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關要有資格

 

淨土裡頭有一個很好的指導原則,我們一定要把它記住,佛常講「心淨則佛土淨」。這個心靜不下來,這個事情麻煩。找一個清淨環境去住,沒有人擾亂,閉關或者是住山。以前李老師跟我說過,那不是ㄧ般人能成就的。有資格閉關、住山的是有一定的功夫,還差一點、還不到家,所以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找一個地方加功用行。

 

這屬於加行,能夠提早成就,這是閉關住山一心修行的目的,初學不行。像開悟,大徹大悟,將悟未悟這個時候,你已經到這個境界,就差那麼一點,這個可以。另外一種,名氣太大,應酬太多了,來看你的人絡繹不絕,你沒有辦法用功,那這個用閉關、住山拒絕外緣,這個可以。我們這兩種條件都沒有,你就沒有資格住山、閉關。

 

我們以前年輕不懂,真的有同修受了戒,沒幾天,他的緣分不錯,有人提供關房,他去閉關去了,我們都很羨慕。我在台北也有人提供山上一棟花園小洋房,打仗的時候這都是大富長者他們的別墅,戰爭結束之後他們搬回城裡住了,那個房子在山上,沒人住,歡迎我們到那裡去閉關去。

 

我到台中,把這個事情向李老師報告,他才給我說這麼多事情,我們才懂得閉關是什麼條件。老師講完之後,「你想想看,你有沒有資格?」這就不敢去了。老師後頭說一句,你好好想想,趙州八十猶行腳,還要去參學,他為什麼不找個地方好好休息,去閉關、去住山去,八十歲還要到外面參訪?道理沒搞清楚!

 

讓我們體會到,釋迦牟尼佛在世,為什麼講經教學四十九年,他老人家為什麼不閉關、為什麼不住山?閉關住山不能利益眾生。但是成就之後可以,只有一個條件,沒有法緣,可以去閉關、去住山,沒有法緣。

 

住山、閉關的意思就是告訴大家,我已經大徹大悟了,我已經明心見性了,你們沒有地方學,可以到我這來學,是這個意思,就是招生的味道。如果叩關的人有問題向他請教,他答不出來,可以把他關門打開,出來跟我一道參學,你還不夠資格。古時候確實有這種情形。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一五二集)2012/1/22 檔名:02-037-015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