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述佛法大旨
學佛要旨只是息妄想。仁者目前第一要著是先收攝妄想,不使紛馳。今既要辦公,又要學詩、學氣功、學書畫、學佛法,如此頭緒紛繁,雜念紛飛,不病已是大幸。佛在四十二章經中說:「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孟子亦說:「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放出去的心)而已矣。人有雞犬放則求之,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老子曰:「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從而知古今聖賢安身立命功夫,無有不從戒定慧三方面下手者,故學佛實為一切學問之根本。惜世上一般學佛者,不知從根本上下手,往往只是求福報、求長壽、求神通、求奇門遁甲在佛法看來,甚可憐憫,因不明本覺心性,不知真如實相,始終徘徊門外,虛耗時間和精力。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又說:「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說得如此斬釘截鐵,而學佛者往往仍追求有相有為之法,迷茫不悟,豈不可惜。(答安康杜居士)
仁者說:佛法大旨總在「以佛知見,破凡夫知見」,此言甚當。凡夫知見即是種種妄想分別和執著,佛的知見即是智慧覺性。但不必在覺性上去求,只要做息妄心功夫,妄心一息,息即菩提。圓覺經所謂:「諸幻滅盡。非幻不滅。」關鍵在於實踐實證。根據仁者根性,目前似宜從「觀心」下手,因反觀自心,才能啟發覺性。觀心是根本法門。不觀自心,不識自己本來面目,學法很難得到真實受用,願共勉之。(答安徽鄞金祥居士)
人生在世,多被無始以來的妄想、業習所糾纏,以致流浪生死,「八苦」交煎,不得解脫。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這是實話。我們既學佛法,首先應按照佛的教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來淨化三業、淨化心靈,遠離貪著和污染。一切法門,種種方便不同,但歸根到底,都是息妄心、顯真如。真性既顯,便知一切事物,一切境界,無不是緣生性空,過而不留,接而不染,逐步自能獲得解脫和自在。至於修法,由於個人根性、環境、興味等等各有不同,下手方便亦很難一致。或思生死苦,念佛求生,橫超三界;或先修有相觀法,逐漸歸入無相,然後知當相即道,即事而真,性相不二,理事相即。
又法門無量,息妄則一,果能一門深入,自可由一門會入普門,故不必到處趨求。明師、大德雖應親近,但與我之煩惱何涉!妄從心起,還從心滅。大德、善知識只能指點方便,不能代我消業。只要勤修戒定智慧,自能洗除種種心垢。(答保定胡居士)
欣聞令兄深信唯此一事唯實,真令人生無量法喜!但所謂「此事」果是何事乎?凡夫始終茫然,二乘為之驚退,如果離開「此事」而談修行,皆是魔業。法華經云:「唯此一事實,餘二則非真。」又云:「無量眾所尊,為說實相印。」故小乘說「三法印」,大乘即以實相為印。宗旨既定,乃可修各自當機之法,以悟證之。因此或禪或淨,或密或教,乃至無量法門,都一時的善巧方便。如果執以為實,則成魯愚;如果棄而不修,又成狂妄,如何才能恰到好處?倓虛大師有偈云:「取之不得,捨之不當,不取不捨,乃吉乃昌。」確是甘苦之語。(答上海李老居士)
學佛的宗旨,在息妄顯真,轉迷為覺,得定開慧,明心見性,了脫生死。有人說學佛好比畫龍點睛,此言頗當,所謂點睛者,即是認識本來,明悟自性也。因為心性不明,勢必心外取法,盲修瞎煉。至於禪宗六祖開示惠明:「不思善,不思惡」之語,惠明言下大悟,何等直捷痛快!仁者認為這裡是否還有一個「不公開的別傳話語,點明心要?」實則此時既一念不生,了無別物,又靈知不昧,不同木石,請問這不是自性又是什麼?何須更有密意?故六祖說:「與汝說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邊。」總之,此事須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方有少分相應。(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欣知賢伉儷精修淨業,行解並進,念佛時能做到「精神煥發,沒有疲意」,自覺「心與道合,心與佛合」,如此不斷用功,必能妄想日消,智慧日朗,親證念佛三昧,深為敬仰!
佛說無量法門,大都是仗自力斷惑證真,稱為豎出生死。唯有持名念佛法門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他力加持,加上自己信願內薰,感應道交,便能不斷惑業,橫出三界,普令含識,同出生死,暢佛本懷,故此法門稱為「教內別傳」。大乘無量壽經上說:「彼無量億諸菩薩等,皆悉求此微妙法門,尊重聽聞,不生違背。多有菩薩欲聞此經而不能得。」又說:「若聞斯經,信樂受持,難中之難,無過此難。」我們生死凡夫,得聞如此微妙法門,福德因緣真是不可思議!
您們來信說:「念佛到境空心寂時,如撥烏雲,見到晴空,無智亦無得。」但須體會到雖無智無得,卻了了分明。所以徹悟禪師說:「當念佛時,不可有別想,無有別想,即是止;當念佛時,須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觀。一念中止觀具足。」又說:「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淨業必無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深願賢伉儷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答寧波徐珊珊居士)
函悉。知仁者對持名念佛法門,有甚深因緣。在各種法門中,唯此一法三根普被。下根人只要信願真切,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捨此報身,可帶業生於極樂的凡聖同居土。一生之後,見佛聞法,永不退轉。中根人念到事一心不亂,觸境逢緣,心不動搖,便同斷見思惑的阿羅漢,可生於極樂的方便有餘土。上根人念到理一心不亂,心佛一如,能所雙忘,便相當於破無明、見法性的法身大士,就能生到極樂的實報莊嚴土,也分證常寂光土。可見淨土法門,可淺可深,確為徑中之徑。同時應知執持名號,雜念不生,而正念了了分明時,正是無上深妙之禪,故禪淨也本來不曾分家。
至於各大德的開示,由於因緣、立場、願力各有不同。故所說可能有異,但是以佛法為方便,息妄顯真,得定開慧,明白心性,了脫生死,則無不相同。如果您能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必將親得佛法的無邊利益。(答成都樊莉居士)
弟憶靈峰蕅益大師所著宗論中有云:「予初志宗乘,苦參力究者數年,雖不敢起增上慢,自謂到家,而下手功夫得力,便謂淨土可以不生。迨一病瀕死,平日得力處,分毫用不著,方乃一意西歸,然猶不捨本參,擬附有禪有淨之科。至見博山後,稔知末代禪病,索性棄禪修淨熾然捨穢取淨,與不取捨,原非異轍,較西來祖意,豈不更直截耶。」可見淨土法門,非大徹悟人不能全提,而鈍根凡流亦無少欠,確是三根普被之教內別傳,知仁者有志於此,謹錄呈以供參考。(答上海李老居士)
持名念佛法門可分為事持和理持。印光大師云:「事持佛名,久久可通入理性。」這說明一般念佛,必先從事持下手。正像阿彌陀經疏鈔上說:「著事而念能相繼,不虛入品之功。」意思是說:但能念念接續,無有間斷,便已能伏妄,即使得少分清淨,亦可進入末品。如果此人夙有靈根,頓明諦理,也可進入上中二品,所以說:「不虛入品之功。」又說:「執理而心實未明,反受落空之禍。」如果行人口口談空,步步行有,便會受三途流轉之禍。事持力極功純,便可了知能念心外,別無所念之佛;所念佛外,別無能念之心,能所不二,心佛一如,便進入理持境界了。這時即禪即淨,非禪非淨,也可名為念實相佛。(答遼寧曲居士)
欣知仁者能以隨息念佛法門持之以恒,實很難得。此法既可調息,又可調心,心身兩利。根據愚之體會,上座念佛時,如能夠兩手結「法界定印」,用金剛念,兩耳唯聽一句聖號的無聲之聲,不理一切。如此易從有念入無念,轉亂心為佛心。念至淡泊虛明,便與實相相應。
又人人有此四大幻身,病痛勢所難免。當病痛時,首先要作空華觀,想我此身父母精血和合,生滅代謝,如幻如化,緣生性空,本不可得;若知諸法無我,誰受苦者?同時,以至誠心念阿彌陀佛聖號。應知念佛即是念心,念心即是念佛,心佛一如,能所不二。果能心無所著,氣血便得調和,病苦自可減輕。憶昔弘一大師有偈兩首,錄助法喜:
(一)
阿彌陀佛,無上醫王,捨此不求,是謂痴狂。
(二)
一句彌陀,阿伽陀藥,捨而不服,是謂大錯!
(答保定胡居士)
黃念祖老居士所說:「信願具足,再加行持,三者具備,必生淨土。」正是如此。故蕅益大師說:「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此二句成為淨宗之要領與鐵案,無可改易。至於所示蓮池大師之說,主要著重於「自性彌陀」、「唯心淨土」。因彌陀不離自性,淨土唯是自心。若能如此體會,則一句彌陀,心佛不二,理事交徹,無念而念,念而無念,生則沉著安閒,歿則逕登上品矣。(答寧波徐珊珊居士)
令友已修淨土十多年。求生淨土很好,不必改變。但是否調整一下修法:(1)把一句彌陀聖號當作無上密咒念,(2)早晚靜坐各念一小時,用金剛念(唇動不出大聲),(3)手結法界定印,意則一心只顧到持名,不作觀想。如此修法與修六字大明咒無相密法沒有兩樣。念佛人並非不可修其他法門,但宜以念佛為主,其他為助,主助分明。如修淨土的人也常念心經,心經是般若法門。修法總以簡要為主,如念佛得力,則可一門深入,不必更換。
蕅益大師曾開導念佛人:「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間斷雜染,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這段開示十分精要。希能轉告令友。(答蕪湖潘居士)
古德確有晝夜念彌陀十萬聲者,如此速度已很快,約每秒鐘一點五至二句。此種追頂念佛,一般以念四字洪名為宜。正如長者所說:如此「妄念不易插入」,久久純熟,便可從有念入無念,由事持達理持,無相、無住之清淨心態便相繼現前,不難現證念佛三昧矣。(答內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法門無量,但門門皆是般若,法法都可融通,惟學者根性不同,故方便設施有異。仁者所謂「以持名念佛一法,圓攝諸宗,融通世法」,烏乎不可!但念佛時必須一門深入,至我心、佛心相契相入時,自然由一門會入普門而圓矣;否則間斷、雜染,不免影響實效。中上根性人,也可先參本來,及有發明,再於順逆境界中刻苦磨練,打掃夙習;特別要在障礙中忍得過,這是練心的要法。然後不離覺照,至誠持佛名號,並廣行眾善,迴向淨土,逐步圓滿自性功德。此所謂「有禪(謂徹悟本來)有淨土(謂信願求生),猶如戴角虎」也。(答北京陳居士)
禪淨二門方便不同,下手修持時,決不能兼收並蓄,腳踏兩船,而應一門深入,窮以歲月,否則勢必二法俱敗,一事無成。故從來祖師大德之提倡雙修者,亦必參禪明心,先悟根本,洞徹源底,然後復修念佛法門掃蕩而圓淨之。當參禪到根塵迥脫時,而靈光獨耀,終不斷滅;念佛到念而無念時,雖洪名歷歷,終不黏著,可見從空門入者,真空不空;從有門入者,妙有不有;空有本非二法,禪淨實未分家。既非二法,何須融通?既未分家,何言聚合?寂照正是念佛,念佛不離寂照。故知學佛大事一人有一人之機,一時有一時之法,若有定法即非佛法。從根本處來說,有法終非究竟,無為豈即涅槃?(答上海李老居士)
長者於修淨要妙,提出「全身靠倒,勿忘勿助」八字,非篤實用功者不能道。蓋勿忘,即無念而念;勿助,即念而無念。如此念去,自然空有圓融,理事交徹;既念念不落空,又不勞作道理會,分別既息,正智現前。故經云:「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名無上深妙禪。」
至於念佛方法:由心起——口出——耳入——還心。這似適宜於初機念佛之人,實際上不必人人套用這一循環公式。因如此做法,反易分心,難得一心。「行起則解絕」,只要驀直念去,自然暗合道妙,巧入無生,正由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故。所以幽溪大師淨土生無生論說:「法界圓融體,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體是法界。」
又耳聽實即心聽,若心不在焉則聽而不聞,故楞嚴經耳根圓通章說:「反聞聞自性」,即由耳根入門,而直觀自心也。正如您老所說:念佛時「只要守住意根,則其餘諸根就隨之皆攝了。」譬如君王正坐,則百官臣伏,一念單提,六根都攝,即來書所謂「不必分張,共凝一處」也。(答內蒙古王永光老居士)
來函敬悉。仁者出家三年,修密學戒,明春將返五台山尼眾學院學律,並有志安居閱藏,知見正確,願力宏深,實非一佛、二佛、三四五佛所種善根!聞五台如瑞法師領導的念佛、學戒道場,清淨如法,甚為難得。仁者除「以戒為師」外,如生死心切,把一句萬德洪名善巧地安住於雜亂心中,久久自能進入「一心不亂。」至此,自知一句彌陀即是實相,即是法界全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貴信真願切,並要一門深入,必能轉化惑業,徹證光壽無量之自性。(答五台山靜戒師)
與仁者通信累年,可謂無話不談,今知仍苦悶徬徨,未入正修,不勝惋惜!其病在於用心太雜,未能專一深入。所謂「法門無量誓願學」,在於會通諸法,利益群生,豈可於自修中如開雜貨鋪,樣樣具有,而件件不精?為今之計,實宜於淨宗隨息念佛,全身靠倒。因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一句聖號提起,則一切煩惱妄想,便立即轉化。一念相應則一念是佛,念念相應則念念是佛。正如清珠下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圓頓直捷,無可比擬,一句佛號,正是實相,事雖簡易,理實幽深!徹悟禪師說:「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偈云:「萬古是非渾短夢,一句彌陀作大舟。」願與仁者。互相策勉。(答保定胡居士)
見性是學佛的重要關鍵,根本不明,必盲修瞎練,難除煩惑,唐喪光陰。仁者學有淵源,得天獨厚,故前函以見性共勉。至於見之之法,亦無一定,凡能適應自己之修持與根性,由是而能得定開慧、明悟本性者,皆妙法也。故「無有定法,如來可說」(金剛經)。世有諍論勝劣,或執指為月,非真能明自性者也。(答北京陳居士)
明心見性後,應著重以慧照力掃蕩多生習染,似無須再修有相法,即使從無相三昧中,起用修有相諸法,自能知「當相即道,即事而真。」其目的仍不外破煩惑而顯法身,入於理事無礙,真俗不二之中道。(答北京陳居士)
修法至能所雙忘,剎那間前後際斷,此時出現的淡泊虛明,正是自性顯露的端倪,但因定慧力弱,故轉瞬即逝,隨著修持的增進,逐步自能常處於寂照不二的境地中。但切勿祈求見光見佛,因有相皆妄,不宜執著。(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凡修心功夫得力,第八識中翻出習氣益多,此即內魔;內心散亂,處理不當,也可引起外魔,故以淨心空念為主。知一切本不可得,而方便調伏,則心空境寂,諸魔齊退。楞嚴經所說五十種陰魔,莫非是種種妄想以為其本。故經說:「當處禪那,覺悟無惑,則彼魔事,無奈汝何。」故不必驚怖、顧慮。(答保定胡居士)
來信所說學佛體會,顯然很有進步,理解來自實證,十分難得!一切佛法莫非除凡夫妄想執著之病,病癒藥廢,恢復本來真如佛性,才知一切諸法雖緣生性空,但都不離自性而有,色空不二,性相一如。只要觸境應事,不黏不滯,無住生心,都是自心的妙用。仁者所說:「寂而不斷,了了分明;照而不動,一無所得。」能實證此境,正與自性相應。又真如之法,無時間相,無空間相,但諸法和合,雖性空而緣起;有相皆妄,雖緣起而性空。相由性造,性由相顯,故說幻則一切皆幻,說真則一切皆真,畢竟真妄皆不可得,而不可得處,卻「無盡藏」也。仁者所說,多是正論。祈善自護持之。(答南通錢居士)
您為維持長遠生活,擬創辦小型企業,這與修道並不妨礙。只要大願不退,修持不停,並處處以人事和業務作為磨練,隨緣應付,過而不留,練個無住無著的功夫;舉心動念,視作由體起用,用後歸體,依然心如虛空,如此便可做到佛法、世法兩不誤。所以法華經說:「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順正法。」六祖惠能大師亦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古德亦有:「我自無心於萬物,何妨萬物常圍繞!」的開示。祈仁者於境緣上打磨,功夫將更為得力。(答安徽鄞金祥居士)
一切佛法,莫非方便,如人有病,非藥不治,病癒則藥廢,藥只用於一時;又如以指標月,既不能離指而見月,亦不可執指以為月,不執不離,斯乃得之。至於功夫是否進步,可自己在觸境逢緣時考驗之,如果前後對比,能遇境不黏,無掛無礙,正是學佛得力處。黏與不黏實是凡聖界線,希仁者躬身自問,便可冷暖自知。(答杭州彭常年居士)
參禪是離心、意、識參,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時,回光返照,拈取本來,非從根塵識起修,與觀世音菩薩「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方便不同;但離妄想分別,生滅滅已,寂滅現前,照見那個了了見聞覺知而無住無著的,則無不相同。所謂「歸元性無二,方便有多門」(楞嚴經)。(答杭州彭常年居士)
來信所說:「出現短暫的無念境界」,不是病態,正是趨向正定的開始。但此無念現象,不必著意去求,求則成妄,只老實依法修持(不管修什麼法),一旦諸妄消落,無念、無相、無住的本體自然現前。所以古人說:「不用求真,但須息妄。」(答吉林李智明居士)
見性之人,雖湛寂虛融,而仍了了不昧;雖能所兩忘,而卻妙用恒沙;豈如有人所說「不知東南西北,不能料理生活」之理?這仍是識神用事,以推理代實證。在日常生活中,只是隨緣應付,不住不著,無滯無礙。仁者所說:「如痴如呆,倒亦照樣生活。」豈非體用齊彰,空有不二嗎?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可藉以參證。(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近聞仁者習氣種子翻動劇烈,這是大好事,說明第八識中含藏的多劫雜染種子被功夫逼急而紛紛顯現,正是進步之時,切勿懷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正是指此。惟有不驚、不怖、不畏、不取、不捨,一面修法,一面懺悔,自能逐步業消智朗,寂照現前。(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仁者精進行持,埋頭前闖,徹見「本來真光,時時現前」,自是不久到家之消息。但承當此事大須仔細,差以毫厘,失之千里。如當行人精進修定,第六意識暫伏不起,而七、八兩識仍恒行不滅,這時所現的一段靈明,乃是第八阿賴耶識之見分。必須連此靈明亦不執,黃檗禪師所謂「直下無心,本體自現。」古德偈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痴人識作本來人。」正是指此。楞嚴亦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又金剛經說:「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願仁者默契之。(答河南齊志明居士)
由於仁者真實用功,第八識中含藏的無始以來習氣種子被工夫逼迫翻騰而出,這是必經的過程。按照憨山大師的開示,這時「絕不可被它籠罩,絕不可隨它調弄,絕不可當作實事。」「當用大勇猛力、大精進力、大忍耐力」、「如金剛寶劍,魔佛皆揮。」並說:「過此一番,便得無量輕安、無量自在但又不可生歡喜心,以防歡喜魔附心。」故希您沉著應付,自能逐步化去,平安無事。四十二章經云:「夫為道者,如一人與萬人戰沙門學道應當堅持其心,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眾魔而得道果。」(答遼寧曲居士)
知您因與習氣鬥爭而有病,這須善巧方便加以調伏。當各種境界現前時,切莫與之作對,要不取亦不捨,因都是緣生性空的。一切隨緣應付而不失覺照。幻力若盡,本體自現。圓覺經所謂:「諸幻盡滅,覺心不動。」(答遼寧曲居士)
開悟見性在程度上有大小深淺之別,古人所謂大悟一十八,小悟無數次。我們具縛凡夫多生多劫以來在迷妄生滅中度過,今修學佛法一旦「桶底脫落」,才知生滅之中,有個不生滅的。此不生滅心,空而靈,虛而明,初顯時認識不透,必多次體會,才由生而熟,如他鄉遇故知,十分親切。(答桂林宋居士)
關於定慧問題,定是體,慧是用,實際上是定慧不二,體用一如。如明鏡無塵是體,能照萬物是用,二而一也。鏡前放花則花現,放燈則燈現,此即隨緣起用;雖能照而不黏不染。真性也如此,雖應諸境,而無染無著,解脫自在。(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手書敬悉。所詢各點略陳愚見如下,未知當否:
一、仁者說:「有妄念時好觀,無妄念時難觀。」當知無妄念時,虛明自照,正是般若放光。此時雖不起分別,而能微妙觀察一切事物,這正是妙觀察智的初步功能,與第六識的分別計度不同。此重在實證,非思量分別所能解了。
二、仁者說:「心安住於空性,不起第二念。」如此豈不成為斷滅?六祖說:「無相者於相而離相;無念者於念而無念。」又說:「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故拙賦觀心詩有云:「卻喜心君招撫後,紛紛流寇作良民。」
三、所說:「無有分別即是止,沒有觀。」應知無分別時,不是木石一般,當下空空寂寂(止),而又了了分明(觀),寂照同時,止觀雙融。於此若不證知,不得名為見性。
四、一般說來,由於凡夫心亂,故先修止,由寂定本體起用觀照,故次修觀。功夫純熟,便止觀雙運,定慧等持。但學人根性不一,法亦無定,如學禪、參話頭,是以極強的慧力照顧參究,圓教行人修觀心法門,下手時回光返照現前心念,不取不捨,當下寂然,這些都是由觀入止,以慧助定,再由定發慧,最後定慧交資,寂照現前。(答遼寧曲居士)
關於「知覺」問題,最需搞清。眾生皆具佛性,但無明、妄想所障,業識用事,成妄知妄覺。學人只要依任何一種佛法,專精修持,自可逐步證入「寂然不動,而了了覺知,非同木石」的境界。功夫到此便能於念而無念,於相而離相,如明鏡照物影來不拒,影去不留,入不思議境界。又能所兩忘,無黏無著是果,定慧雙運,歷境鍛鍊是因,否則要想解脫自在、無滯無礙終不可得。(答安徽鄞金祥居士)
來書敬悉。奉覆如下:
一、真空(體)和妙有(用)是同時存在。真空即是妙有,妙有即是真空,不一不異。譬如明鏡照物時,即空即有、即體即用、即寂即照。普照禪師修心訣所說:「亦無相貌,言之不可及」,是說真空,又說:「原來不空,明明不昧」,是說妙有。「妙有」不執著、不污染;而「妄有」觸境便滯,處處黏染,此即聖賢與凡夫不同處。
二、壇經說:「若只百物不思,念盡除卻是為大錯。」這是說壓制念頭、不會起用之過。六祖指出:「於諸境上心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這種無念境界,也可說是「正念」,修至定慧圓明時,自然體用如如了。
三、觀心時提起正念,返照憧憧往來的生滅心,不隨逐、不執著、不排遣,知妄心本空,何須著意於取捨,總是不理。如小兒久哭無味,自然停哭。觀心一法,正如伐木斷根。經云:「能觀心者,究竟解脫,不能觀者,永處纏縛。」因此佛法的根本在心,行法的根本在觀。
四、觀心與參禪下手方便,有所不同,但開正知見、悟本心性則一。六祖對惠明說:「汝若返照,密在汝邊。」故觀心、參禪又都不離返照。仁者果能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正是本體現前。(答保定胡居士)
夙根深厚之人,經多世用功而漸進於道,但往往因習染未清,未免仍被調弄,甚至因失照而退轉,實甚可惜!我們學佛同修,惟有明因識果,淨化三業,在在處處不離覺照,刻苦用功,奮發向上,或念佛念咒,清除積垢,用功不懈,則煩惱、業識皆轉成大光明寶藏。至於種種境界現前,以不取不捨為宜,楞嚴經所謂:「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經解,即受群邪。」如能在日常生活中,寂然不動而應用無窮,久久純熟,便不難起大機大用。(答上海倪居士)
來信所述近來修證境界:「用而空寂,念而不住」,這確是仁者今後一個時期的修持和努力方向。主要是要求徹悟本來,從見道入修道,以所悟的見地,打掃無始業識、習氣,包括種種見、思煩惱,勿受五欲、六塵的污染、黏著,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的。至於宗門修證,必先使參究,以開道眼,古德所謂「但貴子眼正,不說子行履。」大事既明,更須精嚴操履,刮垢磨光,使垢盡明現。禪宗破三關的情況,大致是:破初關,妄想脫落,契悟心源;破重關,綿密「保」護,長養聖胎;破牢關,放「任」而為,無所不是。所以悟後「保任」功夫,自有深淺層次。(答安徽鄞金祥居士)
仁者謂妄想心和覺照心是一個東西,不錯。譬如波浪和水,都是濕性,原是一體。但妄想心處處牽掛、繫縛、痛苦;覺照心處處解脫、自在、逍遙。學佛人若能離一切相,心無住著,便是菩提妙心。您現在把妄想心貼在呼吸上,這是修定初步妙法,故佛教導散亂心多的眾生用數息觀;亦可至心念佛名號。心息相依,或心聲相依,妄念自清。(答河北王亞雄居士)
您一心辦道,努力向前,十分難得!所說:「非空非有,一絲不掛,一塵不染,說什麼都是多餘」、「知本來無縛,何求解脫」、「如釋重負,心無繫縛」等等,都是正論。正如六祖所說:「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又說:「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所傳是頓教法門,「唯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只要常起真正般若觀照,一剎那間妄念俱滅,即是自性現前。當見性時,所見的是性,能見的亦是性,古德所謂「見即是性」,故知能所不二、體用一如,及至歸家穩坐,始知本來如是,何須庸人自擾。但也少不了走一段冤枉路,否則理雖如是,事不相應。古人大事未明,如喪考妣,大事已明,仍如喪考妣,正是做除習氣功夫也。(答河南白智生居士)
仁者應知一切佛法都是對症下藥,善巧方便,化度眾生。如專一深入,功夫純熟,自能在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打成一片。這在淨宗叫「一心不亂」,在禪宗叫「靈光獨耀」。故修法本不拘一定形式,但初心學人都宜從靜坐下手,易於得力。有人說您「胡亂打坐要神經錯亂」,這是指不明修法,或修丹田氣功、大小周天之類,不明心性狀態,錯亂用心或著相而求者說。仁者用功有年,當不致發生這類偏差。又說您有「宿冤糾纏」,當知更是著境迷心,不知返觀自性。我們具縛凡夫,誰無宿冤!其實所謂宿冤即無始以來所作業障,故要念佛、禮拜、發願、懺悔,上求下化,冤親普利,若能業識消落,淨心現前,自知業障本空,宿冤可懺,不致怖畏驚疑,自陷苦惱。(答保定胡居士)
仁者於「能所雙忘而又靈明常知」時,得個入處,很好!元音老人所以不肯仁者,正防仁者以「認知」為自性,而成認賊為子。楞嚴經所謂「知見立知,即無明本。」古德所以不肯輕易許人者,大都如此。六祖亦說:「不見一法存無見,大似浮雲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還如太虛生閃電。」今仁者果悟「起心動念,皆自性之神機妙用,體用不二。」便知黏著則是業識,無住便成神通。當「一切無所得,惟靈明洞徹,朗然獨存」,此非自性,尚是何物?但不能隨著言語、文字轉。宗門行人破參以後,於一切時、一切處不忘「覺照」,在各種境界上打磨、勘驗。仁者但寂寂惺惺,於心無事,於事無心,則無住而生心,生心而無住矣。黃檗禪師說:「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答河南傅運海居士)
函悉。您在明白因果不虛的基礎上,發心以「悲智轉業力」,很是敬佩!普賢行願品說:「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來信所說:「這個空空無一物,又不斷滅,了了明明,不是你的佛性,又是什麼?」說得簡明痛快,希望後之學直指見性法門者,能從您這句話中,得個入處,直趨無門之門;結合行願,上求下化,成就菩提。(答安徽鄞金祥居士)
正如來書所說,以前仁者是落在「求有所得」上,近來幾經鉗錘,而「一貧如洗」;如真能到「貧無立錐之地」則更妙。千餘年來,心經大喊「無智亦無得」,而領悟者不多,大都是著相住境,故修道者多,悟道者少。學佛法不經大死,不得大活;覺後再蘇,則大機大用起矣。(答上海倪居士)
拜讀手教,知仁者弱冠以前,便讀壇經,而立之年,便於楞嚴經有所悟入,足見般若內薰,所來有自,不勝仰止!所說「志在般若,行在淨土」,與後學「以般若為先導,以淨土為歸宿」的自修宗旨,若合符契。
承示社會上對修持法門,多有諍議,此似未達如來說法之深旨。世尊悲智雙運,以「四悉檀」為眾生說法,八萬四千法門,隨機而施,破其所執,無有定法。正如以不同之指,標實相之月,既不能離指見月,亦不可執指為月。今之持門戶之見,諍論勝劣者,似皆未達根本,執指為月之類也。竊念佛法以菩提為正因,以大悲為根本,以方便為究竟,所謂禪、淨、密者,實際上是即禪、即淨、即密,非禪、非淨、非密,蓋門門不離自性,法法皆是般若。禪之靈光獨耀,淨之一心不亂,密之當相即道,畢竟又有何別!雖下手方便不同,但歸元終究無二,所謂無不從此法界流,無不還歸此法界也。摸象之言,幸垂賜正。(答杭州俞中元居士)
學佛宜行解相應。讀經主要是懂些教理,但真能搞懂教理,還要從實踐中來。譬如觀心得明自心,念佛漸入一心,再看經研教,便了了如數家珍,否則總覺隔靴搔癢。仁者目前可適當選讀幾種主要經論,進行閱讀,但不要隨著經文轉,仍宜以老實修持,加強定慧力,明自本性為主。(答廣西張志興居士)
我們凡夫,無始以來,無業不造。普賢行願品說:「假使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今仗佛法逐步消除、轉化無始業識過程中,自有一番奮發砥礪之過程,所謂:「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因此必須發菩提心,立堅固願;不作諸惡,力行眾善,淨化三業,洗除心垢;「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時時凜覺,不取諸相,諸境現前,不取不捨。如能依法修持,久久功夫純熟,自得根塵脫落,定慧圓明。經云:「生滅既滅,寂滅現前」,本具佛性,自然呈露。(答深圳李俊居士)
一切眾生無不具有圓覺妙性,與佛不二,只以多生業識障礙,不得解脫,隨所作之業,受不同之報。今仁者有緣得聞佛法,知自性本具無量功德,知一切有為之法,無不如夢幻泡影。若能嚴防諸邪,力行眾善,發菩提心,自利利人,了達我空,離相無住,自然福慧日增;即使命苦福薄之人,亦可轉而成為多善根福德因緣。因命由業造,業隨心轉。認真學佛可以出生死、成佛道,何況世間小小境界。虛空非大,心王為大,金剛非堅,願力最堅。願與仁者共勉之。(答河北劉建才居士)
仁者夙具靈根,故能直下從觀照下手,以便契悟自性,少走彎路,十分敬佩!一切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證得,即仁者所謂「以幻象為實有,隨妄念而流轉」,忘卻了本來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惟有回光返照,才能深入體會:「凡所有相(指有形和無形的一切現象),皆是虛妄。」因而不取不捨,自然歸於空寂;然後由真空顯妙有,逐步證入空有不二的本地風光。(答蕪湖潘居士)
手書已收。所說學習體會,理解正確,十分難得!總的來說,一切眾生無始以來,一念妄動,流而忘返,以致長劫流轉,受無量苦。現學佛法,就是循流溯源,返妄歸真,恢復自己本有佛性,正如仁者所說:「將已顛倒的知見,重新顛倒過來。」理雖如此,更要由解起行,由行而悟,由悟而證,不斷以般若(無分別智)觀照,或念佛、念咒,二六時中念起即覺,覺之即空;雖然心空不動,但靈明遍照,了了不昧,於一切境、一切事,照樣應付,照樣處理,但心不黏滯,灑脫自在。在方法上,特別要常常與自己習氣奮鬥,常常與自己逆,在有障礙中忍得過,就能較快清除積垢,這正是宗下的保任和牧牛功夫。果能諸妄消落,自然心寶常現。(答安徽鄞金祥居士)
示悉。仁者所說翻種子境界,是修鍊中必有之現象,翻動愈烈,去泥愈多。此種翻動今後將繼續發生,但會翻一次少一次,翻至徹底清淨時,自然證入不動。昔年王驤陸師曾開示一偈,現錄呈作法供養。偈曰:
欲修最上乘,塵勞為資糧;
冤家一起到,莊嚴此道場!
(答寧波李老居士)
來函所說的「解悟」,也可簡稱曰「悟」,所說的「證悟」也可簡稱曰「證」。修心方法,不外由修而悟,悟後正修,由修而證,這是通常修證層次。但也無有定法,頓悟、頓修、頓證的最上乘境界,並非絕無其人。這裡所謂「正修」,是在悟本心、開圓解、頓悟同佛之後。悟後必經苦修,否則習染難除。所謂:「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現念猶侵。」(答北京陳居士)
仁者深入經藏,慎思明辨,不勝敬仰!然必先行起解絕,於言語道斷,心行處滅時,徹悟自性之「大千經卷」,然後借文字般若以印心,則彌善矣。否則分別名相,入海算沙,不免徒自辛勞。至於研究求解,宜另立一個時間表。又見性境界大有深淺。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多是悟的境界,悟後還有一個「如喪考妣」在。至於別教初地菩薩破一分無明,顯一分法性,是大乘見道位,則是證的境界,能隨緣於百佛世界,現十法界身,自利利他,大喜遍身,故名歡喜地(相當於圓教初住位)。雖境界懸殊,但證必由悟,仁者切勿執此自囿,不敢見性。(答北京陳居士)
讀仁者書,每覺默契,正如自己人道家裡事,十分親切。來示謂讀祖師語錄,不辨味,不咀嚼,可謂得其訣竅。因宗下諸書,如以指標月,別有所契,若執指以為月,隨著言語文字轉,或竟死於句下,豈不冤枉!大抵公案語句或互相勘驗,察其落處;或啟發疑情,逼令見性,如果穿鑿附會,作道理會,則千里萬里矣。即如馬祖有病,院主問曰:「近日尊候如何?」祖曰:「日面佛,月面佛。」僧問洞山:「如何是佛?」洞曰:「麻三斤。」僧問雲門:「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談?」答曰:「糊餅。」凡此種種又如何作道理會耶?(答上海李老居士)
手書敬悉。凡修無相密法心中心到一定階段,有定慧功效,得明眼人點撥,自己又勤於體究,很易悟入本性。凡修滿千座而未契入本來的,則坐也可,不坐也可,只要在各種境界上觀照鍛鍊,常常與自己逆,越不易化除的越要化除,便能進功。
又上座修法時,有時寂定,有時昏沉或掉舉,只要手結印不散,口持咒不停,意則一心只顧到持咒,自能逐步入於無相、無念。這時雖空寂無念,而虛明不昧,這是什麼?如能直下承當,不難悟性。隨著功夫進步,以後可常常體認而默契之。(答西安光升師)
心中心法是無相密,修時只要依法修持,不取諸相,不著二邊,不取中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必驚疑,也不必怖畏,埋頭前闖,任運而進,自然到達彼岸。見光見佛,都是幻相,切勿執著。應知不依無著妙心,而能究竟成就者,無有是處。(答西安光升師)
來書謂坐中「難調微細煩惱」,這是功夫所顯現。一般凡夫粗重煩惱尚不易察覺,何況微細煩惱,多生習染必有消磨之過程。大體說來,凡夫是迷而不覺,菩薩是覺而不常,佛是常覺不迷。只要大願攝持,堅毅奮發,終必有成。若習氣力大,自力不能降伏,則可念佛念咒,求菩薩加持,自能逐步化於無形。(答西安光升師)
仁者閱王驤陸師的乙亥講演錄,深有啟發,實很難得;近聞上海倪老居士對此書也有相見恨晚之感。按王驤陸師浙江海鹽人,由淨入密,由密悟禪。三十年代起,在天津、上海等處創辦「印心精舍」,灌頂授法,大悲利生;其平生示人,是以般若為宗,以總持為法,以淨土為歸。所說皆一乘了義之教,乃自性三昧所流露。弟二十餘歲時,向其求教,蒙師開示,從直觀本體入手,觀之數年,得個入處。抗戰勝利以後,又隨之學「心密」,並以塵勞為資糧,借境練心。雖自愧障深慧淺,功行未逮,然每念佛恩、師恩及眾生之疾苦,不覺泫然欲淚也!(答上海李老居士)
關於心中心法的修證要領,在拙作怎樣實踐佛法的「修密」一節裡,已作了扼要說明,主要是以三密加持之力,不取一切相,使妄念隨起隨掃隨空,掃至無可再掃,自然證入三昧。然後由體起用,打掃習氣。化一分習氣,顯一分本智;消一分污染,得一分自在。若能定慧互資,自得寂光現前。此種修證境界,全在自己埋頭苦幹,潛修密證,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必衡量別人修證意境,古人所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心中心法的證入,最後完全與禪相通,也即是金剛經所說的境界。至此方知一切佛法無非方便,「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答九江東林師)
仁者欲修學密法,可一心修習六字大明咒無相密法。此法簡單易學,可依照法本,手結大蓮華印契;口用金剛念法(唇動而不出聲,自己聽見。)持六字大明陀羅尼;意則一切不管,只顧到持咒,不取諸相,這便是三密加持法。每日修一座,每座一小時,修滿一百座為一期,當有奇效;專精用功,修滿千日,自可得定開慧。坐時兩足或單趺、或雙趺均可,不能結跏趺坐的人,也可兩足交叉平坐。
又六字大明咒是觀世音菩薩微妙本心,又名大悲心咒,凡持誦的人可治病、消災、去障、得定、開慧、通佛法、明心地,了未來生死,種無量福田;也能助往生西方之願,與觀世音大士結無上勝緣。大乘莊嚴寶王經專明此咒功德,便可參究。(答桂林廖彩蘭居士)
修此法後,由於心定、神寧、氣旺,體力可逐步增強,但夙世雜染種子,很容易被迫翻騰而出,這本是好事,但如果認識不清,便會被習氣調弄,陷入苦悶,而枉用功夫。但亦不必顧慮,只要依法虔誠修持,一心持咒,即使有較強習氣現前,也可立即轉化;因業力雖強,心力更強,專精持誦,無不消融。治貪欲亦如此,四十二章經說:「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斷陰,佛謂之曰:『若斷其陰,不如斷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邪心不止,斷陰何益?』佛為說偈:『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這說明了除淫以治心、治思想為重。(「思」和「想」即五陰中的行陰和想陰。)「非色、非行」即觀一切色、一切行,如夢幻泡影,不以為實。再加持咒、念佛和常觀男女根身之惡臭不淨,淫意便可轉化。(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修心中心法知已在百座以上,執著較前減少,意境自與前不同,但定力畢竟不足,故遇事仍難放下,宜堅持修法。修法雖是事修,實也不異理觀。非定不足以啟慧,非慧不足以空境,老實行持,打好基礎,不要放手過早,日後自有受用之時。(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欣知仁者已有因緣修學無相心密,此法直證心田,破盡諸相,明心見性。希根據環境和時間,善巧方便地安排修持。先苦修六印圓滿,再進修至一百座,初步打掃塵垢,勒此不羈之馬,逐步自能增強定慧力。然後知世間一切一切,莫非因緣所生,緣生性空,處處觀照,時時自在,便能親得佛法利益。(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一切佛法,皆是善巧方便,正像以黃葉止小兒之啼。修「心密」至多坐一千座者:
1.此法直入無相門,一千座後,定力必然增強,此時若得善知識點撥,不難開悟見性。見性後,重點放在歷境除習上,故不一定再修。
2.修千座而未能悟性,則再修亦無用,以未能明體而起用也。
3.修千座悟見本來後,仍每日修一座,並無不好。因(1)助其常攝在定,如殺敵後,仍經常磨刀;(2)修法時三密相應,三業清淨,能「恒住淨戒一切功德。」(3)修法時氣血流行,有助於強身。但如果貪著於法,不肯放棄,便成法執。金剛經說:「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所謂「法」是指有為法,「非法」是指無為法,兩無所著,便證中道,真入無相之門矣。(答河南齊志明居士)
仁者所學「六字大明咒修法」是無相密法,故不必觀想本尊,亦不須另行著意返觀自心,因持咒時全咒即心,全心即咒,心咒不二故,一心持咒即寓有觀照自性的作用。若另外著意於「返觀」,則心便不能專一;修時注意於「安詳」也如此,故自謂有「念咒不那麼真切」的感覺。修法總以一門深入為主,久則打成一片。(答陝西賈琪成居士)
仁者悟性超群,夙植甚深。知近以修六字大明咒為方便法門,很好!持至能所雙忘時,回光返照,看是什麼?此事非文字言語所能及,一落言詮,即非究竟,請於非思量處,討個消息;果能根塵脫落,則歷歷孤明,一真獨露,寂光真境,時得現前。(答無錫妙悟居士)
知仁者從修六字大明咒,逐漸返照觀心,而進入無相空境,這是正修,因「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也。進入無相空境時,如能返照此湛寂而靈知的是什麼?不難明自本心,見自本性。仁者學習金剛經、六祖壇經都處處點示此境,貴在於日用中自我體會、自我認識、自我默契。(答天津法智居士)
仁者欲以六字大明咒的念誦,作為積累往生資糧,臨終也以誦咒當作佛號求往生,並無不可。六字大明咒功德,說不能盡,在大乘莊嚴寶王經上有詳細說明。紅教祖師諾那大師曾說:「誦六字大明咒,三世業障悉得清淨,了脫生死,究竟成就,且能斷無明、開智慧,消災延壽欲生何佛土,均如願成就。」故只要時時發願,以此持咒功德,迴向極樂,必能往生。仁者可把一句咒,當作一句聖號念;亦可把一句阿彌陀佛聖號,當作無上密咒念。(答上海唐鴻生居士)
我們修心的主要目的是息妄念、去執著,但因多生貪著、污染,非一時可清,故人人都須經歷一個翻騰、清掃過程;特別修心中心密法,功夫加深,習氣被翻迫出的力量也愈大,翻到一定階段,定慧力逐步增長,無始習染便逐步鬆動、轉化。遇到世間之事,也不是不想,唯應以智慧照察,事來便應,事去便空,不留滯、不黏著。如經所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答保定劉居士)
近世學人喜談「性命雙修」,實際上是一味追求精、氣、神的鍛鍊,以「氣」為寶,捨本逐末,不知明心見性為何事,很是可惜!佛法認為:觀息是世間禪定的初門,不要說未臻妙境,即使修至色界、無色界的四禪八定,仍未能出離三界生死。必須如二乘人從「觀色」下手,修「九想」、「八背捨」等,才能漸出分段生死。若從「觀心」入門,便易與真如三昧相應,能出分段、變易兩種生死。道祖老聃雖主張「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但又提醒大家:「吾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何有患!」因四大本空,五蘊無我,氣功只是一時的方便利生,雖有超乎常識的特異功能,然終非究竟。學佛同仁當以「三法印」、「實相印」印證諸法,才不至本末倒置。(答寧波李老居士)
讀手書,恍如對面。仁者才華橫溢,故能博覽群籍,涉獵諸藝,惜乎未明心性要義和修養根本,以致所學愈廣,心志愈紛,既荒廢專業,復遭親友詬誶,使自己處於徬徨歧途、無所適從之境,至可扼腕!但仁者須知「不是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逆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老子亦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從古聖賢豪傑、志士仁人,無不從逆境中鍛鍊成長者,希仁者切勿自餒,當奮發圖強,日新又新,必能有所成就。(答安康杜居士)
仁者問及學佛與現實生活會否發生矛盾?回答是簡單的:學佛的人照樣學習、工作,照樣穿衣吃飯,不過就在人事上、生活上時時處處加上一個覺照,覺得快,轉得快,熱惱頓時可化為清涼。所以六祖惠能大師說:「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但初學的人往往不易覺、不易轉,或明知妄想本空,卻無力把持,每每隨境流浪,這是力量和功夫問題。如果能於一切法不取也不捨,只是綿綿密密照顧這一句佛號,日久功深,自能念念之間轉化煩惱妄想,獲得輕安與寧喜。而且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順逆因緣,都是我們學習佛法、磨練習氣的機會,這樣豈不是「不離佛法而行世法,不離世法而證佛法」嗎?;(答成都樊莉居士)
來信所說您過去在山上寺廟裡所出現的境界,很可能是您夙世所修定境的反映。但對一切境界,切不要去執著、回想、喜愛它,應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只要老老實實修持,做到如您所說:「一句阿彌陀佛綿綿密密在心頭」,並化除我執,放開心量,常常與自己脾氣奮鬥,終有離苦得樂、親得受用的一日。(答成都樊莉居士)
知仁者發願持往生咒三十萬遍,念滿後擬一心以執持阿彌陀佛萬德洪名為主,兼以持咒。仁者願在西方,如此做法,頗為適當。因執持名號為往生正因,經有明文。但我輩凡夫惑業深重,往往道力不勝業力,今仗陀羅尼總持之力以轉化之,使業消智朗,障盡福崇。過去參禪大德,於夙種翻騰,無力把握時,亦每密持神咒度過難關,可見佛法皆是對治方便,實無定法可說。
又仁者謂:「念滿三十萬遍,先消除業障。」能下扎實功夫,固然大有功德,但最主要的必先徹了業障本空,原不可得。故永嘉真覺大師證道歌說:「了即業障本來空,未了應須還宿債。」如不從根本上徹了,誤認為確有業障可消,執業障為實有,則用功多而得效少。應知業障如幻,今持咒功夫,莫非轉化其如幻的力量而已。(答平湖許常覺居士)
知仁者過去曾奉命拆除寺房,已作深刻懺悔,甚好,今後可不必再牽掛了,一則仁者原無有拆毀三寶房所的動機;二者罪性本空,心滅則罪忘也。偈曰:「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忘,心滅罪忘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答杭州彭居士)
生死根本是無明,所以「十二因緣」從無明開始。無明緣行,即起惑造業而入胎。此無明即是妄想生滅心,也即貪愛痴迷心,總是迷惑不覺,心隨境轉,藉淫欲因緣而生死相續,所以楞嚴經說:「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總之,貪瞋痴三毒皆生死之根株也。(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知識分子學佛,往往對「三世因果」、「六道輪迴」、「西方極樂」等問題,抱懷疑態度,只信其理,不信其事,實際上理即事、事即理,本來不二。愚認為要徹底明白這些道理,必先徹底明白、悟證空寂圓明的覺性——真如、實相、本來面目等,則上列問題,乃至廣大佛法,自然迎刃而解,諦信不疑。(答安康杜居士)
承詢「明心後當以何為歸?」心本不可得,即歸於不可得處,此在明徹後自知。未明徹前仍需借法修鍊,以便增強打掃習氣之定慧力。習氣打掃至如何程度,即悟證自心至如何程度。及其至,則靈明不昧,了了常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本自不生,今亦無滅,十方佛土,隨願往生,無生而生,生即無生。(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凡在專精修法、參究階段,不宜廣讀大部經典,得定開慧後,則取以印證,至此三藏十二部莫非自心注腳,否則難免被名相、義理分別卜度所轉,對修法無益。現階段,一般禪宗語錄等,亦宜以少閱為宜,古德所謂「依他作解,塞自悟門。」(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關於功課安排問題,由於各人根性、環境、時間、習染等等不同,原無定法。總的說來,功課不宜安排太繁太多,太繁多則不宜持久。總宜適當安排,主次分明,或一門深入,全身靠倒。凡修證層次愈高的,修法往往亦愈簡。如修淨土的最後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禪觀明心的,最後在行住坐臥中,簡要地用一個「照」字。一法若通,則法法皆通。(答吉林劉慧真居士)
近世學佛的人,往往不明真理,著相而求,隨境而轉,故著魔發狂,迷惑入邪的人不少。希仁者多接近有正知正見的人,端正身心,深信因果,不取諸相,一心念佛,於一切法不驚、不怖、不畏、不貪、不著、不動,自然逢凶化吉,諸邪盡退。同時,也要迴向,願一切魔邪冤魂同發無上菩提之心,使盡除煩惱,同得解脫,因他們都是流浪業海的苦惱眾生,應相與為善,共趨覺道。(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外道功夫亦可獲得神通,但不能證得第六漏盡通,故不究竟。凡悟道而明自心的人,由於多生習染未除,故神通雖未開發,但根本已明,大事徹悟,只要悟後正修,步步落實,成佛作祖,尚且有分,何況些小神通,故古人把神通認作聖末邊事。永嘉大師說:「但得本,莫愁末,如淨琉璃含寶玉,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終不竭。」
又氣功大都以打通氣脈,調和氣血、卻病延年為主,通過吐納引導,雖能調動人體潛能,但總是生滅變化的色身邊事,與見性悟道是兩碼事。凡能體認自性的才叫悟,(「悟」字是「心」字和「吾」字合併,意指能識吾心的叫做「悟」。)您說:有人認為學佛頂不住中層氣功,這都是不明根本,信口雌黃。(答吉林四平李居士)
不論修何種法門,在用功嚴密、真妄交攻時,有時身上往往會發生顫動,或腦部也會有爆炸般的震動現象,心理方面有時也會影現種種幻境。這些現象可因各人心身情況而有不同,都出於自然。其原因大都是由於靜極而定之後,由心理上的變化,引起生理上的反應,有時也是業習逐步消除的一種現象,並無神秘奇特可說。只要不求不著,自能任運進功。(答河南李智俊居士)
來信所說的大仙、巫婆等人,切不可親近,此輩人自心未明,著相取境,入於迷信顛倒,以盲引盲,隨而信之,無有不苦上加苦者。當知學佛以無念、無相、無住為要領。般若諸經、六祖壇經等都闡述此旨。仁者目前種種苦惱,都是心念不空之故。心經說:「照見五蘊皆空」便可「度一切苦厄」。有人自稱是菩薩轉世等等,切勿輕信,徒增煩惱與繫縛。從來真聖賢、大德,無不汰虛務實,謙虛謹慎,戒德嚴淨,淡於名利,絕不自我標榜,甘作增上慢人。(答保定胡居士)
做佛事,種善根,固是好事,但無錢亦不必勉強。一切吉祥福樂,都不離本人心地,心地狂亂,求佛何益!根據因果道理,各人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命運。但「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故宜知命、安命之外,更要「立命」。立命之法,重在不作諸惡,力行眾善,居心仁厚,冤親等視,難忍能忍,難行能行;更要學佛法,明心地,離相無住,寂而常照,虛空有盡,我願無窮,「大慈念一切,慧光照十方」,悲智雙運,自他普利。如此行願,諸佛菩薩必將冥中加被而護念之焉。(答保定胡居士)
學佛的人必須自他兼利,修淨土法門求生西方,亦要發度生之願。學大乘佛法都要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但我們目前以自度為主,度人是以後的事,如破爛之舟,豈能濟多人於彼岸?至於隨分隨力勸化、引導他人,並無不可,這又當別論。(答保定胡居士)
仁者夙根深厚,不論在家、出家,如能繼續認真修學,成就必大。佛有四眾弟子,出家修行,能離欲清淨,減少俗緣,住持正法,自比在家為好。但在家學佛磨練的機會較多,在消除多生業障,轉化無始積垢上,要比出家為有利,故宋大慧宗杲禪師曾說:「在家修行比出家得力且二十倍。」同時,必須了解,所謂出家,主要指出生死之家、煩惱之家。佛世時的維摩詰居士,就是一位在家的大菩薩,「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維摩詰所說經)馬祖禪師的弟子龐居士,全家都是成就者,但並無一人出家;傅大士也是以居士身,修天台宗一心三觀,位至等覺菩薩。此外,歷代居士獲大成就或念佛往生者,不可勝數。總之,各人因緣、條件不同,總宜善自籌量。優婆塞戒經上說:「出家之人,發菩提心,此不為難;在家之人發菩提心,是乃名為不可思議。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答遼寧常林居士)
在上座修法時,往往易於發病,此有二種情況:一是舊病翻出。如平時感受風寒濕熱,坐中氣血阻滯,引起關節疼痛。入定後,氣脈流暢,便能不痛。中醫所謂「通則不痛」也。二是用功不得法,如座上用力過猛,求進心太切,或用意念硬使身體不動,此皆如石壓草,草還滋生。但能心不執著,循序漸進,不久可恢復正常。人體的作用範圍有生物場,能在各部位輻射出各種電磁波,尤以指尖和腦部最多。這是一種本有潛能,氣功家通過氣功來加以發掘,故有意念制動、意念開鎖等等。現在科學家已證實意念的物質性。但應知佛法以開悟見性、成就菩提為最高層次,「但復本來性,更無一法新。」以免迷失修證航向。(答河南白智生居士)
佛家所說之「中道」,即指佛性,因其非空非有,不落兩邊。儒家講「中庸」,並指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其所說實亦是指性體(明德),但兩者境界不同,所謂「未發」者,可能是較粗的「喜怒哀樂」,亦未必能因而「悟性」,故兩者雖同源,而有深淺之不同,乃至老子的「無為」,可能是佛教所說「非想非非想」的境界,因六、七兩識雖伏(非想),而八識命根未轉(非非想),故仍落生死,況儒家乎!愚見未必有當,僅供參考。
又仁者問「無住生心」的心,應按在哪裡?答曰:按在「不可得處」,若真心有所得,豈不又有所住而成生滅妄心?故二祖慧可「覓心了不可得」便紹祖位。果能人人悟心不可得,便得離相無住的真心了。(答湖南呂澤慈居士)
居家學佛,家務必須樂於承擔。如普賢行願品所說,對一切眾生要「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諸佛,……。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在家與家人共,宜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之「四攝」法而攝取之;並發同體大悲心,教以正道。若能因果分明,難忍能忍,難行能行,自可逢凶化吉,遇難成祥。(答保定胡居士)
來信說:應如何看待目前「正法陵夷,邪見充斥」的現象。其實這些現象不僅現時存在,將來任何時候都可能存在。這是因為整個世界科學日益進步,而人心卻日益煩亂,根性日趨暗鈍之故。但佛法包含著宇宙人生的真理,其所說因果相續、緣起性空以及「三法印」、「實相印」等,都是不可移易,萬古常新的。故佛法雖有興衰代謝,但終究會有大心佛子,開正法眼,護持慧命的。(答鄭州吳居士)
仁者所說現象與本體的關係問題,這是因迷悟而有不同看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一般人不知「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總是被現象所迷,而隨境流轉。若能透過現象,見到本質——明悟本性,便知萬法不離自性,現象與本質不二,即體、即相、即用,故楞嚴經說:色身、山河、虛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又說: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本如來藏妙真如性」。故知色空不二,性相一如,相由性造,性由相顯。相由性造故,色即是空;性由相顯故,空即是色。所謂「青青翠竹盡是法身,郁郁黃花無非般若」也。(答南京呂建福居士)
大乘起信論梁譯:「若有眾生能觀無念者,則為向佛智故。」與唐譯:「若有眾生能觀一切妄念無相,則為證得如來智慧。」兩譯雖都是歸向「無念」、「無相」,但愚見依之修持,下手時微有不同:後者「觀一切妄念無相」,是從假入空觀,是從看念、觀妄上下手,知妄心本空,歸入不生不滅;前者「觀無念」,則是中道第一義觀,觀「一切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體無分別。」(大乘止觀法門)正如宗下的直指心源,寂照現前,故更為直捷。若論「止」,這「觀無念」,便是息兩邊分別止,分別既息,則空有圓融,性相一如矣。(答上海李老居士)
來書謂於觀心法門,一門深入,數十年來親得受用,此實根性使然也。弟體會觀心一法,實為修行之根本法門。大乘心地觀經說:「若能修習深妙觀,惑業苦果無由起,唯觀實相真性如,能所俱亡離諸見。」靈峰蕅益大師在教觀綱宗裡,開宗明義提出:「佛祖之要,教觀而已矣。」台宗以四觀釋「化法」四教;如來對藏教根性人,使修「析空觀」;對通教根性人使修「體空觀」;對別教根性人使修「次第三觀」;對圓教根性人使修「一心三觀」。當修一心三觀時,行起解絕,唯回光直照此湛寂圓明之心,驀直照去,則即空、即假、即中,圓融三觀一時現前,不勞次第安排,所謂舉一即三,言三即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故名為不思議妙觀。果能如此,便與諸佛菩薩、諸大祖師一鼻孔出氣矣。(答上海李老居士)
修心之悟、證二者,確不能含混。「悟」者徹見本來也,而積習未除,必歷緣鍛鍊,逐步證入自性;而除業習又有伏和斷之不同。若以台宗「六即」判位言之,大體上修至圓解大開(即悟境)仍屬「名字」位(名字即佛);進修觀行,圓伏見思、無明,即入外凡位(觀行即佛);進而斷除見思惑,入內凡位,了分段生死,這是圓教七信位;到十信位時,已斷了塵沙惑(相似即佛);然後分破無明,分證法性,直到破最後一品生相無明而成妙覺(分證和究竟即佛)。來信說:「初關所悟,僅相似於佛,尚不足降伏一切煩惱。」此就宗下行人破參見性、頓悟同佛而說。若能就教相而論,則「相似即佛」是已斷了見思惑和塵沙惑,唯未破無明而已。(答北京陳居士)
長者手書謂:「關於真心之義,余疑未釋。」謹述所知,就正有道。荷澤云:「知之一字,眾妙之門。」此就事證而言也。如圓覺經云:「知是空華,即無輪轉。」又云:「知幻即離,不作方便。」皆是指「證知」而非「解知」、「了知」、「識知」也。此「知」乃由體起用,寂照同時,空有齊資,妙用恒沙,故曰「眾妙之門」。蓋真如無知而無不知。如知訥禪師真心直說云:「妄心對境有知而知,於順逆境起貪瞋心。若真心者無知而知,平懷圓照,故異於草木;不生憎愛,故異於妄心。」並引肇論云:「夫聖心者非有,故知而無知;非無,故無知而知。」此正如長者所說:「此一『知』字,恐非常情所言能緣之知。」信然。正如大圓鏡垢盡明現,照用斯備;群像雖現,而體無黏著,不變隨緣,隨緣不變,即體即用,法爾如是。又真心不涉先後、能所、真妄、迷悟等等二元對待諸法,無去無來,非空非有,而能「善分別」。如維摩經云:「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前句說用,後句說體,體用不二,色空相即。此即印光大師所謂「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不可得而思議也。」摸象之言,敬乞教正。(答上海某老居士)
手教謂:「意識無罪,必不可滅。」此「滅」字確實欠妥,意識豈可滅耶?當云「轉」,轉八識成四智也。在唯識學中,意識屬第三能變,力用特殊,與五十一個善惡心所都相應。攝論云:「唯意識是能遍計,有分別故。」由虛妄分別而起惑造業,流轉六趣。故八識規矩頌頌第六意識云:「動身發語獨為最,引滿能招業力牽。」由於意識造作身口等業,既能引起未來世的總報,又能成滿未來世的別報。昔時諦閑老法師講大乘止觀時云:「吾人現前一念隨境攀緣分別之意識,用以修止觀,便有功能;用以緣妄境,便成種種罪過。」可見意識不但是罪魁,也是功首。如能轉變,便成妙觀察智,能觀察諸法性相,圓滿光明,遍照大千。(答上海某老居士)
承示「佛性即一切法不可得之性」,並廣引經論以證之,自是正知正見,不勝欽仰!此乃就空諦、真諦言之。然真空必具妙有,諸法宛然,空有不二。如明鏡當台,胡漢斯現;雖森羅萬象,而了不可得,所謂實相無相而無不相。台宗因之以圓融三諦,統攝一切,所謂「舉一即三,非前後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始終心要)但大乘經論在詮圓融三諦中,隨機施教,各有側重,或側重言性,或側重言相,或側重言空,實則非可隔歷,性之自爾。若偏言真空,即成藏、通二教。三乘所修之法雖有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之不同,但同證偏真,只入化城,得空便止,不能深觀,因此但見於空,不見不空。若是利根三乘,不但見空,並見不空,趨入中道,就能直入別、圓二教中。愚觀大乘經論,皆空有並舉,二諦融通,言真空外,亦闡妙有。如法華經云:「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楞嚴經云:「一切世間諸所有物,皆是菩提妙明元心,心精遍圓,含裹十方。」涅槃經則常說常、樂、我、淨為涅槃四德。又世人多以般若部屬空宗,實則仍不離圓融三諦。如金剛經云:「如來者即諸法如義。」「一切法皆是佛法。」「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尤妙者,五千八百多字之金剛經內,竟找不到一個「空」字(除「虛空」之「空」字外)實寓深意。三千有門頌說:「真空不空非但空,圓中圓滿非但中。」從知畢竟空中熾然有,不可得處無盡藏也。(答上海某老居士)
「緣起」說明一切事物待緣而起,這是佛教的重要學說之一。簡單地說,緣起可分為四種:「業感緣起」,是小乘教所常說;「阿賴耶緣起」是大乘始教;「真如緣起」為大乘終教;「法界緣起」則是圓教。所說之法有深淺不同,但實互相關連。「業感緣起」所說三世因果,惑業苦三道輾轉相生,是「阿賴耶緣起」之「種現互薰」所造成;而「阿賴耶緣起」乃第八識之真妄和合所成,不離開「真如緣起」;「法界緣起」更謂法界一切諸法,互相融通,一法成一切法,一切法歸一法,法界即是一大緣起。所以四種緣起不即不離。仁者所說「並無本質差別」,即是「不離」之義;但所詮內容,畢竟不同,是「不即」義也。(答五台山靜戒師)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