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看下面文,「又《法華玄贊》曰:梵云三摩地,此云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這是《法華經》註解,《玄贊》是註解,裡面說的。等持,平等持心,在哪裡?在境界上。平等沒有高下、沒有自他、沒有凡聖、沒有好惡,法法皆如,法法平等,為什麼?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現的。古人有個比喻,「以金作器,器器皆金」,就平等了。從體上看完全平等,從相上看有差別,體上看沒有差別,體是什麼?體是性。

從相上見性,一切法的本體就是自性,是這個法的自性,自性是通於一切法,跟我也是一個性,一性無二性,平等了。我們經題上講的「清淨平等覺」,修行先修清淨心,於外面境界不染,再修平等心,把無始劫來的我慢這個煩惱化解。有我,我比別人總強一點,別人都不如我,這是一切眾生共同的毛病。真正能夠謙虛,尊重別人的很少,尊重別人也不肯輸給別人,這叫俱生煩惱,不好斷。平等持心而至於境,這是大乘菩薩所修的。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0三集)2013/1/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