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智慧真實的展現

 

在中國,古人教小學,現在大家學習的《弟子規》,《弟子規》就是這些東西具體落實,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你都能做到,你在行道。日常生活是行道,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你的工作在行道,處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行道,在佛教裡面叫行菩薩道。真能這樣做,身心健康,百病不生,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社會和諧,天下太平,這個地球上什麼災難都化解了、都沒有了。多數人不懂得,還在造業,少數人覺悟了,一千個人裡頭有一個人覺悟,一萬有十個人,十萬有一百個人,百萬有一千個人,千分之一,一個人行道,九百九十九個人沾光,極少的那個功德大家可以分享。在西方宗教他們用的方法,緊急關頭災難來的時候,集體意念來祈禱,能產生效果。但是要知道這是治標,這不是治本,為什麼?祈禱中斷的時候那個災變又現前。治本用什麼方法?教學。

 

我們老祖宗真有智慧,告訴後世子孫「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相信人是教得好的。釋迦牟尼佛在世天天教學,講經說法一天都不中斷,從三十歲開悟就開始教,七十九歲過世的,教學整整四十九年。人是教得好的,你要不教,不教他就學壞了。學壞的結果是什麼?自己身心不健康,家庭不和諧,社會不安定,天下不太平,那學壞了。他要學習聖賢的教誨,聖賢教什麼?教倫理。倫理是什麼?倫理講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五倫關係。佛法講得究竟,除了人與人的關係之外,人與一切動物的關係,人與花草樹木的關係(植物的關係),人與山河大地的關係,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天地鬼神就是現在科學裡面講不同維次空間生物的關係,人跟整個宇宙的關係,這全是倫理。所以講這個,佛才講得圓滿。各種關係都處好了,什麼事都沒有了。關係的對應,那就是道德。堅定自己的信心,斷一切惡,行一切善,那個力量是來自因果教育。所以聖人平天下,把社會變得那麼好,他就是這三種教育,倫理、道德、因果。古人說,「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不信因果,天下大亂之道也」,講得真好!這使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十集)2010/5/26 檔名:02-039-00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