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五利使。身見,知道身不是我。第二個邊見,邊見是執著二邊,我們今天所說的相對的、對立的,這都是二邊,一邊不可能造成對立,二邊都迷惑就對立了。在我們日常觀念當中,真妄是對立的,邪正是對立的,染淨、善惡、禍福全是對立的,大小、人我。離開對立,你能不能說一句來我們大家聽聽?沒有對立的,能不能說得出來?說跟不說也是對立的。禪宗很會用這種方法,這個方法在禪宗說之為禪機。邊見是假的不是真的,我們知道,不用執著,像前面身見,我們要用它,不要去執著它,對身,對這些邊見、邪見。邪見是錯誤的看法,看錯了,認為一切法都是有,這是邪見。一切法不存在,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這是正知正見。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都是正見,這個不是邪見。我們的看法全看錯了,看錯了我們就會說錯,我們也做錯。我們做些什麼?佔有,擁為己有。其實自己的身都是假的,都不可得,你怎麼可能擁為己有?不可能的事情。教我們萬緣放下,了解事實真相,不再執著。
取是見取見,戒是戒取見,見取跟戒取都是我們現在所講的成見。某人成見很深,自以為是。見取見是對於果上的錯誤看法,戒取見是對因上的錯誤看法。經典上給我們解釋,非果計果,不是果,他以為是果,果上的錯誤看法。在修行,我們修行是因,有因才有果。這個因是虛妄的,得不到真實的果報,那這個因是假的,我們以為是真的,這叫戒取見。譬如學佛,不是用佛的教學,自己以為跟佛差不多。譬如中國人講的五常,在佛法裡面往往跟五戒來對比,五常跟五戒性質不一樣。五常是仁義禮智信,確實仁,不殺生是仁,不偷盜是義,不淫欲是禮,不妄語是信,不飲酒是智,五戒。五戒能作菩提果。中國這個五常:仁義禮智信,它是善法,是五善。它的果報是什麼?人天善果,不能夠證須陀洹。什麼原因?五善有執著的心。五戒,佛教給我們修不執著,修善而不執著善,那就對了,才能證果。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三七二集)2013/7/22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