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化對待親情的差異

 

過去,父母養育兒女,兒女確實知道養育之恩,知道報恩,知道孝養父母,現在沒有了。這是受外國文化的影響。外國人,兒女沒有養父母的義務,十六歲就成年了。我住在美國,有一次遇到一個朋友,中國人,他的小孩離家出走,他到警察局去報案。警察問:你的兒子多大?他說十八歲了。十八歲你還管他?十六歲走了就不管,他已經成人,他可以自己照顧自己,你就不要去找他了。所以在外國,確確實實,小孩十七、八歲離家走的太多了。走了之後,如果他還想到他的父母,過年過節給他寄一張賀年卡,父母拿到了,歡喜得不得了,我兒子還沒有把我忘記。見面難了,不容易,走了之後可能一生不會再見面,像小鳥一樣,長大飛走了。跟我們中國文化完全不一樣,中國講求的是三代同堂、四代同堂。

 

所以中國人有親情,外國人沒有。外國人到老年的時候非常可憐,孤單,住在老人公寓裡頭,沒有一個親朋好友來看他,孤單。生活,國家養老,物質生活沒有問題,精神生活一點都沒有。所以老人院裡老人自殺很多。他為什麼自殺?想到他為什麼活著?活得這麼孤單,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這種非常非常可憐,我們能想到。外國人沒有親情,真的,完全從小訓練成的自私自利。他只有自私自利,他不知道利益別人,別人也不會利益他。我們看得很多,在外國讀書,在外國工作,父母有時候到外國去看他,館子裡面吃飯,各人付各人的錢,外國風俗是這樣的。許許多多人把兒女送到外國去讀書,結果以後,讀完之後都變成外國人,親情沒有了。所以這「資用有無,不能憂念」,真的。

 

「於父母之恩,師友之義,悍然不顧,無動於衷」,故云『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這在西方社會你就看得很清楚,而且什麼?每個人都認為這是正常的。你要講到這個,他都感覺到奇怪,你們怎麼會有這種觀念?這就是東西方文化不同,東西方人生的意義不一樣,人生的價值不相同。但是西方人非常羨慕東方,中國人、韓國人、在日本,還有三代同堂,跟父母住在一起,父母兒女都住在一起,外國人看到很羨慕,這種天倫之樂他們永遠享不到。他們養的小孩,十七、八歲就走了,再也找不到。他小孩在外面結婚,將來生的小孩是他孫子,不認識。所以經上講的「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師友之義」,這在外國人看到這兩句很奇怪,怎麼會有這種想法?他們心目當中只有自己,沒有父母,也沒有師友,一生完全是為到自己的名利。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五二九集)2011/8/8 檔名:02-039-05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