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涅槃是不生不滅,涅槃是究竟圓滿。大乘教裡把它翻作圓寂,圓是功德圓滿,寂是清淨寂滅。只有清淨寂滅,自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你全都用得上,這是圓的意思。底下接著說,「汝等比丘」,比丘是梵語,佛教出家弟子的稱呼。「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這是佛在《遺教經》裡面教導弟子。釋迦牟尼佛的教學,他自己先做到。世間人在這個社會上,求高職位、求大財富,求五欲六塵之樂,他求這些東西,這些東西跟著生起來的就是貪瞋痴慢疑,根本煩惱。釋迦牟尼佛把這些東西全捨掉了。他是王子出身,如果不出家,他做國王。十九歲捨棄王位,他出去參學,在參學的十二年當中,他真的少欲知足。印度宗教很發達,修苦行的人多,這些修苦行的人都被社會大眾所敬仰、所尊重。釋迦牟尼佛就開始過苦行僧的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宿,不是成道之後,十九歲開始求學的時候就這麼幹,捨棄皇宮裡面那種奢侈、優裕的生活去做苦行僧。十二年的參學,他鍛鍊出來了,菩提樹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三十歲開始教學,教了四十九年,七十九歲圓寂的。經裡常常說,一生「講經三百餘會,說法四十九年」。這三百餘會,用現在的話說,他辦活動,辦學習的活動,一生有三百多次,有大的活動好幾年,有小的活動幾天,三、五天。隨緣,哪個地方邀請就到哪裡去,居無定所。
圓寂之後,這些學生們大家在一起聚集,迦葉尊者主持,阿難出來擔任複講,結集經藏。佛在這四十九年當中教給我們的,阿難都聽到了,重複講一遍,我們把它記錄下來變成文字留給後世,這就是佛經的來源。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講經沒有講稿、沒有文字,隨口敘說,天天不間斷。這是世尊當年在世教學的本來面目,真的是萬緣放下,一心教學,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他做出榜樣來給我們看。教我們要少欲,教我們要知足,教我們要持戒,教我們要吃苦,以苦為師。為什麼?甘心情願過這種生活,心是定的,沒有貪心、沒有瞋恚、沒有愚痴、沒有傲慢、沒有嫉妒,這個心多麼善;心善身就善,身體就好,這是境隨心轉。釋迦牟尼佛一生遊化,哪裡請他,他就到哪裡去,在哪個地方講經,那個地方就有福報,就能幫助那個地方化解災難。不是喜歡跑,到處去救災救難,沒人知道。慈悲到了極處,一生從來沒有為自己想過,全為別人。
「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這他做到了,他每天晚上過夜都是臥在地上。不過佛是坐,他不是臥,佛在樹下打坐,弟子們個個也都有這種禪定功夫。下面說「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這是真的,不知足的人,他有再高的地位、再大的財富都不知足,還想多,所以他有苦惱,他有煩惱,求不得苦。求不得苦會給你帶來老病死苦,你焦慮,你煩惱、煩躁、心情不安,他的日子就過得很辛苦。「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擁有億萬財產,天天還想著賺錢,他是窮人,窮人才需要操這種心;知足的人,一個月能賺一點點錢,可以過生活,滿足了。我在印尼,印尼我去了十一次,朋友很多。每一次我們車在街道上行走,印尼交通堵塞很嚴重,車停在那裡就看到乞丐,乞丐他們是排隊的,很有秩序。我看到乞丐,他問人要錢,拿到印尼盾一萬盾,他一天能討一萬盾,一萬盾相當美金一塊錢,他這天生活沒問題了,他就不排隊,走了,那位置讓給別人。知足!我很受感動,他不多要,我今天生活能解決行了,用不著再站在那裡排班,不用了。印尼的人民多半都是這樣的,工作、生活能過得去,他不想工作,他去玩去了,到沒有錢吃飯的時候再去找個工作,工作一、二天。所以雇主,雇他們的人,錢是一個星期發一次,他不能一個月發一次,一個月發給他,至少兩個星期他不來上班,他不來了,他要把錢花光,沒有了,他才會來。這是什麼?知足,所以他常樂。印尼人之樂不是外面人能想得到的,外面人是擁有高官、擁有財富為樂,他們不是的,他們那些東西都不要。所以他們的樂趣,中國古人能夠體會到,現在人體會不到,連他們天天出來討乞的乞丐都快樂。很難得的一個國家,我們一般認為這個國家窮,這個國家落後,你不知道這個國家人真快樂。少欲知足,知足之人雖貧而富。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二八六集)2011/2/17 檔名:02-039-0286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