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 證嚴法師著

  《公元二○○○年新版序》

  讀書可以醫俗,行善可以淑世

  -- 寫在「靜思語」改版發行之前。

  釋證嚴

  發行已逾十年的《靜思語》,就要以嶄新的面貌和讀者見面了。雖然是新壺舊水,但面貌一新,也未嘗不是一件賞心悅目的事。

  古人說:「讀書可以醫俗,作詩可以遣懷。」可見讀書之用也,大矣!其實,讀書何僅止於「醫俗」,讀書還可豁人耳目,沁人心脾;更可陶冶性靈,啟人心智。因此,讀書如交友,讀好書如結交良師益友,終身可以享用不盡,受益無窮。

  雖然如此,誠如孔子所說的:「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巽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意思是說:「正言告誡的話,能不誠心聽從嗎?聽從而能改,才是最為可貴;婉言相勸的話,能不欣然接受嗎?接受而能深體微言大義,才是最為可貴。如果能欣煞接受,卻不能深體微言大義;能誠心聽從,卻不能改過遷善,那我就無可如何了!」所以讀書之可貴是,在於能發揮書中微言大義的影響力,而能否發揮書中微言大義的影響力,就要看閱讀的人對於「法語之言」能否「從而改之」,對於「巽與之語」能否「說而繹之」了。

  時序即將邁入西元兩千年,正當大家期待著千禧年的來臨時,我們也期待著改版的《靜思語》早日出版。在過去的十年裡,承蒙不棄,《靜思語》除了中文版外,也發行了英文版、日文版、德文版、印度尼西亞文版與簡體字版,目前冊數已逾七十萬冊了,其間,「慈濟教師聯誼會」的老師們更從中發展出「靜思語教學」,使許多小朋友對《靜思語》的好話琅琅上口,進而拳拳服膺,以致能夠影響全家,發揮《靜思語》的大用,這是證嚴最為欣慰,也最應感激的。

  證嚴要向十年前參與編輯的高信疆先生及編輯群敬致最誠摯的謝意,如果十年前沒有高先生及編輯群的努力,《靜思語》就不會廣為流通;正當《靜思語》改版在即之際,證嚴也要向九歌出版社致上最誠摯的謝意,如果十年前沒有九歇出版社的慨允出版,就沒有今日《靜思語》的嶄新裝扮;如果十年前沒有九歌出版社的大力推介,就沒有十年來《靜思語》的大用之用。因此,儘管現在《靜思語》由慈濟文化出版社重新改版發行,但「法語之言」與「巽與之語」並無兩樣。好書不厭百回讀,能受用的書就是好書。把好書推薦給親朋好友,亦是功德一樁。衷心希望面目一新的《靜思語》,能夠和更多的讀者續結善緣。讀書可以醫俗,行善可以淑世,祝福大家用讀好書,行善事,充實深邃的心靈,彩繪亮麗的一生。

《一九九一年序》

  看似尋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卻艱辛

  -- 寫在《靜思語》第二集出版之前

  釋證嚴

  唐朝大詩人劉禹錫的詩云:「瞿塘嘈嘈十二灘,此中道路古來難;長恨人心不如水,等閒平地起波瀾。」意思是說:水,只有遇到山石阻隔時,才會激起波濤,形成人見人畏的險灘。

  可是,人心,即使是在平地,也會無端生起波瀾,暗喻瞿塘灘道,雖然古來難行,但比起人的心路歷程來,恐怕還要易走得多。這是詩人對人心起伏善變,多所感慨之語。這種感慨,或許很多人會有同感。人心難調能調,只要時常反觀內省,靜思惕厲,起伏善變的人心,也可以調伏得如如不動,清澈見底。

  《靜思語》一書,自出版以來,承蒙各方厚愛,讀者謬賞,證嚴愧不敢當,對社會廣大讀者的支持與厚愛,證嚴至為感激,希望這本書能帶給大家身心輕安,有所得,也有所悟。

  現在《靜思語》第二集,在編輯體例上,延續第一集的風格,但內容上則較第一集更為寬廣,我們這樣做,是為了使大家有更開闊的思惟空間。

  歷代禪師強調言語障道,故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其實,道不在言語,而在人心。如果只是執著於語言文字,而不能體悟語言文字的精髓,依言力行,才是障道的主要原因。語言文字和「道」的關係,就像「以手指月」一樣;以手指月,目的在月不在乎。語言文字只是載道的工具而非目的,執著於工具而忘了目的就本末倒置,非以手指月的用意了。

  《靜思語》所以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闡述人生的道理,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希望每一位閱讀本書的人都能獲得心靈上的自在。事實上,這個目的《靜思語》第一集已有莫大的啟迪作用了。

  早安石詩云:「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真理不在詰屈聱牙的用語中,看似尋常的語句,只要用心體悟,句句都蘊涵著奇崛,浮躍著佛性。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靜思」是靜思惟的意思,透過凝神自照,才能調得身心一如,動靜一致,能如此,即使是最淺顯的一句話語,也能發揮無比的威力。

  《靜思語》第二集,證嚴不敢奢望它能有多大移風易俗的貢獻,但總希望它能發揮一點潛移默化的功能,為社會善盡點滴責任。這個希望能否實現,就要看讀者能否深體書中片言隻字的真義了。

  民國八十年十月十四日於靜思精舍

緣起

  一九八九年,證嚴上人發表了第一本著作「證嚴法師靜思語第一集,」出版以來,匆匆已經第十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證嚴上人開創了慈濟世界,「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志業,一路走來,也已經第三個年頭,一九九九年了。

  無論是過去十年裡,還是過去三十三個年,世界的變化很大。

  沈浮在變化裡,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類,已經共同擠到公元二千年的門檻外了。

  大家探頭望進二千年的門裡,也望著二千年以後的未來,試圖探尋,公元二千年以後,我們將會去到那裡?

  隨著「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們不安地探詢,何處以我們到讓我們「心安」的答案?

  然而,現代社會一般的價值觀,所能提供給我們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與「慌亂」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會上,如此焦急、忙亂,不安的心情,總是讓上人深覺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蓮,無論如何疲累,在許許多多天未破曉的清晨,總會聽見上人輕聲透過靜思晨語,試圖喚醒沈醉的夢魂,撫慰不安的心靈。

  就像音符一樣精煉,十年來,這些清晨的話語,譜成一本又一本的著作。

  每天,全球各地,總有數不完的訪客,志工與志業體同仁,懷抱著疑慮與這安,殷殷期盼上人開示。

  如此疑慮與不安的心情,也總讓上人內心不忍;因此,無論多忙,上人總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誨,試圖輕柔的以智的話語,撫慰不安的心靈,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劍一樣的精確,十年來,這些堅定與柔美的智慧話語,解除了無數煩惱心靈的苦痛與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簡單易懂的著作。

  十年來,上人的著作,超過了二十冊。

  無數的失望生命,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回頭;

  無數的禁錮心靈,因展讀上人的書而開放;

  許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和樂;

  許多的美善因緣,因展讀上人的書而具足。

  因此,站在這跨越「千喜年」的關鍵時刻,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靜思文化有責任將上人過去十年出版的著作,逐一校對,稍加增刪;並結集成套,以虔誠的心,全球發行。

  虔誠祝福,全球的讀者們,「心安」。

  結集成套,分三階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濟日,出版平裝套書二十冊;

  其中,佛與系列五冊,人生系列十五冊。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裝佛典系列套書五冊。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後一個月,出版靜思語系列七冊:

  其中靜思語第一及第二集,平裝精裝同時出版;

  此外,五冊中英文對照的口袋型迷你靜思語,也同時平裝出版。

  靜思文化,藉著一九九九年【證嚴上人著作,新版集結髮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無限寧靜與幸福。

  靜思文化謹識

前言

  證嚴上人嘗言:「佛法不離世間法,學佛是為了美化人生、昇華人格。」由此可見,學佛應從日常生活中,體認佛陀的教化,用以對治煩惱,進而體證自我清明善良的本性。

  佛法並非奧秘難懂、遙不可及的,世間人只要有心,也都可以汲取去雨甘露,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佛陀的生活很單純,但充滿了智慧,他常常以日常生活事例,隨機教育弟子,這在經藏中時有記述。儘管自己越近三千年的時空,佛陀的智慧法語仍與生活在今日科技時代的我們十分相契。

  現今常可透過各種媒體,得知國際之間天災、人間頻傳,以及過度追求物慾,致使人論隳壞、道德淪喪,究其根源莫不是由心而起。證嚴上人為淨化人心,故常常引述經典中的故事,以生動活潑的描述,藉古諷今;雖是小故事卻蘊含著大道理,期能發人深省,引導世人走向真善美的人生。

  本書內容即錄目證嚴上人近年來,於晨間對弟子們講述的佛典故事,以及發生在現代社會的個案實例;彙編時,特分為「遠古篇」與「溯今篇」兩大單元,盼能顯現古今交互輝映的人生智慧,印證佛法妙諦。

  人生本是舞台,如何在因緣生滅中,體悟無常,進而付出良能、積極知善,讓生命發揮燦爛的光芒,並使人人同享生命的喜樂,是本書付出梓的最大殷盼。

遠古篇

  靈驗和不靈驗

  貪婪渴求人生貧困的「因」,

  心中無慾即遠離求不得的苦果。

  在日本有一個村莊,東邊是高山,西邊是一片寬廣的平原。

  某天,突然有一位老公公來到這個村莊,前面背著一尊地藏菩薩,後面也背著一尊地藏菩薩。他自問自答地說:「你們知道我幾歲了嗎?我已經三百三十歲了,我背著這兩尊菩薩已經二百多年了……」

  老公公邊走邊跟大家說:「我要為這兩尊地藏菩薩尋找地方供奉。這兩尊地藏菩薩,一尊是靈驗的菩薩,有求必應;一尊是不靈驗的菩薩,不論你求什麼,他都不會有所感應。」他又說:「我要把不靈驗的菩薩安奉在寬廣的平地上,再鋪一條路,讓前來禮拜的人容易行走;另外,把靈驗的菩薩供奉在人跡罕至的山上,因為他很靈驗,所以即使道路再難走、再危險,也一定會有人去朝拜的。」

  結果,不靈驗的菩薩雖然供奉在平坦、好走的路上,卻很少有人去朝拜;而供奉在山上那尊菩薩,卻有絡繹不絕的人潮前來瞻仰禮拜,使得原本枝籐纏繞、野草叢生的小徑,沒多久就被村人走出一條路來了。因為這尊菩薩很靈驗,村人求健康得健康,求財富得財富,大家所求的都能如願以嘗,因此香火鼎盛。

  經過二、三十年後,村裡的人都變得很富有也很健康。有人就開始覺得:「這樣的生活過得太安逸了,很沒意思,除非我比別人更富有。」於是許多人心想:「我如果要比別人更富有,只好讓別人變窮、得病苦!」於是,大家就彼此詛咒,希望鄰居遭受貧窮、病痛,而這些詛咒也一一應驗了。

  二十年後,村子又恢復成五十年前的貧窮景況,而且比五十年前的貧窮更苦。因為五十年前,大家安分守已,勤勞地工作,後來卻因為菩薩有求必應,大家一夜致富,生活富裕,於是養成什麼事都有不做、不用心的懈怠習慣,現在連謀生的技能也幾乎喪失殆盡,村民間又互相詛咒,日子便過得又窮又苦。

  百年之後,背來兩尊菩薩的老人又出現了,老人來到村莊時說:「有靈驗的菩薩不一定對人有益,因為人人若貪求無厭,常常就會害人不利已;害人不利已的貪婪心念是靈驗最貧困的,這是貧困的『因』!現在你們應該用誠懇的心去朝拜不靈的菩薩,雖然他沒感應,卻也對人無害啊!你們要用平常心去培養信心,這樣才對。」

  由於百年來沒有人去朝拜那尊不靈驗菩薩,因此道路早已雜草叢生,老人好不容易將他找了出來。從此,村人不再往山上跑了,他們就在平原上朝拜不靈驗的地藏菩薩,因為不奢求是否靈驗,所以大家都抱著誠懇、無所求的平常心來禮拜,不再貪求,而且靠自己的力量認真努力在生活,終於生活又漸漸出現轉機。

  過了多年之後,這個村莊又恢復以前小康的生活,雖然不是很富有,大這卻能勤合作、相互尊重,以一分純真的心生活,日子過得很平和、自在。

  有些人總是求無止境,富有時還想更富有;又怕自己不夠出色,於是就想盡辦法還要更富有,甚至詛咒、侵害別人。藉此顯耀自己,這就是凡夫心的毛病。

  其實,求佛不如求已,以一顆平常心盡自己的本分,凡事認真去做,將來必有一番成就;更要有「無所求」之心,心中有所求就有煩惱,唯有知足才能常樂!

 除虎記

  平日為人在懂得縮小自己,

  時時謙虛,以禮待人,則所行無礙。

  佛陀在時世,僧團中有一位比丘經常炫耀自己的貴族身份。

  這位比丘常說:「沒有人能比得上我的出身。我的俗家富甲天下,無人能比。過去我吃的、穿的、用的,樣樣都有是珍貴、稀有的物品;就連傭人所使用的物品,也都是舶來品……」每次這位比丘托缽回來,看著缽中的粗食就會歎道:「唉!過去我吃的是山珍海味的珍饈,現在竟然吃這種粗食!」日子久了,漸漸引起其他比丘的議論。

  佛陀知道後,便對大家說明原由:「這位比丘在過去世很久很久以前就有這種習性。他曾經是一位織布工人,長得高大俊秀。當時有一們非常聰明伶俐、身懷多項技術的人,不但會製造弓箭,連射箭的技術也是一流的。每次比賽都大勝群雄,深獲大家的好評。雖然他有一身的好技術想奉獻給國家,卻因身材矮小、外表不起眼,深怕國王看不起他。」

  因此,他想挑選一位身材高挑、外表看來能被重用的人,一起去覲見國王。結果,長得高大俊秀的織布工人被他挑上了。工於多項技術的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織布工人,並誠懇地說:「不如你放下織布的工作,我們一起去覲見國王;然後告訴國王你有一身的技術,而我則上你的隨從。若國王能錄用我們,那麼往後的生活就不必憂虛了。」

  織布工人聽了,覺得有這麼好的機會,何樂而不為?立刻答應了。於是,兩人依約前往皇宮,織布工人向國王毛遂自薦有一身的技術。國王很滿意,給了一分優厚的待遇,兩人從此過著非常富裕的生活。

  過了一段時間,國境內傳出老虎為害人畜的事件——老虎經常在進出城門的要道附近出沒,已經有很多人被老虎吃了。國王聽到消息後,立刻將這項任務交給織布工人,要他為民除害;織布工人接到任務,非常擔心自己的身份被識破,趕緊將這件事告訴他的隨從。

  這位技術高超的人就告訴織布工人說:「不要怕,你必須用沉著的態度來應付。首先,在捉拿老虎之前,要記得向大家宣佈捉拿的時間,到時候人人一定會各執弓箭前來相助。等大家聚集起來,你再到老虎出沒的地方引它出來,然後趕緊躲進草從中裡趴著。這時,大家看到老虎,心裡一定很害怕,就會發射弓箭。等老虎射中後,你就拿著繩子索站出來說:『我原本打算要活捉這隻老虎去見國王,到底是誰把老虎射死的?』聽你這麼說,一定沒有人敢承認,最後你就把被射死的老虎送到國王面前;國王看到了一定會很歡喜,然後大大地賞賜你。」

  織布工人聽了,就按照「隨從」所教的方法去做。果然不出所料,老虎被射死了,國王賞賜了許多金銀寶物給他。

  隔了一陣了,又發生野牛為害百姓的事。織布工人依樣畫葫蘆,用上次的方法把野牛除掉了。因此,國王又給他很多的賞賜,而且更信任他了。

  自從織布工人除掉虎、牛之患後,又得到國王的器重,就變得非常貢高傲慢,漸漸對傳授方法給他的「隨從」愈來愈不尊重。他常說:「你別忘了,你是我的隨從,是服侍我的人!」這位技術高超的人只好忍氣吞聲地過日子。

  又過了一段時間,鄰居的國家突然聯合起來,要攻打這個國家。國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織布工人,因此就對他說:「你的箭法這麼好,是不是讓你打頭陣去抵抗亂人?」織布工人聽了國王的命令,心裡忐忑不安,也憂喜參半,因為如果打輸了,那既得利益就會喪失;如果打勝了,就可以更上一層樓,名利兼收。

  當鄰國的大軍臨近邊界時,織布工人因沒有真實技術,心裡非常擔心害怕,他的「隨從」看他如此,就緊跟在後。

  出發時,織布工人騎在大象背上,看起來還頗為威風,但當對方的大軍到時,他卻嚇得大小便拉了一褲子、險些從大象背上跌下來。他的「隨從」就用繩子將他綁在大象背上,並告訴他說:「當你得勢之時,多麼洋洋得意;現在大軍在前,你卻如此害怕,真可憐!趕快回去把身體洗一洗吧!這次的戰役就交給我了。」

  於是織布工人撤退下來,換這位身材矮小的「隨從」去應戰。由於他武術高超又懂得應用戰術,沒多久就打敗了敵軍,贏得勝利。

  凱旋歸來後,「隨從」用自己真正的身份覲見國王。國王非常歡喜也覺得可惜,原來一位「高人」只因身材矮小,就讓自卑感埋沒了這麼久,於是封他為大將軍。而過去不可一世的織布工人,經過這次戰役後,完全失去昔日貢高自大的形態。

  佛陀說完之後,對大眾說道:「你們知道嗎?過去那位織布工人就是現在這位比丘。他出身賤族,內心有自卑感,卻又生起傲慢心;他常常炫耀自己的身份,其實,只是為了掩蓋自己卑劣的心態。」

  不管學佛或是平日為人皆要縮小自己;待人處事要事事謙虛。如果貢高自大,在修行或人生的路上就會遇到許多障礙。

琉璃太子

  怨恨是非常可怕的心念,

  一念瞋心起,八萬四千煩惱生。

  兩千多年前(佛陀成道後的十幾年間),印度曾經分成幾個小國家。當時佛陀回到迦毗羅衛國(即佛陀出生地)弘法,佛陀至高無上的成就,使得全印度的人都認為釋迦族是一個高智慧的宗族,若能跟釋迦族聯婚,後代的子孫一定會跟佛陀一樣智慧具足。

  在諸多小國中,有位波斯匿王剛接掌中印度憍薩羅國的王位。他認為釋迦族是智慧之種,所以想娶一位釋迦族的女子作為他的第一夫人;於是命令大臣到釋迦族,傳達想跟釋迦聯婚的意念。

  大臣到達迦毗羅衛國,傳達想跟釋迦的五百位大臣集會之時,就向五百位大臣說明波斯匿王想娶釋迦族女子的心意。五百位大臣聽到這訊息後即議論紛紛;有些人根本就看不起波斯匿王,因為他們自認為釋迦族是很尊貴、至高無上的宗族,因此都不願將女兒嫁給波斯匿王;甚至有人還破口大罵:「波斯匿王憑什麼資格,竟敢妄想娶釋迦族女子為妻?」

  此時,有一位摩訶南的大臣,心平氣和地提出他的見解:「波斯匿王年輕氣盛,個性暴躁,還是小心不要得罪他;必須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這件事就交給我吧!」回到家裡,他看到奴僕的女兒中,有一位長得很漂亮,靈機一動,說收這位婢女當義女,然後風風光光地將她嫁給波斯匿王。

  波斯匿王看見花容月貌的新娘子,非常地喜愛,說立她為每一夫人,因為她的名子叫末利,因此被尊稱為末利夫人,末利夫人十分賢淑,凡事應對得宜。一年後,她為國王生了一個白白胖胖、可愛的兒子。波斯匿王非常欣喜,請來國內的婆羅門宗教師替太子命運名為——琉璃太子。

  琉璃太子自小聰明伶俐,大家疼愛有加。當他八、九歲時,波斯匿王希望太子能到迦毗羅衛國,親近釋迦族學習文武技藝,就對太子說:「你應該具備六藝,將來才能成為出色的國王,所以,需要回到你母親的娘家去學習;因為那裡具足了智慧、六藝齊全。」琉璃太子很高興地接受了父王的指示,然後帶著隨從出發了。

  摩訶南長者知曉琉璃太子來此的目的後,就派了一批年少子弟培侍琉璃太子練習文武技藝。當時迦毗羅衛國興建了一幢很堂皇的講堂,大家都表示:「這座講堂非常殊勝莊嚴,等講堂建好後,第一位就是要請至高無上的佛陀來為我們講經說法。」此時,他們特別準備了一張很莊嚴華貴的椅子,擺設在講堂的正中央。此時,琉璃太子等人正好到來,他們看到講堂的而佈置非常莊嚴,即入內觀賞。

  琉璃太子一看到那張莊嚴的椅子,便很好奇地坐上去。負責工程的大臣正好走進來瞧見了。他怒發動冠地把琉璃太子從上拉下來,罵道:「你這婢女之子,豈可污穢佛陀的座位!」不僅如此,還把琉璃太子推到外面去,不斷在以惡言辱罵他。

  這件事情令琉璃太子憤恨難平,沒想到居然遭受監工大臣的的辱罵,便對身邊的侍衛說:「你要代我記得今天所受的恥辱,好讓我記得報復,假使我忘記了,你一定要時時提醒我,甚至一日提醒三次。」回國後,琉璃太子就把怨恨牢牢記在心裡,而且侍衛每天提醒他三次——太子!不要忘記迦毗衛國釋種之仇!

  琉璃太子回到自己的國家後,一直懷恨在心。因此在接掌王位後,即發兵將整個釋迦族消滅了。

  怨恨是非常可怕的心念,更是人生的禍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把心念照顧好,不可無意中傷別人;更不可讓瞋恨的形態、言行現前。因為一念偏差,怨恨的種子就會現前,而引來不可收拾的禍端。對人若能善解,凡事多包容,時時自我修養,自然傷害別人的心念和動作就不會現形。

阿難尊者的感歎

  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

  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

  阿難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也是佛陀的堂弟,常隨侍在佛陀的身邊。由於記憶力過人,對於佛陀所講過的法都能朗朗記誦,因此,被稱為「多聞第一」。

  佛陀入滅後阿難在首次經典結集會中,被大家推選為傳誦佛陀教法的代表,因此,迄今還能保存佛陀所說的經、法,阿難確實有很大的功績。

  當時,修行者習法、修法都是靠口耳相傳的方式傳誦經典。佛入滅一段時間後,阿難也垂垂老矣!有一天,他來到竹林精舍,聽到林內有一年輕的比丘在背誦偈文:「若人生百歲,不見水潦鶴;不如生一日,而得睹見之。」

  阿難聽到這句偈,臉色頓時黯然,內心非常地哀傷與著急。他想:為什麼徹見真理的正法,這麼快就在人間消逝了呢?佛陀的法經過結集整理,再經過口耳相傳,到現在「法」卻完全偏差了,充滿了邪見愚癡。像這樣的法,若再傳下去就好比有人迷了路,卻還要引導別人走相同的路一樣,實在很可怕啊!

  想到佛法傳承的偏差與謬誤,阿難黨得自己在責任把它更正過來。便走到年輕比丘面前,請他將偈重誦一遍。誦完之後,阿難就說:「不對!應該是『若人生百歲,不解生滅法;不如生一日,而得解了之。』這才是真正佛說的法啊!」

  經阿難的更正,年輕比丘很歡喜地受教,就將偈改了過來。他日再復誦時,比丘的師父聽到,說詢問說:「怎麼回事?你所誦的法句好像不一樣了。是誰叫你改過來的?」

  年輕比丘說:「是阿難尊者幫我更正的。」

  比丘的師父說:「阿難老了,記憶力難免會衰退,你還是依照原來教的那樣誦讀。」年輕的比丘只好又依照來的偈誦讀。

  當阿難知道年輕的比丘又恢復過去的誦讀法時,就向年輕的比丘問明原因。年輕比丘說:「師父說您已經老了,記憶衰退,可能是您記錯了,要找我再照他教的來誦讀。」

  阿難聽了非常悲傷,心想:正法從佛陀口中說出來,而由我親自口述、再經大家整理結集。如今我人還在,傳誦的法句就已經錯了,連我都不能被取信,將來佛法的傳承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面對這樣的難題,阿難萬念俱灰,因而生起入滅的念頭。

  阿難在世時,經集的傳誦都不得更正了,更何況是後世?而佛法經過兩千多年的傳誦,要正確無誤,確實是很難啊!

  不過,現在學佛,唯有運用智慧,讓佛陀的精神可以散佈在人間,謹記「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我想,大家若能依此精神去修行,就不會偏差太多。這才是佛陀所要傳達的精神。

修道人與水鬼

  冤冤相報何時了,

  一切皆有業,善惡到頭自分曉。

  佛經裡有一段故事——

  在捨衛城外三十里處,住著一位修道人,第天都有進城化緣。在城內有位經營屠豬買賣的生意人,十分樂善好施,與修道人特別投緣,每次修道人到城裡,生意人都有會慇勤供養,並送他許多日用品和食物。

  後來,生意人往生後墮入鬼道,成為水鬼。要恆河中,他常常受到如雪片般不斷落下的鐵刀、鐵戟所擊傷,剌得他全身痛苦不堪。

  他一直不甘心地想:生前我常佈施,為什麼會墮入鬼道受苦?左思右想卻想不通,最後猜想可能是殺業所致吧!

  又想:「我生前對修道人盡心供養,有求必應。修道人明知道我殺生賣肉是造惡業,為什麼一直沒有告訴我?讓我做錯事後還不知道自已犯錯,也不知道要改過。因此,他很痛恨修道人,一直在恆河中等待機會報復。」

  終於等到一天,修道人在坐船渡過恆河。當船隻行到河中時,水鬼一看機會來了,就立即現身,用力拉著船,要將船翻覆。正好船上有一位賢者,看到水鬼如此兇惡,就問說:「你為什麼拉住船不肯放呢?」

  水鬼露出兇惡的臉,指著修道人,忿忿地說:「都是他!我在生前供養他,並且一應俱全。但他明知殺生不好,竟然從未勸告過我,讓我死後墮入鬼身,每天受著極大的痛苦!現在,我一定要把這位修道人拖下來,讓他嘗嘗痛苦的滋味,要不然我就要打翻整條船。」

  這位賢者冷靜對水鬼說:「你仔細想想看!你生前殺豬、賣肉就受到這麼大的業報;若還心懷恨意,傷害修道人,你可知道你的業還會加重多少?所受的痛苦,還要多久?既然知道造惡會招禍,怎不趕快改過呢?解開你的惡念、恨意,就可以立即解脫啦!至於修道人未提醒你殺生會遭受業報,自有他應該承受的業。」

  水鬼聽了,心想:對啊!我不該冤冤相報、不該心懷怨恨,一切皆有業,我應該好好承受過去錯誤的果報,不要再害人了!想通後,水鬼趕緊合掌,並起了一分慚愧懺悔心,當下心中的恨和怨都消除了。剎那間,他轉了鬼身、飄飄然地離開恆河邊,獲得解脫了。

  「為善得福,為惡得禍」的因果關係,不可不知。要瞭解何謂善,何謂惡?不只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天天積善;看到別人行惡,更要機巧地勸導,這也是我們的本分事。知錯要能改,而不是一再地怨懟別人;如此,才能改善自己的命動。

沒空的哥哥

  人生無常,把握當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這麼一則故事——

  有一對兄弟,從小一起長大,卻各有不同的理想;當父母往生後,弟弟為了探求人生真理,於是離開家鄉,選擇修行的生活,把父母留下來的事業完全讓予哥哥經營。

  經過幾後的苦修,弟弟終於了悟人生的無常,深覺一切名利均屬空幻,不論行善、造福皆要及時。所以,他希望哥哥也能領悟這一番道理。

  當他回到家鄉,便告訴哥哥這些年來的體悟;但是哥哥雖然很認真經營事業,卻整天忙忙碌碌在空過人生。他對弟弟說:「你修行修得很好,你所說的也都很有道理,但是,我現在責任還很重,無法放下。」

  弟弟說:「時間掌握在自己手上,你應該撥出一點時間來追求人生的真理。」

  哥哥回答說:「我現在的事業這麼大,有很多事務要找我親自處理,哪有空閒的時間呢?」

  弟弟說:「你如果沒有時間,也可發撥也一分心力,施捨錢財去幫助貧困苦難的人。」

  哥哥回答說:「等我經濟基礎穩定、賺更多的錢時,再來佈施。」

  弟弟不斷地勸他,哥哥總是以沒空或是家業穩定後,有足夠的錢再做……等理由來敷衍。

  哥哥如此頑固,弟弟實在是無可奈何,因此萬般灰心、無奈地離開家鄉,繼續精進修行。

  數年後,聽到哥哥往生的消息,弟弟在悲痛之餘,趕緊入定,觀照哥哥的去處。他觀想天堂、人間,卻沒有哥哥的蹤影;觀想地獄、餓鬼道也都尋不著。最後,發現哥哥墮入畜生道,轉世為牛。

  弟弟憂心地趕回故鄉,找到了轉世為牛的哥哥。他看見哥哥轉世的牛身上拖著犁,在沼澤田裡耕作;田裡泥濘不堪,舉步難辛,由於太過疲累,加上主人不時在鞭打,牛愈走愈緩慢,並不時露出悲苦的神情,好像要告訴人——牠快支撐不住了。

  弟弟在田埂上看到牛這麼辛苦,體力幾乎消耗殆盡了,而主人不但不讓牛休息,還一直鞭打它。這一幕幕情景,讓弟弟不禁感歎,心疼地對牛說:「修行不及時,勞累一生,罪業纏身;但願現在你能及時思考,而及時解脫此身。」

  好像牛聽懂了修行人的話,突然掙扎著、大聲悲鳴;接著全身癱軟,就這樣往生了。其他的農人看到如此奇特的事,都好奇地圍過來問牛主人,究竟是怎麼回事?

  牛主人說:「我也覺得很奇怪,剛才有位修行人在這裡喃喃自語,我的牛就發出了悲鳴聲、掙扎倒地死了。」

  農夫們一致懷疑:可能是修行人施了什麼法術?否則這頭牛怎會這麼奇怪?於是大家將修行人團團圍住。修行人就將前因後果告訴大家:「你們知道嗎?這頭牛過去是我的大哥,我時時勸他修行、修福,他卻以事業很重很忙來推托。但是人生無常,他往生後墮入牛身,當牛還要好好把握時間,有能力就在造福,有時間就要好好靜下心來修行。」農夫們聽了都略有所悟。

  總之,人生無常,凡事要把握當下及時去做,若本末倒置,人生就會被慾念、煩惱所困,不得掙脫。

愚人的枴杖

  生命結束的那天,

  究竟是帶著貪瞋癡的惡業,抑或超然清淨的善業?

  佛陀時代,有一位長者非常富有,他僱用了許多家僕。其中有一位家僕為人憨直,做事沒有效率,總是笨手笨腳的,也不會的別人計較,這群家僕之中就屬他最傻。有一天,長者很生氣地罵了他一頓,然後將一支枴杖給這位憨直的家僕。

  長者對他說:「給你這支枴杖,是因為你很傻,如果你遇到比你更傻的人,就可以將枴杖交給他。」

  家僕接了枴杖後很難過地想著:「我真的像主人所講的那麼傻嗎?世界上難道沒有比我更傻的人可以來承接這支枴杖?」

  從此,他每天拿著枴杖問自己:「我為什麼會這麼傻呢?」不過,由於他本性憨直,也就傻傻地繼續過著自己的日子。

  有一天,長者突然病危躺在床上,所有的家僕都有聚集在長者的身旁,等候長者宣佈事情。憨直的家僕看到其他家僕都有聚集在一起,也趕快隨大家過去湊熱鬧。長者看到家族的人都圍繞在身旁,所的有家僕也都趕到了,說對所有的人說:「現在我不得不離開大家了,我要走了。」

  憨直的家僕聽了就問長者說:「主人,您要去到哪裡?」

  主人答:「我可能要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家僕又問:「那個地方是哪裡啊?」

  主人答:「可能是加一個世界。」

  憨直的家僕關心地說:「主人,那您的東西準備好了沒?」

  長者疑惑地說:「我什麼都沒準備,什麼都沒帶。」

  於是,憨直的家僕就拿出枴杖交還給主人,說:「主人,您要走那麼遠的路,卻什麼都沒準備,那不是很危險嗎?我想您也很笨,所以這根枴杖讓您帶著,它可以幫助您走很遠的路。」

  平時,我們往往只看到別人笨,總覺得對方待人接物、聰明才智都不如自己。其實,我們可能比別人更笨,只是自己從來都不曾察覺罷了!人死了,真的什麼都沒帶走嗎?其實不是什麼都沒帶;而是帶著我們的業!

  可曾仔細想想,自己身系是愚昧、貪瞋的業?還是一分超然、清淨的善業?

佛陀的宿世因緣

  人與人之間的爭執,

  只不過是處延續過去煩惱的未來的惡果罷了!

  有一天,佛陀和弟子們在外托缽。途中遇到一位老人,這位老者看到佛陀時,態度非常親切、恭敬地走佛的面前,一開口就說:「兒子啊!這麼久的時間,你到底去哪裡了?走,回家去吧!你的母親好想念你。」佛陀似乎也默認了,就帶著弟子們隨同老者回家。

  老人一進門,就連聲大喊:「老太太,快來啊!快來啊!已經找到兒子了。」

  老太太看到佛陀時,也很恭敬地走到佛陀面前行佛門之禮。但她口中也是同樣說:「兒子啊!你跑到哪裡去了?好長一段時間沒看到你了,你知道我多麼想念你嗎?」

  老太太接著又喊道:「女兒啊!快來啊!快來啊!你的兄弟回來了。」

  年輕的女兒出來時也說:「兄弟呀!你跑到哪裡去了?好久都沒有你的消息了。」

  佛陀的態度,就像是真的回到自己的家見到親人般,接受這一家人的供養,然後回到僧團住的地方。弟子們心中都很疑惑:「奇怪!那位老者是知佛陀的父母是淨飯王和摩耶夫人,為什麼一看到佛陀就叫『兒子』呢?更奇怪的是,佛陀似乎也默認了,這到底有什麼因緣?」

  佛陀看到弟子們正議論紛紛,就對大家說:「我們坐下來,讓我告訴你們這段過去的因緣。這對老夫妻將我當成他們的兒子,這是確實的。因為在很久以前的一千五百世期間,前面的五百世,他們是我的父母;再五百世,他們是我的叔叔和嬸嬸;後面五百世,他們是我的祖父和祖母。由於那一千五百內,我曾是他們的子侄、孫子,所以他們叫我『兒子』並不過分。人生本來就是互為因、互為緣,過去生中他們養育我,他們的確有恩於我啊!」

  由這段故事,我們可以瞭解,人生確實是互為因、互為緣。大家來自不同的家庭,一這是有因、有緣才能聚在一起,有緣才能相聚。人要惜緣,因為生生世世互為緣啊!不論是善緣還是惡緣,在今生和過去生中都是互相牽連不斷。

  總之,人與人相處不要有爭執,爭執只是延續過去煩惱或成就將來的惡果罷了!瞭解「因、緣、果、報」之理,人與人之間就應多結好緣;懂得珍惜過去的因和現在的緣,在未來生中,才會有歡喜的好緣再相聚。

  結好緣,不只是對關係遠的人,對身邊的人更要重視這分好因緣。要感恩、善解、包容,說不定對方就是過去對我們有恩的人。過去對我有恩,今生應該要好好回報;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對人、對事時時懷有感恩、報恩之心。

老婢女

  佈施行善,應時自作、教作,

  並且見作歡喜;隨喜即功德。

  佛在世時,有位給孤獨長者聽聞佛陀說法後,心中十分歡喜、快樂。不但全家皆皈依佛陀,並蓋了精舍,供佛陀及僧團居住。

  對於給孤獨長者如此奉獻、護持佛法,家中的一位老婢女,覺得很心疼,也很不捨。所以,每當她看到佛陀或僧眾前來受供時,心裡就很生氣。有一次給孤獨長者有夫人看她悶悶不樂,心情很不好的樣子,就對她說:「你知道嗎?佛陀是普天下的大智慧者,能供養佛陀是我們的福分!」但是,老婢女還是覺得長者很傻,一聽到佛陀的名字就會起煩惱。

  當皇后末利夫人聽聞老婢女和事後,便問給孤獨長老者:「聽說你家有位老婢女不但不對佛陀不恭敬,在外面也譭謗三寶,有這回事嗎?做出這樣的行為,你怎麼不把她辭掉呢?」

  給孤獨長者向末利夫人解釋:「佛陀慈悲,愛護一切眾生,要度眾生很不容易。況且她是孤老無依的可憐人,如果我把她辭掉,她將何去何從?她是因為習氣重,才會起這種煩惱。我想用愛心慢慢地調伏她。」

  末利夫人說:「我想和她見面,瞭解她不敬三寶的真正原因。」

  給孤獨長者回去後,便準備了金子,吩咐老婢女說:「快把這些金子送到宮中,末利夫人要供佛。」

  老婢女聽了主人的交代,心裡更痛了。她想:又是要供佛,你自己供養佛陀,我就已經捨不得了;現在還要送這些東西讓皇后供佛……老婢女心裡不高興地嘀咕著,心不甘情不願地將東西送到宮中。

  當末利夫人收下東西後,便輕聲細語地向老婢女說出她聽聞佛法後,心境上的歡喜及解脫心得。聽了末利夫人對佛法的領悟,老婢女內心仍無法理解,也無法坦然接受。此時正巧佛陀來了,老婢女一聽到「佛陀來了!」即轉身要離開皇宮,最後還是末利夫人想盡辦法才將她留下來。

  老婢女既然被留下來,也人好隨著大家一同聽法。佛法慈祥的面容及佛法的智慧,使她若有所悟,當下就起了歡喜心。但是,歡喜歸歡喜,她還是對佛陀敬而遠之;甚至佛陀到長者家時,她還是不喜歡接近佛陀,總是躲得遠遠的。

  對於這樣的情形,佛陀解釋說:「過去生我和她欠缺歡喜之緣,現在能讓她信任、度她入佛門的不是我,而是羅(目候)羅。」

  羅(目候)羅當時剛出家不久,是個很可愛的小沙彌。因此,佛陀就請羅(目候)羅去度她這位老婢女。

  由於過去生中與羅(目候)羅曾結歡喜緣,因此,當她看到羅(目候)羅時,心中很歡喜。羅‧羅對她說了一些佛陀平時的教育,以及在僧團裡的生活。老婢女竟然聽得津津有味,非常感動,即要求皈依。羅‧羅就這樣將老婢女引進了佛門。

  平常我們一定要「自作、教作、見作隨喜。」像給孤獨長者自己佈施做得歡喜,並且很用心要感化更多的人。看到別人得到法喜,他也很歡喜;但是看到別人對佛法沒信心,也為之可惜,而末利夫人本身對佛法很虔誠,希望人人都能認識佛法。因此,她運用智慧幫忙度化老婢女。總之,若想消除障礙,平常就要與人多結歡喜緣。

佛陀與乞丐

  慈悲的愛心及關懷,是做人的根本。

  佛陀在憍薩羅國給孤獨園說法時,有一天帶領弟子出去托缽。到城裡時,看到一群人圍在巷道一處議論喧嘩。於是,佛陀請一位弟前去探個究竟。

  弟子回來說:「佛陀,那群人圍著一位老人議論紛紛。」

  佛陀說:「他們在議論什麼?」

  弟子回答:「那位老人正在乞食,不但年紀很大,而且身體又髒又臭,大家都覺得他很奇怪,有的人甚至還掩著鼻子、圍著他指指點點的。」

  此時,佛陀慈祥地走近老乞丐旁,問說:「老人家,你幾歲了?」

  老人很吃力地回答:「我七十歲了。」

  佛陀又問:「你從小就這麼貧苦嗎?」

  老人說:「不是的,我曾經有過快樂的童年,還有活潑的少年時代和很風光的中年時期。只是現在老了、病了,無法工作且無人照顧,落得必須當乞丐的下場。」

  老人又說:「年幼時,我的家庭很富有;但是,中年時因為不懂得守成,又過於奢華享受,才會落得現在如此貧困。」

  佛陀問:「你年輕時最喜歡做什麼?過怎樣的生活?」

  老人說:「那時我很喜歡唱歌、跳舞,整天沉迷在歌舞台榭之中。」

  佛陀問:「你現在還會唱歌、跳舞嗎?」

  老人說:「我現在連說話都這麼困難了,哪還能唱歌呢?而且已經駝背,手腳也為靈活了,如何跳舞呢?」

  佛陀又問:「還有什麼原因,讓你落得如此貧窮?」

  老人說:「在一年發生大水災,沖毀了我的田地。原本肥沃青翠的良田,一下子都變成滿佈石頭的溪埔。隔年,一場大火將我的房子燒燬,害得我妻離子散,孤老一生。我很後悔,後悔年輕時不求上進,中年時又沉迷在灑色之中,現在老了,才落得一身貧病的下場。」

  佛陀聽了這番話後,即回視周圍這些掩鼻、指指點點的人。然後向大家說:「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是老人;富有的人也不是永遠都富有。像這位老人,他一樣是在父母的疼愛下長大,曾過著富裕的生活。和你們年輕人一樣,也曾有自己的興趣,喜歡唱歌、跳舞,而現在卻一貧如洗,全身是病。人生原本就很無常,最重要的是有慈悲的愛心,人人懂得相互關懷,這才是真正做人的根本。唯有如此,人人才能擁有安和樂利的生活。」

  佛陀隨機教化,使大家聽了,打從內心起了懺悔慚愧之心。因此,有的人從身上掏出錢給老人;有的人馬上扶起老人,並且想好好地照顧這位老人。

  人的一生都會經過生、老、病、死,就如我們無法完全控制、預測將會發生什麼事一樣,這就是佛陀對弟子的教誨——「無常觀」的道理。

境由心生

  同樣的時間或環境,問題不同,

  心境就會隨之變動;「一切唯心造」。

  頻婆娑羅王,是中印度摩伽陀國的國王,他非常護持佛法,在王捨城建了竹精舍,供佛及弟子們居住。

  有一天,頻婆娑羅王帶著倦容來見佛陀。佛陀看他整個人好像一下子衰老許多,就關心地問國王說:「最近國事很繁忙嗎?好久沒看到你了。」

  國王說:「是啊!最近每天有忙不完的國政雜事。」

  瞭解國王的現況後,佛陀請國王安坐,之後便打個比喻來紓解國王的困擾,說:「如果你正專注地聽我說話時,親信們忽然匆匆忙忙地跑來報告:『國王,東邊的大山要倒了!』接著南邊的守軍也來向你報告:『南邊的大山也要倒了!』總之,駐守東、西、南、北邊境和士兵都有人來報告相同的事件時,你難道會說:『等我先把其他國事處理完,再去處理那些事』嗎?或是你會趕緊想辦法,讓大山不要倒下來呢?」

  國王聽了,臉色大變地說:「佛陀,像你這種情形是非常大的事件,不是人力所能解決的啊!」   

  佛陀繼續對國王說:「先別緊張!想想你的身體已日漸衰老,這是一天天接近死亡的預兆。人生無常,老、死的腳步很快就會追來;你每天都這麼緊張、忙碌,可曾想過世間有哪些事讓你最自在、最快樂?」

  聽完佛陀所說的一番話,國王試著將心情放鬆,靜心在回憶往事。接著,他微微在笑著告訴佛陀說:「佛陀,當我親手佈施,看到人民接到物品時臉上那分感恩的歡喜的表情,就是我最快樂自在、輕喜悅的時候;還有,在佛陀面前聽法,也是我最自在快樂的時刻。」

  佛陀說:「是呀!心境的好壞、忙碌或輕鬆,其實都有是自己選擇的。國王大事固然重要,但是我們也要好好調理日常生活的心念和作息。像剛才我說——如果大山從四面八方倒下時,你的心情就會緊張、煩惱;同樣的時刻,當你想到去佈施、助人或是聽聞佛法時就很高興,可見『一切唯心造』啊!」

  的確如此,同樣的時間或環境,因為問題不同,心境就會跟著煩惱或快樂,這就是一節唯心造和證明。

塞井記

  學佛在於心,把心照顧好,

  則日日是好日,事事是好事。

  佛陀在世時時同游恆河兩岸,傳揚佛法。有一次,佛陀游化到末羅國的某個村莊,(末羅國,位於印度恆河之北)由於當地都是婆羅門教徒,所以當他們得知瞿曇沙門(瞿曇:為印度剎帝利種族中的一姓,即佛陀所屬之本姓;沙門,為出家人之總稱。)來此的消息後,即家家戶戶相互通報說:「瞿曇沙門帶領僧團快到村裡了,大家千萬不給他們任何食物!」

  有人提出疑問:「他們雖然沒有食物,但是,只要有水,就可以暫時維持生活,而我們的水井都是露天的,隨時都可取用,要如何管制呢?」

  「我們把古井會都塞起來啊!」人有便如此提議。大家都覺得這是個好主意,於是搬了許多大石頭、稻草、稻穀……把每一口水井都塞得滿滿的,想讓佛陀的僧團沒有水喝。

  佛陀的僧眾們,因為走了很長的路,就在路邊的大樹下休息,這時佛陀在阿難前去取水。但是,阿難沿途就聽說村裡人把水井都堵住了,想舀一瓢水都成問題,這實在讓阿難很為難啊!

  佛陀看到阿難有些猶豫的樣子,就問阿難為何不快去取水?阿難說:「這村裡人都是婆羅門教徒,知道我們要來,就把所有的水井都堵塞了,恐怕取不到水。」

  佛陀就向阿難說:「你放心好了,有井有地方必定會的有水,聽我的話,去取一些水來。」既然佛陀這和有把握,雖然阿難不太理解佛陀的意志,卻也不得不去取水。

  當阿難拿著缽走到一古井旁邊時,眼前出現很不可思議的景象——井水不斷地昌出來,地面上流了滿地的稻草、稻穀等用來堵塞水井的雜物,阿難毫不費力在隨手就取了一缽,歡喜地拿回去供養佛陀。佛陀喝了一口,覺得十分甜美,因為井水經過稻草、稻穀的過濾後,喝起來特別地甘美。

  佛陀問阿難:「水從哪兒來的?你不是說井都被堵住了嗎?」

  阿難說:「真不可思議啊!湧出的井水竟然能沖掉一切雜物。」

  佛陀說:「這個道理就是——水若常在,則陰塞井水亦無用;相同的道理,若有力量付出,自然就的福;人若無慾,則安然無所求啊!反之,人若無福,只有貪慾,那再怎麼求都有『求不得』之苦。像這些婆羅門教徒,不懂得水的本質,偏偏要把它堵住,這不可能的呀!」

  由此我們可以體會佛陀成道後,教化眾生的種種辛苦,以及層層障礙。

  人生應懂得造福人群,取之於自然也用於自然,不可任意違反大自然的規律,總之,學佛在於心,把心照顧好則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事事是好事,條條道路都有是寬闊的大道。若把心門關閉則一片黑暗,事事都有障礙。

食人的惡鬼

  三業清淨,一心不動,則惡不能侵。

  佛陀在印度各國周遊教化時,曾到過一個小國家。當時這個小國家的某個村莊,發生食人惡鬼出沒擾亂的事件。每天黃昏時,惡鬼就會要村舍中出沒捉人,受害者一天至少一個,最多也曾高達一、二十人。因此,大家都非常惶恐不安,想離開家鄉到他國避難。

  惡鬼知道了,就對大家說:「就算你們離開這裡,我一樣能找得到。這樣吧!只要你們每在供應一個人,我就讓其餘的人平安度過一天。」

  大家商討的結果皆認為:反正逃也沒地方逃了!只好接受惡鬼提出的條件。從此村裡人天天都供應一個人,其他人雖然暫時保得一命,但是不知道什麼什麼時候會輪到自己,因此仍然擔憂不已。

  有一天,輪到一位長者的家人。這位長者家財萬貫,卻只有一個兒子;長者夫妻面對這種情形,非常著急與哀傷,三人抱頭痛哭,一點辦法也沒有,只能用虔誠的心,祈求一切神祇的庇佑。

  佛陀知道這件事後,就趕來這個小村莊。

  隔天,長者夫婦帶著悲痛的心情,萬分難捨地將孩子送到惡鬼住的洞口,那時佛陀已抵達洞口,由於惡鬼正好不在洞內,佛陀便直接走進洞裡,在惡鬼所坐的位置上,打坐入定。長者的兒子看到佛陀那分慈祥莊嚴的法相,心生歡喜,就走到佛陀座前向佛陀頂禮,然後就安心坐在佛陀的身邊。

  不久,惡鬼回來了。佛陀莊嚴的形相、威德,無形中使惡鬼生起懼怕和敬愛之心;但是,看到孩子坐在佛陀身邊,他又本能在變化出許多刀劍在傷害佛陀。沒想到刀劍飛到半空中,就好像落花般輕輕墜下,佛陀還是如如不動,毫髮無損。

  看到刀劍根本無法傷及佛陀,惡鬼便起了瞋怒之心,即化成石頭;頓時飛沙走石,但是那些沙石飛到空中,再落到佛陀的面前時,卻變成了豐富的食品。惡鬼大吃一驚,直覺眼前這個人一定是位大威德者,不可損傷啊!

  因此,他來到佛陀面前說:「請問這位沙門(出家者之總稱),您修的是什麼法?為什麼的這麼大的威力?」

  佛陀說:「我只是守攝自心,三業清淨、一心不動;懷抱著慈悲的大愛,這就是我修行的方法。」

  惡鬼又好奇的問佛說:「什麼是新業?什麼是舊業?」佛陀說:「舊業是過去起一念無明、身形造作的業。身有殺、盜、淫;口有惡口、妄語、綺語、兩舌;意有貪、瞋、癡諸業。有貪瞋癡念,所以造成了身的殺、盜、淫和惡口、妄想、綺語、兩舌。過去已經造成的業都叫做『舊業』。」

  「『新業』是指現在有起心動念造作之業。在還沒有現形之前,如果惡念能馬上斷除、改過,如此即不能造新業。舊的業改過、新的業斷除,就可『消業』。」佛陀很詳細地為他觖說。

  惡鬼聽了說:「您說得很有道理,但是我現在肚子很餓,拜託您把孩子給我。」

  佛陀說:「你實在很可憐,你知道嗎?過去生中你也曾出家為沙門。只因惡念一動,身形造業,因而墜入鬼身;長久以來,受盡了身心的煎熬,已痛苦不堪,現在還要日日造業,真是為可不救藥,再這樣下去,我想脫離鬼身將遙遙無期!」

  惡鬼聽了,全身毛孔直豎,逐漸憶起:過去生中,自己曾是位發心修行的沙門。但因殺、淫的惡念未斷而造業,所以落入鬼道中,苦不堪言,現在應該趕快修行才對!惡鬼善念一起,立即跪拜在佛陀面前,請佛慈濟救度他。佛陀即為他開示法要,從此惡鬼去惡向善、身心皈依於正法。

  心念的力量多麼強啊!舊業已造,新業不斷,如何脫苦?到底業是誰給的的呢?當然是自己造的。誰能救呢?解鈴仍需繫鈴人;要能反省、及時自拔,才能得救。

守財奴

  人生就像福田,

  要收穫美好的善種,就要用智慧去栽植。

  波斯匿王,是佛世時印度憍薩羅國的國王。後輕時,脾氣暴躁而無信仰;自從皈依佛陀後,常常聽聞佛陀的教化而篤信佛法,後來並成為教團的大擁護者。

  有一天黃昏,波斯匿王前去拜訪佛陀。佛陀看到國王灰頭垢臉、衣服滿佈灰塵,就問說:「國王,你為什麼滿身塵土?」

  波斯匿王回答說:「佛陀,因為有位婆提老者過世了,家產無人繼承,必須納入國庫。因此,我專程去清點他的財產,結果,光是黃金就有八萬斤。您能想像他的財產有多少嗎?」

  佛陀說:「可惜!真的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說:「這位婆提老者在世時,孤單一人,刻苦寒愴,不但住的環境不好、穿的衣服破舊,連吃的也很寒酸,生活極為苛吝,只知死守著錢財。雖然屯積了很多財產,可是現卻兩手空空地走了,家財一分一毫也沒帶走。佛陀,依您的慧眼來看,他捨了人身之後,究竟到哪去了?」

  佛陀說:「他已經墮入啼哭地獄!(墮於此地獄受苦之人,因痛若不堪,號泣叫喚、哭啼不停,也稱作叫喚地獄)」

  國王聽了,搖頭歎氣說:「婆提老者能有這麼多的財產,應該很有福報的,為何死後會墮入啼哭地獄呢!」

  佛陀說:「他有那麼多的財產富,是過去生中所造的福。因為有久遠以前,只有辟支佛的時代(辟支佛:指出生於無佛之世,但因前世修行因緣,自以智慧而得道,亦即指無師而自覺自悟的聖者。)他一時心生歡喜就供養飯食,並對辟支佛說:『若有需要的話,我都會佈施給您的。』經過一段時間的供養後,地主心中卻起了慳吝之念。覺得把東西供養出家人,倒不如把這些食物留給奴僕吃。從此,他再也不肯佈施食物給辟支佛了。」

  佛陀接著說:「那位地主就是現在已過世的婆提老者,因為他曾有佈施辟支佛的因緣,所以有福。可是後來生起慳貪、後悔之心,因此,雖然有福擁有許多財富,卻為得自用。而這輩子又不懂得佈施、做善事,所以墮入啼哭在地獄。」

  國王問說:「佛陀,難道婆提老者沒有剩下任何一點福因嗎?明明他有這麼多錢,難道就這樣絲毫也帶不走?」

  佛陀說:「比如有人種田,田裡的稻子都割完了,若不再撒種子,這畝田還再長稻子嗎?老者雖然一生富有,但是他不曾再造福,自然就沒有福因可帶走。」

  捨得、捨得,能捨才能得。而人身難得,能為人付出便是福。人生就像一畝福田,可讓我們隨意耕作,能開闢多少,做多少,就要看我們是否能把握時節,及時播種,這就要靠大家的智慧了。

三種病痛

  把生死看得太種,則煩惱叢生,

  身病、心病就會不斷出現。

  佛住世時,在捨衛國有位須達多長者,(須達多長者,夙憐孤獨,好行佈施,人譽為給孤獨長者,皈依佛陀。)他有一位朋友是捨衛國財富數一數二的大長者,但他長年都覺得身體欠安、體弱多病。雖然看遍了全國名醫,甚至每天祭祀,求天賜福都無效。

  須達多長者知道此事後,就去探病,並對長者說:「你求神、求天、求醫,身體還是無法康復,我建議——請佛陀來看看你,瞭解一下病情。」

  這位長者對佛法很排斥,甚至對須達多長者擁護佛陀所做的種種,感到很不可思議。雖然如此,須達多長者眼看朋友的病並未好轉,於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勸說。長者感到須達多長者是這麼的關心他,又看在彼此的交情上,終於接受了這項建議。

  透過須達多長者的安排,佛陀來到長者家,瞭解長者發病的起因後,佛陀對長者說:病有下列三種狀況——

  第一、病而不醫。就是身體有了病痛卻不去看醫生。愈拖愈久,小病就變成大病,這種情形大多發生在貧困的家庭。

  第二、醫而不慎。曉得治病卻不謹慎。但這種情形有時不是真正身體有病,而是心理有病;然後亂吃藥、亂投醫,甚至求天拜神。可是,如果心病沒有治好,身病是絕對好不了的。

  第三、驕恣自用,不知順逆善惡。平常只憑自己一時之勇,貪戀酒、色、財、氣,不知愛護身體、脾氣又暴躁,一生病就把氣發洩在別人身上。不知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順逆善惡一概無法分別。這種病人可以說是無可救藥,唯有靠自己及時醒悟。

  「有了病就該看醫生;如果小病就緊張地亂吃藥、亂投醫,或者求神、祭天,這就是本末倒置。若能好好注意自己的行為;好好反省自己的心,身心能調和,那就沒什麼病了。」

  佛陀又說:「這三種病,你是屬於第二種,你沒有什麼大病,起來吧!動動你的身體,呼吸新鮮空氣,這樣心理才會健康,也可以鍛煉出真正健康的身體。」

  長者聽了佛陀的分析後,自己反省道:「對啊!我平常就是對生死看得太重,也太緊張了,所以每天一直吃藥,一直煩惱。生病了!就趕快拜天、祭祀,可是病痛還是沒有痊癒。這麼長的一段光陰都在病床上度過,我應該下床到外面走走啊!」

  佛陀露出笑容說:「你現在身體是不是已經好了?看!你和須達多長者倆人都很健康,你們可以發心、發願,多為人群付出啊!」這時長者有如醍醐灌頂,當下身心清涼、自在,甚至即刻皈依三寶!

  放眼看看,有多少人都被這三種病困擾著?所以有病要趕快治療,小病不要害怕、驚慌而亂投醫;更不要迷信,求天拜神;酒色財氣要戒除,心中的貪瞋癡要趕快調伏,如此身心才算真正的健康。

慳貪的苦果

  人生沒有真正的「所有權」,

  因、緣、果、報的道理要切記啊!

  佛陀時代,有一位家財萬貫的富翁,不但為人非常慳貪,更不斷叮嚀兒子要好好地守護家財,不要把財物費耗在無關的人事上,因為賺錢很辛苦!甚至特別交代守衛——若有乞丐從門前經過,不能讓他靠近;若有人來求助,就和他斷絕往來。

  隨著歲月的消逝,老富翁往生了。當時離老富翁家不遠處,有一戶貧困的人家。夫妻倆都是瞎子,而妻子已懷了足月的身孕、快要生產了。丈夫無奈地說:「家裡窮,我自己的肚子都無法填飽了,現在妳又懷孕,將來哪有辦法養育孩子呢?既然如此,妳就自己去找生路吧!」

  這位貧婦只好無奈地懷著身孕,離家乞討度日,直到將孩子生下。不幸這孩子也是個瞎子;於是她帶著嬰兒住在山洞,白天便出去乞食。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孩子七歲後,就常常跟著媽媽四處乞討。有一次媽媽病重,只好對兒子說:「今天媽媽無法出去,你就依照我平時所教的方式去乞討;除了填飽你的肚子之外,可別忘了媽媽在這裡等你帶一些食物回來啊!」

  乞兒依言出門去了。當他來到富翁家時,就趁守衛不注意時,偷溜了進去。剛好碰到富翁之子,他一看到乞兒進來,便怒氣衝天,很生氣地把守衛痛罵一頓。守衛愈想愈不甘心,就把怒氣發洩在乞兒身上,將乞兒拖出大門外,用棍子狠狠地打了一頓,可憐的乞兒被打得頭破血流,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

  有人看到乞兒可憐的模樣,趕緊跑去告訴乞兒的媽媽。媽媽抱病趕來,撫摸兒子遍體鱗傷的身體,傷心地哀嚎痛哭。這一哭,便引來很多人好奇地圍觀。

  此時,佛陀正好經過,他看到乞兒被媽媽抱在懷裡,全身有多處傷口都流著血。於是佛陀慈悲地伸手揉揉乞兒的眼睛。當乞兒睜開眼睛時,竟然可以約略地看見周圍的景物。

  佛陀問乞兒:「這是什麼地方,你記得嗎?」

  乞兒覺得眼前的景物非常熟悉,便脫口而出說:「這裡是我的家啊!」

  佛陀說:「是的,這是你前世的屋宅。過去你是這裡的什麼人呢?」

  乞兒憶起前世的種種,感慨地說:「我前世是這裡的主人!」正在談話時,富翁之子從屋裡出來,佛陀便對他說:「你是一個很不孝的人。」

  富翁之子莫名其妙地說:「我的父親已經死了七年,我哪有不孝呢?」

  佛陀說:「你不只不孝,更是一位十分慳貪的人。看看!這個孩子是誰?」

  富翁之子說:「我不認識。」

  佛陀說:「他就是你已故的父親。七年前,他帶著慳貪不捨的惡念往生,所以投胎到貧困之家,受此苦報。而你竟然不肯施捨,還叫人打他,想想看,這樣的行為是不是很不孝呢?」

  富翁之子看到佛陀莊嚴的相貌,思考佛陀所講的話,若有所悟地想著:父親生前自私慳吝,招來現在的苦報,這實在是太可怕了!

  人生哪有真正的『所有權』呢?人生確實是「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因、緣、果、報要切記呀!「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速令斷。」若不小心犯錯即應及時悔過;若是連悔過之心都沒有,將來遭受果報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貪著口欲之災

  貪圖口腹之慾而造殺業,

  後果是得不償失。

  從前,在某個山區住著一家人,他們以農牧維生,家中每個人都非常克勤克儉。儘管農作物年年豐收,畜養的羊群高大肥碩,他們卻捨不得享用。

  當家中的男主人漸漸老邁時,他常常想,自己養了一大群羊,這輩子卻從來沒吃過羊肉,實在很想嘗嘗羊肉的滋味。但是由於他平時都教育孩子們要勤儉,將采收的農作物及豢養的牲畜盡量出售,不留著自己享用;現在自己卻動了吃羊肉的念頭,若是沒有合適的理由,怕破例之後,孩子們會變得浪費、奢侈。男主人內心很矛盾,然而那股想吃羊肉的慾望,卻越來越強烈。

  有一天,男主人突然想起屋外有一棵大樹,靈機一動,就對太太和子女說:「我昨天做了一個夢,夢見樹神對我表示,我們的農作物年年豐收,牲畜如此肥碩,都是得力於樹神的照顧。因此,樹神希望我們每個月都殺一隻羊來祭拜祂。」

  家人聽了,都覺得很有道理,農作物能年年豐收,確實可能是樹神長久以來的保佑,現在祭拜答謝樹神也是應該的。從此以後,他們每個月都會殺一隻羊來祭拜。

  多年以後,男主人生了病,而且一病不起。那時,每當他一合上眼睛,就覺得有一群羊在他腦海裡亂竄,而他病痛的呻吟、哀叫聲就如羊的嚎叫聲一般。更令他悲苦的是,自己因為貪慾而欺騙了家人,雖然他非常懊惱、後悔,但是,沒有人能體會他的心境。帶著這樣的遺憾及罪惡感,男主人往生了。

  辦完喪事後,有一天晚上,男主人的兒子夢見父親很落魄、悲淒地對他說:「我欺騙了你們,現在我已墮入畜生道。」兒子醒來後雖然驚異不已,卻不相信父親真的如夢境所說的,已墮入畜生道,因此根本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男主人往生後,他們照例每個月殺一隻羊。有一天,男主人的兒子從羊欄中牽出一隻羊準備祭拜樹神。奇怪的是,這隻羊哀哀號叫,怎麼也不肯走,年輕的兒子不知道牠為什麼如此哀叫,反而更用力地拉趕著羊。

  當時,正好有一位出家人經過,看到這種情形就說:「年輕人,不要強拉了!靜下心來思考一下,人生輪迴、相互殘殺無了時,說不定你牽的這頭羊就是你的父親啊!」

  年輕人聽師父一說,心裡非常震驚,於是憐憫地仔細端詳羊的臉,發現羊正在流淚,那神情就像夢中的父親一樣。他忍不住摟著羊,哭叫著:「父親,您受苦了!」

  這頭羊是不是男主人所投胎的,我們無法知道。但是,他利用祭拜樹神作為滿足口腹之慾的藉口,欺騙了家人,且種下殺生的業果,這不但造成家人的共業和不安,更會遭受果報,實在不值得呀!

滿財長者與須摩提

  具有宏觀的正信,可以使全家和樂,

  推而廣之,則能使人普遍得到法益。

  在《阿含經》裡有一則故事:捨衛國有一位具足財勢、名位的好施長者,也就是「給孤獨長者」。鄰國有一位滿財長者,這兩位長者是很好的朋友,經常來往和互相貿易。

  有一天,滿財長者到捨衛城去探望好施長者。當時,好施長者的女兒來向父母請安,父親就向女兒介紹:「這位是我的好朋友——滿財長者。」並叫女兒向他問訊作禮。這女孩名叫須摩提,長得很漂亮,也深具女德。

  滿財長者看到她,眼睛一亮,因為他有個兒子正值適婚年齡,看到好施長者的女兒如此莊嚴賢慧,他覺得兒子跟她很相配。等女孩進去以後,他立即向好施長者說:「我有個兒子。你想,我們兩家是否門當戶對?」

  好施長者回答:「依門風、家教而言,當然沒話說:而且,若能和你結這門親也很好,不過,這是不可能的。」滿財長者聽了感到很奇怪,問道:「我們既然門當戶對,又是好朋友,為什麼不可能呢?」好施長者說:「因為信仰不同,所以不可能。」

  滿財長者又問:「你們的信仰是什麼?」好施長者說:「我們全家都是佛陀的弟子,我女兒對佛陀非常地敬重,佛陀的教義深入她的日常生活中,已無法分離。你們的信仰和我們完全不同啊!你我是好朋友,信仰不同還沒關係。但是,我女兒若是嫁到你們家,可能無法和你們融洽地生活在一起。」

  滿財長者就說:「信仰可以分開呀!她信她的、我們信我們的,沒關係!她可以繼續虔誠地信仰她的佛教。」

  當時,好施長者感受到滿財長者的誠意,於是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滿財長者很高興地回去了。不久,他們以非常隆重的排場,還有很多的金銀財寶來娶親,而好施長者也以豐厚的嫁妝讓女兒嫁過去。

  迎娶隊伍回到城門時,有一群外道的修行者就圍過來了。原來,他們這個城有一個規矩——不能與本城以外的人有婚嫁關係。如果犯規的話,就要罰六千兩。而且還要設席請客,供養六千位外道教的修行者。

  滿財長者知道這個規矩,所以他很高興地設席供養。供養之後,他還教新郎、新娘來行宗教的禮節,要禮敬這些修行人。但是,這些外道教徒,他們習慣於上身裸體,所穿的都是半身裸露的服裝。

  此時,新娘須摩提一聽公公說,要行他們的宗教儀式供養這修行者,她認為這不是正確的修行法門,所以堅持不肯去。不管她的公公如何懇求,新郎也多次要求,還是沒辦法。最後這場婚禮辦得很無奈。自從這件事情發生以後,滿財長者每天都很懊惱、悶悶不樂。

  有一天,一位婆羅門教的學者來探望滿財長者,知道長者的近況後,就向長者說:「有一回,我去捨衛國時,看到僧團十分整齊、莊嚴,每一個人都是威儀具足、神通廣大,這是一個很好的宗教。哪怕是小沙彌,出家以後也是威德俱全!」

  但是,滿財長者說:「有什麼好呢?我們原來的宗教信仰就是這樣的,哪有辦法改變?哪有娶一個不同信仰的媳婦,全家的信仰就要跟著改變的?」婆羅門教長者就說:「我們所要追求的是精神信仰,應該要更上一層樓;就像我,奉祀的是婆羅門教法,但是在我心靈上也很佩服佛法的教育,有什麼不好呢?」

  滿財長者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於是請媳婦出來;這位婆羅門教長者向她說:「妳們的教法這麼好,何不請佛陀來這裡說法,讓妳的公公、夫婿也能夠瞭解妳所信仰的宗教呢?」

  須摩提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於是,跑到樓閣外當空祈禱,請求佛陀來應供;她以最懇切的心祈禱,希望佛陀能夠到滿富城來接受供養。

  須摩提的祈禱,佛陀在捨衛國也感受到了,他知道須摩提在滿富城有困難。於是,先讓比丘陸陸續續到滿富城來,最後佛陀也來了。

  僧團到達時,他們的威儀令城裡的人深受震撼。佛陀受供以後,就要開始說法,這個消息,從長者家裡一直傳到城市外面,不斷地再傳下去,確實是一大盛事啊!

  佛陀在那裡度化了很多人,滿財長者全家也全部歸投在佛法中;從此他們的信仰一致,具有正信宏觀,不只全家幸福和樂,也使得那城市的人普遍得到法益。

窮書生的傳家寶

  讓子女懂得佈施最樂的道理,就是最好的財產。

  佛經裡有一段故事——

  有位書生以教書維生,但是家鄉環境貧困,教書所得微薄,他只好遠離家鄉到遙遠的都市教書。

  二十年後,書生好不容易積存了一些錢,就帶著這些錢和一位同鄉結伴回家,希望用這錢改善妻子、小孩的生活。

  返鄉的路途很遠,要花很多天才能到達。有一天,他們在郊外看到遠處有一間茅屋,書生覺得非常口渴,就對同伴說:「前面有一間房子,我們去要一些水喝。」

  兩人走到茅屋前,聽到屋裡有人在哭泣,他們好奇地進屋探看,原來有位婦人在床邊傷心啼哭,而床上躺著一個病人。

  他們問:「這位大嫂,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呢?躺在床上的是妳什麼人?」

  婦人回答:「他是我的丈夫,病得很嚴重,可是我沒錢為他請大夫,看來只好賣身換些錢來醫治他的病。」

  書生聽了很不忍心,就對同伴說:「我們各出一些錢來幫助她,好不好?」

  同伴說:「怎麼可以!你和我二十年來省吃儉用,好不容易存了一點錢,可以帶回家鄉讓家人過好日子。我們如果把錢給她,回去怎麼向家人交代?你的要求我無法接受。」

  書生聽了,覺得同伴說的有道理:花了二十年的長久歲月,才存了這錢,若給了她,就和二十年前一樣空無一物,要是兩手空空回家,怎麼向家人交代呢?他反覆思量,猶豫不決。

  這時婦人又開始哭了,他實在不忍心,只好把身上的錢全都拿出來,對婦人說:「這位大嫂,我這些錢妳趕快拿去請大夫,這樣妳就不用賣身了。」婦人驚喜萬分,伏地叩謝救命之恩。

  書生和朋友趕回家鄉時,年關將近,人人正忙著採購年貨。書生兩手空空,又餓又累地回到家。滿懷希望的妻子看到先生終於回來了,以為能過一個豐裕的新年——孩子有新衣服穿,也有豐盛的年夜飯可吃。

  但是,書生垂頭歎氣地說:「有什麼東西可吃嗎?我實在快餓昏了。」

  妻子說:「我正等著你買米回來呀!現在家裡沒有半樣東西可吃。」

  「不管什麼東西,只要能喝、能吃就好。」妻子看到丈夫餓成這樣,趕快到屋外摘一些菜煮給他吃。

  妻子問丈夫,是不是路上發生了什麼事?他就把經過一五一十地告訴妻子。她聽了之後,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讚歎丈夫。

  「我真有眼光,嫁到這麼善良的人。跟著你再吃多少苦我都願意,只要我命還在,不管你多窮,我都會與你同甘共苦!」

  書生聽了實在很感動,於是夫妻倆相互鞠躬、讚歎。三個孩子看到父母品格這麼清高,也非常感動,就對父母說:「爹、娘,請放心,我們一定會用功讀書,不孤負您們。」三個孩子發憤用功,長大後果然事業有成,並且經常佈施行善。

  能為人付出就是福,這分付出,無形中就是子女們最好的榜樣,身教是最好的教育,能讓子女懂得奮發上進、樂於助人,這才是給他們最實在的財產。

  如是因、如是果;不種好因,哪能得好果?付出愛心是做人的本分,只要無所求地付出,心靈必定輕安、愉快。

明惠法師

  具備勇氣和毅力,

  就能盡情發揮生命的良能,為大眾服務。

  古時候,有位明惠法師,品德與道業都非常卓越。在他出生不久,父親就去世了;三、四歲時母親也往生了,變成孤兒的他,就寄居在伯父家。當他八、九歲時,伯父打算送他到深山古寺修行,但是,從家裡到古寺有一段很長的距離,於是伯父就雇了一位馬伕送他去。

  一路上,不論天氣多熱,他所騎的馬,仍然馬不停蹄地往前走。直到有湖水的地方,才沿著湖邊,邊走邊喝水。看到這麼盡責沿途都不曾休息的馬兒,他深深地體會到:「必須精進不退,才能盡快到達目標。」

  經過多天的跋山涉水、翻山越嶺後,終於到達古寺。由於他是一個可愛又聰明伶俐的孩子,思想比一般小孩成熟,因此,寺裡有一位老師父常常講故事給他聽,尤其是佛陀本生的故事,其中有一則是描述佛陀「捨身救虎」,讓他印象特別深刻;內容是說佛陀在過去生中,曾是一位很慈悲的王子。有一天,王子在森林裡,看到一隻母虎帶著七隻虎子,因找不到食物,虎子餓得發出哀嚎聲,王子覺得很不忍心,便毅然地投身飼虎。

  這段故事讓他很感動,便下定決心,以後自己修行的目標也要學習、培養這分捨身救人的慈悲和膽量。

  此後,他常常一個人跑到寺外,在一塊大石上打坐,訓練自己的膽識。在十六歲某天的傍晚,他決定到深山去試試自己的膽量。老師父知道後便阻止他,因為這樣做很危險。但是他從身上拿出一本《佛陀本生經》說:「老師父,您常常講佛陀的本生故事給我聽,也鼓勵我要有毅力和勇氣;人生終有一死,不管是年輕或年老,總是有這麼一天。如果沒有親身體驗,面對生死,如何訓練勇猛精進的心念?所以還是讓我去吧!」

  老師父平常確實是這樣教導他,現在他要去嘗試,如何阻擋呢?只好默默地看著他往山林走去。

  在深山裡,有許多熊、狼、虎、豹出沒,他不斷勉勵自己——要鎮定,要鼓起勇氣,就這樣一步步不斷地往前走,直到最荒僻的地方,找了一塊大石頭坐下來。

  此時,太陽已下山,星星、月亮在天空閃閃發光;他靜坐著默默地念佛;由於心念寂靜,不論蟲鳴、鳥獸之聲或山泉的潺流之音都非常動聽、清晰。甚至也有熊、狼等野獸的腳步聲緩緩走近,但是,他學習佛陀「捨身飼虎」大無畏的堅定意志,所以非常冷靜。即使有令人生畏的大黑熊從旁經過,他仍舊安然不動,直到天邊出現曙光。

  遠處樹林的那端,似有人影,他仔細一看,竟然是老師父。老師父走到他的面前,慈祥地說:「你的心願應該達成了吧?」。

  他心想:天剛亮,老師父就來到眼前,可見老師父半夜就趕路到山上來。他深受感動,下定決心要好好精進修習,才不孤負老師父的愛護與教導;後來這位修行者成為大名鼎鼎的禪師——明惠法師。

  這篇故事的涵義,並非鼓勵大家捨身於猛獸之口,而是強調誦經要誦於口、入於心,更要身體力行,才能體會實際付出時所需要的勇氣和毅力,進而盡力發揮自己的生命良能,為社會大眾服務。

源信和尚

  心鏡要用智慧和耐力來磨,

  才能清澈明淨,光可鑒人。

  這個故事發生在日本。有個小男孩,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往生了,因此由母親獨力撫養。

  有一天晚上,小男孩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來到一座大寺院,寺院後面有一座藏經樓。裡面除了有很多經書之外,還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鏡子;但是鏡面上大多佈滿了灰塵。看到這麼多鏡子,小男孩想著;如果我能拿一面鏡子送給媽媽,那該多好啊!

  當小男孩有了這個念頭時,藏經閣外面進來了一位老和尚。老和尚看到小男孩就說:「你在這裡做什麼呢?」

  小男孩趕緊跑到老和尚面前,恭敬地行禮說:「這裡有這麼多鏡子,我很希望能拿一面回去送給媽媽。」老和尚很慈祥,隨手就拿了一面鏡子給小男孩。那是一面很小且佈滿灰塵的鏡子。小男孩心想:「我要的是那面很大且發亮的鏡子啊!」不過,他還是很恭敬地接受了。

  老和尚看出小男孩有些遲疑,就問道:「怎麼啦?」

  小男孩老實地說:「謝謝您!可是,我想要的是那一面很大、可以照人的鏡子啊!」

  老和尚說:「有這面小的就可以了,你要把它『養』大,時機成熟時可以拿到橫川去擦拭、磨光。」說完,老和尚就不見了。

  夢醒後,小男孩告訴媽媽夢裡發生的事。媽媽對他說:「這是一個好夢!人人心中都有一面心鏡,只要勤於擦拭就會發光。你夢見橫川,說不定以後可能會到橫川參修。」小男孩聽了,覺得「橫川」將是自己可以磨心鏡的地方,於是默記在心。

  過了幾天,小男孩和村裡的孩童相約到附近的河邊玩耍。那裡有兩條河,相距不遠。奇怪的是其中一條河流水清見底;另一條河水卻很污濁。這時,有一位和尚在污濁的河水中洗缽。

  小男孩看了,心想:這位老和尚可能是從外地來的,不知道還有一條清澈的河水。便叫道:「和尚,離這裡不遠的地方,還有一條很清澈的河水,您可以去那裡洗啊!」

  和尚看到小男孩長得清秀聰慧,即回答:「平常人會有分別心,但乾淨或穢濁的水對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分別。」

  小男孩聽了,脫口而出說:「哦!是這樣啊!但是您洗缽不是因為缽髒了才要洗嗎?我認為,髒的缽應該用潔淨的水來洗才會乾淨,這可能是我心境的分別吧!」

  聽了小男孩的話,和尚發覺自己剛才說的話竟然前後矛盾——他因為缽髒了才拿去洗,這就是分別啊!在分別之中又說不分別,真是自相矛盾!於是,和尚便回頭尋找小男孩。

  小男孩正在河邊數石頭,和尚便問小男孩:「你為什麼要數石頭?看看!這一望無際的大地都是石頭,無量無數,你數得完嗎?」

  小男孩抬起頭說:「石頭是數不盡。但是,無量無數也是從一開始呀!」

  再次聽到小男孩如此聰慧的答話,和尚知道小男孩是個可造之才,如果讓他埋沒於村野,實在太可惜了。因此,要求會見小男孩的母親,希望將小男孩帶到比教山去栽培。

  小男孩的母親瞭解出家修行,將來可以奉獻於人群,就答應和尚讓他出家。到了比叡山,小男孩從小沙彌的規矩開始修習,直到長大成為一位青年比丘,他的法名叫做——源信。

  源信比丘不但十分用功,而且聰慧過人。二十多歲時,寺院即派他到城內為城主說法。他很高興,於是寫信回去告訴母親:「我終於成功了,我已經有資格進城為城主說法……」母親卻回信罵道:「沒出息!我希望你在那裡修學能磨亮、養大你的心鏡,以利天下眾生。你竟然只因為可以為一位城主說法便得意忘形,實在是太沒出息了,將來怎會有所成就呢?」

  看到母親的來信,源信非常慚愧,下定決心到比叡山深處——橫川去進修。由於他潛心努力,後來就在比叡山一帶宏揚教化,成為日本僧界的一位大教育家;他的道德昭彰,普受大眾景仰。

  我們的心中也都有一面鏡子,這面鏡子必須靠自己去磨、時時勤拂拭,才能光亮照人。

空也和尚

  「專則誠,誠則靈」,

  專一精誠,無堅不摧!

  日本有位空也和尚,喜歡到各地游訪、唱誦彌陀聖號以勸化民眾;也常鋪路架橋、修建寺宇……等,德行深受大眾尊敬。

  當時,日本發生了一種很嚴重的傳染病,被感染的人往往高燒不退,終致死亡;而未被傳染的人則因心理作祟,認為自己可能已得病,竟真的躺在床上一病不起,最後病逝,弄得人心惶恐,不知所措。

  空也和尚看到這種情形,就每天用車載著一大桶的酸梅湯,沿路喊道:「酸梅湯,有病的來喝,沒病的也可以來喝!酸梅湯,有病除病,沒病可預防!」由於大家一向對空也和尚抱持恭敬心,也非常信任他,就紛紛拿著杯子前來喝酸梅湯。

  對於那心理作祟的病患,空也和尚則親自將酸梅湯端到他們面前,說:「喝下去病就會好起來!」當他們喝了酸梅湯後,空也和尚就說:「你已經好了。」病患果真就能下床走路,並且很有信心地表示:「我絕對不會被傳染。」

  對已被傳染而發高燒的人,空也和尚便對他們說:「心情放輕鬆,要有信心。喝下酸梅湯,就會漸漸好起來。」並為他們虔心念佛,也教他們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些被傳染的病患,有的喝了三、五天的酸梅湯後,竟然也康復了。

  這次的傳染病,空也和尚的酸梅湯發揮了很大的療效,大家都覺得很不可思議。於是,有人問空也和尚:「酸梅湯為什麼對傳染病有如此的神效?酸梅湯真的能治病嗎?」

  空也和尚展顏笑道:「這是治心病的萬能藥。」

  大家不太明白,又問:「酸梅湯的療效,真有這麼好?」

  空也和尚說:「不是酸梅湯的藥效功力強,是『專一精誠」的效果啊!」

  空也和尚因待人心專意誠,慈心、悲行讓人深信、尊重,在人人心目中已建立不可動搖的地位;大家對他所說的話都非常信任,自然能引導人產生誠懇和專心的信仰。

  所以,誤以為自己有病的人喝了酸梅湯,信心大增,心結解開,病也就好了。而受傳染髮燒的人,若缺少水分,病毒就會愈發猖獗,而酸梅湯具有殺菌力,大量喝下酸梅湯後,身體有了水分的補給,自然高燒就會退。再加上虔誠的信心,所以,病人恢復得很快。此即所謂的「專則誠,誠則靈」。

鐵眼和尚

  不因毀譽而改變所立的志願,

  則有志者事竟成。

  三百多年前,日本有位鐵眼和尚,他十三歲即出家,並且以堅定的毅力,歷經千辛萬苦,完成日本大藏經的翻刻而名聞天下。

  日本冬天時常下大雪,整個京城都籠罩在一片冰雪之中。在京城外有一條江,江上有座橋,除了進京城的人會經過這座橋外,少有行人。當時鐵眼和尚為了籌募翻刻大藏經的經費,常常站在橋邊,請路人發心捐助。

  嚴寒的天氣,常常凍得鐵眼和尚全身顫抖,但他仍穿著蓑衣,以宏亮的聲音向往來的行人呼籲:「請各位大德發心,做做好事,捐一點錢來印經!」路上的行人看到鐵眼和尚如此艱辛,非常欽佩他的精神毅力,便或多或少捐了一錢;但是也有人以不屑的眼光或視而不見的態度、快步從旁經過。

  有一天,一位武士及其侍衛騎馬經過,鐵眼和尚看到武士就很快地走上前說:「請等一下,我是鐵眼,發願要翻刻一部大藏經。這部大藏經能淨化人心、拯救人類,所以請你發發心。」

  武士卻說:「和尚,你瘋瘋顛顛地站在大雪中有什麼用?要刻一部大藏經是非常浩大的工程,就單靠你一個人,憑著一分錢、兩分錢的累積,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完成呢?」說完武士又繼續向前走。但是鐵眼和尚鍥而不捨地追到馬前繼續對武士說:「我需要好幾萬塊的木片來刻經,現在經書就要開始進行了。所以請你發發心啊!」

  武士不耐煩地說:「我以為你還有什麼重要的事,現在已經很晚了,不要擋住我的去路,不給就是不給。」說完掉頭就走,而隨行的侍衛甚至將和尚推倒在雪中。鐵眼和尚爬起來,看到隊伍走遠了,就不停地追,馬一直跑,和尚也一直追,不知不覺已追到城門外,他再次對武士說:「請你發發心,希望你能成全這個善願。哪怕是一分錢,我也很感激你。」

  多麼固執的人啊!武士心想。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終於丟了一分錢到和尚的缽裡。但是當他回頭看到這位身上、臉上都是雪花的和尚時,心裡不禁為之一震。因為和尚接到這一分錢,即恭敬合掌,深深地鞠躬、致謝。武士內心非常感動,覺得眼前這位和尚就如一尊活菩薩,但為了顧及武士的尊嚴,他沒有表示什麼就離開了。

  當大雪融化後,四處都是積水,結果釀成大水災,許多災民飢寒交迫,在生死邊緣中掙扎。鐵眼和尚看見這樣的災情很不忍心,就將預定要刻經的錢拿去買米,而且吩咐寺裡的出家人將米分成一小包、一小包,鐵眼和尚親手將米交給災民,並親切地慰問大家。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災民愈來愈多,寺裡的人每天為了打包米糧,手都磨破流血了,但是每每想到成千上萬骨瘦如柴的災民,正等待著這一小包米以度日,每個人就會加快速度分裝包米;最後,因為災民實在太多,刻經的錢全都用光了。

  刻經的錢用光後,鐵眼和尚只得再度四處奔走,籌募刻經的錢。有的人對於他救濟災民的行為頗為讚佩,所以又隨力贊助;但是,有的人卻很不諒解,認為他利用刻經名義做其它的事。因此,也招來許多譭謗、辱罵;甚至還有人拿石頭丟他,罵他是個騙子。儘管如此,鐵眼和尚仍然抱著堅定、忍耐的意志,絲毫不退縮。

  刻印大藏經,需要好幾萬塊的版木及上百位的刻工,而且版木需用木質堅硬的櫻花木,才能長久保存。為了救濟災民,幾度間斷刻經工作,時間愈拖愈長,鐵眼和尚內心也愈來愈焦急,於是加緊腳步,勸募刻經所需的經費。

  此時,那位曾經丟一分錢給鐵眼和尚的武士,得知有位和尚為了救濟災民,未能順利進行刻經的工作,內心激起一股震撼,他想:這位和尚好偉大,他就是幾年前向我勸募的那位和尚吧?武士覺得他是一位真正的菩薩;因此,內心發了一個善願:我一定要幫助他,讓他早日完成這個心願。

  於是,武士就從奈良運來九萬塊的櫻花木。有了木材的供應,上百位刻工立即展開工作,等到完成經書時,前後已花費十多年的時間。這部大藏經共有一千六百一十八部,七千三百三十四卷,據說收藏於日本黃壁山萬福寺萬藏院內。

  鐵眼和尚以無比的仁心、信心和毅力,不顧毀譽,終於完成印經弘法的大願。只要堅定自己的志願,問心無愧,精進不懈,就能有所成就。

榮西和尚

  真正能賜福給人的,

  不是泥雕木塑的神,而是實際聞聲救苦的人。

  日本京都有一座寺院——「建仁寺」,由榮西和尚所創建,這是日本臨濟宗的發祥地。(榮西和尚,為日本臨濟宗始祖,他融合天台宗、密宗、禪學而形成日本的臨濟宗。)榮西和尚十四歲即剃度出家,十九歲學天台宗教義,並學密教。他是一位精進的修行者,為了追求真理,曾先後兩次到中國的天台山求法,進入臨濟宗的叢林參學,苦心鑽研佛法。

  在他第二次到中國研習臨濟宗禪法之後,回日本時,所乘坐的船剛駛離海岸不遠,突然天色一暗,刮起一陣狂風,使得海面怒濤洶湧。此時,海面上沉現一個閃閃發亮的物體,經船工打撈起來發現是一尊不知名的神像。

  榮西和尚很恭敬地將神像供奉在船頭,並且虔誠禮拜。奇怪的是原本滿天烏雲、強風大浪,竟然於瞬間平息,天氣也轉晴了。因此同船的人對神像也生起恭敬心,跟著一起禮拜。

  榮西和尚說:「恭喜大家平安脫險了,我不知道這尊神像如何稱呼,但是神像的雕工真好,滿臉笑容;笑就是歡喜,歡喜就是福,所以就稱他為福神吧!我要把這尊福像請回日本供養。」

  榮西和尚回鄉之後,便在京都籌建「建仁寺」,寺門外即供養這尊福神,榮西和尚稱他為「惠彼壽」福神,因為他帶給大家平安、福壽。

  榮西和尚回日本之後,即專心弘揚臨濟宗教的禪法,而且對「惠彼壽」福神很恭敬,信眾來祈福時,也一定虔敬地祈求福神賜福給他們。

  有一天,來了一位衣衫藍縷、淚流滿面的男子,虔誠地祈求福神賜福給他。男子喃喃地說:「我家很窮,最近孩子都沒東西吃,如果只是我一個人挨餓,我還可以忍耐,但是看到一群孩子天天哭喊肚子餓,我實在於心不忍,祈求福神,請您賜福給我吧!」

  榮西和尚在一旁看到這種情形,就問說:「你是不是常常來?」

  男子說:「是啊!我每個月至少都來一次。」

  榮西和尚又問:「那你的生活還是一直沒改善嗎?」

  男子說:「是啊!可能是我祈求的心不夠虔誠吧!」

  榮西和尚若有所思地說:「是嗎?」

  男子回答:「嗯,應該不是!因為我是打從內心真誠地祈求,或許是我曾做錯事吧!雖然我覺得自己沒犯過什麼大錯,但小過錯可能難免,只是我不自知。我一定是哪裡犯了錯,才得不到福神的賜福。」

  榮西和尚聽了,覺得他是一位忠厚老實的人,於是就把福神後面的金環拿下來,想要送給這位家境窘困的人。弟子們看到榮西和尚的舉動都很驚訝地說:「師父,您這樣做會不會觸怒福神呢?」

  榮西和尚說:「不會,福神就如活菩薩,他很慈悲,當他面對一個如此忠厚虔誠又生活困苦的人,一定也很想幫忙,所以我代他佈施,讓他們能夠改善家庭環境。」

  榮西和尚用雙手把金環送給那位男子,說:「你把這件東西拿去,可以換錢買米。」男子非常歡喜,接過金環,一再地叩頭感恩。

  榮西和尚的慈悲與善行,能「入理顯事」(即深入、通達佛理實相,契合世間因緣事相,實踐真理。)進而達到「事理圓融」的境界,因此,他在日本民眾心中,相當受尊崇。

  其實,當時真正能賜福給民眾的是榮西和尚而不是那尊「福神」。因為他能夠身體力行,真正實踐弘法濟世的精神。

最澄和尚

  任何事只要不畏困難、珍惜因緣,

  終究能迎刃而解。

  天台山國清寺,是名聞天下的佛教聖地,位於浙江省天台縣東部,為天台宗的發源地(天台宗又名法華宗)。天台宗不但在中國影響深遠,也大大地影響了日本的佛教。

  在公元八百年左右,有位日本僧人,法號「最澄」,他立下心願,要將中國天台宗的宗教觀帶回日本流傳。

  最澄和尚十三歲即出家,從小聰明過人。不但看遍寺裡所有的經書,而且對於經書的內容也能深入瞭解。他最崇敬中國的鑒真和尚,因為鑒真和尚曾先後受日僧及日本天皇的邀請,且深感日本乃與佛法有緣之國,因此遠渡重洋到日本弘法。雖然經過多次的海難,最後雙目也因而失明,仍然沒有改變他到日本的心念,後來,日本天皇詔賜鑒真和尚為「傳燈大法師」。由於受到鑒真和尚的精神影響,最澄和尚下定決心要到中國參訪。

  當時,從日本到中國需經由海道才能抵達,在海上會遭遇什麼風險,誰也無法預料。

  最澄和尚出發沒多久就遇上大風,船隻決定返回,最澄和尚和他的弟子只好跟隨另一艘船出發。可是,到達九州島時又遇到大風暴,致使船隻觸礁,因此,他們在九州島停留了幾個月。

  在無法航行的幾個月中,最澄和尚就利用時間雕刻佛像。起程時,便帶著尚未完成的佛像上船,繼續雕刻。不料,中途又遇到強烈的颱風,船隻被打得東倒西歪,船上的人驚慌失措,不知怎麼辦才好?

  這時有人說:「船上不是有位和尚,天天在雕刻佛像嗎?是不是請他來為大家祈禱?」最澄和尚對大家說:光依靠我一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讓我們大家一起來祈禱吧!」

  大家為了保命,都跟著最澄和尚虔誠地念佛,過了不久,不可思議地竟然風平浪靜了。可是,船帆和船舵都遭到破壞,船隻就在海上隨風飄蕩。大家又饑又渴地在海上飄流五十多天才上岸。

  最澄和尚病倒了,經過半個月的調養,終於漸漸康復。然後他們又備嘗辛苦,經由陸路長途跋涉才到達天台山。

  在天台山期間,最澄和尚很用心地學習中國文字和語言,因此,很快就能夠順利深入佛理,瞭解妙法的精粹。指導他的師父看到他每天精進用功的修學態度,也非常佩服、感動。

  有一天,指導師父就說:「在二百多年前,天台大師(即智顗大師,為天台宗的原創者,由於長期隱居於天台山,因此,當時的人都尊稱他為「天台大師」。)要圓寂時曾預言,將來天台的教法會流傳到東方。現在果然有你從日本前來,而且如此用功、專心投入,天台的精神一定可以由你傳承到日本,你應該再深入研究。」

  於是,指導師父就帶他到藏經樓外說:「只可惜藏經樓的門因鑰匙遺失,已經二百年沒開過。」最澄和尚聽了,趕緊從僧袋中拿出一支鑰匙說:「是否可以用這支鑰匙試試看?」結果,門鎖竟然被打開了。

  指導師父很吃驚地問:「這支鑰匙為何會在你身上呢?」

  最澄和尚說:「我在日本比敘山修學時,在一次大興土木、擴建寺院時,突然發現地上有一支鑰匙。當時覺得很好奇,便把它撿起來,往後就一直帶在身邊。」

  指導師父說:「你注定是要將天台教義帶回日本的人,這是多麼殊勝的因緣,天台大師的預言終於證實了。」

  後來,最澄和尚果真把天台教義傳回日本,成了日本天台宗的始祖,比叡山則成為他傳教的道場。

  這就是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合一所成就的結果,任何事只要不畏困難、珍惜因緣,終究能夠迎刃而解,好的因緣永遠會在我們身邊。

鳥獸報恩

  眾生本具佛性,

  即使是鳥獸,也有真誠的感恩心。

  佛陀的僧團中,一群比丘聚在一起討論修行的方法——

  有位比丘說:「在某個婆羅門道場裡,有位修行者很有服務熱忱,他任勞任怨地為五百位婆羅門修行者張羅飲食,並且將道場佈置得整潔又美觀,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地專心修行。」

  比丘們聽了,都覺得這位修行者的精神,實在很令人敬佩。

  佛陀走近他們,問道:「你們在討論什麼啊?」大家向佛陀恭敬禮拜後,詳細報告那位修行者如何為五百人服務。

  佛陀聽了,微笑地說:「你們知道嗎?那位修行者在過去生中,就已經對任何人都無所求地付出。」

  佛陀緩緩述說——

  在過去生中,這位修行者在山林裡精進地修行。

  有段時間氣候非常乾旱,溪、溝裡的水都乾涸了,山林中的鳥獸沒水喝,面臨生存的危機。這位修行者就每天下山到很遠的溪流,將竹子挖洞用來裝水,以供鳥獸飲用。

  但是,他每天為鳥獸們來來回回地取水,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於是體力漸漸衰弱,但他仍然提起精神毅力,繼續為鳥獸服務。

  鳥獸們對這位修行者非常感恩,卻很擔心他的健康狀況;大家聚在一起討論:如何才能回報他呢?

  獸王說:「雖然我們的力量不大,不過可以盡我們所能——會爬樹的就去摘水果;不會飛的就在地上找食物……」

  為了報恩,每隻鳥獸都很盡力到處找食物,鳥兒啣來小果子、兔子找來蘿蔔、松鼠帶來堅果,馬兒採集了一堆可食的嫩葉……,修行者看了,深受感動,體會到——眾生本具佛性,即使是鳥獸,也有真誠的感恩心。

  佛陀告訴比丘們:「佈施不只是佈施物質,以『歡喜心』為眾生服務,也是佈施。」這位修行者為這麼多人及鳥獸服務,所憑借的是誠懇的愛心和堅忍的毅力;這就是殊勝的修行。

  只要人人抱持「感恩心」彼此付出,就是清淨祥和的世界。社會上人人都能相互尊重、彼此關懷,這個社會才能充滿光明與溫馨。

狐狸的傳聞

  持戒可防非止惡;修定則心中無疑;

  有慧即能明辨是非。

  從前,在日本一個小村莊裡有一位年老的師父和一位小沙彌,老師父很喜歡下棋,每次只要一下棋就忘了時間。有一天,隔壁村莊有人往生,要請老師父去做法事。老師父正在下棋,於是就說:「等我下完這盤棋就去!」但是又一盤接著一盤地下,直到下午才急急忙忙地趕去隔壁村。

  當法事結束時天色已晚,主人留老師父過夜,因為如果要趕回去,一路上需經過樹林、山丘,回到寺廟已經太晚了,不能不注意安全。但是老師父心想:寺裡只有一位小沙彌,如果不回去,小沙彌會害怕,於是婉拒了喪家的好意。喪家只好準備麵食和供養金給老師父,老師父帶著東西就加緊腳步上路了。

  經過樹林時,天色已經暗了。這時他突然聽到一些聲音,回頭看,原來是一隻毛色黃黑相間、長得很瘦弱的狗。老師父想趕走牠;但是狗卻不願離開,反而停下來和老師父大眼對小眼地相望。老師父為了趕路,只好繼續走,而狗也繼續跟在後面。

  這時來到一個村落,他就問正在路燈下打陀螺的小朋友:「你們知不知道這隻狗是誰家的?」結果,沒有人知道狗的來歷。他又繼續走,狗也繼續跟著,漸漸地天色暗到已無法看清前面的路了。

  老師父盤算著:還得走過一座小山丘,一定要有手提燈才行。於是來到一間熟悉的店面——想借手提燈。但又覺得無故借東西不太好,只好先問:「現在還有麻糬嗎?」老闆娘說:「正好剩下五粒。」老師父就請她包好後才問說:「妳有沒有手提燈?」於是老闆娘找出了一隻手提燈,又準備一支蠟燭借給他。

  他又問老闆娘:「妳知道附近有人養狗嗎?」老闆娘回答:「我不知道誰家有養狗,但是,曾聽說剛才你走過的那條路上有狐狸,常常會出來裝神弄鬼。」老師父聽了心中起疑,一手拿著食物,一手拿著手提燈繼續趕路,而狗仍然跟著他;想到那位老闆娘的話,不免懷疑跟在後面的狗是不是狐狸變的?於是愈走愈害怕,腳步也跟著加快了。

  走著!走著!老師父發現手上的麻糬不見了,心想是不是被狐狸偷走了?愈想愈可疑,因此快到寺廟時他就一直大叫小沙彌的名字「淨觀!淨觀!」小沙彌趕緊來開門。他回頭一看,狗仍跟在後面,就對小沙彌說:「快!快點拿掃把來,狐狸在後面。」

  小沙彌拿了掃把出來,並告訴他:「狗咬著東西。」老師父定晴一瞧,原來是他掉的麻糬,就說:「趕快拿過來。」小沙彌悠哉悠哉地走過去,一手摸摸狗的頭,一手把麻糬拿起來交給老師父,老師父對小沙彌說:「那是狐狸啊!你不怕嗎?」小沙彌說:「可是牠很乖呀!不像狐狸。」老師父因為心中有疑念,便叫小沙彌拿著掃把將牠趕走了。

  老師父安下心來才想到問小沙彌:「剛才我叫你時,你好像是從鐘樓上下來的?」小沙彌說:「對啊!我自己一個人好無聊。」「那你到鐘樓就不會無聊了嗎?」小沙彌說:「我到鐘樓可以敲鐘,然後就有嗡……嗡……的聲音,好像您在對我說話,我的心就能安定了。」

  老師父聽了心中震了一下,於是回過頭想看看那隻狗還在不在?但是,狗早就離開了,他就對小沙彌說:「靜觀,趕快拿稻草鋪在大殿旁。一小沙彌問:「要做什麼?」老師父說:「剛才那只是狗,不是狐狸,牠很瘦,一定是沒東西吃。而我的麻糬掉在地上,牠還能原封不動地咬回來!可憐的狗,牠一定餓壞了,趕快去找牠回來。」

  老師父心中懺悔,不應輕易就被那位老闆娘的一句話所影響,而懷疑狗是狐狸,使自己失去定力。小沙彌自己一個人在寺裡,雖然無聊,卻會去敲鐘,把嗡嗡的聲音當成老師父在對他說話,小沙彌的天真和智慧,令老師父很慚愧地反省:自己應該把佛陀的妙法穩穩地放在心中,將戒、定、慧三無漏學運用在日常生活裡,遇到事情才不會產生疑心。

  學佛就是要學戒、定、慧,「持戒」可防非止惡;「修定」則心不起疑惑;有「慧」則能分辨是非。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小沙彌年紀雖小,卻有真璞清淨的智慧;瘦狗也有守分不貪的志向。至於樸實的老師父也勇於懺悔,所謂「懺悔即清淨」;在那寧靜的山村裡,其實也潺潺地傳出佛法的清流。

貪心的小豹

  去「貪」就「簡」,  

  才能擺脫「強求」的煩惱。

  佛陀曾說了一個故事——

  在曠野中,有一隻小豹離開族群獨自覓食,可是一直找不到食物,肚子餓極了。

  突然,牠看到一隻大象躺在地上,走近一看,發現大象已經死了。牠很高興,立刻從象的鼻子咬下去,可是象鼻子就像木頭那麼硬!於是牠就咬了象的耳朵,卻像咬到鐵片一樣;只好再咬象的肚子,但還是硬梆梆的;最後不得已,只好挑象的尾巴咬下去,居然也硬得像一條鋼筋似的!

  小豹實在餓得發慌,不死心地繞著大象轉來轉去,好不容易發現象的肛門比較軟,便高興地往象的肛門一直咬、一直鑽,不知不覺就鑽進大象的肚子裡了。

  大象肚子裡有很多內臟可以吃,小豹高興得不想出來了。於是牠就在裡面大吃特吃,吃飽了就睡,醒了覺得口渴就喝象屍腹中的血水,餓了就繼續吃。

  過了幾天,像的屍體受到太陽照射和熱風吹襲,表皮風乾了,肛門也緊縮了。小豹發覺裡面的空間愈來愈狹窄、黑暗,很著急地在裡面掙扎亂闖,可是不論多麼用力都鑽不出來。

  後來,下了一場大雨,死象的身體膨脹、腐爛了,小豹使盡全身的力氣,好不容易衝出了象的肛門。

  小豹快樂地高喊:「外面的世界多麼寬闊、自由啊!」但是牠很快就發覺——不但身體虛弱無力,而且全身的毛脫落得一根不剩!因為牠浸泡在污穢的血水裡好幾天,加上在裡面拚命掙扎,所以全身的毛都掉光了,好像一個怪物。

  小豹感到很後悔——為什麼原本生活在天寬地闊的環境中,卻不知珍惜,鑽入污穢的世界卻自以為樂;等到好不容易出來了,已經不像原來的自己。

  佛陀告誡比丘們:「凡夫就像這隻小豹,有著種種貪慾,慾念一起就會脫離清淨的世界,墮入難以解脫的污穢境界。所以,大家要照顧好自己的心,不要被慾念所迷,免得傷害自己也無益於他人。」

  所以說,去「貪」就「簡」才能擺脫「強求」的煩惱,擁有清淨、安穩的人生。

真假故鄉

  人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能將是非昇華成教育,就是智慧。

  戰國時代,有一位原藉燕國卻要楚國長大的人,當他年紀漸長後,心中一直惦記著自己的出生地,希望能「落葉歸根」回到燕國。那時正好有位朋友前往燕國貿易,兩人就結伴同行。

  這兩個人,一位從來沒出過遠門;一位則是長年在燕、楚之間往為貿易。數天之後,他們來了一個地方,做貿易的朋友便告訴他:「我們已經到達燕國,你的故鄉就快到了。」又走了一段路後,他們看見一座廢墟,朋友說:「你看,這就是你們家族的宗廟。」他們看到自己的家族宗廟已殘破不堪,不禁悲從中來。

  之後,他們又來到一處荒地,朋友便說:「這是你的祖先和父母的墳墓所在。」當他看到祖先、父母的墳墓,禁不住痛哭失聲,久久不能自己,朋友看他這副模樣,覺得好很玩,終於忍不住在一旁哈哈大笑。

  聽到朋友的笑聲,他生氣地說:「我幾十年來苦苦地思念故鄉,如今看到的是殘破不堪的家廟,祖先、父母的墳墓也掩沒在荒煙蔓草之中,我這麼難過,為什麼你卻一副幸災樂禍的樣子?」

  朋友說:「剛才是跟你開玩笑的啦!其實距離燕國還遠有一段很長的路!」他一聽朋友這麼說,哀淒的情緒頓時消失,心裡不禁思考著:這兒又不是真正的故鄉,為什麼我竟然哭得這麼傷心?

  兩人繼續上路,幾天後終於到達燕國。他如願地見到自己真正的家廟及祖先的墳墓,但此時他卻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短暫在憑弔以略盡孝思。因為他已領悟到——人生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只是心緒常隨著境界走伏煩惱置了!

  故事中,思鄉人並沒仔細探察清楚真正祖先、家廟所在,只聽朋友說:「這是你的家廟。」就悲從中來;又晚憑著一句:「這是你祖先的墳墓。」就情不自禁痛哭流淚。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也常常碰到類似的情況嗎?常為了無中生有之事,情緒起伏、煩惱不安。其實,很多理退一步、冷靜下來思考,就會發現自己原是「庸人自擾」。

  萬境生滅,皆起於心的造作。若能瞭解、看清楚事物的本,透徹明瞭「真諦」的道理,就能體悟根本沒什麼值得我們大驚小怪、喜怒無常,也沒什麼值得我們起貪瞋癡等念頭,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離不開是非,但是非可以昇華成教育,這就是智慧的妙用。

  要放下煩惱其實很簡單,只是觀念一轉,心自然能放開,面對事物便能時時歡喜平安。

大樹

  用心思惟,身體力行,

  就能將佛法的道理用在日常生活中。

  某天,莊周和朋友聊天時,說了一篇大道理,朋友聽了,覺得他說的大道理不曉得能運用在何處?就舉了一個例子說:「我家門口有一棵大樹,那棵大樹長在馬路邊,大得足夠很多人合抱,但是,沒有人會去砍伐,因為這棵大樹的干長滿了凹凸不平的樹瘤,無法製成器具。剛才你說的那些話,就像那棵大樹一樣,大而無用,徒令人煩惱!」

  莊周說:「其實,你並不需煩惱大樹大而無用。如果將大樹移植到較寬闊的曠野中,它可以為人遮陽,讓大家在樹下逍遙自在的乘涼,如此大樹能躲過斧頭的砍伐,也可以轉無用為有用。」

  很多人常覺得佛法很深奧,不知如何將那些大道理用在日常生活中;其實,只要懂得善用,短短的幾句話,即可受用無窮。但是,如何才能體會佛法的要義,將它的功能發揮在日常生活中呢?必須擴大心量,用心思維,並且身體力行。

葫蘆

  「天生我才必有用」,

  人來世間,都有各自的稟賦。

  戰國時代有位哲學家莊周,某天,莊周的朋支惠施告訴他:「魏惠王送我一些大葫蘆的種子,我把它們拿去種,結出的葫蘆果然很大,可以容納五石的米糧;但是拿它來盛水,它的硬度卻不能負荷水的重量。既然無法用來盛水,於是我將葫蘆剖成兩半製成瓢子,可是因為它的底太寬,深度又淺,所以也無法容納多少東西,使用不方便,我一氣之下就把它砸破了。」

  莊周聽了,惋惜地說:「哎呀!多可惜,既然不能用來裝水,那你為何不編一個網把葫蘆網住,然後繫在腰間,這說不就可以在水上載浮載沉、悠哉游哉,多逍遙自在啊!若懂得便用它,它就是很好的東西,可惜你不會用,竟然把它毀壞了。」

  莊周說的這番話,和人生的道理很相似,人各有優、缺點,我們要瞭解自己的優點在哪裡。所謂「天生我才必有用」,人來世間,都有各自的稟賦,唯有盡量了揮自己的優點,為人群服務,才能展現生命的妙用。所以,能夠真正認識自己,才是最有用的人生。所謂「欲知人,先知已」,若不認識自己,只想瞭解別人,是本末倒置,也是很痛苦的事。相認識自己,就應常常反觀自心!

求救的魚

  行善,貴在誠意,

  量力而為,隨緣佈施。

  《莊子》一書中有個故事——

  莊周生活貧困,家裡經常欠缺米糧。所以向朋友監河侯借米糧,監河侯說:「可以啊!不過我家裡現在沒有那麼多米糧,你稍等一段時間,等我向佃農收了租稅後,再借你三百金。」

  聽了監河侯的話,莊周很不高興地說:「我昨天來你家的途中,聽到有魚兒對我呼吸、求救,我回頭一看,發現 在車子走過的輪溝中,裡面有一條魚,那魚兒希望我能用升斗的水救牠。」

  於是我對魚兒說:「我先到南方向吳王、越王商討借水,靖他們將西江的水引來迎接你,讓你能回到東海,可以嗎?」

  那魚很生氣地說:「我失去了藉以活命的水,已沒有容身之處,現在只求升斗的水就可以活命了,你卻這麼回答我,不如你早點去吃干魚市場找我吧!等到你引來西江的水,那時候我的身體早已變成魚乾了!」莊周對朋友說了這些話之後,立即轉頭離開了。

  莊周的生活非常貧困,家中沒米可吃是眼前最迫切的問題,所需要的不過是果腹充飢的米糧罷了!根本不多求,更無法等待那遙不可及的三百金。

  所謂「救命在救急」,莊周以魚兒作諷喻,魚兒已命在旦夕,若時間拖太長,就算給牠再多的水,也發揮不了效用、救不了命啊!

  在生活中,有些人所欠缺,也許只是一杯水、一個微笑,或是舉手之勞的協助;若能及時付出,不僅自己覺得歡喜,對方也會很感恩。假如吝於佈施,或想等到擁有更多財物或能力時再拖矛,往往已經緩不濟急了。

  佛法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行善,貴在誠意和量力而為,也貴在隨緣佈施。學佛是要學習簡單、樸實的人生真理,唯有身體力行,將「佛法生活化」,才能落實慈悲喜捨的精神,造福人類。

  總之,行善在及時,「渴時點滴如甘露」;若不能時時刻刻把握因緣,或因善小而不為,只想行大善,甚至拖延等待,不伸出緩手,這種錯誤的觀念,將會誤人誤已,甚至誤事,對個人、家庭、社會都會造成損害。「不因善小而不為,不為惡小而為之」:能適時付出點點滴滴的愛,關懷他人、幫助他人,如此才會的美好幸福的人生。

聰明善良的小太郎

  有錢與否並不是幸福的標準,

  愛與善念能使人知足常樂。

  大約兩百年前,在日本有個小村莊,住在這裡的人大多是貧困的佃農。其中有一戶人家,住著一位婆婆和一對夫妻。夫妻倆對母親非常孝順,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雖然貧窮,一家人還是知足和樂地度過每一天。

  經過一段時間後,年輕的媳婦生下一子。但因為她向來營養不良,加上產後失血過多,身體變得非常虛弱,三個月後就往生了。留下三個月大的小寶寶——小太郎。

  母親往生了,小太郎什麼都不知道,也許是因為肚子餓吧!小太郎哇哇地大哭起來。

  祖母抱著孫子,憂慮著嬰兒吃奶的問題。不過由於平時他們待人很和善,所以鄰人也都樂意幫助解決小太郎吃奶的問題。

  小太郎的父親每天要出門時,總是一再回頭對老母親說:「您辛苦了!還得再麻煩您帶著小太郎去乞奶水。」

  日子一天天地過去了,小太郎在祖母和父親辛苦地撫養下漸漸成長。

  小太郎三歲時就很討人喜歡,會跟祖母玩,逗祖母開心。小太郎的父親為了養育孩子、侍奉母親,除了田裡的工作之外,還得送貨到城裡。

  當小太郎六歲時,有一天,他聽到外面馬嘶的聲音,就獨自跑到馬廄去,踮著腳尖拍拍馬背,叫著馬的名字說:「小栗呀!你們今天要進城,我也很想去耶!」

  那時他父親也跟來了,說:「怎樣啊?你是不是跟小栗說你也要進城?那小栗怎麼說?」

  小太郎機智地說:「小栗說:好啊!」

  父親說:「既然如此,那我們一起進城去吧!」

  那天,小太郎就跟著出門了。送完貨物之後,爸爸問小太郎:「你想吃什麼東西呢?」

  小太郎很懂事地說:「我什麼都不要,但是我希望買一祖母喜歡吃的糖。」於是他們就買了祖母最喜歡吃的甜點「鷺鷥糖」。

  爸爸對小太郎說:「你也可以買一樣自己喜歡的東西啊!」小太郎這時才挑選一樣最便宜的樂器——小笛子。小太郎非常滿足地把鷺鷥糖放在包包裡,雙手拿著小笛子快樂地吹了起來。

  回程時已經是黃昏,小太郎騎在馬背上,看到一群群的麻雀飛過去,襯著晚霞的餘輝,看著這麼美麗的景色,小太郎說:「看,小鳥多自在!紅紅的太陽,好美麗呀!」

  父親說:「是啊!這是個很美的世界。」

  又走了一段路,小太郎突然叫了一聲,並拉住馬的繩子,馬兒及時停住腳步。

  小太郎說:「父親,您看!路上有一隻小麻雀,好像脫隊了。」

  原來小麻雀正在吃農夫遺留下來的稻穀,而且吃得渾然忘我,根本不知道要躲避;馬兒如果再向前走一步,小麻雀立刻就會慘死於馬蹄下。

  小太郎探頭向麻雀說:「小麻雀,走開!快走開呀!」

  這時,小麻雀才趕緊拍拍翅膀,振翅高飛。父親看到小太郎如此聰明、善良,感到非常欣慰。

  回到家時,祖母聽到馬蹄聲,知道他們父子回來了。趕緊從茅屋裡出來,三人歡歡喜喜地相聚在一起。雖然屋子十分簡陋,家境又貧困;但是,因為有濃厚的親情和善念,使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幸福和溫馨。

  可見有錢與否並不是幸福的分界線,最重要的是愛和善念;若有真誠的愛,雖然家境不寬裕,也能過得滿足、快樂,這才是真正和樂的家庭。

求法的老人

  人的壽命,長與短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最大的意義在於:如何體會生命的價值。

  時日不斷地過去,歲月也接續地消逝。人生就在四季輪迴中不斷地生滅,所以我們必須好好把握時間。

  人的壽命,長與短並沒有多大的意義,最大的意義是生命的價值。我們該用什麼角度來看待生命的價值呢?

  佛世時代,佛陀在摩伽陀國為弟子說法時,山門外來了一位瘦小的老人,年齡已經二百歲了,背痀瘺、體力衰微。他在山門外面,一直要求想見佛陀。可是,卻被人阻擋著說:「佛陀正在開示,這時候不要去打擾他。」但是,這位老人在外面不斷地哀求叩頭,企盼能早一分鐘見到佛陀。

  佛陀知道外面有動靜,就向弟子說:「去外面看看,如果有人要進來,就請他進來吧!」弟子就出去將這位老人帶進來。

  來到佛陀的面前,這位老人五體投地、叩頭,淚流滿面地說:「佛啊!好不容易今天能夠見到佛,我實在很興,我年紀這麼大了,卻求死不得啊!到底我曾造了什麼業呢?為何這輩子如此貧窮、困苦!佛陀,我現在最期待的就是能成為您的弟子,能夠出家,這是我這輩子唯一的要求。」

  佛陀說:「你有這個心願很好,人的生命,是長或短不是很重要,最重要的是在於這念心。人生來去是由業因而來,由緣而成就;帶著你的業因,而與有緣的父母和合,造就了你。生命的長短,也是依你過去生中所做的業而定;是富或貧也是如此。」

  這位老者又問:「佛陀啊!我過去到底造了什麼業呢?」佛陀說:「你過去生中重富欺貧,沒有同情心;而且殘忍缺慈、貪得無厭……」佛陀說了很多他過去生中所欠缺的德行,比如:看人貧苦、受害,看到殺、盜而沒有起一分警惕自己、憐憫他人的心,這都是貧困受苦之因。

  這位老者說:「真是可怕的因果啊!過去生中我竟然造了那麼多的業,所以此生受盡種種的苦難折磨。」他就在佛前求哀懺悔,但願這輩子能夠趕快得解脫。

  他又說:「我願意接受過去生所帶來的果報,現在懇求佛陀能讓我出家,讓我成為一個具足戒圓滿的修行人」。佛陀帶著微笑,慈悲地說:「可以!善來比丘,此時此刻你內心清淨,現在就是具足戒完成之時。」

  這位老人聽到佛陀為他皈依,允許他出家,甚至為他祝福——此時便是清淨具足戒完成之時!他很歡喜,覺得一輩子的幸福就在這一剎那間,此時此日是他生命最有意義的時候,因為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他非常慶幸自己還能有聞法、修行的機會。

  《談古說今》遠古篇 完

溯今篇

  沒有煩惱的老公公

  煩惱是本性的污染,能夠用天真的本性面對人世間,

  就能付出生命的良能。

  記得不久之前,精舍來了一位一百零一歲的老公公,這位老人看來身體還很硬朗,背脊挺直,走路還很利落。之前他到慈院住院時,曾聽志工介紹過慈濟的種種。他很感動,覺得活到一百多歲了,到現在才是最歡喜的一刻。志工又跟他介紹師父,他就一心一意地要來和我見面,談話時對答非常流利。

  他的孫子告訴我說:「阿公還能幫助我們做一簡單的家事呢!」我問他:「您能幫孫子做什麼?」他回答:「就是掃地、擦桌子、幫他們收衣服,這些我都能做。」他的孫子又告訴我:「阿公穿的衣服都自己洗呢!」實在是了不起啊!一百零一歲了,還自己洗衣服洗得那麼乾淨,行動這麼的利落。

  他說:「今天能看到師父,我真的很高興啊!」拉著我的手,一直說他很歡喜。我為他帶上一串念珠,他一直摸著念珠說:「我今天比賺了二百五十萬還要高興,我今天真的賺了很多。」

  我又為他祝福,為他皈依。他說:「哇!我今天得了五百萬了,好像得到五百萬一樣,我很高興啊!」看得出來他是從心底發出的歡喜。他告訴我,他出生於日據時代,在那個年代生活困苦,他不識字,做過很多粗重的工作,經過時代的洗煉,他從來不敢懈怠,一輩子都很認真、很努力地過日子;看!這一百零一歲的生命用得多踏實!

  他說:「因為不識字,所以我不會煩惱,只會做。」其實,人生能夠不煩惱、只會做事,這實在是不簡單。看他這麼健康、利落,我相信他所過的是「不會煩惱、只會做」的人生,他的人生很有價值。

  我們要學得體認生命的價值觀,那就是不要有煩惱;煩惱是本性的污染,如果能夠用天真的本性面對人世間,接受過去生中的因緣,守好我們的本性,做該做的事,並且時時警惕自己,這就是良能的發揮和生命的價值。

知足的爸爸與小偷

  心要定,首先要「知足」,

  能淡泊知足,才能夠包容一切。

  心要能定,首先要「知足」,有知足的心,才能夠寬恕、包容一切,所以「知足」對人而言是多麼的重要!

  在日本有一個小農村,村中有一個非常貧窮的家庭,這對年輕夫妻帶著三個幼小的孩子。夫妻倆非常勤奮、努力地工作。

  年輕的媽媽為了照顧三個幼小的孩子,必須留在家中,一方面也做些手工貼補家用。她的先生無論天氣多惡劣,都是天未亮就出門工作,到晚上才回家;所做的工作雖然非常粗重,但是所得也僅能溫飽而已。

  寒冷的冬天到了。孩子所穿的衣服很單薄,臉頰被霜凍得由紅轉黑,夜晚所蓋的棉被既破又薄,這位媽媽看了好心疼啊!

  她趕緊找了一些木柴,升起火爐取暖,她看著熊熊的火焰在閃動,火光一閃一閃地照映在孩子的臉龐上,她心中覺得很安慰,雖然家中這麼貧窮、衣被這麼單薄。不過,先生和孩子是她精神上最大的依靠,也是她人生中最大的幸福。所以,她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她幫人縫製著一件棉襖,需將棉花一層一層地鋪進衣服裡,這是塊質地很好的布料。她心想:這件棉裘做好了,是要穿在別人家孩子的身上,她不斷地為那個孩子祝福。

  她又看看自己的孩子,內心感到很無奈!只好暗自搖搖頭,歎氣說:「什麼時候,我的孩子才能夠穿到這種衣服呢?」這時候,她抬頭看看日曆,想著:距離過年已沒幾天了,我必須趕工,才來得及讓人家過年穿啊!

  她非常認真地趕工、完成這件衣服。看到孩子和先生睡得很熟,她很滿足,想著:這件衣服,明天如果送到主人手中就有工錢了。快過年了,可以用這些工錢買一些東西,讓孩子過個好年。於是,她很安心地入睡。

  到了半夜,有一位小偷潛入屋內,這時候,先生聽到聲音,翻身一看,正好看到小偷拿了棉裘正要跑出去。他趕緊起來,叫住這個小偷說:「請等一下!」小偷忽然間聽到後頭有人在叫他,非常的害怕,渾身不自在地回過頭來。

  這位先生對他說:「來!請進來吧!」但是,小偷跪在門口叩頭說:「請你原諒我,我是不得已的!因為我父親沒有厚衣服可穿,我必須幫他弄件衣服,否則身體會凍壞的」。

  這位先生溫和地說:「外面很冷,來,你進來裡面說話。」小偷這才渾身不自在、邊走邊發抖地進入屋內。

  先生看到這個小偷很年輕,就說:「聽你這麼說,我很同情你的狀況,但是,你手中所提的這包東西不是我的,是別人的東西!雖然我自己的東西沒什麼價值,衣服是舊的,但是只要能幫助你父親、你可以拿去沒關係。還有一些米,也可以讓你帶回去。唉!這年頭大家都很貧窮!不過,我和孩子們的體力比較好,還可以度過嚴冬,你父親年老了,的確很需要溫暖的衣被,你要哪一件隨你拿去吧!」

  小偷跪著一再叩頭地說:「怎麼有這麼好的人,你的家境也這麼困乏,而你不但不責備我,還願意給我東西,我真的很感恩,」他拿著那米及一件父親可以穿的衣服、轉身要走時;這位先生又勸他說:「年輕人!你下次不可以再這樣了。人生,窮也要窮得有志氣,我們要憑自己的勞力來維持生活,不要再做這種事了。」小偷又羞愧又感恩地答應,然後離開了。

  先生帶著微笑,將棉裘拿回來,安然地放在太太的枕頭邊,他感到很欣慰,心想:太太的辛苦終究沒有白費,明天可以帶著這件衣服去換取工錢。再看看妻子和孩子他更感到滿足,有這麼好的妻子、這麼可愛的孩子,一切的辛苦又算得了什麼呢!

  看看這個家庭,雖然環境是這麼的貧寒,可是他們卻很淡泊知足!人生就是要像這樣安貧樂道。雖然貧窮也要窮得很自在,雖然缺乏物質,但是要取之有道,這種的人生真美啊!

青年與烏龜

  人生的觀念不同,價值觀也就完全不同,

  擁有正確的人生觀,比擁有財富更可貴。

  有一對父子,雖然家境很貧困,卻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樂融融;他們有一小塊土地,父子倆很用心地耕作。

  父子把辛苦所得的農作物賣出去,經過多年的省吃儉用,慢慢地存了一筆積蓄。有一天,父親對兒子說:「你從小到現在,從來沒有好日子過,父親對你感到很歉疚,我應該設法讓你過好一點的日子。」

  兒子很體貼地說:「不是這樣的,是我沒用,沒辦法賺很多錢讓您安享天倫之樂,我對您一直感到很愧疚。」父子倆人互相表達心聲。

  後來父親又說:「雖然我們生活清苦,不過,卻感到很自在!我們多年來的辛苦,已累積了一錢,應該要做一番打算:我們的田雖然不大,但一向都是用人力耕作,確實很辛苦,我想可以買一頭牛來幫忙耕作。」

  他將所累積下來的錢,交給兒子說:「這些錢你拿去,到城內買一頭牛回來。」兒子聽了覺得很有道理,因為父親年紀大了,體力也衰退了,應該要買一頭牛回來分擔勞力。

  他接過父親的錢說:「好,我到城裡看看,您不用擔心,我會很快就回來。」父親叮嚀兒子說:「錢要放好,路途這麼遙遠,不要弄丟了,這是我們多年的辛苦所得。」兒子回答:「我會注意的。」然後就出門去了。

  兒子翻山涉水,來到一處河邊時已經很累了,就坐在石頭上吃著父親幫他準備的便當。邊吃飯邊想著:「這麼大的河,要如何過去呢?」

  當他望著大河時,遠處傳來小孩子的嬉笑聲,他循聲望去,原來有五、六個孩子在那兒。他就往這群孩子的方向走去,看到他們有的拿著繩子,有的拿著竹子,好像在敲打石頭般;再看仔細,原來不是石頭,竟是五隻烏龜——有一隻大的,四隻小的。這孩子將烏龜倒翻過來,讓牠們在地上轉,再用竹子鞭打。烏龜是靠著殼保護生命,一有任何情況發生,牠們就將四肢和頭縮進龜殼裡保護自己。但是,這些小孩子卻用繩子、竹竿來打烏龜,一直要逼牠們將頭伸出來。

  這位年輕人看了,覺得很不忍心,就對這群小孩子說:「你們為什麼要玩弄烏龜呢?牠們也是生命啊!牠們也會害怕、痛苦。為什麼不將烏龜放回河裡去呢?」這孩子回頭一看,看到這位年輕人,就說:「你懂什麼?我們好不容易才捉到這隻母龜和小龜,牠們很好玩啊!我們在這裡玩,跟你有什麼關係呢?」

  他們又故意去虐待那烏龜。年輕人說:「你們知道人都有父母子女,對這隻母龜和小龜也應該一樣,為人子女者看到父母被虐待,心中會很難過;父母看到子女受災殃,也會很痛苦!你們虐待母龜和小龜,這是不對的!」

  這孩子不但不聽,反而更加重對烏龜的凌虐。其中一位較大的少年說,要用繩子將烏龜一隻隻綁成一串。

  年輕人看了很不忍心,就問:

  「你們到底要將牠們綁去哪裡?」

  「要拿去賣,賣了有錢啊!」

  年輕人問:「你們到底想賣多少?」那群孩子說出來的數目實在很大,他伸手摸摸腰包裡的錢,心想:這些錢是要買牛的,如果把這錢給他們就沒辦法買牛了;但是,這些孩子不只將烏龜綁住,還一直搖晃,看了實在很不忍心啊!他毅然將身上的腰包解下,對這些孩子說:「我身上僅有這些錢了,你們把烏龜給我,我把這些錢給你們。」這些孩子接過錢後,便將烏龜放下來給他。

  他看到孩子們走開後,蹲下來小心翼翼地把烏龜身上的繩子一一解開,將牠們聚合在一起,對牠們說:「母龜、小龜啊!現在你們已經自由了,不用害怕!這條大河就是你們可以自由遨遊的地方!回去吧!」他將烏龜一隻隻捧到河邊,但是,這五隻龜依然戀戀不捨,抬頭望著這位年輕人。

  年輕人又說:「去吧!如果仍在這裡留戀,那群頑皮的孩子再回來,你們還是會受災殃啊!趕快去吧!」但是,這些烏龜還是睜大了眼一直看著他,他又說:「我花這麼多的錢,無非是想看你們平安地游入水中,讓我放心吧!趕快去!」

  這五隻烏龜,好像聽得懂似的向河裡游去,到了河中央還再三地回頭,年輕人看烏龜們一再地回頭,也向牠們揮揮手,之後這烏龜才安然地游出去。他看了很歡喜,可是,卻得回到現實的情況,怎麼辦呢?現在身上已是分文不剩了……,他只好空手回家去。

  回到家向父親說明經過,他父親聽了露出笑容,摸摸兒子的頭說:「你做得好,做得好啊!拿那錢去救五條命,比買一頭牛還有價值!我們的身體還很健康,再努力工作就能賺回這些錢;但是那五條生命如果沒去救,牠們就死定了,所以你把錢用得比買一頭牛還有價值,我很高興!」他們父子倆都覺得很安心。

  晚上睡覺時,忽然聽到「叩叩」的聲音,好像是有人在敲門。父親把門打開,一看,竟然有一頭牛在門口,牛的脖子還掛著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為了報恩,所以烏龜在河邊咬著碎金,集聚在一起,換一頭牛回報牠們的恩人。」

  這故事雖然聽起來好像很不可思議,但講述的卻是真理。這對父子雖然很貧苦,但是他們懂得尊重生命,這種品格多麼高貴啊!和那群無聊的少年,那種玩世不恭及虐待其它生靈的心態,兩者的人生觀念和價值完全不同。

  佛陀的教育就是教人時時培養好心、時時去做好事,所以,我們要把觀念調好,才不會有行為上的偏差。

父子之間

  要常常培養坦誠之心,

  它是人際之間最好的橋樑。

  「坦誠」,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橋樑,假如有了欺詐,彼此缺少坦誠的心態,哪怕是父子、夫妻感情也無法非常地融洽。

  有一則小故事——有一對父子,父親很疼愛兒子,兒子也很關心父親,雖然他們心裡都關愛著對方,卻不肯表達出來。有時父親叫兒子往東,兒子卻偏偏要朝西;叫兒子往前走,兒子就故意後退;叫他上山,他卻要下海。明知父親很愛他,他也愛父親,但是,他一直認為:我一定要表現自己的個性,不要讓父親事事管我。所以,兒子總是故意表現出叛逆的性格。

  有一天,這位父親想:「兒子這麼不聽話,怎麼辦呢?以後我如果死了,可能他也不會照我的意思安排後事,我現在必須想個辦法……」這位父親最期待的是,將來往生之後能夠葬在高山,可以居高臨下,這是他的願望。但是,他想:如果叫兒子將我葬在高山上,他一定會將我埋在河邊。

  於是他就想了一個好主意,對兒子說:「爸爸對你沒有什麼要求,唯一的要求是關於我的身後事,希望將來你能夠把我葬在河邊,這是我對你最大的懇求。」兒子把父親的這些交代牢牢地記住了,儘管日常生活中,他的舉動還是常常讓父親感到很不聽話,但是,他已將這件要緊的事牢記在心。

  後來他的父親往生了,他常想:父親在世時,我為何這麼不聽話?常常惹父親生氣,實在很不孝。若知道父親會這麼早過世,我應該要讓他每天都過得很高興才對!他很後悔自己不肯表達對父親的愛。

  他想遵照父親交代的話去辦理後事,但又擔心大雨過後河水會暴漲,豈不是很危險嗎?棺木是不是會被河水沖走?但是,這是父親的遺言啊!所以後來還是將父親葬在河邊。

  但是,他每天總是很煩惱,看天色變黑就擔心會下雨,所以常常在河邊徘徊。這年輕人因為苛責自己、鬱悶不歡,常常茶飯不思,因此,過了不久,他也在墓地旁邊往生了。

  年輕人往生之後,人們就常常看到一隻很大的鳥,飛繞在墓地的周圍,就好像那位年輕人,每天都在那裡圍繞一樣。所以,村裡的人都傳說:這隻鳥是那位年輕人的化身,他後悔的心放不下,所以,每天都繞著墓園,叫著:「爸爸!爸爸!」這是村裡大家共同的認定。

  這位不坦誠的兒子,平時非常叛逆,而這位父親知道兒子的個性,也說了一些違反心意的話,因而葬在自己不喜歡的河邊墓地。這個故事可以警惕我們,每個人內心怎麼想,都應如實地表達出來,要常常培養這分坦誠的心,才會有同心和諧的人際關係。

嚴冬裡的陽光

  愛心能夠破除冰冷的感覺,

  及時的幫助,就像溫暖的冬陽。

  天氣轉冷了,總是讓人感到一股淒淒的涼意!每當天候轉冷的時候,就會想到:富有的人家有暖和的棉衣或皮衣可以御寒;但是,一些一貧窮人家,房子無法遮風蔽雨,身上缺少了衣物,晚上又沒有很暖和的棉被可蓋,這種貧困人家,冬天真的很難熬啊!

  不由得想起慈濟大陸救災工作,每一回都是在將近冬天的時候進行。大陸的冬天確實是寒霜冰凍、白雪紛飛,很多鄉下地方本來就很貧困,再加上天災,真是民不聊生!

  不過,有時候悲苦的景象之中,卻也有人間最溫馨的畫面。在我的腦海裡,常常會有一個影像浮現——記得有一位老伯伯,年紀看來像是七十多歲了,那天,綿綿的白雪不斷地下著,這位老公公連汗衫都沒有,只穿著外衣,甚至扣子也掉光了,腳上穿著一雙已經裂開的鞋子。

  他在人群中等著領取衣物,寒凍的天氣使得他身體蜷縮著,我們慈濟的委員看見了,趕緊上前慰問,他說:「我幾天沒吃飯了,家裡沒有東西可吃,我從昨天晚上就開始走路,要趕上領取物品。」

  委員們很不忍心,立刻拿了一件厚衣服幫他穿上;看到他的雙手還一直在顫抖,有的人趕緊拿了一麵包、饅頭給老公公充飢。

  老公公一接過來就往口裡塞,他沒有牙齒、咬著那個饅頭還一直發抖;慈誠隊員趕緊倒來一杯熱呼呼的茶,拉著他的手來捧這個杯子,看他的手還是不停地抖;委員又趕緊幫他將杯子拿到嘴邊,他一邊喝著熱茶、一手拿著饅頭,感動得流著淚……。委員又拿著毛巾幫他擦拭,這一幕影像,讓我留下很深很深的印象。

  也曾看過一段溫馨的故事——在一個小村莊,村裡的人普遍都很貧窮。不過,一樣的貧窮,卻有不一樣的人生觀。

  有一天黃昏,天氣非常寒凍,因為風雪很大,家家戶戶都門窗緊閉。這時候,有位老公公穿著單薄的衣服及一雙車鞋,踏在雪地上邊走、邊顫抖,想要向人要杯熱茶喝。可是,每一戶人家都拒絕了他,他就快要倒下去了,但還是勉強打起精神,顛躓地繼續向前走。

  好不容易,他看到一間茅草屋,門也是緊閉著,這位老公公知道自己的體力已經到了極限,沒辦法再往前走了,只好再鼓起勇氣,敲敲這屋子的門。

  當他敲門的時候,很快地裡面有人應聲問道:「是誰啊?」同時很快地將門打開。門內站著一位老婆婆;這位老婆婆看到老公公的臉色很蒼白又全身發抖,趕緊扶他進屋內,說:「這麼寒冷的天氣,你為什麼跑到外面呢?趕快進來吧!」

  她先讓老公公坐下來,又說:「雖然我家裡沒有什麼東西,也無法生起火爐,但是總比外面溫暖,進來坐沒關係,你安心在這裡休息。」老公公說:「我很餓,已經好幾天沒吃東西了,妳可以給我一些吃的嗎?」老婆婆說:「我知道你很餓,但是昨晚我也沒有東西可吃。不過,別擔心!我可以出去幫你找食物,你安心在這裡休息吧!」

  於是,老婆婆冒著風雪外出,到鄰近的住家去敲門,因為天氣太寒冷了,有的人拒絕開門;有的開了門卻也沒有食物可以給她。老婆婆感到很無奈,心想:如果沒帶食物回去,那位老公公可能會餓死!該怎麼辦呢?

  走著走著,她看到了一片菜園,這時候,她靈機一動:我到菜園拔一些菜,回去煮給老公公吃;雖是青菜煮白水,也可以讓他恢復一些元氣啊!但是,菜園是別人的,怎麼辦呢?又想:如果沒摘菜回去,老公公一定會餓死!

  她內心很掙扎,不過,總是救人要緊。她就在菜園中拔了一條蘿蔔,這條蘿蔔又白又嫩又大。她拿著蘿蔔,高興地一直念著:「老公公有救了!他可以享受到清甜的蘿蔔湯了!」她喃喃自語、臉上帶著微笑,加緊腳步趕回家去。

  隔天一大早就聽到很喧嘩的聲音,因為菜園的主人發現蘿蔔園中有一個坑洞,知道是遭小偷了!「哪怕只是偷一條蘿蔔,也是小偷,村內絕不容許有小偷!」他一喊,隔壁菜園的人都圍了過來,他說:「你們看,這附近一定有小偷,我們要趕快捉拿他,看!還有腳印哪!」

  有人附議說:「對啊!小偷會偷這裡的蘿蔔,說不定明天就換我的!絕對不能容許這個小偷存在。」大家便集合起來,循著那些腳印去尋找。

  當他們往前尋找的時候,忽然間,白雪紛紛地降下,下得又厚又快,把那些腳印都覆蓋住了,後來那些人怎麼找也找不到原來的腳印了。

  這個故事聽起來有兩種極端的感受,一種是冰冷的氣候,另一種是非常溫暖的人心。

  愛心能夠破除冰冷的感覺,人人如果都能培養愛心、相互扶持,天下就沒有淒苦悲涼的人生了。

退一步海闊天空

  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凡事不必多計較;

  因為「理」講太多,反而情就薄了。

  早晨時刻,靜聽一切飛禽和水中青蛙的叫聲,多麼清澈、多麼有節奏,就好像開了一場很美好的空中音樂會。再看升起的太陽及一片片綠油油的草木,這境界多美啊!如果能夠常常處於這種境界,人與人和睦相處、環境悠適,心中一片祥和,這是多麼幸福的人生!

  偏偏很多人都不會把握這樣的良辰美景,常與人計較、心有不足,所以造成不少的煩惱。我常說:「人要圓,就是不與人爭;事要圓滿,也不要在事項上爭;世間要和合、平安,就不要與世間的一切相互爭鬥。」

  有人說:「我要爭個理。」其實理講太多,反而情就薄了。只要自己站好立場,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凡事不要計較;不計較、不爭取,往往會得到更多,所謂:退一步,就是「海闊天空」!

  有一則真實的故事:有一個家庭,夫妻感情很好,也很疼愛子女。看到子女承受很大的升學壓力,便決定將孩子送到國外唸書。為了照顧孩子,太太也移居到加拿大去。孩子就學後,起初夫妻倆都很體貼,太太照顧孩子,先生時常去探望他們。先生回台灣後,每天都會打電話關心太太說:「為了孩子,讓你辛苦了。」太太也很體貼,常打電話慰問先生說:「你在台灣為事業怒力,也很辛苦。」總之,夫妻倆相互體貼,不失和諧。

  但是過了一段時日之後,她覺得先生打電話來的次數逐漸漸減少了,甚至有一段日子都沒有先生的消息,她愈來愈奇怪。有一天打電話回台灣,那時是清晨,接電話的人竟然是公司的秘書小姐。她問:「這麼早,你怎會在我家呢?」

  這位小姐很大方地說:「我和你先生同居了,當然住在你家。」

  她聽了差點昏倒,很生氣地說:「你怎能做這種事情?」

  「你先生沒人照顧,再說我們情投意合,為什麼不能這樣呢?」她氣得咬牙切齒,立刻掛斷電話。她愈想愈不甘心,就打電話到公司興師問罪,問先生為什麼做這種事?而先生卻若無其事,覺得這沒什麼大不了。太太更加生氣了,又追問:「那你是不是不要欠母子了?是不是永遠都有不來了?」他竟然回答說:「是啊!」好輕鬆的一句「是啊!」

  這位太太氣得又將電話掛斷了。從此她每天以淚洗面,以前夫妻感情這麼好,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女兒知道後,就說:「媽媽,你在這裡生氣有什麼用?你可以出其不意地回去,找人去捉姦。」她覺得女兒這個主意不錯,就回到台灣。有了充分的證據後,便控告秘書小姐破壞家庭。

  但是這位小姐很聰明,她一不作、二不休,說:「我已經懷孕六個月了,你要給我公道。」就這樣吵吵鬧鬧,的確是「清官難斷家務事」啊!

  先生站在第三都那邊,她覺得很無奈,也很孤單,只好再回到加拿大。她心灰意冷地想著:「什麼是感情?生命在人間有何價值?」愈想愈痛苦,覺得全身都不舒服,好像生病了。

  後來,她想到孩子還需要照顧,絕不能病倒!那時朋友告訴她:「走!我們去做一些對社會有意義的事,過快樂的日子。」她想一想,人生真的要做些有意義的事,否則就白走了一遭,所以就加入慈濟加拿大公會的志工行列,跟著大家投入社會公益。

  從個案中,她看到人間苦難這麼多,有很多孤苦無依的人,他們以前有的人也過得很風光;現在老了,卻落得如此孤單!眼界開擴後,她覺得人生還有什麼好計較!對自己而言,還有體貼的孩子在她身邊,又有什麼好怨的?想開了,也就不再計較。

  從此她的心情平靜多了,每天都過著很快樂的日子。過了將近一年,在這一年中,有時她會寄一些生活照給先生看,或是偶爾寫信向先生問安。

  有一天,先生突然到加拿大看她們;見面後,先生問太太:「你是否能在樹上繫上黃絲帶,歡迎我來?」太太說:「可以,歡迎你回來!」先生覺得虧欠太太很多,一直向她道歉。那年過年時,先生打電話請他們母子回來過年,她們也答應了,就回來過了一個很溫馨的年。

  原來,那位秘書已經帶著孩子離開了。為什麼呢?因為先生在這段時間裡,不斷地反省;而這個女人得寸進尺,常常吵著要名分。甚至把太太寫來的信都藏起來。他覺得這女人很無理取鬧,因而時常吵架,後來就分手了。而今太太終於回來了,夫妻倆言歸於好。

  這個故事有這樣的結局,就是因為「心寬、不計較」。不要爭理;理說多了,感情就薄。在日常和活中,能包容不包容;得理氣也要柔一些,不要理得氣壯。能過著平安無事的日子,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外遇與情鎖

  執著私情,不免苦惱無窮;

  發揮大愛,可保身心安康。

  有一位年輕婦女由她的媽媽和一位慈濟委員陪同來看我。這位年輕婦女似乎心有千千結;儘管有很多人勸解、輔導,但她臉上還是愁苦不堪。

  她媽媽說:「我實在很擔心,我女兒整天都在喝酒,每天最少喝五瓶的『五加皮』;喝醉了就糟蹋自己的體身,有時候還想拿刀殺人,我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我問年輕婦女:「妳恨什麼呢?」

  她說:「我怎能不恨?我被先生拋棄了;當初我們相愛時,他表現是非常體貼。可是結婚不久,我懷第一胎時,他竟有了外遇,並且棄我而去。我怎能不生氣?怎能不恨呢?」

  看她說得咬牙切齒,怨恨之深,實在無法用言語來形容;她甚至說:「他不但拋棄我們母子,而且還留了一些債務要我償還,我恨不得立刻拿刀殺了他。」正好有位慈濟委員也曾有過同樣的心結與遭遇,於是就以過來人的經驗輔導她。

  這時,又有一位年輕人來訪。他長得眉清目秀,就讀於研究所,應該是個年輕有為的人才。

  我問他:「有什麼事困擾你嗎?」

  年輕人說:「唉!我被情所困,沒有辦法解脫,我不想活了!」

  委員說:「他自殺過好幾次,現在連課業都無心顧及了。」

  我說:「你把情看得那麼重嗎?」

  他說:「是啊!我們交往很多年了。」

  我又問她:「交往那麼多年,那情有多重?拿來秤一秤。是不是可以拿出來讓我看,情在那裡呢?」

  他苦有所悟地說:「是啊!不輕不重呢!」

  「既然不輕不重,你為何要為她尋死呢?沒有這個人就不能活下去了嗎?少了這個人天就塌下來了嗎?真正值得你愛的人是永不變心的。倘若她真心愛你,怎麼會嫁給別人,既然她不是真心愛你,為什麼還要為她受苦、折磨自己?」

  他說:「我知道了。師父,您是不是希望我在學業上多用心?」

  我說:「當然!如果人生觀念正確,大好的人生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可以發揮智慧,為人群付出;為何不把想死的勇氣拿來發利益眾人的大願呢?要為人群、為自己活下去!」

  年輕人說:「現在我明白了,我應該把心收回來,專心唸書。」

  人常常為了情、為了愛或一點點煩惱而困惑,甚至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這是很不值得的。總之,要把身心放開,在日常生活中盡本分,這才是人生真正的價值;若只是執著於私情,這樣的人生多苦啊!

為了一碗麵  

  有形的牢獄或許有其年限,

  內心的折磨卻是一輩子的。

  話說有一對夫妻,常會為了一點芝麻小事而吵架,誰也不肯先讓步,吵到最後總是兩敗俱傷。

  有一天,先生出去喝酒,很晚才回到家,太太已經睡了;但是先生覺得肚子餓,於是把太太叫醒:「我想吃麵,幫我煮一碗麵。」太太只好起來煮麵。煮好後,先生卻睡著了、叫不醒,於是太太就把面放在桌上,然後回房繼續睡。

  當先生醒來想吃麵,發現面涼了,就大發雷霆責罵太太;太太也不甘示弱地回罵過去。最後,兩人竟然為了一碗麵在半夜裡爭吵起來。

  在爭執之,太太賭氣說:「你如果那麼生氣,就來殺我啊!」便丟給先生一把刀子說:「你有膽子,就殺了我啊!」說完後就走進浴室。

  當時,先生酒意未退加上一時氣憤,就拿起刀子跟著進入浴室,關了燈,刀子就往太太身上一刺,也不曉得刺到哪裡,只聽到一聲慘叫。燈一開,才發現太太受傷倒地,而且血流不止。

  那時,他還一副醉茫茫的樣子,一直對太太說:「起來啊!起來啊!」叫了一陣子,太太卻一直沒有反應,這時他才發覺事態嚴重,趕快叫救護車;當太太被送到醫院時已經斷氣了。

  先生心中真是後悔莫及啊!一條命就賠在一碗麵上,而且先生還得去坐牢;坐牢雖有年限,但內心的折磨卻是一輩子啊!心獄的懲罰比身獄更為嚴重。這都有是因為血氣太盛,所以一出口就傷人,這位太太若能誤解先生喝醉了,不與他計較,也不會賭氣地丟給他一把刀,也許就不會了生悲劇了。

  現代人常因一口氣不能忍,惹來終身遺憾的禍事。所以,待人要細語柔和,心念要調得柔軟;而這都要靠自己,要好好修養自己的言行。

尋寶的老人

  與其心外求佛,不如勤拭自身心鏡,

  心中有愛即是佛。

  在日本,曾有人寫過一篇耐人尋味的故事——

  有一位住在都市的中學生,暑假時到鄉下的舅舅家度假。舅舅家位在依山傍水、風景優美的純樸小山村。

  中學生來到舅舅家的第一天,天未亮就與表哥相約去看海。

  當金黃色的太陽緩緩從海面升起,遼闊的海面四周逐漸變藍……金色的粼光一波波地蕩漾著,大自然的奧秘與壯麗深深吸引著這位都市來的中學生,接連好幾天,天未亮他們就去看海。因此,中學生對於前往海邊的路況也就漸漸在熟悉了。

  有一天,中學生起了個大早,獨自來到海邊。看著迷人的景色,不由自主地躺在一塊大石頭上,讓陣陣清涼的海風吹拂著,然後看著太陽漸漸地升起……

  忽然,有一位老人從中學生的背後走出來,中學生嚇了一跳,老人很慈祥地對他說:「對不起!對不起!我是來找東西的,讓你受到驚嚇了。」老人邊說邊四處張望著。

  中學生看老人很認真地尋找東西,也就不太理會,繼續躺在石頭上欣賞美麗的景致,心曠神怡地吹起口哨來。口哨聲和著海浪聲,中學生陶醉地融入其間。不知不覺中,忽然聽到有人念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聲音,他立刻起身探個究竟,原來是剛才那位老人,不但很認真地找東西,而且一邊念著佛號。

  當老人走到他身邊時,中學生終於忍不住問:「老公公,您在找什麼呢?」

  老人說:「我尋找很久了!幾乎一生的時間都耗在這上面。」

  中學生再問:「老公公,你花了一生的時間到底在尋找什麼?」

  老公公說:「我在尋找一位聖人遺留下來的東西。」

  中學生非常好奇地問道:「是哪一位聖人?留下什麼東西呢?」

  老公公說:「是親鸞上人(日本淨土真宗始祖)留下來的。」老公公手指著離岸邊有一段距離的一座石巖,說:「那座巖裡有個巖洞,當初親鸞上人曾因觀看美麗的日出與海景看得太入神,意外遇到漲潮,就被困在石巖洞裡,一連七天不見海水退潮。親鸞上人就在那七天當中撿了許多石頭,刻上『南無阿彌陀佛』的字跡。這附近一定還遺留許多親鸞上人親手刻的石頭,我一直希望能找到它們。」

  聽完老人的話,中學生疑惑地注視著神情落寞的老人。老人卻對他說:「年輕人,你是個好孩子。」說完後,仍舊邊走邊專注地掃視地面上的每一寸土地,期待能找到刻著「南無阿彌陀佛」的石頭。望著老人漸漸消失的身影,想著老人落寞的神態,中學生陷入沉思當中……

  由於看不到中學生回家,表哥就到海邊找他,中學生便把和老人對話的情景描述給表哥聽。說完後疑惑地說:「真的可能在這裡找到視鸞上人親手刻的石頭嗎?」

  表哥說:「傻瓜!你知道嗎?親鸞上人是好幾百年前的人,那麼久遠的事,誰也不能確定到底有沒有這件事啊!」

  不管事情是否屬實,老人用一生的時間,找尋刻著「南無阿彌陀佛」的石頭。與其如此,為什麼不把握現在,找出自己心中的「南無阿彌陀佛」呢?為什麼不善加應用現在的時刻?總之,在腳踏實地,面對事實,因為「過去心」是雜亂心,「未必心」是妄想心,重要的是要好好把握現在的此時此刻。

信仰偏差的太太

  建立正念,以寬闊的心境

  來容納一切,才會有美滿的人生。

  我常說:「心靜氣盛,邪魔不侵。」若有正念、正信、正思惟,自然外 界的邪魔就不會侵入。我們若希望能夠智慧明睿,辨明一切法的邪或正,必 須先在心中建立正念。

  現在有很多人心靈空虛,難免會想要尋找一個精神寄托。有一對夫妻, 他們的知識水準很高,在文化界裡聲望很好。但是,先生為了事業,必須經 常到國外去,多數的時間都住在國外,偶而才回來一次。

  太太在台灣,可能是因為生活單調,所以,在先生旅居國外的這段時間 ,有人就帶她接觸某種宗教。自從信教以後,她對這個宗教很熱心,很積極地付出。但是,逐漸地她的思想、生活、言語、動作都變了,對其它的信仰 很排斥。看到佛菩薩像便說那是魔,看到別人合掌拜佛,就說他們是在拜魔鬼;聽到別人的信仰和她不同,她就馬上閃避、遠離,並說:「那都是魔鬼 !」總之,她變得無法和一般人和諧相處。

  她是不是著魔了?是不是意識已經錯亂了?但是,她的才華還是存在啊! 她先生從國外回來,將事業慢慢移轉回台灣。回到家中,看到現在這個家, 哪裡還像個家呢?太太的言語、行動都變了,談話也不投機了。

  這位先生非常無奈,他很慨歎地說,這幾年的時間,他付出的代價太大 了!只因事業心強,一直想在國外打天下,希望能夠功成名就。哪知道在國外不但一無所得,辛辛苦苦的努力都浪費掉了;而且有很多事情讓他感到很 不如意,現在要放棄了,但是,這時候回到台灣,家也已經不像個家了。

  這幾年來他付出的代價,所得到的竟是這種結局,讓他非常無奈。類似 這種例子,在現代的社會似乎不少。即使他們是知識分子,但是在信仰的選 擇上有了一點偏差,想要回頭也已經遲了。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待人、處事,如何來圓融人事,不管環境如 何惡劣、人事如何不順意,我們都要用寬闊的心境來容納一切,才能在人間 道上,使我們的信念確定堅實。

  學佛、信仰就是要好好把持自己這念心,不要去追求人、事、物以外的 空幻境界,若是執迷於此會很危險;能夠心中有大愛,人人以愛相待,才會 有美滿的人生。

小女孩的白日夢

  「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去除妄想,才能認清周圍的境界。

  很多人都嚮往著未來,常想:如果我能改善環境,不知有多好!幾年前 ,我曾看過一則童話故事——有一個天真無邪的印度小女孩,因家裡很窮, 十二、三歲就必須跟著父母辛苦地工作。

  有一天,她到市集買了一籃水果頂在頭上。在市集裡她邊走邊看,心想 :有錢人真好命!女人可以每天打扮得很漂亮,住得好、穿得好,生活又可以過得悠哉游哉的。

  她夢想著:希望將來我長大後,能夠每天打扮得漂漂亮亮……,而且能 被王子選上,這樣我就可以住在皇宮裡,多好,

  她想著想著,好像自己已進入皇宮一樣;想像王子若走來邀她跳舞,她就故意搖搖頭。因為想得太高興了,忘了頭上還有一籃水果,忽然一搖頭,整籃成熟的水果都掉落在地上、摔爛了!這時她才懊悔地說:「原來,這一 切都只是妄想!」

  每個人都有理想、對未來也有一些藍圖;未來的境界總是在心裡不斷地產生。所以,「想」有時真的會擾亂了人心。若不斷地追求妄想,這種「相」就會遮蓋我們清淨無邪的本性。學佛要盡量將心相去除,認清楚周圍的境界。

  我們要了悟「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不要用現在的心去緣過去或未來的相,而要好好用心於現在的境界;並時時去除所執的形相,讓心地如一面乾淨的鏡子,才能照見外境而毫無差錯。

一個小孩的故事

  當哭泣的功能都被剝奪的時候,

  人生還有什麼可以計較呢?

  在慈濟醫院曾有位年紀很小的病患,才一歲多就全身癱瘓了。

  他剛學會走路時,十分活潑好動。有一次母親牽著孩子在店門口學步,母親的手才剛放開,一轉身,小孩竟然朝著馬路走去,不幸被一輛小卡車迎面撞倒。開車的人知道撞到人了,竟然狠心倒車再壓一次;這一倒車,摧毀了小孩的一生。

  小孩被送到醫院時,沒有明顯的外傷,可是卻無法呼吸。經過急救,小孩終於醒了;但幾天下來,醫師卻發現他的手腳並沒有任何反應。按照常理推斷,小孩子應該是很活潑、好動的,於是醫生趕緊再做檢查,結果發現他的脊椎韌帶都斷了。因此,這可憐的小孩不僅手腳不能活動,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自己呼吸,必須靠呼吸器維持生命。

  有一天,我去病房看這個小孩。他長得白白胖胖的,我摸摸小孩的臉頰並叫他的名字。小孩知道有人正看著他、和他講話,但是他的手腳卻沒有反應,只有一隻小手可以微微地動一下;而他的頭也無法自由轉動,所以只能靠著轉動眼珠子來響應。就在此時,我看見他的眼淚,順著髮鬢一直流下來,讓人覺得好心痛!

  我問醫師:「他是不是哭不出聲?」

  醫師說:「是的,他無法哭出聲來。」

  我想,這小孩才一歲多,正是天真無邪,肚子餓了會吵、要人抱、要人疼惜的年紀;而現在他不但呼吸的能力被剝奪了,連想要表達心意的權利也沒有了,甚至連哭出聲音的功能都沒有。如果他肚子餓或需要人家抱,是否有人知道?

  我再問醫師:「難道他一輩子就注定這樣了嗎?」

  醫師很無奈地說:「要復原很困難,不過希望會有奇跡出現。」

  小孩慢慢地長大了,所以,現在醫生除了為他治療外,還需控制他的體重。因身體愈胖、呼吸會愈困難;而且身體較胖的臥床病患,長褥瘡的機會 也愈大。所以必須控制這孩子的體重,而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他少吃一些。

  我又問醫師:「像他這麼小的孩子,脊椎的神經若有機會再度成長,要多久的時間才能發揮它的功能?」

  醫師說:「若以醫學的常識來判斷,一天只能成長零點幾毫米,這孩子 如果還有辦法成長的話,照理想的速度計算起來,最快也要三年多的時間, 但希望很渺茫。」

  小孩是不是可能在三年多的時間內復原?即使有辦法,這三年的時間對 這個孩子來說,也是很殘酷的煎熬。這是多麼無奈的人生!

  看到這個孩子,我深刻地感覺到——人生中,不管是人、事、物,確實 很無常,誰能預料在一剎那間,竟改變了人的一生。所以,人生有什麼好計較呢?有什麼「所有權」可讓我們把握的?我們最好把握當下,體悟無常之理,在人生的每一個時刻發揮「使用權」。

阿嬤學國語

  粗相的行動出於微細的心念,

  莫因事小而失去戒慎警惕之心。

  幾年前,有一位老菩薩帶著七、八歲剛上小學的孫子,到精舍見我。老菩薩告訴我,她的孫子年齡雖小,卻很懂得做人的道理,還為她上了一課——

  孫子平時在家裡常常問她:「阿嬤!您怎麼不會講國語呢?」

  老菩薩心想:我活了這麼一大把年紀,還常常讓孫子說不會講國語,實 在很不好意思。於是她決定去上課,從最基本的國語注音開始學起。

  但是老人的記性較差,有時會忘了怎麼念,因此常常請教孫子。

  有一次,她又忘了怎麼念,於是抱著好玩的心態,叫喊著孫子:「來! 來!小不點!」結果孫子只看了她一眼,卻不肯過去。

  老菩薩又再次叫他,結果這回他連頭也不抬一下,完全不理她。

  老菩薩就走過去問道:「為什麼阿嬤叫你,你都不回答?」

  孫子:「您叫誰啊?」

  老菩薩:「當然是叫你啊!你怎麼不過來一下呢?」

  「阿嬤!我不叫『小不點』!這樣稱呼別人是不尊重的。而且,您要我 教您讀書,那我就是老師,您這樣稱呼我,那我講的話您怎麼會記得呢?學 校老師說過要『尊師重道』呀!」

  老菩薩嚇了一跳,心想:我的乖孫子真的很棒、真像個小老師耶!於是 她牽著孫子的手說:「謝謝你,小老師,為阿嬤上了一課!」

  雖然這個小孩子才讀小學一年級,可是因為他謹記老師的教誨,所以他 講的話,連阿嬤都覺得很有道理。

  我們待人處事應遵循「理」,像這對祖孫確實很明理啊!現在這位老菩薩國語講得琅琅上口,這是因為她很細心,不論多微小的事都非常注意,即使是孫子所講的話,也謹記奉行,因此能夠學有所成。

  平常一般人都生活在「粗淺事相」之中,例如言語、行動;很少關心微細的事物,比如自己的「心念」。其實言行舉止皆由心念而生,心念正確,言行才能正確。所以,日常生活中須隨時注意自己的心念是否有所偏差,不論講話、做事,甚至走路、吃飯,一切行為都應謹慎如儀,這就是精進向道,時時刻刻沐浴在佛法清流之中。

  反之,若一念懈怠,或貪、瞋、癡念生起,則易惹來很多麻煩,哪怕只是一句無心的話,也會帶來誤人誤己的後果。所以日常生活中雖然多是粗淺的形態,但也要注意細微之處。

  「一念之差,步步皆錯」。粗相的行動出於微細的心念;微細的心念,是我們最應注意的,切莫因事小而失去戒慎警惕之心,一切都是見微知著。所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無論做任何事,都要處處用心。

萬物之愛

  一個團體能否和諧,

  端視其中的個體能否相互尊重、包容。

  歐洲一個專門研究動物的機構中,有一位教授負責研究「雞」,他很用心地觀察各種雞的生活形態。

  有一天,他在樹林裡發現一隻山雉生了許多蛋,就悄悄地拿了幾顆蛋帶回去。

  剛好研究中心的一隻母雞也生蛋了,他將母雞生的蛋取走,換上山雉的蛋。當母雞看到山雉的蛋時,猶豫了一下,但是很快地就去孵這些蛋,既溫柔又謹慎,好像在孵自己的蛋一樣。

  經過一段時間,小山雉破殼而出,母雞帶牠們到樹林裡覓食;母雞用爪子將土撥開,就在土和樹根之間尋找小蟲,然後咕咕地叫著那小山雉來吃。

  教授看了好驚訝!因為以前這隻母雞生的小雞,都是餵食人造飼料;這一次,母雞居然知道小山雉不吃飼料,只吃自然界的食物。

  教授又拿了一些鴨蛋讓母雞孵化,母雞一樣耐心地把鴨蛋孵化成小鴨,然後帶著小鴨到水池邊,讓小鴨在水裡游泳。

  這兩件事讓教授明白一個道理——人類認為愚蠢、沒有感情的雞,其實既有愛心、又有智慧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個性、習慣、觀念,人與人之間的誤會、衝突,絕大部分起源於此。

  一個團體能否和諧安定,關鍵就在於團體中的個體,能否相互尊重、包容,以慈悲的胸懷彼此扶持,而非相互計較、埋怨;以清淨的智慧化解紛爭,而非任由無明的情緒蔓延。

  一隻母雞能夠以愛心和智慧,對待外形和生活習性皆與自己不同的異類,身為人類的我們,只要肯用心,當然也能以「知足、感恩、善解、包容」彼此相待!

奇異的木屐

  心存正念,常知足,得智慧;

  貪慾一起,求不得,增愚癡。

  有一對母子相依為命,孩子十分乖巧、孝順。

  當小男孩七、八歲時,母親忽然得了一場大病,可是家裡很窮,根本無法延請醫生來診治,小男孩心裡很著急,不知如何是好?

  若不趕緊醫治,母親必定會病死。小男孩心急如焚,只好先向唯一的親人——叔叔借錢,請醫生來為母親看病。叔叔一聽到「借錢」,臉色全變了!

  他說:「小孩子怎麼可以隨便向人借錢?」

  小男孩說:「如果不借錢,母親可能會病死。所以,我不得已才來借錢。」

  叔叔又說:「你是不是要來騙錢的?我是不會借給你的。」

  小男孩不斷地哀求、淚流滿面,叔叔才很不情願地說:「好,借給你。但是,絕對不能再來借。」叔叔借給他的錢很少,只夠買一帖藥,儘管如此,小男孩仍不斷地向叔叔叩頭、道謝,拿了錢便趕快去請醫生開藥方。

  媽媽吃了藥之後,身體恢復了許多。但只服一帖藥,仍無法讓母親完全康復,小男孩只好硬著頭皮再向叔叔借錢。

  不過,這次叔叔不但不見他,連門都緊緊關著不讓他進去。無論他如何哀求、哭泣,叔叔就是不開門……。

  一直等到黃昏,小男孩掛念母親沒人照顧,只好回家去。他邊走邊哭,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人。抬頭一看,是位老公公。

  小男孩子看著老公公,不斷地鞠躬、道歉說:「對不起!因為我心裡很難過,所以沒注意到您,實在很抱歉!」

  老公公問:「什麼事情讓你這麼傷心呢?」小男孩就將母親生病的事情述說一遍。老公公說:「你真是孝順的孩子!別擔心,我可以幫助你。」就從袋子裡拿出一雙木屐,奇怪的是這木屐只有一隻腳及一塊板子。

  老公公說:「孩子啊!你需要錢的時候,就穿上這雙木屐走幾步,它會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地上就會出現金子和銀子!你可以拿去兌換錢。」

  小男孩接過這雙木屐,問老公公說:「這木屐只有一隻腳而已,這樣走路會平穩嗎?」

  老公公就說:「所以你要虔誠用心啊!」

  於是小男孩很恭敬、歡喜地將木屐收下來。

  老公公說:「你要記住,錢夠用就好了。因為穿了一次以後,若不斷再穿這雙木屐,身體就會愈縮愈小,每穿一次就會矮一回。」

  小男孩說:「請放心,我知道該怎麼用了。」

  小男孩拿了這雙木屐回家後,依照老公公的方法試穿了一下,地上果然有金、銀出現,他很高興地趕緊脫下木屐,將地上的金銀拿去兌換錢,並且延請醫生來為母親治病。不久,母親的身體就康復了。

  過了一段時間,叔叔心想:「這孩子好久沒來了。不知他的母親是否已經往生了?」於是就去探視他們。但他發覺這個家的生活似乎有了改善,而且孩子的母親看起來很健康、氣色也很好。

  他感到很奇怪?問小男孩說:「你怎麼有能力改善這個家庭?你母親是如何康復的呢?」老實的小男孩向叔叔說明了一切經過。叔叔即刻要小男孩拿出那雙木屐讓他瞧瞧。叔叔拿到木屐後,說:「你講的話是真的嗎?我不相 信,為了避免你拿這雙木屐去騙人,我要將木屐收藏起來。」

  叔叔將這雙木屐拿走了。儘管小男孩很捨不得,可是叔叔是長輩,他也無可奈何啊!

  叔叔回去後就迫不及待的穿上木屐,看到地上真有金銀出現。他非常驚喜,就不斷地踩著那雙木屐,不知不覺中,他的身體逐漸地縮小,甚至縮到比木屐還小,最後,只能看到木屐,根本看不到他的人影;因為,他的身體已經縮小到有如一粒小沙子般。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些人見利而忘義,應該做、應該說的都忘記了,卻為了利而說了不該說的話、做了不該做的事。難道一定要為爭取利而損害了自己的人格、自尊嗎?

  小男孩能知足、守本分,所以能過著很安穩的日子;而叔叔則因心念不正,即使有機會得到木屐,卻貪得無饜而得意忘形,終於惹上了無法彌補的遺憾。

  我常說:「做該做的事就是智慧,做不該做的事就是愚癡。」到底何事是該做或不該做,也都是出自於我們的這一念心。

  這雖然是一則寓言故事,卻值得大家警惕深思呀?

去欲心自安

  世俗的享受如泡沫、如浮雲;

  心安理得就是幸福。

  有一對母子,孩子從小就沒有爸爸;媽媽很辛苦地將他撫養長大,完成學業。雖然他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不過母子相依為命,日子倒是過得平平順順的。

  以前兒子還是學生時,每天早上媽媽都會叫他:「起床囉!上學囉!」踏入社會工作後,媽媽仍然每天早晨叫著:「起床囉!上班囉!」這是她每天不可或缺的一件要事。

  有一天,兒子下班回來跟媽媽說:「媽,您太辛苦了!從小到大,我都沒有能力讓您好好地享受,看!我們家的擺設這麼簡陋,現在我想投資做生意,如果成功了,就可以把家裡裝潢得漂漂亮亮,而且應有盡有,讓您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媽媽聽了,問兒子說:「你做的投資,所賺的錢是不是正當的呢?」

  兒子說:「應該是正當的,不過可能對他人有點不公平。」

  媽媽就說:「兒子呀!每天早上都是媽媽叫醒你的,是不是?」

  兒子說:「是啊!媽,您問這做什麼呢?」

  《談古說今》溯今篇 完

  (全書完)

  媽媽說:「我每天在廚房準備早餐,看到時間差不多了,就叫你吃早餐。可是每次都得叫上好多次,你還是沒有反應,總是讓我跑上樓叫你;若叫不醒,還得動手把你搖醒;常常看到你睜開眼皮了,卻還是一副很想睡的樣子。雖然如此,這卻是每天讓我覺得很踏實的一件事。我不願將來到你的床邊還沒叫你,就看到你早巳醒了;因為我不希望你睡得不安穩啊!」

  兒子聽了這些話,恍然大悟說:「媽,我知道了,我會讓您安心,不去做那此讓您擔心的事。我們母子再辛苦也沒關係,只要心安,日子就會過得很快樂,對不對呢?」

  媽媽歡喜地說:「對!讓媽媽心安就是孝順。我們的慾望不要太大,只要能夠維持生活,心安理得,就是幸福啊!」

  這是很正確的人生觀——憑勞力賺取合理的利潤,不做「心不安、睡不穩」的事。否則,即使得到再多的財富也不能安心。

  世俗的享受如泡沫,想觸摸、捕捉,卻轉眼間就消逝無蹤;又如夏日的白雲千變萬幻,無法所求皆得。在生活中只要善盡本分,把貪慾之門關起來,自然天天都過得平安又自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