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南懷瑾大師講經——修煉篇 胡衛紅


  目 錄

  上篇 聽大師說儒

  南懷瑾大師說:"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運動'的時候,藥店不打,百貨店也不打,偏要把糧食店打倒。打倒了糧食店,我們中國人不吃飯,只吃洋面包,這是我們不習慣的,吃久了胃會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曆史的演變,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會如此,還要知道將來怎么辦,這都是當前很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研究四書。"

  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

  先成人,後成事

  人要有所敬畏

  先掃一屋,再掃天下

  學問修養一用就靈

  最怕不是良駒,何愁沒有伯樂

  耐心經營你的人際關系

  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種福分

  跟有本事沒脾氣的人交朋友

  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學問

  助善莫助惡

  空思不如多學

  不要被學問捆住手腳

  學無常師,多方求教

  多看多聽少開口

  不要盲從"群眾心理"

  能赦小過是高人

  塞住耳朵聽讒言

  是誇是毀,心裏有底

  事無大小,全力以赴

  做一個行動家

  先拿出業績,再計較待遇

  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從大路上求富貴

  沉湎過去,不如追求未來

  中篇 聽大師論道

  南懷瑾大師說:"道家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第五種人格

  做人要空闊,做事要實在

  以出世態度做人,以入世態度做事

  學會"招兵"的本領

  在平凡中變為超人

  小聰明不如大智能

  一動不如一靜

  快樂自助的三個幸運密碼

  化複雜為簡單

  不必在小人物面前擺架子

  "話到嘴邊留半句"

  得意時,莫驕狂

  不要輕舉妄動

  像水一樣柔而不弱

  一無所有是驚喜的開始

  小心駛得萬年船

  用創新頭腦做事

  福從儉處生

  做人的境界

  不要迷信懲罰的效力

  說得好不如做得好

  下篇 聽大師講佛

  南大師說:"佛學像百貨店,裏面百貨雜陳,樣樣俱全,有錢有時間,就可去逛逛。逛了買東西也可,不買東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會需要它。"

  人生就是一道算術題

  佛心即是平常心

  小心"走火入魔"

  不苦不樂就是極樂

  動機端正,境界宏大

  帶著愛心生活

  好人難做也要做

  好事要做幹淨

  "福報有時,未熟不受"

  慎防好心成惡意

  勿以學問濟惡

  大師為何拈花微笑

  留一雙"法眼"給自己

  先信然後疑

  放下就是快樂

  清醒地活著

  不受磨練不成佛

 

前言

  一理通,百理通

  南懷瑾大師講經,有一個特點:深入淺出,在生活與哲理之間自由穿行,直指人心,聽者無不心領神會,得之欣然。

  世界上最好的生活哲學,不是在書本上,而是在生活中,在人心裏。有人曾問孔子的弟子子貢:"誰是你老師的老師?"子貢說:"文王武王的道理,沒有遺失在地上,而是藏在每個人心裏,只不過,聰明的人得到大智慧,普通人得到小智慧。誰不是我老師的老師呢?他又哪有固定的老師呢?"在日常生活中探求人生智慧,在日常交往中探求做人道理,在自己的內心中探求人性的本源,這是最好的學習。

  但是,由於每個人所處的位置不同,見識亦有差異,加上情緒障礙,我們看人看事物,可能看到這一面卻看不到那一面,只看到表層卻看不到裏層。在感到迷茫的時候,如果有一個像南懷瑾大師這樣的高明之士,輕輕指出要點,聽者心裏就會豁然開朗了。

  佛家說:人人皆可成佛;

  儒家說:人人皆可成聖;

  道家說:人人皆可悟道。

  那些超凡之士,難道他們擁有的"寶物"未必比普通人更多。他們不過是認識到了"寶物"的價值,並懂得利用它們罷了。

  那么如何認識自己的"寶物"呢?這需要修煉眼力和心性;如何運用自己的寶物呢?這需要修煉能力和心態。南懷瑾大師講經,旨在以經傳道,告訴人們如何立足於自身,認識自己的"寶物";如何立足於自性,保全自己的"寶物";如何立足於自心,讓自己的"寶物"大放異彩。

  儒、道、佛三種經典,傳之千年,嘗到滋味的人,說它們是安身立命之寶;沒有嘗到滋味的人,說它們是垃圾,是稻草。無論人們怎么評價,都不足以影響它們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

  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要點是積聚自身潛能,撞擊它,激活它,使之爆發出原子爆炸般的能量。得此道者,一人可變天下風俗,一人可導天下潮流。

  道家講"無為無不為",其要點是不強求,不苛求,讓心靈與天地自然融於為一,或行或止,順其自然。得此道者,無心勝有心,無聲勝有聲,無招勝有招,無功勝有功。無憂無慮,如登仙境。

  佛家講"萬法皆空",其要點不妄執,不妄行,心隨萬物,萬物隨心。得此道者,在有欲無欲之間,在有求無求之間,通行於紅塵之中,無滯無礙,身心可獲大自由。

  南懷瑾大師精通三教經典,講佛經巧合儒經、道經,講儒經妙用道經、佛經,講道經揉合儒經、佛經,三教精神存乎一心,運用自如,真可謂"一理通,百理通"。但他講經數十年,著述甚多,窮數年之功,亦難得其大全。而且其中大量內容是為學佛修道之人設計,對我們紅塵中人並不完全貼切。因此,本書量體裁衣,選擇跟為人處世、謀事創業息息相關的內容,重點傳述。書中既有南大師的精彩觀點,亦有作者聽講的體會,亦揉合了大量生活實例加以印證,如此,讀者朋友們能夠更方便地悟其精要。

  理在不煩,簡明為真;法不在多,有用就行。如果讀者朋友們能從本書中有一言二句之得,能解開一個心結,能解決一道難題,能發現一個目標,能找到一條道路,這將是編者的期盼。

上篇 聽大師說儒

  南懷瑾大師說:"儒家的孔孟思想則是糧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運動'的時候,藥店不打,百貨店也不打,偏要把糧食店打倒。打倒了糧食店,我們中國人不吃飯,只吃洋面包,這是我們不習慣的,吃久了胃會出毛病的。要深切了解中國文化曆史的演變,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會如此,還要知道將來怎么辦,這都是當前很重要的問題,因此我們要研究四書。"

  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學問

  南懷瑾說:學問不是文學,文章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知識淵博,是這個人的知識淵博;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作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好,絕對的對,這就是學問。這不是我個人別出心裁的解釋,我們把整部《論語》研究完了,就知道孔子講究作人做事,如何完成作一個人。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學而第一》

  【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譯文】曾子說:"我每天審察自己三件事:替別人辦事有沒有盡心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失信?老師教給我的學問有沒有真正實踐?"

  子夏說:"敬重賢人,孝敬父母,忠於職守,誠信待人,這種人哪怕沒有讀過書,我也要說他有學問。"

  大師釋疑

  曾子:魯國人,名參,孔子的弟子。

  傳不習乎:南大師認為,傳即"師傳",習即"實踐",整句話的意思是:"老師教我如何去作人做事,我真正去實踐了沒有?"

  子夏:衛國人,姓卜,名商,孔子的弟子。

  賢賢易色:有些腐儒的解釋是"為了學習賢人,不惜拋棄女色"。南大師認為這與孔子"食色性也"的觀點不合,應該解釋為"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度也自然隨之而轉。"

  學儒一得:做人的五大要領

  有的人畢業於名牌大學,不一定有學問;有的人從未進過學校的門,不一定沒有學問。這並不是說讀書沒有用,而是說光讀書還遠遠不夠。因為很多做人的經驗、辦事的技巧不是課本上能夠學到的。只會讀書,僅獲得了人生需要的30%左右的學問,而不讀書的人,如果他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留心學習,也能學到人生需要的 70%左右的學問。很多博士的成就不及一些讀書不多的農民,原因即在於此。

  尤其是做人的學問,對許多只會讀書的人來說非常欠缺。因為現在的教育體制主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在如何做人方面關注不夠,即使畢業於名牌大學,將來走上社會,仍然會面臨很大的問題。因為知識技能僅僅是應用工具,做人的學問卻能告訴人們如何合理運用這些工具。好比一輛車,盡管它很豪華,很漂亮,如果駕駛技術不好,不懂交通規則,難免不出車禍。那還不如騎一輛破自行車穩當呢!所以說,做人是天下第一等大學問。

  如何做人呢?歸納曾子和子夏的意見,包括五個方面:敬重賢人,孝敬父母,忠於職守,誠信待人,勇於實踐。

  敬重賢人有什么好處呢?能夠體現謙遜做人的風度和教養,能夠贏得他人的尊敬。在生活中,很多人瞧不起那些才能高、品行好的人,這恰恰暴露了自己不辨賢愚、狂妄自大的毛病。懂得敬重賢人,至少能證明你心有天平,懂得好壞,這已經足夠讓人肅然起敬了。

  春秋時,魏文侯乘車從賢士段幹木居住的巷子前經過時,站起來,雙手扶著車前的橫木行禮。隨從奇怪地問:"您無緣無故行什么禮?"

  魏文侯說:"我是在向段幹木致敬啊?我聽說,段幹木把操守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即使拿我的君位交換他的操守,他也絕不會同意,我又怎敢對他傲慢無禮呢?段幹木在德行上顯赫,我只是在地位上顯赫;段幹木在道義上富有,我只是在物質上富有啊!"

  隨從挺納悶,你的態度再恭敬,人家也看不見啊!魏文侯說:"他看不見沒關系,我卻不能不表達我的心意。"

  魏文侯還經常贈送禮物給段幹木。但段幹木不肯接受,他也不勉強,以示對段幹木人格的尊重。魏國人聽說魏文侯禮遇段幹木,都十分高興,還寫詩頌揚這件事。

  後來,秦王想出兵攻打魏國,司馬唐勸諫道:"段幹木是有名的賢人,而魏文侯禮敬他,天下沒有人不知道。我們攻打魏國,會遭到唾罵啊!"秦王就取消了進攻魏國的計劃。

  這就是尊重賢人的好處。你的行為不但讓人欣賞,也能自然而然地讓他人將你歸入賢人之列。

  孝敬父母有什么好處呢?父母是自己最大的恩人,不孝敬父母,豈不是忘恩負義嗎?一上忘恩負義的人,怎么能得到他人信任和幫助呢?而且,父母血脈連,是最關心自己、疼愛自己的人,也值得自己全心關愛啊!

  很多人開始忙於事業,忽略了父母親情,等到父母不在了再來傷心痛悔,不是太遲了嗎?

  孔子曾遇到一個名叫丘吾子的高士,此人年少時遍覽群書,周遊天下,回來後,雙親已經亡故了。所以他痛悔地對孔子說:樹欲盡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他還說:走了就不再來的,是年齡;失去了不能再見的,是雙親啊!孔子當即對弟子們說:"你們記住,這足以作為教訓!"於是,弟子回去奉養父母的有十三人。

  如何孝敬父母呢?子路的經驗也許值得我們借鑒,他認為,孝敬應該及時,不要等候將來。他說:背著重東西走遠路的人,想休息不挑選地方;家裏貧窮、父母年老的人,找工作不挑選待遇。從前,我侍奉父親時,自己吃粗糧野菜,卻替父母到百裏以外的地方背米。雙親去世後,我到楚國去做官,跟隨我的車子有一百輛,積累的糧食有上萬鍾,軟褥子迭起來坐,飯菜擺滿了桌子。這時候,我希望再回到那種吃粗糧野菜、為雙親背米的日子,己經不可能了。用繩索串起的幹魚,能保存多長時間不被蟲蛀?雙親的壽命,就像陽光透過門縫,轉眼就去了!草木想要繼續生長,霜露卻不給予機會;兒子想要侍奉父母,雙親的壽命卻不能等待。所以說:家裏貧窮,父母又年老了,做兒子的不管待遇多少也該外出工作啊!

  忠於職守有什么好處呢?在絕大多數領導者眼裏,一點忠誠勝過更多智慧。一位大師說:"假如把智慧和勤奮看作金子那樣珍貴,那么,比金子還珍貴的就是忠誠。"

  在職場中,老板用人不僅看能力,更重品德,而品德之中最為核心的又是忠誠度。那些既忠誠又能幹的人往往是領導者夢寐以求的得力幹將。那些忠誠的人,即使做事能力有限,仍能得到領導的重視,到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些朝秦暮楚的人,那些只考慮個人得失不管公司利益的人,即使他才能出眾,也不可能被領導器重。

  但是,忠誠絕不等於"愚忠"。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對忠誠的理解是盡職盡責,該自己說的話說了,老板不聽從;該做的事做了,老板不認同,那是老板的責任,跟自己沒有關系。

  曾子曾經居住在鄪國,跟鄪君的關系很好,經常提合理化建議。但鄪君貪圖享樂,不肯聽從。有一年,魯國將要攻打鄪城,曾子就向鄪君辭行說:"我要暫時離開,等敵人走了再回來;請幫忙照看一下我的房子,不要讓豬狗進去。"

  鄪君不高興地說:"我一向善待先生,沒有人不知道。現在魯國人要來攻打我,您卻要離開我,我為什么還要幫您照看房子?"

  過不久,魯國人攻占了鄪城,並公布鄪君十條罪狀,其中九條是曾子平日跟他爭論過的。鄪君意識到,責任確實在自己,曾子對自己已經仁至義盡,不能怪他。所以,魯國軍隊撤走後,鄪君修好曾子的房子,親自去迎接他的到來。

  這就是曾子對於"忠"字的理解,他雖然強調"事君能致其身",卻不願意讓自己的性命糟蹋在老板的愚蠢手裏。後來以儒學為綱的封建王朝,要求臣子絕對服從、絕對效命,顯然是篡改了孔門絕學。我們現代提倡忠誠,只要做到曾子這樣就可以了,不必"愚忠"。

  誠信待人有什么好處呢?顏回曾向孔子請教"怎樣才能立身",孔子的回答是:謙恭、尊重、忠誠、守信,可以立身。保持謙恭就能免於受眾人所忌;尊重別人就會受到別人愛戴;待人忠誠就能得到別人的幫助;堅守信用別人就會依賴你。有人愛戴你,有人幫助你,有人依靠你,你一定能免除禍患。這樣的人可以治理國家,何況安身立命呢?

  從孔子的話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誠信是立身之本。如果一個人不講誠信,在社會上連腳都站不住,哪還談得上發展呢?這個問題後面還要詳談,暫且略過。

  勇於實踐有什么好處呢?做學問的目的,肯定不是為了讓那么多知識、經驗占用自己的大腦內存,也不是為了好玩,更不是為了向知識貧乏者炫耀自己多么有才華。歸根結底,做學問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到社會實踐中,為自己、為他人、為社會創造價值。如果不能用學問創造價值,跟沒有學問也差不多,又何必費神去做學問呢?

  古時候有個叫王壽的人,愛書成癖,他住的地方到處堆滿了書。盡管窮困潦倒,他還是每日讀書不輟。有一年,王壽的母親去世了,他要到東周奔喪。他隨身帶了五本書,走累了坐在路邊休息時,他就拿出一本書來讀。

  這時,有個叫徐馮的隱士從此路過,王壽就像他討教學問。

  徐馮說:"無用!"

  王壽不知是什么意思,就虛心求教。

  徐馮笑笑說:"人都是要做事情的,對吧?做事的方法,要依據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環境而有所不同,所以聰明人做事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書呢,是記載言論和思想的。言論和思想又由於思考而產生。既然如此,你為什么不去做事和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卻要背著這累人的東西到處走呢?"

  王壽如夢方醒,再三拜謝徐馮,當場燒了所帶的書,輕身去了東周。

  任何學問都是有欠缺的,都會過時,只能在實踐中完善它,改進它,離開了實踐,任何學問都是漏洞百出,以之自矜,只會得到"書呆子"評價;以之示人,還會謬種流傳,成為侵害他人思想的病毒。

  所以說,勇於實踐,對於人生成長,到關重要。

 先成人,後成事

  南懷瑾說:一個君子,要指揮下面的人,需要他們做事的時候,必須先要建立起來他們對自己的信念,當他們對自己有了信念,然後要他們做事,雖然沒有告訴他們所以然,他們仍會做到。當部下對自己還沒有信仰的時候,要求他們過多,他會以為是找他麻煩……一般人的心理如此,人是最難對付的,所以待人處世必須以信,信之重要在此。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子張第十九》

  【原文】子夏曰:君子信而後勞其民,未信,則以為厲己也。信而後諫,未信,則以為謗己也。

  【譯文】子夏說:君子必須得到信任以後才可以去動員百姓;否則百姓會以為你在折磨他們。必須得到信任以後才去進諫,否則君主會以為你在毀謗他。

  大師釋疑

  【注釋】

  信:"使之信",意好讓人信服。

  勞:"使之勞",即指揮他們,委派他們做事。

  厲:抵制,反對。

  諫:直截了當的、當面的批評,勸告。

  謗:惡意批評,誹謗。

  學儒一得:做出金字招牌

  子夏的"信而後勞其民"和"信而後諫"分別談的是對下屬和對上司兩個方面,但其要點相同:首先要取信於人。

  在沒有取信於下屬之前,為什么不能指揮他們呢?因為指揮不動。比如很多領導在會上發言,很好的制度,很好的政策,講得津津有味,下面的人卻說:"瞧!又在欺騙咱們老百姓。"下面的人有了這樣的心態,再好的制度、再好的政策也難以推行,或者執行不徹底,不就白忙乎了嗎?

  那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實際上就輸在未曾取信就先指揮這一點上。他一上台,就撤換了一大批才能不佳或品行有缺陷的軍官,代之以德才兼備的新人。從理論上來說,這並沒錯呀!關鍵在於,大家對他並不信服,心裏肯定會想:"老子當兵打仗那會兒,你還在吃奶,懂什么呀?"大家心裏有這樣的想法,他的做法就全都錯了。

  在沒有取信於上司之前,為什么不能勸諫他呢?因為他根本不會聽從。指出他的錯誤,他看不到你的好心,還以為你在嘲笑他傻而自顯高明呢?那他對你就不是感激,而是討厭甚至仇視。

  "信而後諫"的原則不僅對上司適用,對親人、朋友也同樣適用。大致上,對方不願意傾聽你的意見時,說明他還不太相信你能拿出什么高見,那就不如閉上嘴巴,這樣起碼不會得到怨恨。

  所以說,不管是對上司還是對下屬,首先要取信於人,做出自己的金字招牌。人家認可了你這個招牌,他就認可了你的一切"產品",即你的觀點和行為。如何取信於人呢?有三個要點:

  第一,樹立一個符合大眾期望的目標。俗話說:"無利不起早。"我們說話做事,必然包含某個動機,明顯一點好處的事誰都不會幹。所以我們一動口、一動手,人家就會有一個疑問:這小子想幹什么?如果我們所行之事對他有益,他就會贊成;如果會危害到他的利益、名聲或影響他的心情,他就會反對甚至制造障礙。為了獲得幫助和減少障礙,我們就應該多說於人有益的話,多做於人有益的事。

  如果我們想幹大事,還必須亮出一個符合大家期望的目標,並設法使他們相信這是真的。這是重要的成功之道。《孫子兵法》說:"道者,令民與上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只要大家認同你的目標,他們就願意陪你出生入死,什么也不害怕。

  目標有的高尚、有的務實,關鍵要讓大家看到好處。周恩來先生少年時的目標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人家一聽,誰不豎拇指:好!咱們中國人民被外國佬欺負一百多年了,早就該崛起了。所以大家都樂意支持他、幫助他、追隨他。台灣企業家蔡萬霖的目標是"我做大老板,員工做小老板",員工一聽就高興:只要我能做小老板,你做大老板我沒意見。香港"珠寶大王"鄭裕彤決定進軍房地產業時,把幹部們召集到一起,宣布了自己的遠大目標:"我們過去在珠寶界已經打出了一片天地;而現在,我們將要建設一個'新世界'!" 他表示,將要建成一個全港最引人矚目的建築群:新世界中心。大家都興奮起來,願意追隨他創大業。隨著"新世界中心"落成,鄭裕彤一舉成為香港地產界的超級大享之一。

  讓人屈從不如讓人樂從。每一個下屬都只會為自己的目標而奮鬥,而不會為上司的目標而奮鬥。除非你的目標能讓下屬看到好處,他們才會真誠追隨。

  第二,有一項他人無法比擬的特殊才能。幾乎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某個方面的專家,他也許是技術專家,也許是管理專家,也許是經營專家 ……在這裏,"專家"一詞的意思是,在你所處的群體中,大家普遍認可你某方面的才能。這跟是否握有國家某個機構授予的職稱沒關系。

  成為專家跟人生成就有什么關系呢?假如你確有專長,人品還過得去的話,別人在這方面遇到疑難問題,自然會來向你請教,並樂意按你的意見辦。當很多人習慣於聽從你的意見時,你的威信便在人群中突顯出來。這種威信又會影響到你對其他方面的發言權。盡管你在其他方面的見識並不比別人高明。這樣,你在人群中的地位便確立了。這種地位又進一步影響到你的其他機會,比方說優先升遷,被推舉為"老大",等等。如果你是領導者,下屬對你的想法就是:這個人了不起,不是一般的人,跟著他准沒錯。當大家對你產生了這樣的想法,你說的話就很少有人懷疑了。

  第三,說到做到,不放空炮。耶酥在《馬可福音》裏有一句話: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誠信不是某些人眼裏的雞肋,而應該是做人處事最起碼的品質,對於領導者或下屬都是不可或缺的倫理。遺憾的是誠信已經成為眼下匱乏的稀缺資源,它就像迷彩服一樣,成為許多人用來偽裝掩護的幌子:口口聲聲誠信為本,實際上騙你沒商量。

  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別人對你缺乏信任,是因為你說話不講信用。"狼來了"的故事是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牧羊童在山上牧羊,閑著沒事幹,就拿騙人當遊戲,一次次說 "狼來了",人們受過幾次騙,就不再相信他了。狼真的來了,他就只能後悔莫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你一再失信與人,別人就不會再相信你了。

  我們要想取信於下屬或上司,就要嚴守信用,說到做到,不放空炮。正如南懷瑾大師說:"孔子說作人、處世、對朋友,'信'是很重要的,無'信'是絕對不可以。尤其一些當主管的人,處理事情不多想想,驟下決定,以致隨時改變,使部下無所適從,所以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那么,守信要到何種程度呢?最好學學周成王,做到"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有一次,周成王和小弟弟叔虞在一起做遊戲時,將一片梧桐葉子剪成玉圭的形狀,遞給叔虞說:"我把這個賞給你。"

  叔虞很高興,喜滋滋地將這件事告訴周公。周公就去問周成王:"您給了叔虞封賞嗎?"

  周成王說:"我只是跟叔虞開個玩笑。"

  周公正色道:"我聽說'天子無戲言',天子說出的話,史書會記錄,藝人會傳唱,官吏會議論,怎么能開玩笑呢?"

  於是,周成王將錯就錯,封叔虞為晉王。

  也許有人會說:一句玩笑話也當真,太古板了吧?其實不然,信用是靠細微小事積累而成,要想獲得別人的絕對信任,必須絕對守信,即使一句玩笑也不例外。如果不打算兌現,就不要隨便開玩笑,以免失信於人。

人要有所敬畏

  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只有兩種人可以無畏,一種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季氏第十六》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譯文】孔子說:君子敬畏三件事:敬畏天命,敬畏大人物,敬畏聖人的言語。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不怕天命,輕視大人物,輕侮聖人的言論。

  大師釋疑

  【注釋】

  畏天命:南大師認為,等於有宗教信仰。但"天命"也有自然規律之意。

  畏大人:敬畏處於高位的人。南大師認為:"這個大人並不是一定指官做得大。對父母、長輩、有道德學問的人有所怕,才有成就。"

  聖人:指學問道德極崇高的人。

  狎:親近而態度不莊重。

  學儒一得:增長智慧的捷徑

  孔子所說的"畏",不光是是害怕、恐懼的意思,主要是敬畏的意思。

  南大師認為,只有最聰明的人和最笨的人才可以無畏,這是很有道理的。最聰明的人無畏,是因為他知道危險會來自哪裏,能小心地避開;最笨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危險,自然不害怕。好比剛出生的小孩子,他惟一害怕沒奶吃,其他的什么都不怕,屎尿拉到褲襠裏都無所謂。稍有知識,怕的東西就多起來。

  盡管孔子提倡應該有所畏懼,絕大多數人卻以"無所畏懼"為能事,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人們普遍認為自己已經足夠聰明。事實上,只有孔子這種"知天命"的人才稱得上足夠聰明,一般人根本沒到這境界,還是有所畏懼的好。

  為什么要"畏天命"呢?因為"禍福生於隱約之中",都由"天命"掌管,經常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出現在我們面前,令人不得不畏。

  "天命"是什么?我們將它理解為自然規律,或理解為玉皇大帝、神仙佛祖,都無不可,反正是某種我們無法控制的東西,但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使它幫助自己趨利避害。幹脆把玉皇大帝理解為自然規律,或把自然規律理解為玉皇大帝,在我看來,更省事一些。

  當然,有的人會認為,相信玉皇大帝是迷信,相信自然規律是科學。這當然有道理。而且我也相信所有迷信的東西最終都可以被科學所驗證。關鍵在於我們不見得能活到真相大白那一天。幾千年前就有人說見到過鬼,至今還不能對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結論。牛頓是一個大科學家,最後卻信奉上帝。因為他發現在無窮無盡的世界面前,我們有限的科學知識是那么軟弱無力。總之科學還是要搞,對那些科學暫時還搞不清的事物,比如自然規律,也不妨假定為"天命"。就當玉皇大帝正在眼睜睜地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盡量做好人,做好事,這總是不會有錯吧?

  孔子"敬鬼神而遠之",可見他談"畏天命",也不是提倡迷信,他只是承認有某個自己無法了解的事物存在,而且在發揮人力所無法阻擋的作用,不得不有所敬畏。

  "天命"的威力,不是靠人的有限智慧能測知的。有時我們看起來必然成功的事,卻因為某個意外的變故而失敗了;有時我們看起來很絕望的事,卻因為某個意外的機遇而成功了。這並不是自己事先設計的套路,但其中肯定存在某種邏輯關系。我們有很多更重要的事需要做,根本沒有必要窮畢生之功去搞清這種邏輯關系,就假設它是"天命"在其中起作用,又有何不可呢?

  《三國演義》的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他運籌帷幄,戰無不勝,呼風喚雨,無所不能,好像是一個半神半人的人物。可是他也拿"天命"沒有辦法。當諸葛孔明用計火燒司馬懿父子,眼看司馬大軍就要覆滅,一場大雨忽然下來,救活了司馬父子,所以他不得不仰天長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既然諸葛亮都對"天命"束手無策,我們智不過諸葛,怎么能不有所敬畏呢?

  南懷瑾大師這段話,耐人尋味:"一位大學校長說:'一句非常簡單的話,越說越使人不懂,就是哲學。'這雖是笑話,也蠻有道理,由此可見哲學之難懂。中國的鄉下人往往是大哲學家,很懂得哲學,因為他相信命。至於命又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事好事壞,都認為是命,這就是哲學,他的思想有一個中心。"

  用哲學來探討自然規律,探討三五百年也不一定搞得清,搞清了還是得遵循它,不如像鄉下人一樣,將它簡單歸於"天命",現在就遵循它,豈不是簡便之途?假如你在遵循它的同時又試著去了解它,那又同時擁有了哲學或科學精神了。

  什么人可以不畏"天命"呢?不是聰明人,而是生性達觀的人,他們抱著"盡人事而聽天命"的心態,把一切都看得淡薄,自然會胸境開闊,失意泰然、得意淡然,無憂無慮,無煩無惱,無怨無責,心身愉快,無處不適,無處不安。

  為什么要"畏大人"呢?"大人"包括地位高、輩份高和學問高的人。

  在專制時代,地位高的人說的話就是法律,就是政策,所以也可以由"畏大人"引申為畏法律。蘇格拉底說:"守法即是正義。"這是從道德層面來強調法律值得敬畏。從客觀上來說,藐視法律,就等於跟自己的身家性命過不去,又有什么好處呢?

  當然,大人物本身也值得敬畏,不尊重大人物,對自己沒好處。三國時的彌衡,他不"畏大人",脫掉褲子罵曹操,指著鼻子罵袁紹,拍著桌子罵黃祖,最後把小命搞丟了。現在罵領導,大概沒有性命之憂,想晉升卻很難。如果脫掉褲子開罵,還可能被控侵犯名譽權或性騷擾,遭民事、刑事處分,那也是得不償失的。

  在專制時代,輩份高的人享有優先尊重權,請客要讓輩份最高的人坐上,走路要先向老人行禮。到了今天,敬老仍然是基本禮儀,不尊重老人,雖然不至於吃官司,起碼會被人暗罵沒大沒小,影響你的個人形象。

  在專制時代,學問高的人往往有較多當官的機會,對他客氣一點沒壞處。蘇秦未發跡時,窮困潦倒,他的嫂子就輕視他,對他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等到蘇秦發跡了,嫂子跪在他面前,嚇得瑟瑟發抖,那豈不是很尷尬?到了今天,學問高的人成功機會也較多,"狎大人"事實上是在把機會擋在門外。

  而且,學問高的人競爭力往往比較強,跟他作對手不如跟他作朋友。孫臏學問高,龐涓跟他是同學,聯手打天下不是很好嗎?龐涓卻因為嫉妒心理作怪,偏要"狎大人",把孫臏逼到敵對陣容去,結果遭致身敗名裂的下場,這不是很愚蠢嗎?

  為什么要"畏聖人之言"呢?所謂聖人,往往有很強的洞察力,對世道人情的理解比一般人深。追隨聖人之言去探索,往往能讓自己達到更高的境界。把聖人的話不當話,輕視它們,"惡搞"它們,得到的不過是無知和妄執,對自己的身心智能都是沒有好處的。

  "五四"時"砸爛孔家店","文革"時"批林批孔",把孔子這個聖人的話當成垃圾和毒草,盡情"侮"之,得到的又是什么呢?社會思想的混亂。我們沒有把外來的先進文化學到手,首先就搞丟了自己的傳統,這是一個曆史性的嚴重損失。

  "畏聖人之言",實際上是畏自己的無知。大千世界無窮,人的智力有限,窮畢生智能,也難以理解萬一,所以在做人做事時,難免經常有不知對錯、無所適從之感。如何解決這個苦惱呢?向智慧高於自己的"聖人"學習。我們用不著把聖人之言當金科玉律,但是把它們當成學習的基礎,無疑是提高自身智慧的捷徑。

先掃一屋,再掃天下

  南懷瑾說:中國的古禮,周公之禮,六歲就讀小學,小學就從這種生活規范學起;進一步八歲十歲認字;十八歲入大學,那是學大人。所以中國文化,小學這個階段,就是求作人的知識,先培養一個人,然後再講高深的修養,才是大學之道。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子張第十九》

  【原文】子遊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遊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後倦焉?譬諸草木,區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聖人乎!

  【譯文】子遊說:子夏的學生,叫他們的弟子做做打掃、接待客人、拜見尊長的工作,是可以的;不過這只是末節罷了,至於根本卻沒有,這怎樣可以呢?子夏聽了這話,便說道:咳呀!子遊說錯了!君子所學的道,哪一項先傳授呢?哪一項最後講述呢?用草木來作比喻,是要區別為各種各類的。真正君子所學的道,怎么可以被歪曲呢?能夠有始有終的,大概只有聖人罷!

  大師釋疑

  【注釋】

  子遊:姓言,名偃,字子遊,亦稱言遊、叔氏。春秋末年吳國人,是孔子弟子中惟一的南方人。在孔門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科中,列文學第一位。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門十哲"之一,以四科見長。

  灑掃:灑掃即打掃清潔,亦包含做日常家務之意。

  應對:日常交往禮節,如寒暄、交談等。

  進退:指拜見尊長的禮節。

  學儒一得:從小事開始做人的第一步

  子遊認為,做大事是根本,做小事是末節,所以他嘲笑子夏的學生只會"灑掃、應對、進退",做一些小事,不懂做大事的學問。

  子夏認為,做人是根本,做事是末節,而"灑掃、應對、進退"是做人的第一步,怎么能忽略呢?

  子遊所說的大事是什么呢?孔子教育的總原則是"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那么求道、循德、依仁就是大事,做具體工作就是小事,要先做大事,再來談小事。可以說,子遊的觀點是對孔子教育思想的繼承。

  子夏卻有點反叛,他要倒著來,認為應先"遊於藝",從小處入手,日積月累,最後通達大道。像"灑掃、應對、進退"這些具體事務,在子遊看來只是小事,子夏也認為確實是小事,但他同時認為,它們是通達大道的必經之路。

  那么,子遊和子夏的觀點,到底誰正確呢?他們當時曾為此發生過一次激烈的爭論,卻沒有爭出結果。後世對兩者的觀點也一直在進行爭論,仍然沒爭出結果。

  照我看來,子遊和子夏的觀點都是正確的,只不過理解和實行的難度不一樣。按子遊的觀點,一個人先有了正確的指導思想,然後帶著仁德之心去做事,肯定容易成功。這個邏輯是成立的,問題是,正確的指導思想是什么?這就不容易搞清楚。"道"是多么高深的東西,哪能一下子就心領神會呢?研究幾十年,好不容易搞清楚了,胡子已經白了,想做事也做不了,那不成了"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嗎?何況研究幾十年,還不一定能通"道"。

  按子夏的觀點,先從小事做起,盡到做人的責任。我們是普通人,在大部分的日子裏,很顯然是在做一些小事,怕只怕小事都做不好。我們能把自己所在崗位的每一件小事做好、做到位就很不簡單了,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有益。潛質一般的人,嘗到做好小事的好處也可滿足了,悟性高的人,進而領會到仁德的妙處,境界就上去了一層。再進一步,就可通達大道。從小事做起,不論好壞智愚,人人都可實施。

  所以說,子遊和子夏的差別在於一個要從難至易,一個要從易至難。從理論上來說都正確,但我認為,還是子夏的觀點比較有實用價值。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大概還沒有脫離孔子從難至易那一套,從小學就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對"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卻關注不夠。學生們接受了多少正確思想,因人而異,卻一概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做人方面也多有欠缺。這就說明從大事到小事之難,以及從小事做起的必要。

  從教育成果來看,子夏的做法似乎也強於子遊。子遊雖然"文學第一",二十多歲就擔任了"武城宰"(相當於武城縣令,治所在今山東費縣西南),卻沒有教出什么傑出弟子。身為"孔門十哲"之一,僅有如此成就,可謂名實不符。子夏就不同了,據史書記載:"如田子方、段幹木、吳起、禽滑厘之屬,皆受業於子夏之倫,為王者師。"另外,魏文候也曾師從子夏。可見子夏從"灑掃、應對、進退"這些小事教導做人做事的功夫,確實能教出傑出的弟子。

  那么,如何從"灑掃、應對、進退"學習做人做事的功夫呢?

  第一,不要輕視生活瑣事。我們要知道,吃飯、穿衣、打掃衛生這些生活瑣事,都是人生大事。吃飯吃不好,身體就會變糟;衣服穿不好,就會影響自身形象;家裏的環境搞不好,客人來了就會心生輕視。所有這些,又進而會影響到我們在其他方面的機會,怎么能不當成大事呢?

  我們現在的教育,卻輕視上述小事。家長對孩子說:"你只要好好學習,家裏的事都不要你管。"老師布置一大堆作業,讓學生根本沒有時間學做家務。他們卻不知道,這恰恰使孩子們喪失最好的學習機會。南懷瑾大師認為,"灑掃、應對、進退"包括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兩種目的,他感慨地說:"現在的青年連地都不會掃,雖然中學小學要掃地,可是拿到掃把揮舞,反而把灰塵揚得滿天飛,抹上桌上灰塵,轉身反而抹到牆上,連灑掃都沒學會,生活教育真不容易。"

  連地都不會掃的人,將來能幹好大事嗎?這也有可能,卻難免讓人懷疑。春秋學者楊朱曾經向梁王講述治國治民的道理,並且說:"治理國家就像把圓球放在手上玩耍一般容易,何必那么費心費力?"梁王不高興地說:"你有一妻一妾都管不好,幾畝田地的草都除不幹淨,卻把治理天下看得這么容易!"楊朱雖然管不好一妻一妾和幾畝田,卻未必不懂治國治國的方法。但別人不相信他,他就終生沒有治國治民的機會。由此可見,把生活瑣事搞好,是取得他人認同的第一步。

  第二,待人接物要有講禮儀。南懷瑾大師說:"現在的學生幾乎不會應對,如問他:'貴姓?'他就答:'我貴姓某。''府上哪裏?'他會說:'我府上某地。'就是如此,應對的禮儀沒有了,這是大問題。"其實,不光學生不會應對,很多成年人也不會,見了人連個招呼也不會打,請客、做客的禮儀也不懂,在公共場所或交際場所,還有一些不良習慣,如掏耳朵、挖鼻孔、咬指甲、晃悠雙腿等等,這就難免讓人反感,並影響到很多事情。

  一位女記者約請一位知名教授采訪,教授爽快地答應了。原定采訪時間兩小時,沒想到,剛談了三分鍾,教授便借故要走,而且態度很冷漠,使女記者十分尷尬,又大惑不解。後來,她通過教授的學生才弄清原因:原來,那天采訪時,她像往常一樣,習慣性地脫掉鞋,架起二郎腿。也許是早上起床忘了換襪子的緣故,那味兒很不好。教授十分反感,就中止了采訪。

  許多不好的習慣早就形成了,而且習以為常。我們自己也許感覺不到,卻不知不覺地冒犯了別人。我們經常埋怨別人對自己不禮貌、不友善,其實,也許是我們自己的態度或習慣不好,才影響到了他人的態度和情緒。

  第三,會見尊長要保持謙恭的態度。尊重領導和長者,是起碼的禮節。有的人正好相反,看見領導,心裏就想:"大家都是人,誰也不比誰高,我將來的成就沒准比你更大呢!"看見長者,心裏就想:"你除了年紀比我大,其他方面也平常。"心裏有了不恭的想法,自然會在神色和言行上表現出來。其實,別人是否高明,那是別人的事,你在尊者面前不懂禮節,卻暴露了自己沒有修養。

  一位導師帶24個學生到國家某部委的實驗室參觀。這時,部長走進來,很有禮貌地和大家打招呼:"抱歉,讓大家久等了!"同學們靜悄悄的,沒有一個人回應。一個叫李麗的女孩,猶猶豫豫地鼓了幾下掌,同學們這才稀稀拉拉地跟著拍手。

  部長皺皺眉頭,說:"歡迎同學們來參觀。我將向大家講一些有關情況。我看同學們好像都沒有帶筆記本,這樣吧,王秘書,請您去拿一些我們部裏印的紀念冊,送給同學們作紀念。"

  秘書抱來一摞紀念冊,部長依次分給大家。同學們都坐在那裏,很隨意地用一只手接過部長雙手遞過來的手冊。部長臉色越來越難看了。輪到李麗時,她禮貌地站起來,身體微傾,雙手握住手冊,恭敬地說了一句:"謝謝您!"部長舒心地一笑。早已汗顏的導師看到此景,也微微松了一口氣。

  兩個月後,當同學們為找工作發愁時,李麗被點名招進了那個部委的實驗室。

  你瞧,禮儀看似小事,它卻經常成為影響人生命運的大事,我們怎么能掉以輕心呢?

學問修養一用就靈

  南懷瑾說:孔子講到為政的道理,始終認為個人的修養非常重要,任何一種制度,到底還是人為的。領導人本身端正,就是一個良好政治的開端,用不著嚴厲的法令,社會風氣自然會隨著轉化而歸於端正。如果本身不正,僅以下達命令來要求別人,結果是沒有用的。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顏淵第十二》、《論語·子路第十三》

  【原文】子路問政。子曰:先之,勞之。請益。曰:無倦。

  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譯文】子路問怎樣治理政事。孔子說:"以身作則,吃苦耐勞。"子路請他說得更詳細一點。孔子說:"不要倦怠。"

  仲弓當了季氏家的總管,向孔子詢問治政之道。孔子說:"先明確職責,赦免小過,推舉賢才。"仲弓又問:"我想推舉人,怎么知道誰是賢才呢?"孔子說:"推舉你了解的賢才,至於你不了解的,只好留待別人去發現。"

  孔子說:自身思想言行端正,不下命令,下屬也會執行;自己不過硬,下了命令部下也不服從。

  大師釋疑

  先之:即先做在別人前面,為人表率。

  無倦:不邂怠。也有熱愛工作,培養工作興趣的意思。

  請益:請求多講一點,即說得更詳細一點

  先有司:好先確定每個人的職掌。

  學儒一得:成功立業的五項准則

  在本篇中,孔子講了幾個辦事要點:以身作則,明確職責,不揪小過,推舉賢才,不要倦怠。

  孔子傳授的學問,都是實學,目的是為了用世。不像佛學,目的是為了避世。老子的學問介乎兩者之間,主要還是強調順其自然,不勉強用世或避世。

  孔子的用世學問,有時講個人修養,有時講辦事方法。按我們一般的感覺,修養與方法是兩碼事,前者屬於品德或素質,後者屬於應用工具。但孔子的學問,講到最後,個人修養與辦事方法合於為一。這才是一以貫之的真功夫、真學問。就好比武俠小說中常講的人劍合一,乃高手境界。比如說"以身作則",作為一種修養,就太做作了;作為一種方法,就太虛偽了。兩者合而為一,就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只見真誠坦然,不見虛偽做作。

  孔子講述的學問,一般是粗言大概,並不像西學一樣注重細節。比如以身作則,或者明確職責,具體怎樣去做呢?他沒有說。這正是孔子的高妙之處。他給我們指出了方向,至於我們坐汽車、坐火車,或者乘私家車、騎自行車,那都是我們自己的事。我們當然應該根據各自的條件進行選擇。這一來,他的學問對我們每個人都有用。如果他規定一定要坐小車,我卻只有一輛破自行車,怎么辦?他的學問對我一點用都沒有了。西方的許多先進理念、先進方法看起來很好,各方面都說得很具體,卻在中國遭遇"水土不服"問題,主要是條件不適造成的。美國人工作一個月就買得起小車,他當然要按坐小車的思路做學問;咱們大多數中國人還是騎自行車上班,怎么能跟小車族比?所以,做什么學問,一旦具體化,生命力就不長了,像孔子這樣,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指明大方向,讓各人自擇其用,就可百世不衰。

  雖然孔子沒有指明具體用法,我們在用的過程中還不至於太迷惑。為什么呢?只要大方向不錯,無論坐小車、騎自行車,都不過是快與慢的問題,或者成就大小的問題。總比走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一無所獲要強得多。

  孔子所說以身作則、明確職責、不揪小過,這都是已經公認的正確方法,就連一個小學三年級的班長都能講出一番大道理。但是,"知易行難",知道應該這樣做不等於真的會這樣做。誰不知道"勤能補拙"的道理?但勤奮的人卻是少數;誰不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道理,投機取巧的人卻不在少數。這是順從惰性的緣故。一個人不能克服惰性,上帝的真理都不會對他發揮作用,何況只是孔聖人的道理?

  "推舉賢才"和"不要倦怠"這兩條,人們一般是從道德修養的角度來理解:"推舉賢才"不是要從大局著想、從團隊利益出發嗎?但是我推舉賢才等於是為自己培養競爭對手,我為什么要犧牲自己利益遷就團隊利益呢? "不要倦怠"不是要忠誠敬業、不偷懶嗎?但是老板只發我那么一點小錢,我為什么要老老實實為他們賣命呢?

  這樣理解"推舉賢才"和"不要倦怠",雖然也不錯,但並不全面。推舉賢才其實也是在為自己培植勢力、創造機會。一個真正有大才的人遲早能升上去,幹脆推他一把,多少有點功勞。打個比方,成為曹操的盟友不是比成為他的敵人更好嗎?成為曹操的恩人不是比成為他的仇人更好嗎?成為曹操的功臣不是比成為他的對頭更好嗎?成為曹操的墊腳石不是比成為他的絆腳石更好嗎?

  許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最後遭遇悲慘。古時有個叫東閭子的人,曾經富貴過,後來卻當了乞丐。有人問他:"你為什么會落到這步田地?"東閭子答道:"這件事我想了很久才明白:我做過六、七年宰相,從未舉薦過一個人;我曾經擁有過幾千萬財富,卻沒有使一個人富足。我今天落到這步田地,真是活該啊!"

  "不要倦怠",還有熱愛的工作的意思。只有真心熱愛這項工作,你才會興致勃勃而不會倦怠,你才會全身心投入而不斤斤計較利害得失。這樣當然更容易創造優良業績,最終在名利方面大有斬獲。

  有人會問:我並不熱愛這份工作,該怎么辦呢?

  既然您不熱愛這份工作,還幹什么呢?趕緊找機會跳槽吧!

最怕不是良駒,何愁沒有伯樂

  南懷瑾說:比如耕種田地,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好好的努力,生活總可以過得去,發財不一定。只要努力求學問,有真學問不怕沒有前途、沒有位置,不怕埋沒。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憲問第十三》、《論語·裏仁第四》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譯文】孔子說:不要擔心害怕別人不夠了解自己,只應該擔心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啊。

  孔子說:不怕沒有官位,怕的是沒有擔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沒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讓人重視的本事。

  大師釋疑

  患:擔心。

  不己知:"不知己",即不了解自己。

  不能:沒有能力。

  無位:沒有官位。也可理解為沒有社會地位。

  立:立身。引申為立身的才能。

  學儒一得:擁有真本領,終有發達時

  南大師說:"一個人不怕沒有地位,最怕自己沒有什么東西站得起來。根本要建立。如何建立?拿道家的話來說:立德、立功、立言——古人認為三不朽的事業,這是很難的成就……這個'立',是自己真實的本領,自己站得起來的立。不怕沒有祿位,也可以說是不求人爵的位子,只管天爵的修養。同時也不要怕沒有知己,不要怕沒有人了解,只要能夠充實自己,別人自然能知道你。"

  有的人天天抱怨沒有人了解自己的本事,沒有人重用自己的才能,抱怨"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卻從來不想想:自己到底是不是千裏馬呢?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蹓蹓,假如真的是千裏馬,就要拿出腳力來。老是躺在那裏等草料,人家怎么看得出你是千裏馬呢?

  如何證明自己是千裏馬呢?首先要在立德、立功、立言上下功夫,讓別人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價值。

  如何立德?就是拿出好心來,多做於人有益的事。雷鋒只是一個普通戰士,因為愛做好事,就全國揚名,成了大家學習的楷模。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要把"立德"做到全國揚名的地步,但至少要在本單位樹立一個好人形象,讓老板、同事和下屬都稱道你的德行。

  什么是"德"呢?每個時代、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每個團隊都有不同的標准,我們當然只能與時俱進、入鄉隨俗。就工作單位來說,團隊精神、忠誠敬業、勇於創新、勤勞節儉,這都是公認的美德。認認真真體現這幾個方面的德行,自然會受到欣賞和重視,你在工作單位的地位就確立了。

  陳全德原先是四川一個下崗工人,後來經表弟介紹到柬埔寨一家泰籍華人老板的工廠打工。陳全德知道自己身無長技,惟有靠勤勞苦幹才有發展前途。他每天早早來到工廠,除了幹好分內工作外,分外的事也盡力做好,任勞任怨,不怕吃虧。久之,老板對他愛廠如家的作風印象深刻,十分欣賞,於是任命他為廠長,把工廠交給他管理。

  陳全德不驕不躁,竭盡所能,把公司管理得很好,老板對他更加器重。後來,陳全德想獨立創業,決定買斷一家酒店,需要9萬美元,他的資金卻不夠,就去找老板幫忙。老板敬重他的人品,二話沒說,當即給他開出了9萬美元支票。酒店開業後,陳全德的事業蒸蒸日上。他不僅在柬埔寨開了分店,還將生意拓展到東南亞地區。

  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一個人學到了多少書本知識、掌握了多少辦事技能,並不是成功的關鍵,只要具備了美德,就具備了最大的才能。

  如何"立功"呢?當然要用業績說話。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曾在就職演中說:"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么,而應該問你能為國家做些什么。"

  假如是公司員工,不妨把這句話改為:"不要問你的公司能為你做些什么,而應該問你能為公司做些什么。"

  在職場中,人們更關心自己的利益,關心自己能否獲得足夠的收入和升遷機會,卻很少有人會問自己:"我能為公司提供什么?我能為同事做點什么?我能為下屬做點什么?"

  經常問自己"我能為公司做什么",並在工作中切實付出而不斤斤計較報酬的職員,根本不用擔心沒有獲得回報的機會,更不用擔心會失業。職場中人,如果能經常問自己"我能為公司做些什么呢",那就是思考到了正確的問題和做了正確的事。

  如何"立言"呢?當然要設法讓自己的意見成為大家的意見。這並不是說,應該嘮嘮叨叨,到處發表高見,而是要說出真知灼見,使人心悅誠服,並樂於聽從。老子一生的著作只有一部《道德經》,總共才五千多字。可是每個字的價值不同凡響,大家都來學習、研究、運用,人們就尊稱他為"聖人",記了他幾千年。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能把"立言"這項工作做到老子的水准,但至少要在工作單位引起重視,說的話有人愛聽。如果老板、同事、下屬遇到什么問題都樂意聽聽你的意見,你的地位就確立了。

  霍姆18歲到美國佳利公司打工,當時該公司主要生產軍用暖氣機。霍姆既沒有大學文憑,也沒有工作經驗,但他幹勁十足,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發現,公司在管理方面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於是決定在這方面下點功夫,為老板貢獻合理化建議。

  經過長時間的調查和思考,他終於想出了一個改進計劃,並把它交給總經理赫艾特。其中有一條是:倡導"最後五分鍾"工作精神。霍姆早就注意到,每當快下班時,員工們都松懈下來,准備下班回家。為此,霍姆主張在下班前五分鍾,全廠拉一次警鈴,提醒大家全神貫注做好最後五分鍾的工作,同時,全公司的高級職員、包括老板在內,都到車間去為工人加油打氣,最後與工人揮手再見,

  赫艾特對霍姆的新計劃極為贊賞,並提交董事會討論,很快得到批准。新計劃實施後,員工們熱情高漲,生產效率大大提高,使當月的工作提前半個月完成,次品率也大大下降。為此,霍姆受到嘉獎,職務也得到升遷。不僅如此,赫艾特在做決策時,也樂意聽聽霍姆的意見。霍姆從不輕易發言,總是深思熟慮後再拿出自己的意見。

  後來,佳利公司與軍方的業務終止,這意味著失去了絕大部分市場。董事長比爾打算放棄冷暖機項目,霍姆建議他不要這樣做,並保證在四天之內為冷暖機找到新的出路。接下來,霍姆苦思四天,終於想出了一個冷暖機改民用的方案,並獲董事會通過。不久後,佳利公司就研制出家用空調機。為此,董事長比爾和赫艾特專門舉辦了一個慶功會。那天,霍姆被任命為佳利公司的副總經理。再後來,佳利公司生產的家用空調機開始步入無數個家庭,財源滾滾而來。霍姆也因功勞卓著而當上了佳利公司的董事長。

  此例可以說明,當我們想表達某個重要意見時,不要急於誇誇其談,最好事先為發言作好准備功夫,拿出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意見。這是"立言"的關鍵。

耐心經營你的人際關系

  從表面上看起來,孔子教學生的交朋友之道,好像蠻滑頭的樣子,適可而止,不要過分。實際上,加上我們自己的經驗,就知道孔子的話並不滑頭。中國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於"規過勸善",這是朋友的真正價值所在,有錯誤相互糾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勵,這就是真朋友,但規過勸善,也有一定的限度。尤其是共事業的朋友,更要注意。我們在曆史上看到很多,知道實不可為,只好拂袖而去,走了以後,還保持朋友的感情。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顏淵第十二》

  【原文】子貢問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譯文】子貢請教怎樣交友。孔子說:衷心勸告並且善意將他引導,不聽的話那就算了,千萬不要自取羞辱。

  大師釋疑

  【注釋】

  問友:詢問交友之道。

  道:通"導",引導。

  辱:恥辱,羞辱。

  學儒一得:莫用苦口良藥傷感情

  有人說:"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這話的確不假。但是,誰愛聽苦藥呢?小孩常把吃苦藥當成虐待,大人常把逆耳忠言視為人身攻擊。所以,進"忠言"的結果有時是"好心沒好報",對方非但不感激,反而心生怨意。

  那么,上司和朋友有錯,該不該進"忠言"呢?應該!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往陷阱裏跳,卻不伸手拉一把,是說不過去的。關鍵要把握好進"忠言"的度,這個度就是孔子所說的"不可則止":把自己的觀點說出來,對方不願意聽,就閉上嘴巴,不要喋喋不休。

  如何確定"不可"呢?漢朝劉向的《說苑》裏提出了一個進言的尺度:君王有過失,是危亡的先兆;看見君王有過失卻不勸諫,是不顧君王的危亡,這是忠臣不忍心做的做。勸諫三次不被采納就要離開,不離開就會有送命的危險。輕易送命是仁人不願做的事。

  也就是說,如果領導的問題很嚴重,大臣要勸諫三次就算盡到了責任,如果領導聽不進去,就不要再說了,以免激怒領導,給自己帶來危險。為什么要勸三次呢?每次勸說,不要只顧自己痛快,把什么都說出來。最好點到為止,邊說邊觀察對方的反應,發現他露出不高興、不耐煩的神態,就要立即閉上嘴巴。過一段時間,再換一個角度表明自己觀點。如是者三次,對方還不肯聽,說明已經鐵了心了,不必再勸。

  三次則止的原則既適用於勸諫領導,也適用於勸說親人、朋友。這裏所說的"三次",只是一般而言。對某些固執己見、獨斷專行的人來說,勸他一次也是多餘。比如,隋煬帝曾對大臣宣稱:"我天性不喜歡聽相反的意見,所謂敢直諫的人,都自說其忠誠,但是我最不能忍耐。你們如果想升官晉爵,一定要聽話。"遇到一個這樣的主,不妨把所有的忠言都鎖到保險箱,以免給自己招災惹禍。

  對朋友也是這樣,有時勸說一次也是多餘。為了說明這個道理,南懷瑾大師講了一個故事:湖南才子王湘綺是曾國藩的幕友,當曾國藩率領的湘軍在前方和洪秀全作戰,開始露敗象的時候,王湘綺想請假回家。有一天晚上,曾國藩因事去找他。看見他正坐在房裏專心看書,就站在後面不打擾他。差不多半個時辰,王湘綺還不知道,曾國藩又悄悄地退回去了。第二天早上,曾國藩就送了很多錢,誠懇地安慰一番,讓王湘綺立刻回家。有人問曾國藩,為什么突然決定讓王湘綺回去?曾國藩說,王先生去志已堅,無法挽留了,何必勉強呢?再問曾國藩何以知道王湘綺去志已堅?曾國藩說,那天晚上去王湘綺那裏,他正在看書,可是半個時辰沒有翻過書。可見他不在看書,在想心思,也就是想回去,所以還是讓他回去的好。

  南懷瑾大師還說:"對上位者如有不對的地方,做幹部的,為了盡忠心,有勸告的責任。但勸告多次以後,他都不聽,再勉強去說,自己就招來侮辱了。對朋友也是這樣,過分的要求或勸告,次數多了,交情就疏遠了。這裏,孔子告訴子貢,交朋友之道,在'忠告而善道之'。盡我們的忠心,勸勉他,好好誘導他,實在沒有辦法的時候:'不可則止',就不再勉強。假如過分了,那就不行;'毋自辱焉',朋友的交情就沒有了,變成冤家了。"

  假如對方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人,我們必須讓他接受正確意見,又該怎么辦呢?對此,我們首先要把握三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多說順耳忠言,不要貶低對方。我們要對人說忠言時,在未說之前,先以甘言沖淡其刺激性,肯定對方的優點,然後再說上規勸的話,人家也就容易接受了。

  《菜根譚》說:"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顧及對方的自尊心,不能因為自己的意見是對的,就理直氣壯地坦率陳言。比如父母對孩子說:"你看隔壁的小明,又勤快成績又好,你咋不學學人家呢?"又比如妻子對丈夫說:"你瞧人家大劉,房子有了,車子有了,票子也有了,你有什么呢?"像這樣的所謂忠言,不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聽不進去的,說了不如不說。

  第二個原則是:讓對方明白你的好意。你說忠言,到底是為了貶低他抬高自己,還是為他好,他也許並不明白。所以,你要設法讓他感到你的好意。在此之前,忠言不必出口。此外,講話時態度一定要謙和誠懇,用語不能激烈,否則對方就會以為你在教訓他;也不必過於委婉,否則他會認為你惺惺作態。

  第三個原則是:選擇適當的場合。原則上講,最好避開第三者,以一對一方式進行,以免讓對方產生當眾出醜的感覺。

  把握了以上三個原則之後,還要講究勸說的技巧。但是,這方面的技巧很多,足夠編出一部"說服三十六計"和一部"說服兵法",限於篇幅,不一一介紹,這裏僅推薦三種很適用而且效果明顯的方法:

  第一招:順毛摸。當對方說出某個意見,順著對方的意思說出相反的結果,使對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就好比數學裏的反證法。

  有一次,晉文公發現烤肉上纏著頭發,就叫來廚師大罵:"你存心害死我嗎?為什么烤肉上纏著頭發?"

  廚師忙跪下來,說:"我有罪:我磨刀時,把刀磨得像幹將莫邪一樣鋒利,能切斷肉,卻切不斷纏在肉上的頭發,這是第一條死罪;我用木棍穿上肉,卻沒有發現纏在上面的頭發,這是第二條死罪;我捧著熾熱的爐子,炭火燒得通紅,將肉烤熟了,頭發竟沒有燒焦,這是第三條死罪。據此看來,難道您的廳堂裏有怨恨我的人嗎?"

  晉文公覺得有道理,就叫侍臣調查,發現果然有人想誣陷廚師。晉文公就將那個小人殺掉了。

  廚師為什么不立即反駁晉文公的話呢?因為向一個大人物說"你錯了",是非常危險的。先說"你是對的",再論對錯,對方心情上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第二招:順口溜。有話要說時,不立即表達,等到某個合適的時候順口說出來,對方不易產生抵觸情緒。

  有一次,趙襄子連喝了五天五夜酒,還得意地向身邊一位姓莫的伶人道:"你看我多厲害!喝了五天五夜都不醉。"

  莫伶人說:"您就接著喝吧!離那個商紂王只差兩天了。我聽說商紂王能連喝七天七夜,您已經喝了五天五夜了!"

  趙襄子一驚,嚇得酒也醒了,自此,他在享樂方面收斂多了。

  莫伶人看見趙襄子喝了五天五夜,肯定早就有話要說,他卻一直等到趙襄子談起這件事時才"順便"說出來,可謂深得進諫要領。

  第三招:拋釣餌。當對方說出某個意見時,故意在神態上表現出欲言又止的樣子,讓對方知道你有話要說,引起他的好奇心。當他追問時才說出來,這樣他就不會怪你多嘴饒舌了。

  趙簡子准備出兵攻打齊國,並且說:敢勸諫的人,一律處死。有一個名叫公盧的武士,看著趙簡子,忽然笑起來。

  趙簡子問:"你笑什么?"

  公盧回答:"我一向就喜歡笑。"

  趙簡子說:"趕快說出你笑的理由,否則就處死你。"

  公盧說:"在采桑的季節,我鄰居家夫妻二人都出去幹活。丈夫看見一個采桑女子,就去追她,沒有追到,就回來了。他的妻子一怒之下也走了。我是笑這個人太可笑了!"

  趙簡子點點說:"如果我因為攻打別人的國家,失去自已的國家,我就太可笑了!"於是下令停止進兵。

  主動向對方表達意見,對方會產生抗拒心理。設法讓對方主動詢問意見,他更聽得進意見。

  總之,經營人際關系要有耐心,不能全依自己的想法來。尊重別人的想法,關心別人的感受,這是經營人際關系的要點。

交到真心朋友是一種福分

  南懷瑾說:和而不同,就是自己要有中心的思想,能夠調和左右矛盾的意見,而自己的中心思想還是獨立而不移。小人就不一樣了,容易受別人的影響,別人縱然影響了他,然而人各有志,到了利害關頭,意見沖突,相處就不會融洽,自然而然變成同而不和了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子路第十三》

  【原文】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譯文】孔子說過:真正君子和諧但卻不會苟同,勢利小人苟同但卻不會和諧。

  曾子說:"真正的君子用道義去交朋友,通過交友輔助仁德。"

  大師釋疑

  和:融洽相處。

  不同:保持思想獨立,保持個性獨立。

  以文會友:南大師認為,"文"包括了文化思想。以文會友實際上是以道義而結交朋友,

  學儒一得:要交真朋友,先做真朋友

  本傑明·富蘭克林說:"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系。"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可是如何經營人際關系,這是一門大學問。首先要把握兩個原則:

  第一個原則是和而不同。兩個或多個有著獨立思想、獨立人格、個性迥異的人,在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謙讓的基礎上,融洽相處。如果你看不慣我,我看不慣你;你瞧不起我,我瞧不起你,為了某種需要不得不走到一起,就變成小人之交了。

  第二個原則是"以文會友"。大家雖然在學識、才能、經驗、閱曆、背景、相貌等諸多方面都有差異,追求的目標卻相同。"文革"時有一句流傳甚該廣的話:"我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正好切中"以文會友"的本義。如果大家在做同一件事,卻各懷心思,力量就很難融合到一起,又變成 "同而不和"了。

  符合上述兩個原則的朋友關系,才是真心朋友。人生能交到一個真心朋友,絕對是一大幸運。能交到一批真心朋友,那就太幸運了!

  但是,真心朋友不是天生的,需要我們用真心去澆灌,才能盛開出友誼之花。所以,我們想得到真心朋友,首先自己就要做一個真心朋友。

  第一,以道交友,追求共同的人生目標。雙方追求的目標相同,就可結伴而行,相互扶助。如果目標不同,自然只能各走各的路。三國時管寧和華歆絕交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兩人年輕時在一所私塾裏求學,交情很好,經常在一起勞動、學習,形影不離。有一次,有一次,兩人坐在同一張席子上讀書,這時有一位大官乘車經過,管寧依舊讀書,好像沒事一般,而華歆卻拋下了書本,跑出去看熱鬧,好像很羨慕的樣子。管寧認為華歆貪慕富貴,跟自己志向不同,就把墊席割成兩半,宣布絕交。管寧的做法雖然有點過火,但兩人選擇的人生道路不同,事實上也只能維持泛泛之交,很難做真心朋友的。

  第二、以禮交友。我們對任何人都要保持尊重、注意禮儀。對人輕率不恭,別人根本不願走近,更談不上成為真心朋友。子貢在這方面就得到過一個教訓。有一次,他去承地時,看見路邊有一個穿著破衣爛衫的人,就走上前去,很隨意地問道:"這裏到承地還有多遠?"

  此人名叫丹綽,是一個大賢士。他見子貢無禮,就默不作答。子貢不高興地說:"人家問你,你卻不回答,是否失禮?"

  丹綽掀開身上裹著的破布說:"看見別人卻心存輕視之意,是否有失厚道?看見別人卻不認識別人,是否有欠聰明?無故輕視侮辱別人,是否有傷道義?"

  子貢一聽此人出言不凡,頓時心生敬意,馬上下車,恭恭敬地說:"我確實失禮了!您指出了我三大過失,還可以再告訴我一些嗎?"

  丹綽說:"這些對你已經足夠了,我不再告訴你。"

  此後,子貢對人再也不敢起輕視之心,在路上遇到兩個人就在車上行禮,遇到五個人就下車行禮。

  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念:每一個人都有可尊敬之處。不了解一個人而輕視他,是狂妄自負;了解一個人而輕視他,是缺乏識人之智。

  第三、以誠交友。與朋友結交,要真誠相待。但是,我們不能強求對方的真誠,如果我們重視對方,首先要向對方表達誠意。

  三國時的周瑜,起初在軍閥袁術部下當居巢長,也就是縣令。當時地方上發生了饑荒,居巢的百姓沒有糧食吃,餓死了不少人,軍隊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急得心慌意亂,卻不知如何是好。

  有人獻計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家裏想必囤積了不少糧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帶上人馬登門拜訪魯肅。魯肅家裏存有兩倉糧食,各三千斤。他一看周瑜儀表不凡,定是大器之才,有心結交,立即爽快地說:"我送一倉糧食吧!就算是給朋友的見面禮。"

  周瑜愣住了。要知道,在饑饉之年,糧食就是生命,這份禮物可不輕啊!周瑜被魯肅的言行深深感動了,兩人從此交上了朋友。後來周瑜當上了將軍,他就把魯肅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幹大事業的機會。

  第四、以義交友。做人要講義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才是真朋友。管鮑之交傳頌數千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鮑叔牙深知管仲有謀劃大計、圖成霸業的雄才偉略,他們共同做生意,管仲每次都要多分得些財物。鮑叔牙知道管仲家貧,並非出於貪心。他們一起辦事,管仲經常惹麻煩,鮑叔牙知道這是運氣不好,從不認為他愚笨;他們參加戰鬥,管仲多次逃跑回家,鮑叔牙知道他有高堂老母需要奉養,從不認為他怯懦。他們一起當官,管仲多次被炒魷魚,鮑叔牙知道這是因為沒有遇到明君,並不認為管仲無能。後來,鮑叔牙將管仲推舉給齊桓公,管仲才得以施展雄才偉略,助桓公圖成霸業。難怪管仲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也;知我者,鮑子也!"

  交朋友時,如果見別人發達了就去趨奉,失意了就棄而遠之,這不過是小人之交,是很難交到真朋友的。

  第五,以信交友。朋友信服你,才願意跟你保持友誼。這就要求你對朋友守信用。

  毛澤東先生就是一個特別守信的人。他身為國家領袖,在各界都有很多朋友。有一次,他聽說老朋友黃炎培那裏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跡,便借來觀賞,說好一個月歸還。黃炎培極愛此真跡,借出後才一個星期,就多次打電話到值班室:主席看完沒有?什么時候還?幾次之後,毛澤東有些不高興了:"不是講好一個月嗎?我給他數著呢!到一個月不還,我失信。不到一個月催討,他們失信。誰失信都不好。"可是,黃老先生還是一次又一次打電話催討,還把電話一直打到毛澤東那裏,先談一些別的事,末了還是問那真跡。毛澤東哭笑不得地說黃炎培"不夠朋友夠英雄",一個月都忍不住。一個月的期限到了,毛澤東將王羲之的真跡用木板小心翼翼地夾好,交待衛士零點前必須送到。這時黃老又說"盡管多看幾天沒關系"。毛澤東說:"送去吧!講好一個月就是一個月,朋友交往要重信義。"

  在生活中,有些人不知道信之重要,經常用虛言假意敷衍別人,久之必然失去別人的信任。這樣怎么能交到真心朋友呢?

跟有本事沒脾氣的人交朋友

  以前有一位老朋友,讀書不多,但他從人生經驗中,得來幾句話,蠻有意思,他說:"上等人,有本事沒有脾氣;中等人,有本事也有脾氣;末等人,沒有本事而脾氣卻大。"這可以說是名言,也是他的學問。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為政第二》

  【原文】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

  【譯文】孔子說:審視他的目的是什么,觀察他用什么方法實現目的,考察他的興趣愛好是什么。用這種方法識人,別人哪裏還能隱藏呢?別人哪裏還能隱藏呢?

  大師釋疑

  【注釋】

  視其所以:看他的目的是什么。

  觀其所由:看他實現目的的方法是什么。

  察其所安:"安"即滿足、喜歡。全句意思是看他愛好什么。

  叟:有所逃避的意思。

  學儒一得:帶眼識人三法

  交朋友的好處,沒有人不知道;交朋友的壞處,沒有人不擔心。交到一個好朋友,等於交了一場好運;交到一個壞朋友,比發生一起火災還可怕。

  如何結交好朋友而回避壞朋友呢?這就要拿出自己的眼力來。古人說:"君子先擇而後交,小人先交而後擇,故君子寡尤,小人多怨。"意思是說,聰明人先選准人再交朋友,不聰明的人先交朋友再選擇人。所以聰明人很少因交朋友帶來麻煩,不聰明者的人卻經常因交朋友帶來怨恨。

  唐人孟郊的《審交》詩雲: "結交若失人,中道生謗言。君子芳杜酒,春濃寒更繁;小人槿花放,朝在夕不存。唯當金石友,可與賢達論。"大意是說,如果與不可交之人結交,到了中途,就會出現誹謗,遭人議論。君子之間的交往,恰如那陳年佳釀,天氣越冷,飲之愈覺香醇;與小人結交就如同槿花綻放,早上才開,晚上就謝了。只有與那些可以肝膽相照的人結下穩固的交情,才有資格跟賢達之士坐而論道啊!

  這首詩說明,交到壞朋友,其壞處不僅來自這個朋友本身,還會遭到其他人的排斥的非議。相反,交到好朋友,不但受人稱道,也會吸引到更多的好朋友。

  如何識別某個人是否可交呢?南懷瑾比較推崇曾國藩的識人功夫。他說:"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有十三套學問,流傳下來的只有一套——曾國藩家書,其他的沒有了,其實傳下來的有兩套,另一套是曾國藩看相的學問——《冰鑒》這一部書。它所包涵看相的理論,不同其他的相書……'功名看氣宇',就是這個人有沒有功名,要看他的風度。'事業看精神',這個當然,一個人精神不好,做一點事就累了,還會有什么事業前途呢?'窮通看指甲',一個人有沒有前途看指甲,指甲又與人的前途有什么關系呢?絕對有關系。根據生理學,指甲是以鈣質為主要成分,鈣質不夠,就是體力差,體力差就沒有精神競爭。有些人指甲不像瓦型的而是扁扁的,就知道這種人體質非常弱,多病。'壽夭看腳踵',命長不長,看他走路時的腳踵。我曾經有一個學生,走路時腳根不點地,他果然短命。這種人第一是短命,第二是聰明浮燥,所以交待他的事,他做得很快,但不踏實。'如要看條理,只在言語中',一個人思想如何,就看他說話是否有條理,這種看法是很科學的。"

  曾國藩的這種識人方法很好,可惜太專業了,一般人不會用。而且,它主要是看一個人有沒有出息。並不是每一個有出息的人都值得自己去交。我覺得,還是孔子的"視、觀、察"識人法比較簡便易行,而且對每個人都適用。這種方法如何運用呢?

  第一,看這個人的追求目標。有的人追求為天下人造福,有的人追求出人頭地,有的人追求成名成家,有的人追求把小日子過得安逸。目標不同,境界有別。但不是說一定要跟境界高的人交朋友。關鍵要看你是否認同他的目標。如果你想為天下人造福,就去跟志向相同的人交朋友。你只想把小日子過好,卻去跟志向遠大的人交朋友,遲早會成為他的累贅,朋友就交不成了,當個崇拜者還差不多。如果你志向遠大,卻去跟一群只想過安穩日子的人交朋友,必然被他們那些無足輕重的小事所幹擾,也不適合。

  當然,我們也不能瞧不起那些心無大志的人。維持普通的朋友關系就可以了,用不著有意回避,也不必深交。

  第二,看這個人實現目標的手段是什么。一般來說,用正當手段實現目標的人才值得交往。比方說,一個人想賺錢,這並沒有錯,如果他靠偷盜搶劫、欺蒙拐騙賺錢,手段不正當,遲早必遭報應,跟他交朋友,不是會受拖累嗎?

  跟忘恩負義的人也不能交朋友。比如《三國演義》裏呂布這個小子,武功天下無敵,是一個能幹大事的人。可他幹大事的手段卻不地道,殺了兩個義父,搶了恩人劉備的徐州,搞得天下英雄只想跟他做敵手,不想跟他交朋友。但那個聰明過人的陳宮,偏偏投奔他,結果受了連累,一命嗚呼。在忘恩負義者眼裏,"朋友是用來出賣的",極具殺傷力,切記敬而遠之。

  第三,看這個人的興趣愛好是什么。有的人愛讀書,有的人愛網聊,有的人愛打遊戲,有的人愛打牌賭博,有的人愛書法,有的人愛運動……愛好不同,顯示了每個人的不同品位和素養。最好跟品位高的人交朋友。天天跟人去打遊戲,沒准就患上了"網絡綜合症";天天跟人去打牌,沒准就成了賭徒。

  另外,看人的愛好,不能只看表面。比如同樣是看書,有的人愛看專業書籍、學術著作,有的人愛好黃色小說、武打小說,兩者的趣味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定要搞清他的真實愛好才行。

  用孔子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的方法把人一看,不管對方是披著羊皮的狼,是披著狼皮的羊,還是披著虎皮的老虎,都將現出原形,你就可以據此擇定自己的真朋友了。

  一般來說,有本事沒脾氣的人,是最值得交的朋友。但這種人極難得,偶然看見一個,不妨主動結交,千萬不要錯過。

同情弱者是天下最高的學問

  南懷瑾說:做人的道理是應該如此,對於不及我們的人,不必討厭他,要同情他,能夠幫助的就盡量幫助他,即使不能幫助也要包容人,原諒人家一點,如果自己是對的,當然要助人,自己不對就免談。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原文】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譯文】師冕來見空子,走到階沿,孔子道:這是階沿啦。走到座席旁,孔子道:這是坐席啦。都坐定了,孔子告訴他說:某人在這裏,某人在這裏。師冕辭了出來。子張問道:這是同瞎子講話的方式嗎?孔子說:對的,這本來是幫助瞎子的方式。

  大師釋疑

  【注釋】

  師冕:盲樂師。據南懷瑾大師介紹,古代樂官一般由瞎子來充當。

  斯:這裏。

  固:本來。

  學儒一得:不要炫耀你的好運

  天下最高的學問是什么?同情弱者,幫助弱者。孔子講仁,老子講道,墨子講"博愛",歸根結底,都不是為了讓強者更強大,而是為了讓貧弱的人得到更多的福利,讓不幸的人得到更多的快樂。

  我們做學問,是想成為一個強者。但是,做強者,不等於取得了輕視、欺壓弱者的資格,而是賦予了幫助弱者的責任。放棄這一責任,根本沒有資格做強者。

  在生活中,有的人看見殘疾人,看見不幸的人,就嘲笑,就鄙視,他們借此表達自己的高明,卻正好證明了自己的人格還不到三寸高。

  真正的強者,都具有悲天憫人的情懷,"哀民生之多艱難",並願意盡一己之力給弱者以幫助。孔子如此,其他偉大人物也無不如此。南懷瑾大師講過一個故事:"釋迦牟尼有一個弟子,眼睛看不見,但還是自己縫衣服,有一天他穿不起針線來,就在那裏大聲叫,要求同學幫忙他穿一下針線。但是他的同學,那一班羅漢們,都在打坐入定了,沒人理他。釋迦牟尼這位老師,就自己下來幫他穿好針線,交給他手上,教他怎樣縫。這個學生一聽到聲音,才知道是釋迦牟尼。他說,老師怎么親自來?釋迦牟尼說,這是我應該做的。而且馬上對所有的弟子們上了一課說,人應該做的,就是這種事,為什么不肯幫助殘廢的人、窮苦的人?訓了一頓話。"

  孔子和釋迦牟尼是不同國度的人,他們對待瞎子的態度卻是一樣的,可見他們在做人做事的態度上,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弱勢群體理應得到全社會的關心。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給他們提供幫助。大的幫助力所不及,一些小事起碼是可以做的,比如:在車船上主動給老弱者讓座,遇到有人問路,熱情指點,等等,這些小事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另外,我們在弱勢者面前,還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不在窮人面前炫耀財富,不在庸人面前炫耀才幹。炫耀的目的是期待在對方心目中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炫耀的結果卻會使對方的心離你越來越遠。

  "同情弱者是人類的天性",尊敬強者也是人類的天性。弱到讓人瞧不起當然不行,強到讓人看不慣更不行。假如你已經強大到足以讓對方尊敬,就應該低調一些,謙遜一些。這是一種聰明的做人之法。

  第二,別在失意者面前談論你的得意事。如果你事業順利、生活如意,難免有向人吹噓一番的心理沖動。古人說:"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這就是說,想在熟人面前炫耀一番。但是,請注意,千萬不要對失意者談你的得意之事。因為失意的人最脆弱,也最多心,你的談論在他聽來都充滿了諷刺與嘲弄的味道,讓他的心靈受到挫傷。

  一般來說,失意的人似乎較少攻擊性,鬱鬱寡歡是最普遍的狀態。但別以為他們總是如此。聽你談論了你的得意之事後,他們普遍會有一種心理——怨恨!這是一種進入到內心深處的對你的不滿反擊。你說得口沫橫飛,不知不覺已在失意者心中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他對你的懷恨不會立即顯現出來,因為他無力顯現,但他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泄恨,例如說你壞話、拉你後腿、故意與你為敵。他們內心深處的想法是:看你得意到幾時!最低限度,他們會疏遠你,避免和你碰面,以免再聽到你吹噓得意之事,於是,你不知不覺就失去了一個朋友。

  所以,當你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發了財,還是一切順利,切忌在失意之人面前談論。不僅如此,在並未失意的人面前最好也不要談論。你的好處大家都看得到,何必自己說出來呢?

  第三,有意抬高失意者,使他們覺得有面子。大凡一個人失意了,情緒低落,需要受到鼓勵;心情難受,需要得到安撫。如果你鼓勵他,安撫他,他不但不嫉妒你的成就,還會對你感激備至。

  英格麗·褒曼在獲得了兩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後,又因在《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精湛演技獲得最佳女配角獎。然而,在她領獎時,她一再稱贊與她角逐最佳女配角獎的弗淪汀娜·克蒂斯,認為真正獲獎的應該是這位落選者,並由衷地說:"原諒我,弗淪汀娜,我事先並沒有打算獲獎。"

  褒曼作為獲獎者,沒有喋喋不休地敘述自己的成就與輝煌,卻對自己的對手推崇備至,極力維護了對手落選的面子。無論誰是這位對手,都會十分感激褒曼,會認定她是值得傾心相交的朋友。一個人能在獲得榮譽的時刻,如此善待競爭對手,如此與夥伴貼心,實在是一種文明典雅的風度。

助善莫助惡

  一個君子,看到朋友、同事以及任何的好事,都願意幫助他完成,壞事則要設法阻難使他無法完成。從政、做人都一樣要做到這個程度。而小人卻正好相反,就喜歡幫忙人家做壞事。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顏淵第十二》

  【原文】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譯文】孔子說: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會成全人家的惡行。小人的做法正好相反。

  大師釋疑

  成人之美:成全別人的好事。

  成人之惡:助長別人的惡行。

  反是:跟這種做法正好相反。

  學儒一得:千萬不要成為幫凶

  好人心地善良,總願意看見別人過得開開心心,看見別人不快樂,就跟著心裏難受;看見別人遭遇不幸,就跟著流眼淚。所以他們總願意成人之美,巴不得別人的事情有一個好結果,他也跟著開心。

  而有的人正好相反,看見別人衣服漂亮一點,他心裏難受;看見別人相貌漂亮一點,他心裏難受;看見別人娶的老婆漂亮一點,他心裏難受;看見別人學業優秀、事業成功,他心裏更難受,反正別人開心,他就跟著難受。這種人不見得是壞人,就是嫉妒心理太強。俗話說:"傻子過年看隔壁。"看什么呢?看人家餐桌上的菜品是否豐盛。自己家裏吃什么先不管,如果隔壁大魚大肉擺滿了桌子,心裏就難受。要是隔壁吃糠咽菜,他心裏才高興呢!記得"文革"那會兒,吃肉不易,所以吃肉的時候,都要關上房門,怕的就是惹人不高興。

  如果嫉妒心強又人品欠佳,就可能"成人之惡",別人凡有好事,他就要想辦法幫人家變成壞事;別人凡有壞事,他就要落井下石,使事情變得更壞。

  成人之美者,心地是光明的、坦蕩的,他能從別人的快樂中享受到快樂,必是一個快樂的人;成人之惡者,心地陰暗的、狹隘的,只能從別人的不幸中得到一點可憐的快樂,必是一個不快樂的人。因為社會總是在向前發展的,富有的人、健康的人、聰明的人、漂亮的人必然越來越多,樂人之善,必然會越來越開心,惡人之善,必然越來越苦惱,這不是讓自己心靈滑向地獄嗎?

  如果只是嫉妒別人,壞人好事,還要好一點,不過到處結怨於人而已。還有一種"成人之惡" ——做幫凶,是絕對不能幹的,否則會成為公敵,成為過街老鼠,一輩子就毀了。比如過去的漢奸,幫著日本人殺中國人,最後沒有一個能得善終的。又比如那些跟著黑道頭子幹壞事的人,也往往淪落到萬劫不複的境地。

  幫助別人做不道德的事,也會損害自己德行,對自己沒好處。很多事,不要因為自己不是發起人,就心安理得去幹,就以為做錯了也不是自己的錯。我們心裏要有一個分辨正邪善惡的天平,把不合法、不合道德的事都擋在身外。應該如何做呢?我們不妨看一個事例:

  一個年輕人去一家雜貨店應聘。老板問他:"假如我雇用了你,你能保證完全聽從我的吩咐嗎?"

  年輕人回答:"非常樂意,老板!"

  老板又問:"如果我告訴你白糖的質量上乘,而它實際上卻含有雜質,你會怎樣對顧客說?"

  "我會告訴顧客白糖質量上乘,並勸他們放心購買,"

  "很好!如果我告訴你咖啡是純淨的,而裏面卻摻了大豆粉,你又怎樣向顧客推銷呢?"

  "很簡單,"年輕人微笑道,"我會告訴他們,本店一向重譽守信,絕對不可能賣摻了大豆的咖啡。"

  "好極了!如果我告訴你黃油是新鮮的,而它們事實上已經存放了一個月之久,你又怎樣把它們推銷出去呢?"

  "我會說這批黃油是昨天剛進的貨,可以放心食用。"

  老板滿意地點點頭,拍拍年輕人的肩,笑容滿面地說:"你真是個聰明的小夥子!說吧,你希望得到多少薪水?"

  "我不是一個很貪心的人。你只要每周付給我一萬美元,我就感到相當滿意了。"

  "什么?每周?一萬美元?"老板大吃一驚,"你沒說錯吧?難道你認為我會付給你這么高的薪水嗎?"

  年輕人冷冷地說:"一流的騙子就要有一流的價錢。假如你想雇我在這裏當騙子,你就得付每周一萬美元。否則,我只要每周一百美元就夠了。"

  在這個正直的年輕人面前,老板感到十分慚愧。他說:"小夥子,我不想改變你的思考方式。你就在這裏幹吧!每周一百美元。真見鬼,因為你這個壞蛋,我也許得改變做生意的方式。"

  你瞧,一個正直的人,他能用自己的人格力量使別人也變得正直起來。

  如果沒有幫凶,壞人就不會有那么壞,至少不會壞到那么徹底。人都有趨同心理,相互推波助瀾,能幹出轟轟烈烈的好事,也能幹出令人發指的壞事。我們要保持自己的獨立人格,就要遵從自己的價值判斷,不要受趨同心理所左右。不管別人幹不幹這種事,如果自己覺得是好事,就大膽去幹;如果自己覺得是壞事,就堅決不幹。這才是真正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空思不如多學

  一個有天才、有思想的人,首先要注意多讀書、多求學。自己以為自己是天才,聰明了不起,如果多讀書以後,自己就會變得非常謙虛了。常常我們自以為是一個大發現,多讀了書以後,才知道古人早就講過了,知道了,原來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而且古人比我們所知道的還更多得多。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為政第二》《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原文】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日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譯文】孔子說:光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光思考而不學習,就會形成偏見。

  孔子說:我曾經整天不吃飯,整晚不睡覺,去想事情,沒有一點好處,不如去學習一些東西。

  大師釋疑

  【注釋】

  罔:本意為"白白地",意思是白學了。

  殆:本意為危害,這裏是指會形成偏見,對自己有害。

  嘗:曾經。

  寢:睡覺。

  學儒一得:獲得智慧的五大實用經驗

  世上有兩種糊塗蟲,一種學而不思,一種思而不學。這兩種人,正如南懷瑾大師所描述:"有些人有學問,可是沒有智慧的思想,那么就是迂闊疏遠,變成了不切實際的'罔'了,沒有用處。如此可以作學者,像我們一樣——教書,吹吹牛,不但學術界如此,別的圈子也是一樣,有學識,但沒有真思想,這就是不切實際的'罔' 了。相反的,有些人'思而不學則殆'。他們有思想,有天才,但沒有經過學問的踏實鍛煉,那也是非常危險的。許多人往往倚仗天才而胡作非為,自己誤以為那便是創作,結果陷於自害害人。"

  南大師認為"學而不思"的人可以做學者,教書,這還是抬舉了他們。真正能把書教好就不簡單,就不算"罔" 了,還稱得上"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實際上,"學而不思"的人,是什么事都做不好的。因為做任何事,都必然跟他人發生關系。好比寫文章,看起來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如果不了解別人的趣向,寫的文章就沒人願意看,等於廢紙一堆。教書也一樣,不知道學生的興趣點,講課只能幫助學生打瞌睡,一點用也沒有。

  "思而不學"的人危害更大,因為他們滿腦子偏見,每天覺得這件事不公平,那件事不公平,每天看不慣這個人,看不慣那個人。帶著這種觀念,肯定會說很多錯話,做很多錯事,其結果不過是害人害己罷了。

  所以,與其思而不學,不如學而不思,大不了當個"書呆子",幹不出有價值的事,起碼不會散布"反動言論"。

  另外,當我們對某件事感到迷惑的時候,通過學習來解惑,顯然是簡便而積極的方法。比方說,看見某件事不公平,它為什么不公平?應該如何改進?其實別人早有研究,看看相關書籍就知道了,或者向專業人士請教一下,心裏一個結也解開了。用不著自己胡思亂想,越想越漿糊;看見某個人很討厭,如何跟這種人打交道?如何調適自己的心態?別人也早有結論,看看書就知道了,或者向有經驗的人士討教一下,辦法就有了,用不著自己胡亂猜疑,越猜越生悶氣。

  要想獲得真智慧,最好的辦法是既學又思。不過,學與思也同樣要講方法,用對了方法,自然功效百倍。在這方面,古人早就總結出了五大實用經驗:

  第一,博學之。多看一些書,不管是文科的、理科的都看一些。有些人看書,光看文藝作品,光看武打小說,或者光看專業書籍。並不是這些書不好,關鍵是偏於一端,眼界、思路會受到局限,不利於拓展智慧。這就像吃飯偏食一樣,難免營養不良。把各種知識都裝一些在大腦裏,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問題,都不致於全然迷惑,這既有利於增進思維,亦有利於激發靈感。

  第二,審問之。多問幾個"為什么",然後去尋找答案,既能激發學習興趣,也能增進智能。比如"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它到底對不對?思而不學的具體表現是什么?思而不學有哪些危害?等等。有了問題,就有了學習和研究的方向。

  第三,明辯之。對同一件事,因為每個人所觀察的角度不同,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面對眾多觀點,就需要仔細分辨究竟哪種觀點更正確,或者更適於自己所需。比如,有專家說,吃蘋果應該吃皮,因為蘋果皮裏含有豐富的營養,甚至比果肉價值更大。又有專家說,吃蘋果不應該吃皮,因為果農殺蟲時,農藥會殘留在果皮中,有害健康。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分辨一下到底健康重要還是營養重要,不能盲目相信某個專家的意見。

  第四,慎思之。我們不能老是被動地接受別人的觀點,還要思考出新。比如,蘋果皮會殘留農藥,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很多消費者不知道這個事實,用什么辦法提醒他們呢?我們的思考不一定每一次都有結果,但它確實是創新必不可少的一步。

  第五,篤行之。我們想到某個好的觀點,或者某個好的辦法,自己肯定越想越覺得對。但他到底對不對?最好拿到實踐中檢驗一下。當然,所謂實踐,不等於什么事都要去做一下。有時因條件不允許,有時不宜去做。比如,我認為絕大多數強盜是因為恐懼才傷害人,而不是天性邪惡。這個觀點到底對不對呢?我當然不能拿著刀子去客串一回強盜。但我可以通過到監獄去采訪,或請教有關專家來獲得答案。這也是實踐,是"篤行之"。

不要被學問捆住手腳

  講人生修養,一個大丈夫,不管對哪門學問,都要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不要被它困住了。因此,反過來講,對於下棋、打牌等等,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不被它困住的,不能不算是學問。如困住了的話,就變成了"致遠恐泥"。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子張第十九》

  【原文】子夏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

  【譯文】子夏說道:即使只是小技藝,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恐怕它妨礙遠大事業,所以君子不從事於它。

  大師釋疑

  雖:即使。

  小道:是相對於"仁義道德"這個"大道"而言的各種技巧、方法、觀點。

  致遠:達成遠大理想。

  學儒一得:拋棄"專業對口"的觀念

  子夏認為,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技巧,也一定有可取的地方。南懷瑾大師進一步解釋說:"人生天地間的學問,分門別類,不止一種,雖然有很多小道,如下棋、寫中國字、作詩、刻圖章,甚至於打牌吧,這些都不是什么大學問,只是小道,古人所謂雕蟲小技,但也是學問,並不簡單,都很難,如果深入去研究,都會有所成就。"

  任何技術都有可取之處,這是很有道理的。比方說打球,好像只是玩玩,可是玩好了,沒准NBA會花幾百萬美元的大價錢把你請去打球,玩給大家看;又比方說打麻將,好像是玩物喪志的東西,可是玩精了,沒准麻將協會會請你去當教練,請你去參加比賽。

  雖然任何技巧都有可取之處,但仍然只是"小道",不僅打牌下棋如此,當老板的技巧,當專家的技巧,當員工的技巧都是如此。那么,什么才是"大道"呢?我們的人生目標才是大道。對孔子來說,他的人生目標是弘揚仁義道德,所以他老說仁義道德是大道。我們的人生目標可以跟孔子一樣,也可以不一樣,關鍵看我們自己的趣向。但是最好把目標放遠大一點。離開了遠大的人生目標,任何"小道"都會大打折扣。正如南懷瑾大師所說:"前面的目標不放遠大,專抓一點小成就當成大學問,就被困住了,像掉進泥坑裏去了,爬不起來,所以君子不取小道,寧可走大路。"

  如何走大路呢?有兩個要點:

  第一,不要受專業限制。在很多人的頭腦中,"專業對口"的觀念根深蒂固,好像學什么就只能幹什么。比如在學校學的什么專業、在社會上學的什么技藝,他確定自己的事業方向時,就將視點全放在相關的行當上。實際上,這項專業未必是他最擅長的,這個行當也未必是他感興趣的。而且任何專業都是"小道",關鍵要把人生目標選好。魯迅以前立志改變中國人"東亞病夫"的形象,所以他去學醫,想改良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後來他發現改變中國人的精神更重要,又以此為目標,毫不猶豫地拋掉醫學這種小道,拿起了筆。假如抗戰爆發後他還健在,並且立下上陣殺敵這個新目標的話,我想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拋棄寫文章這種小道,棄筆從戎的。

  說魯迅從醫和從文都是"小道",他的"大道"是什么呢?他從醫時,大道是提升中國人的身體素質;從文時,"大道"是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素養。他堅定地走自己的大道,所以能將"小道"發揚光大。一般人根本沒有目標,或者目標不高尚,一輩子只走"小道",所以終生無所成就。

  第二,不輕視"小道",但只做與目標有關的事。雖然目標是"大道",實現目標卻要靠專業技術這種"小道"。假設人生目標是道路,那么專業技術就是行路的交通工具。沒有哪種交通工具絕對是好的,也沒有哪種交通工具絕對是壞的。小車雖然先進,在城市的街道跑得很好,到了山溝溝裏,還不一定有毛驢跑得好呢!同樣的道理,無論我們從事什么工作,都無高尚低下之分,關鍵在於目標是否高尚,以及能否達成目標。

  為了達成目標,我們一定不要輕視任何專業技術,也不要迷戀任何專業技術。這就是所謂的能"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用什么技術或不用什么技術都不要緊,只要對目標有利就行。心中執著於目標,就不會偏離方向。

  保羅·道密爾的成功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年輕的他流浪到美國時,身上只剩下5美分,而且沒有—技之長。他所擁有的,只是一個成為一流商人的夢想。他非常清楚,成為一流商人的希望不能靠偶然的機遇,要靠高於一般的能力。他決心學習成為一個大老板所需要的各種技能。

  剛到美國18個月,道密爾換了15份工作。每份工作的性質都不同。對任何一項工作,無論是機修工還是搬運工,他都認真對待,決不馬虎。不過,一旦他對這項工作的技能完全掌握,馬上就跳槽。他不願在自己熟悉的事情上浪費時間。

  兩年後,一位老板看中了他的才幹和敬業精神,決定把整個工廠交給他管理。道密爾沒有讓老板失望,他把工廠管理得很好,他的收入也非常可觀。可是半年後,他突然向老板提出辭呈,跳槽到一家日用雜品廠當了推銷員。他認為,要成為一流商人,只有企業管理經驗是不夠的,還必須熟悉市場,了解顧客需求。推銷無疑是一份最接近顧客的工作,於是,他放棄體面的職位和優厚的薪金,幹起了推銷員。

  經過幾年"修煉",道密爾對自己的才能充滿了自信。他用極低的價錢買下一家瀕臨倒閉的工藝品廠,經過一番巧手整頓,很快使它起死回生,成為一家贏利狀況極佳的企業。

  其後,他再接再厲,買下一家又一家破產企業,並像個包治百病的神醫,使它們重煥生機。他的財富也像雨季的河流一樣,迅速飛漲。20年後,這位白手起家的青年輕輕松松邁入億萬富豪的行列。

  在這個事例中,道密爾的人生夢想是做一流商人,但他實現夢想的方法卻是從一件件簡單的小事做起,培養才幹,增長經驗,同時積累創業資金。他沒有輕視任何一項技能,也從不執著於任何一項技能,最後他終於心想事成。

  生命有限,技能無窮,我們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學好,也不可能在每一項工作上都取得傑出成就。平時為了娛樂或休閑,我們可以嘗試一些諸如打牌、下棋之類的"小道",但最好把主要精力放在人生目標上。圍繞目標去學習,去實踐,無疑是最有效率的做法。

學無常師,多方求教

  南懷瑾說:至於老師孔夫子,不管對於哪一樣中國文化的精神,樣樣他都有,如果問他的老師是哪一位,那是沒有的,誰有長處,他就跟誰學,所以無常師。沒有認定跟一個人學。哪一門有所長,他就學哪一門。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子張第十九》《論語·述而第七》

  【原文】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衛國的公孫朝向子貢請教說:仲尼(孔子)是從哪裏學來的這些東西呢?子貢說:文王武王的大道,並沒有墜落在地上,它還在人間。賢德的人記述了它的大方面,不賢德的人記述了它的小方面。沒有人不具備文王武王的大道啊。夫子哪裏不能夠去學習呢?他哪裏有什么固定的老師呢?

  孔子說:"三人同行,其中一定有可做我老師的。選擇他們的優點加以學習,看到他們的缺點,自己就可以改正。"

  大師釋疑

  公孫朝:衛國大夫。

  賢:代表有智能、有道德的人。

  識:記住,牢記。

  何常師之有:"有何常師"的倒裝句,意思是哪有固定的老師。

  學儒一得:從別人的頭腦中找金礦

  子夏說"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耐人尋味。我們中國人有一個觀念誤區,好像學問都在那些名家大師手裏,都在那些學者老師手裏,農夫農婦、販伕走卒之類沒讀過書的人都是沒學問。這種觀念真是大錯特錯。

  打個比方,大學教師中懂孔子《禮記》的人不多了,可是古代的禮儀,鄉下的老農民大都懂一點,並且還在生活中運用。人家雖然不知道《禮記》裏的句子,他會運用,就不能說他不懂"禮"。到底是擅長搏擊的人武功高呢,還是把刀譜、劍譜背得滾瓜爛熟的人武功高呢?我認為還是擅長搏擊的人武功高,光背武功秘笈有什么用?

  另外,任何學問都不是平白無故地長在學者腦袋裏,必有源頭。它的源頭在哪裏?在生活中。農夫農婦、販伕走卒都是生活中人,他們的頭腦中裝滿了生活中得來的好經驗,學者們就是將他們的經驗加以提煉,才形成了好的理論。而生活中人雖然沒有提煉能力,並不等於他們腦袋裏的東西沒有價值。好比金礦石,提煉後價值更高,沒有提煉之前,其價值仍在,值得我們去提煉。孔子所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並不是故作謙虛,而是認識到了從別人的頭腦中找金礦的價值。

  在生活中,還有一些人,雖然身處低位,無權無錢無名,卻具有智慧,並且善於總結經驗,也就是說,具有將金礦提煉成金塊、打造成金器的能力,只不過沒有人發現他們的才能,所以一直默默無聞。向這樣的人請教,也許比在大學裏讀幾年書還要有價值。

  比如伊尹未發跡前,不過是有莘國君的奴隸,地位十分低賤,誰都不會認為他有學問。但他確實很有學問。可惜有莘國君不識其才,看他燒得一手好飯菜,便讓他當了廚師。伊尹十分注意學習,常借迎來送往、招待賓客之機,從賓客們口中了解天下大事。

  有一次,商湯王的左相仲虺因公事從有莘國過境,逗留數日。伊尹便借招待他的機會,多次與他接觸。交談中,仲虺發現伊尹是個難得的人才,回國後,便將伊尹的詳情稟告了商湯,並借商與有莘國結親之機,要求讓伊尹作為陪嫁奴隸。這樣,伊尹就來到商湯家中。但商湯認為一個奴隸不可能有多大本領,仍讓他去當廚師。伊尹常乘機接近商湯,利用烹調作比喻向商湯陳說政治見解,先後達七十次,商湯均不為所動。

  一天,伊尹故意將幾樣菜蔬或做得淡而無味,或做得鹹不入口,一同獻給商湯。商湯大為不滿,立刻召伊尹前來問話。伊尹對商湯說:"大王,燒菜既不能過鹹,也不能太淡。過鹹則難於下咽,過淡則無滋味。治理國家也是同樣的道理啊!既不能操之過急,急則生亂;又不能松弛懈怠,懈怠必然國事荒疏。"

  伊尹停頓了一下,見商湯聽得聚精會神,便繼續說:"如今,夏王桀荒淫無度,昏庸暴虐,民心盡失,天下紛亂,黎民百姓飽受其苦,恨之入骨。而大王您以仁德治國,伸張正義,取信於民,已是眾望所歸,為當今天下惟一賢明的君主。您何不適時起兵,伐夏救國,拯救萬民於水火之中,成就驚天動地的偉業呢?"隨後,伊尹詳盡分析了天下大勢,論述了消滅夏朝的具體步驟和策略。

  商湯這才發現伊尹是個傑出人才,當即宣布解除他的奴隸身份,並任命他為右相,與仲虺一同輔佐朝政,共同籌劃滅夏大計,終於大功告成。

  伊尹的事例說明,一個人有沒有學問,不能看他的身份,不能看他的財勢,不能看他的學曆。有的人瞧不起地位低的人,認為向地位低的人請教有失身份。其實,在生活中,伊尹不止一人,其中多數人未能立業揚名,但不等於他們的學問沒有價值。我們看見的某個廚師,說不定他是一個尚未發跡的伊尹呢!我們看見的某個老釣翁,說不定他是一個尚未發跡的薑子牙呢!我們看見的某個小商人,說不定他是一個尚未發跡的寧戚(齊桓公的大臣)呢!向伊尹、薑子牙、寧戚們求教,怎么會有失身份呢?

  即使對方不是伊尹、薑子牙或寧戚,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只要他有一技之長,也值得我們請教。如此積少成多,必成十分學問。

  瓦倫蒂諾曾在"世界時裝之都"巴黎向名師學習服裝設計與制作技藝。學成後,他回到祖國意大利,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旁邊一條街道上開了一家時裝店。他自以為師從名門,技藝過人,必能成就一番事業,誰知做了幾年,生意仍無起色。因為羅馬的時裝店多不勝數,他們也是經過名師調教的,瓦倫蒂諾並不比他們優秀。

  為了提升競爭力,瓦倫蒂諾決定走捷徑,主辦一個時裝表演會,提高知名度。他向許多影視界的人士發了請柬,結果卻讓他大失所望。這一天,應邀而來的人寥寥無幾,知名演員一個也沒有來,他的服裝一套也沒有賣出去。

  這次失敗使瓦倫蒂諾鬱悶了許多天,但也讓他悟到一個道理:名氣不是宣傳出來的,需要真正的實力作後盾。自此,他潛心研究服裝設計與制作藝術,利用一切機會向別人學習。不管是服裝大師還是街頭藝人,只要有一技之長,他就要學到手。甚至名師打蝴蝶結的一個手勢,他也看在眼裏,記在心上,細心揣摩。凡有時裝表演和展覽會,他手頭再拮據也要買票參加,以便向同行們學習經驗。

  苦熬八年後,瓦倫蒂諾的技藝日臻成熟,在同行中脫穎而出。自此,他的生意如順風揚帆,全羅馬的女貴族都來請他設計時裝,前美國總統裏根夫人南希、西班牙皇後索菲婭、伊朗皇後法拉赫·迪、著名影星索菲亞·羅蘭……這些世界著名人士都是他的顧客,他每年的營業額達5億馬克以上,被譽為"高檔時裝之王。"

  瓦倫蒂諾可謂深得學習的要領。他"學無常師,多方求教",就像一個煉金人,到處收集金礦石,終於煉成了自己的獨特藝術珍品。

  對任何一個期待事業有成的人來說,僅憑從某個名師那裏學到的一點有限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多方求教,方能"集眾美於一爐",練成一鳴驚人的絕藝。

多看多聽少開口

  南懷瑾說:"事到萬難須放膽,宜於兩可莫粗心。"第二句就是多見闕殆的意思,這個時候要特別小心處理,不要有過分的行動,這樣處世就少後悔。一個人做到講話很少過錯,處世很少後悔,當然行為上就不會有差錯的地方。這樣去謀生,隨便幹哪一行都可以,祿位的道理就在其中了。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為政第二》

  【原文】子張學幹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譯文】子張向孔子請教做官的方法。孔子說:多聽別人的意見,保留疑問,謹慎談論其他的話,就會減少過錯;多看身邊發生的事,不幹危險的事情,謹慎去做其餘的事,就會減少後悔。說話很少有錯,做事很少後悔,祿位就在這裏邊了啊!

  大師釋疑

  【注釋】

  子張:陳國人,姓顓孫,名師,孔子的賢弟子之一。

  幹祿:求取俸祿,即出仕從政。據南大師解釋,"古代俸和祿是兩回事。"俸"等於現在的月薪;"祿"有食物配給。祿位是永遠的,所以過去重在祿。"

  尤:過錯。

  學儒一得:找飯碗的本領

  無數過來人經曆無數波折,經曆了無數是非之後,得到的一條重要處世經驗是:多看多聽少開口。

  那么,多看什么呢?多聽什么呢?為什么要少開口呢?

  第一,多看一切跟工作有關的人和事。假如你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就得把自己的精氣神全部融入其中,弄清各種人和事的當前狀況與變化規律,久之,你看待事物的眼光就跟局外人大不一樣了,達到"神知神覺"的境界,這樣你就有了一雙慧眼,能隨時發現有利於事業成長的機會和發現不利自己的風險。

  比如,你想當一個作家,那么,你看見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不妨構思一番,如何把他們寫到作品裏去。這樣,你就有了綿綿不絕的靈感。與此同時,你的社交圈也圍繞文化人拓展,了解文壇的最新動向,了解最新的市場動態,這樣你就能隨時寫出符合讀者閱讀時尚的作品。相反,像那些老教授一樣,固執地按自己的興趣寫作,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那么寫出來的東西可能就無人欣賞,變成廢紙一堆。

  假如你想做個商人,方法也是一樣的,思考每個人、每件事跟自己的生意有什么關系,並以生意人作為主要交往對象。久之,你的智慧將是"金光閃閃",你將發現賺錢的機會無處不在。

  第二,多聽過來人的經驗之談。老於世故的人說:"一天學一個乖。"向誰學乖?當然要向那些過來人學乖。一個人的經曆有限,即使時刻留意,見識也有限。如果有一雙謙遜的耳朵,願意聽聽別的見解,那么,你就能將別人的見識變成自己的見識。關於多方求教的好處,上一節已經談了,這裏就不必贅述。

  第三,話不輕出,言必有據。生活中的許多悲劇,是說話不慎帶來的。古語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兵法說:"一言不慎身敗名裂,一語不慎全軍覆沒。"這樣的說法不是故作驚人之語,確有無法血淚教訓可以驗證。

  當然,說話不慎帶來血光之災畢竟只是特殊現象,對大多數人來說,它的主要危害是:說得越多,自己的淺薄無知就暴露得越多,就很難得到別人的信任和重視了。相反,謹慎說話的人,就能很好地掩蓋自己的缺陷,而且也體現了一種負責任的態度。還有一點,當我們急於開口時,就沒有心情去聽多聽多看了,這就失去了糾正自己觀念誤差的機會。在錯誤的觀念指導下,難免經常出錯。如果多聽聽別人的意見,就能多一些觀察問題的角度,可以把問題看得更全面,能夠按更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正如南懷瑾大師所說:"本來不懂的事,不要吹上一大堆,好像自己全通,最後根本不通,這就丟人了。如不講過分的話,不吹牛,就很少過錯;多去看,多去經驗,對有疑難問題多采取保留的態度。"

  俗話說:"愛叫的麻雀不長肉",在人群中,那些特別愛說話的人,最不可能受到重視和重用。這是為什么呢?

  其一,一個人特別愛說話,說明他自控能力不強,易沖動,經常因情緒傷害理智。試想,連自己的嘴巴都管不住,又能管好什么事?

  其二,一個人整天嘰嘰喳喳,總得有內容。他的生活經曆有限,不知道那么多趣聞逸事;也沒功夫讀書,不可能天天給你講世界名著。說來說去,無非東家長西家短,拿別人的隱私、缺陷當作料,煲成一鍋大雜燴。對這樣的人,誰敢跟他交心交底呢?

  其三,無論是誰,若想被人冠上"可愛"、"可敬"、"可信"、"可親"之類的字眼,一定要善於偽裝,或者說"包裝"——將缺點隱去,將優點突顯出來。漂亮時裝能包裝外部形象,真知灼見能包裝內在思想。可是,一個愛說話的人,有什么說什么,久之必然將自己的優點、缺點全部暴露於人前,赤條條無遮無掩,這就醜態百出了。

  其四,一個特別愛說話的人,總是不假思索地對任何事發表見解,好的意見與錯誤觀點混雜,泥沙俱下,讓人難取難舍,只好當成廢話。久之,人們必然認為他沒有見識,只會亂說一通。而且,他們很容易被不懷好意的人利用,社會上的小道消息,主要是靠他們傳播開來的。

  總之,話多不如話少,話少不如話好,多言不如多知,即使千言萬語,也不及一件事實留下的印象深刻。多言是虛浮的象征,因為口頭慷慨的人,行動一定吝嗇。凡有道德者,必不多言;有信義者,必不多言;有才智者,必不多言。有人說:沉默是金。沉默本身不是金,只是一個煉金的過程,將各種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得出一個相對合理的結論後,才謹慎發言,這樣,他給人捧出來總是金子,自然會被人認為是一個極有價值的人,因而受到重視和信任。

  孔子所謂"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多見闕殆,慎行其餘",歸結起來,就是多看多聽少開口,還加上謹慎行事。這不僅是找飯碗的本領,也是做人的本領。難怪南懷瑾大師感慨地說:"從這一段書中,我們看到孔子的教育態度,實在了不起,這個學生是來學吃飯的本領,要如何馬上找到職業。孔子教了,教他作人的正統道理,也就是求職業的基本條件,我們為人做任何事業,基本條件很要緊,孔子說的這個基本條件已經夠了。"

  我們只要按上述道理去做,走遍天下,也不怕沒有安身之地。

不要盲從"群眾心理"

  孔子這個道理,說明了一件事,就是我們現代說的"群眾心理是盲目的"。所以一個人對於善惡之間,很難判斷……有時候群眾認為不對的,不一定真的不對;群眾認為好的,也不一定是好的。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子路第十三》

  【原文】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皆惡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譯文】子貢問道:鄉裏的人全都喜歡的人,怎么樣啊?孔子說:還是不行的啊。鄉裏的人全都討厭的人,怎么樣啊?孔子說:還是不行的啊。真不如鄉裏人中的好人所喜歡的就喜歡他,他們不喜歡的人那就討厭他。

  大師釋疑

  好:喜歡。

  何如:怎么樣。

  惡:討厭,厭惡。

  學儒一得:從眾人的選擇背後找機會

  "群眾心理是盲目的",因為絕大多數人見識有限,對自己缺乏自信,只能盲從他人的觀點或行為,這很容易被政客、商人或其他不懷好意者所利用。最明顯的例子,鬧 "非典"那會兒,有人放出謠言:醋有防治"非典"的功效。結果市場上食用醋成為搶手貨,漲到10元錢一瓶。事實上,這種愚蠢的"從眾"行為每在都在生活中發生。如何避免從眾心理而保持自己冷靜的判斷呢?有三個要點:

  第一,不要隨便輕視那些被大家輕視的人。有些人才能、個性、志向與眾不同,他們也因此遭到大家的嫉妒、歧視和攻擊。實際上,這種人可能正是大器之才。

  春秋時趙簡主就是一個不被"群眾心理"迷惑的明君,有一次,一個名叫楊因的人來求見,並請守門人通報說:"我在鄉下被人驅逐過三次,當官有過五次辭職經曆。聽說您重視人才,特來求見。"

  趙簡主正在吃飯,聽到通報,馬上放下碗,慌忙出去迎接,竟忘了站起來,爬地而行。左右的人見了既可笑又疑惑,問他:"這個人在鄉下被驅逐三次,說明不受大家歡迎;五次離開國君,說明缺乏忠誠。他哪值得您這么重視?"

  趙簡主歎息道:"你們不知道啊!美女是醜婦的仇人;品德高尚的君子,必然被亂世拋棄;正直的行為,必然受壞人憎恨。"說完,馬上出去見楊因,並授給他宰相職位。楊因果然是一個奇才,忠心輔佐趙簡主,趙國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

  有一句話說得好:"不遭人忌是庸才。"被一群庸才妒忌,可能正說明此人不是庸才,跟這樣的人結交,不是對自己大有好處嗎?

  第二,從眾人選擇的背後找機會。謀事創業,切莫隨大流。眾人趨之若鷙的地方,看似最安全,其實可能最危險。人人棄之不顧的地方,反而更有發展前途。

  日本西武集團創始人堤康次郎說:"全體領導贊成之日,早已事過境遷;全體領導反對之時,正表明機會尚不為人所知。"他的兒子、西武集團的第二任掌門人堤義明則說:"如果全體一致同意,事情就不妙了。全體一致的主張,時常有毛病。" 這父子倆都是能夠克服"群眾心理"的人。比如西武集團原先是日本最大的地產商,當日本地產業被炒得熱火朝天時,堤義明卻不顧全體幹部反對,毅然撤出地產業。結果,當日本地產業泡沫破裂之時,幾乎所有地產商都遭到沉重打擊,只有西武集團安然無恙。

  絕大多數優秀領導者都擅長從"群眾心理"的背後尋找機會。世界第二富豪、美國投資家巴菲特也有一句名言:"當別人害怕時,你要變得貪婪;而當別人貪婪時,你要變得害怕。"意思是說,當別人避之惟恐不及時,可能正是最好的投資機會;當別人蜂擁而上時,隱藏著無窮的風險。

  20世紀60年代,美國股市牛氣沖天,道·瓊斯工業指數首次突破了1000點大關。人們都把股市當成了一個只賺不賠的金礦,毫無理智地搶購股票,股票價格不斷地被刷新。到了1969年,宇航員阿姆斯特朗把星條旗插上了月球。整個美國社會情緒極佳,經濟增長率出奇地高,華爾街也進入了一段最為瘋狂的投機時代。但是,投機成功越是炫目,巴菲特越是保持著他近乎機械的理性;華爾街越是興高采烈,巴菲特卻越是感覺不安。"所有的股票價值都被高估,再也找不到值得一買的股票了!"他慨歎道。在這種情況下,該怎么辦呢?他的選擇是:不玩了!他毅然關閉了自己的投資公司。此舉使他躲過了隨後而至的股災。當眾多股民手中的股票變得一文不值,欲哭無淚時,巴菲特卻什么損失也沒有。

  1973年,尼克松總統爆出了"水門事件"的醜聞,受此影響,美國因石油危機帶來的通貨膨脹與經濟衰退問題愈發嚴重。整個華爾街都屏住了呼吸。1974年,通貨膨脹率達到了11%。在全球范圍內,經濟衰退的浪潮不可阻擋。這年9 月,道·瓊斯指數跌到了驚人的607點,整個華爾街都緊張得透不過氣來。

  可是,在全美股票市場不景氣、眾多投資者一籌莫展時,巴菲特卻興奮起來,不知疲倦地選擇優秀企業進行收購,一大堆公司上了他購進股票的名單。

  1974年10月,《福布斯》雜志對巴菲特作了專訪。記者問他:"您對當前股市有什么感想?"

  巴菲特輕松地說:"現在是該投資的時候了!"

  "什么?現在嗎?"記者吃驚地問。

  "不錯,現在是華爾街少有的幾個時期之一:美利堅正在被拋棄,沒人想要它。但是,當別人害怕時,你要變得貪婪。"巴菲特再次重申了他多次提及的觀點。

  後來的結果,證明了巴菲特的明智。當股市度過最黑暗的時期,開始升溫時,巴菲特以前所購的股票價格翻著跟頭往上漲,他的個人財富也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到1982年,他的個人財富增長到2.5億美元,在《福布斯》"美國400首富排行榜"中名列第82位。

  寶藏絕不會在人人看得見的地方。在別人忽略的地方,反而會有更多獲利機會。當我們受"群眾心理"影響,變得焦躁不安時,不妨把巴菲特的名言默誦三遍:"當別人害怕時,你要變得貪婪;而當別人貪婪時,你要變得害怕。"

  第三,有挑戰眾人意見的勇氣。任何一個新觀點、新方法都可能遭到質疑。當你確信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卻遭到大家反對時,敢不敢跟眾人的觀點作對,往往是成敗的關鍵。美國企業家巴裏·迪勒則說:"你只要告訴自己,做決定的依據是合理且可靠的,別人說什么都無關緊要。"傑出的人物之所以傑出,就在於敢作別人不敢作出的決定。

  有一年,摩托羅拉公司研制出一種新型電視機,為了盡快搶占市場,董事長蓋爾文把管理人員召到一起,下達了任務:這款電視機上市的頭一年必須售出1O萬台。

  與會者都被這個數字驚呆了。他們認為這是癡人說夢。然後,他們眾口一詞地反對這個決定。

  蓋爾文堅定地說:"我們一定能達成目標。因為我們已經有了一種值得自豪的產品,同時,我們正在擬定的價格將引起轟動。它將是179.95美元……"

  蓋爾文話音未落,全場一片嘩然。要知道,當時市面上出售的電視機每台高達650美元,而摩托羅拉生產這款電視機的成本超過200美元,如何能以179.95美元出售呢?

  在眾人一片反對聲中,蓋爾文以不容置疑的語氣作了結論:"就是這個價格,我已經決定了!你們在這一價格及銷售量上為我贏取利潤之前,我不要看任何成本核算表。我們要努力奮鬥,達到這一目標!"

  在蓋爾文的有力推動下,摩托羅拉公司生產電視機的成本急劇降低,即使只售179.95美元,仍然有利可圖。當新產品上市後,當年銷量遠遠高於10萬台,完全實現了蓋爾文提出的目標。

  成功常常站在反對意見的後面;失敗常常站在贊成意見的後面。但這並不是說,不應該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不是說,應該固執己見。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無論成敗,都是你自己的決定,都由你自己承擔結果,不必抱怨和後悔。

能赦小過是高人

  南懷謹說:領導人同時是老師,同時是父兄,對部屬小小的錯誤,馬馬虎虎讓他過去,充其量喊到房間裏告誡他。在曆史上看到的名臣,遇到部下犯了錯誤,當眾不說,召到房間裏,關起門來責備一頓。出了房門當主管的自己背了過,宣稱是自己的錯,不關那個部屬的事。古代許多大臣都有這種器度,不是用手段,而是一種厚道的修養,這是愛人。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 子路第十三》

  【原文】仲弓為季氏宰,問政。子曰: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曰:焉知賢才而舉之?曰:舉爾所知,爾所不知,人其舍諸?

  【譯文】仲弓作為季氏的家臣,請教為政之道。孔子說道:先定職掌,赦免小過,選用賢才。仲弓又問:怎樣了解賢才而選用他呢?孔子答道:用你了解的人,你所不了解的人,人家難道會舍棄他嗎?

  大師釋疑

  【注釋】

  問政:詢問從政的方法。

  先有司:按南懷瑾大師解釋,"有司"是職務代稱,也就是管事的。"先有司"即首先重視每個人的職權,要制度化,不要亂來。

  赦小過:原諒小的過錯。

  學儒一得:當官的"三把火"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假如你當了管理者,知道如何燒好"三把火"嗎?也就是孔子說的: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這三把火一燒,沒有管不好的。下面我們不妨用現代語言對它們加以解釋。

  第一,建立制度,明確職守。也就是說,制訂大家遵守的行為規范,並確定每個人的職權范圍。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先把規矩訂好,領導風格就確定下來了,按規矩要求大家,直到形成共同的行為習慣,管理就走了正軌。

  在上任之時,如果以前的制度好,可以延用。如果制度不好,就要加以改進。在制度確定前,不宜對下屬提出過高要求,更不宜懲罰犯過錯的人。孔子說:"不教而誅謂之虐。"你還沒有告訴別人怎樣做是對的,怎么能認為他做錯了呢?

  當約翰·柯納利受聘為美國皇冠牌瓶蓋公司總經理之時,該公司正在陷入虧損的泥潭。柯納利上任的第一天,看到了讓他深感震驚的一幕:幾名保安人員,在門衛室裏興高采烈地玩著撲克牌,完全忘了自己的職責。當他巡視生產部門時,發現情況更糟糕,到處都彌漫著懶散不負責任的氣氛。

  但是,柯納利沒有懲罰任何人。他知道,這是公司的制度出了問題,不是靠懲罰某個人能解決的。必須從根本入手,創造一種人人對公司負責、人人對自己負責的環境。他認為:"虧損部門的從業人員提不起幹勁,對工作失去熱情,是理所當然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以及與管理人員的溝通,柯納利建立起了新的管理制度,削減了一批冗員,裁撤了出現赤字的部門,改進了作業流程,調整了各部門的人員。他的這些舉措實施後,公司面貌煥然一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其職責,再也看不到上班打撲克的現象了。六個月後,皇冠瓶蓋公司即從虧損的泥潭中走出來,成為一家盈利良好的公司。

  這就是"先有司"的好處,把制度訂好了,把職責確定了,大家都知道該幹什么和怎么幹,團隊的潛力自然就發揮出來了。

  第二,強調大節,不揪小過。所謂"大節"、"小過",不是以事情大小來區分,而是以對團隊的影響來區分。比方說遲到早退,看起來是小事,卻是一個關系到是否遵守制度的原則問題,是大節。日本企業家松下幸之助說:"原則比千軍萬馬還重要。"如果大家養成了視制度如無物的風氣,整個團隊就渙散了。所以,遲到小退雖是小事,卻不能隨便原諒,不僅要抓,還要認真抓。

  虧損一百萬,看起來是大事,可能卻是可以原諒的"小過"。關鍵要看這一百萬是怎么造成的。如果下屬經過努力奮鬥後,失敗了,虧損了,這是可以原諒的。

  磯田一郎出任日本住友銀行總經理時,為了鼓勵幹部們勇於冒險,他一般不會計較他們的非主觀性失誤。他說:"我不非難那些前額受傷的,而是追究那些背後傷人的。"

  一次,一家大型聯合飲食公司倒閉,住友銀行丸之內支分行為此賠了幾億日元。不少人認為,丸之內行長江口浩要倒黴了,最輕處罰也會被降職。江口浩自己也做好了受罰的心理准備。當磯田一郎將他叫去詢問情況時,他如實作了彙報,並表示願意承擔責任。

  磯田一郎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次決策失誤是因不可預知的因素造成的,事發後,江口浩進行了積極的補救措施,為銀行減少了損失。因此,磯田一郎非但沒有給他處分,反而根據他的才能,提升他為銀座支行行長。江口浩感恩戴德,在工作中表現出色。硯田一郎又提升他為住友銀行的董事。這件事大大鼓舞了公司其他管理人員,他們敢於根據需要大膽決策,而不會前怕狼後怕虎。如此一來,公司的決策能力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

  懲罰錯誤是為了把事情做得更正確。如果達不到這個目的,懲罰就沒有意義了;如果寬容能達到這個目的,懲罰就沒有必要了。總之,懲罰是一種糾正偏差的管理手段,不是泄憤工具,需從種弊角度衡量是否采用。寬容是一種領導方法,不是一種施舍行為,也要從利弊角度衡量是否運用。拋開利弊談懲罰或寬容,是毫無意義的。

  第三,重用自己了解和欣賞的。孔子所說的"舉爾所知",耐人尋味。假如某個人才幹不凡,自己卻不了解,不是錯過了賢才嗎?應該說,某人有才幹而你卻不了解,說明你們沒緣份,是不能勉強用他的。沒緣份的原因有三:一是你沒有識人之能,或者不懂得人才的價值。所以你的事業也不可能做大。俗話說:"水淺不藏大魚。"既然你的事業做不大,何必耽誤人家大才呢?還是留給別人去用吧!二是對方溝通能力不強,或者進取性不強,不能充分展示才能。這種人是偏才,或虛假的大才,並非真正的大才,不用也不是損失。三是這個人不願意讓你了解才能,故意有所隱藏。這種人沒有跟你共創大業的想法,最好不用。讓他從高位跳槽,不如讓他從低位走人,免得被他帶走重要資源。所以說,孔子"舉爾所知"四個字是考慮了諸多情況後得出的結論,並非信口胡言,值得我們重視。

  另外,我們對"舉爾所知"的"知"字,要有正確認識。所謂"知",不是憑表面印象得出的情緒化結論,而是通過時間檢驗後得出的理智結論。下面這個故事,也許能告訴我們應該如何"舉賢才":

  某公司來了一位新主管。一般來說,新官上任,都要進行人事調整,任命自己信得過的人,沒想到這位新主管卻沒有對人事做任何調整,每天悠閑自在地處理日常事務,對下屬的事極少幹預。

  剛開始,那些"害群之馬"擔心"新官上任三把火",燒到自己,因而有所收斂。見他長期如此,認為他不過是一個庸人,膽子大了,本性就漸漸地暴露出來。

  過了半年,新主管突然發威,提拔了七個人,炒掉了五個人,還將另外六個人降了職。大家無不稱道他處置得當。自此,下屬工作積極性高漲,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下屬們對他前後判若兩人的舉措惑然不解,忍不住向他請教為什么。新主管笑道:"這是我從買新房子這件事上學到的經驗教訓。我第一次買的是一棟帶大院的舊房子,院子裏雜草叢生,我就帶著孩子們,一齊動手,將雜草雜樹一律清除,種上新買的花卉。過了幾日,原先的房主來訪,問道:'那些名貴花卉哪裏去了?那可是我曆盡辛苦,花高價搜羅來的啊!'我這才明白自己做了一件蠢事。我第二次買的也是一棟帶大院的舊房子,這次我卻學乖了,看見院子裏的雜樹雜草,我按兵不動,耐心觀察。果然,冬天以為是雜樹的植物,春天開出了美麗的鮮花;春天以為是野草的植物,夏天卻繁花錦簇;春夏都很平凡的小樹,秋天盡染紅葉。到了暮秋,我才完全清楚院子裏哪些是雜草,哪些是名貴花卉。我這時候興利革害,不是很合宜嗎?"

  聽了這番話,下屬們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讓下屬的行為習慣完全表現出來後再判斷他們是否適我所需,是聰明的做法。

塞住耳朵聽讒言

  許多人攻擊的手段非常高明。一點一滴的來,有時講一句毫不相幹的話,而使人對被攻擊者的印象大大改變。而身受攻擊的人,只覺得好象皮膚上輕輕被抓了一下而已。所以這八個字,特別要注意。自己千萬不要這樣對人,同時自己也不要聽這些小話進來,尤其當長官的……要"浸潤之譖,膚受之訴"在你面前行不通。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顏淵第十二》

  【原文】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浸潤之譖,膚受之訴,不行焉,可謂遠也已矣。

  【譯文】子張請問什么是明理。孔子答說:點滴滲透來的讒言,切身感受到的誹謗,不往心裏去,可以說明白事理了啊。點滴滲透來的讒言,切身感受到的誹謗,不往心裏去,可以說遠離過錯了啊。

  大師釋疑

  【注釋】

  "浸潤":就是"滲透"手段。

  "譖":講人家的壞話。

  "膚受":就是皮膚表面上的一點點傷害。

  "訴":是心理上的埋怨、攻擊。

  "遠":遠離過錯。

  學儒一得:提防小人之災

  小人的說三道四,足以使好事變成壞事;小人的陰謀詭計,足以使好人變成壞人;小人的流言蜚語,足以使天才變成傻瓜;小人的挑拔離間,足以使功臣變成罪人。是非黑白,經常只是一句話而已,當真不能不慎察啊!

  楚昭王曾經想任命孔子當執政大臣,並封給他七百裏土地。子西勸阻道:"在您的臣子中,有比子路會用兵的嗎?出使諸侯,有勝過宰予的嗎?管理百官,有勝過子貢的嗎?從前周文王、周武王擁有的土地不過百乘,最後卻討伐大國,殺掉君主,自立為天子,世人都稱他為聖王。今天憑孔子的賢德,又有七百裏土地,加上三個能人輔佐他,不一定對楚國有利啊!"

  楚王於是打消了重用孔子的念頭。

  假如孔子得到七百裏土地,就有機會實踐他的仁道了,不僅能完善儒學體系,甚至有可能示范一種新的政治體制,這對中華民族來說都是好事。可是被子西三言兩語,一件好事就變成壞事了。因為孔子的儒學始終只有理論,沒有經過實踐檢驗和升華,本身存在"致病基因",後來它成為國學後,其毛病一直保留,所造成的危害是難以估量的。

  春申君的愛妾名叫餘,想成為正室。有一天,她哭哭啼啼地去找春申君,並揭開上衣,露出青一塊紫一塊的腰部給他看。春申君大吃一驚,忙問怎么回事。餘說:"我能夠為您作妾,真是三生有幸。可是,我想侍候好夫人,就侍候不好您了;想侍候好您,就侍候不好夫人了。既然我無能,侍候不好兩個主子,與其死在夫人手中,不如讓您賜死,這樣我也死得瞑目了。"

  餘的表演很逼真,春申君信以為真,立即廢了正妻,立餘為正妻。

  後來,餘生了兒子後,又想忘掉春申君的大兒子甲,好立自己的兒子為繼承人。有一天,她把自己的短內衣撕破,然後哭著去找春申君,說:"我受您的寵愛這么久了,還為您生了孩子,甲不是不知道。今天早上我在後花園裏散步,他卻要調戲我不可。我不敢沾辱您的名聲,就拒絕了他,誰知他竟敢強行非禮,連衣服都被他撕破了。"

  春申君怒火中燒,立即命侍衛把甲給殺了。

  春申子的妻子並沒有虐待小妾的毛病,他的兒子也沒有調戲繼母的行為,可是被餘一把眼淚一抹,好人就變成壞人了。

  祁射子去見秦惠王,交談之後,秦惠王很欣賞他的才能。唐姑心裏很嫉妒,就在秦惠王面前講祁射子的壞話。當祁射子第二次去見惠王時,秦惠王的態度很不友好。祁射子見此情景,只好知難而退。

  祁射子本來是一個值得重用的賢才,可是被唐姑說三道四,就變成令人厭憎的蠢才了。

  魏文侯命樂羊率軍攻打中山國。這時,樂羊的兒子正在中山國。中山國王就把他的兒子煮熟了,還派人給樂羊送來一盆肉湯。悲憤已極的樂羊吃掉了這碗肉湯,表明他誓破中山的決心。

  魏文侯知道這件事後,誇獎道:"樂羊為了我,吃了他親生兒子的肉湯,可見是何等忠誠啊!"

  這時,堵師贊說:"一個人連兒子的肉湯都敢吃,誰的肉湯他不敢吃呢?"

  後來,樂羊攻下了中山國,凱旋歸來時,魏文侯重賞了他,卻再也不相信他了。

  樂羊子為了國家,犧牲了自己的兒子,又打敗了敵國,功勳何等卓著,可是被堵師贊三言兩語,功臣就變成罪臣。其實樂羊子還不是最冤的,如嶽飛、袁崇煥等民族英雄,竟慘死於奸人之口,其遭遇愈見小人危害之烈。

  難道那些聽信讒言的人都是傻瓜嗎?不然。比如春申君是春秋四大公子之一,魏文侯是曆史上有名的賢君,他們怎么會是傻瓜呢?主要是他們過於相信自己的聰明,才中了小人的奸計。

  在生活中,很多人覺得自己聰明,肯定不會受小人蒙蔽,這就大錯特錯了。自恃聰明,是最容易上當受騙的。因為聰明人有一個特點,認為自己一看就明,一聽就懂,一想就通,而不加詳察,這就難免經常下錯誤的結論,做出糊塗事來。

  我們要避免小人之害,首先要判斷哪是善意的忠言,哪是小人的讒言。一個方法是:當我們聽了別人的議論後,對某個人、某件事產生了不滿情緒,一定不要輕下結論,要去調查,要尋找事實。在事實不清之前,不妨按"疑罪從無"的原則,將事情暫時懸掛。只要我們立足於事實,小人的伎倆就無法施展了。

是誇是毀,心裏有底

  聽了誰毀人,誰譽人,自己不要立下斷語;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有人攻訐自己或恭維自己,都不去管。假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厲害,這中間一定有個原因。過分的言詞,無論是毀是譽,其中一定有原因,有問題。所以毀譽不是衡量人的絕對標准,聽的人必須要清楚。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原文】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譯文】孔子說:說到我怎樣對於別人,詆毀過誰贊譽過誰?如果有贊譽過的人,那也是經過認真考查的。現在的人啊!夏、周、商三代之所以能行直道,是因為人們都不輕易毀譽人啊。

  大師釋疑

  【注釋】

  毀:詆毀,非議。

  譽:贊美,肯定。

  斯民也:按南懷瑾大師解釋,意為"現在這些人啊"。是省略句,其含意為:現在這些人啊,做法正好相反,隨意毀譽別人。

  三代:指夏、商、周。

  直道而行:指對人坦率、直誠。

  學儒一得:克服渴望贊美的心理沖動

  俗話說:誰人背後無人說,誰人背後不說人?按人們的一般習慣,在背後說人,通常是為了貶低別人,抬高自己,很少說人好話。這是出於競爭的需要。可是,每個人都渴望得到贊美而不希望被人非議,這是正常的心理需求。這一來,競爭的需要和正常的心理需求之間就產生了矛盾。贊美人人需要卻又難得,非議人人厭惡卻又無處不在。

  怎么調節這一矛盾呢?只能依靠智慧。如果我們不想被別人的議論所左右,就要克服需要贊美的沖動,理智評估自己,而不依賴別人的評價。

  從心情上來說,我們當然希望別人把自己看高一點。但我們要知道,人不是被別人看高的,也不會被人看低,我們的高度永遠等於實際高度,而不是被人丈量的高度。一個巨人,哪怕全世界都嘲笑他來出"小人國",他仍然是一個巨人。相反,如果他是武大郎,哪怕全世界都誇他是一個巨人,他仍然是武大郎。

  所以,我們要致力於提升自我高度,而不是跟別人爭高論低。如果我們把姿態放低一點,把態度放謙遜一點,更足以證明人格的高度。

  布克是一位黑人教育家。他為人謙遜、衣著簡樸,從外表上,誰也看不出他是一位知名人士。他出任杜斯凱吉大學校長時,有一天,他下班後步行回家。路過一座富人家的別墅,房子的女主人招手叫他:"喂!你過來一下好嗎?"

  布克走過去,彬彬有禮地問:"夫人,需要我幫忙的嗎?"

  女士說:"你能幫我劈一點柴火嗎?我會付給你三美元。如果你幹得又快又好,我會多給你半美元。"原來,她以為布克是一個打雜工人。

  布克說:"好的!"他卷起袖子,賣力地幹起來。不到一小時,就劈了一大堆。他把劈好的柴火送到廚房,整整齊齊地碼好,然後悄悄離開了。

  女士覺到很奇怪:那個黑人為什么不領工錢就走了呢?

  這時,鄰家的女主人走過來問她:"你是用什么方法讓布克校長親自替你劈柴火的?"

  女士大吃一驚:她居然將一位體面的紳士當成了粗使工人,真是一個不可原諒的錯誤!第二天一大早,她便來到杜斯凱吉大學,誠心誠意地向布克道歉。

  布克溫和地說:"這沒什么,夫人!我喜歡工作,也喜歡為朋友做點事情。"

  女士為布克不凡的人格所折服。為了間接地幫布克的忙,她說服一些有錢的朋友,給杜斯凱吉大學捐了一大筆錢。

  在這個故事中,布克是社會名流,他並沒有因為被人看成打雜工人而失去社會名流的資格。相反,他用自己的謙遜證明了自己的偉大人格。

  人在社會上行走,往往毀譽隨身,經常被拔高或貶低,要想保持自我,就需要很強的心理素質。南懷瑾大師說:"'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毀之而不加沮。'真的大聖人,毀譽不能動搖。全世界的人恭維他,不會動心;稱譽對他並沒有增加勸勉鼓勵的作用;本來要作好人,再恭維他也還是作好人。全世界要毀謗他,也絕不因毀而沮喪,還是要照樣做。這就是毀譽不驚,甚而到全世界的毀譽都不管的程度,這是聖人境界、大丈夫氣概。"

  南懷瑾大師特別推崇宋朝的改革家王安石。他說:"據曆史上記載,有一個人就有這股傻勁,王安石就有這種書呆子的氣魄。王安石這個人,過去曆史上有人說他不好,也有人說他是大政治家,這都很難定論。但是王安石有幾點是了不起的,意志的堅定,是一般人所不能。他有過'天變不足畏,人言不足懼,祖宗不足法,聖賢不足師'的倔勁。沒有把古聖賢放在眼裏,自己就是當代的聖賢,可見這種人的氣象,倔強得多厲害。相反的,說他是魔道呢?但也難下斷語。他一輩子穿的都是破舊衣服,乃至他當宰相時候,皇帝都看到他領口上有虱子。眼睛又近視,吃菜只看到面前的一盤,生活那么樸素,可是意志之戇,戇得不得了。他對毀譽動都不動,表面上的確不動,實際上內心還是動的。所以這一段可以作為我們的座右銘,能夠做到毀譽都不動心,這種修養是很難的。"

  通常來講,我們在過高的贊美面前還比較容易保持冷靜,在不恰當的批評和惡意的詆毀面前就很容易失去常態。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社會名流忙於避謠,忙於與人爭辯,我們也經常看到一些普通人因為受到不公正評價而垂頭喪氣、心灰意冷。這恰恰中了詆毀者的圈套。

  其實,我們不妨從反方向來看待他人的詆毀。它至少能證明一件事:你很出眾。沒有人會花功夫去詆毀一個叫花子,嫉妒者的矛頭只會對准高於自己的人。中國有句古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絕大多數成功人士都遭遇過不公正的指責,比如,美國最偉大的總統喬治·華盛頓也曾經被人家罵做"偽君子"、"大騙子",是一個"只比謀殺犯好一點點的人"。他騎馬從街上走過的時候,一大群人圍著他又叫又罵。

  華盛頓的戰友、起草《獨立宣言》的傑佛遜,在競選總統時,得到過這樣的評價:"如果這個人當選了總統的話,我們就會看見妻子和女兒成為合法賣淫的犧牲者。我們會大受羞辱,受到嚴重的損害。我們的自尊和德行都會消失殆盡,使人神共憤。"

  既然這些偉大人物都會被人詆毀,你有同樣的遭遇,又有什么可生氣的呢?又何必對不公正的評價耿耿於懷呢?

  如果你想表現得比庸人優秀,就要習慣與他人的詆毀為伴。當你遭到詆毀時,不妨把卡耐基這句話默念三遍:"不公正的批評通常是一種偽裝過的恭維。"

事無大小,全力以赴

  南懷瑾說:佛學中有句話非常好:"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松,當獅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說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堯曰第二十》

  【原文】子曰:"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譯文】孔子說:"君子無論多少,無論大小,都不敢怠慢,這不就是泰然處之而不會驕傲嗎?

  大師釋疑

  【注釋】

  無眾寡:不分收獲多少。

  無大小:不論大事小事。

  無敢慢:不敢怠慢的意思。

  泰而不驕:按南懷瑾大師的解釋,是指在態度方面、心境方面,胸襟要寬大,不驕傲。

  學儒一得:把小事做到極致你就成功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永遠不是那些智慧最高、計謀百出的人,而是那些凡事全力以赴、追求一百分的人。這種人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做得比精還要精。俗話說得好:"藝無止境。"我們學習知識、技能,有時好像已經精通了,跟更高的境界比起來,其實還遠遠不夠。只有以過去的基礎為起點,不斷向更高處攀登,才有可能超越大眾,達到傑出的水准。

  孔子精通六藝,在文武兩方面都能教出傑出的弟子,他為什么那么厲害?利益於精益求精的習慣。他30歲時,跟師襄子學琴。有一次,師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後,他每日彈奏,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對他說:"這首曲子你已經彈得很不錯了,可以再學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說:"我雖然學會了曲譜,可是還沒有學會彈奏的技巧啊!"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認為孔子的手法已經很熟練,樂曲也彈奏得更和諧悅耳了,就說:"你已經掌握了彈奏技巧,可以再學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說:"我雖然掌握了彈奏技巧,可是還沒有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來到孔子家裏,聽他彈琴,被他精妙的彈奏迷住了。一曲終了,師襄子長長籲了一口氣說:"你已經領會了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可以再學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還是說:"我雖然彈得有點像樣子了,可我還不了解作曲者是一位怎樣的人啊!"

  又過了很多天,孔子請師襄子來聽琴。一曲既罷,師襄子感慨地問:"你已經知道作曲者是誰了吧?"

  孔子興奮地說:"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軀,黝黑的臉龐,兩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嗎?"

  師襄子既驚訝又敬佩,激動地說:"你說得很對!我的老師曾告訴我,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學不厭,才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一般人總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孔子所達到卻遠遠超出老師對他的要求。這就是平庸者與成功者的差別。平庸者淺嘗輒止,成功者精益求精,兩者所達到的境界自然有天壤之別。

  第二,做得比好還要好。我們做人、做事情,有時好像已經做得很好了,但跟更好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在好中求好,才可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庫特是世界聞名的"東方飯店"的創始人。他做生意的一條成功經驗是:"獲得顧客的好感,讓別人來宣傳你。"怎么樣讓別人充當義務宣傳員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顧客絕對滿意,使他們忍不住口出贊譽之詞。為此,庫特親自給飯店制定了長達141頁的《工作條例》,內容幾乎包括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每個員工都能將 141頁條例背得滾瓜爛熟,辦事絕無差錯、絕對高水准。

  有一次,一位姓王的中國先生出差泰國,下榻於東方飯店。第二天早上,他去餐廳時,樓層服務生恭敬地招呼:"王先生,您是要用早餐嗎?"

  王先生很奇怪,反問:"你怎么知道我姓王?"

  服務生說:"我們飯店規定,晚上要背熟所有客人的姓名。"

  王先生既驚訝又敬佩,不禁對這家飯店與眾不同的服務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年後,王先生再次來到泰國,幾乎未經考慮就選住東方飯店。這一次,該飯店的服務更讓他吃驚。他走進餐廳時,服務小姐微笑著問:"王先生,您還要老位子嗎?"

  王先生驚奇地想:我自己都忘了上次用餐的老位子,難道她的記憶力這么好?

  服務小姐看出他的疑慮,主動解釋:"我剛剛查過電腦記錄,您去年6月8日在靠第二個窗口的位置上用過早餐。"

  王先生對這種精確的服務感到由衷的佩服和欣賞,他連連點頭說:"好!老位子!就坐老位子。"

  服務小姐又問:"您的老菜單是一個三明治,一杯咖啡,一個雞蛋,您要老菜單還是換新菜單?"

  "不用換了,就要老菜單!" 王先生已不再驚訝。他現在完全明白這家飯店的生意為什么總是那么好。

  有人說:人生如戰場。假如這一說法正確的話,打勝仗的最有力保障是什么?不是《孫子兵法》,不是《三十六計》,而是把事情做到極致。好比美國人跟伊拉克打仗,美國人的飛機是最好的,導彈是最好的,總之各種武器都是最好的,他們的士兵也訓練有素,而且事前已經將伊拉克的政治、經濟狀況以及兵力部署情況摸得一清二楚,這仗還怎么打?不用打就知道美國人必勝無疑。什么"美人計"、"反間計"都不靈,甚至連"走"都走不了,三十六計一概報廢。在人生戰場上也是如此,獲勝的最大把握在於把任何事情都做得比好還要好。

  第三,做得比細還要細。曆史上,中國人增產糧食的一條重要經驗是,改變粗放的耕種方式,精耕細作。我們想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就,光靠占有更大的生存空間、更多的人力,不是治本之道,必須"精耕細作"才行。這是提升競爭力的一項最重要武器。

  台灣塑膠集團創始人王永慶有一條重要的經營理念:"追根究底,點點滴滴求其合理化。"其意就是以最高效率為目標,把各項工作做得盡可能細致。

  有一段時間,王永慶在電梯裏多次遇見同一位年輕人。他不禁感到奇怪:"這後生仔為何經常跑上跑下呢?"一問,竟讓他發現了一樁不合理的事情:原來,台塑與某企業合作開辦了一家公司,這有公司的付款業務由台塑財務部統一辦理,但票據簽章由對方指派的會計處長辦理,雙方在不同樓層辦公,所以,這位負責雜務的年輕人需要兩邊跑,一天跑十幾趟。

  王永慶認為這是缺乏效率的做法,馬上對那位會計處長說,台塑已運用電腦處理采購付款業務,總共要經過四道關卡,確認無誤之後才決定付款,其管制功能比蓋章還有效,何必為了支票蓋章,讓經辦人員跑來跑去浪費時間呢?在他的幹預下,以後這兩項業務都由台塑財務部統一經辦,這就節省了人力。

  王永慶的眼光與許多企業家不同,在別人眼裏的小事,在他眼裏卻是大事。他認為,一時的錢財損失,數額再大也有限;制度有漏洞,再小的問題也影響長遠。所以要點滴追求合理化。他說:"我們對於所有可能涉及成本的項目,都會一一用心追根究底,直到最為節省才肯罷休。"

  由於王永慶"點點滴滴求其合理化",所以,台塑是世界上成本控制最好的公司之一。比如,台塑集團在世界各地投資,經常新建或改建廠房。為了降低建廠成本,台塑的核算深入到每個細節,編的建築規范手冊就有幾大本,每平米建築需要多少塊磚,需要多少人工,需要多少輔助材料,以及具體操作步驟等等,都計算得十分精確,絕少浪費。一般來說,在建廠成本上,假如美國人來做需要140元,日本人要100元,而台塑只用67元就夠了。一家企業把工作做到了如此細致的程度,競爭力是可想而知的。台塑數十年屹立不倒、穩步成長,絕非幸致。

  在生活中,很多人認為只要把握大方向就行了,輕視小事,輕視細節,所行之事難免諸多疏漏。大方向固然重要,但這不足以讓你成為勝者。因為任何一個大方向上都擠滿了競爭者,即使你走了是一條全新之路,遲早會有競爭者擠上來。所以,靠大方向取勝不是長久之計,只有點滴以求,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好,你才有希望成為贏家。

  事無大小,全力以赴

  南懷瑾說:佛學中有句話非常好:"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松,當獅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說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堯曰第二十》

  【原文】子曰:"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譯文】孔子說:"君子無論多少,無論大小,都不敢怠慢,這不就是泰然處之而不會驕傲嗎?

  大師釋疑

  【注釋】

  無眾寡:不分收獲多少。

  無大小:不論大事小事。

  無敢慢:不敢怠慢的意思。

  泰而不驕:按南懷瑾大師的解釋,是指在態度方面、心境方面,胸襟要寬大,不驕傲。

  學儒一得:把小事做到極致你就成功

  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永遠不是那些智慧最高、計謀百出的人,而是那些凡事全力以赴、追求一百分的人。這種人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做得比精還要精。俗話說得好:"藝無止境。"我們學習知識、技能,有時好像已經精通了,跟更高的境界比起來,其實還遠遠不夠。只有以過去的基礎為起點,不斷向更高處攀登,才有可能超越大眾,達到傑出的水准。

  孔子精通六藝,在文武兩方面都能教出傑出的弟子,他為什么那么厲害?利益於精益求精的習慣。他30歲時,跟師襄子學琴。有一次,師襄子教了他一首曲子後,他每日彈奏,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過了一段時間,師襄子對他說:"這首曲子你已經彈得很不錯了,可以再學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站起身,恭恭敬敬地說:"我雖然學會了曲譜,可是還沒有學會彈奏的技巧啊!"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認為孔子的手法已經很熟練,樂曲也彈奏得更和諧悅耳了,就說:"你已經掌握了彈奏技巧,可以再學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說:"我雖然掌握了彈奏技巧,可是還沒有領會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

  又過了許多天,師襄子來到孔子家裏,聽他彈琴,被他精妙的彈奏迷住了。一曲終了,師襄子長長籲了一口氣說:"你已經領會了這首曲子的思想情感,可以再學一首新曲子了!"

  孔子還是說:"我雖然彈得有點像樣子了,可我還不了解作曲者是一位怎樣的人啊!"

  又過了很多天,孔子請師襄子來聽琴。一曲既罷,師襄子感慨地問:"你已經知道作曲者是誰了吧?"

  孔子興奮地說:"是的!此人魁梧的身軀,黝黑的臉龐,兩眼仰望天空,一心要感化四方。他莫非是周文王嗎?"

  師襄子既驚訝又敬佩,激動地說:"你說得很對!我的老師曾告訴我,這首曲子就叫做'文王操'。你百學不厭,才能達到如此高的境界啊!"

  一般人總是達不到老師的要求,孔子所達到卻遠遠超出老師對他的要求。這就是平庸者與成功者的差別。平庸者淺嘗輒止,成功者精益求精,兩者所達到的境界自然有天壤之別。

  第二,做得比好還要好。我們做人、做事情,有時好像已經做得很好了,但跟更好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只有在好中求好,才可能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庫特是世界聞名的"東方飯店"的創始人。他做生意的一條成功經驗是:"獲得顧客的好感,讓別人來宣傳你。"怎么樣讓別人充當義務宣傳員呢?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讓顧客絕對滿意,使他們忍不住口出贊譽之詞。為此,庫特親自給飯店制定了長達141頁的《工作條例》,內容幾乎包括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每個員工都能將 141頁條例背得滾瓜爛熟,辦事絕無差錯、絕對高水准。

  有一次,一位姓王的中國先生出差泰國,下榻於東方飯店。第二天早上,他去餐廳時,樓層服務生恭敬地招呼:"王先生,您是要用早餐嗎?"

  王先生很奇怪,反問:"你怎么知道我姓王?"

做一個行動家

  南懷瑾說:子貢問"君子",孔子是怎么答複他的?孔子說,把實際的行動擺在言論的前面,不要光吹牛而不做。先做,用不著你說,做完了,大家都會跟從你,順從你。古今中外,人類的心理都是一樣的,多半愛吹牛,很少見諸於事實;理想非常的高,要在行動上做出來就很難。所以,孔子說,真正的君子,是要少說空話,多做實在的事情。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為政第二》

  【原文】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譯文】子貢前來請教什么是君子,孔子說:先去實踐自己所說的話,做好了自然會有人追隨你去做。

  大師釋疑

  問君子:意為詢問什么是君子。

  先行其言:先去實踐自己認為該做的事。

  從之:意思是跟著你去做。

  學儒一得:空話少說,實事多做

  中國有一個老毛病,教育者跟實行者經常是分離的,教育者只負責教人怎么做,自己並不實行。他們也不必為實行之後的結果承擔責任,所以教得對不對,他們也一點壓力也沒有。像孔子這種有責任心的人,還會去反複研討、論證,責任感不強的教育者,只顧從書本中翻檢出一些自以為是的知識教給別人,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全然不管。比如到了十八世紀時,西方人早就知道了地球是圓的,早就知道了宇宙是無窮的,中國的老師還在教什么"氣之清者上浮為天,氣之濁者下沉為地",還是幾千年前那一套。

  所以,中國的實行者對教育者並不敬服,稍違心意,就說什么"書生之見,不足為用"。在《三國演義》裏面,諸葛亮嘲笑東吳大儒張昭的話尤為刻薄: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這不等於罵張昭是個"書呆子"嗎?

  而中國的實行者通常並不認為自己有教育的責任,他們掌握了秘笈、奇方、妙法,絕不輕易示人,還定下"傳子不傳女"之類的規矩,生怕外人學到手。因為缺乏共同研討,中國的科學技術全面落後於西方,也就不奇怪了。

  中國出現教育者跟實行者分離的局面,肯定不是孔子的過錯,他要求學生"先行其言",可見是非常重視實踐的。後來中國"獨尊儒術",而曆代"孔子門生"偏偏丟掉了"先行其言"這一條,可謂棄其精華。

  西方發達國家的學者正好相反,重視實證,很多人親身參加到社會實踐中,即使專業教育工作者,也重視社會調查,重視用現實事例印證理論,所以他們的理論當然更具實用性,學生們也更樂意向他們學習。

  比如,世界第二富豪、美國"股神"巴菲特,他之所以練成投資絕技,得益於兩位導師的教育,一位是本傑明·格雷厄姆,一位是菲力浦·費雪。

  本傑明·格雷厄姆注重長線投資而不是短線投機,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投資理論體系,其核心是"價值第一"。這一理論能告訴人們如何選擇投資對象。他還提出了一個著名的"安全邊際"理論,能告訴人們如何規避投資風險。難能可貴的是,格雷厄姆不僅是投資理論權威,也是一位成功的投資實踐家。年輕時,他在一家經紀所當股價統計員。不久後,他以自己的才華而成為經紀所裏的合夥人之一。後來,他與人合夥成立了格雷厄姆—紐曼投資公司。當巴菲特成為他的弟子時,他不僅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還兼任政府公務員保險公司主席,而且因投資屢獲成功而成為巨富,並被譽為"華爾街的教父"。

  像格雷厄姆這種理論、實踐都很傑出的大師,巴菲特自然對他心悅誠服,並視之為榜樣。他大學畢業後,還要求到格雷厄姆的公司打工,以便繼續向老師取經。

  巴菲特的另一位導師菲利浦·費雪也同樣是一個理論家兼實踐家,不但提出了著名的"葡萄藤理論",還親自進行投資運作並大獲成功。巴菲特學到了兩位老師的真本領,融而為一,終於練成自己的"獨門武功"。這為他日後縱橫商場打下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在生活中,我們最好拜格雷厄姆或費雪這樣的理論家兼實踐家為師,如果找不到的話,也要盡量拜實踐家為師,對務虛不務實的"空頭理論家"的觀點則要保持謹慎。並不是說一定要求對方當官、發財,起碼要求他進行過踏踏實實的研究,而不是信口開河。

  當然,最要緊的是,我們自己不能當一個空口理論家。對於自己所持的觀點,最好先去實踐一番,即使沒有實踐機會,也要尋找現實的佐證來檢驗它,不要想當然地認為它一定是正確的。

  在做人做事時,我們還要注意一個要點:我示范。比如,我要求員工遵守紀律,自己首先要遵守紀律。我要求下屬努力工作,自己首先要努力工作。我要求別人對我有禮貌,自己首先要講禮貌。諸如此類。也就是孔子所說的,先去實踐自己認為應該做的事。當我們希望別人表現得合乎要求時,沒有什么比我們親自做給別人看更有事實說服力。

  有一個故事:某女老板買下了一家不景氣的國營造紙廠。那時正是嚴冬。由於工廠停產多日,各處管道都凍住了。為了保證如期開工,廠方發動工人們加班加點烘烤管道。幹到晚上,工人們都不樂意了,有的人說氣話:"他媽的,工廠還沒開業,就讓老子當牛做馬替她賣命。"有的人說風涼話:"資本家都這樣,不剝削咱們工人階級的剩餘價值,怎么能發財?"結果大家越幹越沒勁,最後都坐下來,只顧著聊天說閑話。

  這時候,女老板來了。她吃力地拉著一大筐木材,來到水管邊,擦一把汗,一聲不響地架起木材,生起火來。這無聲的語言,使工人們沉不住氣了。他們身強力壯的,卻眼睜睜地看著一個弱女子在那裏忙活,於心何忍?於是,他們也不聲不響幹起來,再也沒人說廢話。

  孔子說:"己有之而後求諸人,己無之而後非諸人。"自己袖著手在那裏要求別人,是沒人服氣的;先給別人做出一個樣子,這就是最好的說服力。

先拿出業績,再計較待遇

  南懷瑾說:為人幹部,為人臣下的時候要敬,就是現在講的"負責任",先真正能負了責任,然後再考慮到自己待遇、生活的問題。假使說為了待遇生活而擔任這個職務,那是另一觀念。一個知識分子做一件事,並不一定為了吃飯。一個人吃飯、生活的方式很多,所以要認識清楚,做事是為了責任問題。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衛靈公第十五》

  【原文】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後其食。

  【譯文】孔子說:對待君上的要點是,認真幹好本職工作,再考慮報酬。

  大師釋疑

  事君:侍奉君主。意即在君主手下任職。

  敬其事:莊重地、很有責任地對待自己的工作。

  後其食:把吃飯放在第二位。

  學儒一得:做一個不可缺少的人才

  美國IBM前營銷總裁巴克·羅傑斯說:"我們不能把工作僅僅看做是為了五鬥米折腰的事情,我們必須從工作中獲得更多的意義才行。" 日本東芝集團創始人土光敏夫的擇人准則是:"為了事業的人請留下,為了工資的人請走開。"任何人,如果只是為了獲得薪水,而不去考慮自己的工作是否對得起那份薪水,這樣的人永遠都不會贏得同事的尊重和上司的賞識。

  如果你拋開得失的計較,踏踏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加薪和升遷自然會到來。如果你再進一步,成為一個老板不可缺少的人才,必能受到重用,哪用得著擔心吃飯問題呢?

  有三種員工是老板不可缺少的,第一種人忠誠敬業,主動承擔責任而無需上司監督。這種人讓老板十分放心,永遠沒有飯碗之憂。

  吉米就是一個忠於職守的人,他以前在一家娛樂公司的下屬電影院當小職員,該電影院經理對工作的興趣遠沒有對女人的興趣大。別的電影院都在屢出奇招吸引顧客,他卻將大量時間花在玩樂上,生意方面甚少用心,每天不到十點半鍾,是不會到電影院來的。

  經理天天遲到,他手下的人也覺得每天按時上班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所以他們一般要過了十點鍾才跚跚而來。

  吉米卻不願像別人一樣,馬馬虎虎對付工作。他認為,既然他是按每天八小時拿工資,就要幹八小時工作。所以,他天天按時上班。沒有事情幹,他就將電影院打掃一下,然後看看書,鑽研生意之道。

  有一天,老板到電影院視察。這時已是上午八點半鍾,可整個電影院裏除了吉米一個人在打掃外,沒有任何人,顯得非常冷寂。老板走過去,問吉米:"年輕人,你是這裏的清潔工嗎?"

  吉米看見老板,誠惶誠恐地說:"不,先生,我是放映員。"

  "你為什么在打掃呢?"老板又問。

  "我做好了放映准備,但沒到放映時間。所以順便打掃一下。"吉米老老實實地回答。

  老板坐下來,跟吉米聊起來。老板問了一些有關電影院經營的問題,吉米盡自己所知,談了一些見解。

  當經理和其他管理人員都來上班後,老板召開了一個會議。他指著吉米說:"從今天起,這位年輕人就是你們的新經理。"然後,他對那些管理人員說:"至於你們,吉米會告訴你們是否適合在這裏工作。"

  吉米成為經理後,兢兢業業地管理電影院的事務。由於他本人對工作認真負責,手下的人都不敢馬虎,電影院的生意漸漸紅火起來。幾年後,吉米被提拔到總公司,成為高層管理人員。

  忠於職守的人,方可托以重任。這種人在普通人看來有點"傻冒",但他們卻比普通人更值得信賴。只要一個老板稍具理智,就不會放棄忠於職守的人而重用一個對工作缺乏責任感的人。

  第二種人忠誠敬業,能夠替老板解決問題。這種人經常能創造他人難以替代的價值,讓老板十分省心。因此,老板總是優先提拔他,並倚之為膀臂。

  春秋賢士董安於就是一個能替老板解決問題的人。他在趙國當宰相時,趙簡主對他十分信賴。有一次,趙簡主隨軍隊從晉陽到邯鄲去,半路上突然下令停止行軍。一位官員前來詢問原因,趙簡主說:"董安於還在後面。"意思是要等董安於。

  官員勸道:"行軍是三軍大事,何必受一個人的影響呢?"

  趙簡主想想也對,又下令部隊繼續前進。但是,才走了一百多步,他又下令停下來,堅持等待董安於。

  董安於趕來後,趙簡主說:"秦國和晉國相交的道路,我忘了派人把它堵塞起來。"

  董安於說:"這正是我走在後面的原因。"

  趙簡主說:"公家的寶物我忘了派人運來。"

  董安於回答說:"這正是我走在後面的原因。"

  趙簡主說:"行人燭過年紀大了,他的話沒有不被晉國學習效法的,我走的時候忘了向他辭行和聘請他。"

  董安於回答說:"這正是我走在後面的原因。"

  你瞧,凡是趙簡主當辦而忘了辦的事,董安於都替他辦好了,趙簡主怎么會不重用他呢?

  多年後,趙簡主和董安於都相繼故世,這時是趙簡主的兒子趙襄子擔任國君。晉伯聯合韓、魏兩國,想滅掉趙國。趙襄子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要武器沒武器,急得六神無主。這是,謀士張孟談說:"我聽說聖人治政,財富藏在民間,而不是藏在公家的倉庫裏。當年董安於治理晉陽時,曾苦心經營,民心歸服,足可一戰。"果然,趙襄子一聲令下,百姓齊聲響應,錢有了,糧食有了,武器也有了。結果,趙國在三國圍攻下,堅守了三年之久,為最後反敗為勝創造了條件。

  後來,人們評論說:趙國能在大軍的圍困下堅守三年之久,全靠董安於當年的深謀遠慮啊!

  一個像董安於這樣的員工,哪個聰明的老板舍得放棄他呢?他又何須擔心得不到優厚報酬呢?

  第三種人忠誠敬業,把公事當成自己的事,為了團隊利益而不計個人得失。這種人讓老板十分動心,永遠不必擔心老板會炒他的魷魚。

  托馬斯就是一個把公事當成自己的事、不計個人得失的人。他年輕時和哥哥在碼頭的一個倉庫給人家縫補篷布。他很能幹,幹活精細,看到丟棄的線頭、碎布,會隨手拾起來,留做備用,好像這個公司是他自己的一樣。

  一天夜裏,暴風雨驟起。托馬斯擔心貨物被雨淋濕,趕緊從床上爬起來,拿起手電筒就沖到大雨中。哥哥勸不住他,罵他是個笨蛋。因為這並不是他的工作。

  在露天倉庫裏,托馬斯查看了一個又一個貨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這時候,老板也擔心淋濕貨物,連夜趕來察看。他看見托馬斯已經成了一個水人兒,而貨物卻完好無損,心裏很感動,當場表示要給他加薪。托馬斯淡淡地說:"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縫補的篷布結不結實,而且,我就住在倉庫旁,順便看看貨物不過是舉手之勞。"

  老板見他如此誠實,如此有責任心,就讓他到自己的另一個子公司當經理。

  這時,哥哥跑來找托馬斯要工作。托馬斯深知哥哥的個性,搖搖頭說:"你不行!因為你不會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幹。"

  幾年後,托馬斯成了一家公司的總裁,他哥哥仍在碼頭上替人縫補篷布。

  世間的道理總是這樣:越是強調"拿一分錢幹一分活",越是沒錢花;越是不計報酬,報酬反而找上門來。把公事當成自己的事,老板也會把他當成自己人。

  如果你想得到重用,有必要記住這句話:你不是在為別人工作,而是在為自己工作。當你具備了做主人的心態時,你就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成為老板不可缺少的人才。

患得患失,百事不成

  南懷瑾說:沒有謀國的思想,沒有忠貞的情操,只為個人的利益而計校,深怕自己的權力地位失去,於是不考慮一切,什么手段都用得出來,打擊同事、打擊好人、嫉妒賢才等等都來了。孔子在這裏就是說明私欲太大,沒有真正偉大的思想、偉大的人格和偉大的目標,只為個人利害而計較的為鄙夫。後世"患得患失"的成語,就是根據這裏來的。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陽貨第十七》

  【原文】子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譯文】孔子說:那種沒智慧、沒修養的人,難道能同他共事嗎?當他沒有得到的時候,生怕得不到;當他得到以後,又害怕失去。假如害怕失去,就沒有什么事情做不出來了。

  大師釋疑

  【注釋】

  鄙夫:據南大師解釋,是指"沒有學識的、很糟糕的這種人"。

  患得之:擔心得不到。

  患失之:擔心會失去。

  無所不用其極:沒有什么事不敢用最壞的手段。

  學儒一得:"勇氣使危險減半"

  孔子把患得患失的人說得很可怕:無所不用其極。生活中確實有這種人,為了一己之私,什么卑鄙下流、凶狠殘暴的手段都用得出來。但這種人通常成不了氣候,即使僥幸做成大事,也不能持久,後果往往很悲慘。

  但有一個人似乎例外,那就是《三國演義》裏的曹操。他誤殺呂伯奢的家人並虐殺呂伯奢本人後,竟然說:"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一個人為了一己得失,不惜與天下人為敵,可他卻做成了大事業,結局也不壞。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這是羅貫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不是曆史的真邏輯。據《三國志》記載,曹操當時說的是:"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這個"人"字,是"他"的意思,主要針對呂伯奢而言,打擊范圍小多了。何況,即使曹操真的有"寧負天下人"的想法,他也並沒有這樣做。相反,他還為老百姓做了很多興利除害的事,當他的馬踏麥田時,還"割發代首"以自罰,並沒有無視他人利益的舉動。當他誠心聘請彌衡時,彌衡竟脫掉褲子罵他,搞得他下不了台,明顯有負於他,他卻沒有因此殺掉彌衡。可見偶爾"人負我",他也是能容忍的。

  所以,曹操的例子,並不能說明患得患失而無所不用其極的人能有好結果。

  但是,患得患失的人也並不都像孔子所說的那樣會無所不用其極。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患得患失的毛病,絕大多數人不會采用不正當手段,這種毛病的直接傷害對象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為什么呢?這種毛病使我們該下決斷時遲疑不定,因而錯過機會;使我們做事時因緊張不安而出現不該有的失誤,遭致意外的失敗。

  兵法說:"三軍之災,起於狐疑。"既擔心這個,又擔心那個,進攻怕敵人抄了後路,防守怕敵人斷了糧路,後退又怕中了埋伏,既想這樣,又想那樣,遲疑不定,即使能打贏的仗也會打成敗仗的。

  在生活中也是這樣,很多事情之所以失敗,並不是能力不足、條件不夠、機遇不好,而是患得患失,以至心態失常、行動走樣,正常的能力發揮不出來。

  有一個故事:夏朝的後羿,是天下聞名的神箭手——這個後羿不是神話中射掉九個太陽的人,而是一個諸侯國的國君。他有一身百步穿楊的好本領,無論立射、跪射、騎射,百發百中,從不失手。

  夏王聽說他的名聲後,想一睹神技,就把他召來,命人在禦花園立起一個獸皮箭靶,靶心約一寸見方,然後說:"請先生展示一下精湛的本領。為了使這次表演不至於因為沒有彩頭而沉悶乏味,我來給你定個賞罰規則:如果射中,我就賞賜給你黃金萬兩;如果射不中,就要削減你一千戶封地。現在請先生開始吧!"

  後羿聽後,面色頓時變得凝重起來。他慢慢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擺好姿勢,謹慎地瞄准起來。如果是平時,他信手一箭,也能射中靶心,可是,想到這一箭射出,要么得到黃金萬兩,要么失去千戶封地,關系何等重大,心情頓時緊張起來,拉弓的手也微微發抖。他瞄了很久,幾次想把箭射出去,又收回來,繼續瞄准。後來終於下定決心,松開了弦,箭應聲而出,卻射在離靶心足有幾寸遠的地方。如是者數箭,竟沒有一箭射中靶心。

  後羿無奈,滿面羞愧地收拾起弓箭,勉強賠笑著向夏王告辭,悻悻地離開了王宮。對這一結果,夏王既感失望,又心存疑惑,就問手下:"聽說此人箭技通神,發必中的,今天看來,也平常得很,難道是浪得虛名?"

  一位大臣解釋說:"後羿平日射箭,因為沒有賭注的壓力,心情放松,水平自然可以正常發揮。可是今天他射箭的成績直接關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靜下心來呢?看來一個人只有真正把得失置之度外,才能成為當之無愧的神箭手啊!"

  後羿不是常人,他在得失面前也難免發揮失常,何況一般人呢?要想避免患得患失的危害,就要努力培養平常心,使自己達到"八風吹不動"的佛家境界,或者達到兵家"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境界,就能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了。韓國圍棋天才李昌鎬就是一個這樣的人,無論多么重要的對局,他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好像沒有什么事能擾亂他的心神一樣,因而被譽為"石佛"。有此定力,難怪他成為世界圍棋第一人。

  如何保持平常心呢?最好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但這很難做到。有沒有比較容易做到的呢?以下四個方法值得一試:

  第一,身體調節法。當你感到緊張時,進行深呼吸,直至心情平靜下來。人在緊張時,大腦缺氧,指揮失靈,很容易失誤,進行深呼吸,可給大腦充氧,有利於保持冷靜。還可以用手掐自己的皮肉,疼痛感能分散注意力,可以暫時擺脫擔心或渴望的事,有利於恢複平靜。

  第二,坦陳恐懼法。如果在他人面前感到緊張,不妨主動說出來:"我現在感到很緊張,我怕會說不好。"或者:"我很緊張,做得不好請別見笑。"當你說出自己的緊張時,你會發現,緊張感很快就消失無蹤了。

  第三,自我鼓勁法。當你擔心做不好或說不好時,就在心裏暗暗給自己打氣:"怕什么,車到山前必有路。""我一定能行。"等等。當你這樣說時,勇氣會漸漸充滿全身。

  第四,破罐破摔法。先設想最壞結果,然後對它表示輕視。比如電影裏經常有人說:"怕什么!大不了一死。""怕什么!掉了腦袋不過碗大的疤,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說這種話的人,並非真的無所畏懼,更不是對生死無所謂,其目的是平息緊張心情。

  我們平時一般不會面臨生死考驗,大不了丟人、賠錢或輸球之類。運用此法時,就可以說:"怕什么!大不了讓大家笑我,反正不會笑死我。""怕什么!大不了賠個精光,重新再來。""怕什么!大不了這次輸了,我下次再贏他。"當你對最壞結果表示輕視時,勇氣就滋生了。丘吉爾說:"勇氣使危險減半。"當一個人滋生出勇氣時,最壞的結果通常不會發生。

從大路上求富貴

  南懷瑾說:富與貴,每個人都喜歡,都希望有富貴功名,有前途,做事得意,有好的職位,但如果不是正規得來則不要。相反的,貧與賤,是人人討厭的,即使一個有仁道修養的人,對貧賤仍舊不喜歡的。可是要以正規的方法上進,慢慢脫離貧賤,而不應該走歪路。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裏仁第四》《論語·述而第七》

  【原文】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譯文】孔子說:發大財,做大官,這是人人所盼望的;不能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貧窮和低賤,這是人人所厭惡的;不能正當的方法去拋掉它,君子不擺脫。君子拋棄了仁德,怎樣去成就他的聲名呢?君子就連一頓飯的功夫也沒有離開過仁德,就是在倉促匆忙的時候一定和仁德同在,就是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一定和仁德同在。

  大師釋疑

  其道:此指正當的手段。

  惡:疑問詞,哪兒。

  終食之間:吃完一頓飯的時間,比喻時間短促。

  造次:倉促,匆忙。

  顛沛:窮困,受挫折。

  學儒一得: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

  富與貴,重不重要?有的人會說不重要。但孔子這個大聖人認為很重要。他當上魯國高官後,人們看他的眼光就變了。他感慨地說:自從季孫氏送給我優厚的俸祿後,朋友們更加親近了;自從南宮頃叔送給我馬車後,我的仁道更容易施行了。所以,一個人堅持的道,遇上時機才會受到重視,有了權勢然後才能推行。沒有這兩個人的賞賜,我的學說幾乎成了廢物。

  孔子的話肯定是肺腑之言,因為中國人的老習慣是"以成敗論英雄"。你贏了就是英雄,輸了就是狗熊,你發財了就是有能耐,你當官了就是有本事,你要是個窮光蛋,肯定是個大笨蛋。所以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景:頭一天還在講某人的傻事、笑話,第二天他收到委任狀了,或者收到高中皇榜的喜報了,人們的眼光就全變了,他所有的傻事、笑話都變成了趣味逸事,變成了父母要求孩子學習的成功方法。其實這個人第二天的能力、品行跟頭一天僅差毫厘,得到的評價卻截然相反。可見人們的評價是跟著富貴走的,而不是跟著人走的。

  孔子雖然是個大聖人,沒當官前,他的學問難免讓人半信半疑,比如他講什么"學也,祿在其中"時,同學們肯定心裏嘀咕:您老人家在學問方面下的功夫不少了,祿又在哪裏呢?比如,孔子率弟子周遊列國時,在陳國斷糧,學生們病倒了一大片。子路就滿腹牢騷地跑去問孔子:"老師你天天講道德、講學問,講了半天,結果怎樣?現在同學們都快餓死了。做君子有什么用呀!"

  孔子官有了,祿有了,人們就不會有疑問了:他的學問肯定是真學問!跟他學准沒錯!

  所以說,只要你在意他人的評價,富與貴就真的很重要。只有莊子這種超然物外,不把別人的評價放在心上的人,才會視富貴如糞土。

  孔子既然認為富貴重要,他也確實有很多得到富貴的機會,為什么他跟富貴結緣的時間卻那么短暫呢?因為他強調"以道得之",在機遇面前,他寧可選擇道義而拋棄富貴,這正是他人格偉大的地方。

  一般人經常權衡職業是否"高尚",如果是"低賤"的工作,即使很賺錢也不幹。如果要他去撿垃圾、擦皮鞋,他寧可喝掉一大瓶農藥。孔子對職業卻不抱成見。他曾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只要能正當致富,拿著馬鞭趕馬車他也幹。如果不正當,請他當官也不幹。

  《說苑》曾說:沒有地位沒有錢,不是賢士的恥辱,品格不突出,才是賢士的恥辱。賢士並不是喜歡死亡厭惡生存,也不是厭惡富貴喜歡貧賤,按照正當的方式,尊榮富貴落到自己身上,賢士也不會推辭。

  這段話,體現了儒家的富貴觀的精髓。

  儒家所謂正當,主要是一種自我要求,不完全是法律與道德的規范。通常來說,儒家的自我要求高於社會行規范。它對於"正當"的富貴,有如下四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無功不受祿。對別人有貢獻,接受別人的報酬,這是公平的;無功而受惠,在賢士看來不是正道,不屑於接受。

  有一次,孔子去見齊景公,齊景公想把稟丘這個地方送給他。孔子辭謝不受。出來後,他告訴學生們說:"我聽說君子有功才受祿,現在我遊說齊景公,他不接受我的主張,卻把稟丘送給我,他真是太不了解我了!"於是辭別景公走了。

  孔子的做法可能讓人想不通。其實類比一下就不難理解。假設儒家思想是一種精神產品,孔子上門推銷,如果人家接受產品又照價給錢,這是正常交易,孔子肯定很樂意。人家不要產品卻給錢,這顯然不是正常交易,有的人可能樂意,孔子就不做這種無本萬利的交易。

  第二個要點:燙手的錢不拿。用違反法律道德的方式賺錢,可能受到懲罰和遣責,這明顯是燙手的錢,賢士肯定不拿。有的錢雖然沒有違反法律道德的嫌疑,卻隱藏著難測的風險,賢士也是不拿的。比如,賢士列子住在宋國時,非常貧窮,家裏人都餓得面有菜色。有人勸宋國國君接濟列子,國君就派人給列子送去一些糧食,列子卻堅決不受。他的妻子很不理解,他解釋說:"國君既然能夠憑借別人的評價來饋贈我,他今後也可能根據別人的評價來加害於我。如今我不接受他的饋贈,就是為了表明自己獨立的立場呀!"

  還有一個例子,晉人山濤是個大名士,曾任尚書之職,後來辭職回鄉奉養老母。陳郡袁毅擔任縣令時,貪汙行賄,不擇手段。他也送給山濤一百匹絲。山濤不想表現得同別人不同,接受了這些絲,卻把它們藏在閣樓上。後來袁毅事敗,凡是接受他賄賂的人,全都受到檢查。山濤從閣樓裏取出絲交給檢查的官吏。這些絲經曆了好幾年時間,上面布滿了塵土,絲質也變壞了,印封仍如以前一樣,沒有打開過。檢查的官吏認為山濤是清白的,山濤也因為自律而沒有被袁毅的贓物燙到手。

  第三個要點,違反道義的官不當。君子求取功名,都要用正當手段。如果只能用不道義的方式得到官位,他們寧可棄功名如糞土。

  齊國權臣崔抒殺掉國君,控制國政後,召集朝中大臣在自己家裏歃血盟誓:"不親附崔氏而親附齊國公室的人,將遭天打雷劈!"

  不少大臣都按照崔杼的話發了誓。

  輪到晏子時,晏子低頭含了血,也指天發誓:"不親附齊國公室而親附崔氏的,將遭打雷劈!"

  崔抒大怒,用矛頂住晏子的胸膛,用戟勾住他的脖子,威脅道:"你還是把說過的話改回去吧!這樣我就會和你共享齊國。你要是不改的話,應該知道後果!"

  晏子鎮定地說:"崔抒,你難道沒有學過《詩》嗎?《詩》上說:'密密麻麻的葛藤,爬上樹幹枝頭。和悅近人的君子,不以邪道求福。'君子不以邪道求福,那我更不能夠如此。你考慮一下我的話吧!"

  崔杼想了想,歎息道:"這是個賢德的人,我不能殺死他!"於是把晏子放了。

  晏子是個大名士,正是崔杼力圖籠絡的人才,如果他依附崔氏,必受重用。可他寧可拋掉性命,也不向這個弑君之徒屈服,足見其君子的品格。

  第四個要點:損害人格的事不幹。君子不害怕貧窮,但害怕喪失自己的獨立人格。曾參住在魯國時,家裏貧窮,每天穿著破舊的衣服,耕田種地。魯國國君為了籠絡他,派人送給他一塊封地,說:"請用封地的收入為您添置衣服吧!"

  曾參不肯接受。使者反複來了好幾次,他還是不肯接受。

  使者勸道:"先生沒有向人家要,是人家主動送給您的,為什么不肯接受?"

  曾參說:"我聽說,接受別人的東西,就會怕人;饋贈別人東西,就會輕視人。即使他送給我東西卻不輕視我,我怎么能不怕呢?"他到底還是沒有接受封地。

  孔子聽說這件事,誇道:"曾參的話,足以保全他的人格。"

  曾參不接受饋贈,為什么能保全人格呢?俗話說:吃人的嘴軟,用人嘴短。接受了國君的饋贈,對國君施行的不合理政策就不好意思批評了,對國君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就不敢拒絕了。這就喪失了獨立人格。對君子來說,這是不可思議的事。

  人生好比行路。我們知道,要想到達目的地,最好是循著寬廣平坦的大路而行。走所謂"捷徑",未必能節省時間,反而容易遭遇危險。我們追求成功也是這樣,最好走大路,不要走"旁門左道"。

  當然,現代的情況跟古代不同了,現代人追求成功,方式方法也可能跟古代有所區別。但以上四條仍然是現代人可行的大路。除此之外,還有一條大路:創新。這是現代人最好的成功之路。

沉湎過去,不如追求未來

  大而言之,也可以說是曆史錯了,是不能挽回的,但是你不要去懷念那過去的曆史,應該開創未來的。不過他唱給孔子聽,這個意義很深遠,等於對孔子說,你老是想把這個時代挽救過來,這是挽救不了的啊!算了吧!算了吧!這個時候想出來挽救這個時代,是危險極了,你這時如想出來從政,你可免了。

  經典回放

  選自《論語·微子第十八》

  【原文】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譯文】楚國的狂人接輿一面走過孔子的車子,一面唱著歌:"鳳凰呀,鳳凰呀!為什么這么倒黴?過去的不能再挽回,未來的還可以去追求。算了吧,算了吧!現在執政的人已經很危險了!"孔子下車,想同他談談,他卻趕快避開了,孔子沒法同他談。

  大師釋疑

  【注釋】

  接輿:據南大師解釋,接輿是道家人物,是楚國一個著名的狂人。

  諫:挽救,挽回。

  猶可追:還可以趕得上、來得及的意思。

  辟之:即"避之"。

  學儒一得:跟昨天劃清階限

  據南懷瑾大師介紹:"美國前幾年流行的嬉皮,他們所畫的祖師爺,都是我們中國人,其中兩個是禪宗的和尚:寒山、拾得,留長發拿掃帚的;還有像楚狂接輿,也是他們的祖師爺。還有我們晉朝的劉伶、阮籍兩個愛喝酒的,這些人他們都供起來,自稱是他們的祖師爺,這是他們學中國文化的一點點皮毛。所以楚狂並不是一個瘋子,接輿是他的名字,道家的書與'高士傳'都說他姓陸,陸接輿說是楚狂,也是道家著名的隱士,學問人格都非常高。"

  從表面看,接輿確實有點美國嬉皮士的味道,率性而為,對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在乎,實際上,接輿卻有著非常深沉的思想。

  接輿是道家人物,道家的思想精華在於無為和順其自然。曆史發展到春秋時代,奴隸制度行將崩潰,人們的價值觀混亂,社會動蕩不安,確實很糟糕。但在道家看來,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用不著強行幹預,只需順其自然就行了。而孔子的觀點正好相反,他遠溯堯舜,上追周文,老想恢複古制。在道家看來,這是逆道而行,所以接輿忍不住跑去勸誡他,不要做這種徒勞無功的事。

  從表面看,接輿思想消極、頹廢,只顧自己快樂,對社會不負責任。實際上,這可能是負責任的方式不同。打個比方,一個父親看見蹣跚學步的孩子跌倒了,竟不去扶,等孩子自己站起來。難道是因為這個父親懶惰、不愛孩子嗎?他可能是在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和堅強品格。又比如,一座房子很破了,不去修它,好像生活態度不積極。但有時候,把一座房子修複到它原來的模樣,不如設計一座新房子。孔子就是想把春秋這座破房子修複到周文王那座新房子的模樣。所以接輿認為他是在做傻事,勸他"來者猶可追",把心思用到如何建一座新房子上。

  我認為,道家的觀點更有積極意義,但也不能說孔子做錯了。房子破了,在沒有條件建新房子的時候,修補舊房子,起碼能夠安居。另外,有些房子很珍貴,值得去修複。比如嶽陽樓、圓明園之類的文化遺產,不去修複它們,就是全世界的損失。只不過,孔子有時候把周朝這座破房子看得太珍貴了,哪怕它已經成為危房,仍然只考慮修複而不是重建,這確實有點逆道行事的味道。

  道家、儒家的大道理,我們似乎不用考慮得太多。但"來者猶可追"這句話,對我們卻很有積極意義。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也難免會遭遇失敗。與其為過去痛苦,不如含笑走向未來,這對人生不是更有積極意義嗎?

  第一,經營今天,跟昨天劃清界限。昨天永遠是終點,今天永遠是起點。把所有的失意留在昨天,從今天開始創造美好的生活,你就會有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有一位婦人,丈夫因病去世,她失去了依靠,不得不出去找作。她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買了一部舊車,去為一家出版公司推銷圖書。

  她工作辛苦,又孤獨,又沮喪。她每天有一百個擔心:怕付不出購車貸款,怕交不起房租,怕沒有足夠的食物吃,怕健康情形變壞而無錢看醫生……她覺得活著也沒什么希望,甚至想到自殺。

  有一天,婦人閱讀一本書,看到了一句令人振奮的話:"對一個聰明人來說,每天都是一個新的生命。"

  婦人細細品味這句話,忽然明白,自己一直活在昨天的不幸和明天的恐懼中,反而忽略了今天。可是,昨天的痛,自己已經承受過了,有必要反複兌付嗎?明天的痛,還沒有到來,有必要提前結算嗎?何不放下昨天的包袱和明天的煩惱,一門心思經營好今天?

  她將這句話貼在車子前面的擋風玻璃上。每天開車出發時,她就對自己說:"今天又是一個新的生命!"然後滿懷希望地上路。漸漸地,她學會了忘記過去,不想未來,只想如何幹好眼前的每一件事。從此,她的心情變得開朗起來。她的樂觀情緒甚至感染了她的客戶,銷售業績和個人收入都成倍增長。再也不用擔心沒錢付這付那了。

  一年後,她還找到了一個傾心相愛的男人,重新披上了婚紗。

  這位婦人也許不是因為一句話而改變,她受益於靈魂中迫切要求改變的強烈意念。當你對現狀不滿時,是否已決心跟昨天劃清界限?

  第二,用今天的努力彌補昨天的損失。我們經常會因為失誤或失敗而蒙受重大損失。坐在那裏哀聲歎氣、痛苦流淚,並不能找回損失,反而耽誤了今天的努力,那就蒙受了雙重損失。如果從現在開始努力創造,昨天的損失也許就變得微不足道了。

  英國史學家卡萊爾費盡心血,經過多年努力,總算完成了法國大革命史的全部文稿。他將這本巨著的原件送給他的朋友米爾閱讀,請米爾批評指教。

  過了幾天,米爾臉色蒼白地跑來,向卡萊爾報告了一個不幸消息:這部珍貴手稿除了少數幾頁外,全被他家裏的女傭當作廢紙,丟入火爐中化為灰燼了。

  卡萊爾非常難過,這可是他多年的心血啊!更讓他苦惱的是,他撰寫稿件時,沒有留下任何記錄。當初他每寫完一章,隨手就把原來的筆記撕碎了。如果重寫,意味著他又得耗費數年努力。那種感覺就像剛爬完一座高山,筋疲力盡地下山後,還來不及歇一口氣,又不得不去重爬這座高山,想一想都覺得令人生畏。

  但第二天,卡萊爾已下定了決心。他振作精神,買了一大疊稿紙,重新動筆。他後來說:"這一切就像我把筆記簿拿給小學老師批改時,老師對我說:'不行!孩子,你一定要寫得更好些!'"

  功夫不負苦心人,卡萊爾最終完成了他這部巨著。

  過去的時光不會倒流,但過去沒做好的事,可以做得更好。只要下定了決心,就一定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第三,設立新目標,嘗試新生活。在每個人的一生中,總會有幾次這樣的經曆:不得不放棄以前過慣了的生活,開始全新的生活。比哪,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可是生活不允許我們做一個長不大的孩子,我們不得不離開家庭,去過學生生活。在學校的日子是美好的,又不得不走向社會。家鄉的氛圍是親切的,又不得不離開家鄉闖蕩……凡此種種,都會給我們帶來諸多不適應。這時候,我們不得不忍痛割愛,跟過去的生活揮手告別。如何調節心態呢?確立新目標,進行新的追求,就能從昨天的失落感中走出來。

  1945年,丘吉爾大選失利,黯然離開了政壇。他從權力巔峰跌落到平地,這樣的痛苦是普通人無法理解的。

  在一次家庭聚會中,丘吉爾突然產生了一個念頭:學畫。從未拿過畫筆的他,將學畫當成了每天的功課。他的繪畫技術進步很快,繪畫也成了他重要的精神支柱。晚年時,他曾感慨地說:如果不是繪畫給我的精神支持,恐怕我活不到今天。

  50多年後,他的一些作品被公之於眾。英國一位名叫約翰·萊沃裏的宮廷畫師對他的畫贊不絕口,由衷地說:"如果他當初投身繪畫而不是從政,我相信他一定會成為一位偉大的畫家。"

  丘吉爾不僅在繪畫中得到了精神寄托,他還努力撰寫《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並於1951年正式發表,引起巨大轟動。兩年後,他因這部作品榮獲諾貝爾文學獎。丘吉爾從政壇巔峰走下來,又攀上了文壇巔峰,他的人生也擁有雙重的價值。

  人生就像爬山一樣,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我們不能希望總是走上坡路,有時候,走下坡路也是每個人必然的經曆——爬到了山頂上,只有下坡路可走。怎么辦呢?不妨坦然地走下來,再去爬另一座山峰。這才是積極的人生態度。

中篇 聽大師論道

  南懷瑾大師說:"道家像藥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則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變亂時期,要想撥亂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縱橫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醫藥等等無所不包,所以一個國家民族生病,非去這個藥店不可。"

  獨與天地精神相往來

  南懷瑾說:要把握住造化之主,才能夠超然於物外,超出了萬物的范圍以外,所以莊子告訴我們"物化"的自在。那么,莊子同時在這個觀念裏頭也告訴我們,人也是萬物之一,人可以"自化"。如果明白了"具見",見到了"道"的道理,我們人可以"自化",我們這個有限的生命可以變化成無限的生命,有限的功能可以變化成無限的功能。

  經典回放

  選自莊子《天下篇》

  【原文】寂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奇見之也。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

  【譯文】道寂靜無聲而沒有形跡,變化萬端而沒有常規,它與生死相依,與天地並存,與神明同往!它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它包羅萬物,不知歸宿,古代的道術有屬於這方面的。莊周聽說道術就喜好它。他以悠遠的論說,廣大的言論,無拘無束的言辭,常放任而不偏執,不持一端之見。他認為天下沉濁,不能講嚴正的話,用無心之言來推衍,引用格言使人覺得真實,運用寓言來推廣道理。獨自和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視萬物,不拘泥是非,與世俗之人和睦相處。

  大師釋疑

  寂漠:寂靜無聲的意思。

  謬悠:虛遠。

  荒唐:廣大無邊。

  恣縱:放縱。

  卮言:無心之言。

  曼衍:散漫流行,不拘常規。

  重言:為人所重之言。這裏譯作格言。

  寓言:寄寓他人他物的言論。

  學道一得:做自己的精神主宰

  莊子的道學,據說傳承於老子。他們都認為道無聲無形,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不知不覺地對萬物的生死榮枯變化發揮作用。但莊子講的道,跟老子似有不同。老子講的道,類於現在所講的自然規律,基本上是屬於唯物主義的。莊子所講的道,就多了一點神秘色彩,他基本上是屬於唯心主義的。後世的道家以老子為宗,卻走上了唯心的道路。事實上,他們如果把莊子奉為鼻祖,似乎更逼真一些。

  當然,我們似無必要議論莊子是唯物還是唯心,他"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境界卻值得我們欣賞。這句話的意思,不是說要做一個偉岸不群的世外高人,而是保持精神獨立,順應天地之道,在有為無為之間,順其自然,平和地看待萬事萬物,清不喜、濁不嫌,不去責備世間的是是非非,不怨天、不尤人,寵辱不驚,不受世俗左右,也不排斥世俗,以便能與大眾融洽地相處,身在紅塵之中,心遊天地之外。一個人達到了這種境界,他的心靈就獲得了大自由、大自在。

  如何達到這種境界呢?其要點有四:

  第一,以平等心態看待每一個人。中國有過數千年專制統治,人們習慣於用高低貴賤來看待人,都想做人上人,這就難免經常心態失衡。所以,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不要做人上人,也不要做人下人,要做人中人。"只有把自己放在眾人平等的地位,才可能保持平和的心態。

  但是,人處在社會上,財富地位不均衡,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如何能獲得平等的心態呢?

  有人曾用農民洗紅薯來比喻人生際遇——在南方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大都見過洗紅薯的情景:將新挖的紅薯放在竹籮中,浸到水裏,左右搖晃,紅薯便不停地浮上來,又沉下去。

  人生也是這樣啊!有時候,這撥人浮上來,那撥人沉下去;有時候,那撥人浮上來,這撥人又沉下去。社會是動態的,人生是動態的,一個兩個空空的人,過幾年可能成了千萬富翁;一個富甲一方的人,過幾年可能蹲進了監獄,這不是生活中每天都在發生的事嗎?

  其實,無論這只紅薯浮上來,還是沉下去,都是一只紅薯,大同小異;無論這個人地位高低,都是人中人,人格平等。想通了這個問題,你就會真正獲得平等的心態。

  第二,寵辱不驚,淡然處之。每個人的修養不同,有的人修養好,那是他的福分;有的修養不好,那是他的不幸。在修養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友善對待;在修養不好的人面前,你可能得到粗暴對待。那其實仍然是對方的修養,為此沾沾自喜或憤憤不平,毫無必要。一個人只要確定自己所言所行沒有過錯,不論別人的態度如何,都不妨淡然處之。

  一位修女要為孤兒院募款,特意去拜訪一位吝嗇的富翁。當天富翁因為股票跌停,心情不佳,又認為修女來得不是時候,大為光火,就吐了修女一口唾沫。修女不動聲色,微笑著站著不動。

  富翁更惱火,罵道:"怎么還不滾?"

  修女說:"我來這裏的目的,是為孤兒募款,我已收到您給我的禮物,但是他們還沒有收到禮物。"

  富翁因修女的態度,大受感動,以後每個月自動送錢到孤兒院去。

  對他人的態度淡然處之,顯示了自己人格的力量,有時候,這種力量足以使一個最粗暴的人變得彬彬有禮。你也因此對這個世界做出了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第三,不執著於對和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後,人們習慣於爭論誰對誰錯。有時候,這種爭論只會錯上加錯。所以,與其執著於對錯,不如考慮如何改進錯誤。只要能使事情好轉,即使一言不發又有何妨?

  隋朝大臣牛弘,寬宏大度。有一次,他的弟弟喝多了酒,將他駕車的牛用箭射死了。弟弟害怕受到責罰,嚇得躲起來。牛弘退朝回家後,妻子忙迎上去,將弟弟殺牛的事告訴他。牛弘若無其事地說:"那就把牛肉做成肉脯吧!"

  妻子做完肉脯,又來發牢騷:"牛肉這么多,剩下的怎么辦?"

  牛弘淡淡地說:"剩下的做湯。"

  過了一會兒,妻子覺得這事還得說說,又過來嘮叨。牛弘正在看書,連頭也不抬,溫和地說:"我知道了!"

  妻子見丈夫如此大度,自覺慚愧,再也不提殺牛的事了。他弟弟從此也收斂多了。

  牛弘的弟弟自知有錯,嚇得躲起來了,這時再責備他錯了,非常多餘,可能還會因責罰不當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牛弘以不責為責,反而讓弟弟知錯就改,結果不是更好嗎?

  第四,保持內心的平靜快樂,不受外界境遇所左右。人生有順有逆,把它們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著順境時得意洋洋,逆境時垂頭喪氣。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調任密州知州。當時密州因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缺乏,蘇東坡身為知州,還時常挖野菜作口糧。人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很苦,不快樂。

  誰知蘇東坡在這裏過了一年後,臉上長胖了,過去的白頭發有的也變黑了。這是為什么呢?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裏淳厚的風俗,而這裏的官員和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閑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我還可以自己摘園子裏的蔬菜瓜果,捕池塘裏的魚兒,釀高梁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我之所以能每時每刻都很快樂,關鍵在於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遊於物外。過著老子所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生活。

  人,一旦像蘇東坡說的"遊於物外",官大官小不系於心,錢多錢少毫不在意,有名無名也不在乎,窮富得失淡然處之,怎么會不快樂呢?

第五種人格

 

富翁更惱火,罵道:"怎么還不滾?"

  修女說:"我來這裏的目的,是為孤兒募款,我已收到您給我的禮物,但是他們還沒有收到禮物。"

  富翁因修女的態度,大受感動,以後每個月自動送錢到孤兒院去。

  對他人的態度淡然處之,顯示了自己人格的力量,有時候,這種力量足以使一個最粗暴的人變得彬彬有禮。你也因此對這個世界做出了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第三,不執著於對和錯。一件不好的事情發生後,人們習慣於爭論誰對誰錯。有時候,這種爭論只會錯上加錯。所以,與其執著於對錯,不如考慮如何改進錯誤。只要能使事情好轉,即使一言不發又有何妨?

  隋朝大臣牛弘,寬宏大度。有一次,他的弟弟喝多了酒,將他駕車的牛用箭射死了。弟弟害怕受到責罰,嚇得躲起來。牛弘退朝回家後,妻子忙迎上去,將弟弟殺牛的事告訴他。牛弘若無其事地說:"那就把牛肉做成肉脯吧!"

  妻子做完肉脯,又來發牢騷:"牛肉這么多,剩下的怎么辦?"

  牛弘淡淡地說:"剩下的做湯。"

  過了一會兒,妻子覺得這事還得說說,又過來嘮叨。牛弘正在看書,連頭也不抬,溫和地說:"我知道了!"

  妻子見丈夫如此大度,自覺慚愧,再也不提殺牛的事了。他弟弟從此也收斂多了。

  牛弘的弟弟自知有錯,嚇得躲起來了,這時再責備他錯了,非常多餘,可能還會因責罰不當引起他的逆反心理。牛弘以不責為責,反而讓弟弟知錯就改,結果不是更好嗎?

  第四,保持內心的平靜快樂,不受外界境遇所左右。人生有順有逆,把它們看成自然之事就可以了,用不著順境時得意洋洋,逆境時垂頭喪氣。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調任密州知州。當時密州因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缺乏,蘇東坡身為知州,還時常挖野菜作口糧。人們都認為東坡先生過得肯定很苦,不快樂。

  誰知蘇東坡在這裏過了一年後,臉上長胖了,過去的白頭發有的也變黑了。這是為什么呢?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裏淳厚的風俗,而這裏的官員和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閑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作無窮遐想。我還可以自己摘園子裏的蔬菜瓜果,捕池塘裏的魚兒,釀高梁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我之所以能每時每刻都很快樂,關鍵在於不受物欲的主宰,而能遊於物外。過著老子所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生活。

  人,一旦像蘇東坡說的"遊於物外",官大官小不系於心,錢多錢少毫不在意,有名無名也不在乎,窮富得失淡然處之,怎么會不快樂呢?

  第二種人"行比一鄉",才能勝過一鄉。他們到底憑什么稱雄一鄉?是財勢、美德、學問,還是惡行?莊子沒有說,南懷瑾大師認為都包括在內。他說:"不管他是一個紳士也好,流氓也好,他的行為在這個鄉村比起來呱呱叫,真可以做一個領導作用。所以他的行為可以'比',在一個鄉村裏比起來,他是老大,是頂尖人物。當然在一個鄉裏是頂尖人物,拿到國內比起來就不行啦,因為人材更多了。"不過按莊子的意思,好象是從好裏說,即使憑財富、美德、學問等稱雄一鄉,也不過是普通人。如果是地方惡霸,那更是普通人了。

  第三種人"德合一君",他的德行足以輔佐一個國君,那恐怕就是朝廷宰相了,起碼也是高官。南大師認為:"古代的'德'字,不光指道德好,而且一切思想行為、做人做事都好。"南大師還特別解釋了這個"合"字,他說:"有的人德性剛好和皇帝合得很好,他兩個在一起,可以搭檔二十多年,如果換了一個人,怎么都用不好。這是人生曆史的經驗。你看古今中外曆史上的人物,有漢高祖就有蕭何,蕭何不碰到漢高祖,換上其它兩個人就合不來,合不好。等於男女之間,有的夫婦就配合得那么好,雖然天天吵架,但是吵得很藝術,沒有他們這樣吵啊,就不會過一輩子。你不相信?有這種人啊,夫妻之間吵來吵去,要是去了一個,另一個也活不長了。另外找一個來,吵得都不是對象,吵得都沒有味道,打得也沒有味道,這就是'合'的道理。做生意也一樣,老板有一個忠心的幫手,他當董事長就配合得好,假如換了一個,就搞不好了。"總之,一個人擔任高官,能夠跟皇上合得來,可以說十分了不起,天下人都會羨慕他、佩服他,莊子還說他是普通人,這好象要求有點高。

  第四種人"征一國",智能足以治理一個國家,應該說很偉大了,莊子還認為他是普通人,這個要求似乎太過分了。

  莊子拿以上四種傑出人士當普通人,自有他的道理。因為他們僅僅是才能、地位出眾,並沒有擺脫欲望的控制。他們仍然不是自身命運的主宰。他們自以為高明,並且試圖證明自己的高明,就難免做出糊塗事;他們患得患失,就難免驚恐憂懼;他們喜歡贊美而害怕批評,就難免受情緒所困撓。他們跟普通人的心態又有什么差別呢?

  莊子推崇的是宋榮子這種人,他們有著特立獨行的、迥乎而眾的"第五種人格"。南懷瑾大師說:"這一類的高人,古代稱為出格的高人,超出了人格范圍以內,因為他沒有個格,沒有范圍可以范圍他……'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全世界的人都恭維他:你了不起!喊萬歲,跪下來捧他,他理都不理。他既不想了不起,也不想起不了。'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全世界的人罵他、反對他,他決不改變自己的方向。達到這一種人格很難了,在古今中外曆史上都很難找到這樣的人。孔子在《易經·文言》裏對'潛龍勿用'的解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就是要有特立獨行的修養,不受任何時代、環境所影響。可見儒家和道家思想是同一個道理。"如果一個人能做到對外界毀譽不動於心,他就真正控制了自己的喜怒哀樂以及自己的命運了,他的靈魂也獲得了極大的自由,還有什么值得他擔心的呢?

做人要空闊,做事要實在

  南懷瑾說:每一個人的氣度、知識范圍、胸襟大小都不同。如果要立大功成大業,就要培養自己的氣度、學問、能力,像大海一樣深廣才行。要夠得上修道的材料,也要像大海一樣汪洋才行。佛經上形容"如來如大海",講阿彌陀佛的眼睛像四大海那么大,我們的眼睛小得很,有時候連眼白還看不見呢!

  經典回放

  選自《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

  【原文】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慮以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憂其瓠落無所容?則夫子猶有蓬之心也夫!

  【譯文】現在你有五石大的葫蘆,為什么不考慮做一條船,漂遊在江湖之中,卻擔心沒有什么容得下它呢?大概是因為您有一顆塞滿了蓬草的心吧!

  大師釋疑

  瓠:葫蘆。

  大樽:大船。

  蓬之心:蓬草堵塞的心。南大師解釋,猶如現在罵人"草包"。

  學道一得:做人要虛實兼備

  莊子在《逍遙遊》中記錄了他跟惠子論葫蘆無用、有用的故事。他的話裏面存在著明顯的邏輯錯誤,我很奇怪學莊子的人為什么總是忽略這些邏輯錯誤而專注於他得出的結論。

  惠施說:"魏王送給我大葫蘆的種子,我種成功了,結出一個五石大的葫蘆。用它盛水吧,它的堅固程度還不足以承受自身重量;把它剖開了做器皿,卻沒有什么能容納它。我因為它沒有用,就砸爛了它。"惠子是用大葫蘆比喻莊子只會誇誇其談講大道理,不切實際。讓他去做事,他沒有承擔責任的能力;讓他去做官,又沒有什么職位能容納他。

  莊子反駁說:"你太不會用大東西了!"他還用一個故事打比方:宋國有家人善於做"不龜手之藥",塗上後不生凍瘡。他們憑借這個秘方,世世代代做漂布生意,都不會傷手。有個說客聽說這件事後,就花百金買走了秘方,然後到南方去遊說吳王。吳王命他做了水軍主將。冬天和越軍進行水戰時,吳國水軍塗了他的藥,不生凍瘡,因此大敗越國。這個說客立了大功,得到了吳王的封地。

  莊子講這個故事的意思是,不同的東西在智能不同的人手裏有不同的用途,得到的結果也大不相同。這個觀點應該說是正確的。莊子進而嘲笑惠施:"現在你有五石大的葫蘆,為什么不考慮做一條大船,漂遊在江湖之中,卻擔心沒有什么容得下它呢?"

  為什么說莊子的話中有邏輯錯誤呢?第一,這個大葫蘆的堅固程度還不足以承受它自身的重量,把它做成了船,誰敢放心做它的乘客呢?一個小小浪頭打過來,它就受不了。我猜莊子可能沒有見過驚濤拍岸的情景,否則他就不會輕易出一個"浮乎江湖"的餿主意。這分明是想當然嘛!以此觀之,惠施說他的理論大而無當,並非沒有道理。

  天下事,想一想、說一說都很容易,做起來就很不容易。比方說像莊子這樣遊戲天下當然好玩,可是沒有經濟實力,就實行不了。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三頓不吃餓得慌。"一開始把自己想得很清高、很灑脫,等到肚子餓了,又不得不像"俗人"一樣給人打工賺飯吃。到世界各地旅遊,很瀟灑,很快活,可是買得起飛機票嗎?住得起旅館嗎?想得雖好,條件不足,"浮乎江湖"的願望就實現不了。

  莊子是天下名士,他沒錢吃飯了,能向國王借到糧食,走到哪裏,別人都要給他幾分面子。他具備遊戲人生的條件。所以,他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都不是我們普通人能效仿的。

  當然,也不能說莊子的理論一定不對。因為他強調神遊天地之間,而不是真的坐著一個葫蘆身遊江湖。在制造幸福方面,人的心靈有無窮的潛力可挖。修為高的,能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暫時還合不了一,平時做做"白日夢"也不錯嘛!這能夠讓心緒暫時從現實的困撓中擺脫出來。有的傻瓜說做"白日夢"不好,有什么不好?凡事過分才不好。沉溺於"白日夢"中,什么事也不幹才不好。偶爾做做"白日夢",其實蠻好的。

  第二,莊子講的故事中,過於強調"不龜手之藥"的作用。那個說客取得吳王的信任,靠的是口才和見識;他率領軍隊打了勝仗,靠的是指揮才能和吳國將士的英勇善戰。"不龜手之藥"雖然發揮了一定作用,但不是決定性的。當年共產黨軍隊缺醫少藥,並沒有因此輸掉戰爭;國民黨軍隊不缺少這些東西,該打敗仗的時候還是要打敗仗。

  不可否定,有些東西,有些才能,在不同的人手裏確實能發揮不同的作用,但我們不要過於強調它們的價值,更不要依賴它們。世界上任何事業的完成,都是多種人、多種資源、多種才能共同促成的,一個人通常不具備所有成功要素,因此要強調合作。有的人挾一技之長,傲視天下,輕視合作,這種人是不可能有出息的。

  在莊子眼裏,惠施是一個"草包",讀過莊子之書的人,可能也覺得惠施格調很低、很平庸。其實,惠施是戰國時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論辯奇才,和公孫龍並列為名家的代表人物,也是莊子的朋友。惠子曾提出過一個著名的無限概念:"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可惜他的著作多已亡佚,只能從其它諸家的論述中看到他的言行片段。惠施的學說強調萬物的共相,他認為事物之間的差異只是一種相對的概念。惠施還提出了"山與澤平"、"卵有毛"、"雞三足"、"犬可以為牛"、"火不熱"、"矩不方"、"白狗黑"、"孤駒未嘗有母"等悖論,它們對西方思想界也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惠施像莊子一樣,很善於用打方的方式說明問題。比如,他談到信賞必罰的重要性時,打過一個比方:如果讓一個像後羿一樣善射的人持弓射箭,即使是不認識的越人,也願意為他舉起靶子。如果讓一個小孩持弓射箭,他的母親也要嚇得躲進房裏,把門關起來。由此他得出結論:"可必,則越人不疑羿;不可必,則慈母逃弱子。"因為越人對後羿的射技異常信任,而慈母對孩子的射技不放心,怎么會給他當活靶呢?以此推之,為政者想讓百姓追隨,首先要信賞必罰,取得百姓的絕對信任。

  在為人處事時,惠施的風格跟莊子大不相同。惠施務實不務虛,這可能跟他的經曆有關。作為一個政治家,不務實不行。光在那時空談,做不出實事,老百姓肯定會罵他,國王也會炒他魷魚。惠施確實做出了很多讓人稱道的實事,他出任魏國宰相十七年,制訂了很多善政,為魏國百姓帶來了很大的福利,深得人民擁護。魏國國富兵強,他有很大的功勞。後來他還成為繼張儀之後"合縱"的組織人,在各國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如果當時像今天一樣評選十大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他肯定能名列其中。

  莊子務虛不務實,這也跟他的經曆有關。他除了做過漆園(今安徽蒙城縣)小吏外,就沒當過正經官。後來他名氣大了,楚威王曾派人邀請他到楚國當官,他卻拒絕了。由於不承擔實際工作,所以他的主要影響是言論。光是說話,也不用為後果擔心,反正就算說錯了,也不會把糧食說得減產,更不會把房子說得塌下來。這樣,他對自己的話是否可行,難免關注不夠。惠施就不同了,他說的話往往代表國家政策,老百姓要執行的,說得對不對,關系極大,所以不能瞎說。

  總的來說,莊子的影響主要在思想方面,惠子的影響主要在政治方面。同為學者,其實是不同的兩種人,缺乏可比性。莊子瞧不起惠子,似乎沒有什么道理。後來的文化人,也像莊子一樣,往往瞧不起其它行業的人,認為他們俗氣、格調太低。不知是莊子保留了中國文人的老毛病,還是後來的中國文人學到了莊子的毛病?反正有這種偏見的人,境界都很低,包括莊子在內也是如此。因為有所偏執,並沒有達到莊子自己所推崇的"不敖倪於萬物,不譴是非"的境界。

  如果把惠子的務實、莊子的務虛合起來,境界就高了。在做事時腳踏實地,在做人時心要虛遠。這是老子和孔子的境界。孔子固然以"出世" 為目標,老子也沒有刻意遁世。他是年老退休才當隱士的。就像那首歌所唱:幹了幾十年革命工作,如今也該歇歇啦!莊子年紀輕輕就當隱士,肯定心有偏執。一個人看不慣天下事,雖然無力扭轉,去做一些工作,使事情稍微好一點,也算盡到了做人的責任。只會說大話,發牢騷,又有什么用呢?

以出世態度做人,以入世態度做事

  "君子以自強不息",正如老子所說的意思一樣,做人要效法宇宙的精神,自強不息。一切靠自己的努力,要自強,依靠別人沒有用,一切要自己不斷努力,假使有一秒鍾不求進步,就已經是落後了。

  經典回放

  選自《周易·彖辭上》

  【原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譯文】天道的運動強勁,君子也應該積極進取,自強不息;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君子也應該增厚美德,承載事業。

  大師釋疑

  天行健:即自然的運動剛強勁健。

  地勢坤:大地的氣勢厚實和順。南大師認為"人的胸襟要效法地"。

  厚德載物:用深厚的品德承載事業

  學道一得:立業靠自強不息,守業靠厚德載物

  為什么"天行健",就要"自強不息"呢?為什么"地勢坤",就該"厚德載物"呢?因為道家的觀點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效法天地,這就把握了成功規律。

  天地萬物、世態人情都處於變化之中,這就像那句現代流行語所說:惟一的不變是變。在一個變化的世界裏,人應該認清變化,因變應變,與時俱進,這才不致於落伍。

  有的人卻不喜歡變化,在觀念上和行為上都是如此。首先,他們的頭腦中裝滿了只能這樣、不能那樣的觀念,這些條條框框限制了他們思想的自由。他們總是在條條框框之內思考問題。有此人現在的觀念跟十年前幾乎沒有太大變化,一方面說明他們疏於學習,一方面說明他們不太關注外面的變化,頭腦僵化得太久了。

  其次,在做事方面,不喜變化的人總是按部就班,用最省腦力的方式做事。但是,世界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我們周遭的環境也在發生變化。他們卻感覺不到這種變化,仍然照慣性做事。終於越做越艱難,直至遭到淘汰。

  再次,在事業方面,他們很容易滿足,有一點小小成就便沾沾自喜,不再努力奮鬥。只要生活還過得去,只要走在人前還算有面子,他們就不思進取,在安逸中消磨自己的生命。他們經常搞不懂這樣的問題:比爾·蓋茨已經有那么多錢,八輩子都用不完,他為什么還要每天辛辛苦苦去賺錢?因為他們頭腦中只有享樂的觀念而不追求人生價值的實現。在他們眼裏,那些自強不息的人都是傻瓜。

  不喜變化的人,無論他們起步時走在別人前面還是後面,最終會變成落伍者。

  漢武帝時,有一個名叫汲黯的官員,早年立過功,但此後十多年官職未變。一些原來職位比他低的人,漸漸成了他的上級。汲黯對自己的境遇很不滿意,一天,他對漢武帝說:"陛下,您用人好比堆柴草,總是把後來的放在上面,把壓在下面的忘了。"

  漢武帝說:"並不是我把你忘了,而是國家不斷地需要新人才。你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優哉悠哉地過日子,何曾在學習上用過一點心?人不能沒有學問,也不能不長學問啊。聽了你剛才講的話,我覺得你近來更沒有學問了!"汲黯聽了,慚容滿面。

  汲黯不願被別人壓在下面,卻不努力讓自己的才能和業績居於別人上面,不是逆道而行嗎?

  依道而行、追求變化的人,生命力是強健的、圓通的,他們以追求人生價值為目標,永不滿足於現有成就,也永遠不會安於現狀。

  有一位學習音樂的年輕人,最初不名一文,只能到街頭拉小提琴賣藝賺錢。很幸運,他和一位黑人琴手一起爭到了一個最好賺錢的地盤——一家商業銀行的門口。過了一段時間,年輕人賺到一些錢,就和那位黑人琴手道別,去大學進修。

  十年後,年輕人路過那家商業銀行,發現昔日老友——那位黑人琴手,仍在"最好賺錢的地盤"拉琴。黑人琴手高興地問他:"兄弟啊,你現在在哪裏拉琴啊?"年輕人回答了一個很有名的音樂廳的名字。黑人琴手又問:"那家音樂廳的門前也是個很好賺錢的地盤嗎?"他哪裏知道,年輕人現在已經是一位國際知名的音樂家,經常應邀到各個著名的音樂廳登台獻藝,而不是在門口拉琴賣藝!

  富蘭克林人壽保險公司前總經理貝克曾告誡年輕人說:"我希望你們絕不要滿足。我希望你們永遠迫切感到不僅需要改進和提高你們自己,而且需要改進和提高你們周圍的世界。"這正是一種成功者的思路。大人物永遠向上,他們不會像小人物一樣死守著"最好賺錢的地盤"。他們永遠向更高的目標出發。

  自強不息是創業的要訣,那么守業呢,就要厚德載物。

  《淮南子》說:"治理天下光用智力來操縱是不夠的,僅憑聰明來認識是不行的,只靠功業來統治是不足的,只憑仁術來收賣人心是不夠的,依靠強權是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的。這五點,反映了人的才能。如果人的品德不深厚,也難以成功。"這個道理,好比蓋房子,基礎深厚,無論房子蓋得高還是低,都沒有危險;如果基礎不厚,蓋得再高也沒有用。比如在沙灘上蓋房子,蓋得越高越危險。

  這是什么原因呢?事業的成敗絕不僅僅取決於我們個人的努力,成功願望在我們自己心裏,成敗的鑰匙卻經常握在別人手裏,別人希望你成功,你就成功;別人希望你失敗,你就失敗。因為幹事業絕不只是自己的事,肯定會跟他人、跟社會發生關系,要么得到助力,要么遇到阻力。大家都希望你失敗,阻力太大,你有楚霸王"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能力也沒有用;大家都希望你成功,助力大了,哪怕你手無縛雞之力,也可移泰山、可填滄海。

  別人的態度,又取決於你的態度。你品行不端,對人有害無益,別人就會給你制造阻力;你品行良好,對人有益無害,別人就會給你提供助力。成敗就在這一害一利之間。

學會"招兵"的本領

  南懷瑾說:一個人想成大功立大業,或者修道也好,做生意也好,要有本錢啊,本錢就是你的風。很多年輕人老是想:要是我呀,就要怎么樣怎么樣。想了半天,有沒有本錢啊?一毛錢也沒有。沒有風,還飛個什么?所以青年人要想做一番事業,你的能力才智都要去培養才行。風力不夠,沒你的事,本錢積累厚了,才可以飛上九萬裏的高空。

  經典回放

  選自《莊子·內篇·逍遙遊第一》

  【原文】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裏,則風斯在下矣,而後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後乃今將圖南。

  【譯文】如果風力集聚得不夠雄厚,那么它就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托負起(大鵬的)大翼。所以,(大鵬飛到)九萬裏的高空,那么風就在它的下面,然後它才可以乘著風力,背靠青天而沒有任何阻礙,然後飛往南海。

  大師釋疑

  而後乃今:即"乃今而後"的倒裝句,即從今往後。

  培風:憑風,乘風。

  莫之夭閼:無所阻擋,沒有什么能夠滯礙。

  學道一得:幹大中要積厚本錢

  莊子到底是思想家還是文學家?經常讓人搞不懂。但他肯定不是科學家,說的話經常嚇死人,就像詩聖杜甫說的:"語不驚人死不休。"比如:"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裏也。"科學家不用去搞調查,就知道地球上沒有這么大的動物。背都這么寬,頭在太平洋,尾巴得伸到大西洋去。

  南懷瑾大師說:"中國文化還有許多理論科學,你要看了會笑死人,但是真是假還不知道,不要輕易笑。譬如,我們曉得台灣有鹿,它有些是鯊魚化成的,鯊魚到了年齡會跳上海來,在沙灘上打個滾,就跑到山裏變成鹿了。你信不信?信不信由你,講不講由我。"

  莊子的話就是這樣,"信不信由你,講不講由我"。但他這樣講,並非沒有道理。以我淺見,有兩個好處:

  第一,吸引別人的注意力。莊子以講學為主,講的課沒人聽,人家光顧打瞌睡,那多無聊。先講出一個嚇人的東西,人家一聽,幾千裏寬的背?這樣的動物沒聽說過,我得聽聽怎么回事。得,瞌睡跑了,聽得聚精會神。

  這樣的招數並非莊子首創,他卻用得很好。現在的教授們大多不會用了,所以課堂上經常有打瞌睡的學生。反倒是那些做生意的,賣狗皮膏藥繼承了絕技。先用一塊磚頭拍在腦袋上,磚頭碎了,腦袋沒事;再用手掌一劈磚頭,磚頭斷了,手沒事。真的假的不重要,讓人圍攏來了,就成功了。

  第二,暗合宗旨。莊子本來就不是跟人家講科學道理,他講的是哲理。他的哲學是以心為宇宙,也就是所謂"宇宙在手,萬化由心"。在無窮無盡的宇宙裏,一條幾千裏的魚算什么,一粒灰塵而已。

  當然,以上只是題外話,本節的要點是莊子的這個觀點:"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在生活中中,很多人並非沒有謀大事、創大業的志向,卻一輩子也不能實現心願,原因何在?資源不足。俗話說:"手裏沒網看魚跳。"明明看准了機會,膽量已經夠用,本領大概也夠用,只因沒有本錢,只好眼睜睜地看著機會擦身而過。

  "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先准備創業條件,不愁沒有創業機會。如何准備創業條件呢?這就好比招兵一樣,是一種很值得研究的本領。

  當年蕭何最大的本事卻是招兵。劉邦大小七十二戰,逢戰必敗,輸得要多難看有多難看,連漂亮老婆和白胡子老爹都落入敵手。如果不是蕭何將訓練有素的新兵源源不斷送上前線,劉邦早就垮了。最後論功行賞,蕭何居功第一,可謂實至名歸。

  項羽特能打仗,逢戰必勝,但招兵的本事差得太遠。常言道:"殺人一萬,自損三千",這勝利不是容易得來的。招不到兵,麻煩就大了,最後他就是這樣活活讓劉邦耗死了。

  想創業卻沒有資源,就跟打仗沒有士兵一樣,一個光杆司令怎么玩?成功的要點,歸根結底兩句話:獲得資源,利用資源。相對來說,獲得資源更重要一些。"有了老婆不愁孩,有了木匠不愁柴",只要掌握了資源,就不會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苦惱。

  通常,一個人需要的成功資源,有如下六種:

  一是智力資源。構成智力的諸要素中,知識和經驗只是基本素質,最重要的是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能力可以幫助你隨時更新知識結構,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你安身立命的真功夫。

  二是人力資源。你掌握了客戶,就意味著你有很強的營銷能力;你掌握了有價值的朋友,意味著你比別人有更多提升自己的機會。

  三是形象資源。外表漂亮和相貌平平的人,機會是不一樣的。好在天賦不足,可通過氣質、修養、言談舉止來彌補,這是後天努力能夠改善的,值得我們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四是環境資源。駿馬應該奔馳在大草原,來到繁華的城市,將失去所有的優勢;雄鷹應該飛翔在天空中,關在籠子裏,不見得比雞鴨貓狗高明。環境有利有不利,人的明智之處就在於利用環境的有利因素而回避不利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合適的環境。

  五是品牌資源。它包括一個人的品行所積累的名聲和信用。這是最重要卻最易為人忽視的資源。從長遠來看,品牌資源越豐富,成功機會越多。

  普通人沒幹什么壞事,不等於有很好的品行,也許只是"想腐敗,沒機會",到了需要勇、義、仁、智、信的時候,未必經得起考驗。每個人都將得到好品行的好處,也將得到壞品行的壞處,不是"好人沒好報",而是好人做得還不夠。

  其六是金融資源。它包括你現有的經濟實力,以及賺錢和融資的本領。只有錢,不會賺錢和籌錢,還不能說這項資源很豐富。反之,賺錢和籌錢的本領很強,基本上不用為錢犯愁。

  以上六種資源,每個人都會擁有一些。資源少不要緊,有意識地去積累,總是越積越多。可惜很多人沒有資源意識,經常幹那種浪費資源的蠢事,比如得罪朋友、放棄學習機會、做缺德事等等。這不像"敗家子"拿著錢不當錢一樣嗎?

  有一句話說得好:成功屬於有准備的人。先把本錢積厚了,你就能像大鵬鳥一樣,借力而行,一飛九萬裏。

 在平凡中變為超人

  南懷瑾說:真正的變化是什么?人的變化。我們人,可以把自己升華成超人。這個超人怎么變呢?超人就在最平凡中變。

  經典回放

  選自莊子《齊物論》

  【原文】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譯文】夜裏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翩翩飛舞的一只蝴蝶,已經不知道自己是莊周。忽然醒了過來,便是直挺挺地躺著的莊周。不知到底是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夢見自己變成了莊周?那么,莊周與蝴蝶一定是有區分的了,這就叫做萬物的相互為變。

  大師釋疑

  俄然:一會兒。

  覺:醒來。

  蘧蘧然:僵直的樣子。

  物化:指萬物的互相變化。

  學道一得:走進夢境中

  莊周夢為蝴蝶,翩翩起舞,那感覺一定很快樂。類似的夢,每個人大概也做過。不知蝴蝶夢我,還是我夢蝴蝶,這樣瞬間的迷惑,每個人大概也有過。有時候,我們可能希望自己夢中人,而不是現實中的這個我。

  有可能變成夢中人嗎?有可能嗎?如果你說不可能,那么太缺乏想象力了。它的答案應該是:完全可能。

  用道理來驗證這個道理,太費勁了,我們還是來看一個真實故事吧!凱爾泰斯·伊姆雷是匈牙利一位木材商的兒子,從小就比普通人呆笨,人們都喊他"木頭"。9歲之前,他除了因遵守課堂紀律而獲得一枚玩具螺絲釘的獎勵外,再也沒有別的值得誇耀的地方。

  12 歲時,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國王給他頒獎,因為他的作品被諾貝爾看上了。他不敢把這個夢告訴別人,因為別人肯定會嘲笑說:"這是做夢!"但他實在覺得這個夢很有趣,夢中的他是多么快樂啊!所以,他還是忍不住羞怯地把夢告訴了媽媽。媽媽鼓勵他:"我曾聽說,當上帝把—個夢放在誰心中,就是真心想幫助他完成。"

  伊姆雷信心大振。他想:世界那么大,上帝竟然選中了我,我是多么幸運啊!

  從此,他愛上了寫作。在日後的生活中,伊姆雷飽經磨難,先是屢遭退稿,二戰時又因為是猶太人,被關進了納粹的集中營,好不容易才死裏逃生。"倘若我經得起考驗,上帝會來幫助我的!"他靠這樣的信念活下來並堅持寫作。

  1965年,他終於寫出他的第一部小說《無法選擇的命運》。以此為始,他又寫出一系列佳作。

  2002年,瑞典皇家文學院宣布:把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匈牙利作家凱爾泰斯·伊姆雷。他終於走進了少年時的夢境!

  居裏夫人說:"使生活變成幻想,再把幻想化為現時。"如果我們對現實生活不滿意,不妨用想象設計自己想要的生活,然後把它當成自己的目標。

  不要因為自己太平凡而不敢夢想。每一個巨人都是從凡人開始蛻變的。他們跟普通人的惟一差別是:給自己安上了夢想的翅膀。所以他們能飛得更高,走得更快。

  某記者問一位著名的魔術師:"您成功的秘訣是什么?"

  魔術師帶著記者來到馬路對面的一個下水道口,溫和地說:"請躺在這裏,試試你能看到些什么?"

  記者屈身躺到地上。他聞到了下水道發出的惡臭,看到了香味四溢的飯店和富麗堂皇的商場,他還看見劇場門前熙熙攘攘——他們都是慕名前來觀看魔術師表演的觀眾。最後,他看到窗台下方有一行模糊的字跡,那是魔術師的名字。

  魔術師說:"多年前,我是一個鄉下來的孩子。冬天,我蜷著身子躺在這裏。下水道口盡管惡臭,但比較暖和。我看到了食品和衣物,但我身無分文。我還看到了無數人到對面的劇場去看演出。我萌生了一個夢想:有一天,我也要走進這座華美的劇院,不是去看演出,而是讓別人看我的演出。這樣想了之後,我就從地上撿起一根鐵釘,用凍僵的手指,把自己的名字刻在水泥窗台上……你問我的成功秘訣是什么,答案就這么簡單。我用一顆生鏽的鐵釘,把我的夢想刻在這裏。每當我喪失信心時,我就來到這裏,直到勇氣重新灌滿了胸膛。"

  普通人並不缺少天賦和智能,缺少的只是一個為之激動不已的夢想。一個人無論起點多么低,哪怕像這個魔術師的童年一樣,只是一個流浪的孩子,也有資格擁有夢想。

  夢想有時看似無稽,一旦你堅守它,就極可能實現。

  當然,坐在那裏等待入夢,永遠走不進夢境中。而且,夢境離我們的現實往往有一段路程,不可能一個晚上就走進去。有些人心情太急迫了,恨不得馬上入夢,就去買彩票、賭博、犯法,他們能心想事成嗎?答案恐怕是"不能"。這就像睡覺一樣,越是急於睡著的人越是睡不著。順從自己的生物鍾,不刻意為之,反而睡得更香。

  除了追求現實目標外,還有一種修煉精神而入夢的方法:順其自然,不刻意追求什么。所謂"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當你超然物外,隨適地生活,不刻意追求自我,不刻意追求功名時,你的心靈就獲得了一種平靜的快樂。你已經走進了美好的夢境中,哪用得著到別處去追求夢境呢?

小聰明不如大智能

  莊子好象很喜歡旅行一樣,告訴我們出門該怎么准備,實際上他講的是人生的境界。前途遠大的人,就要有遠大的計劃;眼光短淺,只看現實的人,他抓住今天就好了,沒有明天;或者抓住明天,不曉得有後天。有一種人今天、明天、後天都不要,他要永遠。

  經典回放

  選自莊子《逍遙遊》

  【原文】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裏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適百裏者,宿舂糧;適千裏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譯文】蟬和小鳩譏笑大鵬說:"我們可以一下子就飛起來,飛到榆樹枋樹那么高。有時飛不到那么高,那也不過投落在地就是了。為何要飛到九萬裏的高空再往南飛呢?"到郊野去的人,只用帶上三頓飯的糧食,回來時肚子還是圓鼓鼓的;到百裏之外去的人,要准備一宿的糧食;到千裏之外去的人,要預備三個月的糧食。這兩只小蟲又知道什么呢?小聰明不能理解大智能,短命的不能了解長壽的。

  大師釋疑

  蜩:蟬;學鳩:小鳩。

  決起:不遺餘力的意思。

  搶:撞,碰到。

  控:投。

  莽蒼:暮色蒼莽的郊野。

  飡:同餐。反,同返。

  果然:形容肚皮像果子一樣圓鼓鼓的。

  學道一得:見地高超,成就自高

  莊子《逍遙遊》中譏笑大鵬的蟬和小鳩很有意思,像極了生活中的小人物。他們很難理解傑出人士辛苦打拼到底是為了什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