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心態,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
這個不但我們自己要明白,要覺悟。在今天這個時代,科學技術發達了,我們的生活空間擴張了,不是像古時候居住在一個地方,老死不相往來。現在我想台灣每個同修,活動空間都是全地球,常常出去旅行,去觀光旅遊。我們哪一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都常常在接觸。接觸要用什麼心態?要用學習的心態。學習的心態,就是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去看看,在不同的國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我們自性在那裡起了什麼變化。都是自性,除了自性之外,沒有一法。這個我們學大乘的,都知道。離開自性,無有一法可得。所以他是我們自體一部分,就好比我們身體,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器官,五臟六腑都要知道,知道它的功能。那我們今天周遊列國的時候,對於一切,就像知道我們自己的身體,這個外面五官,裡面臟腑樣樣都了解。經典裡面讀誦的,是書本上的,實際上去觀察,知道「凡是人,皆須愛」。知道不同的文化,決定有共同的融和點,為什麼?都是一個性變現出來的,肯定有一個,有一點是共同的。
所以我們發現,我這十幾年來,接觸許許多多宗教,我也讀很多宗教經典。我們從經典裡面發現什麼?倫理所講的相同,道德是相同的,因果是相同,科學跟哲學也是相同的,有淺深差別不同。整個中心點,是個「愛」字。你看佛家講慈悲,基督教、天主教講神愛世人,依斯蘭教講真主,確實是仁慈的。所以仁慈博愛,這共同點,哪有不能團結的道理?哪有不能合作的道理?如果整個世界上的人,都能團結,都能夠互相關懷,互相照顧,互助合作,你看這個世界多美好。他們宗教講天堂,那我們把天堂在地球上實現了。那我們淨土講極樂世界,極樂世界也能在地球上實現,不是做不到,做得到。我們在這裡做了天堂,那上帝反不反對呢?我們在這裡做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嫉不嫉妒?絕對沒有,希望你做。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所以那個三種周遍,第三個那一條重要,那一句就是我們平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你看他含容空有,含空就是心包太虛,容有,容納萬有,那不就是量周沙界?那麼大的心量,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嫉妒,沒有障礙。這是佛的教育!
所以佛教育,才真正講到究竟,講得徹底。我們以這個理念,跟不同宗教往來。我原本想的時候,還要通過辯稱,不是那麼容易的。沒想到這十幾年來,所遇到宗教,一說,大家都能接受。這個好難得!所以宗教不能只講形式,形式是接引,接引過來之後,一定要受教育,經典的教育。好像學生,我們不能只是招生,那個形式是招生。招生來不上課,不行。這招生招進來的時候,要上課。現在的宗教變成什麼?招生。用很多手段來招生,招來之後,不上課。於是就產生很多門戶知見,造成了不協調,不和睦。這就是什麼?把學生招來的時候,沒上課。如果要上課,每個宗教都好,沒有一個宗教經典叫你做壞事,叫你做惡人的,沒有!
文摘恭錄—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二0六七卷) 2009/11/19 檔名:12-17-2067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