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嚴經》上所講的三摩地、奢摩他、禪那,這是在大乘教裡面用功夫的一個標準。奢摩他就是止,用章嘉大師的話來說,就是放下,奢摩他是止;三摩地是觀,就是看破;後面是禪那,禪那就是止觀平等。止觀要不平等,功夫不得力,如果止多觀少,人容易昏沉。我們在念佛堂裡面很容易看到,跟著大家一起念佛念佛,止靜了他就打瞌睡,再聽聽,他打呼了,這是什麼?止多觀少。如果反過來,觀多止少,他心不定,雖然坐在這裡,心裡頭七上八下,妄念紛飛,這個情形叫掉舉。這是修禪的人、修定的人、修一心不亂的人,最大的兩個問題,不是昏沉就是掉舉,你得要想方法去克服它。

昏沉重的人,主七和尚,或者是堂主,就叫你去拜佛,去經行繞佛,用這個方法叫你別打瞌睡。那個掉舉的人,心裡七上八下不定,他就教你修定,教你打坐,教你修定,教你修觀,把念頭想一個。像念佛的時候念頭專想阿彌陀佛,把一些雜念、妄念打掉。這都是在用方法。古時候多半用七菩提分,用這個方法。現在用那個方法少了,用念佛的方法多,讓你把精神、精力都注重在佛號上,這個掉舉可以能消失。所以,發生什麼問題得找什麼方法來對治,這個很重要。一切方法裡頭,確確實實最方便的、最快速的、最穩當的,無過於念佛。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一一集)2013/1/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