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教科書第九冊 -- 佛教問題探討
圖/佛光教科書(一套十二冊)
自序
佛教需要現代化!
佛教現代化缺少的東西很多,最重要的是缺少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一九五七年,菲律賓有佛教主辦的社會中學,透過印順長老要我為他們編寫一部佛教教科書,自覺力有未逮,因此辭謝。一九六○年代後,新加坡倡導華文,希望能編印佛教教科書,常覺法師商之於我,有感因緣不具,加以婉拒。環視今日佛教在台灣的發展和普及狀況,實在急需一套完整的《佛教教科書》,目前雖然有一套方倫居士編著的初級、中級、高級佛學課本,以及後來許多佛教團體所陸續編印的佛教教科書,也都未能受到佛教界普遍的重視。
一九九○年起,我發心要為佛教編寫一套教科書,定名曰《佛教》。最初計劃以十萬字為限,後來結合佛教界大德長者的著作,以及各家學說,漸成為三百萬字的初編,出版後,沒有對外發行,只做為佛光會會員和佛光山徒眾弟子講說的參考資料。
近年來,益感教科書的需要,同徒眾妙清提起,妙清自動爭取許多義工協助,舉凡佛光山的職事、叢林學院的教師,甚至是學生,眾皆響應。只是《教科書》的體例,不比一般的作文,非專職不能盡其功,所以向佛光山宗務委員會建議成立書記室,加強書記室的功能,展開《佛光教科書》初編的工作。
這期間,不論行腳海內外各國,《佛光教科書》一直是我最重要的功課,甚至在療病之中,帶領書記室的書記們到澳洲黃金海岸的佛光緣中心閉關寫作,行到香港佛香精舍,依舊不眠不休的趕工,如此在美、歐、澳等各洲之間數度來回,終於完成了些許的心願。
為了使《佛光教科書》的內容更為縝密周延,特別禮請教界內外的學者大德助成,例如一篇「西藏佛教」,特地邀請中華漢藏文化協會理事長田璧雙喇嘛校正;「道教概說」一文,延請鑽研道教多年的南華大學校長龔鵬程先生評定;「民間宗教」則委由對此素有研究的鄭志明教授定稿;而一貫道的前人林育德先生也共襄盛舉,為「一貫道概說」鑑定;甚至猶太教、基督教、天主教等,都經由各專門學者或宗教師予以校訂。至於佛光山的慈惠、慈容、慈嘉、慈怡、依空等,有的參與審稿,有的補充資料,有的潤飾修訂,可以說這部《佛光教科書》雖由我編定綱目,但因有佛光山子弟的參與,以及眾多因緣才能圓滿定讞。
《佛光教科書》從一九九五年著手,歷五年終於在佛教東傳兩千年紀念前夕彙編完成,感謝三寶十方大德,由於前人的資料、台灣佛教蓬勃出版的事業及諸位佛教大德的作品,促成了《佛光教科書》的問世。
關於《佛光教科書》編輯內容的特色有四:
第一、《佛光教科書》全套共有十二冊,分別是:
第一冊《佛光教科書》共分十二冊:
第一冊《佛法僧三寶》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
第三冊《菩薩行證》
第四冊《佛教史》
第五冊《宗派概論》
第六冊《實用佛教》
第七冊《佛教常識》
第八冊《佛教與世學》
第九冊《佛教問題探討》
第十冊《宗教概說》
第十一冊《佛光學》
第十二冊《佛教作品選錄》
每冊含二十課,每課以兩千字左右為篇,但這樣的字數限制,對浩瀚無垠的佛法總有縛手綁腳的窘態,因此以注釋做為補充,也是幫助研讀學習者,減少蒐羅資料的困難。
第二、這十二冊《佛光教科書》前後的分類是以基本概念及多元化學習為目標。佛教以三寶為中心,因此將《佛法僧三寶》列為第一冊,學者一旦對三寶建立信心以後,則佛法大海就能任其遨遊。
第二冊《佛教的真理》、第三冊《菩薩行證》,是對三寶的延伸,因此前三冊可以說是對三寶理論的架構。此外,《佛教史》與《宗派概論》有相互關係;《實用佛教》、《佛教常識》、《佛教與世學》也彼此互有關連,而《佛教問題探討》與《宗教概說》,則是為了讓大眾對宗教問題有廣泛的認識。
我們所以把《佛光學》編列在《教科書》第十一冊,是因為數十年來佛光山倡導佛教現代化、人間化、制度化,對當代佛教的發展不無影響,因此以佛光山和佛光會為主,提供一些概念和認識,協助大家掌握佛教未來發展的動向。
為了讓初學者能夠從古德的作品裡認識浩瀚無邊的佛法,我們選擇一些歷代的經論和佳作,輯成《佛教作品選錄》,並加以簡介,希望藉由欣賞這些作品,對佛法有更深切的體認。
第三、《佛光教科書》的內容受限於篇幅,教者、研讀者可以多參考注釋,有時注釋更能表達主題的說明,至於圖片、習題更有待各個教者、研讀者運用。
必須附帶一提的是,對於注釋內容不能一一標明出處,是本教科書的不足之處,不過佛光山發行有《佛光大藏經》及《中國佛教經典寶藏》,讀者可以充分運用,尤其《佛光大辭典》對《佛光教科書》的教學,更能有所幫助。
第四、《佛光教科書》並非以學者專家為主要讀者對象,而是為亟需了解佛教的初學者所編印,內容著重在佛教基本知識的強化,因此學術性的研究推論及考據,不屬於本《教科書》的範圍。此外,在宗派的介紹上,我們的立場不偏於某一宗派,更非一家一派的言論;而在探討佛教史上,縱使存有佛教流傳的缺失問題,我們也不掩藏,希望有助於佛教未來的革新改進,教者、研讀者可從本《教科書》獲得對佛教全盤的了解。所以我們希望《教科書》能成為佛門中師父課徒之用及各個佛學院教師上課的教本,並能普遍應用於各寺院團體舉辦的講習會、讀書會等,更希望《教科書》也能提供給有心研究佛學者有入門的參考依據。
本書出版的日期,正逢西元兩千年、也是佛教東傳中國兩千年的紀念,值此世紀交替之期,僅以此微願,化作心香一瓣,奉獻十方三寶各位大德,至望見者聞者不吝賜教!
星雲
佛光山開山寮
第一課 信仰
一、怎樣才是正信的宗教?
正信的宗教必須具備以下的條件:
1.有教主:歷史上真有其人,而不是從神話鬼怪中產生。
2.有教義:所奉行的經典,流傳的法義,皆合乎宇宙自然的法則,如佛教的三法印,即是普遍、必然存在的永恆真理。
3.有導師:傳播宗教者,必須持守律法,有著清淨莊嚴的品德,並且不以主宰者自居,或假藉威權操控人心。
此外,正信宗教的目標,是教人以布施、守戒、忍辱、慈悲等,作為修行的內涵;以不侵犯他人生命、錢財、身體、名聲等,做為修行的德目。正信的宗教,不以神通變化騙取信徒的膜拜,不以鬼怪附身造成信徒的不安。正信的宗教是開發吾人道德光明的本性。
二、為什麼要皈依三寶?
經云:「皈依三寶者,能破除憂悲苦惱,得到無上寂滅之樂,故以此因緣皈依三寶。」又皈依含有皈投、依靠、救護之義,藉由三寶的威德加持,淨化身心,感召善因好緣,成辦諸事。
皈依三寶者,如得靈丹妙藥,能夠醫治貪瞋癡的心病;如燈燭星月,能夠指引我們的迷途;如苦海舟航,能夠脫離生死的苦海;如貧人得寶,能夠莊嚴我們的身心。皈依三寶者,以佛陀為導師,以三藏教典為法寶,以一切善知識大德為僧寶,親近學習,護持一切。皈依佛,如同在我們心中建一座發電廠;皈依法,如同在我們心中建一座自來水庫;皈依僧,如同我們在心中的良田上栽植功德。因此,我們必須要皈依三寶,找回生命的價值,重新認識自我寶貴的清淨本性,開發每個眾生本具的如來佛性、平等的法性以及清淨的真心。
三、諸佛菩薩那麼多,我們要信奉那一位比較好?
經云:「佛佛道同。」佛、菩薩並沒有前後的名次及功德多寡的分別。我們要信奉那一尊佛、菩薩,視各人因緣而定。如:歡喜慈悲的性格,可以禮拜觀世音菩薩;愛好智慧的人,可以信奉文殊菩薩;發大願心的人,則以地藏菩薩為典範;重視實踐的人,就以普賢菩薩為榜樣。
佛教是個尊重包容的宗教,信奉那一尊佛、菩薩,是個人的自由,就像是學生填寫志願表,選擇喜歡的科系研讀,只要努力用功,不論就讀那一種科系,都能得到學位。修行也是如此,以有緣的佛、菩薩作為學習的對象,生起見賢思齊的向上力量,終究殊途同歸,人人成佛有份。
四、皈信佛教以後,應如何實踐?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皈信佛教後,除了防非止惡,還要積極的奉行眾善:
1.要正信三寶:對三寶信心不退,對戒法持守不毀,對饒益有情不變,對護持道場不疑。
2.要正見人生:正見人生有善有惡,有業有報,有聖賢和凡夫,有前生和來世。
3.要正語說話:維護善良純淨的口業,不亂說、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還需布施愛語、柔軟語,給人信心和歡喜。
4.要正命生活:不從事違犯五戒的工作,也就是要有正當的經濟生活和謀生方式。
此外,親近善知識,常到道場聽經聞法,或者早晚一炷香,吃飯三稱念,每日誦《般若心經》一卷,或靜坐五分鐘,生活中不離正思、正念等,都是實踐佛法,圓滿菩提的要門。
五、信仰之後,應如何維護信心?
信心乃一切功德的根源,信仰之後,如何保任、維護信心的根苗,有以下十種方法:
1.親近善知識。
2.經常參與定期的共修活動。
3.聽聞正法。
4.閱讀佛書。
5.參加道友集會。
6.要有自我的密行。
7.學習六度四攝的菩薩道。
8.要有禪悅法喜的體驗。
9.關心佛教的發展。
10.正見、正思、正念。
此外,對於信心的維護,要勤於拔除貪瞋嫉妒的雜草,要勤於灌溉清淨戒法的甘露,讓信心的田園生長慈悲、般若的豐碩果實。信仰佛教之後,要以佛為導師,以法為良藥,以僧為醫護,化貪欲為喜捨,化瞋怒為慈悲,化愚癡為智慧。持之以恆,就是維護信心最好的良方。
六、對民俗信仰應該有什麼態度?
人人有信仰的自由,佛教徒應本著慈悲的胸懷,對於民俗信仰要有尊重、友善的態度;對於其他宗教,也能含容等視,以禮相待;不皈依外道天魔,不信奉外道邪教,不跟隨外道門徒,這就是佛教徒面對民俗信仰或不同宗教時,應該有的立場。
七、我們究竟應該信仰什麼?
1.建立四不壞信:皈依佛、法、僧、戒四者,即具有根力,信心堅固。
2.肯定三法印:確認無常、無我、涅槃寂靜的人生實相。
3.信仰業力自作自受:深信世間的善惡好壞都是自己所造作,不由神力,即使有神通也抵不過業力。因此,自己所造的業,一定要自己去受報。
4.信仰依法不依人:人有生滅來去,唯有「法」--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永遠不會改變的。
5.信仰自性三寶:肯定自己的清淨本性,認識自己的本具佛性,所謂「自依止,法依止,莫異依止」,自己是最好的依靠。解脫生死苦患,不是諸佛菩薩所能替代。相信自己是佛,自然會愛護一切眾生,不會有侵犯眾生的言行舉止。信仰「我是佛」,所做的都是慈悲的佛事,所說的都是柔軟的佛語,所思的都是清淨的佛性。
八、信佛必須拜偶像嗎?
信佛有必要拜偶像,因為有見賢思齊的價值。
拜偶像不是拜泥塑木雕的形像,而是禮拜此像所代表的意義,透過聖者形像,容易生起恭敬、懷念、效法的心意。如:一塊布裁成帽子戴在頭上,做成鞋子穿在腳上,大家不會把帽子穿在腳上,也不會把鞋子戴在頭上,布的本質相同,但功能和價值不同。這塊布如果製作成國旗,象徵著國家的尊嚴,將受到千萬百姓的敬禮。又如耶穌教的耶穌像,不論是銅鐵木器,當他高掛在教堂中,同樣受到耶穌教信徒的禮讚。天主教的聖母瑪利亞像,對於信奉她的信徒,見其塑像,獻花膜拜,精神意義大於物質形像,禮拜偶像更有利於凝聚信仰力量。因此,崇拜偶像有其存在的價值,使我們的心靈有了皈依,生命得到救護,情感擴大昇華,並由此喚醒吾人清淨圓滿的覺性。
第二課 教理
一、「空」的意義是什麼?
「空」,是佛教重要的教義,也是佛法不共其他宗教及世間學說的特質。《般若心經》云「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空義;世間諸法皆因緣所生,無獨立的自體,故曰是「空」,實際上,空是建設宇宙萬有的意思。
空是什麼?空是正見,能由現象的存有之中發覺本體真空的真諦;空是般若智慧,由此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種現象;空是因緣,空是不二法門,空蘊含無限,所以虛空無相,無所不相。空像數字中的「○」,放在「一」的後面,就是「一○」;放在「一○」的後面,就是「一○○」,可以無限的增加至天文數字。空也像數學中的「X」,無所不可代表,無限廣大。空又像「阿彌陀佛」這句聖號,有無量的意義,可以代表一切感謝與祝福。空是真理,是萬有,就如同虛空孕育了萬有,空氣孕育了大地萬物一樣。
空並不是無,而是要我們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無對待,空去一切差別觀念,空去一切戲論,甚至連這個空都空去,然後才能享有一個大圓滿、大自在的世界。
二、什麼叫做「四大皆空」?
「四大皆空」是指世間的森羅萬象,無論有情、無情,動物或植物,大至宇宙、人生,小至一花一草,都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和合而成。
「地」大,以堅硬為性,能支持萬物,如人的毛髮齒爪、皮骨筋肉、腦髓等屬於地大。「水」大,以潮濕為性,能收攝萬物,如人的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便尿等屬於水大。「火」大,以溫暖為性,能成熟萬物,如人的體溫暖氣等屬於火大。「風」大,以流動為性,能生長萬物,如人的一呼一吸屬於風大。
譬如:一朵花的綻放,一定要有肥沃的土「地」,適宜的「水」分,溫暖如「火」的陽光,以及流動的微「風」,倘缺少一大,便無法開花結果。人所以能生存,也是假四大和合而成,若是四大不調,必定生病,甚至四大分散,便離死亡不遠了。所謂緣聚則成,緣散則滅,就是這個道理。
所謂「皆空」,意指萬物由眾緣所生,若缺少因緣和合,則不生萬物。四大皆空,不僅在眾緣離散時才說空,當人健康的時候,花正開放的時候,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也就是宇宙萬有均無實體的真理。要說「有」,就是如實的「空性」。
三、什麼是「真空妙有」?
《中論‧觀四諦品》說:「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空是建立萬有的原理,以棉布為例,從緣起法來看,布是空的,因為布只是因緣和合的假相,譬如布的原料是來自棉紗,棉紗是由棉花的纖維紡成,棉花又來自種子,種子要有土地、水分、陽光、空氣、肥料、人工等的栽培灌溉,才能萌芽、成長、開花、結果,之後果熟開裂,種子密生棉毛,可供紡紗。因此,棉布是棉籽結合了宇宙萬「有」的因緣而成,所以從萬有的因緣上看,它的自性就是空,這就是所謂的真空能生妙有。
四、什麼是「無常」、「無我」?
「無常」是指世間一切都是剎那遷流變化,沒有一樣是常住不變。因為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起,因緣所生的諸法,空無自性,緣聚則生,緣散則滅。就如同人有生老病死的現象,山河大地有成住壞空的演變,心念有生住異滅的變化。因此,一切法在時間上是瞬息萬變,念念生滅;過去的已滅,未來的未生,現在的即生即滅,是三世遷流不住,故說無常。
然而因為無常,所以人生才有積極、樂觀、奮發的一面。譬如窮人只要肯勤勞努力,也有發財的一天,因為貧窮也會無常變化。因此,無常帶給人生無限的光明與希望。此外,無常提醍我們珍惜生命、把握當下,尤其學佛者明瞭「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的無常觀,更能精進不懈,進趨佛道,可以說無常蘊藏了無限生機,是昇華人生意義的真理。
世間上的一切事物,不但無常,而且無我。「無我」指一切有為、無為法並無獨立、不變的實體或主宰者。無我,並不是沒有「我」這個人,而是要我們擺脫有形對待關係的束縛,使自己安於無人我、無對待的境界中。能夠「無我」,才能融入大眾,才能「以眾為我」,所以「無我」是修行的根本。
五、何謂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世間上有唯物論、唯識論、唯心論及唯人論,佛教講的是唯識論。「三界唯心、萬法唯識」,這裡的「心」指的就是「識」,不同於唯心論站在反對唯物論的立場,否認一切物質存在的說法。
唯識家認為宇宙萬有的存在,必須透過「識」,依識的虛妄分別執持萬有,才能產生一切生命現象。譬如:沒有「我」的精神,無法建造房子;在房子裡擺上石頭、字畫,也是自我心識(意)存在的展現。又如:過去對未來世界的夢想,成為今日科技發達的原動力,這個夢想亦即是一種心識的醞釀。所以,法界之內的宇宙山河都是透過自我「心識」的現起,才有種種功用,亦即「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六、什麼是「緣起性空」?
「緣起」是宇宙現象的原理,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萬法因為因緣的和合而生,因緣的消散而滅,並沒有實在的自體,所以其本性為空。常人對空的認識,往往止於什麼都沒有的「頑空」;說到有,認為是什麼都有的「實有」。其實,佛法所說的「有」,是如幻的緣起假有,雖有而不礙空;佛法所說的「空」,是無實、無不變的自性本空,雖空而不礙因緣和合的有。此即緣起性空的道理。
七、什麼是三藏十二部經?
「三藏」是指經藏、律藏、論藏,是佛陀的教法,是佛教的教義,是佛弟子依之修行的指南:
1.經藏:梵語音譯「修多羅藏」,意譯「契經藏」,凡所有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根機的佛陀教法,都屬經藏。
2.律藏:梵語音譯「毗奈耶藏」,意譯「調伏藏」,是佛陀為調伏弟子心性,對治眾生惡習所制定的教團生活規則。
3.論藏:梵語音譯「阿毗達磨藏」,意譯「對法藏」,是佛弟子將經典教義加以論議、解釋、整理,而成組織化、體系化的典籍。
「十二部經」是將佛陀教法,依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又稱十二分教、十二分聖教、十二分經。
1.契經:又稱長行,是以散文方式直接記載佛陀的教法,通大小乘經典,也包含律和雜藏。
2.應頌:又稱重頌,和契經相應,而以偈頌重覆闡述契經所說的教法。
3.記別:又稱授記,本為教義的解說,後來特指佛陀對弟子們的未來修證果位所作的印證。
4.諷頌:又稱孤起頌,全部以偈頌來記載佛陀的教法,因非重述長行,故稱孤起頌。
5.自說:是佛陀不待他人請法而自行開示的教說,如《阿彌陀經》。
6.因緣:是記載佛陀說法教化的因緣。7.譬喻:以譬喻來宣說法義,如《法華經》中的火宅喻、化城喻等。
8.本事:是敘述佛陀及佛弟子過去世的因緣事跡。
9.本生:記載佛陀過去世種種大悲行。
10.方廣:宣說廣大深奧的教義。
11.希法:記載佛陀及諸弟子等希有殊勝之事。
12.論議:記述佛陀論議、抉擇諸法體性,並分別明瞭法義,是一切論書的通稱。
有一首偈語,正可說明上述十二部經的內容:
長行重頌並孤起,譬喻因緣與自說,
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及授記。
第三課 文史
一、何謂「本生故事」?
本生,又作本緣、本生譚、本生談等。主要記述佛陀於過去世受生為各種不同身形及身分而行菩薩道的故事。漢譯經典中,屬於本生類有:《六度集經》、《譬喻經》、《賢愚經》、《雜寶藏經》、《菩薩本緣經》等。
根據巴利文經藏《小部尼柯耶》記載,本生故事中彙輯了佛陀過去世以國王、婆羅門、商人、女人及象、猴、鹿、熊等各種動物身形,或救度眾生危難,或為求法精進不懈等種種善業功德,共五百餘則。內文多以散文、韻文寫成,充滿捨己利他的犧牲精神,包括菩薩行六度波羅蜜、四無量心等教法,因而有大乘佛教發源於此的說法。
此外,本生故事自古即深受尊崇和信仰,也被視為繪畫、雕刻、文學乃至戲劇等最佳的題材。隨著佛教不斷的發展,佛陀的本生故事也廣泛流傳於世界各地,成為世界性通俗文學、道德規範的源流。如:古希臘伊索寓言、阿拉伯童話、寓言文學、日本古今物語等作品。由此深厚的淵源,使得本生故事在研究世界文學源流、傳播、比較文學、交流史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與價值。
二、何謂「變文」、「俗講」、「講經文」?
變文即指取材佛經故事,並逐漸加入我國民間故事,加以舖陳改寫,使其通俗生動,適合教化社會大眾的文章。最初源於中唐時期各寺院講經說法時,以變文與變相圖配合說明、講唱,教化大眾,是唐代以來受佛教影響而流行的說唱文學作品之一,演變至後代,凡民間說唱文學者皆可泛稱之。
變文形式約有三種:1.散文與韻文相間;2.全部散文;3.全部韻文,對後代中國文學中「鼓子詞」、「寶卷」、「彈詞」乃至「章回小說」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著名的佛經變文有:《法華經》變文、《彌陀經》變文、《維摩經》變文、目連救母變文等,而以「身餧餓虎變文」年代最久。取自民間的故事則有伍子胥變文、蘇武李陵執別詞、王昭君變文、舜子至孝變文等。
「俗講」的名詞亦起源於唐朝,指以在家信眾為對象,用平易通俗體裁解唱佛經內容的法會。《法華》、《涅槃》、《金剛》、《華嚴》、《般若》等大乘經典,是最常開講的經典。俗講程序與一般經疏相同,分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段,最先宣演一段經文,繼而解說,後以韻文吟唱。
俗講法會中所留下的經文底本,稱為「講經文」,具有通俗色彩,後來成為純粹以「說唱」故事為主的通俗「講經變文」,因而孕育出我國白話文學的先河--宋元話本。
三、何謂「譯場」?
譯場,指翻譯經典之處。佛教東傳之初,譯經仍屬個人事業,隨著佛教的發展,譯經事業逐漸受到重視,而有譯經場的設立。自後秦姚興為鳩摩羅什大師建逍遙園作為譯場後,許多譯場皆為官方護持。如:隋煬帝為彥琮法師建翻經館,唐太宗於慈恩寺為玄奘大師建譯場,唐中宗為義淨大師建翻經院,宋太宗為法天敕建譯經院等,並隨著譯經事業的發展,譯場的規模與制度更加完備。
譯場的組織,設有譯主、證義、證文、書字梵學僧、筆受、綴文、參譯、刊定、潤文等九職,通稱譯場九位,參與翻譯者需具「八備十條」的資格。在這樣嚴格的制度下,譯經成為集體創作的事業,為人類留下許多高品質的文化遺產,而譯場也成為傳播佛法的場所,和培養優秀人才的專門學校,對後代佛教的影響相當深遠。
四、現存最早的漢文佛經是那一部?
現存最早的漢文佛教經典是《四十二章經》。全經共一卷,分四十二章節,故稱《四十二章經》。每章內容簡短扼要,最長者僅百餘字,最短者二十餘字。本經由東漢迦葉摩騰、竺法蘭所共同翻譯,是我國最早翻譯的佛教經典。經中簡要說明早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如:沙門之證果、善惡諸業、心證、遠離諸欲、人命無常等諸義,並闡示出家學道的要義,其說理方式平易簡明,是佛教的入門書。除漢譯本外,尚有滿、蒙、藏、日、英等譯本。
五、經典的「六成就」是什麼?有何意義?
「六成就」是指諸經共通的序分,具有六事成就,如宗密在《盂蘭盆經疏》所言:「一切經初皆云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與某眾若干人。諸經多具六種成就,文或闕略,義必具之。」六成就包括:
1.信成就,即經文「如是」,亦指阿難之信。佛法大海,唯信能入,信受如是之法是佛所說而不疑,故稱信成就。
2.聞成就,即經文「我聞」,亦即阿難自聞。阿難親聞佛陀說法,故稱聞成就。
3.時成就,即經文「一時」,亦即指說法的時間。法王啟運嘉會之時,眾生有緣而能感者,佛即現身垂應,感應道交,不失其時,故稱時成就。
4.主成就,指經文「佛陀」,亦指說法之主。佛陀是世間與出世間說法化導之主,故稱主成就。
5.處成就,指經文中說法之處。佛於天上、人間、摩揭陀國、舍衛國等處說法,故稱處成就。
6.眾成就,即指經文中與眾若干人俱,亦即指聞法之眾。菩薩、二乘、天、人等諸大眾雲集聽法,故稱眾成就。
此六緣具足而使教法興盛,故稱為六成就。
六、什麼叫「疑經」、「偽經」?有何歷史價值?
假借佛說而偽造的經典,稱為「偽經」;來源可疑而被懷疑為偽經者,則稱為「疑經」。一般將二者合稱為「疑偽經」或「偽疑經」。
在印度即有不少假托佛說的經典,有意混亂佛所宣說的教理,現今的偽經,乃指中國、日本等國模仿經論所製作,並假托譯自西域胡本或印度梵文,其中或雜混外來思想、其他宗教,乃至民間信仰的經典,但被視為是由印度及西域傳來的「真經」而被收錄於藏經之中。
最初提出疑經問題者為經錄的編者,他們認為疑經會使真經紊亂,也會令佛所說的真理晦澀。近代研究疑偽經的日本學者牧田諦亮提出六類疑偽經:1.為符合統治者之意而造;2.為批判統治者施政而作;3.符合中國傳統五倫思想;4.鼓吹特定教義信仰;5.標示特定個人之名;6.為療病、祈福等。
以學術立場言,疑偽經的內容、年代、數量、原因等問題,為重要的研究課題;但就歷史而言,疑偽經則提供了許多寶貴材料,成為了解當時思想背景、民間信仰的有效方法。
七、為什麼會有「石經」的出現?其價值為何?
「石經」是指鏤刻於岩石表面的經文,包括儒、釋、道等三家經典,其中尤以佛教最多。石經的開雕,一方面是受北魏開鑿石窟風氣的影響,另一方面是因為歷經多次法難事件後,末法思想興起,為讓「正法久住」,長久保存經典而鑴刻石經。
現存佛教石經中,以河北房山石經規模最大,有「石經山」之稱。由隋大業十二年(六一六)靜琬大師發心鑴刻。經唐、遼、金、元、明、清等歷代續刻,現今完好的石經版有一萬五千餘塊,共刻佛經數千卷,是目前保存數量最大的文字銘刻,在東方文化史上,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此外,元代至正五年(一三四五)於河北居庸關過街塔內壁所刻石經,大小字體計有梵、漢、蒙、回紇、西藏、西夏等六種文字,也是極珍貴的語文資料,頗受重視。依據石經的外型,共分有壁面刻、摩崖刻、碑板刻及幢柱刻等四種。
在韓國、日本亦有石刻經典,前者以全羅南道求禮郡華嚴寺的《華嚴經》最為有名;後者則以寶龜九年(七七八)刻於奈良宇智川摩崖的《涅槃經》碑為最早。唯開雕規模不似中國。
八、什麼叫「格義」佛教?
以道家或外教的義理來解釋佛教道理,稱為「格義」。
佛教東傳中國之初,知識分子常以其類似老莊思想而接受之。至西元三、四世紀魏晉時代,清談之風盛行,尤其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學者雅士,常以老莊思想來說明般若的空理。此種過渡時期的學風稱為「格義」。佛教被老莊空理的清談之風所影響,舉凡佛教講述、佛典注釋,常引用老子、莊子、《易經》的用語,皆稱為「格義佛教」。後世亦有以儒家思想比附佛法者,亦被視為是格義佛教的一種。
以格義方式弘揚佛法的代表人物有竺法雅、康法朗等。東晉道安大師最初以老莊義理講述佛教,注釋佛典,因恐格義歪曲佛教教義,乃主張應以佛教原義正確翻譯佛典,並藉由佛典本身探究佛理。直到鳩摩羅什大師之後,中國佛教才擺脫格義模式。
九、何謂「度牒」?「戒牒」?
「度牒」是指由政府發給僧侶的證明文件,表示其乃依法得到公家經試通過認可,非由私人剃度出家。
度牒起源於北魏。唐天寶六年(七四七)詔令天下僧尼須經由尚書省祠部出具「祠部牒」的度牒以為證明。出家僧尼須領取度牒後,方可受戒,受戒後再領取戒牒,此皆由官方頒發。故度牒又稱「祠部牒」。僧尼以度牒為身分憑證,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免除稅賦、徭役等。僧侶行腳時,必須隨身攜帶度牒,以便隨時證明其為公度僧侶。至清代為止,代代沿用。
「戒牒」是指僧尼出家受戒後所得到的證件。根據《釋氏稽古略》卷三載,唐宣宗大中十年(八五六),曾敕任辯章法師為三教首座,命僧尼受戒給牒,此為我國僧尼正式受戒給牒的濫觴。
明代洪武至永樂年間(一三六八-一四二四),曾三度頒敕僧眾受戒者,須隨身攜帶牒文作為執照,遇關津隘口之處,須經驗明才准予放行,戒牒遂成為僧尼的旅行護照。清朝雍正時,戒牒改由傳戒寺院發給。
民國之後,已無度牒的頒予,僅存戒牒之制,而由中國佛教會或傳戒寺院頒發。
第四課 宗派
一、何謂大乘佛教?何謂小乘佛教?
「乘」,即車乘,是運載之意。指佛法可以運載眾生從生死此岸到達涅槃彼岸的意思,所以將佛法譬喻為乘。小乘即狹小之車,指能運載二乘根機以達小果的教法,其教義主要以自求解脫為目標,故為自調自度(即滅除煩惱,證果開悟)的聲聞、緣覺之道,又作「聲聞乘」。相對而言,自利利他二者兼顧的菩薩道則稱為「大乘」。
大乘諸經論中比較大、小二乘之別者頗多,如《大智度論》卷四、卷十八等所載,聲聞乘狹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利益一切;聲聞法中無大慈悲心,大乘法中則在在強調大慈悲心;聲聞法中皆為自利,大乘法中廣為眾生;聲聞法中無欲廣知諸法之心,僅有速求遠離老病死之心,大乘法中欲了知一切法。
佛陀為愍念眾生,依眾生根器的種類差異而宣說權實,目的仍希望歸於大乘佛道。
印度佛教的發展可分為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初期大乘、中期大乘、後期大乘等階段。十三世紀,佛教在印度衰微後,卻在東亞及南亞發揚光大。經由斯里蘭卡、泰國、緬甸路線者,以巴利文典籍為主,稱為「南傳佛教」;經由中國傳入日本、韓國、越南、馬來西亞者,以梵文典籍為主,稱為「北傳佛教」;傳入西藏者,則稱「西藏佛教」。今日南傳、北傳、藏傳佛教,漸趨融和。
二、中國佛教有那些宗派?
中國佛教共分為十宗。由於佛教傳入東土,與中國文化融和,祖師大德們在義理的發揮,或修持的方法上,各有所專,自成一家,形成宗派,但並非思想上的分歧。例如:禪、淨、密各宗,皆具修持特色;其中律宗深入研究律儀、心法,屬於行為與起心動念的制約、引導,貫通於其他各宗各派。華嚴、天台、唯識、三論、俱舍、成實等六個宗派,均屬義理的闡釋,各有重點,兼弘則可觸類旁通。
以上合計十宗,其中俱舍、成實宗為小乘,其餘八宗皆為大乘。大乘八宗的特色我們可以用四句話涵蓋之:「密富禪貧方便淨,唯識耐煩嘉祥空,傳統華嚴修身律,義理組織天台宗」。
大小乘十宗,在中國佛教發展的歷史中,或扮演階段性的過渡橋樑角色,或在思想領域綻放奇葩,或在生活修行上成為具體實踐的日課,各有特色,相輔相成地豐富了中國的文化,也共同彰顯了佛法的奧義。
三、什麼是禪宗、淨土宗、密宗與律宗?
禪宗因菩提達摩東來,提倡「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禪法精要,以「內傳法印,以契證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由此衣缽相傳,心法相付,傳法於二祖慧可。經僧璨、道信、弘忍而至六祖惠能,以頓悟禪大弘於南方,形成「一花開五葉」、「五家七宗」的輝煌時期。
淨土宗因廬山慧遠大師結社念佛,後經曇鸞、善導、少康等祖師的提倡,形成一大宗派,主張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其後以三經一論發展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的念佛法門,廣受古今佛教大眾歡迎,至今仍盛行於北傳佛教各個國家,各個階層。
密宗因善無畏、金剛智來到中國,在八世紀初才成立宗派,注重身、口、意三密相應,對於儀規、觀想、結印、持咒,特別重視。提倡修四加行來加速成就,或求得當生成佛,因而也盛行於各地。
律宗至南山道宣律師發揚《四分律》,以大乘教義解釋小乘律典,完成「南山五大部」,依據戒律精神,闡述戒法、戒體、戒行、戒相四科,尤其戒體至為重要,提倡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以戒為師,在受持各種戒法與日常修持上,統攝其他各宗各派。
四、什麼是華嚴宗、天台宗、唯識宗與三論宗?
華嚴宗由盛唐賢首法藏國師大成其體系,闡揚法界緣起,重重無盡、圓融無礙的六相、十玄思想,說明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所呈現的一真法界相狀,稱為性起法門。
天台宗以一心三觀、圓融三諦、一念三千的思想為中心,由智顗大師大成天台判教體系,成為我國佛教思想發展史上,最有特色的貢獻。同時又在一心、十法界、百界千如的思想上,開展出性具思想,正好與華嚴宗的性起思想相對。
唯識宗又稱法相宗,因玄奘大師翻譯印度瑜伽系統的經論,門人窺基大力闡揚萬法唯識的思想,大成唯識宗。唯識學可說是佛教的心理學,對於心識有深入的分析,阿賴耶識種子如瀑流,由此說明生命的流轉、輪迴業報的力量以及解脫的根本,主張一切萬法皆由阿賴耶識緣起。尤其轉識成智的思想更是一大特色,通常以有宗著稱。
三論宗又稱中觀宗,因鳩摩羅什大師翻譯印度般若中觀系統的經論,闡揚緣起性空思想,以破邪顯正、八不中道的無得正觀、中道實相來彰顯佛法真理。本宗由吉藏大師大成思想體系,相對於唯識有宗,通常以空宗著稱。
五、什麼是俱舍宗與成實宗?
俱舍宗是根據世親菩薩著作的《俱舍論》而成立,專弘我空法有思想,因六朝陳代的真諦三藏將《俱舍論》譯成中文而盛行。後期因唐代玄奘大師重譯此論,又有門人作疏,稱為「新俱舍」時期。以小乘有宗之名著稱。
成實宗根據訶黎跋摩著作的《成實論》立宗,弘揚我法二空思想,不僅網羅部派佛教菁華,也含有大乘見解,因此本宗定位於由小乘空走向大乘空的過渡著作,以小乘空宗之名著稱。
六、修行禪、淨、密,孰輕孰重?
所謂「密富禪貧方便淨」,學密者注重壇場的佈置、法器的材質,各式各樣,種類繁多,並且講究以金、銀、銅、寶石來鑄造、鑲嵌法器,每次修法都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做準備,對上師更要有優厚的供養,所以學密者無論在經濟上或時間上,都要十分充裕。
禪者的修行生活則是重簡單、隨緣,無論山林水邊、鬧市都會,只要雙腿一盤,即可參禪。今日更講究工禪、商禪、生活禪,能夠把握每一個當下,參究人我相處之道,善觀起心動念,便是當下解脫的禪機禪境。
淨土宗的念佛方法,無論什麼行業,什麼年齡,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可以修持。尤其對於繁忙的現代人,更是契機。許多人傳出預知時至,或瑞相顯現的事蹟,因而鼓舞各行各業的人,精進念佛或行佛,對於現實的人間,積極參與,努力奉獻,更加難能可貴。
有人只修禪,沒有修淨土念佛;有人念佛,不肯參禪;現在也有人禪淨雙修,如永明延壽禪師所說「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中國佛教一向在禪淨之外,還持咒修密,所以現在禪淨密三修也很應機。
禪、淨、密三種修行法,各具特色,端看各人的選擇。
七、三教一家,五教同源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有儒、釋、道三教,儒家講修齊治平,佛教強調一切眾生皆有佛性,道家講返璞歸真,這些都是在善的基礎上發展出來,導人向善的宗教,故云「一家」。五教則泛指世界各大宗教,也都以善為出發點。
舉例而言,儒家思想可綱維人倫,等於佛教的人乘思想;天主教、耶穌教主張生天,等於佛教的天乘思想;道家的清淨無為,任性逍遙,等於佛教的聲聞、緣覺乘思想。各宗教在多元化的人間,均扮演著導人向上向善的角色,或為身教,或為家教,或為含容各門學科的心靈教育。人間佛教重視當下的淨土,致力於解決人間各種問題,所謂以出世思想作入世事業,屬於菩薩乘的思想,主張「人成即佛成」,也就是以聲聞、緣覺出世的思想做人天乘入世的事業,進而實踐菩薩道的慧業。以上係將各大宗教匯歸為五乘佛教,皆可引導眾生到達理想世界,其根本究竟乃覺行圓滿的大乘佛道,故曰五教同源。
八、人間佛教的定義是什麼?
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人間的佛陀。他出生、修行、成道、度化眾生均在人間,一切都以人間為主。
人間的佛陀,他所展現的人間佛教,具有人間性、生活性、利他性、喜樂性、時代性以及普濟性等六種特性。
人間佛教重視現實人生合理的生活。無論是南傳、北傳,顯教、密教,都須具有人間性。人間佛教是地球人類走向未來的一道光明。
什麼是人間佛教?佛陀的教法都是人間佛教。五乘共法、各宗各派、三十七道品、因緣果報、禪淨中道等,一切的佛法都是人間佛教。在度化眾生的方法上,則以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作為日常人際關係順暢的不二法門,也是菩薩利生的實踐。「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這首佛光四句偈可作為人間佛教精神內涵的說明。
第五課 戒律
一、戒的類別有那些?
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間一切道德行為的總歸。受戒猶如學生遵守校規,人民恪守法律一般,不同的是,校規、法律是來自外在的約束,屬於他律;而佛教的戒律,是發自內心的自我要求,屬於自律。佛教的戒律分為:
1.通戒與別戒:七佛通戒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是通於僧俗二眾的禁戒。三聚淨戒也是通戒,凡發菩提心的僧俗二眾皆得受持。別戒則為僧團七眾所各別制定的戒律,又可分為在家戒與出家戒,在家戒有:優婆塞、優婆夷所受持的五戒、八關齋戒、十善戒;出家戒有:沙彌、沙彌尼所受持的十戒,式叉摩那所受持的六法戒以及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的具足戒等。
2.聲聞戒和菩薩戒:聲聞戒,指聲聞乘所受持的戒律,如《四分律》、《十誦律》等。菩薩戒,指大乘佛教所受持的三聚淨戒,即:斷一切惡的攝律儀戒,積集一切善的攝善法戒,攝受一切眾生的饒益有情戒。
3.止持戒和作持戒:護持所受的戒體,停止惡業的造作,稱為止持戒;策勵修習善業的行為,就是作持戒。七佛通戒偈中的「諸惡莫作」屬於止持戒,是消極的止惡,「眾善奉行」則屬作持戒,是積極的行善。
4.性戒和遮戒:本質上是罪惡的行為,稱為性戒,例如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行為,無論佛教是否制戒,國家是否訂法,本質上為天理所不容,是社會所公認的罪行,屬於性戒。如果本質並非是罪惡的,只是容易產生譏嫌,或誘發其他本質上罪惡的行為,則稱為遮戒。例如飲酒本身不是罪惡,但是飲酒容易失去理智,轉而犯下殺、盜、淫、妄等惡行,屬於遮戒。從性、遮這兩種戒,可以看出佛陀制戒所考慮的層面是十分圓融的。
二、受持五戒有什麼利益?
五戒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佛教的戒律雖然有出家、在家的區別,但是一切戒律都是依據五戒為根本。五戒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受持五戒是人道的根本,五戒與儒家的五常有相通之處:不殺曰仁,不盜曰義,不淫曰禮,不妄曰信,不酒曰智。受持五戒的人,會有無盡的利益。《灌頂經》卷三說:受持五戒,必感得二十五名善神的護佑。《月燈三昧經》卷六記載,持戒清淨者能獲得十種利益:1.滿足一切智;2.如佛所學而學;3.智者不毀;4.不退誓願;5.安住於行;6.棄捨生死;7.慕樂涅槃;8.得無纏心;9.得勝三昧;10.不乏信財。
此外,不殺生而護生,自然能獲得健康長壽;不偷盜而布施,自然能發財富貴;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節,自然家庭和諧美滿;不妄語而讚歎他人,自然能獲得善名美譽;不喝酒而遠離毒品的誘惑,自然身體健康,智慧清明。所以,受持五戒,現世可以免除苦惱、恐怖,可以獲得身心的自由、平安、和諧、快樂;將來可以免墮三途惡道,得人天果報,乃至成佛。受持五戒,如同在福田裡播種,縱使不求,自然有許多利益加身,自然享有無盡的功德善果。
三、參加八關齋戒有什麼意義?
佛陀為了使正法久住,制定戒律儀軌來規範弟子,讓僧信二眾各有戒律可資遵循。在家信眾雖然無法剃染,佛陀為了讓他們也能有機會過出家清淨離欲的生活,培養出世善根,播下出家解脫的種子,而慈悲開設八關齋戒的方便法門。
受持八關齋戒是以一日一夜時間,體驗出家的生活,該日除了受持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等五戒之外,還要遵守三條戒律:1.不以華鬘裝飾自身;2.不故往歌舞觀聽;3.不坐臥高廣大床;一齋是不非時食,共八戒一齋。受八關齋戒者,因一日一夜持不淫戒,介於五戒與十戒之間,等同出家人,所以得稱為淨行優婆塞或淨行優婆夷。
四、誦戒的意義?
誦戒的根本意義,在於僧團的「和樂清淨」和「正法久住」的理想。受戒者領受戒法及戒體之後,恐有遺忘,或有意無意之間有所違犯,因此在固定的時間(半月半月)中,或一人,或多人,共同重誦戒條,以溫故知新,再次互相提醒警惕,俾能清淨持守戒律。但是如有違犯者,誦戒前先要懺悔,無私無隱的發露過失,出罪還復清淨,不受罪過的障礙,才能進向聖道,趣入解脫。
五、戒律的精神、意義是什麼?
戒的根本精神是不侵犯。不侵犯而尊重別人,便能自由。譬如五戒中的不殺生,就是對別人的生命不侵犯;不偷盜,就是對別人的財產不侵犯;不邪淫,就是對別人的名節不侵犯;不妄語,就是對別人的名譽不侵犯;不飲酒,就是對自己的理智不傷害,進而不去侵犯別人。
一般人總以為受戒是增加束縛,其實,凡是身陷牢獄失去自由的人,探究其原因,都是觸犯了五戒。譬如:殺人、傷害、毀容,是犯了殺生戒;貪污、侵佔、竊盜、勒索、搶劫、綁票,是犯了偷盜戒;強姦、嫖妓、拐騙、重婚,是犯了邪淫戒;譭謗、背信、偽證、恐嚇,是犯了妄語戒;販毒、吸毒、運毒、吸食煙酒等,是犯了飲酒戒。由於犯了五戒,於是身繫囹圄,失去自由,所以受戒也是守法,能夠受持五戒、真實認識五戒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因此,戒的真義是自由,而非束縛。
六、殺死蟑螂、老鼠、蚊蟲等,犯戒嗎?
佛教以「人」為本,所以不殺生戒主要是指不殺人。殺人是犯波羅夷(極重罪),是戒律中不通懺悔的根本大戒。殺死蟑螂、蚊蟻等,則是犯突吉羅(輕垢罪),屬於惡作,雖然一樣有罪,但和殺人不同。因此,以人為本的佛教,有時為了防止傳染病蔓延,為了大多數人的生存而殺害蟲蟻等,並不是很大的罪惡。當然,如果能夠事先預防或驅逐,那是最上策,就可以避免一些無謂的傷害。
事實上,我們平時在有意無意間傷害的小生靈更多,這種無意中殺害的行為,縱使有罪,也屬輕微。佛教重視的是動機、存心,懷著瞋心而故意殺生,那就必定要受苦報的。
此外,若依廣義而言,浪費時間,破壞物品,也是殺生。因為生命是時間的累積,所以浪費時間如同殺生;相同的,物品是大眾的資源,是大眾集聚因緣而成,也一樣要珍惜愛護。現代社會都在提倡護生環保、主張生物自由平等,與戒律的精神有異曲同工之妙。
七、吸毒是犯佛教的重戒嗎?
凡是擾亂神經系統的物品,如速賜康、安非他命、鴉片、大麻、白粉、煙酒等刺激性的東西都屬毒品。吸毒不但吃掉自己的健康、生命、榮譽、人緣、前途,甚至因為吸毒而家破人亡,斷送一生幸福者,比比皆是,所以毒品要絕對禁止。
佛陀雖未制定不吸毒戒,但佛教中有酒戒,五戒中的「不飲酒」,就是拒絕刺激性及會覆蓋清明神智的物品,以現代角度詮釋,不飲酒就是不吸毒,吸毒就是犯五戒中的飲酒戒,這是佛教的根本大戒之一。
八、破戒與破見有什麼分別?
破戒可懺悔,破見不通懺悔;破戒是個人行為上的過失,可以懺悔糾正,破見是根本思想的錯誤,在見解上無法再接受佛法真理,就永遠與佛道無緣。
因此,學佛應有正知正見的正確認知。
一般人認為,受戒難免會犯戒,不受戒就不會有犯戒的擔憂。事實上,受戒後縱使犯戒,因為有慚愧心,懂得懺悔,罪過較小,還是有得度的機會。不受戒的人,犯了戒不知懺悔,不懂改過,自然罪過加重,只有沈淪三途惡道。
因此,在佛教中,一個破戒的人並非可恥,只要至誠懺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個破見的人,則有如病入膏肓,無藥可救。就如同在政治上,思想犯的罪過比較嚴重。在佛教的戒律上,錯誤的思想見解,如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等五種昧於因果的邪惡見解,是煩惱的根源,也是障道的因緣。因此,一個修學佛法的人,首先要培養正見,有了正當的見解,才能勇猛精進,深入佛道。
第六課 制度
一、什麼是佛教的僧伽制度?
佛教對僧團的管理,以「六和敬」為主要的僧伽制度。六和敬不僅是建立僧團的重要基礎,推而廣之,也是建立清淨和樂的佛化家庭,乃至安和樂利社會的重要根基。六和敬是:
1.身和同住:在行為上不侵犯人,彼此互相幫助、尊重,平等和諧的生活,這是相處的和樂。
2.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不妄語、綺語、兩舌、惡口,彼此說話誠摯,語氣委婉,這是語言的親切。
3.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合,不計較是非利害,不比較人我得失,養成開闊的胸襟、愉悅的心境,這是心意的開展。
4.戒和同修:在法制上人人平等,大家養成奉公守法的習慣,公平合理的生活,這是法制的平等。
5.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對佛法有共同的認識,以佛法作為行事的最高標準,不越離軌道,這是思想的統一。
6.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同享應有的福利與照顧,使大家都能有舒適、安穩的生活,這是經濟的均衡。
二、什麼是佛教的信徒制度?
佛教的信徒制度有:
1.皈敬三寶:皈依三寶是學佛的入門。佛、法、僧三寶是佛教徒信仰的中心,也是超越世間的聖財。佛如光,能圓熟眾生,是為世間的教主;法如水,能滋潤眾生,是為人生的真理;僧如田,能生長眾生,是住持佛法的善知識。三寶的重要,就好比陽光、雨水、大地,缺一不可。唯有皈敬三寶,才得以長養法身慧命,昇華心靈世界,跨越人生的藩籬。
2.受持五戒:是信仰的實踐。戒為一切善法的根本,戒的本質是不侵犯,從不侵犯中,完成身口意三業的清淨。受持五戒,可以增長信心,可以生出功德,可以產生力量,可以人身平安,可以增加道念,可以慧由心生,可以獲得尊重,可以產生和諧。
3.聽經聞法:凡遇有聽經聞法的機會,要發心前往參加;或藉由研讀經典,從中認識佛教的精神所在,提昇信仰的層次。
4.深信因果:佛教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的因果定律。佛經說:「菩薩畏因,眾生畏果。」佛教徒要遠離苦惱,不僅要明因識果,更要深信因果,不悖因果。
5.護持正法:三寶弟子的責任是「護法」,即護持正法,為佛教貢獻心力、財力、人力,都是護法的行為。譬如:對毀謗三寶者,挺身辯解;支持佛教教育的事業,培養佛教青年等。綜言之,最重要的是不護持迷信、邪信的宗教,要護持正信的佛法。
三、什麼是「僧事僧決」?
凡有關出家僧團之事,如:佛門清規及寺院各項職務的行事等,應該依止戒律的制訂,遵循清規以及長老師長的公決,或依往例等原則辦理。出家僧侶弘法,在家居士護法,如此,信眾可以積極參與寺院各項護法、義工,協助僧眾弘法的推動,以其豐富的社會資歷,提供寺院事務的諮商,或對社會協助弘傳與教化,也可辦理文教等佛門事業。但若逢僧團發生任何事端,不評論僧團的好壞是非,以免滋生困擾;對溜單的僧眾,不宜收留,以免犯「五逆重罪」中的破和合僧之過為要。僧事應由僧團全權處理,如此才能維護僧團的和樂、清淨,信眾也才能如法護法。
四、在家居士可以經營管理寺廟嗎?
佛教自早期就有許多居士林、念佛會、蓮社、各種善堂,都是由在家居士發心負責,其職務可以稱林長、會長、社長、堂主,但不宜稱「住持」,因住持為住持三寶之義。居士成立的團體,以從事佛教的慈善事業為主,不宜從事法會佛事經懺等。此外,婚喪喜慶的法事,應交由僧眾負責。佛陀以「出家內弘,在家外護」為教團綱紀、佛法久住的準則,為令僧信和合、教團倫理有序,應各司其職,相輔相成,互助合作。
五、在家居士可以從事經懺佛事嗎?
僧眾負有住持佛法、廣度眾生的任務;在家居士則可在寺院中奉獻服務、護法衛教,兩者各有角色,不容混淆。尤其在家居士不可以越俎代庖,將經懺佛事作為謀生之道。
六、僧信之間應如何相處?
僧眾對待信徒之道:
1.教他佛法,助長家和。
2.鼓勵發心,愛家愛人。
3.勸其正業,正勤正樂。
4.傳授正法,增加信心。
5.老病死生,給予開導。
6.人我煩惱,為其化解。
在家信徒待僧眾之道:
1.四事供養,恭敬尊重。
2.請轉法輪,隨緣學習。
3.宣揚聖德,讚嘆有道。
4.護持道業,助其修道。
5.隨其修行,增益品德。
6.令眾無缺,廣增僧信。
七、如何認識寺院庵堂的性質?
佛教修行者的修道場所稱為寺院、庵堂、道場、精舍、伽藍、蘭若、叢林、講堂、蓮社、佛剎、學舍、念佛會、佈教所、居士林等,現在一般均以「寺院庵堂」作為佛教的專用名稱。
「寺」,古為男眾修行者所居,原為我國古代接待貴賓的官署。西域高僧竺法蘭、迦葉摩騰到中國時,朝廷使其暫住於寺,後建白馬寺使二人安居於此譯經,此後「寺」即為佛教建築的專有名詞,白馬寺也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座寺院。
「院」,以學習為主,如佛學院。院,原意為周圍有垣,轉稱為周垣或指迴廊的建築物,或指官舍等。直至唐太宗敕令建造大慈恩寺供玄奘大師做為譯經的場所,名為翻經院,自此成為佛教建築物稱為「院」的端緒,一般以側重文教方面者,稱為「院」。
「庵」,為女眾修行者所住。是指出家人或隱遁者遠離村落所居住的簡陋草庵。後世特稱比丘尼所居住的地方為庵。然而庵寺昔日原本通指僧或尼所居之寺,並不限於比丘尼所住之寺。
「堂」,為在家學佛者共住的地方之通稱。又指供奉佛像,或者作為講經修行等用途的建築物。
第七課 稱謂
一、佛教常用的稱謂有那些?
佛教的稱謂是一種禮儀,常代表著當事者的身分或職務,也是一種修持程度的表徵。稱謂的先後大小具有維繫佛門綱常的功用,如法合宜的稱謂,是學佛行儀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課。
就出家眾而言,信徒普遍通稱所有出家眾為「師父」或「法師」,「師父」在叢林中是職務的通稱,如受戒師父、依止師父、剃度師父、知客師父、糾察師父、當家師父等。「法師」則代表「以法為師、以法師人」,研修律藏有成者稱「律師」,專門修習禪坐者稱「禪師」,研究論藏或造論闡揚佛法者稱「論師」。
此外,「大師」係指專家、傑出者之謂,大陸比丘尼也有稱大師者。大師有「菩薩」之意,菩薩又稱「大士」,如觀音大士、普賢大士等。開山建寺,為寺院第一代住持者,一般稱「開山大師」。無論僧俗,對於師長或德學俱優者均可尊稱「上人」,或稱大德、仁者、長者。中國歷代帝王往往加封德學兼備,可為一國師表的高僧為「國師」。唯「長老」則僅限於戒德俱尊的出家眾始得稱之。
「和尚」,乃親教師之義,要在僧團中確實奉行六和敬,始得成就。一個寺院只有一位和尚,又稱住持、方丈。傳授三壇大戒時,須有得戒和尚、羯磨阿闍黎、教授阿闍黎三師及七尊證、開堂和尚、引禮法師等人共成佛事。
就在家居士而言,在佛門全心奉獻而未婚的在家女眾稱為「師姑」;未行剃染而服種種淨業作務的在家男眾,稱為「淨人」、「道人」或「教士」。出家眾彼此可互稱師兄、道兄、戒兄、學兄和法兄。在家信徒彼此可稱居士、師兄、師姐。對他人稱呼自己的師父為「家師」,尊稱他人之師為「令師」,自己謙稱學僧、學人、末學或弟子等。
此外,還有上座、中座、下座、僧伽、僧侶、僧俗、僧信、同參、善知識、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優婆塞、優婆夷、檀那、施主、功德主、檀講師、檀教師、弘講師、弘教師、藏主、莊主、庫頭、飯頭、水頭、菜頭、園頭、淨頭等佛門的常用稱謂。
二、何謂「羅漢」?
羅漢是「阿羅漢」的略稱,指斷盡三界見、思之惑,證得盡智,而堪受世間供養的聖者。
阿羅漢有殺賊、不生、應供三義。1.殺賊,能斷除三界見、思之惑,殺煩惱之賊。2.不生,即無生,不復受生於三界中。3.應供,應受人天的供養。
據《法住記》所載,有十六尊羅漢承佛敕命,永住世間守護正法。自此部經典漢譯以來,十六羅漢、十八羅漢成為禪宗寺院主要的造像,呈超凡出俗或奇異姿態,後世乃以羅漢譬喻不拘小節,尚餘習氣的悟道聖者。
三、什麼人可稱為「菩薩」?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覺、智、道之意;薩埵,眾生、有情之意;菩提薩埵意譯作覺有情、大道心眾生。即指以智慧上求無上菩提,以慈悲下化無量眾生,修六度萬行,期於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皆可稱為菩薩。亦即發自利利他菩提心者,稱為菩薩。
諸經典常舉的菩薩名,有彌勒、文殊、普賢、地藏、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亦有被尊為菩薩者,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即被尊為菩薩;於我國,竺法護被尊為敦煌菩薩,道安為印手菩薩;日本亦有高僧由朝廷賜封菩薩號者。
四、何謂「三藏法師」?
三藏法師,指精通經、律、論三藏的法師。在佛教史上,通曉三藏,並從事翻譯經、律、論的高僧眾多,其中以玄奘大師最為著名,世人每以「玄奘三藏」或「唐三藏」尊稱之。其他如鳩摩羅什三藏、慈愍三藏、不空三藏、義淨三藏、真諦三藏、日照三藏、善無畏三藏、金剛智三藏等,也都贏得「三藏」的稱號。
五、何謂「國師」?
國師,為帝王對學德兼備而可為一國師表的高僧所御敕的封號,含有一國民眾之師、帝王之師等意。此號夙行於印度、西域。如訶梨跋摩於印度摩揭陀國折服外道論師,而受王封為國師。佛教東傳以後,西域亦有國師封號,如鳩摩羅什之父鳩摩炎捨相位出家,東渡蔥嶺,龜茲王聞名敬慕,請為國師。
我國封高僧為國師,係於北齊文宣帝天保元年(五五○),敕高僧法常入宮宣講《涅槃經》,尊為國師,是為嚆矢。其後,唐代有法藏為康藏國師,澄觀為清涼國師,慧忠為南陽國師,知玄為悟達國師等。元、明、清各代對佛教領袖人物亦有此封號,如玉琳國師。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一七○六)封章嘉活佛為國師,掌管內蒙古喇嘛教事務。
六、出家人都可稱為「和尚」嗎?
和尚,指德高望重的出家人。和尚梵語音譯為「鄔波馱耶」,意譯為親教師、大眾之師。原為受戒者的師表,如戒壇中,正授戒律者,稱「得戒和尚」;主持白四羯磨授戒儀式者,稱「羯磨和尚」;教授威儀作法,為眾人引導開解者,稱「教授和尚」。後世沿用為敬稱語,如方丈和尚、開堂和尚、主法和尚、主七和尚等。
七、何謂「方丈」、「住持」?
「方丈」、「住持」皆指掌管寺院一切大小事務,監督大眾,並為大眾說法的主僧。
古時,印度的僧房多以一丈四方之室為制,故稱方丈室;後來轉指住持的居室,今為禪林住持或對師父的尊稱。
住持,原為久住護持佛法的意思,後指掌管一寺的主僧。佛教傳入我國之初,習禪者唯以道相授受,或岩居穴處,或寄居律寺,未有住持之名,直至唐代,禪風漸興,徒眾日增,百丈懷海禪師始設住持之制,嚴傳師法,奉其師為住持,尊稱長老,後亦稱方丈。宋代以後的禪林則廣用住持的職名。
八、何謂「仁波切」、「活佛」、「格西」?
仁波切,指堪任密乘軌範師(阿闍黎)的上師,須具備下列條件:1.須有正統傳承的根本金剛上師的密法灌頂。2.從金剛佛至自己的根本上師,其間所有密法的傳承灌頂皆須圓滿無缺,不可間斷。3.須受本尊大灌頂(阿闍黎灌頂),精通顯密佛法及菩提心學,並具備火供、壇城等修法材料,熟習諸經軌所說的修法。4.自己有能力傳授密法時,須經根本金剛上師許可,方能擔任上師阿闍黎,為人傳法灌頂。圓具上述條件後,依照西藏的習慣,即可稱為「仁波切」,意指轉世佛爺。
活佛,指西藏高僧證道圓寂後,為接替前生遺職的轉生。為維護教團的發展,高僧在往生之際,便預告下一代轉生的方向,其弟子即就所言地點尋出一年之內所生出的神童,經正式試驗之後,證實無誤,即推舉為繼承者。
西藏的達賴喇嘛、班禪喇嘛,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以及漠南蒙古的章嘉,均為歷史上著名的活佛。
格西,藏語「格威喜聯」的簡稱。意譯作善知識。相當於博士或教授。西藏佛教格魯派的學制,僧眾循序修學五部要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俱舍》,並於學程期間,每年冬季兼學一月《因明論》),學至《俱舍論》時,由各中部學院的「堪布」(住持、主持者)量其學力,而授予「格西」之銜。
九、何謂「上人」?
上人,係對師長或智德兼備者的尊稱。《釋氏要覽》卷上謂,內有智德,外有勝行,在眾人之上者為上人。《大品般若經》卷十七〈堅固品〉則載,若菩薩摩訶薩能一心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護持心不散亂,稱為上人。《維摩經》中文殊菩薩稱維摩居士「彼上人者」,即人上人、大人物的意思。在日本,上人一語特用於淨土宗與日蓮宗。
十、何謂「同修」?
同修,指同修淨行的人,共同修行同一法門。有謂戒和同修、同修梵行、同修淨業、同修禪法、同修止觀、僧俗同修等。
第八課 儀禮
一、佛教對於民間節慶的看法如何?
中國民間節慶有新年春節、元宵、清明掃墓、端午、中元、中秋;美國有萬聖節、感恩節;泰國有潑水節,乃至全世界各國民族都有各種不同的節日。節慶的形成或是由於人民終年累月工作,需要有共同節日,作為休息、鼓舞士氣以及互相聯誼之用;或是為了效法先賢的忠孝仁義事蹟,而訂定節日以茲紀念。因此,從社會立場而言,節慶實有其存在的必要。
佛教尊重各民族習俗,無有好壞優劣之別,然佛教徒應提倡慶祝佛教的節日,讓佛教徒有緬懷教主、相互學習、宣揚教義的機會,同時藉著佛陀偉大的弘化事蹟,淨化社會人心,達到潛移默化的功用。例如四月八日佛誕節、十二月八日佛陀成道紀念日、七月十五日盂蘭盆會等,都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佛教紀念日。佛教徒若能全力推動,將上述三個節日訂為正式的佛寶節、法寶節、僧寶節,成為全國共同的節日,則佛教將更深入人心,與生活更緊密結合,達到佛法生活化、生活佛法化的目標。
二、三寶節的意義?
佛寶節,指四月八日佛誕節,也稱浴佛節,是紀念佛陀在印度藍毗尼園誕生時,九龍吐水、金盆灌沐的景況。當然,佛陀的聖德、自性、法身早就清淨無染,毋須灌沐,眾生不過是藉此洗滌自我罪業,期與佛心相應。今日佛教迅速發展,許多國家已把佛陀的誕生、成道、涅槃日統一訂為「衛塞節」,所以每當五月月圓時,錫蘭、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都以之為國定假日,尤其錫蘭,更以此日為最偉大的慶典,舉國歡騰。希望所有佛教徒也能在全世界大力提倡訂定衛塞節,或直接稱之為佛寶節,爭取假日。例如:每逢該日,公教人員向機關請假一日,自營商店則自動公休一天,如此逐漸影響政府重視廣大佛教徒的心願,使佛誕節成為國定假日。
法寶節,是紀念佛陀當初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夜睹明星,證悟正覺的日子。十二月八日,讓人間有了佛法、光明,使眾生得以遠離無明,有超脫輪迴的希望,所以稱為法寶節。過去寺院叢林在此日以臘八粥供佛,與大眾結緣,表示感戴佛恩,並為信眾消災祈福,遂將之名為「臘八節」。今日佛教徒更應感念這個使人間充滿光明希望的日子,繼續以臘八粥與世人結緣。
僧寶節,是目犍連尊者為救母脫離倒懸之苦,經佛陀教示,應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設齋供僧,以此功德迴施其母,使離三途之苦,始有盂蘭盆會的節日,所以在中國節慶中,盂蘭盆會為重要的節日。希望佛教徒能本諸過去流傳,繼續提倡盂蘭盆會,光大僧寶的聖德。
三、盂蘭盆會、普渡是什麼意義?
盂蘭盆,意譯作倒懸,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懸,痛苦至極。據《盂蘭盆經》所載,目犍連尊者以天眼通見其母墮在餓鬼道,皮骨相連,日夜苦悶相續,故以神通持缽飯往餉其母,然其母以惡業受報之故,飯食皆變為火焰。目犍連於是向佛陀請示解救之法,佛陀便指示其於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或稱佛歡喜日,以百味飲食置於盂蘭盆中供養三寶,能蒙無量功德,得救七世父母。現今於七月十五日,寺院循例舉行盂蘭盆會,在誦經施食之外,並有供僧大會。
所謂「普渡」,即普施餓鬼諸種飲食的法會。依唐代不空所譯的《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載,阿難一夜在靜處思惟,焰口惡鬼來告訴阿難,謂其三日後即將命終,墮餓鬼道。阿難大為驚怖,急至佛陀座前哀求救度,佛陀教示阿難若能施飲食予恆河沙數餓鬼及諸仙等,非但不落此道,且能延年益壽,諸鬼神等常來擁護,遇事吉祥。後至梁武帝啟建水陸法會,擴而普施齋食於水陸有情,演變而為救拔諸鬼神的法會。
四、生活中的佛教儀禮有何重要性?
佛陀的教法具有人間性,與生活息息相關,表示生活中處處有佛法。要使佛法能普遍為社會所接受,提倡佛教生活儀禮乃刻不容緩之事。
佛教儀禮的範圍涵蓋了生老病死、婚喪喜慶,目的是讓佛教徒在生活中都能有所依循,都能心存感恩,都能歡喜安詳。例如:佛教家庭在嬰兒彌月時,要到寺院中為其子女取名;成年時,行成年禮,代表已能擔當家計,負擔社會責任;結婚有佛化婚禮,接受法師的祈福祝禱。此外,舉凡佛像安座、新居落成、工廠開工、房屋遷移、破土奠基等等,都可遵循佛教儀禮,請法師證明、灑淨及說法,使佛法能落實生活之中,達到佛教人間化的目的。
五、婚喪喜慶儀禮有標準的規定嗎?
人從出生、彌月、成年、結婚,一直到往生,不分國家、種族、區域,都有既定的儀式,這些儀式又都與宗教息息相關。例如:西方社會信奉天主或耶穌者,上從國王,下至百姓,不論生老病死,全在教堂完成一生的祝福。佛教徒亦然,舉凡毓麟之禮、皈依之禮、成年之禮、佛化婚禮、壽誕之禮,乃至臨終關懷、喪葬禮儀,佛教徒都可以在寺院中完成。
舉行這些儀禮最主要的原則是簡單隆重,能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下,接受法師的祈願、諸佛菩薩的加被祝福,使人生更加圓滿殊勝。
六、臨終助念要多久?八小時之內不可移動亡者嗎?
亡者臨命終時,幫助他放下萬緣,提起正念,隨大眾念佛,以正信安住正念是最重要的,因此家屬要輪流助念,或請法師或助念團前來幫忙,最好是八小時之內不間斷的念佛。
亡者雖已斷氣,但神識尚未離開,如果此時移動他的身體,恐其劇痛生瞋而墮惡趣,故有八小時之內不可移動亡者之說。然而八小時之說並非絕對,須依時空人事權宜處理,例如:遇到意外死亡,身體受傷嚴重;或在醫院中往生,諸多不便;或生前即發慈悲心,捐贈器官,遺愛人間者,則不必拘泥於八小時不可移動的禁忌,而流於執著。
七、各種儀禮必須要歌讚唱頌嗎?
世界上凡有重要的集會,無不在會前有一歌唱、讚頌的儀式,有的是唱國歌,有的是唱會歌、團歌,藉以昭顯集會的正式隆重。佛教在舉行法會或召開會議之前,也必須要有此一儀式。一般而言,傳統習慣以唱「香讚」為主;現代佛教活動日益多元,除了香讚以外,「三寶頌」最為普遍流行,三寶頌歌詞如下: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
南無僧伽耶,南無佛法僧。
您是我們的救主,您是我們的真理,
您是我們的導師,您是我們的光明。
我皈依您,我信仰您,我尊敬您,
南無佛陀耶,南無達摩耶,南無僧伽耶。
除此,會中念誦「祈願文」,為參加集會者祝禱祈願,尤其具有特殊的意義。
八、佛教教旗的顏色代表什麼意義?
佛教教旗是一面五色旗,縱橫均為藍、黃、紅、白、橙。五種顏色象徵五乘佛法、五族共和,進而達到各民族平等;橫向表示全世界都能和睦相處,縱向代表世界和平,綿亙永遠,亦即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真義。
第九課 菩薩
一、與我們娑婆世界最有緣的佛、菩薩有那些?
依佛教的宇宙觀而言,十方三世有無量諸佛,其中最為人所知曉,為人所稱念的有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及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三尊佛又稱為「三寶佛」。在諸菩薩中,則有浙江普陀山的大悲觀世音、山西五台山的大智文殊師利、四川峨嵋山的大行普賢王、安徽九華山的大願地藏王等四大名山的菩薩以及當來下生彌勒菩薩,為娑婆世界所熟知,也是與中國最有緣的「五大菩薩」。五大菩薩的慈悲、智慧、大行、願力及包容的特質,一直是佛教徒修持的楷模,學習的目標。
二、佛菩薩的姿態樣子為什麼不同?
諸佛菩薩為了度化不同根機的眾生,於是示現不同的形象。如佛像有坐像,表禪定義;立像,表行化義;臥像,表吉祥圓滿義。至於手印,有接引印、吉祥印、降魔印及破邪印等。
菩薩的姿態有手持蓮花、淨瓶、如意及降魔法器等,更有騎獅子的大智文殊菩薩,騎大象的大行普賢菩薩,騎善聽的大願地藏王菩薩。而佛菩薩的莊嚴、聖潔、柔美、瀟灑、自在,具有宗教淑世教化的功能,表達了生活中的真善美。除此之外,不同朝代的佛菩薩聖像,代表當代佛教信仰的虔誠恭敬,更展現藝術家對佛法的體證,保留了人類的智慧、文化及藝術上的成就。
三、觀世音菩薩是什麼來歷?
觀世音又稱觀自在、施無畏、大悲聖者及圓通大士等。
依據經典記載,觀世音菩薩早已修行圓滿,成就佛果,是過去正法明如來,因以慈悲為本願,倒駕慈航救濟眾生,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補處菩薩,阿彌陀佛的脅侍,常在娑婆世界普施教化。觀世音菩薩的願心,千處祈求千處應,凡受苦、遇難的眾生,只要一心誦念觀世音菩薩聖號,菩薩即時觀其音聲,前往拯救,令得解脫;若有所求,亦皆令得滿足。觀世音菩薩應機隨緣度化,故有三十二應化身之說,如示現佛身、比丘身、優婆塞身、童男、童女身等,以慈悲方便攝化眾生。
四、佛、菩薩、神明有什麼差別?
「佛」是覺悟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他覺知三世一切諸法無常,緣起性空;他已「三覺圓滿,萬德具足」,解脫自在,具足福慧,以自證之德,度化一切眾生,令離煩惱苦,得涅槃樂。
「菩薩」是指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其修行層次共分為五十二個階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及妙覺,一旦登上妙覺地,也就成就了佛果。就像學生要經過小學、中學、大學、碩士、博士的求學階段,才完成了學業。所以只要發心,以智慧上求無上菩提,以慈悲下化眾生,修諸波羅蜜行,均可稱為菩薩。
「神明」,是指對民間有特殊貢獻的人,往生後人們為其建廟祭祀。如王爺、城隍爺、仙公、媽祖、灶神、文昌帝君、財神爺。甚至對自然界不了解,產生山神、海神、雷神、電神等,不過他們尚存貪欲、瞋恚、善惡等煩惱,因此未能了生脫死,遠離輪迴之苦,一旦福德享盡,仍會墮入三惡道,非究竟的皈依處。
五、佛教有那些有名的護法神祇?
護法,乃保護佛法,維持正法的意思。護持佛法的善神稱作護法神、護法天,如梵天、自在天、帝釋天;帝釋即民間通稱的玉皇大帝、天公。此外,還有四大天王、三界二十八諸天、十二神將、鬼子母等。
鬼子母是民間安產與幼兒的保護神,原本喜好竊食他人之子,經佛陀的慈悲教化,遂皈依佛陀,並且發願生生世世保護天下的兒童。在印度佛教的護法神祇有所謂「天龍八部」。經典中所提到的國王、大臣等,也都是佛教的護法。
中國佛教流傳久遠以來,檀那、功德主也稱為佛教護法。而著名的護法神祇則有伽藍護法、降魔韋陀及天上聖母媽祖等。由於佛教具有寬大的包容性,只要對民間有利益,對佛教的正法發心護持,佛教均加以接納、包容,成為佛教的護法神祇。
六、佛教對民間神祇的看法?
信仰是一種出乎本性,發乎自然的精神力,自有人類歷史以來,就有宗教信仰。中國傳統的民間信仰,起初是緣於對大自然現象的不了解而產生敬畏的膜拜,或對特殊貢獻者產生英雄式的推崇。如果將中國民間信仰的神明組織起來,就好像人間的政府制度。例如:為求兒女聰明,拜文昌帝君,如教育部長;為求出門平安,拜天上聖母媽祖,如交通部長;為求發財,拜財神爺,如財政部長;為求民生安樂,拜城隍爺,如縣市長。其他還有土地公,如派出所主管;月下老人,是婚姻介紹所;註生娘娘,是助產士等。
佛教是一個具有包容性的宗教,雖然承認民間神祇之說,但不以神祇為信仰或皈依的對象,因為神祇也是六道眾生之一。
七、中國民間有名的神僧有那些?
出家修行者經過禪定修行,獲得神通力量的稱為神僧。
在印度,佛陀座下有許多弟子證得神通,尤以目犍連尊者,有「神通第一」之稱。在中國佛教史上也有許多神僧,如竺法蘭、迦葉摩騰、佛圖澄、寶誌、寒山、拾得、達摩、布袋和尚、濟公、鄧隱峰、金山活佛妙禪等。這些奇僧異士之所以稱為「神僧」,是由於他們多是為了在亂世中行方便度化,警示世人於瞬息,挽救佛教於危急,因此,權巧運用神通,慈悲濟世。例如:寶誌禪師以神力使梁武帝親見先王受地獄之苦,終於廢除錐刀之刑;佛圖澄善持神咒,示現神通,感化有殺人魔王之稱的石勒、石虎;濟公和尚於戲笑中頻顯神通,處處行俠仗義,扶弱濟貧;金山活佛以其獨特的醫療方式為人治病,救人無數,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神通必須與大悲心相應,若非有益於世人,這些神僧不會輕易示現神通,也不會以神通作為謀利、求名的手段。他們的行事風格固然異於常人,但是他們的菩薩行誼,卻感化了眾多的佛弟子。
八、佛菩薩聖像可以當藝術品、裝飾品嗎?
諸佛菩薩聖像的功能,一般可分為幾種情況:顬信仰上的功能:1.佛教信眾供奉、禮拜佛菩薩聖像,以求淨化心靈,解脫自在。2.旅行者皆將聖像戴在身上,視為保佑衛護,祈求沿途平安,一路順暢。颴藝術上的價值:1.藝術家將之視為佛教藝術品,表現真善美的意境。2.收藏家將其視為古董、裝飾品,收藏或陳列家中,做為欣賞、裝飾之用。
佛菩薩的聖像縱使未被供奉而當作藝術品陳列,只要不褻瀆,也是佛教所許可。如敦煌、雲崗、龍門石窟等優美的佛教藝術傑作,吸引許多人前往欣賞、研究;觀世音菩薩莊嚴的法相,成為藝術家筆下的作品;彌勒菩薩的富態莊嚴、歡喜自在,更是廣受大眾的喜愛。佛法在恭敬中求,心淨則國土淨,只要心存恭敬,佛菩薩的聖像被視為藝術品或紀念品,難道不是菩薩百千萬億應化身之一!
九、破損的佛像如何處理?
破損的佛像依其材質,處理方式可分為:紙繪的佛像可於虔誠誦經後焚燒,泥塑、木雕者可沈於水中或掩埋,因為水火可以成就、清淨一切,例如破銅爛鐵經火一燒,都能成為鋼鐵。換言之,有情生命必經生老病死,無情事物必經成住壞空,大眾不必忌諱以焚燒或掩埋方式處理破損的佛像,會蒙受災難或重責,其實這就如同火葬、水葬我們的親友,只要以虔誠恭敬的心處理即可。
第十課 修行
一、佛教徒有何必修的功課?
現代人生活忙碌,佛教徒在生活中必修的功課,主要不離福慧雙修的範疇。佛陀被尊為「兩足尊」,即為福慧圓滿的象徵。
佛教徒的必修功課內容,依其工作、家庭的需求不同,可有適當調整。如:早上靜坐一炷香,用以省思觀照,革新自我。晚上五分鐘念佛,以佛號洗滌俗慮,契入佛心。日常默誦一卷《心經》,自然智慧增長,所行無礙。此外,誦念「佛光四句偈」,也是必修的功課之一。其內容如:「慈悲喜捨遍法界」,即為奉行四攝妙法;「惜福結緣利人天」,即為實踐廣大布施;「禪淨戒行平等忍」,即為悟入諸佛密行;「慚愧感恩大願心」,即為獲得無量聖財。
二、修行的內容有那些?
雖然各宗各派的修行有其差別,但主要仍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修行的內容也因各人的根機因緣而有所不同,但仍不離以福慧圓滿為標的。
一般的禪坐、止觀、念佛、持戒、課誦、抄經、持咒、朝山等,當然是修行的內容,但推行慈善福利工作,參與社會教化活動,只要是淑世利人的事業,也都屬於修行的內容。此外,大乘菩薩的助道資糧--六度,皆可做為現代人修行的眼目,如不慳吝而行的無相布施,護念有情生命的持戒,心甘情願的忍辱,遍學無厭的精進,淨穢一如的禪定,生佛平等的智慧。
三、共修與自修的差別?
「自修」是自我潛藏,從縮小自己開始,來長養恭敬心,乞求佛法。「共修」則為大乘佛教所提倡,是團體集會的活動,靠大眾的力量彼此相互砥礪,福慧增上。
例如佛陀說的每一部經,都必須有「眾成就」,有聲聞大弟子、菩薩僧眾及無量天人等眾的參與、發問,令大眾心開意解,悟入聖諦。又如諸佛淨土,皆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共修共成,而得不退轉。
自修容易流於自我封閉,退失精進向上的力量,而共修容易發掘自我短處,以維護菩提的種苗。自修缺少境界的考驗,難免會貢高我慢,而共修則具足慚愧的美德,自然能成聖成賢。
古云:「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好逸怠惰是人性的本然,在大眾中共修,可以時時警惕自己,不易退失菩提。
四、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有何差別?
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的差別如下:
1.出家以出離心為本,割愛辭親,一心慕道,有了淡泊的出世性格,再入世作利益眾生的事業;在家以增上心為本,從家庭愛染中,漸漸培養出離心。
2.出家修行重於福慧雙修,且依聞思修入三摩地;在家修行以修福為主,以慧為輔,依喜捨結緣培植福德。
3.出家以寺廟僧團安居、共住清淨為主;在家則依家庭眷屬、五欲和樂為要。
4.出家以弘法利生、自覺覺他為主;在家則以喜捨布施、護世護教為主。
五、修行者需要過午不食?
不一定需要。修行悟道與飲食無必然關係,因為飲食只是健康上的營養來源,而修行主要是在於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的身心淨化工夫。佛法依中道而行,飲食以不貪求、不過飽為準,如蜂採蜜,不損花香。身體如芭蕉危脆,修行者應視飲食如藥石想,藉此療養色身,借假修真,成就佛道。
「過午不食」,是佛制生活規範之一,不是修行的主要條件,故不能代表修行高深的象徵,如同佛陀是因為契入緣起法而大徹大悟,而非因修過午不食而成就佛道。佛道要在眾生身上求,所以三世諸佛的菩提華果,皆從眾生中而來,依眾生為根種,悲心為雨露,方便為和風,忍辱為枝幹,般若為花葉,成熟菩提道果。
六、修行者須求得當生成就、即刻神通?
一般學佛者最大的通病,便是要求當生成就和即刻神通,把修行當成一種魔術,滿足其速成之心,卻忘記修行是返求諸己,內觀覺照的增長,以此降伏心魔,成就佛道。如一顆種子落地,若無陽光雨水,寒風霜雪等助緣,那裡有收穫呢?佛陀於人間成佛,亦是多生累劫頭目骨髓盡捨,田園資產普施,滿足一切眾生所求,積集福德而成。以佛陀智慧德行,尚須六年的雪山苦行;惠能大師的利根,尚且在磨房中舂米八個餘月;普願禪師在南泉山挑水煮飯三十年;慧忠國師在黨子谷掃地四十年。他們尚且需要養深積厚,培植福德因緣,天下那裡有「天生的釋迦,自然的彌勒」呢?
吾人一味貪求「當生成就」,猶如兔上覓角,了不可得;一味的妄想「即刻神通」,忘失本心,偏離正道,亦如水中撈月,徒勞無功。其實禪門的搬柴運水,吃飯洗缽,乃至揚眉瞬目,皆是神通妙用,只是吾人迷茫心智,無法會得罷了!
七、修行是要求別人,還是自我要求呢?
修行主要在於要求自己,協助他人。現代人修行的毛病,只會要求別人,卻不懂得要求自己。例如有人去住山修行,別人就批評他不發心建寺,弘法度眾;創辦文教事業,接引青年,別人又議論他不發心從事社會福利的工作。老是拿著一把尺去丈量別人,無理的要求別人要懺悔業障,要持守淨戒,要發心度眾,要護持道場,自己卻不知慚愧,不肯發心,不知改過,不明事理。
修行實乃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無人可以替代!真正的修行者,懂得要求自己,改心換性,對他人本著悲愍之心,給予方便的協助,才能契入無上心要。
八、如何加強自我修行的密行?
所謂「密行」,其實就是一種覺性的修持。覺悟五蘊不實,而能遠離顛倒夢想;覺悟生命無常,而能發起救度眾生的悲心。
如何加強自我修行的密行呢?如:行立坐臥,威儀自重;吃飯時稱念三供養及食存五觀想,舉心動念,以慈悲利他為本;入眾處事,以慚愧感恩為門。對三寶生起恭敬及難遭難遇之想;對眾生生起尊重及平等忍耐之力,把修行與生活融成一體。這些都是增長福慧的無上密行。
密行,並非秘而不宣,故作神秘之舉,而是視修行為本分事,不以修行做為沽名釣譽的手段,不貪求名聞利養。所謂「朝朝共佛起,夜夜抱佛眠」,心中有佛,此即密行的真義。
第十一課 宇宙
一、宇宙是怎麼形成的?
佛教從各種角度來探討宇宙的相狀,計有世間論、萬法論、本體論、緣起論、因果論等,然而根本思想仍然不離佛陀所證得緣起性空的道理。佛陀說一切法皆因「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由因緣和合而成立,同時也因各種條件的互相依存而有變化,故沒有實在獨立的自性,所以有成、住、壞、空的現象。現象界生起、消滅的原因條件,都不出緣起的法則。此法則也是宇宙、世界、社會、人生及各種精神現象產生的定規。這種世界觀成為佛教異於其他宗教的最大特質。
二、什麼是三千大千世界?
三千大千世界是佛教的宇宙觀,以須彌山為中心,周圍環繞四大洲及九山八海,稱為一小世界,係自色界的初禪天至大地底下的風輪,其間包括日、月、須彌山、四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梵世天等。此一小世界以一千為集,而形成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集成一個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集成一個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由小、中、大三種千世界所集成,而稱三千大千世界,為一佛所教化的領域,故又稱「一佛剎」。宇宙中有無數個三千大千世界,便有無數個佛剎。
三、天堂與地獄在那裡?
天堂在那裡?地獄在那裡?
1.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佛教將宇宙分為十種法界,即佛、菩薩、聲聞、緣覺、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其中,「天」即指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地獄則有十八種地獄。所以,天堂在天堂的地方,地獄在地獄的地方。
2.天堂地獄在人間。有的人生活富裕就像在「天堂」,有的人生活困苦就像在「煉獄」,有的人飽受饑餓凍餒如處在餓鬼,有的人遭逢炮火焚燒就像生活在鬼域。
3.天堂地獄就在一念之間。許多人習慣與人計較、比較,心中充滿猜疑忿恨,整天在貪瞋愚癡,或被煩惱憂傷繫縛,就像生活在地獄。反之,如能時時保持一顆明淨的心,開闊胸懷,包容一切,使人心趨向正道,人間天堂的完成必定指日可待。
成佛希賢端賴一心,墮落輪迴繫乎一念。《維摩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天堂地獄不在他方遠處,即在當下一念。
四、人生會輪迴嗎?什麼是六道輪迴?
世間萬象離不開輪迴的道理,舉凡宇宙星球的運轉,春夏秋冬的更替,晝夜六時的推移,善惡六道的輪迴,身體的生老病死,以及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流轉等,宛如車輪迴轉的現象,都證明「輪迴」的道理。
眾生由於善惡業力的牽引,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種不同的生命軌道,因果相續,無始無終,受無窮流轉生死輪迴之苦,故稱其為「六道輪迴」。
信仰佛教的目的在解脫生死的束縛,因此在了解輪迴的真象之後,進一步要勘破輪迴,超越輪迴,進而要不畏輪迴,雖處於輪迴中而不為輪迴所困,效法菩薩倒駕慈航救度眾生的悲願,最後必能在無盡的輪迴之中超越輪迴而成就菩提慧命。
第十二課 人生
一、人,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
生從死來,死又從生去,一切眾生皆因十二因緣而生生滅滅,在輪迴中牽繫著過去、現在與未來。有如時鐘一般,無始無終,不斷循環。
有情生命流轉的主體是業,業由無明之惑所造,由業又生苦,而苦又從無明(指觀念不能通達)而來,由此而招感生、老、病、死的生命現象。
因此,人為什麼會有「老、死」呢?因為有「生」。生又從何而來呢?從善惡行為的「有」業而來。而行為的有業是因執「取」而生;「取」又因為貪「愛」而來;愛則因感「受」外境的苦樂所起;受又因接「觸」外境所生;觸則源於完具眼耳鼻舌身意的「六入」而有;六入則由「名色」所形成,名即受想行識,色指色身,名色即構成有情的身心部份;名色又由業「識」投胎所招感;而識之所以投胎,則由過去種種善惡業「行」的力量所驅使;而各種的行為造作,則歸於無明煩惱,缺乏智慧而來。
因為欠缺智慧的光明,所以生生世世輪迴生死。因為開發般若自性,所以解脫煩惱,超越三界。生從何處來?從個人的業力或願力而來。死往何處去?也是因個人的業力或願力而去。
二、世間為何有貧富、貴賤、智愚、美醜的不同?
這些問題常常使人誤解世間不平等,甚至怨怪老天作弄人,因而憤世嫉俗或偏激行惡。其實在佛教的因果觀看來,一切都很合理,每件事都有其因緣。主要的原因,就是業力。古德有因果十來偈,可以簡要解答上述問題:
端正者,忍辱中來;貧窮者,慳貪中來;
高位者,禮拜中來;低下者,驕慢中來;
瘖啞者,誹謗中來;盲聾者,不信中來;
長壽者,慈悲中來;短命者,殺生中來;
諸根不具者,破戒中來;六根具足者,持戒中來。
行為是因,業報是果。業力可以左右人生中的窮通禍福。業報又分:引業、滿業、定業、不定業以及共業與不共業。貧富、貴賤、智愚、美醜,皆由前業所感,屬於「滿業」,也就是人人不同的「別報業」。
三、善惡業能相抵嗎?會影響子孫嗎?
為善有如取用有益於健康的粗淡食品、飲料,甚感無味,一段時間之後,帶來可貴的健康,方知粗淡有真味。
為惡有如取用美味的致癌食品與飲料,當下甚為甘甜可口,一段時間之後,卻帶來各種致命的併發症,方知美味的表相之下,隱藏了許多殺手。善惡業並非以相抵了之,罪業如鹽,善業如水,一把鹽放在一缸水中,自然可以把鹽味稀釋淡化,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日積月累,太多的惡業,會減損累世以來的善德。又積極行善,自然消弭往昔惡業。
無論是善業、惡業,都會影響到子孫,因為同業相招之故。行善則招感有德者為後代;行惡者,則招感敗德者為子孫。
四、業力與願力有何不同?
業力是因造作善惡之業,以招感相應果報而得。有部《毗奈耶》云:「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脫。」《中阿含經》又說:「身、口、意三業,以意業為重。」意即心意。身、口二業皆由意業為前導,故心正則行正,行正則業善。
然而輪迴轉世的善惡條件,並非自由意志抉擇,而是因業力的牽引,故《大乘義章》云:「業力如風,善業風故,吹諸眾生,好處受樂;惡業風故,吹諸眾生,惡處受苦。」
願力則因強烈善念而發的誓願,例如菩薩共願皆以「上求菩提,下化眾生」為本。《俱舍論》云:「以願為先,引妙智起;如願而了,故名願智。」可見諸佛菩薩大願皆以大智大悲為首。四弘誓願是一切大願的總願,別願如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藥師佛的十二大願、觀世音菩薩的十二大願。願力可以成就一切事業,淨土宗也鼓勵往生極樂的人乘願再來。
星雲自一九九八年起,撰寫百種祈願文,提供給各行各業佛教信徒作為佛前祈願或當作早晚課誦的參考,希望人人能以善願力共同來成就人間這一塊淨土,成為和樂安詳的美好世界;更希望人人都能開發內心的能源,見到自己圓滿清淨的本來面目。
五、人生對生死應有什麼看法?
人對於生死毋須害怕,只要以平常心來面對,自然而來,自然而去。生,也未嘗可喜;死,也未嘗可悲。生,是死的延續;死,是生的轉換。生既未嘗生,死亦未嘗死,生死一如,何憂何喜?
人在有生之年,能夠把握每一個當下,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人間樂意奉獻智慧力量,把生命的過程當作一所大學,各人選修適合自己根性的科系,許多技藝、專長、學識、善根,可以持續到來生。因此,許多天才都是因為前生專精所學,累積善因善種,於今世現行所致。發菩薩心者,為普利群倫,每一行業,每一專長,均應修應學,因而有諸大菩薩化身千百億的感應事蹟。
人死後,受生投胎的業力有三種:一、隨重業受生;二、隨習慣受生;三、隨意念受生。因此,除了業報之外,習慣與意念都十分重要。
六、人生與因緣果報有什麼關係?
語云:「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人心如地,播植善種或惡種,全在於我們自己,至於得到什麼樣的收成,也沒有理由怨嘆,所以說「心田事不同,果報分勝劣」。
因緣果報,在起心動念間,在日常生活間,重重無盡,比網際網路的電腦還要複雜。常人可以什麼都不怕,但不能不怕因果。「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表示菩薩深知凡事都必然是有因果關係,所以慎於始,而凡事洞察於機先,不昧不滯,自然能掌握未來。凡夫眾生往往糊里糊塗的昧著良心造業,心存僥倖,以為只要隱瞞住他人耳目,惡報就不會降臨。一旦惡報來臨,又往往忘記自己造惡在先,怨恨老天不公。如此惡果相纏,有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而不自知。
慈航法師示寂之前,曾作一首偈語奉勸大家:
奉勸一切眾生,時時反省為要,每日動念行為,檢點功過多少。
只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果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法性本來空寂,因果絲毫不少,自作還是自受,誰也替你不了。
空花水月道場,處處時時建好,望爾廣結善緣,自度度他宜早。
因緣果報,歷歷不爽,要有美滿的人生,就要培植好因好緣,要怎麼收穫,就要怎麼栽。
第十三課 生死
一、何謂「分段生死」、「變異生死」?
佛教將眾生的生死分為兩種:
1.分段生死:又作分段死、有為生死。是變異生死的對稱。指眾生由於每一世所招感的果報不同,而有形貌、壽命等區別,稱為分段身。受此分段身後,必有一期生命的結束。故稱分段生死。
2.變異生死:又作無為生死、不思議變易死、變易死。是分段生死的對稱。指阿羅漢、辟支佛及大力的菩薩等三乘聖者因悲願心而來世間所受的生死。三乘聖者已跳出三界,結束分段生死,由於修行的結果,煩惱迷惑漸除,智慧聖果漸增,此種迷悟的遷移,感得意境的昇華,每一期都不相同,由前期轉入後期的變易,恰好一度生死,故稱不思議變易生死。
二、生死有何譬喻?
在佛教經典有許多形容生死的譬喻:
1.生死如泥:指眾生由於無知、不自覺,因而陷溺在生死的泥沼中,難以出離。《俱舍論》云:「生死泥者,由彼生死,是諸眾生沈溺處故,難可出故,所以譬泥。」
2.生死如夜:指生死猶如長夜夢境,唯有黎明來到,方能覺知夢境的虛幻。《成唯識論》云:「未得真覺,恆處夢中,故佛說為生死長夜。」
3.生死如海:指眾生輪迴流轉,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忽而上昇天道,忽而墮落畜生,彷彿在無邊無際的生死苦海中載沈載浮一樣。《佛所行讚》云:「當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大般涅槃經義記》云:「如來得涅槃船,周旋往返,濟度眾生,故能於彼生死海中得作船師。」
4.生死如雲:指生死魔障遮覆靈覺本性,好像浮雲覆蓋日月一樣。《無量壽經》云:「慧日照世間,消除生死雲。」
5.生死如輪:指眾生以惑、業、苦三者輾轉相因,猶如車輪,在生死中流轉不已。《大智度論》云:「生死輪載人,諸煩惱結使,大力自在轉,無人能禁止。」
6.生死如園:指生死界猶如園林,凡夫耽戀不捨,菩薩遊化其間。《往生論註》云:「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
三、人為什麼會貪生怕死?
生死的事實是假相,眾生隨著業力,在生死流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常人不知,信以為實。其實,生與死是同一件事。表面上看起來,生命的誕生有種種的形相,種種的歡喜;生命的殞滅,有種種的傷感;以悟者的心智觀察,則一切皆為虛妄。死亡只不過如同舊屋殘破剝落,搬了新家而已,身體好比房子,損壞了,換一個好身體,如是而已。事實上,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生並非真正的生,死也並非真正的死。人之所以會貪生厭死,乃我執在作祟,一旦有了我執,世間上的紛擾、動亂、痛苦就如影隨形般逼迫而來。去除了我執,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一如,表裡不異,當下就能得大解脫,獲大自在。
四、人死一定會下地獄嗎?
一般人有一個錯誤的觀念,以為親人死了一定會變成鬼,或下地獄。佛教雖然承認鬼的存在,但是佛教認為人死了之後卻不一定變成人見人怕的鬼。人離開了這個世界,前往的地方,不僅僅是地獄而已,也許到天堂去享樂,也許再降生為人。縱然輪迴為鬼,也必須具備有成為鬼的罪惡因果。好人不但仍然可以做人,還可以做個更好的人,甚至還可以成為聖賢,成為諸佛菩薩。
五、人死有輪迴嗎?
有。佛經上說:「生又何嘗生?死又何曾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其實,這一個死,不正是另一個生的開始嗎?人本來就不會死。佛教講「十二因緣」,生命是環型的,與其他宗教所講的直線型不一樣。譬如耶穌教講:「人從那裡來?」「人從上帝來。」「上帝從那裡來?」「上帝本來就有,不需從那裡來。」佛教主張:「人從那裡來?」「人從死來。」「死從何來?」「死從生來。」人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壞空,我們的心則有生住異滅,生死永遠不停止,像時鐘一樣,循環不已,那裡是開始?那裡是結束?事實上,沒有終點,也沒有起點。
六、人死後的世界為何?
人死亡之後的情形如何?依佛經記載,由於軀殼形體從有形有限轉化為無形無限,人死後的境況要比生前好多了。從下面幾點可作一比較:
1.時空的限制:人在生前受了時間和空間的侷限、隔絕,不能隨心所欲,萬里遨遊,也無法返老還童,縱情恣性,可是一旦死亡而脫離形體的桎梏,他的道心真性就可以自由自在來去,穿越三界時空了。
2.肉體的負擔:《法句經》說:「天下之苦,莫過有身,饑渴寒熱,瞋恚驚怖,色欲怨禍,皆由於身。」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我們的大負擔--餓了要找東西餵它吃,冷了要替它加衣服,生病時要忍受皮肉的痛楚顦顦這個身體所帶給我們的煩惱遠比帶給我們的快樂多。而死亡之後,業識不再受軀殼的牽制,不必再去侍候這個色身,就沒有饑寒、病痛的生理折磨,也沒有種種觸受壓迫的負擔了。
3.人天的神通:活著的時候,人的種種能力都受到軀體限制,死後則不受物理世界的拘束,能夠穿牆越壁,看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聽到耳朵所聽不到的訊息。而且業識具有浮留在空中的能力,能夠自由自在地飛行,其運動的速度可以隨意念所生而無遠弗屆。除了佛陀的金剛座、母親的子宮胎不能穿越之外,其餘物理世界的任何阻礙都可以穿梭自如,真是「念動即至」了。
七、佛教為何要提倡火葬?
佛教主張火葬,既方便又經濟,更合乎衛生,尤其適合於人口爆滿,用地日狹的今日社會;不像土葬費用高,佔地廣,並且埋葬幾年後還要撿骨,非常不方便。火葬安厝靈骨,不需要佔太大的空間,真是一勞永逸。
八、如何永斷生死?
人生在世,最苦的莫過於生死。當親人臨命終時,那一種生離死別的苦楚,如刀刃在心上亂割,真是肝腸寸斷!如何才能免去這種痛苦?佛陀告訴我們,惟有永斷生死苦惱,進入不生不滅的涅槃,才有辦法免除生離死別的痛苦。怎麼樣才能永斷生死苦惱,進入涅槃?佛陀說:惟有修行。
一個人若不修行,則永遠不能出頭。平時若只做些功德,至多僅能獲得人天果報,雖然在天界得以享福,但當福報享盡,仍須墮落受苦,不能出離生死。唯有發出離心,厭離塵世的欲望,不為欲望所縛,再以入世的精神,從事弘法度眾的工作,才能出離三界的生死苦海。
過去諸佛菩薩能出離生死苦海,逍遙於常寂光中,都是經過多生多劫的刻苦修行與磨練,才能有所證悟。因此,若想永斷生死苦惱,則必須認真修行。
第十四課 生活
一、在家信眾應該注重怎樣的生活行儀?
要奉行清淨的生活行儀:1.不接觸非法的場所,如賭場、酒家等眩惑六根,淪喪清明智慧的地方;2.不從事非法的工作,如開設或投資具有賭博或非正當謀生性質的行業。凡違反國家法律及脫離佛教八正道的生活,就是非法,不合乎清淨的生活行儀。
佛陀的三十二相好,都是從累劫注重生活行儀中修來的。生活的行儀,除了要奉行戒律,防非止惡,更要積極的饒益有情,舉凡施予他人信心的和風,歡喜的煦日,方便的雨露,服務的溫暖,都是學佛者實踐清淨生活行儀的內容。
二、佛教徒的人我相處之道?
人與人相處,布施及喜捨即是最好的人我之道。人際間的衝突、矛盾,都在於大家只顧及自我的立場,忽略了對方的需求,因此,造成彼此的怨恨及諍論不休。
佛教的人我相處之道,本著護念眾生的柔軟心,視一切眾生如父如母,如親眷手足,自然能夠和樂相敬。人我相處之道,秉持光榮歸於他人,你大我小的信念;利益歸於他人,你樂我苦的胸襟。能以佛心、菩薩心與人相處,便能水乳相融,無有嫌隙。
此外,佛教的四攝法:「布施」,令眾生身心無憂;「愛語」,令眾生發大信心;「同事」,令眾生信受法義;「利行」,令眾生入佛之智。慈悲喜捨是人我相處之道,忍耐柔和是人我相處之道,慚愧感恩是人我相處之道,惜福結緣是人我相處之道。
三、在家信徒如何過五欲的生活?
五欲為財、色、名、食、睡,涵蓋了眼、耳、鼻、舌、身五根,對應於色、聲、香、味、觸等外境的活動。如何在五欲的生活中修行自在呢?
1.對於色,要不貪美色,對於感情要淨化、昇華,要持守不邪淫的合法婚姻生活。
2.對於聲,要常聞正法、梵唄讚佛之音,並懂得要善聽、兼聽、全聽,所謂「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
3.對於香,家中常有一炷清香供佛,藉此安定心神,俗慮盡消。
4.對於味,飲食的調理不要酒香、肉香,要清淡的菜根香。
5.對於觸,一般世俗的觸,是感官的舒適、快意、刺激、麻醉,但佛教的「觸」,是人我接觸要自然,要中道,以柔軟心、慈悲心、平等心相對待,彼此精神一致,心神意會。
四、佛教徒如何規劃生涯?
依出家、在家分別說明如下:
1.出家的生涯規劃:第一個十年,為培植福德因緣的階段,應學習持戒的生活,苦行作務,熟悉各種佛事行政。第二個十年,為廣學多聞發心的階段,奉行慈悲,立志為眾,隨緣參學,以專經專論作為自我的密行。第三個十年,為住持道場教化的階段,弘法教化,安僧辦道,將其經驗傳承後人。第四個十年,增上發心,伸廣長舌,作獅子吼,講說佛法,度無量眾。第五個十年,為放下萬緣遊化的階段,隨緣自在,遊化各方,樹立慈悲形象,著書立說,令法音流傳十方。
2.在家的生涯規劃:第一個階段,重視信仰的增進,如:聽聞正法,布施結緣,參與共修,義工服務等。第二個階段,重視慧解的加強,如:研讀高僧傳記、佛教歷史、宗派專書等,深入經藏,以法樂自娛。第三個階段,重視修持的內涵,如:自我的修行:念佛、禪坐、誦經、拜佛等。大眾的修行:為教奉獻財物、勞力、智慧等。能夠明瞭修持的內涵所在,肯定參與教團的活動,即是修持。第四個階段,為輔助教團弘化的階段,把經驗傳承給後人,協助教團的發展。第五個階段是學習出家的生活,受持齋戒,離俗世家,閱讀經藏,著書立說,破邪顯正,講說佛法,協助教化的工作。
佛教徒的生涯規劃,以自利利他為根本,不求速成,不急功好利,以知苦惱、知慚愧為內學,莊嚴成熟美好的佛國淨土。
五、在家信徒的布施之道?
1.不自苦:應衡量現實的經濟狀況,不必存有與人比較的心態,只要隨力布施,即使微分供養,也會得到無量無邊的福德。
2.不自惱:凡所有施,皆隨喜隨緣,不須為難勉強。
3.不後悔:布施後,不生起懊悔的心,不計算功德多寡,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4.有意義:布施就像播種,種子要落在肥沃的土地,才能有豐富的收穫。選擇一塊具有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利益大眾的福田,讓每一分的布施,都能發揮無限的功用。
布施之道,除了不自苦、不自惱、不後悔、有意義之外,還要有歡喜心、恭敬心,懂得細水長流之道。此外,身體的禮敬、勞動服務;言語的讚美,傳播正法;心意的隨喜及智慧的貢獻,並對於眾生無畏的布施,給予信心、希望、方便,更是布施的真諦。
第十五課 家庭
一、佛化家庭的生活內容是什麼?
1.家中設一佛堂,增長對佛法的信心。
2.要有佛書專櫃,開拓智慧寶藏。
3.張貼格言法語,時時自我反省。
4.早起安排定課,念佛、禪坐、誦經、拜佛,與諸佛賢聖常往來溝通。
5.每月幾餐素食,全家約定,以早齋或初一、十五日,或六齋日,培養慈悲護生的觀念。
6.家庭有共修的時間,禪坐、念佛、讀經皆可,增進家庭的和諧。
7.共同做寺院的護法,長期護持道場,接引他人學佛。
8.常用佛法,互相勉勵。
佛化家庭的生活內容,凡是合乎佛法正道,能令家庭美滿,眷屬和樂的活動,都可以隨緣隨喜的參與。
二、佛化家庭應如何注重親子關係?
1.要有信仰的傳承:父母把信仰傳承給下一代,就像薪火相傳,生命得以綿延不斷。信仰,是留給孩子最好的財富。因為人世間的金錢終有散盡時,但是有了信仰,則能開發善美的本性,獲得無量的聖財。
2.要有佛化的生活:孩子不是父母的討債鬼,而是菩提幼苗、有緣眷屬。不用權威管教孩子,多讚美,少責備;多鼓勵,少打擊;多說理,少命令;多接納,少拒絕。
3.要有上慈下孝的模範:兒女就像一張白紙,父母的言行是他們學習的模範。因此,不只是一味要求兒女孝順,自己也要對父母供養承順。如是因如是果,慈愛的父母,必然能使兒女感動,親子的關係自然能維持上慈下孝的倫理綱常。
4.彼此慚愧感恩:親子之間,常懷慚愧、感恩之心,彼此相互學習,把家庭建設成清淨安樂的道場,彼此互為助道因緣。人的一生,與家庭生活關係密切,家庭是悲慘的地獄或是歡樂的天堂,眷屬是善人聚會或是怨憎相會,端在吾人的一念之間。
三、家庭中的成員信仰不同,彼此應當如何相處?
同一信仰的家庭最圓滿幸福。但是,如果家庭中有不同信仰的成員,更應該發揮尊重包容的心胸,容許異己的存在,不批評,不非議他人的信仰。自然界的風雨各不相同,但也都能遍灑人間,滋潤成熟萬物;宇宙間的星球各有運轉軌道,也能彼此循環無間,呈現晝夜四季的風貌。
面對不同信仰的家庭成員,柔軟慈悲心是溶化彼此隔閡的不二法門。多一些讚美的聲音,多一些關懷的溫情,多一些協助的行動,多一些忍耐的智慧。人人有信仰宗教的自由,藉由尊重包容的平等觀,才能避免困擾和紛爭,不造成家庭情感的傷害,影響和樂的氣氛。
四、居家如何過感情生活?
1.對父母長輩要恭敬孝養,以盡人倫之情。
2.對兄弟姊妹要助其創業,使其生活順利,以盡手足之情。
3.對夫妻伴侶要相敬相愛,生活無令缺乏,以克盡夫妻互諒互信之情。
4.對年幼子弟要教授禮儀及處世之道,助其達成理想,以盡提攜之情。
5.對親人朋友要講求仁義,以盡守望相助之情。
此外,居家的感情生活中,除了創造歡樂的氣氛,增進彼此情感的融和,更要以緣起法,昇華淨化彼此的執著,以信仰為居家生活的中心,帶領眷屬,由愛家到愛人,將家庭的小愛,擴大為菩薩清淨的大慈大悲。
五、在家信眾應該如何經營錢財?
佛教有所謂的「正命」,就是合乎五戒的經濟生活。在人世間,小至個人生活,大至國家的富強,社會的安定,都與經濟的關係密不可分。如何經營錢財?1.將本求利,獲取報酬;2.勤勞節約,積集財利;3.一技之長,開拓事業;4.智慧靈巧,增加財富。這些都是淨財的來源,不犯法不違法,合乎佛陀所教導的正命的經濟生活。
錢財要如何分配呢?可分為十等分:六分作為家人生活之用,其餘四分,一分儲蓄,備不時之需;一分作為醫療或娛樂之用;一分幫助親屬或社會福利之用;一分作信仰布施,廣植福田之用。
來路正當的錢財不是毒蛇,只要懂得經營分配,錢財也能成為人間的慈航,救人上岸,解除他人的憂悲苦惱。
第十六課 素食
一、素食的意義為何?
世間上的生物,都要靠飲食來維持生命,就是樹木花草、山河大地也需要陽光、空氣、水土作為營養,才能存在。
有的生物是肉食,有的是素食。獅虎熊豹屬於肉食,牛羊馬象屬於草食,人介於肉食、草食之間。中國古代就有慈悲護生的思想,儒家所謂:「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佛教為了愍護眾生,倡導不斷大悲種,包含了素食的精神意義。但佛教的流傳,以人為本,因應各地風俗,對飲食並沒有強烈的要求。
今日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在印度,鐵路餐廳皆以素食為主;在美國,有的鄉鎮不准葷食進入。這些國家不是以宗教的立場,而是站在人道、健康的觀點倡導素食。
總而言之,素食有下列六點意義:
1.培養慈悲。
2.有益健康。
3.比較衛生。
4.維護生態。
5.增加耐力。
6.促進和平。
二、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
佛教徒不一定要素食。譬如西藏、日本、泰國等佛教國家,囿於當地的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有很多人並非素食者。然而素食合乎儒家的仁愛和佛教的慈悲,所以非佛教徒的神父、牧師也有素食的。中國佛教倡導素食是為了實踐慈悲的精神,信仰之後,能吃齋茹素是最好的,倘因家庭或工作上無法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日,或六齋日吃素,或平日只食肉邊菜、三淨肉亦可。
三、素食者可以吃蛋嗎?
吃蛋是否殺生,素食者可否吃蛋?此有二種說法:一說現代的飼雞產的蛋,並未受精,不能孵小雞,因此可以吃;一說佛教戒律中有一條譏嫌戒,是為避人譏嫌。若吃雞蛋時,逢人便要解釋,為避譏嫌,因此乾脆不吃。其實吃與不吃並不是很嚴重,只不過說明一個人持戒嚴不嚴謹、清淨不清淨而已。西藏佛教的喇嘛吃牛肉、羊肉,南傳、日本的僧人也吃魚肉,對某些人而言,吃未受精的雞蛋並不是嚴重的問題。因此,對於認為可以吃的人,我們不必批評他人犯戒;主張不可以吃的人,也毋須刻意自我標榜,或渲染讚美。
四、寺院道場為什麼不食用五辛?
五辛是味濁之食,寺院道場裡所以不吃五辛的原因,乃五辛氣味渾濁,且易令人生起亢奮、不淨之想。佛教講清心寡欲,尤其道場是香花素果、清淨莊嚴之地,為免擾亂大眾修行,所以不吃五辛。
五、吃植物是殺生嗎?
殺害動物是斷其命根,動物顯現出來的是心理反應的恐懼,是一種情識活動;摘食植物之後,可以再播撒種子,延續生命,植物所表現的是物理現象,二者不同。
六、不如法的素食觀念有那些?
素食的意義,在培養慈悲與柔和的性格,因此正確的素食觀念,是素食者必須具備的。一般常見不如法的素食觀念有:不願與葷食者同桌共餐,不肯食用別人所給予的蛋糕、餅乾,排斥使用煮過葷食的鍋盤,造成他人的難堪、不便。甚至有人批評素菜製成雞鴨魚蝦的形狀,殊不知這是為接引初機者吃素,漸離肉食,不造殺業的方便之門。
七、為什麼有的素菜要做成雞鴨魚蝦的形狀?
素菜做成雞鴨魚蝦的形狀,對於有心素食者而言是一種方便,一方面是為了藉此逐漸適應素食的習慣,另一方面,在祭祀祖先的時候,素雞、素鴨等可以代替葷食,滿足一般家庭祭品必求豐盛的心態。然而對於修行人而言,素食的精神主要在於培養慈悲心,因此,為了避免遭人譏嫌,製作的形象及味道不宜太像,以免失去素食的意義。
八、日本、藏傳諸佛教國家為什麼不素食?
佛世時的出家弟子因應當時的風俗習慣、氣候變化,過的是托缽的飲食生活,他們沒有任何飲食方面的禁忌,也不揀選托缽的對象。今日日本、西藏、泰國等南傳諸佛教國家仍恪守佛世時的古風,信徒供養什麼,就吃什麼。這是日本、藏傳、南傳諸佛教國家所以主張不吃素食的原因。
九、長期素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嗎?
古代的高僧大德長期吃素,不但耐力充足、毅力堅強,而且還十分高壽。
現在許多外國人也吃素,一切生活正常,並不影響工作。現代西方國家的醫學界早已極力提倡減少肉食,因為肉食容易造成血管內積聚太多的脂肪與膽固醇,導致血管硬化和阻塞的病症,而素食則有益清除體內的毒素。因此,吃素不僅不會營養不良,反而有益健康。
至於有些吃素的人顯得瘦弱、體力不支的樣子,主要是對素食的觀念不正確,或因烹調不當,或因飲食不均,或因生活作息不當所致,並非長期素食所引起。
第十七課 民俗
一、佛教徒可以算命看相嗎?
《易經》、卦象本為我國固有哲學,影響中國人的人生觀、宇宙觀至深至遠,但少數江湖術士利用一般人心理的弱點,以算命、看相、卜卦來探知人的過去,斷言人的未來。其中雖也運用了中國的八卦哲理,但此類在佛教而言仍是世間法,凡世間法,皆屬無常,是會變化的,故命運非定數,而是因緣法。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一般人之所以喜歡算命看相,主要是由於心理迷惘,希望借助外界的幫忙,指引一個方向,類似今日的心理諮商、商談所,只可供作參考,但不做標準。因為命運是自己造作業因而產生的果報,人的舉心動念,都在創造自己的命運,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到處結好緣,自有好命運。因此不必依賴算命、看相來決定自己的前途與未來,自己的身心行為就能決定自己的命運。
二、人的命運可以改變嗎?
人類因思想觀念的不同,就有千差萬別的人生際遇。有的人往往因為一個念頭而改變了一生。所以,要改變命運,首先需要建立正確的觀念--正見。人生沒有正見做前導,好比失去方向的舟航,迷失在茫茫的大海上,不知何處是歸航。因為判斷失去了準則,無論是一種習慣、一種迷信,或是愛欲情念、權力野心,都很容易讓人走向負面的人生。建立了正確的知見,常常可以因為一件事、一句話、一個人而奮發向善向上,因而走向人生的光明面。
所謂「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再壞的命運,也能透過種種的懺悔、善行而加以改造。相反的,再好的命運,也會因為惡念、惡行而變壞。
改變命運的方法,具體的說:觀念可以改變命運,信仰、持戒、結緣等各種善行義舉,都可以招感好運的到來。所以佛教希望人人能夠把握難得人身,積極的去開創美好的命運。
三、佛教贊成看風水、選日子嗎?
一般家庭每逢婚喪喜慶總要找人看風水、地理,算時辰,因此容易讓神權控制自己的意志,左右自己的命運前途。佛教認為世間上任何一件事都有它的理,所謂天有天理,地有地理,人有人理,物有物理,情有情理,心有心理,地理風水當然也有它的道理存在,但不是真理。所以佛教不但反對對時辰地理的執著,而且主張不要迷信,要從神權控制中跳脫出來。
從佛教的業力、因果等真理來說,人的吉凶禍福,都是由於過去世的善惡業因而感得今生的果報,並不是受到風水地理所左右的結果。例如在同一條路、同一個方向的房子,有人富貴,也有人貧賤,可見這並不是方向的關係,而是因為經營方法的不同;又如將窗戶打開,就有風和陽光進來,這也合乎風水,並非只有方向、位置才叫風水。所以,佛教徒一生應當奉行「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的至理名言,只要大家適合、方便,就是最好的吉日良辰;只要自覺心安,便是最佳的地理風水。所以佛教徒不要盲目的相信地理風水之說,而應該相信「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
四、女眾生理期間可以誦經、入寺院禮佛嗎?
一般民間習俗認為女性在生理期間不可誦經或禮拜上香,乃至到寺院去。這是因為一般人認為鬼神的瞋心仍重,雖然在某些方面比人類的能力好,但與人類同為有漏的六道眾生,心中仍有所執,所以便有種種忌諱。佛教是個理性、民主,有科學精神的宗教,月事既然為女性的正常生理現象,只要處理得當,虔誠的在佛堂禮佛、誦經精進,並無不可。
五、佛教准許燒金銀紙嗎?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認為人死必到陰間為鬼,親友惟恐其在黃泉道上無資可用,所以有燒金銀紙的習俗。但是佛教認為:人死之後,隨著生前累世所造的業力而轉生於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之間,所以人死不一定是鬼,即使為鬼,其所能享用的資具也要依他的福德而定。若是無福德者,再多的冥紙對他也沒用;若是有福德者,即使沒有冥紙,也能得到所需。尤其,有的人更為亡者燒房子、車子,如果亡者在陰間沒有土地,要他把房子蓋在那裡?如果亡者是因車禍往生,是否要他再度車禍喪生一次?所以這些舉動看起來並沒有考慮得很周詳。
不過,中國人是重視孝道的民族,為了慎終追遠,燒一點冥紙略表寸心,無所謂可與不可,就像西洋人用獻花的方式表達對亡者的思念、敬意及關懷,只要適度,不過分舖張浪費,原無可厚非;但是,最好的作法是為先人建紀念堂、紀念像、紀念塔,或是設置獎學金、修橋舖路、助印經書、布施救濟、供養三寶等,都是對先人的紀念方式,比焚燒金銀紙錢更具意義。
六、家中有人往生,需要把佛像遮蓋起來嗎?
不必!因為此時亡者正需要佛菩薩的接引。因此,不但家中原已供奉的佛像不必遮蓋,甚至可以在亡者臨命終時,在他的視線內安放佛像,使病人觀像而生善念,得以往生善道。
平時居家供奉佛像,只要選擇整齊清潔、明亮安靜的地方即可,不必講求富麗堂皇,也不必看地理方位或選擇吉日良時,更不必怕觸犯任何忌諱,例如有一些人身上配戴佛像或念珠就不敢進入浴室、廁所,認為有褻瀆佛像的神聖,其實「心淨則國土淨」,淨穢不在於形象上的分別,有時心中的貪瞋愚癡比廁所更為汙穢。心地清淨,心中有佛最重要。
七、在中國習俗中,客死他鄉者,遺體不能返回家中嗎?
中國人一向重視落葉歸根,那是因為農業社會裡,人們多半一生守在自己的鄉里、家園。但是在現代工商業社會裡,許多人都是出外謀生,因此客死他鄉的人越來越多。一個人死在外鄉已經很可憐了,應該讓他回家,讓他獲得溫暖,才能安心去投生善道。
八、民間信仰中有殺豬宰羊來祭拜亡者和諸路鬼神,是否真的需要如此?
《地藏菩薩本願經》說:「臨終之日,慎勿殺害及造惡緣,拜祭鬼神,求諸魍魎。何以故?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因此,一個人往生後,如果家人又為他殺豬宰羊來祭拜,等於又為他造殺生之業,對亡者來說,只有害而無益。尤其,人的生離死別已經很哀傷了,為何還要把這種痛苦加諸在豬羊等動物身上呢?
九、什麼是「扶乩」?
「扶乩」又稱「扶鸞」,是民間一種神秘的宗教活動。由兩人扶架,以法術請神降臨,藉由木架在沙盤上擺動,顯示神的旨意,來治病或解答民眾的疑問。依佛教而言,神屬於六道之一的天道,或是鬼道,屬於有福報的鬼神,藉由附著在人或物上傳達訊息,決定人的命運禍福,缺乏正知正見的人,就容易被神的喜怒哀樂所掌控。
十、什麼是「收驚」?
有些人受到驚嚇,精神處在不穩定的狀態,認為是魂魄離身,或被鬼魅入侵,便會去找術士作法引魂回身,驅邪避煞。
其實受到驚嚇時,應該找出原因,徹底解決,找術士作法有時候反而會加重心裡的恐慌,或延誤就醫的時間。
十一、民間為什麼有喝符水的習俗?
民間利用符咒驅鬼治病,用硃筆寫符於紙,燒成灰後和水吞服,或用施咒過的水服用,這是早期的道教用符水治病傳教所沿襲下來的習俗。一般來說,發現疾病應就醫檢查,應病予藥,才是究竟。
十二、燒王船有何特殊意義?
今日台灣沿海鄉鎮有燒王船的習俗,據傳是由於中國沿海一帶把瘟疫的流行歸因於瘟王的作怪,因此製造王船,舉辦燒王船的祭典活動,象徵藉由迎送瘟王,可以免除一切疾病和災難。
十三、成年禮的含意為何?
成年禮表示一個人從孩童、少年進入成年時,所得到社會認定與自我成熟的一種生命成長的禮儀。此禮由來已久,今日一般以年滿十八歲的青年男女為對象,舉行此項禮儀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藉由莊嚴隆重的祝禱儀式,令參禮者體會到成年人應有的擔當與義務,進而肩負起對自己、家庭、社會的責任。
第十八課 應世
一、佛教徒可以從事政治嗎?
可以的。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應化身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其中即有國王、宰官、大將軍身,以其政治背景,為眾生創造富足安樂、無有怖畏的人間淨土。佛陀為國王們講說轉輪聖王的理想政治,歷代國師以佛法的智慧輔佐帝王治理國家,在在證明佛教徒可以參政,但不必直接干治的中道思想。佛教徒如果能本著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菩薩精神,從事政治的事業,更能擴大心胸,為眾謀利。
政治,乃眾人之事。佛陀也說過自己是「眾中之數」,佛教徒參與政治,本著愛國愛家及關懷一切眾生的悲心,懷抱淑世濟人的聖賢之心,從事政治的事業,又有何不可呢?
二、佛教對戰爭的看法?
佛教基本上是崇尚和平的宗教,不主張戰爭,雖然過去的僧團,例如古代的日本、韓國都有僧兵的設立,但這是為了保護聖教不受人欺負、迫害。自古以來,佛教並不像其他宗教那麼好戰,尤其在中外歷史上,雖然號稱為王道的戰爭,是為了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不過多數都是為了侵佔別人的國家、土地而引起的霸道戰爭,這是佛教所不贊成的。
佛教認為,凡事不一定要藉由武器解決,也不一定要在沙場上才能一決勝負,仁政可以代替戰爭,例如現在的經濟成長、自由民主、文化交流等,都是勝利的表徵。此外,佛教倡導和平,主張以慈悲來促進和平、以去除我執來促進和平、以寬容來促進和平、以同體共生來促進和平。佛教不主張戰爭,果真要戰爭,也應與自己的八萬四千煩惱魔軍而戰,才能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三、佛教徒可以參加戰爭嗎?
可以。因為國家有徵兵制度,佛教徒不能違背法令;再者,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當國家有了災難,雖是僧伽,也不能置身事外,因為出家並非出國。當初佛陀也曾有過保衛祖國的行動,並且提出「親族之蔭勝於餘蔭」之說。現代佛教徒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只要不是因為瞋心或個己利益,是為了盡忠報國,為了救生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上陣殺敵,是佛教所允許的。何況戰爭也不一定上戰場殺戮,佛教徒可以從事後方的救護工作。
再說,不保護自己的國家,對國家社會沒有幫助,將會被國家社會所遺棄。因此,不殺生雖是佛教徒共守的戒律,但是如果本著大慈大悲、救人救世的胸懷去護生、護國,即使有戰爭行為,只要願負因果的責任,就大乘的戒律精神而言,是值得推崇讚美的。
四、佛教對同性戀的看法?
同性戀非常理可說明,一般傳統有一套道德標準,但是現代世界潮流對道德標準重新估定,所以同性戀形成另類的問題。凡感情的問題,以佛教而言,只要產生了執著,不論同性、異性,都是身心痛苦的來源。
五、佛教對民權的看法?
人類從民智未開,對自然界神祕力量崇拜的神權時代,演進到對帝王絕對服從的君權時代。現今發展到民主社會的民權時代,大家不只提倡自由,也重視民權,強調人的生命有無比尊嚴,舉凡生存權、參政權、平等權、自由權、財產權、文化權等,均應受到保障。
佛教更進一步提倡「生權」,主張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有生存的權利,不容許輕易受到傷害。所以關懷眾生,救度眾生,為天下眾生服務,是佛教徒維護生權的表現。「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根本教義,就是佛教尊重眾生,重視生權的最佳詮釋。
六、佛教對女權的看法?
1.女性應有平等權:佛陀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眾生與佛尚且平等,男女何以不能平等?世界上,男人一半,女人一半,文明社會中,有修養的男眾應該尊重女權,倡導男女平等。
2.女性應有參與權:女眾的智慧、能力並不亞於男眾,故應參與政治、社會等各種公眾事務,積極擴大參與服務的機會與層面。
3.女性應有自主權:應發展女性溫和、慈悲、細心、勤勞等特質,猶如觀世音菩薩,以慈悲、莊嚴來美化世間。
4.女性應有尊嚴權:拒絕社會中存在傷害女性尊嚴的行業,如娼妓等色情行業。
七、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
佛教認為,對於每一個生命都應該本著愛心、慈悲心,讓他健康的存在;但是一旦成為植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時,痛苦不堪,對照顧他的人而言,更是沈重的負擔。因此,能不能執行安樂死,重要的關鍵在於是否以慈悲心為出發點;也就是說,只有最愛他的人,以愛為出發點,基於慈悲來做決定,合情合法,才能解決問題。
八、佛教對墮胎的看法?
胎中嬰兒也是一個生命,墮胎也算殺生,這在理論上來說一點也不錯。但是有的婦女在懷孕期間已知懷了畸形兒,如果不允許墮胎,讓母親一生的青春歲月都奉獻給一個畸形兒,這是不公平的。或者婦女被強暴而懷孕,要她撫養仇人的孩子一生,每天生活在痛苦的回憶裡,也是有違情理。因此,可不可以墮胎,母親自己有權利決定,縱使有因果,也由母親自行負擔。
九、佛教對試管嬰兒的看法?
試管嬰兒、借腹生子,都屬不正常的社會現象。由於醫學、科學的發展所衍生而出的新現象,對現代社會道德、家庭倫理產生一定的衝擊和挑戰。縱使社會不斷的演進,制度不斷的革新,在相關的制度、價值觀尚未建立之際,冒然嘗試,會帶來許多後遺症,恐非當事人本身所能想像。
十、佛教對複製動物的看法?
宇宙萬有都是從因緣而生,緣起緣滅,世間上任何一法都不能離開因緣果報的定律,儘管現代科技發達,日新月異,還是無法發明生命。因此不論尖端科技以無性生殖方式複製動物,或是人工受精、試管嬰兒、借腹生子等,以佛法的觀點來看,他們的基因也都是由業力所潤生。生命不能複製,心識不能複製,真如佛性更無法複製,生命的基因正如佛教所說的業力,仍然是維繫生命的主因。
十一、佛教徒可以從事動物實驗嗎?
為了醫學研究而用小動物做實驗,合乎道德否?站在佛教的觀點來看,這是不道德的;然而如果為了造福人類,縱使有殺生的行為,沒有殺生的心意,行為雖非清淨,但是卻保有心中的慈悲,這是佛教徒應該有的態度。
十二、佛教對死刑的看法?
法律是維護社會秩序的重要依據,日本早期有位楠正成將軍,在受冤被判死刑後,留下「非、理、法、權、天」五個字,說明無理不能勝過有理,有理不能勝過法律,法律不能勝過權力,因為有權力的人可以改變法律,但是「權」卻無法勝過「天」,「天」就是因果法則。
社會上有一些人主張廢除死刑,以佛教的因果法則來看,廢除死刑不合乎因果,造惡因卻不受果報,是不公平也不合乎真理。因此,站在佛教的立場,可以希望減少死刑,儘量不用死刑,但不主張廢除死刑。
另外,法官判人死刑,如果不摻雜個人的恩怨、利害,完全基於維護社會的秩序、公理、正義,不得不如此做,雖然判決死刑殺人,佛教認為並不違反道德。而執行死刑的人,是執行國家的法律,與罪犯無冤無仇,無殺心,行為屬無記性,因此沒有罪過。
十三、佛教對於自殺有什麼看法?
佛教的殺、盜、淫、妄、酒等戒律,有自作、教作、見作隨喜的犯行。自殺在佛法看來,仍然是殺生,因為就佛法的因緣法來看,個人的軀體生命並非個人所有,乃由父母結合而生養,繼而從社會接受種種所需以茁壯、成長。故知生命的完成,是社會眾緣所成就的,取之於社會大眾,就要知恩反哺。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使自己活得更幸福,更有意義,沒有權利毀滅任何生命。若用暴力強制截斷自他的生命,都是違反佛教的不殺生戒,自己仍須背負行為的苦果。
自殺是弱者的行為,是對生命意義無知的表現。世間有許多解決問題的管道,例如生活遇到不如意,可找善知識諮談,疏導壓力。又如佛法中的「忍」是智慧,由「生忍」、「法忍」,一直到「無生法忍」的漸次具足,可以從培養暫時的隱忍,而逐漸達到究竟的解脫煩惱,自然能夠放下世間的人情冷暖、是非榮辱,活得踏實、自在。
十四、自殺以後的真相如何?
自殺也是殺生,因為犯了殺業,所以應受殺生業的報應。
有的人在世的時候覺得「生不如死」,自殺結束生命,但是自殺後其實是「死更不如生」。根據研究指出,自殺者所感受的痛苦,非語言所能形容。例如投河窒息而死者,江水急進,肺氣外逼,內外交攻,苦痛不堪。自縊而死者,氣管閉塞,血流逆行,身如刀割,繼而渾身麻痺,痛苦萬狀。服食農藥、鹽酸等藥品中毒而死者,五臟壞爛,極痛難忍。服食安眠藥而死者,頭眩氣促,五臟翻攪,有時暫時停止呼吸,心臟也停止跳動,與死無異,可是經過一段時間,悠悠醒來,卻早已入殮,欲出無門,於是輾轉棺木之中,恐懼痛苦而死。曾有研究報告指出,開棺檢視服食鴉片而亡者,伏著居多,側者亦常有,唯平仰者甚少,此乃埋葬之後,鴉片毒退,棺中輾轉掙扎而死之故。
自殺而死,雖然方法不同,但自始至終,痛苦了了分明,而且必受惡業果報。因此,自殺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死,不是痛苦的結束,生命是隨著個人的善惡業報而一再相續不斷的。佛教講善終,能夠善終,才能往生善道,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
第十九課 神異
一、佛教對神通靈異的看法?
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是神通靈異的顯現。例如:肚子餓了,一碗飯菜,頓除飢渴;身體冷了,一件毛衣,驅走寒冷,都是神通靈異的顯現。神通靈異不在別處,現前當下即是。又如一朵花,散發芬芳香味,淡化人間的濁氣;一座橋,溝通往來行旅,給予大家的便利;一棵樹,庇蔭萬千行人,散布清涼的氣息;一盞燈,照亮暗夜道路,指引人們的前途。也都是另一種神通。
佛教對神通靈異的看法,不好奇,不貪求,明白神通敵不過業力的輪轉,比不上清淨的道德和不執不取的生命智慧。
二、佛教的神通,其內容如何?
神通是一種無礙自在、不可思議的能力,不僅佛、菩薩具足神通,連魔鬼神祇也有神通。佛教認為神通有六種,統稱為六神通:
1.天眼通,能見六道眾生生死苦樂之相,及見世間一切種種形色。
2.天耳通,能聞六道眾生苦樂憂喜的語言,及世間種種的音聲。
3.神足通,即自由無礙,隨心所欲現身的能力。
4.他心通,能知六道眾生心中所思的事。
5.宿命通,能知自身及六道眾生的百千萬世宿命及所作之事。
6.漏盡通,斷盡一切三界見思惑,不受三界生死,而得漏盡神通之力。
此外,依《宗鏡錄》載,神通又分為道通、神通、依通、報通、妖通等五種,或從證悟中道而得,或由修禪定而得,或由咒術、業報而得,善惡優劣,層次不一,其中唯有究竟圓滿的漏盡通及道通才是吾人取證的對象。
其實神通並不限於呼風喚雨的幻術,吾人日常生活中,只要留心,隨處可見神通。比方,饑時飯飽,渴時水止;萬里路程只要搭乘飛機,數小時便能抵達,可說是神足通;肉眼難見的微生物,透過顯微鏡便能清楚看見,就是天眼通;精通各國語言的人,與人交談無有障礙,這就是天耳通。一切經驗的累積及智慧的判斷都是相似的神通。
三、神通對我們的利害得失,應如何了解?
神通可以是弘教的方便,但不是萬能的利器。優陀夷是一位有神通的阿羅漢,連毒龍也能降伏。一天,他喝醉了酒,睡在路旁,人事不知,佛陀見了說:「現在,他連一隻青蛙也降伏不了。」
善用神通可以輔助教化,解厄抒困,譬如觀世音菩薩應聲化現,常常是苦難中的希望;隱峰禪師擲錫飛空,阻止兩軍廝殺,成為災難的救星。為了迅速弘法,神通可以收一時之效,但假藉神通欺世盜名則害人害己。
反之,神通如果使用不當,容易成為危害他人的巫蠱邪術。因此,求證和運用神通,必須具備四個條件:一、要依於慈悲;二、要住於淨戒;三、要安於忍耐;四、要用於平常。
四、神通可以改變業力嗎?
依佛陀的教法,神通不是究竟的解脫之道,佛法講因果法則,業力才是世間最大的力量,它是由身心造作,發乎於外的行為,是無法運用神通違背業果。佛陀時代,釋迦種族因為侮辱琉璃太子,而遭到滅族的惡運,即使是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欲拯救釋迦種族,最後被拯救的人仍然化為血水,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就是神通不敵業力的明證。
業力雖不受神通所抵消,並不表示定業完全不可轉,如果有足夠的時間,真心發露懺悔,向上向善,必能重業輕報,如同鹽水注入大量的清水,便可沖淡鹹味一般。
五、修行者一定要有感應嗎?
修行的目的在於達到身心自在解脫,在修行過程中所經歷的感應,譬如看見佛菩薩現身、放光,或自身種種變化等,雖然有時候是諸佛菩薩的化現,有時也可能是自然現象的變化,或其他原因,卻無關於解脫。
其實生活中每天都有感應,如:叩鐘必有迴響,敲鼓即得音聲,天上皎月水中映現,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異相感應無非是有為諸法的變現,如同空華水月,正信佛弟子應以平常心視之,感應只是啟發信心,不應耽著留戀,妄執為所緣。
六、天災人禍是由神所主宰的嗎?
古時候,人類對自然現象不明白,以為下雨是龍神主宰,颳風是風神來臨,閃電是雷神發怒,祝融禳災則是火神撩撥。這些神話附會之說,到了科技發達的今日,都得到了明確的常識。尤其以佛教觀點而言,人心主宰行為業力,由業力形成因果輪迴,而宇宙世間原本就是由許多不同的業力所牽引而成,因共業而感得天災人禍,遂知禍福吉凶全由自己主宰,非神明可以控制。
七、佛教對嬰靈的看法?
佛教認為當吾人對生命有不當處理時,最好的方法就是懺悔。因為解鈴還須繫鈴人,如何自我承擔,自我化解所造之業?除了在佛前誦經,為不幸的生命祈福,為自己懺悔以外,更要積極作福行善、進德修業、貢獻社會,以此功德回施一切同遭此苦者,必然感召好的果報,不必寄望別人為我們消災免難。
第二十課 破邪
一、出家是消極,於世無益嗎?
有云:「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將相所能為。」「出家」指出離「煩惱之家」。此紹隆佛種,承擔弘法利生的事業,非大志大願者,難以過淡泊無爭的生活。
在《雜阿含經》裡,有一則佛陀與老農夫的對話,佛陀認為出家人是以「信心為種子,苦行是時雨,智慧為犁軛」,以一切眾生的心地為田,努力教化利眾,亦如農夫的耕耘。所以佛陀又說:「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如是耕田者,不還受諸有。」因此,出家弘法是積極地從事眾生心田的深耕,對於社會人心的淨化,大有助益。
佛光山是個菩薩道場,主張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以常住大眾及佛教事業為優先,舉凡教育、文化、慈善、醫療等各種利生的事業,都積極參與。「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這是現代僧伽所努力扮演的角色。
二、大家都出家,會導致亡國滅種嗎?
目前世界人口約有五十幾億之多,佛教徒約佔全世界人口比例的十分之一,領先於其他宗教。但真正發菩提心出家,努力於弘法利眾者,千百人不得其一。所以「大家都出家」,不容易成為事實。
另外,在緣起的世間,「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法界萬象都由因緣和合而生,宇宙萬物--花草樹木、山川河流、日月星辰,乃至鳥獸蟲魚、人類等有情眾生,自有其生滅循環之道。並無全世界只有花,或全世界只有草,乃至全世界只有男人,或全世界只有女人的現象。因此,「大家都是出家人」的事實,也不容易出現。比方說:全部都去當兵,全部是教師,全部是商人,全部是工人,全部是男人,全部是女人,世間是各有因緣,不會是全部的。
再者,人人都出家,表示人人都具有出世善根,了知五欲生活的過患,樂求於佛道,開發菩提自性,人人成就圓滿的佛果,乃是曠劫難遭難遇之事,值得普天同慶,並無亡國滅種之事需要憂慮,果真人人都能出家,不止不會滅種,而是人人深植菩提道種,佛國不就現前了嗎?
三、出家是不孝順父母嗎?
「孝」可分為三種層次:下等的孝,對於父母親的衣食住行等日常所需,供養無缺;其次,進一步使父母親身心愉悅,無所掛礙和憂慮,且能光宗耀祖;最上等的是接引父母親學佛,使親人得度,可謂至孝。
克盡孝道,要注意到下列三點:
1.孝必須是長期的,而不是一時的。
2.孝必須有實質的,而不是表面的。
3.孝必須能全面的,而不是局部的。
在中國,「孝」比較容易,「順」比較困難。因為中國許多為人父母者,承襲久遠以來「養兒防老」的觀念,將兒女視為財產的一部份。乃至兒女的學習方向、就讀科系、嫁娶對象等,都須順從父母的選擇。時代在變動,父母與兒女間,應有新的,較開放、開明的互動關係,這也是進步的一個要點。
佛教是個提倡孝道的宗教,佛陀曾經親自為父王擔棺,又至忉利天宮為母親說法三個月。目犍連曾至地獄救拔母親倒懸之苦,舍利弗示寂前,特地回到家鄉,為母親說法。中國歷代高僧也有許多感人的孝親事蹟:隋朝敬脫法師一頭擔荷母親,一頭挑負經典,雲遊各地,隨緣度眾;唐朝陳蒲鞋,以織鞋所得,躬奉老母;齊朝道紀法師「母必親供」;後周道丕法師「誠感父骨」。中國佛寺也有奉養父母之例。
出家者,為度一切眾生,對於生命來處的父母親,自然更加感念恩德。所以佛光山將七月定為孝道月,提倡為人子女的孝親之道。又《梵網經》云:「孝名為戒,亦名制止。」除了對父母親盡孝之外,能夠持戒不犯他人,更是將孝道擴大於一切有情眾生。
四、為僧之道,必須在深山隱遁修行嗎?
自從佛陀在伽耶山菩提樹下證悟之後,不久便在恆河流域展開教化工作,足跡遍及十六大國,例如竹林精舍便建在王舍城中,祇樹給孤獨園也距離憍薩羅國都城不遠。「佛教」之意,亦指以佛法教化眾生。凡有眾生之處,都需要佛光的普照與法雨的滋潤,無論深山或是都會,都需要大善知識的弘法佈教。
佛教傳承至今日,獨善其身者,歡喜走向山林;菩薩發心者,樂於走向群眾。人間佛教的「菩薩僧伽」,積極參與淨化人心、道德重整的工作。許多都市道場成為現代人精神依止的處所;寺院的定期共修,紓解了上班族來自工作的壓力。遷居海外的華僑也因海外道場的建立,獲得精神上的慰藉與依靠。
為僧之道,隱遁深山或走向人群,端看個人的選擇。好比山嶽有山嶽的巍峨嶔崎,海洋有海洋的浩瀚寬闊,鐘鼎山林,根性各異,所謂「大隱隱於市」,熱鬧場中作道場,也許更接近眾生。
五、因果報應是真的嗎?
因果是宇宙之間顛撲不破的定律,以植物而言,不同的種子,生長出不同的花果樹木。變種花木也要有另一層的「因」與不同的「緣」,才能得到不同的「果」。
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報應在宇宙之間無可逃遁。「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因果報應在生命的輪迴中,是重要的引力,並非相信的人才有,縱然否定因果者,也難逃因緣果報的律則。
淺近而言,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事物行為也有其因果關係,例如:渴了,喝多了高糖分飲料,必然致病;飲了茶水,則達到潤喉、解渴、健康的效果。餓了,吃太多烤炸加工食物,得到致病的果;吃些清淡自然食品,則可獲得健康的果報。時時以瞋心怨責他人,則得到人緣不佳的果報。相反的,時時善言鼓勵人,善心幫助人,則善緣亦隨之而來。因果報應隨時隨處可知可見。
六、如何分辨邪教?
古云:「有道而正焉。」我們所信仰的對象應該是:
1.信仰實在存有的(歷史上經得起考據證明的。)
2.信仰道德崇高的。
3.信仰能力強大的。
4.信仰戒行清淨的。
5.信仰正法圓滿的。
6.信仰智慧無上的。
《成唯識論》云:「云何為信?於實、德、能,深忍樂欲,心淨為性。」以上說明信仰對象的條件。
怎樣知道是邪教?舉凡教主、教義不明者,教理非究竟者,或違反自然法則、標奇立異、惑動人心者,或盜用他教教義、歛財騙色、妨礙正常風俗習慣者,或假藉宗教名義、行欺騙之實者,或顛倒是非、錯亂因果、鼓勵邪行者,或利用神權,恐嚇惡誓者,皆為邪教。其他如未證言證、自封名號、妖言惑眾,鼓勵集體自殺等不明因果律者,也是邪教。
佛教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法印來驗證宗教教義的邪正;近代人心受物慾橫流所惑,提倡「五戒、七誡、八正道」等,可以對治世間的病態。
七、放生、救濟都是好事嗎?
佛教徒不僅尊重人權,同時也尊重生權,因而倡導放生。但是演變到後來,卻有許多不如法的做法。例如:為了三皈依,放生的魚鳥在小竹籠或小玻璃缸中等待了好幾個時辰,「生」未放得,早已「死」去許多。又有人從國外買食人魚放生到日月潭,魚的「生」雖放了,日月潭卻成了令人聞而卻步之地。更有甚者,有人為了慶生,事先請鳥販抓足鳥數,以便屆時有鳥可放生,或者把鱉放到放生池裡吃魚。也有些善心人士抓毒蛇到佛寺「放生」,如果毒蛇咬了人,放生談不到功德,卻要背負間接害人的因果。又有許多家庭豢養鳥獸,未具野外謀生能力,一放了之,卻留下被「放生」的生靈受苦,又當如何?
至於救濟,不如濟急。因為財施有限、有量,能救人一時貧窮,不能救人一世愚癡;法施無限、無量,開啟內心財富能源,這才是究竟的救濟。長期救濟貧窮,不教導、鼓勵謀生之道,也會造成人心墮落的後果。或有經濟犯罪者,倒閉了他人錢財,令人生計無著,或引起家庭糾紛,事後只以少數錢財布施救濟,希望由此消災免難,這些都是不明因果者。所謂「因地不正,果招迂曲」,即指此而言。
放生,隨緣行之;更重要的是能護生,尤其心中要有與人為善、放人一條生路的觀念,隨時給予幫助,隨緣方便度化,這才是最好的放生之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