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教育的目的沒有別的,如何把這個天性、性德保持。中國人講得很清楚,非常具體,實際上說只有十二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性德,自性裡頭本來就有,絕對不是學來的,也不是哪個人教你的,就是那個自性裡頭的親愛,親愛表現到外面,對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物,這十二個字圓滿了,全部包括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所以要懂得教育的目的,不是教小孩將來升官發財、賺錢養家,不是的,如何保持性德。第二個目的是把這個親愛發揚光大,你愛父母這種純真的至愛、純淨的愛,擴大到愛你的家族,愛你的伯伯叔叔,愛你的祖父母,愛你的兄弟姐妹,愛你的親戚,擴大。再擴大,愛你的族群,愛你的鄰里鄉黨,愛社會、愛國家,最後凡是人皆須愛。所以,中國古老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愛人怎麼會害人?哪有這種道理!

佛教的教育講得更徹底,中國儒家的教育只講到「凡是人,皆須愛」,佛法不是的,更廣,佛法講到愛一切植物,樹木花草都愛,山河大地都愛,然後講到遍法界虛空界充滿了這個愛心,比我們中國講得更大,但是原點是一個。放光,佛的光放得更大,我們只放到「凡是人,皆須愛」,對動物就不愛,要吃牠、要殺牠,佛法不是的,佛法對動物愛、對植物愛,對什麼都愛。

所以教育,《三字經》上講得好,「性相近,習相遠」,習是習慣。本性是一樣的,都是佛性、都是聖賢,可是習性,中國人講「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你跟好人學你變成好人,你跟壞人在一起就自然變成壞人。這就不能不注意,這就要辦教育,因為你不教,不教愈學愈壞,距離本性他愈來愈遠,這就成問題了,所以要重視教育。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五四六集)2012/10/4 檔名:02-037-054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