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修菁華1 - 入門 聖嚴法師

一套7冊

禪修菁華第1冊 - 入門

編者序

 聖嚴法師教禪、講禪、寫禪,二十多年來足跡已廣遍東西方世界各地,出版了二十冊以上與禪相關的中英文著作,並陸續被翻譯成義意利文、西班牙文、德文、 波蘭文、越南文、俄文等多種語文,接引無數人進入禪法的大門。如今說到要學習禪法,特別是中國禪宗,便不能不看聖嚴法師的禪修著作。

  聖嚴法師在《禪鑰》一書序文中自陳:「我的宗旨,是將正統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透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給有緣的現代大眾。」因此,聖嚴法師講授 禪法,便能在深厚的修行基礎、廣博的學養背景下,貼近著現實人間的實際生活,介紹實用、易懂、健康,而且層次分明的禪修理論及方法,使得不同年齡性別、職 業、層次,教育程度的社會大眾,都能分享得到禪法的利益。

  尤其是,初學程度淺者,讀了不覺得深奧難懂;老參程度深者,反覆讀了愈見其滋味與內涵,足見聖嚴法師高妙之處。

  聖嚴法師有關禪修的篇章,都是先於《人生雜誌》或《法鼓雜誌》刊載,然後交由法鼓文化(原東初出版社)集結於〈禪修指引〉系列出版,少數則散見於法師的其他著作之中。

  不過由於是以時間先後的順序集結,所以各篇之間,只有思想與目標的統一性,並沒有篇與篇之間的連貫性;而且面對法師如此豐厚的著作,一般人則不免望書 興歎,不知如何下手。於是我們興起了重新編輯這套書的念頭,除了整理脈絡,分出次第,書本規格並特別採用小開本,以利隨身攜帶,隨時參閱。

  這套書的編輯,是依修學的內容分為七冊:《入門》、《觀念》、《法脈》、《公案·話頭》、《默照》、《五停心·四念處》、《活用》。除了主要篇章外, 配合單本主題跡選錄有「實踐指南」、「祖師箴言」,內容都是聖嚴法師對經典、祖師語錄等的精彩詮釋。書後並提供其他相關參考篇章之篇目,以及關鍵字檢索, 幫助讀者順利、迅速進入聖嚴法師原始的著作,達到旁徵博引、互相參照的目的。

  這套書雖然取名為「禪修菁華集」,但是聖嚴法師著作篇篇精華,讓我們難以取捨,勉強只能說是一套原著的導讀。既為初入門者提供一個方便的路子,先得梗概的全貌;也讓已入門者,能夠溫故知新,時間自我檢驗。

  因此,這是一套精緻實用的好書,是修行路上的指引,更是菩提道上的明燈,值得您永遠珍藏。

禪的本質

 在開始講這個題目之前,先澄清一個觀念:禪是不能講的,透過語言所表現出來的禪,已經不是禪的本身了,過去,我無論教禪或打禪七,一定嚴厲訶罵學生的 知見障,破斥學生從知識上獲得有關禪的零星知解,而我現在又來講禪,不是自相矛盾嗎?請諸位務必瞭解一點,做為最初的方便引導,還是需要透過語言來講解, 因此,在不立文字的原則下,我們特別開了方便門,企圖以語言來表達那不立文字的道理。今天我就分成九個小題,很簡單的做個介紹。

  禪與禪定

  禪與禪定有層次上的不同,中國人提到禪,往往聯想到禪宗,而中國禪宗所體證的禪與印度的禪定,有層次上的不同,中國禪宗的禪,是指破除無明煩惱之後的 心地妙用,也就是智慧本身。智慧是無限的,它不能用任何語文、或任何形式來詮釋,卻能產生無窮的妙用;印度的禪那(dhyana)是指禪定,中文義譯為思 惟修或靜慮,意思是收攝散心,繫於一境,不令動搖,進而達到三昧(samadhi)的境界。禪那是一種修定的功夫,三昧則是由修定而達到的另一種功用了。

  中國禪宗的禪與印度的禪定,雖然有層次上的不同,關係卻非常密切。如果沒有禪定的修持基礎,無法達到中國禪所體證的悟境。雖然有少數人未經禪定的修 持,而直接產生頓悟的現象,這種特殊例外,畢竟是千百年難得一遇,大多數人,必須要從禪定的功夫開始修持,有了基礎以後,不要貪著禪定的寂靜妙樂,進一步 才能出離禪定,升入智慧的領域,這就是中國禪宗所謂禪的目的,所以中國禪不僅只是禪定,而是由禪定出離禪定,進入智慧的領域了,定境可以衡量高低深淺,智 慧是無法衡量的圓滿光明,我們要開發智慧的領域,需要有禪定的修持功夫,僅只是禪定的功夫,而不能擺脫禪定的享受,便無法進入智慧的領域,也不能稱之為中 國禪。

  不管在中國或印度,對禪的表現有各種不同的風格,後代為了例於瞭解,必須加以分類,其中有:

  二分法:世間禪和出世間禪

  三分法: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

  五分法:凡夫禪、外道禪、小乘禪、大乘禪、最上乘禪。

  這五分法,是華嚴五祖圭峰宗密的分類法,他和禪宗有著密切關係。

  另外還有兩種分類:如來禪和祖師禪。兩種都是指大乘禪而言,所以可分可不分,分了較容易瞭解。

  我個人主張三種分類:世間禪、出世間禪、世出世間禪,以這三類歸納前面的幾種分類,我覺得這三種分類較為完密。以下列一簡表說明:

    世        出         世

    出        世         間

    世        間         

    間        禪         禪

    禪        │         │

    │        小      ┌─────┐ 

 ┌─────┐     乘      外     凡

 最     大     禪      道     夫

 上     乘     │      禪     禪

 乘     禪     │      └─────┘

(祖師禪) (如來禪)┌────┐      │

  │    │ 證中生    先   ┌────┐  

 滿一   嚴八 羅,於    於   外    凡

 佛般   大地 漢進界    欲   道    夫

 果夫   定菩 果而界    界   │    │

 ,、   ,薩 。修五    修   欲    色

 未賢   唯至  滅淨    次   界    界

 斷人   如十  受居    第   一    眾

 盡、   來地  想天    禪   類    生

 無聖   能圓  定,    觀   眾    │

 明人   證滿  脫自    而   生    生 

 │皆   │佛  離然    得   │    得

 著可   定果  三住    解   修    。

 重修   慧可  界於    脫   得

 於得   均證  ,定    。   。

 慧,   等得 └────────────────┘ 

 。尚   。,           │

  未    如           偏

  圓    首           重

       楞           於

                   定

                   。

  世間禪包括凡夫禪和外道禪,凡夫禪是指修四禪八定,主要是四禪天中色界的禪定。生於色界天中得禪的人,是生來就得的,叫報得或生得,人類或某些異類眾 生,也可能修成四禪天的禪;外道禪是指欲界一類眾生,修不共佛法的禪定,所以它不與佛法相應,而凡夫禪在佛法中可以算是一支,大致上在欲界的眾生是修得的 禪定,如果他死後禪定功夫還能保持住,就可以生到色界天去,繼續修四禪天的禪定。

  出世間禪(小乘禪)也可分修得和報得,證小乘三果的人,一期生命結束後,生到色界五種天中的五淨居天,自然住於定中,繼續修滅受想定,證了羅漢果位而 解脫生死,永離三界,稱之為出世間禪。一般凡夫在欲界天也能修出世間的禪定,只要能達到永遠出離世間生死的境界。都是小乘禪。

  世出世間禪包括大乘禪和最上乘禪,大乘禪是指如來禪,最上乘禪是指祖師禪。

  大乘禪(如來禪)必須八地以上達無功用行的菩薩,直到十地圓滿佛果,才能夠證得。如首楞嚴大定的妙用,和華嚴海印三昧大定,不是一般凡夫可得,唯有如來能證,證了如來禪,便得大解脫、大自在,這是如來禪的特色。

  最上乘禪(祖師禪)適宜一般凡夫、賢人、聖人修持,因為修祖師禪雖曾一度煥發出智慧的光輝,不像證如來禪,徹底破除無明煩惱,所以一般凡夫、賢、聖都可以修持而得妙用,這是中國祖師禪盛行的因素之一,也是祖師禪的特色。

  出世間禪偏重於定,世出世間禪中的如來禪是定慧均等,而祖師禪則著重於智慧的開發。

  禪與禪定的共同修持基礎是止觀,不管小乘禪或大乘禪都各有止觀法門。

  從修禪的過程和目的來講,止觀必須並用,最初收攝散心,系止於一境,但僅僅止於一境也不行,止的目的是要再起智慧觀照,擴大心性,然後再止下來,再起 觀照,這樣止了又觀,觀了又止,猶如攀登樓梯,往上爬一層,再停一停,往上爬是觀,停下來是止,假如你停止不動,那你不能進步,必須止觀並用,才能功夫日 漸進步,而達到止觀不二,這才是大乘禪的目的,至於祖師禪是不是止觀不二?這個問題暫時保留。

  凡夫定和小乘定雖然也修止觀,嚴格說來,並沒有徹底得解脫。凡夫定的最高境界,到達身心和宇宙合一,這是從小我到大我的境界;小乘定的最高境界,是從 大我進入無我的羅漢果位;大乘禪和最上乘禪,是把無我的空執也破除掉了,進入無邊無礙的智慧領域,所以不受束縛,小乘破除了小我和大我,叫我人無我;大乘 破除了無我的空執,把無我這個觀念也捨棄掉,叫法無我。

  從對治的效果來講,修止觀在對治我們散亂和昏沉的毛病。我們初修禪定的人,普遍遇到的兩大困難就是散亂和昏沉,首先面臨的是心境的浮動散亂,笛來是模 糊昏沉;修觀可以對治昏沉,修止對治散亂。對治散亂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把散亂心收攝起來;如果散心無法收攝,就把它放掉,使它自然平靜下來,這兩種方法 可以並用,也可以擇一而用,當你漸漸克服了散亂心和昏沉心,便可以漸漸達到止觀雙運、定慧圓明的境界了。 

  禪的傳承與創新

  講到禪的傳承問題,必須先瞭解一點:禪不應該只限於「禪定」或「禪宗」,而是涵蓋了佛與佛法的核心,因此禪的傳承,不只是表面的儀式或方法的傳授而已,這是心法的印證,心法是佛與佛法的核心。

  傳承的問題並不限於禪,傳戒時戒體的授受也必須師師相傳,當你受戒時,你從你的戒和尚得戒體,你的戒和尚又從他上一代的戒和尚處得,這樣師師相承,歷 歷分明,而且是著重在心法的傳承,如果你受戒時,對戒和尚所說的話,沒有一心領受,雖然儀規莊嚴,仍不能得戒體,必須你的心和戒和尚的心相契合了,才有感 應,你才能得戒體。至於戒體是心法或色法的諍論,今天暫時不談。

  密宗也很講究傳承,當你修瑜伽法門的時候,如沒有接受上師的傳法,你便無從修起,修了也可能出毛病,即使你從書本或經典得到有關修法的認識,你知道那些儀軌和步驟,沒有上師的加持和指導,你也不能夠修,即使道了也不會得力。

  禪宗在法統的傳承上,更重視師師相傳,而且必須「以心傳心,心心相印」所謂「直指人心,明心見性」,都是從心法的傳授上著眼,一定要由師父傳給你,你 再往下傳,如果沒有師父傳給你,你無法得到,即使你自己摸索而獲得法益上的體驗,也必須參請高明的禪師,勘驗你的境界,經過師父確實勘驗後加以印證了,才 能證明你的體驗沒有偏離正法,所以禪宗史上,自晚唐以來,彼此立門戶、爭嫡裔,這是愚昧而無意義的,但在禪的修持和心法的印證上,必須嚴格講究有無師承。

  關於禪宗師承的問題,必須糾正所謂「傳法」這個觀念。一般人認為表面上衣缽的授與,或名義上法眷的安立就是「傳法」,這是很大的誤解。「衣缽表信」, 《六祖壇經》說得很清楚,傳法的根本精神所在是以心傳心,心心相印,不在於表面的形式,而在你是不是誠懇接受師父的指導去修行,當你修行有了成果,便獲得 師父印證,這叫「傳法」。因此,「傳法」的意義建立在師徒之間,方法的不斷傳授,和境界的不斷證明,而「傳法」的因緣,也就直接靈活的表現於師徒的關係 上。

  師徒的關係,最初建立在方法的授受,這是較淺的智識性層面,任何人都有平等的機會接受方法的訓練,但當你依法修行,達到某個境界,開發了智慧心地,由 師父加以印證,在印證的當下,師徒心心相印,便真正達到心法的傳承,這就超越了一切知識、思想、經驗的範疇,同時也不是每一個人輕易能達到的成就。

  從方法的傳授,到依法修行,到獲得師父印證,整個過程都是非常嚴格慎重,做師父的人絕不稍假人情,所以佛法不賣人情,一定要你有了這個功夫,達到這個境界,師父才能答應說:的確!你已經進入這個程度了。

  從師父對弟子的重要性來說,如果一個人沒有師承或不經師父指導,只靠自修有了成就的話,可能進入了一個階段以後,會自大、傲慢、自以了不起,自以為已 經證了最高的境界,而不自知實際的程度如何,如果有師父隨時指點你的錯誤,隨時鞭策你上進,就可以避免停頓在不成熟的階段自我陶醉了。因此在師父座下修行 是非常安全的,你到了什麼程度?師父會告訴你;你下一步該怎麼走?師父會指點你:你的境界是不是超過了一個階段?師父會給你證明。師徒之間的關係,就是在 這種不斷的指導、不斷的鞭策、和不斷的印證中日益密切,師父並不能給你什麼東西,禪的本身是智慧,師父指點一個開拓智慧的方向,幫助你完成慧命,但必須你 自己肯努力修行。

  從弟子對師父的重要性來說,師父也需要有徒弟,師父如果沒有弟子,或弟子沒有修行,他的進步也很慢。如果師父座下有幾位出格大器,或有一、兩個弟子非 常勇猛精進修行的話,就會激勵師父也加緊修行,也許他的境界並不高,由於弟子的激勵,逼著自己也要上進,境界一天天的往上提升,如「水漲船高」,產生「教 學相長」的效果。因此師徒之間在道業上的進步,也是互相影響、互為因果的。

  師父沒有高明的弟子,師父不會進步,高明的弟子能夠幫助高明的師父,但高明的弟子,不一定出自明師之門。

  禪的傳承和創新,前者是法統的保守,後者是見地的開發,從法統的傳承上講,必須師師相傳,樹木不能無根,在禪的修證上,雖然有孤明自發的例子,獨自奮鬥畢竟是冒險的行徑,即使你能獨開疆域,仍然必須由師父的幫助和印可,因此創新必須有法統的傳承。

  講到這裡,又牽涉到公案的問題,有很多人在講公案、解釋公案,或透過學術性的研究,加以考證、分類、歸納。事實上,公案不能從字面上去講解。

  從達到開悟的機緣這一層竟義來講,公案的案例只能活用一次,任何人授用己發生的公案,想要達到同樣的開悟效果,都不會成功。因此,當一個公案發生的時 候,對那個產生公案的當事者是新的、活的、有用的,過後對任何第三者來說,這則公案已經是舊的、死的、沒有用的;唯有在明眼的禪師心中,每一則公案都是活 的,因為他能明白公案的活潑機用,以及公案背後所蘊含的是什麼內容。普通人還沒有到這個境界,無法理解分案背後的內容是什麼。僅從字面上的意義上去揣測公 案,或者似是而非的猜想其中涵意,結果得到一些曖昧不清的概念,而不能全然領會公案的整個機趣和內容。因此,若不是開過智慧眼的人,無從理會分案,你或是 站在禪的門外欣賞它,或是進入禪的修行領域,把安當做修持的方法來參,叫做「參公案」。

  當你修行到了某一個階段,師父會指點你該參哪一則公案,參了這個公案會幫你進一步上升。如果是一位不高明的師父,隨便指給你一個公案,不能對機,你參 了也不會有效果;有了明眼的師父指導你參公案,可能會產生新的公案出來,參舊公案產生新公案,公案可以不斷發生,如果集眾打禪七,或對禪的精進修持,能產 生幾則新的公案,就算成功了。

  從禪的機用和方法來講,是非常的活潑,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則,而往往一般人教禪,只知道教禪的形式,怎麼樣打香板、跑香、打坐、生活起居等,在方法上並 沒有立下一定的規則要人去固守,在破除一切執著的原則下,能夠大大的活用,能活能殺,活鐐自在,這是發自心地妙用的一種活潑的創新。因此在同一個師門造就 之下的許多弟子,成就後各有風格,各有機用、各有方法,而開創出各種不同的派別,這是創新的一面,形成中國禪宗史上所謂五家七宗的盛況。

  內證和外證

  前面反覆強調過,禪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因為這是一種內證的體驗,內證的體驗無法用任何方式來展現,只有達到相同程度的人,彼此互相明白,也就是「唯佛 與佛乃能相知」,因此內證必須以心印心,不能透過任何解釋來證明,如果你要求一個有了內涵體驗的人拿出證據來,他不能把內證的體驗質量化而變成具體的證據 給你,即使他用種種方法想讓你進入那個無限的領域,由於你心眼沒有開,你也無法接受,必須你有了同等的內證功夫,你具備上勘驗這種內證境界的能力,證據便 是現成的了。

  一個真正達到內證體驗的人,他形諸於外的人格風範是謙沖淡泊、平易親切的,決不會自高自大,也不會有自我標榜,凡是自稱證了很高境界的人,都有問題, 一個自讚為高明的禪師,那是他自己不知慚愧。因為禪的內證,無法用任何標準來衡量,禪本身就是無限的智慧,智慧能用長短、高低、大小、輕重來衡量嗎?沒有 辦法!在佛教浩瀚的經典中,無處不是智慧的結晶,但經典所描述的只是智慧的功用,它無法詮釋智慧的全貌。我們前面說過,在修禪的過程中,有種種不同層次的 境界,現在又說智慧無法衡量,是不是很矛盾?並沒有矛盾,當你禪定的功夫深了,可能觸機而靈光一閃,智慧的光芒在心頭閃過,如電光火石,有些人慧光燃亮一 下就熄了,有些人能保持一段較長的時間,有些人慧門豁然開啟,煩惱全部脫落,就是少有的例子,很多是一閃而過的情形。慧光不斷的燃發出來,到了煩惱全部脫 落,便是智慧的無限圓滿,這就是無法衡量了。

  前面也講過,一般凡夫或賢人、聖人修祖師禪容易得受用,原因在你努力修禪的時候,能夠把心頭的煩惱撥開一下子,而見到一點智慧的光,也就是禪宗祖師所 謂的「見性」或「見自性」,應該說見到智慧的光比較貼切,說「性」太抽像了,當你心中靈光一閃,智慧的火花爆開一下子,隨即又讓無明煩惱給悶住了,我們從 凡夫地修行,不會因為開悟一次,馬上把煩惱全部抖掉,就像心靈的花、智慧的花豁然開放,遇到外界的刺激,馬上又合擾起來,比曇花一現還短促,這種短暫的內 證體驗,只要你誠懇接受明眼師父指導,努力去修行,便能夠達到,至於達到這個目的後,是不是就解脫生死?就成佛了?沒有!智慧的光明當下一閃,你當下是 佛,「即身是佛,立地成佛」在這個時候可以做到,但是煩惱再出現的時候,你還是凡夫一個。

  曾經開過智慧之窗的凡夫,比起心地一片無明的凡夫要高一層,至少他奠定了修行的基礎和信心,他知道繼續努力修行。有了這種短暫的內證體驗做基礎,你再 修淨土法門,效果會更好,所以中國自宋以來,闡揚禪淨雙修,很有道理。我們初步修行,用禪的方法,把心頭的煩惱撥開一下子,再一心念佛,容易達到一心不亂 的境界。這時候你的信心非常堅定,一心念佛求生西方,非常穩當。

  我們(凡夫)畢竟還是凡夫,心靈的火花閃過一次,無明煩惱並沒有徹底解除,不能保證以後不再犯錯,一旦犯錯誤、靠罪業,依然還要輪迴生死、流轉六道, 實在不保險,所以有人認為學禪不可靠,事實上學禪的顯著效果在奠定你修行的信心,有了短暫的自內證,想要一下子完全得到解脫並不容易。因此又有人認為修禪 達到某種程度後,可以乘願再來,世世度眾生,這個觀念很正確,我們初步學佛就要發大心去度眾生,但境界不夠很困難,要能夠自在出入生死,必須初地以上的聖 位菩薩才可以。普通初向道的人只有一個補救的辦法,就是以你的廣大願力去推動你出入生死,生生世世努力修行和度眾生。

  內證的體驗無法說明,說出來了便是假的,「說似一物即不中」,但是有了內證體驗的人,或經過一番功夫切實修禪定的人,無論性格、氣質、思想都會有很大 的轉變,影響他整個宇宙觀、世界觀與生命觀的重建。就我多年來主持禪七的經驗,凡是懷著懇切慇勤的心來參加禪七的人,打完七後,就是一個洗心革面的新人, 和初進禪堂的那個毛躁、浮動、剛強,或者寡默、孤僻、疑慮的人完全不同,變得溫柔開朗、祥和穩重,待人處事更加親切而有信心,這種明顯的改變,他自己會覺 察到,別人也會看得出,這是明顯的外證,也就是證於內形於外的自然流露。一位有內證體驗的禪師,表現出來的人格風範,能夠發揮言教與身教的感召力量。

  有了禪的修持和體驗的人,他的人格生命會落實下來,或許禪師在教誡弟子的時候,近似一種「狂」的態度,他為了破斥弟子心中的層層執著,不只訶佛罵祖,還會罵得你狗血淋頭,只有他一個人高高在上,但是他在平常對待一般人,一定極其謙虛懇切。

  外證是外在的人格表徵,不是什麼怪異的外表現象,所以不要聯想到神通,學禪不是要你得神通,而是要你開智慧,如果你妄想有了內證的體驗後,就會顯現神 通,而想利用神通去度眾生,這是危險的想法,有了禪的內證體驗,形於外的是你人格氣質的表徵,因此,在日本有的企業家,為了訓練忠實沉莉的幹部,首先希望 他接受禪的訓練,日本有好幾家公司,招收新員工時,先給他們幾天的修禪訓練,這種訓練,不一定使他們開悟,但至少對他們的性格磨練有幫助。

  信心和疑情

  我們都聽說過:「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在參禪過程中,內心產生大疑情、大疑團,才能得到大的開悟。沒有疑情,你不能開悟,而諸位如果沒有信心的話,你的疑情也產生不起來,沒有信心,疑團打不開,沒有信心,你根本談不上參這個大疑團。

  信和疑本來是對立的,但在參禪的過程中,信和疑並不衝突,這就要講到「信」是信的什麼?「疑」又是疑的什麼?

  信是信三寶、信自己、信指導你的禪師,在密宗就要信金剛上師,如果你不信,你參禪、修法都不會成功。不但要信,而且要絕對無條件的信,你信到什麼程 度?師父一眼就看穿了,你就是在師父面前保證說:「師父啊!我是全心全意、誠心誠意,我是無條件地相信您……」你這話還沒有說完,師父馬上就知道你有幾成 假意、虛情,你就是磕大頭磕得很響,跪下去拜得很虔誠,師父馬上指出你還有驕傲氣,你還有幾分不實在、不誠意在裡頭,你對師父的信心不徹底,你就得不到師 父傳授給你的方法,修行不會有進步。

  我們中國人過去參禪都是有方法的,可是我們看禪宗語錄或公案,往往師父一個拳頭、一頓棒子、或罵一聲,弟子就開悟了,其實沒那麼簡單,舉個公案做例 子,有人問天龍禪師:「什麼是第一義諦?什麼是佛法?」他豎起一根指頭,弟子在旁邊看見師父這麼做,當人家用同樣的問題問這位徒弟時,這位徒弟也依樣畫葫 蘆,把指頭豎起來,天龍禪師就考驗他:「過來!過來!什麼是第一義諦?」徒弟就豎起一根指頭,師父馬上拿把利刀「卡!」一聲把他的指頭砍斷了,痛得徒弟大 叫著逃開,怕師父再要揍他,師父從背後就喊:「回來!」徒弟一回頭,師父問:「怎麼了?」徒弟當下開悟了。請問諸位,如果把你們的手指頭也砍掉,你們能不 能開悟?絕對開悟不了,只是痛而已,你開不了悟。

  禪師訓練弟子、指導弟子的方法,各有各的,祖師們也各有方便權巧,不是隨便叫弟子盲修瞎練。表面看來好像毫無道理的折磨你,其實是費盡苦心訓練你,你 是什麼性質的人,什麼根器的人,他就用什麼方法來引導你上路,所以禪和密,如果修持到了某一層的境界,一定要有高明的師父指導你入門,沒有師父指導,靠自 己摸索不會有成就。因此,我們一定要有信心,信自己、信師父、信三寶,如果你連三寶都不信的話,你怎麼能夠求法?有不少人被公案害了,他們看到公案中的訶 佛罵祖、劈佛當柴燒、念佛一聲漱口三天、在佛頭上溺一泡尿、拉一泡屎等例子,這些都是祖師一時的機用,為了破斥行者心中的執著所用的方法,方法用過後就沒 有意義了,如果你也依樣畫葫蘆,照做一番,那就完了,就像有個傷寒的病人,醫生開了傷寒的方子把他治好了,你以為這劑藥方可以治百病,人家只是小感冒,你 也拿了傷寒藥給他吃,結果只會把人害死。所以公案再來用就害人了,害到什麼程度?那會使你否定佛、否定祖師、否定三寶,只有自己,自己是什麼?自性三寶! 相信自己就是三寶,還用拜什麼佛?看什麼經?信什麼僧?沒有必要了,這個危險!千千萬萬人會因此墮入魔道。

  對三寶必須要有信心,而且要有懇切的信心,你才能得到三寶的法,然後才能修持,法是哪裡來的?是師父傳授的,但是你不先相信自己能夠修持,師父也沒有 辦法傳授給你。相信佛能成佛,祖師能開悟,我也能成佛、能開悟。時間的久暫我不知道,但我有成佛的條件,也有這個信心,而且很堅定,你在修行的過程之中, 更要建立一個信念:「人愛能做的,我一定能做。」常常接受師父的教法,毫不懷疑地努力去修。

  如果你不相信師父,你將什麼也得不到,對師父沒有絕對的信心和敬意,你無法進入禪的門,在祖師禪來講,強調這一點的人很少,但我個人要特別強調信心的重要,如果不強調一點,無從使人進入禪的門。

  疑情是一種修行的方法,但不是懷疑自己夠不夠格修行,或懷疑三寶的方法能不能使你修行?修了這個方法能不能使你開悟?不是這種懷疑,對自己、對三寶要絕對相信,百分之百的相信。

  疑情是和信心完全相應的一種方法,師父教人用這個方法來修行,疑情是疑什麼?我們舉一個例,宋以後很多人主張禪淨雙修,流行參「念佛是誰?」這句話 頭,天天都在念佛,是誰在念佛呢?是「我」嗎?念佛的是我,那麼,我是什麼?有一個實在的我嗎?告訴諸位,「我」是不存在的,我是由許多「我的所有」東西 聚集而成的幻象,「我的」煩惱、「我的」無明、「我的」業報等,構成這個我,還有「我的」事業、「我的」財產、「我的」家庭、「我的」身體和身份……許許 多多「我的」,構成了我,究竟哪一個是我?沒有我,都是煩惱心構成的幻覺,當你一再追問:「我是誰?」「念佛是誰?」「誰在念佛?」就產生大疑團,這就是 個疑情。有人參「念佛是誰?」他一參就是幾年,也有人參「什麼是祖師西來意?」「什麼是未出娘胎以前的本來面目?」這些都是話頭。

  參禪、參話頭,參就是疑,你的疑情愈重,你也得力愈快,愈大,破除疑團的可能性也愈高,疑團破除後,所產生的智慧光芒也愈強。所以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這些疑情都是指修行過程中的心境或方法,並且是與信心相資助的方法,不是貪嗔癡慢疑的那個疑。

  迴避與消融

  禪的立場,或佛教的立場,都不主張鬥爭,也不主張抵抗敵人,在心法的功夫上也是如此,如果你在修行的時候,常常想到有煩惱、有妄念、有種種壞習性,還 有外面的嘈雜聲音,這一切擾亂你的事物都使你心裡討厭,都障礙你修行,那麼,告訴你,你不能參禪,你到哪裡都修不成,因為你的心始終在動亂。本來已經有個 妄念了,你再加上「討厭」那個妄念,等於妄念上加妄念,兩個妄念相抵抗,正好把你的努力和功夫全部抵消,而念頭上加念頭,可以使你越修越煩惱,越修火越 大,所以大多數的老修行,都是火爆爆的,憎恨心大得很,為什麼?他的煩惱和煩惱正在鬥爭,滿肚子沒好氣,你同他一碰,火氣馬上爆開來,活該你倒霉。

  真正修禪的人不會這樣子,他對一切逆境、逆境或不順遂的念頭,都要迴避它、消融它、不去抵抗它,什麼叫迴避?譬如你遇到一個壞人,他對你很兇惡,但你 不希望和他多囉索,你盡量用和平的方法避開他,如果他一拳揍過來,你絕不抵抗,你不只回敬一拳的心沒有,連希望他不再揍第二拳的心都沒有,因為這個希望本 身也是妄心,挨揍就挨揍,不抵抗、不還手,對方不會繼續打你,這也就達到消融的目的。修禪也是如此,凡是虛妄的念頭,你不要去討厭它,凡是虛妄的事物,你 也不以為它可愛或可憎,你的心自然會收攝起來,我們修禪的人,應該在平常生活中,處處有這種修養,也用這種態度來處理日常事物,因為你一討厭它,等於困難 上再加一層困難,只會使你心煩意亂,你用和平的心迴避它、消融它,困難自然會化解,就像昨天我們禪七結束後,一位參加禪七的人跑來告訴我:

  「我心裡很難過,才打完禪七,馬上我又生了一個煩惱心。」

  「你生什麼煩惱心?」

  「早上有人給我一份雜誌,我正打開看的時候,背後另外一個人把雜誌搶過去,他翻到另一頁,指著上面一篇他寫的文章要我看,當時我非常瞧不起他,因為這個人有驕傲心,好像故意在我面前賣弄才華,我心裡很難過。」

  「你不必難過啊!你這是平常心,平常的人產生平常的心,有什麼好難過的?」

  他聽了這句話,想一想,有道理。我再告訴他:

  「那個人也是平常心,平常的人有平常的心,做出平常的行為,你何必看不起他?他又沒有陷害你,你的反應也只是平常心而已,何必難過?他以凡夫心待你, 你就以凡夫的心境來衡量他;平常的心產生平常的行為,平常的行為也以平常的心境來衡量他;聖人的心就以聖人的心境來衡量他,彼此能無心相忘是最好的了。」

  他聽完話,很高興,心裡的疙瘩沒有了。

  我們修禪的人,不但要面對現實、接受現實,還要消融現實。我們一開始迴避它,不去抵抗它,然後達到消融的目的,以迴避和消融來代替鬥爭和抵抗。

  山林與都市

  初修禪定的人,最討厭嘈雜的聲音,所謂「聲為定刺」,聲音是修定的人最難忍受的一種刺,而所有的聲音之中,最討厭、最可怕的就是人的聲音,但對一個真正修禪的人來說,沒有這個困擾,他能夠動靜一如。

  很多人誤認為佛教隱遁山林是為了修禪,看到古代許多大叢林都建立在山林中,更認為修禪的人是逃避現實、閉關自守,把山門關起來自己修行,這是錯誤的看 法,中國佛教自唐末遭遇了幾次法難以後,都市的傳教受到政治迫害和其他社會因素的排濟,許多有修行的高僧大德都隱入山林。在山林中修行,不必依靠施主布 施,不必仰賴政治保護,也不必取得社會認同,可以很安定的發展出一種自力更生、踏實穩健的風格,例如在都市講經修道,必須有殿宇、禪堂及各種設備,在山林 中只要有間簡陋的茅蓬遮避風雨就行了,既踏實又穩健,而且真正達到修行的目的,所以佛教便在山林中展開修行與傳法的工作,中國佛教的命脈能夠延續下來,流 傳到今天,就是靠禪宗在山林中發揮修行和傳法的功能,但不要因此誤會佛教和禪的精神是山林的,是逃避現實的。

  修定的人會討厭人間,厭惡嘈雜,真正修禪的人,不會討厭人間。有一次,我有一個學生打坐,無論怎麼坐也沒有辦法把心定下來,我問他有什麼困難?他說: 「我在家裡打坐,鄰居開收音機、聽唱片、孩子叫,吵死了,坐不好;我到山裡去,開始的時候很喜歡深夜的寧靜,後來風吹樹動、鳥叫蟲鳴,也是吵,坐不好;我 再鑽進山洞裡,雖然聽不見風聲,可是黎明有許多昆蟲唧唧啾啾的展開大合唱,也是吵,坐不好……」,他為了逃避聲音到處跑,最後實在沒有地方可以躲藏了,我 只好告訴他:「世界上沒有無聲的地方,你就是把耳朵塞起來,聽不到外界的聲音,也會聽到自己的心臟『碰!碰!碰!』上下鼓動,如果你害怕聲音,乾脆不要打 坐了。」他說:「不行啊!我一定要打坐。」我就教他一個方法:「你真的要打坐?那就讓聲音進來好了,先不要排斥它,你聽著這個聲音,你的心不要讓境轉動, 你的心不動,外面的事物動,你聽好了。」他聽聲音,心也漸漸定下來了,這就是我們前面講的,「收散心、放散心」,不能收,就要放。

  禪沒有山林和都市的分別,也沒有捨動取靜的趨向,所謂「十字街頭好參禪」,禪宗有個「十牛圖」,描寫一位禪師的修行歷程,到後來他走進城市去化度眾 生。即使是在修行的過程中,只要你方法用的得當,同樣可以在人群嘈雜的城市修行,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都可以修行,在我教人修行的方法中,其中有一種看來很 古怪,要人站在台北市西門町的十字街口看景物,這只是一種方法的譬喻,不是真要你站到西門町去,目的在讓大家瞭解,都市也好,山林也好,對真正修禪的人來 講,都一樣,佛陀行化人間,走遍印度各大城、小鎮、窮鄉僻壤、山林小徑,只要有眾生可度的地方他都去,沒有固定要隱居山林,也沒有特別要避開都市。

  合理與反常

  禪的方法或禪師講的話,往往是反常的,一個禪師所講的話,一般人聽了,會以為他瘋瘋癲癲、胡說八道,不是用常情常理可以衡量的,你說東他一定說西,你 說好天他說下雨,你說長他說短,你說成佛他說著魔,總是和你持相反的態度,譬如禪宗語錄有句話:「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人從橋上走過的時候,看見橋 在流動,水沒有流,這是怎麼回事?還有:「東山下雨西山濕。」這句話也沒有辦法理解,這些都是違反一般常識境界的話,害得那些文字阿師,嘔盡心血,挖空心 思,想加以理解,其實只是在揣摩這些禪話「大概」是這個意思?或那個意思?這些話根本沒有代表什麼特殊意思,只不過是修行的人,到了某個階段,通體脫落 了,或禪師為了點破弟子的最後懸疑而說的,這些話違背常識境界,平常人以為它是反常。

  禪師為了教導弟子,或弟子用功快要成熟的時候,禪師為了幫助弟子,往往出之於反常的行為,或講反常的話。

  在今天這個講民主自由的時候,沒有人讚成打罵教育,可是在我主持禪七的時候,我不但打罵棒喝,而且打得很成功,也罵得很成功,但不能到外邊來罵人,我 若到你們大專佛學講座來罵人,你們就不會聽講,而且會說:「聖嚴法師,專門罵人,可能禪經有問題。」但是對那些正在修持的人,為了要破他的執,我非罵他們 不可,而且罵得毫無道理,罵得他心念沒辦法轉過來,這是逼他,他正在想道理、轉念頭的時候,你狠狠罵他,一板子打過去,他的心念轉不過來了,如果他還有頭 腦裡轉念頭,這是妄念、妄想。所以「動念即乖,開口即錯」,念頭一轉不錯了,嘴巴一講就錯了,打你,罵你,就是要你念頭不要轉,要你落實用功夫,禪師用這 種反常的手段來誘發弟子進入修持的領域,提升修持的境界,所以不能用平常人的眼光來判斷他是個瘋子。

  正在參禪的人,他的身心狀態,乍看之下也是有瘋瘋癲癲的表徵;大哭、大鬧、大笑,或橫七豎八的倒下來,站起來,這些像瘋人院的現象,都是反常,所以禪 師訓練弟子,也用反常的方法,不是一般人能理解和接受,可是他能得到正面的效果,因此,有些美國人到日本去學禪,認為日本的禪師有虐待狂,喜歡打人、罵 人、整人,整得人愈苦他愈高興。禪師的確是專門整人,但他不是有虐待狂,他是用反常的方法來對治你。在座有幾位同學剛參加過我主持的禪七,他們都承認我整 得他們很好,因為整得好,雖然被整的時候很苦,整過後,身心都有改變,有進步、非常好。

  禪不講理論,禪師在訓練你的時候,也是不和你講道理的,他說「生薑長在樹上,皂莢長在地下」,你們不相信也得相信,這就是要你不去轉念頭想道理,事實 上生薑、皂莢也只是個假名,你何必認真?你如果不服氣,還要在心裡推敲,想一想對不對?你的心念一動,你自己的工夫就用不上力,所以禪師用反常的行為,講 反常的話,叫你死了這條心,為了把你那個轉念頭的妄心踏殺掉,他必須採取反常的手段來對治你這種反常的心。

  一般人自以為正常的心,所謂平常心,事實上都是反常的,都有問題,誰敢承認自己完全精神穩定,沒有問題?自認為沒有問題的人,本身就有問題,因為他不 敢面對問題,還要百般護短,就像喝醉酒的人老是說:「我沒有醉」。如果反省自己,知道有問題,情緒有時不穩定,神經有時過敏和緊張,這個人是正常的。

  我們用不正常的的手段來對治不正常的人,負負得正,以毒攻毒;用不合理來對治你滿腦子的妄想,不正常的正是正常,不合理正是合理,因為你用常識境界來判斷它反常,不合理,而禪師從手段、方法和所得的正面效果來說,是非常合理的。 

  文字與不立文字

  語言文字是傳達思想情感的工具,人類對事物的描述說明、人際之間的交誼溝通,及人類歷史文化的累積保存,都必須有語文來傳遞和記錄。文字的性質是一種抽像符號的組合,語言則是這種抽像符號的音聲化,兩者本身一體。

  瞭解了語文的功用和性質,現在從禪的立場來看「文字與不立文字」的問題。我一開始就強調禪定是不能講的,這是為什麼?禪的本身是智慧,智慧無法透過任 何抽像性的符號來表達,文字所說明的只是字典上的意義和概念上的名相,不是智慧本身,從這個觀點上我們說「不立文字」,就是希望你不要去執著文字所構成的 理念或名相,直接去修行體證。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講經三百餘會(這是一般的說法,在些不做學術性的考證),結集成三藏十二部經典,這些是不是已經達到傳佛心法的目的?沒有!語言或 經典上的文字記載,只是指點你通向修行的路徑、方法、過程和目的,這只是指示月亮在什麼地方的指頭,根據指頭所示的方向,你去尋找月亮,指頭不等於月亮本 身,因此,佛心必須心心相傳,所謂「直指人心」,不能依語言文字來傳,叫做「教外別傳,不立文字」。

  世界上文字起源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國,至今也不過五、六千年的歷史,人類運用語言文字做工具來傳達思想、感情、說明事物、見聞,記錄經驗、歷史,文字的 性質包含了抽像性的一切理念、概念、名相,不一定狹義的限於寫或印在紙面上的符號。這些符號不能直接傳達佛心,佛心必須從修行中去如實體證。可是在世諦流 布的層面,為了傳播佛法,把修行的方法和目的告訴人,必須假借語言文字來傳達,因此,禪宗表面上看起來非常矛盾,它既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而歷來禪 宗的語錄、公案比任何一個宗派的教理記載還要豐富,如《景德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續指月錄》等,近代有八繼續編《續燈錄》,你從《卍續 藏》裡可以看到禪宗語錄之卷帙浩繁,比起華嚴或其他講教理的宗派要多,這並不奇怪,只要你瞭解「不立文字」的含意,並不是要你像個啞巴或文盲,不說不寫, 而是要你先認識文字的限制,不去執著文字相,語文只是一種權巧的工具,我們能夠借語文來說明修行的方法和目的,但透過語文所陳述的方法和道理都落第二義, 第一義必須直觀現證。

  禪的副產品——藝術

  昨天早晨,在我們第二次禪七結束的心得報告會上,有位教授說:「如果我們參加禪七的人當中,有人文學素養很好,他只要把禪七期間的心境體驗,和對自然 環境的完美感受描寫出來,必定是篇動人心弦的文學傑作,這篇作品能夠傳達禪的一部分精神……」,他講的是事實,所謂詩情畫意,往往與禪有連帶關係,中國的 詩詞繪畫中,有許多禪詩、禪畫、而意境最高的詩畫往往具有空靈脫俗之美,這就有禪的成分,創造這些作品的藝術家是不是已經進入禪的門了?大有問題,但即使 是沾一下禪的邊緣,他已經受用不盡了,作品意境已經美不勝收了。

  普通人眼中的一朵花不過是朵平常的花,經過藝術家的心靈感受再呈現在畫布上,就另有一番美的意境,當你進入禪的修行階段,心境有了變化,你再仔細觀察 四周環境:一花一葉、一草一木、一沙一石……,都顯得生機無窮。那麼完美、舒暢、這麼豐富,為什麼我以前沒有發現?如今看起來特別親切。」這就是在修禪的 過程中,可能達到的藝術境界。

  舉個例子,如果你是個男孩,你心目中有個夢寐難求的對象,你一直沒有把握得到她的青睞,當你鼓足勇氣跪在她面前哀求:「嫁給我吧……」意料之外,她答 應了,你一高興,狂奔到馬路上,你會看見每個人都在對你笑,鳥兒也在枝頭上叫:「恭喜!恭喜!」微風吹動花草,花草樹木都向你點頭祝賀,一切事物隨著我心 境的歡樂變得喜氣洋洋。

  假如你做錯事,碰了一鼻子灰,又挨了一頓臭罵,這時候你拖著沉重的腳步走出來,看見每個人好像都在生氣,都在嘲弄你、侮辱你,連路旁的小貓都想欺侮你、咬你幾口、吠你幾聲,你覺得樣樣事都倒霉,一切事物隨著你心境的煩悶而變得死氣沉沉。

  這種由於心境激動所產生的變化,是臨時性的,正在修禪的人,心境也很容易產生變化,一開始你要他把心收斂起來,再要他把心放開,一收一放,收了再放, 放了再收,然後你要他把心定下來,這時候請他詳細觀照外面的自然世界,許多過去所忽略的事物都展現在眼前,心靈也體驗到過去所沒有的一種完美和諧的感受, 雖然他還沒有進入禪的門,已經覺得生命無比完美,靈感源源不絕。有些人到了這個地步就不再前進,他便成為藝術家或風雅之士,如果他傾向文學創作,會有很美 的文筆,如果他傾向美術造形,會有出神入化的畫風,這是一種冥想(Meditation)的效果,當你透過修禪達到冥想的階段,可以在藝術創作上開出奇 葩,這雖然不是禪的目的,卻能夠影響社會風氣的和諧,增加文藝領域的創作,這是禪的副產品。

  今天我依序介紹了九個小題目,有沒有把禪的本質介紹出來?沒有!告訴諸位,禪不能解釋,還能講什麼本質?有本質就不是禪了。

  (選自《禪與科學》)

坐禪的功能

坐禪即財富

  近世以來,由於科學的長足進步,為人類解決了不少來自自然環境、社會環境,以及生理和心理等各方面的難題。但是,等待著我們去解決的難題,也隨著人類 物質文明的進展而越來越多。實際上,直到地球毀滅的那天為止,自然環境加諸於人類的難題是不可能全部克服的;直到我們的肉體死亡的那一瞬間為止,對於身體 的機會是無法完全控制的。至少,人類無法阻止太陽熱能的漸漸消失,所以,地球的衰老與毀滅,將是無可避免的事,又由於人類無法阻止生理機能的漸漸老化,所 以,肉體生命的必將死亡,也是無可避免的事。

  然而,當地球尚可為人類居住的一天,我們應該設法改善自然環境,使之更有利於人類的生活與生存;當我們的肉體生命尚繼續活著的時候,我們就該設法改善 身心的健康,使我們生活得便舒適愉快。這雖是現代科學的課題,但卻不能將此責任交給現代科學,因為推動科學,要仰賴人類的智能和體能,要想發掘潛在於人類 身心深處的最高智能和體能,唯有坐禪才是最好的方法。

  坐禪的方法,雖是淵源於東方人的智慧,事實上,不論東方或西方,凡是偉大的宗教家、哲學家,傑出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等,多少均須得力於若干禪的 功能,即使未心採取特定的坐禪姿勢或坐禪的名稱,就他們發揮出超乎常人的智力和毅力的本質上說,與坐禪的功能是相應的,只是他們不知道那是出於禪的功能而 已,由於他們的天賦高於常人,故在不自覺的情形下,能夠得到若干禪的功用,使他們成為傑出的偉人。

  我們既已知道,坐禪是發掘並發揮人類潛在智能和體能的最佳方法,所以透過禪的訓練不難把普通人改造為傑出的偉人,將天賦低的人變優秀,體皈差的人變強 健,優秀者使之更優秀,體皈強健的變得更強健,使人人皆有成為完人的可能,所以,坐禪是健全人生、建設社會、改善一切環境的最佳方法。對常人而言,坐禪可 以堅強意志、改變氣質。在生理方面,可以得到新的活力;在心理方面,可以得到新的希望,對週遭的一切環境方面,可以得到新的認識。因此,坐禪能使你獲得一 個嶄新的生命,能使你發現你是多麼的幸福、自由和生氣蓬勃。

  坐禪的功能,主要是由於心力或念力的集中於某一個抽像或具象的念頭而來,所以,在行、立、坐、臥的任何姿勢,均可能發揮禪的反應,不論是沉思、默禱、 禮拜、讀誦,乃至細心的審察、凝神的傾聽等心無二念之時,均有發生禪之反應的可能。然而此等狀態下的禪的反應,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對於絕大多數的人是不易 發生的,縱然在極少數人身上,偶然發生一兩次,卻無法求其經常發生。

  正因如此,發源於東方的禪的修習方法,便成為必要,如果你希望得到它,而去跟隨一位禪的老師學習的話,這方法將使得可遇而不可求的禪的經驗,成為人人皆有機會獲得的財富。

  可貴的人身

  求取禪的經驗,不限定採用某種特別的姿勢,比如正在病中的人、生理機能有殘障的人,或者工作特別在忙碌所謂席不暇煖的人,他們可以躺在床上、坐在輪椅 上,或在巴士站、電車站、車上、工作房等的任何地方,或立或坐,均可照著老師所教的禪的方法,做數公鍾乃至數小時的實習。

  效果最大、見效最快的方法,當然是採取雙腿盤坐的姿勢,初開始坐禪的人,尤其是中年以上的人,若想把雙腿盤坐的姿勢,坐到馴熟,並且享受到坐禪的樂趣 的程度,必須先有忍耐兩腿疼痛及麻痺的心理準備,兩腿的痛和麻,也正是初坐禪者和他自己的怯弱面,作艱苦戰鬥的一般歷程,當他通過了這段歷程時,至少他的 意志力,已戰勝了他的畏懼艱難而不敢面對現實的退縮心理,在人生的境界上,他已悄悄地向前邁進了一步。

  在所有的動物之中,唯有人體的構造,能夠採取盤腿而坐的姿勢。所以,坐禪的方法,只對人類而設,坐禪的利益,只有人類才有機會享受。

  我們應該慶幸,能夠生而為人,也該珍惜我們得到的人身。因為,從坐禪的實習之中,可以得到三大利益:(1)堅韌的體魄。(2)敏捷的頭腦。(3)淨化 的人格。所以,釋迦牟尼佛經常對其弟子們讚歎人身的可貴,並且強調,從天上至地下的各類眾生之中,唯有得到了人身的眾生,最適合修行佛道。

  科學家所見坐禪的功效

  坐禪的好處,是從身心的反應而被發現。根據日本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佐籐幸治博士所著《禪》(禪的效驗)中的報告,坐禪有十種心理方面的效果:

  (1)忍耐心的增強。

  (2)治療各種過敏性的疾患。

  (3)意志力的堅固。

  (4)思考力的堅固。

  (5)形成更圓滿的人格。

  (6)迅速地使得頭腦冷靜。

  (7)情緒的安定。

  (8)提高行動的興趣和效率。

  (9)使肉體上的種種疾病消失。

  (10)達到開悟的境地。

  又根據日本的醫學博士長谷川卯三郎所著《新醫禪學》中的報告,提出了禪的十二種功效,治十二種疾病:

  (1)神經過敏症。

  (2)胃酸過多及胃酸過少症。

  (3)鼓腸疾。

  (4)結核病。

  (5)失眠症。

  (6)消化不良。

  (7)慢性胃下垂。

  (8)胃、腸的蠕動過於緩慢。

  (9)慢性例秘。

  (10)下痢。

  (11)膽結石。

  (13)高血壓,。

  坐禪的最高目標,固然在於轉迷成悟,如果一開始便高談迷悟的問題,除了極少數根基深厚的人之外,對於大多數人的而言,是不切實際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借 助科學的研究報告,向讀者介紹坐禪對於身心所產生的效果。此對於已有實際坐禪體驗的人,沒有用處;對於希望嘗試坐禪經驗的人,則有若干誘導作用。

  身心安全的保障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自己身心瞭解的程度,是極其有限的,一個人在心理活動方面,每天究竟有過多少的念頭波動起伏,固然無暇審察,即使剛剛滑過的一 分鐘之間,也不容易記得有過多少什麼樣的念頭,主要的一兩個,或尚有點印象,許多微細的、一閃即逝的念頭,就弄不清楚了。再從生理的活動方面探討,細胞組 織的新陳代謝,生滅不已,從常識上說,你是知道的,從感覺經驗上說,你是無法知道的。當然,我們也沒有把這些問題弄清楚的必要。

  重要的是,處身於現代工商業社會中的人們,不論事學問或其他職業、不論為個人謀生活或為大眾謀福利,處處均需要運用高度的智慧及強韌的體能。但是人們 卻很少知道,在其智能及體能的寶庫深處,有著很大的漏洞,將大量的能源無謂地漏掉,同時,又不能生產出應該可以生產的足夠能源來,這可稱為能源的浪費,也 是生產量的停滯,既未盡力開源,也未能適當地節流,實在是極其可惜的事。

  這個漏洞是什麼?就是各種雜亂的妄念,消耗了體能、降低了智能,妄念之中尤其是使情緒激動的強烈慾望、忿恨、傲慢、失望等,均能使得生理組織,發生震 撼而失去平衡的作用。假如學會了坐禪的方法,你就能夠減少那些雜亂及無益的妄念,使你的頭腦經常保持輕鬆與冷靜的休閒狀態,當需要用它來解決問題的時候, 便得以充分地發揮它的最高功能,又能使你的全身各種內分泌腺,保持著相互調配、合作無間的工作狀態,促進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的相互為用。

  比如,交感神經系統的腦下垂體、松果腺、耳下腺、胞腺等,能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使得全身的興奮機能活躍起來;表現於外,則為反應機警敏感等的功效。 副交感神經系統的副腎、卵巢、畢丸、胰臟等的內分泌腺,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緩和興奮機能的作用;表現於外,則為沈著穩定的功效。兩者的優點相加,便可 形成完美的人格,偏於任何一邊,均有它的缺陷。

  我們知道,由於工作緊張、用腦過度,或者由於某種外來因素的刺激,不論是狂喜、暴怒等,均能使得血管收縮、脈膊跳動的次數增加、血壓升高、呼吸急促, 結果,便可能形成腦溢血、失眠、心悸、耳鳴、神經過敏、消化不良等的病症。這是因為,當你的情緒在劇烈地激動之時,你的血液中,由於內分泌腺的工作,失去 了平衡,所以出現了素毒。

  內公泌腺在正常狀態下是促進人體健康的,若失去平衡,便會讓人體健康亮起警報的紅燈,坐禪的功效,能使人將浮動的情緒,轉化為清明而平靜的情操;臨危險,不恐懼;逢歡喜;得之不以為多,失之不以為少,逆之不以為厭,順之不以為欣。所以它能成為你身心安全的保障。

  身心的調和及解放

  說得更清楚些,人體的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應該經常保持平衡發展,否則,除了在生理上的不健康之外,在心理及性格的發展上,也是不健康的, 如果偏於前者,他將是敏感、自私、急躁、易怒、和缺少友善、不得人緣的人。如果偏於後者,他將是渾厚、老成、樂天、和善的人。

  前者發展的結果,好的一面,可能成為孤傲的哲學家、精明剛強的軍事家、憤世嫉俗的書生;壞的一面,則可能成為剛愎自用、暴戾成性、頑劣不羈的人物。後 者發展的結果,好的一面,可能成為悲天憫人的宗教家、寬宏大量的政治家、胸襟開朗的藝術家等;壞的一面,則可能成為沒有理想、不辨善惡,不明是非、為人處 事缺乏原則的濫好人。

  當然,如果僅僅偏於一邊的發展,那是決定傾向壞的一面,如已從好的一面現出特色,必定多少是得力於兩者的調和。

  坐禪,是協調全身的組織機能,步上正常的工作,並助其發揮最高功能的方法。下手下,是以調身、調息和調心的方法,減輕交感神經系統的負荷,沖淡主觀意 識的影像,將自我中心的界限,漸漸向外擴大,乃至忘卻了自我的存在,主觀意識便會消融於客觀意識之中,到了這種境界的人,種種的煩惱,雖未徹底解除,對他 已經不會構成身心健康的威脅。

  貪慾、嗔恨、不反省自己、不原諒他人、不分析事理而成為煩惱的原因,即在於主觀的意識太強烈。以為他雖與一切事物相對立,一切事物均不應與他的主觀意 識相違背。未得之時,他要追求;求得之後,可享受之事物唯恐失去,可厭的事物又唯恐脫不了手。求不到時,固然煩惱,求到之後,依然受著各種煩惱的包圍。

  唯有坐禪的方法,可將人們從自我中心的主觀心態,漸漸地轉變為客觀心態,從主觀的煩惱陷阱之底提救,冉冉上升至客觀的自由世界,因而得到身心的解放。

  長壽·愉快

  減輕交感神經系統的負荷,與呼吸很有關係。常人均以肺部為呼吸的重心,坐禪的人則將呼吸的重心移至小腹,我們稱它為丹田、氣海,目的在以腹壓為媒介, 再以意志支配副交感神經系統,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鬆弛興奮機能、大量分泌Acetylcholine(乙醯化作用,為人體產生能量的重要物質),產生鎮 定、安靜、解毒的功能。

  呼吸的重心,由胸部移至小腹,不是一兩天的工夫可以辦到的,有些教瑜伽術及氣功方法的人,即主張以腹式呼吸來達成這個目的。不過,那種方法,並不能適用於所有的人,有些人的生理機能,由於先天或後天不同,如硬用強制手段作腹式呼吸的實習,便可能導致疾病。

  安全的方法,是順乎自然,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勿求急功,保持平常呼吸;繼續練習下去,日子稍久,呼吸的速度自然緩慢、次數自然減少、深度也自然向下延伸。有一天,你將會發現你的呼吸重心,已從胸部下降到小腹去了。

  腹部呼吸,能使儲存在肝臟及脾臟內的血液,輸送到心臟心發揮其功能。肝和脾有造血並儲血的功能,在這血庫之中,藏有人體總血量的三分之一,心臟及全身 的肌內各佔三分之一。肝和脾的血液,平常不進入循環系統,只有必要時,始適量地補充心臟血液的不足,腹部呼吸,則等於為人體增加一個輔助心臟,使得循環系 統的內的血液量增加一倍。

  血液量增加,輸送營養的功能加強,能使已經萎縮了的細胞組織,賦予活力而健全起來,使得閉塞而將死的細胞組織,漸漸地復甦而賦予再生的機能。正因如此,從禪能夠治病,能夠破除種種所謂奇難雜症、慢性病的病灶。

  當你患了醫藥不易奏效的怪病之時,不妨學習坐禪。坐禪雖不能像割除盲腸那樣,使得患者手到病除,但是它能安定你的情緒,減少對疾病的恐慌及畏懼,也能 減輕疾病加諸你痛苦的感受。縱然,人的生理機能,有其一定限度的壽命,坐禪不能使你永遠不老不死,但它能夠使你活得較久、活得比較愉快有趣,乃是可以辦到 的事。

  培養完美的人格

  完美的人格,可從教育、藝術、宗教等薰陶之中養成,但那並不完全可靠,有些人迫於名利及權勢等慾望的誘惑,接受了教育、藝術、宗教的薰陶,在人前也能表現出高尚的人品和聖潔的行為,他們的內心,卻包藏著不可告人的雄雄野心和陰謀詭計,這些人,我們稱之為雙重人格。

  因此,世間有受過良好教育的偽君子,也有藏形於教會之內、列身於教士群中的魔鬼。因為,不論是宗教的教條、教育的倫理、藝術的欣賞,均系由外來的灌輸,甚至是權威的高壓,這些與個人內在的欲求,未必都能夠吻合。

  坐禪,是培養完美人格的最好方法,它是由於內發的自覺,而達到人格昇華的目的。不需教條來施予任何壓力。倫理、道德,對於坐禪的人是沒有用處的東西, 宗教的教條、倫理的標準、道德的尺度,均會由於時代、環境及對象的不同而失卻其普遍性。所以,近世以來的新興宗教之出現,幾乎如雨後春筍,乃至佛教也不例 外。

  禪雖脫胎於佛教,因其不假外緣、不立文字,故系萬古長青的修行法門。坐禪的實習,是將「自我」這樣東西,像剝芭蕉樹一樣地,一層妄念又一層妄念剝光之後,不但見不到一個裝模作樣的我,連一個赤裸裸的我也見不到的,起初是將自我暴露出來,最後則根本無物可讓你暴露。

  所以,坐禪的人,不必向別人掩飾什麼,也不必為了改造自己而感受到來自外在的壓力,更不需要忍受著痛苦割除毒瘤那樣地掙扎。

  坐禪,只是循著修習的方法,漸漸地將妄念減少,乃至到了無念的程度,你自然會發覺你過去的存在,只不過是存在於一連串煩惱妄念的累積之上,那不是真正的你。

  真正的你,是與一切客觀的事物不可分割的,客觀事物的存在,是你主觀存在的各部分而已。所以你不必追求什麼,也不必厭棄什麼,你的責任是如何將你的全體,建立得更有秩序、更完美。

  坐禪的人,到了這樣的程度時,他將是一個熱愛人類的人,也將是熱愛一切眾生的人,他的性格,將會開始得如春天的陽光;縱然為了接引及教化方法的運用, 在表情上也有喜怒哀樂,他的內心則必是經常平靜而清徹如秋天的明潭。這種人,我們稱他為開了悟的人,或稱之為賢者、聖者。

  釋迦對尼佛曾說:「一切眾生無不具備佛的智慧和功德。」如果你嚮往坐禪者可能得到的利益。你的願望必將成為事實。不論男、女、老、少,不分智能的優劣、體能的強弱,也不問職業、地位和宗教信仰,禪的大門是為一切人開放的。

  只是有一句極要緊的話,必須告訴你,看了這篇討論禪的文章,這篇文章的本身,絕不等於「禪」那個東西。坐禪的事實,尚等著你下定決心,並以恆心來實際地跟著你所信賴的老師去學習,否則,這篇文章僅僅為你增加了一些知識的葛籐,無助於你希望學禪的一片好心。

  (選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鍛煉心

鍛煉

  首先解釋「鍛煉」兩字的意義。古代的武士、劍客,都講求寶刀、寶劍。寶刀、寶劍怎麼製造?是由鐵鑄成,這鑄造的過程,稱鍛鐵、煉鐵。鐵可煉成好鐵,再 煉成鋼、純鋼、精鋼。在古代,是用老式的土法煉鐵,講究技術、方法,故須經由名師選材處方,同道家煉丹一樣,特別著重傳承,有獨門祕方。鑄造好的鐵器,須 經特別的爐火,燒煉之後,再用手工捶打。若技術不好,不僅煉不出鋼來,反而會把全部的鐵打成鐵渣;唯有技術嫻熟,才能打掉鐵渣,而鍛成純鋼,所以技術較差 的鐵匠,只能打出鐮刀、斧頭或菜刀等,卻煉不出上等的寶刀與寶劍。同樣的,人心的鍛煉也要有明師指導正確的方法,在說明煉心的方法之前,先對人心作一番考察。

  心

  一個人的思想觀念,性格性向,言行舉止,都是心在主宰。俗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世界上沒有面孔長得完全一樣的兩個人,一百人有一百個不同的 面孔,一百人也有一百個不同的心。雖然有些人面孔長得神似,或者雙胞胎長得幾乎完全一樣,而分辨不出誰是誰,但只要各自的性格一表現,就知道誰是誰了。世 界上找不出任何兩個人的心是相同的,如果有的話,那麼世界太平,而世間也不成其為世間了。

  社會是群眾的組合,無數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它是個大染缸。由於每個人的思想、觀念不同,同時為了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求取生存的保障,人們學會保護自 己,處處爭取權益,以免於吃虧受害。因此,各人有各人的打算和想法,人人變得自私自利,將彼此的關係建立在「利」上,各懷心眼,不能坦誠相待,俗語說: 「人不為已,天誅地滅。」為已本無可厚非,否則便無法生存;但人與人之間也因而產生許多不和諧的現象,勾心鬥角,擾攘紛爭,永無寧日。因此,不論親疏,非 但朋友信義蕩然,甚至演出父子反目、夫妻異夢、兄弟閱牆的悲劇。

  人心是不同的,不容易統一的,小自個人與個人,大至團體與團體、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或人與動物之間,都會引起諸多問題,產生對抗與衝突。所以我曾以「矛盾與統一」為題,作過一次開示。

  這些現象之所以會產生,歸根究底,在於未經鍛煉的心,變幻莫測,不可捉摸,有如野馬奔逸,不易駕馭、制伏。因此,必須煉心,以期在矛盾、對立、衝突之中,尋求平衡、和諧、統一。

  煉心的方法

  下面講煉心的方法,分成三個階段及層次。

  一、經由教育或宗教信仰,把歪曲心鍛煉為正直心。

  從生理上看,人的心臟是長在胸腔的左邊,而非正中間,所以偏心是正常的,偏已、偏私,偏一家、一族,偏一國家、一民族、都是正常。歪心就不正常,歪同 偏不同,歪是歪曲的意思,存心損人利已就是歪心。幸運的是,世上還是有許多損已利人的人,所謂百步之內必有芳草,比如聖賢、豪傑、菩薩心腸的人即是。一般 人都是因為互有往來,互取所需,彼此獲利,而生活在一起,稱為互助互惠,但還是以利已為先決條件。比如美國的農產品過剩時便由政府津貼農戶,把農地荒蕪。 明知亞洲、非洲由於營養不足而死者每年有數十萬人,為了保障美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便不得不視若無睹,見死不救,所以美國人做任何事,首先強調的是要符合美 國人的利益,實際上美國已是世界上對其他落後地區最慷慨的國家了。

  歪心的人,居心叵測,慣用不正當的手段,取得不合情理的利益,如故意倒會、惡性倒閉、瞞天過海、搶劫、勒索、巧取、豪奪等罪行,他們或能獲得一時的僥倖,將來如何不難逆料,縱然現世能逃過法律制裁,他們的後代子孫以及他們的後世果報,決不會有好的收場。

  佛法用因果論來教育眾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此,信奉佛法的人,知道因果輪迴,不敢做違背良心的事,相反地要做有益於人的事。所以佛教的教育,可使人從歪曲心變成正直心。一般的宗教也能達此層次,此在佛教,乃是最基本的要求。

  二、用修行的方法,把散心、亂心,鍛煉成統一的心。

  第二個層次的煉心方法,主要是用禪定的修持。第一個層次所依的方法是戒,戒的消極立場是不作一切惡,戒的積極立場是須行一切善。若要把亂、散的妄想心變成集中的統一心,就要用定的力量。

  妄想心與散亂心為同一東西,但不同性質,散亂的意思是思想不集中、念頭散漫、沒有一定的方向和目標。妄想的意思是不必想的而去想,不該想的而去想,它可能是散漫的,也可能是有條理的。比如有的人嗜好抽煙、喝酒、賭博、明知道這些是不良習慣,但是不抽、不喝、不賭,他心裡難過,手癢癢的,尤其癮頭犯的時 候,要他不做,已不容易,心裡不想,更不容易了。

  跟隨我修行的弟子之中,有的常跟我講,他常常會起一些不須想、不該想的事,覺得很罪過。有的則說他每當打坐、誦經時,有妄想出現,而且是犯罪的念頭, 他覺得很難過。我告訴他們:「不要這麼想,如果能夠沒有妄想雜念,你的修行已經成功了;正因為在初心修行的階段,所以無法做到專心念佛,專心打坐。」其 實,平常生活中也會有壞念頭出現,只是心思太雜,自己沒有發覺。而在打坐、念佛、拜佛、持咒時,心較專注,頭腦比較清楚,壞念頭出現時,就容易被察覺了。 不是自己故意要想,而是潛在的意識,在不受壓制時,忽地浮動上來的。

  如何對治散亂心和妄想心呢?那就要用修行的方法。修行的法門很多,其中以禪觀的方法,收效比較顯著和踏實。禪觀的方法有很多,我們所教的入門方法是數 息觀。數息觀就是用數呼吸的方法,打心的鐵,時刻把心繫於方法上,方法和心,要像猴子和煉子的關係,方法不轉移,就像把猴子的煉子綁在樁上,使得猴子時刻 不離那根樁,當心念住外緣時,立即又被拉回到方法上來,時刻把心綁在方法上,一離開方法,就馬上警覺;而數息觀最易讓我們警覺、發現自己的是否離開了方 法。

  用方法能使散亂的妄想心消失,這不是說用方法來把妄想打掉,或像用軍警的武力消滅土匪強盜那樣,用方法就是用方法,為了用方法而用方法,不是為了要消滅妄想而用方法,最後妄想就會自然消失。

  這個層次的修行階段,你可能嘗到的經驗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而不是成功;是發現更多的妄想,而不是心的集中和統一,你必須要付出耐心和恆心。

  三、用禪的方法,把集中、統一的心粉碎。

  煉心煉到第二個層次完成,心已能集中和統一。心如能夠集中,便可減少打妄想的時間;心力專注,頭腦清楚,揆之日常生活,應付裕如。做起事來條理井然, 效率增進,不致了無頭緒,慌張顛倒,處頭蛇尾,一般人到此程度,已得很大利益,進一步由集中而達到統一的程度,就是發現「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的 道理,世間的聖賢之能成為聖賢,必定有類此的體驗。

  然而集中心和統一心,尚都是有「我」的階段:能夠集中的心,是「小我」的肯定;能夠統一的心,是「大我」的落實。正在經驗大我的統一狀態時,不會有煩 惱的分別心;然當你由統一心狀態再恢復到分別心狀態時,便會產生強烈的自信心。可是,自信心越強的人,我執越重,他的「我」非常堅固,他相信自己所講、所 見、所想、所為絕對正確,他有自信他是有無限慈悲心、同情心、使命感和權威感的人。不幸的是,很多宗教與宗教之間的對立、衝突、戰爭、迫害,都是從此自信 心出,因為強大的自信心,即是傲慢與偏激。

  從佛法的立場講,雖然要有自信心,但要無我。無我的意思是,不以為自己是全體,不以為自己是有無限力量的救濟。所謂救濟,是眾生自己得度。所以菩薩度盡一切眾生,而實沒有一個眾生得度,這是無我。

  如何能夠達到「無我」的目的呢?唯有經由禪的方法來修行。禪的方法,就是把已經集中統一的心粉碎;是把堅固的我執消滅、消散,當「我」不存在了,才是大解脫,也是大落實。如果達此目的,就是要用踢翻乾坤的禪法來修行了。

  (選自《禪的生活》)

禪修的歷程

 中國的禪宗,是不落階次的頓悟法門,若涉及禪觀或禪教的方法,例如數息觀、不淨觀、因緣觀、枯屍白骨觀等,便可能被視為漸悟法門了,但是不假漸修而能 頓悟成佛的人,畢竟太少,從禪宗祖師們的開悟經過來考察,大多數是在積年累月的修行之後,才能得到一個「入處」(破參見性),開了一線或乃至一瞬間的智慧 眼之後,才去參訪明師,求證他們的所見是否正確,如果正確,又是到了何種程度?請求下轉語、抉眼膜,點撥指引,以期更進一層,然後樓隱於水邊林下或深山幽 窟,長養聖胎。及至大悟徹底,晴空萬里,而且是「日日是好日」的程度,再返世間,普度有緣的眾生。然而在今日的社會中,究竟有幾人願意為了這樁大事而花費 數十年的時間,順著這樣的路子來走呢?能夠為那些已得「入處」的禪者點撥指引的明師又在哪裡呢?

  因此,我以為數十年來的修學所得,將修行的歷程分為三個階段的方法,以完成三個層次的進度,使禪修者在短時間內,達到他所能達到的目的。

  一、集中注意力的階段,分為兩類:

  1、為求身體健康和心理平穩者:教他們做若干柔軟的健身運動,然後將全身的肌肉和神經徹底放鬆。不限一定的姿勢,可坐、可立、可行、可臥,如用坐姿即 可任意採取雙盤、單盤、散盤,甚至可用跪坐、跨鶴坐、以及在椅子上兩足下垂的正襟危坐。教他們一個集中注意力的方法,通常是用數息,有時也用別的方法,使 他們把散在外面的心收到一點上,也把雜亂的念頭,集中在方法的一點上。此能使人減少肉體及精神上的壓迫感,也能使得循環系統及神經系統得到舒緩而暢通的余 地,所以對於慢性的身心疾病,有顯著的治療功能,但是我常強調:「禪七是為了醫病,而有鍛煉身心。」靜坐可有治病的功能,卻不能僅靠打禪七,事實上身心有 病的人,根本不宜參加精進禪七。

  2、為了鍛煉身心者:打坐能練身,是由於煉心的緣故。煉心又必須從克服身體上的痛、麻、酸的三重障礙,所以除了有定時的放腿和各種的運動方法之外,嚴 格要求坐姿的正確度,尤其要求以最大的堅韌力來接受腿部及背部等的痛、麻、酸。基本的方法,也是用數息來集中心念,通常數出息,必要時可數入息,心太散時 可用倒數,或隔數倒數等,數息可以入定,可以忘卻身心。如果痛得無法數息時,則將心念集中在痛的感受上,將痛觀想成為局部化,再觀想成為客觀化,結果,痛 至極點,不是轉痛為涼,便是由於心念專注而失去了痛的感受,此時所感覺的便是舒暢、輕鬆、安樂,充滿了喜悅、忘記了時間,一坐數小時,只似轉眼間事,故在 禪七期間,多用此法鍛煉所輕的禪眾,即使無法以接受腿痛來得到輕安等的感受,也能將意志薄弱者煉成堅強,性情浮躁者煉成穩重,缺乏自制力和自信心者煉成有 自制力和自信心。

  二、心念統一的階段,分為兩層:

  1、身心統一:用數息法,數至沒有數目可數,也不覺還有沒有呼吸,只覺得一片輕鬆、舒暢、不再有身體的粗重感或累贅感,故也不會想到身體的存在與否,但是對於週遭環境中的一切,都很清晰地感到、看到、聽到和嗅到,只是心境不為所動。

  2、內外統一,又分兩大階段:

  1由煉心的工夫而從自我身心為中心的自私感獲得解放,視身外的每一事物,都是自己的一部份,一切的事物就是自已的全體,每一個人,每一個眾生、每一棵 樹、每一莖草、每一片葉子,乃至每一滴水、每一粒沙,都好像是自己身上的四肢百骸或是自己身上的皮膚、細胞、血液與汗毛。因此而對身外的一切事物,產生美 好、安詳、寧靜、和諧的感受,進而生起悲天憫人、民胞物與的情懷。

  2由身心統一的境界,突然因念頭或一句話、一個聲音的促發,失去了身心的感受,也不見了處身的環境,僅感到一片澄澄湛湛、寧靜無比、清涼無限的存在。 或者只覺得是一片美妙無比、明朗無比、輕靈無比、廣大無垠的存在。或者只覺得自己即是一種無限優美的音聲,它來自無窮的遠古,而又遍滿於無際的空間,或者 只是感到橫遍十方豎窮三際的存在,無境、無影、無光、無音。或者只感到已得徹底的解脫,既無時間,也無空間,超越了時空,也超越了存在。可惜,尚有超越了 存在的大解脫之感受在,所以並未真的得到解脫。

  三、虛空粉碎的階段:

  一般的哲學家、宗教家、藝術家等,大致只能達到「心念統一」的第一個層次,最多不會超越「內外統一」的「1」層次。世間各大宗教、哲學之中,印度教的某些大師及中國的老子,已到了「內外統一」的「2」層次的某一程度,或最高程度,但仍不是究竟解脫。

  禪的方法,便能超越世間定的極限。

  當禪眾修行某一種觀法,確定已將心念集中到了身心統一的程度時,便可教授參公案、找話頭的方法了,用參禪的方法,使修行者提起話頭、激起疑情、形成疑 團,將修行者全部身心投注進去,悶在一個大疑團裡,坐也參、行也參、醒也參、睡也參、飲食也參、如廁也參,絲絲入扣、綿綿密密,水潑不進,風吹不入,稱為 工夫成片。一旦黑漆桶兜底脫落,疑團不見了,山河大地落沉了,無限的虛空也粉碎了,沒有生也沒有滅。此時發現以前的煩惱執著,不過是夢境,乃至苦苦地修 行,也是多餘的執著,因為本地風光,從來沒有發生過任何事情。

  可是,此種境界的維持,要看個人的善根與功力的深淺而有所不同,一悟便大悟徹底不再退失的人,實如鳳毛麟角,極難遇到。經過數十年修行而開悟的人,功 力自然較深,一次大悟之後,自可維持很長一段日子,如果繼續精進,當可保持到死為止,仍能心不顛倒、意不貪戀、灑脫自在。如果僅在一次的禪七之初才開始用 功,縱然於七期之中,開了心眼,恐怕只能維持數分鐘,最多數小時之後,便會漸漸退失,而回到原來的心境,不過,開過一次心眼的人,哪怕只是電光石火那麼短 暫的一瞬間,已比從未開眼的人好得太多了。

  我曾用四句話,說明禪境的高低:1澄澄湛湛。2光音無限。3一片悟境。4虛空粉碎,顯然地,前三境均非見性,尚未到無念的程度,但是會有得未曾有的喜 悅,並且有喜極而泣、嚎啕大哭的現象,也有悲從中來,放聲大哭或大笑的現象,笑過哭過之後,身心便會感到落實輕爽、如釋重負,性情可能因此改變。雖非見 性,卻是好現象。第四境時始為見性,無分別念,只有智慧的自然反映。

  由於我用如此的層次,確切地指導修行,對於一個來打七的人,真的能以「大死一番」的決心,百分之百聽從我的指導,對我教授的方法能有絕對的信心,再加上他自己的宿根,他便與佛有深緣,也就能夠獲大益,在七日之中,必可從第一階段進步到第三階段。

  可是,對一個完全陌生的人,要生起絕對的信心,豈是那麼容易?對於一個剛剛接觸佛教或者從未接受過禪修訓練的人,要求他一下子便做到丟掉過去又不思未來的所謂「大死一番」,也是困難的事!

  (選自《禪門囈語》,節錄〈序——夢中人的夢話〉)

禪的入門方法

 中國禪宗的修行方法,是頓超直入的,不假次第的,不像印度的瑜伽及印度的大小乘佛教,均極注重修行方法的次第或步驟,尤其印度晚期的大乘密教,特別重 視修行方法的傳授,而且越修越繁複。事實上大乘密教的方法,大致與其他印度宗教所用的瑜伽法門,有很多雷同之處,精采處是能以佛法的空智,化解了外道宗教 的最高執著的神及神我,使一切方法皆成為成佛之法,導歸佛法的大海。可是,密宗的修持方法,基本的,固然人人可得而修,越向上乘,儀軌的學習與行持,便越 難,所以不是人人有時間和因緣去修持的。

  中國的禪宗,乃以「無門為門」,以沒有方法為最高的方法,這對於根機深厚的人,或者以終其一生的時間來修行的人,只要能把自我中心的意識,漸漸化去之 後,禪門自然會在他的面前大開。可是,對於絕對多數的人,只能站在禪門之外,揣摩禪境,或者僅能欣賞到禪者們自在灑脫的風格,卻無從身歷其境地來體驗一番 了。因此,中國的禪宗,後來被視為只有年輕利根的人才能修習。其實,修行的方法,無一門不是以禪定為基礎的,也可以說,除了禪定之外,便沒有修行的方法, 所以,無論佛教或其他宗教,禪定是唯一的修行方法,因此,凡是主張以修行來達到精神和肉體之改造的,不論它是叫做什麼,我們都應該將之列入禪 (Dhyana)的領域,層次雖各不同,基礎是大同而小異的。

  我是出身於中國禪宗寺院的僧侶,但我並不以為唯有禪宗的子孫才修行禪的方法,事實上在禪宗寺院出家的僧侶,也未必有多少人摸索到了他們主要而適當的修 行方法,因此,中國的禪,雖以無門為門,我仍希望先讓有心於修行的人們,從有門可進的基礎方法學起,修學了一段時日,或者能夠把心安穩下來之後,再教他們 去尋找無門之門,若能先用修學禪定的方法,把心安穩下來,然後學不學中國禪宗的禪,無關宏旨;是不是稱它為禪,也無關緊要。要緊的是在於能不能找到適合你 並且是有效的修行方法。

  禪的修行方法,原則上不出乎調身、調息、調心的三要素,目的在於調理身心,關鍵則不能離開氣息而談身心的健康和統一。以下,我們便就這三要素,來談修行禪定的基本方法。

   

   調身

  一般所講調身的主要方法,是指打坐的坐姿。可是,除了坐姿之外,應該尚有行走、站立、躺臥等方法;在坐前與坐後,也當有運動及按摩的方法,乃至吃飯、 解大小便,均宜有其方法,因為,我們的身心,若要它健康,必須動靜並重兼顧,所謂動中取靜,又所謂靜中之動,前者即是以運動及按摩的方法,使得血液循環通 暢、氣脈運行活潑,肌肉和神經鬆弛,才能使得身體舒適,即所謂氣和而後心平,此所以印度的禪者,有瑜伽體操,中國佛教的禪者,有少林寺的拳法,道家丹道派 的運動方法,尤其繁多,後來則演為太極拳。實際上,東方人的各種運動方法,大多與坐禪者有連帶關係,並且是為了坐禪的需要而有運動的方法,甚至運動的方法 最初也是由禪者於修行之際,身體自然發生規律的柔軟的運動動作而來,正像後世中國醫術中的針灸原理所依的身體的經脈和穴道部位,最初也是從靜坐運氣之中發 現的一樣,現在許多人,將運動的拳法及針灸,與修行禪定分了家,這是不對的。

  身體缺少運動,機能便易於老化和感染病痛,運動是使生理機能,由緊張以後的鬆弛,能夠得到更多的營養補給及休息的機會。禪者的運動方法,講求心念集 中、氣息和順,絕非後來演變為技擊的拳術可比;禪者的運動,本身就是修行禪定的方法,所以,我對調身的方法,是運動與打坐並重的。

  運動的方法

  我所教的運動方法,做的時候,都只需兩公尺見方或一個人身的長度,乃至僅能容身坐下及起立的一小塊空間,就夠了,而且不論男女老少,健壯衰弱,都可以安全地練習。但是為了學習的進度,我把它們分作幾個階段:

  一、初級:也就是開始修習坐禪方法的同時,便教學生練習。

  1、頭部運動——此在坐下之後,打坐以前使用。先將兩手平置於左右兩膝,勿用力,身體坐正,再作頭部運動的四個方式:

  1頭向下低,再往後仰。

  2頭向右傾,再往左傾。

  3頭向右後轉,再向左後轉。

  4頭順著時針方向,前、右、仰、左轉,再逆著時針方向,前、左、仰、右轉。

  每式身體不動,肌肉和神經放鬆,各作三到七次。動作緩慢柔軟,眼睛睜開,呼吸自然,頭部運動的目的,在使頭部血液減少,降低思潮起伏的動力,使頭腦清新,漸漸寧靜。

  2、全身按摩——在打坐以後,站起之前,搓熱兩掌,先用拇指背輕輕按摩雙眼,依次用雙掌按摩面部、額部、後頸、雙肩、兩臂、乃至手背、胸部、腹部、背 部、腰部,再下至右面的大腿、膝蓋、小腿,左面的大腿、膝蓋、小腿。此一自我按摩的運動法,能使因初學坐禪而感到的疲勞,完全消除,身心感到柔和溫暖與舒 暢。唯其在按摩時,必須將注意力集中於掌心或指頭

  3、瑜伽柔軟運動(此略)

  4、走的方法——坐禪久了,腿子感到不習慣時,不妨用走的方法來調攝身心。

  1快走,中國禪堂稱為跑香,順著時針方向,在禪堂內,左臂甩、右臂擺,老弱者走內圈,健壯者走外圈,越來越快,此時修行者的心中,除了走得更快的感受之外,不應有任何念頭。

  2慢走,佛教的名詞稱為經行,我教的是極慢經行,注意力集中在前腳掌心,右手輕握拳,左手輕抱右拳,提舉於腹前,離肌膚一指節,如果要會用心的話,快走慢走,都能使你失心入定。

   5、站的方法——兩腳分開的等於自己一隻腳的距離,將上身由頭至小腹鬆弛,變輕,讓重心和重量的感覺落到兩腳的前掌。

  6、臥的方法——

  1右側臥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名為吉祥臥,它能使你少夢、熟睡、清醒、不打鼾、消化良好,不遺精。

  2仰面臥,宜用於短暫的休息,把全身肌肉放鬆,不用一絲力量,即能很快地消除疲倦;如果用在終夜的長睡,這就不是最好的方法。

  7、日常生活的方法——禪宗常講:吃飯、洗碗、屙屎、撒尿、搗水、砍柴等日常事,無一不是禪,含義極深,非真得悟境者不易明白。在起初學禪的人,若能 在做任何情況,都能心無二用,不起雜念的把注意力集中的話,雖不能即入禪定,也可使你的工作效率提高,生活得充實和穩定了。

  二、中級及高級

  坐禪的訓練與運動的方法,既有連帶關係,訓練越久,運動的方法也隨著增加其項目。因為本文僅供參考,不是用作教材的,提供了初級的方法,對於從未學過 的讀者,不妨練習,一定有用,但也未必能練得很好,因為動作姿勢的正確度無人從旁給你指導的緣故。中級和高級的運動方法,有站的、有坐的,也有躺臥及倒立 的等等。當然,禪者的運動,以緩慢、柔軟、安定、安全為原則。

  坐禪的姿勢

  坐禪的姿勢,是印度古修行者所發現的,傳說是古仙人在經過無數的困難,修道仍不得道,後來發現雪山深處的一群猴子,正在用坐禪的方法修道,古仙人模仿 著做了之後,便成道了。以常情而論,猴子不會坐禪,其他的動物,也沒有坐禪的體形條件,運動之中,惟有人類才有坐禪的條件,那個傳說,只是在無法從歷史記 載中的找到根源的印度人,所講的涵義深長的故事,意謂雖然心的輕舉妄動如猴子,也有坐禪的必要和可能,那種坐法名叫毗羅遮那的七支坐法。

  一、七支坐法

  1、雙足跏趺——此有二式:

  1通途是以左腳在下,右腳置於在左大腿上,再將左腳置於右大腿上,稱為如意吉祥坐。

  2或將右腳在下,左腳置於右大腿上,再將右腳置於左大腿上,稱為不動金剛坐。

  這兩種坐法,對於年長的人及初學坐禪的人,並非人人能夠做到。

  2、背脊豎直——挺起腰幹,勿挺胸部,頭頂向天垂直,下顎往裡收,領壓喉結。

  3、手結晶法界定印——兩手圈結,右手在下,左手在上,兩拇指相結成圓圈形,輕輕平置於丹田下的骻部。

  4、放鬆兩肩——將兩肩肌肉放鬆,自覺如無肩、無臂、無手的狀態。

  5、舌尖微舐上顎——門牙上齦的唾腺處,不可用力,若有口水則緩慢嚥下肚去。

  6、閉口——無論何時,只用鼻息,不可張口呼吸;除了有病在鼻。

  7、眼微張——視線投置於身前二、三尺處的地上的一點,不是要看什麼,只因睜大眼睛時,心容易散亂,閉起眼睛時,心容易昏沉。如果睜眼過久,覺得勞倦時,不妨閉一會兒。

  對於七支坐法的次序和內容,各家的看法也不盡相同,有的人將調息及調心的方法,也合在七支之內,本文則為了便於分類介紹,故僅將調身的部分作為七支的內容。

  二、其他坐法

  由於初學坐禪的人,不一定能夠跏趺坐,對於從未學過打坐的人,一開始便要求雙腿結跏趺坐,也是不合理的,甚至也會因此而把許多希望嘗試打坐的人,阻嚇在具備道的大門之外,現在我給初學的人,介紹由難而易的其他幾種坐法如次:

  1、半跏坐——不能盤雙腿的人,或者雙腿盤久了,覺得疼痛難忍之際,不妨把上面的一隻腳鬆開,置於另一隻小腿的下面。或者一開始僅將一隻腳,置於另一邊的腿上,左腳在右小腿之下,均可。

  2、交腳坐——兩腳均置於地,各內向後收,結果,兩腳掌向上,置於兩小腿乃至兩大腿之下。

  3、跨鶴坐——又名為日本坐,因為迄今的日本人,在日式的室內的正式坐姿,仍是用這種方式。即是雙膝脆下,兩腳的大拇指上下交疊,將臂部坐落在兩腳跟上。此種坐法,在中國古代未用高椅高桌之時普通人在正式場合,也是如此坐。

  4、天神坐——左腳坐如跏式,曲向內,置於身前,另一腳,曲向外,置於身後側。迄今南傳上座部佛教徒,席地聞法時多用此式,乃至坐禪時的初步坐法,也用此式。

  5、如意自坐——此式系模仿菩薩八相成道,自兜率天下降人間之前的坐姿,左腳坐如半跏式,曲向內,腳跟置於會陰前,右腳垂立、曲膝置於右胸側,左右兩手平覆分置於左右兩膝。

  6、正襟危坐——以上各種坐法,均系席地而坐,此式則坐於與膝同高的椅子或板凳上,兩腳平放於地,兩小腿垂直,兩膝間容一拳的距離,背不可依靠任何東西,僅臂部坐實,大腿宜懸空,與小腿成一直角。

  以上六種,除了坐姿不同及如意自在坐的手姿不同之外,其他均用七支坐法的第二至第二至第七項規定的標準。功效最大最快而且能夠經久穩固的坐姿,仍以最 難的跏趺會,最為可靠。因此,初學的人,盡可用你覺得最舒適的坐法,以不讓自己產生畏懼心為原則,漸漸地試著用較難的坐法,是有益無損的。

   

 調息和調心

  氣息和順舒暢,心境才能平靜安穩。心情與呼吸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並且,要想調心,必先從調息入手,不論它叫什麼名字,中國的道家,印度的瑜伽、西藏 的密宗、中國的天台宗等,講到修行禪定的次第,必定重視呼吸與氣的問題。因為人體生理的動靜以及心理的動靜,與呼吸的氣和息,有著依存關係,就原則的定義 而言,「呼吸」,是指普通人每分種十六到十八次的出入息,修行者的呼吸在漸漸地緩慢深長微細之時,稱為「息」。由於息的力量,推動血液製造能源,由能源產 生賦活生理機能的作用,稱為「氣」。當修行者感受到由氣所產生的作用時,稱為「覺受」,有了覺受經驗的人,便會覺得坐禪對於他們,確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和恩 惠了。

  一、呼吸的方式

  呼吸的方式,大致上可分成四類:

  1、風——在激烈的運動之時,或者剛剛做完激烈的運動,如打籃球、踢足球等時,呼吸的速度及強度如颳風,均不宜打坐。

  2、喘——在感到恐懼、病痛、虛弱、興奮、疲倦之時,心定情緒低落,心神昏暗,也不宜打坐,要躺下或坐下休息而至平靜舒暢之後,始可打坐。

  3、氣——是指普通人的平常呼吸,每分鐘十六至十八次呼吸,而自己可以聽到呼吸聲,此為初心打坐者最低的要求,也是安全的呼吸速度。

  4、息——此又可分為四等:

  1鼻息:打坐時用鼻孔呼吸,是基本的方法,最初的速度也是每分鐘十六至十八次。與氣不同者,是聽不到呼吸聲,呼吸是平常的速度,所以吸氣及呼氣,主要 是靠肺的自然的律動,不得以注意來控制它,否則速度快了,會頭暈,慢了會胸悶。如發覺呼吸有困難,例如頭暈或胸悶之時,當注意調息,宜以四秒鐘左右作為一 呼一吸的時間長度,最有效。

  2腹息:仍用息孔呼吸,但其呼吸的重心不在肺部,而在小腹部了,初學時不宜勉強用控制及壓氣的方法,把吸入的空氣逼入丹田(小腹部)。通常學打坐的 人,經過一段時日之後,呼吸氣必然自動地通過橫膈膜而到達丹田,那時,修行者的身心,會突然感到輕鬆舒軟起來,呼吸也越來越慢、越來越長、越來越深、越來 越充足,不僅感到肺部充足,丹田充足,乃至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感到充足,漸漸地呼吸的自然律動,不在肺部,而在小腹部了。但那不是把小腹隆起,而以小腹 取代了肺部的功能。

  3胎息:胎兒在母胎內時,不用鼻孔呼吸,是以與母體相連的循環系統來呼吸,修行禪定的人,由於腹息的更進一步,便不用息孔呼吸,每一個毛孔,都可能成 為呼吸器官。此時脈搏,若有若無,但其仍須仰賴體外的氧氣來補給身體的所需。此時以大宇宙作母胎,自己的身體即是胎胞中的嬰兒。

  4龜息:動物之中,有的烏龜,壽命極長,甚至將其理入地下數百年,無飲食,無空氣,也能繼續活下去,打坐而至第四禪的程度,自然不需呼吸空氣,甚至心 髒也停止跳動,不同於已死的屍體之處,乃在於不腐臭爛壞,其生理組織仍是活著的人,此便介於胎息與龜息之間,定力愈深,則愈近於龜息乃至住於龜息的狀態, 此時,修行者的身體,已自行形成了一個個別的小宇宙,以其體內的氣或能的運行,自給自足,不必再從體外吸取氧氣來供給體能的消耗了。

  當然,初學打坐的人,不可好高鶩遠,操之過急,應該先把鼻息練好,再能到達腹息,已不錯了。

  二、調息的方法

  調息的方法,在中國的道家,稱為「吐納」,納天地日月之氣以養生,吐身內的混濁之氣以保命,乃是修煉丹道的方法。印度的瑜伽行者,特別重視各種呼吸法 的鍛煉,且以生命能之產生與超常能或絕對能(與神合一的自然大能)的引發,就是要用呼吸的方法作為重點的訓練。佛教修行的起點,與外道無多差別,所不同的 是,調息是入門方便,並不以調息為根本法門,調息的目的,在於調心,心即調伏之時,有沒有呼吸的方法,便無關緊要了。

  我所教的調息法有兩類:

  1、數息——在數息之前,先做深呼吸三次,深呼吸時,將兩手置於小腹,先用鼻吸第一口氣,引入小腹,使小腹隆起,再收小腹,繼續吸氣,使肺部隆起,盡 量吸入,然後閉氣十五秒鐘,才慢慢地把氣用口吐出,同時身子下彎至不能彎時為止。三次深呼吸後,把姿勢坐穩,開始數息。數息也有數種不同的方法:

  1順數:又有兩種,一是數出息,這是通常用的一種,把注意力集中在數出息的數目上,每呼出一口氣,數一個數目,數到第十,再從第一數起,反覆連續地數 下去,數到心無雜念之時,身心便有異常愉悅的感受出現了,二是數入息,方法與數出息相同,只是把注意力集中於入息的數目上。由於通常人的呼氣較慢,所以數 出息,較易阻止雜念的入侵。  

  2倒數:當修行者,用順數之時,漸漸變成機械化,心中把數數目變成了無意識的或下意識的行為之時,雜念便乘機活躍起來,所以不妨把數目倒過來,從十、九、八……而至一。

  3隔數:倒數又成了機械化時,不妨順著數單數或雙數,單數數到第十九,雙數數到二十。也可以倒著由第二十起數雙數或由第十九起數單數。

  2、隨息——當以數息的方法,修行到了雜念頭漸漸減少之後,便可把數目省掉,但將注意力集中在呼吸的出與入上面,對於每一呼吸的出與入都明明白白,此亦可分兩種:

  1隨鼻息:注意力在鼻端,感受呼吸的出入,不用注意呼吸到達的部位及處所,但要你達到呼吸與心相契相忘的程度就好。

  2隨息想:每吸一口氣,便想:「一口吸盡千江水」,每呼一口氣,便想:「一口吐出萬里山」。將自己的身心,隨著呼吸的出入,而與外在的山河世界,連接 起來,打成一片,當你不是要你吸入的都是水,吐出的全是山,而是要你把內在身心和外在的世界,隨著呼吸的出入而融和為一個全體,其實,這已是從調息的范 圍,跨進調心的領域中了。

  三、調心的方法

  佛法被稱為內學,所以佛所說的一切法,無一法不是教眾向已身的內心用工夫的調心方法。佛法的總綱,稱三種無漏之學,那就是戒、定、慧。其中以禪定為修 道的根本方法,戒是修道的基礎方法,慧是修道所得的效果,如果沒有戒所規定的有所不得做起及有所不得不做的生活態度,修定就無法成就;縱然有了成就,也會 落於邪道而自害害人,所以戒是道德規範的佛教教義,也是調心的基礎方法;作為哲學理論的佛教教義,是由調心方法所得的結晶。本文的重說,則在於說明修習禪 定的方法。

  以修道的立場而言,不可以說,惟有修禪定才是修道,只能說修禪定則確是修道的主要方法。調息為修定的入門,調心則是修定的主要方法。佛的十大德稱之 一,名為「天人調御師」,意即是他已是天及人類之中的一位將心完全調伏和駕御了的人,也是天及人類之中最能幫助眾生調攝身心的一位大師,從修禪定的方法而 言,調心可以用如下的數類觀想:

  1、觀想身外的東西——挑選身外的任何一物,作為集中心念的對象;或者以分析身外的任何一事一物,作為轉變心念的對象。前者如月觀及日觀,後者如因緣觀及不淨觀。

  2、觀想地、水、火、風的功德——將自己的心,觀想成地、水、火、風的任何一種功德,化除煩惱妄想,進入凝然不動而又朗朗清明的定境。例如地能化腐朽 為神奇,容受一切而又生長一切,然其本身始終寂然不動,水能洗淨諸垢,匯百川成大海,滋養萬物;變化萬象,而又不爭功、不諉過。

  3、以身體的官能接受身外的對象——用眼看顏色及形色,用耳聽各種聲音,用鼻呼吸,用舌舐上顎,用身體感受粗細及冷暖等。其中以用鼻呼吸的方法最基本 有效,眼睛看及耳朵聽,最好要有老師指導得法,始能安全有效,舌舐上顎是打坐的基本要求;全身的部位太多,初學時不易用上力量,僅以觀想冷暖或熱的感受, 也容易發生不能調和的毛病。

  4、觀想身內的五臟——中國的道家用金、木、金、火、土的五行代表五臟,所作的五行歸一而觀想丹田的方法,或以五行相濟相生的方法,導引臟器的功能,增長肉體的健康。印度的瑜伽所說的六個或七個靈球(Chakras),也是以五臟為主的觀想法。

  5、觀想身體的某一部位——如觀想眉心、鼻端、腳心等。初學打坐的人,若沒有明師指導,大概只能以修數息法來調心,也可以用隨鼻息法,為了安全可靠起 見,最好還是由已有經驗的人指導。至於其他各種如上面所介紹的方法,若未經有經驗的人指導,最好不去摸索,所以本文也未作明細的說明。這是技術的問題,僅 靠書面的敘述來練習的話,是不夠安全的。

  我在美國所教的初級班,僅教一或兩種調心法,上完中級班,可能已學到六或七種調心法;但是能夠每種都學得有效的人,並不多見,原因是打坐的基礎不夠,光學方法沒有用處,學了若不勤練,也沒有用。練習之時,發生了困難,有的可以自知解決,有的則必須老師指導,始能克服。

  四、調心的歷程

  我們的心,經常處於兩種極端的狀態之下:精力充沛之時,思緒極多,不易安靜,更不易凝定,否則,在無事可做之際,就不會感到寂寞無聊,在精力疲倦之 際,便會陷於困頓、陷於晦暗、昏沉呆滯,否則,在工作了一整天之後,就不會需要睡眠,前者病在散亂心,後者病在昏沉心,此兩者是修習禪定者的大敵。輕微的 昏沉,有法對治,比如睜大眼睛,注意力集中於眉心等法,用之可以見效;重昏沉則唯一的最佳方法是乾脆閉上眼睛,睡一會兒。大多數的調心方法,是用來對治散 亂心的,我將調心的歷程,分作七個階段,以數息作例子,用符號來表示其心態如下:

  1、數呼吸之前,沒有集中心力的對象,心念隨著現前的外境,或回憶過去,或推想將來,不斷地、複雜地、千變萬化地起伏不已、生滅不已。

  2、數呼吸之初,數目時斷時續,妄想雜念頭,依然紛至沓來,但已有了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對象。

  3、數呼吸之時,數自己能連續不斷達十分鐘以上,但是仍有許多妄想雜念,伴著數息的正念。

  4、數呼吸之時,正念不斷,雜念減少,偶爾尚有妄念起落,干擾正念的清淨。

  5、數呼吸之時,雖有清淨的正念,不再有任何妄想雜念,但仍清清楚楚地知道,有能數呼吸的自我、有被數的呼吸、有用來數呼吸的數目。實際上,雖到如此的心無二用之時,依舊至少還有三個連續的念頭,同時活動著。

  6、數呼吸,數到把數目呼吸都忘掉了,感到身、心、世界內外間隔沒有了,人、我對立的觀念沒有了,客觀與主觀的界限沒有了那是一種統一的、和諧的、美妙得無法形容的存在,那是充滿了力量和愉快的感受。至少尚有一個念頭在。也唯有到了此時,始為與定相應的現象。

  7、數呼吸,數到身、心、世界,全部不見了,時間與空間都粉碎了,存在和不存在的感受消失了,進入了虛空寂靜的境界,那是超越了一切感覺、觀念的境界,我們稱之為悟境,沒有符號能夠表示,一切語言、名字、形相,到了此處,均無用武之地了。

  以上七個階段,第一是散亂心,由第二至第五是集中注意力的過程,第六第七是定境與悟境。若細論,第六尚不是深定,而是一般宗教家、哲學家,乃至藝術家,都能多少體驗到的所謂天人合一和與神同在的冥想。

  五、雜念、妄想、念頭

  從修行禪定者的體驗而論的妄想、雜念與念頭,也大有分別說明的必要。大致上,妄想雜念,可有兩類,一是粗重的,一是細弱的。粗重的之中,又有雜亂無味 而且不連貫的,名為雜念,有條理的則名為妄想。細弱的之中,又有容易察覺在動而未必有意味的一群波動,仍稱妄念,以及非在相當寧靜時不易察覺的一個一個的 波動,任何一個波動,都無法代表任何意味的,便稱為念頭,若用線狀的符號加以說明,也許是這樣的:

  1、雜念群:

  2、妄想群:

  3、妄念群:

  4、念頭群:

  5、定境:

  其中的念頭,起滅極為迅速,坐禪工夫相當好的人,能夠發現在一秒鐘間,有十來個念頭,對治雜念的妄想的最好方法,便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當你發 覺你有雜念妄想時,那個雜念妄想已經過去,不要再為它而煩惱,勿怕雜念妄想打擾你,如果你老是為著雜念妄想之像五月的蒼蠅,揮之不去而煩惱,那會為你帶來 更多的雜念妄想。應該知道,當你能夠發現你有很多的雜念妄想之時,正可說明你在調心的工夫上,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收穫。

  (選自《禪的體驗·禪的開示》)

禪坐的基礎方法

如何使用方法

  一、放鬆身體

  1、頭部

  1眼睛不用力就是放輕鬆,無論是睜眼或閉眼,不用眼球看,不用眼球想。

  2臉部肌肉鬆弛,從心裡有股安定的喜悅升起,表現在臉上,有鬆弛的感覺。如果臉部的表情僵硬或者拉長臉乃至於故意假裝笑臉的樣子,都是緊張而非放鬆,為什麼會緊張呢?例如:恐懼、憂慮、動腦,或用腦過度、興奮、得意。若能心平氣和,就不會緊張。

  3頭不緊張,特別是前額。腦門要放輕鬆,不用頭腦想或注意,而是以輕輕鬆鬆的態度數呼吸。

  2、身上肌肉、關節、神經、骨骼,要全部放鬆,除了臂部有重量的感覺以外,沒有其他地方覺得有重量,任何地方都是非常地輕鬆。

  3、腰挺直以後,小腹放鬆,腰也沒有緊張或有重量的感覺。

  二、用方法的目的

  用功打坐是能將心中的妄想雜念沉澱下來,一心一意地用方法。什麼是方法呢?就是能使我們身心放鬆、安定,妄念漸漸減少。什麼是妄念?就是胡思亂想或是 雜念。例如:不要想的事情偏偏在想;不希望出現的念頭又不聽使喚地出現;念頭混亂不統一,這就是妄想。要達到沒有妄想雜念確實不易,因此必須使用方法,第 一、注意鼻孔呼吸的出入;第二、從一到十,數呼吸出入。如此用方法,心才有所寄托,雜念才會越來越少。

  三、數息的方法

  1、注意呼吸:僅注意呼吸從鼻端出入的感覺而不數數目。這種注意呼吸的出入,尚會打妄想,因此須數呼吸的出入。

  2、數呼吸的出入:

  1先感覺呼吸是從鼻孔出入。

  2氣從鼻孔出來時,就數一個數字,吸氣時不管。

  3當數目出來時,心念就貼在數目上,一直跟隨到第二口氣出去時,再數第二個數目;如此一口氣一口氣地數,數到十再從一數起

  4數呼吸時不要經常去注意呼吸,僅僅是在呼吸時,知道鼻孔有氣息的出入,然後就不注意鼻孔,而將注意力轉移到數目上,將心念貼在數目上。

  5數數目時,可以有聲音的想像,不可有數目「字」的形象。

  6不用頭腦很緊張地數數目,而是用「有心無心」的心去數。

  四、數息易犯的毛病

  1、不易數好。

  2、有些人數不到幾個數字,數目就數亂了,甚至數忘了。

  3、有些人數超過十還不知道已經數過頭了。

  ——凡是數似以上情況者,須從「一」再數起。

  4、數呼吸時,產生胸悶、頭痛,其主要原因是:

  1用頭腦想。

  2呼吸忽長忽短。

  3控制呼吸的速度(快、慢)以防雜念出現。

  4閉氣。

  5腹部肌肉緊張。

  五、數息的益處

  1、數息安心。

  2、數息去妄念。

  3、數息能逐漸將雜念、妄想、散心很快去平靜、安定、穩定下來。

  4、數息能使心一片清淨、明朗。

  六、對初學者的忠告

  1、不可好高鶩遠、起貪心,不可希望一下子就沒有妄想、雜念。

  2、必須付出耐心練習相當長的時間,才能將混亂的心安定下來。

  七、數數念佛

  1、念佛時不注意呼吸及其他任何事物,只注意自己在念佛。

  2、念一句佛號,數一個數目:南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陀佛二,南無阿彌陀佛三……南無阿彌陀佛十,再從南無阿彌陀佛一念起、數起。

  3、數數念佛時,會依然伴隨著妄念,沒有關係,需知有妄想是正常,不跟妄想跑就好。

  4、心不要急躁,一發覺有妄念,趕快將注意力放在念佛的數目上。

  5、頭腦裡不要出現數目「字」的形象,但可以有默念佛號及數數目的聲音。

  八、何以要數數念佛

  1、佛號單純易念,不似數息複雜。像

  2、數息時,若控制呼吸,則會產生胸悶、頭痛的現象,數數念佛不注意呼吸,所以沒有這種問題。

  3、一般人的心較混亂,可以一方面念佛,另一方面胡思亂想,易於養成散亂心念佛,若數數念佛則較易發現妄念,但是如果和數息比較,則數息又數數念佛,更易於察覺到妄想雜念的浮動。

  所以不會數息,又感覺到數息數得很痛苦的人,可以改用數數念佛的方式;否則,還是以數息方法較好。

  如何處理打坐引起的身心反應

  打坐時,身體上一定會有不舒服的感覺,能不注意它是最好的辦法。背痛或許是感冒引起,腿痛、腿麻、腿酸,乃練習不足之故。腰酸、顎痛等,都是正常的現 象,最好不要管它,如果沒有辦法不管時,可以輕輕地動一下,但不可有太大的動作,更不能時常移動身體,否則是越動越痛,造成心裡不安。因此,要隨時練習著 注意方法,而不管身體上的感覺。方法就是上面所提的:放鬆身體、放鬆頭部、數呼吸或數數念佛。這些方法用上力,就沒有身體不舒服的感覺來擾亂你打坐了。

  日常生活中如何禪修

  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心就在做什麼;手在做什麼,腳在哪裡,你的心就在哪裡——身心不可分離,身心一致。例如:

  1、在廚房中燒水、挑水、揀菜、切菜、洗菜,心就放在動作上,心中不起其他念頭。

  2、如果在炒菜,手在動,心也要專心地在炒菜,頭腦裡沒有其他的雜念。

  3、如果喂小孩子食物飲料,則一心一意地只想喂小孩牛乳等食品,而沒有其他的念頭。自己的頭腦非常地清楚、輕鬆、愉快。

  先計劃知道要做什麼,如果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在做的時候就不帶用頭腦想了,特別是在平常生活之中,有些是經常性的動作,譬如:漱口、刷牙、刮鬍子、洗 臉、穿衣服等動作,不知做過多少次了,就不必用腦思考,但是要想思考的事就必須思考,若不須思考之事則不必用腦想了再做。

  往往有些慣性的動作,不須加以思考,一般人就胡思亂想地想其他的事,其實根本不用亂想,只要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比如:掃地時,一掃把一掃把地掃,而且掃得很清楚,洗碗筷、吃飯等都應如此。

  但是,第一次做的動作或處理事情,或者是對動作及事情根本不熟悉,首先必須思考,然後再想一想怎麼做。正在做的時候,如果不清楚時,還是要想。這樣就不會動妄念,而且是一心一意地在做工作。

  例如:一位母親剪了一株花拿在手上,思考著如何將花插在什麼位置較適宜,然後再小心翼翼地插好,在此過程中就是心無二念,不是在打妄念。反之,如果對 剪花、插花的動作太習慣,結果手上拿了花,心裡卻在想著:「小孩在那邊做什麼?嗯!奇怪呀!為什麼他那麼安靜,到底他在幹什麼?咦!小孩在動了,他走路的 聲音為什麼那麼地響呢?」請問這是不是妄念呢?是妄念。所以做任何一件事,均應將心放在那件事情上,心為那件事在做,就是在念而非妄念。因此要經常保持身 體的動作和心的念頭,在合一的狀態。

  二、心口一致

  譬如:我正在說話,一句接一句地講給你們聽,結果我腦中卻又在想另外一件事,請問我是不是會語無倫次?當然會,因為口說心想,根本是兩回事。如果正在講這一句話,結果心裡在想剛才講的第一句、第二句話,這也就是在胡思亂想。

 因此,說一句話就是這一句話,說什麼事,就是什麼事,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說什麼;講完一句,下一句話自然出來,不過在講話以前,先考慮要說些什麼,不是 想講什麼就隨便說口而出,那就變成胡說八道,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或許也沒什麼話可講,就是想用嘴巴不停地講,這就是妄想,不是心口一致。

  心口一致必然知道自己要講什麼,表達出來以後也是清清楚楚的,這是修行人對自己的身體的動作,語言的行為,都瞭解得清清楚楚,如此就不會做錯事、說錯話了。

  三心眼一如

  胡思亂想的人可從其眼神窺見,因為眼神飄忽不定,心中無主。不知看什麼,表面上好像什麼都看,事實上沒有集中焦點的對象,更不明白自己的眼睛為什麼要 看,就是不知道將眼睛定在何處,只是腦中的思想不斷地動,所以眼神也似幽浮般地飄動。因此之故,可從人的眼神中,觀察出此人是否思想集中、穩定。

  在日常生活之中,要對自己的任何一個動作全部負責,也就是「一步一個坑」,腳踏實地,步步為營。走路步步為營,講話也是步步為營,任何動作都該步步為營。不是雜亂無章,不是東一鎯頭西一鎚,而是要身心合一,心口合一。

  少一些妄想,加一點正念,則智慧日增,可開慧眼,慧眼開了,必然是煩惱和困擾的消除,唯有心得穩定,才能減少煩惱。唯有練習身心合一、心口一致,則心 中的的煩惱必然日減。當外在的境界擾亂時,你只要注意自己心裡在想什麼?眼睛看什麼?耳朵在聽什麼?如此,注意觀看、聽聞等,煩惱就不存在,結果是該聽的 聽到,該看的也看到。

  比如:對方打來一拳,如果注意對方打出來的動作以及自己被打的感覺,那麼心裡就不會起煩惱,如果聽到別人罵你,清清楚楚的聽到聲音在罵,也知道自己是 被罵的人,這時心中沒有煩惱。但是如果你心中起了波浪——我為什麼被罵?他為什麼打我?如此想的話,煩惱一定會展現出來,因為注意對方的緣故。反之,清清 楚楚的注意自己的心念,則煩惱必定不存在。

  (選自《禪的世界》)

禪修的要領

身心放鬆

  禪修者的第一個條件,是把身心放鬆。

  頭腦放鬆、神經放鬆、肌肉放鬆;放鬆之後,再用方法,便能著力。

  用方法時,不要緊張,而是有意無意把注意力放在方法上,這樣,就不會消耗太多的體能。

  禪修期間,一天能有五、六個小時的睡眠是足夠的,除此之外,飯後會有一些昏沉,那是因為胃部正在消化,頭腦血液不夠,請諸位不必擔心。

  我有一本在英國倫敦出版的書《Catching a Feather on a Fan》。它的意思是用扇子接羽毛,不能急,而且要非常地小心。當你的心放在方法上時,就像把羽毛放在扇子上,不是用扇子搧羽毛,而是用扇子輕巧地接著羽 毛,慢慢地移動,這樣,在扇子上的羽毛是不會動的。不會用方法時,好比拿著扇子在羽毛後面追趕,那麼,羽毛永遠在空中飛舞,不會停留在扇子上,因此,如果 以緊張的態度用方法時,就會愈來愈累,妄念地愈多,心自然無法安定。請諸位好好的體會以怎樣的態度用方法。

  諸位要用悠閒的心情,來努力用功;這二種心態本來是不相同的,但是,禪的修行就是在練習著如何付出耐心,若以輕鬆自然的心情用方法,很快就能進入安穩的狀態,用方法時,不要擔心妄想及昏沉,知道有妄想和昏沉時,回到方法上就好。

  正在禪修中頭腦雖無妄念,還是要有正念,那便是不離方法。隨時隨地注意你的正念相繼,身與心合,忘卻身心而只有方法。

  關閉六根

  我們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身體、心,但是,在禪修期間,除了用鼻孔呼吸、用嘴巴飲食、用眼睛看示範的動作、用耳朵聽老師的開示、用身體禪修、用心思惟觀照之外,其他一切不用。

  六根勿被六塵干擾,六識勿向心外緣境,時時用心眼看你自己在用方法,時時用心耳聽你自己正在參話頭,或在數息、或有念佛的無聲之聲。

  佛教自稱為內明之學,要我們用寧靜的心,向內心的深處觀照。

  向內用功的第一步,是用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識,而不用六根。如果能夠只用第六識,就不會受環境的影響;外邊的景象、音響,身體的痛、癢、不舒服等,也不會麻煩到你了。

  心向外時,只能看到、聽到很少的東西。心向內時,才會經驗到無盡長的時間及無限的空間是什麼。

  四種方法

  禪修的方法略有四種:

  一、隨息、數息

  隨息有隨鼻息及隨腹息,隨鼻息只注意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不注意呼吸的長短深淺,也不注意其他的東西;隨腹息是注意小腹隨著呼吸的自然蠕動,不控制 呼吸,也不用心念指揮小腹蠕動。但是,隨鼻息及隨腹息,不能兩者並用,只能專注其中一種。隨身法也有深淺,深時便是入定,淺時則不能覺察妄念,同時容易陷 於昏沉,但是可以使浮動的心安定下來。

  數息乃是數息孔呼吸的出入,可以數出,也可以數入,通常是一個數目,因為常人的出息慢而入息快。如何數法呢?出息一次,數一個數目,從一數到十,再從 頭數起,入息時,只注意出息的那個數目是什麼?如果妄想還是很多,也可以倒過來數,從十數到一,或者二十數到二。但是,十數到一是一個個的數,二十數到 二,是一個隔一個的數,甚至於雙數入單數交錯著用,第一次數二十、十八——二,第二次數十九、十七……一,因為忙著數數,妄念自然減少。

  有些人,數到三、四、五、六就數忘掉了,也有人可能數過了頭,這都不要緊的。數忘或者數錯時,趕快回頭,不要有成敗得失心,這就是修行,有位數學博士 跟我學打坐時,不是數不到十就是數過了頭,他感到十分懊惱無奈,他有點失望地說:「我這個數學博士大概有問題。」我對他說:「數息不是做數學題目的論文, 僅數到五再回頭數也可以的,不要失望,只要心中的妄念越來越少就好。」

  二、念佛、數佛號

  有些人,不習慣用數息法,數呼吸時變成控制呼吸,因此造成頭髮脹、胸部悶,身體疲累、肌肉緊張,非常地痛苦。這時候,就教自己用念佛的方法,念「南無 阿彌陀佛」或「南無觀世間菩薩」都可以;念一句聖號,數一個數目,例如「南無阿彌陀佛一、南無阿彌陀佛二……」,從第一個數目數到第十個數目,再從一數 起,不要數得不夠或過了頭,數錯了則不必介意,只要從頭數起就好,也不要配合呼吸,數得太慢打妄想,數得太快會使呼吸急促。

  三、參話頭、參公案

  「話頭」是一句話,這句話本身沒有意義,而只是問這個沒有意義的話頭是什麼?「公案」是禪宗史上的祖師們及其弟子們,發生酬對情況的故事;這些故事, 看來有些豈有此理地不合一般的情況。「參」是不斷的問話頭,問公案,究竟那句話代表著什麼?公案主角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經驗?

  參話頭是追問一句毫無意義的話,譬如說:「無」是什麼?什麼是「無」?參公案是追究這個故事的底蘊是什麼?就像曾經有人問趙州從念禪師:「狗子是否有 佛性?」趙州禪師回答:「無!」而佛在《大涅盤經》中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何獨趙州要說狗子無佛性?因此,這個公案便成了沒有答案的話頭。不論是參 話頭、或者參公案,本身是沒有意義的,那只是一種使禪修者開悟的方法。

  當在用功參話頭或在參公案時,出現了任何答案,都要提示你自己:「這不是我要的」,才能參出疑團,才有機會參破疑團。

  參話頭、或是參公案得力,稱為禪修。但是禪修的人,切忌急著求開悟,要把參禪的工夫,用得綿綿密密,一句接一句、一念連一念地參下去。

  剛開始參話頭、參公案的人,常常會出現答案,其實,那是妄念,不是真正的訊息。參話頭參公案,首先要參出疑情,漸漸形成疑團,當疑團爆炸,或者戳破疑團,才發現天下本來太平無事,只是迷者自尋煩惱,此時便悟真性。

  話頭人人可用,不過,可有四個層次:念話頭、數話頭、問話頭、參話頭。念話頭如同念佛號,數話頭就像數佛號,問話頭就像問問題,參話頭則必須等疑情出 現。疑情不是懷疑,而是深信在話頭的深處或在話頭出現之前,必有可以讓你體驗的境界。初用話頭時,大概不易起疑情,你也可以用念話頭作起步,例如念:什麼 是無?是什麼無?……漸漸地,感覺到這個「無」很有意思,它究竟是什麼東西?很想知道它!這時候,便會產生疑情,那就是參話頭了。但是,情緒不穩定或者心 念混亂時,不如念佛號、數佛號,也可以念話頭數話頭,直到心情平靜時再向話頭參話頭,如系念佛人,可參「念佛的是誰?」如系念話頭者,可參「念話頭的是 誰?」「本來面目是誰?」等。

  四、只管打坐、默照禪

  只管打坐是全心專注於身體在「坐」,坐的姿勢,坐的感覺,心中不作其他的妄想雜念,只曉得是在端坐。若發現妄念時,趕快把念頭回到「坐」,慢慢地妄念 便越來越少,乃至不再出現,身體的感覺也漸漸地消失;但是,心中明明朗朗的知道還在打坐。這時候,開始產生默照的工夫,「默」是心緒不動,「照」是非常清 楚;清楚什麼?清楚心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時間久了,跟開悟是一樣的,妄念從此不起,而只是「默照」和「寂照」了。

  練習只管打坐的方法時,要不斷地注意自己的姿勢,因為是在用功,不是坐著休息,除了知道正在打坐外,不應有其他的念頭,不能懈怠放逸,必須勇猛精進。

  以上的方法對治諸位都非常有用,不要想哪一種方法是最好的,我的建議是:正適合你用的,就是最好的。不可經常改用方法,這樣,每一種方法都沒用熟,結 果每一種方法對你都沒有大用。能夠一門深入是最好的,如果同一種方法已經用厭,或者怎麼用都不舒服,則可以試著換一個方法,不要這炷香念佛,下炷香數息, 再下炷香參話頭或只管打坐,不可以整天在那裡像小孩子玩玩具一樣,這個玩厭了再換一個,經常換方法的本身,就是從勞無功的妄想雜念。

  唸唸是新的

  生命無常,時間卻是延續不斷的。我們每天做晚課時,都會唱誦無常警眾偈:「是自己已過,命亦隨減。」可見眾生的符合,是多麼的有限。

  這七天中,諸位不去享受旅遊度假,而是到這裡接近禪修的訓練,一定有其道理,旅遊度假,是希望能把勞累緊張的身心放鬆,變更一下生活的環境,呼吸一些 戶外的新鮮空氣,禪七的修行,每一天的經驗,也不是停留在同一位置、同一狀況;我們的每一秒、每一次呼吸、每一個念頭,都是新鮮的,身心都在不斷地享受新 的變化。若能時時保持新鮮的感覺,你的禪修經驗就非常豐富了。

  最近一次的禪七中,有一位五十多歲的女菩薩,到第三天時就對我說:「師父,都是用同樣的數息法,坐同樣的地方,同樣的忍受腿痛、背痛,反覆都是相同的,實有無聊,我不想再坐下去了!」

  因為她是我們農禪寺的一位廚藝相當出色的義工,我便反問她:「你每次在廚房揀菜、切菜、配菜、煮菜,是否做同樣的菜呢?不可能,每片菜葉都是新的,每 一塊豆腐都是新的,每一卷壽司都是新的,做出來的每一道菜也是新的,不可能有一樣是舊的,即使是剩菜重煮,也是重新加熱過了的。」

  她聽了後,想想這個有意思。對啊!每次做菜時,任何一樣東西都是新鮮的,每一刀切下去,每一鏟子鏟下鍋底,每一盤菜端上桌來,都是新的。於是,當她重 新入坐用功時,感到很高興:啊!又是一次新的呼吸、又是一個新的數目,乃至新的腿痛、新的背痛,都是活在新鮮的感覺裡。因此,她坐得一炷好香。

  請諸位選擇最適合你的方法,然後享受新鮮的感覺,不斷地告訴你自己:又是一個新的開始,又是一個新的開始……。

  禪修必有用

  禪修的目的是開悟,開悟的功能是消除自己的煩惱,救濟眾生的苦難。如果有人自以為開悟,或者被認為開悟,而其開悟的功能不彰,即表示假悟,而非真悟。

  禪宗講頓悟,以致被許我人誤認為開悟很容易,所有的問題只要一悟都可以解決。事實上,許多人禪修幾十年,甚至禪修一輩子,都不能開悟。不開悟並不等於沒有用,只是在禪修過程中,能用正確的方法及正確的觀念,隨時都可減少無奈、煩躁、恐懼、鬱悶、不平衡等的苦惱。

  開悟的力量,有大有小,開悟的程度有深有淺,開悟的境界有聖有凡,開悟的功效有徹有不徹。

  我有位學生,參加我主持的禪七已經十多次了,每次都有新的體驗。過去不清楚的,現在清楚了,每參加一次禪七,對他自己的問題及修行方法的瞭解,都更清楚了些。他並沒有見性開悟,但他對開悟的信念一次次地加深加強了。

  禪悟的修證

  「空」、「有」、「即空即有」是三個觀念,也是修行的經驗。

  執「有」是煩惱,執「空」也是煩惱。有心可用是我執,無心可用也未離我執。

  超越於「空」及「有」的二種執著,那就是「即空即有」、「空有不二」的解脫自在;超越於有心無心的二種我執,便是《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般若智慧。悟見萬法自性本來空寂,便是親見我無相的真如佛性。

  一般的普通人,是以幻有為我;一般的修行人,是以虛空為我,這都不是正確的佛法。有的哲學家及宗教家,把宇宙的原理、萬物的主宰、至高無上的唯一神、 或是泛宇宙的統一神,當成最初最終的大我,也都不是佛法,仍是有我的執著,未得解脫,如何超越空有而實證無我?則靠禪悟,禪悟的修證,有頓有漸;頓悟法 門,亦不離漸修;漸修可分為悟前與悟後,悟前為加行,悟後為保任,悟前的基本方法是集中散亂的心,隨時能指揮自己的心,然後,繼續用方法,達到心的統一。 統一又細分為三種:

  一、身心的統一

  這是禪定的基本經驗,此時已沒有感覺到身心的對立,也不會有身心的負擔。

  二、內外的統一

  這是將內在身心和外在的環境,合而為一,也就是合身心的小我進入宇宙的大我。體驗到了統一的、唯一的、宇宙全體的神我,這時候,有人把它當作是「空」,其實是「有」,有個全體的神、全體的我在那裡,已經是神我合一而消失了與任何現象對立的心念。

  三、前念與後念的統一

  此時已沒有前後頭交錯、交接的現象;粗淺的心念統一,是一個念頭又一個念頭地前後交接,例如念佛,一念一念都在連續著同一個佛字,而形成一群統一的念 頭;細深的心念統一,則是念頭唯在一個佛字上,不再轉念,定於一點,繼續下去,這已是融入時空無限的禪定境界,但是尚有我在,尚未開悟,也未見到佛性。

  四、超越空有

  這是悟後所見,不執著以上三種層次的經驗。遠離《圓覺經》所示「作任止滅」的四種禪病。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妄動;面對現實環境時,不起妄執;待人接物 時,常生慈心;處理事務時,條理分明。我常鼓勵大家學著說:「你家有事,他家有事,大家有事,我家沒事;無事可做的人,必須幫助有事尚未做完的人。」這就 是悟後保任,繼續修行的菩薩,也是初發心的菩薩們應當學習的心態。

  怎樣才能達到第四層次的超越空有呢?以禪的方法來講,是以話頭、公案、默照等的方法,效果比較顯著。不過妄想心多、煩惱心重的人,還是先用數息、念佛、拜佛、懺悔等方法,奠定基礎為佳。

  發菩提心

  禪修是為開悟成佛,如何才能開悟成佛?除了具備正知、正見、正確的方法,也要有健全的人格和穩定的心境。

  除了坐墊上的工夫,更應借境修心、緣境修行。境界在你面前出現時,還能保持清淨心、平等心,不為所動、不受左右,還能修福修慧,才算是工夫。

  人格的健全,需要用發菩提心來培養,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自身未度先度人,便是菩薩初發心,禪修者先當捨除自私自利的心,才能放下貪嗔癡慢的心;煩惱心愈薄,菩提心愈重,開悟見性的可能性愈高。

  菩薩初發菩提心,當以四弘誓願為起點:願度一切眾生,願斷一切煩惱,願學一切佛法,願成無上佛道。以佛法來度眾生是慈悲心增上,以佛法來斷煩惱,是智 慧心增上,悲智雙運至福慧圓滿,便成無上的正等正覺。佛是人格的完成者,人成即佛成,故成佛之前,先要建立健全的人格。禪修者當藉佛的智慧,學習佛的慈 悲,以關懷眾生來建立自我的立場,再放下自我,才能悟見佛性。

  鬆緊得宜

  禪修者精進用功,要鬆緊得宜,大松成懈怠,太緊成疲累。當身體很累,心很散亂時,不妨閉目養神,暫時不用方法,休息幾分鐘,乃至一炷香,消除疲備之後,繼續努力。

  禪修期中,當體能不繼,用不著力時,可把用功當作一種遊戲來看。例如兒時玩捉迷藏,要怎麼找也找不到躲藏的人,才有意思,很容易被抓到的人,一定不夠讓你高興。以這種心態用功,會使你修行是輕鬆愉快的事,怎麼會疲累厭倦呢!

  禪宗對於不會修行的人,用兩句話來形容兩種情況:

  一是「打樁搖櫓」,意思是說,搖櫓行船,應在水中,如果是在陸地打個樁、架上櫓,即使搖斷了氣,永遠都在原地而沒有進步。

  二是「冷水石頭」,意思是說,坐在蒲團上,心中沒有事,清淨、安靜,既無妄念,又不起煩惱,風平浪靜,享受清福。其實,這不是在用功,更不算工夫,這 裡情況的人,一定會欣靜而厭鬧。坐在靜境中,看來穩如磐石,往往一坐幾個小時,一旦到了鬧境中,就會被境所動。因此而有「寧攪千江水,不動道人心」的警 語。

  真正會禪修的人,一定懂得如何用功之中不斷地取得改進的經驗,善用方法而不致於「打樁搖櫓」。同時,靜中的工夫,就是要運用到動中的環境,靜中攝心,動中也攝心;靜中雖不起妄想,並不是躲在無事殼中不用功;故在靜中,並不等於「冷水泡石頭」。

   

  細不長流 全力投入

  初心禪修者因為不懂如何一面放鬆身心而一面又努力不懈的要領,所以放鬆身心時易成妄想懶惰乃至於昏沉瞌睡,精進用功時易成身心緊張乃至於疲累不堪。真正會禪修工夫的人,隨時何持輕鬆的身心,也經常處於勇猛精進的狀況,不緩不急而細水長流。

  參話頭時,要以傾聽自己的無聲之聲發出的問語去參,但是,身體不要用力,心念不要緊張,否則參不久就會疲累。以致每次用功,疑情未生,疑團未成,便已洩了氣。

  禪修者應該要時時練習著將身、口、意三結合,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方,身與心,當在做同一樣的事;打坐時打坐、吃飯時吃飯、工作時工作、見客時見客、說話時說話、睡覺時睡覺。不要身心分離,魂不守舍,弄得打坐時想著見客,見客時想著打坐。

  有些人,認為自己很聰明,能在同一時間,做好多樣事情。禪修者不主張如此,而是要我們在做任何一項事,乃至任何一個動作時,都當全身全心全生命地全力投入。

  禪修時,對於所用的方法不可以眼根看其形象,當用心眼向內看用功的念頭;不可以耳根聽其聲音,當用心耳向內聽無聲之聲。如果用眼球看形象,就會引起頭脹;用耳膜聽聲音,容易產生耳鳴。例如數息時只用心眼感覺鼻也的呼吸,不要用眼睛看著息孔呼吸,也不要耳朵聽著呼吸。

  一念萬年 心無罣礙

  三祖僧璨的《信心銘》講到「一念萬年」,《華嚴經》及《楞嚴經》都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於一毫端轉大法輪。時間的長和短,空間的大和小,均可由於各人 自心的體驗不同而有差別,如能像《信心銘》所說「得失是非,一時放卻」、「一心不生,萬法無咎」,便可經驗到,雖僅處於一毫的尖端,猶如橫遍十方,雖僅止 於一念的瞬間,猶如豎窮三際。只要狂心頓歇,唸唸都是盡虛空遍法界,唸唸都是在與三世諸佛促膝談心。

  諸位聽到這裡,一定覺得,我講得太深太玄,這樣的境界跟你們沒有關係。

  其實呀,不要失望,不要自我菲薄,迷時覺得開悟好難,距離好遠,悟時卻只是彈指間的工夫。諸位在平常生活中,一定有過類似的經驗;被忘了的東西,要找 它時,遍找不著,不找它時,就在眼前。此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曾經有位禪師在打坐時,發覺他的鼻子不見了,此念一起,心裡就非常焦 急,立刻起座,四處找他的鼻子,並且喃喃自語:「我的鼻子呢?我的鼻子呢?」因為急著找他的鼻子,慌忙中一鼻子撞上了牆壁,於是撫起鼻子大叫:「鼻子好 痛,原來它就是這裡!」這樣一來,當下就開悟了。

  只要放下一切攀緣妄想的分別執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見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原與十方三世的諸佛無二無別。你可以稱它為涅盤妙心、清淨法身、真如佛性,其實即是即空即有、非空非有、無漏解脫的大智慧心。

  如何能放下心中的萬緣?先要攝心收心,如《佛遺教經》所說:「是故汝等,當好制心。」又說:「心之可畏,甚於毒蛇、惡獸、怨賊。大火越逸,未足喻 也。」又說:「縱此心者,喪人善事,制之一處,無事不辦。」要將散亂妄想心,攝於一個方法的焦點,乃是凝聚散心的工夫,由凝聚而再放下,便能心無罣礙了。

  (選自《禪鑰》)

在家居士如何學佛

佛學與學佛

  很多人都以為佛學很不容易懂,因為專門性的名詞太多、經典太多、論書太多、教理思想的派別也太多,初進佛門的人,頗有望洋興歎而不知何取何捨的困難。 即使是對專門研究佛學的學者而言,也很難找到幾位精通全部佛學而了無疑問的人來。因此,佛學兩字,對於一般人來講,的確是一門深奧的學問。

  其實,我們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宣講的佛法,是將他親自體證到的如何成佛的方法,告訴了我們。他的目的是希望一切的人,都能依照他教的方法來修學,他沒有 希望他的教義,被視為一派哲學的體系,當然不會希望學者們把他所證得的佛法,看作一門學術,放到研究室和圖書館裡去,讓人家用科學方法去研究它。所以,從 佛教的根本之理而論,只有學佛,沒有佛學。學佛,是信仰佛教的目的,唯有學佛,始有轉凡成聖而至成佛的可能;佛學,是研究的一門人文科學,它能告訴我們佛 教在形態和地域上的演變,以及在思想上的發展,也就是將佛教的教團史和教理史,作各種角度的分析和考察,而視之為佛教的考古學、社會學、文學和哲學,它並 不負有勸人信仰和實踐的責任。

  一般人所說佛教的難懂,應該是指的佛學,而不是學佛。因為,釋迦牟尼佛當時向弟了們宣說的佛法,如果是難懂的話,他的教化,便不可能普及到各階層去。 即使現在,我們從比較原始的佛經中,仍可體味到,釋迦佛陀的教義,相當樸實,與一般人的生活行為有密切關係。所以,我敢向諸位肯定地說,學佛很容易懂,大 家以為難懂的,是指佛學。凡一樁事物,歷史久了,在它上面堆積的東西必然越來越多,清理這些堆積物,便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假如要想從這些堆積物裡,找出最 簡單、最根本、最平實的方法,來讓大家實行,便是學佛的工作。可是,要做這番找的工夫,也非普通的人能夠辦到。這就是我們身為法師者的責任,法師們應從難 懂的佛學之中,找出易懂的學佛的方法,來告訴廣大的群眾及佛教徒。

  因此,我們要弄清,佛學雖難,學佛卻易,佛學的研究,雖非釋迦佛陀設教的目的,站在文化的立場,對佛教作學術性的研究,仍是值得鼓勵的。對於廣大的信眾而言,佛經不是讓你研究的,而是教你照著去實踐的;實踐佛的教義,便稱為學佛。

  學習成佛的方法

  佛教,當然不是唯物論論的宗教,卻是無神論的宗教。不像其他一神論的宗教,雖然也有各種對於道德生活的教訓,那是為了求得神的眷顧和救濟,信徒們才去 遵守那些所謂神的啟示,因為他們相信他們所信的經典中記載的神,是宇宙間唯一的、至高的、至大的、至尊的,人們除了接受神的啟示,沒有別途可以選擇。所 以,他們是為信仰神有權威,而遵守道德生活的教訓,他們無權因為遵守道德生活而求達到與神同等的地位,甚至也無權向神要求,非把他們救濟到天國去不可。

  這在佛教,頗不相同。佛教以為,我們所處的自然環境,是由我們生活在這環境中的每一個人的業力感得的,也就是說:我們在過去的無數生死之中,造作了相同相類的行為,結果,便形成一個讓我們共同來接受和生存的自然環境。所以,佛教不承認宇宙間有任何絕對權古巴的神。

  佛教,同樣強調信仰的重要,那是信仰釋迦佛陀所說的法——成佛的方法,絕對正確,絕對真實。可是在你信仰之後,便該照著佛陀所示的方法,來實行於你的 日常生活之中。因此,佛教徒雖將佛陀視為崇拜的對象,與他們的生活有密切關係的,寧可說是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所示的生活方式來做,漸漸地,便能達到解膠 一切身心苦惱的目的。佛陀,是從一切的身心苦惱中得到了解脫的人,也是至高、至大、至尊的超世界和超宇宙的偉大人格;但是,佛陀的偉大,雖充滿於時間與空 間,卻不佔固定的時空位置,所以,人人可以成佛。

  釋迦佛陀在世的時候,隨緣開示,應機教化,所說的佛法很多,歸納起來,不出戒、定、慧三個項目的範圍,我們學佛,其實就是學這三項。世間可學的東西很 多,那些都是苦樂相對的、有限的、得失交替的、變動無常的,所以佛教稱其為有漏之學。戒、定、慧名為三無漏學,學這三項東西,可以防止所得成果的漏失,繼 續學到佛的程度為止。戒、定、慧雖分三個項目,事實上有連鎖的關係,如同一物的三個支點,缺一不可,要想求得智慧,須先有禪定的工夫,如希望得到禪定工 夫,須先有持戒的宗教生活;持戒的宗教生活越清淨,越可助成高深的禪定,在深定之中,便能產生超人的智慧;回轉頭來,再以智慧的判斷和選擇,來指導持戒的 宗教生活,來鑒別禪定工夫的深淺和邪正。

  戒

  戒的定義是:有所不為,有所不得不為,它含有訓誡、規勸、警告、指導等意思。通常的人,僅以為佛教的戒是消極地方止犯罪,事實上,那只是就有所不為的 一點而言。這點固然重要,站在大乘佛教的立場,有所不得不為的積極態度,更為重要。損人利已和損人不利已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有,此為消極的要求;自利利人 乃至損已利人的行為,佛教徒不可沒有,此為積極的要求。一個初信佛教的人,當做到第一點要求,信佛學佛較久的人,必須從第一點進展到第二點。第一點是止 惡,第二點是行善;止惡是自利,行善是利他;有了自利的基礎,而不推展利他事業的話,便無從達到成佛的目的。因為,戒的內容,是從「食」、「嗔」、「癡」 的凡夫行為,淨化復轉變為「喜捨」、「慈悲」、「智慧」的聖才蠔為。

  佛教的戒,雖因出家與在家的分別,而有繁簡不同的要求,對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的五條,稱為五戒。此與其他宗教 一樣,凡是宣誓信仰佛教的人,從開始接受佛教信仰的同時,便也接受了作為佛教徒行為標準的五戒。因為這五戒是「貪」、「嗔」、「癡」三種心理行為,藉身體 四肢及口舌行為所作的具體表現,故其雖為在家戒,實際上也是一切佛戒的基準。佛是人格的究竟完美者,沒有完美的人格作基礎,便無從成佛,因此,佛教的五 戒,也是人類道德生活的共同要求。

  1、不殺生:佛教的戒殺生,雖與素食主義有關聯,卻並不等於素食主義。佛教鼓勵少吃動物的肉乃至不吃動物的肉,是基於戒殺的要求。如果不是我親手殺 的,不是特別為了我想吃肉而教他人殺的,不是他人為了我想吃肉而殺的,便不禁止。而且,佛教的戒殺,固然是為了對一切有生命的,施予愛護的慈悲心,最主要 的是不可殺人。假如你不預備將來殺人,希望將來不犯殺人罪,這條殺戒是應當受持的。

  2、不偷盜:除了以正當的謀生方法,取得合法的利潤報酬之外,不貪取不義之財,這是不偷盜的定義。為了警策我們,勿要從貪圖小便宜,在金錢方面與他人糾纏不清,而演成吞沒公款、收受賄賂、侵佔他人財物等的罪行,這條戒是應該受持的。

  3、不邪淫:除了正式夫婦之間正常的性關係之外,不亂倫、不破壞他人的家庭,不玷污他人的妻女、不妨害社會的風化。總之,把男女的性關係,視為夫婦之間的責任和義務,乃是不邪淫的定義。為了維護家庭的和樂、子女的幸福、社會的安寧、自身的健康,這條戒是必須受持的。

  4、不妄語:此可分為大小兩類,通常的說謊、戲笑,是小妄語。為了名聞利養,自己不是聖者而妄稱是聖者,是大妄語。在家居士冒充聖者的不是沒有,可能 性卻很少。因此,諸位居士也能受持這條戒了。況且,為警惕我們不要變成搬弄是非的人,不要被人看作不可信賴的人和口不擇言的人,也應該受持這條戒的。

  5、不飲酒:酒的本身並沒有罪惡,飲酒的人也不一定是壞人,甚至世界上有很多宗教,以酒來作為人和神之間的媒介。禁酒乃佛教的特色之一,原因是飲酒能 使人的心智渾濁,過量則能使人趣於狂亂如獸或愚癡如泥的狀態。佛教是個強調求智慧的宗教,酒性與智慧的原則背道而馳,所以主張禁酒。事實上,也唯有不飲酒 的人,能夠經常保持頭腦的清明,在今日的社會中,多一分清明的頭腦,便多一分成功的可能性,既然要求在駕駛交通工具之前不可飲酒、在有重要的會議之前不飲 酒、在重大的決策待考慮之前不可飲酒,又何妨乾脆把酒戒掉呢?

  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對照起來,貪、嗔、癡被稱為三毒,由於這三種毒物為害,不易行善,縱然行了善,也不能持久、不會達到純潔的程度,三毒好像是三 個大漏洞,能把善行的功德漏掉;為了補好這個大漏洞,唯一的方法,便是修學三無漏學。最初著手修學之處,便是持五戒,能持五戒,至少能將三毒的毒焰壓住, 然後再用禪定和智慧的水,來把三毒之火徹底熄滅。

  五戒是戒除五項惡行,五項惡行與三毒的相互關係,即是身、口、意的相互關係,可用一張圖表來說明:

        身          口

        │        ┌─│        

      ┌───┐      妄 飲

      殺 偷 邪      語 酒

 五惡行——生 盜 淫

      └─────────────┘

            │

          ┌────┐

     三毒—— 貪  嗔 癡

          └────┘

             │

             意

 由貪、嗔、癡的三種心理行為,表現為身及口的動作,便成為五種惡行。五戒的功能,是從外表的身及口的動作,加以禁止,使三毒的心理活動得不到向外表現的 機會,同時用禪定的工夫使它平靜;又用智慧加以觀察、分析,漸漸地使之轉變為喜捨、慈悲、智慧的活力。這使是戒的定義:從「有所不為」而做到「有所不得不 為」的地步了。其前後的關係,也可用圖表加以說明:

              戒

              │

              有

           煩← 所

           惱  不

           │  為

           │  │

           │┌────┐

           │癡  嗔 貪

           ││  │ │

           │↓  ↓ ↓

           │智  慈 喜

           │慧  悲 捨

           │└────┘

           │   │

           │   有

           │   所

           │   不

           │   得

           斷   不

           煩←  為

           惱

   

  定

  貪、嗔、癡的特性,是由心理活動而表現於身及口的動作,再藉身口的動作,發洩於人、事、物等的對象。戒的功能,是約束身及口的動作,定的功能,是將向 外散漫的種種心理活動,拉回到內心,並且使之安靜而至於物我合一,乃至物我雙亡的心理狀態。但是,定的功夫,應該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因此,定的修學,可分 為九個要點和兩重層次來加以說明。

  第一重層次——在平常生活中用功

  1、堅固的信念:無論做任何事,無信則不立,當在對自己的立場和能力瞭解之後,也會明白何者能做與何者不能做了,不能做的事,不要動妄念,能做的事, 應該建立自信心,勇往直前地做去了。同時要考慮到那件事的本身,是否值得去做,是否有去做的必要,也當聽過他人的忠告,如果對那件事的瞭解已夠深切,那 麼,對於那件事的一定要完成,一定可以完成,建立信心,有自信和信他的信念之後,便可衝破一切難關,百折不撓地來進行你的事業了。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堅 固的信念,可產生無比的力量。

  2、冷靜的思考:凡在從事一項工作或任務之前,應當多作準備,《中庸》所說:「豫則立,不豫則廢。」通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想開始得順 利,必須多作事先的準備。在準備階段,就應該考慮到實行的步驟,和可能發生的情況,到了進行工作的過程中,則要隨時審察、檢點缺陷、糾正錯誤。好的情況要 設法使之更好,壞的情況要設法使之改善。這種判別力和決斷力,均系來自冷靜的思考。

  3、安詳的言行:一個人如果希望被人視為有品德的、可讓人尊敬和信賴的人,他就必須謹慎他的言論和行動,一個輕言狂語和輕舉妄動的人,他是得不到好評的,當然也不可能促成偉大的事業、博取崇高的社會地位。

  4、專注的精神:不論做任何事,如果精神不專注,縱然做成了,也不會是傑出的。中國有一句諺語:「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意思是說:工作和職業是 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的,如果你能在你從事的那一分工作或職業上,全心全力,將整個的身心投注進去,便可能使你成為這一門行業中的最傑出者。

  第二重層次——坐禪的原則和要訣

  1、堅信修行的方法:在你實際進行坐禪之前,對於你所學到的方法,一定要有絕對的信心。你要相信佛陀不會騙我們上當,也有相信指導你坐禪的老師,是從 親身的經驗中過來的識途老馬;你是一匹小馬,跟著老馬走,絕對不會有問題。當然,誰是值得被你信賴的老師,最重要的,如果你對他的信心不夠,對他指導你的 方法,半信半疑,你就不要跟他學,否則那將對你有害無益。

  2、思考修行的情形:修行禪定,不能沒有驗點和考察的工夫。要留心每次坐禪時,發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現象,有的使你覺得輕暖舒暢,有的使你疼痛難受, 有的使你歡喜,有的使你恐懼,這些很可能發生在一個初學禪者身上的情況,如果你自己能夠明白其原因,那是最好,否則,你當隨時請教你的老師,他會幫助你, 使你安下心來繼續修行的。

  3、調心:定的工夫的表現,是在身、口、意的三方面,也可以稱為身定、口定、心定。要達到這三定的目的,便得從調理它們著手。調身,是使身體完成一種適合於坐禪要求的正確姿勢。

  4、調息:坐禪時的呼吸,要細、要長、要均勻。

  5、調心:把向外衝擊、浮動和散亂的心念,收攝起來。最初的方法,是以念頭看住念頭,最後做到被看的念頭不起了,能看的念頭也不見了,清清楚楚有一切 外在事物的存在,內心卻是寂寂靜靜地不波不動,好像鏡子的鏡面雖映現出鏡外的各種或動或靜的景物,鏡面的本身是靜寂不動的。但是,這樣的工夫,說來容易, 得來卻頗不容易。

  一般的人,從第二層次的坐禪工夫,可以得到一層次的四點功力。不從第二層次中下工夫,第一層次的功力,便強不起來。我雖把它們分作兩個層次來說明,其 實是一體的兩面。同時,我也常向跟我學禪的人強調,靜坐有三樣好處:1能使身心健康。2能使頭腦清明。3能使人開悟。入定與開悟,當然不是容易的事,至少 它能強健你的體魄,堅實你的心力,助成你所努力的事業。

  現在將我為美國佛教會週日會禪會所擬的「坐禪須知」,抄錄如下,以供有心學習靜坐的讀者參考。

  坐禪須知

  一、坐禪的準備

  1、坐墊:四方形寬大鬆軟及圓形高的四寸的坐墊各一個。

  2、場所:整潔、寂靜、肅穆神聖的室內。

  3、時間:精神飽滿之清晨,起床漱洗之後最佳。每日定時進行,每次二十分乃至四、五十分鐘。

  在飽食、暴飲、性行為、激烈運動之後,以及疲倦欲睡、正午中夜之時,不宜坐禪。

  4、飲食:每餐以八分飽為佳,食後暫作三十分鐘休息,開始坐禪。

  二、坐禪的方法

  1、調身法——

  1坐法:

  a結跏趺坐(Ⅰ)吉祥坐——右足架於左腿上再以左足架於右腿上。(Ⅱ)金剛坐——左足架於右腿上再以右足架於左腿上。

  b半跏趺坐——右足置於左腿下,左足架於右腿上。

  c交足坐——左右二足隨意交叉平放。

  d椅子坐——端正坐於椅上,兩足自然垂直。

  e日本坐——兩膝長跪,兩足向後伸直足尖相疊,腰幹伸直,坐於兩足跟上。

  2手式:二掌向上左掌置於石掌上,二拇指輕輕相接,中間成圓形。

  3身姿:左右搖動數次,以確定坐姿的平穩,背脊骨伸直,顎向內收。

  4視線:

  a閉目——精神飽滿時。

  b注視正前方一公尺處或壁之一點——略感昏沉時。

  c閉目及注視交替使用。

  2、調息法——坐下後作數次深呼吸,最後一次吸入丹田(下腹部),便恢復平常呼吸。

  3、調心法——數息觀,調息後即由一至十反覆地默數呼吸。

  1出息觀

  2入息觀

  慧

  慧是包括知識範圍的「認識心」和「檢擇力」,知識不能涵蓋慧的內容,從知識可以昇華到慧的領域。佛教不是知識的宗教,卻是使知識昇華為智慧的宗教,那 是因為除了肯定世間的知識之外,更著重在超知識的「悟」的經驗下而獲得智慧;智慧便是由悟而得的超知識的「認識力」和「檢擇力」。不過,慧的獲得雖在於 悟,慧的尋求,仍不能離開知識,它有「聞」、「思」、「修」的三個連環性的步驟:

  一、聞慧——虛心學習

  佛教徒修行成佛的方法,稱為學佛,在煩惱沒有斷盡以前的人,稱為住於「學地」的「學人」,並且每天應該記誦四句話:「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 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也就是說:如果你有成佛的願望,你當斷盡一切的煩惱,救度無數的眾生,如何斷煩惱?怎麼度眾生?那就非得學習種種 方法不可了。因此,對於佛教徒而言,有一天不成佛,就得有一天學習,假如最初你是一個沒有學習興趣的人,當你對佛教產生信心之後,你便不會不學了。

  聞慧的學習方式,是用耳朵和眼睛等的官能。聽人開示佛法,講解經論,是用耳朵;自己閱讀佛教的經論,看佛教道場的莊嚴神聖和僧尼的威儀齊整,是用眼 睛。凡此種種,只要能夠使你的身心得到若干乃至少許益處的,均稱為聞慧。進一層,悟性高的人,或者修學佛法有了相當工夫的人,他們可以從與自然界各種現象 的接觸之中,學習到佛法,也能從人與人的平常對接談之間,學習到佛法,尤其在中國禪宗的記載,這種例子特別多。因此佛法不一定在佛經之中,世間的一切事 物、一切現象,才是真實的佛法,不過,人們最初理解佛法,需要通過佛經的說明而已。

  二、思慧——縝密研究

  對於已經聽到和看到的東西,應該下一番研究的工夫來消化它們,將你從各方面學得的東西,當作沒有經過處理的原料,然後,依照你的理解程度,分類研判, 把你覺得適合你程度及當前用得到的,接受下來,被你懷疑的東西,你當無法理解的東西,或者覺得無關緊要的東西,便把它們擱置一邊,作為參考;當你的程度高 升到某一階段之時,現在以為沒有用,不合理的東西,也正是那個階段覺得最有用,最合理的東西,因此,佛教徒的學習態度是精密而且客觀的。

  三、修慧——實際體驗

  學以致用,把學到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運用出來。慧的表現,是全部身心的實際體驗,它與知識的最大不同者,知識可以販買,可以現買、現賣,一般的知識 分子,可以把學到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慧則不同,慧是身心內在的體驗,無法用語言文字表達清楚,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可以傳授如何獲得慧的方法,慧 的本身乃是無法傳授的。又所謂「大智若愚」,正因為慧不是知識,無從說明,所以有大智慧的人,很可能是不善於辯論的人,但他必定是有完美人格的人。如果要 認識「慧」是什麼形態,也許可以從考察一個有道之士的實際生活中,得到若干印象。

  修慧,修什麼呢?修習如何獲得慧的方法。關於這一點,我已告訴了諸位;從聞、思所得的慧,指導我們持「戒」和習「定」便是修慧的具體內容,再由持戒和習定,產生更強的慧力,如此循環不已,最後,便是最高、至尊、無上人格的完成——佛陀。

(選自《佛教入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