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佛光與教團-佛光篇(人間佛教系列1) 星雲法師著

  〈總序〉人間佛教正法久住

  我們生活在人間,人間有男女老少,人間有五欲六塵,人間有生老病死,人間有悲歡離合。在缺憾的世間裡,我們如何獲得歡喜自在?如何發揮生命的價值?如何擁有安樂的生活?這是我們要探討的課題。
  
  佛陀降誕人間,示教利喜,為人間開啟了光明與希望;佛陀依五乘佛法,建立了「五戒十善」、「中道緣起」、「因緣果報」、「四無量心」、「六度四攝」等人間佛教的基本思想。
  
  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我們創辦文化、教育、慈善等事業,提出「傳統與現代融和」、「僧眾與信眾共有」、「修持與慧解並重」、「佛教與藝文合一」等弘法方向。多年來,以「佛法為體、世學為用」作為宗旨,人間佛教漸漸蔚然有成,欣見大家高舉人間佛教的旗幟,紛紛走出山林,投入社會公益,實踐佛教慈悲利他的本懷。
  
  二○○四年,我在香港和台北作例行的年度「佛學講座」,三天的講題分別為「佛教的生命學」、「佛教的生死學」、「佛教的生活學」。我言:生命為「體」,作為本體的生命,是不增不減、永恆存在、絕對、無限、真常的;生死為「相」,每個生命所顯露的現象,是有生有滅、變化無常、相對、有限、非常的;生活是「用」,生命從生到死,其中的食衣住行、言行舉止、身心活動等等,無一不是生命的作用。因此,體、相、用,三者密不可分。我們既來到世間生活,就有生命,有生命就有生死,三者是一體的,其關係極為密切。因此,整個人間佛教可以說就是「生命學」、「生死學」、「生活學」。
  
  今後,我預定在世界各地講演〈人間佛教的戒、定、慧三學〉。所謂戒定慧,有謂由戒生定,由定發慧,由慧趣入解脫,是學佛的次第;在人間生活,更需要斷除煩惱才能獲得究竟的妙智,才能自在悠遊於人間!  
  一九四九年,我從中國大陸來到台灣之後,為了適應廣大民眾的需求,毅然採取面對面的講說弘法。從宜蘭鄉村的弘法,到城市各處的聚會;從監獄的開示,到工廠的布教。一九七五年,在台北國立藝術館舉行佛學講座,首開在國家會堂講演佛學之風。接下來,我弘法的腳步,由北至南,由西至東,從學校到軍營,從國內到國外。近二十年來,隨著弘法的國際化,我更是終年在世界各地雲水行腳,奔波結緣。
  
  講演的對象,有一般男女老少的信眾,也有大專青年、企業界精英、教師、警察等特定對象。講說的內容更是包羅萬象,經典方面有《六祖壇經》、《金剛經》、《維摩詰經》、《法華經》等,也講說佛教的義理、特質與現代生活的種種關係,以及佛教對社會、政治、倫理、經濟、心理、民俗、命運、神通、知見、因緣、輪迴、死亡、涅槃等各種問題的看法。
  
  三十年前,佛光山的弟子們將我歷年來講演的內容,陸續結集成書,並定名為《星雲大師講演集》,共有四冊,二十多年來不知再版了多少次!許多讀者將此套書視為認識佛教、研究佛學必讀之書,也有不少出家、在家弟子,以此演講集作為講經說法的教材。
  
  這套講演集已缺書好一段時間,不時有人頻頻詢問、催促再版。我重新翻閱,覺得此套演講集講說時隔近三十年,撫今追昔,雖然佛法真理不變,人心善美依然;環境變遷有之,人事遞嬗有之。因此,決定將此書全新改版,不以演講方式呈現,去除與現今社會略微差異之處,重新校正、修訂、增刪,並依內容性質,分類為〈佛光與教團〉、〈佛教與生活〉、〈佛法與義理〉、〈人生與社會〉、〈禪學與淨土〉、〈緣起與還滅〉、〈宗教與體驗〉、〈學佛與求法〉、〈人間與實踐〉、〈佛教與青年〉十冊,總字數一百餘萬字,因內容多與人生有關,故取名為《人間佛教系列》。為保存、珍重歷史,同時又為方便後人參考、查詢,仍將講演的時間、地點記於每篇文章之後。
  
  我之所以將此套書名為《人間佛教系列》,是因佛陀出生在人間,修道、成佛、說法度眾都在人間;佛教本來就是佛陀所說,本來就是「人間佛教」!因此,我依循佛陀的教誨,無論所寫、所言、所行,心中不時繫念眾生的福祉。我出家已超過一甲子,畢生竭力於人間佛教的弘揚與實踐,主要是希望全世界各族群能相互尊重,人我能相互包容,社會彼此和諧進步。《人間佛教系列》是為我初期弘法歷程,以及一以貫之的人間佛教思想理念的鮮明見證。
  
  這十冊是《人間佛教叢書》第一套的結集,以後尚有第二套,甚至第三、第四套的結集。由於,人的生命在不停地和事業、時間賽跑,我一生也與著作、講說、服務人間在競賽,所以,一切就隨順因緣了!
  
  出版在即,為文略說弘法因緣,並以心香一瓣祝禱人間佛教正法久住,所有眾生皆能身心自在,共生吉祥。
  
  二○○五年七月星雲於佛光山法堂

怎樣做個佛光人 - 第一講

 

 佛光人第一講  
  台灣大學的師生,都自稱「台大人」,在中國文化大學的華岡師生,稱做「華岡人」。所以過去、現在,凡與佛光山有緣的人,都應稱為「佛光人」。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佛光山的大眾,都應該先知道這個問題。舉凡佛光山的宗旨、目標、道風、守則等等,在山上住過的老師、學生、徒眾,都應有深切的認識。
  
  現在我把「怎樣做一個佛光人」分成數點,貢獻給與佛光山有緣的大眾。
  
  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在家,父母生我形體,養我色身;因此父母第一,自己第二。出家,常住生我慧命,養我法身,同樣的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常住是我們的根,沒有根的草,生命不能長久;沒有根的樹,既不能開花也不能結果。沒有常住的人,就好似一個沒有靈魂的人。
  
  常住是我們的家,家裡有溫暖,家裡有教言。沒有家的孤兒,日子不好過;沒有常住的徒眾,既沒有師承,也沒有法統,那裡像是佛弟子呢?
  
  古德們有的為常住服務終生,甚至艱苦或兵難都不和師長分離;有的人為常住奉獻所有,與常住生死相依。現在有一些人擅離常住,忘失初心,不知恩義,不重根源,人道既虧,何能進入佛道?佛光人應把常住的利益建立在自己的利益之上。一個國家如果沒有忠臣義士,甘願為國犧牲,這個國家那有國魂?一個團體如果沒有盡心盡力的幹部,這個團體怎有生命?所以做一個佛光人,凡常住需要,無不全心全力來承擔,因為在我們的思想精神裡,本來就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二、佛光人是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有常住就有大眾,常住是我們的家園,大眾是我們的法侶。沒有大眾,不能辦事;沒有大眾,不成僧團。愛護大眾的人,才是尊重自己的人。《維摩經》裡說:「佛道到哪裡去求?佛道在眾生中求!」凡是具有聖賢氣質的人,都是把大眾的存在建立在自己之上;凡是自私的俗人,才忽視大眾,注重自己。我們到佛光山來成為佛光人的一份子,要知道佛光山不是靠一人所能擔當的,荷擔佛光山弘法利生的是常住三寶和十方大眾!可以說:沒有大眾,就沒有佛光山;沒有大眾,就沒有個人。佛光人應尊重大眾,不可忽視大眾;應容納大眾,不可排除大眾。
  
  僧團,本來就是和合眾的意思,也就是清淨和樂的大眾。個人,只是大眾裡的一根螺絲釘,只是混凝土裡的一粒砂石。我們應該用自己的這根螺絲釘,把整個機械鎖緊;用自己的這粒砂石,把混凝土牢固。要尊重大眾,幫助大眾,不可自己先做大眾裡的逃兵。
  
  三、佛光人是事業第一,自己第二。
  
  佛光人很多,在佛光山的聚集,不是癡聚!我們有興隆佛教的理想,我們有普濟社會的願心。我們知道未來佛教的慧命,完全寄託在佛法的事業上。教育、文化、慈善等佛化事業,都是傳教的方便。
  
  我國自明清以來,教務衰微,僧伽素質下落,主要原因就是佛教沒有事業。社會信眾除了喪葬儀式偶需佛教外,竟不知佛教對他們還有其他關係。
  
  近四十年來,我們為佛教造就人才,而這些人才辦了養老院、育幼院、托兒所、幼稚園、中學、大學、雜誌、報紙、電台、電視、講堂、醫院、出版社、圖書館等,可以說我們的事業帶動了佛教的發展。
  
  菩薩道的弟子,本來就該以「弘法為家務,利生為事業」。我國號稱大乘佛教地區,但目前能有幾人具備菩薩道的慈心悲願?所以應披心瀝肝,誓願身為佛光人,要以弘法利生的事業為職志!「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只求佛教的發展,不管自我如何犧牲,也是甘心情願。我們決心以弘法利生的事業,供養三寶,奉獻給一切眾生。
  
  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語云:「金錢誠可貴,生命價更高,為了自由故,兩者皆可拋。」佛光人應改為「生命誠可貴,自由價更高,為了佛教故,兩者皆可拋。」如果不把對佛教的信仰,建立在自己之上,是無法獲得宗教所給予的價值。
  
  自古以來,歷代都有英雄豪傑們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事跡,他們成仁取義的風標,應該就是我們佛光人信仰上的藍本。
  
  唐朝玄奘大師為了佛教譯經事業,親往印度求法,面對一片荒漠,他立誓:「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往東土一步生」的精神,便是以佛教為第一生命,自己為第二生命的精神;揚州鑑真大師為了前往日本弘法,歷經七次危險,共費十二年時光,才能將佛法帶到日本。那種「為大事也,何惜身命」的精神,也就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的認識。古德們憑藉這種精神和認識,佛教在世間,才能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我們非為衣食而信仰佛教,非為名利而信仰佛教,非為安逸而信仰佛教,非為逃避而信仰佛教;佛光人是為了佛教而信仰,為了佛教而服務,為了佛教而奉獻,為了佛教而犧牲。所以,我們佛光人的守則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第一講的四點是:
  
  第一、佛光人是常住第一,自己第二。
  
  第二、佛光人是大眾第一,自己第二。
  
  第三、佛光人是事業第一,自己第二。
  
  第四、佛光人是佛教第一,自己第二。

 

怎樣做個佛光人 - 第二講

 

佛光人第二講
  
  佛光人所以稱做佛光人,當然在思想、精神、風格等各方面,佛光人與一般大眾是不一樣的。怎樣做一個佛光人?第二講中,我也提出四點意見和佛光人共同勉勵。
  
  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
  
  佛法分世間法、出世間法;一般把世間法稱做俗諦,把出世間法稱做真諦。有些人以為佛教只尊重出世間法,鄙視世間法。但是「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 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世間人道未成,怎能完成出世的佛道?故太虛大師說:「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現實。」
  
  不容否認的,今日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過分地忽略了世間資生的問題,急於求證出世的解脫,致使世人病我佛教為消極、厭世。不知大乘佛教的精神,雖然要有出世的思想,但也要先作入世的事業。
  
  沒有入世的事業,和人間實際的生活脫了節,假如天天高呼出世的口號,國家不愛,父母不孝,族友不親,這樣就能容存於天地社會之間嗎?
  
  耶穌教雖有天國的思想,但他們對人間的事業非常熱心,創辦學校、醫院,賺了大家的錢,大家還說他們好。佛教提到世間,就認為娑婆似苦海,三界如火宅,把人間形容得像牢獄一般可怕,但誰又不在三界娑婆的人間討生活呢?
  
  由於這種思想的偏差,可憐的佛教自隋唐以後,出現了數百年日漸衰微的現象。近三十年來,因為社會的進步,時代的需要,佛教入世的事業越來越多,佛教的發展也越來越蓬勃。所以,我們佛光人要肯定復興佛教的不二法門,必然是先有入世的事業,然後再求出世的依歸。
  
  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後度死
  
  社會對佛教最大的誤解,就是以為佛教是度死的宗教。平時不知佛教何用,到了往生的時候,才知道要誦經超度,致使人天師範的僧寶,淪於以經懺為職業,誤盡了天下蒼生,損失了無限的人才。
  
  我們佛光人並不反對功德佛事,但我們認為度生比度死更重要,我們必須先度生後度死。
  
  不用說,在佛教裡度生的活動難做,度死的功德好為,因此諺云:「會得香雲蓋,到處吃素菜。」假如要弘法利生,就不是那麼簡單。一個人間佛教的推動者, 不但要博通經論,而且必須具備一般社會知識,甚至天文地理、政經常識、講說寫作、各種技能,還有宗教體驗、莊嚴行儀等,如果這些不能具備,就成為度生事業 的缺失。
  
  度死的功德,當然也可作為度生的因緣。例如,一場莊嚴如法的功德佛事,不但亡者受益,生者也會因此有了得度的因緣。不過,佛光人還是應該先充實六度四 攝的修養,並且培養多種技藝的能力,以作為度眾的方便。比如,佛光比丘要以做醫師、教師、教誨師、布教師、工程師、領導師為職志;佛光比丘尼要以從事護 士、教師、文教撰寫編輯、音樂師、美術師、家政師、語文師等為目標;佛光優婆塞、優婆夷,要護持真正的佛法--所謂真正的佛法,就是先度生後度死的人間佛 教。
  
  我們佛光人要把佛化教育從幼稚園、小學、中學、推動到大學;從個人家庭推動到整個社會;從寺廟出家眾推動到大眾生活裡。我們佛光人要把佛教文化普及於一切家庭,一切社會;我們佛光人要到處設立佛教慈濟事業,我們要把佛光幸福、歡喜,布滿人間。
  
  我們佛光人先度生後度死,至少也要做到生死一起度,千萬不可只度死而不度生,因為我們佛光人感到生者比死者更需要佛教!
  
  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後生死
  
  經常聽到有人問:你為什麼學佛?回答總是了生脫死;你為什麼出家?回答也是了生脫死。「了生脫死」,當然是我們學佛出家的最高目標,但是如果把這件神 聖大事,當成一句應付的口號,豈不是太不重法尊教。不少人學佛太過躐等,好高騖遠,致使許多言行都像空中樓閣,不切實際,把話說得很大,卻一點也沒有實 踐。
  
  佛光人所以要這麼想,並不是不重視了生脫死。只是,生活問題尚未解決,如何能解脫呢?比方:你沒有吃飯,沒有衣穿,如何能借假修真?如何能安心辦理生死大事?
  
  我們常遇到一些初學的佛教人士,一開口都說:「我喜歡過清淨的生活」,一閉口也說:「我喜歡入山修行」。這都是非常冠冕堂皇的話,仔細研究起來,就會 發現問題。因為你喜歡過清淨的生活,我就應該忙碌給你飯吃?你喜歡入山修行,我就應該苦命工作,幫助你的生活所需?你不覺得你的學佛太過自私嗎?你去修行 了生脫死,我們為你謀取生活所需,永遠沉淪生死苦海,我們怎麼辦呢?
  
  古來的大德宗師們,他們學佛修行,都立志先發心為人服務。有的發願生生世世做一條老牯牛,為眾生拉車負重;有的人發願陸沉頭陀苦行,一工作就是數十寒暑。因為他們知道,生活的資糧不具備,生死又何能了脫?
  
  《阿彌陀經》說:若人欲生極樂國土,不可少善根福德因緣。這意思就是要我們辦好生活上的福德資糧。佛陀住世時,每在說法中強調穿衣吃飯,經行勞動;我 國百丈禪師更提出「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生活呼籲。所以佛光人應上體佛陀和祖師們的慈悲,在此高度工業化的時代,人人都能先照顧自己的生活,進而斷除憂 悲苦惱,超越三界,永離生死輪迴。
  
  四、佛光人要先縮小後擴大
  
  在社會人群中,流行著這麼一句話:「滿瓶不動半瓶搖」,意謂真正有學問、有能力的人,並不急於求表現;一些不成熟的人,卻反而喜歡耀武揚威,爭取表現。
  
  佛教中的學道者,有不少人不知養深積厚,不明大器晚成,總汲汲於攀緣,希望一蹴就能功成名就。  
  目前佛教裡的情況,自己未受僧眾教育,卻喜歡作僧伽師資;自己尚未受具足大戒,已經招收徒眾;出家後不安於學,喜歡雲遊浪蕩;佛門規矩不懂,已在專職販賣如來。在這種情況之下,怎能出現法門龍象?佛寺叢林又怎能成就聖賢?
  
  所以,我們佛光人,不可流於時習。我們學道,要甘於十載寒窗的煎熬,要接受安貧樂道的生活;寧可無錢無位,不能無道無格。我們要先縮小自己,不要急於求售,等到因緣成熟,再自然擴大。
  
  最後,我希望我們佛光人要像千年老松,能經得起歲月寒暑的遷流;我希望我們佛光人要像嚴冬臘梅,能受得了冰天雪地的考驗;我希望我們佛光人要像空谷幽 蘭,能耐得了清冷的寂寞;我希望我們佛光人要像秋天黃菊,能熬得過寒霜雨露的摧殘。因為唯有能忍耐的人才能成功立業,唯有能縮小的人才能擴大自己!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第二講的四點是:
  
  第一、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
  
  第二、佛光人要先度生後度死。
  
  第三、佛光人要先生活後生死。
  
  第四、佛光人要先縮小後擴大。

 

怎樣做個佛光人 - 第三講

 

佛光人第三講
  
  我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講佛光人應該如何如何,主要因為佛光山開山數十年以來,佛光人一天多過一天;我們佛光人不能不樹立風格,不能不確立原則。其實這 些佛光人所應樹立的風格和確立的原則,也不一定只限於佛光人必須這麼做,凡所有佛教徒,不分宗派,不論老少,大家都應該遵守這些規定,自能影響到佛教的興 隆。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的第三講,我分四點來說:
  
  一、佛光人不私收徒眾
  
  印光大師論及佛教衰微的原因有所謂「三濫」,即濫收徒眾、濫傳戒法、濫掛海單。其中尤其是濫收徒眾,導致僧格墮落、教團散漫,最為嚴重。我們如有志於重整佛教僧倫,應從不濫收徒眾做起。
  
  目前,出家太過容易,因此有一些人的福德因緣和善根既不具備,預習僧團的生活行儀和信心也不夠,便急急忙忙的出家,也急急忙忙的還俗;進出佛門太過容易,這是佛教的缺失,也是這一代青年的悲哀。  
  出家,不能不找一個師父依止剃度。在佛教裡,師父度人心切,告誡弟子的條件並不苛刻,甚至還有些討好徒弟的諾言。因此,師教徒不嚴,徒敬師不夠;師不像師,徒不像徒,就是這樣形成的。
  
  尤有甚者,有些師父收徒,並不是為佛教培養人才,而是為自己收人眾有所斬獲;徒弟拜師也不是為了獻身佛教,而是找尋一個關心愛護自己的親人。經云:「因地不正,果遭迂曲」,師徒間用心如此,真是差之毫釐,繆之千里了。
  
  就算在家信徒宣誓入佛,那也是皈依三寶,不是如一般所說「拜師父」。佛教所以缺少推展的力量,就是因為信徒全都給師父佔去了,真正的佛教已沒有佛教徒了。
  
  不少在家信徒,也只知有師父,不知有佛教;只知供養師父,不知護持佛教。「教」與「徒」分了家,佛教又怎會有弘法利生的力量?
  
  我們佛光人不可以私收徒眾,要把徒眾還給常住,甚至還給佛教。出家弟子只論輩份,不依某一人。例如:第二代的都是師父,則第三代的就都是徒弟;如果是在家眾的弟子,所有出家人都是師父,所有在家眾都是弟子。
  
  佛光人的僧寶,人人都可以收徒弟,但男女眾只有大師兄為法定的代理師父,自己只是很多師父之一。佛光人應明白將此告訴下一代,否則,不算佛光人!
  
  我之所以有此主張,實因見到佛教中人人收徒、收孫,有時師父們各自衛護自己的徒弟,造成同參道友彼此之間勢如水火;就算師父們無爭,弟子們也會各自以師為背景,劃清界線:「這是我師父的!」「那是你師父的!」,自然而然就會鬧得人我是非、烏煙瘴氣了。
  
  希望佛光人都能體念佛法根本精神:「我只是眾中之一。」讓清淨和合的僧團,真正做到:一切是公的,不是私的;徒弟是佛教的,不是自己的。
  
  二、佛光人不私蓄金錢
  
  金錢是煩惱禍患的根源,但也是修道的資糧和佛化事業的淨財。發心出家為僧的佛光人,應該對金錢有正確的認識及合理的態度。
  
  我們不可貪財,但也不必自命清高說:「我們不要錢。」煩惱禍患的金錢固應遠離,但淨財資糧對於修道、弘法事業的推動,也是非重要。個人可以沒有錢,佛教不能不富有。
  
  目前佛教界對金錢有一些不正確的看法和作法,例如:
  
  1.以為有錢就沒有道德,有道德的人不該有錢。
  
  2.佛教人士不會用錢,但會積聚。
  
  3.個人比寺廟富有,寺廟比教會富有。  
  4.委託信徒放高利貸,和信徒合作投資世俗事業(如:養魚、開百貨公司),供俗家親人使用,或留給子孫。
  
  5.用在少數人的身上,不知道用在佛法事業上。
  
  6.只知道收,不知道捨。
  
  世俗人對金錢不能看開,貪求無厭,還情有可原。但佛教人士對金錢放不下,甚至不會使用,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佛光人不是不該擁有金錢,但佛光人不該私蓄金錢。佛光人對金錢處理的方法應該做到下列數點:
  
  1.出家、在家,彼此不可有金錢的借貸。
  
  2.為常住大眾積聚淨財,不為自己儲蓄。
  
  3.不私自化緣,不貪取檀越的供養。所謂「信施」,只是透過我們,用來做弘法利生的事業。
  
  4.有錢,十方來十方去,把錢用在佛教和大眾身上的人,才是會用錢的人。
  
  5.假如為理想、事業和計畫中的需要而儲蓄,應存在本山福田庫中,否則即不合法。
  
  6.本山大眾,不管任何人,如查詢某人在福田庫中存款多少,或議論其長短,乃是干涉他人之行為,應提出糾舉。吾等佛光人,所有淨財資糧,如果能遵照以上原則奉行,庶幾對金錢就無過了。
  
  三、佛光人不私建道場
  
  佛光人的聚合,乃是有志奉獻佛教的僧團。我們認為佛教比寺院重要,常住比個人重要。因為個人只是常住的一份子,常住只是佛教的一個單位。佛教的利益才是寺院常住的利益,寺院常住的利益才是個人的真正利益。
  
  佛光人應有團隊的精神,應有整體的觀念,要以佛教的利益為利益,要以常住的利益為利益。往大處去設想,往遠處去計畫,自己不要營求私利,自己不可私有 道場。道場,乃修行辦道的場所,供十方大眾修學之處,不是個人的安樂窩。今日佛教界,到處都有私自營建的道場,分散了佛教的力量,像一盤散沙,各自為政, 不易發揮集體的力量。另外,有些佛教僧眾的觀念,是「寧可吃一家飯,不願吃萬家飯」,意謂只要侍候好一兩位有財力的信者,免得麻煩為信徒大眾服務,致使佛 教弊病叢生,佛教衰微的現象,莫此為甚!
  
  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場,古德所說:「寧在大廟睡覺,不在小廟辦道。」佛光人要從大眾裡培養奉獻的精神,要從團體裡磨鍊入道的信念。學佛首重發心,不發心 弘法,如何能使佛法普及?不發心利生,如何能擁有眾生?須知佛教的慧命乃寄在傳教的事業上。我等朝暮所求的佛道,是在一切眾生間,佛光人如要保持一份佛子 純真的德性,千萬不可謀求私利,自圖安樂。寧可庸庸碌碌在僧團中修行,也不要瞎打主意,以為自己有某些信徒護持,有力量擁有道場,這裡成立一間精舍,那裡 開設一間佛堂。既不能掛單接眾,又不能專心辦道,忙碌的應付於生活之間,與當初出家時的大心宏願相距甚遠,反而更不能貢獻於佛教,也可說是自己最大的損 失。
  
  佛光人雖不要私建的道場,但可以有公眾的道場,把自己的心量放大,公眾的道場就是自己的道場。在公眾的道場裡,可以獲得大眾的助緣,可以增加學道的見聞,還有同參們的激勵,職務上的觀摩。佛光人若是擁有私自的道場,不只會失去大眾,甚至還會失去自己。
  
  四、佛光人不私交信者
  
  佛教裡有些僧眾把信徒看作是自己私人的,因此常聽到:「某某信徒是某某法師的徒弟。」私人的徒弟多了,「佛教」反而沒有「徒」了。
  
  信者皈依的時候,本來就是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某人,即使皈依某某師父,仍然應該稱做佛教徒。
  
  佛教徒,是佛教的,是僧團的,是大眾的,我們在感情上不可把他們看作是屬於自己所有的。
  
  佛光人和信徒來往,要以常住代表的身分,接引信徒,照顧信徒,這純是道情法愛,不可建立私人的來往關係;因為一有私人來往,就不會以常住為重,最後自己和信徒必然都為常住及大眾所棄。
  
  我見到一些和信徒有私交的僧青年,接受信徒的餽贈,等於是公務員接受了民眾的賄賂。吃了五穀不能不消災,因此就會循私,不是拿佛法作人情,就是拿常住作犧牲,甚至和信徒結成世俗的兄弟姊妹,反認信徒為義父義母,使僧格墮落,法統廢弛,良深浩嘆!
  
  我又見到一些佛教中的大德,和信徒合夥經營事業,最後失敗時痛不欲生。或委託信徒轉放貸款,導致倒閉時不敢吭聲;就算不致失敗倒閉,當無常一到,是他自己的,但也是佛教的淨財,究竟存放在哪裡,卻沒有人知道,這不是很大的損失嗎?
  
  佛光人不可在世俗人家輕易走動,不可輕易交託信徒購買物品,不可把錢財存放在信徒家中,不可隨便接受信徒的餽贈。我們佛光人與信徒來往純是佛法的、公眾的,僧俗之間需要淨化,不可俗化。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在第三講裡我希望大家做到:
  
  第一、不私收徒弟。
  
  第二、不私蓄金錢。
  
  第三、不私建道場。  
  第四、不私交信者。
  
  因為無私才能大公,大公才能入道,入道才能辦事。

 

怎樣做個佛光人 - 第四講

 

佛光人第四講
  
  我自童年進入僧團,至今已有數十年的歲月,在佛教裡所修所學,所見所聞,自有些心得,尤以目前佛教的現狀,僧眾的臧否,有一些耿耿於懷,甚至憂心忡 忡。如部分僧眾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想的都是自私愚痴的觀念,這樣怎能紹繼如來,弘範三界呢?因此,我們佛光人要學習自我要求,改革思想,增強信念,把不 當的習氣揚棄,把不正的言行摒除,所以在第四講裡,提出以下四點意見:
  
  一、佛光人不私自募緣
  
  化緣,在佛教裡是一件很美而又很有意義的好事,宇宙的一切人和一切事,要靠緣才能存在;佛教界的事業,要靠緣才能辦理。可惜多少善緣善事,都給不當的運用,成了惡緣惡事;如強捐強募,私有私佔,致使美好的法緣,成了今日佛教最為人垢病之處。
  
  例如出家尚未受戒,或受戒尚未參學,就先學會化緣;那些挨門挨戶的索討,只贏得一句「老闆不在家」的回答,佛教丟失體面,莫此為甚!
  
  近來,由於各大德的弘傳聖教,佛教徒也逐漸增加,化緣並非十分困難之事;所以一些無志無願的僧徒,不用自己的智慧道德、苦勞犧牲來奉獻佛教,卻先想到化緣。濫用了化緣,自己縱有收穫,但佛教的公益,佛教的尊嚴,損失更多!
  
  本來,佛教有句諺語:「不破參,不閉關;不開悟,不住山。」但一些初出家者,假借閉關住山之名,先向信徒化緣,先找信徒護法。甚至買電視機向人化緣, 出外旅行向人化緣,要衣服穿向人化緣,要買書籍向人化緣。化緣、化緣,招致了信徒的窮於應付,最後他們只得宣布與佛教無緣。
  
  我們佛光人,應有憂道不憂貧的精神,除佛法公眾的事業以外,絕不私自向信徒化緣,寧可無衣無食,無錢無緣,也不私自化緣。
  
  二、佛光人不私自請託
  
  佛光人不私自化緣,更不私自請託。
  
  一些不明事理不顧大體的僧眾,見到信徒,有訴說不完的一些請託:「請代我買一件布料」、「請代我買一雙鞋子」、「我要維他命、藥品的治療」、「我想要 日製收錄兩用機」,信徒買好以後,因是出家師父,他不好意思要錢,只得說由我供養好了。受者自鳴得意,以為自己德高望重,受人尊敬供養,不知道這是最惡劣 的行為。  
  不但如此,還有一些好走官勢豪貴之家的僧徒,今天拜託你護持法會,明天拜託他幫助化緣,引權位而自重,託巨室為後援,庸俗腐化,腐化庸俗,僧格墮落,僧倫不修,無過於此!
  
  更有甚者,自己無才無能,無學無道,但又喜好建寺,待寺成之後,既無信者,又無徒眾,只好請託地方土豪劣紳,參予名位,你做管理人,他做董事長。最後這些臨時烏合之眾,因為理想不一,信念不同,糾紛者有之,訴訟者有之,這一切皆種因於請託所造成的後果。
  
  語云:「人到無求品自高」,《八大人覺經》云:「無自多求,增長罪惡。」所以,我們佛光人應學普賢大願王之「請佛住世」、「請轉法輪」,寧可求法求 道,也不要向世俗請託。當然,人間所貴者,相互依助,虛心請託,也是正常的人際關係。為了弘法利生,即使向人叩頭請託也無可厚非。但不可為一己之私利,忘 記僧寶的尊嚴,走權勢之門,託自己私事。佛教裡請託越少,僧寶的地位就越高。
  
  三、佛光人不私置產業
  
  我在第三講裡希望佛光人不可私建道場,現在我還要強調佛光人不應私置產業。
  
  有一些年輕者,常希望自己有一棟房子,或是希望父母分給他一份產業。我常看到年輕的學道者,當他們有了產業,自己的道業就沒有了。
  
  過去有位女眾不願嫁人,來山要求出家,她帶來父母給她預備的嫁妝,如電冰箱、電視機、汽車等,當時我叫她把那些東西送回去,她說她自己並不要那些東 西,送給常住大眾用好了。我說:「不行!妳以後在教室裡聽課,聽到電視機的聲音,妳會想那是妳的電視機;妳看到有人吃冰棒,也會想到那是妳電冰箱裡的冰 棒,妳怎麼能安心修道?」
  
  她回答說不會,又說了很多好聽的話。但後來當我仍堅持叫她把東西送回去的時候,她捨不得那些東西,只有自己和那些東西一起回家,不再來了。
  
  還有一些原來已出家多年的人,本來在佛教裡很安住身心的求學求道,但後來他的父母買一棟樓房給他,他為了要管理那棟樓房,也只好回家守門戶去了。
  
  財產,對俗家人有其必要;但對出家人,如果他不會運用財產的話,產業會埋葬一個修道者。世俗之人,產業越多越好;學道之人,產業越少越好。否則,產業 不但不能幫助修道,反而成為修道的障礙。基於上述理由,佛光人除了常住公眾的產業,千萬不可存有置產的私心;因為私置產業長養貪心,貪欲的洪流,會把我們 本已安住的身心沖失。
  
  四、佛光人不私造飲食
  
  在佛教裡做住持當家,學問是次要的,主要的是品德和供養心。本山對大眾是有心供養的,尤其飲食、燈光、熱水,不願意限制大眾。但私造飲食,這是絕對不許可的。
  
  有名的律宗首剎--江蘇龍潭寶華山隆昌寺,自古以來,每年春秋二季傳戒,住眾千人,嚴持戒法,被尊為模範道場。不知由什麼時候開始,准許大眾除正餐過 堂以外,個人可以「燒小鍋」,私造飲食。從此,住眾成年累月不上殿者有之,不過堂者有之,在房中宴請外客者有之,偷竊山中蔬菜竹筍者有之,盜用常住油鹽者 有之;僧格的墮落,制度的破壞,自此,寶華山無復昔日的莊嚴神聖了。
  
  偶爾私造飲食,本是輕微小事。但私造飲食影響所及,卻使僧團弊病叢生,豈能不戒慎之。叢林裡面,在大寮監齋侍者像旁,寫著一副對聯:「未供先嚐三鐵 棒,私造飲食九銅鎚。」可見過去大陸諸大叢林,已注意此事,所以要提早防患未然。今我佛光人應體會開山建寺的苦心,了解僧團制度的重要,千萬要遵守,絕不 私造飲食。
  
  本山所有設備,已夠大眾使用。若有賓客,可在朝山會館用餐;若有病者,如意寮中可以方便飲食;若因公務誤餐,法味堂中留有菜飯;若是特別喜吃酸甜苦辣者,可以吩咐典座特別製造供養大眾。
  
  佛光人如係精舍頤養天年者,年老對常住有貢獻者,或已擔任常住堂主多年者,對於飲食雖可方便,但仍不可邀約他人共進餐飲。第四講,即:
  
  第一、不私自募緣。
  
  第二、不私自請託。
  
  第三、不私置產業。
  
  第四、不私造飲食。
  
  如果大家都能奉行以上各點,則我佛光人必能團結自強,光大佛教。

 

怎樣做個佛光人 - 第五講

 

佛光人第五講
  
  我每次和本山職事、學生、徒眾等講說「怎樣做一個佛光人」,並非是標新立異、創宗立派,我只是慚愧自己無德無能,無法要求全佛教的人士接受我的意見,只能期望我的學生和徒眾能遵照指示,確立做人的原則、軌範、弘法的觀念;希望佛光人都能切實奉行。
  
  須知目前佛教現狀,既無制度,又無是非,到處苟延生活,胡混時光,如果我們不高舉信念上的旗幟、思想上的目標,怎能為佛教承先啟後,策勵將來?所以在第五講中,我提出四點希望:
  
  一、佛光人要有宗教情操
  
  我們學佛不同於一般世俗之人,佛光人應擁有宗教情操。
  
  什麼是宗教的情操?宗教情操就是宗教的性格,意即與生俱來的犧牲、奉獻、忍耐、慈悲、公正、無私、誠信、淳樸等的宗教美德。如果在自己的性格裡沒有這些宗教美德,此人就沒有宗教情操。
  
  宗教情操固然是與生俱來的美德,但也可靠後天的培養。佛教徒每天的朝暮課誦、過堂用餐、出坡作務、參禪念佛,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宗教情操。佛教徒以為一切修行只是為了了生脫死,其實宗教情操如果沒有培養好,怎能了生脫死呢?
  
  現在一些出家剃度受戒之人,究其志願與精神,有幾人具有犧牲奉獻的發心?有幾人具有慈悲忍耐的德性?更遑論其他公正、無私、誠信、淳樸的性格,有時甚至連一般的做人之道都不俱全,又怎能對佛教和眾生做出最大的貢獻?並且證悟自性了生脫死呢?
  
  我們發心學佛,把自己奉獻給三寶,須先考查一下自己的宗教性格。現在佛教衰微的原因,就是僧團裡具有佛教性格的人太少了。我希望佛光人不能疏忽宗教性格,不能不培養宗教情操。
  
  怎樣培養宗教情操?應先具有四心:
  
  一、離欲心。二、慚愧心。三、平等心。四、慈悲心。
  
  然後再具有四德:
  
  一、威儀德。二、行持德。三、忍耐德。四、普濟德。
  
  總之,佛光人的佛教性格,應該是信仰比生命重要,佛教比自己重要,大眾比個人重要,道德比金錢重要。有了佛教的性格,做好佛光人就不困難了。
  
  二、佛光人要有因果觀念
  
  現代的社會,常被有道之士批評為「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為什麼會如此?主要的原因就是,今日社會大眾普遍缺少因果觀念。
  
  佛法召示我們:「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生為現代欲海洪流的芸芸眾生,普遍不明因果,不怕因果。目前社會上,到處是能騙則騙,能貪則貪,能搶則搶,能 佔則佔,橫豎法律不是萬能寶典,違法也不一定有人知道,就算有人知道,法律也不一定能制裁。其實不然,即使沒有法律制裁,因果也不會不制裁的。
  
  一個人如果做了違背道德的事,即使逃得了法律的審判,也逃不了良心的審判,逃不了因果的審判。日本楠正誠死後,在衣服裡留了五個字「非、理、法、權、 天」,此五字的意思就是「非」不能勝「理」,「理」不能勝「法」,「法」不能勝「權」,「權」不能勝「天」;「天」就是因果,因果才是最後的勝利者。
  
  過去佛教長老大德,考驗後學,也是先觀察他是否忠誠,然後明瞭他是否有因果觀念?因為學道之人,若不忠誠,若無因果觀念,則此人一定會營私舞弊,弄法玩權,非但無益於大眾,甚至還會傷害到常住和佛教。  
  不幸的是現在佛教僧團亦如社會,因果的觀念越來越淡薄,沒有為教的熱忱,沒有為眾的公德。曾任中國佛教會祕書長的常惺法師以「惑業苦」的定律,譏諷應赴者為「和尚怕齋主,齋主怕因果,因果怕和尚」,真是刻劃到了極頂。
  
  我們佛光人,應不同於流俗,僧格的樹立,應先有因果觀念!寧可無錢、無衣、無物,也不能不明因果;寧可無名、無位、無用,也不能違背因果。
  
  侵犯常住公物,是違背因果的定律;浪費常住所有,是違背因果的行為。只憑一己之私,不顧佛教榮譽,不念他人利益,所以古德慨嘆「袈裟下失卻人身,而作披毛戴角還」的警語,即此之謂也。
  
  三、佛光人要有慚恥美德
  
  《佛遺教經》云:「慚恥之服,於諸莊嚴最為第一。」在佛教裡想要激勵自己的菩提心、榮譽感,以及進德修業、敦品向學,沒有比慚愧的美德更重要的了。
  
  所謂慚愧,慚者怕對不起自己,愧者怕對不起他人。一個人能夠時時仰無愧於天,俯無怍於人,則此人的道德梵行,就幾近於圓滿了。
  
  但是遺憾的是,現在的人已經不太重視慚恥的美德了。例如有些明明是僧寶,他不知僧寶的尊嚴,居然出賣僧格,親近白衣;有的美其名曰灌頂,曰傳法,白衣 上座,僧裝下跪,這不是佛說的末法現象嗎?有少數經懺之流,上著袈裟,下穿革履;口誦經文,心計單銀,這不是無慚無愧的寫照嗎?還有那些身披法衣,手持引 磬,挨門挨戶敲打者,說得好聽是化緣,其實是如丐者乞討,這不是喪心病狂、忘失慚恥的美德嗎?還有一些坐享信施供養,不知福利大眾,一意攀緣世俗,不知安 份修持,這豈非不重己靈、不知羞慚為何事嗎?
  
  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說:「正法像法,皆已滅盡,僅存末法,有教無人,邪正不分,是非莫辨,競爭人我,盡逐利名,舉目滔滔,天下皆是,不知佛 是何人?法是何義?僧是何名?衰殘至此,殆不忍言!」省庵大師繼續說:「每一念此,不覺淚下。」這就是慚恥之心,這就是菩提正念。希望我佛光人亦如省庵大 師,常念眾生受苦,常思正法久住,痛切懺悔業障,發心弘法利生,做一個保持慚恥心的真正佛子!
  
  四、佛光人要有容人雅量
  
  我經常告訴大家:我們要有容許異己的雅量。
  
  人,是非常複雜的眾生,有地域的不同,有性別的差異,有年齡的懸殊,有職業的類別,還有信仰、思想、興趣、利害種種的不同,沒有容許異己存在的雅量,就不能體會因緣和合的佛法,就不能認識互相依存的真理。
  
  語云:「有容乃大。」大海容納百川眾流,所以才能成為大海;虛空容納森羅萬象,所以才能成為虛空,做人要能包容異己,人格才能崇高。
  
  非常可惜的是,佛陀雖開示我們「遠離我執法執」的寶訓,然自古以來,我執、法執一直是古今佛子的通病。
  
  參禪的禪人不容念佛的淨人,念佛的也批評禪者的不是;學教的指斥修行的盲修瞎鍊,修行的人指斥學教的不重修持;住茅蓬的頭陀說大寺院的住持好名好利, 大寺院的住持說住茅蓬的頭陀是自了漢的焦芽敗種。總之一句,在佛教裡,到處都是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該,批評譭謗,譭謗批評,到以後同歸於盡,佛教滅亡就 天下太平了。
  
  過去有某祕書長告訴我:某領導人要他研究如何打倒東方佛教學院。他說:「天主教的神學院,耶教的聖經書院都不必打倒,為什麼同教的人要打倒同教的佛教學院呢?」所幸有這位好心的祕書長,不然,我們的佛教學院不被打倒,也會遭遇更多的麻煩了。
  
  希望做為佛光人的大眾,不要強人同己,要明白「方便有多門,歸源無二路」,不必人人順我,眼耳鼻舌各司其用,才能成為健全的有用之人。有了鐵路,再建一條公路,甚至再加高速公路,分工合作,才能發揮更高的功能。
  
  諺云:「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何必不容許他人存在?若不能明白這個道理,自相殘殺,只憑私怨、嫉妒,那會成為佛教的罪人啊!
  
  怎樣做一個佛光人?在第五講裡,我希望佛光人做到:
  
  第一、要有宗教情操。
  
  第二、要有因果觀念。
  
  第三、要有慚恥美德。
  
  第四、要有容人雅量。
  
  佛光人如果能做到以上四點,則進德修業、增福增慧,不為難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