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杵代表菩提心

 

「《諸部要目》曰: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金剛杵者,菩提心義,能壞斷常二邊,契中道。中有十六菩薩位,亦表十六空為中道。兩邊各有五股,五佛五智義」。我們就看到這邊。金剛杵也是密宗裡最重要的表法的法物,我好像有一個,在跑馬地,櫃子裡有個小小的,密宗送給我的金剛杵,還送我一個轉輪的。為什麼?看到這個金剛杵就想到金剛智慧,它是提醒你的,就如同我們供佛是一樣的。我們為什麼供佛像?時時刻刻提醒我。我們修淨土,供養的是西方三聖,當中是阿彌陀佛,兩旁邊是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你每天看到它,看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代表自性理體,代表無量的功德,一切都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無量、功德無量、慈悲無量、弘願無量,樣樣都無量,表這個意思。怎麼落實?觀音菩薩代表慈悲,落實在生活,特別是你有艱難困苦的時候,你一定要用智慧來解決,要用大勢至的智慧,大勢至代表解門,觀世音菩薩代表行門,行解相應這就成就了。看到觀音,要學觀音慈悲,看到大勢至,學大勢至的智慧,看到阿彌陀佛,那是我修學的目標,我最高的願望,要用慈悲、要用智慧,我才能達到這個最高峰,表法!

 

所以金剛杵代表菩提心,菩提心是什麼?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我們起心動念、待人接物有沒有違背?如果與這十個字不相應,我們菩提心沒發出來。你看看「不持金剛杵念誦,無由得成就」,那是經白念了。那我拿一個金剛杵我念經就行了?不是,你還是白念了。你真正用真實智慧,誠誠懇懇、老老實實,那就是你真的持金剛杵,不在形相。這章嘉大師早年教給我的,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形式不重要。你用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你去念誦,就有感應,就會起作用。為什麼?劉素雲居士幫助胡老先生往生西方淨土,這個光碟我們這有,她憑什麼?憑她手上拿著金剛杵。你問她,她有沒有拿?她沒有拿。她真拿了,為什麼?真誠心、智慧心、大慈悲心、菩提心統統相應,這個念誦感動阿彌陀佛,動天地、泣鬼神,中國古人講的「誠則靈」。

 

我早年在台中跟李老師學經教,老師給我四個字「至誠感通」。他說大乘經教難,太難,要想弘法利生,沒有真實智慧,沒有真實的德能,你用什麼幫助別人?老師舉例子,世間智慧,不說別的,就說這一部《四庫全書》,你能通嗎?你不能通,世法你不通,說佛法,這一部《大藏經》,能通嗎?學一輩子也不行,也通不了。老師告訴我,古人有個方法,感通,求感應。用什麼東西來感?用誠,誠就靈了。誠是什麼?心裡沒有雜念,「一念不生是謂誠」,沒有邪思、沒有雜念,也就是清淨心是誠,平等心是誠,覺心是至誠。所以誠上面加個至字,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就起感應,就通了,自然就通了。上能對佛菩薩感通,下面能對妖魔鬼怪感通。大乘裡沒有魔,小乘有魔。大乘佛跟魔是一不是二,覺悟了,魔就成佛,迷了,佛就變成魔。誰覺誰迷?自己,不在外,我自己迷了,佛也是魔,我自己覺了,魔也是佛,真正講到究竟處。所以對於執金剛,手上拿著這個金剛杵,它的用意你要曉得,著重在精神,不著重在形式。但是做法事的時候形式也有用處,表法。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七六集)2011/7/3 檔名:02-039-047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