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禪修菁華7 - 活用 聖嚴法師

一套7冊

禪修菁華第7冊 - 活用

編者序

 

 聖嚴法師教禪、講禪、寫禪,二十多年來足跡已廣遍東西方世界各地,出版了二十冊以上與禪相關的中英文著作,並陸續被翻譯成義意利文、西班牙文、德文、 波蘭文、越南文、俄文等多種語文,接引無數人進入禪法的大門。如今說到要學習禪法,特別是中國禪宗,便不能不看聖嚴法師的禪修著作。

  聖嚴法師在《禪鑰》一書序文中自陳:「我的宗旨,是將正統禪修的觀念及禪修的方法,透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分享給有緣的現代大眾。」因此,聖嚴法師講授 禪法,便能在深厚的修行基礎、廣博的學養背景下,貼近著現實人間的實際生活,介紹實用、易懂、健康,而且層次分明的禪修理論及方法,使得不同年齡性別、職 業、層次,教育程度的社會大眾,都能分享得到禪法的利益。

  尤其是,初學程度淺者,讀了不覺得深奧難懂;老參程度深者,反覆讀了愈見其滋味與內涵,足見聖嚴法師高妙之處。

  聖嚴法師有關禪修的篇章,都是先於《人生雜誌》或《法鼓雜誌》刊載,然後交由法鼓文化(原東初出版社)集結於〈禪修指引〉系列出版,少數則散見於法師的其他著作之中。

  不過由於是以時間先後的順序集結,所以各篇之間,只有思想與目標的統一性,並沒有篇與篇之間的連貫性;而且面對法師如此豐厚的著作,一般人則不免望書 興歎,不知如何下手。於是我們興起了重新編輯這套書的念頭,除了整理脈絡,分出次第,書本規格並特別採用小開本,以利隨身攜帶,隨時參閱。

  這套書的編輯,是依修學的內容分為七冊:《入門》、《觀念》、《法脈》、《公案·話頭》、《默照》、《五停心·四念處》、《活用》。除了主要篇章外, 配合單本主題跡選錄有「實踐指南」、「祖師箴言」,內容都是聖嚴法師對經典、祖師語錄等的精彩詮釋。書後並提供其他相關參考篇章之篇目,以及關鍵字檢索, 幫助讀者順利、迅速進入聖嚴法師原始的著作,達到旁徵博引、互相參照的目的。

  這套書雖然取名為「禪修菁華集」,但是聖嚴法師著作篇篇精華,讓我們難以取捨,勉強只能說是一套原著的導讀。既為初入門者提供一個方便的路子,先得梗概的全貌;也讓已入門者,能夠溫故知新,時間自我檢驗。

  因此,這是一套精緻實用的好書,是修行路上的指引,更是菩提道上的明燈,值得您永遠珍藏。

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這個題目好像很吸引人,所以聽眾很多,把演講室擠得滿滿的,也可以說地方太小,勞動諸位來聽講,讓很多人沒有位子坐,而坐在水泥地上,也使很多人擁擠地靠牆壁站著,非常抱歉。

  先講生活,次講現代人的生活,再看看禪的生活如何配合現代人的生活,也探討禪和現代人世的生活有什麼關係。

  生活

  生活的內容及其定義,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但概括地說,我把它分成三點來說明:一、家庭生活。二、社會生活。三、精神生活。在人的生命過程之中,不離這三種生活範圍,也不可能缺少其中任何一樣。

  家庭生活很簡單,說是夫婦和睦、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倫常,也就是倫理的生活。人不能沒有家庭,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也離不來社會。舉凡求學、工作以及 人與人之間所有一切關係接觸的活動,都是社會生活。除了家庭生活與社會生活之外,人還需要有精神生活,唯有藉著精神生活,才顯出人與動物不同,才有人的尊 嚴。精神生活也有層次、範圍的不同。

  我國古人所謂的精神生活,有六個項目,便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都可包含在現代人所說的運動、娛樂、藝術三項中。人除了物質的食、衣、住、行之外,在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中,還提倡育、樂的重要。

  人一生下來就會運動,而人也由於會運動才得以漸漸成長,這一點,人和動物相似。印度有一種瑜伽術的運動,它有很多姿勢及動作,是模仿自動物,它可說是精神的抒發。

  娛樂也可包含在藝術裡,但最單純的娛樂,並不一定說是藝術。比如男女談戀愛,如果是像曹芹筆下的賈寶玉與林黛玉,或莎翁筆下的羅密歐與茱麗葉,說是藝 術。再如求偶是生物的本能,不是藝術,而是娛樂;但人和動物不一樣,人的求偶應與精神的生活相關。人與人之間,彼此互通款曲,是一種個人感情的抒發,可以說是娛樂。

  進一步談到藝術,這進入精神的領域,乃是通過繪書、雕塑、音樂、詩歌、舞蹈,來發掘美、表現美、感受美、欣賞美。藝術沒有種族、文化、地域的界限,但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和從事的,並不是一個人都有藝術生活的條件。

  有的人可以沒有運動、娛樂、藝術等愛好及嗜好,但嚮往道德的修養,也說是人格的修養及陶冶,因而有聖賢及君子的期待和要求。東方的儒家、西方的猶太教 及基督教,就是在此要求出現的產物。在其他未開化的部落民族,也有他們宗教信仰的生活。在自然環境嚴酷,在精神空虛及苦悶的情況下,宗教乃應運而生。從年 齡上來看,年輕時喜歡運動、娛樂、藝術,漸漸步入中年、晚年自然而然接觸到道德修養的生活,也就有宗教信仰和宗教修養的生活,這不一定要受到什麼打擊,而 是自己本身在人生體驗的層次上漸次昇華。有許多學者主張人類的精神生活停留在藝術就夠了,不必進展到宗教信仰,但還是有很多學者主張,最後縱然不信宗教, 但亦應有宗教徒的精神修養。此外,人們奠定宗教信心,發生宗教情操場,殆與其心智的開發、身心的成長,有連帶關係。

  現代人的生活

  現代人與古代人有何不同?人都是一樣的,古代人是我們的祖先,我們和古代幾千年以前的人相較,並沒有任何變化,我們還是和古代的老祖宗一樣;所不同的是環境在變,由於歷史的變遷,現代人的生活與古代有所不同。現代人的生活特徵是什麼?

  一、知識爆炸

  古時候的中國人說汗牛充棟、學富五車,是形容書的數量之多,但那時候的書是用竹簡刻寫成的,體積大,佔空間,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那些書是很有限的。

  現今由於文明的演進、知識的開發和累積,以及學術分工的結果,各種各類的圖書琳琅滿目,卷帙潔繁。由於書籍太多,甚至用微卷(microfilm)的 方法庋藏。我們看台灣各大學的圖書館藏書已夠豐富,但台灣各大學全部圖書的總數,還不及美國一個耶魯大學圖書館的書多,那兒藏書九百多萬冊,即使皓首窮經 也讀不完。  

過去中國人如能精通儒釋道三教,他就是了不起的學者;在今天,通達三教並不算什麼,事實上也不可能。今天一個人不可能讀完全部的書,但我們 還是要盡量去讀書,隨時汲取新知,否則就是落伍,要被時代淘汰。

  在美國,進學校是無限期的,從學校畢業之後就業,為了工作上的需要,須再進修,或者公司要栽培他,或者即使公司不栽培他,而自己想進修,希望步步高 升,都要再進學校讀書。因此很多人白天工作,晚上讀書。也有活到五、六十歲,為了再就業,還要去讀書,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可是學到老仍然學不了。

  二、科學進步

  科學的定義是:用分析、推理去明白、瞭解每一件事;有合理的方法或試驗的成果所累積的經驗,去做每一件事。今天這個時代受到科學文明的恩賜;科學文明也給這個時代帶不幸和災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處處享受科學進步的成果。交通工具、家用電器等的發明,給生活帶來舒適和便利。資訊工業的起飛,邁入家用及個人電腦的時代。醫 藥衛生進步,人類壽命延長,人類的活動範圍從地球延伸至外空,登上月球已成歷史,如今更向太空深處探索宇宙的奧秘。學術精密分工,科技發展至尖端,由此看 來,科學似乎帶給人類幸福。然而相對的,有福就有禍,福禍相倚,科學也為人間帶來災禍。現今是核子武器時代,一旦觸發戰爭,幾可毀滅一半的地球人口。還有 公害問題,如空氣污染、水源污染、噪音污染、生能環境不安全、不安寧,造成身體上的危害及精神小的厭迫。現代人的文明病「癌症」,更是人類健康的在敵。

  如今的情況是:科學文明的進展,就好比人騎在虎背上,下不來,也不能停,只有騎下去;所以科學的腳步繼續往前走,而隱伏的危機也越來越大,就像鼓脹的 青蛙,一戳即破。三個月前,《中央日報》發表過一篇文章,謂地球就像一艘大空船,坐在這一艘船上的人,應同舟共濟。此文警告我們,很容易有人為的禍害,而 使整個地球毀滅。這在從前是不可想像的事。所以科學現在不辦法停下來,只有一直往前走,最後會帶著全人類走向死亡、走向毀滅。這下是我個人的悲觀論,事實 上,科學正在這條路上走。

  三、時間縮短

  過去中國人在光緒間的平均壽命三十多歲,今天台灣的國民平均壽今,男的接近七十歲,女的超過七十歲。所以現在的人不是「人生七十古來稀」,而是張群先 生主張的「 人生七十才開始」。這是因為醫藥品進步、衛生改善,使人的壽命延長,把生命時間拉長了,事實上,時間感覺是縮短了,這意思是說,由於知識爆炸 和科學進步的關係,使人越來越覺得時間不夠支配。

  現今的環境給我們太多的誘惑,能引起我們興趣的事物太多,希望參與、知道、瞭解的事物太多,而自己的生命時間有限,所以覺得時間短促,希望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時,最好連睡覺的時間都拿來使用更好。

  在台灣的中國人非常勤勉,充分利用時間賺錢,很少休息。但西方人,他們生活的目的不全是為了錢,而也是希望自己日子過得更舒適、更愉快就好。們們有許 多人把精力花在培養與趣上。現在台灣年輕的一代,漸漸地有也這種傾向。到我們農禪寺跟我學佛、學打坐的人,同樣也有其他的興趣,他們覺間在我那邊學到不 夠,太單調、他們的人生要多彩多姿。

  西方人因競爭激烈,工作時拚命工作,否則前途沒有希望;工作之外,玩的時候也拚命的玩。所謂拚命,就是非常緊張。他們的物質條件已夠,交通便利,旅遊 蔚為風氣,像雷根總統在白宮一段時間之後,必定出門度假,以舒緩工作的緊張和壓力。除了高官富賈外,一般人也喜歡旅遊渡假。我的學和就勸我,不要每個星期 天忙著講經教禪,也應該出去玩。他們喜歡郊遊、划船、溜冰、滑雪。他們也玩得很緊張,緊張地開車出門,緊張地玩,緊張地開車回家。說是因為時間不夠用,他 們已不知悠哉悠的郊遊為何物。

  四、空間縮小

  由於交通的便捷,使人感覺地球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地方與地方之間、區域與區域之間,距離縮短。

  過去唐玄宗奘到印度取經,路途遙遠,旅程難辛,要花幾年的時間;今天到印度很簡單,坐上飛機,幾個小時就到。所謂孫悟空一個觔斗十萬八千里,那時是好 遠好遠,現在十萬八千里並不遠,所以空間感也縮小了。我們過去不要說出國,就是離開家鄉到鄰省或鄰縣,也算是一樁大事,好像去很遠很遠的地方,一去就不容 易回來似的。今天出國稀鬆平常的事,像我這麼一個身不由己的人,每年出國的次數比到高雄的次數多,我把西半球的美國看得很近,因為一上飛機十多小時就到 了。

  科學的發達,交通的迅捷,使得我們的地球上感覺空間縮小。現今步入太空時代,人類可以乘坐太空船遨遊太空,將來我們在空中的感覺,比現在更加敏銳,宇宙真的是一天天在縮小之中。

  五、繁忙和緊張

  繁忙和緊張,是現代人和生活的特徵。像諸位趕來聽演講,緊緊張張地出門,結果好多人還是比別人晚了一步,沒有位子坐。大家為了趕而緊張。

  由於知識的爆炸,為了渴求汲取新知、充實自己,再加上大眾傳播媒體,如報紙、電台、廣播的介紹,消息靈通,受到的誘惑也多,而使人們益顯忙碌。比如買 房子,如果沒有房地產介紹所,沒有廣告,大概只看一、兩處就夠,不必東看西看。我在紐約成立禪中心,就費了兩個月的時間到處看房子。

  因為忙就緊張,為了工作、為了學習、為了消遣而忙。如果你在忙的時候不緊張,那你一定是學過禪坐了。忙一定緊張,我常教弟子們:手動、身體動、心也動,不要慌亂緊張就好,但做不到。繁忙會帶來緊張,緊張會使你情緒不安。

  現代人的生活緊張。像我在東京所見,在東京街頭,人走路是用跑的,每天早晨的紐約的街頭,沒有慢慢走路的人,大家都在趕時間,趕搭交通工具。台北的人 走路也很匆忙,但還不若東京、紐約的人那麼緊張。他們為什麼緊張?因為晚上緊張地看電視、參加宴會,一直搞到半夜兩點才睡覺;第二天早上緊張地起床,緊張 地趕巴士、趕地下鐵,上車前也跑,下車後也跑。不如此,無法支配時間。

  六、失落感

  現代人受到的誘惑太多,環境給我們種種暗示,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給;樣樣看起來都是好的,尤其經由大眾傳播媒體所介紹的,都是最好的,政治、宗教、藝術皆然,各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及立場,都說自己最好,令人們無所適從。

  拿西方人來講,本來他們以宗教為終極的歸宿,現在接觸到東方文化中的宗教、哲學,便引發其發奇心,因有比較,而對自己的東西產生懷疑、反省。他們看到 古代東方人能夠生活得悠然自在,而自己卻生活在緊張忙碌中,乃產生理性的批判,欲從中一窺究竟。他們過去只知道人死後有天國,現在接觸到東方的宗教,好像 還有其他地方可去。基督教沒傳到東方前,東方人也有他們的精神生活,也過得很好。這種反省、認識,對他們利弊互見,因他們無從判別,無法決定自己的路向, 而感迷惘、茫然。

  現今人們學習用思維來探討一些問題。比如生與死、價值觀、人生觀、宇宙觀等等。這些問題在腦中盤旋,好像走在人生問題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從,迷失了自己。

  禪是什麼

  再從「現代人的生活」這個觀點來講禪。

  佛學上的最高境界是「不可思議」,意即無法用頭腦去想像、推理,無法用嘴巴說明。這是佛法最高的層次,或者是佛法體驗的最高層次。

  禪是什麼?剛才一開始我就告訴了諸位,禪法沒辦法說明,它不可思議。但我還是要講,那只有配合實際的生活來講,旁敲側擊地講,根據前面提的六項,配合著講。看看禪法對現代人的生活,是否有其重要性或必要性。

  一、不反對知識而超越知識

  今天是知識爆炸的時代,禪不反對它。

  傳說禪宗史上的六祖惠能並不識字,至少識字不多。在禪師之中,有很多讀書人,也有很多未讀多少書的人。禪宗斥知識葛籐絡索,因為相信知識、倚賴知識的人,凡事都要追根究底,這種人很少可能瞭解禪法。

  知識、學問,不離思想、語言,而離開思想、語言,才能得到禪法。不過,知識亦有其功能,像六祖惠能開悟後,仍在聽經,這樣他可以知曉佛學上的名詞、理 論,他可用那些邏輯、名詞,化度其他人,如果他僅僅開悟,而嘴巴不能說,如何度化人?如果沒有知識,他不可能有一部《六祖壇經》傳世。《壇經》充滿智慧, 也利用知識,而且有好幾部經對六祖來講是很好熟悉的,這就是知識。

  知識是用之於對外的,同樣的,知識是用來幫助我們理解的,理解如何體驗禪法,如何進入禪的境界。所以禪宗不反對知識,但是禪法不倚賴知識。

  二、順乎科學而不受科學所限

  科學能改善物質生活的條件,以及人與人之間事務的和處理,因而類分出自然、社會、人文的科學。禪不反對科學,因為禪並不是任何一樣東西,也並不否定任何一要東西。

  從《壇經》看,六祖惠能涅盤前,召集弟子說:「我有三十六對,能瞭解它,可教化人。」三十六對就是生與滅,煩惱與菩提,明與暗,清與濁等等。這些都合 乎邏輯,邏輯本身就是科學。胡適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禪法也要證據,因此禪宗重視印可或印證。不管你自己的禪修有多高體驗,一定要有老師證明。老 師是過來人,他知道新入禪境,或得到禪悟的人是什麼程度。閉門造車,自以為是,便不科學。

  曾有一位科學家跟我說:「佛法的道理很好,我可接受,但我重視經驗的邏輯。僅僅是邏輯上講得通,不一定是事實上能夠通。所以今天科學有理論,理論之 後,要實踐、要實驗。如果理論講通了,在實驗上通過了,那證明你是正確的,你這是科學的精神。如果你所說的僅是在佛法道理上講得對,我雖不能反駁,但是要 在實驗室裡實驗一下,才能夠讓我信服。」我告訴他:「實驗室裡只能用放大鏡、顯微鏡看到,或用方程式把它套出來。禪法的修持,一定要靠自己切實地從事,等 於說我們有了理論,尚要你到實驗室去從事實驗的工作,你原不意去實驗?他回答:「我現在信都不信,怎麼去實驗?」我說:「你這就不是科學的精神。比如你是 不位理論家,把一種理論說明了,說這是可以行得通的,那要有人原意到實驗室去驗,而被你找的那個人說:「我不想實驗,因你還不能證明它是行得通的。」這就 是本末倒置,不是科學。如果要講科學,就照你說的,有理論你原意去實驗,實驗以後才可以證明。何況禪法是不可思議的,就是已經體驗過的人,他也沒有辦法寫 成文章,或者拿給你看,就是要你親自去體驗。

  三、從時間的支配到時間的消失

  時間一秒秒地過去,剛才兩點半開始演講,現在已快到四點鐘了,大家都可以感覺到時間的滑動。因為現代人的生活,把時間感縮短了,所以更需要用禪的方法來拉長時間。

  時間縮短的原因是誘惑太多,使人們產生興趣的事物太多,以致時間不夠支配。禪法就是要我們不受種種外境的誘惑,認定自己的興趣、專長,專心一意地努 力,不要在同一時段學這學那的,宜把興專趣的範圍縮小。禪法首先教我們把心看往,把心看住了,就不會受外境的誘惑而想做這樣,同時又想做那要樣。所謂「做 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出家人把鍾撞好就夠,在座諸位,各人也有各人的鍾好撞。我們要安分守己,認定自己要學的東西、要做的工作,努力發揮,不要三心兩意, 朝秦暮楚。學問宜廣,更宜專精。

  人生的時間有限,一個人的才能有限,不要把時間浪費在無謂的試探上,認識自己最要緊,要安於自己所走的路。可是人是很愚癡的,沒有失敗之前,不甘心,非要試一試不可,今天學這,明天學那,結果每樣只學一點皮毛,弄得一事無成。

  我們要珍惜時間,警覺時間的可貴,好好支配時間,把每一秒都做最有效的運用。只要我們從內心減少慾望,減少攀緣心,就不難做到。

  如何來使時間消失?那就應該把自己的心放在一個特定的念頭上,這個念頭就會變成無限,即如《信心銘》中說:「一念萬年。」時間的長短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比如說良宵苦短;而在苦難之中,則度日如年,這也是主觀的。

  但從禪法的修行而言,開始注意心念的活動,瞭解念頭怎麼在活動,究竟在想什麼?如果你發覺無事可想,則念頭漸漸減少;如果你對所想的事物興趣很濃,則念頭多而且亂,這樣便把生命浪費掉了。

  我常勸人,攝心專注於所做的事上,如此可節省時間,提早完成你所做的工作,而且比你胡思亂想時做得更好。禪法的鍛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學習專注。不 論聽什麼,就是聽,注意著清清楚楚地聽下去;不論做什麼,就是做,注意著清清楚楚地做下去。這樣做事,工作效率更高,這就是經濟了時間。

  我常勸沒有時間去玩的人來學打坐、參禪,這樣就有更多的時間去休閉了。為什麼?工作時間減少,而工作效率提高,能夠支配的時間就增加了。但在打坐過程 中,如果把心念停留在同一個念頭上,便有無限時間,實則沒有了時間。我常測驗打坐的學生,經過打坐一段時間之後,即用十分鐘的打坐,讓大家體驗,十分鐘後 我問他們:「你們感覺到剛才有多少時間?」對於心很亂的人可能說十五分鐘,為什麼?因為他想用功卻用不上力,腿也有點痛,身體也不太自在;心比較專注,坐 的情況較好的人則可能說五分鐘,有的說一分鐘,有的說好像剛剛坐下去嘛。所謂」山中方七日,世上幾千年「,這是主觀心理上感受的時間。

  以人的壽命來講,每一個人都應該活到幾百歲,但世上的人頂多活到一百歲上下。為什麼?因為勞神傷腦,身體發生問題。如果心理沒有問題,經常保持輕鬆愉 快,身體便不會有病,即使有病也很快會好。因此時間不夠,覺得時間太短的人,禪的方法可使他的生命拉長,可以活得更久,可以利用支配的時間更多。

  明末的憨山大師,他有一次坐在寺前河上的木橋橋墩上,聽流水聲。他坐下去以後,就忘掉了自己。先是跟水聲和自然合而為一,失去了自己,然後水聲也沒有了,自己也消失了。又有一次,他在打坐時,突然間似乎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便失去了時間。有一個人跑去看他,發現桌面上、椅子上,都是灰塵,這個人就讓憨山出 定之後而問憨山:「我有十多天沒有看到你,你在做什麼啊?」憨山答:「 沒有啊,我剛剛坐下的啊!」那人說:「你桌上都是灰塵,已經十多天了。」

  對憨山大師來說,是「剛剛」的事情,時間究竟有沒有?時間消失了。因此可用禪的方法,使時間拉長或消失,既然時間能自由地拉長或消失,對時間的長和短,已經可以不在乎,也不會緊張了。

  四、從空間的阻礙到虛空的粉碎

  這個演講室的空間內,因為有位子,就有阻礙。一般人的觀念認為,空間一定是沒有阻礙的。事實上,我們知道有空間,就是因為有阻礙。若沒有阻礙,便不知 有空間。這個演講室這麼小,怎麼知道它小?因為來的人太多,位子太少。空間存在嗎?空間是不存在的,而是我們人的感覺有空間。因為空間內有了阻礙,則有大 小和距離的感覺。我們如果覺得地球很小,到了太空去,到了宇宙的深處遠處去,只要有物存在的地方都有阻礙。其實阻礙不在身外,因為我們本身有立場,就是一 個阻礙。由於我們自己造成了阻礙,要想突破空間是不可能的。

  空間的經驗,既是從阻礙產生,也是從時間產生。例如從甲地到乙地,雖沒有阻礙,卻花費了時間。坐上飛機,從美國到台灣,天上沒有阻礙,可是一飛飛掉那麼時間。這是時間告訴我們,空間距離的存在。如果時間的感覺消失,空間也就沒有了。

  有一篇文章說,如果我們乘坐火箭,以超過光速的速度,飛向太空深處,時間的感覺便近於零,人也可以繼續生存。因此如果乘坐超光速的火箭,從很遠的太空 轉了一圈再回到地球,可能地球已翻了幾個身,我們這裡的人類及文明也早已不見了,可是他們還活得好好的,年紀輕輕地回來了。

  物體停止運動,或是超光速的運動,均能使時間消失,時間消失時,空間也沒有。不過,空間的感覺消失並不等於禪宗所說的「虛空粉碎」。

  虛空粉碎,是禪法的修證經驗。在禪修的體驗裡,有一個層次叫作虛空粉碎、大地落沈。

  我們之所以會有煩惱、痛苦、矛盾、衝突,是因為有時間和空間的關係。在時間上,前念和後念的衝突,昨天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矛盾;在空間上,你和我,氣候和我,一切人、事、物和我,發生相應或相反的種種關係,而產生喜、怒、哀、樂的情緒,給我們帶來困擾。

  但我們可以從修行的方法,而達到忘卻身心及忘卻身心所處的世界。首先不要理會聲色貨利的諸多誘惑,只管自己個人,自己的所作所為,再看看自己正做的是 什麼。再往內縮寫小,看心念在想什麼。再把焦點縮小,看正在想的一個念頭,一直想下去。當念頭停止在一點,時間即停止,空間亦不在。僅這一念,前後的一切 都不想,不想過去,不想未來,能夠如此,即可暫時沒有煩惱的困擾,身體從舒暢的感覺而消失。因為你一直停止在這一個念頭上,最後這個念頭本身變成毫無意 義,既然失去意義,這個念頭就等於不存在,這時的身、心、世界,合而為一,故有空曠、自在、無限的感受。

  通常人修行修到這個程度,已算有成績,甚至認為自己是開悟、解脫,其實沒有,因為他的「感覺」還在。這個情況不是如實的空,而是虛空。「空」有三個層 次:1空間的空。2虛空的空。3如實的空。一般人經驗空間的空,從定境中體驗虛空的空,禪悟者體驗如實的空。虛空粉碎之後,才能進入真正的禪的悟境。若僅 止於體驗到虛空,他可能會走上消極、遁世、厭離人生的路。很多有修行的人,因此而在山裡,終其一生不想出來;他們不想再接觸紅塵,他們享受字逸的快樂,討 厭煩囂的塵世生活。

  禪法不希望停留在虛空的階段。故在禪宗,通常是用公案或話頭為方法,促使禪修者產生一個大疑情:「我究竟是誰?」、「拖著死屍走的是誰?「不斷地追問,名為參禪。

  參禪的結果,因人而異。有的人很快就得到結果,有的人要費多年的工夫,雖然有用,也不一定能開悟。如果經常有這個參公案、看話頭的方法,很可能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使他獲得虛空粉碎的經驗。身心與宇宙合一,是屬於禪定的經驗;虛空粉碎之後,便又落實到實際生活中來。

  從虛空而又回到現實的人間,便叫他是「過來人」,他從人間身心的虛妄,從宗教經驗的虛妄,又落實到人間生活的實在。這時他才是活活潑潑、自由自在的 人。他已脫離凡夫的心態,他已發現了佛性,成就了實在的人格。這時的他,不再虛矯、自卑、怨天尤人,乃至也不需要悲天憫人。他生活在真實裡,讓人有安全 感,如遇活佛,如逢活菩薩;豺狼虎豹不能傷害他,毒蛇猛畜跟他做伴呂。

  五、從急如星火到徹底悠閉

  禪的修行必須腳踏實地,勇猛精進。比如臨濟宗采棒喝的訓練方法,逼迫弟子修行。師父選對弟子之後,逼得越厲害,弟子的成就越大;若是不堪造就者,何須 在逼他?禪宗的寺院都是在傳佛修行,故稱禪堂為「選佛場」。資質優秀者,采逼拶的方式,讓他們感悟到時間不夠,生命短促,再不用功,就沒有機會,因此他們 往往激起大奮志,將全生命投注到參禪的方法上去。

  當然,不論稟賦優秀或愚魯,禪的方法都可用上。也由此而警覺到生命的短促,必須珍惜時間,努力修行。

  禪宗的禪師們常問弟了一句話:「你到年三十夜,做什麼交代?」從前中國大陸民間的習慣,以臘月三十夜為清償一年債務的限期,所以禪師也這麼問弟子。意思是,修行人平時努力,到臨命終時怎麼辦?當你一口氣不來時,你能躲到哪時裡去?你有自主生死的把握嗎?

  能夠於生之間,自在無礙,談何容易。也就因為不知道死後的去處,才會恐懼死亡,因而使得弟子們生起一種迫切感來,乃是激勵用工夫的方法。

  禪宗寺院每天晚課中會念警眾偈:「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期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警誡大眾精勤修行,有如燃眉之急。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當如此,因為我們不知何時死亡,因此要爭取時間,努力修行。

  禪的修行是急中帶緩的,從中得到安全感、安定感,這是起步,然後繼續修行,修到我剛才所講的層次。所以什麼候死都無所謂,死後到那裡去也沒關係,到了這種境界,你還會緊張嗎?

  六、從撿回自我到自在無礙

  所謂撿回自我,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修行禪的人,一定要相信自己與佛無二無別,佛是什麼,我也不是什麼,這就是自我的信心。我們相信自己與聖人無二, 就是看我們自己是否朝這個方向走。佛與眾生無二,我們具備佛的一切,只是尚沒有把他的功德表現出來,如果有這個信心,就不會徬徨無措。自信心建立起來之 後,便會勇往直前去努力,做應做而能做到的事了。

  把生命落實之後,則時間的長短、空間的大小,均已不是問題。如果再透過佛法的信念,相信生命的過去和未來都是無限,生命在空間中的活動也是無限,那麼 你的心量,也就會變行長久無限、廣大無限。如果把心理放大了,你為一個家庭設想,你便在這一個家庭中獲得自在;你為一個國家設想,你便在這一個國家中獲得 自在;你為這一個世界設想,你就會在這整個世界獲得自在。

  近世的太虛大師,因他所想、所說、所做的,都是為了全體佛教、整個國家,乃至三界眾生。因此在他的生命中,世界無一處不是他的家,三界在無一眾不是他要協助的對象。只要心中無私,便能自在無礙。

  我在美國還能感化一些西方人的緣故,就是因為我在美國,不在意我是中國人,也不在意我是黃種人,我只是站在同是人的立場——他們是人,我也是人,用佛法來關心所有的人的問題。因此在我們的道場,不論種族背景,不論男女老少,彼此相處,水乳交融。

  心裡不要自我設限,心外即無任何界限。我們要深信佛說:「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在無礙的世界,即在我們的眼前。

  現代人的生活需要禪

  現代人都是生活在緊張、忙碌、厭迫、迷惘的情況下,如果再不從禪法的修行,得到安全、安定、安慰,實在太可惜。

  近世有一位日本人叫鈴木大拙,他有英文寫了好多關係禪的書,在歐美暢銷風行,因為西方人需要它。今天我在美洲及歐洲,還有一些西方人歡迎我,也是他們需要我教的禪修觀念和禪修方法。台灣等地的華人區域,正在走上現代化社會制度和生活環境,因此也當需要禪法的協助。

  從事禪修,並不等於遁隱山林、逃避現實;最主要的,是應落實到日常的生活。

  在今天日本的社會,禪的訓練已受到若幹工商企業界的重視,以之訓練新進員工,使他們得到安全感、落實感,促使他們奮發進取、敬業樂群。禪的訓練可以產生這樣的效果。今天的台灣,禪修尚未蔚為風氣,相信總有一天,將會受到普遍的重視和接受。

  (傳自《禪的世界》)

禪與現代生活

 

 禪是智的、安定的、清淨的。智慧是不被環境所困擾,安定是不被環境所混亂,清淨則是內心不隨外境 雜亂而雜亂,不隨外境的污染而污染。

  禪修與忙碌的現代生活

  ——忙而不亂,享受呼吸

  現代人是百非常忙碌的,除了街頭的流浪漢以及閒在家裡的懶散者之外,大家都在忙碌過日子。

  忙碌的原因是什麼?多數有只是為了個人餬口,或為家庭生計,少數有理想抱負的人,幾乎都是為社會大眾的安全幸福而忙。不僅是為目前,也為未來。

  我是一個非常忙的人,但不會忙得心頭發慌。心慌則煩亂,心亂即煩惱。從禪的立場來看,如果處理得當,忙也是可以當作消除煩惱的修行方法。所以菩薩越 忙,道心越高。一般人在不忙的時候,或覺空虛無聊,或者胡思亂想。如果使你忙得頭昏眼花,甚至忙得手忙腳亂,那也不好,當你忙得起了煩惱時,最好用禪修的 基本方法,放鬆身心,注意你的呼吸從鼻孔出入的感覺,享受呼吸、體驗呼吸,沒有多久,你就能夠心平氣和,頭腦清醒了。

  禪修與緊張的現代生活

  ——放鬆身心,體驗感覺  

  現代人的生活,無時無刻、無方無處,不是在緊張中度過去的。不論是吃飯、睡覺、逛街、去超級市場,甚至到海灘游泳、去山上度假,都是緊緊張張的。前幾天我在飛機上去洗手間,才進去不久,就被敲了三次門。我相信敲門的人一定是很急很急了,可是,我還沒有結束啊!

  最近我也去了一趟羅馬,吃午飯時,由於要趕時間,必須在半小時內,進出餐廳、點菜、吃飯。然而等飯菜都到齊之後,時間已所剩無幾,只得草草了事的將食物往嘴裡塞,那已經不是在咀嚼欣賞品味,而是囫圇吞下肚子裡去。

  容易緊張的人很可憐,而每個人只要事情稍多,時間較少,或者工作較重而所知不多,就會開始緊張了。

  禪修的基本功能,是幫助人們將全身放鬆,包括頭腦、心情放鬆。然後使用方法、體驗方法。事實上,緊張也是很好的經驗,由於知道緊張,才覺得需要放鬆。 在現代的社會中,需要看心理醫生的人愈來愈多,其原因就是使人緊張的情況太多了。譬如說,在家族之間的關係是輕鬆的時間少,緊張的時間多;在工作的場合、 社會場合,與人相外的關係也是輕鬆的時間少,緊張的時間多;在工作的場合、社交場合,與人相處的關係也是輕鬆的時間少,緊張的時間多;即使在休閒活動時, 出外旅行時,隨時隨地都讓人擔心安全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喝酒的人駕車撞上了你,一個不小心,你的皮包也可能被人搶走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家庭、乃 至人與自己身心狀況的不平衡,都會造成身心的緊張,輕者覺得無奈無助,重者變成焦慮恐懼,躁鬱症狀的精神現象,便很普通地發生了。

  有了精神病傾向的人,很難放鬆他們的身心,不論白天或夜間,都是緊張崩著的,一般人只能靠鎮靜劑來幫助頭腦暫時得到舒緩,此外別無辦法。若依禪修者的 忠告,則是當你發現有緊張狀況時,最好隨時要將頭腦放鬆、肌肉放鬆;假如無法放鬆身心時,最好將你放在客觀的立場,體驗身體的情況,感受心念的狀況,也可 達到放鬆的目的。

  禪修與快速的現代生活

  ——趕而不急,動中有靜

  現代人的生活,樣樣都是快速的。乘的是快速度的飛機、船支及車輛,用的是快運作的工具、機械及生產線,吃的是速制速食的快餐,連結婚也都是閃電式的。

  記得我年輕時,曾學習打籃球,可是每次球到我面前,還在想是否該由我來接下時,球已經被人搶走;同樣的,往往在分糖果、分糕餅、分饅頭時,我還沒有伸 手拿我的那一份時,已經被人家搶走了,所以命中注定,像我這個樣樣都快不起來的人,是要做和尚的。否則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大概活不下去了。

  「快」究竟對不對呢?也不能說它全是錯的,但是一般人世間趕快工作的時候,一定是緊張的、忙碌的,便會失去自我主宰而變得隨風飄動,只知道跟著環境的 人事物,快!快!快!但是並未思考為什麼要跟著大家那麼快。當然,工作的效率快,競爭力就高,但在快速之中,可能也會很急,心情一急,情緒容易失控,變成 生氣,一生了氣,就很可能捅出漏子來了。

  但是,人在一生之中,縱然活到一百歲,也僅三萬六千五百天,在一天之中,最多工作十多個小時,想把工作做得既多有且好,不快不趕是不行的。只要計劃明 確、步驟清楚地趕工作,就不會緊張;毫無頭緒,急急忙忙搶時間,就會緊張。因此我主張。應當忙中有序地趕工作,不可緊張兮兮地搶時間,禪修者的生活態度是 精進不懈、為法忘軀的,願度無邊眾生,願斷無盡煩惱,願學無量法門,願成無上佛道,哪得不趕、不忙、不快!而且必須經常保持輕鬆愉快。

  例如我有兩位性格完全不同的弟子。一位是慢手慢腳慢脾氣,不論是雙手的動作及走路的動作,都是慢慢吞吞的,永遠不急也不生氣,但是,他的工作效率並不 差。另一位弟子則是整天看他忙東忙西,忙得團團轉,而且老是在裡怨著說他只有兩手兩腳,工作又這麼多,因此,經常是又焦急又生氣,工作品質也很普通。第一 位採用的是禪修者的心態和方法,另一位對禪修方法,尚未用上力。

  我的建議是,能夠做到既趕且快而不著急,當然很好,否則寧可工作效率低些,也要保持身心的輕鬆愉快。

  禪修與疏離的現代生活

  ——人人是佛,血肉同體

  疏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很遠,彼此互不關心,不相往來。譬如說,現代家庭的夫婦,從事不同行業的工作,孩子在不同程度的班級讀書,甚至在外地就學,不僅白開不易見面,連睡覺或休息的時間,也有差異,一天之中夫妻倆可能講不到半句話。父母跟幼小的兒女之間,也好不了多少,把孩子送到托兒所,或由褓 母照原,能每天早晚相聚已很難得,有的在一星期之中僅見數面。至於住在高樓公寓中的現代人,隔壁的鄰居是誰,漠不關心,能於上下電梯中相見打一聲招呼,已 覺得多餘,彼此姓什麼?做什麼的?更無暇知道,古代守望相助的鄰里感情已復見。

  若以禪修的立場來看,應該體驗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在佛國淨土的菩薩和佛的關係一樣。雖然有認識及不認識的不同,但是互動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共同 生活在同樣的地球世界,連彼此的呼吸都是息息相關的,各人的身休雖不是血肉相連,卻是聲氣相通的。如果有了這樣的親切感時,接觸到任何一個人,豈非都好像 是自己的親戚和朋友呢?再進一步,若用禪修的經驗來體驗,從小我體驗到大,是共同的世界、共同的身體,所有的人,都是跟隨自己密切結合不可分的,那樣,對 任何人都會覺得那麼地陌生了。

  禪修與物質的現代生活

  ——需要不多,知足常樂

  現代人的物質生活是非常豐富的,而我們的生活環境,都是由於物質的豐富而變行極為複雜。物質愈豐富,人類的慾望就愈強烈,往往見到人家有的,自己也希望擁有;己經便利的,希望更便利。這些慾望,使得我們的生活被物質所引誘,而喪失了獨立自主的判斷力和自信心。

  有人形容物質與科技的發明,是和人的慾望在競爭。就像一個人騎在老虎背上下不來,因為一下來就會被老虎吃掉,他只能騎在虎背上趕快走、趕快走;老虎跑 得愈快,騎在虎背上的人愈緊張,無論如何緊張,也不敢讓老虎的腳步停止下為來。其實,做為現代人,隨時都是處於如此地心情中。

  如果用禪修的觀念來過生活,就不會由於物質環境的影響而產生苦惱。因為禪修的目標,是重於精神的自在和解脫,不會以追求物質的享受,作為生活的指標; 如果能從精神的自在和解脫獲得平安,便不會以追求物質的享受,作為生活的指標;如果能從精神面去多深入、多體驗、多努力,對於物質條件的誘惑,便有免疫的能力了。

  我曾說過:「想要的很多,需要的不多」這二句話,「想要」是貧欲的煩惱,「需要」只是生存的最低條件。想要的可以不要,需要的不是問題。禪修的人因為 內心不會感到空虛不安,慾望必定減少,就能「少欲知足,知足常樂」了;對物質豐富的現代環境,不是努力抗拒,而是不受誘惑。

  記得在十多年前,我於台北出席一項會議,與會的人士都是有錢的商人及有地位的官員,開完會之後,服務人員來問我:「請問法師,您的車子停在哪兒?我們 代您把司機請來!」我說:「我的車子停得蠻遠的,你叫它來,它是不會來的。因為那是公共汽車!」這位服務人員替我委屈的說:「法師!您怎麼沒有自己的車子 啊!」當時如果我真的認為參加這樣的會議,非要有一輛自己的車子不可,這豈不就是受了環境所影響,讓人失去了自我了嗎?

  禪修與污染的現代生活

  ——知福惜福,淨化環境願以償

  大家都希望這個世間的環境,能愈來愈安靜、愈為愈清淨、愈來愈穩定、愈來愈有安全的保障,然而,由於大家只知道追求個人的環境污染要美好,卻忽略了全 體地球的環境正在急速地遭受到破壞。事實上,愈是只追求自己環境的清淨,這個環境會愈亂,愈沒有安全感。有一些專家們說,由於地球上的人口愈來愈多,製造 出來的垃圾也愈來愈多,適於居住的環境卻愈來愈少。是否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人口,或者早一點把人移到其他的星球去呢?這種想像,對現實的人間來講是不切實際的。

  生活環境的污染來自四個源頭:一、每個家庭每天都要製造很多的垃圾。二、醫院的醫療設備處理下來,也會有很多的垃圾。三、為了農產品化肥、用藥及養 殖,使得土地環境受到污染。四、工業生產的科技開發,使得地球世界觀的地下資源、空氣資源、水資源等,都受到嚴重的污染。許多人都知道這些問題必須改善, 可是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是束手無策,縱然改善,其改善的速度遠不如破壞的速度快。

  以禪修的立場來講,就可從人的根本來改善環境的污染,那便是先有惜福及儉僕的觀念。生活過得愈單純,享受的物質愈少,心靈受到的污染也愈少,環境受到的污染也愈少,這就是禪修的基本精神。

  現在很多的餐廳,或者是大眾的集會場合,都用免洗餐具,以及各種商品的包裝袋子,用過一次丟了。有些垃圾本身會自行分解,有些卻是不會恢復自然的。丟掉的垃圾,如果還有殘餘的食物及化學原料留在上面,就變成污染環境危害人類生命的根源。

  今天(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一日,在台北的國父紀念館廣場,法鼓山辦了一個五、六萬人的園遊會,主會是提供自然而健康的食物資訊,並且教人耕種栽培,製作成可口而又營養的食物,怎麼吃法,如何在吃了之後,又不製造不能再生的垃圾。

  至於那天活動的現場,我們希望達成環境零污染的程度。初聽起來,這似乎是神話,但是經過幾位菩薩的用心設計及周延規書,以過一天下來,五、六萬人的餐飲活動,會場院內仍然是乾乾淨淨、清清爽爽。

  其實,若要使得人類的生活環境不被污染,最重要的根本,是在人類的心念,除了少欲知足之外,還當用禪修的方法,隨時保持安定、平靜的心靈。心不平衡, 身體及語言的動作會變得暴躁粗魯、自傷傷人,像一顆定時炸彈,道德觀念模糊、做人沒有準則,厭惡家屬、仇視社會,若非自棄,便成厭世嫉俗,困擾家人、破壞 社會社會。不僅為社會環境帶來污染,也為他們自己帶來毀滅性的災難;就像在飢餓的雞犬群中,忽然闖進一群飢餓的狼,弄得雞飛、狗跳,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可見,人口愈多,人間愈需要用禪修的精神和工夫來幫助我們每一個人,使人人都能生活在安定的、平衡的、清淨的環境之中,那就是人間淨土。

   禪修與焦虛的現代生活

  ——本來無事,萬事如意

  由於現代人的資訊快速,以致造成焦慮的夢魔也相當多,為自已、為家族、為社會、為政治、為經濟生活、為宗教信仰,只要社會中、世界上、國際間,有些風吹草動,不論直接間接,牽連到自身安危利害得失成敗的狀況,都無法高忱無憂。

  昨天有位先生來見我,他的焦慮很多。起先只是因為夫妻感情不和睦,為了他的太太而焦慮,後來太太帶著孩子不辭而別,他又為孩子的平安焦慮,弄得每晚整 夜失眠,白天心神恍惚,接著開始為他的情緒陷於失控而痛苦,擔心如果連工作都做不好,出了問題怎麼辦?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使他焦慮的事愈來愈多,所以來 看我,希望我能幫助他。

  前天接到一封信,一位太太的先生過世不久,獨生的女兒又被不良青年誘拐跑掉了,同時她自己最近身上長了惡性腫瘤,必須及時間刀,可是她原來上班的公司 老闆希望她馬上回去復職,否則工作位子就保不住;但是醫生也告訴她,如果不趕快開刀,病情會愈來愈嚴重,若開刀,又無醫療保險可付,雖然她手上還有些股 票,然而現在正是股票下跌到了停板的當口,又捨不得把僅有的股票賣掉,況且醫生告訴她說,開刀也只有一半痊癒的機會,於是她非常的焦慮,寫了一封信來向我 求救。

  我常常會有這種因在火急之中的人,來向我求救。請問諸位,我該如何來幫助他們呢?我只懂得禪修,我只傾聽他們的問題,知道他們的焦慮點是什麼?我卻不 會將他們的焦慮,變成我自己的夢魔。我給他們的建議有一個原則:對付感情的問題,宜用理智來處理;對付家族的問題,宜用倫理來處理;發生了不得了的事,宜 用時間來讓你知道什麼是最好的答案;如果已是無法避免的倒霉事,那只有面對它、接受它;事實上,能夠面對它、接受它。就等於是在處理,既然已經處理了,也 就不必要再為它擔心了。

  如果用情緒來處理感情的事,用理論來處理家族的事,假如用剛克剛,則如以火救火,事情愈弄愈糟。處理人際問題之時,必須要有一點慈心,要多為我設想, 否則,不但把人得罪,連自己都無路可走。處理事物問題之時,要有一點智慧心,對它多幾分客觀化,因難的問題出現時,不要老是想:「我怎麼辦?要我怎麼辦? 而是睡覺時照樣睡覺,吃飯時照吃飯。

  因難的問題,光是急也無用,客觀化了之後,才能看清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如果魚與能掌能選其一,應先把輕重緩急弄清楚了。

  佛法的基本道理是:諸法虛幻,無自性故;捨除我執,無常故空。禪法即是佛法,以禪修的方法觀照,便能超越自我的執著,也超越空有的封立。故能幫助自 己,也會幫助他人。當你會用禪修的觀點和禪的方法時,便能覺察到,天下本來沒有什麼事可讓你憂慮的,能知本來無事,便知萬事如意!

禪與心靈環保

 

人類的生活環境

  人類的生活環境大約有四種:

  一、物質生活環境——衣、食、住、行、教育和娛樂等設施。

  二、精神的生活環境——屬於形而上的,超越物質的心靈的活動範圍。

  三、人間關係社會環境——個人與家庭、社會、國家間的人際關係。

  四、人類所依的自然環境——山河大地、森林水源等自然資源。

  不過上述四項都不是我所要討論的重點,我所要闡述的,偏屬於禪修者的心靈領域,與世俗所說的精神生活大不相同。

  禪修者的內心環境

  一、常人總是向心外的環境追求和抗爭

  一般人總以自己時時刻刻都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形影不離,因此認為,只有自己最認識自己,最瞭解自己。然而卻很少有人意識到,自己只存活在自己的心外, 而不是心內;能夠生活在自己心內的人極少。因為生活所需泰半來自身外,誤以為所有的煩惱困擾也都來自外界,所以不停地向心外的環境追求和抗爭。

  驕慢心重的人,固然喜歡伸張自我,操控外境;缺乏自信的人又常覺得個人渺小無能,有如蜉蝣寄生、滄海一粟,因此也不斷向外馳求。現代人常常抱怨生活範圍的局迫,好像空間太小、時間太短,這正是因為你生活在心外,身、心無法統合的關係。

  二、禪修者發現內心世界廣大無限

  天文界利用精密的高科技望遠鏡,接二連三,發表了許多新的星宿;似乎我們所探觸到的範圍,已經夠深夠遠了。然而我們內心世界的深廣遼闊,又何止於此。

  經常我們感受到種種的壓迫和束縛,例如:空間太小、活動範圍狹窄、活動老是不夠用、責任卻沒完沒了……,總之,既不自由,也不自在。其實要擺脫這些障礙並非不可能。只要深入去開發自己的內心世界,讓自身致於禪境,就能達成目標。

  開發內心世界的方法有:

 (一)原心和決心的潛力無限。

  也許有人會說:「這恐怕不容易吧!」其實只要你有願力和決心,就會發現潛在的能力無限。所謂的潛能,包括智慧和影響力。兩者並存時,時空上都可以延伸至無限。這對一般人來說,大概不是一件容易瞭解的事。但是確實是可以做到的。

 (二)定中能夠經驗到時間與空間無限

  時間和空間的長短,只是內心的一種種體驗。時間固然有著客觀的依據,但若取決於主觀的感受,則沒有一定的標準。有人在定中過了三天,當他入定之時,宛 如進入無限,出定之後,又似覺得入定的時間剎那即逝。所以,進入無限,時間於他,已經不存在了,而剎尋即逝的感覺,又表示了時間的快速流轉。前者是無限量 的長,後者則是無窮盡的短。換言之,在定中時間可以無限的綿延一旦出定,又覺得怎麼才合一下眼,已經過了幾天。

 (三)放下自私的立場,可以發現心量之在,包容無限。

  當我們走出狹隘的自我中心時,會發現這個世界很小,而心量卻很大,大到可以包容宇宙間所有的人、事、物。所謂「心包太虛」即是。

 (四)開悟之後即能體會到超越一切的無限。

 (五)內心之大,大於身外的宇宙,內心之深,深過無垠的宇宙。

  不過,要做到「心大包虛」,那是開悟者的境界。開悟雖是一個誘人的名詞,但是要開悟卻不是那麼容易,得透過種種的方法。因此,接下來我要介紹禪修者如何開拓心境,以及保護自己的心靈。

  在介紹之前,我想請諸位先用三分鐘來靜坐:把眼睛閉起來,身體靠著椅背,臉部肌肉放鬆,肩頭、手臂放鬆,雙手平放在膝上,試著把小腹也放鬆,這時候你 的全身都是放鬆的。心裡要有幾分歡喜,且盡情享受呼吸,清清楚楚知道空氣自鼻孔出入的感覺;頭腦要放鬆,眼球尤其更要放鬆,因為當我們大腦在活動的時候, 眼球通常是用力的;眼球一鬆,頭腦就是松的。臉部放鬆,嘴要有笑意,以十分喜悅的心情來感受生命中最重要的呼吸。身上哪個部位覺得不舒服的話,可以調整一下姿勢,繼續放鬆……。

  現在諸位是不是覺得輕鬆一些了?這個方法簡單易學,隨時隨地都可以派得上用場。但是最好不要超過五分鐘,否則不是睡意來襲,就是妄念紛飛。

  禪修者如何保護心靈環境

  一、身體要動

  一般人以為禪坐完全是靜態的,其實不然。正確的坐禪姿勢能使身體健康,放鬆全身肌肉、關節、神經,使得分泌系統、消化系統以及循環系統正常運作,是靜能中的活動。

  有些人為鬆弛神經,常常求助於安按摩師,殊不知坐禪的效果比按摩更佳,因為禪坐能令我們身心徹底放鬆,而當你在接受按摩時,心情可能仍是緊張的。打坐可以抑制身壞細胞的生長,同時對血壓,風濕症以及神經衰弱等慢性疾病有相當的療效。

  當然,禪坐不是外科手術,更非仙丹妙藥,乃是讓你的健康在不知不覺中漸入佳境,而達到治療的目的。例如今天演請的翻譯王明怡先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 子。十九年前,他苦於劇烈的頭痛,而無法專心讀書或工作,為了紓解壓力,他求助於禪坐,大約只經過半年的練習,惱人的頭痛就不冶而愈了。當然,他的頭痛也 算是個善巧的因緣,於他、於我都有利,如果不是頭痛的緣故,他就不會來學佛,而我就少了一位得力的翻譯。

  所以有病在身不見得不好,即使最初讓你痛苦難安,但是假如有好因緣的話,經過妥善的處理,結局反倒可能是意想不到的好,因此,逆境來磨時,不要抱怨,好好的去面對、處理它,也許就能夠將痛苦化為一種助緣,而開創出一番新的局面。

  禪修的人除了靜坐之外,也有許多運動的姿勢和方法,例如印度的瑜伽術、中國的少林拳以及道家的太極拳等。現代人流行做健身運動,把瑜伽術、少林拳等當 做一種純粹的體操或武術,而忽略了與之息息相關的禪坐,實在是末倒置。其實不論是瑜伽術或少林拳,都是因靜極而後動的功夫。因為禪坐一次,雜念頓除,內心 凝定,乃在靜中引發身體的自動,後而發展成有規律的拳法或體操。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武術教頭和瑜伽教師,在達某種程度後,常感其中有所不足,而渴求禪修。

  經常有人問我:「現代人的生活步調這樣緊湊,要如何修行?」我告訴他們:「日常生活工作就是修行。」

  一般人聽到禪修,腦中浮現的都是深山古洞或寺院道場。殊不知禪行者的生活作息,如擔水搬柴等,無一不是修行。唐朝有一位百丈禪師主張:「一日不作,一 日不食。」他的工作就是耕種,耕種就是禪修。古代的山裡,沒有水、電、瓦斯,生活裡少不了擔水搬柴。你若問山僧:「山上何所事?」他一定告訴你:「無非擔 水搬柴!」但是,這就是在修行。至於專司管理的職事僧,也將與信眾的接觸談話,視為禪修活動。

  身體在做什麼,心也就在做什麼。說話的時候要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在說些什麼,勞動的時候,心不離開手和腳。這樣,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非常好。所以散步、旅行、駕車、喂孩子乃至上廁所,都是修行;以平常心做平常事,就是禪修。

  在我主持的一次禪七期間曾發生一個小插曲。禪七期間我們均會分配禪眾一些工作,有一次位禪眾專司廁所的清掃,他在刷洗的時候,因為太過投入,以致物我兩忘,把守在門外等候用廁所的人們也都給遺忘了。一位苦候多時的同修忍不住問他:「你快要好了嗎?」

  他渾然忘我的說:「啊!慢慢來吧!我正在享受工作中的樂趣!」

  另一個人也插嘴問說:「你究竟什麼時候做得好啊?」

  他說:「我希望永無盡期的做下去。」

  第二天清早,正在用餐的時候,他看到放在餐桌上的一把水果刀,忍不住失聲大叫:「這個東西怎麼會放在這裡?」

  我問他:「怎麼回事啊?這把小刀不是用來切水果的嗎?」

  他捂著嘴巴說:「我昨天就是用這把小刀來刮廁所便槽上的污垢呀!」

  沒有人責罵他,因為在那個時候,他不會注意到這把刀不可以拿進廁所。不過諸位大可不必擔擾,在一般生活當中,不太可能發生這類似的例子。心念要到達像 他那樣集中的狀態,需要經過幾天幾夜的禪修。常人能做到專心在所做的動作上就已經很好了,譬如開車時,就專心開車,這樣你的車子一定可以開得很好。

  二、心靈要靜

  我們坐禪時要先練習靜心,靜而後能安,因此我們剛才練習的五分鐘靜坐法要先學會。先把頭腦放鬆,再把心中的念頭放下,光是體驗呼吸的感覺,接著再體驗 小腹起伏的狀況。當身體放鬆,心中沒有雜念起伏時,可能會因昏沉而打瞌睡,這時可以散步或數息來驅除睡意。只是散步之時,要注意雙腳的感覺,一方面也可以 享受散步之時,則宜仔細體會小腹起伏的感覺,但是不要故意用意志力來控制小腹的起伏。

  面臨外境因擾時,先要想到那是外境不是我,再體驗呼吸,瞭解心情和心念的狀態。許多人缺智慧,明明知道問題不在自身出而在外境,卻偏偏受影響,變成自 己的問題,這是非常愚癡的。例如既是人,總不免會受到誹難、誣蔑和抨擊;然而有很多人遭受這些境界,已經受到傷害了,還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任由怒氣和 煩惱再次傷身。

  我每次演講後,總會聽到一些不同的聲音。有些人給予贊歡鼓勵,也有一些人提供建議批評。對於這些意見,我通常靜靜的聽,聽後我告訴自己:「哦!他們是 這麼說……」也許他們都可以做為我的老師,但是這麼多意見相左的老師,我究竟何去何從?總不能無所適從跟著人家的批評,失去了自己的主宰。因此,經過仔細 過濾後,如果確實可行,我一定從善如流,實在是無法接受的話,我也不會生煩惱。

  如何隨時處練習靜心?《六祖壇經》說:「瞋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並非身體不工作,而是心中無對象可瞋,無對象可愛,即是無自私心,所以也無煩惱。

  百丈禪師每日忙著工作,弟子雲岸禪師即問:「和尚每日驅驅為阿誰?」師曰:「有一人要。」雲岸云:「因什麼不教伊自作?」師曰:「他無家活。」每天工 作只是做人的本分,不是為自己爭取什麼。既然不為己求,做什麼事心都安靜。例如黃檗禪師不為求佛、求法或求僧,卻仍經常禮拜。

  三、心靈清靜環境也清淨

  《維摩詰經》說:「隨其心淨則國土淨。」又說:「隨成就眾生則佛土。」第一句是說心靈若能不受內外環境所困擾,雖然照常生活在人間,等同於生活在佛國的淨土。第二句話是說,若是能放下自我的私心,而為一切眾生作不求回饋的服務,內心的平安歡喜,也等於生活在佛國淨土。

  事實的確是如此。且拿雨天做例子,當我們心情愉快的時候,風聲、雨聲都覺得聲聲悅耳,而當心情惡劣時,就會有「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感觸了。

  我也曾經目睹一對夫婦,因為出發點的不同,而對幼兒的哭鬧有著截然不同的兩極反應。那位做爸爸的顯然招架不住兒子的哭聲,氣咻咻的叱喝道:「哭!哭! 哭!就是會哭,沒看過這麼壞的小孩!」而剛從房間走出來的母親卻喜孜孜的說:「啊!這孩子有這麼大的哭勁,表示他很健康!」夫婦兩對孩子的哭聲的感受如此 不同,諸位可曾會到其中的妙處?如果你們有這樣的小孩,你會如何處理?

  如同這位母一樣,假如我們心中有愛,時時所想的就是付出和助人,那麼你看到的世界和眾生,都會是溫暖可愛的。所以,佛經裡的道理,並不全是高深莫測,難以理解的,那是人人都可以去領會和實踐的。

  我常建議人要練習著以禪修者的健康心靈,來看待世間。

  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有原因的,順利的事有它發生的原因,不順利的也有它的原因,不知道原因也是一種原因,所以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懷。得志時不必興奮,失意時毋需沮喪,一切終歸無常。

  世界一切現象都是新鮮的:好的是新,壞的也是新。深夜將盡的時候,天色可能是最黑暗的,不要厭惡,因為黎明快要到了,黑暗不過是個過程。在過程的轉換當中,沒有一樣東西不是新鮮的。

  世間所有現象全是美好:成功是美好的結果,失敗也是美好的經驗,怎麼可能兩面都是美好的呢?其實只要不管碰到順境還是逆境,都想:「成功是美好的結果,失敗是美好的經驗。」這樣,便沒有什麼事情會讓你生煩惱,生活就會變得有意義。

  附錄:現場即席答問

  問:這世界充滿了各種不公平又無可奈何的事,例如戰亂等,令許多無辜者遭殃,請問我們也可以把這些當做是美好的事物嗎?

  答:這些是慘痛的經驗。歷經戰火之後,人類的智慧往往有所提升。戰火固然可怖,但是這個經驗可以提醒人不要去重蹈覆轍。所以當我們面對苦難時,最重要 的是去改善處理,而不是坐在那裡痛哭涕。我有兩句話奉贈諸位:「用智慧處理事,以慈悲關懷人。」因為僅為受難者哀傷是無濟於事的。

  問:當我們聽到噩耗時,可能會十分哀傷,接到喜訊時,也不免興奮不已,但是您又說在散步或呼吸的時候,每一分鐘都可以充滿喜悅,這兩者之間,似乎有點矛盾。

  答:問題發生時,若說完全毫無哀傷或興奮,大要概不可能,但是事情既已發生,也只好用方法來疏導情緒,使之不致太過哀痛或興奮。常人免不了情緒波動, 只有大徹大悟的人,才能既有慈悲又沒有煩惱。我們才講的散步或呼吸,只是一種方法,用來調整心境,但是這個方法並非一蹴可及,而需要反覆不斷定的練習。

  問:平常專注於呼吸走路時會感覺喜悅,請問這種喜悅的感受,可不可以達到高深的境界?

  答:不容易!因為這只是初步的訓練。但是如果你確實已有禪修的深厚基礎,散步也就可以不離高深的禪境了。

  問:作為一個出家師父,您認為美國的在家居士和老師的關係應該是什麼樣子?如果有一群人,經常固定的在一起練打坐,這樣可否取代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

  答:老師有兩種作用,一是以正確的觀念和安全的方法來指導學生;二是在形象上影響學生,有大修行的人,學生只需要見到他的生活威儀,便會感受修行的好 處。所以有師父在旁指導,與沒有師在旁指導是截然不同的。當然,有的老師只是告訴學生當怎麼做,而他自己不一定也怎麼做,這對學生可能有害。所以如果幾個

人組成團體互相學習也沒有什麼不好,只要負責領導的人對禪修的知見很清楚,有沒有開悟倒是其次,正知正見卻很重要。

  問:這世上有許多充滿瞋心怨毒的人,他們有的是天生,有的是環境所逼。但是這些人既不會打坐,也不知道修行。請問法師,有什麼方法能讓這些人比較覺醒?

  答:除了多給他們愛護與關懷外,別無其它辦法。我們只能用信心和願心來為他們祈禱,這屬於宗教層面上的事。以禪法來化度,恐怕一時難以廣泛地收效。但是假如你能主動接觸他,關懷他的話,也許可以逐漸影響他。不過,那需要付出極大的愛心和耐心。

   (原刊《人生》一七0期)

佛在心中、口中、行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行為中,」也就是佛在我們的起心動念、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的生活中。

  佛在心中

  許多人學禪,目的為了要明心見性、開悟成佛。而佛在哪裡呢?佛在每一個人的自性中,佛在每一個人的自心中,所謂:「佛在心中坐,不要蹉跎過。」既然知 道佛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便不能浪費時間、生命、光陰,不要糊里糊塗地,渾渾噩噩地,過一輩子,那樣太可惜了。因此,每一個今天,我們都要好好用功。

  有一些人只知道希求明心見性、開悟成佛,卻不知道如何來修行?認為一旦明心見性、開悟成佛之後,便可萬事具足,得大自在,有大福慧了,所以老是期待 著、夢想著:早一點開悟成佛吧!還有一些人,知道想求得開悟,但在開悟前,應該做些什麼呢?以為大概是拚命地打坐吧!只要坐出名堂來,就能夠明心見性,開 悟成佛了!這話是沒有錯,釋迦牟尼佛在成佛之前,也花了蠻長的一段時間,在苦行林、在雪山、在菩提樹下打坐,那時因為佛法還沒有現前,沒有人給他說出佛法 的道理,所以釋尊要花那麼長的時間去摸索,因為沒人告訴他:「人人心中有佛。」也沒有人告訴他:「無常就是無我,人生有苦,是因為不知道諸行無常、諸法無 我,不能警覺到無常、無我,所以貪生怕死、瞋恨嫉妒,因此無法明心見性。」但是今天我們已經知道了佛法,釋尊花了那麼長時間的代價,開發了苦、空、無常、 無我的真理,已知道一切眾生都有佛性,我們就不必再花那麼多的時間。因為現成的佛法,已經告訴我們,我們只要相信佛所說的話,照著來用在生活裡就好。所以 禪宗非常重視在平常日用生活之中,體驗佛法和實踐佛法。

  當我們皈依三寶,當我們學著用佛法,我們就已經開始走上圓滿的菩提大道了。此時已經知道修行佛道的方法和觀念,只差自己實踐的功夫不夠,那我們更要如 法修行,依教奉行,就是要受持佛法,繼續努力。所以在禪宗的修行者們,就沒有像釋尊未成道之前那樣,要不斷地打坐六年的功夫,才能明心見性。禪宗認為只要 你遵照著佛法去做,隨時放下自我的執著,當下就能明心見性。

  「佛在自心中」,這是佛祖告訴我們的。因為我們的自心就是佛心,只是因為有煩惱,所以佛性不現前,佛心被煩惱心所遮蓋,所以只見煩惱不見菩提。但是我們已經皈依了三寶,已經知道了佛法,心中常念三寶,即與佛法相應。

  佛在口中

  佛在口中,就是佛的語言,即是智慧的語言、慈悲的語言、柔軟的語言、安慰的語言、鼓勵的語言、贊歡的語言、教化教育的語言、感動的語言。而我們究竟用 的是什麼語言呢?如果是學佛法,雖然內心中還沒除煩惱、證菩提,可是我們已經知道經典裡告訴我們,佛的語言,就是佛與他人講話所用的方式,現在既然我們已 經知道了,就應該照著去做。可是很多人有很多的推托,會說因為自己的煩惱多、業障重,因為自己的心還沒有明,智慧之眼尚未開,所以沒有辦法像釋尊以及大菩 薩們那樣,用智慧的語言、慈悲的語言、柔軟的語言、安慰的語言、鼓勵的語言、贊歡的語言、教化教育的語言、感動的語言、感恩的語言。實際上,這都是自己在 替自己開釋、脫罪;我們是應該可以做得到的,但自己就是不想做,也沒有意願做,所以隨口而出的,多是粗惡語、挑拔語、妄語、綺語,很少是佛法的語言,這是 違背了「佛在口中」的原則。

  佛在我們的行為中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同時佛也在我們的生活行為中。不論是不是已以開悟了,或已經明心見性了,我們學習佛的行為是應該的,所以學佛應該是學他的心理行 為、語方行為、身體的行為,經常學習佛的這三種行為,才是真正的學佛。否則只是學佛打坐,那是學坐,不是學佛,跟佛法不相應。

  若要身體的行為合乎佛法的原則,就是要將佛法在我們平常日用生活中表現出來,我們的生活行為,要以四攝六度為準則,全心全力,做到自利利他、利益眾生 的目的,這才是學佛行、學菩薩行。如果我們的生活行為不檢點,身口意三業沒有一定的標準,不僅對自己造成的後果不堪設想,對他人也造成許多不方便的困擾和 煩惱,並已遠離學佛的生活了。

  我們的身體每天從早到晚,究竟是輕舉妄動呢?還是每一個動作都在自利、利他呢?或者是僅僅自利而不利他呢?事實上,如能做到真正的自利,一定也直接或 間接地在利他。有一些行動,當下是為了自利,但是影響所及的後續發展,都能使環境中跟我們共同生活的人,乃至於在我們之後生活在這樣環境裡的人,也得到利 益。

  在禪宗叢林裡,每天打坐的時間是不多的,只有早晚各一炷香,工作的時間倒是相當多,每天起早待晚,也就是早上起得早,晚上睡得晚,只睡中夜時分四到六 小時。這種「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農耕的生活,是禪宗自中唐時代百丈大師以後的生活方式。當時禪宗的寺院是在山間,每天是到山上耕作,所以叫做「出 坡」;每一個人都應該出坡,上從一寺之主的方丈和尚,下至所有的常住大眾乃至沙彌、行者,全體出動,都得工作,沒有例外,故稱為「普請」。白天在工作之 中,也就是在過著自利利他的修行和生活,因為工作是為了僧團道糧的自給自足,同時培養互相支援、彼此合作、大家付出、共同分享的和合精神,更為了維持道 場、住持三寶,讓正法住世、佛日增輝,所以需要勞務的工作,來作為禪修的生活。

  我們看到直今天日本及韓國的禪宗寺院生活方式,平日的工作時間也是蠻多的,在禪堂裡打坐的時間並不多。但於一年之中,會打幾個禪七,稱為「禪期」,又稱為「接心」和「攝心」,用來精進打坐,剋期取證。

  這樣的時段,在中國大陸則有兩個「一是在冰凍三尺厚的隆冬,田里的泥土也凍得像石頭,這時不能耕作,所以關門打坐,稱為冬的安居,又稱為結冬。二是在 炎熱的夏天,火傘高張,太陽強烈,可下田上山工作的時間非常短,要做也只有早上及傍晚做一點點,加上夏季多雷雨陣雨,土中也多蟲蟻出沒,耕作很不方便,禪 眾們就有彷彿世古規結夏安居的禪修方式。在印度有雨安居,因自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之間,為印度的雨季,天天下大雨,依方俗出家人不能到外面游化。而今 天我們的生活環境,已從農業社會進入工商業社會,不論冬夏,照樣可以在暖氣房及冷氣房內工作,並且可以日以繼夜的工作。

  成就眾生、成就道場、成就菩提道業

  現代禪寺的環境條件,現代禪修者的生活方式,都跟以前不一樣了。為了順應現代社會的生活型態,為了接引成就大部份在家居士,多半利用週末的休假日來禪 寺修行,所以農禪寺有週日的禪坐共修。至於我們「禪七」,不論在台灣或美國,都是配合學校有寒暑假的假期,以及國定假日與週末相接的連休長週末;工商業從 業人員雖然沒有寒暑假,但他們有自己的年度休假制度,所以鼓勵他們將假期用來參加禪七。

  農禪寺的法師門是什麼時候禪修呢?是配合大家的假期進入禪七,偶爾也舉辦出家眾的「菩薩營」,但是平常只有早上、晚上各一小時的禪坐。白天我們都在上 課、辦公、開會,在為道場、為信眾、為國家社會奉獻而做自利利他、弘法護法的工作,我們也沒有一天到晚都在打坐。出家眾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把禪法的 準則用在日常生活之中,用「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行為中」的生活態度,進行禪修。譬如我們的出家眾也在做揀切菜、洗碗筷、搬碗盤、擺桌椅、掃庭院、開 車、擦車、洗車、操作電腦、打計算機、寫文章、上課、出版書刊等等工作,工作之時,體驗身心一致、體驗三業清淨、體驗佛的悲智願行。所以雖然跟社會上的一 般工作幾乎一樣,可是我們的存心,不是為了名利物慾的追求,而是為了學佛修法,奉獻我們的時間,來做這些工作。我們用這樣的修行方式,以成就眾生、成就道 場,也就是在成就我們自己的菩提道業。

  成就眾生、成就道場、成就菩提道業,將這三點加起來,就是佛在我們「平常日用中」,這是禪宗常用的一句成語。因為佛在平常生活中,雖然你還沒有見性明 心,還沒有開悟成佛,但已經聽到了佛法,就該應用佛法,並且將佛法做為我們身口意三業行為的依準,這就是「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行為中」了。如果身口 意的行為,跟佛法不相應時,必須起大慚愧,至誠懺悔。

  禪宗的禪與佛的意義,應該是相同的。禪既是讓我們明心見性、開悟成佛的觀念及方法,也正是修行的目標,因此禪心等於佛心。古代禪宗祖師們所指的「達摩西來意」,就是平常生活裡的佛心、佛言、佛行;一舉一動,起心動念都是表露著佛的悲智,便是真正的修行。

  請問諸位,當你與人家吵架的時候,佛在哪裡?你在生悶氣時,佛在哪裡?你在與人交談時,佛在哪裡?你在工作時,佛在哪裡?你在休息睡覺時,佛在哪裡?那時的佛,是被你蒙在鼓裡了呢?還是清楚地跟你生活在一起?請諸位不斷地品味:「禪在哪裡?佛在哪裡?」

  (選自《禪鑰》)

禪與日常生活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並不懂得如何才能達到成佛的目的。菩提達摩所說的「心如牆壁」,就是它的方法。也就是,不講理論、不需要修行,只要求把自己的頭腦訓練成如同牆壁一般。

  能藏能用

  這個牆壁,應該是透明的。牆壁本身是不動的。但是,它可以任人使用;我們可以在牆壁上掛東西或畫東西。牆壁上,雖然是掛了東西或畫上東西,但是,牆壁本身本並不曾改變。

  我常講:「頭腦裡不在留下任何東西。」比如,談到對錢的態度:「我們在銀行裡要存錢,口袋裡要裝錢,但是頭腦裡不要想錢。」這並不等於說,我們不要有知識、學問、經驗。而是、你有過的,就是你有的;「有」是為了眾生,不是你本身要它,你自己要「沒有」。

  我們的頭腦裡,應該像個倉庫。儲藏在倉庫裡的東西,應該安放著不動。假如,倉庫裡的東西都在動,那就麻煩了。所有的東西,在我們隨時要運作的時候,便 從倉庫出來;不用時,要安置勿動。可是,人的頭腦很奇怪,在你不用它時,腦中往往會跑出東西來;反而是要用他時,東西出不來。例如,剛才和一位太太講話, 她想講一句話,但老是講不出那句話來,那位太太便敲腦袋,急著說:「趕快出來!」其實,當我們的頭腦很冷靜時,用不著去想,所需要的東西,自然會出來。

  因為,我們的頭腦有太多的東西同時在波動,所以往往在運用上,我們要它出來時,它不出來;要它不出來時它卻出來了。因此,希望大家訓練自己經常保持頭腦的不動如同牆壁,如此,便與佛心相似了。

  諸位能不能把頭腦訓練成像牆壁一樣?做得到嗎?將過去所學、所經驗的一切。全都擺在倉庫裡,不要動它,能嗎?倘不能做到怎麼辦?

  當我們看到有人說話很粗氣而心生厭煩時,會叫他「閉嘴!」但是,當你的頭腦在很混亂的狀態中,你無法指揮自己去執行正常工作的時候,你有沒有辦法,叫它「閉上」呢?這的確是不容易的事。

  四種方法

  菩提達摩告訴我們的修行和方法,就是「二入四行」。二入是理入及行入,心如牆壁是理入,另外四種行是行入。四種行的內容是:一、報冤行。二、隨緣行。三、無所求行。四、稱法行。

  一、報冤行

  現在所有一切的結果,必須有其原因。而我們並無法一一知道。這其中的原因,依佛教的觀點而言,乃是無始以來,多生多世以前就跟著生命帶來。然而,我們並不知道自己的過去生,也無法去證明它。同樣的,就此生而言,從我們出生開始到現在為止,也有很多自己無從記起的事。

  因此,當我們遇到不幸的事、不如意或不愉快的事,如何才能夠讓自己想到:「此事必有它的原因」呢?我們可能不完全知道這其中的原因,但是也無須去理 它,只須確認,果從因來,只有接受它了。如果,我們僅僅是逆來順受,在態度上,不也很消極嗎?事情既然已經有了前因,倘若再以另一項原因相加進去,事情所 得的結果和情況就會更改。所以在態度上,第一、要接受事實。第二、要尋求解決的方法。

  首先,遇事不要煩惱。比如,我們這間房子,現在突然失火了,該怎麼處理?房子失火,必然有原因。我們是先救火呢?或者是先跑出去呢?又或者是先坐在這 裡研究原因呢?當然,事必有因由;先別管原因,我們現在是解決問題要緊,當先跑出火宅設法救火,然後追究火首是誰,能如此,方能解決種種的不如意事。凡事 發生困擾時,我們便以這種態度來接受、來解決。

  二、隨緣行

  任何幸運的事,任何好事,也都有其原因。遇到不幸的事,會感到痛苦,這是正常的。但有些人,遇到幸運的事卻並不快樂,反受其苦。我們常看到很多有地位的人,有財富有權勢,他們都很快樂嗎?很多人認為,只要有錢、有地位、有權勢,就是幸福的,但是,事實上未必盡然。

  男孩追上女朋友,一定是很幸運嗎?我說不一定,但也並非一定不愉快。這意思是指事情的進展中,可能會發生不愉快的現象。因此,任何事情的成功與幸運, 不要太興奮,也無須驕傲。有些人在得意時,常會忘了自己是誰。國父孫中山先生曾說過一則故事:一位剛剛知道已中了大獎的乞丐(就像美國的樂透獎),因他的 全部財產只擁有一根竹棍,他為了防止獎券遺失,便把它藏在竹棍裡。他心中一直為發財的事興奮,實在是太得意了,心想今後不用再當乞丐了,還要這根討飯用的 竹棍做什麼,這一高興便把竹棍仍到河裡。當他想起獎券還藏在竹棍的時候,不但錢已領不到,竹棍也弄丟了。本來,窮得只有一根竹棍,結果呢?得意忘形,連僅 有的竹棍也失去了!

  以禪的方法來生活,面對這類的事,修行者會認為,這只是一件平常的事;錢來了,只是來了,它來得必有原因,等於在銀行裡從自己的戶頭裡提了一大筆存款回家,又有什麼值得興奮的呢。

  三、無所求行

  不論以東方或西方的觀點而言,假如人類什麼也不追求的話,那麼,人活在世上做什麼?

  人類凡事追求,就是為了有一份希望。因為,有一份希望讓我們去追求,所以我們才人努力,這是正常的;有所追求,這也是正常的。然而,往往人類所追求的目標,不一定能實現。俗話說:「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有座的諸位,多半是年輕人。我想請問你們,在幼稚園時代是不是說過:「我長大了以後要做……」,到了中學、大學之後,是不是又改變了觀念呢?我有一位 信徒和學生,他原是哲學教授,後來又去學音樂,現在,既教佛學又兼職按摩師;他始終不清楚哪一項才是他最終點的目標?也不知道他最初究竟是要學什麼?雖然 他學了很多,但是這並不是問題。就好比一間房子,有很多門,這房子人人都想進來,你可以從東面進來,也可以從西面進為來,你可以從地下室進口自樓下爬樓梯 上來,也可以搭直升機屋頂上下來。假如,你認為進了一道門,不過癮,想多看幾道門,一探究竟,這是可以的。但是,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能進到這間房子的核心 處,不論你從哪一道門進來,你所見的,將會是完全相同的。假設,在一開始,你已經有一個特定的門要進,那可能有問題。有的門,你想進去卻進不去,你看到其 他人進去,你硬是進不去。其實,這也沒關係,你進不去,可以繞到其他的地方,從另一道門進入。門內的人,將會說:「怎麼你從這個門也進來了?

  因此,所說的「無所求」,是要我們不去追逐一個「求不到就不行」的目標。但是,我們凡事要努力;因為,努力本身就是生活。

  倘若是為了一種目的修行,這件事本身就是白忙一場,就是一種執著、一種阻礙,阻礙你達成這個目標。什麼是阻礙?為了「有所求」,為了一個目的而去做任 何事,這在普通、一般性的目的來說,是可以求得到的。但是,開悟這件事,卻不相同,雖然人人都可以開悟,也可發願開悟,若正在修行過程中,老是追求開悟, 那麼開悟的可能便離你越來越遠。因為,開悟的意思是解脫,解脫種種被自己、被外在的環境所綁住的一切束縛。如果我們去追逐一件事,這個你所追求的,就成了 你所執著的。當然,你是被它綁住了,它就是你的障礙,也就是使你得到解脫的障礙。

  四、稱法行

  這四種方法,是有層次的,一層比一層高。

  第四層方法,所謂稱法行,是教我們「凡事應該怎麼做,就怎麼做,需要我怎麼做,我就怎麼做。」因為,說到無所求,很可能會落入消極的心理;以為我既然不求任何東西,那我也不應該做任何事?但是「稱法行」卻是要我們很積極的去做事,很努力的去工作。

  我遇過一位所輕人,們立志要當律師,高中畢業後,連考了三年聯考,就是考不上法律系,最後考取了圖書館系。他感到很失望、很倒霉,想當律師,卻無法實 現。但是,事隔多年後,人留學法國,深入研究圖書館管理學,取得圖書館管理學的博士學位,這類人才很難得,在他尚未返國之前,國內已安排好聘請他回來任職 最新最在的圖書館,因為國內欠缺這樣的人才。當初,他考取圖書館管理系,就有人告訴他:「上了賊船,就要跟賊跑,你既然考取圖書館系,便該好好把圖書館學 問研究好。「這就是說,我們在任何地位、任何崗位或任何情況之中,就要在這個情況所容許可的範圍內,盡你所能地做到最好。

  如果,遇到環境改變、條件也改變,當你置身另外一個情況之中,在不同的情況下,你敢要用同樣的態度來努力。倘能秉持這種態度,我們在一生當中,一定是非常的順利,而不會有太多的煩惱。

(選自《禪與悟》)

 

提起與放下

 

提不起也放不下

  能夠提得起、放得下,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許多人把這兩句話掛在嘴邊,能否真正做到便大有疑問。一般人的態度是既提不起也放不下;提不起責任和義務,放不下名利和地位,希望爭取更多權力、名望,卻絕少考慮是否已盡自己該盡的責任和義務。

  一、提不起意志和毅力,放不下成功和失敗

  在人生過程中,如欠缺堅定的意志和毅力,便難以成就大事業,也難免在努力的過程中退縮。所以,成功或失敗,關鍵在於是否具備足夠的意志與毅力。

  有些人,瀕臨列亡邊緣,在彌留之際,為了渴望會見親人,能延續自己的生命直至與親人相聚才逝世。也有些人,恁著願心和堅強的求生意志,能在重病或災難中奇跡地活下去。

  無論爬高山、游長泳、走遠路,均需堅強的意志和不拔的毅力,才能夠在指定的時間內完成。因為,當極度的疲累和而臨困難時,往往容易萌生退意而放棄目標。但是,既渴望成功,又害怕失敗,意志力又總提不起來,這種人非常痛苦。

  二、提不起信心不願頭,放不下貪心和瞋心

  進行任何事業或計劃,首先必須具備信心和願必才能完成工作和目標。很多人沒有自信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敢相信自己能夠有大成就,也因而對自己的未來和事業的前景缺乏願心。

我寫的「四眾佛子共勉語」中第一句是「信佛學法敬僧」,信佛是信心,學法是願心。先相信學佛對我們有用,開始學習,也就會照著去做;而修學佛法的目的,是 希望自己將來也能成佛,這便是發大願心。能在信佛以後向僧學法,然後努力不懈地繼續修行的,很不容易。因此,便有這樣的四句話:「信佛三天,佛在眼前;信 佛三年,佛在西天。」

  三年前,我與一位美籍弟子到美國中西部演講,我們駕車從一州出發往另一州。沿路上,約三個小時仍未抵達,我問他:「我們現在的位置是甚麼地方?」在公 路上。他答。我又問:「可以到達目的地嗎?」他便答道:「沒有問題。」「那為什麼還未到達呢?」他馬上反問我說:「師父,您對我沒有信心?」稍後,在進入 目的地附近的時候,他卻冒出一句話:「師父,我們現在究竟在什麼地方呢?」終於,在查看地圖和請問沿途路人後,發現已經離目的地不遠了。從這一點來看,在人生的過程中,經常出現這樣的現象,有時候是自己信不足,又或者是雖然自己充滿自信,相關的旁人卻對你缺乏信心。

  在美國,曾經有一位大學二年級的女孩子向我提出要求出家的意願,我提議她先完成學業再作決定。當她大學畢業後,我詢問她是否仍有願望出家。「當然 羅!」好應道。結果她卻希望繼續完碩士後才出家。當我再度問及她完成學業後的打算,她依然以同樣堅定的語氣答道:「當然是希望出家啦!」直到今年她已讀完 碩士學位,我再問她,她卻對我說了一句實話:「師父,坦白說,好像出家跟在家也差不多呀!」

  這便是願心不能堅持的一個例子。今天希望做的,明天未必會做,今年的計劃,明年不一定會進行。

  一般人是既提不起信心和願心,也放不下貪心和瞋心。「貪心」是追求,渴望爭取,貪得無厭。「瞋心」是因求之不得,驅之不去,而起怨恨。這兩種情況,時 常擱在心上,丟不開也放不下。其實,只要是份內的,應該拿的,接受了也不能算貪心;而不應該要的,非份的,卻千百計,挖空心思,希冀得到,越多越好,這便 是貪心。若不能稱心如意,反而有種種折磨,惡運連連,橫逆重重,便無法不起怨怒。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很難察覺到自己是個由於貪念和瞋心的受害者,因 此,也無從放下。

  應當提得起也要放得下

  一、要把去惡行善的心提起,要把爭名奪利的心放下

  作為一個正常人,最基本的是要認識到行善是自己份內的家事,止惡是自己該盡的責任,何況是一個佛教徒,一個修行的人!「止惡」是不做對己對人有害無益 的事;「行善」是需做對己對人有益利的事。若以菩薩的立場,不會考慮自身的利害,心中只有眾生的利益的事。在佛經中的止惡行善有四句話,稱為「四正勤」: 「已作之惡令斷除,未作之惡令不起,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長。」這可用作判定一個人的善惡標準的依據,通常的人,也可說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認為他 們是沒有問題的好人。但是,如果連善與惡標準是什麼都無法分辨,就應該好好考慮一下所謂「好人「的定義是什麼了。起碼要知道止惡行善的定義,並不是那麼簡 單。知道不該做的事不會做,應該做的事一定做。那又根據什麼而認為該做與不該做呢?不以個人的判斷來取捨,當以公益作衡量,以佛法因果為淮則。

  很多人批評他人爭名奪利,卻不知道自己也是一個爭名奪利的人。所謂名是甚麼?名有大名、小名,還有出鋒頭的事。當別人獲得益處或光榮的時候,自己的反 應究竟是贊歡、歡喜、欣賞?或者是嘲笑、妒忌、破壞呢?夫婦、父子之間也常會有爭風吃醋、看不慣、放不下的時刻。假若太太比丈夫列有名氣,有些做先生的往 往會感到難受。至於兄弟之間,是否能夠做到會為了手足獲得殊榮而倍覺高興呢?多半是會的,有時則不然。

  我認識一對夫婦,太太榮獲獎狀,新聞被報章報導,太太滿懷高興地拿著報紙展示給她的先生閱讀。先生接到手上一看,竟然非常不屑地把報紙鄭於地上說: 「什麼玩意?你也得獎,哪裡還有天理!」身為丈夫的,不但不因妻子得獎而感到光榮,反而認為太太獲獎顯得比他傑出是件豈有此理的事。

  二、要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要把成敗得失的心放下

  成就自己目的是為成就他人;若要幫助廣大的人群,必須先要充實自己;在充實自己的過程中,同時也在做著成就他人的工作;正在做著利益他人的工作之時, 必然已在促進了自己的成長。然在成己成人的過程之中,難免會遇到障礙,所謂道高魔更高,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因此要能經常把成己成人的心提起,成敗得失的 心放下,才能堅定信心,鞏固毅力。走在成功的道路上,失敗乃是過程之一,失敗的本身,也就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但是,一般人只能享受成功的歡樂,卻經不起失 敗的歷練,那樣的成功是福報,遇到了失敗便動搖,這也正好解釋了為什麼一般的凡夫,不容易成為偉人的最大原因。其實偉人的人格,是從成功與失敗的交替過程 中培養出來的。

  我在日本留學的時候,剛選好博士論文的主題,請到了論文的指導教授,進行不久,指導教授突然過世;同學們知道後,便說我完蛋了。不久我又找到了另一位 指導教授,我把論文送去,指示要我重寫,又有同學以為我糟糕了。不時的我,雖感到麻煩,但卻認為正好可給自己歷練的機會,沒有功成,也並未失敗。由於有了 第一次、第二次的經驗,才會使我珍惜留學因緣,鼓起勇氣,重寫第三遍,最後我的論文終獲順利通過。由於我相信好事多磨的道理,既已有了心理準備,遇到困 難,也不覺得是失敗,也不考慮能否成功,只是繼續努力,做我能做而當做的事。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鐘,過一天日子吃一天飯,凡事盡心盡力,放下成敗得失。

  三、要把眾人的幸福提起,要把自我的成就放下

  信佛必須學佛,學佛必須傚法菩薩精神,菩薩心中沒有自我成就的企圖,只有成全眾生的悲願。凡是能讓眾生得益的事,便不考慮個人的成功與失敗;凡是眾生需要救助,菩薩便會適時適地出現於眾生面前,菩薩不為自己做任何事,也不為了自己要成佛才去度眾生。

  普通人若要學習菩薩的精神,首先得把自己放下來,不論個人成功與否,必須先把其他的人照顧好。對於家庭,首先要把家的人事辦好;對於團體,則以共同的 利益為前提;對於社會,乃以大眾的福祉為著眼。如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必可獲得他人的歡迎,看在眾人眼中,你便是菩薩的化身。

  禪修的立場

  一、放下散亂的心,提起專注的心

  在沒有修行禪法以前,心猿意馬,無法作得自心的主人。修行是利用數息、參話頭等方法,讓平時不受控制的心,逐漸調整成為專注的心。未用禪修方法之前, 尚不知我們的心念竟會如此難以駕馭。唯有開始修行之後,才會發現我們的心是極其脆弱、多變而又缺乏自主能力。當你打的時候,便會發覺你的心唸經常如野馬奔 騰,無法停止。有些人,嘴巴雖在誦經念佛,頭腦卻在魂遊太虛;也有些人,身體雖因打坐修定,心念卻在雲霄之外。

  我曾見過一位太太,正在家中敲木魚誦經修行,中途卻高聲呼叫:「兒子啊!把爐火關掉,鍋子快燒焦啦!」照顧爐是對的,但她為何不在誦經之前先作交代, 要在誦經做功課時心擊兩處?這便說明,我們大多數時候都並不在乎散亂心,也不知道那有什麼不好,心念很散亂,仍然不自覺;如用禪修的方法,便可協助你,經 常可以發現自己內心的散亂,若能發現散亂便已經是在用功修行,心念便漸漸專集中。

  二、放下專注的心,提起統一的心

  這是進一步階段,專注是以打坐、念佛等方法,等到念頭統一時,協助你專注用功的方法也放下了。這時候,便可享受到天人合一的無限之我的存在,感覺自己 與宇宙合而為一,通常在哲學及宗教的領域中,稱之為「大我」或「神我」的境界。對於淺嘗即止的禪修者,並不容易達到這種程度,唯有鍥而不捨的大哲學家、大 宗教家、大修行者,才能有這種將心內心外打成一片的體驗。

  三、放下統一心,提起自在心

  這便是從大我的層次,提升到體驗無我、無人的解脫境界。猶如《金剛經》中提到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沒有主觀的自我,沒有個別 的客觀對象,沒有眾多的客觀對象,沒有時間的延續過程。一般哲學家、宗教家,把統一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即認作自在解脫,其實那只是放下個別的小我,卻抓 住了全體的大我,不是真自在。放下大我之後,便是超越到無我、無人、無眾生的無相及無心的層次,才是絕對的自在。

  《金剛經》的「無我」是沒有主觀的自我;「無人」是並沒有一定的、單獨的、客觀的對象;「無眾生」是沒有許多客觀的對象;「無壽者」是指既無我、人、眾生,也沒有他們在時間中的活動過程。如果對於空間現象和時間的過程,都能心無罣礙,便是解脫自在的境界。

  四、徹底放下,從頭提起

  放下成敗得失,然後唸唸新生,從頭提起。我在劫勉進入禪修生活的新人時,常常會提醒他們要「大死一番」,便是徹頭徹尾地放下自己的一切心理執著,才好 重新開始作為一個盡責任、盡本份的修行人。換言之,若要改頭換面,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智者,必須先要放下自以為是的自我,才能尊重他人、關懷他人。人在世 間,只有身份和立場、責任及義務,並沒有特定不變的自我。責任是指著你的身份和地位和立場而言,有許多非做不可的事,否則,便是不負責任。義務則是除了責 任之外,仍可依你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做額外的事,以幫助別人。

  五、放鬆身心,提起正念

  最近有一對年輕夫婦來探望我,我問候他們的近況時,太太便表示她先生最近由於修行太猛,以至於身體不太舒服。其實,禪修的基本要求,就是放鬆身心,如 因求好心切而造成身心緊張,就容易發生的毛病。不過,若要放鬆身心,必先試著把成敗得失的念頭放下,若有只顧耕耘不問收穫的態度,才能輕輕鬆鬆地練習禪修 的方法,不斷地把注意放在方法上,便是正念,時時不離所用的方法,便是時時不離正念。類似的心理狀況,也可用於日常生活的起居作息,一面保持身心愉快,一 面保持身心平衡。

  提放自在

  有提有放的是普通人及修行人,提放自在的則是大成就者,甚至是聖者或大菩薩了。現在用四點來說明:

  一、因果循環的信念必須提起,因緣聚散的現實必須放下

  相信因果,我們更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因為種因雖不一定得果,有果則肯定肯因。用我們的身心做每一件事,便會相對地獲得某種程度的反應,不論是直接反應或間接反應,即使對外界沒有影響的反應,對自我的身心也會產生反應,那便是因果的延續性,以及連鎖性和循環性。

  日常生活接觸到的一切人、事及物,都是因緣聚散的現象。因緣聚則有種種現象突顯、延續;因緣散則使現實環境變遷、消失。世事變幻,風雲莫測,起滅無 常,出沒不定,因此,我們無需對現實環境看得太實在、太認真。從因果看是有的,從因緣看是空的。由於有因有果,所以要負責任盡義務;由於因緣是空的,所以 失敗不必傷心,成功毋須驕傲。

  二、因有慈悲心,所以提得起;因有智慧心,故能放能下

  慈悲心是以一切眾生為救苦難的對象,以至一肩承擔一切眾生的苦能。智慧心是從不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也不天意眾生會不會感恩圖報。

  我曾有極少數學生及弟子,或隨我學佛學或跟我修禪修,數年後離開我,並且到處批評我。幾年後,有的倦鳥知返巢,有的一去不回頭。有人問我的感受如何? 感想如何?我說我只知道盡心盡力把師父做好,把老師做好,至於弟子及學生的動作,是他們自己的事。做為師父與老師的我,雖然不得不面對不仁不義的學生及弟 子。,我可不能沒有智慧,去做一個沒有慈悲的長輩。

  三、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當提即提,當放即放

  很多人無法瞭解因果與因緣,不瞭解為何有些人時常獲得照顧,有些人卻總得不到照顧。有時候,當你準備照顧某人,他卻已經離開;相對地,有些人雖然你從未預料到要照顧他,他卻適時出現在你面前。這都是不可思議的因果及因緣所致。

  四、眾生的業報不可思議,諸佛的悲智不可思議——提放自在

  眾生的業報與諸佛的悲智難以想像,能否獲得救濟,一切都得看因緣是否具足。諸佛以平等的大慈悲心普度一切眾生,沒有特定的被度對象。例如地藏菩薩曾 說:「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他將所有的眾生均看成是他要度的對象,卻有許多眾生並不領情,並未打算要讓地藏菩薩來度,地藏菩薩卻永 遠很有耐心,永遠在度眾生,所以他是「提得自在」。

  曾有一位先生,我一再勸他早日學佛,他卻應道:「不急啦!現在的我還不想學佛,反正你們有一位地藏菩薩,總有一天會來度我。」事實上,地藏菩薩當然會 等待此人,不過此人若不早日求度,仍然由於業力而處身於煩惱的苦海之中,毫不輕鬆。地藏菩薩則是以願力度眾生,雖然同樣是處身於三界的火宅,卻是自由自 在,千萬不要誤解。

  《華嚴經》內提到:「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意思是說,當釋迦牟尼佛初成佛時,看到一切眾生都具備了佛一般的智慧、福報。在佛眼 所見的眾生都跟佛相等,因此對佛而言,並沒有眾生可度。但是,這並不等於放棄眾生、不再度眾生。所以,《金剛經》中便說:「滅度一切眾生已,實無一眾生得 滅度者。」這說明了在眾生的立場,尚需佛度,不過佛度眾生乃至度盡之際,終不以為已度了眾生。既不抱著一種救世者的心態來度眾生,也不執著這廣度眾生是做 什麼功德。所以,在度了一切眾生後,也沒有認為自己在度眾生,或者任何一眾生被他度了,這便是「放得自在」。徹底放下,但又全部提起。

  禪宗的提放不二

  一、《維摩詰經》云:「善不善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無相際而通達者,是為入不二法門。」這是講善惡平等。

  二、《六祖壇經》云:「邪正俱不用,清淨至無餘。」「邪正盡打卻,菩提性宛然。」這是度自心中的無邊眾生,斷自心中的無邊煩惱,學自性中的無盡法門,成自性中的無上佛道。也就是說,雖然忙碌,其實無事,是放得下。

  三、《六祖壇經》又云:「不思善、不思惡。」這是心中無物的智慧境界,也是放得下。

  四、虛雲和尚云:「空花佛事時時要做,水月道場處處要建。」這是表現出無盡的悲願,所以在放下之後必當提起。

  (選自《禪的世界》)

禪——平常身心

 

什麼是平常身心?

  什麼是平常身心?一般人的身心狀況稱為平常身心,修行修了一段時間,而有了成就的人的身心也叫平常身心。

  一、平安的身體

  普通人的身心狀態,若從身體來說是有病的,從心理而言也是有問題的,但我們卻認為這是正常的。人自出生開始,就是帶著父母的遺傳而有了身體。父母本身沒有絕對的健康,所以,任何一個嬰兒出生的時候,也就帶著若干的病來到這個世間。

  有一次我和一位醫生在街上走著,他向二個人打招呼,並跟我介紹他們是他的病人。我很驚訝,因為這二個人看起來沒有病啊!怎會是病人呢?後來我問醫生, 他們得了什麼病?他說:「是啊!從醫生立場來看,凡跟我有關係的都是我的病人,雖然你看他是好好的,但他還是有病啊!」從那天之後,我就肯定從醫生的立場 來看所有的人都是病人,有的人雖看過醫生,但是病根還沒有完全去除;有的根本沒發覺有病,但已經潛伏著病因。

  既然世界上沒有人不害病,那麼有病是正常的,既是正常的,我們就應該接受它。不需要對病產生恐懼、害怕或怨恨。身是如此,心亦如此。我們的心從出生以 來,便是不滿足的,這是因為我們對世界有追求和討厭的二種心態。也就是貪、瞋的心態。永遠追求、執著好的事物;永遠逃避、拒絕、反抗不好的事物。曾經有一 位母親問我:「佛教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嗎?」

  我說:「那麼你的意思是人之初,性本惡?」

  她回答:「佛教說人人都有佛性,一切眾生皆具佛生,意思就是人之初,性本善。但我很疑惑,因為我有二個孩子,第一個孩子出生後,脾氣很壞、貪心也很 重;只要不滿足他,就拳打腳踢、又哭又鬧,讓我覺得他可能是從阿修羅道、惡鬼道投胎來的。後來第二個孩子也降生了,以為他會好一點,想不到卻比他哥哥還 壞。帶這二個孩子非常辛苦,給他們很多愛心都沒任何好的反應,無論如何都不能使他們滿意。我氣得只有打他們、罵他們;但卻使他們恨我,更不喜歡我。從孩子 身上,我發現人之初,應該是性本惡。」

  我告訴她,人無所謂生就是惡是善,而是從無始以來,一生又一生的帶了許多煩惱,所以出生後,還沒接受教育的時候,他的性格就是人的本性,這是一種煩惱心,帶著煩惱來,所以。自然而然就表現出來。

  有一位香港的慈善家告訴我,他的前半生沒做過一件好事。我覺得那是正常的事,因為他前半生沒有想到要做好事,所以,從現在來看,他們前半生是沒做好事,但在那段生活期間,他會想到自己是沒做好事的人嗎?會想到自己不是個好人嗎?

  當時如果他想自己不是一個好人,那他已經做了好事。而若他認為自己還不錯,所以不需要做什麼好事,那到了後半生為慈善家時,才檢討自己前半生沒有做好事,從這個標準來看,誰是好人呢?

  所謂病就是身體的病,或心理的病,這二種病加起來,就讓我們不自在。如果我們瞭解這是一種平常人的身心,那麼我們對於自己的家人或所接觸到的人,就會 採取一種容忍、同情、諒解、慈悲的心態。所謂「同病相憐」、「同舟共濟」,我們都是有病人,病人看病人,彼此互助,這才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如果我們把所有 的人當成健康的人,而把自己當成病人,這可能有問題發生了,會只希望人家原諒自己,而不原諒別人。

  所以,我們應該知道人人都有身體的病及心理的病,他們做了任何對不起我的事,做出了任何對不起社會的事,要給他們一份同情和憐憫,這也是佛法所講的慈悲的精神所在。

  而已經開始修地的人,他們的身心也是平常身心。因為他們修行以後,身心會有一種變化,都是平安的身體和平靜的心理,雖然身體可能還是有病,但是他會比 較安定,不會因為有病,就像熱鍋上的螞蟻般焦慮、煩躁。有的人生病後,胡亂投醫,什麼醫生都去找,什麼藥都吃。但那就像一條船有許多船長,只會增加不安。 也有很多人非常注意身體的保養,但對身體太愛護,反而使其更壞。修行之後,原則是這樣:吃得粗,營養好;吃得少、吸收多;不吃很精緻的東西,但要細嚼慢 咽,只吃七八分飽,不暴飲暴食,這樣身體自然會平安。

  二、平靜的心理

  平靜的心理是怎麼產生?即一種修養、修行的方法,使我們的心經常保持寧靜。第一個方法就是,當你生氣的時候,或是非常的煩躁,以注意呼吸為方法,注意 呼吸在鼻端一進一出,你的心緒就會漸漸平靜下來。就如在演講前,做幾次深呼吸,可緩和緊張的情緒,這也是修禪定的基本方法。

  另一種方法地移情作用,藉注意力的移轉,如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來平緩心理的不平衡。例如面臨忿恨不平的事時,不管信不信佛,念一句「阿彌陀 佛」,便可把不平給了阿彌陀佛。不要認為念阿彌陀佛,就是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已,其他無任何用處。所以,在日常生活裡,我們以移轉作用做為解除心理問題 的方法,這也就是修行。這種方法平常都可運用。

  有人問我說當他生氣時,喜歡罵三安經,一罵氣消了,所以念佛是不是等於罵三字經?我說不一樣,罵三字經,罵過後心理還是氣,謾罵對方也使別人生氣,二人氣加氣,麻煩更多。而念阿彌陀佛,對方認為你是在懺悔,氣也就消了。這不是很有用嗎?

  三、日日是好日 

  而一個人修行到相當的程度時,其身心狀況是如何呢?可用「日日是好日」來形容。我們平常人在一星期中,情緒大概三天下雨,二天颳風,另外二天則是晴時 多雲。日日是好日,怎麼可能?這句話是雲門禪師問他的弟子:「十五日以前的事不問你們。請把十五日以後的情況告訴我。」弟子們無一個人能回答他,結果他自 己回答說「日日是好日。」

  我們平常見面的時候都會問一句:「你好嗎?」、「近來好嗎?」這是問候的習慣話,關心著彼此是不是每天都過得很好?但是,真有可能每天都很好嗎?傷風 感冒都沒有嗎?不會頭痛、或走路小心碰到石頭嗎?搬東西時從來不會掉一塊皮嗎?應該會有,那既然有,怎麼可能天天是好天呢?

  我曾經遇到一位四十多歲的法師,有一次看到他劈柴的時候,劈到了手指,血流了很多。我就問他:「你要緊嗎?」他說:「很好,很好。」我說:「你已經砍 掉一半手指了怎麼還好啊?要不要幫忙?」他說:「很好,我在消業,可能我過去殺了一條豬或一頭牛,現在吹了半根手指消業,以後就沒有事了。」

  遇到災能算不算好日呢?當然是了。因為身體雖受了苦,或受人家批評、攻擊,但只要心裡的狀態天天是正常的、平靜的,不就是日日是好日嗎?

  現代人的身心

  我曾遇到一位年輕人,他沒注意到旁邊有個上了年紀的人,一不小心就踩了他一腳,年輕人害怕得轉身就溜了,而年紀大的那個人及時追趕他。我想不得了,可能會吵架了。等他追上,他抓著年輕人說:「不要怕,對不起,我的腳讓你嚇了一跳。」

  一、身心緊張

  現代人的身心狀態是怎麼樣的情況?第一是身心的緊張,因為我們的時間感覺太短、空間感覺太小,人與人之間接觸太頻繁,相反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愈來 愈疏遠。照理來說,我們接觸的人愈多,應該跟人的關係愈好,事實上卻相反,為什麼?過去的人生活環境比較單純,所以,關係以關懷比較多,而今因為接觸的人 多,且現在的人太忙,不知道對哪一個關心才好,所以就不再關懷他人了,那麼現代的人最關心什麼?關心自己。如何關心呢?就是防備,預防所接觸到的人是否會 對我們不利、或是挖空心思想著如何讓跟自己接觸的人能對自己有利,如此一來,我們便生活在緊張之中,將見到的人都當做小偷、仇人,甚至自己嚇唬自己,增加 自己的緊張。

  例如,在紐約東初禪寺時,有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孩子來寺裡,因為很久沒看到他們,我就問他們好嗎?他說:「師父,不談也罷,做人、生活不容易啊!我們這 幾個月來都是在緊張、奔波之中,所以,今天來求平安,散散心。」,我想他們該會留下打打坐或唸唸佛吧!結果只見他緊張的叫他的家人一起燒香、拜佛,拜完後 要趕快走。我便擱住他們說:「稍等一下,你們不是來求平安的嗎?怎麼如此緊張呢?到這兒希望散散心,讓心平靜點,結果你來了卻這怎麼緊張,來就是求平安、 心要安定下來。」像這種例子是不是很多呢?

  二、物質的緊張

  第二種狀態是物質的刺激,所謂物質的刺激是指凡眼睛所見到、耳朵所聽到及嘴巴所吃的,處處都是誘惑,五花八門、眼花撩亂,這是過去社會沒有的現象。

  最近有個信徒問我說,他有一輛賓士的轎車,覺得很麻煩,因為台灣有一個集團專門追從勒索從賓士轎車的人,他說這車子怎麼辦啊?我說把它賣掉,他說不能 賣,賣了他就沒車坐了,我說坐計程車啊!結果他回答說不能坐計程車,太不方便了。這就是物質條件使得我們不自在。坐了賓士車害怕,不坐又不能過日子。所 以,物質打件反而使我們現代人沒辦法得到安全感。

  三、心靈的空虛  

  第三是心靈的空虛,物質生活豐富的人,不等於他擁有快樂和平安。當一個人心裡感到空虛,便會時時覺得有威協,並且不易滿足。心靈的空虛就好像是空中的 一片羽毛,也像水上的浮萍般,處處飄,不知道何處落腳的地方,也不知道什麼是真切正可依靠的。諸位可能聽過「有錢能使鬼推磨」的俗語,有錢就有勢,有勢就 有力,有力就可靠,這幾乎是現代人的觀念,但真的有了錢就是最安全的保障嗎?其實追求錢、權或勢都是既吃力又空虛的事。

  有勢的人怕勢力失去了,失去權勢的時候,比沒有得到權勢前更痛若。所以有權勢的時候,他就恐懼什麼時候權勢會失去,因此沒有權勢要追求權勢,等失去之時,卻也是真正痛苦的時刻。所以現代人的心靈的空虛比過去的人嚴重,物質條件愈豐富,精神生活愈貧窮。

  我們這一代的人是最可憐的,拿我個人來說,如果我不是出家人的話,我可能全覺得我很可憐,乃至生不如死。因為我在台灣,台灣的人把我當成是大陸人;我 到了日本,他們當我是中國人;等到了美國,美國人說我是東方人;回到大陸,又說我是台胞,真不知道我究竟是哪裡人?還好出家人是「出家無家,處處家。」否 則我就成了」天涯淪落人「。

  我不是天涯論落人,我是處處的主人,無論人家怎麼說都毫無影響,所以出家很好。就如我們曾講的如來如去,到任何地方,在任何時都能把某一處當成自己的地方;因緣要我走,我就走,走到另一地方亦能安身立命的住下來,如此我們的心靈就不會恐懼了。

  四、失落了自己

  此外,失落了自己也是現代人的問題,所謂失落,是說自己被環境近迷,亦為時代所迷,也可以說走在時代的十字路口和環境的岔路,不知道哪個方向才是歸處、才是彼岸。有人問我:」師父,是誰叫你出家的呢? 「我說:「我師父叫我出家的啊!」

  他又問:「你那時想出家嗎?有沒有後悔過?」

  我說:「其實我不知道要不要出家,人家叫我出家我就出家了,出了家以後,也覺得好像生出來就該出家,所以,我沒有懷疑過是對還是錯,就這樣,便在這條路上一直走了下來。也許我的因緣很好,環境對我的誘惑不多,所以感覺出家很好。」

  因為我知道,我大概只能做和尚了,若不做和尚,其他的事我想也不適合我做。可是很多的人不能夠瞭解自己,也不知道該選擇怎樣的出路,在一生的生命過程中有許多十字路口橫在前面,常常會不知何去何從。

  因此就有如香港黃大仙廟的香火鼎盛、台灣媽祖廟的人潮洶湧。此外還有很多測安攤及算命仙,他們也都會生意興隆,這就是因為有許多人,常常失去方向,不 知道怎麼辦,所以,去求神、求籤、問神、測字、算命、要求指點迷津。我們這時代的人,還這麼迷信,那是因為失去自信心,便不得不以碰運道心態,求助於迷信 的行為。

  能有自知之明的自信者,相當不容易,如果要達成自知自信的目的,需要有二種方法:一、是用佛教的觀念來引導我們,指導我們。二、是要能平衡身心。若對 自己有信心,對三寶會有信心;信了三寶對自己就會更認識。所以,佛教的修行方法,就是要我們首先能發現自己的毛病,然後知道自己的優點,便是最基本的方式 和作用。

  因此,禪的修行的功能,可使我們達到三種目的:一、身體的健康。二、心理的平衡。三、精神的昇華。身心健康之後,便能進入精神健康的領域。所為精神領域,就是能夠更有智慧、更客觀;愈能客觀的人,精神生活愈豐富,精神力量愈大。希望諸位能有機會學一學禪的修行和方法。

  (選自《禪與悟》)

禪——自我的提升

 

 佛法講無我,但是眾生皆有「我」。佛在經中,也處處以我自稱,如:「我如來」、「我世尊」等等,代表著佛也有我。不過,凡夫的我是煩惱的執著,佛的我是對救度眾生而言的假名施設。

  《阿含經》中有「四念處觀」,是要我們: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凡夫以不淨為淨,以苦為樂,無常為常,無我為我; 佛則說這是四種顛倒,是煩惱生死的根源。但到《大涅盤經》中通過解脫慧的觀點,又以常、樂、我、淨,為大涅盤的具的四德。

  成佛之後假名「我」

  就基礎佛法而言,是講不淨、苦、無常、無我的。因為身體的諸根常流不淨,故說「不淨」;心有所受,畢竟皆「苦」;一切心念,剎那生滅,故說「無常」;身心既是無常,一切諸法,即非真有,故說「無我」。

  常言人生有四大賞心樂事:洞房花獨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但從佛法的角度看,世間的樂,並非究竟的樂,因其皆屬無常,故稱為「壞苦」。

  不淨,包含了三層意思:

  一、境不淨:因為是國土危脆。

  二、身不淨:因為血肉之軀。

  三、心不淨:因為有煩惱無明。

  身、心及世界皆不淨,亦即涵蓋了物質及精神的整體世界,都不是清淨的,所以生命的事實,便是苦報的現象。然而,《大涅盤經·高貴德王品》所說的「常樂 我淨」,不是凡夫的身心世界,而是解脫的涅盤妙心。至於佛陀自稱的「我」,乃是假名的我,不是自我中心執著的我;那個假名的「我」,是代表著智慧必及慈 悲。

  智慧有兩種作用,一是自解脫,二是解脫他。度眾生雖用智慧,但必由慈悲生,當在度眾生時,慈悲與智慧須同時出現,沒有智慧的慈悲是會有問題的。

  佛的「我」,代表著智慧及慈悲,有真慈悲一定有大智慧,有在智慧者一定會有大慈悲,兩者不可或缺,兩者相轉相成,如鳥之有二翼,所以佛的另一個尊稱是「兩足尊」,即是福慧具足。修福是慈悲,修慧是智慧,智慧及慈悲究竟圓滿後,仍在廣度眾生,就須使用「我」了。

  六道眾生,唯人成佛

  要怎樣才能成佛呢?佛是由凡夫開始修行而後成就的。凡夫的範圍共有六道:天、人、阿修羅、畜生(傍生)、餓鬼、地獄,或省略其中的阿修羅而稱「五 趣」。六道中,只有人類可以修行佛道,其他的五道眾生,除了是菩薩的化現,均非修學佛法的道器。而人類可修的有三等:一、大乘的菩薩行。二、聽聞緣覺的二 乘行。三、凡夫的人天行。

  菩薩的等級很多,有凡夫菩薩、賢位菩薩、聖位菩薩等。佛的十種稱號之一是「應供」,意即阿羅漢,釋迦牟尼佛便是究竟阿羅漢,也是究竟菩薩。而聖位菩 薩,有初地以上至十地以前的菩薩;尚有十地以上補處佛位的菩薩,例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彌勒菩薩……。

  發大願心,起慚愧心

  要成佛,必須先通過菩薩的階位,而欲到達菩薩的階段,必須先發無上菩提心,即是發大願心;例如普賢菩薩發有十大願,阿彌陀佛在因時發了四十八願,一切 菩薩至少皆發四弘誓願。《金剛經》中提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是為了要發「阿耨多羅三藐在三菩提心」,即發「無上等正覺心」,也就是發無上菩提心。如 《華嚴經·淨行品》中所言:「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也是發的大菩提心。

  發菩提心,實際上就是發願之意,其中最重要的,是發廣度眾生的堅固願心。地藏菩薩的在願是「地獄未傾家蕩產,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一切菩薩個別發願是「別願」,尚須個備四弘誓願,則是共同的「通願」。

  我時常在禪七中教導參加修者門,應傚法釋迦牟尼佛那般地發宏誓願。當佛陀未證道以前,在棵畢缽羅樹下,用草鋪成一個座位,平穩地坐下來,然後發出大誓 願說:「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結果呢?因為釋迦世尊坐在那棵樹下而成了佛,親證了無上菩提,所以後來稱它為「菩提樹」,意 即正覺之樹。那個用草鋪成的座位便稱為「金剛座」,即是因坐此座而完成了堅固的大誓願心。然而,當我勉勵禪眾們,坐穩後也發「若不開悟,絕不起座」的願心 時,卻絕少有人敢如此說。不得已退求其次說:「引磬尚未響前,腿和身體不許隨意亂動。心裡也不期盼引磬的美妙聽音早點響起。」發這種願的人比較多,但也不 能持續很久,大概可維持幾枝香的時間。可是當打坐的時間一直延長下去,所得的結果是越坐越痛苦,越痛苦越不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最後唯有放棄所發的誓願一 途,別先選擇。有位禪眾說:「師父,這種願等於沒有發,我每發一次願便欺騙自己一次,因為我實在沒有辦法實踐自己的誓願,既然無法如願而行,倒不如放棄算 了!」我說:「不行,你破了自己所發的願,應生起慚愧的心,慚愧自己對不起自己,因為已沒有遵守自己所發的誓願;想想自己為什麼要發這種願,其目的無非是 為了要度化眾生而積聚功德資糧。就因為自己障深業重,所以沒有辦法精勤地修行,因此說對不起自己,也對不起眾生,更是對不起佛菩薩。凡是能生起漸進心的, 下枝香可能會坐得好一點。」

  自負責任

  因此之故,就各人自己而言,若發了願而未能實行,須生起慚愧心,凡有慚愧心生起,便會自勉勵而不易懈怠,生起慚愧心的同時,起惡念、做壞事的可能性也 就不大了。如果慚愧心生不起來,則先修懺悔行,懺悔有三種方式:一、向已懺悔(責心懺)。二、對佛菩薩像前懺悔。三、對知語的人懺悔,從戒律上來講,最輕 的過失用責心懺悔,重的則要對人懺悔。對人懺悔也依情節輕重而分對一人、多人及二十人僧眾懺悔的不同,藉人及公眾的約束力,來幫助自己的精進和清淨。

  沒有慚愧心的人,應該經常反省,若未對已、對人負責任,則須懺悔。唯有自動發的懺悔,才能與慚愧心相應;若是受人指摘、告發而不得不懺悔者,便不算是真有慚愧心了。

  一個修行人,首先須對自己負責任,既已發心成佛,便要發願度眾生,若發了願而未負責任,應生慚愧心,慚愧心生不起,則要懺悔。若能以懺悔與慚愧心相應,此願便會逐漸成長。

  不是僅發一次願就可完成的,需要天天生慚愧心、天天修懺悔行、天天發大願心,但到了八地菩薩的果位,悲智自然運作,便不需要再發願。凡夫以業力而受生 死苦報,菩薩以願力而入生死救度眾生。以業力入生死者,如進監獄受刑,是被動而沒有自由的;以願力入生死者,則如到監獄弘法,是出於主動,能夠自由入的; 以願力入生死者是菩薩,而以業力入生死者是凡夫。

  若說菩薩以願力入生死出入自由,以業力入生死的凡夫是否也有自由出入之可能?有的,只要我們的信願堅固,加上精進實踐,便能得到自由。故知凡夫也有可能得到生死的自由。

  道理很單純,若要成為自由的人,首先得成為負責任的人,因為負責任則沒有懊悔或罣礙,才有真正的自由可言。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人,首重對自己負責任,然 後對人、對眾生負責任。記得我剛出家時,對先師東初老人說:「我要做一個安份守己出家人,絕不讓您老人家失望,也不要對不起佛教。」先師說:「你不該這麼 說,應倒過來講,你只要不會對不起自己,不要使自己失望就好。」先師的這番話,對我的影響非常地深遠;師父只是指出一條路,教你如你如何走,而要走上這條 路,尚得靠自己一步又一步地向前走,要付出恆心、耐心及時間,腳踏實地,將自己的足踩過去。如果未經自己的足踏過,怎能說是自己曾走過呢?例如:佛道或菩 薩道,已經有很多的佛菩薩及祖師們走過了,這條路好像已是現成的,但是,如果你想通過,還得印上自己的腳印,否則,那是諸佛菩薩及祖師們所擁有的道路,跟 你毫不相干!所以要先對自己負責任,才談得上對人負責、對眾生負責。

   別業共來,小心謹慎

  或許有人會問:個人的力量如此薄弱,對自身負責已吃力,如何能對眾生負責呢?實際上,我們的每一個念頭,都是全部的歷史,在舉心動念中,都是在接受過 去也影響未來。每一個念頭都有無限地深遠,每一個動作都是全體的宇宙,個人即是連繫著人整個的時間與空間的無限。換言之,現前一念,貫穿古往今來;個人動 作,連繫宇宙全體。

  佛法所講的「業」,有「別業」與「共業」之分。別業是各別的眾生造了個別的業,使不同的眾生,接受各自的果報;共業是不同的眾生在不同的時空,造了同 類的業,使得不同的眾生共同接受同類的果報。例如:家族有家族的別業及共業,公司有公司的別業及共業,國這家有國家的別業及共業等。別業則是個別的自己所 造,仍由個別的自己承受;共業是共同所造的,亦由眾生共同承受。很多事被世人看成偶發的個案,事實上必定是多種因緣所促成,與整體均有關係的。故在別業中 有共業,在共業中有別業。

  大家不要忽視了各自的心力,須知每一個人在任何一個念頭的發生,都必須非常的留意、謹慎、小心。我們產生的每一個念頭,都與上下古今有關係,一言一行 的表現,都會對自己及他人,有多方面的影響。故我們的行為若不小心謹慎,將會自害害人,不負責的結果,便很可能為許多的眾生帶災難。

  整個宇宙的時間及空間,都是在循環中進行的。在時間方面,佛法講「三世因果」,若不解脫,永遠流轉。此生是由過去而來,也將通向未來世去,雖經百千 劫,果報還自受,一己所造之業,定會在生命的遷流之際呈現出來。所以,若有人認為:「現在做壞事沒關係,只要將來修行便可得解脫。」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碼的 那是對人己不負責任的說法。

  在空間主面的彼此關連也是相同,任何一件事,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為因緣,賓主相倚,息息相關,沒有一人一事一物是可以自外於世界存在的。所以對已對人,不論是為了自私營理由或道德的理由,都須負起責任,這便是禪修精神。禪法的修行,需要時時刻刻踏實地,負起責任。

  少欲知足,提升自我

  禪修者的心態,是要在行為上沒有做壞事的預謀,犯了不預知的過失,則以慚愧心來懺悔即可。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便是善人。

  經律中常見到少欲、知足、知慚愧、常懺悔,懺悔則安樂等的連有語,都是有助於自我提升的道理和方法。

  一、不欲:完全沒有欲是很難的,但是盡量減少。凡對個人物質生活享受的追求要少,凡能社會、對眾生有益的修行,則要精進不懈。

  二、知足:針對個人身心所求的私慾要知足,對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修行,則永無止境。

  三、知慚愧:發現自己有了過失,不論是對不起自己,或是對不起他人,都要覺得羞恥,生起慚愧心來。

  四、常懺悔:生起慚愧心之後,更進一步,需要懺悔。承認自己做的錯事,決心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五、懺悔則安樂: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便會心安理得,心中也不再有罣礙,故能在「我已承認」、「我當負責」的情況下得到安樂。

  當我們遇到各種因擾及因難之時,遭受各類打擊和挫折之時,或許會因找不到原因解釋而覺得委屈及不平,但要知道,這些都是過去世自己所造的業因,為今世 帶來的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平心靜氣地面對眼前的一切事實,能解決者設法解決,不能解決者則勇敢地接受它,安樂即是來自面對及接受。學佛的過程,便是透過 認識自我、消融自我以達成自我成長、自我提升的目標。

  (選自《禪的世界》)

人生觀的層次

 人生觀,本是哲學名詞,是指對於人生抱持的看法,以及個人對於處世的態度。可因各人所受的教育程度、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人格修養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見,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層次。今天我用六個段落進行主題的說明。

  何謂人生觀

  一、人生觀感對於人生的看法:

  首先,肯定人類與礦物及植物有別。人類屬於動物的一種,略帶動物的性格和特質,卻又異於一物般的動物。人性之中,既可比美動物的馴良可愛之處,也有較 之於猛獸更凶殘可怕的一面。古人以「人面獸心」、「人形獸性」等比喻,作為劃分人的心性與獸的心性之區別,也代表了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

  二、人生包括了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存等三部份:

  「人的生活」,是人在空間環境中的活動現象。例如我們每天上班辦公、到學校做家務等,一切在空間中的活動。除了基本的物質生活之外,還有精神生活,如娛樂、信仰和欣賞藝術等的需求。

  「人的生命」,是人們在時間過程中的延續現象,從過去到現在,今天到明天,以至無盡的將來。人的一生,是從出生到死亡,然後走進歷史,成為歷史的一部 份。人類的生命與動物差異之處,是動物沒有歷史的生命觀,人生與歷史相結合,故有對歷史負責,以有及活在歷史上的生命價值觀,便是世間聖賢豪傑之士的人生 觀了。

  「人的生存」,是指人類存在於時間及空間環境中的事實。人類生存於時間中的階段,一般人只局限於從出生到死亡為止,一期的生命結束,便不存在。而人類 生存於空間的活動範圍,因人而有大小不等,但也極為有限。個人的生存,對全體的時空而言,實在微不足道,如果通過宗教、哲學等的奉獻和菩薩的願心,便可成 為無限。例如,中國的孔子、老子、莊子,西方的耶蘇,雖然他們生存的年代已成為歷史,他們思想的影響力卻是源遠流長,將與人類的文化同垂不朽,超越了他們 肉體生命存在於時空中期長。另一個例子,是印度的釋迦牟尼佛,他的色身的生存,僅僅八十年壽命的時間,和印度恆河中游游化的空間;他的影響,卻將於全宇宙 同時存在,通過他的悲願,那就是豈窮三際橫遍十方了,乃是超越於時空觀念的在存在。

  三、人生是什麼?人行的目的、意義、價值是什麼?

  如果人生而沒有目的,生活便顯得十分空虛。如果生命欠缺意義,便會像行屍走肉一般,何必要生活著受苦。假使生存而沒有價值,不僅生存的本身變成多餘的 嗷物,而且也白白地浪費了世界的許多資源。人生的目的,凡夫是來受報還債,菩薩行者是來修道還願;人生的意義,則因人的身體難得,而又能夠知善和惡,能夠 為善去惡;人生的價值,是在能夠自利利人,成己成人,多積功德,增長福慧。

  我曾聽到一位母親歡著氣說:「像我這種女人,出身寒微,目不識丁,存活在世上,既沒有用處也沒有意思。」當時,她有一個不到十歲的男孩,聽到之後,似 乎覺得有點恐懼,馬上對他的母親說:「媽媽,千萬不要說這種話,我很需要你,對我來說,這世界上你是最重要了!我不能夠沒有媽媽!」母親聽後便體會到,她 在小孩的心目中,扮演著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轉念間便感到雖苦猶樂,非常安慰,這也就是她對人生價值的確定。

  動物本能形能態的人生觀

  告子曰:「食色性也。」也就是說,飲食、男女,乃是人的本能。不論是文明人或野蠻人,都會有其求生的本能,便是飲食;也都會有傳宗接代的本能,便是生 兒育女。渴望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續,不能沒有飲食,同時在生理成熟之後,渴望得到配偶,便有男女的夫婦生活。這被稱為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跟其他動物如 狗、貓、老鼠甚至魚類等均十分相似。所以,人類生活的目的,若止於此,便是最層次的人生觀,那跟一般動物的本能相同。

  很多人對人生的目的感到茫然,認為人生是件無奈的憾事,既然接受了生命,便唯有凡事聽天由命,苟且偷安地活下去;基本上,這還是屬於動物本能層次的人 生觀,一般人往往也曾產生這些念頭而不容易察覺,當然誰也不喜歡承認,自己是屬於這個動物本能形態的層次。但是,我經常會被問及:「我為什麼要在這世界上 活受罪?」「我為什麼這樣苦?」「我前輩子欠的債究竟有多少?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還清?」許多人知道自己有苦惱,卻找不出為什麼要生活的根源,但也無法擺脫 生命的負擔,既不能心甘情願地活下去,又不得不無可奈何地活下去。

  癡迷的人生觀 

  很多人誤解地認為,人生就是為了無止境的追求滿足感而打拼,所以只有亂打瞎拼,懵懂一生。

  一、為了保障自我的安全而打拼:

  許多人由於缺乏安全感,渴望獲得保障,紛紛用積蓄金錢、投資房地產、購買股票等以作為安全的保障,以為擁有的財產越多,便越有保障。為了自己的將來, 或者是兒孫們的生活無虞,花費一生的時間,努力打拼,汲汲營營,以至終老。然而,有形的財產及權位,能否真正為人帶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卻大有疑問。

  唐朝時候,有一位大詩人白居易,官居太守,慕名道林禪師(人稱鳥窠禪師)住於秦望山中的樹上,因而前往拜訪,當他見到禪師高居樹上,便喊道:「小心 啊!禪師住處太危險了!」禪師卻不以為意,倒劫白居易自己小心保重,而說:「太守的危險更甚於我哪!」白太守心中詫異,自己身居高位,是一位地方首長,所 到之處均受到保護,不明白禪師的用意,故問禪師:「弟子位鎮江山,有什麼危險?」禪師答道:「應當小心地、水、風火四大所成的身體天天跟人搗蛋,行老病死 隨時輪候,貪瞋癡慢疑,經常與你作對,豈不危險?」白居易聽後,十分同意禪師的說法,因為只要是在無常生死的範圍,便不會有安全保障。

  二、為了追求名、利、權、位、勢而奮鬥:

  每當人在貧窮的時候,極渴望獲得財富。當一朝擁有家財萬貫之後,便又希望得到名氣,隨後是追求勢力、權力、社會地位等的增長。如果能夠達到一呼百應、 望重一方的地步,便認為是不枉此生。但是,俗望的標準不斷地提高,難以滿足。由望重一方而盼能夠望重一國,乃至望重世界,擁有越多的同時,越渴望得到更 多。於是,一生的時間,便投注在這無窮無盡的追求之中,不斷拚命奮鬥,只是為了滿足永遠不以滿足的慾望。

  三、為滿足虛榮心而爭奪:

  許多人的另一種煩惱,是時常與人比高低、爭長短。由於好勝心的驅使,每當自己的成績不如別人時,便心生懊惱,不斷地鞭撻自己,強迫自己拚命努力,以至 於疲於奔命,為的就職是要跟人家一較高下。一旦失敗,便自怨自艾,痛苦不堪,一生陷於自我的煩惱之中而無法自拔。得勝之時,狂傲驕傲;失敗之後,怨天尤 人。不論成敗,都是在煩惱中打滾。

  也有人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盼望得到別人的另眼相看,雖然收入不太富裕,卻不惜花費大量金錢購買名牌衣服,坐名貴的轎車,戴貴重首飾,以作炫耀;也有些人,富得窮不得,贏得輸不得,明明已處因境,還在死要面子,這叫做打腫了臉來冒充胖子,那又何苦來哉!

  四、像一隻愚笨的狗:

  總括以上所說的,都是癡迷的人生觀,事實上,很多人身陷於這一層次,竟然不能自知自救;情形恰似一隻愚笨的狗,圍繞著一株直徑尺把粗的樹斡打轉,發現 樹身那邊有條狗尾巴,本來是它自己的,卻誤以為是來了一隻野狗,於是不斷地追逐,心想非得逮住它不可,結果卻把自己很可憐地累死了,更可憐的是,尚不知道 它是為什麼就這般累死了。

  智者的人生觀

  智者是指有原則、有目標、有理想的人。例如大藝術家、大科學家、大政治家、大哲學家、大宗教家等。

  一、藝術家的人生觀:

  藝術家把生命投注在美的時空之中,既美化自己,同時也美化環境和世界,從內心的體驗到環境的改善及改變,內外渾然一體。他們體會到整個宇宙,無非是一 件完整的、完美的藝術創作。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往往嘔心瀝血,極盡難辛。每當作品守成後,或在欣賞藝作品的時,完全投入於一種乎近完美的境界,十分陶 醉。但是,由於仍然未能離開貪瞋等煩惱的困擾,故當回到現實世界裡,面對人事的紛爭,情感的紛爭,情感的糾纏,他們的心靈便馬上變得跟醜陋的煩惱相結合, 往往難以接受現實人間的生活,甚至無法與別人相處。

  台灣曾有一位武藝及書藝非常傑出的高人,但是他的家庭不美滿、事業不順利、生活並不愉快。當他在練武作畫的時候,能夠渾忘我,淋漓盡致,浸潤於寧靜、 和諧、優美聯社境界中;但總不能老是練武作畫,所以這種經驗是時常間斷而不永恆的,也無法以此來排除內在的煩惱。因此,除了藝術生活,便終日以酒為伴,直 到他生命的結束。可知藝術家眼中的世界雖然美麗,卻是幻起幻滅的美麗。

  二、科學家的人生觀:

  科學家將生命投入在萬物現象的分析和以察之中。能夠觀察到極大的宇宙是無邊際的存在,同時,亦觀察到極小的質與量也是空無邊際的存在。這種無內無外的 全體,便是整體的存在。科學家的理論,指出我們這世界都是物質世界,往大看,大至宇宙,浩瀚無邊,是無限的;往小看,細微的質量與能,細小得幾乎並不存 在,也是無限的,整個地球的生命,便由這一切的無限結合而成。與佛法所講「諸法空相」、「色即是空」是理論十分接近,但仍不足以代表佛法所見的世界真相。 因為,如單純以科學的角度看,仍未能解釋為何人類要投生這個物質世界和死後將往何處,也無法徹底解釋因果不可思議、因緣不可思議。因此,很多科學接觸到佛 法就比較容易接受佛法和親近佛法。

  三、政治家的人生觀:

  在政治家可以為了救國救民而奉獻時間、財產,乃至自己的生命。為了政治理念的實現,可以全心全生命的投入。他們不考慮個人的安危,只想到人民的幸福, 他們已能放下自私的小我而為成全全民的大我。可是,政治理念的不同,便是政敵,往往會拚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政治理想跟現實世界的總有距離。

  四、哲學家的人生觀:

  哲學家把生命扎根於他們所發明和堅持的理念。理念是通過邏輯的思惟而證明其合理可信。哲學家的發現,例如唯神、唯心、唯物、人文主義、存在主義、現象 論,如今又有後現代主義的理論,均能與哲學家自己的生命結合為一。換言之,他們的哲學理念就是他們的人生觀及宇宙觀。他們為了自己的理念而生存,他們的理 念仍能留存於世上,繼續推動下去,那就等於是他們的生命,進入了宇宙的不朽。

  可是,自古以來,偉大的哲學家們,雖然豐富了人類生命的價值,但由於受到時間的考驗,哲學家的理論也不斷的被改進,甚至彼此否定,以至逐漸演變成為僅是歷史上的哲學名詞。

  五、宗教家的人生觀:

  一神論的宗教家是以生命來迎接永恆全能的神,並把生命與對於神的信仰結全為一;人生是由於神的恩賜而來,也當服從神的意旨及安排,期待神的寵召而生天 國,永遠與神生活在一起;神是創造者,人是創造物,起於神而是歸於神,人與神既是彼此合一的,也是互相個別的,在人世間總是殘缺的,唯有回到天國,才是完 美永恆的。此即彌補了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哲學家等生命觀的缺點。一神論的宗教家認為,人雖與神人在一起,卻仍應各有其永恆的獨立人格,否則不免失之 個別價值的失落及自我立場的空虛。正因為如此,偉大藝術家、科學家、政治家們,多會接受宗教信仰偉大的哲學家們除了唯物論者,多不也會有其宗教信仰的傾 向,縱然不信特定人格的神,也會相信泛神。

  踏實的人生觀

  踏實的人生觀,也可以說是禪的人生觀。此當先從肯定自我開始,然後提升自我,到達消融自我。

  一、肯定自我:

  這是說明我們的人生必有一定的目的、意義、價值,也就是自信、自知、自我的立場肯定。人生何為?生命何用?很多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疑問:為什麼要到這世 界來走一趟?人生為什麼會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事實上,若能承認我們既是為了受報而來,也是為了還願而來,就會發覺到人生本身就是原因的事實,是很有內容 的,是值得珍惜的。

  受報的意思,是我們除了這一生之外,過去還曾有過很多的一生又一生、一段又一段的生命過程;從過去無量世業所累積的種種罪報及福報,來到今生,然後延 續下生,再到來生又來生。跟許多的過去世相比,我們於這一生之中的所作所為,非常有限。同樣地,所接受到、遭遇到的也極為有限。在現在生中,接受過去帶來 的罪報及福報,同時又製造了不少的惡業及善業,準備繼續受報。

  當我們知道了今生是由於許多過去世果報的累積,便能解釋為什麼我們在這短短的一生之中,所付出的與所接受的,並不一定稱、相等、相平衡了。有些人,雖 然付出的努力不多,卻能榮華富貴,集於一身;相反地,有些人雖然不斷努力,勤奮不懈,為善不在人後,才智不在人下,卻是命途多舛,身世坎坷,甚至潦倒一 生。因為,這一生的受報,不論好壞,都是為了對其過去多世以來的一切行為,盡著回收及補償的任務,有的是你還他人的債,有的是人家還你的債。

  小時候,我心中曾有疑問:「為甚麼在眾多兄姐之中,中有我一個天生的體弱多病?到底是媽媽不公平還是另有原因?」學佛之後,我知道,這都是自己帶來 的。當我在一九八八的回中國大陸探親,與家人團聚時,我的三哥對我很羨慕,認為我是全家人之中,最有福氣和最了不起的一個。後來,我告訴他有關我的生活: 每天喝的是白開水,吃的只是青菜豆腐;每天只能有四、五個小時的睡眠,沒有假期,乃至生病之時,也得抱病工作;我沒有私人的錢財。三哥聽了便又覺得他比我 更有福氣。因我相信,無量世來,我積欠眾生的一定很多,有力償還時能夠及時償還,也是一大福報。

  人生一生之中,總會為某一件事,或向某一些人,作出若干許願和承諾,也有一些是沒有特定對象的許願和承諾,類似的許諾從無量生以來,不知已有多少。因 此,人生在世,除了是受報,也是為了還願;受報是為了克盡責任,還願是為了實踐承諾。償債比較痛苦,還願是心甘情願的;償債是被動的受到逼迫,還願是主觀 的慷慨施捨。有人處處佔你的便宜,時時纏著你不放,你便可通過佛教的觀念,最好是作還願想,其次也作還債想;還願是踐諾守信,還債是負責盡責;有悲願救濟 眾生是菩薩行者,有擔當償還宿債是有德的賢者。能作如此觀想,遇到逆境現前時,心中便不會自怨怨人了。

  二、提升自我:

  這是教我們如何從一個普通人,提升成為一個賢者和一位菩薩。在提升的過程當中,首先當放下自利益而提起眾生的利益。普通人在不甘願的情況下吃虧,往往 感到煩惱痛苦。假使我們能以菩薩的心行為榜樣,或是以自身來學習著修行菩薩道,便會知道菩薩為了眾生,會作無限的付出,而不執著回饋;菩薩為了眾生的利 益,便不計較自己為何吃虧,也不在乎自身為何受苦受難。無限制地付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乃至付出了寶貴的生命,也在所不惜,這就是菩薩的慈悲了。把一切利 於眾生的事提起,且不在乎自己的損失,了不會引直起煩惱,那便是菩薩的智慧。當你全心乃至全生命的付出之後,便已增長了菩薩的慈悲與智慧,豈不就是自我的 提升嗎?

  三、消融自我:

  這是從有修有證,有施有受的層次,更進一步,做到完全沒有「自我中心」的存在。從佛法的立場說,稱為「空、無相、無願的三解脫門。「空」是三轉體空: 無施者、無受者、無施的事物;「無相」是無四相: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無願」是無四願:無眾生可度、無煩惱可斷、無佛法可學、無佛道可 成。這是八地菩薩以上的境界,叫做無功用行,雖其度盡眾生,不以為有眾生可度、已度者。

  此於一般人而言,很難做到,但何妨心存嚮往,試著練習,當你付出之時不是為求回饋,付出之後不再掛在心上。對社會大眾作了任何多大的貢獻,要想像著那是社會大眾共同的福報所感;相反地,由於有了讓你奉獻的機會,應感激社會大眾成就了你的道業。

  雖然這是道業,也不要覺得這是你做的一項功德;若能如此,雖尚未實證「無我」的境界,卻是有助於自我的消融。

  四、超越的人生觀:

  超越的人生觀,指的是已經徹底得到解脫的聖人。現舉出如下的一則禪宗公案來說明。

  洞山良價禪師曾說:「直須向萬里地寸草處去始得。」接著又問:「祗如萬里寺寸草處,什麼生去?」後來有人將此告知石霜楚圓禪師,石霜便云:「何不道,出門便是草。」萬里無寸草處不離處處都是草,超越了有草及無草,才能脫離執著的煩惱。

  《維摩經》云:「非凡夫行,非聖賢行,是菩薩行。」又云:「非垢行,非淨行,是菩薩行。」又云:「罪、福為二,若達罪性,則與福無異,以金剛慧決他此相,無縛解者,是為入不二法門。」既不落於左,也不落右,即左即右,非左非右,才能不受束縛而左右逢源。

  《六祖壇經》云:「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唸唸不被愚迷染。」心念不受外境所污,每一念都能明爭無染,離主觀也離客觀,心中無一物牽掛,便是超越的人生 境界。正如《心經》所說:「無智亦無得,以無所行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心無所求亦無所得,才有大智慧的顯現。

  (選自《禪門》)

休閒與修行

 

 休閒是無事可做,修行是必須有行可修,看來是相反的,尤其一般人總以為,忙著事業的人,無暇修行,有了閒暇,才能修行;這是不正確的。忙人正需要修 行,修行並不由於無事可做。一個日理萬機的人,若不做一點修養的工夫,定會掌握不住原則,甚至身敗名裂。所以古今偉人,若無宗教信仰,必有哲學修養。

  儒家的休閒觀 

  例如中國的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也是一位人道主義的大政治家。他是一個主張「自強不息」的人,故有一次他在川上,目睹流水而說:「逝者如斯夫,不捨 書夜。」意謂天地之化物,寒往署來,如川流之不息,而且是日以繼夜,綿延不絕,人的努力,應當如此。可是,在另一個場合,孔子對著他四個弟子:子路、曾皙 (字點)、冉有(字求)、公西華(字赤),問他們各人的志願抱負,結果,其中三人,皆言為政輔政,只是國有大小、事有鉅細的不同,唯獨曾點說:「我和他們 三位不同。」孔子鼓勵他:「有何不可,本來就是要你們各言其志的!」曾點這才說:「在和煦的春天,穿了春杉,邀同五六位知心好友,帶著六七個少年,到溫泉 出處的沂水去沐浴,迎著和風輕舞,玩夠了,就詠著詩歌回家。」孔子聽畢,輕歡了一聲說:「真好,我也贊成曾點這樣的志願。」這段對話,原文見於《論語》卷 十二<先進篇>。前面教人努力,當如川流不息;後面主張人應順乎天性,疏導人性,歸乎自然。粗看,川流不息的努力,是精勤不懈,根本不該有休 閒的觀念,曾點的抱負,則純出於一派閒然無事的狀態,豈非自相矛盾?其實不然,川流不息,是恆常、平穩、持久的,這是在精進中保持適度的緩和;至於後者適 乎自然而又生氣盎然,是在休閒狀態中保持群體的活潑。

  孔子又主張「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此所謂「藝」,即是禮儀、音樂、射箭、衘馬、書畫、術數等的文化生活。以仁為體,以藝為用,便能陶養 出泱泱大度、重視道德的中華民族。也就是說,人類除了飲食男女及衣住交通的基本生活之外;尚須有藝術的生活;此即在緊張的追求物慾滿足之外,當有輕鬆的娛 樂活動,以作為身心的調劑,現代人就稱之為休閒生活。

  化世尊俗的佛教化休閒活動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主張息貪慾、戒瞋恚、離愚癡的,清淨、少欲、無諍、無惱,便能安身用功,息心修道。在家修行者,也當不涉酒肆歌榭等娛樂場所,也當 不得以射殺動物來調劑身心。出家修行者,要求更嚴,凡是歌技擊等的場合,以及各種飾物化妝用品,均應迴避,唯有專精於戒定慧的三學的修習,以期達成離欲的 目的。可是,自有人類以來,人的習性難改,在未有文字之前,即有了藝術創作的活動,特別是歌唱及舞踴,故在佛世即有關於演唱佛陀事跡的記載;大乘佛經也多 用贊偈與散文並列的體裁。馬鳴大師所寫的《佛所行贊》,便是詩歌體的佛陀傳記。出家眾不得歌舞,亦不得故往觀聽,卻允許以梵唄讚頌三寶功德。西藏密教,固 然以精苦的瑜伽行之禪修為主,但也特別重視壇場的重彩佈置,以及鈴杵鼓鈸號筒嗩吶等樂器的使用。

  佛教自東漢傳來中國之後,除了經律論的傳譯研究和禪法的修學,必定也有適合一般信仰者的活動。以唐代的京都地區而言,大寺院皆有每年數次定期的大法 會,接引廣大的民眾,接觸佛法。法會不離儀式、讚頌、說法等的項目。迄元明時代,僧侶之中,有一流被稱為瑜伽教的瑜伽僧,即專門以唱誦歌詠經懺焰口等,為 世俗間做延生、消災、度亡等的佛事。古時社會缺少普遍的民間娛樂設施,佛教的法會及因應世俗間的要求而作的佛事,多系選擇農閒期間舉行。在這種化世導俗的 活動中,以歌唱表演等方式,用「俗講」、「寶卷」、「變文」等的體裁,配以簡單的樂器伴奏,寓教化於娛樂之中,使得廣大的民眾,在接受佛化的薰陶之際,也 滿足了休閒活動家的目的。

  高層次地士人階級,則以遊覽名山大剎的佛教聖地,或訪問大德高僧,作為休閒的最佳去處。此較一般人以欣賞娛樂場所的演唱節目、體育競賽,或欣賞博物館及畫廊的藝術作品,有更高一層的休閒價值。這已從官能的享受,進入了拓展精神領域的層面。

  休閒的最高境界——修行

  休閒的要求,是為了生活得到調劑。單調的生活,過久了會令人厭倦;緊張的生活,過久了令人難耐。所以在西方的遊牧社會,人們發現了一星期的七天之中, 有一天要休息;在四季分明的農業社會,人們利用農閒季節,享受休閒生活;在現代的工商業社會,則利用週末、國定假日、慰勞假期,享受休閒生活。休閒活動的 方式,仍不出上山下水的郊遊,以及各種娛樂、演藝、藝術品展示等場所的與和欣賞。最值得注目的,即是目前國內外定期的修持活動,也多利用學校的假期及公共 假日的長週末,我在國內舉辦的禪七是如此,在美國舉辦的禪七也是如此。這與古時的士人階級,利用閒暇去參訪名山高僧的情節,是相同的。可見,佛門的修行活 動,正是人間休閒生活的最高境界。

  修行生活——鬆緊適宜

  不過,從世俗塵勞中,抽身出來,過幾天修行生活,固然是最高境界的休閒活動,如果專注於修行生活的人,就未必覺得輕鬆自在了。故在《四十二章經》中有 一則修行當如調琴的例子:有一位佛的出家弟子,精勤修行,乃至深夜誦經,仍不得力,所以聽調悲緊,生起退心,準備捨僧返家。佛便叫他去問話,知他在家時, 經常彈琴,佛就開示他:「弦緩不鳴,弦急則斷,緩急適中,諸音普調。修行亦然,既不可懈怠,也不得緊張。」這說明雖可以用休閒時間來修行,修行不即是休 閒,更非惟有休閒的時間才來修行。會修行的人,修行固然會比休閒更自在,不會修行的人,修行卻比沈重的工作更苦。所以佛陀垂示修行當如調琴,必須鬆緊適 宜。

  修行生活——沒有厭力和負擔

  不會修行的人,對於修行的生活,會感到單調而產生厭倦、無聊、悶塞;對於修行的進度會感到乏力,而間生憂鬱、緊張、失望。其實這是人之常情常態,任何 過分及單調的活動,都會引發厭倦和不耐煩,所以人性無常,有時以樂為樂,有時則以苦為享受;有時以苦為苦,有時則以享受為苦。籠中的鳥,羨慕林間的鳥能夠 自由翱翔,隨心所欲;林間的鳥,則羨慕籠中的鳥,不愁風雨,無虞飢渴。成人以賺取生活費用的工作為辛勞,兒童則每以新奇有趣的心態,接觸並模仿成人的工 作。以某項工作為謀生的工具時,便需要休息,休閒來平衡身心的負擔,若以業餘的興趣來從事同樣的工作,此項工作,便是他們的休閒活動。

  我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城,遇到一位退休了的工程師,他每天的工作量,超過了他的在職時間,因為他的經驗和熱心,使得好多的朋友都打他幫忙,既是幫忙, 當然是義務的,而且樂此不疲,他以此為休閒生活。我問他覺得勞累辛苦嗎?他說那是他的pleasure(喜歡呀消遣),雖也勞累,但不辛苦,差別在於沒有 渴求的慾望和工作的壓力,所以是休閒活動而不是辛勞工作。

  又如我國晉朝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的〈歸園田居〉所描寫的,早出晚歸的農耕情景,在他而言,是悠然自在的隱居生活: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正因為這種生活方式,是他喜歡的,也是他自己選擇的,雖然是在辛苦地日出而作,戴月方歸,但因無慾無累,所以通身自在。可是在另一位唐朝的詩人李紳所寫的〈憫農時〉中,表現的農夫生活,就完全不一樣了: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農人在烈日之下鋤田,渾身是汗地工作,所以要知道我們餐桌上的食物,每一粒都是來自農人的辛苦。農夫以耕作為無可逃避的職責,既是他們謀生的方式,便有了生活的壓力,所以不是休閒。另一位五代的詩人顏仁郁寫的〈農家〉,也是看到了農家苦而未見田園樂:

     夜半呼兒趁曉耕,贏牛無力漸艱行;

     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農夫的苦,不在於勞力,也不在於曬太陽,乃在於工作多而收成少,在欠收的情況下,再遇到官吏的橫徵暴斂,那就苦不堪言了。上面兩首詩是勞苦加上窮苦,物質的貧寒,造成心理的悲愴,才是最大的苦因。

  修行生活——節儉僕實,吃苦耐苦

  再說修行生活,以一般人所見僧人的自在悠閒,是值得羨慕嚮往的。坐禪時的寧靜,拜佛時的安逸,動作時的輕緩,說話時的安詳,好像跟忙碌的塵世間,生活 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上。因此在據說是清朝順治皇帝所寫的〈悟道詩〉中,要說「為君三萬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閒」。因此而有一些人,以為僧人是無事可做的閒 人,當他們自己無事可做的時候,便去山上找僧人聊天消遣,享受可口的山蔬,在山上度過一兩天的閒日子之後,又覺得尚有許多事情要做,便又下山忙碌去了。

  其實,僧人絕對不是閒人,修行生活也絕不是無事可做,更不是常有美味的素齋可吃。僧人的戒律生活,講求節儉樸實,身無長物,將衣食住行的物質條件降至 最低限度,不得有任何娛樂等所謂演藝、藝術的欣賞,將眼耳鼻舌身等五種官能,從色聲香味獨等五種外境,盡量隔離。故從外表看,僧人的生活,不懂清苦,而且 冷漠。但這確是能使他們從物慾的牽累,獲得解脫自在的最好方法。這是從身清淨、口清淨,而至意清淨的基本要求;意清淨已是禪定和智慧的範圍。

  至於修行禪定,先從制心於一開始,制心的方法,是修行禪數或禪觀,這要付出很大的耐心和毅力,用持誦、禮拜及坐禪等方法,達成制心的目的。如果業重障 深的人,未修禪定時,身心尚不覺得痛苦,進入修行禪定的生活時,身障、心障,層出不窮,使他認為不是修行的根器而生退道之心。這種人,最好的的辦法發心為 大眾服勞役,為常住做苦力,不求成就,但求消業,日久之後,得失是非、名利物慾之心漸淡,即使未得深定,其心已漸清明。

  故在修行階段的修行生活,除非已經認定這是你想走和當走的路,否則不是一條輕鬆愉快的坦途。所以每當有人向我請求准予出家,我都會一再強調:修行很 苦,出家很窮,必須以入地獄受苦報的心理準備來求剃度。不要幻想,以為寺院生活清淨無惱,猶如天堂淨土,否則還是在家修行好了。

  我們在教授初級禪訓的課堂上,也說明打坐有益於身心的健康,有病冶病,無病則健身益智。在我的一篇短文〈坐禪的功能〉裡,列舉了十種心理產效果及十二 種生理功效,治十二種疾病,其中包括安定情緒及治療高血壓。可是,若想報名參加精進禪七時,情緒不穩及高血壓患者,便無法被錄取了。因為禪坐養生,是業餘 的健康休閒;精進禪七,則是全生命的投入,若沒有健全的身心,便無法承受緊密的修行課業。

  正軌的禪修生活,是一種嚴格而近乎嚴酷的鍛煉,要把一個滿是缺點是普通人鍛煉成銅筋銅骨、鐵膽冰心、佛面菩薩心腸的大禪師,必須如孟子所說:「天將降 在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一般人非驕即餒,非貪即瞋,欠缺調柔慈忍厚重堅毅的氣質,所以不是大器,不能有大膽當。剛強於內者必驕慢於外, 怯懦於內者必畏縮於外。多半的虛驕,是出於自信心的不足,虛張聲勢,色厲內荏。這些毛病,都得用禪的鍛煉來改善。禪的修行,能使「懦者立,頑者廉,狂者 謙,剛者柔」。清初的戒顯禪師,即把禪師們的煉眾方法,比照孫子兵法,編集成十三篇《禪門鍛煉說》一卷。今日也有些青年學生在我這裡打完禪七之後,表示如 同受了一次禪門的入伍訓練。共實禪七或禪修應該比軍訓更加嚴格,軍訓只管制身口的行為,禪修更重要處則是管制心的活動。禪修的生活規則固然嚴格如同士兵的 入伍練,但在幾天下來,習慣之後便能不以為苦了。至於內心的昏沉、散亂、貪、瞋、無明等的煩惱,像是夏天的蒼蠅、秋天的落葉,揮不勝揮、掃不勝掃。幾天 後,便有精疲力盡無可奈何的感受,以致心浮氣躁,情緒低落。不論長期或短期的定期修行,初學者多半會發生類似的狀況。

  修行的過程便是結果

  長期修行,是指終身出家的人。初修之時,可能尚有些新鮮感,把成佛開悟,解脫生死,看得比較容易,用功了比較精進。一段時日下來,舊習氣、老煩惱,一 一重現,修行不能得力,往往自覺身不由己、心不由己地被外境所轉而不能自主,距離修行的目標似乎愈來愈遠,悟境遙遙無期,煩惱則像鬼魅附身。此時,會回憶 在家時的情況,發覺出家越久煩惱越重,倒不如在家修行,既少煩惱,又增福慧。像這種人,若不還俗,便希望換一個環境,或到寺外去緩和一下心境。此正如《六 祖壇經》所說的笑話了:東方人求生西方淨土,西方人求生何處?大概反以東方的娑婆世界為淨土了。但此亦正是凡夫的常情常理,一般人以打球、下棋、歌舞等為 消遣的休閒活動,如成了職業的球員、棋士、演藝人員,則又需求另一方式的休閒活動了。

  不過,修行不是職業,不得追求成就感的滿足,也不應有任何的心理壓力。馬祖道一禪師說「平常心是道」,道在平常日用中。修行的過程,便是修行的結果。 不求離苦得樂,但能踏實地注意方法,把握方向就好。在一次又一次,乃至千百萬次的失敗和錯誤之後,水到自然渠成。修行的過程中,常見山窮水盡的情景,若不 氣餒而繼續以平常心走下去,必然會發現峰迴路轉的又一段前程。如果實在太累了,何妨在修行途中略事休息,故於各種修行方法,多有期限,一七日乃至七七日, 九十日乃至半年,乃至三年為期,修畢一期,再修第二期,依次漸進,不求急功。即在同一期中,也應以持誦、禮拜、經行、坐禪、處理衣食便溺及清潔生活環境等 並行兼顧。時時心隨身住,唸唸心擊於法,不昏不散,不急不緩,輕鬆自在。長此以往,便可做到修行與休閒無別的程度了。

  一大人修行者,雖然終日忙碌,卻是一個無憂無慮的無事人,在他們心中,無風無浪,無雲亦無雨,萬里晴空,亦無日月。他已唸唸不離修行,故無須刻意修行;他已唸唸處處安閒,故也不用休閒了。

  (選自《拈花微笑》)

安心

 二祖慧可(西元四八七——五九二年)見初祖達摩斷臂求法的故事,膾炙人口,千古傳頌;從《景德傳燈錄》所見的一段對話是這樣的:神光(慧可原名)長立 雪中經夜,積雪高過膝蓋,達摩問:「你為什麼站在那兒?」神光答:「唯願和尚慈悲,開甘露門,廣度群品。」達摩說:「過去以來諸佛妙道,難行能行,難忍能 忍,豈以小德小智,輕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勞勤苦?」神光為表明心跡,立拿一把利刃,將自己的左臂砍了下來,達摩便說:「諸佛最初求道,為法忘身,汝今斷 臂吾前,求亦可在。」故為更名慧可。慧可又問:「諸佛法印可得聞乎?」達摩說:「諸佛法印,匪從人得。」接著慧可又問:「我心未寧,乞師與安。」達摩說: 「將心來,與汝安。」慧可找了半天,拿不出他的心來,便說:「覓心了不可得。」達摩說:「我與汝安心竟。」

  此故事發生的年代是西元五三二年,《景德傳燈錄》所載的神光立雪斷臂之說,近代學者以為不是事實,求安心之說則頗有根據。在此同時,也有人講到「安 心」二字。據敦煌文獻所載,僧稠禪師(四八0—五六0)的〈稠禪師意〉問答,便有:「大乘安心,入道之法雲何?」曰:「凡安心之法,一切不安,名真安 心。」又說:「夫安心者,要須常見本清淨心。」這是他對大乘禪法的意見。敦煌文獻又載,四祖道信禪師有篇文章的題目,即是〈入道安心要方便門〉。其中說 到:「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若知此道理,即是安心。」僧稠禪師涅盤二十年後,道信禪師才出生。兩人都講到關於「安心」的問題。這是早期的禪宗史上對 「安心」問題的記載。

  「安心」,可分三個層次。

  不安心

  第一個層次是不安心。這又可分為粗細兩個層面來講:

  一、粗層面的不安心,就是心不安寧。當你處在恐懼、優慮、焦急、緊張、與興奮之中,即是心不安寧。如今的時代是個競爭激烈,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社會 經常處於政治、經濟、軍事的壓力之下,尚有社會治安、交通事故、環境污染等威脅。隨時都會使得人的生命、家庭和財產毀於一旦。佛陀早已訓示:世事無常、生 命危脆,自古皆然,而在今日尤為敏感。

  二、細層面的不安心是為修行的問題。今天有兩個人問我有關修行方面的問題,其中一個問:「念《大悲咒》、念佛、打坐,哪個好?」我回答他:「你認為哪 個好,就選哪個好了。」他又問:「我用這些方法修行時,沒有一法能使我沒有妄念,怎麼辦?」我說:「妄念沒關係,不管它。」他說:「我就希望用種種方法來 克服我心裡的不平穩和矛盾才修行的。」我告訴他:「你是應當修行的,但不是為了克服心裡的矛盾或不安定。」另一個人問:「聽說了生死得解脫一定要參禪,沒 有他法,是不是?」我回答:「不一定,參禪的人不會參,也不能了生死得解脫」他問:「那怎麼辦?」我說:「了生死的方法很多,看你用什麼方法?」他說「那 我應該用什麼方法?」我告訴他:「我不知道你應該用什麼方法,要開始學習以後,慢慢地跟佛法有接觸,才知道你應該用什麼方法?」

  這兩位代表了許多初學者的不安心,不是為了生命、生活、家庭、財產的問題,而是考慮到出生死、證菩提等的問題。

  安下心來——如何安心?

  第二個層次:安下心來——如何安心?

  一、普通生活中如何安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面對一切的問題——生活、家庭、生命安全、觸脫生死等等問題,這些問題時刻縈繞心頭,無法安心地過日子,對修行人而言,這會造成阻礙,因此必須破除身見,破除對身體生命的執著。

  現今的工商社會,人人皆汲汲營營於物慾的競逐,倫理淪亡,親情淡薄,家庭組織沒有安全感,離婚率越來越高。一對年輕男女準備結婚的同時,也準備著離 婚,甚至已開始擔心未來孩子的教養問題,以及離婚時,孩子屬誰的問題,夫妻之間沒有「生同羅帳死同穴」的同生共死的心理準備。很多家庭,更因父母鎮日忙於 事業及交際應酬,對兒女疏於管教,而產生許多問題青少年,給社會帶來許多困擾。因此,要挽救家庭,必須從個人自己做起,每個人都盡到了家庭一分子的責任, 便能達到「父慈子孝、夫婦和睦、兄友弟恭」的和樂境地。

  另外,死也是人類最恐懼的事了。在混沌初開、茹毛飲血的草昧時期,人類的生命即飽受威脅,要防洪水、防猛獸,跟大自然搏鬥、求生存。接著進入文明社 會,又由於利害的衝突,導致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殘殺,宗教與宗教、部落與部落、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之間,紛爭頻仍,戰禍綿延。

  以個人的生命來說,從出生到死亡,生命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能有絕對的保障,可能生病,也可能因意外而死。「人命危脆,在呼吸間」。我們必須接受 這個事實。能夠坦然地接受它,也就不必擔心生命的安危與否了,只是在未死之前,一定要設法生存下去,不能自殺,否則就違背了佛法的因果關係。另外一層,如 果怕死,也可以藉著努力修行,改變宿業,把壽命延長;而真正的修行者,對死亡是不會恐懼的。

  現代的人最害怕的莫過於核子戰爭。一九八二年五月,我在美國紐約WBAI廣播電台「精神世界」的節目中接受訪問,當時的紐約,正有數萬人舉行核子武器 而集會於中央公園示威。有一位美國女士打電話至電台的現場問我:「今天如果核子戰爭爆發,你有什麼意見?現在只有人下一道命令,按一下電鈕就能使核子彈在 我們的頭頂爆炸,然後我們的城市立即變成廢墟,地球變成鬼窟,他有權利作這樣可怕的事嗎?」我的回答是:「現在還沒人按電紐,核子彈尚沒有在我們的頭頂上 爆炸,你擔心什麼呢?」她再問:「假如按紐已經按了?我說:「按鈕已按了,還有什麼話說?」她似乎沒得到答案,可是好多人喜歡我這答案。因為如果已按了按 紐,還有什麼好反對的,只有接受它了。

  其實,反戰的人,可能就是製造戰爭的人,諸位相信嗎?一批人要戰爭,一批人反對戰爭,戰爭往往又是反對戰爭的手段。自古國富兵強是國泰民安的保障,盲 目地用兵和盲目地反戰,都是不智。佛法主張戒殺放生,以徹底消除戰爭的起因;但其輪王思想的理想世界,仍有強大的武力作背景,只是由於強大的無敵,所以也 就沒有戰爭了。

  因此,要想解除核戰爭的威脅,最好的辦法是消滅觸發核戰的因素,使得沒有人按紐觸發核戰的慾望,也沒有人推動、鼓勵而促使核子戰爭的爆發。如此,還會有核戰事件嗎?

  總之,生命的未來是不可知的,唯有努力維護其安全。再者,有生命就不能有絕對的安全,我們不用擔心安全問題,但要努力將危險減至最低的限度。自己不制 造危險,也不使別人有製造危險的機會,縱然這樣,還只是比較的安全。因為人沒有不死的,生命的本身,就是不安全的根源。應抱此看法,始能從不安全的環境 中,把心安定下來。

  二、修行過程中如何安心:在未修行以前,我們很少赤裸裸的面對自己的心理活動,修行過程之中,才會發現自己的心很亂、很髒、很醜、很不安定、很不清 淨、很不寧靜。有了修行方法的人,不論是打坐、念佛、誦經、持咒,都可發覺到自己的心不專一,這表示修行有進步。到這程度,最好不要注意心亂,只要回到方 法上就好,不管妄念,自然而然地妄念便會越來越少,只剩下方法,最後連方法也不見了,因為方法本身也是妄念。因此,在修行過程中,發現妄念,不管它,不要 討厭它,但也不得跟著妄念走。發現妄念,不管妄念,而回到方法上去,便是最好的方法,然後繼續不斷地在方法上,此時,心自然而然安定下來。

  可是,在感覺到已經沒有妄念的情況下,不一定就是安心。有一位比丘尼問我:「我半年來,常常一打坐後,便感覺到自己和眾生、人、物,不分彼此,好像我 跟他們一樣,這種情形下,有沒有我,有沒有他們,都不在乎,這是不是解脫?」我告訴她說:「不是!」因為事實上她所感覺「無我」的這個「我」和外邊的 「你」都存在,而且很清楚地對立著,雖然沒有粗重的愛、恨、喜、怒等煩惱,但她自己還是很清楚的有「統一」,有「你我他是一樣的」這種念頭或感受存在。

  她接著問我:「這是不是在定中?」我也告訴她:「不是!」定中是沒有你我他,也沒有空間和時間的,定是止於心念的一點,是不佔時空位置的。因此,前後 際斷,心行處滅,才是定。意思是說心念的過去和未來沒有了,身心世界的內在與外在也沒有了,才是定。這位比丘尼聽完我的解說之後,很覺失望。她問我:「那 時候我在哪裡?」我說:「是在幻覺、妄境中。不過,你在這樣的情況中,至少已沒有恐懼感,是修行者的好現象。」這位比丘尼再次的失望,她修行這麼久,自然 認為是很好的境界,卻被我說成了妄境。殊不知,凡有物象與心象的,通通是妄境。物像是身體及身體所處的環境,也就是說:「凡有身心世界的感受,無非妄境。 因為她所感覺的無我,雖有已從煩惱得到解脫的感受,尚只能說是一種修持的過程,而她仍未脫離無我的解脫的感受,所以尚在妄境中。那時她的心已較安定,但不 是真正絕對的安,尚是有心可安的層次,真正的安心是無心可安。

  前面所舉達摩、慧可、僧稠、道信等諸大禪師所謂的安心,是無心可安、無心可用。故謂:「覓心了不可得」、「一切不安,名真安心。」

  無心可安

  第三個層次是無心可安。所謂無心可安,不是處於空靈的狀態,心住有固為有心;心住於空,還是有心。

  我有一位女弟子,在禪七期中,她在清晨打掃庭院時,一邊掃地,一邊把掉在地上的杜鵑花,一朵朵的撿起,戴在櫻花樹上,這是時櫻花樹的葉子還沒長,花也 還沒開。她做這件事,興趣濃得很,我問她:「怎麼回事?」她說:「這世界好可愛,樹是活的,花掉下,還是活的,我給它戴上去,往樹上一放,杜鵑花就是櫻 花,有啥不同?能從杜鵑花上掉下來,也能長到櫻花樹上。」她覺得世界那麼活波、和諧、可愛。看起來這種心態是很可愛,但她仍在情執的小我之中,她用一種移 情的態來欣賞世界,雖已不是粗重的煩惱心,但那種喜悅仍未脫離煩惱心。

  有的人打坐到達較好的情況時,身心都不存在,而處在一種非常輕鬆、安閒、舒適、自在的感覺中,非常歡喜;許多人打坐,也就是為了求行這一分快樂感,以 為那是已得解脫的經驗。其實,這種情況還是未得解脫。因為那只是一時間中斷了煩惱負荷的現象,當他們再回到平常心態之時,又不解脫了,笨重的身體還在,無 盡的煩惱也回來了。

  所以,如果僅僅從修行禪觀的方法而行到一點喜樂,或者是對環境產生了一種統一感或美好感,不是解脫。解脫的狀態是無心可用,無心可安。無心狀態是入 定,但不是普通的世間定,此時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移動不移動的問題,諸法實相即是如此。一條蟲在地上爬,你看到它是在爬,你的心不會跟著他爬;任何 事情照常發生,但你的心,不會跟著起動作,生分別。此時的心,如鏡子,鏡面能反映一切從它前面經過的事物,鏡面本身不受響,永遠不會跟著任何事物移動而變 動,也不會留下任何事物的痕跡。無心便是心不動,也不留下任何境象,正因為心不動,所以對於一切境象,都能如實地反映;又因為不留痕跡,所以對於反映的境 象還會得疊混淆。正因如此,無心可安的人,沒有煩惱的衝動,卻有智慧的功用。

  (選自《禪的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