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修苦—迦葉力踐十二頭陀行(上)

 

「尊者,頭陀行第一」,這個意思很重要。「頭陀者,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抖擻」,或者叫做「淘汰」,抖擻是什麼?我們身上有灰塵的時候,抖一抖灰塵就抖掉,所以也是有淘汰的意思。「以十二行淘汰塵勞煩惱」,他這個十二行是苦行,實在講大迦葉尊者出生是富貴人家,在社會上很高的地位,是豪富人家子弟他來修苦行,來代表苦行。也就是佛在滅度的時候,教我們「以苦為師,以戒為師」,迦葉尊者是好榜樣。十二行者,這個地方說他這十二行,第一個「住阿蘭若」,阿蘭若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寂靜處」,這個阿翻作無,蘭若是個清淨的地方,就是沒有吵鬧的地方,不會有外面環境干擾這個叫蘭若。

 

在古時候大概噪音最大的,因為佛所活動地方都是在城外,他不在都市,都是在山林河邊,這些地方都是佛常常遊化之處。所以在農村裡面,農業社會養牲口,牛叫的聲音最大,他以這個為標準。他們所住的地方,農村裡牛叫的聲音聽不到,這就很安靜,以這個為標準,這住蘭若。第二「常行乞食」,這是他們生活的方式,每天到外面乞食。第三「次第乞」,這平等的乞法,這一家布施供養你的這些飯,不一定它是一缽,有人只供養一點點,像一調羹供養這點,那你決定不夠,到第二家去乞,第二家還不夠,到第三家,佛允許你托七家。七家不夠,不可以到第八家,到第八家你就有貪心。如果說一家、兩家你夠了,你就不能到第三家。這是乞食的規矩,要守這個規矩,次第乞是平等。

 

第四「日中一食」,每天到外面乞食只有一次,托缽。第五「節量食」,所以佛法真正是平等法,佛法乞食,這托了一缽飯,是不是托來就吃?一面走一面吃那就很不雅觀,那人家就確實是輕視你。托,托完之後回到僧團,譬如在樹林下面就統統集合在一起,把飯混合在一塊,然後自己需要多少拿多少,節量食。所以真的,中國古人講「一缽千家飯」,那不是假的。你看看僧團裡頭常住,常隨眾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加釋迦牟尼佛一千二百五十六人,統統出去托缽,真的是千家飯,回來的時候會合在一起,利和同均。你托的這缽飯不錯,這個托得差一點,你看會合在一塊,做到利和同均,六和敬的僧團。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八十九集)2010/7/26 檔名:02-039-008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