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教奉行《無量壽》,隨意所願皆可度

 

第十六位「解脫」菩薩,「表滅除結縛」。結縛是煩惱的代名詞,結縛讓一個人不自在、不自由。說解脫,把煩惱解除了,煩惱解除;脫是脫離苦海,脫離生死、脫離輪迴,有這個意思,所以叫做解脫。「如經云:身獨度脫,獲其福德」,身心自在。

 

戒律著重在身,身不犯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行;口也在身上,所以說身,口也包括,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就是身三口四,一句佛號統統把它攝受,心裡頭只有佛號,貪瞋痴也沒有了。由此可知,這一句佛號把十善業全包了,五戒也全包了,五戒十善就一句佛號統統都攝受在其中,這個人就是有福、有德。

 

「可得長壽泥洹之道」,長壽泥洹之道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生到極樂世界你都得到了。「又值斯經者,隨意所願,皆可得度」,值是遇到,斯經就是這本經。你要是能夠遇到這本經,認真去學習它,你一生隨意所願;這句話就是說,事事如意,有求必應。

 

無論什麼人,只要遇到,依照這個方法修行,沒有一個不得度的。這個度是指的六道輪迴,你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有能力超越生死。往生到極樂世界,你就證得長壽泥洹之道,這是阿彌陀佛對一切眾生無比殊勝的功德利益。

 

所以這部經不能不學,這部經不能不講,學了之後希望大家常常為別人宣講。第一遍我們講完了,一千二百個小時現在做成了光碟,經本跟光碟都有,可以好好去聽。現在我們講第二遍,預定一年講一遍,還能住世幾年就講幾遍。

 

其他的都不講了,就講這部經,就念這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我們現在認識他,這是無量無邊殊勝功德,念別的都不如念他,念他全得到了;念別的是一部分、一部分,不是圓滿的。我們把這種機緣抓住,遇到非常不容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六十四集)2011/11/29 檔名:02-037-006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