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念雜緣太多,難以成就

 

「不違教故」,佛經不需要念得很多,記住幾句話,一生受用無窮,「順佛語故」,隨順佛陀的教誨。「若捨專念修雜念者」,有人,還不少,自以為很能幹,很聰明,利根人,上根人,他捨專念,他修雜念,他學得很多,這樣的人現在稱為佛學家,廣學多聞,他到往生怎麼樣?「百中希得一二」,希是稀有,一百個人當中難得有一二個往生。「千中希得三四」。李炳老常常跟我們說,台中蓮社是他創辦的,他不說別人,說台中蓮社的蓮友。我跟他老人家那一年,台中蓮社十週年,我記得那一年我三十二歲,三十一還是三十二。李老師這台中蓮社已經成立十年,蓮友多少?二十萬人,蓮社裡頭有名冊。我跟老師十年,我離開台中蓮社的時候,蓮社的蓮友,這又十年,二十年了,蓮友的名冊已經到五十萬。我跟老師開玩笑,我說:老師,你要想當台中市長,只要說一聲,大家每一個同修給你拉個一、二票,你就穩穩當當當選了。老師不會幹這個事情的。

 

老師怎麼說?我們的蓮友,念佛的蓮友,一萬個當中,能往生的只有三、五個,不成比例。什麼原因?對世緣放不下,此地講的,雜緣放不下,正念提不起來。換句話說,起心動念還是自私自利,還是離不開名聞利養,所以到臨命終時就是考驗,真正能往生的人是真不多。這個就是除了雜修跟專修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對兩個世界真相沒搞清楚。事實真相是娑婆真苦,極樂是真樂,認識不清楚。貪戀娑婆世界,錯了,這一點點小小的利益,你都會受誘惑,那大的利益就更不必說了。我們中國古人常說,高名厚利。高名是大官,部長、總理,你動不動心?厚利,百億、千億你動不動心?一動心就完了。只有真正明達事實真相,佛經上說的諸法實相,真正通達,你才真能放得下。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沒有白講。四十九年很辛苦,講經教學的目的是什麼?無非是幫助我們斷疑生信,這頭一關。對佛的教訓真正有信心,疑問全解決了,你要是不聽、不學,你的信心(堅定的信心)建立不起來,很容易受誘惑。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O四集)2011/5/9 檔名:02-039-040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