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文集 暢懷法師

導言

 

在港五十年之簡略回顧

  有人問我︰「法師來港五十多年,對於香港的貢獻如何?敬請略陳梗概。」

  說「貢獻」實是愧不敢當。人在世間各有他們不同角色。我在童年出家,祇是個普通人,古德說︰「中國難生,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我很幸運都有得到, 也真從佛法中得到很大的利益,若說對香港有甚麼貢獻,與其說是我的貢獻,不如說,那是佛法對香港的貢獻。所謂︰「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因我較早聞佛 法,得以克盡出家人的職責,把珍貴的佛法種子散播到香港去而已。

  孔子說過︰「當仁不讓于師。」我非常讚賞他這句說話,合乎「仁」的事,是應該不甘後人,搶著去做。我不揣固陋,把這半個世紀以來,自己在佛教界的角色,簡略地概括說一下,以期大家能從我的敘述中,得沾法益,也給研究香港佛教史的人,提供一點資料。

   英國人統治香港一百五十多年,因為英國政府信仰基督新教,而新教源於舊教,有政府的提倡幫忙,早期還把教會的地位提昇到很高的法律地位,(例如,教會主 持的婚姻同樣有法律效力;教會一紙文書,政府不須調查,立即認同你的身分,發給你身分證。)所以那時民眾多是信奉天主教(羅馬舊教)和基督教(基督新 教)。一九四九年前,香港還是個漁港,經濟落後,百姓生活捉襟見肘。以常理來說,誰肯來此受罪?故此內地僧尼很少蒞止於香港,佛教信徒也如鳳毛麟角,有 之,也把博大精深的佛法,誤作低級迷信,以致信者神佛不分,不信者更視僧尼為不祥人。有一位居士說︰「他八歲那年,學校秋季旅行到元朗八鄉觀音山凌雲寺, 他進寺參觀時心懷忐忑,因為他從坊間的小說中得知僧尼盡是壞人,寺廟內暗藏機關。﹂可見那時民眾對正信佛教的誤解是多麼嚴重。

  內地政權易手之後,約有三四百僧尼播遷來港,因為許多寺院都不讓掛單,故絕大多數出家人寄居於荃灣東普陀寺,當時環境食宿非常困乏。約二年後,有到台灣去的,有到東南亞去的,也有到外邊買屋居住。

   六十年代開始,香港經濟逐漸好轉,至七十年代後,經濟一路繁榮,佛教事業隨之而興,信徒日漸增加。到九十年代,佛教信徒增加到六十萬人。我來香港之初, 由於佛教徒希少,相應也很少人請僧作佛事,即使有,也祇是日間拜懺,或晚上放燄口。我小時出家,常聽人說︰「修福的蒙山,造罪的燄口。」而且,真正修道的 寺院是不放燄口,祇放三時繫念,或放大蒙山。故我提倡將放燄口改為放三時繫念,或放大蒙山。所以近二十多年來,絕大部分寺院或佛教團體,晚上皆放三時繫念 或放大蒙山,而且參加的居士都會唱念。

  至於灑淨儀式方面,鑒於北方人民,在房屋落成之時,或店舖開張,工廠投產之際,先請僧尼或道士誦經,拜懺,以此功德祈求保佑合家平安,生意興隆。由於香港佛教剛剛起步,一般信眾還不知有此儀式,因此,我於一九七 ○年開始,經常率領數十位居士,應信眾之請,赴其家灑淨,故此近二十多年來,灑淨之風逐漸形成。

  香港佛教青年會初由「伙頭僧」保賢法師創立,次有我們佛教青年協會成立,繼後另有三處成立,除佛教青年協會加一協字之外,餘者名稱同為佛教青年會, 「伙頭僧」為表示與眾不同,故將其佛教青年會改名為(佛教青年中心),後因人事遞邅變遷,會長移民,經濟不足,全部無疾而終,碩果僅存的,唯有我處的佛教 青年協會,至今已有三十七年。

  由於香港人生活緊張,每導致神經衰弱,甚至精神分裂,常有人來找我想辦法,我唯一的辦法,就是教他們靜坐。後來每年的暑假期間,在天台精舍開設靜坐班,約有二百人參加,至今已舉辦了二十多屆。 香港除了大嶼山寶蓮寺在傳授三壇大戒時,有傳授在家菩薩戒之外,其他各處是甚少傳此戒的。我於天台精舍每年均公開傳授在家菩薩戒一次,傳授幽冥戒一次,至今已有十七屆。 接引後進,理所當然,亦責無旁貸。我舉行三皈五戒儀式,已有一百多次,接引人數超過萬人之譜。並於中華佛教圖書館宣講《楞嚴經》全部。宣講《法華經》壹卷,餘六卷文,因病停止。

   佛教徒常讀佛經,知道印贈佛經功德殊勝,因此一窩蜂都印贈佛經,唯因佛經博大精深,不易看得懂,且供過於求,故多是束之高閣,乏人問津。而我則與其相 反,專印沒有功德佛書,即是後人之著作,由於人人均可以看得懂,故非常受歡迎。佛教青年協會三十多年來,印贈的佛書超過五百萬冊,在港九中外皆能見到。

  講經是續佛慧命的重要任務之一。香港初有顯慈老法師,筏可大和尚公開講 經;倓虛老法師在弘法精舍為學生講法華經;定西老法師在東林念佛堂為眾師講摩訶止觀。自從這幾位老人圓寂後,香港講經法師頓成真空。自一九六八年後,我常 邀請台灣道源老法師蒞港各處講經,約有十年之久。後來邀請台灣聖嚴法師,淨空法師,美國智海法師,香港宏通法師、衍空法師等租用大會堂公開演講,又請得星 雲大師在梁顯利社區會堂演講,座位六百而聽眾達千餘人,我遂提議大師明年在沙田大會堂演講,座位是一千四百,聽眾竟有二千人,於是,我又提議翌年請大師移 玉至有萬餘座位的紅磡體育館去講,星雲大師在紅磡體育館的演講法會,至今已十多年了,想來我也算是穿針引線人吧。

  一九七○年後,我常率數十居士前往難民營、監獄、安老院、醫院等處探訪和說法,利樂有情。又辦佛教私立小學十三年,佛教私立中學五年,自從政府實行九年免費教育,我校悉數停辦。

  由於香港佛教徒日益增加,有關佛教理論及儀規方面,初進佛門者,需向前輩請教,如前輩以不知為知,以盲引盲,為免大家以假作真,故此,我於閱覽室每星期一次,答覆大家所有問題,名為「佛法自由談」,至今已有十多年。

  在二十多年前,台灣佛教會會長白聖老法師動議的僧伽革新問題,其中關於 僧尼服裝,他認為服裝應該僧尼有別,使人一望而知。雖經香港佛教會熱烈響應,但由於我們出家人未能同心合作,革新問題終於未能成功,我對此感到非常可惜。 別人不改革,就由我一人改革吧!以前中國僧人別稱「緇流」,服色多是黑色,僧人協助帝王治理國事,人稱「黑衣宰相」。但黑衣晦暗無光澤,看起來稍嫌過分凝 重,如果改穿黃色,也不合中國人的習慣。我想起以前在北京見到有喇嘛僧穿褐色(古銅色)的,要比黑色美觀得多,從那時開始我均選褐色布縫作長衫,初時也有 同門批評我標新立異,自以為高人一等,不料兩年後,也有很多人穿這種褐色長衫,此後物論又變成說︰「褐色是大僧才可以穿,二僧就不能穿。」豈知褐色衣原是 我的創新呢!

   五十年電光火石般一閃而過,空自蹉跎歲月,有負佛恩,對香港建樹甚少,實汗顏無地,憂心忡忡,念茲在茲的是弘法問題,七十年代我曾多次為文論之,著有 《佛教的命運和前途》等篇。自長(中華佛教圖書館)後,經常對初來閱讀佛經的人,循循善誘,從不言倦,願能引領後進,深入經藏,獲得如海智慧,以期昭隆佛 種,續佛慧命,將佛法發揚光大,利樂有情。若是如此,則我這五十年默默耕耘,雖然微不足道,仍可無愧地對人說︰「我已盡力做到自己的本分了。」

 

卷壹、正信的佛教

 

佛教是否迷信 

  「佛」或「佛陀」,是印度梵文BUDDHA譯音出來的名詞,它的意思有三︰一、自覺。二、覺他。三、覺行圓滿。「自覺」是說自己能覺悟;「覺他」是說 不單自己覺悟,並且化導他人,令他覺悟;至於「覺行圓滿」,是說自己覺悟,又覺悟他人,這二種德行,已到了圓滿無缺的地步。

  佛教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晚近西洋文化傳入中國後,被許多人認為是迷信 的宗教。他們看了裝金的佛像,聽到了木魚鐘磬聲,就說佛教是崇拜偶像。那知道佛教的一事一物,都有理論的根據,祇是這種理論非經一番探究,不易明白。梁 啟超先生說︰「佛教是智信,而不是迷信。」佛教的信仰,是指信仰宇宙人生的真理。

  佛陀對我們說︰「人人都有佛的智慧德相,因為人被欲念所蒙蔽,不能證得,所以長受諸苦,無從解脫。」又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本來是 佛。」就是說不僅人與人之間平等,佛與佛之間平等,就是人與動物,也是平等。而且「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不僅有情平等,心法與色法,因法與果法,無不平 等。眾生所以有差別相者,因為迷失了本性,實則各各本性,依然平等,未嘗改變。萬事萬物,皆從 「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其體本無自性,所謂︰「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何謂科學?簡單的說,科學是分科的學問,是對每一種事物的相互關係,作 有系統的研究,經過實驗,造成公式,從公式得來的結論,就不是主觀的臆測。科學的研究方法,不外乎探討和歸納二種。探討則是從已知的公理,或已證實的規 律,再推求未知的理論。歸納是從種種事物的變化,求得共同遵守的規律。

  佛教的因明,認為事物的真相,必須遠離煩惱與所知二障,方能顯現。所 以,因明學的三支式與科學的三段論法,雖然次序相反,結果則是相同。三段論法是從「大前提」,「小前提」,最後得到「結論」。因明是先出「宗」,次出 「因」,最後出「喻」。三段論法的「結論」,即因明的「宗」,小前提即「因」,大前提即「喻」。因明的喻,分為同喻及異喻二種,比大前提周到,喻中用「現 見」二字,亦較大前提靈活。可見佛教所用的研究方法,比科學方法更為完善。

  科學的立場是客觀的;佛教的立場,也是排除主觀的「我執」。科學是理智 的產物,破除人類對物理上的謬見;佛法是理智的徹證,破除人類心理上的迷執。科學家研究對象,是物質的構造,物質的變化,及變化中所發生的各種數量關係, 這僅僅研究到《百法明門論》所說的「色」、「時」、「方」及「次第」等幾個不相應行法,並未研究到「心王」及「心所」等心法。色法與心法比較,色法較心法 呆滯,心法較色法靈活。

  近世紀來,科學對於宇宙實相方面的認識,無疑有極其重大的發現,對於宇宙的構成,也有更具體的認識。但科學的發展,不但不足以否定佛教的理論,而且替 佛教理論,作了有力的佐證。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經中就用「芥子納須彌」來說明一種力量,這種力量收縮的時候,可藏之於芥子,發放的時候,可以大過須彌山。 近代科學的分裂原子,小小的物質,能成極大的力量,這不是相同的理論嗎?

  科學的發展,無疑已震撼了某些宗教的理論,動搖了某些人的信仰,喪 ═F精神上的寄託,造成了精神上的空虛。但對於佛教,科學愈昌明,佛教的教義愈發揚光大。佛教不但不像其他宗教的理論一樣,經不起科學的考驗,相反的,科 學已為佛教的理論,作了有力的註解,證明佛教的偉大。近年來,我國的佛教徒中,就有不少著名的科學家。對於科學的造詣愈深,愈能解釋佛經中一向不能解或不 易解的義理,所以佛教可說是人類智慧、光明的象徵。在今日科學昌明的時代,它照破了世界的愚闇,解除了人們的迷執,使人類的智慧,得以無止境的發展。

  英國保羅博士說︰「佛教是今日人類的救星,近來世界研究佛教者日漸增 多,實因佛教高出一切宗教。科學縱有長足進步,其所發明,亦祇和佛法互相印證。而佛法之最精深處、最偉大處,則非現代其他學術宗教所能企及。」孫中山先生 也說︰「佛教乃救世之仁,佛教是哲學之母。宗教是造成民族和維持民族之一種最大的自然力量,人民不可無宗教之思想。研究佛學,可補科學之偏。」願社會人 士,斷疑生信,依教奉行。

 

宗教徒有三分呆 

  我在多年以前讀過一本著作,現在已經忘記書的名字,祇記得其中有句話說︰「凡有宗教信仰的人,均有三分呆。」如果這位作者對宗教人士的三分呆,徹頭徹 尾地明白它的箇中因由,那末,說他們有三分呆並不為過;假若以一般庸俗的觀念遽作批判,那就有問題了。凡批評一事一物,首先要明白這件事的原委,審慎下 判,始為恰當,否則,以門外漢的立場,班門弄斧而已。

  憑上說這句話,顯示該作者對佛教教義及佛教徒的日常生活行持一無所知, 而信口便說他們均有三分呆,豈非不大妥當?作者可能見到很多宗教人士與世無爭,於人無求,對榮辱得失不繫於心,遂以為凡有宗教信仰的人,定皆迷迷惘惘,麻 木無情,過著消極生活。這種觀念是十分錯誤的。須知有宗教信仰的人,和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其生活性質與觀點均有所不同,前者重視性靈上的修持,修心養性, 而後者則大多以追求物質上的享受為目的。

  世人因男婚女嫁,生兒育女,家庭負擔自然繁重,不得不為維持生計而奔波。如 果衣食住行未達理想,還會冒險去做些損人利己的事,一旦得到安居樂業,又想求名,總之就是永無休止的去爭名逐利。有時為了出人頭地,還經常壓低別人,處處 誇耀自己,終日我長你短,爭強好勝。偶或功遂名成,便得意洋洋,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甚麼宗教道德觀念,宇宙人生真理,均視同戲論。佛教所謂︰「富貴修道 難。」即是此理。

  又或若有所失,或家貧親老,便覺得前路茫茫、垂頭喪氣、自感卑微、語言木訥,於是方悟人生痛苦,須求助於宗教。俗語所謂︰「臨急抱佛腳。」像這類祇顧目前光景,沒有遠慮的人,是可憐憫者。

  若遇生兒育女,便烹雞宰鴨,親朋滿堂,盛大慶賀,以殘殺動物的身命而滿足個人的歡樂,又豈是公平之事?佛教所謂︰「害人者自害,利人者自利。」若使眾生短命,令自己長命,不但求不能得,相反,必會自遭其殃。

  人們一旦生離死別,則呼天搶地,朝夕悲傷,廢寢忘餐,甚或悲傷成疾,然 如此又有何裨益?人生誰也不免要走上這條路,祇爭來早與來遲而已。古德莊子喪妻,鼓盆而歌。他說︰「凡人死亡,必定悲傷,我也是人,何不痛心,由於我已明 白人生由氣而生,人死仍歸於氣,因此我不悲傷。」由此可知,明白人生真理的人,是與一般人的感受有所不同。

  有信仰的教徒是不隨俗浮沈的,他們將精神放在宗教的信仰上,除了世務以 外,便不斷地在修持上下功夫,逐漸摒去七情六欲。所以世人以對世間知識精明為貴,而佛教徒則對世間凡情以糊塗為妙。這位作者說「宗教人士有三分呆」,事實 上,僅有三分還是不夠的,能有七分方為近道;若要深契佛旨,又豈七分為足呢?其實人的煩惱與痛苦,每因自以為足智明辨。俗語說︰「是非祇為多開口,煩惱皆 因強出頭。」而且世間一切萬事萬物,無一不是幻妄成相,又何必執為實有,定生分別?

 

   一 切宗教的教義究竟如何?若究其奧義,各家理趣不同。但淺言之,卻殊途同歸,即為善最樂。例如,儒家的「克己復禮」、道教的「寧靜澹泊」、佛教的「五戒十 善」、基督教的「十誡」,凡此都是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有宗教信仰的人,應該依其教義坐言起行。所謂︰「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能有 此情懷,方為一個真正教徒。因此,人以逆來,我以順受,聞毀而不怒;人以順來,我以承受,聞譽而不喜,絕對不與人爭長論短。

  《華嚴經》云︰「面上無瞋供養具,口內無瞋吐妙香,心無瞋是珍寶,無 垢無染是真常。」為甚麼要這樣去作?因為人生事物虛妄不實。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此生故彼生,此滅故彼滅。」今聚明散,滄海桑田,無常變化, 剎那不停,不住便是空。如人生後,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宇宙萬有,從生至住,由壞至滅,無一不是從無生有,有還歸無,未生之前是空,當滅之後也 空,於其中間,何曾有物?人生世間數十載,若與日月比壽,何異蜉蝣?宇宙之大,品類之盛,人與相比,何其渺小!終日爭名於朝,爭利於市,是智者所不取的。 古德云︰「人間富貴花上露,世間功名水上漚。」因此宗教徒沒有把榮辱得失放在眼,此非癡呆無知,乃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與「大辯若訥」而已。 

  佛教徒並不以位高財多而自命不凡,傲視一切。若遇所失,也不會憂鬱悲傷,捶胸跺腳,自慚形穢。古人舉和尚為「上與帝王同坐,下與乞丐同行」。這是說, 雖上與帝王同坐不以為榮,雖下與乞丐同行不以為恥,這是千真萬確的事。今我中國雖然不易多見,但在錫蘭泰國等佛教國家,依然可以見到。

   若論榮辱得失循環,凡有所得,必有所失,有何值得可喜與可悲?世間一切皆是因緣生法,無論親戚朋友,家庭眷屬,因緣湊合,則有聚會,因緣別離,彼此分散。人生如在舞台上,有飾父母、有飾子女,下台後父母不父母,子女不子女,其他一切,無一不是逢場作戲。

  再者壽夭窮通,全由業力因果支配,以前種甚麼因,現今結甚麼果。俗語說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若然未報,時辰未到。」如果以前種下多病短命之因,今生要想卻病延年,絕無此理。現今欲想福壽綿長,即使種下戒殺放生之因,仍要 等待緣熟始得長壽之果。人之成功失敗,絕非天賜地與,一切乃由自作自受。儒家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亦屬此意。

  故我佛教人士,應喜不驕,遇悲不哀。古德云︰「無喜亦無憂,隨緣度春秋。」此種感受,並非一般人士可以領會。

  《道德經》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由此可知,終日在物質上追求的人,怎能知道逍遙物外的宗教人士之旨趣,而不免覺得他們有三分呆!

 

從信解行證修學佛法

  「百年世事三更夢,萬里江山一局棋,舉世盡從夢老,誰人肯向死前休。」修學佛法有四個層次,即信、解、行、證。

  古德說︰「有信無解,增加愚癡。有解無信,增加邪見。」經說︰「佛法如大海,唯信能進入。」《華嚴經》說︰「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信有四種︰一、現事可信。如開悟人,親見親聞的事。二、比知可信。如桌 四腳,觸類旁通。三、譬喻可信。若人欲知佛境界,當觀其心如虛空。四、賢聖所說可信。因佛菩薩有六種神通,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 語者、不異語者。所謂︰「月可熱,日可冷。佛說四諦不能不信,苦不可以令樂。」

  信又分為迷信、邪信、正信三種。

  一、迷信。中國民間頗多迷信的事,可由習俗觀之。例如︰燒觀音衣、地主 衣、七姐衣、女神衣、觀音帽。為死去的人燒往生錢、添壽紙、紙樓房、紙汽車、紙傭人、紙電器、紙船、紙馬、大光寶、大元寶、金箔、銀箔、金磚、銀磚、冥 票、路票、淨水符、五龍符、貴人符、百解符、轉運盤、日月盤、長祿馬、圓祿馬、燒紙寄冥庫︰︰等。拜祭先人要在山頭放鞭炮。結陰間夫妻,殯葬要用寶物陪 葬。追悼儀式大事舖張,中國人穿白色喪服,西方人穿黑色喪服。粵人長子要為父母擔幡買水,北方人長子要摔焚紙盆。參加喪禮後要跨火盆,扶靈者不可看棺材。 死後要計算死者何日回魂。家有喪事者,百日不得向人賀壽或赴宴。新年要貼揮春,將傢俬、年花等擺在風水位。出門要擇日,逢七不出門、逢八不歸家。以上種種 過年過節,紅白二事,各地皆有各地之迷信。每個人的觀點與角度可能不同,其實,如以佛教之立場來看,這些均非正信佛教儀式,乃民間迷信習俗。

  二、邪信。中國民間流傳很多邪信習俗,例如︰打卦、問卜、求籤、測字、 看相、算命、巫婆、仙娘、驅鬼、弄神、扶乩,還有悟善社、同善社、白蓮宗、白雲宗、白蓮教、軒轅教、南無教、彌勒教、龍華教、高台教、天理教、有道教、天 帝教、全真教、太一教、八卦教、聞香教、天真教、巴哈教、九宮道、五斗道、一貫道、道德會、正一道、淨明道、三教同源、五教合一、義和團、青紅幫、玉皇大 帝、王母娘娘、卍字會、哥老會、大刀會、小刀會、太陽神、月亮神、宇宙神、成就神、破壞神、山神、樹神、門神、石頭神、草木神、災星、凶星、北斗星、南斗 星、九曜星、七姊妹等等,不一而足。以上這些信仰,不能稱為正信佛教徒。

  三、正信。應該相信因緣果報,因即習因,由種而生。緣即助緣,助成習 因。果即習果,習因於前,習果於後。習有三義︰一、現行。二、種子。三、習氣。有習因習果而感其報,宇宙萬有,並非天造,亦非地設,更非人與,自種如是 因,而結如是果。所謂︰「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凡夫小乘人,認為以「業造」生萬物,權教人認為以「識造」生萬物,實教 人認為以「真心所現」生萬物。業是造作之義,如身取捨屈伸等造作,名為身業。音聲屈曲造作,名為語業。意之思維造作(審慮思、決定思、發動思),名為意 業。身、口、意有善、惡、無記三性,作善業必生善道,作惡業必生惡道,無記業不定。如身作殺、盜、婬;口有妄言、綺語、兩舌、惡口;意有貪欲、瞋恚、邪見 等十惡業,即墮落三惡道。如果相反,身能放生、布施、梵行,口能說誠實語、質直語、和諍語、柔軟語,意能修不淨觀、慈悲觀、界分觀。則種十善,即生三善 道。

  業有定業、不定業,有漏業、無漏業,及非有漏非無漏業。定業有現報、生 報、後報。不定業不定受果報。有漏業成分段生死。無漏業生方便有餘土。非有漏非無漏業生實報莊嚴土。又有引業與滿業,即第六識引起的諸猛力惡業,能引發為 三惡道種子;假使能引起諸猛力善業,即引發為三善道種子。所引起種種業,能圓滿成異熟果報,故稱滿業。

  又多業引多生,如殺多人,多生為人所殺。又一業引多生,如帝王一怒伏屍 萬里,多生墮三惡道。又有共業與不共業,共業共生一處,如吾人均住這個世界,山河大地,花草樹木,受報相同。不共業各各生處不同,有情相貌端正醜陋,也各 有不同。又有強力業與劣力業。強力業為善對治力強,加功用行,有增上緣,可以轉重報為輕受。相反,強力業作惡重,引致重善業而輕受。劣力業者與此相反,善 惡果報,均未能轉。佛經有說︰「若我聖弟子,有廣大勝業,善熏其心,諸所造作,有量之業,不能牽引,不能留住,亦不能令墮在其數。」有十種業,不受果報︰ 一、夢所作業。二、無知所作業。三、無故思所作業。四、不利不數所作業。五、狂亂所作業。六、失念所作業。七、非樂欲所作業。八、自性無記業。九、悔所損 業。十、對治所損業。

  修觀,可以對治各種惡業。如多貪眾生,以不淨觀對治。多瞋眾生,以慈悲觀對治。多癡眾生,以因緣觀對治。若人能知人生宇宙一切萬象,皆是業感緣起,名為正信。《法華經》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

  有學者說︰「宗教有數萬信徒,不如有十數之理解者。一個宗教得億兆之教 徒,不足為喜,遇億兆之非宗教徒,不足為懼。盲並非損害於教,而盲從者,乃有大危害於教也。」猶如猴子撈月,以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阿含經》說︰「雖 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解由見聞,而生心解,所謂︰「猶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如對佛法不能理解,縱信佛教 數十載,煩惱痛苦,亦不能減少。《菩薩戒經》說︰「四十里內,有講法處,不去聽法,犯菩薩戒。」

  解。要明白大乘佛法,有解始能實行,實行以戒為本,持戒能修福德,解理能開智慧。修行人要有行有解,解行相應,福慧雙修,才能得到佛法的真諦。乘戒四 料簡說︰乘急戒緩,雖生四惡趣,亦可聞佛法,如八部鬼神。戒急乘緩,雖生人天,不易悟道。乘戒俱急,生於人天,聞法悟道。乘戒俱緩,永墮四趣,無所依怙。 根遮四料簡說︰根利有遮,生多障礙,處處碰壁。根鈍無遮,雖無遮障,但缺少智慧。根利無遮,非單一切順利,尚有智慧。根鈍有遮,折磨很多,愚癡無知。乘戒 是因,根遮是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普賢行願品》偈頌︰「智海廣無量,不測反增謗,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學成菩提,愚學為生死,如是不了知,斯 由少學過。」《大智度論》云︰「有慧無多聞,是不知實相,譬如大暗中,有目無所見。」又說︰「多聞無智慧,亦不知實相,譬如大明中,有燈而無目。」又說︰ 「多聞利智慧,是所說應受,無聞無智慧,是名人中牛。」

  修行佛道,是名為行。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華嚴經》說︰「譬如貧窮人,晝夜數他寶,自無半錢分,多聞亦如是。」所謂︰「解一丈 不如行一尺,解一尺不如行一寸。」應要坐言起行,方能得到真實利益。有解無行,名為狂慧,解如火燄,行如水漾,是火燎原,非水莫救。有解無行,易生傲慢, 自命不凡,目空一切,行能除我執,傲慢之火熄。古德說︰「行解相應,目足並用,如鳥雙翼,如車二輪。」

  以無漏正智,能契合於所緣之真理,謂之證道。所謂︰「悟道而後修道,修 道而後證道。」因悟而修,即是解悟,未得神通。因修而悟,即是證悟,已得神通。以天台宗分為三類︰一、斷見思惑。離分段生死,證阿羅漢果,得一切智。二、 斷塵沙惑。離變易生死,證菩薩果位,得道種智。三、斷無明惑。離二種生死,證究竟佛果,得一切種智。

  《占察經》說:四種成佛。一、信滿成佛。信於諸法,不生不滅,清淨平 等,無可願求,是為信滿成佛。二、解滿成佛。依解行地,深解法性,無造無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思,心無所佈,亦無所欣,是為解滿成佛。三、行滿成 佛。依究竟之菩薩地,能除一切無明法障,菩提之願行,應皆具足,是為行滿成佛。四、證滿成佛。依淨心地,得無分別之寂靜法智,以及不可思議勝妙之功德,是 為證滿成佛。

  《心地觀經》說︰「法寶之中不出教、理、行、果。因教顯理,依理起行, 由行證果,四法收之,鮮無不盡。」教乃起信,理應生解,行即實行,果是證果,所以教理行果,即是信解行證,一切法門,無不包括。雖言行解相應,方能成為法 器,而仍多有能解不能行,或能行不能解,縱然如是,亦勝於無解而不行。古人說︰「能言不能行,國之師也。」佛亦曾說︰「師雖是凡夫,然能說聖法,如食母 乳,勿嫌面醜,如採枝果,勿嫌枝曲。」又說︰「能行不能言,國之用也。﹂可為世人作模範,﹁能行復能言,國之寶也。」

  經說︰「世間有五種寶,甚為難得。一者、如來出現於世,甚為難得。二者、如來演說正法,甚為難得。三者、能信解正法者,甚為難得。四者、如來演說,能成就者,甚為難得。五者、臨危救厄,知回頭者,甚為難得。其中隨得一寶,即能了生脫死。」

甚麼是四大皆空

  我相信很多人對於「四大皆空」這個名詞都會聽過的,可惜不少人不能瞭解它的真正含義。即使是知識分子,如果未曾研究過佛學,也可能弄不清楚,依尠道聽 途說而隨聲附和。如果有被問及甚麼是四大皆空時,不假思索地便會說︰「四大皆空即是財色酒氣都不要了。」這真是張冠李戴,混假亂真,大錯特錯。

  佛教之所謂四大者,即是︰一、地大;二、水大;三、火大;四、風大。此 所謂大者,因為內之身體,外之宇宙萬有,沒有一樣不是四大組合所成。例如地大,其性堅硬,能支持萬物;水大,其性潮濕,能滋養萬物;火大,其性溫煖,能調 熟萬物;風大,其性流動,能生長萬物。而且此四大種造萬物時,必要適宜萬物需要的成分,方能生長,若火增盛,或水減退,均違背平衡,萬物便不能自然成長。 因為四大種為萬物生長的根源,所以稱之為「大」。

  皆空者,是說「我」在四大種的中間,乃空有其名,而無實體,也可以說四 大種不是「我」,「我」也不是四大種。因這身體是由四大組合所成,假使將四大種一一分散,這個「我」就無法存在了。例如髮毛爪齒,皮肉筋骨,是屬地大;涕 唾膿血,大小便利,是屬水大;溫熱燥煖,是屬火大;呼吸運轉,是屬風大。試將四大分析,如果地大是「我」,那就應該以泥土為「我」,因為,死後埋葬,皮肉 筋骨,全部變為泥土;假使水大是「我」,那就應該以海水為「我」,因為身內之津液膿血,全部屬於水分;設若火大是「我」,那就應該以爐火為「我」,因為身 中之溫熱燥煖,全部屬於煖氣;若言風大是「我」,那就應該以流通空氣為「我」,因為身上的呼吸運轉,均屬於風大流轉的活動。試問身外的泥土、海水、爐火與 空氣,是不是「我」?既然都不是「我」,身內的地、水、火、風,又何嘗是「我」?因為內四大種與外四大種,均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外四大種沒有「我」,內四 大種當然也沒有「我」,故說四大皆空。

  再舉以一棵樹為例,樹之生長,事先要有泥土,再加水滋潤,可是,若無日 光蒸發與風大的流通,這棵樹也是無法生長的,而且還要四大調節適當,這棵樹苗方可生長。此苗經若干日後雖已長成大樹,但要追究樹之本身,也是空有其名,而 無實體。因為樹之皮幹,根莖枝葉,是屬地大;樹之流質,是屬水大;樹之煖氣,是屬火大;樹之運行,是屬風大。如果將樹上的地、水、火、風一一分開,再將它 們歸納於外四大種,試問樹之本身又在何處?當體即了不可得,故樹之本身也是無「我」。由此類推,宇宙萬有,皆是假名,而無實體,因為於內身與外境上,除了 地水火風之外,並無其他別物,故說身體與世界,均如鏡花水月,空無所有。

  世人不要因為佛教講四大皆空而誤會甚麼都沒有。佛教所謂皆空者,乃是空 其虛妄,並非空其真心,因為天下萬物,全是四大假合所成,若要追求實體,畢竟空無所有,故說它是空是妄。可是相反地,我能追求與我能見聞的這個知覺性,它 是不會空的,而且古不變與太虛同壽,凡夫祇認心外之假相,不認心內之真我,迷己為物,認物為己,故萬物有生我也隨生,萬物有死我也隨死。若能回光反照, 認識真我,不迷假相,自然能夠獲得常住真心,永遠不受生死輪迴,得大解脫!

略解六根清淨

  「六根清淨」這個名詞,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甚或會時加引用。然而對它的真正意義,能夠清楚瞭解的,恐怕不多。

  甚麼是六根呢?佛家是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官能為六根,以根具有能生長的作用。這些官能,經常依色聲香味觸法的六種對象,名為六塵,於中生出見聞嗅嚐覺知之六識。六根六塵六識,佛家稱為十八界。

  佛學言根是能生義,眼根對色境時,能生起眼之認識,乃至意根對法境時, 能生起意之認識。比如植物之根,能生芽莖枝幹,故名為根。根與境均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猶如鏡花水月。凡夫不悟此理,於根境 上,虛妄造業,虛妄受苦,貪瞋癡三毒熾盛,各種妄念紛起,因而從無始來,陷入生死苦海,無有出期。尤甚者,時下的青年男女自作聰明,認為物質與享樂是第 一;把任意放縱誤解為自由;藉詞平等,乖離倫常,造成父不父子不子的風氣;縱情享樂,胡作非為。這變成何等社會,直與禽獸世界何異!

  六根清淨與肉體的五官有異,乃指它所生的心意。由於人們從多生多世以來,即為無明所染污,所以從少及長,都為外在的事物所左右,而自己則毫無所覺。

  六根不能清淨,由於人們最初一念不覺,致無明妄動,因為無明妄動,故將 本有真心遮蔽,流逸奔色,認妄為真。《圓覺經》云︰「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遂將真我遺失,偏認虛幻的身心為我。《楞嚴經》云︰「一迷為 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及山河大地,皆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這是說,人的心量大如虛空,神通妙用,廣大無 邊,唯人心迷而不自知。

  但一般人每執迷不悟,背覺合塵,以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在眼祇能見 色,在耳祇能聞聲,在鼻祇能嗅香,在舌祇能嚐味,在身祇能覺觸,在意祇能知法。所以,內六根在運用上,不能超越外六塵的範圍;在平等法中,生起自他想;在 無同異中,熾然成了異。當遇善緣時會作善事,但若遇惡緣便不免作惡事了。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善長惡消,善消惡長,天堂地獄,地獄天堂,生生死死,死死生 生,沈淪苦海,無有出期。

   我等愚癡凡夫是與生俱來的善心為少惡心居多。唯識家說,人之善心所祇有十一位,惡心所卻佔二十六個。設若吾人不假克己復禮的修養功夫,來制止自己的私 欲,任心橫行,放蕩不羈,那就可能造成天翻地覆,人獸離分的局面了。造惡之心日趨惡劣,貪瞋癡三毒愈難克制。是以愈求自由,即愈為三毒所乘,豈非與自由背 道而馳?假使真能達到六根清淨,六根對六境時,便不復生起貪瞋癡之迷惑煩惱了,而且能知根境二者,非空非有,鏡花水月。所謂「不入色聲香味觸法」,視而不 貪其色,聽而不貪其聲,嗅而不貪其香,嚐而不貪其味。禪宗大德云︰「終日吃飯未嚼一粒米,終日穿衣未掛一條線。」從此,睡覺未佔床,走路未踏地,內不見身 心,外不見世界。若從心源而論,何有染淨之分?言六根清淨者,不過是對愚癡凡夫而說吧了。六祖謂︰「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至此方能真正達到人類平等 與自由,獨立與大無畏,萬物不與我為伴侶,跳出三界牢獄,得大自在矣!

  我佛出現於世,說法四十九年,其目的祇是使世人了解一切虛幻,並指導世 人如何才能背塵合覺,返本還原,若人不執身心為實有,了達身心是如幻,六根回光反照自性,不循六塵所起知見,修習日久,自能根塵併銷,能所雙亡,貪瞋癡的 三毒消除,六根也同時清淨了。經云︰「一根既反原,六根成解脫。」果能遵照佛的指示,依法修行,必定可以成功。

  修得六根清淨,究竟有甚麼好處呢?答案是「超出三界,了脫生死」。就是 現在父母所生之身,亦能獲得無量妙用。如眼能見百千世界的山林河海,上至天堂,下至地獄,一切眾生的善惡因緣以及果報生處,莫不神明徹見;耳能遙聞百千世 界的內外一切諸聲;而鼻能嗅一切諸香;舌嚐到百千世界的飲食,乃至酸甜苦辣一切諸味,皆能變成上味;身如淨琉璃,內外明徹,百千世界眾生生時死時,或生善 處惡處,諸佛菩薩度生說法,無量人天圍繞聽法等等,無一不能於自身中見諸色相;意能知世界眾生之心念意向,乃至真偽一切諸念,也同時悉知,無有錯謬。

  修得「六根清淨」的境界後,雖然未得無漏解脫,但已了達諸法實性,於一切法不染著,六根並能互相運用,眼能聞聲,耳能見色,互不相礙。此時有如大光明鏡,懸掛高空,無所不照,無所不現,起心動念,唯一圓明,佛經稱為「無分別智」,即是此義。

  佛理與凡夫知見,自然有所距離。我們試想現時所用的電視與電話,皆有種種條件與儀器設備,始能見聞,而我們由修道而獲「六根清淨」的勝境後,卻不須種種條件設備,即能洞照萬事萬物了。當然,要達到六根清淨勝境,也絕非輕易的事!

漫談忍辱道

  《阿含經》說︰「若人有大力,能忍無力者,此乃為第一,於忍中最上。」

  道霈禪師說︰「退一步自然幽雅,讓三分何等清閒,忍幾句無憂自在,耐一時快樂神仙。」

  寒山問拾得說︰「人家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惡我、罵我、騙我時怎樣?」拾得回答說︰「祇可忍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等幾年看他怎樣!」

  佛言︰「利刀割體痕易合,惡語傷人恨難消。」

  古德說︰「殺瞋則安穩,殺瞋則無憂,瞋為毒之根,瞋滅一切善。」

  《四十二章經》說︰「惡人害賢者,猶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逆風颺塵,塵不至彼,還歸己身,賢者不可毀,禍必滅己。」

  《普門品》云︰「念彼觀音力,還著於本人。」有人罵佛,佛不理他,佛對弟子說︰「如人送禮給你,你如果不收,他怎樣處置?」弟子答︰「他仍要收回。」佛說︰「此人罵我,我不理他,他祇好收回。」

  古人說︰「世事每從讓處好,人倫常在忍中全。」如唐朝張公藝九代同堂,壽一百歲,書百忍字,以進高宗皇帝,故有「張公百忍」一句成語。

  老子說︰「百戰百勝,不如一忍,萬言萬當,不如一默。」佛教以不辯為解脫。

  《佛遺教經》說︰「忍之一字,持戒苦行,所不能及。」

  《梵網經》說︰「忍辱第一道,亦名摩訶衍。」

  佛家之忍,不像儒家說︰「忍耐恥辱,徐圖報復。」或「忍心害理,士可殺,不可辱。」又不像一般人,有所畏懼,敢怒不敢言之忍氣吞聲,久之憂鬱成病。

  永嘉大師說︰「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自疲,我聞恰似飲甘露,銷融頓入不思議,觀惡言,是功德,此則成我善知識,不因訕謗起怨親,何表無生慈忍力。」

  《金剛經》說︰「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銷滅。」

  《華嚴經》說︰「面上無瞋供養具,口內無瞋吐妙香,心無瞋是珍寶,無垢無染是真常。」

  古德說︰「善既從心生,惡豈離心有,善惡是外緣,於心實不有。」

  佛寺門聯說︰「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五代後梁朝布袋和尚說︰「我有一布袋,虛空無障礙,散開遍十方,收回觀 自在。」於梁貞元三年,端坐岳林寺磐石上說偈曰︰「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時人自不識。」遂入滅。他在書中有說︰「老僧穿衲襖,淡飯腹中 飽,有人罵老拙,老拙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吐在面上,由它自乾了,我也省力氣,他也無煩惱,這樣波羅密,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 不了。」

  明末憨山大師說︰「是非不必爭人我,彼此何須論短長,吃些虧處原無礙,退讓三分也不妨。」

  須知瞋恨對人害處甚大,據醫學界證明︰若人大怒五分鐘,身內毒素集聚起來,可以毒殺十二隻初生老鼠,惡念生起,全身神經排出毒質,對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

  佛教有生忍、法忍和無生法忍。一、生忍。證我空理,有人讚和毀都可以忍。二、法忍。證法空理,對身之饑渴冷熱,心之憂悲苦惱都可以忍。三、無生法忍。證俱空理,不見三界生滅,自心空寂。

  一般人不能忍,故有苦惱,因為未明其理,若人能明白忍的道理,就會修忍辱道,其苦則能消除,其理有三:

  一、為可憐他無知要忍。假使我作錯了事,他人毀我罵我和批評我,我應當心甘情願的領受。如果我沒有作錯事,他人對我無理取鬧,我也應該可憐他無知。要知智者不和愚者爭,大事不如化小事,取鬧者乃我逆行菩薩,聰明人自應行忍辱道。

  二、為修福培德要忍。佛經中說︰「修福最大者,莫過修忍辱。」所謂修一 分忍,即有一分福,有一分福,即有一分相,修十分忍,就有十分福,有十分福,即有十分相,因為相從心生。佛經中說︰「今生相貌端正莊嚴,是前生修忍辱中 來。」其實有人毀我罵我,我並沒有吃虧,相反得到便宜。永嘉大師云︰「觀惡言,是功德。」如果這樣想,還有甚麼事不能忍受?

  三、為酬宿債要忍。今生他人毀我罵我和批評我,我可能前生毀過他、罵過 他和批評過他,現在是還債的時候,何必再和他爭論,如果我再罵他,怨仇何日了。再說,他為甚麼不罵別人,專來罵我,不是前生欠他債,必定是今生福德薄,藉 此機會應該多修福培德,如果我有了福德,他恭敬讚歎我尚且來不及,那敢毀謗我。若他來毀罵我,正是增我福德,何必惱恨他呢?

  若人明白以上三種原因,就能行忍辱道,苦惱就會減少了。

拜佛的真義

  佛說︰「身為眾苦之本,無身則無苦。」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人之欲望,因身而起。貪愛財色,爭名奪利,無非為 身享受而已。若無有身,財色等物,便無所需。人既有身,不能無求,有求則有痛苦。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求之不得,竭盡心力,拼命追求,必達目的 而後已,是故此求,乃眾苦之因。

  求之既得,患得患失,為財色所纏,不能解脫,如蠶作繭,自纏自縛,財色 與命,合而為一,如膠似漆,不能分離,行住坐臥,不能自由,本求快樂,反招痛苦,豈不可憐!佛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一旦財色散失,命根也隨之滅 亡,由此可見,求不得固然苦,求得更苦。若然無求,才是真正脫離痛苦。先賢有言︰「人到無求品自高。」可見無求之德,至高無上。

  正因吾人不能作到無求,終日處於苦的漩渦,無法脫離。更有甚者,求財色 之初,妄造殺業,屠雞宰鴨,祭祀鬼神,東處燒香,西處叩頭,藉此祈禱,想離痛苦。而事實上,求神拜鬼不但無功,反而有過,因其所為,不合情理,加重惡業, 易入三途。是故人類想要真正脫離痛苦,唯有依賴佛陀的啟示與指導,始能獲得無求之真諦,得到無上寂滅的真快樂。

  世人之膜拜鬼神,實不能達到真正離苦得樂者,皆因神佛不分,昧於佛教真諦。甚至有皈依三寶多年者,走進寺院禮佛,尚稱拜神,既不知佛是何者,更不明佛教理論,何能依法修持,脫離生死痛苦?茲為可憐這般愚昧苦惱眾生,將膜拜分為五種說明如下︰

一、拜鬼

  鬼在六道中,屬於三惡道。因有罪惡,沈淪鬼趣,鬼應敬人,何以人反要拜 鬼?如說某人拜鬼,其人一定不肯承認,甚至要與人爭論,因其拜鬼,乃不自知。如拜城隍、土地、黑白無常、一見發財、小鬼判官、十殿閻王等,皆是拜鬼。經說 鬼有三類,一是多財、二是少財、三是無財。此等不過屬於多財與少財二類鬼。

二、拜畜生

  如說某人是拜畜生,其人也不願聽信,若將其理,稍加解釋,自能明白。如 拜狐仙、龍王、牛神、虎爺、黃三太爺(黃狼)、齊天大聖(猴精)等,皆是拜畜生。因其多生修煉,可以幻變,有少神通,迷惑於人,有時人患頭痛或肚痛,若肯 許願奉事,疾病也可見癒,此等皆是精靈作怪。若是正人君子,福德旺盛,牛鬼蛇神,不敢近身。

三、拜神

  如拜孔子、包公、神農、禹王、岳飛、關公、韓愈、文昌等,皆是拜神。因其為人,大公無私,護國愛民,對於社會國家貢獻甚大,生而為英,死而為靈,是故世人,建廟奉事,永為留念,深感厚恩。

四、拜仙

  仙人覺悟人生,壽命短促,厭懼無常,想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因而離諸憒鬧,遷入山林,絕煙火食,練氣化神,經年累月,修成仙道,壽千萬歲,步行如飛,入火不燒,入水不溺,能化形易骨,點石成金,如拜太上老君、呂洞賓、何仙姑、漢鍾離、黃石公等,皆是拜仙。

五、拜天

  不論中外古今人士,無不以天為最高至上,神聖莫測,天國享受,隨心所 欲,思衣衣來,想食食至,天堂之樂非人間所能及。認為天神時常審察人間善惡,作善者降祥,作惡者降殃,因此人人拜天,希望天賜吉祥,五福臨門。如拜玉皇大 帝、天后娘娘、日天子、月天子、南斗星、北斗星,皆是拜天。

  以上五種膜拜,皆是民間習俗流傳而來,其中有修道而來,有業感所致,不論修得與報得,總之都是凡夫眾生,生死苦海,並未脫離。鬼趣、畜生、人間、神仙、天堂、地獄,一樣要六道輪迴,隨業受報難免。

拜佛的真義

  是以佛門弟子,不應妄拜以上五種妄境,唯禮佛陀。所謂︰「能禮所禮性空寂,感應道交難思議。」

  佛陀經三大阿僧祗劫,割肉餵鷹,捨身飼虎,難行能行,難捨能捨,廣修六 度萬行,功圓果滿,證得無上菩提,智慧福德,圓滿具足,覺悟宇宙人生真理,廣度六道眾生,不復輪迴受生。真所謂︰「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 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佛陀指出人生於世如夢如幻、如泡如影,本無實體,因其皆從妄心中生,若無妄心,即無妄境。佛陀經年苦修既成,已斷妄想,故 無妄心,因無妄心,便不受六道生死痛苦,所以真正離苦得樂者,唯佛陀而已。

  禮佛真旨,不求人天福報,不求保佑平安,不望陞官發財。佛是已成之佛,我是未成之佛,生佛平等,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因我積迷,未達此旨,一念之差,千劫之誤。若能頓悟能禮所禮性空寂,達到能所雙亡的境界,就會一切自在。

皈依三寶身心安泰

  人生最痛苦的事,莫過於精神沒有寄託。人們在讀書或工作期間,未必有愁悶 感覺,但到了退休之後,長居家中,便會常常覺得生活缺乏樂趣而悒悒寡歡。出外旅遊或其他活動,又會覺得精力不足,因而很易生起消極與悲觀的念頭。據調查報 告,香港獨居老人心態消極,八成自認「無用」,二成表示「等死」。

  如果我們能信仰佛教,皈依三寶,口念彌陀,目閱佛經,耳聞大道,心思真理,禮佛靜坐,便能身心安泰,愉快地安度晚年了。

  其中靜坐對人身心最有裨益,能使中樞神經寧靜,有助它的指揮功能,血液 循環及呼吸系統順暢,幫助新陳代謝,心身愉悅,不特不覺煩悶,且能消除百病。因身以心為主,心定則氣和,氣和則血順,血順則精足,精足則神旺。另外,靜坐 久了,即起來一心禮佛、念佛,使動靜相調,卻病延年,臨終可以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受諸樂,無有眾苦。

  皈依三寶之先決條件,必須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存好心者,逆天悖理 的事不應去作,損人利己的惡念不應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之心必須常存。說好話者,不是要人聽到歡喜,而是勸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因而厚德載福。行好 事者,凡對人有所幫助的,莫不勇往直前,令其有所成就。這是初入佛門應受的皈戒,其他並無嚴格的規定。若要再進一步受五戒,八戒,出家沙彌十戒,比丘二百 五十戒,菩薩十重四十八輕戒,那就有了戒律的約束。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信佛的人應該皈依佛、法、僧三寶。佛為聖人,法是真理,僧可續佛慧命。佛法僧是世間希有,世界之大,有佛法之處不多,是故一定要護持它。佛法僧不但令人了生脫死,也能使人離苦得樂。

  佛法僧稱為三寶。為甚麼名為皈依三寶?寶有三義:一是尊貴義。價值超越任何物質,備受保護,是故極尊極貴。二是希有義。世間不可多得,現今既得,就要經常愛護,令其不失。三是自利利他義,自家既有寶,當然享用不盡,也可周濟他人,令他人不受貧苦。

  佛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大聖人,所以我們應該要皈依佛。

  一般人以為法祇是書籍,我們為甚麼也要皈依它?須知佛在世時,唯皈依佛 便可,因佛本身便具足三寶。佛既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本身就是佛寶;隨時隨地,如證如說,則是法寶;示現光頭赤腳比丘相,便是僧寶。但今佛寶已經圓寂,唯 留泥塑木雕之佛像,它不能隨機說法,我們現在要理解佛法,唯有閱讀佛所遺留之法,就是佛經,由文顯理,悟入諸法實相。法是諸佛之母,能出生一切聖賢,是故 皈依佛寶之後,仍要皈依法寶。

  那麼皈依佛法二寶就可以了,為甚麼還要皈依僧寶?因為佛寶入滅,法寶又 是白紙黑字,故須依賴僧寶代為宣化。有人以為佛寶是覺悟的聖人,理當尊敬,法寶令人解義明理,文殊普賢及阿羅漢是出世聖僧也應恭敬,為甚麼要皈依未斷煩惱 的凡夫僧人?這是因為僧人可以住持三寶,如果沒有僧人,就不知有佛與法,則三寶又何能住世呢?無疑,道高德重的高僧,固然能紹隆佛種,度化上根利智的知識 分子;即使知識水平較低的僧人,也可續佛慧命,引導下根智淺的眾生,因其知識水平互相接近,彼此容易相契,時久緣熟,對佛法自會生起信心,即便皈投佛門, 一經僧伽證明,皈依三寶圓成,便可稱為佛教弟子。大凡現比丘相的出家眾,皆可為人作證,皈依三寶。

  如未曾皈依,無論其人對佛教信仰如何虔誠,總不能稱為佛教徒。因此信佛教後,必須皈依三寶,方符合正軌。

  皈依三寶,既是一舉而數得,何樂而不為呢?因此,不但自己皈依三寶,凡是孝子賢孫,皆應奉勸長輩、親戚、以及朋友皈依三寶,共沾法益。

為初機學佛者進言

  對於初步接觸佛教的人士,最重要將心量放開,放大,用客觀的態度去耐心研究,假以時日求證真理,所謂︰「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這才不致入寶山空手回,也不虧佛陀示現於世,說法四十九年。

學佛困難

  本人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守門有年,見每天來借書與閱經者,實繁有徒。其間不少是中學與大專學生,彼等初來時,都抱著很大的希望,要研究一些佛經,去解決人生的大問題。於是仰觀佛像,俯覽群經,但因不知義之所在,結果弄得沒精打采,茫然若失。 他們既是一些中、大學生,當然略通物理化學等,對於這個守門僧人,總覺得未曾進過校門,是甚麼都不懂的,寧可自己不懂,也不願向我一問。

  本人學識雖差,但仍抱著弘揚佛法之願,作不請之友,主動與他們交談。他 們會說佛經太深,佛教人士為何不把它翻成白話文?我說,白話文有利亦有弊,一般人固然容易懂,但不容易由文顯理,因為佛說一切法,主要目的是顯理,所以不 重視文字,因文字實難達理,若再翻成白話文,則距理愈遠。大抵眾人識高者其智深故,見理亦深,識低者其智淺故,見理亦淺。文字所含之理,無有窮盡。經云︰ 「字字包含義理多。」故隨人智慧而分淺深。所以古今僧俗,讀經文而悟理者,屈指難數,究其原因,今人不研究人生之根本,衹粗知人生之皮相,所以一遇到艱深 的佛教理論,便不易明白。自從向他們簡單介紹了一點佛理之後,他們才如夢初醒。

為學者應不恥下問

  一天,有一位大專畢業生,他是研究哲學的,想來參考佛學,以助深造。不 料看經不懂,大發牢騷,說現在是甚麼時代,還用這些古文,使人不得其門而入。我即時心平氣和地請他坐下來,把佛教大綱講給他聽,他很傲慢地對我說︰「你知 道我的程度嗎?」我說︰「你的程度當然比我高,那麼,請你講給我聽。」他說︰「我畫一圓圈你能懂嗎?」他隨說隨畫。我說︰「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 界。然否?」他說︰「不是,這是太空洞,等於說四大皆空。」我問他甚麼是四大皆空,他卻無法回答。這時,我才知道他對於佛教,完全是個門外漢,難怪他看不 懂佛經。至此,我再詳細地對他解說甚麼是四大皆空,以及那些是佛陀的教義,他也很細心的聽。一會兒,他問︰「現在諸法有否?」我答,唯識宗說︰「唯心所 現,唯識所變。」《楞嚴經》說︰「循業發現。」就是隨眾生心,發現種種物象。他再問︰「我們有真心否?」我說︰「真對妄而立,如果無妄,亦無有真。如王對 民而立,若沒有民,王亦不可得。例如是對非而立,若沒有是,非亦不可得。一切諸法,莫不皆然。」我對他講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才傲氣平息,臨別時,並說下次 再來請教。

佛理未明不應亂下批評

  有某先生在大學執教多年,時常來館借書回家閱讀,大約有兩年多了,看的 經書甚多。一次,他的一位學生對我說︰「某教授說佛教理論甚好,不過神話太多,難使人置信。」某教授來圖書館時,我也常與他攀談,多講人情世故,少談佛 法。他本人也自以為是大學教授,學識淵博,言談一定超人。我以為他這想法錯了,在世間法上,他堪稱為大學教授,在佛法上,實在說起來,他祇是學生,因為佛 法如大海,他所看的佛經能有幾多?尤其他的頭腦,完全是一堆科學與哲學思想,每將佛理與科學混為一談,甚難理解佛經原意。因為佛理超群絕倫,世論難與比 擬,世間一切凡情思想,終難窺見佛法真諦,猶如螢火,難與日光相比。

  天台宗說︰「以不思議心,觀不思議境。」此不思議心,不可說有,不可說 無,不可說亦有亦無,更不可說非有非無,大小方圓,亦復如是。不思議心如此,不思議境亦然。由此觀之,那一樣不是神話?汝本身即是天大的神話,汝未生之 前,本來沒有汝身,自投胎後,攬一水泡,變成汝身了。試問,這小水泡是汝身嗎?出胎之後,由少至壯,由壯至老,由老至死,又復無有。試問,我們身體究竟是 有是無,或非有非無?身是如此,宇宙萬有莫不皆然。如一棵樹,本生於土中,如果是有,土中應遍有此樹形象,汝可將土翻轉,尋找一番,此樹形象,絕不可得。 此樹如果無有,卻自土中生出,由小至大,由大至枯,由枯成灰,又復變無。佛說世界一切萬物,無不是從緣生而有,自有還無,不可說它有,不可說它無。人們不 懂佛法真諦,祇說它是神話。

心為萬能

  我時常對人講,基督教以上帝為萬能,佛教以萬法唯心。世間一切萬物,均 隨心變現,心以為它大即大,心以為它小即小,長短方圓,亦復如是。而心之本身,乃無大小方圓等相,祇因妄執而有,若無妄執,當下即無大小方圓等相可得。心 有執著,即有分別,有分別,即有所阻,見前不見後,見左不見右。如果證得無分別智,前後左右,一切萬事萬物,無不徹底見其根源,無所障礙,如大圓鏡,一時 同照,不落先後。不知者,以為此是神話,知者,以為極其平常,人人本具,各各不無。因吾人之心一向外馳,無有反照功夫,所以妄受生死。

  佛說心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若心被物所轉,即是凡夫。如果吾人心能轉物,即能轉大地為黃金,易大海為琉璃,變大身如須彌,化小身如芥子。此種神通妙用,無不從心所現。故說心為萬能,豈是神話?

結語

  初學佛之人,須多看佛經,多研究真理,否則人云亦云,雖信佛多年,仍是 神佛不分,表面上是佛教徒,實際是多神論者,言談皆非正宗,豈能講佛教的理論?祇要虛懷若谷,則會妙理隨生,廣見多聞,何愁知識不豐?若對佛理不甚明白, 最好暫勿妄加批評。一旦悟到佛法的真知灼見之後,始知佛法無邊,法法皆妙,無一法曾離開真諦。

卷貳、人生與佛教

佛教的人生觀

  佛是覺悟的意思,覺悟了宇宙和人生真理的人。教是佛陀指導眾生解脫生死的方法。佛以無上的智慧,說有三藏十二部一切教法,以此方法教化眾生,轉凡成聖,離苦得樂,故名之為佛教。

  「人」與其他動 物有所不同,所謂︰「人為萬物之靈。」人類的智慧是超越其他動物的,又因為人間生活有苦有樂,所以在六道中,以人修行最易得道。「生」就是眾生。有三種意 思︰一、眾多而生。二、眾多生死。三、眾緣和合而生。「胎生」由父、母、己三緣;「卵生」由胎生再加煖緣;「濕生」由己、煖二緣;「化生」唯己業緣。《楞 嚴經》說︰「卵唯想生,胎因情有,濕以合感,化以離應。」

  人類從少年至壯年,由讀書至成家立業,為衣食住行披星戴月,目的無非要延續生命。但這個生命,總有一日會停止活動,因為凡有生必有死。要想不死,須求無生。

  「人生」合起來講,就是人類的生活和生命,究竟甚麼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呢?各人有各人的人生觀點不同,因為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階級、職業和宗教等,各有其人生觀,今略分有八種,依次說明。

  第一種人是順從命運安排的人生觀。這一種人終日糊糊塗塗地過日子,飯來吃 飯,有衣穿衣,大家怎樣生活,他也怎樣生活,別人是這樣生、老、病、死,他也這樣生、老、病、死,認為這是一件平常的事,對於人生既沒有疑問,也不去找尋 解決人生的方法,對於生死問題更加沒有甚麼看法。

  第二種人是享樂主義的人生觀。這一種人抱著一種放縱尋快樂的態度,有生之 年,都不去研究生死,就是國家民族發生如何變化,也不去關心,不論在精神上或物質上,都是縱情的享受,甚至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用盡心機,享受快樂。甚或 做出對人不利的事,也無所顧忌。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因此,便會造作無邊的罪業,報應遲早要自己承受,別人不能代替。

  第三種人是悲觀主義的人生觀。如果生活過得不滿意,就會生起悲觀和憂愁,終日不是怨天,就是尤人。不論對於家庭、朋友、生活、工作等問題,都會生起悲觀來,認為全沒有意義的,因而常生厭世,或逃避現實之念,自苦自困,更甚者可能有自殺的傾向。

  第四種人是立三不朽的人生觀。在中國有三不朽說法,即「立德、立功、立 言」。立德是應有完備的人格,立功是對家國天下建立豐功偉業,立言是以思想化成文章傳世。大概中國的志士仁人,大多數是致力於此三不朽,即使勞身勞力勞 心,受種種的痛苦挑戰,也在所不計。所謂︰「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這種人的人生觀,主要就是能流芳萬世,名垂不朽。其對社會有一定貢獻,但是 對於生死問題就未必能夠解決了。

  第五種人是信有天神的人生觀。認為人生以外,有一個創造萬有的天神,人類祖 先也由祂創造,世間宇宙的一切,都由祂創造與主宰。這個天神在印度稱為「梵天大神」,在耶穌教稱為「上帝」,在回教稱為「真神」,他們的教徒,認為人生乃 為天神的榮耀而生存的。因此,這種人就將自己的生死問題,全交付他們的神去解決了。

  第六種人是倫理道德的人生觀。儒家有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以此行持,小者可 以修身齊家,大者可以治國平天下。朱子說︰「父子有情,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而在道德學術方面有所成就,就可以維持自己的地位,苟 能保存人格,他們就以為人生問題都解決了。

  第七種人是無為任化的人生觀。道家以為,無為變化,人生來無始,死無終,在此無始無終之中,方生方滅,方滅方生,種種變化,靜觀萬物,任其變化,不加思維。一切無為,故能無不為。所謂︰「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要人經常以觀其妙,這樣,人生的問題就算解決了。

  第八種人是佛教的人生觀。佛教對於以上七種人生觀的看法,並不太滿意。佛教 認為生命是屬於有形相的東西,心念是屬於妄想分別,二者都有生滅。用生滅法去修,是無法得到無生之理。《楞嚴經》說:「若於因地以生滅心為修因,而求佛乘 不生不滅,無有是處。」由於種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人既有生,必有痛苦。老子也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佛教說人生有很多 痛苦,簡而言之,有八種苦︰一、生苦。人生下來就要受苦,如小孩一落地便哭,因其肌膚柔嫩,接觸外界冷風,猶如刀刺之苦。二、老苦。從少至壯,由壯至老, 年齡漸老,髮白面皺,耳聾眼花,牙齒脫落,行步龍鍾,對於人生,已無樂趣。三、病苦。四大不調,疾病交煎,憂切悲哀,輾轉呻吟。四、死苦。或因疾病壽終而 死,或遇水火風災橫死。所謂︰「一日無常到,方知夢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五、愛別離苦。自己所愛的人和財物,不得共處,生離死別,終歸於空。 六、怨憎會苦。自己所怨憎的人,本不願見面,偏偏遇上,而常共處。七、求不得苦。世間一切人與物,心中所愛樂的,用盡心計,求之不得。八、五陰熾盛苦。即 色受想行識,不論在肉體和精神上都有苦楚,熾盛是熱惱,如火焚燒之苦。

  以上八種苦惱,乃由於前世造了惡因,今生一定要受惡果。古德說︰「善惡到頭 終有報,祇爭來早與來遲。」欲想不受苦果,首要不作惡因。究竟甚麼是苦的根源?就是渴愛、欲望、貪婪、愛著。苟能徹底滅除渴愛的苦因,放棄它、摒除它、遠 離它、止息它,將一切的欲望消滅了。正念起,妄念除,那就永遠不會再受八種痛苦了。欲想斷除八種痛苦的因,必定要以至誠懇切的心徹底訓練淨化自己,始能獲 得自由和解脫。

  佛入滅時,阿難問佛︰「佛在世時,我等依佛而住,佛去世後,我等依何而 住?」佛答阿難︰「我去世後,汝等應依四念處住。」由此可知,四念處於修道方面,佔著很重要的地位。四念處是︰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 法無我。因為眾生於色受想行識的五陰中,經常生起四種顛倒,以不淨的色身為淨,以痛苦的感受為樂,以遷流不息的意念和行動為常,以對境生起之善惡心為我。 有此四種顛倒妄想,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憂悲苦惱和災難困擾,我佛就為糾正人的不正知見,所以說出四念處的方法,要人審諦觀察,身是不清淨,受是不快樂,心是 不常住,法中並非有我。世人果能消除這四種顛倒妄想,一切憂悲苦惱,便不會產生,且可獲得常樂我淨,真正的快樂。

再述四念處住觀

一、觀身不淨

  人的身體,五臟六腑,膿血筋骨,皮毛髮爪,身中三十六物,沒有一樣是潔淨 的,而且有五種不淨︰一生處不淨。在母腹中,住在生臟之上,熟臟之下,經十月滿後,由陰道出生。二種子不淨。入胎初成,攬取父精母血,赤白二滴,膿血污 穢,混合而成。三外相不淨。眼有眼淚,耳有耳屎,鼻有鼻涕,口有口涎,身有垢泥,臭氣衝天,人不自覺。四內性不淨。人從惡業不淨而生,故出生後漸觸外境, 自然產生種種渴愛。五究竟不淨。人的業盡報終,薪盡火滅,僅存一塵,仍是不淨。

二、觀受是苦

  受是領納,五根對五塵時,領受善惡、好醜、苦樂等境,人生所作所為,一切事 事物物,無非苦受。例如行路太久,有疲勞受;佇立太久,有僵立受;坐的太久,有痲痺受;臥的太久,有昏沈受。飯少餓受,飯多飽受,衣多燥受,衣少寒受。夫 妻子女,生活負擔,感情乖戾,爭吵嘔氣,四大不調,隨時生病,顧此失彼,憂鬱成病,生離死別,驚惶慘痛,呼天搶地,無法形容,縱然人間有樂,短暫無常,樂 過更覺痛苦。

三、觀心無常

  吾人現前一念妄心,忽東忽西,剎那不停,凡情心粗,不易覺察。經說吾人一念 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靜坐須臾,始知妄念如瀑流水,因心起滅,空間時間,一切萬物,隨之遷移,苟能將此一切妄心停頓,宇宙萬有也隨著止息。 《楞嚴經》說︰「一人發真歸元,十方虛空,悉皆消殞。」永嘉大師云︰「夢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此時一切歸於大寂滅海,虛空大地尚不可得,還有 那個要受生住異滅,長短方圓?

四、觀法無我

  法字包括世間法、出世間法、有為法、無為法、相對法、絕待法、善法、惡法, 一切種種樣樣,無不包括在內。身內諸法無我,身外諸法也是無我。於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七大一切法中,並找不到一個有主宰的我,所以說人無我,人 我祇是一個假體。假有三種:一是先世行業,托生父母,是因成假。二是從胎相續,迄至皓首,是相續假。三是以身待餘非身,即相待假。假就是空。

  佛教的人生觀,即以此四念住的觀慧,止住身、受、心、法的四境,不令四種妄 想生起,則可破除我執;若能證到我空之理,即可離苦得樂,轉凡成聖,這屬於小乘人佛教的人生觀。大乘人佛教的人生觀是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廣度眾 生,愛念眾生,猶如己子,見他人苦,感同身受。所謂︰「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華嚴經》說︰「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這種大無畏精神,並不是凡夫眾生和小乘人可以辦得到的,所以佛在說法時,經常讚歎大乘人才是真正佛的嫡子,小乘人是庶子;庶子不可以繼承王位,嫡子是正妻 所生,可以繼承王位。故《法華經》說︰「此實我子,我實其父,今我所有,一切財物,皆是子有。」財物即是佛的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無量功德神通妙 用。

  以上方是真正佛教的人生觀。

福慧與人生

  人生在世間,最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便是衣食住行,不論男女老少,富貴貧賤,壽夭窮通,賢愚好醜,都要依止這四樣事,方能生活。因此,凡人每每經年累月早出晚歸,勞身苦思,東奔西走,無非為滿足個人的基本需要。

  一旦饑者得食,寒者得衣,勞者得息,安度平淡的生活,但又得隴望蜀,不以為 足,更求洋樓汽車,錦衣美食。經云︰「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由此可見,欲無止境,若求之不得,乃苦上加苦。有 人想要達到目的,甚至偷盜搶劫,欺世騙人,祭神拜鬼,求籤問卜,看相算命,結果仍舊不能從心所欲而東成西就,因此神喪氣沮,愁容滿面,終日不是怪責自己命 途多舛,便是怨天尤人。

  其實,乃因人沒有自知之明,不了解人的力量勝天地鬼神,是超群絕倫,真正可 以挽回惡劣命運的,乃是自己本身。因其捨本逐末,走向邪途,猶如砂非飯本,欲成佳饌,縱經塵劫,也不得成。古云︰「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由 此可知,人之吉凶禍福,壽夭窮通,全在個人把持與操縱,並非如《論語》中謂「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漫無標準。

  人生於世,既要衣食住行,就得依靠天時地利,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始能獲得 華屋厚蓄,飽食足衣。《周書》有云︰「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士不出則三寶絕,商不出則財匱少。」雖然道理如是講,事實上很奇怪,有人生來,不 動一毛之勞,便獲美服厚味,富貴逼人;有人終日奔馳,風塵勞苦,竟難禦寒餬口,溫床暖被;如果將此對比「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大同格言,似是不能自圓其 說。

  因為我們觸目共見,不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誰人不是處於兢兢業業,各盡其 力,以謀生計?但是有人金玉滿堂,花天酒地,有人捉襟見肘,無棲身處。由此可見,並非全靠自食其力,都能獲得心滿意足,安居樂業。有云︰「巧者有餘,拙者 不足。」但是不能保證巧者決定有餘,拙者必然不足。例如子牙與管仲,均有掀天揭地之才,因少年不得志,飽受困乏之苦。再舉劉禪與晉惠帝,均是笨拙不堪之 才,但其能繼承父王為國君主,吃是珍饈百味,住是堂皇宮殿,穿是千金之裘,坐擁宮娥采女,三宮六苑,七十二妃。由此便知,雖然自己能夠操縱一切的善惡命 運,但是命運也能支配人的災祥禍福。

  世有人不信命運之說,每舉荀子《天論篇》來抗拒此理,以為荀子是明周孔之 教,他既不信天賜地與及神鬼作祟之說,足證一切命運,全是謬論,其實他們祇知其一,不知其二。荀子也說過︰「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應之以治則 吉,應之以亂則凶。」此義豈不是說,不怨天,不尤人,吉凶禍福,全在個人掌持?又說︰「彊本而節用,則天不能使之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使之病,修道而 不貳,則天不能使之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饑,寒暑不能使之疾,祅怪不能使之凶。」此義難道不是說,敬勝怠者必吉,義勝欲者必從?「本荒而用侈,則天不能使之 富,養略而動罕,則天不能使之全,背道而妄行,則天不能使之吉;故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祅怪未至而凶。」此義難道不是說,怠勝敬者定滅,欲勝義者 定凶?由此段文足證,荀子雖不信有鬼神之說,可是對於善惡報應,命運氣數,全由自作自受,絕信無疑。佛經云︰「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 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由此可見,古聖先賢,同如此見解,不過後人,各執管見,定要分河飲水吧了。

  然而自作自受之定律,並非粗心浮氣之人,可以窺視於萬一,因為每人所作的善 惡業因,有千差萬別,所感的善惡業果,也有萬差千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業果不同,各如其心。有人前生作業,今生受報,有人今生作業,來生受報,也有今 生作業,後生受報。須知,前生又有前生,來世又有來世,既有無窮無盡的前生與來世,當然就有無窮無盡的因果與報應。

  因此,我們要想離苦得樂,化戾氣為祥和,就應植福修善,廣積陰德。假使遇見 別人貧病交加,或大險臨頭,縱然無力挽救彼之困苦,也要生起同情心、憐愍心、施捨心、救護心,因心生善,福慧日增。世人不明此理,以為既無捨財,又未利 人,何來福慧?須知我佛有言,人人本具無量性功德,有修則顯,無修則隱,現在假彼生善,即是自性福顯。若再利用資財救彼生命,彼此皆獲收益,如果有心無 力,雖然對彼無補,仍能單自得福,猶如以燈燃燈,自燈燃著之後,與彼燈並無損減。若人能將自性本具之福德智慧,修之又修,顯之又顯,積年累月,行圓果滿, 功德法財,自能全部昭彰。此時可以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為黃金,取之不竭,用之無盡。猶如佛陀從無量劫來,難行能行,難忍能忍,捨身飼虎,割肉餵鷹,始有 今日的百福俱集,萬德莊嚴,從性顯現,表露無遺。

  若心能夠培德植福,身體自會端正強健,趨吉避凶,轉禍為福,衣食住行也隨之 而來。心時修善,乃屬道德,若有道德,必有福氣,若有福氣,必行好運。可是僅有鴻福,未有如海智慧作開路先鋒,仍會墮坑落塹,誤入歧途,不是吝嗇不捨,便 是奢侈淫逸,不分皂白,輕重倒置,有此作為,均是惡行,仍不受人敬重。因此有福之後,必定還要有智慧,始能尊嚴端正,為人上人。人須福慧兩足,堪稱為尊, 智能分析善惡好醜,是非邪正,故要追求智慧,立為根基。此為人生在世,立身處事,必須具備之宗旨。

福慧與善惡

  人是《金剛經》中十二類眾生之一,其本質由眾緣和合而成,眾緣一旦分散,生 命也告結束。《楞嚴經》云︰「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由此可知,吾人之人生,內而身心,外而世界,眼之所見,耳之所聞,一切萬事萬 物,不過虛妄而生,虛妄而滅而已,幻化不實,如空中華,水中月,本無所有,此旨唯有佛教徹底明瞭。

  《中觀論》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又說 ︰「已生無有生,未生亦無生,離已生未生,生時即無生。」由此鐵證,可以說明,人之本性,無生無滅,湛然常住,真精圓明,不變不移。常人不知,認為吾人出 胎之後,叫做「生」。生的狀貌,名為生相,不知有生以後,生之狀貌已遷,生相即無。如果認為未出胎前,名為生相,與常識不符。吾人應知,生的狀貌,於已 生、未生二時,皆不可得也。凡事物有生有滅,其體尚無有生,何得說滅。所以論云︰「離已生未生。」是故說無生。第四句︰「生時即無生。」於表面看,似乎自 相矛盾,前後不符,其實,於法性本體上言之,生無生相,滅無滅相,而又不礙生生滅滅之事,豈非生時即無生。因為諸佛聖者,由修證得,清淨本然,性淨明體, 徹見性體,無生無滅,無人無我,無因無果,無善無惡,永脫六道,得大自在。凡夫則否,從無始來,無明所縛,長時沈迷聲色物欲,於法性體上,祇見有生有滅, 有壽有夭,有賢有愚,有貴有賤,妄想顛倒,一切俱備。

  綜觀經論至理,聖凡分途,皆由其心善惡消長所致。因此人們若用善心,即上品 人;若用惡心,即下品人。世俗占卜星相之書云︰「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亦有其理。由此觀之,世間之吉凶禍福,壽夭窮通,尊卑貴賤, 榮辱得失,其實不外本心善惡消長而已。善長則為吉福壽貴榮得;惡長則是凶禍夭賤辱失,是以明白佛法之士,不必問卜消禍,不必叩神邀福,祇反觀自心善惡,心 善一切皆吉,心惡一切皆凶。俗語所謂︰「福至心靈。」正是善念乃心之靈明發揮。所謂︰「善既從心生,惡豈離心有,善惡是外緣,於心實不有。」

  中國儒釋道及其他各種宗教,莫不提倡要人行善,捨己為人。所謂︰「積善之 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此是千古不能移易的定律。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因果報應,如影隨形,誰能不信。因此到處懸著「為善最樂」四個大 字,意在提醒世人,要想安居樂業,首要先正其心,心正則身修,身修則家齊,家齊則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世人既言「為善最樂」,亦必有「為惡最苦」之原理 存在,因為沒有「為惡最苦」,絕顯不出「為善最樂」的道理來,兩者必定互生互滅,相對而成。所謂︰「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兩者之理,雖然對衡,但很 奇怪,到處皆是懸著「為善最樂」的這一面,從不曾見掛著「為惡最苦」的那一面,當然此理不難知曉,因為世人時時刻刻欣樂厭苦,非但視痛苦如冤家,就是苦之 一字也不願提及。人人喜聽吉利之言,不願聞到逆耳之聲,以為這樣就可以避免諸多痛苦。其實不然,就因世人不曾鑽研苦之根源,才受種種的痛苦,假使大家能夠 瞭解苦的根源,用智慧刀將苦根斬斷,試問痛苦又從何處發生?因此我們也應該將「為善最樂」反面之「為惡最苦」的道理來時常警惕世人。假使世人畏苦果,即不 應該種苦因,苦因不種,苦果不成。

  於此首解善惡二字,試問大家認為何者是善,何者是惡?實在善惡沒有一定的標 準。若人以為刀仗是屬於兇器,定它為惡,假使利用刀仗去救生命,即變成為善事;若人以為資財是屬於善美,稱它為善,假使利用錢財去殺生命,即變成為惡事。 舉一反三,沒有一樣是屬於善或屬於惡。實在善惡由心而發,心欲善則一切皆變為善,心欲惡則一切皆變為惡,善惡在心,不在於物,由此而論,一切善惡以心為 主,外物皆隨心轉而已。

  對於「為善最樂」之哲理,於此舉例,假如我人隨時隨地,忽見有人,將遇大 險,於千鈞一髮之際,及時趨前搶救一命。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試想其心該有如何的高興,可能終日流露著愉悅的神情,總覺自己作了一件天大的 好事。須知身體以心為主,心能時常暢快舒懷,自然影響所及,脾健胃開、心靜神寧、睡眠安穩、心廣體胖。諺云︰「笑一笑,少一少。」此人既能心安理得,歡悅 於心,必能「有諸內,形於外」。面上時常從容和悅,人見人喜,親屬看重,朋友敬仰,在上位必獲下者敬重,在下位必蒙上者垂慈,因為樂善,厚德載福,所以能 夠長壽富饒,不遭惡運,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反之「為惡最苦」之原理,正與前面相反。假如我人無故殺害人命,其心該有如 何的憂戚,不論此人怎樣兇惡,或如何壞心腸,祇要作了違天背理的事,其人必定心驚肉跳,恐怖異常,就是吃飯也提心吊膽,睡覺定作惡夢,食不甘味,寢不安 枕,行住坐臥都在疑神疑鬼。如果一個人時常戚戚不樂,日久天長,必會影響所及,脾傷胃損、消化不良、精神不寧、心跳失眠。如此積年累月,必定體力衰弱,面 黃肌瘦,人見人厭,親屬懶理,朋友不顧,資窮財盡,無處覓食,貧病交加,饑渴逼惱,此時雖有慈親孝子,也不能相救,因為因果報應,自作自受,就是諸佛菩薩 與天地鬼神,皆不能挽救萬一,此是「為惡最苦」的現作現報,分內應受,不能轉移別人。

  人的福分,似是燈油,燈油加時,火花愈光,燈油若竭,火光即熄。因此人們應 當時時修福,發揮心中善念,而修福之行,莫過敬重師長、供養三寶、印刻佛經、贈醫施藥、救濟災荒、齋戒放生、修橋補路等等,作此善事,即是修福,壽光福 燄,必定綿長。相反,殺生害命、損人利己、為非作歹、追求物欲、老奸巨猾、投機取巧、訛詐拐騙、嫉賢妒能等等,即是作惡,有此惡業,如油枯燄盡,生而病苦 禍至,死而墮落惡道。

  有福無慧,縱能長壽,亦是缺陷,若為富不仁,使人輕蔑,臭名千秋,惡貫滿 盈。佛說,智慧如人眼目。一個人如果沒有眼目,縱然可以行路,途徑不明,難免有墮坑落塹之危險。必須能明善惡、辨是非、知遠近、量高低、讀經求解、旅行交 遊、廣學多聞,作此功夫,即是修慧。有福兼有慧,自能有威可畏、有儀可敬、顏色光澤、氣力充盛、衣食豐足、家庭和睦,任到何方,常為人之傾城愛戴,遠之則 可望,近之則不厭,今生為人師,轉世生善道,豈不榮哉!

  修福慧之要,最貴信心堅定,努力精進,日久天長,福慧具足,雖無所求,一切 順利,自然行運。不必求神拜鬼,妄想陞官發財,吉祥如意,東成西就,一本萬利等等迷信習俗。《地藏經》說,如果人們殺害畜生,以此求福,不但無益,更結罪 緣,轉增深重。諸上善人,要求老少平安,長命富貴,福慧雙增,唯有依賴佛陀的啟示,實際履行,日積月累,自有所獲,得大受用。

  人之一念心性,有理有事。理者,不變之體,廣大精微,獨一無二,如冰即水, 天堂地獄,皆如泡影,作善作惡,亦非實有。事者,無有一事一法,不顯明昭著,如水結冰,依正二報,一切宛然。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 凡夫眾生不解冰即水之理,祇見隨緣之用,不見不變之體,所以從無始來,順生死流,枉受痛苦,作善升天堂,作惡落地獄,執為實有,不解真空。因此佛陀權巧方 便,首先以人天乘,教人修五戒十善,使得人天善報。四悉檀中,謂之世界悉檀,令生正信故。由此逐漸達到為人悉檀,對治悉檀,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十二 部經八萬四千法藏。佛本無法可說,有四悉檀因緣故,也可得說。

  如果人人都能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世界自然和氣致祥,兵革消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濁惡世即時變為清淨樂土矣!

煩惱與痛苦

  人生於世間,起居飲食,迎賓待客,交際往來,謀生事業,終日忙忙碌碌,於其 中間,隨時隨地,會發生令人不愉快的煩惱痛苦。或貧病交加,饑寒所逼;或惡眷敗家,仇人相會;或生離死別,魂牽夢縈;或名利愛樂,圖謀不成。於是引致時常 垂頭喪氣,甚至坐臥不寧,廢寢忘餐,種種痛苦,最後逼至走投無路,祇有輕生自殺。佛說︰「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人身難得,何不珍而重 之?

  我佛為大醫王,能醫眾生種種病症,無論身病、心病,一概能醫,而且能根治。與一般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世俗醫生截然不同。所以欲根除自殺之風的基本癥結,必須瞭解佛教,因佛教專研究人之心理、思想上之病態。

  自殺者,首因思想狹隘,局限個人於小天地,不知小天地外便是海闊天空的大世 界。倘遇到難題,煩惱鬱結,即不能自拔。煩惱痛苦,皆由此狹隘的思想生起。事實上,所有煩惱痛苦,無不如鏡中花、水中月,有其影而無實體,尋之了不可得。 若由打破狹隘思想落手,自觀其心,必能煩惱冰釋,痛苦消溶,翻然醒悟,如睡夢覺,開眼看到海闊天空的大世界,必不再自尋短見,芸芸眾生固執己見者多,覺悟 者少,縱然有智者告知世事虛無,其人也堅決不信,一味向煩惱痛苦鑽,愈鑽愈深,結果被纏縛,不能自出,陷於輪迴,永受生死,豈不冤枉?

  佛教中的修道,即根治煩惱痛苦的最好方法。修是修理,道是道路。修道者,正 是修理心中的道路。例如世間道路,首要暢通無阻,如果不通,人車停頓,擁塞成患。吾人心路也是如此,終日為貪、瞋、癡三毒所阻,心路阻滯,左走不通,右走 不過,四方八面,無路可走,結果產生種種痛苦出來。試問痛苦由何而來?追究根源,從妄想生,妄想本無根,如果有根,可以拿出來給人看見。既是妄想,顧名思 義,本無所有,妄想既無,苦從何來?所以佛說眾苦全是妄想作怪而已,若無妄想,痛苦全無。祇因眾生迷惑無知,醉生夢死,虛妄造業,虛妄受苦。《楞嚴經》中 佛對阿難說︰「譬如有人,談說酸梅,口中水出,如是酸說,不從梅生,非從口入。思蹋懸崖,足心酸澀,如是崖想,不從崖生,非從足入。」由此證之,一切痛 苦,皆從妄生,若無妄想,痛苦何有?

  例如,有一對夫妻,多年相處,彼此照顧,無微不至,出雙入對,形影不離,其 中之一,忽然無常溘謝,留下的人,一定悲不自勝,痛苦難忍,事過境遷,仍愁眉深鎖,鬱鬱不樂。試問痛苦從何而生?佛說此是愛別離苦,如無二人昔日之愛相 聚,那有今日別離之痛苦。如果其一之生者,獨坐斗室,或佇立庭堂,聚精會神,思索過世之伴侶,二人一起到某處看戲、旅行、游水、打球,那時該有多麼甜蜜快 樂,現在愛侶已逝,頓成永訣,再難重歡,愈想就愈痛苦,甚至想到神經錯亂,痛苦難名。假使此時另有朋友,邀其看戲,藉看戲轉移愁緒,當進入戲院,眼看舞台 上,紅男綠女,歌唱舞蹈,一片歡愉,心花怒放,此時愛侶之思既忘,痛苦亦止。回家之後,想起愛侶之逝,痛苦又復再生,如此苦樂輾轉反覆,一切皆由妄想所 生。

  佛說,心生種種法生。於無痛苦中,痛苦忽生。試問痛苦究竟是有是無?如果是 有,在戲院時,何以無有痛苦?如果是無,回家想起愛侶之逝,何以痛苦又生?更進一步研究,痛苦由內心生耶?由外境生耶?如果痛苦由內心生,心本常在,痛苦 也應常生,事實上不然,痛苦時有時無。如果痛苦由外境生,外境與我各不相關,境有痛苦,我應無覺。如是輾轉,推窮尋逐,痛苦究竟由何而來?追本溯源,仍是 虛妄,了不可得。

  吾人現前,所見所聞,一切事物,皆是妄想所現。試舉夢境為例,吾人正在夢中 時,不知是夢,夢中景物,悲歡離合,一切皆真。忽然醒來,夢境全失,始知夢中悲歡,一切皆是虛妄。吾人未到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之地,仍依無明妄想,支配人 生循環,明眼人觀之,猶如夢中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幻妄稱相,此相不真。

  假使吾人欲消除煩惱痛苦,想得到人生真正快樂,首先需要鑽研佛教真諦,仔細揣摩,窮理精明,然後以佛陀之教導,腳踏實地,修習禪定,止息妄念,妄念不起,妄境不生,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心境一如,此時有何煩惱痛苦發生?所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是也。

談苦與空

  有些人士批評佛教是消極的,悲觀的,其所根據不外乎兩種原因︰一是關於佛教的理論方面,二是關於佛教徒的修行方式與生活方面。

  先講關於理論的問題。我也經常聽人說︰「你們佛教徒終日不是講苦,便是說 空,令人很不願意聽。」如果講到病與死,是否不講不聽,等於不會病不會死呢?遇親友家眷病重或者逝世,難免恍如晴天霹靂,感到震驚和悲傷。然生老病死是人 所不免,一旦輪到自己,到時又怎麼辦呢?古德說︰「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臨到我。」又說︰「往日戲談老死事,如今卻到眼前來。」這些 話實足以令人三省!世人皆知來年未到,今年就要準備來年稻糧,冬天未到,就要準備冬天衣被,為甚麼生老病死的事在未來時,不及早準備一下?

  人人都怕苦,可是苦是現實存在的。正因為人人怕苦,所以佛教特別強調它,將它提出來,為的是甚麼呢?正是為了研究苦的本質,苦的成因,從而找出脫苦的方法,拔除痛苦之根。
世間苦的種類雖然多,而歸納起來,不出身心兩種。身體的苦有生、老、病、死四種。心苦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三種,還有一種無常變壞,煎逼之苦,即五陰熾盛苦,合有八種苦果。

  佛教告訴我們,現在的苦果,必是過去種下的苦因。所以小乘行者,首先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才能了生脫死,超出三界。

  苦果既是由苦因招感而來,則苦因是甚麼呢?佛教講苦因就是我們的貪欲、瞋恚、愚癡、高慢、疑惑和邪見六種。更有內五欲,財色名食睡,外五欲亦即五根對五塵所生的欲望,這些都是苦因。種了苦因,必得苦果,是非常公平的事,即所謂自作自受,怨不得他人。

  佛教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古德說︰「君子無悔。」有智慧的人因為 怕結惡果,最初就不敢造苦因;愚癡的人不信因果,就恣意的造惡因,將來就招感惡果。學佛的人當然知道不作惡因,將來就不結惡果,縱然因為過去不知而作了惡 因,也決定不怨天尤人,可以安然承受苦果,因知「禍福無門,唯人自招」。

  有謂︰「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明白這道理的佛教徒,雖有苦惱,但身受 苦,而心不惱,若不明白苦因與苦果的人,不但身受苦,而心也很煩惱,怨天尤人,以為自己一生作了許多善事,為甚麼得此惡果,豈不是沒有因果!其實他不知道 因果是有三世,所謂三世,不是數目字的三,而是指過去、現在及未來。三世︰一、現報,今生作善惡業,今生受報。二、生報,今生作善惡業,來生受報。三、後 報,今生作善惡業,在第二生以後,受其果報。人不明白此理,誤以為沒有果報。

  我們佛教徒,為甚麼終日要講空。這也因為世人怕苦,若能知道宇宙人生是空, 那還會受痛苦?佛經有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緣生無主,當體即空。佛說宇宙萬有,皆是四大組合所成。以人來說吧,皮肉筋骨是地大所成,涕唾濃 血是水大所成,溫煖燥熱是火大所成,呼吸運轉是風大所成。由於地水火風四大中無我,故說其空,若人能觀察無我之理,煩惱痛苦自然不生。

  再說佛教徒修行和生活的問題。一般人見到佛教徒終日清心寡欲,寧靜澹泊,尤 其是出家人對社會上浮名私利,不去攀緣,就以為是消極,或認為是逃避現實。須知世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兒子女,每天的生活,非常逼人,不得不去勞碌奔波, 早出晚歸為謀生活,如果不然,衣食住行就會發生問題。出家人既無世俗的男婚女嫁,所以無家庭累贅,食住在廟宇,一件衣服穿十餘年,無掛無礙,終日自由自 在。但這並不是說出家人是獨善其身而不問世事,且看多少古今僧伽畢生為建寺勞身,為說法勞心。又一些閉關修學的出家人,也是積極的充實自己,為將來度他自 利而作好準備,若能確實了解出家人的行持,就不會誤解了。

人間之樂不宜求

  人們常說︰「我們一定要追求快樂的人生。」而今筆者主張「人間之樂不宜 求」,豈非與世人唱反調?不錯,我們佛教所講的道理,是頗異於世俗的。由於人們的思想與觀念是由個人的性格與嗜好產生,並不能跳出凡夫知見的範疇。同一事 物,甲認為是美好的,乙可能認為醜惡,而丙則或視為不醜不美。甚至個人的觀念也會經常變化,昔日認為是的,今則或覺其非。可知世間一切善惡好醜極難下個定 義,因為人心時時為業識支配,外境也隨心所轉變,種種觀念與知見全是凡夫的妄計,並無真理可言。所謂︰「情有理無。」我們說的真理是有共同定義,置諸四海 而皆準的,任何人都不能將其推翻,而非一般人所易體會。

  佛說︰「人生世間,苦多樂少。」這句話要認真的去體會也不難,祇是人們通常都不大樂意去仔細玩味吧了。

  以結婚來說吧,一般都認為這是人生快事,無須費辭。人們到了婚後,若倆情投 意合,自是如膠似漆,因為既落愛網,彼此便不見其瑕疵。但愛情歸愛情,肚子餓了總要吃飯,縱然不忍片刻分離,仍要出外各奔東西,以謀生計,於是丈夫怕妻子 不安於室,妻子也疑夫有外遇,你牽我掛,何有歡樂?佛經所謂︰「因愛生憂,因愛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更何況人事滄桑,無常瞬息,恩愛不易永固,相 處日久,生活可能已轉趨平淡,說不定這時才發現彼此所好不同,妻樂寧靜,夫喜外動,或因信仰不一,意見相左,從而互相指責,爭吵不休,甚而分居離婚。又或 生兒育女之後,生活擔子益重,除非增加收入,否則便要量入為出。假如子不聽父教,女不守家規,諸般苛索,一不順意,便生怨結仇。況且家中不論那個有病,或 有困難,等於身受,煩惱之多,實在不勝枚舉!試問樂在何處?

  人生苦多樂少,一般人是會體驗得到的。若再深一層地去研究,縱然偶爾得到一點小樂,也不過是以苦為樂。如人走路覺得辛苦,便以坐下休息為樂;坐的時間太久又覺不適,仍以行走為樂。這豈不是因苦顯樂?

  曾有某國大使館之大使,一日忽為劫匪綁票,限期勒贖,這時其家眷必寢食不 安,苦不堪言,正當不知如何籌措,忽然匪徒將人釋放,這時舉家喜出望外,可謂快樂無比。然深思此樂,從何處得來?追本窮源,由苦換來,若無當日綁架之苦, 何來今日之樂?以此類推,人間之樂,莫不由苦換來。

  一日閱報,見賽車好手,得到冠軍,獎金數萬,一時聲名大噪,揚眉吐氣,樂不可支。誰料,翌日下午與其太太驅車出遊,一時輕心,開到海,同歸於盡。此乃樂極生悲之苦。

  若言官位是樂,以美國尼克遜為例,在他競選總統未知勝敗之前一日,由於精神過度緊張,以致一夜未能入眠。至「水門事件」逼於下野,更身敗名裂!南韓朴正熙總統執政十八年,雖然對南韓貢獻甚多,結果也被人謀殺,其妻亦於七四年為人槍殺身亡。凡此種種,莫不是苦多樂少!

  有人早出晚歸,拼命追求財富,以為有錢便是萬能,財富即是快樂。不知財富本身又具有極大的誘惑,使人賺十萬想百萬,得百萬想千萬,欲望無窮,無法罷手,如此不斷地勞心竭力,苦樂實難以分辨。

  還有那些不願安分守己的人,見別人位高財多,便心生貪念,為達目的,不擇手 段,偷盜搶劫,作奸犯科,無所不為。幸而稍有所獲,即盡情享受。然巧取豪奪,終非良策,偶一不慎,便陷入牢獄,試問樂與苦誰多?可知不論追求人間任何樂 事,莫不有苦惱相隨,追求愈多,則痛苦愈大。

  作為一個智者,要明是非辨邪正,凡事須從遠處著想,不宜祇顧目前的小利益。 凡對別人有裨益的事,則應量力而為;如對別人有損害的,萬勿沾手。《中庸》有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 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即是此意。

  須知富貴貧賤,乃前世作善為惡所招來。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假如今生不修善反作惡,等於點燈不加油,反將燈炷燃大,這是非常可怕的。

  人們追求世間之樂,不是浪費金錢,便是消耗精神,前者招致貧窮困苦,後者促使多病短命!若以因果來說,這祇是受現報之小苦,轉世還要受生報之大苦,假使來生受報未完,仍要多生多世再受後報。因此我們寧可吃些小苦,不要追求人間之樂。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綜合來說,欲得人生真正之樂,切勿祇限於物質的享受,而應在精神方面下功 夫。因為前者是有限,後者乃無窮。孔子讚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可知樂與物質豐儉無關。而且精神上之樂,是惜福 而順於善,則善有善報;物質上五欲之樂,乃損德而順於惡,則惡有惡報。所以有識之人,不應貪求物質上的快樂,而應追求精神上的寧靜。

世出世間法

  佛陀所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不出吾人之一切心法。古云︰「佛說一切法,不離 一切心,若離一切心,何用一切法。」由此可見,佛教的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無非講述眾生的一念心,若無眾生心,佛也無法可說。《金剛經》云︰「若人言,如 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即是此義。

  首講世間法的俗諦理,即天堂地獄人畜等六道是。此類眾生,既有了五陰的正 報,必假衣食住行的依報方能生存。正報是由過去之業,召感今生之心身,依報是為其心身所依止的世間一切事物。前生作的善事若多,今生即感好的依正二報;前 生造的惡事若多,今生即感壞的依正二報。由是世間諸法,雖有千差萬別,歸納而言,不出福慧、善惡、因果及報應。由是,我們欲想安富尊榮,就要多培福修德, 廣植善根。古云︰「種樹必培其根,種德必培其心。」欲求種福,必從其心。吾人如有損人利己的惡念生起時,務須令其從速消滅,舉凡孝悌忠信及利人利物之心生 起時,更應時常保持,並應以「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為終生抱負。所謂︰「未斷惡者令斷惡,已斷惡者令不生,未生善者令生善,已生善者令增 長。」

  此外,如別人有爭執起,我們盡可能婉勸令其息爭,或遇人造惡業,應多方面勸阻,廣為開解,使其去惡從善。對人有益的話,不妨多說,反之,必須努力自制。我們要行好事,例如扶危助人,造福社會,或禮懺拜佛,參禪誦經,均要勇往直前,以達功德圓滿。

  須知我們的身、口、意為升天堂與下地獄之樞紐,此三者如果善良修福,便得善報;此三者若作種種罪惡,便受惡報,須知善惡果報,諸佛菩薩也不能更易。因此,我們所作所為,應該三思而後行。佛家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此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一個人缺福固然是可悲,但是有福無慧,仍是癡福。癡福之人易造惡業,如有錢 財不懂運用,或有人才不會支配,這都是無慧所致。因此,我們有福之後,仍要修智慧。修慧之道,要多閱聽佛經,從聞思修,自我體證。所謂︰「深入經藏,智慧 如海。」人有福如人之有足,人有慧如人之有目,假如人有足而無目,便會墮坑落塹,人有目而無足,則寸步難行,是故二者不可缺一。

  世間法的俗諦理,不能超出善惡等法的範疇,而善惡等法又依身、口、意為根本 的。若再歸納而言之,善惡等法又不能離開我們的一念心,因吾人之一念心欲善,則一切作為皆變成善,此一念心欲惡,則一切舉動均變為惡,除心之外,更無一法 可以構成善惡等法的因素。因此,善惡等法生起,必假吾人之一念心為其所依。

  假如再深一層的去研究,此一念心既為招致善惡之由來,則此一念心便為善惡之本體了。不過,此一念心究竟是屬於善呢?或屬於惡呢?假如是屬於善,則不可能屬於惡;如屬於惡,則不能再屬於善,因善惡二性相違,一心豈能劃分為二?

  又佛說,此心非大小方圓,亦非青黃赤白,非色非空,非因果法,既言其心一切皆非,又怎能為善惡之源?其實,此心不僅不是善惡之本,而且要尋求心的本源,也是了不可得的,因此心未起、欲起、正起、起已都是剎那生滅,覓心尚不可得,試問善惡等法,又復從何而生呢?

  《楞嚴經》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意說其心本來 不生,因境故有,其境本來亦無,因心故生。前兩句說,心生法生,則言法不自生,乃從心而起。後兩句說,法生心生,則言心不自生,乃由法而顯,說明心本不 生,法也無有,心境二者,本無自性,畢竟空寂。有如眼根因色有見,耳根因聲有聞,假如無有色聲等法,其見聞心亦不能生起作用,以是心境互相侵奪,自有生 滅,時有時無,變化無常。但於此生滅中,有個不生滅性,湛然常住。所謂︰「此肉身中,有妙法身,其性靈明洞徹,耀古騰今,古不變,永久常恆。」外境有而 不隨其有,外境無亦不隨其無,有如空中高懸大明鏡,人來人現,物來物現,但鏡本體是不會被物象所染污。我們的見聞覺知,亦復如是,境現知有,境離知無,但 見聞性的本身是不屬有無。由此可見,凡有生滅去來的,驗知非是常住,凡不隨有無變化的,則斷定其為常住。

  《楞嚴經》第二卷,波斯匿王問佛生滅︰「佛言大王,汝面雖皺,而此見精,性 未曾皺,皺者為變,不皺非變,變者受滅,彼不變者,元無生滅,云何於中,受汝生死。」面皺是說,由少至壯,由壯至老,變化不停。彼不變者,是指見聞之性, 不僅三歲不變,乃至年老亦未曾變。由此驗知父母未生以前,以及此身毀滅之後,本性亦未曾滅,萬古常存。世人若能埋頭苦修,經過若干年月,忽然見到此性,則 名為「明心見性」。明心見性之後,則對宇宙人生一切真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對人說法也不用心意識,有如明鏡普照萬物,其體不動。到此時,非但離妄絕 塵,就是真如佛性之假名也不可得,因為度化眾生之故,才說真說妄,妄病若除,真亦不立。

  《楞嚴經》又云︰「言妄顯諸真,妄真同二妄。」如人夜夢種種見聞,醒時總無 一物。法融禪師云︰「若身心本無,佛道亦本無,一切法亦本無,本無亦本無。若知本無亦假名,假名佛道。佛道非天生,亦不從地出,直是空心性,照世間如 日。」可見,佛說諸法,無非對病下藥,病若解除,藥也不用了。

  出世間法的真諦理,也不離此一念心,如前所說,身依世界而立,身依心而存, 心又依何而立?心依妄想而住,若無顛倒妄想,即無能覺之心,亦無所覺之相,能所雙亡,唯有本覺。本覺亦對始覺而立,若無始覺,本覺之名,亦不能立,無名無 相,強名大圓鏡智。本覺真心,原無身心世界,因有身體之正報,始有世界之依報,而此真心,無始無終,受生滅者,即是妄心,不受生滅者,即是真心。如何是妄 心,妄心對境而生,離境即如龜毛兔角。真心離境,仍自獨存。《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即是離境,仍能生心。古德說︰「不與萬法為侶。」即是 離境,別有真心。

  具縛凡夫,萬不能離境,別有心生,假使真能離境生心,此即真心,超凡入聖, 雖然如此,若離妄心外,另覓真心,如磨磚作鏡,蒸砂成飯,永無是處。所以明心見性之人,不離妄心而別求真心。悟則全妄即真,迷則全真成妄,真妄不一不二, 如第二月,非是月影。一切眾生從無始來,錯認識心為真心,芸芸蒼生習非成是,塵世濁流,混合為一,反指修道出世之士,逃避現實,消極無用,此人可憫,不易 挽救。

  以出世法言之,物即非心,心即非物,二者不惑,是為覺者。如吾眼見,山河大 地,一切萬象,皆能指出種種名稱,無非前塵影象,非見之本性。此時必須回光反照,追尋如何是吾見之本見,於見中離一切物象,湛然常照,方是吾人之真見。見 性如是,聞性亦然,如吾人在堂中靜坐,外邊有飛機聲、汽車聲、牛哞、馬嘶、男呼、女應、兒童遊戲、雜笑聲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其聲皆是心外之物,應回 頭反問,除諸聲外,究竟那個是吾之聞性?不明白處,更應努力,如貓捕鼠,鑽研追尋,行住坐臥,穿衣吃飯,言談靜默,大小便利,凡此一切,細心參究,永不間 斷,長此以往,自有瓜熟蒂落之日,忽然大悟,大地無寸土,全大地原是自己,即見法身理體。證得清淨法身,具足無量神通妙用。

  《楞嚴經》說︰「於其中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小中現大,大中現小,不動道場,遍十方界,身含十方無盡虛空,於一毛端現寶王剎,坐微塵轉大法輪。」由此可知,心之妙用,不可思議,凡夫眾生,不能想象,此即佛法出世之真相。

  世人不明佛理,以為佛教純是出世,離塵絕俗,與世脫節。我是俗漢,既不出 家,又不修道,何必學習佛法,此乃不知佛說出世真理,亦說世間俗諦。如我人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婚姻嫁娶,父慈子孝,交際理財,衛生保健,士農工商,醫卜 星相,包羅萬有,佛理無所不談。因此奉勸世人,生而為人,就要學佛,因其不但能使人充實學問與道德,並能啟發人類思想,並非出家人,才要入佛門。

  須知世間法的俗諦,是以五戒十善為人天之始基。出世間法的真諦,是以四諦十 二因緣與六度萬行為修道成佛之階梯。若以最上一乘佛法而言之,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無惑可斷,無道可證,世法即出世法,出世法即世法,離世間法沒佛 法,離佛法沒世間法。六祖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假如世人真正悟得無生法理,「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鬱鬱黃花無非般若」。到此境界,又於何處再分世間法與出世間法呢!

宇宙萬有從何而來

  今日科學進步雖然一日千里,但對宇宙和人類的由來仍舊是個謎。

  據中國古代傳說︰宇宙未開闢之前,世界混沌一團,盤古氏是首先出世之人,頭大如山,手拿斧頭,將宇宙劈開分成天地。

  《五運歷史年記》說︰「元氣鴻濛,萌芽滋始,遂分天地,盤古氏乃天地萬物之始祖也。」

  俗典有說,人由元氣而生,即是自生。有說,從父母而生,即是他生。有說,元氣假父母生,即是共生。有說自然而生,即是無因而生。

  道家說,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萬物。老子《道德經》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莊子認為,人由氣而生,人死還歸於氣,視生如寄,視死如歸。故能妻死而不傷心,還能鼓盆而歌。《尚書》說:「魂升於天,魄歸於地。」

  中國儒道,均以虛能生氣,氣以成形,世間萬物皆從陰陽之氣所成。

  印度九十六種外道對宇宙人類的看法,又復各說紛紜。有主張因中有果的,因中 無果的,亦有主張亦有果亦無果,或非有果非無果的,如六種外道行持,自餓、投灰、赴火、裸體、拔髮、臥刺、持雞戒、持牛戒等,皆是把非因當因,把非果當 果。又有的外道胡亂主張方生、空生、風生、微塵生、五大生、神我生、自在天生及大梵天生、婆羅門口生、剎帝利臂生、毗舍脅生、首陀足生,還有主張自然而生 等等,不一而足。

  古代埃及神話說︰「宇宙是一個長方形盒子,一切星球、一切生命,都在方盒內自然出現。」

  西方宗教有稱,上帝能創造宇宙萬有。如舊約創世記說︰「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的鼻孔裏,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及「上帝造了兩個大光,大的管晝,小的管夜。又造眾星。」

  以佛陀的智慧觀察,宇宙和人們的生命都是由自己的心識創造而來,非但人類世 界是心識創造的,乃至六道眾生以及四聖法界,莫不由心識創造而有。若心造作五逆十惡,三惡道便隨之出現。若心持五戒修十善,三善道便如影隨形。三善道和三 惡道,屬凡聖同居土;若修四諦、十二因緣,方便有餘土便出現;若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實報莊嚴土便出現;若修六度萬行,到達三覺圓滿,常寂光淨土便出現 了。有的外國學者說︰「尋求真理,不須旅行遠處,由自己腳下掘,此處就有真理之泉。」以佛法而言,此心即是宇宙和生命之泉。

  吾人終日吃飯穿衣,做事睡覺,所用之心,無不是萬能之心。心為萬能,奈何眾生終日醉生夢死,苦中尋樂,一點不知,因其不能反省,以致冤枉造業,冤枉受苦。

  天台宗有一念心具三千諸法之說,此乃從《法華經》方便品十如是而來。十如是 即一、如是相,相以據外。二、如是性,性以據內。三、如是體,體以主質。四、如是力,力以功能。五、如是作,作以運動。六、如是因,因以宿習。七、如是 緣,緣以疏助。八、如是果,果以習成。九、如是報,報以酬因。十、如是本末究竟等,以上十如是,都究竟平等。此十如是皆不離空、假、中一心三觀的性具原 理。

  三千諸法者,即一念心,具十法界,十界互具,成百法界,每界有五陰世界,眾 生世界,國土世界,成為三百世界,每界有十如是,則成三千世界,介爾有心,即具三千諸法,不是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後,亦不是一切法在前,一心在後。既非心 能生三千,亦非能含三千。即心是一切法,即一切法是心。心生則一切法生,心滅則一切法滅,如是心法二者,不能分開。

  是以天台宗要人以不思議心,觀察不思議境,觀一念心是空,則三千諸法皆空;觀一念心是假,則三千諸法皆假;觀一念心是中,則三千諸法皆中。一念心是即空、即假、即中,三千諸法亦是即空、即假、即中,心法非一非三,三一不可思議。

  從「假」的方面來分析,一念心起即有三種假。一、法塵對意根生起一切法,即 因成假。二、前念滅後念生,次第不斷,即相續假。三、以心待餘無心,知有此心,即相待假。以身體的正報來看三假。一、先世行業,托生父母,即因成假。二、 從胎相續,迄至皓首,即相續假。三、以身待餘非身,即相待假。以世界的依報來看三假。一、四微塵成柱,即因成假。二、時節改變,即相續假。三、以柱待餘非 柱,即相待假。

  身心世界既有三假,假即是空,空即是假,空假不二,是名為中,佛教則以此觀察宇宙和生命即空、即假、即中。如此觀者,則名正觀,若他觀者,是為邪觀。

  古德有說︰「若人識得心,大地無寸土,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作。」此為佛教解釋宇宙萬有的成因。

 

 

 

卷糺、佛教的慈悲觀

護生的真義

  佛教以慈悲為本,重視戒殺放生之行。慈就是予以快樂,悲是拔除痛苦。世人最愛惜者,莫若身命、妻子及財帛,然卻每不能兼賅。假若不幸遭逢危難,為救己身,則寧捨一切身外之物,以求自存。人既貪生怕死,微命如蚊蚋蟲蟻,尚知避死求生,則其他動物又何獨不然?

  須知人與萬物,應並存而不相害。凡有血氣者,皆有知覺,有知覺則有生命,因 此,人與其他眾生,覺知雖有高下之分,但其惡死樂生之心則同。由己推及其他生物,假使吾人為賊所逼,自知難逃一死,其心感受如何?豈不慌張!又若我眷屬伴 侶,竟被惡賊綁縛就刃,其心感受如何?豈不慘痛!又當此時,本當即殺,忽遇另一賊人,放我令去,其心寧不歡喜?豈料再來一賊,阻止其夥伴放我,其心寧不仇 恨?不要以為魚、蝦、螺、蛤、龜、鱉等動物,與人不同,其實彼諸動物被捕之後,為人置諸刀俎、鑊湯之時,自念此身及其眷屬伴侶,頃刻即受難以形容之畢命痛 苦,雖口不能言,然其魂飛魄散之慘痛情況,與我遇賊之種種景象,當無有異。

  有謂天生動物,專為供人所食,不知此種觀念,完全出於自私。如在人類中也有 種族、國家、家庭、宗親以及朋友等親切疏遠之分別。每遇大難臨頭,尚自遠走高飛,無暇顧及他人死活,何況與人不同之低等動物?由於絕大多數人類都不明無我 之理,有強烈無比之自私心。既有身命,皆欲滋養,食他肉以補己身,但知滋養,不顧殘忍,勢必殺害生靈,藉其力量,以欺弱小,食弱小之肉,大鳥食小鳥,大獸 食小獸,大魚食小魚及大蟲食小蟲。豺狼虎豹強則食人,人強則食豺狼虎豹;夏天蛇則食老鼠,冬天老鼠則食蛇。彼此互相吞噉,究竟誰甘心被對方吞食?

  人之食肉,因為習以為常,不覺其非,反以為是。孟子亦有云︰「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昔商王成湯出遊,遇獵人布四面網,並說道︰「從天來者,從地來者,從四方來者,皆入吾網。」湯為布三面,祇留一面,改其語說︰「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上者上,欲下者下,不用命者,乃入其網。」

  又春秋時,鄭國有人送魚與大夫子產,子產不食,令僕人畜之池中。由此觀之,戒殺放生之行,非獨存於佛教,儒士君子亦有奉行。何況邇來保護動物之新運動,業已遍及全球,更取得政府支持,俾不少瀕臨絕種之生物,重獲生存機會。

  大乘佛教三聚戒中,首以饒益有情戒為要務,至盼我教四眾弟子,於極力提倡戒殺放生之餘,亦要顧及世界護生工作,以配合時代之步伐。無論水陸空行,祇要能力所及,莫不救拔,經常以此培養慈悲心,方為正道。

戒殺與放生

  近年來,本港頻頻發生偷盜搶劫,人們一致認為那是社會的大惡,卻未注意到殺 生更是大惡中之大惡。盜賊所要的金銀珠寶祇是人的身外之財,是易捨的,而性命肉體又有誰人能放得下?例如日本侵略中國時,僅在南京一地,即殺死我國同胞數 十萬,這是非常殘酷的。而單在香港,一日之內所殺的生物何止數十萬?人們卻視為理所當然,沒有思維其後果。須知︰「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戒殺與放生不僅佛教提倡,即我國古聖先賢也莫不主張。如孟子云︰「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顏魯公立放生池凡八十一處。有說:「大德曰生。」又云:「上天有好生之德。」凡此都是勸人戒殺放生的。

  再講動物中的豺狼虎豹祇食群獸,鷹鸇之屬祇食群鳥,鮫獺則食魚蝦,但人既為 萬物之靈,為甚麼還要弱肉強食?無論水陸空行的動物,凡是利口裹腹的,莫不用種種方法將牠取來,活活地把牠宰割,試想這是多麼殘忍的事!古德說︰「我肉眾 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祇是別形軀。」我的身體既是皮肉筋骨所成,牠的身體又何嘗不是皮肉筋骨所成?我既貪生怕死,牠又豈能視死如歸?當我們早晨 經過屠場的時候,傳來豬叫牛哞之聲,實令人不忍聽聞,這與犯人被拉入刑場而高聲求救有甚麼差別?

  書載,從前有仙人許真君,年輕時喜歡打獵,有一天射到一隻小鹿,老鹿見到鹿 兒被人射傷,立刻從洞內跑出來,用舌舐其傷口,由於鹿兒受傷太重,終於死了,不一會兒,老鹿也死了,許真君甚覺奇怪,老鹿未曾受傷,為甚麼也會死去?於是 將老鹿肚皮割開一看,老鹿的肚腸一寸一寸地斷了,這時才知道老鹿由於傷心過度致死,許真君從此不再打獵了,並決心上山修道,果然不久就成了仙。人們都知道 愛惜自己的兒女,畜生又何獨不然!如將貓兒捉去,母貓會整夜找尋而喊叫不停。母狗產子後,不准任何人走近,由此可為明證。

  有人說︰「天生雞鴨豬牛等物是供人食用的,應該給人宰殺!」我不知何所根據,顯然此等人祇顧自己生存,不管別人死活。如果人想食肉,就說天生禽畜是供人食用的,那可以嗎?再說豺狼虎豹是食人肉的,蚤蝨蚊蟲是吮人血的,人類又何嘗不是天生來養彼等生命呢?

  又有人說︰「如果豬牛雞鴨等物永不屠殺,日久不是遍地皆是嗎?那裏還有人立 足之地!」這話也立不住腳,如麒麟、熊貓、鳳凰、鵬鳥、燕子、金魚等,並未有人殺害牠們,但也未見充滿世界。相反的,豬牛雞鴨每日殺死成千上萬,並未見其 減少,人人皆知貓是食老鼠的,而貓也甚少有人宰食,但世界上究竟貓多還是鼠多?再者,豺狼虎豹豈非也可以說,如果天下人永不被吞食,日久不是也充塞世界 嗎?其實這都是杞人憂天。比如,這個地球上,有的國家男兒出生率多,即愁將來沒有女人,有的國家女兒出生率多,即愁將來沒有男人,有的國家矮人多,即恐懼 將來矮到如螞蟻一樣,有的國家高人多,又恐將來高到可以頂天,事實上都不可能的,又何必過分的憂慮?

  又有人說︰「對人有利的不殺尚屬情理,如牛馬可以為人服務,但毒蛇猛獸是對 人有害,為甚麼不應該殺?」我人祇知為己打算,似從未易地而處,替畜生謀。須知動物之傷人,其一是出於無知,其二則為自衛。如蛇蠍等物,若不是犯牠,牠是 不會傷害人的。反之,若禽獸也如人,盡殺凡對牠們有害的動物,則人類豈非很難存在嗎?莊子所謂︰「夫自是而非彼,彼我之常情也。」因為各有私心,便處處損 人利己,我佛則不然,他已破除我執,既無我執,何來自私,故見一切眾生都是平等,不論蠢動含靈皆具佛性,現在牠們雖然作苦惱眾生,將來由修而證一樣可以成 佛,因而不但不應該殺害眾生,還要對眾生起恭敬心才是,皆因佛是已成之佛,眾生是未成之佛。

  每見世人以殺雞宰鴨祭祀祖宗,或求神降臨,卻病延年;有時遇天災人禍,反而 要禁止屠宰,有時以屠殺植福,有時以禁屠培德,究竟何是何非,似乏定見。佛經常說︰「利人者自利,害人者自害。」因果循環,不能推翻,以殺生求長壽,乃違 反因果律,非特不能如願,反會得到短命報。如果要想無病延年,遇難成祥,就得積德植福,不僅不殺生,還要放生,不但不吝財,還要布施,如此方能消災免難, 增福延齡。

  放生不問放的是大動物或小動物,功德是一樣的,主要是看發心大小。佛經有 說,一切眾生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子女兄弟姊妹。見到他們受痛苦,我們哪能忍心不救呢?再說,放生可以培養慈悲心,放生不論多寡,時日久了,慈悲心便會油 然而生,慈悲心即是善心,有善心即有善報。相書云︰「有心無相,相隨心生,有相無心,相隨心滅。」有心即是有好心,有好心即有好相貌,一切皆由自作自受, 並非從外邊得來的。

  又有人說︰「不助鰥寡孤獨與貧窮患難的人,反而救濟那些畜生,豈不是捨本逐 末嗎?」事實不然,放生的人必有慈悲心與同情心,見眾生有苦難,即等同身受,因而不但能放生,更會救濟一切貧苦。不肯放生的人,縱或救濟鰥寡孤獨,也是有 限度的,而且不能達到三輪體空,所以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今再奉勸世人,要學佛教的平等觀,捨除自私心,實行戒殺與放生,要想戒殺放生,首先從茹素做起,盡自己的能力,逐步達到仁民愛物的理念。

人為何要戒殺放生

  佛教重視慈悲,律制以戒殺為本,以放生為行善之基。是以智者大師,買斷篦 梁,悉罷江上抹捕,釋放羈禁生命。此實乃人同此心。古德有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祇是別形軀。」這是說,飛禽走獸,魚鱉游鱗一切動物 的名字與外形,雖然有所不同,但是牠們的軀體,並未離開皮肉筋骨的地大,涕唾膿血的水大,溫煖燥熱的火大,呼吸運轉的風大。人的身體既是地水火風四大組合 而成,則豬馬牛羊一切畜生,也莫不皆然。一切人類既然貪生怕死,畏病懼老,知痛識癢,寒則求煖,饑則覓食,家親恩愛不願捨離。地上生的一切飛潛動物,也莫 不如是。譬如貓犬也知愛護牠的兒子,老牛常見舐犢,雞守雛而身不離,鱔愛子而蜷縮,牠們言語雖然與人有異,但是知覺與痛癢之心,並沒有甚麼不同。

  我們經常見到有些熱愛生物的人,將貓犬抱在身上,以飲食餵其吃喝,牛馬等類 隨己出入,養鳥以為伴侶,朝夕愛護,恐怕他們受饑挨渴,風吹雨打。喜愛的動物,雖各不同,但對生物愛護之情,與對人類之愛並無二致。由此推想,不但人類彼 此同氣,應該互相親愛,對一切生物也莫不皆然,我們稍有點慈悲心的人,那裏敢食其肉、寢其皮、飲其血、煎其膏?況沸經說,天下一切飛禽走獸,皆是我們過去 世的父母兄弟姊妹,也是未來的諸佛菩薩。因為我們身在六道中,往復循環,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經過無量劫,豈能肯定那些眾生絕不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兄 弟、姊妹、夫妻、兒女?為了孝順過去父母,恭敬未來諸佛,所以是絕不能殺食牠們,供己滋養的,牠們因為過去作了惡業,今生隨業受報,落於異類,報盡轉生, 倘若一旦覺悟前非,改惡向善,聞法修道,誰又敢說牠們不能為賢為聖?

  再說,動物包括人類,人豈非也應該食人?為甚麼人食人,世人就認為不合情 理?其實原始野人,何嘗沒有人吃人的事發生?不過那時的人已近乎禽獸了。究竟誰應該食誰?若要追根尋源,不外自私自利,弱肉強食而已。若論飛禽走獸互相吞 食猶可原諒,因為牠們無知,而人類標榜自己是萬物之靈,為甚麼要學禽獸無知的行為?如果說因為牠們外形與人不同,所以要殺食牠們,那麼人類也有不同種族, 頭髮顏色,身體長短,也有差別。人吃人就不應該,食人以外的動物,就認為理所當然,這是哪位「聖賢」說的?或有哪一部「書」所記載的?

  不要說人類殺食畜生,來滋補自己,就是國與國戰,往往勝利者將戰敗國人民殺 戮、強姦、毒打、凌辱,一切手段無不用其極,何嘗把別人當為人看。即使對己國人民保護備至,仍不免分別是否同鄉,若是同鄉則應幫忙,否則便遠棄。同鄉中又 分是否友人,若是朋友則應照顧,否則便應不顧。於家中也分別父母、兄弟、姊妹、夫妻、兒女,若志趣與己相合者,便相親相愛,意見與己相左者,便惡言相向, 怒目相視。家親與己再相比較,最後還是以自己為重。人與人間,軀體名字完全相同,觀點感受也無差別,尚有如此親疏近離的計較,何況對人以外的畜生呢?儒家 有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欲求健康長壽,令他生物消瘦短命,這與因果之理能擧合嗎?孟子也說︰「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 兄。」不要以為畜生與人不同,牠們不會向人報仇酬恩,其實書中記載畜生報復的事多著呢!畜生縱然今生不能報復,也等來世或多生以後再報,因果之理何嘗絲毫 有爽?

  人類祇知自己享樂,不顧異類遭劫,讓畜生上刀山,下油鍋,刺心剖腹,抽腸取 肺,呼天搶地,痛不堪言。經說,一切眾生平等,凡有心者皆當成佛。宰割豬馬牛羊,與殘殺自己兄弟姊妹有何差別?若稍有點慈悲之心,誰肯殘殺生靈?不要說親 手去殺,有的見殺生尚會恐懼暈倒。有些屠場門前掛一塊佈告牌警告說︰「凡有神經衰弱的人,請莫進來。」那些殺生害命的人,可能心甚兇惡。

  我教人士見到殺生事,甚感心驚膽戰,痛哭流涕而太息!因此伸出無緣大慈的手,興起同體大悲的心,勸請那些善男信女,隨緣樂助,親手種福,積極放生,解放水陸空身繫囹圄的眾生,令其天空高飛,海傦游潛,各得其所,各得其命,亦以此聊表對於苦難眾生一點同情之心。

持齋與吃素有甚麼不同

  數年前,有對持長素經年的夫婦,被記者問到是否持長齋?他們答︰「我倆是吃長素,並非持長齋。」因他倆人信佛多年,知道持齋是下午不吃飯,吃素是不吃一切眾生肉,所以有此回答。可惜更令那位記者茫然不解了。

  大乘佛教傳到中國後,又將齋字轉為不食眾生肉,故此「辭淵」解釋為︰「蔬食 曰齋」、「僧飯曰齋」、「飯僧亦曰齋僧」。中國佛教很早也將「持齋」與「吃素」互為通用。例如,佛寺有齋板、齋堂、齋鐘、齋七、齋會、無遮齋會、千僧齋、 萬人齋、三元齋、六齋日、十齋日、三長齋月等。這些名稱都是以齋字代表吃素,若要刻意劃分,齋者可解釋為不吃肉兼過午不食,而素食即泛指不吃眾生肉而已。

  以我的看法,不必強調吃素就不是持齋,其實在中國一般人的腦海中,無不認為吃素就是吃齋,這種觀念在中國已流行了千餘年。

  齋字古作為齊,《禮記》云:「散齊七日,致齊三日。」如果拘泥不化,一定將 印度下午不吃飯謂之齋,而不能用在中國之吃素,更應該將齋字讀成古音「齊」。齋之一字,字典解釋說︰「齋戒,敬也。」即謹慎奉事之意。《孟子》離婁中說︰ 「齋戒沐浴。」秦朝時有祭天祀神之大典,要沐浴更衣,茹素不酒。《易經》有說︰「洗心曰齋,防過患曰戒。」即齊一其心,寧靜思想的意思,如世閒室,亦稱為 齋。戒是禁身口意之過非,故曰齋戒。《禮記》亦說︰「齋戒以告鬼神。」於祭祀前,必先齋戒,散齊七日,致齊三日,以此表示敬事鬼神。古印度祭祀鬼神,亦要 「齋戒沐浴」,而且每隔十五日隆重舉行懺悔誦經儀式。我佛教亦有「布薩」,即是集眾說戒,斷諸惡行,增長善法。齋本是清淨之義,防其邪物,止其嗜欲,耳不 聽音樂,口不亂說話,心不胡思亂想,身不胡作非為,即是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後來印度佛教將齋轉為「時」。《薩婆多論》說︰「從晨至日中,世人營事作 飲食,故名為時,從中至後夜分,是燕會嬉戲自娛樂時,比丘遊行有所獨犯,故名非時。」又晨朝是諸天食,日中是諸佛食,日西是畜生食,日暮是鬼神食。因為比 丘學佛,所以日中而食,此為食時。

  齋會由來,最早由南朝宋代開始,至齊朝永明八年,齊武帝有病多月不癒,發願 皈依三寶,敕命在延昌殿內,七日供飯諸僧及諸聖賢。齋室嚴峻,輕塵不動,文武百官,五品以上,清官七品以上,都要聚集行香,供僧四千人。官方與私人設齋, 亦有規定僧數和時日。又如唐太宗平定天下以後,便說︰「自征討以來,手所誅翦,前後之數,將近一千,皆為建齋行道,竭誠禮懺。朕之所服衣物並充檀捨,冀三 途之難,因此解脫。」於其家齋五百僧,造佛像一尊。

  中國提倡吃素不吃肉者,以梁武帝最為大力。大通元年武帝齋僧達五萬人之數。 隋唐時代禁屠和食素,亦為官方所重視。隋文帝仁壽三年六月十三生日,敕全國人民斷肉和禁屠以為慶祝。唐高祖武德二年正月廿四日,敕命天下禁屠和食齋。唐中 宗景龍元年正月禁屠。唐睿宗景雲二年二月禁屠。唐玄宗開元三年二月、十八年三月廿八日、十九年正月、廿二年十月十二日、每年正月、五月、九月敕全國人民茹 素和禁屠。唐武后天授三年四月禁屠。如意元年五月禁屠。聖曆元年五月禁屠,此次禁屠直至元年十二月尚未解除,後因大臣崔融一再勸諫,始於其年十二月尾解 禁。食素和禁屠日,是在諸佛菩薩誕辰,或在六齋日、十齋日、年三長齋月、三元齋、開國日、或皇帝皇后駕崩之忌日、生日、生病消災、祈雨祭天、重陽、清明、 或超度戰亂中死亡之軍民,皆舉辦齋會或禁屠,非但不殺牛馬豬羊,就是空中飛禽,水族魚蝦等,都在禁止之列。

  南傳佛教對過午不食非常重視,而對不食肉,並不重視,相反,北傳佛教對過午 不食並不重視,但對不食肉非常重視。若就較量二者功德,究竟誰多?本人經常為人講說,不食肉之功德,要超過下午不食飯之功德,雖然如此解說,初未見經傳的 印證,近年閱戒經,終見到古德有說︰「今多蔬菜,不節晚食,此雖非齋,猶勝葷血。」證明平時所講不違背聖言量。

持八關齋戒的利益

  八關齋戒,或稱八分齋戒,或稱八支淨戒,或稱八支齋法,或稱八戒,名雖異而 實同。依《俱舍論》則有八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非梵行(不婬)。四、不虛誑語。五、不飲諸酒。六、不著華鬘、不香油塗身、不觀聽歌舞。七、不 眠坐高廣大床。八、不非時食。若依《薩婆多論》,則將華鬘塗香與觀聽歌舞分為二種,便成九條,前八為戒,後一為齋,合起來名為八關齋戒。關是關閉眾生生命 之門,齋是身口意三業清淨之義。此九條戒,唯缺沙彌戒之第十條之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可說是分日受持沙彌十戒之前九條。由於世人終日忙碌,不暇受持十戒, 過出世清凈生活,佛開方便之門,僅於六齋日,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亦可種出世正因。

  八關齋戒內容如下︰

  一、不殺生

  受八戒後,應生慈悲心,拯救眾生痛苦,不單不可殺人,即使豬、馬、牛、羊、雞、鴨以及蒼蠅、螞蟻等諸小生物,凡有生命者,皆不可故意殺害,若故意殺生者,即犯此戒。

  二、不偷盜

  不單不可偷取他人財物,就是騙取、竊取、強奪、霸佔、吞沒、走私、逃稅、賣假藥等,皆犯盜戒。

  三、非梵行(不婬)

  梵是清淨之義,能斷婬欲之法,名為梵行。能修梵行,則生梵天,即四禪與四無色界天。此戒不同五戒之不邪婬,是要向佛看齊,身不犯婬行,口不說婬詞,心不念婬意,若起一念欲樂之心,便不清淨。

  四、不虛誑語

  違背事實而說謊話,是為妄語。若未證聖果,而說已證,未見諸佛菩薩,而說已見,未有神通,而說有神通,此皆犯大妄語。或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是犯小妄語。或教他人妄語,現相妄語,諸如默認、暗示,或以手勢暗中表示等,此皆是犯方便妄語。

  五、不飲諸酒

  酒之本身,並非罪惡,飲酒能造罪惡,因為酒能亂性,令神志迷亂,以致無惡不作。以上殺盜婬妄為性戒,無論受戒與否,社會法律上亦不容許。第五不飲酒是遮戒,已受戒者,飲則犯戒,未受戒者,飲則未算犯戒。唯過量飲酒,終會產生種種毛病。

  佛陀為辯意長者子說受持五戒之利益:

  一、不殺生會得長壽、無病,以至得解脫。

  二、不偷盜得大富貴,錢財寶物自然而來。

  三、男女不婬欲,身體清潔,所生常得端正莊嚴。

  四、不講妄語,口氣放香,所出言語,無不奉行。

  五、不飲諸酒,無有亂意,所生之處,天人侍奉。

  八關齋戒之前五戒,唯將第三不邪婬戒,改為「非梵行」之外,其餘則與五戒相同。至於後三戒與過午不食,亦皆為了戒婬而訂。

  六、不著華鬘、不香油塗身、不觀聽歌舞

  此是印度美化裝飾品,用香花結成花冠,綴成花圈,或用金銀寶物連綴而成,戴 在頭上,掛在身上,如現在女人身上掛著頸鍊、頸圈、耳環、手鐲、鑽戒、指環等,男人戴手錶、金戒、領帶上有種種裝飾品等,皆屬於同一性質,甚至包括穿著色 彩華美之衣服。出家人應穿壞色衣,在家居土既受八支戒法,要過出家生活,當然衣服亦要以樸素為宜。佛在世時,有一次,有位富貴婦人,名叫毗舍佉母,她去拜 見佛陀,走到祗園精舍門口,發覺自己掛著華鬘瓔珞,去見佛不該如此,但又不便回家,於是將瓔珞除下放在樹下,很樸素地去拜見佛陀。由此可知,受過八關齋戒 的人,不可穿著華美鮮艷的衣服。至於香油塗身,亦是印度之習俗。因為印度天氣炎熱,皮膚需要經常潤滑,故有塗油之習慣。出家弟子如有疾病,佛亦准許塗油, 無病則不許可。如今所用之香水、雪花膏、牛奶皂、香粉、香油、擦胭脂、塗口紅等,受八戒後,不可使用。

  不觀聽歌舞即歌唱跳舞之娛樂,或自歌唱跳舞,或教他人歌唱跳舞,或自觀聽, 如現在的收音機、電視機等,皆屬此一類形,若受八戒,即不能歌唱跳舞,亦不可以眼看耳聞。若是以歌唱跳舞供養三寶,在家佛弟子是可以的,如現在的佛化電影 歌曲、戲劇等,藉此宣揚佛法,是不違背佛制的。

  七、不坐臥高廣大床

  中國人用來睡覺的名為床,用來坐的叫騌,在西域坐臥皆可稱為床。經中有說︰ 「假使頂戴經塵劫,身為床座三千,若不說法度眾生,畢竟無能報恩者。」中國禪師打坐的地方,亦叫禪床。明末蕅益大師解釋說︰「床足高一尺六寸,坐時腳不 掛空,過此量者,即名為高。但可容身轉側,過此即名為廣。」如現在的彈簧床,即是高廣大床。用品高貴,會生傲慢,我慢出現,道心埋沒,如唐悟達國師,因受 皇帝沈香寶座供養,一念名利心生,招來人面瘡報。

  八、不非時食

  即是過中午不食,從中午乃至翌晨明相(太陽)未出為非時。因飲食為生死的助緣,所謂︰「飽暖思婬欲。」持齋者雖非是戒,也是戒之根本。

  八關齋戒,稱之為諸佛父母,無論僧俗男女,出家五眾,皆應受持,因其止惡防非,為出世之階梯。

  受八支齋法之人,應修六念法︰

  一、念佛。佛為三界導師,四生慈父,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所謂念佛一聲,福 增無量,可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古德說︰「一句彌陀,豎徹五時,橫該八教。」又說︰「念一句阿彌陀佛,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裏面,千七百公案亦在其中,三千 威儀,八萬細行,三聚淨戒,無不在其中。」又說︰「若人以四天下七寶供佛,其福甚多,不如勸人念一聲佛,其福甚彼。」可見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二、念法。法為諸佛之母,佛由法而成佛,是故吾人要常誦經,常修四念處法。

  三、念僧。僧為人天福田,要常念四果聖僧,或諸大菩薩,而對凡夫僧,亦要恭敬供養。

  四、念天。天上長壽快樂,受八支戒法一日一夜所得功德,即可得生六欲諸天。

  五、念戒。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功德,無量無邊。如一不殺生戒,能從一切眾生所得之功德。餘戒亦然。

  六、念施。眾生有三種貧窮︰一、財產貧窮。應以財物布施,財物能使眾生改善生活。二、福慧貧窮。應以佛法布施,令其增長智慧。三、膽識貧窮。應以無畏布施,無畏施能使眾生勇氣充足,精神安慰。

  以下引經證明,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利益,不可思議。《藥師經》說︰「若有病 人,欲脫病苦者,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關齋戒,病得消除。」又說︰「有受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 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極樂國中,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優婆塞 戒經》說︰「受持八戒,除五逆罪,餘一切罪,皆悉消滅。」《侫槃經》說︰「有屠兒名廣額,日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受八戒一日一夜,命終生北方天王為毗沙門 子。」《十善戒經》說︰「持八關齋戒者,一不墮地獄,二不墮畜生,三不墮餓鬼,四不墮修羅。」《護淨經》說︰「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餘糧。」《無量壽經》 說︰「中品中生者,若有眾生,一日一夜持八關齋戒,以此功德回向,即生極樂國。」《阿含經》說︰「持八關齋,得盡諸漏,入侫槃城。」又經說︰「有一天女, 端正莊嚴,眾人愛敬,問昔作何業,獲得此報,答昔於迦葉佛時,受持八關齋戒,今得生天。」又佛告波斯匿王說︰「譬如天下十六國,滿中珍寶,持用布施,不如 末利夫人,一日一夜,受持齋法,如比其福,須彌以豆。」

  求受八關齋之方式,可從他受,即出家五眾邊受,有比丘不在比丘尼邊受,有比丘尼不在式叉摩那尼邊受,有式叉摩那尼不在沙彌邊受,有沙彌不在沙彌尼邊受,如果五眾全無,又許可自誓受,於佛像前,心念口言,我受八戒,亦得成受。

論短期出家所得的功德

  俗語說︰「萬事起頭難。」例如香港舉辦短期出家這件事,中國二千多年來是沒 有人做過的,佛教自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一直以來,出家之後絕對不可以還俗,如果還俗就是罪人,永久不敢再進佛門。故要舉辦短期出家這件事,就如一人與萬 人敵,其難可知。據說,出家還俗且會倒霉一生。古德說︰「念佛一聲,福增無量,禮佛一拜,罪滅河沙。」出家之後,終日念佛拜佛,念佛何止十萬聲,拜佛何止 十萬拜,所得的功德豈有限量?結果反而倒霉一生!作善因,結惡果,這樣能符合因果法則嗎?

  六十年代,由於交通方便,香港許多僧尼前往星、馬、泰旅行,看到檳城大小乘 佛教都有舉辦短期出家的。香港僧伽聯合會會長洗塵法師,想到別人能辦短期出家事,我們為甚麼不能?回港決心也要舉辦,當時不知有多少人反對,有人拿著錄音 機各處作訪問,竟是沒有一人贊成,由於洗塵法師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成功誓不罷休。

  終於一九七二年在荃灣九咪半弘法精舍,舉辦第一屆短期出家,約有七、八十人 參加,以後每年人數逐漸增加,一直舉辦至一九七八年時,由於藍地妙法寺大雄寶殿落成,地方寬敞,可容萬人,食住舒服,故此將短期出家遷移至妙法寺舉辦。原 訂衹收三百人,報名時竟多達六百人,各界人士均有,包括外教徒、政府官員等,並有三十多名警員參加,由於求過於供,六百人中衹能選錄一半,很多托人求情, 希望能親躬此盛事,唯因僧多粥少,衹好失望而去。

  從第一屆短期出家開始,本人便有協助洗公,一直擔任開堂和尚。目睹參加人數 越來越多,於是想出一個主意,凡落髮者優先取錄。故每年均有百餘人受沙彌十戒,其餘帶髮者受八關齋戒。妙法寺舉辦的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非常成功,轟動港澳 各地,每次短期出家之後,報紙及電台均連日報導,對宣揚佛教弘法利生有很大的貢獻,可惜妙法寺舉辦短期出家,從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四年便停辦了。

  本人協辦短期出家接近二十年之久,妙法寺雖然停辦,本人仍未停止,除在香 港、澳門舉辦八關齋戒,也到加拿大舉辦短期出家,長達十載。一九九八年四月開始,又在河南省水簾寺,首創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翌年又到廣東省羅浮山華首陀 寺舉辦,至今已有五載。初在香港舉辦尚不容易,何況在大陸舉辦?困難重重,可想而知。首先需要通知宗教局,在八關齋戒期間,政府曾派遣四位官員,監視法會 進行,幸好第一次舉辦安然無事,往後一切也就順利多了,到第三次時,他們且公開邀請我們來主辦呢。

  當然初時難免偶有僧侶反對,唯到二○○二年,大陸寺院已有八處舉辦短期出家 及八關齋戒法會。台灣星雲大師見到香港短期出家辦得相當成功,於是在台灣也年年舉辦。二○○二年本人率團四十二人前往台灣觀光,見到佛光山短期出家有千餘 中外人士參加,短期出家在台灣已蔚然成風,普遍流行起來。菩薩度眾生,是應機施教,因勢利導,沒有固定的方針,祇要能對症下藥,一切方法都是善法,本人認 為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是非常受人歡迎的。有人說︰「男眾出家,可以三次或五次,女眾出家祇能一次。」我想這種說法,可能不是佛經所載,而是中國人自己製 造出來的。因為舊社會規定男子可娶多妻,妻死可以再娶,而女子祇能嫁人一次,故此規定女子也祇能出家一次,此乃重男輕女的封建時代所為。現今世界開放,從 前女子不可以讀書,所謂「女子無才便是德」,沒有資格做官。現今女子不單可以讀書,更可以出任政府高官。近數十年來,隨著社會制度的改良,很多事情再不能 墨守不變,佛教是人的宗教,我們應該配合社會進步,縱然是佛制,也不能將二千五百年前的制度用在今天,當時在印度,女子不單嫁人之後不准再嫁,甚至丈夫死 後,妻子還要陪葬。佛陀原本不許女子出家,由於阿難尊者再三懇求,佛陀在不得已之下,制定女眾要守持八敬法,才容許女子出家,出家乃指長期出家,更不准許 她們出家之後還俗。由於當時醫學不發達,萬一還俗之後懷孕再來出家,豈不成為天大的笑話。現在是出家七天,她們懷孕與否無關重要。有很多女居士發牢騷地說 ︰「男眾出家可以三次五次,我們女眾就沒有出家一次的機會,真是豈有此理。」因此本人發菩提心,滿其所願,准許她們出家七天。我敢斷言,無論男女,縱然每 年出家一次,不但沒有罪過,還有無量功德。祝髮授戒儀規說︰「若人起七寶塔,高三十三天,亦不如出家功德最勝。」

  《觀無量壽經》說︰若人一日一夜持沙彌戒,以此功德回向願求生極樂國,阿彌陀佛親來迎接。我在《大藏經》中引來十二處出家所得功德,非常殊勝,記載如下︰

  《優婆塞戒經》說︰菩薩有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如法修行,是不為難。在家菩薩,如法修行,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菩薩,多惡因緣所纏繞故。

  《涅槃經》說︰居家迫窄,猶如牢獄,一切煩惱,因之而生。出家寬廣,猶如虛空,一切善法,因之增長。

  《菩薩本生鬘論》說︰出家之利,高於須彌,深於巨海,廣於虛空。所以然者,由出家故,方得成佛,三世諸佛,未有不因捨俗出家而成佛者也。

  《摩訶僧祗律》說︰若人百千歲,供養百羅漢,不如一日中,出家修梵行,緣此之福德,得離於六千六百六十歲三塗之苦惱。

  《十住毗婆沙論》說︰如法求財,於恆河沙等劫,常行大布施,是諸布施之福,猶尚不如發心出家,在家則有無量過惡,出家能成無量功德。

  《大寶積經》說︰於正法中出家,獲二利益。一者為現得道果,二者得見未來諸 佛。又說︰無有在家,修習無上正覺之道,何以故,因為在家貪聚,出家捨離。在家人我,出家平等。在家塵垢,出家寂靜。在家惡攝,出家善攝。在家沒於愛欲淤 泥,出家拔於愛欲淤泥。以此則知欲求聖道,先須出家。

  《出家功德經》說︰若有一人,滿百歲中,以衣服、飲食、臥具、湯藥,供養一四天下大阿羅漢,至侫槃後,建塔起廟,種種珍寶華香、瓔珞,以諸偈頌,讚歎供養。所得功德,不如出家受戒一日一夜。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大乘本生經》說︰出家菩薩勝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逼迫如牢獄,欲求解脫甚為難,出家閒曠若虛空,自在無為離繫著,諦觀在家多過失,造諸罪業無有邊。古德說︰「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佛經又說:佛在世時,有一黎車王子,終日耽於色欲,佛知其七日死,若不出 家,必墮惡道。阿難將佛所言,轉告其知,王子聞此語已,甚大驚怖,死前一日一夜出家,死後生四王天,為北方天王毗沙門子,於六欲天,往來七反,滿二十劫, 不墮惡道,最後人中,生富貴家,畏生死苦,剃髮出家,精進修道,成辟支佛。

  《大智度論》記載︰有一醉婆羅門,來至佛所,欲求出家,佛敕弟子,與其披剃,著袈裟已,酒醒驚怪,脫下袈裟,便走回家。比丘問佛,何故聽此醉漢出家?佛言此人無量劫中,無出家心,經此出家,後當修道。

  《本生經》記載︰佛在世時,有一郁缽比丘尼具六神通,至貴人舍,勸人出家, 貴婦女言,我等年少色美,甚易破戒。尼對笑說,我宿世作戲女,披尼袈裟,以為嬉戲,因此緣故,於迦葉佛時,作比丘尼,自恃高姓,顏色端正,而破禁戒,墮於 惡道,受諸苦惱,受罪畢已,遇釋迦佛,出家得道,成阿羅漢,六通自在。

  《一切有部經》說︰諸有智者,見五利故,當應出家,云何有五︰一者我得自 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應求出家。二者自知我是普通世民,並非達官貴人,既出家後,受人恭敬讚歎禮拜,是故智者,應求出家。三者,當得安穩無上侫槃,是 故智者,應求出家。四者,從此命終,當生天上,是故智者,應求出家。五者,常為諸佛菩薩,及聲聞眾,與諸世人歡喜讚歎,是故智者,於善法律,應求出家。

  以上處處陳述出家一日一夜所得的功德不可思議,何況出家七日七夜,所得的功 德豈有限量哉!所有佛經並沒有說是男是女,為甚麼自己杜撰硬說是男非女。其實人在身體上分有男女,而在思想上何來有男女相?出家僧尼穿一樣服裝,目的就是 破男女相之別,假使在事相上沒有男女的觀念,男女之相立刻破除,何況在理性上諸佛與眾生平等,無增無減,何來有男女相?而在習因習果上,也是沒有男女相。 習是習續之義,習續前念之善,而起後念之善;相反,習續前念之惡,而起後念之惡,前為習因,後為習果,一念善即生天堂,一念惡即下地獄,因果之理,還分男 女嗎?現在出家七日七夜,善的種子種在八識田中,終會萌芽、開花、結果,善惡種子還分男女?

  我們應在真諦上論功與過,不要在俗諦上論短與長,應以智慧抉擇,放下個人執 著,發無上菩提心,為眾生謀福利,世人終年忙忙碌碌,為衣食住行,營營役役,披星戴月地工作,每年於暑假期間,能在寺院住七天,修學佛法,增廣見聞,過一 段寧靜的日子,撇開出家功德多少,就是對身心的修養,也是有百益而無一害。

受菩薩戒之功德

  求受菩薩戒的資格,未受菩薩戒之前,先受三皈五戒,還要有菩薩種性,捨己為 人,發菩提心,普利有情,所謂「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使命。眾生有五種種性:一、聲聞種性。二、緣覺種性。三、菩薩種性。四、不定種性。 五、無種性。聲聞與緣覺二種種性,是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是冤家,獨善其身,祇顧自己,不利他人。菩薩種性,不住生死,不居侫槃,誓願普度一切眾生。不定 種性,可能轉為菩薩種性,或轉為聲聞緣覺種性。無種性,既無菩薩種性,亦無聲聞緣覺種性,乃人天乘。

  菩薩,具名菩提薩埵,中土譯覺有情。覺有三義,一曰自利,菩薩能覺悟自己, 揀非凡夫不能自覺。二曰利他,菩薩能覺悟有情,揀非二乘,不能覺悟他人。三曰兩利,菩薩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揀非悲智偏用,墮落二邊。古德說︰「若見色 即是空,即成大智,若見空即是色,即成大悲,智慧增上,自利行多,大悲增上,利生念盛。」又說︰「有慈悲無敵人,有智慧無煩惱。」

  菩薩覺悟有以下八法。

  第一覺悟,多欲為苦,生死煩惱,從貪欲生。所謂︰「因愛生憂,因愛生佈,若離於愛,何憂何佈。」

  第二覺悟,知足常樂,安貧守道。所謂︰「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

  第三覺悟,世間無常,虛偽不實。所謂︰「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

  第四覺悟,懈怠墮落,當行精進。所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

  第五覺悟,愚癡是黑暗,要廣學多聞,所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第六覺悟,貧窮多怨,常行布施,所謂︰「六度齊修,四攝並行,濟物利生,三檀等施。」

  第七覺悟,五欲過患,常修梵行,所謂︰「遠離惡友,常遇善緣,收攝六情,守護三業。」

  第八覺悟,生死痛苦,發大乘心。所謂︰「要修大善,莫若發廣大心,一發大心,超過修行歷劫。」

  《華嚴經》說︰菩薩有七位,五十二個層次。

  一、十信位,信心未成就者是凡夫,信心已成就者,即十信滿信位,可以降伏見思煩惱,是外凡夫,向外求理,未能息相,三輪不空,自覺分多。

  二、十住位,生法王家,安住華屋。

  三、十行位,廣行六度,攝物利生。

  四、十回向位,回有為行,入無為心,以上即是三賢位。內緣真理,可斷見思塵沙煩惱,相似見到佛性,是為內凡,自覺覺他,二者均等。

  五、十地位,神通妙用,由地發生,登地以上,稱為聖人,能斷無明煩惱,正見佛性,十地菩薩,自覺分少,覺他分多。

  六、等覺位,等是平等,覺是覺悟,覺悟諸法平等一如,因去佛位,猶有一等而勝前諸位,故此稱為覺。等覺菩薩自利微薄,能廣大利益眾生。

  七、妙覺位,究竟成佛,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智照圓明,不可思議,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無量功德,莫不具足。

  又有果後行因者,諸佛菩薩,應化示現,如觀世音菩薩,是過去正法明如來,舍 利弗,是金龍陀佛轉世,須菩提,是青龍陀佛輔化,但為覺他,非有情攝。然發菩提心者,雖是博地凡夫,也能自覺覺他,名為凡夫菩薩。有引經說︰「自己未度, 焉能度人。」我引經說︰「自己未度,能度人者,菩薩發心。」

  菩薩發心,利自利人,首要修習六度,四攝法,四無量心。

  六度者︰

  一、布施度有三︰(一)、財施,如見貧窮人,則以金錢物質等而為布施,令其解困。(二)、法施,若願聞法者,則以善巧方便,為其說法,令他信解。(三)、無畏施,若遇豺狼虎豹水火風賊等,則用種種方法,拯救其難。

  二、持戒度有三︰(一)、攝律儀戒,斷一切惡,無惡不斷。(二)、攝善法戒,修一切善,無善不修。(三)、廣度一切眾生,無生不度。

  三、忍辱度有三:(一)、耐怨害忍,若遇怨憎毒蟲等所害,能安心忍耐,無報復心。(二)、安受苦忍,若遇疾病水火刀杖等所逼,能安心忍受,恬然不動。(三)、諦察法忍,審察諸法,如幻如化,自性空寂,本無生滅,心無妄動,安然忍可。

  四、精進度有三︰(一)、自法勤行精進,如書寫思維研究三藏十二部經。(二)、他法勤行精進,如善巧方便,普度眾生。(三)、菩提勤行精進,如斷除見思塵沙無明煩惱。

  五、禪定度有三︰(一)、安住靜慮,亂想不起,深入禪定。(二)、引發靜慮,智慧現前,生諸功德。(三)、辦事靜慮,功行圓成,利益眾生。

  六、智慧度有三︰(一)、求生空智,照見五蘊皆空,得到無我之理。(二)、求法空智,了達五蘊之法亦空,得到諸法皆空之理。(三)、求一切智。一切智又名如實智,一切法如實正智,無所障礙是佛之智。

  布施能度慳貪,持戒能度毀犯,忍辱能度瞋恨,精進能度懈怠,禪定能度散亂,智慧能度愚癡。六度是自利利他,兼善天下,凡是佛教徒,都應勤行六度法。

  四攝法門者︰

  一、布施攝。若眾生樂財,即以錢財施攝。若眾生樂法,即以佛法施攝。眾生既得二種利益,是以生親愛心,容易受教,得住真理。

  二、愛語攝。隨眾生根性,善言慰喻,而諸眾生,樂聞善言,容易受教,得住真理。

  三、利行攝。起身口意種種善行,凡對眾生有利,無不勇往直前,令眾生獲利,得住真理。

  四、同事攝。士農工商,各行各業,同其所作,使其霑利,因此受教,得住真理。所謂︰「先以欲鵾牽,後令入佛智。」

  四無量心者,即慈悲喜捨是也。通名無量者,由於利他之心廣大,所緣眾生既無量,能緣之心亦無量,可得無量福,而感無量果。

  一、慈無量心。慈名愛念,菩薩愛念一切眾生,常求樂事,隨彼所求,而饒益之,修慈能對治瞋恚心。

  二、悲無量心。悲名愍傷,菩薩愍念一切眾生,常懷悲心,拯救濟拔,令其得脫,修悲能對治惱害心。

  三、喜無量心。喜名歡欣,菩薩慶幸一切眾生,離苦得樂,其心悅豫,歡喜無量,修喜能對治妒嫉心。

  四、捨無量心。捨名施捨,菩薩復念一切眾生,同得無憎無愛,無瞋無怨,怨親平等,三輪體空,修捨能對治怨恨心。菩薩發心度生,欲令三界四生,了知人我空寂,皆得無餘侫槃。

  所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道不虛行,遇緣即應。」發菩提心,乃是內因,必假外緣,裏應外合,才能成為事實。《華嚴經》說︰「初住菩薩發心,或見佛相好,或煶佛神變,或聞佛說法,或聽佛教訓,或見眾生受苦,或聞廣說佛法,發菩提心,求一切智。」

  《優婆塞經》說︰發心度生,有十種原因。一、不樂近外道法。二、內善因緣。三、觀生死過。四、見聞惡故。五、自呵煩惱。六、煶五神通。七、欲知世間。八、聞佛妙事。九、愍念眾生。十、愛眾生故。

  《華嚴經》說︰「菩薩以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 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是故眾生於菩薩有大恩德,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又說︰「高原陸地不生蓮花,卑濕淤泥乃生此花。」是說 要與社會和光同塵,始能廣化眾生,又說︰「諸佛皆由此菩提法得道,此法是佛父母,世間無上大寶。若能以此修行,得全分寶。但能讀誦,得中分寶。香花供養, 得下分寶。」由此可知,若能發菩提心,所得功德,超越獨善其身,百千萬倍。

  《寶梁經》說︰「佛講比丘不修比丘法,大千無唾處,況受人供養?六十比丘悲 泣白佛︰我等寧死不受人供養!佛言︰汝起慚愧心,善哉!善哉!有一比丘白佛︰何等比丘,能受供養?佛言︰若在比丘數,修僧業得僧利者,是人能受供養。四果 四向是僧數,三十七道品是僧業,四果是僧利。比丘重問佛︰若發大乘心者,復當云何?佛言︰若發大乘心者,求一切智,不墮數,不修業,不得利,能受供養。比 丘驚問︰云何是人能受供養?佛言︰是人受衣用敷大地。摶食若須彌山,亦能畢報施主之恩。」當知小乘之極果,不及大乘之初心。所以發菩提心有此殊勝功德。

  經中記載︰昔有一小沙彌,隨師出門,為師揹包袱在後行。忽然發心欲度眾生, 師說︰「將包袱給我揹,在我前行。」後生退心。師說︰「將包袱給你揹,在我後行。」沙彌發心退心,如是多次,師父前行後行,如是亦經多次。到達目的地時, 沙彌問師何故如此,師說︰「你要發心,度化眾生,即是菩薩,應在前行,我是羅漢,應在後行。以後你又復退心,即是凡夫,我是羅漢,應在前行。」由此可知, 一發大心,便是菩薩,勝過小乘。

  《摩訶衍論》偈說︰「若初發心時,誓願當作佛,已過於世間,應受世供養。」

  《如來密藏經》說︰「若人,父為緣覺而害;盜三寶物;母為羅漢而汙;不實事 謗佛;兩舌離間賢聖;惡口罵聖人;破壞求法者。造五逆十惡業。若人了知,諸法緣生性空,發大乘心者,我不說是人趣向地獄及諸惡道。」若人發心度生,了知緣 生性空,雖造五逆十惡,亦不墮三惡道。可見發菩提心所得功德不可思議。

  律中說︰「出家破戒,勝過在家受戒,在家破戒,勝過世人無戒。」又說︰「有 而犯者,勝無不犯,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五戒相經》說︰「受持不犯,當成佛道,受而犯者,亦當成佛。」由於能悔過,不墮三惡道。唯不受戒者,永無 成佛因緣。儒家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古德說︰「天下最大的罪惡,抵不過一個『悔』字,未受戒人,雖然沒有犯戒,所作錯事,不 能改過自新,故無成佛因緣。」

  律中有說,持戒有五種功德。一者諸有所求,輒得如願。二者所有財產,增益無損。三者所住之處,眾人愛敬。四者好名善譽,周聞天下。五者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大智度論》說︰「持戒之人,命於終時,其心安樂,無疑無悔,若生天上,若在人間,當得長壽。」

  經說︰「受菩薩戒者,有八種殊勝功德。一者道場殊勝,菩薩發心,受此大戒, 越六趣三乘,直至菩提。二者發心殊勝,若人一念,發起大悲大智,受菩薩戒,即超二乘。三者福田殊勝,假使有人供養滿世界大阿羅漢,不如供一受菩薩戒者。四 者功力殊勝,受小乘戒,譬如螢火,受菩薩戒,譬如日光。五者滅罪殊勝,受戒破犯,猶勝外道,以戒威力,設墮惡道,受罪輕微。六者受胎殊勝,受菩薩戒者,若 有胞胎,常為天龍善神,共守護故。七者神通殊勝,受菩薩戒者,能攪長河為酥酪,變大地作黃金。八者果報殊勝,受菩薩戒者,當生蓮華藏海,受法性身,一得真 常,永不退轉。」

  受菩薩戒,既得如是廣大功德,因此奉勸諸位善男信女,凡是信仰佛教者,皆應求受菩薩大乘戒,既有百益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呢?

卷肆、佛教的前途與社會

佛教的命運和前途

  今天的佛教弟子,出家與在家,有兩個任務需要負起來。一是自利,必須萬緣放下,專心一意,精嚴戒律,苦修一番。二是利他,必須要想出種種新方針,怎樣才能令世人接受佛教獨一無二的真理。經云︰「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這是我佛弟子們,應該關心和承擔的。

  讀過佛教史的人,都知道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黃金時代,「在京的和尚,出京 的官」。就是形容當時和尚尊嚴可以與奉聖旨到民間的官尊嚴相比。其因素何在?當時的僧侶才學傑出、道德高超為主要因素外,性情和平、志向堅定、專心矢志去 惡修善的佛教僧侶,堪稱人天模範。所以每當法師講法之時,不遠千里來聽法者,車水馬龍,座無虛席,儀式莊嚴,布置隆重,使人一見生敬。當時聽經的人所以多 者,因為他們習慣節約,生活安定,每日工作之餘,沒有其他的不良吸引,唯有在精神上追求安慰。今則不然,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欲望無窮,有一想二,有三想 四,於一日中享受和破費,幾欲與一個月開支相等,因此造成入不敷出,生活艱難,惶惶終日。由此可知,古人在精神上愈追求就愈快樂,今人在物質上愈追求就愈 痛苦,所以近來服毒、投海、跳樓、上吊,各種自殺無日無之。祇因物質有限,欲望沒有止境。經說︰「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 不稱意。」因此身為佛門弟子,如果在這個人欲橫流的時代,欲以佛法普度此時此地的眾生,而一成不變,仍舊採用古人講大座的方式化導,恐怕不容易接引這般 終日沈醉在財色酒肉的苦惱眾生。我們一定需要另想辦法,採取新方針,推廣佛教深入民間,使上智下愚的人們都能夠得到佛教的法水潤澤,逐漸達到究竟彼岸,才 是隨機應變的最好措施。

  佛教本身力量相當強大,祇因各自為政,力量渙散。假使我們能夠志同道合,團 結一致,其力非但能建設一座佛教醫院,十間二十間也不成問題。所謂︰「團結就是力量。」如果我們再不想辦法去挽救,一旦被時代所淘汰,恐怕難有立足之地。 欲使佛教繁榮和興盛,首要領導有方,力量集中,友誼合作,努力圖存,茲略舉數端如下︰

  一是對內,我們首先應該多辦僧伽教育,致力培養人才。須知佛教盛衰與否,全賴僧才掌握命運。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僧才興即佛教盛,僧才衰即佛教落,由此看來,佛教僧才水平高低,非常重要。

  其次需要分工合作,應該有修行組和弘法組。修行組中設有專門念佛和參禪之 處,願意修淨土,即往念佛堂,願意參禪,即往選佛場。弘法組中更設有研講、文教、經懺等。研講組負責講經說法和討論佛法。文教組負責出版及翻譯經書、雜誌 及刊物等。經懺組負責應酬施主超度亡靈,祈福延壽。

  餘外我們更要注意,佛教不單祇顧內容,更要重視外表,如果我們出入往返僅顧 內容,而不顧外表,難免使人輕蔑和譏笑。有許多修苦行者,卻認為佛教人士應該注重實際,不需要重視外表,祇要看破和放下就能得到自由解脫,外表是假面具, 是作戲,根本無用。所以他們衣服襤褸不堪,出入舉動狀似濟顛。一次在一個國際機場中,曾見有佛門同道背荷長衫,足踏拖鞋,手提雨傘毛氈出現,大搖大擺,惹 人側目。這種裝扮,令人不敢恭維,有失人天師表和佛門弟子的風範。此外並有許多同道出街不穿長衫者,短褂出現,雖然經我再三勸解,也是徒勞無功。須知長衫 乃今日佛門制服、禮服,穿長衫正是代表僧人的身分,世人稱我為和尚、出家人、師父、大師或法師等,正是因為我人威儀十足而備受尊重,而穿長衫或大袍正好是 我等出家人應有代表性的外觀。如果我們廢棄長衫,短褂出現,光頭赤足,與俗人無異。試看陸軍、水兵、警察、童軍、教師、學生、醫生、護士、站長、售票員、 神甫、修女等,使人一見即能知道其身分,當然也是全憑制服作他們的標誌。由此可見,我們佛教人士對於制服的重要,也不能例外。因為僧人是佛教的代表,如果 一人有所忽略,可能影響整個佛教團體之尊嚴,所以每人的責任相當重大。

  二是對外,我們需要多辦社會福利工作。因為現在時代不同古時,環境也有變 遷,如果我們一味墨守,關門閉戶,隱逸潛修,當然也是一件難能可貴的事,卻與社會人士脫節,距離愈遠,不免形成彼此之間的許多隔閡,由隔閡而被誤會,惹來 佛教人士是逃避現實,是寄生蟲,不耕而食,不織而衣,與世無益等等的諷刺,使人祇有厭惡和遠離,不可能接受佛教的化導,入於正途。

  因此我們對外必須廣興福利和文化教育,由出世而入世,捨山林生活,深入民間。例如設立學校、醫院、安老院、孤兒院、託兒所、醫務所、救濟團體等等。與世人多接近,利用這種善巧方便教化眾生。如果在此時此地,捨此新方式而不用,祇有坐失良機,任佛法荒廢。

  幸而在此末法時期仍有傳弘大乘的高僧,堅定扶持積弱的佛教。保賢大師即是其 一,此公學問與道德,乃是出類拔萃,令人敬佩讚歎不已。老人雖然年近古稀,而思想新穎,不落俗套,與青年弟子相處,談笑風生,並無老態,彼此融和,老少打 成一片。老人可以和光同塵,善用大乘菩薩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權巧方便教化眾生,能以菩薩法,行菩薩道,實是菩薩化身。其弟子百餘人,每周日 晚聚會一堂,風雨不改,排演話劇、歌唱、朗誦、座談、討論佛法等,使這班青年度過一個愉快和有意義的晚上。藉此機會,薰陶習染,日漸踏入佛教門徑,積年累 月,慈悲喜捨之念自然產生,不致個人散漫,流浪不良場所,誤入歧途,墮落迷惘。公於屢年寒暑假中,必假大會堂,舉行大型佛教話劇,兼及古代孝子賢孫善惡因 果等故事。內容多采多姿,表演異常生動,使場中數千觀眾,無不盡情投入,喜極忘我,真能做到寓佛法於娛樂之旨,使人因此斷惡修善,功德實在不可思議,一入 八識田中,永為道種,生生世世不能磨滅,一旦善根成熟,自然出世,證得佛果。何況其中許多上根利智的人,觸境生心,已經發了大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由 此可見,表面上是做戲,演話劇,觀其實際乃是登壇現身說法,十方同聚會,各各學無為,功德寧有限量?

  最後祈望我佛教人士最好團結一致,共同合作,將自私心理完全撇開,每日不論心想與言談,應以佛教命運和前途為前提。我們需要用甚麼方法,才能推動佛教發揚光大,使人人可以離苦得樂,這是我們佛門弟子,應該時刻關注和履行的責任。

佛教何以式微

  世尊住世的時候,佛教如水乳交融,純是一味,並沒有派別之分。佛陀圓寂百餘 年後,弟子們便起紛爭,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上座部是保守主義,保守派多是長老大德比丘,但是進步的非常緩慢;而大眾部則屬創新派,多是少壯英年比丘, 卻發展的非常迅速。這正因為時代經常變遷,人們所處的境遇也時有不同,大家都能適應環境,應病與藥。如果仍舊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不問社會如何演變,一味 我行我素,則佛教必為時代所淘汰。

  佛教自漢明帝時傳入中國,三國時代發揚光大,到了隋唐時代,是最鼎盛的時期,自宋以後,佛教雖然漸衰,仍能屹立不倒,因為中國佛教除了三武一宗滅佛之外,歷朝君王莫不崇奉與保護,修寺敬僧與弘法利生,亦多由朝廷負責,出家人的一切衣食住行,全部不必操心。

  但自西元一九壹一年以來,軍閥爭權,各自為政,力圖擴張自己勢力,要消滅對 方,於是導致內戰。由於內戰不止,國家力量日益耗散,而日本早有野心,正好有機可乘,趁於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發動盧溝橋事變。日本大舉進攻北京與天津等 地,舉國形勢日趨嚴峻,這時我國內部始合作起來,共同抗日。當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抗戰勝利之後,內部又復分裂,中國始終未有統一起來。

  自一九壹一年,當時的執政人物,終日東征西戰,那有時間顧及佛教?「無娘的 孩子」處處要靠自己。以前「依賴父母」成了習慣,現在全部要靠自己,措手不及,佛教人士更分道揚鑣,各行其是,有如一盤散沙,無法收拾,其中更有龍蛇混 雜,良莠不齊,百孔千瘡,於是佛教便一落千丈了。

  釋迦佛若然生在現在的中國,他的作風與制度、戒律與思想、禮儀與服裝等都一 定不同。如律制中比丘半月浴過戒,及不得立大小便戒等,在中國就無法實行,服裝方面也與印度有異。釋迦佛平素說法都是應機施教,因勢利導,並非拘泥不知變 通的。他既能應甚麼根器而說甚麼法,可見必能入鄉隨俗與和光同塵,他絕對不會標新立異,又不會固守成見。律中有說︰「因時制宜,因地制宜。」即是此意。

  儒釋道三教既在中國一向有國王崇敬與擁護,故二千多年來,大家公認我國有三 大宗教,自一九四九年後,道教與儒家在國外也告式微,唯佛教在世界上依然光芒萬丈,與印度教、基督教、回教,並稱世界四大宗教。須知回教有阿拉伯政府保 護;基督教有英美與羅馬政府認許;小乘佛教在錫蘭、泰國等地有政府護持;大乘佛教在日本韓國也有政府協助,我們中國佛教經歷過去數十年的衰落,當時正值國 情混亂,政府對宗教亦無暇照顧,細細想來,我們四眾弟子,應該覺悟,為佛教而努力,通力合作,自強不息,為佛教找個安身立命之處!

  筆者以為,在這個科學發達與物質文明的時代,要想發揚佛教,續佛慧命,首要 多創辦些有益於社會的事業,諸如學校與安老院,弱智兒童所與醫院等慈善機構。一是對社會有裨益,政府民間對我佛教必有好感;二是藉此直接吸收很多在家佛教 徒入教工作,間接吸引外來非佛教徒對佛教產生興趣。否則,非但不能吸引非佛教徒進入佛門,就是佛教信徒也得往外教機構工作,經過長期潛移默化,結果信了外 教。還有,佛教家庭的父母,總想兒女和自己一樣信奉佛教,費盡心機替孩子選擇佛教學校就讀,不料佛教學校額滿見遺,祇好跑到外教學校去讀新舊約,這是多麼 可悲可嘆的事!我們一部分佛教徒對這種社會慈善事業,不僅沒有竭力推行,相反,見到有人不辭辛勞努力去辦,卻要竭力反對,佛教怎能發揚光大?

  我們不但對學校醫院等要努力去辦,就是社會任何一切正當有益的活動事項,均應悉力以赴,因為要度那一類的眾生,就得參加那一類的場所。經云︰「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

  我們中國比丘除受小乘戒外,仍要受大乘菩薩戒,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行菩薩 道之方法不出修六度行四攝,其實六度四攝詞句有異,其義理沒有多大差別。如六度與四攝兩者布施相同,六度中之持戒,戒有止持與作持,小乘人的止持,其義即 不許作,作則犯戒;大乘人的作持,其義是一定要作,不作就犯了戒。但大乘人有積極意義的作持,恰恰就是小乘人的止持的進一步,因此不能以小乘人的止持,非 議大乘人的作持,因為大乘戒與小乘戒,一向稱為不共學戒。菩薩行四攝法一定要持戒與行忍辱,勇猛精進,具足定力及有善巧方便的智慧,由此可知,四攝與六度 是同體異名的。

  四攝法中首先要行布施。菩薩欲化導眾生,必須以財法施利益眾生。所謂︰「先 以欲鵾牽,後令入佛智。」其次是愛語攝。菩薩隨順眾生根性,經常以軟語安慰眾生。三是利行攝。凡菩薩生起身口意三業,都要令眾生得到利益。四是同事攝,菩 薩要和光同塵,眾生作甚麼工作,菩薩也隨其所作,令他得益,心生歡喜。菩薩發菩提心,必定以此四種方針攝化眾生。

  六祖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所以佛教徒一定要投入社會,積極人生,努力事業,做好典範,廣度眾生,超出三界,離苦得樂。

以佛教儀式舉行婚禮的益害

  以佛教儀式舉行結婚典禮也是社會正當活動之一,與菩薩的四攝法並不相違背。除出家作僧尼,世俗男女莫不男婚女嫁,生兒育女,這是世間常法,公認為喜慶事。

  假若有佛教徒懇請僧尼主持結婚典禮,我以為應該滿其所願。所謂︰「未成佛 道,先結人緣。」況且小乘戒中並無明文指出比丘不應主持結婚典禮,雖然四分律中有不說媒戒,但那是指比丘不得「持男意語女,持女意語男,令其成婚事,或為 私通事」。僧尼主婚一事,並非為彼作媒,令其成婚,祇不過替他們作一堂佛事而已。其實在這個新潮的時代,婚姻之事大多由兩人自己決定,任何人士不能參與意 見,就是作父母的也無從置評,何況方外之人?因此,主婚人與說媒人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有種論調說︰「淫為生死根本,他與她結合乃種生死之因,比丘為了生脫死不應 參與其事,以免玷污清淨。」那麼,佛教信徒為結婚的人祝福,請出家人誦經禮懺,也應一概拒絕?因為結婚是「生死根本」啊!比丘是不應參與的。同時,僧不應 見女人,尼不可以見男人,因為他們與她們都是已婚待婚的人,會影響僧尼清淨的啊!以此推而廣之,僧尼之衣食住行均由他們或她們自己包辦,應該隱居深山絕 壑,穿樹皮,吃草根,避免與世人發生關連吧!然而縱能作到如此地步,修到最高的地位,也不過證到小乘的阿羅漢果。所謂︰「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是冤家。」 要想成佛,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成佛,需要行菩薩道,常與眾生相處,要「不厭生死,不樂涅槃」。終日度生,無生可度,這樣修此如幻三昧,始有成佛的希望。

  《瑜伽菩薩戒》說,菩薩為利益眾生,縱然作身口七支之惡,也不名犯戒,反而 能生多功德。由此可見,要是獨善其身之人,專為自利打算,尚要與世脫節,終年不問世事。而發菩提心的人要行菩薩道,為利益眾生,則不能與其苟同。彼引經問 說︰「自己未度,焉能度人?」我引經答云︰「自己未度,能度人者,是菩薩發心。」總之,守舊者主張自利,創新者主張利他。我以為年事已高之人,應該注重自 利方面,少壯青年之人,應該注重利他方面,兩者都不能缺少,合則雙美,離則兩傷,彼此若能攜手互助,則佛教前途不可限量。

  實在,舉行佛教婚禮這件事,對度生有很大的幫助。首先要其皈依三寶,大家誦 經,為彼說法,在家孝順父母,出外尊敬師長,修六度,行四攝,夫唱婦隨,和樂相處,並要發誓,護持三寶,無形中令其信願加深,在四悉檀中屬於世界悉檀,令 生歡喜故。同時在婚禮中有各界人士聚集一堂聽經聞法,能使大眾「一入耳根,永為道種」。《法華經》云︰「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皆能成佛 道。」而且,來參加結婚典禮的人,多是非佛教徒,或從未進過佛門,藉此結婚典禮機緣,能夠見佛聞法,已種將來佛種,用佛教儀式結婚有甚麼不好?

  再說,舉行佛教結婚儀式,乃是提倡慈悲放生,以佛教儀式舉行婚禮的人,宴客必用蔬食代葷腥,如此則能避免殺害許多生命,非但令新郎與新娘不造惡業,而且救了成千上萬的生靈。由此看來,舉行佛教結婚儀式,實是有益而無害的事。

  前次,在中華佛教圖書館隆重舉行佛教結婚典禮之後,社會各界人士與報社來電莫不歡喜與稱讚,唯我佛教少數守舊派依然議論紛紛,假若以成人美事的觀點出發,以度眾生為目的來看這事,彼等自會消除成見。不應以古人思想,批評今人作風。

  最後希望我教四眾弟子拋棄個人的偏見,大家群策群力,發菩提心,要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任勞任怨,廣度有情。所謂:「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若能有此心腸,則佛教不興而自興,不盛而自盛矣!

宗教對社會的貢獻

  我們如果期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戰禍消弭,安居樂業的話,第一個要務,必 須奠定世人道德實踐的基本觀念。假如我們能夠注重人格,真正有了崇高道德的觀念和優良的品性,自然不會為非作歹,做出有害社會的種種惡行為。但這種道德觀 念的樹立,有賴於神聖的宗教信仰,否則不易為力。

  因為宗教是救世之仁,其本質是大公無私,捨己為人的,它以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以期淨化社會。世人如受宗教教育,積年累月,潛移默化,感受法益,在不知不覺中,即會轉惡向善。有了宗教道德的觀念,其心自然能 正,心正則身修,身修則家齊,家齊則國治,國治則天下平。如果一國如此,萬邦風行,則人與人相安,國與國相睦。是則又何患國不泰,民不安?世界和平,不求 而自得!

  有以為人的生命,由物質構成,精神現象不外物質的作用,因此唯物是求,認為 道德是假面具,與衣食住行無何裨益。影響所及,人類捨心逐物,變為瘋狂的世界。然而物質有限,欲望無窮,所以朝夕患得患失,愈求愈苦。若能及時覺悟多求多 苦的道理,回心轉意,欲望頓歇,當下即覺輕安自在。像孔子的弟子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之中,人不堪其憂,而他卻不改其樂,即是個好例子。經云︰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猶不稱意。」亦即精神生活重於物質享受的意思。

  有人祇見有形之身體,不顧無形之精神,但人無知覺之心,則軀體又將何用?有 形之身體終會變壞,無形之知覺,古不變。有壞即有生滅,無變即能常住。不通達此中真諦的人,每見重視內在修養的人,則斥為消極,而敵視信仰宗教的,更詆 為迷信。實則沒宗教信仰與道德觀念的人,由於上不畏天神,下不畏地祗,又不畏父母師長,很易作奸犯科,無所顧忌;至若生活糜爛,驕奢淫逸,互相影響之下, 對社會即造成很大的傷害。

  宗教人士以推己及人的精神,從事各種慈善福利工作,是有目共睹的。蓋任何真 正的宗教人士,都抱著「不為己身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心願,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之教誡,自行化他,由一至十,從百至千,乃至引導無數眾生,皆 如是信受奉行。因此,凡有善舉,無不慷慨解囊資助,以為善最樂的精神完成善舉。

  宗教人士律己甚嚴,偶與教條有所抵觸,必誠求懺悔,因此終日積極認真對待生活,止過防非。對人則能忠實老成,慈悲為懷。他們多能謙讓、仁愛、忍耐與忠誠服務社會。政府有鑒於此,所以常借款撥地,鼓勵宗教人士協助苦難市民,擴展學校及慈善機構,以表支持。

  此外,宗教人士在感受上亦與世人逕庭,清濁易分。他們心懷坦蕩,無掛無礙, 縱有困難、痛苦、憂惱的事,決不會搥胸跺腳,呼天搶地,因他們已解悟人生的壽夭窮通,貧富貴賤的前因後果,一切皆由自作自受,並非錢財與權勢所能消滅,或 以巧計與詭詐可以遁避。故雖千鈞加身,萬箭攢心,也不會怪此責彼,怨天尤人,祇有隨緣甘心承受。所謂︰「隨緣消舊業,更不造新殃。」須知吾人身患,以心為 主,假如真能心平氣和,凝氣靜息,從容不亂,生理與心理,自然鬆弛不滯,血調氣運,內外一切患難,必定逐漸化為烏有。

  是故,不管各種宗教的理論是否合理,以及來世、鬼神、因果、天堂、地獄是有是無,衹要有人不畏艱苦,大弘其道,俾無數的人依教奉行,則可斷言對國家社會,有百利無一害。反之,若無宗教信仰的人,如失眼目,墮坑落塹,誤入險途,天災人禍將無底止了!

對青少年犯罪的看法

  儒家所謂︰「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意思是說,人對各 種事物,應該知道先後,凡是根本的應該先作,標末的應該後作,這是做人做事的真正道理。近來本港各處偷盜、搶劫、謀財、害命種種罪行,幾乎無日無之,其實 這不過是標末,是結果。如果我們不追溯其根源,釜底抽薪,僅在枝節上呼籲撲滅罪行,等於揚湯止沸,難收實效。我以為除暴安民的根治方法,應有下列幾種︰

家庭的教育

  邇來科學發達,物質文明,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享受務求豐富,衣食住行雖已足 夠,仍奢望更進一步,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一旦入不敷出,迫使夫婦一同尋求職業,外出工作。由是兒女早失家庭教育,上焉者尚有機會接受學校教育,下焉 者則不幸變為街童流浪街頭,如此極易為惡人誘惑,陷入深淵。

  人的成敗與善惡,並非天生註定,需要經年累月學習,始有所成。《三字經》說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又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孟子也說︰「離婁之明,公輸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一個人不 論天賦怎樣良善,如果處於一個惡劣的環境之下,即會變為一個壞人,且看孟母三次遷居,其子始得成聖。由此便知,兒女好壞,做父母的,應負大半責任。原因兒 女出生後,至十六歲前,大半時間是接觸父母,不論吃飯穿衣,言談舉止,出入往返,迎賓待客,無一不是向父母學習,即使父母一舉一動,稍有差錯,其兒女受其 感染,也照樣而行。兒童時期,猶如一塊白布,不會辨別青紅皂白,日後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為父母者即是家庭的教師,要處處給兒女以良好的示範,身教言教, 並行不悖。就是常與兒女來往的伴侶或僕人,也要慎重選擇,交遊之當與否,未可輕忽。如果兒女有不良的嗜好或要求,作父母的應該糾正與拒絕,不要從小嬌生慣 養,使其養成任性妄為,崇尚奢侈的惡習。兒童時期,又等於一棵小樹,要時時砍其錯節,使其長成一棵矗立的大樹。於童年時,若能植根適當,養成一個良好習 慣,成人之後,必能奉公守法,敦品敬業。

學校的陶冶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是中國人一向的觀念。於今則人人皆當接受教 育,視為權利可,視為義務亦可。兒童入學之年齡,大部分國家,均有法例規定,作父母的必須送其進入學校就讀,使之在品德、學識、技能各方面,都能得到健全 和諧的發展。兒童時期,除與父母接觸最多外,便是學校的老師,假使教師忽視了學生德育的指導,不能以身教示範,專以此為謀生的職業,則學生不會學到良好的 品德。韓愈說︰「彼童子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也。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此說當時情形是如此,況世風日下的今日,更難以筆墨描述其真相。是以形成時下的學生囂張放縱,不守紀律,甚至連群結黨,作出犯罪的行為,此便是教育的失 策。

  要想學生作到禮義廉恥、品學兼優的地步,為人師者必須本其循循善誘,誨人不 倦的精神,並以父母的心腸,去教導學生。尤其是一舉一動,必須有威可畏,有儀可敬,出入往返,皆應以身作則。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 不從。」孟子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老師若能經常以德育灌輸學生,縱有行為不良的學生,也能感化其改邪歸正,何況品性善良的學生,益能立志,力爭 上游。假使所有學校,皆以德育為大前提,青少年的犯罪問題,亦可以消弭於無形。

社會的風氣

  我們要想達到移風易俗的成果,首應向電影、電視、報紙、刊物等著手。因電影 與電視中,經常放映劫殺、打鬥、色情、浴血等鏡頭。報紙與雜誌等,也為了爭取銷路,遇有殺父害母、兄妹亂倫、搶劫銀行、色情打鬥等罪行的惡新聞,便大書特 書,標新立異,爭取觀眾及讀者。這樣於耳濡目染之下,對人有極其深遠而不良影響。反之,凡有樂善好施,導人向善的好新聞,便輕描淡寫,宣傳效果未彰,確是 令人握腕而嘆。

  須知人的天性本非屬於善或惡,但是隨淨緣能變為善人,隨染緣即能變為惡人。所謂︰「交著好人成君子,交著小人惹禍殃。」電影與報紙等之媚俗惡緣,時時給人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惡種子潛藏於腦海中,一旦遇見惡緣,便會照樣實踐,此與相交小人有何差別!

  舉例為證,星島日報載︰本港有一青年因看淫書誘妹實習,結果其妹懷孕。又美 國各報紙所載︰波士頓有六個青年迫一少婦,將汽油淋在身上,然後用火點著,把她活活燒死。又有用兩節棍打人至死,及以炸彈勒索等種種惡行。後經警察調查結 果,原來此等罪行,是從電視中學來的。由此可知,社會風氣的日歪,實由於電視和報業人士的宣傳所致。現今衹有革除舊習染,樹立新風尚,才是防止青少年犯罪 之良方。

政治的制度

  本港暴力罪行日益增加,當局執法過輕,亦是因素之一。每有歹徒搶劫謀殺犯上 最嚴重的罪行,雖經警察將罪犯緝捕歸案,但結果祇入教導所受管教,或判處短期入獄。尤其是在十六歲以下的青少年犯了法,祇送到感化院感化幾個月便算了事。 這樣一來,你搶劫無罪,我殺人亦無罪,由是導致青少年肆無忌憚。

  或有人以為犯罪已經形成,再用嚴刑峻法亦無濟於事,若依此說法,豈不是輕判 亦屬多餘,法律也應該全部取消。事實不然,如有無知小兒亂取危險物品,經其父母責罰,尚能改正。何況知識豐富的成年人,其能不畏懼嚴重刑法嗎?以此對於犯 有搶劫殺人的嚴重罪案,不論青少年與成年人,應該一律用以重刑,治亂世,用重典,以警效尤。現今禍亂日深,反而寬其執法,社會秩序之瀕於崩潰,殊堪顧慮。

思想的影響

  有人以為現在人類已走向文明與進步的時代,及時提倡「唯物」的觀念,認為宇 宙的本質乃為實有,不承認物質以外的存在,就是精神上的作用,亦視為由物質而產生出來的。由是一致推行「無神論」的說法,認為靈魂、來世、天堂、地獄等 說,均是毒殺世人的鴆酒,阻礙人類的進步,因此抹殺因果報應如影隨形的事實。因果報應之觀念既然一筆勾消,即上不畏天,下不畏地,也不畏父母及法律,那麼 便可胡作非為了。又復主張人類平等,見人享受錦衣美食,自己也要羅綺百味,由於自己能力莫及,就不擇手段,以作奸犯科來達到欲望,因此導致罪惡滔天,使人 束手無策。

  宗教乃是救世之仁,是引人轉惡向善的唯一途徑。例如儒家的五倫八德;佛家的 五戒十善;道家的寧靜澹泊;基督教的十誡,這都是教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致極目標。假使大家推行宗教普及於社會,將宗教道德的觀念,經常灌輸於人,使其 潛移默化,年深日久了,終會變為品德兼優與奉公守法的良好市民。由於宗教能治其未然,補政治之不足,所以宗教對社會是有益而無害的。因此不論來世、靈魂、 天堂、地獄等是否有其事實,大家若能一致推行宗教的信仰,想必能厚德載福與和氣致祥。

觀感四則

創辦學院.眾生受益

  香港佛教書院,乃香港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洗塵法師及同人等所創辦。鑒於此時 此地專上院校校舍之奇缺,洗塵法師集合志同道合的人士,秉承政府擴展文化教育之宗旨,不遺餘力地策劃籌辦此書院,俾升學者有深造機會,並以我佛慈悲,教導 莘莘學子,識邪正,別善惡,一旦畢業服務社會,不致隨波逐流,誤入歧途。諸公此舉,真令人極度敬佩,值得大書特書。

  該院教務長白志忠先生,本自出生儒家,博學廣聞,才德兼備,對於全校員生, 愛護備至,堪為洗公良輔。今現菩薩身,乘願再來,行菩薩道。倘各方有法師講經,或佛書結緣,莫不幫忙派送與宣傳,盡力而為,也使我佛教人士欽佩萬分。白君 慈悲之旨與佛教不謀而合,每入課室講書,多以仁義道德循循善誘,導諸生於正軌,使學生受益不淺。

至誠祈禱.一片熱腸

  某教授講荀子天論篇「日月蝕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得求 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關於「文飾」之義,他引一段近事指出︰「香港某處鬧鬼,請人作法超度,某太平紳 士,街坊首長,也來上香磕頭,但他們壓根兒不信鬼神,他們燒香磕頭不過是『文飾』而已。」這位教授所見未免有偏,立論也欠正確,朱子晚年,自悔其舊說之 非,荀子之說,安可證其全是?「文飾」之論,不過是荀卿一人之創議,不能因其一人之管見,卻要強人盡同。而荀子本為儒家之正統,紹孔子之學說。故韓愈云︰ 「荀卿守正,大論是宏。」殊不知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鬼神之德,其盛矣乎。」彼竟云︰「以文之也。」此與孔子學說,大相逕庭。

  而這些紳士首長,不能因其無有信仰,斷定其憑空瞓造「文飾」。如果他們誠能 重仁義講道德,仁民愛物,與民同樂,見人患難,必能勇往直前,以大無畏的精神挽救其害。正因於此,市民患於鬼難,他們就來燒香磕頭,至誠祈禱,其旨在求別 人除去患難,而他們為人的一片熱腸,實在值得使人敬佩。我人豈可斷言他們虛有其表而無實際,假仁假義,冒充聖賢,唯是「文飾」而已?

念佛法門.止惡引善

  講到佛教念佛法門,教授又舉一念佛老太婆為例,說她一邊罵人,一邊念佛,念 到死也是無用。這話不錯,念佛者不應該罵人。可是古今念佛的人,臨命終時,自知時至,神通妙用,隨心所欲,坐化立亡的人,不可勝數,這位教授一筆抹煞,卻 特別提出一般愚夫愚婦之所為,如果引用隱惡揚善的成語,那就不相符了。念佛之人不可罵人,是有理的,而罵人的人不可念佛,就無道理,若不念佛,可能祇完全 罵人。佛法深旨,姑且不論,從世間的利害看,一位愚癡的老太婆,於罵人中,能知念佛,此人也不易得,念佛之心日熏久了,可以轉惡為善,變為祇念佛不罵人, 逐漸能夠萬緣放下,淨念相繼,無掛無礙,逍遙自在。念佛更能延年益壽,因為一個老人,多是耳聾眼花,行步龍鍾,工作無力,靜止苦悶,如果不信念佛,必玩麻 雀、看電影、跳舞、賭馬等等,以為消遣,因為這些對老人有害無益,消耗精神,浪費金錢。而念佛者,縱然不能瞭解佛教宗旨為何物,祇以世諦而言,也有莫大的 裨益。

  筆者以為各位教授,應該輔佐洗公宣揚佛教才是,縱然作不到,也不要胡亂評論 佛教修持法門,因為門外人,議論門內事,可能開口便錯,動念即乖。名史學家陳寅恪教授說,他有三件事不敢評論:一、殷商前史,史料不全,無法稽考,其時代 之真相,極難推知。二、近代史千頭萬緒,棼如亂絲,不易明瞭其關鍵。三、佛學浩若煙海,廣大無邊,非經苦心孤詣的研究一番,必流於穿鑿附會之徒。

燒香禮佛.心生善念

  現在讓我來簡單介紹燒香與拜佛的一些大義。香的原料本是木粉,因有一些香 氣,人們就用來敬佛。以前在印度,佛陀說法時,多用香料燃點,驅走蚊蟲,以助清潔壇場。而我佛四大本空,五蘊非有,無有能受所受之執,我們凡夫一縷草木香 氣與佛何益,買香敬佛,不是多此一舉?須知,世間一切萬事萬物,總不能脫離「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之理,吾人藉此一枝香花敬佛,不過是為引發吾人心中本具 之善而已。禮佛亦然,佛像原是泥塑木雕,我人禮佛,不是等於拜泥土木料?一般人中十有九可能不達此理。須知,心境非一非二,法隨心變,心隨境遷,二者互為 因果,不相逾越,離善惡心,無善惡境,無善惡境,亦無善惡心。例如將泥與木雕塑成狗與貓,人見可生玩賞之意念;再造成美貌女郎,人見可能起喜悅之意念;造 成牛頭馬面,小鬼判官,十殿閻王,人見可生畏懼之意念;造成巍巍堂堂慈祥莊嚴的佛菩薩像,人見可能生起善念,泥木雖同,因雕塑有異,故善惡之心,也隨之生 起。如果說一般愚夫愚婦,看到泥塑木雕如有神在,而知識分子看到還是泥木,所以無所謂有善惡之心在此生起。此言殊不盡然,春花齊放與秋葉凋謝,兩樣景色現 在目前,能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云︰「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 光,一碧萬頃︰︰漁歌互答,此樂何極。」古人睹物悲歡,不離環境,今人又豈能例外。由此便知,善惡之心,必從善惡之境而生,離善惡境,善惡之心,畢竟無從 生起。所以吾人將泥木塑雕成善境,無非使人藉此生起善心,有善心必有善報。唯有吾人一念心性,才是善惡的泉源,苦樂的根本,此心用的正,一切事皆變成善, 用的不正,一切事皆變成惡,心外之物,本無善惡,因心轉物,變成善惡,《楞嚴經》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即是這個道理。

  不明白佛教的人,以為荀子之理,全與佛說相左,其實不然。如云︰「︰︰故君 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進也。小人錯其在己者,而慕其在天者,是以日退 也。」此一段文,豈不近乎佛家所謂「自作其業,自受其報」之理。又云︰「︰︰禮義不修,內外無別,男女淫亂,父子相疑,上下乖離,寇難並至,其災甚慘,勉 力不時,則牛馬相生,六畜作妖,可怪也,而亦可畏也。」此一段文,亦與佛說大致相同,所謂: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總之,心善之人,水旱不能使之饑,寒暑不能使之疾,妖怪不能使之凶。心惡之人,水旱未至而饑,寒暑未薄而疾,妖怪未至而凶矣。

卷伍、僧伽談

僧伽趕經懺對佛教之影響

  對於佛教改革與盛衰的問題,我早有痛心的感慨!靜坐深思細慮,僧伽是人天眼目,長夜明燈,赤子父母,苦海慈航,辭親割愛,捨己為人,功名富貴,視如糞 土,榮辱得失,淡似流水,終日生活,粗茶淡飯,破衲遮寒,舉止律身,清心寡欲,以弘法是家務,利生為事業。以理推之,可謂人中之尊,世人應該恭敬與稱讚。 事實相反,市鎮鄉民,輕視侮蔑,譏誚毀罵。溯本窮源,事必有因。

  香島佛教於一九四九年以前,可謂衰落之極。出家僧眾,鳳毛麟角,在俗信徒,寥若晨星,那種荒涼與沈悶的空氣,令見聞者無不痛心與惋惜。

  究竟有甚麼方針,可以挽救此時此地的惡運?我以為並非一人之力可以推動,需 要大眾志同道合,同舟共濟,首要鞏固內部始為根本。內部如何鞏固,此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總之,凡是被人輕蔑與譏誚的作為,應該一概去除;凡是被人讚歎與 敬仰的舉止,應該要振興起來。佛陀當初制戒,無非避人譏誚。因為比丘出入往返,與眾不同,可謂萬目所視,萬手所指,一僧失省,萬僧受辱,一僧高德,萬僧增 光,由此看來,僧之擔負,何等重要!

  有人以為看破放下,作一位雲水僧,雲遊四方,何等自在。儀容不需整,舉止無 拘束,罵卻由他罵,謗也由他謗。其實不然,佛陀遺教,三千威儀,八萬細行,正是要僧伽們做一個好模範。要想人尊重我,首須自己尊重自己,才是內固最重要的 方針。《梵網經》說︰「若菩薩聞外道惡人,以惡言謗佛音聲,如三百矛刺心。」豈能不警惕!

  時有吾同道出門,喜帶幾位目不識丁的老太婆,自以為前呼後擁,受人尊重,其實恰恰相反,會給人指為物以類聚。或有尼師,喜帶幼兒女童上街遊蕩,得意洋洋,其實也會被人批評,身雖出家,心未脫俗。出家正因畏懼家累,今復牽引。我以為此種行為,應該革除才是。

  至於有關趕經懺的利與害。經是佛說,懺是祖創,緇素皆知,經懺本是修道的前 方便,凡修道人,絕不能離開經懺,若離經懺,可能盲修瞎練,誤入歧途。但今人於經懺上,復加一個「趕」字,即成為趕經懺了,今日奔命張家,明日趕尠李家, 甚至一日兩家,終日忙的廢寢忘餐。趕經懺固然對人益處不小,可是害處也甚大。多數出家人以為,比丘穿尠長衫大袍,不作生意,不為文員,無人供養,不作南 無,如何生活?同時,佛祖曾言,禮佛一拜,罪滅河沙,誦經一句,智慧如海,我出家人作此工作,一面賺錢維持生活,一面為人作冥陽兩利的事,豈不是一舉兩 得?不錯,誦經禮懺有大功德,可是今張明李,累得頭昏腦脹,上氣不接下氣,那有精神與時間去修學與講寫?律制︰「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 參禪。」吾人對此是否有奠定的基礎?既無修,復不學,如何能度社會知識分子?怨不得基督教徒說,看看佛教寺院來往的人物,再來看看基督教堂出入的人物,就 知道誰個高低了。不錯,佛教博大精深,無奈人將其降低了!吾人本身無學問,又復無修持,終日就會作南無,趕經懺,試想誰人會看得起!

  怨不得有人說,寧願討飯,不願作和尚,因此不但無人願出家,甚至已出家的青少年,也要還俗,四相未空的僧青年,實在不易忍受這種苛待。而且要人出家,又作甚麼功夫,如果學師父作南無,仍不如在俗工作糊口方便得多,出家豈非多此一舉?

  話得說回來,經懺是度人的橋樑,為善巧方便度人,也要誦經禮懺,但要改變作 風。若有信士請為誦經,最好勸其自念,功德一樣。如果無法推脫,可許於佛堂為彼禮誦,以了其願,不限人數,一二皆可,不必遠請,勞師動眾。所謂:「寧動千 江水,不動道人心。」何況若遇颱風下雨,且有車逼排隊之苦。僧寶者是人天師表,眾生的法身父母,受此舟車勞頓,從數十里遙遠跑來,吾人此舉,於心何安?輕 心慢心,不但無功,反而有過,所以最好不要外請。不論誦經禮懺,居士必須一律參加,全堂佛事,祇限一句鐘,物品隨分供養,決不講價目。如果請往其家,叮叮 噹噹,惹鄰討厭,應一併謝絕。凡狹小的佛堂,除每日功課外,不作大法會,一則地狹不能容人,二則人多混亂,心不易定。若是寺院規模宏偉,一年中不妨作一兩 次大法會,壇場需要整齊莊嚴,儀式隆重,法師須善護威儀,心必至誠。法事不苟且,嚴肅靜默,使人一見生敬,善根種子種入八識田中。然而大法會也不可多作, 多作易生厭倦,心不至誠,徒勞無功,虛度光陰,不如無作。

  吾僧平常時間,應該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更應以戒定慧三無漏學為原則, 自利利他為根本。自利即修,利他即學。修持乃是自得受用,也能以身作則,使人慕德,受大感動,發心出家。學問乃是用於隨機應變,若博學廣聞,當有著作面世 度生,令人信仰,望風歸附。有若印光大師「嘉言錄」,閱讀之後,多有發心念佛者。看過「來果禪師禪七開示錄」後,多有發心修習參禪者。

  其次,佛教學校教員甚缺,吾僧應該將趕經懺的精神與時間,用在教育上面。假 使吾人將戴毗盧帽的大師,轉為大學教授,將敲木魚的助手,轉為中學教師,將打鐺鐺的隨手,轉為小學教員,再來看看佛教是如何面目。還有,全部佛教學校所有 的佛學課程,應該由僧尼負責擔任。因為佛教同人,創辦佛教學校目的,就是使人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名稱上既為佛教學校,當然佛學課程為各科之重點,始為名 副其實,如天主教學校,聖經考試必須合格,才可升班。但佛學也不能獨弘其旨,須賴良師指導,方可兩全其美。若果隨便請一俗人,自己對經義尚不懂,如何去教 別人;自己吃肉,如何能教人茹素。試想我教中人,費盡心力,創辦許多佛教學校,而結果不能得到良好教師去指導,難收預期效果,殊足令人太息。我教人士,必 須認真聘請一些品學兼優的僧尼為佛學教師,方不失辦佛教學校之目標。一方面是以身作則,真能作到自行化他的功夫。二是以性海中流出來的法水,去灌輸成千上 萬的學子,使其日熏月習,逐漸萌芽,終有一日會開花結果。

  若一僧人出入學校為其師,代表一切比丘皆是其師。今舉佛教普賢學校為例,當 初由中華佛學研究會創辦已二年,我初到校,眾多學子,詫異驚奇,不知此是何人,呼為和尚師姑,教員也無聲呆望,似乎指責和尚祇會念死人經,今來學校作甚麼 事?事實上,難怪他們不懂,因為吾僧數月不進校門,師生壓根兒不知學校是由佛教出家人創辦。相反,從我到學校教佛學二年之後,上下見我,無不以「法師早 晨」與「法師晚安」而稱呼。對我是如此,見到其他出家人也一樣。由此可見,如果僧尼擔任佛教課程,必定勝過世俗人百倍。因此,筆者極力呼籲提倡學校主事 人,必須以聘請僧尼擔任佛學教師為急務。以教學為職業,一則出家人可以自食其力,日常所需不必求別人。語云︰「人到無求品自高。」尤其在此分秒都在變化的 時代,若能自力更生,可免被人譏誚為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二則從教育尠手而弘揚佛法,使莘莘學子得到耳濡目染的薰陶,實有大益。三則出家人出入往返,全是 教育文化機構,不論學生與家長,社會名流與庶民,誰敢譏誚?如此,何愁佛教不進展,寺院無人住!何悲出家後無生活費用耶!一切宛如順水推舟,不動而化,垂 拱而治,不須改革,佛教自然發揚光大,三根皆可普度矣!

  上來雖然化費很多時間,拉雜成篇,可能吃力不討好,也可能給大家指為無聊, 甚至以為我有斷人作功德之罪。但我的出發點,純因心中感到惋惜與悲痛而寫的。鑒於今時市民對佛教出家人的錯誤觀感,實在痛心,筆墨難以形容。俗語說︰「物 必先腐,而後蟲生。」如果不在內部整頓,盡在外邊修飾,是不能提高佛教聲譽的。我的筆墨雖鈍,而義則重則真,希望有人深思,覺今是而昨非,則拙文就不無小 補了。

對僧伽革新問題有感

  當日白聖老法師接二連三的發表公開信,對於佛教改制與僧寶延續問題,徵求華僧大德長老提供寶貴意見,集思廣益,共同磋商,這是佛教振興的一個好象徵。

  佛教盛衰,我僧有很大的責任。若然佛法衰落,後繼無人,事非小可,我僧非徹 底的去研究找出解決辦法不可。其癥結究竟何在?此一問題,本人提議僧伽應該每月聚會一堂,檢討佛教制度在現階段之優點與缺點,若有優點則應力爭上游,如有 缺點則要翻然改正。其實此舉與佛制不謀而合,過去大陸叢林每半月「布薩」一次,即是檢討的意思,現在佛法之所以不能興盛,與不能遵守佛制也有關聯。

太虛大師.革新先驅

  有關華僧問題,源慧法師云︰「太虛大師深識時弊,洞悉僧團之健全與否,實足 以影響佛教整體的盛衰,是以獨奮其無畏精神,終身致力於僧教育外,更竭力於僧伽制度的整理與提倡。可惜太虛大師雖盡其有生之年,亦不能實現其整理僧制的理 想計劃,此無他,完全是因為缺乏一個有系統組織的僧團推動,所以雖有僧制的整理計劃,亦不能實施。」源公評價,言之有理。但我以為凡事起頭難,由於我國僧 伽的制度,從六朝起至今日,約有一千八百年的保守傳統,一旦要將舊時習慣推翻,談何容易。其時名聲顯赫的高僧大德,無一不是思想古老墨守成規,於數十萬僧 中,祇有太虛大師奮勇而出,欲將僧伽制度革新,真是一人與萬人作對,怎能敵得過呢?當時南北方有數萬僧侶指責太虛大師是政治和尚!魔王下世!幸虧佛教是以 慈悲為懷,否則,不說一個太虛,就是十個太虛也為人活埋了。

  人所共知,清末時代,梁任公與其師康有為勸清德宗皇帝「革新」,變法失敗, 二人逃往外國,如遲一步,則被殺頭。同時革新派用了大批金錢,請外國人為我國裝上火車鐵軌,結果百姓以為破壞風水,紛紛將其拆除,由此便知,不僅佛教守舊 派是如此,即社會人士也莫不然。當時朝野指梁任公為中國破壞分子,俟民國成立後,曾任司法總長,及其他要職。如康氏不亡命外國,也必任要職無疑。其二人既 如此,太虛大師何嘗不然,大師如示寂晚二十年,「革新僧伽制度」必能實現,當時異口同音稱太虛大師是魔王下世,現在誰人不稱太虛菩薩,由此可見,太虛大師 眼光遠大,非是一般庸人可以明白。須知我國地區之大,人口之多,大小寺院數萬所,僧侶數十萬眾,各地風尚又各不同,真是千頭萬緒,太虛大師除自修外,仍要 應酬四方八面,何暇專門整理僧伽制度之細節,故於三篇中,有一篇稱為「建僧大綱」,而且是唱獨腳戲,怎能盡善盡美?太虛大師所作之「僧伽制度」,並無提出 精密之組織,事敗必難免。

僧寶的延續

  保賢法師為一佛教中流砥柱,其兩目刟刟有光,談吐風趣,嚴具威儀,佛儒精 通,字字珠璣,使人見到莫不起敬,像一尊活羅漢。公示︰「天主基督二教青年男女,胸掛十字架極為普遍,並感到特別威風與光榮,唯胸掛佛像或手持念珠絕無其 人,即偶而掛之,也惹人歧視。」又云︰「如果我們勇往直前多辦佛教青年運動,成績彪炳,數十年後,佛教青年必能胸掛佛像手持念佛珠,大有代替胸掛十字架之 勢。」我們佛教人士欲想後繼有人,應該特別注意這一點。保公出口成章,言之有理,事在人為,吾教真能大力支持佛教青年康樂活動,日後必能收到預期效果。

  說到創辦佛教青年運動,保公可謂開風氣之先河,當時該會發起募捐,各界莫不 紛紛贊助,可惜會所始終未能購成。爾時筆者勸公應該省儉,當以儲資金購會址為重,會所購成之後,方可放寬食用,公不以為然,認為要親下廚房,送上等生果, 始能吸引青少年。其實未必盡然,如佛教青年協會,每星期在中華佛教圖書館活動一次,並無食用開支,於星期五晚雖在該館舉行念佛會,晚餐均是彼等湊款自煮, 不是經常也有七八十人來參加嗎?我以為應藉娛樂為工具,目的在接引青少年學習佛法,研究宇宙人生之真理,不應偏重於娛樂上,如果偏重娛樂,便失去學習的意 義。於每月或每星期,起碼舉行一次佛學講座,或念佛或拜懺,或靜坐或參禪,如此方有佛教青年會之氣氛。

華僧革新.勢在必行

  香港佛教聯合會之會長覺光法師,預早便知後繼無人,為一嚴重之大問題,因為 佛是良醫,法是妙藥,僧是督護之人。佛診病人如何,唯開藥方,關於調護方面,需要僧侶負其全責。苟若制度不適宜根機,佛法雖然對人有益,若無僧伽調治,誰 能得知佛法?佛法不明,何能依法修行。《華嚴經》云︰「譬如暗中寶,無燈不可見,佛法無人說,雖慧不能了。」故會長覺公,斬釘截鐵地說:「華僧革新勢在必 行,大行不計利害,本港所提各案,如果不獲大會通過,本港也要推行實施。」由此幾句話證明,覺公擬施行地藏菩薩之大願,實踐普賢菩薩之大行,既有願行,必 將大有作為。

  詎料刊出未至一月,好消息便隨尠而來,聞果通法師說,擬在大嶼山東涌羅漢寺 內,設一「僧學院」,人數不拘多寡,視乎學僧人數與程度後,酌量聘請教師。第二個好消息便是佛教會發起籌建「佛教青少年康樂營」,已蒙港府撥給公地五萬餘 呎,用作興建營址,真是登高一呼,立竿見影,此一盛舉值得我教人士自豪,今後香港佛教必有一番建樹,對於華僧革新問題,也可拭目以待。

華僧的培養

  僧伽聯合會之會長洗塵法師,對於華僧培養問題也提出三個解決辦法︰第一是經費問題。他主張應組織一個委員會,商訂辦法籌措經費,此機構必須獨立,絕不 屬於任何道場所有,以會議方式行使權力,分擔支收與籌款責任。第二是環境問題。培養僧青年,必須有獨立場所,遠離熱鬧的環境。第三是人選問題。凡為人師一 定要選品學兼優,不得兼任其他事務,既能專心為佛教服務,則會方應給予適當的待遇,以解決彼之衣食住,佛教有了人才,其他必可迎刃而解。所謂︰「君子不 言,言必有中。」我人若能以洗公三個條件去實行,將來僧才必然鼎盛。

先有會議.後要決行

  自台灣來之法公,我雖不識其人,讀其文即知為一有道高僧,識量高遠,宗說皆 通。他說︰「開會必具四個條件︰一會、二議、三決、四行。但我等每舉行華僧大會之後,祇有會議,而無決行。」又云︰「要想華僧大會發生革新作用,必須通力 合作,消除我見︰︰先來一番自我檢討,有優點應努力上進,有缺點翻然改正。」又云︰「佛教不是無錢,而是不善其用,金錢如水,可以載舟,亦可覆舟。」法公 貶斥時弊,可謂一針見血,無畏敢言。護教之熱誠,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

戒律應否簡化

  革新僧制,有某法師主張簡化戒律的條文。彼云︰「每個比丘僧,必須守佛制的 二百五十條戒,才是清淨比丘,否則便為犯戒,有失比丘資格,則要脫去袈裟還俗,這是佛在世時對於比丘的嚴格制度。而今科學日益進步,人類思想日新月異的不 斷演變,今時今地再拿來實行,似不甚相宜,應該有簡化的必要。」但我不敢苟同,因為佛有明訓︰「佛在世時,以佛為師,佛滅度後,以戒為師。」有戒則稱為比 丘,無戒與俗人何異?戒之梵語,名曰「尸羅」,華言「清涼」,由於我人身口意三業,猶如炎火,終日焚燒,不得自在,如有戒則可止惡防非,能令三毒業火頓 息,而得清涼。小乘有七種別解脫戒,能受持那一品戒,即得那一種解脫,若全部受持,即得大解脫,如受持少分,即得少分解脫,若一分也不能受持,則如蠶作 繭,自纏自縛,其罪自負,與人無尤。至於說有失比丘資格,則要脫去袈裟還俗,現在各地佛教會並無此權力,縱有犯戒比丘也無人干預,不像大陸叢林,有犯清 規,則逐出山門。如說有的戒條不適用於現在,如「不捉持生像金銀寶物戒」、「離三衣異處宿戒」、「過午不食戒」、「半月布薩戒」等,固然有很多人做不到, 可是也有很多人堅持守持的,如果我們將其刪改不要,無形中自不能守,也不許別人守,如此不但無功,反而有過。其實比丘戒律雖有二百五十條之多,大部分是護 持「五條大戒」,佛教的五條大戒,與儒家的五常有許多近似的地方,此五戒與五常,無論古今中外,何時何地,能不適用嗎?我想決無此理,可謂古今不能變,地 區不能移,由此可以知道,一切制度均可以改變,唯佛的戒律不應輕易更動。須知制戒一事唯佛一人制之,羅漢菩薩尚未敢插手,何況我們博地凡夫,豈敢隨意刪 改,如果你改我也改,將後不知何從何捨,佛戒豈不變為有名無實嗎?目下一般信徒所以恭敬出家人為僧寶者,也因看在出家人有戒,德行崇高,見相生信,如果無 戒,與俗人何異,既失僧格,何人肯來敬僧,既不敬僧,則無人皈依三寶,既不皈依三寶,則無佛教信徒,既無佛教信徒,則也無人出家,既無人出家,佛法也不能 存在,三寶豈不滅亡?古德云︰「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故對於佛的戒律,我認為應以保持不變為重。

僧服換去.無復莊嚴與識別

  至於僧服問題上,某法師說︰「圓領方袍不是佛制,不必一定要穿。」相反是佛 制的,我們一定要穿,佛制三衣不離身,我們有否遵命?正因中國氣候不同,所以古德將形式轉變,非作法事時可穿長衫大袍代替佛衣,迄今相傳千餘年也無可厚 非。我教有四種清淨明誨,有云︰「修道之人,若不斷淫殺偷妄,縱得妙悟,亦如蒸砂成飯,縱經塵劫,亦不得熟,生死輪迴,永不得出。」由此可知,我們決定不 能提倡結婚,尤其不能提倡換西裝,僧服一旦脫去,十之八九不能保持四種律儀。因為與世俗無異,很易沾染惡習。

  至於海外出家人有不穿長衫者,由於彼地天氣太熱,大家圖方便故,決不能以此 為合理。須知每一行有每一行的制服,如果不穿警察裝,怎知他是警察?不穿學生裝,怎知他是學生?假使不穿僧服,怎知他是出家人?眾所周知,泰國滿街和尚, 還不是憑他們身穿袈裟所致嗎?因此我以為顏色與式樣均可革新,決不應該將僧服改為唐裝或西裝。

  關於僧侶服裝之顏色問題,也是非常重要,古時生活簡單,服裝樸素,我僧尠壞 色衣,人不以為異。但今日環境有別,若仍穿百衲衣,灰一片,黑一片,非常難看,頗難合俗。菩薩擬以四攝法教化眾生,而今相距甚遠,怎能以世間悉檀令生歡 喜?我以為顏色應該一律,例如比丘穿古銅色,但兩位會長可穿黃色,使人一見,便知是領袖。比丘尼一律穿淺灰色。如此出入,非常莊嚴,令人一見便知僧尼有別 才是。所謂︰「佛法不破世間相。」律中佛制僧服應與俗人有異,正因僧服有異,自然不敢放逸。假使脫去僧服,可能毛病百出,因此,長衫再無改的必要。近年佛 教青年協會,於每星期五晚,借圖書館舉行念佛會,很多青年以未穿大袍,頗覺不安,我特託台灣友人,寄來一批,廉價供應,以後彼等均穿上大袍念佛,甚覺美觀 整齊,歡喜心生,由此可見,長衫與大袍,均以不變為佳。

設僧伽學院.積極訓練

  如所周知,現時出家,不論男女,祇能尋求個別師父收其為徒。姑不論目下有多 少僧尼,具有令人敬仰之學問與道德,但出家仍祇能依止師父一人,因此,許多問題便隨之發生,師父能否授以經教?師父能否給以修行環境?師父可否以身教示 範?師父可否以正知見傳其道?為此,似乎首要之事,應由香港佛教會或僧伽會,或兩會合辦一所佛學院,凡港九僧尼收徒,應將其身世學歷向「佛學院」具報,經 審查合格,則予取錄,教以佛教的基本知識與威儀,為期一年;然後講經習律,為期二年。新出家者,經過三年之教育,肯定其對教義與儀規,均有清楚之認識,縱 然未必盡能為人師表,但也不失為一如來弟子。教育期滿,各人可回本寺,追隨師父。如有志弘法者,可由其師父,或兩會團體,資助其深造。如此收徒,無須師父 費神教授,新出家者也可以安心學習與修行,如此安排,相信當可鼓勵不少有志之青年男女,捨俗出家,自利利他。

短期出家.造就新血

  華僧接班問題的作者王居士云︰「至於短期出家,能否解決後繼人的問題?」當 然不能全賴短期出家就可以解決問題的,但我以為短期出家也是解決後繼無人的方法之一。短期出家的人,於七日內起碼不能吃肉喝酒,淫欲賭博,何況時常口念彌 陀,耳聞佛法,目睹僧侶,身禮三寶,心思維戒定慧,已經得到止惡行善的效果,況且進而承受沙彌十戒。於七日後雖然捨戒還俗,但戒的菩提種子已經種到八識田 中,時時約束身心,此乃無形之法律,以後如遇殺人放火的事,必能想起自身曾經出過家受過戒,絕對不敢行作奸犯科的事。須知出過家受過戒,與未出家受戒的 人,在思想上,絕對有所不同。佛謂︰「譬如一四天下滿中阿羅漢,若有一人,滿百歲中,敬心供養此諸羅漢衣服、飲食、醫藥、臥具,乃至涅槃後,又起塔修廟, 所得功德,不及出家受戒一日一夜。」一日一夜尚獲如此功德,何況七日七夜所得功德,豈有量哉?又何況由於僧伽會空前創舉短期出家運動,各報紙與電台公開發 表新聞,影響所及數千市民發起出家之念,縱然現時尚未能達到出家願望,但已種下出家種子,日後如深研經教,不論今生或後世,祇要遇到出家因緣,必能身心放 下,捨俗出家。何況更有四五位因短期出家,結果變成了長期出家,能說此舉不是拋磚引玉嗎?因此我以為僧伽會發起一年一度的短期出家運動,必是有益而殊勝 的,所得功德亦不可思議的。

僧伽是否消極者

  常聽人說︰「佛教人士不論講經說法,或與人交談時,不是談空,就是講苦,實在令我不願意聽!這樣令世人走向悲觀與消極之途,那對世事人心又有何裨益?」未曾研究過佛教理論的人,有此種誤解與責難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事實上,佛教既不消極,又無悲觀,我佛尚無樂觀,何來悲觀?世間一切事,無 不相對。我佛無有樂觀與悲觀者,可舉一例為證︰佛成道後,度人無量,六師外道,深為纉嫉,於是教其女徒,以草作腹,日漸令大,後以木盂繫腹,狀如臨產,眾 人皆見,問其何故,報言︰「我往日時與沙門瞿曇往來,故有此孕。」外道聽後佯作大怒,於是攜徒帶女,一併前來佛之講堂。爾時,佛與大眾正在說法,外道對佛 高聲唱言︰「沙門瞿曇,愛我此女,犯於淫欲,故令有娠。」但佛坐於法座,依然巍巍不動,若無其事,決不悲觀。由於作賊心虛,此女精神緊張,布置尚欠細密, 忽然木盂落地,在會大眾,見是偽作,無不嘩然大笑。這時大眾異口同聲,讚佛偈言︰「佛身光耀等金山,清淨殊特無倫匹,亦如妙高功德滿,故我稽首佛山王。」 大眾雖然如是讚佛,佛也不感覺歡樂,因佛陀已經得到大解脫,將諸苦樂境界,早已置身事外,何來悲觀與樂觀呢?

  佛經有說︰「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修道之人心不貪嗜,常以禪悅法喜為食, 出世間食有五種︰一、念食。修聖道之人,常保持正念,心正生樂。二、法喜食。受樂佛法,資長道種,心生歡喜。三、禪悅食。因得定力,資長慧命,道品圓明, 心常喜樂。四、願食。不捨梵行,長養善根,隨願所成,願滿心樂。五、解脫食。離諸業縛,於法自在,故生快樂。

  表面上看,佛教徒似無快樂可言,因為他們主張清心寡欲,寧靜澹泊,也正因為 世人見到佛教人士不求名,不謀利,將得與失,置諸度外,便以為他們是悲觀。可知孔子曾讚顏回說︰「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如此情景,在一般人看來,顏回必定是悲觀的,誰知他的精神上有無比的歡樂,由上種種證明,佛教徒並不悲觀。如果說佛教消極,地藏菩薩便不會說︰「眾生度 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實在講,不論那個宗教,或那個團體,甚至某個人,假使他單有消極一面,而沒有積極的另一面,這個人,或這個團體,決 定沒有辦法生存下去。

  舉例有人,在郊外見到一座堂皇的廟宇,非常莊嚴,環境清淨,景色幽美,在此 隱居的出家僧侶,時或讀經,時或打坐。所謂︰「無喜亦無憂,隨緣度春秋。」這種清閒自在的生活,令他們生起無比的興趣與羨慕。其後果獲兩周假期,遂到某佛 堂寄居。初住的前兩天還算開心,至第三日便覺有些沈悶,未住將一星期,終於耐不住,定要束裝回家。人問何故,他答︰「我在家經常看電視,聽音樂,有時與 朋友談天說地,生活已成慣例,誰料到此,有眼如不見,有耳卻不聞,面對空山,一片寧靜,如此情景,深感寂寞得可怕。」可見清靜的生活,並非易度。

  出家人久居郊野,為甚麼不覺得煩悶?因為他們另有積極的一面。一般人在這個 環境之下,不知找些甚麼工作,終日無所事事,但有些佛教徒卻忙得沒有剃髮與剪指甲時間。他們晚上十時養息,中夜醒時仍要起身用功,困時再睡,凌晨四時起床 早課,早粥之後或拜佛,或誦經,或念佛,或參禪,總之,目標在於了生脫死,跳出三界,必須勇猛精進,因而終日沒有空餘時間。所謂︰「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 何生度此身。」由於精神有所寄託,所以雖居深山數十年,亦不覺寂寞。山居的佛教徒,尚且不能說他們是消極;那些住在市區,忙於興辦教育、文化、醫院、安 老院、慈幼院,講經說法,度人行十善,以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的人,能說他們是消極嗎?

  雖然有少數人,應酬超度佛事,也因佛教徒需求,想藉誦經功德,使親人眷屬, 消災免難,增福延壽。更有非佛教徒,由於住宅災禍迭次發生,或鬼怪作祟。如某年政府運輸署,以及跑馬場鬧鬼,亦時有恭請高僧前往誦經,為其解怨釋結,縱未 能盡化戾氣為祥和,當念經後,也可令其有所安慰,由此看來,縱然是應酬僧,對世人也有莫大裨益。

  世俗人絕大多數要男婚女嫁,生兒育女,迫不得已而去披星戴月,謀求生計,如不積極,衣食住行便成問題。但對於吃齋念佛,打坐參禪,了生脫死,那就不感興趣了,偶有空暇,也要以看電影與打麻雀為消遣。總之,他們的積極是在物質方面,而在修心養性方面,肯定是消極的。

  出家人既不要男婚女嫁,當然就不會生兒育女,全無家庭累贅,所謂︰「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遊。」又云︰「見到山門就是家。」食住不成問題,衣以百衲,行以步替,衣食住行,均已解決,試問還要為誰人忙碌?為誰人憂愁?因此不必積極的去追求物質,始被誤解為消極。

  出家人,要出三界家,要了脫生死,行起來實在不易,由於我人從無始來,七情 六欲,習染已深,並非一朝一夕可斷,雖難斷也要斷,誠如一人與萬人敵。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講了生死,談何容易,道心稍有不堅,即墮入五欲坑。 出家人除嚴守小乘戒二百五十條,大乘戒十重四十八輕外,還有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如果不積極地去受持,則了生脫死與你無分。古德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 非將相所能為。」即此義也。

  世人往往喜說出家人有毛病,事實上,僧侶仍是博地凡夫,正在學習聖賢的行 徑,能學多少就算多少,等於小兒才學行路,站起腳來,一定會東倒西歪,誰敢保證他們不出毛病,假使真的學到無毛病時,那就成了聖人。六祖慧能大師云︰「若 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若見他人非,自非卻是左。」意思是說,見到他人之過,即是自己之非,若要作個真正有學養之人,應當時常檢討自己才是。

  出家人也分兩部分,一部分人住在深山古廟,埋頭苦修,或打坐參禪,或誦經念 佛,如此不能說他們是消極避世。比如一些讀書人,首先要培育和充實自己的學問,將來一旦學成之後,始能為社會服務。出家人也是如此,住在深山苦修,一旦有 所成就時,就要下山弘法利生。舉例就有,香港的聖一法師,妙蓮法師,台灣有印順法師,聖嚴法師,早年在深山閉關苦修多年,現今已經下山深入社會,講經說 法,正在實踐「利生為事業,弘法是家務」的菩薩事業。

  另有一部分出家人精通佛法,不住深山苦修,發願先度化眾生。佛經有說︰「自 己未度,能度人者,菩薩發心。」因此創辦教育,興建醫院,發揚文化,建安老院,演講佛法,度人持五戒,修十善,淨化社會,移風易俗,提倡人間淨土,終日忙 的不可開交。如洗塵法師創辦了多間佛教學校,妙法寺舉辦了將近二十年的八關齋戒及短期出家,這都是洗塵法師之力,因為妙法寺就是他老人家一手創建的,你們 見到妙法寺這樣宏大,就會想象到洗塵法師的氣魄如何偉大了,可惜法師已經辛苦得累倒了,若不然,洗塵法師在這十年中,能為佛教創造更多事業,香港佛教的發 展當不僅此而已,可能遠超現在的興盛。

  要弘揚佛法真是匹夫有責,從洗塵法師的成功,我可確信,祇要有大願力,有大行力,有大才智,一定可以把香港佛教振興起來,三寶弟子,能不發願,能不發奮,努力求上進嗎?

 

卷陸、佛菩薩與眾生

 

釋迦牟尼佛與浴佛節

  悉達多太子誕生時是與眾不同的,他由母親 摩耶夫人的右脅降世,身體生得黃金似的顏色,渾身有三十二種好相,放大光明,赫如寶山。並不像一般孩子,墮地就哇聲大哭,悉達多太子非但不哭,生下來就會 說話,並能自行七步,右手指天,左手指地,高聲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十方世界亦無能比,當為人天作無上師。

  太子生時,有種種人世希有的祥瑞。例如晴 空萬里,大地震動,百花齊放,天神侍衛,大地充滿了和平、慈祥、喜悅等的氣象,此時四王,忉利諸天,各持十二種香和湯及種種名花,由空而下,為太子灌洗, 並有宮娥采女捧金盆沐浴太子,又以名貴的香花撒在太子身上,隨後有種種雅樂絲竹絃歌,一時俱作,無量人天擁護左右,歡欣鼓舞,天神地祗,朝野上下,無不熱 烈慶祝悉達多太子的降生良辰。由此種種朕兆,可見悉達多太子並非一位凡人之身,而是一位頂天立地的大聖人降世,目的是要遍設六度的慈航,拔濟眾生無量的苦 惱。

  當佛滅度後,因為佛教信徒要紀念佛之誕辰,以表對佛陀的仰望與尊敬,願其慈雲遍覆三千世界,悲水廣利一切有情,所以每年於四月初八日,或四月十五日,全世界的信徒,必有一番隆重的浴佛儀式。

  我國教徒,每年舉行浴佛的儀式,大致是用 潔淨的盆,或其他未用過的器皿,先放在供桌上。也有用各樣鮮花紮成宮殿式的小屋,將浴佛的器皿放在中央。次將香花放在盆內,再燒一大鑊沸水,待其涼後注入 盆中,始奉銅或瓷佛像,安於盆之中央。緇素人等依時齊集,諷誦經咒,念至「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之時,大眾 依次排班出位,至太子像前一拜跪下,虔誠奉檀香一瓣,插在小檀香爐內,然後拿起湯匙灌佛肩膊三次,再禮佛一拜歸位。當各人行禮之後,大眾一齊跪下獻供,即 將供佛的供饌一一捧起來,默默觀想,供養十方常住佛法僧三寶。既將三德六味一一傳至佛桌上,大眾再高聲稱念諸佛菩薩名號,約一句鐘,法事完畢,大眾禮拜辭 佛回堂。

  至於佛誕問題,應以全世界統一為原則,由於佛在世時,印度有數十個國家,所訂年月各各不同,歷史非常混亂,佛誕究在何月何日,無法考證,既然如此,無論訂定何月何日,均無關宏旨。

  儘管南北傳的佛教徒沒有統一的傳承,但彼 此間的佛誕日期相差不遠,南傳的佛誕是在四月十五日,北傳的佛誕是在四月初八日,大家不過相差七日而已。雖然南北傳的佛誕日在習慣上不能統一,但是大小乘 的信徒,對於這一神聖而偉大的日子,都虔誠的期待著,準備到時熱烈慶祝,隆重舉行浴佛的儀式,以表感念佛陀濟世度人的宏深悲願。

觀世音菩薩成道

  我國婦孺皆知,農曆六月十九是觀世音菩薩 的成道紀念日。其實,觀世音菩薩在無量劫以前早已成佛,佛名「正法明如來」。當時釋迦在其座下,為苦行弟子。到了釋迦示現成佛,觀音又為釋迦弟子,此所謂 ︰「一佛出世,千佛扶持。」諸佛出世,示現成佛,有如舞台上演戲,有扮男身,有扮女身,有演慈父,有演孝子,其實,皆是善巧方便,引導眾生同登彼岸而已。

  由於觀世音菩薩,悲願宏深,濟世心切,所 以「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對於所有應以男或女身得度的人,即現男或女身而為他們或她們說法,應以長者、居士等身得度的,也現長者、居士等身 而為他們說法,祇求達到度他或她的目的。觀音菩薩在中國常常示現女身,原因是女人多是天性善良,慈祥溫和,正因此故,世人多將觀音塑成女像,有名曰「送子 觀音」,有名曰「觀音娘娘」,大家皆認為觀音是一位女神。其實,觀音久已成了佛,乃是由化身而示現,亦不像文殊與彌勒是從父母而降生的,並非甚麼女神,而 且菩薩久已照見五蘊皆空,是不會有男女之相。

  有如《維摩經》中舍利弗責問天女言︰「汝 何以不轉女身?」天女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 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即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己身變化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何轉而變為 女身?」此義即是說明,彼此雖現有男女相,不應執言是男是女,觀世音菩薩,隨男現男,隨女現女,亦復如是,無有定相。

  究竟觀世音是修何法而得悟道?釋迦佛未曾 提及他的生年月日,據他自己陳述,是於無量劫前,在古觀世音佛座下,從聞思修而得成道的。初由耳門下手起修,回光反照,心光內注,看能聞者究竟是誰?所聞 既有動靜生滅,能聞本自無有動搖,由此足證,有動搖者,即受生滅,不動搖者,無有生滅。世人不明能聞之性,本無生滅,祇知所聞之聲塵,是有是無,故遺失真 心,認物為己,物生我也隨生,物滅我也隨滅,所以不能跳出生死輪迴。

  觀世音菩薩並不循凡夫知見,隨動靜生滅等 塵奔馳,而是內觀聞性,從淺至深,逐漸入流亡所,背塵合覺,使動靜二相了然不生,至此所聞之塵既然寂靜,能聞之根也隨俱消,根塵既消,能所雙亡。由此加功 用行,將能覺之智與所覺之境,也空無所有。不過,有能空與所空之理,仍屬法愛,不得自在,故再將能空與所空也要俱盡。總結以上動滅靜生,靜滅根生,根滅覺 生,覺滅空生,空滅滅生,皆有生滅存在,仍屬細障,故於最後將生滅也要解除,達到究竟寂滅現前,得大受用。寂滅乃是從無始來,本自不生,也未曾滅。觀音到 此親見本來面目,獲得常住真心,謂之「成道」。

  觀世音成道後,即能上與十方諸佛之所證, 無二無別,下與一切眾生之悲仰,同體一致。正因此緣故,凡有世人身罹苦難,哀求拔苦,觀世音菩薩,即能施無畏神力,為他們拔除一切苦惱。所以觀世音菩薩, 在中國示現救苦濟世的事蹟,由古至今,見諸史載,或由口傳者,比比皆是,不勝枚舉。大家都知道觀世音有個雅號,就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 菩薩摩訶薩」。菩薩既然有求皆應,無感不通,我們即應時常稱念、禮拜、恭敬、供養,一定會無形中得到菩薩的顯感顯應與冥感冥應,或顯感冥應與冥感顯應,獲 得實益,隨願所成。

藥師佛與眾生

  農曆九月三十日是藥師琉璃光如來的聖誕良辰,大家對於釋迦牟尼佛及觀音的聖誕,都耳熟能詳,但對藥師佛的誕辰,似乎比較生疏了。其實,藥師佛的慈悲願力,對我們有莫大的饒益,若我們盲無所知,豈不是辜負了如來的宏深悲願?

  藥師佛又名大醫王佛,因為他能醫治一切眾生的身心疾病,也由此得名。我們都知道,娑婆世界有釋迦佛,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而東方淨琉璃世界有藥師佛。釋迦佛的左右,是迦葉與阿難為侍者;阿彌陀佛則以觀音與勢至為輔佐;而藥師佛的左右,則以日光與月光二菩薩為輔佐。

  藥師佛的由來,乃因文殊師利向佛請問,佛 在樂音樹下,為大眾說出藥師佛的因地與果覺,經後人結集起來,便成為一部《藥師經》。經內大意是說,由此向東方過十恆河沙數的佛國,有世界名淨琉璃,此國 有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當初行菩薩道時,發了十二種大願,略述如下︰

  一、願成佛時,自他皆具三十二相與八十隨形好。

  二、願自他身體有如琉璃,內外明徹過於日月。

  三、願以自己所得的智慧,去善巧方便教化眾生,使人人皆能獲得倉庫盈溢,一切飽滿。

  四、願修邪道的人,使令皆歸正道,若習小乘者,也令歸於大乘。

  五、願修梵行的人,皆令得不破戒,若已毀犯,得聞佛名,還得清淨,不墮惡道。

  六、願世人若身醜陋或諸根不具,聞其名已,諸根具足,形相端正。

  七、願世人若生種種惡病或貧窮困苦,佛名一經其耳,便能消除諸病,身心安樂。

  八、願有女人要捨女身,聞名即可轉女成男,具丈夫相。

  九、願眾生出離魔掌,逐漸修習諸菩薩行。

  十、願人若遇難遭殃,聞名便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

  十一、願人若為饑渴所逼,身心受苦,聞名便能獲得上妙飲食,離諸苦惱。

  十二、願人若貧乏無衣,寒熱逼惱,聞其名能獲得錦衣美服。

  藥師佛在因地既發如是大願,一旦成等正覺,便一切如願,他的世界無有眾苦及三惡道,大地全是七寶所成,凡人生到彼國,便可見佛聞法,一生達到成佛,中間永不退轉,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無有差別。

  經中又說,若人自讚毀他,作諸惡業,要墮落三惡道,應受種種的痛苦。但因在生時,曾聞藥師佛的名字,由於聞佛名的功德,便能免受諸苦,得大解脫。

  藥師佛的悲心大願,處處為利生著想,又在 定中放光說疂。若人患頭痛腳痛,身病心病,或醜陋頑愚與盲聾瘖症等症,應沐浴淨身漱口,將食物或藥物或淨水奉於藥師佛前,以至誠心念藥師疂一百零八遍,或 為自食,或為他飲,所有病苦,悉能消除。持藥師疂與念藥師佛的名號,可獲不可思議的功德,若能每日誦《藥師經》一遍,功德更不可限量。

  我們既知藥師佛的功德,尤其是於藥師佛聖 誕期間,更應加功用行念佛名號,或持藥師疂,或念《藥師經》,一方面為自己消災延壽,二方面是感謝藥師佛,為我們發出十二種宏願,我們為了慶祝藥師佛聖 誕,各界善信常在大澳門的湛山寺,禮拜《藥師寶懺》及誦《藥師經》七永日,以此功德祈禱世界和平,人民安居樂業。

阿彌陀佛與極樂世界

  有人問︰「證得六根清淨與四大皆空之人, 既無喜怒愛惡欲,何以還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須知我佛示教,雖有千差萬別,不論念佛、參禪、誦經、禮懺,均是殊途同歸,以達到佛果為極致。雖云此人已證 得六根清淨與四大皆空之理,而距佛地仍有四十二個階段,需要時刻自強不息力爭上游。

  有如孩童讀書,將讀完幼稚園,仍未進修小 學、中學、大學,前程仍遙,來日方長。修道者亦然,從有念修至無念,從無念修至不念而念,由不念而念,進而轉為大用繁興,乃至由等覺至妙覺,始到究竟圓滿 佛果。修道者一日未到究竟圓滿佛地,即一日需要求去西方極樂世界,修持稱念之一法,必須達到成佛而後罷休。

  由此便知,雖得六根清淨與四大皆空,仍要 稱念阿彌陀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因為彼土無有老病死生的纏繞,聲色貨利的誘惑,諸上善人聚會一處,修道助緣異常殊勝,水到渠成,事半功倍。若人生到彼 土,非但永久不會退墮三途,而且一生可以達到佛之補處。但非隨波逐流之徒,任便念幾聲佛號,就會不勞而獲。必須百折不撓,埋頭苦修十年八載,由稱念而得到 一心不亂,天地皆空,人我雙亡的境地,方能有所成就。

  《易經》云︰「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 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煶,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則各從其類也。」因其人之善因業果相同,是故共生一處,有何疑義?有如世間人 類,貧與貧喜居一起,富與富願住一處,君子共謀福利,小人同利為朋,各不混淆。吾人既以稱念功夫,證得六根清淨與四大皆空,當然能與已證得六根清淨與四大 皆空的人,共居西方極樂世界,同享法樂,六通自在,妙用無窮,得大解脫。

  佛說世界有無量無邊,人類若作惡事,即生 苦的世界,若作善事,即生樂的世界,若作非善非惡之事,即生不苦不樂的世界,善惡既有千差萬別,世界也有萬差千別,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不同,各如其 心。世界雖有千差萬別之不同,而歸納之不出吾人一念心,是以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惡即地獄,一念淨即聖人,一念染即凡夫。西方極樂世界,雖然遙隔十萬億路 程,若人能以稱念功夫,證得六根清淨與四大皆空,我們五濁惡世的穢土,當下變為清淨的樂土,彼土此土不隔毫端,何須捨近求遠?古德說︰「生則決定生,去則 實不去。」決定生者,即是轉凡成聖,實不去者,即是立地成佛,生去二意,其實乃是不分而分,分而不分。由此可見,其實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也為達到六根清淨 與四大皆空之境域,得到六根清淨與四大皆空的人,也自能得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玄妙境界。現在因為未有達到至極圓滿的佛果,所以仍要稱念西方極樂世界阿隬陀 佛,使斷無明煩惱之業繫,入究竟平等之性海,始為修道者之最後目標。

盂蘭盆節的由來

  農曆七月十五是佛歡喜日,俗稱盂蘭盆節或 盂蘭勝會。港九各地舉行的盂蘭勝會,尤其潮州僑團與街坊,都有一番隆重儀式,作大法會,燒衣施食,供養孤魂,影響所及,遂使一般市民,莫不以為盂蘭盆是鬼 節。其實,大家對盂蘭盆節的真正含義,已日漸忽視。由於不知它的由來,自然難以照它的原意實行,大家祇是依樣畫葫蘆,不問青紅皂白。

  盂蘭盆原是印度話,翻成華語是「救倒懸」的意思。是說受苦極重的眾生,有如倒懸,現在有人設法救其出苦。吾國舉行盂蘭盆齋,是肇始於梁武帝大同四年,後漸盛行,一直流傳至今。

  盂蘭盆節的故事,原出在佛教的大目犍連尊者。目連是釋迦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他出家後精進修道,不久便證阿羅漢果,獲得六種神通。所謂六種神通是︰

  一、神足通,變現自在,往來無礙。二、天眼通,天堂地獄,洞見無礙。三、天耳通,遠近聽聞無礙。四、他心通,他人心念,悉知無礙。五、宿命通,知己及人,前身無礙。六、漏盡通,煩惱漏盡,生死無礙。

  目連自出家後,未能知亡母生於何處,今既 獲得神通,即以天眼上觀二十八層天,下視十八層地獄,到處找尋,結果均無所得。繼而再觀餓鬼道中,見有無數奇形怪狀的餓鬼在那受苦,於此一剎那間,目連 忽然發現亡母也在其內,腹大如鼓,咽若針孔,經年累月,饑渴交逼。目連見其母這種淒慘狀況,萬分悲痛。於是立即以缽盛飯,用神足通,往奉其母,母得飯後, 即用手護缽,恐怕餘鬼侵食,右手摶食,以為暫可充饑。不料,其母因生前慳貪,墮落鬼道,必須受報,飯到唇邊,忽然化成火炭。目連神通雖大,亦無可奈何,目 連悲哀號叫,盤桓良久,終無他計,便奔往佛處,將經過對佛陳述,請佛設施方便,挽救其母。

  佛說,汝母罪根深重,生前不信三寶,常殺 害生命,撥無因果,廣造眾罪,故今受報,但憑汝一人之力,何能挽救?唯一辦法,藉十方眾僧威神之力,方能令她脫離痛苦。意謂佛陀雖然法力不可思議,也不能 直接挽救其母,因為佛也不能轉定業。必須俟七月十五日,眾僧結夏安居結束,以珍饈百味,或以床敷臥具,供養十方大德僧眾。憑藉僧眾同心合力,為其母親發願 回向,才能把其母從餓鬼道中救出生天。

  結夏安居是一種佛制,出家僧侶,於四月十 五日至七月十五日,結夏安居,不准隨處遊蕩。應在山間入定,或在樹下打坐,有自利者,得證阿羅漢果;有利他者,眾生亦可轉凡成聖,至七月十五這日,大家雲 集一處,共同行自恣法。在此三月中,若有犯過者,隨人恣舉所犯,當眾發露懺悔。此日凡聖同聚會,聖者已證聖果,凡者經自恣後,也得清淨,故又稱是日為「佛 歡喜日」。因此,若有人於此日設齋供僧,能獲無量殊勝功德。經云︰「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其父母 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者,皆可生天,自在化生。」

  目連依佛所示,得償救母之願。後人有鑒於 此,也於是日齋僧,有人以為,出家僧侶,背井離鄉,遠遊訪道尋師,此乃不順孝道。其實世人祇顧目前,父母在以事敬,父母死以禮葬,這祇是小孝而已。殊不知 現在雙親及過去父母,若造惡業,必墮惡道,而用何種方法救其出苦?若真能割愛,早入佛門,精進修道,經若干時日,證得聖果,那時非但自己了脫生死,並將多 生父母及歷劫冤親,皆可救出生天。有如目連救母之事,才是達到真正孝道的宗旨。「生事愛敬,死事哀戚。」是世間小孝;「一子出家,九祖昇天。」才是出世大 孝。再說,眾生生死相續,皆由貪愛為本,貪不能止,愛不能離,則諸世間父母子孫,相續不斷,沒有了期。若徒事祀鬼而不知孝道,則更不足以言盂蘭勝會了。

卷柒、人物誌

覺光會長德高望重

  佛說末法時代的人,根性較為淺薄,對於佛教哲理,不易領悟,甚或會加以駁斥與誹謗。事實上,近數十年來我教弘法利生工作的難於開展,正顯示那些垂訓的絲毫不爽。

  為了應機施教,教內一些大德均採納善言,默察時勢,詳究社會之得失,考察大眾之需求,毅然以布施波羅密為一事功,舉辦種種現代福利事業,如醫院學校等,作為引度眾生的橋樑。

  本港致力於此種布教活動的佛教大德之中,成就最顯赫的迄今當首推佛教會會長覺光上人了。

  覺公數十年來弘法利生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繼任佛教聯合會會長以後的表現,更是彰彰在人耳目,我教在世俗中的地位因而相應提高,出家人也不致再被視為祇是個自了漢。是故於覺公六秩榮壽,四眾稱慶,交相讚頌,信非倖致。

  不過布施以法施為最勝,而贈醫興學祇是接引方式,深信覺公定能貫徹初衷,藉尠日益發展的事功,使佛陀教義更深入人心,喚醒迷情。若能扭轉過度尠重物質文明的風氣,重建崇高道德的價值,則功德自更無限量了。暢懷不學,謹綴數言,為長者祝壽。

追悼倓虛長老

  《楞嚴經》說︰「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由此則知,宇 宙人生,森羅萬象,無一不在千變萬化中,或聚或散,或生或死,老人既示身為人,當然亦不能脫出此一大例。是故眾生因緣若熟,公亦無身而現身,化緣若盡,無 滅而示滅,此乃隨機而假設耳。若以實際言之,公之法身,本來常住,生既無生,焉有滅乎?我知公生有來歷,不同凡俗,故以佛法而悼公!

  公原籍河北省寧河縣。世壽八十有九,戒臘四十有六。於一生中,創立叢林,興 辦佛教學校,不辭跋涉,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而且公具有無礙辯才,能應機施教,每有機教相扣之時,總是滔滔不絕,時以誨人不倦之精神,造就後賢,因 此其信徒弟子,非獨遍布國內,國外亦流布萬千,是以公之德望,非但受國內人士之敬仰,亦為國際人士所推崇。

  我因障深慧淺,早年未能親近聞法,誠為半生遺憾。西元一九四九年,公弘法抵 港,創辦華南學佛院,第二期招生,我被招收入學,此時公高齡雖近耄耋,但精神仍舊矍鑠,音如洪鐘,雙目明朗,猶似壯年,從未見公戴過眼鏡,縱遇字小如蟻, 無不閱讀如儀,真乃得天獨厚,公每講法華,依文發揮之時,滿堂弟子興奮,忘卻時間幾許,正如《法華經》所謂︰「妙光菩薩,說大乘經,名妙法蓮華,教菩薩 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一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是時眾中,無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是故聽 者,無不讚揚,心悅誠服。公之說法,深入人心,四眾聞之,莫不欣仰。

  公對於諸經,無不弘揚,然耑以法華為主旨。《法華經》乃是諸佛如來秘密之 藏,其義神妙,不可測量,於諸經中,最為第一。此經能使一切眾生,獲正法眼藏。所謂︰「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是為本經之宗旨,故此 公之一生多以法華傳授於人。公常言道︰「法華乃是成佛之法,汝等雖然終日為俗事忙,無暇讀誦全部,然亦要每日讀一品,即此一品之功,將來必有成佛之分。」 因此其信徒弟子,無不受命以法華為常課。公未示滅前五年,復提倡法華勝會,懇求港九佛教信徒,以誦《法華經》之功德,祈禱世界和平,於每年八月間,聚會數 百人,隆重舉行回向儀式,公並以獎品鼓勵四眾讀誦《法華經》者,此一舉動,誠為近世所少見。

  公可能因建寺度人積有偉功,雖經多次患病,氣息欲絕,仍有感而復生。每於痼 疾垂危,中西醫生,皆言不治,斷定日時,將離人間,於是信徒弟子,無不痛哭流涕,買棺備殮,計劃後事,距料未過幾日,症已轉好,漸而能進飲食,再過數日, 法體健康,復踰未病之前,知者皆言,此為罕事,及詢問醫生,亦皆莫名其妙。

  公病癒以後,一日弟子去問安道︰「你老平日,一點痛苦難忍,例如病時吃藥, 尚經弟子幾番勸導與善誘,始勉強放進口內,藥入口時,且斜咀皺眉,若似吃黃連,嚥下之後,又說簡直是要我的老命,令旁邊弟子不禁大笑一場。而你老病至嚴重 時,受此痛苦,又當如何?」公答道︰「我老實講吧,我將要斷氣時,非但無有痛苦,卻覺安樂,若在虛空,騰雲駕霧,飄然出塵,逍遙自在。」由此言知,公平時 實有真功夫,到臨終時,自有把握。古人所謂︰「老僧自有安閒法,八苦交煎亦無妨。」公可謂此中人矣。

  公之法體於癸卯年農曆六月初,即一九六三年八月初,復告違和,因有弟子多人 侍候,故我亦祇探過一次,屢詢同學,皆言公之疾,不甚重要,唯老病而已,我亦以為仍似往日,危而復安,因而不甚為慮,未料於癸卯年農曆六月二十二日中午, 智梵法師,倏來電話,要我速去,謂老法師,或今或明,恐要生西,當時我與多位同學,聆到噩耗,眼淚奪眶而出,趕至弘法精舍,不遑敘話,登樓入室,見公吉祥 而臥,一拜坐旁,專心助念,須臾公表示欲坐,左右弟子依命,扶公坐起,結跏跌坐,雙手結彌陀印,兩目下垂,法音已閉,復踰半小時,獨存氣息,微有轉動,再 踰半小時,喘息轉速,至六時許,呼息趨緩,復歷十分,氣息斷絕。自病垂危,至呼息斷絕,始終如入定式,卻無一點痛苦表示,斷氣後二十二小時,踞床端坐,宛 如在生,四眾見狀,無不讚歎!由此知公臨終,決無一點痛苦,乃安祥而去,若人由舊舍遷新,非但無苦,反而安樂,因公平時,觀察此一念心,小而無內,大而無 外,何有此身存在,縱有幻身,亦若水泡,若存若亡,剎那生滅,以是公早將色身,拋於九霄以外,何有所尠,至臨終時,萬緣放下,撒手西歸矣!

  公道高德重,示寂翌日,港九千餘信眾瞻禮遺容,至荼毗時,千人參拜,隆重舉 行念佛儀式。火葬以後,獲舍利五千餘顆,記者聞之,以為奇蹟,各處報章,大字報導,非但港九人士悉知,即國際人士亦莫不讚歎。由此知公在世顯度沒世密化, 無論現生與示寂,莫不以教化眾生為動機。話雖如此,但公從此示寂,永離人間,從今以後,世間眾生,失一寶筏,佛教亦永失一棟樑,誰能不為之惋惜!

  公一生為法為人,言行相顧,各處弘法,利益人天,現今可度眾生已度,化緣已滿,即刻起程,捨去肉體,常住法身。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吾人為其弟子,應當繼承遺志,向前邁進,方不辜負公之多年教誨。

  未受公之教誨者,亦時要警惕,人生無常,時過如流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 古德所謂︰「我見他人死,我心熱如火,不是熱他人,看看臨到我。」須知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應及早修持,脫此苦報身。亦云︰「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 度此身。」是以學佛道者,以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置於眉毛尖上,生死乃有出離之時期矣。

  最後我以一腔至誠,馨香祈禱,願公不棄眾苦有情,乘願再來,入於娑婆,教化眾生,俾眾生沾潤恩德,同出苦海,而證無上菩提。

記道源長老蒞港弘法功勳

  如所周知,香港曾是一個英國殖民地,外教仗政府的支持,無論在政治、文化、 學術及各種慈善事業,無一不助長他們一枝獨秀,形成政、教互相扶持的局面。多年前香港是一個漁港,生活水準非常低落,國內的僧俗衣食住行雖未達到理想,但 比香港總算豐富得多,有誰願意離鄉別井,不遠千里來到這個落後的地方受苦?那時香港人口也非常稀疏,僧侶更是寥若晨星。除大嶼山與青山住僧有數位外,港九 市區很難遇見出家人。對於創辦文化機構與社會福利事業,佛教社團更無建樹,因此政界和市民對於我教並不重視,他們根本不承認佛教是一個宗教,以為祇是少數 民族的信仰而已。

  對於講經說法方面,除寶蓮寺筏可和尚與香港顯慈法師有時宣講佛經,及後來倓 虛老人與定西法師蒞港後,抽空講開示外,逢星期日倓虛老人則在中華佛教圖書館宣講《金剛經》。自從這幾位大德相繼圓寂後,港九居然變成真空,有許多年未曾 有人演講佛法。自一九六八年,由本館佛教信徒發動恭請道公每隔一年蒞港講經三個月,首在本館開講半月或一月,然後由佛教聯合會、佛經流通處、菩提學會、華 嚴蓮社等處輪流恭請講經,有講一星期或一月不等,法輪每轉到一處,則有一處主事人登報發表新聞,是以港九各界人士無一不知台灣道源老法師蒞港弘法一事,所 以無論何處的講經法會,都有不少聞名來聽經者,聽眾水洩不通,除坐椅外,有些竟坐地或站立,法會之殊勝,由此可知矣。

  自道公高陞法座,獅子一吼,聲威遠振,各界蒙茸,皆受其甘露法雨之所潤。聽 眾無不因得到法喜充滿,喚醒迷夢,並且覺悟無常迅速,五欲過患,衹有修習聖道,可證寂滅之樂。由是影響,香港佛教聲譽大大提高,信徒驟增。自六八年至八五 年間,道公對於香港佛教貢獻非常重大,迄今港九佛教能如此輝煌地發展,無可疑問,乃道公悲願宏深,不辭辛勞蒞港弘法所致。

  驟聞道公倏然撒手西歸,港九佛教信徒莫不悲傷與痛心,本人原擬赴台參加喪 禮,奈因時間倉卒,無法成行。即時派請佛教青年協會會長袁文忠居士專程赴台,代表中華佛教圖書館與佛教青年協會同人,前去靈前拜祭。同時香港佛教聯合會假 座東蓮覺苑舉行追思法會,以便各界人士前來追悼。當日約有數千人到場致敬,由此可知,道公對於港九佛教信徒有莫大的影響力,而今世化緣已盡,往生蓮邦,人 天眼滅,四眾失怙。唯願道公不捨大悲,倒駕慈航,還入娑婆,廣度迷情。

卷捌、中國佛教八宗綜述

八宗緣起

  佛陀在世間說法四十九年,談經三百餘會。 佛入滅後,由阿難背誦出佛所說的經藏,優婆離背誦出律藏,富樓那背誦出論藏,迦葉尊者主持結集事務,稱之為上座部。此外聚集凡聖大眾,另行背誦出經藏、律 藏、論藏、雜藏、疂藏,稱之為大眾部。此時雖分上座與大眾二部,唯對佛之宗旨,並無異見,百年之間,諸師傳承,如水乳合,純是一味。

  自佛陀滅度百年後,諸師爭執相繼出現,直至佛滅四百年間,大眾部則分為九派,上座部亦分有十一派,佛教遂分為二十個部派。

  世尊滅後五六百年間,有馬鳴、龍樹、龍智、提婆等大師相繼出世,發揚大乘佛教,影響小乘佛教漸次衰微,大乘遂興,至佛入滅千三百年後,婆羅門教興起,再加土耳其之回教徒,相繼侵入印度,加害佛教,毀滅正法,於是印度佛教全滅。

  中國於東漢明帝時,佛教已傳入。從六朝至 唐末年,翻譯佛經分為三個時期,初期由梵僧譯,中期由中梵僧合譯,末期則由中國僧譯。於此三個時期,中國大乘與小乘佛教,發展成為十三個宗派。小乘佛教有 兩個宗派,即俱舍宗與成實宗,由於中國人喜愛和發揚大乘佛教,故小乘宗派逐漸隱逸,而大乘宗派乃成為中國佛教之本。後因玄奘法師譯經影響,至唐朝佛教歸納 成為八大宗。

  最初印度大乘佛教,亦分為空宗與有宗,其 後空宗傳入中土,由姚秦羅什法師成立三論宗,欲學此宗,應讀《中論》、《百論》、《十二門論》。有宗傳入中土,由唐玄奘法師成立法相宗,欲學此宗,應讀 《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東晉慧遠大師成立淨土宗,欲學此宗,應讀《阿彌陀經》、《無量壽經》。梁達摩大師成立禪宗,欲學此宗,應讀《楞伽經》、 《金剛經》。隋智者大師成立天台宗,欲學此宗,應讀《法華經》、《大智度論》。唐道宣律師成立律宗,欲學此宗,應讀《梵網經》、《瑜伽菩薩戒》。唐賢首國 師成立華嚴宗,欲學此宗,應讀《大方廣佛華嚴經》。唐善無畏、金剛智、不空三藏成立密宗,欲學此宗,應讀《大日經》、《金剛頂經》。另有攝論宗,融入於法 相宗;涅槃宗融入於天台宗;地論宗融入於華嚴宗。是故中土大乘宗派,唯有法相、三論、華嚴、天台、禪、淨、律、密之八大宗。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

  八大宗中,有重行持,有重理論,有仗自力,有仗他力之不同。禪淨律密是重行持;三論、唯識是重理論;天台、賢首行理並重。又淨土、密宗是仗他力;三論、唯識、禪、律四宗是仗自力;天台、賢首是仗自他二力。

天台宗大義

  天台宗依山為名,隋朝時,智顗大師居浙江省天台山,倡立一宗之教觀,後世稱為天台宗,亦名法華宗,由於此宗以《法華經》為正依經典。

  高祖龍樹大士,生於印度,古稱南天竺,是婆羅門種,天資聰穎,至弱冠時,已盡通達天文、地理、及諸道術。大士出家九旬便讀通三藏,於是周遊各國,摧伏內外道諸大論師,著作等身,稱為千部論師。

  二祖北齊慧文禪師,曾讀《大智度論》「三智實在一心中得」之文,又讀《中論》觀四諦品︰「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是中道義」之偈,朗然悟入即空、即假、即中之妙理,而立一心三觀之法門。

  三祖湖南衡陽南嶽慧思大師,十五歲出家受具足戒,二十歲時參拜慧文禪師,面受觀心要旨,經三七日,遂動八觸(即動、癢、輕、重、冷、煖、澀、滑等八種感觸),又悟「法華三昧」,自始之後,未聞經義,無不通達。

  四祖天台智者大師,「智者」之稱,乃隋煬 帝之所敕封。大師十八歲時,投法緒大師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二十二歲親近慧思大師,思師一見,便說︰「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日至矣。」由此 可知,乃具有非凡之因。一日持誦《法華經》至藥王品之「諸佛同讚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是真精進,是名真法,供養如來。」之句,寂然入定,見共思師,靈 山聽法,思師讚說︰「非汝不證,非我莫識,所入定者乃法華三昧前方便也,縱令文字之師,千群萬眾,亦不能窮汝辯,當於說法人中,最為第一。」

  此宗教觀,大意有五。

  一、三諦圓融。此宗觀一切法,即空、即 假、即中。即空,是真諦理,泯一切法;即假,是俗諦理,立一切法;即中,是中諦理,統一切法。諸法本空,眾生迷之,執以為實,妄生知見,由此空觀蕩之,諦 了真空之理,故名空諦。又以諸法雖空,皆不可得,由此假觀照之,則能諦了性具諸法,歷歷宛然,故名假諦。諸法本來,不離二邊,不即二邊,由此中觀觀之,則 能諦了諸法,非真非俗,即真即俗,圓融無礙,不可思議,故名中觀,此乃次第三觀。又一空一切空,假中皆空,一假一切假,空中皆假,一中一切中,空假皆中, 此乃通相三觀。又於一念心中,三觀具足,圓融互具,融通無礙,此乃一心三觀。

  二、百界千如。此宗觀一切法,即空、即 假、即中、非真非俗、非一非異,皆是實相,或名為如,或稱如是,諸法有十如是。所謂︰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 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所謂十法界者:一地獄界、二餓鬼界、三畜生界、四修羅界、五人生界、六天堂界、七聲聞界、八緣覺界、九菩薩界、十佛陀界。於十法 界中,一一界中,又具十界,十界互具,乃成百界。又此百界,一一界中,具十如是,百界互具,乃成千如。

  三、一念三千。於前百法界中,各具有三種 世間,即眾生世間、國土世間、五陰世間。此三種世間,又各具千如是,如是相乘,乃成三千世間,又謂之三千諸法,為一切法之總稱。此三千諸法,具足在一念 心,本為法性所具,其體融妙,名為理具三千。此法性本具之三千諸法,遇緣現起,諸相宛然,名為事造三千,此事與理,圓融相即,非一非二,妙不可思議。

  四、十乘觀法。一觀不思議境。是觀吾人現 前一念心,具足三千諸法。二真正發菩提心。未證悟之前,易起懈怠心,是以發心,上求下化。三善巧安心。善巧方便,安住於法性中。四破情執。即依一心三觀, 而破三惑情執,融照中道,使空假一致。五知得失。未悟入無生前,須檢討其得失。六調適道品。於三十七道品,調停適當。七對治助開。修觀無法開發圓理,必須 藉助六度事行。八知位次。如不知位次,易患未得謂得。九能安忍。入五品位時,順逆要容忍。十離法愛。如執十信相似位,或獲六根互用,若過愛執,即屬頂墮。

  五、六即佛。一理即佛。是指一切眾生,悉 具佛性,性相常住,一色一香,無非中道,理性雖具,因缺乏解行,故無法證得。二名字即佛。或從知識,或從經卷,聞上所說,一實之道,通達解了,一切皆可成 佛。三觀行即佛。不唯解知名字,更進而依教修行,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四相似即佛。得六根清淨位,斷見思與塵沙,並降伏無明惑,眼能徹見三千世界諸 境,耳能徹聞三千世界音聲,雖未證實,即相似於真證,此十信位也。五分證即佛。觀慧培增,破一分無明,證一分法身,從初住至等覺,分破四十一品無明,分見 佛性。六究竟即佛。斷第四十二品,發究竟圓滿之覺智,智斷二德圓滿,無惑可斷,無理可證,即圓滿究竟極果之妙覺位。

  「即」是指不二之義,而在修證上有「六」。如唯知「即」而不悉「六」,是屬堅執於理,生佛一如,迷悟不二,則易生增上慢。若祇知「六」而不悉「即」,則易生自卑感,故特立六即以顯凡聖之始終,而理體之初後,不二為旨趣也。

華嚴宗大義

  此宗依《大方廣佛華嚴經》,以建立一宗之義理,故名華嚴宗。至賢首大師,此 宗學說始完備,故亦名賢首宗。以明法界自在無礙法門,故又名法界宗。佛成道三七日,為文殊普賢等大菩薩,說一乘圓滿最高深之法門,二乘劣機,莫能領解。佛 滅度後五六百年間,南天竺國龍樹菩薩,往龍宮中見此《華嚴經》有三本,上中二本華嚴,非是凡力所持,乃傳誦下本華嚴十萬偈,四十八品而出,流傳世界。

  東晉義熙年中,有佛陀跋陀羅,初譯《華嚴經》,為六十卷,三十四品,稱為舊經。次唐武后時,實叉難陀,重譯此經,為八十卷,四十二品,又稱為新經。次至唐德宗貞元年中,般若三藏,別譯入法界一品,為四十卷。

  此經自佛陀跋陀羅翻譯以來,早經敷揚,但尚未成一宗。直至陳隋之間,終南山 杜順禪師,總括華嚴奧旨,作法界觀一卷,又作五教止觀一卷,始定一宗之基礎,是為東土華嚴宗之初祖。其弟子智儼法師,傳承宗義,精研教相,作《華嚴經略 疏》五卷,並作《十玄門》,《六相章》,《孔目章》等,以申其義,是為第二祖。至第三祖賢首大師,作《華嚴經探玄記》二十卷,復造《華嚴料簡》,《華嚴十 種止觀》等章疏二十餘部,大成一宗之教義,門弟子數萬人,本宗之規模,至此乃顯揚備至。

  此宗以一心法界,無盡緣起,為一家教觀之玄宗。所謂總該萬有,即是一心,於 此往復無際一心法界上,無量色心差別,炳然顯現,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無盡,猶如帝網天珠,圓滿普遍,互相融通,而無所礙,此即謂之法界緣起,又稱為 無盡緣起,即法界萬事萬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過去現在未來,互為能緣起,及所緣起。由此一法,緣一切法,由一切法,緣此一法,相資相待,互攝互容,成 為一大緣起。

  總該萬有,即是一心,心融萬有,便成四種法界。一事法界,一切差別,無量事 相,各有分齊,譬如器從金出,成種種形,不相混雜。二理法界,平等理體不增不減,為事相所依,是名法性,亦名真如,譬如眾金,其相雖異,其體則一。三理事 無礙法界,事由攬理而成,即理是事,理由事而顯,即事是理,互相融即,真如即萬法,萬法即真如,真如萬法,無礙融通,譬如金即器,器即金。四事事無礙法 界,塵沙諸法,互攝無礙,相即相入,重重無盡,一塵一毛,具一切法,舉一全收,具足相應,譬如器器,同一融即,此乃圓教所顯之教義。

  此宗說明法界緣起事事無礙之相狀,而立六相圓融之教義。一是總相,一微塵 中,含藏萬法,譬如樓房,以鋼骨水泥,總合而成。二是別相,一切萬法,有色心理事等等差別,譬如樓房之鋼骨水泥,各別不同。三是同相,萬法雖有差別,能融 即成一體,譬如鋼骨水泥,互相和合,成一樓房。四是異相,諸法雖能融即為一,而未失諸法差別相,譬如鋼骨水泥,形相功用各各不同。五是成相,諸法差別,以 融即故,而成一體,譬如鋼骨水泥,相集而成樓房。六是壞相,諸法差別,雖可融即,而成一體,諸法本質,未嘗改變,譬如樓房雖一,而鋼骨水泥,各住自法。一 切諸法,各具六相,互各差別,互相融即,此六相不出二門,總相、同相、成相,是圓融門,別相、異相、壞相,是行布門,圓融行布,相即相入,融通無礙。

  此宗以法界觀,為一宗觀門之樞要。此觀略有三重。一是真空絕相觀,觀諸法本 性即空,非斷滅之空,亦非離色之空,即有明空,其空亦無空相,故名真空,依理法界,而立此觀。二是理事無礙觀,前唯觀真空,此則觀諸法事相,與真如理,炳 然相融,圓融無礙,故名理事無礙觀,依理事無礙法界,而立此觀。三是周遍含容觀,由第二觀知理事融即更視同具真如性體之一一塵法,相攝相融,一多無礙,大 小相即,重重無盡,融通自在,理含萬德,如彼虛空,普遍含容,故名周遍含容觀,依事事無礙法界,而立此觀。

禪宗大義

  相傳此宗是釋迦佛成道後,第四十九年,於涅槃會上,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 大迦葉,破顏微笑。佛即讚歎大迦葉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付囑於汝,汝其善護持之。」自此以後,歷代祖師,以心傳心,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雖說不立文字,而於文字般若,亦所不廢,如達磨印心,付法有《楞伽經》四卷;五祖弘忍並弘金剛、維 摩、圓覺等經。然特重宗通,而不在說通,重於證道,而不在教道。

  此宗單傳心印法門,從摩訶迦葉,傳阿難尊者,輾轉傳至達磨大師,是為印度第 二十八祖。菩提達磨大師,於梁普通七年,東來傳法,是為中土禪宗之初祖,梁武帝聞師來,迎至金陵問道,機緣不契,師遂渡江至洛陽,止於嵩山少林寺,面壁九 年,後傳心法於二祖慧可。可傳法於僧璨,為第三祖。璨傳法於道信,為第四祖。信傳法於弘忍,為第五祖。忍傳法於慧能,為第六祖。慧能大師,承傳衣缽,化行 南方,世稱南宗禪。神秀大師,亦承五祖教法,化行北方,世稱北宗禪。南宗主頓悟,北宗主漸修,故有南頓北漸之稱。

  六祖大師門下,得法者有四十三人,是故五祖傳衣缽後,對慧能說︰「衣為爭 端,止汝勿傳,若傳此衣,命如懸絲。」之後,六祖祇傳法而不傳衣缽。其後諸祖,接化學人,各有其獨特家風,因此乃有五家禪風:一臨濟禪風,機鋒峻烈,如迅 雷疾風,凡僧有問,即當頭棒喝,或擒住、托開等。二曹洞禪風,其接化學人,穩順綿密,諄諄不倦,君臣道合,正偏相資。三溈仰禪風,師資唱和,事理並行,父 子一家,體用雙彰。四雲門禪風,孤危險峻,簡潔明快,不用多語,片言隻句,藏無限旨趣,無盡鋒芒。五法眼禪風,簡明處似雲門,隱密處似曹洞,言語似頗平 凡,而句自藏機鋒。

  此宗不依念佛、看經、修懺、禮拜、持疂、燒香等種種方法,乃以回光反照,單 刀直入,參究話頭,話頭雖各不同,皆以一則無意味話,使人不用意識思想,靜淨參究一番,或參念佛是誰?拖死屍者是誰?生從何來,死歸何處?死去燒了時還有 「我」嗎?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萬法歸一,一歸何處?不思善不思惡,那個是我?清順治皇帝說︰「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 朧又是誰?」深入疑情,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如屋祇住一人,一日出外買菜,回聞屋內,有人講話,必尋其人所在,久而久之,一時參破,萬有皆空, 併此無意味話,亦了不可得。樹頭果熟,因風墮地,五花八裂,著地無聲,自然無著落處,而知有著落在。昔日枯木禪師,夜坐見僧剔燈,忽然開悟,偈曰︰「剔起 燈來是火,歷劫無明照破,歸堂撞見聖僧,幾乎當面錯過。」悟後便知︰「夜夜抱佛眠,朝朝還共起,起坐鎮相隨,語默同居止。」十方虛空,在我心內,猶如片 雲,點太清,照破五蘊諸法相,虛空粉碎大地平。

  悟有頓悟漸悟,所謂理即頓悟,乘悟併消,事非頓除,因次第盡,悟分三種:一 先悟後修,即普通人,皆須悟後,更起修行,持戒及研究教理,即頓悟漸修。二先修後悟,此隨順劣根,使先持戒修定,經年累月熏習,亦有開悟之分,但非此宗本 意。三悟修同時,此由夙根成熟,祇待此生證果,在未悟時,被現業所障,未能顯露,及一時觸悟,即一切具足,如六祖等。此種人必須利根上智,是故後世禪,必 須以頓悟之後,始漸修為準則。又因悟而修,即是解悟,因修而悟,即是證悟。

  此宗開悟,分為三段。第一本參,又名初關,由參話頭,引出無漏慧,由無漏 慧,明自本心,見自本性,名為初關。第二重關,既見性已,便以無漏慧,對治煩惱。至煩惱伏除時,而不起現行,方名重關。第三末後關,以上煩惱伏除,尚賴對 治功用,必須煩惱淨盡,任運無功用時,始透末後一關。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頓超佛地,即佛即心,即心即佛。

  更有九種大禪︰一、自性禪,不向外求,觀諸法實相。二、一切禪,自行化他之 一切功德。三、難禪,為深妙難修之禪。四、一切門禪,一切禪定皆由此出。五、善人禪,大善根眾生所共修。六、一切行禪,大乘行法無不含攝。七、除煩惱禪, 能除滅眾生之苦惱。八、此世他世樂禪,能使眾生悉得二世之樂。九、清淨淨禪,惑業斷盡,得大菩提淨報。所謂︰「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淨土宗大義

  此宗以信願行三種資糧,求生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為宗旨,故稱為淨土宗。佛在耆 闍崛山中,說《無量壽經》。在王舍城,說《觀無量壽經》。在祗樹給孤獨園,說《阿彌陀經》。世親菩薩造《往生論》。此宗所依不出三經一論。一、《無量壽 經》,明阿彌陀佛,因位願行,以及果上功德。二、《觀無量壽經》,說往生淨土之行業。三、《阿彌陀經》,示淨土莊嚴,及執持名號,諸佛護念之利益。《往生 論》,總攝上三部經,證明往生淨土之義。又《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 心開。」再有《華嚴經》,普賢菩薩乃以十大願王,勸進善財,及華嚴海會諸大菩薩,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回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因而將《念佛圓 通章》及《普賢行願品》加入三經之內,便為五經一論。佛滅度後,馬鳴菩薩於《起信論》中,大力提倡淨土法門。龍樹菩薩著《十二禮》、《易行品》等,世親菩 薩造《淨土往生論》等。此外尚有曇鸞之《略論安樂淨土義》,《略釋無量壽經》,《往生論註》,道綽之《安樂集》,善導之《觀無量壽經疏》,智旭大師《淨土 十要》等。歷代祖師所著之章疏著述,不下數千餘卷。由於東晉慧遠大師於廬山東林寺,與大德居士百二十三人,共結蓮社,六時念佛,故為此宗之初祖。

  淨土法門之緣起,據《無量壽經》說,過去久遠不可思議無量數劫,有佛出世, 名世自在王如來。時有國王,名世饒王,聞佛說法,心懷悅豫,尋發無上道心,棄國捐王,行作比丘,號曰法藏。至世自在王如來所,請問諸佛淨土之行。世自在王 如來,即為廣說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天人之善惡,國土之粗妙,應其心願,悉現與見。法藏比丘,即於佛前,思維修得,莊嚴佛國,既攝受已,而發四十八種大 願。法藏比丘,成佛以來,於今十劫,現在西方,去此十萬億佛國土,其佛世界,名為安樂,佛號阿彌陀,由於此佛光明無量,壽命無量,故名阿彌陀佛,為無量光 佛,或無量壽佛。

  要生西方,須發三心。一者至誠心,身口意業,所修解行,必須內外相應,真為求生淨土,不得內蓄名聞利養之心,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二者深心,決定深信阿彌陀佛,成就四十八願,專念彼佛名號,定得往生極樂世界。三者回向發願心,今生所作一切善根,悉皆回向,願生彼佛國土。

  往生極樂世界,依《往生論》所說,有五種念佛門:一者禮拜門。禮即專禮彼 佛,畢命為期,不雜餘禮。身業專至一心,恭敬合掌,香花供養,禮拜阿彌陀佛。二者讚歎門。口業執持名號,並加讚歎彼佛身相光明及國土莊嚴。三者作願門。以 清淨意業,意念彼佛國土,依正莊嚴,及一切聖眾身相光明。四者觀察門。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阿彌陀佛及諸佛菩薩莊嚴功德。五者回向門。心常作願,以己功 德,惠施法界一切眾生,同生極樂國,證不退位,還入娑婆,化諸有情。

  念佛方法,凡有四種。一者實相念佛。悟知內無能念之心,外無所念之佛,佛即 是心,心即是佛,通於參禪,是為念佛法身。二者觀想念佛。如日想觀、月想觀、地想觀、寶樹觀等十六觀門。三者觀像念佛。觀由寶池湧出蓮華,阿彌陀佛垂手接 引,左為觀世音菩薩,頭頂有佛,右為大勢至菩薩,首相有淨瓶。四者持名念佛。一心專持名號,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說︰「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 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由此可知,得生與否,全憑信願,品位高下,全由持佛名號,以至十聲百聲,皆得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求生極樂世界,有正助雜三行,專依《淨土經》所修行,是名正行;餘一切諸善 萬行,悉名雜行。大經三輩中說,一向專念《無量壽經》,念佛是正行,餘出家發心造像起塔等諸善,皆是雜行。今分正行為五,雜行亦分為五。一者專心一意,讀 誦《觀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名為正行。讀誦其餘《般若》、《華嚴》、《法華》、《涅槃》諸經,稱為雜行。二者專注思想,觀察憶念極樂淨土依 正二報,功德莊嚴,名為正行。若觀察餘十方淨土,或觀察真如法性等,稱為雜行。三者一心專禮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名為正行。禮拜其他諸佛菩薩,或諸天鬼神 等,稱為雜行。四者一心專稱阿彌陀佛名號,名為正行。若稱念餘諸佛菩薩,稱為雜行。五者,一心讚歎供養阿彌陀佛,名為正行。若讚歎餘諸佛菩薩,稱為雜行。 此中第四稱名正行,為順本願之正業,餘四種正行為助業。如《四帖疏》說,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念念不捨,是名正定之業。若依禮誦等,名 為助業。應捨雜行,歸於正行,於正行中,旁修助業,專修正業,即稱佛名號,期望往生,是即念佛往生法門也。

三論宗大義

  此宗依《中論》、《百論》、《十二門論》而開宗,其教義大都依於《般若 經》,故亦稱般若宗,又其所顯是畢竟空義,亦稱大乘空宗。佛滅後約六七百年,龍樹菩薩依摩訶般若造論,顯一切無所得之中道,是為《中論》。於《中論》內, 擇其精玄,成十二略觀門,開示般若正觀,是為《十二門論》。其弟子提婆論師,復演二十品一百偈,正破外道,兼破內道之執,是為《百論》。

  於東晉姚秦弘始三年,三藏鳩摩羅什法師來到中國長安,盡譯三論,是為此三論之始祖。羅什弟子三千,其中有上足弟子十人,號什門十哲。經五傳後,至隋嘉祥大師,始將三論發揚光大,與其同時,有明勝大師,在北地傳弘四論。除三論外,另加《大智度論》。

  《中論》,是破一切虛妄偏邪,而顯中道實相。其實,中道實相,非中非不中,無名相法,為眾生故,強名相說,欲令因此而悟無名,是故說中以顯不中。《中論》,亦名《中觀論》,中謂十方三世諸佛菩薩所行之道,故前明中,由此中道,發生諸佛菩薩正觀,故亦名《中觀論》。

  此宗以空無所得為教義,以有所得為妄見。《中論》是正破小乘,旁破外道,而 顯大乘空義。《百論》是正破外道,旁破一切,而顯大乘空義。《十二門論》,是並破小乘外道,而顯大乘甚深空義。《三論玄義》說︰「論雖有三,義唯二轍,一 曰破邪,二曰顯正。」可見此宗,唯在破顯二門。

  破邪略言有四︰一破斥執有實我之外道。二破斥執我為無,而法為有之毗曇宗。 三破斥執空見為正理之成實宗。四破斥墮於有所得見之大乘。如是無論內道、外道、大乘、小乘,苟有所得,通皆破遣。言顯正者,一切皆破,無有所得,所得既 無,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破邪之外,並無正顯,破邪之處,即是顯正。

  大小諸宗,多明二諦。《中論》云︰「諸佛常依二諦,為眾生說法。」《大品般 若經》云︰「菩薩住二諦中,為眾生說法。」是故諸經皆說,佛隨順眾生故說於二諦,隨凡說有名俗諦,隨聖說空名真諦。《中論疏》說,有四重二諦。初以有為俗 諦,空為真諦,是為一重二諦。次以有空為俗諦,非有非空為真諦,是為二重二諦。三以前二重二諦為俗諦,以非二非不二為真諦,是為三重二諦。四以前三重為俗 諦,言亡慮絕為真諦,是為四重二諦。

  此宗立有八不中道。二諦總攝一切佛法,然二諦由八不而正,不悟八不,即不識 二諦。故《中論》卷首便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生若有實,則不應藉因緣。先既無生,何得有滅,故說不生亦不滅。既藉因 緣,所以不常,既非先有,何得有斷,故說不常亦不斷。一身有差別相故不一,雖有差別相,唯一人身故不異。時法無來故不來,動作無去故不去,故說不來亦不 去。

  此宗立有四種中道。以上二諦八不,是顯中道實相。從因緣品,推求諸法,有亦無,無亦無,有無亦無,非有非無亦無,是名諸法實相。

  四種中道者︰一是對偏中,唯是對治大小學人,有無斷常偏病,故說中道。二是 盡偏中,以上所說,偏病若除,即名中道。三是絕待中,本對偏病,說有中道,偏病既除,中亦不立,非中非偏,故稱為絕待中。四是成假中,正道未曾有無,為化 眾生,假說有無,故以有無為假,非有非無為中,如此之中,為成於假,故稱為成假中。可見此宗,所說中道,非有非空,空中非不中之無相法,為引導眾生,寄中 以言之。

唯識宗大義

  此宗有五名。一名法相宗,是判別諸法之體性與相狀。二名唯識宗,是說明萬法 唯識之妙理。三名普為乘教宗,此教能趣向一切乘。四名應理圓實宗,此理真實圓滿。五名慈恩宗,奘師基師於慈恩寺成立此宗。此宗根據六經十一論成立。論宇宙 萬有,雖有無量無邊諸法,歸納不出五位百法。第一位是心,有八法。第二位是心所有,有五十一法。第三位是色,有十一法。第四位是心不相應行,有二十四法。 第五位是無為,有六法。

  再將束之,不出「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之十個字。五法者:第一是相,有 為無為,情與無情,三界諸法,形相各別。第二是名,依彼諸相,立種種名,相為能詮,名為所詮。第三分別,於前名相,思量識別,名相是所知法,分別是能知 心。第四正智,觀察名相,互為其客,離妄分別,如理而知。第五如如,正智契理,諸法體同,體遍法界,彼此皆如。

  三自性者:第一遍計執性,乃以妄情周遍計度名相,是有是無,或色或心,如見 繩誤以為蛇,實情有而理無。第二依他起性,諸法從眾緣生,本無體性,雖非迷情妄想,唯是假法,如繩由麻而成,實相有而性無。第三圓成實性,遠離一切分別言 說,圓滿成就諸法實性,如繩實性為麻,乃相無而性有,情無而理有。

  八識者:即第八阿賴耶識,第七末那識,第六意識與前五識。阿賴耶是梵語,此 翻為藏,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能藏者,第八識能含藏前七識一切種子,如庫藏能藏寶貝。所藏者,前七識能熏發種子,以第八識為所依,如庫藏為寶貝所依。 執藏者,第七識執此種子為我,如金銀等,為人堅守。第七識亦名傳送識,內執第八識為我,外以第六識為我用,以通內外,故名傳送識。其有四惑:一我癡,迷無 我理,恆執為我。二我見,見即是執,非我為我。三我愛,以愛著我,不肯捨離。四我慢,傲慢他人,心自高舉。由此四種煩惱,是故不能出離生死。第六識通善惡 無記三性,一切善惡,意為先導,意善則身口善,意惡則身口邪,它是功之首,罪之魁。前五識,即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此五識與第八識同是無記性, 唯了別現在,任運證境,不帶名言,依根而顯,眼根變異,眼識亦變,故五識隨五根立名。

  二無我者:一人無我,二法無我。人無我者,我應有主宰與自在義,如何有情往 來諸趣而無主宰,不得自在,故凡夫於自他身,執為人我,祇是五蘊諸法所成,於此求我,了不可得,故人無我。法無我者,諸法體雖任持自性,能生物解,而無勝 性,實自在用,又於五蘊諸法,執為有實自體,能自持之實法,而諸法皆眾緣假現,於此求能持自體之實法,了不可得,故法無我。然我法既非實有,何故佛所說諸 聖教,亦有諸佛菩薩等種種我,蘊處界等種種法,其乃隨情假施設,並無真實義。

密宗大義

  此宗以三密中,口密真言立宗,故名密宗,亦名真言宗。真言者,真語、如語、 不妄、不異之音,摩訶毗盧遮那佛,密宗稱為大日如來,於法界宮自受法樂,恆常演說,此真言密教。上首金剛薩埵菩薩,遂結集成《大日經》、《金剛頂經》各十 萬頌,納於南天竺鐵塔。至佛滅後六百年間,龍樹菩薩開鐵塔,親禮金剛薩埵,承受大法,又傳與弟子龍智,龍智並傳兩部大法與善無畏及金剛智。

  善無畏於唐玄宗開元四年,於長安譯金剛頂虛空藏求聞持法。十三年譯成《大日經》七卷。遂開灌頂曼荼羅,而授法於一行阿闍黎,此為密教傳來中華之始。一行禪師筆受《大日經》,記其秘義,為《大日經疏》二十卷。又作義釋十四卷,為密教之要典。

  金剛智三藏,於開元八年,偕其弟子不空三藏,同來長安,開壇灌頂,弘傳甚盛。後金剛智入滅,不空三藏復歸印度,更得其他經軌等五百餘部,於天寶五年歸唐,大弘密教,不空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為開元三大士。

  不空三藏門下,有得法弟子含光、惠朗、曇貞、覺超、慧果等五人。而以慧果大師,博學深慧,又傳法於義操、空海等十六人。空海為日本人,學法回國,大弘密教,至今傳持不絕,稱為東密。

  此宗以法界萬有當體,即是大日如來,此大日如來,具足理智二德,而由金、胎 兩部曼荼羅以表顯之。胎藏界曼荼羅,表性具之理,眾生本有性德,攝持含藏一切如來功德,而未曾顯現,如母胎攝藏嬰兒,故名胎藏界。金剛界曼荼羅,表修顯之 智,如來智慧,能破諸惑障故,而證實相之理,堅固銳利,有如金剛,故名金剛界。理示平等,智表差別,理為本有,故配本覺。智為修生,故配始覺。胎藏界為 因,於六大中,為前五大。金剛界為果,於六大中,則為識大。又此兩部曼荼羅,雖然有二,實則不二,法門有別,而體不分。

  密宗尚以六大體大,四曼相大及三密用大為其三大教相。六大者,即地、水、 火、風、空、識之六大緣起,各各周遍法界,為一切諸法之本體,謂之六大體大。無論世出世間,萬事萬物,無非六大之緣起。一切眾生,從頭至足,由內而外,亦 皆是此六大所成。是故一切諸法,不離六大。六大法性,周遍法界,一切法性,無非大日如來,大日如來,周遍法界。佛身之六大,與眾生之六大,乃至一切諸法之 六大,無隔無別。

  此宗所立三大中之相大,即為大、三、法、羯之四種曼荼羅,乃六大本體上,所 現差別之相狀。諸佛菩薩種種相好,為大曼荼羅。所持器物,刀、劍、鈴、杵等以表諸尊之誓願者,為三昧耶曼荼羅。如種子真言,以代表諸尊之符號者,為法曼荼 羅。諸尊之動作威儀等,為羯磨曼荼羅。蓋自眾生,以至於佛,悉皆具此四曼之現相,一一含藏寶相之功德。如來亦具眾生之四曼,眾生亦具如來之四曼,生佛一 如,互相涉入。

  三密作用,遍於法界,屬於用大。三密者:一身密、二語密、三意密。法佛三密,甚深微細,等覺十地,不能見聞,故稱為密,如來因為三密,而能成就清淨功德,法界體相,為其身密,一切聲音,為其語密,用遍識大,為其意密。

  此宗行人藉著觀想本尊功德力,將自己之意業,轉成如來之意密,藉著結手印之功德力,將自己之身業,轉成如來之身密,藉著持疂之功德力,將自己之口業,轉成如來之口密。藉著此三密加持之作用,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一切國土,可成淨土。

  此宗主張即身成佛,一切眾生當體六大,當相四曼,當用三密。各各本具有如來之性德,即身是大日如來之覺位,但為無明煩惱所掩蓋,不自覺知。若入真言密藏,手作印契,口誦真言,心住三摩地,三密加持相應,不動父母所生凡身,頓證當體大日佛位,是為此宗即身成佛之教義。

  此即身成佛義,有理具、加持、顯得之三種。一理具成佛者,即眾生之六大身 心,本具如來理智之性德,眾生與佛,同一理性,此即理具成佛。二加持成佛者,即由三密加持,成就即身成佛之妙行,開顯眾生本覺之果德,此即加持成佛。三顯 得成佛者,即由三密之妙行成就,證入無上妙果,本具理智萬德,至此完全開顯,此即顯得成佛。

  真言行者,應觀諸法從緣生無自性,由於觀練年久,得種種不可思議之法驗現 前,乃至諸佛海會無盡莊嚴。若生慢著心,魔則得便,或退失三昧,或墮魔境,當深修十緣生句為助行,觀諸法如幻,遠離魔障。十緣生句者:一幻,幻師所作種種 色像。二陽焰,春初曠野,空塵和合,似現水相。三夢,夢中所見種種境界。四影,猶如鏡中影像。五海市蜃樓,空氣反射,古人以為水族所吐之氣,故稱蜃樓。六 響,深山峽谷,以聲轉故。七水月,水中所現之月影像。八浮泡,水中所現之泡沫。九空華,由目病見空中有華。十旋火輪,持火燃於空中旋轉,生出輪像。萬行方 便,無不藉此十緣生句,淨除心垢,破一切情執,達至不生不滅之妙觀也。

律宗大義

  佛陀成道初期,並無制戒,衹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之訓示。直到第五年時,有一比丘為母所逼,與其俗妻發生關係,於是,佛教戒律從此陸續制定起來。

  據傳所說,佛滅一百年間,由迦葉傳阿難,再傳末田地,商那和修,優婆崛多, 五師相繼,如瀉瓶水,並無支流。於優婆崛多以下,有五位弟子,對律藏內容,各自取捨不同,便分為五部律,乃至二十部。五部律者。一、曇無德部。此云法密, 即四分律,於上座部律藏中,聚集成文,隨說所止,即為一分,如是四度,一部方就。第一分二十卷,即比丘戒,二百五十條。第二分十五卷,即比丘尼戒,三百四 十八條。第三分十四卷,即安居、自恣等規則。第四分十一卷,即房舍、受衣、滅諍之種種雜法。二、薩婆多部。此云一切有,即十誦律。三、彌沙塞部。此云不著 有無觀,即五分律。四、迦葉遺部。此云重空觀,即得解脫。五、婆粗富羅部。此云著有行,未傳中土,以上皆屬小乘戒。

  中國有戒律,始於三國時,曹魏嘉平二年,由中天竺曇摩迦羅尊者,於洛陽白馬 寺,譯出四分律羯磨法,即請梵僧,立羯磨法,傳授比丘戒,為中國有比丘之元始。經五百五十年,自佛陀耶舍、竺佛念尊者,譯出四分律後,古德著述有二十家。 四分律弘揚,起於元魏法聰律師,以下經十餘傳,至道宣律師,兼通三藏,精研毗尼,作《戒本疏》、《羯磨疏》、《行事鈔》之三大部及《拾毗尼義鈔》、《比丘 尼鈔》,合稱為五大部。宣以唯識學,融通大小乘,成立一乘圓頓之妙戒,故此宗以道宣律師為高祖。因其住於終南山,後人稱南山宗。又以四分律為宗,故亦稱四 分律宗。

  律有三名︰一毗尼,此翻為律,罪之輕重,依法定故,犯與不犯,非律不分,故稱毗尼。二尸羅,此翻為戒,亦翻清涼,三業如火,焚燒行人,若受淨戒,戒能防非,故稱清涼。三波羅提木叉,此翻別解脫,若受持何種戒,即得何種解脫,亦名處處解脫,故稱別解脫。

  戒有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四種︰一、三皈戒。二、五戒。三、八關齋戒。四、菩薩戒。出家戒有五種︰一、沙彌及沙彌尼戒。二、式叉摩那戒。三、比丘戒。四、比丘尼戒。五、菩薩戒。共有七眾佛弟子,計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及優婆夷等。

  又,小乘戒與大乘戒。小乘戒者,即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一切諸戒,皆 有四科︰一戒法、二戒體、三戒行、四戒相。戒法者,如來所制各種戒法。戒體者,從師受戒,領納法體,防非止惡,非色非心。戒行者,既發戒體,隨能任持,運 身口意,造修善業。戒相者,持戒美德外彰,其相為人軌範。古德說︰「聖人制教名法,納法成業名體,依體起護名行,為行有儀名相。」

  又,世間戒與出世間戒。世間戒即五戒、八戒。出世間戒即十戒、具足戒。戒有 二種︰一、止持戒。二、作持戒。止持戒者,止者制止,不作諸惡,戒體光潔,順本所受謂之止持。作持者,作者造作,策勵三業,造作眾善,修習戒行,有善起 護,故號作持。小乘戒者,多是止持,故未受戒者,不得見聞,易生輕慢,恐成障礙故。大乘戒,有三聚淨戒:一攝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大乘戒者, 多是作持,無論男女,受與未受,均可閱聞,為種善根故。

  又,淫殺盜妄是性戒,其罪極重。飲酒戒等,避世譏誚,名為遮戒,其罪尚輕。

  又,身斷一切惡,名律儀戒,心斷一切惡,名定共戒,修至四禪,身中自生,防非止惡。無惡可斷,名道共戒,三乘聖者,見道修道,無漏智發,心中自生,防非止惡。

  大乘菩薩戒本,共有六種︰一、《菩薩瓔珞戒本》,有十重戒,無有輕戒。二、 《梵網經菩薩戒本》,有十重、四十八輕戒。三、《瑜伽菩薩戒本》,有四重、四十三輕戒。此三種戒,出家在家皆可同受。四、《菩薩地持經戒本》,有四重、四 十三輕戒。五、《菩薩善戒經本》,有八重、四十六輕戒。此二種戒,唯出家受。六、《菩薩優婆塞經戒本》,有六重、二十八輕戒,此戒唯在家受。

  受菩薩戒,有二種性質,一是頓受,雖未曾受七眾戒,亦可單受菩薩戒。二是漸受,須先受三皈五戒,然後再受菩薩戒。

  戒之輕重,各本名稱不同,《瓔珞經》稱十重戒,名為十不可悔。《梵網經》稱為十波羅夷。《瑜伽戒本》稱為四他勝處。《優婆塞經》稱為六重法。以輕戒來說,《梵網經》稱為輕垢罪。《優婆塞經》稱為失意罪。

  眾生無量,虛空無邊,戒善同爾,亦無分齊,大乘戒以三聚淨戒,收無不盡,聚 即總攝為義。一、攝眾生戒,廣度一切眾生,無生不度,即「眾生無邊誓願度」。二、攝律儀戒,而悉斷一切惡,無惡不斷,即「煩惱無盡誓願斷」。三、攝善法 戒,而普修一切善,無善不修,即「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以上為菩薩所要發的四弘誓願。

法師歷年活動年表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十五日(農曆十月十五日),法師出生於河南省武安縣。俗姓王名記德,出家後法名親極,字暢懷。童年時家境清貧,整家以農為業,法師祇受過小學教育。

  一九四三年,法師十五歲,依舅父性崇法師於邯鄲縣禪房寺剃度出家。隨師習律儀半年後,被送往通州華嚴寺參學一年。

  一九四四年,法師赴北京廣濟寺受具足戒,後再往房山縣上方山遍參七十二茅 蓬,逗留三個月餘回京。住安養精舍,入法界學院為學僧,因而得親近慈舟律師。當時,律師辦學教育僧才,提倡戒律,弘淨土法門,普攝群機,慈舟律師之言行, 成為法師日後之立身正範。以後法師行菩薩道,持戒精嚴,弘法利生,皆深受律師之影響。

  一九四六年,法師經兩載修習後結業,南下上海,入圓明講堂,親近圓瑛老法師,於楞嚴專宗學院修學兩年多。

  一九四九年,是時政局不靖,法師遂南下廣州,隨而來到香港。當時香港佛教式微,法師蒙大德茂聨老法師慈悲接單於東普陀禪寺。隨於半年後赴泰國參學,歷半年後回港,於大嶼山觀音寺靜修。

  一九五二年,天台宗泰斗倓虛大師創辦之華南學佛院招收第二屆學僧,法師考進該院研讀三年,於一九五五年畢業。

  一九六二年,法師考入香港妙法寺內明書院(大專),主修佛學、哲學,三年後 畢業。又在易通英專攻讀英語課程四年。法師當時已近中年,尤好學不倦;雖年幼失學,仍努力研修學習,為深入經藏建立良好之基礎。現在法師陞座說法,能圓融 無礙,舌燦蓮花,皆是多年來勤修力學之結果。

  一九六六年,法師接任九龍樂富鸷佛教普賢學校校監,又接任九龍界限街倓虛大師所創辦之中華佛教圖書館館長。

  一九六八年,法師與多位居士創辦佛教青年協會。法師高瞻遠矚,認為振興佛教應藉青少年之力量作推廣,故毅然允諾,借出九龍界限街中華佛教圖書館為佛教青年協會會址,更出任顧問,領導信眾開展弘法活動,成為佛教界一股新力量。

  一九六九年,出版「雷音」季刊第一期,法師擔任督印兼出版人,實行以文字般若廣度眾生。

  一九七一年,法師接辦工商日報之佛學雙周刊編務,並經常撰寫佛學文章投刊。

  一九七五年,法師於元朗開辦佛教普賢書院,校舍三層,學生八百多名。法師擔任校監,按日處理校務,無有間斷。法師肩負紹隆佛法,培育青少年之責任。

  一九七七年,法師陞座宣講《大佛頂首楞嚴經》之「七處徵心」及「十番顯見」。各界善信不論遠近每周護持聽法,聽者均法喜充滿。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法師出席日本東京舉行之第十二屆世界佛教友誼大會。

  一九七九年,法師回鄉省親,並順道訪北京、上海等地,了解該等城市之佛教概況。

  一九八零年七月,法師應邀出任妙法寺剃度傳戒大會開堂和尚。

  一九八一年新春,法師率領朝聖團往韶關丹霞山別傳禪寺,禮訪本煥老和尚、朝南華寺禮六祖真身及初訪雲門山大覺禪寺。

  七月,法師再應邀出任妙法寺剃度傳戒大會開堂和尚。

  七月底,法師往福建省傳授菩薩戒。不料因旅途勞累,右眼視網膜脫落而失明。法師隨即回港入瑪麗醫院施手術。據醫生診斷,其復原機會祇有五成,幸賴菩薩加庇及法師平時精進修持,得以早日痊癒。

  一九八二年二月,法師應續法大師邀請到河北省永年縣興隆寺,宣講佛法八天,聽眾五百多人。一日,宗教局和保安局兩位局長到場聽法一句鐘,離開前對法師說︰「法師不是提倡迷信,而是破除迷信。」

  一九八三年初,法師身體漸漸復元,遂再主持弘法活動,舉辦佛學初級班及延請 大德高僧、居士演講佛法。每月主持赤柱觀音寺生日會,每周更主持念佛晚會及法器唱念班,又主持賀誕、普佛、禮懺、放生及傳授三皈、五戒、菩薩戒等法會,並 主持佛教結婚典禮,倡導佛化家庭。又應佛教聯合會之邀請,每周六為伸手助人協會的老人說法。

  八月十一日(農曆六月廿二日),為中華佛教圖書館創辦人倓虛大師圓寂二十周年,法師不忘師恩,領佛教青年協會念佛組及旅遊組舉辦之普佛旅遊團往大澳門湛山寺舉行追思法會,藉此緬懷上人一生之功德。

  中秋,法師領團五十人往廣州六榕寺普佛,訪鼎湖山慶雲寺,然後北上回鄉省親。遊洛陽白馬寺、龍門石窟及少林寺後取道北京回港。

  一九八四年一月,法師為四眾宣講「在家菩薩戒」。法師認為未受戒者不可看小乘戒本,看了恐會成為學佛阻障。但大乘戒本,不論僧俗,已受戒或未受戒者,均可以讀誦,因這是種善根的方法。當法師開示後,即有善信發心求受在家菩薩戒。

  九月,法師於天台精舍開辦首屆靜坐班,報名者踴躍。學畢全期的同學都感到身 心獲益不淺。因此法師安排將著作文稿中之「靜坐篇」以單行本付梓,名《靜坐講義》,免費結緣。新書印成,於短時間內即被索取一空,屢次重印仍供不應求。皆 因此書乃適合學佛與非學佛者閱讀,書中以健康為出發點,為正宗修學靜坐之指南書。

  十月,法師以佛教青年協會之會務及活動迅速增長,而當時之中華佛教圖書館場 地已不敷應用,乃倡議擴建其駐錫之天台精舍,以開闢為另一弘法道場。天台精舍為倓虛大師所創建,位於荔枝角之九華徑新村。從十月開始擴建工程,由法師親自 設計、策劃、督工,將原有之設施和房間、香積廚、洗手間等移去樓下,將大殿擴建,可容納千餘人禮佛。復蒙十方善信共襄善舉,鼎力贊助,護持道場,使法師推 廣佛教之宏願得以圓滿。

  一九八五年春,法師領團遍訪台灣各名剎,禮諸山大德長老。

  初夏,法師應南北越諸難民營宗教組織之邀請,親臨彼等營地說法度生,後來並 作定期訪問,深得營內總監及營友之歡迎,並認為佛法實能助其心靈得到安撫。因法師慈悲度眾,不辭勞苦,按時探訪多處越南難民營,弘揚佛法,漸令認識佛教之 難民人數日增,計喜靈洲營三千餘人,芝槀灣營二千餘人,有近半數難民參加佛教活動及聆聽法師開示。

  七月,法師恭請道源長老蒞港宣講「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又持續多年恭請淨空法師蒞港弘揚佛法,度眾無算。法師時刻關注宣揚佛教理論,以及佛經研讀,故多年來除禮請本地大德宣講經教外,特從台灣及各地延請大德蒞港弘法。

  八月,天台精舍擴建工程完竣。

  九月三十日,天台精舍舉行擴建重修開光典禮,法師禮請佛教僧伽聯合會會長兼 湛山寺方丈寶燈法師為聖像開光,當日到賀者有九華徑新村村公所理事長梁子珍先生,還有諸山長老、高僧、居士、佛教社團代表、教育界大德等千餘眾,盛會千載 一時。法師為謝各方善信贊助重興道場,特領眾禮拜《藥師寶懺》,回向世界和平,眾生福慧增長。

  十月,法師應福州林陽寺住持禮請,前往主持該寺新塑諸佛菩薩聖像開光典禮。後領團員遊汕頭、廈門及福州等地各大寺院,禮佛及參訪諸山長老。此行為法師二次重遊,得見寺院迅速重修,佛教日趨興隆,甚為欣慰。

  一九八六年初,法師領佛教青年協會普陀山朝聖團,團員四十人,遍遊普陀山聖 地。先到廣州六榕寺,再至上海龍華寺,為寺內學僧開示一堂。方丈明暘法師慈悲,雖身在北京會議,亦派監院蔭遠法師引領旅程。先往訪離開四十多年之圓明講 堂,禮師尊圓瑛老法師紀念堂。當年住在講堂的梁老師及其夫人仍健在,已八十高齡,喜見法師回來,歡欣不已,熱烈歡迎。後禮玉佛寺,方丈真禪法師殷切款待。 繼而訪靜安寺,過蘇州,參戒幢律寺、寒山寺及上靈巖山普佛。後朝普陀山,獲妙善大和尚、了開老法師熱誠接待,遍參殊勝莊嚴之聖地名蹟。繼而過寧波,禮天童 寺,於阿育王寺頂禮香光莊嚴,難得一見之佛舍利。朝七塔寺後轉杭州禮靈隱寺,遊西湖。此番參訪,法師喜見寺院重修,僧侶成才,佛經傳播,人民對佛教認識等 進展迅速。

  六月,佛教青年協會眾會友發起彙集法師歷年著作文章,輯印成書,以廣流布,定名為《佛教修學文集》(後簡名為《學佛文集》)。文章皆為法師對佛教發展的遠見,以及接度初入佛門人士的正知正見。

  十二月,佛教青年協會再組廣東朝聖團,請法師領隊,團友一百八十人。參訪詔 關丹霞山別傳禪寺,過乳源縣雲門山大覺禪寺,佛源大和尚親自接待。法師於茶會談話中,說他於八一年初訪雲門,境況冷落,大殿被封,內無一物,祇剩頹垣敗 瓦。如今大佛莊嚴,殿宇煥然一新,寮房重建。國內及香港善信為佛教興隆而出力,有無量無邊功德。後來朝聖團過馬霸住宿,法師領眾弟子晉南華寺普佛回向。

  一九八七年初,法師接俗家親弟王記會來函,得知母親王太夫人崔喜英女士病重。法師於西貢海面主持放生儀式後即專程回鄉探病。回港後再接家書,訃告母親已安祥往生。法師回鄉守孝一月餘,虔誦《地藏經》四十九部,回向母親早生西方淨土,離苦得樂。

  三月一日,法師於天台精舍特為母親王太夫人舉行「慈悲三昧水懺追思法會」,以表孝思。當日恭請融靈法師親臨主法。

  四月,法師被邀出任佛教護生會創辦人兼永久導師,該會為西貢區在家二眾弟子所成立。法師曾以法務繁忙無暇兼顧推辭,後感其誠意遂允。

  六月,法師為佛教護生會主持海上放生,後於大澳門湛山寺宣講「護生的真義」,訓示徒眾。

  八月,佛教護生會辦廈門朝聖團,法師任團長,領團員八十八人成行。這次是法 師第三次訪問福建,主要參訪廈門南普陀寺。方丈妙湛大和尚親自領導禮萬石蓮寺,並請法師為寺內之佛學院眾尼師開示一堂。後遊萬石岩公園及鼓浪嶼,並於海上 放生。此項活動乃文化大革命後首次舉行,因而倡動該寺日後續辦放生法會,至今仍按時舉辦。隨後再往泉州開元寺,禮訪弘一大師紀念堂,回程禮潮州開元寺。

  十一月,佛教青年協會開辦佛學進修班,法師首課主講「天台宗」,其後佛學班每年均有舉辦,培養不少人材。

  十一月,法師為佛教青年協會主辦之「佛青二十周年弘法展覽」主持開幕典禮。

  一九八八年春,法師領團四十四人朝四大名山之九華山及禪宗雲居山、淨土宗廬山、天台宗天台山,沿途派送寒衣與僧眾,廣結善緣。

  四月十六日,法師代表佛教青年協會,恭請寶蓮寺方丈聖一法師到梁顯利社區中心禮堂宣講「佛法精要」。

  四月,法師與佛教護生會董事會籌辦註冊及購買新會址等事宜。對於西貢區佛教之弘揚和擴展抱著很大希望。法師慈悲心懷,行菩薩道,弟子們益為敬佩。

  六月,香港佛教法住學會主辦講座,講題為「佛教與現代生活」,法師並為課程導師。

  六月十九日,法師在梁顯利社區中心禮堂宣講「離苦得樂的正當途徑」,出席參聽者眾。

  八月十九日,法師幾經努力,始邀請得聖嚴法師蒞港弘法,由佛教青年協會主辦,在北角大會堂宣講佛法三晚,出席參聽者超過二千人。

  九月十一日,法師聯同星雲大師、永惺法師、聖懷法師為香港佛教法住學會佛堂之千佛壁主持開光典禮。

  法師開光偈曰︰

  法身離垢自性淨 報身自他各受用 應身勝劣隨機現 三身相即理事融

  諸佛軌之得成道 五住斷盡智光照 說法利生應九界 法性本體常不動

  十一月廿三日(農曆十月十五日),為法師花甲壽辰,中華佛教圖書館及佛教青年協會會友於天台精舍禮拜《藥師寶懺》為法師祝壽。佛教青年協會特恭印法師著作《佛教修學文集》(後簡名為《學佛文集》)三千本,廣贈各界結緣。

  十一月,佛教護生會會友為祝賀創辦人暢懷法師六秩榮壽,特辦廣州放生、普 佛、供僧及觀光,參加團友有一百九十二人,得蒙當地諸山長老熱烈款待,場面熱鬧,佛友盡興而回。佛教護生會亦倡印《纖維素食》祝賀。法師示眾云︰「法師生 日即眾生生日。出家人無所謂生日,不過藉此共聚一堂,恭敬三寶,而作佛事,弘揚佛法,增強團體活動,長養各人善根功德,不得已而諾之耳。」法師以入世隨俗 活動,弘揚出世的佛教精神,乃大乘行者。

  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五日,法師為佛教護生會主持立會第一屆三皈依法會,亦為西貢區首次舉行,意義深遠。

  三月,香港佛教法住學會舉行之「佛教梵唄音樂晚會」,邀請法師演講中國梵唱源流及示範。

  六月,法師應第三屆「此岸彼岸」弘法大會之請,於西貢大會堂宣講「佛法不異世間法」,漫談佛法與人生的關係。

  七月,佛教護生會舉行港九各監獄中秋禮物供眾結緣,法師領眾探訪赤柱、石壁、小欖等監獄,為服刑者作佛法開示。

  八月,法師宣講「在家菩薩戒」共四堂,並授在家菩薩戒。法師歷年來均固定傳授及宣講此戒,未有間斷。

  年底,法師應邀到廣東省韶關曹溪南華寺傳授三壇大戒,戒子八百多人,極一時之盛,法師擔任教授和尚。

  一九九零年,法師除擔任佛教青年協會導師外,更兼任該會董事,直接參與會中決策事務。

  一九九零年二月(農曆年初一),法師領佛教青年協會新春朝聖團,前往肇慶國恩寺朝聖,該寺乃六祖惠能大師誕生與圓寂之處,有六祖手植荔枝樹、浴池、卓錫泉、別母石、父母墳、坐化石等聖蹟。

  七月,佛教青年協會主辦佛教四大名山之五台山朝聖團,供千僧齋。法師領隊一行七十二人朝文殊菩薩道場及參訪山上各大小寺院,於山上供千僧齋全堂,蒞臨應供之出家在家四眾近千人,法會功德殊勝,法喜充滿。

  一九九一年二月,佛教青年協會辦新春西安朝聖團,由法師領團參訪法門寺,禮 拜佛指骨舍利,大小雁塔,遊終南山,參訪草堂寺,鳩摩羅什法師譯經處,參觀秦兵馬俑,華清池,參訪洛陽白馬寺,中嶽嵩山少林寺,其後往開封參訪相國寺白衣 閣,並遊鄭州鐵塔及黃河風景區等地。為時十多日,盡興而回。

  五月,法師前往加拿大溫哥華福慧寺,主持八關齋戒七天,香港隨行參加者四十餘人。法會圓滿後,為溫哥華卑詩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與香港三輪、法相、世佛佛學班同學會合辦的「佛教藝術攝影展覽」主持剪綵揭幕儀式。

  十一月,法師於中華佛教圖書館陞座宣講《大佛頂首楞嚴經》,開示楞嚴眾妙法門。

  一九九二年二月,法師組新春團前往泰國各寺院,舉辦供僧及布施安老院和孤兒院等活動,參加團友共四十餘人。

  四月,法師與佛教青年協會會長袁文忠及佛教青年協會會員十二人,親攜各善信 捐款港幣六十萬元,往河南省桐柏縣,供養桐柏山全山僧尼,又與桐柏山佛教會商議後,將餘款交付水簾寺,建築賓館三層,每層面積五千平方呎,命名「佛教賓 館」。後又再捐款港幣四十萬元,使工程得以完竣。而賓館經營所得利潤,撥作全山僧尼每月之生活費用。法師發心修寺安僧,功德無量。

  七月,法師應請到廣東石龍放生及傳授三皈五戒法會,約三十餘人發心皈依三寶。

  八月中,法師率眾一百三十五人朝四川峨嵋山普賢菩薩道場及雲南各大寺院,並齋僧供眾,全山僧尼約八百餘眾到會應供。

  九月,澳門佛教青年中心新成立,法師應邀開講靜坐班,到會聆聽之善信近百人,為澳門佛教界近年罕見。法師每周不辭舟車之勞,渡海主講凡數月之久,直至靜坐班課程完畢為止。

  一九九三年二月,佛教青年協會為服務更多善信,增置一所新會址於九龍太子道賜珍大廈。該會址每周定期舉行各類活動,逢周一、五、六,法師及居士研討《菩提道次第廣論》,逢周二教授法器班,逢周四念誦《無量壽經》。平日信眾可借閱佛教書籍。

  一九九三年四月,法師應邀前往福州觀宗庵佛學院主持結業典禮,並頒發畢業證書。香港信眾隨行三十餘人,後到廈門南普陀寺禮見妙湛大和尚。

  六月,法師帶團前往溫哥華福慧寺主持八關齋戒,約有百人參加,並有四人剃度短期出家。

  九月,法師應請到湖南祝聖寺傳授三壇大戒,法師為羯磨和尚。

  十月,法師應韓國崇山禪師之邀請,前往漢城參加世界一花國際會議。隨團有二十餘人參加。

  十月,法師與佛教青年協會會長陳鐘政及團員共三十七人,往河南省桐柏縣。法師主持水簾寺重修開光典禮及印恭法師榮任方丈之送位儀式。佛教青年協會更送《大藏經》結緣。

  十二月廿四日,法師前往大嶼山觀音寺,主持八關齋戒三天,參加者逾百人。

  一九九四年一月十六日,法師為佛教護生會主持旺角新會址開幕儀式,並隨緣開示信眾。

  五月,法師前往溫哥華福慧寺主持八關齋戒,其中有男女六人剃度短期出家。

  一九九五年二月,法師應江西省南昌佛教會之邀,前往佑民寺宣講佛學一星期,每天皆有數百善信聆聽。後順道朝雲居山、金山寺及廬山東林寺等。

  三月,法師為信眾增加一所修行道場,應請接收香港青山荷石精舍,後舉行晉院儀式,約有五百人參加。

  五月,法師於屯門大會堂宣講佛法。第一天講「漫談忍辱道」,第二天講「宇宙萬有從何而來」,聽眾千餘人皆法喜充滿。

  五月,法師前往溫哥華福慧寺主持八關齋戒,是次男女八人披剃短期出家。後到愛門頓妙覺寺演講佛學三天,又到多倫多湛山精舍演講兩天,約有百人參聽。

  十一月,為法師六十七歲壽辰,亦是出家五十三載。法師之各地弟子齊心重印《佛教修學文集》(後簡名為《學佛文集》),書成贈送十方結緣,以導有心學佛人士。並以此功德祝賀法師法體康健,弘法利生。

  一九九六年二月,佛教青年協會組緬甸朝聖團,誠請法師任團長,領團員六十多 名,為期十一天,遍遊仰光、庇古、蒲甘、曼德勒各大城市。朝象徵緬甸之雪達根大金塔。此塔是目前世上最大佛塔,內藏佛陀四件寶物︰杖、袈裟、水壺及頭髮。 各團員籌集二萬五千元,以佛教青年協會名義供養小金磚鑲在金塔山。於曼德勒參觀由胡仙居士捐助的眼科醫院,院長親自接待,各團員即席捐助數萬元善款給醫 院。稍後朝薩根山,沿途過程由當地電視台錄播,此外更在曼德勒IAHAGANDAYON寺院供僧結緣,應供僧伽千二百人。稍後法師更帶領部分團員,臨時安 排飛返仰光之和平塔公園參加一年一度供僧大會,參加信眾約數十萬人,場面莊嚴壯觀。

  五月底,法師前往溫哥華福慧寺主持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香港團員四十餘人,當地參加信眾約百餘人,其中有八男四女披剃短期出家。

  六月底,法師應邀前往國內增城一玩具廠為工人說法,皈依者眾。

  九月,法師應香港東蓮覺苑之邀,宣講「緣起性空」。

  十二月二日,法師再應緬甸教育部部長邀請,領眾百餘人前往緬甸恭迎佛牙,為 期八天。緬甸宗教部部長親自迎迓。於朝聖山吉娣坳巨石塔時,部長更安排便衣軍官護送。十二月六日,於仰光和平塔公園舉行迎請佛牙大典,法師被邀請為華僧主 法之一。典禮莊嚴,舉國歡騰。十二月八日,於仰光和平塔公園舉行供千僧法會,當地電視台及報館均派員採訪,可見此法會備受重視。法師讚頌偈曰︰

  一顆佛牙光日月 隨方展覽動群倫

  釋尊廣大慈悲力 化俗利生世世熏

  一九九七年五月,法師應佛教僧伽聯合會之邀任司庫一職,稍後更接任能仁書院及釋慧文中學校監之職。

  六月中,法師再應邀前往福州觀宗庵佛學院主持結業典禮,香港信眾四十餘人隨行,捐款港幣八萬餘元贊助佛學院經費。後順道赴武夷山觀光,參拜開元寺、南普陀寺等古剎。

  七月一日,香港回歸祖國,佛教僧伽聯合會與香港佛教各大團體聯合主辦「佛教 界慶祝香港回歸祈福大會」,於香港大球場盛大舉行,法師應邀為主禮嘉賓之一。法師領導佛教青年協會組織六百多人之義工團,協助大會籌備及維持秩序等工作, 圓滿此歷史性法會。其後法師於中華佛教圖書館舉辦慶祝香港回歸祖國念佛晚會,祈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七月底,法師前往加拿大多倫多湛山精舍舉辦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共有百人參加,其中披剃受戒者,男十七名,女十八名,法會圓滿後,法師前往美國紐約弘法。

  八月,法師應彌勒佛學社之邀請,假香港大會堂演奏廳主持佛學講座。講題為「學佛之階梯」及「緣起性空觀」,參聽者眾,座無虛席。

  九月,法師再度應邀前赴國內增城一玩具廠為工人說法,東主與廠長均皈依三寶。

  九月底,法師應佛教青年協會邀請,於沙田大會堂演奏廳宣講佛法,講題為「如何照見五蘊皆空」及「四科七大即如來藏」,每場聽眾均逾千人,法喜充滿。

  十一月,為法師六十九歲壽辰,適逢佛教青年協會創會三十周年紀念,特設素宴聯歡,席間為香港荷石精舍籌建大雄寶殿義賣、拍賣,共籌得善款壹百餘萬元。

  十二月,法師率領佛教青年協會眾弟子賑濟大坑東鸷及澤安鸷之獨居老人,令各長者於寒冬來臨前獲得應時禮物。是次派發禮物千餘份,共用港幣二十餘萬元。

  一九九八年一月底,法師率領佛教青年協會主辦之雞足山朝聖團,朝各大道場古剎,團員八十多名。

  四月八日至十五日,法師前赴河南省桐柏縣水簾寺主持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是 次法會為中國內地二千多年來首辦,因緣殊勝,參加之國內及香港戒子達二百餘眾,戒期七天。其後,法師回鄉弘法,鄉里們夾道歡迎,歡迎隊伍延綿數公里長。其 後又到邯鄲市大乘玉佛寺、月愛寺、白鹿寺等寺院弘法,參聽者數千人,法雨普施,皈依者眾。

  四月二十六日,法師應邀前往澳門著名佛教道場功德林弘法利生,上午講解三皈五戒,下午講授在家菩薩戒,晚上傳授三皈五戒,參加法會者達八十餘眾。

  四月底,法師宣講《大佛頂首楞嚴經》圓滿,講期達七年之久。於結經日眾弟子禮謝法師,儀式簡單而莊嚴。

  五月五日,法師陞座宣講《妙法蓮華經》,僧俗弟子雲集中華佛教圖書館,座無虛席。

  五月十四日至十七日,法師應澳門佛教青年中心之邀,前往澳門著名佛教道場功德林,傳授在家菩薩戒及主持八關齋戒三天。

  六月,佛教青年協會出版三十周年紀念特刊,表彰法師多年來擔任導師,弘法利生,不遺餘力推動會務之功。

  八月,長江流域洪水為患,良田億頃被淹,屋舍百萬坍塌,死傷逾千。法師領導佛教青年協會發起賑災籌款,籌得善款港幣四十萬餘元,悉數付與新華社香港分社轉達災區。

  九月,法師於天台精舍主持靜坐班,參加者數百人。靜坐班自一九八四年開辦以來,經歷十五年從無間斷。

  十月,法師率領佛教青年協會眾弟子,於石硤尾澤安鸷派發米油予獨居老人;其後,更於觀塘翠屏鸷、德田鸷及秀茂坪鸷舉行大型冬賑,派發禮品二千餘份。

  十一月,法師於尖沙咀街坊福利會主持佛學講座,講題分別為「如何證得阿羅漢果」、「自覺覺他行菩薩道」及「學佛知識答問」。是次講座由佛教青年協會主辦。

  一九九九年春節期間,法師率領四眾弟子共五十五人,赴尼泊爾及印度朝聖,遍禮四大佛蹟及參禮境內眾多聖蹟與寺院。先於尼泊爾大白塔舉行供千僧法會,應 供者二千五百餘人;後再於印度菩提迦耶舉行供僧法會,應供者近二百人。是次供僧法會合計支出近港幣五十萬餘元,悉數由十方善信隨緣樂助,成此無量功德。

  二月,法師將印度無憂樹樹苗移種於香港青山荷石精舍,種植成功後,復將樹苗分枝種於各處。此前中國並無種植此樹。

  四月,佛教青年協會撥款港幣七萬餘元,於佛教聖地印度菩提迦耶,為法師建造一座佛塔,回向法師健康長壽,久住世間,弘法利生,廣度有情。

  四月,法師前往河南省桐柏縣水簾寺,主持第二屆短期出家及傳授八關齋戒七天,香港信眾三十人及國內信眾一百餘人參加。法會圓滿後,法師回鄉弘法,於各佛寺說法開示,期間有信眾二百餘人求受三皈五戒。

  五月二十日,為慶祝教主釋迦牟尼佛誕日第一年成為香港公眾假期,全港各佛教團體於港九新界各區聯合舉辦佛教活動,法師應邀擔任屯門區佛誕節慶祝大會主席。參加者眾,場面熱鬧,非佛教徒亦樂於參與。

  八月,佛教青年協會與廣東省羅浮山華首台寺合辦第一屆短期出家及傳授八關齋戒,禮請法師主持,並請得衍空法師、葉文意居士宣講佛法。是次法會為廣東省首辦,國內外參加者達二百人,短期出家者四十八人,戒期七天。

  九月,台灣發生近百年最大之地震災難。法師鑒於災情嚴重,著佛教青年協會發起賑災籌款,於一個月內籌得善款港幣十三萬餘元,悉數付與法鼓山文教基金會香港分會轉台灣法鼓山農禪寺住持聖嚴法師,用以購買物資,直送災區。

  十二月,法師前往大嶼山觀音寺,舉辦八關齋戒。法會自一九九三年至今,多年來從無間斷。

  十二月,法師於阿彌陀佛誕日主持屯門望海觀音活動期間示疾,馬上入住法國醫院,進行全身檢查;幸賴菩薩加庇,法體無礙。唯法師平日為法忘軀,身體虛弱,須攝心調理。

  二零零零年二月,法師身體漸漸復元,恢復主持各項法會。

  三月一日,法師復元後旋即接獲喜訊,經荷石精舍大雄寶殿籌建委員會多月奔走籌劃,於青山村村公所旁,購得一幅面積二萬多平方呎可作建廟之用地,荷石精舍大雄寶殿完成之日可期。

  五月十日,法師再次應邀擔任屯門區慶祝千禧年佛誕節慶祝大會主席,法會於屯門梁植偉中學禮堂舉行,並邀請各道場住持及區內大德官紳等為主禮嘉賓,參加者眾。

  五月十一日(農曆四月初八日),釋迦牟尼佛誕日,俗稱浴佛節,法師為佛教護生會芙蓉山禪廬大殿及念佛堂主持開光法會,參加者四百餘人。午間於尖沙咀海洋皇宮酒樓筵開百餘席齋宴聯歡。

  六月,法師新收兩個出家弟子,加上歷年所收的出家弟子,計有定如、定通、定修、定強、定宏、定幻、定慈、定生、定仁、定悟、定淨、定平、定印、定行、定願、定根、定賢及定安等。

  七月二十二日,法師前赴廣東省羅浮山華首台寺主持第二屆短期出家及傳授八關齋戒。國內及香港參加者多達三百餘人,故分兩期舉行,每期七天。法師將離開華首台寺前,有百餘信眾求受皈依三寶,法師慈悲答允所請。

  十月,法師著作《學佛文集》重編付梓,贈閱各界,以弘佛法。

  十一月,於法師七十二歲壽辰,舉行素宴聯歡暨荷石精舍籌建大雄寶殿拍賣,共籌得善款五十萬餘元。

  二零零一年四月,法師前赴河北省,先到邯鄲市大乘玉佛寺禮佛,隨即為眾作佛法開示,為期七天。再到武安市佛教協會作佛法開示三天。稍後,回家鄉洞上村,亦作佛法開示三天。鄉民有感法師難得回鄉省親及開示,聽者及求受皈依者眾。

  四月三十日,法師應邀擔任屯門區佛誕節慶祝大會主席,法會於屯門大會堂舉行,大會邀請區內各道場住持及大德官紳等為主禮嘉賓,參加者逾千人。同日,法師出席香港佛教聯合會舉辦的萬人皈依法會及傳燈法會。

  五月十三日,出席屯門區(親親耆英)活動為主禮嘉賓,招待區內近百位長者。

  八月十一日,法師前赴廣東省羅浮山華首台寺主持第三屆短期出家及八關齋戒法會,更作佛法開示,為期兩星期。

  十一月,法師於壽宴日,再印《學佛文集》二千本廣贈結緣,以弘佛法。

  二零零二年二月,法師領隊前赴越南柬埔寨供僧,並參觀勝地。

  四月,法師前赴河南省桐柏縣水簾寺主持第三屆短期出家及傳授八關齋戒。然後再往河北省邯鄲市大乘玉佛寺宣講佛法。

  七月,法師率團前赴台灣參加圓光佛學院供僧法會及學僧畢業典禮。

  八月,法師前赴惠州羅浮山華首台寺,主持第四屆短期出家及傳授八關齋戒。

  九月,法師於天台精舍主持第十九屆靜坐班。

  九月,法師前赴廣西省桂平金秀鄉瑤族自治區主持許道成紀念學校開幕剪綵典禮。然後再往桂林市桂平洗石庵演講佛法。

  十月,法師邀請大嶼山觀音寺住持融靈法師,青山尸羅精舍住持果禮律師,合共三師,傳授在家菩薩戒,共有五十一人受戒。

  二零零三年四月,法師前赴河北省邯鄲市大乘玉佛寺宣講佛法。然後往武安市,為興建龍泉寺大雄寶殿舉行灑淨奠基儀式。

  七月,法師前赴惠州羅浮山華首台寺,主持第五屆短期出家及傳授八關齋戒。

  八月,法師率團前往斯里蘭卡拜佛牙及參觀一年一度的佛牙大巡遊。

  十二月,法師前赴大嶼山觀音寺,舉辦八關齋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無阿彌陀佛 的頭像
    南無阿彌陀佛

    大崗山吉祥精舍佛陀教育影音圖書館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