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用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下)

 

我說我提出這個問題,我講到儒釋道,你們肯定立刻就想到,說儒你就會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對不對?他們點頭。講到佛,你一定就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乘經典;講到道,你就想到老莊。沒錯,我說那些是什麼?那些是儒釋道的花果,開花結果,很漂亮、很好看,這個東西對現前社會能不能解決問題?不能。湯恩比的話沒說錯,你要曉得,像植物一樣,花果從哪來的?在樹上長的。花果長在枝條上,枝條長在樹幹上,樹幹長在根本上,你一層一層去挖掘,到最後什麼東西最重要?根。儒的根是什麼?道的根是什麼?佛的根是什麼?你抓到根它會發芽、它會茁壯、它會成長、它會開花結果。

 

現在怎麼樣?根沒有了,你們天天研究儒釋道,像花瓶裡的瓶栽沒根,死的,不是活的,所以變成了學術不管用。怎麼能解決問題?湯恩比沒說錯,我們要把儒釋道的根找出來,從根本下手,那他的話就是真的,絕對不是假的,真能拯救二十一世紀社會病態,也能拯救地球的危機。儒的根《弟子規》,道的根《太上感應篇》,佛的根《十善業道》,這個東西重要。從前學儒、學佛、學道都是從這紮根,你不從這紮根的話你學什麼都沒用處。最後我告訴他們,我說我對你們很佩服,這真的不是假的,由衷之言。你們所學的,儒學、道學、佛學,在外國人寫字不是從這面寫看到這邊來,儒學、道學、佛學。你們可以拿到博士學位,可以做名教授,可以做為歐洲漢學家,你們一生肯定不能像我這麼快樂,像我這麼自在、瀟灑,你肯定沒有,你們一生肯定還是生活在煩惱的世界裡。大家都笑了。

 

我說為什麼?我跟你們學的是相反的,你看反過頭來,你從這邊念過去,學佛、學儒、學道,不一樣,味道就不一樣。學儒要學得跟孔子一樣,「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快樂無比;學佛要學得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學道要學得跟老莊一樣,這是什麼?智慧。你們搞的儒學、道學,那是知識,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知識解決問題能解決局部,而且帶很多後遺症;智慧解決問題能解決圓滿,沒有後遺症。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八十五集)2010/7/20 檔名:02-039-008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