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第一冊 -- 佛法僧三寶

  圖/佛光教科書(一套十二冊)

  自序

  佛教需要現代化!
  
  佛教現代化缺少的東西很多,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一九五七年,菲律賓有佛教主辦的社會中學,透過印順長老要我為他們編寫一部佛教教科書,自覺力有未逮,因此辭謝。一九六○年代後,新加坡倡導華文,希望能編印佛教教科書,常覺法師商之於我,有感因緣不具,加以婉拒。環視今日佛教在台灣的發展和普及狀況,實在急需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目前雖然有一套方倫居士編著的初級、中級、高級佛學課本,以及後來許多佛教團體所陸續編印的佛教教科書,也都未能受到佛教界普遍的重視。
  
  一九九○年起,我發心要為佛教編寫一套教科書,定名曰《佛教》。最初計劃以十萬字為限,後來結合佛教界大德長者的著作,以及各家學說,漸成為三百萬字的初編,出版後,沒有對外發行,只做為佛光會會員和佛光山徒眾弟子講說的參考資料。
  
  近年來,益感教科書的需要,同徒眾妙清提起,妙清自動爭取許多義工協助,舉凡佛光山的職事、叢林學院的教師,甚至是學生,眾皆響應。只是《教科書》的體例,不比一般的作文,非專職不能盡其功,所以向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建議成立書記室,加強書記室的功能,展開《佛光教科書》初編的工作。
  
  這期間,不論行腳海內外各國,《佛光教科書》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功課,甚至在療病之中,帶領書記室的書記們到澳洲黃金海岸的佛光緣中心閉關寫作,行到香港佛香精舍,依舊不眠不休的趕工,如此在美、歐、澳等各洲之間數度來回,終於完成了些許的心願。
  
  為了使《佛光教科書》的內容更為縝密周延,特別禮請教界內外的學者大德助成,例如一篇「西藏佛教」,特地邀請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田璧雙喇嘛校正;「道教概說」一文,延請鑽研道教多年的南華大學校長龔鵬程先生評定;「民間宗教」則委由對此素有研究的鄭志明教授定稿;而一貫道的前人林育德先生也共襄盛舉,為「一貫道概說」鑑定;甚至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都經由各專門學者或宗教師予以校訂。至於佛光山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等,有的參與審稿,有的補充資料,有的潤飾修訂,可以說這部《佛光教科書》雖由我編定綱目,但因有佛光山子弟的參與,以及眾多因緣才能圓滿定讞。
  
  《佛光教科書》從一九九五年著手,歷五年終於在佛教東傳兩千年紀念前夕彙編完成,感謝三寶十方大德,由於前人的資料、台灣佛教蓬勃出版的事業及諸位佛教大德的作品,促成了《佛光教科書》的問世。
   
  關於《佛光教科書》編輯內容的特色有四:
  
  第一、《佛光教科書》全套共有十二冊,分別是:
  
  第一冊《佛光教科書》共分十二冊:
  
  第一冊《佛法僧三寶》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
  
  第三冊《菩薩行證》
  
  第四冊《佛教史》
  
  第五冊《宗派概論》
  
  第六冊《實用佛教》
  
  第七冊《佛教常識》
  
  第八冊《佛教與世學》
  
  第九冊《佛教問題探討》
  
  第十冊《宗教概說》
  
  第十一冊《佛光學》
  
  第十二冊《佛教作品選錄》
  
  每冊含二十課,每課以兩千字左右為篇,但這樣的字數限制,對浩瀚無垠的佛法總有縛手綁腳的窘態,因此以注釋做為補充,也是幫助研讀學習者,減少蒐羅資料的困難。
  
  第二、這十二冊《佛光教科書》前後的分類是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學習為目標。佛教以三寶為中心,因此將《佛法僧三寶》列為第一冊,學者一旦對三寶建立信心以後,則佛法大海就能任其遨遊。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第三冊《菩薩行證》,是對三寶的延伸,因此前三冊可以說是對三寶理論的架構。此外,《佛教史》與《宗派概論》有相互關係;《實用佛教》、《佛教常識》、《佛教與世學》也彼此互有關連,而《佛教問題探討》與《宗教概說》,則是為了讓大眾對宗教問題有廣泛的認識。
   
  我們所以把《佛光學》編列在《教科書》第十一冊,是因為數十年來佛光山倡導佛教現代化、人間化、制度化,對當代佛教的發展不無影響,因此以佛光山和佛光會為主,提供一些概念和認識,協助大家掌握佛教未來發展的動向。
  
  為了讓初學者能夠從古德的作品裡認識浩瀚無邊的佛法,我們選擇一些歷代的經論和佳作,輯成《佛教作品選錄》,並加以簡介,希望藉由欣賞這些作品,對佛法有更深切的體認。  
  第三、《佛光教科書》的內容受限於篇幅,教者、研讀者可以多參考注釋,有時注釋更能表達主題的說明,至於圖片、習題更有待各個教者、研讀者運用。
  
  必須附帶一提的是,對於注釋內容不能一一標明出處,是本教科書的不足之處,不過佛光山發行有《佛光大藏經》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讀者可以充分運用,尤其《佛光大辭典》對《佛光教科書》的教學,更能有所幫助。
  
  第四、《佛光教科書》並非以學者專家為主要讀者對象,而是為亟需了解佛教的初學者所編印,內容著重在佛教基本知識的強化,因此學術性的研究推論及考據,不屬於本《教科書》的範圍。此外,在宗派的介紹上,我們的立場不偏於某一宗派,更非一家一派的言論;而在探討佛教史上,縱使存有佛教流傳的缺失問題,我們也不掩藏,希望有助於佛教未來的革新改進,教者、研讀者可從本《教科書》獲得對佛教全盤的了解。所以我們希望《教科書》能成為佛門中師父課徒之用及各個佛學院教師上課的教本,並能普遍應用於各寺院團體舉辦的講習會、讀書會等,更希望《教科書》也能提供給有心研究佛學者有入門的參考依據。
  
  本書出版的日期,正逢西元兩千年、也是佛教東傳中國兩千年的紀念,值此世紀交替之期,僅以此微願,化作心香一瓣,奉獻十方三寶各位大德,至望見者聞者不吝賜教!
  
  星雲
  佛光山開山寮

 

第一課 佛的意義

 

  佛教信仰的主要內涵在於向「佛陀」學習,此即所謂「學佛」;亦即以佛陀為導師,學習佛陀的慈悲、智慧、威力,及其殊勝功德,達到三覺圓滿,萬德具足,完成人格,成就佛道。因此,學佛首先應該瞭解「佛」的意義。「佛」是「佛陀」的簡稱,來自梵語Buddha的音譯。又稱浮圖、浮陀等,意譯為覺者或智者。亦即佛陀是具足自覺、覺他、覺滿,如實知見一切法的性相,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聖者。自覺、覺他、覺滿,是「覺」的三個層次。「自覺」,是本身對諸法實相有了正確的認識與覺悟,有別於凡夫的不覺與外道的錯覺,因此又稱「正覺」,這是聲聞、緣覺二乘聖者所達到的最高境界。「覺他」,是菩薩們將自己所覺悟的真理轉而覺悟他人,有別於二乘人的自覺,故又稱「等覺」(遍覺)。「覺滿」專指佛陀自覺、覺他的智慧達到究竟圓滿的境界,又稱「無上覺」,有別於二乘及菩薩雖能自覺、覺他,但未能破盡見思、塵沙二惑。佛陀以無漏清淨的智慧破除根本無明(無明惑),斷盡見、思二惑,圓滿菩提,成就佛道,始能成為「三覺圓,萬德滿」的聖者,所以也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佛陀」,意即證得無上正等正覺者。佛陀不僅是覺悟宇宙真理的覺者,也是徹知宇宙真相的智者。佛陀具足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其中,「一切智」是二乘了達諸法總相,認識諸法本體是空的智慧;「道種智」是菩薩認識諸法別相,了知諸法的千差萬別乃緣生而有的智慧;「一切種智」唯佛陀所證,是能通達「緣起性空」的諸法總別相,亦即認識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的「無上正等正覺」。因此,「佛」之一字,包含整個宇宙人生的本體、現象、作用,能覺察、證悟這種真理的人,就是佛陀。佛陀化導世間眾生,為「能化之人」,故又稱為「能人」、「能仁」。人與仁同音,假借而相通,能仁原為梵語「釋迦」的意譯;佛憐愍眾生無不仁慈,故轉而以能人、能仁為諸佛的通號。因此,不論過去、現在或未來,只要能夠證得真理,達到佛的境界,都可以稱為佛。所以,「佛」之一字,就如博士一詞,只要具足同樣資格,任何人均可稱之;而佛性人人本具,只要能證悟自心本性,人人皆可成佛。佛陀出現在世間,為世間難得的珍寶,故稱為「佛寶」。
  
  《心地觀經》說:「善男子!佛寶中具足六種微妙功德:1.有無上大功德田;2.有無上大恩德田;3.於無足者、二足者、多足者中最貴;4.極難值遇,如優曇花;5.獨出現三千大千世界;6.圓滿世間、出世間功德。以具如是六微妙功德,常能利益一切眾生;利益眾生故,佛寶有不思議恩。」佛的意義,既為覺者、智者,所以學佛的目的,不外是要開智慧,求覺悟,而其關鍵,即在去除煩惱障及所知障。煩惱的根本就是貪瞋癡,所以要「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只要三毒息,三慧朗,就能破除無始以來的無明,此即「自覺」,正如禪宗的開悟或見性。自覺之後進而能夠覺他,也就是「弘法」或「利生」。自覺是屬於修「慧」,覺他是屬於修「福」,福慧雙修即是菩薩;經過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當福慧圓滿具足,這時才是「三覺圓,萬德具」的佛陀。《佛地論》說:「於一切法、一切種相,能自開覺,亦開覺一切有情,如睡醒覺,如蓮花開,故名佛也。」「佛是已覺悟的眾生,眾生是未覺悟的佛」,人之所以能成佛,是因為佛性人人本具,人人都有成佛的性能。「佛性」在經典中名稱繁多,有「如來藏」、「真如」、「心地」、「圓覺」,或是「本來面目」等,名字雖異,意義相同。《法華經》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釋迦牟尼佛初成道時,即發出宣言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凡夫的清淨自性本來與佛無異,所謂「般若風光,人人本具」,只因被無明煩惱所覆,因而不能顯發,猶如明鏡蒙塵、明月為烏雲所覆。學佛即是去除煩惱,開顯佛性的功夫,《法華經》所說的「懷珠作丐」、「藏寶受貧」,這是眾生最大的遺憾。《圓覺經》說:「譬如銷金,金非銷故有;雖復本來金,終以銷成就;一成真金體,不復重為礦。」吾人學佛,亦如開採金礦一般,雖然佛性本具,但不經修行,則如金礦未經開採,終不能得。所以,學佛首先要肯定自己佛性具足,同時要知精進修行,果能如此,則所謂「情與無情,同圓種智」,無論是多麼頑劣愚痴的眾生,也終有開悟、見性、圓滿佛道的一天。

 

 

 

第二課 如來十號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由於應化不同,各有別號,或取因言「彌勒佛」,或取果言「阿彌陀佛」,或取性言「毗盧遮那佛」,取相言「盧舍那佛」,取行言「釋迦牟尼佛」,取願言「阿閦佛」、藥師佛,佛佛各異。然而諸佛具足一切智慧、德行,無有差別,誠所謂「佛佛道同」,故有十種尊號,為諸佛的通號,稱為「如來十號」或「十種通號」。
  
  「十號」的意義列舉如下:
  
  一、如來:指佛陀乘如實之道而來,即謂「如來」;也可譯為「如去」,即乘真如之道而去達佛果涅槃。「如」是指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充塞法界,如如不動;「來」是指佛陀的應化身,此「身」為救度眾生「應化」而來。「如」是靜態的,「來」是動態的,成佛以後本是動靜不分、法應不二的,如《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因此,「如來」是說佛陀在如如不動的法身中,因悲憫救度眾生,應化而來,故曰「如來」。
  
  二、應供:佛陀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經過累劫的修行、度眾,證斷三惑,超越二死,積聚福德因緣,達到「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的究竟佛果,堪受人天供養,故名「應供」。正如一個人把畢生歲月奉獻給國家社會,一旦功成身退,理應受到國家的退休金安養天年一樣。
  
  三、正遍知:又作正等覺者,即佛陀能正覺一切法,有別於凡夫的不覺與外道的錯覺;佛陀能遍覺一切眾,有別於二乘的自覺與菩薩的「雖正知而不遍」。由於佛陀的智慧能正遍了知一切法,故名「正遍知」。
  
  四、明行足:即三明、五行悉皆圓滿具足。三明指天眼明、宿命明、漏盡明;五行為聖行、梵行、天行、嬰兒行、病行。證得三明則「慧具足」,修持五行為「福具足」,佛陀福慧雙運,故號「明行足」。
  
  五、善逝:即妙往的意思。佛陀乃證悟無上菩提的覺者,已經超越生死對待。佛陀「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佛陀妙出世間,以一切智為大車,行八正道而入於涅槃妙境,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故名「善逝」。
  
  六、世間解:佛陀具足徹悟宇宙真相的智慧,包括認識諸法總相是空的「一切智」、認識諸法別相是緣生而有的「道種智」,以及認識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的「一切種智」。由於佛陀能徹底了知世間、出世間的一切實相,故名「世間解」。
  
  七、無上士:佛陀的智慧、禪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圓滿,福慧具足,於人中無有過者,所以有謂:諸法中,涅槃無上;諸果中,正覺無上;一切眾生中,佛陀至高無上,故號「無上士」。
  
  八、調御丈夫:佛陀大慈大智,能以種種方便調御修行者的心性,使往涅槃正道,正如馴馬師善於調御馬性,故名「調御丈夫」。
  
  九、天人師:佛陀為人、天的導師,示導眾生何者應作,何者不應作;何者是善,何者是不善。眾生果能依教奉行,不捨道法,即能解脫煩惱,故號「天人師」。
  
  十、佛: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聖者。
  
  具備以上十種名號者,即名「世尊」。世尊,含有自在、熾盛、端嚴、名稱、尊貴、吉祥等六義,又稱有德、有名聲等,為世間最尊貴的人。
  
  佛陀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為世間、出世間一切凡聖所共尊,因此世人用種種的異名來稱揚佛陀的巍巍功德。除了上述十號以外,諸如:世雄、世英、世眼、法王、佛日、能仁、大導師、大聖人、大沙門、大醫王、兩足尊、人雄、師子等,都是世人對佛陀的尊稱。從這些名號中,也可以進一步認識佛陀的崇高偉大。佛弟子在稱念佛名時,則應欣羨佛陀的斷德,仰慕佛陀的智德,乃至「是心念佛,是心作佛」,以報答佛陀的恩德,這才是我們稱揚佛陀名號的積極意義。

第三課 佛身

 

  「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一般佛弟子常以生不逢佛世,未能親睹佛陀的身相金容而引為憾事。然而在兩千多年前進入涅槃的佛陀,其實只是佛陀的應化之身,佛陀真正的法身如同虛空,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隨時隨地與眾生同在。
  
  有關佛身之說,遠在佛陀涅槃之後,便開始有了廣泛的探討,當中有所謂二身、三身、四身之說。二身,乃指佛陀的生身與佛陀的法身。在部派佛教時代,生身所指的是佛陀的肉身,亦即是相好金容的釋迦牟尼佛身;法身則是指佛陀所成就的正法、淨慧等功德,與真理契合之身。合此二身,方為圓滿佛身。
  
  在大乘佛教裡,將佛身分為三種。據《十地經論》等所說,三身為法身、報身、應身。略解三身如下:
  
  一、法身:又作法性身、自性身。指佛陀證悟的法性。佛以法性為體,故名法身。經云:「斷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指的是佛陀自證的境界,是涅槃三德之一,阿羅漢和菩薩雖然也能證得法身,但是不夠圓滿,如《華嚴經》云:「如來法身與菩薩法身,其體雖無別,於功德威力則異也。」
  
  佛陀的法身即是諸法的自性。佛陀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若能從緣起法中通達諸法的空性,即能見到佛陀的真身。當初釋迦牟尼佛自忉利天為母說法畢,返回人間,第一個迎見佛陀的弟子須菩提,即是在觀諸法性空之中見到佛陀的法身。
  
  《華嚴經》云:「法性本空寂,無取亦無見,性空即佛境,不可得思量。」法身是離語言、文字、思量的境界;法身無為無作、無形無相、無去無來、無始無終。法身如同虛空,橫遍十方,充塞法界,所謂「鬱鬱黃花無非般若,青青翠竹皆是妙諦。」在覺悟的聖者眼中,宇宙萬象無一不是佛陀的真身,法界全體無處不是諸法的自性。佛陀應現世間,即因法身能隨處顯現相用,故能教化三千國土。
  
  二、報身:又作受用身、第二身。報身是佛陀從久遠以來,以法身為因,修習六度萬行,積集無量福德智慧所獲得的佛果色身。佛陀的圓滿報身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經過九十一大劫修行所成。根據《百福莊嚴經》說,每修一百劫,始得莊嚴一相,故經云:「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又〈讚佛偈〉言:「阿彌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倫,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即是報身佛的莊嚴相貌。
  
  三、應身:又作應化身、應化法身。佛陀為救渡苦難眾生,應眾生根機,以大悲願心,隨處隨類權巧化現的種種身相。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提到,觀世音菩薩為了救渡眾生,方便化現三十三身④,時而顯現佛身,時而顯現凡夫身,時而顯現龍天護法身,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普門應化示現之身。
  
  「身」有聚集義,乃聚集「法」而成「身」,故「法身」是理法的聚集,「報身」是智法的聚集,「應身」是功德法的聚集。《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將法身、報身、應身三者關係喻為虛空、日光、日影。法身為其體性,常住不壞,遍滿虛空,譬如虛空,無有障礙;報身的智慧由法身的體性而生,能照明一切煩惱癡闇,故以日光為喻;應身具有變化作用,應機而生,如同日影,不擇高下,隨處映現。
  
  《金光明經》所說的三身為:法身、應身、化身。隋慧遠的《觀無量壽經義疏》依《金光明經》言:「佛具三身:一者、真身,謂法與報;二者、應身,八相現成;三者、化身,隨機現起。」
  
  此外,《解深密經》分三身為:法身、解脫身、化身;《宗鏡錄》稱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為三佛身,此即法身、報身、化身。
  
  「四身」,也有多種說法:《佛地經論》將受用身分為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而成為自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變化身等四身;《大乘義章》的四身為:法身、報身、應身、化身;《大乘入楞伽經》有法、報、化、變化等四身;《金剛頂分別聖位經》有自性身、受用身、變化身、等流身等四種。
  
  總合上述所說,佛陀真正的樣子是清淨無為的法身,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永離眾患,畢竟安樂,十力具足,妙用無窮,萬古不變,歷劫常存,福智圓滿,萬德莊嚴。佛陀雖然自證圓滿法性,然而法身無相,不能為眾生所見,因此,佛陀為了慈悲化益眾生,示現報身與應身。《大智度論》說:「法身畢竟體,非彼相好身,不離於法身,此二非不異。」《密跡經》亦云:佛陀聖身雖然分有法身、報身、應身,可是三身是一而不二的。因為報身、應身是從法身理體所現起,離了法身,也就沒有報身和應身;法身,就是佛陀的真身。至於佛陀的真身究竟在何處?唐朝順宗皇帝曾問佛光如滿禪師道:
  
  佛從何方來?滅向何方去?
  
  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處?
  
  如滿禪師答道:
  
  佛從無為來,滅向無為去,
  
  法身滿虛空,常住無心處。
  
  有念歸無念,有住歸無住,
  
  來為眾生來,去為眾生去。
  
  清淨真如海,湛然體常住,  
  智者常思維,更無生疑慮。
  
  唐順宗聽後,心中仍有疑慮,於是又問道:
  
  佛向王宮來,滅向雙林滅,
  
  住世四十九,又言無法說。
  
  山河與大海,天地及日月,
  
  時至皆歸盡,誰言不生滅?
  
  疑情猶若斯,智者善分別。
  
  如滿禪師再答道:
  
  佛體本無為,迷情妄分別,
  
  法身等虛空,未曾有生滅。
  
  有緣佛出世,無緣佛入滅,
  
  處處化眾生,猶如水中月。
  
  非常亦非斷,非生亦非滅,
  
  生亦未曾生,滅亦未曾滅,
  
  了見無生處,自然無法說。
  
  佛光如滿禪師與唐順宗之間的問答詩偈,正是佛身不一不異的最好說明。

 

 

 

第四課 佛德

 

  佛陀是三覺圓滿,萬德具足的聖者。三覺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萬德即: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大悲、十八不共法等。由於佛陀具此異於三乘的殊勝功德,因而受到世人的尊崇,此圓滿功德稱之為佛德。
  
  所謂「十力」,是指佛陀證得法身實相後,具有十種智力,能說法度眾,摧伏邪見,成辦諸事,自在無礙。十力是:
  
  一、處非處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因緣果報定相。
  
  二、業異熟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三世因緣果報。
  
  三、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禪定的深淺次第。
  
  四、根上下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根性勝劣,得果大小。
  
  五、種種勝解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欲樂善惡的差異。
  
  六、種種界智力:指佛陀遍知種種世間的性相。
  
  七、遍趣行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善道、惡道、聖道所至處。
  
  八、宿命智力:指佛陀遍知眾生過去世種種事。
  
  九、生死智力:指佛陀以天眼了知眾生死生之時,以及未來受生之處。
  
  十、漏盡智力:指佛陀遍知一切眾生漏盡與否。
  
  「四無所畏」又稱四無畏,指佛陀具有四種臨眾無畏的信心,無論說法、
  
  問答、論難,從容而安詳,勇猛而安穩。四無所畏是:
  
  一、一切智無畏:佛陀覺知諸法,住於正見,無所怖畏。
  
  二、漏盡無畏:佛陀自信斷盡一切煩惱,而無外難怖畏。
  
  三、說障法無畏:佛陀闡示修行障礙之法,對任何非難皆無所怖畏。
  
  四、說盡苦道無畏:佛陀宣說出離之道而無所怖畏。
  
  「三念住」又作三念處、三意止,指佛陀以大悲攝化眾生,恆常保持正念
  
  正知的心境,即使在三種情況之下,都無有歡喜憂慼之情:
  
  第一念住:當眾生熱心聞法、行教時,佛不生喜心,常安住於正念正知。
  
  第二念住:眾生不敬信佛法時,佛亦不生憂心,常安住於正念正知。
  
  第三念住:眾生中有信與不信佛法者,佛不生喜心,也不生憂心,常安住於正念正知。
  
  「大悲」,乃佛陀恆常繫念救度眾生的悲愍心,因此示教利喜,引導眾生入佛知見。此外,關於十八不共法,大、小乘佛教各有所指。小乘佛教的十八不共法指十力、四無所畏、三念住與大悲。大乘佛教則在《大品般若經》中提出十八點不共佛法,即:諸佛身無失、口無失、念無失、無異想、無不定心、無不知己捨心、欲無減、精進無減、念無減、慧無減、解脫無減、解脫知見無減、一切身業隨智慧行、一切口業隨智慧行、一切意業隨智慧行、智慧知見過去世無礙無障、智慧知見未來世無礙無障、智慧知見現在世無礙無障等。
  
  除了上述的殊勝功德外,還有「三德」、「四無礙解」。一般所謂「三德」,即智德、斷德、恩德,以及《大般涅槃經》提到的法身德、般若德、解脫德。「四無礙解」則包括:善能契入正理的「法無礙解」、善能詮釋法義的「義無礙解」、精通各種地方語言而無礙自在的「詞無礙解」、隨順正理而巧說無礙的「辯無礙解」等。表示佛陀能時時運用四種自在無礙的智解辯才化度眾生。
  
  佛陀之於眾生,正如慈母眷顧愛子一般,無有疲厭;眾生亦應如子憶母般時常感念佛德,時常念報佛恩。因此,「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是則名為報佛恩。

第五課 佛像的種類

 

  佛陀應身的金容涅槃已經兩千多年了,生在末法時代的我們,只能瞻禮到佛陀的聖像,初學者也只有從聖像上才可以對佛陀莊嚴的相好,慈悲的金容稍有認識。今以佛陀聖像來說明我們對佛陀應有的體認。
  
  佛陀的聖像,有人說這是偶像,為何要向偶像頂禮?有些耶穌教的傳教師批評佛教徒「拜偶像」。其實,向偶像敬禮,沒有什麼不好。因為任何人都不能離開偶像觀念,而且從事相上來說,佛教徒修行應該要有目標,偶像可以啟發我們的信心,幫助我們的修持,透過瞻仰佛陀慈悲的聖像,攝心正念,頓息貪瞋妄念;禮拜佛陀莊嚴的相好,行為自然端正,不敢放逸。「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我們對聖像恭敬頂禮,此時凡夫心和佛陀心交流,就會有所感應。所以,學佛者要向佛陀聖像頂禮。
  
  佛像起源於何時?根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忉利天宮神通品》,佛陀敘述地藏菩薩過去世生為婆羅門女,為了得知母親受生之處,求助於覺華定自在王如來,「遂賣家宅,廣求香華及諸供具,於先佛塔寺大興供養,見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其形像在一寺中,塑畫威容,端嚴畢備。」由此可知,釋迦牟尼佛以前就已經有佛像的供奉了。
  
  至於釋迦牟尼佛的鑄像始於什麼時候?在《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記載,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曾上昇忉利天宮為聖母摩耶夫人說法。當時憍賞彌國的優填王因為日夜思念佛陀,愁憂成疾,群臣為了安慰國王,於是以牛頭旃檀香木雕造一尊五尺佛陀聖像,這是最初的佛像。不久,憍薩羅國的波斯匿王聽到優填王用旃檀雕刻佛陀聖像,為了表達對佛陀的崇敬,也為了好勝心,便召來國中巧匠,用紫磨黃金鑄造五尺佛像一尊,這便是最早的佛陀鑄像。
  
  此外,佛陀有一次在祇園精舍講法後,給孤獨長者向佛陀請求鑄造佛陀聖像,以便佛陀到他處去弘化時,大眾可以瞻仰,維繫教團中的情緒,佛陀乃慈悲應允。
  
  從上述的記載看來,佛陀住世的時候,就有很多國王、大臣、長者、居士等,發心鑄造聖像供人瞻仰了。
  
  佛陀聖像的種類很多,有木刻石雕、金屬鑄造的,也有用絹紙畫印的,這些無非都是表現佛陀的慈悲莊嚴,崇高偉大,令人一見就會生起仰慕之思。關於佛陀畫像之始,在《大唐內典錄》卷一記載:中國東漢時代秦景奉敕回月支國途中,見優填王旃檀雕像,請畫師依樣畫了一幅,帶回洛陽。皇帝見後,敕旨在西陽城門和顯節陵上供養,從此丹素流傳,以至於今。
  
  另在《行事鈔》中記載,當初佛陀的諸大弟子,恐後世造像無所表彰,所以請目犍連尊者攜帶工匠上天取圖,如是來往三次,旃檀聖像雕刻方乃逼真。中國到了漢朝以後,僧伽紛往印度留學,回國時,都想把旃檀聖像請回中國供養,當時印度諸王對此聖像恭敬保護,不准聖像出境。但是佛法流通,一定要有所表徵,諸王於是請畫工依照旃檀聖像描繪成圖。此後,隨著印度佛教的興盛,西北印度犍陀羅國、中印度摩偷羅國及南印度案達羅國,都陸續有佛像的雕刻繪畫,進而漸傳至全印度。西元三世紀時,犍陀羅式的佛像造形經由絲路傳入中國,十五世紀再傳朝鮮、日本。  
  佛陀聖像之中,有立像、坐像、臥像、飛行之像等多種,可以說每一種式樣都含有它深刻的意義,和象徵著佛陀的一份精神、一份聖格。其中的飛行像是化佛飛行空中之像。立像有兩足並立的直立像,有一足向前的展足像,有重心在前腳的蹴立像,象徵忙於教化,顯示佛陀對他體證的宇宙人生真理,充滿無限的熱情,雖是功行圓滿的佛陀,終日也要以真理不休息地為眾生服務。也有的垂手站立,表示接引眾生。此外,坐像多表入定、說法或降魔成道,是自受用的境界。坐像有結跏趺坐像、半跏趺坐像、倚像、半跏倚像、箕坐像、跪地像、交腳像等。
  
  臥像多表現在吉祥臥的涅槃像,這表示福慧完成,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佛陀的涅槃像,可以說是由動歸靜的表徵。佛陀住世時,說法、行化,都是由靜生動,動是有休止的時候,休止後的寧靜,則是無窮的悠長。佛陀的生命,參入天地之至奧,流入無終的時間之流中。因此,佛陀將永遠活在我們的心中,與日月同光,與天地共長。

第六課 他方佛名

 

  佛教的時空觀主張「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佛經中經常提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說明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存在。但是凡夫不信有他方諸佛,因為沒有親眼看到。其實,事物的有無,只要有正確客觀的評判標準,即可證明。例如,印度古哲學宗派判定知識的真偽,有所謂「三量」說,即:現量、比量、聖言量。
  
  釋迦牟尼佛出生、修行、成道在人間,是有史可考的聖者。佛陀不是唯一的,在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已有多佛出世。如《佛說七佛經》中,釋迦牟尼佛告諸弟子:過去九十一劫之前,有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波佛先後住世。在《法華經‧授記品》中,釋迦牟尼佛一一為諸大弟子授記未來當得成佛,如大迦葉號為光明如來,須菩提號為名相如來,目犍連號為多摩羅跋旃檀香佛等。此外,根據《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等許多經典的聖言量可以證知,在無限的時空中,每一世界都有諸佛在教化眾生,足證確有無量無數的他方諸佛存在。
  
  佛陀所說的他方世界,是指常樂我淨的勝妙世界,是清淨安樂的無憂世界,也就是諸佛所居住的淨土。他方諸佛除了過去七佛以外,另有五方佛、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三千佛等,一佛一世界,而且每一尊佛都是在人間修行成道,皆因發願而成佛。諸佛福慧具足,具有威德廣大、勇猛精進、光明莊嚴等特徵,因此有不少佛名與光明、宇宙、動物,乃至香、花、燈、寶珠等有關,如:金光明佛、日月光明佛、智光明佛;虛空藏佛、星宿王佛、海須彌佛、師子吼佛、龍髻佛、香象奮迅佛;旃檀香佛、戒香佛、分陀利香佛;寶華佛、覺華佛、華光佛;然燈佛、燈王佛、日月燈明佛;寶王佛、寶幢佛、摩尼功德佛等。
  
  在他方無量諸佛中,與娑婆世界眾生最有因緣的,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以及兜率淨土當來下生彌勒佛。
  
  彌勒菩薩經釋迦牟尼佛授記,再過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後,將會降生人間,成就佛道,目前正在兜率淨土(彌勒內院)說法。彌勒佛與釋迦牟尼佛過去曾同時修行,因為發心不同,所以釋迦成佛在先,彌勒證道在後。彌勒佛下生後,三次在龍華樹下說法,廣度各種根機的眾生,因此「龍華三會」帶給此土眾生無限的希望與得度因緣。
  
  藥師佛的琉璃世界,位於娑婆世界東方,是藥師佛以慈心願力莊嚴而成。人民生活其間,求長壽得長壽,求富貴得富貴,求相好得相好;民生物質豐厚,衣食住行方便可得;男女平等,沒有三惡道及刑罰、牢獄,更沒有貪官污吏;人人身心健康,無病無惱。根據《藥師經》記載,眾生稱念藥師佛名號,也可以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此為藥師法門的殊勝之一。
  
  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位於娑婆世界西方,距離此方約十萬億佛土,教主阿彌陀佛已經成佛十劫,正在彼土說法。極樂世界因為「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極樂淨土的風光是:黃金鋪地、七寶樓閣、七重欄楯、七重羅網、七重行樹、七寶池、八功德水,四邊階道都是由金、銀、琉璃、玻璃諸寶合成。日常生活則是思衣得衣,思食得食,來往飛行自在;居民都是善人相聚,無有男女之分,皆由蓮花化生。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修行時所發四十八大願,以無盡悲願功德建設而成。阿彌陀佛向眾生宣誓,一切有情只要信賴彌陀願力,願生西方,專誠恭謹稱念彌陀聖號而至一心不亂,與彌陀
  
  佛力感應,身心得到護念攝受,即可往生極樂世界。相對於藥師佛之追求現世的安樂,極樂世界則帶給娑婆眾生對未來的生命充滿無限希望。
  
  經云:「念佛一句,罪滅河沙;禮佛一拜,福增無量。」稱念諸佛名號是憶念諸佛的萬德莊嚴,也是圓滿的心理建設,所謂「一句佛號的舟航,能載罪障,不落輪迴苦海;一句佛號的內容,包含三藏十二部經典,是智慧的明燈;一句佛號的妙用,涵蓋一切世間、出世間功德,能夠離苦得樂;一句佛號的能量,如燒柴互燃之能,溪水匯聚之力,可以成就眾緣」。
  
  十方諸佛如同曠劫明燈,示以眾生得度的方向,並且佛佛道同,光光相攝,展轉相承,使真理之光永不斷絕。

 

第七課 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教主、教義、教徒,是構成一個宗教的三大要素。我們要想了解一個宗教的內容,以及一個宗教是否為我們人生所需要,我們一定先要了解一個宗教的教主。他的人格、智慧是否值得我們崇拜信奉?我們崇拜信奉了他,他是否真能指示我們解脫人生的煩惱痛苦?這是我們信仰宗教首先需要知道的課題。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在二千六百餘年前的四月八日,降誕在古印度中北部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南方),取名悉達多,父親淨飯王,母親摩耶夫人。太子誕生後七天,聖母摩耶夫人往生,由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夫人養育成人。
  
  太子天資聰穎,從小通達五明、四吠陀。成年後,娶耶輸陀羅為妃,不久生下羅睺羅,後來成為佛教第一位沙彌。悉達多太子雖然出身貴族,但因觀察到社會貧富懸殊,四姓階級的不平等,又有眾生之間的弱肉強食,尤其有感於生老病死的逼迫,人生的無常,於是生起出家求解脫的志願與悲心。期間雖經淨飯王百般勸阻,終究無法滿足其「人生沒有衰老的現象、沒有疾病的痛苦、沒有死亡的恐怖、所有的東西不損不減」等四個希望,於是在十九歲那年的二月初八,夜出宮門,開始十二年的修道生活。其中雪山六年的苦行,每日只食一麻一麥,但苦行終究未能令他開悟。後來體會到真正的修行是離開苦樂二邊的中道修行,於是捨棄無謂的苦行,走過尼連禪河,接受牧羊女的供養後,來到伽耶山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立誓「不成正覺,不離此座」。於此通過重重考驗,一一降服蘊魔、煩惱魔、死魔、天魔等內外魔障後,徹見自己本來面目,止息一切妄想無明,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夜睹明星,正觀緣起法而成正覺。
  
  成道後的佛陀,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三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比丘,從此佛法僧三寶具足,佛教僧團因而建立。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在弘化的生涯裡,宣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經》八年、《般若經》二十二年、《法華經》和《涅槃經》共八年。
  
  佛陀對弟子的教化,善於觀機逗教,應病予藥,對執空者說有,對執有者說空。佛陀對於能夠依教奉行的弟子,耐心給予調教;對於不能依教奉行的弟子,也方便加以攝受;對於懈怠不知精進的弟子,激勵他上進;對於過分剛猛的弟子,則教以緩和。佛陀對弟子的愛護是無微不至的,佛陀所教化的對象,則不分貴賤貧富、種族信仰等,例如度拜火教外道優樓頻羅迦葉三兄弟,以及外道領袖舍利弗、目犍連皈信佛教。佛陀的弟子有頻婆娑羅王、波斯匿王等各國國王,及王妃韋提希夫人、末利夫人,也有低下階層的蓮花色、摩登伽等。佛陀度阿那律、難陀、阿難陀諸王子出家,也不捨棄理髮匠優波離及擔糞的尼提。總而言之,佛陀的弘化是以慈攝眾,以法領眾,以智教眾,以法養眾。
  
  佛陀一生弘化、度眾無數,但也受到外道迫害及各種的災難。根據《佛說興起行經》記載,佛陀歷經孫陀利謗佛、戰遮女繫盆誣陷、奢彌跋謗佛,以及被木槍刺腳、被擲石出血、食馬麥、受苦行、患頭痛、患背痛、患骨節疼痛等十次災難。其實佛陀的真身是法身,法身無有生滅,佛陀為了度眾,才應現這些災難,主要是為讓眾生明瞭業報不失,令生怖畏之心,不再留戀有為色身,而能斷惡行善,獲證永恆法身。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到了八十歲仍然孜孜不倦,帶著弟子四處行化傳教;臨入涅槃之際,仍然不捨任何眾生,接受一位一百餘歲的外道須跋陀羅,成為最後的弟子。佛陀進入涅槃,雖然令弟子們悲痛不已,但是誠如佛陀的教言所說:「要佛陀永久住於世間,這是違背法性的自然規則。佛陀是宇宙真理的示現者,不能違背法性。」佛陀開示弟子說:「如果你們不能依照我的教言而行,即使我活了千萬年,於汝何用?如果你們能依教奉行,亦如我永久住世。你們要堅定信仰,皈依法,依法而行,不皈依其他;你們要精進修學聖道,解脫煩惱,住心不亂,這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佛陀明示弟子不要傷心,因為天地萬物有生就會有死,合會必然有別離,這是無常真理的定律。
  
  佛陀最後針對阿難所提出的四個問題,告訴弟子:以戒為師、以四念處安住、以默擯之調伏惡人、在一切經首安立「如是我聞」令人起信。佛陀並再次叮嚀弟子,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處、悟處、說法處、涅槃處。最要緊的是,要身常行慈、口常行慈、意常行慈。
  
  佛陀進入涅槃,遺體荼毗後,留下舍利八斛四斗和三顆佛牙。舍利被分成八份,由與佛陀因緣深厚的八國各取一份,建塔供養。
  
  佛陀出生在社會階級十分不平等的印度,他敢於向不平等的制度挑戰,不只是尊重人權,且尊重生命,更進一步肯定每位眾生都同等尊貴,都具有成佛的性能。佛陀一生四十九年的傳教生涯裡,應該得度的已經度化,未能得度的,佛陀也為他們種下未來得度的因緣。佛陀雖然應身已經離開了人間,但是他的慈悲、智慧,他遺留的偉大教理,卻能永傳人間。佛陀是我們人格最高的模範,是我們三界的導師、人天的師範,更是眾生的救主!

第八課 法的意義

  佛法僧三寶,佛依法而證悟成佛,僧因住持正法而為人天師範,故三寶以法為中心,以法為尊貴。
  
  法,梵語「達磨」,意譯為「軌則」。法的定義很多,廣義而言,泛指宇宙萬有,亦即世間的森羅萬象,大到高山海洋,小到微塵砂粒,乃至我人的精神、思想、觀念、見解等,都稱為「法」。所以,一朵花、一顆樹,一桌一椅、一人一事,乃至一個念頭等,都稱之為「法」。本課所講的是三寶中的法寶──「佛法」。
  
  「佛法」是佛陀所體證,所宣說的真理,但非佛陀所創造,《大智度論》說:「從緣生之法,無本性,無自性故,即是畢竟空。是畢竟空,從本以來,非佛作,亦非餘人作。」《雜阿含經》卷十二也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因為「法住法界」,因此真理的「法」無所不遍,無所不在;佛陀以「正法」為身,所以「法身」豎窮三際,橫遍十方,亙古今而不變,歷萬劫而常新。以世間人的觀點來看,三藏①十二部經教才是佛法,然而人人皆有佛性,因此每個人的自心本性無不具足一切清淨「法性」,故說學佛應該反求自心,切莫心外求法。
  
  法的意義,一般通指「任持自性」與「軌生物解」二義:
  
  一、任持自性:指「法」能保任執持自體性相而不變不失,例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自體性相,花草樹木有花草樹木的自體性相,一切萬法都各自具有「任持自性」的特點,不會混淆不清。
  
  二、軌生物解:指「法」皆有一定的規則,能夠使我們對事物生起了解、認識。就軌生物解的意義來說,「法」乃指認識的標準、規範、法則、道理、教理、真理、善行等。
  
  此外,《自在王菩薩經》卷上說:「法者,即是法性義;法性者,是不生性義;不生者,是畢竟不起不作義;義者,是不可說義。何以故?以語說法,法不在語中。是故以語示義,有所示說,皆非語非說。有所分別,有所說者,即非佛法。無分別,無所說,即是佛法。是故言無說是佛法。」
  
  法的內容雖然無量無邊,然總括來說,不出有為與無為、善與不善、色與心、有漏與無漏、染與淨、世間與出世間、可見與不可見、心相應與心不相應、小乘與大乘的分別。就法的分類而言,最常用來賅括諸法者,有俱舍宗的五位七十五法以及唯識宗的五位百法。
  
  根據經典記載,「佛法」為佛陀及佛弟子、天人、仙人、化人等五人所說。佛陀說法,旨在幫助眾生找回真如佛性;若將真如喻為明月,則佛法即為標月之指。因此,學佛要能「因指見月」,千萬不能執著「指頭」,若執著於「標月之指」,反遮蔽心眼而見不到「月亮」,故《金剛經》云:「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佛陀所宣說的佛法,例如四聖諦、三法印、十二因緣、空性等,都是佛教的真理。所謂真理,必須具備普遍如是、必然如是、本來如是、永恆如是等四個條件,譬如「有生必然有死」,古今中外,含識有情,人人莫不如此,此即合乎普遍性、必然性、平等性、永恆性的真義。
  
  「佛法」,是佛陀所覺悟的真理;「佛教」,則指佛陀的教導、開示。佛教講的一切道理,稱為佛學,或稱佛教學。佛學包含三藏十二部經典與八萬四千種修行方法,是一門偉大、豐富、深奧的學問。廣義的佛學,含攝教、理、行、果等四法。教法與理法是理論的,行法與果法是實踐的,二者不偏不倚。
  
  《心地觀經》說:「法寶能破一切生死之牢獄,猶如金剛,能壞萬物;法寶能照癡闇眾生,猶如日光,普照世界;法寶能與眾生喜樂,猶如天樂,樂諸天人;法寶能使眾生渡彼岸,猶如堅牢大船;法寶能破世魔,證無上菩提,猶如金剛甲冑;法寶能割斷生死,脫離繫縛,猶如智慧利劍;法寶能運載眾生出火宅,猶如寶車;法寶能照破三途之黑暗,猶如明燈;法寶善誘眾生達寶所,猶如險路之導師;是名法寶不思議之恩。」
  
  佛法是宇宙人生恆常不變的真理,依之而行,可以絕思慮,去纏縛,得自在;可以使眾生離苦得樂,轉迷為悟,超凡入聖;可以成等正覺,到達涅槃彼岸。是故佛陀說:「我初成道,觀誰可敬可讚,無過於法,法能成立一切凡聖也。」

 

 

 

第九課 佛陀說法因緣

 

  佛陀在正覺以後,想起救渡眾生的大事因緣,心自思惟道:「我所證悟的真理,是與世人錯覺所見的相違。世人所沈迷的快樂,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塵,我了知是不實在的;我所證悟的真如實相,是世間的真理,但人們卻不能相信;我所正知正覺,與世人的偏邪私欲都是相違的。一切眾生都沈淪在貪瞋邪見的深淵中,怎麼了解這甚深微妙的解脫真理呢?我還是涅槃吧!」
  
  這時,天空出現大梵天神向佛陀敬禮祈求:「若無佛陀的真理之光,世間將永遠黑暗;若無佛陀的法雨甘露,眾生將無法解脫。請求佛陀本著救世的大願,傳播法音,讓迷途的眾生早日回頭,登上覺岸。」佛陀歡喜地接受天神至誠勸請,打消涅槃的意念,而以一生的光陰度化有緣眾生。
  
  由此可知,「佛出世為一大事因緣」,即是為使一切眾生「開、示、悟、入」佛的知見,使眾生破除無明煩惱,彰顯本具眾德,離苦得樂。因此,佛陀為一切眾生說法,隨緣度化,不擇對象,不分貴賤,到處普灑甘露法雨,滋潤眾生枯乾的心田。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在四十九年佛陀弘化的生涯裡,最初直暢本懷,講說《華嚴經》二十一日,後因觀機逗教,又再說《阿含經》十二年、《方等經》八年、《般若經》二十二年,《法華經》和《涅槃經》共八年,這是大會的宣講,至於對個人特別的教化,佛陀不知說過無量數次,感化無量數人。例如,為愚鈍的「周利槃陀伽」說「拂塵除垢」,令其覺悟;為擔糞的「尼提」開示佛陀教法平等,四姓皆可得救,允尼提出家;為刻苦修行的「聞二百億」指示修行猶如彈琴,使其安心修道,開悟證果;為「調馬師」說調御眾生法,令其改往修來,受持五戒;為「鴦崛摩羅」開導迷津,懾服其惡逆,令其懺悔皈依;為「鬼子母」說愛子法,令其改心,成為天下孩子們的保護者;為阿闍世王的大臣「雨勢」說「七不退法」,令越祇國避免一場戰爭;為須達長者的兒媳「玉耶」說夫婦之道,令其悔改,作一佛化家庭的優婆夷。總之,佛陀的教示是苦海中的法船,接引眾生從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茲節錄數則佛陀的教化因緣及開示,以見佛陀的慈悲。
  
  一、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名之為「八風」,因為八種順逆之境能動搖情緒,讓人心神不安之故。如何才能「八風吹不動」?在《法集經》中,佛陀說:
  
  能說空者,世間之法所不能壞。何以故?心不依止世八法故。何者為八?而不依止於利衰等事,不生憂喜稱譏之音,而無欣慼毀譽二法,心不高下,於諸苦樂,不貪不厭,如是世法,不能破壞。
  
  二、人之異於禽獸者,在於人類能知能覺,能夠反省改過,懂得慚愧懺悔。《增一阿含經》卷九說:
  
  有二妙法,擁護世間。云何為二法?所謂有慚、有愧也。諸比丘!若無此二法,世間則不別有父有母,有兄有弟,有妻子知識、尊長大小,便當與豬、雞、狗、牛、羊六畜之類而同一等。以其世間有此二法,擁護世間,則別有父母、兄弟、妻子、尊長、大小,亦不與六畜共同。
  
  三、懺悔,是佛教重要修行法門之一,有罪懺悔不僅可以消除罪業,並能增長善根。佛陀在《五分律》卷三說:
  
  於我法中,若知有罪,而懺悔者,增長善根。
  
  四、忍辱是對治瞋恚的最佳法門,忍的力量勝過一切拳頭刀槍。佛陀在《羅云忍辱經》說:
  
  忍之為明,踰於日月。龍象之力,可謂盛猛,比之於忍,萬萬不如一。
  
  七寶之燿,凡俗所貴,然其招憂,以致災患;忍之為寶,終始獲安。布施十方,雖有大福,福不如忍。
  
  五、是非朝朝有,不聽自然無。佛陀在《增一阿含經》開示遠離人我是非之道,說:
  
  不毀謗於人,亦不觀是非,但自觀身行,諦觀正不正。
  
  六、好逸惡勞是人的通病,對治之道無他,唯「精進」是最好的針砭良藥。佛陀在《雜譬喻經》中舉出「精進報至」的故事說:
  
  昔有伎兒,作種種伎樂,從一富長者乞牛。長者了無與心,故語之言:
  
  「汝能如是勤作伎樂,晝夜不息,滿一歲者,我當與汝牛。」伎兒答言:「能。」復與主人:「能聽不?」長者亦言:「能。」於是伎兒聞是歡喜,一心作樂,三日三夜,未嘗休懈。長者厭聽已,即敕子弟牽牛與之。
  
  七、古人說:「養心莫善於寡欲。」又說:「知足常樂。」因此,世間上最富有的人,並不是擁有家財萬貫的人。真正的富人,是知足的人。《佛遺教經》說: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
  
  八、知恩報恩,是做人的根本。《優婆塞戒經》說: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於己怨者,恆生善心。
  
  九、佛教強調報恩,尤其重視孝道,因為孝道是人倫之始。在《賢愚經》中,佛陀開示阿難:
  
  出家在家,慈心孝順,供養父母,計其功德,殊勝難量。所以者何?我自憶念過去世時,慈心孝順,供養父母,乃至身肉濟救父母危急之厄。
  
  以是功德,上為天帝,下為聖主,乃至成佛,三界特尊,皆由是福。
  
  十、夫妻是五倫之一,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必然有一位「賢妻良母」。如何才是賢妻呢?在《玉耶女經》中,佛陀為玉耶開示為婦之道:
  
  作婦之法,當有五等。何謂為五?一如母婦,二如臣婦,三如妹婦,四者婢婦,五者夫婦。何謂母婦?愛夫如子,故名母婦。何謂臣婦?事夫如君,故名臣婦。何謂妹婦?事夫如兄,故名妹婦。何謂婢婦?事夫如妾,故名婢婦。何謂夫婦?背親向疏,永離所生;恩愛親昵,同心異形;尊奉敬慎,無憍慢情;善事內外,家殷豐盈;待接賓客,稱揚善名:
  
  是謂夫婦之道。
  
  十一、社會猶如一個大家庭,和樂安定的社會有待全民共同建立。佛陀在《無量壽經》說:
  
  世間人民,父子兄弟,夫婦家室,中外親屬,當相敬愛,無相憎忌;有無相通,無得貪惜;言色常和,莫相違戾。
  
  十二、世間上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又有所謂的益友與損友。什麼是益友?什麼是損友?在《佛說孛經抄》中,佛陀說:
  
  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
  
  何謂如稱?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
  
  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
  
  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十三、「禮賢下士」是領導者成功的要素,「妒賢害能」則是失敗之因。
  
  在《四十二章經》中,佛陀說:
  
  惡人害賢者,猶仰天而唾;唾不汙天,還汙己身。賢者不可毀,禍必滅己。
  
  十四、尊師重道,古來為儒家所重。佛陀在《阿難問事佛吉凶經》中,對師徒之道尤有周全的指示:
  
  師弟之義,義感自然,當相信厚,視彼若己。己所不行,勿施於人;弘崇禮律,訓之以道;和順忠節,不相怨訟。弟之與師,二義真誠;師當如師,弟子當如弟子,勿相毀謗,慎莫含毒,小怨成大,還自燒身。
  
  十五、在佛經裡,布施喻如農夫耕田,好的田地能獲得豐收。同樣的,多布施給賢德之人,能為大眾創造更多的福利,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四十二章經》中說:
  
  飯惡人百,不如飯一善人;飯善人千,不如飯一持五戒者;飯五戒者萬
  
  ,不如飯一須陀洹;飯百萬須陀洹,不如飯一斯陀含;飯千萬斯陀含,
  
  不如飯一阿那含;飯一億阿那含,不如飯一阿羅漢;飯十億阿羅漢,不
  
  如飯一辟支佛;飯百億辟支佛,不如飯一三世諸佛。
  
  十六、端正姝好,這是人人夢寐以求的美事。所謂「端正」並不單指色相的華美俊彥,而是包含從內在自然流露出來的威儀、莊嚴、安詳、自在。《法句譬喻經》說:
  
  所謂端正,非色如華,貪忌虛飾,言行有違;謂能捨惡,根源已斷,慧而無恚,是謂端正。
  
  十七、人人都希望有好名聲,然而美名令譽並非憑空而來,佛陀在《六波羅蜜經》說,想要獲得好的名聲必須做到:
  
  不說他人過,亦不稱己德,智照無自他,當獲大名稱。
  
  十八、財富是每一個人所追求的,世間最大的財富不是黃金、鑽石,而是智慧、法財。佛陀在《正法念處經》說:
  
  寶物歸無常,善法增智慧;世間物破壞,善法常堅固。若有順法行,隨人百千世;雖種種寶物,不能至後世。種種財寶物,則可強劫奪;王賊及水火,不能拔法財。
  
  十九、世間事,由小可以知著,防微可以杜漸,因此切莫以善小而不為,更不可以惡小而為之。佛陀在《法句經》說:
  
  莫輕小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罪充滿,從小積成。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凡福充滿,從纖纖積。
  
  二十、在十法界中,人居於上昇下沈的樞紐地位,而且由於人具有精進、憶念、梵行三種特性勝過諸天,所以歷劫以來,諸佛都在人道中證悟成佛。太虛大師曾說:「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學佛並不是渺不可及的事,將人做好,離佛也就不遠了。怎樣才算是將人做好呢?在《增一阿含經》中,佛陀說有五種非人:
  
  應笑而不笑,應喜而不喜,應慈而不慈,
  
  聞惡而不改,聞善而不樂。
  
  綜觀佛陀一生說法的因緣,如《大法炬陀羅尼經》說:「為利一切世間,淨世間眼,斷一切非道而出現也。」又如《法華經》所載:「我為如來,兩足之尊,出于世間,猶如大雲,充潤一切,枯槁眾生,皆令離苦,得安隱樂。我為世尊,無能及者,安隱眾生,故現於世,為大眾說,甘露淨法。其法一味,解脫涅槃。以一妙音,演暢斯義,常為大乘,而作因緣。我觀一切,普皆平等,無有彼此,愛憎之心。我無貪著,亦無限礙,恆為一切,平等說法。如為一人,眾多亦然,常演說法,曾無他事,去來坐立,終不疲厭,充足世間,如雨普潤。貴賤上下,持戒毀戒,威儀具足,及不具足,正見邪見,利根鈍根,等雨法雨,而無懈倦。一切眾生,聞我法者,隨力所受,住於諸地。」
  
  佛法是世間的光明,是人類的救星。有緣得聞佛法,應如《大集經》說:「聞法者,對說法人作醫王想,作拔苦想,作說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說法者,對聽眾作勝解增長想,作癒病想。若說者與聽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紹隆佛位,常生佛前。」

 

 

第十課 修學佛法的次第

 


  「法無高下,應機者妙」。佛陀說法,善於觀機逗教,應病與藥;佛陀敷設八萬四千法門,然而「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療治眾生身心疾病的良藥,正如百川匯歸大海,原同一味,只因眾生根機有利、有鈍,因此佛陀不得不開設權實之教,乃至有先後次第之別。例如將佛法分為五乘,即是佛陀針對不同根機眾生的需求而依次施設的修行法。

  
  所謂五乘,是指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佛陀依序為人乘者說受持五戒法,可脫離三途而生人道;為天乘者說修十善法,可生天界;為聲聞乘者說修四諦法,可脫離三界而成阿羅漢;為緣覺乘者說修十二緣起法,可脫離三界而成辟支佛;為菩薩乘者說行六度法,可越三界二乘的境界,得無上究竟的成佛果位。
  
  換句話說,明因緣果報,輪迴轉生,受持三皈五戒,奉行十善法,這是人天乘者;明白生老病死的纏縛,對人世生起厭離,希求了生脫死,依四諦法修行,這是聲聞乘者;比聲聞乘利根,無須聞法,但觀十二緣起,即可靠自力覺悟,這是緣覺乘者;理解自己與他人同體共生,不但自求解脫,更發大菩提心要救度一切眾生,積極修習六度,願為眾生作馬牛,願拔眾生之苦,施予眾生快樂,這是菩薩乘行者。
  
  人天乘是戀世;聲聞、緣覺乘是出世;菩薩乘是入世而不戀世,出世而不獨善其身。五乘佛法以人天乘為基礎,次第進趣於大乘而直達佛乘,所以人天乘是佛乘的初階,而佛陀出世的真實意趣,主要在化導眾生由人乘直入佛乘。行者若依五乘佛法循序漸進修行,必定可以證得與佛同樣的真如法身。
  
  此外,初學佛者想要進入佛法堂奧,亦可從信、解、行、證四個次第來實踐佛法。
  
  信:就是信仰的意思。《大智度論》說:「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在人生的苦海裡,唯有依靠信仰的大願船,才能安然地從生死大海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信仰的重要,如同樹木的根本一樣,依靠信仰為根,在佛法中修福修慧,不但可奠定人生的根基,更能到達解脫的境界。所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發心學佛的第一步必須要皈依三寶,這是信仰的確定。三寶的功德無量無邊,若不皈依三寶,則無緣受用。其次,從發心信仰到究竟證悟,尚有解、行的修學過程。
  
  解:就是慧解。《大毗婆沙論》說:「有智無信,增長邪見;有信無智,增長愚癡。」信心具足之後,接著必須對佛陀所教導的一切義理,生起勝解。唯有明白佛陀所開示的教理,才能使信心更加堅固,才能由信仰產生力量。
  
  行:就是修行。佛經云:「雖有多聞,不制煩惱,不能自利,徒無所用。譬如死人,著金瓔珞。」有了深刻的信解之後,更要力行實踐;一個信解多聞而不能實踐佛法的人,如同死人穿上華麗的衣服,是毫無用處的。因此,學佛要「解行並重」。
  
  證:就是印證涅槃解脫,這是修行的最後目標,也是證悟的最高境界。在佛法中,修證是個人的工夫,他人無法替代分毫。有一分修證,就有一分體驗,如果只在理論上「說食數寶」,或是「人云亦云」,終難證悟,唯有透過實踐力行,才能把握佛法的真義。譬如牽引一匹飢渴的馬到水源處喝水,如果馬不開口,只有飢渴而死;同樣的,佛陀的一切言教,是引導眾生通往真理的羅盤,除了如是信解,更要如是行證,如此才能受用到甘露法水。什麼是不生不滅、遠離顛倒夢想的境界?唯有親自參證,實際修行,才能體悟。
  
  佛陀的一切教法,都是修行實踐的依據。除了上述五乘佛法的修行次第、信解行證的修行次第之外,戒定慧三學的修行次第、聞思修三慧的修行次第、止觀雙修的修行次第、四禪八定的修行次第、境行果的修行次第,以及五停心觀的修行次第等,也都是得度之道。這些修行次第都是為了引導眾生從煩惱的此岸走向覺悟的彼岸,從黑暗的陰谷走向光明的大道,從污穢的世界走向清淨的佛國,從迷執的凡愚走向解脫的聖道,一切眾生能夠如實奉行實踐,最後終能證悟得度。

第十一課 佛法的內容

 

  佛陀住世說法四十九年,當時並沒有任何文字記錄佛陀的言教,皆以口傳記憶方式傳誦。佛陀入滅後,弟子們深恐佛陀的遺教散佚,同時也為了確立教法的流傳,於是由大迦葉領導五百位大阿羅漢,在王舍城七葉窟舉行第一次經典結集,由阿難誦出經藏,優婆離誦出律藏。百年之後,再有第二、三、四次的經典結集,使得三藏十二部經教漸次完備而流傳於世。

  
  三藏是佛典的三種分類,是佛陀教義的精華,如果加上雜藏、菩薩藏則為四藏、五藏等,但一般多採用「三藏」之說。三藏,即指經藏、律藏、論藏。
  
  ◆經藏
  
  經者,梵語素呾纜,舊稱修多羅。素呾纜原義為綖(線),表示佛陀所說的法如同絲線,能貫穿一切義。經的意義,為「常」、「法」,指佛陀的教義是永恆的真理,是常道,可為世間所取法。經,又譯作「契經」,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謂之「契」;「貫穿」諸法深義,「攝持」所化眾生,謂之「經」。經藏的「藏」字,有「蘊積」、「包含」義,是指古時一種可盛放物品的篋(或籃),因為此「藏」含括一切所應知、應行、應證的法義,所以叫「經藏」。又此經藏含攝世間、出世間上上禪定的道理,故又稱之為「經傳定學藏」。
  
  ◆律藏
  
  律者,梵語毗奈耶,舊稱毗尼,與尸羅、波羅提木叉同義,原義為繩綱,意譯「調伏」,指能夠調御人心,對治生活惡習的法則。又譯為「滅」,指佛弟子持守戒律,可滅除身口意三業的過惡。「律」原為佛陀針對出家弟子宣說的軌則,逐漸擴大,亦特別為在家弟子制定適合的戒規。這種指導佛弟子生活規範的佛典,稱為律藏。它將諸小乘戒法,如優婆塞、優婆夷的五戒,沙彌、沙彌尼的十戒,式叉摩那的六法戒,比丘的二百五十戒,比丘尼的三百四十八戒,以及大乘戒《梵網經》的三聚淨戒,十重四十八輕的菩薩戒法,全收在律藏中,稱之為「律傳戒學藏」。
  
  ◆論藏
  
  論者,梵語阿毗達磨、優婆提舍,舊稱阿毗曇。阿毗譯為「對」,達磨譯為「法」;對法,是智慧的別名,亦即以智慧對觀諸法的真義,又譯為「無比法」,即無可比擬的智慧勝法。論藏乃後世弟子為辨明法相而自設問答,以演繹廣釋經、律二藏的典籍,具有不厭其煩以探究佛教深奧哲學內涵的特性,與經藏深入淺出為主的教說恰好形成對比,「阿毗達磨」因有這種為探究真理而對每一事物作深入的分析和闡釋特色,故被稱為是「分析的義學」。論藏是記述慧學的道理,它把諸大菩薩、著名論師所作的申論之學全收入論藏裡,稱之為「論傳慧學藏」。
  
  佛陀說法,善舉譬喻,善用詩偈,有時則把相關內容作成佛教法數,比如三法印、四聖諦、五根、七菩提分等,以便聽法的人容易記憶。後世弟子將三藏典籍,就佛陀說法的方式、文體及內容的不同,分為十二部類,即一般所謂的「十二部經」,又名「十二分教」。  
  十二分教中,其中的契經、重頌、諷頌,是從經文的體裁來立名;其餘九種是從經文所載各別的事義而立名。從多分義攝來說,契經、重頌、記別、諷頌、自說、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有是為經藏;因緣是為律藏;論議是為論藏。又此十二部究竟攝於經律論三藏之何者,諸論亦有異說。
  
  三藏十二部的範疇從三千大千世界的成住壞空,說到人一期生命的生老病死;又從小乘法說到大乘法;從森羅萬象的客觀世界,說到內心的塵剎無明。從時間上能貫穿三世因果,從空間上則橫遍十方世界。三藏十二部所記載的是戒定慧三無漏學的真理,吾人若依三無漏學修行,必能脫離生死輪迴之苦。

第十二課 經典的來源

 

  記錄佛陀教說的典籍,稱為經典。有了經典的結集,正法得以源遠流傳至今。關於經典的來源,根據《長阿含‧遊行經》記載,佛陀入滅後,弟子們頓失依怙,竟有一愚癡無智的跋難陀比丘卻興奮的表示,從此再也不必受佛陀的戒律約束,而得以為所欲為。大迦葉聽後極為痛心,為防患未然,因此決心結集佛陀的言教,以令正法久住。

  
  大迦葉首先邀請信仰虔誠的摩揭陀國阿闍世王擔任護法,提供一切衣食臥具,並挑選五百位有德有學的上座比丘,前往王舍城附近毗婆羅山的七葉窟從事結集經典的事宜。大會由大迦葉擔任主席,持律第一的優婆離誦出律。優婆離於三個月內,每天陞座誦出戒條,共八十次誦畢,編成一部《八十誦律》,此為一切戒律的根本。《八十誦律》是由八大部分組成,合併稱為「五篇」。這些戒條是佛陀根據當時僧團所發生的具體過犯而制定。後世學者依此根本律,再推演發展出《四分律》、《五分律》。惟目前《八十誦律》早已散佚而不存。
  
  多聞第一的阿難則誦出經(法)藏。阿難將佛陀在不同時間、地點,對不同根機的眾生所說的教法,一一講述,並唱說:「我是聽佛陀這樣說的。」這就是經典開頭首句「如是我聞」的由來。在座比丘對阿難講述的內容,凡是認為符合佛陀言教者,即表示認可;認為有所遺誤者,即提出糾正、補充。如此透過大眾共同審定,合誦出來的法,就是流傳後世的《阿含經》。
  
  四部阿含成立次第,依序是《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增一阿含經》。
  
  《雜阿含經》是四部阿含中最早成立的,基本上是言行錄的體裁,記述佛陀和弟子們的修行與弘法活動。經中揭示緣起、十二因緣、三法印、四聖諦、四念處、八正道等佛教的基本教義,其核心內容是說明現實世界中人生的苦惱以及去除苦惱的方法,也都是人間佛教思想的淵源。本經不重玄理、義解,而重修行實踐,因此誦讀此經,有助於現代人的修行。
  
  《中阿含經》主要論述四聖諦、緣起等基本教義,闡發無常、無我等宇宙真理,更述說各種修持方法,以及與涅槃解脫之道的關係。因為此經比較深入且詳細論述小乘佛教基本教義,所以後世認為此經是闡發深義的經典匯編。
  
  《長阿含經》與其它三部阿含一樣,除了記述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外,其獨特之處在於「破諸外道」的異說。如《弊宿經》、《阿摩晝經》、《裸形梵志經》等,均詳細記載著早期佛教破斥外道的主要內容。
  
  《增一阿含經》是四部阿含經中最後編纂的,主要內容除含括有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佛陀本生、諸弟子本事、制律因緣和戒經教義外,並有種種菩薩意義的演化、空義的發揚、他方佛土的出現等大乘佛教的思想。
  
  四阿含經雖為原始佛教的小乘教典,卻是大乘思想生起的重要依據。大乘教的空義、緣起、中道以及大乘所用的三十七道品、戒定慧三學、四攝法等,都預見於四阿含經中。龍樹的「空」,無著的「有」,明顯受了四阿含經的深刻影響。
  
  綜合上述,扼要言之,《八十誦律》、四阿含經是最早成立的經典。由於這些原始經典的結集,能令正法久住,破邪顯正,同時也將佛陀的教法流布十方,乃至促成大乘佛教的蓬勃發展。

 

 

第十三課 譯經事業

 


  佛教發源於印度,東傳中國,大放異彩,主要得力於經典的漢譯。
  
  由於佛典的翻譯流傳,帶動佛學的研究風潮,開創出中國八大宗派蓬勃發展的新風貌,並且豐富了中國文學創作的內涵,為中國留下珍貴的文化遺產。這也說明中國在哲學思想上,早已有了深厚的基礎,才有發展的條件。
  
  中國的譯經事業起源於東漢,發展於六朝,大盛於隋唐年間。有關中國佛教的譯經事業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時期:
  
  一、漢魏西晉時代--譯經的初創期
  
  東漢明帝夜夢金人後,曾派蔡愔、秦景到西域取經,並迎請迦葉摩騰、竺法蘭到洛陽,譯出《四十二章經》等五部經,這是中國最早的佛經翻譯。
  
  初期經典的傳譯並非直接從印度而來,而是從大月氏、康居、安息等西域諸國間接引入。漢朝到晉代,約有六十餘位譯經師,最著名的有安世高、支婁迦讖、支謙、曇柯迦羅、康僧會及竺法護等人。當時翻譯所根據的經典,大都是由西域當地的語言或文字寫成,通稱「胡本」或「胡語經典」。此一時期的譯經多屬個人翻譯,並無固定人員共同參與譯經,限於人力、財力,只能譯出小經小品,缺乏系統;且來華的高僧皆在傳教餘暇譯經,並未取得朝廷的護持,翻譯工作亦無特定地點,文體不一,譯名混淆,故稱為譯經的「初創期」。
  
  這個時期佛經翻譯的特色,主要有大小乘兩大系統:一是以安世高為代表的小乘禪學派;一是以支婁迦讖為代表的大乘般若學。因此,早期傳入中國的佛經,可以說是大小乘同時並行。
  
  二、東晉南北朝時代--譯經的進展期
  
  從東晉到南北朝之間,譯經初期多為私人小規模的組織,後來逐漸受到國家重視,開始出現較大規模的譯經組織,使譯經事業更加蓬勃。譯經師大都來自印度,精通梵文,兼解漢文,主要代表人物有鳩摩羅什、佛陀耶舍、竺佛念、曇無讖、求那跋陀羅、真諦、佛馱跋陀羅、僧伽提婆、法顯等人。譯出的經典主要有大小乘經論、大小乘禪經、密教經、律典等,內容廣泛,涉及印度佛教各個流派,特別是當時在印度盛行的大乘空、有兩大學說,直接促進當時佛學思潮的發展。此期譯經的特點是傳譯較完備,譯經師有系統的介紹佛經,分判不同宗論著作,確立翻譯文體,翻譯作品不求華美,力求切合原意,這是漢譯佛經的進展期。
  
  三、唐朝時代--譯經的全盛期
  
  前兩期的譯經活動雖有中國人參與,然總體上均以印度、西域高僧為主譯。本期譯經師則以中國高僧主持譯事,典型代表是玄奘、義淨,他們不但精通華文、梵文,佛學造詣更是博大精深,且以朝廷力量設置組織完備的譯場,進行大規模的譯經事業。特別在唐太宗時期,為玄奘大師開設譯經院,譯經者達三千人之盛,這是中國譯經的顛峰期,同時也是佛教的全盛期。其他,尚有般若三藏、菩提流志、實叉難陀等人,也都為譯經事業締造了佳績。此外,善無畏、金剛智、不空翻譯了大量的密宗典藉,也是這個時期的特色。
  
  唐德宗後,譯經事業停歇,又遭受唐武宗、周世宗的破壞,佛教一息僅存,直到北宋時期,朝廷採取保護佛教的政策,極力提倡中印雙方文化交流,此後從中國到印度求法者很多,印度、西域來華的僧侶也不少。尤其,宋太祖、太宗詔立譯經傳法院於河南開封(國都),延請施護、法天、天息災等人譯經。這一時期譯經事業更盛,且臻於完美。宋、元之後,譯經事業便告終止。明、清兩代,則僅有由日文、藏文、巴利文翻譯為漢文的零星作品。
  
  佛教經典的翻譯,對於佛法的傳播貢獻至鉅,這些譯出的經典,經過各代的彙整、刊刻,逐步成為大藏經,流通至今,這是中國文化史上一件偉大的事業。加以東晉道安與南朝梁代僧祐大師先後編製了經典目錄,對佛典的整理,佛教文化的保持,更是具有開拓性的重大貢獻,對於後世佛法的弘傳,影響十分深遠。

第十四課 僧的意義

 


  「僧依戒住,僧住則法住」。「僧」是梵語「僧伽」的簡稱,意譯為「和合眾」,即指信奉佛陀教義,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的僧團。
  
  在佛教尚未興起以前,「僧伽」一詞早在古印度的社會中普遍使用。當時由於工商業的蓬勃發展,富人們於是依職業性質組織許多不同的團體,如同現代的「同業工會」,這樣的團體,即名為「僧伽」;乃至當時所有的政治體制,也都稱為「僧伽」。這些在社會上通用的名稱,後來被宗教團體吸收、引用。及至佛陀證悟之後,不忘出家的本懷,隨即展開弘法度眾的工作,至鹿野苑度化憍陳如等五人出家修行,佛教僧團(僧伽)於焉成立。
  
  由此可知,「僧」含有「群眾」或「聚」的意思。如《中阿含‧教化病經》載:「有若干姓異名族,剃除鬚髮,著袈裟衣,至信捨家、無家,從佛學道,是名為眾。」另《大智度論》卷三載:「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譬如大樹叢聚,是名為林,一一樹不名為林,除一一樹亦無林;如是一一比丘不名為僧,除一一比丘亦無僧,諸比丘和合故僧名生。」因此,在佛教中以四位以上的出家人在一起辦道,而且是有組織、有系統、有紀律的修行團體,則稱為「僧伽」。
  
  僧伽又名「僧侶」或「海眾」等。《帝釋所問經》說:「若人一念誠心皈依僧伽,彼人得大安穩。僧伽威德,無晝無夜,保護眾生也。」僧的定義不論是指「僧人」或「僧團」,總之,「僧」是三寶之一,是在家佛弟子的指導者,是佛法住世的象徵,是割愛辭親,捨離世樂,信受佛陀教法,依教奉行而入聖證果的人。「僧」是續佛慧命,傳揚佛法,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聖弟子。唐太宗說:「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諸德福田經》亦列舉出家僧眾具有五種淨德。出家能長養善法,滅除惡法;出家能捨權位,能耐飢苦,有十八種難行能行的功德。因此,《大寶積經》說: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鵠能高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僧」有廣義僧、狹義僧、勝義僧、現前僧等不同的定義。根據《大莊嚴法門經》說:「出家非外相出家,乃內心的發心。」因此,菩薩出家的真義在於:
  
  1.發精進心斷除煩惱,並非「剃髮」即能代表出家。
  
  2.為斷三毒,勤修三學,並非披上染衣即能示現出家。
  
  3.非自持戒行,乃令所有眾生毀戒、受戒者皆住淨戒中。
  
  4.非獨住阿蘭若處獨修,乃能於生死流轉中令眾生智慧解脫。
  
  5.非自身守護律儀,乃能廣起四無量心安住眾生。
  
  6.非自身修行聖法,乃令眾生增益善根。  
  7.非自身得入涅槃,乃令眾生亦得入涅槃。
  
  8.非自身除煩惱,乃能護一切眾生不起惱害心。
  
  9.非自解身心束縛,乃令眾生束縛解除。
  
  10.非自解脫生死怖畏,乃能解除眾生生死怖畏。
  
  又出家也有四種不同:
  
  1.身心俱出家:於諸欲境,心無眷戀的比丘。
  
  2.身在家心出家:受用五欲,心不耽染的居士。
  
  3.身出家心不出家:身著僧裝,心猶戀俗的僧樣。
  
  4.身心俱不出家:受用五欲,深生耽染的俗人。
  
  《八大人覺經》說:「常念三衣、瓦缽、法器,志願出家,守道清白。」亦即開示在家信眾,身雖未能出家,心要常常慕念出家僧眾的清淨生活,要能有一部分過出家僧眾的持戒生活,以保持人格的清淨。
  
  初期原始佛教時代,所謂僧伽乃專指出家眾而言,尚不包含在家信徒。從廣義來說,「僧伽」,則是指佛教全體的教團。佛法的弘傳,人人有責,但是在家信眾畢竟有眷屬親人的牽絆,不易脫離親眷束縛,所以佛陀把正法久住世間的責任託付給和樂清淨的僧團。僧團畢竟是修身養性,陶鑄聖賢的大冶洪爐,是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僧團的重要,由此可知。

 

 

 

第十五課 僧團的組成

 


  佛陀在鹿野苑初轉法輪,為憍陳如等五人說法,度他們為比丘僧,這是僧團成立的端緒。
  
  佛陀一生弘化傳教,度眾無數,打破印度種姓階級制度,主張四姓皆可出家修道。他度化了婆羅門種姓的摩訶迦葉、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等。其中,舍利弗、目犍連為六師外道之一的刪闍耶的弟子,他們無意間從阿說示口中聽到佛陀教導的「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及「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真理,便帶著二百五十位弟子皈投在佛陀座下。伽耶山尼連禪河邊修行的拜火教首領優樓頻羅迦葉三兄弟及弟子千人,也受佛陀攝服,放棄事火信仰,皈依佛教,做了佛陀的常隨眾弟子。又度化剎帝利種姓的異母弟難陀、堂兄弟阿難、提婆達多、阿那律出家為僧,度化羅睺羅為沙彌,姨母摩訶波闍波提和五百釋迦女為比丘尼。
  
  此外,吠舍種姓的耶舍奔投佛陀出家,其父母則成為佛教最初的優婆塞、優婆夷。還有善友滿慈子、摩訶迦旃延等數十位優秀的青年為離欲阿羅漢。
  
  於是「千二百五十人俱」的僧團於焉成立,是包括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式叉摩那等七眾弟子的完整組織。
  
  僧團成立之初,弟子們以佛陀為信仰中心,共同過著梵行自律的清淨生活。佛陀自稱是僧團中的一員,從不以領導者自居,面對這樣和樂的僧團,佛陀只提出「財利共享」、「法味同受」的觀念。隨著佛法的弘傳,徒眾日增,成員漸趨複雜,為了維持僧團內部的和合共住,佛陀於是隨順因緣,開始制戒,包括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條戒,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四根本戒和六學法戒等,在家信徒則有三皈五戒。
  
  佛陀成立僧團,以「法」攝僧,主要目的是為了正法久住。如《摩訶僧祇律》卷一所載,佛陀制戒的因緣為:  
  1.使僧團大眾和合相處。
  
  2.藉著和合清淨的僧團風範來攝受僧眾。
  
  3.以法來調伏個性較頑劣的眾生。
  
  4.使僧眾知過懺悔後,內心得到清淨。
  
  5.使僧眾言行有所規範而斷除現在煩惱。
  
  6.使僧眾斷除現在煩惱之後,進而產生定力,斷除未來世的煩惱。
  
  7.使不信眾生生起信心。
  
  8.使已生信心的弟子,更加堅定。
  
  9.使未來戒法常在,修行梵行者,能安住於佛法中。
  
  10.使正法久住,佛法長存。
  
  佛法久住世間,是佛陀制戒最根本的目的。佛教僧團要有組織、有系統,才能令佛法弘傳久遠。而僧團的組成,則建構在律制的基礎上;有嚴格的律制,是攝受僧眾的巨大凝聚力。因為僧眾有律法可守,才能各守其分,縱有少數不知慚愧者犯戒,但在大眾的威德下,不得不接受制裁,而為律制所折伏;對於具有真心修道及高度慚愧者,自然不做違犯僧團之事,而在律法保護下,安心於道業。
  
  佛陀涅槃二千多年來,佛法之所以能久住世間,弘化於社會,融入於生活,這是因為佛教有義理高妙的佛法,更有德行超卓的出家修行者的弘揚。因此,佛教必須要有和樂清淨的僧團,才能將佛法落實於生活,做到「不信者令信,已信者得增益」。
  
  佛教僧團的功能,在於教化世人,使獲得心靈的淨化與解脫。因此,僧眾首先必須淨化自己的身心,以達到究竟的解脫。在制度完善的僧團中,人人互相尊重,以六和敬達到內心的淨化,不但「於現法得漏盡」,而且「未生諸漏亦令不生」。有此和合、安樂、清淨的僧團,佛教正法即能在世間弘傳久遠,普利世世代代的眾生。

 

第十六課 比丘尼教團

 

  比丘尼教團的成立,為佛陀「四姓入佛,同一釋姓」的平等精神做了最具體的註腳。因此,不只是在佛教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對於整個世界的宗教史、人類的文明史,也都具有非凡的價值。在教團中優秀的比丘尼,或者伸廣長舌,宣說妙諦,或者悲心濟拔沈溺,或者建寺安僧,使弘法利生的佛教事業增添無比的光彩。
  
  佛陀成道後第五年,淨飯王安詳捨報往生,摩訶波闍波提夫人便帶領王宮女眷等五百人到尼拘陀樹林中拜訪佛陀,三度向佛陀請求出家,經阿難從旁協助請求,又以女眾同樣能證得聖果為由,懇請佛陀允許。佛陀終於首肯,女眾得以出家,比丘尼教團因此成立。
  
  摩訶波闍波提夫人出家以後,稱為大愛道比丘尼,她和五百尼眾很快就證得道果。她本著女性天賦慈悲、柔和的特質,帶領尼眾熱心從事佛化的社會服務以及各種賑濟工作,教育兒童學佛,勸導婦女皈依,推動佛化家庭,使佛教的發展得以深入女性社會,帶動社會的善良風氣。
  
  大愛道所領導的比丘尼僧團,合乎佛陀的教誡,她們依止比丘受戒,每半月舉行布薩,懺悔過失。她們不議論僧團的是非,不妄語、兩舌、惡口,也不濫收徒眾,或隨便化緣應供。她一生為佛教奉獻努力,佛陀因此曾在僧團中讚嘆她說:「諸比丘!大愛道比丘尼已除女人諸習氣,是位有德丈夫,其聖德美行,堪為僧團大眾楷模!」
  
  在《雜阿含經》、《增一阿含經》、《律部》等諸多經論中,均載明佛陀時代比丘尼眾活躍狀況以及弘法衛教的卓越風姿。在《佛說阿羅漢具德經》中,載有十五位大聲聞比丘尼眾,例如:法臘第一,威德攝眾的大愛道;智慧第一,辯才無礙的善相差摩;神通第一,善德度眾的蓮華色;頭陀第一的波吒遮囉;天眼第一的蘇摩;多聞第一的輸婆羯哩摩囉;持律第一的訖哩舍;說法第一的達磨提那;褔德第一的耶輸陀羅等十五人。其他經典還載有精進第一的索那,宿命第一的妙賢,信心第一的芝伽羅摩多,禪定第一的難陀,觀空第一的優波仙那,慈濟第一的帕扎佳拉,教化第一的摩努呵利。
  
  南傳《長老尼偈》則收有七十三位阿羅漢尼證果的詩偈及生平傳略,其中剎帝利王族后妃公主計二十四人,婆羅門女十五人,富商女二十人,妓女四人,農民、奴隸女十人。例如:釋迦族公主難陀、精陀、梅陀,憍薩羅國王后烏比哩,舍利弗三個妹妹佳拉、烏帕佳拉、悉蘇帕佳拉均在其中。尤其阿拉沃卡國的賽拉小公主,剛滿七歲即聞法出家,七日後證阿羅漢果,佛陀破格為她授比丘尼戒。佛陀對待一切眾生都是這樣的示教利喜,權巧方便。
  
  在阿育王時代,仁王化世,大法弘傳各國,王族多人出家,例如王弟維他蘇卡、王子摩哂陀、公主僧伽蜜多,以及外孫須摩那等。摩哂陀在阿育王敕令下,帶領四位上座比丘與須摩那沙彌到楞伽島弘法,受到天愛帝須王的歡迎。後因王后阿努拉意欲出家,使臣阿栗吒便至華氏城請阿育王派尼上座前去協助,僧伽蜜多乃帶領十一位上座尼,同攜阿育王供養的菩提樹分枝前來,阿努拉王后與五百女眷隨即出家受比丘尼戒,王為彼興建象樁寺。比丘尼在楞伽國發揮其教團的影響力,對於弘法教化多有建樹。她們修行的成就與智慧的卓越,備受世人景仰。
  
  斯里蘭卡傳承兩千多年的菩提樹國寶,至今仍枝葉茂盛,而比丘尼教團卻因西元一○一七年教難,未能恢復。十九世紀末雖有蘇達摩加利十戒女努力奮鬥,卻受到很大的阻力。
  
  中國比丘尼教團創始於東晉時代,第一位比丘尼淨檢依止智山剃度,並求受十戒,約四十年後,曇摩竭多於泗河船上建立比丘尼戒壇,與另二十三人共受具足戒。淨檢所領導的尼教團,安居於洛陽宮城西門竹林寺,並且「蓄徒養眾,清雅有節;說法教化,如風靡草」,為世人所敬重,也使佛教在晉朝更廣為流傳。
  
  其後歷代名尼,從兩晉到唐宋元明清,以至現今,后妃公主等貴族階層或書香世家發出離心者眾多。這是由於佛法弘傳東土,首達宮廷王家之故。
  
  兩晉七十年間尼眾教團初成,以曇備、智賢、惠湛、支妙音等較為有名,受到當代帝王崇敬。南北六朝一百五十年間,比丘尼教團發展快速,庵舍講堂小則納眾百人,多則千數以上。許多道場受到國主、高官護持,名尼輩出。隋唐宋以降,佛法逐漸普遍於各階層,識見超卓或奇節高行的比丘尼更廣見於經傳。例如:東晉安令首領眾第一;六朝法宣弘法震浙東;隋代智仙預知楊堅為開國大帝;唐朝有智首東度日本弘傳律法;法澄譯經傳千古;無盡藏預知惠能當為龍象;如願為禪律元匠;宋朝法珍斷臂募刻大藏經;元朝真淨為帝后師;清代有無為蕭山尼治病「隨物取與,煎服即癒」;又有傳慧創拈花社為禪宗女眾叢林,帶動江南比丘尼參禪之風等。
  
  清末民初,因戰亂迭起,佛法傳承幾近覆沒,幸有高僧大德先後來臺,乃有臺灣佛教奇蹟之開展。及至近代,臺灣比丘尼教團成為世界之冠,比丘尼眾弘化全球,開世紀之先風,復超卓於歷朝。一九九八年二月十五日至二十三日,佛光山在印度菩提伽耶舉行國際三壇大戒戒會,共有二十三個國家一百餘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女眾求受比丘尼具足大戒。其中,斯里蘭卡有四十位傑出女青年前來求戒。此為有史以來第一次世界佛教團結在佛陀成道處,共同寫下跨世紀光輝的一頁。
  
  在中國方面,現代比丘尼著名者甚多,如中國大陸有北大畢業出家弘律的通願;一生頭陀苦行,舍利大如橄欖的弘定。臺灣有傳授三壇大戒的妙然、圓融;建設寺院、創辦佛學院的如學;為中國佛教開創出國際化道路,在世界各國創建寺院的慈莊;肩挑教育、文化大任,創辦西來、佛光等四所大學的慈惠;熱心慈善事業,擅長活動組織,負責國際佛光會推展委員會,在世界各國成立一百多個佛光協會的慈容;主編《佛光大辭典》的慈怡;創辦華梵大學的曉雲;授課於柏克萊大學的耶魯大學博士依法;日本駒澤大學博士達和;臺灣師範大學博士依空;日本愛知大學博士依昱;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妙淨;創立香光比丘尼教團的悟因;創立慈濟功德會的證嚴;護法衛教熱心的昭慧等。以上均為有德碩學的比丘尼代表。此外,佛光山的比丘尼對文化工作的推動不遺餘力,例如《佛光大藏經》的編纂,歷數十年默默耕耘,不求聞達,為佛教文化的弘揚流傳開創新頁。
  
  此外,世界各國現代傑出尼眾:西藏有住持男女二部僧團,地位僅次達賴、班禪的多吉‧菲格摩;泰國有法身寺蒙昆貼牟尼法師的嗣法門人詹孔那雍八戒女,教育出湯瑪猜優等法身寺一代住持;斯里蘭卡有蘇達摩迦利,被尊為「斯里蘭卡女性之光」;新加坡有創辦女子佛學院的廣平;菲律賓有創辦第一個施診所嘉惠民眾數十萬的廣仁;韓國有全國比丘尼會教育部長的光雨;加拿大有杜登卓隆於美加弘法;美國有國際佛教婦女會創辦人卡瑪勒西卓摩;德國有阿雅克瑪在歐洲弘禪。
  
  比丘、比丘尼教團有如鳥之雙翼、人之雙足,缺一不可。比丘尼教團源自兩千六百年前佛陀親自組織成立,傳承至今日,法脈遍佈各國,傑出尼眾輩出,或本份默默耕耘以利生,或承擔艱鉅的弘法重任,比諸僧眾,各有特長。面對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今日,佛教走向人間,佛法與生活密不可分,正是佛教動員團結的時代,各國佛教界應及早更進一步的合作,儘速建立世界性的比丘、比丘尼教團,同時各國男女二眾教團亦應力求健全圓滿,四眾通力合作,共同推動世界的和平共處,使全人類同霑法益,幸福安樂。

第十七課 六和敬

 


  僧眾是住持正法的使者,正法的久住,要依靠和樂清淨的僧團始能實現,而僧團的融洽健全,又以和合為基礎。所謂「和合」,即指「理和」與「事和」,亦即僧眾在真理與行事方面都能和諧相處的意思。
  
  佛陀住世時,領導的僧團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等七眾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隨眾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龐大的僧團,佛陀如何統理,使其和樂清淨,發揮住持正法,度化眾生的集體力量?「六和敬」即是佛陀攝眾的方法之一。略述如下:
  
  一、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就是相處的和樂。僧團大眾,同作佛事,必須做到身業清淨,講求和諧快樂,彼此互相幫助、尊重、包容;遇有疾病,相互照顧,平等共居,和合共住。
  
  二、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就是語言的親切。僧團大眾,共同信佛、讚法、敬僧,必須做到語業清淨,說話懇切,言語柔和,和平共處。
  
  三、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就是心意的開展。僧團大眾,同一信心,共同追求佛法真理,必須做到意業清淨。日常生活中,不違不犯,不比較人我得失,不計較是非利害,心意的和悅才是當下的淨土。
  
  四、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就是法制的平等。僧團大眾受持戒法,進退有節,儀禮有據,行住坐臥之中,威儀莊嚴。
  
  五、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就是思想的統一。僧團大眾對於出世聖道,能如理通達,捨去分別執著,彼此見解一致,達成共識,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六、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就是經濟的均衡。僧團大眾,不論是經濟上的財利,或知識上的法利,大家受用均等。
  
  六和敬之中,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是和合的本質;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是和合的表現。身業的實踐,如法共住;語業的談吐,和雅高尚;意業的動念,清淨無染。和樂清淨的僧團,便是正法久住的基礎,因此,經典中以破和合僧與弒父、弒母、弒阿羅漢、出佛身血,同為「五逆重罪」。
  
  「僧」是佛法的住持者,割愛辭親,捨離世樂,以弘法為家務,以利生為事業,他們的生活與常人無異,但以耕耘心田為要務,耕耘自己的心田,也耕耘眾生的心田,更做眾生的福田。出家法師也稱為「開發心靈能源的工程師」。佛陀教示人人皆有佛性,僧團奉行佛陀的教法,以紹隆佛種、教化眾生為己任;因為有僧團住世弘化,因而得以「續佛慧命」,因此,僧團就是佛陀的真身。
  
  僧團因為奉行「六和敬」,因此能和樂清淨。廣義而言,一個家庭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美滿安詳;一個團體只要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發揮團體的力量;一個社會若能奉行佛法,共同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就一個安和樂利的社會;一個國家若能奉行佛法,行持六和敬,就能和合無諍,成為一個富強康樂之邦。
  
  放眼當前的世界,到處充滿缺陷、鬥爭與是非,例如:種族歧視、宗教分歧、國際紛爭等,加上近百年來科技發達,武器的發明日新月異,人類對戰爭的畏懼愈深,渴望和平的呼聲愈高。各強國間,雖有禁武、限核等高峰會議的舉行,然而這些外在的措施卻無法杜絕戰爭的發生。
  
  當初佛陀成立僧團,標舉六和敬,以思想、法制、經濟、語言、身行、心意為民主平等的原則,樹立了佛法的平等風範,無疑是一帖止諍的良藥,因此,「六和」不僅是建立僧團的重要基礎,也是人類追求世界和平的根本之道。

第十八課 聲聞僧與菩薩僧的區別

 


  佛門行者,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即名為「佛」;未成正覺,皆名為「僧」。依《大智度論》卷三十四載,「僧」有「聲聞僧」與「菩薩僧」二種;《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二則舉出「凡夫僧」、「聲聞僧」、「菩薩僧」三種。本課主要介紹「聲聞僧」與「菩薩僧」。
  
  狹義的聲聞僧是指佛世時的出家弟子,他們聽聞佛陀教法,了知世間幻化無常,由此而徹悟四聖諦,修小乘戒定慧,以解脫生死煩惱,進而證得阿羅漢果位,脫離三界,證入涅槃。這中間最遲須歷經六十劫,才能修行圓滿,並非一蹴可及。廣義而言,凡剃髮染衣,現出家形相,而修習小乘戒定慧三學者,都名為「聲聞僧」。
  
  菩薩僧即大乘戒定慧的修行者,他們或現在家相,或現出家相,例如文殊、普賢、觀音諸大菩薩即現在家相,彌勒、地藏則現出家相。以上二例都是「菩薩僧」。
  
  聲聞僧的風姿,是謙遜、溫和、勇敢、熱情、活潑,是積極進取的聖者風範。聲聞僧的性格,是無諍、忍讓、知足、少欲,甘於淡泊寂寞,具有養深積厚的涵養,但是卻熱心堅守於求道的立場。聲聞僧的修行,依據個人根器不同而力行實踐四聖諦、十二因緣或三十七道品;由於修行境界的不同,證得的果位有初果須沱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羅漢等四種。托缽乞食、宴坐習禪、奉持戒律,是聲聞僧每天重要的生活功課。世俗的紛爭,多為名譽、利益而爭,這是一種強烈的我執、我愛;聲聞僧的諍論,卻是為了顯揚自己所受持的佛法真理,這是因知見的不同而產生的法執。
  
  聲聞聖果需要長久修行才能完成,好比世間上完美無瑕的藝術品,要經過藝術家嘔心瀝血加以錘鍊,才能成為不朽的作品一樣。南傳的《彌蘭陀王問經》記載,人天師範的出家人,必須具備二十二種特質,諸如忍耐、柔和、慚愧、無執著、精進、正行等,這些都是聲聞聖者的修養。
  
  菩薩僧的「菩薩」一詞,並不僅僅限於聖賢菩薩,凡有心趨向覺道者,人人都可以稱為菩薩。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意即「覺悟」,或指「正覺的智慧」;「薩埵」,意為「有情」或「眾生」。因此,將菩薩意譯為「覺有情」或「大道心眾生」。「覺有情」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能夠精進向上,追求無上菩提的「覺悟的有情」,亦即自受用、大智慧的完成,為「求道的菩薩」;一是能夠修持種種波羅蜜,普利三根,「使眾生覺悟的聖者」,亦即他受用、大慈悲的顯現,為「化身的菩薩」。菩薩一面懷抱有聲聞追求真理的出世性格,另一面也充滿佛陀悲愍眾生,救拔倒懸的入世熱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能夠自利利他的聖者。
  
  菩薩僧的性格是無我與慈悲,菩薩僧的思想是般若與空性,菩薩僧的精神是堅忍與精進,菩薩道的實踐是循序到圓滿。
  
  菩薩僧與聲聞僧同樣要修行、斷惑才能臻於解脫的境地,他與聲聞僧最大的區別在於:菩薩僧具有大慈大悲的性格,當菩薩看到眾生受苦痛煎熬時,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而發出拯救眾生出離三塗之苦的大願;聲聞僧看到世間的紛擾與生死輪迴的痛苦時,便生起畏懼厭離之心,只求早日出離娑婆,證入涅槃。因此,在佛教中,稱菩薩之道為「大乘」,稱聲聞之道為「小乘」。通常以大船(車)、小船(車)代表菩薩與聲聞的不同精神,也就是說菩薩以「大船」幫助眾生渡過苦海,聲聞則自乘「小船」脫離苦海,目的雖同,而精神則有分別。

第十九課 結夏安居

 


  佛陀作有系統的說法,大都在夏安居的時候,因為在夏天約九十日期間的雨季,不便到外面去乞化度生,所以就集合各方弟子於一處,講述修行法門及宇宙人生的真理。後來大乘經典的結集,大都是佛陀夏安居時所說的言教。
  
  安居制度的制定,始行於印度古代婆羅門教,後為佛教所採用。這是由於地處亞熱帶的印度,氣候燠熱多雨,夏天的雨季長達三個月,蟲蟻繁殖迅速,草木生長繁茂,出家人為避免出外托缽行化時踩傷蟲蟻與草木之新芽,招引世人譏嫌,於是規定在雨季裡避免外出,聚居一處,安心修道,稱為「結夏安居」。在《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佛本行集經》卷三十九等,記載佛陀與弟子安居修行的事蹟。《僧伽羅剎所集經》卷下等,則列舉佛陀於四十五年間坐夏的地方。
  
  安居的起止可分兩種,通常視雨季來臨的早晚而定,第一種為前安居、後安居。前安居開始於五月十六日到八月十五日;後安居開始於六月十六日到九月十五日。另一種為前安居、中安居、後安居。前安居開始於四月十六日,中安居開始於四月十七日到五月十五日,後安居開始於五月十六日。
  
  安居時必須劃定區域以為結界,僧眾不必外出托缽,日常生活所需皆由信徒供養。若無重大事故,不可走出界外,應集中一處,精進禪坐修行。安居的地點並無一定,小屋、樹下、山窟、聚落等處皆可。據《五分律》規定,不可在無救護處、塚間、空樹、露地處等安居,恐毒蛇、虎豹之類的侵襲。
  
  中國安居制度雖承襲於印度,但並非完全沿用,而有部分變通之處。古德按氣候及風俗民情的實際狀況而定,一般以每年的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為安居期,而此時期正值中國的夏季,故稱夏安居,又稱雨安居,或結夏、坐夏、坐臘、結制等。
  
  中國行安居的制度是開始於姚秦時代,其時由於《十誦律》、《廣律》等的傳譯,都詳細解說安居的作法,中國僧人乃依之而行結夏。唐宋以降,安居制度逐漸成為禪宗叢林道場的清規之一。此外,叢林寺院參照「結夏」的制度,以每年十月十六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間,也進行「冬安居」。近代有些寺院道場更進一步實行「結冬參禪」、「結夏講經」的「冬參夏講」制度。
  
  結夏安居是僧眾修行制度之一,在安居之始,得舉行一定的法會儀式,以公告安居開始。元代以來,安居儀式都在安居開始前一天舉辦,由長老大德講解各項禮儀,以令僧眾於安居期內能專心精進修道。近代安居儀式大多訂在四月十五日當天舉行,先行「受籌法」,其程序為:一、洒掃敷座;二、晨齋預白;三、鳴鐘集僧;四、入堂恭攝;五、受籌羯磨;六、行籌白數。受籌法圓滿後,第二天為安居正式開始(四月十六日),也須舉行一定的儀式,如受籌法一樣,要洒掃敷座、鳴鐘集僧、行籌白數等,然後大眾依序入座。首先由二位上座到別屋,互為答問,敘說安居事宜,其餘人等再依序到二位上座處說安居之事;說畢返回大殿,等所有僧眾作法圓滿,共同禮佛回寮,如此安居正式開始。
  
  安居期中,如遇下列情形,始可遷移,否則犯戒。即:一、起火燃燒;二、毒蛇騷擾;三、水淹;四、國土不准處;五、盜賊;六、眷屬騷擾處;七、有女難處等。
  
  安居圓滿則稱為解夏、解制或安居竟。據《四分律》卷四十三〈迦絺那犍度〉載,安居結束時應作自恣。即安居九十日的最後一晚,大家仍齊聚一堂,檢討各人在三個月期間,言行有無違反戒律,也可互相指出對方的錯失。若有犯戒者,則要當眾懺悔,這一天就稱為僧自恣日或佛歡喜日。
  
  佛世時,弟子略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常隨弟子,或因本身還無法獨立,必須時常跟隨佛陀學習;二是菩薩弟子,自己修學有成,能夠住持一方,弘揚佛法,但仍須不斷上求佛道,因此需要參加夏安居,隨佛陀共住三個月,聽聞佛陀說法,與同參道侶互相切磋,交換修行心得。在這段期間,嚴禁無故外出,以防離心散亂。因此,夏安居是一種自修自度的觀照工夫,也是養深積厚,自我沈潛的修行。
  
  中國古代的叢林律寺,一向注重安居生活。尤其在馬祖創叢林、百丈立清規以前,禪僧大多居住在律院中,禪門三百六十五天每天坐禪,因此可以說天天都是安居。乃至今日,一般佛教學院的生活,每日閱藏讀經、禪修念佛,實質上也就是一種的安居修行生活。

第二十課 弘法利生

  「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弘法利生是僧信的責任與使命,歷代高僧大德,有的以講說度眾,有的以慈悲濟世,有的用梵音弘法,有的以苦行示範,所謂方便善巧,隨緣度化,這便是弘法利生最佳的寫照。今從各個層面列舉弘法利生的人物特色及貢獻。

  
  在詩、詞、書、畫方面,歷朝人物中知名者眾多,例如:唐朝王維的「詩趣禪機」,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清末八指頭陀寄禪的「洞庭波送一僧來」一詩堪稱絕作;宋朝蘇東坡的「焰口召請文」,道盡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情懷;東晉王羲之的行書《遺教經》;南唐李後主的詞章淒美,描述世事苦空無常,哀怨動人;唐朝懷素有「書法草聖」之稱,所書《金剛經》一卷,被喻為稀世之寶;唐朝柳公權的楷書《心經》,清末林則徐繕寫的「行輿日課」等,均流傳於世。另外,八大山人等明末四大畫僧的書畫,唐末貫休的「十八羅漢圖」,民國豐子愷的《漫畫護生畫集》,民國張大千的「洞窟臨摹佛像畫」,皆為繪畫藝術的瑰寶。
  
  在文學方面,如: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謝靈運的《辯宗論》、唐朝白居易的淨土詩詞,以及北宋歐陽修的撰文向佛,皆使文學蘊含信仰,啟迪人心。
  
  科學方面,唐朝一行禪師製訂「大衍曆」,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曆法,因而被尊稱為中國四大科學家之一;民初王小徐發表〈佛法與科學的比較〉、尢智表以〈一個科學家研究佛經的報告〉,以及李恆鉞教授〈向受過現代教育的人介紹佛教〉等,在在證明佛學的理論無不符合科學的觀念。
  
  在歷史方面,有梁代慧皎、唐代道宣、宋代贊寧、明代如惺等所著作的高僧傳,合稱為「四朝高僧傳」,使佛教僧傳史淵遠流傳。民初湯用彤撰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思想史》、蔣維喬編撰《中國佛教史》,這些著作都很有系統的建立了中國佛教史的架構。
  
  在地理方面,有晉朝法顯的《佛國記》、唐朝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義淨的《南海寄歸內法傳》及《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他們在西行求法時傳播中國文化,都做了弘法利生最大的奉獻,並且改變了世界史地學者對中亞、南海的印象。
  
  在學術方面,民初丁福保編纂《佛學大辭典》,梁啟超撰述《佛學研究十八篇》,章太炎、呂澂、梁漱溟、蔣維喬等在佛學上努力的耕耘,為佛教學術留下豐碩的成果。道安、慧遠、鳩摩羅什,乃至民國的太虛、月霞、倓虛及大醒、慈惠等諸法師,致力於人才的教育,延續了佛門的法身慧命。
  
  在致力於文字般若傳播方面,有發願刻經助印流通的明朝紫柏、日本鐵眼、民初楊仁山及孫張清揚等大德,雖備嘗艱辛,卻使後代佛子有機緣親炙佛陀的言教。佛光山為了使經典更加普及,慈怡、永明、永進等為古版的藏經重新標點、分段、編排印刷;首創光碟版的《佛光大辭典》;出版佛教書籍,並翻譯成多種語言;慈容成立「佛光衛星電視臺」,使佛法傳播無遠弗屆。從經典書刊的平面弘法,到聲光彩電的立體傳教,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嘉惠全球,利益法界眾生。
  
  此外,也有祖師大德以藝術、文化來宣揚佛法,綿延了佛教無價的精神內涵及跨越時空的宗教生命。創作於外的有石窟大佛壁畫:如龍門石窟、前秦樂僔的敦煌鑿窟、僧祐的棲霞山千佛崖石窟、曇曜的雲崗石窟、道憑的寶山石窟硃砂洞、靈裕的響堂洞,靜琬的房山石刻等,皆留下千古的美譽。
  
  在佛法內學的開展上,有將茶道匯入佛法大海者,如:茶神陸羽「宿棲霞寺,研茶事,著《茶經》」、趙州禪師的「趙州吃茶」、如寶禪師的「飯後三碗茶」,以及日本禪僧珠光的「無心之茶」、千利休「以茶道諫君主」等。
  
  更有以佛教音樂發揮淨化心靈之功者,如三國時代魏國曹植的「漁山梵唄」、梁武帝的「懺儀唱頌」、東晉慧遠的「梵樂弘法」等,成為千古傳唱。乃至悲智雙運,剛柔並濟的佛教武術,也是護國衛教的方便法門,歷朝有降虎的北齊僧稠、輔佐唐太宗征戰的少林武僧曇宗、志操、惠瑒,以及清朝時與倭寇作戰的月空等。
  
  歷代佛教人士於修身律己之外,也關懷民間,福利社會,入世教化;在公益環保及福利事業方面有:植樹造林的宋朝明遠大師;墾荒闢田的唐朝百丈、普光、永淨禪師;鑿井施水的吳越德韶、唐朝慧斌、澄觀大師;整治河川的宋朝明遠、道遇大師;興建水利的宋朝維溪、師振大師;築橋鋪路的宋朝道詢、普足、覺先、道遇大師。此外亦有搭建涼亭、點掛燈火、利濟行旅、經營碾磑、設佛圖戶等,以佛教公益事業紓解國家經濟、社會問題者。
  
  在公益活動方面:近年來,國際佛光會為重整道德,舉辦了「淨化人心七誡運動」、「反煙毒運動」、「監獄八關齋戒修道會」、「慈悲愛心人運動」、「世界佛學會考」、「三好運動」等,藉著佛法的力量來淨化社會的活動。
  
  在慈善濟世方面:有唐朝曇選、鑑源大師的賑災施粥;有慈愍好施而感動帝王贈糧的隋朝曇延大師;有以勞役做工所得捐助貧苦的隋朝法純大師;有研究醫術,救護病苦的東晉佛圖澄、南北朝寶象、隋朝智顗大師等;現代的台灣,有慈濟功德會的設立,專職做慈善救濟的工作;佛光山的雲水醫院、急難救助、下鄉施藥、器官捐贈、冬令救濟,乃至養老育幼等老人精舍、育幼院的設立,為人的一生做了全面的照顧,更是圓融佛教六度的慈善事業。
  
  總之,佛教在歷代君王、宰官及四眾弟子的護持下,得以扎根繁衍,佛陀的思想和教義的實踐,得以遍佈全球。歷朝弘法利生的祖師大德們,證明了佛法不僅具有時代的適應性,更有文化的傳承性;這也是佛教「同體」、「共生」,「尊重」、「包容」,「平等」、「和平」的精神表現。因此,身為佛弟子的我們,應當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來護持正法,在浩瀚的宇宙中,發揮正知正覺的力量,為個人及大眾無限的生命留下善美深遠的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