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道家規

 

所以,家一定有家道、有家規,像《弟子規》是家規,必須要遵守的,從老到少沒有一個人不遵守,不遵守家就亂了。它有家學,私塾是家學,用現在的話說,就是自己家的子弟學校。兒童一定是自己都把他教好,教好之後,學得很優秀的可以參加國家的考試。國家考試,國家選拔人才,選拔之後,國家有俸祿,就是有待遇,你的生活國家來照顧,像現在講發工資給你,你好好的學習,不斷的參加考試,將來從政。所以培養人才是每一個家庭的責任,國家來考選,選拔成為國家的公務人員。這個制度好,從漢朝漢武帝建立這個制度,一直到滿清,你看換了多少朝代,但是這個制度沒有改變,好東西,沒改變。所以這個社會,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人口,長治久安怎麼來的?有道理,就是教育,教得好。

 

家庭子弟學校比現在學校好,為什麼?家長、老祖宗關心,這是他的親骨肉,要好好教,小孩長大了有出息,榮宗耀祖,光大門楣。所以從前小孩生在這個世間,你到世間來幹什麼?為家,他是為他家的。一生無論你做哪個行業,支持你的是誰?你的家支持你。你小時候求學,家教你,家負責任;你將來年歲老了,養老,家養老,所以老人晚年真正叫享福。你的一生為家庭貢獻,到老的時候家養老,你底下這些晚輩,孝子賢孫就很多,他怎麼會不快樂!中國老人是最幸福的,一個人一生當中,享福是晚年,年老的時候享福。在兒童的時候認真學習,少壯的時候是為社會、為家庭貢獻,老的時候享福。這是中國過去的社會,這個社會太好了、太美滿了。

 

我們中國這個傳統,怎麼現在會沒有?怎麼沒有的?給諸位說,咱們跟日本人打仗打八年打掉了,抗戰之前有。我們農村鄉下,一個村莊就是一家人,這個王莊他是一家,那個莊是李莊,那是一家。還有,有祠堂,祠堂祭祀這是春秋,一年二、三次的祭祀。除祭祀之外,祠堂就做為學校,就是家學,私塾在哪裡上課?在祠堂,所以祠堂就兼辦家學。抗戰勝利之後看不到了。我去參觀幾個,在江南,皖南徽商的這些地帶我去看了,村莊還在,人沒有了,有幾個老人住在那裡,年輕人都到外地去謀生了。這個恢復不容易,這個制度太好了,我們要多講,多宣傳。所以現在這幾年,我想到企業家,希望企業能夠把中國傳統家的精神繼承下來。那企業的老闆得要是菩薩才行,不是菩薩做不到。真正學佛可以,老闆看自己的員工都像自己的親兄弟、親姐妹一樣,員工的小孩是自己的兒女,員工的父母是自己叔叔伯伯,你真的要發心養老育幼。所以,企業應該辦子弟學校,應該辦安養院,安養院不收別的老人,員工的老人。你這個員工跟你就變成一家人,一生全心全力為公司服務,一個公司就是一個家。從前的家是血緣,現在的家是道義,這是屬於大乘。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七十五集)2010/7/10 檔名:02-039-007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