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放下習氣,聽法無厭

 

「佛音清淨,故曰梵音。又如梵天王,故曰梵音」。梵是清淨的意思,一塵不染。「《智度論》曰:如梵天王五種聲從口出」,這個五種此地說出來,「一、甚深如雷」,我們常說如雷貫耳,能夠把我們警覺了,雷的聲音能警覺人,把我們覺悟了。「二、清徹遠聞,聞者悅樂」。音聲清徹,清楚容易明瞭,而且遠聞,遠到什麼程度?遍法界虛空界都聽到。真的嗎?真的。如果我們在此地,真的把分別執著放下,還有起心動念沒有關係,真正做到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有相當定功,這是什麼?菩薩所證得的。比阿羅漢高,阿羅漢、辟支佛只放下見思煩惱,菩薩塵沙煩惱也放下了。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說法,他在此地聽得清清楚楚。

 

我們為什麼聽不到?我們這個耳有毛病。為什麼?不能徹聽。科學家告訴我們,我們的眼根也不行,眼根,光線很多,好多種不同,我們只能看到適合於我們能見的這一段光波。比這個波長的見不到,比這個波短的也見不到,用儀器可以探測出來。音聲亦如是,聲波我們也只能聽到這一段,比這個波長的也聽不到,波短的也聽不到。如果這些障礙都沒有了,我們的本能現前,本能我們的耳能聽遍法界虛空界,我們的眼能見遍法界虛空界,這本能!這能力怎麼失掉?佛說得很好,「但以妄想分別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我們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統統捨棄,我們的能力完全恢復。六種神通起圓滿的作用,眼見遍法界虛空界,見過去、未來,你都看到,這真的,這不是神話。就是因為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搞成這個樣子,現在叫你放下還不肯;放下是自己佔便宜,不是別人。所以要曉得,我們六根的能力廣大無邊際,跟諸佛如來沒兩樣。聞者悅樂,喜悅、快樂,聽佛講經說法。

 

「三、入心敬愛」。入心是聽到佛說法,心開悟了,真明白了,恭敬心、報恩心自然生起。「四、諦了易解」。諦了是真的明白,沒有一點錯誤。諦這個意思有審查的意思,通過審查,它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隨便接受的,真實智慧容易了解,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五、聽者無厭」。聽佛講經說法永遠不會疲倦,這是不可思議!我們這個世間人,幹什麼都會有疲勞、有厭倦的時候。唯有聽佛講經、聽菩薩說法,永遠沒有厭倦,你愈聽愈歡喜。現在跟我講的完全相反,聽一遍還可以,兩遍、三遍就厭倦,不想再聽,這是什麼原因?你沒聽懂,你沒有入味。前面他這裡第三句講「入心敬愛」,你沒入。如果你真正入心,你就會得法喜,叫法喜充滿,不會厭倦,聽得精神百倍。為什麼得不到法喜?印光大師講的,誠敬心不夠。所以現在講經、聽經的人很難,讀經的人更難,為什麼?心浮氣躁他就沒辦法入。到什麼地方去找一個聽眾,真正能夠把妄念放下一心專注來聽,這就找不到,但是那個人聽經會生法喜。我們在經教裡搞六十年,如果沒有法喜能維繫得住嗎?能這麼長久的時間幹嗎?愈幹愈歡喜,就是法喜充滿。

 

我在做報告的時候也常常提示出來,但是同學有沒有聽懂,我就難說了。我每次在講台上講,中國古人所說的叫「和盤托出」,一絲毫保留都沒有,我所知道的統統都說出來了。可是明天再講又有很多新東西,那新東西是不是我今天保留的?不是,新的東西是今天晚上又發現了。每念一遍有每遍新的意思,所以你永遠念不倦、念不厭。如果它講的都是一樣的,遍遍都是一樣的,第一遍看了不想看第二遍。你看看報紙,你看看雜誌,你會能看第二遍嗎?好的文章愈看愈歡喜,看個十遍、二十遍不想再看了,這是我自己的經驗。小時候喜歡看小說,中國四大名著真吸引人,《西遊說》、《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這四大小說每種,我在學校念書,年輕的時候至少都看了十遍,可是十遍之後不想再看了,興趣就沒有了。佛經看一千遍都看不厭,有味道!有時候看,把晚上睡覺忘掉了,看到想睡的時候天亮了,這常有的事情。現在年歲大了,知道睡眠重要,年輕的時候不知道,一個星期總有一、二天晚上看經看到天亮,不知不覺時間怎麼過得那麼快!所以你真懂了,真看出味道出來。聽經亦如是,永遠聽不厭,味道不一樣。一部書講十遍意思不一樣,遍遍不相同,就是說天天不相同,這個叫經典的攝受力。你沒有這種法喜,沒有這種體會,就是你的煩惱習氣很重,你根本沒有入進去,聽是很勉強的聽,看是很勉強的看。可是如果持之有恆,能夠有個半年、一年,那個味道就出來,為什麼?心清淨了。心愈清淨,你體會得愈深,煩惱習氣愈重,你愈沒辦法體會,讀誦、聽講都是這麼個道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四O集)2011/6/6 檔名:02-039-04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無阿彌陀佛 的頭像
    南無阿彌陀佛

    大崗山吉祥精舍佛陀教育影音圖書館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