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借鑒的古代教學法

 

十三、四歲,中國從前沒有中學,有太學,就是大學,只有小學、大學,進太學。太學是研究學術,那時候就教你專攻一門,你對於哪種東西有興趣,你基礎已經很深厚,專攻一門,一生專攻一門,他心是定的,涉獵太多,他心是亂的。所以我們現在人,成就非常困難,為什麼?他精神意志不能集中,散亂心,所以他所得到的全是知識,要靠電腦幫助,要靠資料。古時候不是,古時候不需要用這個東西,他們開悟,他一門深入,三、四年,佛門裡面講他得三昧,他心定了,定在那一門;七、八年,開悟了,這一悟,就跟此地講的,法門無盡誓願學,他全通了。到開悟之後,法門無盡怎麼學法?在生活上,就是《華嚴經》後面的五十三參,放你出去,你去看,你到處去看、到處去聽,什麼你都去接觸,全通了,智慧開了。沒有得三昧,智慧沒有開,老師決定不准你離開,你還沒有資格出去參學。所以參學是成就後得智,一門深入是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禪定,根本智是般若無知,就是極清淨的心;一開悟了,無所不知,五十三參是無所不知,很容易。

 

像過去,龍樹菩薩開悟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他用多少時間把它學完?三個月,通了。你要說是真開悟了,世出世間法,中國的一套《四庫全書》、《大藏經》,頂多一年全部通了。哪個方法好?還是古人的方法好,我們現在怎麼搞都搞不過古人。如果你說古人不懂得現代這些科技,那是假的,你完全不了解。他懂得為什麼不發明?他要發明,世界就早一天毀滅,這是真的事實。連科學家都告訴我們,這個地球上五萬年前,科學發達到頂峰,世界毀滅了。現在的科學發達也差不多了,也接近毀滅的邊緣。所以科學技術適可而止,古人不願意搞這個東西,它副作用太大。好處你能得到一點,但是副作用,你要認真去觀察,你就曉得得不償失,不值得去做,不是他不懂。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一六集)2010/12/7 檔名:02-039-021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