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第十冊 -- 宗教概說


圖/佛光教科書(一套十二冊)

  自序

  佛教需要現代化!
  
  佛教現代化缺少的東西很多,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一九五七年,菲律賓有佛教主辦的社會中學,透過印順長老要我為他們編寫一部佛教教科書,自覺力有未逮,因此辭謝。一九六○年代後,新加坡倡導華文,希望能編印佛教教科書,常覺法師商之於我,有感因緣不具,加以婉拒。環視今日佛教在台灣的發展和普及狀況,實在急需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目前雖然有一套方倫居士編著的初級、中級、高級佛學課本,以及後來許多佛教團體所陸續編印的佛教教科書,也都未能受到佛教界普遍的重視。
  
  一九九○年起,我發心要為佛教編寫一套教科書,定名曰《佛教》。最初計劃以十萬字為限,後來結合佛教界大德長者的著作,以及各家學說,漸成為三百萬字的初編,出版後,沒有對外發行,只做為佛光會會員和佛光山徒眾弟子講說的參考資料。
  
  近年來,益感教科書的需要,同徒眾妙清提起,妙清自動爭取許多義工協助,舉凡佛光山的職事、叢林學院的教師,甚至是學生,眾皆響應。只是《教科書》的體例,不比一般的作文,非專職不能盡其功,所以向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建議成立書記室,加強書記室的功能,展開《佛光教科書》初編的工作。
  
  這期間,不論行腳海內外各國,《佛光教科書》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功課,甚至在療病之中,帶領書記室的書記們到澳洲黃金海岸的佛光緣中心閉關寫作,行到香港佛香精舍,依舊不眠不休的趕工,如此在美、歐、澳等各洲之間數度來回,終於完成了些許的心願。
  
  為了使《佛光教科書》的內容更為縝密周延,特別禮請教界內外的學者大德助成,例如一篇「西藏佛教」,特地邀請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田璧雙喇嘛校正;「道教概說」一文,延請鑽研道教多年的南華大學校長龔鵬程先生評定;「民間宗教」則委由對此素有研究的鄭志明教授定稿;而一貫道的前人林育德先生也共襄盛舉,為「一貫道概說」鑑定;甚至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都經由各專門學者或宗教師予以校訂。至於佛光山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等,有的參與審稿,有的補充資料,有的潤飾修訂,可以說這部《佛光教科書》雖由我編定綱目,但因有佛光山子弟的參與,以及眾多因緣才能圓滿定讞。
  
  《佛光教科書》從一九九五年著手,歷五年終於在佛教東傳兩千年紀念前夕彙編完成,感謝三寶十方大德,由於前人的資料、台灣佛教蓬勃出版的事業及諸位佛教大德的作品,促成了《佛光教科書》的問世。
  
  關於《佛光教科書》編輯內容的特色有四:
  
  第一、《佛光教科書》全套共有十二冊,分別是:
  
  第一冊《佛光教科書》共分十二冊:
  
  第一冊《佛法僧三寶》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
  
  第三冊《菩薩行證》
  
  第四冊《佛教史》
  
  第五冊《宗派概論》
  
  第六冊《實用佛教》
  
  第七冊《佛教常識》
  
  第八冊《佛教與世學》
  
  第九冊《佛教問題探討》
  
  第十冊《宗教概說》
  
  第十一冊《佛光學》
  
  第十二冊《佛教作品選錄》
  
  每冊含二十課,每課以兩千字左右為篇,但這樣的字數限制,對浩瀚無垠的佛法總有縛手綁腳的窘態,因此以注釋做為補充,也是幫助研讀學習者,減少蒐羅資料的困難。
  
  第二、這十二冊《佛光教科書》前後的分類是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學習為目標。佛教以三寶為中心,因此將《佛法僧三寶》列為第一冊,學者一旦對三寶建立信心以後,則佛法大海就能任其遨遊。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第三冊《菩薩行證》,是對三寶的延伸,因此前三冊可以說是對三寶理論的架構。此外,《佛教史》與《宗派概論》有相互關係;《實用佛教》、《佛教常識》、《佛教與世學》也彼此互有關連,而《佛教問題探討》與《宗教概說》,則是為了讓大眾對宗教問題有廣泛的認識。
  
  我們所以把《佛光學》編列在《教科書》第十一冊,是因為數十年來佛光山倡導佛教現代化、人間化、制度化,對當代佛教的發展不無影響,因此以佛光山和佛光會為主,提供一些概念和認識,協助大家掌握佛教未來發展的動向。
  
  為了讓初學者能夠從古德的作品裡認識浩瀚無邊的佛法,我們選擇一些歷代的經論和佳作,輯成《佛教作品選錄》,並加以簡介,希望藉由欣賞這些作品,對佛法有更深切的體認。
  
  第三、《佛光教科書》的內容受限於篇幅,教者、研讀者可以多參考注釋,有時注釋更能表達主題的說明,至於圖片、習題更有待各個教者、研讀者運用。
  
  必須附帶一提的是,對於注釋內容不能一一標明出處,是本教科書的不足之處,不過佛光山發行有《佛光大藏經》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讀者可以充分運用,尤其《佛光大辭典》對《佛光教科書》的教學,更能有所幫助。
  
  第四、《佛光教科書》並非以學者專家為主要讀者對象,而是為亟需了解佛教的初學者所編印,內容著重在佛教基本知識的強化,因此學術性的研究推論及考據,不屬於本《教科書》的範圍。此外,在宗派的介紹上,我們的立場不偏於某一宗派,更非一家一派的言論;而在探討佛教史上,縱使存有佛教流傳的缺失問題,我們也不掩藏,希望有助於佛教未來的革新改進,教者、研讀者可從本《教科書》獲得對佛教全盤的了解。所以我們希望《教科書》能成為佛門中師父課徒之用及各個佛學院教師上課的教本,並能普遍應用於各寺院團體舉辦的講習會、讀書會等,更希望《教科書》也能提供給有心研究佛學者有入門的參考依據。
  
  本書出版的日期,正逢西元兩千年、也是佛教東傳中國兩千年的紀念,值此世紀交替之期,僅以此微願,化作心香一瓣,奉獻十方三寶各位大德,至望見者聞者不吝賜教!
  
  星雲
  佛光山開山寮

第一課 一神、多神與無神的探討

  宗教起源於人類對自然力量的不可知,以及對未來的無知、懼怕。當自然界的變化破壞人們平靜的生活時,追求一個高於此力量人格化的「神」,成為必然的趨勢。這個「神」依民族、習性、地區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釋與呈現;自然環境變化遽烈的地方,崇拜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在叢山峻嶺中,就崇拜動物、植物;一般民族對祖先則有紀念、祈福的感恩儀式。不論崇拜的對象為何,他們的共同點是相信所崇拜者具有神秘超人的力量,藉由禱告、祭祀,可以免遭禍害。
  
  世界上大部份的宗教都是以神為信仰對象,然而信仰卻不一定立足於崇拜神祇之上,因此,就有所謂有神信仰與無神信仰之分,而「有神信仰」依對象的不同,又概分為多神及一神。
  
  有神信仰者相信宇宙間有神的存在,神不但具有人格化的特質,能力更遠超乎人類。多神信仰是古老的宗教模式,將大自然一切不可知者皆附歸於神靈,按其職司而有區別,個人依其需要,膜拜不同的神:有以自然分類的自然神;以民間求助的政治神、財政神;或有將對英雄、祖先的崇拜亦歸於神類,如各地的原始宗教以及希臘、羅馬、印度、埃及等,都是多神信仰的代表。
  
  一神信仰源於多神信仰,凝聚眾神的聖德及能力於一神,堅信該獨特而唯一的「真神」創造了宇宙萬物,並主宰宇宙的運行,而真神的存在卻非宇宙的一部份,人們可以透過祈禱來得到援助。猶太教、耶穌教及回教都是同屬一神論的信仰。
  
  相對於有神信仰而言,無神論者拒絕承認一切客觀存在的神性,或否認有一主宰的至上神存在。這些唯物論、不可知論及進化論等,由科學方法推論神不存在的論述,則是針對一切不信耶穌基督者而言。
  
  一神論是專制獨裁,人是信仰者,神是被信仰者;人是崇拜者,神是被崇拜者。神,具有神性--「全知、全能」的特質,人類透過自己的想像力,不只是創造了唯一的真神,也衍生多神的龐大體系,成為人類的決定者與保護者。一神就像民智未開的封建時代,帝王為權力集中,掌握人們禍福的主宰與仰慕敬畏的對象,由於教育的普及,智識的提昇,社會的開放,專制封建已告瓦解,走向院會組織的民主、民選的思潮。
  
  從一神到多神,如上帝到聖母、聖子,三位一體之說;從多神統一為一神,如自然、地域、天神等,各種護法諸神,最後統攝於三十三天的帝釋天做為代表。一神或多神,都是存在虛無飄緲之間,握有人類命運大權和無上的能力,這些神,都是附會於人類無知的恐懼及滿足現實欲求所產生的,缺乏歷史的根據,和具足圓滿的道德人格。佛教並未否認神鬼的存在,如《地藏經》第七所說的有「千萬億那由他閻浮提鬼神」;其他經典裡,列舉聞法的天龍八部等眾,都說明神祇鬼靈擁有覺悟的佛性。佛教承認神祇的世界,但佛教以業力自受,有因有果,人不應該由神所控制,自己才是真正決定禍福的主宰。一神論與多神論者,雖難免失之迷信,但天地鬼神的賞罰觀念,無形中也成為人們趨善去惡的規範。反之,一些高唱無神論者,認為從事違法的行為是不會有什麼善惡因果的報應,因而造成社會秩序的混亂不安。因此崇拜神祇的「迷信」勝過不知三世因果的「不信」;最好選擇以人為本的正信宗教,教主是真人實事,道德清淨圓滿;教義有戒條律儀,能令人信受奉行,同時也有禪定的次第,能降伏內外之魔,更有智慧的啟迪,能令人走向解脫的道路。
  
  佛教承認宇宙間有精神和神性的存在。六道眾生中,「天道」即是所謂的神道。依佛教的宇宙觀,這些神也是眾生之一,不具有絕對的權力與主宰能力。六道眾生要經過艱苦的修行而超脫輪迴,達到羅漢或菩薩的境界,不再受生死的束縛,進一步成就佛果。因此,在佛教的平等觀中,人人有機會成佛,所謂佛是已覺悟的人,人是未覺悟的佛,與一神教的一神至上截然不同。此外,佛教的緣起法清楚說明宇宙的成住壞空、人的生老病死,悉數歸因於個人的業力、因果,完全否定神的權威之說。
  
  佛教不主張一神、多神或無神論點,佛教的前提是以「人」為本,非以「神」為主。佛教與其他宗教最大不同點之一,在於佛陀的教法以修心和見性為上,主張「心」「性」才是自己的主人,與其消極地祭祀祈福來寄託心靈,不如積極開拓心靈世界、明心見性更為究竟,這也是佛教能超越一神、多神及無神論的真義所在。

第二課 印度外道種種

  外道,指的是佛教以外的道,總稱為外道;佛陀所說的教法,則為內道,蓋心外求法是為外道,心內求法是為內道。佛教自古以來,統稱異教徒為外道,此一名稱並非輕侮之意,因為佛陀在各經論中,都說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中國禪門也說:「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可見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談法論議,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視為「外道」。
  
  在佛陀千百萬弟子中,大多數是從外道轉投佛陀座下,如優樓頻螺迦葉、那提迦葉、伽耶迦葉等,都是外道;乃至佛陀在即將涅槃時,最後皈依三寶的須跋陀羅也是外道。其實,揆諸佛教歷史,初信外道的人,更易進入佛教之門,而且一旦理解悟入佛教的真諦之後,就堅信不移。即使佛陀在證悟佛道之前所精通的科學「五明」及哲學「四吠陀」,也都是外道之學。
  
  佛陀時代的社會,由於婆羅門的墮落,自由思想的勃興,社會上出現了許多思想偏激的沙門教團,後來佛陀創立教團後,即稱他們為「外道」。關於外道的種類,諸經論所舉甚多,有九十六種、九十五種外道的說法,但一般都以「六師外道」為代表。
  
  六師外道,即富蘭那迦葉、末伽梨拘舍梨子、刪闍夜毗羅胝子、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迦羅鳩馱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等六師。六師各有十五名弟子,總計為九十六人。亦即外道六師各有十六種所學法,一法自學,其餘十五種各教十五弟子,師徒合論,共九十六種。所謂九十五外道,是指五大外道,即數論派、勝論派、離繫派、獸主派、遍出派,各有十八部的末派,本末總計為九十五種。
  
  據《北本涅槃經》載,印度有六種苦行外道,專以苦行而希求未來的樂果。即:一、自餓外道,斷食而忍受飢餓;二、投淵外道,潛入寒冷深淵,忍受凍苦;三、赴火外道,身常炙熱,甘受熱惱;四、自坐外道,不分寒暑,裸形坐於露地;五、寂默外道,以屍林塚間為住處,寂默不語;六、牛狗外道,持牛戒、狗戒,學習牛犬囓草噉污而祈求生天。
  
  又諸經論中,把各種外道大別為兩類:第一類是外外道,即泛指佛教以外的各種教法學派;第二類是內外道,即指附於佛法或佛教內的妄執一見者,或不如法修行者。所以,一般人常將外道和邪見歸為同一類者。
  
  在《翻梵語》一書中,則舉出散見於各經論中的外道名稱,共有一百三十餘種之多。例如:《阿毗曇毗婆沙》中的「蘇尼哆弟子」,譯作血,即拜血的外道;《雜阿毗曇》中的須那剎多羅等,譯作好星,即拜星的外道;《婆須密經》中的難陀婆嗟,譯作歡喜犢,即學習犢牛的外道;《雜阿含經》中的「薩區」,譯作地,即拜地的外道;豆婆遮,譯作惡語,即以惡語來求解脫的外道。此外,如「阿蘭迦」,譯作鳥名;《阿毗曇毗婆沙論》中的「鬱陀迦子」、《百論》中的「鬱陀羅伽」,譯作獺,即學獺的外道;《雜阿含經》、《外道誘質多長者經》中的「阿耆毗」譯作火;《佛所行讚》中的「阿耆尼毗舍」,阿耆尼譯作火,毗舍譯作入,即拜火的外道……。
  
  試想拜火、拜天、學鳥、學獸……,卻不從淨化心靈做起,如何能解脫煩惱呢?所以,外道所學,執著顛倒妄想,只是浪費時光。所謂「回頭是岸」、「回迷返悟」、「回邪歸正」、「回小向大」、「回妄至真」,希望外道早日棄暗投明,回向自我清淨,自我改進,自我覺悟。
  
  道者,路也。外道就像走入羊腸小道,迂迴曲折,時有迷途之險;唯有佛教,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的圓滿法義,才是真正的「內學」,信仰業力因果,不再把禍福寄託給神明主宰,能以「我是佛」,自我尊重,自我要求,當下即是無有濁惡的莊嚴佛國淨土。

第三課 如何選擇宗教信仰

  人,都有一顆頭腦,叫我們凡事要想清楚;人,都有一雙眼睛,叫我們凡事要看清楚;人,都有兩隻耳朵,叫我們凡事要聽清楚。關於信仰,我們也是一樣要聽清楚、看清楚、想清楚。
  
  信仰是發乎自然,出乎本性的精神力;信仰永恆不變的真理,名為信心。信心是聽法之因,由聞法功德則能出生死大海,如《正法念經》云:「聽法功德,出生死中,最為第一。」正確的信仰可以獲得無比的利益,在佛經中列舉有諸多譬喻,例如:信仰如手、信仰如杖、信仰如根、信仰如力、信仰如財。
  
  此外,信仰亦如交友、選擇終身伴侶,俗話常說「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一個人交錯了朋友,毀了一生的前途;一個女人嫁錯了丈夫,失去了終身的幸福。我們對於對象的選擇,怎麼能不小心謹慎?更何況信仰的對象、宗教,更應該仔細抉擇,確認正信的宗教!
  
  所謂正信的宗教,必須:
  
  1.信仰具有歷史考據的。
  
  2.信仰世界公眾承認的。
  
  3.信仰能力威勢具備的。
  
  4.信仰人格道德完美的。
  
  這是說,我們所信仰的對象,必須是歷史上經得起考據證明的,必須是經過舉世所共同承認確實存在的,必須是具有高尚品德與聖潔人格的,必須是能夠自度度人、自覺覺人的大善知識,如此才能引導我們走向正道,才是值得我們信仰、皈依的對象。例如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歷史上明確記載著他的父母、家族、出生地、誕生的日期,乃至他出家、修行、成道。他所成立的教團是舉世公認的四大宗教之一--佛教;他的道德是圓滿清淨的,他具足智德、斷德、恩德,是功行圓滿的覺者;他所宣說的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等教義,及因果、業力、緣起等,都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可以引導我們轉迷成悟,離苦得樂。
  
  所謂信仰「真理」,真理必須具有下列的條件:
  
  1.要合乎普遍性的。
  
  2.要合乎平等性的。
  
  3.要合乎必然性的。
  
  4.要合乎永恆性的。
  
  例如,佛經講人生有「四不可得」:常少不可得、無病不可得、長壽不可得、不死不可得。這是放諸四海皆準的道理,不但中國人如此、外國人也是如此;男人這樣、女人也一樣;古時候的人難免,現在、未來的人也莫不如是。所以是普遍如此、必然如此、本來如此、永恆如此的真理。尤其佛教主張「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印證真理的「三法印」。佛教本身就是合乎真理的宗教,因此翻閱古今歷史,如梁武帝棄道向佛;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高登牧師捨耶皈佛;宋朝名相呂蒙正說:「不信三寶者,願不生我家。願子孫世世食祿於朝,外護佛法。」哲學家尼采雖為牧師之子,卻讚揚佛教比耶教崇高、真實;叔本華以佛教徒自命,肯定佛教是世界上最尊貴的宗教;韓愈從諫迎佛骨到皈命佛教;歐陽修從毀謗佛法到行佛勸善;乃至佛教五大論師:馬鳴、龍樹、提婆、無著、世親等,無一不是從外道而改宗佛教,此皆說明,佛教是真正值得信仰的宗教。
  
  信仰佛教以後,如何做一個佛教徒,才能真正獲得信仰的利益?  
  1.要肯定信仰。
  
  2.要受持五戒。
  
  3.要不悖因果。
  
  4.要無懼生死。
  
  也就是要建立四不壞信,要受持五戒十善,要明白因緣果報,要了悟生死一如。
  
  其實,不管信仰任何宗教,最重要的是要開發自性,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因此,首先要從健全自己開始,也就是自己要有宗教的情操。例如:
  
  1.要有愛人救世的性格。
  
  2.要有奉獻正義的精神。
  
  3.要有探求真理的願心。
  
  4.要有取證佛道的勇氣。
  
  信仰了宗教以後,還必須做到:
  
  1.不可再貪取世俗的非法的要求。
  
  2.不可假藉宗教作為欺世的手段。
  
  3.不可以邪知執著謀私利為中心。
  
  4.不可有忘恩背義違背人情世故。
  
  尤其,佛教和其他宗教不同,佛教並不一味的叫人信仰,佛教的信仰是要我們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甚至可以建立在疑情上,所謂「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佛教的緣起、中道、因果等教義,可以究竟解答人生的迷惑。當我們的迷惑解除了,信仰就會更堅固,信仰堅固不移,才能真正得到信仰的利益,這樣的宗教信仰也才是我們所要選擇的,是值得我們信仰的宗教。

 

第四課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

  佛教從佛陀三轉法輪,度五比丘,創立僧團,宣說三法印、四聖諦的真理,直到佛陀入滅後,印度各教派林立,而有十八部派的興起。部派佛教的後期,由於龍樹菩薩思想的啟發,始為初期大乘思想的萌芽。直至佛教傳入中土,中國佛教在隋唐時代進入了宗派的成熟時期,教理學說相互融會的恢宏局面。為了判別佛陀一代教法的內容,各宗的祖師有「判教」之舉,如天台宗智者大師的「天台五時」、華嚴宗法藏大師的「五教十宗」、法相宗窺基大師的「三時教」等,綜觀佛教的歷史,從印度的十八部派興起到中國隋十三宗派的開展,都顯示佛教具有包容與融和的特質。
  
  佛教的教義,雖有人、天、聲聞、緣覺、菩薩五種修學的層次,但猶如大海,為諸川所匯歸,也如法華的「火宅三車」之喻,三車皆是會歸一乘。佛教的三乘教及五乘教皆是融會貫通,即令修學的是出世的三乘聖法,雖不求人天福報,也須具足人天的功德,就像一個擁有博士學位的人,也得從小學讀起。佛教主張的「五乘宗教觀」,是將各個宗教融會於五乘中,給予一個合理的定位,如儒家講三綱五常,提倡人際的禮節和人倫的和諧,這近於佛教的「人乘」思想,以持守五戒,圓滿人品道德;又道教的清靜無為、耶穌教及天主教強調寬恕博愛與堅守十誡、回教崇敬唯一的真神阿拉,亦通於天乘,修十善業,以追求天堂的快樂為目的。
  
  人天乘以外,還有菩薩乘,統攝人、天及聲聞、緣覺等乘,與前者最大的分別,菩薩為「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迴入於大乘」,發起自利利他,自度度他的悲願。修學菩薩的入門處,依龍樹菩薩所說:「菩薩以種種門入佛道,或從悲門,或從智慧、精進門入佛道。」菩薩有許多方便的入門處,但菩薩難行能行。何謂菩薩的「難行」之處呢?據《華嚴經疏》卷六說,修菩薩行有四難:1.背己利世難,菩薩為利益眾生,沒有一念為己之心;2.行相唯苦難,為利益眾生,不樂求世間的種種欲樂;3.處經諸有難,為利益眾生故,於諸苦無不經歷;4.時劫無量難,樂求無上佛果,兼修利他之行,故所經的時劫不可限量。
  
  菩薩與二乘行者的功德優劣,就在於菩薩不以二乘的有餘涅槃為滿足,能「慚有所不知,恥有所不淨」,發起「回小向大」的勇猛願行,不畏眾生難度,不懼佛道長遠,心如金剛,住於菩薩本願。
  
  菩薩對於人、天及聲聞、緣覺的修學,並不偏廢,所謂「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行」,如《大寶積經》卷十三「密跡金剛力士會」舉出,菩薩為化導眾生,必先入於禪思、智慧、總持、辯才等四事的法門。又據《瑜伽師地論》卷四十七〈瑜伽處分品〉舉出,修菩薩行,應修習下列四法,即:1.善修六度;2.方便善巧;3.饒益於他;4.回向菩提。菩薩乘具足「五乘」的殊勝功德,能夠滿足人間的種種欲樂,享有天界久遠的福報及二乘行人依住禪悅的生活。
  
  在《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中,也以水喻及火喻來說明菩薩的殊勝。菩薩如水,能流潤赴下、植善法種、信樂歡喜、壞煩惱根、自體無雜清淨、息煩惱熱、止欲渴愛、深廣無涯、高下充滿、息諸塵坌。菩薩如火,能燒煩惱薪、成熟佛法、乾煩惱淤泥、如大火聚、作光明照、能使天魔外道驚怖、能作安慰、利與眾共、人所供養、人不輕慢。
  
  上述菩薩的入門與殊勝之處,使得菩薩行特別受到重視。在《增一阿含經》卷十九說:「諸有眾生之類,菩薩最為上首,具足六度,了諸法本。」二乘行者,厭喧求靜,一心自了,但菩薩久習悲心,能發願受生惡趣,為除一切有情苦故。在經典中,從眾多菩薩的名稱,可見菩薩利眾的種種方便。如以光明接引眾生的日、月光菩薩;以姿態攝化眾生的歌舞菩薩;以梵音說法的妙音菩薩;以醫術救人的藥王菩薩;以恭敬供養眾生的常不輕菩薩;以哭聲度眾的常啼菩薩;以戒香度眾的香積菩薩;以臨終關懷的引路菩薩;以力氣助人的香象菩薩;以靜默開示的不說菩薩;及除一切憂冥、除一切疑怪、除一切熱惱等菩薩。此外,當生能發大心,廣行三學、六度者,亦被時人稱為肉身菩薩,如:印度的馬鳴、龍樹的世親、無著、燉煌等菩薩,及中國的六祖惠能、憨山、石頭希遷與民國的慈航、清嚴等。皆因發起利樂有情的悲願,而當生成就菩薩行。
  
  佛教的「五乘宗教觀」,為菩薩乘;即能涵容其他宗教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並圓滿菩薩道的教義,從持守五戒,而有現世的欲樂;具足十善業報,能得到天堂的福德,繼而能悟解四諦法、十二支緣起,入聖賢位,且以此善根,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效法菩薩的發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以大悲為根,菩提為果,如實了知人間雖好,但卻逃不了生命的「四不可得」,天堂擁有無盡歡樂,卻免不了「五衰相現」,輪迴六道,流轉生死。唯有菩薩乘才能普渡一切眾生,抵達涅槃的彼岸。

第五課 民間宗教介紹

  在宗教的發展史上,民間宗教常為封建國家所不認同的宗教組織,甚至被誤認為邪教、秘密教,但是民間宗教流行於民間,成為庶民百姓苦難時的精神寄託,這是民間宗教長久存在的社會功能。民間宗教的歷史源遠流長,從接受古老社會的原始信仰及神話傳說、開天闢地等,人與自然環境奮鬥,人與動物相互殘殺,由於對生存未知的恐懼心理,逐漸形成自然崇拜、動物崇拜、英雄崇拜、鬼魂崇拜的人、神、靈三界相通的宗教思想。  
  民間宗教的形成,基本上與道教、政治、人性要求等,密不可分。道教始於東漢年間,由張角自立太平道,張陵自立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獲得饑寒交迫的百姓的信奉。此乃民間宗教的雛型。另外,歷代的民間宗教的衍化,從南宋的茅子元創設白蓮宗,崇奉阿彌陀佛;六朝以來的彌勒下生龍華普渡的彌勒佛信仰,著重發願往生和極樂安養。白蓮宗以往生淨土為宗旨,廣招信徒,並且規定以普、覺、妙、道四個字做為信徒定名的順序,為了更深入社會,擴大影響的力量,茅子元以豐富的著述,擴大他的影響力。計有《蓮宗晨朝懺儀》、《淨土十門告誡》、《彌陀節要》、《西行集》、《圓融四土三觀選佛圖》等,只是年代久遠,篇章大多散佚,未能完整的保留下來。白蓮宗為明清社會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宗教,一般並以白蓮教做為民間宗教的總稱。
  
  明神宗時,白蓮教活動更為頻繁,組織也更為龐大。總教主稱為佛院主或白蓮教主,傳說能知過去、未來,並具有開天門、破地獄的特異能力。總教主之下有許多教主,男教主稱佛爹,女教主稱佛娘。教徒入教要呈送入教費用,而且心要誠,不然會被打入地獄。萬曆年間,民間宗教除了白蓮教,還有其他新的教派,計有涅槃教、紅封教、老子教、羅祖教、悟明教、無為教、黃天教、龍天教、金禪教、還源教、大乘教、圓頓教等七十餘種民間宗教,其中最著名的是聞香教。由於民間教派林立,名目日愈繁多,形成任意捏造經典,隨時更改教名,荒誕不經之言搧惑人心愈趨嚴重,各種異端邪說成為迷惑世人之用。因此,萬曆四十三年禮部上書請禁「邪教」,嚴禁其傳教活動及削弱其組織勢力。民間宗教不被國家所包容的原因,主要的是民間宗教的基本群眾為社會勞動的階層,長年深受政治和經濟的壓迫,他們幻想依靠神靈的庇護,能夠得到精神的解脫。廣大的群眾組織起來,很容易形成一股力量,也由於聚會的時間為「夜聚曉散」,活動多呈秘密狀態,因此更為主政者所忌憚。
  
  民間宗教在清代時受到更多的取締與更嚴厲的限制,但是民眾以反清復明為名義,打著白蓮教的旗幟,活動更加活躍,支派日愈龐雜。各教派傳教的方法,或喬裝成醫生、卜卦、貿易等身份,傳法授徒。一般教徒入教須有介紹人一至三人不等,並要經過入教的儀式,有授戒、傳訣、唱誓願文、上表掛號、對合同等內容。其中各教派皆有傳授的口訣,內容不一,但比較普遍的是「真空」八字咒語,為「真空家鄉,無生老母」,教徒一般的修行活動為念經、燒香、拜懺、上供、坐功、納錢等。
  
  明清時期民間宗教均有婦女參加,在各個教派裡,地位是平等的,皆以兄弟姊妹相稱。如:明末的龍門教教祖為米奶奶,且歷代掌教者都是婦女,教徒也以女性居多;又如清代的大乘教教祖呂菩薩亦為女性。在明清時,白蓮教的女首領,唐賽兒、王聰兒率軍起義,寧死不降,受到後人的景仰。總而言之,民間宗教的信仰,實包含著豐富的人文色彩與人們內心對幸福的渴望。它源於基層社會民眾的需求,也同時反映了平民百姓的心靈世界,糅和了佛教的淨土思想、道教的符咒仙術、儒家的人倫綱常、陰陽五行的宿命觀念,乃至祖先鬼靈崇拜,以及許多地方性巫術與泛靈信仰。
  
  民間宗教的信仰,沒有統一的組織、教義、儀式,經常和一般現實生活的希求相互混合,可涵蓋祖先崇拜、神明崇拜、歲時祭禮、地方禮俗、符咒法術等,民間宗教從東漢的太平道、五斗米教發源,演變至今的民間教派,如齋教、鸞堂、一貫道、天帝教、軒轅教等。民間宗教還融和了許多地方性的信仰,如廣東人崇奉三山國王、泉州人則信奉廣澤尊王、漳州人以開漳聖王為偶像。又原本只是漁民信奉的媽祖,日後逐漸演變成人民的守護神。民間宗教在台灣,內容益發顯得多樣與活潑,每年各地龐大的迎神賽會,如基隆的農曆七月的中元普渡、東港的燒王船、農曆三月的「媽祖生」等,都是流行於民間的重要節慶。
  
  民間宗教信仰根植於傳統的敬拜天地萬物的信仰文化,用禮義仁愛來維繫人倫綱常,以善惡報應的思想建構祥和族群。原是善美的民間信仰,但是由於現代人過於追求物質的滿足,迷信神通能夠改變一切禍福命運,其中有不肖的靈媒假神明附身之名,藉機歛財騙色,更玷污了神聖的宗教信仰。民間宗教的繁雜形態,與法術、靈異、神鬼、法事本不可分,但透過民間宗教的種種儀式,其中不僅蘊含歷史、文化、藝術的寶藏,更處處展現先民生活禮俗的遺跡。民間宗教膜拜神明的信仰,以「舉頭三尺有神明」的因果報應自我規範,對維持井然有序的社會有一定的助益,因此,也不應將民間宗教界定在愚夫愚婦的迷信範疇裡,而對它有所鄙視。宜重新為民間宗教估定價值,揭開民間宗教繁雜儀規裡的神秘面紗,讓人們從敬畏天地神明,轉而淨化自己的身心,提昇自己的道德。希冀民間信仰能從禮拜神明,深信善惡有報的真理;從處處依附改運的法術,省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不變準則;從恭敬天地鬼靈,而能心存慈悲,積集福德,不把禍福的因素完全歸於山川鬼神。讓民間宗教擺脫江湖術士的符咒、占卜等世俗化的色彩,恢復民間宗教簡樸的本來面目,也還給屬於宗教的莊嚴與神聖。

第六課 一貫道概說

  一貫道,為我國民間宗教之一,又稱天道。起源於明朝中葉,盛行於明末清代。最早的教派可能是羅教,之後分化各種不同教派,一貫道是很晚才興起的一支。其淵源可溯至清末王覺一。他借用《佛說皇極金丹九蓮證性皈真寶卷》及《開示經》中的偈語,建立「東震堂」,接續先天道統。以無生老為信仰主神,標榜彌勒佛三陽信仰,並以儒家為中心,主張三教合一;在形式上,夾雜著中國古老的讖緯圖說;在組織上,無出家之說,而由俗家信眾求道後稱為道親。
  
  一貫道於一九四六年自天津、上海、寧波等地傳入台灣。直至一九八七年始獲核准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為合法的宗教團體。謹此簡介如下:
  
  一貫道的歷史沿革是將其祖師道統分成:東方前十八代、西方二十八代與東方後十八代三種。在祖師傳承方面,與先天道的九祖到十四祖都一樣,從十五祖起才分道揚鑣,各自發展。真正將教門改稱一貫道的是十六祖劉清虛,而由十八祖張天然重訂新規,始形成今日的一貫道。一貫道的宗旨,在於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孝父母,重師尊,改惡向善,冀世界為大同。一貫道的經典有「無字真經」「有字真經」二類。
  
  一貫道職級分有:師尊、道長、前人、點傳師、講師、壇主、道親等。
  
  一貫道的儀式承襲先天大道的傳統,再加以簡化成「作揖」、「獻香」、「叩首」、「默唸愿懺文」四大項。具顯著的儒教化,其科儀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的儀式,是由天然師尊於一九三九年,依據道中流傳下來的三代古禮制定《暫訂佛規》建立的。其儀式內涵有三:叩首禮佛、念彌勒經、反省懺悔。道親們參加聚會儀式時,是著中國傳統的禮服長袍、大褂。有關供品是水果、餅乾、糖果、素菜等,不燃鞭炮,不燒紙金。常用的禮規有:飛鸞請壇禮、日常燒香禮節(各組家庭佛壇燒香程序稍不同);參辭接送駕禮;獻供請壇謝恩禮;大典、年節及各代祖師聖誕禮等,大都遵中國古禮,採燒香跪拜磕頭的方式,道親間則以「作揖」來相互問安。關於求道的儀規是求道者須由引師、保師的引介保證,並須繳納少許功德費,其次在神佛前焚燒表文,內容包括求道人及引保師姓名、求道年、月、日及佛堂住址,並須虔誠發出誠心抱守、實心懺悔等十條大願,如果不真誠依願而行,願遭天遣雷誅,其後再由點傳師傳授三寶,才算正式入道。
  
  一貫道的修持,是在追尋個人身心內外的純淨,也尋求教團組織的純淨。個人注意長幼尊卑,注意行為禮節,形成了一套儀式規範。
  
  一貫道的基本教義主張人類要「歸根認」,就是要藉各種修道方式回到「老」的身邊。說明「三期末劫」將來臨,故要「三曹普渡」,以期收圓渡回「九六原靈」。此外,其上帝觀:是採有一神和多神、磨煉說。世界觀:是將仙聖、人類等眾生所處的世界,概分為理天、氣天、象天。人性觀:分有本然之性、氣質性二種。道德觀:「內聖外王」指提倡中華文化道德八綱目--「孝、悌、忠、信、禮、義、廉、恥」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再者「外在行功」指廣度眾生為第一要務,第二為立佛堂,再者印善書、宣揚道義等行濟人利物之事。報應觀:肯定各宗教的「因果報應」、「業力輪迴」說,但另提倡上天已命彌勒祖師設「龍華大會」,將按功定果安排始終不退心志的道親在無極靈界的品位。天命觀:廣義面指在宇宙萬類生靈(動、植、飛、潛、礦、氣物等)體內,均包含上天賦予的天機性靈;狹義面指有形界有「奉天命來降生的帝王」,譬如:黃帝、堯、舜、禹;宗教界也有所謂「奉天命降世渡化眾生的明師」,譬如: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穆罕默德、耶穌等。神秘觀:一貫道自創有「守玄關」、「抱合同」、「念真經」三寶並用之說,並強調能藉此頓見先天道心,明心見性,後再行涵養的功夫,就能與先天性海結合,「反本歸元」。合作觀:主張道親於發展道務時,舉凡理天仙佛、氣天神祇等,皆會暗中護持推動。
  
  目前,一貫道在台灣的發展與分布狀況,自一九五三年在台灣各地發展至今,觸角已伸展到世界各國。在文教方面:注重於家庭佛堂的開班講道,曾設立「國學班」,舉辦青少年、青年國學研習營、兒童讀經班等,以提供社會大眾研讀經典。選用經典包括:四書、《孝經》、《道德經》、《莊子》、《清靜經》、《心經》、《金剛經》等。此外,常於法會或聚會上講解「生活禮儀」課程,以提昇道親素質;成立文教基金會、研究所、道學院及出版各種期刊、雜誌,以定期的精神食糧灌溉道苗,目前正積極籌設崇華大學。在慈善方面:致力於施藥、施棺、濟貧、救難、興學、撫孤、養老等,倡導儉樸的生活,持齋茹素是其最大的特徵。
  
  總之,一貫道的歷史迄今雖只近百年,但現已成為中國民間宗教,值得重視。

第七課 道教概說

  道教是中國的傳統宗教,從道教的發展過程來看,道教與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在中國早期文獻中,「道教」一詞原為春秋戰國以至秦漢時期各道各家以其所據之「道理」所行「教化」的通名,非特指某一宗教。直到南北朝,佛教興盛後,為與佛教對舉,才因當時諸道皆自稱某某道,後來遂被籠統的歸隸於「道教」的總教名下。因此道教實則其中包含了各種道法以及據其道而成的各個教,他們或出於儒家、道家、墨家之傳,或本於陰陽、煉丹求仙、符咒治病、齋戒祈福、養氣煉神等之法,因此道教的各個系統,其來源、教主、教義、內涵殊異不等,並非如佛教、耶穌教、回教的一源眾流,以一個教主而下衍諸派的方式相傳,而是諸道併存,或各行其道的多元分立的龐雜組織系統。
  
  關於道教的發展,最早具有組織制度的是興起於東漢時代的太平道、五斗米道、天師道等,他們透過懺過、符水治病、拜斗、上章,或宣揚治國之道來傳教,在當時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亂世之中,迅速吸收了廣大的農民信眾。另有講及煉丹,如魏伯陽總集前人煉丹及養生術撰著《周易參同契》,影響亦頗深遠。東晉葛洪則以儒家倫理為前提,搜羅種種修煉成仙的方法理論撰著《抱朴子》一書,建立了一套成仙的理論體系,使得神仙信仰在社會上日益普遍。
  
  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嵩山道士寇謙之及南朝劉宋廬山道士陸修靜,相繼清整教團,廣制道戒、齋醮儀範,使道教體制更趨健全。所謂「齋醮」即供齋醮神,為一種祭禱神靈的科儀,是道教重要的宗教活動之一。「齋」原是祭禱前的潔身淨心,「醮」是供奉素果珍品。道教舉行此科儀的目的在調淨身心,使與神靈相通,並做為道士自身傳經受戒、日常的修行功課,或為他人受符籙證盟、祈福禳災、超度亡靈等。陸修靜在全面總結道教齋儀的基礎上,將眾齋法分為九齋十二法,齋醮科儀便逐步定型,而且在歷經唐、宋諸帝的親受法籙,或敕令建醮的支持下,遂為各派所共習,即使在明清道教轉衰後,符籙齋醮仍流行於民間。
  
  陸修靜另一項貢獻是整理急遽增多的道派所據的典籍,他以「三洞四輔十二類」的架構來分類編輯。所謂「三洞」是:洞真、洞玄、洞神三部。洞真部收《上清經》,洞玄部收《靈寶經》、洞神部收《三皇經》,每一部又各分為十二類。四輔是:太玄、太平、太清、正一等四部,各部所收錄的經典內容各有不同,用來輔助三洞。三洞四輔正代表著當時的七大教派。
  
  此後唐、宋、金、元、明歷朝所編纂的《道藏》均依循此架構逐漸增廣而成。但今日所存,唯明朝正統年間所編《正統道藏》一部而已,共五四八五卷,其中又以《陰符經》、《道德經》、《南華經》、《黃庭經》、《文始經》被稱為道教的五大經,最受重視。
  
  六朝時期,另有上清派(茅山宗)道士陶弘景撰編《真靈位業圖》一書,總集所有道教尊神,建造了從天到地七個層次的一套整齊有序的神仙譜系,使神仙信仰更具體系化。後來發展的道教神仙系譜範圍更廣,這也是道教有如此多的節日,如三清、三元、五臘、玉皇大帝及諸道派祖師聖誕等原因。
  
  道教的發展,到了唐代愈加隆盛,主要因丹鼎派的長壽成仙、符籙齋醮派的受於天命、延長國祚,深得王公與士族的需求。又李氏皇族追認老子李耳為先祖,一時之間,老子廟、宮觀紛紛建立。高祖、太宗曾先後下詔將道教置於佛教之上。高宗時追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令諸州各建道觀一所,並於科舉考試中加入《老子》一科。玄宗則更親受法籙,令「道士女冠宜隸宗正寺」,視道士為皇族宗室。並令全國每戶必備《老子》一冊,道教在玄宗的推動之下,進入全盛時期。
  
  唐末五代之後,道教內部主張儒、釋、道三教兼融的思想隆盛,各道派幾乎都受到影響;丹鼎一派也由外服金丹為主的煉養法而一轉為內養精、氣、神的內丹修法,如呂洞賓、鍾離權、張紫陽等,為此等思想及內丹派的代表人物。另外,符籙齋醮一派仍受到皇室的青睞,宋哲宗時,正一(龍虎山)、上清(三茅山)、靈寶(閣皂山)三大道派被封為「經籙三山」。遼金時代,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新道派紛起,如在南方的符籙道派有神霄、清徽、淨明等三個新道派應運而生,他們共同的特色是強調內丹、符籙的融和。爾後符籙各派逐漸合流,歸併入「正一道派」(天師道)中。在華北則興起全真教、真大道教、太一教等三個新道派,其中全真教因丘處機見重於元太祖成吉思汗,勢大而信眾最多,後與正一教併稱為道教二大主流。爾後在《老子化胡經》所引起的道經被燬風波後才大幅衰落。
  
  道教流布既久且廣,枝末流派不勝枚舉,教義並無統一性,唯在殊異中稍能求其一同者,即「貴生」的主旨,無論是符籙、占驗、丹鼎、積善、齋醮的各個教義皆由此主旨所發展。明清之後,道教已甚衰微,至今的道教似乎更淪為殺牲祭拜的符錄齋醮、臨喪招魂、除妖作法、風水勘輿等江湖方士等型態,與早期道教所主張淨心養性的本質,幾乎背道而馳。唯因其「貴生」的主旨,深刻的牽動中國人民的心思,其源遠流長的歷史,豐富龐大的遺產,早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之一,曾對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政治方針、醫藥科技、社會生活,乃至風俗民情起過重大的影響。今日,在大陸、香港、台灣,兩岸三地,乃至日本、歐美已有學者進行學術的研究;希冀透過學術的研討,能令道教神職人員重視精神內涵的修煉,認識真正發源於本土的道教,不再一味的以符水咒術等做為傳教工具。

 

第八課 天主教概說

  天主教與東正教、新教並列為耶穌教三大派別之一。它的前身是猶太教,因此繼承了猶太教的一神觀念和舊約《聖經》。
  
  天主教是由巴勒斯坦境內拿撒勒人耶穌所創,最初僅在猶太人中宣講天國的福音,後來由他的門徒把福音推廣到希臘、羅馬各地。初期為羅馬帝國所不容,屢遭迫害。西元三一三年,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頒布了米蘭詔書,規定天主教為合法宗教。至四世紀末,天主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是為政教合一之始。
  
  政教合一使天主教的信仰和價值觀,隨著帝國的發展而廣布。西方的正義、博愛、和平、人權等倫理價值,皆源於天主教的信仰,影響西方的思想甚大。但政教合一也有缺點,它使宗教的超然事務,受到俗世政治的干預,導致東正教於十一世紀脫離羅馬教會而獨立。
  
  中古時代因教會掌管教育,因此教會的神職人員同時是信仰及知識的領導者,造成中古西方文化的統一性和單元性。
  
  十六世紀時,馬丁路德受文藝復興的影響,反對傳統和權威,強調個人的良知和自由,認為個人可直接從聖經獲得啟示,不必透過教會的解釋。此舉引發宗教改革運動,遂產生新教,是為天主教會第二次分裂。後世以新教通稱所有脫離羅馬天主教的西方教會。至十九、二十世紀時,則有各教派的統一運動,致力於聯合世界所有教會,促進彼此合作。
  
  天主教本身是一個啟示的宗教,故強調對於天主之啟示的信仰,特別是基督所傳輸的信仰。其基本信仰和教義是根據新、舊約《聖經》及教會一脈相傳的教訓而形成,最主要的信條包括在「使徒信經」內:相信天主是三位一體的,第一位是全能的聖父,創造了宇宙萬物;第二位是聖子耶穌,因聖神降孕於童貞女瑪利亞而生,他在傳教救人時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後又復活,並升了天,將來還要降生,審判世人;第三位是聖神,為聖父聖子所共發者,他照顧信徒,並引領教會。相信教會、贖罪、肉身復活及永生。
  
  天主教認為人的靈魂原是天主的肖像,但因原罪的污染而失去清白;墮落的人類必須透過聖子耶穌的救贖,始能重獲新生。透過洗禮,成為基督徒,分享天主的生命,才能獲得永生。
  
  教徒必須遵守「十誡」:1.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2.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3.守安息聖日;4.孝敬父母;5.毋殺人;6.毋行邪淫;7.毋偷盜;8.毋妄證;9.毋佔他人妻;10.毋貪他人財物。前三誡叫人愛天主,後七誡要人愛眾人,兩者歸納為一「愛」字。  
  天主教的儀禮主要包括彌撒祭禮及七件聖事:洗禮、堅振、聖體、告解、聖秩、婚姻及敷油。信友平日有早晚祈禱及餐前的謝飯禱告。
  
  天主教的組織,依其職務分為教宗、樞機、主教、神父及教友。就地域的劃分,以羅馬的梵諦岡為教會的核心,各地有「主教區」,由地方性的「本堂區」為基礎。另有各種修會組織,是超區域性的,其性質與工作依其宗旨而分。
  
  天主教堂以古羅馬式建築為發展基礎,為長方形的大型集會空間,兩行圓柱將整個大廳分成中間的大廳及兩邊的側廊。強調圓頂及拱頂,並以十字作為象徵。有些教堂周圍設有墓園。中古世紀的拜占庭藝術,使教堂增加了許多以五彩石頭及金銀塊作素材的鑲嵌裝飾,極其華麗精緻。其建築風格由長方形改為向心形,在教堂內部,圓頂可以一目了然,內部空間的平衡使人產生靜謐感。中世紀的哥特式建築,則以有尖角的拱門、脅形拱頂、飛拱、尖塔及窗花格為其特徵,充分發揮其垂直線的視覺效果。
  
  除此之外,天主教的音樂更是主導了西方音樂的演進。人們藉著優美、肅穆的宗教樂曲,在心靈上求得了平靜和安定的力量。

第九課 耶穌教概說

  耶穌教是信奉耶穌基督的宗教,起源於一世紀巴勒斯坦地區,為猶太的拿勒人耶穌所創立。全世界現有信徒十億以上,分為天主教、東正教、新教等主要教派,此外,還有散布於全世界各地的各種小教派。
  
  耶穌教(以下皆以此名代表新教)又稱抗羅宗,此一詞最早見於西元一五二九年神聖羅馬帝國議會的文件。其後凡不隸屬於天主教的羅馬教會,通稱抗羅宗。中世紀後期,天主教內部的若干改革派,都可視為耶穌教的先驅。至十六世紀初,馬丁路德對救恩問題有所徹悟,宣傳他的新教義,並因教會販售贖罪券的問題,掀起了背棄天主教的運動,各派所倡導的改革思想,遂在歐洲大陸中部發展。同時,耶穌教也興起於瑞士,並傳到西北歐和中歐,一個世紀後又傳到北美洲。
  
  耶穌教的教義與天主教大致上是相同的。主要包括:
  
  一、耶穌是基督、是彌賽亞(救世主),他到世間是以犧牲奉獻來服務人群。要把彌賽亞王國建立在神權上,告訴人神或世人。
  
  二、三位神格的教義:耶穌教是一神宗教,以聖父、聖子、聖靈的思想表達出來。聖父是創造天地的主,聖子成為人,住在人世間,聖靈住在人的心靈,將恩典、拯救、贖罪帶給信仰他的人。
  
  三、十字架與贖罪:耶穌教重要教義之一,由於耶穌基督的死,人類得拯救和贖罪;由於他的復活,人類得生命和希望。
  
  最初的耶穌教領袖共同認為,他們與天主教的分歧在於:他們相信人是憑著信心蒙恩得以稱義。在天主教義影響下,人經常擔心自己是否已有足夠的善功,是否蒙上帝的代表教會接受,而新教的教義,則使人可以坦然無懼地站在上帝面前,一方面擺脫對罪、死亡與魔鬼的恐怖,另一方面也自信有足夠的善行而生天。
  
  根據中世紀教會的聖禮體系和教階體系,神職人員實際上操縱了上帝與人類之間的一切關係。耶穌教則推翻了這種模式特權,耶穌教的領導人宣稱,信徒人人都有權傳播上帝救恩之道,並分享上帝赦罪的恩德。強調「信徒都有教牧的職權」,信徒可以直接與上帝交通,而無須教會與神父作中介。
  
  耶穌教不承認羅馬教皇的絕對權威,不接受羅馬教廷的統一領導,主張教會制度多樣化,主張簡化宗教儀式和聖禮,廢除禁止神職人員婚娶的規定,取消隱修制及聖像、聖物崇拜,不承認瑪利亞為天主之母及「煉獄」等。
  
  耶穌教的儀禮較天主教和東正教為少,只有洗禮和聖餐為聖事,有的教派甚至不承認有聖事,耶穌教徒也有請牧師證婚的,但不視為聖事。主要的宗教活動,一般包括祈禱、讀經、唱詩、講道等,多在教堂中舉行,由牧師主禮。
  
  因為耶穌基督是在星期天復活的,所以稱星期天為「主日」,並在這一天舉行禮拜。禮拜的主要特點在於突出講經的重要性。他們認為:講經是廣布上帝恩澤,是勸說人們悔改並因信仰耶穌而蒙上帝的救恩,同時也是指引社會的風尚,教導信徒了解人生意義和正確地處世為人。
  
  耶穌教各派都注重《聖經》的教導,於是興起將《聖經》譯成各國語言並廣泛發行的熱潮。活字印刷術的出現,更促進了《聖經》的傳播。耶穌教內宗派繁多,主要有六大宗派:路德宗(信義宗)、長老宗(加爾文宗)、聖公宗(安立甘宗)、公理宗、浸禮宗、循道宗(衛斯理宗)。此外,還有一些小教派與教會,如教友派、五旬節派、奮興派、基督復臨派、救世軍等。
  
  十八世紀後期,耶穌教的思想開始普及到一般信徒,其後發展成廣泛的群眾性的福音運動。福音主義在神學問題上基本持保守態度,它強調耶穌基督的位格和行為,除生活教導外,特別是他為了救人而犧牲自己,福音主義內含虔敬思想,積極進行人道活動、慈善事業和宣教工作。在二十世紀,耶穌教內部發起了普世教會運動,後擴大範圍及於一切耶穌教會。普世教會運動的起因之一是耶穌教人士不滿於各教派的相互排擠。這一運動的產物是世界耶穌教協進會以及某些國家的全國耶穌教協進會。
  
  耶穌教重大的節日有聖誕節、受難節、復活節和聖靈降臨節。天主教和東正教的節日較多,天主教有四大瞻禮和八大節日,東正教則有十二大節日。
  
  耶穌教是歐洲西北部英格蘭和美洲、大洋洲英語地區的主要宗教,經過十九世紀的推展,已傳遍世界各地。

第十課 回教概說

  回教為世界五大宗教之一,原稱伊斯蘭教,由回紇人傳入中國,故稱回教。西元七世紀初,起源於阿拉伯半島,由穆罕默德所創。之後,以一神信仰及提倡戰鬥力量,傳布教法,建立回教王朝。目前全球回教信徒已經各自成為宗教民族。
  
  阿拉伯半島以遊牧民族居多,早期以多神為信仰,尤其麥加「克爾白」為供奉祭祀的古廟。後受耶穌教與猶太教影響,產生哈尼夫教,影響回教一神思想。西元六一二年,穆罕默德首度公開傳教,後來遷徙至麥地那,成立政教合一的團體;六三○年,回到麥加統一阿拉伯半島,各部落紛紛表示信仰認同;兩年後,穆罕默德帶領信徒至麥加朝覲時,宣布「選擇伊斯蘭教為你們的宗教」,同年逝世於麥地那。
  
  穆罕默德聲言受天使吉卜利勒啟示,成為阿拉的人間使者及最後先知。其妻赫蒂徹、麥加富商阿布‧巴克爾、堂弟阿里等相繼成為他的支持者。
  
  回教基本教義是《可蘭經》,基本信條有五,教徒每日必修五功,即:念、拜、齋、課、朝。此外,《可蘭經》規定「聖戰」為回教徒應盡的義務,鼓勵為阿拉而戰,相信為聖戰而死者,靈魂可以升天,反對回教者,阿拉必將懲罰。最初目的乃為護教或反對異教徒迫害,後演變為回教軍事制度,乃至為鞏固政權鎮壓異己、擴大疆土、反抗外敵入侵等行動,皆稱為聖戰。回教所以成為強大宗教,建立龐大帝國,與武力的使用有著密切關係。
  
  回教教徒稱為「穆斯林」,意思為「順從」。教徒為阿拉子民,故須順從阿拉旨意,相信世間吉凶禍福、貧富貴賤等,一切皆由阿拉預先安排,人力無法改變。回教以開齋節和古爾邦節為二大節日。開齋節為齋月最末一天,見到月牙後舉行的慶祝節日,可謂回教的新年。古爾邦節於十二月十日舉行,其他尚有元月十日的阿舒拉節、三月十二日的聖紀、七月廿七日夜的登宵節、八月十五日的拜拉特夜等,均為回教重要節日。
  
  回教稱禮拜、舉行儀式、傳授知識之處為「麥斯吉德」。中國取「清淨無染,獨一至尊」之意稱回教寺院為「清真寺」。麥加的禁寺、麥地那的先知寺及耶路撒冷阿克薩清真寺,號稱回教三大聖寺,埃及開羅的愛資哈爾清真寺有最高學府之稱,亦為世界最古老的大學;寺院教職有謝赫、赫蒂布及穆艾津等;在中國,則尊回教學者為「阿訇」。
  
  回教立法有四種依據要點,分別為:
  
  一、《可蘭經》:教徒以其為阿拉的啟示,除奉行宗教儀禮外,並以之為最高法律力量,對借貸、飲食、婚姻、戰爭、財產、道德等,皆有所規定,為回教徒生活、思想的依據。
  
  二、《聖訓》:為僅次於《可蘭經》的經典,乃穆罕默德及其弟子言行記錄,被認為是《可蘭經》的闡釋及補充,為一切道德基礎。
  
  三、公議:指回教社會全體同意的意見,是回教第三大法律依據。
  
  四、類比:意指推理判斷。其以《可蘭經》、《聖訓》、公議為基礎,類比之法不可與前者相違背。
  
  穆罕默德逝世後,因哈里發領導者繼承問題,及對教法主張不同,主要分裂成遜尼派及什葉派,遜尼派自稱回教正統派,佔全世界回教徒百分之九十;其又分哈乃斐派、馬立克派、沙斐儀派、罕百里派等四大派別;什葉派後則分栽德派、十二伊瑪目派及伊斯瑪儀派等,主要分佈伊朗、伊拉克等中東地區。另外,七世紀末興起的蘇非派,至今仍於回教世界中流傳。
  
  目前,伊斯蘭世界聯盟、世界穆斯林大會及伊斯蘭宣教協會為世界三大回教組織。西方資本主義盛行後,興起各種思潮,以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泛伊斯蘭主義、伊斯蘭現代主義及伊斯蘭教社會主義為社會運動的主要思想潮流,帶領回教徒進行改革,及復興宗教、文化歷史,對回教社會影響頗大。

第十一課 猶太教概說

  從世界文明史上看,會發現猶太教與以色列民族有不可分的關係。古代以色列人所建立的國家,歷史最悠久的是猶太國,所以,以色列人又稱為猶太人,所信奉的宗教叫做猶太教。它是世界宗教史上最古老的一神論宗教,對耶穌教和伊斯蘭教曾產生深遠的影響。
  
  據研究,猶太人曾有一段很長的時期受到埃及人的統治,並淪為奴隸,被迫從事勞動。一直到西元一二三○年,以色列出現了一位民族英雄摩西,統領族人逃出埃及後,這時形成所謂的猶太教,摩西是該教的創立者。在長達四十年的遷移過程中,摩西確立了上帝雅威是宇宙獨一無二的神,並頒布律法和教規,內容主要為「十誡」。
  
  猶太教無系統的神學理論和成文的信條,但十分注重《律法書》,猶太教的基本信仰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信仰一神:猶太教始祖雖出身在多神的巴比倫,先祖們也曾在多神的埃及住了二百多年,甚至後來給多神的亞述、希臘、羅馬帝國等相繼占領,但信奉唯一的神卻始終堅持不變。
  
  二、信仰以色列是與神立約的選民:古代各民族皆把民族和民族神的關係解釋為受神保佑祝福。以色列人認為自己是神所特別揀選的子民,而其他民族則不是,這種見解引起其他民族的反感和排斥,造成猶太教無法成為世界性宗教之一。
  
  三、信仰《律法書》代表神的旨意:於摩西的十誡中體現無遺。
  
  四、相信救世主彌賽亞會拯救以色列民族及全人類:猶太民族遭受其他民族的統治、迫害,在無力反抗下,轉而期待救世主彌賽亞的出現。猶太教相信的救世主不是神,而是一個人,他與神的關係是作神的使者,完成神的旨意,而且救世主不僅僅只拯救以色列人,如果其他民族願意接受神的教誨,同樣可以進入神的國度。
  
  猶太教的經典就是現在耶穌教《聖經》中的舊約部分,因絕大多數是用希伯來文寫成,故又稱《希伯來聖經》。猶太教經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律法書》,是記載關於世界與人類起源及以色列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二、《先知書》,是記載以色列重要歷史人物的事跡,及以色列民族的興衰過程;三、《聖錄》,包括有〈詩篇〉、〈箴言〉、〈哀歌〉、〈約伯記〉、〈歷代志〉等。這是猶太教確定《聖經》的十一卷書。
  
  除《聖經》之外,著名神學家邁門尼德撰寫《困惑導引》一書,其中,列舉了猶太教信仰的十三條款,被後世猶太教所廣泛接受。
  
  從公元前五世紀以色列人被擄歸回算起,二千五百年中,猶太教建立了一整套宗教活動與儀禮、教規。猶太教有許多節日,都是依猶太曆計算的。其中的逾越節、律法節、住棚節是三大主要節日,在猶太教的聖日中,安息日這一天教徒不能從事日常的工作,要到會堂禮拜、讀經或在家教導子女讀經、學道。其他節日還有贖罪日、審判日和痛悼節、歡慶節、獻身節、重修聖殿節等。
  
  猶太教的宗教活動都以會堂為中心,按猶太教習俗,男孩自五歲起要終生學習《律法書》。傳統的猶太教禮拜,要有十名成年男子組成的祈禱班,每天作三次的祈禱。祈禱時,男女要分座,並覆蓋頭部,這是尊重上帝來臨的表記。猶太人在飲食方面的禁忌是不准吃帶血食物,植物、禽類都可以吃;獸類只吃牛羊等分蹄的動物;水產食品無鰭及無鱗的不能吃。
  
  猶太教女孩出生後第一個安息日,做父親的要到會堂讀《律法書》,並由母親為女兒取名字;而男孩出生後第八天則需要接受割禮,是為上帝和猶太男子之間盟約的標記。年滿十三歲時要到會堂舉行成年禮,宣示成年後為自己的行為擔負責任。男女舉行婚禮時,新郎要把一只玻璃杯打破,以此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被毀和猶太人的流離顛沛;同時提醒新郎、新娘,人類幸福的易碎,需要小心的呵護。猶太教對生與死認為是不可分的兩面,信仰靈魂不滅與身體的復活;人死前要請修道士代為誦經、懺悔認罪;入殮前須先淨身,並裹上白麻布。教徒禁止和外族通婚,原因是他們沒有領受割禮,如果外族要歸化猶太教,首先就必須領受割禮。猶太教嚴禁對於偶像的崇拜,但是卻有西牆、聖殿山、拉結墓、先人墓等聖地和六角星、九臂燭台、律法小匣等象徵。
  
  猶太教崇奉一神雅威,以家庭為其敬神中心,所以宗教能保存至今;猶太教注重宗教教育、家庭清潔、刻苦耐勞、團結奮鬥以致於能抵禦強敵復國;始終相信猶太教是世上最好的宗教,故改信他教者少之又少,這是猶太教不容抹滅的優點。

第十二課 新興宗教介紹

  新興宗教是指在傳統宗教之外,所興起的新宗教;或是指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誕生的宗教。它在西方有特定的用法,在日本叫做新宗教,在台灣叫做新興宗教團體。其主要形態有二大類:一是從傳統宗教中進行教義及儀式的改革,且積極地推動與宣揚;二是整合各種傳統宗教理念,進行新的詮釋與改造,構建出一個新的宗教形式。
  
  幾乎每個時代都有新興宗教,其數量之多,無法統計。然而它在世界宗教上卻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擁有一定的信徒。現在日本新興宗教有七百餘教團,其中號稱有百萬以上信徒的教團有創價學會、立正佼成會及靈友會;韓國有圓佛教;目前在台灣經內政部核准立案或依法登記的新興宗教計有一貫道、天帝教、理教、天理教、軒轅教、巴哈伊教、天德教等。以下擇其中具代表性者簡述之。
  
  一、一貫道
  
  一貫道發源於中國,係清末王覺一繼承黃德輝的先天道,並加以改造所創,而一貫道的名稱則是劉清虛取法《論語‧里仁篇》「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的意義。一九四○年,十八代祖張天然再將一貫道易名為「天道」。其後,一貫道與天道兩種名稱並用,以迄於今。一九八七年獲內政部核准成立「中華民國一貫道總會」,為合法的宗教團體。
  
  現在台灣所流行的是張天然所創的一貫道,一九四六年傳入台灣,以「敬天地、禮神明、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鄰里、謹言慎行、改惡向善」為宗旨,一貫道信奉主神無生老肬,採取儒釋道三教合一,有理、氣、象三天論;三期末劫;三曹普渡;三寶等教義。主要在闡明一貫真理的先天大道,以養心悟性的內功,拯救善信以返信理歸真,躲避生死輪迴與末世災難。因此,道或天道成為其宗教形上理念的重要核心。
  
  二、天德教
  
  清末民初,四川蕭昌明創立天德聖教。大陸變色後,在台門弟子在王笛卿長老領導之下,於一九七五年成立天德聖教中華民國總會。一九八九年由天德教理事長蕭楚喬依規定提出申請立案。內政部以「中華民國天德教總會」之名,核准設立。
  
  以忠、恕、和等二十字為本教之骨,撐天立地。是融和五教的精義,以及我中華文化道統而成,提倡宗教大同,消弭宗教界限,尊奉無形古佛及無生聖母,強調虛空境界皆源自羅祖信仰。
  
  在禮儀上頗為莊嚴隆重,其常用禮有鞠躬、跪拜、作揖、合掌、握手等五種。在道務方面有朔望朝賀、平日禮佛、法事誦經等。
  
  三、理教
  
  理教是繼承堯、舜、禹、湯……孔、孟等中國道統文化,迄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為明末楊澤所創立,至一九二八年始核准為合法宗教。大陸變色後,由旅台教友錢中南、趙東書等人發起重組中華理教總會,創立中國聖理書院,培育傳教人才,編纂有關典籍。
  
  以忠君愛國、孝順雙親等十六字為基本信條,融和儒釋道的精華為一理,採三家之長而現代化,以天地育萬物無私無我之心為我心,貫徹天人合一之聖道。以陰陽合一生生不息之理為公理,發揚心物合一的真理。以愛國敬親為宗旨。供奉聖宗古佛為最高神祇。教義為重忠孝與五倫,實踐八德,以淫盜妄煙酒為戒律,每年有六大齋期,除固定齋期外,也致力於禮俗改革,有其自成形式的結婚禮、喪祭禮、生日禮等。係一種入世修的典型宗教。
  
  四、軒轅教
  
  前立法委員王寒生,為發揚民族精神,保存中華文化及對抗外國的侵略,遂創立軒轅教。於一九五七年三月一日由內政部批准,正式建教。一九七四年六月十九日,才正式成為合法宗教。
  
  軒轅教以「道」為至高無上的上帝,奉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為教主,繼承軒轅黃帝道統,重建中國固有宗教,啟發中國新機運,鑄成新中華魂,促進人類達到大同盛世為宗旨。教義綜合儒道墨三家學說,上宗軒轅黃帝,人世間以祖為貴,軒轅黃帝為始祖,法祖以親睦人群。自然界以天為尊,尊天以貫通宇宙。宗教和倫理,乃合而為一,尊天法祖是中國傳統的邦本信念,軒轅教將之奉為信條。
  
  此教派主要儀式包括三大階段的修行、靜坐、武術、來復日的禮拜和講道。軒轅教的成立,在中國宗教和文化史上是一件特例,把民國以來建構國族的三種不同的黃帝形象熔冶成一體,特別強調黃帝是具有法力的角色。
  
  五、天帝教
  
  是信奉宇宙主宰上帝的最古老宗教。於一九八二年二月十五日,正式成為合法的宗教團體。
  
  天帝教遵奉道統,教主當為立教始祖天帝。於人間不設教主,由天帝遴選傳人,授命為首席使者,駐在地球教化。天帝教的人間首任首席為李玉階,是天德教蕭昌明的大弟子。天帝教主張:先盡人道,正心修身,齊家報國;再修天道,積功累德,救世渡人。該教以融會世界各大宗教聖哲立教教人的精華,以忠、恕、禮、和等二十字,為教徒身體力行,做人處事的準則。
  
  天帝教以天人禮儀為準則,特制定五綱,並分為「教壇設儀」、「教壇威儀」、「樂制」等十五日。天帝教以服奉「帝」、服奉「道」、服奉「師」為三寶。教約有:一、天人三規;二、四大戒律等。教徒日常修持功課計有:一、奉行教則;二、反省懺悔;三、祈禱誦誥;四、填記奮鬥卡;五、靜參修持等五項。
  
  從現象上看,新興宗教的歷史比較短,大都興起於一九七○年代後;興起之初比較平淡,不為社會多數人所注目;但靈活性大,較有活力,發展迅速,變化也快。
  
  新興宗教在宗教性質上很難加以定位,有的雖自稱為佛教、道教、耶穌教,但卻不被傳統宗教所接納,遂產生了正統與異端的爭執;有的與社會相對立,走上極端,演變成邪教;有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調整自身,漸有制度,已成為實質的新興宗教。

 

第十三課 附佛神祇的因緣

  數千年來民間崇拜的各種神祇,探其根源,與佛教的佛、菩薩及護法神祇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人們對於神祇膜拜的心理,有來自人類對自然萬物的畏懼,有來自對聖賢英雄的尊敬,也有來自對歷代宗親的久遠追思,及對神祇鬼靈的祈求等,民間信奉的神祇,有源於原始佛教的謢法神,因佛教的傳入中國而成為本土化的神祇。以下僅以民間較為熟知的神祇略做介紹。
  
  一、天公,依佛教的說法,「三十三天」的天主是釋提桓因,其曾因五衰相現,自知將墮落,趕緊自皈依佛,而免於墮入惡趣。佛陀在菩提樹下修道時,帝釋天吹貝螺保護佛陀;佛陀生病時,持缽侍候;佛陀涅槃時,悲哀念誦頌詩,且還保護佛的遺骨舍利,令正法流布。天公在佛教是三十三天主的釋提桓因,傳入中國已被漢化,成為統領天、人、鬼三界的玉皇大帝,掌管天地的興衰替代及人間的吉凶禍福。
  
  二、四大天王,又稱四大金剛,四天王又作護國四王、四大天王。四王即持國(東方)、增長(南方)、廣目(西方)、多聞(北方)四天王。此四天王居須彌山四方的半腹,常守護佛法,護持四天下,令諸惡鬼神不得侵害眾生,故稱護世,又稱護國。四大天王本為佛教的護法神,傳入中國後,四大天王被賦予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的「地水火風」之職,象徵人們對於「風調雨順」、「五穀豐收」的祈望。
  
  三、韋馱與伽藍,韋馱又稱增養天王、韋馱菩薩,為佛教的護法神之一。據《俱舍論》謂,韋馱是四大部洲中的東、西、南三洲佛法的守護神,在傳到中國後,蛻變成武將的形象,身著盔甲,手持降魔杵,擔負起寺院的護法之職。伽藍是護衛寺院的護法神,民間稱之伽藍尊王、伽藍千歲,在《佛祖統紀》有關於伽藍菩薩皈依佛教的記載:「智顗大師到荊州,欲創精舍。一日,見關羽神靈告之,願建寺護持佛法。七日後,師出定,見棟宇煥麗,師領眾入室,晝夜演法。一日,神白師:『弟子獲聞出世間法,念求受戒,永為菩提之本。』師即授以五戒,成為佛教的伽藍護法神。」民間以關雲長的「忠孝節義」供奉祭祀,為其建寺,稱為武廟、關廟。
  
  四、閻魔王,據《起世經》載,閻魔王因前世惡業,每日夜三時,王宮變為鐵城,獄卒取王置熱鐵上,從口灌入銅汁,使其全身燋然。王作是念:「於往昔身、口、意作惡行,今受此苦。願我從今捨己身,於人間相逢受生,信解如來法,剃髮出家。」作如是願訖,所居宮殿,猶如諸天。由於民間深信靈魂不滅,閻魔王傳至中國,成為「陰間之王」,被稱為閻羅天子、閻王老爺、森羅王等,審判人們生前的善惡,掌管賞罰的大權。閻魔王經過民間神怪小說的渲染,衍生十殿閻王之說,並以四川的酆都為鬼城,成為主持人間正義的無私判官。
  
  五、牛頭馬面,牛頭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能排山。據《鐵城泥犁經》說:阿傍為人時,因不孝父母,死後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佛教最初只有牛頭,傳入中國時,由於民間最講對稱、成雙,才又配上了馬面。
  
  六、門神,民間稱為「哼哈二將」,是守衛寺門的神祇,本為佛教的金剛力士。在《大寶積經》中說,他們是手持金剛杵,保護佛陀的夜叉神將,名之「持金剛」、「密跡金剛」。又據《正法念經》載,有兩兄弟為了護持兄長成佛,誓成護法神。民間的《封神演義》特封「哼將」、「哈將」鎮守佛寺山門。由於《封神榜》神怪小說的渲染,密跡金剛遂成為中國式的門神了。
  
  七、送子娘娘,送子娘娘原是王舍城噉食兒童為生的羅剎,名鬼子母,後經佛陀的訓誡與教化,才懺悔皈依佛教。鬼子母立誓成為婦女安產的善神及兒童的守護者。鬼子母傳到中國的民間,演變成送子觀音、胎神、床神之說。
  
  八、地神,原是佛教的護法神,在《大日經疏》卷四謂,地天曾為世尊做證,大敗魔王,是為功勞顯著的護法神。後傳入中國民間,變成后土娘娘,與天帝地位相等,主宰大地山川,五穀生長的神祇。后土娘娘除了是人們崇拜的「大地之母」,也是墓地的守護神。后土娘娘的職責與佛教的地神相同,都是保護土地與生殖萬物之神,而且兩者皆為女性。
  
  九、魁斗星君,與民間信仰的文昌君一樣主考運,源於佛教的二十八天之說,後被古人附會為主管文運的神祇。古代的社會以科舉取士,自然魁星的信仰能在民間廣為盛行。魁星的造形為赤髮藍面之鬼,右足立於鰲頭之上,左腳踢起星斗,右手握筆,左手執墨,象徵金榜題名,獨佔鰲頭之意。
  
  十、呂洞賓,俗稱仙公,即八仙之一。據《嘉泰普燈錄》卷二十四載,呂洞賓是唐末京兆人,三舉不中,偶於長安酒肆遇鍾離權授以延命術,自爾人不知其所終。嘗游廬山歸宗,後途經黃龍山,聞黃龍禪師說法,被黃龍喝斥為「守屍鬼」,始知用錯心,乃說一偈:「棄卻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戀水中金。自從一見黃龍後,始覺從前錯用心。」呂洞賓悟後發起大願:「非度盡天下蒼生,不欲生天。」
  
  此外,民間信奉的清水祖師原是佛門的僧人;南海觀音、送子娘娘也就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那吒太子爺,原是佛教毗沙門天王之子,在《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五載:「那吒太子,析肉還母,析骨還父,然後於蓮華上為父母說法。」孟婆娘娘是佛教徒,勸人戒殺持齋,後被民間附會為幽冥之神,能調製人投胎前的「忘魂湯」,使鬼魂飲用後,忘記前生事情;城隍爺、土地公是地藏菩薩思想的附會;托塔天王李靖,本為佛教四大天王的「毗沙門天」;金童玉女則採自佛教的善財與龍女。這些原屬於佛教戶籍的神祇,不僅應給予正名,且須還給他們本來面目。

 

第十四課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

  自有人類以來,就有宗教信仰。從自然宗教、祭祀神鬼等,一神與多神的崇拜,人類對大自然畏懼及對神權的順服,由於害怕未知,又揣測有神鬼居中操縱人們的福禍,因此產生了祈神驅鬼、巫術祭祀等活動,如戰國時的河伯娶婦、漢武帝時江充的巫蠱之禍,及南朝宋文帝時,女巫嚴道育因被控咒帝死而慘遭鞭殺等,這些與社會民俗結合的信仰,乃源於人類對神鬼的依附及恐懼的心理所產生的。而佛教則以為業力自主,一切事物皆由緣起,非由神明的主宰,與鬼靈的操縱,認為命運是可以透過慈悲的實踐和智慧的啟發而改變的。佛陀以「人人皆有佛性」的平等觀,要眾生覺醒到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福禍吉凶,打破神鬼主宰天地的思想。佛陀提出「四依止」,即: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主張宗教信仰應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凡宣揚有益世道人心的宗教,提昇淳善道德風氣的教義,佛教都是贊同的。佛教於人格養成的教育,提出持守「五戒」,從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培養慈悲愛物、理性自制的善良美德。也希望信奉神明主宰者,能從神權中解脫出來,進一步相信因果和緣起的真理,不把未來的禍福完全依附在神的旨意下。
  
  某些人信仰人與萬物是由創世主所締造的,除了創世主是唯一的真神,不得再拜其他的神,而佛教對宇宙的形成,則認為是依循事物的生、住、異、滅的規則,而非有外力的主宰。在信仰的對象上,佛教則以時間上的「三世諸佛」與空間上的「十方一切」的無量無邊來涵蓋,信徒可以選擇與自己有緣的佛菩薩,做為自我學習的榜樣。關於堅持不可崇拜偶像的宗教,卻處處以先知、預言及萬能全知力量,造成信徒膜拜偶像的心理,並以掌握獎懲的主宰自居,讓信徒完全順服,而不敢有任何的置疑。對於萬能的神,佛教的教義有所謂「佛有三不能」:不能免定業、不能度無緣、不能盡生界,佛陀的大弟子目犍連
  
  尊者以飛足神通,尚無法救釋迦族一人;得道的安世高大師,為了舊業,償還一命;十世為僧的悟達國師,也須受人面瘡之苦。佛教不是宿命論,而是肯定善惡有報,禍福自招。
  
  佛教不是一神的偶像論,是以三法印印證宇宙人生的實相,佛經的天龍八部,也不是泛靈的信仰,而是擴大我們的生命空間,了解人道之外,還有其他眾生的存在。佛教尊重一切眾生,但不向這些神靈求福避禍,而是觀緣起性空,以戒、定、慧三學的修持,淨化身心,開發光明的佛性。佛教更進一步以「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強調信仰要經過「聞、思、修」三種階段,堅持信仰不可盲信、盲從。因此,佛教非是一神或多神的信仰,而是重視內學內觀的理智宗教,也是唯一肯定一切眾生本具有佛性的覺悟宗教,佛性之前,人人平等,只要我們能奉行佛陀的教誨,用六波羅蜜止息貪瞋痴的火焰,即可從煩惱的生死大海,渡到寂靜安樂的彼岸。
  
  人類的信仰,從自然的敬畏、祖先的祭祀、靈魂思想的形成,到追求精神世界的昇華及尋求生存的意義,這是宗教所應淨化的過程,如果一味的借助各種神具、法術,以鬼神附身的方式做為教義的內涵,對於世道人心不但沒有啟迪的作用,對於移風易俗也沒有淨化的功能,更會失去宗教的神聖本質。
  
  在原始佛教時,佛陀以「箭喻」指示鬘童子,追求信仰者,注重的是智慧的開發及苦惱的解脫,而非執著神秘的現象,凡是與解脫生死無關的事物,佛陀都名之為戲論。佛世時,有九十六種外道,有的用斷食求取生天,有的以為裸形即可身心清淨,有的學習牛狗的種種來消除罪業,有的以為啞羊不語就是高深的修行等。這些希冀以祈禱的儀式或禳災的祭祀,求得究竟的安樂與生命的解脫,皆名之為「外道」。就像妄想以恆河的水洗滌罪業,及使用咒語祈求石頭不沉、鹹水變淡,這是斷滅邪見,不但不符合人間的常理,也違背了佛教的因果法則。
  
  佛教對其他宗教的看法:希望一神崇拜的信仰者,不以上生天堂為生命唯一的去處和究竟的目的。想要借助神秘的力量改變未來吉凶者,若能持守佛教的五戒,就能得到長壽、財富、福德的果報;以觀五蘊非有,不墮於長生不老的身見;生活中以奉行八正道促進人際的和諧;實踐六波羅蜜,讓生命無限的擴大。更進一步效法悉達多太子,放下世間外在的五欲享樂,成就正覺的佛陀;佛世時的三迦葉兄弟,拋棄事火的信仰,以三寶為皈依處;舍利弗、目犍連聞說因緣法偈,終悟刪闍耶外道為非究竟之道。世學只是徒增我們的智識學問,與解脫煩惱無關;玄學則令我們迷惑外相;一切依附於他力的主宰,反而忘失人人本具的慈悲與智慧。佛教希冀其他宗教能由世學、玄學的神秘層次,提昇到內學、內觀;由順服神祇的創造與主宰的見解,也能認識業力因果的真理。

第十五課 佛教對三教九流的看法

  儒、釋、道並稱為三教的說法,由來已久。釋教即指佛教,為釋迦牟尼佛的教法。儒教其實即指孔、孟重倫理、禮治等儒家的教化而言。道教則是以貴生為主旨,含括以丹鼎、齋醮、符籙、積善、經戒為道法的各道派之教。儒、道屬於中國本土文化,佛教則傳自印度,因此,三教不論在教義思想或信仰儀禮方面,多有差異。但是,三教在中國流傳的過程中,由於相互影響,繼而產生三教合流之說。九流之說根據《漢書‧藝文志》所記載,一曰儒家流、二曰道家流、三曰墨家流、四曰法家流、五曰名家流、六曰陰陽家流、七曰縱橫家流、八曰雜家流、九曰農家流。是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中重要的學說流派。  
  九流各有所長。儒家的孔孟中心思想著重於「仁」,強調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學習六藝,堪稱為知識分子。老莊道家之學,「以道為理,以德為體,以常為宗,以無為本,充其極致,乃至於無所不為」。老子力主返璞歸真,順乎自然。墨家的創始人為墨翟,主張「兼相愛,交相利」,以自苦利人為神聖,重視勇士的精神,即令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末流遂演變為遊俠幫派。法家主張積極變法以富國強兵,通過嚴刑峻法使萬民承順。李悝、商鞅、慎到、申不害、韓非皆為其中翹楚,此家學說對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過程中發揮了極大的作用,但由於嚴苛的暴政也引起人民強烈的反彈。名家是專研「名實」關係的學術派別,偏好辯說理論,對邏輯學的思惟方式饒有貢獻,惠施、公孫龍等專研解析名相,不過其中含有混淆辯證的矛盾觀念。陰陽家以土、木、金、火、水五行相勝之理來解釋朝代興衰,預言未來變化,創始人鄒衍提出「五德終始」之說,雖然引起爭霸天下的諸侯好奇,但是最終成為讖緯迷信。縱橫家有如現代的外交專家,當時游說於戰國諸侯之間的蘇秦和張儀,採取的「合縱對抗」及「連橫和解」政策,即大大影響戰國七雄與秦始皇的決策。雜家試圖「兼儒、墨,合名、法」,綜合諸家思想而理出一套治國方術,以秦朝呂不韋為代表人。農家為農業生產技術專家,致力於「播百穀,勤農桑,以足衣足食」。創始人許行還倡導「君臣並耕」。九流各具特色,皆因當時社會所需而衍生,然因時代的變遷,至今除儒、道二家仍然屹立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前列外,其餘大多於春秋戰國時代後就漸漸沒落了。但是,若以現代觀點來看「三教九流」,發現它們仍舊融於社會的各個領域,如:教育學說、法律典制、政治理論、外交公關、邏輯演算、民俗節慶、幫派教會、卜卦算命、心理諮商、農業知識等各行各業中。先秦的「九流」對中國社會的發展,的確有著啟發帶動的貢獻,它匯集先民智慧經驗的大成,是傳統文化的寶貴遺產。
  
  儒、釋、道三教歷經時代文化的融會後,修行的立論,濟世的宗旨,難免會有相互比附之處。比如:儒說「正心」,釋說「明心」,道說「煉心」;儒以「治世」,釋以「治心」,道以「治身」;儒近「人道」,釋近「佛道」,道近「天道」;儒曰「獨善其身,兼濟天下」,佛曰「上求菩提,下化眾生」,道曰「清淨守心,無為而治」等。不過,仔細的探本溯源,三教說理的淺深,陳義的歸趣,還是迥然不同。儒教說:「未知生,焉知死。」舉凡有關宇宙來源、神秘現象、生死問題皆置之不理,一切順天由命。道教則以「一氣化三清」的理念,將宇宙的生成與神仙思想結合,並認為天地萬物皆由三清尊神所化,這是唯物思想的體現。佛教則揭櫫「緣起性空」之理,以解答宇宙成、住、壞、空的因緣觀,並以善惡因果、三界輪迴的學說,打破人們對生死的迷惑。佛教的教義圓融無礙,使佛教能躋身於儒道九流之中,而能久遠流傳。
  
  現今的「三教九流」已脫胎換骨融入社會上的各種行業中,形成嶄新的風貌。更由於科技文明的日新月異,新的行業不斷的出現,已非昔日的三百六十五行可以涵蓋得盡。新的行業無奇不有,然好壞、正邪雜然紛陳,因此,應以佛教的正見、正命來辨別正邪,只要合乎因果業報、五戒十善等清淨律儀,能自我要求、自我淨化及發起自利利他的菩薩心腸,則傳統的「三教九流」,現代的「百家爭鳴」,都能在善美戒法的規範之下,使社會更祥和安定,世界更趨於清淨美好。

 

第十六課 佛教對異端邪說的看法

  佛經上提到財富,有所謂的「七聖財」,在七聖財當中,第一即為「信財」,信仰的財富能令我們內外清淨莊嚴,能為我們帶來現世後世的福德因緣,遵循著信仰的道路,即可福慧增長,煩惱解脫,走向涅槃的彼岸。信仰的可貴,如「盲龜值浮木」,在茫茫的生死苦海裡,千年難逢,萬劫難遇。有了信仰,就像擁有一座發電廠,不僅為自己點亮心燈,更能照亮別人;有了信仰,就像得到自來水公司,不但可以解除生死的飢渴,也能為人間帶來清涼;有了信仰,就像擁有萬頃良田,能夠自他富有安樂。
  
  宗教信仰的層次有種種的不同,就如同學校的教育有小學、中學、大學等高低階級的分別。宗教的上等者,以正知正見指導我們的生活,以六度萬行開發我們的佛性;中等者,係以教條儀規約束我們的行為;下等則淪於神通、靈異的外道邪說,使人迷亂心智,產生恐懼的心理。因此,如何辨別正邪之道,不可不慎!所謂「良禽擇木而棲,忠臣擇主而仕」,選擇我們信仰的對象,當然更須慎思明辨。
  
  所謂異端邪說,是指違背正知正見的思想與見解。如撥無因果、談玄說異、賣弄神通、否定輪迴等四顛倒和六種邪見,使得我們光明的本性被障蔽,所以《華嚴經》說:「正見牢固,離諸妄見。」正見即以八正道、三法印、四聖諦,使我們正見緣起法,了解宇宙萬法生、住、異、滅的實相。
  
  有的宗教煉丹求仙,有的嚮往永生,有的主張世界末日,上帝將乘著飛碟前來解救地球等,對於人類極力探索的生命奧妙,佛教則提出業力,六道輪迴破斥種種心外求法的異端邪說。對於生命的輪迴觀,佛教認為,輪迴不只是人死後的受生,人們每天善惡心念的生滅,即在四聖六凡的十法界輪迴。因此,佛陀教導我們應以戒定慧的法水息滅貪瞋癡的火焰,脫離三界六道的生死流轉,證入常樂我淨的涅槃境界。
  
  常言道:「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造作什麼因,就有什麼果報,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這是絲毫不差的因果法則。有的認為生命僅有今生,沒有來世,或執迷命運由神權主宰,這都是偏離了正道。又今日社會大眾對於神奇靈異的現象,諸如變化分身、放光入夢、即刻開悟等總是特別的關心,佛教並不否認神通的存在,佛教六種神通的證得,都是依定慧之力所得。若由符咒、鬼神中求得,仍舊無法出離三界火宅及人生八苦的逼迫,唯有佛教斷除生死的漏盡通,才是值得我們證悟的目標。而在禪門裡,舉凡勞動作務、搬柴運水、吃茶洗碗,乃至語默動止等,都蘊含無上的神通妙用,如惠能的「磨房舂米」、法眼的「雲水隨緣」、趙州的「到地獄去」、慧海的「吃飯睡覺」、黃龍與洞山的「焚香靜坐」等,都為我們揭開神通的神祕面紗。其實神通就在我們的生活中,如人類經驗的累積,文明的演進,智慧的開發,所創造出的科技文明,為人類帶來意想不到的便利,這些智慧的結晶,無非也是神通的運用。
  
  「信仰」,不能被外在的人事所迷,而忘記了自己的本性。邪知邪見既不能幫助我們解脫生死,也不能增加我們做人的智慧、道德、勇氣,所以我們學習佛法要從雜亂的信仰到純正的信仰,從天命的信仰到自主、真實正法的信仰,從慈悲喜捨、為人服務中,開發自己的佛性,進而解脫生死煩惱,這才是正信的生活、真理的宗教!
  
  近年發生的「邪教事件」,如美國的「大衛教派」,自稱上帝,能死後三天復活,造成八十多名的教徒被活活燒死;日本的「奧姆真理教」,教主麻原以基督自居,要求教徒膜拜他的肖像,化數十萬的日幣買他的洗澡水,謂之「神水」,藉此加強功力,由於麻原的心理扭曲,最後造成五千多人死傷的東京地鐵毒氣事件;台灣的宋七力、妙天等事件,或以放光分身、靈異相片,眩惑民眾;或以消災避祟,讓人產生畏懼服從的心理。面對這些異端邪說的教派,涉嫌的毒氣殺人、集體屠殺教徒、歛財騙色,以及製造槍械、毒品等暴力事件上,卻較少對其教主人格的偏差及教義的荒誕不經投入應有的注意力。異端邪說一向以上帝或救世主自居,具有滿足人的現實欲求及預言未來的超能力,或以「核戰末日」,或以上帝「降臨人世」,或以「殉教解脫」的思想,以威脅利誘的手段籠絡教徒的心。
  
  這群邪教的領導人,性格充滿貪瞋我慢,教義混雜,荒謬無章,即沒有歷史的傳承可言,也沒有具體的修行次第。佛教的教主人格清淨,具足三德;佛教的教義圓滿無礙,含容三乘;佛教的修行發菩薩心,自利利他。面對佛魔一半的世界,人們在尋求信仰皈依的對象,要辨別是非邪正,不貪求速成解脫,如佛陀雖已歷經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但也要有「雪山六年」的過程,才能成等正覺,更何況是一般的凡夫俗子呢?選擇能令我們身心淨化,增長我們的慈悲智慧,提昇我們的人品道德,美化我們的精神世界,斷除我們的無明煩惱。面對佛魔一半的世界,若欲令世上的各種邪說消弭於無形,歸根究底,只有人們具備判別正邪宗教的慧眼,那麼任何的異端邪說都無法趁虛而入,以此迷惑我們的理智,混亂我們的生活。也希望這群「邪魔教主」,不再以盲導盲,自欺欺人,早日放下我慢我執的邪思邪見,歸向正信的宗教。

第十七課 佛教對神壇的看法

  「神」的觀念形成,有其特定的歷史時空,對於民眾的信仰來說,神只是一種方便的稱呼而已。神,內在意含著神奇、威權、主宰、敬仰等,超乎想像、思議的力量。神壇所信奉的對象,依據清朝《嘉慶會典》規定祀神的五大原則:
  
  1.社稷神祇則以祀。
  
  2.崇功報德則以祀。
  
  3.護國佑民則以祀。
  
  4.忠孝節義則以祀。
  
  5.名宦鄉賢則以祀。
  
  此為官方提倡祭祀的神祀制度,普遍具有益於農耕收穫或立功於國家社會的賢士。神壇,是指私設祭壇供奉神祇,其規模不具寺廟登記要件者,而供民眾從事膜拜儀式及活動的場所。
  
  民間四處林立的神壇祠堂,反應民眾為追求各種欲望的滿足,形成了民間信仰靈驗的現實主義。民間諸神的種類相當繁雜和多元化。例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神仙崇拜、歷代聖哲、孝女貞婦、地區神明、無祀孤魂,乃至對特定的石頭、樹木等靈物的崇拜。民間對於上祀天地神祀,中崇於聖賢、祖先,下敬於人間鬼神,這種寄託於神明的崇拜,源於認同其神奇的力量,能護佑族群的興隆與主宰個人的吉凶禍福的命運。依一九九二、一九九五年度內政部宗教團體普查,神壇活動服務項目,有收驚、解厄、驅邪、袪病、看地理、看日、算命、卜卦、作功德、安胎與靈媒等。
  
  民眾對神明的祈求,在個人方面,不外祈求消災降福、福壽綿長、工作順利、財源廣進、閤家平安等。團體方面,即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民間信仰主要為滿足現實的需求,此為信仰的基本動機,本無可厚非的,但神壇凡事皆以沖、犯、煞、附身等理由,用以解釋民眾生活上遇到的災難苦厄,卻忽略了人們解決問題的自主能力;企圖以驅邪避祟的法術,改變人生的吉凶禍福,容易流於不勞而獲及功利主義的弊端。由於目前神壇尚無設置標準與管理的辦法,難免有不肖之徒假藉神旨邪詞、妖言惑眾,從事詐財騙色或施醫配藥替人治病、妨礙公序良俗不法行為,造成社會的危害。如何導正民間信仰,取締不法的神壇,亦屬刻不容緩。
  
  民政廳近年訂定的「台灣省神壇輔導要點」裡表示:神壇膜拜儀式及活動應以公開方式為之,如有左列情事者應由各權法查處:
  
  一、假託神意詐財騙色,涉嫌犯罪或違反社會秩序維護者,請依法處理。
  
  二、假藉符咒或其他不當方法給藥執行醫療行為而觸犯醫師法者,請依法處理。
  
  三、使用擴音設施造成噪音者,請環保機關依法處理。
  
  在傳統的社會裡,神廟可以說是社會文化中心,具有社區互助的聯誼、民俗文物的保存、歷史古蹟的流傳。在早期台灣寺廟有下列幾項功能:
  
  一、促進聚落的形成與地區的繁榮。
  
  二、促進地方的安定與團結。
  
  三、自治防衛的中心。
  
  四、商旅的聚集場所。
  
  五、反映民意的象徵機構。
  
  六、祭典的多種社會功能。
  
  七、民俗醫療的功能。
  
  八、文化藝術的保存與傳承。
  
  九、其他社會功能。
  
  社廟的功能隨著社會結構的演變,應注入新的面目。不應該過於強調巫術、靈驗、神蹟、通靈等,必須培養神壇的人才,加強宗教倫理的觀念,將各種祭祀的意義、法會齋醮等儀式編輯成書,讓民眾對信仰有正確的認識,也希望民間的神壇透過學術的研究,能夠為傳統的民間文物留下豐富的記錄。
  
  神壇所作的宗教法術,實際上進行的是生理與心理的輔導治療,的確與民眾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由於神壇久遠以來即欠缺統一教義的依循,也無教團的律法約束,更欠缺完善的神壇人員培訓課程,以致於神壇靈媒的素質良莠不齊,不肖的神棍極盡各種名目,假造神蹟來迎合民眾求福避祟的心理,因此,時有詐財、騙色的事件發生。
  
  神壇對於民眾的生理、心理的治療,歷久以來,也有其一定的療效。但不應以權威自許,自封為某某神佛轉世。以此詐財騙色,藉佛法之名,敗壞佛門清譽。不應以假造神蹟,聲稱能發功分身,利用重複曝光等合成手法,製造分身顯相的照片,藉此吸收廣大信徒,予取予求。不應以邪魔附身,造成信徒的恐慌,並利用此畏懼的心理,假藉驅魔改運,讓無辜的婦女受害,也令正派的神壇蒙羞。
  
  目前的神壇已呈現多元化複雜的現象,神壇應自律自清,端正社會善良風氣,並建立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觀念,從事回饋社會的教育及各項福利慈善的事業。此外,設立神壇專業學院,提昇神壇人員教育的水準,並訂定組織規章,取締不法的神棍,以符咒、驅邪、鎮煞等名目招搖撞騙,造成民眾心理的恐慌。純正善良的神壇,對社會有其正面存在的價值,如何訂定合法的神壇人員標準及合格的訓練課程,扼止非法的神壇惡棍混跡其中,危害社會善良風氣,是神壇團體刻不容緩的問題。

第十八課 巫術與靈媒

  「巫術」在人類歷史上,在不同的時間、空間下,廣泛地存在於世界各民族中。尤其在原始社會,民智未開,人們對生存的自然環境的畏懼與對未來世界等無法了解,「巫術」成為人類早期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及尋求祝福和庇佑的寄託對象。在古代進行巫術者,男性稱為覡,女性稱為巫,都是能和神、鬼溝通的人,一般名之為靈媒。巫的種類依其功能,可分為靈媒、巫醫、驅魔者、占夢者、求與者等,他們具有神奇的力量,可以幫助人與另一個世界的神靈溝通。靈媒是人神交流的媒介,也是神的代表。靈媒又稱巫、祝,祝是國家僱用的祭司,專司主持祭禮,亦稱太祝、太巫、太卜。巫則來自社會各階層,是由神所選定的。古代的中國王權與巫術密不可分,君王自稱為天子,並以王權神授,表示能傳達神的旨意。如商湯為求雨自焚。可見君王既是祝,也扮演巫的角色。到了漢朝,巫人不僅對民間社會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力,並將漢代人的生活和思想結和成一體,形成普遍廣泛的社會風俗。巫人以他們所擁有的司祭、治病、解厄、預言等神異功能,活躍於社會上,而且以供物、賦歛、幻術、醫藥等方法獲取財富。
  
  此外,先秦時代巫的職能,凡有祭祀、祈雨、卜筮、醫病、解夢及除災邪等,都說明巫的社會地位,巫也因為其職事內容與人類「祈福避禍」的需求相應,故人們信任巫術的效能,故巫者在平時即為一般民眾所依賴或怖畏,而於發生重大災禍時,更有任由巫者牽制約束者。
  
  巫術的行使通常採取歌舞形式。歌,即通鬼接神的咒語;舞,則是降神儀式。從事巫術者,各民族有不同的稱呼,如:
ʧ僳族稱「尼帕」、「必帕」;怒族稱「尼媽」、「達施」;景頗族稱「董薩」;獨龍族稱「隆木沙」;彝族稱「畢摩」;中亞遊牧民族稱「薩滿」等。巫師為民接通神靈祈禱降福消災,神聖且神秘,是一種「神人合一」的狂熱宗教色彩。此外,紐西蘭毛利人則有專門學校,嚴格訓練學生學習巫術,畢業後以魔法行善。可見成為一名巫師,也有其一定的條件。
  
  巫術大致以占卜吉凶、預言禍福、祈雨求福、驅鬼招魂、禳厄袪病為目的。依性質可分為:生產巫術、保護巫術、破壞巫術、白巫術、黑巫術等。巫師行使巫術時,通常使用替代物、避邪物、厭勝物、鎮邪物、巫術神衣、神石、神鼓、神刀、神劍、神箭等。他們或者是族中酋長;或者政權領導者的侍臣,也有人是官方的祭司,身分相當特殊;但也有來自社會各階層者;他們以巫術提供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滿足了個人祈求的心理需要。然而在人類對自然界和社會人文逐漸了解後,巫術保護的功能逐漸削弱,巫術演變成為人與人、集團與集團的鬥爭工具,或者被利用為暴亂的形式。如漢武帝時代「巫蠱之禍」和近代的「義和團」事件等;甚至江湖之流,假巫術以詐財騙色、蠱惑人心者,時而見之。
  
  靈媒大致可分為「精神」與「物理」靈媒,前者完全負責傳達來自靈魂的訊息,後者則藉助靈魂力量,製造出不同種類的奇異效果。靈媒組織有:個別靈媒、教堂靈媒和降靈營等。個別靈媒通常獨立工作,有各自的信徒和立論根據,不對任何教會負責;教堂靈媒則兼具牧師身分,在其建立的教堂中,同時進行降靈和正規的宗教活動。降靈營則由靈媒、講習人員和一般通術信徒組成,為信徒提供一個崇拜、學習和從事降靈活動的中心。如美國紐約州、賓州、佛州、印第安那州等皆有降靈營的存在。
  
  佛教不否定鬼靈、神祇的存在,經典上也有四大金剛和天龍八部的記載,尊重他們是六道眾生之一,同樣具有清淨的佛性。對於人世間的命運變化,佛教認為明因識果,才是自助助人的究竟之道。《佛遺教經》中,佛陀明示後世弟子不可從事和合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咒術仙藥等邪命之業,一味的迷信通靈幻術的救濟,與真正的解脫無關,卻難保永久的自在和安心。佛教的業力論,以禍福乃自作作受,只要布施,自會增加善緣;心存一念護生之慈,自然長壽;不飲酒吸毒,自然身心清明;誠信不妄語,自然獲得名聲信用;不邪淫,眷屬自然和諧無爭;處處與人為善,自然貴人相助,福德增上。

第十九課 宗教祈禱的意義

  「祈禱」一詞,是宗教的修持儀式之一。世界上的各個宗教皆有其專屬的宗教儀禮,例如:佛教的朝山、回教的齋戒、天主教的望彌撒等,唯「祈禱」為一切宗教所遵行。追溯祈禱的根源,中國傳統民間的習俗,如:蜡祭、慶賀等,都含有向神祇祈禱,以除災增福的儀式,君王也有宗廟祭的活動,以求國泰民安;印度教的吠陀經典、婆羅門教的《摩奴法典》,猶太教、耶穌教的《舊約聖經》裡的「詩篇」,以及伊斯蘭教的《可蘭經》等,內容皆是歌頌造物者及教徒贖罪與感恩的祈禱文。在此,造物者被當成是有求必應的對象。而佛教的祈禱:佛陀時代,僧侶在接受供養之後為信徒說法做為祝禱,及歷代祖師大德留下的各種懺儀、「發願文」、「回向偈」,近代佛光教團奉行的「四句偈」等,除了讚頌三寶的功德,感恩眾緣成就之外,更進一步的自我要求,自我淨化。因此,佛教的祈禱實含有「祈願祝禱」的另一層深刻意義,信徒透過和佛、菩薩的感應道交,與聖賢往來親近的宗教儀式,令人心生慚愧,改往修來,立下濟世的宏願。
  
  祈禱雖為各宗教所倡行,然而不同的宗教對於祈禱的形式與訴求,都有不同層次的內涵。於祈禱的形式上,祈禱的地點,可以在公開的集會,也可以在家居的聯誼中進行;祈禱的時間,可以是日常固定的,也可以是方便隨興;祈禱的程序可以是團體共修的,也可以是私人密行;祈禱的次數可以一日一次,也可以一日數次;祈禱的儀式可以在內心默禱,也可以大聲的朗誦。正統的猶太教和回教每天有個人的祈禱之外,另增加每星期的公開祈禱;天主教則每天要向天主禱告,並須參加每星期的禮拜聚會。佛教徒每天的早晚課誦及共修法會,都是自利利他的祈禱,如課誦前的「香讚」及課誦結束後的「迴向偈」等,都是祈求一切眾生消災免難,福壽綿長,並祈禱世界和平,人民安樂。
  
  公開祈禱,一般有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例如:回教徒星期五中午在清真寺,耶穌教徒則於星期天上午在教堂內。反之,私禱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只是一般人大都認為祈禱必須面對祭壇或聖像更有效益,例如回教徒祈禱時便須面向聖地麥加。然而佛教認為佛陀的法身遍滿虛空,無所不在,因此可以在佈置莊嚴的佛堂裡祈願,也可以在空曠的山林水邊祝禱,或是家中的客廳、臥室,無處不可,重要的是在於心中有佛。
  
  祈禱時可以站著、坐著、跪著或跪拜,可以雙手合十,也可以手持經書、念珠等。早期的耶穌徒就曾以念珠結合下跪和俯拜等方式作禱告;猶太教徒則配以祈禱用的披肩;回教徒更以畫有圖案,象徵神聖場所的小地毯,表達內心的虔敬。
  
  祈願既可為自己,也可以為他人祝禱。祈禱的意義很多,包括祈求、感恩、懺悔和祈願。一般人以祈求為多,例如求健康、求財富、求平安,或是祈求寬恕等,含有懺悔的意義。耶穌教則於三餐用飯時,為感恩主耶穌賜與飲食而祈禱;佛教則以三稱念、五觀想,普同供養一切法界眾生,並且普皆回向,利樂一切有情。因此,對佛教徒而言,祈禱含有慚愧懺悔、發心立願、感恩回向等積極意義。
  
  一般的祈禱,多以求福袪禍為目的,將信仰的對象視為「有求必應」萬能的神,人們相信用膜拜、獻祭、讚頌等,能夠得到神的恩惠和賜與。佛教的祈禱之道,不是表相的宗教儀禮,而是建立在「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的基礎上,更藉由祈禱的橋樑,與佛、菩薩的親近往來,令人知過遷善,學習聖賢的願行。佛教以緣起做為印證人生的真理,主張自業自受,不應把祈禱視為奇特的工具,滿足我們現實所求。祈禱是神聖純潔的宗教禮儀,如清水能洗滌污垢,如日照能成熟萬物。祈禱可以挖掘我們內心的能源,增加善業的力量,讓我們心中有佛,轉凡為聖。
  
  有鑑於祈禱對心靈淨化的功能,一九九八年八月,星雲開始撰述「佛光祈願文」,從時間上,晨起到夜眠,對象則涵蓋各個階層,有為孕婦、新生兒、老人、生病者、父母師長、受虐兒童、受難婦女、殘障者、受刑人、警察、消防人員、駕駛員、清道夫、臨終者、往生者、社會大眾、自然生態、世界和平及參加朝山、水懺、梁皇、佛七法會者等。我也祈願「佛光祈願文」能走進每一個家庭,成為現代的課誦範本和法會的文疏,借由「佛光祈願文」建立僧信二眾與佛陀接心的橋樑,在日常生活中,信受奉行正道,減少煩惱,增長我們的慈悲和智慧。

 

第二十課 宗教師的條件

  一個宗教的形成與發展,除了要有德行圓滿、於歷史上可考的教主,以及有合乎真理的教義之外,弘傳教義者的培養,更是不可或缺。因為若無人才弘化,即使教義再好,也不能普及。宗教師的重要,證之於中世紀起,耶穌教從歐洲繼而進軍拉丁美洲、非洲等地廣為傳布,以及佛教在西元前三世紀,印度阿育王發起國際性的傳教運動等;乃至千百年來,佛教與耶穌教等各個宗教不斷的興辦教育、文化、慈善等利濟人群的事業,此均有賴於牧師、修女與僧侶等宗教師的熱心推展,始能發揮覺世牖民之功,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宗教師,一般稱為傳教士,意謂「負有使命的人」。所謂使命,即在於宣揚教義,傳布真理,其功能猶如老師一般,負有教化社會、導人向善之責。社會上的老師,乃至醫生、律師等,尚須由師範學院、醫學院、法律系畢業,經政府考核通過,取得合法資格者始能從事;身負萬千信徒教化之責的宗教師,如果沒有經過專業培訓,資格認定,勢將產生層出不窮的異端邪說。因此,宗教團體的管理人或主持人,應該經由合法的宗教教育機構畢業;甚至宗教團體的負責人與主要成員,也應該有該宗教的教育單位或教會組織所頒發的資格證明文件,以避免不肖之徒假藉宗教之名,行不法之實。在此前提之下,政府則應該正式承認佛學院、神學院、基督書院等宗教研修機構的地位,使其能正常發展,並可公開招生,以培育出優秀的宗教師,進而提昇宗教教化的功能,乃至對宗教法及教育法均應有明確的制定,以昇華宗教信仰的層次。
  
  除了資格的認定之外,健全的思想見解、高尚的道德修養、廣博的學識才能、無私的悲心願力等,都是宗教師應具備的條件。
  
  一、在思想見解方面:所謂「正人說邪法,邪法也成正;邪人說正法,正法也成邪」。說明正確的知見與思想之於宗教師的重要。因此,一個優秀的宗教師,除了在思想上不可邪知,在作為上不可邪行,在言論上不可邪說,在心理上不可邪念之外,還要有宣揚聖教的性格,如:慧遠作〈沙門不敬王者論〉、道生倡「闡提成佛」的宏論、道宣的《廣弘明集》、法琳的〈破邪論〉及契嵩作《輔教編》,大力破斥韓愈排佛的謬見。一個宗教師,除了對其信仰本著虔誠恭敬的態度,更須具備判別是非邪正的智慧,才能破邪顯正,導人正道。
  
  二、在道德修養方面:道德是安定社會的力量;提昇道德是宗教的功能,也是宗教師的使命。為此,宗教師本身應該具備:因果的觀念、忍耐的力量、敬業的精神、感恩的美德等道德涵養;並有侮辱不以為恥、卑屈不以為賤、艱難不以為苦、迫害不以為意、利眾不以為煩、恩寵不以為榮等修養;能夠圓滿道德人格,始能為人師範。如:歷經三朝九帝的慧乘、終生不出的法忍、住山一甲子的地藏比丘、不受封賜的道楷等,他們皆以法樂自娛,不戀世間榮華。又如:求法不懼呵逐的法遠、內秘修行的師蘊、寒岩苦修的密勒日巴,及幾經磨難,命如懸絲的虛雲和尚等,他們以法為重,忍耐向道的修養,實是宗教師不可或缺的條件。  
  三、在學識才能方面:宗教師「以法為師」,亦「以法師人」,故名為「師」。為師之道要能:順法調御,以愛教導;誨其未聞,增廣見識;隨其所聞,令解善義;示其善友,樂於交遊;盡己所知,教授不捨。此外,還要有「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的度眾智慧與能力,時時運用「四無礙解」化度眾生,作眾生的善知識。於諸眾生「未生憂苦能令不生,已生憂苦能令開解,未生喜樂能令速生,已生喜樂能令不失」。歷代佛教盛世的開創,實賴學識才能之士的傳播。如:安世高與支婁迦讖開譯經之始;道安校訂佛典,定「五失本、三不易」的儀制;鳩摩羅什教育數千英才,門下有「八傑」;佛賢譯出《華嚴經》,而有後世華嚴宗的開宗立派;義淨巡禮三十餘國,留下《南海寄歸內法傳》,成為後世研究印度社會重要文獻;瑞甫精通三藏,與君王友,大興法教;三車法師,造百部論。以古鑑今,一位稱職的宗教師,除了宗教學的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世學的常識,例如:熟諳土地、建築、稅務等各項法規,懂得如何開會、組織、策劃、管理以及公文往來、人際應對等,此皆為應世濟俗之道。
  
  四、在悲心願力方面:度眾的悲心願力是宗教師傳教的原動力,有了悲願,就有力量,就能精進不懈,甚至遭逢橫逆、挫折也絕不退縮。例如:朱士行為求《般若經》梵本,遠赴于闐;佛圖澄於五胡十六國紛爭的政局,興建佛寺近九百所;曇曜創設僧祇戶,安定庶民的生活;靜琬為保存法寶,刻房山石經;文漵以俗講的方式,令大眾理解深奧的佛經;為眾受苦的代病禪師、傅大士三年持齋,以此飢渴之苦,代償眾生的罪業;僧伽用楊柳淨水為人除病;阿底峽振興戒律,統一西藏佛教,三次入海求取大乘經典;又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走埃及的強權統治;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利瑪竇是來華傳教的開拓者;德蕾莎修女「樂於做貧困者的守護神」等。他們本著「於諸有情起大悲心」,故能以法為重,以眾為我,肩負起宗教師傳教的神聖任務。
  
  總之,身負弘法教化之責的宗教師,對信仰的堅定、道德的增長、威儀的涵養、度眾的悲切、學識的充實、應世的方便、物欲的澹泊、性格的平和等,都是不可或缺的條件,尤其要有「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的使命感,才能成為一個真正優秀而稱職的宗教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無阿彌陀佛 的頭像
    南無阿彌陀佛

    大崗山吉祥精舍佛陀教育影音圖書館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