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修行筆記 海濤法師編著

海濤法師編著

關於本書

時序遞嬗,許多聖哲偉人多以一大事因緣而出生,肩負著時代使命。上海下濤法師秉持著出世的智慧,入世的慈悲,關懷著芸芸眾生。

法師日以繼夜奔走各地,監獄、看守所、學校、寺院,以清亮悅耳的法音,莊嚴的儀表,攝受大眾。法師慧眼慈心,觀機逗教,因應眾生的根器,隨機開示。並以同理心進入眾生的生命,理解、關懷,進而開示、教化。尤其對監獄受刑人,法師更是不遺餘力,常常頂著烈日驕陽,奔走在各獄所中,悶熱的空間,受刑人的無奈,然而,法師不捨眾生的悲願,如甘露般的妙語遍灑著大眾,頓時,化為滿室的清涼!

對於服刑期滿出獄受感化的受刑人,法師更予以關懷,輔導就業,希望他們能回歸平凡的生活,融入社會。台南大覺同心會就是在這樣的因緣下成立的。

法師自許願以淺白的語言,表達甚深微妙的佛法,要度化社會大眾。除了字正腔圓的標準國語之外,法師更練就了流利的閩南語,常常在雙語的佛學講座中博得熱烈的掌聲!曾有人問法師:「師父,您為何不說深一點的佛法?」師父的回答是:「佛法不離世間法,將佛法實踐於生活中,才是真正的修行。」法師一語道破真實修行的重點。修行學佛在於修這一念心,正所謂「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禪的實踐就在穿衣吃飯之間,若缺少平常心、慈悲心,便不是禪!

不建立有形的道場是法師與眾不同之處,法師常說:「監獄、學校、醫院......隨處都是大道場,只要有眾生,便是弘揚佛法的好機會!」處於二十一世紀的資訊時代,法師更善於運用資訊媒體,成立「法音媒體中心」,製作影片、VCD、錄音帶等,以電視道場弘法,讓大眾不必出門,搖控器一按,便可沐浴在法師如春風般的溫潤法語之中!

帶領大眾旅遊世界各地,並隨處融入佛法開示,更是法師弘法的一大特色!法師說:「平日要到佛寺住一宿是不可能的事,透過旅遊掛單一夜,看一看出家人的生活,學習法師行、住的威儀,長養諸善根。」何其用心,又何其智慧!「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是法師的慈心悲願。「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不落痕跡,善開方便法門,法師的睿智如江河涓涓不停,「修行筆記」是法師近年來納履足跡的烙印,一場又一場佛學講座的講義,蘊涵著法師的慈悲與智慧,今合輯成冊,供養十方檀越暨世界各地有緣者,期使佛法的甘露水長流五大洲,滋潤盡虛空遍法界眾生!

南無阿彌陀佛!

佛陀教育中心編輯室 謹誌

海濤法師簡介

海濤法師,台北市人,民國四十七年出生於高雄市。七十一年文化大學觀光系畢業,七十四年結婚,七十六年生子。

雖生活於傳統宗教家庭中,然中學時代卻接觸基督教,直到大學仍為虔誠教徒。成家立業之後,有感於事業、人際關係複雜而接觸道教。在經營旅行社事業十年中,深感人生忙忙碌碌、汲汲營營所為何事?於八十年有緣到慧日講堂,見到斂眉含首的佛像,出家法師自在的行儀而深入佛法,窺得佛法博大精深圓融的人生哲理,而皈依法振老和尚,更因崇仰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而發心出家,八十一年於楠梓慈雲寺受在家菩薩戒(了中長老為得戒和尚),民國八十二年六月於新竹福嚴精舍由師公真華老和尚代為剃度,依止如虛老法師。八十三年於六龜妙通寺戒德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並先後常住於台北慧日講堂、恆春五公寺(二年)。

為了讓監獄成為修行道場,法師擔任多所監獄及看守所的教誨師,並結合僧才,全力推廣監嶽弘法,期使受刑者逞凶、鬥狠、黑暗的心靈在佛法慧日和風的薰習中,掃除塵埃,見到自性的光明!

教育為百年大計,修行學佛更是人生大事,佛法不離世間法,要將佛法教育落實於學校是法師的悲願,因此奔走於全省各中小學及大專院校,對全校師生演講。更推廣各類淺顯易懂的漫畫、書籍、錄音帶、錄影帶,送至各監獄、軍隊及學校。

法師日以繼夜地透過佛法講座、電視、廣播、旅遊朝聖及傳授八關齋戒等活動,培養社會大眾對正信佛教的認知。為社會注入清流,淨化人類心靈,促進社會祥和。目前已於全省各地成立二十四個「佛陀教育中心」,並積極推出一系列佛陀教育叢書,寄贈佛教機構、學術研究單位、社會大眾、寺院及海外地區。

「佛陀教育中心」秉持著對生命的關懷,不斷的覺醒,透過科技傳播媒體已成立(法音媒體中心),設立專業攝影棚,製作影片、VCD、錄音帶等,以電視道場弘法,讓佛法的呈現更多元化、更活潑、生動。

慈悲

慈悲法語智慧波流

◎慈憐眾生的思想,確實是一種有利的社會動向。

◎宗教實踐的基本原理就是慈悲。

◎慈悲就是純粹化了的愛。

◎慈悲的眼睛,看不到憎恨,連有過失的人都要憐憫。

◎我是萬人之友,萬人的夥伴,一切眾生的同情者。

我修慈心,常以無傷害為樂之本。

以慈心接待弱者、強者、一切眾生。

眾生:(佛教術語)⑴A‧眾人共生之義。⑵B‧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⑶C‧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

◎時刻清醒自己的頭腦,從自我「我」幻夢中解脫出來,

在「無我」的思想指導之下,觀察整個世界,

從而能探索整個世界,進而與世界合為一體。

◎擁有空性的智慧,才能圓滿真正力量─慈悲。

◎只有對自己慈悲的人才會成就悲智雙運,

只有對眾生慈悲的人才真正擁有智慧。

悲智:(佛教術語)慈悲與智慧也,此為佛菩薩所具一雙之德,稱曰悲智二門。

◎什麼是慈悲?就是只作善事。

讓自己作盡一切善事就是「自度」;

感召眾生作盡一切善事就是「度人」。

度:(佛教術語)渡也。生死譬海,自渡生死海又渡人,謂度。

慈悲

◎慈悲是佛教實踐上的中心德目。

◎慈悲是佛道的根本。

◎釋尊出家,從事於沈思真理的修行,

乃是由於「對眾生的慈悲心」。

◎宗教的真理何在?慈善是一切宗教都說的事。而且是一種義務!

◎「法」就是一切有情的悲愍。

◎當別人受苦時,善人的心發生戰慄。

◎「慈」是「帶給眾生利益與安樂的願望。」

「悲」是「除去眾生不利益與苦的願望。」

◎慈比為父愛,悲比為母愛。

◎「大慈大悲,常無懈倦,恆求善事」

「以大慈悲如法化世」

「慈悲於一切,不生懈怠心」--〈法華經〉

◎依緣起的道理,觀看有情眾生受苦而起同情時,就是「悲」,

決心拔除其苦時就是「慈」。慈好比折伏。

◎「唯願演說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惱眾生。」

「願以大慈悲,廣開甘露門,轉無上法輪。」

◎佛教強調要像母親愛子女一樣,

不惜自己的身命,去愛萬人,去愛一切眾生。

◎富於財寶的修行者--廣修慈、悲、善、捨四無量心。

◎袈裟是「大慈大悲衣」!

◎瞋恨之火燃燒著人類世界,唯有慈愛才能給予冷靜和安撫;

慈愛為第一善德。

◎慈悲是一種感受、一種力量,除了幫助別人外更能包容別人,

不要看不起別人,所以不要輕率批判別人。

◎「我現在想做的就是把我對你的愛擴展到每一個眾生。我想,拯救人類才是最高尚的正道。」

◎「戰勝了自我情感的人確實是慈祥可愛。他們對萬事萬物無貪無瞋,以平等之心對待一切,這就是我與眾不同之處。」

◎實踐對別人產生共鳴的溫暖心情。

慈悲——人類幸福的基礎

◎真正的慈悲必須基於尊敬他人,尊敬眾生,而且了解到別人(眾生)和你一樣都有離苦得樂的權利。

◎所有的衝突與矛盾都是因我們的智力所帶來不同的想法和觀點而產生的。

◎在地球上所有不同的物種中,人類是最大的麻煩製造者。

◎我們如何學習建設性地使用我們的能力呢?首先,我們需要認識我們自己,我們的本性,之後,如果我們有決心,就會真有轉變人心的可能。

◎個人是關鍵!如果個人能變得善良和平,這馬上就會帶給他的家庭(團體、社區)一種正面的氣氛。當父母是好心安詳的人,一般而言,他們的小孩也會發展出那種態度和行為。

◎許多人只關心他們的外在環境而忽略內在心態。我們更注意我們的內在品質。精神平和需要許多重要的品質,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人性的慈悲與情義--一種關懷的感覺。

◎真正的慈悲是建立在認識到他人和你自己一樣有快樂的權利,因此連你的敵人也是和你一樣是個追求快樂的人,而且和你一樣有權利快樂。在這個基礎上所發展出來的一種關懷的感覺就是我們所謂的「慈悲」,它遍及每個人,不管那個人對你的態度是敵對的或是友善的。

◎慈悲--一種關懷的責任感。當我們產生這種動機後,我們的自信就會自動增加,而成為決心的基礎。這種樂觀和下定決心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慈悲也會帶給我們一種內在的力量。一旦它發展了,就會自然地打開內在的心門,經由此門很容易我們就可以心對心與其他人甚至其他眾生溝通。

◎不管別人的反應是正面的或負面的,我們首先必須創造友善的基礎。

◎基本上我們應該開放地接近別人,把每個人當成像我們一樣的另一個人類。

◎慈悲自然就會創造一種正面的氣氛,結果會使你覺得平和與滿足。只要是一個慈悲的人所在之處,那裡就會有一種快樂的氣氛。甚至連狗和小鳥都很容易親近那個人。

◎如果你要有真正的朋友,首先你必須在你身旁創造一種正面的氣氛。

◎你如何能讓人們面露微笑?也許如果你有權力或金錢,有些人可能會給你做作的微笑,但真正的微笑只會從慈悲而來。

◎在受孕時及胎兒期,對我們的發展成長而言,母親的慈悲平和心態是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是個生命的開端!甚至受孕時父母的心靈狀態也是重要的。

◎母奶來自於關愛之情,經過吸奶的過程,母親和小孩之間產生了親近感。在教堂裡,看到聖母瑪麗亞抱著聖嬰耶穌時,那就是愛及關懷之情的象徵。

無瞋的慈悲

◎今日的世界缺乏的是慈悲心。

◎為了修持慈悲心,一個人必須丟開自私的愛,這個世界太多的愛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們只愛個人的自我。

◎人應該了解如何修持無我的慈悲以尋求自我解脫。

◎自殺可以殺身,而自私卻會阻殺精神上的開展。

◎慈悲在佛教中不是情緒的,也不是自私的。慈悲是根除貪瞋痴、嫉妒、殘忍以後的淨化心靈所輻射出來的。

◎依佛陀者,慈悲是保持心淨和清除精神染污的最有效方法。

◎慈悲經中說:「正如母親在她身命危險中保護她唯一的孩子。我們就是以類似的愛心去培養無邊同情對待一切眾生,我們要把這種無邊慈愛的思想普及於世間,乃至上、下橫遍十方無有障礙、無有瞋恨、無有敵意。」

◎佛陀的忠告是「我們愉快地生活,不去恨那些恨我們的人,即使有人在恨我們,我們也不去恨他們。讓我們沒有煩悶地愉快生活,讓我們沒有貪婪地愉快生活,在貪欲人海中,讓我們沒有貪欲地生活。」 (法句經)

◎佛陀永遠是轉惡為善,轉恨為愛;他是慈悲的完滿化身。佛陀說;「假使有人愚笨地對我做了錯事,我將回答他以無限的愛,他愈做惡,我愈做善,我永遠地放出淨善的芳香。」這種慈悲是佛陀對一切眾生的愛心。

◎物質的獲得本身,不能帶來永恒的快樂與和平。和平必須先奠基於人的內心,才能帶給他人和平乃至擴大到世界。

◎現今人們大都僅僅在討論宗教,而無興趣修持宗教;假使基督徒根據新約福音裏的登山寶訓生活,假使佛教徒依八正道行為,假使回教徒真正相信他們先知的教誨,假使道教徒的生活按照他們的道德聖者教言,這世界將會是處處和平、和諧與幸福。

愛,就要行動 LOVE IN ACTION

◎佛陀的教導告訴我們,有一種愛既不會使我們受苦,也不會使我們所愛的人受苦。這種愛,是由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所組成。

◎若學會了修行慈悲喜捨的方法,我將知道如何療癒憤怒、憂鬱、悲傷、仇恨、寂寞、不健全執著等疾病。

◎佛陀所形容的愛,是對萬物互生關係的深刻理解。

◎「依見起行」─依「緣起」的正見,起「悲憫、無傷害」之正行。

◎「互攝互入」,「同體共生」,「息息相關」。

◎見解─「生滅相續」,「自他融合」。行動─「淨心第一」,「利他為上」。

◎沒有愛,生命將無可能存在;沒有愛,生命將會是痛苦,生命將會是一種懲罰。我們必須學會愛的技術。我們也需要互相支持,以建立一個有愛的家庭、單位、社區。世界是好是壞,全視我們日常生活的方式,以及我們愛的方式。

◎非暴力的本質便是愛,是出於愛和無私的意願。非暴力行動生於對苦難的覺醒,並由愛孕育,是對抗逆境的最好方法。

◎愛與奉獻的修行,是祈求淨化心靈,團結意志,並激起他人的覺醒與慈悲。

◎任何追求和平的行動都需要有人表現勇氣,向暴力挑戰,激發愛心。愛與犧牲總會引起連鎖反應。

◎燃香點戒疤,不是破壞而是創造,更是表現勇氣、決心與真摯。

◎以愛來奮鬥,那就是我們對全體人類的真正貢獻。

◎我們是為愛和寬恕而生而死,而不是為了更多的仇恨和毀滅。

◎愛,帶給我們能力,使我們可以看到沒有愛的人看不到的事。

◎言語中只有原諒,只有希望,只有喜悅。

◎懷著愛和信心,發出心靈最深的敬意。

◎真正的領袖,不只是需要長槍巨砲,還須要道德力量,

基本的要件是心懷非暴力和慈悲的精神。

◎如果自己的心靈沒有足夠的和平,

那也沒有辦法把和平帶到他人的心靈。

◎我們必須一起努力,一起觀照我們集體意識中的戰爭本性。

戰爭,存在我們的靈魂裡。

◎我們需要在自己身上灌溉和平、喜悅、快樂的種子。

◎年輕人跟我說,父母親給他們的禮物,最珍貴的便是父母親自己的快樂。如果做父母的自己感到快樂,孩子的意識就會收到快樂種子,當他們長大後,他們也會知道如何讓別人快樂。反之,便是戰爭的根源。如果孩子不快樂,他們就會尋找和戰爭一模一樣的東西,像是酒精、毒品、賭博,某些電視、電影節目,以及其它暴力的「文化產物」。

情、愛與智悲

◎佛教中理想中的情感就是慈悲。

◎慈悲,是對所有一切眾生平等,並沒有特殊關愛的對象,而是對所有人一視同仁,也包含對一切有生命體的關懷。

◎一般的感情以自我為中心,有條件、有親疏厚薄、有彼此和交往深淺層次的分別,其中又有親情、愛情、友情及道情的類別。

◎佛法所要傳達的就是如何教導眾生從個人有我的情愛,逐漸進入無我平等的慈悲。

◎情,維繫著人與人之間的活動與存在,宛如是潤滑劑,使人活得更有意義。但是情愛的執著之所以會造成煩惱,主要是因為其中只有感性,而缺乏了理性,表現出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要求。

◎佛教徒的感情生活,最好是能以理性來指導感性,以感性來融合理性。

◎婚姻建立的考量,主要是彼此的情投意合,不應該是宗教信仰。佛教不是家族化的宗教,而是自由的宗教。

◎夫妻倫常與清淨修行會不會抵觸?不會!佛教雖然提倡解脫道的修行,但更重視自度度人的人間菩薩道。

◎人的情緒是感性中帶有理性的成分,理性中有感性的功能,以佛法來說,這就是智慧和慈悲的配合。

◎福慧雙修是要修福而不是享福,修福的人才真正有福,享福的人就變成是「減」福的人。

◎我們為何會生到這個世界來?有兩種原因,第一是來受報的,包括接受善報和惡報,過去種了因,今生又有了助緣,所以就果報成熟。第二是來報恩的,也就是來還願的。

◎台灣的學杖教育只是過程性的、實用的、手段的、知識的傳承,欠缺對生命方向、目標安頓的學習,長此以往,造成孩子們只有手段性的知識和聰明,卻沒有對生命觀照的智慧。所以我們應多考慮什麼是「生命的教育」、「生命的意義」、「生命的目的」。

◎一般人都是順向思考,佛法教我們要反向思考,絕境未必就是絕境,壞的未必就是壞的,要轉煩惱為菩提。

◎從佛法的角度來看逆境,逆境是增上的助緣,是成長的助力;所以在遭遇到逆境時應以歡喜心來積極面對處理,對給我們阻礙、打擊的人,應心存感激與感恩。

◎如果能練習到身處逆境也可以歡喜面對,心存感恩,那就能轉五濁惡世為清涼的淨土。

真理與慈悲

◎研究佛法,就是研究自己,研究自己,就是忘卻自己,進而將自己與眾生合為一體。

◎從認識自我的本質而祛除自我。

◎佛陀--人格發展的極致,最高的人格,生命昇華的最高境界。

◎我們大多數的人在財富、奢侈、高級職位和上流社會中找尋幸福。我們把影子當成實質。人必須從內心的幻夢中覺醒,所有世俗的幸福皆是一種幻覺。

◎世間的一切都是持續在流動之中,都是永遠在毀壞之中,一切皆無常,我們必須謹慎!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一切都不可以攀緣執著。

◎要明瞭因果!實踐修行的原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要了解生命真正的目的,人必須轉向宗教。而且佛教是奮鬥者的表現,是人們最偉大的力量,它逐漸領導人去完成自我。它使卑賤者變得崇高;使自私者變得無私;使自大者變得謙遜;使傲慢者變得節制;使貪婪者變得慈悲布施;使殘忍者變得善良;使主觀者變得客觀。

◎三種層次的安樂--下士道(修五戒十善,求來世安樂。居家八法)。中士道(在於自求解脫輪迴苦,擺脫業及煩惱的束縛,勤修戒定慧。)上士道(完全捨棄自我愛惜,轉而愛惜其他眾生,發願為了利他,成就佛果。行四攝,依三心行六度,以六度圓滿三心。)

◎「整個世界是以心為先導。」心是世界的製造者;工作室就在你的內心。

◎一切幸福都導自善心;所有痛苦都導自惡心。讓心回到自己美麗的家。

◎佛陀的一切教法,皆在於降伏內心(修心),轉化內心(轉念)。做心的領導者。

◎唯有教化的心靈才能擁有快樂健康的舉止,言語和想法。

◎菩提心最大的障礙--自我愛惜的心(自私)。

◎為他人的福祉犧牲自我。史懷哲醫生說:「只有知道如何奉獻的人,能夠得到真正的快樂。」德蕾莎修女說:「不管人們怎樣,總是要愛他們。」

◎弘一大師說:「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將自己奉獻給眾生,願眾生早成佛道。」寂天菩薩說:「祇要那裡有苦難,我就在那裡降生。」

◎「愛心」是世界宗教。太多的苦難,需要我們付出善心的愛與慈悲的暖手。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堅持己見,不輕易發怒;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無盡無邊無量無條件的愛。

◎人和人相處,應常常借用對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更可去除我執。

◎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我是蚊子,我是小魚、我是蟑螂、我是強姦犯、我是樹、我是山、我是河、我是地……,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融入世界、眾生。

在行動中實踐慈悲

◎守護自己的人,也守護別人的自己。

◎鄰居就是自己。

◎強調「自他融合」、「自他不二」的思想。

◎慈悲的實踐是當自己與他人相對立時,否定自己而向符合他人的方向運作的一種運動。

◎「你就是全世界」「我就是你」是自他不二倫理的基礎。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華嚴經。

◎「待他人如同自己」是條黃金律。

◎真正的自己唯有從「與法相契」的行為性實踐中去實現。

◎「有信無愛好比不響的鐘!」

◎佛陀的涅槃是愛的頂峰。

◎做一個獻身慈悲的佛教家。

◎賢者應覺世間一切皆無實體,應巧心努力,專心於利益世間。

◎唯有先對空的立場有了自覺,慈悲行才會變成是純粹的。

◎觀一切為平等,承認空性,所以絕對慈悲沒有對象(無緣大慈)。

◎「菩薩常不應離大悲及畢竟空。念畢竟空破世間離煩惱示涅槃。而大悲引之令還入善法中,以利益眾生。」--龍樹菩薩。

◎愛與憎對立,但慈悲卻超越了愛憎對立。

◎慈悲觀法,對心瞋恚興奮的人有必要,對貪愛強的人,就不適合。

◎在慈悲與平等的觀念下,固定的永續性財產的私有觀念,必須捨棄。

◎使得肉食的人們,捨棄對肉味的愛著,願求法味法食,對一切有情懷起對獨子之愛,互相鼓勵生出大慈悲。

◎慈悲是唯有人才有的心情。

◎愛語就是看到眾生,先發慈愛心,施與愛顧的言語。

有德者當讚,無德者應憐,降伏怨敵,和睦君子,以愛語為根本。當面聞愛語,面喜心樂。當學!愛語有能迴天之力。

◎由於助人而受親愛,由於柔和而有魅力,由於溫和而為人所偏愛,由於有一切德而受尊重。

◎愛有兩種。一是染污的愛,就是貪。二是不染污的愛,就是「信」。

◎「斷臂縱然容易,割愛可是大難」。

◎家庭是實現慈悲最基本的人倫組織。

慈悲的力量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若有眾生多於淫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癡,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癡。」「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若有女人,設欲求男,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設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宿植德本,眾人愛敬。」

◎「是觀世音菩薩摩訶薩,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

◎「眾生被困厄 無量苦逼身 觀音妙智力 能救世間苦」

「真觀清淨觀 廣大智慧觀 悲觀及慈觀 常願常瞻仰」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勝彼世間音 是故須常念」

「念念勿生疑 觀世音淨聖 於苦惱死厄 能為作依怙」

「具一切功德 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 是故應頂禮」(以上節自法華經普門品)

◎以悲智圓成的大覺大解脫為目標,要求自己也完成這樣的大覺,是為發菩提心。

◎「悲體戒雷震 慈意妙大雲 澍甘露法雨 滅除煩惱燄」

◎「佛心者,大慈悲是」。「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

大慈悲的法身體,是從持戒而得的。戒,即是慈悲的實踐。

「法身無體,以悲為體,戒者法身所流之教戒也。」

◎佛陀常以甘露喻不生不滅之涅槃妙樂。

◎「願將觀音甘露水,滌盡娑婆世上塵。」

◎「細聽觀音宣法語,已是身心解脫時。」

「觀音聖號恒稱念,琉璃世界常現前。」

「水若澄清月始現,金容佛面現吾心。」

「一心不退思安養,萬善同修念觀音。」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

般若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大智度論〉

◎菩薩三心─菩提心、大悲心、無所得。

菩薩二要─般若與方便。

◎菩薩四重戒─嫉妒、慳貪、瞋恨、我慢。

◎菩薩為利益眾生故,世間技藝咸善通達。

◎修行的目的在開顯人的智慧與慈悲。

母恩與慈悲

◎慈母十恩———(1)懷胎守護恩(2)臨產受苦恩(3)生子忘憂恩(4)咽苦吐甘恩(5)迴乾就濕恩(6)哺乳養育恩(7)洗濯不淨恩(8)遠行憶念恩(9)深加體恤恩(10)究竟憐愍恩(父母恩重難報經)

(1)累劫因緣重,今來托母胎,月逾生五臟,七七六精開。

體重如山岳,動止劫風災,羅衣都不掛,妝鏡惹塵埃。

(2)懷經十個月,難產將欲臨,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沈。

難將惶怖述,愁淚滿胸襟,含悲告親族,惟懼死來侵。

(3)慈母生兒日,五臟總開張,身心俱悶絕,血流似屠羊。

生已聞兒健,歡喜倍加常,喜定悲還至,痛苦徹心腸。

(4)父母恩深重,顧憐沒失時,吐甘無稍息,咽苦不顰眉。

恩深復倍悲,但令孩兒飽,慈母不辭饑。

(5)母願身投濕,將兒移就乾,兩乳充饑渴,羅袖掩風寒。

恩憐恆廢枕,寵弄纔能歡,但令孩兒穩,慈母不求安。

(6)慈母像大地,嚴父配於天,覆載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無怒目,不嫌手足攣,誕腹親生子,終日惜兼憐。

(7)本是芙蓉質,精神健且豐,眉分新柳碧,臉色奪蓮紅。

恩深摧玉貌,洗濯損盤龍,只為憐男女,慈母改顏容。

(8)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關山外,母憶在他鄉。

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

(9)父母恩情重,恩深報實難,子苦願代受,兒勞母不安。

聞道遠行去,憐兒夜臥寒,男女暫辛苦,長使母心酸。

(10)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

母年一百歲,常愛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

◎「因果七要義」———菩提心的修習次第———先具有兩種觀念:(1)作平等想(捨心)(2)成悅意相(喜心)。

依次第:(1)知母(2)念恩(3)念報恩(4)慈心(5)悲心(6)增上意樂(7)菩提心。

◎為了救度眾生而發心成佛,以度生大行作為成佛資糧,把自已的悲心願行和眾生的痛苦打成一片,發心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這種大信願的堅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

◎真正的敵人是以自我中心的自私態度———自私的惡魔。

真正的恩人是一切眾生———所有的母親。

◎自我中心是所有痛苦的根源,關心他人是所有安樂與美德的來源。

◎「願生生世世生而為人,為人間的正覺之音而奉獻生命。」--印順導師

智慧

智慧

◎什麼是超越各種世界和死亡的最高最深的法?

答:「空法」是最高、最深的法。

◎佛陀最強調的教法是什麼?

答:「五蘊是空、無我」、「一切皆無常」、「一切皆不能視為『我』或『我的『』。

◎佛陀教我們應該相信誰?

答:我們只能相信我們親自看得清楚的事物--真理。

◎普通人的心和真正的佛教徒有何不同?

答:普通人--唱歌、跳舞、笑——病態。

佛教徒--控制自己、住戒律、滅苦。

◎一般的修行法門是什麼?

答:八正道--歸納為戒、定、慧。

◎最快速的法門是什麼?

答:「空」--不執著六根、六塵、六識為「我」時。

◎「業」在佛教中扮演什麼角色?

答:能夠止息一切的「業」、息滅貪、瞋、癡,證得涅槃的「第三種業」--八正道,這是佛陀的不共法。

◎從佛聞法才能滅苦嗎?

答:不一定。他們可以透過持續的觀照、思惟、研究、觀察而踏上正道。「法」不是佛陀的專利品。不偶像化。

◎如何判別是否為佛說?

答:以「經」為標竿,以「律」作比較。

◎佛陀如何形容後世的人?

答:「耽著於不正當的享樂,貪欲太強傾向邪教。」

◎佛禮敬誰?

答:佛陀禮敬「法」和神聖高尚的僧團。

生命的智慧

◎人才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他要單獨的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是他使自己的命運變好或變壞。

◎佛陀說:「人創造了一切,我們所有的憂愁、危難、不幸,都是我們自己所創造,我們是過去貪、瞋、癡影響累積的結果」。我們把結果帶來,也唯有我們有力量克服他們,「解鈴還須繫鈴人」。

◎一般人的態度,經常是把自己的失敗歸咎到別人的身上。

◎人必須依憑他自己的努力去克服所有的問題和困難,而不是透過諸天鬼神,星宿和算命的媒介。

◎佛陀相信努力工作是幸運的星宿。算命、符咒來自迷信,沒有宗教意義。培養堅強的意志力就可以拒絕符咒的影響。

◎禪坐經行引導內心淨化,一個淨化的心靈自動地帶動純潔和健康的身體。佛法是使人寬心的鎮痛劑,可以驅除疾病。

◎以意志戰勝疾病!

◎人一旦死後,意識和心理能力就與身體、骨骸、骨灰脫離了連繫。

◎種族自大是宗教和精神進展的很大障礙。

◎人是自己監獄的獄卒,他自己為自己蓋了一個監獄。

◎控制衝動是任何文化的首要原則,我們的身心受到性的強大驅誘。要想克服性,這種人身中的大勢力,唯有首先立志降服自己的念頭力量。只要他能控制性的勢力,他將更能控制他整個的行為和情緒。

◎性衝動是人性中最大的動力。

◎真正的佛教徒,決不依靠外在力量求得解脫,他必須拔除內心的激情來尋求內在的愉快!

◎當我們了解到一切現象是無常的,註定是要痛苦的,並且缺乏實在性的,我們就能確信真實的快樂是不能從擁有物質成就中獲得,要尋求真正的快樂,唯有透過精神的提昇和開展。

◎佛教主要的目的是要達到覺悟和精神的自由;「覺悟」克服了「無明」這一生死根源,然而,要克服無明,唯有運用個人的意志力才有效。

◎覺悟是無明的驅散,這是佛陀生命的理想;佛陀特別強調個人的

◎佛教的「內心科學」立基於「對實相有透澈而完整的認識,對自我和環境有經過印證的深度瞭解;換句話說,就是立基於佛陀的完全證語。」

智慧的力量

◎「除非你在觀想中取得進展,否則不要開口。」

◎這是我的整個生活--捨離。這是免於業力相續的唯一途徑。

◎「要怎麼做才能停止業力?」

答:感情上的愉悅會導致欲望,欲望便導致貪婪,而貪婪又導致業力。業力導致生,生導致衰老、死亡、悲傷、悲歎、痛苦和失望。

當你意識到欲望只是無明。無明是這條鎖鏈上的第一個環結,這讓你縛於生死輪迴中。獲得自由的唯一途徑便是「捨離」。 即便是逃避苦難的欲望也必須捨離。即使禪修的欲望也必須捨離。只是遵從戒規,這是擺脫自我的關鍵。

◎沒有一種理想的化身,比丘們(修行者)不久就變得鬆懈。他們需要有個榜樣,需要一些能真正教給他們智慧的人,沒有這一點,教規將從內部變質。它很難從外部強制實行。

◎「戒律」就是佛陀(住持、領導者)教法的特性,他知道怎樣才能推動這些比丘(常住、同修),使他們能夠發展心靈力量。

◎堅守戒律得十種利益:

(1)能令僧團和合、團結(異體同心)。

(2)接引僧眾故。

(3)調伏惡人(惡法)故。

(4)可使慚愧者、懺悔者得安樂。

(5)能打消現世的煩惱。

(6)能打消未來的煩惱。

(7)能使不信者信服(生信)。

(8)能令已信者增進(精進)。

(9)能令正法久住故。

(10)能令清淨心不失。

◎某些計劃是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的,這種工作無論需要與否,它都不應該是那些獻身於佛法的人所應做的。這不是出家人的事。如果出家人變成政治宣傳者和福利工作者,這會使佛法墮落的。我們需要更多清淨的精神導師。

◎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常的。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永不饜足。所有因緣而生的事物都是無我的。這就是佛陀所教導的佛法。

◎一個出家人的理想是什麼?就是帶給村子裡的人歡笑!

◎「我找到了我自己!」人是他自己命運的主人。

◎任何惡事是本於以我執為中心的貪、瞋、癡。

◎蓮花生在污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欲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慈悲與智慧的光芒。

◎戰勝自己的人是最偉大的征服者。

◎智者每天檢討他自己的言行。

◎懺悔包括改過!

◎變化與無常是生命的特徵。

◎痛苦的根源是私慾、佔有、控制。

◎寧靜來自內心,勿向外尋求。

◎沒有貪愛和憎恨的人,就沒有束縛。

◎貪心是最猛烈的火,憎恨是最壞的執著,迷惑和錯誤的見解是最難脫逃的網,愛欲是最難渡過的河流。

◎放棄名譽欲、權利欲,尤其是所有欲,而立在絕對無抵抗主義上,為人類謀幸福之事,終是到解脫、涅槃之道,這是佛陀始終所說者。

 

智慧法雨(一)

◎戒律是佛弟子生活中的防腐劑。「戒」的意思是清涼,也就是說戒律是幫助人們消降熱惱的清涼妙藥。故戒律是保護我們身心清新健康的防腐劑。

◎菩薩戒的內容為三聚淨戒,即「持一切淨戒,無一淨戒不持;修一切善法,無一善法不修;度一切眾生,無一眾生不度。」即是「四弘誓願」的實踐。

◎心靈的真正歸宿,不是來自外在的認同,而是直從心去安頓的;唯有清楚澈見心的本來面目,才是安住於終極歸宿。心的本來面目即是空。

◎「向菩薩學習,把丈夫(太太)、父母、子女每一個人都當成是觀世音菩薩。」

◎「學習傾聽!」

◎「我向自己內心的心魔挑戰,我已經戰勝了,我的執著已完全捨離!」

能戰勝心魔,才是真正的聖人,而戰勝敵軍卻只是凡人。  (農夫與國王)

◎智者所從事的是調心調身的工藝。

◎佛說:「修行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則慧不可得;修心是為了修慧,想得到智慧必定要由持戒而來。」「保護你們的身心,開啟智慧。一切業是從心而起,心中起惑,身造業則必受苦報,所以要守戒呀!持戒精嚴則心仁,如此自然身具威儀。因此要端正身心,守好戒律。」 「規矩就是戒。」

修行最重要的在於「守戒調心」,四威儀中--行住坐臥無不是要從守戒開始,修心要「即刻即是」,時時刻刻當下都是我們修行最佳的時刻。

◎所謂「一切唯心」,私情從心而起,而覺悟之情也是從心起。佛陀教育就是要我們昇華私情、親情,進而達到「覺有情」的境界。

清淨之情與愛——體念父母的心就是「孝」,知道要救兄弟,這就是超越的「情」。

◎耶舍尊者對拘那羅王子說:「人生無常,身體有生、老、病、死之苦,還有種種的不淨,有誰能永遠年輕永保俊美?這些都是虛幻不實的,就像王子這對眼睛,雖然看起來很美,其實,是垢穢不淨之物,招災惹禍之源。」

◎(1)太子對太子妃說:「人生無常,不要怨不要恨,也無須憂愁,因為怨恨憂愁才是心中的大敵。」

(2)太子希望父王讓他保有完整的大愛,不要再傷害他人。

◎愛,如果能像清水一樣清淨、自在,普潤一切眾生,那該有多好。

◎在人間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裝扮出來的,真正的「美」要從我們的內心表達出來,而真正的「樸素純淨」即可表達內心的美。

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釐出清淨、智慧的心,從內心「真、善」發出的「美」才是世間的「真美」。  (王后末利夫人與海神寶珠)

◎佛說:「人生最重要的是知廉恥,國王跟他夫人的姻緣就是出自一個知『恥』。」

「一念三千福」、「廉恥就是清淨無污的心」。我們學佛要先學做人,直到「零缺點」時,才能漸漸達到佛陀的境界。  (小國胖夫人的福報因緣)

◎人都是在「貪欲」中造業受苦報,而「欲」之大患莫過於「色欲」,色欲害人最深! (雪山仙人進宮)

◎佛陀說--人的眼睛在燃燒、耳朵在燃燒、鼻在燃燒、舌也在燃燒、心也在燃燒;心的欲火在燃燒、瞋火在燃燒、愚癡之火也在燃燒,這一切足以毀掉人的身心世界,大家必須引以為鑑。

◎維摩詰居士說:「要以菩提心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起大捨心。」  (布施觀)

◎維摩詰居士的卻敵法:「人生的欲望無窮,應有四信,才能脫離五欲,去除五欲才能得到常住快樂。四信即:信佛、信法、信僧、信戒。」

「戒是去除五欲的第一個要件,人之所以犯戒在於貪愛五欲,貪求五欲就難以控制自心,因此才造業造罪。若想止惡而得到永恆的法善,就要信戒、守戒,脫離五欲啊!」(持地菩薩、魔王、魔女與維摩詰居士)

◎佛說:「我只不過是一個指導者;是正道上的導師;是學佛者的指導人。我對弟子們也是盡心盡力地指導他們,至於弟子們是否能用心來聽道,是否能力行於『道』的正確方向,那就要看他們自己的努力了。」

◎佛陀六年苦行的因緣--過去迦葉佛的時代,護善與火曼二位朋友。

◎老禪師對小偷說:「同樣的東西,你用偷的有一個賊名;我用送的則對你有一分恩德,所以你要感恩,不要認為這是你的本領,要知道這是人家的恩惠啊!」

◎佛陀對走失小牛的農夫說:「我這份輕安自在是我們『自斷自離』所得的,而你所有的煩惱是自招的,是自己延續的煩惱。不過你的煩惱只不過是一條牛、一片田地、一個家庭。你可知道,我也有煩惱?我的煩惱是普天下的大家庭;我所耕的是普天下的眾生心;所擁有的牛是耕心地的牛。我要讓牛肥壯、讓田地豐饒,要讓普天下的眾生得以平安。試想,是你的煩惱大?還是我的煩惱大呢?」

「不過我的煩惱有與無是一樣的,因為我容納於天下!天下容納於我。空即是妙,妙即是空啊!」

◎佛陀對年輕的比丘說:「年輕人!我只要你守三項規戒,就是守好自己的身、口、意。這三業能夠清淨則一切的戒都可以漸漸達成。」

簡單就是美,簡單就是妙法。

◎鹿自己領會到:「使我生命受害的竟然是我最得意美麗的角,而能夠救我的卻是最不起眼的四隻腳!可是,現在角已經被攀住了……。」

平常心就是佛法,平常心也是保護自己身心的妙法。

◎佛說:「修行要努力改掉過去的習氣。供養僧眾是很難得的好念頭。但是,其中若含有不清淨、不平等的感情,那修行就不會有成就,也無法解脫六道塵緣的業網。比丘們!修行要學出『清淨平等』之心啊!」  (大象與小狗)

智慧法雨(二)

◎當人與人發生感情時,必須也有心理準備,在別離時會付出的悲痛的代價。

◎許多心理壓力是源自於我們拒絕面對現實,不願接受生命的真實面。

◎何謂生與死:生與死的奧祕其實很簡單,心靈與肉體的集合--俗稱五蘊--稱為生。五蘊的存在稱作生命。五蘊的消散稱為死。而重新組合五蘊則稱為重生。如此反覆循環,週而復始,直到我們達到涅槃的極樂世界。

對佛教徒而言,死亡不過是短暫存在的暫時結果,並非所謂「生命」的結束。

◎一旦了解生命的本質,我們便可以坦然面對所有事物的短暫性,並尋求自由之鑰。

◎我們必須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我們出生來到世上,是要為人類的幸福與快樂而努力的。

◎要發揮強烈的人類愛,與眾生界共苦,與所有生命界同悟。

◎既然人生永遠離不開愛的束縛,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才能得到解脫?

第一種是將「愛」心轉為「慈悲」心。在本質上愛是以自己為對象,每個人都以自我為中心去愛人,結果必遭叛離而生憎是必然的。所以應使「愛」心重生在一個慈悲的世界裡。第二種就是要做到「愛而不愛,憎而不憎」的理境。在此之前,尚必須經過一種「不愛任何特定之人,只愛所有一切眾生」的階段,因此「法句經」才說:「不當趣所愛,亦莫有不愛。」

◎「過去勿追,未來勿願!」

◎以佛的本願作為自己的心願而住世的人,叫做菩薩。

◎「願一切眾生,俱幸福安樂,俱平安和樂!」這是釋尊的心願。譬如「眼睛所見,及所不見;住在遠處或在近處;已經誕生將欲誕生;一切眾生,俱享幸福。」以及「生此世者,無一人祈幸福如我。」這些其實都是支配這個法界的佛陀(永恆的代表)的意志,願望和誓言。我們現代人必須深切的體認,唯有佛陀的本願才是人類本然的存在。

◎佛教以超越此世為目的,所以完全就是站在「出世間」的立場來觀察事物。

◎「菩薩勝慧者,乃至盡生死。恆成眾生利,不趣住涅槃!」菩薩永遠祇為眾生的安全、幸福著想,自己絕不先去享受涅槃之樂。本偈的旨趣是教人從現實之中去發現真實,從人的存在中去發現佛的「智慧之道」。

◎佛言:人於世間,不兩舌讒人,不惡口罵人,不妄言綺語,從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語言皆信。二者、為人所愛。三者、口氣香好。四者、得上天,為諸天所敬。五者、從天上來,下生世間,為人好口齒,他人不敢以惡語汙之。今見有從生至老不被口謗者,皆故世宿命護口善言所致也。如是分明,慎莫妄讒人。

◎害人得害。行怨得怨,罵人得罵,擊人得擊。(出曜經)

◎道人知是者;因棄淫慾之心,棄瞋怒之心,棄愚癡之人,拔恩愛之本;斷其枝條,截其根莖,不復生滋,是名無為。(蓱沙王五願經)

開智慧

◎誦經有誦經的因緣,誦經要想解入,有其因緣。清淨心為因,廣學多聞為緣。清淨心是智慧種,一念不生般若生———以戒定的功德生智慧。生死煩惱要以戒捉,以定縛,以慧殺,這樣才能了生死。

◎有三種緣,障智慧,第一個就是不持戒,第二個喜攀緣,第三個好憒鬧。

◎持戒律,就可熄你的攀緣心,持戒律,就可熄你的五欲五蓋。

◎有因有緣智慧生。清淨心為因(體),廣學多聞為緣。廣學多聞依附於清淨心,否則,背道而馳。

◎智是分別一切法,慧是不作分別想。拿《心經》講,色就是智,空就是慧,此即智慧。

◎清淨心怎麼得到呢?念佛念到一心不亂就是。

◎什麼是佛法?沒有貪瞋癡是佛法,有貪瞋癡是外道。貪瞋癡是因緣生,因緣生沒有自性,沒有自性就是空,空就是慧。

◎海裡有千重浪,浪有起伏,那是智;可是浪都是水,水性濕,沒有起伏,那是慧。僧肇大師講「江河競注而不流」,阿姜查說:「靜止的流水」。

慧是佛的法身,智是佛的報化身。

◎如何啟發智慧?不著一切相。眼看色不著相,耳聽聲不著相等等。

「離一切相即一切法」!著相造十種惡業。生氣是著相,不開智慧。

◎如何開智慧?修眾生忍。修眾生忍可以增加福報,福報增加可以開智慧。

◎古德讀經,先燒一爐檀香,好像對佛菩薩一樣,不敢絲毫大意,心不狂馳,然後讀經。所以叫「焚香夜讀」。最好看經時,先合掌默念佛號,心確實清淨下來以後再看。

◎何謂眾生忍?對一切眾生要原諒,要慈悲,打我罵我的眾生都要原諒他,甚而言之,殺我的眾生也要原諒他。

◎聞思修慧者,何也?聞慧者:聞得之法,心常愛樂,不厭倦也。思慧者:一切有為法,如實相思念觀察,無常也,苦也,空也,無我也,知念念生滅,不久敗滅;厭離之,趣佛智慧也。修慧者:謂實離欲不善法,漸次趣入證道也。」《發菩提心論》

◎「成佛是完成人性和佛性」,佛性即是清淨圓滿的覺性。佛性的完成,必須具足智慧力、慈悲力、精進力。佛的智慧力,徹底覺悟了真理,達到圓滿的無上智成等正覺。佛的慈悲力,廣度一切眾生,發揮利他的德行。佛的精進力,勇猛精勤,不畏艱難困苦,久歷生死修行而成佛。

◎佛陀是人,由人修行而成佛,完成了至善至美的人性,又完成了究竟圓滿的佛性,他是一位完人,一位聖者。

◎打坐可開智慧嗎?可以?也不可以。打坐,身子不動了,如果你心也不動,開智慧;如果打坐心還動,不開智慧。

慧眼慈心

◎「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他身滋養你身,心上如何忍得。

◎「顯發慈悲,即見如來。」

◎「眾生身心上的苦,即是菩薩心中的悲。」

◎「慈悲是我的宗教,身心是我的道場。」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毛病是自私,

人生最大的失敗是驕傲,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

人生最大的歡喜是法樂,人生最大的發心是利眾,

人生最大的過失是侵犯,人生最大的錯誤是邪見,

人生最大的煩惱是欲望,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無知,

人生最大的疾病是煩惱,人生最大的財富是智慧。

◎記取教訓比仇恨重要。

如沒有大浪的衝擊,那能激起美麗的浪花?

◎解鈴還須繫鈴人。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人生的駕馭者。

◎西方哲人尼采曾言:「人應該常以敵人為傲。」敵人可以讓我們成長。

◎〈菩薩行願文〉:「雖然眾生變成惡讎怨敵、罵我、害我,但這都是菩薩的大慈悲,為的是要消滅我無量劫來,我見、偏執所造成的自我罪業。」

◎忍辱波羅密是當下避免再造新殃與衝突的最佳良方。

◎懷恨難入菩提道,應修寬恕與慈悲,

成功不由別處得,唯依忍耐天下平。

◎與其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因為改變自己比改變別人容易。對於事後能把消極的仇恨抱怨轉化為積極的檢討自省,學習寬恕與包容,化逆境的絆腳石為快樂成功人生的踏腳石!

◎菩薩的性格特徵在於慈悲,所以不畏懼眾生的難度與佛道的長遠。菩薩的思想特色在於般若智慧,所以泯除對於世間種種對立現象的執著,而達無分別智,認為宇宙與我一如,眾生與我同體。

菩薩的精神是堅忍與精進,首先要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才能精進不斷的饒益眾生。〈華嚴經〉:「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是名魔業。」

◎「以念誦懺悔培養宗教情操,安立於聞思經教慧學中,不求速成,以待時節因緣。」---印順導師

◎「寧作三界法王,不做轉輪聖王。」佛陀以「大慈悲力」、「大精進力」能破一切魔軍。我們要天天降魔,時時降魔!

◎人可以憑著他的意志、決心及今生的行為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悲智雙運

◎唯有愛心才能對治瞋恚;唯有慧劍才能斬斷無明;唯有慈愛才能克服仇恨。願一切眾生,永遠安樂。

◎佛陀始終強調悲智雙運,好頭腦與好心腸應攜手合作。

◎佛是身、語、意悉得清淨的人。佛之心,法身或真身,可視為佛。佛之語或內在活力,可視為法或教義。佛之身,可視為僧或修道團體。

◎從敵人那裡你才能學得真正的忍辱。當你面對敵人的行動時,你才能學得真正的內在力量。從此看來,即便是敵人,也是教你心的力量、勇氣和決心的老師。

◎煩惱之起,是因把本無之善惡,強加於對象之上。我們是在畫蛇添足,結果引來煩惱。我們了解事物的實相而不妄加增添,能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情緒。

◎佛法不主張有一異於身心,與身心完全分離之「我」。是故,佛法不主張有一永恆、單一獨立之「我」。

◎一切無常物─一切有為法─皆依因緣和合而生,故名「緣起」。緣起的法義之(1)是:一切現象皆依其各部組合而得名或出生。緣起法義之(2)是:現象的存在有名無實。現象並非客觀獨立的存在,而是依主觀的認定而有。

◎精細五蘊終將轉化為五如來─色蘊的淨化之相名大日如來;受蘊的淨化之相名寶生如來;想蘊之淨化之相名阿彌陀如來;行蘊的淨化之相名不空成就如來;識蘊之淨化之相名阿閃如來。轉成佛心者是此心,非外來之心。換言之,佛性天生,非來於外。

◎智慧必須有愛護他人、慈悲他人的動機為伴,以使智慧能用來利益他人。

如是,方便與智慧乃合而為一。未摻雜妄想之愛,是非常合理與明智的。

◎不含情緒而含對究極實相之證悟的慈悲,甚至能廣及敵人,而且在對待敵人時,此種愛心甚至會更強。

◎修菩提者,有四種子:一者,不貪財物。二者,不惜身命。三者,修行忍辱。四者,憐愍眾生。

◎大乘法要以利他的大悲行,完成自我的淨化。

◎菩薩的大悲心,以能了知一切法都是關係的存在,救人即是自救,完成他人即是完成自己,由是犧牲自己,利濟他人。

◎眾生常情,愛其所親,惡其所憎;菩薩得深心故,怨親平等,視之無二。等心者,四無量心是。

◎僧寶是根據「緣起法則」,拒絕自以為是的自我疏離與斷絕心態的生活。互相確認自己是命運共同體的一環,努力與他人融合無間,以成為構成世界和平一份子為指標。

智慧‧慈悲

◎佛陀說:「瞭解苦的性質;斷除苦的原因;證得苦的熄滅;修持真實的道。」根據龍樹菩薩的中道教法,「苦諦」:苦來自生死輪迴,輪迴則是無明所引生的業報。「集諦」:業和無明是苦的真實原因。「滅諦」:業和無明的完全消失。「道諦」:證得滅諦的道。

◎大乘行者旨在證得究竟涅槃:成佛。成佛不只是為了自己,還為著一切眾生。大乘要發菩提心,悲智雙運。

◎為了證得涅槃,必須修持四聖諦。小乘只求自己證入涅槃,行者必須生起出離心,勤修戒定慧,以清除無明和無明的因,最後證得涅槃。

◎惡業是苦因。惡業來自無明,無明則是未調伏的心之產物。所以,心必須用修行加以調伏和控制,才能停止惡念的流動。觀心可以止息惡念和妄想。

◎佛像是最合適的所緣境,能產生強大的念力,減少妄念。

◎修行必須修心。修行的圓滿,不僅靠表面的改變,如出家或誦經。如果心態正確,一切行動和語言都可以是修行。

◎佛教修行的第一要件就是轉念。修行人必須皈依佛法僧三寶,深信因果業報,培養利他心。

◎真誠發心出離世間法,可以帶來大喜悅。

◎「不修心,即使山中閉關,也只是造地獄因。」

◎繞塔?讀經?打坐?「把你的心,從世界轉到修行。」

◎佛教的修行就是戒定慧三學。

◎修心至充滿慈悲,置心於不變之境。

◎我的心不為外物所動,粗野的話不該從我口中溜出,同情和憐憫使慈悲觀念永遠留存在心中,不令忿怒和憎恨心生起。

◎一切語言,有(1)合乎時機和不合時機的言語;(2)合乎事實和不合事實的言語;(3)溫柔和粗野的言語;(4)有益的和無益的言語;(5)慈祥和憎忿的言語等五對。

◎《雜阿含經‧四九六經》:為解除人性的「見諍」與「欲諍」的五種團體(人際)互動的原則(說話五法要)———(1)選擇對話的適當時機;(2)如實的對話;(3)言語柔軟;(4)對話內容有助於煩惱的止息;(5)關懷悲憫對方,不起情緒。

◎憑主觀說話的人,永遠是語言的奴隸。

持正念做人的人,決定為佛法的種子。

◎最有力的手與嘴:財捨得快、法說淨意,不慳不誤堪攝眾。

最有德的行與願:智不著恃,悲能獻身,不戀不畏決效佛。

慈悲與智慧(一)

◎學佛就是打開心中的門。「窗戶打開,陽光進來。」

◎生活就是修行的道場,人生就是不斷地付出。

◎佛教的修持即是生活的實踐;如何運用佛的智慧與慈悲來解決我們所面對的生活。

◎健康、道德、愉快、慈悲也是可以傳染的!

◎法句經:「愉快是諸佛的起源。」

◎真正的宗教意義和目的是——內心的覺悟、淨化和慈悲的開展--佛法的根本意趣在於解脫與菩提--智慧與慈悲。

◎宗教應該生活在「此時此地」,而不應是一個人對他的生命和下一個世界的夢--活在當下。--人間佛教--佛在人間。

◎佛教是引導人往內看——去尋找隱藏於個人內在的潛力。而不是導向不可知的外力。——是向內完成,而不是向外獲得。

◎佛教是一個完全盡力竭力實際生活和徹底思想的內在自我文化。

◎內隨願、外隨緣,才能自在隨願。

◎「一念心覺即是佛,一念心迷即是凡夫。」

◎歡喜是淨土,煩惱是火宅。

◎我們所有的世界是在我們內心;世界是以心為主導,而心必須要適當的訓練與淨化。

◎從認識自我的本質到除去自我。覺悟的完成要透過放下外緣。

◎唯有人,才是現實生命的創造者和自己命運的設計者,這正是佛教的特性。

◎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自律、自制、道德的陶冶和心靈的進展。

◎內心的輕安是由於割捨與不執著。

◎正確的出世觀,是必然的配合著世間的淨化。--印順導師

◎思想和平工作者的三大信條--「質直無諂曲」、「誠實不虛誑」、「柔和不麤獷」;另「重真理」、「重世間」。

◎「工作是道德,服務是幸福,懶惰是罪惡。」

◎涅槃經說:「知足第一富,無病第一貴,善友第一親,涅槃第一樂。」

◎快樂因調伏自心而有;心不調伏,樂不可得。

◎「煩惱暗宅中,常須生慧日」、「常自見己過,與道即相當」--六祖壇經

◎人腦必須用善心予以平衡 --慈悲為本的人間菩薩行。

◎「世人皆從智慧成其道德」、「一心念道、愛欲自滅」。--那先比丘經

慈悲與智慧(二)

◎依見起行。「見」--緣起見(空性),「行」--無害行(慈悲心)。

◎在法性的本質與緣起現象的自在掌握,把握到菩薩行者安住在菩提心,宇宙責任與佛法的體性上,扮演在緣起上做為菩薩、人類、僧侶、中國人的現象,同時也以思惟行動實踐了回報佛恩、父母恩、眾生恩與國土恩。

◎佛陀是涅槃人格化的具體內容,為所有發自宗教情感者所傾述嚮往的目標。

◎「欲為苦之因,欲止則苦除」,對於一切皆苦的洞察,隨著心靈的成長而增進。

◎提倡教育,人品重於財富,奉獻重於積蓄、智慧重於技術。

◎「建百佛塔,不如活一人」,「提昇人品」比籌措經費重要多了!

◎熱誠的心是我們最需要的,我們可以不需要寺廟、教堂。

◎生命的過程中,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要有坦然面對自己生命不足的態度。

◎作一個行事思惟合於人道主義的菩薩行者!

◎大智度論:「持戒是自調,修禪是自淨,智慧是自度。」

◎沒有給予的人,生命就會退化。

◎想要成功的人,要跟成功的人在一起,要做成功的人做的事!

◎聽自己內在的聲音。我是誰?我--正在做什麼?我--想要什麼?我--能怎麼樣?

◎禪不只是學佛之人的修行方法,同時也是一種生活習慣。所謂誠於中而行於外,禪不只是表面的功夫,更是內心世界的自省與修正。「必須自我肯定、自我提昇、方能臻於自我消融的境界。」

◎聽經三條件:(1)專心一意的諦聽。(2)善巧思惟的善思。(3)明記不忘的善念--聞、思、修三慧。

◎「端坐聞法如渴欲,一心入於語義中。」--龍樹菩薩

◎治療疾病在於自覺自療。

◎學佛的切要行解:理解是「生滅相續」與「自他增上」;修行是「淨心第一」與「利他為先」。--印順導師

◎愛語者,佛說法以四悉檀而為宗旨——悉檀:遍布施一切眾生。初,順世間所喜法而說之(世界悉檀);次,就各人之所宜而說之(各各為人悉檀)。次,就對治其煩惱而說之(對治悉檀);後,則可說第一義而使超出(第一義悉檀)。

◎幸福之道並不是忍耐,而是順其自然。

◎牟尼永遠控制自己,保護眾生。

◎「我要使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並且得樂及樂因。」

慈悲與智慧(三)

◎「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為真現實。」--太虛大師

◎佛教中說兩種愛:一是餓鬼愛,也就是慾愛;一是菩薩愛,也就是法愛。以愛一切眾生的心,來救度一切眾生,護持一切眾生,這份力量叫做「法愛」。愛是人生最幸福的,是菩薩道的基礎。

◎菩薩是放長情、擴大愛,所以說菩薩叫做「覺有情」。

◎我們要實行人間的佛法,就必須身體力行的去淨化人間。

◎法華經云:「佛口所生子」。--清淨法性身--善心愛念。

◎除私愛成大愛。「愛河千尺浪,苦海萬丈波。」

◎菩薩永不寂寞。

◎布施愛心,把慈悲供養別人。

◎佛陀說:「若有智慧,則無貪著。」

◎愛心能消共業。

◎八種福田--佛、法、僧、父母、師長、弟子,諸根不具,百種苦困。看病的愛。佛陀說:「看病的功德為第一。」梵網經菩薩戒本:「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

◎把人性淨化與真理相應,那才是最要緊的修行。

◎在靜思中,深刻的體悟佛陀的智慧,凝聚成慈悲的法愛,活用於生活之中,創造和諧,圓滿的人生!--證嚴法師

◎「菩薩心如清涼月,常遊太虛畢竟空。」

◎為了救渡眾生而發心成佛,以度生大行為成佛的資糧,把自己的悲心願行和眾生的痛苦打成一片,發心學菩薩行,求成佛果。這種大信願的堅固成就,便是菩提心的成就。--印順導師

◎以修慧為眼目,以修福為手足。

(1)勤於照顧週遭眾生的苦難是大福德長者。

(2)善於處理你我及他的問題是真智慧菩薩。--聖嚴法師

◎以實際的行動來表現佛陀的精神。

◎面目無瞋是供養,口裡無瞋出妙香,心內無瞋無價寶。

◎修行的兩大原則--(1)簡單動作重覆來作;(2)凡事正面去思考。

◎菩薩五種相:(1)憐愍相;(2)愛語相;(3)勇健相;(4)開手相;(5)釋義相。

◎「只要空間存在,只要眾生的痛苦存在,我就會繼續來渡化」,這就是人生的意義,人生的目的所在--服務,並開發為人服務的智慧。

◎發心於人間和平與正覺世間的行動,承擔有情眾生與自然世間的宇宙責任。

慈悲與智慧(四)

◎世間的一切皆是變化無常的,尤其是身體,我們提昇和美化的,就是這顆心。

◎由智慧所成的金剛之身,既無憂懼,也無病痛,是永遠不變的。

◎法就是世間實相的真相。

◎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依據條件而生,也依緣而滅。

◎把無常、演變、苦惱視為實質的,視為歸我所有的,都是錯誤的。

◎「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

◎雲棲大師——明代僧,號蓮池。書「生死事大」於案頭。

「念佛本是超生死,先須識得生死根:癡愛即是生死根,不拔癡愛難解脫。」

「癡愛即是念佛心,即將念佛念癡愛;癡愛若能漸漸斷,心心彌陀全身現。」

「即此便是真精進,不可一念便忘卻;淨土就在淨心中,不可向外別尋求。」

◎如實地真知灼見,而又不執著,這種人便得到一種自在的力量,就是見到了佛。

◎在覺悟的境界中所見,纔是真正地見到了佛。

◎靜下你的心來,學習如何觀察,你會發現,此時此地,一切的佛法一直顯現著,而你何時、何地才要開始觀察呢?

◎佛法是教示我們正確的生活方式。

◎「法」必須藉由內觀自己的心而得。

◎思想「法」→瞭解「法」→實踐「法」→見到「法」→你就是「法」了→佛陀的喜悅。

◎要明瞭「法」,你必須去閱讀自己的經驗。

◎我們的煩惱才是真正的障礙!

◎佛陀教什麼科目?

「諸比丘,我只教苦和苦的熄滅。」

◎佛教的簡單訊息是什麼?

「一切都不可以攀緣執著。」

◎佛陀特別教什麼?

(1)他教我們行中道。

(2)他教我們要自助。

(3)一切都是因緣所生法;明瞭因果。

(4)實踐的修行原則——「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

(5)世間的一切都是持續在流動之中,都是永遠在毀壞之中,一切皆無常,我們必須謹慎!

◎那裡可以學習、研究佛法?

我們要在這個有覺知作用和心理活動的六尺之軀學習。

我們要在體內重新發現四聖諦。

◎如何修持不執著?

看的時候,只是看;聽的時候,只是聽,嗅的時候,只是嗅;嚐的時候,只是嚐;觸的時候,只是觸;想的當下,只知想;不加入任何自我觀念,分別心。「我」不存在就是苦的熄滅。

守衛六根——佛法的核心!

◎法可以比喻作什麼?

「法可以比喻作筏」——渡河的工具。

◎在家人如何研究佛法?

「研究經,就是如來有關空的一切教法。」

◎什麼是不死法?

「熄滅貪瞋癡是不死法。」

※節錄《學佛釋疑》一書,佛使尊者講,鄭振煌譯。

慈悲與智慧(五)

◎「十來偈」

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

高位者禮拜中來,下賤者憍慢中來,

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

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

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以佛法講,世界人類之所以黑暗、紛亂,真正的問題就是自己。

佛法就是要在這黑暗中指出我們一條光明之路。

◎現在大家所唸的「阿彌陀佛」,就是無量光明的意思。而佛救濟人類有兩種光明,大智慧光與大慈悲光。

◎隨順佛的大智慧光去了解人生真正的意義。

◎有了絕對的信心,就會得到佛的大慈悲光,心理就會非常平安,沒有憂鬱和苦惱的感覺。

◎佛法能使我們生活在光明當中,得到兩種好處:成就事業;充滿希望。

◎佛法為救世之光,釋尊是為救度我們而來。

◎悲心殷重的佛陀,來這苦難的人間,拯救眾生的方法是什麼?(1)帶來「光明」;(2)帶來「溫暖」;(3)成為我們的「皈依處」,使心中即增長了「力量」--不可思議的加持力。

◎慈悲,是佛的特殊功德。慈是給與眾生的快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

(1)佛的慈悲,不受階級的限制。

(2)佛的慈悲,沒有狹隘的偏私性。

(3)佛的慈悲,不是情感的愛,而是通過理智而發動的。

(4)佛的慈悲,著重於徹底的救濟。

◎佛救護眾生,決不抹煞世間的因果律,這是慈悲中的理性表現。此外,佛的慈悲是有理智配合的慈悲行,不但不違反世間的因果事理,在佛陀的心境中,即出世間的真理也完全吻合。

所以佛的慈悲,是悲智平等的,慈悲而能體驗真理,智慧而又能救護眾生。

◎佛把感情與理智,能合成一體,不偏向任何一邊,而到達悲智平等與究竟的最高峰,這是佛教慈悲的尊貴處。

◎唯有證悟法性了脫生死的佛陀,才是萬德圓具的幸福者。

◎佛法雖方便主張布施救濟等,而根本卻重在自身的努力,自己的苦痛,要由自己努力解決。

所以一個真正的修學佛法者,每能從佛法中,照著實行而獲得痛苦的究竟解脫。

◎學佛應注重如實的依法奉行,能切實的奉行佛法,自會得到佛力的加被,一切困難自能得到圓滿的解決。

◎在家佛弟子,怎麼也一樣的可以遠離煩惱欲呢?要知道,繫縛生死的根源是愛(不單是淫欲),而出離煩惱,解脫的主力是智慧。在家佛弟子,經一期的精勤修持,暫離淫欲,可能達到見道悟入的地位。見道,只是斷除自行的煩惱,徹了法性,不再會犯重戒,如非法行淫等。而淫欲是愛行煩惱,見道的也還不能斷以此徹悟法性的智慧,數數修習,以智化情,斷盡了欲界修惑,證不還果,才不會再以染污心行淫。

◎佛法的重心,在乎以智化情而離煩惱欲。

慈悲與智慧(六)

取自印順導師「佛法為救世之光」

放下你的憂苦

◎「環境不順」、「思家心切」、「心情低沈」,弄得「身體日壞」;這些苦痛,不單是個人的悲哀,是共業所感的時代苦難。

◎身經從共業而來的時代苦難,首先不應該專為個人打算。

◎身體的健康惡化,是果,是從環境不順,心情不開而引起的;這是無義利的憂思。

◎學佛,應從高處看,大處想,從佛法的信解中將這「徒自憂苦」的無意義事,徹底放下。運用慧眼,在三寶的恩威中,得到光明與安慰。

◎「顧戀過去」,是眾生的煩惱--愛縛,使我們在過去的回憶中,增加了失望與悲哀,低落了克難精進的努力。

◎從業緣而成的當前境遇,應該隨遇而安,漸求進步,自求多福。生活的艱苦,可從淡泊中度過。人事的不安,可從勤勞與謙退中改善。佛法有「少欲」、「知足」法門,「隨緣而住」法門,可以修學。

◎經上說:「(財物)積聚皆銷散,(名位)崇高必墮落,(眷屬友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這是有名的「四非常偈」,也正是迷夢中的晨鐘。

◎佛說:「愛生則苦生」,憂思是於事無補的,應該老實放下來!這不是無情,而是不為愚癡的情愛所迷。

◎為個人的家庭的情愛所繫縛,是苦痛的主要根源。學佛,首先應擴大心胸去我去私。

◎儒家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佛法是更徹底的推而大之,慈悲心由此激發;個己的愛縛,便可從此開脫。

◎不要說你沒有力量!力量只有大小,決非有無問題。那怕是一點一滴,都是無比的功德。

◎共業所感的苦難,要從共同努力中去改變!佛法是從因果中去解決一切的!

◎佛法的一貫精神,是以智化情。在這轉化的過程中,有兩點可以日常修習,這是以清淨情而代替染情的方法--

(1)懺悔:應該早晚在佛菩薩前,痛切懺悔自己的業障。一種深切的懺悔,充滿信願而懇切的懺悔,是走向新生的無比力量。

(2)稱念佛菩薩聖號:以清淨心稱念清淨的聖號,將雜念排擠出去,雜念自會停息下來。心地一清淨,頓覺無邊光明,喜樂充滿。那麼情緒、身體,都會不求好轉而自然好轉過來!

總之,憂思是愚昧的、無益的!學佛應為眾生--人類的苦難而發心,不可拘蔽於狹隘的私我!

祝大家生活於佛法的光明之中,洋溢著正法的喜樂!

慈悲與智慧(七)--從心不苦做到身不苦

◎佛說:「人生是苦」,這是大家所能深切體會的。佛說:「人身如病、如癰、如癘」,佛說何等徹底!一切生死眾生,是從來不曾離得了病苦的。

◎切勿對照別人,渴想那無苦的快樂,無病的健康,因而增加無謂的痛苦。

◎在這無邊苦迫的世界,唯有佛法是我們的安慰,是我們的光明,是我們的依怙!除了佛法,我們還指望什麼?

◎大家一向在病苦中,而現在的病苦更深。這唯有徹底放下,向解脫生死的大道邁進,向不病不死的境地邁進!

◎說到苦痛,有身苦、有心苦。所以從過去業報,或現在違緣所招來的身苦,我們固然要謀求相對的救治,而從現緣或宿習而來的心苦,我們在佛法的修持中,更應充分的控制他,解除他,做到「無有恐怖」,「憂悲苦惱滅」。

◎既染上重病,那唯有安命,切勿愚癡而增重心苦。反之,心苦的解除,卻是自己作得主的。

◎了生脫死的阿羅漢,還免不了身體的病苦,但卻能沒有心苦。佛曾說「身苦心不苦」,是佛陀最慈悲、最方便的教授!我們應特別的頂戴奉行!

◎身與心--精神與物質,本是互相影響的,所以身苦會引起心苦,心苦也會引發身苦。

◎從心不苦而做到身不苦,這才是佛陀最徹底的救濟!可作為我們的理想而努力去實現。

◎了解佛法,依佛法而行的智者,身苦不會引起心苦,決不因心苦而引起身苦,小苦不會變成大苦,反而大苦化小苦,小苦成無苦。這主要的關鍵在———

(1)通達因果事理,深信業報,不為苦痛所擾亂,不顛顛倒倒的自作瘡疣。

(2)懺悔罪業,求佛菩薩加被,多集善根來減輕苦惱。

(3)修習禪觀,這是由心轉身的有力方法。

◎禪觀的力量--有位出身富貴的某女郎,美麗、聰慧,嫁得一位如意才郎,婚姻美滿,不料卻染上癘疾--痲瘋,不得不隔離關在小屋裡,有如閉關。她在屋裡整天想她的病相,對自己一幅醜惡不淨的身相越看越醜惡,越看越可厭!醜惡不淨的身相,時刻的不離心念,連飲食便利時也如此。後來,她見不淨醜惡的病體脫落,僅剩一付雪白的骨骸,不再有穢濁。忽而從白骨中放射光明,照滿小室,她的惡病也就從此完全好了!她厭離這世間的色身不淨,就一直住在這小屋中,過她的自由生活。--這一傳說的故事,吻合佛法中從修不淨觀到淨觀的過程。由於心得定慧力而引起色身的轉變,是可能的!

◎念佛,是求得身心清淨而往生淨土的法門。這必須厭離此世間,徹底的看為醜惡不淨,這才有可能。古人說:娑婆的厭心不切,難於捨娑婆而生淨土。娑婆是五濁惡世,色身是五蘊毒聚,如徹底的觀為不淨,自有從不淨轉為清淨的可能。

◎佛是人間導師,是大醫王!信佛、學佛、走向光明的前途!不要太看重現在,還有無限的未來,不要太執著色身,還有自在的精神。

◎祝願大家:從身苦而心不苦,走向心淨而身淨的前途!

慈悲與智慧(八)

◎所謂完全的智慧,即是空之智慧--一切皆無本質的智慧。

◎精神的清明化(正定),是透過道德的自我訓練而來的。

◎貫徹著八正道的基本精神,則是中道精神。

◎執著並不在對象中,而在各人的心中。對象本來離執著、離分別,是清淨的。由此可見,愛執的對象,原本是覺悟的對象。

◎事物自身若遠離思惟所區別出來的本體,即是空。倘若我們對事物不起區別,而就其本質來理解它的空性,則所有的東西,就其空性而言,都是平等的、一體的。

◎維摩詰經中「天女散花」,不黏菩薩,卻黏著在聲聞身上。舍利弗尊者不以為然。天女勸告舍利弗說:「天花是合乎佛法的,沒有勉強震落它的必要。天花不起思考,不起區別,只有你舍利弗才一意地去思考去區別,去執著哩!」

◎信仰的主體性並非在客觀的對象,而是主觀的內心,故首先應以信仰己身之心理為基礎。佛教的本流是「法」,是在主觀心性上體會出真理,而不是客觀的對象問題。因此,禮拜的對象基本上必須看作是禮拜眾生的己心。

佛教本來是建立在以內心的修鍊改造轉苦惱而得安樂之上的。「以般若真智故得無畏。」換言之,觀音自在的神通性乃是眾生主觀的忌的靈性,眾生至心唱念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當中,已醞育了自我的菩薩性,一念三昧中已發酵出本性中的光輝。

◎「念與聲合為一體」、「一心稱名」乃是「稱名觀心」、「稱名三昧」。「入我我入」,進展為三昧時,三昧成為自內證的表現,得以解脫煩惱苦悶。

◎為何觀世音菩薩立足於無差別平等的大慈悲,具有廣大靈感呢?即因其行深般若波羅蜜多,證得絕對空性的解脫涅槃之故。

◎觀音是般若的證悟者,以真空為家宅,乃是毫無罣礙,普門示現神通的菩薩。

◎瞻仰觀音其聖潔慈顏溫容,不僅內心感覺充裕;唱念名號時,血液循環暢順,身體健康,因而自然保持長壽。朝夕一心稱名後,己心充滿觀音之迴音,不知不覺己身便會柔和而慈祥,成為風範高潔的擁有者,世上人們愛慕他,世間福樂亦隨緣而得。

因此對觀世音菩薩念念不疑,一心一意地信其實在,全身心地誦念大慈大悲者,任何人都能獲得珍貴難忘的親證體驗。

◎信仰觀音菩薩的人們自體入於稱念三昧,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不知不覺成為觀世音菩薩,在現實社會中應現自在的活動,發出久遠以來永恆之光。

◎人能受法,能行法者,斯乃名曰供養如來。

◎菩薩具足八法,能自他利。

一者,壽命長遠。--慈心不殺故。

二者,具上妙色。--常施衣燈故。

三者,身具大力。--常施飲食故。

四者,具好種姓。--常壞憍慢故。

五者,多饒財寶。--常樂說法故。

六者,具男子身。--訶責女身故。

七者,言語辯憭。--至心持戒故。

八者,無大眾畏。--供養三寶故。

◎從情感中解脫出來是生活的大目標。

◎「一心念道,愛欲自滅。」

◎基本法教:對他人仁慈,減少自私、分擔他人痛苦。

慈悲與智慧(九)--菩薩行願

◎菩薩生命的本質就是為實現誓願。

◎大乘菩薩乃是為救世大願而現身的。

如觀世音菩薩立大誓願「一切眾生中即使一人為苦痛所煩惱,彼即永遠不住安樂世界。」如此,以誓願為本體,為誓願而生,為誓願而活,以完成誓願為使命,這就是大乘菩薩。

◎由救度眾生誓願而生的慈念,便叫做菩薩精神。

◎如同佛陀以大宇宙為家宅,以一切眾生為親子之大慈悲者故,立下大誓願,若不能救渡一切眾生永不休止。

◎「善男子!若能善發無上大願,是名智者。菩薩摩訶薩發菩提心已,身、口、意等所作善業,願為眾生,將來得果,一切共之。」

◎「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法華經

◎「一切菩薩,復有四願,成熟有情,住持三寶,經大劫海,終不退轉。云何為四?一者,誓度一切眾生。二者,誓斷一切煩惱。三者,誓學一切法門。四者,誓證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薩,皆應修學。三世菩薩,所學處故。」--心地觀經

◎「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疾者,以大悲起。」--維摩詰經

◎觀世音乃是誓願「不度一切眾生苦惱,絕不休止」的菩薩,以慈悲為心性,忍辱柔和為本相,與願施無畏為印契。

◎大乘佛教認為,沒有眾生的解脫,也就沒有個人的真正解脫,所以提出了「救苦救難」、「普渡眾生」的口號,而「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的菩薩是這個口號的具體實施者。

◎勝鬘夫人十願:

「爾時勝鬘聞授記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所受戒,不起犯心。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尊長,不起慢心。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諸眾生,不起恚心。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他身色,及外眾具,不起嫉心。(慢、恚、嫉、慳四心)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於內外法,不起慳心。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受畜財物,凡有所受,悉為成熟貧苦眾生。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不自為己,行四攝法;為一切眾生故,以不愛染心,無厭足心無罣礙心,攝受眾生。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孤獨、幽繫疾病,種種厄難,困苦眾生,終不暫捨;必欲安隱,以義饒益,令脫眾苦,然後乃捨。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若見捕養、眾惡律儀,及諸犯戒,終不棄捨;我得力時,於彼處見此眾生,應折伏者,而折伏之;應攝受者,而攝受之。何以故?以折伏攝受故,令法久住。法久住者,天人充滿,惡道減少;能於如來所轉法輪,而得隨轉;見是利故,救攝不捨。

世尊!我從今日,乃至菩提;攝受正法,終不忘失。」

◎菩薩的修行叫「菩薩行」,其最基本的特徵是寓自我解脫於救苦救難,普渡眾生之中。立志修「菩薩行」的修行者們修習無量法門,以期「究竟涅槃」。那麼,這「無量法門」中最根本,最主要的是--六度波羅蜜。

◎大智度論:「入空法、行六波羅蜜,大慈大悲,此人名菩薩。」

◎菩薩於人中立志高潔實修淨化人間的德行。

◎(1)自讚毀他(2)見苦不救(3)瞋不受悔(4)似法愚人——四勝處法:菩薩之特種戒法。

慈悲與智慧(十)

◎「這是我在人間最後的受生,我是為了成佛而才生在人間;我要做人中最偉大最尊貴的覺者佛陀,我要廣度救濟一切眾生!」--悉達多太子

◎「我是為了解脫老病死的痛苦,不再沈淪;以及推翻階級的制度,使眾生平等;所以我毅然的出家學道。我曾三稟父王,父王不允。我愛父王,我更要為一切眾生服務。所以請你們打消要我回去的念頭。」--悉達多太子

◎「無怨恨之教,是為佛教;無諍訟之教,是為佛教;無誹謗之教,是為佛教。」(寶藏經)

◎「聞法者,對說法人,作醫王想,作拔苦想,作說法甘露想,作醍醐想。說法者對聽眾,作勝解增長想,作愈病想。若說者與聽者,能如是用意,皆堪紹隆佛位,常生佛前。」(大集經)

◎「佛法貴行,不貴不行。但能勤行,縱寡聞,亦先入道。」(大智度論)

◎「寧當少聞,能解義味,不願多聞,不了於義;願作心之師,不以心作師。」(涅槃經)

◎「雖多聞,若不修行 ,與不聞等。如人說食,終不能飽。」(楞嚴經)

◎「聽法功德,出生死中,最為第一。」(正法念處經)

◎「佛言:夫行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雖極疲勞,不敢顧左右;離出淤泥,乃得蘇息。人之情慾,甚於淤泥,故以直心念道,庶免眾苦。」(四十二章經)

◎「有一切行為之功果者,雖從捨世欲根生。」(增一阿含經)

◎「福業如果熟,不可以神祀得,唯人乘持戒車,得生天上,須知一切事,由行而得,不依祭祀而得。」(雜寶藏經)

◎「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罵意經)

◎「佛告沙門,慎勿信爾意,意終不可信。」(四十二章經)

◎「只求萬事如法,不求萬事如意。」

◎「寧自破骨破胸,終不隨心作惡。唯力士不為多力,能自端心者,勝於力士。佛與心諍已來,其劫無數,不敢隨心,勤力精進,自成佛也。」(涅槃經)

◎「五根者,心為其主,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盜賊、大火。」

◎「此身動作,皆由心起,故應先調心,莫苦於身,身如木石無知,何故隨心苦體。」(佛本行經)

◎「遊心之士,非無後悔,縱心之禍,重若須彌。」(忍辱經)

◎「一心制意,端身正行,獨作諸善,不為眾惡,身獨度脫,獲其福德。」(無量壽經)

◎「心性本淨,諸過為垢;以智慧水,洗除心垢。」(文殊師利問經)

◎「人不能伏自意,反欲伏他意;能伏自意者,他人意可伏。」(三慧經)

◎「由觀五義,以滅瞋恚:(1)觀一切眾生,無始以來,於我有恩。(2)觀一切眾生,常念念滅。(3)觀唯法而無有眾生,何者有能損所損。(4)觀一切眾生,皆自受苦,云何復加以苦。(5)觀一切眾生,皆是我子,云何欲生損害。」(攝大乘論)

解脫自在

◎從地獄的若楚不斷,餓鬼的長久饑渴、畜生的互相殘殺,阿修羅的嫉妒瞋慢,乃至天界的耽於享樂,可以得知唯有人間才能修行佛道。

◎古德說:「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

◎「深信三寶應從正見中來,依正見而起正信乃能引發正行而向於佛道,自利利人,護持正法。」--印順導師

◎達到聲聞初果(須陀洹,預流、逆流)的條件是:

(1)對三寶有不壞的信仰。

(2)對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基本佛法不生疑惑。

(3)對於受持的戒法不會違犯。

(4)不違犯五無間罪。

◎修證聲聞果的初步法門:

(1)密護於根門--不放逸眼耳鼻舌身意。

(2)飲食知節量--以保持健康。

(3)勤修寤瑜伽--常修定境,住心一處。

(4)安住於正知正見。

◎罪惡是我們自己去做的,痛苦只有我們自己來承受,停止錯誤只有靠我們自己,要變成純潔只有靠我們自己。除了自己沒有人可以救我們,沒有人能也沒有人會;我們自己必須走上正道;佛陀只不過指示了道路。———原始佛教解脫道的思想,強調自律、自制。

◎世界是一座橋,走過去,不要在上面蓋房子。

◎佛陀、沈默的聖人,智慧的化身,兼具冷靜的頭腦和熾熱的心。

◎「一個又一個浪花永恆地在追逐著。」———生命存在的真相。

◎生命是一個旅程,死亡是復歸於泥土。宇宙像旅店,過去的歲月如塵埃。

◎想要真正不死,應該思維四法--

一切諸行無常,不起貪戀,如是修行。

一切有為皆苦,厭苦欣樂,如是思維。

一切諸法無我,不住我相,如是受持。

熄滅三毒火焰,涅槃為安,不依神通,如是證得。

◎「所在之處,以法為導為護。」

「自皈依,法皈依,莫異依止。」

◎「真正勝利的人,是止息貪瞋癡的迷亂,能勤修戒定慧三學,殺掉六賊造作;能正觀五蘊如芭蕉不實,以八正道為指標,證入大般涅槃為寂樂。背誦千章萬偈,不明自心,於解脫何益?」

解脫與菩提

◎學佛,應學佛陀以身作則,示現知足、忍辱和毫無私心的為他人服務。

◎人類社會的目標,必須是以悲心謀求人類的改善。發揮愛心、尊重他人和分擔他人的痛苦。

◎具有宗教信仰的人,亦有責任控制我們自心的惡念。(殺賊、佈魔)

◎開始修行時,應以克制自己為基礎,再來即應以積極助人為目標。

◎一切宗教的精義無不針對人類的根本問題(見與欲)。

◎聞、思、修的結合與保持均衡發展是必要的。我們必須把修行和自身的行為連在一起。佛法中常說你是自己的主宰,沒有你辦不到的事。

◎道、果、涅槃於此世、現在、眼前就可證得。

◎涅槃是貪、瞋、痴的止息,也是人人所應追求的最高境界。

◎工作就是修行,以空心來工作。

◎佛教是一種理性的、深奧的探討人生之道;它不著重外在事物,而強調個人對內心發展的責任。

◎唯一真正的控制力在於內心,那是對自己未來的關心和責任感,以及對他人福祉的關懷。

◎佛說:「你是自己的主人;一切全依你而定。我是老師,就像醫生一樣,我能給你良藥,但你必須自服,必須照顧自己。」

◎我們的處境充滿希望:解脫的種子就在我們心中。

◎這世界上有四種真實:(1)舉凡一切生物,都因無明而生;(2)大凡能構成欲望的對象者,都是無常的、痛苦的、變遷的;(3)凡是存在的物體都是無常的、苦的、會變遷的;(4)沒有我,或屬我所有的事物。(巴利本增支部)

◎佛教的本意,是注重現生體驗的,要現生證得涅槃的。

◎報由業感,業從惑起。死生由業,業由煩惱、煩惱的根本是我見。

◎「但見於法,不見於我。」我,便是生死的根源,罪惡的根源。

◎「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一念不生,則大悲生。」

◎菩薩若要圓滿利他,必須先除二障--障礙解脫的煩惱障,及障礙一切種智的所知障(去除自性有的觀念)。

◎佛教的主旨是基於悲心與愛心的利他。

◎「我要使一切眾生離苦及苦因,並且得樂及樂因。」

◎佛教要發利他之心的方法有二:

(1)自他平等易位法;

(2)因果七要義。

因果七要義的修觀法分七個步驟:

(1)認一切眾生為母

(2)念其親切的行為

(3)發報恩心

(4)發愛心

(5)發悲心

(6)發殊勝的利他心

(7)發為利他而成覺之心

為了修行此種認知,必須先有捨心(平等心)。

智慧的生活

◎佛陀問我們每天看人有沒有用慈悲的眼光,我們每天有沒有和人水乳交融。每天我們如果培養自己身口意的慈悲,那麼,樣子會可愛。

◎嘗試把自己的想法全部倒掉,用別人的想法。

◎法在那裡?在心和在有關於身的。到處都是法。佛法是不離身和心的。

◎我們要當心的主人,帶領心,整天降伏心,而不為心所降伏,不要做心的奴隸。

◎父母和兒女之間只是有關係而已,沒有資格佔有。

◎人和人相處,常常借用對方的眼睛看彼此的世界,可以去掉我執。

◎身體屬於你多久?死之前。

◎現在人類普遍的觀點--佔有物質,以為所有物質的東西是我的;讓物質變成自己,而為物所役,成為物質的奴隸,事實上,一切的感受都是自己製造的。而且,不認識自己的成分,隨外境的改變喜怒哀樂。

◎要真正去深入經藏,現代的人看經書都意思意思,這樣不會成長。

◎克服對鬼的恐懼:鬼回答:「你常常叫我,常常想我,懷念我,真是煩死了。拜託你別再叫我,不要想我!」

◎修行的智者,把死亡當作最大的休息。

◎修行的智者,對每件事都能如實觀,也了解每一個人生命的目的都是等死。一切靠自己,無明的人才要靠那些看不見的東西。  (航海商人臨終受戒)

◎〈親近善知識的茉莉卡〉舍利弗對他們說:「會破的東西就破了,不必要難過。」又說:「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是孤單的,任何人不屬於任何人。父母親不是你的,你也不是他們的。」

◎〈老實的沙彌〉沙彌說:「我已經答應過你們,我就不妄語,因為誠信比父母、親友更為重要。」「出家生活是簡單中有不簡單,不必搶奪即能提供給人們喜悅快樂。」

◎〈吉祥經〉「遠避愚癡的人;親近有智慧的賢聖者;尊敬值得尊敬的人;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虔誠恭敬又謙遜;知足且常懷感恩心,隨時隨地聽聞正法;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忍辱、和藹,樂於親近(賢聖)沙門們;隨時隨地聽聞正法;這是最上吉祥的事!」

◎所謂高品質的快樂,就是「自在」。

◎微笑是一種真理的火花。多微笑較容易接近真理。從今天開始,讓我們把從過去到現在的苦都交給無常,讓苦在無常中轉化掉。

◎真理也就是空。一個五蘊皆空的人,是不生煩惱的。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不管怎樣,總是愛他們。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不管怎樣,總是要做善事。

◎如果你成功以後,身邊盡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敵人,不管怎樣,總是要做成功。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遺忘,不管怎樣,總是要繼續做善事。

◎誠實與坦率使你易受攻擊,但不管怎樣,總是要誠實與坦率。

◎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於一旦,但不管怎樣,總是要建設。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然而如果你幫助他們,卻可能遭到攻擊,但不管怎樣,總是要幫助。

◎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你可能會被踢掉牙齒,但不管怎樣,總是要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 --錄自印度加爾各答的兒童之家牆上(德蕾莎修女)

◎做我們的母親吧!"Be a mother to me."--德里孤兒院牆上。

◎你們給我們的不是錢,是「愛心」,這個世界需要愛心。

◎修女勸我們不要用昂貴的東西!

◎或許你付出的只要一小滴,但是大海中需要你這一小滴。

◎這個世界有太多的苦難與不平,需要我們付出善心的愛與溫暖的手。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堅持己見;不輕易發怒;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不難看出從內疚、恐懼和自我解脫出來會感覺像是重生一樣。

◎愛是一種關係,而愛如果沒有他者來愛是不完全的。

◎愛你的鄰人如愛你自己一般。

◎你要人對你做什麼,你也要對他們做什麼。

生命的智慧

◎由五蘊而生起的貪欲、愛染和執著是痛苦的根源(苦集);去除貪欲、愛染和執著即是去除痛苦(苦滅)。

◎由渴愛所產生的渺小肉體,永遠不能當作「我」或「我的」,也不能以「是我」的觀念來思維它。即使肉體被毆打或受傷時,修行者會想:「色身本來就有這樣易於受傷的特質。」(象跡喻大經)

◎世尊在《鋸喻經》上說:「無論在他身上發生什麼事,都要耐心地承受所有的痛苦。」而且此時要加強憶念佛、法、僧三寶,以保持平靜。

◎舍利弗尊者說:「朋友!只要有五取蘊,所有的感受就是苦的,只有當五取蘊不存在時,才不再有痛苦。」

◎「善知識,善伴黨和善隨從者,就是梵行的全部!」

◎在此生親自驗證了梵行的最高目標,就是聖弟子捨家出家的目標;他明白:「此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成就八法之比丘為「普端嚴,一切相圓滿」。其八法為:(1)有信(2)有戒(3)多聞(4)說法(5)以眾為境界(6)無畏而於眾中說法(7)隨樂欲得四靜慮(色界四禪)增上心之現法樂住,得而無艱難,得而無梗澀(8)依諸漏盡而無漏心解脫、慧解脫,於現在自證知、現證、具足而住。(增支部)

◎「獅子吼」是一種語氣強而有力,且帶有信心的說話方式。

◎人的一生受兩種力量所左右,那就是業力與念力。業力是累積因果報應的來源,念力卻是由己身發心修持的轉移力量,一念至誠也可轉化業力的牽絆而超塵入道。

◎菩薩長在生死中修菩薩行而能廣利眾生的三本領--

 (1)「堅定信願」。

 (2)「長養慈悲」。

 (3)「勝解空性」。

◎「法不孤起,仗緣乃生。」

◎昇華的感情就成為慈悲,慈悲是不要報償的,不要報償的感情就是智慧。

◎人可以憑著他的意志,決心及今生的行為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徹底的自由(涅槃)亦會帶來那個徹底的生命。

◎引火的燃料斷絕,火即熄滅,這就是「涅槃」。它意味著「退去」或「熄滅」,並不是火移向他物,而是火本身的止熄。

涅槃是人類精神的最高境界。熄滅的是什麼?那祇是有限「自我」的界限。從反面講,涅槃是一綑「我欲」木柴的燃盡,一切抑制無限生命的事務悉已消滅的狀態。從正面講,涅槃就是無限生命的本身。

◎就形上學而言,涅槃指所有苦痛的止息。就心理學而言,涅槃是棄除自我觀。就道德(倫理)學而言,涅槃是貪、瞋、癡三毒的滌除。

◎佛陀說:「是大喜悅!朋友們!涅槃是大喜悅!」

業報

◎人若用武器傷害無害且不應被傷害的人,將會很快受到以下十惡苦:

(1)極端痛苦;   (2)身體傷害;

(3)失心狂亂; (4)重大刑罰;

(5)財產破滅; (6)災害;

(7)病痛; (8)國王懲罰;

(9)眷屬離散;⑼  (10)火燒家宅。

死亡後,更往生地獄。

◎目犍連尊者勸告大眾:「慎莫不孝父母師長,口業以及心惡念不可不慎。否則,自作自受,業報難逃。」 「神通抵不過業力」

◎「樂修十善因,於他無損害,諸天常護持,得生四王天。

於父母三寶,恭敬隨能施,具忍辱柔和,得生忉利天。

自不樂忿諍,勸他令和順,純善修淨因,得生焰摩天。

樂多聞正法,專修解脫慧,喜讚他功德,得生兜率天。

於施戒諸行,自性常愛樂,起精進勇猛,得生變化天。

是最上有情,具沙門梵行,增長解脫因,得生他化天。」 (六趣輪迴經)

◎五百世常為人作苦工的貧生口業:「比丘不事生產,不做苦力,為什麼要給他吃飯?」

◎優婆塞戒經卷六‧五戒品:「善男子!若得人身,多饒財物,兼得自在,先應供養父母、師長、和尚、耆舊、持法之人。供給遠至、初行之人、疾病所需。言則柔軟,多有慚愧。不偏信敬有德一人,見有賢聖持戒、多聞,能以舍宅、飲食、臥具、衣服、病藥而供養之。深信僧中多有功德,修習向道,得須陀洹果,乃至能修向阿羅漢,得阿羅漢果。修金剛三昧,電光三昧。觀如是已,平等奉施。如是施已,得無量福。是故我於鹿子經中,告鹿子母曰:雖復請佛、及五百阿羅漢,猶故不得名請僧福。若能僧中,施一像似極惡比丘,猶得無量福德果報。何以故?如是比丘,雖是惡人,無戒多聞,不修善法,亦能演說三種菩提,有因有果,亦不誹謗佛法僧寶,執持如來無上勝旛,正見無謬。若供養僧,即是供養佛僧二寶。若觀佛法功德微妙,即是具足供養三寶。」

◎善生言:「世尊!云何菩薩趨向菩提,其心堅固?」「善男子!菩薩堅固,具足四法:一者、受大苦時,終不捨離如法之行。二者、得大自在常修忍辱。三者、身處貧窮,常樂施與。四者、盛壯之年,常樂出家。」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無怖畏,最為第一。是故我說,五大施者,即是五戒,能令眾生離五怖畏?……善男子!有五善法,圍繞是戒,常得增長。如恆河水。何等為五:一者、慈。二者、悲。三者、喜。四者、忍。五者、信。……離五戒已,度生死者,無有是處。善男子!若人欲度生死大海,應當至心受持五戒。

◎一切善惡,皆因我身。善男子!生忍因緣,有五事:一者、惡來不報。二者、觀無常想。三者、修於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斷除瞋恚。……若人軟言,淨身口業,和顏、悅色,先意問訊,能觀一切苦樂因緣,當知是人能修忍辱。

般若波羅蜜多

印順導師「般若經講記」節出。

◎「波羅蜜多」--(1)事業成辦,圓滿成就。(2)到彼岸,即「度」之意。

◎佛法的目的,在使人生的苦痛得到解決,達到超脫苦痛的境地。能解除這人生苦痛的方法,名之曰波羅蜜多。

◎想控制自己,解放自己,非認識自己不可。佛法主要的在教人怎樣覺悟自己,改進自己以得痛苦的解除。

◎依佛法,社會只能在人類充分覺悟,提高人格,發展德性,社會才能完成徹底的更高度的和平與自由。

◎須從解除自己身心上的煩惱矛盾下手。

◎佛法解除苦痛的方法是如何呢?

(1)充實自己,增加反抗的力量。

(2)消滅苦痛的根源。

◎度苦、除苦,是著重在自我身心的改善與解放的。

◎從人生正覺中去解除苦痛。

◎釋尊就確定了解脫自他苦痛的大志,走上出家、成道、說法的路。

◎致苦的原因,主要是原於我們內心上的錯誤(欲、見),及由於內心錯誤而引生行為的錯誤。

◎釋尊教人從行善止惡的行為糾正,達到內心的清淨解脫--六波羅蜜多。

◎不要做思想的奴隸,做欲望的奴隸。

◎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因緣和合與消散的過程中流轉。

◎從過去而招感流轉到現在,那麼由現在的行為也還要招感到未來。這三世流轉的生死,可說是生命之流,都是因心的錯誤指導行為而引生的。

◎我們要消除苦痛,非從內心上的愛欲和知見改造起不可。自然,這就是行為的改善,也就是人我關係的改善。

◎改造錯誤欲見的方法,六波羅蜜多實為主要--

(1)布施:犧牲自己的精神和物質甚至生命,去作有益於他人的事。

(2)持戒:不應該做的,決定不做,應該做的,努力去做。「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3)忍辱:正名為忍,徹底解除人生的苦痛,須要極大的堅忍才能成功。

「施、戒、忍」著重在行為的改善。

(4)精進:對於善的事情,抱定決心去作。嚴肅的、堅強的、向上的、百折不回的勇氣與決心,即是精進。

(5)禪定:靜慮,即精神的安定與集中的境界。由於禪定的力量,可以控制自己的內心。這確是體驗真理,發生智慧必須的特殊訓練。

(6)般若:即智慧,「五度如盲,般若為導」,祇有智慧才能徹底度一切苦。

智慧是領導者,它需要與布施等行為配合起來,使所修所行不致發生錯誤,這才是佛法重智慧的真義。

◎般若慧是從深刻地體驗真理所得到的。

◎依佛法說,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不過是原因條件的假合,凡是假合而成的東西,它底本身一定是遷動變化的;他依原因而存在,同時又與他法作緣,他法也遷流變化而存在。這種互相影響互相推動的關係,佛法簡稱之曰因果系。 而得「三法印」。

◎空,是真理中最高的真理,最究竟的真理。是充滿革命的積極性--「大乘之革命」!

修行者本質

◎慈悲是在人間實現的。

◎慈悲不是脫離污濁的世間,而必須向這生死罪惡的世界中投入。

◎把他人的痛苦引為自身的痛苦,是獻身愛他人的極致。

◎慈悲行的實踐者是「苦他人之苦的人」。

◎「菩薩為諸有情,於生死堪受一切苦」。

◎菩薩行者須立誓做他人的替身。

◎「願我念他所愛,如念自壽命。

願我念眾生,萬倍勝自愛。

願彼所作惡,於我果報熟」。——《寶行王正論》

◎「是故大人王,於一切眾生,當起慈悲心,施與無怖畏,當滿世尊意,廣起舍利塔」。——(比丘勸阿育王)

◎「行慈心者,即得見文殊」——《文殊師利涅槃經》

◎慈悲的完全俱現者就是佛。所以佛不會懲罰惡人,且對惡人更加憐愍。因而惡人得救,乃是惟有佛教才有可能的事。

◎自己的救度,存在於不斷實踐修行之中。

◎信仰應成為行為上的努力而顯現出來。

◎覺悟一切諸法皆是實相平等,叫做上求菩提,

悲憐眾生迷妄無知,故名為下化眾生。

◎在佛前發誓,要實踐大慈悲!

◎出家者,必須親身體現佛慈悲的人!

◎「但學佛祖行履,菩薩慈悲,慚愧於諸天善神所冥照,任佛制而行,一切無所謂苦」——道元禪師《正法眼藏隨聞記》。

◎慈悲會由於修行而與身俱。

◎慈悲是修行者的本質。

◎道心第一,身體第二,學業第三。

◎大乘佛教徹底強調實踐必須以空觀為基礎。

◎所謂「高僧」者,不犯婬愛之不婬,不食嗅肉之不潔,堅持戒行,捨名利邪念,修佛道大道,大悲心與佛菩薩相等,憐一切眾生,日夜願救之,誰不敬之。

◎僧從父母受其寶貴身體,奉佛祖,修大道,繼續慈悲廣大願行,永遠不惜自己身命。入佛法大海,為扶助多身眾生,投捨我一身,稱為捨身,是為棄恩入無為時真實報恩。是名出家之孝。——鐵眼禪師

◎被稱為高僧的人是生身佛,為信徒所崇拜。

◎慈悲為六種完全之德(六波羅蜜)之根基。

◎「佛子,菩薩摩訶薩,在家宅中,與妻子俱,未曾暫捨菩提之心。正念思惟娑婆苦境,自度度彼,令得究竟,以善方便,化己眷屬。令入菩薩智,令成熟解脫。雖與同止,心無所著。以大悲為本,處於居家,以慈心故,隨順妻子,於菩薩清淨道,無所障礙」。——《華嚴經》

◎「以慈悲、正直、堪忍等三勸自身,則人也見習,不教而自然導進」。——白隱禪師

「不如平日安易,持慈悲心、正直、堪忍三項,努力以使出息入息,無所勉強。」

◎身體受苦也要修行,為大眾說教,才是真慈悲。

◎佛教既然是一個思想體系,就得靠傳授才能弘揚,所以傳法就是慈悲。

◎說法是慈悲行,也是宗教的社會性實踐的開展,「扇慈風於當代」。

◎佛法在日常生活的實踐即是守戒律,行八正道。

用智慧經營生命

◎持戒的目的,是成佛的階梯,而依持戒至成佛的過程,目的就是在圓滿、淨化凡夫的身、口、意三業。

◎「若一切眾生,初入三寶海,以信為本;住在佛家,以戒為本;初入菩薩位,以戒為入門;戒者,是一切善行功德藏根本,正向佛道果一切菩薩行之根本。是戒能除一切大惡,所謂斷一切見慢、執著心。

諸根(六根)不具者,一切黃門、婬男、婬女、奴婢、變化人皆得受(心地)戒,因皆有心向故。一切眾生持心地戒,必感未來六根具足、清淨。」

◎「戒以心為體」、「以智慧為本的心地戒。」

◎真正的「犯人」不是罪惡,而是無知--根本無明。

◎「以信心為根本,以施、戒為立身社會的事行,以聞、慧為趨向解脫的理證。」--印順導師

在家五法--信、戒、施、聞、慧。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一切都不染著,卻充滿了愛心--蓮花心。

◎真正永不褪色的美--一顆解脫自在且慈悲柔軟的心。

◎放下愛恨,一切順其自然。

◎不瞋得兩種勝利!勝過自己,亦勝過對方。

◎情緒→情感→情操→慈悲。

◎正思惟--我們必須有堅定而熱切的願力,超越我們的孤立,並視眾生的幸福有如自己的幸福。

◎在佛陀的心目中,真理的價值不是道德的,而是如實的。欺騙不是好事,因為它減損我們的實性。應立即斷然捨棄所有矯飾性的虛言、妄語。必須明瞭躲在圍牆後面過活,是使生命淪為虛假和不自在的原因。

◎脫下假面具吧!

◎佛陀將「創造」追溯到原始的無知(無明)與意志活動(行)。

◎佛陀要每一人在沈默中正視自己,以求達到正覺的路。

◎人們經常為生活的每一個方面,如職業、副業、嗜好,有規律地訓練自己。至於為生命本身去接受訓練,則往往不被重視。

◎原始佛教中最重要的修持:自律、自制、道德的陶冶和心靈的進展。

◎覺悟的完成要透過放下外緣。

◎「我於諸法無所得」

「如來無量不思議,普現世間無所依。」

◎人仍可憑著他的意志、決心及今生的行為去改變他的命運。

◎「親近善士」,馴服野象最好的方法是用軛將牠和一頭已經訓練好的象拴在一起。

愛心與悲心─人性的中心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是指菩薩普度眾生所應具備的四種精神;以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以無量的與樂心、拔苦心、歡喜心和包容心來廣度一切有情。

◎「自有一雙慈悲手,摸得人心一樣平。」

◎大乘的修行基本上最主要的是悲心!對他人的愛心,對他人痛苦的關心,以及自私心的減退。

◎你若能奉獻自己,儘可能為他人服務,則你就有了大乘之源。對他人的真正悲心與愛心,全發自這種捨己為人的態度。

◎你若日常過著善良的生活,誠實、有愛心、有悲心、自私心少,那麼這種生活就會自動導致涅槃。

◎發展愛心與悲心是根本之道。愛心是最主要的動機,悲心是宗教的真髓。善良的生活須有善良的動機,我們必須分擔他人的痛苦。

◎動機非常重要!單純的宗教觀是愛心,尊重他人和誠實,這不僅限於宗教,也包括政治、經濟、商業、科學、法律、醫學等各行各界。動機純正,各行各業都能利益人群;動機不正,則反之。

◎心存狡詐,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正義與誠實。內心自私還要利他,也是辦不到的事。

◎內心的轉化雖不易完成,但絕對值得一試。我們應試圖以愛心──真正的愛心──和較少的私心為基礎,建立一個較佳的人類社會。

◎一切全靠善意來成就!

◎唯一真正的控制力在於內心,那是對自己未來的關心和責任感,以及對他人福祉的關懷。

◎悲心與利他的心態,就是當你面臨必須在自己與他人的福祉之間作一抉擇時,你把他人福祉放在自己福祉之上的那種感覺。

◎佛教為發此利他之心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名為自他平等易位法,另一種名為因果七要義。

◎一般人心中主要是將他人分為三類:友、敵、非友非敵。對此三類,我們所持的態度是:貪、瞋、漠不關心。一有此三種態度,利他之心就無從生起。因此,消除貪、瞋與冷漠,實屬重要。

◎因果七要義:(1)承認一切眾生為母親(知恩)(2)思維一切有情眾生的恩德(念恩)(3)觀修回報眾生的恩德(報恩)(4)觀修慈心(發愛心)(5)觀修悲心(6)發殊勝的利他心(7)發為利他而成正覺的菩提心。

菩薩行

◎菩薩之十種修行─

(1)信,信仰佛法。 (2)悲,拔眾生苦。 (3)慈,施樂與眾生,對諸眾生而起眾生緣;知眾生無實體,無自性而起法緣;觀五蘊之空而起無緣(眾生緣慈→法緣慈→無緣慈)。 (4)捨,行內外二施,令眾生心安。 (5)不疲倦,指行世間,出世間之行而不疲倦。 (6)知經書,指知五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 (7)知世間智,知曉世間實際之事.義。 (8)慚愧,恥罪過而生慚愧。 (9)堅固力,自守佛道而不退失,更能向上轉進。 (10)供養,供養諸佛及如其教說修行。(菩薩地持經)

◎十行攝善法

(1)慈悲行(不殺生) (2)少欲行(不偷盜)

(3)淨梵行(不邪淫) (4)諦語行(不妄語)

(5)明慧行(不飲酒) (6)護法行(不說人過)

(7)息惡推善行(不自讚毀他)(8)財法俱施行(不慳法財)

(9)忍辱行(不瞋恚) (10)讚三寶行。

◎財施為眾生所愛,法施常為世間所敬重。財施為愚人所愛,法施為智者所愛。財施壞財之貧窮,法施壞功德之貧窮。此二種施,誰不敬重。財施能與現樂,法施能與天道涅槃樂。樂愛悲者,能愛一切眾生,愛一切眾生者,即是愛己。(大丈夫論)

◎說法者,應行四法:

(1)廣博多學,能持一切言辭章句。

(2)決定善知,世間出世間,諸法生滅相。

(3)得禪定與智慧,隨順諸經法而無諍。

(4)不增不損,如所說法。(十住毗婆娑論)

◎善男子!若欲樂施當破五事:

一者瞋心。二者慳心。二者妒心。四者惜身命。五者不信因果。破是五事,常樂布施。(優婆塞戒經)

◎菩薩摩訶薩,見來求者,生一子想;是故任力多少施之,是則名為施波羅蜜。菩薩施時,離於慳心,名尸波羅蜜。能忍一切求者之言,名忍波羅蜜。所施之物,手自授與,名精進波羅蜜。至心繫念,觀於解脫,名禪波羅蜜。不擇一切怨親之相,名般若波羅蜜。(優婆塞戒經)

◎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無所畏避。……戒行之德,福應自然,天神擁護,感動十方。(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善男子!受自命者,則不殺生,愛自財者不盜他物,愛自妻者,不侵他妻。

◎孝順父母師僧三寶。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梵網經)

◎現代生活十則──

(1)嘴巴甜一點 (2)腦筋活一點 (3)行動快一點

(4)效率高一點 (5)做事多一點 (6)理由少一點

(7)肚量大一點 (8)脾氣小一點 (9)說話輕一點

(10)微笑露一點。

◎何謂為道德?信為道,制身、口、意為德。(三慧經)

菩薩的生命

◎處堪忍世界要修生忍、法忍。生忍就是眾生忍,可得無量福,法忍就是對一切法要忍,可得無量慧。修學眾生忍,要學慈悲觀;修學法忍要修因緣觀。

◎古德說:「勸君學佛莫生瞋,法中無我亦無人。」

◎佛說:「生是因緣生,滅是因緣滅,於法無所有。」

◎持戒和懺悔是消業障的良方。

◎堅持名號,怒火就化為清涼池。

◎常恐懼者傷腎,太多的脾氣傷肝,過份的憂傷傷肺,若對一件事老是念念不忘則傷脾;氣憤則易引起肝癌,過分的喜悅傷心臟。

◎凡事忍氣吞聲比較容易得癌症;凡事會講出來,發發脾氣就沒事的人,其缺點易引起心臟病。

◎婚姻的過程,就是學習耐心、愛心以及忍辱。

◎「征服情海」:「從愛慾中解脫出來」。

◎拿破崙將軍能征服半個世界,卻不能征服他自己的心。唯有能夠征服自心的人,才能真正走上出家(修行)之道。所以說英雄好當,和尚難做。

◎「情人眼中出西施」,只要業緣成熟,中陰身見到老母豬,也會看成絕代的美女,何況是人?

◎「任難任之事,要有力而無氣;處難處之人,要有知而無言。」

◎諸佛菩薩,業盡情空,沒有半點障礙,生理組織也隨起了變化,因此六根優勝,故能三明六通一時齊發。

◎其實所有佛教的理念都是建立在悲心上。佛陀的一切教法可用兩句話來表明。第一句是:「你必須助人。」這包括了所有大乘法。第二句是:「若不能助人,亦應不害人。」這是全部的小乘法。這表達了一切道德的基礎,那就是不害人。大乘法和小乘法都是立基於愛心和悲心。

◎開始修行時,我應以克制自己為基礎,再來,即應以積極助人為目標。

◎聞、思、修的結合與保持均衡發展是必要的。「我在聞法時,也致力於思、修。我在思法時,也求多聞和從事修行。我在修行時,並不放棄聞法和思法。」

◎修菩薩行的人是以承擔別人(眾生)的痛苦為己任。你害怕時,可作此想:「別人也有同樣的恐懼;願我能承擔他們所有的恐懼。」

◎佛法中常說你是自己的主宰;沒有你辦不到的事。

◎〈勸發菩提心文〉:「鞭驢出血,誰知吾母之悲?牽豕就屠焉知乃翁之痛?」

◎〈法句經〉:「若見他人過,心常易忿者,增長於煩惱;去斷惑遠矣。」

◎「我立志為佛教、為眾生--人類而修學佛法。」--印順導師。

緣起

◎緣起的法則要以因果相依來解釋。「緣」是「相依」的意思,「起」是說「起源」。這個法則是講所有宇宙的有為法的存在,都是各種因緣相互作用的結果。這種說法的重要性在於它預先排除了兩種可能性,一是事物無中生有,無因無緣的可能性;二是事物由造物主或超絕的設計者所造的可能性。這兩種可能性都被否定了。

◎透過因果相依的角度加深理解緣起法性,我們就能承認接受「業」的作用,也就是主宰人類行為的業力因果法則。這個法則解釋了痛苦的經驗是如何自惡的業、思想與行為的結果而產生的;以及想要的經驗如快樂及歡喜是如何從正面的行動、情緒與思想的結果而產生的。

◎每個生命體都是由於自己的愚癡無明,造作諸多惡業而衍生的一股力量,這股力量一直牽引著自己生生世世的輪迴,其本身是沒有實在性,也沒有一個外在的神在主宰我們。這就是佛陀所說的「無我」。

◎無論是有情生命,或是世間的一切物質現象,皆為緣生緣滅,無法獨立存在,如果離開因緣和合,就找不到實存的東西,而在生活中所看到的一切現象,也都存在著生滅無常變化,所以人生就像一場夢。

◎幸福的背後,其實隱藏著悲傷的陰影--那是終有一天要承受失去的痛楚,無人得以倖免「無常」的召喚。最深刻的無常就是死亡,認清世事的無常性,該是此生的重要任務。

◎「學會面對死亡,就學會如何好好地活著。」

◎不要抱著你是在幫助災民的心態來做救援工作,而是感激對方給你示現,他在為你訴說無常法,以其慘痛的經歷,讓你學會人生的經驗,毋庸支付昂貴的代價,就得以從中體會圓融人生的智慧。無情與有情,在這次的九二一地震中,皆說了深刻的法。

◎用大量的物質與實際的救援在對災民的「身」作實際的協助,更應安撫他們的「心」,例如宗教界的誦經、祈禱及心靈的輔導、思想的教育。

◎最好的慈善事業就是與教育合而為一,以文化、教育來培養人才,宣傳教義,從思想見解上改造人心,這才是根本之道,得以發揮宗教真正的意義和價值。所謂「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

◎慈悲的付出,智慧的布施,生命的教育。

◎「空性」是指每個事物與事件產生的方式,只是許多因素的組合而已,皆無獨立性或自主性的存在。

◎如果能肯定空性,就可肯定世界的緣起;如果能肯定緣起,那就能肯定苦和其起源的因果關係;進一步就能理解和接受苦會有終結,那麼就能接受個人證悟和體現那個境地是可能的。最後當然就能理解佛陀已真正完美地成就那個滅止的境界。

正念→智慧→慈悲

◎智慧的培育與修行的關鍵所在,它就是正念、注意或返觀自照。

◎平靜、清醒、無所執、不分別計較的心,自然充滿美德和慈悲。

◎把注意力擺在當下,使我們愈來愈清楚地看到身心變化過程的實相。

◎唯有透過毫無揀擇的察覺力,方能使我們透視並瞭解這個世界的真相。

◎佛陀入涅槃前最後的教誨是:「精進不懈,保持正念。」精進並不是要努力去改變事相,而是單純地在每一時刻保持清醒。就在當下--保持清醒。

◎概念是隨著經驗產生的,正念是專注於過程發生的當下,而不是用概念反映該事物。要警覺當下以及過程本身,它是認識事物真相的唯一下手處。

◎培養正念不僅能使我們透視世界的真相和瞭解煩惱產生的原因,更令我們遠離執著、瞋恚和無明,讓我們的心時時刻刻保持清醒而純淨。最後,我們會體驗到,沒有一個實體在獲得什麼,祇有過程變化的自然無常、空、無我。

◎佛陀的基本教法——慈悲和智慧。智慧就其消極面而言,是內觀透視所有現象的本質,並且導至內心的平衡穩定。慈悲和愛人則是智慧的積極面,它們是對佛法和自然法則深刻體悟之後,在這世間的流露和展現。

◎修行應強調培育內觀,使慈悲隨著內觀的體驗而自然流露。直接體悟到無常,不圓滿、空性,必然會產生慈悲的果實。

◎真正的教法都導向體悟身心現象的本來面目。

◎一旦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命的痛苦,對於別人的煩惱也會感同身受,而欲極力為之排解。

◎無所不在的愛來自全然的無私無我,而所有佛教徒的修行皆應以消除貪、瞋、無明為目標,拔除內心自私自利的根源。

◎缺乏慈悲的滋潤,智慧之道將顯得乾澀而理論化,沒有智慧的慈悲又容易流於膚淺或誤導。

◎凡有助於息滅自私的修行,像仁愛、世間的善行、慈悲觀、或者導至最深智慧的內觀法門都是屬於佛陀修行的一部分。

◎隨著修持的進展,會更清楚的瞭解到個人的解脫與所有眾生的解脫是息息相關,因為若祇追求個人的解脫,即表示仍妄執有一個可以跟別人分開的自我。

◎人們一旦領悟到二元對立的消失以及空性,是深摯的愛將由甚深的智慧中流露,並毫不猶豫地展現他的慈悲於世間。

◎精神修鍊是一種很單純的心靈培育的功夫,它使我們的內心無貪、無瞋、無癡,或者使其專注、清醒、安定和充滿慈悲。

◎從智慧流露出來的喜悅超越所有的知識和力量,它是一種真正內在的祥和與快樂,它不會隨著身心現象的遷流變化而動搖,是一種超越生死的安詳寧靜。

◎修行有兩種不同的態度:一種是精進不懈,獲致禪定和開悟。第二種態度是修行本無所得,亦無所求。你愈努力地想求開悟,智慧反而不能生起,因為智慧不會從欲望中產生單純地存在著,放下觀照,順其自然。就在眼前,就在當下;一切本自現前。智慧是心的自然狀態。

慈愛與正見

◎菩薩發十種心——   〈十善業道經〉

一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慈,無損害心。

二者、於諸眾生,起於大悲,無逼惱心。

三者、於佛正法,不惜生命,樂守護心。

四者、於一切法,發生勝忍,無執著心。

五者、不貪利養,恭敬尊重,淨意樂心。

六者、求佛種智,於一切時,無忘失心。

七者、於諸眾生,尊重恭敬,無下劣心。

八者、不著世論,於菩提分,生決定心。

九者、種諸善根,無有雜染,清淨之心。

十者、於諸如來,捨離諸相,起隨念心。

◎「菩薩若行廣大無量忍辱之行,則能出生大菩提果,究竟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千劫所積聚,布施供養德,及種種善行,一念瞋心起,皆摧毀無餘。」

◎〈普賢行願品〉云:「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于眾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

◎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想要成等正覺,首先必須先完成自己的人格,但怎樣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呢?如佛陀告誡云:「阿難,受佛禁戒,誠信奉行,順孝畏慎,敬歸三寶,養親盡忠,內外謹善,心口相應。」即佛陀教導弟子:「對國言忠,對親言孝,對子言慈,對友言信。」

◎佛學是出自于人生而止于人生。

◎人們若能以佛陀的遺教來自我反省,以佛教的戒律來約束自己,以「布施、愛語、同事、利行」等四攝法來廣利一切眾生,以佛陀的慈悲心來包容一切眾生,那麼世界將和平。

◎「悲心救苦,慈愛與樂」,才是學佛人應有的目的。

◎佛陀回答淨飯王說:「當一個人悟道之後,他就屬於聖者家族的成員,他高貴的身份不是依靠外在華麗的服飾而是智慧與慈悲。」

◎卡拉卡尼(巴利文,譯為「不幸」)的故事:給孤獨長者對家人說:「一個人不是由他的名字來決定的,迷信的人以名字來判斷一個人,智者卻是以他是否有一顆善良的心來判斷一個人。」事後,長者又說:「所以我說啊,不是因為名字或財富使他成為一個人,乃是他的心。」

◎佛陀多次提醒給孤獨長者說:「大量的布施財物並不是最重要的,還有比布施更重要的是慈愛與正見。」

生命的昇華

◎佛陀--人格發展的極致,最高的人格,生命昇華的最高境界。

◎完人的教育過程--根據轉法輪經,釋尊本身是依四諦之觀法,進行見道→修道→正覺的三個階段的。

(1)見道:第一階段揭示四諦如實的理論性理解:

「知此是苦,知此是苦集,知此是苦滅,知此為至苦滅之道。」

(2)修道:第二階段敘述應如實地實修體驗四諦:

「苦應遍知,集應捨斷,滅應實證,道應修習。」

(3)正覺(無學之證悟):第三階段敘述已完成四諦之實修體驗:

「苦已遍知,集已斷捨,滅已實證,道已修習。」

◎修行道——三學。

(1)戒--「身心的調整」,戒律是佛教的生命。

(2)定--將精神統一集中,使之不散亂地等持,而置於專心的三昧狀態之意。

(3)慧--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即是了知緣起與四諦理法的心的作用,是知識與實踐結合的身證體驗。「無執著而以無礙自在心住。」

◎中阿含一八二,馬邑經中說修行道程有下列十七階段--(出家眾適用)

(1)漸愧具足:是對世間,對自己的內心要知恥而具足正確的良心,出家者的第一要件。(2)身行清淨:八正道中之正業。(3)語行清淨:「正語」。(4)意行清淨:「正思惟」。(5)活命清淨:「正命」。(6)守護根門。(7)於食知量。(8)警寤精進:「正精進」。(9)正念正知具足:「正念」。(10)獨住遠離、五蓋捨斷。(11)-(14)初禪至第四禪。(15)宿住隨念智。(16)天眼智。(17)漏盡智。

(1)-(8)屬於「戒學」,(9)-(14)屬於「定學」,(15)-(17)屬於「慧學」。

◎在家信徒的實踐修道法--四不壞淨(四證淨)之信仰。即「四種絕對確實的信仰。」是深信:

(1)佛陀是真正具備如來十號德行的世間的大導師。

(2)法是適合於任何世,任何地方的永恆之真理。

(3)僧是作為佛之代理者而足以指導民眾的完美的人格者。

(4)戒律是佛教的生命,守戒是佛教徒最重要的事,而堅信不疑,並自己持戒絕對不犯為要。

◎施戒生天三論。「在家八法」--(1)方便具足;(2)守護具足;(3)善友具足;(4)正命具足;(5)信具足;(6)戒具足;(7)施具足;(8)慧具足。

◎「諸法無我」--是一切萬物無有固定的自性,也就是任何存在皆無絕對性、孤立性、獨存性,一切皆在相對的、相關的、依存的、協同的狀態。強調無我的實踐。

◎應依真理的標準不斷地自我反省,反覆有我與無我,而向人格完成的究極理想邁進。

◎做人最為理想的是不管是就各人的學問技術,或有關整個人格,有我與無我二者得以發展到最高度,即是最高度的有我(智慧經驗)被最高度的無我活用,完全地實踐顯現。

愛與奉獻的修行

◎人生苦短,所以生命最重要的目標是修行。

◎以佛法為洲,實現佛法在自己的生命,進而以自己為洲。

◎要有實修實證的修行生命體驗!

◎《慈悲經》:「如母親奉獻生命,為了保護子女;我們應以無量心護持眾生,讓慈悲心照遍世界。」

◎我們的目標永遠是解脫與平等。

◎直接導向修行,以法作為我們的洲島和依止處。

◎皈依是個精神上的避難所,一個安全的地方,皈依已證悟的覺者(佛陀),皈依教法(法)、皈依開悟或出家佛弟子的團體(僧)。

◎佛教的理論是為了能幫助修行。

修行跟日常生活應該要配合起來!

◎真切的皈依是純然地奉獻、感恩和尊敬。

◎皈依三寶後,我們感到終於找到一個可以休息的地方;這教法明確地指出有個方法能止息我們的苦,止息經常糾纏著我們的煩惱。

◎我們為了佛、法、僧而搬的石頭,這樣的石頭感覺起來就不會那麼重。那是為了最高的理想而工作。能量來自於確定和肯定,來自於全心全意的工作。

◎修行直接牽涉到我們生命的本質,它需要心靈和意識完全的投入。用意識去了解愛、用心靈去感受愛。只有理性和感性的融合,才能讓我們走得很穩健。

◎「皈依佛——佛陀真如是:止息諸煩惱,圓滿諸功德;廣大清淨智,無量慈悲行;善行永如是,無上人天師;己悟及悟他,善巧說法要。」

「皈依法——世尊圓滿宣說法,此時此處得見聞,不論古與今,引導眾生見,以法住心中,智者自得證。」

「皈依僧——世尊僧團入正道,世尊僧團入直道,世尊僧團入實道,世尊僧團入善道。四雙與八輩,僧團善得果,應供應敬禮,世間無上田。」

◎在我們的心中雕塑一尊莊嚴、慈悲、圓滿、放光的佛陀的像,然後把它放在我們的心中。這可以幫助我們去愛自己,同時也幫助我們去愛別人。

◎當我們感到感恩、奉獻和尊敬時,我們的心中就有愛。愛和尊敬在修行的道上是並肩而行的。

◎除非我們能不捨晝夜地培養「對每個我們所遇見的人都能產生愛心」,不然我們會錯過了生命中最能令我們喜悅的部份。

◎看看那些置身熱戀的人,一定有顆快樂的心。當我們愛三寶時,就像是一場永不會失戀的戀愛;清楚了解到三寶對我們的意義,那時,愛和奉獻會在我們心中生起。能夠皈依不但稀有,而且是本身有善業報的表現。

真理、誓願與慈悲

◎印順導師說:「讀經要懂得經義,念佛要知道佛的本願功德。」

◎般若經:「此是學時,非是證時。」

◎具足慈悲喜捨就是菩薩從因到果修行的心路歷程。

觀世音菩薩是「上契諸佛同一慈心,下合眾生同一悲仰」。

◎無論修淨土、修任何法門,只要把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精神徹底表現在生活行為中,就是阿彌陀佛。

◎〈悲華經〉中,觀音菩薩對一切眾生高呼立誓願說:「我以所有善根功德迴向菩提,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於恐怖不安狀態時,若一稱我名,唱我名字,吾在任何處所,都以天耳聞,以天眼見,救濟彼之苦惱。若有一人未能免脫其苦,吾永遠不得成佛。」

◎於現世除一切苦厄,離恐怖不安,表示觀音慈悲心,是濟度眾生之誓願。

由菩薩生誓願,由誓願生菩薩。常實踐誓願之所行,為菩薩之生命。

為菩薩者,首先要生起誓願。首先確立誓願才能顯示菩薩的功德。所以菩薩之誓願常具有其生活力,有其存在之基本,是其性格中心要點,一言以蔽之,即菩薩之力量也。

◎觀音菩薩在「普門品」中所說的功德是:除七難、離三毒、滿足二求。七難是水、火、風、刀杖、鬼、枷鎖、怨賊之七種;「普門品」說除七難在於「稱名」,離三毒在於「觀想念觀音」,得二求在於「禮拜」。總之,現世世界絕大的苦難及缺乏,依於一稱、一念、一禮,就能被救濟,因此,觀音之功德利益,在此現實人生中即有最大、最高之功效。

◎觀音慈悲行以具體的「普門示現」、「救現在之事」、「去除一切恐怖不安」三方面為主體。從普門示現說:任何眾生在任何苦惱災害中,菩薩皆能垂下慈悲救護之手應現萬類。

從現世的救濟說,這是觀音信仰實際的魅力。捨離穢土回歸極樂淨土是以信仰彌陀為主要點;但於穢土中去除其黑暗面,安頓於今日的如意境界中,轉回於安樂生活中,一稱南無觀世音、一念觀音、一禮拜觀音,就能滅除了事實上的煩惱,為觀音成就現世利益的有力信仰。

從「去除一切恐怖不安」之心理,觀音是「施無畏者」,更含有救現實苦難之力量。

◎「觀」字,是觀智,是渾融於朗照、清淨智慧與感情之認識主觀心。

「世」是客觀世界之一切法。「音」是眾生之根機,亦指一般眾生要求上的心態與功勞。

◎觀智所洗鍊的觀音,是依據在具體人人內心的反省體驗,才能顯示出活生生人格之效能。攝取觀音之真理與慈悲而轉回為光明歡喜之生活。

◎真理是現實世界事事物物之存在,更不可忘卻宗教本來的使命。

福慧人生(一)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呢?佛經上說,世間有二種清淨人,一種是斷除諸惡的聖賢;一種是犯錯能改過的人。這二種人,同等尊貴,同等清白。

◎犯罪畏罪的人,雖然逃得了一世,卻永遠住在心的牢獄,得不到平安和幸福。所以承擔自己的錯誤,勇於修正改過,救自己的心,掙脫內在的牢獄,得到心靈的自由,為自己換來平安和幸福。生命的勝利者--勇於認錯的人!

◎悅西法師的故事--慈悲在哪裡?救濟眾生身體上的飢寒,不過是初級的慈悲,真正的慈悲,是對每一個眾生恭敬,沒有淨穢好惡的分別。菩薩為度眾生,願常處穢土,遍灑悲情甘露。南無阿彌陀佛,並沒有放棄這塊情欲的泥沼,王居士,身入青樓妓院,用念佛聲,使她們卸盡鉛華,臉上綻放青色青光、黃色黃光、白色白光、廣植內心的淨蓮。

◎幸福在心中,不在別人眼中,何必學虛榮?

◎多說一句鼓勵的話,少說兩句指責的話。一聲讚美,你我都歡喜。

◎小小的好事,做出來就變成大大的好處。

◎你讓步,我讓步,條條是大路。

◎律己嚴,多反省自己;待人寬,少責怪他人。

◎多微笑、少皺眉,樂觀才是幸福。微笑,是心境上的晴天。

◎為惡之良心譴責,較任何處罰的力量要大,為善之心境安適,比任何良藥的功效要好。

◎有第一等知識,也要有第一等道德。

◎看重自己,照顧別人。淨化自己,關懷眾生。

◎微笑著聽人說話,謙和地對人說話。見面歡歡喜喜,說話和和氣氣。

◎開口一笑,怒氣全消;忍讓一分,事事都好。微笑是最漂亮的表情。

◎誠心對人說話,耐心聽人講話。

◎有多少度量,就有多少福氣。

◎心無憂慮,逍遙如佛祖;身無病痛,快樂似神仙。

◎無私的奉獻,是人性最美的光輝。

◎讚揚別人的優點,寬恕別人的缺點。

◎學習別人的長處,體諒別人的短處,少評論別人短處。

◎謝謝!是最受歡迎的一句話;微笑,是最令人喜歡的表情。

◎光明來自太陽,喜樂來自心中的愛。

◎陽光可以融化冰雪,寬容可以化解仇恨。

◎樂觀與微笑,是面對逆境最有力的武器。

◎做事要有恆心,做人要有愛心。

◎不說人閒話,是一種厚道。

◎忙中對人不冷淡,累時對人不厭煩。

◎怨可不計,仇可不報,恩不能忘。

◎謙則能和,傲則易怒;和為做人成功之本,怒乃處世失敗之根。

福慧人生(二)

◎「尊重、誠信、關愛」是群我倫理的基本精神。

◎別人就是另一個「我」,為別人設想就是為自己著想。

◎和人比修養、奉獻,不要比地位、財富。

◎心胸要放寬、度量要放大,腳步要放穩,目光要放遠。

◎多檢討、多進步;多忍讓、多祥和。

◎說實話、不說大話;說真話,不說謊話。

◎慈悲溫暖人心,善行光明社會。

◎吝嗇是金錢的奴才,行善是精神的富翁。

◎施比受快樂,有福氣的人,請多分福給別人。

◎主婦持家勿忘自修,男人創業勿忘照顧家庭。

◎饒人一分便是添福一分;貪人一分,便是種禍一分。

◎傷人一刀,身上留痕;傷人一言,心上留痕。

◎記人好處,能忘恨;記人壞處,會生怨。愛心生?百恨消;邪念動,萬惡來。

◎一句刺人的話,能使人終身心痛;一句感人的話,能使人一生難忘。

◎財富破產可重建,人格破產難再立。

◎積德、積德!心不邪思,積心德;口不邪言,積口德;行不邪事,積行德。

◎不想壞事,心樂;不說壞事,意樂;不做壞事,身樂。

◎不怕沒時間看書,只怕偷懶不翻書。讀書會勵志,賭博會喪志。

◎怕苦,苦一輩子,不怕苦,快樂一輩子。困苦是激素,能吃苦才能有成就。

◎布衣暖、菜根香,好書滋味長。知識,就是力量與尊嚴。

◎手邊有好書的人,是最快樂的人:智愚之分,在讀書與不讀書。

◎運動健身、讀書益智。讀書,使我們了解別人,看重自己。

◎成功,是在平凡的工作中創造不平凡的成就。要成大事,應先做好小事。

◎學歷要緊,能力更要緊;學養要好,教養更要好。

◎成功緣於小心,失敗來自大意。

◎人的價值,看他肩負多少責任。

◎能吃苦,苦盡甘來;貪享樂,樂極生悲。

◎憑身手創事業,摸心肝講公道。

◎讀好書,交好友,學好人,做好事。

◎說公道話,做正經事,學好榜樣。

◎為人要有正氣,做事要有朝氣,交友要有義氣。

◎錯誤最多者,莫過於不承認錯誤的人。人最大的弱點是姑息自己,苛求別人。

◎以德為富,以道為貴;以安為福,以仁為壽。

◎受人滴水之恩,當思湧泉以報。

◎只要懷有慈悲心,人人皆是觀世音。

◎戒「氣」是修養的功夫,戒「貪」是人格的表現。微笑是人生百病的良藥。

◎以堅定的意志處世,用柔軟的心情待人。

甘露雨

◎正思惟,是生命的一種革命!需要依靠別人而活就是不自由!

◎科學家尋求外在力量改造世界,目的是想服務世人,但結果卻是破壞的成份居多。宗教家從人內在的心靈作改造,教導我們認識人的尊貴和價值,放棄無謂的追逐和鬥爭,使人類能享有安全、和樂的生活。

◎人活著要能為家人服務,為鄰居、朋友及社會上的人做些事。否則,我們為誰而活?當然,在服務他人的同時也別忘了要為自己而活。

◎如果你以為心是自我,那你弄錯了,你把僕人當作老闆,事實上你自己才是老闆。要當心的主人,不要成為心的奴隸。

◎休息和放鬆,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鏡子映照人的影像,一旦鏡子前的人離去,鏡內不會留下任何影像。心也要像鏡子一般。

◎凡具有慈悲和愛心就容易與人順利溝通。

◎外在事物有時會遮蓋人內心的光明和智慧。

◎可曾想過你自己是一個單獨的人,你與任何人一點也沒有關係,世俗人所稱的親戚朋友、夫妻.........等等都只是暫時的聚合,因緣離散則各自分別。所以,不需要執著,這就是認清人真面目的出發點。

◎對方從來不屬於我,他是獨立的個體。肉體中並無「我」的存在,人由於觀念錯誤,帶來自己和別人多少苦惱。

◎放下我執,當下解脫,喜悅又舒服。

◎「無我執」有兩種層次:一種是在知識上的認識,透過理智分析,了解五蘊身心皆無我。另一種是從生活當中真實體悟了無我。前者好像學習開車的理論課程,後者如同實際駕車上路。

◎每一件事情都不能永遠佔有。

◎自己本身的身、口、意先不清淨,才會討厭別人。

◎說話的方式有五種:實際的或不實際的;真實的或不真實的;柔軟的或不柔軟的;有意義的或無意義的;慈悲的或憤怒的。

◎一個人好不好,要看他的行為;學問不代表什麼,心清淨才是重要的;心清淨的人每一句話,都是單純而無價的。

◎保持微笑是最好的良藥。微笑的人做事舒服,大家都喜歡他。每天要計劃--今天我要微笑,不笑的話,精神會分裂。佛教徒是最快樂的人!

◎小狗搖尾巴是愛心和感恩心的具體展現,所以被人類鍾愛的飼養而快樂的活下去。

◎真正持戒的人不會批評別人,也不會看不起別人。

◎佛陀可以七天靜默不語,試試看,你會體會出另一種無副作用的快樂感受。

◎一個不快樂的修行人,對眾生是沒有利益的。

修行的智慧

◎佛陀是徹悟宇宙人生真理的覺者,超越了煩惱痛苦的束縛,達到身心自在解脫。

◎學佛真正的目的,是以佛菩薩為榜樣,淨化心靈,祛除煩惱。

◎誦經,是誦念佛陀的教誨,進一步,將經典的教導,加以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以求身心的改變與淨化。

◎慎守口業逢凶化吉;棄惡修善消災免難;早晚定課自我教育;修學佛法落實生活。

◎修行的動機是基於人生的需要,做定課的目的為圓滿的自我教育。

◎佛陀雖然能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卻無法改變世間已有的狀態。

◎能修行佛法,以智慧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理;內心清淨,沒有煩惱,名「出世間」。

◎學佛,具體而言,乃是學習「如何使心靈超越痛苦的智慧。」

◎「認識痛苦」--「遍知一切苦,永斷生死流。」

◎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往往跟你最親密的人,卻常常讓你痛苦、掛懷;反倒是一些忤逆你的人事,卻成了砥礪的利器。問題全在於你用那種心態面對。

◎佛說:「沒有人能束縛我們,只有自己束縛自己。」

◎「世間為我所用,非我所有。」有那樣東西是你的?!

◎追求心靈的超越,就是要破除「我相」,摧毀「自我意識」的空間。心一旦沒有執著(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就可以包容一切事物。

◎不執著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能真正擁有一切,整個宇宙都是他的財富。(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佛法修持的總綱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

◎修學智慧的次第是:聽聞佛法,審慎思惟,實踐履行。(聞思修)

◎龍樹菩薩說:「雖空,幻相法爾可聞可見。」(體、相、用)

◎肯定因果,空性解脫。了知一切順逆無非空幻不可得的緣生緣滅;當下不執著一切諸法,平靜接受,如如不動,自性解脫。

◎經云:「文殊遇緣則有師。」文殊菩薩就是以因緣為老師。

◎菩薩的大悲心就是平等心。「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

◎忍耐是天地間最寬大的包容能量。

◎〈增阿含經〉:「小兒以啼哭為力,女人以嬌媚為力,比丘以忍辱為力,國王以威勢為力,羅漢以少欲為力,菩薩以慈悲為力。」

◎無常無我是自然界的現象,緣起性空是自然界的理則,地水火風是自然界的元素,真如自性是自然界的本體。

◎六波羅蜜經:「大悲心為父,菩提心為母,善法為知識,能救護眾生。」

◎「佛法在眾生中求。」菩提心以中道實相為體,以四弘誓願為相,以自利利他的菩薩行為用。

◎「我皈依佛陀,佛法與僧團。為我真正之福利,我受持戒律。」

◎「智者失去財富,尚能繼續生存;富者缺乏智慧,生不如死。」

◎「過著不貪婪的生活,讓你的心充滿仁慈,保持正念,專注一處,及內在平穩、集中。」

◎「削瘦身體、節制食量、少欲知足,及泰然自若,驅走奢望與不再執求,如此,無所求者,證得涅槃。」

◎「充滿著精力與毅力,常積極實踐所學的,但智者不應過於自信,直至痛苦已全消失。」

◎「貪愛友伴和睡眠、鬆懈怠惰、輕易動怒,這是痛苦之源。」

◎「唯當你能做到你所教導別人的,那麼你抑制了自己,你便能抑制他人。的確,抑制自己是艱難的。」

◎「你自己一定要監視自己,你自己一定要審察自己,守護自己,保持正念啊!行者,你將活在快樂中。」

◎「平心靜氣,心神集中,純淨及不受污染,仁慈對待所有眾生,這是達到最高境界之道。」

◎「你應該發展對敵友一致的愛心,當愛心發展到完美時,你會證得正覺。」

◎「我對無腳的有愛心,我對有雙腳的亦有愛心,對那些四隻腳及多隻腳的,我也有愛心。」

◎「一切眾生,一切生物,願大家都有好運,不遭受任何傷害。」

◎「經常快樂的是智者,他內心完全自由,不為感官之欲染污,他平靜,並且不執著。」

◎「擺脫貪欲、超越所有感官之欲,是世間之樂。但棄除自負的『我是』,為至上之樂。」

◎「空的東西才發出聲音,盈滿的常常平靜無聲。愚者有如半滿之壼,智者則像又深又靜之池。」

◎「保持身體寂靜、言語寂靜、心念寂靜及毫無污點,賢者從寂靜中受惠,真正地洗掉罪惡。」

◎「和平、沈默與自制、靜默少言,不傲慢自負--這人除去所有罪惡,有如風刮盡樹的葉子。」

◎「佛陀在這世間出世,在這世間成長與居住,但不為塵世所污染,好比蓮花不為濁水所污染。」

自性

開展生命自覺的實踐

◎體悟「生命共同體」的真實感受,發揮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人道精神!

◎明天與死亡究竟哪一個最先到來。透過死亡來思維生命存在的意義與眾生相依的關係。

◎唯有正視苦難的存在,人們才會份外珍惜原先為我們所習以為常的一切。苦的覺悟是佛陀人生觀的起點,而以解脫為最後的目的。

◎如實面對無常的提醒,而了解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它註定遲早都要來扣門,更產生反省與惜福的心。

◎真正的幸福其實不在於財物的多寡,亦不在於地位名譽的高下,而在於我們是否能珍惜每一個當下,疼愛每一個與我們今世有緣相聚的眾生。

◎面對無常,一般人有兩種方式:一是消極逃避,一是積極面對。前者只會帶來焦慮、恐懼、挫折與沮喪;後者卻能勇於承擔苦難,喚起無畏的自信與動力。

◎面對無常,我們應該感謝,它提醒我們生命的可貴與有限,讓我們格外地懂得以慈悲喜捨心與人相處的意義。

◎面對無常,我們還是應該感謝,讓我們知道苦迫的痛苦,知道煩惱的原因,知道煩惱可轉成涅槃寂靜,知道有方法可解脫煩惱,徹底邁向涅槃之道。

◎外界的一切天災人禍都在向世間說法,都在說色身危脆,都在說我們的生命是苦、空、無常。

◎我們當以最寂靜的心迴向世間的苦難。

◎「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

◎對於心外的空間不必去爭執、佔取,重要的是,必須去體會心內的空間。

◎佛經上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俗謂「宰相肚裡能撐船。」我們應開展心內的世界,擴大心內的空間。

◎〈五苦章句經〉說:「心取地獄,心取餓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這是說明三塗六道都取決於人心的一念。

◎發心,才能把事情做好;立願,做事才有目標。

◎〈勸發菩提心文〉說:「金剛非堅,願力最堅;虛空非大,心王最大。」

◎布施,是自己發財之道;持戒,是自己平安之道;忍辱,是自己做人之道。精進,是自己成功之道;禪定,是自己安心之道;般若,是自己明理之道。

◎〈華嚴經〉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捨中。」

自心即佛法

◎菩薩在布施食物的同時,希望接受者獲得長壽、美麗、幸福、力量、智慧,乃至最高涅槃之果。

◎菩薩給予飢渴者飲料,以使接受者熄滅情感的貪欲。

◎菩薩給予需求者衣服,以使獲得道德上的慚與愧。

◎菩薩給予他人方便,以使修習神通。

◎菩薩給予他人名聲,以使品味道德的芳香。

◎菩薩給予受者鮮花和香油,同時希望受者得到佛陀善德的尊榮。

◎菩薩給予他人座位,以使成就覺悟。

◎菩薩布施眾生住處,希望他人與自己成為世界的皈依處。

◎菩薩給予他人光明,以使得到五眼:即:肉眼、慧眼、天眼、佛眼、知一切眼。

◎菩薩給予他人相貌,以使具有佛陀的莊嚴。

◎菩薩給予他人聲悅,以使修習美妙的梵音。

◎菩薩布施他人美味,以使深受大眾喜愛。

◎菩薩給予他人親近,以使獲得佛陀妙相。

◎菩薩布施眾生醫藥,同時希望病者成就涅槃。

◎菩薩解放奴隸,同時希望人們不再受情感的奴役。

◎菩薩捨離自己的孩子,以使對一切眾生施以父母之情。

◎菩薩捨離自己的妻子,以使成為世界的主人。

◎菩薩拋棄自己的國家,以使繼承真理的王國。--出自於〈行藏論疏〉

◎目犍連尊者常勸告大眾說:「慎莫不孝父母師長,口業以及心惡念不可不慎。否則,自作自受,業報難逃。」

◎唯有愛心才能對治瞋恚;唯有慧劍才能斬斷無明。唯有慈愛才能克服仇恨。唯有教化的心靈才能擁有快樂、健康的舉止、言語和想法。

◎修行的重心是觀察動機、審視心靈。

從心開始、從心出發、過心生活。

◎看經、聽經、讀經皆要消歸自性。

◎〈心地觀經〉:「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究竟沈淪。」

◎「一念萬年,萬年一念。」要善用其心,不得斜用心!

◎修行,或者禪坐,是在心理完成的,不是在身體。

◎「歇即菩提」,「諸佛毫光照大千。」「一念清淨即法身顯現。」

◎戒是指戒掉妄想。「罪由心懺」,造罪既是由心造,懺悔也是由心懺。心空即懺。

◎〈華嚴經〉:「是故善男子!應以善法,扶助自心;應以法雨,潤澤自心;應以妙法,治淨自心;應以精進,堅固自心;應以忍辱、卑下自心;應以禪定,清淨自心,應以智慧,明利自心;應以佛德,發起自心;應以平等,廣博自心;應以十力四無所畏,明照自心。」「自心即一切法」

人性的光輝

◎世界和平唯有靠人格的完成。以完成人格為目標的宗教則有佛教。而人格的完成則唯賴智慧,慈悲與勇氣(菩提信願)三者之調和方可達到。

◎充滿慾望的人所建的宮殿並非佛的住所。即使是月光會漏進來的簡陋小屋,若以直心人為主人,就成為佛住的地方。

◎唯有透過心靈和平的開發,方能達成我們個人及我們周遭世界的真正和平。

◎血跡不能以血洗淨,怨恨不能以怨恨止息。唯有忘掉怨恨才能止息怨恨。「不可久看,不可短急,怨恨唯獨以無怨恨才能消除。」(長壽王對長生王子所說)

◎只要以忍為冑甲,「毀謗七日而消失。」

◎西方哲人說:「真正的愛,不是在雙方凝目注視之中,而是雙方朝同一方向注視。」

◎「退兩步再向前跳,比原地跳成績更好。」

「門若打不開,不妨拉一下再開。」

◎寶石從地而生,德從善而現,智慧從清淨心而生。

◎佛口蛇心--外面如菩薩,內心如夜叉。

◎不忘失利他的菩提心,又能針對止息煩惱而自利修道,當是佛教徒永遠要努力的課題。

◎不必太在意死後的事,只需重視眼前所發生的事,然後一一克服,如此也等於在解決未來的事。

◎毋須憂慮肉體死亡後的「生」,反而應該認真探討肉體死亡前的「生」。

◎將覺醒放入心中,如果心是覺醒的話,它將安住於平靜之中。

◎我們必須和變遷同住。心就是如此~不斷地變遷!

◎感覺是不穩定的,它們是變異(無常),不圓滿(苦)和無主(無我)的。

◎眾生的情愛勝於智慧。菩薩發菩提心,以智慧淨化情愛,發為進趣菩提,救度眾生的願樂。

◎眾生以情愛為本;佛離一切情執而究竟正覺,所以以大覺為本。

◎由於悲心的激發,立是度生宏願,以佛陀為軌範,修學大悲大智大勇大力以救度一切眾生,名為發菩提心。

◎「真認自己錯,莫論他人非,他非即我非,同體名大悲。」

◎詩曰:「以春風接人,以秋霜慎自。」

◎法句經:「勿見別人邪曲,勿見別人做此不做彼,應思自己何為何不為。」

◎大乘的僧寶是根據「緣起法則」,拒絕自以為是的自我疏離與斷絕心態的生活。互相確認自己是命運共同體的一環,努力與他人融合無間,以成為構成世界和平一份子為指標。

◎歸依悟性(覺性),歸依真理、歸依和合之眾生。能以正智看見四聖真理。我們應把握住「三寶」的現代意義。

◎發揚佛陀本懷的即人成佛的佛教。--印順導師

摧毀自我愛惜的巨魔

◎愛惜自我,是一切苦難之源;愛惜他人,則是所有功德之本。要多修習自他相換法門。

◎「你的存心是,一切做為,都是為了所有眾生。」--轉換關心的對象--眾生。

◎禪思今天你就會死亡——那麼你要如何安排人生呢?

◎繫住這一顆心,就繫住所有老虎、獅子、象、蛇、仇敵、地獄的守衛、巫魔。(寂天菩薩)

◎一旦降服了內心,心流中不再有瞋恨,就不會有外在的仇敵。

◎護心以外的任何行為,有什麼用?

◎我們的整個問題在於不明白諸法的實相,而活在幻想中;不了解一切如幻,是根本的幻想。這個顛倒見、無明,是一切煩惱的根源;它促動造業,所造的業在心識留下種子,成為輪迴的肇因。

◎務必覺察:一切緣起法本質上是短暫的,而且本質上自性空。 禪觀「心經」

◎「一切諸法本,因緣生無主,若能解此者,則得真實道。」(馬勝比丘)

◎「因緣生萬法,凡再生之法皆是即將毀滅之法。」的真理,能夠支撐住修行者的整個人格,鑄成他清淨的行為與無上的威儀,這即是真理的力量!

◎一切事物都有生有滅,而且生必有因,滅必有因;我們的生滅和存在,其實正是建立在「因緣」這種關連之上。

◎「我」不足愛惜;眼前的「我」,僅是假名安立的,那麼就沒有什麼好愛惜、執著的了。

◎自我愛惜是唯我獨尊的獨裁,本來是為了利益自己,卻只會帶來麻煩和失敗。

◎任何人都絕不可能離開他人而生存,須藉團體的力量來維持自己的存在;佛法存在於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之中,亦即,佛法存在於互相關連的世界。

◎人生真正的快樂,始於愛惜其他眾生。一旦你開始為其他眾生過活,在你把關心的對象從自己轉換為其他眾生的時候,內心頓時放下自我愛惜,便解脫自私心的束縛,內心便獲得真正的解放、自由及滿足和安寧。

◎利用困境,摧破自我愛惜;受苦、疾病等是淨除惡業和障礙的掃帚。

◎為什麼不愛惜助你修行,生起佛道,成就佛果的仇敵?

◎「為了一切眾生,我要成佛!」「我們要對一切眾生負責。」我們有責任解除所有眾生的一切苦及苦因--無明障,並引導他們成就佛果。

◎要引導眾生逐步得到安樂、證悟成佛,我們必須通曉每一個眾生的一一業,一一心量和特質,以及適合他們每一位的種種不同的法門。這只有靠「一切種智」了!

◎所謂的「我」,是應該永遠要捨棄的對象;所謂的「其他眾生」--即使僅僅一個眾生,是必須恆常愛惜的對象。把生命奉獻甚至僅是一位眾生,那才有生命的光明與快樂。

◎別無選擇。既然你不喜歡煩惱,那你必須修行佛法。從內心裡去除苦因,創造樂因。

◎迴向:懷著菩提心,空性見迴向功德,就好比把一滴水倒入大海,只要大海存在,水滴就存在。

般若空慧

◎宇宙人生的真理,佛說有三:

(1)諸行無常——說明了一切事物都在因果法則下不斷地遷流變化,其中沒有什麼永恆不變的東西。

(2)諸法無我——存在的事物都不過是因緣和合的假相,其中沒有什麼可以獨立自存的。

(3)涅槃寂靜——說明了動亂變化,假合幻現物的最後歸宿,都是平等無差別的。一切事物,是動亂差別,也是寂靜平等的。

◎最高的智慧,是要在因果現事的關係中,深入的去體驗普遍而必然的最高真理。

◎糾正我們內心上的錯誤,引導行為入於正軌,即達到此涅槃寂靜的境地,就可以得到生死苦痛的解脫了。

◎世間上的事物都是無常的、無我的,一切事物離開了關係條件的存在則別無他物。

◎菩薩悟證了空的真理,即於此空性中融攝貫串了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不變性不可得,獨存性不可得,實在性不可得;不可得即是空。

◎空,不離開因果事物而有空,即事物的無常變化、無我不實、自性寂滅。

◎以空——一實相印貫通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

◎般若——實相慧,即能真知諸法真理的。凡是真理,必定是本來如此的,必然如此的,普遍如此的。

◎佛法教人修定習慧——般若,根除心理上的錯誤,通達法性空即無常無我涅槃寂靜,親切證驗,做到去來坐臥莫不如此。

◎一切事物都是變動的,假合的,非實在的,即是畢竟空。

◎於自身中所起實有自性執,名為「我執」;在諸法上所起的執著,名「法執」。我執和法執,為出生一切錯亂苦痛的根本,而我執尤為根本。

◎佛法首先教人除卻我執,我執沒有了,即能契合於緣起的正理,符合於群眾的正義,行為自然合理了。

◎特別是人們直覺的,於自身中計執有我——薩迦耶見,於所對的一切事物,以己意而主宰他,即計為「我所」。這種我——有我必有我所的計執,在生死輪迴中,實為一切執著苦痛的根本。

◎聲聞緣覺乘法,使從持戒修定發慧的過程,解脫一己的生死苦痛。(漸進的體驗)。但唯有菩薩行的大乘法,才是佛法中最究竟的心要,才契合佛陀的本懷。大乘法——菩提心、大悲心、般若慧。以此三種而行六波羅蜜多,是大乘佛法的特質。

海濤法師的弘法悲願

海濤法師,台北市人,民國四十七年出生於高雄市。七十一年文化大學觀光系畢業,七十四年結婚,七十六年生子。

雖生活於傳統宗教家庭中,然中學時代卻接觸基督教,直到大學仍為虔誠教徒。成家立業之後,有感於事業、人際關係複雜而接觸道教。在經營旅行社事業十年中,深感人生忙忙碌碌,汲汲營營所為何事?於八十年有緣到慧日講堂,見到斂眉含首的佛像、出家法師自在的行儀而深入佛法,窺得佛法博大精深圓融的人生哲理,而皈依法振老和尚,更因崇仰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思想而發心出家。八十一年於楠梓慈雲寺受在家菩薩戒(了中長老為得戒和尚),民國八十二年六月於新竹福巖精舍由師公真華老和尚代為剃度,依止如虛老法師。八十三年於六龜妙通寺戒德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並先後常住於台北慧日講堂、恆春五公寺(二年)。

海濤法師現任中華印經協會理事長、佛陀教育中心負責人、佛教衛星電視台台長以及台南大覺同心會導師,多年來法師的弘法行腳遍及校園、監獄、軍隊、全省寺院以及一般社會團體,並遠至海外弘法及朝聖旅遊,於台灣各地成立佛陀教育中心,內設有講堂、佛教圖書館,並大量印製經書、錄製錄音帶免費結緣,透過法音宣流,將佛法普潤群生,淨化人心,建立清淨的人間大道場。

以下一一介紹法師的弘法悲願以及所屬的弘法機構道場:

(1) 教衛星電視台

現代化佛法的傳播必須藉由最先進的科技媒體,佛教衛星電視台二十四小時的節目播放,敬邀國內外如法修證具德長老、法師昇座說法,規劃系列性佛教梵唄、唱頌、禮儀節目,引領大眾體悟正確的佛法,建立跨越派 別的電視大道場,以佛法淨化社會人心。

(2) 佛陀教育中心

1. 在台灣各地成立佛陀教育中心,免費贈送經書、錄音(影)帶、VCD與大眾結緣,內設有佛教圖書館供人借閱經典,設有講堂,定期舉辦佛學講座及推廣八關齋戒。

2. 成立法音傳播工作室、出版部、錄音室,製作弘揚正法的多媒體節目、錄音帶、錄影帶、VCD,透過現代化科技媒體,宣揚佛教的慈悲與智慧。

3. 定期至各機關團體、學校、監獄、軍隊舉辦勵志人生講座,並分送佛教書籍、錄音帶、錄影帶與大眾結緣,為社會注入清流,淨化人類心靈,促進世界祥和。

4. 定期舉辦海外佛教聖地旅遊,藉由旅遊萬里行之便,讓信眾對佛法的了解更加深入,並贈送各類佛書、錄音(影)帶到世界有華人的地方。

(3) 中華印經協會

1. 結合有志之士,大量倡印各類佛教經典、佛教漫畫書,並致力翻譯各類經典,廣為流傳海內外,期使大眾閱讀經典,認識生命的本質及意義,培養書香社會、關懷人文的胸懷。

2. 成立佛教讀書會、共修會,倡導讀誦經典、念佛等活動,藉由大眾共修之力,積極推廣讀經與念佛之風氣。

3. 將一系列的佛陀教育叢書,贈與國內外各佛學機構、佛學院、機關團體、學校、監獄、軍隊等。

(4) 中華護生協會宗旨

基於佛陀教育「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眾生平等、慈悲相待」之理念,並培養、喚起世人「萬物一體、慈悲大愛」之廓然心胸,在各地成立放生團及放生保育地,藉由不同方式、地點,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各類護生、救生活動,以教育化導世人學習尊重生命、愛護生命-不只尊重愛惜自己生命,也尊重愛惜別人生命,更要擴大心量尊重愛護一切大小生靈物命。讓人與人間,人與一切萬物間,皆能互愛互助、共存共榮;彼此尊重包容,和平快樂共處;進而諦造出一個純真純善至美至慧的生命共同體,讓人間變得更幸福,世界更安祥,地球更美好。

(5) 生命教育協會宗旨

生命教育最大的目的,乃在學習體認生命之意義,從尊重生命,並引導大眾善待一切有情,展現對生命之關懷,增進個人的自我了解、自我接納,建立自尊、自信,以期達到生命的最高品質-「慈悲與智慧」的圓滿實現。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無阿彌陀佛 的頭像
    南無阿彌陀佛

    大崗山吉祥精舍佛陀教育影音圖書館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