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捨棄國土與王位離世出家,成為沙門」,行作沙門。沙門是梵語,它的原意是出家人的通號。不一定是佛教出家人,在印度很多宗教,只要是信仰宗教、出家修行的,統統叫沙門,包括外道。佛教傳到中國之後,沙門這個名詞就變成佛教出家人專用。所以「後」,這就是佛教傳到中國來,中國人就專稱「佛教僧侶」之名稱,稱他們為沙門。現在稱沙門的很少,都稱和尚,其實和尚是非常尊重的稱呼。沙門的意思是「勤息」。

「《會疏》曰:此人勤修善法,息諸惡故」,這叫沙門,通常我們都說,「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這叫沙門,這佛門的出家人。至於《四十二章經》裡面對沙門的解釋,是「辭親出家,識心達本」,這境界高了,「解無為法,名為沙門。此則沙門之深義」,這個意思很深。識心達本就是禪宗講的明心見性。解無為法,解是真正通達明白,無為法是自性、是法性。能解無為法,有為法當然是決定沒有問題,那就是通達世出世間一切法。這是大德,大智慧之人,不是普通人,這才稱沙門。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一四二集)2013/1/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