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是心是佛」,這就是你本來是佛;現在「是心作佛」,我學佛,我想作佛,你決定做得到,就這麼個道理。淨宗建立就這兩句話。修淨土,往生成佛,證明這兩句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往生的人可多了,菩薩都無量億,聲聞、緣覺、人天那個數量就不必說了,太多太多了,無量億個無量億。

這個法門微妙,是說它理太深了,它修行的方法太簡單、太容易了,這稱之微妙。或者我們把微妙分開來講,微是講理,妙是講方法,理難懂,幽微深奧,方法非常簡單,男女老少,各行各業,賢愚不肖,只要肯用這種方法,沒有一個不成就,妙!信、願、持名,你看方法這麼容易。

學習成敗的關鍵就在底下這四個字,「尊重聽聞」。聽聞的人多,沒有尊重心,所以雖聽聞,不得其利。這個地方尊重兩個字就是《印光大師文鈔》常說的「誠敬」,尊重到極處,誠敬心就生起來了。

你不尊重它,不尊它,不重視它,誠敬心怎麼會生起來?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我們在學校讀書,這個老師我們非常尊重他,你跟他學,你得的利益一定很多;那個老師,不尊重他,甚至於瞧不起他,他有再好的學問教你,你一分都得不到。

所以佛教人,一切法皆由真實心中作,真實心中作就是尊重。對法不尊重,對老師不尊重,對同學不尊重,這個學習有名無實,學習時間再久,他的成就很有限。而且肯定敵不過名聞利養,名利一誘惑,他就走了。他的東西是飄浮不定的,他沒有根。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第五三八集)2012/9/29 檔名:02-037-0538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