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佛教學的四個階段

 

我們想到釋迦牟尼佛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他就開始教學。他的教學,我們能看得到的,分四個階段,「阿含」好比小學,「方等」好比是中學,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年。然後再講「般若」,般若是圓教,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礎,這時候講般若,般若講了二十二年。般若是真實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從禪定來的。

 

前面有二十年的定功,四禪八定是初級的,是最先十二年修的,方等的八年就超越了,這是菩薩的定功。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可以接受般若的教育,這二十二年。由此可知,它是釋迦牟尼佛教學最主要的一門功課。最後「法華」八年,那是研究所,幫助菩薩提升成佛,一乘佛法,等於說拿到最高的學。

 

佛門裡面,佛陀是最高的學位,相當博士;菩薩是第二個學位,相當碩士;阿羅漢第三個學位,相當學士。那就是阿含畢業了,學士就拿到了,稱阿羅漢。這是佛教學位的名稱,這個要知道,人人都可以得到的。所以大乘教上說,人人都可以成佛,《華嚴》佛說得更好,「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說得多好!大乘教佛常講,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既有佛性,皆當成佛。成佛就是成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福德,福慧雙修,圓滿就是佛。

 

方等、般若、法華都不是初學人能夠學習的,佛在《佛藏經》裡面說了一句話說得好,告訴初學的弟子,他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由此可知,佛不贊成躐等,一定循序漸進,這是釋迦牟尼佛教學的,一定是從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這樣學習,不可以躐等。但是,我們中國最初完全遵守佛的教誨,唐朝中葉之後,我們的祖師大德改變方法,不學小乘,用儒跟道代替小乘。

 

這個做法沒錯,唐朝中葉到今天,差不多一千四百年。這一千四百年當中,各個宗派裡面所出的人才不少,宗門明心見性的,教下大開圓解的,真有。這就是我們的老祖宗沒有做錯事情,用儒跟道代替小乘,格外親切。現在的麻煩在哪裡?小乘不學了,儒也不學,道也不學,直接要學大乘,問題出來了,學成四不像。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十集)2011/11/12 檔名:02-037-004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