的骨骸,如果堆積起來,比山還高;這中間所吃的母奶,如果匯聚起來,比海水還要多。

所以說,人是有佛性的,因為久陷於煩惱的泥沼太深,發芽甚為不易;不發芽的佛性,雖存在亦難稱之為有,因而人們在迷惘中混跡永世。

——巴利本本事經二四

   

第二節  人性的本質

(一)人的本質,一如門前不知名的雜草叢般,難以認識。與這相比較,反而野獸的個性易於了解。把難以了解的人性,加以區分,約有下列四種:

一是:自我痛苦的人。接受了錯誤的啟發,從而蓄意苦行。

二是:予別人痛苦的人。屠殺生物、偷竊乃至其他種種殘忍的行為。

三是:自我痛苦還不算,同時還把痛苦加在別人的身上。

四是:自己不痛苦,也不給別人痛苦。

人須遠離欲念,平安地生存著,拳拳服膺地謹守著佛的教導,不殺害生物、不偷竊、行為光明磊落。

——巴利本中部五一‧Kandaraka 經

(二)世界上的人,大概可分為三類,那是:岩石上刻字的人、沙礫上寫字的人、水上劃字的人。

岩石上刻字的人,是常常發脾氣,怒氣持續,良久不息,這種人的憤怒就像刻在岩石上的文字,歷久不消。

沙礫上寫字的人,是指雖然常發脾氣,但怒氣就像寫在沙礫上的文字,很快地就會消逝。

水上劃字的人,是說在水上劃字,水流之上,字不成形;即使聽到別人的惡口和怨言,不留些許痕跡在心,充滿了溫和氣度。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三○

並且另外也有三種人:第一種,個性多變、驕傲不馴、輕率、不夠穩重;第二種,個性難以捉摸、安祥、謙遜、深刻地留意於事物、能抑制衝動;第三種,他的性格令人莫測高深,本身的煩惱,已消滅淨盡。

人性雖可作種種區分,其實,人的個性仍然不易了解。祇有佛纔澈底洞悉這些個性,並能分別施以種種教化。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三

第三節  現實的人生

(一)這裏有個比喻人生的故事:有個人在河流中浮舟而下,有人站在岸上大聲喊說:「想順流往下划嗎?趕快停止吧!下游起風浪了,有漩渦、有鱷魚、還有惡夜叉住的深淵;你要這樣下去,非死不可!」

這個比喻是說:「河流」是愛欲的生活,「順流往下划」是說執著於自己身體,「起風浪」是表示憤怒和苦惱的生活,「漩渦」是顯示欲望的刺激,「鱷魚和惡夜叉住的深淵」是指由罪行而瀕臨的滅亡生活,站在岸上的人就是佛。

——巴利本本事經一○○

在此還有另外一個比喻:有個男人犯了罪逃亡在外,追兵隨後苦苦相逼,他已走投無路,忽然瞥見腳底下有一口井,藤憂直垂井底,他正想沿著藤蔓下到井裏,可是看見腳底下一條毒蛇張開嘴巴等在那裏。無奈之餘,祇好以藤憂為保命準繩,弔懸在半空中。不久,兩手酸痛得幾乎要鬆脫,一時又出現黑白二隻老鼠,開始咬噬藤蔓,一旦藤蔓被咬斷而掉落下去,必將作為牠們的餌食無疑。這時候他抬頭往上一望,從蜂窩裏正有甘美的蜂蜜滲出,點點滴滴地滴進口中,此人,一時貪欲,渾忘自己正處身於險境中,不能出離。

這個比喻中,「一個人」是說生是一個人、死也是一個人的孤獨情形,「追兵」和「毒蛇」是表示欲望根本的自身,「古井的藤蔓」是代表人的性命,「黑白兩隻老鼠」是表示歲月,「蜂蜜點滴」是象徵眼前的欲樂。

——雜寶藏經

(二)再說一個譬喻:國王在一個箱子裏裝了四條毒蛇,命令一個男人飼養牠們,並且規定:「如果沒有善盡職守而觸怒任何一條蛇,那祇有拿你的性命是問。」這男子恐懼國王的命令和規定,索性丟棄蛇箱,而亡命異鄉。

國王聞悉,命令五名臣屬緊追在後,他們偽裝以便接近他,意欲將之緝捕歸案;可是那男子對他們心懷疑惑,旋又繼續流亡。隨後,來到一處村莊,想找個人家藏身。

此時,忽然間空中有聲音告訴他說:「這個村莊沒有人家,而且今晚將有六名賊人來襲。」男人聞聲驚慌,再度向前逃命。行走間,眼前一條湍流激浪的大河,心想橫渡過去實非易事,盱衡此岸的危機重重,當下做了一個筏子,好不容易地渡過河流,總算得到了平安。

「四條毒蛇的箱子」是表示地、水、火、風四種成分所組成的身體。此身就是欲之本、心之敵,所以那男子厭棄此身,逃亡而去。

「五名從屬偽裝接近」表示同是心、身等所構成的五大要項。

「藏身人家」是寓意人的六種感覺器官,「六名賊人」是因應感覺器官的六種對象;由於所有的感官機能都亮起了紅燈,所以更須逃命;「湍流激浪的大河」是表示煩惱的奢靡生活。

這條深不可測的煩惱之河,乘用佛教之筏,可以漂渡到安全的彼岸。

——大般涅槃經

(三)世界上有母親救不了孩子、兒子不能救母親的三種情況,就是:大火災、大水災和大盜難的時候。偶爾,也有出現母親和孩子互相救助的境況。

但是,這裏所說的母親絕對救不了兒子、兒子絕對救不了母親的三種情況,那就是:當老的威脅和病的恐慌以及死的畏懼來襲之時。當母親漸漸衰老,兒子可有辦法能代替嗎?眼見兒子病體憔悴,母親泣憐之下,可有方法代替兒子的病痛嗎?孩子的死或母親的死,任你是母子至親,怎樣想辦法也代替不了,任你親愛之情如母子,遇上了這種情況,絕對是幫不上忙的。

——巴利本增支部三‧六二

(四)一個在世間做了壞事,死後來到地獄的罪人,閻羅王審問他:

「你在人間的時候,可曾遇到三名天使?」

「閻王爺!我從未見過像天使那樣的人啊!」

「那麼你該見過一位彎著腰、拄著拐杖,蹣跚著腳步的老人了吧?」

「閻王爺,像那樣的老人,見過的可多著呢!」

「你雖然遇見過天使——老人,自己卻不想想,總有一天也會衰老,還不趕緊做些善事;以致纔有像眼前這樣的報應。」

「你難道沒生過病嗎?痛苦得沒法起床,人見人憐!你沒見到貧病潦倒的人嗎?」

「那樣的病人,見過的可多著呢!」

「你雖然見到了天使——病人,卻不想想自己,一樣是會生病的;你也太糊塗了,不然,怎會來到這地獄裏?」

「還有,你難道沒看見,你周遭死去的人嗎?」

「閻王爺!死人,我看的可多著呢!」

「你雖然見過警告你死訊的天使,卻從不想到死,而又懶得做善事,所以纔接受今天的報應。」

「你自身所做的行為,必須自己去接受後果報應!」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五

(五)富家的年輕媳婦祇莎拘它彌 Kisagotami 有個年幼的獨生子,不幸夭折;她瘋狂地抱著冰冷的屍骸跑到大街上到處打聽,可有人能救活她的孩子?這瘋狂般的女人,此刻的心情萬念俱灰,滿街上的人祇以哀憐的眼光佇望著。世尊的信徒看到這種情形於心不忍,勸那女人不妨到祇園精舍去求見世尊,女人連忙抱起孩子來到世尊的面前。

世尊安祥地看過情況說:「婦人啊!救活這孩子需要芥菜的籽,你去街上想法找四、五粒來;但這芥菜籽,必須是向從未死過人的家裏找來纔可以!」

發了瘋的母親,立即前往大街小巷去搜求。芥菜籽雖然易得,但是,向來沒死過人的家庭,卻遍尋不著,總也找不到這種條件的芥菜籽,於是又回到佛的跟前。女人這時仰望世尊那慈祥的儀容,恍然體悟到世尊先前說話的寓意,當下儆覺如夢初醒,於是把孩子的遺骸送往墓園,自己回到世尊的座前,成了佛的弟子。

——巴利本長老尼偈註

第四節  迷惘的狀況

(一)世界上的人們,人情薄,不曉得應該親近和愛惜,而且常為無聊的事體爭執,在激烈的惡和苦的中間,孜孜於各人的工作,勉勉強強地過日子。

不論身分的尊卑,也不管財富的或多或少,一切人都為金錢而苦惱。富有的人,有富裕的苦;貧窮的人,有沒錢的苦。徒自為欲望而勞心役神,永日不得安寧。

富有的人,有了田地為田地發愁,有了家業為家業操心,執著所有存在的事物而憂心忡忡,恐怕會碰上天災、遇上苦難;一時又擔心會遭搶劫,又怕突如其來的火災被燒得精光,苦惱得像是即將喪失生命。而且,死時祇有獨自走向幽冥之路,沒有任何人陪伴。

貧窮的人,經常都為缺東少西而苦惱,需要家業、需要田產。被需要這個、需要那個的思緒所驅使,心身交瘁,為此而擔憂生命的安全,到頭來終於中道殂謝。

世界上的一切,看起來都像是敵對的,「黃泉路上」祇有一個人,不得不走向那遙遠漫長的路程。

(二)世界上有五種惡:一者,從一切人類直到地上的爬蟲類,一切都是互相仇視的。強者制伏弱者、弱者欺凌強者,互相傷害、仇視。

二者,父子、兄弟、夫婦、親族等一切人際關係,各自不循本分,各自以一己為中心,為所欲為、相互欺詐,心與口不一致,了無真誠。

三者,不管對象是誰,都懷以邪念、淫亂之思,使心焦灼。男女之間不守本分,乃至為此結夥滋事,暴行橫施,時有所聞。

四者,不謀求互相勉勵或與人為善,卻共同教習惡行,慣用虛謊、巧言、惡口、挑唆互相傷害。不知應該互相尊敬,事事唯我獨尊,設計凌人,傷害於他,不留餘地。

五者,一向疏懶成性,更不知銳意善行,不知報恩、不知盡義務,祇有唯欲是行,連累了別人,亦觸犯了罪行。

(三)人應該互相敬愛,施惠與人。為了一點小的利害,互相憎恨,甚至發生爭執,雖然爭執的起端事體很小,但經過時間的演變,事體愈來愈大,說不定就此成為仇恨。

世界上的一切爭執都是兩敗俱傷,雖不致於立即身敗名裂,但總是銜毒在心。怨怒積之一久,憤恨則在心版上刻下了記痕,終致造成生死存亡的創傷。

人,混跡在愛欲的世界,獨自生下來,曾幾何時又各自死去。對那未來的後果,沒有誰肯代為接受,必須由自己去承當。

行善與為惡各自的報應不同,為善得福、做惡獲殃,亙古不易的道理是肯定的。而且,各自須擔負業力,獨自趨赴受報所招感的地方。

(四)封閉被恩愛羈絆所繫縛的憂慮,經過漫長的歲月,還是不能化解那沉痛的思念。同時陷入激烈的貪婪,含有惡意,胡亂鬧事、與人爭執,完全遠離安分之道。壽命未盡就急趨死路,去接受那長劫不復的痛苦。

這種人的行為,違逆了自然之道,與天地之理背道而馳,其招致災禍是必然的。不論今生、後生,同受苦上加苦。

誠然,世俗間的事匆匆忙忙地稍縱即逝,沒有一件事體靠得住,沒有一個人能幫得上忙。在這中間,完全都作了享樂的俘虜,到頭來,徒興無限的慨嘆罷了!

(五)像這樣的情形就是世間的本色。人們在苦境中生存,凡所作為,唯惡而已;有益於人的事,卻不知從何處做起。衡之以自然之道,其感受痛苦的報應,一定在所難免。

祇有待己惟恐不厚,不知施惠與人,而且為欲所逼,輾轉於一切煩惱,為此焦灼,並且為這後果而痛苦。

榮華的境遇無法繼續到永遠,一晃即過。世間的享樂亦復如斯,沒有一項能繼續到永遠。

(六)因此,人們應放棄俗事,趁著健壯慕道修行。期願永遠的健在,除了修道之外,還能有更值得信賴,更快樂的嗎?

可是,人們都不相信:有善的行為就會得到善的回報,做事合乎道理就會得道多助。還有,人也不了解雖死猶生、不相信施惠得福;一切與善惡禍福有關的事情,都不相信。

祇顧抱持著錯誤的想法,既不明理、也不知善;心地昏闇,不明白吉凶禍福之所以發生,是有其井然有序的道理,一味地祇對眼前發生的不幸憂傷怨恨。

因為任何事物沒有永久不變的,一切都在變遷。祇曉得對此痛苦、悲傷,不知聽聞教法,心靈深處無所思惟;祇顧耽湎於眼前的亮樂,對於財貨色欲貪得無厭。

(七)人們從遠古就經歷了迷惘的世界,沉陷於憂悲苦惱之中,當非言語能盡。時至今日,猶自迷惘不息。所幸,現在見到了佛的教法、聽到了佛的名號,而又啟發了信仰,實在值得慶幸。

所以,須要深加思惟,遠離惡事、抉擇善行,必須加緊修道。

如今,所幸領會到佛的教法,無論任何人,相信佛的教法,必須發顯往生於佛的國度。曉得了教法,就不致於盲從別人,甘為煩惱、罪惡的俘虜。同時,不要把佛的教法據為己有,應該以身實踐,並且以之去教化別人。

——無量壽經卷下

第五章  佛的救生

第一節  佛的願力

(一)人類的生存狀態既如上述,要斷除煩惱談何容易?從無始的遠古以來,積下的罪業如山之大;迷上加迷,重重疊疊。因此,縱使具備佛性之寶,想要讓它開顯出來亦非易事。

佛,洞澈人間狀態,在遙遠的往昔曾作菩薩,憐憫人類,抱著誠惶誠恐的態度,一心想做大慈悲者,立下為數眾多的願望,此身無論在任何苦楚之中,誓必奮勉努力,以達成目的。即如:

一、若我得成佛道,發心要生到我國的人,即已具備可能成佛的身分,若不能使其如願,誓不覺悟。

二、若我得成佛道,我的光明有限量,不能普遍照到任何角落,誓不覺悟。

三、若我得成佛道,我的壽命有限量,不能有無量數,誓不覺悟。

四、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佛,若不同聲稱讚我的名號,勢不覺悟。

五、若我得成佛道,十方所有人類興起真實心,深摯信仰,求生我的國度,甚至稱念十聲名號,如不能得生者,誓不覺悟。

六、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一切人類生起修道心,修行眾多功德,以真實心發願,往生我國,其人臨命終時,偉大的菩薩們如不圍繞在他的面前者,誓不覺悟。

七、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一切人類聞我名號,思念我的國土,並已種植眾多功德,誠心回向,欲生我國,若不能如其所願,接引生我國者,誓不覺悟。

八、已生我國之人,必能達到「次生成佛」,並且可以自在地去教導人類,都能如他們所願,引導更多的人類入於覺悟,修行大悲功德。若我成佛,不如此者,誓不覺悟。

九、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人類接觸到我的光明,身心柔和,比此世的聖者更為優越,若不如此者,誓不覺悟。

十、若我得成佛道,十方世界一切人類聞我名號,以深切的信念不計較生死,如不能得到無障礙的高深智慧者,誓不覺悟。

如今,我已立下這些誓願,如果不能圓滿達成這些願望,誓不覺悟。這無限光明的聖者照注所有國家,救度此世中的痛苦,為了一切人類,開啟了教法的寶藏,布施出廣大的功德之寶。

(二)立下這等願望,經過長不可計的時間,積聚功德,成立清淨國土,已在遠古之前成佛,目前正在安樂的世界演說教法。

那個國度清淨安樂,脫離苦惱,充滿覺悟之樂。衣著、食物乃至一切,均屬上乘,都按照彼國人類心中的想像,如願地顯現在面前。清爽的涼風徐徐吹動著寶樹,教法的聲音響動四方,聽到的人,心中的積垢一掃而空。

——無量壽經卷上

而且,彼國有各種不同顏色的蓮花開放,散佈著異香。每朵蓮花有數不可計的花瓣,每一片花瓣都閃爍著光輝,光輝中都是在演說佛智慧的教法,聆聞的人都能安住在佛道之中。

(三)現在,十方各處的一切佛都在讚美這尊佛的聖德。

任何人,聽到這尊佛的名號,祇憑那信仰、歡喜的一念,即可得生彼佛的國土。

到達彼佛國土的人類壽命無量,而且發起去救度其他人類的願望,積極從事而勤奮不懈。

從所立的這些願望中,可以體認到,那是已經脫離執著,覺悟了無常,一方面為自己,同時也去實踐利益別人的行為,與人類同時生起慈悲,不為這世俗生活的累贅所執著。

人們一方面知道這世界中的苦惱,同時也了解佛陀慈悲無量的可能性。在人的心目中,沒有執著,也沒有自己與別人的區別,對於來、去、行、止都無拘束,心情完全解脫自由,而且佛陀的垂賜慈悲,亦以這樣的人為其對象。

因此,如果有人聽到佛的名號,歡喜興奮,祇要一念稱佛名號,其人必將獲致莫大利益。縱然跌進充滿火焰的世界中,得能聽聞教法,亦當信受歡喜,依照教理去奉行。

如果人們誠懇地希望得到覺悟,無論怎樣,不依仗佛的力量是辦不到的。沒有佛的力量,而能得到覺悟的,一般人是做不到的。

——無量壽經卷下

(四)現在,這尊佛,不是在遙遠的未知處,彼佛的國土雖然相隔得很遙遠,但想佛、念佛的人,佛就在你的心中。

首先,把佛的印象映現在心中,見那千萬道金光閃爍,有八萬四千種特徵,每一種儀態和特徵都有八萬四千道光芒,每一道光都照注著念佛的人,而一無遺漏,盡行含攝不棄。

拜見這尊佛,等於是拜見佛的心。佛心是最大的慈念,具有信心的人,當然可得救度。他們即使不知道或是忘記了佛的慈悲,也同樣可以得到救度。

有信心的人,佛給他與佛同在的機會。如能念佛想佛,彼佛的印象是普遍存在於一切處的,即可入於一切人的心中。

所以說,此心想佛時,實際上他的心就具備圓滿的儀態和特徵的佛;此心就等於是佛心,此心當下即可成佛。

具有清淨正當信心的人,必須勾畫出「我心即佛心」的想法。

(五)佛身有很多表相,因應各人的心力所及而顯現,充滿世界而無限量,不是人心的思考所能達到。宇宙大自然以及人類種種的形相中,都可以仰望得到。

但是,念佛名號的人,必定可以瞻禮到他的表相。這尊佛經常有兩位菩薩所陪伴,應念佛人的迎請,來到他們的面前。佛的化身雖然遍滿一切世界,但祇有具信心的人,纔能瞻望到。

即使你所想的是佛的假相,也可以得到無量的幸福,何況拜見到真實的佛,其功德更不可限量。

(六)因為這尊佛的心,是大慈大悲,智慧無量,任何人都可以得到救度。

人,由於愚癡,纔犯下嚴重的罪行,心裏經常懷著貪婪、瞋恨和愚癡的想法。口說虛謊、巧言、廢話、惡口、挑唆等語;身犯殺生、竊盜、邪惡的愛欲等十項惡行的人,為了這些罪惡的行為,要去永遠接受那未來的痛苦。

此人當臨命終時,道友們懇切地教導他說:「你現在為苦所逼,很難發起念佛之心,那麼,趕緊振作,一心稱念佛的名號吧!」

這人心意專一地稱念佛號,一聲聲,深入到迷惘、幻妄之境,將一切罪業消除,得到解脫。

人如能稱念佛的名號,即可把永無盡際的迷惘世界中的罪業消除。況且,如能達到一心專念的境界,功德將更為殊勝。

誠懇念佛的人,猶如白蓮花般的莊潔,代表慈悲與智慧的二位菩薩為其道友,經常不離於正道,終將得生淨土。

因此,人們必須學習這種言語,這言語就是稱念佛的名號。

——觀無量壽經

第二節  清淨的國土

(一)如今此佛正在演說教法,彼國的人類都不知苦惱為何物,祇是快樂地過活,因而被稱為極樂。

彼國有座七種寶物造成的水池,其中淨水澄瀅,池底舖著黃金的砂礫,盛開著車輪般的大蓮花。那蓮花,燦放著青色的、赤色的、白色的光芒,清香飄盪於四際。

而且,水池周圍有用金、銀、青玉、水晶四種寶物建成的樓閣,用寶石作的臺階。在別處也有突出池面的欄干,用裝飾寶玉的幕帘圍繞著,茂密清香的花朵開滿在這中間。莊嚴而神聖的音樂在空中鳴奏,大地映照黃金色的光輝,晝夜不停地降落天花,彼國人類用花盤接盛著,持往其他的佛國,供養無數的佛。

(二)在彼國的園中,有白鶴、孔雀、鸚鵡、百舌鳥等,經常歌唱著優雅的聲音,瀰漫著善與德,宣布教法。

彼國的人們聽了這聲音,都曉得念佛、思惟教義、想念人們的和合。不管是誰聽了這聲音,都猶如聽到佛音,振奮了對佛的信心、振奮了聽聞教法的欣喜、振奮了與一切國土接受佛教人們的友情。

微風起處,吹過珍寶的行樹,觸動燦爛的鈴網,發出微妙的音響,一時之間,百千種音樂都交響起來。

聽到這種聲音的人,自然會念佛、思惟教義、想念人際間的和合。彼佛的國土,具備了如此的功德和美的裝飾。

(三)何以此國的佛被稱為無量光、無量壽呢?這是因為此佛的光明不可稱量,照徹十方各國而無障礙,而且彼佛的壽命也無限量,因而得名。

而且,往生到彼國的人們,都不會再度沉淪到迷惘世界,其數量無有盡際。

復次,仰仗此佛之光,覺醒於創新生命的人類,其數亦復無量。

如能經常把此佛名號保持在心中,經過一天乃至七天,心意專一、不稍淆亂,此人在臨命終時,彼佛將率同許多聖者,出現在此人面前,他的心不作顛倒之想,即刻往生彼國。

如果有人聽聞到彼佛的名號,並信受其教法、守持佛道,必將獲致無上的正覺。

—阿彌陀經

修道篇

第一章  覺悟之道

第一節  清淨心意

(一)每個人都有迷與苦為淵源的煩惱,想從這煩惱的羈絆中掙脫,有五種方法:

第一,對事物的見地須正確,辨別它的前因與後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於心中有了煩惱,一旦煩惱祛除,就會顯現出無苦境界的正知。

因為見地有錯誤,生起對「我」的思慮及忽視原因與結果的法則,被這錯誤的思慮所拘束而生起煩惱,陷入苦與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煩惱鎮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發起的欲望,把產生煩惱的根本斬斷。

第三、使用物品須合適,思考要正當。選用衣著和食物時不要考慮是為享樂,考慮到衣服是為防禦寒冷和暑熱,以及遮護羞恥;食物是維持修道的根本,是為滋養身體。有了如此正當的思考,煩惱將無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須忍耐。忍耐寒、暑、饑、渴、辱罵,毀謗更要忍耐,因為接受忍耐可以消滅燃燒己身的煩惱之火。

第五,遠離不應去的所在,遠離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這一點,煩惱的火焰則消逝殆盡。

——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經

(二)世界上有五種欲望:眼所見物、耳所聽聲、鼻所嗅香、舌所嘗味、身所接觸的感受等。這五種東西,在心中最富敏感。

多數人,肉體所愛好,心即為之所吸引,但卻忽視其結果所發生的災禍。恰如森林中的鹿,陷進獵人的圈套而被捕,或是中了惡魔的幻術。無疑地,五欲就是圈套,人類中了它,煩惱馬上就興起,痛苦亦隨之而來。因此,見了這五欲的災禍,必須尋求免中圈套的方法。

——巴利本中部二六‧聖求經

(三)其方法不止一種,例如:捕到蛇、鱷、犬、鳥、狐、猿等六種習性不同的生物,用一條結實的繩子綁著,把繩子打個死結然後放開。

這時候,六種生物各隨自己的習性,奔向各自的巢穴:蛇歸塚,鱷歸水,鳥歸空,犬歸村,狐歸野,猿歸林,為此而互相爭拚,結果,被力大強壯的一方拖曳而去。

恰如此例所示,人們都被眼看到的物體、耳聽的聲音、鼻嗅的香氣、舌嚐的滋味、身觸的感受,以及意識到的事體所牽引,其中更被誘惑力最強的一方所拖曳,並受其控制。

如果這六種生物各用繩子捆綁,把牠們拴在一根大而結實的柱子上;一開始,生物們各自都想趕緊奔回巢穴,後來力量用盡,就各自在柱子旁邊疲憊地躺了下來。

同樣情形,人如能修持心行,刻意鍛鍊,當不致為五欲所吸收。如能降伏住心行,人們不論是現在或未來,都能得到幸福。

——巴利本相應部三五‧二○六

(四)人們的欲火方燃,像謀求輝煌的名聲,又似薰香自焚的情形一樣,空自枉求聞達,貪圖名譽。如果不曉得修持心行,終將懊悔此身,徒呼虛度此生,以致終老。

貪求名譽、財貨和美色,恰如孩童舌舐塗在刀刃上的蜂蜜,在品嘗甜美之際,甘冒舌頭被割的危險。

貪求美欲而不知足的人,亦如撥弄火炬迎風向前走的人,灼手、焚身是理所當然。

自己的心,如充滿貪、瞋、癡三毒,不可以信任它。自己的心,不能隨便讓它予取予求,必須努力抑制心意,以期免於追逐在欲望之後。

(五)想要求得覺悟,必須息滅欲望之火。一如背負乾草的人,見到野火,必須走避;期求解脫之道的人,亦須遠離欲望之火。

見到了美色,惟恐心為所奪,連忙把眼睛挖出來的人,是愚蠢的行為。因為心是主者,邪惡之心如能斬斷,作為從者的眼睛,其邪念馬上就會停止。

努力修道,向前進步固然很苦,但如不下決心修道,將會感覺更苦。人降生在這個世界,繼之以老、以病、以死,其苦又何嘗有窮盡?

向前修道,必須像牛荷重負在泥沼中行走,要目不旁視地勇往直前,及至離開泥沼,才能鬆下一口氣。欲望的泥沼,再深再濘,祇要將心放正,修道向前,其脫離泥沼、消失痛苦,是所必然。

(六)修道的人,應把高傲心祛除;教法之光,當即照注在他身上。任何金銀財寶等裝飾,也抵不上功德的裝飾。

想要身體健康,期冀家門昌隆,希望老小都得平安快樂,首先必須調和自己的內心。欣然慕道以調和情意,功德自然會加被在你身上。

寶石從地底下生出,功德由善行而現,智慧是從平靜而清淨的心中所生。迷惘的人生,有如在曠野中向前摸索,憑仗智慧之光,照耀著前進的路,由功德裝飾的身體謹慎地向前邁進。

佛陀教示說:把貪、瞋、癡三毒丟掉吧!誠然是金玉良言的教化。凡是服膺這些教化的人,獲致正常的生活和幸福,是可以預期的。

——四十二章經

(七)人心往往傾向思考中所期求的一面。想到貪,貪心就生起;想到瞋,瞋心就特別強烈;想到損害人,損害心就會增長。

飼養牛隻,散放在田野,到了秋收時節,必須集中關閉在小牛圈裏,祇給牠享用一些穀物渣滓。當然,一方面必須接受牠們的抗議,另一方面還要預防牠們集體而來的傷害。

人亦如此,看到一些邪惡所生起的傷害,必須將心扉緊閉,並摒棄邪惡的念頭,澈底把貪、瞋、傷害人的心粉碎,另行培養不貪、不瞋、不損害人的心。

養牛,每到春天,原野中的草芽開始萌茁,把牛放出去。但牛群的去處,必須悉心看顧,注意牠們的起居,更不能怠慢。

人亦同此道理,自己心意的活動情形、心行所及之處,必須牢牢把持,萬勿任其迷失了方向。

——巴利本中部一九‧雙考經

(八)世尊駐錫在拘睒彌的街上時,怨恨世尊的人賄賂了當地的惡棍,講了世尊許多壞話。世尊的弟子們去街上托缽,一點食物也沒得到,反而聽到一些毀謗的話語。

這時,阿難向佛說:「世尊!我們不要在這街上住下去了,另外到別的街上去吧!」「阿難!如果另外一條街也是這種情形,該怎麼辦呢!」佛反問他。阿難答說:「世尊!那就再移往其他的街道去呀!」

佛又開示阿難說:「阿難!就這樣一直地移下去,還有得完嗎?我在接受譭謗時,一聲不響地忍耐,等他們譭謗完了,自會離我他去。阿難!佛是不被這世間的利益、損害、中傷、榮譽、讚揚、毀謗、苦惱、快樂等八種事所動搖的,剛才說的那些壞話,轉瞬即逝。」

——巴利本法句經註

第二節  善行

(一)學道之人,經常必須把身口意三種行為淨化在心:身的行為清淨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犯邪惡的愛慾;口的清淨是不說謊、不惡口、不挑撥離間、不說無聊的俏皮話;意的清淨是不貪婪、不瞋恨以及沒有邪惡的見地。

心若混濁,行為即污穢;行為有了染污,苦惱是免不掉的。所以,心地清淨,行為謹慎,就是學道的樞要。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七

(二)往昔,有一富孀,為人誠懇、賢慧、謙虛,甚得鄰里的好評,家中有一女傭,也非常伶俐勤勉。有一天,女傭忽然想起:主人的風評一向很好,到底她是與生俱來的賢慧,還是環境所培養的呢?姑且考驗一下看看。於是,第二天女傭起床得很晚,到了中午總算纔見到了人,主人表情不悅地責備她說:「怎麼這樣晚纔起來呀?」「一兩次起床晚了些,您何必發脾氣呢?」女傭答說,激怒了主人,她氣得不得了。

第二天,女傭起床得更晚,主人發怒了,拿起棍子逕自打去。不久,這件事在鄰里間傳揚出去,一向頗得佳譽的富孀,名望頓失。

(三)任何人都像這女主人一樣,環境中的一切,如能愜合心意,誠懇、謙虛、穩靜都可以做到;一旦環境拂逆了心意,能否做得風評依舊?實在大有商榷的餘地。

對自己來說,當你聽到諷譏之言的時候,明顯地,看出對方對自己滿懷敵意的時候、衣食住行的來源不太順利的時候,在這些情形之下,還可以繼續保持心緒的安靜、行為的善良嗎?

所以,祇有環境稱心滿意時,纔能保持心意安靜和行為的善良,還不算是人品完美;喜歡佛的教法,依從教誨把身心都薰陶得直趨上乘,纔能算是穩靜、謙虛、品格完美的人。

(四)一切語言,有合乎時機和不合時機的言語、合乎事實和不合事實的言語、溫柔和粗野的言語、有益和無益的言語、慈祥和憎忿的言語等五對。

這五對中,不論從何說起都是在勉勵:我的心不為外物所變,粗野的詁不該從我口中溜出,同情和憐憫使慈悲觀念永遠留存在心中,不令忿怒和憎恨心生起。

例如:有個人拿著鋤頭和鐵鍬,想把大地的土鏟光,一鏟一鏟把挖起來的土散揚開來,嘴巴還叨唸:「土啊!趕快沒有了吧!」但土依然還是存在著。

這樣下去,把一切言語都說完,仍然無濟於事。

因此,話再怎麼說,都莫如修心至充滿慈悲,置心於不變之境來得切實。

拿著畫具,想要往天空上畫畫,總是無法現出影像的;一支枯枝般的火炬,是無法把大河之水烘乾的;柔軟的熟皮,再怎麼摩擦,也不會發出嘩啦嘩啦的聲響。褒貶一任其來,心總不為所動,養心於太和。

譬如,被敵人所制,接受凌虐之苦,因而心意昏昧,這都不能稱之為謹守佛教的正法。即使在任何情形,必須學習:我心終不為所動,憎恨與忿怒的言語,都不從我的口中漏出。同時以同情憐憫的慈悲心去涵容對方。

——巴利本中部三‧二一鋸喻經

(五)有個人,發見一處夜晚冒煙、白天著火的螞蟻窩,把情形告訴一位賢人。「拿把劍,深深地向下挖挖看!」賢人告訴他。那人便動手挖螞蟻窩,開始,先挖出一支門栓,接著是水泡,再下去是鋼叉,底下是箱子、龜、殺牛的小刀和一塊肉,一樣樣接連不斷地都出了土,最後則是一條龍。

他把這情形一五一十地告訴賢人。「把挖出來的東西都丟掉,祇把龍留在那裏好了;可不要惹牠噢!」賢人教示於他。

這是一種譬喻:「螞蟻窩」是我們的身體;「夜晚冒煙」是因為白天做事到夜晚思慮種種,有時欣喜,有時懊悔;「白天著火」是說夜晚所思慮的種種,到了白天用身體和口去實行。

「有個人」指的是學道之人,「賢人」是指佛而說,「劍」指的是清淨智慧,「深深地挖」指的是努力修行。

「門栓」是指無明;「水泡」表示忿怒與苦惱;「鋼叉」是指徬徨與不安;「箱子」是指貪婪、瞋恨、懶惰、輕浮、懊侮、困惑等;「龜」是指身和心;「殺牛小刀」是指五欲;「一塊肉」是指貪圖快樂,追求欲望。這些東西,任何一種都是毒化身心之物,所以說:「統統都把它丟掉!」

最後的「龍」,是指斷盡煩惱的心。在我們這身體的腳下努力挖下去,總歸可以見到龍的。挖下去見到了龍,就是說:「祇把龍留在那裏,不要惹牠!」

——巴利本中部三‧二三‧蟻塚經

(六)世尊的大弟子賓頭盧 Pindola 證得覺悟以後,為了報答故鄉之恩,回到了拘睒彌的街上,準備致力於散播佛的種子。拘睒彌的郊外有個小公園,路旁椰子樹無盡際的排列著,恒河裹碧波蕩漾,涼風不斷地飄送過來。

一個夏日,避免白晝烈日的蒸曬,賓頭盧來到路樹蔭涼之下打坐。正好這一天,城主烏仗那 Udyana 王帶領妃子也進入公園,管絃的遊樂疲倦了,就在蔭涼的樹下入眠。

妃子們趁大王入睡這中間,四處漫步,忽然望見在樹蔭底下坐禪的賓頭盧,女孩們心中仰慕他那莊嚴的姿態,生起學道之心,繼之要求說法,聆聽他的教化。

睜開睡眼的大王,發覺妃子們都不在跟前,開始納悶起來,隨後到處追尋,終於發現妃子們在樹蔭底下圍繞著一位出家僧人。荒淫無度的大王,不分青紅皂白,心中燃起嫉妒之火,惡口喝叱著:「跟我的女人們聊天,真是豈有此理!」賓頭盧聽了,默然地閉起眼睛,一語不發。

忿怒的大王,登時拔出劍,直往賓頭盧的頭上砍去,他連半句話都沒說,身如岩石,屹立無恙。愈形震怒的大王,於是搗毀了附近的螞蟻窩,使無數的赤蟻散佈在他身體四週。賓頭盧依然端坐在原處忍耐一切。

事情演變到這裏,大王開始自慚於個人的狂暴,倍感羞恥,於是怏怏地走向前去請罪。從此之後,佛的教法開始進入王室全家,隨之,整個國家亦由此作為開端。

(七)此後,過了幾天,烏仗那王去到森林中拜訪賓頭盧,請求解釋他的疑惑:「佛弟子們,都是年輕壯盛,為甚麼都不會沉溺在愛欲之中呢?又是怎樣保持那清淨之身呢?」

「大王,佛對我們曾經教示過對待婦女的方法:年長的婦女,看作是母親;中年婦女看作是胞妹;對年少的女孩,看作是自己女兒。依從這項理念,雖然正當年輕,都不會被愛欲所誘惑,經常守身如玉。」

「大德!但是人總歸是人,縱便看作母親、看作是胞妹、看作是自己女兒,不正經的心思,難免也會偶爾或起。作為佛弟子,怎樣去抑制愛欲呢?」

「大王!世尊教導人類了解人體種種的污穢:血、膿、汗、脂等,澈底觀察它是充滿污穢的。如能這樣的理解,即使再年輕,亦能保持內心的清淨。」

「大德!鍛鍊身體,修行心思,充實智慧,在佛弟子來說也許不難,對一個尚未成熟的人來說,可不能算容易。本想看作污穢的,不知不覺地,心被清淨的體態所吸引;本想看作醜惡的,不經意間,卻被美麗的形態所魅惑。佛弟子保持美好的品行,難道沒有別的理由嗎?」

「大王!佛曾教誡我們嚴守五官的門戶:由眼睛看顏色、形狀;由耳朵聽聲音;由鼻子嗅香味;由舌頭嚐滋味;由身體感觸物體的時候;心能不被美好的外表所惑,即使是醜陋的體態,心也不致焦煩,須善自嚴守五官的門戶。遵從此一教示,即可守身如玉。」

烏仗那王聽了之後讚歎說:

「大德!佛的教法的確偉大,據我的經歷所知,確實如此。五官的門戶,如不閉緊,而趨向外面的事物,馬上即為卑賤之心所制,因此沒有比淨化我們的行為更為要緊。」

——巴利本本生經四‧四九七‧Matanga Jataka 經

(八)人心之所思,在動作上表現出來的時候,往往會起對抗的作用。被人辱篤,就想還口,甚至蓄意報復,這種反應必須特別留意。逆著風吐口水,結果受害的不是別人,而是自身。同樣地,迎著風向去掃地,不但沒把塵垢掃光,反而會沾污到全身。報復心往往跟災禍糾纏在一起。

——四十二章經

(九)捨棄吝嗇心,普遍地施惠與人,是一件絕好的善行;同時再能守志向、敬道業,那將更趨於完美。

人必須捨棄自私自利心,勇於幫助別人。看到別人施惠與人,自己比受惠者更為幸運,幸福即由此而生。

一支火炬可供幾千人引火,火炬本身依然故我,不曾減少半分。幸福再怎樣分給別人,自己也不會減少絲毫。

學道之人,一言一行都必須謹慎從事。志向再高,也要一步步地走去纔能到達,學道也必須一天一天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忘。

——四十二章經

(十)在這世界上,修學覺悟之道,難得成功的有二十項:

(1)貧窮之人施惠與人,很難!

(2)以怠慢心學道,很難!

(3)捨棄生命學道,很難!

(4)生逢佛陀之世,很難!

(5)聽聞佛的教法,很難!

(6)忍耐抑制色欲,遠離其他的欲望,很難!

(7)看見好東西,不起佔有心,很難!

(8)掌握權柄,而不以勢凌人,很難!

(9)受辱不發怒,很難!

(10)發生變故,能處心泰然,很難!

(11)所學廣泛,能一門深入,很難!

(12)不輕視初發心人,很難!

(13)祛除傲慢心,很難!

(14)結交好朋友,很難!

(15)學道而證得覺悟,很難!

(16)不為外境所動,很難!

(17)瞭解對方的程度,再予演說教法,很難!

(18)心境始終保持平靜,很難!

(19)不談論是非,很難!

(20)學得好的本領,很難!

——四十二章經

(十一)壞人與善人的特質各有不同。壞人的特質是不曉得罪的存在,故而無從防止,對於罪惡有關的種種,不願多加聞問。善人的特質是明白善惡,一經知道是邪惡便立即停止,並且深心感謝,得聞有關罪惡的種種。這是善人與壞人的基本分野。愚癡的人,不會感謝別人對自己所表示的好意。

另一方面,賢德的人經常抱持對人感謝的心情,即使他人不是直接對自己表示好意,因為對一切人常懷體諒,所以依然表示感謝的心意。

——巴利本增支部二‧四

第三節  佛的譬喻

(一)在遙遠的古昔,有個棄老國,是以遣棄老人為名的國家。這裏的人民有個規定:人到了老年,不管是誰,都要把他遺棄到荒山曠野中去。

服侍國王的一位大臣,不論規定上是怎麼說,總不忍心把年老的父親遺棄掉。無奈之際,在地下挖個很深的穴洞作家居,索性把老父隱藏在內,以孝養天年。

可是,在外面的世間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出現了一尊神明,並且向國王提出一項甚為詰難的問題:「這裏有兩條蛇,如能分辨出蛇的雌雄,倒也無話可說,否則國家就要被消滅。」

國王不消說,先在宮廷中徵求分辨雌雄二蛇的能人,可是沒有人能做到。隨後祇好向全國發出布告,對於能分辨雌雄蛇的人將頒賜重賞。

這位大臣回到家來,暗中向老父請示意向,父親說:「這還不簡單!把兩條蛇放在柔軟的羢毯上,這時候,蛇如果顯示出非常的騷動不安,就是雄的;安靜不動的就是雌的。」

大臣把老父教示的方法奏明國王,依照這方法立刻辨別出雌雄兩種蛇。至此,神明還不肯罷休,又提出一些更為疑難的問題,國王和家臣們都無法提出正確的答案。大臣又暗自回家去請教父親,又都一一得到了解答。

這些問題與答案是這樣——

問:「對睡著的人來說他是覺醒的,對覺醒者來說他是睡著的;這個人是誰呢?」

答:「這是說一個修行學道的人。他和那些睡著不知修行的人比較,則是覺醒的;若和已得覺悟的覺醒者比較,則是睡著的。」

問:「怎樣去稱量一頭大象呢?」

答:「把大象裝載在船上,然後再看船的吃水深度,作上記號,接著把大象卸下來,再裝進與大象同樣吃水深度的石頭,然後再稱石頭的重量,便可一目瞭然。」

問:「一勺水的量,要比大海水的量還多,這又是甚麼道理?」

答:「用清淨心汲取一勺水,施惠給父母或病人,其功德是永不泯滅的;大海水固然很多,但畢竟有盡量。因此,兩相比較,還是一勺水的實量比較多。」

接著,神又提出一名皮包骨頭的饑餓人,向他說:「世界上,相信沒有比他更餓更苦的人了吧!」答案是:「有!世人如果心情頑固而貧瘠,不信佛、法、僧三寶,又不供養父母、師長,這種人不但饑苦,將來必墮餓鬼道,接受漫長時間的饑苦果報。」

「這裏有塊正方形的栴檀木板,這塊木板那一端是樹根呢?」「把它放進水裏看看,根的一端,其沉水情形多少比較深些,憑此即可判別出根部的所在。」

「這裏有同一體形的兩匹馬,用甚麼方法分辨牠們母子呢?」「餵草給牠們,母馬定會用嘴把草推送到子馬的一方,牠們母子的身分,馬上即可揭曉。」

對這些難題的解答,神覺得十分滿意,轉而對國王也欣勉有加。國王也暗中曉得,如此高超的智慧都是出自隱藏在洞穴中大臣的老父。從此以後,宣布廢止遺棄老人的規定,命令國人對待老年人必須盡心孝養。

(二)印度的毘提訶國王妃夢見一隻六牙的白象,王妃心想務必要把大象牙據為己有,於是向國王表達心願。寵愛妃子的國王,頗難拒絕這一無理的要求,於是張貼布告曉諭國人:知道這種象者,從速報官,必有重賞。

在喜馬拉雅的深山,就有一隻六牙白象,這隻象為了成就佛道,正在那裏修行。從前有個時期,牠曾經救過一個獵人的危難。這獵人在歸國途中,看見這張公告,賞金的誘惑使他利令智昏,忘恩負義,回頭進入深山,想獵殺六牙白象。

獵人曉得白象是為了成就佛道在那裏修行,為了避免打擾白象的修行,故意披上袈裟,以出家人的姿態偽裝,進入深山去接近牠;觀察白象的行動似已不懷敵意,然後放出了毒箭。

身中劇毒的白象知道死期將近,但毫無責備獵人的心意,反而憐憫他的愚癡罪行,用四隻腳把獵人圍攏在中間,以守護獵人,生怕象群到來對他採取報復。並且明白獵人冒險到此的來意,是為了蒐求六隻象牙,於是舉身撲向大樹,把六顆象牙撞折,獻給獵人,且說:「但願我以布施此物的功德,得能成就佛道,往生佛國。希望不久成佛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拔除你心中的貪、瞋、癡三隻毒箭。」

(三)喜馬拉雅山麓,一片竹叢深處,棲息著無數的鳥獸,其中有隻鸚鵡。有一天,一陣大風吹襲,竹與竹之間由於摩擦而著火。火藉風勢,一時之間熊熊烈烈地蔓延,鳥與獸紛紛驚叫,苦無逃命之處。鸚鵡為了報答久居竹叢中棲息之恩並解救同伴,竟自投入附近的池水中,用雙翼浸得水份,然後飛升天空,灑落在燃燒的竹叢中。雖然功效甚微,但一片報恩之心和無量的慈悲心並未稍懈。天神被牠這番慈悲和犧牲心所感動,降臨下來,向鸚鵡說:「你的心意非常值得稱讀,但如此烈火,只憑幾滴翼水,怎能救熄得了呢?」鸚鵡答說:「滿懷的報恩心和慈悲心去做這件事,沒有不能成功的,不論如何,我都要做下去;即使到來生!」神靈為鸚鵡的偉大心志所感動,合力把竹叢的大火撲滅。

(四)喜馬拉雅山有一種共命鳥,兩顆頭顱共一身體,一個頭看見另外一個頭在吃美味的果實,心生嫉妒,於是就對另一個頭說:「你總是吃好的果實,再這樣下去的話,那我可要吃有毒的果實囉!」說著,當真吃下毒果,牠們倆都死於非命。

(五)有條兩頭蛇,頭和尾一時為了誰應該在前面走,爭執得非常激烈。蛇尾說:「頭啊!你總是在前面走,那是不應該的,也該分一半讓我在前面走纔對!」蛇頭聽後也說:「我總在前面走,這是生來的習慣,怎麼可以由你走在前面?」互相爭執不下,蛇頭依然在前面走,蛇尾生氣,索性捲纏在樹上以示抗議,不讓蛇頭前進。蛇頭畏懼過度,自樹上掙脫,終於掉進火坑,被燒焦致死。

一切萬物都有其自然順序,也都有它不同的作用。不能順其自然,秩序就亂了,因而就各自失去與生俱來的作用,而同歸於盡。

(六)有個性急好怒的男人,一天,他家門前有兩個人在議論說:「這戶人家,人倒是滿好的,就是性急,而且好怒。」這個人聽了,馬上從屋裏飛奔而出,不分青紅皂白,向這二人拳打腳踢一陣暴行,終於這兩個人都受了傷。

賢德的人,對自己的過失,一旦被人忠告,馬上反省而且當下改過;愚癡的人,被人指責自己的過失,不但不知改過,反而過上加過。

(七)有個富而愚癡的人,看見別人蓋了三層高樓,既壯觀又豪華,羨慕之餘,也要建座高樓當住家,以顯示自己的富有。於是鳩集工匠,吩咐蓋房子。工人們接到設計,先打地基,蓋一樓,接著向二樓施工。主人看著焦急地說:「我要求的不是一攤土堆啊!也不是一樓或二樓,而是三層高樓,你們趕緊給我做呀!」

愚癡的人不知腳踏實地,奮勉將事,怎麼可能有好的結果呢?

(八)有個人正在煮蜂蜜的時候,來了位好朋友,心想不如就用蜂蜜去招待客人。爐中之火正燃,卻用扇子想把蜂蜜扇涼。同一道理,煩惱之火猶尚未熄,想能得到清涼覺悟之蜜,是終不可得的。

(九)兩個鬼為了一隻箱子、一根竹杖和一雙鞋子互相爭執,一整天還是沒完沒了,猶在繼續爭執。有個人見了這種情形,走上前去打聽究竟:「為甚麼這樣爭執不休啊!這幾件東西有甚麼稀罕,值得你爭我奪?」兩個鬼回答說:「你是有所不知的,這隻箱子可以從裏面隨意取出你所需要的食物、寶貝乃至你所喜歡的任何東西;這根竹杖拿在手裏可以立即退敵;這雙鞋子穿在腳上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那人聽後,稍作沉思說:「這倒不難處理,來!你們倆暫時迴避一下,讓我來給你們平均分配好了!」說完,兩個鬼果然走避一邊。這人抱起箱子、拿過竹杖,穿上鞋子騰空而去。

這裏的鬼,說的是異教之人;箱子指的是布施;他們不明瞭,由於布施便可生出種種的寶貝。竹杖表示心意集中,以專心一意即可把煩惱之魔擊退。

鞋子表示清淨戒律;他們不明瞭,由於清淨的戒律可以超越一切爭執,因此,如不把箱子、竹杖、鞋子拿掉,爭執永遠是無止境的。

(十)有個人獨自在外旅行,一天晚上獨宿在一間空屋子裏。到了半夜,有個鬼扛著一具死屍走了進來,把它放在地板上。過了不久,另一個鬼從後面緊緊追上來說:「這是我的東西啊!」說著,雙方便起了激烈地爭執。

於是,前鬼向後鬼說:「我們倆這樣爭奪下去,總是沒得結果,不如找個人來作證,決定它的歸屬好了。」後鬼同意他的提議,於是前鬼就把剛才躲在牆根下渾身發抖的人揪了出來,要他指出到底是誰先扛著屍體進來的?面臨這個左右為難的問題,他真是無所適從,明知指認的結果不論偏向那一方?都會被另一方恨之入骨而被吃掉,索性決心誠實地說出自己的所見。

果如所料,後鬼聽了大怒,馬上動手擰下這漢子的胳膊;前鬼見狀,立即揪下死屍的一隻胳膊給他補上去。後鬼愈發震怒,瘋狂地拔掉胳膊、擰下腳、搬走胴體,最後連頭顱也被揪掉。前鬼也馬上一件件地從死屍身上取下手、腳、胴體、頭顱等,一一給他補了上去。至此,兩個鬼停止了爭吵,把散落在四週的手腳等物飽餐一頓,然後擦擦嘴巴,各自揚長而去。

這漢子在小屋中身歷其境這一幕,繼而深思:受之於雙親的手、足、胴體、頭顱等,如今都是陌生人身上之物,到底自己是「我」嗎?抑或不是「我」自己呢?完全不知所以的漢子,天一亮就瘋狂般地跑走,半路上找到一座寺院,高興得鼓足了勇氣進入寺中,把昨晚的恐怖經過敘述一遍,並請教所以。人們都能從這段故事中體悟到「無我」的道理,確實得到了生動而寶貴的體會。

——雜寶藏經

(十一)一個人家,有位裝束華麗的美女來訪,主人問道:「妳是甚麼人啊?」美女回答說:「我是賜富與人的福神!」主人一聽非常高興,並把美女延之入內,殷勤款待一番。接著,一名衣衫襤褸而醜陋的女人緊隨其後而來,主人問她是誰,答說是:「窮神!」主人驚聞之下,趕忙想把她攆走。貧女這時開了腔:「剛才那位福神是我姐姐,我們姐妹一向形影不離,你把我攆出去,姐姐也不會獨自留下來的。」說著,貧女果真走了,同時福神的影子也消失了。

有生就有死,有福就有禍,有好事就有壞事,人必須瞭然於此。愚癡之人祇是厭惡災禍,乞求幸福。學道之人超脫於這兩種,而不執著任何一邊。

——大般涅槃經

(十二)往昔有位窮畫家,把妻子留在家鄉,獨自出外謀生。經過三年期間,備嚐辛苦,賺得很多錢財,眼看即將回歸故鄉,中途碰上供養眾僧的大法會,他欣喜之餘,心想:「我還沒種過福呢!如今正遇見種福的田地,怎可白白放過這大好的機會呢?」想著,毫不憐惜,把賺來的許多錢財全部供養,然後回到家中。

妻子見到丈夫赤手空拳地回來,怒上心頭,責問他的原由。丈夫回答說:「我把錢財都儲存在一個堅固的庫藏裏。」妻子又問他:「庫藏在何處?」答說:「就在那尊貴的僧團中。」怒氣未息的妻子訴求循著線索調查事實真象,畫家坦誠地指出:「我辛辛苦苦所獲得的財物,不能隨便把它浪費,我從前不曉得種植福德的種子,偶爾遇見一塊種福的田地,應該供養的機會到來,激起我的信心,捨棄惜財之心而做布施功德。真正的富不是錢財,而是布施心。」

畫家的心意受到官府的稱譽,街坊鄰居聞悉,都由衷地讚歎。從此以後,他的聲譽越發高揚,畫家夫婦因而得到了更大的財富。

(十三)有個人,家住墳場的附近。一天晚上,一陣頻呼自己名字的聲音來自墳場中,畏懼和膽怯襲上心頭。天亮以後,把這情形告訴他的朋友,友人之中不乏勇氣十足者,聲言如果再有呼叫之聲一定要循聲尋找,決心去追究它的來源所在。

第二天夜裏,頻頻呼叫之聲一如前夜,被呼的那人膽怯心驚,但另一具足勇氣的男子卻循聲走入墳場,找到了發聲之處,而且追問:「你是甚麼人?」於是地裏面發出聲音說:「我是隱藏在地裏的寶貝,我想把『我』交給我叫的那個人,可是他害怕不敢來,你看來很有勇氣,很適合於取『我』。明天早上,我將帶領七名隨從去到你家。」當時另外那個男子在旁邊,也聽到了這些話。「到我家裏來,屆時我將候駕就是,可是我怎樣款待您們呢?」問那聲音。答說:「我們將以出家的形態出現在你家,你先要清淨身體,打掃房屋,準備清水,用八種器皿盛粥飯候著就是了!吃過飯後,我們會相偕進入房內的小屋中,將變成一罈罈的黃金。」

翌朝,這男子淨身潔室,以候寶駕。果然有八位出家人托缽而來,進得屋中,供養上清水和粥飯。飯食既畢,一個個果然魚貫進入房角的小屋,一時八個人都變成滿罈的黃金。一個欲望深重的男子聽了事情的經過,自己也想要幾罈黃金,同樣也掃淨房屋,請來八位出家人供養。飯後,關上房角的小屋門,可是八個出家人並未變成黃金。氣惱之下,大鬧一場,甚至告到官府。

先前被叫名字而心驚膽怯的懦弱男子,知道了叫他的聲音就是黃金,當下起了貪欲,認為:本來那聲音就是叫我的,因此硬說那黃金罈子該歸我所有。逕自去到他家,想搬走罈子,揭開蓋子一看,罈子裏面全是蛇,每條蛇都昂首吐信向著他。

國王曉得了這件事,裁定黃金罈子應該歸那有勇氣的男子所有,並諭示國人:「人世間的任何事,每每都是愚癡之人祇望求其果報,哪裏知道,得到的並非盡如你所想像;恰如表面上保持戒律,如果信心不夠虔誠,絕對無法得到真的安寧。」

——雜寶藏經

第二章  實踐之道

第一節  學道

(一)我們這個宇宙到底是如何構成的呢?宇宙是永遠存在的嗎?抑或不久亦將殞滅呢?宇宙是無限的廣大嗎?還是有一定的際限呢?社會是如何形成的呢?社會型態如何纔算是理想呢?如果認為這些問題未澄清以前無法學道的話,那麼任何人在尚未學道以前,死亡即已先行到來。

例如,人被可怕的毒箭射中,親友們圍攏了來,趕緊找醫師設法拔箭,先行療毒要緊。

可是當時如果有人說:「且慢拔箭,先要弄清楚箭是誰發的?是男還是女?是哪種性格的人?而且弓是哪一種?大弓或小弓?木弓或竹弓?弦是哪一種?藤蔓?牛筋?箭是用藤或是茸?用的羽毛是哪一種?這些問題尚未得到解答以前,且慢拔箭!」

無疑的,這些問題在未弄清楚以前,毒素早已循環至全身,人已死亡多時。在這種情況下,第一步要做的醫療工作,就是先行拔去毒箭,以免毒發後蔓延到四肢。

宇宙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個社會型態,怎麼樣纔算理想或不理想?不管怎樣,最重要的還是:大火臨頭,必須避避風頭纔是。

宇宙的存在是否永久?到底有無邊際?那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之火,以緊迫釘人的姿態,圍繞在我們的四週。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要先拂去燃眉之火,就必須先學道。

佛陀的教誨是:有必要的話纔說,不契機的話不說。對人而言,必須了解的,當然要知道;必須斷絕的,當下戒絕;必須修學的,努力以求。並且,一再地教示世人,須矢志求取覺道。

因此,人必須先抉擇幾項問題:對自己來說甚麼事最為重要?更要了解,甚麼事最為切身?之後,再攝心調意努力以赴。

——巴利本中部七‧六三‧箭喻經

(二)有如一個走入樹林想求取樹芯的人,隨便折些樹枝和樹葉就以為是得到了樹芯,那是愚癡的。人既然有了求取樹芯的目的,進而取得樹皮乃至樹幹,纔有得到樹芯的可能。

又如:想要擺脫逼炙人身的生、老、病、死、憂、悲、苦、惱,進而慕道修學,就是示意樹的芯。

如果祇得到一些恭維和名望就趾高氣揚,從而自讚毀他,就像祇得到枝葉以為是取得樹芯的想法,是同一理念。

又如:自己確已得到幾分寧靜和安定,從而心滿意足、自誇而貶他,也像取得樹皮而以為是已求得樹芯一樣。

又如:得到幾許分辨事物的力量,於是智炫心傲,從而自譽謗他,也像得了樹皮就有得到樹芯的想法一樣。這種種情形,都是心驕意滿,勢將再度招致苦的來臨。

對於一位學道之人,恭維、名聞、利養,均非其目的,因為他要追求的終極目標,並不以些許成就、少分的安定,或幾分的聰智為滿足。

因此,首先須將吾人在世界中生死根本的性質置意於心。

——巴利本中部三‧二九‧大樹芯喻經

(三)這個世界並不具有其自體的本質,必須求得除滅心機的方法。祇求追逐外表,內心卻產生許多的迷惑。

以心之所欲為本,欲之火一經燃起,苦與惱便隨心而至。以無明為本,在迷闇中包藏著憂愁和悲傷。能了解製造迷惘之家的,除了心之外,別無其人。因此,修道之人必須決定與心作一殊死之戰。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四)我的心啊!你為甚麼總是趨向於無益之境,何以不能稍安勿躁呢?為甚麼陷我於迷惘,空自號召一些無聊的事物呢?

想耕種土地,鋤頭尚未落地,竟自先行毀壞,那還能耕種嗎?如果猶自徬徨於生死的迷海,捨棄了數不能盡的生命,那就不能耕種這心的大地。

心啊!你曾使我出生於王侯之家,也曾令我出身貧寒,到處流浪乞食。偶爾也使我生往神仙之邦,終朝沉湎於榮華的夢鄉,但亦曾使我接受地獄之火的燃燒。

愚癡的心啊!你曾帶我走過種種的路徑,到現在為止,我未曾違背於你;但是,亦令我聽到佛的教法,而身體力行。事至今日,不要再惱害我、阻撓我,無論如何,設法把我從種種苦境中拯救出來,淬礪上進,以期速獲覺悟。

心啊!你必須知道,一切事物都無實體而常變遷,不去執著它。任何事物,都不要作「我有」之想。祇要遠離貪婪、瞋恨和愚癡,便可即得安樂。

拿起智慧之劍,砍斷愛欲的蔓藤。利害和得失、稱讚和譭謗,都不為其所煩惱時,安定的時光,必將指日可待。

心啊!你曾使我一度發心學道,可是,為甚麼現在又使我被利欲榮華所吸引而回轉了心意呢?

既無形體而又無遠弗屆的心啊!設法越過這難度的迷海吧!這一點我會依你所想的去行動;但是,從今以後,你必須依我所想去行事,我們一起奉行佛的教法。

心啊!山河大地一切都是會變遷的,充滿災變的。這個世間,何處去尋求安樂?何不奉行教法,趕緊渡往覺悟之岸呢?

——巴利本長老偈註

(五)與心作如此般的戰鬥,誠心學道之人經常決心進取,即使為人所嘲笑或毀謗,此心總不為之稍動。即使有人以拳相加,以石相投、以劍擊斬,此心亦不為之生瞋。即使遭受刀鋸而身首異處,此心亦不為之所亂。若竟而因此心意暗淡,殊難謂為信守佛教的人。

縱使嘲笑、譭罵、拳腳杖劍齊下,學道之心絕不為所動搖,反而心中充滿了佛的教法,愈益堅定進取覺悟的決心。

——巴利本中部三‧二八‧大象跡喻經

為了求取覺悟,難以成就的成就它、難以忍的忍耐它、難以布施的能施惠與人。如果祇能日食一粒米,不惜投身火焰之中,此心亦不為之稍有退失,誓必求得覺悟。

但是,即使有了布施也不作布施之心,做了任何事而不作有所作為的想法,祇是心中認為那是一件有益於人的事體,由於是一件正當的事,故而為之。如同母親以一件衣服授給愛兒,心裏並不作授與之想;照顧病兒,亦未嘗生起看護之心。

——大般涅槃經

(六)往昔,有位智慧開明,慈悲深厚的國王,轄域國泰民安,治境豐饒。國王學道之心殷切,經常準備財寶,布告天下:不論任何人,如能開示值得尊敬的教法,就將財寶賞施給他。

國王這番求道的虔誠震撼了天界,天神想要試探一下國王的心意,於是現出兇的形態,站在王宮的門前,宣示說:「我了解值得尊貴的教法,故而前來投效國王。」

王聽了以後大喜,恭謹地迎入後殿,請求開示教法,於是鬼就露出恐怖如刃的牙齒說:「現在我正腹餓,這樣子怎能說教呢?」國王奉獻出一些食物。「我的食物,必須是人類的熱血和肉!」鬼連忙又說。這時王的太子表示他要主動捨棄自己的生命,以便為鬼充饑;繼之,王妃也甘願以己身作鬼的餌食。那鬼在連續吃掉兩個人後,猶覺未竟全飽,竟想連國王也一起吞食,這時國王很鎮靜地說:「我並不吝惜這條命,祇是覺得:如果此身已亡,又怎能聽到你說的教法呢?索性等你說完教法之後,我情願以此身奉獻。」

鬼這時說道:「愛欲從憂惱而生,愛欲由恐懼而生;遠離愛欲,人無憂惱,恐懼又將何處而有?」說著馬上又恢復了天神的形態,與此同時,已被吃掉的太子和王妃都亦恢復了本來的形狀。

——百緣經

(七)從前,在喜馬拉雅山有位道心深厚的真實修行者,一心祇想乞求遠離迷惑的教法,此外別無所望,包括充滿大地的財寶,乃至天神世界的榮華均非所欲。

天神為這修行人的行持所感動,想試試他的誠意如何?於是以鬼的形態出現在喜馬拉雅山境,歌唱著說:「一切事物都是有變遷的,有生就有滅。」修行人聽到這歌聲,就像口渴之人得到飲水,又如囚犯得釋,欣喜萬分;心想這纔是真理,這纔是教法。他環顧四週良久——是誰在唱這真理之歌呢?定睛一看,原來是個鬼。將信將疑之下,走向鬼的身邊問道:「剛才的歌聲是您唱的嗎?如其果然,我願意繼續恭聽下文。」鬼答說:「不錯,正是我唱的,但我此刻腹中饑餓,若不吃點東西,實在沒法唱下去。」修行人又請求說:「請不要這樣說好嗎!拜託您繼續唱下去吧!這首歌確有其崇高的寓意,正是我夢寐以求的;祇這兩句,的確意有未盡,無論如何,請教其餘的歌句吧!」

鬼又說:「現在腹中饑餓難忍,如能吃些溫肉熱血,一定會繼續唱完這首歌。」修行人聽了,當下就和鬼約定,如能繼續聽完這首歌,當以自身奉獻。鬼於是獻唱那首未完的歌,使這首歌得以完整。它是這樣的:

一切事物都是有變遷的,

有顯現就有幻滅,

如能不被這生滅所拘束,

纔會感受到恬靜與安適。

修行人馬上把這首歌刻記在樹幹和石頭上,然後登上樹頂,踴身跳向鬼的面前奉獻給他。就在這一瞬間,鬼恢復了天神的形態,以手安然地接住修行人的身體。

——大般涅槃經

(八)往昔,有位名喚常啼 Sadapraudita 的學道人,一心一意想求覺悟,不被名望、利慾所誘惑,拼命修行。有一天,忽然空中有聲音教示說:「常啼!一直向東前進,聚精會神,不畏寒暑艱險,置世間的毀譽於度外,不為善惡所拘泥,儘管向東驀直行去,必將得到誠實之師,從而取得覺悟。」

他大喜過望,依照聲音所指示,逕自向東直行,去求覺道。攀山越野,流浪異鄉,時而忍受屈辱和迫害,時或賣身為奴。千辛萬苦,好不容易總算來到明師的面前,請領教益。

世間上好事多磨,想要行善事,一定很多障礙。常啼在求學覺道的旅程中,不知遭遇到多少次障礙。為了想要求得幾許供養明師的香花錢,曾經賣身為傭,以賺取些許工資,可是卻找不到僱主。惡魔的阻撓之手,任你所到之處,即伸向何處,趨向覺悟之道,確實是血枯削骨的艱難旅程。終於從明師處接受了教法,想要把那尊貴的言教記錄下來,可是得不到紙墨,於是用刀刺破自己的手腕,以流出來的血記下明師的教法,他是這樣地得到了尊貴的覺悟教法。

——大品般若波羅蜜經八八‧常啼品

(九)從前,有位名叫善財 Sudhana 的童子,他也是一心虔誠地學道,求願覺悟。曾去拜訪過漁夫,聽說有關海潮的不可思議教法。又從診病的大夫那裏,學到對人必須有慈悲心。又曾會晤過家財萬貫的長者,聽說一切萬物都有其本具的價值。

又去拜見過修禪的僧人,看他現出一幅安靜心的本色,予人以不可思議的力量,當下使人心都能得以清淨。又曾會見一位品格高尚的婦人,她那奉獻的精神,委實令人佩服。又曾邂逅一位粉身碎骨為求佛道的修行人,得知他為求真實的覺道,上登刀山、投身入火都在所不惜。

童子所到之處都能體會到:祇要心之所及、目之所見、耳之所聞,無非都是佛的垂教。即使是一名纖弱的女子也有其覺悟之心,那怕是街頭上嬉戲的孩童,也能看出真實世界的另一面。會見質僕、安祥的人,隨順之心,覺悟了光明的智慧。

供香也是教法的一種,用花來莊嚴佛道,進而也有得到覺悟的例子。有一天,他在樹林中休息,看見一棵朽木之中萌出幼苗,因而領會到教法所說的生命無常。

白晝太陽的輝耀,夜晚星光的閃爍,這一切都像雨露,滋潤了善財童子上求覺道之心。

童子所到之處,唯道是問;腳跡所及,有教必聞;行蹤所至,必是尋求覺悟。真實求取開悟的態度是:嚴守心池,必須莊嚴此心之城。然後以虔敬的態度,開啟心的城門,並且在心的深處供之以佛,奉上信心之花,獻上歡喜的香,童子所學亦即如此。

——華嚴經三四‧入法界品

第二節  道有千百條

(一)上求覺道,必須修學三件事情,就是:戒律、心念集中的定功和智慧三種道學。

戒律是甚麼呢?人,尤其是修道之人,必須保守戒律以控制身心。把守五種感覺器官的大門,再小的罪過也不輕易放過。對於善行,務須淬礪奮勉以赴。

定功是甚麼呢?就是遠離欲望和擺脫各種不善的事體,漸漸導心入於安定的境界。

智慧是甚麼呢?是要了解四種真理,就是:要了解苦惱、要了解苦惱的原因、要了解苦的消滅,和了解消滅苦惱的道理,這樣纔稱作是開明的覺悟。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八

學習這三種道學,纔算是佛的弟子。

驢並不具備牛的形態、聲音和犄角,即使緊跟在牛群之後,說自己是牛,誰也不會相信。同樣道理,不修學戒律、定功和智慧三種道學,而說我是上求佛道之人、是佛的弟子,那是十足的愚癡者。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一

農夫為了秋天得到收穫,必須先在春天犁田播種、灌溉、除草等的悉心培育;上求覺悟之人,必須修學三種道學,始克有成。農夫撒下種子,今天發出了芽,明天出了穗,後天就想要收割;即使再怎麼乞求,都是不可能的。上求覺悟的人,今天纔脫離了煩惱,明天祛掉執著,後天就說深得覺悟,哪裏有這麼便宜的事?

從播下種子開始,經過農夫的辛勞,受季節天候的變化纔發芽,逐漸到了最後纔結實。求得覺悟亦復如是,修學戒律、定功和智慧三學,逐漸滅除煩惱、遠離執著,漸漸地,覺悟的時刻即將到來。

——巴利本增支部三‧八二

(二)僮憬這世間的榮華,心在愛欲的迷亂當中,想要上求覺道,是非常困難的。世俗的樂趣與修道之樂,本質上有不同的差別。

萬事都以心為本源的道理,已如前述。此心若沉湎於世俗享樂,迷惘和苦惱即隨之而生;此心如好樂修道,覺悟之樂亦從之而生。

因此,上求覺悟的人,以清淨心信守教法,必須守持戒律;守持戒律,就能得到心念集中的定功;心念如獲集中,智慧當可開顯,以此光明智慧纔能將人導入覺悟。

誠然,這三種道學就是覺悟之路。人類由於未能修學這三種道學,長久以來,迷惑一直在加深。如今入道修學,處世與人無爭,靜靜地把思緒集中,使心清淨,以期速得覺悟。

——般泥洹經卷上

(三)這三學,推廣起來就是八正道,也稱為四念住、四正勤、五力、六波羅蜜。

八正道就是:正確的見解、純正的思想、正經的言語、端正的行為、正常的生活、正當的努力、正實的記憶和正經的定功。

正確的見解就是:分析四種真理(四諦)使之明朗,相信其原因與結果的道理,不作顛倒乖謬的看法。

純正的思想:不耽於欲望、不貪婪、不瞋恨,和沒有傷害人的心。

正經的言語是:不說謊、不巧言、不惡口,和不挑撥離間。

端正的行為是:不殺生、不偷盜,和不行邪惡的愛欲。

正常的生活:摒棄不光明的生存方式以做人。

正當的努力是:好樂於正當的事體,不怠惰,努力向前。

正實的記憶是:不論做任何事,必須意識清晰,置心於正。

正經的定功是:不因循錯誤的目的,為期智慧的開顯,趨心於鎮靜,使心意趨於統一。

——巴利本中部一四‧一四一‧分別聖諦經

(四)四念住是下列的四項:

視我身是一個污穢體,不妄加執著。

不管是何等的感受,一切都視為苦的根本。

觀察我們的心念活動,曾無片刻休止,不斷地在演變。

視一切事物都是靠原因和條件而成立,不是完整而永久不變的。

——般泥洹經卷上

(五)四正勤是下列的四項:

將要生起的惡,預先防範,使令不起。

已經生起的惡,馬上斷除。

將要生起的善,設法使之生起。

已經生起的善,培養使之茁壯擴大。

努力從事於這四件事情。

(六)五力是下列的五項:

信仰,

奮鬥,

清晰的意識,

心念集中的定功,

開明的智慧。

這五件事是求覺悟的力量。

——巴利本增支部五‧一六

(七)六波羅蜜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六件事體。修持這六件事,可以從迷惑的此岸,度向覺悟的彼岸,因而也稱作六度。

布施是息滅吝惜心,持戒是端正行為,忍辱是對治易怒的個性,精進是祛除怠惰的心理,禪定是鎮靜昏散的心意,智慧是使愚昧心明朗化。

布施和持戒恰似築城的基礎,是修行的基石;忍辱和精進有如城壁,以抵禦外難;禪定和智慧是護身以逃離生死的武器,以之為甲冑,固身如金湯,以臨大敵。

——華嚴經第六‧明難品

見有乞者到來,施與小惠,不能算是最上乘的布施;敞開心懷,把自己精進的過程,用以勸進別人,纔是最上乘的布施。偶爾一為的布施,也不能算布施的上乘;發心經常布施,纔是最上乘的布施。

布施之後,有了悔意,或是兼有誇耀布施的想法,也不是最上乘的布施。歡喜的布施是:忘卻布施的自己,以及接受布施的人,乃至布施的物體。致心於這三種境界,纔算是最上乘的布施。

正當的布施必須是不求得到回報,以清淨的慈悲心,求願自己和所有的人,同入覺悟之境。

——大般涅槃經

(八)從前,有位叫薩埵 Sattva 的王子,有一天,同兩位哥哥到森林中遊玩,遇見一隻母虎產下七隻小虎,但卻陷入饑餓之境,甚至到了眼睜睜地要吃掉自己孩子果腹的程度。

兩位哥哥驚懼之下,逃離現場。薩埵太子當下發心,願意捨身以救餓虎,於是攀上絕壁,縱身投向餓虎。母虎因而得以填饑,同時也挽救了七條虎子的性命。

薩埵太子的心,祇是一心一意地布施求得覺道,他的決心是:「此身易碎也多變,以往不知布施,祇曉得對自己的身體愛護備至,到現在纔有機緣布施,因而獻身以求覺道。」所以布施自己的身體以救餓虎。

——金光明經第二六‧捨身品

(九)上求覺道的人必須修持慈、悲、喜、捨四種偉大的心——四無量心。

修慈是斷除貪心;修悲是斷除瞋心;修喜是斷苦;修捨是對恩與怨都一視同仁。

為多數人施予幸福和快樂,就是大慈;為多數人消除痛苦和悲傷,就是大悲;對多數人,總以歡喜心相向,就是大喜;以平等心對待一切,沒有分別,就是大捨。

培育這四種慈、悲、喜、捨偉大的心,祛除貪、瞋、苦惱和愛憎之心。惡心的難祛,猶如飼犬;善心易失,則有如樹林中的馳鹿。惡心也像刻在岩石的文字,甚難消除;善心亦如水面上寫字,一瞬即逝。因此,修行覺道,實在困難重重。

——大般涅槃經

(十)釋尊的弟子須羅那 Srona 生於富豪之家,素來體弱多病,後來邂逅到釋尊而為佛弟子,奮勵修行以致腳底出血,痛苦異常,但仍不斷地精進;雖專心修持,依然不得覺悟。

釋尊憐憫地向他說:「須羅那!你在家的時候,曾學過琴吧?琴弦繃得太緊或放得太鬆,都奏不出和諧的聲音,祇有鬆緊適宜,纔會彈出美妙的音響。求得覺道亦同一情理,怠惰固然不能得道,過分緊張努力於道,亦同樣不得成就。準此,人的努力向道,必須慎重衡量程度。」須羅那接受這項教示,頗有領會,不久即證得覺道。

——巴利本長老偈註

(十一)往昔,有位叫五武器的太子,是因為他能操練五種武器,故而得名。一天,修習已畢,返回鄉里的途次,在荒郊野外碰到了名叫脂毛的怪物。脂毛慢步逐漸向王子走近,王子先是一箭射去,箭固然射中脂毛,但被牠身上的毛所黏住,卻未傷到牠。接連又用劍、矛、棍和槍襲擊,但都被毛所吸取,而全都無濟於事。

一切武器都已用光的王子,於是舉拳便打,抬腳就踢,接著拳腳也被毛所吸住。王子的身體貼著脂毛的身體浮在空中,用頭撞擊脂毛的胸部,頭也被黏住而無法掙脫。

脂毛笑著對王于說:「你已經落在我的手中,現在我要把你當作食物!」

「你大概以為我的武器都已用光是吧?其實,我還保留一種金剛武器,你若把我吃掉,我的武器就會從你肚子裏把它撞破!」王子答說。

於是,脂毛為王子的勇氣而心生猶豫,問道:「那怎麼可能呢?」

「是由於一種真理的力量啊!」王子作答。

當下脂毛便離開王子,反而接受王子的教誨,從而遠離了一切惡事。

——巴利本本生經五五

(十二)自己既無羞恥感,於人更漫無愧意,這是有違世間常情的。經常猶以愧辱自懍而又兢兢於愧對別人,纔是維繫世間的常理。有了慚愧心,纔會生起尊重父母、師長,敬愛兄弟姐妹間的倫常。切實地自我反省,覺得有羞愧感,見到別人的作為而心生慚愧,尊敬心便由此而生。

——巴利本本事經三九‧四○

懺悔心一經生起,罪過就不成罪過;沒有懺悔心,罪過則永遠存在,而廣受責難。

——大般涅槃經

聽聞到佛的正教,反覆思惟,然後依之修持,依教學習。如不經修持,不經學習,即使聽得再多,也不能把正教領會到自己的身上。

——大般涅槃經

信、慚、愧、努力和智慧,是世間的最大力量。這中間以智慧力為主,其餘的四種結合起來而為輔助。

修持覺道,如為瑣事所絆而耽於閒談或貪眠,都將成為退步的原因。

——巴利本增支部五‧一二

(十三)同樣的修道,有的先覺悟。因此,看到別人已達覺道,自己尚未得悟,也不必感傷。

有如練弓之人,初學之時很少射中,繼續不斷地練習,漸漸纔有中鵠之望。又如水流,流啊!流啊!流到最後纔進入大海一樣。修道祇要不中途停止,必有得悟的一天。

——般泥洹經

一如前述,睜開眼睛,到處都是教法。同樣地,覺悟的機緣隨時隨地都可以出現。

供香的時候,明白香氣的飄散,似有若無、似無若有,乃至無來亦無去的情形。有人竟亦由此而入悟。

走路時腳踩到荊棘,疼浦之餘,不是本來的定心感覺到疼痛,而是先接觸到緣,纔引起疼痛的心。須知同一顆心,紛亂時是醜陋與煩惱,修持時便成為無上的覺悟。由此而入悟的,也大有人在。

欲望熾盛的人,須思惟自己的欲心,能明白欲之薪也可以成為智慧的火。終於也有入悟的先例。

致力於使心平靜,心如平靜,則世間的大地皆能安寧。聽到如此的教法,明白世間的差別心是由於見解所產生,也有人依此而入悟。

——首楞嚴經

第三節  信仰之道

(一)歸依佛、教法和教團的僧眾,纔能稱為佛教的信徒。佛教徒須具備下面述說的:戒律、信仰、布施和智慧。

不強取生物的性命、不做竊盜、不犯邪惡的愛欲、不說謊言、不喝酒,能信守這五項,就是信徒的戒律。

相信佛的智慧,這就是信徒的信仰。遠離貪心和吝惜心,經常喜好施惠與人,這就是信徒的布施;更進一層,明白因與緣的道理,了解事物都是有變遷的道理,這就是信徒的智慧。

向東方歪斜的樹木,有一天倒下去,必定向東方傾倒。平生經常聆聽佛的教法,信心深厚的人,有一天臨命終時,往生佛的國度,將是必然的。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二一‧二二

(二)佛教的信徒,就是相信佛、教法和教團的僧眾。

佛是開了覺悟,救度一切人類而稱為佛;教法是佛所說的義理;教團是依據教法正當修行的和合團體。

——巴利本增支部五‧三二

佛、教法、僧團這三項,雖說是三種,但不是各別分離的。因為教法是由佛所說,又由教團去實踐教法,所以三種原本是一體。

因此,相信教法和僧團,當然也信仰佛;如能信仰佛,當然也相信教法和僧團。

從而,一切人祇憑念佛一項就可以得救,亦可開悟。佛對一切人如同己子般的愛護,人若能像兒子想念母親般的念佛,當下即可見佛,亦能得到佛的救度。

——維摩經

念佛的人經常都在承受佛的光明,又能自然地薰染到佛的香氣。

(三)信仰佛,在此世界並不能為你帶來現實的利益。如果你聽到佛的名號,即使祇有一次,由信仰而來的喜悅,可以說已經得到無上的大利益。

——首楞嚴經

以故,來到這充滿火焰的世界中,得能聆聽佛的教法,進而信仰,確是一大喜事。

誠然,遇到佛固然很難,能遇見演說佛教的人也很難,對教法能生信仰心則更難。

如今已經遇見演說教法的僧眾,從而聆聽到難得一聞的教法,總算沒有失去這莫大的利益。由於信仰,纔有這麼大的喜悅。

——無量壽經卷下

(四)信仰是人的善良伴侶,是來這世間旅程中的糧食,也是無上的財富。

信是接受佛的教法,也是接受一切功德的清淨之手。

——巴利本相應部一‧四‧六

信是一把火,把人人心中的污穢燒個乾淨,令入同一覺道,而且點燃在人們正向前進的佛之路上。

信可以豐潤人心,使貪念化為烏有,丟棄驕傲心,教以謙遜和恭敬。如此,智慧纔會晃耀,行為纔能光明,困難纔會突破,纔不會受制於外界,不被誘惑;而與人以強大的力量。

信可以在漫長的路途上,當你倦怠時,給以嘉勉,導向覺悟。

信可以予人常在佛前的感覺,予人為佛護念的感覺,身心柔順異常,給人類以親近而稔熟的德行。

——華嚴經三三‧離世間品

(五)具有這種信仰的人,耳朵聽到任何聲音,都會以佛的教法去玩味,欣慰於得到智慧。對於任何事故,了解一切都是靠因和緣而顯現,率直地去接受這樣的智慧。

了解這世間的變故,不過是短暫的劇情罷了,認為其中也有經久不變的事實,在榮枯盛衰的變遵當中,得到不驚懼、不感傷的智慧。

——華嚴經二四‧十忍品

信心的表露亦可以出現懺侮、隨喜和發願三種情況。

深切地自首,悔覺於本身的罪行和污穢,慚愧之餘而痛自悔過。見到別人的善行也有感同身受的欣慰,舉心為別人的功德而發願,而且不論何時都求願與佛同在、與佛同行,與佛生活在一起。

——金光明經四‧金鼓品

這顆信仰心,是誠心、是深心,是依佛力導向佛國的歡喜心。

——觀無量壽經

因此,聽說任何地方都可稱念的佛名號,祇要一念欣喜信受,佛將誠懇地賜予助力,引導其人歸向佛國,不致再度沉淪於迷惘之境。

——無量壽經

(六)信仰的那顆心,是深藏在人人心底的佛性所顯現。何以故?因為知道有佛的,是佛:信仰佛,亦必須是佛纔可能辦得到。

但是縱使有了佛性,而佛性卻深陷於煩惱的泥淖中,無法萌出成佛之芽而開花。在洶湧的貪、瞋、煩惱之中,如何纔能興起一顆向佛的清淨心呢?

在耶爛陀 Eranda 毒樹林中,祇有耶爛陀的毒芽生出來,絕無法萌栴檀木的香樹。果真在耶爛陀林中長出栴檀樹,那真是不可思議。

因此,人們慣稱這信仰佛的信心是無根之信。所謂無根,就是說在人們的心中沒有生出信仰之根。

——大般涅槃經

⑹信仰是如此的尊貴,實在是修道的根本,一切功德的母體。不但如此,信仰對上求覺道的人,其所以尚未得到圓滿,是下列五種疑惑所阻礙:

一者,懷疑佛的智慧。

二者,困惑於教法的道理。

三者,對演說教法的僧眾存疑。

四者,對於上求覺道的路,每每生起迷惘。

五者,對於同修道友,以傲慢心懷疑對方,而且存有暴躁的念頭。

確實,世界上沒有比懷疑更可怕的。懷疑是:分割的心、摧毀友情的毒素、創傷相互間生命的利刃,是彼此間痛苦的荊棘。

——巴利本中部二‧一六‧心荒野經

故而,得信的人,須知這種信念是在遠古以前,承佛的慈悲即已種植的因緣所致。隱藏在人們的胸中,漸漸地破除了疑闇,藉佛之手所賜,把信之光投入在裏面。

得到信仰的人,欣喜於遠古之佛所賜予的深厚因緣,方自慶幸於佛的慈悲,即以此世修持生活的種種,可得往生於佛之國土。

綜上所述,確然得知:出生為人很難,聆聽教法亦難,生起信仰則更難;所以亟須努力奮勉,發心聽聞教法。

——無量壽經卷下

第四節  佛的開示

(一)總是想有人在罵我、笑我、打我,這種人的怨恨永遠無法鎮定。愈想愈怨恨,怨恨就永遠無法鎮定。一旦把怨恨忘掉,怨恨之心,當下就鎮定了下來。

修葺屋頂的方法如果不當,家裏準會漏雨;心如不加以好好修持,貪念就會乘虛而入。

怠惰是自取滅亡之路,勤奮是自求生存之路;愚癡之人怠惰,智慧之人勤奮。

製作弓箭的人,削箭以求其直;賢德之人,不假修削,其心自正。

抑制情緒很難,雖然祇是一陴輕微地喧嚷,再次使其調服平息亦復相當困難。能使此心馴服,然後纔得安定。

心意活動對人所做惡事的影響,比心懷怨恨的人所做的惡事、比仇敵所做的惡事,更為厲害。

人能將此心守住貪、守住瞋、守住一切惡事,纔能真實地得到安定。

(二)祇是言詞華麗,沒有實踐的工夫,就像色彩鮮豔而無香氣的花朵。

花香不會逆著風飄散,但是善人的香氣卻逆風飄散於世間。

睡不著覺的人,覺得夜很長;走累了的人,覺得路途很遠。不曉得正當教法的人,其迷惘是長的、遠的。

在道德的路途上運步,與修養程度相若或超越自己的人伴行,必然有所獲益;如其不成,與愚癡之人結伴,倒不如自己獨行,來得俐落。

不怕猛獸,須怕惡友。猛獸祇是傷害身體而已,惡友則破壞心志。

愚癡之人苦苦地認為:這是我的孩子、這是我的財寶...。其實,連自己都不能誇說是屬於我的,何況孩子、財寶,能算是我的嗎?

愚癡的人如能知道自己愚癡,比愚癡人認為自己聰明勝過多多。

新鮮的乳不易凝固;惡劣的行為不會馬上就有報應。這是示意像火被灰覆蓋,雖似覆藏,實則火種未滅;一如人之所作所為,其後果則緊跟著那個人。

愚癡人經常為名譽、利益所苦惱,想得到較高的職位、想得到權利、想得到利益,常年都為這些欲望所苦惱。

指摘我們的過失、責備我們的缺點、數落我們不是之處的人,就像把寶物出示於我們面前,著實應該回敬於他。

(三)歡喜於教法的人,心底澄清,可以愉快地入眠,這是因為已經用教法將心洗濯一番所致。

木匠把木材端正取直,弓匠矯彎做箭,泥瓦匠修水溝引導水流,賢德的人調理引導的是心意。

堅固的山岩不為風吹所搖撼;賢德的人,即使辱罵他、稱讚他,其心均不為所動。

戰勝自己,比在戰場上戰勝千萬強敵,更屬傑出的勝利。

不明瞭正當的教法,縱使活滿百歲,比聆聽正教雖僅一日之生,猶自優越多多。

任何人,如果確實愛惜自己,就該經常警示自己,以免偏向惡的一方。趁著年輕、壯盛、尚未衰老時,再一次地儆醒吧!

世間常年都在燃燒著貪、瞋、愚癡三把火;人們必須從這火宅中,儘早逃離。

這個世間,確實像水泡,亦如蜘蛛絲,也像一只髒罐子,所以人們必須守持各自的清淨,不為之所沾染與束縛。

(四)不做任何惡事,行一切善事,清淨自己的本心,這就是佛的教法。

忍辱是很難做到的一種修行,但是,祇有忍辱做到家的人,纔配掛戴最後勝利的花飾。

正在怨恨中,沒有怨恨的感覺;正在憂愁中,沒有憂愁的感覺;正在貪婪中,沒有貪婪的感覺。不覺得任何一物屬我所有,心須清淨地生存下去。

健康是第一利益,知足是第一財富;值得信賴是第一親近,覺悟是第一快樂。

尋思遠離諸惡,尋思寂靜,尋思教法的喜悅;能尋思這些體驗的人,自無畏懼。

對心裏所生起的好、惡,不加執著。由於好樂、厭惡纔生起感傷、生起畏懼,進而感覺束縛。

(五)鐵器的銹,是由鐵所生,而卻腐蝕鐵;惡由人而生,終亦侵蝕人。

經書雖有,置而不誦,是經書蒙塵垢;屋宇雖有,但破而不修,是屋宇的瑕疵;身雖有,但卻怠惰,是身的瑕垢。

行為不正是人的瑕垢,吝惜於物是施的瑕垢,惡是今世乃至後世的瑕垢。

但是,這麼多的瑕垢中,最嚴重的瑕垢就是無明瑕垢。如不把這種瑕垢祛掉,人是永遠無法清淨的。

沒有羞恥心的人,猶如烏鴉般的厚臉皮,即使傷害到別人,仍不知自我反省;人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犯這種毛病。

具謙遜心,知敬重、離執著,行為清高、智慧明朗。這樣地生活,人們很難做到。

指出別人的過錯容易,找出自己的過失卻很難。對別人的罪過,喜歡像風一般的四處散播;對自己的罪過,總是像藏骰子一樣的,把它隱藏起來。

在晴空中沒有飛鳥、雲煙,以及暴風雨的跡象;邪惡的教法是求不到覺悟的。一切事物沒有永遠存在不變的,以故,覺悟的人,不為一切所動搖。

(六)防守一座堅固的城池,不分內和外;守護身體,亦必如是。因此,不能有片刻的鬆懈。

我纔是自己的主人,我纔可以作自己的靠山,所以沒有甚麼此控制我更為重要。

控制自己,不多饒舌,安靜地思考。如能持之以恒,掙脫一切束縛,纔有把握。

太陽在白天照耀,月光在夜晚朗澈,武士穿上裝甲纔顯得神氣;學道之人,靜靜地思惟,纔正是發揮光明的時刻。

不能守護眼、耳、鼻、舌、身五官的大門,而為外界所引誘,不能算是學道之人。把五官的大門牢牢地守住,心靜如止水,纔算修道之人。

(七)有了執著而又為其所迷醉,對事物的本體則認識不清;離開執著則能清晰地看見一切。準此,離開執著的心,一切事物反而活生生地躍然紙上。

有悲傷就有喜悅,有喜悅就有悲傷。悲傷與喜悅一旦消逝,也就沒有了善與惡,從而也就沒有拘束。

憧憬著尚未降臨的未來,是一種杞人憂天的辛勞;追悔已成過去的日影,就像收割的蘆草,日見消萎。

不追逐既往的時光,也不幻想未到的將來。不杞憂,把握現在,腳踏實地勇往向前,纔是身心健全的人生。

不追逐過去,不等待未來,盯住目前現存的一刻,堅強地生活下去。

今天必須做的事體,不拖延到明天,實事求是地做下去。愉快的一天,就是這樣地過去。

——法句經

信是人們的良伴,智慧是人們的最佳嚮導。期求覺悟之光,必須避免苦惱的昏闇。

信是最高的財富,誠是最佳的美味,累積功德是世界上最高明的經營。依照教法所指示的修身與心,將獲致無上的恬適。

信是旅行世間的糧食,功德是常人高尚的住處,智慧是世界之光,正經的思惟是夜間的守衛。人的生活,不污穢就不致滅亡,戰勝欲望,纔可以稱為自由的人。

——巴利本相應部一‧四‧六

為了家而忘卻我,為了村而忘卻家,為了國而忘了村,為了覺悟就該忘掉一切。

——增一阿含經

事物都有變遷,有顯現也有毀滅。不被生滅所煩惱,正是平靜與安祥之所由生。

——大般涅槃經

道友篇

   

第一章  人的本分

   

第一節  出家生活

(一)想要做我的弟子,必須捨離家庭、捨離世間、捨離財富。必須捨棄所有的一切,纔能做我的繼承者,亦稱為出家僧。

——巴利本本事經一○○‧中部一‧三‧法嗣經

譬如說,有人扯著我的衣襟,跟隨在後面,踩著我的腳印,亦步亦趨,但是心被欲望所迷亂,這樣的人離我很遠。又如雖具出家僧的形象,但他從未聽過教法;未見過教法之人,亦從未見過我。

譬如離開我何止幾千里,其心平正而安靜,且又遠離欲望,這樣的人,猶如在我身邊。何以故?因為他已接觸到教法;接觸到教法的人,就等於見到了我。

——巴利本本事經九二

(二)出家弟子,必須以下列四項條件作為生活基準:

一者,必須用舊布縫綴起來做衣服。二者,必須靠托缽得來的食物過活。三者,必須以樹下或石上作住宿。四者,須用腐尿藥來作藥。

手持盛食物的容器,去挨戶乞討,稱為乞食行。這樣做並非被人所脅迫,亦非出於別人的誘騙或欺凌,祇相信這是為了免於社會上的一切苦惱,而遠離迷惑的教法之一。

能如此地出家,但不能遠離欲望,心被瞋恨所擾亂,也守不住五官的門戶,那確實是沒志氣的人。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三○

(三)相信自己出了家,如或經人問起,自己也答說出了家,這樣的人必須做到下述事實:

「我必須遵守出家人所應做的一切。謹以此出家的誠意,凡是布施與我的人,必將獲致大的幸福,同時也達成我自身出家的目的。」

究竟出家人必須應做的事體是甚麼呢?那是:具有慚和愧,使身、口、意三種行為的生活清淨化。嚴守五官的大門,勿使心被享樂所挾制。此外,不可以稱讚自己而譭罵別人,更不可以懈怠得總想睡懶覺。

日落黃昏之際,須靜坐或步行;夜半時分,右脅在下而臥,兩腳重疊,靜靜地思慮白晝所做的一切,安祥地入眠。拂曉即起,靜坐或步行。

在行住坐臥中,經常處心必須正當。選擇一個寧靜之處設座,身心均須正直,心中遠離貪婪、瞋恨、愚癡、睡眠、心神不定、悔恨、疑惑,致心於清淨之境。

在這種情況下,心意使之集中而得定功,卓越的智慧由之而起,斷除一切煩惱,專心一意趨向覺悟。

——巴利本中部四‧三九‧馬邑大經

(四)如果以出家之身,仍然不捨貪婪,不離瞋恨、怨怒、嫉妒、自大傲慢、欺騙等,一干過失都覆藏起來而又不停止,就像衣襟裏包藏著兩刃之劍一樣的危險。

穿著僧衣,還不能算是出家,托缽也不能就算出家,誦經也不能算是出家;那祇能說是具有出家的形象罷了,事實不過如此而已!

祇把外形整理妥當,還不能祛除煩惱,就像給嬰兒穿上僧衣,依然不能稱他是出家人。

能具有血可涸、骨可碎的決心,加倍努力,不達目的絕不罷休,奮發精進,最後終於達到了出家目的。如此作為,纔能成就出家的清高行持。

——巴利本中部四‧四○‧馬邑小經

(五)出家之道,另外還有一項,就是傳播教法。向一切人演說教法,能使沉眠的人覺醒起來,使邪見之人觀念正確,不惜身命,去推廣教法。

——法華經第一九‧法師品

但是,演說教法,事亦不易,必須以演說教法為職志,而且又須穿佛之衣、坐佛之座、入佛之室以演說。

穿佛之衣,須具有柔和忍耐心;坐佛之座,須視一切事物當體皆空,不取執著;入佛之室,對一切人,都必狽抱著大慈悲心。

——法華經第一九‧法師品

(六)此外,發心演說教法的人,必須將心注意到下面的四件事:一者,關於此身之所行;二者,關於出言的遣詞用字;三者,關於願望和乞求;四者,關於大悲心。

第一,演說教法的人,處心於忍耐大地,柔和而不粗野,視一切皆空,不起善惡的衡量,亦不應有執著的想法,致心於安穩之境,身之所行,必須溫文有禮。

第二,心中必須作種種的準備,以期因應各種不同的對象及環境。不要接近有權勢或生活靡爛的人,更不可接近異性。找個寧靜的處所修心,思惟由一切因緣所生起的道理,用以安定心意,不欺誑人、不輕蔑人、不講別人的壞話。

第三、經常保持自心的安定,對佛猶作慈父想,對同修道友作師長想,對一切人起平等大悲想,而向他們演說教法。

第四,發揮與佛同等的慈悲心,對不知修道的人們,發願必須使他們都能有聽聞教法的機會,然後依願努力,以求實現。

——華嚴經第一四‧安樂行品

第二節  信徒之道

(一)相信佛教的人,如前所述,就是相信三寶:佛、教法、僧團。因此,信仰佛教的人,對於佛、教法、僧團抱持顛撲不破的信仰,守持教法中制定信徒應守的戒律。

在家人的戒律包括:不取物命、不竊盜、不行邪惡的愛欲、不說謊、不飲酒。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三七

在家人信仰三寶和守持在家的戒律,並且希望別人亦同樣能得到如此的信仰和戒律。努力促成親戚、朋友與相識之間,互為同修的道友。這樣做,期能同浴於佛陀慈悲光中。

——巴利本相應部三‧七五

對三寶深具信仰,守持在家戒律,為求得到覺悟,雖然生活於在家的天倫環境中,亦必須不被情愛所繫縛。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三七

父母至親,到頭來終須一別,家族亦有離散的一天,就連這世界也有消殞之期。不要把心念繫縛在必須分別、必須離去的事物上,要將心寄託在無所別離的涅槃之境上。

——巴利本相應部五五‧五四

(二)聆聽佛的教法,信心深厚,如不退失,自然充滿歡喜與和氣。達到這番境地,任何事體都嶄露曙光,呈現喜悅。

他的心能清淨而柔和,經常忍辱持重,凡事與人無爭、不惱害於人。因為心中以佛、教法、僧團為念,自然欣喜而和氣,到處都能顯露光明。

由信仰而與佛為一體,處事不先作「我」想,當然亦不含「我有」的蓄意,從而日常生活中即無顧慮,自然亦無厭煩於外來的譭謗。

相信可以往生佛國,故而死亦無所畏懼。相信教法的真實與尊貴,縱在人多眾廣的場合出現,都可以從容講述自己信仰的過程,而一無顧忌。

又以慈悲為心之本,故對一切人皆示友善,沒有厭惡想,心正而清淨,進而修學一切善行。

不論處身於順境或逆境,信仰與日俱增,心懷慚愧以尊敬教法。說得出就做得到,做得到的纔說出口,言與行力求一致。以光明的智慧,看清一切,心如泰山般不動不搖,願求覺悟之道,日益進步。

並且,不論遭遇任何變故,都以佛心為自心的嚮導。在濁世中的人類,與被污染的人相交往,竭盡所能,使他們轉向善道。

——華嚴經第二二‧十地品

(三)因此,任何人都必須先求願自己能得聞教法。

任何人都要具有「進入燃燒的火中,以期得到教法」的決心。

進入充滿火焰的世界以聞佛名,纔是真實的救度人類。

如此地自己得到教法,並且遍行布施,尊敬應該敬重的人,服務值得效勞的人,以深切的慈悲心接近人類。自私自利和任性地為所欲為,都不是修道的人所當行。

既然得聞教法、信仰教法,不再羨慕別人,亦不為別人所蠱惑。事不干己,不必去操心,別人的作為也不必擺在心上,萬事都莫如修心最重要。

不信佛的人,祇管憂慮自己的一切,心量狹小,總是小器應事。但是信佛之人,相信潛在力量、潛在的大悲力,因而自然心意開闊,處變不驚。

——大般涅槃經

(四)聆聞教法的人,本應視此身是無常、視為聚苦的根本、視為罪惡的淵藪,故而不執著此身。

但是又須珍重此身,不可絲毫大意,蓋即防範此身貪圖享樂,使令轉趨覺道,進而傳播正教以至永世。

如果不能調身若此,則無法圓滿達成生命本具的旨趨,因而也就無從依教身體力行,更談不到推廣教法以傳後世。

想要渡河的人,一定要看顧好筏子;要想去旅行的人,必須把馬匹照顧好。是故,聆聞教法的人,一定要調身自重。

準此,信佛的人,穿著衣物,應該不以虛榮為目的;但能遮羞防禦寒暑,使命已經算達到了。

攝取食物也不可祇為嗜欲,而是為滋養身體以修持教法,從而得能以之敷演教法。

住家也是同樣情形,不為此身的舒適或炫耀豪華。應該校正的觀念是:為了住覺悟之家、防煩惱之賊、避邪教的風雨。

一切都能如此思考,則萬事都不為自身著想,對人又不作驕傲想,祇一心為覺悟、為教法,一切為別人設想。

職此,即使居家與家人共住,其心又何曾片刻離教?以慈悲心與家人相聚,以種種方式,曉喻他們處世的道理所在。

(五)在佛教教團中的在家者,平時要用種種的心行以侍奉父母、愛護家人、照顧自己,以及供奉於佛。

侍奉父母時,盡一切供養,使其猶如得到永遠的平安;與妻子兒女共聚,必須懷有逃脫牢獄繫縛的想法。

聽音樂時,須作得聞教法之樂的想法;靜居在室時,須有進入賢者之境、離開污穢的想法。

當施惠與人時,作捨盡一切、丟卻貪心的想法。眾人集聚時,作諸佛聚會的想法。當遭遇災變時,求願能得到不為任何事動搖其心。

當歸依佛時,求願與人類同能領會至高的覺道,生起求道的心。

當歸依教法時,求願與人類同能深入教法的寶藏,得到如大海般的智慧。

當歸依僧團時,求願與人類同能領導大眾,祛除一切障礙。

此外,當穿著衣服時,不要忘記是為了善根和慚愧,故而穿用。

當大小便溺時,求願能祛掉心中的貪瞋、愚癡和污穢。

見到一步步升高的道路,應該作礬登無上覺道、超脫迷惘世界的想法。

看見走入低下的路途,求願能安祥謙遜地進入教法的深處。

當見到橋樑時,求願以教法作橋樑,救度人類。

見到憂愁悲傷的人,就該生起世事一切都是變遷無常的心。

見到沉湎於欲樂中的人,求願趕快離開如幻的生活,得到真實的覺悟。

一旦得到美味的食物,求願應知節儉,能少欲而遠離執著。如果得到的是粗劣食物,亦當求願永久遠離世間的欲樂。

當盛夏酷暑時,須求願遠離煩惱之熱,尋味洧涼的覺悟;當嚴冬酷寒時,求願能得到佛陀的大悲溫暖。

當誦經時,須求願護持一切教法,永不忘記。

思佛、念佛,尤願得到如佛的智慧眼。

當夜眠時,求願身口意停止作為,心得清淨;清晨覺醒,求願覺悟一切,任何事省察不爽。

——華嚴經第七‧淨行品

(六)信佛的人,了解一切事物本體皆空的教法,對於社會和人際間種種事體,不予輕視,當體都能接受,而求達覺悟之路。

人世間的事體是迷惘而乏味的,覺悟的世界是殊勝的,兩者並不各自分開。其實,世間的一切變故中,都具有覺悟的意味在內。

被無明矇蔽的眼,所見的世間是乏味而顛倒的;但光明智慧之眼所見的,當下就是覺悟的世界。

事物的乏味和具有意義,並不是兩碼事,善與惡亦非不同的別體,硬把它一分為二的,則是人們的心機罷了。

撇開心機用事,以智慧之光照注事物,一切都具有殊勝的意義在其中。

——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

(七)信佛之人,必須如此地信奉於佛。並以信仰心體驗世事的鄭重,亦以同樣的心情謙虛此身,以幫助別人。

因此,信仰佛教的人必須心無驕傲、心懷謙虛,發心幫助別人。既如大地之運載萬物,而心中卻了無助人之想;內心忍受一切苦趣,而又無驕傲之意,從而興起惠施一切苦惱大眾以慈善的心意。

以憐憫一切苦惱大眾的心,培養能對待一切人均如母親般的慈心,從而敬重一切人猶如父母。尊崇信仰佛教的人,假如想惹起千百人的怨恨、敵視乃至蓄意加害,都無法如願以遂。這正如再劇烈的毒素,投之入海,都無法將大海的水污染。

——華嚴經第二一‧金剛幢菩薩十迴向品

(八)信仰佛教的人,當你回顧已往,方自慶喜這顆信佛的心,乃由佛力所成,更應該感謝佛陀所恩賜。

我們曉得在煩惱的泥淖中,雖然找不出信心的種子,但泥淖中如果種下佛的慈悲,生出信佛之心,該是極明顯的事。

一如前述,按道理在耶爛陀林中,是發不出栴檀木的樹芽;一如在煩惱的胸懷中,信佛的種子不會生芽的道理一樣。

但是,我們要知道:在煩惱的胸中,目前已經發了芽,而且開出歡喜之花,可是它的根卻滋生在佛的胸懷中。

信佛之人,如果也湧現「我」的想法時,將由貪、瞋、愚癡的心中去嫉妒別人、憤恨別人、憎惡別人、甚至損害別人。但是一旦歸依了佛,仍如上述情形以事奉佛,誠可謂之不可思議。

——大般涅槃經

第二章  生活的指南

第一節  幸福的家庭

(一)人不知災禍的發生是由內在的,如果認為是從東、西各處而來者,那是愚癡的。不曉得修持內行,一心祇顧迴避於外來的災禍,這是錯誤的。

清晨早起、漱口、洗臉,然後禮拜東西南北上下六方,認為已經封住災禍的來路,進而求願整天的平安,這是一般世俗人的作為。

但是,在佛的教法上,卻與此不同,面對正當真理的六方,表示尊敬;行持高尚的道德,便可防止災禍。

守護六方,首先必須祛除四種污垢的行為、遏止四種惡心、堵塞傾家蕩產的六種出路。

四種污垢的行為是:殺生、偷盜、邪惡的愛慾和虛謊。

四種惡心是:貪、瞋、愚癡和恐懼。

六種傾家蕩產的來路是:酗酒而不誠實、深夜冶遊、沉迷音樂和戲劇、嗜賭、結交惡友,以及怠忽職守。

把這四種污垢的行為祛除,遏止了四種惡心,堵塞住傾家蕩產的六種出路,纔是真實的禮拜六方。

真正的六方道理是甚麼呢?東是父子之道、南是師徒之道、西是夫妻之道、北是朋友之道、下是主僕之道、上是信仰佛法者的道理。

首先,須守持東方的父子之道。兒女對待父母,有五件事要遵行:侍候父母、助理家事、尊重門風、守護產業、父母歿後須虔誠祭祀。

針對上項事實,父母對於兒女,亦復五事是期:止惡、進善、施教、主持婚嫁、善理家業。相互之間如能遵守五項事體,家庭自然和諧,相處融洽。

其次,南方是師生之道。弟子對師長應該:起座相迎,好自服侍,率直從命,供養不怠,謹慎受教。

與此相對,為師者對待弟子亦必須:自身正,然後以教弟子,盡一己所學傾囊相傳授,言詞要正當,教誨須正派,時而稱名嘉獎以示鼓勵,護念其行止起居。

師生之間,如能在這種原則下相互體念,必致和睦相處。

再次,西方是夫妻之道。丈夫對妻子須以尊重、忠誠、體諒相對待,把家事付託給她,並須適時給予相當的裝飾。妻對丈夫,則應該把家務治理得井然有序,對待傭人亦應適當量力差遣,守婦道,不浪費丈夫辛苦賺來的金錢,家事不勞丈夫操心。如此夫婦生活纔能敦睦盡倫,不起任何爭執。

復次,北方是朋友之道。對方或有需要,儘量相助使其稱意,講話態度要誠懇,斟酌利益行事,經常以溫和的言詞體諒對方。

同時尚須留意於朋友,不可任其墮落惡流之中。萬一見有不軌的傾向,應積極設法為其確保資產,並在他憂心時,作為他談話的對象。當他一旦發生不幸,即應適時伸出援助之手,必要時並可為其代養妻子以盡義行。朋友間能如此信守美德,相互雙方都有幸福。

又次,下方是主僕之道。僱主對傭人須守持下述五項:衡量他的力量委以職事、給與較厚的報酬、患病時懇切予以照顧、偶爾亦以禮物相饋贈、時常給予休息的機會。

針對這些,傭人對僱主,亦須以五種心相奉侍:清晨須比主人早起、夜晚要比主人晚睡、凡事均須真誠相待、善盡職責、留心於不可損傷主人的名譽。這樣一來,主僕之間纔不致產生糾葛,常保和氣。

信仰佛教者所必當走的路徑,必須使佛的教法進入任何家庭,並且讓接受教法的人對於法師都須身口意情意殷切,誠懇地迎請。領會到的教誨,必須信守,而且要供養無缺。

針對這些,特別是演說佛法的法師,必須深解教義,遠離惡行,進修善業,經常演說道法,與人相處尤須和氣敦睦。這樣做纔能成為家庭的教養中心,進而保持成長。

明瞭禮拜六方的道理,並不是狹義的禮拜六方的方位,期以避免外來的災禍;而是積極地堅守為人的六方,先自遏止發生於內部的災禍。

(二)為人必須審慎地辨明:值得親近的朋友和不可接近的朋友。

不可接近的朋友是:貪心重的人、巧言令色的人、阿諛諂媚的人、揮霍無度的人。

值得親近的朋友是:真正可以相扶持的人、苦樂與共的人、不吝惜忠告的人、同情心深厚的人。

給與誠摯的關切,暗中寄以懷念,災難時相慰藉,緊急時挺身相助,不揭發隱私,經常引導走向正當的途徑,這纔是值得親近的朋友。

雖說結交這樣的朋友不太容易,但是,自己居心必須成為這樣的友人。善良的人,由於行為所致,其在世間亦如太陽般的輝煌。

——六方禮經

(三)父母的深恩,任你再努力都無法盡報。譬如:在百年之間,右肩擔父、左肩擔母而行,總也無法報答。

又如在百年中間,日夜以香水為父母洗浴身體,盡心於一切孝養,即使讓父母昇上王位,甚至再奮勉努力,讓父母樂享榮華富貴,依然還是報答不了如山的重恩。

但是,如果能引導父母信仰佛的教法,捨邪而趨向正道、摒除貪心而好樂惠施,這纔是真正報答父母的恩德,況且還有更超脫的收穫。

孝敬父母,使家庭充滿和樂,就是佛菩薩投宿之家。

——巴利本增支部二‧四

(四)家庭是心與心接觸最相近的地方,如能和睦相親,無可諱言,將有如花園的美勝。但是,心與心一旦失去調和,軒然大波登時湧起,因而導致家庭破裂亦屬常事。

這樣情形,姑且不談別人的種種,首先必須堅守自心,步向應行的正道。

——巴利本增支部三‧三一

(五)從前,有位信仰深厚的青年,父親早逝,母子倆相依為命地過活,後來娶了新媳婦後,就成了三個人的家庭。

剛開始還能過著和睦相處的美滿生活,後來由於一點偶發的小事,婆媳之間便發生齟齬,於是家庭起了風波,而不得收場,終於母親離開了小倆口易地而居。

在與母親分居之後不久,年輕媳婦生下一個男孩。「跟婆婆在一起,她每天喋喋不休地囉嗦,總也沒有甚麼吉慶事,如今分居了,所以吉慶事也發生了。」媳婦的這番閒言,很快便傳聞到孤寂獨居的婆婆耳裏。

婆婆登時震怒叫屈:「真是世界上沒有真理了!把母親趕出門,還說是吉慶事,世界莫非是顛倒了。」

婆婆嚷喊著:「現在還不為正義舉喪,更待何時!」說著,氣吁吁像瘋狂似地奔向墓場。

有位天神曉得了這件事,現身在這婆婆的面前,問明緣由,多方勸解,但是總是無法平息她的怨憤。

神決然說:「既然妳沒辦法釋懷於心,那麼這樣好了:我索性把這可恨的媳婦和孫子一起燒死,總行了吧!」。

神的話使她驟然吃驚,愧疚於自心的過失而萌起歉意,轉而乞求饒赦孫兒和媳婦的性命。兒子和媳婦亦於此時,為以往的誤會而深具悔省,乃去探望母親,在走向墓場的中途相遇。神為她們婆媳和解,終於恢復了家庭的和諧。

自身不失於正,教法就永久不滅。教法的毀滅,並不是教法消失,而是人心失之於正的關係。

心與心的不能溝通一致,確實會帶來可怕的不幸。即使是一點小誤會,也會導致大的災禍,尤其是在家庭生活上,更須特別注意。

——巴利本本生經四一七‧迦栴延本生

(六)任何人對於家庭的生計,必須像螞蟻般的勤勉、蜜蜂般的辛勞。不能仰賴別人的力量,更不可坐待布施。

由勤勉所得到的財富,也不可認為就該屬於己有,或留待自己享用,應該撥出幾分給別人,更應該儲蓄幾分以備不時之需。又必須以歡欣之心,量力為國家、為社會、為教法所用。

——六方禮經

「身體」,也不是屬「我所有」的東西,一切事物都靠因緣而來,充其量,不過暫時寄存於此罷了。

(七)當優陀延那 Udayana 王妃沙摩婆帝 Syamavati 向阿難供養五百套衣服時,阿難馬上就接受了。

王者聽到這件事,懷疑阿難或是出於貪心纔接受這麼多的大供養,於是去探詢阿難,問明所以:

「尊者,您一次接受這麼多衣服,怎麼穿呢?」

「大王!很多比丘穿的衣服都破了,把這些衣服分給他們換舊。」

「那麼,他們那些破衣服怎麼辦呢?」

「破衣服用來做床單啊!」

「那麼舊床單呢?」

「做枕頭套子啊!」

「那麼舊枕頭套子呢?」

「做褥墊啊!」

「那麼舊褥墊呢?」

「做擦腳布啊!」

「那麼舊擦腳布呢?」

「做拖把布啊!」

「那麼舊拖把布呢?」

「大王!我們大家共同把拖把布撕得細碎,和進泥土,蓋房子時,把它抹進牆壁裏。」

一切物品,必須珍視它,以物盡其用,而且要注意靈活地運用。這不是屬於「我有」之物,而是寄存於世間之物的用法。

——法句譬喻經四

第二節  女性的生活方式

(一)世界上有四種類型的女人:第一種婦女,芝麻小事就發脾氣,心情浮動、貪欲心重,見到別人幸福就嫉妒,不知道施惠與人。

第二種婦女,好生氣、反覆無常、欲望心重,不羨慕別人也不嫉妒幸福,還算曉得同情於人。

第三種婦女,心量寬大、不亂發脾氣,也不會忽三忽四,知道抑制欲望,但羨慕別人,心不嫉妒,卻不知道發布施心。

第四種婦女,心量寬大、從不發怒,能控制欲望心而穩重,不羨慕別人,且又知道布施。

——巴利本增支部四‧一九七

(二)少女當結婚的時候,下面的幾件事必須牢記在心,不可忘記:好好侍奉丈夫的雙親,並以禮尊敬。公婆與我們應謀共同利益,親情深厚。應做感恩的侍奉,時時以能為雙親服務為榮。

丈夫的法師把尊貴的教法相傳授,自己亦應珍視與尊敬。因為,人如果沒有心之導師是生存不了的。

丈夫的事業,必須悉心地全盤理解,必要時給予適當地協助。丈夫的事業,不可認為那是他自己的事,因為這是不負責任的想法。

丈夫家裏的傭人或經常來往的人,對他們的性格、行為、喜好等,必須深切了解,予以誠懇對待。又必須把丈夫的收入儲存起來,絕不為裝飾自己作浪費的花用。

——巴利本增支部五‧三三

(三)夫婦相處之道,並不是由於情勢所趨而生活在一起,也不是肉體上共住一處,就算盡了責任。必須是夫婦共同接受同一種教法,彼此作心性上的修養。

一對足可譽為模範夫妻的老倆口,來到世尊的住處,對佛說:「世尊!我們倆自幼即已相識,後來結為夫婦,從來在我們心靈深處沒有貞操的污點存在,這一輩子,我們倆就這樣地過了一生。請教世尊!可有機緣,後世再做夫妻嗎?」

世尊答覆說:「兩個人一起有相同信仰,很好!接受同一教法,同樣修養心性,同樣作布施,智慧亦相同,到了後世,也可以同一心意生存。」

——緬甸佛傳

(四)給孤獨 Anathapindada 長者的兒子娶了玉耶女 Sujata 為妻,她性格驕慢,不知尊敬長上,也不聽從父母和丈夫的話,經常都是家中發生勃谿的根源。

有一天,釋尊來到長者的家裏,目睹這種情形,就把年輕的玉耶女叫到跟前教誨她說:

「玉耶女!世界上做妻子的有七種類型:

第一,像凶手般的妻子。以污穢心對待丈夫,從不知敬愛,時而移心向別的男人;竟有這類的妻子。

第二,像盜賊般的妻子。對丈夫的事業完全不理解,一心祇想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為了口腹之欲,浪費丈夫的金錢,等於是向丈夫偷竊;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三,像主人般的妻子。不料理家務事,本身懶惰,奔走於口腹之欲,經常出言粗暴,申斥丈夫;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四,像母親般的妻子。對待丈夫,體貼恩愛,像母親對兒子一樣的守護,珍惜丈夫的金錢入息;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五,像姐妹般的妻子。侍候丈夫盡心誠意,以姐妹般的情愛對待,心懷感激對待丈夫;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六,像朋友般的妻子。通常見到丈夫,心懷歡喜,好像遇見久別重逢的朋友,並且舉止端莊,敬重丈夫;也有這類的妻子。

第七,像女傭般的妻子。殷勤地侍侯丈夫、敬重丈夫,丈夫的任何行為都能逆來順受,不懷怨恨,經常都關切丈夫的生活;也有這類的妻子。」

佛陀分析過妻子的類型,然後問道:「玉耶女啊!妳在這中間,想做那一類的妻子呢?」

聽完佛的教誨,玉耶女深為自身的行為感到慚愧,從而甚表懺悔。從此以後,她轉變得像女傭般的妻子,協助丈夫,並且發誓要共同修行覺道。

——巴利本增支部七‧五九‧玉耶經

(五)菴婆波利 Amrapali 是毘舍離 Vaisali 地方出了名的娼婦,自己是擁有眾多娼妓的鴇母。有個時期,想要聽聽好的教法,於是去拜謁佛陀。

佛對這女人教示說:「菴婆波利啊!女人的心是極易迷亂的,行為很會錯誤的。因為欲望深,素住吝惜,所以嫉妒心很強,與男人相比,必須說是她們的障礙很多。

因此,女人在道業的精進上比較困難,何況年輕貌美,更是如此;惟其能戰勝財和色,纔可以奮勉道業。

菴婆波利啊!對女人來說,具有強烈誘惑的財與色,不是絕對永久的寶物,祇有覺悟之道纔是永久不壞的寶貝。強壯的人被疾病所侵犯,年輕為老衰所侵蝕,生存被死亡所威脅。還有:心中所喜愛的,偏要分離;心中所怨恨的,偏又常處一起;所希求的事物,總是不如理想,這就是世間的常情。

因此,在這中間,妳必須守持的祇有覺悟之道,所以,趕緊去乞求吧!」

這女人聽了佛的教誨,當下就做了佛弟子,並向僧團捐贈了一座美麗的庭園。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六)在覺悟的路上,是沒有男女的區別。女人如能發起求道心,也同樣可以稱為「求覺悟者」。

波斯匿 Prasenajit 王的女兒,阿踰闍 Ayodhya 國王的妃子勝鬘 Mallika 夫人,就是乞求這覺道者,虔誠歸依了世尊的教法,並在世尊座前發了以下的十大誓願:

「世尊!我從現在開始直到覺悟為止,努力於:

(1)所受之戒,永不毀犯。

(2)不侮辱長上。

(3)不惹一切人類惱怒。

(4)對別人的姿色、形態或持有物不起嫉妒心。

(5)在心意和事物上,不作貪愛想。

(6)不為自己儲藏財物,收到的東西,都分贈給窮人作為幸福的奉獻。

(7)布施溫和的言詞和助人的行為,為別人設想,不為自己打算,不做污穢的行為,不為惡,用無障礙心包容一切人類。

(8)面對孤獨的人、身繫牢獄的人、為病痛所苦的人,見了這些種種苦楚的人類,馬上給他們以安樂,演說道理給他們聽,替他們解除痛苦。

(9)如果見到捕捉生物、玩弄牠,乃至毀犯種種戒律的人,必盡己力之所及,應該告誡的告誡他;應該曉諭的曉諭他;使他們的惡行立即得以遏止。

(10)不忘求得正敦;忘卻正教的人,離開普及一切的正教,就無法去到覺悟的彼岸。

我還為了救度那些不幸和值得憐憫的人們,再立三個誓願:

(1)我以此誠實的願力,給一切人以安定;然後再以此善根,不論受生為何,都能得到佛教正法的智慧。

(2)既得佛教的正法,不做惡事,說法給一切人類聽,但願都能聽到。

(3)得到的佛教正法,即使捨棄身體、生命和財產,決心守持到底。」

家庭的真實意義是互相提攜以進覺道。雖然是婦女,一經發起精進道業的心,像勝鬘夫人所立的大願力,堪稱為傑出的佛弟子。

——勝鬘經

第三節  服務人群

(一)關於興盛國家,這裏有七條教法:

第一,民眾須經常聚會以討論政治,國防須嚴密地自己來守禦。

第二,上下團結一心,共同議論國事。

第三,尊重國體,不可任意更改。注重禮節,尊敬仁義。

第四,男女之別以正為準,遵守長幼的秩序,善自保持社會和家庭的純潔和諧。

第五,孝順父母,奉侍師長。

第六,追薦祖先的祭奠,祭祀禮儀必須恭謹。

第七,尊敬道業,崇尚德行,仰慕道德高尚的師長,供養豐富。

任何國家如能嚴守這七項教法而不毀破,其國家的興盛殆可預期,更不致於受外國的侵略。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二)從前,有位大光王,他說明了自己的治國之道是:

治理國家的道理,先要調御自己,培養自己的慈心。以此慈心來統轄民眾,教導眾人祛除心中污垢,使身心調和,以能得到佛教正法的喜悅,勝於世間的享樂。

其次,窮困的民眾到來時,打開倉庫,儘量地施捨給他們。以此為橋樑,教誡他們遠離一切惡行。

人類各以其心為本,所見各自不同,同是城中的民眾,有人見此都市是美麗,也有人所見是污穢。這都是各人以其本心,針對環境所使然。

尊敬教法,心正而直率的人,縱使是木是石,亦見其燦放琉璃之光;但欲心深重而又不知修行者,即使如宮殿般輝煌,亦看不出壯麗的所在。

國民的生活、萬事,亦復如斯,以心為本,把治理國家的大根本,置於使民眾先修其身心。

——華嚴經第三四‧入法界品

(三)如大光王所說,政治之道的大根本,是使民眾都能各自先修其心。

修心就是直進覺悟之道,因此從政者,必須先信服於佛教。

如果執政者信仰佛、信仰教法、敬重慈悲深厚及道德高尚的人,並供養他們,自會化伏敞人,消滅仇恨,必定將促成國家的繁榮無疑。

那麼,國家既已繁榮,自然不致於去侵略別的國家,從而作為侵略工具的武器亦將派不上用場。

而且,國民都心滿意足,安享樂利,上下和睦,增善積德,敬愛歡悅,寒暑調順,日月星辰不失正常的秩序,風雨亦能按時興止,人們終於都能得到安樂,自然亦都得免於各種天災人禍。

——金光明經第一二‧四天王護國品

(四)為王者是人民的父母,要能勤政愛民,更能以佛的教法護念民眾。化育民眾就如父母之養育嬰兒,不待嬰兒的呼喚,父母就自動地把濕尿布給他換上乾的,經常都以施與幸福和祛除苦惱的愛心化育他。仁德的王者,要以民眾為國家之寶,這樣纔能安撫民眾,建立政道。

因此,為王者關切國民的心意無時或忘,親身體察民眾的苦樂,為民眾的富裕而盡心。為此,經常去了解水、風、雨等的實際情況,了解收成的好壞,了解乾旱的程度,了解民眾的喜好或厭惡,了解犯罪的情形,和政績的成效,賞罰之道更要嚴明。

如此了解民心,必須適時地造福民眾。必須徵收的,衡量情形收取,不要與民眾爭奪利益,儘可能採取輕稅政策以利民生。

王者是憑力量與權威以保衛民眾,這樣做纔能得到民心,而被稱為善護民眾之王。

(五)世間的王中之王,稱為轉輪王。轉輪王必須是家世正當、行止孚眾望、統轄四方,同時也護持教法的王者。

轉輪王所到之處,沒有戰爭、沒有怨恨,善能依據教法施政,民眾都能得到安樂而遠離邪惡。

轉輪王必須又是不殺生、不偷盜、不犯邪惡的愛欲,不說虛謊、惡口、挑撥離間、巧言的話語,不貪婪、不瞋恨、不愚癡。以此十種善行,作為祛除民眾十惡的準則。

因為以教法引導政治,故而能使天下達到理想境界,所行之處沒有怨恨,大家互不侵犯,民間從而得以安和,國家平定,民生趨向樂利,所以纔稱之為護持教法之王。

轉輪王既稱王中之王,四方諸王都稱讚他的德行,遵從他的教化準則,以治理各自的國家。

這樣的轉輪王,領導諸王把各自的國家治理完善,纔算達成在正教下王者的任務。

(六)復次,王者之於審判罪行,必須以慈悲為本,以聰明的智慧去觀察事實,根據五項原則妥為處置。這五項原則是:

(1)根據事實,不憑虛偽。先要查明事實,以事實再來論斷罪行的成立與否。

(2)依時不依非時。時,亦即王者的權威顯赫之時;否則,權威不彰,就是非時。王者的權威正盛,施以處罰自然有效;否則,權威不顯時施以處罰,徒自造成混亂而已。因此,必須創造機運賞罰以時。

(3)依動機不依結果。這是深入了解犯罪者的心態,明辨他的行為是否出於故意?如非故意,是值得同情的。

(4)依親切語不依粗暴語。根據罪行,公正判定應該科以何項法律,不施以本罪以上的處罰。又須以溫和的言語曉諭他的不當,不以粗暴的語言,而使其有所省覺。

(5)依慈悲心不依瞋恨心。我們是憎惡罪行,但不憎惡其人。以慈悲心為本,對待犯罪人,使其悔改罪過。

(七)作為國王的重臣,如不以國家大事為慮,祇求個人私利,收取賄賂,歪曲政道,敗壞民間的風氣;使民眾相互欺詐,強者欺凌弱小、尊貴卑視平民、富豪欺負貧窮,以邪惡道理歪曲正義,終將增長災禍的發生。

如此一來,忠誠的賢臣自動隱退,熱心人士懍於危害,遂告沉默。結果祇是諂娟者當政,然後濫用公權以利自己,於一般貧民很少做到體恤。

這樣下去,政令不能下達,政道完全失之於正。

在這種情形下,壞人蓄意奪取民眾的幸福,遂搖身一變而為盜賊。對國家而言,這是更大的惡賊,因為他們欺上亂下,是全國災禍的根本。所以,王者必須對這一類人處以嚴厲的制裁。

生存在以教法施政的王國,如果不遵守教法行為,不懷念父母養育之恩,一心祇留意妻子的享樂而忽視父母的孝養,甚至謀奪父母所有,這也算是大惡之中的一分子。

為甚麼呢?因為父母的恩德確實深重,縱使有生之年悉心孝養,也無法報答親恩於少分。

對於國家不夠忠實,對雙親不盡孝道,這是極大的罪人,必須接受嚴厲的制裁。

生存在以教法施政的王國,如果對佛、教法和僧團這三者沒有信心,毀壞寺院,燬滅佛經,緝捕僧人,或妄加驅使等破壞教法的行為,那是罪大惡極的人。

何以致此呢?因為一切善行根本的民眾信心,至此已完全崩潰,這些人的善根都被銷毀淨盡,等於自己挖掘了墓穴。

這三種罪都很重,因之必須施以嚴厲的懲罰。至於其他的罪行,與此相比較,可謂尚屬輕微。

(八)衛護正教。國土的內部如興起叛逆之賊,或是遭遇到外國的侵略時,正教之王必須具備下列三種考慮:

第一,不論叛逆或外寇,他們的暴行對象是傷害人民或塗炭百姓,對此必須訴諸武力以解救民眾的苦厄。

第二,運用策略,最好不動兵刃就能討平叛逆或外寇。

第三,制敵之道,儘可能採用誘降或生擒的方式,以不事殺戮為上,藉以削弱其勢力。

王者的心中具此三種想法,然後部署戰略,下達命令,開始對敵。

這樣的決策,戰士們自然會敬服於國王的威德,百姓亦同懷感恩,均將深自體解戰爭的本質而效命國家,一方面慶幸王者的慈悲而免於後顧之憂;另一方面為報國恩所從事的戰爭,不祇是求得戰爭的勝利,亦能體驗到戰爭也是一種功德。

——大薩遮尼犍子所說經

第三章  建立佛的國土

第一節  和睦的道友

(一)一片廣闊而黑暗的原野,沒有一點光明,無數的生物都在那裏蠕動,由於黑暗,相互之間不知道你我的存在。各自孤獨的每個人,生活中百無聊賴地竟自有些顫抖,神色中顯得十分的哀憐。

忽然間,一道光明照注下來,無意中出現了一位偉人,手裏擎著大火炬高舉過頂,原本一片黑暗的原野,頓時變成了光明的大地。

原本在荒野暗中摸索蠢動的生物,立刻站了起來,舉目瞭望附近,這纔發現四週很多都是自己的同類,驚喜之餘,齊聲歡呼、相互圍攏擁抱,一陣欣喜的細語,顯得熱鬧異常。

如今這稱作原野的是人生;所謂黑暗,就是缺乏智慧之光。人們相處在一起,心中如果不具智慧之光,縱使廝守終日,亦如陌生的人不知和合。獨自生來又獨自死去,都是孑然一身,整天都是那些機械式的動作週而復始;淒涼得發抖,想來亦屬當然。

偉人擎著火炬出現,是指佛陀舉起智慧之光,照示了人生的方向。

在智慧光的照耀下,人們纔開始體會到自己的存在,同時也發現了別人,相互驚喜,大家都生逢在這和合的國土。

百千萬人共住一起,如非相互結識,就不能成為社會。

社會該是純真智慧的發揚,大家互相了解而信任,纔算是和合團體的典型。

誠然是和合的社會,團體的生命具有其實質的意義在裏面。

——大般涅槃經

(二)在此世界中,有三種不同的團體:

第一,具備權勢和財力,為了領導而集合的團體。

第二,祇是在某種情況之下結合,對有利於自己的這一方,不須爭執而仍能繼續存在的團體。

第三,以教法為中心,以和合為生命的團體。

其實,在這三種團體之中,真具實質意義的團體就是第三種。這種團體的生活是以一條心為心,從而生出種種功德;其中有和平、有喜悅、有滿足、有幸福。

就像雨水降落在山巔流瀉下來,成為谷川,漸漸匯入大江運河,終於歸向大海。

遭遇到種種境遇的人類,接受同一教法之雨的滋潤,從一個小團體漸漸流向社會,終於流入到同一滋味的覺悟之海。

每顆心,像水乳般交融,一個完美的團體從之而生。

因此,正教的法,實際上就是製造完美團體的根本力量。一如先前所述,在發現互相存在的智慧光照耀下,把人類心中的凹凸予以敉平,使之顯現和合共存。這個真實的團體,是以教法為其根本力量,故亦稱之為教團。

人們都以這種心思維護教法。教團的內涵,雖然包含了大地上一切人類,事實上,則是同一信仰的團體。

——巴利本增支部三‧一一八

(三)以上述事實形成的僧團,演說教法施惠給在家人,從而得到了衣食的布施。兩者相輔相成,僧團因而得以維持和擴張,孜孜努力於教法的傳播,直到永世。

僧團中的成員既以和合為宗旨,每個人都念念於達成僧團的使命。其中的僧眾熱心教導在家人,從而在家人得以接受教法,進一步信仰教法,彼此得以和合地共存下去。

互相和睦無爭,甚至在同一信仰之下共住,感覺到無限欣喜與慶幸,互相慈悲交往,大眾一條心精進道業。

——巴利本相應部

(四)僧團中的和合有六項原則:一、以慈悲的語言敘話;二、一切行為都出於慈悲;三、堅守慈悲心志;四、所接受到的物品,互相均分;五、共同守持清淨的戒律;六、彼此的見解都屬正確。

在此六項原則中以正確的見解為中心,涵蓋了其他的五項。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另外,還有促使僧團興盛的兩項七原則:

1、經常聚會,討論教法。

2、上下互相尊敬和合。

3、尊崇教法,不得擅自妄論改革。

4、長幼的交往,保持禮貌。

5、守護自心,以誠實敬業為宗旨。

6、置身於幽靜,行為清淨;讓人為先,自己處身於後,循道而行。

7、愛護任何人,凡來者均以熱誠相待,對待病患悉心照顧。

大家都能遵守這七項原則,僧團定然不衰。

其次的七個原則是:(一)守持清淨心,不求雜事繁多;(二)決心祛除欲望而不貪婪;(三)守持忍辱,不與人爭執;(四)保持沉默,不多言語;(五)心懷教法,不起驕傲;(六)守持正教致一,不務其他教法;(七)堅持節約,衣食僕素。如得嚴守這七項原則,教法決不致於衰敗。

——長阿含經第二‧遊行經

(五)如前所述,僧團是以和合為其生命;僧團若不和合,就不能稱之為僧團。僧團中的成員,務須共同努力,使在僧團中不和合的情事不致發生。萬一發生不和,即應從速找出不和的原因,將之消滅於無形。

血,不能再用血將之洗淨;恨,不能再以恨來施予報復;祇有忘記恨,纔能息恨於無形。

(六)古時,有一稱為長災的國王,國家被性喜侵略的梵摩達多 Brahmadatta 王所奪取,王妃與太子都在逃難中為敵人所緝獲,僅有王子一人幸運地得以逃生。國王被綁刑場,臨刑之日,王子伺機想救父命,但是苦無機會,在哀泣與追悔中,祇有遠遠地注視著父親的身影。

國王也在人群中,看到了王子,喃喃自語著:「不能長時追究,也不能急促報復,仇恨祇有靠忘記怨恨,纔能趨於平靜。」

此後的王子,專心一意尋求復仇之道。後來,得到一個機會應徵來到皇家,努力邀寵漸次接近國王,並且獲得了信任。

有一天,國王出外狩獵,王子心想,今天必將達成我的宿願。暗中安排把主軍的勢力遣離王者,祇賸下他自己緊隨國王在山中馳騁。終於國王疲憊已極,停下來暫且以這親信青年的大腿作枕頭,小睡片刻。

現在時機已到,王子連忙拔刀加在王者的脖子上;剎那間,想起父親臨終的言語,幾次執刀欲刺又止,就在這一刻,國王睜開眼睛醒了,自語著說:「剛纔做了一個可怕的惡夢,夢見長災王的王子拿刀想刺我的脖子。」

王子這時按住國王舉起刀子,同時自己報上名字說:「現在總可一報殺父之仇了!」話雖這樣說,轉念間,王子卻丟下刀子,委身跪在國王面前,哭訴先王臨終的經過。

國王聽了長災王的遺囑以後,大為感動。於是,也對自己以往的罪行深表歉意,彼此同獲諒解,並把原來的國家還給王子,其後兩國間敦睦永世。

這裏所謂的「不能長時追究」,說的是仇怨不要繼續增長;至於說「不能急促報復」,說的是不可莽撞從事而破壞了情誼。

仇恨,若再報之以仇恨,則永無止息之日;必須忘記仇恨,纔能趨於平息之境。

在和合的僧團中,常常尋思這故事的精神所在,是非常必要的。

不但僧團如此,在一般世俗生活上,亦有其同樣的道理。

——巴利本律藏大品一○‧一‧二

第二節  佛之國土

(一)僧團以和合為主的精神,已如前述。尤應將宣揚教法的使命,永遠銘記在心,而且須漸次擴大僧團的範團,以推廣教法。

這裏所謂推廣教法,就是能使修養心性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使以往在這世界上掌控制權的魔王——無明和愛欲,率領他的魔軍——貪、瞋、癡從此潰退。自今爾後,讓智慧、光明、信仰、歡喜掌握大權,支配一切。

魔軍的領土就是欲望,它是昏闇的,是爭執的;是劍、是血、是戰爭、亦是嫉、妒、憎恨、欺詐、諂媚、阿諛、隱瞞和譭謗。

如今得以智慧的燦爛,慈悲的滋潤,信仰的紮根,綻放出歡喜的花朵,惡魔的領土轉瞬間就是佛的國土。

——巴利本相應部

和煦的微風,一朵盛開的鮮花,都像在向大家宣告春天已經來臨。一個人如果一旦開啟覺悟,草木國土、山河大地,一切都成了佛的國土。

——中陰經

何以致此呢?因為心如清淨,其所及之處,也都是清淨的。

(二)教法中所說的世界,人心是那麼純真。這是由於無惡的大悲接觸到經常照護人類的佛心,使令污穢之心轉為清淨。

這顆純真的心,是深厚心、致道心、惠施心、守戒心、忍耐心、精進心、安靜心、智慧心和慈悲心。巧妙地施以方便,發心使人類都能得到覺道,進一步則奠定了一個莊嚴的佛土。

有妻子共處的家庭,也是佛的堂皇住處;乃至有差別社會的國家,無非都是佛陀修心的王國。

由染污欲望的人所建立的宮殿,並不是佛的住處。雖然祇是一間夜漏月光的小茅屋,祇要純真的心能做得主人,那就是佛的住宿之所。

佛陀之國奠立在一個人的心上,呼籲同一信仰的人,使人數愈益增加,在家庭、在村莊、在城鎮、在都市、在國家,漸次擴散開去。

推廣教法,除了普遍地擴張佛土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維摩經

(三)我們這個世界,從另一方面看,是惡魔的領土、是欲望的世界、是血肉戰場。但世界上信仰佛道的人,把世界的污血化為乳水,以慈悲代替欲望,從惡魔手中奪取過來,成為佛的國土。

用一隻杓,想把海水舀乾,談何容易?但若立志生生世世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這纔是信佛人的心願。

佛站在彼岸等著我們。彼岸就是覺悟的世界,是永遠沒有貪、瞋、愚癡、痛苦、煩惱之國。那裏智慧之光燦爛,慈悲之雨靜靜地滋潤著一切。

世界上苦惱的人、痛苦的人,以及宣揚教法而疲憊的人,統統都可以進去休憩的國度。

——大般涅槃經

這個國度,光輝是無盡際的,壽命沒有終了之時,也不會復陷迷惑;是佛的國度。

這個國度充滿了覺悟之樂,花香處處,散發著智慧;鳥鳴鶯囀都是在演說教法,這個國度,實在是一切人類最後的歸宿。

——阿彌陀經

(四)但是,這個國土雖是一個極樂之處,卻並非閒逸之地,即使那蓮華的座臺,也不是隨便可以躺臥的地方,那是以真實修行所獲致的成果,將之儲存於此的地方。

佛的工作是永遠也不知有所終盡,祇要有人類生存、祇要生物繼續存在、祇要種種生物之心繼續製造出種種世界,就沒有停止的片刻。

如今憑著佛力到達彼岸淨土的佛子們,紛紛再度回歸到各自有緣的世界,參與了佛的度生工作。

——無量壽經

點著一支燈火,漸次就會引燃到其他無數的燈火,直到無盡際。佛心中的明燈,一個個點燃了所有人類的燈火,直到永遠。

佛子們繼承佛的工作,勤勉從事,永無停止,以淨化一切人類的心靈,莊嚴佛的國土。

——維摩經

第三節  佛國的衛道者

(一)優陀延那 Udayana 王的妃子沙摩婆帝 Syamavati 是皈依釋尊的虔誠弟子。王妃深居後宮很少出門,身邊的一名侍女——鬱多羅 Uttara 是個駝背,記憶力很強,經常前往釋尊的講經法座,聆聽釋尊的教法,然後,原原本本地轉誦給王妃,由此使得王妃的信心愈形深刻。

——巴利本法句經註一

另一名妃子摩犍提 Magandiya ,嫉妒沙摩婆帝王妃,蓄意將她謀殺。於是接連不斷地向優陀延那王中傷她。終於,心為所動的王者興念要將沙摩婆帝處死。

這時候,沙摩婆帝王妃安祥地站在國王面前,她那充滿慈悲的風度感動了國王,使舉弓在手的國王無法放箭,終於釋心於懷,並以自己粗暴的作為向王妃表示歉意。

摩犍提王妃越發怨怒倍增,趁國王出門的時候,與惡棍們密謀,潛往沙摩婆帝的後宮放起火來。王妃用教法勉勵驚惶失措的侍女們,不要驚恐畏懼,世尊的教法永遠是長生的,然後從容地殉了道,駝背侍女鬱多羅亦一併被燒死在火中。

後世讚揚世尊的在家弟子中,以沙摩婆帝為慈心第一,鬱多羅是多聞第一。

——增一阿含經三四‧二

(二)釋迦族的王者摩訶那摩是世尊的堂兄弟,深刻的信仰世尊的教法,竭誠歸依而為佛弟子。

拘薩羅 Kosala 國凶惡的毘琉璃王 Virudaka 在攻滅釋迦族的時候,摩訶那摩王出城去會見他,要求能救出城中的百姓,凶惡之王沒有輕易答應。轉而祇好乞求至少允許讓自己沉入池中的剎那時間,打開城門好讓百姓逃生。

毘琉璃王心想,一個人沉入水中的一刻畢竟是一點點的時間,因而也就答應了。

摩訶那摩王果真沉入池中,城門打開,人民高興地逃脫了。但是佇候良久,依然不見摩訶那摩浮上水面。原來他跳進水中解開頭髮,拴在柳樹根上,是以自殺來解救城中的百姓。

——增一阿含經三四‧二、巴利本法句經註

(三)蓮華色 Utpalavarna 是神通第一的比丘尼,足可以和目犍連 Mahamaudgalyayana 相倫比,經常帶領很多比丘尼到處去宣化,在比丘尼中是一位傑出的教導者。

——增一阿含經五‧一

提婆達多 Devadatta 唆使阿闍世 Ajatasatru 王,企圖對世尊反叛,後來王者歸依了世尊,從而不再理他。提婆達多有一次想去見王,來到城門被擋了駕而沒法進去,祇好停留在城外。正在這時候,眼看蓮華色走出門來,登時大怒,用盡所有的力量舉拳向她的頭頂打下。

蓮華色強忍疼痛回到僧寮,佛弟子們驚異而悲傷地安慰她:「姐妹!人命本是無可計量的,世間上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無我的,祇有覺悟的世界是安定的、是可以投靠之處,努力奮勉地修道吧!」終於靜靜地死去。

——有部律破僧事一○

(四)曾經是殺人魔王,謀殺過很多人的性命,後來被世尊所度化,成為佛弟子的指鬘 Augulimalya ,因為出家前的種種罪行,所以,在托缽的途中經常受到人們的迫害。

有一天,進城去托缽,被痛恨他的人打得遍體鱗傷,血淋淋的回到僧寮,頂禮佛足,很歡喜的說:

「世尊!我本來名叫無害的,由於愚癡,曾傷害過很多人的生命,並剁取一指;為了收集這些洗不乾淨的血指,所以得名叫指鬘。

一般人駕御牛隻和馬匹要用鞭子和繩索,世尊並未使用鞭子、繩索和鉤子,卻馴伏了我的心。

如今歸依了三寶,得到了覺悟的智慧;今天的我,接受我應得的報應,既不貪生、亦不怕死,靜靜地等候因緣的到來。」

——鴦掘摩經

(五)目犍連 Maudgalyayana 與舍利弗 Sariputra 並稱為世尊的二大弟子之一,善能體會世尊的教法,像水一般的浸潤人心。異教人為此而興念嫉妒,從而施以種種騷擾與迫害。

但是,再怎麼障礙,都無法阻止真實教法的推廣,異教徒門想擰下世尊的手和腳以施報復,所以目標先指向目犍連。

一次、兩次,目犍連都躲開了來自真教徒的攻擊,第三次被大群的外道人眾所包圍,終於遭到了慘害。

目犍連的血肉模糊,靜靜地忍受著暴徒們的無情蹂躪,專心於覺道的心志卻毫無退縮。他那安祥而平和的心意,一直到生命終了。

——增一阿含經二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