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找出內心平衡點(1990) -- 星雲日記7 星雲法師著

以眾為我 1990/9/1~1990/9/15

■九月 一日  星期六

心平、慈莊、慈惠、慈容等為西來大學建校事宜,要我提供一些意見或原則,我想比照美國一般大學申請入學之方案即可,至於有關佛學科系,擬以佛學院學生為優先招生對象。當然正式的「招生簡章」,有待多位專家學者及主其事的工作人員開會討論才能決定。

我常自忖,一生沒有領過畢業證書,但從我手中發出的畢業證書不知凡幾?我沒有什麼學位,但學士、碩士、準博士的出家徒眾卻有數百人;我也沒有進過什麼大學,但西來大學在我發願及十方信眾的護持下,即將開辦。只要有心,在人生道上,凡事都不會太遲,也不會不能!

上午,《中國時報》記者蘇正國先生和《聯合報》記者胡宗鳳小姐曾先後來訪,對本山六百多位出家眾中,有很多是姊妹、姊弟、兄弟、母女、夫妻,甚至是三代一起出家的因緣,非常「好奇」,希望能做專訪。

佛光山叢林學院,從壽山寺的壽山佛學院開始,已有二十多年歷史,一批批前來就學的青年學僧,每個人的學佛因緣都不一樣;有的父母沒有信仰,三番兩次來學院抓人回去(這種行為反而令學子的道心增強);有的父母很虔誠,子女礙於情面勉強就讀(這種學子大多是學院的逃兵);有的是妹妹要來「監視」姊姊,最後卻一起出家;有的是夫妻彼此對佛法的認知相同,而一起出家……

儘管每一個人的出家因緣都不一樣,但「出離心」卻是能出家的主要性格,思想與信仰的相契,非一般人所能了解的。在本山出家的姊妹檔有︰

「慈容、依來」、「依律、依馨」、「依清、覺滿」、「依可、永傑」、「依山、永純」、「永平、永均」、「永安、永喆」、「永基、滿昇」、「永霖、滿航」、「永倫、永是」、「永昇、永肇」、「永範、永任」、「永中、永恭」、「永曜、滿祐」、「永訓、永勳」、「永繼、滿勤」、「永佑、滿順」、「滿濟、滿遵」、「印堅、滿敬」、「道恕、道和」、「永上、滿全」。
 
姊弟檔有︰「永宗、慧法」、「永哲、慧主」。
 
兄妹檔有︰「慧東、滿照」、「永松、慧愷」。
 
兄弟檔有︰「慧龍、慧傳」。
 
父女檔有︰「慧愍、永地、永儀」。

母女檔有︰「滿程、依住」、「天琴、永固、永同、滿悟、覺圓」。

(天琴的四個女兒皆在本山出家,享有佛教的「模範媽媽」之譽。)
夫妻檔有︰「慧誠、永施」、「慧生、滿法」(分地而居)。
 
三代同堂檔有︰「慧和、慈莊、慧龍、慧傳」。

「先入山門為師兄」,不管在世俗的關係如何;職位高低;貧賤富愚,在追求真理的道上,大家都是平等的。會出家非意味消極、逃避或失掉什麼,而是自己本身得到些東西。

「佛光山叢林學院」新學年將始,明天新生就報到了。據學部報告,今年新生報考已突破七百人,可見平時老師們辛勤已有所回報。

晚,信步到學院巡視。辦公室內燈火通明,慈惠、依空、永周、永懿、慧軍、慧傳、慧日、慧庭、永超、滿用、滿益等,六個學部近三十位負責監學、糾察工作的老師正在開會。當我出現在會場時,他們不禁歡呼︰「師父來了!」讓位、遞茶、送毛巾,我也感染到他們這股朝氣,慈惠馬上要求我,指導一下新學年要注意的事項。我雖很忙,但只要有空檔,我非常願意到處做個「不請之友」。

對新生要主動去關心、了解,尤其是對新環境的作息緊張,要加以疏導。佛門講究慈悲、方便,而非軍事教育,我認為「規定要嚴,執行要寬」。不要太「過分要求」,剛入佛門的新生習氣較重,要靠時間慢慢薰習蛻變,糾察只要站在提醒、暗示、防患於未然的立場,體貼學生;不要輕易呵斥,尊重學生。多予方便、寬諒、愛護,引導大家與團體打成一片,和成一團,要以培養大人物的胸懷,而不拘於斤斤計較的生活方式。

常云︰「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這新的學年開始,我也期望老師們能好好做個園丁,為這群未來的佛門龍象,發心灌溉、施肥、照顧。

■九月 二日  星期日

最近慧軍、依謙、永進、永融、永妙等常送新書給我,怕我沒書可讀。回想三十年前,常為省一張車票,或一個麵包的錢,而徒步、忍飢,為的只是要買一本書……。我很欣慰現在的徒眾沒有我昔時的窘境,每憶及此,我就更懷念我的師父,在物質上他老人家雖吝於給予我些許,但卻豐富了我的精神領域,而這些體驗並非從書本上可以得到的。

看報是我一天中最輕鬆、悠閒的時刻,美中不足的是有時實在是忙得連翻一下的時間都沒有,最近半個月來,我都犧牲睡眠早起看報,好珍惜這段屬於自己的時間。

明天應邀到台北普門寺應供。上午十時北上,同行者有心平等,在車上沿途打電話到各別分院,想慰問慰問徒眾的辛勞。有的別分院電話是接通了,卻讓我聽好久的音樂,始終沒有人出來應對;有的則回︰「請等一下!」就沒有音訊;有的直答︰「法師們在休息,不方便接電話。」想我奔波高速公路上,為節省時間,連午餐都在車上吃便當,而我的徒弟卻安然在午休,現在年老的都比較有精神,年輕的卻比較容易疲倦。

平常心平等人各忙各的,要聚在一起,都要彼此遷就時間,難得今天大家同行,臨時決定下交流道到桃園講堂,心平、慈莊、慈惠、慈容、依空、慧軍都是「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委員,所以就在講堂開個座談式的委員會,沒有特定的議題,沒有備詢的議案,加上住持依德的茶點招待,東南西北的各抒己見。

座談時決議,將於明年(一九九一)三月中旬起,舉辦為期三個月「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及萬緣水陸法會」,初步擬定籌備主任為心平,執行長慈莊並負責寺務行政、慈惠負責三壇大戒的教務、慈容負責水陸法會及在家戒的法務。

委員有︰慈嘉、心定、慈怡、依嚴、依恆、依空、慧軍等。三個月的戒期,其教育內容分別是以生活律儀為主,以戒學思想為主,以佛法實踐為主。並將聘請戒臘十年以上的高僧大德擔任開示、授經教授。每個月一堂水陸,共舉行三堂。

我一生做事,正如陳誠所說︰「為做事,必須忍耐;為完成,必須委屈。」甚少因「人」的因素,而去破壞圓滿,故我常訓示徒眾要有「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的觀念,實因於此。我退位五年來,心平「無為而治」的胸量與供養心,將佛光山的弘法事業帶入另一層次,實在是最好的住持。

晚,在桃園講堂晚餐,到普門寺已七時三十分。

■九月 三日  星期一

上午十時,影劇界高凌風、張純芳、中華寶塔機構董事長周邦本、總經理李德明等人來訪,邀我為其位於台北縣金山鄉一座大佛山舉行佛像開光及紀念塔的破土,並藉此盛緣要皈依佛門。囑慈容與之連繫,只要行程方便,我是很樂意滿人所願的。

十一時,供僧法會開始,前來應供的大都是本山各別分院住持或單位主管。我一直有一個理想,希望能將「供僧法會」做成一套儀式,佛光山多年來就一直朝這方面努力。願施者受者都能在莊嚴隆重的儀禮下,享受到歡喜的氣氛。今天我還特別邀請了全國齋僧大會總幹事陳佳源、顧問郭邦藩、副總幹事楊永民、公關組長游香蘋,及廣慈慈善會會長黃錦鴻等人前來觀禮。

上供後,供僧儀式開始,鮮花、飲食、供養,分別由穿著不同式樣衣著的信徒,依序呈獻,普門兒童合唱團的歌唱及女青年會的舞蹈,把整個會場陪襯得好熱鬧,尤以影視紅星陳麗麗、張帝的歌聲更博得滿場的喝采。立法委員張志民(張帝)已是國會議員,早就不再唱歌了,但為供僧,再度展現其急智的天才,用歌聲與大家打成一片,不僅絲毫不損其形象,反而表現出給人歡喜、親和的一面。

經云︰「不發大心,信施難消。」昔時大迦葉禮拜佛陀時,佛便告之,非大悟者,不堪受此一拜,否則頭會破裂。在座受供的法師,為了人間佛教,到處弘揚佛法、普渡眾生,都是福慧雙修的行者,是值得大家供養的好福田。尤其是出食的功德,更可感鬼子母及大鵬金翅鳥的加護,使家中的幼童平安。

佛在世時,托缽乞食,不管是一滴水、一粒種子、一支香、一碗飯、一點心意,都會讚歎為無量功德,因一粒種子所成就的大樹、果實、枝枝葉葉,能嘉惠千萬的眾生。我也以無量功德祝福大家事業順利,閤家平安吉祥,更感謝大家對此節日所付出的辛勞。
與陳佳源居士等人建議,日後辦全國性的供僧法會,宜分北、中、南部三區舉行,以免同樣意義的齋僧要跑三次,不僅勞僧也浪費時間。且供養應講究四事供養,非僅吃一項而已,可以成立「僧伽病房」、「國外留學獎學金」、「閉關護持金」……等項目,讓更多的僧眾,依其所需而安心辦道,不僅可以達到供僧目的,也可以提高佛教徒的水準。我們樂觀這佛教的歡喜節日,能樹立其傳統的形象。

下午與宋芳綺、陳麗麗、信徒陳六重夫婦等會談。陳麗麗並加入「中華佛光協會」。

晚,八時三十分,回到佛光山。

■九月 四日  星期二 

上午九時,至高雄主持本山護法蔡勇居士的告別式。

應南部信眾要求,今起一連五天,每晚七時三十分,將在高雄文化中心,以開大座方式宣講「金剛經的理論與實踐」,和七月份在台北國父紀念館的講題是一樣的。

這兩天正逢「黛特」颱風過境,風雨交加,但仍不減信眾聞法的熱忱,開講前十分鐘已座無虛席。

《金剛經》是中國印經書中,數量最多的一本,也是大家最普遍知曉的一本經典,舉凡民間喪葬、消災、煩惱、安身立命皆可誦《金剛經》而求得冥福,是生亡兩利的萬能經典。《金剛經》的整個內容就是在講「般若」。
  如何過般若的生活?
  務農者知道種植的方法、技能,即是般若!
  建築業者知道規畫、設計,就是般若!
  主婦能燒得一手好菜,即是般若!
  科學家發明電視、冰箱……就是般若!
  在辦公桌上,有成效的成績,即是般若!

能做好事是「般若手」、慈眼看人是「般若眼」、能說好話是「般若口」、有聰明智慧者是「般若腦」、有顆善良的心是「般若心」……「般若」是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如何讓大家在讀誦《金剛經》時,能泛遊般若法海並印證於生活中,是我舉辦佛經講座的主要目的。我將以五天的時間分五個層次來闡述。

期望大家珍惜這五天的般若時刻,取證自我的般若。

文化中心的走廊上,擠滿了看閉路電視的觀眾,不畏風雨,不計較進不了會場,只目睹電視的一隅,仍能嘗到法樂,實在是真正有般若的人。

■九月 五日  星期三

「佛光山叢林學院」今舉行開學典禮。上午九時,在典禮上為大家開示--
學佛之道,在於把過去的知識、世俗之見擺到山門外,對自我要勇於接受挑戰,對師長的教誨要以感恩心來接受。故要︰
一、會意接受更改過。
求學要能從心中有所「會意」才能受用,從「接受」中自我訓練,從「改過」中不斷進步。
 

二、應對表情加忠心。
學問要從發問中去探求,有應有答的「應對」,與表達情意的「表情」是必備,加上「忠心」的形象則是求學態度。
 

三、思惟貫通風儀好。
經云︰以聞思修入三摩地。求學光聽是不夠的,還要「思惟」,佛法是講究因緣的,懂得「貫通」彼此,自然事事順利,不嬉鬧而穩重的「風儀」是學道最基本的。
 

四、發心主動計畫多。
肯「發心」自然有力量面對一切困難,「主動」將事情讓人了解,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凡事將「計畫」做出來,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十時,到都監院參加新舊任院長交接典禮。原都監院院長慈容法師將調任「中華佛光協會」,都監院院長一職由慈莊法師擔任,副院長由慧軍法師擔任,並禮請張慧文居士任書記室主任一職。佛光山各監院及單位主管三十餘人均在旁觀禮。

移交過程前後只有二十分鐘。「一切以常住需要為前提」是佛光山人事運轉的原則,不管大家肩負的工作是什麼,目標一致、立場一致、理想一致,則是不變的定理。

晚,在高雄中正文化中心的講題是「金剛經的價值觀」。每個人對世間上的事物,常因需要、看法不同,價值也不一樣。《金剛經》對價值的看法是︰

「是佛法的有時反而不是佛法,不是佛法的有時反而是佛法。
 念經拜佛是佛法,打妄想貢高我慢則不是佛法。
 布施持戒是佛法,想求名獲利則不是佛法。
 父母打兒女不是佛法,但為其成才則是佛法。
 殺人是非佛法,但為救人則是佛法。」
 

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有待大家去衡量。

■九月 六日  星期四 

為實務工作的需要,本山日前聘請天理法律事務所的蘇盈貴律師為本山法律顧問。下午,心平、慈莊、張慧文居士等,特約蘇律師到普賢寺見面,日後本山有關法律事宜,將全權委託蘇律師處理。

利用到文化中心講座的空檔,在普賢寺的辦公室,寫了五十多張的毛筆字,準備送給為贊助西來大學參加大悲懺的信眾。
  今晚佛經講座講題是「金剛經的四句偈」。
  在生活中,常常會因一句話的受用而改變人的一生,如--
  「在與時間的競賽中做個贏家。」
  「不遷怒,不貳過。」
  「相輔相成,盡其在我。」
  「責任感,是人間最高貴的情操。」
  「人生的意義在於過程,而不在結果。」
  「無欲則剛,有容乃大。」
  「君子立恆志,小人恆立志。」
  「知足常樂,能忍自安。」
  「遇順則慮,遇逆則定。」
  「以理帶人,以誠服人。」

我的一生受經文四句偈的影響很大,十八歲那年因上芝謹法師的課,一句「焦芽敗種」,使我一生受用--我絕不做佛門的焦芽敗種;一九四九年,到台灣時,塵空法師託人帶了一封信給我,信中提到︰「不要想佛教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佛教做些什麼!」這句話,也是鼓舞我在弘法事業上永不退心的力量。

嘉祥大師︰「只要能在經文中背誦四句,那就是四句偈!」四句偈力量之大、功德之多,遠勝過三千大千世界七寶。能激發自我力量的皆屬般若的四句偈。願大家都有自己的四句偈(或一句偈)來提升內在的般若。
  「布施無般若,惟得一世之榮;
   持戒無般若,惟得一世之榮;
   忍辱無般若,報得端正形,不證寂滅忍;
   精進無般若,不趣真常海;
   禪定無般若,不入金剛定;
   萬行無般若,空成有漏因。」

■九月 七日  星期五 

晚,六時,電台廣播因「黛特」颱風來襲,東部地區風雨交加,三條橫貫公路已有路段坍方,多線鐵路、公路均已停開,學校停課,台北國父紀念館活動延期舉行……

雖然氣象非常惡劣,但披風帶雨前來聞法的信眾,仍將至德堂擠得滿滿的。畢竟般若之光的攝受力,風雨還是要讓三分的。

今晚的講題是「金剛經的發心與修持」。發心,是入道最重要的條件。發心吃飯,飯會吃得很香很飽;發心睡覺,覺會睡得很香很甜;發心改過,就有力量去更新;發心施茶、點燈、造橋、鋪路……那就可以有一個祥和的社會。
讀誦《金剛經》要如何修持?除了經典所提示的十法行--書寫、恭敬、印經、諦聽、讀誦、受持、講演、唱誦、思惟、實踐外,滿足現在所有就是修行,享有現在所有就是修行。

臨睡時,在書桌前回了幾封信,偶看到抽屜裏,一封滿濟在幾個月前寫給我的信--

「……這幾天聽師父在剖析《普門》、指導《普門》,您那句『即使粉身碎骨也要做好《普門》』,我將銘記在心!……有幾位師兄好言相慰,(製作行腳專輯,被評為小學程度)問我難過不難過?說不難過是睜眼說瞎話,俗語說︰癩痢頭是自己的孩子好。現在的不足可以再學習,我深信學問和做人一樣,必須要踏實、苦幹才有好成績。對於大師兄愛護後輩的指正,我只有感激,自慚文字般若的鄙陋,沒有讓大眾享用到好的『法』供養。

到《普門》受益匪淺,最大的收穫是當「星雲日記」出刊前的讀者,以前常看的書要算是您的《講演集》、《禪話》,來《普門》四個月,卻不知不覺冷落了它們,因為現在擺在我桌前的,是您的日記。從中我看到您對佛教、對徒眾,一顆只問耕耘熱血沸騰的真心,每每讀著讀著,淚就滾下來,那份被呵護的恩寵溢得滿胸。……」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
   天阨我以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天且奈我何哉!」

■九月 八日  星期六 

下午二時,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與這幾天前來聽講的般若信眾舉行座談,並為兩千多位信徒舉行皈依。

有一信徒問道︰「籌建西來大學的目的?經費從那裏來?」

近百年來,西洋人到中國辦了很多大學,如聖約翰、燕京、輔仁、東海、東吳……。而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已有能力在美國建一所大學,證明我們非永遠貧窮,也一樣可以建一所大學回饋他們。幾十年來,我也一直想在台灣辦大學,但一直為教育部不承認(只承認工學院),而美國則較自由,不僅允許我們辦大學,並也通過碩士、博士的立案。

籌建西來大學經費約需美金兩千萬元,西來寺在美國十多年來,已籌有一半經費,近年來台灣的信徒也很熱心,行腳托缽、大悲懺的功德善款也都將移入辦西來大學。

四時三十分皈依典禮開始,負責書寫皈依證的徒眾報告,共計有二千三百六十八人參加,近來信佛教的人愈來愈多,水準越來越高。

今晚是講座的最後一天,立法委員張志民(張帝)特從台北趕來參加,我隨緣請他到台上與大家見面,由於張帝現在的身分是國會議員,不再唱歌了,請他自己跟信眾表示──

「一份心意在風雨中趕到高雄,這份心就是讓我一心皈向佛陀的溫暖的懷抱。社會是好大的一個團體,到處看到的都是人。但是從各方面的訊息看來,人與人之間都在疏遠,人與人之間好陌生,只有靠佛光才能讓我們疏遠的心接近。只有靠佛法,才能把我們冷漠和陌生的心凝聚到一個大家庭來。

非常感謝我的師父,給我一份指引,給我一份教誨,讓我能夠皈依佛門。過去唱歌二十多年,就像師父教我的︰給人歡喜、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方便。而今天我將這四個給予,擴大層面至立法院,因為我一定要用這一份佛心,用我這份佛行,在立法院裏面,為我們廣大的同胞,爭取一個安和樂利的空間,讓我們這個世界成為一個充滿佛心的世界。

師父要我跟大家表示要講話還是唱歌?我覺得我應該聽話,就是『也講話也唱歌』。在風雨中,我們期望的是什麼?在風雨中我們要的是溫暖。溫暖是什麼帶來的?是『春風』!我就用一首『望春風』的曲調,把我今天的心情表達出來。
  『昨天夜裏颱風天,吹散了我們大地,
   吹走了多少生命,吹壞了多少東西,
   但是,雖然風很大,沒吹走我的心意,
   這份佛心傳大地,吹到了你心裏,
   今天師父講佛經,《金剛經》和般若,
   《金剛經》能讓你幸福,希望你要常常受持讀誦!』」

高雄市長吳敦義先生,上午到台北開會,下午在飛機停飛的情況下,坐火車趕回來,參加今晚的講座,他說︰

「我認識星雲大師,已有十年的時間,承蒙他關心,這十年當中,雖然和大師見面次數不多,但每次都讓我終身難忘。我記得,有一次到美國去訪問,在西來寺和大師見面了。

那個時候,太陽剛剛出來,我看到西來寺正在興建的工程,看到大師走在每一層樓上,對整個西來寺的建築非常熟悉,非常用心在指點,陽光照在他的臉上……」

講座完,我即與慈惠、慧軍到台北,準備參加台北地區的全國供僧法會。

深夜的高速公路另有一番景色,卻無心欣賞。利用在車上的時間好好養神,因為明天還要忙一天。

■九月 九日  星期日 

在警察專科學校舉辦的全國齋僧大會,計有三千多位法師前來應供,在會中我提出四點意見和大家共勉︰

一、佛教要團結︰不要一味區分僧俗二眾、顯教密教、大乘小乘、比丘比丘尼,我們信仰的是同一個佛陀,不要讓己見分散了大家的力量,佛教只有在大家團結下,中國乃至全世界的佛教方能興隆。

二、佛教要統一︰統一佛像、統一僧服、統一稱呼、統一制度,在統一下始能獲致社會大眾認同。
三、佛教要動員︰佛教的弘揚是要走入社會、走入民間的,故大家要動員起來,努力的弘揚。

四、佛教要交流︰寺院間彼此要互相交流、往來、參訪,才能夠溝通、聯誼、尊重。

僧眾在此受到如此豐厚的供養與尊重,若不發心致力弘法利生,光大佛教,就該慚愧不已了。

因佛光山有一連串的活動等著我參加,所以一講完話,就驅車南下,回到佛光山是下午三時二十分。

明天是本山的供僧法會,其間並安插了叢林學院的畢業典禮和剃度典禮。

三時五十分,集合了將於明天圓頂的三十六位男女眾同學講話,希望他們好好深思,再作決定。慈惠、永周、慧軍也都列席在旁。

我一生最大的遺憾便是出家弟子們不能堅持到底,現代的青年人做什麼都是匆匆地來,又匆匆地去,我始終不知為什麼如此反覆無常?

佛光山是個推動人間佛教的道場,自利利他,自覺覺人,不能偏廢一方。要加入此僧團,其宗風要靠大家的深心。記者吳玲嬌在《時報周刊》上報導︰「自了漢,不要上佛光山。」誠哉斯言。

如何出個好家?

一、要無我︰成見、執著要放棄,對常住的道風要認定,不能存有自私、自我、自利的異見,應以常住的立場為立場。

二、要本分︰我平常對弟子從不要求要如何成功,如何出類拔萃。只求本分地隨性向、能力發揮所長,寧可做一個庸庸碌碌的無用人,也不要做一個破壞佛教的聰明人。

「出家」是一生的,非短期的。出了家以後,「我想」、「我願」、「我要」、「我希望」、「我認為」……等觀念皆不可有,站在佛教的立場,不要求、不懈怠的將「色身交予常住,性命付予龍天」,對自己的承諾要負責。

今日我成就你們出家,將來你們也要成就佛教!

明天是我的母難日,母親仍健在,實不可言壽。但各別分院的住眾、信徒,從早上就陸續回山,要來向我拜壽,其實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但礙於徒眾和信徒們的好意,只好非常委屈地隨他們安排。

在香港的依如、印度的依華、澳洲的依訓也都回來了。

作家鄭羽書居士將其巨龍出版社出版的第一套《故宮珍藏御用經書》送給我作為生日禮物。

永勳、道圓送來他們主編的《童話畫》、《童話書》各一輯,表示心意。為了嘉獎他們的辛苦,當場我訂了十部以鼓勵他們。

《中國時報》記者吳玲嬌小姐也在百忙中抽空上山。當然還有好多人,我都來不及招呼。

宋芳綺小姐陪同《醒世報》主編黃屏渝小姐來訪,談及一些辦報的原則,我覺得從事輿論工作要有教育性,要用智慧來做佛法的事業,用金錢堆積的則與佛法有違。報紙要讓讀者覺得與自己本身有關係、有需要,才是辦報的原則。

晚,八時,在普中活動中心有一個「話說大師」的節目,是由信徒們自己起來談與我的因緣。我知道大家一定都會起來講我的好話,本不想去,但看大家都準備得那麼辛苦,而且是為我,實在不忍心缺席。
  林宗賢居士的「共同成就一部佛經」。
  陳順章居士的「皈依般若智慧的大師」。
  王廷二校長的「辦好普門中學來感謝大師」。
  劉枋老師的「彩衣彩話效童言」。
  張培耕老師的「人間一座光明燈塔」。
  張慧賢小朋友的「我們要學師公一樣」。
  鄭羽書居士的「師父︰請帶領我們走更長遠的路」。
  黃英吉校長的「大師名列第一」。
  林怡和居士的「智慧無量光,慈悲無量壽」。
  蘇月桂居士的「共同創造人間佛教事業」。

平常都是講給人家聽,想不到聽人家講話,還是滿好聽的。今晚好像是在講演比賽,每一個人都有每一個人的特色,我真有如大家所講的那麼好嗎?

回到麻竹園已有好多信徒等在那裏要向我拜壽,只好隨俗接受大家的好意。《普門》雜誌的工作同仁,以趕工的方式,用手親自裝訂了這個月的第一本《普門》雜誌送給我,並以「太湖船」的曲調唱道--
  「七月二十二日好日子
   大家回到佛光山(阿彌陀佛)
   祝福師父身體好
   東西文化一肩挑(阿彌陀佛)
   普門雜誌送給您
   表達心意道聲好(阿彌陀佛)」

編藏處的小姐們,也親自做了一張生日卡,上面有每個人簽名的祝福話,做得很用心。

其他還有很多禮物、賀禮,我雖不在意這些物品,但卻非常感動信眾的這份心意。

就寢前還接到西來寺住眾打來祝壽的電話,菲律賓、馬來西亞、澳洲、關島……也都相繼有傳真回來。我突然覺得今天好像「擁有」太多了,如果能平均分散點多好,怪不得有人會說--
  「願你年年有今日,歲歲有今朝。」
■九月 十日  星期一 

「我生不辰罹百憂,哀憤所積多愆尤;
   捨家已久親族絕,所難忘者恩未酬。
   每逢母難思我母,我母之母德罕儔;
   出家入僧緣更廣,師友徒屬麻竹稠。
   經歷教難圖救濟,欲整僧制途何修?
   況今國土遭殘破,戮辱民胞血淚流。
   舉世魔燄互煎迫,紛紛災禍增煩愁;
   曾宣佛法走全國,亦曾遊化寰地球。
   國難世難紛交錯,率諸佛子佛國遊;
   佛子心力俱勇銳,能輕富貴如雲浮。
   恂恂儒雅譚居士,中印文化融合謀;
   遇我生日祝我壽,我壽如海騰一漚;
   願令一漚攖眾苦,宗親國族咸遂求;
   世人亦皆止爭殺,慈眼相向凶器丟;
   漚滅海淨普安樂,佛光常照寰宇周。」

這是太虛大師過五十歲生日的感言。二、三十年來每逢母難日,我都非常習慣的念它一遍,只為其中的文詞與內容頗能引我共鳴,唯一感到安慰的是近幾年來,家人和母親在我的照顧下,環境已大有改善,可以彌補我些許的遺憾。

清晨,在佛前恭誦一卷《金剛經》,回向給母親,普願天下父母都能平安吉祥。

上午九時,親自主持「剃度典禮」,今天發心出家的男眾方貴林、顏鏗哲……等十人,女眾有傅春玲、林愛文、陳瓊美……等二十六人。

隨後參加叢林學院第二十一屆畢業典禮。

佛光山從一九六五年壽山佛學院起到現在的叢林學院,前後已有二十五年歷史,從二十個學生開始到目前五百餘人,分別在六個佛學院就讀。

現在在院專任老師有七十二人,兼任者不計。其中一半以上是由本山佛學院畢業後,出國深造,再回學院教書,有的則先後加入出版、行政、慈善、弘法……等事業,目前在世界各地如美國、歐洲、加拿大、澳洲、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印尼、菲律賓……等,都有本山畢業的學生從事弘揚人生佛教的事業。在這新的學年開始,期望大家好好用功,打好將來弘法的基礎,請大家用心奉行我的「新八正道」︰
  一、發心是正道。
  二、思惟是正道。
  三、安住是正道。
  四、滿足是正道。
  五、接受是正道。
  六、合作是正道。
  七、懺悔是正道。
  八、感恩是正道。

十一時,到普中活動中心,參加本山一年一度的供僧法會,今天前來應供的除本山徒眾外,尚有來自台灣各地(如美濃朝元寺慧定法師、員林雙林寺慧觀法師、中壢念佛會慧基法師……等)、美國、德國、義大利、印尼、馬來西亞、香港等地的法師共計約八百人。

各別分院的信徒們,都穿著他們的制服,在旁侍席,其中並有普門中學、大慈育幼院、慈航托兒所、慧慈幼稚園、慈愛幼稚園、無量壽圖書館、普賢寺、福山寺等的節目表演。場面熱鬧、隆重,又不失莊嚴。

看著會場一片人潮,實值欣慰,因在這裏面的信徒、老師、育幼院、中學、幼稚園小朋友,都是佛光山的,不必向外借,多麼和樂融洽的一個大家庭。

今天在此受供的法師們,至少在佛學院內苦讀研修三年以上,且大多是童貞入道、有佛法的。且能聚集這麼多國籍的法師在一起,實為國際性的供僧大會。

下午二時三十分舉行一場「無量壽杯籃球友誼賽」,此球賽對外不公布,純屬師徒時間。由山上各單位及別分院徒眾各組球隊,彼此「較量」。笑聲、叫聲、吶喊聲、加油聲,充滿了整個球場。

籃球是我多年來一再推行的運動,今看大家玩得那麼高興,我也很開心,可是看徒眾打球的方法及規矩,實在不敢領教,好在是打著玩的。希望大家有空多練習,而不是每年的今天才打球。

晚,七時三十分,心平率男女兩眾職事及學生共有千人之多,在祗園廳向我拜壽,我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不過心想,「拜壽」拜的是徒眾自己,不是拜我,與我無關,但對身為弟子的徒眾卻很重要。

在心平的帶領下,徒眾按序列等級,分批向我拜壽。接著徒眾以「話說師父」起來發表他們的心聲,慈惠、慈容、依日、依忍、慧化、永本、滿泉、依昱、慧傳、滿遵、滿德等都先後起來講話。我相信這些都是大家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只是我好話已聽太多了,只要徒眾安心辦道,不忘自己的承諾,不鬧情緒,我已很滿足了,以具體的行動向我證明,那就是送我最好的禮物了。

末了,我將這兩天信徒給我的供養集合起來,分成一千份,發給今晚在座的每一個人。(應常住需要,被派至花蓮東淨寺做佛事的慧禮、依傳、依用、依清、永餘、永東、永修、滿緣、心慈、滿光、覺滿,囑心平要記得留下他們的份。)也吩咐慈惠,我將在學院設一「學道貸款」專戶,只要學生有需要,不管是在家眾、出家眾,均可貸款五千至一萬元整。學道必須要有道糧,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希望「錢」能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依如拿了今天剛創刊的《佛香通訊》要我指教。

「通訊」是互通音訊的最好方式,可是徒眾間懂得的人並不多。

■九月 十一日  星期二 

趁著《普門》雜誌的徒眾都回到山上來,永芸要我跟大家講幾句話,我覺得不管是人或事業,不要認為過去的光榮可以永久肯定,現在的成就是重要的,而「現在」馬上過去了,又有下一個「現在」。從事文化事業的人,不可以有自滿的心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才能夠經得起千錘百鍊。

上午九時,與永祥為新竹無量壽圖書館翻修工程,參考了幾份藍圖,囑其對新竹地區信眾的生活、習慣、觀念,需要做評估,以為新工程內部設備的參考。

晚上特撥時間和今年剛入佛學院的在家同學見面。先約見了男眾在家同學。

首先我用幾個問題要大家深思--

一個學佛的在家男眾,其前程如何?
  「對生命的投資,將來代價如何?」
  「讀完四年的佛學院,要做什麼?」
  「身為佛教在家眾,利弊在那裏?」
  接著有同學問道︰「如何做個出家人?」

我覺得在信仰上要有出離心,在修持上要有修行的體驗,並具有社會性格,至少十年安住在常住,修持忍辱波羅蜜。

「如何做個標準的佛學院學生?」

循規蹈矩、威儀莊重、用心思考、訓練口才、埋頭苦幹、減少外緣、給人肯定。

七時三十分,和二百多名在家女眾同學座談。

「人在世間上追求的是什麼?」

金錢?錢財非究竟,有錢有時比無錢更苦。愛情?社會上的離婚事件、家庭問題很多,可見也非究竟。事業?事業有成的人,失去的更多。房地產?天天為房地產,心為形役。讀書?書讀太多了,有時易淪為所知障,如川端康成的自殺。心中擁有佛光山,佛光山就是我的財富;有真理,真理就是我的財富;有智慧,智慧就是我的財富。如何過一個富有的人生,則看大家追求的是什麼。

有同學問道︰「什麼樣的人適合出家?什麼樣的人適合當師姑?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家庭主婦?」

對世間的要求比一般人高,具出離心的人適合出家;愛美,放不下世俗享受者,適合當師姑;不能過獨身生活的適合當媽媽。

我很不喜歡都監院為我排的行程,經常往外跑(但有時因常住的需要,只好隨緣),我喜歡多一點時間跟學生和徒眾相處,我樂於給人歡喜而不倦。即使沒有時間常常見面,我很希望大家用寫信的方式,告訴我對事情的看法、意見、建議、疑惑……。不要將心事藏在心裏。

明‧崇禎皇帝︰「朕非亡國之君,臣乃亡國之臣。」

我也很自豪︰「我非不善教之師,徒乃不受教之徒。」

■九月 十二日  星期三 

依來最近要到普賢寺就任住持之職,要求我能「傳授」幾招住持之方給他──
  「為人勿計得失,應計善惡。
   做事勿計成敗,應計是非。
   處世勿計貶褒,應計心安。
   工作勿計收穫,應計耕耘。」

萬巒鄉五溝村映泉禪寺的天文法師,因大雄寶殿重建請我為大殿題字--
  「映佛光輝慈悲遍法界 
   泉聲妙法般若滿十方」
  「五溝佛剎堪作檀那功德海 
   映泉道場能成聖賢福慧居」
  「佛在靈山到此即是靈山地 
   法應東土得度自有東土人」
  「寶殿莊嚴萬眾登淨域 
   佛像金容一心度迷津」

前些日子,美濃朝元寺慧定法師也請我為其新建的大殿題字,我題的是--
  「朝覲如來同登三寶地 
   元勳萬象共修七聖財」

我不善於平仄,也未學過對聯,但到了這個時候,不萬能,好像不行。

■九月 十三日  星期四 

「中華佛光協會」是佛光山全力要支援成立的一個組織。宗務委員們早上聚在一起,特為佛光協會的設立舉行座談會,擬定先徵求幹部四十人及義工,給予三個月的訓練,再分發各分會成立說明會,並招募會員,希望能在最短的時間有個雛形。

又對山上目前正在進行的活動,彼此檢討--

人事的調派,應以人才為主,不要因單位的需要而去填充人數。因人才的栽培,時間、精神、心血的投資代價太高了,要懂得惜才、要量才適用,才是用人之道。

編藏處即將出版的《禪藏》,與原訂的出版日期落後太多,為怕影響到下一典藏的出版,應提出正確的進度表。

「全國佛學會考」是本山重大行事之一,是創歷史的一項活動,各別分院要加強輔導信徒,解說參與的功德好處。

■九月 十四日  星期五 

應員林百果山國際獅子會之邀,今起一連三天,每晚七時三十分將在員林崇實高中禮堂舉行佛學講座。

下午從佛光山出發到員林時,路過台南下交流道到台南市體育館,參觀由常禪法師主持的「護國息災梁皇大法會」。

常禪法師是本山戒子(一九七七年),幾個月前在高雄國賓飯店也舉辦過一次梁皇法會,請我到會場講幾句話,恰巧那時我人在澳洲,故這次特地到台南來。

常禪法師在佛門已有十年以上的戒臘,他將佛教帶進飯店,走入社會,可見其對弘法的用心。今日社會經濟成長,生活日趨方便,都是大眾福德因緣所成,但目前社會的混亂,更是共業所感,大家今在此舉行「息災梁皇法會」,希望由懺悔消除我們的共業,增加我們的福德,實在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

台南市長施治明能將宗教與社會結合在一起,台南市議會主動的發起這次法會,我不禁要讚歎偉大的台南市。
  為前來參加法會的台南市民開示「如何消除災業」。
  晚,在員林崇實高中佛學講座的講題是「佛教的致富之道」。
  《遺教經》云--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
   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穩之處。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
   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
   不知足者,雖富而貧;
   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
   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故一個人快樂與否,非金錢的多寡可評,錢財的好與不好依「使用」價值而論。積德比積財更能讓子孫受惠,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應︰
  一、外財與內財兼具。
  二、接受與施捨並行。
  三、擁有與享有同受。

並備有「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空為大」的人生觀。

晚上回到普門寺剛好深夜十二時五十九分,幾位徒眾都在客廳等候。

■九月 十五日  星期六 

上午至台北縣金山鄉的大佛山主持佛像落成開光,大佛山是隸屬於中華寶塔機構,地廣約五十多公頃,其中四十多公頃預計將要開發為「江南八大勝景」、「台灣民俗文物村」……等景觀,實為廣大民眾又闢了一休閒區。

國安會祕書長蔣緯國將軍也受邀與我共同主持「中華大佛」及紀念塔的開工、破土典禮。

十時,為影星高凌風、陳麗麗、張純芳、文潔等五十餘人,舉行皈依。

晚,七時三十分,趕到員林,今晚講題是「佛教的福壽之道」。

人活在世間上除長壽外,更要有福氣來享受財富,才是長壽的意義。

人的壽命除了肉體上的恆久外,實應包含事業上、言教上、信仰上的壽命。

怎樣有福壽?
  「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
   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

怎樣有健康?
  「吃得粗,吃得少,吃得苦,吃得虧;
   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
   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

什麼是福壽之道?在《六祖壇經》裏,有句話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是最佳的詮釋。
  「心好命又好,富貴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福變為禍兆;
   心好命不好,禍轉為福報;
   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貧夭;
   心可挽乎命,最好存仁道;
   命實造於心,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陰陽恐虛嬌;
   修心一聽命,天地自相保。」

深夜十二時二十分回到佛光山。

 

如何自處 1990/9/16~1990/9/30

■九月 十六日  星期日

早上和即將派到西來寺服務的依日、依宣、滿晹、慧愷、慧濟等十人講話,勉其到新的環境要懂得如何自處。在團體中要將自己忙起來,安閒是不會被人重視的,凡事不是「我」要不要,而是對眾生要不要。在僧團中不只有世俗的學歷,和團體在一起的生活經歷,則是必須的生活體驗,不要離開群眾。對不以為然的事,並不一定要同意,但卻可以用欣賞的態度來觀照。除道德、學問、慈悲外,應世的機能也是生活的基本,故大家要懂得「如何自處」。

韓國佛教有佛寶寺之譽的通度寺退居老和尚月下長老率同該寺現任住持泰應法師、圓昭法師、真徹法師及分院九龍寺住持頂宇法師、普門禪院住持再門法師、慈悲福社院住持珍徹法師、表忠寺住持知恩法師等十四人,今午抵佛光山訪問。

心平、慈容、慧禮、慧軍、慧化、慧道、李仁玉、吳秀鑾等代表常住到小港機場接機。

一九八二年,具有一千三百三十六年歷史的通度寺與只有十六年歷史的佛光山結為兄弟寺。近十年來彼此間的參訪不絕。今年四月我應頂宇法師之邀,到韓國九龍寺主持佛像落成開光典禮並作一場講演。今有朋自遠方來,實一樂也!

我親自帶領全山出家眾披搭袈裟,在家眾手執教旗,分列大雄寶殿兩側,恭迎老和尚的法駕。

在大雄寶殿禮佛後,請月下長老至雙圓堂用茶點、小憩,老和尚一再表示︰「佛光山全山大眾,在大師教導之下,定有所悟和有所成,今天有緣來到佛光山,真如『身在靈山』,佛光山比我想像中更偉大、更莊嚴!感謝大家熱烈隆重的接待,一輩子都忘不了!」

我請老和尚,每年來佛光山一次,老人家笑道︰「一年來十次也不夠,一踏進來就不想走了。」

博得大家的掌聲!

下午四時北上往員林,準備今天最後一場講座。途經嘉義,特地繞到圓福寺,為前來參加地藏法會的信眾開示「禮拜地藏王菩薩之功德」。

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即將下山的太陽,餘暉染紅半邊天,真是「夕陽無限好」。大自然非常奇妙,圓的太陽、圓的月亮、圓的地球……真理也是圓的、法輪也是圓的,有「圓」才能轉,能「圓」才好看。故,人不能有稜角,要圓融、圓滿、圓轉,則無事不辦。

今晚的講題「佛教的人我之道」。
  期勉大家如何解決人我問題︰
  一修人我不計較。
  二修彼此不比較。
  三修處事有禮貌。
  四修見人要微笑。
  五修吃虧不要緊。
  六修待人要厚道。
  七修心內無煩惱。
  八修口中都說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
  十修大家成佛道。

百果山國際獅子會會長張邱葉、副會長周麗嬌、員林鎮長蔡教義、彰化縣議會副議長涂銓重先生等均先後上台致詞。改善社會風氣、淨化人心、建立安和樂利的居住環境,是大家所嚮往的。祈願這三天講座的功德,普皆回向給前來聞法的信眾,大家閤家平安吉祥。

今天聽眾約三千餘人。

晚,回到佛光山已凌晨一點二十分。

■九月 十七日  星期一

上午九時,全山大眾歡送韓國月下長老下山。
 

十時,和學院在家眾同學座談。

以前佛門是以男眾為中心的教團,為了讓女眾也能擁有一席之地,故在創建佛光山時,就以兩序大眾為中心,來肯定女眾的價值與地位。世間上的事只要有理,皆可以去爭取,尤其是自己的前途要自己去創造,不必靠別人,各位入佛門來,如何塑造自我,完全要看自己的努力。

一、肯定佛教︰對自身抉擇獻身佛教應肯定,此乃一究竟、圓滿的奉獻。

二、自我期許︰勝鬘夫人成就菩提、英國佘契爾夫人日理萬機……皆證明女眾非弱者,應以之為榜樣。

三、肯定未來︰女眾周全、細膩、柔和、慈悲的特性,將來投入佛教文教、佈教、慈善、行政等行列,必有可為。

四、護持三寶︰培養自己成為一個深具恭敬心,有道氣、法樂的在家菩薩。

凡事不以成敗論英雄,失敗在我都是成功的,只要求盡我的力量,其他不計,好好把握自己,現在、當前一念才是真義。在人生的旅途上要站得住腳,不要像洩氣的汽球;要經得起考驗,對自己所想所言所願負責,自然人生就會受到肯定。
  下午一時三十分北上,到普門寺。
  「早起未更衣,靜坐一枝香;
   穿著衣帶畢,必先禮佛祖。
   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
   接客如獨處,獨處如接客。
   尋常不茍言,言出必定行;
   臨機勿退讓,遇事當思量。
   勿妄想過去,須思量將來;
   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
   就寢如蓋棺,離床如脫屣;
   待人常恭敬,處事有氣量。」

■九月 十八日  星期二 

本山功德主黃麗明居士,本身是中醫師,對佛教弘法事業非常發心,平時也頗有修持。她和我提起往事,四歲時,由很多和尚師父把她帶到台灣,剛到台灣,到寺廟掛單,常常被人家趕出來,只好在寺廟間過流浪似的游走生活。七歲那年,有一次沒地方住,只好在山洞裏過夜,卻冷得凍死了跟她在一起的長者。十七歲在北港,有人介紹她來找我讀書(那時我正在「台灣佛教講習會」任教務之職),但因緣不具,始終沒有實現……

黃居士在訴說她的「歷史」時,我都能一一告訴她,趕她出來的人是誰,安單的寺廟名字,各寺廟的住持,因那時黃居士年紀尚小,經我一提,她都可以一一連貫,彷彿我是身歷在旁似的。黃居士非常認真的向我叩頭拜三拜,說是拜師父,以前皈依時的禮拜不算,今天的三拜才是真正知道她的師父。

下午四時,至華視攝影棚應「今晚有約」節目錄影,名作家林清玄居士也一起受訪,主持人是張小燕小姐。

今天的主題是︰在目前脫序的社會,現代人應何所適從?內容談及「錢」、「情」、「欲望」、「貪心」等糾葛人們生活所引起的煩惱。
  張小燕問道︰「大師您創辦了佛光山和西來寺及不少的佛學院等等,很多人都說您擁有很多事業,這和『錢』、『管理』都有關係,大師您會不會很煩惱?」

我回答她說︰沒有煩惱!因為「有」和「無」在我心中都是一樣的,而且這許多事業並不是我刻意要去創造,也不是用貪心去獲得,我是「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退為進」。所以有時錢財的擁有,不一定要從有形上去看,像剛才我們提過的心,我們內心的財富就有很多。例如,我很有信用,人們就放心的委託我做事。當然,信用就是財富。

「大師您會不會生氣?」

生氣,若從「瞋恨心」中生,這是不對的。父母愛他的小孩,打他一巴掌是望子成龍,是從慈悲心來,有時為了要人好,這個「氣」難免會有的。

「人總要有理想,若達不到便會很失望,怎麼辦呢?」

我想這很簡單,只要盡心盡力,不要斤斤計較於結果、成敗、有無得失,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已盡心盡力就好了。人是為了快樂才到人間來的,不是為了煩惱才來人間的。
……

今天是普門寺地藏法會圓滿日,向信眾開示「地藏王菩薩與娑婆世界的因緣」。

晚,接受美聯社黃明記者的訪問。

■九月 十九日  星期三 

十一時五十分,參加普門寺光明上燈法會。

我覺得普門寺的信徒不好做,普門寺的法師不好當,普門寺我也不好來。昨天我到此,巧遇地藏法會圓滿日向大家開示,今天又說難得有上燈法會,普門寺法師又要我向信徒講話,所以我說普門寺不好來。

常常聽我開示,現在換個方式,讓我來考考大家,我問大家道︰「人間最偉大的人是誰?世間上最普遍的東西是什麼?地球上最高的東西是什麼?」
  大家聽後,不約而同的回答道︰「佛光山。」
  我又問大家道︰
  最早的中國寺廟叫什麼名稱?(河南洛陽白馬寺。)
  中國最早的佛經何名?(四十二章經。)
  中國第一位出家人是誰?(朱士行。)
  中國第一位比丘尼是誰?(淨檢。)
  中國最大的經書有多大?多重?
  (在西藏薩迦寺,書長五尺,重三百公斤。)
  中國最大的幢有多高?
  (在河北省,有五十二公尺,十六層樓高。)
  中國最大的石刻經書有多大?
  (房山刻經,最大的一塊有四十公尺。)
  中國最大的「佛」字有多大?
  (在四川,刻在石上,有三十尺大。)
  中國最大的佛像有多大?
  (樂山大佛,鼻子有二十六尺,耳朵可容二十人。)
  中國最小的佛像有多小?

(是米粒的二分之一大,佛頭只有髮絲的二分之一大,必須要用十六倍大的放大鏡才看得到。)
  中國最大的袈裟有多長?
  (有八十公尺長,要六個人花四十五個工作天才完成。)
  中國最大的石刻觀音佛頭有多大?(在山西省,有二十二尺。)
  中國最大的金佛?(用三千七百二十四斤的黃金打造。)
  目前中國一寺住最多的出家人是何處?
  (佛光山,有六百名僧尼。)
  最高寺廟?(普門寺,十二層樓高。)
  最早的佛教電視節目?
  (「甘露」,佛光山電視弘法委員會製作。)
  中國第一本精裝佛書?(釋迦牟尼佛傳。)
  ……

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要創紀錄,只有在創紀錄中,才能不斷提升自我。

今晚起連續兩天,將在台中新民商工禮堂舉行二場演講,這次講座是由台中光明獅子會主辦。台中市長林柏榕先生也蒞臨現場。今晚的講題是「禪者的生活」。

■九月 二十日  星期四 

上午九時,到新竹無量壽圖書館開董事會。

新竹市政府社會科蔣偉民先生也到會場指導。會中提議,由於館舍不敷使用,擬將擴建,經董事會一致通過,並建議擴建後的圖書館,要注重寧靜、安然的書香氣氛,及增闢靜坐室,讓看書看累的人,可以到靜坐室養息。

關世謙董事因故請辭,董事會聘為本館顧問。我也當場辭掉董事長之職,董事會聘請我為導師。董事長改選由慈惠法師擔任。

下午要到台中時,路經三義鄉,順道參觀了「西湖渡假村」的坡土、樹木規畫。

今接永田給我的一封信--

「師父!您在各地講演弘法,真是辛苦。弟子感覺慚愧,沒有辦法替您分擔一些辛勞。師父最近在台北和高雄的《金剛經》講座,永田聽了很受用,在此向師父報告一些心得。

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一句偈的受用』。師父說︰『要存著佛教靠我的想法,不要想著我靠佛教。』聽到這裏,我的內心很感動。

又︰我們平常受人讚歎的每一句話,甚至被罵的每一句話,要用般若智慧去領受,都可以成為很好的一句偈。

師父還提到,我們每一個人出家學佛,您都要安排種種因緣,讓我們學習,所以我們應該要有感恩的心。除了感謝師父,也要感謝大眾成就我們。您說︰『感謝因緣,就是有般若。』我要記住這句話!

永田從五月初調到福國寺來,負責客房的管理,工作得很順利,師兄弟間也很和諧、照顧,請師父放心。……」

今晚在新民商工續講「禪者的生活」。
  「口乃心之門,守口不密,洩盡真機;
   意乃心之足,防意不嚴,走盡邪蹊。」

■九月 二十一日  星期五 

佛光山宗務委員會所屬各院會暨單位主管聯席會議,九時起,在法輪堂召開,出席列席者共計有百人之多。最近剛從澳洲回來的依訓、印度回來的依華,都參與了開會。

各單位將自己的工作內容、成效,與希望其他單位協助者,一一起來報告︰

文教基金會於明年元月一日至五日,要召開佛光山佛教青年學術會議,主題︰「佛教現代化」。預計發表論文四十篇。專題演講將邀請前日本佛大校長水谷幸正,總評論人請傅偉勳教授擔任。

本山佛光出版社,七月至九月的再版書計二十五種,五萬五千冊;新書,單冊十二種,二萬冊;套書二種,共計一萬五千冊。

下半年新書出版有︰中國佛教小說大系、中國佛教散文大系、中國佛教歷代經典寶藏。
  ……

開了一天的會,議題多達十四項。會做主管的人也要會開會,不知重點所在,不知問題癥結的析釋,徒增議程的進行。
  「讀書不見聖賢,如鉛槧傭;
   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
   講學不尚躬行,為口頭禪;
   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為人處事在遇到困境、瓶頸時,要能如「水」──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無論遇到誰,我轉!因此在人生旅程上,何妨委曲婉轉,流出我們自己的獨特流域,流出我們自己理想的曲線。

生活就像翹翹板,不是上便是下。

■九月 二十二日  星期六 

回山參加叢林學院聯合講習會的基隆學部同學,明天將移師到基隆正式上課,訓勉大家在新學年、新同學、新環境下有個新的開始。

不管在本山或分部的同學,地雖不同,但宗風思想是一樣的。以前在社會上對本山的印象如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入山門後,如何與宗風相應。在佛門裏的早課、打掃、供養、行住坐臥、吃飯、睡覺都是在修行,修行以發心為首,立願第一,諸佛菩薩的德行皆是因發心發願、立志立願所成就的。

學習的過程中要自立自強,不要因別人的一句話而退失道心,凡事朝積極面、樂觀面、好的一面去想。要有般若去體會一句偈的妙用。對委屈、挫折、逆境的考驗要視之如肥料,也因此才能助長我們的道業。「全部接受」是學習的不二法門,要用歡喜心去面對周遭的人、事、物。冷眼觀人、冷耳聽語、冷情生感、冷心思想。

課餘之暇,培養寫日記的習慣。「日記」可以過濾思惟、提醒備忘、督促責任、不違承諾、洗滌心靈,幫助我們淨化,提升我們的性靈。
今天在座有四十三位同學,希望大家畢業時,不要流失一個。

應信眾部之邀,晚,在法輪堂和第十三期信徒講習會學員座談。

「講習」主要的目的是認真的灌輸信徒們正確的佛門禮儀、觀念。

這一期的學員老、中、青都有,有的剛入佛門,有的則已學佛數十年,故所發問的問題深淺皆具。

「如何增加自己的力量?」
  《增一阿含經》卷第三十一上有一段經文說──
  「小兒以啼為力,欲有所說,要當先啼;
   女人以瞋恚為力,依瞋恚已,然後所說;
   沙門婆羅門以忍為力,常念下,下於人然後自陳;
   國王以驕傲為力,以此豪勢而自陳說;
   然阿羅漢以專精為力,而自陳說;
   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為力弘益眾生。」

修行,首先要為人著想,不要把自己的成就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否則人道不具,還談什麼佛道?

■九月 二十三日  星期日 

由常律法師主持的正德慈善醫院彰化分院,今天落成。上午七時我從佛光山趕到彰化,參加其落成鑰典禮。監察院長黃尊秋先生也參加此盛會。

中午和心平等到魚池鄉,勘察總本山地形。或許是因日前颱風的影響,入口處山崩路埋,無法入山,一行人就沿著山邊休息、吃便當,享受一份意外的半日閒。

在回程的高速公路上,看見多處有車禍,出門在外,能平安就是福。

晚,八時十五分回到山上後,即刻和英文佛學班同學講話。

學外國語文,只是一種工具,為將來弘法的方便。

每個人要自我了解,自己的特長是什麼?將來要往那個方面去發展?對語言特別下功夫者,可以做學問當學者,再不就是傳教講佛法,最基本者要能書寫信函、翻譯文稿……故要擬定自我的學習層次。

人生的每一分鐘、每一秒鐘都要用在有用之處,不可浪費時間,學非所用。一個人的成功,發心、立願、明理、人緣、能力、責任……都是成功的因素。讀書,只是這些因素中的一項,就如六成就一樣,要眾緣和合。人讀書讀到某一階段,先服務一段日子再讀,才會體會自己的欠缺、不足、不夠、不能。
「讀而不讀,不讀而讀」,要理事圓融,不要將事理分開,工作也一樣可以讀書。我提倡辦學,但不喜歡死讀書,讀書是要拿出來用,所以要讀快樂的書,有「用」的書。

最近滿和寫了一封信給我,我看了很感動──

「……要做好一個出家人,是從發心、慈悲做起,而非從學問開始,我為了大家的希望、鼓勵而讀書,大家推著我去讀博士,這些我不要,我是來出家的……」

讀書是為充實將來工作的能力,而非為名利,故對自己要了解清楚。

學佛要製造很多歡喜快樂,而快樂非因金錢、感情,而是由心境產生。用對待的眼光,不以為然的態度處事,當然會不快樂。然人情的好壞就如春夏秋冬,受多了就能適應。要訓練自己︰

一、要有思想--凡事多往深刻、廣大、複雜、精密的層面去透視。

二、要有膽量--有膽量才能擔當、負責任、肯向前、受肯定。

三、要有方法--方法即智慧,為大體、為常住、為團體要用身口意一致去觀察事委始末,而不是口說而已。

生活原就是各種嘗試,人生要不斷開拓。

■九月 二十四日  星期一 

叢林學院的老師們在座談,慈惠院長請我跟老師們講幾句話。

佛光山是以文教起家,發展則要人才來弘揚,人才要靠老師來栽培,所以「老師」對佛光山的未來關係重大。從事教師工作者要比學生用功,日新月異的教學法,才能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按時繳交教材內容和進度,是老師分內的事。

對傳統的「科判」教學法要注重,旁徵博引的充實教材內容讓學生受用,是教學的目的。

除佛學外,平時要不斷提供給學生如對社會變遷、人事改革、時事簡評……這一方面的新知。

「大眾慧命,在汝一人」,身為人師者,要有無怨無悔的燭光精神,為成就他人而燃燒自己。

晚,七時,和學院出家眾同學談到「如何了解自己?」有幾個問題要大家去深思──
  「我的心中有些什麼?」
  「我的口中說些什麼?」
  「我的腦海想些什麼?」
  「我的雙手做些什麼?」
  「我的耳朵聽些什麼?」
  「我的日子過些什麼?」
  ……

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才是學習的目的,讀書多不一定有用,心的能力才是真正發揮之處。故學什麼在於有心與否,不在於時間的長短。

「什麼人可以到國外去弘法?要具備些什麼條件?」

人人都可以去。能堅持自己的承諾、擔當自己的責任,是先決條件,國外非天堂,一樣要吃飯、睡覺、工作,還要習慣於當地的風俗、民情、氣候、水土、語言、寂寞,及獨當一面的應對能力。在澳洲的永全,其不回頭的忍耐堅守,實是每一個要到國外服務的人最好楷模。

我一生都很相信徒弟對我講的話,雖然常常「上當」。只要有人發心要到國外,我都會答應,只要能堅守對我的承諾,我也會一切OK。

「有什麼方法,可以和異己者團結?」

委曲求全、謙虛、低下、熱忱、主動地跟對方溝通,是團結的方法。

「恩宜自淡而濃,先濃後淡者,人忘其惠;

威宜自嚴而寬,先寬後嚴者,人怨其酷。」

■九月 二十五日  星期二 

旅居美國休士頓的前香港佛經流通處董事長嚴寬祜居士,日前由美抵台,下午一時三十分專程上山訪問。

嚴寬祜居士早在三十年前就和當時在三重埔負責佛教文化服務處的慈莊、慈惠認識(因那時都以通訊的方式向嚴居士購買法物),在佛教界嚴居士有「楊仁山第二」之譽,是因他對今日海內外佛教文化事業的發展有莫大貢獻。大陸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嚴居士在烽火中,以論噸的方式,向民間大量採購佛書,運送到香港成立「佛經流通處」,又怕時局不穩定,運了一百八十箱的佛書(約一萬多冊)到美國,寄存在沈家禎居士的宗教圖書館。

晚,特請嚴居士和叢林學院的同學見面,請他談談從事佛教文化事業的心路歷程。

嚴居士對佛教事業的經營,四十年來如一日,只為佛教,沒有自己,且愈做愈有信心,不為消災、不為福壽,為的是要讓佛教文化不滅,為真理傳播而努力,這一點很值得大家讚歎。

嚴居士在香港創學校;在美國創寺院;在佛門則念念於佛法、眾生,熱心宗教、文化,相形之下,我們應該慚愧。如何效法其精神並將之帶到生活中,是大家要學習的。

「人退休後,不做三寶事業做什麼?」這是嚴居士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如何樹立新形象?」
  一、不要輕視別人。
  二、不要爭相領導。
  三、不要推卸責任。
  四、不要猜忌多疑。
  五、不要情緒衝動。
  六、不要觀念不純。
  七、不要缺乏信心。
  八、不要輸給屈辱。

■九月 二十六日  星期三 

和嚴寬祜居士用完早餐後,陪其至各殿堂、陳列館、編藏處各地巡山。中午嚴居士搭機去台北。

下午一時,至樹德家商演講。「樹德家商」的前身為「樹德女中」,於一九六三年由校長張珮玉、董事長嚴超先生改制。目前校內設有家政科、幼保科、服裝科等十六個科系,全校學生共計八千多人,到處洋溢一股青春的氣息。

為他們開示的講題是--「一個觀念四個方法」。

慧性由印度回山,向我銷假,並帶回千條念珠。

佛陀在講經說法時,為更具體的讓大家能體會經義,最常用的法門就是「譬喻」,如--

  因緣如條件、心性如明鏡、心地如田地
  道諦如橋樑、法身如虛空、菩薩如慈母
  愛語如春風、四攝如磁石、求法如爬山
  皈依如靠山、布施如播種、慚愧如瓔珞
  智慧如光明、勸信如傳燈、修行如作戰
  慈悲如冬陽、聞法如求醫、願力如根本
  ……
  「將善心貼切表達,
   用微笑溫暖世界。」

■九月 二十七日  星期四 

南印度摩訶菩提協會分會會長僧伽桑那法師(Sanghasena)來訪,希望本山對位於北印度拉達克佛教的復興給予支持,或請本山在該處(海拔一萬一千多公尺)設一分院。

僧伽桑那法師出生於拉薩,曾到過東南亞、日本、台灣各寺廟,每到一處,大家都介紹他一定要到佛光山看看。由此因緣,今日上佛光山。據聞印度出家眾僅在一百到二百人之間,西藏喇嘛則有五千人之多,由於佛教在印度尚屬再發展時期,並無女眾出家。

我建議僧伽桑那法師︰台灣和印度的佛教要彼此來往,對有意學佛的印度女眾,佛光山願意提供獎學金,支助其到佛光山研究佛學,學會了中文再回印度去弘揚佛法。

過幾天依華要回印度,佛光山委託他帶些小孩用的文具、衣服去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小朋友結緣,等有來往了再去參觀拉達克地區。

下午一時北上。

在高速公路上,看到很多車子只有司機一個人,別無乘客,我似乎不曾坐過只有我一個人的車子,我的車子始終沒有虛席。

最近常收到徒眾的來信,一天有時五、六封,也曾收過十多封,在寮房看信、打電話、聽新聞報導、改文稿,實在忙得不亦樂乎。

下個月初,就要到西來寺,為西來寺陳列館添置的東西這兩天正在裝貨櫃,鄭碧雲每天都為此而南奔北跑,實在很辛苦。

明天是教師節,有一連三天的假期,交通處為疏解假期回家的車輛,全線停止收費三天,可是今天的高速公路已非常壅塞,從泰山到台北只二十分鐘的車程,卻開了一小時。

慈莊、慧軍、依華到機場接由舊金山來台的陸鏗先生。晚上八時與陸先生一起用晚餐。

和普門寺住眾一起收看九時三十分華視「今晚有約」節目。徒眾對張小燕向導播說︰

「做節目不是為生氣!」的表情非常欣賞,說是「真」傳。

■九月 二十八日  星期五 

吳伯雄先生早上來訪,輕便的上裝,儒雅的風度,仍習慣稱呼一聲︰「部長好!」這兩天電視正有他要競選台灣省主席的消息,對此吳部長的看法是︰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願,有勇氣面對選民的考驗,他願意接受這種挑戰。

吳部長是位非常虔誠的佛教徒,全家都皈依妙果禪師。自卸下部長後,多了很多時間思考,深覺從事政治的人,也需要有宗教力量支持。吳部長平易近人的大眾化性格,尤其為民眾籌款而「賣」唱,更是拉近與民眾距離的關鍵。吳部長戒煙已百多日,他笑著說︰「市長戒煙不稀奇,老公賣局局長戒煙可稀奇!」可以感受到其毅力。

中午十二時,在大悲懺法會上開示。今起三天共有二千多人在此分批禮拜大悲懺。

平時我們對父母、兄弟姊妹會關心,那是他們和自己的關係密切,在世間上只要與自己有關者,不管有沒有價值,我們都會喜歡。禮拜大悲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一、與教育有關︰為西來大學籌募善款,過去佛教徒的慈悲都表現在養老、醫療、救濟上,現在信徒水準已經提高了,發心於佛教的文教事業來培養人才,改善社會風氣,淨化人心。《金剛經》云︰以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其功德不及百分之一的四句偈佛法布施,大家在此禮懺不僅可以消災,更可以拜出一所大學來,提升了佛教教育文化,意義特別殊勝。

二、與我們的未來有關︰過去中國人都是接受外國人所辦的大學,如輔仁、東吳、東海……但我們這一代的中國人,已有力量到國外去辦學,一掃昔時伸手等待別人救濟的窘狀。此功德不但今生今世受益,也影響到生生世世消災免難的福祉,我們希望李總統、郝部長,乃至鄧小平、楊尚昆都能知道,佛光山的信徒正全心全力的為在國外有一所自己的大學而努力。

三、與觀世音菩薩有關︰大悲懺是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從《普門品》中我們知道菩薩為眾生免七難、救三毒、滿二求願,更有顯益與冥益的加持,對我們日常生活幸福快樂關係非常密切。

四、與一切有關︰為成就好事、為佛教興隆、為子弟念書、為中美文化的交流……與大家都有關係。既然有關係,希望大家都一起來關心它。

向與會的信眾介紹到普門寺參觀的嚴寬祜居士。

陳履潔先生(國防部長陳履安的弟弟)來訪,要我為其製作的「心經鋼版刻」上寫幾個字--

「般若心經,是智慧吉祥的聖典。經云︰『度一切苦厄』、『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實是保護人生安全之寶也。」

並寫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送給陳履潔先生,「悲智雙運」請陳先生轉送陳部長。

晚,七時三十分至中壢藝術館佛學講座。

這次講座是由桃園縣政府主辦,一連三天,主要是為環保而講。

■九月 二十九日  星期六 

曹仲植先生一直有個心願,要到印度聖地豎立聖地歷史說明牌,委託我著手去做,今特囑將要回印度的依華與其連絡。

上午到新店廣恩老人養護中心,與工作人員開示。廣恩養護中心專收容一些中風、癡呆、行動不便的老人,目前計有一百二十八位殘障老人,由負責人林美惠及多位護理人員二十四小時看護。

面對這区在此默默發慈悲心、行菩薩行的工作人員,我由衷地感動和尊敬。蓮花長於污泥,佛陀成道於娑婆,地藏到地獄救度眾生,觀音到處救苦救難,在愈苦的地方愈能成就自己的道業,滿心祝福這些在人間實踐慈悲、忍耐、愛心的護理人員。

我也一間一間去和這些老人握手、交談,深深體會老病的悲哀。

晚,到中壢藝術館講座前,先至中壢佛光念佛會去探望身體違和的慧基法師。到此之前,在普門寺我已為來參加大悲懺的信眾,作了兩場開示。

中壢地區是屬客家範圍,客家民風非常淳樸,以前的閩南婦女纏足,客家人卻沒有這種風俗,所以客家婦女可以下田種田,養成能養家的能力。客家人的讀書風氣很盛,有一首「讀書好」歌謠可證--

  「自古好言書說盡,書是智慧之寶藏;
   人生在世不讀書,如牛如馬如豬羊;
   書中自有博士帽,書中自有好頭路;
   書中自有福祿壽,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到用時方恨少,勸你愛惜好光陰;
   遊遊蕩蕩混日子,辜負青春多可憐;
   自古將相本無種,求學讀書須用功;
   發明創造靠學問,成功立業靠讀書。」

在西來寺服務的茅愷枬小姐,今介紹魏得棟先生來訪,魏先生的正心國樂團曾在西來寺表演過。承魏先生好意要送十部古箏給叢林學院,非常感謝他的發心。

■九月 三十日  星期日 

慈惠、永餘、永如、永肇、永均、滿義等上午陪我到基隆學部巡視,才一進門,學生們就列隊在門口歡迎,依我過去的習慣,只要有人迎送,我下一次是不會再來的,徒眾應該了解我這個個性。他們不但歡迎,還唱歌︰
  「基隆學部我的家,
   清淨輝煌;
   梵唄莊嚴音幽揚,
   給人歡喜(信心、希望、方便);
   佛光山、極樂寺,
   都是我的家,
   溫暖寧靜又安詳,
   學佛好道場。」

這是學部同學獻給我的歌。

四十一年前我到台灣來第一個接觸的寺廟就是極樂寺,一九四九年二月隨僧侶救護隊到基隆上岸時,驚訝地發覺台灣還有寺院,但不敢進去,只在門口瞭望,四十年後的今天,昔時小廟已變成現在八層大樓的規模。人一生做事,辛苦不要緊,慢慢來不著急,只要不死,都有希望依願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學生就要把學生做好,如果連學生都做不好,更別談要做老師。同樣的,人都做不好,如何成佛?故在人生舞台上立場要站好,做好自己的角色。大家雖然在學部,但要有整體概念,「叢林學院化,學院叢林化」是我的理想,過寺院的生活但也有叢林的組織,二而為一,彼此不分別。在學習之餘,對常住的環境、需要,要多給關心、支援。

佛光山是個四眾道場,不管出家、在家彼此要互尊互重,和樂相處,大家要在道業上爭長短,不要在是非、煩惱中繞圈子。學習委屈、忍耐,才有力量辦道。

隨後到普門雜誌社和負責的徒眾、工作人員開個小型座談會。十一時趕回普門寺,為禮拜大悲懺的信眾開示。

我每天的行程就像在趕場一樣,又喜作不請之友,雖辛苦、雖忙累,但在心甘情願下,卻法喜充滿。

下午二時講第二場開示,三時三十分,到桃園講堂主持一場一千二百多人的皈依。桃園講堂在落成時舉行過一次千人的皈依,時隔才一個月,又有這麼多人要皈依,由此得見講堂的度眾能力。

這一次到台北來,利用空檔寫毛筆字送給來參加大悲懺的信眾,共計寫了二百一十二張。

晚,在中壢藝術館作第三場演講。

這三天桃園縣長劉邦友先生及多位縣府人員都前來聽講。吳伯雄先生今晚也到現場,特請他和大家講幾句話。

凌晨一點二十分回到佛光山,一路上雖很辛苦,但在家等候為我開門的滿榮、滿徹更辛苦。

我很懷念三十年前在雷音寺時,一群人到鄉間佈教後,騎著腳踏車回雷音寺,吃米台目泡糖水的點心,東南西北地談著……。三十年來弘法事業不曾斷過,現實的環境和優渥的條件比當時不知好過幾十倍,但那份親蜜如天倫般的氣氛,卻反而疏遠了。

 

找出內心平衡點 1990/10/1~1990/10/15

■十月 一日  星期一

永祥為新竹無量壽圖書館的重建工程,永全為澳洲中天寺的籌建草圖,希望我給予些許意見,我特找心平、慈莊、慈惠、慈容、慧禮、慧軍等人一起來研究。

二十年前,我和心平來大樹鄉麻竹園開山時,想藉著建築來表達佛教淳厚、樸實、古典的風範,後因現實的環境與社會的需要,幾經修改,將現代化的設備融入傳統的建築裏,外觀不失去典雅,內在設備更合乎現代的度眾需要。「叢林現代化,度眾叢林化」是讓佛教走入社會、深入民心的最簡捷方式。這也是佛光山及其派下各別分院的弘法特色。

別分院的整修、重建、擴建、籌建……等工程,總不停地在發展,尤其是本山正在積極興建中的三寶殿、金佛樓、玉佛樓,及提供信徒使用的「檀信樓」,打從構想、設計、動工、挖土、灌水泥……每一階段、每一步驟,都灌注了全山大眾的心意、關懷及信徒們的期盼。在工程現場隆隆的機械聲,節奏的起落著,像似脈動,孕育著不息的生命,有了這層認知,面對飛揚在每個角落的泥土灰塵,也較能「堪忍」了!

除三寶殿外,金、玉佛樓的內部設施,將有宗史館、資訊處、各院會辦公室、會議廳、戒壇、禪堂、念佛堂、簡報室、電腦室、檔案室及可容三千人的梯形講堂……

在信徒服務中心旁,專為信眾興建的四層大樓,名「檀信樓」,一樓為「檀務室」,二樓為「檀者居」,三樓為「檀信齋」,四樓為「檀那館」。等檀信樓落成後,每一個回到佛光山的信徒除殿堂、客堂外,也有一個專屬信徒活動的「家」。

再過兩天就是農曆中秋節,每年中秋上佛光山賞月的信眾、遊客很多,為安全及環保,全寺大眾總要分好幾批輪流巡山至深夜。雖然出家眾不興過這世俗的節日,但在山上服務的員工,應景的柚子、月餅仍不可少,故在都監院的安排下,晚上七時三十分集合全山員工,大家聚在一起,提早過中秋節。

山上職事在任期內,應常住需要時有輪調,心平特將新調動的各監院和職事集合起來和我見面,用意是日後大家在工作上、修持上有需要時,就多一個求教的管道。我對大家說,時下社會正面臨石油漲價、經濟恐慌、股市波動……等不安,佛光山的大眾仗佛光明,對外界的波盪較不敏銳,希望大家珍惜這塊稀有淨土,好好保護它。各監院職事見後,和員工見面,在座員工有年長者、年少者,有男、有女,有教授、有醫生、有佛學專家、有初發心者。由於各人服務對象不同,佛光山接引信眾層次也因此非常廣泛。這都是大家堅守各個崗位所共同成就的。故佛光山是大眾的家,隨時提高警覺、維護山上大眾的安全,則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在佛門工作除了一份應得的微薄待遇外,從工作中體會到佛法的快樂,才是大家所要追求的,過去中秋節大家守著月光,祈望今年的中秋在佛光加被下,大家事事圓滿。

■十月 二日  星期二

應大陸敦煌學研究院之邀,依昱、依淳今將前往大陸敦煌參加本月七日至十四日的「一九九○年國際敦煌學術研討會」。過去大陸對這一方面的研究只限在國內舉行,這次共邀集十多個國家,百多位學者參加,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會議。在會議期間並將開放敦煌地區從未開放過的洞窟,供與會者參觀。

據聞一九八四年日本研究敦煌學權威學者藤枝晃訪問中國時,曾言︰「……敦煌在中國,敦煌學在日本……」而引起學者們的普遍覺醒。這次依昱發表的論文題目是--「敦煌寫本《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之研究」,依淳的是--「克孜爾千佛洞與敦煌莫高窟中本生畫之考據與說明」。

「學以立名,問則廣智」,適應時代的潮流,無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佛光山萬壽堂新增建的工程,已趨完工,巍然聳立的七層大樓,遠遠望去,頗有布達拉宮沿壁建築的氣勢。人的一生,有兩個問題,一是「生」,二是「死」。

生時,有父母養育、老師教導;長大則結婚、生子、創業、功名富貴……

年老則要照顧,生病則要看護,死時的殯葬、告別式、火化、安葬……為人子孫者要跑好幾個地方,才能完成這人生最後一件事。萬壽堂有鑒於此,為讓那些瀕臨老、病、死的惶恐和痛苦,能夠得到安穩與慰藉,有系列的整體規畫--

三至七樓為奉安靈骨與牌位。

二樓專為病危者及看護的家屬居住用,內有廚房、浴廁、醫務室等設備,同時可供六位患者使用,分別是「如意居」、「有德居」、「菩提居」、「般若居」、「福慧居」、「和悅居」等。彌留時,並有法師為其助念。

一樓有東西兩個客堂,可供信徒洽詢及亡者家屬休息,及「九品廳」、「蓮華廳」、「圓滿廳」、「福壽廳」等為停靈、憑弔告別祭奠之用。

火葬場的工程,不久將有計畫地在高雄縣政府輔助下開工。

一般的喪事,從生病往生到安葬,家屬都疲於奔命,而佛光山對一個人生的完成︰從生到死,則提供了一系列的服務,且每天早晚除課誦外,並在春秋兩季舉行超薦佛事,不僅生亡兩利,也淨化了喪禮奢靡的風氣。

位於台北縣金山鄉的「中華大佛山」員工,在董事長周邦本先生、張純芳小姐和高凌風夫婦帶領下,一行三十多人,下午一時三十分來訪,其中有些員工是第一次到佛光山,從建築式樣、路旁法語、佛殿對聯、佛門禮儀……在座談時,都有人問起,如︰「一山五嶺天下少,兩院七眾世間稀」指的是什麼?

這是一幅寫在朝山會館服務台旁的對聯。「一山五嶺」指的是佛光山的地形,在一座山上,有五個丘陵,類似人的手掌--

大拇指︰指東山,專屬本山出家男眾活動地區,有男眾學部、大智殿、大覺寺、傳燈樓(以上對外不開放),及大佛城、地藏殿、萬壽園。

食指︰是信徒遊客活動的地方,有大雄寶殿、東禪、西淨、朝山會館、麻竹園、佛教文物陳列館、淨土洞窟、信徒服務中心、民眾圖書館、慈悲基金會、雲水醫院。

中指︰是本山出家女眾活動地區,有女眾學部、國際學部、研究部、大悲殿、大慈庵(對外不開放),及文教基金會。

無名指︰是慈善教育區,有大慈育幼院、佛光精舍、普門幼稚園、普門中學等。

小指︰是文化事業區,有編藏處、佛光出版社、覺世旬刊社、普賢殿等。

(一般遊客對佛光山的了解,大都只限於「食指」一區而已。)
「兩院七眾」是指在佛光山修持的人眾有男、女兩眾(院)具有七種身分︰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式叉摩那等。不管在地形上或道場修行的成員,都是非常難得的聚集,故有--
  「一山五嶺天下少 
   兩院七眾世間稀」

座談中大都對佛光山弘法事業、人事制度及我的人生觀問題,發問最多。我個人非常平凡,只要對佛教、對大眾有利的事,我都會讓人利用。因我的被利用,可以讓多數人受惠,我覺得是有價值的。在處事上,中國的民族性是不喜人好、不喜人突出,故「一枝獨秀」的風格,較易受到排斥。所以老莊哲學可以訓練我們凡事不要操之過急,採低姿態較易生存,何況真金不怕火煉,污泥能出蓮花,沒有挫折、逆境如何陶冶力量?

世界非只有我一人,事業、光榮非一定要集中在我身上,一個有用的人才會受到別人的排擠、批評、毀謗,無能者謗從何來?所以對那些不友善的眼光和態度,要同情、憐憫他。在這佛魔各半的世界裏,容許異己的存在,找出內心的平衡點,隨緣生活,隨遇而安,隨喜而作,隨心而住,凡事坦然就能釋懷。

大佛山佛像找我開光,我抱著與人為善的方便,和蔣緯國將軍只隨喜參加,大家怪我給人利用,真是阿彌陀佛!

下午三時,慈莊、慧軍至小港機場接由台北南下的陸鏗先生。

陸先生是雲南人,新聞記者,現年七十一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與艾森豪將軍的盟軍至歐洲採訪(隨團的八位記者之一),曾任江西廬山特派員,二十六歲時,任《中央日報》採訪主任。

大陸淪陷,被關坐牢二十二年,其中四年只有一個人關在一小房間,四年的歲月比出家人閉關還要長。在獄中的磨鍊,備嘗人間辛苦。幾年前因訪問胡耀邦而轟動一時,一生的經歷就是記者--犯人--記者。多少年來,陸先生大陸不能去,台灣不能來。目前暫居西來寺寫回憶錄,這次應國家政策研究中心邀請回來。

晚,七時,在東禪樓集合部分學生、職事,請陸先生講演。

■十月 三日  星期三

早上,和陸先生用完早餐後,陪其巡山,參訪各殿堂,當他看到佛教文物陳列館精緻、罕見、渾厚、稀有的佛教文物時,直歎是難得一見的寶物,不僅是其歷史價值和來源,可以想像佛光山收藏這些文物的辛苦不易。陸先生不解地問道︰「為什麼有些報章雜誌,說佛光山只注重外表的華麗,不注意其內容?難道他們都沒有看過這些文物嗎?」

話是從人家的嘴上說出的,我能奈何?只是他們說的是他們的佛光山,不是我的佛光山。

只要到過西來寺的人,大都認識陸鏗,在山上繞了一圈,「陸先生歡迎您來佛光山!」「陸先生好久不見了!」劉枋居士︰「陸大哥!我們又見面了!」……
陸先生很感慨地對我說道︰「我到處不受歡迎,只有在佛光山感受到『尊重』和『家』的溫情最濃烈。」

下午陪陸先生到台南參觀慧慈寺,晚上在圓福寺用晚餐,並抽空為圓福學園的學生開示。

在高速公路上,陸先生一再讚美台灣實在是個美麗的寶島,經國先生的十大建設,實在造福了台灣每一個人,跑遍世界各地,最可愛的還是台灣。十一億的中國人,以台灣人最幸福。

晚,七時,回到佛光山,陸先生繼續他未講完的話,述說其牢中生活。

今天是中秋節,李登輝總統送來一盒月餅,宋楚瑜先生送來紹興特產,節日送禮是中國人傳統的習俗,也是人情味的表達。

君子以道為友,小人以利為友,不管什麼時候,人總離不開朋友,故︰
  「對淵博之友,如讀奇書異誌。
   對風雅之友,如讀明人詩文。
   對幽默之友,如讀傳奇小說。
   對謹慎之友,如讀聖賢經傳。」

■十月 四日  星期四 

因陸鏗先生在台北還有約會,臨行前還特地繞到普賢寺參觀。

員林百果山女獅子會在會長張邱葉、副會長周麗嬌等人的率領下,一行四十餘人,今來山參訪,下午四時,在雙圓堂與她們舉行座談。由於上個月中旬,在員林三天的佛學講座,而促成百果山女獅子會與本山的這段法緣,有了緣,還必須要「惜緣」,此緣才會綿長。只知結緣而不懂惜緣,「緣」在沒有陽光、水分的滋潤下,很容易就會斷緣,對女獅子會的這些獅友,有心續緣惜緣的請法精神,實值讚歎!座談時為大家開示「家庭人際相處妙方」、「夫妻相處之道」、「子女教育法」、「如何辦好有佛法內涵的社團活動」。

每年農曆七月是叢林期頭人事調動的日子。近幾年來佛光山叢林學院畢業的同學一年比一年多,在人事分發上,是頗費心思的一項工作。職事調動是屬常住的事,但站在師父立場則有義務幫助徒眾依其興趣、專長、志向填寫志願表。晚,七時,集合即將結業的專修部「經論教理學系」和「法務行政學系」同學於法輪堂,聽取大家的志願、希望、理想,以便給予輔導。

座中滿潤問我道︰「師父對我們有什麼期望?」

第一、要能耐煩、守得住,不見異思遷。在人生道上碰到艱難困苦是必然的過程,要有力量去面對它、忍耐它、突破它,絕不忘失自己的信心。在團體中,凡事不要急於速成,急於表現,好好充實自己,不製造是非,不製造問題,不鬧情緒,不做新聞人物……樹立好自己的形象。

第二、我心目中的徒弟,還要能「人和」。能跟大家和平相處,才易在團體中生根,跟別人不和,人家自然會排斥你,培養喜歡別人、信賴別人、幫助別人的心胸,吃虧上當不要當一回事。
東、西德在昨天統一了,東德很窮,要一兆美金才能助其復興,雖如此,西德的人也很歡喜,說道︰「只要統一,窮,沒有關係,誰叫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呢!」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句話。在座各位那個好不好,都不要緊,誰叫他是我的兄弟呢!如果能這樣想,那世間就好可愛了。反之,這也不高興,那也不喜歡,到處都是冤家仇敵,日子如何過?我常喻,爛瘡在我身體上,還要用心去治療、包紮,不能嫌棄,因它是我身上的一部分。

第三、要知本分。什麼叫「本分」?出家有出家人的本分,學生有學生的本分,住眾有住眾的本分,當家住持有當家住持的本分。身為出家人,修行、慈悲、忍耐、戒律、弘法利生,都是我的本分,不可漏失一方。

第四、要能包容。每一個人都要能有一個包容的世界,包容佛教更好,至少要能包容佛光山。佛光山在弘法度眾上的方便,別分院分布各地,但其精神仍是一體的,不要有地域的觀念,而自我分割、縮小,能擁有佛光山「全部」的人才會快樂。

第五、要能承擔。各位在此求學,不管出家在家,能把佛光山看成是自己的家,佛光山有我的一份,那麼罵也罵不走,打也打不走。能「承擔」自然就能安住、就有力量。

■十月 五日  星期五 

上午,接見承建澳洲中天寺的建築師傑夫古寧先生(Jeff Collins)。傑夫先生此次來台,訪遍了各別分院、講堂,主要是參觀其建築,以作為承建中天寺的參考。問及此行心得,他表示籌建中國寺廟,是他建築事業的新突破,非常高興有此承建機緣,在台的這星期收集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定會很用心的將中天寺建好。我提供傑夫先生寺廟建築的特色如︰山門、斗拱、圓門、浮雕、鐘鼓樓……等理念,他欣喜的說回澳洲後,馬上會著手設計藍圖,有信心在布里斯本聳立一座傳統中國佛教殿宇。
  慧性在印度鹿野苑弘法,上月回山,今將返印度,向我告假。

下午北上。晚,七時,在林口中央警官學校講演,勉身為大眾保母的警察人員,平時要建立--
  一、不計較不比較的「平等觀」。
  二、不怨天不尤人的「因果觀」。
  三、不侵犯不推諉的「道德觀」。
  四、不貪求不瞋怒的「修養觀」。
  五、不自卑不懊喪的「戰鬥觀」。
  六、不邪見不妄動的「禪定觀」。

中國造字特性,只要看到部首,大概就可以知道這個字的意義,如海、河、江、湖、濕,都有「水」旁,可見與水一定有關。不過有例外,如彩虹的「虹」,雖是「虫」的部首,其涵義並沒有昆蟲的意味,而是指蛇,但不是平常所說的錦蛇、百步蛇之類,而是傳說中的龍。

深藏水中的龍,不僅有呼風喚雨的本領,還會騰雲駕霧,古時人們,便因此將霉雨之後,浮在天邊的彩虹當作龍,所以造字時便以「虫」為虹的部首。

■十月 六日  星期六 

上午十時,前往汐止彌勒內院應住持寬裕法師之約,慶祝其開山四十週年暨佛像開光重建落成法會,教界中長老,如了中、真華、浩霖、聖嚴等和各界貴賓、汐止鎮長廖學廣、信徒等近千人都參與了此盛會。

四十年前的台灣,不但政治上風雨飄搖,佛教更是一無所有,由於慈航老法師當年致力興學、搶救僧寶、栽培人才,安置大陸來台之僧青年,如自立、幻生、唯慈、了中、浩霖、真華、蓮航、淨良、宏慈、以德、清霖、印海、妙峰、淨海……等法師,佛教才有今日蓬勃發展的局面,慈航老法師可說居功厥偉!

今日大家齊聚一堂慶祝重建落成、佛像開光及開山四十週年,最重要的是要繼續慈航菩薩的慈悲精神--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歡喜精神--讚歎、愛語、笑口常開,時時不忘將歡喜給人!

下午二時三十分,準時參加台中縣文化中心的佛學講座。這次講座是由文化中心主辦,台中縣梅花之友、豐原市團委會、豐原社教工作站、台中縣婦聯會等協辦。

台中縣長廖了以、議員張瀞分也都蒞臨致詞。
 

為豐原地區信眾開示「如何創造美好人生」。

依華明將回印度,在達賴喇嘛處,為藏漢佛學院擔任教師,今向我告假。


  「直說君子的長短是諫諍,
   批評朋友的得失是訴訟,
   陳述國家的利害是對策,
   私情打動人心的是遊說。」

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辱,「語言」是榮辱的樞機,勿因失言而造成悔恨。

■十月 七日  星期日 

今、明兩天,普賢寺為籌建西來大學發起大悲懺法會。上午九時即下高雄到普賢寺,準備每支香後為信眾開示。心平也特地在法會中主持上供。

「西來大學」把佛光山上下每一個人及信眾都動了起來,期盼在大眾一心一德的護持下,西來大學能早日完成。

依來法師在這次人事調動中,將出任普賢寺住持,在開示時,也向信眾介紹。

張培耕居士剛從大陸回來,向我報告此行一些見聞。
位於高雄中華四路負責「皇宮骨董公司」的謝美惠小姐,請我明天到其公司參觀,並送來該公司的宣傳邀請單。

利用開示的空檔,為參加大悲懺的信眾寫字相贈,前後共寫了近五十張。

有徒弟對我說︰「師父!您實在是一分鐘都不浪費,不是開示,就是會客,客人走了您就寫字,連研墨的空檔也要翻一下報紙,您的人生真的沒有留白。」

其實一個人要過怎樣的生活,在於自己的思想,快樂與否並不重要,重要在於是否有意義。
  唐伯虎有一首詩--
  「人生七十古來稀,前除幼來後除老;
   中間光景不多時,又有炎霜與煩惱。
   過了中秋月不明,過了清明花不好;
   花前月下且高歌,急需滿把金樽倒。
   世上錢多賺不盡,朝裏官多做不了;
   官大錢多心轉憂,落得自家頭白早。
   春夏秋冬撚指間,鐘送黃昏雞報曉;
   請君細點眼前人,一年一度埋荒草;
   草裏高低多少墳,一年一半無人掃。」
 

不知珍惜時間,是個對生命殺生的人。

■十月 八日  星期一 

上午九時三十分,前往義永寺恭祝開種法師八十歲生日,並送了一幅我親自題的「無量壽」卷軸為賀禮。三十八年前我到高雄弘法時,開種法師才剛出家,一九五三年的環島佈教,還曾受過他的招待。看穿梭在義永寺內外忙碌的信眾,可知開種法師的法緣是多麼殊勝。

從上午十一時起到晚上八時,在普賢寺說了三次法,會了六批信徒,寫了近四十張的毛筆字送給信徒。

晚間九時三十分到中華四路的皇宮骨董公司參觀,車子才一到門口,鎂光燈、鞭炮聲響個不停,負責人、經理、顧客……大家擠於一室,氣氛非常熱鬧。皇宮公司所陳列的佛教文物,都非常精緻、典雅、稀有,有古玉、瓷器、字畫、翡翠等,在設計和蒐集上,不難看出其用心,在壁上有一副對聯--
  「讀書臨帖我所樂
   抱甕灌花心自開」
 

好靜雅的意境!

宋太宗是一位很喜歡讀書的皇帝,可是歷代的書籍那麼多,全部讀遍是不可能的,於是就請翰林學士李昉等人將古書分門別類加以整編。李昉花了五年多的時間,編成一部千卷大書《太平御覽》。太宗每天都要閱讀兩、三卷,有時事情太忙看不完,一定找空把它補足。

逢到寒冬,看太宗在燈下苦讀,大臣就勸道︰「白晝時短,國事又那麼繁忙,每天讀兩、三卷,不是太辛苦了嗎?」

太宗︰「對讀書我只感到有好處和樂趣,不覺得有什麼辛苦。」

讀新書如晤良友,讀舊書如遇故人。人在獨處時,不管是良友也好,故人也罷,實是不可少的伴侶。

感謝慧龍、慧軍、依淳、永融、依昱、永和、永昇等經常買書給我看。

■十月 九日  星期二 

佛光山一些比較重要的寺務,大都是在會議中協調、溝通才決定的,在進行中不感覺其重要,但一旦付諸行動,影響就非常深遠。應都監院院長慈莊之邀,上午九時參加各別分院住持及單位主管會議。

會中決議將於明(一九九一)年三月十八日起至六月十五日止,舉辦為期三個月的「佛光山傳授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

並禮聘來自海內外各地的高僧長老授經、開示,在戒期中戒子將依生活律儀、戒學思想、佛法實踐三階段給予教育。

遠從澳洲回來的依訓、永全,也在會中分別報告了籌建南天寺(在雪梨附近的五龍崗)和中天寺(在布里斯本)的進展情形。(南天寺和中天寺相距約一千里,機程要一個小時。)

工程監院慧禮法師在會中表示,為配合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其金、玉佛樓工程會儘量配合,以解決在家戒子住宿的問題,贏得大家鼓勵的掌聲。

文教基金會十一月份的「全國佛學會考」、十二月底的「佛光山學術會議」、明年元月份的「佛教青年學術會議」,都在加緊籌畫。

寺務監院依敏法師負責的萬緣法會、戒期中的水陸法會,乃至春節的平安燈法會,辦法正在加緊擬定。

都監院「瞻前」「顧後」的事項最繁瑣,但也最切身。

其他諸如「功德主會」、「佛光人會」(中華佛光協會)也是即將要展開的行事……

各別分院、單位主管與常住要溝通、配合、協調的事情,幾乎各層面都有。

在法輪堂會議廳,整整過了一天,心中忍不住想要說︰「我實在不喜歡開會。」

會中,我忽有所感,「如何做好一個住持、主管?」我認為除了有供養心、包容心、體貼心……無私心外,不私交信徒、不和信徒有金錢、物質來往是不可忘失的戒律。

明天將飛西來寺,每次要出門前,事情總特別多,整理隨身要帶的東西,除了書以外,還是書。在書桌前翻盡所有的備忘錄,那一通電話忘了打?什麼人請示忘了回音?承諾的事進行否?……「心」像掃描器,過濾近三個月在台的點點滴滴,像煙也像夢似的,快速的時光,多可怕啊!
  「地上之山水妙在丘壑深邃,
   畫上之山水妙在筆墨淋漓,
   夢中之山水妙在景象變化,
   胸中之山水妙在位置自如。」

■十月 十日  星期三 

心平、慈惠、慈嘉、慧龍、慧軍等人,一大早就聚集在麻竹園,準備要替我送行,今與我同行要到西來寺的有慈容、依日、鄭碧雲。而慈莊、永均送我們到機場。

每次要到美國,徒眾總千叮嚀萬吩咐要我保重、不要太勞累、早一點回來……曾有一位學生寫了一封信給我道︰「師父!我們知道您很忙,尤其是為西來寺,幾乎佔去您全部時間,西來寺很重要,但我們這群尚在就學的徒眾比西來寺更重要,將來我們可以建十個西來……」我看了很動心,也為他們的志向欣慰。可是我沒有將第一個西來寺建好,徒眾如何追隨我去建十個西來寺?

九時北上,高速公路上沿途插滿國旗,一整排的隨風飄動,好壯觀。今天是雙十國慶,怪不得到處洋溢著朝氣。中午在桃園講堂用餐,依德和幾位信徒很用心地做了好幾道菜,都很符合叢林素菜的水準。為感謝信徒們這份心意,寫了幾個字跟大家結緣,前後寫了近二十張毛筆字,要不是慈莊在旁提醒時間差不多了,幾乎誤了四時三十分的上機時間,好在桃園講堂離機場很近。

台北到洛杉磯的機程要十一個小時,又經過國際換日線(指東經一八○度線而言,係自北極開始,沿白令海峽而下,貫穿整個太平洋中部),故下機時間是當地十月十日下午十二時三十分。

心定、依勤、依門、慧愷、明德在機場等候。

去年西來寺的對面山起火,燒掉好幾百戶房子,其中有一戶沒有燒掉,要廉價出售,因距西來寺很近又便宜,台灣信徒就買下來,但又不來住,就借給我掛單之用,房子左右皆是荒山,但居高臨下,頗為心曠神怡。

下機後,就直接到舊房子新住處去安單。

西來寺住眾等不到我,一個個都跑到新居來,這房子位於Montellano街,故暫名為「蒙地拉精舍」。本想好好靜一靜,屋子一下子又聚了這麼多人。慈容簡略為大家報告近三個月來,山上法務狀況和重要活動。

面允大家,在西來寺這段時間,不要為我安排太多活動,多留些時間跟徒眾相處。

■十月 十一日  星期四 

清晨在鳥語聲中醒來,好久沒有睡過這麼甜的覺!

在台灣三個月近百場的演講、開示、會議、家庭普照……沒有間歇的行程,此刻想想真不知是怎麼過的,躺在床上真不想動,沒有電話聲的早晨實在太美妙了。

十一時,道慈送來報紙,一進門就叫道︰「師公!您的房子有美國味!」我到院子看報紙,他就拿著一瓶芳香劑東噴西噴的。「蒙地拉精舍」是很傳統的美國式房子,內部的家具、裝潢、擺設、乃至把手、開關,都很雅緻,稱不上古色古香,但很耐看。

靠近廚房的庭院旁,有兩棵很高大的檳榔樹,樹上不知築了多少鳥巢,嘰嘰喳喳的鳥叫聲,不知在吵什麼?早上聽到鳥叫聲醒來,覺得好美,現在卻覺得好吵,不同的大概是心境吧!

記得一九五○年左右我在宜蘭雷音寺,住的房間剛好在馬路旁,每次卡車經過,床都會震動,有時深夜都會被驚醒,但一住就是十幾年。後來在高雄壽山寺,門口就是鐵路,每天南來北往的火車不下百次,尤其是晚上的貨櫃車,不僅是車箱長,且是每半個小時一個班次,好不容易有個較長間歇,那也差不多是打起床板的時候了。

在焦山佛學院時,後山就是長江,濤濤的流水聲,點點舟航,可是住了三年,也不覺有長江的存在。

剛到美國來那一陣子,每到夜晚看到那一片燈海的景色,總覺得鑽石也沒有如此亮麗、好看,可是最近這幾年就不覺得什麼。

二十年前我買下五十甲地要建佛光山時,大家都說太大太大,等建好了,又這裏不夠用,那裏不夠用,平常我都不敢在佛光山走動,因到處都會碰到信徒、遊客要拍照,要不就是人擠人的寸步難行,只好讓給大家,自己盤居在小房間內,約六坪的斗室就是我的佛光山。

什麼叫大?什麼叫小?什麼叫靜?什麼叫吵?大中有小,小中有大;靜未必靜,吵未必吵!

一個人要為環境、為地方、為習慣,學著適應、改變。

報載︰有二十七家國內外航空公司,接受常飛旅客們的評分,以別受歡迎的程度。

美國國內十一家航空公司,服務最好的是美利堅航空公司,其次是大陸、聯合,西北和東方殿後。

美國國外十六家航空公司,最受歡迎的是新加坡航空公司,其次是澳洲、瑞士、日航、北歐,最後是蘇俄。

在所有的評分中,新加坡航空公司除準時輸給瑞士外,其他都是第一。

所有廣告中最好的方式,莫過於「實力」。

■十月 十二日  星期五 

心定轉來一些總機電話留言,大都是禮貌上的問候,或請求剪綵、家庭普照、聚會開示、邀請演講……

這次來美之所以不要安單在西來寺,為的就是要減少外緣,以爭取時間好好讀書自修,雖不是閉關,至少希望能做到禁足。可是在美國的社會,不參與社團活動或聚會聯誼,很容易就會被孤立。單就洛杉磯華人社團,如美西華人協會、中華科工會、中華會館、南加州華美協會、台美商會、台灣同鄉聯誼會……就有三百多個社團,人際間的聚會實在不易應付,佛教處在其中實在很為難,在美社會還是要禮尚往來,有些場合實在不得不出席,為佛教的弘揚只好隨緣,想禁足的計畫又落空了,誰叫我是大眾的呢?

下午四時,心定集合住眾,大家為我接駕。

佛光山所有的別分院中,人數最多的是西來寺,僧信四眾有七十五人。希望這七十五人,能發揮每個人的特長。

慈容負責的傳燈會,跟大眾的關係最直接,先由他向大家報告,佛光山人事的定位情況,其中又以明年三月要舉辦的「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令大家最興奮。

最近心定、永楷、羅拉(加拿大籍比丘尼)等人為移民法案中的宗教簽證問題,只要一有開會,都會到聯邦政府表示關心,目前美國對宗教的簽證,必須要有兩年的神職資格,現在向國會爭取希望只要是在宗教團體內服務即可,其範圍包括傳教士、專業人才、宗教成員。如果這個法案通過,以後到美弘法在簽證上就比較不受限制了。

西來寺每月除定期活動外,也常請一些學者專家做專題演講。美國聯邦拘留所,應獄中多位華裔人士要求,前來西來寺請法師能到監獄佈教。心定和社教處滿亞等人每星期定期前往開示佛法和指導靜坐方法,兩、三個月下來不僅華裔人士,美籍朋友的參與人數也不斷增加,在苦難的地方更需要佛法,且是不分國籍的。

在殿堂的徒眾問道,在殿堂是否能備有刷卡機,因有很多信徒遊客身邊很少帶現金,都是用信用卡。這也是在西方弘法的特色吧!在台灣使用信用卡,據簽證國際信用卡公司統計,台灣持卡消費額每人每年達二千八百美元,高居亞太地區之冠,甚至較美客戶為高。

想潮流既是如此,可列為考慮,只是想像信徒在佛前用刷卡添油香,頗有「銀貨兩訖」的味道。

晚,前往千家駒夫婦住處探望。千先生很高興地說︰「大師!雖然您不在西來寺,可是我天天在北美電視台都看到您。」(北美電視台正在播映我的「每日一偈」。)

我也說常在《時報周刊》看到他的大作。

我們從近況談到亞運,從亞運談到時事,深覺「統一」,彼此要拿出誠意來。

夏威夷孫穗芳女士來電,要求是否能拜會許家屯先生,因許先生幾個月前已搬到距西來寺兩小時路程的地方,允其聯絡時,再替她轉告。

■十月 十三日  星期六 

星期六到西來寺的遊客、信徒很多,隨緣會見了《開放》雜誌主編林布翎女士、人民大會委員長萬里先生的二公子萬仲祥先生、胡嘉華小姐。大家談得非常歡喜。

除殿堂外,西來寺人最多的地方,便是齋堂。給來禮佛的每一個人都吃得很歡喜,就是弘法。我常告誡弟子在佛門典座是菩薩發心,「酥酡妙味」、「民以食為天」是多麼「現實」的問題。做菜不是說將生菜弄熟就了事,尤其是素菜,是要用火功來煮出味道。從中培養興趣,將做菜看成是寫文章,在刀下、鏟下,千變萬化。

昔時中國菜舉世聞名,可是最近的素菜卻比不上日本、美國,一道以香菇、黃豆研煉而成的素火腿,在色、香、質、味上都比不上,想當初還是中國先發明的呢!不用心、不求進步、不加研究,在餐桌上自然會被淘汰。

以前在壽山寺替我準備三餐的玉英姑,對她的廚藝和上桌時間的得宜,至今我仍非常懷念。我只要說要吃飯,每次都不超過五分鐘菜就上桌,事先都沒有預備的請客,四菜一湯只要半小時就可以上桌。後經我多次觀察,原來玉英姑在買菜時,就開始預算,時間不夠熬煉的菜不買,要花很多手工的菜,請客時不用……經精打細算的思慮,當然上桌的菜就可口又有水準了。這一套如大家都能學會,那真是大眾有福了。

這次我安單在「蒙地拉精舍」,徒弟要找我,總不像在西來寺那麼方便。適應美國的生活方式,要見我的要事先電話預約,並開放每天下午五時至八時是師徒時間,有事可以來請示,但不供應晚餐。

人不可能獨處,總要跟人家接觸,在團體中要人家注重,除才華、負責、忠誠外,我想至少要經過十年的歷史才會受人肯定。多層面的充實和廣結善緣是時下青年要積極修持的。在西來寺的慧成,已六十六歲,每天早課後,就拿著掃帚發心打掃全山的清潔,不僅住眾敬重,信徒見到也都很尊敬作禮,是全西來寺最有人緣的法師。

要有人緣必須先要培緣。

傍晚,陪孫穗芳女士去拜訪許家屯先生。許先生一下要和我談,一下又要和她講,數月少說話的許先生,我看應付得有些為難了。
■十月 十四日  星期日 

山上自從有了傳真機設備,在公務連絡上、與別分院溝通上、訊息傳達上實在助益不少,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徒眾使用不如法,如--

一、時間不恰當,我常在深夜兩三點被傳真機的響聲吵醒。

二、操作不如法,模糊、歪斜、縮小的字體,不僅讓人看了很吃力,尤其抖斜字體不易辨認,有如廢紙。

三、雜亂不統一,不要想到就寫,各單位集中寫滿一張紙再傳真,可避免同樣訊息的重複及浪費。

建立統一傳真制度,是使用傳真機的第一步。

中午和楊懋慈夫婦一起用餐時,楊夫人無意中提起,已素食有好一陣子了。問起緣由,楊先生說,月前有一次在夢中,看到出家人在吃葷,心裏很不以為然。醒來後,覺得這是佛菩薩給自己的警告,因此就發心素食了。

楊夫人說︰「每次在夢中如果夢見聽大師說法,隔幾天,師父就從佛光山回來了。」

信徒李錦興博士的兒子,只要向爸爸說他夢見師公,第二天到西來寺一定會見到師父。

也有很多信徒說,只要在夢中看到我,就知道快初一、十五了,要到西來寺禮佛。

有位居士樂捐西來寺美金一萬元,說是我託夢要他捐的。

沒想到我白天行程那麼緊湊,連晚上在睡夢中也要非常辛苦到處託夢奔跑,真是阿彌陀佛。

晚,和負責西來寺中華學校的教務主任李曾艷英、老師李香泉,為中華學校辦學情形彼此交換意見。

「中華學校」對西來寺非常重要,因它的興辦讓西來寺和社區藉此關係連在一起,也是西來寺為信徒最具體的服務。李主任是台大畢業,台灣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第一批老師,有十八年的教學經驗;李香泉老師是從事社會工作者。校長是心定法師,以他們的熱心和專長,加上家長會會長,我對中華學校在加州有信心比照美國水準,辦出一個規模。中華學校並將成立籃球隊、舞蹈班……等才藝訓練,並制定章程、家長須知、老師須知及成立「西來寺教育委員會」來支援。

凡事有意見就有參與,有參與就會關心,希望大家對周遭的人事物都有意見,都能參與,在團體中最可怕的莫過於「局外人」。

晚餐後在西來寺山坡下經行,看到花叢旁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堆堆被鬆動的土,正覺納悶,突然看到一隻毛茸茸的小手從地下掰土上來,原來是地鼠。

地鼠不僅會吃壞花草樹木的根部,也常在地下製造一層又一層的地道,是水土保持的剋星。負責園藝的徒眾一再向常住反應,要想方法驅逐,否則花草樹木長不起來。長年在地底下生活的地鼠,特性怕見陽光,只要在陽光下四、五分鐘就會死亡(體溫上升之故),且觸覺十分發達,如何能不傷害到牠又能驅逐牠,實非易事。

■十月 十五日  星期一 

遠在拉斯維加斯蓮華寺的慧光和印堅法師,正準備在蓮華寺辦中華學校,今特地到西來寺索取辦中華學校的辦法和資料參考。

問及蓮華寺法務狀況,星期假日是一般寺院信徒最多的時候,但在拉斯維加斯每逢星期六、日,街上看不到一個人,百分之九十八的人都聚在賭場,通宵達旦的服務賭客一天一夜,然後星期一再睡一整天。所以平時會到寺院禮佛大都是在星期二以後。

拉斯維加斯的居民以在賭場工作的人為多,據聞一星期只要上班三天三夜,其眷屬也可比照員工,全家享受保險優待,在此優厚的條件下,很多人都不願意換工作,在賭場忙碌工作之餘,碰到法會有發心的信徒到寺院禮佛、幫忙已經很不錯了!

有一次,他們從香港要回蓮華寺,海關不准他們入關,原因是︰出家人到賭城做什麼?他們道︰地藏王菩薩為救度眾生,地獄都去了,賭城有什麼不能去的?更何況那裏的人在精神上更需要佛法的滋潤。本著這慈心悲願的一念,多少年來,蓮華寺在拉斯維加斯為當地信眾結緣了一份佛心和一份關懷。慧光和印堅的發心,實屬難能可貴。

每次到海外道場來(不只西來寺,還有澳洲、馬來西亞……),徒眾見到我總問長問短的想知道目前台灣佛教界的情形以及佛光山的弘法活動。雖然《普門》、《覺世》和佛光山對內刊物《佛光通訊》時有報導,但能親耳聽我細述,他們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的。所以我常自揄,要時常接受徒弟們的「備詢」,從徒弟們的發問中,深覺海外道場彼此間與本山訊息,在橫的方面溝通與了解總嫌不夠,擬建議佛光出版社於歲末出版一本《一九九○年佛光山做了些什麼?》除可向十方信眾報告本山弘法狀況外,也為自己留下一份備忘錄。

能讓團體運轉的有兩種人,一是領導人,二是被領導人。身為領導者除備有寬宏的胸懷、平等的精神外,在思想、風格、處事、道行各方面都要有能力才有資格去領導人。本身無能力又不肯接受別人領導者是團體進步的絆腳石。不管是領導者或被領導者能抱著廣結善緣的心態,上位者對下要能做到,不刁難、不苛求、不憚煩、不輕易打回票;在下位者要能做到肯合作、肯溝通、肯犧牲、肯接受、肯主動……。為人屬下不居功,光榮歸於領導者,才有資格在團體中做個「眾」。

慈惠、黃惇靖和曹永杉居士及其女曹佑如等,今從台灣來美,西來寺慧愷、道慈等前去接機。

 

皆大歡喜 1990/10/16~1990/10/31

■十月 十六日  星期二

和依照、依門、滿亞、滿諭等人談到,每逢佛菩薩聖誕或法會,為配合信徒時間,常住是否可以提前或延後改在星期假日?

如果說我們要去祝賀朋友的生日,為配合自己的方便,而任意將時間改了,試想──
  一、對方的感覺會如何?
  二、到底是誰在過生日?

更何況我們面對的是佛菩薩聖誕,如父母生日,兒女怎可為其更改?有些寺院為遷就信徒假日來寺禮佛方便,常將佛菩薩生日改在例假日,有時提前,有時延後,我覺得這樣是不恭敬的。四月初八是佛誕日,怎可改在四月初九或四月初七?或星期日?西來寺為適應美國社會環境和生活方式,在度眾方面都是以信徒的作息來調整法務的推展,如延長開放時間、定期傍晚時分講座、懺儀、晚上的家庭普照、技藝訓練班……。只要是信徒參與的活動,皆可彈性變更。但對傳統的佛菩薩聖誕,應予尊重「信仰的定位」,不要輕易更改。

負責廚房典座工作的林秀珠居士,今送我一尊金佛像,小卡片上寫著--

「從我童年至今,師父您在我心裏是一位最慈悲、最孝順、最具智慧又莊嚴的師父。

願師父您常住世間,所到之處皆佛光普照。誠如這尊金佛似的光芒四射。謹以此『小金佛』表示我對師父永恆的尊敬!」

一個人的美麗不在於外表,而在於感恩、滿足、發心、讚美的美德。

有句話說,「使黑人脫去黑色皮膚的最好方法,是先給白種人一顆白色的心。」所以,每一個人都是一卷書,若你知道去讀它,則每一個人都有其特色--宮、商、角、徵、羽,點綴我們多彩多姿的生活。

做人,應注意十敗--
  一、虛榮者敗。      二、懶惰者敗。
  三、驕慢者敗。      四、暴戾者敗。
  五、貪吝者敗。      六、私心者敗。
  七、無信者敗。      八、邪執者敗。
  九、不忠者敗。      十、說謊者敗。

做人,應再注意十勝--
  一、誠實者勝。      二、勤勞者勝。
  三、謙虛者勝。      四、仁慈者勝。
  五、喜捨者勝。      六、大公者勝。
  七、篤實者勝。      八、圓融者勝。
  九、忠忱者勝。      十、信用者勝。

在報上有一則新聞,說澳洲為慶祝建國二百週年,曾發行紀念性的十元塑膠鈔票,頗受大家歡迎。今年九月澳洲地區的聯合準備銀行,開始以塑膠製的鈔票代替現行紙幣,日後再也不必為紙鈔破損而煩惱了!

不知環保專家的看法如何?

■十月 十七日  星期三

生、老、病、死在人生是一個過程,尤其是在面對「死亡」時,很多人都會事先作好安排,其處理方式很多,有人喜歡土葬、火葬、海葬、空葬……或提供給醫學界作解剖研究之用,在印度還有一種習俗是將往生後的身體,放在荒郊野外與鳥獸結緣……。為達成這項與自己切身的最後一件事--又無奈的不能親自完成,只好藉著遺囑來闡述心願。

前陣子報載美國總統布希夫婦,立下遺囑願於逝世後,將身上任何器官捐作科學實驗之用……。貴為一國領袖,都要事先普告世人自己的意願,可見大家對遺囑的重視。據聞毛澤東是非常提倡火葬的,他曾為自己日後安葬問題,於一九五六年立了一份倡議書,內容說︰

「人由生至死是自然規律,人死以後,應當給予妥善安置,並且採取適當的形式進行悼念,這是人之常情。我國歷史上和世界各民族中有各種安置死者的辦法,其中主要的辦法是土葬和火葬,而土葬沿用最廣。但是土葬佔用耕地,浪費木材,加以我國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把厚葬、久葬定作禮法,常使許多家庭因為安葬死者而陷於破產的境地。

實行火葬不佔用耕地,不需要棺木,可以節省裝殮和埋葬的費用,也無礙於對死者的紀念,這種辦法雖然在中國古代和現代還只有一些人採用,但是應當承認,這是安置死者的一種最合理的辦法……」

凡想自己死後要用火葬者可簽名,後死者必須保證替先死者實行火葬志願。此份倡議書除毛澤東本人簽名外,尚有朱德、彭懷生、康德、鄧小平、楊尚昆、周恩來……等一百五十一人。可見毛澤東本人對死後實行火葬是很認真的。佛教是主張火葬的,台灣當政者雖提倡,但未認真宣導和執行非常可惜。在一九七六年毛澤東去世後,中共中央卻作出決議,將毛澤東遺體放入水晶棺中,供人瞻仰,並建立毛澤東紀念堂作為供奉毛澤東遺體的場所。完全推翻了其二十年前立下的文書和意願……。這種違反毛澤東本人意願之事,實叫人對立遺囑的信任度懷疑。

達賴喇嘛自從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後,更堅持不主張暴力,並反覆強調,藏民對西藏文化的保護權利,他認為有二千多年歷史的西藏宗教文化將面臨一個危機--在未來十五年內,西藏漢人人數將超過藏民人數,使其固有文化難以延續……

達賴喇嘛將一九九一年命名為「國際西藏年」,並陸續在二十八個國家,舉行傳統西藏文物藝術展示,一系列介紹藏人傳統精神及文物。……明年四月至八月在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行。

達賴喇嘛說︰世界上沒有比一個民族被消滅更悲哀的事了。

■十月 十八日  星期四 

西來大學預計明春開課,長程計畫的校舍正籌建中,近程校舍擬借東洛杉磯大學和西來寺二十四間教室暫用。第一學年第一學期的「宗教學系」、「佛教學系」將分別在西來寺和東洛杉磯大學開課。但「藝術學系」有很多人建議要設在聖地牙哥。今早特地約了慈惠、慈容、永楷、張幼珠和楊懋慈等多人,到聖地牙哥實地觀察環境。

自從西來大學經州政府公布准許設立後,來自各方的關心、探詢、資助、鼓勵很多,為了不辜負大家的期望,在行政上,主其事的職事都戰戰兢兢在作業。我在美辦學,非為他故,只為讓受西方教育的中國青年,不要以為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原來中國的月亮也可以和美國一樣圓。

美國人到中國辦大學,如聖約翰大學、輔仁大學等,已近一百年的歷史,我們遲了一百年回饋美國,我們還能再遲嗎?

白天講話、開示、會客、座談……似乎已成慣例的行事。晚上獨處時常想,我總不覺得自己偉大,卻因信徒的擁戴、大眾的護持、社會的肯定,反而有高處不勝寒的慨嘆。

以前,一直在心中想的都是為佛教,為大眾,但現在這一切因緣都已具足,反而覺得自己更空曠了,更落寞了,現在的感覺猶如陶淵明的〈歸去來辭〉中「雲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返」,我好想靜靜的修行讀書。
  在我心中,一直有這樣的感受︰
  「水可以當茶,茶不可以當飽。
   詩可以當文,文不可以當法。
   曲可以當歌,歌不可以當道。
   技可以當財,財不可以當富。
   名可以當貴,貴不可以當佛。
   人可以當力,力不可以當我。」

■十月 十九日  星期五 

為佛光山明年三月要傳授「萬佛三壇羅漢期戒會」,受心平委託,慈莊前往位於蒙市的法印寺,禮請印海法師為教授和尚,我因其新道場即將落成,也前往道賀。

法印寺裏外,上下一切寺務都是印海法師親自打點,每天除了五堂功課外,叢林四十八單職事一肩挑,還要到「西來學部」上課,及不定時外出替信徒做佛事,但不管什麼時候見到他,總是一副悠閒自得的樣子,不覺得他很忙。想到佛光山的大眾,常常喊說人手不夠、忙不過來、要求增加人手……,若和印海法師比起來,實在要慚愧。

今在法印寺巧遇幻生法師,慈惠也請幻生回台時,能為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上課。

香港《文匯報》金堯如夫婦,在千家駒夫婦陪同下來寺參觀,中午我以素餐招待大家,許家屯父女也在旁作陪。

席間,大家談到「什麼叫民主?」有人說到大陸,有一教授在人民大會堂發言,指資本主義國家非民主,因為是四十九票對五十一票的民主,大陸社會主義的民主才是真正民主,因為是三千票對零票。

我則說道,中國過去帝王對三億人民只要一句話,全民立即奉行,即是民主。

談到「統一」,我覺得在名稱上不要太計較,互相尊重最要緊。毛澤東也曾說過,生平最大錯誤是在解放後,沒有用「中華民國」國號,否則一切事情、麻煩、糾紛都不會有。十幾年前,我們在電視上看到大陸的球隊比賽勝利拿金牌,都會情不自禁鼓掌,同為中華民族,與有榮焉的心態大家是一樣的。世間要變化才能進步,墨守成規、故步自封是自我停滯,所謂「四個堅持」,實在是統一最大的障礙。

慈莊、慈惠、慈容、慈嘉、心定、慧軍等每次寫信或報告、留言給我,字體都非常端正,紙張也很「正直」,幾十年來如一日,尤其是慈莊不僅天地格四平八穩,連逗點句點都很標準。西來寺的徒眾寫給我的信有的是用便條紙,有的是在作業紙上撕一張,橫寫、豎寫都有,字跡潦草得有時還誤以為英文。做事用心與否,從這點小事就可窺知,雖然美國的社會很開放自由,但對師長的尊重,給師長的好印象應該要傳統一些才好。

凡事為大眾不為自己者皆不俗氣,在團體中不兩舌、不惡口、不鬧情緒、不懶惰、不古怪、不多疑,懂得承上啟下,接受上面的指示、教訓、責怪;護持屬下,幫忙解決困難,對上仰承法教,對左右廣結善緣。眼看人要行注目禮,耳要聽清楚對方的話,口要說好話多讚美人,舉止動作要威儀莊重,「事事關心、人人知道」那就是最好的一個「眾」了。

我生平很得意的一件事是,三十幾年前到台灣時,有半年之久沒有一張紙、一枝筆供我寫作,有一次參加秋季法會,得到三十元酙錢,就跑到中壢街上買筆、買紙、買墨水、買筆記本,一下子三十元就花了,但買得好歡喜。這種「歡喜」三十多年來再也不曾有過。現在我對錢,已能隨有隨無地處處無蹤跡,實在說,除了六塵的世界外,還有另一個空無的世界。

心定今啟程至韓國參加「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八屆大會,心定為該會副會長。

■十月 二十日  星期六 

上午到柔似蜜(RoseMead)喜來登大飯店主持康郭春、康惠婷母女和其老師洪錫生的書畫展剪綵。

中華書畫學會會長雷靜波、加州美術學會會長楊隆生、雅集會會長崔振華、書法學會會長徐大衛等人都參與盛會。今天展出的內容書法體有楷書、行書、草書、隸書、篆書等,並裱有各式各樣的立軸、橫軸、扇面、屏風。康萬和、康郭春夫婦是本山多年的功德主,康夫人及其女兒閒暇之餘發心勤練書畫,其成績在這次展覽中可見。有道是「文章是案頭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書畫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華學校」家長會會長劉玉珍和信徒潘佩容、吳南屏居士等非常關心西來寺的共修法會、佛經講座、中華學校……等,今向我提供了一些看法。
我覺得中華學校不一定只收中國小孩,不同種族的後裔,也歡迎加入,就讀的課程內容可中、英文並重,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小就有國際性的學習環境。

共修法會的內容,以信徒能參與、體驗和重視解門修持較為適合。行門方面如佛七則不易推行,因為在美國不可能有信徒花那麼長的時間參加。且極樂淨土的思想,在物質文明頗高的西方,不易契合。

吳南屏居士是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系出身,送我一本她的寫生畫,內容全是西來寺,每個殿堂、角落在她的彩筆下,一股對西來寺的喜愛表露無遺。人的意境可入詩,物的生命可入畫,藝術是心意和世界的結晶。

名歷史學家黎東方教授,下午在東禪樓講演,講題是「治世興亡分合」,在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上,盛世有漢、唐、清;亂世有黃巾之亂、安史之亂、黃巢之亂、八王之亂、五胡亂華等,黎教授娓娓勾勒出非常科學的合者必分,分者必合的歷史研究方法。

黎教授對孔子的思想頗有見地,孔子除了很講「仁」道外,更注意「禮」儀。禮是互相的、平等的,在工作上有工作的倫理,在名分上有名分上的倫理,資格上有資格上的倫理,有先後、輪流的序才是真正的禮。

每次黎教授到西來寺禮佛或演講,常誇讚佛光山的人才比孔子的七十二賢還要齊全。一句使命似的讚語,期望佛光山的弟子要能知此身之貴,念此身之重,精進充實不要空諸所有,實諸所無。

非常熱心服務僑界的吳劍雄先生,送我一枚觀音菩薩的印章,和一套今年六月份在洛杉磯舉辦的「孔孟思想學術會議」資料,有剪報、論文、議題……等非常齊全,可作為處理檔案的規範。

應西來寺住眾的要求,慈惠、慈容今起將分別和各單位工作人員,就其工作、生活的問題舉行座談。

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七屆代表大會於十月二十日在漢城召開,特囑永楷英譯後,傳真一份賀電到韓國,全文如下--

「欣聞世界佛教徒友誼會第十七屆大會及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第八屆大會刻在漢城召開。謹此奉電,恭祝大會成功!


           台灣佛光山.美國西來寺 星雲敬賀」

■十月 二十一日  星期日 

為方便信徒參與,西來寺今將「佛光山西來寺功德主會」、「佛光山西來寺慈善委員會成立會」、「美國佛光人會籌備說明會」等一起舉行。住持心定法師到韓國參加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已於昨天開幕,一週後回佛光山。下個月將轉往馬來西亞斗湖傳授在家戒。
今天的大會由我代其主持,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慈惠、佛光人會籌備會祕書長慈容均出席參加。
  西來寺的寺務組織除住持、監院外,與監院平行者有︰
  一、西來寺寺務委員會。
  二、西來大學促進委員會。
  三、西來之友會委員會。
  四、慈善委員會。
  五、弘法委員會。
  六、婦女法座委員會。
  七、美國佛光人會促進會。
  八、中華學校家長會。

「西來寺功德主會」中,特為大家介紹「怎樣產生功德主?」所謂功德,是指功業與德行而言,只要備有奉獻、服務、度眾、正見、修持等任何一個條件,經佛光山宗務委員會的評審,即可成為本山的功德主,每年都有新的功德主被提名或升級。又「功德主層次」是信徒、檀那、會員、護法、佛光人、功德主等。西來寺在此會中有多人晉級或被提名,楊懋慈、陳露莎、陳淑卿等皆是本年度被提名的功德主。

「西來寺慈善委員會」會長黃柏森表示,成立慈善委員會旨在為社區(南加州)的大眾服務,如︰急難救助、清寒獎學、老病慰問、定期座談、醫院翻譯等。
  我建議慈善委員會在今後工作時,要遵守的原則︰
  第一、慈善與傳戒分開。
  第二、慈善與文宣結合。
  第三、救急比救窮重要。
  第四、精神與物質同重。

「美國佛光人會」的成立乃在於佛光山的信徒有百萬人左右,有這麼多的信徒散居在世界各地,深覺除了法會外,無空間讓他們可以有活動表現,信仰不斷往上昇華,到最後還是要發揮的。所以佛光山信徒在各地組織活動,有時會誤入歧路,為了正信佛教,讓大家有規模的活動,故而成立此會。

中國有名的四大菩薩除地藏王菩薩外,其他都現在家相,可見大乘佛教要在家信徒們護持推動。讓佛教從台灣到世界、從僧眾到信眾、從自學到利他、從寺廟到社會,從聯誼、研究、辦活動、訪問、旅行、佛學講座等,以自利利他,福利社會,淨化人心,改善風氣,將佛法帶入社會、家庭、人心、生活裏。

影星黃家達、前Cerritos市市長黃錦波、北美衛星副總經理王傳亮、立法委員劉盛良、台灣高等法院前檢查官高家駿及夫人、加州大專院校聯合校友會理事長鄧月桂、台灣「張老師」創辦人張迺彬女士等都參與了這次大會。

尤其是張老師表示,不錯過西來寺任何活動,如大悲懺、八關齋戒、佛學講座、技藝……。佛光人會的成立,不僅是有實質需要,更是頗具時代意義的活動。

■十月 二十二日  星期一 
西來寺每逢星期六或星期日,來來往往的信徒很多,但每逢星期一來寺禮佛參觀的信眾顯著減少,回復原本的寧靜。上午分別和滿謙、黃金城、黎家華、黎家琛等多人談話,「喜時之言多失信,怒時之言多失禮」,談話是了解一個人的最好方法。

在美弘法,主要是多辦活動,台灣的信徒很容易上下交流,打成一片,帶動起來很能進入狀況,在美則常事倍功半。其原因我想除了方法和內容不對機外,信眾游離式的參訪心態,較培養不出彼此的感情,自然就沒有那份共識了。

依我多年經驗,要辦好一個活動,首重「集體參與」、「集體教學」,獨腳戲的個人表現,已不合時代,並不必要。

一、有組織︰成員的組合要有組織,如一盤散沙的大眾沒有凝聚力。

二、有計畫︰事先的擬定、活動的進行、善後的處理,有一套完整流程,才不致手忙腳亂。

三、有內容︰廣集多彩多姿的內容,可以提高信眾參與的興趣。

四、有定時︰活動的推展最忌諱時間不定,讓參與者無所適從。
  能堅守這四個原則,才算是在辦活動。

永楷說,夏鈴律師來電告知,「新移民法案」已獲國會通過,有關宗教人員來美簽證問題,居留可達五年……。這實在是個好消息。此法案現在只等布希總統簽字後,即可實施。

應茅愷枬之邀,今到她家家庭普照,並承其好意供養多份「比薩」。

「言語之於我們,乃在使我們互相作悅耳之辭」,無意間聽到徒眾的談話,措辭實在值得商榷,如︰

「是我拉他來的。」為什麼不說「是我請他來的。」
  「這是我管的……」為什麼不說「這是我負責的……」

「我調查大家都很高興。」為什麼不說「我知道大家反應都很高興……」
  「你聽我的。」為什麼不說「我們來溝通一下……」
  「你可別後悔。」為什麼不說「你不再考慮嗎?」
  「你要給我小心!」為什麼不說「你還是謹慎點好……」
  ……

同樣是中國字,為什麼不加點潤滑?不僅聽起來不舒服,也易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真是辜負中國文字之美。

前兩天開始,西來寺的典座工作,由出家眾親自下廚負責,有依松、依是、依宣等人,大家都讚不絕口,很多人都說,好久沒有吃過這麼可口的素食了。我也前後三次親自到廚房巡視,表示慰問。人只怕不發心,一發心凡事可化渺小為偉大,平庸為神奇。
  發心典座,菜會燒得很香!
  發心睡覺,覺會睡得很甜!
  發心工作,工作起來會很輕鬆!
  發心結緣,必有人緣、助緣!

在我印象中,桃園講堂的依德每次弄飯給我吃時,不僅很用心地將口味做得適合我,口裏還要講一些笑話讓我開心,眼中更注意我是否吃得歡喜,這種全神貫注給人歡喜的服務,才是懂得發心的人。

■十月 二十三日  星期二 

慈莊上午由佛光山回到西來寺。談及這次人事調動,深感對移交手續要建立制度,以完善人事的一貫作業,並建議職訓處安排這一方面的課程。

我一生不輕易命令或支使人做事,非常注重他人的喜怒和需要,故大家都很樂意和我親近。不懂得開會、用人、讚美、溝通、鼓勵的人,很難當好領導者。如何量才為用是領導者必修的學問。

遠在德州的嚴寬祜居士來電,表示在德州達拉斯(Dallas)和奧斯汀(Austin)請我設立道場以為弘法之事,我想隨順因緣,只要因緣具備,利生是事業,弘法是家務,自然義不容辭。嚴居士已在休士頓建佛光寺,擬發大心,建寺弘法,是真正的大菩薩。

談到在國外弘法,語言是很重要的工具。慧開、依筏都是經過托福考試而來美進修的,隨後的滿和,除托福外,GRE也通過了,他們為佛光山樹立了很好的留學典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希望在學的徒眾,有學長的榜樣,要能綿延跟進。沒有夠水準的語言,在國際上實在是寸步難行。

有一則廣告標題是「燧人氏哭了!」鑽木取火的燧人氏,因發明了火,而將人類帶進文明。火,能成熟大地萬物;火,能溫暖人心。其對人類貢獻可見,為什麼燧人氏要哭?原來是「電磁爐」的廣告,不禁令人會心一笑。

思想的潮流是推動人類與世界進步的唯一原動力。美哲學家威爾杜蘭認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有︰

孔子、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阿奎奈、哥白尼、培根、牛頓、伏爾泰、康德、達爾文。

有句話說︰「如果對哲學只是一知半解,就會變成無神論者;如果對哲學有精深的研究,就自然會歸向宗教。」可見從事弘法工作的人,其思想領域要更超越。

佛教的龍樹、提婆、無著、世親,可說是哲學家中的哲學家,莊子怎麼沒有入選呢?

■十月 二十四日  星期三 

員林佛光人會會長曹永杉居士,中午陪同員林青商會會長張椿堂先生及其會員二十人等來訪。我退居近五年來,寺廟行政早已不再過問,但曹居士是本山功德主,又是佛光人會分會會長,對信徒我是沒有退位的,我很樂於和這些員林貴客見面,張椿堂、黃宏福、彭秀霞等都相繼問些問題--

第一、青商會員在一般人眼中是很會賺錢的,不知佛門對金錢所持態度?佛教講究的是內心的財富,人生除了金錢以外還有別的東西,要將自己看得比金錢高、比金錢富,才不會受物役。一個人有信用,信用就是財富;有道德,道德就是財富;有責任感,責任感就是財富;有健康,健康就是財富。懂得惜福、知足、感恩,則財富俯拾皆是。

第二、禮佛非只是拜偶像,如藉著香與佛菩薩來往,「香」就如現代的電話,形式是表達情意的最好方式。

第三、世界上的東西無所謂貴賤,完全依人心中的價值,如國旗雖只是一塊布,但其價值卻超越任何東西,因它代表了國家。所以說東西無貴賤,心目中的價值會有貴賤。

第四、西來寺除佛教徒外,對異教人士、沒有信仰的、沒有皈依的、只要有心要親近者……一概歡迎,「西來之友」就是針對這些人士成立的。西來寺落成近三年來,天主教、基督教來訪的團體,或借場地開會者有千次之多,佛法如大海,不捨棄一個眾生,是西來寺在海外對異教徒的態度。

午餐時,依松、林秀珠特地到我座旁「侍席」,請我批評今天的菜是否及格?中國屬醬缸文化,尤其是素菜最講究火候,燉、熬、燜、熟、爛是素食菜處理的原則,寄望西來寺的素菜能煮出特色來。

下午四時,於小會議廳召開「西來大學第一次董事會」。

西來大學已於今年七月獲加州教育部核准開辦,可頒發佛學學士及宗教碩士。初步決議西來大學將在明春三月正式開課,課程科目有︰「佛學名理新探」、「西方宗教概說」、「中國語文」、「梵文」、「基督教發展史」……等。議程中並決定,設立「西來大學基金會」、「西來大學獎學金」。

■十月 二十五日  星期四 

台灣高等法院推事林富村先生和其法學博士夫人曾敏敏女士,上午來訪。

和林推事談話,他都很自然地在言詞中流露一句「……在╳╳法第幾章第幾條上說……」肯定的音調、穩重的手勢,加上剛直的氣質,頗具權威性。在林推事如數家珍的律法條文中,我得到很多法律常識。

我曾多次到女犯監獄中弘法,很多女犯都是代夫坐牢的(以前的「票據法」),因法律的漏洞而造成這種無辜的犧牲,法規的制定來不及隨著時代進步更新,實在是美中不足,可見治民乃重教化,法律只不過是輔助工具。

林推事也表示,立法本是一件很完美的事,但因執行不當則易成惡法,且立法更重合乎時代,太超前民眾不易接受。為政以愛人為本,待求而施給,好;知其需要,不待求而施給,更好!山上依筏法師是台大法律系畢業的,他曾問我︰「將來做什麼?」我要他做律師。他說︰「既出家了,為什麼不做法師而要做律師?」我說,我希望你做一個免費專為受冤者打抱不平的律師。

我很有心想建議法務部,將在獄中受刑快要期滿的刑犯,在其釋放前兩個月,交由佛教來做心理輔導,讓他們在重新踏入社會時,在佛法的薰習下,有一個健全的身心。

曾敏敏博士旅居舊金山,我已委任她為舊金山佛光人會會長,在林推事的建議下,將來佛光人會可以設立「法律服務」項目。

「中華民國立法委員美國國會議員選舉觀摩團」部分立委黃明和、洪玉欽、陳水扁、洪冬桂等四人,在北美事務協調處張慶衍處長陪同下,下午四時來訪,林富村推事特留下來幫忙接待。

因黃明和立委等人的行程非常緊湊,不敢留他們在西來寺用餐,看完簡介及到佛殿禮佛後,他們又趕著去歸隊。

公僕難為,有其辛苦的一面;而身負立法重任的民意代表更難為。法的生命是理,理的完整便是法,如何讓法律具有生命又完整,是全民的希望。我不懂立法,但我卻知道,具備自由、民主的法還不夠,能帶給全民幸福、快樂,才是真正的法。

據蓋洛普民意調查得知,美國貧民戶要比富戶慷慨大方。收入不到一萬元的家庭,每年捐出百分之五點五的收入;五萬到六萬元的家庭,捐出百分之一點七;七萬到十萬元捐出百分之二點九。

平均一個美國家庭在一九八九年捐了七百三十四元給慈善事業,佔收入的百分之二,扣除通貨膨脹因素,比一九八七年增加百分之二十。同一期間擔任義工的成人增加百分之二十三,從八千萬人次增到九千三百四十萬人次。

一九八九年捐給慈善事業的有七千一百萬家庭,一九八七年有六千五百萬家庭。民眾都期望美國會有一次慈善事業的復興。
  晚,為澳洲佛光山南天講堂寫了一副對聯--
   「南天佛堂施教化
    講堂法雨潤群生」

■十月 二十六日  星期五

員林百果山女獅子會前幾天傳真到西來寺,云該會將出版週年紀念特刊,請我寫幾句話勉勵,我即為其寫︰
  「員林百果山女獅子會創會週年紀念 
    員林百果山,花卉齊爭姘;
    國際獅子會,善心共呼應。
     好似觀音泛慈舟,
     又如勝鬘施教化;
    你熱忱,我擔當,
     共創美好幸福的人間;
    他說好,我微笑,
     共創美好幸福的人間!
    員林百果山,花卉齊爭姘;
    國際獅子會,善心共呼應。
     好似母親付愛心,
     又如媽祖救苦難;
    你出錢,我出力,
     共創光明慈悲的世界;
    他奉獻,我助成,
     共創光明慈悲的世界!」

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十天的中國大陸訪問後表示,中國不會採取西方自由民主式的政治制度,中國歷代帝王不是靠計算人頭來統治國家,他們是靠砍頭來統治國家,他們沒有民主政治的傳統。而兩岸的經貿關係,將能為未來中國統一奠定基礎。但他強調必須等待老一輩消逝後,始能邁向統一,預測兩岸統一的時間可能是四十年以後的事。

在社教處的安排下,晚上到胡修祥將軍府上家庭普照,胡將軍夫人張迺彬女士,是台灣「張老師」的發起人之一。今天來參加家庭普照座談的左右鄰居不少,從事各種行業,有工程師、外交官、董事長、藥劑師……。在所有的講演開示中,我最喜歡以座談方式和信眾面對面講話,不但可以看清楚每一個人,更可以帶動上下交流。

佛教教義與美國崇尚積極、樂觀、平等的民主性很吻合,故佛教在美弘揚潛力很大。佛光山歷年來舉辦世界性學術會議,和美國高階層人士來往機會很多。相信西來大學正式開課後,與美人士所結的緣會更多、更廣。

如何將具有濃厚東方色彩的佛教,加以本土化以融入美國社會,培訓英語能力以破除語言的隔閡,是一切弘法的初步。

■十月 二十七日  星期六 

由報上得知孫立人將軍因病入院,特電回佛光山,囑心平、慈容代表慰問。

上午九時,主持皈依三寶典禮,並傳授八關齋戒。參加皈依和受戒的信眾擠滿大雄寶殿,每次代大眾禮佛祈禱時,頭拜到地上,地板上大理石映顯者整個大殿,「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那股沁心的感覺清涼無比。

十時三十分,主持譚正先生的畫展剪綵。

北美事務協調會張處長夫人張金弘美女士,今來寺和我談了很多信仰上的問題,尤其是中國人,每到一陌生環境都很喜歡相命,對自己的將來、命運、前途、吉凶……沒有信心,只好求助於看相的,希望能「相」出來,這種消極的人生觀,實在有待糾正,我以六祖大師的話「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供她參考。

下午,接受中美電視台訪問。

中國人都流有佛教的血液,淵源於我們父母、祖父母;在海外能凝聚中國人之力量者,非同鄉會、非宗親會、非社團,而是宗教的信仰。

為人處事,承上啟下最圓滿境界莫過於「皆大歡喜」。

晚,七時,為受持八關齋戒戒子開示。在美國的生活非常講究享受自由,為何要跑到西來寺,受此八關戒法來約束自己?因受戒,才能真正得到自由。

八時三十分,和全山三十多位在家眾員工座談--

身為住持、領導人,要能滿足大眾的需要,凡是開會、溝通、坦承,要有決斷、有指示。我一生最欣慰的事是早期遇到心平、心定、慈莊、慈惠、慈容、慈嘉、慈怡等這些弟子,其優點美德說不盡,做事聞過則喜,避開人事,就事論事的讓我評鑑,「印心、接心、傳心」的貫通宗門思想,除信心外還要交心。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公平」對待每一個弟子,是我這一生的目標。

十月份的最後一個星期,是美國日光節約終止期,今晚深夜兩點,時鐘要撥慢一小時,補回四月一日撥快一小時的損失,結束日光節約時間。美國境內不需調整者有夏威夷、亞利桑那、東部的印第安那,還包括波多黎各、維京群島及美屬薩摩亞。

■十月 二十八日  星期日 

九時,八關齋戒戒子捨戒出堂後,特請來參加戒法的張迺彬女士到客堂。張女士,在台灣發起創設的「張老師專線」不知嘉惠了多少青少年學子,其成就大家有目共睹,我雖久聞大名,卻到今天才有緣認識,尤其張老師辦活動的經驗和敏感性,從她的言談中可見。活動是導引信徒們與我們共鳴的最好方法,西來寺的徒眾對於辦活動的心、力都已具足,但在經驗上卻非常薄弱,故徵得張老師首肯,將提供這一方面的經驗給西來寺,首受其惠的,是西來寺婦女法座會,西來寺的婦女信眾有福了。

由佛光山文教基金會資助到大陸自助旅行的西藏學者鄭金德博士,下午在西來寺會議廳,向大家報告他此行到大陸的見聞。多位學者專家都前來參加,如劉秋岳、李雄風、陳景昌、吳光照、范光雄、強偉誠等。人民大會委員長萬里先生的公子萬仲祥、女兒萬紫、女婿王明遠和胡嘉華小組也隨喜參加。西來寺以素餐招待大家。

每次西來寺有活動法會或賓客來訪,發心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如丁琪、王希文、倪雯、王雪鳳、黃雅如、茅愷枬小姐等,個個都非常莊重大方,進退得宜,一字排開就很容易讓人感受到什麼叫「水準」。得體的打扮、不傲慢、不卑屈、不邋遢,是學佛者最基本的禮貌。西來寺擁有這些知賓人才,引以為榮。

幾年前,西來寺尚在工程中,常住就陸續在儲備圖書館的藏書,目前圖書正在拆箱中,共計五萬多冊。各種版本《大藏經》、原典,和文淵閣的《四庫全書》--全世界僅有一百部,三十多年前預約就需一百萬元(那時房子每棟才二、三十萬元),都列在其中。
  王安石云︰「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

培根也云︰「研究歷史使人聰明,研究詩使人急智,研究數學使人精巧,研究自然哲學使人深遠,研究道德使人勇敢,研究理則與修辭使人知足。」

要做一個「完」人,永遠不能離開書。

■十月 二十九日  星期一 

十一月四日是印海法師的法印寺佛像開光,十一月八日是悟明長老橙縣學佛會護國禪寺落成,因我十一月一日就要離開西來寺到紐約,無法前去一一道賀,故請慈莊到法印寺祝賀,並再次禮請印海法師為明春三月佛光山萬佛羅漢三壇戒期的和尚。

我則寫了「慈光圓滿」四字,專程至橙縣護國禪寺向悟老道賀。

本山功德主林美杏,今專程來美,替慈莊送來一份佛光山在台中東海道場的合約書,為的是對我五年前的託付交差。想我弟子中對常住的護持,也能如林居士如此「盡職盡責」否?

晚上七時三十分,與徒眾座談,特為大家講說「香燈行事」--

香燈一天的作息,是從清晨三時到晚上十時。

清晨三時︰打三板。燒熱水,準備做早飯。

四時︰打四板。只要有團體住的地方都要打到(如齋堂、禪堂、念佛堂……)。繞一大圈約要十分鐘,巡到大雄寶殿打五板後剎板。

由禪堂接報鐘。香燈此時佛前換水、上香、排法器。

四時三十分,鐘鼓結束。大眾入殿後,香燈師垂簾子、關門。課誦時,香燈師到廚房拿供飯,在大眾唱誦至「南無佛陀……」時,一舉入殿。

課誦完,香燈師掛簾,大眾依序排班回堂。香燈師不與大眾過堂,將飯菜裝好拿到佛殿用,用完開始打掃整理環境。

上午八時,大雄寶殿開放供信徒禮佛,通常大殿不收油香,只設有功德箱。香燈師在大殿要幫信徒點燭、燒香,沒有所謂換班。

中午自行打供。

晚殿的課誦程序,大都是念佛、普佛(因無電,沒有燈光看經本)。

晚上九時,開大靜。

在叢林香燈師對外自我介紹,都說︰

「我是照顧大雄寶殿的。」

「我是照顧蒲團的。」

「我是照顧法器的。」

香燈師是佛菩薩的侍者,是信徒與佛陀間連繫的橋梁,不僅重要,且非常有責任感,大眾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顧,罪歸汝身!

■十月 三十日  星期二 

依據科學上推算,動物的壽命是到成熟期的五倍,就人類而言,二十五歲為成熟期,以此推算,人類應該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

據美俄亥俄州貝瑞亞鎮波得溫--華理斯學院經濟系副教授丹尼斯‧密勒,研究一九八五年庫雅賀加郡一千六百名自然死亡的人。利用當地法醫室提供資料,發現身高每增加一吋,壽命平均減少一點二年,也就是說身高每相差五吋,壽命就相差六歲。

密勒另一項涉及芝加哥千二百名主要棒球聯盟棒球員死亡的研究,也有類似結果。

密勒說,幾個保險業在三十年代所作研究,也發現相同關係。

而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多少?美聯邦政府若干官員與經濟學家正推動聯邦政府為生命價值決定一個標準。美國少數族裔,也贊同政府對人命價值訂出一個標準。近年來,族裔關係日益緊張,少數族裔經常成為種族仇恨暴力罪案的受害人,導致不少人因此而喪失生命,政府確有必要對人命價值定出一標準。

要定出人的價值標準,確有困難。華府智囊機構「都市協會」一位人命價值專家米勒認為,介於一百萬到三百五十萬美元之間,最為合理。

佛教對生命的價值,看法是「只在呼吸間」。

下午起,和住眾師徒時間,前後面談了十二位。

有些人不是謊言家,因為他們常常說真話;有些人是謊言家,因為他們永不說真話。我一生中認為,最不可信的是報紙,報紙很假,不真實,非本來面目,說的經常都是他們自己的主觀,與真正的當事者一點都沒有關係。

■十月 三十一日  星期三 

西來寺「文化技藝訓練班」第四期,將訂於下星期一(十一月五日)開課。社教處的大家都忙著依學員的報名課程在分班,計有「中文會話」、「古箏琴藝」、「國畫藝術」、「廣東話會話」、「西班牙語會話」、「中國書法藝術」、「指壓穴道保健」、「中國結藝」、「少林拳初級」、「梵唄教唱」等。

這期訓練班重點在怡情養性與健身並重,任課老師有蔣浩泉、袁老鍾、楊隆生、洪素梅等多人,都是一時之選,哈崗社區的民眾真是有福。

洛杉磯中國文化中心主任劉大貝先生來訪。

今天,請吳劍雄先生任西來寺聯誼委員會主任。

今天是美國的萬聖節,俗稱鬼節。各銀行、超級市場、公司行號上班的小姐,都化粧成鬼,到處「遊走」。傍晚時分,有人按電鈴,出去開門,看見三、四個「小鬼」要向我討糖果,這是萬聖節小孩最歡喜的節目。我平時沒有吃零食的習慣,房間只要有東西,一定叫徒弟處理掉,在房內上下桌櫃、冰箱都找不到餅干或糖果,只好很抱歉的對小鬼說︰「對不起!」小鬼們也嘻嘻哈哈的跑到別家去要了。

我有點懊惱,以後房內還是要準備點糖果餅干,不是為我,為別人。

為西來大學建地,在慧開和依筏的建議下,明將飛往紐約。美國的文化中心在東部,擬預定西來大學部分學系在紐約附近擇地開辦。下個月四日將由紐約飛往倫敦,與佛光山歐洲之旅的近八十位團員會合,其中行程之一是應法國巴黎靜心禪寺明理法師之邀,前去為其佛像開光。並在歐洲停留兩週,進行佛光人會的成立,最後一站是到香港作為期三天在紅磡體育館的佛學講座。

 

菁華語錄

■以眾為我

我一生做事,正如陳誠所說︰
「為做事,必須忍耐;
為完成,必須委屈。」
甚少因「人」的因素,而去破壞圓滿,
故我常訓示徒眾要有
「大眾第一,自己第二」的觀念。

◎在人生的旅途上要站得住腳,要經得起考驗,對自己所想所言所願負責,自然人生就會受到肯定。

◎能做好事是「般若手」,慈眼看人是「般若眼」,能說好話是「般若口」,有聰明智慧者是「般若腦」……「般若」是每一個人的本來面目。

◎學佛之道,在於把過去的知識、世俗之見擺到山門外,對自我要勇於接受挑戰,對師長教誨要以感恩心來接受。

◎不要想佛教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佛教做些什麼!

◎發心,是入道最重要的條件。

◎讀誦《金剛經》要如何修持?除了經典所提示的十法行--書寫、恭敬、印經、諦聽、讀誦、受持、講演、唱誦、思惟、實踐外,滿足現在所有就是修行,享有現在所有就是修行。

◎為人勿計得失,應計善惡;做事勿計成敗,應計是非;處世勿計貶褒,應計心安;工作勿計收穫,應計耕耘。

◎一個真正富有的人,應︰一、外財與內財兼具;二、接受與施捨並行;三、擁有與享有同受。並備有「以無為有」、「以眾為我」、「以空為大」的人生觀。

◎怎樣有福壽?能善行禮節,常敬長老者,四福自然增,色力壽而安。

◎怎樣有健康?吃得粗,吃得少,吃得苦,吃得虧;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飽,常跑跑;多笑笑,莫煩惱,天天忙,永不老。

■如何自處
    
在團體中要懂得「如何自處」︰
將自己忙起來,
安閒是不會被重視的。
凡事不是「我」要不要,
對不以為然的事,並不一定要同意,
但卻可以用欣賞的態度來觀照。

◎如何解決人我問題?一修人我不計較,二修彼此不比較,三修處事有禮貌,四修見人要微笑,五修吃虧不要緊,六修待人要厚道,七修心內無煩惱,八修口中都說好,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

◎人是為了快樂才到人間來的,不是為了煩惱才來人間的。

◎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要創紀錄,只有在創紀錄中,才能不斷提升自我。

◎為人處事在遇到困境、瓶頸時,要能如「水」--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無論遇到誰,我轉! 

◎在人生旅程上,何妨委曲婉轉,流出我們自己的獨特流域,流出我們自己理想的曲線。

◎對委屈、挫折、逆境的考驗要視之如肥料,也因此才能助長我們的道業。

◎生活原就是各種嘗試,人生要不斷開拓。

◎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才是學習的目的,讀書多不一定有用,心的能力才是真正發揮之處。故學習在於有心與否,不在於時間的長短。

◎如何樹立新形象?一、不要輕視別人,二、不要爭相領導,三、不要推卸責任,四、不要猜忌多疑,五、不要情緒衝動,六、不要觀念不純,七、不要缺乏信心,八、不要輸給屈辱。

◎人一生做事,辛苦不要緊,慢慢來不著急,只要不死,都有希望依願力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找出內心平衡點 
 
在佛魔各半的世界裏,
容許異己的存在,
找出內心的平衡點,
隨緣生活,隨遇而安,
隨喜而作,隨心而住,
凡事坦然就能釋懷。

◎「學以立名,問則廣智」,適應時代的潮流,無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君子以道為友,小人以利為友,不管什麼時候,人總離不開朋友。

◎在人生道上碰到艱難困苦是必然的過程,要有力量去面對它,忍耐它,突破它,決不忘失自己的信心。

◎能跟大家和平相處,才易在團體中生根,跟別人不和,人家自然會排斥你,培養喜歡別人、信賴別人、幫助別人的心胸,吃虧上當不要當一回事。

◎能「承擔」,自然就能安住,就有力量。

◎多言取厭,虛言取薄,輕言取辱,「語言」是榮辱的樞機,勿因失言而造成悔恨。

◎其實一個人要過怎樣的生活,在於自己的思想,快樂與否並不重要,重要在於是否有意義。

◎讀新書如晤良友,讀舊書如遇故人。人在獨處時,不管是良友也好,故人也罷,實是不可少的伴侶。

◎在團體中要人家注重,除才華、負責、忠誠外,我想至少要經過十年的歷史才會受人肯定。多層面的充實和廣結善緣是時下青年要積極修持的。

◎身為領導者除備有寬宏的胸懷、平等的精神外,在思想、風格、處事、道行各方面都要有能力才有資格去領導人。本身無能力又不肯接受別人領導者是團體進步的絆腳石。

◎不知珍惜時間,是個對生命殺生的人。

■皆大歡喜
  
為人處事,
承上啟下最圓滿境界
莫過於「皆大歡喜」。

◎要辦好一個活動,首重「集體參與」、「集體教學」,獨腳戲的個人表現,已不合時代。

◎人就怕不發心,一發心凡事可化渺小為偉大,化平庸為神奇。

◎人生除了錢以外還有別的東西,要將自己看得比金錢高、比金錢富,才不會受物役。一個人有信用,信用就是財富;有道德,道德就是財富;有責任感,責任感就是財富;有健康,健康就是財富。懂得惜福、知足、感恩,則財富俯拾即是。

◎有些人不是謊言家,因為他們常常說真話;有些人是謊言家,因為他們永不說真話。

◎如何做好一個「眾」? 

◎眼看人要行注目禮,耳要聽清楚對方的話,口要說好話多讚美人,舉止動作要威儀莊重,「事事關心,人人知道」,那就是最好的一個「眾」了。

◎做人,應注意十敗︰一、虛榮者敗,二、懶惰者敗,三、驕慢者敗,四、暴戾者敗,五、貪吝者敗,六、私心者敗,七、無信者敗,八、邪執者敗,九、不忠者敗,十、說謊者敗。

◎做人,應注意十勝︰一、誠實者勝,二、勤勞者勝,三、謙虛者勝,四、仁慈者勝,五、喜捨者勝,六、大公者勝,七、篤實者勝,八、圓融者勝,九、忠忱者勝,十、信用者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