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妙用-2

 

在這個世間,就像《還源觀》上所講的,示現自己的四德,稱性的四德。第一個,隨緣妙用,住在這個世間隨緣不攀緣。佛法在世間是教育,必須要搞清楚、搞明白。教育是師道,「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古人的話。為什麼?他來求學,他有真誠恭敬心,也就是說他具足求學的條件,你不教他,對不起他。印祖常說,「一分誠敬,一分利益」。他只有一分誠敬,你教他一分,不必教兩分。兩分是什麼?他接受不了,他只能接受一分。他十分誠敬,你就教他十分,你教他九分,你對不起他;人家十分誠敬心,你教九分,少了,你欠他一分。

 

往教,現在請家教,家裡有錢、有勢力,父母把老師請到家裡來教,對於老師尊重心少了。這個老師,你看,我爸爸叫他來他就來,叫他去他就去。尊重心沒有了。沒有恭敬心,他什麼都學不到,你去是枉然,你去的時候增長他的傲慢,加重他的罪業,那就錯了。所以「只聞來學,未聞往教」,這是大慈大悲,這是師道。今天師道沒有了,所以真正的好老師不見了。四德裡面頭一條「隨緣妙用」,有真誠心,真想學,不能不幫助他,堅守古聖先賢的原則。這個地方沒有佛法,我們看到那邊眾生緣成熟了,沒人啟請,你看清楚了,你到那邊去,會有人接受,這個時候要往教。不是在這個情況之下,不能往教。觀機,應機施法。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我們要記住,我們要懂得,要不然就辜負釋迦牟尼佛了。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七七集)2011/2/11 檔名:02-039-027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