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第三冊 -- 菩薩行證

圖/佛光教科書(一套十二冊)

自序

  佛教需要現代化!
  
  佛教現代化缺少的東西很多,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一九五七年,菲律賓有佛教主辦的社會中學,透過印順長老要我為他們編寫一部佛教教科書,自覺力有未逮,因此辭謝。一九六○年代後,新加坡倡導華文,希望能編印佛教教科書,常覺法師商之於我,有感因緣不具,加以婉拒。環視今日佛教在台灣的發展和普及狀況,實在急需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目前雖然有一套方倫居士編著的初級、中級、高級佛學課本,以及後來許多佛教團體所陸續編印的佛教教科書,也都未能受到佛教界普遍的重視。
  
  一九九○年起,我發心要為佛教編寫一套教科書,定名曰《佛教》。最初計劃以十萬字為限,後來結合佛教界大德長者的著作,以及各家學說,漸成為三百萬字的初編,出版後,沒有對外發行,只做為佛光會會員和佛光山徒眾弟子講說的參考資料。
  
  近年來,益感教科書的需要,同徒眾妙清提起,妙清自動爭取許多義工協助,舉凡佛光山的職事、叢林學院的教師,甚至是學生,眾皆響應。只是《教科書》的體例,不比一般的作文,非專職不能盡其功,所以向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建議成立書記室,加強書記室的功能,展開《佛光教科書》初編的工作。
  
  這期間,不論行腳海內外各國,《佛光教科書》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功課,甚至在療病之中,帶領書記室的書記們到澳洲黃金海岸的佛光緣中心閉關寫作,行到香港佛香精舍,依舊不眠不休的趕工,如此在美、歐、澳等各洲之間數度來回,終於完成了些許的心願。
  
  為了使《佛光教科書》的內容更為縝密周延,特別禮請教界內外的學者大德助成,例如一篇「西藏佛教」,特地邀請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田璧雙喇嘛校正;「道教概說」一文,延請鑽研道教多年的南華大學校長龔鵬程先生評定;「民間宗教」則委由對此素有研究的鄭志明教授定稿;而一貫道的前人林育德先生也共襄盛舉,為「一貫道概說」鑑定;甚至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都經由各專門學者或宗教師予以校訂。至於佛光山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等,有的參與審稿,有的補充資料,有的潤飾修訂,可以說這部《佛光教科書》雖由我編定綱目,但因有佛光山子弟的參與,以及眾多因緣才能圓滿定讞。
  
  《佛光教科書》從一九九五年著手,歷五年終於在佛教東傳兩千年紀念前夕彙編完成,感謝三寶十方大德,由於前人的資料、台灣佛教蓬勃出版的事業及諸位佛教大德的作品,促成了《佛光教科書》的問世。
  
  關於《佛光教科書》編輯內容的特色有四:
  
  第一、《佛光教科書》全套共有十二冊,分別是:
  
  第一冊《佛光教科書》共分十二冊:
  
  第一冊《佛法僧三寶》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
  

  第三冊《菩薩行證》
  
  第四冊《佛教史》
  
  第五冊《宗派概論》
  
  第六冊《實用佛教》
  
  第七冊《佛教常識》
  
  第八冊《佛教與世學》
  
  第九冊《佛教問題探討》
  
  第十冊《宗教概說》    

第十一冊《佛光學》
  
  第十二冊《佛教作品選錄》
  
  每冊含二十課,每課以兩千字左右為篇,但這樣的字數限制,對浩瀚無垠的佛法總有縛手綁腳的窘態,因此以注釋做為補充,也是幫助研讀學習者,減少蒐羅資料的困難。
  
  第二、這十二冊《佛光教科書》前後的分類是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學習為目標。佛教以三寶為中心,因此將《佛法僧三寶》列為第一冊,學者一旦對三寶建立信心以後,則佛法大海就能任其遨遊。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第三冊《菩薩行證》,是對三寶的延伸,因此前三冊可以說是對三寶理論的架構。此外,《佛教史》與《宗派概論》有相互關係;《實用佛教》、《佛教常識》、《佛教與世學》也彼此互有關連,而《佛教問題探討》與《宗教概說》,則是為了讓大眾對宗教問題有廣泛的認識。
  
  我們所以把《佛光學》編列在《教科書》第十一冊,是因為數十年來佛光山倡導佛教現代化、人間化、制度化,對當代佛教的發展不無影響,因此以佛光山和佛光會為主,提供一些概念和認識,協助大家掌握佛教未來發展的動向。
  
  為了讓初學者能夠從古德的作品裡認識浩瀚無邊的佛法,我們選擇一些歷代的經論和佳作,輯成《佛教作品選錄》,並加以簡介,希望藉由欣賞這些作品,對佛法有更深切的體認。
  
  第三、《佛光教科書》的內容受限於篇幅,教者、研讀者可以多參考注釋,有時注釋更能表達主題的說明,至於圖片、習題更有待各個教者、研讀者運用。
  
  必須附帶一提的是,對於注釋內容不能一一標明出處,是本教科書的不足之處,不過佛光山發行有《佛光大藏經》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讀者可以充分運用,尤其《佛光大辭典》對《佛光教科書》的教學,更能有所幫助。
  
  第四、《佛光教科書》並非以學者專家為主要讀者對象,而是為亟需了解佛教的初學者所編印,內容著重在佛教基本知識的強化,因此學術性的研究推論及考據,不屬於本《教科書》的範圍。此外,在宗派的介紹上,我們的立場不偏於某一宗派,更非一家一派的言論;而在探討佛教史上,縱使存有佛教流傳的缺失問題,我們也不掩藏,希望有助於佛教未來的革新改進,教者、研讀者可從本《教科書》獲得對佛教全盤的了解。所以我們希望《教科書》能成為佛門中師父課徒之用及各個佛學院教師上課的教本,並能普遍應用於各寺院團體舉辦的講習會、讀書會等,更希望《教科書》也能提供給有心研究佛學者有入門的參考依據。
  
  本書出版的日期,正逢西元兩千年、也是佛教東傳中國兩千年的紀念,值此世紀交替之期,僅以此微願,化作心香一瓣,奉獻十方三寶各位大德,至望見者聞者不吝賜教!
  
  星雲
  佛光山開山寮

第一課 菩薩道的起點

  菩薩是印度語「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凡是覺悟到生命苦空無常,發起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不論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發菩提心者,都有資格稱為菩薩。
  
  第一課,先說菩薩道的起點——發菩提心的因緣。菩薩,不是生下來就是菩薩,所謂:「沒有天生的彌勒、自然的釋迦。」從菩薩的因位到成佛的果位,是多生累劫,自初發心經過五十一個階位精勤不懈地修行各種濟世利人的功行而完成的。就如要成為大學教授,必須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的學習,最後取得碩士、博士學位等,才有資格任教。從無知的童蒙到廣博的學士,除了本身的勤學好問,也須有父母、師長、社會諸多的因緣資助。同樣的,要從初發心的菩薩因位到等覺菩薩的果位,發菩提心是重要的起點,但發菩提心也要辨別其邪正、真偽、大小、偏圓,以免誤入歧途,偏離正道。  
  如何辨別發菩提心的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呢?
  
  1.不為名聞利養,不耽世間欲染,只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2.不怕佛道長遠,不畏眾生難度,只為佛法興隆,人民安樂,如是發心,名之為真。3.不求個己解脫,不望當生成就,只為悲智雙運,菩提道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
  
  4.不滯人天福報,不欲聲聞獨覺,只為三覺圓滿,萬德具足,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發菩提心的人,需要發恒常久遠之心,視人溺如己溺,鼓舞內在的動力能源;以不忍聖教衰的護法精神及不忍眾生苦的菩薩心腸,而發上弘下化的大願,一方面勇猛地修習對治煩惱生死的法門,一方面無畏地深入五濁惡世,隨處拔眾生之苦,與眾生之樂,示教利喜。如《現觀莊嚴論》說,菩薩以「智不入諸有,悲不住涅槃」的悲智雙運精神,同處眾生的生死煩惱海中,發起大悲哀愍一切眾生的利濟之心,勇猛精勤地開展菩薩的世界。
  
  清朝省庵大師說,發菩提心有十種因緣:一者、唸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為念正法久住故。
  
  發菩提心應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菩薩道的起點,就在慈悲的培養,方便的增加。菩提心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從生活中點滴的受持奉行:不放棄一個眾生,不輕視一點小善,以佛道為依怙,以真理為法侶;如此行持菩薩道,才不致沈淪無邊的苦海裏。
  
  歷代聖賢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均可作為修行人的典範。如《本生經》載,佛陀往昔行菩薩道時,曾不惜性命「捨身飼虎,割肉餵鷹」,以完成菩薩布施度的宏願。作忍辱仙人時,為歌利王割截肢體,以不生瞋恨而完滿忍辱之修行。另外,如舍利弗獨自一人前往北方監造只園精舍,並勇敢地面對憍慢自高的六師外道,以神力降伏之。目犍連為維護正法的傳佈,無懼於異教徒的伺機迫害,終於為教殉難。富樓那到西方輸盧那國教化粗獷的人民,只為佛法可以興隆,犧牲生命,亦在所不惜。摩訶男自沈於水,以救族人,乃至須達多、梨師達多舉所有資產以為供養、布施等,這一切都要靠菩提心發起的力量,才能有此大願大行。
  
  劉宋曇無竭,歷經險難,前往中印度求取經典,幾乎喪命。唐代神會大師欲振師門六祖之風,設無遮大會論戰時賢,多次遭遇迫害,甚至因禦史盧奕的誣奏,奉敕黜離洛陽荷澤寺;然為大事也,不惜身命,終於確立南宗為正統禪門。智實大師因唐太宗重道輕佛,以僧為末座,智實不受詔令,被流放嶺南,無怨無悔地說:「我非為爭先末,只為讓後世知大唐有僧耳!」惠主大師因陵陽公將驢騾放任在大殿遊走,為力衛殿堂,以死抗拒,不懼權勢。志超大師,不畏嚴敕——私自度僧者加以極刑,仍照常剃度,以維護僧寶。元代法珍比丘尼為法寶流通,毅然揮刀斷臂募資刻藏,感動四方信士,發心贊助,積三十年始成《趙城金藏》。設若沒有上述成千上萬人的捨身捨命行菩薩道,佛法命脈如何延續於後世?
  
  修習菩薩道者,如果能發心嚴正,時時自覺有所不知、不淨、不能、不圓,勤奮地遍學一切法門,心心上求佛道,念念下化眾生,發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菩薩精神,此即為菩薩道的起點。

第二課 菩薩道的實踐

  吾人學佛修行,若依二乘聲聞、緣覺,只求自覺自利,非是究竟圓滿法門;唯有發心立願,廣修六度萬行的大乘菩薩道,才能自度度人,圓滿佛果。  
  第一課,我們從菩薩道的起點,略說發菩提心因緣,釐清發心的邪正、真偽、大小、偏圓後,進入第二課菩薩道的實踐。所謂實踐菩薩道,《維摩經》說:「直心是菩薩法,深心是菩薩法,發心是菩薩法,降魔是菩薩法。」雖然菩薩有無量法門,而歸納之則有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六波羅蜜等,是一切菩薩發菩提心,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所應實踐的法門。
  
  一、四弘誓願
  
  所謂大乘四弘誓願,即是依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起的深誓弘願。
  
  1.因為眾生多苦,所以發願眾生無邊誓願度。
  
  2.因為苦由業集,所以發願煩惱無盡誓願斷。
  
  3.為令眾生向道,所以發願無量法門誓願學。
  
  4.為使眾生證果,所以發願佛道無上誓願成。
  
  因為修習苦、集、滅、道四聖諦而發菩提心的大乘菩薩,就要以四弘誓願來弘揚四聖諦的真義。
  
  二、四無量心
  
  所謂四無量心,一是慈無量心,二是悲無量心,三是喜無量心,四是捨無量心。此四種無量心的實踐,能降伏我們內心的貪、瞋、癡、慢等煩惱,體證菩薩無量無邊的境界。
  
  1.慈無量心:就是給人信心。
  
  2.悲無量心:就是給人希望。
  
  3.喜無量心:就是給人歡喜。
  
  4.捨無量心:就是給人方便。
  
  菩薩覺知生死熾然,煩惱逼迫,仍本著「拔苦予樂」的本懷,視一切眾生長者如我父母,幼者如我子女,菩薩不只是自己解脫,也希望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在《陀羅尼雜集》說,菩薩有四種大事:心如大地、心如大海、心如橋船、心如虛空,能長養一切善法,能包容一切差別,能啟發一切歡喜,能成就一切因緣。
  
  三、四攝法門
  
  所謂四攝法門,是菩薩度眾時的權巧方便,視眾生根器、喜好的不同,令之轉迷成悟。《法華經》所謂「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者是。
  
  1.布施攝:是乃結緣行。凡是他人有所需求,合乎正道律法,即給予滿足。所謂財施、法施、無畏施是也。以慈悲柔軟之心,令親近者皆大歡喜,併發起道心。
  
  2.愛語攝:是乃方便行。以柔和安慰語,令得歡喜;以慈悲讚歎語,令得信心;以增進善法語,令得清淨;以聖賢饒益語,令得無畏而依附菩薩,接受道法。
  
  3.利行攝:是乃利益行。身常行善事,口常說善言,心常存善念。以此身、語、意三業之正行、正語、正念,以利益眾生,勸發菩提道心。
  
  4.同事攝:是乃隨順行。如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願力示現無量身形入諸六道,令眾生在黑暗裏見到光明,在無助中得到幫助,在徬徨時得到依靠,在苦難時得到救濟。
  
  四、六波羅蜜
  
  所謂六波羅蜜,略稱「六度」,「度」謂度迷到悟,度邪到正,度苦到樂,度此到彼,乃菩薩欲成就佛道所實踐的六種德目。
  
  布施度:是乃無相布施的無慳心。必須要能財施、法施、無畏施等與三輪體空相應,才是菩薩的布施。
  
  1.持戒度:是乃尊重有情的無犯心。必須攝律儀、攝善法及饒益有情兼行,才是菩薩持戒。2.忍辱度:是乃難行能行的平等心。為一切道法而修習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觀察法忍的忍3.辱法門,必須難行能行,難忍能忍,不生退怯,才能完成忍辱行滿。
  
  4.精進度:是乃斷惡修善的勇猛心。菩薩不畏諸苦,在修學道上能勇猛精進、攝善精進、利樂精進,不生疲厭地常於人間教化剛強眾生,精勤不息。
  
  5.禪定度:是乃淨穢一如的正念心。菩薩以世間禪、出世間禪、出世間上上禪的禪定功夫,自他安穩。
  
  般若度:是乃空有無礙的智慧心。菩薩以文字般若、觀照般若、實相般若,隨其所應,令眾生發起善念,不墮煩惱,是菩薩的無量妙用。
  
  經云:「初發心如朝露。」一個初發心的菩薩在前進菩薩道的過程中,如何堅固道心,不退菩薩誓願?「四弘誓願」是自我策勵的德目,「四無量心」是皆大歡喜的妙法,「四攝法門」是福慧莊嚴的瓔珞,「六波羅蜜」是普渡眾生的慈航。
  
  菩薩道的實踐,除了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門、六波羅蜜等,還有《金剛經》的「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般若觀;《楞嚴經》的「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的慈悲觀。菩薩在日常生活裏,知一切有為法如夢、如幻、如泡、如影,心不著五欲塵垢,安住於正念,以水月為道場而作空華佛事。所謂:「假使熱鐵輪,於汝頂上旋,終不為此苦,退失菩提心。」這才是菩薩「自度度人,自覺覺他」的偉大功行。

第三課 菩薩道的次第

  大乘菩薩的思想,源於佛陀自述往昔因中所行所為,在十二部經中的「本生譚」提及有發心者,為求佛道,精勤不休;為利有情,不惜身命的大乘行為和思想。凡開始發菩提心,皆稱為「初發意菩薩」,必須逐漸實踐四弘誓願、四無量心、四攝法門、六波羅蜜等行門,自此就像初入學的學生,一年又一年的往上升級,自覺覺他、自度度他,一直經過五十一個階位,自他圓滿,才能完成佛道的理想。
  
  菩薩道要歷經的次第,依據《菩薩瓔珞本業經》所說五十二階位修持的德目,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階位,在此漫長的修行階段,必須要自我精進、自我要求、自我策勵、自我印證。以下略述菩薩道次第的內容。
  
  一、十信
  
  《華嚴經》云:「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法,斷除疑網出愛流,開示涅槃無上道。」信為入道的第一步,故菩薩五十二階位中即以十信位為首,而修習正信不退,成就信心妙德,則為十信位之要務。十信即:
  
  1.信心 2.念心 3.進心 4.戒心  5.心  
  6.慧心 7.護心 8.願心 9.不退心 10.回向心
  
  如何進入菩薩道的信心之門?首先要皈信三寶,經常憶唸佛法,精勤修學慈悲喜捨,嚴持戒律,修習禪定,誦讀般若,護念正見,發大願心,不失信念回向法界,以上求下化作為不退的菩提,以所積聚的善法功德,普為一切眾生息滅諸苦,歷經一大阿僧只劫,方能完成四不壞信。
  
  二、十住
  
  菩薩的信心最要緊的是要安住,才能成就功德,能令菩薩安住信心,必須持戒清淨,無所毀犯,柔和忍辱,自他平等,施為智慧,契入般若,而以十住為增上次第。十住即:
  
  1.發心住 2.治地住 3.修行住 4.生貴住 5.方便住
  6.正心住 7.不退住 8.童真住 9.王子住 10.灌頂住
  
  菩薩發心要:一住廣大心,二住清淨心,三住無礙行,四住生貴處,五住大方便,六住有正心,七住不退轉,八住菩薩法,九住必成就,十住灌頂位。
  
  發菩提心的菩薩行者,不但要能安住,而且要與佛道相契,不違菩提,安住於四不壞信,安住於禪定法喜,安住於法印聖諦,安住於大悲誓願,安住於無量方便,安住於般若空慧,安住於平等妙法,安住於無相布施,安住於身、語、意清淨,安住於大乘正道。
  
  三、十行
  
  十信、十住的階位完成後,菩薩應再以「十行」學習菩提佛道的密行。十行即:
  
  1.歡喜行 2.饒益行 3.無逆行
  4.無屈行 5.離癡行 6.善現行
  7.無著行 8.難得行 9.善法行 10.真實行
  
  三世諸佛之密行,以眾生為福田,萬法為善友。一要讓眾生歡喜,二要饒益世間,三要無違逆,四要不屈不撓,五要不癡迷亂,六要眾善現行,七要無著無染,八要難行能行,九要善法清淨,十要真切實踐。
  
  四、十回向
  
  行者修習十信、十住、十行等三十心圓滿成就後,必須再加強福慧資糧之積聚,此即十回向心之修習。回向,即回己所修之善法功德,轉向予眾生,並且使自己趣入菩提涅槃。十回向即:
  
  1.救護回向 2.不壞回向 3.和平回向 4.到達回向 5.無盡回向
  6.堅固回向 7.隨順回向 8.如是回向 9.解脫回向 10.平等回向
  
  進入十回向位的菩薩,以大悲心救護一切眾生,能夠不壞一切善法功德,以和平美滿給予,世間所有一切善行要真真實實的到達,毫不保留的布施一切,自他都要堅固願行,能發心隨順善法,不逆人意,要回向大眾皆向佛道,人人皆能解脫,希望法界平等圓滿。菩薩能離眾生相,進入冤親平等法性,視一切有情如親友想,不壞不失菩薩誓願,回向救護眾生。發大乘道,了無迷惑,心常平等,於生死、怨親、憎愛、善惡等無著無縛,願心廣大無邊,法界平等、自他一如。
  
  五、十地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的階位成滿後,即趣入十地的菩薩位,而得甚深的智慧,滅一切煩惱纏縛。於一切時中,念念住於慈悲柔和;於一切人中,怨親愛憎皆能圓滿自在。十地即:
  
  1.歡喜地 2.離垢地 3.發光地 4.焰慧地 5.難勝地
  6.現前地 7.遠行地 8.不動地 9.善慧地 10.法雲地
  
  今據隋慧遠的《十地經論義記》卷一所釋,為:(1)歡喜地,初證聖處,遂起大歡喜心。(2)離垢地,即離能起誤心犯戒、煩惱垢等,清淨戒具足,離心垢故。(3)發光地,隨聞、思、修而使真理顯現,得法光明。(4)焰慧地,以智慧火而燒煩惱薪,令智慧光倍焰。(5)難勝地,得出世正智,方便善巧能度難度眾生。(6)現前地,聽聞般若波羅蜜,入甚深法門而大智現前。(7)遠行地,成就甚深方便智慧,得無生法忍光明,菩提功德圓滿,種種大願皆具足,更發勝精進,菩薩行轉勝。(8)不動地,以本願力故,諸佛親現其前,與如來智,令其得入法
  
  流門中,於一念頃,分身遍十方,教化無量眾生,隨意自在。(9)善慧地,住於此地為法王,以三乘法化眾生,隨機誨誘無厭倦,如雲廣布無不及。(10)法雲地,依無漏智,一切業惑悉得解脫,與真如理相應。堪受諸佛大法雲雨,具佛十力自在,果德圓滿,以法身為雲,普週一切眾生,令住一切智道。
  
  發菩提心修學菩薩道經歷此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五十個階位之後,進入第五十一等覺位。所謂等覺,即行過十地,解與佛同,坐佛坐處,於佛名菩薩,於下菩薩名佛,似佛非佛,待斷盡一切無明煩惱,證得圓妙般若,覺悟涅槃之理後,便登上妙覺位,亦即相等於佛陀的正覺之位了。

第四課 觀世音菩薩的化世因緣

  「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由這簡單的兩句話,就可以了解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為我國民間所普遍崇信。尤其是觀世音菩薩的聖像金容,在都市、村莊、船上,差不多有人煙的地方,都有人供奉,更可見觀世音菩薩與我們人間的因緣,的確非常深厚。
  
  觀世音菩薩因為「聞聲救苦」,所以名為「觀世音」,因為菩薩觀理自在、觀人自在、觀境自在、觀心自在,所以又名「觀自在」。菩薩還有「施無畏」、「大悲菩薩」、「圓通大士」、「南海觀音」等諸多名號。在《大悲心陀羅尼經》中記載,菩薩於無量劫前已經成佛,號為「正法明如來」,其以慈心悲願而倒駕慈航,再來娑婆度化有緣眾生。在《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即詳說此菩薩於娑婆世界利益眾生之事。
  
  〈普門品〉有如觀世音菩薩的傳記一樣,對於菩薩的應化、慈悲、神力以及遊諸國土度化眾生的事跡,敘述甚詳。佛陀在經中對於觀世音菩薩慈悲化世的廣大功德,有諸多讚歎,因而感動無盡意菩薩以瓔珞供養。從經文中的對話,所呈現的就是一位悲智雙運、福慧具足的聖者典範。
  
  比方說: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能滿足祈求生兒育女者的心願:「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也可令眾生遠離三毒煩惱:「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乃至還能免除火難、水難、風難、刀難、鬼難、囚難、賊難等七種災厄之苦。總之,虔誠執持菩薩的聖號,菩薩即能以其慈悲、智慧、勇猛的威神力加持於祈求者,即得解脫厄難。如經云:「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
  
  菩薩除了冥冥中給予眾生感應之外,也能應眾生的機緣而為說法,如〈普門品〉中所言:應以佛身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國王身得度者,即現國王身而為說法;乃至應以比丘、比丘尼、居士、婦女、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而為說法等,以三十三應化身度化眾生,所謂「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
  
  對於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及感應的原理,我們應該要有如《華嚴經》所形容的「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垢淨,菩提月現前」般的體會,那就是聞觀世音菩薩名號時,口中稱念,身行禮拜聖像,同時要生起清淨心,以專一其心驅除一切雜念妄想,思惟觀音願行,如此身口意三業合而為一,則觀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我心與菩薩心合而為一,自然能「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由於觀音信仰的普及,及眾生的虔禱,而感應菩薩示現各種不同身相,以救苦救難,所以觀世音菩薩的造像亦多不勝數。如「白衣觀音」、「竹林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琉璃觀音」、「蛤蜊觀音」、「送子觀音」、「馬郎婦觀音」、「十一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其中大多以莊嚴貌美的女性身相示現,因此有說觀世音菩薩是為女人身。其實觀世音菩薩的形像,由於應化無方,所以相狀也就不一,經載菩薩應眾生的祈求,而感應不同身分,作為度生方便。除以國王、婦女等身為有緣眾生說法度脫外,在必要的環境下,菩薩也示現天、金剛神、阿修羅,乃至龍、鬼、蛇、鳥等眾多類形,以攝化眾生。因此,信奉者對於菩薩是否為男為女,大可不需在外相上加以分別。
  
  觀音菩薩給予人間的救濟,是隨處示現的,他以十四種無畏、千手千眼,慈愍眾生,救苦救難。如:「唐文宗嗜食蛤蜊,菩薩即現身度化」,「宋朝永覺禪師受牢獄之災時,稱念觀世音菩薩,刀尋斷斷壞」,「孫中山先生遊歷普陀山時,曾親眼目睹菩薩顯現靈異事跡」,「以屠宰為業的不孝子,朝拜南海時,蒙觀音指示『反穿衣,倒踏鞋者,即是觀音老母』」等,諸如此類菩薩度化眾生的事跡,在《觀音靈感錄》中,載錄甚多。  
  吾人信奉觀世音菩薩的真正意義,在於「念觀音,拜觀音,更要自己做個觀世音」。觀世音菩薩能為眾生施予無畏,吾人亦應傚法菩薩,加強自我威神力的提升,具有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做眾生的保護者。因此:
  
  對於意志消沈,灰心失志者,應傚法菩薩給予鼓勵。
  
  對於被人加害,災難臨身者,應傚法菩薩給予解救。
  
  對於遭遇挫折,險阻艱困者,應傚法菩薩給予助緣。
  
  對於誤入歧途,迷失方向者,應傚法菩薩給予指引。

第五課 智者文殊菩薩

  文殊師利,簡稱「文殊」,又作「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首、妙吉祥等。舍衛國婆羅門梵德長者之子,出世時有許多瑞相,相貌莊嚴,具三十二相。成道後的文殊,為佛陀弟子中的上首,在眾菩薩中堪稱第一,所以尊稱為「文殊師利法王子」。佛陀曾說,在過去世中,曾經面授法義,因此,文殊菩薩又被人稱作「三世覺母」。而在諸多經典中,則推崇文殊為諸佛之師。其實文殊菩薩過去世早就成佛,如在《首楞嚴三昧經》中的「龍種上尊王如來」,在《八十八佛洪名寶懺》中的「普明佛」,都是指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展現出不同的風貌,有時手握蓮華,象徵智慧的高尚純潔;有時手握寶劍,表示智慧能斷除一切煩惱;有時騎坐金毛獅子,表示勇猛威武;有時安居蓮臺,表示清淨無染;有時騎乘孔雀,表示飛揚自在。在中國,五台山是文殊化現的道場,在各地佛寺道場中,如僧堂、戒壇,都供奉著「僧形的文殊」,以弟子的身分來協助佛陀的教化,是為內秘菩薩行,外現比丘相。另外,還有「五髻文殊」的形象,這是表示五智、五佛,意指文殊菩薩雖有童子的姿態,卻是諸佛的大智。
  
  從經典的記載,在在顯露出文殊菩薩的絕妙睿智與靈巧說機。例如:佛陀說法四十九年中,三百餘次的大乘法會,文殊菩薩幾乎都參與其中。在《維摩經》中,當諸大羅漢、諸大菩薩不敢向維摩問疾之時,文殊菩薩當仁不讓,率領眾人前去,並和維摩居士暢論「不二法門」之理。這是文殊菩薩智慧威德發揮至極的表現。  
  在《妙法蓮華經》中,當佛陀在靈山會上放白毫光,文殊深知佛意,即請佛陀宣揚法音,倡導圓乘佛性,奠定佛教大乘思想的基礎。而文殊菩薩的睿智,也讓與會的菩薩、羅漢等,心悅誠服地尊他為大善知識。《華嚴經》善財童子也是受到文殊菩薩的鼓勵,因而發起南詣各國,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開旅遊參學的先河。又在《楞嚴經》中,阿難尊者為摩登伽女的巫術所迷惑時,文殊菩薩持劍前往里巷民舍,將阿難救出,這種護持後進,以正導迷的示現,成為佛門的一段佳話。
  
  另外,《文殊師利般涅槃經》中記載,佛陀曾在只園精舍,於夜半入定放光,照亮文殊菩薩的禪房。舍利弗知道佛陀現神通相,是為饒益眾生,而說妙法,因此令阿難集合眾僧。會中,佛陀依跋陀波羅之問,向大眾述說文殊師利有大慈悲,隨佛出家學道,住首楞嚴三昧;並說文殊師利有無量神通、無量變現。若有眾生但聞文殊師利名者,除卻十二億劫生死之罪;若禮拜供養者,生生之處恒生諸佛家,為文殊師利威神所護。
  
  文殊菩薩善說法要,有些疑難的問題經他解說,即能恍然大悟。說法時,經常引用說喻、反詰、引證、否決、機鋒來警醒眾生,善巧開導,具有獨到風格。例如《阿闍世王經》載,阿闍世王造了殺父的五逆罪,內心深感罪惡深重,疑悔不安,而請文殊說法,希望能解脫他內心的疑悔。文殊卻對他說:「若恒河邊沙等佛,也不能為汝說是狐疑!」阿闍世王應時驚怖,竟從座上跌下來。這不是文殊師利使阿闍世王絕望,而是為王說:佛陀覺了一切法如虛空,本來清淨,不是可染污的,也沒有染污可除。
  
  文殊菩薩到今日仍在各處現身說法。例如:文喜禪師朝禮五台山,曾蒙文殊應現指引佛法,文喜禪師後來參謁仰山,頓了心契,並於任典座之職中開悟。有一次,文殊菩薩在飯鍋的蒸氣上現身,文喜禪師舉著飯鏟便打,說:「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再相見,惑亂不了我。」文殊菩薩也回答:「苦瓜連根苦,甜瓜徹蒂甜,修行三大劫,卻被老僧嫌。」文喜禪師已經徹見了自他不二的道理。《虛雲和尚年譜》中記載,虛雲和尚朝禮五台山的時候,文殊菩薩二度化身文吉老者,解救他病弱垂危的生命,並為他釋解佛法真義,使他覺悟拜佛只在吾人的一片真心。  
  文殊菩薩是佛陀的法王子,
  
  文殊菩薩是諸菩薩羅漢的上首,
  
  文殊菩薩是每一個佛子學習的對象,
  
  文殊菩薩是佛教的驕傲與光榮,
  
  文殊菩薩是智慧的化身,
  
  文殊菩薩是般若空性的證悟者,
  
  他已經斬斷了所有的煩惱。  
  文殊菩薩是力量的示現,
  
  他可以拯救眾生遠離苦難。

 

第六課 普賢菩薩的大願

 普賢菩薩是華嚴三聖之一,是有名的大願王,也稱「普賢薩埵」、「普賢大士」、「普賢如來」、「遍吉士」等,是毗盧遮那佛的脅侍,與金剛薩埵同體,是佛陀的助理,也是法門的護法。普賢的意義,依據《圓覺經》記載之義為「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探玄記》則解釋為「德周法界曰普,智順調善曰賢」。華嚴宗祖師宗密大師另有三釋:「一、約自體,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二、約諸位,曲濟無遺曰普,鄰極亞聖曰賢;三、約當位,德無不周曰普,調柔善順曰賢。」
  
  一般文殊、普賢常是並稱的,文殊騎金毛獅子,普賢乘六牙白象;文殊表示智、慧、證三德,而普賢則顯示理、定、行三德,合為解行並重。如善財童子的五十三參,乃文殊菩薩開始,表示為從智慧而契入,最後向普賢問道,五十三參圓滿,表示從行而證悟,故有所謂:「文殊般若自在,普賢三昧自在。」即為定慧合一之義。
  
  普賢菩薩在因地修行時,發下十大願行,做為修行法門,期能圓滿佛果,吾輩學人可傚法「普賢十大願」作為修行目標。內容如下:
  
  一者、禮敬諸佛:是人格的尊重。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禮敬諸佛,就是尊重一切眾生的人格,如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此即是人格的尊重。
  
  二者、稱讚如來:是語言的布施。布施財物、公理、正義、佛法,都有難度,唯有語言的布施,容易做到。佛陀在因地修行時,就是修習讚歎法門,所以比彌勒菩薩提早成佛。可見讚歎他人,布施善言的重要。
  
  三者、廣修供養:是結緣的實踐。在修學佛法中,供養父母、師長、三寶,有二種供養、三種供養、四種供養、十種供養,無論任何一種供養,都是最好結緣溝通的管道。就是居住在極樂國土的大眾,也要每天晨起「各以衣盛眾妙華,供養他方十萬億佛」,可見供養結緣在修學佛法過程中的重要性。
  
  四者、懺悔業障:是生活的反省。眾生在日常生活裏,身、口、意三業經常造下難以彌補的過失,因此,需藉著「作法懺」、「取相懺」、「無生懺」來清淨身心。如佛世時,造下五逆重罪的提婆達多,最後也經由懺悔而得救。所以,生活中的反省懺悔非常重要。
  
  五者、隨喜功德:是心意的淨化。信者學佛要修學播種,以期將來的福田有所收成,但是聚集功德一定要有歡喜清淨的發心,就是一點心意,也可以隨手功德、隨口功德、隨心功德。例如毗舍佉因聞法心生歡喜,隨喜布施一件珍珠衫,而成就了精捨得建造。可見心意淨化之隨喜功德的成果。
  
  六者、請轉法輪:是真理的傳播。佛法是救世的舟航,因此,必須常轉法輪,利益眾生。當初佛陀接受須達長者的邀請,到舍衛城說法,所以佛法才能弘揚五印度。
  
  七者、請佛住世:是聖賢的禮遇。請佛住世對人間非常重要,當初佛陀證悟的時候,因自覺所證悟的緣起真理,世人必不能信解,而欲進入涅槃。後因梵天王之勸請,佛陀悲愍眾生,開始說法,示教利喜,眾生才得見真理之光。
  
  八者、常隨佛學:是智者的追隨。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大弟子以及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都是佛陀的常隨眾,由於經常跟隨佛陀左右,所以速證聖果。可見追隨智者,常隨佛學的重要。
  
  九者、恒順眾生:是民意的重視。佛陀行事非常民主,普賢菩薩、須達拏太子能領會佛意,重視大眾的意見,不逆人意,皆是恒順眾生的精神表現。
  
  十者、普皆回向:是法界的融和。法界要達到融和的境界,必須要「回自向他」、「回事向理」、「回因向果」,轉垢穢為清淨,轉惡世為善法,轉邪見為正道,轉生滅為寂滅。能到達法界融和的世界,普賢菩薩的大願也就圓滿了。  
  普賢菩薩是大乘佛教行願的象徵,是實踐菩薩道的行為典範,以普賢的行願加上文殊的智慧,就是把行願和理論結合在一起,如此則能究竟圓滿大乘佛。

第七課 地藏菩薩的事跡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地藏菩薩的寫照。
  
  在諸大菩薩中,地藏菩薩與觀音、文殊、普賢等,同列名為「悲、智、行、願」的代表。關於「地」的意義:一、能育,大地能育萬物,菩薩亦能培育聖行;二、能載,大地能載萬物,菩薩亦能荷載眾生;三、能生,大地能生萬物,菩薩亦能普孕德用。關於「藏」的意義:一、秘藏,喻菩薩秘藏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二、庫藏,喻菩薩如庫中藏有功德,可利濟眾生;三、伏藏,喻菩薩能開發眾生隱伏的寶藏。
  
  所謂「地」,即大地的意思。它能生、能載、能藏、能持、能攝、能依,堅牢不動,這說明菩薩願力好似金剛,不可破壞;固如磐石,不可動搖。
  
  所謂「藏」,是指秘藏,說明地藏王如庫藏中秘密收存的金銀珠寶,可以用來救濟貧困,所以有秘密、包容、涵育的意義。
  
  在中國流通很廣的《地藏菩薩本願經》(簡稱《地藏經》),記載地藏菩薩當初以長者子的身分,發願修行,度脫一切受苦眾生,證得佛果的事跡。如經中說到,他為國王的時候,向一切智成就佛發願說,他要度盡惡世的眾生,一個也不遺漏。
  
  經中亦列舉菩薩往昔生中慈孝的事跡,例如:作「婆羅門女」的時候,向覺華定自在王佛祈求慈親能夠信奉三寶,獲得解脫;為「光目女」的時候,供養得道的羅漢,幫助救拔在地獄受苦的慈親。所以,地藏的慈孝願力,誠為佛子修行學道的典範。佛陀為了給慈母摩耶夫人作得度的因緣,曾經離開僧團到忉利天宮三個月,為母親宣說《地藏菩薩本願經》,讚揚地藏菩薩的功德。因此,《地藏經》被譽為佛門的孝經。
  
  《地藏經》宣說地藏菩薩種種不可思議,如地藏神力不可思議、地藏慈悲不可思議、地藏智慧不可思議、地藏辯才不可思議、地藏定力不可思議,乃至經名也具不可思議神力。綜觀地藏菩薩行願,實是一位不可思議的聖者。  
  地藏菩薩發心弘大,念念利益群生,到處應機說法。如經中云:「若遇殺生者,說宿殃短命報;若遇竊盜者,說貧窮苦楚報;若遇邪淫者,說雀鴿鴛鴦報;若遇惡口者,說眷屬鬥諍報;若遇譭謗者,說無舌瘡口報;若遇瞋恚者,說醜陋癃殘報;若遇慳吝者,說所求違願報;若遇飲食無度者,說饑渴咽病報;若遇畋獵恣情者,說驚狂喪命報;若遇悖逆父母者,說天地災殺報;若遇燒山林木者,說狂迷取死報;若遇前後父母惡毒者,說返生鞭撻現受報;若遇網捕生雛者,說骨肉分離報;若遇譭謗三寶者,說盲聾瘖啞報;若遇輕法慢教者,說永處惡道報;若遇破用常住者,說億劫輪迴地獄報;若遇污梵誣僧者,說永在畜生報;若遇湯火斬斫傷生者,說輪迴遞償報;若遇破戒犯齋者,說禽獸饑餓報;若遇非理毀用者,說所求闕絕報;若遇吾我貢高者,說卑使下賤報;若遇兩舌鬥亂者,說無舌百舌報;若遇邪見者,說邊地受生報。」
  
  地藏菩薩從久遠以來,無數次的輪迴中,都以他的大誓願力救度苦難的眾生。但所謂「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大願,卻引起人們誤認地藏菩薩永遠不能成佛。其實地獄在地藏菩薩心中早已空卻。
  
  地藏菩薩曾多次參與佛陀的講席,也曾化身為朝鮮國的王子金喬覺,到中國安徽九華山,度了閔員外父子,並在山中修持。有一童子侍者思念家鄉親人,地藏化身的金喬覺吟詩一首:
  
  空門寂寂汝思家,辭別雲房下九華,
  
  愛向竹欄騎竹馬,懶於金地聚金沙,
  
  添瓶澗底休撈月,烹茗甌中罷弄花,
  
  好去不須頻下淚,老僧相伴有煙霞。
  
  地藏就是這麼一位有人情味的菩薩。他的靈感事跡甚多,有往昔因中的地藏本跡,有歷史上地藏菩薩的行事,有歷朝和現代的感應事跡。尤其在諸大菩薩中,地藏菩薩是唯一現比丘相的。他騎著善聽,右手拿錫杖,左手持寶珠,其莊嚴神聖的法相,接引了廣大無數的信眾。

第八課 彌勒歡喜佛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
  
  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這一首讚偈是當初釋迦牟尼佛和彌勒菩薩共同在底沙佛前修學時,因為多修此一讚歎法門,持誦上述的偈頌,故早於彌勒成佛。所以,彌勒菩薩現在只能稱作補處菩薩,等到當來下生,才能成就佛道。
  
  彌勒菩薩出生於印度波羅奈國,名為慈氏,又名阿逸多,跟隨舅父阿波離申修行。後來親近佛陀,有所契入,佛陀為之授記,將來在龍華樹下三會度眾,成為末世眾生美好的希望。
  
  彌勒的修行,有一特色:「不修禪定,不斷煩惱。」他發願在世間常行布施,給人慈悲,重視持戒,內觀智慧,不急於像小乘人一樣,只求自我的了生脫死。
  
  《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彌勒大成佛經》是為「彌勒三部經」。《上生經》主要講彌勒上生兜率天的事跡,在兜率內院說法的情況。《下生經》主要敘述在未來世,彌勒菩薩將從兜率天下生,再次降生於我們這個世界,然後成道說法度眾。
  
  彌勒菩薩的造像,當初是頭戴寶冠,身著天衣,披掛瓔珞,或作兩腳相交倚坐之形,或作一腳自然垂下,一手扶著臉頰,半跏趺思惟的形狀,但現在我們所見到的彌勒菩薩的塑像,是一尊笑容可掬,胖大身形,光頭大耳,袒胸露腹,箕踞而坐,一般民間都以五代梁時應化的布袋和尚的形像,作為彌勒菩薩的造形。布袋和尚在遊化人間的時候曾說:
  
  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
  
  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另外,有一首形容他自己的詩偈,尤其為人津津樂道。偈云:
  
  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
  
  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
  
  涕唾在面上,隨他自乾了,我也省氣力,他也無煩惱。
  
  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
  
  也不論是非,也不把家辦,也不爭人我,也不做好漢,
  
  跳出紅火坑,做個清涼漢,悟得長生理,日月為鄰伴。
  
  至今,在各寺院的山門口,都有一尊皆大歡喜的彌勒聖像,世人都稱他為歡喜佛。有對聯曰:
  
  大肚能容,容卻人間多少事; 
  笑口常開,笑盡天下古今愁。
  
  佛寺的五觀堂中央,皆有供奉彌勒像,是為布袋和尚的遺風,如浙江天童寺的齋堂,有一首偈寫道:
  
  彌勒示貧相穩坐主位,當糾察拖耳耳拖長;
  
  密祖現海量喜讓客居,命侍者移座座移位。
  
  東晉時代苻堅曾送一尊結珠彌勒像給道安大師,道安大師和他的弟子法遇、輔僧、曇戒等,發願要上生兜率內院彌勒淨土。至此以後,我國高僧大德,如唐朝玄奘大師、民國太虛大師、慈航菩薩、浩霖法師等,都是兜率淨土的信仰者,都是發願往生彌勒淨土的人。
  
  彌勒淨土所以殊勝,是因為它不像其他的佛國淨土,距離我們的娑婆世界很遠。兜率淨土在欲界,發願往生的人,不一定出家,不必一心不亂,只要受持五戒,常參加八關齋戒,作福行善,就可以往生了。往生彌勒淨土比較容易,非常合乎現代人的意願。
  
  彌陀淨土是三根普被,彌勒淨土是眾生平等,法界圓融。有人認為,彌勒淨土是在欲界中,恐怕將來不能了生脫死。其實,常居內院,親近彌勒,時時聽聞說法,那裏會再輪迴生死呢?
  
  在我國,常有一些旁門左道藉彌勒菩薩的信仰,招搖惑眾,如彌勒教、白蓮教等,常宣說:「釋迦佛已退位,彌勒佛掌天盤。」以此說非法結社,亂人耳目,自欺欺人。因為根據佛經所說,彌勒菩薩要等到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才要當來下生,於龍華樹下集會說法,廣度眾生。
  
  一般人對於彌勒菩薩的信仰,只重視往生兜率內院的種種利益。其實,比這個更重要的是,彌勒菩薩對人間淨土的建設,但卻一直未受到世人的重視。在《彌勒下生經》中曾說,彌勒菩薩當來下生時,我們的世界一片光明,大地平整如鏡,遍地綠草如茵,花朵芬芳美麗,四季氣候宜人,農業五穀豐收,不用佔有,物品隨意所有,大家和睦相處,慈眼相待,沒有戰爭,社會安全,是一幅皆大歡喜,純善美好的人間淨土。
  
  所以,我們大家應該共同祈願,南無當來下生彌勒尊佛早日降誕人間,龍華三會願相逢!

第九課 藝術家馬鳴菩薩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此話證之於馬鳴菩薩對佛教弘傳的影響,誠不虛言也。
  
  馬鳴菩薩是西元二世紀初人,生於中印度舍衛國婆枳多的婆羅門家族,初習外道,博學善辯,後為印度長老脅尊者折服,皈投尊者座下,為其弟子。
  
  出家後的馬鳴,深研佛法,博通三藏,到處弘法化眾,因為他加入了佛教的行列,所以大乘佛教經他提倡,風靡印度,盛極一時。
  
  他是一位佛教的文學家、音樂家,他的作品涵蓋詩歌、戲劇、音樂等,都是望重當時,聞名於世。例如,他將佛陀的一生用梵語寫成的敘事詩《佛所行讚》,不但文辭優美,敘事細膩,而且風格鮮活,可以說是古典時期梵語文學的先驅,也是開優美文學的先河,不但於五印度及南海諸國傳誦一時,後來貴霜王朝的佛傳雕塑即依此詩偈而製成。此書與記述佛陀的異母兄弟難陀的敘事詩《孫陀羅難陀詩》,同為馬鳴菩薩重要的兩部詩歌代表作。
  
  此外,他作「賴吒和羅」劇曲,宣說苦空無常之義,感得華氏城五百位王子發心出家修道,成為佛教史上以戲曲音律度眾的美談。二十世紀初,在中國新疆發現三部印度古戲劇殘卷,其中一部《舍利弗傳》,也是馬鳴菩薩的著作,為現存梵文文學中最古老的戲劇作品。
  
  馬鳴菩薩一生以佛教的詩詞歌賦教化世人,感人至深,因此聲名遠播,引發當時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興兵入侵中印度摩揭陀國時,要求以佛缽及馬鳴相抵二億金,作為撤兵條件。馬鳴到了貴霜王朝後,旋即度化迦膩色迦王,受封為國師,王每於政務餘暇,時常向他請益佛法,尤其在各地行宮與其他地區興建佛塔、伽藍,形成日後佛教美術史上著名的犍陀羅美術。
  
  馬鳴菩薩度化迦膩色迦王后,由於當時佛教不同的部派各持己見,令修學者不知如何遵循,迦膩色迦王因此禮請脅尊者廣召天下賢德之士,舉行盛大的經典結集會議,以統合教義之分歧。
  
  結集大會於克什米爾舉行,由五百羅漢與五百菩薩組成,結集結果,承認佛教十八個部派皆是講說佛陀的教義,只為廣度不同根機者而施設不同的法門,於是各部派間近百年的紛擾終於圓滿結束。此次結集同時也將戒律以及尚未記錄成文的經藏部份寫成文字,刪訂已有的寫本,並註釋三藏經典,大會並公推馬鳴菩薩負責修訂文句,這是佛教史上第四次的經典結集。
  
  馬鳴菩薩在北印度期間,廣宣大乘佛法,備受時人推崇,尊稱為「功德日」。尤其,馬鳴菩薩最重要的貢獻是造論破邪顯正,闡明佛旨,如《摩訶摩耶經》卷下云:「佛涅槃後六百歲已,九十六種諸外道等,邪見競興,破滅佛法。有一比丘,名曰馬鳴,善說法要,降伏一切諸外道輩。」在西藏的《馬鳴傳》中更推崇說,馬鳴菩薩是一位「沒有他不能回答的問題,沒有他不能駁倒的非難,如同強風吹倒枯木一般,他經常折服問難者」。因此,又有「辯才比丘」的美譽。
  
  馬鳴菩薩一方面將深奧的佛理融入音樂、戲曲、詩歌等文藝作品中,同時他所製作的佛曲、佛樂也豐富了佛教的音樂。他在論述方面的著作有《大乘莊嚴經論》、《大乘起信論》等。其中,《大乘起信論》提出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為大乘修行的階次,須於慧解、實踐並重,才能從生死流轉門還至涅槃真如界。本論為歷來各宗所依據的重要論典之一,佛教的主要宗派,天臺、華嚴、禪、淨、密等宗,都深受影響。
  
  綜觀馬鳴菩薩的一生,以文藝度眾,以詩偈歌詠詮釋生命苦空的真諦,並參與經典結集,終結佛教各部派百年的紛爭。他以一部《大乘起信論》萌發了大乘佛法的種子,豐富日後中國佛教的教義內容,因此《摩訶衍論》推崇他為「大光明佛」,他不但是西域造論興宗的始祖,更是一位佛教音樂、藝術的開創者,影響後世佛法的弘傳至深且遠。

第十課 八宗共祖龍樹菩薩

  在佛教的經師、律師、論師、禪師、法師當中,集「千部論師」、「八宗共祖」之美譽於一身者,唯龍樹一人。
  
  龍樹菩薩,生於佛滅七、八百年左右(西元四世紀)的南印度維達婆國婆羅門家,從小天資聰穎,於吠陀及世間學藝,無不精通。年輕時,與三名好友尋師習得隱身術,於是潛入王宮,戲犯宮人,耽於情慾以為樂。事件不久爆發,好友死於亂刀之下,龍樹倖免於難,乃悟「欲為苦本」,於是厭離心生,便詣佛塔出家受戒。
  
  覺醒後的龍樹,九十日誦畢塔中所有經藏,雖達其意,但心中疑團未解,於是至雪山參學,遇一年老比丘授以摩訶衍經典。後於南印度龍族之宮殿,授以大量的方等經典。九十日中通達明利,悟得無生法忍。
  
  龍樹離開龍宮後,隨緣行化,曾經幾次與外道鬥法,終於引度外道入佛。又為度化中印度憍薩羅國的引正王,曾經應徵從軍作戰,前後七年,「不食廩,不取錢」(從軍作義工),又以勇猛多謀,國王終於召見,展開熱烈辯論,終至「王乃稽首,伏其法化」,成為佛教的護法仁王。此後,龍樹大力弘法,又廣造大乘經典之註釋,樹立大乘教學之體系,使大乘般若性空學說傳佈全印度。
  
  龍樹菩薩的著作豐富,如:《大智度論》、《中論頌》、《十二門論》、《空七十論》、《回諍論》、《六十頌如理論》、《大乘破有論》、《十住毗婆沙論》、《大乘二十頌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勸誡王頌》等,造論之多,世所罕見,故有「千部論師」的美譽。
  
  當中,《中論頌》、《大智度論》、《十住毗婆沙論》為其重要的代表作。《中論頌》闡述緣起性空的深義,揭示生死解脫的根本,為三乘共遵之門。《大智度論》解釋《般若經》,《十住毗婆沙論》論釋《華嚴經》的〈十地品〉,亦即以深密的見解而闡釋菩薩的大行。
  
  此外,《勸誡王頌》是龍樹勸誡引正王信仰三寶,護持佛教的書信。龍樹以詩代信,其中許多偈頌正如《法句經》一樣,不但文字優美,而且義理幽微,普為當時民間所傳誦。據《南海寄歸內法傳》載,義淨大師遊行印度時,曾見兒童背誦這部作品,成人亦作為終身學習要典。又如《寶行王正論》,也是專為國王宣講如何治理國家,如何信仰佛教的著作,是龍樹表達大乘佛教政治觀的重要論書。
  
  龍樹的著作流傳至今,梵本所存無幾,但藏文保存相當多,在《西藏大藏經》中計有譯本一百餘種,是研究龍樹學說的珍貴資料,這是由於西藏視龍樹為密教祖師的緣故。後世基於龍樹所著《中論》,宣揚空觀的學派,稱為中觀學派,並尊為中觀學派之祖;亦被尊為禪宗付法藏第十三祖。其思想是西藏佛學的重要支流,是中國三論宗的義理支柱,也是天臺宗的重要思想根源。其他各宗學說源於龍樹思想者亦多,故被尊為「八宗之祖」。
  
  龍樹曾受教於那爛陀大學,後來並任該校校長。在校長任內,值逢恒河氾濫,於是親自在恒河兩岸設計及建築堤岸,使人民免遭水難。他也曾經開闢運河,直通埃而斯瓦藍,打開了遠近各國的貿易往來,可見他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師,更是一個入世的菩薩道行者。
  
  總論龍樹一生,本為南印度學者,後遊北印雪山,於說一切有部出家受戒,曾遊化全印,後弘化於南印度的憍薩羅。師於內外、大小無不通達,其教化之弘廣,為大乘論師第一人。尤其師撰述《中論》,暢演中道,摧破執空執有的異端邪說,使得大乘不再依傍於小乘部派中,而能卓然自立,自成一格。所以馬鳴菩薩雖是提倡大乘佛教的第一人,但是發揚他的思想,集其大成,使大乘教義因而光芒萬丈者,則為龍樹菩薩。因此,若說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的先導,實不為過。

第十一課 破邪的提婆尊者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是大乘菩薩道的具體實踐;「若為正法久住故,破邪顯正死無憾」,則是提婆菩薩的精神寫照。  
  提婆生於西元三世紀左右,是印度初期的中觀派論師,師承龍樹菩薩,不但將龍樹菩薩的大乘學說進一步發揚光大,尤其終其一生均在破斥外道邪說,顯揚佛陀正法,最後甚至連色身都為了真理而犧牲奉獻,確為佛教的菩薩典範與護法楷模。
  
  提婆出身於南天竺(或謂執師子國)的婆羅門種姓,最初在犢子部出家。生性聰敏,博識淵覽,才辯絕倫。曾經不避萬人之怒,剜下大自在天神像之目,以示神只無靈,後又自挖取一目回施大自在天。因此,人以迦那(單眼)提婆稱之。
  
  提婆聞龍樹之名,特從師子國前往南印度憍薩羅國的吉祥山,準備與龍樹展開辯論。時龍樹亦久聞提婆的智慧辯才,特命侍者端一缽水相迎,提婆見狀,默不作聲,掏出一枚針擲入水中。龍樹以缽水象徵自身佛性具足,滿而不溢,提婆則以針說明法爾如是,一探到底。龍樹當下印可提婆,提婆亦折服於龍樹的智慧浩瀚,自此禮龍樹為師,潛心鑽研大乘教說,成為龍樹眾多弟子中最傑出的一位。
  
  此時,中、南印度一帶外道盛行,處處壓制佛教的活動,甚至嚴禁寺院一切鐘板、犍椎的運作,達十二年之久。龍樹本欲親自前往化導,提婆不忍師父奔波勞苦,自告奮勇的前往教化。提婆以「破」為立場,提出「不立自宗」的主張,對當時流行的學說異派,提出比龍樹更積極更徹底的批判。他破有破無,最後連亦有亦無也破。由於提婆全面性的破斥外道邪說,重興佛教,當時人們為紀念他的智勇事跡,特建造一座「重建犍椎塔」,此塔在玄奘大師去印時,依然存在。
  
  提婆一生致力於破斥外邪,宣揚真理,功績卓著。例如在南印度時,因為國王不信佛教,提婆深知弘揚佛法應從化導統治者著手,使其上行下效,於是應募為該國將軍,竟使部隊不令而行,功勳赫赫,最後終於度化國王,同時也使許多外道皈依佛門。提婆趁機向王宣說三個論點:一切聖賢中,佛陀為第一;一切諸法中,佛法為第一;一切救世者中,僧伽為第一。提婆以其智勇與辯才,終令大乘佛教普被全印。
  
  提婆的著作很多,可惜流傳的不多,其中以《四百論》為最著。他的主要論書都以《百論》為總題,「百」的梵文字根sta含有破壞之意,即謂論破當時流行的主要學派,如數論、勝論等。提婆一生以破邪為志願,因此,晚年即因論破一外道,而被此外道弟子以利刃刺殺,並說:「汝以口破我師,何如我以刀破汝腹!」提婆被刺,毫無瞋怨,反生憐憫,示其逃生。臨終前,並用自己的血寫下《百字論》,以著述論說傳播真理,尤其殷殷垂示弟子說:「諸法之實,實無受者,亦無害者,誰親誰怨,誰賊誰害?汝為癡毒所欺,妄生著見而大號叫,種不善業。彼人所害,害諸業報,非害我也。汝等思之,慎無以狂追狂,以哀止哀也!」言畢即入滅。
  
  提婆承龍樹之衣缽,不只是闡揚大乘性空之理,而且以身殉教,不惜色身,不瞋怨敵。他把性空之理實踐於生命中,以無畏的威德,以無我的空慧,破邪顯正,舉揚聖教。
  
  提婆極力提倡空觀之學,進而促使中觀學派的發達,被譽為中國三論二祖,其學說思想也深深影響中國禪宗的發展。
  
  提婆的「破」,正如一把利劍,斬斷外道之葛藤,為大乘佛法犁出一片園地;即令被刺身亡之前,仍忍痛著書立說,以喚醒世人捨棄邪見,入真理大海。提婆一生所行,以智度眾,以勇降魔,他為法捐軀的精神,以及與龍樹之間的師徒情誼,至今依然輝映佛教史上,永遠為人所稱頌。

第十二課 唯識家無著大師

  「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臺宗」,從這首八宗偈語可以得知,法相唯識的名相繁瑣,義理層次複雜,學法相唯識者,必須耐煩,方能釐清脈絡,通達義理。
  
  佛教思想史從阿含、般若到中觀,逐漸成熟。到了唯識思想的盛行,更是佛教教理史上的一大邁進,意謂著印度佛教思想發展的過程愈趨縝密、圓融,對於人類思想史的建設,更是一偉大成就。而開創法相唯識一宗者,便是史稱唯識家的無著大師。
  
  無著,北印度犍陀羅人,生於西元三一○至三九○年之間。從小接受傳統嚴謹的婆羅門教育,後來為追尋解開生命奧秘的真理,毅然放棄繼承婆羅門國師寶座,皈投小乘「說一切有部」出家,修習小乘空觀。然因久未通達,意欲自戕,直到受中印阿踰闍國彌勒菩薩的開示,才悟入大乘空觀。無著得彌勒教學,授予《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辯中邊論》、《金剛般若經論》、《分別瑜伽論》等多部大乘論典,自此盛弘大乘法相唯識法門,繼龍樹後,成為印度佛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論師之一。
  
  無著的論著與註釋的典籍甚多,重要的著述如《顯揚聖教論頌》、《順中論釋義》、《金剛般若經論》、《攝大乘論》、《大乘阿毗達磨集論》等,都是印度大乘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顯揚聖教論頌》是重新組織《瑜伽師地論》的綱要性著作,《瑜伽師地論》則是無著介紹唯識學的思想根源。
  
  此外,《順中論》是《中論》的概說書,《金剛般若經論》是般若思想的註釋書,以《現觀莊嚴論》、《金剛般若論》傳授《般若經》的修行次第,以《攝大乘論》論述大乘義理,《攝大乘論》後來傳至中土,又形成「攝論宗」一派,足見無著學說的偉大。
  
  無著的唯識觀,主張出世間的清淨種子,是由「聞薰習」(即聽聞善法,薰習三學、六波羅蜜等法)成就福慧資糧,證入真如法界,最後轉識成智而得涅槃佛果。他以空(中觀思想)為理念根據,發揮大乘空慧悲濟的特質,又以識為學說立論根本,在印度大乘佛教弘傳史上,開創出另一個思想領域,成為印度首先弘揚唯識思想的人,也是古代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創始者。
  
  無著的胞弟世親菩薩本習小乘,提出「大乘非佛說」的主張,造論抨擊大乘佛教,後來經他善巧接引,終於肯定「小乘為失,大乘為得,若無大乘,別無三乘道果」。悔悟後的世親,本欲割舌以示懺悔謝罪,無著告以「譭謗大乘的過失,縱割千舌亦無補於事,唯有發心造論,弘揚大乘,始為最究竟的懺悔」。不久,無著以七十五高齡圓寂,世親秉承遺命,竭力舉揚大乘,致力於論典的撰述。
  
  無著與世親奠定大乘唯識教學的穩固基業,為印度佛教歷史開創新紀元;而印度大乘佛教自龍樹、提婆後,至無著、世親時期為發展的最高點,此後漸漸衰微。
  
  無著一生專志於弘傳大乘佛教,其學說思想不僅對印度的瑜伽行派深具貢獻,對中國、西藏、日本的佛學也有深遠的影響,不但是印度佛教史上劃時代的重要人物,其度化胞弟世親回小向大的史事,更是千百年來佛教史上流傳的佳話。

第十三課 千部論師世親菩薩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佛陀入滅後,由於弟子對教法的體會、主張不一,佛教形成部派分裂局面,而有「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分歧。然而,所謂「法本一味,無二無別」,無論大、小乘佛教,皆源於佛陀教法,其中最能貫通大小乘佛教,將佛陀教法圓融闡述並加以弘傳者,當首推享有「千部論師」之譽的世親菩薩。
  
  世親生於西元三二○至四○○年間,最初於「說一切有部」出家,曾因不信大乘佛教,而造論譭謗。後得其兄無著的善巧勸說而回小向大,轉入大乘。後致力於瑜伽、唯識學說的弘揚,與無著並稱為瑜伽行派的兩大核心人物,共同舉揚「有」義。
  
  世親出身婆羅門,從小精通因明,思辯聰敏。出家後,因涉獵經量部思想,立志改善有部教義,並將學風保守的有部論書整理成六百頌文的《阿毗達磨俱舍論》,以評破《大毗婆沙論》。此舉引起外道論師婆修羅多瞋嫉,慫恿有部著名學者眾賢論師造《俱舍雹論》反駁,要求與世親面決勝負。世親得知,留書眾賢說:「我昔造論破毗婆沙義,亦不將汝面共論決,汝今造論,何須呼我?有智之人自當知其是非。」眾賢讀罷書信,深有所悟,乃修書囑弟子將信及所造論書轉交世親,代為悔過。世親獲信,感慨表示:「眾賢論師,聰敏後進,理雖不足,辭乃有餘,我今欲破眾賢之論,若指諸掌;顧以垂終之托,重其知難之辭,茍緣大義,存其宿志,況乎此論,發明我宗。」遂改題為《順正理論》。世親非但未著論駁斥,反將眾賢《俱舍雹論》改題為《順正理論》,流傳於世,足見世親為人之寬弘慈悲。
  
  世親著作豐富,早學小乘時,即撰五百部著作,改宗大乘後,又造五百論書,世人乃尊以「千部論師」。其中小乘論典以《俱舍論》為代表作,此部論書體系嚴謹,論旨明徹,乃了解部派及大乘佛教基本思想精華作品,自古以來即被視為重要的佛教教科書,甚至被譽為「聰明論」。大乘論書則以《攝大乘論》、《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十地論》、《莊嚴論釋》等最為精要。對於大乘經典,如《華嚴》、《涅槃》、《法華》、《般若》、《維摩》、《勝鬘》等,也留下大量的論釋。世親龐大著述傳至中土後,形成各宗派的思想源流,如依《十地經論》成立「地論宗」,依《淨土論》成立「淨土宗」,依《攝大乘論釋》成立「攝論宗」,研究《俱舍論》而成立「俱舍宗」,由玄奘翻譯的《成唯識論》而成立「法相宗」等。世親的千部論典,令佛教開宗立派,百花爭放,綻放異彩。
  
  佛門有云:「唯識三年,俱舍八年。」這意思是說若欲理解世親思想,需花費十年或更長時間。世親是印度佛教最盛時期的偉大學者,一生以筆代劍,折伏群魔,傳播正法。相傳世親的親教師覺親大德曾被數論外道所辱,世親便造《七十真實論》,攻破數論外道《僧佉論》,並獲阿踰闍國王賞賜三洛沙金。世親將賞金分成三分,興建三寺。後來阿踰闍國婆羅秩底王皈依世親為師,並令太子婆羅阿迭多從師受戒,王妃亦出家成為世親弟子。太子即位後,母子同請世親留於阿踰闍國接受供養。
  
  此外,印度最著名的佛教學府「那爛陀大學」,也由於世親得到笈多王朝兩代國王的信任而擴大重建。當時大小乘學者雲集,洋溢著佛教真理的芬芳,並刺激中觀學派的重振,陸續出現佛護、清辨、師子光、智光等人才,再顯龍樹、提婆之光。
  
  晚年,世親作《唯識三十頌》,震撼印度唯識界,成為印度唯識思想史上最膾炙人口的一部論典,也成為後世研究唯識學的重要著作,影響後世唯識學者甚鉅。世親在八十歲時示寂於阿踰闍國。他與胞兄無著所開創的瑜伽行派,傳入中國後,成為法相唯識宗,與龍樹創立的中觀學派並稱為大乘佛教的兩大學派。

 

第十四課 勝鬘夫人的十大受

  勝鬘夫人是佛教的模範優婆夷,也是一位典範信女。她是波斯匿王和末利王后唯一的掌上明珠,也是阿踰闍國友稱王的妃子。因受父母薰陶,皈信佛法。然而其弟琉璃太子,卻因心懷釋迦族的仇恨,興兵撻伐迦毗羅衛國,大滅釋迦族人。如此「一樹花開有兩般」的因緣,實難意料。
  
  「勝鬘」之名,是由於波斯匿王沒有子嗣,祈求得女,全國歡喜,供獻寶花珍飾而得。含義有二:一言形勝,美貌絕輪,花色不如;二言德勝,聰慧利根,通敏易悟。其勝過世間寶物,故名為「勝鬘」。
  
  勝鬘夫人皈信佛陀後,對佛陀的敬禮讚歎,無以復加,並影響阿踰闍國友稱王皈信佛教,二人共同以佛法教化人民,尤其重視兒童教育,凡是七歲以上兒童,定期召集進宮,授予教育,實是今日「兒童班」、「星期學校」、「童子軍」的先驅。勝鬘夫人也非常重視婦女福利,教導婦女要注重胎教、相夫教子,尤其鼓勵婦女將家庭建設成為一座樂園。
  
  一次,波斯匿王致函勝鬘回到舍衛國聽聞佛陀說法。佛陀讚歎勝鬘對佛法的虔誠、信心,並授記勝鬘於二萬阿僧只劫後當得作佛,號「普光如來」。由此可知勝鬘在佛法的修證上,已達七地或八地的菩薩之位了。
  
  佛陀曾在舍衛國只園精舍宣說《勝鬘獅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經中記載勝鬘夫人宣誓受持「十大受」,亦即「十大戒」、「十大弘誓」: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於我所受的戒律,我絕對不再生起毀犯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於一切尊長,我絕對不再生起一點輕慢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於一切眾生,我絕對不再生起一點瞋恚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於他人福樂、美貌以及資生物品,我絕對不再生起嫉妒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對於我所有一切、所知一切,都願布施,有人來求,我絕對沒有慳吝不捨的心。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我不為自己受蓄財物,凡所有一切,都是為了成就貧苦的眾生。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不為自己而行四攝法,為了一切眾生,我要以無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罣礙心,攝受眾生。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若是見到孤獨、幽繫、疾病、困苦的眾生,我一定要設法以義饒益,令他們脫離苦難,我心才安。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若是見到一切損人利己的人事,我必維護正義,對這些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
  
  佛陀!從今日起,一直到我證得菩提,我願攝受正法,終不忘失。
  
  此「十大受」與「三聚淨戒」關係密切,前五者同於「攝律儀戒」,第六至第九為「饒益有情戒」,第十則是「攝善法戒」。除此十大弘誓外,勝鬘夫人又發了三大願:第一、願持正法的真義;第二、願傳正法於天下;第三、願護正法於不墜。
  
  此經具有強烈的思辯組織和週全的理論基礎,其宏廣的修證內容和精湛的義理構思,可與《大寶積經》中的《妙慧童女經》相互媲美。
  
  《勝鬘經》在印度和中國佛教史上,皆佔有重要地位,被佛教學者視為「如來藏緣起論」代表作。本經亦具有承上啟下作用,即上承《法華經》「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和《華嚴經》「淨心妙有」思想,巧妙地結合此二部經的精神;下啟瑜伽行派《解深密經》阿賴耶識緣起論,對如來藏「在纏中」的論述,促使《解深密經》重視阿賴耶識開展雜染世界的研討。
  
  這位有「七覺妙鬘」之德的勝鬘夫人,她修一乘行,弘一乘教,是以功德鬘莊嚴一乘的佛果。我們不禁要讚歎偉大的信女「勝鬘菩薩」!

第十五課 《維摩經》與維摩

  在佛教裏,有一部文辭流麗,深具文學價值的《維摩經》,經中的主角是一位不可思議的人物——維摩居士。
  
  維摩居士「宿植德本,久成佛道」,名號為「金粟如來」,示現應化安居在毗舍離大城,有人稱他為「淨名居士」、「無垢稱」、「毗摩羅詰」等。他是一位「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戒律;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的居士。他以居士的身相,現不可思議的神通,說不可思議的妙法,並呵斥小乘人行為似焦芽敗種,指導諸大菩薩入不二法門,乃至教示善男信女修學佛道,「直下承擔」菩薩教法。
  
  《維摩經》的傳譯,對中國的文學、哲學影響甚鉅,而維摩居士也成為僧俗及各學派、教派讚歎的對象。如僧肇大師因閱讀《維摩經》而發心出家;東晉殷浩以《維摩經》為日課;甚至世間的學者、儒士也深受《維摩經》影響,如謝靈運、白居易、蘇東坡等人的行止、文風,皆以維摩居士為模範,王維更以維摩自居,將字號改為「摩詰」,為人所稱道。
  
  維摩居士鼓勵菩薩們必須「不盡有為,不住無為」,亦即「入生死而無所畏,於諸榮辱,心無憂苦」的「不盡有為」,「觀世間苦而不惡生死,觀於無我而誨人不倦」的「不住無為」。
  
  《維摩經》是一部「彈偏斥小」、「歎大褒圓」、「恥小慕大」、「回小向大」的佛典,共有十四品,每一品皆詳述菩薩和羅漢彼此間的優美趣事。如維摩居士以生病為緣,廣為大眾說法;諸羅漢、菩薩自覺對佛法體證不夠,拒往探病;天女散花,揭示男女無定相,破除二乘人對法的執著;在維摩丈室中,諸羅漢、菩薩們無有坐處,維摩大顯神通,向燈王佛遙借寶座,宣揚大乘佛教廣狹相容,芥子納須彌的解脫法門;與文殊菩薩暢論不二法門,文殊言:「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維摩以默然回應,令文殊不禁歎道:「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
  
  綜觀全經,說明男女沒有定相,時間沒有定準,大小沒有定型,妄心沒有定念,世間一切都是相對的差別,必須要契入真心,淨土才能現前。此一淨土,完全是一種關懷人間、注重利他濟世的精神,這是所有大乘經典的依據,即所謂「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
  
  《維摩經》提倡菩薩淨土,此一淨土為「唯心淨土」,如經中說:「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國土淨。」此「唯心淨土」,其實就是「人間淨土」。維摩居士將佛法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奉行佛法,在佛法中建設淨土。此種以佛法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是:
  
  1.以般若智慧為學人的慈母。
  
  2.以具足方便為學人的嚴父。
  
  3.以禪悅法喜為學人的妻婦。
  
  4.以柔順慈悲為學人的女兒。5.以誠實善行為學人的男兒。
  
  6.以各種道品為學人的知識。
  
  7.以六度萬行為學人的法侶。
  
  8.以清淨甘露為學人的飲食。
  
  9.以解脫妙味為學人的講堂。
  
  10.以莊嚴相好為學人的身體。  
  11.以慚愧修持為學人的衣服。
  
  12.以身心健康為學人的花鬘。
  
  13.以畢竟空寂為學人的家庭。
  
  14.以總持佛意為學人的庭院。
  
  15.以八種解脫為學人的浴池。
  
  16.以四種禪定為學人的床座。
  
  17.以五種神通為學人的象馬。
  
  18.以大乘發心為學人的舟車。
  
  19.以一心證道為學人的旅遊。
  
  20.以所有大眾為學人的導師。
  
  21.以煩惱塵勞為學人的弟子。
  
  22.以四攝法門為學人的伎女。
  
  23.以歌詠法言為學人的音樂。
  
  24.以禪淨修行為學人的娛樂。
  
  25.以七種聖財為學人的寶物。
  
  26.以教育後學為學人的利息。
  
  27.以普皆回向為學人的大利。
  
  28.以廣發道心為學人的事業。
  
  29.以一心不二為學人的安住。
  
  30.以多聞善法為學人的覺音。
  
  我們希望學習幽默風趣的老維摩,我們希望能夠實踐人間淨土的四句偈:  
  禮貌尊敬講愛語,樂觀滿足生歡喜,
  
  明理和平多自由,慈悲包容慶安全。

第十六課 童男與童女

  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青年的宗教,佛菩薩的聖像中,大都沒有鬍鬚,沒有皺紋,是象徵青年的意思。所有的菩薩聖像都是慈悲祥和,這是表示佛教重視和平。可以說每一位菩薩都是青年,都非常清淨、純潔,具備一顆慈悲的心。
  
  青年在佛教裏有一定的地位,他們智慧具足,充滿熱誠,勇猛精進,是現代青年的楷模。今從經典裏的童男童女中,列舉數位,逐一介紹如下:
  
  一、善財童子
  
  說到童男,最先令人想到的是「善財童子」。莊嚴聖潔的觀世音菩薩聖像的兩旁,站立的就是善財和龍女。善財童子是福城長者的兒子,長得健康、活潑、真誠、聰明。出生的那一天,家中珍寶財富源源不斷而來,所以取名為「善財」。他受文殊菩薩的指導,到南方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折伏我慢的心理,遠離惡友的交往,聚集修行的善緣,以善知識作為模範。善財童子最先到可樂國參訪功德雲比丘,接著又參訪其他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以及醫師、船夫、國王、王妃,最後獲得普賢菩薩的廣大行願。由此可知,青年是佛教廣大行願的實現者。
  
  二、耶舍
  
  耶舍是佛陀成道後,在縛囉迦河的沿岸,第一個遇到的青年童子。他告訴佛陀說,他是迦尸尸城的耶舍,厭棄世間的欲樂和醇酒美食的場合,希望擁有一個清淨的生活。佛陀歡喜的讚歎:「耶舍!你很有善根,你想要捨棄的東西,確實是煩惱的根源;你想到達的希望,我能滿足你。」耶舍聽到佛陀的法音,感動得流下眼淚,要求佛陀准許他出家。佛陀悲憫地告訴耶舍:「你要跟隨我學道,必須得到父母的允準。」
  
  當時,耶捨得父親俱梨迦長者,正驚慌地找尋愛子耶捨得下落,佛陀為俱梨迦長者講說證悟的道理,布施持戒的功德,以及無明煩惱的可怕。俱梨迦長者聽聞後大受感動,而允許其子跟隨佛陀學習。此後,佛陀的僧團即相繼有青少年的參與。
  
  三、羅睺羅
  
  羅睺羅是佛陀未出家前,與耶輸陀羅所生的獨生子。在他十多歲時,即跟隨佛陀出家修道。這是僧團中幼童出家的首例,因此,佛陀特別訂定沙彌的制度,要羅睺羅禮拜舍利弗尊者為師。
  
  幼年的羅睺羅,不慣於僧團的生活,但是對於師父舍利弗和佛陀的教示,唯有尊敬服從。他每天打掃庭院,清潔環境,為在家的信徒服務,一得空閒,即修學佛陀的言教。有時候受年長比丘欺侮,經常丟棄他的衣單,羅睺羅都能忍耐。又有一次,因寮房被佔而在廁所躲雨,遇到毒蛇,別人為他擔心,他卻毫不畏懼;他也曾經作弄取笑來訪客人,受佛陀嚴厲教誨而發願努力改變自己的心。由於羅睺羅的忍辱、受教,精勤修道,所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即證得聖果。羅睺羅成為十大弟子中唯一的青少年聖者,實是青少年之光。他的天真、溫和、忍讓、堅強、沈著等美德和風姿,永遠值得我們禮讚!
  
  此外,自在主童子、遍友童子、善知眾藝童子、德生童子、月光童子、金色童子、睒子童子、光明童子、聚沙童子等,都是佛教中有為的青少年。
  
  四、妙慧童女
  
  在《大寶積經》中,記載一位具深妙智慧,發堅固願的童女——妙慧。她是摩揭陀國王舍城中地方士紳之女。佛陀在耆闍崛山講經的法會中,年齡才八歲的她就常常在座。
  
  妙慧童女,面貌秀麗,行動舉止端莊溫和。一次,佛陀說法時,她從容不迫地走到佛前,右繞三匝,頂禮三拜,並向佛陀提出十大問題,震驚全座,即:如何才能獲得端正的身體?如何才能獲得大富大貴?如何才能免除眷屬不和及多病死亡?如何才能像佛陀一樣端坐大寶蓮花?如何才能遊諸國土,禮敬諸佛?如何能夠沒有冤家對頭?如何講話才能令人生信?如何修持佛法才能免除障礙?如何才能降伏煩惱魔障?如何才能見佛聞法?
  
  妙慧童女以八歲之齡,即具大無畏的勇氣和長者般的耆德,難怪文殊菩薩也要向他讚禮。
  
  五、妙賢
  
  妙賢是一位美麗又具賢德的少女,本已許配予傑出的青年大迦葉為妻,為了清淨修行,與大迦葉商量後,即各自投師學道。最先學習外道思想,後來棄邪向正,皈投佛陀出家學道。出家後的妙賢,遵循僧團制度外出托缽,卻因貌美而受路人指點,不禁為美麗的外表心生悲哀。妙賢少女,生性簡樸,不喜浮華,專心向道,很快地便證得聖果。
  
  六、散華天女  
  《維摩經》記載,維摩居士示疾時,諸大羅漢和大菩薩前往探病。在維摩居士穿來走去的侍者群中,有位年輕貌美的少女。舍利弗對此大為不悅,認為修道的地方,男男女女,太不莊嚴。因而對這位少女生起輕慢之心。
  
  天女知道舍利弗的心思,即從空中散出繽紛的花朵,那花朵落在菩薩身上,即時墜地;落在舍利弗等羅漢身上,卻沾黏不去。正當舍利弗尷尬之時,天女即對舍利弗說道:「尊者舍利弗!你為何要把花朵去除?」舍利弗忍耐著回答說:「這些花朵落在身上,很不如法,所以要去除。」天女微笑說道:「尊者!你不可說此花不如法,花是沒有分別的,是尊者自己心生分別!如果皈依佛陀出家,心有分別,就是不如法!」年少的天女一語,竟然使得大阿羅漢啞口無言。
  
  除此之外,在佛經裏尚有月上童女、慈行童女、有德女、有德童女,以及《法華經》中的八歲龍女轉女成佛。可見少年女性的智慧也可以和大德菩薩平等,無有尊卑高下。
  
  眾生本具清淨智慧德相,在佛教裏,是不可以男、女相分別道德高低,也不可用年齡大小衡量智慧的有無。

第十七課 現代菩薩的性格

  菩薩者,即發心利益社會大眾的人,經云:「欲為佛門龍象,先作眾生馬牛。」此即菩薩慈心悲願的表現。因此,想學佛,須先具備菩薩的性格,也就是要修學佛道,先結人緣。肯發心與人結緣的人,就有資格稱為菩薩。佛教歷史上的菩薩性格是悲智雙運,願行勇猛,福慧齊修,慈憫一切。而現代菩薩要具備什麼樣的性格呢?
  
  第一、要有包容歡喜的「慈悲性格」
  
  佛陀成道後,四十九年中的說法,往來恒河兩岸,足跡踏遍五印度,所言所行,皆是「示教利喜」的示範。跟隨佛陀學道的弟子們,如彌勒菩薩,生活豐樂,包容自在,時人稱之為「當來下生歡喜佛」;寒山、拾得瀟灑自然,大眾讚歎他們為解脫自在。佛陀的十大弟子,人人慈悲,人人都發願要把歡喜佈滿人間,尤其對當時外道門徒的包容,如:目犍連原諒外道的執杖傷害,舍利弗不計後學的批評,都為後世留下學習的典範。
  
  這些包容歡喜的典範,都是「拔苦予樂」的慈悲性格使然。菩薩包容眾生的剛強難調難伏,從不捨棄一個可以得度的眾生,菩薩施與眾生歡喜,讓眾生得到信心,對未來充滿美好希望。
  
  第二、要有護法衛教的「無畏性格」
  
  菩薩修行歷經久遠時間,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尤其面對人間的逆境,人事的毀辱,更要有護法為教的大無畏性格。像提婆菩薩為護教而殉難,地藏王菩薩地獄救苦等,他們都有護法衛教的無畏性格。菩薩有時固然低眉,但有時也會金剛怒目。菩薩的慈愛攝受和威力折服都是度眾的無上方便,就如同母慈父嚴的家教。
  
  語云:「佛法弘揚本在僧。」在佛法燈燈相傳中,菩薩僧要有「佛教靠我」的信念。闡揚正法即是護法,保護佛教即是弘法,佛教的內憂外患需要發菩提心者的護衛,如中國佛教歷史上的多次法難,都是由於菩薩們的捨命為教,才能法輪常轉,佛日增輝。這也正是歷代大師所提倡的「為大法也,何惜生命」,為教忘軀,為法殉道的精神。總之,能夠不畏眾生難度,不懼佛道長遠,就是護教的無畏性格。
  
  第三、要有實踐信仰的「大乘性格」
  
  菩薩要行解並重、福慧雙修,所謂「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應供薄」。《六度集經》云:「菩薩言行相扶,明猶日月,含懷眾生,成濟萬物。」所以菩薩雖有慈悲、無畏的善美功德,進一步還要有大乘菩薩道的無限信願。
  
  菩薩實踐大乘的信仰,如《華嚴經.淨行品》云:「即斷一切惡,具足眾善,於諸佛法,心無所礙。」又如菩薩要有怨親平等、善學於戒、深入經藏、具足威儀、其心謙下、具慚恥心、棄貪瞋癡、恒守正念的大乘性格。
  
  像須達長者實踐布施的性格;比丘為鵝身受苦,而不犯於禁戒的性格;《金剛經》中忍辱仙人為歌利王割截身體,不生瞋恨的性格;舍利弗以雙目布施的性格;須大拏太子不逆人意的性格;這一切都是菩薩實踐大乘信仰的性格。
  
  第四、要有善巧度眾的「方便性格」
  
  學菩薩行,應遍學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於度眾時有善巧方便的性格,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結緣就是菩薩度眾的方便性格,四攝法是菩薩的方便性格,四悉檀是菩薩的方便性格。如五大菩薩各以大悲、大智、大願、大行、大慈等方便攝受眾生,同時也成就了無盡眾生得度的因緣。歷代的高僧大德,都有善巧方便,如民初四大高僧:虛雲長老以甚深禪定,令人生信;印光大師以信函度眾,印經弘化;弘一大師以書寫經偈,流佈法音;太虛大師以整理僧伽,復興佛教。
  
  經云:「慈悲為母,方便為父。」三世諸佛由是慈悲與方便,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現代菩薩的性格,除上述以外,佛光會員四句偈:「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這都是菩薩應當具足的性格。

第十八課 現代菩薩的風姿

  「現代菩薩的風姿」,收錄近百年佛教史上出家、在家二眾奉行菩薩道的殊勝事跡。在家眾有優婆塞楊仁山、李炳南、趙樸初、嚴寬祜等;優婆夷孫張清揚、張姚宏影等;出家眾有太虛大師、慈航菩薩、台灣的妙果法師、圓融比丘尼等人。
  
  現代菩薩的風姿,千差萬別,各有特色,但終不離以「大悲救苦」、「利樂群生」為共遵之本。如:刻經印藏,令法寶流通;維護寺產,令僧寶免難;悲心濟世,令老幼安養;傳授戒法,令尸羅久住;布教講說,令大眾歸信;辦學教育,令薪火相傳。
  
  復興中國佛教的功臣楊仁山居士
  
  楊仁山,名文會,字仁山,安徽池州石埭人。一八三七年出生於書香之家,一九一一年逝世,享壽七十五歲。幼隨父定居北京,早年習儒學,並學天文地理,同治元年,因閱讀《大乘起信論》,開啟他刻經弘揚佛法的一生。可說是近代佛教復興的啟蒙者。美國哈佛大學宏姆斯.韋爾契教授譽之為「中國佛教復興功臣」。
  
  楊居士創辦金陵刻經處,先後刻印經典兩千餘卷,流通經書百萬餘卷,佛像十餘萬幀,影響後來北京、天津等各地刻經處的成立。另外,他也曾至印度協助斯里蘭卡摩訶菩提會會長達磨波羅居士弘揚佛教,創辦祇洹精舍,成立支那內學院,門下人才輩出,尤以太虛大師、歐陽漸最為突出,其他如仁山、智光、虞愚、呂澄等,亦甚優秀。楊仁山如此不遺餘力的推動佛教,促成了近代中國佛教的復興。
  
  締結蓮社倡導唸佛的李炳南居士
  
  李炳南,名傃,字炳南,號雪廬,山東濟南人。生於一八九○年,歿於一九八六年,世壽九十七。從小聰慧好學,能奏笛,好劍術,詩經子史、歧黃之術,無不精妙。早年皈依於淨土祖師印光大師座下,曾出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府秘書數十年,後於台中提倡唸佛法門,堅持往生淨土,一時風氣大盛,接引無數大專青年學佛,培育弘法人才,創立「台中佛教蓮社」,興建「慈光圖書館」、「菩提醫院」,創辦「明倫月刊社」等弘法文化機構。追隨其唸佛者有立法委員董正之、考選部政務次長周邦道、《菩提樹》發行人朱斐等。
  
  雪廬老人在臺弘法四十餘年,立下佛教許多社會事業,日常除任奉祀官府秘書長外,晚間還在各道場講經,並兼任東海大學、中興大學教授,個人生活如苦行僧,是外現儒相,內秘菩薩行的在家長者。
  
  護持寺院搶救佛教的趙樸初會長
  
  一九○七年生,安徽太湖人,幼承家學,勤於文史哲學的研究,是詩家,也是近代中國四大書法家之一。  
  大學時代才開始接觸佛學,後深入探索佛教各宗哲理教義,先後出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中國佛學院院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及中國民主促進會中央副主席等職。曾積極致力重建寺院,興辦佛學院,挽救中國佛教,協助重建僧團領導,並團結全國佛教徒發揚佛教優良傳統,推進佛教各項事業發展,促進國際佛教徒間的友好與文化交流。一九八二年榮獲日本佛教傳道協會頒與傳道功勞獎,一九八五年日本庭野和平財團授予和平獎,日本佛教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致力文教延續薪火的嚴寬祜居士
  
  在佛教界素有「嚴老」之稱的嚴寬祜,本名「祜邦」,一九二四年出生於廣東汕頭的望族。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目睹流離失所的難民,感悟世間無常,而開啟學佛的生涯。
  
  嚴居士於香港設立佛經流通處,刊印百餘種佛經,流通逾百萬冊,促使佛法廣為流行;也曾積極搶救即將被焚的佛經,延續佛教薪火。後至美國興建玉佛寺,成立德州佛教會,開辦菩提學院中文學校;更發心至大陸興建慈敬、常寶及佛光希望小學;每年資助大陸十八個省市三十八間佛學院及捐助百餘所寺院袈裟、海青等法物。
  
  嚴寬祜雖然所受教育不多,但自修學習,事業有成,他捐建多所學校,讓萬千學子能接受教育,所到之處成立文教基金會,興辦寺院、流通處,搶救法寶,發展海外佛教文化事業,成績斐然。他謙虛、博學、熱情,是一位護法為教的現代維摩。
  
  護法衛僧宣揚聖教的孫張清揚女士
  
  孫張清揚,又名張晶英,一九一三年生於湖南,家境富裕,母親為虔誠的佛教徒,適夫孫立人將軍。清揚居士畢生投入佛教事業,對護持佛法不遺餘力,曾任貴州督勻慈幼院院長、中國佛教會常務理事,為佛光山八品功德主。
  
  一九四三年,清揚居士率先聯合國大代表王均一等人,致函行政院院長陳誠先生,請求釋放被誣陷入獄的大陸僧伽,令慈航法師等數十人倖免於難;亦曾經協助李子寬居士買下台北善導寺,供大陸僧侶來臺弘法之用;捐款協助東初法師影印大藏經,為當時佛教界一大盛事,深深影響近代台灣佛教的復興。除此之外,又協助創辦《人生雜誌》,同時贊助張少齊居士所辦的覺世書店,並捐款興建中華佛教文化館,對台灣早期正信佛法的推動,有莫大貢獻。
  
  晚年,孫女士將台北寓所捐出,指名作為佛光山弘法教育基金之用,對於僧伽教育深具遠見。她一生護法衛僧,堪為現代在家居士的楷模。
  
  協助建寺大心布施的張姚宏影女士
  
  出生於富裕家庭的張姚宏影,在家鄉溫州完成學業。慈父往生後,接掌家務。
  
  十八歲時,感染肺疾,在雁蕩山觀音寺調養,因而與佛結緣。她一生心儀文教事業,為回饋鄉梓,在溫州市捐獻「宏影圖書館」;為紀念先夫,捐建「宏德中學」。年五十,成為佛光山信徒,協助創建洛杉磯西來寺、關島禪淨中心,讓華裔有信仰的依靠。進而再協辦西來大學、佛光大學、佛光衛星電視臺等。近年協助創辦南非佛學院,給予黑人皈信出家的助緣。這一切均成為佛門勝事。
  
  張姚宏影建設伯爵山莊,成立日月光電訊集團,以淨財推動佛教文化教育事業,以此作為自度度人圓滿菩薩道的法門。
  
  提倡人生佛教的領袖太虛大師
  
  太虛,一八八九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寧州的長安鎮。幼失恃怙,長養於庵院,深受外祖母的宗教熏陶。十六歲由小九華寺士達監院為他剃度,法名唯心,但培養之恩皆淵源於其師祖奘年。
  
  太虛大師一生致力於佛教改革運動,倡導人生佛教,他有兩句名言:「志在整理僧伽制度,行在瑜伽菩薩戒本。」雖然始終未能竟願,但是他的影響卻極為深遠。大師一生講學弘法,不遺餘力。曾出任中國佛學會會長、雲南省佛教會理事長、閩南佛學院院長等職,主持廬山暑期講習會,首開自由演講佛法的風氣。曾主編《海潮音雜誌》,宣揚人生佛教的理念,目前仍在台灣發行,也是中國佛教歷史上發行最久的刊物。
  
  在中國近代佛教史上,太虛大師不僅是一代佛教領袖,其著作《太虛全書》更是現代佛學思想的巨擘。太虛大師的思想主張八宗平等互融,各有殊勝,此一觀念突破古德判教的傳統。
  
  現代肉身菩薩的慈航大師
  
  慈航,名繼榮,字彥才,福建建寧縣人,一八九五年生。十八歲禮自忠和尚為師,剃度出家,法名慈航。在江西能仁寺受具足戒,曾學禪於圓瑛法師,聽經於諦閒法師,學淨於度厄老和尚,受教於太虛大師。
  
  一九三三年,在仰光與丘宏傳、陳宏宣居士等人成立「中國佛學會」,將大乘佛法傳至南傳佛教之地。此外,創辦星洲菩提學院、檳城佛學會等,致力於佛學社會化,培育僧伽,對接引南洋地區的華僑皈依佛教貢獻良多。
  
  一九四八年,應妙果和尚之請,來臺主持「台灣佛學院」。此外,汐止靜修禪院住持達心、玄光二人禮請他到彌勒內院駐錫、授課,當時大陸來臺學僧紛紛前來依止,彌勒內院遂成為台灣的佛學教學中心,當時親近慈老的大陸來臺學僧,例如了中、自立、淨海、幻生、浩霖、唯慈、寬裕、真華等人,均是法門龍象,分別於各地弘化一方,為佛教貢獻力量。
  
  一九五四年示寂,寂後坐缸,面目如生,三年後開缸,肉身不壞,成為台灣第一尊肉身菩薩。
  
  創辦台灣佛學院的妙果長老  
  妙果,字騰悟,生於一八八四年,台灣桃園人。從小習儒讀書,聰明靈慧。十三歲,因為父兄相繼去世,感人生無常,而有出家之志。十八歲時,在大溪齋明寺皈依,後隨淩雲寺覺力禪師學佛,一九一二年於鼓山涌泉寺受具足戒。後創建苗栗法雲禪寺、中壢圓光禪寺,專供僧眾修道,而蜚聲東瀛,獲日本永平寺及總持寺贈金襴袈裟,且受日皇迎入內廷供養。同時,日本台灣總督選為南瀛佛教會理事,到處宣講佛法,各地佛寺聘為導師。一九三六年傳授大戒於圓光寺;為搶救僧青年,創辦台灣佛學院,延聘慈航法師主持。不僅如此,諸多大陸軍政長官初來台灣,也因其接引,而皈依者甚眾。如謬徵流、徐良等,皆為其弟子,晚年仍朝夕課講不輟,嚴持毗尼,一九六三年圓寂於中壢圓光寺,世壽八十。
  
  傳授戒法捐助辦學的圓融比丘尼
  
  圓融,生於一九○六年,圓寂於一九六九年。曾重建屏東東山寺,成立圖書館,寺院庭園廣大,開放供市民休閒遊憩;提倡唸佛共修,經常召集徒眾弟子,於屏東縣內作鄉村布教。圓融並任屏東佛教會理事長多年,倡導戒律,迎請高僧大德傳授三壇大戒多次。又法師深感教育的重要,因而熱心於佛教教育的推動,曾請道源、真華、會性法師諸人主辦佛學院;也於一九六一年,鉅款捐助中國佛教會,創辦中華佛學院。其大弟子天乙、天機諸師繼承他的遺志,可惜天乙法師壯年早歿,現在的香光寺尼眾教團,即其法脈。
  
  上述現代菩薩的風姿雖只是滄海一粟,但願藉此篇拋磚引玉,令未發菩薩道心者,生起大悲,已發心者,堅固行願,於三大阿僧只劫久遠的菩薩道中,能作一切眾生的救護,引導一切眾生入佛知見,同登如來佛地。

 

第十九課 菩薩道的經論介紹

  大乘經論裏有許多蘊含菩薩道的思想,今列舉《圓覺經》、《解深密經》、《勝鬘經》,《大乘起信論》、《瑜伽師地論》、《菩提道次第論》等三經、三論,略說菩薩思想的經證。
  
  一、《圓覺經》:  
  全名《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一卷,唐朝罽賓佛陀多羅譯。是唐、宋、元、明以來,賢首、天臺、禪宗等教下、宗下,盛行講說研討的經典。
  
  本經的內容,是佛陀為文殊、普賢、彌勒等十二大菩薩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觀行,主張人人本具圓覺妙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由於凡夫以四大、六塵作為身心假相,就像病目妄見「空中華」、「第二月」。
  
  如何證得與佛陀平等無別的圓滿覺性?佛陀對普覺菩薩說明:欲求圓覺,要盡一切虛空、一切眾生,皆令入究竟圓覺。對彌勒菩薩開示:修學圓覺法門,應求諸善知識,發廣大心,正立菩提願,承受善知識教誨,能免於墮入邪見,不妄自修諸魔業。
  
  佛陀最後囑咐圓覺菩薩:佛陀滅度以後,末世眾生求道不成,當精勤懺悔往昔惡業,安住大悲心,為諸大眾施大饒益,才能圓滿菩薩發心。
  
  二、《解深密經》:
  
  本經共五卷,分八品,唐玄奘大師譯,以大乘境、行、果甚深奧妙的法義為全經的宗趣。乃唯識宗所依據的「六經十一論」之一,更是大乘唯識學證知阿賴耶識的理論根源。
  
  《解深密經》初四品明所觀境,次二品辨能觀行,後一品顯所得果。在序分時,即明示如來莊嚴所依,「大念慧行以為遊路,大止妙觀以為所乘,大空、無相、無願解脫為所入門」,依定慧等持之力,入三解脫門。
  
  《解深密經》的〈地波羅蜜多品〉中,佛陀為觀自在菩薩說明六度為一切菩薩的學處,並以修學五法:一者、信解正法;二者、修十法行;三者、護菩提心;四者、近善知識;五者、勤修善品:作為資益六度萬行的完成。
  
  三、《勝鬘經》:
  
  本經全稱《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共十五章,立「如來藏」之說,以「心性本淨,客塵所染」,宣說如來藏的密意。本經融和《法華經》「三乘方便,一乘真實」及《華嚴經》「淨心妙有」的思想,並集其大成。
  
  全經的宗旨,有四種含義:一者、攝受正法,救度眾生;二者、奉行大乘,勝二乘果;三者、破煩惱纏,顯如來身;四者、淨穢平等,解縛一如。
  
  勝鬘以十大受、三大願,開展菩薩大道,堅持淨戒、不慢尊長、不瞋眾生,以無厭心為眾生說寧捨身、命、財,護持正法等,都顯示菩薩的願行就像勇猛的獅子,信受大乘,心無怯弱。
  
  四、《大乘起信論》:
  
  簡稱《起信論》,馬鳴菩薩造,南朝真諦大師譯,共一卷,以「一心、二門、三大」為理論基礎,建立一心二門、真妄同體、淨染同一的思想,發揮真如緣起論「心性本淨」的境界。
  
  《起信論》主張「心性本淨」,譬如大摩尼寶,體性明淨,但須種種方便熏修,才能得其明淨。論中提出四種方便,可遠離信心怯弱,畢竟不墮二乘之地:一者、信真如之理,起於大悲;二者、慚愧悔過,止一切惡;三者、愛敬三寶,能消業障;四者、大願自在,遍一切眾。還有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止觀等方法,成就四不壞信。
  
  《起信論》總述菩薩發心修行的過程,是依「眾生總攝一切法」,統合淨染的分別。就如同《華嚴經》所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五、《瑜伽師地論》:
  
  本論篇幅很大,共一百卷,彌勒菩薩說,無著菩薩記,唐朝玄奘大師譯,內容分五部分,其中以〈本地分〉的十七地義最為重要,說明三乘十七地所依、所行的境界。
  
  十七地概分為境、行、果。境即三乘人所觀的境,行則為三乘行者的修行,以修習聞、思、修三種慧行為共法。在第十五地中的「菩薩地」提及:菩薩以發心為依止,並以平等分佈,心喜施與;修和敬業,善順他心;知恩知報,不懷怨結;難行事業,皆無畏憚;諸苦難中,悉能安忍;性不頑鈍,性不愚癡等六波羅蜜多,滿足福慧資糧,成熟菩薩種性。
  
  菩薩種性優於二乘,由大悲心熏發,能成熟一切佛法及諸有情,於涅槃不多願樂,於眾生不生厭離。
  
  六、《菩提道次第論》:
  
  這是西藏宗喀巴大師所著。全論述說三士道,即人天乘、聲聞乘、菩薩乘的修學過程。此為總攝佛教全體要義,故名《菩提道次第論》。
  
  三士道共同基礎有二:一、為親近善知識;二、為思惟人身難得。下士道為離三惡趣,升人天之道。須皈依三寶、深信因果、止惡修善;中士道為涅槃道,以戒、定、慧三學,出離三界生死;上士道為菩提道,欲救度一切眾生,成就無上佛果。由此發起菩提心,求受菩薩戒,以六度成熟自身,以四攝法利樂有情。
  
  「三士道」的修行是不分宗派傳承,都要學習的善品道法,故又稱「共同道」。
  
  此外,與菩薩道有關的經論尚有:《華嚴經》中菩薩以清淨身、語、意成就願海;《法華經》中菩薩常以無畏施與眾生;《維摩經》中菩薩因眾生病故病;《大智度論》中明言菩薩以六波羅蜜為實踐方法;《攝大乘論》中,以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為菩薩共遵學處;《入菩提行論》中,則說先懺悔罪障,恭敬三寶、師長,並以隨喜修學一切善法方便,方入菩薩廣大行門,圓滿菩提。

第二十課 總論菩薩道

  菩薩依其功德和勢力,在許多的經典,有不同的意義。《華嚴經》有開士、大士、力士、無上士等名;《菩薩地持經》有佛子、大師、大聖、大名稱、大功德、大自得等諸義;《瑜伽師地論》有普能降伏、勇健、憐愍、法師等之說;《金剛經心印疏》說菩薩摩訶薩有七種廣大的含義:
  
  一、具大根:眾生所見、所聞、根器、樂欲等不同,而有頓、漸,有鈍、利等分別。佛陀為大醫王,視眾生根器的利鈍,能應機說法,令其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例如《法華經.化城喻品》載,佛陀以權巧方便演說五乘佛法、大乘不共法等,調禦二乘行人「回小向大」、「回自向他」,不以自了解脫為究竟圓滿。
  
  聲聞以四聖諦為根,成四果位;緣覺以十二因緣為根,成辟支佛;菩薩則以悲智為根,成無上正等正覺。菩薩因為具有大慈悲、大智慧的根性,故能發四弘誓願,勇猛不退。
  
  二、有大智:菩薩的大智,猶如《金剛經》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具足性空平等、理事平等、生佛平等大智,故能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如《楞伽經》的「一切眾生,猶如己身」,具足「同體共生」的認識,故能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勝鬘經》的「以無厭心為眾生說」,故能護持正法,教化眾生。
  
  菩薩的大智,能斷三界的見、思二惑,能離去戲論,能超出二果淺薄的小智。此大智慧起如幻三昧,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如觀世音菩薩「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的無窮妙用。
  
  三、信大法:菩薩信解「緣起中道」的真理正法,能觀空有無礙,故能以出世的思想作入世的事業。菩薩信解「大悲為本,方便為門」,故能悲智雙運,福慧俱圓。菩薩信解「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故能如常不輕菩薩,不輕慢一切眾生。菩薩信解「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故能無相布施,無我度生。
  
  四、解大理:菩薩悟解「般若」為諸佛之母,「緣起緣滅」是萬法實相,「三法印」是宇宙人生真諦,「四大非有」、「五蘊皆空」是生命本質,「同體共生」是宇宙軌則,「三十七菩提分」是福慧資糧,「上求下化」是成佛之道。菩薩體認法身真如是不生不死的生命本體,所以雖有生死,而不畏懼,也不迷惑,此皆由於理解人生緣起緣滅的真理。
  
  五、修大行:菩薩的大行,即難忍能忍,難行能行。佛陀在未成佛道之前,歷經三大阿僧只劫修行,即使輪迴六道之中,亦無一時忘失菩薩慈悲的德行,無一念退失菩薩「上求下化」的本願。例如:作獅子王時,施其身命,滿足鷲鳥;為兔王身時,以聞法故,燒身供養;為金色鹿時,勇猛無畏,救群鹿命;為寂靜王時,日日刺血,供養病人;為大龍王時,心無瞋怨,忍其剝皮;為國王身時,剜身千燈,求於半偈;為大兔王時,自投羅網,令群兔出。
  
  六、經大時:菩薩的修行要經過「三大阿僧只劫」的時間,還要完成五十一階位後才能圓滿。菩薩在第一大阿僧只大劫,是以修信心為主,滿十信階位,修到現證空性。第二大阿僧只大劫,已轉凡成聖,為地前菩薩,修到七地清淨無相的境界。第三大阿僧只大劫,進入八地「不動地」無相無得,無證無悟,成無生法忍,盡斷三界惑已,位居補處。
  
  菩薩具有善根願心,能「三隻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久集無量福德智慧,不生疲倦;具般若空慧,久住世間教化眾生,不生厭離。
  
  七、證大果:大果是指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斷二障、二惑、二施,貪、瞋、癡永盡,超越有無、大小、一多、淨穢、空有,已達到因圓果滿的境界。在《解深密經》中,說明菩薩證得涅槃果位後,又頻起悲願於有形色、方所、事業、住處、眷屬、因果等,變現那由他國土,分身千百億,示教利喜。
  
  菩薩證悟無上正等正覺之後,具有廣大無量無邊的慈心悲願,能生死一如,大小互融。在《四諦論》裏更以「圓滿、清淨、最上、真如、無憂、無盡、無礙、無求」來形容菩薩聖者的情況。從菩薩到達佛的境界,不可言說,不可思議,如《華嚴經》云:「若人欲識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佛陀也教誡世人:「見緣起法即見佛。」
  
  從菩薩道到佛果的完成,須具菩薩慈悲的大根,了達緣起性空的大智,信仰六度四攝的大法,悟解無證無得的大理,修學上求下化的大行,不畏三大阿僧只劫的大時,即能證得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的佛果,那就是從菩薩到佛果的圓滿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