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是從自性流露的

 

世間法確實是從第六意識裡頭生出來的,言語、文章都是的,都從第六意識,唯獨佛法不用心意識,所以它妙不可言。它完全從自性流露,佛法深奧就在此地,簡單也在此地。如果不是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實驗,我們很難相信,天下哪有這種事情?惠能大師真給我們做實驗,真有這回事情,他真的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他這一開悟全通了,不但佛門經典去問他,你念給他聽,他講給你聽,能把你講得開悟。

 

不但佛法,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一樣不通,為什麼?因為一切法不離自性,你只要明心見性,一切法自然就通了。你不念《無量壽經》也能通,一句佛號就能通,這一句佛號,念到理一心不亂的時候就通了。淨宗的術語叫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禪宗用參究的方法,淨宗用讀經或是念佛。

 

讀經,讀《無量壽經》、讀《觀無量壽佛經》,或者讀《阿彌陀經》都可以,選一種,你天天讀它,一天讀十個小時,一遍一遍的讀。開頭讀的時候要大聲讀,讀出聲音來,為什麼?你有精神,你不會念錯,冥陽兩利。讀經是什麼?讀經是修行,絕不想經裡頭的意思,用讀經的方法修定;我一面讀一面想它的意思全破壞了,這個要曉得。

 

用讀經這個方法來修定,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無量壽經》比較長,初學的時候念,大概念一部要兩個小時;念到半年,大概差不多一部一個小時,這是你念熟了;念到很熟的時候,念一部大概四十分鐘,會入定。入定還要這樣修,「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還用這個方法。

 

我用讀經,就用這個方法;我用念佛,就用念佛的方法,不要改,一直到大徹大悟。所以《金剛經》上講得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也就是說,哪一個法門都能幫助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它是平等的。我讀別的經行不行?讀哪個經都行,念一二三四五都行,就是要專一,就是不能變。淨宗為什麼讀淨宗的經典?相應,與我們修的法門相應。別的經典一定也能達到,都可以達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但是不如跟阿彌陀佛本願相應,這個好!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二二0集)2012/3/1 檔名:02-037-02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