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心性量同法界

 

「蓋吾人心性,量同法界」。多大?遍法界虛空界。法界,我們中國古人有兩句話來形容它,叫大而無外,真講到極處,沒有邊際,量同法界。法界比宇宙意思還好,宇宙還有邊際,法界沒有邊際。小而無內,這都不可思議,小再小,找不到更小的。為什麼?它稱性,性沒有大小。

 

再小的一個物體裡頭,佛經講的極微之微,今天科學裡面所講的量子,在《華嚴經》上佛告訴我們,極微小的那個物質裡面有大千世界,遍法界虛空界的信息、色相全在裡頭。這是現代科學家提出全息概念,發現這個東西。

 

他是用兩組雷射光拍下來的照片,這個照片很奇怪,你把這個照片剪成兩片,把它剪碎成兩片,你看兩個照片裡面的相片是完整的;你剪成四片,四張照片是完整的;你把它剪成一百張的碎片,張張都是完整的。

 

這是科學家發現的,叫全息。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在經上講的,每粒微塵、每個波動現象都是全息,它裡面含藏的是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的信息現象全在其中,一絲毫都不欠缺。這就是經裡面常講的比喻,叫「芥子納須彌」,芥菜籽很小,裡頭有須彌山。

 

須彌山在芥菜籽裡頭,須彌山沒有縮小,芥菜籽沒有放大,法爾如是,它本來就是這樣的。下面這兩句話,禪宗常講的,「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這個極微之微裡頭它靈,靈是什麼?它裡頭有圓滿的信息,它知道。

 

日本江本博士用水做實驗,水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這四個字可以用在他實驗室裡頭。水是礦物,它會看,它會聽,它會懂得人的意思,而且隨著人的念頭,善念、惡念、正念、邪念,反應出來的色相不一樣。

 

其實佛經上給我們講的四種現象,色聲香味,四種現象他只能看到一種,這就是科學還有問題。圓滿的科學技巧應該四種都能夠出現,現在只出現了色,音聲沒有出現,香氣沒有出現,五味,酸甜苦辣鹹沒有出現,我們的科學技術不到家。

 

講五個字,色聲香味觸,那個觸是什麼?觸就是感應。所以,我們動一個念頭,遍法界虛空界都知道。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觸動自性,哪有不曉得的道理!所以聖賢,古大德、老祖宗教導我們,起心動念要慎重。

 

這個意思是說,要有正念,不能有邪念,要有善念,不能有惡念,叫慎獨。獨自在一處,沒有人看到的時候,不能放逸、不能隨便,知道遍法界虛空界我們輕微的這個念頭,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統統都傳遍虛空法界。萬事萬物真的就像一個看不見的、無形的一個電網,它非常密。

 

起一念而動全體,遍法界虛空界都知道了,知道得還特別清楚;我們自己不清楚,人家接收的時候好清楚。湛寂常恆,這個裡頭每個字都有很深的學問。湛,像水一樣乾淨,沒有染污,不動,水像一面鏡子,能照見外面的萬物,這湛。照見是慧,寂是不動,寂是定。

 

我們就曉得,慧從哪裡來的?慧從定中來的,心不動就生智慧。心要動,心動就是你想,你想不生智慧,生的什麼?知識。你能夠想像的是知識,不是智慧。智慧決定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的,思想有錯誤,不見得完全正確。

 

知識能解決一小侷限的問題,而且還常常有後遺症,智慧沒有後遺症,智慧解決問題是透徹的。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十八集)2011/10/18 檔名:02-037-001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