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小品(二) 張有恆教授著

張有恆教授著

清涼小品原來是我在民航局為每個月的慶生會,陸陸續續寫成與同仁分享的小品文,目的是希望幫助同仁減少煩惱及增長清淨心,所以取名「清涼小品」。前面第一冊係以四十篇的小品文集合成書,贈送讀者參考收藏。現又完成三十篇,故再彙編成第二冊出版,清涼小品的每一篇文章皆可以分次閱讀,方便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每天花一點點時間,觀照我們自己的「心」,讓我們心真正回到「清涼」的故鄉。

我們一般人追求幸福、成功,多是向外馳求,不知反躬自省,斷惡修善,積功累德,以改造命運。因此在快速變遷的環境與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心」常被外境所轉,尚未有幸福,煩惱就先來了,這證明了我們的方法錯誤。本書小品文的目的,除了希望讀者能在閱讀之後,獲得心地清涼外,亦期望大家能瞭解正確追求幸福美滿的方法,及介紹究竟圓滿智慧的佛教教育的本質。此次收錄的三十篇清涼小品,就是個人對佛教教育基本觀念的說明與闡述,以及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與體驗,希望透過清涼小品,將利益眾生的佛法與諸位讀者分享。

這本清涼小品沒有版權問題,若讀者對其中的文章心生歡喜,歡迎您翻印與朋友分享。並願大家起而行,變化內心氣質,使社會祥和,人人歡喜自在!

張有恆  謹誌於成大交通管理系 

民國九十年九月 

四十一、心靈元年

在二○○一年初接到交通部葉部長的新年賀卡,希望大家把公元二○○一年定為「心靈元年」。的確,站在這跨越「千禧年」的關鍵時刻,回顧過去動盪紛擾的世局,為了讓不安的社會與煩惱的心靈得以平安自在,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之際,檢討自己、反省自己,認真思考:「人生的價值與意義」,期能從公元二○○一年起讓我們的心靈淨化,享受心地清淨,具足人生智慧的無限自在與幸福。因此,在我們將公元二○○一年定為「心靈元年」的同時,建議採取下述具體的行動計畫:

學習放下一切的妄想執著

每一個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淨的泉流,都有一塊廣大無邊的福田,蘊藏著豐富的寶藏,可惜因受到物欲的污染,沒有設法將此福德智慧開發出來,甚至迷失了自我,而讓我們的心去追逐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是非人我,正如釋迦牟尼佛在悟道時所說的:「一切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故不能證得」,佛陀此一重大發現,告訴我們目前社會種種亂象的病根,其實並非現代人沒有良知,而是良知受到外在物欲的污染,而有種種的「非分之想」(即「妄想」)與「擇惡固執」(即「執著」),導致善良的本性與清淨的智慧喪失了,因此只要放下一切的妄想執著,回到清淨的般若智慧,啟發我們的良知良能,將那份「無我」的大愛推廣出去,便可恢復我們心地清淨自在的本質,活出幸福美滿的人生!

念念利益一切眾生

因凡事想到「我」,就一定有私心,就會有患得患失的煩惱,唯有把我執」去除,才能容納社會大眾。語云:「拿得起,放得下」,事實上要能真正放得下—即放下與人爭名奪利的念頭,才能夠真正「拿得起」—即以「無私無我」的精神去服務大眾,不計較個人的利害得失。換言之,在日常生活的待人、處事、接物方面,基本的原則就是要念念幫助眾生究竟離苦得樂。因為「真正自在的心,就是慈悲的心」,能與人分享,懂得付出的人最為幸福。反之,若事事想到自己的利益,則清淨心受到污染,便會過得不快樂。吾人須知「自私自利」是生死輪迴的根本,一切痛苦煩惱的根源。唯有抱著:「普天之下,無我不能原諒的人」及「普天之下,無我不愛的人」,如此才能真正荷擔如來家業,也才是真正能「拿得起,放得下」,並且從服務別人、包容別人的過程當中,使得我們的心毫無罣礙,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達到心靈真正淨化的目標。

以一句佛號淨化心靈,掃除心中的雜質與污染

凡夫與生俱來的習氣,以貪、瞋、痴、慢、疑五毒煩惱的雜質,對心靈的污染最為嚴重,使我們造作身、口、意三方面的惡業。若要對治,誠非短暫時間所能克服。唯有在平時多念「阿彌陀佛」的聖號,來取代一切的妄想、執著與分別的念頭,不但方便末法時代的眾生修行,而且是究竟可行的方法,可使眾生洗滌心中污染的雜質,恢復自己本具的清淨智慧。

總之,在跨進公元二○○一年的門檻之際,深深希望有緣的同修,能夠把握此一無量劫來難逢稀有之殊勝因緣,自即日起,年年都是「心靈淨化」的元年,日日都是好日,並且隨時把快樂的氣氛帶給別人,因給別人歡喜,就是「慈」;心中常懷惻隱之心,時時幫助別人解決問題,就是「悲」;若無煩惱掛心頭,心中無憂慮牽掛,隨時法喜充滿,就是「喜」;把自己所知的正知正見全部教導別人,就是「捨」。如此,「多念佛號,慈悲喜捨,利益眾生」,乃是「心靈元年」的具體行動計畫,亦即平時要「把握分秒」時時刻刻努力去做利益人群的事,忘掉自我,自然放下一切的妄想執著,並且無暇胡思亂想,又能隨時念佛,具足清淨的智慧,心無煩惱,如此相信人人必能逐漸達到心靈昇華與自在的清淨境界!

四十二、中國佛教出世因緣

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佛,世尊在三千多年前,出現在北印度。以中國年代推算,佛係誕生在中國周昭王二十四年,於周穆王五十三年入滅,住世七十九年。歷史上記載佛陀在世時,曾經為大眾講經四十九年,說法三百餘會。

佛教出現在中國的因緣,起源於佛入滅後一千年,也就是漢明帝永平七年,明帝夢見金人,項有白光,飛來殿堂。翌日早朝,問於群臣。太史傅毅進曰:「臣聞周昭王時,西方有聖人焉,其名曰佛,陛下所夢,得無是乎?」明帝聞後大悅,遂遣中郎將蔡惜博土、王遵等一十八人,西訪求道。

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於中天竺月支國,遇迦葉摩騰及竺法蘭二位梵僧,並將當時所造佛像、佛舍利、佛教經典六十萬言,載以白馬,回到洛陽,並置於鴻臚寺。在漢朝永年十一年敕立白馬寺,譯《四十二章經》,並畫佛形像,佛教由於經典義理與儒家不謀而合,強調誠意、正心、修身的重要,因此受到中國士大夫與知識分子的歡迎,自此佛教大行中國。

此時,過去一向受寵的道教人士,眼看佛教後來居上,不免心生嫉妒。在永平十四年初,五嶽道土褚善信等六百九十人,竟向皇帝上書,請求准予佛教一較高下,以明真偽。因此,在當年正月十五日共集白馬寺,佈置三個壇場,供置道教經冊符錄,以及道家諸子經書,祀饌百神等項。皇帝行殿在寺南門,佛舍利及經書、佛像等,則置於道西。

這時,在萬人空巷,眾目睽睽之下,乃用柴草檀香,縱火焚化「道、佛」兩家所陳列之經像。諸山道士想用法力保持道家壇場。怎奈大火無情,霎時就把他們的一切,燒得悉成灰燼。道士褚善信、費叔才等,當場自憾而死。時佛舍利,及諸經像,放光動地,毫無所損。迦葉摩騰及竺法蘭踴身虛空,現諸神變。大眾仰觀,嘆未曾有!彼二聖者,並說偈曰:「狐非獅子類,燈非日月明;池無巨海納,丘無嵩嶽榮。法雲重法界,法雨潤群萌。顯通稀有事,處處化群生」。

這件大事發生之後,當下就司空陽城侯劉峻、道士呂惠通、陰夫人王婕妤,以及士庶等一千數百人,削髮出家。在我國得有佛教「三寶」(佛、法、僧)出世,即是從上述的一段希有因緣而來。

四十三、佛之釋義

一般人在沒有學佛之前,不瞭解佛的意義,往往主觀誤認佛教是迷信、拜偶像,且是消極、悲觀,不合科學的,因而排斥學佛。此乃由於大多數人,不知「佛」者,「覺」也,「佛學」是一門學「覺悟」的學問,對內而言,內覺「人生本身」,使我們具有正確的「人生觀」;對外而言,外覺「宇宙環境」,使我們同樣具有正確的「宇宙觀」。因此,學佛就是學覺悟,我們一旦覺悟,則能支配人生宇宙,而得快樂、自在,獲大解脫,不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已」。如果我們不能覺悟,則會迷惑顛倒、妄造惡業,被人生宇宙支配,受其束縛,不得自在。

「佛」這一個字,是從印度梵文音譯過來的,它是「智慧、覺悟」的意思。當年為什麼不用「智、覺」這兩個字來翻譯,而採「佛陀」這個音譯呢?因為佛陀的含意,是無限的深廣,我們中國字彙裡的智、覺二字不能夠全部包括,因此,就採用音譯,然後再加以註解。「佛」這一個字,有體、有用。從它的本體上說是「智慧」,從它的作用上來講是「覺悟」。

首先就體上講,佛是「智者」,佛之智慧有三種:

第一、「一切智」(知法總相):用現代哲學的名詞來講,就是正確了解宇宙的「本體」,即能知「萬法皆空」的智慧;這樣的智慧,在佛法裡稱為「一切智」,如小乘四果羅漢所證。 

第二、「道種智」(知法別相):「道」是指種種修行解脫的方法,包括藏、通、別、圓四教。「種」是指種種繁多的現象。宇宙之間的現象,種類無量無邊,這許許多多的現象,怎麼產生的?從那裡來的?現象、過程如何?後來結果如何?能夠正確明瞭宇宙萬象的智慧,且能教化眾生,叫做「道種智」,如菩薩所證「出假化導」的般若智慧。

第三、「一切種智」(通達總別):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真相,究竟圓滿的明瞭,沒有一絲毫的迷惑,也沒有一絲毫差誤,這樣的智慧,叫做「一切種智」,如佛所證「空有不二」之中道實相境界。

釋迦牟尼佛具足這三種智。由這個智慧起作用,當然,對於整個宇宙人生的真相,得到完全正確的瞭解。

智慧起作用就是大覺。佛在經上說「覺」也有三類:第一、是自己覺悟了,這是「自覺」的功夫。第二、是能夠幫助別人覺悟,這叫做「覺他」。第三、是圓滿的覺悟。小乘阿羅漢、辟支佛,這些人自己覺悟之後,還沒有發心,並不主動的去幫助別人覺悟,經典裡常常說這是「小乘」。「大乘」菩薩自覺之後,能夠主動的去幫助一切希望覺悟的眾生,這是「自覺覺他」的功夫。

其次再從作用上來說,佛是「覺者」。「覺」之一字,有覺察、覺悟二種意義,「覺察」是指對其事注意,係對「煩惱障」而言;「覺悟」是對其事了然,係對「所知障」而言;一般都是先覺察,而後覺悟。「煩惱障」是從「我執」或「執著」而生,即「貪」、「瞋」、「癡」三個心中的「賊」,能擾亂有情身心,如清朝曾國藩所說:「去山中之賊易,去心中之賊難」也。因此,我們應當如何除去心中的賊呢?有三個步驟,必須認識清楚。首先要能認識「賊」的相貌—貪、瞋、癡三毒,否則便有「認賊作父」的可能,進而讓三個心賊在心中當家作主,任其奪走我們好不容易修來的功德「法財」;其次,便是要瞭解「心賊」(三毒)出現的時機。一般而言,「貪」賊是在「順境」時,容易出現;「瞋」賊是在「逆境」時容易發作;「癡」賊則在「不苦不樂」時,容易引發我們胡思亂想,甚或想入非非之念頭。我們既然瞭解「心賊」的相貌及出現的時機,最後應該如何來對治(即設法「捉賊」),使其不致偷走主人家中的財寶,乃為一重要課題。經云:「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就是告訴我們要以「持戒」對治「貪心」,以「禪定」對治「瞋」念,以「智慧」對治「愚癡」,亦即若能如古德所說:「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心中的煩惱障(貪瞋癡三毒)自然就可漸漸伏住,進而斷除了。總之,只要我們能夠隨時提高警覺,則縱使賊有偷天換日的本領,亦無能為功矣!

「覺悟」的功夫則用以對治「所知障」,所知障是從「法執」或「妄想」而生,能覆蓋一切所知,而障菩提。因此,覺悟的功夫,則用以對治「所知障」,吾人有「所知障」,則對於一切所知境界,昏昧無知,有知亦是錯覺。譬如一人昏沉大睡,則不能識東西南北,夢中皆是顛倒;然待清醒,自是分明。覺悟亦然,一旦打破無明,則見無量大千世界,如視諸掌矣。

如上所說,吾人若起覺察、覺悟的功夫,對治煩惱、所知二種障礙,而「開發」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的本性德能,這就是學佛之目標。但能依之以自行,那只是小乘的羅漢;又能兼之以化他,則是大乘的菩薩;若又能自行,又能化他,而且做到覺行圓滿,究竟至善的境地,那就是佛了。

四十四、「南無阿彌陀佛」的意義

淨土法門(以念「阿彌陀佛」為主之修行法門),在中國佛教十大宗派當中,流傳民間甚廣。因此有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的說法。雖然「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的名號,為大家所熟悉,並且在大家見面、歡喜、問訊或傷心、失望的時候常脫口而出,但是仍有很多人不瞭解「阿彌陀佛」名號的由來,與念佛的理論依據,因此往往認為念佛是迷信,進而產生不少誤會。殊不知「阿彌陀佛」不僅是西方淨土導師之名號,亦是每一位眾生的本覺、自性清淨心與佛性。有些人錯誤地批評淨宗是「心外求法」,而不知所念的他佛,正是念佛人的自佛。

依《無量壽經》所說,阿彌陀佛在未成佛以前,本是一位國王,聽到當時名為「世間自在王」佛的說法,內心歡喜踴躍,大開圓解,真正開悟,於是棄王位出家,行作沙門,號曰「法藏」。出家之後,為了利益十方三世一切眾生,請求當時的世尊講解並變現十方諸佛國土的境界給法藏比丘親眼看到,當時的法藏比丘就發起了無上殊勝之四十八大願,並廣選其中諸佛國土殊勝善妙之處,作為構建西方極樂世界的藍圖。所以西方極樂世界乃是阿彌陀佛累劫修行功德與願力之所成就,集一切佛剎清淨莊嚴之大成,而且是一個永脫輪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要什麼便有什麼之快樂無比的世界,所以極樂世界之超勝獨妙,乃為其他諸佛國土所不及也。

另依據《佛說阿彌陀經》的介紹,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成佛以來,於今十劫。而「西方極樂世界」距離此地有十萬億佛國土之遙,相當於一所「宇宙人生大學」,專門接引「信願持名,發願求生」淨土的十方眾生到此修學,究竟圓成佛道。而「阿彌陀佛」之名號依《佛說阿彌陀經》所說,乃是由於「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是故號為阿彌陀」,以及「彼佛壽命及其人民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故名阿彌陀」。又「阿」代表「無」的意思,「彌陀」代表「量」,「佛」者,覺也。所以「阿彌陀佛」有無量光、無量壽、無量覺等包含一切無量的意義。至於「南無」亦是梵語,其義為「皈依、恭敬、信仰、學習」的意思。所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的意思,可直譯為「皈依無量覺」,其中「南無」就是皈依,也就是從世出世間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煩惱妄想回頭(皈也),念念依靠「無量覺」(依也),使自己覺性不斷,以恢復自己本具的清淨心。此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也代表祝福的意思,就是祈求大家「光壽無量」,意即「心地光明,萬壽無疆」之意,這也是提醒我們待人、處事、接物要正大光明,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自然健康長壽;因之,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可「全攝佛功德成自功德」,此乃「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之利也。

由上述之分析,可知一句「阿彌陀佛」之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唯佛與佛乃能究竟。茲僅略述一二:

1、世尊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主要乃是在說明諸法實相,以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弟子將佛所說記載下來的典籍,就是《三藏十二部經典》,而古德將《三藏十二部經典》做一個比較,推崇《大方廣佛華嚴經》第一,而《華嚴經》最後一品:「普賢行願品」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世界,普賢行方為圓滿,方能圓成佛道。由於《無量壽經》是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最為詳細的一部經典,故清朝彭際清居士稱之為「中本華嚴」,而《佛說阿彌陀經》則為「小本華嚴」,此兩部經可以說是《華嚴經》的濃縮與核心也。而在《無量壽經》當中,觀阿彌陀佛所發的四十八願文(十念必生願),則以「信願持名」念「阿彌陀佛」為宗,故知一句彌陀名號老實念,可使眾生在一生當中,決定往生不退成佛,故其功德不可思議,亦為《三藏十二部經典》與《華嚴經》之濃縮與精華也,如下圖所示。

2、同理,一句「阿彌陀佛」之展開,則為《阿彌陀經》、《無量壽經》與《三藏十二部等經典》,實無二無別也。故持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無異受持佛所說一切經,如上圖所示,正如蓮池大師所言:「一句彌陀,該羅八教,圓攝五宗」也。

3、此外,世尊在《無量壽經》對阿彌陀佛的讚嘆:「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因此《無量壽經》是「經中之王」,是「如來所說第一經」;而「阿彌陀佛」乃為「名號之王」。故知淨土法門乃是一切法門之最高峰,而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統攝萬法,可謂登峰造極,殊勝到達了極處,殆無疑義。

總之,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可幫助我們超越生死輪迴,伏住貪瞋癡三毒煩惱,而且:「老實持名,全攝佛德成自德;深具信願,決定往生證無生」,深盼學佛同修切莫當面錯過也!

四十五、一屁吹過江

蘇東坡是宋眉山人,嘉祐進土。累官至翰林學士、兵部尚書,並曾宦遊鎮江、湖洲、杭州、黃州等地。東坡在鎮江時期,耳聞金山寺佛印禪師,深入經藏,器識非凡,便經常和佛印來往,研究佛學。由於受到佛印禪師的影響,東坡居士才更加接受佛法的薰陶。

東坡居士以身居顯要,文名蓋世,所以難免有一些恃才傲物的個性。有一天,他為了炫耀自己的學佛心得,乃寫了一首偈,並遣書僮渡江,送與佛印禪師。其偈曰:「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佛印禪師展開書函一看,心知東坡雖然在字面上是讚佛,但骨子裡卻是在自誇。於是拿起筆來,在其原函上批一個字:「屁」!

書僮走後,東坡以為佛印禪師對他一定會大加讚賞。那曉得書僮回來,他把原函拆開一看,竟是一個大「屁」字。這一來,把東坡居士氣得直發抖,面色鐵青,馬上就渡過江去,找佛印禪師算帳去了。

東坡一進佛印禪師的禪房,就立刻氣沖沖地高聲問道:「佛印!我剛剛的四句偈語,有何不妥?你竟如此藐視本官!」。佛印禪師從容地笑道:「僅用一個沒有響的屁,就把你逼過江來了;還說什麼八風吹不動呢!簡直是一屁吹過江吧!」

東坡一聽,不覺面紅耳赤,自慚形穢,謝罪而去。

隔了一些日子,佛印禪師應邀到東坡住所,與當地百姓討論佛法。東坡特向佛印禪師說道:「弟子之前修養的確還差,但近來虛心檢討,不斷向上提升,如今總不致再被『八風』所動了」!

佛印禪師一聽,發覺東坡居士的傲慢心理,並未稍減。於是乃暗示在一旁的小沙彌設法測試他。小沙彌雖然只有十幾歲的年齡,但是口齒伶俐,秉賦不凡。他當下了解師父的心意之後,立刻就對東坡說道:「我們師父常說蘇大學士到底是上根利智的人,一經點醒,便獲果證,今日一見,果然不虛。真是士別三日,刮目相看啊!」。

東坡一聽,信以為真,不禁又眉開眼笑,喜形於色,沾沾自喜起來。這時佛印禪師才正色說道:「東坡居士!我們小沙彌的幾句贊美之詞,就把你牽走了,你還能夠抵得住『八風』的煽動嗎?」。東坡先生一聽,發覺自己又是失態了。

由上述這兩個公案,使我們體會到要真正做到「八風吹不動」(亦即對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四順四違都能不起心,不動念),實在是需要一番修煉的功夫啊!因此吾人必須時時刻刻切記:「心隨境轉則苦,境隨心轉則樂」,隨時提高警覺,「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久而久之,必能逐漸做到:「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境界了!

四十六、「不二法門」

《維摩詰所說經》是維摩詰居士所說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及「入不二法門」的經典。至於維摩詰居士乃是世尊當年在世時,印度毘耶離城中的大長者,在社會中有相當的地位,如經中所言:「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可見他在群眾間居領導地位,有相當的聲譽,並且能夠不斷充實自己的德學,為各行業的人謀福利,同時大公無私、公平合理的處斷大小事件,得到大眾的尊重恭敬,如此身體力行才能起領導作用,以達到攝化眾生的目的。

維摩詰居士是位樂善好施持身嚴謹的人,雖居處於世俗家庭中,但對世間不生絲毫染著;雖示有妻子,而常修梵行;雖也有自己的兒女眷屬,但能不為眷屬所纏。同時他到每個角落與不同社會階層的人群接觸,並且宏法利生,如:「若至博奕戲處,輒以度人;受諸異道,不毀正信;雖明世典,常樂佛法」;「遊諸四衢,饒益眾生;入治正法,救護一切;入講論處,導以大乘;入諸學堂,誘開童蒙;入諸淫舍,示欲之過;入諸酒肆,能立其志」,這種能夠不為外境所轉,同時能進一步方便攝受教化眾生的定力與功夫,實令人景仰與讚嘆!

由於維摩詰居士所表現的無量方便,能夠饒益無量眾生。尤其更以方便現身有疾的機會,告訴來問疾的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及諸王子等:「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是身如泡,不得久立」;「是身如幻,從顛倒起」;「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不淨,穢惡充滿」;「是身無定,為要當死」,來使我們了解身體是虛幻不實的,是不淨、無常的,不應對身體有所執著。此外,佛亦知維摩詰居士有疾,特別要派五百弟子(以十大弟子為代表)及諸大菩薩(以彌勒菩薩、光嚴菩薩、持世菩薩、善德菩薩為代表)去探病,可是他們都不敢擔當此一任務,因過去遇到維摩詰居士,和他討論佛法,由於自己理論有缺陷,都不是他的對手,也都曾受過維摩詰居士的呵責,故「不堪任詣彼問疾」。最後,佛特別指派具有廣大微妙智慧的上首弟子文殊菩薩前去問疾。文殊菩薩承佛旨意去探疾時,向維摩詰居士問說:「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而維摩詰居士回答:「從痴有愛,則我病生,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得不病者,則我病滅」,此一回答實令人感動,蓋以菩薩為救度眾生,就得入生死苦海,若眾生得「了生死」,而離諸病苦,則菩薩自亦無復有病矣!

在文殊菩薩問疾完後,維摩詰居士趁機要求其中的三十二菩薩,說明云何菩薩「入不二法門」。會中有法自在菩薩說:「生、滅為二,法本不生,今則無滅,得此無生法忍,是為入不二法門」;德守菩薩說:「我、我所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無有我,則無我所,是為入不二法門」。如是三十一位菩薩一一已經說畢,便輪到文殊菩薩說道:「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最後文殊菩薩進而問於維摩詰居士:「何者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時維摩詰默然無言,文殊菩薩立即讚嘆曰:「善哉!善哉!乃至無有文字語言,是真入不二法門」。由上可知,以言說來說明不二,如標月的指,離開月還遠得很;文殊菩薩以言說顯不可說,雖進了一步,仍然隔了一層;維摩詰居士則以默然不可說,來表示不可說,更是生動的表達了「不二法門」的境界。總之,佛法的最高境界,乃是「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的!然以淨土宗而言,欲入「不二法門」,乃須「萬緣放下」(即「無住」也),「一心念佛」(「即生心」也),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方能究竟證得

四十七、福慧雙修

在佛法中,無論大小乘經典,都教人要常行布施以培植福德,同時亦要修慧以了脫生死輪迴,究竟圓成佛道。佛經中有一段故事:有兩個師兄弟,一個喜歡讀經,修慧不遺餘力;一個只是喜歡修福,幫助困苦的人。

這兩位修行者轉世之後,師兄雖證阿羅漢果,但少人供養,終日乞食,經常托空缽,難得一飽。有一天這位證聖果的出家人,拿著空缽經過國王的花園,看到一頭披金戴銀,身上掛著瓔珞的大象,所住的象舍也很豪華,有上好的蚊帳遮蓋,並且用上好的毯子鋪在地上讓牠睡覺,因為牠是國王最寵愛的大象。

這位已修證的出家人,見到這隻大象,便走到豪華的象舍前,在大象的耳朵邊輕輕地說「師弟啊!我們過去生中,修行都有所偏頗,我只重視修慧,不肯植福,所以落得現在常托空缽,有一頓、沒一頓的,吃盡了苦頭;而你宿世樂行布施,只修福不修慧,今生雖然生活無憂,受人寵愛、照顧,可惜你卻墮入畜生道啊!」後來這隻大象聽了,便整天掉眼淚,不吃不喝,國王和大眾便去請教佛陀,佛陀為了警惕大眾,便說了一首偈:「修福不修慧,大象披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托空缽」。

由這則短短的故事,讓我們了解修福是屬世間有漏因果,眾生容易在享樂中沉迷墮落,從而迷失自我,貽患未來,是故學佛人不應以生天享福為目標。因為任何福報,都有報盡之時。所以永嘉禪師證道歌云:「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墮;招得來生不如意」!這就是說明我們如果著相布施,即使生天享福報,就如同向虛空射箭,等到福報享盡,終究還是墮落,而且「爬得越高,跌得越重」!不過話雖然如此,我們仍不可放棄布施修福的機會,然而在布施時,必須觀於「三輪體空」,所謂「三輪」乃是指能施之我、受施之人、所施之物三者。行布施的人,應具有智慧,當於如是三者之中,起不可執著布施之想,作自他俱空之觀,如此方可謂近「道」也!

總之,「智慧」與「福德」二者,有如鳥之雙翼,車之兩輪,缺一不可。學佛人必須「福慧」雙修,方能究竟達到「兩足尊(即福、慧皆圓滿具足)」的最高境界!

四十八、淨業三福(一)

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佛陀告訴我們:「阿彌陀佛去此不遠,汝當繫念、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淨業。...,此三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淨業正因。」

由上述經文可知,三世一切諸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修行證果,都要依此三福為基礎。這好像我們蓋樓房,無論蓋多高,蓋什麼型式,地基都是一樣的。因此,「淨業三福」就是佛法修學的共同基礎,我們學佛一定首先要從這個基礎上建立,才能成就一切佛法。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人天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1、孝親尊師

「三福」第一條,主要介紹了四個字:(1)孝,(2)敬,(3)慈,(4)善,這四個字乃是修行的大根大本。首先談第一句:「孝養父母」的「孝」字是會意字,它上面是「老」字,下面是「子」,這就是告訴我們上一代和下一代是一體,是一而不是二,是沒有代溝的。過去無始,未來無終,無始無終本是一體,也就是佛法所說的:「豎窮三際,橫遍十方」。換言之,整個宇宙就是一個「孝」字,也只有諸佛如來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的心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才能夠把「孝做到究竟圓滿」。「孝養」不但是要養父母之身,須知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所以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之上。

由於佛教是「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所以佛法是師道,亦以「孝道」為基礎,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師道了。一個人若是不孝父母,而會恭敬老師,這種情形必是別有用心,因存心巴結老師,必是不懷好意。總之,「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方是理所當然,人人應該如此。因為「孝敬」是性德,唯有靠「孝敬」才能開發我們善良的本性,因此排在三福的首位,這也是提醒我們看到祖宗的神位,或佛菩薩的形像,就要想到「孝親尊師」。

2、慈心不殺 

「不殺」是慈,「慈」是予樂,不僅不殺生這一件事情,因此「慈」的範圍是無量地深廣,佛只舉出一個例子來做代表,「不殺」是慈,「不害」也是慈。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起心動念,都有一個真誠而沒有讓人苦惱的心,希望別人和眾生皆能究竟離苦得樂,才是真正的慈悲也。

3、修十善業

十善業是世間善法的標準。佛告訴我們能夠修十善業,決定不墮三惡道。上品的十善業能夠生天,如果再加上禪定、四無量心—慈、悲、喜、捨,那就生到很高的天界了,如色界天、無色界天。佛將「十善」歸納為三大類。身業有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有四: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意業有三:不貪、不瞋、不癡,合此身三、口四、意三總稱十善業。我們若能夠做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才能算是「世間的善人」,而佛法所謂的「善男子、善女人」乃是淨業三福的十一句通通都做到,才有資格,因此標準高於一般世間的善人。

四十九、淨業三福(二)

(二)二乘福:「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1、受持三皈

「受」是老師把修行方法傳授給學生,學生接受之後,一生要能夠依教奉行,而且要能長久保持,才稱上「受持」。至於「三皈」就是皈依三寶,也就是我們在了解佛法,認識佛陀教育的本質之後,要發心學佛,這才是佛真正的學生,而歸依就是拜老師,既然拜老師了,老師就要把修學的綱領和方法傳授給你,你依照這個方法和綱領去修學才能夠有所成就。

「三皈」、「五戒」是佛法修學的綱領,「五戒」則是根本戒,但仍須以「三皈」為基礎。因此,不管吾人受五戒、菩薩戒或比丘戒,通通要從三皈做起。

三皈依戒裡面有三條,也就是有三個綱領:一是皈依佛,二是皈依法,三是皈依僧。佛、法、僧稱之為三寶,而佛向我們傳授的三皈,乃是「自性三寶」,經文出自《華嚴經》淨行品:「自歸於佛,當願眾生,紹隆佛種,發無上意;自歸於法,當願眾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自歸於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其中的「自」即是自性三寶。六祖大師在講三皈依時,也不說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三個名詞,而說:「歸依覺,兩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眾中尊」,又云:「勸善知識,歸依自性三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六祖大師這一解釋,使我們對三歸的意思,更能清楚明瞭,不致於聽到「歸依佛」就想到佛像;聽到「歸依法」就想到經典;聽到「歸依僧」,就想到出家人了。有關皈依三寶的意義,淨空老法師的著作或錄影帶有深入說明,讀者亦可參閱清涼小品第一冊第三十九篇。總之,「皈依佛」就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能「覺而不迷」;「皈依法」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要「正而不邪」;皈依僧就是面對外在五欲六塵境界能夠做到「淨而不染」。

2、具足眾戒

「具足眾戒」的「眾」字就是「眾多」的意思,眾多的戒條裡,最重要的是「三皈五戒」,而在這眾多戒條當中,都是要引導我們得到幸福、美滿人生的生活規範,而不是要束縛我們的,我們必須要有這樣的體認,才會樂於接受佛的戒條,並且能夠真正「以戒為師」,如此有了戒律的行持,佛法才能住世,否則眾戒不具足,佛法也就斷了。

「具足眾戒」是建立在覺、正、淨這三自歸的基礎之上。同時我們必須瞭解戒律是我們自性本來具足的,我們現在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往往都犯過失,而這主要都是迷失自性所致。一般而言,「具足眾戒」就是要我們遵守日常生活的規範,這個規範包括老師的教誡、世間的法令規章、社會道德、風俗習慣等。

總之,人能夠持戒、守法,則身心安定,沒有煩惱恐怖,然後才能夠得定,如此「因戒得定,因定開慧」也。

3、不犯威儀

「威儀」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國民禮儀」或個人的儀表、風度、禮節,每一個人一定要遵守。孔子說人如果不懂得禮節,在社會上就不能夠立足,可見得過去教育對於禮儀非常地重視。現在社會為什麼這樣混亂,這是由於我們在教育上把「禮」或「威儀」疏忽掉了。「禮」是講社會秩序的,是講人與人的關係,是說明每一個人的身分、職責、義務,是給我們辨別這些事情的。我們知道自己的身分、職責、義務,盡心盡力去做自己的本分事,人人都能在自己崗位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很圓滿,這個社會是和諧的,是進步的,大家的生活都會過得非常地幸福美滿,這是「禮教」或「威儀」的功效啊!所以佛告訴我們說決定不能犯威儀啊!

五十、淨業三福(三)

(三)大乘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1、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即是《觀無量壽經》所說的「三心」:(1)至誠心:即真實無虛妄的心,亦即「一念不生謂之誠」的心,此是菩提心之本;(2)深心:即深信之心,是至誠心的作用,好善好德,一句阿彌陀佛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了,此是屬於自受用;(3)迴向發願心:即對眾生大慈大悲的心(我們自己亦是屬眾生之一),並發願迴向願生淨土,此即是他受用。又依蕅益大師之彌陀經要解云:「深信發願,即無上菩提」。換言之,以真誠的心發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即是「發無上菩提之心」也。

2、深信因果

世間的因果是指:「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善因善果,惡因惡果」,這種因果一般凡夫都是相信不疑的。因此,在這裏所講的深信因果,乃是指深信:「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種因果最低限度,可能連圓教三賢位的菩薩(十住、十行、十迴向)都還不十分相信。因《華嚴經》上說,十地菩薩始終不離念佛,由此可知登地之前,十住、十行、十迴向等三賢位菩薩都還要文殊、普賢菩薩去勸導,這是說明「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道理,實在是太深太深了,還有許多的菩薩尚不知道或不肯相信。因此,在大乘福中特別強調要深信此種念佛成佛的因果也。

3、讀誦大乘

「讀誦大乘」是菩薩重要的修行方法。菩薩從初發心一直到等覺;沒有成佛之前,這個讀誦經典,每一天都不能廢除,因讀誦經典是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而且是戒、定、慧三學一次完成。吾人須知,每天早晚誦經並不是念給佛聽的,因經是佛講的,佛怎會要我們再念給他聽呢?所以每天的早課是要聽佛的教誨,提醒我們一天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待人、處事、接物皆不能違背佛的教導;至於晚課則是要反省、檢點今天的所作所為是否按照佛的訓誨去做,如果沒有做到的話,要認真懺悔,改過自新,明天一定努力落實佛的教誨,這才是每天作早晚課的功德利益啊!

4、勸進行者

淨業三福的前十句都是屬於自利,只有最後一句「勸進行者」是屬於利他。「行者」就是指修行人,所以勸別人學佛、幫助別人精進這就是菩薩,但是勸人學佛仍要有智慧,否則不契機,反而會有過失,這是我們要提高警覺的。

然而,我們如果介紹淨土法門,並且勸人念佛、念《無量壽經》、念《阿彌陀經》,這樣的做法是絕對不會錯的。因為念「阿彌陀佛」的淨宗法門,就像萬靈丹一樣,可治百病,縱然不能把病治好,但是至少不會使情況惡化。

此外,我們自己從學佛的過程當中,能夠得到佛法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應該怎樣報佛恩呢?只有一個方法,那就是幫助佛圓滿他的本願,而佛的願望就是幫助一切眾生都能夠圓成佛道,希望一切眾生都能達到究竟圓滿,離苦得樂的目標。如果我們能夠幫助佛,把佛陀的教育普遍地介紹給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報佛恩,也是「勸進行者」的具體展現。

上面所講的淨業三福,乃是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菩薩修行成佛的基礎,也是我們凡夫學佛成功的關鍵。

五十一、「父母」是「在世佛」

無際大師是佛教界的一代高僧,他曾諭世人:「凡於齊家、治國、學道、修身先須服我十味妙藥,方可成就。何名十味?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溫柔(半兩)、道理(三分)、信行(要緊)、中直(一塊)、孝順(十分)、老實(一個)、陰騭(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藥用寬心鍋內炒」,其中的「孝順」這"一味"要用到十分,更是發人深省。

由於無際大師道行高深,名聞遐邇。因此當時便有很多人想前去參訪請益。其中有一位楊姓的讀書人,辭別了家中的老母親,獨自前往四川,準備去拜訪無際大師,在半路上遇到了一位老僧問他說:「要到那兒去啊?」楊姓讀書人說:「我要去四川拜訪無際大師。」老僧說道:「你去拜訪無際大師,還不如去見佛啊!」楊姓讀書人就問:「那麼佛在那裡呢?」老僧說:「你只要回家,就會看到一位肩上批著黃色衣服,倒穿著木屐的人,那人就是佛啊!」楊姓讀書人聽了之後,為了要趕快見佛,就馬上趕回家去。當他回到家時,已經是夜深人靜,家門已經關了,他就用力敲著門,在外面等候著;這時候,他的母親一聽,是離家數日的兒子在外面叫門的聲音,就喜出望外,急急忙忙的隨手拿了一件黃色的衣服披在肩上;同時,大概是想念兒子太過興奮,跑出去開門的時候,連木屐都穿反了。楊姓書人一見到母親這個樣子,就是老僧所講的佛的樣子完全一樣,因此突然的驚醒覺悟:「父母是在世佛」啊!從此以後,就留在家中竭力孝敬母親,並且還為孝經作註解,成為當時有名的孝子。

彌勒菩薩曾有偈云:「堂上有佛二尊,惱恨世人不識;不用金彩裝成,非是栴檀彫刻;即今現在雙親,就是釋迦彌勒;若能誠敬得他,何用別求功德」。由此可知雙親是在世活佛,因此我們要拜佛、學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當先從淨業三福中的「孝養父母」做起,才有可能成就道業啊!

五十二、三學—戒、定、慧

佛經乃是釋迦牟尼佛為度眾生,在這一代時教中,曾經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後由阿難尊者等諸大弟子結集經典,共三藏十二部,廣則有八萬四千法門,狹則不外三大綱領,稱之為戒、定、慧三無漏學。由於戒、定、慧能斷煩惱,能了生死,故稱「無漏」(「漏」喻「煩惱」),這是佛法的本體,若離此三學,則非真正佛法。

「戒」即戒律,也就是生活的規範,其目標就是要「防非止惡」。譬如家有家規,國有國法,修學佛法則須持佛戒律,這是學佛的根本。在經、律、論三藏經典中,「戒」學就是屬於「律藏」,也就是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之意。所以「戒」消極的意義是「斷惡」,而積極的意義是「修善」。換言之,「戒」學是對治眾生「造惡」的藥,也就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意思,亦即凡是妨害眾生的事,不分大小,皆不可去做;反之,凡是利益眾生的事,事無大小,皆當為之也。

「定」即禪定。禪定的要義,在於「息慮靜緣」,內不打妄想,外不亂攀緣,也就是「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意思,這是對治眾生「散亂」的毛病,亦是修道的樞紐。在佛經典當中,「經」藏即是屬於定學,故曰「經詮一心」,「一心」即是定。若能入定,自可引發本性的功德;譬如一盆水,擾亂則混濁不清,寂靜則清淨平等、光明映照。眾生的心亦然,唯有「定」才能伏煩惱,進一步開啟人生的智慧。

「慧」,即智慧。「智」是通達有為之事相,「慧」是通達無為之空理;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謂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內而自己四大(地、水、火、風)色身,外而一切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謂之「智」;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證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佛性,謂之「慧」,這是學佛的最終目的。吾人須知惟有開發智慧,才能消宿業,並且「去惑證理」,所謂破諸煩惱,證真實理(即「斷惑證真」也)。三藏經典中,「論」藏即屬於慧學,是對治眾生「愚癡」的良藥,並使眾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故曰「論辨邪正」,即表示真理愈辯愈明也。然智有「實智」與「權智」之別,若能通達諸法實相,為如來之「實智」,用之權巧攝眾是「權智」。如來成佛之本體,在於實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則存於權智。

總之,整個佛教教法,若論其大意,則可以四句話來說明,亦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其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乃是「戒」學中消極和積極的意義;至於「自淨其意」,則是要使意業清淨無染,而「定」學正是清淨意業的功夫,「慧」學則是清淨意業的效果。吾人處在這「貪」「瞋」「癡」熾盛的時代,眾生「造惡」、「散亂」、「愚癡」的毛病,越來越嚴重,佛教我們以「戒」對治眾生「貪」與「造惡」的習氣,並以「定」對治眾生「瞋」與「散亂」的缺點,最後以「慧」對治眾生「愚癡」的行為。

然而吾人須知三學有其次第,必先持戒而後有定,若能入定自然開慧。若要三學一次同時完成,則讀誦佛經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因誦經時,心不胡思亂想,當然「諸惡不作」;由於經典是佛從真如本性流露出來的語言文字,因此讀經就是「眾善奉行」,也就是「戒」;念經時要專心,經文一句一字念得清楚,聽得明白,並且隨文入觀,即是「定」;在念經時,從頭到尾沒有念錯,了了分明,這就是「慧」,所以誦經不僅是「戒、定、慧」三學齊修,尚可幫助我們能在日常生活當中,能熟記經文,並且依教奉行,這是學佛人必須重視的修行功夫啊!

五十三、三車法師

在唐朝有一位持戒精嚴的法師,名叫道宣律師,每天日中一食,感得天人供養,天天送飯給他、侍衛保護他。和道宣律師同時代,有一位窺基大師,他是大乘菩薩,對於戒律在外表上沒有那麼嚴格。唐朝高僧玄奘大師看他出家前很有善根,要他出家,由於窺基大師是貴族出身,他的叔父是唐朝的開國功臣,傳說他向玄奘大師提出三個出家的條件:第一、要帶一車的經書;第二、要帶一車的金銀財寶;第三、要帶一車美女侍候。玄奘大師為了惜才,就完全同意他的條件,於是窺基大師出家,俗稱「三車法師」。

窺基大師是修學大乘佛法的菩薩,在戒律上重視的是「心戒」,所謂:「攝心為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所以在戒律上就不會那麼呆板。有一次他經過終南山,順便去拜訪道宣律師,由於道宣律師是律宗的開山祖師,嚴持戒律,所以對他有一點成見。他在拜訪道宣律師那天,原來天人每天定時送飯供養道宣律師,竟然那天天人沒送飯來,道宣律師餓了一天。第二天,天人送飯,道宣律師就問他:「昨天為什麼沒有送飯來?」天人說:「昨天有大乘菩薩在這山上,滿山遍野的護法神都在這兒護衛,我進不來。」道宣律師聽了,心裡覺得非常慚愧,原來窺基大師是大乘菩薩,我沒有把他看在眼裡,還有一點輕慢心,我才一兩個護法神,他有那麼多的護法神,使得我的護法神都不敢進來。

由上述的故事可知,小乘戒是「論事不論心」,強調從行為上「止惡向善」;而大乘戒是「論心不論事」,雖然在形式或事相上看起來雖然很隨便,但是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故可化跡市井,遊戲人間。語云:「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此之謂也。常聽到有一些人批評某位法師是「政治和尚」、「生活奢華」、「出入開賓士車」或「道場太過商業化」等等,我都願以窺基大師的故事,來告訴他們,對出家人不可輕慢,也不可輕視未學,因為我們凡夫肉眼不識佛菩薩,就如同道宣律師不識大乘菩薩行徑一般,可能就當面錯過請教佛法的機會。因此,我們在面對各種宗教的信徒,以及形形色色的眾生,皆要心存恭敬,蓋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所以天主教、基督教、回教、佛教本是同根生,沒有一法不是佛法,我們不應存有分別、執著的心,實應放下一切的對立與衝突,如此方能與諸佛如來的心、願、解、行相應,並以一句佛號,住真實慧,進而成就無上佛道。

五十四、「三百杯不醉」

嫉妒、好勝是眾生與生俱來的習氣。在此舉一個故事,來說明即使身為人師亦難免嫉妒學生的成就。漢朝時,有一大儒,名叫馬融,研究儒學頗有成就,名滿天下,許多士子皆拜其為師,其中有一位學生鄭玄亦拜在門下修學。馬融在講學時,喜好在講堂上,有美女載歌載舞,因此有許多學生,在上課時往往不能專心聽課,惟獨鄭玄上課目不轉晴,一心一意聽老師講解,所以不到三年,便把老師所教的學問通通學會,並且有凌駕老師之勢。鄭玄在學成之後,便向老師告假返鄉,由於馬融知道鄭玄將來的成就,一定在他之上,便藉送行的機會,在十里亭擺下宴席,並要求一同送行的三百位弟子,每人向鄭玄敬一杯酒,準備趁鄭玄酒醉之後,在其歸途埋伏殺手,將其殺害。幸好鄭玄的酒量大,雖然喝了三百杯,並未喝醉,且知老師的心機,於是趁機從小路溜走了,最後並成為漢朝當代的大儒,這就是一般傳說「三百林不醉」的典故。事實上,在學校從事教育工作的老師,應當了解:「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這才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當老師的看學生,要有這樣的胸襟;當學生的看老師,也要有這樣的氣魄。這也是俗話所說的:「有狀元學生,無狀元老師」的道理。

此外,亦在此介紹唐朝印宗法師和六祖惠能大師師生之間惺惺相惜,互為師生的佳話。六祖惠能大師自從得到五祖衣缽之後,為避免惡人尋逐,乃避難獵人隊中,凡經一十五年,等到因緣成熟,便到廣州法性寺,正值印宗法師,講《涅槃經》。當時正好有二僧討論究竟是風動或旛動的問題,六祖以一句「仁者心動」解決大眾的爭議,大家皆感駭然,印宗法師見惠能言簡理當,不由文字,定非常人,後來才得知惠能大師乃是五祖黃梅大師的傳人,於是印宗法師便為惠能剃髮,更進一步奉事六祖為師,並將道場讓與惠能講經,此種退讓的精神實令人讚嘆隨喜!

總之,師生之間應該是亦師亦友的關係,彼此互相學習,並且如禪家所言:「見不及師,減師半德;見過於師,方堪傳授」。不止師生之間的關係這樣,父母與子女、長官與部屬的關係亦應如此,期使得學生、子女、部屬的潛能與優點能充分發揮,並且改進缺點,進一步能超越老師、父母及長官,如此方能一代比一代進步,使我們的國家社會充滿光明的遠景。

五十五、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即大慈、大悲、大喜、大捨的心,是佛菩薩偉大胸襟與人格的表現。所謂「大慈」就是給予眾生無邊的喜樂,而且衷心希望別人自在、歡喜,更難能可貴的是,自己力行實踐給予別人快樂,而不附帶任何條件,這就是「無緣大慈」的道理。因為菩薩深刻體會:「眾生即自己」,幫助眾生就是幫助自己。譬如宇宙萬有的根源,本是從善良的「真如本性」所生的,我們尋到根時,方才真正明瞭樹根生樹幹,樹幹生樹枝,樹枝生樹葉,雖然有很多的枝葉(如不同的宗教、種族),但這些全是一個自己,也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由於菩薩體會到眾生一體,自他不二,故全心全力幫助別人,不求回報,只盡義務,不享權利,這樣的胸襟的確令人動容啊!

所謂「大慈」就是衷心的希望所有的眾生永遠都不再受到任何痛苦的折磨,究竟的離苦得樂,永脫生死輪迴之苦。然而眾生之所以有諸多的煩惱痛苦,乃是由於不知道在日常生活當中,應該如何待人、處事、接物。語云:「人不學,不知義」,所謂「義」就是要了解那些是該做,或是不該做的事,眾生因為迷惑顛倒,是故胡作妄為,因而要承受苦的果報。菩薩見到眾生的病苦,如同自己的病苦,感同身受,故盡心盡力從事教學的工作,從觀念上開啟眾生的智慧,並且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期徹底幫助眾生解決問題,這就是「同體大悲」的真義。

「大喜」就是菩薩於行菩薩道中,以財務、勞力、智慧為眾生服務,並且見到眾生離開了無邊的痛苦,內心感到無量無邊的快樂與法喜充滿。此外,菩薩在服務別人的過程當中,能夠「甘願做,歡喜受」,即使受到別人的批評或誤會,皆能夠欣然接受,毫無怨言。語云:「人逢喜事精神爽」,我們如果能學習菩薩,從工作當中,利益一切眾生,並獲得成就感,即使工作再苦、再累,也都會心生歡喜。

「大捨」就是菩薩「一切皆捨」的不執著精神與氣魄。所謂「大捨大得,小捨小得,不捨不得」,以一句「阿彌陀佛」放下身心世界,便得盡虛空遍法界(究竟成佛也)。一個真正能捨的人,才是真正能得的人,如老子所說:「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也就是說越捨得下,就越能看得開,也就越能為眾人服務,並且積功累德,所擁有的就更多。我們須知,要捨棄放下的,乃是一切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只要是違反菩薩道(即捨己為人)的一切,統統都要捨,這樣的人才有勇氣面對一切的挑戰,有智慧作最好的抉擇,故大捨亦不離智慧,大捨是完全放下一切的執著。如此,方能漸漸破除我執,過著快樂自在的人生。

總之,「慈、悲、喜、捨」是菩薩利益一切眾生的存心,我們實應效法菩薩此種「無私無我」的精神,來使自己心地清淨,進而達到心靈淨化的目標。

五十六、五戒

五戒(即戒殺、盜、淫、妄、酒)是做人必須遵守的最基本條件,亦是一切出世佛法的基礎,佛陀當年制定戒律,旨在「斷惡修善」,建立我們日常生活的規範。蓋以眾生業緣,作善則昇,造惡乃墮;而一切惡當中,以「殺、盜、淫、妄、酒」最為嚴重,亦是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的業因;是故,要保人身,以遵守「五戒」為當務之急。茲分別說明如下:

1、不殺生

「生」即指一切眾生,非僅限人道一類;凡有情識眾生,不論大小、身分、貴賤,莫不愛惜自己的生命,故蜎飛蠕動、蚊虻螻蟻,亦皆偷生;殺則奪其生命,使其不能生存,其罪業最重。佛法的根本教義,就在「慈悲」二字,「慈」是給予眾生快樂、歡喜;「悲」是拔除眾生的煩惱、痛苦。吾人若殺眾生生命,則喪失了「慈悲」心,無法與自己的善良本性相應,便無法明心見性,故一切戒律,以戒殺為首。

學佛之人,當知一切眾生,無始劫來,往返六道,皆曾互為父母眷屬;且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皆當作佛。經云:「一切眾生,皆我過去父母,亦是未來諸佛」,故不可殺,亦不當殺也。世上殺業重者,多由世人貪圖口腹之欲。《楞嚴經》云:「以人食羊,羊死為人,人死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類,死死生生,互相來噉」;又云:「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古德亦云:「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是故,學佛之人,當提倡戒殺茹素,所謂:「一日不食肉,則天下殺業無我分」,亦是一種「無畏布施」的具體表現也。若學佛因環境不允許,而不能吃素,則至少應吃「五淨肉」(即「不為我殺」、「不聞殺」、「不見殺」、「自死」、「鳥殘」的肉才吃),以培養自己的慈悲心,進而逐漸達到吃全素的目標。

其實,佛家主張戒殺,亦與儒家所提倡的「仁」—如「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勝殘去殺」、「君子遠庖廚」,不謀而合也。

2、不偷盜

「偷盜」就是「不與取」。蓋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所有,絲毫莫取。若不與而取,而侵佔別人財物,即是偷盜也。所以學佛之人,當自食其力,居官則守廉潔,不貪分外之財;經商則講信實,童叟無欺。《楞嚴經》云:「六道眾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是故吾人當「死盡偷心」,不貪世間名聞利養,放下身心世界,以一句佛號老實念,方能出離三界六道也。

然則,佛家戒盜,亦即儒家所提倡的「義」。蓋「義」者,宜也,亦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也,故孔子曰:「見得思義」,亦是「不偷盜」之真義。

3、不邪淫

《楞嚴經》云:「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若出家眾,志在斷欲證果,為天人師,則戒一切淫事,蓋以:「淫心不除,塵不可出」也。若在家眾,則為傳宗接代,夫婦結婚,乃人之大倫,固所許也;然正式夫婦以外的「邪淫」或「婚外情」,則所不許。蓋以目前社會紅男綠女往往逞一時之快,而行邪淫,敗壞人倫,即以人身行畜生事,現生已成畜生,來世必變畜生,不可不提高警覺也。

佛家所提倡的「不邪淫」,乃是儒家所提之克己復「禮」,非「禮」勿作也,亦如孔子言:「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是故儒家亦戒邪淫也。

4、不妄語

「妄語」乃是以欺誑心,說不誠實的話,此乃造一切惡業的開端。學佛人,未證言證,未得言得,乃是大妄語,造無間罪也。然若為利益眾生,不妄語戒亦有「開緣」的方便作法,如吾人為了救野兔,而對獵人妄語,免使野兔受到傷害,這都是被允許的。

孔子有云:「人無信不立」,是故佛家所提倡的「不妄語」亦與儒家的「信」相同也。

5、不飲酒

「不飲酒」廣義而言,亦包括不吸毒、不抽菸及不賭博等不當行為。由於喝酒或吸毒能亂性,令人昏昧無智,因而造作無邊罪業。譬如昔有一人,獨居「飲酒」,忽見鄰居的一隻雞,遂「盜」而「殺」之以下酒,鄰女來找,「妄語」稱未見,且因而起「淫」心,造作罪業。如是由於飲酒,而造作殺、盜、淫、妄四種罪,故不許飲酒,以防非止惡也。

孔子云:「飲不至醉」,是故儒家亦戒飲酒。是故佛家的「五戒」(戒殺、盜、淫、妄、酒),亦分別與儒家之「五常」(仁、義、禮、信、智)相通,且更為具體,吾人皆當信守也。

此外,吾人須知,五戒之中,前四者(殺、盜、淫、妄)乃為「性戒」,即不論受戒與否,犯則皆有罪,即現世受國法制裁,死後報在三途(地獄、餓鬼、畜生);至於第五戒(戒飲酒)乃為「遮戒」(遮即制止不作之意),因飲酒之性,故屬無罪,卻能犯餘罪,故佛特遮止之。

總之,五戒乃是為人處事的根本,亦是世出世間法的基礎。太虛大師云:「人成即佛成」,因此我門學佛亦應從日常生活中「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人」開始,謹守五戒,不要好高騖遠,方能成就無上佛道。

五十七、六和敬

中庸有云:「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因此「和」是一切待人、處事、接物的根本,佛法亦不例外。佛法的僧團,是四個人以上,居住在一起共修,世尊為之制訂六條戒律(即「六和敬」),使大眾皆能遵守。因此,「六和敬」是團體共修的基本法則,無論是出家或在家團體,都必須要遵守,茲分別說明如下:

1、見和同解:就是建立共識。在一個團體裡,我們對於修學的理論和方法,一定要有共同的見解,這是大眾共同修學的基礎。因唯有「和」才能把我們的見解、思想,乃至於生活方式,逐漸拉近,才不會距離太遠,這就是所謂的「平等」。所以「和」之後,才有「平」;「平」之後,大家心就「安」了,而心「安」之後,才有喜「樂」啊!

2、戒和同修:就是建立共同修學的規矩。因大家既是同在一個團體修學,總要訂定一個道場的「常住公約」。如出家的僧團是以比丘戒和比丘尼戒作基礎,再加上大眾現前生活共住所必須要遵守的一些規矩;至於在家的修學道場,則以五戒為基礎。總之,學佛要遵守道場之個人和團體的生活規範,如此才是持戒守法的團體。

3、身和同住:廣義而言,就是大家生活在地球上,要和睦相處,重視生態保育,共同維護我們生活的環境;狹義而言,就是大眾住在一起共修,睡廣單(通舖)。因道場的建立是要成就每一個共修的分子。由於眾生無始劫來,迷惑顛倒,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惡習氣太多,因此必須靠團體的力量,彼此互相監督學習,因十目所視,十手所指,比較不會放逸,否則一個人修行容易懈怠墮落,這就是依眾靠眾的精義。

4、口和無諍:就是大眾住在一起沒有爭論,能夠專心辦道。人與人相處,最容易造的就是口業。語云:「病從口入,禍從口出」,蓋以言多必失,講者無心,聽者有意,在無形當中,結了不少惡緣。所以古德有云:「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就是勸我們在團體生活當中,要少說別人的是非,多念佛號,如此才能真正做到「口和無諍」,使自己的道業增長。

5、意和同悅:就是大眾住在一起能夠「法喜充滿」。我們學佛人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覺悟,而覺悟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自己能夠作主,不被外境所轉,如此必定能夠快樂自在,不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所以我們學佛,如果方法正確,必定會隨時充滿法喜,煩惱痛苦一天比一天少,而且一天比一天自在,這證明學佛功夫得力,能幫助我們破迷開悟,離苦得樂,達到「意和同悅」的境界。

6、利和同均:就是指在一起共修的大眾,物質生活是均等的,而且有福同享。佛教道場的建立,就像辦學校一樣,是為教化一方眾生而建立的,然後再禮請高僧大德到此道場來住持、修行、弘法利生,凡是居住在道場的,不論是什麼身分,在物質的享受上決定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別,這叫「利和同均」。

總之,在佛教的道場裡,「六和敬」每一條都不能欠缺,否則就不是真正的僧團,也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依世間法來講,「六和敬」也是小至家庭、公司、社團,大至國家所不能或缺的。因「見和同解」,大家便能同心協力,建立共識;「戒和同修」,人人皆能守法;「身和同住」,人人便能彼此督促,互相學習;「口和無諍」,大家不造口業,增進團體的和諧;「意和同悅」,人人覺悟宇宙人生真相,法喜充滿;「利和同均」,大家分享各項物質建設的成果,造成均富社會。因此,我們若能夠推廣「六和敬」,必能夠開創一個「人間淨土」、「禮運大同」的世界!

五十八、六度(一)

五乘佛法包括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其中人天二乘是世法,不了生死;聲聞、緣覺屬於小乘(「乘」即是車輛之意,「小乘」即是小車,以此譬喻所能載運或度化的眾生較少),雖為出世間法,卻以自度為主,未能度眾,仍非究竟;真能上弘佛法,下化度生,悲智雙運,福慧齊修,圓滿佛果的,就是『菩薩乘』,以修學「六度」為主,這是佛陀說法的真正本意。「六度」即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種法門。「度」是梵語「波羅蜜」,華語譯為「到彼岸」,謂吾人行此六法,能令眾生,度生死流,到涅槃岸,本來行「菩薩道」,就是志在「利益一切眾生」,圓滿佛果,故應統修一切上求下化之法,若略則約為「六度」,廣則總攝「萬行」。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布施度

所謂「布施」乃是指「布己所有,施與眾生」。所謂:「未成佛道,先結善緣」,是故菩薩利益眾生,以「布施」為先。因此,布施在整個佛法裏,是菩薩修行最重要的科目。布施大約可分為三種:

1、財物布施:指以飲食衣服、田宅珍寶乃至自己身命,一切所有內外之財,能施與所需的眾生,稱為財物布施。譬如健康保險費,人人每月都要支付,如果心想要「救本」或是為了自己將來生病而做準備,如此將來一定會生病;如果念頭轉一轉:「我是在修布施、修供養;並且幫助那些生病沒有辦法支付醫療費用的眾生」,我們如有這樣布施心,不但不會抱怨年年調漲的健保費,而且一生永遠不會生病,因為我們所種的是不生病的因啊!由此可知,念頭一轉,念念為眾生,就是菩薩;念頭不轉,樣樣為自己,就是凡夫!

2、法布施:「法布施」是智慧、聰明的因,它的範圍包含很廣,可分為世間法(世法)與出世間法(佛法)。凡是別人想知道的、想學習的,只要我有能力、有時間,就不計酬勞、不附帶任何條件的去教導別人,都是屬於法布施。舉例而言,如果教師為教育下一代,不是為名、為利,那就是法布施;如果只是為了薪水,或是為了升等,想從助理教授升副教授、教授或升系主任、院長、校長等職務,那就不是法布施了。真正修法布施的人,是非常熱心,永遠不疲不厭的;不是修法布施的人,名利得不到,就消沈、灰心了,教學和服務就不夠熱心,其動力是有限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這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布施能夠幫助一切眾生,獲無量的智慧,無盡的德能,進一步能斷煩惱、了生死、出三界、成佛道,因此功德最大。

3、無畏施:當眾生遭遇災難、危險等身心不安或害怕的時候,能夠幫助他、消除他的恐懼,這一類的布施叫做無畏布施。譬如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故世人號為「施無畏者」;又如:有人晚上走路會害怕,有的怕鬼,有的怕強盜,如果我們能陪他走一程,他就不害怕了,這也是「無畏布施」。此外,吃素也是一種無畏布施,使眾生看到我們無所恐懼,亦是慈悲心的展現。

總之,吾人若能行布施,就功德而言,能廣結善緣,自然無怨;否則「一家飽暖,千家怨」,且行布施者,並不致因而缺乏,如老子有云:「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四十二章經》亦云:「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凡學佛者,須知不可須臾間,中斷「布施的心」,因吾人從初發心到圓成佛道,所學不外乎「布施」而已!如下述之「持戒」、「忍辱」係屬「無畏施」,而「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則屬法布施也。是故人人皆可隨分隨力而行布施,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無力者亦可見他行善,出口讚嘆,真正做到:「富者以財,壯者以力,巧者以技,辯者以言。若無所有,各以其心」,全心全力為眾生服務,並且幫助眾生究竟離苦得樂,不疲不厭,此乃人生的意義與價值之所在。

(二)持戒度

「持戒」就是守法,世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法則和規範,吾人一定要遵循這些法則才能夠做得圓滿與快速。六度裡面的持戒,是要我們平常遵守日常生活的規範(包括個人的生活規範、團體生活的各項法令規章,以及社會的風俗習慣、道德規範等),並不單指受持五戒、八戒或十善。

基本上,「戒」有「斷惡修善」之義,在消極方面,是要「斷一切惡」,而在積極的層面就是要「修一切善」。因此「戒」有所謂「三聚淨戒」,亦即:(1)攝律儀戒:律是律法,儀是儀軌。佛所制律儀,以「防非止惡」為目標,此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一切戒律;(2)攝善法戒:指以修一切善法為戒者,重在修習善法;(3)饒益有情戒:指以饒益並且幫助一切眾生為戒者,重在化度眾生。持戒就「功德」而言,吾人若能持戒,則身、口、意三業清淨,當下即得清涼;持戒就「對治」而言,則可去除惡業之障礙,《地藏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而持戒能防惡律儀之造作,並止身口意三業之惡,因而去除修學之障礙。佛陀曾言:「佛在世間,以佛為師;佛不在時,以戒為師」。是故學佛之人,應當嚴格遵守戒律,方能成就無上佛道。

(三)忍辱度

忍辱就是忍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耐心,才能成功,如《金剛經》所言:「一切法得成於忍」。如以讀書求學而言,念大學四年,就得忍四年,若不能忍耐四年的苦,就畢不了業。因為成功是永遠屬於有耐心、有毅力的人,所以耐心是吾人求學、做事、修行成功非常重要的關鍵。因此,佛在經典上特別強調「布施」和「忍辱」二度,因為「布施」能修功德,而「忍辱」則能保持功德也。

「忍辱」依佛法可分為三種:(1)耐人害苦:即人為的加害要能忍耐。亦即對別人的侮辱、毀謗、陷害要能忍耐。能忍,則心清淨,容易得定,修道方能成就,這是「觀人而忍」,也是最大的福報。(2)安受世苦:對世間的寒暑、飢渴、風雨、衰老、病死等諸苦,要能隨遇而安,而不退修行,這是「觀法而忍」。(3)耐修行苦:吾人對佛法的修學也要忍耐,亦即在沒有得到法喜或功夫沒有得力之前,修行是很苦的,路是艱辛的。修行就如同開車上高速公路一樣,沒有找到高速公路之前,在平面道路繞圈子或被其他車輛阻塞的時候,路上車輛又多、又慢,開車實在是很辛苦啊!我們學佛亦是如此,一開始都是想要學習無量的法門、宗派,一旦能夠忍耐剛開始摸索的痛苦,找到正確的門路—如淨土法門,並且能夠一門深入,則學佛的路程將是一帆風順了。

「忍辱」約功德而言,以能忍故,護戒清淨,則無過失;又以忍故,所修善法,皆能成就。忍辱就對治而言,可以對治瞋恚之病。經云:「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又云:「瞋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由於瞋恚是修行的障礙,故「忍辱」乃是「禪定」的前方便,不能忍耐就沒有更進一步的境界;耐心也是「精進」的預備功夫,有耐心才談得上「精進」,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五十九、六度(二)

(四)精進度

「精」是專精,純而不雜;「進」是進步,不懈怠之義。如同儒家所說的日新又新,天天求進步。目前西方有許多知名的大科學家,一生當中有許多重要的發明,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專精,即每天鍥而不捨地去研究,終於有了新的發現。世間法如此,佛法也是如此,在無量的法門當中,必須是「一門深入」,才能夠有所成就,想要門門都學,是絕對不可能成就的。同時只要一門成就了,其他無量法門一看、一聽當下都通達了,所以說「一門通,一切都通」。

「精進」作佛法可分為三種:(1)披甲精進:菩薩發心,不怕困苦,勇往直前;譬如戰士,而披鎧甲,自然有恃無恐,此重在自行。(2)攝善精進:佛氏門中,不捨一法。語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大小諸善,勤行不倦,是為攝善,乃自他兩利也。(3)利樂精進:自己未度,先求度人,這是菩薩本願;故菩薩能利益勸化,不疲不厭,是為利樂,此則專重化他。《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一皆作是言:「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此行願(禮敬乃至回向)乃盡;而眾生界乃至煩惱無有盡故,我此行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此可謂真精進矣!

「精進」就所得功德而言,能行精進,自然善法日增,速得成就。如一句「阿彌陀佛」能夠老實念,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就是專精,這是修學成功的關鍵。「精進」就對治煩惱而言,則可去除「懈怠」之障礙。《八大人覺經》云:「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催伏四魔,出陰界獄」。古來祖師大德,成就皆由精進之故。例如,迦葉尊者,頭陀苦行,雖年老而不捨;近代淨宗第十三祖印光大師,則一住普陀三十年,從不下山,故能閱藏三遍,念佛功深。每當吾人念黃昏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燃,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實當深切反省:即將過去的這一天,我們的修行、道業是否有所進步,並且當努力日日改過向善,確實做到實修實證的功夫,如此精進的利益、功德是無量無邊的。

(五)禪定度

「禪定」依六祖慧能大師在壇經的定義是:「外離相即禪,內不亂即定,外禪內定,是名禪定」。由此可知,「禪」是外不著相,「定」是內不動心。因此,「禪定」就如《金剛經》所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之義,所以一般人的「打坐」僅是修禪定的無量方法之一,事實上高級的禪定,是行、住、坐、臥都在定中。

「禪定」一般可概分為三種:(1)世間禪:如色界、無色界的四禪八定,這是高級天界天人所修的禪定;(2)出世間禪:為超出三界之大小乘禪定;(3)出世間上上禪:此為諸佛如來所修之大定,因之,整個佛法修學的樞紐在於「定」,同時並不是禪宗才修禪定,其他的宗派就不修禪定。以淨宗而言,念佛的目的,在求得「一心不亂」,而「一心不亂」就是「禪定」,經上稱念佛為「無上深妙禪」;教下強調修止觀,止觀也就是禪定;密宗重視修身、口、意三密相應,相應也就是禪定。禪定約功德而言,精修禪定,始則引發靜慮(「靜」指心體寂靜,「慮」是審察思慮),終則開悟見性。既入禪定,自可靜止不動,不為妄境所牽纏;亦可觀照分明,不起虛妄分別。過去佛陀苦修時,以入深定,故能不為波旬魔兵所害,魔女所嬈,終得悟道。是故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禪定約對治而言,能去「散亂」之障礙。因凡夫之心,攀緣五欲六塵,如上樹猿,似脫韁馬,到處流蕩,剎那不住,是故修行難成;苟入三昧,自然不亂。

總之,學佛之人,縱然未能現證三昧,平時歷境練心,亦當須具定力。所謂八風吹不動,即得失、毀譽、稱譏、苦樂等境界現前,還是要一句彌陀,一直念下去。

(六)般若度

梵語「般若」或翻「智慧」。一般而言,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這是修行最終目的,故列在後。

「般若」一般可分為三種:(1)實相般若:「實相」即諸法如實之相,亦是眾生本具真如,離一切虛妄相,所謂「心行處滅,言語道斷」,無可表達,無可取著,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亦是所證理體。(2)觀照般若:指觀察照見實相理體之般若,這是指行者修觀時,心光內凝,照了諸法,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而見實相,故謂之觀照般若,這是能證實智。(3)方便般若:指分別諸法之一切言教,如諸佛菩薩從其親證實相理體,假借文字語言以開導一切有情,使其解悟者,謂之文字般若,這是化用權智。

在唯識「百法明門論」裏,天親菩薩將一切法,即萬事萬法歸納為一百大類,其中包括有八個是心法,五十一個心所有法(心理作用),十一個色法(物質),二十四個心不相應行法,六個無為法等,其中除無為法外,其他都是有為法,如此依《金剛經》所說,不但所有一切物質是夢幻泡影,我們的起心動念、打妄想也是夢幻泡影。佛真正明瞭這些事實真相,叫我們對這些境界不要起心動念,我們的真心就恢復,對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看法,就和如來一模一樣,那時候的知見,就是佛知、佛見,這就是般若智慧了。所以般若智慧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就是要學習菩薩行,對於一切法明瞭、通達,且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為什麼要去幫助別人呢?這是源於諸佛菩薩對「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體認,因為只有佛菩薩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眾生,和自己是一體的,既是同體,幫助別人乃是本份事啊!今天我們迷失了自性,沒有智慧,不知一切眾生跟我們是同體,同一個真如本性。所以才有自他的對立,進而迷惑顛倒,起惑造業、自作自受、苦不堪言!

般若就功德而言,因修般若,得大覺悟,究竟成佛;進一步能廣度眾生,幫助別人覺悟。另就對治而言,可去除愚癡的障礙,斷除根本無明,如光明能破除黑暗。

總之,吾人日常生活當中,能夠隨時幫助別人,這就是「布施」;一切作為都能守法,且都有一套正確的標準作業程序,這就是「持戒」;平時待人、處事、接物有耐心、有毅力,這是「忍辱」;能夠專精不懈,這是「精進」。心中有主宰,不會被外境所動搖,這是「禪定」。一切事物沒有一樣不透徹、不明瞭,這是「般若」。佛教導我們能將這六條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做到,就是道地的菩薩行,而且持之以恆,漸漸福德日增,智慧日長,最後福慧俱足,圓成佛道。

六十、「服務別人」就是「布施」

人生在世若想要過得快樂、自在,應該把「服務」和幫助別人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因服務別人而不求回報,就是一種「布施」,而「布施」是我們一生當中不能須臾中斷的念頭。因此,建議大家每一天早上,應該經常問自己:「今天我能夠為大家做什麼服務?」如此能夠幫助我們去除我執,以及自私自利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因而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美滿感覺。

如果我們把「服務別人」當成一生的目標之一,那麼我們會有很多的機會來幫助別人。服務別人事無分大小,諸如:在火車上讓位給老弱婦孺、幫老人家提東西、隨手撿垃圾、到郵局劃撥善款給慈善單位、定期捐血、寫點勸人為善或開啟人生智慧的小品文、撥一點時間從事親子活動等等,然而我們千萬要切記:「服務別人,應從服務自己的家人做起」。因我們常會見到一些在醫院或慈善機構服務的志工,因為過於熱心服務別人,卻疏忽了為自己的家人服務,導致家庭不和,或造成與家人的關係緊張,這都不是我們提倡為別人服務的本意。

總之,我們在一生當中,能夠有機會和能力為別人付出和服務,都是值得慶幸的。整個佛法的教學,也是強調「布施」和「服務」而已!而佛法講的「度」眾生也就是以自己的體力、智慧來服務眾生、幫助眾生的意思,所以我們應該多多利用機會服務別人,廣度眾生以廣結善緣,做一個世間最快樂的布施者!

六十一、十善

十善乃是十條善業,是五戒的擴充,亦是升天的基本條件。佛陀教化世人,無非勸人戒惡修善,而一切善惡諸事,歸納起來,不外乎有十條,這包括身有三、口有四、意有三,犯之則為惡,守之則為善。此與五戒不同者,五戒只著重身、口二業,十善則兼重身、口、意三業之清淨也。茲分別說明如下: 

身三業者:(一)不殺生:殺生指直接或間接殺害一切眾生生命;(二)不偷盜:偷盜指盜取非本分應得之財物;(三)不邪淫:邪淫是指正式夫婦以外行淫或婚外情皆屬之。吾人若能約身如繩,且:「隨經約令,不敢蹉跌,若於繩墨」,不犯此三種惡業,就能使身業清淨;若進而能放生、布施、勸人敦倫守分,修持梵行,其功德更大。

口四業者:(一)不妄語:說話虛假,矇騙眾生,即是妄語;(二)不惡口:說話粗魯,辱罵對方,即是惡口;(三)不兩舌:對兩方挑撥離間,搬弄是非,即是兩舌;(四)不綺語:說一些讓人想入非非,令心淫蕩或花言巧語、用意不善,鼓勵眾生造業的話語,即是綺語,吾人若能守口如瓶,深刻體會:「禍從口出,病從口入」,不犯此四業,就能使口業清淨。若進而以誠實語、柔軟語、和諍語、質質語來待人、處事、接物,並且規過勸善,其功德更大。

意三業者:(一)不貪:貪是貪愛五欲六塵,對順境迷戀不捨,易起貪心;(二)不瞋:瞋是稍不如意,便生怨恨,即逆境易起瞋恨心;(三)不癡:癡是迷惑顛倒,不信因果,即不苦不樂易起癡心。吾人若能防意如城,不犯此三毒煩惱,自能令意業清淨,若能進而觀身不淨,心生慈悲,解因緣法,其功德更大。

「十善」乃是佛在《十善業道經》告訴我們:「所有眾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種種想念,作身、語、意諸不善業,是故隨業,各自受報」;又說:「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何等為一,謂於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善法圓滿」;此外,世尊亦告訴我們:「言善法者,謂人天身、聲聞菩提、獨覺菩提、無上菩提皆依此法,以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業道」。由此可知,十善乃是一切世出世間善法的根本,必須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對於善法要能常念(即「心善」)、思惟(即「念頭善」)、觀察(即「行為善」),才能使我們的思想、見解、言語、行為不會夾雜惡法,進而趨向善的境界。

總之,吾人造惡固有罪過,作善則有功德。然而功德分「有漏」和「無漏」兩種。若持戒修善,只知著相求福,欲圖將來人天果報,便是有漏功德,因福報享盡,仍復輪迴,不能了生死也;吾人若能觀「三輪體空」,並且離相去障,則成無漏功德,將來就可斷惑證真,究竟解脫。因此,學佛之人,既能嚴持五戒,進修十善,又知念佛迴向西方極樂世界,並且積極弘揚淨土法門,則現在即是娑婆世界的正人君子,亦是阿彌陀佛派駐此地的「親善大使」,將來必定是極樂世界上品往生的菩薩也。

六十二、十大願王

《華嚴經》普賢菩薩「十大願王」,乃是成佛的法門,是法身大士的境界。「普賢大士」乃華嚴長子,是法王(佛)的繼承人,其至德即「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普賢行的特色,就是心量廣大如虛空法界,所以普賢的十願,願願都是究竟圓滿,茲分別介紹如下:

1、禮敬諸佛

「禮」者,表現在外之「禮節」也;「敬」者,乃真誠心之流露也。「諸佛」即一切眾生,因一切眾生本來成佛。世法、佛法要想成就,一定要有「誠敬」之心,以「恭敬心」(清淨、平等心)來待人、處事、接物。念佛若有夾雜、懷疑、間斷,即是「不敬」也,普賢菩薩念佛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句句喚醒自性,與諸佛的心、願、解、行通通相應,故「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也。

2、稱讚如來

「稱讚」即是讚嘆;稱讚「如來」即是要能與「性德」相應才稱讚。《華嚴經》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即是我們在社會上從早到晚所接觸之人物的歸納。我們對心善、行善的「善知識」,應予讚嘆,希望別人能「見賢思齊」,因此「善知識」是我們的「法師」;對心惡、行惡的「惡知識」,則不讚嘆,但仍要禮敬,因「惡知識」是我們的「戒師」。

3、廣修供養

供養的根本目的在拔除凡夫的根本煩惱。凡夫有八萬四千煩惱,可濃縮為一百零八個煩惱(故念珠有一百零八顆,希望以念佛斷除所有煩惱),亦可再濃縮為二十個隨煩惱及六個根本煩惱(貪、瞋、癡、慢、疑、惡見),最後可濃縮為「貪、瞋、癡」三毒煩惱,其中以「貪」毒最為嚴重,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故佛法以「布施」來對治眾生「貪」之病根。吾人須知:「財布施是因,金錢財富是果;法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無畏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普賢行願品云:「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又云:「若諸菩薩行法供養,則得成就供養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故」。由上可知,若能照本經「依教奉行」,念佛、誦《無量壽經》,並輾轉教人,同時將本淨土法門普遍宣揚介紹,幫助佛接引一切大眾,此乃是真正供養如來,亦是廣修供養之義。

4、懺悔業障

所謂「業」者,乃是造作善業(三善道)、惡業(三惡道)之謂也。《地藏菩薩本願經》云:「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罪,無不是業」;普賢菩薩亦曰:「我於過去劫中,由貪、瞋、癡,發身、語、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此虛空界,不能容受」。蓋眾生每一動念有九十剎那,每一剎那中有九百個生滅,在天眼裏皆可一一瞧見其形相,由此亦可想見「念佛」淨業之功德。夏蓮居老居士云:「無論念佛處事,皆當用第一念,勿用第二念;念佛時,一切莫管,字句分明,平平常常,老實念去,即所謂第一念也。若矜躁卜度,希冀玄妙,或計功求速,或背境向心,即流入第二念矣!第一念是智,第二念是識,隨識即染,依智則淨」(蓮公大士法語)。所謂「障」者,乃是指障礙自性之謂也。至於「孝親」、「尊師」皆是自己性德的流露,亦是做人、做事的大根大本也。眾生有了業障,應如何懺除呢?須知至誠念一句「阿彌陀佛」或誦《無量壽經》,即是無上之懺悔法,一切業障皆可快速地消除。因只要心地清淨平等、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則一切妄想、執著、煩惱、牽掛即便逐漸減少,進而達到消除業障的目標。

5、隨喜功德

眾生之嫉妒、傲慢心,乃是與生俱來的習氣,故以「隨喜」之方法來對治。如《無量壽經》所云:「於諸眾生,視若自己」,即把「別人當成另一個自己」,能「與人為善」與「成人之美」,也就是同樣成就自己的善行與美德也。是故,不要與別人爭奪名聞、利養,應效法《六祖壇經》印宗法師能夠退讓之精神,不僅為六祖剃度,更進一步奉事六祖為師,此種精神實令人讚嘆隨喜也!

6、請轉法輪

「請轉法輪」即是請高僧大德、善知識講經說法、宏法利生,亦即要把佛法普遍介紹給大眾,使佛法常住世間,並使大家能夠接受佛陀的教育,因「佛法無人說,雖智不能解」也。然而請轉法輪,需要有智慧,如我國過去之道場(有如目前的專科大學),皆「高豎法幢,建立宗旨」,故要以「一門深入」為目標,請轉法輪才有效果,否則雜修不易有所成就也。

7、請佛住世

即請高僧大德、善知識長住世間或道場,以便長期熏習,通常一個道場請一個老師來教學,成就較為快速。本宗以五年的時間努力來修學,必定有所成就,自己學成之後,代佛教化一方,幫助眾生超越六道輪迴,此乃是人生最主要意義與價值之所在。此外,由於末法時代,善知識難遇,故以「老實念佛」,自己修學較易,且不需長期依靠善知識之教導,最為契機,此亦顯淨宗法門之殊勝也。

8、常隨佛學

「常」者,不間斷之義;一切大乘經典皆是佛的言行、存心,依此修學,即是以佛為榜樣,即是「常隨佛學」也。一切大乘經典中,《無量壽經》乃是說明阿彌陀佛的存心、發願與修行的過程,依《無量壽經》修學,即是常隨「阿彌陀佛」學,是故應效法彌陀的心、願、解、行,塑造自己成為「阿彌陀佛」。

9、恆順眾生

無論世出世間法任何事情皆要隨「順」,凡事皆要學習看「順」眼,不與人計較、起衝突或結怨;因有勉強勸人的心,即會生煩惱,因而障礙自己的清淨心,因此要隨時使別人生歡喜心,此乃待人處世應有之態度。語云:「清淨莊嚴證佛性,慈悲喜捨度眾生」是也。

10、普皆迴向

「迴向」之目的乃是在破眾生的「執著」,亦即將所修的功德,不自己獨享,而與一切眾生共享,以拓展心胸,與盡虛空遍法界相等,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是也。如此,可破除所有界限,使功德成為無限(唯心所變之故)也。

普賢十大願王中,第十願表普賢菩薩名號中的「普」字,從第一願到第九願,顯出普賢的「賢」字,永劫勤勞沒有疲厭,十大願王永無窮盡,成佛之後還在度生,並實現他的偈語:「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這是普賢大士大願的結晶。至於為何只是遵修普賢,求生極樂?此乃因為只有這個法,能給眾生「真實之利」,能救眾生的「生死之苦」,所以善導大師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也就是法會一切大眾咸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的原因。《無量壽經》修普賢行的方法,乃是一心念「阿彌陀佛」,便將普賢行圓圓滿滿含攝在其中,實在妙不可言!

六十三、人生智慧的開啟

一個人要過得快樂、自在、幸福、美滿,必須要能覺悟宇宙人生的真相,並且具備人生的智慧,方能遠離人生必經的困頓、壓力、挫折、沮喪與煩惱的過程。然而吾人首先必須要了解「智慧」是本具而非外來的,因此所謂的「開啟」人生的智慧,也就是如同打開一瓶清淨的礦泉水(比喻清淨的智慧),恢復本具的覺性而已,至於「智慧」依照佛教的說法,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換言之,「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謂「智」就是觀察的能力,也就是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皆是緣起幻相,沒有實法實我,謂之「智」;而所謂「慧」就是選擇與決斷的能力,能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證同人人本具不生不滅之常住真心,謂之「慧」。因之,一個有智慧的人,必定具備觀照與決斷的能力,能夠找出自己生命的方向與目標,這樣的人就是覺悟的人。具備覺悟智慧的人,就能自己做主,就不會「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是我們每一個人必須在一生當中努力追求的目標。

在談到開啟人生的智慧之前,我們若能了解生命的本質,將有助於人生智慧的開啟:

(一)要深刻體會人生是無常的:世間所存在的萬事萬法,就生理現象而言,有生、老、病、死;就心理現象而言,有「生、住、異、滅」;就物理現象而言,有「成、住、壞、空」,都是分分秒秒變化無常的。佛陀在《四十二章經》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出息不還,即便後世」,由於無常可能隨時發生在我們身邊,所以我們應該具備高度的「危機意識」,深刻了解到:「今晚脫下鞋和襪,不知明天穿不穿」,並且珍惜此時此刻的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地去追求智慧,貢獻自己,回饋社會。

(二)要認識人生是苦多樂少的:人生有三苦(苦苦、壞苦、行苦)、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蘊熾盛)、百苦、無量苦。一個有智慧的人,要認識人生就是有這些苦痛,並且「以苦為師」,進一步利用機會「斷惡修善」,去除苦的原因,才有辦法坦然活在這世界上,並且充實人生的智慧。

(三)要相信生命是有輪迴的:語云:「有生必有死」,生死問題是每一位眾生必須面對的嚴肅課題。一般人往往忌諱談「死」,並常常以孔子回答季路:「未知生,焉知死」來當作擋箭牌,不願面對「死」的問題。其實孔子在《易經》繫辭上傳告訴我們:「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精氣為物,遊魂為變,是故知鬼神之情狀」。因此,孔子在其一生學術思想的最高境界—《易經》當中,亦承認鬼神之存在及遊魂為變之事實(即六道輪迴之說)。既然生命是有輪迴的,我們更必須要在今生利用有限的時間追求智慧,期在今生能究竟了脫生死輪迴的束縛。

(四)要認識人身難得:在原始佛經常提到「人身難得」,此乃人身在六道眾生當中是比較能夠修道,且較容易覺悟的。因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眾生太苦,不能修行;天道眾生又貪圖享樂,不思修行;阿修羅道則宿習多瞋,不肯修行。佛陀曾告訴我們:「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印度稱手為爪);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古德亦云:「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願大家好好把握人身,努力追求智慧,因「一失人身,萬劫難復」啊!

在了解生命的本質後,我們應該以怎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人生,以開啟吾人本具的智慧呢?茲建議開啟智慧的方法如下:

(一)要以「歡喜心」面對人生,把握機會去服務社會大眾:既然人生是無常的,而且有生必有死,因此我們重要的是要能在活著的時候,多去服務別人,多做一些有益於人群的事,因為生命就像一篇文章一樣,不在乎有多長,而在乎有多好,只要我們每一分、每一秒能利益眾生,並且過得快樂、自在,則「當下就是永恆」,這種「慈悲喜捨」的人生,也才有真正的價值與意義啊!

(二)隨時保持觀照內心和傾聽的習慣:由於我們凡夫的眼睛往往習慣向外看,現在我們要反過來,隨時觀照內心,並且迴光返照,亦即:「看別人的過失,檢討自己」,「常見自己過,不說他人非」,藉由傾聽來汲取別人的學識和人生經驗,並且擴大自己的修學領域;經由觀察萬事萬物來啟發我們人生的智慧,進而學到更多的東西,如果只懂得向外嚴格要求別人,或經常高聲吆喝,而不知自我反省,如此將喪失增長智慧的機會。因此,只要我們永遠保持觀照與傾聽的習慣,正是開啟智慧的重要方法。

(三)保持學習的態度與開闊的心胸來面對人生:吾人若要充實人生的智慧,改變自己的命運,必須以開闊的胸襟虛心的學習。所謂:「改變,從學習開始」。我們要知道一個有智慧的人,所必須學習的三種「轉變」為:(1)轉惡為善:即轉化自己過去的惡念、惡行、惡口為善念、善行、善口,以變化自己的氣質,改造自己的命運。(2)轉迷為悟:即從迷惑顛倒的人生回頭,皈依覺悟的智慧,不被外境所轉,享受心靈淨化的喜悅,以開創幸福美滿的人生。(3)轉凡為聖:即學習聖人的言行,轉化自己凡夫的習氣,以達到聖賢的境界。所謂:「佛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這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努力追求的目標與境界啊!

(四)要能經常保持一顆感恩的心:世界上每一位眾生,無論善人或惡人都對我們的人生智慧有所啟發,如孔子所言:「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所以我們應對他們懷著感恩的心理,如同「感恩的心」這首歌所說的:「感謝有你,伴我一生」。心中要常感恩,因為有眾生辛苦的付出,我們才能過安定的生活,尤其對我們有恩的父母、師長、親友,更是要能「知恩、報恩」,如此方能與自己的善良本性相應,更進一步開啟我們的智慧。

(五)要深信因果:「因緣果報」乃是宇宙人生的鐵則。語云:「孤因不長,獨緣不生」,凡事都是有因有緣,必須因緣俱足才能成就每一件事情。常有人說,做善事不見得有好報,做惡事不見得有惡報,其實這都是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吾人須知:「因果通三世,不是不報,時間未到」。蓋我們的心,如同一塊田地,要怎樣收成,必定要怎樣栽,絕無不勞而獲的道理,這是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世間「因果不爽」的理論,我們應該深信不疑。

至於「出世因果」,乃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這是一般凡夫很難相信的,但是卻是我們一生超越人生困頓與生死輪迴的法寶,若能對此念佛法門深信不疑,進一步求生淨土,這才是真正具備高度的人生智慧啊!

總之,如果我們能夠經常在日常生活當中,運用上述這些開啟智慧的方法,累積開悟的經驗,等到因緣時節成熟,就能以清淨心,見到自己本具的佛性,開啟自己人生的智慧,親證究竟圓滿、自在的境界!

六十四、談時間管理—作「不急」而「重要」的事

根據新一代「個人管理」理論,一般人可把耗費時間的事務,依據「急迫」、「不急」以及「重要」、「不重要」分為四大類,如下表所示。

  

急迫

不急

重要

第一類:

   

‧危機處理

‧迫在眉睫的事情

‧有期限壓力的計畫

‧臨終關懷

第二類:

   

‧防患未然/預防工作

‧教育訓練

‧建立人際關係

‧生涯規劃、休閒

‧充實人生智慧

   

   

‧孝順父母

‧念佛行善

‧弘法利生

   

  

急迫

不急

不重要

第三類:

   

‧不速之客

‧某些電話

‧某些信件與報告

‧某些會議

‧受歡迎的活動

‧應觀眾要求

第四類:

   

‧繁瑣的工作

‧某些信件

‧某些電話

‧浪費時間的活動

  

 

通常「急迫」的事情是指必須立即處理,如緊急事件或某些電話,儘管你正在忙別的事,也不得不放下手邊的工作去處理,推延不得。有些急迫的事情,如應觀眾要求高歌一曲,不見得重要,但可能較為討好、受歡迎;至於事情的「重要」性則與目標有關,凡是有價值或有利於人群或實現自己理想的事,就是屬於重要的事。

第一類的事務既急迫而重要,如危機處理、迫在眉睫的事、有期限壓力的計畫、臨終關懷等,人生在世,皆無法避免。一些危機處理專家或有截稿壓力的文字工作者,更是經常與之為伍,然而如果只專注這類危機處理的活動,終有一天會被搞得筋疲力竭,忙於收拾殘局。他們這類人的逃避之道,便是去做一些無關緊要的活動(第四類),至於重要的事務,便被拋諸腦後。

也有些人把大部分時間,浪費在急迫但不重要(第三類)的事務上,誤以為愈急迫就愈重要,其導致的結果往往是被視為巧言令色、輕視目標規劃,人際關係浮泛,缺乏自制力,容易怪罪別人。

吾人若只重視第三、四類事務,則由於不知事情的輕重緩急,其結果可能導致工作全無責任感,容易把事情搞砸,甚至工作不保,要依賴他人或社會機構維生,所擁有的並非有意義與負責任的人生。因此,我們要懂得捨棄這兩類(第三、四類)無關緊要的事,同時對第一類的要務,也要儘量節制,以投注更多的時間,從事「重要」但眼前尚「不急」的事務(第二類),才是個人時間管理之鑰。

至於第二類的事務,以世間法而言,則包括防患未然的預防工作、教育訓練及平時廣結善緣,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並從事必要的休閒活動等。在此可舉一個故事,來說明此類工作的重要。在漢書曾記載古時候,有一戶富有的人家興建大宅院,在完工的廚房附近貯存很多燒火的薪木,同時煙囪(古代稱為「凸」)的方向也與木柴太接近了,所排出的餘燼可能有造成火災之虞。因此,有一位讀書人見到這種情形後,就勸主人要更改煙囪的方向(即「曲凸」)以及移動薪木的位置(即「徙薪」),哪曉得主人因忙於其他的事,而忽視此事。直到華屋美宅落成那一天,該大戶人家請客,擺出酒席四、五十桌,由於廚師用火不慎煙囪的火花點燃了屋角的柴薪,有上百人在吃酒席當中導致失火,全部的客人都忙著救火,搞得人人「焦頭爛額」。在滅完火之後,主人特別再設宴款待及感謝這些幫忙救火的貴賓。此時,那位曾經勸主人平時要作預防工作的讀書人,就寫了一付對聯,表達他的感慨:「曲凸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由這個故事可知平時多作防患未然、未雨綢繆等「不急」而「重要」的工作,就能減少許多「急迫」而「重要」之緊急應變事件的發生,這也就是「善戰者無赫赫之功」的道理。

此外,就出世間法而言,第二類的事務包括平時念佛行善、孝順父母、弘法利生,都是屬於「不急」而「重要」的事情,也都是為將來的「生死」預作準備,是絕對不可忽視的大事啊!總之,真正有效能的人,急所當急,不輕易放過機會,並防患未然,儘管也會有燃眉之急,但總設法降至最低;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則應瞭解到:「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但念無常,慎勿放逸」,平時把握時間充實人生智慧,並且努力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才是真正優秀的生命時間管理師啊!

六十五、心無罣礙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法的經典當中,頗受中國人喜愛的經典,其文字言簡意賅(全文僅二百六十個字),其中所提到的境界:「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更是令人心生嚮往。所謂「罣礙」當中的「罣」係指凡夫由「我執」起煩惱障,心中有憂慮牽掛而障涅槃;而「礙」係指二乘及權教菩薩,由「法執」起所知障,而障菩提也。由於菩薩(即「菩提薩埵」的簡稱)能依般若智慧而修,到了功夫得力的時候,則「心境一如」,解脫自在—內不執著身心,則不為身心所罣礙;外不執著萬法,則不為萬法所牽纏。因此能沒有恐怖,而遠離一切虛妄的顛倒執著,而達到解脫生死的境界。這種「心無罣礙」的境界,可以下面的十二種心,來略作描述:

1、以美好的心,欣賞週遭的事物:能夠以美好、歡喜的心來欣賞週遭事物的人,最為幸福。

2、以真誠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以真誠的心待人、處事、接物,是做人的基本原則,亦是世出世間修身養性的根本。

3、以負責的心,做好份內的事:對自己所做的事負責,並且有始有終,乃是一個人成功的必要條件。

4、以謙虛的心,檢討自己的錯誤:懂得謙虛的人,能夠隨時檢討並修正自己的缺點,更能知道「日新又新」的重要,故能受教有地,取善無窮。

5、以愉悅的心,分享他人的快樂:君子應有成人之美、與人為善的心胸,若見到他人的成就,能心生歡喜,就是「隨喜」功德。

6、以喜捨的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能有機會與能力去幫助別人,是值得慶幸的,故應隨時生起喜捨的心來服務眾生。

7、以不變的心,堅持正確的理念:對於正確的事情(如念佛、斷惡修善),能夠「擇善固執」,以不變的心堅持到底,必能「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達到人生究竟成佛的目標。

8、以寬闊的心,包容對不起你的人:由於凡夫(包括我們自己)沒有不犯錯的,只要知過能改,都是值得原諒的。因此我們應學習虛空大地的精神,以寬闊的心來包容對不起我們的人。

9、以感恩的心,感謝所擁有的:對於我們所擁有的一切,要能惜福、惜緣,並且心中要常感恩,因為有眾生辛苦的付出,我們才能過安定的生活。

10、以無私的心,傳承成功的經驗:能將自己成功或失敗經驗與人分享的人,使自己的經驗更有價值,並且擴大自己的福德智慧。

11、以平常的心,接受已發生的事實:由於世間的成敗得失,都是緣生緣滅的,有時非一己之力所能掌握,只要盡心盡力就是圓滿,故應以平常心來面對外在已發生的事實。

12、以放下的心,面對最難的割捨:語云:「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我們面對世間最難的割捨,若能放下,便能快樂、自在了。

總之,「心無罣礙」就是「清淨心」,也是我們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欲達此境界,可以一句「阿彌陀佛」同時來完成。因一句佛號就是代表無量覺悟的心,也就是一顆美好、真誠、負責、謙虛、愉悅、喜捨、不變、寬容、感恩、無私、平常、放下的心。換言之,念一句佛號就是安住「心無罣礙」與「真實智慧」的心啊!

六十六、醒世對聯

曾到過香港淺水灣觀光的人,或許都會去附近海邊之救生積福的寺廟參訪。一進廟門,便可看到蘇軾的勸世文:「凡作佛事,富者以財,壯者以力,巧者以技,辯者以言。若無所有,各以其心」,真是發人深省。蓋以人生在世,能夠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智慧貢獻智慧,盡心盡力去幫助別人,都是值得讚嘆之事。然吾人若一無所有,仍可以「隨喜」的心,與人為善,成人之美,其隨喜功德與布施的人,實無二無別也。因「萬法唯心造」、「一切法從心想生」,只要我們能夠各自「善用其心」,亦可成就不可思議的功德。 

該廟另一付醒世的文字,乃是乾隆皇帝所作的對聯:

「願天下翁姑捨三分愛女之情而愛媳,

望世間人子以七分順妻之意而順親。」

由於世間的翁姑(或公婆)往往對於自己的媳婦要求過高,因此造成婆媳對立,甚至家庭不和;此外,世間的人子,往往疼愛自己的妻子兒女,勝過孝順父母,甚或棄父母於不顧,因而造成人倫悲劇。乾隆皇帝的對聯,正提醒我們要能夠多為別人著想,因「別人就是另一個自己」,能夠有這樣的同理心,至少能夠以「三分愛女之情」,而疼愛自己娶進來的媳婦;或是以「七分順妻之意」而孝順自己的父母,這才是為人翁姑與人子之道啊!

另外,該廟門口尚有一以財神語氣所作的對聯:

「頗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給善心人

不作半點事,朝來拜,暮來拜,叫我為難—救生積福」

此付對聯,正是告訴我們要求世間財富等福報,必須多作點善事,否則朝暮拜佛求神,都是無濟於事的。

該廟另有一付對聯,猜測是一窮秀才所作:

「放百枚爆竹,把窮鬼轟開,幾年來被這小奴才,擾累俺一雙空手;

燒三柱高香,將財神接進,從今後願你老夫子,保佑我萬貫纏腰」

此一對聯對仗工整,代表一般凡夫俗子求財的心聲。然而我們須知世間的一切,都是「一飲一啄,莫非前定」,若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唯有「斷惡修善」,如理如法的去求,方能「求富貴得富貴」、「求智慧得智慧」、「求長壽得長壽」也。總之,吾人須知:「金錢財富是果,財布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法布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無畏施是因」,是故宇宙萬有的現象,包括人世間的榮華富貴,名聞利養,皆是有因有果,而且是自作自受,是絲毫僥倖不得的啊!

六十七、「盂蘭盆」節—「中元普度」的由來

「盂蘭盆」節是中國佛教最大的節日之一。「盂蘭」在梵文裡是「倒懸」,即倒吊身體的意思;「盆」是漢語,即以盆之類的器皿盛滿香燭、臥具、食物等供物來供佛奉僧,並祈求佛菩薩及十方大德高僧加持。因此「盂蘭盆」合起來就是以供養佛及十方僧眾的功德,來「解倒懸」之苦的意思。

在西晉時,由竺法護法師所翻譯的《佛說盂蘭盆經》,告訴我們:佛陀的弟子目犍連在得到神通之後,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送給母親吃,那知目連的母親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悲號涕泣,向佛稟告。佛告訴目連說:「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於是,目連請求佛指點怎樣才能會集十方眾僧之力,來救度他的母親。佛告訴他說:「每年七月十五日,是十方眾僧自恣時(即由別人指出自己日常行為錯誤之所在,自己虛心檢討並懺悔改善之日,亦為佛歡喜之日),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甚至更有十地菩薩權現比丘,皆同一心受食,所有聖眾均具清淨戒行,其德汪洋,不可思議。如能以百味飲食安盂蘭盆中,供養此等自恣僧眾,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途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尚健在者,福樂百年,萬事吉祥順利;若七世父母升天,自然化生,這就是真正的超薦救度的妙法!」

目連比丘依佛的教誨,果然救度了他的母親,在當天得脫一劫餓鬼之苦。《佛說盂蘭盆經》所說「目連救母」的故事,包括孝親及救度自己生生世世父母的思想,傳到中國被我國民眾所接受,就把每年七月十五日那天定為「盂蘭盆會」,即為民間所稱「中元普度」日。此外,在印度每年的七月十五日是佛弟子結夏安居圓滿日(如同「夏季進修班」的結業日),亦是弟子修行有成就之日,故也是佛的歡喜日。所以七月應是佛的歡喜月,也是吉祥月也。

其實真正的「普度」,就是要「孝順父母」。語云:「子欲養而親不在」,所以我們應該趁父母健在之日,好好孝順父母,不要等到父母往生之後,才想到為父母超度,那就太慢了。因為父母就是家中真正的「活佛」啊!平時能孝敬父母,讓父母歡喜,才是真正的孝順,也才是佛陀提倡「盂蘭盆」會的主要目的,讓我們能在念念中,常憶父母,並且恭敬三寶和師長,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也。

六十八、因小果大

曾在小學六年級的國語課本,讀到「一束鮮花」的故事。內容大概描述有一個非常懶惰的人,衣服不潔,儀容不整,住的地方凌亂不堪。很多朋友嘲笑他,他絲毫不在意。有一天,一個朋友送給他一束鮮花,顏色潔白,生意盎然,他很欣賞這束潔白的鮮花,不知該擺在哪裏好,於是想起了那個塵封已久的花瓶。因此他先把花瓶洗淨擦乾,再把白色的花束插在花瓶裡,並且準備擺在桌子上;但是桌上滿是塵埃,堆滿了雜物,擺上鮮花實在很不調和,於是他把桌子整理了一番,收拾得乾乾淨淨。桌子收拾乾淨之後,他環顧屋內四周,發現很多地方蜘蛛結網,佈滿塵垢,因此他又開始清掃室內的環境,在室內整頓好以後,卻又看到庭院中雜草叢生,於是就到庭院徹底清理四周的環境。在室內室外的環境都收拾清潔之後,眼前煥然一新,他無意間在鏡中發現自己蓬頭垢面,和美麗的鮮花、整潔的環境很不相配,於是再把自己梳洗修飾一番。一束潔白的鮮花,使一個懶散的人和周遭環境大為改善,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

就佛法而言,「花」代表修「善因」,因有好的「花」,才會有好的「果」。由上述的小故事,可知一束小小的鮮花,對一個人所造成的影響,真是不可思議。此外,由法國協合號飛機首次在巴黎機場失事的案例,經法國民航單位初步調查發現,其失事的原因可能是飛機在跑道滑行時,輪胎碰觸到一小塊金屬碎片(metal debris),造成飛機輪胎在收到機腹時,引起油箱起火燃燒,導致一百多人的喪生。語云:「環抱之木,發於毫芒」,也就是告訴我們一株一、二十人環抱的神木,它的種子是非常小的。因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經常體認到:「因小果大」的道理,使我們在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舉手投足之間,要能真正落實「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理念,千萬不要忽略一個小小的因,所造成的結果。蓋以因緣果報,乃是宇宙森羅萬象的定律也。

吾人既知因果不爽,則在待人、處事、接物之際,處處要在「因」上用功,不起惡念,不作邪事。所謂「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才算真明因果之士。因一念惡因,定結惡果,自己造因,自受果報,何待神明之賞罰。而凡夫因無始劫來受貪、瞋、癡、慢、疑等煩惱習氣的束縛,往往逞一時之快,瞞心昧己,不顧後果,及至惡果成熟,又怨天尤人,再起惑造業,惡果之上,復種惡因,惡報無窮,永無止息。語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者,以有如是因,即有如是果故;眾生畏果者,乃不明如是果,生於如是因故,所以因即是果,果即是因也。

總之,學佛人不但要明因果,而且要轉因果,亦即要能「轉煩惱成菩提」,「轉八識成四智」—亦即轉「對境障礙」的前五識為「成所作智」(成就所作之智),轉「妄想分別心」的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觀察一切諸法實相),轉「人我執著心」的第七識為「平等性智」(體證諸法平等之性),轉執持一切諸法種子的第八識為「大圓鏡智」(顯現法界萬象)。吾人當知,一切善惡因果之源,起於心念,所謂「春種一粒粟,秋收萬種子」(一因多果),人生為善惡,果報還如此,是故普勸世人斷惡修善,並深切瞭解:「念佛是因,成佛是果」的道理,老實念佛,期共轉惡因為善因,轉惡果為善果,並且同證無上菩提佛果。

六十九、惡還本身

佛陀當年在世,為了宏法利生,也曾遭人毀謗、辱罵,但是佛陀皆默然不作回應。當我們被人責罵、侮辱或別人無理取鬧時,該如何面對呢?在此建議要學習佛陀保持「默然」的態度,不要作回應。等到對方罵完之後,要能夠沒有瞋恨心,依然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如此修行的功夫才會不斷增進,這也才是正確的作法。

在《四十二章經》當中,佛陀曾舉例說明:「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這就是說明如果有人送禮物給你,而你不接受,那麼那個送禮的人,一定要把禮物收回去。

同樣的道理,佛陀也告訴我們:「今子罵我,我今不納,子自持禍歸矣」,這也就是說明別人惡口辱罵我們,或惡言相向,我們若不接受,那麼這個災禍還是要回到罵人的自身上。因此,只要我們把心量拓開,能夠包容別人,則別人的毀謗、侮辱,如同「舉火焚空」,終將自熄,還會燒到自身;亦如「仰天吐痰」,吐出來的痰,最後還是掉到自己的臉上;又如「逆風揚塵」,抓一把泥土撒向他人的人,一樣會讓逆風把灰塵撒到自己身上,這就是「惡還本身」的道理。

總之,我們修行就是要學習這分平靜的心,不受「八風」(利、衰、毀、譽、稱、譏、苦、樂)所影響,而能隨時保持內心的祥和,並且抱著:「與人為善,成人之美」的態度,來歡喜讚嘆善人;另一方面,亦要懷著:「以善待惡,以德報怨」的胸襟,來面對惡人。如此,必能超越人生煩惱、痛苦的困境,體會人生自在清淨的本質。

七十、病中的省思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只是一般人在平時往往忙於自己的事業而疏忽了要定時運動,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個人亦曾因身體的一個小毛病,不予注意,而造成大病,必須住院療養。在住院的期間,摒除外界干擾,讓自己的心沉澱下來,而有以下的省思:

1、深刻體會「因小果大」的道理:吾人很多的大毛病都是由小毛病累積而成,因此,我們平時對於一些小的毛病或習氣(因),應當立即看醫生診斷或想辦法對治,不要諱疾忌醫,到後來釀成大病(果),再後悔就為時已晚矣!

2、了解「對症下藥」的重要:吾人生病,一定要看醫生,並且吃對藥。因如不及早醫治,或是吃錯藥,便會轉為重症,致人於死。蓋以人體身上的毛病,若不能對症下藥,即使藥再珍貴,亦無法發揮作用。語云:「藥不分粗妙,貴在對症;法無論淺深,要在契機」。當知:「佛是大醫王」,佛說一切法門,無非要對治眾生的一切心病,而眾生心病雖多,最厲害的就是貪瞋癡三毒,故佛要我們以「戒」對治「貪心」,以「定」對治「瞋心」,以「慧」對治「癡心」,所以吾人在平時即應:「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方能真正對治我們身心的毛病。

3、應時時「懺悔業障」:民國一代高僧慧明法師曾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還需心藥治;心要正時身亦淨,心生還是病生時」。蓋吾人之所以會生病,除了四大(地、水、火、風)不調之外,主要的因素仍是心不清淨所致,是故平時應好好檢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犯了「貪、瞋、癡」三毒煩惱的毛病,例如,須切記:「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瞋心對自己和別人的身心影響,實遠超過毒蛇猛獸的傷害。因我們若被毒蛇猛獸咬傷,只要及時就醫,尚有活命的機會,至於一念瞋心,起了傷人的念頭,甚至妄造惡業,往往「一失足成千古恨,要回頭已百年身」了。所以我們平時應常檢討並懺悔自己所犯的過失,並且發願誓不再犯,如此方是對治「心病」的不二法門。經云:「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發人深省。是可供我們懺悔參考的偈語。此外,我們亦應了解:「病由業生,業由煩惱生」,是故除應「隨緣消舊業,莫再造新殃」外,更應積極利他,消除煩惱,因利他才有功德,而且發心真實,漸次業消,亦可減少身心之病也。

4、以「病苦是良師」自我激勵:在病中是人最脆弱的時候,有些病人自認沒有做什麼壞事,卻得此重病(如癌症),往往因此怨天尤人,抱怨老天不公平;我們須知對罹患重病的病人而言:「生病的時間是特慢的,與世不同的,從病床到廁所可能要花上一小時的旅程;生病的空間是縮小的,可能只到病患邊緣,再過去就是遙遠的天邊」。因之,我們要以「同理心」、「感同身受的心」來看待病人,並以「病苦是良師」來自我激勵,提醒自己在身體健康時,要及時行善,好好去幫助別人,做一些有益於人群的事。

5、在病中方知念佛好:人在生病所受之痛苦,親人亦不能代受,是故佛菩薩是唯一的依靠。如《無量壽經》云:「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法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亦云:「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所以吾人在生病當中,能夠念觀音菩薩及阿彌陀佛名號,除可減輕痛苦外,亦可消業障增福慧也。

語云:「平安就是福」,這是確實的話。經過病魔的考驗,能讓我們在生病當中,有機會檢討自己,反省自己,並且重新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想一些有遠見的事;在病中也可使自己深刻去體會「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尋聲救苦的大慈大悲,自己更應於今生身體健康時,效法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盡未來際盡心盡力弘揚正知正見,視眾生之病如己病,幫助一切眾生究竟「離苦得樂」,以報答佛恩於萬一。

七十一、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 

經過多年在交通學術與行政界的歷練,我深深覺得一個人要在家庭、事業、道業有所成就,則必須扮演多元的角色,如儒家所教導我們的,要能「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亦即一個人在任何工作崗位上至少要扮演好上述「君、親、師」三位一體的角色,做人、做事才算圓滿,也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所謂「君」是領導人,作為一個機關團體或單位的領導人,不僅要「以身作則」,「身教」重於「言教」外,更要對被領導的員工,要以「親心」對待他們。凡年紀長的,把他們看做是自己的長輩;年紀與自己相當或比自己小的,則把他們看做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子女,真心的關懷、愛護、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如此,員工們必會產生「感恩戴德」之心,把老闆當做自己的親人或父兄,如同一個大家庭,使得工作環境與氣氛顯得融洽、和樂,如此必能提昇員工的向心力,語云:「帶人要帶心」,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領導人,不但要用「親心」關懷、對待員工(這是「恩」)還要用「師心」(做老師的心)教導他們、訓練他們(這是「威」),如此「恩威並重」,鼓勵員工不斷進德修業,使得員工感受到老闆的用心,便會努力工作,如此可使得他們的技術能夠日新月異,專業知識能不斷精進,機關或公司的業績就會蒸蒸日上。

由上可知,如果領導人如果只做到「君」的身分,沒有「親情」,沒有「師心」,亦即另外三分之二沒有做到,並不算是一位成功的領導人。

同樣地,在家庭當中,父母對待子女非常關心疼愛,這是「親情」,如果父母沒有「師心」和「君心」,仍然不是一位稱職的父母。所以父母要把子女教好,就要「以身作則」領導子女,做他們的榜樣,這就是扮演「作之君」的角色。因小孩子都是看大人的樣子,父母若行為不正,要求子女做得正,這是做不到的事啊!同時父母也是子女的「老師」,要能隨時教導他們,如果父母自己不會,就要努力去學,如此不但教學相長,而且亦可體會伴隨子女成長的那種喜悅與成就感。所以為人父母不但要「作之親」,也同時要扮演「君」、「師」的角色,如此家庭必定幸福美滿。

至於在學校當老師的,目前常常覺得學生難教,這也就是因為做老師的,往往只做三分之一,另外的三分之二—扮演「君」、「親」的角色沒有做到,不但沒做到,或許也沒想過。所以老師對待學生要有「親情」,亦師亦友隨時關心學生的校內外生活;同時老師也是學生的榜樣,不但為「經師」亦為「人師」,教導學生待人處事、接物的道理,使學生具備宇宙人生的智慧。

另外,有些人或許會質疑,若不是單位的領導人,能夠做到「君、親、師」的角色嗎?其實即使是公司的員工,只要心存:「我要做所有員工的榜樣」,這就是「做君」的理念;對其他同仁,我對他們關懷、照顧,就是有「親心」;另外,我所懂的專業知識技能,很樂意幫助、教導別的同仁,這就是「做師」的心。

由此可知,一個領導人或機關團體的員工,每一個人只要有心,人人都能夠做到「君、親、師」的角色,如此方能使我們的家庭幸福美滿,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國家富強,彼此能夠共存共榮。因之,儒家所謂的「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實在是目前社會動亂的「治世之寶」,值得現代社會普遍去宏揚啊!

修行從改心做起

淨空老法師指出:改變命運的方法是靠轉變—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成聖。

同修都知道:「種善因得善果」,可是如果業報沒有轉過來,就容易怨天尤人,怪佛菩薩不靈,神沒有保祐,必須虛心檢討它的原因,俞淨意遇灶神記很值得我們研究參考。行善不只是做表面的功夫,除了「口善、身善」,更重要的是「心善、意善」。

古大德教人:「修行要從根本修」,根本是心,是念頭,只要你的心善,念頭善,沒有轉不過來的業報,也沒有化解不開的災難!就像一棵大樹,心是根,念頭是本,身是枝,口是葉,你在枝葉上修行,而根本都爛掉了,還是沒有救啊!把根本救過來,枝葉就不難轉變。  阿彌陀佛

念佛的功德

家庭主婦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菩薩道

每天做同樣的工作,一定會覺得很厭煩。尤其是家庭主婦,好像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許多人都覺得苦惱。假如能將觀念轉變過來,就會做得非常快樂。凡夫觀念中執著有「我」,我在做,我好辛苦,我為什麼替他們做?愈想煩惱就愈多。若學菩薩道,發大誓願要普度眾生,他的想法看法就不一樣了。

行菩薩道,第一要修「布施波羅蜜」。主婦菩薩在家庭裡為一家人服務,就是修布施波羅蜜。布施有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財施有內財、有外財。外財是指在外面賺錢,供養一家人生活。內財是用自己的體力、智慧為一家人服務。在家事裡做出圓滿的三種布施。你將家事整理井井有條、乾乾淨淨,使家人生活舒適,讓鄰居羨慕,這是「持戒波羅蜜」,持戒就是守法。你能有耐心的做,不疲不厭的做,即是「忍辱波羅蜜」。每天還要改進,希望明天做得比今天更好,就是「精進波羅蜜」。雖然每天做很多家事,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即是「禪定波羅蜜」。清淨心中常生智慧,法喜充滿,是「般若波羅蜜」。於是覺了,原來菩薩的六波羅蜜,就是擦桌子、掃地、洗衣、煮飯圓圓滿滿的成就。這就是《華嚴經》上善財童子所表演的學菩薩行,修菩薩道。

你將家事做好了,即是作世間所有主婦的榜樣,一切家庭的榜樣。這就能度鄰里,推展開就能影響社會、國家、世界,乃至盡虛空遍法界。這才曉得菩薩在家裡掃地、擦桌子、煮飯、洗衣,原來是在做度盡虛空遍法界一切眾生的大願大行。這是學佛、是正念、是諸法實相。若能如是觀,則法喜充滿,如何會起煩惱!佛法的修學一定要落實在生活中,不落實在生活中則沒用。若明白這一點,以此類推,在公司上班,也是修六波羅蜜,菩薩在各行各業,示現男女老少,各種不同的身分,修學即是本分生活,平等不二,皆是第一,沒有第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無阿彌陀佛 的頭像
    南無阿彌陀佛

    大崗山吉祥精舍佛陀教育影音圖書館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